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2.50 KB
  • 5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泾县城镇化建设泾县幕溪花廊工程一建设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环评报告

  • 5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泾县幕溪花廊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泾县城镇化建设有限公司安徽师范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2106号2016年7月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该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该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1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泾县幕溪花廊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泾县城镇化建设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桂组凌联系人魏主任通讯地址泾县桃花潭东路住建委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泾县泾川镇幕溪河两岸(财富路高架桥至乐业路)立项审批部门泾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发改审批[2016]61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N8120城市绿化管理占地面积(m2)--绿化面积(m2)总投资(万元)2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7.10工程内容及规模:近年来,泾县人民政府提出了“扩城区、强筋骨、抓配套、增功能”的城建工作方针,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运作、高速度发展的总体要求,掀起了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高潮,根据泾县城区总体规划,城区今后五年城市建设的工作方针,总体思路是: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以城市建设为主线,快速拉通主干道框架,分片配套完善,切实加快“扩容提质”步伐,成功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因此,泾县肩负着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的重任,同时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城市发展机遇。泾县幕溪花廊工程一期建设项目位于泾县泾川镇幕溪河两岸(财富路高架桥至乐业路),由泾县城镇化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项目拟在幕溪河两岸护堤种植绿化花卉及建设景观小品,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该项目的建设,对改善泾县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发展泾县52 经济,吸引外来投资,增加居民就业机会与收入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项目已于2016年6月21日取得了泾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文号为:发改审批[2016]61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和国务院(1998)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泾县城镇化建设有限公司委托安徽师范大学为其泾县幕溪花廊工程一期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实地踏勘,并收集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规范,编制了《泾县幕溪花廊工程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二、工程概况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泾县幕溪花廊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泾县城镇化建设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拟建项目位于泾县泾川镇幕溪河两岸(财富路高架桥至乐业路)。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建设规模和内容:幕溪河两岸护堤绿化花卉种植及景观小品建设,配套建设变配电、给排水、消防、安全、环保、绿化等辅助设施。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为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大约为40万元,大约占项目总投资的2%。2、项目组成表1项目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类别主要内容主体工程绿化项目区域(财富路高架桥至乐业路)幕溪河两岸种植绿化花卉,全长约1200m辅助工程景观小品河岸两侧建设一定数量的景观小品公厕新建公厕一座,占地约300m2公用工程供水生活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供水,环网供水,充分保证用水安全,同时满足室外消防供水环网的要求排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供电从城市电网接入,设10kv高压配电室一个,由双回路供电。52 消防消火栓结合道路,与给水管同步实施,每隔100m左右设置一个环保工程垃圾收集若干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生活污水化粪池处理后入市政污水管网噪声处理备用发电机、水泵、中央空调等设减振、隔声措施3、项目规划方案(1)景观绿化根据现有的水陆格局,以地形地貌与景观资源的分布为基调,合理布局。主要种植具有观赏性的花田,种植观赏价值高的植物。除地面种植花卉外,增加攀爬植物及外来花卉植物,及水生湿生植物。规划骨干树种为:桂花、栾树、银杏、合欢等,基调树种为柳树、水杉、落羽杉、香樟、池杉等。①乔木:桂花、柳树、池杉、杜英、香樟、石榴、红枫、杨梅、银杏、乌桕、合欢、滋味、碧桃、樱花等。②灌木:木芙蓉、木槿、夹竹桃、云南黄馨、杜鹃、紫玉兰、栀子花、南天竹等。③水生植物:水葱、再力花、鸢尾、水生美人蕉、菖蒲、旱伞草等。④地被植物:阔叶麦冬、二月兰、红花酢浆草、白三叶、玉簪、石竹、茅、芒、虞美人、美女樱、报春花等。(2)景观小品本项目设置的主要小品有:廊架、树阵、休闲坐凳,休闲木平台等,设计风格突出轻快、简洁、精致、自然等特点,与相应地块设计理念一致,与周边风格相协调。4、公用工程概况(1)给排水工程①给水系统Ⅰ、室外给水系统A、水源:主要利用市政给水管和收集的部分雨水。B、给水管网:从市政给水管上引一根主管DN100给水管至项目区域,一部分供项目区内生活用水和浇灌用水,另一部分供区域内消防用水。区内采用给水消防共用管网系统,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修阀门,以利检修,在管道最低点设置泄水阀,在管道最高点设置排气阀。52 C、用水源:项目区内用水源主要是公厕及管理用房用水、浇灌用水及室外消防用水。Ⅱ、室内给水系统室内给水从室外给水管网上接至各用水点,在每个用水点前设置总阀门,以便检查之用。Ⅲ、项目绿化人工浇灌系统项目绿化喷灌采用人工浇灌,在给水管道上每隔30m设置一个专用快速取水阀,由人工定时浇灌。②排水系统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Ⅰ、污水室内污水主要是管理用房产生的生活污水,这部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Ⅱ、雨水项目区雨水主要利用明渠、沟河,依地形、地势、重力流排入市政雨水管网。(2)电气工程①项目区域供电Ⅰ、用电主要由建筑部分和室外部分组成。Ⅱ、建筑部分严格按照民用建筑部分的电气规范设计。灯具尽量采用节能灯具。Ⅲ、室外园林部分沿路敷设庭院灯,广场采用高杆灯或广场灯相结合。②区域照明景观设计与照明灯光相结合。照明设计采用明视照明与饰景照明相结合,既保证了道路、场地有必要的照度,又通过饰景照明对不同景物、不同环境采用不同的照明手法,营造出夜间的景色和绚丽的气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本项目亮化设计从经济、实用、耐久的原则出发来进行夜景亮化设计。设计主要分三种灯型,第一高杆路灯,选择有太阳能及风力发电功能;第二庭院灯,沿廊道的主要游步道一线间距15米布置一盏庭院灯;第三景观灯柱,置于广场周围,形成一种广场氛围,也为市民的晚间娱乐休闲活动提供了便利。(3)公共服务设施52 本项目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包括:灯箱、休闲座椅、信息标志、以及果皮箱、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等。根据其使用功能和环境的要求,结合相应的服务半径,灵活布置在廊、亭旁、花间林下,或广场绿地等相应的场所。公共服务设施在材质、形式、尺度和色彩上与环境协调统一。其设置注意避免干扰人流、妨碍交通,同时在视觉上体现主次之分。设计以组景的形式搭配,通过巧妙安排,营造令人赞美的组合景观。①休闲设施座椅是景区内提供人们休息、交流、集聚的休闲设施,同时也是重要的装点景观。结合环境景观考虑座椅的造型和色彩,力争简洁适用。②休闲健身设施为了维护和营造花廊的文化氛围,设计不考虑区域内布置大型的游乐设施。但在花廊适当场地、林荫下安置部分休闲健身器械和小游路中布置一些健身步道,为休闲人们提供简便的健身场所。③信息标志信息标志可分为4类:名称标志、环境标志、指示标志和警示标志。特别是临水步道外,除了设置栏杆保证人身安全外,还应设置醒目和警示标志。规划信息标志位置醒目,不妨碍行人交通及景观环境,其色彩、造型设计充分考虑其所在景区建筑、景观环境以及自身功能的需要。各种标志设计统一的格调和背景色调,以突出城市形象。④环卫设施公厕、果皮箱是人们生活和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卫设施。在花廊游路两侧、广场和景观附近的位置,设置固定式或移动式的垃圾容器,采用美观与功能兼备、并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的产品。垃圾容器可采用不锈钢、木材、石材等制作,并按间距50米左右设置。考虑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能入内,所以间距200米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点,以便环卫人员进行垃圾清扫与整理分类。与该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问题。52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泾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南依黄山,西临九华山,襟抱太平湖,隶属宣城市。汉初设县,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全县总面积为2059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6万,其中城区面积为1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8万。泾县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区”之称,是皖南事变的发生地和文房四宝之一宣纸的源产地。泾县位于苏、浙、沪三小时经济圈内,安徽省大旅游圈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间。境内205国道、322省道呈“十”字交叉贯穿全境,毗邻318国道,距宣城火车站45公里,距芜湖机场、芜湖市朱家桥外贸码头80公里、距铜陵港85公里,与周边大中城市的距离分别为:合肥120公里、南京180公里、上海350公里、杭州245公里、无锡260公里、黄山105公里、九华山110公里,交通便捷。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质地貌泾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内次级单元沿江拱断褶带和皖南陷褶断带的过渡地带,它们之间以江南深断裂为界。县境内地层为扬子地层区。地层发育主要有中元古界,上元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泾县以丘陵低山为主,中山和平原所占面积很少,境内东南部黄儿公山山为最高峰,海拔1174.8米,海拔最低20米左右,两者相差1154.8米左右。全县地貌具二起一伏的特征,东南部和西北部二处为隆起的丘陵山地区,其间镶嵌一条带状河谷平原,总的地面高程,由西南向东北逐级递减,具明显阶梯状特点。丘陵山地的走向与区域构造线吻合,大都北东走向。云岭地区属于侵蚀剥蚀低丘陵,海拔150米,比高小于100米,有的呈浑园状,有的为带状,为沟谷切割十分破碎,走向多变,随沟谷方向而变,坡度15°~20°,丘坡覆有薄层坡、残积物,由红砂岩、页岩、石灰岩和花岗闪长岩等组成,部分丘坡经人工造林,森林覆盖率高,但大部仍为荒坡草地。2、气候特点泾县地处中纬度南沿,根据气象指标分类,属于北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源丰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有春来迟,秋来早的特点。年平均温度15.6℃,气温年极端最高值为40.7℃。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8.1℃;极端最低气温-14.7℃,最冷月为152 月,平均气温为2.8℃。无霜期一般为239~240天。平均初霜日为11月14日,终霜日为3月19日,霜期126天,最早初霜可能出现在10月下旬(如1958年10月23日出现了初霜);终霜也可能出现在4月上旬(如1969年4月5日)。无霜期的长短,各年也不一,有的年份达270天(如1972年),有的年份只有217天(如1966年和1978年)。气温有垂直变化与地区差异,历来有“山下桃花山上雪,山前山后两重天”以及“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特征。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毫米左右,云岭年降水量达1500毫米,但四季分配不均,变化较大,暴雨强度和次数均为全县之最。受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制约,平常风向规律,冬春多西北风,夏秋多西南风,一般风力为2~3级。3、河流水系及水文泾县境内的水系为长江水系的组成部分,发源于山地丘陵的大小河流146条,全长695.5公里,江河面积2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07%。境内河流大多汇入青弋江,后经南陵县、宣城至芜湖入长江。青弋江古称“清水”、“冷水”或“泾溪”、“泾水”。唐及北宋时称青弋水。青弋江之名始自南宋。源出石台县和黄山北麓,舒溪、麻溪合流后称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斜贯县境,汇合溪、渣溪、濂溪、夏浒溪、徽水、幕溪、孤峰河、琴溪诸水,流经11个乡镇,于马头村(昔为马头镇)北1公里处出境,经南陵县、宣州市至芜湖入长江。县境内流长75公里,河道宽150~250米,深2—10米。境内集雨面积2029平方公里。河床深潭为泥沙型,激水滩为卵石沙型。青弋江属雨性河流,水位、流量随降雨量变化而变化。据水文资料记载,最高水位34.63米,最低水位27.25米,流量为5600立方米/秒,是泾县最大河流。4、土壤、植被泾县土壤主要分布于青弋江河谷平原、县域西部和东南部的低山丘陵及东南部的中、低山区。青弋江河谷平原土壤主要有潮土、水稻土和黄红壤等,低山丘陵土壤主要为黄棕壤、石灰(岩)土、粗骨土、水稻土以及小面积潮土,中、低山区的土壤从高到低有:黄棕壤、石灰土、粗骨土以及水稻土等。本县土壤绝大多数偏酸性,自然土壤多为强酸性,中性和弱酸性土壤的比例很小。52 泾县地带性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且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常绿阔叶树种以青冈栎、苦槠为主,并有石栎、甜槠、棉槠、华东楠、豹皮楠、紫楠、红楠、石楠、大叶楠、冬青、米饭花、木、栓木、尖叶山茶等。常绿阔叶林遭破坏以后,多生有锥栗、茅栗、榆树、白栎、小叶栎、枫香、化香、黄檀、栓皮栎等落叶树种,有的已形成混交林,并占优势。针叶树林以人工林为主,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湿地松以及大面积的毛竹、元杂竹等。热带树种红楝子在本县有天然分布。因山区海拔高度不同,植被在垂直带上也有变化。如黄儿公山山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而500米以上则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海拔950米处尚有较多的落叶乔木白桦和白栎等。海拔950米以上则以杂草为主,其间混生少量灌木。栽培植被除稻麦、棉等农作物外,尚有较大面积的经济林木。全县有桑园17650亩,茶园39886亩。5、自然资源泾县是一片充满生机活力的土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安徽省主要林区之一,煤、铁、金、方解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品位较高,方解石储存量3亿多立方米,为华东之最。全县矿产资源有35种,主要有:铁矿(远景地质储量1700万吨)、锰矿(远景地质储量0.4万吨)、铜矿(远景地质储量2985吨位)、铅锌矿(远景储藏量1750吨)、钼矿(远景地质储量6560吨)、锑矿(地质储量3万余吨)、金、银矿等。作为著名的“中国宣纸之乡”,泾县是国宝宣纸的发祥地和正宗产地,所产宣纸宜书宜画、不蛀不腐,享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之美誉。泾县还是著名的绿茶之乡,山区茶园遍布,所产绿茶素负盛名,“涌溪火青”和爱民提魁为历代贡茶,“汀溪兰香”多次荣获全国名优茶评比金奖。“桃花潭”牌绿茶、山货等一批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泾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产丝质地精良,唐时城乡已呈“寻街听茧缫”的兴盛景象。52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泾县总面积2059平方千米,全县户籍总人口36万人,隶属宣城市。全县辖9个镇、2个乡:泾川镇、桃花潭镇、茂林镇、榔桥镇、丁家桥镇、蔡村镇、琴溪镇、云岭镇、黄村镇、汀溪乡、昌桥乡,县人民政府驻泾川镇。2、经济发展概况初步核算,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GDP)72.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89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95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34亿元,增长9.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0312元,比上年增加1988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0:43.6:33.4变化为22.0:44.3:33.7,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7和0.3个百分点,工业化率由上年的34.2%提高到34.8%。  就业规模有所下降。年末全县从业人员24.4万人,比上年减少0.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9.1万人,第二产业6.1万人,第三产业9.2万人。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14307人,比上年减少62人。3、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5410公顷,小麦种植面积502公顷,油料种植面积5038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99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503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4.1万吨,下降2.4%。油料产量11604吨,增长3.5%。棉花产量798吨,下降7.8%。茶叶产量1880吨,下降0.5%。全年肉类总产量2.5万吨,比上年增长4.8%;禽蛋产量6057吨,增长12.8%;水产品产量2926吨,增长1.2%。2013年,全县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省级农民示范合作社2家、专业合作社50家。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422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763公顷。全年实现林业产值56100万元,完成林业投资4799万元。各类经济林年末实有种植面积1906公顷,林产品总量7440吨。2013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20317公顷,机电井数11385眼,机收面积21300公顷。年末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为18.94万人,新增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4.09万人。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7.7万千瓦,增长3.9%。化肥施用量(折纯)1.8万吨,增长14.6%。农村用电量10677万千瓦时,下降2.2%。4、工业和建筑业52 全县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107户(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2.3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3.64亿元,增长14.7%。其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8.8亿元,增长13.4%;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8亿元,增长20.6%。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21个行业中1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重点行业的快速增长对全县工业增长拉动作用明显。按增加值排序前五个行业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全年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56610万元、49433万元、20056万元、18398万元和14855万元,合计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7.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7.3,比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99.85亿元,增长15.9%。实现利税7.04亿元,增长23.5%。其中:实现利润4.37亿元,增长29.9%。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户、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户,成立首家企业院士工作站。再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推动产业升级。LED光电、特种材料、轴承加工等新生产业初步形成。2013年末全县资质内建筑企业17家,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2.4亿元,增长18.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7.0万平方米,增长23.3%;房屋竣工面积76.8万平方米,增长18.0%。5、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87亿元,增长16.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560万元,下降67.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2.6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4.45亿元,增长50.4%。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为0.9∶48.6∶50.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49亿元,增长22.3%。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4322元/平方米,增长2.5%;商品房销售面积23.7万平方米,下降7.2%;商品房销售额10.24亿元,下降4.9%。全县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3465套。从重点项目看,22个省“861”项目完成投资15亿元;36个亿元以上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5个市重点调度项目稳步推进;30个县重点调度项目中,6个项目启动前期工作、21个项目开工建设、3个项目竣工投产。52 城东、高铁新区同步推进。桃花潭东路延伸段建成通车,幕桥东路、贺村西路完成改造,高铁连接线、乐业路等10条主次干道开工建设。深入实施“三化”工程,新增城市绿地5万平方米、供水管道15公里、污水管道11公里。幕溪河公园南岸完成景观绿化。投入专项资金3800万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2.4亿元,深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继续加强322省道琴溪、云岭、桃花潭段美好乡村示范带建设,扎实推进毛田湾至中村河段公路环境专项治理,完成8公里森林长廊建设。查济村被评为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村。改造农村危房2400户。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3.9万亩。完成全国水利普查任务。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5座。解决3.26万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累计投入1.23亿元,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6、国内贸易和招商引资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5亿元,增长14.4%。分销售地区看,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20亿元,增长14.0%。销售额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销售额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9.4%;住宿餐饮业营业额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经营状况良好,2013年末全县45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7.1亿元,增长21.1%。全县全年实际利用省外内资达55.06亿元。其中:工业类项目26.0亿元,占总量的47.2%;农业项目6.5亿元,占总量的11.8%;旅游项目13.2亿元,占总量的24.0%;房地产项目13.0亿元,占总量的7.4%。至年末,全县利用省外资金项目63个,其中:新建项目28个,亿元以上项目39个。全部项目中,工业类项目38个,农业类7个,三产及其它项目18个(房地产项目2个)。引资总量中,来自苏浙沪地区的达42.1亿元,占总量的76.5%。7、对外经济和旅游业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出口10581万美元,增长35.6%;进口1818万美元,下降19.3%。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92万美元,增长36.4%。全年接待旅游入境者17423人次,增长18.2%;接待国内旅游者499.43万人次,增长22.6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8.85亿元,增长19.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518.88万美元,增长18.99%。52 景区建设不断加强。省旅集团投入资金1250万元,启动21个桃花潭景区建设项目。开展查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月亮湾景区交通疏导机制。云岭新四军廉政教育专题展馆建成开放。水墨汀溪通过国家AAAA级景区评定。桃花潭艺术中心二期、宣笔文化园开工建设。古道山庄等6家高星级农家乐通过评审,吴村、红岭乡村旅游度假区完成建设。皖南国际大酒店被评为四星级旅游饭店。2013年末,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农家乐168户,其中省四星级以上农家乐11户;新增市级旅游商品生产企业4家。荣获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连续四年蝉联全市旅游经济发展奖。8、交通和邮电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15亿元,增长10.1%。全县公路总里程1487公里,县乡公路均实现硬化,农村公路“村村通”全覆盖。205国道界山至双坑段开工建设,双坑至榔树口段路面主体完工,交通部示范工程榔树口至浙溪桥段改造项目竣工通车。322省道宣泾快速通道工程鼓楼铺至化肥厂段完成土地征收。泾茂线完成路面改善。合福高铁泾县段线下工程基本完工,站房项目正式启动。升级改建古马路、孤田路、洗白路等县乡公路65.6公里,加固改造五星桥、古坝桥等农村公路危桥17座,11个乡镇均有交通项目开竣工,全县交通建设进入快车道。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1.52万辆,增长8.0%。年末公交车路数18路,增长20.0%;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87辆,增长13.0%;实有出租汽车数255辆,增长0.4%。年末全县固定电话6.24万户,下降20.1%;移动电话用户22.3万户,增长17.2%;互联网用户3.4万户,增长18.5%。9、财政、金融2013年,全县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11.26亿元,比上年增收1.26亿元,增长12.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54亿元,比上年增收近1亿元,增长14.9%。基金收入完成14.4亿元,增长75.6%。全年税收收入共完成5.28亿元,增长13.3%。其中,增值税完成8595万元,增长1.7%;营业税完成16189万元,增长1.0%;企业所得税完成2776万元,增长31.8%。全县完成财政支出(一般预算支出,不含基金)19.2亿元,增长9.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3770万元,增长20.0%;教育支出29326万元,增长15.0%;科技支出4535万元,增长52.2%;农林水事务支出23933元,增长5.2%;医疗卫生支出30713万元,增长1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447万元,增长33.6%;住房保障支出12580万元,增长5.5%。52 2013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06.5亿元,增长16.3%,余额比年初增加14.9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为75.0亿元,增长17.8%,比年初增加11.4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51.6亿元,同比增长25.7%,余额比年初增加10.6亿元。短期贷款余额为20.5亿元,增长18.5%,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6.5亿元,增长26.3%。10、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04所,其中:幼儿园49所、完全小学33所、普通中学18所、高中3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基础教育拥有在校学生数32527人,其中,学前教育学生7014人,小学在校生14110人,普通初中在校生7173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230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4418人。共有幼儿园教职工449人,其中专任教师267人;小学教职工1013人,其中专任教师969人;中学教职工1405人,其中专任教师1298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201人,其中专任教师192人。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城乡均衡教育稳步推进,县幼儿园建成省级示范园,5所乡镇公办幼儿园交付使用,千亩园九年一贯制学校启动建设,宣城市工业学校新校区续建工程投入使用。泾中新校区二期封顶,党校新校区完成主体结构。2013年末,全县拥有各类体育健身场地400余处,塑胶标准田径运动场3个,县级全民健身广场1个,乡镇级全民广场3个;体育社团1个,其中省级青少年俱乐部1个。201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09-2013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3年末,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户,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8.7亿元。全年完成专利申请量260件。其中,发明专利76件,实用新型专利112件,外观设计72件。全年专利授权量134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83件,外观设计45件。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科技创新企业1家,“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各1个,再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2013年末,全县有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藏书量5.0万册。农家书屋151家。文化广场50多处,数字电影院1个,电影放映队4支。架设光缆600多公里,主干电缆2650公里,广播电视入户率80%以上;国家文物保护样板工程黄田建筑群项目1个;宣纸制作工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目录项目,宣纸集团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2 2013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88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13个,村卫生室13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全县实有床位数1096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621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1026人,注册护士587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28.4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实施省“万千百、511”全民健身项目48个。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用县医院新院区。11、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全年人口出生率8.81‰,比上年下降1.12个千分点;死亡率8.72‰,自然增长率为0.09‰。年末户籍人口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人,农业人口71893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女性人。全年出生人口3132人,死亡人口3098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2.9。2013年全县共有外出务工经商人员94090人,其中育龄妇女42649人。按流向分:省内14015人,省外80075人。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418元,增长13.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379.3元,增长10.7%,其中食品支出2161.9元,增长0.1%。恩格尔系数为33.9%,比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5.4平方米,增长7.6%。年末全县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38008人、35000人、13640人、22753人和19544人。1544户家庭享受廉租房租赁补贴,建设保障性住房1885套。新增就业岗位6542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年末全县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3个,拥有床位1862张,新增床位302张。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51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3379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484人,分散供养424人。传统救济319人,临时救助4126户次。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即将启用,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站主体完工。12、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强化环境监理监测,环保专项整治成效明显。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建有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95.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99.1%;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1平方米,城镇绿化率达32%,全境林木绿化率64.2%。52 2013年,全县拥有废水治理设施22套,废水治理运行费用达616万元,年工业废水排放处理率96.69%;废气治理设施17套,废气治理设施运行费用211万元,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物排放达标率为100%。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本次环评项目“泾县幕溪花廊工程一期建设项目”现状监测数据,由安徽恒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监测时间2016年7月6日~7月12日。一、空气质量现状1、监测因子:SO2、NO2、PM10。   2、监测时间和频次:SO2、NO2、PM10连续监测7天,SO2、NO2、PM10日均浓度每天连续采样时间24小时。3、监测点布设:大气监测点位位置见表2。表2 大气监测布点一览表代号监测点名称方位功能A1李家村西侧230m敏感目标A2操家东侧150m敏感目标A3泉水荡西侧100m敏感目标A4高屋西侧210m敏感目标A5罗家东侧200m敏感目标4、监测方法监测方法见表3。表3大气质量监测方法检测类别检测项目检测技术规范检测技术依据及分析方法仪器名称检出限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2009综合大气采样器1小时平均值:0.007mg/m3可见分光光度计日平均值:0.004mg/m3二氧化氮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479-2009综合大气采样器1小时平均值:0.005mg/m3可见分光光度计日平均值:0.003mg/m3PM10重量法综合大气采样器0.001mg/m352 HJ618-2011电子天平地表水pH值《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水质采样技术导则》(HJ494-2009)玻璃电极法GB/T6920-1986pH计/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种法HJ505-2009生化培养箱0.5mg/L化学需氧量重铬酸盐法GB/T11914-1989滴定管5mg/LCOD恒温加热器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可见分光光度计0.025mg/LSS重量法GB11901-1989电子天平5mg/L声环境质量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多功能声级计/5、监测结果SO2、NO2、PM10的监测结果见表4。表4SO2、NO2、PM10监测结果一览表单位:mg/m3采样日期2016年07月08日-07月14日完成日期2016年07月16日点位日期SO2NO2PM101小时平均值日平均值1小时平均值日平均值日平均值02:0008:0014:0020:0002:0008:0014:0020:001#李家村07.060.0160.0120.0130.0090.0180.0200.0280.0300.0120.0290.07307.070.0140.0160.0150.0180.0220.0150.0310.0420.0210.0340.06807.080.0140.0100.0140.0110.0180.0100.0270.0410.0270.0270.08107.090.0080.0260.0180.0130.0220.0170.0390.0370.0420.0410.08407.100.0110.0240.0090.0100.0190.0240.0260.0320.0270.0340.09607.110.0100.0280.0200.0110.0230.0250.0270.0180.0330.0320.07707.120.0130.0160.0140.0200.0220.0270.0330.0390.0160.0350.0942#操家07.060.0120.0170.0190.0100.0200.0290.0260.0370.0240.0360.06307.070.0140.0210.0180.0120.0270.0260.0290.0230.0300.0330.08152 07.080.0070.0180.0210.0170.0220.0190.0400.0280.0400.0380.06807.090.0110.0140.0160.0150.0200.0120.0370.0390.0390.0330.07307.100.0140.0250.0150.0140.0230.0260.0310.0150.0280.0310.07907.110.0070.0270.0220.0120.0260.0290.0380.0160.0270.0340.08807.120.0140.0100.0170.0110.0190.0220.0290.0260.0250.0320.0733#泉水荡07.060.0130.0090.0120.0190.0240.0180.0230.0240.0290.0300.06307.070.0130.0140.0070.0120.0170.0210.0500.0380.0330.0420.06807.080.0090.0160.0150.0100.0180.0100.0250.0300.0170.0270.07207.090.0080.0130.0240.0160.0210.0160.0260.0180.0260.0240.06807.100.0150.0130.0190.0190.0280.0280.0360.0310.0190.0350.06407.110.0100.0170.0210.0170.0210.0200.0340.0330.0220.0340.07407.120.0160.0270.0230.0140.0260.0280.0240.0210.0230.0300.0794#高屋07.060.0120.0290.0220.0110.0250.0170.0400.0260.0370.0370.07307.070.0150.0200.0240.0200.0310.0220.0490.0200.0390.0390.06807.080.0150.0220.0180.0190.0230.0090.0360.0330.0310.0340.08107.090.0090.0180.0100.0130.0180.0090.0410.0160.0440.0340.08407.100.0110.0150.0140.0150.0250.0110.0300.0400.0440.0380.09607.110.0070.0230.0090.0090.0180.0280.0320.0170.0390.0360.07707.120.0120.0190.0100.0100.0220.0140.0420.0330.0350.0380.0945#罗家07.060.0120.0190.0080.0120.0190.0110.0240.0180.0450.0310.06307.070.0080.0170.0240.0100.0210.0210.0330.0220.0250.0320.08107.080.0150.0250.0170.0160.0240.0100.0390.0260.0190.0300.06807.090.0080.0110.0160.0130.0180.0230.0440.0410.0450.0450.07307.100.0070.0230.0240.0150.0230.0110.0240.0340.0160.0280.07907.110.0140.0220.0180.0160.0240.0150.0480.0310.0140.0330.08807.120.0160.0230.0220.0110.0240.0180.0450.0230.0410.0260.0736、评价结果52 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指数进行评价,SO2、NO2、PM10的评价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具体评价结果见表5。表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一览表监测项目测点日均值浓度范围(mg/m3)标准限值(mg/m3)标准指数超标率(%)SO21#0.018~0.0230.150.12~0.1530NO21#0.027~0.0410.080.338~0.5130PM101#0.068~0.0960.150.453~0.640SO22#0.019~0.0260.150.127~0.1730NO22#0.031~0.0380.080.388~0.4750PM102#0.063~0.0880.150.42~0.5870SO23#0.017~0.0280.150.113~0.1870NO23#0.024~0.0420.080.3~0.5250PM103#0.063~0.0790.150.42~0.5270SO24#0.018~0.0310.150.12~0.2070NO24#0.034~0.0390.080.425~0.4880PM104#0.068~0.0960.150.453~0.640SO25#0.018~0.0240.150.12~0.160NO25#0.026~0.0450.080.325~0.5630PM105#0.063~0.0880.150.42~0.5870小时值SO21#0.008~0.0280.50.016~0.0560NO21#0.010~0.0420.20.05~0.210SO22#0.007~0.0270.50.014~0.0540NO22#0.012~0.0400.20.06~0.20SO23#0.008~0.0270.50.016~0.0540NO23#0.010~0.0500.20.05~0.250SO24#0.007~0.0290.50.014~0.0580NO24#0.009~0.0490.20.045~0.2450SO25#0.007~0.0250.50.014~0.050NO25#0.010~0.0480.20.05~0.240监测结果表明,该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由此可见,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二、水环境质量现状1、监测项目根据排放废水、地表水体的功能特点,本次评价共监测5个指标,分别为PH、COD、NH3-N、SS、BOD5等常规因子。2、监测断面的布设根据项目区域特点,本评价在幕溪河布设3个监测断面,具体如下表所示。52 表6地表水质量现状监测断面序号河流名称断面名称功能W1幕溪河项目区上游500m对照点W2幕溪河项目区下游500m控制点W3幕溪河项目区下游1000m控制点3、监测结果本项目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见表7。表7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单位:mg/l采样日期2016年07月06日-07月07日完成日期2016年07月13日样品名称地表水样品状态液态、无色无味无杂质检测项目检测点位及结果1#项目区上游500m2#项目区下游500m3#项目区下游1000m07月06日07月07日07月06日07月07日07月06日07月07日pH值(无量纲)7.557.987.127.347.487.52化学需氧量(mg/L)14.712.114.714.318.217.0氨氮(mg/L)0.8180.7100.6960.8040.8270.745SS(mg/L)151719141615五日生化需氧量(mg/L)3.23.43.53.03.13.64、现状评价(1)评价标准幕溪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2)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的推荐公式计算:Si=Ci/C0i式中:Si—评价因子单项质量指数;Ci—评价因子的实测浓度值,mg/l;C0i—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标准,mg/l。52 pH值的单项因子污染指数用下式计算:pH≤7.0时,SpHj=(7.0-pHj)/(7.0-pHsd)pH>7.0时,SpHj=(pHj-7.0)/(pHsu-7.0)式中:SpHj—pH值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pHj—j点的pH值;pHsd—评价标准下限;pHsu—评价标准上限。当Si≤1时,表明该水体水质符合相应的水质功能区标准;当Si>1时,表明该水体水质不符合相应的水质功能区标准。(3)地表水质现状评价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各水质指标指数计算结果见表8。表8水质现状评价统计结果监测段面监测项目监测结果评价标准值单因子指数达标情况项目区上游500m pH 7.55~7.986~90.275~0.49达标化学需氧量12.1~14.7≤200.605~0.735达标氨氮0.818~0.710≤1.00.818~0.710达标SS15~17300.5~0.57达标五日生化需氧量3.2~3.4≤40.8~0.85达标项目区下游500m pH 7.12~7.346~90.06~0.17达标化学需氧量14.3~14.7≤200.715~0.735达标氨氮0.696~0.804≤1.00.696~0.804达标SS14~19300.47~0.63达标五日生化需氧量3.0~3.5≤40.75~0.875达标项目区下游1000m pH 7.48~7.526~90.24~0.26达标化学需氧量17.0~18.2≤200.85~0.91达标氨氮0.745~0.827≤1.00.745~0.827达标SS15~16300.5~0.53达标五日生化需氧量3.1~3.6≤40.775~0.9达标从监测因子评价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监测期间幕溪河水质监测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要求,区域内主要地表水体的水环境质量均能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水质良好。52 三、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声环境监测共设5个监测点位。监测时间:2016年7月6日和7日。监测频次:昼夜各一次。监测方法: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见表9。表9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dB(A)测点昼间Leq夜间Leq7月6日7月7日7月6日7月7日李家村51.549.146.243.8操家46.451.545.545.8泉水荡44.946.142.942.7高屋51.749.941.346.6罗家48.947.347.343.2GB3096-2008中2类标准6050从监测结果可知,项目区周边敏感点声环境质量现状昼夜均能满足2类声功能区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5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52 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点和文物古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对象。具体环境保护目标如下:表10大气和声环境保护敏感目标一览表项目所在地名称声环境和大气环境敏感点名称方位、距离保护规模标准泾县泾川幕溪河区域李家村W,230m45户  GB3096-2008中2类、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操家E,150m20户 泉水荡W,100m60户高屋W,210m70户罗家E,200m15户幕溪河项目区域《(GB3838-2002)Ⅲ类52 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评价执行以下标准:1、大气环境按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该区域属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有关大气因子的标准限值详见表11。表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编号污染物名称环境质量标准采用标准取值时间浓度限值(mg/m3)1SO2日平均0.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1小时平均0.502NO2日平均0.081小时平均0.23PM10日平均0.152、水环境地表水幕溪河的水环境功能区划为Ⅲ类水体,其水质控制指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2。表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除外项目pHCOD氨氮SSBOD5Ⅲ类标准值6~9201.03043、声环境本项目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表13环境噪声执行标准等效声级:LAeq:dB(A)昼间夜间采用标准6050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52 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表2标准;表1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测点浓度限值颗粒物120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NOx2400.12SO25500.40营运期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二级标准。表1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单位:mg/m3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测点浓度限值氨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5硫化氢0.06甲硫醇0.007三甲胺0.082、废水排放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标准值见表16。表1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单位:mg/L(pH值除外)序号污染物名称三级标准值1pH值6-92CODcr5003BOD53004SS4003、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有关规定;表17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表1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污染物排放标准类别昼间夜间《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4类标准705552 4、固体废物执行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2013第36号公告。总量控制指标按照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原则和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实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指标有SO2、NOx、COD及NH3-N。项目主要排放的污染物为生活污水中的COD、NH3-N,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后进入泾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因此,不设置总量控制指标。52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施工期:图1施工期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图运营期:图2运营期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图52 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本项目施工期从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施工期为14个月。1、施工扬尘扬尘是施工期的主要空气污染物,按扬尘的起因可分为风力扬尘和动力扬尘,其中风力扬尘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因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扬尘;动力扬尘主要是在建材的装卸、搅拌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以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影响施工扬尘产生的因素主要有:①土壤或建筑材料的含水量:含水量高的材料不易飞扬;②土壤或建筑材料的粒径大小:颗粒大的物料不易飞扬,参考相关资料可知,土壤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大概是粒径大于0.1mm的占76%左右,粒径在0.05~0.10mm的占15%左右,粒径在0.03~0.05mm的占5%左右,粒径小于0.03mm的占4%左右,在没有风力的作用下,粒径小于0.015mm的颗粒能够飞扬,当风速为3~5m/s时,粒径为0.015~0.030mm的颗粒也会被风吹扬;③气候条件:风速大,湿度小易产生扬尘,当风速大于3m/s时会有风扬尘产生;④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的运行速度对扬尘的产生量也很明显,速度高,扬尘产生量大。扬尘量计算:式中:Q——挖填土施工的扬尘量,g/h;Ki——i等级粒径土壤组分的飞扬系数;Pi——i等级粒径组分在土壤中的含量;T——土方工程量,t/h;U——风速,m/s,当风速小于扬尘启动风速时,取启动风速UO;UO——i等级粒径土壤颗粒的扬尘启动风速,m/s;n——风速指数;D——土壤密度,g/cm3;C——常数;Wo——标准土壤含水率;52 W——土壤含水率。施工期扬尘产生量的计算结果见下表19。表19施工期扬尘的产生量施工阶段产生源产生量(mg/m3土方)风速<3m/s风速3~5m/s风速5~8m/s地基处理填土方工作面风扬尘3.24.5~4243~148类比建筑施工工地的调查情况,施工粉尘对下风向的影响最为显著,影响范围大致在50~150m范围内,50m范围内为重污染带;50~100m为较重污染带;100~150m为轻污染带;150m以外基本上不受影响。结合项目情况,项目区周边敏感点均距离施工场地较远且由于项目施工期较长,因此项目施工期扬尘对敏感点影响不大。为了降低扬尘对周边环境及敏感点的影响,故施工单位必须落实好扬尘防治措施,针对这些主要扬尘产生环节,采取有效的防尘、降尘措施:①建筑物必须用合格的密布式安全立网封闭,层间设红白相间的楼层标志,不得采用彩条布及其它不规范的物体围档。②在车辆进出口设一沉淀池,要求进出车辆必须冲洗其轮胎,冲洗废水收集于沉淀池内,沉淀池上层清水用于场地内及附近路面洒水。③施工单位必须派专人清除洒落在场地进出口及附近路段的尘土并定期清洗路面,尽量减少扬尘的产生,截断扬尘的扩散途经,确保施工场地周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④施工中物料堆应采取遮盖、洒水或其他防尘措施;运输、装卸建筑材料时必需采用封闭车辆,用帆布覆盖,以降低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应在靠近敏感点的运输线路定期洒水,运输车辆也应限速行驶。⑤项目的堆料场应合理设置,以减少项目所用建筑材料在搬运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⑥施工工地场内主干道采用混凝土、连锁块、柏油路硬化,实现道路平整、畅通、场内无积水,控制施工现场二次扬尘。⑦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工地严禁熔融沥青、焚烧油毡、清漆和排放有害烟尘。⑧施工现场地面和路面定期洒水,早晚各1次,在大风和干燥天气适当增加。2、施工废水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为:雨后地表径流产生的泥浆水、52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以及工程废水。生活污水施工期不同阶段施工人数不尽相同,施工高峰期人员按25人计算,人均用水量以50L/d计,排放系数取0.8,则人均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0L/d,即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t/d。废水经简易沉淀后可用作施工场地降尘用水,不外排。工程废水本项目工程废水包括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清洗废水、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水等工程废水,主要污染物是SS、石油类等,水量较少。防治措施:①施工期做好排水工程,在施工工地周界设置排水明沟,设置临时性的沉砂池,径流水经沉砂池沉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②施工废水和洗车废水经临时沉砂池处理后回用或用于洒水降尘。沉淀的淤泥需在施工场地设一定面积的淤泥干化场地,淤泥干化后运至指定地点作覆土处置。③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以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应在专业厂家进行,防止施工现场地表油类污染,以减小初期雨水的油类污染物负荷。④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尽可能避开雨季或尽量缩短雨季施工时间。⑤本项目施工人员均为当地居民,项目不在施工场地设置生活设施。施工场地设置临时化粪池。3、施工噪声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施工机械噪声由施工机械产生,如挖土机械、升降机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建材的撞击声、施工人员的吆喝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运输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在这些施工噪声中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施工机械噪声——5m处噪声值在80~90dB(A)。防治措施:①从声源上控制。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其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低噪声机械设备,例如选液压机械取代气动机械。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52 ②在施工场界的四周设置围挡,围挡高度应不低于2m。③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车辆进行疏导,禁止鸣笛;④噪声较大的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夜间进行噪声较小的施工,对声源源强较高的机械设备应禁止其在夜间(22:00~06:00)施工,禁止夜间运行的设备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若必须夜间施工,须先向环保部门申报并取得许可,同时还应通告周围居民,以取得周围居民的理解;⑤有固定工作地点的施工机械尽量设置在距居民区较远的位置,并采取适当的封闭和隔声措施;⑥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尽量远离居民敏感点,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⑦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噪声管理,施工企业也应对施工噪声作业进行自律,文明施工。4、施工固废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丢弃的包装袋、废建材等,管理部门应妥善安排人员进行收集。本项目施工期间施工高峰期人员按25人计算,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以1kg/d计,则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025t/d。防治措施:①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必须按泾县城市卫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不得随意抛弃、转移和扩散,更不能向附近转移;项目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渣土应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1996.2.26)》中有关处理办法进行处理。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弃土弃渣除部分回填外,其余交由泾县渣土办统一调配,用于项目周边城市道路修建时所需的填方。②本项目施工场地应设置临时垃圾投放点,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建材要尽量回收利用,确实不能利用的废弃物可与生活垃圾一起委托环卫部门集中处理。5、水土流失建设项目对评价区的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建设项目土建过程中需开挖地面,在开挖施工过程中产生临时挖土方,这些临时堆放的挖方在一定时期内形成新的表层土壤,植被覆盖率为零,经雨水冲刷,将会形成水土流失源。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南方红壤丘陵区,该区域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t/(km2·a),52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期单元土壤侵蚀模数取值为5000t/km2·a。项目工程建设开挖扰动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区域为整个施工现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共计0.km2。本环评采用侵蚀模数法对施工期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预测计算公式如下:W=Σ(Fi×Mi×Ti)式中:W—扰动地表流失量,tFi—扰动地表面积,0.km2Mi—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5000t/km2.aTi—水土流失预测时段,2a由此计算出项目区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为349t。防治措施:①合理选择施工期以及科学的施工方式。雨季施工时,应备有防雨布覆盖开挖面和土堆,防止汛期造成水土流失,平时应尽量保持表面平整,减少雨水冲刷。②设备堆放场、材料堆放场的防径流措施应加强,废土、废渣应及时填埋,防止出现废土、废渣处置不妥而导致的水土流失。③及时清运弃土和及时夯实回填土。④在施工场地建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场地,并在排水沟出口设沉淀池,使雨水经沉淀池沉清后再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等设施,尽量减少施工期水土流失。二、营运期主要污染工序1、废水本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来自管理人员和游客等产生的生活废水。本项目地面景观大部分为绿色植被,并配套有亭廊、游道等,以供周边居民健身、娱乐和休闲。项目游客人数按人均45m2计,季节均衡系数取0.6,游客流动系数按3.0计,则每日的游客人数约为49295.22/45×0.6×3.0=1972人,用水量按5L/人计,则游客用水量约为9.86t/d;本项目建成后,约需20名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用水量按50L/人计,则管理人员用水量约为1.0t/d;本项目绿化面积30125m2,绿化用水以2L/m2·d计,则绿化用水量为60.25t/d。表20本项目生活用水量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用水部位用水量标准规模用水量(t/d)废水排放量(t/d)废水排放量(t/a)游客5L/人·d1972人9.867.892880管理人员50L/人·d20人1.0t/d0.8292绿化2L/m2·d30125m260.25t/d//52 总计8.693172本项目年废水排放总量为3172t/a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生活废水排放量为3172t/a,项目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参照生活污水污染物浓度调查数据并取其较高值,确定其浓度值分别为:CODcr350mg/L、BOD5200mg/L、SS250mg/L、氨氮30mg/L,项目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各污染物浓度值分别为:CODcr315mg/L、BOD5180mg/L、SS200mg/L、氨氮27mg/L,本项目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和最终排放量见下表。表21本项目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一览表污水量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a)自身削减量(t/a)3172t/aCODcr3501.113150.99-0.12BOD52000.631800.57-0.06SS2500.792000.63-0.16氨氮300.09270.08-0.01防治措施:本项目排水室内实行清、污分流,室外实行雨、污分流。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汇入泾县城市污水处理厂。2、废气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源为垃圾箱、垃圾收集点以及管理用房公厕产生的臭气。①垃圾收集箱、收集点臭气本项目垃圾收集箱、收集点臭气主要产生于两种途径:一种是垃圾成分中本身发出的异味;另一种是有机物腐败分解产生的恶臭气体,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产生的恶臭味,是垃圾气的主要来源。本项目垃圾收集箱、收集点产生的臭气是多组分、低浓度化学物质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无组织排放,且随垃圾成分、季节、天气状况变化较大,成分和含量均较难确定,本环评对其源强仅作定性分析。据相关资料显示,垃圾臭气中的主要成分为氨、硫化氢和甲硫醇、三甲胺等脂肪族类物质。防治措施: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进行统一清运。同时做到日产日清,以减少垃圾恶臭的产生量。②公厕恶臭52 本项目公厕恶臭的产生与公厕管理水平等众多的因素有关,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因此本环评仅对此进行定性分析。项目公厕的恶臭主要来自排泄的粪便、尿等散发的异味,成分主要是氨、硫化氢等。防治措施:加强公厕四周的绿化隔离,及时清洗公厕,搞好公厕卫生,以减少恶臭的产生量3、噪声本项目营运期间的噪声主要为绿地内、休闲区域内的社会活动噪声,以及给排水设备水泵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本项目社会活动噪声级约为55~65dB,水泵噪声级约为80~85dB。防治措施:设置避免喧哗标志提醒游客尽量避免大声尖叫。选用低噪声、高效率型设备,并配置减振装置,设备用房采用隔声门窗,并做好围护结构的隔声处理。4、固废本项目固废主要为管理人员和游客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项目垃圾产生量按管理人员0.5kg/人·d,游客0.1kg/人次·d计,则项目垃圾产生量约为0.2072t/d,75.628t/a。表22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量排放源规模产生量标准日产生量(t)年产生量(t)管理人员20人0.5kg/人·d0.013.65游客1972人0.1kg/人次·d0.197271.978合计0.207275.628防治措施:①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进行统一清运。②规划好合理的垃圾收集和运输路线,采取措施防止运输途中垃圾散落。③化粪池污泥定期清掏,委托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52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土石方开挖等粉尘颗粒物距施工场地100m处的TSP日平均浓度约为0.12~0.79mg/m3扬尘量减少约70%左右,造成的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运营期公厕、垃圾箱等臭气少量少量水污染物施工期生活废水生产废水SS、CODcr废水量为2t/d,废水经简易沉淀后可用作施工场地降尘用水,不外排;施工场地设置临时化粪池运营期生活污水污水量:3172t/aCODcr350mg/L,1.11t/a315mg/L,0.99t/aBOD5200mg/L,0.63t/a180mg/L,0.57t/aSS250mg/L,0.79t/a200mg/L,0.63t/a氨氮30mg/L,0.09t/a27mg/L,0.08t/a固体废物施工期弃方、建筑物垃圾少量弃方回填区域低洼空地建筑物垃圾委托相关部门清运营运期生活垃圾75.628t/a经统一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进行清运处理噪声施工期噪声80~90dB(A)昼间≤70dB(A),夜间≤55dB(A)营运期社会活动噪声,设备噪声社会活动噪声55~65dB(A),设备运行噪声80~85dB(A)昼间≤70dB(A),夜间≤55dB(A)其他无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土石方的开挖,机械设备的安装等原因,破坏了原有的地貌,扰动了原有土层的结构,造成了土层结构的松动,裸露的土壤极易被降雨所产生的径流冲刷而产生水土流失,特别是暴雨季节更为严重。施工过程中遗弃的松散堆积物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极易产生水土流失。经计算,本项目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约为349t。在采取平整、压实、沉沙池和拦土墙等工程措施,并尽可能的在裸露地表铺设人工覆盖物的基础上,水土流失强度和年均水土流失总量将有较大的下降。本项目建成后,预计绿化面积为30125m2,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52 七、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一、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施工扬尘影响分析施工期间,土地平整、开挖、回填、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等作业都会产生扬尘,如遇大风干燥天气,施工扬尘将更为严重。本项目在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均为无组织排放。一般而言,施工过程中当风速小于3米/秒时,扬尘的影响范围小于施工周界外100米;当风速小于4米/秒时,扬尘的影响范围小于施工周界外200米;当风速小于5米/秒时,扬尘的影响范围小于施工周界外500米。这些扬尘会对项目周围的居民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据有关调查显示,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的行驶产生,约占扬尘总量的60%,并与道路路面及车辆行驶速度有关。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量减少70%左右。下表为施工场地的洒水抑尘试验结果表表23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表距离(m)22050100TSP小时平均浓度(mg/m3)不洒水10.142.91.150.86洒水2.011.400.670.60由上表可知,每天洒水4~5次,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将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以内。本项目经采取洒水、保持地面湿润、废渣及时外运、设置围档、采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以及运输车辆净车进出场地并实行封闭运输等积极有效的措施后,施工期扬尘对上述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较小。2.施工运输车辆及作业机械尾气本项目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运行时会排放一定量的废气,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有TSP、CO、NO2、SO2、CnHm等,由于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在施工场地内较为分散且具有流动性,运行性质表现为间歇性特征,其污染程度相对较轻,且影响是短期和局部的。二、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52 期废水主要是来自多雨季节的地表径流、施工工地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其中施工工地废水包括开挖和钻孔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冲洗水;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的盥洗水等。多雨季节的持续和高强度降雨会冲刷浮土、建筑砂石、垃圾、弃土等,产生明显的地表径流,其中会夹带大量渣土和泥沙,并携带水泥、油类等各种污染物。本项目施工期应做好排水工程,在施工工地周界设置排水明沟,设置临时性的沉砂池,径流水经沉砂池沉淀后排入城市雨水管道。施工期粪便废水采用临时化粪池处理。其他生活废水经沉淀后用作施工场地降尘用水。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以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应在专业厂家进行,防止施工现场地表油类污染,以减轻初期雨水的油类污染物负荷。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期各项废水均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对沿线地表水体和地下水源的环境质量影响较小。三、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噪声源来自施工机械,如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载重卡车等。虽然施工噪声会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但由于施工噪声较强,会对周围声学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重视对施工期噪声的控制。1、噪声值计算施工机械噪声采用如下模式进行预测计算:式中:Li——距声源ri处的声级dB(A);L0——距声源r0处的声级dB(A);△L——其它因素引起的噪声衰减量dB(A)。各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合成声级采用以下公式计算:2、评价结果分析施工场地噪声预测结果见下表:52 表24距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表单位:dB(A)设备名称5m10m20m40m50m100m150m200m300m推土机867262555346434037装载机907666595750474441挖掘机847060535144413835卡车806656494740373431噪声叠加值927868615952494643本项目施工工作量大,且机械化程度较高,由此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区域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而且具有局部区域特性。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均为:昼间70dB(A),夜间55dB(A)。从上表可知:施工机械噪声昼间在距施工场地20m以内、夜间在距施工场地100m以内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本项目施工机械噪声夜间影响较为严重,施工场地100m范围内有居民区的地方禁止夜间(22:00~06:00)使用高噪声的施工机械,尽可能避免夜间施工,如因施工工艺要求必须在夜间作业的,必须得到当地环保局的同意,并告示附近居民,征求其意见;项目施工现场可采用彩钢板进行封闭或半封闭围护,以达到降噪效果(可使噪声降低5dB);此外,应对产生噪声的施工设备加强维护和保养;项目运输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四、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基础开挖场地平整产生的弃土石方、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弃土弃渣除部分回填外,其余交由泾县渣土办统一调配,用于项目周边城市道路修建时所需的填方。项目施工期间应按照泾县渣土管理办公室批准的运输路线、运输时间以及运输目的地等进行渣土运输。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丢弃的包装袋、废弃建材等建筑垃圾,项目建设部门和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严禁施工废弃物料、建筑垃圾随意倾倒。本项目施工场地应设置临时垃圾投放点,对建设中产生的废弃建材要尽量回收利用,确实不能利用的废弃物可与生活垃圾一起委托环卫部门集中处理。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52 五、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过程中需开挖地面,在开挖施工过程中产生临时挖土方,这些临时堆放的挖方在雨季易形成水土流失源。经计算,本项目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349t/a,在采取平整、压实沉沙池和拦土墙等工程措施,并尽可能地在裸露地表铺设人工覆盖物的基础上,水土流失强度和年均水土流失总量将有较大的下降。本项目建成后,预计绿化面积为30125m2,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2、区域生物量影响分析本项目工程沿线周围错落分布着村落和农田、树林,沿线的生态环境属于典型的农村生态环境。工程沿线山丘植被良好,树种主要以松为主,间有杉木、竹以及各种杂木和灌木丛,动物主要是鼠类、青蛙、蛇等一些小动物,未见珍稀动植物,项目的施工将破坏区内植物的生长环境,对动物的生存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总的来看,这种破坏只对局部区域的生态平衡有影响,对区域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影响较小。5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营运期间的噪声主要为绿地内、休闲区域内的社会活动噪声,以及给排水设备水泵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本项目社会活动噪声级约为55~65dB,水泵噪声级约为80~85dB。1、社会活动噪声影响本项目社会活动噪声主要为绿地内、休闲区域内的噪声,只要设置避免喧哗标志提醒游客尽量避免大声尖叫,项目营运期间产生的社会活动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较小。2、设备噪声影响通过采取“选用低噪声、高效率型设备”、“配置减振装置”、“设备用房采用隔声门窗、并做好围护结构的隔声处理”等降噪措施后,设备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较小。二、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源为垃圾箱、垃圾收集点以及公厕产生的臭气。本项目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进行统一清运。同时做到日产日清,以减少垃圾恶臭的产生量。本项目通过加强公厕四周的绿化隔离,及时清洗公厕,搞好公厕卫生,以减少公厕恶臭的产生量。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垃圾箱、垃圾收集点以及公厕产生的臭气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三、水环境影响分析营运期项目污水主要来自管理人员和游客等产生的生活废水。根据工程分析,生活污水产生总量约为3172t/a,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为COD350mg/L、BOD5200mg/L、SS250mg/L、NH3-N30mg/L,污染物产生量为COD1.11t/a、BOD50.63t/a、SS0.79t/a、NH3-N0.09t/a,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三级标准。根据项目资料,项目建成后,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预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三级标准要求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汇入泾县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最终排入纳污水体青弋江,污水经妥善处理后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四、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52 本项目固废主要为管理人员和游客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项目垃圾产生量为0.2072t/d,75.628t/a。本项目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进行统一清运。只要做到日产日清,则生活垃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五、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植被影响分析本项目建成后,由于主体工程建设对现有植被具有一定的破坏,但为美化区域环境,项目引进了大量的景观植被,绿化面积达到30125m2。项目种植的不同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同时也改善了局部小气候,使得区域环境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游客在游区内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景区的植被产生影响,通过工作人员日常的植树植草和灌溉等维护工作,影响程度可降至最低。从总体上看运营期对植被的影响是正面影响。2、动物影响分析本项目在景观设计时,尽量保留现有植被,同时为了美化区域环境,项目将引进一些地方性植被,植物种类有所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不会影响区域有益动物物种的数量,而且还会增加陆域动物物种多样性。六、社会环境影响本项目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通过项目的建设,能美化、净化、亮化城市环境,还人民群众一片洁净的空间,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能散步、休闲的城市景观绿地,提高其生活幸福指数。1、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产生一定的就业量,从而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2、项目对所在地区弱势群体利益的影响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当地妇女、儿童、残疾人员利益基本没有影响。3、项目对所在地区文化、教育、卫生的影响本项目建成后,将为周边居民提供公共绿化休闲场所,同时也能为相关植物知识的普及提供更为直观的教学样本,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文化教育水平,对卫生健康方面则基本没有影响。4、项目对当地基础设施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本项目建成后,有助于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为城市化建设做出贡献。七、清洁生产分析本项目为泾县幕溪花廊工程一期建设项目52 ,项目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经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均能做到达标排放或者有效处置。因此本项目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八、项目相符性分析1、产业政策查阅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13.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项目选址可行性本项目位于泾县泾川镇幕溪河两岸(财富路高架桥至乐业路),根据《泾县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项目用地性质为规划中的公共绿地,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泾县城市发展规划。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物经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均可达标排放或有效处置,项目的运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泾县城市发展规划,项目的运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的选址可行。表25工程环境保护措施“三同时”验收一览表序号项目环保措施验收标准进度1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雨季临时水土保持措施(临时挡土墙、排水沟、泥沙沉淀池、草包等)表土、植被恢复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2废水处理设置临时沉砂池、临时化粪池用作施工场地降尘用水,不外排3固废处理废土石方部分回填外,其余交由泾县渣土办统一调配;建筑垃圾部分回填,其余外运至指定地点不外排4噪声治理措施施工期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施工现场,设置隔声挡板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5空气保护措施施工现场采取围挡、围护,现场洒水抑尘,对建筑材料堆场进行覆盖,减少施工扬尘量;垃圾及时清运达标排放52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路面扬尘颗粒物洒水抑尘、建筑材料运输和堆放加篷盖有效控制运营期公厕、垃圾箱恶臭垃圾及时清运;加强公厕四周的绿化隔离,及时清洗公厕,搞好公厕卫生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水污染物施工期生产废水SS、COD进入临时沉淀池预处理用于施工用水和降尘洒水运营期管理人员、游客生活污水COD,BOD,SS,NH3-N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汇入泾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对水影响很小固体废物施工期挖、填方弃方残土、建筑垃圾部分回填、部分运往城建指定地点效果良好运营期游客及管理人员生活垃圾垃圾统一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符合环保要求噪声施工期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施工噪声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运输车辆的走行路线,控制车速;施工机械减振、隔声达标排放运营期设备设备噪声设备减振、隔声等,并做好围护结构的隔声处理达标排放其他52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本项目施工期由于开挖地面、排放渣土等原因,破坏了原有的地貌和植被,致使土壤抗蚀能力降低,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因此,项目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水土流失,并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施工期应尽量避开雨季,这样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而且也方便施工的顺利进行。2、采取一围、二疏、三沉淀措施,即动土前在项目区周边建临时施工围墙;在场地内设排水沟,先截后排;基础开挖如有少量弃土弃渣,不得随意丢弃,弃土弃渣可作为项目区内道路回填和场地平整之用。在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时,项目区应逐步开展对平台裸露地和区内道路的绿化美化,治理措施可采取种植花木、植被等。3、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减少施工面的裸露时间。本项目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都要进行清理整治,拆除临时建筑,打扫地面,重新疏松被碾压后变得密实的土壤,洼地要覆土填平并及时对裸露土地进行绿化,把水土流失降低至最低水平。52 九、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建设项目概况泾县发展和改革委会以发改审批[2016]61号文对本项目进行了立项,确定本次泾县幕溪花廊工程一期建设项目位于泾县泾川镇幕溪河两岸(财富路高架桥至乐业路),主要建设内容有幕溪河两岸护堤绿化花卉种植及景观小品建设,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道路、交通、排水、照明、绿化及其它附属等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2、建设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泾县城镇化建设有限公司,新建“泾县幕溪花廊工程一期建设项目”,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13.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3、环境质量现状结论该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由此可见,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区域地表水幕溪河水质在监测时期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说明幕溪河水质现状能满足其功能区划要求。项目区周边敏感点声环境质量现状昼夜均能满足2类声功能区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4、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施工期污染源强及环保措施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废水、施工噪声以及施工固废。①施工扬尘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土石方挖掘、回填及现场堆放产生的扬尘;建筑材料的现场搬运及堆放产生的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产生的扬尘;施工现场运输车辆、部分工程机械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及尾气。环保措施:⑴建筑工地场界应设置高度2米以上的围挡。⑵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项目作业时,应辅以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⑶52 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石灰、砂石、涂料、铺装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采取密封存储、设置围挡或堆砌围墙、用防尘布苫盖等措施。⑷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防尘网,定期喷洒抑尘剂,定期喷水压尘等措施,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⑸设置洗车平台,完善排水设施,防止泥土粘带。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清洗轮胎及车身,不得带泥上路。同时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废水导流渠、收集池、沉砂池等。⑹运输车辆采用加蓬密闭,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保证物料、渣土、垃圾不露出,同时限制车速。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运输。⑺施工工地内及工地出口至市政道路间(仙女大道)的车行道路,应保持清洁,可采取铺设钢板、铺设混凝土路面方式,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防止机动车扬尘。⑻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应尽量使用成品或半成品石材、木制品,实施装配式施工。⑼本项目载重卡车通常使用柴油作为动力,因而卡车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黑色烟雾状尾气(含CO、HC、NOX等污染物),对附近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现场的交通组织,避免因施工造成的交通阻塞,减少运输车辆怠速时废气的排放量。②施工废水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为:雨后地表径流产生的泥浆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以及工程废水。环保措施:⑴施工期做好排水工程,在施工工地周界设置排水明沟,设置临时性的沉砂池,径流水经沉砂池沉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⑵施工废水和洗车废水经临时沉砂池处理后回用或用于洒水降尘。沉淀的淤泥需在施工场地设一定面积的淤泥干化场地,淤泥干化后运至指定地点作覆土处置。⑶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以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应在专业厂家进行,防止施工现场地表油类污染,以减小初期雨水的油类污染物负荷。⑷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尽可能避开雨季或尽量缩短雨季施工时间。⑸本项目施工人员均为当地居民,项目不在施工场地设置生活设施。施工场地设置临时化粪池。③施工噪声52 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施工机械噪声由施工机械产生,如挖土机械、升降机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建材的撞击声、施工人员的吆喝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运输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在这些施工噪声中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施工机械噪声——5m处噪声值在80~90dB(A)。环保措施:⑴从声源上控制。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其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低噪声机械设备,例如选液压机械取代气动机械。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⑵在施工场界的四周设置围挡,围挡高度应不低于2m。⑶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车辆进行疏导,禁止鸣笛;⑷噪声较大的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夜间进行噪声较小的施工,对声源源强较高的机械设备应禁止其在夜间(22:00~06:00)施工,禁止夜间运行的设备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若必须夜间施工,须先向环保部门申报并取得许可,同时还应通告周围居民,以取得周围居民的理解;⑸有固定工作地点的施工机械尽量设置在距居民区较远的位置,并采取适当的封闭和隔声措施;⑹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尽量远离居民敏感点,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⑺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噪声管理,施工企业也应对施工噪声作业进行自律,文明施工。④施工固废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建筑垃圾、废弃土方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环保措施:本项目废气土方部分用于回填,其余由泾县渣土办统一调配,施工场地应设置临时垃圾投放点,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建材要尽量回收利用,确实不能利用的废弃物可与生活垃圾一起委托环卫部门集中处理。(2)运营期污染源强及环保措施①废水本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来自管理人员和游客等产生的生活废水,项目生活废水排放量为3172t/a。52 环保措施:本项目排水室内实行清、污分流,室外实行雨、污分流。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汇入泾县城市污水处理厂。②废气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源为垃圾箱、垃圾收集点以及公厕产生的臭气。环保措施:⑴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进行统一清运。同时做到日产日清,以减少垃圾恶臭的产生量。⑵加强公厕四周的绿化隔离,及时清洗公厕,搞好公厕卫生,以减少恶臭的产生量。③噪声本项目营运期间的噪声主要为绿地内、休闲区域内的社会活动噪声,以及给排水设备水泵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项目社会活动噪声级约为55~65dB,水泵噪声级约为80~85dB。环保措施:⑴设置避免喧哗标志提醒游客尽量避免大声尖叫。⑵选用低噪声、高效率型设备,并配置减振装置,设备用房采用隔声门窗,并做好围护结构的隔声处理。④固废本项目固废主要为管理人员和游客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项目垃圾产生量约为0.2072t/d,75.628t/a。环保措施:⑴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进行统一清运。⑵规划好合理的垃圾收集和运输路线,采取措施防止运输途中垃圾散落。⑶化粪池污泥定期清掏,委托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二、建议1.建设单位应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环境污染控制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2.确保建设资金的投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期以减轻施工期的环境影响。3.本项目绿化建设时要乔、灌、草结合,不能光种草地,树种要用本地物种,防止外来物种入侵。4.施52 工期严格按照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及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对策建议。三、总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泾县城市总体规划,选址可行,项目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建设单位在认真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废气、废水、噪声、固废可以达标排放或有效处置,且本项目建设无重大自然、社会环境制约因素,项目的运营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较小,不会影响周边的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本项目只要落实好相关环保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本项目在所选地址上建设是可行的。52 预审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52 审批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5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