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 MB
- 27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1.编制依据102.xx隧道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03.xx隧道围岩分级情况104.xx隧道设计情况104.1隧道概况104.2隧道建筑限界104.3线路平面与线路纵坡设置104.4隧道洞门104.5隧道衬砌结构104.6隧道防排水104.7轨道104.8辅助导坑104.9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及监控量测104.10附属构筑物104.11隧道运营通风105.xx隧道施工总体安排105.1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措施105.1.1在xx隧道东段增设斜井105.1.2增加更多的工作面,投入更多的施工机械和衬砌台车105.1.3研究掘进施工中通过不良地质的技术措施,完善各种应对预案105.1.4具体施工计划将随着施工的实际进展进行动态调整10
5.2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105.3施工工期安排105.4各洞口施工场地平面布置105.5工程质量要求105.5.1总体质量要求105.5.2创优目标105.6其它管理目标105.6.1安全目标105.6.2工期目标105.6.3环境保护目标105.6.4文明施工目标105.7劳动力安排105.8机械设备配置105.9材料供应105.10隧道弃碴106.xx隧道施工方案106.1隧道施工测量106.2平行导坑有轨运输方案106.3新增斜井施工的断面尺寸方案106.4隧道通风方案106.4.1隧道通风设计基础资料106.4.2隧道通风量计算10
6.4.3通风机全压、功率及风机型号选择106.4.4平导内平均风速106.5高压供风106.6高压供水106.7施工排水、排污方案106.8施工供电106.8.1洞口高压配电设置106.8.2备用电源106.8.3供用电设备选择配备106.8.4保安装置106.8.5洞内照明106.8.6电力电缆选择106.8.7安全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106.8.8建立临电档案并及时记录有关资料106.9洞内外施工调度通讯106.10洞内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106.10.1无碴轨道基本施工工序106.10.2主要施工机具准备106.10.3施工过程中的基标控制测设106.10.4钢筋混凝土隧道底板施工106.10.5双块式轨枕道床板施工107.xx隧道主要工序的施工技术要点10
7.1隧道进洞口段超前长管棚施工技术要点107.2隧道进洞口Ⅴ级围岩段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施工技术要点107.3隧道进洞口Ⅴ级围岩地段型钢钢架施工技术要点107.4隧道进洞口Ⅴ级围岩段系统锚杆施工技术要点107.5隧道进、出口Ⅴ级围岩段CRD法施工技术要点107.6平行导坑采用的超前Φ22砂浆锚杆施工技术要点107.7隧道进洞口Ⅳ级围岩段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施工技术要点107.8隧道进洞口Ⅳ级围岩段Ⅰ18工字钢钢架施工技术要点107.9隧道进洞口Ⅳ级围岩段系统锚杆施工技术要点107.10隧道进洞口Ⅳ级围岩段CD法开挖施工技术要点107.11隧道进洞口Ⅲ级围岩风机连接段、风机安装段系统锚杆技术要点107.12隧道进洞口Ⅲ级围岩风机连接段、风机安装段台阶法开挖施工技术要点107.13隧道出口Ⅴ级围岩段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施工技术要点107.14隧道出口Ⅴ级围岩段型钢钢架施工技术要点107.15隧道出洞口Ⅴ级围岩段系统锚杆施工技术要点107.16洞身加固圈3m、5m超前预注浆施工技术要点107.17开挖后加固圈3m全断面径向注浆施工技术要点107.18衬砌背后回填注浆107.19复合式衬砌防水板107.20衬砌背后排水盲管107.21施工缝与变形缝防水10
7.22局部注浆堵水与补注浆107.23综合接地107.24施工超前地质预测预报107.25监控量测107.25.1监控量测目的107.25.2监控量测项目107.25.3监控量测方法、量测仪器、测点布置与量测频率107.25.4监控量测数据的整理与反馈107.25.5量测作业人员107.25.6监控量测管理108.xx隧道主要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108.1光面爆破108.2喷混凝土108.3钢筋网施工108.4装碴运输108.5衬砌施工108.5.1底板、仰拱及仰拱填充混凝土施工108.5.2二次衬砌108.6塌方的预防和处理108.6.1预防坍塌的措施108.6.2隧道塌方处理方法108.7隧道达到一级防水等级的分项工艺、技术措施10
8.7.1防水板铺设108.7.2施工缝及变形缝防水施工108.7.3配制防水砼108.7.4改善砼施工方法提高成型砼质量108.8保证衬砌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108.8.1砼原材料的选择108.8.2碱-集料反应的预防108.8.3砼抗碳化措施108.8.4砼防裂措施108.8.5提高砼抗渗性的措施109.工期保证措施109.1确保工期的管理措施109.2确保工期的生产措施109.3确保工期的主要技术措施1010、质量保证措施1010.1质量目标1010.1.1总体目标1010.1.2隧道单位工程质量目标1010.2质量创优规划及创优保证措施1010.2.1创优规划1010.2.2创优保证措施1010.3质量保证体系10
10.3.1质量保证体系1010.3.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1010.3.3主要职能部门及人员的质量职责1010.4质量保证的组织措施1010.5质量保证的管理措施1010.6“三全”质量控制1010.7质量管理三大标准和八项制度1010.8质量保证的经济管理措施1010.9质量保证的技术管理措施1010.9.1施工技术文件(图纸)的审查1010.9.2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1010.9.3高性能砼质量控制1010.9.4隧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011.安全保证措施1011.1安全管理制度1011.1.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011.1.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011.1.3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1011.1.4安全检查制度1011.1.5安全防护制度1011.1.6安全评比制度1011.1.7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0
11.1.8其他安全管理制度1011.2安全施工管理措施1011.2.1安全教育管理措施1011.2.2认真做好安全交底和检查落实1011.2.3火工品的使用与管理安全措施1011.2.4设备安全管理措施1011.2.5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管理措施1011.2.6防汛、防台安全管理措施1011.2.7施工用电安全管理措施1011.2.8安全奖惩措施1011.3隧道安全施工技术措施101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1012.1方针、目标和保证体系1012.1.1方针和目标1012.1.2保证体系1012.2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1012.2.1管理机构1012.2.2主要职责1012.3施工环境保护内容及措施1012.3.1施工环境保护内容1012.3.2环境保护措施1012.4水土保持内容及措施10
12.4.1水土保持内容1012.4.2水土保持措施1013、隧道施工中的应急预案1013.1爆破工程施工安全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1013.1.1适用范围1013.1.2编制依据1013.1.3重要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1013.1.4预控措施1013.1.5应急预案1013.2防隧道塌方施工安全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1013.2.1适用范围1013.2.2编制依据1013.2.3重要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1013.2.4预防监控措施1013.2.5应急预案1013.2.6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1013.2.7应急救援资源配备情况1013.2.8应急响应1013.2.9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1013.2.10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1013.2.11预案的评审与改进1013.3施工用电安全预控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10
13.3.1适用范围1013.3.2编制依据1013.3.3重要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1013.3.4预控措施1013.3.5应急预案10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⑴、新建铁路温福铁路(福建段)站前工程《招标文件》及招标
补遗书;⑵、新建铁路温福铁路(福建段)站前工程xx标《投标文件》;⑶、xx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新建铁路温福铁路(福建段)xx标工程设计施工图;⑷、设计图纸指定的参考图,如《温福隧参》、《温福施图(桥)参》、《温福施图(涵)参》;⑸、设计图纸指定的通用图集;⑹、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标准依据国家现行:《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铁建设[2004]8号);《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其它相关的规程及标准、;⑺、进场施工队伍情况和投入的机械设备情况;⑻、进场以来所掌握的现场条件和施工环境资料;⑼、《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铁道部印发《关于印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铁
办[2004]29号)及温福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规定。⑽、xx集团、xx局集团联合体与业主签订的《施工承发包合同》[合同号:东南铁合(2005)008号]相关条款。⑾、xx集团、xx局集团各自经质量体系认证中心认定的ISO9001:2000《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2.xx隧道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隧道处于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区内山势绵延起伏,峰峦叠嶂,海拔高度30~460m,相对高差100~300m,自然坡度25°~35°,局部可达40°~50°。东部山坡较和缓,山顶浑圆,属花岗岩剥蚀地貌,区内冲沟较发育,多为旱沟,平时无水;其中溪边茶场一带受xx岩体、燕山晚第二、第三次侵入岩体接触带及xx岩体与侏罗系南园组第二段地层接触、挤压影响,形成了剥蚀洼地并发育小型河流。西部山体坡面较陡,沟谷深切,呈“V”字形,为凝灰岩、凝灰熔岩剥蚀地貌,且沟内大多有水,但水量平时较小。区内有燕山晚期第二次侵入的xx岩体(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侏罗系南园组第二段一套巨厚的酸性火山喷出岩、南园组第三段一套中性~酸性火山喷出岩、侏罗系小溪组下段一套酸性火山碎屑岩夹火山碎屑沉积岩。第四系残坡积层广泛分布在缓坡、垄岗地段,冲洪积层主要零星分布在沟谷洼地中。隧道在区域上处于福鼎~xx断裂带与管阳断裂带间,经过多种方法探查,隧道测区未发现区域性大断裂,但测区仍存在一定规模的断层和节理密集带,与隧道施工有关的主要有花岗岩与凝灰熔岩接触带、F1~F5断层及若干个节理密集带,分述如下:⑴F1断层分布里程DK164+380附近,与线路小角度相交,断层错断山体,地表形成冲沟,断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推测产状170°~180°
∠55°~60°,判断为压扭性断层,断层带及影响带宽约25~30m,地震波速3.16km/s,因隧道与断层带小角度相交,对线路影响范围约70~90m,隧道洞身处构造裂隙水较丰富。⑵F2断层分布于DK160+080附近,走向约35°,倾向南东,倾角60°~65°,为压扭性断层,断层带宽度10~15m,地震波速3.33km/s,断层对隧道影响范围约70m,抽水试验表明地下水丰富。⑶F3断层分布里程DK157+820附近,为细粒花岗岩与中、粗粒花岗闪长岩接触带附近,隧道中线附近断层产状45°∠72°,断层影响带内岩体贯穿性微张节理密集,岩体破碎,断层及节理密集带对隧道影响范围约30m,地震波速2.81km/s。⑷F4断层分布里程DK162+400附近,为侏罗系南园组第三段凝灰熔岩、晶屑凝灰岩,凝灰结构,块状构造。该断层属压扭性断层,隧道中线附近断层产状30°~35°∠65°~70°,地震波速3.1~3.3km/s。⑸F5断层分布里程DK166+400附近,为南园组第三段晶屑凝灰岩、凝灰熔岩、英安岩,凝灰结构,块状构造。该断层属压扭性断层,断层产状150°∠75°~80°,地震波速2.83km/s。⑹DK155+620节理裂隙带位于隧道进口附近,节理密集带地表影响宽度约10m,节理密集,节理产状270°∠40°,受其影响,附近岩体完整性差,隧道洞身埋深约50m,地下水沿破碎带下渗对洞身不利。⑺花岗闪长岩与凝灰熔岩接触带
二种岩层在DK159+600附近接触,在地貌上表现为沟谷,谷地内常年有水,但平时水量不大。接触面呈舒状,主体产状150°∠40°,接触带附近岩体破碎,风化程度深,影响范围约在左线DK159+470~+520,地震波速3.13km/s,地下水沿接触带发育。⑻石英正长斑岩侵入侏罗系南园组接触带DK161+240、DK161+560附近为石英正长斑岩侵入接触界线,石英正长斑岩沿早期北东向区域性断裂在七宝洋水库附近侵入,侵入体内亦有小断层和节理密集带,两侧接触带岩体受动力变质作用明显,节理密集,岩性破碎,节理间距0.1m左右,多为微张节理,在接触带附近南园组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与石英正长斑岩相互穿插,岩体完整性差,在地貌上表现为丘间谷地,沟谷通向七宝洋水库。接触带浅震纵波波速3.0km/s。隧道穿越多处富水断层和侵入岩形成的剥蚀洼地,地下水较发育,对隧道施工有较大影响的富水构造带如下:⑴DK157+800~DK159+600段,燕山晚期第二次、第三次侵入岩接触带和燕山晚期第二次侵入岩与侏罗系南园组第二段地层接触带之间,受两次构造挤压,地层完整性差,地表分化层厚20~50m的剥蚀洼地,汇水地貌,长3.5km,宽200~800m,局部发育小断层,预测最大涌水量达1500m3/d左右。⑵DK159+600~DK160+100段,受F2断层以及花岗闪长岩与凝灰熔岩接触带影响,岩体破碎,地表为冲沟及谷地,常年有水流,与隧道相交处距离分水岭约200m,汇水面积较小,预测最大涌水量达2700m3/d。⑶DK161+000~DK161+500段为石英正长斑岩沿区域断层侵入南园组地层,在七宝洋水库附近穿过,七宝洋水库面积约0.15km2,距
中线约500m,该段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地表冲沟水流量大,地形利于地下水富集,与七宝洋水库存在一定水力联系,地表补给水源丰富,预测隧道最大涌水量5500m3/d,雨季隧道涌水量会短时增加。⑷DK164+350~DK165+000段F1断层在地表形成深切沟谷,长约4km,与隧道相交处汇水面积约1.5km2,受F1断层影响,小溪组晶屑熔结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和花岗闪长岩均较破碎。该段隧道开挖后预测最大涌水量达2000m3/d,雨季中涌水量增加。⑸DK162+100~DK162+500段受F4断层影响,岩体较为破碎,地表局部为冲沟及谷地,与隧道相交处为分水岭,汇水面积较小。⑹DK166+120~DK166+500段受F5断层影响,岩体局部破碎,地表为冲沟及谷地,常年有水流,断层走向与冲沟平行,距沟谷30m左右,汇水面积不大。预测隧道最大涌水量300~500m3/d。3.xx隧道围岩分级情况xx隧道洞身地段:序号里程范围围岩分级情况1DK155+349~+380进口段隧道围岩级别为Ⅴ级,地下水不发育。2DK155+380~+460隧道围岩级别为Ⅳ级,地下水对隧道洞室有一定影响。右侧靠近采石场。3DK155+460~+700隧道围岩级别为Ⅲ级,地下水发育。4DK155+700~DK156+160隧道围岩级别为xx级,地下水不发育。5DK156+160~+180隧道围岩级别为Ⅲ级,地下水不发育。6DK156+180~DK157+734隧道围岩级别为xx级,地下水不发育。7DK157+734~+764F3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隧道围岩级别为Ⅳ级,地表表现为小型有水冲沟,洞顶埋深210~220m,推测地下水较发育。8DK157+764~+900隧道围岩级别为Ⅳ级,地下水发育。
9DK157+900~DK159+550隧道围岩级别为Ⅲ级,地下水不发育。其中DK158+250~+307段围岩级别为Ⅳ级,地下水可能沿接触带下渗。10DK159+550~+605隧道围岩级别为Ⅴ级,地表表现为大型冲沟,常年有水,推测地下水较发育。11DK159+605~+850隧道围岩级别为Ⅲ级,地下水发育。12DK159+850~+930F2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隧道围岩级别为Ⅴ级,地下水发育。13DK159+930~DK160+100隧道围岩级别为Ⅳ级,地下水发育。14DK160+100~DK161+000隧道围岩级别为xx级,地下水不发育。15DK161+000~+040隧道围岩级别为Ⅴ级,受沟谷地表径流及附近七宝洋水库影响,地下水丰富,可能存在较大规模的隧道涌水、塌方。16DK161+040~+410隧道围岩级别为Ⅳ级,地下水发育。17DK161+410~+450隧道围岩级别为Ⅴ级,受沟谷地表径流及附近七宝洋水库影响,地下水丰富,可能存在较大规模的隧道涌水、塌方。18DK161+450~DK162+180隧道围岩级别为Ⅲ级,地下水发育。19DK162+180~+240F4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隧道围岩级别为Ⅴ级,地下水发育。20DK162+240~DK164+000隧道围岩级别为xx级,地下水不发育。洞室埋深达550m以上,可能存在岩爆现象。21DK164+000~+100隧道围岩级别为xx级,地下水不发育。22DK164+100~+630隧道围岩级别为Ⅲ级,地下水发育。23DK164+630~+700F1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断层与隧道小角度相交,影响范围大。隧道围岩级别为Ⅴ级,地表表现为大型冲沟,常年有水,推测地下水较发育,可能存在塌方和涌水现象。24DK164+700~+900隧道围岩级别为Ⅲ级,地下水发育。25DK164+900~DK166+225隧道围岩级别为xx级,地下水不发育。26DK166+225~+265F5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隧道围岩级别为Ⅴ级,地下水发育。27DK166+265~DK167+865隧道围岩级别为xx级,地下水不发育。
28DK167+865~+895隧道围岩级别为Ⅲ级,地下水发育。29DK167+895~DK168+380隧道围岩级别为xx级,地下水不发育。30DK168+380~+400隧道围岩级别为Ⅲ级,地下水不发育。31DK168+400~+448出口段隧道围岩级别为Ⅴ级,地下水不发育。洞室以全风化的熔结凝灰岩为主体,不稳定,易塌方。4.xx隧道设计情况4.1隧道概况xxDK155+349,左线路肩设计标高20.40m;隧道出口里程DK168+448,左线路肩设计标高21.11m;隧道全长13099m,隧道洞身最大埋深550m。隧道设贯通平导和斜井各一座。贯通平导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进口里程PDK155+374,出口里程PDK168+456,平导全长13082m。除隧道进口至直缓里程DK155+741.53以外,平导中线与正洞左线线路中线平行(PDK155+741.53=DK155+741.53),平面间距35m。在PDK165+685里程处,平行导坑与斜井平交。平导与正洞间以横通道相连,有条件横通道结合正洞综合洞室设置,平导采用有轨运输四轨两车道断面,断面净空4.9m×4.8m。隧道设斜井一座,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正洞左线线路中线交点里程DK165+672,斜井综合坡度3.569%,斜长832m,(前777m坡度3.8%,后55m坡度3‰),斜井井口标高60.52;井口里程为XJDK0+832,斜井采用正交单联与正洞相连,无轨运输单车道方式断面,断面净空5.1m×5.8m,斜井井身间隔一定距离设置错车道。4.2隧道建筑限界根据《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4]157号)中客运专线铁路建筑按近限界、《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
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中电力牵引铁路桥隧建筑限界(KH-200)、《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建筑限界(暂行)》(铁科技函[2004]157号)中电力牵引的双层集装箱运输建筑限界(SJX-SD)的要求,拟定建筑限界和衬砌内轮廓。曲线地段不加宽,仅考虑曲线间距引起的加宽。隧道内双侧设置贯通的救援通道,宽1.5m,高2.2m,外侧距离同侧线路中线距离为2.3m,救援通道底面高出内轨顶面30cm。线间距为4.6m时隧道轨面以上净空有效面积为92m2。4.3线路平面与线路纵坡设置隧道进口段位于左偏曲线上,左线曲线半径R=4500m,右线曲线半径R=4505m,左线曲线HZ点里程为DK155+741.53,隧道内曲线段长392.53m;隧道出口段位于R=9000m的右偏曲线上,隧道内曲线段长595.17m;隧道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隧道内设人字坡,变坡点里程为DK162+000。DK155+349~DK162+000坡度为3.5‰,长度6651m;DK162+000~DK168+445坡度为-3.5‰,长度6448m。在变坡点里程DK162+000处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竖曲线半径20000m,设置范围DK161+930~DK162+070。4.4隧道洞门隧道进口采用柱式洞门,出口采用帽檐斜切式洞门。隧道进出口段衬砌及洞口门端墙均按战备要求进行加强,衬砌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柱式洞门端墙采用C25钢筋混凝土和C20混凝土,帽檐斜切式洞门整体采用C30钢筋混凝土。4.5隧道衬砌结构全隧道除出口DK168+431~+448帽檐斜切式洞门段采用整体式衬砌外,其余地段均采用复合式衬砌。
(1)xx隧道正洞衬砌与辅助施工措施:详见《XX施图(隧)29(xx)-01-10~16》图上的一览表。(2)平行导坑衬砌与辅助施工措施:详见《XX施图(隧)29(xx)-01-17~20》图上的一览表。(3)斜井衬砌与辅助施工措施:详见《XX施图(隧)29(xx)-01-21》图上的一览表。4.6隧道防排水地下水发育、富水性的断层及其影响带的地段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通过超前帷幕注浆,降低围岩的渗透系数,从而减小地下水渗出;其它地段均采用“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拱墙背后设土工布和NBR(Ⅰ)高分子防水卷材,土工布≥300g/m2。隧道地下水发育地段,采用内掺HEA防水剂的防水混凝土。全部二次衬砌环向施工缝采用ZPJ-4型缓胀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每8m设一环;衬砌纵向施工缝采用ZPJ-4型缓胀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每侧一条。变形缝处设置FPZ-A3-12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相应部位设U型镀锌接水槽,采用填缝料填塞,聚硫密封胶封缝。隧道洞内采用双侧高式水沟,衬砌背后环向设外包土工布的RCP-1605G塑料排水盲沟,每版二次衬砌横向施工缝设一环;纵向在洞内两侧水沟泄水孔标高处设外包土工布RCP-3208G排水盲沟,每8m设一段;纵向盲沟与环向盲沟直接与隧道水沟连通。洞门顶部设截水天沟,洞门端墙及挡墙背后设置排水盲沟网。4.7轨道
隧道内采用无碴轨道,使用60kg/m耐腐蚀钢轨,一次铺设无缝线路。隧道内的无碴轨道结构高度566mm,组成构件为: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详细的施工设计目前仍未确定。道床板:标准道床板长度6230mm,宽度2800mm,厚度300mm,扣件节点间距625mm。相邻道床板板缝为20mm,用沥青木板填充。道床板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现场浇注。道床板内设置上下两层钢筋。为避免道床板中钢筋网与轨道电路产生磁感应,板内上下层纵横钢筋搭接处采用绝缘套管绝缘。无碴轨道扣件采用Wj-7型。无碴轨道铺设精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无碴轨道静态平顺度要求表项目高低(mm)轨向(mm)水平(mm)轨距(mm)幅值2211测量弦长10m4.8辅助导坑为开辟施工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满足施工通风要求、分散弃碴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以及运营期间防灾救援的需要,本隧道设贯通平导一座,斜井一座。4.9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及监控量测(1)超前地质预测预报:隧道正洞采用全断面地质素描。正洞在DK157+729~+905、DK158+245~+312、DK159+545~+610、DK159+843~DK160+105、DK160+995~DK161+455、DK162+175~+245、DK164+625~+705、DK166+220~+270段,平导在PDK157+729~+769、PDK158+255~+320、PDK159+553~+613、PDK159+802~PDK160+055、PDK160+962~PDK161+425、PDK162+185~+220、PDK164+730~+795、PDK166+165~+205
段,采用TSP超前探测、超前水平钻探(φ50孔,每断面1孔)等手段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2)监控量测:隧道按照《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的要求,以量测资料为基础及时修正初期支护参数,掌握二次衬砌的施作时机,实施动态设计、施工。设计将洞内外观察、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和拱顶下沉量测列为必测项目,必要时在隧底增设隧底上鼓量测及地表沉降量测项目。各级围岩量测断面间距:Ⅴ级围岩10m,Ⅳ级围岩20m,Ⅲ级围岩30m,xx级围岩50m。4.10附属构筑物(1)电缆槽:洞内采用双侧高式水沟,双侧电缆槽。(2)综合洞室:隧道内综合洞室间距为500m,深5.0m,洞室沿隧道两侧交错布置,全隧道共设57处。(3)余长电缆腔:利用综合洞室设置,每个综合洞室内均设置余长电缆腔。(4)无线列调中继器洞室:在DK157+448、DK159+448、DK161+448、DK163+448、DK165+448、DK167+448线路右侧综合洞室内设置,共设置6处。(5)变压器洞室:在DK156+598、DK158+098、DK159+598、DK161+098、DK162+598、DK164+098、DK165+598、DK167+098线路左侧综合洞室内设置,共设置8处。(6)下锚段:隧道预留非绝缘下锚区段8处,预留绝缘下锚区段2处,中心里程见施工图标注。(7)综合接地:隧道每100m设一处综合接地。(8)过轨钢管:每个无线列调中继器洞室预埋电力过轨钢管4
根,预埋通信过轨钢管2根;每个变压器洞室预埋电力过轨钢管4根;每500m设一处信号过轨钢管4根。4.11隧道运营通风运营通风采用射流风机纵向式通风,风机采用集中堆放式布置,共12台,分2组在两个断面布置,通风机的控制采用当地和远程控制模式。5.xx隧道施工总体安排5.1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措施5.1.1在xx隧道东段增设斜井在xx隧道东段增设斜井,,主要的目的有:一、根据xx隧道施工图设计的施工进度安排,工期十分紧张,没有一点富余的工期;二、弥补前期征地困难、地方供电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对施工工期造成的影响;三、解决靠近七宝洋水库地段的围岩断层和侵入岩浆岩接触带地段的施工困难点,增设增设斜井后,也可分担进口端的工程量,减轻整个xx隧道的工期压力。选出的斜井洞口布置于线路前进方向左侧,位于xx县松城区双卢村(洞口下游附近有七宝洋水电站)。斜井与线路呈90°正交,交点里程DK160+640,斜井长度1880m,洞口路面标高拟定为94.00m,正交处正洞左线路肩标高38.919m,综合坡度2.93%。新增的斜井为1#斜井,原斜井为2#斜井。考虑到该斜井所承担的施工任务,斜井采用无轨运输方案,按自卸汽车双车道行驶。5.1.2增加更多的工作面,投入更多的施工机械和衬砌台车由于施工工期被大幅度压缩,对于隧道工程来说,只有设法增加更多的工作面,才能实现工期的提前。投入更多的施工机械和衬砌台车便不可避免,一切施工机械的配置从实际需要出发。
5.1.3研究掘进施工中通过不良地质的技术措施,完善各种应对预案仔细分析xx隧道沿线的各种不良地质地段,采取超前地质预报和洞内的实际情况相接合等办法收集各种相关信息,力争准确判断出较宽的断层和接触带,特别要研究解决高水压下的超前帷幕注浆孔的成孔技术难题,做到安全、稳妥、快速地通过各种不良地质地段。5.1.4具体施工计划将随着施工的实际进展进行动态调整由于隧道施工中因地质原因引起的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各阶段的施工实际进展可能与计划安排有一些出入,这就需要调整各洞口的施工任务比例,一个作业面的工期损失,要求其它作业面进行弥补。5.2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xx隧道施工组织经过优化后,共部署6支隧道施工队参与施工,各队任务划分详见下表:队别施工平导(m)施工斜井(m)施工正洞(m)正洞区间正洞施工简况正洞内各级围岩段长度xx级Ⅲ级Ⅳ级Ⅴ级进口正洞队——3601DK155+349~DK158+950从正洞进口前推2014125330331进口平导队4216—590DK158+950~DK159+540在DK158+956处从平导拐入正洞前推5901#斜井施工队215018632670DK159+540~DK162+210从DK160+640处斜井拐入正洞,向两端推进;向两端打平导;由出口侧平导打正洞900985540245出口平导队4716—668DK162+210~DK162+878在DK162+072处从平导拐入正洞前推63830
2#斜井施工队20008382800DK162+878~DK165+678从DK165+672处斜井拐入正洞前推200073070出口正洞队——2770DK165+678~DK168+448从正洞出口前推,与斜井贯通26325088合计1308227101309981843608843464为落实业主在2006年3月份下达的将施工工期提前半年的最新指令,搞好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工作,首先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安排各洞口的施工任务。截至2006年3月14日,各洞口施工进展情况如下表:队别平导(已开挖/总量)(m)斜井(已开挖/总量)(m)正洞(已开挖/总量)(m)进口正洞队————488/3601进口平导队693/4216——0/5901#斜井队0/21505/18630/26702#斜井队34/2000838/8380/2800出口平导队735/4716——0/668出口正洞队————658/2770合计1462/13082843/27011146/130995.3施工工期安排xx隧道为本标段的控制工期工程项目,根据业主在2006年3月9日下达的通知精神,所有工程的施工工期将提前半年,故xx隧道的工期安排为34个月,即从2005年8月26日至2008年6月26日。主要进度计划指标:根据投入的人力、施工设备及工程施工经验,制订隧道掘进的进
度计划指标如下(不考虑运距过远时,工效略有降低的情况):围类别指标项目岩xx级围岩Ⅲ级围岩Ⅳ级围岩Ⅴ级围岩段超前围幕注浆Ⅳ级围岩Ⅴ级围岩进出口正洞施工开挖及初期支护165140100604035衬砌240240240240240240通过平导对正洞施工开挖及初期支护12010065453525衬砌120120120120120120通过斜井对正洞施工开挖及初期支护15012575554025衬砌150150150150150150平导(包括横洞)洞身施工250120/60斜井洞身施工250120//无碴整体道床2400仰拱及仰拱填充、防排水、二次衬砌与掘进作业与开挖平行作业,其进度指标与掘进保持基本一致,最终完工时间滞后掘进平均约20~30天。各洞口施工进度安排见下表:序号作业内容起始时间结束时间日历工天备注1进口正洞开挖、支护2005.9.62007.12.128282二次衬砌2006.4.12008.1.56453水沟、电缆槽2006.5.12008.1.156254进口平导平导开挖、支护2005.9.62007.6.46375正洞开挖、支护2007.4.12007.11.6220
6正洞二次衬砌2007.6.12007.12.202037水沟、电缆槽2007.7.12007.12.3118481#斜井斜井开挖、支护2006.3.102006.11.32399平导开挖、支护2006.11.112007.6.420610正洞开挖、支护2006.11.42007.12.2541711正洞二次衬砌2007.2.12008.1.2035412水沟、电缆槽2007.3.12008.1.31337132#斜井斜井开挖、支护2005.9.62006.3.1018614平导开挖、支护2006.3.112006.8.614915正洞开挖、支护2006.3.182007.12.2865116正洞二次衬砌2006.6.12008.1.2560417水沟、电缆槽2006.7.12008.2.558518出口正洞开挖、支护2005.9.62007.4.2359519二次衬砌2006.4.12007.5.2041520水沟、电缆槽2006.5.12007.6.1040621出口平导平导开挖、支护2005.9.62007.7.3169422正洞开挖、支护2007.6.102007.12.1518923正洞二次衬砌2007.9.112008.1.3114324水沟、电缆槽2007.10.112008.2.10123
25无碴整体道床2007.8.12008.2.12007.12.302008.6.10152+13126竣工清理2008.6.112008.6.2616xx隧道安排工期34个月2005.8.262008.6.261036工程进度横道图见附图:自2006年2月份开始增加新斜井后,施工计划进行调整,各洞口掘进施工进度计划见表(单位:m)。工程进度横道图
年份与月份xxxx3半月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进口正洞正洞31138516516016516516516516516516516516510011014014011514014014014053进口平导平导352312525025025025025025020525018025025025025023528——————正洞590—————————————106010010010010010020—1#斜井斜井18639025025025025025025025023—————————————正洞向进口1100—————————60150150150907565601251105510—平导向进口1050—————————150250215120103212———————正洞向出口1000————————1090150115255575757575402512565平导向出口1100—————————1501901452509025025——————平导转正洞570———————————————10100100100100100602#斜井正洞向进口280010801501501501501401256590125125125130150150150150150150150135平导向进口108612024925024518042————————————————平导向出口88012025020525055—————————————————出口平导平导3981120250250250250160250250250250250250250250230220251—————正洞668———————————————1012012012012012058出口正洞正洞211285165165165165165165165165135120165165122————————合计斜井18639025025025025025025025023平导11620485999955995735452500455500730940860870693927273251正洞11953180410475480480480470455405540710720565517500550720810760690665371
无碴整体道床的施工,采取分段施工的办法,见缝插针地组织施工。如在隧道出口段(DK165+678~DK168+448)可组织先期进行试验段施工,并进而完成全段整体道床的施工。从隧道进口和2#斜井之间,在水沟、电缆槽施工基本完成之后,开始道床板底C30钢筋混凝土垫层施工,然后分两段组织施工道床板:从隧道进口到1#斜井之间、1#~2#斜井之间。每段从中间向两端推进,共形成四个道床板浇筑作业面。5.4各洞口施工场地平面布置详见各洞口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5.5工程质量要求5.5.1总体质量要求确保全部工程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并满足按验收速度的质量要求,确保部优,力争国优。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施工单位对完工的路基工程、基桩、桥涵浆砌片石及混凝土圬工、钢构件等的质量自检检测率必须达到100%。5.5.2创优目标根据上述“质量目标”要求,我们的创优规划目标是:本标段确保铁道部优质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5.6其它管理目标5.6.1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5.6.2工期目标实现xx隧道全部工作量在34个月工期内完成。
5.6.3环境保护目标环保目标:坚持“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的原则;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要求。教育培训率100%,贯彻执行率100%。5.6.4文明施工目标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物流有序,标识醒目,达到“一通、二无、三整齐、四清洁、五不漏”。创省、部级文明工地。5.7劳动力安排根据总的施工原则和确定的总体施工方案,在施工管理上以大型专用设备为主,形成六条主要作业线,即:钻爆作业线、支护作业线、装碴运输作业线、防水衬砌作业线、超前地质预报作业线、辅助作业线。隧道作业线配置见下表。施工作业线主要设备、人员配置表作业线名称每个工作面设备配置人员配置无轨出碴队队友队友有轨出碴钻爆作业线YT-28型气腿式风钻24台。YT-28型气腿式风钻24台(平导中6台)。30人/工作面(平导中10人/工作面)。支护作业线施工平台1台、风钻4~6台、混凝土喷射机2台,液压注浆泵4台。施工平台1台、风钻4~6台、混凝土喷射机2台,液压注浆泵4台(平导中减少)。12人/工作面(平导中8人/工作面)。装运作业线WZ150侧卸式装载机2台、挖土机1台、沃尔沃自卸汽车10台ITC312-H挖装机1台或侧卸式装载机1台、电瓶车牵引梭式矿车8套、沃尔沃自卸汽车4台20人/工作面(平导中12人/工作面)。
防水、衬砌作业线12m液压衬砌台车2台、仰拱栈桥1台、施工平台1台、输送泵1台、砼输送车2~3辆。12m液压衬砌台车2台、仰拱栈桥1台、输送泵1台、轨行式砼输送车2辆。24人/工作面(平导中局部10人/工作面)。辅助作业线通风:2~台轴流式风机;高压水、排水:4台水泵;高压风:10台20m3/min电动空压机;施工用电:1台800KW变压器、每进洞1000米加设1台400kW变压器。11人/工作面。超前地质预报作业线TSP203系统1套、地质雷达1台、水平钻机1台。6人/班(时间间隔长)。根据隧道作业线的人员配置,按照二班制,xx隧道前期需要一线施工人员约有1000人,高峰期需要一线施工人员达1500人。5.8机械设备配置机械设备的配置,详见下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套)备注1液压衬砌台车12m8新购2混凝土输送泵HBT60B63电动空压机4L-2060新购4混凝土搅拌站HZS75Z75m3/h6新购5多功能台架12新制6混凝土搅拌运输车8m397反铲挖掘机58装载机ZL-50C3m3109风动凿岩机YT-28200新购10风镐G105011砂浆锚杆专用注浆泵NZ-130A14
12灰浆搅拌机250L713注浆泵BW-250/501014高压注浆泵4新购15插入式振捣器NH50140新购16附着式振捣器HZ22-9160新购17高压水泵3018内燃发电机200kW619混凝土湿喷机HPZ5B5m3/h1220轴流式通风机110kW14新购21防水板铺设作业台车6新制22冷弯机LW-220823强制式混凝土拌合站6新购24热合焊机ZPR-210V12025爬焊机ZRR-21014026洒水车东风-135327仰拱栈桥15m5新制28全液压钻机ZDY1900S3新购5.9材料供应xx隧道各施工洞口的材料供应,本着满足正常施工,略有储存的原则进行供应。主要材料供应模式是:由项目部所属计划部根据施工图和每月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控制性材料计划;由工区上报出每月的工程材料需要量,然后提供给物资部进行订货采购,并组织供应至各隧道洞口。5.10隧道弃碴本隧道弃碴数量巨大,总弃碴量为207.5万m3(紧方),按照隧道进口、出口和斜井各施工区计划分担的施工任务,其中隧道进口出碴量为
94万m3(紧方);隧道出口出碴量为85万m3(紧方);斜井出碴量为28.5万m3(紧方)。隧道进口约37.7万方用于xx车站的路基填料,7.2万方用于隧道进口的路基填料。各洞口优质石碴在经检验合格后,就近加工成砼粗骨料、级配碎石用于工程中,隧道出口优质石碴还用于加工成底碴供应线路工程。多余部分弃于划定的弃碴场内。6.xx隧道施工方案6.1隧道施工测量本隧道属于铁路长大隧道,为确保隧道有很好的贯通精度,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测量方案。控制点校核:按照设计交底要求,施工测量以现场控制点为准,施工图中坐标作为参考,如在贯通复测中发现差别过大,将对控制点进行校核。目前此项工作已提前完成。贯通复测:隧道开工前按设计院给定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进行贯通复测,证明可靠。目前施工现场已将此项工作完成。洞外控制测量:采用三角测量,每个洞口设置3个平面控制点,设于能相互通视、稳固不动、不被干扰、又便于引测进洞处。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每个洞口布设两个高精度水准点,设于坚固、通视好、施测方便,便于保存且高程适宜处;两点高差以安置一次水准仪即可联测为宜。洞内控制测量:采用以下两种导线:①施工导线:在开挖面向前推进时,进行放样指导开挖、二次衬砌的导线,其边长为20~50m。②基本导线:当掘进100~300m时,为了检查隧道的方向是否与设计相符,选择一部分施工导线,敷设50~100m精度较高的基本导线。③测量仪器:SET2000全站仪、蔡氏010B经纬仪、NA828自动安平水准仪。④测量精度:水平
角测量每站左右角各6个测回,圆周角闭合差小于二等导线限差2.0″;水准测量采用往返闭合环,每千米水准测量中误差M△小于2mm。6.2平行导坑有轨运输方案平导采用有轨运输四轨双车道,30kg/m钢轨,油木枕,在洞口和掌子面附近设八字渡线作调车区,洞外设两个弃碴码头,并岔出支线满足充电、检修、拌和站砼运输进洞的需求;洞内弃碴采用5台电瓶车牵引10台16m3的梭矿车;砼运输进洞采用座在平板车上的搅拌罐车;同时配套采用运送人员的厢车和建设一座上人站台;洞外设临时堆碴场约700m2作为倒运弃碴场地。详见《平行导坑有轨运输方案示意图》。为减少钢轨使用总量,在平导轨道运输线路较长时,可根据情况将部分路段由双车道改为单车道。日常施工中要备足运输设备易损件,保证运输车辆能够得到及时维修。平导内轨道运输期间要作好道路的整修保养工作,每个工区备齐起道机、弯轨机、千斤顶等常用机具。6.3新增斜井施工的断面尺寸方案斜井作为正洞及平导施工的通道,交通流量大,并考虑到铺设风水电所需的空间,采用双车道断面。按自卸汽车双车道行驶,考虑到汽车装碴后的最大高度约为4.5m,Φ1.5m通风软管不通风时的下垂高度为2.4m,断面净空尺寸采用7.48m×7.32m。斜井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无轨出碴,支护参数根据地质条件及监控量测结果进行调整,进入正洞扩挖后,分别向进出口掘进,开挖方式根据地质条件分别采用台阶法和全断面法施工。为早日解决洞内排水问题,同时进行进出口向的平导施工,平导施工采用无轨方式,单侧加宽1m,为便于出碴车辆掉头,每100m进行一次
加宽,采用单侧加宽,加宽值2.0m,加宽长度15m。6.4隧道通风方案6.4.1隧道通风设计基础资料⑴正洞开挖断面积取145㎡,爆破深度2.2m,炸药用量1.4kg/m3,一次爆破炸药用量447kg/次;⑵平导开挖断面积取25㎡,爆破深度2.2m,炸药用量1.4kg/m3,一次爆破炸药用量77kg/次;⑶平导与正洞之间每500~1000m设联络横通道;⑷平导开挖及平导至正洞的各工作面开挖采用有轨运输;⑸正洞采用无轨运输出碴。6.4.2隧道通风量计算㈠正洞工作面的风量a、按允许最低风速0.15m/s计算,工作面风量:Q1=V1A=0.15×145×60=1305m3/min。b、按排除炮烟计算一次爆破炸药用量G=447kg,炮烟抛掷长度L0=G/5+15=447/5+15=104m,爆破后通风时间取60min,则排除炮烟要求工作面风量:Q=(5Gb-AL0)/t式中b—1kg炸药的炮烟生成量,取b=40;t—爆破后通风时间(min)。㈡平导工作面风量a、按允许最低平均风速0.25m/s计算Q1=V1A=0.25×25×60=375m3/min。
b、按排除炮烟计算取通风时间30min,炮烟抛掷长度l0=15+G/5=30m,㈢压入式风机的设计风量取通风软管的平均百米漏风率1.2%,管道长度取2000m,则管道漏风系数a、正洞工作面压入风机F2的风量Q正=1238×1.25=1547m3/min。b、平导工作面压入风机F4的风量Q导=436×1.25=545m3/minc、可取正洞压入式风机F2的设计风量1500m3/min,平导压入式风机F4的设计风量600m3/mind、从平导向外抽出风机的风量应大于Q正+Q导之和,但考虑爆破的不同时性,可取抽出风机的风量2100~2400m3/min。e、正洞无轨运输工作面采用长管道压入式风机,考虑配套使用20t自卸汽车4辆,装机功率200kw/辆,装载机功率160kw,取平均荷载系数0.8,平均利用率0.9,则实际使用功率为:N=(4×20+160)×0.8×0.9=691kw。稀释内燃机废气所需风量:Q=0.3N=691×3=2073m3/min。取风机设计风量2100m3/min。
6.4.3通风机全压、功率及风机型号选择⑴、无轨运输正洞压入式风机F1取通风管直径Φ1.6m,风阻系数(送风长度按2000m):Rf=6.5αL/D5=6.5×0.0018×2000/1.65=2.23N.S/m8。管道阻力损失:Hf=RfQiQ1=2.23×2100×1600/3600=2080Pa。取通风机设计全压2200Pa,电机功率:Ni=KQiHt/η=1.05×(2100/60)×2200/0.8=101kw。配用电动机功率110kw。可选用天津市通创风机有限公司生产SDA-140AD-FS110型单机隧道轴流通风机,技术参数:设计风量2100m3/min,全压2200pa,电动机功率110kw,单级风轮,电动机双级调速,低噪声,节能效果好。⑵、平导内向正洞工作面压入式风机F2取通风管直径Φ1.4,送风长度2000m,风阻系数:Rf=6.5×αL/d5=6.5×0.0018×2000/1.45=4.35N.S/m8管道阻力损失:Hf=4.35×1500×1200/3600=2175Pa取通风机设计全压2300Pa,电机功率:Ni=1.05×25×2300/0.8=75.46kw,取75Kw。F2可选用天津市通创风机有限公司生产SDA-110AD-FS75型单机隧道轴流通风机,技术参数:设计风量1500m3/min,全压2300pa,电动机功率75kw,单级叶轮,双级调速电动机,低噪声,节能。⑶、平导开挖工作面压入式风机F4取通风软管直径Φ1.0m,送风长度2000m,风阻系数:Rf=6.5×0.0018×2000/15=23.4N.S/m8
管道流动压力损失:Hf=23.4×600×480/3600=1872Pa。取通风机设计全压2000Pa,电动机功率Ni=1.1×10×2000/0.8=27.5Kw,取30Kw。F4可选用天津市通创风机有限公司生产SDA-90AD-FS30型单机隧道轴流式通风机,技术参数:设计风量600m3/min,全压2000pa,电动机功率30kw,单级叶轮,双级调速电动机。⑷、平导内抽出式风机F3取通风软管直径Φ1.6m,送风长度2000m,风阻系数:Rf=2.23N.S/m8,管道流动损失2080pa,通风机设计全压2200pa,电动机功率110kw,设计风量2100m3/min。即F3的技术参数与F1相同。⑸、平导内抽出风机F5取通风软管直径Φ1.6m,送风长度2000m,风阻系数:Rf=4.46N.S/m8,管道流动压力损失3675pa。F5可选用2台与F3同型号风机集中串联,也可以选用天津市通创风机有限公司生产SDA-125AD-2FS110型对旋轴流式隧道通风机,技术参数:设计风量2100m3/min,全压4000pa,电动机功率2×110kw,二个叶轮,双级调速电动机,低噪声,调带节能。6.4.4平导内平均风速平导内总通风量为2×2100m3/min,即4200m3/min,V=Q/A=4200/(60×25)=2.8m/s。6.5高压供风压力供风的计算依据为:洞内作业面凿岩机最大使用台数按24台考虑,型号为YT28,每台气腿式风动凿岩机的耗气量按85L/s,电动空压机安全使用系数为1.3,空压机本身因磨损而降效的修正系数为1.06
,管道漏风系数1.15,凿岩机同时工作系数取0.85,风动凿岩机磨损系数为1.15。凿岩机工作气压为0.5MPa。全部凿岩机耗风量应为:85L/s×24台×0.85×1.15=2.0m3/s总的耗风量为:2.0m3/s×1.15×1.3×1.06=3.17m3/s=190m3/min按以往经验值选取钢管管径,d=305㎜,管道中压力损失为0.02MPa,高压风通过橡胶软管中的压力损失则为0.10MPa(胶管长度按30m,胶管内径按25㎜)。根据压力损失总值为0.12MPa,应选择压风机的排气压力为0.7MPa的机型,能确保凿岩机工作气压不小于0.5MPa。压力供风管路前端与开挖面保持适当距离,用高压软管接分风器,并在管道最低处设置油水分离器,定期放出管中聚集的油水。在洞内供风距离超过2000m后,由于风压损失总值过大,不能确保凿岩机工作气压时,须将电动空压机组移入洞内供风。6.6高压供水隧道作业面供水方式:采用在洞顶附近上方修建高位水池,经钢管引入洞内作业面。压力供水标准如下:⑴高位水池:水池位置高度应能保证最高用水点的水压要求,水池容积为20~30m3,水源供给流量能满足用水高峰期的需要(甚至包括混凝土搅拌用水、施工车辆冲洗用水)。⑵洞内作业面用水点的水压不得低于0.3MPa。⑶洞内作业面凿岩机最大使用台数按24台考虑,每台气腿式风动凿岩机的耗水量为0.3m3/h。⑷隧道内考虑设置经常工作的除尘、养护喷雾器10个,平均耗水量为6m3/h,同时工作系数按0.4。⑸输水管道最大长度按洞外200m+洞内4500m=4700m
计。输水管道漏水率按1.1。根据以上要求,总的需水量应为:Q=(24×0.3+10×6×0.4)×1.1m3/h=34.3m3/h先按经验值取钢管管径,即d=150㎜,则钢管内平均流速为0.54m/s,钢管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上式中i为修正系数,;K为流量模数,其值选180.2L/s。本隧道φ150输水管道在4500m最大长度时其水头损失为15.0m。鉴于以上计算,水池位置高度应比洞内最远工作面处高程高出45m,输水管径以150㎜为妥。水池的输出管设总闸阀,管道每隔300~500m安装一个闸阀。给水管路安装在电力线路的异侧。6.7施工排水、排污方案⑴顺坡排水为及时排除洞内渗水,保持洞内干燥,将洞内积水排至侧沟,正洞内分别在线路的左侧和右侧各设一条0.4m×0.2m的排水侧沟,平导设单侧排水沟,沟内积水顺坡排至洞外污水沉淀池中。⑵反坡排水拟采用高扬程大流量分段逐级接力机械抽排方式。洞内路面设横坡,一侧设0.4m×0.2m的纵向排水沟,间距50m设一临时集水井,水井的大小和间距根据地下水渗流情况适当调整。掌子面积水采用多台小型移动潜水泵将积水抽至附近水箱式移动水仓(容量4~6m3)内,再由潜污泵抽至下一级泵站水仓,如此接力抽至洞外污水沉淀池。⑶污水处理洞内施工排放的污水经沉淀过滤和净化合格后排放。滤碴由抓斗机装至自卸车上运出。
6.8施工供电6.8.1洞口高压配电设置各洞口从35KV的专用高压线T接至高压变配电中心,经高压配电后送出3路10KV线路,其中2路进洞经洞内的变压器降压后供掘进、排水、照明等设备用电,1路经洞外变压器降压后供空压机站等生产和生活设施用电。为满足洞内施工用电需求,供电半径设计为1000m,当掘进超过1000m时,采用高压进洞,利用移动式箱式变压器供电,每1000m移动一次,将移动式箱式变压器设于大避车洞内。6.8.2备用电源为了保证不间断供电,在隧道洞口配备350kw的柴油发电机组4台,组成1400kVA的自备电站,设置S7-1600KVA升压变压器1台,当主供线路停电时自备电站自动投入供洞内外全部施工生活用电。6.8.3供用电设备选择配备①电力变压器选择电力变压器根据周围施工环境特点,为确保安全可靠和经济的供电,选择S9-400/10型电力变压器,其中隧道正洞内选用200kVA、平导内选用315kVA的防爆箱型移动式变压器;洞外选用1000kVA的普通节能型固定式变压器。②10KV高压进洞主进线处设GN2-10/3000-CS7型高压隔离开关和FS6型负荷开关,以备主供电源停电时与外接电源彻底分离,及时启动备用发电机组供电。6.8.4保安装置
洞内电力变压器均采用高压计量,保安装置设计有高压馈电线路漏电保护,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高压均采用RM6的SF6组合柜,配合两进一出双回路供电,低压开关采用DZ15L和DZ20系列自动开关,漏电保护、过负荷和短路保护,这种配置高压侧闸操作快速,低压保护安全可靠。由于洞内供电半径较长,电缆中间接头多,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正洞洞内高压进线各采用两路YJLV22-10kv3×50交联聚乙烯钢带铠装电缆给洞内变电站供电,为避开风管以及台车等机械设备,高压电力电缆沿边墙布设,距轨顶高度3.5m。正洞内箱式电站均设计为两路电源进洞,正常状态下,各变电站分别由各自的供电电缆上取电,当一路电缆故障时在变电站内手动切换,做到两路电缆同时供电,互为备用。另外在施工进程中当需要进行移动,更换、新安装变电站或检修电缆线时,可将所有变电站切换到同一路电缆上用电,将另一路停电后,在停电的一路上作业,工作完成后再恢复到各自的供电电缆上。从而实现不间断供电。电缆头采用新型TCJ10-250型插接式电缆头,可方便地组装变换成中间头、分歧头和终端头,能极大地缩短电缆接续时间,提高电缆供电质量,减少投资。动力配电线采用VLV低压电力电缆,移动设备采用YEW重型橡皮护套电缆沿墙敷设。配电总开关选用AH系列耐湿热型,分开关选用DZL系列低压断路器和DZ15L系列带漏电保护的自动开关。6.8.5洞内照明洞内照明设独立照明配电箱,照明供电均采用TN-S系统,即三相五线制,以各段变电站为中心向两端布置,最远端距离800m,负荷均布。用BLV-25mm2绝缘电线沿右侧边墙蝶式瓷瓶明配,间距15m,下侧距轨面4m。照明光源采用高效节能高压钠灯,每延长米按10瓦计,每隔15m一盏,安装在横担上沿。距离掌子面50m范围内,考虑作业人员集中,采用24伏安全电压供电。经DJMB2-5000照明变压器隔离降压后为照明提供电源。6.8.6电力电缆选择
施工用电高压电缆经济实用安全可靠,并具有一定的抗机械损伤性能。本系统为10KV电压等级,选用YJLV22-10系列电缆。6.8.7安全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项目经理部设调度负责本系统的电力调度,设电气工程师一名,负责安全技术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设临电维护操作电工2名,负责填写临电记录和维护临电线路设备及操作开关。电工必须熟悉用电安全规程,规范并认真执行。6.8.8建立临电档案并及时记录有关资料线路开关及设备每月检查一次,包括线路的绝缘测试,接地电阻测试,设备绝缘测试及线路设备的检查等。配电系统全部采用TN-S系统,所有用电设备的外壳必须与专用的PE相连通,总接地电阻必须小于4Ω。手持式用电设备的保护地线应在移动电动缆芯内,其截面大于1.5mm2。维护和操作开关时,电工必须按规定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绝缘工具。开关箱内不得有杂物,并保持清洁。开关的更换,熔断器熔化的更换,不得用不合格的开关熔体代替。洞内10KV电力电缆和低压电力电缆,以及其它线缆必须做好标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洞内设备与电力电缆相接触需移动或工作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由于低压电力电缆,10kv电力电缆,照明灯具线路均设于同一侧,工作时梯子不得靠在电缆之上,照明灯应与电缆一定距离。现场配备灭火工具及灭火器材,确保电气设备及其他设备的安全。6.9洞内外施工调度通讯项目经理部及所属联合体采用程控电话与移动电话相结合的方式;洞内与洞外采用有线电话和无线对讲机(办理使用许可证)相结合的联络方式。
程控电话与当地电信部门联系,就近接驳,无线电话根据当地移动或联通网络情况直接使用或与其联系,在工地架设无线转播站,保证无线通信联络的畅通。6.10洞内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6.10.1无碴轨道基本施工工序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在工厂高精度预制后运输到铺设现场备用。无碴轨道基本施工工序如下;⑴根据设计数据,进行基标测设。⑵整版浇筑道床板下C30钢筋混凝土底板和两侧C20混凝土踏步。⑶钢筋混凝土底板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现场划出双块式轨枕摆放线,双块式轨枕按照625mm的间距排列,临时用60kg/m标准轨组装成临时轨排。⑷采用上承式钢轨支撑架支撑起临时轨排。⑸绑扎道床板上、下层钢筋网。⑹安装伸缩缝板、模板等。⑺精确调整并固定轨排、状态(绝缘性能)检查。调整轨道的方向和高低主要依靠上承式钢轨支撑架来实现。⑻道床板混凝土浇注、抹面(排水坡)。⑼道床板混凝土养生、维护。⑽轨排支承系统拆除、清理。6.10.2主要施工机具准备⑴轨枕运输车;⑵卸轨枕用的汽车吊、布轨枕用的叉车;⑶现场混凝土浇注设备;⑷上承式钢轨支承架。6.10.3施工过程中的基标控制测设
在混凝土隧道底板及道床板施工前,应采用起闭于GPS点(B)级的四等导线测量的精度对线路进行贯通测量,并在隧道全长范围内建立独立、完整、精准的基标控制网。在隧道进、出口引设水准点,水准点的高程采用五等水准测量精度,两水准点间的高程误差(因两端应用的定测水准基点不一样造成的)用精密水准仪测出后,由各洞口向隧道中部测量时进行渐进式修正。按设计要求在全长范围内埋设基标。基标分为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两种。控制基标原则上直线段100m设一个,对线路特殊地段、线路变坡点、竖曲线起止点均应增设控制基标。加密基标直线段每6m设一个,加密基标间偏差应在相邻两控制基标内调整。在道床板混凝土施工后应及时在道床板表面埋设控制基标。基标测设允许误差应符合《高速客运专线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测量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6.10.4钢筋混凝土隧道底板施工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拖振加梁式振动杆收面。混凝土施工时严格控制顶面高程,现场采用水准仪进行监控。混凝土垫层铺筑完毕后,采用覆盖塑料薄模方法养生,养护期一般不应少于7昼夜。底座混凝土达到施工强度后,在其表面按设计测设轨枕散布线,以便于布枕。6.10.5双块式轨枕道床板施工⑴施工准备在混凝土垫层顶面上进行清理、测量放线等准备工作。⑵双块式轨枕按照625mm的间距排列。轨枕的卸车采用汽车吊作业,布枕采用叉车,轨枕位置的精确微调由人工进行。⑶轨排组装采用60kg/m
钢轨作为工具轨,施工时先在垫层面上按放线位置摆好轨枕,然后架上钢轨,调整方正组装成轨排。每次拼装轨排长度为100~200m;安装过程中扣件扭距<100Nm。用鱼尾板连接前后钢轨,上紧接头螺栓并保持轨缝对接,轨面及钢轨工作边均不得发生错牙现象。⑷道床板钢筋绑扎道床板钢筋分两层,道床板上层钢筋应穿越轨枕块下方的钢筋桁架。⑸轨排调整、检测利用基标、直角道尺、万能道尺调整轨排,通过粗调、精调、微调分次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模板支撑、轨距、标高、线路中线等全部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⑸道床板混凝土灌注采用泵送混凝土灌注。①灌注前将轨枕埋入部分的表面涂刷一层界面剂,保证新灌混凝土与轨枕的粘结。钢轨、扣件及轨枕表面进行防护,以免污染。②在灌注过程中,为保证轨枕下部完全密封,混凝土从单方向灌注,通过振捣使混凝土从另一侧流出;加强对轨枕底部及其周围混凝土的振捣。振捣时应避免捣固棒接触轨排与支撑,捣固棒插入点布置应均匀,不得漏振。③注意轨排几何状态的变化,保证轨排、模板、支撑架的稳定牢固,并随时监测。如有变位,立即停止浇筑和振捣,并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修整工作。④道床板混凝土灌注密实后,表面需抹面整平,抹面应形成设计的横向排水坡,在抹面的同时清理钢轨、轨枕、扣件和支撑架等表面的灰浆,检查道床板顶面和轨枕顶面的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⑹道床板混凝土的养护
道床板混凝土养护可以采用薄膜覆盖养护;或者采用防水系数大于75%的养护剂养护;温度高于30℃,相对湿度小于50%时,另需洒水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时拆除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道床板方可承重。7.xx隧道主要工序的施工技术要点7.1隧道进洞口段超前长管棚施工技术要点隧道进口段为风机连接段,线间距加宽值W=0.1m,根据《XX隧参02(W)-47》图中R[1]=760cm,初期支护厚度28cm,同时考虑到施工误差5cm及Ⅴ级围岩预留变形量的一半7cm,则管棚起始圆弧半径R1=850cm(见下面“洞口段超前长管棚横断面布置图”)。根据施工图要求,DK155+349~+369Ⅴ级围岩段采用超前长管棚和钢架配合使用。长管棚长度20m,用每节长4~6m的热轧无缝钢管(φ108×9)以丝扣连接而成。接头用内车丝套管采用φ114×9热轧无缝钢管加工。同一断面内接头数量不得超过钢管总数的50%,管环向间距为中至中40cm,共用长钢管43根。超前长管采用钢管与钢花管间隔布置,如下图中所示将奇数号者采用钢花管,偶数号者采用钢管,施工时先打设钢花管并注浆,然后打设钢管,顺便检查钢花管的注浆质量。长管轴线与衬砌外缘线夹角为1°~3°。
长管棚需设置导向墙,导向墙采用C20混凝土,截面尺寸1m×1m,为保证长管棚施工精度,导向墙内设2榀Ⅰ18工字钢钢架,钢架外缘设φ140×5导向钢管,钢管与钢架焊接。导向墙内的工字钢钢架在现场预制,各榀均分三个单元,单元间由螺栓连接。
长管棚钢(花)管中可增设钢筋笼以增强导管的抗弯能力,钢筋笼由4根Φ22主筋和固定环组成,并用M5水泥砂浆充填钢管。钢花管注浆采用水泥浆,制浆材料为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液水灰比为1∶1(重量比),注浆压力为0.5~2.0MPa。单根钢花管的注浆量按下式估算:式中Rk为浆液扩散半径,取Rk=0.6L0,L0为注浆钢花管中至中的距离;L为钢花管长;η为围岩空隙率,根据进洞口围岩为粉质粘土以及花岗闪长岩全风化土,确定η值为20%。导向墙横断面布置图计算结果为:单根钢花管的注浆量2.9m3,本段长管棚钢花管的注浆总量为60.9m3。但在实际施工中应通过现场注浆试验取得经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注浆参数。7.2隧道进洞口Ⅴ级围岩段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施工技术要点根据施工图要求,DK155+369~+385段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和
钢架配合使用。小导管制作材料为φ42×3.5热轧无缝钢管,小导管长度为4.5m,头部做成尖锥状,详见下图所示。超前小导管环向布置间距为40cm,纵向按2.4m一环布置。小导管注浆采用水泥砂浆,制浆材料: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细砂,灰砂比为2∶1,砂浆水灰比值控制在0.5~1.0之间,注浆压力控制范围:0.5~1.0MPa,在涌水量较大时,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注浆材料。砂浆按需拌制,随拌随用。单根超前小导管注浆量的估算:超前小导管环向布置示意图
Ⅰ-Ⅰ剖面图小导管构造示意图根据本施工段围岩为花岗闪长岩全风化~强风化土,确定η值为20%,浆液扩散半径Rk为0.36m。单根钢花管的注浆量0.366m3,每环注浆量为42根×0.366m3=15.37m3。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时可结束注浆。隧道开挖长度应小于小导管的注浆长度,预留部分作为下一次循环的止浆墙。7.3隧道进洞口Ⅴ级围岩地段型钢钢架施工技术要点根据施工图要求,型钢钢架配合超前长管棚或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使用,钢架由A单元4个,B、C、D、E各2个单元共12个单元组成,各单元由型钢、连接钢板焊接而成,单元间由螺栓连接。型钢钢架按设计要求预先在现场制造或在工厂预制,放样时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的加工余量。
钢架加工后进行试拼,尤其是第一榀钢架。钢架允许误差:沿隧道周边轮廓误差为±3cm;螺栓孔眼中心间距公差不超过±0.5cm。钢架平放时,平面翘曲小于±2cm。钢架间距按设计要求为0.8m(中到中),为保证钢架置于稳固的地基上,应在钢架的基脚部位预留15~20cm厚的原地基,架立时挖槽就位。H型钢钢架在初喷4cm混凝土后架设,架设时钢架采用定位系筋定位,定位系筋一端与钢架焊连。另一端用砂浆锚入围岩中;架设好的钢架平面应垂直于隧道中线,其倾斜度不大于2度;钢架的任何部位偏离铅垂面不大于5cm。钢架与初喷混凝土层间要求密切接触,空隙处用混凝土垫块楔紧,有较大间隙时设骑马垫块;相邻钢架间采用Φ22钢筋拉连,连接钢筋宜做成八字型,间距1.0m,斜向内侧布置,并焊于钢架内翼缘处。架设完毕后尽快喷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分层进行,每层厚度5~7cm左右,先从拱脚或墙脚处向上喷射以防止上部喷射料虚掩拱脚(墙脚)造成不密实而导致拱脚(墙脚)失稳。喷射混凝应保证钢架内圈面不小于3cm厚的覆盖层。7.4隧道进洞口Ⅴ级围岩段系统锚杆施工技术要点根据《XX隧参02(W)-47》施工图设计,系统锚杆设置情况为:拱部采用带排气装置的φ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所有锚杆长度L=4.0m,环向间距1.0m,纵向间距0.8m,梅花形布置。当围岩成孔条件较差或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自进式锚杆。锚杆用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20,且所有锚杆均应设置垫板,垫板采用A3钢,尺寸不小于150mm×150mm×6mm。施工中除了随机配置的锚杆外,不要轻意改变锚杆间距。锚杆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钻孔保持直线并与所在部位岩层
结构面尽量垂直,钻完孔后,用高压风吹净孔内岩屑,并检查钻孔深度(一般钻孔深度大于锚杆设计长度10cm),锚孔检查合格后安装锚杆。WT型普通中空锚杆钻孔内和20MnSiΦ22钢筋砂浆锚杆钻孔内压注M20水泥砂浆,砂浆所用的水泥应在42.5级以上,灰砂比宜为1∶1,水灰比宜为0.4左右,同时掺用高效减水剂。7.5隧道进、出口Ⅴ级围岩段CRD法施工技术要点根据施工图要求,DK155+349~+385Ⅴ级围岩段均采用CRD法施工,CRD法详见《XX隧参03(W)-25》。①隧道开挖轮廓线:由于隧道进口段为风机连接段,线间距加宽值W=0.1m,根据《XX隧参02(W)-47》施工图来决定开挖断面时,要同时将施工误差5cm及Ⅴ级围岩预留变形量的一半值加进去后放线,也可按照钢架安装图中型钢中线各部位曲率半径值外加13cm进行开挖轮廓放线。②隧道初期支护:系统锚杆、拱墙网喷混凝土和仰拱素喷混凝土按照《XX隧参02(W)》施工图要求进行;钢架施工按照前述相关内容施工;拱部超前支护按照前述第(1)、(2)节施工。在钢架施工中要注意的是,由于同一钢架环中各单元不是同时安装,在使钢架封闭成环时最后一单元可能因围岩变形因素而无法安装,因此,钢架预制时应根据施工经验值作适当调整。③导坑临时支护:临时支护系统按《XX隧参03(W)-13-1》施工图要求,但临时工字钢架单元尺寸应根据隧道开挖轮廓线调整,不能直接套用原图。施工时务必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设置钢架(或临时钢架)锁脚钢管,进行钢架间纵向拉连。需要二衬时,拆除单榀临时工字钢架的长度应受到限制。7.6平行导坑采用的超前Φ22砂浆锚杆施工技术要点
超前Φ22砂浆锚杆,按设计要求与格栅钢架配合使用。Φ22锚杆长度为4.5m,锚杆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10°~20°,纵向间距按2.4m一环布置,纵向相邻两排锚杆的搭接长度应大于1.0m。锚杆外露端部与格栅钢架焊接牢固。锚杆用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20,砂浆所用的水泥应在42.5级以上。7.7隧道进洞口Ⅳ级围岩段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施工技术要点根据施工图要求,DK155+385~+465段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Ⅰ18工字钢钢架加强。小导管制作材料为φ42×3.5热轧无缝钢管,小导管长度为4.5m,环向布置间距为40cm,纵向按3.0m一环布置。小导管外插角5°~10°。单根超前小导管注浆量的估算:根据本施工段围岩为花岗闪长岩弱风化,块状结构,节理发育,确定η值为5%,浆液扩散半径Rk为0.36m。单根钢花管的注浆量0.092m3,每环注浆量为42根×0.092m3=3.86m3。其它要求同(2)Ⅴ级围岩段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施工。7.8隧道进洞口Ⅳ级围岩段Ⅰ18工字钢钢架施工技术要点DK155+385~+465Ⅳ级围岩段Ⅰ18工字钢钢架布置间距1.0m(中到中),作为风机连接段,线间距加宽值W=0.1m,根据《XX隧参02(W)-41》图中R[1]=755cm,初期支护厚度25cm,同时考虑到Ⅴ级围岩预留变形量为8~10cm(若同时考虑施工误差,则按施工误差5cm、预留变形
Ⅰ18工字钢钢架组合示意图量值的一半来考虑),则下面Ⅰ18工字钢钢架组合示意图中的钢架半径(型钢中心线)应分别为:R1=755cm+12cm+10cm=777cm;R2=686cm+12cm+10cm=708cm;R3=312cm+12cm+10cm=334cm;R4=1647cm+12cm+10cm=1669cm。钢架由A单元4个,B、C、D、E各2个单元共12个单元组成,各单元由Ⅰ18工字钢、连接钢板焊接而成,单元间由螺栓连接。按照以上所列钢架各个半径数值,算得各钢架单元弧形角度与曲线长度(工字钢中心线)为:钢架单元A:30°0′0″;406.8cm;钢架单元B:30°0′0″;370.7cm;钢架单元C:
7°45′20″;曲线段长度95.8cm+直线段长度211.4cm;钢架单元D:31°35′48″;直线段长度72.5cm+曲线段长度184cm;钢架单元E:19°4′8″;555.5cm型钢钢架按设计要求预先在现场制造或在工厂预制,放样时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的加工余量。其它技术要求同(3)。7.9隧道进洞口Ⅳ级围岩段系统锚杆施工技术要点根据《XX隧参02(W)-41》施工图设计,系统锚杆设置情况为:拱部采用带排气装置的φ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所有锚杆长度L=3.5m,环向间距1.0m,纵向间距1.0m,锚杆用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20,且所有锚杆均应设置垫板,垫板采用A3钢,尺寸不小于150mm×150mm×6mm。其它技术要求同(4)。7.10隧道进洞口Ⅳ级围岩段CD法开挖施工技术要点开挖方法:根据施工图要求,DK155+385~+465Ⅳ级围岩段均采用CD法施工,具体要求详见《XX隧参03(W)-10-1~6》。隧道开挖轮廓线:由于隧道进口段为风机连接段,线间距加宽值W=0.1m,根据《XX隧参02(W)-41》施工图来决定开挖断面时,要同时将施工误差5cm及Ⅳ级围岩预留变形量的一半值加进去后放线,也可按照钢架安装图中型钢中线各部位曲率半径值外加13cm进行开挖轮廓放线。7.11隧道进洞口Ⅲ级围岩风机连接段、风机安装段系统锚杆技术要点根据施工图标示,DK155+465~+593段为风机过渡、安装、连接段,洞身围岩均为Ⅲ级。
风机连接段统锚杆设置,详见《XX隧参02(W)-40》施工图设计,主要情况为:拱部采用带排气装置的φ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所有锚杆长度L=3.0m,环向间距1.2m,纵向间距1.0m。风机安装段系统锚杆设置,详见《XX隧参02(W)-36》施工图设计,主要情况为:拱部采用带排气装置的φ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所有锚杆长度L=3.5m,环向间距1.0m,纵向间距1.0m。锚杆用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20,且所有锚杆均应设置垫板,垫板采用A3钢,尺寸不小于150mm×150mm×6mm。其它技术要求同(4)。7.12隧道进洞口Ⅲ级围岩风机连接段、风机安装段台阶法开挖施工技术要点隧道开挖轮廓线:DK155+465~+593段分别为风机过渡、安装、连接段,截面变化大,需要及时测控开挖断面线。对于风机连接段,依照《XX隧参02(W)-40》施工图来决定开挖断面时,按照线间距加宽值W=0.1m,同时将施工误差5cm及Ⅲ级围岩预留变形量的一半值加进去后放线;对于风机安装段,依照《XX隧参02(W)-36》施工图来决定开挖断面时,同样考虑线间距加宽值,以及施工误差和围岩预留变形量引起的各部位曲率半径值增加值;对于风机过渡段,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截面变化。开挖方法::根据施工图要求,DK155+465~+593段均采用台阶法施工。7.13隧道出口Ⅴ级围岩段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施工技术要点根据施工图要求,DK168+395~+431段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和钢架配合使用。小导管制作材料为φ42×3.5热轧无缝钢管,小导管长度为4.5m,头部做成尖锥状。超前小导管环向布置间距为40cm,纵向按2.4m一环布置。必要时在小导管附近和开挖面、甚至坑道5m范围内的地段喷射混凝土封闭。
小导管注浆采用水泥砂浆,制浆材料: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细砂,灰砂比为2∶1,砂浆水灰比值控制在0.5~1.0之间,注浆压力控制范围:0.5~1.0MPa。砂浆按需拌制,随拌随用。单根超前小导管注浆量的估算:根据本施工段围岩为晶屑熔结凝灰岩强风化土,确定η值为20%,浆液扩散半径Rk为0.36m。单根钢花管的注浆量0.366m3,每环注浆量为38根×0.366m3=13.91m3。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时可结束注浆。为加快注浆速度和发挥设备效率,可进行群管注浆(每次3~5根)。隧道开挖长度应小于小导管的注浆长度,预留部分作为下一次循环的止浆墙。7.14隧道出口Ⅴ级围岩段型钢钢架施工技术要点DK168+395~+431地段属于Ⅴ级围岩浅埋段,应按照《XX隧参03(W)-07-1~3》图要求,按照断面加宽值为零时的钢架半径值进行加工、安装,型钢钢架的布置间距等其它施工要求均按该图执行。7.15隧道出洞口Ⅴ级围岩段系统锚杆施工技术要点DK168+395~+431地段属于Ⅴ级围岩浅埋段,根据《XX隧参02(W)-14》施工图设计,系统锚杆设置情况为:拱部采用带排气装置的φ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所有锚杆长度L=4.0m,环向间距1.0m,纵向间距0.8m,梅花形布置。当围岩成孔条件较差或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自进式锚杆。锚杆用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20,且所有锚杆均应设置垫板,垫板采用A3钢,尺寸不小于150mm×150mm×6mm。施工中除了随机配置的锚杆外,不要轻意改变锚杆间距。
锚杆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钻孔保持直线并与所在部位岩层结构面尽量垂直,钻完孔后,用高压风吹净孔内岩屑,并检查钻孔深度(一般钻孔深度大于锚杆设计长度10cm),锚孔检查合格后安装锚杆。WT型普通中空锚杆钻孔内和20MnSiΦ22钢筋砂浆锚杆钻孔内压注M20水泥砂浆,砂浆所用的水泥应在42.5级以上,灰砂比宜为1∶1,水灰比宜为0.4左右,同时掺用高效减水剂。7.16洞身加固圈3m、5m超前预注浆施工技术要点加固圈3m、5m超前预注浆施工段落列表:序号起讫里程长度(m)围岩级别地质简况加固圈加固措施设计情况与其它主要施工措施1DK157+729~+76940ⅣF3断层破碎带,地下水发育。CD法施工,加固圈3m预注浆加固,Ⅰ16型钢架加强(钢架纵向间距1.0m)。2DK159+545~+61065Ⅴ地表表现为大型冲沟,常年有水,推测地下水较发育。CRD法施工,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Ⅰ18型钢架加强。(钢架纵向间距0.8m)。局部采用加固圈3m预注浆加固。3DK159+843~+93592ⅤF2断层破碎带,地下水发育。CRD法施工,加固圈5m预注浆加固,Ⅰ18型钢架加强(钢架纵向间距0.8m)。4DK160+995~DK161+04550Ⅴ岩层接触带,受七宝洋水库影响,地下水发育。CRD法施工,加固圈5m预注浆加固,HW175型钢架加强(钢架纵向间距0.8m)。5DK161+405~+45550Ⅴ岩层接触带,受七宝洋水库影响,地下水发育。CRD法施工,加固圈5m预注浆加固,HW175型钢架加强(钢架纵向间距0.8m)。6DK164+625~+70580ⅤF1断层破碎带,地下水发育。CRD法施工,加固圈5m预注浆加固,Ⅰ18型钢架加强。7DK166+220~+27050ⅤF5断层破碎带,地下水发育CRD法施工,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纵向间距2.4m),Ⅰ18型钢架加强(纵向间距0.8m)。局部采用加固圈3m预注浆加固。①加固圈3m超前预注浆布孔:
注浆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3m,每一循环注浆长度为27m,掘进长度为注浆长度的70%~80%,每段预留4~6m,作为下段注浆的止浆岩盘,以防止地下水涌向作业面及下段注浆时跑浆。必要时考虑设置混凝土止浆墙。布置注浆孔时,如果注浆孔按扩散半径2m、孔底间距按3m,则每一循环设5环79个注浆孔(1+8+14+28+28),可参照《XX隧参03(W)-31-1~5》施工图;如果注浆孔按扩散半径3m、孔底间距按3.5m,则每一循环设5环63个注浆孔(1+6+14+21+21)。注浆孔开孔直径不小于110mm,终孔直径不小于91mm,孔口管采用φ108×5热轧无缝钢管,管长3m。②加固圈5m超前预注浆布孔:注浆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5m,每一循环注浆长度为30m,掘进长度为注浆长度的70%~80%,每段预留5~7m,作为下段注浆的止浆岩盘,以防止地下水涌向作业面及下段注浆时跑浆。必要时考虑设置混凝土止浆墙。布置注浆孔时,如果注浆孔按扩散半径2m、孔底间距按3m,则每一循环设7环125个注浆孔(1+8+14+24+26+26+26),可参照《XX隧参03(W)-32-1~5》施工图;如果注浆孔按扩散半径3m、孔底间距按4m,则每一循环设6环88个注浆孔(1+7+14+22+22+22)。注浆孔开孔直径不小于110mm,终孔直径不小于91mm,孔口管采用φ108×5热轧无缝钢管,管长3m。③注浆材料:注浆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堵水防渗和固结破碎的围岩,要求浆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在一定的压力下,能较好地渗入到一定宽度的裂隙或空洞中去,同时浆液凝结成结石后,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粘结力。由于注浆加固区域为压扭性断层破碎带或岩层接触带,主要地质特点是:岩体破碎、节理密集、地下水发育;部分地段为:岩体贯穿性微张节理密集,地下水富集。
注浆材料拟根据情况分别采用单液水泥浆(掺加速凝早强剂)、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或超细水泥浆。在岩体裂隙宽度差别较大时,相对较宽的裂隙中,浆液流动阻力小,浆液流动量大,浆液流出填充的距离远;相对较窄的裂隙中,浆液渗入的量小,浆液扩散的范围也小;当裂隙宽度小于1mm时,普通细度的水泥浆将难以充填。在实际注浆过程中,浆液的扩散半径和对裂隙的充填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受注岩体裂隙状况、浆液粘度、凝固时间、注浆速率和压力、压注量等因素有关。施工中将根据注浆孔涌水量和冲洗液漏失量来决定是采用单液浆还是CS双液浆,即单孔涌水量≤200L/min或冲洗液漏失量≤80L/min时,使用单液浆,超过此限值后则改用CS双液浆。如果岩体节理密集且裂隙宽度很小,注浆结束后止渗效果不理想,则改用超细水泥浆。④注浆压力:注浆最大压力(终压)通常根据经验确定,一般比工作面涌水压力高0.2~0.4MPa。如量测水压有困难或不要求准确的终压值,亦可参考如下经验公式:式中P——注浆压力(MPa);H1——孔位至静水位高度(m);K——修正系数,K=1.2~2.0。⑤浆液参考配比与浓度:单液水泥浆(掺早强剂)参考配比:水灰比水泥(袋)20%浓度三乙醇胺与2%氯化钠混合液(L)水(L)制成浆液量(m3)0.5∶124305701.000
浓浆0.6∶122286321.0260.8∶118246961.020稀浆1∶115197311.0001.25∶113167961.0291.5∶111148111.0082∶19118891.050水泥—水玻璃浆的参考配方:原料规格要求作用用量比例主要性能水泥32.5级普通或矿碴水泥主剂1凝胶时间可控制在几秒至几十分钟范围内,结石体抗压强度为5~20MPa水玻璃模数:2.4~3.4,浓度:30~40Be/主剂0.5~1氢氧化钙工业品速凝剂0.05~0.2磷酸氢二钠工业品缓凝剂0.01~0.03在每段每次压浆时应采用变换浆液浓度,应先稀后浓,同一分段多次压浆时,则先浓后稀。常用的水泥浆液浓度为2.0∶1~0.5∶1。浆液浓度的选择根据岩层的吸水率来确定(吸水率为单位时间内每米注浆孔在每米水压作用下的吸水量,通过压水试验确定)。吸水率越大,岩层透水性越强,则浆液越浓。⑥压力的控制及浆液浓度、配比的变换:对于水泥浆,注浆过程中控制注浆压力一般有两种方法:Ⅰ、一次升压法:注浆一开始就在短时间内将压力升到设计规定值,并一直保持到注浆结束。在规定压力下,每一级浓度浆液的累计吸浆量达到一定限度后,调换浆液配比,逐级加浓;随着浆液浓度的逐级增加,裂缝逐渐被填充,单位吸浆量逐渐减少,直至达到结束标准时,即结束注浆。此法适用于透水性不大、裂隙不甚发育的较坚硬岩层。
xx、分级升压法:注浆过程中,将压力分成几级,逐级升到设计规定值。注浆开始时,使用最低一级的压力压注,当单位吸浆量减小到一定限度,则将压力升高一级,当单位吸浆量又减小到下限,再升高一级压力;如此进行到单位吸浆量减少到结束标准时,即结束注浆。在注浆过程中,在某一级压力下,如果单位吸浆量超过一定限度,则应降低一级压力进行压注,待单位吸浆量减少到下限值,再提高到原来一级压力继续压注。此法适用于透水性大、难于很快达到规定压力值,或者虽能达到规定压力值,但由于单位吸浆量很大,超过上限甚至更多的情况,可减少浆液的过度流失。水泥—水玻璃浆液的胶凝、填充过程不同于水泥浆液,压力控制通常根据该段所需浆液量,以最大允许压力尽快压注。⑦浆液注入量:注浆压入总量可根据加固圈内岩体总体积以及岩体裂隙率、有效充填系数估计值进行估算,单孔注入量在估算后按注浆终压规定值时的注浆总量来确定。注浆结束标准,一般以两个指标表示,一是最终吸浆量;另一是达到终压时的持续时间。通常的结束标准是: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吸浆量:双液CS浆为50~100L/min,单液水泥浆为20~60L/min,稳定约20min即可结束。⑧注浆方式:
在岩层破碎、裂隙极发育的条件下,注浆孔钻一段压一段,由外向里前进式注浆,直至全深;在岩层较稳定、节理与裂隙不甚发育的条件下,注浆孔一次钻到设计全深,使用止浆塞由孔底分段向外注浆,但本方式要求止浆塞性能良好,工作可靠;在注浆孔不太深、岩层裂隙较均匀的条件下,可采取注浆孔一次钻至设计全深、一次完成注浆。⑨注浆顺序:一般先压注内圈孔,后压注外圈孔;先压注无水孔,后压注有水孔;从拱部顺序向下压注;如遇窜浆或跑浆,则间隔1~2孔注压。7.17开挖后加固圈3m全断面径向注浆施工技术要点开挖后加固圈3m全断面径向注浆施工段落列表:序号起讫里程长度(m)围岩级别全断面径向注浆加固措施与其它主要施工措施1DK157+769~+905136Ⅳ三台阶法施工,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纵向间距3.0m),格栅钢架加强(纵向间距1.0m);局部采用开挖后全断面径向注浆。2DK158+245~+31267Ⅳ三台阶法施工,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纵向间距3.0m),格栅钢架加强(纵向间距1.0m);局部采用开挖后全断面径向注浆。3DK159+935~DK160+105170ⅣCD法施工,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纵向间距3.0m),Ⅰ16型钢架加强(纵向间距1.0m);局部采用开挖后全断面径向注浆。4DK161+045~+405360Ⅳ三台阶法施工,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纵向间距3.0m),格栅钢架加强(纵向间距1.0m);局部采用开挖后全断面径向注浆。5DK162+175~+24570ⅤCRD法施工,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纵向间距2.4m),Ⅰ18型钢架加强(纵向间距0.8m);局部采用开挖后全断面径向注浆。开挖后加固圈3m全断面径向注浆孔布置:注浆孔按浆液扩散半径2m布设,梅花型布置,孔口环向间距约180cm,孔底环向间距约250cm,纵向间距260cm,孔径为52mm,孔口管采用φ50×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钢管长1m。注浆浆液为单液水泥浆,水泥浆液浓度为0.8∶1~0.5∶1。浆液注入量:根据围岩裂隙率η值为5%,浆液扩散半径为2m,算出每环(22根)注浆量为7.19m3。
其余注浆参数套用(17)节相关内容。7.18衬砌背后回填注浆隧道衬砌施工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衬砌背后回填注浆。注浆管为预埋式,在二次衬砌时预埋φ20镀锌钢管,钢管位于拱顶部,纵向间距2~5m,注浆材料为M10水泥砂浆,回填注浆压力:初压0.1~0.15MPa,终压0.2MPa。7.19复合式衬砌防水板全隧道拱墙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NBR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土工布防水,防水卷材厚度≥1.2mm,幅宽≥2m,土工布重量≥300g/m2。7.20衬砌背后排水盲管全隧道防水卷材背后设置环向外包土工布的RCP-1605G塑料排水盲沟,防水卷材下端墙脚处设置纵向外包土工布的RCP-3208G塑料排水盲沟。施工应注意的几点是:⑴排水盲管在岩面(喷混凝土层面)上的固定方法a.首先标好排水盲沟的布设线路和固定件间距位置。b.在安装固定件位置处,用电锤打出Ф12mm孔眼,孔深6~8cm。c.用水泥基植筋剂将环箍固定端植入干净的孔内。d.环箍固定好排水盲管,确保排水盲管接头在喷砼施工时不移位、不脱落。⑵排水盲管与岩面的间隙处理排水盲管与岩面间隙,用透水性好的无纺布裁剪成块,折叠成条,条宽与透水管直径基本相等,塞住透水管下各处间隙,并用20#铁线与透水管捆紧。⑶排水盲管布设要点:环向排水盲管在透水的围岩裂隙区适量加密布置;
局部凸出的围岩(或喷层)棱边应用手持式风镐凿除,以免影响支护钢筋网片的安设;枯水季节敷设排水管网时,需仔细观察围岩裂隙间水渍情况,不能遗漏对渗水区域的排水盲管进行加密敷设。7.21施工缝与变形缝防水全隧道环向、纵向施工缝设置ZPJ-4缓胀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且环向施工缝处衬砌内缘设置φ20PVC半圆管排水暗槽与隧道侧沟连接,排水暗槽外以聚硫密封胶封抹与衬砌表面平。变形缝处设置FPZ-A[3]-12缓胀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拱墙变形缝处衬砌外缘与防水板结合部位以聚硫密封胶封堵,衬砌内缘3cm范围内以聚硫密封胶封堵,以外2cm范围内设置U型镀锌钢板接水盒排水,其余空隙用填缝料填塞封缝。仰拱部位的变形缝,在二次衬砌内设置φ50@50cm双层抗剪钢筋,空隙用填缝料填塞。7.22局部注浆堵水与补注浆隧道开挖后如围岩表面裂隙线状出水及面状淋渗水状况,采用注浆堵水,注浆孔孔径50mm,孔口间距1~1.5m,注浆孔与裂隙面尽量大角度相交。注浆材料为水泥浆,水灰比1∶1,注浆压力应小于0.5MPa。如果缝隙涌水量较大时,先钻引水孔卸压,再对裂隙注浆,最后对引水孔封堵。隧道初期支护初喷混凝土后,存在大面积渗漏水或大股涌水时,采取先埋管引排,对注浆堵水。注浆孔孔径50mm,孔口间距0.5~1.0m,注浆孔与裂隙面尽量大角度相交。注浆材料为水泥浆,水灰比1∶1,注浆压力小于0.3MPa。7.23综合接地根据《XX隧参02(W)—59—1~4》施工图设计,隧道内综合接地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接地钢筋网、接地套筒、接地分支电缆、纵向贯通地线。
接地钢筋网:在隧道内沿线路方向每间隔100m设置一处(在变压器洞室及中继器室附近应设一处),每处接地钢筋网设置情况见下表:设置处围岩类别钢筋网设置范围钢筋网格尺寸系统锚杆布置钢筋网格与系统锚杆连接。xx拱部沿线路方向20m长范围内初期支护中Φ20钢筋焊接网格,间距1.2m×1.5m拱部Φ25中空注浆锚杆(环1.5m×纵1.2m)20m范围内系统锚杆与钢筋网格焊连,每根环向接地筋焊连的锚杆不得少于6根。Ⅲ、Ⅳ拱部和边墙沿线路方向20m长范围内初期支护中Φ20钢筋焊接网格,间距2.0m×1.5m拱部Φ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Φ22砂浆锚杆(环1.2m×纵1.0m)20m范围内系统锚杆与钢筋网格焊连。Ⅴ拱部和边墙沿线路方向10m长范围内初期支护中Φ20钢筋焊接网格,间距1.6m×1.5m拱部Φ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Φ22砂浆锚杆(环1.0m×纵0.8m)10m范围内系统锚杆与钢筋网格焊连。接地套筒:每处接地钢筋网对应设置一个接地套筒,位置在两侧边墙底部与水沟电缆槽盖板间的拐角处,高于盖板顶约20cm。接地套筒与接地钢筋网之间用Φ20钢筋焊接连接。接地分支电缆:采用35mm2接地铜缆,用线鼻与接地套筒连接。纵向贯通地线:纵向贯通地线布设于信号电缆槽内,其规格详见相关专业设计。7.24施工超前地质预测预报①超前探测超前物探:主要针对地下水发育地段的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岩层接触带、构造及裂隙发育带,远距离超前物探选用TSP—203地质探测仪、SIR-10H型探地雷达(GPR)系统;水平钻孔超前探测,选用钻孔孔径108mm,钻孔深度20~30m。②常规地质法
通过超前平导、正洞掌子面与侧壁的量测和地质素描,获得地层岩性特征、结构面性质与产状及发育程度、岩体破碎程度与充填情况、洞壁变形破坏特征、突泥与坍方发展情况等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条件进行预测预报。③洞内涌(突)水的实时监测对平导与正洞洞身、掌子面各涌(突)水点进行动态监测,内容包括:涌(突)水点地质档案、涌(突)水点空间分布、单点涌(突)水量及其动态、涌(突)水机制、涌(突)水的水质与同位素化学动态特征等。施工中对平导与正洞洞内气温与湿度的实时监测。④洞外实时监测要求对岩溶水地表排泄点、地表河流进行监测,主要为流水量及动态。⑤资料的利用7.25监控量测7.25.1监控量测目的一、监测围岩变形和压力情况,验证支护衬砌的设计效果,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二、提供判断围岩和支护系统基本稳定的依据,确定二衬与仰拱的施作时间。三、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地层稳定性变化规律,预见事故和险情,作为调整和修正支护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的依据,提供围岩和支护衬砌最终稳定的信息。7.25.2监控量测项目监控量测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必测项目在采用新奥法修建施工中必须进行,选测项目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方式等条件确定。必测项目包括:洞内外观察;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拱顶相对下沉量测;浅埋地段地表下沉量测。
选测项目包括:围岩内部变形量测;锚杆轴力量测;围岩与支护界面上接触压力量测;支护、衬砌应力量测;钢架内力及所承受的荷载量测;围岩弹性波速测试。7.25.3监控量测方法、量测仪器、测点布置与量测频率①洞内外观察洞内外观察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已施工区段观察以及地表观察。开挖工作面的观察,在每个开挖面进行。当围岩石质较好、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但在软弱围岩条件下,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地质调查;若遇特殊不稳定情况时,派专人进行不间断的观察。观察后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并绘出地质素描图,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及围岩级别判定卡。观察内容包括:新开挖出的裸岩面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涌水情况、围岩变形等。对已施工区段的观察,每天至少一次,观察内容包括:是否发生锚杆被拉断或垫板脱离围岩现象、喷混凝土是否发生裂隙与剥离或剪切破坏、钢拱架有无被压变形情况、初期支护质量情况。洞外观察每天至少一次,内容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透情况等。②拱顶相对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在同一断面进行,并采取相同的量测频率。净空变形量测在每次开挖后尽早进行,初读数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测点布置,见下图。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为保护。
量测断面间距:围岩类别洞口附近(m)浅埋地段(m)施工初期阶段(m)取得效果后(m)xx——2050Ⅲ、Ⅳ—5~1010~1520Ⅴ551010~20量测频率:
变形速度(mm/d)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m)量测频率备注≥5(0~1)B(1~2)次/d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1~5(1~2)B1次/d0.5~1(1~2)B1次/(2~3)d0.2~0.5(2~5)B1次/2d<0.2>5B1次/周从上表中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面的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净空量测仪器:净空变位仪,仪器的量测范围为15~30m,量测精度为量测长度的10-5倍。净空变位量测方法:把净空变位仪的短锚杆固定在施测的两测点处岩体内,将净空变位仪装好,初次量测时在钢尺上选择一个适当的孔位,将钢尺套在钢尺支架固定螺杆上,孔位应选择钢尺张紧时滑块能与百分表顶端接触且读数在0~25mm的范围内,拧紧钢尺压紧螺帽并记下钢尺孔位读数,挂上重锤,记下百分数,然后将重锤提起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作为初始观测值。测试读数应进行温度修正。拱顶相对下沉观测仪器:高精度水准仪。拱顶下沉量测方法:拱顶测点悬挂挂钩式钢尺,用高精度水准仪观测被测点的高程变化情况。③浅埋地段地表下沉量测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应与拱顶相对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横断面内,沿隧道中线,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按下表:隧道埋深H(m)量测断面间距(m)备注H>2B50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B<H<2B20
H<B10量测仪器:水准仪和全站仪。地表下沉量测在横断面方向的测点间隔取2~5m,一个量测断面内设7~11个测点。地表下沉量测在开挖工作面前方H+h(隧道埋置深度+隧道高度)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为止。地表下沉量测频率和拱顶相对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的频率相同。④围岩位移和锚杆轴力量测根据围岩条件,每断面设置2~5个测点,围岩位移采用GY—85型收敛计量测,锚杆轴力量测采用YWC—1型锚杆拉力计。元件埋设初期测试频率要每天1~3次,随着围岩渐趋稳定,量测次数逐渐减少。当出现不稳定征兆时,增加量测次数。⑤围岩与支护界面上接触压力量测该项量测在横断面布置13~19个测点,设于初期支护上的关键受力部位。量测围岩压力的主要为压力盒及频率计。初期测试频率和同一断面的变形量测频率相同,当量测值变化不大时,可降低量测频率,直到无变化为止。⑥隧道钢拱架的压力量测采用能经受支撑屈服强度的压力盒,压力盒分别放在三个位置,钢拱架两侧拱脚处的底板下和拱顶连接点处两连接板之间。初期测试频率和同一断面的变形量测频率相同,当量测值变化不大时,可降低量测频率,直到无变化为止。7.25.4监控量测数据的整理与反馈⑴、拱顶下沉、周边收敛测试数据填写记录表;
⑵、根据现场量测数据绘制位移—时间曲线或散点图,在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进行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即位移出现反常的急骤增加现象,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通知施工部门及时加强支护,必要时停止掘进,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⑶、根据位移变化速率判断围岩稳定状况,变形基本稳定应符合下列条件: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d,拱顶相对下沉速度小于0.15mm/d。⑷、围岩及支护的稳定性应根据开挖工作面的状态、净空水平收敛值及拱顶下沉量的大小和速率综合判断,并及时反馈于设计和施工中,根据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进行判断时,应符合《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⑸、测量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或与设计不符时,应该及时提出,以便修改支护参数。⑹、根据量测结果及《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中6·3·3条规定进行隧道稳定性综合判别,可按下表"变形管理等级"指导施工。管理等级管理位移施工状态备注ⅢU<U0/3可正常施工U—实测位移值;U0—最大允许位移值。xxU0/3≤U≤2U0/3应加强支护ⅠU>2U0/3应采取特殊措施7.25.5量测作业人员依据施工工区,成立两个监控量测小组,每组配量测工3~5名,由1名专职量测技术员负责开展日常工作。7.25.6监控量测管理(一)施工监测管理的流程
施工监测的结果应尽快地反馈到施工和设计中去。施工监测管理流程如下图所示。否改变管理基准改变量测计划措施(减少支护结构)量测计划是否改变管理基准是否改变改变改变是否改变是否改变经济否(管理基准)是是否否是是施工量测措施(调整施工方法,加强支护结构)安全否(管理基准)否监测管理流程图(二)对测试人员的要求量测工作是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专职量测技术人员的职责:(1)负责量测计划安排;
(2)负责量测资料的整理;(3)及时向施工负责人汇报洞内围岩稳定状态,并定期提出围岩稳定性和支护可靠性的书面报告;(4)当量测结果出现危险信息时,应立即向施工负责人报告,并协助施工负责人进行紧急处理。量测工的条件和职责:(1)量测工应具有初中或相当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和一定现场实践经验;(2)量测工作要认真负责;(3)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负责测点的埋设和日常的量测工作,并做好量测记录;(4)负责量测元件的准备、工地零星加工和量测仪表的保养工作。(三)测试工作中的注意事项1.施工监测采用的机械式仪表和电子仪器,必须确保量测仪表具有良好的使用状态。2.测试前应做到:(1)检查仪表设备是否完好,如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2)检查测点是否松动或人为损坏,确认测点状态良好时方可进行测试工作。3.测试工作中:(1)按各项量测的操作规程安装好仪器仪表,每测点一般测读三次,三次读数相差不大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若读数相差过大时应检查仪器、仪表安装是否正确,测点是否松动,当确认无误时再进行测试;(2)每次测试时都要做好记录,并记录环境温度、掘进里程以及施
工情况等,并保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3)在现场进行粗略计算,若发现变形较大时,应及时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4.测试完毕后应做到:(1)检查仪器、仪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2)及时进行资料整理。(四)量测资料的整理1.对量测资料应认真检查、审核和计算,每次量测结束后,应在二小时内进行资料整理工作。2.及时将资料填入有关图表,使能了解数据反映的变化规律,便于各断面和不同量测手段之间的对比。8.xx隧道主要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8.1光面爆破本标段隧道全断面施工段采用液压钻孔台车;台阶法及其它分部开挖的施工段采用简易钻孔作业平台、人工风枪钻孔,人工装药。为了保证开挖轮廓圆顺、准确,维护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爆破采用光面爆破。周边眼残眼率硬岩达到80%以上,中硬岩达到60%以上。隧道施工时在Ⅳ级围岩内采用短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5~10m,分部爆破开挖。在xx、Ⅲ级围岩内采用全断面开挖。均采用光面爆破施工。每个作业面每两天进行三个循环,每循环平均进尺约4.0m,每日进尺6m。炸药选用爆速低、不怕水、有害气体少的乳化炸药。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火雷管引爆。⑴爆破参数:炮眼直径d:选用42mm的钻孔直径。炮眼深度L:xx类围岩炮眼深度约4.5m。
抵抗线W:当炮眼直径在35~42mm的范围内时,抵抗线W与炮眼深度有如下关系W=(15~25)d或W=(0.3~0.6)L。据此Ⅳ级围岩取W=50cm,xx、Ⅲ级围岩取55cm。炮眼间距a:同一排两炮眼之间的距离与抵抗线之间的关系式为:W=(1.1~1.8)E。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取W=1.25E,Ⅳ级围岩取E=62cm。xx、Ⅲ级围岩取70cm。掏槽眼布置图⑵堵塞长度:20~25cm。⑶掏槽眼形式:掏槽眼采用菱形直眼掏槽,为满足钻孔台车钻眼凿掏槽眼方便,达到要求的精度,将掏槽眼设置在偏中线一侧(左右均可)1.5~1.8m,距底板线1.5~1.8m处,炮眼布置详见右图。⑷光面爆破参数的确定方案采用工程类比法,参考国内相似地质条件隧道光面爆破施工的资料及铁路隧道施工规范进行设计。在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选定的爆破参数见下表。光面爆破参数表围岩类别周边眼间距E(cm)周边眼抵抗线W(cm)相对距离E/W装药集中度(kg/m)Ⅳ级围岩45600.750.18xx、Ⅲ级围岩50650.770.21⑸雷管与起爆顺序隧道内爆破选用非电毫秒雷管,分多段起爆。起爆顺序:先掏槽后扩
槽从低段到高段逐段起爆,周边眼最后起爆。⑹爆破网络爆破振动与同段起爆的炸药量密切相关,采用非电微差起爆技术不但控制单段雷管的起爆药量,又能有效控制每段雷管间的起爆时间,使爆破震动波减少叠加。消除爆破震动的有害效应。在施工中采用孔外同段,孔内微差的网络起爆。⑺爆破器材的选择选用φ32mm防水的乳化炸药。周边眼采用φ22的小药卷,并采用导爆索绑小药卷的空气间隔不连续装药结构。隧道爆破采用塑料导爆管和毫秒雷管起爆系统。⑻装药结构装药结构示意图装药结构见《装药结构示意图》。施工中钻爆参数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8.2喷混凝土本隧道正洞喷混凝土采用湿喷机,该机与机械手组成喷锚支护作业机械线。在作业时,混凝土在洞外由混凝土拌和站拌好,通过汽车向洞内送料,空压机供风。在隧道软质岩发生大变形的地段采用喷钢纤维混凝土。施工工艺:混凝土采用湿喷,混凝土喷射机安装调试好后,在料斗上安装振动筛(筛孔10mm),以避免超粒径骨料进入喷射机;用高压水冲洗
干净受喷围岩面,而后即可开始喷射混凝土。通过遥控喷射手喷射,送风之前先打开计量泵(此时喷嘴朝下,以免速凝剂流入输送管内),以免高压混凝土拌和物堵塞速凝剂环喷射孔;送风后调整风压,使之控制在0.45~0.7MPa之间,若风压过小,粗骨料则冲不进砂浆层而脱落,风压过大将导致回弹量增大。因此,按混凝土回弹量小,表面湿润易粘着力度来掌握。喷射压力与喷射机机械手调配适当,根据喷射仪表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风压和计量泵,控制好速凝剂掺量。喷嘴与岩面的距离按规范执行,喷射方向尽量与受喷面垂直,拱部尽可能以直径方向喷射。一次喷射厚度不宜超过10cm,若需喷第二层,两层喷射的时间间隔为15~20min。为提高工效和保证质量,喷射作业分片进行,可按照先边墙后拱脚,最后喷射拱顶的顺序施喷。喷前先找平受喷面的凹处,再将喷头成螺旋形缓慢均匀移动,每圈压前面半圈,绕圈直径约30cm,力求喷出的混凝土层面平顺光滑。喷锚施工顺序见《喷锚施工顺序图》。喷锚施工顺序图8.3钢筋网施工钢筋网按照设计要求加工成方格网片,纵横钢筋相交处可点焊成块。工艺流程:钢筋网一般在初喷混凝土、锚杆完工之后安设,施工时运至工作面进
行敷设,网片要紧贴初喷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网片与网片间、网片与锚杆间要焊接牢固。技术要点:①钢筋必须经试验检测性能合格;②使用前要作钢筋除锈和去污处理;③钢筋网节点与锚杆间采用电焊焊接牢固,网片间用铁丝扎紧或焊接,在喷射作业时不得走动;④钢筋网铺设随混凝土初喷面起伏,并与壁面接触密实;⑤复喷混凝土后,将钢筋网完全覆盖,钢筋网不得外露,而且要有3~5cm厚保护层。复喷后喷混凝土面应平整。8.4装碴运输采用无轨运输方式时,装碴机械ZL50C型侧卸式装载机,运碴采用德国VOLVO-A20隧道出碴车运碴至弃碴场。平行导坑采用有轨出碴时,装碴机械采用德国产ITC312-H3挖掘式装岩机,多作业面施工时,同时配备WZ160A型挖斗式装碴机出碴,运碴采用18t交流变频电瓶车牵引SSD16m3梭式矿车运输至洞外临时堆碴场,再由自卸汽车倒运至弃碴场。为提高出碴效率,缩短循环时间,保证安全,采取如下措施:①加强装运碴设备维护保养,备足易损配件,发现故障及时排除。②设专人养护道路,保持道路平整、无积水,定期铺碴维修。尤其雨季,设专人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③加强洞内排水与照明,保持洞内有良好照明和路况。④加强通风,保证洞内空气新鲜。⑤弃碴场采用推土机平整,专人指挥倒碴。⑥教育出碴汽车司机遵守交通规则,礼貌行车,严禁带故障行车和酒后驾车。⑦施工便道经常洒水,防止尘土飞扬。8.5衬砌施工8.5.1底板、仰拱及仰拱填充混凝土施工
在清底开挖完成后,进行清槽验收,进行钢筋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时分段立模灌筑,分段长度与衬砌台车长度基本保本隧道xx级围岩隧道采用曲墙无仰拱衬砌断面形式,隧道底板设计厚度30cm;Ⅲ~Ⅴ级围岩隧道均采用曲墙有仰拱衬砌断面形式,要保证仰拱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仰拱矢跨比按1/12控制;采用仰拱先行的原则;仰拱填充与仰拱分开施作。底板、仰拱不能欠挖。当围岩级别较低时,尽可能使用风镐进行清底开挖,必须爆破时,应严格控制装药量;超挖部分一般用同标号的混凝土灌筑。为使顶面标高持一致,灌筑仰拱混凝土时,使用混凝土大样的样板,每间隔2m设置一个,以检查和控制仰拱断面。灌筑时采用低塑性混凝土,由仰拱中心向两侧扩展。仰拱施作,势必影响到车辆的运行,为防止隧道施工各工序不发生相互干扰,使用仰拱栈桥作为过渡通道,以保证掌子面正常施工。仰拱防干扰栈桥示意图见《仰拱防干扰栈桥示意图》。初期支护通风管待落底仰拱栈桥待筑仰拱地段已施做铺底段衬砌台车衬砌仰拱防干扰栈桥示意图8.5.2二次衬砌每个隧道正洞作业面配备2台12m长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每衬砌台车在工序上形成防水、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养护一条流水线。衬砌模板台车整体质量要求见下表:序号检查项目质量标准
1轮廓半径±2㎜2模板平整度2㎜/2m3模板拼缝错台≤1㎜4模板拼缝间隙≤1㎜5表面粗糙程度抛光处理6台车外轮廓表面纵向直线度误差≤1㎜/2m7自台车顶点,按高度2m间距划分,该处弦长与设计值的误差≤±1㎜8模板台车前后端轮廓误差≤1㎜衬砌模板台车就位安装分三步:就位、调整、立底模和挡头模。⑴就位:将钢模台车移动到立模位置,锁定卡轨器,此时台车中心与隧道中心线一致,其偏差应小于5cm,偏差主要由轨道控制。交替启动垂直油缸和侧向油缸,使模板立于设计要求位置。⑵调整:纵向调整,通过台车与行走机械完成;横向调整,15cm以内用侧向油缸调整,超过15cm时需调整轨道;高度调整,仅调整垂直油缸,超过油缸行程时需重新铺轨。⑶立底模和挡头模:底模安装:安装前须检查边模是否已完全支撑到位,然后用小块钢模拼装立于小边墙表面,上缘紧靠整体钢模下沿,底模高度以30cm以内为宜,并辅以支撑,确保牢固。挡头模安装:挡头模是在台车就位调整后安装的,一般采用木模;根据开挖情况决定挡头模长度,现场用木锯裁出合理的长度,自下向上环向安装;安装时须注意接缝的密实性,以防漏浆。另外,挡头模一定要顶紧,以防因受力过大引起跑模。衬砌模板台车对位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边墙角±10尺量
2起拱线±8尺量3拱顶±8水准测量4模板表面平整度42m靠尺和塞尺5相邻浇筑段表面高低差±8尺量隧道洞身二次衬砌均在初期支护收敛变形趋于稳定后施作,采用HBT60型混凝土输送泵配合自行式液压模板台车全断面施工,洞外设60m3/h混凝土自动计量拌和站集中生产,采用二次搅拌,以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和耐久性要求,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混凝土至施工现场,混凝土自模板窗口灌入,由下向上,对称分层,先墙后拱灌筑,倾落自由高度不超过2.0m。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因意外灌注作业受阻不得超过2个小时,否则按接缝处理。二衬混凝土振捣采用台车上附着式振捣器配合插入式振捣棒捣固。灌注混凝土从新旧混凝土接茬处开始均匀分布灌注,最后在单元体中间位置进行挤压泵送灌注,待混凝土自挡头板挤出浆来时,稳压持续几分钟,看混凝土是否灌满,如稳定压力不能再灌入时,说明拱顶已灌满,若稳定压力仍能灌入,则稳压持续到不能灌入为止。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为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性、耐腐蚀性、耐久性,达到设计要求的抗压、抗折、抗渗等指标,在开工前,严格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选配,确定最优配合比方案。混凝土两侧对称灌注,保证两侧灌注高差不超过1m,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注意振捣,防止过度振捣或振捣不足出现蜂麻现象,保证混凝土密实,表面光滑。混凝土泵应连续运转,输送管宜直,转弯宜缓,接头严密,泵送前润滑管道。灌注结束清理现场,及时检修、保养输送泵和清洗管道,以备下
循环使用。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按规范要求进行养生。8.6塌方的预防和处理裂隙特别发育的地段,断层破碎带等破碎结构地层中,在地下水作用下会使开挖后的岩面强度大大降低而引起塌方。以上都是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塌方。施工方法不当也会造成塌方,如开挖方法不当、工序间隔安排不合理、锚喷支护不及时,都会引起塌方。8.6.1预防坍塌的措施隧道施工预防坍方首先要做好地质预报工作,掌握地质情况,选择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制订可靠的施工技术方案,本着“先治水、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早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妥善处理,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先治水:隧道局部富含水地段,将采取防、排、堵等技术进行综合处理。首先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来探明地下水情况,然后采用超前帷幕注浆等堵水措施减小涌水量,达到预期目标后继续下一环节的施工。管超前:超前长管棚或小导管注浆按施工图要求实施。短进尺:各部开挖工序间的距离要尽量缩短,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弱爆破:在爆破时,采用多打眼、少装药,严格控制单段炸药用量;开挖边界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早支护:每步开挖后要及时进行初期支护、超前支护,并确保支护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快封闭:初期支护须紧跟开挖工作面,二次衬砌与掌子面之间的距离不宜过长,同时力求衬砌尽快成环。勤量测:加强观察检查,加密监控量测频率,发现围岩变形或异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隐患。
8.6.2隧道塌方处理方法塌方的情况千变万化,必须根据地质情况、塌方的部位和大小、稳定情况等等,确定有效的塌方处理方法,并立即组织实施,晚治不如早治,凑合整治不如彻底整治。①防止塌方扩大:塌方发生后,首先要采取有效的抢险措施,防止塌方范围继续扩大:在塌方范围内顶部与侧壁的危石及大裂缝,要抢先进行喷锚加固;对塌方范围前后原有的支护进行加固,以防止塌方扩大;在塌方范围内架设支撑或喷射砼,必要时加设锚杆;对塌方两端尽快作好局部衬砌,以保证坍方不扩大。②处理塌方:如塌方体积较小,且塌方范围内已进行喷锚或已架设好较为牢固的构件支撑时,可由两端或一端先上后下地逐步清除坍碴,随挖随喷射砼,随架设临时构件支撑拱顶。如塌方体较大,或地表已下沉,或因坍体堵塞无法进入塌方范围进行支护时,则可注浆加固坍体,然后用“穿”的办法在坍体内进行开挖、衬砌。在处理塌方的同时,要加强排水作业,以减少水对塌方的影响。③塌方的支护:塌方稳定以后要立即着手进行支护,以确保安全。一般情况下,锚喷支护要比架设支撑的方法更快、更安全、更省料。锚喷支护要由外向里、自上而下逐段清理塌下来的石块,先喷一层砂浆,再分层喷砼,每层5cm,在喷1~2层砼以后立即打锚杆,挂网喷射砼。在稳住了塌方体以后,即可清除塌方,进行模筑衬砌和衬砌后回填。用支撑构件处理塌方时,可以根据塌方洞体的情况采用人字架支撑、
排架支撑、井箍支撑等形式将塌方体支住。支撑构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支撑之间一定要连接紧密,不能走动和变形,支撑杆件和岩体之间一定要用填塞木塞紧,以免塌方继续扩大。④衬砌和回填:塌方段松动围岩体支稳以后,立即清方进行模筑衬砌,快速成环,在衬砌拱圈的适当位置留出人孔以进人、上料,进行衬砌后的回填。8.7隧道达到一级防水等级的分项工艺、技术措施8.7.1防水板铺设本隧道采用满铺1.5mm厚的NBR(Ⅰ)高分子防水卷材及土工布,土工布≥300g/m2。防水板铺设工艺流程为:基面修整→铺设透水管→铺设无防布→固定防水板→接缝焊接→焊接检查(合格)→下道工序。①防水板铺设前检查喷锚的平整度,控制其宽深比小于7:1(见右图),超出规定的用细粒砼找平;锚杆尾部外露长度切掉;防水层施工区段没有爆破作业。喷锚面宽深比示意图②排水盲沟的安设:盲沟在初期支护施作完成之后,防水板铺设之前安装,结合施工缝布置,衬砌背后环向设外包土工布的RCP-1605G塑料排水盲沟,每8m设一环;纵向在洞内两侧水沟泄水孔标高处设外包土工布RCP-3208G排水盲沟,每8m设一段;纵向盲沟与环向盲沟直接与隧道水沟连通。盲沟的设置密度同时根据地下水发育情况调整加强,盲沟用环箍固定于初期支护表面。③防水板的铺设:利用作业台车,施工时逐环顺序进行,墙拱防水板铺设时,在隧道拱部标出隧道中线,再使防水板横向中线与这个标志重合,
立即用压焊机将防水板热合于暗钉上,再由拱顶依次向两边铺设。待整幅防水板铺设好并经检查确认固定牢固后,再用塑料热合机顺所留板间接缝搭接部位进行焊接。拼接缝宽度100mm。固定防水板铺设如《固定土工布与防水板示意图》所示。焊接防水板搭接缝:上下循环两幅大幅面的防水板接头处留10cm搭接幅面,采用ZDR-210型热合机进行焊接,无条件用机焊连接的特殊部位用手工焊接,认真检查,焊接牢固。防水板焊接见《防水板焊接示意图》。固定土工布与防水板示意图防水板焊接示意图附属洞室处铺设防水板时,先按照附属洞室的大小和形状加工防水板,将其连接在洞室内壁的喷锚支护上,并与边墙防水板连接成一个整体。如发现防水板有破损,必须及时修补。先取一小块防水板,除尽两防
水板上的灰尘后,将其置于破损处,然后用手动电热熔接器熔接或用胶粘牢。熔接质量用真空检测器检测,若不合格必须重新修补。④富水地段防水板铺设辅助措施富水地段光面爆破效果差,环向排水管安设困难,喷射砼附着困难,防水板无法铺设,需采取以下方法处理才能确保防水板能正常铺设:对成股向外涌水地段,根据水流量的大小,采取埋设多根大直径塑料管将水引出,或采取模喷混凝土来代替施作喷锚支护。在淋水地段,防水板打湿后,焊缝质量难以保证,因此,预铺一层防水板引水,然后再按设计铺设防水板。⑤焊缝质量检查:在防水板熔接部位用空气检测器(检漏器)往两道焊缝间(两端封堵)打气,当气打到0.1~0.15Mpa时,持续2min,压力无变化则熔接质量合格,如有变化,则在焊缝上涂检测液,再次充气检测,查出漏气部位,对漏气部位进行补焊。8.7.2施工缝及变形缝防水施工本隧道的环向施工缝与纵向施工缝均采用ZPJ-4型缓胀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变形缝处设置FPZ-A3-12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相应部位设U型镀锌接水槽,采用填缝料填塞,聚硫密封胶封缝。施工缝表面应充分凿除浮浆及松散的砼,露出石子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施工缝面干后涂氯丁胶乳水泥浆或抗渗微晶水泥砂浆找平层,待面干后安装膨胀止水条。砼浇注前1小时内对施工缝表面进行座浆,座浆材料采用减石砼浆,座浆必须做到随座随浇注砼,严禁出现座浆与砼浇筑间隔大于3小时的情况出现。止水带安放在二衬砼壁体中心线上并保证与变形缝平面垂直,固定止水带用的钢筋笼必须用扎丝扎紧,止水带嵌入固定钢筋凹槽。将外露部分
止水带用防护罩保护好。钢筋剪力杆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套好套管,套管直径比贯通钢筋直径大2mm,剪力杆端头伸出套管端头的,管端头用胶泥封堵,剪力杆不伸出套管的,套管端头用配套的盖封闭。8.7.3配制防水砼通过调整配合比和掺用外加剂的方法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以达到防水的目的。①砼施工前,由试验室做好配合比试验和抗渗性试验,通过控制水灰比、调整含砂率和水泥用量的方法来提高抗渗性。②砼掺加适当的外加剂,如防水剂、高效减水剂等以达到防水的要求。8.7.4改善砼施工方法提高成型砼质量⑴衬砌砼采用先仰拱、后墙顶的施工顺序,每段衬砌分二个步骤完成。砼采用泵送入模,连续浇灌(必须的停顿时间不得过长,以免形成施工缝),随浇随捣,保证砼结构的整体性;⑵二次衬砌施工应在围岩和初支变形基本稳定期间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应严格按照顺序进行,浇灌时适当放慢速度,两侧边墙对称分层灌注,浇注到墙、拱交接处停0.5h~1.0h,待边墙混凝土下沉稳定后,再灌注拱部混凝土。振捣时避免因漏捣而引起蜂窝麻面或因振捣时间过长、过短所引起的翻砂和捣固不密实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浇注混凝土的间隙时间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⑶提高模板台车的强度和刚度,台车应表面平顺、光洁,接缝严密、不漏浆。支撑应牢固、可靠,具有足够的稳定性。⑷混凝土浇注时,对接缝处适当地进行重复振捣,使接触面密贴,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止水带的位移和破损。⑸混凝土模板的拆除应根据不同结构部位分期、分批拆除,脱模时不
得损伤混凝土。拆模时砼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严禁未经试验人员同意提前脱模,严禁随意提前拆模时间。拆除模板应避免因模板拆除过早引发结构表面裂纹和荷载变形引起的深层裂缝。8.8保证衬砌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混凝土耐久性是设计的重要指标,是结构能否达到预期100年寿命的关键因素。影响本隧道工程砼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有:碱-集料反应、碳化、地下水渗漏侵蚀等。提高砼耐久性,就是首先要求避免氯化物引起钢筋锈蚀,抑制和避免碱-集料反应的发生,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使砼具有高密实、低渗性,减小砼表面碳化层的发展速度,对环境中侵蚀性介质有足够的抵抗力。8.8.1砼原材料的选择在拌制砼原材料的控制选择工作中,选择所用水泥的品种、控制拌合水的洁净度的工作相对来说是十分容易做到的事情,而主要的工作集中在:①粗细骨料的选择;②砼外加剂的选择;③其他砼混合粉细材料的选择。为了使砼达到高密实、低渗透性,以及避免氯化物锈蚀钢筋,防止发生碱骨料反应,将在砼中掺加粉煤灰等混合材料,以代替部分水泥用量。选择工作的目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⑴避免砼内产生碱—集料反应;⑵避免砼中氯离子引起钢筋锈蚀;⑶使砼达到高密实低渗透性;⑷减少砼表面裂纹。总的从砼施工角度就是在维护砼高强度的同时增加砼的耐久性,使隧道结构体满足100年使用长龄期要求。8.8.2碱-集料反应的预防采取三种措施来预防碱—集料反应措施。
⑴对原材料进行选择和控制水泥品种:选用硅酸盐水泥,C3A含量应小于8%,碱含量小于0.6%并不小于0.3%。对拟采用的粗、细骨料按照要求检验其碱活性,选用非碱活性或低碱活性集料。⑵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满足混凝土强度指标的前提下,利用双掺技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抑制碱-集料反应的能力,即掺加高效减水剂减小水灰比,掺入足够的矿物细掺料(优质粉煤灰)。为抑制碱-集料反应的破坏作用而掺入矿物细掺料,必须含有较多的活性SiO2,并有足够的掺量。⑶控制单方混凝土中的含碱总量,根据单方砼中水泥、外加剂和掺加料的实际用量及其相应的含碱指标进行含碱总量计算。8.8.3砼抗碳化措施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⑴合理选用水泥品种,降低碳化反应速度。⑵碳化速率与水灰比近似线性关系,宜采用较小的水灰比。⑶采用低碳、低钙粉煤灰,合理选择掺量,减少其碳化影响。8.8.4砼防裂措施砼浇注后,裂缝的存在是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有害裂缝的存在不但影响着结构的防水效果,达不到设计防水要求,而且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安全,因此,在进行隧道的钢筋砼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防开裂措施。⑴采用较大的骨灰比,降低水灰比,利用双掺降低单位体积水泥用量。⑵合理确定砼结构分段灌筑长度,限制砼的灌筑长度是防止砼发生有害裂缝的有效措施之一。⑶在砼中掺入适量微膨胀剂以补偿由于收缩损失的体积,控制有害裂缝的展开。
⑷砼浇注完毕后,保证养护时间。正确的砼养护是减少砼表面水的蒸发速度、防止砼上表面出现裂缝的关键:在表面积比较大的砼工程施工时及时喷洒养护液,根据环境温度还要适当地调整养护方法,高温季节要浇水养护,低温季节要通过热工计算,增加保温材料的覆盖厚度。8.8.5提高砼抗渗性的措施⑴选择优质的砼原材料,选用泌水性小、水化热低并具有一定抗侵蚀能力、质量稳定的硅酸盐水泥,细度模数适宜的中砂,以及符合要求的粉煤灰细掺料,优化级配砼配合比,配制出既能满足砼的强度及其它各项技术性能,又能提高其抗渗漏能力的砼。⑵选择高效的减水剂:对现浇砼选用国产高效减水剂,如CBM,聚羧酸类、氨基碳酸盐类。对现浇泵送砼选用高效泵送剂,如WSP等。⑶按照设计要求在浇注的砼中掺加适量的HEA防水剂。⑷在砼灌筑施工中,避免因漏捣而引起蜂窝麻面或因振捣时间过长、过短所引起的砼离析或捣固不密实等质量缺陷的发生。9.工期保证措施9.1确保工期的管理措施⑴建立完善的工期保证体系,详见《工期保证体系框图》。⑵实行岗位责任制,任务分解到班组,责任落实到人头,强化管理,加强考核,将利益与进度、质量、安全三挂钩,实行多劳多得,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⑶建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收集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施工进度、生产要素、工序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和判定施工运行状态,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施工过程有序、可控。⑷施工现场成立调度中心,对施工进度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自上而下的调度指挥中心,采取垂直管理,减少中间环节。强化
施工调度指挥与协调工作,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跟班作业,靠前指挥,超前布局谋划,加强监控落实,全面及时掌握施工动态,迅速、准确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加强指挥与协调,对重大问题超前研究谋策,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人、机、物,保证施工均衡连续进行。建立动态管理网络,对施工进度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当地气候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根据各项工程的进度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要素,保证均衡施工,稳产高产,以循环进度保日进度,以日进度保月进度,以月进度保年进度,以年进度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⑸实行施工进度快报制度,坚持每天报一次各工序的进展情况,每5天报一次总体的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对比情况并分析两者相差原因,全面及时了解各部分工程进展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⑹施工中加强对作业循环的控制和分析研究,从压缩各工序作业时间,加强工序衔接管理入手,最大限度的减少每一循环时间,增加月循环作业次数,以循环保进度。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及时调整施工方法,不断优化方案,采取可行的施工方案,尤其是对岩爆、涌水、断层破碎带、洞口岩堆施工,制定稳妥可行的施工预案,并配置相应的机电设备。⑺严密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安排平行流水作业。加强工序衔接,提前作好工序转换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严密注视隧道各工序的进展情况,对各工序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停、窝工现象的发生,保证各工序施工的准时性。实现工期目标工期保证体系以管理为本施工组织保证人员设备材料保证确保施工顺利进展技术保证提高工效施工准备做到“三快”:进场快、设营快、临设快实行目标及网络计划管理及时动态调整各种施工力量与各方建立友好关系,创造良好的施工外部环境适时组织劳动竞赛高素质人员组成的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并配足技工性能优良数量充足的配套机械设备畅通的材料供货渠道充足的材料供应编制完善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避免返工积极采用“四新”,组织技术攻关,开展“五小”活动
工期保证体系框图⑻
加强材料管理,以提前供应合格材料保证工期。中心试验室要加强材料检测,严把工程材料质量关,加强自行采购供应材料的管理,备足雨季、节假日施工用料,特殊材料提前订购。对甲方统一招标采购的材料,编制需求计划,按计划组织进料及发放,避免因材料短缺而造成停工。⑼协调好与发包人、监理、设计单位及地方政府的关系,作好与相邻标段的配合工作,保证施工正常有序进行,以“人和”保工期。⑽由于本工程较为复杂,重难点突出,项目经理部对外进行技术咨询,解决重大技术问题、重大施工方案,保证各项施工技术达到先进水平。⑾大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以“四新”技术保工期。⑿加强网络计划控制,实行目标管理,实现工期目标。应用网络技术和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对工程的重点、难点和控制工期的工序,认真分析研究,抓住关键线路。对工程重点优先安排,加大设备、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确保各关键工序按期完成。使施工计划做到日保旬,旬保月,月保年的高效完成。9.2确保工期的生产措施⑴加强机械设备配置,形成五条主作业线。根据总的施工原则和确定的总体施工方案,在施工管理上以大型专用设备为主,形成五条主作业线,即:超前地质预报作业线、掘进作业线、支护作业线、装运作业线、防水衬砌作业线。⑵使用先进设备,加快施工进度。调配精良的桥梁、隧道、路基机械设备投入施工,以提高施工机械作业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本标长大隧道各掘进口采用液压式凿岩台车进行钻孔作业;配备ITC-312H挖装机装碴,
配足大吨位足量的自卸车;初期支护采用锚杆钻机和混凝土喷射机械手及混凝土喷射机同时施工;采用液压多功能台架进行防水板铺挂和钢筋绑扎施工;二次衬砌采用全断面液压钢模衬砌台车,泵送施工;爆破后通风采用大功率通风机通风。同时,在施工中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提高机械设备完好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保证主要机械设备出勤率90%以上。⑶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造桥设备,中标后马上组织该类设备的生产和招标采购工作。9.3确保工期的主要技术措施⑴加强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实行动态管理、信息化施工。施工中运用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手段,针对隧道掘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岩溶、涌突水等不良地质地段预先制订应急措施,并将该项工作纳入施工工序管理,做到信息准、决策快。根据预报资料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措施,调配合理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保证快速安全施工。⑵结合工程实际,进一步优化施工技术方案,积极应用“四新”成果。隧道施工坚持“岩变我变”的原则,及时调整施工方法;采用超前支护、湿喷砼支护、仰拱超前、光面爆破等成熟的新工艺,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⑶正确选定出碴、运输方案;合理选用、使用机械。施工中经常改进装运技术与方法,提高装运效率,并合理调整运输线路,减少干扰,保证畅通;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布置弃碴场地。⑷仰拱、铺底及填充随掘进进行,在工作面上搭设仰拱栈桥,栈桥上可以行驶运碴车辆和机械,实现掘进和仰拱施工平行作业。⑸喷锚支护采用先进的喷砼设备,挑选熟练的操作人员,及时调整喷射距离和角度,选配合理的配合比,减少粉尘和回弹量,缩短支护时间。⑹衬砌采用全液压整体模板台车、砼输送泵及砼运输车,保证衬砌紧跟,将贯通后的衬砌长度压至最少程度,从而保证整体工期提前。10、质量保证措施
10.1质量目标10.1.1总体目标确保全部工程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现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确保部优,力争国优。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对完工工程、基桩、桥涵浆砌片石及砼圬工、钢构件等的质量自检检测合格率达到100%。10.1.2隧道单位工程质量目标隧道开挖爆破炮眼残留率硬岩达到80%以上、中硬岩达到60%以上。软弱破碎围岩地段支护及早封闭成环。隧道衬砌内实外光,结构轮廓线条顺直美观,衬砌混凝土不渗不漏不裂。岩溶处理、径向注浆、超前帷幕注浆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洞内外排水系统配套,排水畅通,无堵塞淤积。10.2质量创优规划及创优保证措施10.2.1创优规划根据上述“质量目标”要求,我们的创优规划目标是:确保铁道部优质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10.2.2创优保证措施⒈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做到质量管理机构健全,质保自检体系完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有力。⒉在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基础上建立质量管理系统,编制项目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广泛开展群众性QC活动,严格按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保证体系控制工程施工。⒊组织专业化队伍进场施工,合理配置资源;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工地建设,实行现场标准化管理,做到文明施工。
⒋建立全员创优责任制,将创优目标层层分解,细化到班组和员工,建立创优检查、分析、评比制度,实施质量奖惩。⒌实行样板引路,抓好各类工程样板段的施工质量控制,以点带面,实现全面创优。⒍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大力推广新材料、新工艺,开发核心技术,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将推进科技进步与保证工程质量紧密结合起来。⒎编制主要工序的施工作业指导书或工艺流程,严格每个环节的技术把关和质量控制。10.3质量保证体系10.3.1质量保证体系成立完善的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制定有效的制度和超前预防预控措施,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自检体系,随时接受发包方监理工程师的监察、检验,确保实现工程质量目标。10.3.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以工区长任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确保国家、行业、建设、监理等关于工程质量方针、条例、规定和要求的落实,确保本标段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定期对工程质量和创优规划进行检查评比和指导。从组织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工区设安全质量科,配备专职质检工程师,工程队设专职质量检验员,工班设兼职质量检验员。组建精干高效的试验和测量队伍,工区设试验组,配备必要的检测、试验仪器设备,在原材料控制、施工过程控制、竣工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等各个环节,实施施工全过程测量和试验控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自下而上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实施检测工作。
质量管理目标确定质量保证工作计划质量保证工作体系产品形成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思想工作体系组织保证体系对设计图纸的质量审核↓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材料、机具的质量控制↓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使用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作业标准化计量工作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贯标办公室工程科质检工程师队质检员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工班长安全质量部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质量组织机构详见《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图》
副组长:区委书记各工程队质量创优领导小组施工队各工班副组长:技术负责人工程技术科安全质量科计划统计测量实验质量创优领导小组组长:工区长贯标办公室主任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图10.3.3主要职能部门及人员的质量职责⒈工区长⑴对本区段所有工程的工程质量及创优负全面领导责任。⑵主持质量工作会议,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布的工程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法令、各种制度,认真落实质量目标和管理计划,针对项目工程特点,组织编制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及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项目创优目标,制定创优规划,讨论、编制实现质量目标的管理和技术保证措施,并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施工队。⑶组织经常性的质量检查,抓典型,开展创优活动,行使质量一票否决权。严格执行质量奖惩规定,对质量问题分析原因,落实措施。
⑷对违反操作规程、质量低劣者责令返工整顿直至取消施工资格,清除工地。⑸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督促指导施工队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严格按施工工序办事,文明施工,随时掌握工程进度和质量情况。积极推广应用“四新”科技成果和工法,组织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对存在的质量通病组织质量攻关。⑹组织均衡生产,正确处理质量与工期的关系,当工期与质量发生矛盾时,要优先保证工程质量。⒉技术负责人⑴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保证质量方面的方针、政策、指示以及上级颁发的法规、制度和要求。⑶参与工程设计会审,主持编制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创优规划和质量保证措施。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质量问题负有鉴定和决定责任。参加质量工作会议,提出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以及改进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协助工区长处理质量事故。⑷指导施工技术部门的工作,有权制止任何忽视质量的做法,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程责令返工。⒊安全质量科⑴依据项目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规划,负责质量综合管理,行使质量监察职能;根据工区长及上级有关指示精神,负责编制创优规划、项目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质量保证措施及实施细则,检查落实情况。⑵协助工区长和总工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对施工中可能或已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参与质量事故调查,编写重大质量事故报告。⑶组织实施工程质量的检查和验收。
⑷负责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监督检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态,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⒋工程技术科⑴正确贯彻国家各项技术政策、规范、规程、工法和规定,积极吸收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⑵组织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标准/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⑶组织实施现场施工技术交底和现场施工指导工作。⑷组织编制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协调现场施工和调度工作,确保按期完成合同任务,使用户满意放心。⑸组织实施最终产品的检验、防护和交付工作。⑹参加重大技术或质量事故调查。⑺组织实施质量记录表格的审核。⒌测量实验⑴严格按有关施工规则要求进行检查试验,如发现违规影响质量时,有权制止施工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反映。⑵组织实施施工过程的试验和检测工作,对试验检测数据和书面报告的正确性负责。⑵对原材料及时取样送检。根据配合比选定单换算砼及砂浆施工配合比,填发施工配料单,经主管技术人员签认后,交付施工,并根据灌注时的环境、气候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⑷按规定制作检查试件,进行养护和送检。对运到工地的主要工程材料,指导工地做好质量验收,分类保管及使用,掌握砂、石、水泥、外加剂及钢材等库存数量和质量情况。⑸及时做好试验、原始资料的整理、保管和报表工作。⑹参加有关工程质量检查及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10.4质量保证的组织措施
⑴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项目部设安全质量部、检测试验中心,配齐专职质检工程师,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工班设兼职质检员。施工中严格实行“三检制”,形成项目部、工区、队、工班、作业人员五级质量自检流程(见《自检小组业务流程图》)。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安全质量部计划合同部重大疑难质量问题反馈工程技术部物资设备部重大疑难质量问题处理方案各工程队长各工区质量管理小组各施工队质检员自检小组业务流程图⑵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实行项目部、施工队两级技术质量管理机制。10.5质量保证的管理措施⑴PDCA循环控制质量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PDCA循环控制原理,通过质量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置(A)四个阶段,使工程质量在计划控制下逐步上升,实现预期质量目标。三阶段控制质量:
项目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三阶段控制质量程序,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通过三阶段的控制,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始终处于监控状态。⑵施工前的质量控制依据ISO9000-2000标准,结合工程特点,制订项目质量计划,做好机构设置、试验室建立、专业人员配备、施工材料调查和检验、施工设备选型、场地布置、技术交底、图纸审核、规范标准和图表选定等工作。⑶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组织高水平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控制。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对测量质量控制的要求,实行从放线到竣工“一条龙”的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执行复核制度、交底签认制度、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制度,以及“放准、勤复测,点、线、面通盘控制”的方法,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按照“设计、施工互动”的原则。施工图设计中编制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工艺设计,来进行指导施工。施工和检测数据,及时反馈给设计,不断修改完善设计,通过互动不断循环上升,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操作规程,高起点、高质量地做好每一道工序的“第一个”,将每个“第一”的检验数据结果定在全优起点上,并以此做样板,通过高标定位的全方位控制手段,确保每道工序、每部位、整项工程最终达到优良标准。通过严把过程检验和试验关,保证工程施工的每一段、每个部位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控制。严格按照“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内容和要求保证三级验证制度的效能;及时组织质检员、施工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对各工序进行自检,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检验、试验、标识和记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订出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达到其实施效果;并及时通知发包方和监理单位,经现场认可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把工程的质量重点、难点和特殊点列为技术攻关项目,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把好各道工序的质量关,达到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验收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⑷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每项工序质量控制结束后,要及时对控制结果进行评价和对质量偏差进行纠正。为了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应按照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对不合格进行评审,分析原因,制订纠正措施,跟踪和记录纠正措施的结果,并对其有效性做出评价。10.6“三全”质量控制“三全”控制质量指全面控制、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全员参与控制。从每个环节上全面控制工程质量,从质量源头抓起,实现施工图设计、材料采购、施工组织准备、检测设备标定计量、施工过程检验试验、工程质量验收、工程竣工与交付、工程回访与维修的全过程控制,保证质量总目标的实现。10.7质量管理三大标准和八项制度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坚持按章办事,严格质量执法。项目实施中,我们将实行质量管理三大标准和八项制度,全面规范项目质量管理工作。⑴三大标准①制订《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标准》,规范项目质量管理行为,满足项目质量工作需要,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创优积极性。②制订《项目工程质量内控标准》,以保证工程内在质量为前提,以满足工程使用功能为目标,以规范细部工艺为手段,以提高工程观感为出发点,使全体职工干有标准,学有榜样。③制订《项目工程质量记录填写标准》,以保证如实记录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为前提,以规范填写记录为手段,以提高记录对工程质量的可追溯性为出发点,使全体技术质量人员填写记录有标准,保证工程质量记录填写的一次成功率,减少了质量记录返工现象。⑵八项制度
①工序自检制度本标段工程建立项目经理部、工区、施工队三级自检机构,加强工序质量内部检查。工程队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纠正,并由队质检员记入施工日志。②技术复核和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制定技术复核制度,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及复核方法。制定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凡属隐蔽工程的,在工程隐蔽之前必须经过验收签认。③检测试验制度检测试验工作是控制质量的关键,必须严格工作程序,规范操作方法,把好工程质量源头关。④现场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把好进料质量关。见图《原材料质量检测试验流程图》。各类建筑材料运到现场后,物资设备部开出材料取样通知单,由试验人员进行现场取样试验,对经试验达不到标准的材料,坚决清退出场;对防水材料等委托有试验资质的单位进行试验。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均应有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进场后分类别堆码存放,并挂牌标识检验和试验状态,以防止误用和实现可追溯性。⑤质量事故申报制度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报告和处理严格按照铁道部《铁路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规定》[铁建设[2003]48号文]执行。⑥质量检验评定制度各级质量检验工程师应熟练掌握各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和评定标准与程序,严格按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检查评定。对完工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及时检验评定,作为全线创优和考核依据。
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各分管工程负责人及时组织班组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抄报交项目经理部的安全质量部,安质部与队有关人员对分部工程进行评定,将结果抄报监理工程师,安质部与监理工程师共同对单位工程进行评定。⑦工艺流程设计制度对于钻爆、注浆、喷锚支护、二衬、监控量测、地质预报等关键工序,在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工艺流程设计,并对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使各施工工艺规范化、标准化。⑧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工程计价与质量挂钩,实行优质优价,奖优罚劣。项目部提取工程造价总额的2‰作为优质工程奖励基金。单位工程完工后,由安质部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内部等级评定,根据评定的工程质量等级,对达到优质样板标准的进行奖励;未达到质量目标的单位给予停工整顿;对不合格的工程进行返工和处罚;对造成质量事故的责任人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工程质量事故处罚:对责任单位按事故损失额的20%处罚,对主要责任者按事故损失额的4%实施处罚。10.8质量保证的经济管理措施坚持优质优价的原则,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比,对质量优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奖励,对不合格工程坚决推倒重来,对造成质量问题的单位和个人严加惩处;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对每个作业队的工程预留5%的质量保证金,待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返回,否则视问题大小扣除相应的质量保证金用于问题整改。
合格原材料取样标准试验试验结果评定安全质量部物资保障部中心实验室作业队工点技术员质检员过程使用和监控试验员工程成品抽样检验合格分供方评价与选定施工质量验收分析原因下道工序施工提出处理意见原材料调查原材料采购反馈反馈合格不合格试验报告试验结果评定原材料质量检测试验流程图
10.9质量保证的技术管理措施10.9.1施工技术文件(图纸)的审查组织技术人员认真会审设计文件和图纸,全面仔细了解和掌握工程施工技术标准,提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施工图设计的建议,详细审查设计文件是否有遗漏内容,设计方案、技术措施能否满足质量要求,施工是否便利,对设计推荐的施工方案进行充分讨论,补充完善并形成图纸会审记录。10.9.2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施工准备阶段重点做好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选择。派出采购人员进行市场调查和综合评价,确定合格的供应商,做到“先检验合格,后采购使用”;编制主要工序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针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重点做好砂石料的碱骨料反应试验。组织全体员工对新标准、新规范、新技术和强制性要求进行培训。10.9.3高性能砼质量控制⑴原材料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宜选用标号不低于42.5的低碱硅酸盐水泥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C3A含量应不大于8%,其余性能应符合GB175-1999的规定,禁止使用其它品种水泥。细骨料宜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河砂或人工砂,其细度模数宜为2.6~3.2,含泥量不应大于1.5%,且不允许有泥块存在,必要时应冲洗干净后使用。细骨料的其他质量指标应严格符合TB14024-2003的规定。粗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压碎指标应不大于8%,骨料母体岩石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应与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之比应大于2。粗骨料颗粒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不得混入风化颗粒,含泥量不应大于1%。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mm。粗骨料的其他质量指标符合TB14024-2003的规定。选用的骨料应在试生产前进行碱活性试验。当所采用骨料的碱—硅酸盐反应的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应不超过3kg/m3,
并符合TB/T3054-2002的要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磨细矿渣)应符合GB1596-91和GB/T18046-2000的规定。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外加剂,采用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T8076-1997及《混凝土泵送剂》JC473-2001的规定或经部级鉴定的产品,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外加剂掺量由试验确定。拌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水,其质量应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的规定。凡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即可使用。为防止发生破坏性碱骨料反应,当结构处于潮湿环境且骨料有碱活性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物(包括外加剂)的总碱含量(NaO+K2O)不宜大于3kg,超过时应采取抑制措施。为保证骨料质量,采用分级清洁存储、分级运输、分级计量。设置反击式破碎机、筛分机及洗砂机。⑵耐久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必须大于设计要求的强度标准值,一般地,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应不低于强度等级值的1.15倍。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所用的水胶比(水与胶结材料的重量比)一般不宜大于0.4。性能等级愈高,水胶比应愈低。高性能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量不宜大于400kg/m3,水泥与掺合料的胶结材料总量不宜大于500kg/m3,并通过试验验证达到标准。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所用高效减水剂品种和掺量,应通过与水泥的相容性试验选定。高效减水剂掺量宜为胶结材料总量的0.4%~1.5%,为提高拌和物的工作性和减少混凝土坍落度在运输、浇筑过程中的损失,可采用复合缓凝高效减水剂、载体流化剂,或滞水后掺、多次添加等方法来进行解决。⑶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拌制高性能混凝土要使用有自动计量的卧轴式搅拌机,推行二次拌和
工艺。混凝土原材料均按重量计量,计量的允许偏差为:胶凝材料±1%,粗细骨料±2%,水和化学外加剂±1%。用与设计保护层厚度一样的高强度塑料三角垫块或素混凝土垫块,确保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避免保护层的厚度不足引起钢筋的锈蚀。浇筑高性能混凝土必须加强振捣密实,一般情况下宜采用高频振捣器,且垂直点振,不得平拉防止漏振、过振。混凝土表面最高温度与环境温差不应大于15℃,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模。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拆模时不得破坏结构棱角。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立即覆盖养护(如覆盖保湿材料或立即喷洒或涂刷养护剂),以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湿润,防止表面失水过快导致表面裂纹。拆模后的混凝土仍须覆盖一段时间,避免表面暴露后干缩过快(尤其在有风的环境下)而引起开裂。浇洒养护水时,水的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应大于15℃。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喷涂养护剂,采取保温措施,禁止对混凝土洒水。⑷高性能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施工高性能混凝土在运送途中,运输车应保持每分钟2~4转的慢速转动,为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保持混凝土必要的工作性,运输延续时间不得超过规定时间。对运到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应进行坍落度检查,C30钢筋混凝土应为140~160mm,不得有明显偏差。泵送混凝土操作应符合泵送混凝土的相关规定,先用同水胶比砂浆润滑管道,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堵管。10.9.4隧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⑴一般性技术措施
1)保证测量精度:开工前,首先进行隧道的控制测量,布设单位工程测量专用控制网,采用双导线进洞方式保证测量的精确性。2)超前预报,科学施工:采用新技术以保证隧道施工质量,在隧道地质复杂地段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主要进行掌子面施工地质素描、TSP-203系统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声波法、超前钻孔探测、红外线探水等综合地质预报技术,查明不良地质,采取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法,做好防护加固措施。3)控爆开挖,勤量测: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控爆新工艺,严格控制超欠挖,减少爆破对围岩的扰动。进行围岩现场监控量测,根据量测数据及时判定围岩稳定状态,确定支护衬砌施工时间,指导施工。4)保证原材料质量:工程材料,特别是临时支护用料、防水用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5)保证衬砌质量:喷射砼采用湿喷技术,砼自动计量拌制。隧道衬砌采用模板衬砌台车,泵送挤压技术、拱部注浆等灌注二衬砼,重视衬砌防渗漏水施工,保证衬砌振捣密实度,提高砼抗渗耐腐蚀性和砼耐久性。加强隧道防水工程施工质量,保证隧道“不渗不漏”。加强基底的清理工作,使砼座落在坚硬的基岩上砼整体浇筑,不间歇施工和加强捣固。6)保证附属工程质量:水沟电缆槽使用制式钢模,保证尺寸准确、棱角分明、线条顺畅,盖板安装平稳。⑵喷锚支护质量保证措施1)围岩采用大管棚或超前小导管、锚杆支护时,注浆自上而下,先边后中的顺序进行。施工前对注浆机械系统进行调试,检查钢管,清除管内杂物;注浆过程中正确掌握浆液流量、压力与时间的关系,适时调整注浆时间。2)型钢拱架统一在有资质的加工厂定制。格栅钢架在构件加工厂统一加工,而且必须在大样台上进行,保证格栅加工的精度,经检验合格后
运至施工现场。型钢拱架和格栅钢架用于工程前必须进行试拼,架立符合设计要求,连接螺栓必须拧紧,数量符合设计要求,节点板密贴对证,格栅钢架拼装连接圆顺。3)进行围岩现场监控量测,根据量测数据及时判定围岩稳定状态,确定衬砌施工时间。⑶隧道结构砼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加强基底的清理工作,使砼座落在坚硬的基岩上;砼整体浇筑,不间歇施工和加强捣固;尽量减少超挖,超挖部分采用与衬砌同标号砼浇筑回填;加强起拱线和拱顶部位的砼振捣,做到衬砌与围岩密贴;软弱围岩地段加强支护,优先进行仰拱施工及早封闭成环;选用配合比最佳级配集料的砼,使其快硬和早强;隧道衬砌段与掌子面拉开适当的距离,防止围岩爆破时砼受到扰动造成开裂。2)在整个砼生产过程中,拌和设备要经常进行检查,包括砼拌和物的均匀性、适宜的拌和时间、自动计量设备的准确性、机器及叶片的磨损程度等。3)砼的运输能力应适应砼的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需要,以保持砼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并充分发挥设备效率。4)隧道衬砌模板采用液压衬砌台车整体浇筑,采用泵送挤压技术和拱部注浆浇筑砼,保证衬砌振捣密实,杜绝隧道渗漏水,保证衬砌质量。5)砼灌注完成后,按规范要求进行养生,高地温段设专人专管进行养护。⑷光面爆破质量控制措施1)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准确判定围岩的岩性,合理设计爆破参数,为提高光面爆破效果提供前提条件。2)钻爆作业严格按爆破设计图进行钻眼、装药、接线和引爆。如开挖条件出现变化需要变更设计时,由主管技术人员确定。
3)钻眼前按设计爆破图用红丹标出炮眼位置及开挖轮廓线,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钻眼。4)钻眼符合下列要求:按照炮眼布置图正确钻孔;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大于5cm;辅助眼深度、角度按设计施工,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10cm;周边眼位置在设计断面轮廓线上,允许沿轮廓线调整,其误差不大于5cm,眼底不超出开挖面轮廓线10cm;内圈炮眼至周边眼的排距误差不大于5cm,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内圈眼与周边眼以相同的斜率钻眼;当开挖面凸凹面较大时,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力求所有炮眼(除掏槽眼和底眼外)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钻眼完毕,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有不符合要求的炮眼重钻,经检查合格后,装药起爆。5)装药分片分组,按爆破技术参数及炮孔布置规定的单孔装药量、雷管段别“对号入座”。周边眼采用不耦合装药方式。装药前将炮眼内泥浆、石粉吹洗干净。所有装药的炮眼均堵塞炮泥,周边眼的堵塞长度大于20cm,仔细连线并检查有无漏连现象。⑸隧道工程“不渗不漏不裂”保证措施1)施工衬砌砼前,做好砼配比试验和抗渗试验。2)砼衬砌前,对砼端头进行严格凿毛处理,施工缝处设置好止水带。3)针对涌水大小,采用引、排、堵等措施,设置横向和纵向排水盲沟,将水引流至隧道两侧边沟内。4)地下水丰富地段,加设塑料防水板和软式透水管以加强排水效果。5)采用泵送挤压和拱部注浆灌注衬砌砼技术,严禁人工上料入模。6)加强砼振捣,避免漏振漏捣。7)按设计要求掺加砼外加剂(防腐剂、抗渗剂等),以达到衬砌防水、防腐等目的。8)加强检测工作,对有渗漏现象的衬砌处采用拱背压浆处理。
9)保证衬砌厚度和质量,避免衬砌开裂。采用全断面一次浇筑成型衬砌方式,衬砌前一定要将基底、墙角处的虚碴清除干净,对欠挖处进行处理后才允许开盘灌注砼。11.安全保证措施11.1安全管理制度11.1.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建立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项目经理部将预留一定额度的安全风险抵押金。对安全事故责任者除按有关规定处罚外,还将扣除安全风险抵押金。11.1.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工人在上岗前,进行安全教育,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计划的对重点岗位的生产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制度、施工纪律进行培训和考核。11.1.3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从事特种作业的架子工、爆破工、钢筋工、起重工、电气焊工、电工、场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等,必须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进行安全教育、考核、复验,经过培训考试合格,获取操作证者才能持证上岗。对已取得上岗证者,要进行登记存档,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不得超期使用,名册应齐全。11.1.4安全检查制度⑴项目经理部要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和参加检查的人员。经理部每半月检查一次,作业班组每天检查一次,非定期检查视工程情况而定。⑵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要建立登记、整改、消项制度。要定人、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果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应立刻停止施工,处理合
格后方可施工。⑶安全检查与完善和修订安全管理制度要结合起来。把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各级管理者的经济利益挂钩,严明奖惩,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制度真正落实。11.1.5安全防护制度在工程施工中,对安全有影响的重要环节,如隧道爆破前后,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的购置、仓储、使用和运输等,在施工前要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实施细则,并报请监理工程师代表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开工前由工点安全负责人进行书面安全交底,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规则,关键工序技术人员、安全员应跟班作业,现场监督。11.1.6安全评比制度班组在班前要进行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的“三上岗”和每周一次的“一讲评”安全活动,对班组的安全活动,要有考核措施。11.1.7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⑴岗前培训、定期考核制度。提高机械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操作维修技能。⑵定人、定机、定岗制度。保证机械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使各个环节责任明确,责任到人。⑶岗位责任制度。使用机械必须坚持“两定三包”即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操作人员作到“三懂四会”即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⑷持证上岗制度。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发给机械操作合格证后方能上机操作。⑸逐级鉴定设备管理合同制度。公司与项目部领导及设备主管、项目部与操作司机分别鉴定管理合同,并实行抵押金制度,奖优罚劣。
⑹交接班制度。交接内容有机械运转记录、完成任务和生产情况、设备技术状况、维修保养情况、备件、附件、工具情况等。⑺安全检查制度。坚持安全教育,坚持日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作业要及时制止,追查原因,及时整改,杜绝事故隐患,真正做到“安全第一”。11.1.8其他安全管理制度⑴用电须知及电力架设、养护作业制度。⑵风、水、管路安设及养护制度。⑶有关乘坐车辆的安全专项规定。⑷工区防洪、防火、防雷击的安全专项规定。11.2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管理方案和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完善安全生产内业资料管理,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和安全生产检查活动。11.2.1安全教育管理措施⑴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开工前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特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⑵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坚持安全员持证上岗,施工生产中时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⑶教育职工在施工现场养成按规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良好习惯,施工负责人和安全检查人员随时检查防护用品穿戴情况,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的禁止上岗。⑷推行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抓好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
⑸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严肃劳动纪律。⑹施工各班组间,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交班人将本班组工作情况及有关安全问题,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薄内,双方签字认可。工地负责人、领工员要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⑺执行日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认真填报各种安全统计报表,分析安全动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⑻按照本工程特点,组织指定本工程实施中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案。对各类事故,均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即: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今后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同时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按规定上报。11.2.2认真做好安全交底和检查落实工程开工前,工程项目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各类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大家明白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这是贯彻施工安全措施的关键。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序、工种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懂得各自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方法,这是贯彻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的补充和完善过程。工序、工种安全技术交底要结合《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施工的规范标准进行,避免口号式、无针对性的交底。并认真履行交底签字手续,以提高接受交底人员的责任心。同时要经常检查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纠正违章,使措施方案始终得到贯彻执行,达到既定的施工安全目标。11.2.3火工品的使用与管理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的爆炸物品管理,严格按铁道部[2000]22号通知要求执行。
⑴爆破器材的运输必须事先办理《爆破物品运输证》。使用符合规定的运输工具;禁止爆破器材同其他货物混装或炸药同起爆器材混装;由专职押运员押运,无关人员不准搭乘;遇雷雨或暴风雨时,停止装运爆破器材;遇城镇市区,绕道经过,中途停歇远离居民区。⑵爆破器材在专用库房内贮存。建库前向当地公安局申请,建成后经检查验收合格并发给《爆炸物品储存许可证》存储爆破器材;保证库房符合安全规定。设专职保管人员看守、管理库房。建立来客登记制度;按照爆破器材入库验收、收发流水帐、三联式领料单和退料单制度进行管理;爆破器材堆放整齐,不混存,不超量;过期失效变质的爆破器材要及时清理并妥善处理;库房要安装警报器,库区要拴养警犬;库区昼夜设警卫,严禁无关人员进入。⑶爆破器材的使用由爆破员领取;在施工现场选择合适地点存放爆破器材,雷管或起爆体不得和炸药放在一起;建立爆破器材现场领用登记制度;装药作业由爆破员进行,严格按照设计进行装药并遵守安全规程和安全操作细则;安全员对爆破器材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严禁无关人员进场;每天将剩余的爆破器材如数及时交回库房。11.2.4设备安全管理措施⑴施工机具、车辆和设备有专人管理和操作,做到“三定”(定人、定机、定岗位),“三好”(管好、用好、维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四懂”(懂管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车辆、设备按有关规定进行保养,确保其性能处于完好状态,符合安全技术要求,满足施工需要。⑵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危险品的距离不
少于10m,与爆破物品距离不少于30m,乙炔发生器与氧气瓶的距离不少于2m;严禁在木材加工场、料库等处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随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附近堆放。11.2.5施工现场防火安全管理措施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建立防火安全责任制,配置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⑴消除一切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源,严格火源、易燃易爆物及助燃物的管理。在施工中,遇有动力设备、高压电线、地下管道、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品、有毒有害物体等情况,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确保施工安全。⑵密切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做好施工现场周围山区林木的防火工作,在林区设置防火标志,加强平时警戒巡逻。⑶重点抓好炸药库、材料库、油库、变电所、木工房等部位的防火防爆工作。在炸药库、油库等地设置接地和避雷装置,防止雷电引起火灾。⑷对职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杜绝职工使用电炉、乱扔烟头等行为。11.2.6防汛、防台安全管理措施⑴成立防汛、防台风领导小组,组成抗洪抢险队,配置必需的抢险器材和物资,警钟常鸣,常抓不懈,随时处理突发事件。⑵设立气象汛情、台风预报站,负责每天与当地气象、水文有关部门进行联系,获取有关气象、汛情、台风等情报资料,为防洪、防汛、防台风工作的决策、实施提供充分依据。⑶合理安排工序,防止汛期洪水影响施工安全。对营区、库房、电线路架设、变配电位置、物料机具摆放、现场道路等设施进行周密的安排布置,要符合防洪、防坍塌滑坡、防雷击的要求。雨天时,道路、作业场采取必要防滑措施。
⑷保证施工现场与项目经理部、外界之间的联络畅通,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⑸在雨季、汛期来临前,对施工现场的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水泥、炸药仓库等进行重点加固,并做好防潮处理。⑹成立防台、防汛领导小组,组成抗洪抢险队,配置必需的抢险器材和物资,警钟常鸣,常抓不懈,随时处理突发事件11.2.7施工用电安全管理措施⑴施工用电必须符合部颁标准和当地供电局的有关安全运行规程,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施工用电设施设专人管理,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⑵砼拌和站和电动设备集中使用的场所,由技术人员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⑶低压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铝线,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杆、脚手架上。⑷电缆线沿地面敷设时,不采用老化脱皮旧电缆,中间接头牢固可靠保持绝缘强度;过路处穿管保护,电源端设漏电保护装置。⑸电缆线路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⑹使用自备电源或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根据当地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⑺移动的电气设备的供电线,使用橡胶套电缆。⑻手持电动工具和单机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照明灯具的金属壳必须做接零保护。⑼各种型号的电动设备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接地或接零。传动部位按
设计要求安装防护装置。维修、组装和拆卸电动设备时,断电挂牌,防止其他人私接电动开关发生伤亡事故。⑽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漏电保护器)一箱。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⑾现场的配电箱要坚固、完整、严密,有门、有锁、有防雨装置,同一配电箱超过3个开关时,设总开关。熔丝及热元件,按技术规定严格选用,严禁用铁丝、铝丝、铜丝等非专用熔丝代替。⑿室内配电盘、配电柜有绝缘垫,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⒀变压器设接地保护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变压器设护栏,设门加锁,专人负责,近旁悬挂“高压危险、请勿靠近”的警示牌。⒁移动式发电机在施工中使用频繁,项目部派有专人负责操作、维护、保养。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定期进行检查,防雷保护、接地保护、变压器及绝缘强度,每季测定一次,固定用电场所每月检查一次,移动式电动设备、潮湿环境和水下电气设备每天检查一次。对检查不合格的线路、设备及时予以维修或更换,严禁带故障运行。11.2.8安全奖惩措施⑴项目经理部与各专业队签订安全包保责任状,每季度检查一次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半年综合考核评定。⑵奖励: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即考核期内未发生因工死亡事故,无交通责任死亡事故,重伤率控制在0.3‰以下的施工队将进行奖励。⑶处罚:发生重伤二人以上事故,将进行处罚。对因玩忽职守、失职等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从重加倍处罚;触犯法律的,追究当事人的法事责任。11.3隧道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⑴隧道施工一般安全技术措施任何人进洞必须佩戴安全帽和其它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同时加强安全保卫,禁止闲杂人员进入。进洞前进行登记并接受洞口值班人员检查,经班组长点名,并执行进洞挂牌、出洞摘牌制度。施工中发现隧道内有险情,工班长、领工员必须立即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标志或派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领导人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若情况严重,要立即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段。在洞口或适当处所,设置急救材料储备库,储备防火、防水、防毒器材,支撑用料,各种适用工具等。备品要保质保量,并不得随意挪动,使用一次后立即进行补充。隧道掘进时要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在浅埋段指派专人观测地面变化有无沉降,确保施工的安全。⑵洞口土石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洞口段土石方开挖时,注意坡面的稳定情况,每次开工前、收工后,对坡面、坡顶周围认真检查。对有裂隙和塌方现象或有危石、危土时立即处理。开挖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防止因开挖不当造成坍塌,坚决禁止掏底开挖。洞口土石方施工时,要做好截、排水工作,并随时注意检查,开挖区应保持排水系统通畅,并与原有水系相连通。在岩石破碎土质松软地段,开挖面不能太大,不能暴露太久,及时进行防护处理,防止坍塌伤人。做好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组织指挥工作,保证道路畅通,防止发生机械
碰撞、翻机、翻车及伤人事故。⑶爆破器材运输及爆破施工安全措施严格爆破器材的管理,库房内和施工现场设足够的消防设备,库房管理人员熟悉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库房设置要符合要求并取得当地公安部门同意;爆破器材储存于干燥的仓库内,温度保持在18~30℃,不同性质的炸药分开;雷管和炸药分库储存,运到工地的炸药若当天未使用完,必须如数交回,不得在工地留存过夜。火工品使用、运输过程中必须有公安人员负责押运。在进行爆破作业之前,要取得当地公安部门的批准,并提前14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经监理同意后实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向公安局申请购买、运输、储存及使用爆炸物品的许可证,定期或不定期地接受当地公安部门的检查。加强火工品的管理。爆破物资由爆破工程师提前2~3天上报用料计划。建立火工品领用、发放登记制度,将雷管编号落实到每一个爆破作业人员,有关管理信息按照公安部的统一标准及时报送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爆破工要持证上岗,装药过程中不能抽烟,放炮前要对炮眼连线进行逐孔检查,点炮前要由专职安全员检查其他人员及所有机械设备是否撤至安全地带。对哑炮要严格按《爆破作业规程》进行处理。爆破作业现场设专职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装好炸药的炮孔必须适当地加以覆盖和保护。在潮湿条件下作业,采用乳化、水胶等防水炸药。⑷隧道开挖和钻爆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掘进是隧道安全控制的最重要环节,针对不同地质情况,采取合理的开挖方案,严格控制循环进尺,选择最佳的爆破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浅埋段、破碎带地段隧道开挖要采用机械开挖或浅孔控制爆破方法。爆破后加强监测,根据监测和地质情况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保证爆破安全。不良地质隧道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稳步前进。配备足够的抽水设施,确保排水顺畅。钻孔台车或凿岩机钻眼时,必须采用湿式凿岩,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隧道爆破作业按《爆破安全规程》操作施工,洞内爆破时,必须统一指挥,所有人员应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地点,安全距离大于200米。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且至少相距15分钟以上,才准安全检查人员进入工作面。经过检查和处理确认安全后,其它施工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瞎炮处理必须设立警戒区,瞎炮必须由原爆破手按规定处理。视情况确定具体处理方法:将引线或电线重新接好,再行起爆,严禁打残眼;在距瞎炮0.6m处打一平行炮眼诱爆,但必须注意岩层节理情况,在打眼地点不得有连通瞎炮的裂缝;安全妥善地取出堵塞物,重装药起爆。爆破器材加工,应在远离洞口100m外的加工房中进行。隧道掘进中,围岩量测是施工管理的主要环节。根据不同地质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隧道开挖后及时进行施工支护,围岩量测数据有变或喷混凝土表面开裂、地表出现裂缝时,要视为危险警告信号,必须立即通知施工人员撤离现场,待加固处理后再行施工。⑸装碴与运输安全技术措施采用无轨运输方案的隧道,由于隧道内空间狭窄、作业面小,运输量
大、车辆频繁,为保证安全,必须制定一套调度、信号、避让、洞内物料存放等制度。建立有效运输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每次爆破后,先保证通风达到15min以上,再进洞,待找顶、清危和初喷完成,保证掌子面安全的情况下,再进行装碴;工作人员进出隧道应走预设通道,不得在运输范围内随意走动;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工作、运输场地;较大坡度地段、洞口平交道、横通道口、施工作业地段以及有障碍物地段,必须设置明显的标志,汽车通过以上地段时,应减速鸣号。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做好防火工作,现场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消防砂箱、水池等完好有效消防设施和器材,安全标牌齐全且符合规定,油料库、材料库、电气设备、机械设备作为防火重点,实行定人定责、定期检查,严防火灾发生。现场防火消防器材由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好用。组成业余消防队,定期培训,保证所有施工人员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性能和使用方法。现场安全员要定期检查防火设施及现场办公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雨季成立防汛小组,设专人值班,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制定防洪预案,提前做好防洪防汛工作,备足防汛材料,避免人员及财产损失。⑹隧道喷锚支护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均须配带必要的防护用品。机具设备应置于安全地段,喷射机、注浆机、水箱必须装置压力表和安全阀,定期进行耐压试验。发生堵管时,应及时疏通;处理堵管时,喷嘴前严禁站人。经常检查管道和接头是否有松脱和击穿可能,发现问题立即处理。⑺不良地质地段安全技术措施
本标段可能存在突水、突泥、岩爆、断层破碎带等问题,对施工的安全危害非常大,拟采用以下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按照“预支护、短开挖、快喷锚、勤量测、早衬砌”的施工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洞室开挖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采用超前钻孔并辅以TSP203、地质雷达、红外线探水仪等物探手段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明前方地下水的含量、压力、分布等,提前发现涌水、涌泥、塌方的可能性及征兆,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断层破碎带采用拱部小导管注浆预加固地层,短台阶法分步开挖后及时施作喷锚支护,钢架支撑等初期支护。同时,二次衬砌要及时施作,仰拱提前完成及早形成封闭,确保隧道结构物及施工人员的安全。隧道穿越可能发生岩爆地段时,加强监测预报、提前钻孔注水释放应力,尽早进行挂网喷锚支护加固围岩。加强安全作业防护措施,在台车上装配钢丝防护网以保护钻眼、装药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对于不严重的岩爆采取躲避锋芒的办法,清除岩爆松石后即可施工。隧道内大部岩层呈宽缓波状起伏,成拱性差,施工时采用预裂爆破超前释放地应力,适当加长拱部系统锚杆,减短边墙锚杆,加强支护,保证隧道拱部开挖的稳定安全。加强围岩监控量测频率,随时注意围岩动态。严格按设计规定进行锚喷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量,防止坍塌。派专人负责,加强安全警戒措施,防止突发事件发生。⑻隧道用电及照明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经理部设电气工程师或技术员一名,负责安全技术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电工必须熟悉用电安全规程、规范,认真执行。并建立临电档案,及
时记录有关资料。电工负责填写临电记录和维护临电线路及操作开关。线路开关及设备每月检查一次,包括线路的绝缘测试,接地电阻测试,设备绝缘测试及线路设备的检查等。配电系统全部采用TN-S系统,所有用电设备的外壳必须与专用的PE线相连通,总接地电阻必须小于4Ω。手持式用电设备的保护地线应在移动电缆芯内,其截面大于1.5mm2。维修和操作开关时,电工必须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绝缘工具。10KV进洞线路采用高压电缆线,固定于边墙上,悬挂高度不小于3.5m。洞内安全照明电压不得大于36伏,且输电线路长度不大于100m。洞内高压变电站应采用井下高压配电装置或相同电压等级的开关柜,低压采用成套组合电器和带负荷调压变压器。严禁用不合格的开关、熔体代替、更换。洞内10KV电力电缆和低压电力电缆,以及其他电力电缆必须做好明显的标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洞内设备移动前进行检查,不得与电力电缆相接触或钩挂。在移动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力线的安全。由于低压电力电缆,10KV电力电缆,照明灯具及线路均设于同一侧,工作时所用的梯子等不得靠在电力电缆上,照明灯应与电缆有一定距离。在主要通道、抽水机站、横通道等重要场所,设置安全照明。漏水地段照明应采用防水灯头和灯罩,不安全因素较大地段必须加大照度。现场配备灭火工具、器材,确保现场电气设备及其他设备的安全。做好现场管理及安全用电工作,隧道内高温潮湿,施工作业面使用36V
安全电压照明。动力线采用架空电缆线,不得使用裸线。电气设备要有可靠的保护接地。电工、电焊工为特殊工种,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现场用电必须有专职电工负责,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维修电气设备,严禁私自接线。洞内电力设施定期检查,专人负责洞内用电设施引接、维修和更换,确保洞内施工照明和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转。洞内变压器安装在已开挖的洞室内,洞室上门上锁,专人管理,变压器洞室内要干燥,变压器距洞室内壁及门要大于30cm以上。为了保护工程、保障施工人员和群众的安全,洞外在必要的地点和时间内,设置照明和防护、警告信号和看守人员。1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12.1方针、目标和保证体系12.1.1方针和目标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严格贯彻执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环保原则。目标:坚持做到“少破环、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生态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教育培训率100%,贯彻执行率和覆盖率达100%。12.1.2保证体系贯彻执行《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1-1996),针对工程及环境特点,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保证体系(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图》),保证环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12.2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12.2.1管理机构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经理为组长,生态环保部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工程队长为组员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定期布置安排、检查总结工作,加强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组织机构框图》。特殊工种教育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体系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检查保证技术措施、方案保证普及教育专业教育法制法规教育项目部每月一次检查队每周一次检查工班每日一次检查班组每工序检查,材料、运碴车每辆检查项目部定期检查环保环卫部门日常监督强化环保和环卫水保意识,增强预防能力对施工现场环境和道路卫生有破坏和污染的逐一落实解决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队环保及水保领导小组专(兼)职检查员班组长义务检查员开展环境和环卫保护周活动保护施工现场环境及临时驻地卫生严格按设计和环卫要求实施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施工现场布局合理采用有效措施确保运输车辆不污染城市卫生按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法规规定办事对特殊工种制定强有力防范措施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方案来保证水土保持目标的实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图
环护和水保领导小组副组长:环保部部长安全质量部部长工程技术部部长计划合同部部长组长:项目经理物资设备部部长测试中心主任综合管理部各工区区段长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组织机构框图12.2.2主要职责1、领导小组职责⑴贯彻执行有关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建设单位、工程监理环保规定中的强制性条款;严格执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该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⑵健全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制定环保目标和有关规章制度,对本标段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工作负总责。⑶负责施工期间环保、水保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⑷讨论、研究环保措施和解决重要环保事宜。2、生态环保部职责⑴组织学习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贯彻执行领导小组的指示并督促落实。⑵保持与发包方、环境监理及地方环保部门的联系,接受监督检查和指导。⑶负责环保体系标准和有关规章的贯彻落实,确保环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⑷组织对下检查和指导工作,深入基层认真调查和收集环境保护好的做法,并在本标段推广应用。3、生态环保部部长职责⑴对施工中的施工环保、生态环保及水土保持工作负总责。⑵制定和签发本标段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实施性计划。⑶领导和带头贯彻执行国家/行业/环保政策法规,保证环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⑷分解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目标,并责任到人进行实施。4、小组成员和环保工程师职责⑴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发包方及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强制性条款。⑵遵照执行项目经理部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和指令,同上级和相关业务部门保持联系,对下做好环保指导和服务工作。⑶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⑷负责环保管理体系在本职权范围内的有效运行。5、各工区区段长职责⑴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甲方及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强制性条款。⑵遵照执行项目经理部下发的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和指令,同项目部各业务部门保持联系,加强施工环保管理,保证环保管理体系在本区段有效运行。⑶加强对本工区各队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员环保意识,使人人知道保护环境就是珍爱生命。⑷对本施工区段内的环保及水土保持工作负责。12.3施工环境保护内容及措施12.3.1施工环境保护内容
环境的影响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内部环境,即施工作业环境;另外一层是外部环境,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地表下沉;水文条件变化、枯水、水位降低、水质污染等;对周边结构物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是按照法律法规、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要求,保护和改善作业现场的环境,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环境保护是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文明,消除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节约能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证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工程施工中,我们将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不留尾巴、不留后患,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的环境,确保环保目标圆满实现。本标段主要污染源为粉尘、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12.3.2环境保护措施1、水污染的防治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水的污染主要是隧道施工产生的污水,污水中含悬浮物、油类物质、石屑及石粉。隧道内溶蚀性废水,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产生的污染,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污染,劳动力高度集中产生的污染,以及其它相关配套设施产生的污染将对水源产生较大影响,在施工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源不受污染。⑴施工现场修建沉淀池和气浮池,先将污水排入沉淀池,除砂的进入气浮池内,除去悬浮物、油类物质并进行中和处理,检测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河流。⑵现场存放油料的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铺防油毡等措施。在使用过程中,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防止土壤受到污染。
⑶施工现场100人以上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设置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⑷工地临时厕所的化粪池采取防渗措施,并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物内的水冲式厕所,同时做好防蝇、灭蛆工作。⑸化学用品、外加剂等应库内存放,妥善保管,防止污染环境。⑹加强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监测,配合当地环境监测部门搞好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加强对沿线施工废水的控制,发现新的污染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水质恶化。2、弃碴的处理隧道施工弃碴场,若处理不当,如侵占耕地、占用或堵塞河道阻碍其正常的防洪排涝功能、可能引起洪水泛滥、引发新的水土流失现象等,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施工中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⑴回收利用。从弃碴中挑选块石用于弃碴场的挡墙挡护工程的砌料,同时施工过程中在洞口建碎石加工厂,将弃碴加工成各种级配的碎石。用作喷锚及衬砌用的粗骨料。既有效的利用了弃碴又节省了大量的原材料,同时缩短了运输距离,实现经济和环保的双赢。⑵隧道弃碴场填平后进行复垦,为确保弃碴稳定,弃碴坡脚增设挡墙,避免泥石流等危害的发生,弃碴填平后,先填25cm厚的土作为隔水层,再填50cm厚素土,对坡面外露部分填20cm厚素土,并撒播草籽,保护坡面,防止水土流失。3、大气污染的防治
隧道施工期间的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均是大功率的设备,且隧道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车辆设备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在洞外会扬起尘土,在洞内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以及放炮产生的炮烟与灰尘,这些均会破坏施工环境,影响空气质量,对洞内施工人员产生危害。为避免对当地人员和房屋、树木、农作物等造成损害,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施工现场的空气污染进行防治。⑴选择低污染的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⑵在运输、储存水泥和粉煤灰等易飞扬物时,采取覆盖、密封、洒水等措施防止和减少扬尘。在弃碴运输道路上采用专人洒水,保持道路不起灰尘。⑶车辆进出工地不得超限运输,防止沿途撒漏。⑷在混凝土拌和站、水泥库等对环境有重要影响的设施布置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季节风向,采取远离居民区并在搅拌站进料仓上安装除尘装置,控制粉尘污染。⑸严禁在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及有毒废料(废机油、废塑料等)。生活营地使用清洁能源,保证炉灶烟尘符合标准;对施工机械车辆加强维护,以减少废气排量;对汽油等易挥发物品要密闭存放,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⑹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清扫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7)采用乳化炸药或水胶炸药,以降低放炮产生的有害气体及烟尘。4、大临工程的环保(1)认真规划施工道路,做好临时道路的管理、使用,并做好道路的排水和边坡防护,避免雨水冲刷,引起水土流失。(2)临时道路使用时没有扬尘、积水,避免破坏植被。(3)弃碴场按照设计做好防护,防止雨水冲刷,堵塞河道,污染环境。5、隧道内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本标段隧道受地热及设备作业产生的大量热量的影响,工作面温度高,对施工人员的健康会产生极大影响,因此要采取降温措施。隧道施工均采用钻爆法开挖、爆破震动、冲击波以及设备噪声对现场施工人员都会有损害,同时会使工作效率降低,影响安全生产。
⑴加强工作面的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采用大功率的通风设备,压入式通风,将新鲜空气由软风管送至工作面。⑵掌子面放炮后由专人喷洒水雾进行除尘以减少空气中的悬浮颗粒。⑶在掌子面50m范围内派专人每两小时向洞壁洒水,一方面除尘,一方面降低岩面温度,在洞内空压站处设降温循环水池,并及时用高压水补充。降低空压机产生的热量。⑷提高油料燃烧率,减少尾气有害成份的含量,在出碴车及装载机、装碴机进气孔设增压阀,增加进氧量,使油料燃烧充分,同时在排气管处增加过滤器,过滤尾气中的有害气体,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⑸采用湿喷混凝土技术进行初期支护,减少空气悬浮物,减轻对空气的污染,改善作业环境。⑹采用毫秒雷管微差爆破技术,实现光面爆破,根据不同的地质构造及围岩级别采用不同的爆破参数,使爆破震动减到最低。在爆破时施工人员撤离到安全地方,防止爆破冲击对其产生不良的影响,达到保护目的。(7)在满足施工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噪声低、震动小的施工机械,对装载机及通风机、空压机、凿岩机的操作人员配戴防声耳塞和耳罩进行个人防护,防止噪声损害施工人员的听觉,以免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安全生产。(8)对各种洞内施工车辆和机械进行强制性的定期保养维护,保证设备的完好状态,减少因机械故障产生的附加噪声与震动。12.4水土保持内容及措施根据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联合发布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特编制如下措施。12.4.1水土保持内容1、水环境保护
针对现场实际,本标段隧道施工经过时,应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尽量不对原地层造成大的破坏,确保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隧道废水排放前要经过处理并排放到远离居民生活用水区,并由环保协调部定期联系当地环保监督部门对水质进行检验,确保当地水质不被污染。2、生态环境保护(1)合理规划施工用地在施工准备阶段,我们将结合设计图纸,对现场拌和站的设置、弃碴场的选择、施工便道的设置等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详细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减少植被破坏,少占耕地”为原则,合理规划临时用地,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用地。隧道施工本着“早进晚出”的原则,尽量减少堑坡和开挖,对边仰坡及时进行防护,避免对原生态地表大范围的破坏和冲刷。(2)弃碴场的设置与防护施工弃碴(土)主要是隧道挖方和洞口开挖弃土。弃碴场的选择应征求当地政府及村镇的意见,本着少占耕地的原则,优先选择在地形低洼、不易受河流、沟渠等地表径流冲刷的山间沟谷荒地作为弃查碴场。施工时严格按批准的弃碴规划有序堆放和利用,并按照设计规划作好防护。碴顶要平整,条件允许时对弃碴场进行绿化。12.4.2水土保持措施⑴保护生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实行“三同时”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水土保持的教育管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⑵建立水土保持管理机构,配置专职水土保持员,建立健全水保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面规划”原则,抓住本工程水土保持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坏。⑶施工中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废弃的砂、石、土必须运至指定的弃碴土场堆放,做好挡护和绿化。工程竣工后,对弃土场、生产生活用地及施工便道等,按照当地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复耕或绿化,同时修建好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
13、隧道施工中的应急预案13.1爆破工程施工安全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13.1.1适用范围适用于XX铁路项目部各涉及拆除、爆破工程作业项目的安全预控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13.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6、《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7、(集团)公司安质【2004】48号文《关于下发XX局集团有限公司事故/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及重要危险源的通知》。13.1.3重要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1、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为爆破作业安全事故,发生的地点为项目部所属各涉及爆破作业的项目爆破作业场所。2、可能影响范围:爆破作业场所;可能影响的人员:现场施工和管理人员。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1人或数人伤亡或机械设备损坏,构成重大安全事故/事件。13.1.4预控措施1、爆破作业基本规定⑴使用爆破器材的单位,必须到工程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请领取《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方准使用。
⑵爆破作业,必须由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爆破员担任,爆破员必须持有县(市)级以上公安局发给的《爆破员作业证》上岗作业。对爆破员应进行定期考核,发现不适合继续从事爆破作业的,应收回《爆破员作业证》,停止其从事爆破作业的权利。爆破员因工作变动,不再从事爆破作业时,应将《爆破员作业证》交回原发证单位。⑶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置警戒岗哨和标志,在爆破前发出信号,待危险区的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后,才准爆破。爆破后,必须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发出解除警戒信号。⑷进行大型爆破作业,或在城镇或其他人口聚居的地方、风景区和重要工程设施附近进行控制爆破作业,施工单位必须事先将爆破作业方案报县以上主管部门批准,并征得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同意,方准爆破作业。2、禁止爆破作业的规定⑴有冒顶或边坡滑落危险;⑵支护结构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或工作面支护损坏时;⑶距工作面20m内风流中沼气含量达到或超过1%,或有沼气突出征兆;⑷工作面有涌水危险或炮眼温度异常;⑸危及设备或建筑物安全,无有效防护措施;⑹危险区边界上未设警戒;⑺光线不足或无照明;⑻未做好准备工作时;⑼在大雾天、雷雨天,禁止进行地面和水下爆破,需在夜间进行爆破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经工程所在地地方主管部门批准。3、装药工作必须遵守的规定⑴装药前应对炮孔进行清理和验收;⑵大爆破装药量应根据实测资料的校核修正,经爆破工作领导人批准;⑶使用木质炮棍装药。装起爆药包、起爆药柱和消化甘油炸药时,严禁投掷或冲击;⑷深孔装药出现阻塞时,在未装入雷管、起爆药柱等敏感器材前,应采用铜或木制长杆处理;⑸装药过程中,禁止烟火和使用明火照明;⑹禁止使用冻结的或解冻不完全的硝化甘油炸药。4、填塞工作必须遵守的规定
⑴装药后必须保证填塞质量,深孔或浅眼爆破禁止使用无填塞爆破(扩壶爆破除外);⑵禁止使用石块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⑶禁止捣固直接接触药包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冲击起爆药包;⑷禁止在深孔装入起爆包后直接用木楔填塞;⑸禁止拨出或硬拉起爆药包或药柱中的导火索、导爆索、导爆管或电雷管脚线。5、爆破后的安全检查⑴爆破后,爆破员必须按规定的等待时间进入爆破地点,检查有无冒顶、危石、支护破坏和盲炮等现象;⑵爆破员如果发现冒顶、危石支护破坏和盲炮等现象,应及时处理,未处理前应在现场设立危险警戒或标志;⑶只有确认爆破地点安全后,经当班爆破班长同意,方准人员进入爆破地点;⑷每次爆破后,爆破人员应认真填写爆破记录。6、爆破警戒与信号⑴爆破工作开始前,必须确定危险区的边界,并设置明显的标志。⑵地面爆破应在危险边界设置岗哨,使所有通路经常处于监视之下,每个岗哨应处于相邻岗哨视线范围之内。地下爆破应在有关的通道上设置岗哨,并挂上“爆破危险区,不准入内”的标志。爆破结束后,应经过充分通风,方可取回标志。⑶爆破前必须发出三次代表不同意义信号,使危险区内的人员都能清楚地听到或看到,应使全体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事先知道警戒范围、警戒标志和声响信号的意义,以及发出信号的方法。第一次信号——预告信号。所有与爆破无关人员应立即撤到危险区以外,或撤至指定的安全地点。向危险区边界派出警戒人员。第二次信号——起爆信号。确认人员、设备全部撤离危险区,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方准发出起爆信号。根据这个信号准许爆破员起爆。
第三次信号——解除警戒信号。未发出解除警戒信号前,岗哨应坚守岗位,除爆破工作领导人批准的检查人员以外,不准任何人进入危险区。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准发出解除警戒信号。7、盲炮处理⑴一般规定①发现盲炮或怀疑有盲炮,应立即报告并及时处理。若不能及时处理,应在附近设明显标志,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②难处理的盲炮应请示爆破工作领导人,派有经验的爆破员处理,大爆破的盲炮处理方法和工作组织,应由项目总工程师批准。③处理盲炮时,无关人员不准在场,应在危险区边界设警戒,危险区内禁止进行其他作业。④禁止拉出或掏出起爆药包。⑤电力起爆发生盲炮时,须立即切断电源,及时将爆破网络短路。⑥盲炮处理后,应仔细检查爆堆,将残余的爆破器材收集起来,未判明爆堆有无残留的爆破器材前,应采取预防措施。⑦每次处理盲炮必须由处理者填写登记卡片。⑧处理裸露爆破的盲炮,允许用手小心地去掉部分封泥,在原有的起爆药包上重新安置新的起爆药包,加上封泥起爆。⑵浅眼盲炮处理①经检查确认炮孔的起爆线路完好时,可重新起爆。②用木制、竹制或其它不发生火星的材料制成的工具,轻轻地将炮眼内大部分填塞物掏出,用聚能药包起爆。③在安全距离外用远距离操纵的风水管吹出盲炮填塞物及炸药,但必须采取措施,回收雷管。④盲炮应当班处理,当班不能处理完,应将盲炮(盲炮数目、炮眼方向、装药数量和起爆药包位置、处理方法和意见)在现场交接清楚,由下一班继续处理。⑶深孔盲炮处理①爆破风格未受损坏,且最小抵抗线无变化者,可重新联线起爆,最小抵抗线有变化者,应验算安全距离,并加大警戒范围后,再联线起爆。②在盲炮孔口不小于10倍炮孔直径外另打平行孔装药起爆,爆破参数由爆破工作领导人确定。③若所用炸药为非抗水性硝铵类炸药,且孔壁完好者,可取出部分填塞物,向孔内灌水,使之失效,然后作进一步处理。
8、露天爆破⑴一般规定①露天爆破需设人工掩体时,掩体应设在冲击波危险范围之外,其结构必须坚固严密,位置和方向应能防止飞石和炮烟的危害。②露天爆破后须经安全人员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情况,确认爆破地点安全,才准恢复作业。③雷雨季节宜采用非电起爆法。④在爆破危险区域内有两个以上的单位(作业组)进行露天爆破作业时,必须统一指挥。⑤同一区段的二次爆破,应采用一次点火或远距离起爆。⑥为防止人员陷入爆破后空穴,爆区必须设置明显标志并经安全检查,确认无塌陷危险后,方准恢复作业。⑵浅眼爆破①浅眼爆破应形成台阶,并应符合爆破说明书有关钻眼、装药、填塞、起爆顺序等项规定。②采用导火索起爆或分段电雷管起爆,炮孔间距应保证其中一个炮孔爆破时不致破坏相邻的炮孔。③装填的炮孔数量,应以一次爆破为限。④采用导火索点火起爆,应不少于二人进行爆破作业。⑤如无盲炮,从最后一响算起,经5分钟后才准进入爆破地点检查,若不能确认有无盲炮,应经15分钟后才能允许进入爆区检查。⑶深孔爆破①深孔爆破应有爆破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②深孔周围(半径0.5m范围内)的碎石,杂物应清除干净,孔口岩石不稳固者,应进行维护。③深孔爆破必须采用电力,导爆索或导爆管起爆法。④填塞时,不得将雷管脚线、导爆索或导爆管拉得过紧。⑤在特殊条件下(如冰、冻土层或流砂等),经项目总工程师批准,方准边打眼、边装药,且只准采用导爆索起爆。⑥禁止用炮棍撞击阻塞在深孔内的起爆药包。13.1.5应急预案1、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
组员:工程部长安质部长物资设备部长财务部长综合管理部长公安分处长计划合同部长党工委主任卫生所所长2、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图应急总指挥:项目经理应急救援副总指挥:项目总工应急救援副总指挥:项目副经理安全质量部工程部计划合同部物资设备部综合管理部财务部党工委卫生所公安分处应急救援一队应急救援二队应急救援三队应急救援四队3、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项目经理:在项目应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负责,为应急救援总指挥。项目总工: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提供总体技术支持,负责组织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并指导和监督实施运行。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为救援现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调度;组织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
工程部长(工程部):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制订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和负责现场指导、监督方案的实施运行。安质部长(安全质量部):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参与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编制并现场指导实施;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安全技术指导及保障工作。负责在事故发生后保护现场,做好现场记录(照片、录像或绘制草图等)。财务部长(财务部):负责确保提供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资金支持。物资设备部长(物资设备部):负责保证本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中所需物资、设备的供给、配备、维护和提供使用。综合管理部长(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做好内、外联络和沟通。分处长(公安分处):参与爆破作业安全事故应急技术方案的制订,负责维持应急救援工作的秩序,参与人员疏散和警戒,为应急救援提供安全保障。卫生所长(卫生所):负责应急救援中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计划合同部长(计划合同部):负责在事故发生后协助保护现场,对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确需变动的,应积极做好现场记录(照片、录像或绘制草图等)。党工委主任(党工委):负责在事故应急过程中组织对受伤人员的疏散,对人员的思想动员和事故后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时,负责组织党、团员突击队参与救援抢险。应急救援队(一、二、三、四队):由各施工队长负责,负责直接参与或配合地方专业抢险队伍参与抢险救援。4、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当项目部各涉及爆破作业的项目在日常施工生产中发生爆破作业安全事故/事件时,由项目经理下令启动并运行本应急救援预案,全力确保国家、社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
5、应急救援资源配备情况⑴资金的配备项目财务部必须保证10万元的应急救援备用金,以备紧急事件发生时,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应急救援工作。⑵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的配备(见下表)序号名称数量位置负责人1急救车1辆项目部综合管理部长2灭火器20支项目及各队安质部长3物资运输车1辆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长4医药箱、药品1套项目部卫生所长5挖掘机1辆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长6装载机1辆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长7出碴车辆4辆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长8安全帽100顶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长9扩音喇叭2支项目派出所公安分处长10警车1部项目派出所公安分处长11应急联络电话数部见应急联络⑶社会资源:在发生爆破作业安全事故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根据实际需要将与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机构或部门请求支援,如请求火警119支援、请求医院急救120支援、请求110支援等。6、应急响应⑴接警与通知
①接警:接警部门为项目综合部。接警人接到报警后,应详细询问以下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详细地点、事故性质、事故原因初步判断、简要经过介绍、人员伤亡及被困情况、现场事态控制及发展情况等,并做好记录。接警电话:综合管理部电话:0593-8817120;综合管理部部长手机:13385015678。②通知:接警人接到报警后,由综合管理部部长向项目经理详细报告,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是否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部门发出应急救援申请。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应由项目综合管理部通知应急组织机构中各部门负责人。⑵应急通讯联络系统项目应急救援联络工作由项目部综合管理部部长负责。应急救援联络途径如下:①设项目部应急联络电话:综合管理部电话:0593-8817120;综合管理部部长手机:13385015678。②对外应急求救公安警力求救电话:110;火警支援求救电话:119;医疗急救求救电话:120;③逐级上报电话:集团公司安质部安全科电话:0419-2327830。④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手机号码:项目经理手机:13385005766;项目部总工手机:13385005896;项目副经理手机:13385005775;工程部长手机:13385005778;安质部部长手机:13385005788;财务部长手机:13385005855;物资设备部长手机:13385005885;综合管理部长手机:13385015678;公安人员手机:13385005800;卫生所所长手机:13850337821;计划合同部长手机:13385005719;党工委主任手机:13385005738;⑶现场保护
爆破作业安全事故/事件发生后,安全部门立即派人赶赴事故/事件现场,负责事故/事件现场保护,计划合同部门协助开展收集证据工作。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事件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要做好标志、标记,并绘制现场简图,写出书面材料,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⑷警报和紧急公告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周边公众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够做出及时自我防护响应。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警报。警报和紧急公告由派出所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配合。警报方式采用扩音喇叭向周边区发出警报。⑸事态监测发生爆破作业安全事故/事件并启动本应急预案后,由安质部、工程部、公安分处负责人各指定本部门1名人员组成事态监测小组,负责对事态的发展进行动态监测并做好过程记录。监测的内容包括:事故影响边界、气象条件,对食物、饮用水、卫生及环境的污染,爆炸危险性、受损建筑物、设施或山体的跨塌危险性等。⑹警戒与治安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边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好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在安全事故救援过程中现场警戒与治安由派出所负责实施。现场警戒措施包括:危险区边界警戒线为黄黑带,警戒哨佩带臂章,警车鸣警灯和警笛,用扩音喇叭警告,警戒哨人员负责阻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
⑺人群疏散与安置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措施,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应根据事故的性质、控制程度等决定是否对人员进行疏散,人员疏散由项目经理下达疏散命令,由党工委主任组织、公安分处参与实施。应对被疏散的人群、数量,疏散区域、距离、路线、运输工具等进行事先考虑和准备,应考虑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生活条件。⑻医疗与卫生由卫生所所长负责对在爆破作业安全事故中受伤的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对伤情严重的人员立刻转送至工程所在地附近医院或急救中心进行抢救,转送过程中指派专人进行途中护理,急救车为转送伤员专用车辆或120急救车。在紧急转送伤员时,救护车鸣灯。⑼公共关系爆破作业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将有关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等及时向媒体和公众进行统一发布,以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控制谣言,避免公众的猜疑和不满。发布事故相关信息由项目经理批准,由综合管理部发布,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及时消除传言。⑽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应急救援过程中,应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指挥人员)的安全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监视。必要时,应有专业抢险人员参与指挥或作业。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由项目安质部指派专人负责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进行过程监视,及时发现受伤人员并组织撤换抢救。7、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得以消除时,由项目经理下达终止应急令。终止应急令由安质部专人用扩音喇叭传达至应急救援现场,终止应急救援。
当终止应急救援后,事故现场仍然存在可能的不明隐患时,现场警戒不予解除,直至经技术部门技术鉴定确认无不明隐患后,告知公安分处长,由公安分处长下令解除现场警戒。警戒解除后,由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恢复现场。主要清理临时设施、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恢复现场办公生活基本功能等。由党工委负责组织被疏散人员的回撤和安置。8、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应急预案的培训由安质部组织实施。培训时间为项目开工后第1个月内,每两次培训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2个月。培训对象应包括参与应急救援的指挥人员、救援队伍人员、辅助等相关人员。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培训地点为项目会议室。并应保存培训的记录。应急预案的演练主要采用桌面演练,即由项目经理、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应急救援辅助及相关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行动的口头演练活动。主要是锻炼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本部分演练由项目安质部组织,时间为项目开工后第1个月内,每两次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2个月,地点为项目部会议室。另外,在组织桌面演练的同时,针对应急联络系统的功能进行功能演练(在允许条件下,可对外部求援资源如110、119、120的通讯系统功能一并进行演练),确认通讯系统的准确性、畅通性、及时性是否满足应急的要求,即通讯系统的响应能力的检测。本部分功能演练由项目综合管理部部长在项目办公室实施。对组织的所有演练均要形成并保持记录。9、预案的评审与改进
根据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过程记录,对应急预案的功能和效果进行评审,对在培训或演练过程中反映功能不足或效果不佳的局部或阶段,应进行分析总结,确定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时间的充分性。根据分析总结的结果对预案功能予以改进。预案的评审与改进由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安质部组织,由应急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和其他辅助等相关部门或人员参加。评审与改进的时间为预案培训与演练结束后进行,地点在项目部会议室。13.2防隧道塌方施工安全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13.2.1适用范围适用于XX铁路项目部防隧道塌方作业安全预控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13.2.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J2004—96)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5、《重大危源源辨识》(GB18218)6、《关于下发XX局集团有限公司事故/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及重要危险源的通知》(公司安质【2004】48号)13.2.3重要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1、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为隧道塌方,发生地点为隧道施工项目。2、可能影响范围为施工作业场所,可能影响的人数为现场施工作业人员。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1人或数人伤亡,构成重大安全事故/事件。13.2.4预防监控措施(一)监控措施1、施工过程采用打超前地质勘探孔的方法,对隧道开挖掘进前方的地质围岩状况进行预探预测。超前地质勘探孔的孔深不小于5米。做好超前地质勘探的过程记录(钻孔速度、卡钻次数、涌水情况等)。2、在隧道拱顶、两侧拱腰及边墙设置数个被监测点(每10米一个断面),指定部门或专人负责对被监测点的位移情况进行每8
小时一次监测,并做好被监测点位移量值的记录。对每个被监测点位移量值应用统计技术(如时间——位移量、累计位移量排列图)进行数据分析,随时掌握围岩的变化趋势。(二)预防措施1、施工过程中根据超前探测的地质条件应及时调整开挖及支护方案(时间允许时,应向驻地监理、业主代表、设计代表等相关方做出口头或书面汇报)。对不良地质地段应本着“短进尺、弱(不)爆破、早封闭、强支护、勤监测”的原则施工。2、施工过程中针对地质较破碎地段,危石、悬石较多时,可采用补打随机锚杆(悬挂锚杆)串挂危石、悬石的措施,来增强围岩的整体性。3、开挖过程中,加强光面爆破或预留光爆层二次爆破技术的应用能力,根据围岩情况,适时调整相应爆破参数,提高隧道开挖面轮廓质量,可避免开挖面不平顺造成较大超、欠挖和局部应力集中现象。4、遇有岩爆等类似不良地质地段时,采取钻孔释放围岩应力、岩面撒水、加强监视等措施。5、发现被监测点的位移有突变的趋势时,被指定部门或专人应立即向主管领导及施工现场负责人汇报(时间允许时,应向驻地监理、业主代表、设计代表等相关方做出口头或书面汇报)。同时与技术人员沟通,根据监测数据确定相应加强支护方案。情况紧急时,应立即组织人员、机械设备撤离,并做好启动本应急预案的准备。13.2.5应急预案1、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组员:工程部长安质部长物资设备部长财务部长综合管理部长公安分处长计划合同部长党工委主任卫生所所长
2、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图应急总指挥:项目经理应急救援副总指挥:项目总工应急救援副总指挥:项目副经理安全质量部工程部计划合同部物资设备部综合管理部财务部党工委卫生所公安分处应急救援一队应急救援二队应急救援三队应急救援四队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图3、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项目经理:在项目应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负责,为应急救援总指挥。项目总工: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提供总体技术支持,负责组织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并指导和监督实施运行。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为救援现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调度;组织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工程部长(工程部):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制订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和负责现场指导、监督方案的实施运行。
安质部长(安全质量部):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参与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编制并现场指导实施;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安全技术指导及保障工作。负责在事故发生后保护现场,做好现场记录(照片、录像或绘制草图等)。财务部长(财务部):负责确保提供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资金支持。物资设备部长(物资设备部):负责保证本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中所需物资、设备的供给、配备、维护和提供使用。综合管理部长(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做好内、外联络和沟通。分处长(公安分处):参与隧道塌方安全事故应急技术方案的制订,负责维持应急救援工作的秩序,参与人员疏散和警戒,为应急救援提供安全保障。卫生所长(卫生所):负责应急救援中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计划合同部长(计划合同部):负责在事故发生后协助保护现场,对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确需变动的,应积极做好现场记录(照片、录像或绘制草图等)。党工委主任(党工委):负责在事故应急过程中组织对受伤人员的疏散,对人员的思想动员和事故后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时,负责组织党、团员突击队参与救援抢险。应急救援队(一、二、三、四队):由各施工队长负责,负责直接参与或配合地方专业抢险队伍参与抢险救援。13.2.6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当项目部所属各隧道施工项目在日常施工中隧道塌方紧急安全事故(状态)时,由项目经理下令启动并运行本应急救援预案,全力确保国家、社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13.2.7应急救援资源配备情况1、资金的配备项目财务部必须保证10
万元的应急救援备用金,以备紧急事件发生时,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应急救援工作。2、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的配备(见下表)序号名称数量位置负责人1急救车1辆项目部综合管理部长2灭火器20支项目及各队安质部长3物资运输车1辆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长4医药箱、药品1套项目部卫生所长5挖掘机1辆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长6装载机1辆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长7出碴车辆4辆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长8安全帽100顶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长9扩音喇叭2支项目派出所公安分处长10警车1部项目派出所公安分处长11应急联络电话数部见应急联络3、社会资源:在发生突发性隧道塌方紧急事故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根据实际需要将与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机构或部门请求支援,如向急救医院120、公安110、地方武警部队、地方地质勘探部门等求援。13.2.8应急响应1、接警与通知⑴接警:接警部门为项目综合管理部。接警人接到报警后,应详细询问以下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详细地点、事故性质、事故原因初步判断、简要经过介绍、人员伤亡及被困情况、现场事态控制及发展情况等,并做好记录。接警电话:综合管理部电话:0593-8817120;综合管理部长手机:13385015678。
⑵通知:接警人接到报警后,由综合管理部长向项目经理详细报告,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是否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部门发出应急救援申请。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应由项目综合管理部通知应急组织机构中各部门负责人。2、应急通讯联络系统项目应急救援联络工作由项目部综合管理部长负责。应急救援联络途径如下:①设项目部应急联络电话:项目综合管理部电话:0593-8817120;综合管理部长手机:13385015678。②对外应急求救公安警力求救电话:110;火警支援求救电话:119;医疗急救求救电话:120;③逐级上报电话:集团公司安质部安全科电话:0419-2327830。④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手机号码:项目经理手机:13385005766;项目部总工手机:13385005896;项目副经理手机:13385005775;工程部长手机:13385005778;安质部部长手机:13385005788;财务部长手机:13385005855;物资设备部长手机:13385005885;综合管理部长手机:13385015678;公安分处长手机:13385005800;卫生所所长手机:13850337821;计划合同部长手机:13385005719;党工委主任手机:13385005738;3、现场保护突发性隧道塌方紧急事故/事件发生后,安全部门立即派人赶赴事故/事件现场,负责事故/事件现场保护,计划合同部门协助开展收集证据工作。
因抢救人员、防止突发性隧道塌方紧急事故/事件扩大以及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要做好标志、标记,并绘制现场简图,写出书面材料,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4、警报和紧急公告当事故可能影响到相临隧道、相近里程时,对相临隧道、相近里程施工作业人员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相临隧道、相近里程施工作业人员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发展情况、人员伤亡及救援情况、对相临隧道及相近里程人员的影响等。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警报。警报和紧急公告由派出所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配合。警报方式指派专人用扩音喇叭到现场向相关人员及公众发出。5、事态监测发生突发性隧道塌方紧急事故/事件并启动应急预案后,由安质部、工程部、公安分处负责人各指定本部门1名人员组成事态监测小组,负责对事态的发展进行动态监测并做好过程记录。监测的内容包括:事故影响边界、围岩的变化趋势、对地面建筑或植被的影响、能否发生进一步塌方的危险性等。6、警戒与治安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边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好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在安全事故救援过程中现场警戒与治安由派出所负责实施。现场警戒措施包括:危险区边界警戒线为黄黑带,警戒哨佩带臂章,警车鸣警灯和警笛,用扩音喇叭警告,警戒哨人员负责阻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7、人群疏散与安置
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措施,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应根据事故的性质、控制程度等决定是否对事故影响范围内的地方居民、施工队伍、作业人员等进行疏散,人员疏散由项目经理下达疏散命令,由党工委主任组织、公安分处参与实施。应对被疏散的人群、数量,疏散区域、距离、路线、运输工具等进行事先考虑和准备,应考虑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生活条件。8、医疗与卫生由卫生所所长负责对在突发性隧道塌方事故中受伤的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对伤情严重的人员立刻转送至工程所在地附近医院或急救中心进行抢救,转送过程中指派专人进行途中护理,急救车为转送伤员专用车辆或120急救车。在紧急转送伤员时,救护车鸣灯。9、公共关系突发性隧道塌方事故发生后,应将有关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等及时向媒体和公众进行统一发布,以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控制谣言,避免公众的猜疑和不满。发布事故相关信息由项目经理批准,由项目综合管理部发布,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及时消除传言。10、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应急救援过程中,应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指挥人员)的安全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监视。必要时,应有专业抢险人员参与指挥或作业。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由项目安质部指派专人负责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进行过程监视,及时发现抢险过程中的受伤人员并组织替换抢救。13.2.9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得以消除时,由项目经理下达终止应急令。终止应急令由安质部专人用扩音喇叭传达至应急救援现场,终止应急救援。
当终止应急救援后,事故现场仍然存在可能的不明隐患时(如围岩体可能未完全稳定、支护结构是否能适应围岩应力的进一步增大、是否需要条取加强支护等),现场警戒不予解除,直至经技术部门技术鉴定确认无不明隐患、围岩体及支护结构趋于稳定后,告知公安分处长,由公安分处长下令解除现场警戒。警戒解除后,由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恢复现场。主要清理临时设施、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恢复现场施工条件等。由党工委负责组织被疏散人员的回撤和安置。13.2.10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应急预案的培训由安质部组织实施。培训时间为项目开工后第1个月内,每两次培训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2个月。培训对象应包括参与应急救援的指挥人员、救援队伍人员、辅助等相关人员。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培训地点为项目会议室。应保存培训的记录。应急预案的演练主要采用桌面演练,即由项目经理、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应急救援辅助及相关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行动的口头演练活动。主要是锻炼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本部分演练由项目安质部组织,时间为项目开工后第1个月内,每两次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2个月,地点为项目部会议室。另外,在组织桌面演练的同时,针对应急联络系统的功能进行功能演练(在允许条件下,可对外部求援资源如110、120、地方地质勘探部门的通讯系统功能一并进行演练),确认通讯系统的准确性、畅通性、及时性是否满足应急的要求,即通讯系统的响应能力的检测。本部分功能演练由项目综合管理部长在项目办公室实施。对组织的所有演练均要形成并保持记录。13.2.11预案的评审与改进
根据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过程记录,应对应急预案的功能和效果进行评审,对在培训或演练过程中反映功能不足或效果不佳的局部或阶段,应进行分析总结,确定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时间的充分性。根据分析总结的结果对预案功能予以改进。预案的评审与改进由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安质部组织,由应急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和其他辅助等相关部门或人员参加。评审与改进的时间为预案培训与演练结束后进行,地点在项目部会议室。13.3施工用电安全预控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13.3.1适用范围适用于适用于XX铁路项目部施工用电安全预控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13.3.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5、《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8、《重大危源源辨识》(GB18218)。9、(集团)公司安质【2004】48号文《关于下发XX局集团有限公司事故/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及重要危险源的通知》。13.3.3重要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1、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为施工用电安全事故,发生的地点为项目部施工用电场所。2、可能影响范围:施工用电场所;可能影响的人员:现场用电和施工人员。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1人或数人伤亡,构成重大安全事故/事件。13.3.4预控措施1、用电管理⑴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50kw
以上的项目,应编制项目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⑵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的项目,应制定项目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项目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经工程所在地主管部门批准后方能实施。⑷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布置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完成,并经工程所在地主管部门验收后方可使用。⑸变更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履行第⑶条审批手续,并补充有关图纸资料。2、对人员的要求⑴对现场电工的要求现场电工必须经过培训,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现场电工的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安装、维修和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现场电工完成。⑵对各类用电人员的要求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设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检查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③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④负责保护所用的开关箱、负载线和保护零线,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⑤搬迁或移动电器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3、防止触电伤害的十项安全操作要求根据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触电伤害的操作要求有:
⑴非电工严禁拆接电气线路、插头、电气设备、电灯等。⑵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要检查线路、插头、插座、漏电保护装置是否完好。⑶电气线路或机具发生故障时,应找电工处理,非电工不得自行修理或排除故障。⑷使用振捣器等手持电动机械和其他电动机械从事湿作业时,要由电工接好电源,安装上漏电保护器,操作者必须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后再进行作业。⑸搬迁或移动电气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⑹搬运钢筋、钢管及其他金属物时,严禁触碰到电线。⑺禁止在电线上挂晒物料。⑻禁止使用照明器烘烤、取暖,禁止擅自使用电炉和其他电加热器。⑼在架空输电线路附近工作时,应停止输电,不能停电时,应有隔离措施,要保持安全距离,防止触碰。⑽电线必须架空,不得在地面、施工楼面随意乱拖,若必须通过地面、楼面时应有过路保护,物料、人不准压踏碾磨电线。4、外电防护⑴在建项目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物品。⑵在建工程、施工设施、机械设备等与电线线路的距离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关于最小安全操作距离的要求。当操作距离达不到规范要求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⑶防护措施①增设屏障、遮栏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②防护设施必须使用非导电材料,并考虑到防护棚本身的安全(防风、防大雨、防雪等)。
③特殊情况下无法采用防护设施,则应与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5、接地、接零与防雷⑴一般规定①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TN-S系统)。②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③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的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④施工现场的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⑤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⑥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作它用。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⑦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⑵保护接零①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a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b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c配电屏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d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e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设的钢索、起重机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f安装在电力线路杆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
②正常情况下,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可不作保护接零:a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坪的干燥房间,交流电压380V及其以下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当维修人员可能同时触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和接地金属物件时除外)。b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金属框架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电流互感器、继电器和其它电器外壳。⑶接地与接地电阻①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②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二根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装置做电气连接。③不得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不宜采用螺纹钢材。④手持式用电设备的保护零线,应在绝缘良好的多股铜线橡皮电缆内。⑤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⑥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其它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Ω。⑷防雷①施工现场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Ω。②施工现场内的起重机、井字架及龙门架等机械设备应安装防雷设备。③若施工范围内的最高建设或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其保护范围按60°计算能够保护其他设备,至最后退场,则在此避雷针保护范围内的其他设备可不设防雷装置。④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针长度应为1~2m。6、配电线路
⑴架空线路的敷设①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宜采用混凝土杆或木杆。②电杆埋深为杆长的1/10加0.6m。③架空线路的档距不得大于35m,线间距不得小于0.3m。④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绝缘子、拉线、撑杆等均应符合规范要求。⑤架空线路应设置短路保护和过负保护。⑵埋地线路的敷设①埋地线路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6m,并应在埋地线路上下均铺设不少于6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②埋地线路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2m高度至地下0.2m处,必须加设内径大于电埋地线路外径1.5倍的保护套管。③施工现场埋设埋地线路时,应尽量避免碰到经常积水、有埋设物、时常挖掘、预定建设建筑物、散发腐蚀性气体、制造和贮存易燃易爆品的地方。④埋地敷设的埋地线路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埋地线路与其附近热力管道的平行间距不得少于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m。7、配电箱与开关箱⑴施工用电系统必须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配电系统。⑵配电系统中必须满足“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⑶配电箱及开关箱装设的电气技术要求材质要求:
①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②配电箱内的电器应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③金属板与配电箱箱体应电气连接。制作要求:②配电箱、开关箱必须防雨、防尘,箱体应严密、端正,箱门开、关松紧适当,便于开关。②必须有门锁。③端子板一般放在箱内配电板下部或箱体内底侧边,并应分别标明“N”、“PE”。设置位置的要求:③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区,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④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若设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③应设置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⑤电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物。使用和维修的要求:①所有配电箱均应标明名称、用途,并作出分路标记,有专人管理。②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检查和维修一次。检查维修时必须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③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④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搭接其他临时用电设备。8、现场照明⑴室外照明①施工现场的一般场所宜选用额定电压为220V的照明灯。为便于作业和活动,在一个工作场所内,不得装设局部照明。②停电时,应有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③正常湿度环境下,选用开启式照明灯具;在潮湿的场所,选用密闭型防水防尘照明器或有防水灯头的开启式照明器;对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必须按危险等级选择相应的灯具。④隧道工程,有高温、导电灰尘和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4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压不得大于24V;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工作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⑤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作保护接零。⑥现场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金属卤化物灯具距地面5m以上。⑵室内照明①室内灯具装设不得低于2.4m。②室内照明必须安设开关,不得将相线直接引入灯具。③在用易燃易爆材料作顶棚的工棚或防护棚内安装照明灯具时,灯具应有阻燃底座,并保证灯具与可燃顶棚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引起火灾。④油库、油漆仓库内灯具必须为防爆型,拉线开关安装于室门外。⑤严禁职工宿舍内私拉、乱接电线或或违章用电。13.3.5应急预案1、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组员:工程部长安质部长物资设备部长财务部长综合管理部长公安分处长计划合同部长党工委主任卫生所所长2、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图应急总指挥:项目经理应急救援副总指挥:项目总工应急救援副总指挥:项目副经理安全质量部工程部计划合同部物资设备部综合管理部财务部党工委卫生所公安分处应急救援一队应急救援二队应急救援三队应急救援四队
3、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项目经理:在项目应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负责,为应急救援总指挥。项目总工: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提供总体技术支持,负责组织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并指导和监督实施运行。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为救援现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调度;组织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工程部长(工程部):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制订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和负责现场指导、监督方案的实施运行。安质部长(安全质量部):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参与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编制并现场指导实施;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安全技术指导及保障工作。负责在事故发生后保护现场,做好现场记录(照片、录像或绘制草图等)。财务部长(财务部):负责确保提供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资金支持。物资设备部长(物资设备部):负责保证本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中所需物资、设备的供给、配备、维护和提供使用。综合管理部长(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做好内、外联络和沟通。
分处长(公安分处):参与施工用电作业安全事故应急技术方案的制订,负责维持应急救援工作的秩序,参与人员疏散和警戒,为应急救援提供安全保障。卫生所长(卫生所):负责应急救援中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计划合同部长(计划合同部):负责在事故发生后协助保护现场,对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确需变动的,应积极做好现场记录(照片、录像或绘制草图等)。党工委主任(党工委):负责在事故应急过程中组织对受伤人员的疏散,对人员的思想动员和事故后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时,负责组织党、团员突击队参与救援抢险。应急救援队(一、二、三、四队):由各施工队长负责,负责直接参与或配合地方专业抢险队伍参与抢险救援。4、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当项目部各涉及施工用电的项目在日常施工生产中发生施工用电作业安全事故/事件时,由项目经理下令启动并运行本应急救援预案,全力确保国家、社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5、应急救援资源配备情况⑴资金的配备项目财务部必须保证10万元的应急救援备用金,以备紧急事件发生时,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应急救援工作。⑵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的配备(见下表)序号名称数量位置负责人1急救车1辆项目部综合管理部长2灭火器20支项目及各队安质部长3物资运输车1辆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长
4医药箱、药品1套项目部卫生所长5挖掘机1辆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长6装载机1辆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长7出碴车辆4辆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长8安全帽100顶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长9扩音喇叭2支项目派出所公安分处长10警车1部项目派出所公安分处长11应急联络电话数部见应急联络⑶社会资源:在发生施工用电安全事故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根据实际需要将与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机构或部门请求支援,如请求火警119支援、请求医院急救120支援、请求110支援等。6、应急响应⑴接警与通知①接警:接警部门为项目综合管理部。接警人接到报警后,应详细询问以下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详细地点、事故性质、事故原因初步判断、简要经过介绍、人员伤亡及被困情况、现场事态控制及发展情况等,并做好记录。接警电话:综合管理部电话:0593-8817120;综合管理部长手机:13385015678。②通知:接警人接到报警后,由综合管理部长向项目经理详细报告,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是否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部门发出应急救援申请。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应由项目综合管理部长通知应急组织机构中各部门负责人。⑵应急通讯联络系统项目应急救援联络工作由项目部综合管理部长负责。应急救援联络途径如下:
①设项目部应急联络电话:项目综合管理部电话:0593-8817120;综合管理部长手机:13385015678。②对外应急求救公安警力求救电话:110;火警支援求救电话:119;医疗急救求救电话:120;③逐级上报电话:集团公司安质部安全科电话:0419-2327830。④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手机号码:项目经理手机:13385005766;项目部总工手机:13385005896;项目副经理手机:13385005775;工程部长手机:13385005778;安质部部长手机:13385005788;财务部长手机:13385005855;物资设备部长手机:13385005885;综合管理部长手机:13385015678;公安分处长手机:13385005800;卫生所所长手机:13850337821;计划合同部长手机:13385005719;党工委主任手机:13385005738;⑶现场保护施工用电安全事故/事件发生后,安质部门立即派人赶赴事故/事件现场,负责事故/事件现场保护,计划合同部门协助开展收集证据工作。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事件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要做好标志、标记,并绘制现场简图,写出书面材料,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⑷警报和紧急公告
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周边公众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够做出及时自我防护响应。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警报。警报和紧急公告由派出所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配合。警报方式采用扩音喇叭向周边区发出警报。⑸事态监测发生施工用电安全事故/事件并启动本应急预案后,由安质部、工程部、公安分处负责人各指定本部门1名人员组成事态监测小组,负责对事态的发展进行动态监测并做好过程记录。监测的内容包括:事故影响边界、气象条件,对食物、饮用水、卫生及环境的污染,爆炸危险性、受损建筑物跨塌危险性等。⑹警戒与治安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边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好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在安全事故救援过程中现场警戒与治安由派出所负责实施。现场警戒措施包括:危险区边界警戒线为黄黑带,警戒哨佩带臂章,警车鸣警灯和警笛,用扩音喇叭警告,警戒哨人员负责阻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⑺人群疏散与安置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措施,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应根据事故的性质、控制程度等决定是否对人员进行疏散,人员疏散由项目经理下达疏散命令,由党工委主任组织、派出所参与实施。应对被疏散的人群、数量,疏散区域、距离、路线、运输工具等进行事先考虑和准备,应考虑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生活条件。⑻医疗与卫生
由卫生所所长负责对在施工用电安全事故中受伤的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对伤情严重的人员立刻转送至工程所在地附近医院或急救中心进行抢救,转送过程中指派专人进行途中护理,急救车为转送伤员专用车辆或120急救车。在紧急转送伤员时,救护车鸣灯。⑼公共关系施工用电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将有关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等及时向媒体和公众进行统一发布,以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控制谣言,避免公众的猜疑和不满。发布事故相关信息由项目经理批准,由项目综合管理部发布,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及时消除传言。⑽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应急救援过程中,应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指挥人员)的安全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监视。必要时,应有专业抢险人员参与指挥或作业。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由项目安全部指派专人负责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进行过程监视,及时发现受伤人员并组织撤换抢救。7、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得以消除时,由项目经理下达终止应急令。终止应急令由安质部专人用扩音喇叭传达至应急救援现场,终止应急救援。当终止应急救援后,事故现场仍然存在可能的不明隐患时,现场警戒不予解除,直至经技术部门技术鉴定确认无不明隐患后,告知公安分处长,由公安分处长下令解除现场警戒。警戒解除后,由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恢复现场。主要清理临时设施、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恢复现场办公生活基本功能等。由党工委负责组织被疏散人员的回撤和安置。8、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应急预案的培训由安质部组织实施。培训时间为项目开工后第3个月,每两次培训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2
个月。培训对象应包括参与应急救援的指挥人员、救援队伍人员、辅助等相关人员。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培训地点为项目会议室。对培训结果应组织考核,并应保存培训考核的记录。应急预案的演练主要采用桌面演练,即由项目经理、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应急救援辅助及相关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行动的口头演练活动。主要是锻炼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本部分演练由项目安质部组织,时间为项目开工后第3个月,每两次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2个月,地点为项目部会议室。另外,在组织桌面演练的同时,针对应急联络系统的功能进行功能演练(在允许条件下,可对外部求援资源如110、119、120的通讯系统功能一并进行演练),确认通讯系统的准确性、畅通性、及时性是否满足应急的要求,即通讯系统的响应能力的检测。本部分功能演练由项目综合管理部长在项目办公室实施。对组织的所有演练均要形成并保持记录。9、预案的评审与改进根据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过程记录,对应急预案的功能和效果进行评审,对在培训或演练过程中反映功能不足或效果不佳的局部或阶段,应进行分析总结,确定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时间的充分性。根据分析总结的结果对预案功能予以改进。预案的评审与改进由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安全部组织,由应急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和其他辅助等相关部门或人员参加。评审与改进的时间为预案培训与演练结束后进行,地点在项目部会议室。
xx高速公路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施工合同、投标书、施工图纸,现行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包括技规、安规、行规、维规)、试验规程、检验评定标准、验收规范、企业贯标程序文件、管理办法,项目进场调查报告等。2.编制原则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原则。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期。坚持技术先进、方案优化、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坚持按项目法管理的原则。通过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协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在保证安全和工期前提下的最佳组合。重视生态环境,在施工期间及竣工通车后保证不发生水土流失,保证不破坏环境。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根据工作的需要,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按照ISO9001(2000版)的要求编制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按照投标文件对安全、质量目标的承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做到总体部署和分项工程相结合、重点工程和一般工程相结合、高新技术与既有技术相结合,使施组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3.总体设计思路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为总体目标,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做到开工必优,精益求精,铸造精品工程。4.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国家高速公路xx至xx横线xx省xx至xx(闽赣界)高速公路XX合同段xx隧道掘进开挖、支护、衬砌、防排水、路面、洞口工程、附属工程以及临时工程。
第1章总体施工组织及规划1、工程概况1.1线路概况国家高速公路网—xx至xx,xx省xx至xx高速公路XX合同段,本合同段路线位于xx市明溪、xx境内,线路起点位于xx镇xx(K31+860)接XX合同段终点,经xx进入xx县境内,穿梧地隧道,终于梧地萤石矿区附近(K40+800),路线全长8.703073公里,(断链一处K35+086=K35+322.927缩短236.927米)。1.2.工程范围xx隧道位于xx市xx县境内,起讫里程左线ZK39+818~ZK40+068.5,长度为250.55米,右线YK39+685~YK40+049,长度为364米。1.3地形地貌本隧道场址区属于低山-高丘陵地貌,山体海拔约430-560m,相对高差约130m,洞身最高点海拔564.8m,地形起伏大。进洞口自然山坡坡度约30-50度,自然山坡稳定,出洞口自然山坡坡度约35-40度,自然山坡稳定性一般,沟堑不发育,洞身处地表水贫乏;沿线地表植被发育,主要为林地。1.4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1.4.1地质情况隧道场区表层为少量的第四系坡积层,其下伏基岩为燕山早期花岗岩。根据钻探揭露及地面调查,隧道区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坡积粉质粘土,全风化花岗岩,沙土状全风化花岗岩,碎块状全风化花岗岩,弱风化花岗岩。隧道区未发现有明显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的迹象。但隧道开挖时若支护不当,隧道进出口山坡自然坡度较陡,易产生滑坡或崩塌现象,洞身易产生崩塌现象。隧道区未发现有断裂构造通过。
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分组第一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特征周期为0.35s,近期未发生过较大地震。1.4.2水文情况本隧道区地表水部发育。地下水主要为裂隙水,赋存于基岩的裂隙中,其富水性及导水性弱,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侧向补给,向下游地下水或以泉的形式排出。据勘察钻孔简易抽水试验资料分析,预计隧道双向总涌水量约75.19m3/d.。根据本次勘察取水样分析,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1.4.3气象条件沿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温和潮湿,雨量充沛,四季较分明,春季阴寒细雨连绵,夏季炎热多大雨,秋季晴朗多雷阵雨,冬季寒冷有霜冻,山区多见短期积雪。1.5地震基本烈度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xx省区划一览表及《xx至xx高速公路线路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本场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中硬场地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近期未发生过较大地震,为地震相对稳定区。1.6施工条件1.6.1交通运输主要交通用路为当地原有乡村道路和临时施工便道。1.6.2.建筑材料拟从xx采购水泥;从明溪采购河砂;从xx采购钢材;当地木材资源丰富,就地采购。材料均由供应商送货上门,运费含在采购单价中。1.6.3.水、电、燃料当地水源较丰富,沿线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可由山间溪水提供,经化验,符合生产、生活需要。施工用电计划在隧道出口段设置一台600KVA的变压器,并配备一台315KW发电机,可满足施工用电。1.6.4.通讯隧址区位于山间沟谷地段,通讯网络覆盖较差,已联系有关部门安装移动通讯信
号塔,通讯条件比较便利。1.7.主要技术标准公路等级:高速公路隧道设计速度:100km/h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侧向宽度为0.5+1米,两侧设检修道宽0.75+1米,净高5米,净宽10.75米。行人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5米。隧道路面横坡:单向坡隧道内最大纵坡:左洞+2.794%,右洞+2.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洞内中间段照明亮度:4.5cd/m2洞内卫生标准:纵向通风时,CO允许浓度:δ=300PPm,烟雾允许浓度:0.0065m-1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1.8.主要工程量汇总(见下表)表一主要工程数量表项目单位数量备注项目单位数量备注洞身长度(左)m250.5复合防水层m214592洞身长度(左)m364中埋止水带m1433.06土石方开挖m352376.67φ50HDPE打孔塑料盲沟m3632φ22锚杆kg60313.9φ75HDPE打孔波纹管m1229φ25中空锚杆m15712.75MF12塑料盲沟m615.15无缝钢管m12824.22U-PVC波纹管m1239.04锚杆垫片套4659.2I18型钢kg281681.3钢筋kg413948.22I14型钢kg60129.9喷射砼m32941.985含C20、C25【18槽钢kg322 防水衬砌砼m35438.02A3角钢kg5032.4C15片石砼m31060.91A3钢板kg44480.4C20砼m3493.425M20螺栓、垫圈套11328C25砼m31495.555M20*60螺栓、垫圈套4739无纺土工布m217745.78钢筋网kg29512.45
1.9本隧道特点及重点1.9.1工程特点隧道为分离式双洞,平均长度为307.25m。隧道右线位于R=1700米、Ls=200米的圆曲线上,隧道左线位于R=1100米、Ls=200米的圆曲线上。右洞进口桩号为YK39+685,设计标高为471.245米,出口桩号为YK40+049,设计标高为478.889米,长364米,纵坡采用+2.1%单向坡;左洞进口桩号为ZK39+818,设计标高为474.364米,出口桩号为ZK40+068.5,设计标高为481.20米,长250.5米,纵坡采用+2.794%单向坡。1.9.2工程重点综合测绘及钻探资料分析确定,本隧道围岩共分为Ⅴ、Ⅳ、Ⅲ三个等级,确保开挖过程施工安全、质量是本隧道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对策:(1)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合理配置资源;(2)坚持“随开挖、随支护、早封闭、快衬砌”的施工原则。(3)施工过程中采用超前预报系统进行超前地质勘探2、施工组织机构xxxx高速公路XX标段项目部成立第二工区,负责管理xx隧道的施工,工区下设隧道三队负责xx隧道施工,下设技术室、质检室、安环室、材料室、计划财务室、综合办公室等负责作业队的日常管理,包括技术人员8人,安质人员2人,施工员6名;下设钢筋班、铁件班、机械班、开挖班、喷砼班、混凝土班、水电班,具体负责施工项目的实施。组织机构见图2-1。2.1.主要人员及部门职责作业队主要人员及部门管理职责表(表二)人员或部门主要管理职责施工队长负责组织指挥施工生产、各作业层的接口界面协调和内部考核,监督年、季、月施工计划执行。安环室制定安全计划及其管理细则,组织处理安全事故。负责进行日常的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做好安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管理细则。
质检室按照质量体系文件,全面开展各项质量活动,建立质量管理日志。负责本工程的试验、检验和计量监督工作技术室负责工程测量、量测、地质预报、试验、配合设计、监理的工作。负责建立技术管理日志,做好项目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归纳分析影响进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财务室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成本控制目标,归口管理变更洽商,办理与业主间工程款的收取、支付。材料室负责现场设备的管理,负责材料订货、采购。综合办公室及时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指示,做好人事劳资工作、医疗卫生、收发文登记、会议记录,落实制度及内部行政事务。2.2总工期和质量要求工期开工日期:xx年6月16日竣工日期:xx年6月16日质量要求确保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部分项工程优良率达95%,竣工验收质量等级达到交通部优良工程标准,并力争省优及国优,创造一流的精品工程,创造一流的精品工程。2.3施工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图(图一)隧道作业队长作业队副队长xx高速公路xx合同段二工区技术主管技术室安环室材料室计划财务室之骄子综合办公室质检室钢筋班开挖班喷砼班混凝土班水电班铁件班机械班
3.施工总体部署3.1.施工准备3.1.1临时驻地、施工场地布置(1)符合业主要求,提前提交布置方案,批准后实施。(2)根据地形、地貌、道路交通、线路走向、工程分布及区段划分,合理布置,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生活等临时工程数量。(3)工点布置满足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尽量少占用农田,尽量租用当地闲置房屋。(4)满足环境保护要求。注重卫生条件、满足职工的生活、文化娱乐的要求,提供必要的医疗急救设施。(5)维持原有交通、方便地方交通、节约施工运输成本。3.1.2施工便道xx隧道位于本合同段尾段,需新改建便道与乡村道路相衔接组成贯通便道。技术标准:便道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曲线适当加宽。≤400m设置一处错车道,错车道路基宽度≥5.5m,会车道长度≥20m。土质泥解碎石路面地段基层为20cm厚的碎(片)石垫层,面层为5cm的泥结碎石。挖方石质地段路基表面用5~10cm泥结碎石找平。土质挖填方边坡坡度按为2:1,石质挖填方
边坡为5:1。台阶高度大于8米须设置碎落台,台阶宽度1.5m。边沟尺寸统一采用30cm×30cm梯形边沟,沟壁坡度2:1,排水沟内侧表面用5cm厚M5.0砂浆抹面。沟谷或渗水严重处设过水管涵。通往xx隧道的便道主要有三条:3#号便道从梧地隧道出口至景秀1号桥新建便道纵向拉通,长度约为1.7公里。4#便道从3#号贯通K39+400处接到xx隧道右线入口出,新建便道约长0.8公里。7#便道从景秀1#桥至景秀2#桥之间利用原有乡村通道作为施工便道,长约1公里。所有便道现已全部贯通,可满足xx隧道材料进场需求。3.1.3施工用水在隧道出口端修建一座40m3高山水池,与隧道拱顶高差40m左右,并铺设φ100㎜钢管至用水面。在附近山溪修筑蓄水池,铺设φ100㎜钢管至高山水池,用高扬程水泵抽水。3.1.4施工用电施工用电计划在隧道出口段设置一台600KVA的变压器,并配备一台315KW发电机,可满足施工用电。3.1.5通讯联络隧址区位于山间沟谷地段,通讯网络覆盖较差,已联系通讯部门安装移动通讯信号塔,近期可以改善通讯条件。3.2总体施工方案由于xx隧道长度为307.25m,属于短隧道,加之进出口均位于半坡,地势较陡,修建施工场地难度大,因此隧道施工采取从出口向进口方向单向掘进;自然通风,无轨运输出碴;右洞先行,左洞跟进的方案。进出口采用超前大管棚支护,管棚施工过程中注意调查该段围岩的大致情况,并做好洞外边仰坡、截水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洞施工。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无轨运碴,按照光面爆破设计。Ⅳ级围岩采用半断面正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考虑到机械作业要求,暂定为40m,
上半断面采用光面爆破,下半断面采用预裂爆破,以减少对初期支护的砼喷层的冲击。Ⅴ级围岩采用中隔壁法开挖施工,每次开挖进尺不宜大于钢拱架或锚杆纵向间距的1.5倍,主要采用人工配合风镐和挖掘机开挖,围岩较硬地段,采用微震光面爆破技术。仰拱跳槽开挖,采用施工栈桥方式施工,开挖后抓紧时间封闭,控制围岩变形。xx隧道出口掘进口处在下坡,开挖过程中在距掌子面10m左右的位置设置临时集水井,将地下水、施工废水排入集水井,用水泵排出洞外;随着开挖长度的增加,在洞内每隔30米设置一处集水井,间距视水泵功率而定,接力排除洞内水。拱墙二衬施工前先行施作仰拱和防排水,并保持超前,防排水施工由人工使用移动式作业台架进行铺设,防水板采用热合焊机进行无钉铺设。二次衬砌采用C25防水砼。衬砌距开挖掌子面距离不宜大于120米,二次衬砌原则上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并具备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条件后施作,但在围岩石质较差、净空变化较大时,应及时施作衬砌防止围岩失稳造成坍塌。在施作带仰拱的二次衬砌时,应先浇筑仰拱,再浇筑洞身墙拱衬砌砼。隧道二次衬砌为全断面整体浇筑方式,采用整体衬砌模板台车,台车长度为12m,模板采用厚度10㎜的钢板制作,并涂脱模剂。二衬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罐车运输、泵送入模。模板台车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开始→安装防水设施→安装结构钢筋→精确测量放样→台车定位→灌注边墙及拱部砼→养护→脱模→修整台车→结束。仰拱及填充混凝土采用大块曲面组合钢模板施作。施工中采用地质素描、超前钻孔等手段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加强地表和隧道内的监控量测工作,用以指导施工和调整支护参数。4、工期计划及施工进度安排4.1总工期计划开工日期:2009年6月16日竣工日期:2011年6月16日4.2施工进度安排总体施工顺序安排
先行施工洞口边仰坡、截水沟,施做超前大管棚支护后,右线先进洞,左线出口随现场情况及时进洞;开挖后二次衬砌及时跟进,危险地段先施做衬砌;仰拱超前二次衬砌段不小于50m。隧道开挖进度指标:Ⅲ级围岩5~7m/d,月进尺150~210m;Ⅳ级1.5~3m/d,月进尺45~90m;Ⅴ级0.7~1.4m/d,月进尺21~42m。隧道衬砌进度指标二次衬砌采用12m台车2台,进度指标3天/环,90m/月。施工形象进度右线开挖:2009.6.16~2009.11.6;左线开挖:2009.11.6~2010.3.1;水沟、电缆槽:2010.3.1~2010.4.1;路面:2010.4.1~4.15;竣工整修:2010.4.15~5.1.4.3工期保证措施4.3.1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4.3.1.1安排具有公路隧道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队伍投入到本隧道施工。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担任作业队长、副队长、技术主管,加强施工现场的协调和指挥。4.3.1.2由专人负责,加强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当地群众的沟通,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4.3.1.3施工队每周召开一次生产布置会,及时总结上一施工周期的施工进度情况,安排下一施工周期的施工生产计划;对施工机械设备、生产物资和劳动力做出总体计划安排;并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保证施工进度的落实和完成。在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坚持“日保周,周保月”的进度保证方针,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4.3.2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由技术负责人负责该隧道的施工技术管理,技术室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而影响工期。实行图纸会审制度,在工程开工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会审,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澄清施工图纸和其它技术文件中的错误和可疑之处,使工程顺利进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尽量压缩工序时间,安排好工序衔接和协调,统一调度指挥,使工程按部就班有节奏地进行。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各项工程的进度计划,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应在施工之前及时向班组做好详尽的技术交底,对各个施工过程做好技术跟踪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工序检验不合格而进行返工,延误工期。4.3.3资源保证措施组织精干、高效、专业化作业队伍。成立设备材料室,提前做好采购计划,防止材料采购的种类、型号出现错误或采购的时间不对,避免出现采购不及时或库存时间过长等现象。加强对材料供应单位放假制度的了解,在节假日期间随时保持联系,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在非常规情况下仍能保证材料的正常供应,并提前采购、准备充足。充分考虑雨季、台风影响,尤其是雨季应做好生产和生活物资的储备工作,保证物资供应,不影响施工进度。制定台风应急预案,保证施工安全。配备足够机械设备,组成机械化配套作业线,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期目标实现。5、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5.1洞口边仰坡施工施工前准备工作:开挖前,先做洞顶及边仰坡截水天沟,处理洞顶危石,必要时对地表进行加固处理,确保边、仰坡稳定;土质天沟随挖随砌,防止水冲刷坡面。洞口施工避免在雨季进行。土石方开挖:洞门边、仰坡土石方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土方用挖掘机挖装,石方用风钻打眼弱爆破,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运碴。按照设计坡度分层分台开挖。边仰坡防护:锚网喷防护,自上而下,随开挖分层及时施作。做好坡顶喷混凝土防护层与原坡面衔接,防止坡面风化,引起水土流失、导致边坡防护受到损坏。洞门端墙及翼墙:在雨季来临前、完成洞口段衬砌后及时施做。利用碗扣脚手架搭设作业平台,利用大块式组合模板立模,搅拌输送车运输砼,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砼浇注时作到分层、慢速连续浇注。洞门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土方回填和施作胶泥防水层。土方回填时从下至上按设计对称进行回填,拱墙以下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回填,其余利用土方回填,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用蛙式打夯机逐层填筑夯实,并做好墙后排水设施,最后进行坡面三维网植草防护。5.2施工辅助措施
xx隧道整体围岩较弱,为砂质粘土及强风化花岗岩,设计采用F1a、F1d型超前大管棚、F2-1、F2-2型超前小导管、F3型超前锚杆作为施工辅助措施。5.2.1超前大管棚施工隧道进口采用F1a型大管棚超前支护,隧道出口采用F1d型大管棚超前支护,大管棚采用φ108mm热轧无缝钢管,壁厚6mm,节长4m、6m。管棚采用C25砼套拱作为导向墙,长度2m,套拱内埋设3榀I18型工字钢拱架,I18型钢与管棚钢管焊成整体,型钢拱架上安装φ127mm孔口管,用φ12mm钢筋固定在型钢上。套拱长度2m,厚度60cm,起拱线以下C15片石砼基础,平均高度228.1cm。附管棚布置图管棚立面5.2.1.1工程数量xx隧道管棚施工范围:左线进口ZK39+832~852(20m)、出口ZK40+053.5~068.5(15m)右线进口YK39+695~+715(20m)、出口YK40+030~+045(15m)主要工程数量:φ108×6mm管棚2520m,φ127×4mm孔口管288m,I18钢支撑5970.68kg,φ12固定筋230.16kg,C15片石砼基础39.24m3,C25套拱砼100.68m3。5.2.1.2工期
套拱施工:2009.7.1~7.15,管棚施工:2009.7.15~7.30。5.2.1.3劳力、机械配备施工班长1名,技术员2名,电工1名,钻探工3名,压浆工2名,普工6名,电焊工2名,计17人。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电焊机2台,管棚机2台,注浆泵2台。5.2.1.4施工方法、工艺套拱施工用全站仪测设洞门中线,标出各管棚平面位置,测设各点标高,算出下返高度,标高高出设计高程10cm左右,复核后下发交底。为保证洞门仰坡安全,套拱内核心土不挖出,人工按标高修成拱形。套拱基坑按设计要求检测基底承载力,不小于0.3Mp。模板检查合格后,灌注基础C15片石砼。砼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制,罐车运输,机械振捣;片石分层填,不得堆放。基础砼达到强度后(3d),安装I18型钢拱架,倾斜度±20,横向偏差±50mm,竖向按设计高程加10cm控制。横向设连接筋,基础表面打孔安设固定钢筋与拱架焊接。拱架安装固定完成后,在拱顶测设导向管中心位置,两端设置标高控制点,按3o测放倾斜度,用钢筋焊接在拱架顶部,按设计用φ12钢筋加固。型钢拱架检查合格后,安装套拱模板,底模采用铺木板,上铺薄立板,侧模用竹胶板,加固用φ22钢筋打入土体,方木支顶。经监理检查合格后,灌注砼。套拱施工工艺流程见洞口土石方开挖至成洞面随开挖及时进行坡面临时防护测量放样开挖套拱环形槽套拱基础施工按设计安装固定套拱内钢架将孔口管定位固定在钢架上立套拱砼施工支撑拱架安装套拱模板浇筑套拱砼养生、拆模边坡监测套拱拱架加工砼生产、运输孔口管加工衬砌拱架加工模板加工套拱施工工艺流程图
管棚施工大管棚采用φ108mm热轧无缝钢管,壁厚6mm,节长4m、6m;环向间距50cm,外插角1~3○。管棚钢管:偶数号孔采用无缝钢管,奇数号孔采用注浆钢花管。管棚钢管制作:钢管材质须符合设计要求;根据管棚设计长度,以每4m或6m为一节,分节段加工钢管;钢管节段接头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度15cm。隧道纵向同一断面处的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的接头至少需错开1m。管棚的钢管:偶数号孔采用无缝钢管,奇数号孔采用注浆用钢花管,钢花管注浆渗滤孔布置见(图一)所示。
用脚手钢管搭设管棚钻孔作业平台,要求平台稳固且层高、平面尺寸等满足正常施工作业要求。打试验孔:为保证长管棚施工质量,在拱脚部位,选2个孔作为试验孔,找出地层特点,并进行注浆和砂浆充填试验。管棚施工顺序为由下而上,管棚施作时先钻设钢花管,注浆凝固后再钻设无孔钢管。在无孔钢管的钻孔过程中检查钢花管的注浆质量,当注浆质量达到要求时,再安装无孔钢管,并注浆使管周浆液饱满;当注浆质量达不到要求时,则安装钢花管并进行补充注浆。采用电动油压钻机成孔、清孔并安插钢花管。钻孔采用隔二钻一,钻孔速度保持匀速,特别是遇到夹泥夹砂层时,控制钻进速度,避免发生夹钻现象。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是否加泥浆或水泥浆钻进。每钻完一孔及时清孔下管,防止暴露时间长而出现塌孔,并及时进行连续注浆。钢花管外露10~20cm,并与注浆软管联接。注浆连接好注浆管路,利用注浆泵先压水,检查管路是否漏水,设备状态是否运转正常。注浆前先用浆液把孔中的水压出管外,待浆液流出且与浆池中的浆液的浓度相同时,再密封孔口钢板,加压并稳定在0.5~1.0MPa。注浆采用注浆机进行,水泥浆液水灰比0.5:1(重量比)。注浆过程要尽量连续,水泥浆要时刻进行搅拌,保证浆液浓度相同。注浆过程中随时检查孔口、临孔、河沟、覆盖较薄部位有无串浆现象。如有串浆,立即停止注浆或采用间歇式注浆封堵串浆口,也可采用麻纱、木楔、快硬水泥砂浆或锚固剂封堵,直至不再串浆时再继续注浆。注浆结束标准:单管注浆量达设计值,进浆量,一般为20~30L/min以下。或当注浆压力达设计终压不少于20min,但进浆量仍达不到设计注浆量时,也可结束注浆。注浆结束后用M10水泥砂浆填充钢管,以增强管棚强度。注浆参数:水泥浆水灰比:0.5:1,可添加早强剂;注浆压力:0.5~1MPa,施工中根据现场情况,确实需要时可加大至2.0MPa。
施工措施钢管棚需按设计位置施工,注意运用测斜仪进行钻孔偏斜度测量,严格控制管棚打设方向,并做好每个钻孔地质记录。钻孔施工中,如因土质较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引起卡钻或钻杆断裂,导致钻头无法取出,采用直接清孔后顶入钢花管并接长钢管,压注水泥浆,等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断管的两旁各增设一根与断管同一类型的钢管。为使钢管接头错开,编号为奇数的第一节钢管采用6m长钢管,编号为偶数的第一节钢管采用4m长钢管,其余各节均采用6m长钢管。派专人作好注浆记录,检查注浆压力、注浆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根据注浆记录估算浆液扩散半径是否与设计相符。注浆达结束标准砂浆泵就位设钻孔作业平台钻机就位沿孔口管钻至预定深度清孔,成孔检查顶管(分节段顶入,节间丝扣连接)注浆系统调试扫排管内胶凝浆液充填砂浆记录与检查钢(花)管分节加工安顶进套钢管口封堵安孔口混合器及注浆管路注浆泵就位制备砂浆超前管棚施工工艺框图
5.2.2超前小导管5.2.2.1工程数量F2型超前小导管用于Ⅴ、Ⅵ级围岩地段,小导管采用φ50×5m无缝钢管,壁厚5mm。根据衬砌类型分为F2-1型、F2-2型,布设位置、参数见下表:类型左线里程长度衬砌右线里程长度衬砌备注F2-1型ZK40+030-ZK40+54.5 24.5mZ5-1(b) YK39+708-YK39+7168Z5-1(b)环向间距50cm,纵向间距
2.5m,每环35根,外插角15度YK39+994-YK40+03541Z5-1(b)F2-2型ZK39+847-ZK39+89750mZ5-1(b) 环向间距30cm,纵向间距2.4m,每环57根,外插角10度、40度5.2.2.2施工方法、工艺流程(1)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前准备→钻孔→安设小导管→安设注浆管路→管路压水试验→注浆→记录分析。(2)小导管制作:沿管体每15cm钻φ8mm孔,四周梅花状布设出浆孔,前端封闭并制成尖状,以便顺利插入已钻好的导管孔内,当围岩松软时,用锤击直接打入。小导管尾端采用Φ8mm钢筋焊一圈加强箍,防止施工时导管尾端变形。(3)小导管安设:用风钻开孔,开孔直径为50mm,并用吹管将砂石吹出。用带冲击的风钻将小导管顶入孔中,或直接用锤击插入钢管。用塑胶泥(35Be水玻璃拌合525#水泥即可)封堵导管孔口周围及工作面上的裂缝。严格按设计要求打入导管,管端外露20cm,并与钢拱架焊接在一起。(4)浆液拌制:水泥浆搅拌在拌合机内进行,根据拌合机容量大小,严格按要求投料,水泥浆配合比先按1:1,根据地层情况和凝胶时间要求作适当调整。搅拌水泥浆的投料顺序为:在加水的同时将缓凝剂一并加入并搅拌,待水量加够后继续搅拌1min,最后将水泥投入并搅拌3min。缓凝剂掺量根据所需凝胶时间而定,一般控制在水泥用量的2%~3%。(5)注浆:注浆压力为0.5~1.0MPa,以防压裂工作面。控制进浆速度,一般每根导管总进量控制在30L/min以内。每根导管内注浆量由计算确定,若压力上升,流量减少,虽然注浆量未达到计算值,但孔口压力已达到设计压力,结束注浆。注浆结束后及时清洗泵、阀门和管路,保证机具完好,管路畅通。(6)注浆作业时做好记录,记录每根小导管的位置、注浆时间、吸浆量,压力状况,跑浆情况并以此确定终止时间和判定支护效果。5.2.3超前锚杆5.2.3.1工程数量隧道Ⅳ级围岩段采用F3型超前锚杆,锚杆采用φ22水泥药卷锚杆,杆长3.5m
,环向间距60cm,每环29根,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m,纵向间距与钢支撑间距配套,钢支撑间距为0.5、0.7、1.0m时,锚杆纵向间距分别为2.8、2.8、3.0m;外插角150。左线ZK39+897~+917段(20m,Z5-1(b)、Z4型衬砌),ZK40+010~+030段(20m,Z4型衬砌);右线YK39+716~+746段(30m,Z4型衬砌),YK39+974~+994段(20m,Z4型衬砌)采用水泥药卷锚杆超前支护。5.2.3.2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流程:风钻钻孔、清孔→锚杆插入锚孔→锚杆尾端安装止浆塞、垫板、螺母→连接锚杆尾端和注浆泵→注浆安装采用风钻,孔眼间距、深度和外插角符合设计参数的要求,钻孔完成后,将中空锚杆打入岩体。注浆用塑胶泥封堵杆体周围及孔口,工作面上的裂纹也用塑胶泥封堵塞。管端外露20cm,以便安装注浆管,注浆采用注浆泵进行。浆液配比:1:1水泥砂浆,水灰比0.38~0.45。注浆:用塑胶泥封堵杆体周围及孔口,工作面上的裂纹也用塑胶泥封堵塞。管端外露20cm,以便安装注浆管。注浆口最高压力控制每根注浆管注浆量在30L/min内。定量注浆,即每孔注入约0.3m3浆液,但孔口压力已达到0.5MPa时也结束注浆,结束后及时清洗泵、阀门和管路,保证机具完好,管路畅通。5.3洞身开挖隧道围岩分类:左线Ⅴ级围岩93.5m,Ⅳ级围岩143m;右线Ⅴ级围岩60m,Ⅳ级围岩75m,Ⅲ级围岩223m。5.3.1Ⅲ、Ⅳ级围岩开挖方法、工艺流程Ⅳ级围岩采用半断面台阶钻爆法开挖,上部断面以起拱线分界,凿岩台架、气腿式凿岩机钻眼,毫秒微差有序起爆,预留光爆层爆破;下部断面凿单边跳槽开挖,及时支立拱架支腿。台阶长度40m,施工中若遇顶部围岩破碎,支护需紧跟时,台阶长度适当延长。当围岩破碎时,采用微振控爆,降低洞内爆破振动效应,以确保施工安全。开挖后及时喷砼封闭,并架设工字钢架及格栅钢拱架。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装运弃碴。5.3.1.1炮眼(1)
炮眼布置:周边眼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辅助眼交错均匀布置在周边眼与掏槽眼之间。(2)掏槽方式:采取二中空眼Φ102mm,楔形眼掏槽。(3)炮眼深度:周边眼深度为2.5m,掏槽眼深度为2.7m,辅助眼与周边眼的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4)爆破效果:隧道开挖爆破炮眼残留率要求硬岩达到80%以上,中硬岩达到60%以上。5.3.1.2钻孔(1)准备工作:测出隧道中线,凿岩台架就位,画出开挖轮廓,按设计标出炮眼位置(地质条件变化时,适当调整钻孔位置)。(2)光面爆破参数根据爆破岩体为Ⅲ、Ⅳ、Ⅴ级围岩的属性,Ⅴ级围岩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Ⅳ级围岩采用半断面正台阶法开挖弱爆破,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弱爆破。采用φ35mm的标准炮眼和φ32mm药卷间隔装药,导爆索联接。计划月进度60m,每天两班两循环开挖,采用光面爆破直眼掏槽,周边眼距离0.5m,装药参数0.5kg/m,采用2号岩石销铵爆药,炮眼利用率1.0。每一循环进尺:l=60÷30÷2=1m炮眼深度:L=1÷1.0=1m每一循环用药量:Q=q×L×Sq——单位用药量,《隧道施工手册》中查得采用1.1kg/m3;L——炮眼深度;S——开挖断面面积,取143m2;Q=1.1×1.0×143=157.3kg整个工程项目需2号硝铵炸药总量计算:根据施工实际,确定采用爆破施工的长度为100m,每一循环进尺长度为1.0m,循环次数为:N=100/1.0=100(次)
总量:Q总=157.3×100=15730kg导爆管用量(1.5粒/M3计):η=143×100×1.5=2.145(万粒);火雷管用量(1粒/10m3计):η=143×100÷10×1=1430(粒);导火索用量(1.0m/1粒火雷管计):η=1.0×1430=1430(米)②炮眼数目N=r——每米炮眼装药量(0.5kg/m2)N1===87(个)N2===118(个)N3===111(个)③炮眼深度根据本工程地质情况和进度要求,采用直眼掏槽形式,并适当加大掏槽眼、底眼和周边眼(比辅助眼深约20cm),以保证掏槽效果和开挖轮廓。④炮眼布置如下图:
5.3.1.3装药(1)装药前将炮眼内的泥浆、石粉吹干净,检查炮眼达到设计要求后装药,装药严格按设计药量进行,炸药选用2#岩石硝铵炸药,若遇涌水较大地段,采用防水炸药,雷管选用非电毫秒雷管,火雷管引爆。(2)采用不耦合装药,掏槽眼孔底30%长度加强装药,孔口炮泥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装药前将炮眼内的泥浆、石粉吹干净,装药后,所有炮眼均堵塞炮泥。(3)爆破网络采用微差、非电毫秒雷管起爆,非电毫秒雷管插入药卷内,反向装入眼孔内,导爆管引线连接采用一把抓型式。连接雷管采用低毫秒段,同组连接雷管采用同种毫秒段导爆管。
Ⅳ级围岩地段半断面正台阶施工方法示意图5.3.2Ⅴ级围岩开挖xx隧道Ⅴ级围岩为强风化花岗岩及砂质粘性土,花岗岩风化剧烈,大部分已风化成土状。采用台阶分部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人工风镐开挖,机械辅助的方法。上半断面核心土保留体积:沿开挖轮廓线向内半径减少1.5~2m为核心土的宽度,长保持在5m左右。每次开挖进尺不得超过一榀钢拱架的间距,视掌子面的稳定、渗水情况决定是否先喷砼封闭。核心土外侧开挖集水坑,用污水泵将隧道内的积水及时排出,不得浸泡拱脚。落底采用单侧跳槽马口式开挖,每次施工不超过2m。先施工线路右侧,钢拱架接长,打入5m长小导管作为锁脚锚杆,锚网喷结束后,及时将该马口回填1~1.5m,利用挖掘机压实。回填压实完成后,施工下一马口,纵向拉开距离不小于5m;右侧施工完毕,施工左侧边墙,步骤同右侧边墙。落拱时中间留6m核心土不动,维持稳定,待本部落拱施工完成后,在逐步降低。交错马口式开挖两侧至仰拱顶面,单侧开挖不超过3榀格栅钢架(1.0m)。开挖仰拱,支立仰拱钢架;每次开挖不超过5~7m,及时灌注砼。仰拱施工中,铺底砼距开挖段距离不大于2m。附Ⅴ级围岩地段侧壁导坑隔壁临时仰拱法施工方法示意图。
Ⅴ级围岩地段侧壁导坑隔壁临时仰拱法施工方法示意图5.4初期支护5.4.1喷射砼本隧道采用湿喷工艺,机械采用TK96-1型湿喷机,50m3/h砼拌合站,8m3砼罐车;人员:搅拌站3人,喷射手2人,上料6人,修理工1人,计12人。由洞外拌和站集中拌料,混凝土运输车运到工作面采用湿喷机喷射。喷射混凝土前,用水、高压风将岩面粉尘和杂物进行清洗,喷射作业分段、分片、由下而上顺序进行,严格按照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规范进行混凝土的喷射。初喷混凝土厚度4cm。锚杆、钢筋网、钢架等安装完后进行复喷混凝土作业,喷至设计厚度。Y断面检查压力风清理基面断面整修埋设检测标高喷射混凝土喷射机就位混凝土养护预拌喷射混凝土NN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
原材料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骨料采用细度模数大于2.5,含泥量不大于3%的中粗砂;粗骨料采用连续级配、粒径小于15mm、含泥量小于1%的坚硬碎石;外加剂采用DH-Ⅱ速凝剂,BHF-1型减水剂。理论配合比:水泥:砂:水:外加剂=1:1.85:1.71:0.44:0.05:0.02,坍落度80~120mm。准备工作检查开挖断面尺寸,清除松动围岩、拱脚虚碴,用高压风冲洗受喷面;设置标志或利用锚杆外露长度掌握喷砼厚度;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试运转;在渗水较大地段,通过埋管、盲沟等排水措施集中排出地下水。喷射作业喷射作业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分段长度不大于6m,岩面有较大凹洼时,先将凹处补平;喷嘴与岩面垂直,喷射风压0.4~0.6Mpa,距受喷面0.6~1.0m,喷头做缓慢横向环形移动,使喷层厚度均匀,突然断料时,喷头迅速离开受喷面,禁止用高压风冲击砼面;渗水地段进行喷射作业时,视情况调整配合比,喷射从深水较少的部位开始,逐渐向渗水大的部位集中;施工中经常检查出料弯头、输料管和管路接头,发现堵管时立即关机;软弱围岩地段,在喷射后的4h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质量检查根据埋设标志检查喷层厚度,不够的地方及时补喷;检查回弹率和实际配合比,发现异常分析原因,调整配合比,改进喷射参数;原材料计量要准确,杂质含量不超标,砂、石料、水泥、水的计量误差≯2%,速凝剂、纤维等外加剂的计量≯0.5%;每隔10m,取2组试件,采用喷大板切割法,对强度有怀疑时采用钻芯取样法制作试件。5.4.2系统锚杆5.4.2.1砂浆锚杆砂浆锚杆施工方法:采用人工风钻成孔,钻至设计深度后,高压风吹孔,用注浆泵向孔内灌入2/3孔深的砂浆,打入锚杆,孔口不满部分用泵补灌,用砂浆抹平孔口,安装垫板。水泥砂浆配合比:1:1~2,水灰比0.45.钻眼前根据受喷面情况和设计要求布置孔位,做好标记,钻眼直径为42mm,孔深误差不大于±5cm。灌浆前将孔吹净,水泥砂浆采用搅拌站集中制做,拌和均匀。灌浆从孔底开始均匀进行,不得中断,严防拔管过快,导致砂浆脱节和灌浆不满。安装锚杆前将锚杆除锈矫直;灌浆后立即将锚杆匀速插入,位置居中,孔口用木楔临时封固;锚杆尾端外露长度稍小于喷层厚度;安装好后不得敲击、碰撞。锚杆插入深度不小于设计深度的95%.5.4.2.2中空锚杆中空锚杆单根母体抗拉断力应不小于180KN。中空注浆锚杆应在初喷砼后及时进行,钻孔用风钻进行。钻孔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布出孔位,作出标记,孔位偏差应小于15mm。钻孔深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钻孔应圆而直,钻孔方向宜尽量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钻孔后应用砂浆作底座,使锚杆安装后其垫板与底座密贴,并与锚杆垂直。锚杆安装后螺母应拧紧。其施工工序为:布孔→钻孔→冲孔→做砂浆底座→安装锚杆→注浆。锚杆安装注浆后不得随意敲击,其端部3天内不得悬挂重物。砂浆锚杆施工工艺布设孔位钻孔清孔注浆砂浆拌制机具调试锚杆入孔锚杆加工安设垫板注浆密实度试验
5.4.3钢筋网施工钢筋网片的铺设在开挖面初喷砼和锚杆安装后进行,预先在洞外加工好1×1m网片备用,网格间距20×20cm。使用的钢筋须经试验合格,使用前要除锈;人工铺设,随受喷面起伏铺设,与受喷面的间隙3cm,与锚杆点焊连接,在喷射砼时不得晃动,安装时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钢筋网喷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cm。5.4.4钢拱架施工根据开挖方法和步骤分部分片安装,为了使左右侧支护上部拱架便于与下部连接,安装拱部钢架时在拱脚处垫上垫板和砂垫层并用锁脚锚杆锁固。安装好的拱架用纵向连接筋连成一体,按设计施作注浆锚杆,将锚杆的尾部焊于拱架上。型钢钢架(或格栅钢架)加工在平整的场地上进行,以控制平面翘曲度在允许的范围内。检查焊点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漏焊,符合要求的要编号,避免混用;型钢钢架(格栅钢架)的下端设在稳固的地层上,拱脚开挖高度低于上部开挖底线15~20cm,下垫砂层和钢板,便于安装和下部连接;安装好的拱架在拱脚处打好锁脚锚杆,每侧拱脚至少4根;横向和高程误差为±5cm,垂直度±2°,左右纵向误差±5cm;
钢架与初喷混凝土之间尽量贴紧,如因开挖造成凹凸不平,并有较大间隙时,设置混凝土垫板或钢板,严禁用片石和木材填塞,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cm;钢架要全部被喷射混凝土覆盖,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cm;两排钢架间用φ22钢筋拉杆纵向连接牢固,环向间距1m,以便形成整体受力结构。钢架施工工艺欠挖处理净空检查前期准备,钢拱架、钢筋加工测量定位断面检查钢支撑拼装架立就位锚杆锁定、系统锚杆施作设置纵向连接钢筋、安设钢筋网喷混凝土固定结束不合格锚杆钻机、砂浆泵等设备就位
5.5隧道防排水施工5.5.1排水盲沟施工环向排水盲管及边墙泄水管施作方法:隧道拱墙每8m设一道环向盲沟和边墙泄水管将地下水引入洞内侧沟,纵、环向盲沟与泄水管采用变径三通连接牢固,泄水管的出口离开水沟内壁一定距离,不得紧帖沟壁表面。纵向排水盲管施作方法:纵向排水盲管沿纵向布设于左、右墙角水沟底上方,为外包土工布的塑料管。按规定划线,以使盲沟安装位置准确合理,盲沟安设的坡度与线路坡度一致。沿线钻孔定位,孔间距在30cm~50cm。将膨胀锚栓打入定位孔或用锚固剂将钢筋头预埋在定位孔中,固定钉安在盲沟的两侧。用无纺布包住盲管,扎丝捆好;用卡子卡住盲沟,然后固定在膨胀螺栓上。主要技术措施:安装位置按设计要求准确合理,尽可能走基面的低凹处和有出水点的地方;盲沟与初支面密贴;有集中出水点采用引水盲沟引至侧沟;盲沟上有接头用无纺布等渗水材料包裹,防止喷混凝土料或杂物进入堵塞管道。5.5.2防水板施工隧道防水采用1.2mm厚EVA防水板,铺设时利用多功能台架,人工无钉铺设工艺进行。准备工作:先对防水板进行洞外检查,检查防水板质量无老化、刀痕、撕裂、孔洞等缺陷;根据需要进行长度截取;同时洞内进行临时支撑的拆除和基面处理,检查开挖断面,整修初期支护表面,外露的锚杆、钢筋等尖锐的突出物要割除磨平,然后铺钉土工布(300g/m2)。
铺设防水板:在工作台架上将防水板从隧道拱顶环向展开,由上向下将防水板通过热合机与铺设土工布的橡胶垫粘接在一起,然后用自动爬行焊接机将防水板逐幅焊接成整幅,两幅防水板焊搭不小于10cm,采用自动行走式热合机进行双缝焊接,每条焊缝宽15mm,焊缝无漏焊、假焊、焦焊、焊穿等现象。粘结后防水层在泄水孔位置开孔,做好防水板与泄水孔的密闭性连接。施工工艺见图3-7。质量检验:充气检查防水板焊接质量,平顺无褶皱、鼓泡,无脱胶;检查防水板与基面的密贴情况;检查防水板的松弛度和紧绷现象;检查防水板与泄水孔的密闭性连接。铺设防水板的施工技术措施:基面处理作到表面平顺、无外露的锚杆头等尖硬物,无局部漏水点;铺设时要预留足够的松散系数,使其留有余地,并在断面变化处增加悬挂点,保证缓冲面与混凝土表面密贴;做好防水板与泄水孔的密闭性连接;衬砌混凝土灌注前检查防水板质量,填写检查证;灌注衬砌混凝土时,不损坏塑料防水板。5.5.3止水带施工本隧道纵横二衬施工缝均需设置止水带,止水条嵌设在结构的中心部位,原则上每8m设一环,采用胶粘密贴。衬砌台车就位后,在邻近施工缝或沉降缝处的拱架外侧按一定间距安装止水带固定装置。由拱顶向两侧逐段将其放入固定装置的安装槽内,并固定。然后安装挡头板。在安装过程中止水带的长度应逐段留有一定的余量,不能绷紧;灌注衬砌砼时,应随时注意止水带位置的变化,不能被砼横向压弯变形,止水带周围砼要振捣密实。
1、临时支撑拆除,烧断锚杆及钢筋网端头;2、工作平台就位;接通电路线;3、初支表面凸凹不平不合要求的采用水泥砂浆抹顺平;4、拱顶画出隧道中线及垂直于隧道中线的轮廓线。焊接防水板搭接缝质量检查焊缝检查合格不合格焊缝补强移工作平台1、防水板质量检查;2、画焊缝搭接线;防水层按开挖实际轮廓线长度截取,对称卷起备用。准备工作洞外准备洞内准备固定衬垫固定防水板射钉枪上弹、装钉枪口放衬垫、射击爬行式热合器图3-7防水板铺设工艺图5.6二次衬砌施工
Ⅴ级围岩采用Z5-1、Z5-1(b)衬砌,Ⅳ级围岩采用Z4型衬砌,Ⅲ级围岩采用Z3型衬砌。各种衬砌类型分布见下表:序号衬砌断面里程长度(m)或个数围岩级别衬砌型式序号衬砌断面里程长度(m)或个数围岩级别衬砌型式1ZK39+818~+83214.00明洞Z01YK39+685~+6916.00明洞Z02ZK39+832~+86230.00ⅤZ5-12YK39+691~+70615.00ⅤZ5-13ZK39+862~+89735.00ⅤZ5-1b3YK39+706~+71610.00ⅣZ5-1b4ZK39+897~+90710.00Ⅳ4YK39+716~+75034.00ⅣZ45ZK39+907~+91710.00ⅣZ45YK39+750~+7588.00Ⅲ6ZK39+917~ZK40+01093.00Ⅳ6YK39+758~+965207.00ⅢZ37ZK40+010~ZK40+03020.00Ⅳ7YK39+965~+9738.00ⅢZ48ZK40+030~ZK40+04010.00ⅣZ5-1b8YK39+973~+99421.00Ⅳ9ZK40+040~+048.58.50Ⅴ9YK39+994~YK40+00410.00ⅣZ5-1b10ZK40+048.5~+068.520.00ⅤZ5-110YK40+004~YK40+02925.00Ⅴ11YK40+029~+04920.00ⅤZ5-15.6.1施工方法本隧道为复合式衬砌结构,先利用仰拱栈桥施工仰拱及填充,然后进行拱墙砼施工。Ⅴ级围岩地段二次衬砌拱墙设计为45cm、仰拱45cm厚的C25钢筋防水砼;Ⅳ级围岩地段二次衬砌拱墙设计为35cm厚的C25钢筋防水砼;沟槽身为C25钢筋混凝土。仰拱和填充分别采用全幅整体浇筑施工,填充施工在仰拱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施作。5.6.1.1隧底、仰拱和填充施工隧底、仰拱及填充紧随开挖进行,为减少其与出碴运输的干扰,采用仰拱栈桥跨过施工地段,以保证隧道底部的施工质量,从根本上消除隧底质量隐患,确保结构稳定。底板、仰拱和填充混凝土超前,为拱墙衬砌模板台车作业提供条件,并有利于文明施工。在仰拱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才可进行填充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方可在其上方行车。见图3-8仰拱栈桥示意图。模板采用钢模,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洒水养护不少于14天。
图3-8仰供栈桥示意图5.6.1.2拱墙衬砌施工洞身拱墙衬砌根据量测情况在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适度紧跟开挖面,距开挖面30~50m左右。拱墙采用12m模板台车衬砌,泵送混凝土入模,每环在拱顶预留压浆管兼排气管,保证拱顶混凝土与围岩密贴。混凝土采取附着式振捣器振捣,辅以插入式振捣器辅助振捣。钢筋混凝土衬砌地段,钢筋在洞外下料加工,弯制成型,洞内绑扎或拼装焊接,钢筋绑扎采用多功能作业台架施工。施工工艺见图3-9施工准备钢筋绑扎台车就位安注浆管安止水带混凝土运输液压泵就位制作试件灌筑混凝土混凝土养生脱模钢筋弯制及运输台车检修涂脱模剂隐蔽检查图3-9衬砌施工工艺
钢筋混凝土密实度和空洞解决方案分层分窗浇注:泵送混凝土入仓自下而上,从已灌筑段接头处向未灌筑方向。充分利用台架上、中、下三层窗口,分层对称浇注混凝土,在出料管前端加接3~5m同径软管,使管口向下,避免水平对混凝土面直泵。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当超过时,通过模板上预留的孔口加串桶或梭槽浇筑。衬砌施工方法见图3-10。图3-10衬砌施工示意图5.6.1.3主要技术措施①隧底:在施工底板、仰拱混凝土前,检查隧底开挖净空情况,并将隧底松碴、杂物和积水清理干净。钢筋混凝土衬砌地段,钢筋骨架固定牢固,确保钢筋安装位置正确。超挖部分全部用同标号混凝土回填。②施工缝和接茬措施:洞身仰拱及填充(铺底)每环施工缝间进行凿毛并加接茬钢筋进行连接,施工缝在浇筑混凝土前12h充分进行润湿。拱墙立模前先检查断面、渗漏水情况、中线水平、排水盲管和防水板安装质量。泵送混凝土入仓自下而上,从已灌筑段接头处向未灌筑方向,分层对称浇灌,防止偏压使模板变形。③浇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台车就位前准确安装拱顶排气管,确保封顶时不出现空洞,并在后期利用此管进行压浆,使衬砌背后充填密实。④模板应按设计图纸尺寸制造,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堵头板应固定良好,能承受混凝土压力,且不漏浆。⑤检测和补强:对已完成的混凝土利用地质雷达进行无损检测,检查衬砌质量和封顶效果,进行信息反馈,及时进行补强,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⑥其它措施:严格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原材料试验、验收,精心选用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精心进行配合比设计并不断优化,严格按配合比准确计量。严格控制混凝土从拌合出料到入模的时间,当气温20℃~30℃时,不超过1h,10℃~19℃时不超过1.5h。每循环脱模后及时对模板台车进行养护,清刷模板,对变形和麻面处进行整修和打磨,涂脱模剂等。5.7超前地质预报利用超前水平地质钻孔对掌子面方向进行15~30m进行超前钻探,验证不良地质体的发育范围、地下水水量、水压等地质参数,每断面设三个钻孔。同时作好每作业循环对前方掌子面的地质素描,及时发现周边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以便及时处理,免除后患。通过上述方法收集地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施工,为施工提供决策依据,便于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5.8监控量测监控量测是信息化施工的重要内容。通过施工现场的监控量测,为判断围岩稳定性,支护、衬砌可靠性,确定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间,以及修改施工方法、调整围岩级别、变更支护设计参数提供依据,指导日常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施工中的监控量测是施工安全的保障,监控量测工作必须紧跟开挖、支护作业,按设计和公路施工工程测量规范要求进行布点和监测,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进行调整量测的项目和内容。及时处理量测数据,并与工程类比法相结合,及时调整支护参数。施工中将监控量测作为工序引入作业循环,并结合地质预报作出评价,优化设计参数,实施动态管理。5.8.1量测频率:量测频率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而定,按《量测频率表》进行。表3-11量测频率表项目量测仪器设备量测时间间隔1~15天16天~1月1~3月3月以后必测项目地质和支护状态观察目测、数码相机、地质罗盘等开挖面每次开挖后进行,已施工地段喷混凝土、锚杆、钢架1次/天地表下沉精密水准仪、铟钢尺开挖面离量测面<2B时,1-2次/天;开挖面离量测面<5B,1次/2天;开挖面离量测面>5B时,1次/周拱顶下沉水准仪、挂尺2次/天1次/2天1~2次/周2次/月周边位移收敛计同上
选测项目围岩及两层支护间压力压力盒、频率接收仪1次/天1次/2天1~2次/周2次/月钢拱架支撑内力支柱压力计、频率接收仪1次/天1次/2天1~2次/周2次/月结构混凝土裂缝观察读数显微镜、钢尺根据需要进行锚杆抗拔力锚杆测力计、拉拔器根据需要进行拱顶下沉及收敛量测测点布置图
表3-12周边位移量测断面间距和测点数量表围岩级别断面间距每断面测点数量水平净空变化拱顶下沉Ⅲ30~501条测线1个测点Ⅳ10~301条测线1个测点Ⅴ5~101~2条测线1~3个测点表3-13量测频率表(按位移速度)位移速度(mm/d)量测频率≥52次/d1~51次/d0.5~11次/2~3d0.2~0.51次/3d<0.21次/7d表3-14量测频率表(按距开挖面距离)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量测频率(0-1)b2次/d(1-2)b1次/d(2-5)b1次/2~3d>5b1次/7db为隧道开挖宽度
5.8.2监测结束标准根据收敛速度判别:收敛速度>5mm/d时,围岩处于急剧变化状态,加强初期支护系统;收敛速度<0.2mm/d时,围岩基本达到稳定。特殊地质地段:加强初期支护强度和刚度,严格控制过大变形。各量测项目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2周结束,围岩破碎地带位移长时间不能稳定时,延长量测时间。5.8.3量测数据的整理、分析数据整理:把原始数据通过一定的方法,如大小顺序,用频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组数据分布情况显示出来,进行数据的数字特征计算以及离群数据的取舍。回归分析和曲线拟合:绘制量测数据的时态变化曲线图(即时态散点图)和距开挖面关系图。在取得足够的数据后,还应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或应力值,预测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防患于未然。还可通过插值法,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函数近似的方法,求得符合测量规律而又未实测到的数据。5.8.4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信息反馈工程监控量测作为施工组织的核心内容之一,置于动态管理体系之中,具体包括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和信息反馈等几个主要方面。a、量测数据的整理、分析数据整理:把原始数据通过一定的方法,如大小顺序,用频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组数据分布情况显示出来,进行数据的数字特征计算以及离群数据的取舍。回归分析和曲线拟合:绘制量测数据的时态变化曲线图(即“时态散点图”所示)和距开挖面关系图。时态散点示意图时间(t)0
在取得足够的数据后,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或应力值,预测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防患于未然。还可通过插值法,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函数近似的方法,求得符合测量规律而又未实测到的数据。b、建立监测管理等级基准建立监测变形管理等级标准,管理等级分三等,其等级划分及相应基准值见“表3-15变形管理等级标准表”。通过对监测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来判定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指导施工。结构允许相对位移可参照表3-16并结合现场情况确定。表3-15变形管理等级标准表管理等级管理位移(mm)施工状态ⅠU2U0/3应采取特殊措施U为实测位移值;U0为最大允许位移值(根据围岩类别、隧道埋深等因素现场确定)表6-6结构允许相对位移表(%)埋深围岩级别<50m50~300m300m~500m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Ⅴ0.29~0.720.58~2.882.59~4.32Ⅳ0.14~0.430.29~1.151.00~1.73Ⅲ0.04~0.140.12~0.580.43~0.86Ⅱ0.01~0.040.01~0.12拱顶相对下沉变化值
Ⅴ0.12~0.230.20~1.581.15~2.02Ⅳ0.09~0.140.06~0.120.43~1.15Ⅲ0.04~0.090.06~0.220.17~0.43Ⅱ0.04~0.090.07~0.17注:硬岩取下限,软岩取上限。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指两侧点间净空水平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拱顶相对下沉指拱顶下沉值减去隧道下沉值后与原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乘以1.2~1.3后采用。c、建立快速信息反馈渠道为确保监测结果的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建立快速信息反馈平台。监控量测设置洞内和地表两个监测小组,每个小组的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并与项目总工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进行内部快速传递,从而作到每日监测结果的及时上报。如有变形超过管理标准,则由总工根据相关要求制定对策,通过调度命令直接传达到工区执行,并同时通过电话及其它方式通知监理及设计单位。周报、月报则通过书面形式上报项目总工,由项目部按期向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和业主单位提交监测报告,并附上相对应的测点位移或应力时态曲线图,和对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施工建议。5.9洞内风水管线5.9.1洞内通风本隧道采用压入式通风,每个隧道掘进口安装2*55千瓦风机,风管采用φ110cm软管,风管距掌子面不大于60米,掌子面设75Kw射流风机排出污浊空气,以加快掌子面的气流循环。风筒悬挂在隧道一侧的拱脚处,主风机安装在洞口以外30米处,搭设安装架,为确保风管的通风质量,设专人对风管进行挂设、修补和直顺校正。主要技术措施:加强日常通风检测,保证足够的风量和风压,并且要爱护通风管路,避免对通风管路的破坏,降低漏风率。风机安设在距离洞口30m以外的上风向,避免发生污风循环;风管出风口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不许超过30m。避免过往车辆和机械刮破风管而影响施工。运输车辆的尾气排放口安设净化装置,以降低对隧道内施工环境的污
染程度。5.9.2生产用风、用水在隧道进口附近设空压机房,配置3台20m3电动空压机,备用2台内燃12m3/min空压机,以满足隧道开挖和支护等风动机械作业需求,隧道开挖面风压不小于0.5MPa。在高压风管(ø159)最低处设置油水分离器,定时放出管中的积油和水。在隧道出口端修建一座40m3高山水池,与隧道拱顶高差40m左右,并铺设φ100㎜钢管至用水面。在附近山溪修筑蓄水池,铺设φ100㎜钢管至高山水池,用高扬程水泵抽水,保证隧道开挖面水压不小于0.3MPa。动力风、水管路敷设平顺、接头严密、不漏风、不漏水并符合相关要求,设专人负责检查、养护。5.9.3照明隧道照明,成洞段和不作业地段采用220V,作业地段不大于36V,手提作业灯为12~24V;选用的导线截面应使线路末端的电压降不得大于10%,36V及24V线不得大于5%。线路的架设、接入作业时,参照现行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办理,并设专人经常进行检查维修。6.0施工排水本隧道掘进口为下坡道,施工中应每隔30米设置一处集水坑,安装潜水泵用管道将水排出洞外。洞内施工污水集中排入洞口污水处理池,处理达标后排至指定地点。掘进口为下坡道时,6.1碴场弃碴场设在线路的左侧,碴场坡脚浆砌挡护,其基础埋置深度不小于1.5m;碴场顶部外侧设截水天沟,以截排地表水。碴场底部每隔20m预埋一道RCP-3210G塑料盲管,以排除碴场底部积水。碴场顶面设-3%的排水坡,其中间设一纵向拉通排水沟以防地表水下渗过多。施工结束后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整平弃碴场顶面,进行碴顶覆土复垦或坡面绿化种草、植草皮等,达到设计图纸和地方性环保法律法规要求的标准。
第2章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1.质量目标质量目标:确保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部分项工程优良率达95%,竣工验收质量等级达到交通部优良工程标准,并力争省优及国优,创造一流的精品工程2.质量管理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2.1.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各班组质检员作业队长作业队副队长永宁高速公路A5合同段二工区技术主管安全环保组质量管理组工程管理组计划财务组设备物资组综合办公室
2.2.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质量目标:质量目标:确保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部分项工程优良率达95%,竣工验收质量等级达到交通部优良工程标准,并力争省优及国优,创造一流的精品工程,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对已完浆砌片石工程、初期支护、钢构件制做安装、混凝土圬工等项目的质量自检检测率达到100%。质量领导小组:作业队长、作业队副队长、技术主管、项目各室组负责人。核算组综合办公室财务室及时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指示,做好收发文登记工作、会议记录,开展全员安全质量教育培训活动,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材料组设备组材料室质检室依据质量状况监督奖金发放,按制度进行奖罚,对不合格的工程不与验收计价。供应合格材料及构件,提供合格质量证明书,作好产品及状态标识,限额发料。管好、用好、维护好机械设备,做好设备检查鉴定,填写运转记录。质量组试验组保证质量目标,让业主满意。质量领导小组改进工作质量全员质量考核质量是经营的基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优质建成永宁高速公路至关重要工程质量评定工程质量检验材料、成品、半成品检验工序质量保证体系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质量检查保证体系施工技术保证体系作好材料进场的抽检和验收,负责现场试验工作和计量监督工作。技术交底并落实,图纸会审,编制施工计划、施组,准确进行地质预报,确保优质、按期完成任务。控制测量、复测和施工测量,保证准确度,确保结构尺寸正确,及时准确的进行监控量测工作。进行日常质量管理、控制,组织隐蔽工程检查和验收;协调、督促、检查各部门各级质量活动成果,及时分析反馈;做好本工程的试验、检验和计量监督工作。测量组施工组组织保证体系技术室制度化开展QC小组管理活动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质量教育活动并组织考核每月底组织工程质量大检查及月终奖励相结合的质量评比不定期进行质量评比,召开分析会提高质量意识思想保证体系制度保证体系质量第一,让业主满意
质量检查控制程序框图
3.质量管理制度3.1.施工图复核及技术交底制度3.1.1.施工图复核技术主管负责组织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认清工程特点,预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会审记录;必要时与监理、设计、业主等单位共同审核。复核图纸时结合现场情况对设计文件进行核对和优化;审核的重点是工程与线路平纵断面的相对关系,设计尺寸核对,隧道中线位置和断面形式的合理性,重点、难点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工程数量的准确性。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探讨降低工程成本的可行性等。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必须经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核签字后,方能下发使用。施工图经业主、监理、设计、施工方现场核对无误时方能申请开工。已确定需完善的工点,必须在完善复查完成后方可申请开工。3.1.2.技术交底制度由作业队技术主管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规范、规章要求,向项目所有参与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工期安排、技术标准、技术措施、质量目标、合同承诺、总体创优规划、过程控制要求等,技术室形成交底记录。对涉及特殊过程或“四新”技术的施工内容,必要时制定面向作业层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作业队长组织有关人员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批复后,就工程项目的内容、技术标准、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施工方案与要求、施工顺序、工期、进度安排、工艺质量标准、设备物资供应的安排、安全质量措施以及整个建设项目的管理体制等进行技术交底。施工现场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交底,交底书内必须有技术措施、工程质量标准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环保要点等,且交接双方应签字确认,签明日期。为防止技术事故的发生,对复杂工程部位应绘制大样图供施工使用。现场交底的主要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手册、与工序控制有关的所有补充交底等。3.2.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和质量自查签认验收制度3.2.1.材料进场检验和质量自查签认验收制度
用于工程主体的材料、设备除业主供应的以外,其余大宗材料、设备由工区统一组织招标采购。选择信誉度高、讲诚信、产品质量合格且稳定的生产厂家进入招标程序。联合体工区采购的材料、设备到场,由设备物资部人员会同监理进行检验和验收。招标活动在工程所需物资到达工地前进行。由联合体工区长组织策划招标、评标活动,招标活动的具体实施执行公司《物资招标采购办法》。用于混凝土的各种材料在进场前做相溶性试验。必须做施工用水是否对混凝土有腐蚀性、混凝土所用骨料进行成分分析及碱活性试验,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材料进场由物资管理人员进行验收,验收时检查材料外观质量及进场数量,外观质量合格后通知试验人员到现场,由试验人员按照规定批量、频率进行取样送检,经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抽检工作。材料进场后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库存,确保在现场库存期间不变质、不过期。水泥必须每次进场分块码堆,先到的先用、后到的后用,保证水泥的稳定期及有效期。所有材料统一采用定额发料的管理办法,保证工程成本测算有依据、内部工班承包严密。3.2.2.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和质量自查签认验收制度工程开工筹备阶段,由作业队长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根据投标文件中承诺,编制设备配置清单,确定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并报项目总工审批。审核批准后,由材料室负责配合项目部组织设备调拨,并在设备到达以后组织(分级管理)对调入设备机况、备品附件、随机工具、技术资料档案进行验收,形成相关的记录。严格执行业主及公司设备相关规定。3.3.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制度3.3.1.工艺流程设计制度施工放样与测量控制,原材料和工序质量的检验与标识,“三检”制度,关键、特殊过程控制,工程标识和防护,业主财产管理,检验试验装置、施工设备控制等。技术室及时收集汇总工程质量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进而完成工艺流程设计,以指导施工进展。工艺流程设计时,注重科学、合理、实用、逻辑关系严谨,工艺流程由技术室技术人员负责设计,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由作业队及时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确保每工序开工前施工人员掌握其流程关系及施工要点。特殊地段及复杂工艺,进行室内论证、设计、优化、再设计、审核批准几个阶段,确定其流程后进行室内、作业现场大型技术交底,确保让每一位施工人员掌握详细的
工艺流程。3.3.2.试验制度根据本工程特点配备能满足施工需要的试验设备、人员,进行常规试验的操做。试验员根据施组的要求,负责有关检验试验装置的管理(包括校准、使用、维护),以及相关作业文件的制定和保持;动态掌握执行情况并形成相关记录。执行现行《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对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成品或半成品,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送检、检测,经中心试验室检验合格后填写原材料检验表,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的原材料、建筑物构配件和设备,禁止在工程中使用或安装。现场试验人员加强对砂石料、钢材、水泥以及其他工程用材料的质量控制,对混凝土和砌石砂浆的施工配合比,不允许施工人员随意变更或不进行计量而随意拌合。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进行取样或制取试块,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现场各项试验检查工作。3.4.工程质量责任追究、质量事故报告制度3.4.1.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根据国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责任追究制度。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由作业队上报项目部安全质量管理部执行。严格认真执行建设方有关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实行领导负责制,作业队长为该项目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其次为作业副队长、技术主管、质检员及相关管理、技术人员。作业队长、副队长、技术主管、质检员是所在作业队的质量责任人。3.4.2.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1)质量事故定义及分类工程质量事故: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责任过失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或达不到本工程所采用的质量标准,一般需要作返工、加固处理的均构成工程质量事故。工程质量事故分为一般质量事故和重大质量事故:一般质量事故是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上而不足10万元、重伤2人及以下情形之一的质量事故;损失在5000元以下的列为质量问题。重大质量事故是指凡因工程质量低劣导致工程报废,影
响建筑物使用年限及使用功能,造成一次死亡2人及以上或重伤3人及以上,以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者,均属工程重大质量事故。(2)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发生质量事故应于12小时内向公司安质部报告。①重大质量事故的报告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由作业队长向项目部安全质量部报告,同时向建设单位报告,并通知设计、监理、监督单位驻现场有关人员。项目部安全质量部接到报告后,12小时内上报上级主管部门。②一般质量事故的报告发生一般质量事故,由作业队向项目部安全质量部报告。建设单位及相关单位、机关有报告要求的,由作业队长归口报告,书面报告时间不超过24小时。4.质量保证措施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必须进行现场验收和试验检验,所进施工材料必须有合格证、生产场家的质量报告证明,现场验收时,必须逐一核对,检查时需请监理见证,并有相应的记录。试验检验:对所进的材料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取样试验。其试验的批量、抽样数量、检验指标必须符合规定,取样时,由监理见证取样,并批次对应,对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对工序操作的质量自检、交接检验。自检: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各施工工序的自检,自检应严格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自检的结果要有记录,以作为检验批的检验数据。交接检验:按照施工工序,当一个工序完成后,就形成了一个检验批,在完成检验批的自检后,应进行必要的交接检验,如检验达不到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不得进入下一工序施工,经整改后再进行检验。对于不同专业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需监理工程师检查。隐蔽工程的检查,需先行自检,符合要求后通知监理检查验收,对于地基基础,还应要求设计单位对现场地质情况进行确认。确保试件、试块及检验批结果的真实、准确,除认真做好各项试验检验项目外,主动请求监理单位监督、检查,以保证检验过程的严肃性、真实性。
4.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保证措施坚持图纸学习与会审,领会设计意图,提出修改建议,避免产生技术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严格组织技术交底;不断完善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使施工方案科学合理,措施详实、可行、可靠。物资采购控制。作好分供方的评价和材料的进货检验,确保用于工程的所有材料均符合质量要求4.2.保证施工工艺质量措施(1)隧道开挖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前对导线网进行复测,与设计不符时要及时提出处理措施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隧道施工视围岩地质状况确定施工方案和支护手段,施工中认真进行地质描述和观察,加强隧道开挖后变形收敛量测,收集信息,及时反馈指导施工。(2)隧道初期支护质量保证措施喷锚支护做到喷料随拌随用,时间不超过规定。喷射前清理岩面。厚度较大时分层喷射。严格掌握水压、风压和喷射距离,作到厚度符合设计和安全要求,表面平顺。钢架施工时作到加工正确,间距、倾斜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钢架的底脚落在原状地层;接头板密贴,上齐连接螺栓。锚杆的间距和深度符合设计,采用系统锚杆时做到灌浆充填饱满。(3)衬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隧道采用激光导向仪和断面检测仪进行快速和高精度的中线控制、开挖轮廓控制和开挖成形效果、隧道净空检查反馈,以科学的检测手段确保隧道开挖质量。严格把好原材料进场质量关,不合格材料不准验收,保证使用的材料全部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每项材料到工地有出厂检验单,并进行抽查,消除外来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把好工序过程质量检验关,对加工的半成品,按要求认真检查验收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隧道防排水工程质量要严格把关,保证达到不渗不漏的要求。混凝土拌合、运输、入模、捣固、养生必须按规范要求施工。混凝土捣固密实,做到内实外美,成型美观。灌混凝土时按规定频率取试块,养生后送中心试验室检验。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掺加外加剂,确保隧道衬砌的抗渗性能和抗腐蚀性。
在灌筑边墙基础和仰拱前,将基底的浮石、杂物、泥浆和积水清理干净。隧道衬砌必须保证其中线、水平、断面尺寸、净空大小符合设计要求,每衬砌循环不论长短都要进行测量放样,复核检查。模板台车准确就位,模板面光滑平顺,不漏浆,接缝严密整齐。脱模后对模板认真整修,使每段衬砌接缝平整,内实外美。(4)隧道防渗漏措施隧道防水板材料,使用前检查其质量,不能有断裂、变形、孔洞等缺陷,安装防水板前,对表面凹凸部位找平,切除外露钢筋头,防水板铺设质量尤其是接缝必须认真检查合格后,模板台车才能就位锁定。严格按图纸间距要求设置衬背软式透水管和排水管,施工缝严格按照设计安装止水条,由专人负责,定岗定责,确保安装质量。加强原材料的进货检验,把好进货关,所有材料存放及使用均标识、记录清楚,确保不合格材料不投入工程实体使用中,并且有可追溯性。衬砌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和站集中生产,输送泵泵送混凝土入模,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时,其允许间断时间由试验确定。混凝土振捣要针对振捣部位选用合适振捣器,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不存在空洞、露筋、蜂窝麻面、气泡、裂缝等缺陷。加强对混凝土的养生,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5)围岩破碎地段质量保证措施搞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配备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监控地质变化、指导现场施工。超前注浆加固时严格按配合比计量,确保注浆质量。加强初期支护,防止隧道坍方,仰拱超前,衬砌适时紧跟,保证隧道结构强度。4.3.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措施从源头上保证材料质量,在组织招标时,成立招标领导小组,严格把好供货商资质关,深入了解供货商的信誉度。保证供货商生产的材料质量好且稳定。成立设备物资部,专职从事材料的调查、采购、管理、发放及监控工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材料的采购工作,确保材料的供应。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市场调查、采购、管理、发放的专职人员从事材料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材料的采购程序及质量把关程序,所有进场材料必须质量合格,且各种手续齐全。加强材料的进场试验工作。每一批材料进场必须由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
后方可投入使用。加强材料的实地考察及市场询价工作,做到货比三家,选择有相应资质,有良好信誉的厂家供应材料,争取以较低的价格买到优质的材料。所有材料的采购必须签定合法的采供合同,材料的质量应具有可追溯性。加强材料的管理工作,材料的库存量合理,确保材料的质量在库存阶段不发生变化。现场材料建立专项档案,并建立现场铭牌,材料的种类、规格、时间、使用部位等标识清楚。现场材料专人管理,材料的使用必须经工程技术人员的现场确认后方可使用。材料采购计划具有超前性,并经工程技术人员确认,防止材料采购的种类、型号出现错误或采购的时间不对,避免出现采购不及时或库存时间过长等现象。掌握和追踪目前的材料动向和发展状况,追踪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信息,不断提高材料的管理水平。材料的采购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根据施工的实际进度及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材料的采购工作。合理进行材料库及材料堆放场的布置,材料分批进场,分期库存,库存量合理。特殊材料的采购应提前进行,考虑充足的时间富余量,加强与材料供应单位的联系,确保材料的正常供应。4.4.保证工序质量措施严格进行材料、构配件检验、试验和工程试验。实行工序质量监控。一是监控工序活动的条件,即“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必须符合质量要求;二是监控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加强质量检查,包括质量自检、互检、专业检查、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工程预检、基础和主体工程检查验收等,对关键工序实行旁站监察。加强对成品保护,施工过程中对已完分项、分部工程制定防护措施加以保护;对产品的保护,着重抓施工顺序和防护措施,按正确的施工流程组织施工,防止前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后道工序。注意积累施工技术资料,作好工程日志,全面、科学、准确、及时记录试(检)验资料,完备手续,按规定计算、整理、归档。4.5.竣工验收阶段质量保证措施
坚持竣工标准。作好竣工预检,待确定全部工程项目符合竣工验收标准后,再向业主申请竣工验收。按规定整理、编制竣工验收文件。4.6.保修回访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竣工后,我单位按合同规定,在规定期限内对工程进行回访,听取业主意见,对因施工造成的质量问题及时安排维修,不留隐患。5.创优规划及措施确保全部工程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并满足按验收速度的质量要求,确保部优,力争国优。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并满足全线创优规划的要求。(1)成立以作业队长为组长,副队长和技术主管为副组长的创优领导小组,配设专职质检员,建立健全创优保证体系和创优激励机制。(2)深化职工创优意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开展质量教育,树立精品意识,创建名牌工程。(3)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制定各工程的创优措施,使各部施工人员明确创优目标。在施工过程中,接受监理工程师监督,进行自检、复检、专检,并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质量检查,严格执行奖罚制度,做到质量体系严谨,岗位职责明确,层层把关,奖罚分明,杜绝质量事故发生。(4)严格按试验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查程序,使生产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处于严密受控状态。(5)以创优为目标,制订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工艺的施工方案,并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全面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的人员和设备等进行资源配置,软件与硬件一起全方位实施创优规划。(6)工程创优,内业也要创优。作业队各部门从施工开始就要收集各种原始资料,保证相关岗位人员按时到位,并制定落实好相关责任制度。收集到的资料及时整理和积累。要分档归类,清楚完整,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做好各种资料的对口上报和定期检查,及时弥补遗漏和纠正不足。工程竣工时,不但要按时完成竣工文件的编制,而且使竣工文件及其它资料达到成文规范,整洁齐全,标准优良。6.工程维护方案工程完工后,由各主要项目施工人员组成的工程防护维修组,并指派项目的主要
负责人之一担任组长,负责工程完工至交验阶段的维护。积极配合业主和监理工程师随时对工程进行的检查,并接受和立即实施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检查后所发的指令,达到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满意。工程交验后的缺陷责任期内,委派专人负责缺陷期的管理工作,积极主动地履行合同并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供相应的服务。缺陷责任期满后,设专门的部门和业主建立长期联系的渠道,随时了解和接受业主的意见、指令,填写顾客意见表,并每季度回访一次,为采取纠正措施提供信息。收到顾客意见后,由总工程师组织成立调查组,分析原因,制定服务方案。方案实施后,由检验员验证,填写服务报告,经总工程师确认后,报送业主再次验证,达到业主满意。7.质量承诺7.1.接受质量监督及施工监理的承诺我方将严格执行工程检查验收程序,服从建设方代表的质量监督和监理工程师的质量监理,接受社会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为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实现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将认真贯彻ISO9001系列标准,建立完善有效的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坚持ISO9001标准中的八项基本原则,在作业过程中不断改进,使工作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7.2.保修回访的承诺及措施我方承诺,在本标段工程寿命期内确保工程质量,做到“对用户负责,少维修、少干扰、无故障、无缺陷”。为保证本标段工程全面创优,特制定如下回访与保修措施:本工程施工全过程,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认真执行现行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严格执行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竣工验收后,建立健全质量回访制度,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及时维修整改。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解决工程质量问题,并设回访、来访工程质量登记簿,设专人接待来访人员的投诉。在保修期内,对投诉的质量问题,及时派人到现场查看,并由维修小组负责维修处理,直至建设单位满意。
第3章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1.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2.安全管理机构、管理职责及安全保证体系2.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框图3-1。作业队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业队长为第一负责人。安全管理职责见表3-2。图3-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框项目部安全生产委员会班组长、兼职安全员施工技术施工测量技术资料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经营计划商务管理材料物资机电设备公共关系劳资人事总务后勤试验检验质量管理副队长技术主管质量管理组计划财务组设备物资组综合办公室作业队长质量管理者代表工程技术组安全环保组
2.2.安全管理职责表3-2安全管理职责人员或部门安全管理职责作业队长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研究确定本单位安全管理目标,制定本单位安全健康技术措施和劳动保护计划;研究决策安全生产重大事项。分析、部署、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工作;听取安全检查工作汇报;对本单位相应等级的安全事故及其它相关事故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原则做出处理建议或决定。表彰、奖励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处罚在安全生产及相关方面有重大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组织开展创建“安全质量标准(样板)工地”活动,验评、推荐本单位在建项目“安全质量标准(样板)工地”。就本工程安全生产情况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部门进行联系。副队长主抓施工安全,负责制定安全生产计划,组织定期的安全检查,对作业队的安全进行评比考核,组织进行安全学习。技术主管主抓技术管理和重大技术方案的制定,负责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业主技术部门的协调工作。组织技术人员编制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等。工程技术组指导整个项目施工生产,在编制或审查施组、推行“四新”等工作中,贯彻执行上级和集团公司的技术安全、环保、工业卫生等生产保护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编制施工生产实施计划的同时,编制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负责监督检查劳务协作队伍管理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负责及时布置季节性(如防洪、防寒)的施工安全工作,针对恶劣气候、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下达有关安全生产的紧急通知,并监督实施。
参加工程有关事故的调查分析,并提出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技术措施。负责施工场所的危险源辩识,参与风险控制计划的评审。参加作业队组织的安全检查,对发现和存在的施工安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及时解决。组织“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工作,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和交底。设备物资组贯彻执行上级和集团公司设备、物资管理的方针、政策、安全技术规程,主办并组织编制本项目机械、电力、动力设备和物资储运的安全管理办法及操作细则,并监督实施。组织大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安全教育。监督特种岗位持证上岗。负责制订高压进洞、变压设备及大型机电设备的安全技术操作细则。负责制定大型进口机电设备维护、检修和使用制度。负责编制爆破物品、化学品等危险物资的购买、运输、使用等管理规定,并监督实施。负责机械设备使用维护和材料装卸、储运管理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负责对油库、炸药库、大型库房与高大建筑物避雷设施安装与监测的指导工作。归口机电事故管理,负责并参与重大及以上机械事故调查和处理,负责事故报告的具体批复.并会同项目部安全质量部对由于机电设备而引起的伤亡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对本项目机电设备、材料储运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参加上级组织的定期与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并作好分管的有关工作。安全环保组协助单位负责人和主管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指示、规定,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深入现场检查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督促作业人员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责令排除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立即停工整改。向作业人员及时、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并检查措施的执行和落实。
协助组织本项目定期与不定期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参与抢险、抢救计划/预案的制定及实施。参加有关生产会议,对施工现场操作、设施、机具等存在的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落实。贯彻执行本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等安全控制重点,随时了解动态,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解决。及时分析和总结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并提出下一步防范重点。如实向安全生产负责人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工作、信息。督促现场提供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监督检查个人防护、防寒用品及保健食品的发放、使用。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有关统计报告工作。提出安全生产奖罚意见,并监督兑现实施。落实“安全标准工地”创建工作,负责组织申报,总结活动经验,配合现场验收。计划财务组负责与业主代表办理保险事宜。确保安全专项资金的投入。质量管理组进行日常质量管理、控制,组织隐蔽工程检查和验收;协调、督促、检查各部门各级质量活动成果,及时分析反馈;做好本工程的试验、检验和计量监督工作。作好材料进场的抽检和验收,负责现场试验工作和计量监督工作。综合办公室及时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指示,做好收发文登记工作、会议记录,开展全员安全质量教育培训活动,落实持证上岗制度。2.3.安全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见安全保证体系框图见3-3。安全监督二号工区作业队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活动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按三不放过分析事故安全文件学习日常安全教育安全操作培训特殊工种培训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制定安全奖罚标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周一安全日活动安全无事故活动安全文明施工竞赛安全总结整改制度执行情况检查措施执行情况检查重点部位防范检查安全保证体系框图3-3
2.4.安全检查程序安全检查程序框图安全工作总结检查安全会议记录检查安全法规配备安全检查制度制定落实检查安全奖罚条例执行检查日常安全活动检查安全目标规划检查预防安全事故措施检查防护用品使用情况检查安全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安全宣传工作检查安全工作报表上报检查工作内容安全保证体系安全日常检查安全目标组织机构安全管理自检制度3.安全保证措施3.1.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向广大员工贯彻“不坍才有进度”的指导思想,严格遵循“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施工原则,切勿片面追求进度而忽视质量,造成因施工质量问题而坍方,给工程造成损失。施工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指
导书。(2)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每个开挖工班配一名工程师跟班,确保各种措施、技术交底的落实,保证标准化作业。开挖过程中,配备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24小时轮流值班,及时发现地质变化,监控指导现场施工。(3)施工人员到达工作面后,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支护、拱顶是否稳定,如有松动危石应清除并加以支护。用风镐开挖时工作前检查气压及风镐的连接。工作中,要防止空打,卡钎时不可猛摇风镐,要及时更换磨钝的镐钎,发现滤风网被污物堵塞,应及时排除。(4)当需采用弱爆破时,所有的人员应撤至不受有害气体、震动飞石伤害的地点;爆破器材加工,在洞外远离洞口50m以外的加工房工作台上操作。炸药与雷管应分别由木板车厢运入洞内,车厢应垫胶皮,只准平放一层。必须由爆破工专人护送,其他人员不得搭乘。洞内严禁明火点炮,洞内所有爆破、导火线长度均不少于1.2m。起爆后必须通风排烟15~30分钟后才准工作人员进入工作面,并经下列各项检查和处理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有无瞎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及雷管;顶部、两端有无损坏及变形。(5)各种运输设备不得人货混装,出碴设备不准载人。装碴时,运碴车辆应停稳并制动,起动前应鸣笛。洞内运输车辆限速行驶。作业地段正常时每小时小于10公里,会车时时速小于5公里,成洞地段行驶时速小于20公里,会车时时速小于10公里,洞内车辆行驶严禁超车。进洞车辆及内燃机械必须选用带净化装置或低污染的柴油机,汽油机械的车辆不得进洞作业。(7)工地应设专职机械管理人员,分工负责机械设备各项工作。在弃碴场安排推土机或装载机经常推碴,推碴时留适当的余碴,并安排卸碴指挥人员对自卸汽车进行卸碴指挥,确保自卸汽车倒车安全弃碴。(8)施工人员作业前进行安全教育和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岗作业。对施工中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不仅进行安全处理,责令其重新学习,并进行考核。施工人员配足安全防护设施,施工中检查佩带情况,不按要求佩带时,进行安全处罚。(9)钢拱架架立时不得置于虚碴或活动石上,基底夯实加设垫板或加设木楔楔紧。锚杆孔深、间距、方位必须到设计要求,注桨饱满,钢筋网初喷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厚度。洞内支护,坚持“随挖随支护”的原则,支护至开挖面的距离最大不得超过4m;如遇石质破碎、风化严重时,尽量缩小支护工作面。
(10)洞外电力线路跨越道路、住房、施工地区时安全距离必须符合要求。洞内照明电压作业地段36V;成洞地段220V。洞内作业面应有足够的照明。开挖作业地段,每平方米不小于15W;未成洞地段每隔6m,成洞地段隔10m安装60W灯一盏。(11)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变压器等电器均应有安全保护屏障(围栏),线路架设高度和照明度必须符合标准,严防行走运行机械损坏电线路、毁机伤人。严禁将电线路搭靠或固定在机械、栏杆、钢筋、管子、扒钉等金属上。对电气设备、绝缘用具必须定期检查、测试,防雷设施每年在雷雨季节之前应检测,手持电动工具应有专人管理,每月检查一次。(12)防火遵循“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采取以下防火措施: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演习,制定消防专项措施,纳入统一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按消防部门的规定配足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并由当地消防部门检查认可后投入使用。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和宣传教育,积极采取消防措施,防患于未然。(13)确立“强化基础、加强检查、消除隐患、以防为主、积极抢险”的防洪原则。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临时工程按照设计修建,同时考虑防洪要求;施工场地布置考虑防洪、防雨要求,避开滑坡及堆积层不良地质条件,做好截、排水沟。防洪期间加强与地方政府、水利部门、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汛期气象预报和防洪动态。(14)防台风:工程处于xx沿海,属于台风多发区,每年7至9月为台风季节,台风最大风力12级以上,台风期间降雨集中。加强和气象部门联系,台风来临前准备各种抗台风物资,并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加固生产和生活设施,确保人员和材产的安全。台风来临一般有大降雨,做好各种排水设施。抗险救灾物资要准备充分,定期进行检查,严禁挪用抗险救灾物资。成立防台风、抗台风工作小组,随时准备抗险救灾。3.2.防火、防洪、防台风安全保证措施(1)防火本工程防火遵循“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采取以下防火措施:工程开工前,对全部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演习,制定消防专项措施,纳入统一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临时设施修建时,按消防部门的规定配足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并由当地消防部门检查认可后投入使用。执行安全用电规程,使用标准合格电器;电焊等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电源起火事故。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和宣传教育,积极采取消防措施,防患于未然。每年进行至少两次高规格的安全防火大检
查。施工期间的生产、生活营地及靠近山林草木的地方均设置高压水管等消防设施,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及其它消防工具,设置醒目标牌,特别对油库、炸药库、材料库、变电站等重地设置专人负责。同时积极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联系。大风季节严防火灾,加强消防教育。经常检查灭火器及其它消防工具、醒目标牌等,林区及易燃品堆放处严禁带入火种,消除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然。(2)防洪本工程所在地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降雨充沛,且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平均降雨量1799mm,年最大降雨量2552.6mm。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确立“强化基础、加强检查、消除隐患、以防为主、积极抢险”的防洪原则。现场成立以作业队长为组长的防洪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本工程的防洪工作。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临时工程按照设计修建,同时考虑防洪要求;施工场地布置考虑防洪、防雨要求,避开滑坡及堆积层不良地质条件,做好截、排水沟。防洪期间加强与地方政府、水利部门、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汛期气象预报和防洪动态。(3)防台风整个工程处于xx沿海,属于台风多发区,每年7至9月为台风季节,台风最大风力12级以上,台风期间降雨集中。加强和气象部门联系,台风来临前准备各种抗台风物资,并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加固生产和生活设施,确保人员和材产的安全。台风来临一般有大降雨,做好各种排水设施。抗险救灾物资要准备充分,定期进行检查,严禁挪用抗险救灾物资。成立防台风、抗台风工作小组,随时准备抗险救灾。第4章文明施工1.文明施工目标本工程确保达到公路建设工地标准化管理达标工地,争创全线施工文明工地。2.建立文明施工的机构由作业队长总负责,副队长专职负责,各室负责人、班组长参加的文明施工组织
机构,将文明施工责任和义务落实到人。3.文明工地建设规划及制度积极开展文明施工窗口达标活动,做到“两通三无五必须,便民利民不扰民”。两通:施工现场人行道畅通;施工工地沿线单位的居民出入通道畅通。三无:施工中无管线事故;无重大工伤事故;施工现场周围道路平整无积水。五必须:工地现场必须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必须分隔;施工现场必须做到挂牌施工和管理人员统一服饰、佩卡上岗;工地施工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必须清洁文明。4.文明施工具体措施4.1.现场文明施工措施积极与当地政府、环保等部门联系协作,在施工中做好环保工作。积极开展文明施工窗口达标活动,对所有施工人员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工作,确保做到施工中无重大工伤事故发生。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并设置醒目标牌,做到现场施工材料、机具设备堆放整齐、标识清晰,施工便道、管路、电力线、通讯线等各种管、线、路布置整齐美观,现场周围道路平整无积水。施工和管理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制度,做到言行举止文明,严格要求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操作,严禁野蛮施工。施工和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各种资料填写必须做到准确、规范、及时,收集完整齐全,归档有序。准确计划现场材料用量,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力争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洁。对施工便道经常洒水,防止尘土飞扬并且做好施工用水及废水的处理,确保工地生活设施清洁不受污染。建立奖惩制度,对评定为文明施工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奖励,对不文明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工程竣工后,认真清理现场、恢复周边地貌及植被,文明撤离。与当地政府和群众广泛开展共建活动,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搞好团结、化解纠纷,积极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做到工程干到哪里,就把文明带到哪里。4.2.文明施工资料管理根据文明施工要求,做好相应的内业资料,如文明施工基础资料及施工许可证的
记录、申报、保管工作;办公室布置文明施工有关的图表;定期举行文明施工管理活动,检查前期文明施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4.3.工地卫生工地保证开水供应,禁止饮用生水,茶水桶内部清洁无垢;保持办公室和宿舍等处室内环境整洁卫生,做到无痰迹、烟头纸屑等;炊事人员必须持健康合格证和培训证上岗,并做到“三白”,食堂保持内外环境整洁,工作台和地上无油腻,食物存放配备冰箱和熟食罩,生熟分开,专人管理,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防尘、灭蝇、灭鼠活动,食堂应有加盖的泔桶或垃圾袋;厕所卫生设专人管理,每天清洗,保持整洁。厕所内定期喷洒药物消毒,并做好记录;工地配备急救药箱,医务人员每周一次巡视工地,做好季节性防病卫生宣传工作;兼职卫生员要协助医务人员抓好防病和食堂卫生工作,做好记录,高温季节每天到食堂验收食品,防止食物中毒;生活污水就近排入不外流的地表水体;生产和生活垃圾集中装运到指定的垃圾场处理。
一、工程概况1、总体布置广东省湛徐高速公路XX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498+550~K510+738.261,标段长度12.188km。共有2处跨越粤海铁路,其中下桥互通LK2+048铁路跨线桥于粤海铁路里程K113+746.1处上跨粤海铁路,桥轴线于铁路股道交角为69.50;桥梁平面位于R=1350m的右偏曲线及A=450的缓和曲线上,桥面等宽12m,双向双车道;徐城互通B匝道桥(BK0+315)和C匝道桥(CK1+111)分别于粤海铁路在铁路里程K121+585和K121+574处上跨粤海铁路(徐城互通B、C匝道桥位于同一处,见附图),跨越1股道,桥轴线于铁路股道交角为700;桥面等宽12m,单向双车道。具体详见相关图纸。新的铁路标准要求>7.96m,跨铁路的各桥的结构参数如下表:桥名墩号跨度梁高(cm)铁路净空(cm)单跨箱梁数量备注LK2+048匝道桥1#-2#351808504下桥互通B匝道桥7#-8#351808504徐城互通C匝道桥17#-18#351808504徐城互通2、下部结构⑴下桥互通LK2+048铁路跨线桥LK2+048匝道桥下部结构为双柱墩配桩基础,桥台桩基直径1.3m,桥墩处桩基直径1.6m,桩长32m-35m,墩柱直径为1.4m。采用C40预应力砼盖梁,桥台为肋板式桥台。桥墩边缘离粤海铁路铁轨中心最小距离为15.586m。⑵徐城互通B、C匝道桥B匝道桥7、8#墩及C匝道17、18#墩下部结构为双柱墩配扩大基础,扩大基础尺寸为4.4*4.4*2m,墩柱直径为1.4m双柱墩;桥墩边缘离粤海铁路铁轨中心最小距离为15.529m。3、上部结构采用35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每跨4片梁,采用预制吊装施工,待安装就位后现浇整体化层及防撞墙砼,先简支后连续。4、与既有管线关系
⑴下桥互通LK2+048铁路跨线桥既有铁路两侧平行布设有通信电缆、信号电缆、10KV铁路贯通线。通信电缆、信号电缆与新建跨线桥的桥墩最小距离分别为10.319m、13.019m;10KV铁路贯通线与新建跨线桥的桥墩边缘最小距离为2.51m,拟改按地下电缆接通(见附图:T-01,T-02)。⑵徐城互通B、C匝道桥既有铁路两侧平行布设有通信电缆、信号电缆、10KV铁路贯通线。通信电缆、信号电缆与新建跨线桥的扩大基础边缘最小距离为1.529m;10KV铁路贯通线与新建跨线桥的桥墩边缘最小距离为0.26m,拟改按地下电缆接通(见附图:T-03,T-04)。5、编制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TB10401.2-200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2007年)《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本工程设计文件二、安全技术方案1、桩基施工钻孔桩采用冲击钻施工,在离路堑顶1m处设置安全网。施工时采用较长的护筒,护筒的长度2.0米,防止铁路路床被污染。根据地质情况及深度采用不同的冲程:冲击砂层及深度小于5m时,一般控制在1~1.5m,以减少对铁路线的扰动。孔内加多一些粘土,加大泥浆比重,以利于护壁形成;当冲击岩层时,冲程一般为1.5~2m。在铁路范围外设置泥浆池与沉淀池,用泥浆泵抽至孔内,确保孔内泥浆的高度、泥浆比重、泥浆粘度达到要求,并且准备2台泥浆罐车,及时运弃排放的泥浆,防止泥浆漫出污染铁路线。钢筋笼最大长度35米,所有钢筋笼均分为三截安装。下料、制作在铁路用地范围外进行,半成品由人工运至施工区内焊接、绑扎成笼。采用25吨吊车下笼。砼在搅拌站集中拌合,罐车运至现场,导管法灌注。灌注时在桩基护筒及排泥浆沟四周堆砌50cm高沙袋,同时用泥浆罐车及时将排放泥浆运走,防止溢出污染路床和地方环境。
2、扩大基础施工基础采用两级扩大基础,一级基础平面尺寸为4.4*4.4m,二级基础平面尺寸为2.9*2.9m,扩大基础高2m,挖深3.5m。基础开挖基坑离铁路坡脚的最短距离为1.5m。基础处由上至下的地质情况依次为:1m深亚粘
土层,50cm深强风化层,弱风化层。采用人工开挖,基坑靠铁路边坡侧底部加宽50cm,以便立模,其余三侧在上部1m亚粘土范围内按1:0.75放坡。扩大基础开挖示意图在基坑周围设置截水沟,坑底设置集水井,随时抽排积水。雨天施工时用彩条布覆盖。基础混凝土使用成品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使用溜槽灌注入模。基础施工完成混凝土强度达到50%设计强度后,即可进行基坑回填,基坑周边回填材料采用砂加石屑,水密法使其密实。承台顶至原地面采用素土回填,并分层夯实,恢复原有地貌。
3、墩柱施工墩柱钢筋在铁路用地范围外下料、加工成半成品,运到施工区内绑扎。为减少承台施工时间,墩柱钢筋与承台钢筋同时绑扎完成,承台钢筋吊装就位后,立即吊装墩柱钢筋,墩柱钢筋下部与承台钢筋主筋焊为一体,上部设缆风绳固定。墩柱模型现场拼装。承台混凝土完成并将基坑回填后,采用汽车吊吊装墩柱模型就位,砼灌注采用25吨吊车施工。4、盖梁施工盖梁钢筋在线路外加工,现场绑扎,支架采用满堂红碗扣支架,保证支架外侧距线路中最小距离不小于3.5米。盖梁模板全部采用钢模板拼装而成,侧模用φ16螺纹钢套丝拉杆,间距按不大于1米布置,分上下两层。侧模背竖向用长1.5米、截面100x100mm的方木做加劲肋,间距为80cm,横向用Φ48mm钢管4根,两根一层,用蝴蝶扣将拉杆与钢管扣紧,分为两层布置,保证模型强度。拉杆采用2.2m长、Φ16mm的套丝拉杆纵横对拉保证模型的稳定性。每根拉杆套丝7cm,外露5cm,加Φ16的双层螺母,模板打Φ16眼,各模型及模型加固所需配件,根据各个盖梁的实际需求进行采购或制作。砼浇筑选择白天进行。混凝土采用大型搅拌楼集中搅拌,用搅拌车运送到施工现场。浇筑过程中,要及时振捣,浇筑时从一侧分层浇注,保证盖梁的整体性。浇筑过程中安全员全程旁站,密切关注模板支护变化情况,
防止爆模。5、预制箱梁架设方案5.1架梁施工组织机构为保证跨既有线架梁安全顺利的进行,成立架梁施工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及职责如下:组长:雷文革(项目经理),负责架梁施工全面安排、协调工作;主持架梁施工的准备会和完工会;架梁现场的总指挥。副组长:钟计元(生产副经理),负责架梁和移梁施工的具体实施,负责人、财、物及机械设备的组织、调配,全面落实架梁施工的各项安全、质量、进度要求。技术负责人:陈宏旺(项目总工),负责架梁方案及应急预案的制定,安全、质量技术交底,向广铁集团及南昌铁路局的要点工作;要点施工过程中与铁路部门配合协调工作。安全负责人:王文强(项目部安全员),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进行安全教育,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督促对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工作。质量负责人:肖刚(项目部工程部长),负责对作业队进行技术交底,负责对临时和永久支座的位置、标高等进行复核,配合监理架梁前对待架梁进行检查和验收,在架梁和移梁过程中,对梁的支撑点和起吊点位置进行控制和检查等等,督促对质量问题的整改和落实。架梁施工负责人:黄小牛(徐城互通施工员),配合技术负责人制定架梁方案;负责移梁和架梁的具体实施,按安全、质量和进度要求对架梁班进行分工、安全质量教育;负责对架梁施工时的架桥机的指挥;负责对架桥机中支腿和中横移轨道的检查、加固,落梁时XX7(B7)墩的梁对位指挥工作。技术员:农继贤(徐城互通技术员)负责架桥机前支腿和前横移轨的检查、加固,落梁时XX8(B8)墩的梁对位指挥工作。移梁负责人:梁周(徐城互通技术员)负责将存梁场的梁移至待架地点,架梁施工时负责后支腿和后横移轨道的检查、加固。5.2施工准备会和完工会制度施工准备会:架梁施工当日要点前的2小时在工地会议室召开施工准备会,架梁施工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及徐闻车站、徐闻工务段、粤海铁路公司的施工配合人员参加。会议主要内容为施工单位对当日施工的内容和准备情况汇报,对各铁路配合单位的要求,各配合单位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等等。
完工会:当日架梁结束后在工地会议室召开完工会,架梁施工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及徐闻车站、徐闻工务段、粤海铁路公司的施工配合人员参加。对当日的架梁情况进行总结,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措施,汇报下个工作日施工的内容等等。5.3架梁施工机械设备架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架桥机套1DF35/1202运梁平车台2 3运梁横移平车台2 4P43钢轨43Kg/m760 5枕木3m/根240 6100t液压式千斤顶台4 7移梁卷扬机5t/台2 5.4架梁施工准备5.4.1技术准备工作架梁施工前需完成如下技术准备工作:①待架箱梁的验收:配合监理工程师,依据《验标》要求,对梁的长度、宽度、高度,顶板厚度,横隔梁的位置,预留钢筋情况,砼强度,外观等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架设。②临时和永久支座的验收:对临时和永久支座的平面位置和标高进行验收。③测量复核:对实际跨度、盖梁长度等进行复核,并与待架箱梁尺寸进行对比。④架梁方案的制定和报审:制定实施性强的架梁方案和施工计划,报上级和有关部门批准。⑤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质量控制标准的交底。5.4.2现场准备工作架梁施工前需完成如下现场准备工作:①架桥机组装及调试并请架桥机生产厂家和当地技术监督局验收;②按要求铺设好运梁轨道;③做好人员、机械、小型工器具的组织准备,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④办好铁路部门要点施工手续。5.5运梁①架梁现场龙门吊使用钢性吊具抬吊,将梁体放于运梁平车上。两边钢斜撑撑牢。②运梁平车轨距误差±10mm,两条轨顶高差±2mm。③同条轨顶高差±1mm,错台±2mm。④重载运梁必须选用低速档,空载时可使用高速档。⑤运梁过程中,两台运梁平车必须有专人监护。5.6架梁①运梁平车载梁至架桥机尾部。(后支架后方附近)②1#起重行车垂直起吊梁体,使梁体脱离台车面,临时支撑后支腿,同时检查卷筒排绳、制动。③1#起重行车和后运梁平车配合前移梁体,如果起升高度不够,可临时拆除后支架台车拉杆。(此时起重行车应于主横梁跨中)④当1#起重行车载梁前移至1/2跨中时,应密切注意主梁变形。
⑤当梁体后吊点移至2#天车下时,停车制动。用2#天车吊起梁体后吊点。⑥两台起重行车同时载梁前移至架梁段,徐徐落下;可按指定位置就位;对于边梁应做好临时支护。⑦全幅或半幅梁体,采用整机横移落梁方法。⑧对于较大曲线桥,可采取起重行车偏移起吊方法喂梁,但前移过程中起重行车应及时调整到主横梁跨中,以使导梁均匀受力。对于较小曲线桥,可采取起重行车偏移起吊和整机横移方法喂梁,但前移过程中亦及时调整起重行车至主横梁跨中,以使导梁均匀受力。6、湿接缝施工湿接缝宽50cm,厚度18cm,采用C50混凝土。湿接缝钢筋均在铁路界限外预制成型后运到现场焊接在小箱梁预埋钢筋上,下面设棚架防护,防止焊渣掉落在铁路上。钢筋安装完后再吊装湿接缝模板,模板采用竹胶板,用φ14cm拉杆外套PVC管固定在小箱梁顶面上。为了保证稳定性,拉杆两端均设置双蝴蝶扣和双螺母,每块模板均设置5根拉杆。模板与箱梁接触面采用双面胶+砂浆封闭,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具体模板施工图如下:
浇筑砼时严格控制振捣距离和振捣深度,不得触碰模板。在跨线桥两侧设置安全防护网,防止物体坠落毁坏、污染铁路设施。7、整体化层施工整体化层钢筋为一层φ12cm钢筋网,在铁路界限外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下料,待湿接缝砼施工完成后在施工现场绑扎成型。要尽量保证网格的尺
寸均匀。纵、横向每隔5m设置一道支撑,以保证整体化层的保护层厚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支撑采用钢筋头φ16cm的钢筋头焊接在钢筋网片上。桥面钢筋网安装完毕后施工整体化层混凝土。整体化层采用10cm高C50砼现浇层,边缘预留50cm宽防撞墙位置,整体化层边模板采用竹胶板切割加工而成,固定在防撞墙预埋钢筋上,底部用砂浆封闭,防止漏浆。8、防撞墙施工防撞墙高1m,底部宽50cm,为外包式防撞墙。防撞墙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钢模板制作长度为2m一节,以保证砼护栏成型后圆滑顺直为原则,模板拼接应板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固定牢靠、尺寸准确。模板加固采用混凝土条内支撑加φ14cm圆钢拉杆的固定方式,平均每块模板设置3道拉杆。防撞护栏砼采取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密实。浇筑到顶面后,固定好预埋件位置并将砼表面抹面压光。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钢筋绑扎、模板支护及砼浇筑施工时都要进行封闭要点施工。施工完毕后立即对铁路线进行清理。。9、防护棚施工盖梁施工完成后,架梁施工前在公路投影下铁路上空加2m范围内施工防护棚。防护棚基础采用φ1.2m人工挖孔桩,临时立柱采用φ30cm钢管立柱,立柱边距铁路中心线的距离为11.3m。铁路防护棚纵梁采用I63c和I45c型工字钢,梁底至轨顶的净高为5.5m。其施工步骤为:开挖铁路防护棚桩基浇筑混凝土条形基础搭设钢立柱、纵横梁铺设棚顶方木、木板、防水层、安装栏杆架设预制板梁施工桥面拆除防护棚清理现场。四、安全保证措施1、组织保证措施为保证跨既有线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我项目部特成立跨粤海铁路施工安全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及职责如下:组长:雷文革(项目经理),负责跨线施工全面安排、协调工作;主持跨线施工的准备会和完工会;跨线现场的总指挥。副组长:罗向晖(常务副经理),负责跨线施工的具体实施,负责人、财、物及机械设备的组织、调配,全面落实跨线施工的各项安全、质量、进度要求。
技术负责人:陈宏旺(项目总工),负责跨线方案及应急预案的制定,安全、质量技术交底,向广铁集团及南昌铁路局的要点工作;要点施工过程中与铁路部门配合协调工作。技术负责人:王利锋(项目副总工),协助陈宏旺做好各项工作。安全负责人:王文强(项目部安全员),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进行安全教育,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督促对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工作。质量负责人:肖刚(项目部工程部长),负责对作业队进行技术交底,负责对临时结构进行检查,配合监理架梁前对各结构物检查和验收,在架梁和移梁过程中,对梁的支撑点和起吊点位置进行控制和检查等等,督促对质量问题的整改和落实。机械应急负责人:王福堂(机械队长),负责机械的调度安排,并对每天对现场施工机械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维护,出现突发事件后迅速组织机械到现场救援。电力设施负责人:刘命军(电工组长),负责对现场施工用电设施进行检查,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组织人力到现场抢修。2、技术保证措施⑴施工前请相关部门到现场确认地下管线走向,必要时使用专业仪器探测,施工时先开挖横向探沟,探明桩基及扩大基础施工范围内是否有地下电缆,将铁路线内管线调查清楚,防止在施工中发生挖断电缆。施工区两侧距线路中不少于3.5m,沿施工区界设置限界栏杆,所有施工作业和人员必须在限界以内施工。⑵认真学习铁路既有线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制定跨线作业区域操作规程,组织各级作业人员培训学习有关封闭作业要领。路堑施工时,所以施工车辆停放时均沿铁路平行停放。⑶架梁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从事起重专业的人员还得取得国家经贸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熟悉本岗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熟记“应知”、“应会”熟悉掌握操作规程,坚持标准化作业。⑷认真作好跨线作业各项准备工作(放线、技术交底、复测)要作好,机械设备运转要勤检查,严禁机械带病作业。⑸进入跨线作业区域内所有工作人员须戴安全帽,墩台、高空作业人同须佩带安全绳、穿防滑鞋,工具应放在固定位置,严禁在跨线作业区内抛扔工具,防止坠落。⑹施工前,必须向附近铁路主管车站派驻驻站联络员,驻站联络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熟悉驻站安全防护业务的专业人员。驻站
联络员与施工现场采用对讲机、手机等进行联络,保证驻站联络员与施工现场的防护人员、指挥人员联系通畅,施工期间驻站联络员严禁离开行车调度室。⑺同时在施工现场派驻足够的防护人员,并严格按照铁路既有线施工的安全防护的规定设置防护人员及防护标牌。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人员不到位,防护标牌未设好,严禁施工人员进入工地施工。⑻施工前,在铁路限界外设置围挡,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和材料侵入铁路限界内。⑼施工现场设总指挥1人,运梁、架梁副指挥各1人,与铁信号联系1人,施工现场须统一指挥,协调一致,干净利索,架梁作业时统一哨语、旗语、作业人员须思想集中,配合人员到及时到位,认真履行职责。⑽作业区内上、下行线路须设防护人员,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桥面两侧应设置警示标志,并设防护栏杆、吊兜。特殊天气(雨、大风等)停止作业。防护人员的防护用品及备品配备如下:序号工具备品单位驻站联络员工地电话防护员工地防护人员中间防护联络员备注1红旗面13132黄旗面12123对讲机部11114电话机部115施工作业标块2视实际需要6挂旗杆个117电话线杆套18防护记录本本119火车时刻表本11
10计时器个11111口哨个111112响墩个66⑾架梁施工防护措施见(附图:线路防护示意图)。⑿在箱梁架设前,需对架桥进全面的检查,检查架桥螺丝是否拧紧,支腿是否支撑平稳,钢丝绳是否有断丝的地方,如发现存在问题,应及时解决,在没有任何问题后方可进行箱梁架设。⒀箱梁架设完毕之后,立即在桥两侧设防护栏杆,挂密目网防护,防止桥面上部落物危及桥下行车安全。在桥两头设置禁止通行和抛扔物品标识牌。⒁列车通过时停止挖土、桩基冲击施工,施工人员应离开边坡1m以外,发现有影响列车行车安全隐患时,应立既起动安全预案,迅速组织抢修加固。⒂严格按照既有线安全施工“二十二个不准”进行施工。即:六个不准开工:1.没有与管理局签好协议不准开工。2.没有书面技术交底和开工指令不准开工。3.地下隐蔽设施不清或没有防护措施不准开工。4.没按规定设好防护不准开工。5.没有与车站办好封锁或慢行手续不准开工。6.桥涵顶进施工没有审定方案、加固措施、安全协议不准施工。六个个人行为约束:1.不准在钢轨上、枕木头、道心内、两线间休息及行走。2.不准抢道、钻车、扒车、跳车及在停留车底下休息。3.不准从车底下递送工具、材料。4.施工完毕没有工地负责人命令防护人员不准撤离岗位。5.不准班前酗酒。6.机具、材料堆放不准侵入限界。五个不准作业:1.线路养护机具没有绝缘装置不准使用。2.行车线上作业没有要好点、组织好劳动力不准发车。3.轨道车不准带病作业。4.齿条式起道机不准上道作业。
5.轨道车上既有线未办好行车手续不准上线。三个不准施工:1.爆破作业没有要点命令和设好防护不准起爆破施工。2.临时道口未办好审批手续不准铺设施工。3.机械靠近既有线施工没有明显的限界桩不准进场施工。二个不准上岗:1.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人员不准上岗。2.线路上六种人员(防护员、联络员、道口看守员、爆破员、施工员、轨道车司机)未经培训合格、未持证不准上岗。五、事故应急预案1、成立应急小组为保证跨粤海铁路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实施,做好各项生产安全的预防工作及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确保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的实现,成立如下的领导小组。项目成立的安全生产应急组织管理架构如下图。组长:副组长:成员:安全生产应急组织管理架构框图组长:副组长:安全主任:应急救援办公室电话:班、组长2、成员职责组长:负责应急救援全面工作指挥,处理安全突发事故救援工作措施的指挥、落实。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实行应救援执行落实的工作,突发事件组长不在现场或外出办事不能及时赶回现场时,副组长代理组长的职责进行指挥全面救援的落实工作。成员职责:协助应急救援、保护现场等工作。
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调度工作。事故救援程序3应急设备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吊车225t2铲车43挖掘机44平板载重汽车230t5切割机36电焊机3救护用小车44、施工应急措施4.1如桩机发生倾倒,立即通知驻站联络员对铁路实施封锁,并立即向项目部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事故情况。救援办公室根据现场情况调派人员、机械前往现场将桩基调离铁路限界范围,并检查铁路轨道是否损坏、松动,如有损坏立即通知铁路部门前来抢修。如无损坏,与驻站联络员联系,解除封锁。
4.2预制梁在架设过程中如果出现机械设备故障,现场指挥员应马上通知应急救援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调派吊车、装载车等备用设备,并组织人员尽快修理排除故障。4.3如架桥机在架梁过程中发生倾倒,现场指挥员应立即通知驻站联络员对铁路实施封锁,并立即向项目部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事故情况。救援办公室根据现场情况调派人员、起重机械前往现场将架桥机及预制小箱梁调离铁路限界范围,并通知铁路部门前来对铁路线进行检查、维修。达到行车安全要求后通知驻站联络员解除封锁。4.4架设中如发生重大安全隐患,现场技术人员应立即疏散操作工人,并马上向应急预案小组领导报告,然后再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4.5为防止基坑施工时出现坍塌影响铁路安全,必须在基坑附近堆放必要的袋装石碴,同时对施工现场2m范围内应尽量减少材料的堆放。当发生坍塌事故时,立即对基坑进行回填压实。4.6对施工时有可能出现塌孔、偏孔、掉冲锤等现象,采取以下的预防和处理措施:①提高泥浆的护壁作用,加添加剂(如CMC等),采用复合泥浆。②控制进尺速率和冲程。③加高护筒,提高泥浆面。④若出现孔口坍塌,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再钻;若出现孔内坍塌,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砂和粘土(或砂砾和黄土)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1~2米,如严重时就全部回填再钻。⑤若出现偏孔,先回填粘土或片石(视地质情况而定)至开始偏斜处,然后重新开始小冲程冲孔,待孔位正直后,正常冲孔。⑥在因故停钻时,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浆密度和粘度。
xxxx隧道监控量测方案一、隧道工程概况本合同段隧道工程为xxxx隧道,起点位于xxxx,终点位于交界口村,全长2889米(左右幅合计)。隧道工程施工是本合同段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工程。二、监控量测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内容,是监视围岩和支护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是判断设计、施工是否正确合理的主要依据,是监视施工是否安全可靠的眼睛。为了更精确更迅速的了解围岩的动态变化,判定其稳定性,从而保证施工安全,进行科学严谨的监控量测方案是十分必要的。隧道施工中开挖形成后,必须立即喷射不小于4cm厚的混凝土及时封闭围岩作为初支初喷层,紧跟监控量测,监控量测应在开挖后2-4小时进行,否则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掌子面作业。1、施工监测目的(1)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把握施工过程中结构所处的安全状态,判断围岩稳定性,支护、衬砌可靠性。(2)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弥补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把监测结果反馈设计、指导施工,为修改施工方法、调整围岩级别、变更支护设计参数提供依据。(3)通过监控量测对施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监控。(4)通过监控量测进行隧道日常的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5)通过施工现场的监控量测,确定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间。(6)通过监控量测了解该工程条件下所表现、反映出来的一些地下工程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或该工法本身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
1、监测实施原则(1)监控工程安全与改进设计、指导施工相结合,以监控工程安全为主。(2)监测将侧重地质条件差、结构受力复杂及工程薄弱环节等重点部位,并将各监测项目的测点(线)布设在该部位,设置成重点监测断面。(3)将重点监测断面与一般监测断面、临时监测断面相结合,以重点监测断面为主。(4)选用稳定、可靠、新型、先进的观测仪器设备。(5)所选择的监测项目应具有代表性和可信性,获得的观测资料能够满足反馈施工设施、综合评价工程的工作状态、预报和控制工程安全等要求。2、施工监测项目监控量测的项目主要根据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围岩类别、跨度、埋深、开挖方法和支护类型等综合确定。而且,在隧道工程中进行量测,绝不是单纯为了获取信息,而是把它作为施工管理的一个积极有效的手段,因此量测信息应能确切地预报破坏和变形等未来的动态,对设计参数和施工流程加以监控,以便及时掌握围岩动态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预估最终位移值、根据监控基准调整、修改开挖和支护的顺序和时机等),满足作为设计变更的重要信息和各项要求,如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重要参数(初始位移速度、作用荷载等)。根据以上所述并结合本隧道的实际情况,将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作为必测项目。锚杆锚杆轴力作为施工监控量测选侧项目。同时配备选测项目所需的设备,必要时实施选测项目。主要监控量测项目如下:3.1洞内、外观察洞内、外观察包括工作面观察和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观察。观察频率:每一循环进尺,都必须进行一次工作面观察,并作好客观详
尽的记录。在地质变化不大地段,可每天按一个工作面记录,对已成洞地段主要是支护效果的观察,频率同工作面。观察内容:(1)工作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观察和描述:包括岩石名称、岩石产状、风化变质情况,断层、层理、节理等结构面的分布、走向、产状及频率,有无偏压,工作面及毛洞自稳情况,地下水情况及影响等内容,并以表格和素描形式记录。(2)工作面附近初期支护状态观察和已成洞的支护效果观察:包括锚杆锚固效果,喷层开裂部位、宽度、长度及深度,模筑混凝土衬砌的整体性,防水效果等,以表格和素描形式记录下来。3.2地表下沉量测(见表3-3)表3-3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表埋置深度H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m)备注H>2B20-50B表示洞室开挖宽度B5b时,1次/3~7d;4、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信息反馈4.1隧道周边允许位移值的制定根据以往的成功经验,利用隧道周边允许位移值对水隧道的拱顶下沉、净空收敛位移值进行管理(见表3-6《初支结构允许相对位移表》)。表3-6初支结构允许相对位移表(%)围岩类别〈50m50~300m>300mIV0.1~0.300.20~0.500.40~1.20III0.15~0.500.40~1.200.80~2.00II0.20~0.800.60~1.601.80~3.00注:①相对位移指实测位移值与两点距离之比或拱顶下沉实测值与隧道宽度之比。①脆性围岩取表中较小值,塑性围岩取表中较大值。4.2监测项目管理基准根据既有成功经验,本工程各监测项目管理基准如表3-7《变形管理基准等级表》所示。表3-7变形管理基准等级表管理等级管理基准确施工状态
IIIUO2Un/3应采取特殊措施注:Uo一实测值;Un一允许值现场监测时,可根据监测结果所处的管理阶段来选择监测频率:一般III级管理阶段监测频率可放宽些;II级管理阶段则应注意加密监测次数;I级管理阶段则应加强监测,通常监测频率为1-2次/天或更多,具体表现在施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立即停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1)初支结构喷破或浇筑的混凝土出现裂缝,且持续发展;(2)开挖一个月后,洞壁的水平位移不能收敛,实测位移达到危险状态的80%;(3)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突弯的急聚增长现象。4.3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及信息化施工所谓信息反馈处理分析判断围岩就是根据量测手段所获得的信息、资料以数学的方式通过支护的稳定性,并及时反馈到设计、施工中,优化设计(修正支护设计的形式和参数),指导施工(变更施工的方法和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4.3.1监测数据的分析及预测取得监测数据后,由专业监测人员及时整理分析监测数据,并结合施工步骤对围岩、支护等变形进行分析判断,将实测数据与允许值进行比较,及时绘制各种变形一时间关系曲线,预测结构变形发展趋势,预测结构的安全性,评价施工方法,确定工程技术措施,并向监理工程师汇报,项目经理部根据监测结果并及时调整施工步序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实现信息化施工。4.3.2监测数据的信息反馈为确保监测结果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全部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并绘
制测点位移变化曲线图。(1)信息反馈修正设计的基本要求现代地下工程施工时,设计、施工必须紧密配合,共同研究,综合分析各项施工信息,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最终确定和修改设计。信息反馈修正设计,指地下工程开挖后,根据施工信息,对施工前预设计所确定的结构形式、支护参数、预留变形量、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各工序施作时间等的检验和修正,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设计阶段。施工信息是指施工观察、现场地质调查、现场监控量测等得到的数据和信息。施工信息是隧道开挖后围岩稳定性的动态反映,也是修正设计的依据。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互相印证,对预设计参数修正和施工方法的改进是不可缺少的部分。(2)施工信息的应用①根据一个量测断面的施工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结果,进行设计参数修正,只适用于该断面前后不大于10m的同类围岩地段。①地下洞室较长段同类围岩设计参数的修正,特别是降低设计参数,以不少于三个断面的施工信息综合分析为依据。按修正后的参数进行开挖的地段设计参数的正确和合理性根据施工信息综合分析予以验证。(2)信息反馈修正设计的内容①施工方法变更的建议;②施工工序的更改;③预留变形量的修改或确认;④设计参数的修改或确认;⑤采用辅助施工措施的建议;由于本工程的特点,在监测后应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判断其稳定
性并及时反馈去指导施工。当施工信息给出不稳定征兆时,应检查是否是由于工序不当所造成的,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对策,采取措施(如暂停开挖、改变施工工序、及时喷锚、尽快封闭、加强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紧跟施作等),促使支护结构趋于稳定。(4)增强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的确定遇下列情况之一,将立即采取补强措施,改变施工方法或设计参数,增强初期支护:①隧道开挖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围岩类别比预计的要差;①喷射混凝土层裂缝多、裂缝大或不断发展;③实测位移值超过规定的允许值或类似条件下的隧道位移值;④位移速率无明显下降,实测位移值已接近规定的允许值,位移量可能超过预留变形量;⑤稳定性特征出现异常状态。(5)降低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的确定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应改变设计参数,适当减弱初期支护:①确认围岩类别、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比预计有明显好转或有具体工程类比;②初支未全部完成,位移已收敛;达到施作二次衬砌的指标;③初期支护全部施作完毕,位移量远小于规定允许位移值。隧道监控量测结果出现异常时,按以下方法处理:·如果是由于基底下沉引起的,尽快仰拱封闭,如仍然下沉;在墙角处加设锚杆,复喷硷并在基底钻孔注浆加固。·如果是由于偏压引起的;复喷进,加设锚杆。
·如果是由于围岩压力引起的;可多次复喷并用锚杆加固围岩,补强初期支护。在下一循环施工时,修改支护参数,增强初期支护,同时增大观测频率,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必要时采用加强衬砌。附件(表格):1、隧道断面开挖地质记录表2、收敛量测记录(一)3、收敛量测记录(二)4、收剑量测时问、周边位移关系曲线图5、拱顶沉降观测记录6、地表沉降观测原始记录7、隧道量测人员设备二零零九年十月张涿高速公路隧道断面开挖地质记录表
承包人:合同号:编号:原表19桩号施工日期开挖方式坡度描述开挖情况施工描述部位围岩级别检测值(超挖mm)设计实际拱部边坡左右隧底仰拱附:开挖断面草图记录员:承包人质检员:承包人技术负责人:现场监理:张涿高速公路
收敛量测记录(一)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检表36隧道名称起讫桩号施工日期检测日期量测断面编号距洞口距离监测单位名称测线编号量测时间观测值温度修正值相对第一次收敛值相对第一次收敛值间隔时间收敛速度说明温度III平均值年月日℃mmmmmmmmmmmmmmmmmmhmm/d`备注检测人:日期:张涿高速公路
收敛量测记录(一)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检表37隧道名称起讫桩号施工日期检测日期断面桩号测点对数收敛计型号测点编号观测日期温度修正(mm)初始读数钢尺孔径读数A(mm)百分表读数R修(mm)差值(mm)总收敛值(mm)℃差℃`修正值表读数平均值t20℃-tRtR修U123平均测量:记录:张涿高速公路
收敛量测时间、周边位移关系曲线图(收敛量测附表)承包单位:合同号:监理单位:编号:检表38隧道名称检测日期里程桩号量测表号测量:记录:
张涿高速公路隧道洞身拱顶下沉量测原始记录表承包人:合同号:编号:原表18断面桩号开挖日期埋设日期仪器编号岩质情况描述量测时间沉降(mm)累计沉降(mm)沉降速度(mm/d)沉降与时间关系曲线记录员:承包人质检员:承包人技术负责人:现场监理:备注:监控量测的方法和频率遵照JTJ042-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表9.2.1
张涿高速公路地表沉降观测原始记录表承包人:合同号:日期:编号:原表22里程桩号测点设计坐标实测坐标相对位移原地表高程实测高程高差XYXY测点布设示意图:异常情况描述:记录员:承包人质检员:承包人技术负责人:现场监理:
隧道量测人员设备隧道监控人员配备职务数量配备专业地质工程师2名专业安全员2名拱顶沉降和地表沉降观测人员4名隧道监控设备配备仪器名称数量高精度水准仪1套地址罗盘1套收敛仪2套断面仪1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