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67 KB
  • 4页

关于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几点思考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关于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几点思考周凯泰山石膏(广东)有限公司人工成木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成木费用,该项成木费用的控制,应当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符合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企业应注重对人工成本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人工成本屮存在的问题,探索出符合自身条件的解决方案,使人工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既能很好地维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又能进一步激发员工潸力,使企业向既定目标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分析了人工成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阐述了人工成木控制在实务中的运用,提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词:人工成本控制;劳动生产率;发展战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独立法人身份的经济实体,摆脱了以往计划经济下老旧的经营模式,如何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生存并发展壮大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不断降低成本费用、减少支出、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确保利润最人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本文在人工成本控制方面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1人工成本控制的意义人工成本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和间接费用的总额。人工成本包括工资总额、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工会经费、职工住房费用、劳动保护费等与员工工作、学习、安全、福利相关的所有费用。当前,在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中,出口、资产投资相对乏力,拉动内需是政府当下要做的一件大事,这样,人工成本不断提高也是不争的事实,逐步攀升的人工成本正在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屮一项不可忽视的成本支出,如果对人工成本没有全而的认识,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将对企业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控制人工成本,对企业生产经营来说,意义重大。1.1加强人工成本控制,可以使人员配置得到优化,使劳动力要素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加强对人工成本的控制,可以有效减少低附加值业务的工作岗位,一方面, 通过人员配置的优化,可以克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象,实行优胜劣汰、唯才是举、人尽其才,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地实现人力要素的价值增值。另一方面,通过人员配置的优化,可以有效抑制人工成本的过高、过快发展,使人工成本始终处于合理范围内,能够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1.2加强人工成本控制,可以充分发挥工资的调控职能,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要想有效地控制人工成本,只有充分发挥工资的约束、激励、调控机制的作用,才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不重视工资效益,忽视客观实际,一味提高工资水平,以满足社会的攀比心理,都会给企业经营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要利用有限的工资成本,形成最大的产出,就必须建立一套灵活有效的薪酬分配制度,通过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员工不怕脏、不怕累,勇于争先,甘于奉献,建立起企业在人工使用上的相对优势。1.3加强人工成本控制,可以优化组织结构,理顺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内部机构重叠,必然会造成人浮于事、管理不畅、效率低下。定岗、定员不科学,达不到优化、做不到满负荷,就会造成劳动力的浪费,从而致使企业产品成木无法得到最小化,弱化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因此,只有部门之间联系紧密,工作程序顺畅,管理制度才能顺利实施,才能有效的控制人工成本。企业应通过梳理、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劳动效率,以有限的人工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2企业人工成本支出存在的问题2.1降低了人均人工成本,但没有提高生产效率一些企业为了减少人工成本上升对经营成果的影响,尽力维持现有工资水平或小幅提高工资水平,对引进人员的素质降低丫要求,造成丫管理方面的困难和经营效率的低下。在薪酬管理上,对技术要求高的岗位和技术要求一般的岗位薪酬没有形成大的差距,不符合客观实际,造成技术人员流失严重,技术人员的流失直接影响了产品生产效率、产品合格率,造成企业产品成木加大、返工成木增多,并使企业前期投入的人员培训费用变为沉没成本。这些情况都直接或间接的加大Y企业人工成本的支出。2.2企业管理模式粗放,冗员情况严重一方面,由于经营层本能地倾向于招聘尽可能多的员工,以避免用工不足带来的运营风险,管理层如果没有及时对企业人工成木情况进行跟踪分析,这会造成冗员增加,劳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一些企业忽视了主次业务的划分,在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上都投入Y相应的人员,形成大量的人工成本,但因为在非核心业务上不具备管理上、技术上、资金上、营销渠道上 的优势,造成了非核心业务的投入产出率低下,甚至拖累了核心业务的正常发展。2.3工资核算制度僵化,加班加点流于形式有的企业工资核算模式僵化,经济效益好,员工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提升,经济效益差,公司出于留人的目的,也不能大幅降低待遇水平,形成干好、干坏一个样。工资考核模式不灵活,对不同工作技能水平的员工在薪酬上没有进行有效区分,相同岗位,经验丰富的熟练员工和新进不熟练员工待遇差距不大,造成熟练员工流失严重,从而加大了训练新员工的成本以及生产不稳定形成的浪费及质量事故赔偿。口常工作屮,有的企业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旦面临紧急情况,就轻易动用人员加班加点,形成常态,这样加大了人员加班费用,造成了事实上的效率低下。2.4刻意追求人工成本最小化,忽略了企业战略发展的长远目标有些企业制定了工资核算方法、严格的控制了人工成本支出,一定程度上确实减少了人工成本的支出,但片面地追求人工成本最小化,极力压缩工资福利费用,使工资核算不够透明,因而造成了基层员工对管理层的不信任,一方而造成员工劳动积极性下降,工作缺乏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工资待遇低也造成了技术人员、有经验员工的流失,使员工总体工作状态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客观上也造成了人工成本的增加,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3加强人工成本控制的建议3.1准确划分岗位职责,弹性调整人工水平企业耍明确规定每个部门的职能,确定部门内部所需设立的岗位,规定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通过定岗、定员,调整组织结构,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建立起灵活的薪酬分配机制,使工资完全和员工绩效进行挂钩,促使人员良性流动,激励员工为企业多做贡献。要利用经济利益的驱动,提升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人工的投入产出率。企业可以通过对人均人工成本、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工资含量等指标的具体分析,进行横向及纵向比较,在控制工资总额的情况下,有效调整人工成木工资水平,在确保人工成本水平在同行业中具有竞争力,以吸引优质的人力资源,提高劳动效率。3.2区分主业和非主业,保留核心竞争力强的业务企业应当善于利用自身优势,谨慎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对自身业务需要仔细进行分析比较,哪些是具备核心竞争力,有长远发展前景的,哪些是没有核心竞争力,或者发展前景不乐观的。对于投入产出率比较低,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要尽力压缩工作岗位,将大部分工作岗位采用劳务外包、临时工、暑期工等多种用工方式进行运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资、奖金、培训、福利等直接或间接人工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对投入产出率高的核心业务,则需要严格控制有效工作岗位,和对提高员工的工资水平、加大对员工的培训费用,以提升员工的劳 动技能和综合素质,这样,一方面能够较快提高产品的质量及技术水平,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获得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实现丰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发挥工资的调控机制,吸引了高素质的人才,提升了人工的投入产出率,这样,即使工资在增长,但如果总体生产效率上升幅度大于工资增长,总人工成木相对总产值的比例也下降了。3.3企业应当灵活运用工资核算方式,合理安排用工时间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采用多种工资核算方式,生产工人可以采用计件制或计时制,后勤人员可根据月出勤天数计算工资,销售人员根据销售业缋计算提成。要从研究人工消耗的合理构成出发,通过增加有效劳动吋间,减少消除无效劳动时间,以提高工时利用率。应当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实行定岗定员,努力提高劳动效率,合理安排用工时间。例如:对以往数据进行分析,根据销售预期,合理估计预计销量,保持适当库存,减少临时出货的加班费用。做好设备的口常保养维护,安排合理数量的备品备件,避免因设备故障带来的有效生产时间减少,为满足生产任务加班加点产生的人工费用。公司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比如由人工装卸变为专用车辆装卸,由人工堆垛打伍变为专用自动设备打伍等,由人工控制变为电脑程序控制等,通过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加班,从而达到节约人工费用的目的。4结语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也将稳步发展,国内人工成本的上升有其必然性和必耍性。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人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愈发重要,因此企业需要及时准确地分析有关人工成木各项指标的发生和变动情况,加强在人工成本的分析和管理,积极谋划相应对策、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在未来市场竞争屮保持领先优势。参考文献[1]陈玉洁.企业成本核算与费用控制全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2]贺志东.企业成本会计操作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3]谷绍刚.关于人工控制的主要方法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4]杨晓霜.关于加强人工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J].冶金财会,2013(07).[5]余雄.试论企业人工成本控制[J].人力资源,2013.[6]吴珊珊.关于财务角度的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研究[J].企业论坛,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