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50 KB
  • 4页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若干思索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若干思索在现代企业里,都强调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围绕财务管理做好控制施工项目成本,降低消耗,是施工企业成功的必由之路。一、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和特点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就是施工企业对所承建的工程项目的人工、材料、机械进行管理,达到以最低的消耗获取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从人力、财力、物力方面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适应内外部新环境并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各项资源,以实现预先所签订的合同目标。项目成本管理是对项目承建过程中成本的控制措施,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以最低的成本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报承建的工程。施工项目的和产要素主要有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其成本管理即是对和产要素优化配置,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量地投入和产以满足施工的需要,各要素适当搭配并协调地发挥作用,做到不铺张不浪费,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施工企业生产具有流动性,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度大,成本管理更复杂。近年来,建设部推行了工程担保、清单报价、低价中标三项制度,这使建筑市场逐步规范,改变了以往的计价方式,使施工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生产经营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节能降耗,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才能在激烈的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目前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在市场开发、施工组织、财务核算等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加强成本管理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进一步完善经营机制,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向管理要效益。在此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竟争能力。目前,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项目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在责权利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果,而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所执行的项目成本管理体制却没有将这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缺乏科学公正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重奖轻罚的现象较为普遍,无法有效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同时,无完整的成本分析制度,难以达到成本管理的需要。(二)施工企业未编制内部定额,不能适应清单报价的需要 建设部推行清单报价后,其计价模式要求参加投标的施工企业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施工项目的工程数量,按照本企业的施工水平、技术及机械力量、管理水平、设备材料的进货渠道和所掌握的价格情况及对利润的期望值计算出总造价,对招标文件中的工程清单进行报价。同一个建设项目,样的工程数量,各企业以内部定额为基础所报的价格不同,反映了企业之间个别成本的差异,形成企业间整体实力的竞争。为了适应工程量清单报价法的需要,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运用内部定额。但是,目前建立了内部定额的施工企业并不多,实际常以国家、行业或地方有关部门颁布的预算定额为参考,对外参与投标报价、对内测算成本控制指标都缺乏科学的尺度。(三)施工企业项目材料管理混乱、无秩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费占总成本的60%左右,因此,材料管理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旦材料管理失控,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将无从谈起。目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虽然为了加强材料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物资管理制度,但实际并未严格遵照执行,材料采购无计划,多买造成积压浪费的现象非常普遍.同时,还存在因缺罚科学测算而少采购材料,造成多次重复去购买,不仅失去了大宗采购压价的机会,增加了运输成本,也严重影响了正常施工。另外,部分采购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不多方比较,甚至以材料商所给回扣高低做为是否购买条件,而无视材料价格、质量。这都使材料管理困难重重,在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混乱无序,有效利用率很低。在领用材料时,无定额控制制度,随意发放材料,使材料浪费十分严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周转材料也是材料管理的重要部分,许多施工技术人员因缺乏责任心,对所租用的材料不及时归还,白白支付了许多租赁费,增加了项目材料成本。(四)、忽视工程项目”工期成本””质量安全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所谓工期成本,是指为完成项目建设所需在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时间越长,工期成本就越大,反之,工期成本越小。工期成本与质量、安全成本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某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将会造成整个项目施工顾此失彼,如片面强调工程质量,则经济效益不理想;施工组织不当,拖延工期违背合同约定就会承担违约责任;片面追求经就是效益,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无视质量、安全要求,将会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而返工,或者忽视安全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给企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额外返工、保修等成本,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会计人员素质和核算手段以及项目技术人员管理素难以适应项目成本管理的需要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要求以部门成本预算开支为基础编制,因此,基础材料准确性很高,同时,成本分析程序有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大都是从施工一线工人成长起来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及其有限,这些技术人员只懂生产,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严重阻碍了项目成本管理措施的实施。同时,各施工项目会计人员只能做到事后核算,无法按预算进行分析成本。三、施工企业提高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和方法目前,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已无法适应市场的要求,成本管理应从大局出发,围绕影响成本变化的各个环节,从成本的事前预测、事中调节控制、事后分析考核兑现三个环节进行管理。施工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深化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针对上述问题,施工企业应采取的项目成本管理措施主要有:(一)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应实行全员全过程的管理,强化职工成本意识,调动全体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成本管理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企业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责任成本体系,根据建设单位签定的合同,和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班子的责任、权利、义务、奖惩等内容。项目经理应按照成本管理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进行职责分工,将成本目标分解落实到职能部门、班组及个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项目经理是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组织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项目成本要全过程进行控制,把降低成本的任务落实到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的各个环节,使项目成本始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项目完工后及时进行竣工审计,以目标责任书为依据,逐项核实、对比、分析各项考核指标,客观地进行项目绩效评价,依据审计结果兑现奖惩。(二)制定企业定额,做好项目成本预测、控制、分析工作。企业定额是对外参与市场竞争和指导投标报价的依据;也是对内项目经济指标、工程项目分包、限额领料、项目考核的依据。没有企业定额,成本预测、成本计划都可能与实际产生较大的差异,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也就无从谈起。各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按照科学合理、平均先进的原则制定本企业的施工成本定额,便于各项目按此要求,规定在科学的施工组织安全生产条件下单位产品耗用的人工、材料、机械的数量标准。企业应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及时发布建材市场指导价格,从数量和价格两方面控制工程成本。定期开展经济活动分析,重点放在成本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上,找出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潜力。(三)加强材料设备管理,努力降低物料消耗。 抓好材料设备的采购和管理,努力降低各种材料的消耗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设备采购是物资管理的首要环节,企业要建立大宗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公开招标制度,选择质优价廉、有实力和信誉高的供货商.项目要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材料计划,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确定进货批次和批量,选择合理的采购时间,保证能够使施工顺利进行,而且又不会产生大量的材料过剩或者积压.严格材料的限额领料制度,应按照预算限额和施工进度领用所需材料,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和仓储损耗;鼓励各施工班组及施工人员回睡再利用废旧材料,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四)、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处理好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的关系。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管理的钢领性文件,制定时要在确保质量、安全、工期的前提下,正确处理质量安全成本中事故损失和预防费用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技术措施,尽量降低工程成本。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方案包括四大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找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同时严把质量关,杜绝返工现象,缩短验收时间,节省费用开支。(五)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和会计人员的培训,使他们的管理和核算水平能符合成本管理的需要。(六)加强项目人员管理,采取合理有效控制措施。对人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对人工费的控制,要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比例。同时要精减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节约施工管理费。总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中有搞好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才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才能求得全方位的社会信誉,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