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8.31 KB
  • 11页

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需交回答题卷。第I卷(阅读题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传统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如愿套用一下古老的说法,可以说,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文化传统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语言,从而也就有它们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生活对于民族的每个成员就是一片园地,语言对于他们便是一种工具。大凡在这种生活里不存在的现象和愿望,由这种生活导不出的方式和方法,为这种语言未曾表达过的意念,用这种语言无法道出来的思想,自然不会形成为这一民族的共同心理;纵或民族的某个或某些成员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不是迅速销声匿迹,便是陷于孤芳自赏,而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变化着的共同生活做后盾。唯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始能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而互相激荡,其道大行,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这样,日积月累,暑往寒来,文化传统于是乎形成。所以,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能够如何得以存在,一个社会能够如何不涣散,一个国家能够如何不崩解。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以变化自己的内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变化。但是,从接触到交流到变化,中间有着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大体说来,两种不同文化由于婚姻、交通、贸易、侵略、扩张等原因相接触而互播时,起先往往互相惊奇,彼此观望;尔后则互相攻讦,彼此拒斥;最后乃互相学习,彼此交流。而学习所取、交流所得,仍待经过自己文化传统这个“有机体” 的咀嚼、消化和吸收,或者叫做整合,才会加入为传统中的一个新成分,带来传统的变化。这时候,反观其与原型的同异,虽然未必面目全非,常难免橘枳①之感①。历史上有所谓文化危机、精神危机、信仰危机时代,那是说文化传统发生了问题。这时需要的是冷静分析,分析传统中哪些成分变得无理了,现实中哪些因素是合理的。抛弃不合理的,传统始得与现实相安于无事。【注】①橘枳:“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后用“橘化为枳”表示生物的品质因环境不同而发生改变。(选自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原文有改动)1.下列对“文化传统”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文化传统是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的一种民族精神。B.文化传统即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的形而上的道,一般说来它是一种惰性力量。C.文化传统对本民族人民而言,是起着规范思维方法、支配行为习俗、规定价值取向等作用的一种重要力量。D.文化传统是那些为某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互相激荡、长期积累的产物。2.下列对划线句“反观其与原型的同异,虽然未必面目全非,常难免橘枳之感”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句中的“其”指的是“传统的一个新成分”。B.“与原型的同异”中的“原型”指所学的外来文化。C.“虽未必面目全非”,意味着“学习所取、交流所得”经过“自己文化传统”整合后有可能是“面目全非”的。D.整个句子强调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变化。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有变化着的共同生活作为后盾,民族的某个成员酿出的独特心理,便可以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B.拥有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一个社会能够团结、一个国家能够完整的前提和保障。C.文化传统的变化往往需要经过不同文化的相互学习和彼此交流,并经过自己文化传统的整合。D.文化传统如果出了问题,就可能使某一时代出现文化、精神、信仰等方面的危机,这时就需要冷静分析,合理选择。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其自然者也。   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舜之道何弘也?纣之道何隘也?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故身死国亡。   而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于濮水之上舍。夜半时闻鼓琴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明日,曰:“臣得之矣,然未习也,请宿习之。”灵公曰:“可。”因复宿。明日,报曰:“习矣。”即去之晋,见晋平公。平公置酒于施惠之台。酒酣,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请奏之。”平公曰:“可。”即令师涓坐师旷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而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也,不可遂。”平公曰:“何道出?”师旷曰:“师延所作也。与纣为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中,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 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   太史公曰: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夫古者,天子诸侯听钟磬未尝离于庭,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夫淫佚生于无礼,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目视威仪之礼,足行恭敬之容,口言仁义之道。(《史记乐书》,有删改)4、下列句子中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响:响应B.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乐:爱好C.百姓不亲,天下畔之畔:通“叛”背叛D.与纣为靡靡之乐靡靡:萎靡颓废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B.乃召师涓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死而有知,其几何离D.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音乐是源于人心的,晋平公爱好濮水之上的靡靡之音,司马迁认为他不是个有德之君。 B.师旷认为师涓所作之乐为亡国之音。劝晋平公不要欣赏,可是平公没有采纳他的意见。C.师涓、师旷同为乐师,但师旷能发现师涓琴声中的问题,可见师旷在琴艺上比师涓高一筹。D.司马迁把国家兴亡和音乐联系起来,表面上谈的是音乐,其实谈的是仁、礼之类的治国之道。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其自然者也。(3分)译文:。(2)臣得之矣,然未习也,请宿习之。(3分)译文:。(3)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4分)译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山花子·春恨陈子龙①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②。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碟化彩衣金缕尽③,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注:①陈子龙:明末清初爱国名士,史家称誉“生而文章名世,没而忠义传世。”②五更钟:亡国丧音③碟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彩蝶的故事,此处形容明皇族贵胄死后的萧瑟悲凉。8.词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9.“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层寓意?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五题)(5分)①造化钟神秀,。(杜甫《望岳》)②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韩愈《师说》)④今年欢笑复明年,。(白居易《琵琶行》)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李密《陈情表》)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⑦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锦瑟》)⑧,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途中梁遇春 ①其实我是个最喜欢在十丈红尘里奔走道路的人。②车子里面和路上的人们具有万般色相,你坐在车里,可要睁大眼睛不停地观察三十分钟,差不多可以在所见的人们脸上看出人世一切的苦乐感觉和人心的种种情调。你坐在位子上默默地鉴赏,同车的客人们老实地让你从他们的形色举止上去推测他们的生平与当下的心境;外面的行人一一现你眼前,你尽可恣意瞧着,他们并不会晓得,而且他们是这么不断地接连走过,你很可以拿他们来彼此比较。这种普通人的行列的确是比什么赛会都有趣得多,路上源源不绝的行人可说是上帝设计的赛会,当然胜过了我们佳节时红红绿绿的玩意儿了。并且在路途中我们的心境是最宜于静观的,最能吸收外界的刺激的。我们通常总是有事干,正经事也好,歪事也好,我们的注意免不了特别集中在一点上,只有路途中,尤其走熟了的长路,在未到目的地以前,我们的方寸是悠然的,不专注于一物,却是无所不留神的,在匆匆忙忙的一生里,我们此时才得好好地看一看人生的真况。所以无论从那一方面说起,途中是认识人生最方便的地方。车中,船上和人行道可说是人生博览会的三张入场券,可惜许多人把它们当做废纸,空走了一生的路。我们有一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谓行万里路自然是指走遍名山大川,通都大邑,但是我觉得换一个解释也是可以的。一条的路你来往走了几万遍,凑成了万里这个数目,只要你真用了你的眼睛,你就可以算是懂得人生的人了。俗语说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我们不幸未得入泮(pàn,“入泮”指考中秀才,编者注),只好多走些路,来见见世面罢!对于人生有了清澈的观照,世上的荣辱祸福不足以扰乱内心的恬静,我们的心灵因此可以获到永久的自由。可见个个的路都是到自由的路,并不限于罗素先生所钦定的;所怕的就是面壁参禅,目不窥路的人们,他们自甘沦落,不肯上路,的确是无法可办。读书是间接地去了解人生,走路是直接地去了解人生,一落言诠,便非真谛,所以我觉得万卷书可以搁开不念,万里路非放步走去不可。③了解自然,便是非走路不可。但是我觉得有意的旅行倒不如通常的走路那样能与自然更见亲密。旅行的人们心中只惦着他的目的地,精神是紧张的。实在不宜于裕然地接受自然的美景。并且天下的风光是活的,并不拘泥于一谷一溪,一洞一岩,旅行的人们所看的却多半是这些名闻四海的死景,人人莫名其妙地照例赞美的胜地。旅行的人们也只得依样葫芦一番,做了万古不移的传统的奴隶。这又何苦呢?并且只有自己发现出的美景对着我们才会有贴心的亲切感觉,才会感动了整个心灵,而这些好景却大抵是得之偶然的,绝不能强求。所以有时因公外出,在火车中所瞥见的田舍风光会深印在我们的心坎里,而花了盘缠,告了假去赏玩的名胜倒只是如烟如雾地浮动在记忆的海里。④我生平所最赏心的许多美景是从到西乡的公共汽车的玻璃窗得来的。我坐在车里,任它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地跳荡,看着老看不完的十八世纪长篇小说,有时闭着书随便望一望外面天气,忽然觉得青翠迎人,遍地散着香花,晴天现出不可描摹的蓝色。我顿然感到春天已到大地,这时我真是神魂飞到九霄云外了。再去细看一下,好景早已过去,剩下的是闸北污秽的街道,明天再走到原地,一切虽然仍旧,总觉得有所不足,与昨天是不同的,于是乎那天的景色永留在我的心里。甜蜜的东西看得太久了也会厌烦,真真的好景都该这样一瞬即逝,永不重来。  ⑤ 我们从摇篮到坟墓也不过是一条道路。当我们正寝以前,我们可说是老在途中。途中自然有许多的苦辛,然而四围的风光和同路的旅人都是极有趣的,值得我们跋涉这程路来细细鉴赏,除开这条悠长的道路外,我们并没有别的目的地,走完了这段征程,我们也走出了这个世界,重回到起点的地方了。科学家说我们就归于毁灭了,再也不能重走上这段路途。主张灵魂不灭的人们以为来日方长,这条路我们还能够一再重走上几千万遍。将来的事,谁去管它,最要紧的是不要闭着眼睛,朦胧一生,始终没有看到了世界。11.文章第三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6分)12.简要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5分)车中,船上和人行道可说是人生博览会的三张入场券,可惜许多人把它们当做废纸,空走了一生的路。13.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提,认为不可偏废,文中却说“我觉得万卷书可以搁开不念,万里路非放步走去不可”。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请依据原文作答。(6分)14.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你对这一观点如何评价?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举出事例,简要分析。(8分)第Ⅱ卷(表达题84分)四、(24分)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A、温州“购房门”事件再起波澜:政府限令补差价,买卖双方齐喊冤。安置房层层转卖,差价谁该来埋单?一买一卖,简单交易是否隐藏腐败?B、8月深圳市政府正式启动机构改革方案,据有关人士透露,深圳此次机构改革力度大,精减机构多,涉及面广,旨在为全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路。C、正如各国都有警察却仍然无法清除盗匪一样,光靠外国海军力量也无法从根本上消灭索马里海盗。事实上,进入11月以来,海盗们变本加利,又掀起新一轮劫船高潮。D、昨天,中国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年42岁的蔡斌力压陈忠和出任女排新教练。有媒体称,蔡斌既然敢揽这份“瓷器活”,自有他的“金钢钻”。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一些“80后”出生的中国年轻人正被冠以一个新的称呼:“鸟巢一代”。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地说现在的年轻人是“迷惘的一代”还是“鸟巢一代”。B、现代人需要永恒的山水带给他们永恒宁静的感觉,但这一切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是望尘莫及了。C、“您认为目前我国校园安全的形势如何?应该怎样预防校园灾害事故?”肩扛摄像机、手持话筒采访“两会”的小记者煞有介事,提问很专业。D、清明时节烟雨迷茫,杏花掩映,我们可以和多情的花草在一起,无需青箬笠,无需绿蓑衣,就这样栉风沐雨,尽情享受这份优雅与舒适。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西班牙大师阿尔莫多瓦成为影坛常青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非常擅长讲故事,他的美学趣味和对人性的理解,都依赖于强烈而奇特的故事来传达。 B、物美价廉的国产手机不仅仅满足于国内3G市场的业绩,而开始在国际市场谋求新的突破,越来越受到国外的关注。C、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将通过采用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计划派遣万名左右普通高等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开展志愿服务工作。D、鉴于“十一”长假又将来临,市政府要求各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当前甲流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加强疫情监控。18.以“溪”、“海”和“潭”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答:19.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认为:“‘被时代’传播的是信任危机,将会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如今“被字句”红遍网络。请根据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每条答案不超过60字。(6分)(1)某高校的毕业生张某毕业后没有找到就业单位,但就在他为找工作到处奔波时,同学告诉他,学校已经公布了毕业生的就业名单,他已经到一家大型国企就业。他听后苦笑着说自己“被就业”了。(2)为四川地震灾区同胞捐款,本是善举,但却有企业嫌捐款数额不够多,没面子,竟强制扣除员工奖金凑数。广州某大型餐饮集团将旗下3000多名员工的奖金强行扣除,作捐款之用。员工们无奈地说,自己“被捐款”了。答:(1)被就业:(2)被捐款:对下面的新闻写一段评论,表明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60字。(6分)3月9日,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特邀委员、中国首善陈光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在高校推行更大的慈善行动,名牌大学的思想应再解放一点。富人的子女要读这些名牌大学,差一点分都可以收,但要高额收费。然后,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答:五、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吴洪森的《偷点白开水》中写了一位精神病人,他经常在喝水之前,将别人的水倒一点在自己的杯子里。医生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却坚决否认,说自己什么也没干。对此,医生解释说他并非故意撒谎,他偷水的举动完全是下意识的。他年轻时妻子被人拐跑了,不久又被冤枉在监狱里待了他觉得这一生活得非常冤枉非常吃亏,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自我补偿心理冲动,通过“偷”来补偿自己。 神经病患者偷白开水的行为荒诞之极,我们正常人是绝对不会有此行为的,但偶尔是否也想偷点儿什么?比如久居教室的同学想偷点阳光,晒晒发霉的心情;忙碌的人想偷点时间,到海边吹吹风;每天步行5公里崎岖山路上学的穷孩子,想要偷走哪吒的无敌风火轮;长期深陷苦闷的人,想偷点开心;久而失和的家庭,想要偷点欢笑;长困于轮椅的人,想要偷点健康......请联系自身实际和现实生活,以“偷点___________”(横线上所填词语,自行确定)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不全面。2、D,强调的是变化后的文化传统与原来的不同。3、A,条件不充分4、A(响:名词,回声、回音)5、D(表示凭借。可译为:“用来……的”。A项介词,把/连词,导致。B项于是/竟然。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假设,如果。)6、C(“师旷在琴艺上比师涓高一筹”无中生有,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7、(1)所以,行善的人,上天用福祥回报他,,作恶的人,上天给予他灾祸,这是自然的事。(重点:“为”、判断句)(2)我记下(得到)了这首曲子,但是(还)没有练习,请允许我多留一晚练习这首曲子。(重点:“习”“宿”)(3)音乐,是可以用来使血脉动荡,使流通精神,使内心平和的东西。(重点:判断句式、“动荡”“通流”“和正”的使动用法)参考译文:所有的音乐都是从人的心性上产生的,上天和人(的心性)有相通的地方,如同影子像(原来的)形体一样,回响和原来的声音相应和一样。所以,行善的人,上天自然会给予福祥的报偿,作恶的人,上天会给予灾祸的惩罚,这是自然的事。 所以舜弹奏五弦之琴,唱《南风》之诗,而天下升平;纣王制作《朝歌》北方鄙野的歌曲,结果是身死国亡,舜治理国家的方法为什么那样的宽宏?纣的治理国家的方法为什么却又那样狭隘呢?大概就是因为《南风》之诗的主题是属于生长蕃育之音,舜非常爱好这种音乐,爱好与天地自然的心意相同,能得到天下万民的欢心拥戴,所以天下大治。至于《朝歌》,时间上就很不适合,而且“北”有败北的意思,“鄙”是粗鄙的意思,但是纣却非常喜欢这种音乐,与万国人民的心意不同,于是诸侯不愿附从,百姓不愿亲近,天下所有的人都背叛他,所以结果必然是身死国亡.在卫灵公的时候,他要去晋国,到了濮水的上游住宿,半夜时听到弹琴的声音,询问身旁的侍从,都回答说“没有听到”。于是就找来师涓说:“我听到弹琴的声音,询问侍从,都说没有听到。这种情形好像鬼神(在弹奏),替我仔细听并记下来。”师涓说:“好的。”于是就端正地坐好,手抚在琴上,一面仔细听,一面写下来。第二天,回报卫灵公说:“我记下了这首曲子,但是(还)没有熟习,请允许我多留一晚练习这首曲子。”卫灵公说:“行。”再住一晚。第二天,师涓说:“我弹熟了。”这才离开濮水去晋国,朝见晋平公。晋平公在惠施台摆酒为卫灵公接风。酒喝到痛快的时候,卫灵公说:“我来的路上,听到一支新曲子,请让我的乐工为您演奏它。”晋平公说:“行”。(于是)就叫师涓坐在师旷的旁边,拿来琴演奏起来。还没弹完,师旷就按住琴弦阻止他说:“这是亡国之者,不能再演奏了。”晋平公说:“有什么道理吗?”师旷说:“这是师延谱写的曲子,是为昏庸霸道的纣王谱写的靡靡之音。武王伐纣的时候,师延朝东逃跑,自投濮水而死。所以,你这支曲子一定是在濮水河上听到的,先听到这支曲子的,国家就要被剥削。”晋平公说:“我平生所好就是一个音乐,希望让我遂愿听完吧。”演奏第一乐章,就有白云从西北方面升起来,演奏第二乐章时,大风就来到了,大雨随后也到了,掀翻了门廊揭开了房子上的瓦片,身旁随从都四散逃开了。晋平公害怕了,趴在门廊和堂屋之间。晋国大旱,土地荒芜三年。太史公说:“音乐,是可以用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且调和人心的东西。所以爱好音乐,这是君人用来培养仁义的方法。古代的天子诸侯必须要听钟馨之声,所以钟磬从来没有离开过庭院;卿大夫必须要听琴瑟之声,所以琴瑟从未离开过自己的眼前,这是用来培养仁义防止淫靡荒唐的方法。淫靡荒唐的事,往往出现在没有礼节的地方,所以圣明的君主要让人听到高雅、催人上进的音乐,眼睛看到严正威仪的礼事,脚下的行动必须保持恭敬的容态,口中讲论的事是仁义的道理。8、答:开篇两句呈现了四种意象:弥漫的晓雾,迷离的杨柳,零落的杏花,凄凉的钟声。(2分)这些意象形成了一种残败清冷的氛围,令人凄惶惆怅。(2分)9、答: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面上写燕舞东风的春景,实则以燕子的无情反衬皇室衰落惨败的凄凉和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之感。(亦可答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隐喻降清旧臣的无义,揭示出他们卖国求荣的嘴脸。他们恍如翩翩起舞的燕子春风得意,哪里还有什么亡国的悲恸)10、①燕然未勒归无计②猥自枉屈③水光接天④秋月春风等闲度⑤朝不虑夕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⑦羁鸟恋旧林⑧梧桐更兼细雨 11、答:(1)对比(1分)(2)作者用旅行的人们“精神是紧张的”、所看的多半是“名闻四海的死景”,与得之偶然的、“自己发现出的美景对着我们才会有贴心的亲切感觉”形成比照(2分),突出强调“在火车中所瞥见的田舍风光会深印在我们的心坎里,而花了盘缠,告了假去赏玩的名胜倒只是如烟如雾地浮动在记忆的海里”,意在说明“有意的旅行,倒不如通常的走路那样能与自然更见亲密”这一观点。12、答:①运用比喻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因为没有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生活的习惯而虚度岁月(2分)。②用语风趣、幽默,意蕴深沉(2分)。13、答:①在作者看来,走路是直接地去了解人生,心灵因此可以获得永久的自由(3分);②而读书只是间接地了解人生,那些面壁参禅、目不窥路的人们,他们自甘沦落,不肯上路,无法体悟人生的真谛(3分)。14、答:观点:人的一生都是在“途中”,我们不管结局如何,在途中就要细细鉴赏人生的趣味,享受人生的自由。(3分)评价(5分):评分标准,重开端、重过程、重结果皆可,有具体事例,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15、A,B项“精减”应为“精简”,C项“变本加利”应为“变本加厉”,D项“金钢钻”应为“金刚钻”。16、A(“一概而论”指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多用于否定。B的“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C的“煞有介事”,贬义,指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像有什么了不起。D的“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的辛苦奔波。这里是望文生义。)17、D(A项句式杂糅,“原因”和“因为”两种表达方式混用,删去“因为”。B主谓搭配不当,“物美价廉的国产手机”不能“满足”,应改为“国产手机行业”C项“通过”与“采用”语意重复)18、答案示例:(1)溪流没有大海的宽阔,所以容不下鲸鱼、巨轮;水潭没有大海的追求,所以它无法沟通五大洲,拥抱全世界。(2)潭水对溪流说:“为什么你一天到晚都忙着东奔西跑呢,像我这样安稳多好啊!”但终于有一天,溪流汇入了大海,而潭只能永远独守一隅。(3)溪水潺潺,送出欢乐的乐章;海水滔滔,迸发无穷的力量;潭水幽幽,渲染幽静的气氛:同样是水,却有各自的性格,不同的职分。人不也是如此吗?19、(1)“被就业”是指应届毕业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为提高就业率,在学生就业信息表上随意填写就业单位,来说明该生已经就业。(2)“被捐款”是指某些单位为了所谓的“面子”,不尊重员工意愿,强制扣除员工奖金作捐款之用,来表明员工已经捐款。例一:反对该建议。如果名牌大学不再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富人家的孩子可以低分上名牌大学,穷人家的孩子“有分没钱莫进来”,将是更大的不公平。示例二:支持该建议。富家子弟多出的学费可以帮助贫困生上大学,减轻贫困生的家庭负担。(可以支持也可以反对,言之成理即可。) 21、作文依照高考标准。(提示:1、半命题作文;2、“偷点______”,横线上所填词语应该是极度需要、渴望得到的;3、要抓住“偷”,审题如果只是停留在“想要”的层面上,不可评为一类文)www.jb1000.comwww.jb1000.comwww.jb1000.comwww.jb1000.comwww.jb1000.comwww.jb1000.com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www.jb10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