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0 MB
- 28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27.140P59SL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172—2012粹代sL172—96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forconstructionofsmallhydropowerstation2012—01—12发布2012—04—12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2012年第l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1722012)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替代标准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小型水电站施工1SLl722012SI,172—962012.1.122012.412技术规范二0一二年一月十=日
刖再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I。12002)的要求,对《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I。17296)进行修订。本标准共7章22节248条和10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一般技术规定;一。_水工建筑物施工技术规定;一~金属结构和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定;——升压站安装技术规定;——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定;——安全监测技术规定。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对规范结构进行调整;——对测量有关要求进行调整;——增加洞室开挖有关内容;——增加套井等防渗处理有关内容;——增加混凝土灌砌石、干砌混凝土预制块有关内容;——增加电气设备安装有关内容;——增加自动化控制设备安装有关内容;——增加开关站安装有关内容;——增加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备安装有关内容;——增加安全监测设备安装有关内容;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SL17296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荣庆樊新中吕燕陈昌杰夏伟才周剑雄张勇刘清文胡嵩秦钟建任苏明华强石世忠潘仁友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杨炯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牟广丞
目次1总则⋯⋯⋯⋯⋯⋯⋯⋯⋯⋯⋯⋯2一般规定⋯··⋯⋯⋯⋯⋯⋯⋯⋯·2.1施工测量⋯⋯⋯·⋯⋯⋯⋯⋯··2.2施工导流⋯⋯⋯⋯⋯⋯⋯···⋯·2.3土石方开挖与填筑⋯⋯⋯⋯⋯‘2.4洞室开挖⋯⋯⋯⋯⋯⋯⋯⋯⋯·2.5地基处理⋯⋯⋯⋯⋯⋯⋯⋯⋯·2.6防渗处理⋯⋯⋯⋯⋯⋯⋯⋯⋯·2.7混凝土工程⋯··⋯⋯⋯⋯⋯⋯··2.8砌石工程⋯⋯⋯⋯⋯⋯⋯⋯⋯·2.9混凝土构件的预制与吊装⋯⋯⋯·3水工建筑物施工⋯⋯⋯⋯⋯·⋯⋯3.1碾压式土石坝⋯⋯⋯⋯⋯⋯·⋯3.2砌石坝⋯⋯⋯⋯⋯⋯⋯⋯⋯·3.3混凝土坝⋯⋯⋯⋯⋯⋯⋯⋯····3.4进水口、明渠与前池⋯⋯⋯⋯·3.5隧洞⋯⋯⋯⋯⋯⋯⋯··⋯⋯··36渡槽⋯⋯⋯⋯⋯⋯⋯⋯⋯⋯⋯37调压井⋯⋯⋯⋯⋯⋯⋯⋯⋯⋯38压力管道⋯⋯⋯⋯⋯⋯⋯⋯⋯3.9厂房⋯⋯⋯⋯⋯⋯··⋯⋯⋯⋯-4金属结构和水轮发电机组安装⋯4l水工金属结构安装⋯⋯⋯⋯⋯⋯4.2水轮发电机组安装⋯·····⋯⋯⋯-43电气设备安装⋯⋯···⋯⋯⋯⋯4.4水力机械辅助设备及系统管路安装,00他¨髂∞趴弛卯姐加加∞暑3∞%叽眈∞∞¨¨蛎驵蚰
5升压站安装⋯⋯⋯⋯⋯⋯⋯⋯⋯⋯⋯⋯⋯⋯⋯⋯6水情自动测报系统·⋯⋯⋯⋯⋯⋯⋯⋯⋯⋯⋯⋯-·7安全监测⋯⋯⋯⋯⋯⋯-⋯⋯⋯⋯⋯⋯⋯⋯⋯⋯··附录A钢尺量距改正及长度和量距的精度计算⋯附录B岩石基础开挖预裂爆破参数⋯··⋯⋯⋯⋯⋯·附录c水利水电地下工程围岩工程地质分类表⋯⋯附录D隧洞开挖光面爆破和浅孔预裂爆破参数⋯⋯附录E隧洞锚喷支护⋯⋯⋯⋯⋯-⋯⋯⋯⋯⋯⋯⋯··附录F隧洞构架支撑⋯⋯⋯⋯⋯⋯⋯⋯⋯·⋯-⋯⋯·附录G普通模板及支架的计算荷载⋯⋯⋯⋯⋯⋯⋯附录H水泥砂浆、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的参考时间⋯⋯⋯⋯⋯⋯⋯⋯⋯···⋯⋯⋯⋯附录J混凝土平均强度m“、标准差s。和强度保证率P计算方法⋯·⋯⋯⋯⋯⋯⋯⋯⋯⋯··附录K几种石料的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表⋯⋯⋯⋯标准用词说明⋯⋯⋯⋯·⋯⋯⋯⋯⋯⋯⋯⋯⋯⋯·⋯⋯·条文说明-⋯⋯⋯⋯⋯⋯⋯⋯⋯⋯⋯⋯⋯⋯⋯⋯⋯⋯··ⅢⅢⅢ|耄Ⅲm啪拢l§|耄黜锄渤跚黜
1总则1.o.1为加强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优质、安全、经济的目的,特制定本标准。1.o.2本标准适用于装机容量o.5~50MW、库容1000万m3以下的4级、5级水工建筑物的新建、扩建、续建、除险加固、技术改造等。装机容量小于0.5Mw及4级、5级临时水工建筑物可参照执行。1.0.3小型水电站工程地质按《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的规定执行;施工安全按有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水工混凝土试验按《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的规定执行。1.0.4小型水电站施工前,应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应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控制;应积极采用经过试验和鉴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1.0.5施工应按批准的设计图纸进行,如需修改,应有批准的设计修改补充图、修改通知书或设计签认的施工技术联络单。1.0.6工程质量评定与工程验收,应按本标准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168)、《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的规定执行。1.0.7本标准的引用标准主要有以下标准:《不锈钢焊条》(GB983)《低压电器基本标准》(GB1497)《碳钢焊条》(GB5117)《低合金钢焊条》(GB5118)《爆破安全规程》(GB6722)】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GB/T7409.3)《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GB/T8564)《中小型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基本技术要求》(GB10585)《水封橡胶密封件》(GB10706)《L—TSA汽轮机油》(GB11120)《水轮发电机组自动化元件(装置)及其系统基本技术条件》(GB/T1180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113)《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水闸施工规范》(SL27)《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32)《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46)《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SL48)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I。52)《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I。62)《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168)《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SL212)《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1√T231)《土工试验规程》(SL237)《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I。377)《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378)《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432)《土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试行)》(SD220)《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一)》(SDJ249)《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820)《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试验验收规范》(DL/T822)《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维护规程》(DL/T1014)《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T5018)《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031)《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DL/T5128)《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水电水利工程岩壁梁施工规程》(DL/T519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热带电工产品通用技术要求》(JB/T4159)《使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压交流电机防电晕技术要求》(JB/T8439)《水电机组包装、运输和保管规范》(JB/T8660)《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1.0.8小型水电站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
2一般规定2.1施工测量2.1.1施工测量宜符合下列规定:1小型水电工程平面控制测量宜采用五等,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四等,长度1km以上的水工隧洞,其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宜作专门技术设计。2在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测量工作。1)对设计所交付主要水工建筑物的轴线桩(坝、闸等)、中心线桩(机组中心线等)、三角网基点桩等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校对,发现不稳妥或测量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应由原测量单位进行校测、加密或重新测量。2)在施工过程中,应测定不同施工阶段的水工建筑物的位置和标高,并经检查校验后,方可开挖、立模、填筑和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安装。2.1.2平面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平面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GPS)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2卫星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级、二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1.21的规定注:一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即为水电五等控制网。表2.1.2—1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平均边长固定误差比例误差系数约束点间的边长约束平差后最弱边相级别B相对中误差对中误差(kin)(ram)(mm/km)(ram)一级≤10≤10≤20≤l/40000≤1/20000二级≤05≤10≤40≤l/20000≤1门00005
2)各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应按式(2.1.2—1)计算。口一√A2+(Bd)2(2.1.2—1)式中a——基线长度中误差,mm;A——一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mm/km;d~~平均边长,km。3)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测量中误差应按式(2.1.2—2)计算。/上『WW]~3NL77J式中m——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mm;N——控制网中异步环的个数;w——异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mm;n异步环的变数。4)卫星定位测量观测精度的评定,应满足相应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要求,并符合式(2.1.2—3)的规定。m≤J(2.1_2—3)3一级、二级小三角测量,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2—2的规定。注:一级小三角即为水电五等控制网。表2.1.22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平均边妊测角中误差基线丈量的起始边边长最弱边边长级别(km/(”1相对中误差相对中误篮一级小三角≤±5≤l/100000≤1/40000≤1/20000二级小i角O5≤±10≤1/40000≤1/20000≤1/100004一级、二级小三角三边网的光电测距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23的规定。6
表2.1.2—3三边网的光电测距主要技术要求l级别平均边长(km)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l一级小三角≤士16<,1/60000l二级小二角05≤士16<,1/300005一级、二级、三级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2—4的规定。注:一级导线即为水电五等控制网表2.1.2—4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附台导线总长平均边长每边测距中误差测角中误差导线全K级别(km)(m)(mm)(”)相对闭合差一级300≤±15≤±5≤1门4000二级≤±15≤士8≤1/10000j级≤4-15≤±12≤1/60006一级、二级、三级导线,普通钢带尺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25的规定。表2.1.2—5普通钢带尺量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附合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往返丈量较差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级别(kin)(m)相对误差(”)相对闭合差一级≤1/20000≤±5≤1/10000二级1.8180≤1/15000≤±8≤1/7000i级≤1/10000≤土12≤1/50007测角中误差的计算,光电测距任一边精度的评定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三角网测角中误差应按式(2式中w——三角形闭合差n三角形个数。/wW一~3”1.24)计算:(2.1.24)7
2)按左、右角观测的导线测角中误差应按式(2.1.2—5)计算:式中△——左、右角之和与360。之差;n——△的个数。3)按导线方位角闭合差计算测角中误差应按式(2.1.26)计算:+胆『丘盘]上~NLnJ式中,B一--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n——计算,B时的测站数;N~^的个数。4)光电测距单位权中误差应按式(2.1.2—7)计算:一一士√甲(212-7)式中d——往返测距离的差数;n--⋯测距边边数;P——距离测量的先验权,其值为÷,d。可按测距仪标称O"D精度计算。5)光电测距任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应按式(2.1.28)计算:厂r%-一±p√毒汜·1‘2。8’式中m。.——第i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mm;P.第i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8钢尺量距改正、长度和量距的精度计算见附录A。2.1.3高程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等级高程控制宜采用水准测量,四等及以下等级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五等也可采用GPS拟合高程测量。8层+
2四等、五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L3—1的规定。表2.1.31四等、五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l等级偶然中误差地命中误差M,往返附台路线或环形闭合篮(mm)四等±5士10±ZO√LI五等±10士20±30厄3四等、五等水准测量测站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32的要求。表2.1.3~2四等、五等水准测量测站的主要技术要求视线长度前后视前后视距视线离地面红、黑面红、黑面所测等级距离差累积差最低高度读数差高差较差(m)(ram)四等<80<10能读数3五等<100大致相等注:四等、五等测量闭合差计算分别采用土20√r和±30√r,L为往返测量平均距离,单位以km计。4当水准路线需要跨越江河(湖塘、宽沟、洼地、山谷等)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准作业场地应选在跨越距离较短、土质坚硬、密实便于观测的地方;标尺点应设立木桩。2)两岸测站和立尺点应对称布设。当跨越距离小于200m时,可采用单线过河;大于200m时,应采用双线过河并组成四边形闭合环。往返附合路线或环形闭合差应符合表2.1.31的规定。3)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3—3的规定。4)当跨越距离小于200m时,也可采用在测站上变换仪器高度的方法进行,两次观测高差较差不应超过7mm,取其平均值作为观测高差。9
表2.1.33跨河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跨越距离单程半测回远尺测阿差(mm)(m)观测次数测回数读数次数四等五等<200往返各一次13200~400往返各一次12注1:一测回的观测顺序:先读近尺。再读远尺;仪器搬到对岸后,不动焦距先读远尺,再读近尺。注2:当采用双向观测时,两条跨河视线距离宜相等,两岸岸上距离宜相等,并太于10m;当采用单向观测时,可分别柱E午、下午各完成半数工作量。5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宜在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成三角高程网或高程导线。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3—4的规定。表2.1.3—4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每1000m高差对向观测附台路线或等级全中误差边长观测方式高差较差环形闭合差(km)(rnm)(ram)四等10≤1对向观测40厉20~/∑D五等15≤1对向观测50,/D30~/∑D注1:D为测距边的长度(kin)。注2:起讫点的精度等级,四等应起讫于不低于三等水准的高程点上,五等应起讫于不低于四等的高程点上。注3:路线长度不应超过相应等级水准路线的长度限值。6GPS拟合高程测量,仅适用于平原或丘陵地区的五等及以下等级高程测量,宜与GPS平面控制测量一起进行。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GPS网应与四等或四等以上的水准点联测。联测的GPS点,宜分布在测区的四周和中央。若测区为带状地形,则联测的GPS点应分布于测区两端及中部。2)联测点数宜大于选用计算模型中未知参数个数的1.5倍,点间距宜小于10km。10
3)地形高差变化较大的地区,应适当增加联测的点数。4)地形趋势变化明显的大面积测区,宜采取分区拟合的方法。2.1.4建筑安装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开挖阶段测量精度,应符合表2.1.4—1的规定。2立模、浇筑、填筑阶段测量精度,应符合表2.1.42的规定。3高层建筑物混凝土浇筑及预制构件拼装的竖向测量偏差限值,应符合表2,1.43的规定。4建筑物的模板架设后,应利用测放轮廓点进行检查,其偏差应符合表2.7.5的规定。5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安装阶段测量精度,应符合第5章的有关规定。表2.1.4l开挖轮廓点点位中误差点位中误差(ram)工程部位备注平面高程主体工程部位的基础轮廓点预土50~±100士100仅指有密集钢筋裂爆破孔定位点网的部位、点位误主体工程部位的坡顶点、中间差值均相对于邻近点、非主体工程部位的基础轮±100控制点或测站点、廓点±50ram的误差轴线点而言土、砂、石覆盖面开挖轮廓点±200表2.1.4—2立模、浇筑、填筑轮廓点点位中误差及分配点位中误差平面位胃误差分配(ram)建筑材料建筑物名称轴线点平面高程细部放样(测站点)各种主要水工建筑物(坝、混凝土闸、厂房)船闸及泄水建筑物±20±17±10等坝内正、倒垂孔
表2.1.4—2(续点位中误差平面位置误差分配(mm)建筑材料建筑物名称轴线点平面高程细部放样(测站点)各种导墙及井、洞衬砌、坝±25±20±23±10内其他孔洞混凝土其他(副坝、围堰、心墙、士30±30±25±17护坦、护坡、挡墙等)碾压式坝(堤)上,下游边线、心墙面板、堆石坝投各种±40士30±30±25土石料观测孔位等各种坝(堤)内设施定位填±50±30士30士40料分界线等表2.1.43竖向测量偏差限值相邻两层对接相对基础工程项目中心线的偏差累计偏差fn¨,】,(mm)(ram)厂房、开关站等各种构架、立柱土3H/2000±20闸墩、栈桥墩、船闸、厂房等侧墙±5H/1000±30注:H为总高度。2.2施工导流2.2.1施工导流应符合下列规定:1导流工程施工应妥善解决从初期导流到后期导流施工全过程中挡、泄水问题,处理好洪水与施工的矛盾,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可靠。2导流工程应按已批准的设计文件选定导流标准。当按规定标准导流有困难时,经充分论证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可适当降低标准,但应加强气象与水情预报,在汛期前,工程应达到安全度汛的要求。]2
3整个施工过程中应按主管部门审批后的设计规定,妥善处理通航、过木、向下游供水与排泄冰凌等问题。4施工过程中应拟定天然来水流量超过导流设计洪水标准时的应急预案,报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尽量减少失事损失。2.2.2围堰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围堰施工及拆除进度应满足工程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围堰堰体及防渗体宜与导流泄水建筑物协调施工,以利于均衡围堰施工强度,并应在汛前修筑到设计度汛高程。2堰体填料宜使用永久建筑物基础开挖料。围堰宜与永久建筑物相结合。3应重视围堰基础防渗处理。围堰基础覆盖层防渗处理方式应安全可靠,并宜简单易行。4围堰拆除应符合设计要求,筑堰的块石、杂物等应拆除干净。拆除范围及拆除断面(宽度及高程)应满足永久建筑物的运行要求,对分期导流的一期围堰拆除还应满足二期导流及截流泄水要求。对前期导流的一期围堰拆除料宜考虑用于二期围堰提前进占抛填的部位。5宜考虑基坑淹没导流的可行性,以降低导流费用。2.2.3截流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施工截流前应周密设计,做好水情预报,并做好人力、物力与技术上的准备。2截流时间的选择应综合分析水文、气象、河道综合利用要求、前期工程的实际进度、汛前围堰及基坑的施工强度后经论证确定。3截流方式宜采用立堵方式。4非岩基河床截流段,宜事先在整个龙口部位或困难区段进行平抛护底。立堵截流的戗堤轴线下游护底长度可按龙口平均水深的2~4倍取值,轴线以E可按最大水深的1~2倍取值。龙口抛投时可用石串、块体串联或栓锚大块石抛投进占,以保证抛投料投到需要位置,防止流失。截流备料总量应根据截流料物堆】3
存条件、运输条件,可能流失量及戗堤沉降量等因素综合分析,并适当增加备料量,其增量系数可为0.2~o.3。5合龙过程中,应随时测量龙口的水力特征值,适时改换抛投料种类、抛投强度,改进抛投方法,以改善截流条件。6应做好闭气的备料工作,保证闭气的质量。用土料闭气时,在戗堤迎水坡应按反滤层的铺料原则抛填闭气料,直到基本堵死为止。抛填各层填料时,应使各层填料铺得稳定、均匀。也可采用铺油布、帆布、土工合成材料再抛填土闭气。多砂性河流截流后的闭气,可采用人工造淤或放淤办法闭气。2.2.4施工度汛应符合下列要求:1受洪水影响的建筑物应在汛前达到设计要求的度汛高程和形象面貌。2土石坝型的围堰工程,除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外,上游围堰宜与坝体相结合,以坝体拦挡第一个度汛洪水。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当未浇筑混凝土面板之前,应对上游坝坡采取碾压砂浆或喷混凝土水泥砂浆等固坡处理措施,使坝体提前拦洪度汛。若采用坝体过流,对坝面和下游坝坡宜分别采用大块石、钢筋石笼等加固。4混凝土坝及浆砌石坝无论采用全段围堰或分期围堰,均可利用坝体临时断面或预留底孔、缺口等或与其他泄水建筑物组合导流。5电站厂房可用围堰或坝体临时断面形成小基坑度汛。当用厂房结构挡水时,应校核厂房围护结构的稳定和应力,并应做好进水口及尾水管出口处的封堵设施。6围堰拆除前,应对围堰保护区进行清理。2.2.5导流建筑物封堵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导流建筑物封堵应在工程已具备可靠的度汛泄洪措施、可满足下游用水要求并经主管部门通过蓄水验收后方可进行。2下闸封孔宜在枯水期进行。3封孔方式可采用闸门封孔,也可用围堰封}L。采用何种]4
方式,应按设计要求和工程条件具体选定。4堵头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并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堵头应满足稳定、抗裂、与围岩或老混凝土结合紧密、抗渗等要求。堵头宜分段施工,分段长度宜为10~15m。堵头内宜埋设灌浆管及冷却水管,必要时设置灌浆冷却廊道。也可采用低热微膨胀水泥或外掺氧化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层厚宜为1.5m。当温度达到年平均温度后应进行接触灌浆。堵头封堵前,应按设计做好堵头段围岩的处理。2.2.6基坑排水应符合下列要求:1初期排水应控制基坑水位下降速度,宜为o.5~1.Ora/d,以保证围堰及地基的稳定性。基坑排水设备容量可用试抽法确定。应充分利用地形布置排水泵站,避免施工干扰,并应与永久排水统一考虑。对过水围堰,泵站的布置与结构形式,应有利于度汛和从基坑撤退。2开挖施工前应进行周密的排水系统布置和合理选择排水设备。排水系统布置应兼顾基坑开挖与主体建筑物施工两个时期使用。3建筑物基础置于土壤及细砂等透水软基土层,基坑开挖时,应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办法。2.3土石方开挖与填筑2.3.1软基开挖应遵守下列规定:l软基开挖应优化施工方案,正确选定降、排水措施,做好挖、填平衡计算,并合理调配。2基坑边坡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降低地下水位措施和施工条件等情况,经稳定验算后确定,并应制定保护边坡稳定措施和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3开挖前应降低地下水位,使其低于开挖面0.5m。4基坑开挖应分层、分段和分区依次进行,逐层设置排水沟、层层下挖。15
5根据土质、气象和施工机具等情况,基坑底部应留有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宜为0.3~o.5m,在基础部位施工前,分块依次挖除。6水力冲挖适用于粉砂、细砂、砂壤土、中轻质壤土、淤土和易崩解的黏性土。7在负温下,挖除保护层后应即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8当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合时,应会同有关单位及时研究处理。发现文物古迹、化石及测绘、地质、地震、通信等部门设置的地下设施和永久性标志时,均应妥善保护,及时报请有关部门处理。9弃土不应妨碍开挖基坑及其他工作,或影响坑壁稳定并应避免二次出渣。弃渣场地应结合当地条件合理布局。不应恶化水流条件或造成下游河道淤积;宜不占或少占耕地;在施工安排有条件时,弃渣应结合造田,以利农业耕作。弃土宜与其他建设相结合,并注意环境保护与恢复。10软基开挖工程,宜在雨季前或地基冻结前完成。雨季施工时,对保证工程质量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等,均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雨季前,应根据地形将施工场地的排水系统进行疏浚、加固或修建,以保证水流畅通,不形成积水,并应防止四周邻近地带的地面水流入场内。2.3.2岩石基础开挖应遵守下列规定:1基础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当岸坡和河床底部同时施工时,应确保安全。否则,应先进行岸坡开挖。未经安全技术论证和主管部门批准,不应采用自下而上的开挖方式。2岩石基础开挖应根据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方法。1)设计边坡轮廓线开挖,应优先采用预裂爆破或光面爆破方法。2)基础岩石开挖,应采用分层的浅孔台阶爆破方法。3)紧邻水平建基面,应采用预留岩体保护层并对其进行分层爆破及柔性垫层或水平预应力爆破开挖方法。]6
3基础面的开挖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节理裂隙不发育、较发育、发育和坚硬、中等坚硬的岩体,水平建基面高程的开挖偏差,不应大于±20cm;设计边坡轮廓面的开挖偏差,在一次钻孔深度条件下开挖时,不应大于其开挖高度的±2%;在分台阶开挖时,其最下部一个台阶坡脚位置的偏差,以及整个边坡的平均坡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2)对节理裂隙极发育和软弱的岩体、不良地质地段的岩体,以及在坑槽部位和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其开挖偏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4出渣运输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并应符合2.3.1条的规定。5紧邻设计建筑基面、设计边坡、建筑物或防护目标,必须采用中小孔径钻孔的浅孔爆破方法。6钻孔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钻CL:fL位应根据爆破设计确定;其开孔位置的偏差,不应影响和改变爆破设计。2)钻孔角度和孔深,应符合爆破设计的规定。3)已造好的钻孔,孔内岩屑在装药前应予清除,孔口应做好防护。钻孔应经检查合格方可装药。7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应符合下列要求。1)爆破效果,除其开挖偏差应符合本条第3款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述要求:—~在开挖轮廓面上,残留炮孔痕迹应均匀分布。—~残留炮孔痕迹保存率,对节理裂隙不发育的岩体,应达到80%以上;对节理裂隙较发育和发育的岩体,应达到50%~80%;对节理裂隙极发育的岩体,应达到10%~50%。—~相邻两炮孔问岩面的不平整度,不应大于20cm。——炮孔壁不应有明显的爆破裂隙。17
2)对于倾斜、垂直建基面上的预裂爆破参数,可结合工程实际参照附录B选定,并在生产性试验中验证与调整,以确保预裂效果。光面爆破的参数,亦应根据地质条件通过试验确定,或参照同类工程的经验数值。3)对主要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建基面进行预裂爆破时,预裂范围应超出梯段爆破区。当预裂孔与梯段爆破孔方向平行时,两者问的距离宜取梯段爆破孔排距的50%~70%。当预裂孔与梯段爆破孔方向不平行时,两孔距离最小处的孔底装药部位的距离不应小于(10~30)D(D为预裂孔孔径)。当}L底距满足(10~30)D时,若孔口距过大,则应增加辅助孔以保证上层岩石的破碎,辅助孔孔底与预裂孔的距离应不小于1.0m。预裂缝深度宜等于梯段孔孔底垂直破坏深度,可按表2.3.2选取。预裂缝两端的超长宜为(100~200)d(d为炮孔装药直径)。预裂缝缝宽度,对坚硬岩石,应为5ram;对中等坚硬岩石与松软岩石,不宜小于10ram,并应根据爆破试验确定。4)预裂炮孔和梯段炮孔若在同一爆破网络中起爆,预裂炮孔先于同一梯段相邻炮孔起爆的时间,不应小于75~lOOms。5)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均应采用不耦合装药结构,缓冲孔可采用不耦合装药和问隔装药,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填塞。8梯段爆破应符合下列要求。1)梯段爆破的效果,应符合下列要求:——爆破石渣的块度和爆堆,应能适合挖掘机械作业。——爆破石渣如需利用,其块度或级配还应符合有关要求;一爆破对紧邻爆区岩体的破坏范围小,爆区底部炮根少;】8
——爆破地震效应和空气冲击波(或噪音)小,爆破飞石少。2)紧邻设计边坡的一排梯段炮孔,其孔距、排距和每孔装药量,应较其他梯段炮孔的小。临近永久边坡和堑沟、基坑、基槽爆破,应采用预裂或光面爆破,且在主爆破孔和预裂孔(光面孔)之间布设缓冲孔。3)若采用预留岩体保护层开挖方法,其上部的梯段、炮孔不应穿人保护层。4)梯段爆破的最大一段起爆药量,不应大于500kg,邻近设计建基面和设计边坡时,不应大于300kg。在建筑物或防护目标附近,以及在坑、槽部位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位,水下开挖等进行爆破,最大一段起爆药量,必须经爆破试验确定。9紧邻水平建基面的爆破应遵守下列规定。1)紧邻水平建基面的岩体保护层厚度,应由爆破试验确定,无条件进行试验,表2.3.2可供参考。表2.3.2岩体保护层厚度岩体特性|节:;::;:譬善和”::::;:善:守I”鼍;::::謦善和保护层厚度25d注:d为炮孔装药直径2)对岩体保护层应分层进行浅fL爆破。对节理裂隙不发育和坚硬的岩体、较发育和中等坚硬的岩体,炮孔不应穿过建基面;对节理裂隙极发育和软弱的岩体,炮孔不应穿入距水平建基面0.2m的范围,剩余0.2m厚的岩体应进行撬挖。10对廊道、截水墙、齿槽和渠槽等开挖应通过爆破试验确定其爆破参数。宜先在两侧设计坡面进行预裂,随后按留足底部保护层进行中部开挖。不具备预裂爆破条件时,则应按留足两侧]9
保护层和底部保护层的方式,进行光面爆破。沟槽中部的爆破,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留足保护层的剩余中部槽体尺寸决定爆破方式(梯段或拉槽)。2)采用梯段爆破时,最大一段起爆药量不应大于300kg。3)当只能用拉槽爆破时,可用小孔径钻7L、延长药包毫秒延期控制爆破,最大一段起爆药量不应大于200kg。4)当留足保护层后,其剩余中部槽体尺寸不能满足梯段或拉槽爆破时,应采用分层钻孔爆破的方式,其药卷直径不应大于32ram。儿不良地质地段的高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应提出相应解决的办法,并注意以下问题。岩质边坡加固可采用挂网喷锚方式。强风化与土质边坡可采用混凝土或砌石网格架内镶砌石或填土,并在网格节点设深锚杆或锚索。还可按设计要求分别采取重力挡墙和坡脚压重、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或锚杆、沉井等处理方法。1)应选择合理的开挖施工程序。2)应选择合理的梯段开挖高度。3)应采取预裂等防震措施。4)应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必须严格控制最大单响药量和一次起爆的装药量。5)对局部受构造影响、切割严重的岩体应研究采取适宜的开挖方法及加固处理措施。6)对已挖的坡面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及时加固。7)应加强地面与地下排水,降低外水压力。12在建筑物及新浇筑混凝土附近进行爆破时,应遵守GB6722中的规定进行施工,减小爆破震动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振动监测措施。在邻近建筑物10m以内进行爆破时,应严格控制浅孔起爆的最小装药量,并采取钻设防震孔或其他防震措施。如需在新灌浆区、新预应力锚固区、新喷锚(或喷浆)支护区等20
部位附近进行爆破,应通过试验证明可行,并经主管部门批准。2.3.3土石方填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填方基底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开挖到设计基底后清除杂物,排除积水,在基础处理及隐蔽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才能填筑。2填筑土石料的种类、级配、含水量、土块大小、超径颗粒等均应符合设计规定。3黏性土料填筑应严格控制含水量。当土料天然含水量大于施工控制含水量的上限时,应做好料场四周的截流沟及料场内的纵横排水沟;应采取分层取土或用机械松土等措施翻晒土料;也可利用含水量低的土料掺入含水量高的土料进行调整。对于土料天然含水量小于施工控制含水量的下限时,宜采用料场加水或坝面洒水调整含水量。凡不符合要求的土料,不应运人填筑面。4各层填筑前,应对各料填筑部位的设计尺寸和外边坡测量放样,确保其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5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并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进行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试验。无试验条件可参照表2.3.3选用。6振动平碾适用于填料为开挖石渣、碎石、卵石类土。使用80~130kN重的振动平碾压实时,铺土厚度宜为0.6~1.0m,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铺料层厚的2/3,并应根据料质、岩性适当洒水。碾压时,宜先静压,后振压,碾压遍数应由现场试验确定,宜碾压4~6遍。对于黏性土,宜采用静碾。7机械碾压应控制行驶速度。平碾、振动碾不宜超过2km/h;羊足碾不宜超过3km/h。表2.3.3填方每层铺土厚度的压实遍数压实机具每层铺土厚度(cm)每层压实遍数(遍)平碾(80~130kN)20~306~8(矿渣10~12)羊足辗(75~160kN)20~358~16蛙式打夯机2kN20~253~421
表2.3.3(表压实机具每层铺土厚度(cm)每层压实遍数(遍)人工打夯不大于20振动碾(80~150kN)60~1306~8平板式振动器15~25注:人工打夯时,土块粒径不应太于50ram。8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压实参数。压实合格后方可铺筑上层新料。分段填筑时,相邻两段交接带碾迹应彼此搭接,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带宽度不应小于0.3~o.5m;顺碾压方向搭接带宽度应为1~1.5m。上下层分段位置应错开,错缝距离不应小于lm。土料填筑层之间的结合应良好,除用羊角碾或凸块碾压实外,其他机具压实的层面都应进行刨毛和洒水润湿处理,才能铺筑新料。9防渗土料的填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防渗土料的铺筑应沿坝轴线方向进行,铺料应及时,宜采用定点测量方式,严格控制铺土厚度,不应超厚。防渗土料铺筑宜增加平地机平整工序。2)防渗体土料应用进占法卸料,汽车不应在已压实土料面上行驶。3)防渗体土料宜采用振动凸块碾压实。碾压应沿坝轴线方向进行。如特殊部位只能垂直坝轴线方向碾压时,在铺料和碾压过程中,质检人员应现场监视,不应铺料超厚、漏压或欠压。4)防渗体分段碾压时,相邻两段交接带碾迹应彼此搭接,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带宽度不应小于0.3~0.5m;顺碾压方向搭接带宽度应为1~1.5m。10填筑时,每层内外边坡应按规定留足裕量,填筑至设计高程后削坡到设计要求断面。各层预留压实超填宽度宜为30~50cm。22
11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陷量。如设计无规定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压实系数和地基情况等与设计共同确定。12质量控制与检查应贯穿整个填筑过程。检查填筑料、检测含水量变化、铺土厚度、碾压遍数、层间结合、接头处理、压实后的干密度,以及边坡尺寸等,均应达到设计要求。2.4洞室开挖2.4.1地下洞室施工测量应符合2.1节及SL52的规定。2.4.2在洞室开挖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批准同意后才能开工。洞室开挖施工组织设计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I工程概况。2施工布置及辅助设施。3施工方法。4施工进度计划。5施工资源配置。6安全及质量保证措施。7施工安全监测及防护。8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2.4.3洞室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l地下洞室开挖方法应根据地质条件、工程规模、支护方式、工期要求、施工资源配置及施工条件等选定。水利水电地下工程围岩工程地质分类见附录C。2地下洞室不宜欠挖,其开挖半径的平均径向超挖值,平洞不应大于200ram,斜井、竖井不应大于250mm。地质条件较差时,应由各参建方共同协商确定。3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地质情况及施工特点,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4根据地下洞室开挖尺寸和断面大小,洞室规模可划分为以下几种:23
1)特小断面:面积(指设计开挖面积,下同)小于lOm2或跨度小于3.Om;2)小断面:面积为10~30m2或跨度为3.o~5.5ra;3)中断面:面积为30~60m2或跨度为5.5~7.5m;4)太断面:面积为60~120m2或跨度为7.5~12.om;5)特大断面:面积大于120m2或跨度大于12.Om。2.4.4洞口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l地下开挖工程施工前,应对地下洞室洞口岩体稳定性进行分析,确定开挖方法、支护措施和洞口边坡加固方案等。2洞口削坡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不应上下垂直作业。洞El边坡危石应清理干净,排水设施通畅。3进洞前应组织参建各方对洞脸岩体进行鉴定,确认稳定后方可进洞。4应根据洞口断面大小、地质情况等确定进洞方式、是否进行支护。5洞口应设置防护棚等安全措施。在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的Ⅳ类、V类围岩中,开挖前可先将附近一定范围的山体加固或浇筑明拱,然后再开挖洞口。2.4.5平洞开挖应遵守下列规定:1在I~Ⅲ类围岩中,当开挖洞径小于]Ore时,宜采用全断面开挖方法;当开挖洞径在lore及以上时,可采用台阶法开挖。2在Ⅳ类围岩中,当开挖断面为中断面以上时,宜采用分部开挖,开挖后应立即进行临时支护。3在V类围岩中开挖平洞时,应按2.4.13条的规定进行。2.4.6竖井与斜井开挖应遵守下列规定:1倾角小于30。的斜井,可采用自上而下全断面开挖;倾角为30。~45。的斜井,可采用自上而下全断面开挖或自下而上开挖,若采用自下而上开挖时,应有扒渣和溜渣措施;倾角大于45。的斜井和竖井,可采用自下而上先挖导井、再自上而下扩挖24
或自下而上全断面开挖。2竖井与斜井采用自上而下全断面开挖时,应锁好井口,确保井口稳定,并防止杂物坠落井内;当存在不利地质条件时应及时支护。3当采用贯通导井后再自上而下进行扩大开挖时,除应遵守上面条款规定外,还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导井堵塞和发生人员坠落事故。4在I类、Ⅱ类围岩中开挖小断面竖井,呵采取吊罐法、爬罐法或反井钻机法自下而上全断面开挖。5在I类、Ⅱ类围岩中,开挖中断面以上的竖井时,可采用先挖导井再自上而下扩大开挖的施工方法,导井断面宜为4~5m2。2.4.7特殊部位开挖应遵守下列规定:1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岩台吊车梁、高压岔管、拱脚及相邻处的边墙、岩塞和在成型后的高墙上开挖洞口等,属特殊部位的开挖,应做专门设计。2特殊部位开挖应合理分块,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开挖。开挖前应通过爆破试验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爆破参数。3岩壁吊车梁开挖应严格控制开挖岩面的起伏差,如开挖岩面的起伏差不符合设计要求,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改善结台面受力条件。岩壁吊车梁开挖应具体执行DL/T5198的相关规定。4特殊部位开挖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m。5分层开挖时,岩壁吊车梁最低点距所在开挖层面的高度宜控制在2m以上。开挖应采用光面爆破技术。2.4.8不良地质条件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断层及破碎带、缓倾角节理密集带、岩溶发育、地下水丰富及膨胀岩体地段等不良地质条件洞室开挖,应根据地质预报,针对其性质和特殊的地质问题,制定专项保证安全措施的工程措施。25
2不良地质条件洞室应采取短进尺和分部开挖方式施工。宜优先采用“新奥法”施工。3当洞室围岩被不利组合的结构面切割成不稳定块体时,应采用边挖、边锚的施工方法。4地下水丰富地段,应探明地下水活动规律、涌水量大小、地下水位及补给来源,可视实际情况采用排、堵、截、引等技术措施。5发生塌方时,应立即按工程预案采取加固抢险措施,及时阻止塌方,防止其发展及范围扩大,并分析原因,采取加固处理措施。2.4.9施工支洞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1施工支洞的设置,应根据地下建筑物的布置、工程量、总进度、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施工道路布置及施工机械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遵守下列规定:1)采用钻孔爆破法开挖时,支洞的间距宜在3kin以内;竖井与斜井的施工支洞,高差宜在200m以内。2)需自内向外开挖或衬砌洞口时,可在洞口附近设置施工支洞。3)地下厂房分层开挖,应利用永久隧洞作为施工支洞,或从永久隧洞内分彷设施工支洞,必要时应另增设施工支洞。2支洞布置应遵守下列规定:1)沿洞线的地质条件较好。2)洞线短。3)通向支洞口的交通运输线路工程量小。4)各支洞承担的工程量大体平衡。5)洞外有适宜的弃渣场地。6)洞口高程应满足相应的防洪标准等。3支洞断面尺寸应满足运输、支护、各种管线布置及人行安全的要求。采用单车道时,每200m左右宜设一个错车道。26
4支洞洞线宜与主洞正交,交叉口应满足运输线路最小转弯半径的要求。有条件时,支洞应有向洞外3‰左右的下坡。2.4.10钻孔爆破应遵守下列规定:1地下洞室采用钻孔爆破开挖时,应遵守GB6722的有关规定。2地下洞室设计轮廓线的开挖,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3开挖施工前,应进行爆破参数的试验。4根据设计图纸、地质情况、爆破材料性能及钻孔机械等条件,应进行钻爆设计。5钻孔爆破作业,应按照批准的爆破设计图进行。6钻孔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钻孔孔位应根据测量定出的中线、腰线及孔位轮廓线确定。2)周边孔在断面轮廓线调整的范围和掏槽孔的孔位偏差不宜大于±60mm,其他炮孔的炮位偏差不应大于±100mm。3)炮孔的孔底应落在爆破图所规定的平面上。4)炮孔方向应一致,钻孔过程中,应经常进行检查,对周边孔和预裂爆破孔应特别控制好钻孔角度。5)炮孔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爆破。7炮7L的装药、堵塞和引爆线路的连接,应由取得爆破员资格证的作业人员按爆破图进行。8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的主要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验参数可用工程类比法或参照附录D选取。9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的效果,应采用下列标准进行检验:1)残留炮孔痕迹应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炮孔痕迹保存率:完整岩石应不小于80%,较完整和完整性差的岩石应不小于50%,较破碎和破碎岩石应不小于20%。27
2)相邻两}L间的岩面平整,}L壁不应有明显的爆震裂隙。3)相邻两茬炮之间的台阶或预裂爆破的最大外斜值,应小于200mm。4)预裂爆破后应形成贯穿连续性的裂缝。2.4.11出渣与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I应按照确定的施工方法,选择出渣、运输方式及设备。2石渣的堆放和利用,应综合考虑。不仅要满足工程需要,保证工程安全,还应满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要求,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3中小型隧洞出渣,宜采用有轨运输方式。当使用机车牵引,宜优先采用电瓶机车。4采用装岩机装渣时,应使轨道紧跟开挖面,调车设施亦应及时向前移动。5洞内运输宜设双道。如用单车道时,应设错车道,其有效长度应满足列车车组的要求,间距应按行车密度确定。6在开挖断断、通风条件、运输距离允许时,可采用装载机或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出渣方式。道路最大纵坡应根据运输车辆性能和出渣设备工作条件确定,宜为9%,最大纵坡限长150m,会车视距宜为40m。局部最大纵坡不宜大于14%。7斜井、竖井出渣运输时,提升设备的钢丝绳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要求:1)用于载人的升降机、吊篮绳,其安全系数不应低于14。2)用于绑扎起重物的绑扎绳、升降物料的升降机,其安全系数应大于8。8斜井若采用卷扬机出渣运输时,应符合下列条件:1)铺设大于15。的斜坡轨道时,应有防止轨道下滑措施。2)轨道斜坡段与平段应以竖曲线连接,在竖曲线与平直段相接处应设倒坡,并在适当位置上设置能够控制的挡车装置。28
3)牵引绳应与斜坡段轨道中心线一致,并设地滑轮承托。4)车辆运行速度,不宜超过2m/s。5)斜坡段应设置人行道与安全扶手,人行道边缘与车辆外缘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6)斜井内每隔100m左右宜设一个避车洞。9斜井采用泄槽溜渣时,应根据斜井倾角确定泄槽形式,采取严格的安全保护设施。lo竖井采用吊罐出渣运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井深大于4-ore时,应设吊罐导向装置。2)吊罐装渣重量不应超过设计值。1l斜井和竖井运输,应有可靠的通信和信号联系,信号应声光兼备。12提升设备应有防止过卷、过速、过电流和失电压等保险装置及可靠的制动系统,并加强维护检查工作。2.4.12临时支护应遵守下列规定:l开挖后需要支护的地段,应根据围岩条件、洞室断面型式、断面尺寸、开挖方法、围岩自稳时间等因素,确定以锚杆、喷射混凝土为主的临时支护方案。锚喷支护可按SI。377及附录E的规定执行。2锚喷支护类型应根据围岩特性、断面尺寸、施工方法,通过工程类比或现场监测结果确定。3构架支撑与锚喷支护应在Ⅳ类、V类围岩中使用,并应进行设计确定。4构架支撑,包括木支撑、钢支撑、混凝土支撑及混合支撑,其技术要求见附录F。3.4.13不良工程地质地段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1在不良地质地段中开挖洞室时,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支护方案,并经批准。2预应力锚杆(索)的设计与施工,应遵守SI.212和SL46的规定。29
3在松散、破碎的岩体中,对岩体可采用预灌浆加固、先护后挖、边挖边护等方法施工。4在不良地质条件洞段的洞室开挖与支护后,应加密布置监测断面,增加观测频次,及时通报监测结果,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2.4.14应根据工程地形、地貌、围岩条件和施工方法等实际情况确定洞室开挖的安全监测项目、数量和选择监测仪器,并做好安全监理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遇有变形异常,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2.4.15地下洞室施工应做好通风、防尘、防有害气体工作,具体标准可参照SI,378的相关要求。2.5地基处理2.5.1地基基础面清理及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l地基开挖达到建基面,应对基础面进行清理及处理。2清理建筑物软土地基时,应将地面上的草皮、竹、木、树根、乱石、淤泥、腐殖土、泥炭、坟墓及各种建筑物全部清除。对坡残积物、滑坡体等,应按设计要求清除。3对岩石基础面欠挖的处理,应符合2.3.2条的相关规定。4基础面沿流向倾斜时,只应向上游方向缓倾,其坡度不宜大于1;10,岸坡基础如有反坡,应处理成为顺坡。尖角应处理成钝角。确实不易按此处理时,则应采取结构措施,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填平补齐,以满足上述要求。5基础面上的松动岩块和破碎岩石以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岩体,应清除或处理。6前期地质勘探和试验中遗留的钻孔、平洞、竖井和探槽等,应按设计要求回填和处理。7开挖之后基础暴露出来的裂隙、断层破碎带、溶洞、岩穴和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问题,应按设计要求及时处理。当设计无规定时,应参照下列措施处理:30
1)对一般节理裂隙可喷砂浆或喷混凝土封闭。对于较宽的裂隙,应将裂隙充填物清除一定深度,再回填水泥砂浆或混凝土。2)对断层破碎带的处理,应视其具体情况,在清除一定深度后,宜先浇筑混凝土板、混凝土塞或用浆砌石封堵,再作固结灌浆处理。3)对溶洞、岩穴宜用混凝土塞堵塞洞穴,再进行充填灌浆或固结灌浆。4)软弱夹层埋深浅,应将软弱层挖除。软弱夹层倾角较陡,嵌入较深,应在清除一定深度后,回填混凝土封闭。8基础面出现涌水或渗水,应妥善封堵和导排。不应因基础渗水而影响清基、回填或浇筑质量,更不应因渗水而进一步恶化基础条件。9对极易风化、软化和冻裂的软弱基础面,在上部结构暂不施工覆盖时,应及时用砂浆或混凝土封闭,或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10基础处理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检查验收。基础验收合格以后,应及时测绘基础竣工地质图。未经验收签证,不应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回填或浇筑等作业。2.5.2软土地基处理应按JGJ79进行施工。2.5.3钻孔灌注桩应按JGJ94进行施工。2.5.4基础固结灌浆应按SL62进行施工。2.5.5预应力锚固主要用于建筑物地基锚固、挡土边墙锚固高边坡山体锚固以及地下洞室岩体锚固等,其施工要求应按sI。46的规定执行。2.6防渗处理2.6.1防渗处理包括土坝防渗套井、帷幕灌浆和防渗墙等。2.6.2土坝防渗套井料场复查应符合下列要求:3】
1在套井开工前应对土料场进场复查,复查主要包括土料质量、储藏量等。2土料质量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宜包括土料的种类、土块大小、黏粒含量、含水率、渗透系数、最大干容重等。3储藏量应与地勘报告基本相同,不宜小于设计回填量2.5倍以上。2.6.3套井开挖应遵守下列规定:1应按施工图放样确定套井开挖轴线,套井中心线宜在坝轴线偏上游原防渗体内,如遇不良地质情况可适当调整,但应保证搭接厚度。套井轴线延长两端应设立固定基桩,套井开挖前应复核井中心点位置。2套井开挖所用设备应满足设计孔径要求,并满足设计要求的垂直度。3套井开挖深度或底部地质条件应达到设计要求。2.6.4套井回填前,孔底应无杂物、无积水。开挖完成后应及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包括}L号、时间、底高程、孔斜率、搭接厚度、孔底地质描述、造孔过程异常情况等)。应根据试验孔确定的施工参数进行套井回填施工。2.6.5套井渗水或坍孔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如有少量渗水,应采用回填黏七料夯实固壁,重新开挖。2局部段坍塌,可下套筒支护井孔。3在坍孔段上游应先打副井加固补强、排除孔内积水,然后在套井轴线段开挖。4因特殊地质原因需局部调整套井轴线时,应由设计出具设计修改通知进行明确。2.6.6套井回填应符合下列要求:1回填土料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回填施工前应做好夯实试验,根据试验成果确定铺土厚度、锤重、落锤高度、夯实次数等施工指标。3套井施工完成后,应清除坝顶(套井顶部)20~30cm土32
层,再填筑砂壤土保护层。2.6.7套井施工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回填土料宜作土样试验,内容包括颗粒分析、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量、渗透系数等。土料黏粒含量宜在15%~50%,塑性指数不宜大于20,渗透系数不宜大于l×10。cm/s,填筑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附近,上下偏差宜不超过±(2%~3%),土料表观宜松散、不结块。2套井开挖井中心定位偏差应不大于±3cm,井iL孔斜率应不大于0.4%。孔底高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宜达到强风化下限或坚隔土相对不透水层。3填筑压实度不宜小于96%,不合格压实度应不小于设计‘值的98%,且不合格样不应集中。4一般套井每iL宜作下密度(压实度)试验一组(上、中、下3个土样),每10孔作为一个单元,做一组压实土渗透系数试验。2.6.8套井安全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1套井施工安全主要包括人员、设备及用电安全。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施工设备应可靠,钢缆无破损和瑕疵,转动部分应有防护。2套井施工时,无关人员严禁靠近;施丁间隙休息时,套井口应覆盖并没立安全警示牌。3套井填土取样时应采用专用设备,以保护取样人员的安全。2.6.9基础帷幕灌浆应按sI。62进行施工。2.6.10基础防渗墙应按SL174进行施工。2.7混凝土工程(I)模板2.7.1模板型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33
l模板的型式应与建筑物结构特点和施工方法相适应。2对结构比较简单的大体积混凝土(重力坝、重力拱坝等)宜采用大型组合模板,并宜优先选用悬臂式模板;对板,梁、柱结构,亦宜采用组合模板。3对曲线断面且要求表面光滑平整的结构(闸墩、薄拱坝、溢流坝面、井筒等)宜优先选用滑动钢模板。4对建筑物较长且断面不变(隧洞、厂房顶拱等)的,宜采用移动式模板(如隧洞钢模台车)。5对非标准异形结构(进水口扭曲面、蜗壳,肘管等)无法采用组合钢模板时,方可采用木模。6对闸墩过流面抗冲耐磨损部位、有美观要求部位和坝体内廊道的承重等部位,可选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模板。7在条件适宜处,可使用土胎修建拱圈或盖板。填土应密实,土的压实度应在90%以上;土胎表面应设保护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光滑度并易于脱膜;应防止土胎被水浸蚀。8组合钢模板、大模板、滑动模板等模板的设计、制作和施工应符合GB50214、JGJ74、GBJ113和S1,32的相关规定。2.7.2模板及支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应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结构物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符合图纸规定,各项误差应在允许范围之内。3模板表面应光洁平整、接缝严密。4应制作简单、装拆方便、经济耐用,宜做到系列化、标准化。5模板及支架的材料宜选用钢材,木材或其他新型材料制作。宜少用木材。钢材可使用碳素结构钢。木材不宜低于Ⅲ等材,腐朽、严重扭曲或脆性木材不应使用。2.7,3模板及支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34
1重要结构物的模板,承重模板,移动式、滑动式及永久性模板,均应进行模板设计,并应提出对材料、制作、安装、使用及拆除工艺的具体要求。2设计模板及支架时,应考虑下列荷载,荷载的计算,见附录G。1)模板及支架自重。2)钢筋、预埋件的重量。3)新浇筑混凝土的重量。4)人、浇筑设备、运输工具等荷载。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6)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7)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浮托力。8)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动力荷载。9)风荷载。10)其他荷载。3在计算模板及支架的强度和刚度时,应根据模板种类,按表2.7.3选择可能发生的最不利的荷载组合进行。4验算承重模板及支架的抗倾稳定性应该核算倾覆力矩、稳定力矩和抗倾稳定系数。应分别计算风荷载、实际可能发生的最大水平作用力和作用于承重模板边缘1.5kN/m的水平力产生的倾覆力矩,并采用其中的最大值。在计算稳定力矩时,模板及支架的自重应取0.8的折减系数,如同时安装钢筋时,应包括钢筋的重力。抗倾稳定系数应大于1.4。5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应超过下列数值:1)结构外露表面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2)结构隐蔽表面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3)支架的压缩变形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35
表2.7.3常用模板的荷载组合荷载组合(按3.73条第2款中的荷载编号)项次模板种类计算强度用计算刚度用1板和薄壳的底模板1)+2)+3)+4)厚扳、梁和拱的底1)+2)+3)1)十2)一3)模板粱、拱、柱(边妊≤300mm)、墙(厚≤5)+6)6)400mm)的侧面垂直模板大体积结构、厚板、柱(边长>300mm)、6)+8)墙(厚>400mm)的垂直侧面模板11+2)+3)¨+2)+3)悬臂模板十4)+5)+8)+4)+5)十8)1)+2)+3)+4)1)+2)十3)+4)隧洞衬砌模板台乍+5)一6)+7)+5)+7)汁:当底模板承受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埘模板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有较大影响时,应考虑荷载8)。2.7.4模板制作的允许误差,应符合模板设计规定,不宜超过表2.7.4的规定。表2.7.4模板制作的允许误差单位:mm项次项日允许误差木模:1)模板的长度和宽度;±32)相邻两板面高差;13)平面刨光模板局部不平(用2m^R检在);54)面板缝隙1钢模:1)模板的长度和宽度;±22)模板局部不平(州2m直K榆奋);23)连接配件的孔眼位置±l注:异形模板(蜗壳、尾水管等),滑动式、移动式模板,永久|!j=模板等特种模板的允许偏差,按模扳设计的文件执行。36
2.7.5模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模板安装应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2支架应支承在坚实的地基或老混凝土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斜撑应防止滑动。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应有防水措施;如系冻胀土时,尚应有防冻融措施。3支架、脚手架各立柱之问,应有足够数量的杆件牢固连接。4模板的钢拉条不应弯曲,直径宜大于8ram,拉条与锚环的连接应牢固。锚固件(螺栓、钢筋环等)在受荷载时,应有足够的锚固强度。5多层支架的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中心线上,支架的横垫木应平整,并应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确保稳定。6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跨度不小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2/1000~3/1000。7模板接缝应严密不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涂脱模剂,以利拆模。重复使用的模板,应将模板上的泥浆、水泥浆、油污清除干净。8浇筑时,应有专职值班人员随时检查模板,如有走样或漏浆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9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表2.7.5的规定。表2.7.5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单位:rrlri)项次项口外部表面隐蔽内面相邻两板画高低差2模板平牡度表面平整(2m直尺检矗)边线与设计边线1015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水平截面内部尺寸±2037
表2.7.5(续项次项日外部表面隐蔽内面轴线位置截面内部基础土10非大体积混凝土尺寸墩、墙,柱、粱±5结构高度≤5m6竖向偏差高度>5m8承重底楼上表面高程±55预留fL、洞尺寸及位置2.7.6现浇混凝土拆除模板的期限,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或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时,方可拆除。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所需的时间参考附录H。2现浇结构承重模板及支架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表2.7.6的规定。3有温控防裂要求的部位,拆除期限应专门确定。表2.7.6现浇结构承重模板及支架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2SO板>2,≤875>8100≤875槊,拱、壳>8100≤275悬臂构件>2100注:表中“设计的棍凝土强度标准值”系指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相麻的混凝土立方体抚K强度标准值。38
Ⅱ)钢筋2.7.7钢筋材料的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的钢筋种类、钢号、直径等,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热轧钢筋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2钢筋应有出厂质量保证书;使用前,仍应按规定作拉力、延伸率、冷弯试验。需要焊接的钢筋,应做焊接工艺试验,钢号不明或使用中发现性能异常的钢筋,应经复验合格后方町使用,但不应在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上使用。3钢筋需要代换时,应符合现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并应征得设计同意。2.7.8钢筋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表面应洁净,加工前应将表面的油渍、浮皮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面积减少5%以上;钢筋弯曲角度、半径及形状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如设计未作规定,所有受拉光面圆钢筋的末端应作180。的半圆弯钩,其弯钩的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2钢筋加工的允许误差,应符合表2.7.8的规定。表2.7.8钢筋加工的允许误差单位:mm项次项H允许偏差1受山钢筋顺长度方向个长净尺寸±10钢筋弯起点位置±20箍筋各部分K度±52.7.9钢筋的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直径10mm以上的热轧钢筋,可采用焊接;在加工厂中,钢筋的接头应采用闪光对焊,无条件采用闪光对焊时,宜采用电弧焊(搭接焊、帮条焊、熔槽焊等);钢筋的交叉连接,宜39
采用电阻点焊;现场竖向和斜向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电渣压力焊;现场焊接钢筋直径在28mm以上时,宜用熔槽焊或帮条焊接,气压焊应用于直径40mm以下HPB235、HRB335钢筋纵向连接,其技术要求应执行JGJ18的规定;钢筋采用锥螺纹、套筒挤压、镦粗直螺纹等机械连接时,应符合相应规定要求。2轴心受拉构件、小偏心受压构件和承受震动荷载的构件,钢筋接头均应焊接。3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JGJ18的规定。4钢筋焊接前,应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应有上岗证。5直径在25ram以下的钢筋接头,可采用绑扎接头。绑扎接头,应遵守下列规定:1)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表2.7.9规定的数值。表2.7.9绑扎接头最小搭接长度钢筋级别受拉隧受脏区钢筋级别受拉妊受压区HPB235钢筋30d20dⅢ级钢筋40d30dHRB335级钢筋35d25d注1:d为两搭接锕筋中较小的直径。位于受托区的搭接长度不廊小于25cm.位于受胜区的措接长度不应小于20cm。受压钢筋为I级钢筋,末端又正弯钩时,其搭接长度小应小于30d。注2:如在施工中分小清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搭接长度应接受拉区的规定办坪。402)受拉区域内的光面圆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带肋钢筋的绑扎接头末端可不做弯钩。3)对梁、柱钢筋的绑扎接头,其搭接长度范围内应加密钢箍:当搭接钢筋为受拉钢筋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5d(d为两搭接钢筋中较小的直径);当搭接钢筋为受压钢筋时,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4)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应互相错开。在受力钢筋直
径30倍区段范围内(不小于500ra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应超过25%,受压区不应超过50%。2.7.10钢筋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安装的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分部钢筋的大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允许偏差不应超过表2.7.10的规定。2钢筋安装时,应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钢筋下面或钢筋与模板间,应设置数量足够、强度高于构件设计强度、质量合格的混凝土或砂浆垫块。侧面使用的垫块应埋设铁丝,并与钢筋扎紧;所有垫块应瓦相错开,分散布置。3在双层或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撑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保持钢筋位置的准确。表2.7.10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项次偏差名称允许偏差钢筋长度^向的偏莠±1/z净保护层厚|rfI一排受力钢筋的局部偏差:1)柱披梁L}|;±o5d(d为钢筋直径)2)板、墙叶1±o1问距3同一排巾分布钢筋间距的偏差±o.1问距般排钢筋.其排与排局部偏差±o1排距梁与杜巾钢箍问距的偏差o1钢箍间距保护层厚度的硒部偏差=1/4净保护层厚(Ⅲ)混凝土2.7.11水泥的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品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运至工地的水泥,应有制造厂的品质试验报告。试验室还应对水泥的安定性及强度进行41
复验,其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1)每200t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为一取样单位,不足200t也作为一取样单位,可从20个不同部位水泥中等量取样,混合均匀后作为样品,其总量至少lOkg。2)根据需要可采用水泥快速检验方法预测水泥28d强度,作为混凝土生产控制和进行配合比设计的依据。2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进行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位变化区或有抗冻抗冲刷、抗磨损等要求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2)水下不受冲刷部位或厚大构件内部混凝土,宜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炭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3)水上部位的混凝土,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3水泥强度等级应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相适应,且不低于32.5MPa。水位变化区的混凝土和有抗冻、抗渗、抗冲刷、抗磨损等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MPa。4水泥应按不同品种、强度等级及牌号按批分别存储在水泥库房内。运输、保管过程注意防雨、防潮,如因存储不当引起质量有明显降低或袋装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散装水泥超过6个月,应在使用前对其质量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的结果使用。5每一分部工程所用水泥品种不宜多于3种。未经试验论证,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应混合使用。2.7.12混凝土粗骨料可采用碎石或卵石,其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碎石或卵石宜质地坚硬、粒形、级配良好,不应使用未经分级的混合石子。其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7.12的规定。4P
衰2.7.12碎石或卵石的质量技术要求≥c20256轻物质含鞋<】视密度小于2Og/cm3硫化物及硫艘盐含量。按重量计(折成<1S03)(%)如深于标准色.应配成砂浆,8fi"机质含萤浅于标准色进行强度对比试验2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3~3.0范围内。为改善砂料级配呵将粗细不同的砂料分别堆放,配合使用。44
3对于用细度模数为0.7~1.5或平均粒径为0.16~0.25ram的特细砂配制C20及以下混凝土时,其细度模数不应小于0.7且通过0.15mm筛的量不应大于30%,或平均粒径小于0.15mm。配制C25或C30混凝土时,宜采用细度模数不小于O.9且通过o.16mm筛的量不大于15%,或平均粒径大于0.18ram。4砂中有活性骨料时,应进行专门试验论证。3.7.14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凡适宜饮用的水均可使用,污水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不应使用。2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氯离子含量不超过300mg/L,硫酸盐含量(以硫酸根离子计)不大于2700mg/I。,PH值不小于4。3.7.15混凝土掺合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掺人混凝土内的掺合料,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标准的规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当掺用粉煤灰时,应符合GBJ146的规定。3除常用的粉煤灰外,可因地制宜选择其他掺合料(如硅粉、凝灰岩、磷渣等)。3.7.16使用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l掺用外加剂的品种,应按照建筑物所处环境条件、混凝土性能要求和施工需要合理选用。2外加剂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8076及DI。/T5100的规定;对其选择及正确使用按GB50119的规定执行。非正式产品,又无充分的试验论证,不应在工程中使用。2.7.17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验选定,除应满足设计强度、耐久性及施工和易性外,还应做到经济合理。2混凝土的水灰比应根据设计要求通过试验确定,且不宜超过表2.7.17—1的规定。4j
表2.7.17—1混凝土的水灰比最大允许值混凝土所在部位严寒地区寒玲地区温和地区上、下游水忙以上(坝体外部)仉60卜、下游水位变化区(坝体外部)I:,下游最低水位以下(坝体外部)基础050内部受水流冲刷部位注:在有环境水侵蚀情况下.水位变化区外部及水下混凝土最大允许水胶比应减小005。3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钢筋含量、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方法和气候条件决定,尽可能采用小的坍落度。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可参照表2.7.17—2的规定。表2.7.172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混凝土类别坍落度(cm)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l~4配筋率不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3~6配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5~9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混凝土试验应按SL352的规定进行,抗冻性能以快冻法试验确定。2.7.18混凝土拌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拌制混凝土时,应按照经试验室签发并经审核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不应擅自更改。2水泥、砂、石、混合材均应以重量计,水及外加剂溶液可按重量折成体积。称量的偏差:骨料不应超过3%;水泥、混合材、水及外加剂溶液不应超过2%。3混凝土拌和时问应通过试验确定。最少拌和时间可参照表2.7.18。46
表2.7.18混凝土最少拌和时间拌和机容量粗骨料最大粒径最少拌和时间(s)(m3)自落式拌和机强制式拌和机08~l08010~3.0150>302.7.19混凝土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1运输设备和运输能力的选定应与拌和、浇筑能力、仓面具体情况及钢筋、模板吊运的需要相适应。2应以最少的转运次数,将拌成的混凝土送至浇筑仓内;如因故停歇过久,混凝土产生初凝时,应作废料处理。3运输道路宜平坦,避免发生离析、漏浆及坍落度损失过大的现象;如运至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应进行二次拌和。4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2m;超高时,应采用溜管、串筒或其他缓降措施。5应采用不漏浆、不吸水的盛器。盛器用前应用水润湿,用后应洗刷干净。2.7.20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浇筑前应详细检查仓内清理、模板、钢筋、预埋件、永久缝、预留孔洞及浇筑准备工作等,并做好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基岩面的浇筑仓和老混凝土上迎水面浇筑仓,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宜铺一层水泥砂浆或富浆混凝土,其水灰比应较混凝土水灰比小0.03~0.05。2混凝土浇筑应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浇筑面应大致水平。混凝土应随浇随平,不应使用振动器平仓;有粗骨料堆叠时,应将其均匀地分布于砂浆较多处,不应用砂浆覆盖;在斜面上浇筑混凝土,应从低处开始,逐渐升高,保持水平分层。3混凝土浇筑坯层厚度,应根据搅拌、运输和浇筑能力、47
振捣器性能及气温因素确定,不应超过表2.7.201的规定。表2.7.20—1混凝土浇筑层的允许最大厚度单位:mitt捣实方法和振捣器类别允许最大厚度插入式软轴振捣器振捣器头k度的125倍在无筋或少筋结构巾250丧嘶式在钢筋晰集或舣层钢筋结构中1504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中断,且超过允许的间歇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若能重塑者,仍可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允许间歇时间(自加水搅拌时起,到覆盖上层混凝土时为止)应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前并通过试验确定,或参照表2.7.20一2的规定执行。表2.7.202浇筑混凝土允许间歇时间允许间歇时间(min)浇筑仓面的气温硅酸盐水抛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20~3012010~19l50180210注:本表未考虑掺糟外加剂及其他特殊措施的影响。5施工缝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缝的位置和形式应在无害于结构的强度及外观的原则下设置。2)应按混凝土的硬化程度,采用凿毛、冲毛或刷毛等方法,清除老混凝土表层的水泥浆薄膜和松弱层,并冲洗于净,排除积水。3)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进行浇筑上层混凝土的准备工作;临浇筑前,应按本条第1款规定铺筑水泥砂浆。48
4)新老结合面的混凝土应细致捣实。6捣实混凝土应使用振捣器为主,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振捣器应按一定顺序振捣,防止漏振、重振;移动问距不应大于振动器有效半径的1.5倍;当使用表面振动器时,其振捣边缘应适当搭接。2)振捣器头宜垂赢插入并深入下层混凝土中5cm左右,振捣至混凝土无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并不产生离析后徐徐提出,不留空洞。3)振捣器头到模板的距离应约等于其有效半径的l/2,并不应触动钢筋、止水片及预埋件等。4)在无法使用振捣器或浇筑困难的部位,可采用人工捣固。7在混凝土中埋块石应符合下列要求。1)凡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和设计文件允许埋放块石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埋放块石,其施工方法与操作程序应能保证混凝土与块石之间紧密结合和混凝土本身的密实性,不应单纯为了提高埋石率而降低混凝土的浇筑质量。2)块石尺寸宜为30~40cm。最大尺寸不应大于混凝土浇筑块的最小尺寸的1/4,长条状或片状(长宽比大于2.5:1)不宜采用。凡质地脆弱、风化、有裂缝、夹砂泥层以及强度低于混凝土粗骨料的块石均不应采用。3)块石应均匀埋放在新浇筑的混凝土层上,不应抛扔。块石与模板及结构的边界的净距离不小于30cm,在距基础lm,距迎水面2m以内以及受拉区混凝土中不宜埋放块石。块石与块石之间的距离(水平的和垂直的)应以不影响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为原则。4)块石四周的混凝土应仔细振捣,施工时应视振捣设备的强度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法。8浇筑混凝土中应做好下列事项。49
1)应及时排除泌水,但不应带走灰浆。2)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架等稳固情况,如有漏浆、变形或沉陷,应立即处理。相应检查钢筋、止水片及预埋件的位置,如发现移动时,应及时校正。3)应及时清除粘附在模板、钢筋、止水片和预埋件表面的灰浆,浇筑到顶时,应即抹平,排除泌水,待定浆后再抹一遍,防止产生松顶和表面干缩裂缝。2.7.21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覆盖以防H晒,面层凝固后,应即洒水养护,使混凝土面和模板经常保持湿润状态。2混凝土连续湿润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宜适当延长养护时间。2.7.22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与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制备时原材料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运到1二地的砂石料应检验,每批至少检验一次。2)水泥、外加剂和混合材等应有质量保证书,并应取样检验。袋装水泥储运时间超过3个月,使用前应重新检验。袋装水泥进库前应抽样检查包重。3)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用水如水源改变或对水质有怀疑时,应重新检验。2混凝土浇筑时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砂、小石子的含水量每班应至少检验一次,气温变化较大或雨天应增加检验次数,根据实测含水量随时调、整配料单。2)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配合量,每班应至少检验2次,衡器随时抽查,定期校正。3)混凝土拌和时间,每班应至少检验2次。4)现场混凝土坍落度,每班应在机口至少检验2次,在仓面至少检验2次;在制取试件时,应同时测定坍落度。50
5)外加剂溶液的浓度,每班应至少检验2次,引气剂还应检验含气量,其变化范围应控制在±0.8%以内。3固化后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以在标准条件(即温度20。±3℃和相对湿度95%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下养护28d的试件抗压强度为主。必要时应做抗拉、抗冻、抗渗等试验,抗压试件的组数应按下列规定留置。1)不同强度等级、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应分别制取试件。2)厚大结构物,28d龄期每500m3成型试件1组。3)非厚大结构物,28d龄期每lOOm3成型试件1组,每一分部工程应至少成型试件1组。4)每一工作班应至少成型试件1组。5)混凝土试件应在机¨随机取样、成型,不应任意挑选,并宜在浇筑地点取一定组数的试件。一组3个试件应取自同一盘混凝土中。4混凝土试件强度的评定,应符合SI.176的有关规定,其中m“、S。。和P的计算方法见附录J。5当混凝土的试块强度不符合SI。176的规定时,可从结构中钻取混凝土试样或采取非破损检验方法进行检查。如仍不符合要求,应对已完成的结构,按实际条件验算结构的安全度,或采取必要的补强措施。6非大体积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7.22一l的规定。当有专门规定时,尚应符合相应的规定。表2.7.22一l非大体积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单位:n21]l项日允许偏差基础轴线位置独立基础10墙、柱、粱5l
表2.7.22—1(续项口允许偏差H≤5m8垂直度(H为结构全高)H>5mH/l。。0.≤30标高±10截面尺寸一8.5表面平整(2m睦度上)预坪件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预埋螺柃预埋管顶埋澍巾心线位置157混凝土缺陷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出现缺陷后应加强检查观测,分析成因、性质、危害程度,作为制定修补加固方案的依据。2)混凝土的微细表面裂缝、钢筋混凝土的浅层缝宽度小于表2.7.22—2中所列数值者可不予处理。缝宽大于允许值的裂缝及影响结构性能的蜂窝和缺陷等应按规定处理。表2.7.222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单位:mm水t。区水位变动区水下区寒冷地医温和地区n20523)修补混凝土缺陷所用材料的强度应高于原混凝土,其变形性能宜与混凝土接近。活动性裂缝应采用柔性材料修补。4)混凝土裂缝应在基本稳定后修补,并宜在开度较大的低温季节进行。
5)混凝土缺陷处理完成后应做好缺陷备案记录。8混凝土施工期间,应及时做好下列记录。1)每一构件、块体的混凝土数量,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2)各构件、块体的浇筑顺序,浇筑起讫时间,发生的质量事故以及处理情况,养护及表面保护时间、方式等。3)浇筑地点的气温,原材料和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各部位模板拆除El期。4)混凝土试件的试验结果及其分析。5)混凝土缺陷的部位、范围、发生的日期及发展情况。6)其他有关事项。2.7.23混凝土雨季及低温季节施工应符合DL/T5144的有关要求。2.7.24混凝土高温季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l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最高浇筑温度不应超过28℃。2为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减少温度回升,宜采取下列措施。1)预冷原材料,骨料宜堆高(宜高于6~8m),堆放时间宜延长,使用时由底部取料;采用地下水喷洒粗骨料;采用地下水或掺冰的低温水拌制混凝土。2)宜安排在早晚或夜间浇筑。3)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加快混凝土人仓覆盖速度。4)混凝土运输T:具设置必要的隔热遮阳措施。5)仓面采取遮阳措施,喷洒水雾降低周围温度。3为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可采用发热量小的水泥和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单位水泥用量。综合措施包括使用外加剂、加掺合料、加大’日料粒径、改善骨料级配,以及低流态或干硬性混凝土等。4混凝土浇筑完后宜及早覆盖养护,在高温季节,有条件53
时还可采用表面流水冷却的方法进行散热。2.7.25止水片(带)连接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l铜止水片应平整,表面的浮皮、锈污、油渍均应清除干净。如有砂眼、钉孔、裂纹应予焊补。2铜止水片现场接长宜用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ram,且应双面焊接(包括“鼻子”部分)。经试验能够保证质量亦可采用对接焊接,但均不应采用手工电弧焊。3焊接接头表面应光滑、无砂眼或裂纹,不渗水。在工厂加工的接头应抽查,抽查数量应不少于接头总数的20%。在现场焊接的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和渗透检查合格。4铜止水片安装应准确、牢固,其鼻子中心线与接缝中心线偏差±5mm。定位后应在鼻子空腔内满填塑性材料。5不应使用变形、裂纹和撕裂的聚氯乙烯(PVC)或橡胶止水带。6橡胶止水带连接宜采用硫化热黏接;PVC止水带的连接,按厂家要求进行,可采用热黏接(搭接长度不小于lOcm)。接头应逐个进行检查,不应有气泡、夹渣或假焊。7对止水片(带)接头必要时应进行强度检查,抗拉强度不应低于母材强度的75%。8铜止水片与PVC止水带接头,宜采用螺栓栓接法(俗称塑料包紫铜),栓接长度不宜小于35cm。9止水带安装应由模板夹紧定位,支撑牢固。10水平止水片(带)上或下50cm范围内不宜设置水平施工缝。如无法避免,应采取措施把止水片(带)埋入或留出。2.7.26油毡板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气温情况,选用30号或10号的建筑石油沥青,防止高温流淌。2预制时,场地应平整,一层毛毡一层沥青应涂刷均匀。3油毡板宜安设在先浇筑部位的模板上,使其与两次浇筑54
的混凝土都能紧密结合。4止水片的鼻子和油毡片应在同一立面上。2.7.27预留沥青孔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孔柱混凝土预制件的外壁应凿毛,接头封堵密实。2预制件宜逐节安设,逐节灌注热沥青,如一次灌注沥青孔,应在孔内设置加热元件。2.7.28埋人混凝土内的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种管道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规格、型式、数量和位置进行埋设。2埋设的管子应没有砂眼及堵塞现象。管子表面的浮锈、油渍、浮皮或油漆等应清除干净。3管子的连接可用丝扣、法兰、焊接等方法。连接接头应牢固。焊接时爆渣不应堵塞管路或减小管路截面。4管道埋设好后应以压力水或压风检查管道是否畅通或有否漏水漏气现象,如有应即处理完好。5各种管道进出口应做好识辨标志,如油漆颜色、编号挂牌。特别对成组集中的管道应仔细核对避免发生错误。管道口应临时妥善封闭(木塞、焊封、丝扣盖等),防止杂物掉人管内堵塞。6管道弯曲部分的截面不应小于原截面。7管道埋设安装应牢固,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振或碰撞损坏。8混凝土浇筑时,当班应有专人看管,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2.7.29水下混凝土一般均采用直升导管法灌注。为保证工程质量应遵守下列规定:1导管的数量与位置,应根据浇筑范围和导管作用半径确定。一般导管的作用半径不应大于3m。2在浇筑过程中,导管只应上下升降,不应左右移动。3开始浇筑时,导管底部应接近地基面5~lOcm,并应尽55
量安置在地基的低洼处。4混凝土的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l/4或钢筋净间距的1/4,亦不宜超过6cm;坍落度宜为15~18cm,开始时町较小,结束时酌量放大,以使混凝土表面能自动坍平。5浇筑过程中,导管内应始终充满混凝土,并保持导管插入深度不应小于2m、不大于6m,使混凝土与水隔离。6如混凝土的供应因故中断,则应设法防止管内出空。如中断时间较长,则应待其浇筑的强度达到2.5MPa及清理混凝土表面软弱部分后,才允许继续浇筑。7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应高于设计标高约lOcm,以便清除强度低的表层混凝土。8所有导管应在使用前进行密闭试验,密闭情况良好才可投入使用。9水下混凝土浇筑应有详尽的施工记录。2.7.30预填骨料压浆混凝土(压浆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浆混凝土的施工,应按设计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2待压浆的工程部位应清理干净,修补工程应将其松动部分凿除。3压浆混凝土使用的模板,除遵守本标准有关规定外,尚应有专门设计,保证不漏浆和在压浆时不发生过大变形。4压浆混凝土所用的骨料,其最小粒径不应小于20mm;应按设计级配填放密实,宜减少空隙率。采用的细砂,其粒径超过2.5mm者,应予筛除。5压浆混凝土之砂浆,应掺人掺合料和外加剂,使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较低压力下,砂浆尚宜掺入适量膨胀剂(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使其在初凝前略有膨胀性。为防止杂质混入砂浆,砂浆在人泵前应通过5mrfiX5r13wl筛网。6压浆程序应由下而上,逐渐上升,不得间断。灌浆压力56
宦采用0.1~0.5MPa,浆体上升速度宜为50~lOOcm/h。在灌浆过程中,应加强对模板变形的观测。7压浆部位应埋设观测管、排气管,以检查压浆进行情况。压浆混凝土凝固后应按设计规定钻孔压水检验,并取样(或留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2.7.3l泵送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最大骨料粒径不应大于导管管径的1/3,并不应有超径骨料进入混凝土泵。砂率宜控制在40%~50%。2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超过18era。3混凝土内宜掺加适量的外加剂。4最小胶材(包括水泥及掺合料)用量宜为300kg/m。。5安装导管前,应彻底清除管内污物及水泥砂浆并用压力水冲洗;安装后应注意检查,防止漏浆;在泵送混凝土前,应先在导管内通过水泥砂浆。6应保持泵送混凝土工作的连续性,受料台应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吸人空气产生阻塞。如因故中断时,则应经常使混凝土泵转动,以免导管堵塞。在正常温度下,如间歇时间超过45min时,应将留存在导管内的混凝土排出,并加以清洗。2.7.32碾压混凝土的施工与试验,按sI,53和SL48的规定执行。2.8砌石工程2.8.1砌体所用石料应质地坚硬、新鲜、完整。砌体石料按其形状可分为毛石、块石、粗料石和卵石四种:1毛石:无一定规则形状,块重应大于25kg,中部厚不小于20cm。规格更小的也称片石,可用于塞缝,但其用量不应超过该砌体重量的10%。2块石:上下两面宜平整,无尖角,块厚宜大于20cm。3粗料石:包括条石及异形石,应棱角分明,六面宜平整,57
同一面最大高差宜为石料长度的1%~3%。石料长度宜大于50cm,块高宜大于25cm,长厚比不宜大于3。4卵石:外形宜为椭球形,其跃轴不应小于20cm。2.8.2砌筑石料物理力学质量标准应符合表2.8.2的规定。表2.8.2砌筑石料物理力学质量标准项目质量标准天然密度≥24t/m3饱和极限抗雕强度设汁规定限值最大吸水率≤10%软化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元要求时,不宜小于07抗冻标呼达到设计标呼2.8.3石料使用前,应鉴定其标号,同时宜进行有关物理力学指标的测定,无试验资料时,可参照附录K。2.8.4浆砌石的胶结材料主要有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此外用于不重要的砌石工程还有水泥混合砂浆和石灰砂浆。2.8.5浆砌石体常用的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为M5、M7.5、MIO、M12.5四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IO、C15两种,水泥混合砂浆等级为M2.5、M5、M7.5、M10四种,石灰砂浆强度应为0.1~1.OMPa。2.8.6胶结材料使用的水泥、砂、石和水应符合2.7.11~2.7.14条的规定(其中水对氯离子含量不作规定)。水泥混合砂浆和石灰砂浆中使用的石灰,生石灰应加水熟化成灰,再用孔径6~8ram的筛子过筛。2.8.7胶结材料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重量比。当采用水泥混合砂浆和石灰砂浆时可由重量折算为体积。2配制原则、配制强度和水灰比应符合2.7.17条的规定。3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含砂率应略高于试验的含砂率。4胶结材料的和易性,用沉人度(或坍落度)、泌水性、离58
析及可砌性综合评定。水泥砂浆沉入度宜为4~6cm,混凝土坍落度宜为5~8cm。2.8.8胶结材料的拌和及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1配料单、称量允许偏差应符合2.7.18条的相关规定,其他材料允许偏差:土为5%,石灰为3%。2胶结材料的拌和时间:机械拌和不应少于2min,人工拌和应至少干拌3遍,再湿拌至色泽均匀方可使用。工程集中且量大的工程,应采用机械拌和,以保证胶结材料的均匀性。3胶结材料应随拌随用。其允许间歇时间(自出料时算起至砌筑完时为止),应符合表2.7.20—2的规定。2.8.9胶结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的检查除应符合2.7.11条、2.7.22条规定外,试验检查项目应有:水泥强度等级、凝固时间、标准调度及细度等。2砂、石、水的检验及砂浆与混凝土制备时质量检验除应符合2.7.22条规定外,对砂浆沉入度应每班至少抽查2次。3胶结材料试件留置为同一强度等级的28d龄期每100~200m3砌体应成型试件1组;每一分部工程应至少成型试件1组。4试件强度的合格标准应符合SL176的有关规定。2.8.10砌体与基岩的连接及层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宜按下列规定执行:1砌体基础按设计要求开挖后,应进行清理,敲除尖角,清除松动石块和杂物,并用水冲洗干净,积水排干。2浇筑基础垫层混凝土前,应先湿润基岩表面,铺设一层厚3~5cm大于MIO的水泥砂浆,铺设面积应以混凝土浇筑强度相适应,再按设计规定浇筑垫层混凝土。3已浇好的垫层混凝土,或层面上的胶结材在抗压强度未59
达2.5MPa前不应进行上层砌石的准备工作。4砌体层面表面的浮渣应冲洗干净,且无积水,对光滑的胶结材料表面应凿毛处理。2.8.11浆砌石施工宜符合下列规定:1砌石结构物放样测量的精度应符合3.1.1条的规定。2浆砌石应采用座浆法砌筑。其基本要求是平整、稳定、密实和错缝。1)平整。应分层砌筑,同一层面要大致砌平,相邻砌石块高差宜小于2~3cm。2)稳定。石块安置应自身稳定,要求大面朝下,适当摇动或敲击,使其平稳。3)密实。石块不应直接接触,座浆及竖缝砂浆或混凝土填塞应饱满密实。混凝土砌石座浆(平缝)应防止缝问被大骨料架空,铺浆应均匀,竖缝填塞砂浆后应插捣;混凝土用机械振捣,相邻两振点间的距离不宜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当竖缝宽度在5era以上时,可填浆后塞片石。4)错缝。同一砌筑层内,相邻石块应错缝砌筑,不应存在顺流向通缝。上下相邻砌筑的石块,也应错缝搭接,避免竖向通缝。可每隔一定距离,立置丁石。3一般墩、墙、坝及拱圈砌体的砌缝宽度,应符合表2.8.11—1的规定。采2.8.11—1浆砌石砌缝宽度单位:cm墩、墙、坝拱圈类别粗料石块石毛石粗料石平缝15~202O~2515~2砂浆砌石体竖缝2~32~44浆砌石体结构尺寸和位置的砌筑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8.11—2的规定。60
浆砌石体结构尺寸和位置的砌筑允许偏差单位:mm毛石、块石粗料石砌石坝项目拱周砌体基础墙、墩挡土墙基础墙、墩挡土墙溢流坝非溢流坝跨度L允许偏差;轴线位移15土g/1000矢高允许偏差:士L/3000基础和顶堰顶面标顶面标高土25±15±20土15±15±15+o,5面标高高士10+2不小于+lO不小于不小于设计分层平面确体厚度+30+15值,超厚不大平面轮廓—10设计一0设计线±20轮痹线于设计值3%土40拱圈和拱上墙面垂直砌体侧面位置30o5“Ho5%H度或坡度与设计位置偏差+30,10表面平整侧面镶面两度(2m30邻接砌块表面彼此错位不大长度上)干55砌体外露面宜在砌筑后12~18h之内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路面的湿润。养护时间:水泥砂浆砌体,宜为14d,混凝土砌体,宜为21d。2.8.12浆砌石墩、墙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浆砌石墩、墙的临时间断处高低差不应大于1.Om,并留有平缓阶台。2浆砌石墩、墙的砌筑顺序应先砌角石,再砌镶面石,最后砌筑填腹石;镶面石的厚度不应小于30cm。3浆砌石墩、墙的组砌形式应内外搭砌,上下错缝;丁砌石应分布均匀,面积不少于墩墙砌体全部面积的1/5,且长度大61
于60cm;毛块石应分层卧砌,不应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法;每砌筑70~120cm高度应找平一次,毛石挡土墙错缝间距应大于8cm。2.8.13当设计无规定时,浆砌石拱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拱圈石料均应用样板加工,按排按位编号。拱石厚度不应小于20cm,宽度不应小于30cm,长度不应小于50cm。2拱架应经过计算,按设计规定架立,经检查合格,才开始砌筑。3拱石砌筑,应两端对称进行。各排拱石应互相交错,错缝距离不小于10cm。当拱跨在5m以下,应采用块石砌拱,用砌缝宽度调整拱度,下缝宽不应超过1cm,水泥砂浆强度应不低于M7.5号。拱跨在10m以下,应按拱的全宽和全厚,自拱脚同时对称连续地向拱顶砌筑。拱跨在lOm以上时,应作施工设计,明确拱圈加荷次序,并按此次序施工。4拱架的拆除,应待砂浆达到静荷强度,并在拱顶回填完毕后始能进行。拱架拆除时间应符合2.7.6条的有关规定。2.8.14浆砌卵石应用干靠挤浆法,即先铺3~5cm厚砂浆,后将卵石挤浆嵌砌,互相靠紧。卵石长轴应与砌筑坡面垂直。勾缝时应使水泥砂浆低于卵石2~3cm。2.8.15混凝土灌砌石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铺浆法分层砌筑,同一层面宜砌平,相邻砌石块高差宜小于2~3cm,石块安置应自身稳定,大面应朝下,宜摇动或敲击,使其平稳,石块之间的砌缝宽度应满足表2.8.15的要求,石块面不应接触。2座浆及竖缝混凝土铺设应均匀、饱满、密实,应防止缝间被大骨料架空,混凝土铺设后应用机械振捣,相邻两振点问的距离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3同一砌筑层内,相邻石块应错缝砌筑,不应存在顺流向通缝,上下相邻砌筑的石块也应错缝搭接,避免竖向通缝。可每隔一定距离,立置丁石。62
表2.8.15混凝土灌砌石砌缝宽度单位:cm墩、墙、坝拱圈类别粗料右块石毛石粗料石一级配4平缝混凝土砌二级配8~108打体t级配6~96~lo竖缝二级配8~lO8~102.8.16干砌石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具有框格的干砌石工程,宜先修筑框格,然后砌筑。2干砌石工程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砌体缝口应砌紧,底部应垫稳填实,不应架空。2)不应使用翅口石和飞口石。3)宜采用立砌法,不应叠砌和浮塞;石料最小边厚度不宜小于15CITI。3铺设大面积坡面的砂石垫层时,应自下而上,分层铺设,并随砌石面的增高分段上升。2.8.17浆砌料石水泥砂浆勾缝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渗用的勾缝砂浆应单独拌制,不应与砌筑砂浆混用。超过初凝时问的砂浆不应使用。2砂浆材料: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料宜用细砂;灰砂比可选用1:1.0~l:2.0。3清缝宜在料石砌筑24h以后进行,缝宽不小于砌缝宽度,缝深不小于缝宽的2倍(水平缝深度不小于4cra,竖缝深度不小于5cm)。勾缝前应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应残留灰渣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4将拌制好的砂浆向缝内分几次填充压实,直至与外表齐平,然后抹光。勾缝面应保持21d湿润。2.8.18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应符合下列要求:l预制块尺寸及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63
2砌筑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布排丁、顺砌块;砌缝应横平竖直,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应小于lOcm,丁石的上下方不应有竖缝。3砌缝内应砂浆填充饱满,水平缝宽不应大于1.5cm;竖缝宽不应大于2cm。2.8.19砌体冬、夏季和雨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最低气温在o~5℃时,砌筑作业应注意表面保护;最低气温在o℃以下时,应停止砌筑,在养护期内砌石体的外露表面应采取保温措施。2对大体积的重要砌体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停止砌筑作业。夏季施工应加强砌体的养护,外露面在养护期应保持湿润,宜加草袋等物遮盖,以防日晒。3雨天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无防雨棚的仓面,遇小雨砌石时,应适当减小水灰比,及时排除仓内积水,做好表面保护。2)无防雨棚的仓面,遇大雨、暴雨施工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妥善保护表面。雨后应先排除积水,并及时处理受雨水冲刷的部位,如表层砂浆或混凝土尚未初凝,应加铺水泥砂浆继续砌筑,否则应按工作缝处理。3)抗冲、抗磨或需要抹面等部位的砌体和混凝土,不应在雨天施工。2.8.20砌体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l胶结材料的质量检验应符合2.8.9条的规定。2砌体尺寸及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台表2.8.11—2的规定。3砌缝砂浆应密实,砌缝宽度应符合表2.8.11—1的规定。2.9混凝土构件的预制与吊装2.9.1构件预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预制和堆放构件场地应平整坚实,应注意排水畅通,防64
止地基沉陷变形,如采用土模预制,应有压实指标要求;其表面应作专门处理;并应防止水对土模浸湿沉陷,引起构架变形开裂。2构件预制场的位置,应按材料路线、作业顺序、堆放场地结合吊装和运输路线妥善安排,避免材料或构件的不合理运输和工序间的干扰,宜设立集中预制场地生产,减少现场设施并提高质量。为节省预制场地,宜采用重叠法预制。构件重叠预制的层间隔离材料可采用塑料布、油毛毡、废机油等粘结力较小的材料。3重量较大的构件预制场地,应从运输和吊装方便出发,优先安排。转向困难的大型构件,场地位置应注意浇筑方向。大跨度拱肋以采用立式预制为宜。4预制构件的吊环或扣环,宜用HPB235级钢制造,不应采用冷拉钢筋,多个吊点应考虑吊环拉力的不均匀性。吊环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不应少于30d(d为吊环钢筋直径)。5预制构件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浇筑前,应检查预埋件的数量和位置。2)每件构件应一次浇筑完成,不应中断,并应采用机械捣实。3)构件外露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蜂窝麻面。4)重叠法预制时,其下层构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5MPa,方可浇筑上层构件,层间应有隔离措施。5)构件浇筑完毕,应标注型号、混凝土强度、预制日期和上下面,无吊环的构件应标明吊点位置。6小型定型构件,可采用干硬性混凝土,脱模后应及时进行修整,构件不应有掉角、扭曲和开裂等缺陷。7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质量检查,除按3.7节的规定执行外,对于重要构件,必要时应做荷载试验。8预制构件允许偏差,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表2.9.1规定。65
表2.9.1预制构件允许偏差单位:mm截_呵尺寸对预预埋件项目侧向弯曲角表面长度宽度高度厚度平整留中心线螵栓螺栓露线孔漏位移位置出长洞+10+4Lil000板土S±552≤20钢架、桁士10±5土5L/1000架、排架≤20+5L/750+10柱、块体士5土510≤205+10L/750梁±55≤20+4L/l000u形、箱±5±S型、壳体—2≤202.9.2构件移位和堆放应遵守下列规定:1构件移位时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2长构件移位时,一端撬起的高度一般限在2m以内,先松后撬,边撬边垫,防止构件开裂。3构件移位方法和吊点支承位置,应符合构件的受力情况,防止损伤。4构件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堆放场地应平整夯实,并有排水措施。2)构件应按吊装顺序以刚度较大的方向堆放。3)重叠堆放的构件,标志应向外,堆放高度应按构件强度、地面承载力、垫块强度和堆垛的稳定性确定,各层垫块的位置应~致,上下层垫块应相互对齐。4)构件的堆放应考虑吊装的先后次序。2.9.3混凝土预制构件吊装应遵守下列规定:1吊装方法应根据工程规模、地形、设备条件、技术水平和经济合理综合考虑优选决定。66
2吊装前应根据吊装部位、构件长度、重量、运输道路和吊装设备制定吊装措施计划。3吊装前,应对吊装设备、工器具的承载能力作系统检查(负荷试吊试验);并对构件进行外形复查,标注纵横中心线;支承结构也应校测并标画中心线及高程。4水利水电无支架施工通常采用缆索吊装。缆索吊装应对地锚、主索、牵引索、起重索、卷扬设备进行计算确定,其安全系数应符合表2.9.3—1的规定。表2.9.3—1缆索吊装安全系数表地锚I安全系数主索牵引、起蓖索1抗拔力抗倾覆抗滑力IK≥2≥15≥1.3≥3~4≥5~65构件吊装的支承结构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6构件起吊应符合下列规定。1)构件应按标明的吊点位置或埋设的吊环起吊。2)起重绳索与构件水平夹角不宜小于45。。3)构件起吊要求平稳并能正确就位7模壳或砌体预制构件吊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构件的层问接触面应凿毛并刷洗干净。2)构件层问缝隙宽度应为2~3cm.应用不低于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的水泥砂浆填塞密实。3)构件安装砌筑1~3层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4)各层混凝土接触面应按工作缝处理。8刚架构件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埋插构件的杯形基穴在平面上的位置和底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基础杯I:1上应标出纵横轴线,底板高程应低于设计高程2~5cm,以适应预制构件难以避免的长度误差留有调整余地。67
2)杯槽的四壁与构件柱脚四边之间应留出不少于3era的间隙,以便校正位置和灌注二期水泥砂浆;如果浇筑二期混凝土,留出的间隙不应小于6cm。3)埋插构件的杯形基穴应凿毛并清洗干净。4)构件定位后应及时支撑牢固并锚固方可脱钩。9薄壳槽身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对支座顶面的高程进行测量校正,并画出纵横中心线。2)应对槽底高程和平面位置的检测进行校正。3)槽身接头缝隙应满足设计阻水材料的安设要求,最小缝隙应不低于20mm。10拱形预制构件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吊装前,应校核净跨径,起拱线位置、标高和拱座倾斜面,并应在拱座处标出起拱线及拱轴线位置。2)应检查各拱形构件弦长及接头倾角,在拱块上应设置标尺。3)端段拱块吊至安装位置后应检查水平和轴线位置端头中轴位置,左右偏移应不大于30mm,高程应比设计高程高20~30mm,后用墩扣或悬扣固定并用横向浪风固牢。4)拱肋接头采用粘接力强、稳定性高、收缩率小的高分子化学粘合剂如环氧树脂水泥砂浆充填。应正确掌握配方,严格控制配料温度(应不高于30℃),构件接头处应干燥、无水和洁净。11构件与构件的外露主筋应焊接牢固,防止焊接高温对混凝土的损坏。12装配式构件的接头和接缝应用不低于构件设计强度的混凝土或砂浆填筑,并可掺用适量的快硬水泥或膨胀水泥。13构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9.3—2的规定。68
表2.9.3—2构件安装允许偏差单位:mm项目允许偏差中心线对轴线位置杯形基础杯底安装标高o,】0中心线对轴线的位置<5m柱垂直度5~1010(H为柱的全高)≥10H/1000,≤20牛腿上表面和≤5m0.5桩顶标高>5m0,8中心线对轴线位置粱或吊车梁粱上表面标高0,5中心线对轴线位置≤5m墙板垂直度>5m相邻楼板构件表面的误差中心线对轴线位置拱肋接头点和拱顶标高30两对称接头点高差20平面位置轴向偏差5渡槽槽身跨度偏差15两相邻槽身底板高程偏差1014安(吊)装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1)吊装方案应经审查批准,技术交底已经完成。2)吊装各类人员应落实,分工明确,起重工、信号工等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3)起吊设备应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必要时应到当地安监部门备案。4)各项安全措施应落实。5)吊装时应做到统一指挥,服从命令,各负其责。69
3水工建筑物施工3.1碾压式土石坝3.1.1基础处理应遵守下列规定:1坝基处理应参照2.5节的规定执行。2坝基和岸坡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坝肩和岸坡的开挖和清理,应在填筑前完成,不宜边清理边填筑。2)清理坝基、岸坡和铺盖地基时,应将树木、草皮、树根、乱石、坟墓以及其他建筑物等全部清除,并认真做好水井、泉眼、洞穴等处理。与岩基结合的防渗体和坝体应采用斜面连接,不应以台阶反坡连接。3)凡清理后不能立即填筑而又易于风化的坝基,应预留保护层或喷水泥砂浆保护。4)所有防渗灌浆应与水库蓄水过程相协调。3铺盖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利用天然土层做铺盖,应查明有否透水层存在,已确定为天然铺盖的区域,不应取土或破坏。2)人工铺盖地基应按设计要求清理、平整和压实;砂砾地基应做好反滤层,有贯通上下游的通道应截断。3)人工和天然铺盖建成后,应及时进行表面保护。4坝基及岸坡处理及其他隐蔽工程应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大坝填筑。3.1.2填筑前应完成下列前期工作:l调查及防治白蚁危害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地区,应注意预防白蚁孳生繁殖及其危害中小土石坝的安全运行。2)在坝基岸坡开挖时,应组织专业人员观察,查找泥线、70
泥被、蚁路和菌圃等。3)应制定防治白蚁措施,如设置毒土沟,喷洒药液和投放毒饵诱杀等。2复查料场坝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料场复查应有下列内容:——土料:天然含水量、颗粒组成、土层结构、储量、压实特性和物理力学指标。——砂砾石料:级配、含泥量、物理力学指标、料场分布及储量、开采条件。——石料:岩性、节理、强风化层、软弱夹层分布、物理力学指标、开采运输条件。2)经过复查的料场,应提出料场复查报告,其内容包括料场地形图、地质剖面图,试坑或钻孔平面图,试验分析成果,有效开采量以及应含加工处理和适用填筑范围的结论说明。3料场规划应遵守下列规定:1)一般原则:不占或少占耕地,利用库内淹没区料场;充分利用建筑物开挖料;枯季多利用河滩料;合理使用上下游料场,宜做到高料高用、低料低用;充分考虑机械作业条件,发挥机械最佳效能。2)土料场规划:优先选用土质均匀,含水量适宜的料场;含水量偏大料场,宜安排在干燥季节使用,含水量偏小料场,宜安排在潮湿季节使用。3)砂粒石料规划:填筑料、筛分料和反滤料应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开采;水上、水下分别开采或混合开采,应选择适用的开采设备和方法。4)石料开采规划:岩性单一,覆盖层较薄,开采运输条件较好,施工干扰较小的料场应优先开采。5)料场规划应考虑必要的加工和储备料场。4编制施工试验大纲应遵守下列规定:71
1)施工试验宜在坝外试验场进行。2)坝面试验,应在已选定压实机具和设计有关技术指标的前提下,调整施工方法和施工参数。3)坝料施工试验,应确定铺料厚度、压实方法和遍数,施工控制含水量和最优干密度等施工参数。5坝料开采应遵守下列规定:1)土料开采方式:丘陵或山坡取土,可自上而下,由近而远,采用立面开采;料场开阔平坦,土层较厚,宜采用平面开采;土层厚、土质变化大、含水量不匀,宜采用立面开采;含水量高宜采用平面开采,含水量低宜采用立面开采。2)砂砾石开采方式:水上开采可采用推土机平集料,装载机挖装;水下开采可采用反向铲立面开采;混合开采可采用反向铲或索铲开采。3)石料开采宜采用钻爆法和洞室爆破法。两种方法宜采用台阶开采,爆破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4)料场开采结束后,应注意平整还耕和危岩处理,并做好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作。6坝料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1)运输方式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直接上坝,减少倒运环节;注意挖、装、运、卸四个环节的合理匹配,发挥机械最佳效能和提高机械利用率;应与坝料性质和上坝强度相适应;机型尽可能少,方便管理与维修。2)运输路线规划应考虑下列因素:各阶段运输道理布置,应与上坝填筑相协调;应充分考虑由坝坡上坝方案的合理性;充分利用地形,宜使重车下坡;施工道路宜与永久道路相结合;道路宽度、坡度、弯道和视距应符合行车要求,并宜避免平面交叉;加强道路的保养维护工作。3.1.3土料防渗体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72
1土料防渗体施工除应执行2.3.3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用汽车运输上坝卸料时,应采用“进占法”卸料。2)防渗体可不分区或分段填筑,宜全面平行上升,并应同上下游反滤层、过渡带和部分坝壳料平起填筑,跨缝碾压。2防渗体与岩石地基、岸坡和混凝土结合时,应按下列要求施工:1)清除表面的泥土、污物、粉尘、松动岩石等。2)接触面应洒水湿润,并边涂刷浓泥浆,边填筑,边夯实。3)邻近坝基0.5~lm的防渗体填筑,与岸坡结合处1.5m范围内或边角处和混凝土齿墙周围及其顶部0.5m范围内填土,都应薄层填筑并使用轻型机具压实,齿墙两侧填土亦应平行上升。3风化料防渗体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1)风化料应按设计规定的料场开采,料质应符合设计要求。2)风化料与岩基(基础、岸坡)之间应填筑一层0.5m的黏性料,其压实干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风化料应采用凸块振动碾压实。4)风化料的施工参数,可参照下列经验参数试验调整:最大粒径应小于15cm;含水量控制在8%~12%;铺层厚度30~40cm;碾压遍数宜为10~14遍。4土料防渗体雨季施工应注意下列事项:1)填筑表面的松土层,应用平碾压实,保持光面平整,并略向上游倾斜,防止雨水下渗利于排水。2)对狭窄填筑面,可采用塑膜或帆布遮盖。3)雨中和雨后严禁车辆通行和行人践踏。4)施工机械应停置填筑面之外。73
3.1.4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体施工应按照DL/T5128有关要求进行。3.1.5土工合成材料防渗体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土工合成材料的材质、连接和运输保管应遵守下列规定:1)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选择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2)运至工地的合成材料应复测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3)应进行粘接试验:施工现场按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室内外的试验。冬季施工为了加快粘固时问,还应进行粘接剂中加入固化剂的粘接试验。粘接的固化时间应满足施工强度的要求。当变换粘接剂时,应重新进行粘接试验。土工隔膜为热塑性材料时,可用热熔粘接,也可用脉冲热合焊接器进行热熔接。反滤层的土工织物应采用缝接法连接。4)应妥善运输保管,不应露天堆放,防止土工膜日晒老化,并做好防潮工作。富裕量一般为铺设面积的25%~100%。5)应认真进行原材料的表面检查、观察,发现有破损,应进行修补或更换,破损严重的不应使用。在施工中应避免人为损坏。2土工隔膜和复合土工膜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对土工隔膜、土工织物进行清理丈量、裁剪、卷叠,搭设粘合平台,按现场的实际需要进行加工制作,粘合时保证接头的宽度和接头平整。2)整平膜基:应按设计要求将铺膜基底整修成一定形状或坡度,并应碾压平整,地基上应无积水,无杂草,无碎石,没有棱角的硬物。若基底设保护层时,应先铺筑,防止刺穿土工隔膜。3)正确定位,宜自下而上进行铺设,留出应的放松量和74
接缝重叠量。4)现场拼接粘接缝宽度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但不应少于8cm。粘接时将粘接剂拌匀刮平,粘缝中不应混人砂石、土粒等杂物。接缝粘接后立即加压静置自然凉干。如因天气寒冷影响施工进度要求,粘接剂可适当加温,但不应超过60℃。5)心墙土工隔膜垂直铺设时,应按“之”字形折曲铺置。如设计上要求沿坝轴线设有纵向伸缩节时,为减少伸缩节被拉开时层面之问的摩擦,宜采用复合土工隔膜。如采用单一土工隔膜,应在土工隔膜两侧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如加细颗粒过渡层或加土工织物)。回填两侧填料在距土工膜50~200cm范围内不应用振动机械碾压,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土工隔膜一侧为黏土时,可采用“挡板法”施工。土工隔膜轴线偏差应不大于10cm。6)土工膜采用热接时,应按sL/T231有关要求进行施工。3坝坡及斜墙上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坝坡上铺设时宜将卷材自上向下滚铺,并做好接缝处理。2)铺设土工隔膜时,工作人员应穿软底鞋。铺好后应及时覆盖,以免光照老化或风吹撕破。坝坡上的土工隔膜可用混凝土板护坡或块石护坡。库盘或池底的土工隔膜可用土砂砾石、碎石等覆盖,覆盖厚度应至少30~40cm。在严寒地区,土工隔膜铺设后应迅速覆盖防冻。在坝坡和库盘的死水位以上范围,还应采用永久性的防冻覆盖措施。冬季水位变动区,需较厚的保护层,其厚度宜等于地面冻层深度。覆盖材料宜选用粗颗粒骨料,如碎石、碎砾、卵砾石等。在坝坡或库盘较陡岸坡上,不宜用黏性土做保护层。75
4土工隔膜的周边连接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土工隔膜应铺设至周边不透水层上。2)土工隔膜与下部防渗墙的连接,当设计上要求土工隔膜与下部混凝土防渗墙连接时,应将土工隔膜直接埋入,埋人深度不小于10~30cm,并将土工隔膜呈“弓”字形状折皱,埋设土工隔膜部位的混凝土也可按二期混凝土施工。当土工隔膜直接与坝基岩石基础连接时,应清除基岩上的风化层并深入到完整的不透水基岩内30~50cra,浇筑混凝土将土工隔膜埋设在内。当基础为黏土齿槽时,土工隔膜应呈“弓”字形折曲状埋设,人工分层夯实。3)土工隔膜与岸坡连接:当设计无规定时,可采用先浇混凝土刺墙埋设土工隔膜,或深入岩基不透水层埋设土工隔膜。5保护层施工。当土工隔膜用于斜墙防渗时,应在铺设好的土工隔膜上铺设保护层。1)土保护层铺筑,应自下而上分层填筑。其辅土厚度、干密度应按设计要求施工。2)硬质材料(如混凝土、石板、块石等)保护层的铺筑,应处理好硬质材料的基础,以控制基础变形,防止保护层滑动而拉裂膜料,并做好周围铺设和顶部压力的结合施工,以确保铺设工程的完整性。如采用喷混凝土护面,应保证混凝土厚度均匀一致。6施工质量检验应遵守下列规定:1)建立质量检验制度,应有专职人员对原材料、材料试验、粘接剂配制及使用、接缝、铺设面的平整度,周边连接等做经常性的检查和控制。2)随着土工隔膜两侧填料每升一层,均应进行外观检查,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认真处理。坝高每上升2~4m,应沿膜两侧抽样开挖探坑槽检查土工隔膜的乎整76
度、褶皱、顶破、断线、漏缝、粘缝脱裂等情况,如发现情况严重,应研究补救措施。探孔应深1~1.5m,沿坝线应不少于2~4个探孔。3)应做好施工记录,质量检查施工资料、气温、各种原材料试验以及质量事故报告等。4)施工期间应对土工膜铺设、周边连接等分部工程进行中间验收。3.1.6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斜墙的施工应按SD220的规定执行。3.1.7坝壳料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1当用汽车上坝时,砂砾石或堆石料应用“退铺法”或综合法(先退铺后进占)卸料。2坝壳料铺料后应充分洒水,洒水量砂砾料约为15%~25%,堆石料(含石渣)约为1z%~30%。3铺料应平整,并应严格控制铺料厚度。4最大坝料块径不应超过层厚的2/3。5坝壳料宜选用振动碾压实,压实遍数应由试验确定。6坝壳设计断面的边坡填筑,应留有30~50cm裕量,为方便削坡,紧靠边坡30~50cm范围内宜填筑坝壳细料。7振动碾压实不到的岸边和边角部位,宜填筑1~1.5m宽的细料,使用夯板压实或薄层填筑,蛙夯压实。边角压实干密度不应低于设计干密度的96%。3.1.8土工织物反滤层参照4.1.5条的规定施工;砂科反滤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砂料的级配、含泥量、细度模数应符合设计规定。2砂料反滤层宜由装载机运输卸料,人工整坡平料,充分洒水后,振动平板夯或平板振动器压实。3.1.9面板防渗体的垫层料、过渡料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垫层料、过渡料的铺筑宽度、级配、不均匀系数、渗透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77
2每层铺料厚度应为堆石料的1/2,牵引式振动碾压实;每填筑两层应与坝壳料骑缝碾压一次;边坡应留有30~50cm裕量;每填筑10~l5m高度后应进行坡面修整和压实。修正后的坡面应高出设计线5~10cm。坡面碾压宜采用80~100kN牵引式振动碾,先静碾后振碾,上振下不振,碾压遍数由试验确定。3经压实后的上游坡应用人工摊铺5~8cm厚,5.0~7.5MPa的水泥砂浆固坡护面,其不平度不应大于5cm。4水泥砂浆应与座块周边的止水铜片下的沥青材料严密结合,不应出现漏铺部位。5砂浆护面应注意保护,洒水养护应不少于15d。6面板防渗体的垫层料施工时应积极采用碾压砂浆固坡防护、阳离子乳化沥青坡面保护及混凝土挤压式边墙等技术。3.1.10排水设备和护坡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排水设备施工应注意下列事项:1)用于排水设备的石料应质地坚硬,其力学指标及几何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2)人工堆筑石料的厚度不应大于lm,上下层面应犬牙交错,不应有水平通缝;分区堆筑的应逐层错缝,不应垂直相接;表面砌石应平整美观。3)坝内排水设施的地基应夯实;排水设施的纵坡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接头应接好并应铺设反滤层;坝外排水设施的接头不应漏水并有防冻措施。4)减压井和深式排水沟等其他方式排水设备的施工应遵照设计要求进行。2上游护坡应遵守下列规定:1)护坡石料应质地坚硬,抗压强度和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2)抛石护坡应与坝体填筑配合进行,随抛筑随整坡。3)砌石护坡应自下而上,错缝竖砌,密实稳固,大块封78
边,表面平整。4)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应自下而上,错缝安砌,表面平顺,并做好排水孔。3下游草皮护坡宜选用易生根、能蔓延、耐干旱的草类,铺植要均匀,并洒水养护。无黏性土护面,应先铺镇一层腐殖土,再种草皮。3.1.11雨季填筑和负温下填筑应按DL/T5129的有关要求进行。3.1.12施工质量控制应遵守下列规定:1质量控制应按本标准及有关标准、技术文件执行,质检仪器和操作方法应遵照SL237的规定进行。2应加强工序、工艺管理,施工中应坚持E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进行。3料场应设立质控站,对坝料质量进行监控,凡不合格坝料不应装运上坝。料场质量检测以目测、手试为主,并取一定代表样进行检验,其鉴别项目与指标应包括下列项目:1)防渗土料:含水量上、下限,黏粒含量下限,土质和粒径。2)反滤料:级配、含泥量、风化颗粒含量。3)过渡料:级配、最大粒径、含泥量。4)坝壳砂砾料:含砾量、含泥量。5)堆石料:最大块径、小于5mm含量、风化软弱颗粒含量。4坝体填筑质量控制,应重点检查下列项目。1)土料防渗体:层间刨毛、含水量、铺土厚度,碾压参数、光面、剪力破坏、“弹簧”土、漏压或欠压,与坝基岸坡混凝土等结合及坝坡控制情况。2)反滤层、过渡带、坝壳料:主要控制压实参数,接缝情况和保护措施,应经常对铺层厚度和碾压遍数进行检查统计分析,研究改进措施。坝体压实检查项目及取样(检测)次数,见表3.1112。79
表3.1.12坝体压实检查项目殛取样{检测)次数坝料类别及部位检查项目取样(检测)次数边角夯实部位2~3次/层黏性土碾压面千密度、含水率1次/(100~200m3)防渗体均质坝1次/(200~500m3)边角夯实部位干密度、含水率、大2~3次/层砾质土碾压面于5mm砾石含量1次//(200500m3)干密度、颗粒级配、1次/(200~500m3),反滤料含泥量每屡至少一次1次/(500~lOOOm3),过渡料千密度、颗粒级配每层至少一次1次/坝壳砂砾(卵)料于密度、颗粒级配(5000~10000ms)干密度、古水率、小坝壳砾质土1次/(3000~6000m3)于5ram含量1次/堆石料干密度、颗粒级配(10000~100000m3)注:堆石料颗粒级配试验组数可比干密度试验适当减步。5应对土料防渗体选定若干个固定取样断面,沿坝高lOra取代表性试验大样进行室内物理力学性能试验,作为校核设计及工程管理之依据。3.2砌石坝3.2.1砌石坝施工应遵守下列一般规定:1砌石坝施工除遵守本节规定外,还应符合2.8节的规定。2砌石坝基础处理应符合2.5节的规定。3砌石作业应根据胶结材料凝固情况进行。1)在胶结材料初凝前,允许一次砌筑两层石块。2)胶结材料介于初凝至终凝之间的砌体不允许扰动。3)砌体胶结材料终凝以后,若需继续砌筑,对胶结材料强度及砌体层面的要求,应符合2.8.10条的规定。80
4砌体应按设计要求分块施工,同一坝块内的坝体砌筑,宜逐层全面连续上升,相邻砌体高差宜在1.5m以内,且按石料规格及上下错缝要求砌成阶梯形。3.2.2面石及有关细部结构砌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坝体面石与腹石砌筑,宜同步上升。如不能同步砌筑,其相对高差不宜大于1m,结合面应作竖向工作缝处理。不应在面石底面垫塞片石。2坝体腹石与混凝土结合面,宜用毛面结合。3当坝体外表面为竖直平面时,其面石宜用粗料石,按丁顺交错排列。当为顺坡斜面时,宜用异形石砌筑,如倾斜面允许呈台阶状,可采用粗料石水平砌筑。4溢流坝面的头部曲线及反弧段,宜用异形石及高强度等级砂浆砌筑。廊道顶拱宜用拱石砌筑,如用粗料石,可调整砌缝宽度成拱形。5拱坝、连拱坝内外弧面石,可采用粗料石,调整竖缝宽度成弧形,但同一砌缝两端宽度差:拱坝不宜超过lcm,连拱坝不宜超过2cm。6坝体模缝(沉陷缝)表面应保持平整竖直。7连拱坝砌筑应遵守下列规定:1)拱筒与支墩用混凝土连接时,接触面应按工作缝处理。2)各拱筒砌筑应均衡上升。当不能均衡上升时,相邻两拱筒的允许高差应按支墩稳定要求核算。3)倾斜拱筒采用斜向砌筑时,宜先在基岩上浇筑具有倾斜面(与拱筒倾斜面垂直)的混凝土拱座,再在其上砌石,石块的砌筑面应保持与斜拱的倾斜面垂直。8坝面倒悬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1)采用异形石水平砌筑时,应按不同倒悬度逐块加工、编号,对号砌筑。2)采用倒阶梯砌筑时,每层挑出方向的宽度不应超过该石块宽度的1/5。81
3)粗料石垂直倒悬面砌筑时,应及时砌筑腹石或浇筑}昆凝土。3.2.3混凝土防渗体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l浆砌石坝的防渗,可采用混凝土防渗面板、混凝土防渗心墙、浆砌料石水泥砂浆勾缝和土工隔膜等型式。2混凝土防渗体,应按设计要求伸人基岩。齿槽开挖,应采用小爆破结合撬挖的方法,距设计基础面50cm内的岩石,应采用撬挖,以避免振裂基岩。3混凝土防渗体与砌石的施工顺序,应先砌石,后浇防渗体。防渗体的浇筑,宜略低于砌石面。4防渗体混凝土,应满足抗裂、抗渗、抗冻、抗侵蚀和强度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应遵守3.7节的规定。5不应在防渗体混凝土中埋石。3.2.4溢洪道溢流面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溢流面砌体所用的石料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粗料石要求应符合2.8.1条的规定,对外露面宜修琢加工,其平面高差宜小于2ram。2砌体组砌形式应上下错缝,全部丁砌(与坝体接触面不应形成平顺面)或丁顺相间;相邻砌面高差小于5ram;灰缝宽度应一致,且不大于2.ocm;砌缝砂浆应饱满、密实。3溢流面砌体结构尺寸和位置的砌筑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8.11—2的要求。3.2.5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砌石坝施工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各级技术责任制。2质量控制应按国家和行业颁发的有关标准、施工图、合同技术条款的技术要求进行。3质量检查记录是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应及时进行整理、82
分析、汇总、归档。4砌石坝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应符合2.8节的规定。5现场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按应符合3.3节的规定,砂浆或砌石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应符合2.8宵的规定。3.2.6坝体的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砌体质量检查应符合2.8.20条的规定。2坝体砌体密度的检查,宜在坝高1/3以下,每砌筑5~lOm高,应至少挖试坑一组;坝高1/3以上砌体,试坑数量应由参建各方共同研究决定。密度测定宜优先采用灌水法。3坝体砌体密实性的检查,每新砌一层次,均需进行简易试验(如插钎灌水试验)。3.3混凝土坝3.3.1混凝土坝浇筑前应完成下列前期工作: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应根据坝型特点和现场实际适应各期导流度汛、基础处理、金属结构安装和蓄水发电等要求。应特别重视第一个枯水期的坝体混凝土施工进度。应优先安排与导流和度汛有关的部位、结构复杂和控制工期的部位、有温控要求的接触灌浆部位、与帷幕灌浆有压重要求等部位的施工。2混凝土砂石骨料系统、拌和系统、混凝土温度控制系统和运输系统,应按3.3.3~3.3.5条的规定安装调试完成并开始试生产。3坝基开挖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验收合格。3.3.2混凝土分缝分块和浇筑厚度应遵守下列规定:1分缝分块应符合下列原则:1)分缝位置应符合结构布置要求和地质条件。2)纵缝布置应符合坝体断面应力要求,并使分块较均匀和便于并仓浇筑。3)分块大小应与浇筑能力相适应。4)分块大小除应满足质量和进度要求外,尚应符合经济83
原则。2混凝土浇筑分段、分缝分块均应符合设计的规定。设计无规定时,横缝间距可采用l5~20m,在电厂坝段可放宽到20~25m;纵缝间距可采用15~30m。3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应根据允许温差,通过计算确定。在基础约束范围内层厚宜为1~2m,基础约束区范围以外宜为3~6m。同一块段相邻浇筑块水平施工缝的高程应错开。当水平施工缝与廊道顶拱相交时,宜以1:1~1:1.5的坡度与拱座连接,或廊道以上的水平施工缝离廊道顶应不小于1.5m。4上下层混凝土间歇时间宜控制在5~7d,最大不宜超过lOd。5在施工过程中各坝块宜均匀上升,相邻坝块的高差不宜大于6m,最大不宜超过lore。对特殊部位(如钢管埋设仓号)预计会超过规定时,应采用保温措施,如在顶加钢筋网或加强保温等。夏季施工应持续养护至覆盖上层混凝土为止。3.3.3砂石料生产系统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砂石料生产系统主要由料场和砂石加工厂组成。1)砂石原料需用量应根据混凝土和其他砂石用料计及开采加工运输损耗和弃料量确定。2)砂石加工处理能力可按混凝土高峰时段月平均骨料所需用量及其他砂石需用量计算。2砂石原料的质量应符合2.7.12条、2.7.13条的规定。有碱活性的骨料宜避免使用,当采用低碱水泥或掺粉煤灰等掺合料经试验证明对混凝土不致产生有害影响时,也可选用。3砂石料场的选择应本着优质、经济、就近取材的原则。当在主体工程附近无足够合格天然砂石料时,应研究就近开采加工人工骨料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宜利用质量符合要求的碴料;料场选择宜不占或少占耕地。4砂石加工厂址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1)宜设在料场附近;当砂石利用率高、运距近、场地许84
可时,亦可设在混凝土工厂附近。2)人工砂石骨料加工的粗碎车间宜靠近混凝土系统,以便共用成品堆料场。3)主要设备的地基应稳定,有足够的承载能力。4)与居住区应保持必要的防护距离,以减少噪声和粉尘的影响。5砂石料成品堆料场的容积可按高峰时段月平均值的50%~80%考虑,讯期、冰冻期停采时应按采期需用量外加20%裕度考虑。成品堆料场容量尚应满足砂石自然脱水要求。当堆料场总容量较大时,宜多堆存毛料或半成品;毛料或半成品可采用较大的堆料高度。6成品骨料堆存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1)堆场应有良好的排污和排水系统。2)应设置隔墙避免各级骨科混杂,隔墙高度可按骨料动摩擦角34。~37。加高0.5m确定。3)尽量减少转运次数,粒度大于40mm的骨料抛料落差大于3m时,宜设缓降设备。3.3.4混凝土制备系统应遵守下列规定:1混凝土系统小时生产能力应按下列方法计算:1)混凝土系统小时生产能力应按式(3.3.4—1)计算P一旦^(3.3.4—1)n优式中P——混凝土小时生产能力,m3/h;q——高峰月混凝土浇筑强度,1323/月;m——每天工作小时数,h,可取m一20;”——每月工作日,d,可取n=25;&——不均匀系数,即高峰月内实际最高小时浇筑强度与全月平均小时浇筑强度之比,可取k—1.5。2)当浇筑仓面较大时,混凝土小时生产能力应能确保不致发生初凝现象。对平铺法浇筑,应按式(3.3.4—2)85
计算P≥(1.1~1.2)薹!£:翌2(3.3.4—2)£1一£z式中∑(F·∞。。——各浇筑层同时浇筑的最大混凝土量,F为浇筑面积,d为浇筑层厚}t。——浇筑混凝土允许间歇时间;ta混凝土由出机口运到浇筑仓面最远点所需时间。2对于小时生产能力50m3以上的宜选用自动化操作的拌和楼,对于小时生产能力小于50m3的,宜设简易拌和站。3混凝土系统布置应遵守如下原则:1)拌和楼(站)宜靠近浇筑地点,并应满足爆破安全距离要求。2)应妥善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拌和站应设在稳定、坚实的地基上。3)应统筹兼顾前、后期施工需要,宜避免中途搬迁,不与永久性建筑物干扰。4混凝土系统宜集中布置,下列情况可考虑分散设站。1)水工建筑物分散或高差悬殊、浇筑强度过大,集中布置使混凝土运距过远、供应有困难。2)两岸混凝土运输线不能连通。3)砂石料场分散,集中布置时骨料运输不便或不经济。5混凝土系统砂石成品堆料场总储量不宜超过混凝土浇筑月高峰日平均3~5d的需用量,特别困难时可减少到1d的需用量。水泥在工地的储备量陆运时应为混凝土浇筑月高峰日平均4~7d用量,水运时为5~15d,当中转仓库距工地较远时,可增加2--3d。6水泥宜固定厂家计划供应,品种宜为1~2种,应积极创造条件,多用散装水泥。3.3.5混凝土运输应遵守下列规定:86
1混凝土运输应符合2.7.19条的规定。2选择混凝土运输方式宜根据工程量的大小、供料地点的分布与远近、浇筑场地的大小及条件等因素确定。3混凝土运输的人仓方式宜根据浇筑部位的具体条件选择:1)浇筑面积不大和结构较简单的低层坝段及基础部位混凝土,宜采用汽车栈桥或汽车皮带机人仓。2)有较好地形利用的紧邻两岸坝段,宜采用汽车转溜槽溜筒入仓。3)地形狭窄的拱坝和河床式闸坝,宜优先考虑采用简易缆索吊运混凝土罐人仓。4)重力坝和宽敞河床式闸坝,宜采用起重机吊混凝土罐入仓。3.3.6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应遵守下列规定:1高温季节温度控制的要求除应符合3.7.24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节的规定。低温季节的温度控制应符合3.7.23条的规定。2为了防止裂缝,应从结构设计、温度控制、原材料选择、施工安排和施工质量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施工中应以严格的温度控制,作为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最高温升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否则不宜浇筑混凝土。3应改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质量。混凝土除应满足强度保证率、避免过分超强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施工质量均质性指标。均质性指标以现场试件28d龄期抗压强度标准差s“值表示,其值宜小于0.18,计算方法见附录J。在选择混凝土配合比时,应妥善解决泌水问题,施工中应严格控制仓面泌水。在施工缝处理时,对仓面乳皮、油渍、结合不良的骨料及泌水造成的软弱层均应清除干净。4混凝土浇筑的分段、分缝和分块,均应符合设计及4.3.2条的规定。5混凝土浇筑宜采用平浇法。使用台阶法施工时,应保持87
明显平台及较缓的台坡(不宜大于1:2),平台接合面应注意振捣。6采用冷却水管进行初期冷却时,埋管应在被覆盖~层混凝土后开始通水,通水时间由计算确定,宜为10~15d。混凝土温度与水温之差,宜不超过25。C。对于直径为25ram水管,管中流速宜为0.6ra/s。水流方向应每天改变一次,使坝体冷却比较均匀。初期冷却日降温速度不应超过l℃,连续通水10~J5d,降温幅度宜为6~8℃。7有条件时,宜配制外掺氧化镁混凝土或采用低热微膨胀水泥等新技术,以防混凝土产生裂缝。3.3.7混凝土坝接缝灌浆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坝接缝灌浆时间,宜在坝体内部温度达到稳定温度以后进行,常在坝体混凝土温度最低的冬末春初施工。2蓄水前应完成蓄水初期最低库水位以下各灌区的接触灌浆及验收工作。蓄水后,各灌区的接缝灌浆应在库水位低于灌浆底部高程时进行。3混凝土坝接触灌浆的技术要求按sI。62的规定执行。3.3.8混凝土坝基础处理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并按2.3.2条及2.5节的规定;混凝土坝的模板型式可按3.7.1条的规定选择。3.3.9混凝土闸坝施工可参照SL27的规定进行。3.3.10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并根据工程规模和质量控制及管理的需要,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试验设备,建立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2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各主要环节及硬化后的混凝土质量均应进行控制与检查。3原材料的质量取(抽)样检验应符合2.7.22条的规定,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试验确定,满足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并经审批后方可使用。
5混凝土拌和站的计量器具应定期检验校正,在必要时随时抽验。每班称量前,应对称量设备进行零点校验。6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2.7.18条的规定。7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其检测方法应按SL352的规定进行。8混凝土坍落度每4h应检测1~2次。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3.10的规定。表3.3.10坍落度允许偏差坍落度(cm)允许偏差(cm)≤4±14~10±2>10±39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SDJ249的要求对基础面或混凝土施工缝面进行处理,对模板、钢筋、预埋件质量进行检查,取得开仓证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2)有金属结构、机电安装和仪器埋设时,签发开仓证前,应按相关标准进行验收。10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在仓内检查并对施工过程与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进行详细记录。11混凝土拆模后,应检查其外观质量。有混凝土裂缝、蜂窝、麻面、错台和模板走样等质量问题或事故时应及时检查和处理。对混凝土强度或内部质量有怀疑时,可采取无损检测法(如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等)或钻孔取芯、压水试验等进行检查。12现场混凝土质量检验以抗压强度为主,混凝土试件以机口随机取样为主,每组混凝土的3个试件应在同一储料斗或运输车箱内的混凝土中取样制作。浇筑地点试件取样数量宜为机口取89
样数量的10%。13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试件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抗压强度:大体积混凝土28d龄期每500m3成型一组,设计龄期每1000m3成型一组;非大体积混凝土28d龄期每100m3成型一组,设计龄期每200m3成型一组。2)抗拉强度:28d龄期每2000m3成型一组,设计龄期每3000m3成型试件一组。3)抗冻、抗渗或其他主要特殊要求应在施工中适当取样检验,其数量可按每季度施工的主要部位取样成型1~2组。14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应按SL176附录c执行。15已建成的混凝土建筑物,应适量地进行钻孔取芯和压水试验。大体积混凝土取芯和压水试验可按每万立方米混凝土钻孔2~10m,具体钻孔取样部位、检测项目与压水试验的部位、吸水率的评定标准,应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应以无损检测为主,在必要时采取钻孔法检测混凝土。混凝土芯样的钻取、加工和试验,可按照CECS03进行。3.3.11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按SL53的有关要求。3.4进水口、明渠与前池3.4.1进水口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进水口的开挖与浇筑符合2.3节、2.7节和2.9节的规定。2对于在水库取水的水工隧洞首部修建的深式进水口,应根据其地形、地质和建筑物的特点,处理好防洪度汛、高边坡开挖和混凝土浇筑的关系。3深式进水口防洪度汛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下混凝土应在一个枯水季内汛前完成。2)闸门应具备在汛期运行的条件。3)施工围堰应在汛前拆除。90
4深式进水口高边坡开挖宜参照2.3.2条的规定,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开挖与加固,并采取保护措施,使其稳定与安全。5深式进水口混凝土浇筑宜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优先选用由上而下溜筒简易方式输送混凝土;也可结合上部预制构件吊装,采用塔式、履带式等其他运输工具。6进水闸在松软地基上浇筑混凝土,宜先浇筑基面较深的,后浇筑较浅的;先浇筑重大结构,后浇轻薄结构。3.4.2挖方明渠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挖方渠道应根据地形、地质、施工等条件,宜分区分段开挖,并应正确选择开挖程序。2土方渠道开挖应预防边坡失稳。在坡顶不应堆渣;坡顶排水应畅通,不应有水流流人坡内,破坏边坡结构;应采用边挖边砌快速施工。3一般土方渠道宜全断面开挖一次成型。大型渠道机械化开挖宜采用先挖中间槽,后挖左、右边坡,最后人工检底削坡成渠。4软基渠道(指承载力很低的流沙或淤泥质地层)开挖时应加强排水,使地下水位保持低于开挖面0.5~1.Om。机械化施工时,宜采用垫钢板或用石渣换基方法,使大型机械置于其上,采用后退法开挖,边开挖边削坡,一次成型。5石方渠道应遵循边坡预裂、由上而下开挖、每隔一定高度设置马道的原则进行开挖施工。渠槽中部宜采用水平分层、松动爆破。水平分层厚度按满足挖装机械发挥效率等因素确定。中槽到渠底时,预留20~30cm人工检底,以免造成超挖。傍山渠道应先开挖渠道平台以上边坡,做好边坡处理,保证边坡稳定。3.4.3填方明渠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全填方渠道清基后,可采用全断回填至渠底以上一定高度,中槽石渣可不振动压实,再开挖中间槽,将渣弃于左、右岸91
渠堤上,分层碾压密实,最后正向削内外坡。全断面回填的高度,以中槽弃渣满足左右渠堤需渣为宜。2半挖半填渠道清基后,应先将填方区地基先用平碾碾压密实,将开挖区内的土弃于填方上,进行分层振动压实。3填筑要求应符合2.3.3条的规定。3.4.4渠道防渗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渠道防渗材料主要包括土料、水泥土、砌石、混凝土、土工膜料和沥青混凝土等。材料技术要求见有关规定。2渠道基槽断面的高程、尺寸和平整度,其允许偏差值应满足表3.4.4—1的要求。表3.4.4—1渠道基槽断面的允许偏差值单位:mm允许偏差项目土渠石渠槊底高程士(20~30)±(30~50)渠道中心线20~3030~50渠底宽度+(30~50)+(50~Ioo)堤顶高程+(20~30)丁(50~100)渠槽上口宽度+(40~80)+(50~loo)凸不大于30渠底及内边坡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20~30)凹不大干100注:大、中型渠道可取太值,小型渠道可取小值。3渠道防渗工程平整度和尺寸的允许偏差应满足表3.4.42的要求。表3.4.4—2防渗渠道断面尺寸和防渗结构尺寸的允许偏差单位:mrlll项目允许偏差值渠底高程±(10~30)±(10~20)I渠道中心线土(10~30)±(10~2∞l榘底宽度+(20~40)+(30~50)92
表3.4.4—2(续项目允许偏差值断面上口宽度+(30~50)+(40~60)平整度±(10~20)士(10~20)现场浇筑施工±20士20仲缩缝间距预制铺砌施工土50边坡防渗结构斜长度+(10~20)现浇施工,渠坡、渠底防渗结构纵向分块长度±(5~10)±(5~lO)现浇施T,渠坡、渠底防渗结构横向分块长度+(30~50)+(10~60)预制板两对角线长度差值±7现场浇筑施工±5%5%~15%防渗结构厚度砌石防渗及预制铺砌施工±(5%~10%)注:大、中型渠道可取大值,小型渠道可取小值。3.4.5水泥土防渗应符合下列要求:1土料应风干、粉碎,并过5ram孔径的筛;水泥应采取防雨、防潮措施。2水泥土防渗结构现场铺筑,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按设计配合比配料,其称量允许偏差值应符合规定。水泥土拌料与铺筑,或装模成型的时间不应大于60rain。2)拌和水泥土时,宜先干拌,再湿拌均匀。3)铺筑塑性水泥土前,应先洒水润湿渠基,安设伸缩缝模板,然后按先渠坡后渠底的顺序铺筑。水泥土料应摊铺均匀,浇捣拍实。初步抹平后,宜在表面撒一层厚度1~2ram的水泥,随即揉压抹光。应连续铺筑,每次拌和料从加水至铺筑宜在1.5h内完成。4)铺筑干硬性水泥土,应先立模,后分层铺料夯实。每层铺料厚度宜为10~15cm,层面间应刨毛、洒水。5)铺设保护层的塑性水泥土,其保护层应在塑性水泥土93
初凝裁铺设完毕,3.4.6砌石防渗应符合下列要求:1砌筑顺序。梯形明渠宜先砌渠底后砌渠坡。砌渠坡时,应从坡脚开始,由下而上分层砌筑。u形和弧形明渠、拱形暗渠,应从渠底中线开始,向两边对称砌筑。矩形明渠,可先砌两边侧墙,后砌渠底;拱形和箱型暗渠,可先砌侧墙和渠底,后砌顶拱或加盖板。各种明渠渠底和渠坡砌完后,应及时砌好封顶石。2石料安放要求。浆砌块石应选择较大,较规整的块石砌在渠底和渠坡下部。浆砌料石和石板,在渠坡应纵砌(料石或石板长边平行水流方向);在渠底应横砌。应错缝砌筑,料石错缝距离宜为料石长的1/2。浆砌卵石相邻两排应错开茬口,并选择较大的卵石砌于渠底和渠道坡脚。应大头朝下,挤紧靠实。3石料砌筑要求应符合2.8节的规定。3.4.7混凝土防渗应符合下列要求:1模板、钢筋、混凝土等施工要求,应符合2.7节及2.9节的规定。2现浇混凝土。宜采用滑动或移动式(翻板)模板,并按分块跳仓法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及时抹面。细砂及特细砂混凝土还应进行二次抹面。抹面后,混凝土表面应密实、平整、光洁,且无石子外露。3喷射混凝土防渗。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厚度按设计要求施工。喷射混凝土的施工可参考SL377的规定。4混凝土预制板防渗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预制板砌筑应预防砌缝开裂。对填方渠堤宜在填方体沉陷基本终止后开始砌筑;砌缝砂浆强度不宜低于MJO;分块尺寸不宜过大,长宽比宜为1:l~1:1.5。2)混凝土预制板应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砌筑,水泥砂浆勾缝。安砌应平整、稳固,砌筑缝砂浆应填满、捣实、压平和抹光。94
3)安砌预制板前应先挖基槽并安基石后,才能安砌。对土坡渠道,安砌时预制板与土坡之间宜用山砂或壤土筑实,对石坡渠道,预制板与石坡间宜用砂浆或混凝土填实。顶上的一块预制板应用砂浆填平,再安封顶石。3.4.8膜料防渗应按照SL/T23l的有关要求进行施工。3.4.9沥青混凝土防渗应遵守下列规定:1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应根据选定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2现场铺筑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有整平胶结层的防渗结构,可先铺筑整平胶结层,再铺筑防渗层。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工具应采取保温措施,保持沥青混合料到达摊铺现场温度不低于摊铺温度。3)铺筑防渗层,应按现场试验选定的摊铺厚度均匀摊铺。压实系数宜通过试验确定,可采用1.2~1.5。4)宜采用振动碾压实沥青混合料。可先静压l~2遍,再振动压实。压实渠道边坡时,应上行振动,下行不振动。应按试验选定的压实温度和遍数进行压实,不应漏压。5)防渗层与建筑物连接处和机械难以压实的部位,应辅以人工压实。6)沥青混凝土防渗层应连续铺筑,减少冷接缝。7)采用双层铺筑时.结合面应干燥、洁净,并均匀涂刷一薄层热沥青或稀释沥青。其涂刷量不应超过1kg/in2。上、下层冷接缝的位置应措开。8)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混合料离析和降温过大。3封闭层的涂刷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洁净、干燥的防渗层面上涂刷沥青玛碲脂,涂层应厚薄均匀。涂刷量宜为2~3kg/m2。涂刷时,沥青玛碲脂的温度不应低于160℃。95
2)涂刷后严禁人、畜和机械通行。4施工中,应备有防火设备及必备的劳保用品,防止火灾和工伤事故。3.4.10伸缩缝填充应符合下列要求:1伸缩缝填充前,应将缝内杂物、粉尘清除干净,并保持缝壁干燥。2伸缩缝宜用弹塑性止水材料,如焦油塑料胶泥填筑,或缝下部填焦油塑料胶泥,上部用沥青砂浆填筑。有特殊要求的伸缩缝,宜用高分子止水管(带)等材料,高分子止水管配用专用胶填塞入缝内,与缝壁挤紧粘牢;高分子止水带在防渗结构现场浇筑时,应按设计要求浇筑于缝壁内。3伸缩缝填充施工中,应做到缝形整齐、尺寸合格、填充紧密、表面平整。3.4.11前池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前池的开挖及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2.3节、2.5节的规定。2前池的高边坡开挖,应按2.3.2条的规定进行处理,采取保护措施,使其稳定与安全。3布置在山坡上的前池,应注意做好防止山坡坍塌、石崩以及暴雨洪水冲蚀。4前池混凝土、砌石等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并符合2.7节及2.8节的规定。5前池土建施工应与金属结构等相关专业配合。3.5隧洞3.5.1隧洞一般开挖应符合2.4节的规定。3.5.2不良地质地段开挖应遵守下列规定:1在不良地质地段开挖洞身时,应通过隧洞开挖面内的导洞超前开挖或采用大口径水平钻机在掌子面沿掘进方向钻水平孔等超前勘探方法,加强地质预报。应做好排水、锁好洞口、尽早96
衬砌,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方法,勤检查、勤观测、勤反馈,及时采取加固等措施。2应从工作面加固围岩主要使用超前支护方法,即插入超前锚杆、管棚、钢(钢筋格栅)支撑,以防止掘进时顶拱围岩失稳坍塌。3对于破碎和软弱的黏土岩等,可从施工支洞加固主洞周边围岩,再进行主洞开挖。加固范围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决定。加固措施为锚杆、板被或钻孔桩等,应视工程具体条件决定。4根据不良地质地段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町采用灌浆达到加固围岩、止水及止水兼加固三种目的。5地下水活动较严重地段,宜采用排、堵、截、引的综合治理措施。6在岩溶地段开挖时,应查明岩溶类型、溶蚀形态、充填及堆积物性质、分布范围及地下水的活动规律。应根据岩溶的规模、稳定程度、确定开挖方法和处理措施。穿过溶洞时,不应破坏其稳定性。宜采用封堵、隔离、清除或支护方法处理溶洞中的危石。对漏水通道,应采用弱透水材料回填或水泥灌浆封堵。7发生塌方时,应查明塌方原因及其规模、规律,提出措施,迅速处理。防止塌方范围的延伸和扩大。对裂隙扩张造成的小塌方,宜采用喷锚法、挑梁法、替换支撑法等进行处理;对塌方体窄长的小塌方,可采用对顶支撑法、挑梁法等处理;对中塌方宜用喷锚法、插筋排架法、护顶法、钢管棚架法等处理;对大塌方可采用灌浆法,环形导洞法,混凝土纵梁法等处理;地下水活动强烈时,宜先治水后治塌。8隧洞锚喷支护施工应按SL377的规定进行。3.5.3现浇混凝土衬砌应符合下列规定:1洞身衬砌施工程序。隧洞衬砌作业可与开挖作业顺序进行或与其平行交叉进行,采用何种方式应根据隧洞长度、断面尺寸、围岩特性、施工设备与工期要求等因素具体分析确定。2混凝土浇筑分段。混凝土浇筑分段应根据围岩条件、混97
凝土供应能力、浇筑速度和模板结构,以及水工结构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可采用9~15rn。3混凝土分块。隧洞衬砌断面上的分块,应根据围岩条件,隧洞断面型式及大小、模板结构、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等条件确定。1)全断面不分块一次衬砌:适于要求浇筑速度快、地质条件好的中小型断面隧洞;地质条件差时,可先进行喷锚支护,再行全断面衬砌(二次衬砌)。2)分底拱及边顶拱两块:先浇底拱,后浇边顶拱适合于地质条件好的各种断面隧洞;先浇边顶拱,后浇底拱适合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大断面隧洞。3)分顶拱、边墙、底拱四块:在地质条件差,需边挖边拱时,则先浇顶拱(设有托粱)后浇边墙和底拱。4衬砌的接缝处理应遵守下列规定:I)环向缝:无防渗要求的无压隧洞的环向工作缝,分布筋可不穿过缝面,不设止水,但缝面应作凿毛处理;有防渗要求的无压隧洞及有压隧洞的环向工作缝,缝面要求作凿毛处理,分布筋应穿过缝面,并应设置止水;环向伸缩缝应按设计要求处理。2)纵向缝:圆形隧洞衬砌分块的底拱圆心角应控制在100。左右;纵向施工缝应进行凿毛处理,设置在衬砌结构拉应力及剪应力较小的部位,并应设键槽,如有防渗要求,应设置止水片;先衬砌边顶拱后衬砌底拱时,应对反缝缝面妥善处理。5钢筋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分段:圆形隧洞环向筋可按顶拱、边拱、底拱三部分分段。对大直径断面,还应根据加工、运输,安装条件再行分段;门洞型隧洞环向筋可按顶拱、边墙、底板水平筋加边墙“L”筋分段。高边墙钢筋可按每层浇筑高度分段;轴向筋应按浇筑段长分段。98
2)钢筋安装:钢筋均应在现场安装。顶拱及圆形隧洞边拱钢筋,宜在模板架立后安装钢筋。门洞形隧洞边墙和圆形隧洞底拱,宜在模板架立前安装钢筋。6模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隧洞衬砌模板应根据衬砌施工程序、施工条件、设计要求、围岩情况和断面形状与尺寸,分别采用普通模板、钢模台车、滑模、拉模、刮板模等。围岩较好的长隧洞,宜采用全断面钢模台车。2)计算模板荷载时,应将允许超挖值或塌方段超填混凝土的重力计人,用混凝土泵封拱时,应计及泵送混凝土传给模板的附加压力。3)钢模拆除时间除应符合2.7.6条的规定外,还应考虑隧洞围岩稳定程度、断面形状、跨度及外部荷载等因素;在有计算试验论证时,拆模时问可适当提前。7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人仓方式:边顶拱混凝土人仓应优先选择泵送方式;底拱混凝土可用运输车辆直接入仓或通过带式输送机送料入仓。2)泵送混凝土浇筑应符合2.7.31条的规定。3)带式输送机运输混凝土时,最大倾角不应超过表3.5.3所列数值。混凝土配合比中应适当增加砂率,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80mm,水泥用量可比泵送混凝土低50~75kg/m3。带式输送机运行速度不宜大于1~1.2m/s。表3.5.3带式输送机输送混凝土耐最大倾角混凝土坍落度(cm)向上传送(。)向下传送(。)<581410~161299
4)混凝土浇筑应注意下列事项:边墙拱浇筑时应分层,两边应对称均匀上升;浇筑因故中断,工作面应打凿成径向缝面;底拱采用拉模施工时,应有防止浮起的措施。3.5.4浆砌块石(料石、混凝土预制块)衬砌应符合下列要求:1浆砌施工应符合2.8节的规定。边墙上下层砌体的垂直错缝不应小于lOcm。墙后超挖部分用砌体填实。2先墙后拱法砌筑拱圈时,宜在边墙顶部左右两侧伸出丁石或留出孔洞或设立柱作为安设拱架的支承。砌筑时应从两侧拱脚开始对称安砌,拱顶超挖部分应填塞密实。3先拱后墙法砌筑拱圈时,宜在拱脚处浇筑钢筋混凝土托梁作为拱圈的支承。3.5.5混凝土预制构件衬砌应符合下列要求;1构件的分块:构件在横向或纵向宽度的分块应根据围岩的稳定性、构件的受力状况、预制构件的预制、运输、安装及背面回填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2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安装,应用安装台车进行。运输时,构件应合拢放在台车的低部位,至安装地点后升高撑开安装。3预制构件的接头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对刚性接头,施工时应在接头处预留台阶缺口,伸出钢筋,构件就位后,应钢筋对中焊接,接头处灌注二期混凝土。构件接头处允许微小压缩或转动变形的宜用柔性接头。4止水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参照2.7.25条的规定执行。5缝的接触面在安装前应打毛、清洗、填筑与构件混凝土同强度等级的砂浆,并在环缝表面勾缝。3.5.6隧洞灌浆按SL62的规定执行。3.5.7隧洞施工作业安全应遵守下列规定:1爆破材料的运输、储存、加工、现场装药以及瞎炮处理等,均应按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执行。选用的爆破材料,应符合100
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使用前应进行性能检查。新型的爆破材料,应经验证其性能符合规定,并经安全技术部门同意后,方能使用。2放炮后应保证足够的通风量和通风时间,不应过早进入爆破工作面,不应打残眼,并应有防止杂散电流和静电造成危害的措施。3放炮后,进洞作业前,应检查岩石及岩层的稳定性。在洞顶衬砌完成前,均应认真检查危石情况,并认真处理。4通过特殊地层或在施工中发现异常征兆时,应结合具体施工条件,编制预防灾害的专门技术措施。3.6渡槽3.6.1渡槽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础开挖、回填及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2.3节和2.5节的规定。2砌石基础或混凝土重力墩式基础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8.11—2的要求。3挖孔桩、灌柱桩施工应符合2.5节的规定。3.6.2渡槽支承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墩或浆砌石墩应符合设计要求及2.7节和2.8节的规定,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8.1l一2的要求。2现浇混凝土排架应妥善安排浇筑顺序,适当控制混凝土上升速度,宜为1.om/h。排架混凝土浇筑前,应加强模板支撑,保持模板稳定。浇筑过程中,应随时观测。如有偏斜,应随时纠正。3预制吊装排架的吊装应符合2.9节的规定。4现浇与预制排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2.7.22条及2.9.4条的规定。5浆砌石或混凝土预制块拱砌筑要求应符合2.8.13条及有关规范的规定。]0]
6装配式肋拱的预制、运输、吊装应符合2.7节、2.9节的规定。3.6.3现浇混凝土槽身应符合下列要求:1现浇混凝土槽身的模板支承结构应符合2.7.1条的规定。2槽身混凝土浇筑顺序可从槽身的一端浇向另一端,也可从两端浇向中部或从中部浇向两边。断面较小的渡槽则应均匀平起浇筑。3施工中应根据槽身型式,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分层。应慎重确定槽身浇筑分层高度,尽量少分层,不宜超过四层,并应提高第一层的浇筑高度。3.6.4预制混凝土槽身应符合下列要求:1预制场地选择宜考虑地形地貌、交通道路、运输距离等因素。2槽身模板支撑及混凝土浇筑同现浇混凝土槽身。3槽身混凝土养护时问不宜少于28d。4起吊槽身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3.6.5渡槽施工属高空作业,应根据每座渡槽的实际情况选择起吊运输设备。有条件时,应优先选用缆索。3.6.6渡槽进出口与填方渠道相接时,接头处的填筑质量除符合规定外,尚应进行填土的预沉。应重视槽端截水环与填土接触面的施工质量。3.6.7伸缩缝止水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2.7.25条的规定。3.6.8应加强渡槽施工、吊装安全技术管理,做到施工方案报经批准、人员分工明确、措施责任到位、组织有序、统一指挥。3.7调压井3.7.1调压井(下称竖井)施工方法应根据围岩的稳定性,开挖断面尺寸,竖井上、下通道情况,顶部的结构型式,下部扩大开挖后对上部结构施工的影响以及施工设备等因素确定。应包括102
以下内容:1流水作业适用于I类、Ⅱ类围岩或Ⅲ类围岩采用喷锚支护可保持围岩稳定的中、小断面竖井或稳定性好的大断面竖井。2分段流水作业适用于Ⅲ类、Ⅳ类围岩的大中断面竖井或局部条件差需要及时衬砌的竖井或Ⅱ类、Ⅲ类及Ⅳ类围岩大断面竖井。3.7.2竖井开挖应符合2.4节的规定。3.7.3露天井口加固应符合下列要求:l井口边坡应按照围岩稳定边坡要求进行加固。井台开挖尺寸应根据施工条件及上部建筑需要确定。每边宜留3~5m台地。边坡坡脚处应设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排人井内。2大断面竖井井口上部开挖到一定深度后,应根据围岩稳定条件加固或按永久建筑物要求,预先衬砌,以保证下挖时上部围岩稳定。3.7.4埋藏式井口加固应符合下列要求:1竖井上部采用混凝土结构时,为便于支立模板及下部施工安全,宜在下部开挖前,进行顶部混凝土施工,有利于围岩稳定。2竖井与高压管道斜井连接段处的围岩,一般受力条件较差,应在井身施工前加固。3.7.5临时支护应遵守下列规定:1竖井开挖后的临时支护应符合2.4节的规定。2小断面竖井岩石破碎时,可采用现浇混凝土井筒护壁方法。3Ⅳ类、V类围岩地段,应及时支护。可边挖边衬或预灌浆加固岩体。4井壁有不利的节理组合时,应及时进行锚固。3.7.6钢筋分段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用普通模板施工时,环向钢筋应按实际分块大小分段,竖筋应按每次模板支立高度分段。103
2用滑模施工时,竖筋(或轴向筋)不宜超过6m,环向筋不宜超过7m。3.7.7钢筋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用普通模板施工时,竖向钢筋应在模板支立前安装;环向钢筋应在模板支立后安装。2用滑模施工时,竖井井身钢筋应分段安装,环向筋应边浇筑边安装。3.7.8混凝土衬砌应遵守下列规定:l竖井混凝土衬砌分段高度,应根据围岩稳定条件、衬砌结构形式及浇筑方法确定。1)围岩稳定性差的竖井宜分段开挖、分段衬砌。2)衬砌结构型式有变化时,变动处宜分段浇筑。3)大断面的竖井采用普通模板浇筑时,可根据模板结构、拌和及运输能力,分成对称的偶数块浇筑。2混凝土人仓方式应按施工条件确定。当井深在15m以内时,可采用直接利用缓降筒输送混凝土人仓;井深为15~lOOm时,宜用振动溜管输送混凝土至下部架设的浇筑平台,再经缓降筒人仓;井深过深时,或混凝土拌和站布置于井下时,宜采用吊罐输送混凝土。3竖井混凝土衬砌宜采用滑动模板。模板可按照竖井直径及断面形状做成整体或装配结构,并用围圈固定在一起。模板高度应取决于混凝土凝结时间和模板滑升速度,滑升速度宜为1.0~1.4m/d。模板应做成上大、下略小的锥体,锥度宜采用l%,滑模的脱模混凝土强度宜为0.140.3MPa。4混凝土衬砌的环向及纵向工作缝,除应按一般施工缝的规定作凿毛处理外,还应设键槽;如有防水要求,应设置止水片。3.7.9施工安全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1竖井导井和井身或井口同时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封闭措施,防止物体落人导井,影响作业安全。]04
2竖井采取提升设施时应设置井深指示器,防止过卷、过速,并应设过电流和失电压等保护装置及制动系统。应设置可靠的通信和信号联系,信号应声光兼备。3竖井内应设置有护栏的人行爬梯,每隔8m设一个休息平台。3.8压力管道3.8.1地下埋管开挖应符合2.4节的规定。3.8.2无钢板衬砌的地下埋管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斜井混凝土衬砌宜用滑模浇筑。钢模板应做成前端大、尾端略小的锥形,圆锥度为3‰~8‰,面板应平整,凹凸度允许偏差为2~3mm。滑模启衬方式分为套模启衬与对口启衬,宜优先采用套模启衬。2混凝土性能除满足设计要求外,初凝时间应不小于1.5h,终凝时间不大于4h,坍落度4~6cm。3斜井坡度为30。~45。时,应利用溜槽浇筑混凝土,溜槽应加盖,每隔5~8m加一金属挡板,溜槽尾部也应加设挡板,防止混凝土分离。斜井长度较大时,应采用斗车或箕斗输送混凝土至浇筑仓顶部,再利用溜槽人仓。4用滑模浇筑混凝土,应注意下列事项。1)宜先浇筑顶拱;左、右两边应对称浇筑。2)滑模滑动问隔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宜保持在0.5h左右,最大不应超过1h。每次拉模行程宜为5~lOcm、日进尺2m。3)滑模时应随时调整模板位置,但每次不宜超过lOcm(径向)。4)模板表面应保持光滑,防止滑模时刮掉混凝土。3.8.3地下埋管钢管安装的条件与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管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洞内岩石开挖完毕,水平管顶部及两侧宜留40cm净105
空,底部宜留50cm净空。斜井钢管四周应留有40cm净空;管径小的净空应适当加大。2)支持钢管的混凝土支墩或墙应具有70%以上的强度。3)钢管四周埋设的锚筋直径应不小于20mm,埋设孔内的砂浆应具有70%以上的强度。4)测量控制点应设置牢固,标志明显。控制点设置数量与位置应满足安装要求。s)应搭设脚手架,设置安全防护装置,设立明确的联络信号。斜井较长时,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排烟措施。2安装程序及安装原则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管安装程序应考虑钢管运入、混凝土进料方向、作业面个数、施工期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2)在吊装、运输条件允许耐,宜采用大节安装。钢管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宜分段交替进行,每段长度应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为前提。宜采用泵送混凝土入仓。3)钢管安装技术要求应符合4.1.17条的规定。3.8,4明钢管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管管线开挖应符合2.3.2条的规定,管槽周边应采用预裂爆破,清除危石,做好排水和边坡处理措施。2镇、支墩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并符合2.7节、2.8节和2.3.2条的规定。3钢管安装的程序与要求应遵守下列规定:1)压力钢管在制造及安装过程中,应避免发生变形或损伤。2)应选择正确韵安装程序,即先安装并固定弯管,再根据伸缩节的位置,由下而上(伸缩节紧临镇墩下游时)或向上、下游侧(伸缩节在两个镇墩中间时)安装。3)安装中应及时测定钢管的温度,据以正确确定伸缩节106
的富裕长度。4)相邻管节的纵向缝不应排列在一条直线上。s)钢管安装可根据施工条件选用索道吊装或钢管轨道平车运输钢管。6)为便于安装和检修,钢管底部应高出地面至少60cm。7)为了减少日照(温差)造成的误差,施工时宜采用定时或日照不强时进行测量。8)其他要求应符合4.1.17条的规定。3.8.5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1管床与管座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床开挖应遵照2.3节的规定。2)土基管床应分层夯压密实。刚性管床座垫应坐落在良好的岩基上。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施工应遵照2.7节和2.8节的规定。埋式管管顶填土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3)管道与管座间涂抹的沥青或敷设的沥青油毡应符合设计要求。2镇墩施工应符合3.8.4条的规定。3管道的分段和接头。现浇钢筋混凝土伸缩缝缝距,对土基宜为15~20m,对岩基宜为10~15m。管道接头分开口式与套管式两种,宜优先采用套管式接头。伸缩缝宽度宜为1.5~2cm,管道接头及伸缩缝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2.7节的规定,做到密封止水。4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管节长度根据制作、运输和安装条件具体确定,不宜超过5m。管节型式应优先采用承插式管。管节吊装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沉陷缝、伸缩缝的位置、形式、止水材料以及管节接头止水材料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止水材料应粘接牢固,封堵严密,无渗漏现象。预制管节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8.5规定。107
表3.8.5预制管节安装允许偏差单位:inm项次项目允许偏差l1管肯安装轴线偏移±5『2f相邻两管内袁面高差}3沉陷缝与伸缩缝宽度±5I4承插管同一一接头缝隙差值±53.8.6其他材料压力管道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l其他材料压力管道的土建部分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2应根据不同管道材质和性能,按照设计和厂家要求进行其他材料管道的连接和安装,并进行检测和耐压试验,确保管道施工质量。3.9厂房3.9.1开挖与地基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面厂房开挖宜结合尾水渠开挖进行布置,开挖及地基处理应符合2.3节和2.5节的规定。2地下厂房开挖应遵守下列规定。1)应合理布置施工支洞,并充分利用永久洞作为施工通道。2)应首先开挖导洞,其位置可按采用的施工方法确定。3)可采用下列方法施工:对于I~Ⅲ类围岩,可采用先拱后墙法;对于Ⅲ~Ⅳ类围岩,可采用先墙后拱法;如采用先拱后墙法时,应注意保护和加固拱座岩体;对于Ⅳ~V类围岩,宜采用肋墙法或肋拱法,必要时应领先加固围岩;中间岩体可采用分层开挖或全断面开挖的方法。4)施工期间,应做好施工观测,了解岩体和支护结构的应力,围岩破坏区的范围,量测岩体及支护中的位移及变形。5)当有相邻平行}月室时,应先加固岩墙,再往下挖。6)在厂房交叉部位施工时,应先对交叉部位进行加固,108
加固长度应结合围岩条件,控制住软弱面的延伸范围等确定,不宜短于5rfi。3.9.2厂房度汛应符合下列要求:1度汛措施除应符合2.2.4条的规定外,还应经过训‘算选择方法可靠、经济合理的度汛措施,保证汛期安全。2如利用厂房挡水时,厂房水下混凝土应在当年汛前达到相应的安全度汛高程并封堵与度汛有关的所有孔洞。3尾水检修闸门不应用于汛期的孔口封堵。如需使用,应按封堵条件,进行加固处理。3.9.3厂区排水应符合下列要求:1厂区排水应按设计图施工。在永久排水系统未形成以前,应做好施工期间厂区临时排水系统的布设。2厂区界外临时排水宜直接引入上下游围堰之外。3厂房永久渗漏集水井宜在厂房施工时提前施工,并作为厂房施工排水的主要措施。3.9.4厂房混凝土的分层分块应遵守下列规定:1分层分块应符合下列原则:1)应根据厂房结构特点、形状、应力情况和设备安装等因素进行分层分块,避免在应力集中、结构薄弱部位分缝,几何形状应力求避免锐角和薄片;分块时宜使施工缝与结构缝相协调,力求不削弱结构的完整性。分层分块还应考虑到模板、钢筋、预埋件、混凝土振捣及二期混凝土施工方便。2)分层厚度应根据结构特点和温度控制要求确定,基础约束区层厚宜不大于2m,约束区以上可适当加厚,但不应超过3.5m,散热面大的部位,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增加分层厚度,但不应超过4.om。3)宜根据混凝土施工能力、温度控制要求确定分块面积的大小,减少不必要的施工缝。块体的长宽比不宜过大,宜小于2.5:1。】09
4)对于确需分缝且可能产生裂缝的薄弱部位,应布置防裂钢筋。2分层分块的形式及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厂房下部结构分层分块宜采用通仓、错缝等形式,小型水电站厂房宜采用通仓浇筑。2)分层宜按底板、尾水管、蜗壳、水轮机层、机墩和发电机层进行分层施工。贯流式和冲击式机组厂房可参照分层。3)纵向宜以机组为单元进行分缝。4)下部结构的上下游和左右侧墙混凝土可分块浇筑,有防渗要求部位的缝面应设止水设施。5)分期安装水轮机埋件的发电机层可以机组为单元分块浇筑。6)分缝缝口应做到横平竖直。避免在外露面形成可见的不规则接缝。7)错缝分块的上、下层浇筑块搭接长度宜取浇筑厚度的1/2~1/3,且不宜小于50cm。错缝施工应采取措施防止施工缝继续延伸。8)相邻块应均匀上升,当采用台阶缝施工时,相邻块高差不宜超过4~5m。9)蜗壳的边墙与顶板不宜一次浇筑。3.9.5钢筋混凝土蜗壳及尾水管模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蜗壳及尾水管正圆锥管、弯管模板宜采用木模,尾水管扩散段模板可采用钢木模板或其他材料代替,但钢模与木模结合部位应有可行的详细措施,以保证在模板安装、混凝土施工等过程中不应产生超过表3.9.5—1的规定的允许偏差。尾水管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直线段可用混凝土模板、砖或砌石代替钢木模板。尾水管扩散段顶板,在具备吊装条件时,宜采用预制倒T形梁进行吊装施工。2木模应在加工场内制作,避免日晒雨淋,模板长度根据】10
模板大小、制作、起吊、运输、安装施工能力确定,可采用整体或分段制作。宜优先采用整体制作,蜗壳锥体可按l/4圆锥面制作。模板制作的允许误差,应符合模板设计规定,不宜超过表3.9.5—2的规定。3尾水管模板放样可采用图解法、数解法或放大样制作。4模板运输应注意避免碰撞和变形,模板尺寸较大时应有加固措施。5蜗壳椎体模板安装应在座环安装完成后进行,其模板上口必须紧贴下椎体。6模板就位后应测量复核与机组纵横轴线、安装高程的吻合精度,其安装误差不应超过表3.9.5—2的规定。表3.9.5—1蜗壳及尾水管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单位:mm项次偏差项目蜗壳尾水管模板平整度:相邻两面板高差32局部不平轴线位移±54模板标高士5±5截面尺寸±10预埋件预留空洞尺寸及位置注:蜗壳内部尺寸指径向断面尺寸。表3.9.5—2蜗壳爱尾水管模板制作的允许误差单位:mm项次偏差名称蜗壳尾水管1模板的长度和宽度±52相邻两板面高度2局部不平面板缝隙2注:局部不平指曲线模板与设计尺寸的误差;平面模板用2m直尺检查所得的误差。
7模板拆除应符合2.7.6条的规定。3.9.6下部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下部混凝土施工应以浇筑混凝土为主,机电安装配合;上部混凝土施工则应以机电安装为主,土建施工配合。2主要运输、浇筑混凝土机械的配备及其可能达到的生产率,应根据厂房结构形状复杂、埋件多、辅助工作量大等特点决定。3下部混凝土的温控措施应符合2.7.23条、2.7.24条和3.3.6条的规定。4下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遇到气温骤降时,应加强已浇筑混凝土结构暴露表面的保护,在低温季节应封闭已浇筑的孔洞。3.9.7上部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上部结构应在吊车运行前完成。2安装问宜超前主机房施工,在封顶前利用外部设备使行车吊人就位,为机组部件的检测和预组装创造条件。3与第一期发电有关的部位应提前施工。4行车梁宜采用简支梁结构,便于预制吊装施工,吊装应符合2.9节的有关要求。5屋顶大梁宜采用劲性骨架自承法、上承式承重构架或下承式承重构架施工。具有吊装条件时,应优先采用预制吊装施工。6采用劲性骨架自承法或承重构架施工时,应对劲性骨架和构架进行强度设计、刚度校核,保证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施工方便。施工时还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施工预拱度。7屋面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并做好屋面防水。8升压站发输配钢筋混凝土排架宜采用预制吊装施工。3.9.8厂房二期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厂房二期混凝土除应满足2.7节的规定及设计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二期混凝土的强度宜高于一期混凝土强度5MPa。112
2)二期混凝土的骨料不应大于二期混凝土最小结构厚度的1/4或钢筋(或预埋件)最小净间距的1/Z。3)当二期混凝土最小结构厚度小于30cm时,与原一期混凝土相邻的二期混凝土最小结构应设置连接钢筋并以之固定二期混凝土预埋件。4)二期混凝土浇筑前所有预埋件应按设计和有关规定埋设完毕,其浇筑仓面已按规范作有效处理。5)在进行二期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人仓不应冲击预埋件和模板,宜避免冲击钢筋。混凝土振捣机械机头不应在与模板、预埋件及支撑的距离为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范围内振捣,并不应触动埋件、止水片和与预埋件、止水片相接的钢筋等。无法使用振捣器的部位,应进行人工捣实。2厂房二期混凝土施工,应注意下列问题:1)模板安装和钢筋绑扎与预埋件安装交叉作业时,应注意对预埋件进行保护。2)在厂房顶封顶后浇筑二期混凝土应注意解决好混凝土的运输和人仓方法,应避免混凝土运输通过已经运行或正在安装机组的上空。3)座环安装应在尾水管层混凝土完成后进行,使水轮机层、机墩和发电机层依次序施工。水轮机层预留的二期混凝土尺寸应满足座环安装作业的足够空间。4)锥管里衬、转轮室和座环预埋件宜一次安装完成,便于整体安装精度调控,其二期混凝土也宜一次浇筑完成。5)二期混凝土与一期混凝土不能很好结合部位,应在二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对缝面进行水泥灌浆,灌浆时应注意避免灌浆压力对预埋件产生抬动。6)狭窄断面和混凝土不易到达部位的二期混凝土,可采1】3
用预填骨料压浆混凝土法施工,此法应符合2.7,30条的规定。3.9.9凡设计无特殊要求的木结构、钢结构、砌体、楼地面、屋面、装饰等工程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114
4金属结构和水轮发电机组安装4.1水工金属结构安装4.1.1水工金属结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技术资料应遵守下列规定:1)金属结构安装前,应具备下列资料:金属结构制造、安装的有关图样和技术文件;}“,l^出厂合格证;有关水工建筑物布置和测点图。2)金属结构安装应按设计图样和有火技术文什进行,如有修改应有设计修改通知书或经设计部fJ书面同意。2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金属结构安装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图样规定,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如无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标号不清应予复验,复验合格方可使用。2)焊接材料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其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扩散氢含量等各项指标应符合GB5117、GB5118、GB983的规定。3基准点和测量工具应符合下列要求:1)用于测量高程和安装轴线的基准点及安装用的控制点,均应明显、牢固和便于使用,应由测量部门在现场向安装单位交清,并提供简图。2)金属结构安装所用的钢尺和测量仪器的精度应达到下述规定:精度为万分之一的钢尺;JZ型经纬仪;s3型水准仪。金属结构安装所用量具和仪表应在使用前送法定计量部门予以检定。4金属结构连接应遵守下列规定:1)金属结构的重要连接焊缝(如分段闸门的工地拼接焊115
缝、压力钢管的工地纵缝和环缝等),其焊接要求与制造的同类焊缝等同,应符合相应的规范。2)永久性螺栓连接,其螺孔和螺栓制备及螺栓紧固,应符合DI./T5018的有关规定。s金属结构防腐蚀应符合下列要求:1)金属结构的表面预处理、涂料涂装及金属热喷涂应按照设计图样要求由制造单位完成。安装焊缝两侧100~200mm范围内的涂装工作,应在焊缝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2)被涂装工件表面温度低于露点以上3。C或相对湿度大于85%时不应进行涂装。如涂料说明书另有规定时,则应按其要求施工。3)涂料涂层和金属涂层的质量检查,应符合SL432和DL/T5018的有关规定。4.1.2闸门及埋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埋件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1)预埋在一期混凝土中的锚板(栓)、锚筋应按设计图样制造,由土建承包人预埋,土建承包人应根据施工图在模板上划线并固定锚板(栓)锚板应与模板密贴,在混凝土开仓浇筑之前应对预埋的锚板(栓)锚筋位置进行检查、核对。2)埋件安装前,门槽中的模板等杂物应清除干净。一期、二期混凝土的结合面应全部凿毛,二期混凝土的断面尺寸和预埋锚板(栓)、锚筋的位置应符合图样要求。3)平面闸门埋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2—1的规定。4)平面链轮闸门埋件安装除应满足表4.1.2—1规定外,主轨承压面接头处的错位应不大于0.2ram,并应作缓坡处理;孔口两侧主轨承压面应在同一平面之内,其平面度公差应符合表4.1.22的规定。116
117*茸言世L渊驾糕商苎*墓*璇!L—旦岩。巴世姥E墼壬毒《糕___——辞醇E壬句《荩誉k爿世銎糕征霸|量品Ⅱ壬幸豁}螂f}痹怄薄雠』蘑⋯蠡+量*抖J1压j乏司⋯~£靶岳鲁《叫tei螺靼擢i#世叫t—I4-王_罡硅臣强匝罐张榭罐{藩亚蛙世士世智犍肆一_一掣。皤£。馐}鲁晤宣型嬗i;品篓£甥.颦世咖H鲁喜N∞日gE¨遥斟枷孽牲赋g群懈壮雷f颦LJLJ匠阻睁_【N.一.叶琳
118*箍妻L1___——渊磐糕齄旦U霉蚕赣e}a{L鞋璇£邪导。螺糕一蒜品E子自《鼋篝0世愁’n{糕妊玷|誊靠口导由《辑堪蘑砖拶』蘑LJ辞七*】H骚叠浏一~造量型目二兰通帮靼,娌氢蟛。异’翟彘-I彘盟西叵畦里三罐耀柱稚固凡I—i蛙世蛙世蜱一_H一LJ吐1耳=譬野蜒l¥lll£摧制《世如搬卜矗恤静∞h一蝼一_【,冀_【.寸琳
端一N一毒{I|荤*齄岩L世___——磐鞯箍忙川_——基芒齄dk世齄糕。蠡:E“9匿世糕皿拈|藿锄嚣抟世卞”+;越艄_嬗屏牛H拦偌瘁茬骥状州广_叵匠。。篮刊蝌饕疆1靶警∥幅鞋擐..匝鞋罐糍涮一陌£倡.高州_叵柱鹰血=彝鞭蛔雅基蕈掌。匠吾蛙。崩越.《{如芒利。星世了帐1鼎糯埘鲻群磊辈.趔骶悄酱£划敏,墨毫鲁。。黾犀耀悄鳖鲥2?彘埋划州靶匿趟型靶瀣匝V8^匝量韫*嗡耀藉掣£蚌∞罐磬£螬聒蛄最帮荤鞋娃篮世古妊理卜“器剞幛量】耀懈魁■增采芒弹舞辑日:,世墨矧_颦霎C蘑矗州一匝阻悄随目埋、州埘划测搿烂州性咖119
表4.1.22主轨承压面平面度公差单位:mm主轨长度公差主轨长度公差≤10004000~63000.82500~40001205)升卧式闸门埋件安装的允许偏差还应符合下列规定:主轨的转弯半径安装偏差不应大于转弯半径的1/1000,且不大于2mm,圆弧中心位置允许偏差2ram;主轨垂直平面度误差应符合图样规定,无规定时应小于2mm;止水座板宜凸出混凝土表面3~5mm,其平面度允许误差为2mm。6)弧门铰座的基础螺栓中心和设计中心的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rllIn。7)弧形闸门埋件安装的公差或极限偏差应符合表4.1.2—3的规定。8)在高水头下运行采用突扩式门槽的弧门,侧轨上止水座基面中心线至孔口中心线距离极限偏差为±2.Omm;侧轨上止水座基面的曲率半径极限偏差为±3.Omm,其偏差方向应与门叶面板外弧面的曲率半径偏差方向一致;侧轨上止水座基面至弧门外弧面间隙尺寸极限偏差应不大于±1.5ram。9)弧门铰座钢梁单独安装时,钢梁中心的里程、高程和对孔口巾心线距离的极限偏差为±1.5mm,铰座钢梁的倾斜(见图4.1.2)按其水平投影尺寸的偏差值来控制,要求L的偏差应不大于(1/1000)L。10)水平钢衬高程极限偏差为±1.5mm。侧向钢衬至孔口中心线距离极限偏差为+!!mm,表面平面度公差为4.Omm,垂直度公差为高度的1/1000且不大于4.OrTlrtl,组合面错位应不大于2.Omm。
121掣铋++}+静辞髫《toN∞型瞽+}{+型褴错——螺鲁黾幅岳1+艇《吲¥罂鼍确一。占+~疆T『i{L。‘nLo蠼l乍三刊+HL一.——一墨去o《醯召星醒铠槲三甚世蛙凡V通毋靶窖-一o划挂辑井藩圈茸值雹藿_;jlL嶂驰趟靼*剖犀罢£田l】|i曜篷宜≈口掣雹躺握酬止辇群矗捌《o瓠世嬗若oo糍d_}}蛙重辑罂£叫£韶{士心g目¨掣斟荆孽嚣武譬浆骷壮剿C唇蘸翳n.N.『I.寸僻
122辑,盗噼辑阜幅蟮鹜警恻檀苗___——岩蘑帽罱艇呈己姿空r一’誉心~口。t/捌霍剖涮j封翠一。毒:剞目林d翟士采C型辎增矧据蒯如o掣囊兽2理孵茸V2^量圈∞【】∞蛰辖器∞妊.嚣悄。*。艋《囿。《柱螂蚌嬗瞳姬趟I器群靶瑙惺露辎瑶吲匣型辍罐积世。栈Ⅱ黾捌越世值。型钿靠酬*埘叫懈矧颦颦*叫掣匕£圈坩晕船匡留檄理《文采{{if棼章晶《ⅡH世摧喧羁=臣、d馘H蜒粳稍捌捌烂蝌埘州恤小一蝼一n,N._【.甘琳
图4.1.2铰座钢梁的倾斜11)埋件安装调整好后,应按设计图样将调整螺栓与锚板(栓)焊牢,确保埋件在浇筑二期混凝土过程中不发生变形或位移。12)埋件工作面对接接头的错位均应进行缓坡处理,过流面及工作面的焊疤和焊缝余高应铲平磨光,凹坑应补焊平并磨光。13)埋件安装完,经检查合格后,应在5~7d内浇筑二期混凝土。如过期或有碰撞,应予复测,复测合格方可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不宜超过5.om,浇筑时,应注意防止撞击埋件和模板,并采取措施捣实混凝土。14)埋件的二期混凝土拆模后,应对埋件进行复测,并做好记录。同时检查混凝土结构尺寸,清除遗留的钢筋头和杂物,以免影响闸门启闭。15)工程挡水前,应对全部检修门槽和共用门槽进行试槽。2平面闸门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1)整体闸门在安装前,应按设计图样对各项尺寸进行复测,并应符合本标准有关规定的要求。】23
1242)分节闸门在组装成整体后,除应按本标准有关规定对其各项尺寸进行复测外,并应满足下列要求:节问如采用螺栓连接,螺栓应均匀拧紧,节问橡皮的压缩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节问如采用焊接,则应按已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遵照本标准有关焊接的规定进行焊接和检验,焊接时应采取措施控制变形。3)充水阀的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其导向机构应灵活可靠,密封件与座阀应接触均匀,并满足止水要求。4)橡胶水封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GB10706的规定。5)橡胶水封的螺7L位置应与门叶及水封压板上的螺孔位置一致;}L径应比螺栓小1.0mm,应采用专用空心钻头掏孔并不应烫孔,均匀拧紧螺栓后,其端部至少应低于橡胶水封自由表面8.0mm。6)橡胶水封表面应光滑平直,橡塑复合水封应保持平直运输,不应盘折存放。其厚度极限偏差为±1.0mm,截面其他尺寸的允许偏差为设计尺寸的2%。7)橡胶水封接头宜采用生胶热压硫化胶合方法,胶合接头处不应有错位、凹凸不平和疏松现象;若采用常温粘接剂胶合,抗拉强度应不低于GB10706中橡胶水封抗拉强度的85%。8)橡胶水封安装后,两侧止水中心距离和顶止水至底止水底缘距离的极限偏差为±3.0mm。止水表面的平面度公差为2.0ram。闸门处于工作状态时,橡胶水封的压缩量应符合设计图样规定,并进行透光检查或冲水试验。9)平面闸门应做静平衡试验,试验方法为:将闸门吊离地面lOOmm,通过滚轮或滑道的中心测量上、下游与左、右方向的倾斜,单吊点平面闸门的倾斜不应超过门高的1/1000,且不大于8.0mm;平面链轮闸门的倾斜应不超过门高的1/1500,且不大于3.0mm;当超过
上述规定时,应予配重。4.1.3弧形闸门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l圆柱铰、球铰及其他型式支铰铰座安装公差或极限偏差应符合表4.1.3的规定。表4.1.3弧形闸门铰座安装公差或极限偏差单位:mm序导项目公差与极限偏差铰座中心对}L口中心线的距离±1.52里程士2.0高程士2O铰座轴孔倾斜士1ram/1000mmS两铰座轴线的同轴度±10注:铰座轴孔倾斜系指任何方向的倾斜。2分节制造的弧门门叶组装成整体后,应按设计图样对各项尺寸进行复测,并满足本标准有关规定。当门叶节间采取焊接连接时,应按已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遵照有关焊接规定进行焊接和检验;当门叶节问采取螺栓连接时,应遵照螺栓连接有关规定进行紧固和检验。3弧门、支臂与支铰铰链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1)支臂两端的连接板若需在安装时焊接,焊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变形,确保焊后连接板与主粱或铰链的组合面接触良好,互相密贴。2)连接螺栓应遵照螺栓连接有关规定进行紧固和检验,并按规定对连接面间隙进行检测,抗剪板应与连接板侧面顶紧并按设计要求施焊。3)铰轴中心至弧门面板外缘半径R的极限偏差:露顶式弧门应为±8.Omm,两侧相对差应不大于5.Omm;潜孔式弧门应为士4.Omm,两侧相对差应不大于3.Omm;采用突扩式门槽的高水头弧门(包括采用偏心铰压紧式或液控伸缩式止水弧门)应为±3.Omm,125
其偏差方向应与侧轨上止水座基面的曲率半径偏差方向一致,侧轨上止水座基面至弧门外弧面的间隙公差应不大于3.Omm,同时两侧半径的相对差应不大于I.5ram。4)橡胶水封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顶、侧止水安装应符合4.1.2条有关规定。4.1.4闸门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I闸门安装好后,应在无水情况下作全行程启闭试验。试验前应检查挂钩脱钩是否灵活可靠,充水阀在行程范围内的升降是否自如,在最低位置时止水是否严密;同时还应清除门叶上和门槽内所有杂物并检查吊杆的连接情况。启闭时,应在橡胶水封处浇水润滑。有条件时,工作闸门应作动水启闭试验,事故闸门应作动水关闭试验。2闸门启闭过程中应检查滚轮、支铰及顶、底枢等转动部位运行情况,闸门升降或旋转过程有无卡阻、启闭设备左右两侧是否同步,橡胶水封有无损伤。3闸门全部处于工作部位后,应用灯光或其他方法检查橡胶水封的压缩程度,不应有透亮或间隙。如闸门为上游止水,则应在支承装置和轨道接触后检查。4闸门在承受设计水头压力时,通过任意lm长止水范围内漏水量不应超过0.1L/s。4.I.s拦污栅及埋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I活动式拦污栅埋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5的规定。2对于倾斜设置的拦污栅埋件,其倾斜角的允许偏差为±10’。3固定式拦污栅埋件安装时,各横梁工作表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其工作表面的最高点或最低点的差值应不大于3.Omm。4栅体吊人栅槽后,应做升降试验,检查栅槽有无卡滞情况,检查栅体动作和各节的连接是否可靠。]26
5使用清污机清污的拦污栅,其栅体结构与栅槽埋件应满足清污机的运行要求。表4.1.5活动式拦污栅埋件安装的允许偏差单位:mm底槛主轨反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里程±50高程±503工作表面一端对另一端的高差+30+50对栅槽中心线2.0—205对孔口中心线±5o±50士5.04.1.6起重设备轨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轨如有弯曲、歪扭等变形,应按下列规定矫形.合格后方可安装:1)钢轨正面、侧面的不直度不应大于L/1500,全长不应大于2turn。2)钢轨的两端面应平直,其倾斜值不应大于1mm。2轨道基础螺栓对轨道中心线距离的偏差不应超过±2ram。轨道安装后,螺纹应出露2~5扣。3轨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6的规定。表4.1.6轨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单位:111131序号项目及代号允许偏差备注轨道实际中心L≤100002轨道设计中心线应根据l线肘轨道设计中启闭机起吊中心线、坝轴心线的偏移j,>100003线或厂房中心线测定L≤10000±3轨距L>10000±5构件长度的1/3轨道纵向直线度1500且不超过10127
表4.1.6(续序号项日及代号允许偏差备注轨道横向倾斜度轨宽的1/lOO每根轨道两端和中间测量同一断面上两轨道的标高相对差L/800且不超过10注:L为轨距。4轨道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左、右、上三面的错位均不应大于1ram。2)两平行轨道接头的位置应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应等于起重机前后车轮的轮距。3)接头间隙应为】~3mm。伸缩接头间隙应符合图样规定,其偏差不应超过±1ram。4.1.7起重设备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产品宜在工厂进行组装,如果设备较大,工厂组装有困难,也可放到现场进行组装。2所有零部件应经检验合格,外购件、外协件应有合格证明文件方可进行组装。3各零部件就位准确后,应拧紧所有的紧固螺钉,弹簧垫圈应整圈与螺母及零件支承面相接触。4松动的键应更换,以防止壳部产生裂纹,严禁在键槽内放置垫片。5制动器的铰轴不应有锈住现象,制动轮和闸瓦之问的间隙应符合要求。6快速启闭机的离心式调速器制动推面的问隙应四周均匀,其初始值应为0.75mm。7制动器和离心式调速器的摩擦面不应有油污,其接触面应均匀,并不应少于全面积的75%。8减速器加油前,应进行清洗检查。减速器内润滑油的质量应符合厂家设计要求,油位应与油标尺的刻度相符,无油标尺128
时,其油位不应低于大齿轮最低齿的齿高,但亦不应过高。减速器应转动灵活,运转时其油封和接合面处不应漏油。9固定钢丝绳用的螺钉和卷筒上螺孔的螺纹均应完好无损,螺钉上应有防松动装置。10钢丝绳表面应涂防锈油脂,不应有腐蚀、硬弯、扭结和被夹或被砸成扁平状等缺陷,其型号、长度均应符合图样规定,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如无合格证,应切下一段长1500mm左右的钢丝绳,做单丝的抗拉强度试验,再算出整绳的抗拉强度,其强度符合图样要求,方可使用。ll卷筒上缠绕多层钢丝绳时,钢丝绳应有顺序地逐层缠绕在卷筒上,不应挤叠和乱糟。12过负荷装置或荷重指示器,其主要零部件在出厂前应进行调试。对于采用弹簧杠杆式的过负荷装置,其杠杆应动作灵活,弹簧应进行刚度试验,并将试验数据作为技术文件提供用户,以便现场安装调整;对于采用荷重指示器——电子称,其杠杆压力中心线应通过传感器的轴线,避免产生水平推力。为保护传感器不受损伤,应单独装箱出厂。13组装车轮时,车轮的位置应对称于轴承箱的垫板。轴承箱两支承面应放在互相平行于车轮中心的两垂直面上,其不平行差应不超过0.09mm。轴承处应注满黄油。14电气设备安装应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标准的规定。4.1.8固定卷扬机启闭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产品到达现场应进行现场验收,方可进行安装。2减速器清洗后应注入新的润滑油,油位不应低于高速级大齿轮最低处的齿高,但不应高于其两倍齿高,其油封和结合面处不应漏油。3应检查基础螺栓埋设位置及螺栓伸出部分的长度是否符合安装要求。4应检查启闭机平台高程,其偏差不应超过±5mm,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5/1000。129
5启闭机的安装应根据起吊中心线找正,其纵、横向中心线偏差不应超过±3ram。6应根据设计图样穿绕钢丝绳,钢丝绳端部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锥形套筒灌铅或锌,应经拉力试验。采用绳卡固定,其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7当吊点在下极限时,钢丝绳留在卷筒上的缠绕圈数应不少于4圈,其中2圈作固定用,另外2圈为安全圈。当吊点在上极限时,钢丝绳不应缠绕到卷筒绳槽以外。8钢丝绳的极限导角不应超过±6。;多层缠绕时,出绳角应在0.5。~2.5。范围内;每层返回角应在0.5。~2.5。范围内。9采取双卷筒串联的双吊点启闭机,吊距偏差为±3ram,当闸门处于门槽内的任意位置时,闸门吊耳轴中心线的水平偏差应满足设计要求,超出设计允许值时,启闭机应提示报警信号或投入纠偏功能。10钢丝绳应有序地逐层缠绕在卷筒上,不应挤叠、跳槽或乱槽。“采用排绳机构的启闭机,应保证其运动协调,折返平顺。12高度指示装置的示值精度应不低于1%,应具有可调节定值极限位置、自动切断主回路及报警功能,仪表的显示应具有纠正指示及调零功能,行程检测元件应具有防潮、抗干扰功能。13荷载控制装置的系统精度应不低于2%,传感器精度应不低于0.5%,当荷载达到110%额定启门力时,应自动切断主回路并报警。仪表的显示应满足启闭机容量的要求。两个以上吊点时,仪表应能分别显示各吊点启门力,传感器及其线路应具有防潮、抗干抗性能。14减速器、开式齿轮副、轴承、液压制动器等转动部位的润滑油应根据使用工况和气温条件,选择合适的润滑油。15电气设备安装应满足GB50171中的有关规定。130
4.1.9液压启闭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产品到达现场应经检查、开箱验收后,方可进行安装。2液压启闭机机架的横向中心线与实际起吊中心线的距离不应超过±2mm;高程偏差不应超过土5ram。双吊点液压启闭机,支承面高差不应超过4-_0.5mm。3机架钢梁与推力支座的组合面不应有0.05mm的通隙,其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1mm,深度不应超过组合面宽度的1/3,累计长度不超过周长的20%,推力支座顶面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1000。4吊装液压缸时,应采取防止变形的措施,根据液压缸直径、长度和重量决定支点和吊点个数,所有支点处应采用垫木支撑。5现场安装管路应进行整体循环油冲洗,冲洗速度宜达到紊流状态,滤网过滤精度应不低于lO,-Lm,冲洗时间应不少于30rain。6调整上下限位及充水接点,高度指示装置显示的数据应能正确表示出闸门所处位置。7现场注入的液压油型号、油量及油位应符合设计要求,液压油过滤精度应不低于20p.m。8活塞上的缓冲套筒与活塞杆之间的间隙以及缓冲套筒的节油孔,均应清洗,使其畅通。9缓冲环应灵活动作,其限位压环螺栓应有防松装置。10检查缸体、活塞杆、吊头连接器等部件上的螺纹,其表面应光滑,不应有裂纹、凹陷和断扣,局部微小的崩扣不应超过两圈,螺纹和螺母的支承面在安装前应涂防锈润滑脂。11安装油封时,油封应压缩至设计尺寸,相邻两圈的油封接头应错开90。以上。12油缸组装后,应按图样规定的压力和稳压时间试压。如无规定,则应按额定压力(启门力或持住力)试压lOmin,活塞沉降量不应大于0.5ram,上、下盖法兰不应漏油,缸壁不应有13]
渗油现象。13活塞杆与闸门吊耳连接时,在活塞与油缸下端盖之间应留有50mm左右的间隙,以保证闸门能严密关闭。14径向柱塞油泵或径向叶片油泵等,根据情况需分解清洗时,柱塞或叶片不应互换。装配后,以手转动泵轴,应灵活而无别劲现象。15电磁操作阀、差动配压阀、逆止阀、启动阀及手动阀等,根据情况需分解清洗时,则在分解、清洗所测出的各阀的行程值应符合样图规定,阀内弹簧不应有断裂,阀体应能自由升降而无别劲现象。装配后,各阀应按图样规定试压,如无规定,则可按1.25倍工作压力试压,其漏油量应符合图样要求。一16油桶和储油箱的渗漏试验以及管道弯制、清洗和安装均应符合DI。5031中的有关规定,管道设置宜减少阻力,管道布局应清晰合理。17应初调高度指示器和主令开关的上下断开接点及充水接点。18试验油过滤精度:柱塞泵应不低于20“m,叶片泵应不低于30/£m。4.1.10台车式启闭机、桥式起重机和门式启闭机等移动式启闭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桥架和门架组装完成后,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梁跨中上拱度F一(0.9~1.4)L/1000,且最大上拱度应控制在跨度中部的L/IO范围内(见图4.1.10一1和图4.1.102)。悬臂端E翘度Fo一(o.9~1.4)L。/350(或Lz)。上拱度与上翘度应在无日照温度影响的情况下测量。2)主梁的水平弯曲,≤L/2000,但最大不应超过20mm(见图4.1.101),此值在离上盖板约100mm的腹板处测量。132
3)主梁上盖板的水平偏斜6≤B/Z00(见图4此值可在未上轨道前于筋板处测量。4)主梁腹板的垂直偏斜6≤H/500(见图4此值应在长筋板处测量。5)桥架对角线差D1一D2l≤5ram(见图4.1.101)。6)主梁主腹板的波浪度,以lm平尺检查,在离上盖板1/3H以内的区域应不大于0.73",其余区域应不大于1.Od(见图4.1.105)。133o■:”D—m1l
图4.1.10—3圈4.1.10—47)支腿在跨度方向的垂直度h。≤H/2000(见图4.1_10—6),其倾斜方向互相对称。如用其他方法能保证启闭机跨度时,此项可不作为考查项目。8)两个支腿,从车轮工作面算起到支腿上法兰平面的高度相对差应不大于8mm。2小车(或移动台车)轨道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34N/∥J,1j,//』七1一上LL—上图4.1.10—61)小车轨距偏差值(觅图4.1.10一1)应不超过-Z-_3ram。2)小车跨度T。、瓦的相对差(见图4.1.10—1)应小
于3ram。3)同一横截面上小车轨道的标高相对差(见图4.1.107)应小于3ram。4)小车轨道中心线与轨道梁腹板中心线的位置偏差(见图4.1.10—8)应小于0.56,d为轨道梁腹板厚度。5)小车轨道在侧向的局部弯曲,在任意2m范围内应不大于imm。6)小车轨道应与主梁上翼缘板紧密贴合,当局部间隙应大于0.5ram,长度应超过200mm时,应加垫板垫实。7)小车轨道接头处的高低差和侧面错位均应小于Illlm,接头间隙应小于2ram。3大车轨道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大车车轮应与轨道面接触,不应有悬空现象。2)钢轨铺设前,应检查钢轨出厂证明和合格证,合格后方可铺设。3)吊装轨道前,应确定轨道的安装基准线、轨道实际中心线与基准偏差,偏差应小于2mm。4)轨距偏差应不超过±5ram。5)轨道在侧向的局部弯曲,在任意2m范围内应不大】35墓址i』
于1mm。6)每条轨道在全行程上最高点与最低点之差应小于2mm。7)同一横截面上轨道的标高相对差,应小于5mm。8)两平行轨道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其错开距离应大于前后车轮的轮距。接头处高低差和侧面错位均应小于1mm,接头间隙应小于2mm。9)在轨道上连接的接地线应进行接地电阻的测试,接地电阻应小于4fl。4走行机构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跨度偏差应不超过4-5ram,跨度的相对差应小于5ram。2)车轮的垂直偏斜量应在车轮架空的情况下测量,垂直偏斜量应小于L/400mm(L为测量长度)。3)车轮的水平偏斜应小于L/1000(L为测量长度),同一轴线上车轮的偏斜方向应相反。4)同一端梁下,车轮的同位差:两个车轮时应小于2ram,两个以上车轮时应小于3ram,在同一平衡梁上车轮的同位差不应大于lmm。4.1.11螺杆式启闭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螺杆式启闭机运到现场后,应检查、开箱验收后,方可进行安装。2机箱清洗后应注入新的润滑油,满足油位要求,其油封和结合面处不应漏油。3检查基础螺栓埋设位置,螺栓伸出部分的长度应符合安装要求。4启闭机平台高程偏差不应超过±5mm,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5/1000。5机座的纵、横向中心线与闸门吊耳的起吊中心线的距离偏差不应超过±lmm。6机座与基础板的局部间隙应不超过0.2ram,非接触面不应大于总接触面的20%。】36
4.1.12固定卷扬式启闭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气设备的试验要求。接电试验前应认真检查全部接线并符合图样规定,整个线路的绝缘电阻应大于0.5Mn才可开始接电试验。试验中各电动机和电气元件温升不应超过各自的允许值。试验应采用该机自身的电气设备,试验中若有触头等元件有烧灼者应予更换。2无负荷试验。启闭机无负荷试验应共上下全行程往返3次,检查并调整下列电气和机械部分:1)电动机运行应平稳,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应不超过±10%,电气设备应无异常发热现象。2)启闭机运行到行程的上下极限位置,主令开关应能发出信号并自动切断电源,使启闭机停止运转。3)所有机械部件运转时,应无冲击声和其他异常声音,钢丝绳在任何部位,均不应与其他部件相摩擦。4)制动闸瓦松闸时应全部打开,闸瓦与制动轮的间隙应符合0.5~1.Omm要求。5)快速闸门启闭机,利用直流电源松闸时,松闸电流值应大于名义最大电流值,松闸持续2min时电磁线圈的温度应不高于100℃。6)所有轴承和齿轮应有良好的润滑,轴承温度不应超过65℃。3荷载试验。启闭机吊具上带闸门的运行试验,宜在设计水头工况下进行,对于动水启、闭的工作闸门启闭机或动水闭静水启的事故闸门启闭机,应在动水工况下闭门2次。快速闸门启闭机,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专题研究,进行全行程的快速关闭试验。负荷试验运转时应检查下列电气和机械部分:1)荷载试验运转时电动机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应不超过±10%,电气设备应无异常发热现象,所有保护装置和信号应准确可靠。2)所有机械部件在运转中不应有冲击声,并应检查开式137
齿轮啮合状态况是否满足要求。3)制动器应无打滑、无焦味和冒烟现象。4)所有机械部件在运转中不应有冲击声,开放式齿轮啮合工况应符合要求。5)制动器应无打滑、无焦味和冒烟现象。6)应记录荷载控制装置显示的闸门在启、闭过程中的启、闭力值,绘出行程一启、闭力关系曲线。7)启闭机快速闭门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快速关闭的最大速度不宜超过5m/min;电动机(或调速器)的最大转速应不超过电动机额定转速的两倍;离心式调速器的摩擦面温度应不超过200℃。4试运行试验结束后,机构各部分不应有破裂、永久变形、连接松动或损坏;电气部分应无异常发热现象等影响性能和安全的质量问题出现。4.1.13液压启闭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油缸试运转前运行区域内的一切障碍物应清除干净,保证闸门及油缸运行不受卡阻。2滤油芯清洗或更换,试运行前液压系统的污染度等级应不低于NAs9级。3环境温度应不低于设计工况的最低温度。4机架采用焊接固定的,应检查焊缝是否达到要求。对采用地脚螺栓固定的,应检查螺母是否松动。5电器回路中的单个元件和设备均应进行调试,并应符合GB1497的有关规定。6油泵第一次启动时,应将油泵溢流阀全部打开,连续空转30min,油泵不应有异常现象。7油泵空转正常后,应将溢流阀逐渐旋紧使管路系统充油,充油时应排除空气,管路充满油后,应调整油泵溢流阀,使油泵在其工作压力的50%、75%和100%的情况下分别连续运转5min,系统应无振动、杂音和升温过高等现象,应检查阀件及138
管路有无漏油现象。8调整油泵溢流阀,使其压力达到工作压力的1.1倍时动作排油,此时也应无剧烈振动和杂音。9启闭闸门,应检验液压缸缓冲装置减速情况和闸门有无卡阻现象,并记录运行水头、闸门全开过程的系统压力值。10应在手动操作实验无误后,方可进行自动操作试验。11快速关闭闸门试验时,应记录闸门提升、快速关闭、持住力、缓冲的时间和当时库水位及系统压力值,其快速关闭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快速关闭闸门试验时,应做好切断油路的应急准备,以防闸门过速。12液压启闭机将闸门提起进行沉降试验,并应满足以下规定:在24h内,闸门因液压缸的内部漏油而产生的沉降量不应大于lOOmm;在24h后,闸门的沉降量超过lOOmm时,应有警示信号提示,闸门的沉降量超过200ram时,液压系统应具备自动复位的功能。72h内自动复位次数应不大于2次。13双吊点液压启闭机,如有自动纠偏功能时,同一台启闭机的两套油缸在行程内任意位置的同步偏差大于设计值时,应自动投入纠偏装置。4.1.14移动式启闭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试运转前应检查以下各项:1)应检查所有机械部件、连接部件、各种保护装置及润滑系统等的安装、注油情况,其结果应符合要求,并清除轨道两侧所有杂物。2)应检查钢丝绳绳端的固定是否牢固,在卷筒、滑轮中缠绕方向是否正确。3)应检查电缆卷简、中心导电装置、滑线、变压器以及各电机的接线是否正确和是否有松动现象存在,并检查接地是否良好。4)对于双电机驱动的起重机构,应检查电动机的转向是否正确和转速是否同步;双吊点的起重机构宜使两侧]39
钢丝绳调至等长。5)应检查走行机构的电动机转向是否正确和转速是否同步。6)用手转动各机构的制动轮,使最后一根轴(如车轮轴、卷筒轴)旋转一周,不应有卡阻现象。2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起升机构和走行机构应分别在行程内往返3次,电动机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应不超过10%,电气设备应无异常发热现象,控制器的触头应无烧灼现象。2)限位开关、保护装置及联锁装置等动作应正确可靠。3)当大、小车行走时,车轮不应有啃轨现象。4)当大、小车行走时,导电装置应平稳,不应有卡阻、跳动及严重冒火花现象。5)所有机械部件运转时,均不应有冲击声和其他异常声音。6)运转过程中,制动闸瓦应全部离开制动轮,不应有任何摩擦。7)所有轴承和齿轮应有良好的润滑,轴承温度不应超过65℃。8)在无其他噪声干扰的情况下,在司机座测量(不开窗)测得的噪声不应大于85dB(A)。9)带有挂脱梁的启闭机应做挂脱闸门的试验。10)双吊点启闭机,应进行闸门吊耳轴中心线的水平偏差检测或双吊点同步的检测。3静荷载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检验启闭机各部件和金属结构的承载能力。2)应测量主梁实际上拱度和悬臂端的实际上翘度。3)应确定主梁和机架承载最危险断面,布置应力测试点。4)工地安装现场应具备满足静载试验所需的配重试块,宜采用专用试块。】40
5)试验过程中可由75%的额定载荷逐步增至125%的额定载荷,应离地面100~200mm,停留时间不应少于10min,测量门架或桥架挠度,然后卸荷,测量门架或桥架的变形。6)静载试验中主梁实测的挠度值应小于L/700,悬臂端实测的挠度值应小于Ln/350。7)静载试验结束后,各部件和金属结构各部分不应有破裂、永久变形、连接松动或损坏等影响性能和安全的质量问题出现。4动荷载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检查机构和制动器的工作性能。2)在设计的额定载荷起升点,由75%的额定载荷逐步增加至1lo%的额定载荷,做重复的起升、下降、停车、起升、下降等动作,应延续达1h。3)启闭机作为起重机使用时应按起重机的运行工况和额定起重量,在起升1.1倍额定载荷后除做起升、下降、停车试验外,还应做大车、小车的行走运行试验。4)动荷载试验过程中检查各机构,应动作灵敏、工作平稳可靠,各限位开关、安全保护联锁装置应动作正确、可靠,各连接处不应松动。4.1.15螺杆式启闭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试运行试验。应在工地现场进行,并完成试验记录和质量检测。试运行试验可结合设备安装调试进行。2电气设备的试验要求。接电试验前应检查全部接线并符合样图规定,线路的绝缘电阻应大于0.5MfI。试验中各电动机和电气元件升温不应超过各自的允许值。试验应采用该机自身的电气设备,元件触头有烧灼者应予更换。3无负荷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启闭机不带闸门的运行试验,应在全行程内往返3次。2)电动机运行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应不超过±10%,电气]4】
设备应无异常发热现象。3)启闭机运行到行程的上下极限位置,行程限位开关应能发出信号并自动切断电源,使启闭机停止运转。4)所有机械部件运转时,应无冲击声和其他异常声音。4荷载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启闭机带闸门的运行试验,宜在设计水头工况下进行,应在动水工况下闭门2次。2)传动零件应运转平稳,无异常声音、发热和漏油现象。3)行程开关动作应灵敏可靠。4)对于装有荷载控制装置、高度指示装置的螺杆启闭机,应对传感器信号发送、接收等进行专门测试,保证动作灵敏,指示正确,安全可靠。5)双吊点启闭机同步升降应无卡阻现象。6)电动机运行应平稳,传动皮带应无打滑现象。4.1.16压力钢管埋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管支墩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钢管在安装过程中不发生位移和变形。2埋管安装中心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16—1的规定。始装节的里程偏差应不超过±5mm。弯管起点的里程偏差应不超过±10mm。始装节管口垂直度偏差应不超过±3mm。表4.1.16一l埋管安装中心的允许偏差单位:mm始装管节口中与蜗壳、伸缩节、蝴蝶闷、球其他部位管节的钢管内径D阀、岔管连接的管节及弯管心的允许偏差管口中心允许偏差起点的管口中心允许偏差D≤20001520005000253钢管安装后,管口圆度偏差(指相互垂直两直径之差的最大值)不应大于5D/1000,应至少测量2对直径。142
4钢管环缝对口错边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16—2的规定。表4.1.16—2钢管环缝对口错边量的允许偏差单位:mm板厚d允许偏差a"_≤3015%d,且不大于360>8>30lO%8d≥60≤65环缝焊接除图样有规定者外,应逐条焊接,不应跳越,不应强行组装。管壁上不应随意焊接『临时支撑或脚踏板等构件,不应在混凝土浇筑后再焊接环缝。6拆除钢管上的工卡具、吊耳、内支撑和其他临时构件时,不应使用锤击,应用碳弧气刨或氧一乙炔火焰在其离管壁3mm以上处切除,不应损伤母材。切除后钢管内壁上残留的痕迹和焊疤应再用砂轮磨平,并认真检查有无微裂纹。7钢管安装后,应与支墩和锚栓焊牢,防止浇筑混凝土时位移。8钢管内、外壁的局部凹坑深度不超过板厚10%且不大于2mm的可用砂轮打磨,平滑过渡,凹坑深度超过2mm的应用碳弧气刨或砂轮将凹坑刨成或修磨成便于焊接的凹槽,再行补焊。9灌浆孔应在制作过程中完成。堵焊灌浆孔前应将孔口周围的积水、水泥浆、铁锈等清除干净,焊后不应有渗水现象。10土建施工和机电安装时,未经允许不应在管壁上焊接任何构件。4.1.17压力钢管明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鞍式支座的顶面弧度,应用规定的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应大于2mm。2滚轮式和摇摆式支座支墩垫板的高程和纵、横向中心的偏差,不应超过土5mm,与钢管设计轴线的平行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如图样对垫板高程偏差另有规定,则应按图样规定】43
执行。3滚轮式和摇摆式支座安装完后,应能灵活动作,无任何卡阻现象。各接触面应接触良好,局部问隙不应大于0.5ram。4明管安装中心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16l的规定,相邻管节的纵缝距离应大于板厚的5倍且不小于100mm。明管安装后管口圆度偏差不应大于5D/1000,环缝对口错边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162的规定。5环缝的焊接和内支撑、工卡具、吊耳等的清除检查,以及钢管内、外壁表面凹坑的处理、补焊,应遵守埋管安装中的有关规定。4.1.18压力钢管焊接应遵照SL432有关压力钢管焊接的规定4.1.19压力钢管的水压试验应遵守下列规定:1试验压力值应按图样或设计文件规定执行。2明管或岔管试验时,应缓缓升压至工作压力,保持10min,对钢管进行检查,情况正常,继续升至试验压力,保持5min,再下降至工作压力,保持30min,并用0.5~lkg小锤在焊缝两侧各15~20mm处轻轻敲击,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无渗水和其他异常情况。3试压时水温应在5℃以上。,it.1.20新型结构的岔管、高水头岔管和用高强钢或首次使用新钢种制造的岔管应做水压试验。一般岔管是否做水压试验,应按设计规定执行。4.1.21明管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明管宜做水压试验,可做整体或分段水压试验。分段试验时,分段长度和试验压力应由设计提供。2明管安装后,做整体或分段水压试验确有困难,当采用的钢板性能优良、低温韧性高,施工时能严格按评定的焊接工艺施焊,纵、环缝按100%无损探伤,需焊后热处理的焊缝已进行了热处理,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则可不做水压试验。144
4.2水轮发电机组安装4.2.1水轮发电机组安装要求适用于以下范围:1本节适用于下列条件的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及验收:1)单机容量为15Mw以下。2)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名义直径1.5m以下。3)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名义直径2.0m以下。4)轴流式、斜流式、贯流式水轮机,转轮名义直径3.0m以下。5)当水轮发电机组不小于上述条件之一者,按GB/T8564的规定执行。2水轮发电机组及其主要附属设备,设备制造厂由整装部件(如蜗壳、轴承、水轮发电机、调速设备、主阀等)运往工地的,其设备应按本标准要求安装及验收。3水轮发电机组及主要附属设备在电站组合安装时,应根据制造厂已审批的安装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及本标准进行。凡本标准和制造厂技术文件均未涉及者,应由建设单位会同制造厂及有关单位拟定补充规定,并报主管部门备案。4.2.2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包括本标准)和订货合同规定,应有出厂检验记录和合格证件,设备到达接收地点后,应在与制造厂商定的期限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开箱、清点、检查设备供货清单及随机装箱单,并按JB/T8660执行。2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所用的全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主要部位的主要材料,应有检验或出厂合格证明书。3水电站机组安装应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规定,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安全和环境保护细则。4安装场地应能防风、防雨、防尘、防火,具有足够的照明和符合要求的施工安全防护设施。安装场地的温度宜不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宜不高于85%;对温度、湿度和其他特殊条】45
件有要求的设备、部件的安装应按设计规定执行。5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全面清扫、检查。对重要部件的主要尺寸及配合公差应进行校核,具有制造厂保证的整装到货设备可不分解。6设备基础垫板的埋设,其高程偏差不宜超过一5~Omm,中心和分布位置偏差不宜大于lOmm,水平偏差不宜大于lmm/m。7埋设部件安装后应加固牢靠。基础螺栓、千斤顶、拉紧器、楔子板、基础板等均应点焊固定。埋设部件与混凝土结合面,应无油污和严重锈蚀。8调整用的楔子板应成对使用,搭接长度应在z/3以上。对承受重要部件的楔子板,安装后应用0.05ram塞尺检查接触情况,每侧接触长度应大于70%。9设备安装应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0%后进行。基础板二期混凝土应浇筑密实,宜使用微膨胀水泥。10设备组合面应光洁无毛刺。合缝间隙用0.05ram塞尺检查,不应通过;允许有局部间隙,用0.1mm塞尺检查,深度不应超过组合面宽度的1/3,总长不应超过周长的20%;组合螺栓及销钉周围不应有间隙;组合缝处的安装面错牙不宜超过0.10mm。11部件的装配应注意配合记号。多台机组在安装时,每台机组应用标有同一系列号码的部件进行装配。同类部件或测点在安装记录里的顺序编号,对固定部件,应从+y开始,顺时针编号(从发电机端视,下同);对转动部件,应从对应于转子磁极两引线中间的位置开始,除轴上盘车测点为逆时针编号外,其余均为顺时针编号;应注意制造厂的编号规定是否与上述一致,与上述规定不一致的制造厂标号应注明。12细牙连接螺栓安装时应涂润滑剂;连接螺栓应分次均匀紧固;有预紧力要求的连接螺栓,其预应力偏差应不超过规定值的±10%;采用热态拧紧的螺栓,紧固后应在室温下抽查20%左右螺栓的预紧度;各部件安装定位后,应按设计要求钻铰销钉孔并装配销钉;螺栓、螺母、销钉均应按设计要求锁锭或点焊146
牢固。13机组安装用的x、y基准线标点及高程点,测量误差不应超过士lmm。中心测量所使用的钢丝线直径宜为0.3~0.4mm,其拉应力应不小于1200MPa。14现场制造的承压设备及连接件进行强度耐压试验时,试验压力应为1.5倍额定工作压力,但最低压力不应小于0.4MPa,保持lOmin,无渗漏及裂纹等异常现象;设备及其连接件进行严密性耐压试验时,试验压力应为1.25倍额定工作压力,保持30min,无渗漏现象;冷却器应按设计要求的试验压力进行耐压试验,设计无规定时,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2倍,但不应小于0.40MPa,保持30rain,无渗漏现象。15设备容器进行煤油渗漏试验时,至少保持4h,应无渗漏现象,试验后不宜再拆卸;阀门进行煤油渗漏试验时,至少保持5min,应无渗漏现象。16单根键应与键槽配合检查,其公差应符合设计要求;成对键配合后,平行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7轴承安装后,在转动部件上进行电焊时,应把电焊机地线直接连接到要焊的零件上,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保证电焊飞溅物不掉人轴承。18水轮发电机组的部件组装和总装配时以及安装后都应保持清洁,机组安装后应对机组内、外部仔细清扫和检查,不应有任何杂物和不清洁之处。19水轮发电机组各部件,均应按要求涂漆防护。4.2.3立式反击式水轮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埋人部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尾水管里衬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3—1的要求。2)转轮室、基础环、座环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3—2的要求。3)蜗壳的安装与焊接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按GB/T8564的要求执行。】47
表4.2.3—1尾水管里衬安装允许偏差单位:mnl序号项目允许偏差说明D为管口直径设计值,应至少l管口直径士00015D等分测8点相邻管口内壁周长差0001LL为管口周长测量管口上x、y标记与机组3上管口中心及方位x,y基准线间距离上管口高程0~J一8下管口中心吊线锤测量表4.2.3—2转轮室、基础环、座环安装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说明测最埋件上x、y标记与机组x、中心及方位2mmy基准线间距离高程径向测005mm/m,3水平最高点与最低点高程差最大值不应超过0.6一各半径与平均半径之轴流式测量t:、巾、下3个断面;转轮室圆度差.不应超过设计平均斜流式测量J一止口和下口,应至少间隙的-4-10%测8等分点基础环、应至少等分8点测,混流式机组51.0mm应以下部固定止漏环中心为准i轴座环圆度流式机组庇以转轮室中心为准4)埋设件与混凝土过流表面应平滑过渡。5)机坑里衬、接力器基础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33的要求。表4.2.33机坑里衬、接力器基础安装允许偏差l序号【项目允许偏差I说明JI.测量里衬法兰与座环f:部法II1机坑里衬中心。mm兰镗口I训距离,等分8点测l2|机坑里衬上u直径5ram等分8点测148
表4.2.3—3(续序号项日允许偏差说明机坑里衬上口高程±3mm等分8点测机坑里衬上口水平6等分8点测5接力器基础法兰垂直度接力器基础中心及高程±lOmm从座环E法兰面测量接力器基础与机组坐标7基准线平行度接力器基础至机组基准线距离±3mm与设计值的偏差2转轮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1)转轮应无裂缝,必要时用超声波检查。叶型应符合设计要求。2)主轴与转轮连接后,应无间隙。转轮各部位的同轴度和圆度,以主轴为中心进行检查,各半径与平均半径之差应符合表4.2.3—4的要求。表4.2.34转轮各部位的同轴度及圆度允许偏差工作水头部位允许偏差说明止漏环士10蹦设计间隙值浆叶外缘±10%设计间隙值<200m引水板止鞴圈±15%设计问隙值兼作检修密封的祛兰保护罩士15%设计间隙值|.冠外缘、下冠外缘±5%设计间隙值对应固定部位≥200m为顶盖及底环止漏环±010mm3导水机构及接力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导水机构预装前,复测座环上平面高程、水平、镗口圆度,应符合表4.2.3—2的要求。2)导水机构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3—5的要求。3)导水机构装配后,动作应平稳灵活。149
表4.2.3—5导水机构安装允许偏差单位:mm序号项目允许偏差说明应符合422条各组合缝间隙第10款的要求应符合4.2.3条2各止漏环圆度丑同轴度第2款的要求下锥体法兰止口与转轮室3同轴度导叶端面总间隙不超过设计间隙间隙总长度,不应超导叶高度≤600>600且≤1200过导叶高度的25%导nf局部立面间隙无密封条导叶010带密封条导叶密封条装入后,(不装)应无间隙4)接力器应进行分解、清洗、检查各配合间隙和行程应符合设计要求。活塞移动平稳灵活。组装后按4.2.2条第14款的规定进行严密性耐压试验。接力器安装的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0mm/m,压紧行程应符合制造厂设计要求,制造厂无要求时,应为3~6mm。5)调速轴垂直误差不应大于lmm/m。上、下轴颈与轴套和配合间隙符合设计要求。调速轴应转动灵活。4转动部件就位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轴和转轮吊装的放置高程,宜较设计高程略低,其主轴顶面与吊装后的发电机轴下法兰止口底面,应有2~6mm的间隙。对于推力头装在水轮机轴上的机组,则应较设计高程略高,使推力头套装后与镜板背面有2~5mm的间隙。主轴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05mm/m。当水轮机或发电机按实物找正安装时,应调整转轮中心和主轴垂直,使其止漏环间隙应符合表4.2.36的要求,其主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02mm/m。150
表4.2.3—6转轮安装高程及间隙允许偏差单位:mm序号项目允许偏差说明混流式土1.5测固定与转动止漏环高高低错牙1程轴流式0~+2.0测底环至转轮顶面距离斜流式0~+08测叶片与转轮室间隙工作水头各问脒与实际平均间隙桨叶与转轮室间隙,在之差不应超过平均间隙值全关位置测进水,出水和<(200m的士z0%中问3处各间隙与实际平均间隙整间之差不应超过设计问隙值2隙的±lO%工作水头≥200m各间隙与实际平均间隙bl62之差不应超过设计平均间隙值的±10%2)转轮安装的最终高程,各止漏环间隙或桨叶与转轮室间隙的允许偏差,当制造厂无规定时应符合表4.2.3—6的要求。3)机组联轴后两法兰组合缝应无问隙,用0.03mm塞尺检查,不应塞人。5水导及主轴密封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轴瓦应符合下列要求:——橡胶轴瓦表面应平整,无裂纹及脱壳等缺陷。巴氏合金轴瓦应无密集气孔、裂纹、硬点及脱壳等缺陷,瓦面粗糙度应小于0.8“m。——橡胶瓦和筒式瓦应与轴试装,总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每端最大与最小总间隙之差及同一方位的上下端总间隙之差,均不应大于实测平均总间隙的10%。一一筒式瓦符合上述两点要求时,应不再进行研刮。】5】
152分块轴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是否研刮。轴瓦研刮后,瓦面接触应均匀,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应至少有一个接触点;每块瓦的局部不接触面积每处不应大于5%,其总和不应超过轴瓦总面积的15%。——轴瓦的抗重垫块与轴瓦背面垫块座,抗重螺母与螺母支座之间应接触严密。2)轴瓦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轴瓦安装应在机组轴线及推力瓦受力调整合格、水轮机止漏环间隙及发电机空气间隙符合要求的条件下进行。——轴瓦安装时,宜根据主轴中心位置并考虑盘车的摆度方位和大小进行问隙调整,安装总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但对只有两部导轴承的机组,可不考虑摆度而调问隙。——分块式导轴瓦间隙允许偏差不应超过土0.02ram。筒式导轴瓦间隙允许偏差,应在分配问隙值的士20%以内,瓦面应保持垂直。3)轴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稀油轴承油箱,不应漏油,宜按4.2.2条第15款的规定做煤油渗透试验。——轴承冷却器应按4.2.2条第14款的规定做耐压试验。——油质应合格,油位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宜超过±10mm。4)主轴检修密封应符合下列要求:——空气围带在装配前,应通0.05MPa的压缩空气,在水中做漏气试验,应无漏气现象。——安装后,径向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应超过设计问隙值的±20%。5)主轴工作密封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工作密封安装的轴向、径向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不应超过实际平均间隙值的±20%。——密封件应能上下自由移动,与转环密封面接触良好;供排水管路应畅通。6附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真空破坏阀和补气阀应做动作试验和渗漏试验,其起始动作压力和最大开度值应符合设计要求。2)蜗壳及尾水管排水闸阀或盘形阀的阀座安装,其水平偏差不应大于o.2mm/m。盘形阀安装后,检查密封面应无间隙,阀组动作应灵活。4.2.4卧式水轮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安装前应检查一期混凝土基础预留孔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蜗壳垂直度偏差应不超过o.06mm/m,0.5mm/m。高程、尺寸偏斜应小于2)水轮机主轴水平度允许偏差应不超过0.02mm/m。转轮端面跳动量应不超过0.05mm/m。3)转轮与转轮室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不超过设计间隙10%。4)导水机构全关闭后,导叶密封面局部间隙应不超过0.08ram。s)导叶密封与前后盖板之间的端面间隙应不超过0.25mm。3轴瓦检查与研刮,应符合4.2.9条的规定。4轴瓦与轴承外壳的配合,应符合4.2.9条的规定。5轴瓦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密封良好,回油畅通。4.2.5轴伸贯流水轮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需在现场预装的部件,在翻转90。吊装时应防止变形和倾覆。埋设部件在安装调整后应加固牢靠。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并控制上升速度以防止部件变形。153
2有配合关系的部件在吊装前应进行预装或配合尺寸检查超过允许的偏差应在安装前修正。3尾水管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5—1的要求。表4.2.5—1尾水管安装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说明有基础环的结构,指基础环1管口法兰最大与最小直径差30ram上法兰测管口水平标记的高程和垂2中心及高程±】.5mm直标记的左右偏差(1)若先装座环,应以座环3管口法兰至转轮中心线距离士2Omm法兰匝位置为基准}(2)测上、下、左、右4点法兰面垂直度o4mm/m5相邻两节管口内壁崩长≤10ram各大节同心度o.002DD为管内径设计值4座环(管形壳)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52的要求。表4.2.5—2座环(管形壳j安装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说明(1)匕、下游法兰水平标记的高程;中心及方位±20mm(2)测部件上x、y标记与相应基准线之距离(1)若先装尾水管或基础环,2法兰至转轮中心线距离士2.0ram应以其法兰为基准;(2)测上、下、左、右4点前锥体法兰垂直度0.8mm/m法兰圆度1.0mm内管形壳组合面高程士08ITlm流道盖板基础框架中心至6±2mm机组中心距7接力器基础至基准线距离士3mm154
5轴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5—3的要求。表4.2.5—3轴承安装允许偏差单位:mm序号项目允许偏差说明1镜板与主轴垂直度005局部间隙不超过005,分瓣推力盘组合缝按机组旋转方向检查错牙不超过002轴瓦与轴承座配合承力面>60%接触面积轴瓦与轴颈端面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轴瓦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6下轴瓦与轴颈接触角≤60。7下轴瓦与轴颈接触点1~3点/cm2应符合422条第10轴承体各组合缝间隙款的规定轴承体对地绝缘≥1Mn6导水机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内配水环(也称底环)与主轴距离应考虑主轴承受转轮重量后引起的变化,上部宜较下部小,两侧相等。2)导叶端部间隙调整,在关闭位置时测量,内外端间隙分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导叶每端两边间隙宜相等,转动灵活。3)导叶立面间隙允许局部最大不应超过0.25mm,其总长度不应超过导叶高度的25%。7主轴和转轮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轴及转轮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5—4的要求。2)主轴水平度不应大于0.04mm/m。表4.2.54主轴及转轮安装允许偏差l序号项目允许偏差说明l1转轮与主轴法兰组合缝无问隙~lz转轮与转轮室间隙士20%实际平均间隙l3主轴密封间隙应符合423条的规定一1155
4.2.6冲击式水轮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引水管路的进口中心线与机组坐标线的距离偏差不应大于±O.2%。2机壳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分瓣组合的机壳应符合4.2.2条第10款的规定。对于没有密封或不加垫的组合面应涂密封胶。2)机壳安装时,与机组x、y基准线偏差不应大于Imm,高程偏差不应超过±2mm,机壳上法兰面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04mm/m。对于立式机组,焊接在机壳上的各喷嘴法兰,高程应一致,其偏差不应大于1.Omm;各法兰垂直度不应大于0.30mm/m,与机组坐标基准线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3轴承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1)立式水轮机轴承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检查轴承法兰的高程和水平,其高程偏差不应大于2ram,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04mm/m。——水导轴承与其支架应进行预装配,轴承支架的中心与机组中心偏差不应大于0.40mm。——预装定位后,应与机壳钻铰定位孔并装配定位销。一一机组轴线检查合格后安装水导轴承,并按4.2.2条第15款和第14款的规定进行渗漏、耐压等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2)卧式水轮机轴承装配应符合4.2.9条的规定。4水轮机轴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轮机轴在安装前,应检查组合法兰的平面度和光洁度。2)对于立式机组,水轮机轴的上法兰面安装应较设计高程低20~25mm,对于水轮机轴直接与发电机转子相连接的结构,应找正发电机转子法兰与水轮机轴法兰的同轴度、平行度,发电机转子法兰相对于喷嘴轴线的高程。156
3)主轴水平或垂直偏差不应大于0.02mm/m。4)在水导轴承安装前,应进行机组轴线的检查,机组轴线应符合设计要求。5喷嘴及其接力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喷嘴、接力器在安装前应按制造厂要求做严密性耐压试验。2)喷嘴和接力器组装后,在16%额定工作压力的作用下,喷针及接力器的动作应灵活。在接力器关闭腔通人额定压力油,喷针头与喷针口间应无间隙。3)喷嘴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喷嘴中心线应与转轮节圆相切,径向偏差不应大于±2%dt(d。为转轮节圆直径),与水斗分水刃的轴向偏差不应大于±0.5%W(w为水斗内侧的最大宽度)。——折向器中心与喷嘴中心偏差,不宜大于4mm。——缓冲弹簧压缩长度对设计值的偏差,不应超过J-1mm。——各喷嘴的喷针行程的同步偏差,不应大于设计行程的2%。——反向制动喷嘴中心线的轴向和径向偏差不应大于士5mm。6转轮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转轮水斗分水刃旋转平面应通过机壳上装喷管的法兰中心,其偏差不应大于±0.5%W。2)转轮端面跳动量不应大于0.05mm/m。3)转轮与挡水板问隙应符合设计要求。7主轴密封应符合4.2.3条的规定。8控制机构的安装与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1)控制机构各元件的中心偏差,不应大于2ram,高程偏差不应超过±1.5ram,水平或垂直偏差不应大于】57
0.10mm/m,安装后动作应灵活。2)折向器开口应大于该行程时射流半径3ram,但不应超过6mm。各折向器动作应同步,其偏差不应超过设计值的2%。4.2.7调速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I油压装置(调速器油箱)、压力罐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7—1的要求。衰4.2.7—1回油箱f调速器油箱)、压力罐安装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说明测量设备上标记与机组1中心≤5.0ramx、y基准的距离2高程测量回油箱(调速器油箱)水平度≤10mm/m四角高程压油罐垂直度≤10mm/mx、y方向挂线测量应符合42.2条渗捕试验第15款的规定应符合4.2.2条6压力罐严密性耐压试验第14款的规定2油泵、电动机弹性联轴节安装找正,其偏心和倾斜值不应大于0.08mm。油泵轴向电动机侧轴向窜动量为零的情况下,联轴节间应有1~3mm间隙。全部柱销装入后,联轴节应能有稍许相对转动。油泵腔体内应注入合格的汽轮机油。3调速系统所用透平油的牌号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规定,各项指标应符合GB11120的规定,使用油温范围为10~50"C。4油泵电动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I)电动机的检查、试验,应符合GB50150的有关要求。2)油泵空载运行lh,无异常现象后分别在25%、50%、75%、i00%的额定压力下各连续运行15rain,应无异常现象。158
3)运行时,油温不应超过50℃,轴承温度不应超过60℃,外壳双向振幅不应超过0.05mm,并无异常噪声。4)在额定压力下,测量油泵输油量不应小于设计值。5油压装置各部件的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1)安全阀、油泵压力信号器的调整,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表4.2.7—2的要求,压力信号器的动作偏差不得超过整定值的士1%,其返回值不应超过设计要求。表4.2.7—2安全阀、油泵压力信号器的整定值单位:MPa整定值安全阀工作油泵备用油泵额定油压开始排全部开全部关启动复归启动复归油压力放压力闭压力压力2.50≥2.55≤2.90≥2302.20~2.302.502.05~2152.504.00≥408≤4.64≥3.80370~380400355~3.654006.30≥6.43≤730≥6106.00~6106.30585~5.956302)安全阀动作时,应无剧烈振动和噪声。3)事故低油压的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动作偏差不应超过整定值的±2%。4)连续运转的油泵,其溢流阀的动作压力,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表4.2.72中工作油泵整定值的要求。5)压力油罐的自动补气装置和回油箱的油位发信装置动作,应准确可靠。6)压力油泵及漏油泵的起动和停止动作应正确可靠,不应有反转现象。6压力油罐在工作压力下,油位处于正常位置时,关闭各连通阀门,保持8h,油压下降值不应大于额定工作压力的4.0%。7调速器机械柜、电气柜、事故配压阀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7—3的规定。】59
表4.2.7—3调速器机械柜、电气柜、事故配压阀安装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说明1中心5.Omm测量设备上标记与机组x、y基准线距离2高程±5.0Inrl_I电液型测量电液转换装置底窿;机械液压机械柜水平度0.15mm/m型测量飞摆电动机底板(上隔板)事故配压阀垂直4015tara/m测量事故配压阀基础板度或水平度电气柜垂直度10mm/mx、y方向挂线测量注:组台式调速器的安装以调速轴传动机构支架为基准,其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8凡需进行分解的调速器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液调速器需要解体的机械液压件,其元部件的清洗、组装、调整应符合制造厂图纸要求。2)机械调速器部件的清洗、组装、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飞摆电动机和离心飞摆连接应同心,转动应灵活。菱形离心飞摆弹簧底座相对于钢带上端支座的摆度,其径向和轴向均不应大于0.04ram。——缓冲器活塞上下动作时,回复到中间位置最后lmm所需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上下两回复时间之差,应不大于时间整定值的10%。——当永态转差系数(残留不均衡度)指示为零时,回复机构动作全行程,转差机构的行程应为零,其最大偏差不应大于0.05。3)调速柜内各指示器及杠杆,应按图纸尺寸进行调整,各机构位置误差应不大于lmm。4)导叶和转轮接力器处于中间位置时(相当于50%开度),回复机构各拐臂和连杆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垂直或水平偏差不应大于lmm/m;回复机构的连接应牢固并按设计要求做负载试验。160
9调速系统充油调整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入振荡电流,检查电液转换装置的振荡值应符合设计要求。2)检查电液转换装置的零偏和压力零漂。其零偏应不大于其输出量(电流、电压)额定值的5%;在工作油压力范围内,其压力零漂应不应引起接力器明显的移动。3)录制输入频率与电一液或电一机转换装置输出位移关系的静特性曲线,其死区和放大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4)测定反馈传感器输出电压(电流)与接力器行程关系曲线,在接力器全行程范围内应为线性,其特性应符合设计要求。5)调速系统第一次充油应缓慢进行,充油压力应不超过额定压力的50%;接力器全行程动作数次,应无异常现象。调速器应进行手动、自动及各种控制方式的切换试验,其动作应正常,接力器应无明显摆动。油管路及承压元件应按4.2.2条第15款的规定做严密性试验。6)手动操作导叶接力器开度限制,检查机械柜上指示器的指示值,应与导叶接力器和轮叶接力器的行程一致。其偏差前者不应大于活塞全行程的l%,后者不应大于0.5。。7)导叶、轮叶的紧急关闭、开启时间及导叶分段关闭行程、时间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超过设计值的±5%,最终应满足调节保证计算的要求。关闭与开启时间,宜取开度25%~75%之间所需时间的2倍。8)事故配压阀关闭导叶的时间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超过设计值的±5%,但最终应满足调节保证计算的要求。9)检查回复机构死行程,其值应不大于接力器全行程的0.2%。IQ)从开、关两个方向,测绘导叶接力器行程与导叶开度】6】
的关系曲线。每点应测4~8个导叶开度,取其平均值;在导叶全开时,应测量全部导叶的开度值,其偏差不宜超过设计值的±2%。11)从开、关两个方向,测绘在不同水头协联关系下的导叶接力器行程与轮叶接力器行程的关系曲线及开关规律,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轮叶随动系统的不准确度,应小于全行程的1.5%。12)随动系统实用开环增益整定:接力器开启、关闭时问应已调整,符合设计要求。置放大系数和杠杆比应为设计最大值,向随动系统输人相当于接力器全行程10%的阶跃信号,观察接力器运动情况;能使随动系统保持稳定且不超调的最大的放大系数和杠杆比,应为其实用开环增益。13)录制永态转差系数b。一6%时凋速系统的静态特性曲线,其静态特性曲线应近似为直线,转速死区应不大于0.04%;转桨式水轮机调速系统,其轮叶随动系统的不准确度应不大于1.5%。14)在蜗壳无水时,应记录事故低油压关机压力罐的压力和油位下降值。15)在蜗壳无水时,测量导叶和轮叶操作机构的最低操作油压,不宜大于额定油压的16%。10调速器电气部分的检查与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查电气部分各系统回路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其绝缘电阻测定和耐电压试验,应按GB50150中的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2)电气部分稳压电源装置的输出电压,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输出电压变化,不宜超过设计值的±1%。3)检查电气部分各单元回路的特性及其可调参数:永态转差系数b,、转差率e,、比例增益K。、积分增益K,、微分增益Ka(或暂态转差系数b+、缓冲时问常数Td、162
加速时间常数L)等调节范围,均应符合设计要求。4)检测开度给定、频率给定、功率给定的调整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5)录制测速装置输入信号量与输出量(电流、电压)的关系曲线,在额定转速±10%的范围内,静态特性曲线应近似为直线,其转速死区应符合设计规定值;在额定转速±2%的范围内,其放大系数的实测值偏差不应超过设计值的±5%。11调速系统模拟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模拟调速系统的各种故障,保护装置应可靠动作,报警信号正确。2)以手动、自动方式进行机组的开机、停机和紧急停机模拟试验,调速系统的动作应正常,报警信号应正确。4.2.8立式水轮发电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轴瓦研刮应遵守下列规定:1)推力轴瓦应无裂纹、夹渣及密集气孔等缺陷。轴瓦的瓦面材料与金属底坯的局部脱壳面积总和不应超过瓦面的5%,必要时可用超声波检查;镜板工作面应无伤痕和锈蚀,粗糙度和硬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应按图纸检查两平面的平行度和工作面的平面度。2)制造厂要求在工地研刮的推力瓦,研刮后应符合下列要求:——瓦面每平方厘米内应有1~3个接触点。——瓦面局部不接触面积,每处不应大于轴瓦面积的2%,其总和不应超过轴瓦面积的5%。——进油边应按制造厂要求刮削。——无托盘的支柱螺钉式推力轴承的轴瓦,应达到本条上述要求后,再将瓦面中部刮低,可在支柱螺钉周围以瓦长的2/3为直径的圆形部位,先破除接触点(轻微接触点可保留)、排刀花一遍,然后】63
再缩小范围,在支柱螺钉周围以瓦长的1/3为直径的圆形部位,与原刮低刀花成90。方向再排刀花一遍。——机组盘车后,应抽出推力瓦检查其接触情况,如发生磨平及连点现象,应加以修刮。3)导轴瓦的研制应符合4.2.3条的规定。2定子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81的要求。表4.2.8一l定子安装允许偏差单位:mm序号项目允许偏差定子机座组合缝问隙局部应小超过o10,螺梓周围应不超过o05加垫后尢问隙,线槽底部径向错牙应不超过2定于铁芯台缝问隙o30。槽宽血符合设计要求机架与基础板组合缝应符合422条第10款的规定定子嘲度(各半径与平±4%设计空气问隙均半径之差)定于铁芯中心高程oh上o4%铁芯有效长度值.f=L应不超过6o3定子绕组对地和绕组间绝缘电阻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定子绕组的每相绝缘电阻值,在换算至100。C时,不应低于式(4.2.8—1)计算的数值R(MFD:TR一——三旦。(4.2.81)1000+裔式中uw——水轮发电机额定线电压,V;s一——水轮发电机额定容量,kVA。对于干燥清洁的水轮发电机,在室温t(℃)的定子绕组绝缘电阻R。(Mrl),按式(4.2.8—2)修正:R+一R×1.6‘⋯2’710(4.2.82)式中R——对温度为100。C的绕组热态绝缘电阻计算值,Mfl。2)在40℃以下时,环氧粉云母绝缘的绝缘电阻吸收比R。。/R,。≥1.6或极化指数R,。~儿m。≥2.0。]64
4转子装配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转子圆度,各半径与平均半径之差不应大于设计空气间隙的士4%。转子吊人机坑前,应按4.2.13的规定检查试验项目,进行逐项试验。5上下机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8—2的要求。表4.2.82上下机架安装允许偏差单位:ll,lvl[序号项目允许偏差说明1备组合缝间隙应符合422条第10款的规定挡风板、消火水管与定子线圈及2o~+20%设计值转子风扇距离机架中心机槊水平≤0lOmm/m机架高程±1.5机架与基础板组合缝应符合422条第10款的规定6制动器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8—3的要求。表4.2.8—3制动器安装允许偏差单位:mm序号项目允许偏差说明制动器严密性耐压试验持续30min压力降不超过3%制动器顶面高程±1.03制动器与转子制动环板间隙±20%设计间隙制动器径向位置±30制动系统管路严密性耐压试验无渗橱7转子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8—4的要求。表4.2.84转子安装允许偏差单位:mm序号项目允许偏差说明镜板水平度≤002ram/m推力头卡环轴向间隙<002卡环受力后检查空气间隙士8“平均间隙165
8检查调整机组轴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用盘车方法检查调整轴线。盘车前,机组转动部分应处于中心位置,大轴应处于自由状态并垂直。2)推力轴承刚性盘车,各轴瓦受力应初调整均匀,镜板水平度偏差应在o.02mm/m以内,并调整靠近推力头的导轴瓦单侧间隙,应为0.03~0.05ram,同时其他径向导轴承不应与主轴接触。轴线调整完毕后,机组轴线的允许摆度值不应超过表4.2.8—5的要求。表4.2.8—5机组轴线的允许摆度值(双振幅轴转速"(r/min)轴名测量单位摆度类别150≤月300≤n500≤"n<150H≥750<300<500<750发电上、下轴承相对摆度0020.02O02机轴处轴颈及法兰(mm/m)水轮导轴承处轴颈相对摆度0050.050030.02机轴(ram/m)发电集电环绝对摆度0.30O10机轴(ram)注1:绝对摆度:指在测量部位测出的实际摆度值。注2:相对摆度:绝对摆度(ram)与测量部位至镜板距离(m)之比值。注3:以上均指机组盘车摆度,并非运行摆度。3)在任何情况下,水轮机导轴承处的绝对摆度允许值不应超过表4.2.8~6的规定。表4.2.86水轮机导轴承处的绝对摆度允许值(双振幅轴转速(r/rain)n≤250n≥soo,Il绝对摆度允许值(ram)025一。I9轴线摆度调整合格后,应复查镜板水平度、推力瓦受力定转子圆度及空气问隙等应符合要求。166
10推力油槽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推力油槽应按4.2.2条第15款的规定进行煤油渗漏试验。2)油槽冷却器应按4.2.2条第14款的规定进行耐压试验。3)油槽内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的轴向间隙,应满足顶转子的要求,其径向间隙应符合设计规定,沟槽式密封毛毡装入槽内应有1mm左右的压缩量,密封毛毡与转轴不应紧密接触。4)挡油圈外圆应与机组同心,中心偏差不大于1.0mm,并应满足挡油圈外圆与轴颈内圆的径向距离与平均距离的偏差不大于±10%。5)油槽油面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宜大于±5mm。润滑油牌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注油前检查油质,应符合GB11120中的规定。6)悬吊式机组推力轴承各部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表4.2.87的规定。表4.2.87悬吊式机组推力轴承各部绝缘电阻限值绝缘电阻序号推力轴承部件测量仪器说明(Mn)(v)推力轴承底座1在底座及支架安装后测量及支架轴承总装完毕.顶起转子.注2推力轴承总体1500入润滑油前,温度为10~30℃注人润滑油前,测每个温度计3埋人式温度计50250芯线对推力轴瓦的绝缘电阻1l导轴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机组轴线及推力瓦受力应调整合格。2)水轮机止漏环间隙和发电机空气间隙应合格。167
3)有绝缘要求的分块式导轴瓦在最终安装时,绝缘电阻应在50Mn以上。4)轴瓦安装应根据主轴中心位置并考虑盘车的摆度方向和大小进行间隙调整,安装总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5)分块式导轴瓦间隙允许偏差不应大于±0.02mm,但相邻两块瓦的间隙与要求值的偏差不应大于0.02ram。间隙调整后,应可靠锁定。12发电机测温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测温装置的总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O,,有绝缘要求的轴承,在每个温度计安装后,对轴瓦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表4.2.8—7的要求。2)定子线圈测温装置的端子板,如有放电间隙,间隙应为0.3~0.5mm。3)轴承油槽封闭前,测温装置应进行检查,各电阻温度计电阻相互差应不大于1.5%,对地绝缘良好。信号温度计指示应接近当时轴瓦温度。测温引线应固定牢靠。4)温度计及测温开关标号应与瓦号、冷却器号、线圈槽号一致。13励磁系统及装置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励磁系统及装置的安装应符合GB10585或GB/T7409.3的规定,并应在室内建筑施工全部完工,室内湿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2)对励磁系统盘、柜的接插式抽屉的接插触头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查。3)灭磁开关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对开关的传动机构分、合闸线圈及锁扣机构分别进行检查,并做动作试验,动作的可靠性和动作时间应符合产品标准。——检查灭弧触头和主触头动作顺序应正确,常闭触168
头动作应超前于常开触头,常闭触头断开后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用DM型灭磁开关时,应检查灭弧栅栅片数量、配置、形状、安装位置、分流电阻的连接及其电阻值、灭弧触头的开距等,均应符合产品及订货要求。4)励磁系统电缆的敷设与配线应符合下列要求:励磁变与功率柜间连接的动力电缆其三相电缆长度应相等。电缆敷设及盘内配线应符合GB50168和GB50171的要求。4.2.9卧式水轮发电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轴瓦研刮应符合下列要求:1)轴瓦和镜板应按4.2.8条的规定进行检查。制造厂要求在1-地研刮的轴瓦,应分初刮和精刮两次进行。初刮应在转子穿入定子前进行,精刮应在转子中心找正后进行。2)座式轴承轴瓦研刮应符合下列要求:——轴瓦与轴颈的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两侧的间隙应为顶部间隙的一半,两侧问隙差不应超过问隙值的10%。——轴瓦下部与轴颈的接触角应符合设计要求,但不应超过60。,沿轴瓦长度应全部均匀接触,在接触范围内每平方厘米应有143个接触点。——采用压力油循环润滑系统的轴承,油沟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合缝处纵向油沟两端的封头长度不应小于15mm。3)推力瓦研刮应符合下列要求:⋯推力瓦与推力盘的接触面积应达到75%,每平方厘米应有1~3个接触点。169
——无调节结构的推力瓦,其厚度应一致。同一组各块瓦的厚度差不应大于0.02ram。2轴承座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9—1的要求。表4+2.9—1轴承座安装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说明1轴承座油室应作煤油渗锅试验应符合422条第15款的相关要求2轴承座中心同轴度轴承座横向水平度≤0.20mm/m轴承座轴向水平度≤0.10mm/m轴承座与基础扳组合缝应符合4.2.2条第10款的相关要求3同轴水轮机和发电机的主轴应一次找正。水轮机和发电机单独设轴的机组,发电机转子主轴法兰应按水轮机主轴法兰找正,同轴度偏差不应大于0.04mm,两法兰面倾斜不应大于0.02mm。4定子与转子空气问隙应均匀,每个磁极的间隙值应取4次(每次将转子旋转90。)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各磁极的间隙值与平均间隙值之差,不应超过平均间隙值的±8%。5定子与转子的轴向中心调整,应使定子相对于转子向后轴承侧偏移,偏移值应符合制造厂规定,宜取1.0~1.5mm或取发电机满负荷运行时发电机轴的热膨胀伸长量的一半考虑。6主轴连接后,应盘车检查各部分摆度,并应符合表4.2.9—2的要求。表4.2.9—2各部分摆度值单位:mm序号项目允许偏差说明各轴颈处o.03推力盘端面跳动量联轴法兰处O.10滑环处-0.20170
7轴承各部分检查及间隙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1)轴线调整后,应盘车检查主轴与下轴瓦的接触面及推力瓦与推力盘的接触面的接触情况,并应符合本条第1款的要求。2)轴瓦两端与轴肩的轴向间隙,应考虑在转子最高运行温升时,主轴以0.01lmm/(m·℃)的膨胀量,保持足够的间隙,以保证运行时转子能自由膨胀。3)推力轴承的轴向间隙(主轴窜动量)应为o.3~o.6ram(较大值适用于较大的轴径)。4)轴瓦与轴承外壳的配合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圆柱形轴瓦,上轴瓦与轴承盖问应无间隙,且应有o.05ram紧量;下轴瓦与轴承座应接触严密,承力面应达60%以上。——对于球面形轴瓦,球面与球面座的接触面积应为整个球面的75%左右,且分布均匀,轴承盖把紧后,瓦与球面座之间的间隙应符合制造厂要求。5)密封环与转轴间隙,应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应为0.2mm左右;安装时,其分半对口间隙不应大于0.1mm,且无错牙。8风扇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风扇表面应光洁,无裂纹和其他机械损伤。2)在现场安装的风扇,应按制造厂要求紧固螺栓,并应锁紧。不应使用弹簧垫圈和风扇上气割和电焊。3)风扇片和导风装置的间隙应均匀,其偏差不应超过实际平均间隙值的±20%。4)风扇端面和导风装置的端面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不宜小于5ram。4.2.10轴伸贯流水轮发电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要部件组合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10的要求。171
表4.2.10主要部件组合允许偏差单位:mitt序号项目允许偏差说明加垫后应无问豫,铁芯线槽底部径向错牙定子铁芯组合缝问隙不大于03定子机座组台缝间缝局部不超过010,螺栓周围不超过005定子铁芯圆度设计宅气问隙的±4%机壳、顶罩各法兰蹦度士01%设计直径R最大不超过5o顶罩各组合缝间隙符合522条第10款的规定2发电机总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轴承装配应符合表4.2.9—1的要求。2)主轴连接后,应盘车检查各部分摆度,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各轴颈处的摆度应小于0.03ram;镜板的端面跳动量不应大于0.05ram;联轴法兰的摆度不应大于0.10ram;滑环处的摆度不应大于0.20ram。3)定子安装时应仔细清扫定子与基础座组合面,并严格按设计要求安放密封盘根;应调整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空气间隙,使各间隙与平均间隙之差不超过平均间隙的±8%。4.2.1l管子及附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子弯制后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无裂纹、分层、过烧等缺陷。2)管子截面的最大与最小外径差,不宜超过管径的8%。3)弯曲角度应与样板相符。4)弯管内侧波纹褶皱高度不宜大于管径的3%,波距不应小于4倍波纹高度。5)环形管弯制后,应进行预装,其半径偏差不应大于设计值的2%;管子应在同一平面上,其偏差应不大于40ram。2焊接三通的支管垂直偏差不应大于其高度的2%。3管道安装时,焊缝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72
1)直管段两环缝间距不应小于lOOmm,且应大于2倍管子的外径。2)对接焊缝距弯管起弯点不应小于lOOmm,且不应小于管外径。3)焊缝距支、吊架净距不应小于50turn;穿过隔墙和楼板的管道,在隔墙和楼板内不应有焊口。4)在管道焊缝上不应开孔,如必须开孔时,焊缝应经无损探伤检查合格。4焊接弯管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管径的1l5倍。90。弯头的分节数,不宜小于4节;焊后弯头轴线角度应与样板相符。5埋设管路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路不宜采用螺纹和法兰连接。2)油、气管路应采用埋设套管的办法。3)管路过伸缩缝时,其过缝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6明管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安装位置(坐标及标高)的偏差,不宜大于lOmm。2)水平管弯曲和水平偏差,不宜超过0.15%,且不宜超过20mm,立管垂直度偏差,不宜超过0.2%,且不宜超过15mm。3)成排管应在同一平面上,偏差应不大于5mm,管间间距偏差应在0~+5ram范围内。4)自流排水管和排油管的坡度应与液流方向一致,坡度应在0.2%~O.3%。7法兰密封垫的材质应与工作介质及压力要求相符。8油、水、气系统管道和调速系统管道使用前,应按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处理、清洗、检验,应符合要求。9埋设的压力管路及附件,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按4.2.2条第14款的规定作严密性耐压试验。10风、水、油系统管路及附件安装后,应进行通气、通水或充油试验,试验时逐步升至额定工作压力,应无渗漏现象。]73
4.2.12蝴蝶阀、球阀及伸缩节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蝴蝶阀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蝴蝶阀上、下游侧的压力钢管或蜗壳管口露出混凝土墙面的长度,应保证部件安装和焊接时有足够的操作空间。2)蝴蝶阀安装时,沿水流方向的中心线,应根据蜗壳及钢管的实际中心确定,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宜大于3mm;横向中心线(上、下游位置)与设计中心线的偏差,不宜大于lOmm;蝴蝶阀的水平和垂直度,在法兰焊接后测量,其偏差不应大于lmm/m,对直径大于4.Om的蝴蝶阀不应大于0.5mm/m。3)为便于检修时将蝴蝶阀向伸缩节方向移动,基础螺栓与螺孔问应有足够距离,其值不应小于法兰之间橡胶盘根的直径。4)蝴蝶阀组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12—1的要求。表4.2.12—1蝴蝶阕组装允许偏差单位:nlnl序号项目允许偏差说明1阀座与基础板组合缝符合42.2条第10款的规定2闻壳各组合缝符合422条第10款的规定橡胶水封充气试验通0.05MPa压气无漏气括门关闭水封充气状态无闻隙时间隙水封未充气状态±20%设计值5静水密封性试验保持30min漏水量不超过设计值2球阀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球阀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12—2的要求。2)球阀的活门转动应灵活,与固定部件应有足够间隙不宜小于2mm。174
表4.2.122球阀安装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说明1阀座与基础板组合缝应符合422条第10款的相关要求2阀体中心3阀体横向中心阀体水平度及垂直度1Omm/m阀体各组合缝应符合422条第10款的要求6活门与闼体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7工作与检修密封间隙≤005mm8密封盖行程不小于设计值的80%,动作应灵恬静水严密性试验保持30min漏水量不超过设计值3伸缩节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伸缩节的内外套管间隙,应调整均匀,不应有卡阻现象。2)伸缩节与内外套管的伸缩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不宜超过6rnm,并应考虑凑合节焊接的收缩尺寸。4.2.13水轮发电机组电气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定子安装试验的项目及要求应符合表4.2.13~1的规定。表4.2.13—1定子安装试验的项目及要求序号项目要求说明单个定子备用线圈和自制线圈均应线圈交流耐符合设备制造厂的标准压试验测量定子(1)绝缘电阻值、吸收比绕组的绝缘或极化指数应符合5.2.8条电阻和吸收的规定;用2500V及以上兆欧表比或极化(2)各相绝缘电阻不平衡指数系数不应大于2175
表4.2.13—1(续序号项目要求说明各相、各分支绕组的直流(1)在冷态下测量,绕组表面温度测量定子电阻,在校正了由于导线长与周围空气温度之差应不大于3℃;绕组的直流度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后,相(2)当采用降压法时,通入电流不电阻互间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应大于额定电流的20%;的2嘶(3)超过上述标准者,应查明原因(1)试验电压为3.0倍额(1)应在冷态下进行;定子绕组定线电压值;(2)试验电压按每级05倍额定电的直流耐压(2)泄漏电流不随时问延压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lmin,试验并测量长而增大;(3)在规定的试验电压读取泄漏电流值;泄橱电流(3)不符合标准上述之一者,应找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别不出原因,并将其消除应大于最小值的50%(1)转子吊人前,按本标准进行耐电压试验;机组升压前.不再进行交流耐压试验}(2)交流耐压试验应分相进行.升压时起始电压不宜超过试验电压值的1/3,然后逐步升至试验电压值,宜定子绕组(1)试验电压应为出厂试历时lO~15s;5的交流耐压验电压的0.8倍;(3)试验前应将定子绕组内所有的(2)整机起晕电压不应小测温电阻短接接地;试验于10倍额定线电压(4)耐压前,应测量绝缘电阻及极化指数,并先进行直流耐电压试验;(5)耐电压时,在额定线电压下,端部应光明显的金黄色亮点和连接晕带。当海拔高度超过1000m时电晕起始试验电压应按JB/T8439进行修定176
2转子绕组的试验项目及要求应符合表4.2.13—2的规定。表4.2.13—2转子绕组的试验项目及要求序号项日要求|兑明当转于绕组额定电压为200V转子绕组的绝宜不低于o5Mn以上,采用2500V兆欧表测鼍;缘电阻当转子绕组额定电压为200V以下.采用lOOOV兆欧表测罱测量单个磁极相互比较,且差别小宜超通人电流币超过额定『U流的的直流电阻过2%20%转子绕组的直测得值与产品H{厂汁箅数在冷念下测龃,绕组表面温度3值换算至吲温度下的数值比与岗围空气温度之嚣血不大于流FU阻较,应小超过2o%3℃测量单个磁极相互比较,其差别小宜超挂装前和挂装后,府分别进行线圈的交流阻抗过2%测蟹转子绕组交流试验电压为额定励磁电压转子吊人后或机组引压fjif,小耐电难试骑的80倍,f日不应低于1200V再进行交流耐压试验4.2.14水轮发电机组试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规定:1)试验前应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和本标准的规定,结合电站具体情况,编制水轮发电机组试运行程序或大纲、试验检查项目和安全措施。2)对水轮发电机组及有关辅助设备,应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其安装质量应合格,并经验收。水轮机、发电机、调速系统、励磁系统及其有关的附属设备系统,应处于可以随时启动的状态。3)输水及尾水系统(含尾调室)的闸门、阀门均应试验合格,处于关闭位置,进人孔、闷头等应可靠封堵。4)水轮发电机组继电保护、自动控制、测量仪表及机组177
有关电气设备均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试验合格。有关机组启动的各项安全措施应准备就绪,以确保机组安全运行。2水轮发电机组充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向尾水调压室、尾水管及蜗壳充水平压,检查各部位,应无异常现象。2)根据设计要求分阶段向引水、输水系统充水,监视、检查各部位变化情况,应无异常现象。3)平压后在静水下进行检修闸门(工作闸门)或蝴蝶阀、球阀、筒形阀的手动、自动启闭试验,启闭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4)检查和调试机组蜗壳取水系统及尾水管取水系统,其工作应正常;机组技术供水系统各部水压、流量应正常。3水轮发电机组空载试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进行水轮发电机组机械试运行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过程中,应监视各部位,应无异常现象。——应测量并记录上、下游水位及在该水头下水轮发电机组的空载开度。——应观察轴承油面,应处于正常位置,油槽无甩油现象。监视各部位轴承温度,不应有急剧升高现象。运行至油温稳定,其稳定温度不应超过设计规定值。——应测量水轮发电机组运行摆度(双幅值),其值应不大于75%的轴承总间隙。——应测量水轮发电机组振动,其值不应超过表4.2.14—1的规定,如果机组的振动超过表4.2.14—1的规定值,应进行动平衡试验。——应测量发电机残压及相序,相序应正确。——应清扫滑环表面。]78
表4.2.14—1水轮发电机组各部位振动允许值(双振幅)额定转速”(r/min)机组项目100≤"250≤n375≤"型式n<】00<250<375<750顶盖水平振动0.070.05水轮机顶盖垂直振动O.110090.06立式带推力轴承支架的垂直振动。_080.07005机组带导轴承支架的水平振动007O.05水轮发电机定子铁芯部位机匿本平振动0.020、02定子铁芯振动(100Hz双振幅值)0.03卧式各部轴承垂直振动o_11009O07机组轴伸推力支架的轴向振动0.08贯流式机组各导轴承的径向振动0.12注:振动值系指机组在除过速运行以外的各种稳定运行工况下的双振幅值。2)调速器调整、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检查电液转换器或电液伺服阀活塞的振动,应正常。——水轮发电机组在手动方式下运行时,检测水轮发电机组在3min内转速摆动值,取3次平均值不应超过额定值的土0.2%。——调速器应进行手动、自动切换试验,其动作应正常,接力器应无明显的摆动。——调速器空载扰动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机组空载工况自动运行,施加额定转速±8%阶跃扰动信号,录制机组转速、接力器行程等的过渡过程,转速最大超调量不应超过转速扰动量的30%;超调次数不应超过2次;从扰动开始到不超过机组转速摆动规定值为止的调节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179
180并选取一组调节参数,供机组空载运行使用。——在选取的参数下,机组空载工况自动运行时,转速相对摆动值不应超过额定转速值的±0.15%。3)停机过程及停机后应检查下列各项:——录制停机转速和时间关系曲线。——检查转速继电器的动作情况。——监视各部轴承温度情况,机组各部应无异常现象。——停机后检查机组各部位,应无异常现象。4)机组过速试验,应按设计规定以过速保护装置整定值进行,并应检查下列各项:——测量各部运行摆度及振动值。一一监视并记录各部轴承温度。——油槽无甩油。——整定过速保护装置的动作值。——过速试验后对机组内部进行检查。5)机组自动启动应检查下列各项:一录制自发出开机脉冲至机组升至额定转速时,转速和时间的关系曲线。一检查推力轴承高压油顶起装置的动作和油压应正常。一一机组开机程序和自动化元件的动作情况应正常。6)机组自动停机应检查下列各项:——录制自发出停机脉冲至机组转速降至零时,转速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当机组转速降至规定转速时,轴承高压油顶起装置应能自动投入。——当机组转速降至规定制动转速时,转速继电器的动作情况应正常,并检查机组制动情况。——停机过程中,调速器及各自动化元件的动作应正常。7)在发电机稳态短路升流情况下应检查下列各项:
——发电机逐级升流,各电流二次回路不应开路,各断电保护装置接线及工作情况和电气测量仪表指示应正确。——录制发电机短路特性曲线。——在发电机额定电流下,跳开灭磁开关,其灭磁情况应正常。录取发电机灭磁示波图,并求取时问常数。——进行励磁装置CT的调差极性检查及手动单元转子电流部分的调整试验。8)发电机的升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分阶段升压至额定电压、发电机及发电机电压设备带电情况均应正常。——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电压、相序及仪表指示应正确。继电保护装置工作应正常。——在50%及100%额定电压下,跳开灭磁开关,灭磁情况应正常。录取发电机在额定电压下的灭磁示波图,并求取时间常数。——在额定电压下测量发电机轴电压。——机组运行摆度、振动值应符合表4.2.14—1的规定。9)在额定转速下,录制发电机空载特性,当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升至额定值时,测量发电机定子最高电压。对有匝间绝缘的电机,最高电压下持续时间为5min。进行此项试验时,定子电压应以不超过1.3倍额定电压为限。10)发电机空载工况下励磁装置的调整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励磁装置起励试验应正常。——检查励磁装置系统的电压调整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励磁调节器投入,上下限调节,手动和自动相互切换,通道切换,10%阶跃量扰动,带励磁调节器开、停机等情况下的稳定性和超调量。其18】
摆动次数不宜超过2次,电压超调量不宜超过lo%,调节时间不宜超过5s。——改变机组转速,测量发电机机端电压的变化。频率每变化1%时,自动励磁调节系统应保证发电机电压变化不超过额定电压±0.25%。——可控硅励磁调节器应进行断线、过电压等保护的调整及模拟动作试验,其动作应正确。——可控硅励磁应在发电机带负荷及额定转子电流下,检查整流桥的均流系数和均压系数,其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进行低励磁、过励磁和均流等保护的调整和检查,动作应正确。11)根据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发电机应做单相接地试验,进行消弧线圈补偿或保护动作正确性校验。12)如机组设计有电气制动,则应进行电气制动试验。投入电气制动的转速、投入混合制动的转速、总制动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4机组并网及负载下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机组并列试验应具备下列条件:一发电机对主变压器高压侧经稳态短路升流试验应正常。一发电机对主变压器递升加压及系统对主变压器冲击合闸试验应正常,检查同期回路接线应正确。——与机组投入有关的电气一次和二次设备均应已试验合格。2)机组带负荷试验,有功负荷应逐步增加,各仪表指示应正确,机组各部温度、振动、摆度应符合要求,运转应正常。观察在各种工况下尾水管补气装置的工作情况、在当时水头下的机组振动区及最大负荷值。3)机组负载下励磁装置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在各种负荷下,调节过程应稳定。182
——在有条件时,测定并计算发电机电压调差率应符合设计要求;测定并计算发电机电压静差率,其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可控硅励磁调节器应分别进行各种限制器及保护的试验和整定。一一应在小负荷下进行电力系统稳定器装置(PSS)试验。4)机组负荷下调速器试验应满足下列要求:一一在自动运行时进行各种控制方式转换试验,机组的负荷、接力器行程摆动应满足设计要求。一在小负荷下检查不同的调节参数组合,机组速增或速减10%的额定负荷,录制机组转速、水压、功率和接力器行程等参数的过渡过程,选定负载工况时的调节参数应满足设计要求。进行此项试验时,应避开机组的振动区。5)机组甩负荷试验,应在额定负荷的25%、50%、75%、100%下分别进行,并记录有关参数值。观察自动励磁调节器的稳定性,甩100%负荷时,发电机电压超调量应不大于15%的额定值,调节时间应不大于5s,电压摆动次数应不超过3次。调速器的调节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甩25%额定负荷时,录制自动调节的过渡过程。测定接力器不动时间,不应大于0.2s。——甩100%额定负荷时,校核导叶接力器关闭规律和时间,记录蜗壳水压上升率及机组转速上升率,均不应超过设计值。一一甩100%额定负荷时,录制自动调节的过渡过程,检查导叶分段关闭情况。在转速的变化过程中,超过稳态转速3%以上的波峰应不超过2次。甩1(30%额定负荷时后,记录接力器从第一次向183
开启方向移动起,到机组转速摆动值不超过土0.5%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应不大于40s。——检查甩负荷过程中,转桨式或冲击式水轮机协联关系应符合设计要求。6)在额定负载下应进行下列试验:——根据设计要求和电站具体情况,可进行低油压关闭导叶试验和事故配压阀关闭导叶试验。—~根据设计要求和电站具体情况,进行动水关闭工作闸门或主阀(筒阀)试验。—~无事故配压阀的电站进行硬关机试验。——灯泡贯流式机组重锤关机试验。7)在额定负载下,机组应进行72h连续运行。受电站水头或电力系统条件限制,机组不能带额定负载时,可按当时条件在尽可能大的负载下连续运行72h。4.3电气设备安装4.3.1电气设备安装除按本节规定执行外,还应执行设计及设备制造厂的安装技术要求及GB50254的有关规定。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技术要求按GB50150的有关规定执行。4.3.2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础槽钢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2一l的要求:表4.3.2—1基础槽钢裹允许偏差允许偏差项目mm/全长不直度<1<5水平度<1<5位置误差及不平衡度<5注:环形布置按设计要求。184
2)基础型钢安装后,其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手车式成套柜应按产品技术要求执行。基础型钢应有明显的可靠接地。2盘、柜及盘、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主控制盘、继电保护盘和自动装置盘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3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2—2的规定。表4.3.2—2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项日允许偏差(ram)垂直度(I,/rn)<1.5相邻两盘顶部<2水平偏差成列盘顶部<5相邻两盘边to时,At为正值;当L>L。时,Al为正值。A.2.2距离全长(d)应按式(A.2.2)计算:d一∑d。一∑(z±Al±At—AfAh)(A.2.2)A.3量距的精度计算A.3.1每个观测值的中误差(ma)应按式(A.3.1)计算:ma一±√晋(A3.1)A.3.2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m。)应按式(A.3.2)计算:m。一署一士√者%c觚z,√n⋯⋯17式中∑V2——各次丈量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的平方和;n——丈量次数。A.3.3全距离中误差(m)应按式(A.3.3)计算:m一±√m;。+m;。+⋯+m;(A.3.3)式中mj、m;。、⋯、m;各尺段中误差,由式(A.3.2)算出。A.3.4量距之精度(E)应按式(A.3.4)计算:E—Dm(A.3.4)式中D距离丈量n次的算术平均值。217
附录B岩石基础开挖预裂爆破参数B.0.1炮孔孔距按式(B.0.1)确定:a一(7~12)D(B0.1)式中n——炮孔孔距,mm;D一钻孔直径,mm。B.0.2不耦合系数按式(B.0.2)确定:D。一D/d一2~5或D一(2~5)d式中Da⋯一不耦合系数;d⋯药卷直径,mFll,宜为20~30mm。B.0.3线装药密度的经验公式应按下列方法计算:1根据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和相邻孔间距计算Q。一0.589∞:5式中Q。——一线装药密度,g/m,以全孔长度计;Ⅱ一炮孔}L距,C1Tl;om一岩石极限抗压强度,MPa。适用范围:“一20~150(MPa)a一45~120(cm)2根据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和钻孔半径计算口堵塞长度的余留孔深计):Q。=9.22r““以“式中r——钻孔半径,mm。适用范围:O-《=10~100(MPa)D一2r一46~170(mm)218(B.0.2)(Q。以扣除孔
219li旨拈疆州齄拈嵋懈K-R絮蕞基羹R触蚓墓鼍器奁琳幽斟如采敞弓士帅辐阱霉士目:=悻襄瞎崔好七悼鹾懈划如盍嚣鋈囊l嚣悄鞋齄竺鹰^童堰型蜜妇赫映硪辍磷半忙崴摄式崴高.齄珊姬州强始要塞薹l蕊善泰铎蜒篓.要碟.咯蔷蠕噬琶袋蜒警曩曼*廷群忙苦篓薹耄饕刿割陶L露蜉晕掣智l捂峰艇挺删p峙*群羼始雌_叵郴忙神,窖峰悄如鞋蹦厘制宣姆蟹姒矗童辐悄崔理照监甘瞎基.腥蟠晕.蚓颦.《j晕馘蠕好日=繇好删积姆菇暴嗓嚣辨臻鼎革#涮嫡饔蛙蛔黾莒蜒趟蛔.群≮晕犍忙占蠕一嚣篓鍪j薹蝗.d兰捌缸h霹酣ili;l猷划二冀刊非霉i蒌i蟊匪篓葚球情兰Sili萋|萋器匡芝萎扣越群戡槭蛙羹垂萎袈善辐尉吲.剿薄#车喧g:-71饔好等如.匠窭裂抽晷群匿凹裁垛埒州箍删巡镫肇刊幡刷婶艇辅嚣划僻粼电喀营群H乖匠掣H卜罾删*霹*u惟帐粼求嵝碧驰H求回踺H}甍锄*熏长。啭嫠
端一U懈ll;栏%%掣似喇鹱霸暑似1酷船电牛尉姐强R强暇鞋茸鼹,剐出剐葶耋器蛙箍湘擗如啭镏蛾暖旺暑士曝怅姆.剐士辖梧牲啦悄密怔去彗耄襄辎雕永霸馨匾州衄州城懈g,蜉l曩帽掣割繁睿靶蜉坶鼙孵卜.轼暮删{粤瓣颦划鼎球警_cL_嚏鞋毽曹.疽罐皿馘赛释蟠睿懈散鞋骚鲁凝岷K镡喀鼋抬嘲懈淫碹j嗡耀崩*落冀墓嚣≤荛墓嚣≤薹福龌*墨霁器螽蜉.K捌*辚磊幅卜船靼础rL靼鞋础卜杯妊妲*卜舞晕.喽幅营.磷幅鼋..驿梅蓝*郴蔷*蘸鲫客犀辑辩廷幕Ⅲl{_叵葵趟恒啦始*靴聃岬悟辐制程豁蜒牛靶等裂茹螽藩舡。喧止脚..好埘崭删蜒斗酬舡晖鼎僖星娄警星蓑喧嚣埒蝌恒姆群霹霉求瞎繇颦性旃奸轻埒晤.埒蘼埒匝蟮察姆罐刊足姆型m媳磷蛳*船坶k缈删啦霹电斟嚣阻群姆醛峰聒梧俺霉剐罐H盖征鑫篓姆牡鹾嚣藩静霹.篓晕罄g悼姆犁?枯话.世酬出酶襄器纂耋帕了蛙篓州非瞎匣篓蛙篓避求俺扣甚.-忡蛙糖..话鼙佃】曙÷如.怔酬挺L议魁颦粼蚺辅齄沁菩删嘏好目搿秸坦如穑束.罐匿培虞.剖崔蚺璀彘越轻棰i裂删制州露砰榷掣悟磊己糕220
附录D隧洞开挖光面爆破和浅子L预裂爆破参数表D—l光面爆破参数周边孔阐距周边孔抵抗线线装药密度岩石类别(mm)(ram)(g/m)硬岩600~800300~350中硬岩600~750200~300较岩350~450450~55070~120注:炮孔直径为40~50mm;药卷直径为20~25rnm。表D一2浅孔预裂爆破参数(孔深5m以内周边孔间距桶边孔抵抗线线装药密度岩石类别(mm)(g/m)硬岩400~500350~400中硬岩400~450200~250较岩350注:炮孔直径为40~50mm;药卷直径为20~25ram。221
附录E隧洞锚喷支护E.0.1锚喷支护类型.应依据围岩特性、断面尺寸和施工方法等,通过现场应变观测确定。E.0.2锚杆材料及类型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杆体材料宜选用20锰硅钢或5号钢。2应优先选用钢筋砂浆锚杆,亦可根据施工条件选用楔缝式、胀壳式或树脂锚杆等类型。E.0.3锚杆参数及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锚杆参数应根据施工条件,通过工程类比或试验确定。可参照下列规定选取:1)系统锚杆,锚人深度为1.5~3.5m,其问距为锚入深度的1/2,但不应大于1.5m。单根锚杆锚固力不应低于50kN。局部布置的锚杆,应锚入稳定岩体,其深度和间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2)大于5m的深孔锚杆和预应力锚索,应结合永久支护做出专门设计。3)锚杆直径宜为16~25mm。2锚杆布置应与岩体主要结构面成较大的角度。当结构面不明显时,可与周边轮廓线垂直。3为防止掉块,锚杆间呵用钢筋、型钢或金属网连接,其网格尺寸宜为5erax(5~8)cm×8era。E.0.4截设全属网(或钢筋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金属网应随岩面敷设,其间隙应不小于3cm。2喷混凝土的金属网格尺寸宜为20crux(20~30)era>(30cm,钢筋直径宜为4~10ram。3金属网与锚杆连接应牢固。E.0.5检查锚杆应符合下列要求:222
1楔缝式锚杆安装后24h应再次紧固,并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2锚杆锚固力可采用抽样(抽样是每300根锚杆为一组,每组抽取3根,当围岩条件或原材料变更时应另做一组)检查,抽样率不应少于l%,其平均值不应低于设计值,任意一组试件的平均值不应低于设计值的90%。3施工中,应对其孔位、孔向、孔径、}L深、洗孔质量、浆液性能及灌人密实度等分项进行检查。E.O.6砂浆锚杆的安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砂浆应符合下列要求:1)砂子宜用中细砂,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mm。2)水泥宜选用强度等级大于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3)水泥和砂之重量比宜为1:1~1:2,水灰比宜为0.38~0.45。2安设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1)钻孔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孔位误差不应大于20cm,孔深误差不应大于5cm。2)注浆前,应用高压风、水冲洗干净。3)砂浆应拌和均匀,随拌随用。4)应用注浆器注浆,浆液应填塞饱满。5)安设后应避免碰撞。E.0.7喷混凝土的材料及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2宜选用不低于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3应选用中、粗砂,小石粒径为5~15ram。骨料的其他要求,应按2.7.12~2.7.13条有关规定执行。4速凝剂初凝时间应不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应大于10min。5配合比可按下列经验数值确定:1)水泥和砂石之重量比宜为1:4~1:4.5。2)砂率可为45%~55%。223
3)水灰比可为0.4~0.5。4)速凝剂掺量可为水泥用量的2%~4%。E.0.8喷射混凝土的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1喷射前,应将岩面冲洗干净,软弱破碎岩石应将表面清扫干净。2喷射作业,应分区段进行,长度不宜超过6m。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3后一次喷射,应在前~次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后1h以上再次喷射,应用风水清洗混凝土表面。4一次喷射厚度:边墙应为4~6cm,拱部应为2~4cm。5喷射2~4h后,应洒水养护,宜养护7~14d。6混凝土喷射后至下一循环放炮的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不宜小于4h。放炮后应对混凝土进行检查,如出现裂纹,应调整放炮间隔时间或爆破参数。7正常情况下的回弹量,拱部应为20%~30%;边墙应为10%~20%。E.0.9喷混凝土的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1喷混凝土表面应平整,不应出现干斑、疏松、脱空、裂麒和露筋等现象。如出现上述情况,应采取补救措施。喷射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2喷射混凝土强度应按下列要求控制:1)每喷50m3混凝土,应取一组试件。当材料或配合比改变时,应增取一组。每组3个试块,取样应均匀。2)平均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的强度标准值,任意一组试件的平均值不应低于设计的强度标准值的85%。3)宜采用切割法取样。224
附录F隧洞构架支撑F.0.1构架支撑应符合设计规定。架设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支撑应有足够的整体性,接头应牢固可靠,各排之间应用剪刀撑、水平撑及拉条连接。2每排支撑应保持在同一平面上,在平洞中应与洞轴线相垂直。3支撑柱基应放在平整的岩面上。在斜井中架设支撑时,应挖出柱脚平台或加设垫粱。4支撑和围岩之间应用板、楔等背材塞紧。5支撑应定期检查,发现杆件破裂、倾斜、扭曲、变形及其他异常征状时,应立即加固。6预计难以拆除的支撑,宜采用钢支撑,其位置应在衬砌断面以外,需侵占衬砌断面时,应与设计商定。7支撑拆除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8采用棚架漏斗出碴时,下导洞支撑应按棚架需要的高度和间距一次架好,且横梁端部应与岩壁顶紧。F.0.2斜井支撑除满足F.0.1条有关的要求外,尚应遵守下列规定:1应加设纵梁或斜撑防止其下滑。2在倾角大于30。的斜井中,支撑杆件连接宜用夹板;倾角大于45。时,支撑应采用框架结构。3当斜井倾角大于底板岩层的稳定坡角时,底板应加设底梁。4柱腿与基岩应结合稳固。225
附录G普通模板及支架的计算荷载G.0.1模板及支架的自重,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木材容重:针叶类应按6kN/m3计,其中落叶松应按8kN/m3计;阔叶类应按8kN/m3计。G.0.2钢筋自重,应按设计图纸确定。板梁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可取:板,1.1kN/m3;梁,1.5kN/m3。G.0.3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应按24kN/m3计算。G.0.4人和运输工具的荷载。计算模板或直接支承模板的小愣时,均布荷载应为2.5kN/m2,另应以集中荷载2.5kN再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得弯矩值取其大者采用;计算直接支承小愣的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应取1.5kN/m2;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应取1.0kN/m2。G.0.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垂直荷载均应取1.0kN/m2。G.0.6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可按式(G.0.6)计算:P一8+24Kvt(G.0.6)式中P——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K——温度校正系数,可按表G.0.6采用;u——混凝土浇注速度,m/h。表G.0.6温度校正系数温度(℃)1.531_331.16o86o65注:温度系指混凝土的温度.在一般情况下(即段有改变混凝土入模温度的其它措施),可采用浇筑混凝土时的气温。侧压力的计算分布图形如图G.0.6所示。226
图G.0.6H流态混凝土浇筑层厚度,m;h=P/7,其中y为混凝土容重,取24kN/m3G.0.7倾倒混凝土所产生的水平动力荷载可按表G.0.7采用。表G.0.7水平动力荷载值单位:kN/m向模板巾供料的方法作用于侧面模板的水平荷载用漓槽串筒或直接用混凝土导管流出2用容量小于o2m3的运输器具倾倒2用容量为o.2~o8m3的运输器具倾倒用容量0.8m。以上的运输器具倾倒G.0.8风荷载,应按现行GB50009的规定。227
附录H水泥砂浆、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的参考时间表H水泥砂浆、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的参考时间衰砂浆或混凝土砂浆或混凝土硬化时平均气温(℃)水泥品种强度标准值lO202535(MPa)时间(d)20251.01.O45352.0151.01.O硅酸盐8.06.04.0302.52.O】.510水泥7510.n8.05.03.530252.O1520.O13.08.06.05.O4.02.56.S2.Ol5151.0803.625201.0矿渣或火山灰1203.5251.5水泥7515.012.O9O603.52026O15.O10080653.5228
附录J混凝土平均强度mrc。、标准差Sm和强度保证率P计算方法J.o.1平均强度m。。。为总体强度的特征值,指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组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应按式(J.o.1)计算:式中m“——"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每组试件的平均抗压强度值,MPa;”——试件的组数。J.0.2标准差S。。应按式(J.o.2)计算:S‰r;—————————一/∑,2u,.一一:。ti一1^J——i二丁一(J.0.1)(MPa)(J.0.2)式中,。。..——第i组的试件强度值,MPa;sfcu——n组强度标准差,MPa。当统计-厂。uk≥C20的Sn<2.OMPa时,应取Sm一2.OMPa;又当统计,c。.k%C20的Sfcu<1.5MPa时,应取Sfcu一1.5MPa。J.0.3强度保证率P应按下列方法计算:1计算强度保证率系数t£=竺吐:上唑(J.0.3)3fco2由t查表J.0.3,得出P。表J.0.3保证率和保证率系数的关系l保证率系数£070仉84212821.645。一1I保证率P(%)737679838593397.599.9l229
附录K几种石料的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表表K几种石料的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表石料干密度膨胀系数极限强度(MPa)弹性模量类别(t/m3)(×106/*C)下抗压湿抗压抗拉抗弯(×109Pa)蔷注主要参照四砂岩21~24902~11245~1001~34~8川红色砂岩试验资料主要参照河石灰岩26—28675~677110~15080~1404~613~28南、湖南试验资料主要参照湖花岗岩2.5~2756~73490~l6070~1504~810~22南、广西、山东试验资料石英主要参照陕大理岩27~2865~1012100~12080~1006~16西试验资料230
标准用词说明标准用词在特殊情况下的等效表述要求严格程度应有必要、曼求、要、只有⋯⋯才允许要求不应小允许、不许可、不要宜推荐、建议推荐不宜不推荐、不建议可允许、许町、准许允许不必不需要、不要求2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172—2012条文说明
目次总Ⅲ0⋯⋯⋯⋯⋯⋯⋯⋯⋯⋯·一般规定⋯⋯⋯⋯⋯⋯⋯⋯水工建筑物施工-·⋯⋯⋯⋯··金属结构和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升压站安装⋯··⋯⋯⋯⋯⋯·-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安全监测⋯⋯⋯⋯⋯⋯⋯·234235237251267271272273
1总则1.o.1编制本标准的目的,是在于修建小型水电站时,有一个法定的依据,以便加强对小水电站施工的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从而达到优质、高速、安全和经济的要求。1.o.2本标准适用范围规定为50MW以下及库容1000万m3以下,是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对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别的规定[装机容量50~10MW,总库容1000万~100万m3为Ⅳ等,即小(1)型,装机容量10MW以下,总库容100万~10万m3为V等,即小(2)型]及《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0712002)拟定。原规范适用范围还有“坝高50m以下”的要求,其依据是《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和《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试行)》(SD120一84),但因SDJ21383被《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替代后,坝高已经提高至70m,与SD120一84不一致,因此本次修订时删除了坝高要求。适用于4级、5级水工建筑物的规定,则是与现行大中型规范相衔接的。1.0.3本标准为综合性行业规范,包括土建施工、金属结构安装和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因此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与几十个标准包括国家、行业标准相联系,本标准难于编写得十分详尽,故应对本标准未能编人的需按相关标准执行。本标准水工建筑物施工部分,仅择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编人,其他未编人的,可按一般规定的基本要求并参考近似的建筑物技术要求进行施工。1.0.4小型水电站工程,要求在施工前作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积极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并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235
1.0.5设计是工程施工的依据,对设计的修改应持慎重态度,要求有充分的论证并征得设计同意。设计应出具修改图纸和修改通知书。设计图纸、修改补充图、修改通知书、施工技术联络单等在批准后均可以作为施工依据。236
2一般规定2.1施工测量2.1.1本条规定了施工测量的平面、高程网的等级,既适用于施工测量的开挖、填筑、安装阶段,也适用于局部地形测量、渠系测量、竣工测量、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观测等。平面控制点位中误差规定,五等控制网点位中误差为50ram,由于小电站工程面积小,多数情况布设五等网能一次到位,经过大量检测资料证明,其点位中误差一般在20~30ram内。因此,五等网能满足小电站施工测量的需要。2.1.2根据测量技术的发展,本次修订本条目作下列修改:1因卫星定位(GPS)测量在小水电施工中使用已较普遍,故推荐其作为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之一。2卫星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参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有关规定。3根据《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平面控制测量三角网、基线网、一级、二级小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统一到表2.1.2—2一个表格内。4~6根据《城市测量规范》(CJJ8)的主要技术要求,分别列出了三角网的测距指标、光电测距导线要求、普通钢带尺量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7测角中误差计算、光电测距任一边精度评定,是测角和光电测距的最基本要求。三角网的测角中误差是采用菲列罗公式计算,导线测角和光电测距任一边精度的计算是采用《城市测量规范》(CJJ8)的计算公式。8距离测量改正、长度和量距的精度计算是测量工作的最基本要求,特别是长隧洞测量、安装工程测量、距离测量改正的精度计算尤为显得重要。237
2.1.3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及《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本次修订本条目作下列修改:l因水准测量精度高,故通常情况下宜采用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和GPS拟合高程测量,精度不如水准测量,但在有的情况下使用比较方便,故增加其为高程控制测量方法之一,同时对其使用条件作了限制。4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的有关规定,对水准路线跨越江河(湖塘、宽沟、洼地、山谷等)时,提出技术要求。5规定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6规定了GPS拟合高程测量的适用条件和主要技术要求。2.2施工导流2.2.1小型水电站工程施工进入汛期前,应编制安全度汛方案,其中包括如果遇到超标准洪水时的各种应急预案,安全度汛方案应经有关部门批准。2.2.23基础防渗处理方式有截水墙、铺盖、灌浆、高压喷射灌浆或泥浆槽等,其适用条件如下。(1)当土石围堰覆盖层较薄,水深较浅时,可设临时低围堰挡水开挖齿槽,或在水下开挖齿槽修建截水墙,截水墙底宽根据施工条件及土和岩石接触面的允许渗透比降确定。(2)铺盖防渗是利用增长渗径来减少堰基渗透水力坡降和渗流量。所用铺盖土料的渗透系数不宜大于10cm/s,且应小于堰基覆盖层渗透系数的50~100倍,水中抛填铺盖以壤土为宜。铺盖厚度由所用土料的允许水力坡降确定,于地填筑顶端不宜小于0.5~1.Om,水力抛填不宜小于2.Om。铺盖长度根据削减渗透压力和防止地基渗透变形的要求确定,一般为档水水头的3~6倍。(3)灌浆防渗应根据土壤颗粒组成及渗透系数来分析其可灌性,选择水泥或黏土浆液或黏土与水泥的混合浆液。灌浆帷幕厚238
度按允许坡降2.5~lo来确定,帷幕排数一般设置1~3排。(4)高压喷射灌浆适用条件见3.5.2,定喷墙厚一般为15~40cm,旋喷墙厚一般为150cm。孔距一般为0.8~1.5m。防渗墙的渗透系数为10_5~10cm/s。(5)泥浆槽防渗墙适用于厚lo~30m的砂砾石覆盖层。泥浆槽宽一般为2~3m,回填渗透系数为10~101cm/s的黏性土料。防渗墙的允许渗透比降一般为7~12。2.2.34关于护底及备料:(1)护底范围在大江大河中一般应通过模型试验拟定,小型水电站如截流规模较小,也可参照类似工程拟定。立堵截流的护底长度与龙ra水跃特性有关,轴线上、下游的护底范围,各种文献提法不一,本条提出的范围系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的规定。(2)截流备料量国内一般多增加30%。但据资料统计,国内若干工程备料量往往超过实际用量的50%~200%以上。这是由于实际截流流量小于设计截流流量,设计提供的备料量包括冲失量及一些安全裕量,在此基础上又增加的缘故。事实上由于采取了护底措施,冲失量很小。根据以上分析,本条提出,对小水电截流备料量多增加20%~30%。6截流抛石戗堤合龙后,仍有一部分河水穿过戗堤孔隙下泄,其水量可达来水流量的20%~30%,所以应进行闭气工作,才能堵死渗透通道。截流后的闭气比合龙所花时间有时更长,因此应十分重视这项工作。闭气施工一般采取铺设反滤层的方法。抛填各层填料时,尽量使其铺得稳定、均匀,这在施工中很不容易。有些工程闭气是采用铺油布(或帆布)后,再在油布上铺砂砾料及粘土最后闭气,如广西大化电站、恶滩电站。戗土应随进占段的伸展依次进行,合龙后全力加强戗土,免受渗流破坏。在加戗、加高至堰身稳定后,才能按计划降低堰内水位。堰后平台宜在排水后层层压实,以增强防渗效果。239
2.2.45电站厂房度汛分下列几种情况考虑。(1)坝后式厂房在围堰的围护下,与大坝同时开挖与浇筑混凝土。汛前,应在围堰或大坝临时档水断面防护下施工。当大坝基坑采用过水围堰时,则厂房上部混凝土应在厂房坝段达到挡水高程后,且下游另修厂房围堰时,才允许浇筑混凝土。(2)如果大坝基坑过水期长,应力争在第一个枯水期将厂房下部混凝土浇筑完成,待溢流坝上升到能够拦挡一定频率的全年洪水时,在下游过水围堰保护下,在枯水期把厂房下游墙浇筑到能够挡全年洪水的高程,并把尾水管临时封闭,厂房上部混凝土可继续施工直至封顶。(3)河床式电站厂房为争取工期,应根据水文条件,施工进度确定采用厂房小基坑围堰或者利用厂房围护结构挡水,同样应注意对进水口或尾水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封闭措施应安全、可靠,防渗效果好,并应便于拆除。2.2.62经常性排水的两种布置情况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开挖期排水布置是保证开挖方便,只要不影响出渣,临时泵站可设在基坑内任一位置。建筑物施工期的排水系统,应布置在建筑物轮廓线以外,方能保证建筑物的正常施工。(1)基坑开挖过程中排水系统的布置应以既考虑排水效果,又不妨碍开挖和运输为原则,集中、分散相结合,灵活布置。一般,排水干沟布置在基坑中部,以利两侧出渣。随基坑开挖工作的进展,逐步加深排水干沟及支沟,通常保持干沟深度为1.o~1.5m,支沟深度为0.3~O.5m。集水井布置在建筑物轮廓线外侧,井底深度不低于干沟深度。基坑开挖深度不一时,可采用层层拦截,分级抽水。(2)建筑物施工期,排水系统通常布置在基坑四周。排水沟布置在建筑物轮廓线外侧,距坡脚不小于0.3~o.5m。排水沟的尺寸和大小,取决于排水量的大小,底宽一般不小于0.3m,沟240
深不大于1.Ova,底坡不小于0,002。土层中的排水沟需用木板或麻袋装砂土加固。集水井底低于干沟沟底1~2m,容积应保证抽水和停机10~15min不致漫溢,深度通常2~3m,平面尺寸1.5~2.0m见方。土壤中挖井,底面应铺反滤料以防冲刷,井壁用木板桩加固。(3)集水井的位置应同泵站位置的选择一起确定,既利于汇水,又应满足泵站的设置要求。2.3土石方开挖与填筑2.3.11软基开挖工程应根据工程地质和实际施工条件,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软土开挖如采用机械化施工,需考虑土层的承载能力。当采用水力冲挖时,应考虑土的类别及排泥场地。边坡稳定保护措施增加了应急预案的要求。正确选择降、排水措施是保证质量和进度的前提,特别在有承压水影响的粉细砂或壤土地基中,更需高度重视。否则开挖可能达不到设计高程,甚至使地基发生渗流破坏。2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DJ217—87)(平原、滨海部分)的规定,基坑边坡稳定的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1.05,但在实际施工中,还应考虑施工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渗流、降雨等因素。坑底工作面放宽尺度视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而定。若改变降水措施(如将集水坑降水改为井点降水)使地下水位下降情况发生变化和采取其它工程措施,对坑壁作加固处理,也可改陡坡边坡。3降低地下水位可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选用集水坑或井点降水。必要时,可配合采用截流措施。集水坑适用于无承压水的土层,井点降水适用于砂壤土、粉细砂或有承压水的土层。2.3.21开挖顺序的规定,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上指岸坡,24】
下指基坑。石方开挖程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地形条件、水文条件、导流程序、地质条件等,并应把保证工程质量和旖工安全作为安排开挖程序的前提,尽量避免在同一垂直空问同时进行双层或多层作业。石方开挖程序及其适用条件见表1可供参考。表1石方开挖程序及其适用条件开挖程序安排步骤适用条件先开挖岸坡,后开挖基坑,用于施工场地窄小,开挖量大自上而下开挖或先开挖边坡,后开挖底板且集中的工程部位施工场地较大,岸坡(边坡)自下而上开挖先开挖下部,后开挖上部较平缓.或岩石条件许可,并有可靠技术措施岸坡与基坑,边坡与底板,用于较宽阔的场地和可以避开上下结合开挖上、下结合开挖施工干扰的工程部位按施工对段或开挖部位、高用于分期导流的基坑开挖或临分期分段开挖程等进行安排时过水要求的工程项目2基础岩石开挖,不仅要采用的梯段爆破方法,更要采用浅孔梯段爆破方法,这样对基础扰动较少。3节理发育分级的规定见表2。表2节理发育分级分缓IⅡⅢⅣ间距(m)>205~0.1<0.1描述不发育较发育发育极发育完整性整体块状碎裂破碎5钻孔孔径按造7L的钻头直径(D)可分为:(1)大孔径110ra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BT10584-2011 皮革和毛皮市场管理技术规范.pdf
- SBT10711-2012 葡萄酒原酒流通技术规范.pdf
- SBT10712-2012 葡萄酒运输、贮存技术规范.pdf
- SBT10824-2012 速冻食品二位条码识别追溯技术规范.pdf
- SBT11032-2013 冷冻水产品购销技术规范.pdf
- SCT1008-2012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pdf
- SCT1116-2012 水产新品种审定技术规范.pdf
- SHT3088-2012 石油化工塔盘技术规范.pdf
- SHT3512-2011石油化工球形储罐施工技术规范.pdf
- SL 318-2011 水利血防技术规范.pdf
- SL 511-2011 水利水电工程机电设计技术规范.pdf
- SL 540-2011 光伏提水工程技术规范.pdf
- SNT1086-2011 牛生殖道弯曲杆菌病检疫技术规范.pdf
- SNT1087-2011 Q热检疫技术规范.pdf
- SNT1142-2011 马病毒性动脉炎检疫技术规范.pdf
- SNT1151.1-2011 虾桃拉综合征检疫技术规范.pdf
- SNT1207-2011 猪痢疾检疫技术规范.pdf
- SNT1310-2011 动物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