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8 MB
- 10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目名称:赣州市中心城区截污干管工程(蓉江新城一期、贡江左岸沙河段、章江北岸吉埠段)建设单位(盖章):赣州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201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赣州市中心城区截污干管工程(蓉江新城一期、贡江左岸沙河段、章江北岸吉埠段)建设单位赣州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李聪联系人黄星通讯地址赣州市章贡区章江北大道20号联系电话18879712902传真——邮政编码341000建设地点位于赣州市中心城区,沿蓉江新城章江岸边、贡江左岸沙河段及章江北岸吉埠段分别铺设截污干管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号管道工程建筑D4852占地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9088.8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31%评价经费(万元)预计投产日期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2018年12月贡江左岸沙河段截污干管2018年4月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2017年1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赣州市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市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赣州市中心城区、章江新区、西城区、蓉江新城区的建设步伐加快,道路框架已基本形成,建成区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章江北岸排水干管、章江南岸排水干管、贡江左岸一期工程、工业一路污水提升泵站及白塔污水处理厂(二期)已经建成,贡江左岸二期工程及提升泵站正在建设中;但蓉江新城、沙河片区、河套老城区吉埠片尚未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为了改善章江、贡江的生态环境,尤其保护赣州中心城区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配合贡江左岸建设、白塔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为此,赣州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投资19088.8万元实施赣州市中心城区截污干管工程(蓉江新城一期、贡江左岸沙河段、章江北岸吉埠段),是非常必要的。本项目属管道工程建筑项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第33号令),项目属U类城镇基础设施及房地产的第147管网建设,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98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赣州市中心城区截污干管工程(蓉江新城一期、贡江左岸沙河段、章江北岸吉埠段)建设单位赣州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李聪联系人黄星通讯地址赣州市章贡区章江北大道20号联系电话18879712902传真——邮政编码341000建设地点位于赣州市中心城区,沿蓉江新城章江岸边、贡江左岸沙河段及章江北岸吉埠段分别铺设截污干管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号管道工程建筑D4852占地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9088.8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31%评价经费(万元)预计投产日期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2018年12月贡江左岸沙河段截污干管2018年4月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2017年1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赣州市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市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赣州市中心城区、章江新区、西城区、蓉江新城区的建设步伐加快,道路框架已基本形成,建成区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章江北岸排水干管、章江南岸排水干管、贡江左岸一期工程、工业一路污水提升泵站及白塔污水处理厂(二期)已经建成,贡江左岸二期工程及提升泵站正在建设中;但蓉江新城、沙河片区、河套老城区吉埠片尚未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为了改善章江、贡江的生态环境,尤其保护赣州中心城区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配合贡江左岸建设、白塔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为此,赣州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投资19088.8万元实施赣州市中心城区截污干管工程(蓉江新城一期、贡江左岸沙河段、章江北岸吉埠段),是非常必要的。本项目属管道工程建筑项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第33号令),项目属U类城镇基础设施及房地产的第147管网建设,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98
本项目属新建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及条例的规定,赣州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特委托江苏久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担赣州市中心城区截污干管工程(蓉江新城一期、贡江左岸沙河段、章江北岸吉埠段)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公司工作人员经过现场勘察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提请审查。二、项目概况1、地理位置项目位于赣州市中心城区,分别沿蓉江新城章江岸边、贡江左岸沙河段及章江北岸吉埠段分别铺设截污干管。具体地理位置分布如下: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工程:推荐截污干管沿蓉江新城章江岸边铺设。截污干管经过沙石大桥-新世纪大桥-武陵大桥-黄金大桥-105国道-水电站-蓉江新城2#泵站,新建两根DN1350过河管,利用蓉江新城2#泵站将蓉江新城污水输送至工业一路污水提升泵站;同时在水电站附近空地新建蓉江新城2#泵站。截污管线起点坐标为E114°55"22",N25°47"49"(三水厂取水泵房上游);终点坐标为E114°52"14",N25°50"14"(工业一路污水提升泵站)。而本工程所建设的蓉江新城2#泵站选址坐标为E114°52"51",N25°49"16"。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贡江左岸沙河段截污干管工程:推荐排水干管沿贡江左岸边铺设。排水干管经过肖屋-采砂厂-取水泵站-高架铁路-泥湾里,新建一根d1200截污干管。截污管线起点坐标为E114°59"3",N25°50"42"(肖屋附近);终点坐标为E114°57"41",N25°51"12"(泥湾里附近)。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工程:推荐排水干管沿章江北岸边五洲大道配合市民公园建设铺设。排水干管经过赣州技师学院-武龙大桥,新建一根d800截污干管。截污管线起点坐标为E114°57"14",N25°49"1";终点坐标为E114°57"12",N25°49"25"。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2、工程建设规模及组成因蓉江新城一期、贡江左岸沙河段、章江北岸吉埠段三条截污干管收集范围、管线走向具有相对独立性,相互不影响,本次环评将分别对三条截污干管进行分篇介绍,三条截污干管主要建设规模及组成分别如下:(1)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工程:1)排水范围:蓉江新城截污干管的纳污范围143.8km2。98
2)排水排向:根据排水专项规划,本项目纳污范围内收集的排水输往水西白塔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3)排水量预测:本项目纳污范围内的排水量经排水量指标预测法、不同性质建设用地指标法进行预测,蓉江新城2#泵站前平均日排水量为14.50万m3/d,蓉江新城2#泵站后管道转输流量8.05万m3/d。4)工程量概况:排水泵站:1座,规模14.5万吨/日;重力管道:d1000~d2000截污干管,总长7.90公里;过江管道:采用双管,单管长0.35公里,总长0.70公里。5)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工程项目投资14792.6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1574.37万元,其他费用1512.84万元,预备费1046.98元,建设期贷款利息458.5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0.00万元。(2)贡江左岸沙河段截污干管工程:1)排水范围:贡江左岸沙河段截污干管的纳污范围14.36km2。2)排水排向:根据排水专项规划,本项目纳污范围内收集的排水输往水西白塔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3)排水量预测:本项目纳污范围内的排水量经排水量指标预测法、类比预测法、不同性质建设用地指标法进行预测,排水量为6.00万m3/d。4)工程量概况:本工程需新建d1200污水管道2376m,管材为钢筋混凝土管,其中顶管施工75m,抛石施工2231m,开挖施工70m。5)贡江左岸沙河段截污干管工程项目投资3981.87万元,其中工程费用3027.32万元,其他费用386.45万元,预备费273.10元,建设期贷款利息95.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0.00万元。(3)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工程:1)排水范围: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的纳污范围2.03km2。2)排水排向:根据排水专项规划,本项目纳污范围内收集的排水输往白塔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3)排水量预测:本项目纳污范围内的排水量经排水量指标预测法、类比预测法、不同性质建设用地指标法进行预测,排水量为1.30万m3/d。4)工程量概况:98
重力管道:d700排水干管,总长0.426公里;5)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工程项目投资314.24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91.70万元,其他费用86.58万元,预备费22.26元,建设期贷款利息8.7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00万元。三、工程总体建设方案3.1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工程3.1.1纳污范围本工程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工程(沙石大桥—工业一路污水泵站)纳污范围143.8km2(其中蓉江新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7.4km2,沙石城市建设用地面积4.5km2,转输面积81.9km2)。纳污范围包括蓉江新城、部分沙石片、凤岗、三江、职教园区、唐江及综保区(其中凤岗、三江、职教园区、唐江及综保区为转输流量)。3.1.2排水输送方式蓉江新城地势中间高东西两侧低,赣州市中心城区现状有污水处理厂两处,分别为水西白塔污水处理厂和水西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现状污水处理厂总规模15万m3/d。其中,水西白塔污水处理厂位于赣州水西镇白塔疗养院附近,处理规模14万m3/d,总用地面积8.82公顷,主要处理河套老城区、章江新区和西城区生活污水。根据《赣州市中心城市排水专项规划》,蓉江新城污水最终去向是流入水西白塔污水处理厂,若蓉江新城污水流入河套老城区截污干管,再汇入水西白塔污水厂,这一输送方式有如下缺点:管线较长,河套老城区现状截污干管改造余地不大,而且改造很困难,不推荐。根据蓉江新城排污口及现状用地特点,拟将蓉江新城污水提升至章江对岸蟠龙镇欧潭村,沿江新建截污干管重力流入工业一路污水提升泵站后进入水西白塔污水处理厂。根据规划及成果,工业一路污水提升泵站附近截污干管标高为101.30m(管底标高、下同),蟠龙镇欧潭村附近截污干管标高为103.05m(管底标高、下同),而蓉江新城北侧拟建污水泵站进水管管内底标高为94.09m(为拟建后的标高)。因此,需在蓉江新城北侧新建污水提升泵站,将蓉江新城污水提升至对岸截污干管。3.1.32#排水泵站选址蓉江新城地势中间高东西两侧低,根据排污口及现状用地特点,结合防洪要求结合排水专项规划提出两个选址方案。厂址一(水电站北侧):2#排水泵站设置在蓉江新城北部水电站北侧的坝上小学附近空地上。98
厂址二(水电站南侧):2#排水泵站设置在蓉江新城北部水电站南侧的驾校附近空地上。厂址一(水电站北侧)厂址二(水电站南侧)表1泵站选址比选表序号比较内容厂址一(水电站北侧)厂址二(水电站南侧)1厂址简介本方案厂址位于水电站北侧的坝上小学附近空地上,在规划道路外侧本方案厂址位于水电站南侧的驾校附近空地上,在规划道路外侧2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泵站设置在坝上小学附近空地上,位于章江岸边,泵站对周边环境影响一般泵站设置在水电站南侧的驾校附近空地上,位于章江岸边,周边居民较远,泵站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3防洪泵站所处水电站附近地势较高,规划按50年一遇标准设防,泵站室外地坪需达到防洪要求。(附近50年一遇洪水位标高为107.94m,现状自然地面标高为114m)泵站所处水电站附近地势较高,规划按50年一遇标准设防,泵站室外地坪需达到防洪要求。(附近50年一遇洪水位标高为108.00m,现状自然地面标高为106m)4排污口的接入排污口均能接入排污口均能接入5管道铺设需倒虹过河两次,施工难度较大,费用较高,不可预知因素多蓉江新城东北侧污水接入泵站前需穿105国道,绕过水电站,穿越一座小山坡,施工难度较大6优缺点不受洪水影响,运行、管理方便。泵站、管道开挖量大,管道维修麻烦不受洪水影响,运行、管理方便7是否推荐不推荐推荐经过以上比较,由于厂址一开挖量较大,厂址一工程造价较厂址二高;厂址一蓉江新城西南侧污水和东北侧接入泵站前都需倒虹过河,施工难度大,造价较高,而且维护管理不方便,不可预知因素较多;另外厂址一附近居民较厂址二多,建成后将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厂址二东北侧污水接入泵站前需顶管穿105国道,绕过水电站,最后排入泵站,施工时对道路交通及周边居民影响较大,施工难度也较大。98
厂址一、二处均未建防洪堤,考虑自然地面较高,泵站地表建筑容易和周边环境协调,可考虑设置为地上式泵站,检修维护均比地下式泵站更方便。综上所述,厂址一水电站北侧的坝上小学附近空地上,由于要多次穿越河道,过河管维修管理麻烦,风险较大,开挖量较大。因此,本工程推荐采用厂址二(水电站南侧):2#排水泵站设置在水电站南侧的驾校附近空地上。且赣州市城乡规划局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对蓉江新城污水2#泵站出具了选址意见书(选字第开市政360701201610019),位于水电站南侧的驾校附近空地上,用地面积2.59亩。工程推荐2#泵站选址符合当地规划要求。3.1.4截污干管的走向方案确定2#排水泵站的位置后,结合蓉江新城土地利用情况,以下对沙石大桥至新世纪大桥段、新世纪大桥至武陵大桥段、武陵大桥至黄金大桥段、黄金大桥至2#排水泵站段、过江管至工业一路污水提升泵站段等5段截污干管的走向进行分段比选。1)沙石大桥至新世纪大桥段沙石大桥至新世纪大桥段起点位于第三水厂取水泵房上游小溪附近,终点位于新世纪大桥下,沿河尚未修建防洪堤,临河有绿地、菜地、山体及2条小溪流。该段地形较好施工,除起点段有一山头外,另有2条小溪流,其余地形为滩地。根据该段的地形特点,提出以下三个截污干管布置方案。截污干管起点(三水厂取水泵房上游附近)截污干管新世纪大桥下98
截污干管沿线现状方案一(沿江):为便于收集沿河各排污口的排水,考虑沿河地形一般,现有设施不多,提出截污干管沿河布置方案。本方案在起点段山体处采用抛石铺管,小溪处采用倒虹管,下游部分管段地势较低(低于管内底标高)采用开挖上层的耕植土,然后抛石回填至管内底标高再满包铺管施工,其余采用开挖施工。方案二(沿路):方案二截污干管在起点段山体处采用抛石铺管,考虑下游部分管段地势较低(低于管内底标高),拟将管线沿着规划道路铺设至狮形岭村附近,然后开始向江岸铺设。小溪处采用倒虹管,其余采用开挖施工。方案三(沿江):为便于收集沿河各排污口的排水,考虑沿河地形一般,现有设施不多,提出截污干管沿河布置方案。本方案在起点段山体处采用桩基础架管,小溪处采用倒虹管,下游部分管段地势较低(低于管内底标高)采用开挖上层的耕植土,然后抛石回填至管内底标高再满包铺管施工,其余采用开挖施工。表2沙石大桥至新世纪大桥段走向比选表序号比较内容方案一(沿江)方案二(沿路)方案三(沿江)1工程量重力管长:2050m(其中:沿河岸抛石铺管长度为300m,倒虹管长度100m,开挖抛石回填至管内底标高(现状地面标高低于管内底标高)管道长度为1200m(管道满包)。)重力管长:2200m(其中:沿河岸抛石铺管长度为300m,倒虹管长度70m,滩地开挖铺管长度700m,现状地面标高低于管内底标高的管道长度为1130m(管道满包)。)重力管长:2050m(其中:沿河岸做桩基础架管长度为300m,倒虹管长度100m,开挖抛石回填至管内底标高(现状地面标高低于管内底标高)管道长度为1200m(管道满包)。)2方案简述1、本方案与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管线敷设方案不同。2、该段地形地势较低,大部分现状地面标高低于管内底标高,最低处相差约3m。管道基础开挖换填工作较大。3、施工便道修筑方便,且对周边居民生活出行无影响。1、本方案与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管线敷设方案基本一致。2、本方案将赣南水轮机厂下游截污干管布置在离河岸较远的滩地上,保证截污干管有一定的覆土,管道基础开挖换填工作相对较小。3、沿路布置,交通运输、施工条件较好。4、施工便道修筑相对不方便,且对周边居民生活出行有一定影响。1、本方案与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管线敷设方案不同。2、该段地形地势较低,大部分现状地面标高低于管内底标高,最低处相差约3m。管道基础开挖换填工作较大。3、施工便道修筑方便,且对周边居民生活出行无影响。3管网维护管道埋深不大,维护管理较方便。截污干管位于道路边,管道埋深不大,维护管理方便。管道埋深不大,维护管理较方便。4施工影响1、沿江附近现状有一条村级道路,交通运输方便。1、沿江附近现状有一条村级道路,交通运输方便。1、沿江附近现状有一条村级道路,交通运输方便。98
2、管道敷设在河岸边,对周边无影响。2、部分地段需穿越道路,对市民交通出行会造成一定的干扰。2、管道敷设在河岸边,对周边无影响。5拆迁征地基本无拆迁、无征地。基本无拆迁,但占用了一部分田地和荒地,征地麻烦。基本无拆迁、无征地。6对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管线敷设基本属于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施工开挖、机械泄漏以及建成后管网污水下渗可能对饮用水保护区产生影响管线敷设位于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外,相对沿江敷设,施工过程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影响较小管线敷设基本属于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施工开挖、机械泄漏以及建成后管网污水下渗可能对饮用水保护区产生影响7是否推荐推荐不推荐不推荐经过以上比较,方案一(沿江)施工条件较好,维护管理较方便,对交通无影响;方案二征地麻烦,且对周边居民生活出行有一定影响;方案三和方案一相差不大,不同之处是起点段山体处铺设方案不同,方案一采用抛石,方案三采用桩基础架管,由于缺少该段河床地形图,工作量统计不全,具体方案比较等该段河床地形详细测量后在进行比较。另外本项目属市政污水管网建设项目,方案一(沿江)涉及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而截污干管施工过程中及建成营运后严格确保相关环保措施,基本不会对饮用水源保护区产生影响,且工程上相较于方案二增加了区域污水收集范围,最大限度的减少沿江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章江的现状,有利于改善饮用水源区水质。因此本工程暂时推荐方案一(沿江)。2)新世纪大桥至武陵大桥段新世纪大桥至武陵大桥段多为滩地,其中树木植被较多,地势较平坦,地形较好施工,该段常水位标高97.10m~97.24m,该段管内底标高97.25m~96.29m,截污干管末端管内底位于常水位以下。根据该段的地形特点,提出以下截污干管布置方案。新世纪大桥至武陵大桥段全部沿江开挖铺管,管内底低于常水位的采用混凝土满包。3)武陵大桥至黄金大桥段武陵大桥至黄金大桥段多为空地,地势较平坦,现有一条未硬化的沿江道路,在末端黄金大桥附近沿江建有临时住房,该段常水位标高97.24m~97.30m,该段管内底标高96.79m~95.58m,截污干管管内底全部位于常水位以下。根据该段的地形特点,提出以下两个截污干管布置方案。方案一:武陵大桥至黄金大桥段全部沿沿江道路外侧开挖满包铺管。98
方案二:武陵大桥至黄金大桥段前段沿沿江道路外侧开挖满包铺管,在末端沿江房屋处抛石铺管。沿江房屋为临时性住房,沿沿江道路铺管对其影响不大,且造价比抛石铺管低很多,本段管道建议采用方案一。4)黄金大桥至2#排水泵站段本管段起点位于黄金大桥下105国道附近,终点位于水电站驾校处2#排水泵站。该段地形较复杂,起点处有两座大桥章江大桥(老105国道)和黄金大桥,中途有一座水电站,末端有一小山包。本段涉及管道穿越桥梁、水电站和小山,如何穿越桥梁、水电站和小山决定本管段的走向,根据实际情况,本管段针对这三个特殊路段提出不同的管线布置方案。章江大桥(老105国道)新黄金大桥桥底黄金大桥河岸截污干管过章江处(即2#泵房处)黄金大桥段管线方案:方案一(两桥之间绿化带):从章江大桥基础护坡与河岸之间铺设管道,再沿章江大桥与黄金大桥之间通道铺管至驾校门口附近处顶管过黄金大桥延伸道路,然后铺至驾校大门附近,全段全部采用顶管施工。方案二(黄金大桥下层道路):从章江大桥基础护坡与河岸之间铺设管道,再从章江大桥桥墩之间铺管至黄金大桥下层道路,然后沿着下层道路铺设管道至水电站附近,全段全部采用顶管施工。方案三(沿河):沿河抛石铺管至水电站附近。98
表3黄金大桥段走向比选表序号比较内容方案一(两桥之间绿化带)方案二(黄金大桥下层道路)方案三(沿河)1工程量管道长度630m(其中:顶管长度630m)。顶管,开挖并修复绿化带、道路,修筑作业井。管道长度680m(其中:顶管长度680m)。顶管,开挖并修复绿化带、道路,修筑作业井。管道长度650m。沿河岸抛石铺管长度650m。2管线布置1、章江大桥(老105国道)基础护坡与河岸之间最窄处宽约6米,靠河岸一侧有护坡,现状地面标高为100.0m,本管段标高为95.08m。因此,此处铺管对桥梁基础有一定的影响。2、两桥梁通道之间大部分为绿化带,通道宽度8米。因此,考虑在两桥通道之间顶管铺管。3、新105国道为已建道路,穿越道路时采用顶管。顶管用井均设置路口,同时封闭一个车道,剩余一个车道供车辆通行。1、章江大桥(老105国道)基础护坡与河岸之间最窄处宽约6米,靠河岸一侧有护坡,现状地面标高为100.0m,本管段标高为约95.08m。因此,此处铺管对桥梁基础有一定的影响。2、黄金大桥相邻两桥墩间距约8m,截污干管沿桥墩之间铺设至黄金大桥下层道路,下层道路宽约7m,人行道宽3m,人行道外侧为垂直护堤。建议在车行道下沿路顶管,顶管用井均设置路口,同时封闭一个车道,剩余一个车道供车辆通行。1、章江大桥下管段管内底标高95.08m,常水位97.30m,50年一遇洪水位106.38m,管段位于常水位以下。2、河流内有3座桥墩,离河岸较近,管道沿河岸抛石对桥墩影响较大,可行性较差。3安全性管线位两桥之间的绿化带通道,管理维护容易,系统安全性较高。管线位于河岸护堤内侧,不受洪水及水流冲刷,但管道常年低于常水位,易渗水,管理维护困难,系统安全性较差。管线铺设在河岸边,抛石基础容易受到洪水的冲刷;且管道常年低于常水位,易渗水,管理维护困难,系统安全性差。4施工难度施工难度较小,不可预知因素少。施工难度较大,对桥墩有一定影响,对现状道路破坏较大。施工难度很大,不可预知因素多,对河道行洪和桥墩影响较大。5是否推荐推荐不推荐不推荐综上所述:考虑系统安全性及施工的可操作性,本段推荐采用方案一(两桥之间绿化带)。即从章江大桥桥墩与基础护坡之间铺设管道,再沿章江大桥与黄金大桥之间通道铺管至驾校门口附近处顶管过黄金大桥,然后铺至水电站附近。水电站至2#排水泵站段方案:方案一(水电站进站道路):进站道路是从105国道延伸出的一条至水电站大坝的沿江道路,道路宽约3m。本段管道拟在进站道路下采用顶管施工,最后至2#排水泵站。98
方案二(驾校内):驾校紧邻水电站,驾校内场地较为开阔,本段管道拟在驾校内顶管施工,绕过水电站,最后至2#排水泵站。表4水电站段走向比选表序号比较内容方案一(水电站进站道路)方案二(驾校内)1工程量管道长度650m(其中:顶管长度650m)。顶管,开挖并修复绿化带、道路,修筑作业井。管道长度610m(其中:顶管长度610m)。顶管,开挖并修复绿化带、道路,修筑作业井。2管线布置1、进站道路宽约3m,沿着进站道路顶管至2#排水泵站,施工对交通、出行影响较大。2、由于从水电站内穿过,水电站内资料不齐,道路下情况未知,不可预知因素较多。1、驾校紧邻水电站,驾校内场地较为开阔,本段管线拟沿着驾校围墙顶管至2#排水泵站泵站。3安全性该段管段位于末端,埋深较大,又因逆坡铺设,加大了埋深,管内底标高位于常水位以下,管理维护麻烦,易渗水。因此,系统安全性一般。该段管段位于末端,埋深较大,又因逆坡铺设,加大了埋深,管内底标高位于常水位以下,管理维护麻烦,易渗水。因此,系统安全性一般。4施工方法顶管施工,施工难度较大,不可预知因素多。顶管施工,施工难度较大,对驾校运营有一定影响。5是否推荐不推荐推荐综上所述:考虑系统安全性及施工的可操作性,本段推荐采用方案二(驾校内)。即从在驾校内顶管施工,绕过水电站,最后至2#排水泵站。5)过江管段至工业一路污水提升泵站本管段起点为2#排水泵站对岸截污检查井,终点位于工业一路污水提升泵站。该段地形较好,大部分为滩地,在末端工业一路污水提升泵站前有工业一路和赣丰路,这两条道路都为现状硬化道路,考虑开挖对道路和交通影响较大,拟采用顶管铺进。另有一片池塘,拟从池塘边开挖绕过池塘,其余管段采用开挖铺管。泵站对岸沿线滩地一98
沿线滩地二岸边规划路整个截污干管终点(工业一路污水提升泵站附近)3.1.5排水泵站形式比选2#排水泵站拟选厂址的自然地面标高(105.0m~110.0m),泵站处50年一遇洪水位考虑泵站与附近地形的协调,以及建成后泵站的运行管理。本工程泵站形式拟提出两个方案供比选。方案一(地上式泵站):为非密闭式泵站,要求达到相关的防洪要求。方案二(地下式泵站):为密闭式泵站,可设置在洪水位标高以下,防洪要求不高。表5泵站形式比选表序号比较内容方案一(地上式泵站
方
二(地下式泵站)1方案简介在水电站附近设置2#排水泵站,为满足防洪要求,泵站室内地坪标高高于五十年一遇洪水位标高。在水电站附近附近设置2#排水泵站,泵站屋顶标高基本与地坪标高持平。2方案要求1、洪水位标高需低于泵站室内地坪标高。2、需与周边环境协调。1、泵站自动化程度要求高。2、配电设施需设置在较高处。3维护管理方便。1、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便于与周边环境协调。98
方案优点2、可低于洪水位设置,可降低泵房高度。4方案缺点1、土建工程量较大。2、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1、自控程度要求高。2、维护管理不方便。3、造价较方案一高。5推荐方案推荐不推荐综上所诉:方案一(地上式泵站)维护管理方便,但泵站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但泵站选址周边距离居民较远,采取相关环保措施控制泵站污水恶臭及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方案二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但自动化程度要求高,维护管理不方便,造价较高。考虑建成后运行管理及造价等因素,本工程选用地上式泵站。另外,现有章江南、北岸截污干管均为湿式泵站,考虑湿式泵站具有结构紧凑、占地省、无噪声影响等优势,本工程也推荐采用湿式泵站,水泵采用潜污泵。3.1.6过江管施工方案比选本工程需设置过江管将蓉江新城排水接入章江南岸截污干管,拟建泵站厂址在水电站附近,泵站与章江南岸隔江(章江)相望,该段水流相对较平缓。过江管的施工一般采用下面三种方法:1)顶管施工;2)围堰,河底开挖埋置;3)水下挖泥,拖运,沉管铺筑。选择哪种方法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河床断面宽度、深度、水位、流量、地质等条件;过江管道水压、管材、管径;河岸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及作业机具布设的可能性等。各种施工方法的优缺点比较详下表:表6各种施工方法比较施工方法优点缺点适用条件过江管顶管施工(1)施工方便、快捷。(2)节省人力、物力。(3)不会破坏现有的管线和构筑物。(4)不需导流、围堰,不影响河流通航。(1)安全度差,易由顶管孔中流水。(2)机具、技术条件要求高。(3)遇到复杂地质情况,如松散的沙砾层、地下水位以下的粉土,施工困难,工程造价增高。河底较高,河底土质较好,过江管管径较小。围堰施工(1)施工技术条件要求较高。(2)钢管、铸铁管、预(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过河均可(1)需要考虑围堤被洪水冲击问题。(2)工作量较大。河面不甚宽,水流不急且不通航的条件下。(1)水下挖沟与装管难度较大。98
沉管施工(1)适用面较宽,一般河流均可采用。(2)不会影响通航与河水正常流动。(2)具有一定机械施工技术。河床不受水流影响的任何条件下均可。一般来说,沉管施工的技术要求高,但造价较低。围堰法技术要求低,但由于工作量大,成本较高。顶管施工法具有诸多优点,其技术、专业设备要求高,在地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可节省造价。章江北岸截污干管过江管设计采用沉管施工方法,效果较好,因此本项目暂按沉管施工方法。具体采用哪种施工方式,需要在具备详细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资料的前提下,做进一步的经济技术方案比选,以确定最优的施工方式。3.1.7泵站设计本工程共需设置1座排水提升泵站,即蓉江新城2#排水泵站。该泵站位于水电站附近,临近黄金大桥,用于提升整个蓉江新城和沙石片区的排水,泵站占地面积约2.59亩。该地块现状为荒地,不需拆迁。泵站流量:本工程排水体制为分流制,因此泵站为分流排水泵站。排水提升泵站土建按排水量14.5万m3/d建设。水泵配置:单台泵2650m3/h,扬程H=15m,N=160kw,4台(3用1备)。3.1.8过江管设计过江管敷设数量与工程的安全性和投资有关,敷设数量多,则运行安全,但投资相对较高。由于设计的过江管在水电站上游穿越章江,河面宽度(300米~330米),水深较大,过江管一旦发生故障,维修困难,且维修周期长。若只敷设一条,在过江管发生故障时,排水将被迫排入河道,将导致章江、赣江的严重污染。根据设计规范,为减少此种事故的影响,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采用2根过江管平行过江。两根过江管通过阀门水力连通,一旦其中一根发生故障,可关进水阀进行检修。过河管按最高日最高时排水量18.85万m3/d建设。规范规定压力管的流速应宜在0.90m/s~2.00m/s之间。设计采用D1350×10钢管,流速校核情况如下:正常运行时:开启两根过江管,管内流速为1.26m/s;大于0.90m/s,小于2.00m/s,满足规范要求。事故时:发生事故,其中一条过江管进行维修,已关闭,单管通过70%的事故设计流量,管内流速为1.15m/s;大于0.90m/s,小于2.00m/s,满足规范要求。综上所述,过江管设计为D1350×10钢管时,其流速完全满足规范要求。3.1.9推荐方案工程量98
综上所述,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工程推荐方案工程量详见表7。表7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工程推荐方案工程量管段管材长度(m)埋深(m)施工备注沙石大桥至新世纪大桥1Ⅱ级钢筋混凝土管d1000550抛石8250m3开挖抛石铺管2Ⅱ级钢筋混凝土管d10001500抛石33000m3抛石满包铺管新世纪大桥至蓉江新城2#泵站1Ⅱ级钢筋混凝土管d150024102~6开挖铺管开挖并修复绿地36150m22Ⅱ级钢筋混凝土管d1000300抛石6000m3抛石满包铺管3Ⅲ级钢筋混凝土管d150012406~23顶管开挖并修复砼路面6200m2蓉江新城2#泵站至工业一路污水泵站1Ⅱ级钢筋混凝土管d20001650开挖满包铺管开挖并修复绿地13200m22Ⅲ级钢筋混凝土管d2000250顶管开挖并修复砼路面1250m2过江管两根D1350×10过江管,单根长350m。排水泵站设置一座规模为14.5万m3/d地上式泵站。泵站占地面积约2.59亩3.2贡江左岸沙河段截污干管工程3.2.1纳污范围本工程贡江左岸沙河段截污干管工程(肖屋附近—泥湾里)纳污范围14.36km2,通过接入贡江左岸的排污口来收集沙河片区的排水。3.2.2排水输送方式根据《赣州中心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白塔污水处理厂处理赣州老城区、沙河片区、章江新区、水西-湖边区、西城区。而且,白塔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已建成。因此,本工程纳污范围内的排水排向白塔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尾水排入赣江。3.2.3截污干管的走向方案结合贡江左岸沙河段土地利用情况,以下分起点(肖屋)至香店段、香店至终点(泥湾里)段等2段对排水干管的走向进行分段比选。1)起点(肖屋)至香店段起点(肖屋)至采砂场段沿河尚未建防洪堤,临河有绿地、菜地。该段地形相对简单,整段线路地势较低。根据该段的地形特点,提出以下两个排水干管布置方案。98
本段污水管起点(肖屋附近沿贡江滩地)本段污水管终点(香店沿贡江采砂场)方案一(沿江):为便于收集沿河各排污口的排水,提出排水干管沿河布置方案,本方案基本采用抛石铺管。方案二(沿绿地):因沿河岸铺设抛石量大,工程造价高,且排水干管沿河布置施工难度大;因此,提出排水干管沿绿地铺设该方案主要采用开挖施工。表8起点(肖屋)至香店段截污干管走向比选表序号比较内容方案一(沿江)方案二(沿绿地)1工程量重力管长:70m,抛石施工。重力管长:70m,抛石施工。2方案简述1、本方案与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管线敷设方案不同。2、管道敷设在河岸边,管道基础处理工程量大。1、本方案与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管线敷设方案一致。2、管道埋深较浅,工程造价低。3管网维护排水干管位于河岸边,维护管理不便。管道埋深较浅,维护管理方便。98
4施工影响1、管道敷设在河岸边,便于收集排污口污水,但管道基础处理工程量大,造价高。2、沿江路虽尚未形成沿江道路,但有一条较小的道路可用于交通运输。1、大部分管道埋深在2-4m,管道埋深较低,开挖施工方便。2、沿江路虽尚未形成沿江道路,但有一条较小的道路可用于交通运输。5拆迁征地基本无拆迁基本无拆迁6是否推荐不推荐推荐经过以上比较方案二(沿绿地)维护管理较方便且工程造价比抛石施工低,因此本工程推荐方案二(沿绿地)开挖施工。2)香店至终点(泥湾里)段香店至终点(泥湾里)段沿河尚未建防洪堤,临河有取水泵房、山体、采砂厂及高架铁路。该段地形相对复杂,且整段线路地势较高。根据该段的地形特点,提出以下两个排水干管布置方案。铁路站区临时取水泵房京九高架铁路桥98
方案一(沿江):为便于收集沿河各排污口的排水,考虑沿山体铺设排水干管对施工难度较大,提出排水干管沿河布置方案。本方案基本采用抛石铺管,在终点及取水泵房处采用顶管施工。因采砂厂已废弃,故本工程考虑在采砂厂段也采用抛石施工。方案二(沿山体):因沿河岸铺设抛石量大,工程造价高,且排水干管沿河布置施工难度大;因此,提出排水干管沿山体铺设该方案主要采用顶管施工。表9香店至终点(泥湾里)段截污干管走向比选表序号比较内容方案一(沿江)方案二(沿绿地)1工程量重力管长:2306m(其中:顶管施工75m,抛石施工2231m。)重力管长:2306m,顶管施工2方案简述1、本方案与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管线敷设方案一致。2、沿江布置,有利于现有排污口的接入。3、管道敷设在河岸边,埋深较浅,开挖土方量少,但管道基础处理工程量大。1、本方案与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管线敷设方案不同。2、局部管道埋深较大,顶管技术条件要求高。3、岩石顶管,施工难度大,施工费用高。3管网维护排水干管位于河岸边,维护管理不便。管道埋深较大,维护管理不方便。4施工影响1、管道敷设在河岸边,便于收集排污口污水,但管道基础处理工程量大,造价高。2、沿江路虽尚未形成沿江道路,但有一条较小的道路可用于交通运输。1、本方案顶管均在岩石中顶进,施工难度较大。2、大部分管道埋深超过10m,管道埋深较大,顶管施工难度大。3、沿江路虽尚未形成沿江道路,但有一条较小的道路可用于交通运输。5基本无拆迁基本无拆迁98
拆迁征地6是否推荐推荐不推荐经过以上比较方案一(沿江)虽维护管理较不方便,基础处理工程量大;但工程造价比顶管施工低,且更利于排污口接入,因此本工程推荐方案一(沿江)抛石施工。3.2.4推荐方案工程量综上所述,贡江左岸沙河段截污干管工程推荐方案工程量详见表10。表10贡江左岸沙河段截污干管工程推荐方案工程量序号管材长度(m)埋深(m)施工备注1Ⅱ级钢筋混凝土管d1200702~4开挖铺管开挖并修复绿地350m22Ⅱ级钢筋混凝土管d12002231江中抛石66930m3抛石铺管3Ⅲ级钢筋混凝土管d1200755~7顶管开挖并修复绿地300m23.3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工程3.3.1纳污范围本工程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排水干管(沁园小区—武龙大桥)纳污范围2.03km2,该区南以沙石大桥为界,西临章江,北接武龙大桥,形成长三角形的排水区。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通过接入章江北岸的排污口来收集南部老城区(吉埠段)的排水。3.3.2排水输送方式根据《赣州市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赣州市规划三座污水处理厂,其中白塔污水处理厂处理赣州老城区、章江新区、水西-湖边区、西城区。而且,白塔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成并运行良好。因此,本工程纳污范围内的排水排向白塔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尾水排入赣江。3.3.3截污干管布置方案经实测章江北岸吉埠段主要共涉及现有1处雨水排放口及1处污水排放口,位于武龙大桥桥底。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配合市民公园的建设,沿五洲大道沿岸边护坡开挖铺设截污干管的方案路线。98
武龙大桥现状排污口现状市民公园检查井五洲大道沿岸护坡现状雨水口3.3.4推荐方案工程量综上所述,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工程推荐方案工程量详见表11。表11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工程推荐方案工程量管段管材长度(m)埋深(m)施工备注沁园小区至武龙大桥Ⅱ级钢筋混凝土管d7004262.5开挖铺管四、工程施工进度及施工营地布置4.1施工进度本工程拟于2016年11月开工,于2018年12月完成,工期26个月。其中: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工程建设期为26个月(2016.11~2018.12);贡江左岸沙河段截污干管工程建设期为18个月(2016.11~2018.04);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工程建设期为一年(2016.11~2017.11)。4.2施工营地规划98
本项目建设规模较大,将采取分段发包施工的方式,施工现场不设施工营地,不设集中式施工生活区,不设渣场,不设料场,所需施工原料,直接外购,暂放于施工段选线附近。五、工程占地本工程不设永久性渣场,临时占地基本为各道路路面,管网铺设完成后经恢复地表植被及道路等,不需要再次征地。所涉及的永久性占地主要为2#排水泵站,2#排水泵站设置在水电站南侧的驾校附近空地上,地块现状为荒地,不需拆迁,且赣州市城乡规划局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对蓉江新城污水2#泵站出具了选址意见书(选字第开市政360701201610019),位于水电站南侧的驾校附近空地上,用地面积2.59亩。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赣州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模和城市规划。六、项目投资赣州市中心城区截污干管工程(蓉江新城一期、贡江左岸沙河段、章江北岸吉埠段)包括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工程、贡江左岸沙河段截污干管工程和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工程,项目总投资19088.8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财政和银行贷款。其中: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工程项目投资14792.6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1574.37万元,其他费用1512.84万元,预备费1046.98元,建设期贷款利息458.5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0.00万元。贡江左岸沙河段截污干管工程项目投资3981.87万元,其中工程费用3027.32万元,其他费用386.45万元,预备费273.10元,建设期贷款利息95.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0.00万元。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工程项目投资314.24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91.70万元,其他费用86.58万元,预备费22.26元,建设期贷款利息8.7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00万元。七、公用工程(1)给排水供水:本工程所涉用水主要为施工期用水,来自于市政自来水管网。排水:本工程运营期无废水外排,主要废水为施工作业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作业废水经初沉淀后回用于施工现场,如抑尘洒水及周边绿化灌溉;施工人员在施工场地附近公厕或居民家如厕。(2)供配电本项目用电由市政电力管网提供,从各个施工点附近线路接出。(3)劳动定员根据建设部(85)城劳字第598
号文《城市建设各行业编制定员试行标准》有关规定,并参照赣州市定员的情况,本项目建成后,下水道维护按照3人为一个班组,设2组,共6人;排水泵站配备3名值班工人。本工程劳动定员总人数为9人。该项目设计年工作365天,实行一天三班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八、选址可行性本工程不设永久性渣场,临时占地基本为各道路路面,管网铺设完成后经恢复地表植被及道路等,不需要再次征地。所涉及的永久性占地主要为2#排水泵站,2#排水泵站设置在水电站南侧的驾校附近空地上,地块现状为荒地,不需拆迁,且赣州市城乡规划局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对蓉江新城污水2#泵站出具了选址意见书(选字第开市政360701201610019),位于水电站南侧的驾校附近空地上,用地面积2.59亩。另外,考虑到本项目截污干管的铺设及2#泵站设置基本位于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详见附图),而本项目属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的建成可完善区域排水系统,改善章江、贡江的生态环境,尤其保护赣州中心城区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因此,本工程属于与保护水源有关的建设项目,且建成投产后无明显“三废”产生,在确保实施相关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中第五章“饮用水源和其他特殊水体保护”中禁止建设项目,是允许建设的。本项目选址周边不存在较为明显环境制约因素,施工期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后,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对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因此,项目选址是可行的。九、产业政策相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的有关规定,本项目符合鼓励类: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第9款“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供水水源及净水厂工程”条文的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98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现状工程区域还在规划建设中,现有排水设施较少,排水设施不成系统,大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排水未处理直接排入章江及贡江,污染了江水水质,影响了城市环境。且2007年6月《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出台,确定了省内所有地表水体的功能区划及水质目标,对各市的环保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功能区划中明确指出:赣州章江、贡江水质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作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而本项目的实施,将完善现有赣州市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充分发挥城市污水处理厂作用,改善区域内部分生产和生活污水未经污水处理厂处理,直接外排入章江及贡江的现状,保护赣州中心城区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因此,没有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98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98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本项目属管道工程建筑项目,以完善赣州中心城区污水收集管网为重点,分别沿蓉江新城章江岸边、贡江左岸沙河段及章江北岸吉埠段分别铺设截污干管。且蓉江新城一期截污干管工程配套在水电站附近空地建设2#泵站,具体地理位置图见附图。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简称赣南。位于东径113°54"~116°38",北纬24°29"~27°09"之间。赣州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地理位置上东接福建三明和龙岩,南至西南临广东梅州、河源和韶关,西靠湖南郴州,北连江西吉安、抚州,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是江西南大门和对接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的“桥头堡”,也是连接江西、广东、福建、湖南四省的枢纽城市。赣州素有红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生态家园、稀土王国、世界钨都和世界橙乡之称。二、地形、地貌赣州市中心城区境内四周环山,其中章贡区三面环水,章江、贡江流经境内中部汇合为赣江,被誉为“千里赣江第一城”。赣州市中心城区地处兴国—大余凹陷盆地中部。属低山丘陵区,整个地势由东南、西北向中部倾斜,呈马鞍形。贡江东自赣县入境,章江西自南康县而来,于市境中部合流而为赣江。全区总面积425.5平方公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65.7%,平原占26.1%,水面占8.2%。境内山岭被章、贡、赣三江截成东、南、北三部分,分属武夷山脉、九连山脉、罗霄山脉的余脉。最高点为峰山海拔97.1米。章江河曲发育,城区三面临水成半岛,素有浮洲之称。东、南、西三面有六座钢筋水泥桥通郊区。地形属南岭山地,为丘陵地区,在平原与低山、丘陵过渡地带漫布低丘、岗地。土壤多偏酸性,丘陵以紫色粘土为主,沿江平原多为由粘土、粉沙和沙砾组成的冲积土。地质构造稳定,无断裂带。第四纪以来,本地区的差异活动不明显,地壳运动以大面积间歇性整体抬升为主,历史上最大地震不超过4.75级。三、气候、气象本区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其特征是:四季变化分明,冬夏季风明显、气候温暖湿润、日照较为丰富,其基本气象条件见表12:表12赣州市近20年基本气象条件表98
年平均日照时数1968.7h多年平均降雨量1465.2mm多年平均气温19.4℃多年平均蒸发量1618.2mm历年极端年最高气温41.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历年极端年最低气温-6.0℃多年平均风速1.63m/s多年平均气压1000hPa年主导风向N~NNW22.5°扇形区域四、水文赣州市内主要水体为赣江,分为章、贡二水,汇水面积34844km2。1、贡江为赣江河源,汇水面积27074km2,流经12个县(市),占上游面积77.7%,占赣江总面积33.4%。贡水以瑞金县的绵江为河源,至赣州市全长277km。在会昌城以上称绵江,县城以下称贡水。主要支流有湘水、廉江、梅江、琴江、平江和桃江。桃江是贡水最大的支流,汇水面积7913km2,占贡水29.2%,主河长307km,河源至赣州市河长328km,为赣江水系最长水道。梅江为贡水第二大支流,汇水面积7099km2,占贡水26.2%,主河长220km。2、章水古称豫章水,汇水面积7770km2,占赣江上游面积22.3%,占赣江总面积9.6%。章水发源于大余县境聂都水,自河源至赣州市河长230km。上犹江是章水最大支流,汇水面积4650km2,占章水面积59.8%,发源于湖南汝城县境,至湖头墟汇入章水,主河长178km。3、赣江赣江为章江和贡江的合流,其枯水期代表性流量为629m3/s,河宽为471m,平均水深为5.44m,平均流速为0.25m/s,沿程水力坡降为0.571‰。表13区域地表水水文参数情况河流名称水期代表性流量平均河宽平均水深平均流速沿程水力坡降赣江枯水期629m3/s471m5.44m0.25m/s0.571‰章江枯水期146m3/s205m3.63m0.20m/s0.333‰贡江枯水期479m3/s436m1.39m0.79m/s0.297‰五、自然资源1、土壤本区土壤多偏酸性,丘陵以紫色粘土为主,沿江平原多为粘土、粉砂和砂砾组成的冲积土。2、植被区内植被分为针叶林、油茶杂灌残次林、毛竹林和常绿阔叶残次林498
个类型。境内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群落面积最大,多分布于中部近效区、海拔100~800m的低山和丘陵地区;境内东南部和西北部高丘低山区为油茶自然分布区域;毛竹林则分布在境内东南部和西北部海拔400~700m之间低山山坡;常绿阔叶残次林多分布于境东南部低丘山地,主要树种有南岭栲、光叶石楠,林相杂乱,呈残次状态。本管廊工程全部位于赣州市中心城区,项目所在区域内未发现国家保护的珍稀陆生动植物、水生生物和名树古木。98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行政区划与人口本项目行政隶属于赣州市中心城区,主要涉及中心城区的蓉江新城、章江新区和沙河片区。赣州市区范围包括:赣县、章贡区、南康区、上犹县、于都县、信丰县、崇义县和大余县等18个县市区,全市户籍总人口954万,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2015年,赣州中心城区人口141万,建成区面积141平方公里。二、社会经济结构(1)赣州近几年GDP发展赣州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较高速度的发展,2006~2011年赣州市的GDP都保持在12%上的增长速度,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4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总量居全省第二,增速全省第三。2015年赣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5%;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计划任务。(2)赣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014年赣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505元,比去年同期增2629元,增长11.01%,增幅排位居全市18个县(市、区)中第2位,高出全市平均水平高3570元。2014年章贡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58元,比去年同期增1155元,增长12.82%,增幅排位居全市18个县(市、区)中第11位,高出全市平均水平高3212元。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政策逐步落实,相信未来赣州人均收入将上一个台阶。(3)经济贸易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9.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26.18亿元,增长12.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3.41亿元,增长12.5%。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577.20亿元,增长11.9%;餐饮收入额52.3998
亿元,增长18.8%。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9.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8.5%,化妆品类增长5.1%,金银珠宝类增长19.0%,日用品类增长6.7%,五金、电料类增长93.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55.1%,书报杂志类下降4.0%,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19.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7.1%,中西药品类增长11.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9.4%,家具类增长33.9%,通讯器材类增长23.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2.6%,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39.7%,汽车类增长23.1%。三、文物与旅游景观赣州政区历史悠久,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以来,至今已有2200年历史,自古以来就是沟通赣、湘、闽、粤的江南重镇,历代为郡、州、路、道、府的治所。宋、元、明、清时期,这里“商贾如云,货物如雨”,是全国36大城市和44大经济中心之一。1949年7月,成立赣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8月成立赣西南行政公署。1949年11月成立宁都(瑞金)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8月,撤销宁都分区。1954年5月,成立赣南行政公署。1964年5月成立赣州专区。1971年1月改称赣州地区。1999年7月,撤销赣州地区设立赣州市,原县级赣州市改设章贡区。赣州有国家AAAA级旅游区:通天岩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葫芦农庄、崇义阳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苏维埃革命遗址群、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通天岩石窟、赣州古城墙、龙南客家围屋;国家森林公园8个:章贡区峰山、宁都翠微峰、安远三百山、大余梅关-丫山、崇义阳岭、上犹五指峰、上犹陡水湖、龙南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南九连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安远三百山;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崇义阳岭、崇义齐云山、石城赣江源;省级风景名胜区8处:赣州通天岩、宁都翠微峰、瑞金罗汉岩、大余梅关古驿道、上犹陡水湖、崇义聂都溶洞、会昌汉仙岩、龙南小武当山。据初步调查,在该项目评价范围之内,未涉及自然风景保护区以及文物保护对象。四、交通运输(1)水运:位于赣江源头的赣州港是江西六大港口之一,从赣州可连通吉安、南昌、九江、到达长江。(2)铁路:已建成的京九铁路复线、赣龙铁路,正在建设的赣韶铁路、时速200KM/h赣龙铁路复线,鹰瑞铁路构成了全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赣州站(二等站)现已开行至大同、苏州、泉州、南昌、龙岩、井冈山等地的始发列车,通达全国各大中城市。98
(3)公路:公路运输已基本形成以市区为中心,105、323、319、206国道为骨架通达四面八方的公路网络,目前已初步建成快速交通骨架网:赣粤高速、蓉厦高速、赣韶高速、鹰瑞高速、瑞赣高速、赣大高速、石吉高速等。(4)空运:按4C级规划建设的赣州黄金机场现为赣南第一大机场(4C级),2013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2.68万人次。赣州黄金机场能满足波音757、空客A320等机型起降,目前已开通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厦门、南昌、海口、福州、成都、南宁、贵阳等地的航线,每周通航130多个航班。五、教育文化卫生赣州市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621人,在校研究生3452人,毕业生1056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34万人,在校学生7.71万人,毕业生2.04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包括中等专业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4.57万人,在校学生12.11万人,毕业生4.1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15万人,在校学生14.19万人,毕业生5.20万人。初中招生14.56万人,在校学生34.55万人,毕业生8.4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4.93万人,在校学生92.33万人,毕业生14.5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6.05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87%,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97.8%,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94.04%。其中,章贡区座落6所普通高等院校,专职教师3290人,在校学生55122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8866人,每年能培养各类人才2万多名。拥有中小学校85所,中小学教师3938人,在读学生72195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城区达到96%,农村达到94.6%以上。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9%。城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通有线电视的行政村286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2.75%。《赣南日报》全年发行1710万份,《赣州晚报》发行854万份。赣南采茶戏《快乐标兵》获“五个一工程”奖,《山歌情》作为建国以来最优秀的红色题材剧目之一,走进国家大剧院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赣州市共有卫生机构1630个,其中,医院6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卫生院315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3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7个,专科防治院(所、站)2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0个,卫生监督所19个。卫生技术人员2.6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81万人,注册护士0.74万人。卫生机构床位1.85万张。乡镇卫生院床位0.6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0.75万人。赣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推开,651.06万农村居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3.57%。其中章贡区拥有医院36所,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16所。卫生机构床位数3050床;医务人员3087人。医疗仪器设备日臻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开展了一系列高难度外科手术,诊治了一批疑难杂症。已消灭了脊髓灰质炎,麻风、伤寒、麻诊、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98
六、赣州城区排水现状(1)蓉江新城排水现状蓉江新城目前无集中污水处理厂,各大高校建有污水处理站。现状沿建成区新修道路下铺设有排水管道,主要有赣南大道、蓉江一路靠和谐大道段、和谐大道东段等道路。另在潭口、谭东镇区现状有一些合流排水沟渠。(2)贡江左岸沙河片排水现状赣州中心城区沙河片区现状排水体制主要是分流制,沙河片区贡江左岸雨水依据地形分片就近排入贡江。污水虽集中收集,但未接入污水处理厂而是直排至贡江,使贡江水体受到污染。沙河片区排水干管:赣州市老城区建有截流式合流制排水干管,干管起点位于肖屋,沿贡江左岸敷设到泥湾里接入贡江左岸截污干管。该段排水干管总长为2336m,管径d1200mm,坡度为0.001。收集范围为沙河片区大部分排水,服务人口约6.0万人。贡江左岸排水干管一标段已经完成施工,二标段、三标段正在施工建设中,另外,一标段起点位于泥湾里。(3)章江北岸吉埠片排水现状章江北岸排水干管:赣州市老城区章江北岸建雨污分流制排水干管,干管起点位于武龙大桥排污口,沿章江北大道市民公园敷设一直到下游章江北大道与环城路交叉口处老城2#排水泵站20.4万吨/天提升。该段排水干管总长约8.4公里,途中设两座中途提升泵站,收集范围为河套老城区大部分排水,服务人口约18万人。章江南岸排水干管:章江南岸排水干管共分四个标段进行建设,一、二、三、四标段均已完成施工。另外,三标段终点(四标段起点)位于橡胶坝附近。七、污水处理设施现状赣州市中心城区现状有污水处理厂两处,分别为水西白塔污水处理厂和水西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现状污水处理总规模15万m3/d。在建(项目前期)污水处理厂2座,分别为香港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2万m3/d)和水西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二期1万m3/d)。其中,水西白塔污水处理厂位于赣州水西镇白塔疗养院附近,处理规模14万m3/d,总用地面积8.82公顷,主要处理河套老城区、章江新区和西城区生活污水。水西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1万m3/d,实际处理规模约0.03万m3/d,主要处理水西产业基地有色冶金类工业废水。污水厂尾水排出口位于赣江。98
厂址位于城市水体下游,距离赣州市的主要取水口距离较远,同时受纳水体赣江水环境容量大,污水处理厂尾水对城区水体环境影响较小。厂区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地质情况良好,基础处理费用低。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离居民区有400米的隔离带。目前这块用地附近大都是自然的山坡,距离居民区较远,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也不存在拆迁和侵占农田的问题。缺点是进水总管的转输距离较长,排水输送系统投资较大。八、水环境现状生活废水及其污染物是污染排放的主体;工业排水排放相对集中,造纸、食品、化工等行业为主要污染行业;工业污染日益严重,工业污染治理水平有待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低导致排水排放量过大,由此而引发了中心城区的水质性缺水现象日益严重。中心城区及其规划控制协调区内II-III类水质占监测断面的62.5%,无劣V类水质断面,区内地表水水质受到轻度污染。2007年6月《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出台,确定了省内所有地表水体的功能区划及水质目标,对各市的环保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功能区划中明确指出:沿章江流向南康与赣州交界处至赣州市南河大桥章江段为饮用、景观用水区,其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Ⅲ类水体标准;本项目截污干管的铺设及2#泵站设置基本位于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详见附图),而本项目属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的建成可完善区域排水系统,改善章江、贡江的生态环境,尤其保护赣州中心城区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98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根据现场勘察,项目地处赣州城市地区,周围主要是居民区及企事业单位,项目周边无重大污染源,因而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本评价选取引用《2014年赣州市环境质量报告监测报告》中监测数据的相关内容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具体监测位置见附图。项目周边环境质量现状如下:(1)环境空气赣州市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对赣州市区大气现状进行了监测,赣州中心城区区环境空气监测点分别设置在章贡区政府(原地委A4)、气象台(原环保局A3)、华坚鞋城(A2)、市图书馆(A1)和市郊的通天岩(A0),其中通天岩为清洁对照点,环境空气对照点的监测结果不参与评价。监测结果如下:表142014年赣州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监测结果季度统计表单位:mg/m398
从上表的评价结果可知,各监测点的可吸入颗粒物、SO2、NO298
等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因子各项指标均未出现超标情况,各污染物标准指数均远小于1。各监测点各项污染物指标均符合所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表明项目所在地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地表水本项目区域地表水主要为赣江、章江及贡江,且本工程废水主要来自于施工期施工人员用营运期管理维护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根据本项目评价等级、废水排放去向和当地水文状况,选取引用《2014年赣州市环境质量报告监测报告》中市自来水厂(SW1、章江断面)、马房下(SW2、章江断面)、赣县梅林(SW3、贡江断面)、龟角尾(SW4、贡江断面)、储潭(SW5、赣江断面)这5个断面的地表水监测数据,各监测断面的设置见表15,监测结果见表16。表15各监测断面的设置编号河流采样断面断面地理位置功能SW1赣江章江市自来水厂赣州市自来水厂取水口背景断面SW2赣江章江马房下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马房下控制断面SW3赣江贡江赣县梅林赣州市赣县梅林大桥控制断面SW4赣江贡江龟角尾赣州市章贡区八境台公园龟角尾控制断面SW5赣江储潭赣县储潭乡储潭圩削减断面表16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结果表(平均值,摘录)单位:mg/L项目监测断面pHCODcr氨氮BOD5石油类SW1市自来水厂平均值7.037.250.561.80.03超标率(%)00000水质类别IIIIIIISW2马房下平均值7.3490.7361.50.
3超标率(%)00000水质类别IIIIIIISW3赣县梅林平均值7.3371.1951.60.03超标率(%)0019.500水质类别IIIVIISW4龟角尾平均值7.2790.6992.30.03超标率(%)00000水质类别IIIIIIISW5储潭平均值7.480.79951.40.03超标率(%)00000水质类别IIIIIIIⅢ类标准值6~9≤20≤1≤4≤0.05由表16可见,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98
除了赣县梅林监测断面中的氨氮超标外,其余各监测断面中各因子的现状监测值均符合所执行的标准。而赣县梅林监测断面中的氨氮超标,同由于贡江沿岸污水管网不完成,周边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贡江。而本项目属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的建成可完善区域排水系统,改善章江、贡江的生态环境,尤其保护赣州中心城区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3)声环境现场勘察时,针对工可推荐选线,选择7个典型节点进行噪声现状监测,具体噪声监测点位布置及监测结果如下表:表16声环境监测点位布置及监测结果一览表序号监测点位等效声级Leq(dB)达标情况6.20监测执行标准昼夜昼夜昼夜N1市三水厂取水泵站外1m处53.544.36050达标达标N2下车村面向管线一侧第一排建筑物窗前1m53.743.16050达标达标N3管线与黄金大桥交汇处60.952.37055达标达标N42#泵站选址处53.442.86050达标达标N5赣南商贸城面向管线一侧第一排建筑物窗前1m52.543.66050达标达标N6沙河村肖屋面向管线一侧第一排建筑物窗前1m53.943.66050达标达标N7管线与贡江大桥(高架京九铁路桥)交汇处59.349.57055达标达标综上所述,本工程选线临所沿规划道路一侧35m范围内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区标准,其余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4)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区域为人类长期生活居住的地方,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内无野生动物,植被也以人工绿化植物为主。综上所述,项目选线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划的要求,区域环境质量整体良好。98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踏勘,本项目把周边居民、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以及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等作为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7及附图。1、本工程营运期不排放污水,主要为施工期中产生的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施工人员依托城区内公厕或居民卫生间如厕;且施工期结束后,则影响消失。对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水环境质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2、环境空气污染物以不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和居民产生不利影响为控制目标,保护周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3、严格控制噪声源,确保临路一侧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其余区域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固体废物妥善处理与处置,不对外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5、保护生态环境,尽量不破坏周围土壤、植被。表17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方位距离(m)规模保护级别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工程大气环境车村沿线16555户,192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下车村36120户,420人坝上水电站42/欧潭村1535户,18人其他零散居民10~200/水环境章江饮用水保护区10大河,年平均流量229m3/s《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Ⅲ类标准声环境管线外10~20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及
a类生态植被等10~200/防止水土流失等贡江左岸沙河段截污干管大气环境沙河村肖屋沿线1920户,7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白云村川峰垇492户,8人其他零散居民10~200/水环境贡江10大河,年平均流量818m3/s《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声环境管线外10~20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及98
4a类生态植被等10~200/防止水土流失等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大气环境赣州商贸城沿线55800户,280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龙鑫华城55300户,1050人水环境章江饮用水保护区10大河,年平均流量229m3/s《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Ⅲ类标准声环境管线外10~20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及4a类生态植被等10~200/防止水土流失等2#排水泵站大气环境坝上小学北267师生约20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坝上村东北18710户,约35人当塘南24515户,约50人坝上水电站北30/水环境章江饮用水保护区西侧20大河,年平均流量229m3/s《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Ⅲ类标准声环境场界外四周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注:本项目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工程在坝上水电站上游附近穿越章江,采用2根过江管平行过江,该穿越段属章江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98
98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其中NH3和H2S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单位mg/m3序号污染物名称标准浓度限值依据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一次1SO20.060.150.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NO20.040.08
.2/3TSP0.200.30//4PM100.070.15//5NH3///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6H2S///0.012、本项目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工程、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工程周边地表水体主要为章江,根据《江西省地表水功能区划》,南康与赣州交界处至赣州市南河大桥章江段为饮用、景观用水区,其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Ⅲ类水体标准;而贡江左岸沙河段截污干管周边地表水体主要为贡江,其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体标准;另外悬浮物SS参照执行《地表水资源环境标准》(SL63-94)中三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除外)项目pHCODCrBOD5NH3-NSS石油类II类标准值6~91530.5300.05Ⅲ类标准值6~92041.0300.053、本工程选线临所沿规划道路一侧35m范围内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区标准,其余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功能区类别限值标准昼间夜间2类60504a705598
污染物排放标准1、本项目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工程配套2#排水泵站格栅槽所产生恶息排放标准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新扩改建标准,其余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摘录)单位:mg/m3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排气筒高度二级颗粒物120153.5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序号控制项目单位二级新扩改建1氨mg/Nm31.52硫化氢0.063臭气浓度无量纲202、项目施工废水通过沉淀池处理后回收利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城区公厕或租住当地居民家中污水处理设施受纳生活污水;3、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营运期截污干管无显著噪声排放,2#排水泵站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噪声排放评价标准单位:dB(A)时段排放限值标
来源昼夜施工期705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营运期2#泵站6050(GB12348-2008)2类标准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为非生产性建设项目,营运期无生产性废水外排,且所配备的截污干管维护工人及排水泵站值班工人,均由赣州市水务集团现有职工调配,管理维护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周边城区内居民卫生间收集后,纳入本项目建成后的截污管网,最终排入白塔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入赣江。因此,本项目CODcr、NH3-N总量控制指标已分配入白塔污水处理厂的CODcr、NH3-N排放总量中,因此不另行对CODcr、NH3-N申请划拨总量。而本项目营运过程中无大气污染物SO2、NOx产生。综上所述,本项目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98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一、施工期工序流程本工程2#排水泵站施工准备阶段主要是施工备料、场地清理平整,之后进行主体工程阶段的基础施工,包括建筑施工、设备安装;截污干管工程管道开挖、回填等,开挖完成后,截污管道敷设施工,施工完成后,对地面进行恢复地貌等。最后投入试运营阶段。本工程施工期工序流程见图1。2#排水泵站截污干管辅助设施工程施工备料场地清理平整建筑施工设备安装设备调试站区绿化场地清理平整建筑施工设备安装设备调试站区绿化分段开挖管沟穿越河流、公路焊接、补口、补伤、防腐管道敷设覆土回填清理场地、恢复地貌,植被恢复联合调试,投入试运行噪声、扬尘、生态影响噪声、扬尘、废污水、固体废物、生态影响噪声、扬尘、生态影响噪声、扬尘、废污水、固体废物、生态影响噪声、扬尘、废污水、固体废物、生态影响含油废污水、噪声、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检修固废图1本工程施工期流程及产污位置图(1)施工作业带清理、场地平整、修筑施工便道98
管道施工由作业带清理和场地平整开始,以便于施工车辆、设备通过和操作,并可在设计的高程上放置管道,在某些特殊地段如果没有公路可以依托,还需修筑部分施工便道与临近道路相连以便施工人员、施工车辆、管材等进入施工场地,另外还需修建配套临时设施和施工带排水等。该阶段施工一般采用机械化施工方式,由推土机进行清理,特殊地段由人工完成。机械化施工带的宽度为3.5m。(2)开挖管沟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等可利用机械作业的地段,管沟的挖掘一般由挖掘机来完成,特殊地段由人工完成。依据管道的直径、管道的固定方法、当地的地质条件等确定管沟的开挖参数。管沟的宽度为管径和加宽余量之和,管道埋设深度在地下水位以上,管顶敷土1.2m。挖土机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作,距电缆1m处严禁机械开挖。开挖构槽时,沟底设计标高的200~300mm的原状土应予以保留,由人工开挖。(3)布管及连接用运输车辆和起重设备进行管材的卸车、搬运和布管,然后进行管材、管件、橡胶圈等重新检查。管道上设置的阀门井的井壁应勾缝、抹面;井底应做防水处理;井壁与管道连接处采用密封措施防止地下水的渗入,管道与井壁接密封措施采用柔口连接。管道安装和铺设工程中断时,应用木塞或其它盖堵将关口封闭,防止杂物进入。管道安装完成后,铺设管道时所用的垫块应及时拆除。高密度聚乙烯管道(PE管道)间的连接采用不可拆卸连接中的对接式电热熔接口(自动熔接接口);管道与管件间的连接方式也采用对接式电热熔接口;管道与阀门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可拆卸连接中的法兰接口。(4)管道下沟在管道下沟之前,首先要进行管沟的清理工作,去除石块,在石方段还要铺垫细沙土,然后将管道吊起下沟。为了确保管道安全,埋地管道要进行分段试压,包括强度试压和严密性试压,阀门、绝缘法兰、大中型河流穿跨越和道路穿越要单独试压。(5)管沟回填和施工带整理管沟的回填包括管沟回填和肥土层恢复,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回填,恢复施工带的地形、地貌,减少对农业耕作的影响。管沟回填后应压实并略高于地表,以免日后沉积下降。在管沟的回填过程中,严格按照回填操作规范进行,避免在回填操作中破坏管道的绝缘防腐层,留下事故隐患。(6)管道敷设施工本项目结合线路沿途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及气候等自然条件,管道全线采用沟埋敷设方式。沟埋敷设施工简单,技术成熟,并且占地相对较少,不妨碍农业耕种,不妨碍交通,对环境影响小,运行比较安全,维护和管理方便。管道采用弹性敷设、现场冷弯、98
热煨弯头三种型式来满足管道变向安装要求,以适应管道在平面和竖向上的变化。在满足最小埋深要求的前提下,管道纵向曲线尽可能少设弯头、弯管。管道通过陡坡、陡坎、冲沟等复杂地段时,分别采用放坡、护坡堡排水、分段设置挡土墙及锚固等措施,以保证管道安全。管道埋深根据线路沿途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及气象等自然条件以及农业耕作深度,本项目一般地段管顶埋深最少为1.2m,对于山区及丘陵地区,为了增加管道的稳定性,适当增加管道的埋深,管沟挖深比一般地段超挖0.2m。对于大坡度地段,对管道进行相应的稳定分析后,根据需要在适当位置加设管道固定墩及抗滑墩;为防止雨水对管沟回填土的冲刷,在管沟上游设截雨水沟或截水墙,并适当加高回填高度,并对管沟进行夯填,对于平行于等高线敷设的大坡度山区管道,施工时沿管道走向修建适于管道施工的简易道路,然后将管道埋设于路的内侧,将道路作为管道的保护屏障。对于陡峭的山坡,局部采用地上跨越。对于岩石地段,管沟回填时,先用细土回填至管顶0.3m以上,之后用土、砂或粒径小于100mm的碎石回填并压实。回填后将地貌恢复原貌;管道的施工应选择在旱季,以减小施工难度,加快施工的进度。一般地段管道施工场地布置见下图2所示。图2一般地段管道施工场地断面示意图(7)管道穿越工程①公路穿越管道穿越道路时,尽量在路基下穿过,以尽可能不破坏路面为原则。若因地质条件必须破坏路面路基时,应通过城市道路管理部门协商解决,并按其要求恢复路貌。对于干线公路、沥青公路、车流量较大、开挖困难的,应优先考虑采用横孔钻机带套管穿越,也可采用顶管穿越,套管伸出公路路基坡脚两侧各大于2m;一般公路开挖埋设。穿越道路时,保护套管或输送管道顶距路面的间距不小于1.2m,距道98
路路面边沟底面不小于1.0m。钢筋混凝土套管应满足强度及稳定性要求。套管端部伸出路基坡脚外不小于2m;当有路边沟时,套管端部伸出边沟外侧顶部不小于2m。采用顶管方式穿越道路时,应在管顶上方加设警示牌,施工时不允许路面受到任何破坏,而且顶管作业坑选择在地面高程较低的一侧,承受顶进反作用力的作业坑底铺设枕木和导轨,导轨作为套管前进的轨道。穿越结束时,需恢复施工现场地貌。本项目管道穿越公路时采用顶管加套管保护穿越。污水管道穿越公路施工情况见图3。图3穿越公路施工方式断面示意图②河流穿越本工程需设置过江管将蓉江新城排水接入章江南岸截污干管,拟建泵站厂址在水电站附近,泵站与章江南岸隔江(章江)相望,该段水流相对较平缓。河面宽度(300米~330米)。根据本项目工可比选过江施工方案,暂推荐《章江北岸截污干管过江管设计方案》的沉管施工方法。并且为了安全,防止过江管发生故障时,排水将被迫排入河道,将导致章江、赣江的严重污染。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采用2根过江管平行过江。两根过江管通过阀门水力连通,一旦其中一根发生故障,可关进水阀进行检修,使排水不能进入河流中。过江管道施工前需上报赣州市水利、环保等主管部门审批,在取得批准后方可开工。且建成后,为了管线安全考虑,在两岸设置禁锚标志。过江管设计为2条平行过江的D1350×10钢管,采用预制一次焊接成型。沉管法是一种水底铺设管道的施工方法。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测量放线、定位土方开挖软基处理垫层基础预制管道下沉安装砌井管道试压回填、修复埋岸验收图4穿越河流施工流程图98
图5国内同类型污水管道穿越河流沉管施工现场图A、测量放线、定位打定位桩(龙门桩)施工前,首先进行管线的测量设标,包括管线位置、节点控制、开挖边线位置、水准控制网络建立等。测量施工准备:鉴于工程质量的要求,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对施工测量的所用的仪器进行校核,提高施工测量的精度;其次备全测量所用的材物料;第三,做好内作业计算,坚持一人计算,一人复核,两人签字的原则,确保施工测量的顺利进行。定点放样:在两岸利用经纬仪放出龙门桩确定沟槽轴线。沟槽宽6米,沿沟槽两边距中轴线5米处打Φ800定位钢管入岩,钢管沿河宽每30米设置,双排总计16根。利用振动锤将钢管插入岩石层,保证定位钢管的牵引力达到20吨以上。从岸边开始施打定位桩,作业过程中利用两岸架设的经纬仪对每根桩的定位进行校正复核。(见下图)98
沟槽开挖测量:其中平面控制测量由于沟槽在水下,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施工放样时,将管线的中轴线、沟槽的边线等应分别引测至陆上,采用导标的方法进行控制,导标测量用3M长度花杆,导标的间隔距离根据施工规范不少于0.2D(D为管线施工长度),施工过程中应用经纬仪经常进行复核,保证沟槽开挖平面位置的准确。节点的位置采用红外测距仪测量,并打入木桩控制。而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测深铊测量水深的方法进行。水面高程的确定采用在施工区域不受影响的地方设立水标尺,用DS3水准仪将高程引测至水尺上,直接读取水面高程,为保证高程到准确性,应定期用水准仪定时检测水尺高程的情况,及时修正读数,确保施工质量。在进行沟槽坡面开挖时,用钢卷尺测量水平距离,换算该点的开挖深度,用测铊测量水深。在进行沟槽开挖到施工过程中,水深测量必须始终进行,只有不间断跟踪测量,才能够保证沟槽的开挖质量。沉管安装施工测量:其中管轴线测量在沉管安装的轴线桩上架设经纬仪进行管道中线观测,在下沉过程中,跟踪测量,及时调整钢管的下沉位置,保证沉管下沉到位。而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跟踪控制测量来控制管顶高程,确保管顶高程的准确,中间水平段上测量绳,根据水面高程及测绳的读数来测量控制沉管下沉的速度及平衡,保证沉管下沉到位。B、沟槽开挖(沟槽按1:3.0坡比开挖)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将长臂挖机架设在260吨驳船上采挖沟槽,从停机面往下可挖至15米水深处,能够满足本工程水下采挖要求。原图纸设计1:1.5的开挖坡比,按现有河床底下土质(粉砂和淤泥)无法保证挖好的槽底不塌方,我施工方采用1:3的开挖坡比,开挖施工。采用船运弃土,调用100吨驳船两艘,每艘船配2m3装土斗10只,单船装载土方20m3循环驳运。开采前,须先把开采船与定位钢管桩系牢,以钢管代替船锚,260T船四只角焊接固位连接点,船后固定钢丝绳采用X相交连接;船前端钢丝绳采用“开”98
字形连接。避免采挖时挖机转臂,后端连接X形有利于船舶调节方向。船上连接钢丝绳用2吨手拉葫芦连接,能使钢丝绳拉紧。开挖从河岸边开始,循环往对岸采挖,根据固定钢丝绳长度,也循环与河内钢管桩转移。利用一只10T船只做为交通工具,系钢丝绳以及测开挖好的河床,开挖时特制标尺用1寸镀锌钢管制作,分三节,中间用螺丝连接,因制作标尺重量很重,在河内人无法把持,在交通船只船头焊接一O型口固定标尺。具体在船头焊一根1.5米长的槽钢,在槽钢处侧分三等分焊接Φ50钢管,钢管长度每段为10公分,这样特制标尺可插入孔洞中,标尺就不需要人力,只需提起与下降。注意为了测量沟深标准,特制标尺下端必须焊一块10X10cm铁板,厚度一公分。每挖好几米测量一次,达到沟深标准位置,以此法把全线沟槽挖好。(见下图)特别河道沟槽的岸两边需要挖5米大小的坑,深度最好不要超过水面2米,避免铁管沉好后两头接头,围堰施工带来困难。沟槽挖好虽跟踪测量,但因沙土在水下会有产生塌方现象,沟槽底板大面积平整度肯定是达不到。利用260T船的后尾焊接30#槽钢,槽钢先制作成倒开字,把船尾利用挖掘机重量缓慢的沿沟槽前行,往返二至三次沟槽基本成型。如采挖段是岩石,必需每米放置几方沙石下去,这样平整度更能保证。C、管道垫层过河管基础断面图如下:98
挖好的基坑底先铺30cm碎石,再放置400*250枕梁。具体做法:按基础的结构尺寸,测量放出垫层面标高,通过挖机船摊铺垫层碎石,并检平垫层面。经过多次、加密的来回测量水下碎石垫层面标高,与设计标高相符。铺设前把原先河道30米一根的水下导向钢管桩用16钢筋全部连接,并把每块枕梁下的位置用红绳标记,避免枕梁放置不均匀。枕梁没放置到位不允许潜水员下水,避免误伤潜水员。枕梁到位后,潜水员下水摸排是否到位,再进行测量,直至达到规范标准。安装枕梁安装完成后,潜水员下水进行摸排,为了能达到除潜水员与水上人员互通,以及为以后水下所有施工的情况:如水质透明度好的情况下,采用水下摄像,水上施工人员可随时掌握水下情况,并记录存档。D、管道防腐和焊接钢管防腐:钢管防腐前清除油垢、灰渣、铁锈时,质量标准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中规定的ST3级,喷砂或化学除锈时,质量标准应达《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中规定的Sa2.5级。钢管内、外壁均采用重防腐涂料。管箍和焊缝要求同钢管的外壁防腐(钢管及管件、管箍的防腐在出厂前完成,钢管焊缝在现场防腐。钢管焊接:钢管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钢管必须具有制造厂的合格证书。E、管道安装1、垫层基础完成施工后,即可开始管道的安装,复测基础面标高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后,在垫层基础面上测量放样,测放出管道中线,利用边线来控制管道的走向和高程。采用设计图中的防腐处理,焊接口按原设计要求再做防腐处理。管道安装前由相关检验机构对钢管的焊接、防腐检验,并取得合格检验报告后才能进行沉管。因施工场地有限,采用钢管焊接漂浮施工。98
即先把铁管弯头在岸上制作好,弯头根据图纸计算和现水深应该在9米,先制作好4米制作闷头,再吊置焊接位,上好闷板一头放置到水面,每焊一根利用卷扬机加地锚送入河面,直到结束一端弯头结束上闷板,整条管道漂入河中,特别注意两头的弯头一定要平行垂直。焊接过程中,每30米在管的中心线焊一吊钩,管道焊接漂入河中时,弯头方向让其靠钢管桩内侧,直至两根管全部焊接好。2、钢管固定及闭水打压当铁管焊接期间,把水上Φ800铁管桩用Φ1000铁管做成龙门架并在每个龙门架横梁上架设15T200m手拉葫芦,共8组。用其中三到三间隔挂上铁管的中心吊钩,铁管弯头自然垂直,弯头制四米的原因就由此决定。如制太高管线很漂、不稳。两根管线全部垂直后,利用30#槽钢把两根铁管根据间距卡死。注意槽钢卡的位置必须避开枕梁位置,避免下沉时槽钢会与枕梁相碰,产生铁管下沉不到位。固定好后把所有8组15T葫芦共16只起吊重量共240T、铁管重量130T,起吊重量大于该起吊物件一倍,通过此实际的静载实验,可知钢管牵引力足够。所有内容结束后,开始闭水打压。根据工作压力用多级泵打压,试验合格后开始下沉管,在XX加固的槽钢上焊上和交通船一样的固定标尺,标尺以50cm为单位分两节,每节5米以备下沉观测。3、钢管下沉对整条管线进行检查,确认管线防腐漆完好情况下,对管道进行土工布缠裹,避免回填时破坏防腐漆。再进行灌水,灌水同时对各个吊点进行检查确保吊点完好。把8组葫芦全部挂好,特别标尺固定。每个起吊点安排一只10T船配4人,每班配发对讲机。潜水员下水,对每个枕梁进行摸排确定水下正常开始下沉。岸上由一人总指挥,对8人组发布开始下沉,启动手拉葫芦,均匀下沉。把8组下吊点编号,每下沉50cm报尺。如哪组下沉葫芦有问题,立马报告,总指挥发令其余7组全部停下。总指挥对各组汇报的标尺下沉数据进行分析,避免有快慢节奏不均,道产生弯折度,对管道焊缝产生损坏现象。由此均匀下沉,在下沉至弯头离水面50cm时,把其上部一节装上,再继续下沉。再对每个标尺进行复核,确保下沉到位,标高统一。潜水员下水把标尺吊钩拆除,再把预制楔石对管道加固,避免回填时产生移动。F、回填及与岸上连接管道回填剖面图:98
1、根据设计断面图回填材进行回填,设计图从管顶开始回填,先回填30-50mm碎石厚70cm,再回填50-80mm二片石厚30cm,再抛填10-50mm块石厚50cm,最后填土恢复原河床。避免对管道的防腐产生破坏,防腐好的管道下沉前外面包土工布。2、接口把管线全部回填好后,潜水员下去检查。确保无误后,开始把岸两边的围堆做好开始抽水。抽完水后,对河下管道再一次进行排查,确定后与岸上铁管对接。98
98
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污染工序1、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施工期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1)施工期生产废水施工废水主要产生于截污干管铺设开挖基础时排出的泥浆水,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泥沙、悬浮物等。此外,施工作业使用的燃油动力机械在维护和冲洗时,将产生含少量悬浮物和石油类等污染物的废水。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2)施工期生活污水本项目为分段施工,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洗涤废水和如厕粪便污水,预计该项目施工高峰期作业人员约50人,生活用水量按47L/d•人计算,本项目施工期生活用水量为2.35m3/d。污水排放系数按0.8计,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88m3/d。施工人员租住在当地居民家中,施工人员产生生活污水与当地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一起通过现有的城市污水系统排入白塔污水处理厂,最终纳入赣江。2、废气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有:管沟开打挖堆土、2#排水泵站场地平整、道路破开及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走行车道引起的扬尘,施工建筑料(水泥、石灰、砂石料)以及管沟开挖弃土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中造成的扬尘和洒落,各类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和发电机排放的废气。其中施工期间对环境空气影响最主要的污染物是粉尘。一般大型土建工程现场扬尘实地监测TSP产生系数为0.05~0.1mg/m2·S。考虑本工程管线为线型施工,大部分位于城区或规划新区,TSP产生系数取0.05mg/m2·S,裸露的施工面积按平均宽1m,每段500m同时裸露施工,计算面积为500m2,并按日施工8小时计算,管线施工现场各标准段TSP源强为0.72kg/d。对于2#排水泵站,场地平整期间,按日施工作业面1500m2、日施工8小时计算,站场TSP源强为2.16kg/d。3、噪声施工期噪声来源于施工开挖、混泥土搅拌等施工活动中的施工机械运行、汽车运输等。经工程类比调查分析,需要控制的主要噪声为路面破碎机、混泥土搅拌机、挖掘机等设备,噪声级均在75~105dB(A)之间。污98
水管网建设工程地点比较分散,且施工机械流动运行,所产生的噪声是无规律的,会对施工区周围的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影响面比较广。4、固体废物施工期会产生弃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产生的具体情况见表18。表18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产生源施工阶段来源场平弃土、工地生活垃圾建筑施工包括管道及泵站等土建工程施工废弃物、工地生活垃圾装饰工程主要为泵站室内装修产生的废弃物、工地生活垃圾(1)弃土、淤泥及建筑垃圾新建管道基础工程挖土方量与回填土方量工程弃土约4000m3,在场内周转,就地平衡;建筑垃圾主要包括砂石、石块、碎砖瓦、废木料、废金属、废钢筋等杂物,产生量约13.2t,收集后堆放于指定地点,由施工方统一清运。因本项目所处区域为城市建成区,不专设弃渣场,且弃土、建筑垃圾临时存放点不能选址在靠河岸及交通拥挤的位置,并指点运输车辆及时清运至政府指点地点安全处置。(2)施工期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人数高峰期约为50人,主要为当地民工,产生的生活垃圾较少,主要为烟头、香烟盒、果皮纸屑等,按每人每天产生0.5kg计算,共产生生活垃圾25kg/d。因不设集中施工生活区,施工点较为分散,依托市政道路旁垃圾桶收集后,每天由送市政环卫部门指定场所处置。5、生态环境分析本工程不设永久性渣场,临时占地基本为各道路路面,管网铺设完成后经恢复地表植被及道路等,不需要再次征地。所涉及的永久性占地主要为2#排水泵站,2#排水泵站设置在水电站南侧的驾校附近空地上,地块现状为荒地,不需拆迁,且赣州市城乡规划局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对蓉江新城污水2#泵站出具了选址意见书(选字第开市政360701201610019),位于水电站南侧的驾校附近空地上,用地面积2.59亩。(1)永久占地2#泵站目前土地现状主要分布有少量灌木杂草、生物现存量较少,无野生植被。站区建成后通过绿化可恢复部分植被和生物量。(2)临时占地涉及城区已建成道路旁98
管道施工需临时挖掘道路,不砍伐树木,仅在必须通过草地的路段对绿地造成破坏。郊外部分路段开挖时的临时堆土会覆盖路肩外的植被,可能造成植物死亡,涉及的土地类型主要为旱地和草地。主要的生态影响表示为对动植物影响、土地资源影响、植被农业形态的影响、章江贡江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水土流失等。工程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可弥补大部分损失的生物量。6、交通影响因素分析本工程管道工程涉及范围广,大部分位于中心城区,交通量和行人密集。在施工过程中,因开挖占用慢车道和人行道,会对开挖路段的车辆行驶和居民出行造成较大的影响。98
二、营运期污染工序1、管线工程本项目建成投产后,管线工程随着施工结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经过路面的整理、施工机械的退场以及道路绿化的实施后也随之结束,正常运行时,无废气、废水、噪声产生。2、排水泵站(1)废气排水泵站产生的废气主要为臭气,臭气主要在格栅槽产生。臭气的浓度与原排水水质及气象条件等有关。其主要成分是NH3、H2S等,这些物质有刺激性气味,并具有一定的毒性,人体大量吸入常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吸入量一旦大于某一限定值,对于人体健康就会有较大的危害,甚至会危及生命。由于恶臭物质的逸出和扩散机理复杂,废气源强难于计算,本次环评类比白塔上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环评报告中格栅沉砂池臭气源强,具体如下:表19恶臭产生源强类比表排放源项目NH3H2S臭气浓度格栅槽浓度(mg/m3)0.300.0195400(倍)排气量(m3/h)18000产生速率(kg/h)0.00540.000342/根据工可,本工程泵站采用生物除臭(即填充式微生物脱臭法),通过风机将臭气抽入填充式除臭设施后,净化外排,臭气收集率约为80%,根据《环境工程学报》(2007年第5期,污水厂生物除臭设施运行及影响因素的研究),除臭设施对硫化氢及氨气的处理效率分别达到95%以上,臭味气体的处理效果随除臭滤池的温度、气体的相对湿度的升高而提高。项目产生的恶臭气体通过气体收集系统和生物除臭设施处理后,泵站排放的臭气强度见表20。表20泵站臭气排放源强一览表排放源项目NH3H2S臭气浓度格栅槽浓度(mg/m3)0.060.0038/排气量(m3/h)18000排放率(kg/h)0.001080.0000684/生物除臭设施浓度(mg/m3)0.0120.0008/排气量(m3/h)18000排放率(kg/h)0.0002160.000014/(2)废水本工程站区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少量的不定期设备清洗水和场地冲洗水。98
站区设备运行过程清洗、检修以及泵房地面冲洗时会产生少量废水,含有少量杂质,主要污染物为CODCr和石油类。据类比分析,这部分废水量较少,年产生量约为50m3,产生浓度CODCr300mg/L、SS200mg/L、石油类25mg/L,可直接排入本项目泵站格栅池,经本项目截污干管最终纳入白塔上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赣江。根据项目劳动定员制定,设计劳动定员3人,均不住宿,生活用水按每日47L/人计算,需0.14m3/d(51.1m3/a);生活污水排放系数按0.8计,则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为0.11m3/d(40.2m3/a)。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CODcr250mg/L、BOD5120mg/L、NH325mg/L和SS150mg/L等;管理维护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较小,经管理维护人员主要从水务集团现有职工调配,可依托周边城区内居民卫生间收集后,纳入本项目建成后的截污管网,最终排入白塔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入赣江。污水污染物产排情况见下表。表21运营期污水及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量预测污水类别污水量(t/a)项目CODCr氨氮石油类BOD5SS生产废水50产生浓度(mg/L)300/25/200产生量(kg/a)15/1.25/10处理措施经收集后,直接排放泵站格栅槽,经本项目截污干管最终纳入白塔上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赣江。排放浓度(mg/L)300/25/200排放量(kg/a)15/1.25/10生活污水40.2产生浓度(mg/L)25025/120150产生量(kg/a)10.121.01/4.866.07处理措施依托周边城区内居民卫生间收集后,纳入本项目建成后的截污管网,最终排入白塔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入赣江。排放浓度(mg/L)25025/120150排放量(kg/a)10.121.01/4.866.07合计90.2排放量(kg/a)25.121.011.254.8616.07自身削减量(kg/a)00000(3)噪声噪声主要来自排水泵站的水泵机组设备工作时发出的噪声,以及进出泵站车辆噪声。噪声情况(不考虑治理)见下表。表22排水泵站噪声源情况序号发声源测点距离(m)噪声值[dB(A)]备注1水泵机组设备195正常运行2车辆170进出站时98
(4)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配备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泵站格栅清理的栅渣、设备维护产生的废润滑油、废机油等废矿物油等。类比同类项目,产生情况详见下表。表23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及去向固废来源排放情况主要成分及固废性质去向生活垃圾每人0.5kg/d,0.55t/a生活垃圾,一般固废统一收集后定存放,交环卫部门统一收运和处置栅渣平均2t/d生活污水污泥废矿物油0.1t/a废矿物油(危险固废HW08)交有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理98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施工机械TSP2.88kg/d(无组织)2.88kg/d(无组织)运营期2#排水泵站NH30.0054kg/h0.0013kg/hH2S0.000342kg/h0.000082kg/h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作业废水SS、石油类少量循环利用,不外排生活污水CODcr、NH3-N1.88t/d依托公厕外排运营期泵站检修清洗废水50t/aCODCr300mg/L,15kg/a300mg/L,15kg/aSS200mg/L,10kg/a200mg/L,10kg/a石油类25mg/L,1.25kg/a25mg/L,1.25kg/a管理维护人员生活污水40.2t/aCODCr250mg/L,10.12kg/a250mg/L,10.12kg/a氨氮25mg/L,1.01kg/a25mg/L,1.01kg/aBOD5120mg/L,4.86kg/a120mg/L,4.86kg/aSS150mg/L,6.07kg/a150mg/L,6.07kg/a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25kg/d0施工过程施工弃土4000m3建筑垃圾13.2t运营期维护人员生活垃圾0.55t/a泵站运行栅渣2t/d,730t/a泵站检修废矿物油(危险固废HW08)0.1t/a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有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卷扬机、吊车、运输汽车等产生的噪声,5m处的噪声值在75~105dB(A)左右;运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水泵机组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以及进出泵车辆产生的噪声,源强为70~95dB(A)。其他施工期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工程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施工期的影响。施工期场地开挖等活动将会使地表土松散,在大雨或暴雨天气下受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而发生水土流失,施工产生的弃土处置不当也可能发生水土流失。要求项目施工现场修建围挡,合理安排工期,避开雨季施工,挖方及时清运,对松散土及时夯实,严格管理,尽早将土地填平硬化,对工程临时占地及时进行土地恢复,最大限度地避免水土流失。98
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一、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泵站工程站区基础开挖、回填、堆放废弃土石方,进站道路修建,材料及设备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以及施工机械、机动车产生的废气,将对空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由于大型机械设备较少,产生的尾气量少,并在开阔的施工场地施工,其产生的废气很快扩散,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另外站区各构筑物总占地面积约2.59亩,施工工程量较小,TSP产生源强为2.16kg/d,在施工场地安排专人定期洒水抑尘,在施工过程中,作业场地将采取围挡、围护以减少扬尘扩散,围挡、围护对减少扬尘对环境的污染有明显作用,对建筑垃圾及弃土应及时处理、清运,堆放场地加盖蓬布或洒水,防止二次扬尘;则排水泵站施工过程中扬尘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同时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2、截污干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有:管沟、工作井等开挖堆土、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走行车道引起的扬尘,施工建筑料(水泥、石灰、砂石料)以及管沟、工作井开挖弃土的装卸、运输、堆放过程中造成的扬尘和洒落,管道安装过程焊接废气,各类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参考一般土建工程现场的扬尘实地监测数据,TSP产生系数为0.05~0.1mg/m2·S。考虑本工程管线为线型施工,大部分位于城区或已建成道路边,TSP产生系数取0.05mg/m2·S,裸露的施工面积按平均宽1m,每段500m同时裸露施工,并按日施工8小时计算,管线施工现场各标准段TSP源强为0.72kg/d。一般的施工工地产生的扬尘对150m范围内的周边环境影响明显,不到100m的近场处扬尘,最大值可达1.6mg/m3。本工程管线施工现场位于大多位于河流岸边,管沟、工作井开挖、敷管及覆土过程产生的扬尘比一般大型开挖施工工地要小。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开挖裸露处洒水、设挡风栅栏降低风速;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开挖、渣土堆放、回填等受风速影响的作业;规定运输车辆在施工区路面减速行驶、清洗车轮和车体、用帆布覆盖易起扬尘的物料;对物料的堆放应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尽量减少物料的露天堆放。采取以上措施后,工地扬尘量可减少70%~80%。据此估计,管线施工场界外50m98
处TSP的日均浓度可达标。因此,采取严格的防尘措施后,可以大大减少工地扬尘对周边环境空气影响。管道安装焊接过程也会产生少量的焊接烟气。根据资料显示,焊接烟气中的烟尘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物质,已在烟尘中发现的元素多达20种以上,其中含量最多的是Fe、Ca、Na等,其次是Si、Al、Mn、Ti、Cu等。焊接烟尘中的主要有害物质为Fe2O3、SiO2、MnO、HF等,其中含量最多的为Fe2O3,一般占烟尘总量的35.56%,其次是SiO2,其含量占10~20%,MnO占5~20%左右。焊接烟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成份主要为CO、CO2、O3、NOX、CH4等,其中以CO所占的比例最大。由于有毒有害气体产生量不大,且气体成份复杂,较难定量化,本环评仅作定性分析。本工程实行分段施工,每段工程量小,焊接烟尘产生量少,而且焊接在户外进行,产生的烟尘和有毒气体扩散得快,不会对周围空气环境造成影响。运输车辆行驶及施工机械运行时将产生废气,主要含有HC、CO、NOX等污染物质,主要对项目施工场地周边和运输路线两侧局部范围产生一定影响。由于排放量较少,所以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相对较小。本项目属于管线工程施工,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将造成施工沿线局部大气污染,为减轻施工期间废气对环境的影响,本评价要求施工单位采取以下措施:1、设置的施工围挡,防止和减少施工中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外逸,避免扬尘、废弃物和杂物飘散。2、增加施工沿线道路的洒水频率,建设扬尘产生。3、施工单位在实施土方开挖等施工作业时,应当采取边施工边洒水等防止扬尘污染的作业方式;风力在5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应当暂停土方作业。4、建设施工按规定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现场拌料。预计采取上述废气防治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扬尘对施工沿线局部大气环境影响将大大减轻。二、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1、泵站工程工程站区施工属于一般建筑施工,产生的废水包括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为洗涤废水和粪便污水,施工人员租住在当地居民家中,施工人员产生生活污水与当地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一起通过旱厕进行处理,处理后定期清掏;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98
2、截污干管工程项目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被雨水冲刷后产生的一定量含油污水和裸露区、建材、物资前期雨水冲刷产生的地表径流废水,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石油类污染现象的发生;尽量减少施工机械设备与水体的直接接触;对废弃油应妥善处置;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燃料油跑、冒、滴、漏。只要加强管理、科学施工,施工过程中石油类污染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施工单位通过集中收集废机油及抹布等,交由具有相关资质单位回收进行合理处置。施工期由于材料堆放、管理不当,特别是易流失的物质如黄沙、土方等露天堆放,以及建材在运输过程中的散落,遇大、暴雨时被冲刷流失;部分建材也会随雨水被带入附近地表水体,主要污染因子为悬浮物和建材残渣。对该类废水,施工单位应修建导流渠,避免雨水冲刷引起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废水经初沉后回用于施工现场,主要是抑尘洒水和道路边绿化带浇灌,故施工废水对周边水体影响较小。本项目管道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废水量较小,施工人员租住在当地居民家中,施工人员产生生活污水与当地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一起通过现有的城市污水系统排入污水处理厂。因此,管线施工过程产生的少量废水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但考虑到,本次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工程及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工程的污水管道铺设及2#泵站选址基本位于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详见附图),一系列的施工活动及过江管铺设会对章江饮用水源区造成一定的影响,为确保降低本项目实施对章江饮用水源区的影响,本次环评提出了相关措施,详见后续专题一。三、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1、泵站工程施工过程中站区设备安装、车辆运输、各类施工机械等将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影响。吊车、打夯机、液压机噪声一般为80~82dB(A);推土机、挖掘机噪声一般为80~105dB(A);运输车辆噪声一般为70~85dB(A),夜间一般在150m外才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应标准。施工噪声防治措施如下:⑴施工单位应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噪声、消声设备;注意机器保养和正确操作,尽量使筑路机械的噪声维持在最低声级水平;应尽可能把施工机械设置于影响最小的地点。⑵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与施工场所,严禁高噪声、高振动的设备在中午或夜间休息时间作业;高噪声施工机械运行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间,98
夜间(20:00~次日8.00)和午间(12:00~14:00)不得进行施工,若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申请得到批准,同时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并且必须公告附近居民。⑶高噪声作业区应尽量布置在无村庄一侧,例如,采用震捣棒施工时,场地应布置在无居民区或居民区远离河岸的一侧,避免噪声对居民的影响;对个别影响较严重的施工场地,需采取临时的隔声维护结构;将施工现场的固定振动源相对集中,以减少振动干扰的范围。⑷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低噪单或带隔声、消声装置的机械设备,平时注意机械维修保养。避免高噪设备同时运转,调整高噪设备同时运行的台数。同时为减少高噪机械设备对本工程施工人员造成的影响,可考虑轮流作业、佩带耳罩等措施,,除低噪声危害,保护身体健康。⑸施工运输车辆进出场地尽量安排在远离路两侧的民宅敏感点;施工运输车辆经过村庄时应减速慢行。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噪声可得到较好地控制,可将工程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降至最低。2、截污干管工程管线施工时,管沟开挖、敷管及焊接、覆土回填及路面的修复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具有间断性和暂时性的特点,且施工点呈带状分布。因此,通过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减少超标设备的使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运输车辆在途经道路管线敷设的声环境敏感点时,应尽量保持低速匀速行驶等防护措施后,本工程线路施工噪声对沿线声环境影响很小。四、施工期固废影响分析1、泵站工程施工期站区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工艺站场施工产生的弃土和建筑垃圾,施工场地设置弃渣堆场,多余的弃土、废渣等用于建筑回填用土,对建筑垃圾分类堆放,对有再利用价值的应单独存放,回收利用,对于不能回收利用的则交由施工单位妥善处理。本项目站区施工人数约为50人,主要为当地民工,产生的生活垃圾较少,主要为烟头、香烟盒、果皮纸屑等,按每人每天产生0.5kg计算,共产生活垃圾25kg/d。分类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统一清运,对环境的影响较小。2、截污干管工程管道施工过程中除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外,焊接和防腐会产生少量废焊条和废弃管98
材。这些少量固废采取即时回收处理,严禁遗留在施工场地内,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大。五、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建设期。如场地建设、管道铺设、道路修建等活动都可能对所在地区的土壤、植被、野生动物等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1、泵站工程场地等地面工程建设包括项目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和环保工程等设施建设,这些工程的建设需要占用一定量的土地,改变了原有土地使用功能而由工业用地所代替。同时占地内的原有植被将被彻底破坏。此外、场站施工过程中,还将临时占地用一部分土地,以方便施工机械、车辆和人员活动。受其影响,临时占地内的土壤和植被在施工期间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截污干管工程管网的铺设与普通的建筑物施工不同。主要过程为扫线、管沟开挖、管线焊接、下管、回填。施工操作相对简单,但管网铺设要涉及整个城区,延伸范围大,对管道沿线周围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及交通都会造成不利影响。这部分管道的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管线的各项施工作业活动中。管线施工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地表开挖对生态的影响:(1)管沟开挖为线状工程,工程临时改变了作业带的土地利用性质。(2)管沟开挖、土层堆放及回填、材料对方、人员踩踏、机械设备碾压等施工作业对沿线的土壤、植被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破坏土壤的结构、扰乱土壤耕作层;改变土壤质地、降低土壤养分。(3)施工破坏作业带范围内的植被,增大地表裸露面积,不采取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会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4)管线施工中,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如排入水体,会使水质下降,对水生生物有一定影响;材料运输产生的扬尘对周围大气质量有一定影响,进而会对区域内的生物的生产会产生一定影响;材料运输以及机械运行产生的噪声会对野生动物的栖息有一定影响。采取的相关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单元,尽量避开雨季实施施工作业,并尽量减少施工场地的裸露时间和面积;2、优化工程挖、填方案,尽量保持管网沿线的地形地貌,并减少土石方开挖量;3、98
施工期间采取有效的临时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场地周围设置截水沟和排水沟,严禁场外径流排入场内,对土石方堆场等施工场地采取临时覆盖措施,并设置在远离地面径流冲刷的区域;1、主体工程完工后,对管道沿线实施大面积的植物绿化,逐步恢复沿线植被;综上所述,工程区域植被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本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和短暂的,随着工程建设结束,在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后施工期对环境的生态影响将逐渐减弱,区域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恢复,本工程对当地的生态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六、施工期社会和交通影响分析(1)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影响分析本项目的管道敷设涉及的范围较广,特别是在中心城区的干道敷管时,因这些街道交通量大、行人密集,施工过程中因开挖占用慢车道和人行道,会对开挖路段的车辆行驶和居民出行造成较大的影响,产生的噪声也会对周围居民区构成一定影响。建设单位应制定好施工方案和计划,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把施工以城区居民的生活和出行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本环评建议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尽可能地减轻施工期对周边道路的交通影响:1、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文明施工,树立交通意识、环境意识和法制意识,严格执行有关交通管理的审查、审批程序,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交通管理。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让渣土、材料运输车辆与附近道路交通上下班时段交通高峰重叠,尽量避免增加附近道路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3、按照规范要求在施工影响范围内设置相应的施工标志和交通指引标志。4、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施工期间在须封闭的道路上应预留行人通道,通道宽度须满足客流要求,力求为行人提供方便、舒适和安全的步行环境。5、合理设置运输车辆的运输线路,尽可能设置在交通量相对较小的道路上。6、施工对周边道路交通影响较大时联合交通管理部门设置指示牌引导车辆绕行,避免局部交通堵塞。7、严格控制施工区域,尽量减少占用交通道路。8、采取分段施工方式,避免大范围同时施工,施工完成及时清场,恢复交通。(2)基础设施迁移工作的影响98
该项目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将可能迁移一些电力、通讯、广播杆线等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事先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商定具体迁移方向和时间,并应先建好替代设施后拆除原有设施,以免产生停电、通讯中断等事故。在施工过程中会给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应事先告知当地居民。(3)拆迁安置的影响分析本项目截污管网基本沿章江河岸铺设,不涉及拆迁安置,因此无拆迁安置对周边居民的影响。管道施工是分段进行,造成的影响也是局部和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造成的影响也将消除。通过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取得谅解,则施工期社会和交通影响也是可以接受的。98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管网工程随着施工结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经过路面的整理、施工机械的退场以及道路绿化的实施后也随之结束。营运期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排水泵站的投产运行。一、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站区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少量的不定期设备清洗水和场地冲洗水。站区设备运行过程清洗、检修以及泵房地面冲洗时会产生少量废水,含有少量杂质,主要污染物为CODCr和石油类。年产生量约为50m3,产生浓度CODCr300mg/L、SS200mg/L、石油类25mg/L,可直接排入本项目泵站格栅池,经本项目截污干管最终纳入白塔上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赣江。站区管理维护人员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为0.11m3/d(40.2m3/a)。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CODcr250mg/L、BOD5120mg/L、NH325mg/L和SS150mg/L等;管理维护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较小,经管理维护人员主要从水务集团现有职工调配,可依托周边城区内居民卫生间收集后,纳入本项目建成后的截污管网,最终排入白塔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入赣江。本项目截污干管建设的目的,就是将收集规划纳污范围内的污水进入白塔上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尾水排入赣江。从而减小城区污水对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根据《赣州市白塔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赣州市白塔上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2013年建设规模为8万m3/d,远期2020年总规模为22万m3/d。根据工程分析核算,本项目完成后外排废水平均排放量90.2m3/a,从水量上能够满足本项目废水处理需求,且对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亦造成不了冲击。二、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排水泵站产生的废气主要为臭气,臭气主要在格栅槽产生,其主要成分是NH3、H2S等。本工程泵站采用生物除臭(即填充式微生物脱臭法),通过风机将臭气抽入填充式除臭设施后,净化外排,臭气收集率约为80%,除臭设施对硫化氢及氨气的处理效率分别达到95%以上,项目产生的恶臭气体通过气体收集系统和生物除臭设施处理后无组织排放。根据工程分析,排水泵站恶臭经处理后排放源强参数如下表:表24排水泵站恶臭经处理后排放源强参数一览表污染物排放位置面源面积(m2)面源长宽(m)排放速率(kg/h)面源高度(m)评价标准(mg/m3)NH3泵站格栅槽10010*100.0010850.2H2S0.000068450.01NH3生物除臭设施306*50.00021650.298
H2S0.00001450.01a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的规定,凡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15m高度以下排气筒的有害气体排放,均属于无组织排放。根据HJ2.2-2008,利用环保部评估中心实验室推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计算程序(Ver1.1),计算结果见表25。表25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污染物排放位置面源面积(m2)面源长宽(m)排放速率(kg/h)面源高度(m)评价标准(mg/m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m)NH3泵站格栅槽10010*100.0010850.2无超标点H2S0.000068450.01无超标点NH3生物除臭设施306*50.00021650.2无超标点H2S0.00001450.01无超标点因此,项目2#排水泵站不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b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Cm——标准浓度限值,mg/m3;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r——有害气体无组织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根据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5年来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从GB/T13201-91中查取。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中源强及参数确定见表26,计算结果如图6。表26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参数污染物排放位置面源面积(m2)面源长宽(m)排放速率(kg/h)面源高度(m)评价标准(mg/m3)多年平均风速(m/s)NH3泵站格栅槽10010*100.0010850.21.93H2S0.000068450.01NH3生物除臭设施306*50.00021650.2H2S0.00001450.0198
图6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截图经计算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分别为排水泵站格栅槽边界外100m、泵站生物除臭设施边界外100m范围内。根据现场勘察及泵站选址意见书,本项目排水泵站选址周边距离最近敏感点坝上村约187m,可满足本项目排水泵站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另外,本次环评建议开发区政府严格控制排水泵站周边供地政策,严禁在排水泵站格栅槽边界外100m、泵站生物除臭设施边界外100m范围内规划建设居民楼、学院、医院及对环境敏感要求较高的企事业单位。建议建设单位在平面布置上将臭气扩散部分设在远离住户的地方,满足臭气扩散距离的要求,同时在靠近住户的地方设绿化隔离带。泵站加强绿化,绿化率大于35%,泵站环境较好,使泵站臭气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三、声环境影响分析噪声主要来自排水泵站的水泵机组设备工作时发出的噪声,以及进出泵站车辆噪声。其声源等效声级约为70~95dB(A),进一步防止排水泵站运行时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建议企业可根据不同的因素选择最有效的噪声控制技术,主要削减噪声的建议有:①水泵机组设备均设在泵房室内或半地下室内,且水泵采用潜水泵,使之淹没水中,减小噪声。②车间门窗选用隔声材料,购买的设备必须是低噪声高性能的产品。所有设备必须配套减震、隔震、隔声、吸声等辅助装置,并在以后的运行过程中,要加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98
③对站场周围栽种树木进行绿化,站区内工艺装置周围,道路两旁,也进行绿化,这样既可控制噪声,又可吸收大气中一些有害气体,阻滞大气中颗粒物质扩散。④总图布置时将噪声源与值班室保持适当的距离;建筑设计上对观察窗全封闭隔音;在满足安全防火规范的前提下站区保证35%绿化率,从减少噪声对人体的影响。⑤减少或限制在噪声区工作的人员的数量,噪声超标时应按要求配置防护设备,减轻噪声危害。对经常在噪声区工作的人员进行听力检查,进行医疗保护。通过上述措施,预计噪声治理效果约为30dB(A),则经治理后后噪声治理源强如下:表27噪声预测源强一览表噪声源数量(套)最大噪声级[dB(A)]噪声源强隔声减噪量治理后源强距离场界距离(m)东南西北泵站水泵机组设备39599.773069.7715251020①预测模式预测模式采用在空气中的衰减模式:式中:Lr——距声源r(m)处的噪声值,dB(A);L0——距声源r0(m)处的噪声值,dB(A);r0——测定声源时距离,m;r——衰减距离,m。α——空气吸声系数,其值与温度、湿度有关;取0.023dB(A)/100m计;②预测结果及分析采用以上公式,预测出该项目场界噪声贡献值,详见图7。98
图7本项目排水泵站噪声预测等值线图由图7可见,项目排水泵站运行期间噪声经衰减后,场界噪声贡献值最大为35dB,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C17348-2008)中2类标准,因此只要企业将各噪音设备设置密闭的站房内,同时采用减振、消声、绿化隔音降噪等措施,则项目排水泵站产生的噪声将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另外,排水泵站一般情况仅管理人员运输维修器材配备的1辆工作车辆,不会对周边居民区产生明显影响,但加强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怠速、制动、起动甚至鸣号。四、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配备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泵站格栅清理的栅渣、以及设备维护产生的废润滑油、废机油等废矿物油等。排水泵站工作人员安排3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约0.55t/a,将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交由当地环卫处理;泵站格栅清理的栅渣约2t/d,与生活垃圾统一交环卫部门统一收运处置;泵房内设备进行维护产生的废润滑油、废机油等废矿物油等约0.1t/a,属危险废物(危废代码HW08),交由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综上,本工程泵站建成运行后固体废物均能得到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五、地下水环境简要分析98
本项目为Ⅳ类建设项目,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划分为Ⅲ类水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4.1中Ⅳ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本次环评仅对管网建成后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项目建成后,由于污水通过管道收集,消除了污水通过地面下渗污染地下水的途径。目前状态下城区原有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河流,污水通过下渗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管网运行后,城市污水集中汇入污水处理厂,将大大减少污水对地下水的渗漏补给量,基本上可避免原料的污水下渗,地下水环境将得到逐步的改善。另一方面,管网埋于地下,污水在管道输送过程中,若管道连接处防渗措施不当可能会有污水渗漏,对地下水存在一定的污染几率。但通过严格要求施工质量,这种影响是可以避免。总体分析,该工程后将有助于消除地下水的污染途径,保护地下水环境。城市污水管网工程即是城市公用设施,又是环境保护设施,本项目实施后,将避免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水通过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大大减少河流的污染物,有助于改善地下水环境,进而改善地表水及其附近的生态环境。六、事故风险简要分析本项目属管道建筑工程,由于管线密闭,而且在正常工况下,管道不排任何污染物。新建污水管道与市政给水管网重叠时,管道同时破裂时存在污染现有供水管网的风险。应对措施:(1)建设单位应注意污水管网的规划设计,了解施工时,现状给水管网的埋深和位置,注意规划好本项目污水管网和埋深,确保现有供水管道高于污水管道,确保供水安全。(2)制定相应污水管网安全管理规范和污水安全应急机制,尤其是污水管连接处防渗措施的检查工作,确保污水不存在渗漏现象。另外,本次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工程及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工程的污水管道铺设及2#泵站选址基本位于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详见附图),沿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岸边铺设的截污干管及过江管如出事破裂事故将对章江产生严重污染,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采用2根过江管平行过江。两根过江管通过阀门水力连通,一旦其中一根发生故障,可关进水阀进行检修,使排水不能进入河流中,且在两岸设置禁锚标志。对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详细事故风险分析见后续专题。七、总量控制符合性分析根据“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4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各地要在环境管理中按照相关排放标准严格控制。98
根据项目工程特点,本项目为非生产性建设项目,营运期无生产性废水外排,且所配备的截污干管维护工人及排水泵站值班工人,均由赣州市水务集团现有职工调配,管理维护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周边城区内居民卫生间收集后,纳入本项目建成后的截污管网,最终排入白塔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入赣江。因此,本项目CODcr、NH3-N总量控制指标已分配入白塔污水处理厂的CODcr、NH3-N排放总量中,因此不另行对CODcr、NH3-N申请划拨总量。而本项目营运过程中无大气污染物SO2、NOx产生。综上所述,本项目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从总量角度而言,本项目建设可行。八、环保投资项目环保投资250万元占总投资的1.31%,其中营运期环保投资主要发生在管网日常检修及排水泵站,本项目环保投资表见表25。表25环保投资估算阶段项目内容投资(万元)施工期固废处置建筑垃圾废料收集运输10噪声控制施工机械检修、隔音消声措施8废水设置沉淀池,施工废水循环利用,不外排7大气线路开挖施工现场围护栏、篷布、洒水抑尘25对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事故风险控制配备水质监测分析设备,建立实时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预警制度,如遇水质超标。立即停工,并及时上环保、水利等主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确保城区取水安全供应50生态1、临时占地及时覆土,恢复绿化,减少工程导致的水土流失;2、临时堆土场防护,工程沿线景观恢复,不应低于原有景观水平;100运营期废气泵站恶臭处理采用1套生物除臭(即填充式微生物脱臭法)系统20噪声排水泵站采用隔声、消声、吸声、减振措施2固废垃圾集中收集系统,废矿物油等用桶盛装及时交由资质单位处置3生态恢复植树、草坪,泵站绿化率35%5维护管理及日常环境监测费用20合计250九、项目竣工环保设施验收清单由于本次截污干管工程完成后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清洗即可,截污干管工程不写环保设施竣工验收一览表,仅对排水泵站区列出以下竣工环保设施验收清单:98
表26排水泵站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清单治理对象治理措施验收标准废水生活污水依托周边城区内居民卫生间收集后,纳入本项目建成后的截污管网,最终排入白塔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入赣江。不直接外排,纳入白塔上污水处理厂处理生产废水经收集后,直接排放泵站格栅槽,经本项目截污干管最终纳入白塔上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赣江。废气排水泵站恶臭1套生物除臭(即填充式微生物脱臭法)收集处理设施,收集率80%,处理效率95%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新扩改建标准噪声水泵机组设备噪声各设备应选用低噪声型,设备基础采用隔振处理;对高噪声设备设置单独隔声间,内墙安装吸声材料,设置声屏障《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固体废物检修时产生的废润滑油、废机油等交由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100%无害化处置栅渣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100%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置其他站区绿化及设置卫生防护距离生态恢复、绿化率35%;对格栅槽及除臭设施分别设置100m卫生防护距离不应低于原有景观水平,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建设居民、学校、医院及对环境要求较高的企事业单位98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98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建筑材料装卸及运输扬尘洒水湿法抑尘、限制车速、保持施工场地面清洁、避免大风天气作业、并采取其他工程措施尾气达标排放,有效抑制扬尘产生运营期排水泵站NH3H2S1套生物除臭(即填充式微生物脱臭法)收集处理设施,收集率80%,处理效率95%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新扩改建标准水污染物施工期一般施工废水SS设沉淀池,回用于施工工艺或洒水抑尘废污水不进入附近水体,对水环境影响很小施工人员生活污水CODcrBOD5SSNH3-N与当地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一起通过旱厕处理通过现有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期泵站检修清洗废水CODcr石油类废水量较小,经收集后,直接排放泵站格栅槽,经本项目截污干管最终纳入白塔上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赣江废污水不进入附近水体,对水环境影响很小管理维护人员生活污水CODcrBOD5SSNH3-N依托周边城区内居民卫生间收集后,纳入本项目建成后的截污管网,最终排入白塔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入赣江固体废物施工期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土方回填,其他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达到垃圾无害化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依托市政道路旁小型垃圾收集箱运营期管理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外运100%无害化处理泵站运行栅渣泵站检修废矿物油交有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理噪声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分时段施工,避开周围环境敏感点对噪声敏感的时间段作业,在工地周围设置临时声屏障;噪声大的施工应尽量在白天进行,尽量缩短施工时间等措施,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泵站水泵机组设置在室内,并采取消声、隔声等措施,同时设置绿化隔离带。其他加强施工管理,针对管道敷设涉及范围较广,提前向社会公布,减小施工对城区居民的生活出行影响。配备水质监测分析设备,建立实时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预警制度,如遇水质超标。立即停工,并及时上环保、水利等主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确保城区取水安全供应。并加强日常截污干管检修,尤其是过江管道的实时监控,确保事故下污水严禁大量排入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对格栅槽及除臭设施分别设置100m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建设居民、学校、医院及对环境要求较高的企事业单位。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98
合理进行施工布置,精心组织施工管理,严格将工程施工区控制在直接受影响的范围内;在管道施工中执行“分层开挖原则”,施工后进行地貌、植被恢复,以植被护土,防止或减轻水土流失;对土壤、植被的恢复,遵循破坏多少,恢复多少的原则;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管理工作,严禁随意砍伐破坏施工区内外的植被、作物,严禁捕杀野生动物;在对管道敷设组焊时,注意加强火源管理,防止因施工焊接的火星引发火灾;为防止水土流失采取毛石护坡、挡土坎、加固等水土保持工程。在管道维修过程中,尽量减小开挖量,回填应按原有的土层顺序进行,减轻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穿越河流段采用预制钢管沉管施工,最大减小过江管道施工时间,施工过程中注意减小施工扰动面积、严格控制施工活动范围,严禁乱铲乱踏周围的植被和破坏施工区域外的生态环境。除施工场地必须占地外,尽量不破坏地面植被,车辆严格按规定线路行驶;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施工时间。同时,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石油类污染现象的发生;尽量减少施工机械设备与水体的直接接触;对废弃油应妥善处置;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燃料油跑、冒、滴、漏等现象,影响水体环境。结论与建议98
一、结论1、项目概况为了改善章江、贡江的生态环境,尤其保护赣州中心城区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配合贡江左岸建设、白塔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为此,赣州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投资19088.8万元实施赣州市中心城区截污干管工程(蓉江新城一期、贡江左岸沙河段、章江北岸吉埠段)。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工程沿蓉江新城章江岸边铺设,截污干管起点为三水厂取水泵房上游附近,经新世纪大桥-武陵大桥-黄金大桥-105国道-水电站-蓉江新城2#泵站,新建两根DN1350过河管,利用蓉江新城2#泵站将蓉江新城污水输送至工业一路污水提升泵站;同时在水电站附近空地新建蓉江新城2#泵站。主要工程量为1座规模14.5万吨/日的排水泵站,占地面积约2.59亩;铺设7.9km的d1000~d2000截污干管(重力管道),铺设两根D1350×10过江管,单根长350m。贡江左岸沙河段截污干管工程沿贡江左岸边铺设,排水干管经过沙河镇肖屋-采砂厂-取水泵站-高架铁路-泥湾里。新建d1200污水管道2376m,管材为钢筋混凝土管,其中顶管施工75m,抛石施工2231m,开挖施工70m。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工程沿章江北岸边五洲大道配合市民公园建设铺设。铺设0.426km的d700排水干管(重力管道)。赣州市中心城区截污干管工程(蓉江新城一期、贡江左岸沙河段、章江北岸吉埠段)包括蓉江新城截污干管一期工程、贡江左岸沙河段截污干管工程和章江北岸吉埠段截污干管工程,项目总投资19088.8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财政和银行贷款,其中环保投资250万元,占总投资的1.31%。2、产业政策及选址合理性分析(1)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的有关规定,本项目符合鼓励类: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第9款“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供水水源及净水厂工程”条文的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2)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本工程不设永久性渣场,临时占地基本为各道路路面,管网铺设完成后经恢复地表植被及道路等,不需要再次征地。所涉及的永久性占地主要为2#排水泵站,98
2#排水泵站设置在水电站南侧的驾校附近空地上,地块现状为荒地,不需拆迁,且赣州市城乡规划局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对蓉江新城污水2#泵站出具了选址意见书(选字第开市政360701201610019),位于水电站南侧的驾校附近空地上,用地面积2.59亩。另外,考虑到本项目截污干管的铺设及2#泵站设置基本位于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详见附图),而本项目属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的建成可完善区域排水系统,改善章江、贡江的生态环境,尤其保护赣州中心城区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因此,本工程属于与保护水源有关的建设项目,且建成投产后无明显“三废”产生,在确保实施相关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中第五章“饮用水源和其他特殊水体保护”中禁止建设项目,是允许建设的。本项目选址周边不存在较为明显环境制约因素,施工期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后,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对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因此,项目选址是可行的。3、环境质量现状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类区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体标准;区域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对选线临所沿规划道路红线两侧35米内(含35米)和35~200米(含200米)的居住区域分别执行4a类和2类功能区限值标准。4、环境影响分析结论4.1施工期环境影响影响分析结论(1)大气环境影响工程施工期间,站区基础、开挖、回填进站道路修建,材料及设备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管道敷设施工过程中,管沟、工作井等开挖堆土、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走行车道引起的扬尘,施工建筑料(水泥、石灰、砂石料)以及管沟、工作井开挖弃土的装卸、运输、堆放过程中造成的扬尘和洒落,管道安装过程焊接废气,以及施工机械、机动车产生的废气,将对空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工程量较小,施工时间较短,通过对开挖施工区及交通路面洒水降尘,加强设备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严禁使用报废机械,可减少工程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和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水环境影响工程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施工期生产废水及98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与当地居民生活污水一起通过现有的城市污水系统排入污水处理厂,最终纳入赣江。生产废水经沉淀后可回用。因此,工程施工过程中,站区和管网施工产生的少量废水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3)声环境影响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在中午和夜间禁止噪声大的施工作业,同时,要求施工车辆在途经环境敏感点时,应采取限时、限速行驶及不鸣喇叭等措施,确保变敏感点处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不受影响。(4)固体废弃物影响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施工产生的弃土。施工场地设置弃渣堆场,多余的弃土、废渣等用于建筑回填用土,对建筑垃圾分类堆放,对有再利用价值的应单独存放,回收利用,对于不能回收利用的则交由施工单位妥善处理;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定时清运处理。管道施工过程中除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外,焊接会产生少量废焊条,即时回收处理。采取以上措施后,本工程施工固体废弃物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5)生态影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加强管理,施工结束后及时整治,对占用的人行道采取硬化措施,恢复原有功能;对占用的城市绿化带,及时恢复原有绿化植物,减少土地的裸露时间,可进一步减少水土流失量。施工过程中注意减小施工扰动面积、严格控制施工活动范围,严禁乱铲乱踏周围的植被和破坏施工区域外的生态环境。除施工场地必须占地外,尽量不破坏地面植被,车辆严格按规定线路行驶;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施工时间。同时,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石油类污染现象的发生;尽量减少施工机械设备与水体的直接接触;对废弃油应妥善处置;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燃料油跑、冒、滴、漏等现象,影响水体环境。采取以上措施后,本工程施工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小。(6)社会环境影响本项目的管道敷设涉及的范围较广,特别是在中心城区的干道敷管时,因这些街道交通量大、行人密集,施工过程中因开挖占用慢车道和人行道,会对开挖路段的车辆行驶和居民出行造成较大的影响,产生的噪声也会对周围居民区构成一定影响。建设单位应制定好施工方案和计划,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把施工以城区居民的生活和出行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且98
管道施工是分段进行,造成的影响也是局部和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造成的影响也将消除。通过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取得谅解,则施工期社会和交通影响也是可以接受的。4.2营运期环境影响影响分析结论本项目管网工程随着施工结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经过路面的整理、施工机械的退场以及道路绿化的实施后也随之结束。营运期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排水泵站的投产运行。(1)地表水环境本工程站区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少量的不定期设备清洗水和场地冲洗水。其中站区设备运行过程清洗、检修以及泵房地面冲洗时会产生的废水年产生量约为50m3,废水量较小,可直接排入本项目泵站格栅池,经本项目截污干管最终纳入白塔上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赣江。站区管理维护人员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为40.2m3/a,管理维护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较小,经管理维护人员主要从水务集团现有职工调配,可依托周边城区内居民卫生间收集后,纳入本项目建成后的截污管网,最终排入白塔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入赣江。本项目截污干管建设的目的,就是将收集规划纳污范围内的污水进入白塔上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尾水排入赣江。从而减小城区污水对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根据《赣州市白塔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赣州市白塔上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2013年建设规模为8万m3/d,远期2020年总规模为22万m3/d。根据工程分析核算,本项目完成后外排废水平均排放量90.2m3/a,从水量上能够满足本项目废水处理需求,且对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亦造成不了冲击。亦本项目废水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2)大气环境排水泵站产生的废气主要为臭气,臭气主要在格栅槽产生,其主要成分是NH3、H2S等。本工程泵站采用生物除臭(即填充式微生物脱臭法),通过风机将臭气抽入填充式除臭设施后,净化外排,臭气收集率约为80%,除臭设施对硫化氢及氨气的处理效率分别达到95%以上,项目产生的恶臭气体通过气体收集系统和生物除臭设施处理后无组织排放。而本项目泵站选址地势开阔,排放露天较大,稀释作用较强,经周边树林吸附后进入大气,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另外,经本次环评核算,对98
排水泵站格栅槽、泵站生物除臭设施各设置100m的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现场勘察及泵站选址意见书,本项目排水泵站选址周边距离最近敏感点坝上村约187m,可满足本项目排水泵站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并建议开发区政府严格控制排水泵站周边供地政策,严禁在排水泵站格栅槽边界外100m、泵站生物除臭设施边界外100m范围内规划建设居民楼、学院、医院及对环境敏感要求较高的企事业单位。建议建设单位在平面布置上将臭气扩散部分设在远离住户的地方,满足臭气扩散距离的要求,同时在靠近住户的地方设绿化隔离带。泵站加强绿化,绿化率大于35%,泵站环境较好,使泵站臭气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3)声环境噪声主要来自泵站的水泵机组设备工作时发出的噪声,以及进出泵站车辆噪声。应选用低噪声的设备,采取消声、减震和使用隔声等措施,采用封闭式站房,利用建筑物、构筑物来阻隔声波的传播,同时在站区内采取绿化等措施,在采取了有效的减噪措施后,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很小,且达厂界四周均能相应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4)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配备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泵站格栅清理的栅渣、以及设备维护产生的废润滑油、废机油等废矿物油等。排水泵站工作人员安排3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约0.55t/a,将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交由当地环卫处理;泵站格栅清理的栅渣约2t/d,与生活垃圾统一交环卫部门统一收运处置;泵房内设备进行维护产生的废润滑油、废机油等废矿物油等约0.1t/a,属危险废物(危废代码HW08),交由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综上,本工程泵站建成运行后固体废物均能得到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5)地下水环境项目建成后,由于污水通过管道收集,消除了污水通过地面下渗污染地下水的途径。目前状态下城区原有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河流,污水通过下渗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管网运行后,城市污水集中汇入污水处理厂,将大大减少污水对地下水的渗漏补给量,基本上可避免原料的污水下渗,地下水环境将得到逐步的改善。另一方面,管网埋于地下,污水在管道输送过程中,若管道连接处防渗措施不当可能会有污水渗漏,对地下水存在一定的污染几率。但通过严格要求施工质量,这种影响是可以避免。总体分析,该工程后将有助于消除地下水的污染途径,保护地下水环境。城市污水管网工程即是城市公用设施,又是环境保护设施,本项目实施后,将避免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水通过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大大减少河流的污染物,有助于改善地下水环境,进而改善地表水及其附近的生态环境。5、风险事故本项目属管道建筑98
工程,由于管线密闭,而且在正常工况下,管道不排任何污染物。新建污水管道与市政给水管网重叠时,管道同时破裂时存在污染供水管网及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风险。采取环评要求的风险防范措施后,项目的环境风险可以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之内。6、总量控制根据项目工程特点,本项目为非生产性建设项目,营运期无生产性废水外排,且所配备的截污干管维护工人及排水泵站值班工人,均由赣州市水务集团现有职工调配,管理维护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周边城区内居民卫生间收集后,纳入本项目建成后的截污管网,最终排入白塔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入赣江。因此,本项目CODcr、NH3-N总量控制指标已分配入白塔污水处理厂的CODcr、NH3-N排放总量中,因此不另行对CODcr、NH3-N申请划拨总量。而本项目营运过程中无大气污染物SO2、NOx产生。综上所述,本项目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从总量角度而言,本项目建设可行。综上所述,只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落实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做到达标排放;那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二、建议1、本报告中涉及到有关基础资料均由赣州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并对其准确性负责。建设单位若未来如需增加本报告所涉及之外的污染源等进行调整,则应按要求向有关环保部门进行申报,并按污染控制目标采取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2、建议施工设计前作场址工程地质的详勘工作。3、施工区内设垃圾清洁筒,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及时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4、进一步加强对职工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做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5、严禁在排水泵站格栅、除臭设施边界100m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建设居民楼、学院、医院及对环境敏感要求较高的企事业单位。5、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98
98
专题一对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分析2007年6月《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出台,确定了省内所有地表水体的功能区划及水质目标,对各市的环保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功能区划中明确指出:沿章江流向南康与赣州交界处至赣州市南河大桥章江段为饮用、景观用水区,其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Ⅲ类水体标准。考虑到本项目截污干管的铺设及2#泵站设置基本位于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详见附图),其中本工程需设置过江管将蓉江新城排水接入章江南岸截污干管,拟建泵站厂址在水电站附近,泵站与章江南岸隔江(章江)相望,该段水流相对较平缓。河面宽度(300米~330米)。根据本项目工可比选过江施工方案,暂推荐《章江北岸截污干管过江管设计方案》的沉管施工方法,过江施工方案比选详见表6。而本项目属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的建成可完善区域排水系统,改善章江、贡江的生态环境,尤其保护赣州中心城区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因此,本工程属于与保护水源有关的建设项目,且建成投产后无明显“三废”产生,在确保实施相关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中第五章“饮用水源和其他特殊水体保护”中禁止建设项目,是允许建设的。一、施工过程对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1.1过江沉管施工工艺根据本项目工可,为防止过江管发生故障时,排水将被迫排入河道,将导致章江、赣江的严重污染。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采用2根过江管平行过江。两根过江管通过阀门水力连通,一旦其中一根发生故障,可关进水阀进行检修,使排水不能进入河流中。过江管设计为2条平行过江的D1350×10钢管,采用预制一次焊接成型。沉管法是一种水底铺设管道的施工方法。采用沉管法过江,有施工期短,开挖量小等优点。沉管法采用焊接钢管,管径DN1300,压力等级1.0MPa,管道基槽开挖底宽4.5m,面宽9m,高1.5m,河床较宽,约300m,分三段开挖,每段总开挖量约1000m398
。施工前会对钢管进行内外防腐,防腐等级达到《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压力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压力管道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管道安装好后回填,回填采用块石、片石、碎石分层回填。防腐、水压试验可防止管道内部因素造成的泄露,块石、片石、碎石分层回填可防止外力导致管道泄漏。沉管法采用挖泥船开挖,开挖量用船外运至指定地点,但任有部分泥沙随水流流走,泥沙量约有200m3,若采用每台每小时挖掘能力80m3的挖泥船2台,则随水流流走的平均泥沙量约为33.3m3/h,下游二水厂取水口距开挖段2km,泥沙量对下游取水口影响较小。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4及图5。1.2影响分析但由于过江路线位于章江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沉管法施工将不可避免的对下游章江饮用水取水口水质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污染来自河床预留管沟开挖施工,在河底挖泥或建筑材料冲洗等施工环节如不加以控制,将引起水体混蚀,影响水体水质。本次环评建议,预留管沟开挖可采用围堰的方法,筑堰材料为粘性土。将从管沟基坑开挖的泥沙由取渣筒取出排至岸边,运至陆上放置在道路路基用地范围内进行凉晒,达到道路用土标准后掺拌灰土后作为路基用土,严禁将泥渣直接排入水体中。通过上述措施并结合严格的施工管理,过江管线下部管沟构造施工过程中对水体中悬浮物的增量可得到有效控制,基本不会对沿线水体水质产生大的影响,另外过江管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将随着河床管沟基坑施工的结束而终止,后续只需将预制好的截污钢管下沉安装至对应管沟即可,因此在进行过江管基础施工时选择在水体枯水季节,降低对水体水质的影响。1.3防治对策1、一般管段(1)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物料垃圾等分类收集,废弃物应在施工中回收利用;其余垃圾分类集中堆放,联系环卫部门及时清运。(2)施工机械不定期严格检查,防止油料泄漏。(3)在管沟开挖时,设置临时截水沉淀池,在沉淀池出水的一侧设围栏,拦截泥沙,当管道铺设完毕后,推平沉淀池。(4)拌和站、物料堆场等施工场地产生的施工废水如砂石材料的冲洗废水和机械设备的淋洗废水等,需经沉砂池初步处理,全部回用,不得直接排入地表水体。(5)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临时施工场地进行土地整治,避免继续造成水污染。(6)利用原有的化粪池或设置公厕,生活污水经一定时间发酵后作为农家肥,不得随地倾倒。(7)截污干管选线面向章江一侧修建截水沟。(8)设立废水收集及预处理系统,施工废水经预处理后排放。98
(9)临水体路段尽量不堆放建筑材料,若必须堆放则需做好防挡措施,以免建筑材料被雨水冲涮进入水体。(10)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不设混凝土拌和场。(11)加强运输管理,对于散状物的运输需加篷布遮盖。(12)同时加强管理,严禁该路段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饮用水源区,可设置临时旱厕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转运处理。本项目施工场地、取弃土场等临时用地均不设置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管段。2、过江管施工由于过江路线位于章江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采用沉管法过江,有施工期短,开挖量小等优点。主要污染来自河床预留管沟开挖施工,在河底挖泥或建筑材料冲洗等施工环节如不加以控制,将引起水体混蚀,影响水体水质。本次环评建议,预留管沟开挖可采用围堰的方法,筑堰材料为粘性土。将从管沟基坑开挖的泥沙由取渣筒取出排至岸边,运至陆上放置在道路路基用地范围内进行凉晒,达到道路用土标准后掺拌灰土后作为路基用土,严禁将泥渣直接排入水体中。同时建设单位必须采取相关工程措施,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会对钢管进行内外防腐,防腐等级达到《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压力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压力管道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管道安装好后回填,回填采用块石、片石、碎石分层回填。防腐、水压试验可防止管道内部因素造成的泄露,块石、片石、碎石分层回填可防止外力导致管道泄漏。沉管法采用挖泥船开挖,开挖量用船外运至指定地点,但任有部分泥沙随水流流走,泥沙量约有200m3,若采用每台每小时挖掘能力80m3的挖泥船2台,则随水流流走的平均泥沙量约为33.3m3/h,下游二水厂取水口距开挖段2km,泥沙量对下游取水口影响较小。对过江管道施工过程中,建立实时联动的水环境监测计划,配备水质监测分析设备,建立实时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预警制度,如遇水质超标。立即停工,并及时上环保、水利等主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确保下游城区取水口取水水质安全。98
同时,本工程过江管段下游最近取水口为赣州市二水厂取水口,距离开挖段约2km,二水厂取水口为赣州水务集团(即本工程建设单位)主管承建及营运管理,水务集团表明,对于二水厂取水口已制定日常水质监测计划,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根据具体情况选定。河流: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不少于6次,采样时间为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每期采样两次。流经城市或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览水域,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为每月一次或视具体情况选定。此次,为进一步加强对本工程过江管施工期对取水口水质影响的监控,水务集团将二水厂取水口现有水质分析员配备于本次过江管施工段监督工作,并实施岗位责任制,将二水厂取水口水质情况与监督人员工作业绩实行挂勾,确保过江管施工作业期不对二水厂取水口水质产生影响,随着施工结束,即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的影响消失。过江管道施工需严格遵行《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及《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尤其针对过江管道防腐和焊接工序,加强污水管道的防腐防渗要求,具体措施如下:(1)防腐要求钢管防腐前清除油垢、灰渣、铁锈时,质量标准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中规定的ST3级,喷砂或化学除锈时,质量标准应达《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中规定的Sa2.5级。钢管内、外壁均采用重防腐涂料。内壁防腐:底涂KY-2021,铁红色,3遍,厚240um;面涂KY-2026,棕黑色,2遍,厚160um;外壁防腐:底涂KY-2021,铁红色,3遍,厚240um;面涂KY-2062,业主指定颜色,3遍,厚240um;管箍和焊缝要求同钢管的外壁防腐(钢管及管件、管箍的防腐在出厂前完成,钢管焊缝在现场防腐。(2)管道焊接要求钢管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钢管焊接施工技术措施如下:1)管材的质量控制钢管必须具有制造厂的合格证书。钢管表面应无显著锈蚀,无裂缝重皮和压延等不良现象;不得有扭曲,损伤,不得有焊缝根部未焊透的现象;不得有机械损伤等。同一管节允许有两条纵缝,管径大于或等于600mm时,纵向焊缝的间距应大于300mm。管节下坑前必须检查管节的内外防腐层,合格后方可下管。2)焊条的选用管节焊接焊条的化学成分,机械强度应与母材相同且匹配,兼顾工作条件和工艺性。焊条质量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碳钢焊条»,«低合金焊条»的规定。焊条使用前应按出厂说明书规定进行烘干,在使用中保持干燥,焊条药皮应无脱落和裂缝。98
3)管道安装前,管节应逐根测量,编号,宜选用管径相差最小的管节组对对接。4)焊接的施工要求焊工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焊接施工前需要对点焊机的用电安全进行检测,焊接施工时,施工人员要穿戴好相关的劳保用品,确保施工安全。焊接前应调整好点焊机的电流与电压,并按照管材采用相应型号的焊条,试焊满意后才能开始焊接施工,以免对管材造成焊伤。管节焊接前应先清理管道内泥、污垢,然后修口,清除管口边缘和焊口两侧10~15mm范围内的表面锈迹至露出金属光泽,管端端面的坡口角度,钝边,间隙,应满足规范规定。不得在对口间隙夹焊帮条或用加热法缩小间距施焊。对口时应使内壁齐平,当采用长300mm的直尺在接口内壁周围顺序贴靠,错口的允许偏差应为0.2倍壁厚,且不得大于2mm。对口调节好后既可进行对口、焊接,这时应将两端管段临时支承固定,避免钢管重量集中在焊缝位置。纵向焊缝应放在管道中心垂线上半圆的45度左右处;纵向焊缝应错开,管径为600mm,错开的间距不得小于300mm;环向焊缝距支架不应小于100mm;直管管段两相邻环向焊缝的间距不应小于200mm;管道任何位置不得出现十字焊缝。直线管段不宜采用长度小于800mm的短节拼接。焊缝质量必须符合GB50268—97中4.2的有关规定,焊缝应平滑,宽窄一致,根部焊透,无明显的凹凸缺陷及咬边现象,焊缝加强面应高出管面约2毫米,焊出坡口边缘2~3毫米。5)两根钢管焊接完成后,在每根管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活动的临时阀门,在两端阀门边10cm(对应)焊接4”镀锌管,成90°,水平长度为20cm,垂直长度为50cm。其作用有两个:第一、钢管在岸上焊接好后,灌水作密闭性检查,如合格则可进行下道工序,否则再重新焊接;第二、下沉时,一端灌水,一端出气。6)外观不合格的焊缝返修合格,否则不许进行其它项目的检测,按设计要求对每条焊缝进行检测,同时填写检测记录。98
二、营运期对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本项目属管道建筑工程,截污干管建成后,由于管线密闭,而且在正常工况下,管道不排任何污染物。因此,营运期对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管道破裂而引起大量污水排入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从而严重污染章江水质,属环境事故风险影响。2.1过江管道运营风险根据有关资料,过江管道的事故性排放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1)管道破裂造成污水外流(2)2#泵站事故,停止运行造成污水外溢。造成第一种情况一般是由于其他工程开挖或管线基础隐患等造成的,这类事故发生后,管线内污水外溢,其外溢量与管线的输送污水量、抢修进度等有关,一旦发生此类事故要及时组织抢修,尽可能减少污水外溢量,对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第二种情况,在设计时就应加以防范,污水泵站应有备用电源(本工程2#泵站采用双回流电路供电),避免因停电造成的泵站停运事故,另外,泵站内应有备用机组(本工程配备4台水泵,3用1备,单台泵2650m3/h,扬程H=15m,N=160kw),可在检修和水泵机械故障时,应急使用,防止污水滞留过江管中造成压力过大,污水外溢。综合分析,本工程过江管道事故泄漏最有可能引发的原因,主要是过江管道破裂造成污水外流入章江水源保护区。2.2事故工况下过江管污水泄漏量根据建设单位表明,污水管道一旦实际发生泄漏,压力表变化可以传到监控室,监控发出报警信号,值班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或者可以监测水表颜色,分析是否是污水管道泄漏等。远程压力监控可以马上处理,水质监测时间稍长点。发现管道泄漏可以关闭泄露管道,开启另一条备用管道。由于有各种保护措施,管道泄漏常发生于焊缝处,焊缝周长4m,焊缝裂开宽度3mm,焊缝处泄漏断面最大面积为0.12m2,流速暂按2m/s,事故处理的响应时间约为1min,泄漏量为14.4m3,关闭闸阀后,管道剩余内的污水继续往外泄露,直至管道内外压力相等,管道断面面积为1.327m2,泄漏量为20m3,总泄漏量为34.4m3。2.3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影响分析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工程过江管道事故泄漏下,抢修响应时间为1min,在此期间最大泄漏量为34.4m3。而本工程属中心城区截污干管,污水主要为城区居民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CODcr250mg/L、BOD5120mg/L、NH325mg/L和SS150mg/L等98
,均属非持久性污染物,水质成分简单。为此,本次环评按最不利情况分析,针对事故泄漏情况下(按最大污水泄漏流量,连续24小时泄漏),且章江水体自净能力最小时段的环境影响,即枯水期时拟建过江污水管道泄漏排放对章江水质的影响。2.3.1预测因子根据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评价等级、当地的环保要求,采用水质参数排序法确定本项目拟预测的水质参数为CODcr、NH3。2.3.2预测内容预测分析营运期过江管道污水事故泄漏状态下对章江水质产生的影响。2.3.3预测参数(1)泄漏污水污染源参数本工程过江管道事故泄漏下,抢修响应时间为1min,在此期间最大泄漏量为34.4m3。具体污染源参数见专题表1。专题表1泄漏污水污染源预测参数排放状态最大泄漏废水量m3/单次单次时间1min污染物浓度(mg/l)CODcrNH3-N事故排放34.4m3/单次(0.57m3/s)25025(2)预测河段水文状况本项目纳污河流为章江,由前文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可知,章江断面的各水文参数见下专题表2。专题表2章江水文参数河流名称水期代表性流量平均河宽平均水深平均流速沿程水力坡降章江枯水期146m3/s205m3.63m0.20m/s0.333‰2.3.4预测模型(1)预测模式选择依据²泄漏污水流入章江,章江为大河。²评价等级为三级。²预测因子为CODcr、NH3-N,属非持久性污染物质。²尾水连续稳定排放,水流恒定流动。据此采用如下预测模式。(2)选用模式章江评价河段枯水期平均水深较浅,沿水深方向扩散可认为瞬时完成,即断面水深方向浓度为一常数,故只考虑污染物沿水流方向和河宽方向的扩散情况。98
先计算混合过程段长度,其公式如下:式中:L──混合过程段长度,m;a──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按泄漏口在河流中间计;H──平均水深,m;g──重力加速度,取9.8m/s2;I──水力坡降;B──平均河宽,m;u──河流平均流速,m/s。由上式计算得出,在章江枯水期流量下混合过程段长度5km,因此污水排入章江后,不可能马上混合均匀,存在较长距离的混合过程段,会形成一污染带。本次预测河段在混合过程段内,为河中排放,因此,选用平直河流中间排放的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式中:x──水流方向上距排污口的距离,m;y──河流横截面方向上距排污口侧岸边距离,m;c(x,y)──(x,y)点污染物浓度值,mg/L;Ch──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Cp──污染物排放浓度,mg/L;Qp──废水排放量,m3/s;H──河流平均水深,m;B──平均河宽,m;U——X方向流速(表示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My──横向混合系数,m2/s;K1──污染物自然降解率,1/d;根据泰勒(Taylor)法,河流的横向扩散系数为:=0.168式中:H──河流平均水深,m;B──平均河宽,m;g──重力加速度,9.8m/s2;I──河床水力坡降。98
《中国乡镇企业环境污染对策研究》课题组对我国21条河流的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有机污染物自然降解速率K1的计算公式为:河流中污染物降解系数的确定,CODcr和NH3-N降解系数计算公式:KCOD=0.65×0.5586Q-0.15=0.1719;K氨氮=1.8Q-0.49=0.1566式中Q为河水流量(m3/s),该式相关系r=0.78,公式适应的流量范围为0.114~1200m3/s,本次预测选择章江枯水期流量146m3/s进行预测,因此本次预测的流量适用于本公式的使用范围。2.3.5预测结果事故排放情况污染物CODcr、NH3-N在银坑河的浓度预测值见专题表3及表4。专题表3事故泄漏情况下外排CODcr对章江各断面的影响预测结果单位mg/LY(m)X(m)1030507090500贡献值2.5331.57340.60700.14550.0277本底值7.257.257.257.257.25叠加值9.7838.82347.85707.39557.27772000(取水口处)贡献值1.31071.25660.95010.72670.5818本底值7.257.257.257.257.25叠加值8.56078.50668.20017.97677.8318III类标准限值20专题表4事故泄漏情况下外排氨氮对章江各断面的影响预测结果单位mg/LY(m)X(m)1030507090500贡献值0.25340.15740.06070.01460.0023本底值0.560.560.560.560.56叠加值0.81340.71740.62070.57460.56232000(取水口处)贡献值0.13130.11750.09520.07280.0583本底值0.560.560.560.560.56叠加值0.69130.67750.65520.63280.6183III类标准限值1.0注:背景本底值引用《2014年赣州市环境质量报告监测报告》中市自来水厂(SW1、章江断面)的监测平均值。预测结论:由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可知,本工程过江管道事故泄漏下,抢修响应时间为1min,在此期间最大泄漏量为34.4m3。本次环评按最不利情况分析,针对事故泄漏情况下(按最大污水泄漏流量,即0.57m3/s,连续24小时泄漏),叠加章江各污染物背景值后,章江各断面及二水质取水口水质预测值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98
。但建设单位,需加强过江污水管道及加压泵站等各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同时制定完善的水质监测计划以及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现泄漏,立即抢修,减少流入章江的污水泄漏量。2.4事故风险防范措施(1)从工程建设上,对过江管道,采用2根过江管平行过江,可采用阀门切换,每根过江管采用套管的方式对污水管道进行双层保护(套管采用钢管,管径DN1300,压力等级1.0MPa,闸阀DN1300,施工前会对钢管进行内外防腐,防腐等级达到《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压力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压力管道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并设置监控系统,可对过江管道进行远程压力实时监控,一旦发生过江管道压力出现非正常现象,立即通过阀门水力连通,一旦其中一根发生故障,可关进水阀进行检修,使污水进入另一个备用过江管正常排水,使污水不能大量泄漏河流中。(2)依托当地环保部门,建立完成的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监控系统,对章江饮用水源水质实时监控,尤其是对下游二水厂取水口水质的实时监控,作为二水厂取水口的直接管理部门(即本次工程建设单位—水务集团),对于二水厂取水口已制定日常水质监测计划,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根据具体情况选定。河流: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不少于6次,采样时间为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每期采样两次。流经城市或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览水域,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为每月一次或视具体情况选定。(3)在过江管道选线周边设置禁锚标志,防止船只抛锚使管道破裂。(4)建设单位日常营运,需对污水管网的运行,制定详细可行的事故应急预案,同时组织专业环保管理小组,将根据日常监测数据,及时对过江管道污水输送、压力、过江管下游300m范围内章江断面水质(尤其是二水厂取水口断面)等状况进行分析,对潜在的超标趋势及时预测,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及时预警,确保有效控制对外环境的污染。三、小结由于本项目属市政污水管道建筑工程,在确保执行上述环保措施的前提下,可最大限度的减小对章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另外,由于过江管道推荐选线,缺少该段河床地形图,工作量统计不全。且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以及管网均铺设于地表及河床下,属隐蔽工程。建议本工程实施施工期环境监理,重点实施对饮用水源取水口、工程管道防腐防渗、以及管网周边截水沟、排水沟修筑的的监督实施。从而,全程确保不得向水体内直接排放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项目工程环境监理具体内容见下表:98
专题表5工程施工期主要环境监理内容环境要素监理地点重点保护目标主要工程环境监理内容出现超标或违规现象处置方案水环境穿越饮用水源保护区施工段及其它施工场地;饮用水源取水口及上游饮用水源保护区(1)不得向水体内直接排放施工废水。(2)截水沟、排水沟的修筑。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补救措施。环境空气灰土拌和站;施工运输道路;筑路材料堆放场地工程沿线环境敏感点(1)拌和站距离敏感点应大于300m。(2)筑路材料堆放苫盖、运输粉状物料加盖篷布。(3)敏感点附近的施工道路洒水抑尘。(4)临水体管段不设材料堆场、不设混凝土搅拌站。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补救措施。声环境灰土拌和站;施工运输道路;施工场地工程沿线环境敏感点(1)敏感点附近不得设置拌和站。(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居民点附近夜间禁止施工。(3)选用低噪声设备。(4)靠近施工现场的敏感点处设置临时隔声墙。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补救措施。社会环境施工便道合理使用和恢复;主要施工地点公共设施(1)采取运输避开地方运输高峰时段等措施减少对所在地交通的影响;(2)注意保护沿线现有公用设施;(3)保证学校、沿线居民的正常交通状况。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补救措施。生态环境景观开挖水田和林地等路段;评价范围内地表水体;临时占地的选址、使用和恢复沿线的水田、林地等(1)严格在施工范围内施工;(2)沿线动植物保护;(3)绿化选用乡土树种、草种;(4)弃土场等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5)临时堆土场的合理设置;(6)桥梁施工营地远离水体;(7)施工期取弃土场及施工场地表土剥离、集中堆放保存、取弃土场采取装土草袋拦挡,并采取苔布覆盖等临时防护。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补救措施。环保设施施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保主管部门的批复和工程设计中提出的各项环保设施的建设。——(1)敏感点噪声防治措施落实;(2)沿线环保警示牌等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3)临水体路段防撞墙的修筑。同工程监理。98
预审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98
审批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9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中国·威远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中国广东汕头高新区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14080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丹阳环保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扬州化学工业园区 - 中国 …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中国峄城网政务——峄 …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13997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14063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14152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徐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中国·尚志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14134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14018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14192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高唐县政务服务中心 - 首页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天津临港经济区,生态型临 …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沐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14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