• 186.70 KB
  • 10页

半夏路(蓝靛路-紫萍路)新建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半夏路(蓝靛路-紫萍路)新建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可公开版)委托单位: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环境节能工程有限公司二O一二年三月 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半夏路(蓝靛路-紫萍路)新建道路工程1.2项目性质新建1.3建设单位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1.4建设地点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北起蓝靛路,南至紫萍路1.5建设内容半夏路(蓝靛路-紫萍路)新建道路工程位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西南部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区内,北起蓝靛路,南至紫萍路,道路长度约为431.77m,规划为城市Ⅰ级支路,双向二车道,道路红线宽度24m,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和附属工程等。2.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2.1环境功能区划(1)地表水根据《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2011年修订版)》(沪府[2011]39号),项目所处区域为Ⅴ类水质区,但是根据上海市环保局《关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批意见(沪环保许管[2005]556号)》,“园区的环境保护规划目标:水环境指标:地表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考虑到项目两侧规划为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区,本环评组建议区域河流水质规划目标为IV类。(2)环境空气根据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规定,项目沿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区划为二类区。(3)声环境 根据上海市噪声功能区划,本项目两侧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为3类区。(4)振动工程沿线振动参照噪声,分别执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中的“工业集中区”振动标准。2.2现状环境质量评价(1)环境空气质量类比《上海市浦东新区2010年度环境状况公报》中环境空气状况,2010年浦东新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8天,优良率为92.6%,与2009年相比降低0.83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污染和尘污染总体有所改善,全区二氧化硫年均0.035mg/m,2较2009年下降了2.8%;降尘年均值6.9t/m·km,与2009年基本持平;可吸入颗粒33物年均值0.071mg/m,较2009年下降了2.7%;二氧化氮年均值0.041mg/m,与2009年持平。各主要污染物年日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GB3095-1996)。(2)地表水环境质量根据项目西侧学院河现状监测结果说明,学院河CODcr、SS、石油类指标可以达标,可见项目沿线水体能满足相应的水环境功能区划。(3)声环境根据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蓝靛路半夏路交叉路口测点昼夜声级分别为55.8dB(A)和54.6dB(A),紫萍路半夏路交叉口测点昼夜声级分别为45.3dB(A)和45.0dB(A),昼夜均符合3类标准要求。(4)振动环境根据振动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蓝靛路半夏路交叉口、半夏路紫萍路交叉口测点振动环境可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3.评价范围(1)声环境距离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的带状区域(2)振动距离道路中心线30m的带状区域 (3)环境空气距离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的带状区域(4)地表水距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的地表水区域(5)社会环境拟建项目涉及的沿线区域4.评价重点(1)工程分析(2)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与分析(3)声环境影响预测(4)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环保对策建议(5)公众参与(6)运营期环境保护对策建议。5.主要环境敏感目标项目沿线居民住宅均已动迁完毕,项目周边无声、振动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项目跨越一规划景观河,项目周边主要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跨越的规划景观河、西侧约5米处的学院河及项目南侧约40米处的五灶港,水质目标规划为IV类。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6.1工程分析拟建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分为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工程各阶段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见下表6.1-1。 表6.1-1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环境要素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影响性质一、施工期:项目施工会采用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平声环境地机、起吊机、架桥机、混凝土搅拌车等施工机械,这短期、不利、可逆些突发性非稳态噪声源会对声环境产生影响。施工期主要为物料堆场冲刷的生产废水及施工营地的地表水环境短期、不利、可逆生活污水的水环境影响施工振动以打桩机影响为主,打桩机振动影响较大,在振动环境周围有建筑、铁路等时,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可减小施短期、不利、可逆工期振动影响。项目施工期以扬尘污染为主,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房屋环境空气短期、不利、可逆拆迁、道路施工扬尘、堆场扬尘及车辆行驶二次扬尘。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有工程废弃渣土、建筑垃固体废物短期、不利、可逆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社会环境拆迁会对沿线居民及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短期、不利、可逆二、营运期汽车通行将产生汽车尾气,主要为NO2、CO等,其主环境空气长期、不利、可逆要影响为NO2。车辆运行将产生噪声,噪声大小与车流量、车型比、车声环境速、道路路面结构及预测点距道路的距离、高差等因素长期、不利、可逆有关。车辆运行会产生的振动,振动级与道路形式(路基或桥振动环境长期、不利、可逆梁)及敏感点与最近行车道距离有关。主要为路面径流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由于水质成分简地表水环境长期、不利、可逆单,对环境影响较小。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基社会环境长期、有利础建设。6.2环境影响分析6.2.1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项目施工期对水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来自明浜填埋、物料堆场冲刷以及施工营地产生的生活污水。由于本项目跨越规划景观河目前尚不存在,桥梁施工采用先架桥后开挖景观河道的施工方式,本项目不存在桥梁施工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施工期污水如直接排放将影响当地水环境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周围民房作为施工营地,禁止施工人员随地大小便。由于施工期较短且具有流动性,污水排放量也较少,通过严格管理对周围水环境不会产生较大影响。营运期:项目营运期对地表水环境影响主要为路面径流的影响以及运输危险 品的车辆在水域路段发生事故时引起的泄露。本项目跨越水体为V类水,评价范围内无取水口,规划用途为景观水体。路面径流均通过专用的雨水管网收集后排放,对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营运期水污染事故主要来源于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在水域路段发生事故时危险品泄漏或者车辆直接掉进水体,根据预测,本项目营运期发生危险品泄漏的概率较小,约为1次/100年。上海市已经编制完成了《上海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上海市环保局)、《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上海市公安局)等一系列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本项目的事故应急处理应纳入上述处置预案管理之中,项目所经河流为V类水,无饮用功能,如发生事故时,在及时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影响较小。6.2.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扬尘、车辆行驶导致的二次扬尘及沥青烟气等。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来自居民住宅拆迁、道路施工、物料堆场及物料运输,可通过设置施工场地围挡、洒水、密闭运输等措施控制。本项目全部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所用沥青均为商品沥青,不设沥青搅拌站,仅在摊铺时产生少量沥青烟气,因此沥青烟气污染轻微。项目所用商品混凝土均在相应工程部位所属区内解决,不存在灰土拌和站的影响。营运期:项目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为汽车尾气的影响。根据资料类比,红线处的NO2和CO小时平均浓度,PM10日均浓度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限值要求。6.2.3噪声影响分析施工期: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是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起吊机、摊铺机、拌和机等设备,源强在80~90dB(A)之间。昼间达标距离约距施工场地外60米,夜间达标距离约距施工场地外200米。本项目施工作业采取沿线分段、分时进行,因此施工影响范围较小,时间较短,且本项目沿线200m范围内没有居民、学校等环境保护敏感目标,故施工期噪声影响较小。营运期:根据预测结果,半夏路(蓝靛路-紫萍路)营运初期、中期、远期道路红线处昼夜间声级均能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标准。 6.2.4固废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明浜填埋过程中挖出的淤泥、施工的建筑垃圾、路面开挖、管线敷设产生的工程废弃渣土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按照《上海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修正)》(2010年11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50号公布)的相关要求应及时外运、合理处置。6.2.5振动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施工期振动主要来源于打桩作业,道路施工振动影响范围一般在施工工地边界外30m至50m远处,由于施工机械的振动影响具有短暂性的特点,随着施工结束,这类影响也随之消失,因此施工期振动影响较小。本项目现状在此范围内没有敏感目标,不受施工振动影响。营运期:根据预测,本项目道路各路段红线处昼夜振动均符合《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工业集中区”标准限值要求(昼间75dB,夜间72dB)。6.2.6生态环境影响施工期: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作业过程、工程临时占地、明浜填埋及桥梁工程对土地利用、植被、水土流失、水生生态等产生的影响,实施相应的水土保持和植被保护措施后,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营运期: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征地范围内现状土地类型永久转变为交通用地,使区域内农业用地进一步减少,它对农业生产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无法避免的。由于本工程位于规划的浦东新区周浦镇国际医学园区内,与本地区的规划发展并不矛盾,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是可以接受的。本工程大部分线路穿过苗圃、鱼塘和农田等,因此会对上述区域内生存活动的动物的迁移造成一定的隔离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区域生物的生存数量和繁衍。但项目所在区域规划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随着园区建设的逐步推进,项目周边农田、苗圃、水塘将不存在。从长远角度看,本项目运营后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不明显。6.2.7社会影响分析本项目不承担区域内的主要交通功能,因此项目施工期对区域交通影响较 小。本项目拆迁居民房均为2-3层农宅,拆迁企业无大中型企业。拆迁的居民建筑集中在金家宅、徐家宅等处,目前均已拆迁完毕。经过调查,本项目沿线拆迁的居民居住水平低于浦东新区总体居住水平,居民利用拆迁获得的经济或房屋补偿,可一定程度的改善其居住条件。本项目建成后,一方面有助于改善交通出行,加快沿线地块功能转换,提高土地附加值,促进沿线及周边土地资源的开发及地块的对外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促进沿线区域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带动区域产业开发并增强地方经济辐射力。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对于道路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意义。7.环境影响缓解措施7.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7.1.1水环境保护措施①在施工现场设置若干不同规模的简易沉淀池,建筑场地产生的冲洗废水等需进入沉淀池预处理;②物料堆场应尽量远离水体,须配以相应的遮盖措施,防止受雨水径流冲刷进入沿线水体,产生污染;③施工营地应以租用民房为主,对设置在互通立交占地内的施工营地设置化粪池,上清液和底泥由环卫部门定期抽运。7.1.2环境空气保护措施严格贯彻实施《上海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上海市建设工地施工扬尘控制若干规定》、“关于印发《上海市道路与管线工程施工及高架道路保洁作业防尘的有关要求》的通知”等相关规定。7.1.3声环境保护措施①施工前封闭施工场地,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不低于2米的固定式硬质围栏;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以昼间为主,夜间禁止高噪声作业施工,涉及的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浇捣等必须延续到夜间施工作业的,应取得环保主管部门同意,并告知周围居民后方可进行;③合理安排物料及工程废弃渣土、建筑垃圾运输的路线和时间,车辆应减速慢性,禁止鸣笛。7.1.4固体废物保护措施对于弃土渣的处置,应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2010年11月8日第50号令《上海 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定点收集,不得直接排入附近河道。生活垃圾指定专人管理,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对可回收的建筑废料,如破损工具等应予以回收处理。7.1.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临时施工场地、物料堆场、临时施工营地、施工便道等尽量不得占用绿地、农田;采取洒水、遮盖等防尘措施,减少扬尘对沿线树木、农作物的影响;项目建成后,应尽快恢复项目占地外的绿化。保持施工现场排水设施的畅通;雨季施工应采用草垫遮盖等方式减少水土流失。7.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7.2.1运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区域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对当地水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发生危险运输导致水污染事故的概率极低,且沿线水体不敏感,但仍应加强危险品运输带来的水污染风险事故监控。要求设置“危险品车辆谨慎驾驶”的警示牌,同时倡议上海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制定全市的公路危险品运输事故风险防范和处置预案。加强危险品运输管理的措施,如禁止超装、超载,禁止混装不相容类别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泄漏或翻车时必须立即报警,并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设置警戒,通知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等。7.2.2运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建议项目营运期应加强道路清扫、洒水,确保道路路面清洁。管理部门应加大对车辆尾气达标的监控和治理,制定切实可行的限制措施,逐步提高车辆的尾气达标率。此外,加强道路两侧的绿化建设,也可有效的抑制废气扩散。7.2.3运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切实落实低噪声路面的辅设,进一步降低交通噪声声源;道路两侧区域采取规划控制措施;加强机动车运输管理,合理控制道路车速和车辆鸣号,避免车辆拥挤,并禁止车辆超速行驶;加强道路绿化及养护。7.2.4运营期生态景观措施线路设计与灯具的选择,在色彩和造型上应与周围环境协调。结合噪声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来规划利用绿化带,注重乔、灌、草植物的配比,加强本土物种 的应用。8.公众参与方式及阶段性成果(1)第一次网上公示课题组于2011年12月1日-12月15日在上海环境热线发布第一次公示信息后,未收到公众的反馈信息。(2)第二次网上公示本项目第二次公示于2012年2月2日-2月16日通过上海环境热线公开发布,对项目的情况和环评的主要工作内容作了进一步介绍,并同时链接了报告书简本。(3)公众参与现场调查由于项目沿线道路红线200米范围内居民均已动迁完毕,环评组就项目所在区域周边居民住宅牛桥村、红桥村、王楼村、瓦南村进行现场调查,现场调查共发放调查表125份,回收125份,回收率100%;有效调查表122份,有效率97.6%。(4)公众参与结论绝大多数公众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区域道路功能,改善地区环境是有利的,对本项目建设表示支持。全线约0.8%的受访者,合计1人次对项目建设持反对意见,主要担心项项目建成后产生扬尘、噪声等环境问题,持反对意见被调查者位于本项目道路红线200米范围以外,且医学园区内居民住宅远期将全部动迁,因此项目建设所带来的环境影响较小。沿线受访者希望建设方加强管理、通过设置绿化、低噪声路面等措施来降低噪声影响,总体而言对本项目的建设具有较高的赞同度。9.总结论综上所述,拟建项目半夏路(蓝靛路-紫萍路)符合国家、上海市的法律法规,符合上海市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通过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后,项目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将被有效控制,项目建设社会效益良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项目建设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