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8.00 KB
- 4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郴州市苏仙区玛瑙山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郴州市苏仙区玛瑙山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 本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HYDROCHINAZHONGNANENGINEERINGCORPORATION2012年3月
目 录1 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评价标准...11.3 评价等级和范围...21.4 评价水平年...31.5 环境保护目标...31.6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41.7 评价程序...52 工程概况...72.1 区域概况...72.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72.3 工程概况...83 工程分析...103.1 与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03.2 工程合理性分析...103.3 影响源分析...143.4 分析结论...154 环境现状...164.1 地形地貌...164.2 地质环境...164.3 气候气象...164.4 水文泥沙...164.5 水环境...174.6 土壤...174.7 大气环境...184.8 声环境...184.9 生态环境...18
4.10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184.11 社会环境...184.12 环境现状特点...19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1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215.2 工程完建后环境影响预测...236 环境保护措施...286.1 水环境保护措施...286.2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296.3 声环境保护措施...306.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316.5 水土保持措施...326.6 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336.7 人群健康保护措施...337 环境风险评价...347.1 工程可能发生的风险...347.2 应对风险的对策和措施...348 环境管理、监理和监测...358.1 环境管理...358.2 环境监理...358.3 环境监测...359 环境保护投资概算...3810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3910.1 环境效益...3910.2 社会效益...4011 公众参与...4112 评价结论和建议...4212.1 评价结论...4212.2 建议...42
1 总则1.1 编制目的a) 调查了解本综合治理工程所在区域及周围的环境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敏感目标;b) 结合工程特性和环境特征,预测工程施工期、运行期对工程区域及周边地区环境的影响;c) 针对工程施工期给区域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制定可行的对策和减免措施,使综合治理工程施工期间尽量不降低所在地区及其周围区域的环境质量,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工程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d)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工程兴建的可能性,从而为工程的方案论证、环境管理和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2 评价标准1.2.1 环境质量标准a) 地表水: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b) 地下水: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c) 环境空气: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d) 声环境: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e) 土壤环境:执行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1.2.2 污染物排放标准 a) 废水:生产废水排放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1标准和表4中一级标准。b) 废气: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c) 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d) 固体废物:鉴别采用GB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按其性质执行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或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1.3 评价等级和范围1.3.1 水环境1.3.1.1 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本工程运行期基本没有废水排放,因此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以施工期废水排放为判据。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有SS、COD、BOD5、氨氮、石油类,成分较简单,污水排放量较少。西河多年平均流量为4.4m3/s,属小型河流;地表水水质要求为Ⅲ类。按照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中划分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有关规定,本工程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评价范围: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高峰水库库尾至大壁口发电站河段,评价河段总长度约为7km。1.3.1.2 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本工程施工期基本不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工程完建后废弃矿硐的封堵会对地下水水位产生一定的影响,尾矿库的防渗处理与生态修复工程能减轻区域的地下水污染,本工程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有利影响,因此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地下水环境不定级,只做定性分析。评价范围:本工程综合治理区。1.3.2 大气环境评价等级:本工程大气环境影响源主要是施工期的施工机械作业和交通车辆的行使等,工程建设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飘尘,且多为临时性的无组织排放,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区范围内及运输道路两侧,且规模较小、时间短。工程运行期基本无污染物排放。根据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确定本工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根据导则相关规定,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则该项目最终评价范围确定为综合治理区及周边区域,面积约20km2。1.3.3 声环境评价等级:本工程噪声源主要来自于施工期的施工机械和交通车辆的运行等。工程区声环境质量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本工程施工期较短,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少。根据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的规定及工程周围环境现状,确定本工程的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综合治理区外扩200m。主要敏感点为玛瑙山矿矿部居民。
1.3.4 生态环境评价等级:本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占地和河道清淤,工程施工占地面积较小,河道清淤的长度约为2.6km,工程不涉及特殊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根据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的有关规定,确定本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陆生生态为综合治理区,以及往南外扩至五盖山国家森林公园边界,往北扩至大壁口水电站,面积约为18km2。水生生态为高峰水库库尾至大壁口水电站,河道长约7km。1.3.5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坳上镇、白露塘镇、大奎上乡。1.4 评价水平年现状评价水平年为2012年。预测评价水平年为施工高峰年,即2013年。1.5 环境保护目标1.5.1 环境敏感保护对象根据对工程区环境现状初步调查,确定本工程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但距综合治理范围南面1km处为五盖山国家森林公园,该公园南北长22km,东西宽4.5km,总面积6550.2hm2。工程影响人数较少,主要是玛瑙山矿矿部的居民。评价范围内未发现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但由于区域内植被破坏较严重,生态环境较脆弱,拟将植被和土壤作为敏感保护对象。玛瑙山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详见表1.5。表1.5 玛瑙山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敏感保护目标影响源与工程相对位置保护要求水环境西河施工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区西侧地表水Ⅲ类大气和声环境玛瑙山矿矿部居民(1285人)施工、运输产生的扬尘、废气和噪声综合治理区玛瑙山矿附近空气质量二级、声环境质量2类生态环境五盖山国家森林公园无直接影响综合治理区南面1km避免破坏公园的正常生境治理区植被施工占地、施工活动综合治理区尽量避免破坏现有植被,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5%治理区土壤综合治理区
施工活动、施工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尽量避免对土壤产生新的破坏,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 1.5.2 环境质量保护目标a) 水环境。维持施工区河段现有水域功能,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保证水质能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b)大气环境。维护工程施工区及周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c)声环境。控制噪声源强度,施工期工程区附近居民区噪声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d)生态环境。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完整性和稳定性。对工程影响区域进行生态恢复建设,避免对其生态功能造成影响。扰动土地治理率达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85%,土壤流失控制比达0.7,施工弃渣拦渣率达到95%,施工区裸露土层地表尽快恢复植被,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5%。e)社会环境。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1.6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1.6.1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本工程为矿区综合治理工程,工程实施后可明显改善玛瑙山矿区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尾矿库和废石堆的安全性能,降低尾矿库垮坝的风险。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施工期生产废水、生活废水、土石方开挖、施工机械、交通运输等产生的短期影响。表1.6-1 环境影响识别表环境要素施工期工程完建后控制污染源尾砂尾矿库治理废弃矿硐封堵拦砂坝河道水库清淤水库除险加固集中排水沟生态修复交通方案设计自然环境地表水水质▲☆☆☆☆☆-☆☆-水文情势▲---▲☆☆---地下水-☆☆☆---☆☆-大气环境▲☆☆-----☆★
声环境▲--------★生态环境景观▲☆☆☆-☆-☆☆-陆生生态▲☆☆☆---☆☆-水生生态▲☆☆-☆☆-☆☆-水土流失▲☆☆☆☆-☆☆☆-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人群健康▲☆☆---☆---交通▲--------☆社会稳定-☆☆---☆---注:“★/☆”表示长期不利影响/有利影响、“▲/△”表示短期不利影响/有利影响、“-”表示无影响或影响不明显。1.6.2 评价因子筛选根据上述环境要素识别和工程区环境现状特点,确定项目评价因子如下:表1.6-2 评价因子的确定序号环境要素评价因子1水环境pH、CODcr、Pb、Zn、As、Cd、Cu、硫化物、石油类、SS2大气环境TSP、SO23声环境LAeq4生态环境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自然灾害 2 工程概况2.1 区域概况西河(又名秧溪河)为湘江的二级支流,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境内,发源于五盖山,流经大奎上乡、高峰、白露塘镇观山洞村、上白水村、下白水村、珠江桥村、板桥村、秧溪村、香山坪村等,由许家洞长桥汇入郴江,最终汇入湘江。全长40.81km(境内长度35.75km),流域面积149.16km2(境内面积137.81km2,平均坡降14.75‰,年降水量1649.20mm,年径流深1006.00mm,年产水量2.27亿m3,年径流量1.38亿m3。苏仙区位于东经112°53"5"-113°16"22"、北纬25°30"21"-26°03"29"
之间,地处湖南省郴州市中部,东邻郴州市资兴市,南界郴州市北湖区、桂阳县,西接郴州市宜章县,北连郴州市永兴县。全区版图面积1342km2。全区现辖9个乡、8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70个行政村、62个居委会、2766个村民小组。苏仙区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至2001年,已发现各类矿产90种,占全市已发现112种矿产的80.4%,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21种,占全市已探明有资源储量矿46种的45.6%。钨、锡、铋、钼主要产于千里山岩体周围,而铅锌则产于钨、锡、铋、钏矿带的外围,铁锰矿集中分布在玛瑙山天字号一带,煤矿主要分布在栖凤渡至许家洞一带。玛瑙山矿区位于郴州市东南,地处苏仙区白露塘镇、坳上镇和大奎上乡交界的山区,距郴州市市区约25km,行政区划属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8′00″~113°08′30″、北纬25°35′00″~25°44′00″。2.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2.1 是减少重金属污染、改善湘江流域水质的需要玛瑙山矿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是湖南省环保厅、湖南省监察厅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挂牌督办的项目。《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中明确,对郴州有色采选集中地区,采取整顿矿业开采秩序、取缔关闭非法采选企业、集中选矿、集中建设尾矿库等措施,全面整治临武县香花岭三十六湾、北湖区新田岭矿区、汝城县小垣矿区、苏仙区柿竹园矿及玛瑙山矿周边地区有色金属采选污染,恢复有色采选集中地区的生态环境。为了落实国家及湖南省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任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保障湘江流域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实现湘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目标,必须从源头上对玛瑙山矿区进行综合治理,切实解决矿区尾矿库的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2.2.2 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的需要苏仙区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玛瑙山矿区由于露天开采及采矿秩序混乱造成的长期乱采乱挖,导致原始植被破坏,演替为零星的次生乔木、灌木和草本群落,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地质灾害频发。同时矿区大多数的废石场和尾矿库建设不规范,个别矿山生产过程中废石、尾砂、采选废水无序排放,冲入下游地表水体,淤塞河道,污染周边环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制约了西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本项目通过对玛瑙山矿区的综合治理,采取对矿区尾矿库整治、植被恢复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和恢复矿区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2.2.3 是保障区域民生安全、防洪减灾的需要
由于玛瑙山矿区长期的无序开采,矿区生态植被破坏严重。同时大多数的废石场和尾砂库建设不规范,废石和尾矿堆放较为混乱,且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淤塞下游河道。在暴雨山洪作用下,还极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直接威胁到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因此,通过对矿区尾砂库进行闭库、修建拦石墙、对病险水库和矿山开采区等进行综合治理,以减轻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对农田、村庄的破坏,改善西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有效地保护地方生产、生活设施,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2.2.4 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需要由于长期的乱采乱挖、采富弃贫,不仅造成了玛瑙山矿产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统筹现有污染源整治与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统筹资源开发与节约利用。通过污染治理工程,同时规范区域内的采选企业、加强矿区环境管理,解决矿区尾砂、废石“下河入库”的问题和矿区区域生态环保问题,从而促进矿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矿产资源,最终实现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3 工程概况玛瑙山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污染源控制、现有尾矿库治理、废弃矿硐封堵处理、水系整治(拦砂坝、河道和水库清淤、矿区集中排水沟工程)、生态修复工程、配套工程(水库除险加固、交通工程、玛瑙山矿部污水处理站)、尾砂减量及综合利用。对于目前玛瑙山矿区现存采矿企业5家,选矿企业3家(含1家待建企业)的采矿废水、采矿废石、选矿废水、尾矿库提出相应的处理要求。 对需要闭库的15座尾矿库分别提出了闭库综合治理方案,包括尾矿坝整治方案、排洪设施设计、尾矿库的防渗设计。对需要保留的2座尾矿库进行排洪系统整改设计和防渗设计。对玛瑙山矿区现有废弃矿井平硐25口进行封堵处理。硐口分五段封堵,自内向外分别为废弃矿渣、碱性干砌石灰石、粘土、C15混凝土、土壤。在双园冲和总江垄修建2座拦砂坝,正常蓄水位分别为271.5m和253m,相应库容分别为2.99万m3和2.32万m3,坝体均采用M10浆砌石结构。对乌石江高峰水库电站至总江垄电站段(约3km)河工业水库内部进行清淤,清除出来的底泥用封闭自卸车统一运至龙形寨尾矿库堆存处置。对现有4条集中排水沟(刘下冲排水沟、枫树下排水沟、东市林场排水沟和龙形寨排水沟)采用清理支沟、浆砌石硬化支沟的措施;疏通各集中排水主沟,疏通整治后排水主沟与流域治理工程坡面排水支沟以及尾矿排水渠道相连,形成流域的有组织排水,满足排水要求。
对矿区内的破坏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工程内容包括边坡防护、有组织排水、修建造林便道,对扰动区进行土地整治,使用土壤改良剂和种植乡土抗性强的植物等措施。具体范围为露采区、废石场和尾矿库等区域以及配套工程区,面积约4.3km2。对工业水库采取除险加固措施,内容包括对大坝的坝基及接触带、坝肩进行防渗帷幕灌浆处理;对大坝进行加宽培厚处理,满足大坝抗滑稳定要求等。对玛瑙山至赵家垄等9条段共计21.06km道路进行改造,工作内容包括路基修整、路面硬化、排水工程整修、安全设施等。在玛瑙山矿部修建污水处理站,初步选址在居民区北端,服务人口为玛瑙山矿部1285人,污水处理量为150m3/d,采用WSZ型污水处理成套设备进行处理。在摸清尾矿数量和组分特征的基础上,以周边选矿企业为依托,采用先进的重金属回收工艺和技术,可以开展尾矿重金属回收工程试点,实现尾矿的资源化和减量化。3 工程分析3.1 与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规划的符合性分析玛瑙山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湖南省重金属污染防治思路,对减轻矿区及周边地区的重金属污染,改善西河水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工程包括控制污染源、尾矿库治理、拦砂坝建设、河道和水库清淤、开采区及塌陷区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水库除险加固、交通工程、污水处理站建设、尾砂减量及综合利用等工程,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的第一条“农林业”中的第35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和第36点“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工程”,第二条“水利”中的第1点“江河堤防建设及河道、水库治理工程”、第7点“江河湖库清淤疏浚工程”和第8点“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第三十八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的第1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工程”、第15点“‘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第27点“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第32点“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修复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因此,本综合治理工程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政策。综合治理工程符合《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郴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郴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郴州三十六湾及周边地区重金属污染“十二五”综合防治实施方案》、《苏仙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3.2 工程合理性分析
3.2.1 综合治理工程总体合理性分析玛瑙山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污染源控制、现有尾矿库治理、废弃矿硐封堵处理、水系整治(拦砂坝、河道和水库清淤、矿区集中排水沟工程)、生态修复工程、配套工程(水库除险加固、交通工程、玛瑙山矿部污水处理站)、尾砂减量及综合利用。工程遵循了“预防为先、防治结合”的理念,对于玛瑙山矿区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首先要“防”,“防”就是要强化环境监管,规范现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控制新的污染源;“治”就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分析现有重金属污染来源,遏制其输移途径,疏堵结合,减少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工程遵循了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原则,实现了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综合防控理念,对削减该区域的重金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综合治理工程在总体上是全面的、合理的。3.2.2 污染源控制合理性分析 污染源控制提出了对玛瑙山矿区内保留的5家采矿企业、2家选矿企业和1家新建企业产生的废水、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要求,包括采矿废水处理、采矿废石的处置、选矿废水以及尾矿库的治理。提出的治理要求中污染源涵盖全面,处理要求合理可行,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如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对于要求新建的湖南金旺实业有限公司玛瑙山千吨选厂采用的尾矿干堆工艺,工艺成熟,生产废水产生量小,回用率高。因此,提出的污染源控制措施是合理可行的。3.2.3 现有尾矿库治理合理性分析尾矿库的治理包括对已经停止运行的尾矿库(15个)进行处理以及在运行的赵家垄尾矿库和竣峰片区尾矿库提出整改要求。工程措施有尾矿坝整治、排洪设施、防渗处理和土地复垦,尾矿坝整治包括对坝体进行坝坡坡比放缓,坝脚处增加干砌石护坡,提高坝体稳定性;在尾矿堆积坝底设置排渗管,降低坝体浸润线,提高坝体的安全系数。排洪设施建设主要是在尾矿库上游新建排水沟或截洪沟,将上游水排开,减轻雨水对尾矿库的冲刷,将含重金属的尾砂带入河流。上述2项工程能够提高坝体稳定性,防止尾矿坝发生垮坝事故,进而造成更加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防渗处理采用的防渗膜能够阻止重金属渗入土壤、地下水,能够减少由于雨水的淋溶作用导致的重金属的渗漏,减少重金属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土地复垦采取的土地平整、表层覆土及绿化等措施,有利于区域的水土保持,能够减少重金属的流失。因此,现有尾矿库的治理措施全面、合理。
3.2.4 废弃矿硐封堵处理合理性分析封堵硐口方案为5段封堵,从内到外依次是废弃矿渣、碱性干砌石灰石、粘土、C15混凝土、土壤。硐口封堵彻底,洞内积水不能自由流出,山体裂隙水便不能向洞内自由渗流,只能通过岩石裂隙、土壤中分散渗出,通过岩石裂隙、土壤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以及地表树木、草皮等植物吸收,即使有微量渗水,也不会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因此,废弃矿硐封堵处理措施基本合理。3.2.5 拦砂坝选址合理性分析工程拟建的2座拦砂坝分别位于双园冲和总江垄,均采用浆砌石重力坝。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2座拦砂坝的地质条件都较好,不存在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且均不涉及耕地和移民,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选址较为合理。3.2.6 河道和水库清淤合理性分析工程拟对乌石江高峰水库电站至总江垄电站河段(约3km)和工业水库进行清淤,清淤的主要内容是河底的淤泥和尾砂。清淤工程能够清除内源污染,改善西河水环境,为进一步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创造条件;扩大西河河道行洪断面,增加行洪能力;扩大工业水库扩容,减少尾砂向下游的排放量。清淤过程会扰动水体,暂时破坏水生生态系统,但河段内生物资源很少,无重点保护鱼类,且在工程完工后能大大改善西河的水生生态环境,所以清淤工程不存在环境制约因素。另外根据底泥的浸出毒性检验,河道底泥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工程对清淤出来的淤泥和尾砂用封闭自卸车统一运至龙形寨尾矿库堆存处置,运距较短,对环境基本没有不利影响。综合分析,河道和水库清淤方案基本合理。3.2.7 矿区集中排水沟工程合理性分析工程拟对4条集中排水主沟(龙形寨排水沟、刘下冲排水沟、枫树下排水沟和东市林场排水沟)进行治理,目前各支沟沟底尾矿淤积严重,沟边水力淘刷问题突出,水力淘刷导致支沟岸坡失稳,严重影响着该流域的排水通畅,排水不通畅会导致雨水形成地表漫流,对地表进行冲刷,将含重金属的土壤、尾砂带入河流,污染河流水质。因此,矿区集中排水沟工程基本合理。3.2.8 生态修复工程合理性分析工程内容包括边坡防护、有组织排水、修建造林便道,对扰动区进行土地整治,使用土壤改良剂和种植乡土抗性强的植物等措施。具体范围为露采区、废石场和尾矿库等区域以及配套工程区,面积约4.3km2。
生态修复采用的植物物种均对重金属污染有极强耐受性且固土保水能力强,且大部分为玛瑙山矿区的本地种,能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土地整治措施包括露天采矿区土地整治、废石场区土地整治、坡面排水系统、林区便道规划,能够保障植物措施的顺利进行。因此,生态修复工程是合理可行的。3.2.9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合理性分析工程拟对矿区内的工业水库进行除险加固,该水库是以以工业供水为主,兼灌溉、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小(2)型水库。目前工业水库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坝体渗漏严重,大坝抗滑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工程采取了大坝坝基防渗处理、大坝坝体防渗处理、坝体培厚设计、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放水设施除险加固设计、溢流堰顶部人行桥加固设计、观测设计、整修防汛公路等治理措施,内容全面,能基本消除工业水库的安全隐患。因此,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合理。3.2.10 交通工程合理性分析工程拟对玛瑙山至赵家垄等9条段共计21.06km道路进行改造,改造的主要内容有:路基修整、路面硬化、排水沟和截水沟清理硬化、增设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目前玛瑙山矿区的道路大部分为碎石泥土路,由于经过的主要是大型运输车辆,在干燥天气极易产生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工程通过采取路面硬化等措施能够改善道路条件,减少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量,另外路基修整、增设安全防护措施能够降低运输车辆发生事故的风险,防止运输的矿石、废石等倾倒入河。工程改造的9条道路为玛瑙山矿区运输量较大的道路,且工程措施全面,能够大大改善矿区的交通条件。因此,交通工程是合理可行的。3.2.11 污水处理站合理性分析3.2.11.1 选址合理性分析工程拟建的污水处理站初步选址在居民区北端,原始地形高程210m,距居民区距离约60m,位于居民区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向,站址周围无环境敏感点分布。该场地与居民区的连接道路较短,水电条件较好。工程地质条件较适宜,未见大的崩塌堆积体、滑坡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另外污水收集管网基本覆盖了玛瑙山矿部,管网覆盖全面。因此,污水处理站选址合理。3.2.11.2 工艺合理性分析本工程污水处理规模小,水量变化大,维护管理专业人员较缺乏,因此须优先考虑工艺成熟、可靠、维护简单、运行费用低的处理工艺。工程选用的WSZ
型集成式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该工艺占地较少,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效果稳定,维护简单,运行费用低,适合于的玛瑙山矿部污水处理站。因此,采用WSZ型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处理该地区的生活污水是合理可行的。3.2.12 尾砂减量及综合利用合理性分析尾砂减量及综合利用有利于对尾砂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有利于消除玛瑙山矿区重金属污染的根源。但在远期的恢复农耕技术中,必须进行充分的科学研究、工程示范和安全论证,保证农田产出的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不大于其他地区同类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综合分析,尾砂减量及综合利用措施是合理的。3.3 影响源分析3.3.1 水污染源施工期的水污染源主要是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生产废水主要包括混凝土拌合冲洗废水、机修废水,主要污染物是pH、SS、石油类等;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BOD5、CODcr、氨氮等,工程施工高峰期人员约为500人,根据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T388-2008《用水定额》,人均用水量取80L/人·天,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高峰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2m3/d。3.3.2 大气污染源工程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作业面粉尘,机动车辆和施工机械排放的燃油尾气,场内道路交通尾气及道路扬尘,以及河道清淤产生的恶臭,主要污染物有粉尘、SO2、NOx、CO、H2S、NH3等。3.3.3 声环境影响源工程施工期间噪声主要是各种机械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施工设备中噪声级较高的机械设备有推土机、挖掘机、搅拌机等。3.3.4 固体废弃物影响源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淤泥3个部分。生活垃圾按0.5kg/人·d,高峰期施工人数为500人,垃圾产生量为250kg/d。建筑垃圾主要有开挖土地产生的土方和建材损耗产生的垃圾,建材损耗产生的垃圾量较小,主要是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渣,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为39.84万m3,总填筑量为34.13万m3,弃渣量为5.71万m3。清理淤泥总量为11.8万m3,工程拟对淤泥用封闭自卸车统一运至龙形寨尾矿库堆存处置。3.3.5 生态影响源
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生产、生活活动将直接踩踏施工沿线内的植物,造成植物的死亡和影响其正常生长,施工人员的活动也会对周围的野生动物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设备的运行,如运输工具、拌和机械、开挖设备等所产生的噪声将对生活在附近的陆生动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甚至迫使其迁出到其它新的适宜区域。河道和水库清淤会扰动水体,影响水生生态系统,但河流内水生生物很少,影响很小。生态修复工程中采用的植物物种大部分为本地物种,不会造成外来物种的入侵。3.4 分析结论本工程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混凝土拌合、机修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作业面粉尘,机动车辆和施工机械排放的燃油尾气,场内道路交通尾气及道路扬尘,河道和水库清淤产生的恶臭等;噪声主要来自工程开挖等施工机械噪声和道路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等;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淤泥等;生态影响主要是各种施工活动对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干扰。玛瑙山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污染源影响分析见表3.4。表3.4 玛瑙山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分析结果表影响因子影响源影响受体可能产生的影响水环境混凝土拌和施工区及下游河道对水质的影响机械修理施工人员生活大气环境材料加工施工区及公路旁居民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交通运输河道和水库清淤声环境施工机械噪声施工区及公路旁居民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交通噪声生态环境施工占地、施工活动、工程开挖与弃渣、河道和水库清淤施工区及其周围区域的植被、动物对植被的破坏、对动物的影响、新增水土流失五盖山国家森林公园工程建设对其不造成影响固体废弃物施工人员生活施工区环境卫生影响建筑垃圾 4 环境现状4.1 地形地貌
工程区地处南岭山脉中部山区,多属低山丘陵地貌。治理区内地势总体东高西低,地表高程一般为290m~1100m。乌石江由南至北于治理区西部通过,河谷高程270m~320m,两岸地形陡峻,地形坡度一般55°~70°。乌石江以西地势较平缓,地表高程一般350m~410m,分布多个高10m~20m的小山包。玛瑙山矿部一带地形平缓,相对较开阔,地面高程400m~415m。4.2 地质环境玛瑙山矿区所在区域地处南岭山脉中部山区,属丘陵地带;区域内地质构造属赣南——桂东加里东早期后窿起带与湘桂海西——印支期凹陷区过渡带。本项目建设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4.3 气候气象玛瑙山矿所在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7.8℃,极端最高气温41.0℃,极端最低气候-9.0℃。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17.8mm,最大年降雨量2568.3mm(2006年),最小年降雨量1187.3mm(1982年)。暴雨主要集中在4~6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2%。雨型复杂多样,降雨强度大。年平均蒸发量1537.0mm,平均相对湿度79.8%。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冬季多北风,夏季多南风、东南风,年平均风速1.8m/s。4.4 水文泥沙西河发源于苏仙区大奎上的五盖山,由南到北,流径大奎上乡高峰水库、坳上镇、白露塘镇、许家洞镇共4个乡镇17个村,最后由许家洞镇黄草村的钟家入口,汇入郴江;西河是湘江的三级支流,全长40.81km,流域面积149.16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384亿m3。玛瑙山矿区位于西河上游(又称乌石江),矿区全部位于西河流域范围内,其上游断面为高峰水库,下游断面为双园冲锡多金属矿副井处。由于玛瑙山矿区随意倾倒排放废石、废渣和尾砂现象较为普遍,加上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的废石、尾砂等进入河流,严重淤塞了河道,部分河段河床淤砂达1~2m。根据监测结果,淤泥中重金属含量非常高,表明大量的重金属在雨水的冲刷作用下随泥土、尾砂进入河流,重金属在河流底泥中富集。4.5 水环境4.5.1 地表水环境玛瑙山矿区西河河段水环境功能区划为Ⅲ类水域,监测结果显示4个监测断面(高峰水库二级电站断面、乌石江玛瑙山桥断面、龙形寨尾矿库下游小溪与乌石江汇合口下游100m
处、大壁口电站上游100m处)的化学需氧量、氟化物、镉含量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水质标准,龙形寨尾矿库下游小溪与乌石江汇合口下游100m处最为严重,分别超标0.39倍、3.28倍、0.40倍。该断面的砷含量也略有超标,超标0.07倍。除高峰水库二级电站断面外,其余3个断面石油类含量均超标,分别超标1.33倍、1.07倍、1.73倍。重金属及石油类超标原因主要是玛瑙山矿区采选企业较多,但管理不规范,采选企业废水乱排现象严重,尾矿库设计不规范,部分含重金属的尾砂进入河流。氟化物超标的原因是矿区内有萤石矿分布,萤石的主要成分为氟化钙,由于矿区植被破坏严重,萤石矿被雨水冲刷随泥土进入河流。4.5.2 地下水环境玛瑙山矿区地下水属于Ⅲ类水,根据监测结果可知,地下水中的镉、锰含量超过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分别超标1.30倍和0.43倍,超标原因是玛瑙山矿区不规范的矿产开采行为,选矿废水乱排以及尾矿库的不规范设计导致重金属渗入地下水中。4.6 土壤根据对玛瑙山矿部背景点、西面农田土壤、高炉附近表层土壤、剖面土壤的监测结果可知,矿部背景点土壤由于富含重金属矿产资源,部分重金属含量超过了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三级标准,铅、锌、镉分别超标1.51倍、0.39倍、10.97倍。而矿部西面农田土壤、高炉附近表层土壤、剖面土壤受污染严重,铅、锌、镉、砷的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4.01倍、4.22倍、13.37倍、24.75倍,远高于矿部背景点土壤。另外矿部背景点土壤、高炉附近表层土壤、剖面土壤的pH值呈酸性,超过了三级标准。4.7 大气环境玛瑙山矿部居民点大气环境的SO2、TSP均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玛瑙山矿部的大气环境质量良好。4.8 声环境玛瑙山矿部居民点的声环境均达到了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2类标准,表明玛瑙山矿部居民点的大气环境质量良好。4.9 生态环境
玛瑙山矿区位于苏仙区坳上镇东市村地段,地处湘江二级支流秧溪河上游,具有典型湘南工矿类型的矿区地貌特征,富含铁、锰等多种矿产资源。地形地貌为丘陵重岗区,土地类型绝大部分为山地和林地。玛瑙山矿区(包括矿区及周边1000m)内以荒山地、林地为主。其中荒山地占41.67%,林地占36.11%。由于玛瑙山矿区露天采锰等采、选活动的影响,局部区域植被、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弃土、弃渣随处可见。根据现场调查,玛瑙山矿区植被、自然景观破坏严重的地点主要为露天采矿及固废堆弃地。玛瑙山矿区西面、北面植被覆盖率较高;矿区内及矿区东面、南面多工矿企业,植被覆盖率低,且以耐旱草本植物为主,高大乔木较少,间有低矮灌木。由于区域内矿山开发等人类活动的长期破坏,矿区内生物资源单一,无珍稀野生动植物。矿区河段属于季节性河流,并且河道淤塞严重,鱼类资源较少,无重点保护鱼类和地方特有鱼类。4.10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玛瑙山矿区位于我国划分的水力侵蚀区的南方红壤丘陵区,属湖南省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中的湘东南工矿重点监督区,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t/(km2·a)。玛瑙山矿区域范围位于山地、丘陵区,已经开采扰动的范围为430hm2,林草植被覆盖率约为20%。区域水土流失形式以面蚀、沟蚀、垮塌、滑坡等为主,水土流失强度以中度、强度为主,平均土壤侵蚀模数4336t/(km2·a),年土壤侵蚀总量1.9万t,苏仙区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510t/(km2·a)。4.11 社会环境4.11.1 社会经济玛瑙山矿所在的苏仙区位于郴州市中部,辖17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229个村(居)委会。2010年末常住总人口40.28万人,土地总面面积1339.91km2,其中耕地面积147km2。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44.0亿元,第一产业产值8.7亿元,第二产业产值92.7亿元,第三产业产值42.6亿元。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59元,增长12%。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78元,增长18.8%。玛瑙山矿区地处苏仙区白露塘镇、坳上镇和大奎上乡交界的山区,矿区附近居民分布很少,基本都集中居住在玛瑙山矿部,矿部总居住人口为1285人。4.11.2 矿产资源
玛瑙山矿区保有资源储量333类别以上铁锰铅锌矿石量90.67万t、铁锡铋矿石量111.3万t、铅锌矿石量57.78万t。4.11.3 旅游资源苏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旅游资源发达,有五盖山国家森林公园、五盖山国际狩猎场、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苏仙岭—万华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王仙岭生态公园等。本综合治理工程区域不涉及上述公园、狩猎场、风景名胜区等。4.11.4 人群健康 综合治理区域人群健康状况良好,传染病保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根据全区辖区内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数据,2009-2011年全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12种,丙类传染病6种。发病构成以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肠道传染病为主,死亡病例为艾滋病、乙肝和肺结核。4.11.5 文物古迹 经现场调查,综合治理区及周边未发现文物保护单位。4.12 环境现状特点a) 地表水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严重西河流域采选矿含重金属废水排放量大,而河流水量不大,又呈现季节性河流特征,环境容量小,对污染物的稀释降解能力有限,大量的采选废水排入河中,使河流水质均受到严重污染,CODCr、氟化物、石油类、砷、镉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尤其以龙形寨尾矿库下游小溪与乌石江汇合口处最为严重,分别超过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0.39倍、3.28倍、1.07倍、0.07倍、0.40倍。玛瑙山矿区的地下水也受到一定的污染,由于长期的非法采矿以及尾矿库建设不规范等因素,导致矿区地下水镉、锰含量超过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分别超标1.30倍和0.43倍。b) 采矿废石和尾砂乱堆现象严重采矿产生的废石和选矿产生的尾砂占用了大量山林、平地、河滩等,未采取任何防淋防渗措施,降雨形成浊流,污染水体环境;且堆存不规范,存在一定的废石垮塌、尾砂坝溃堰等安全隐患。c) 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
因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物超标和采选矿废石、废水的污染,使得当地的土壤也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尤其是在尾矿库发生垮坝事件以及几次特大洪灾后,冲毁了不少简易尾矿库,更是导致大量农田、土壤被尾砂堆积损毁。根据现状监测资料,矿部背景点土壤由于富含重金属矿产资源,部分重金属含量超过了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三级标准,铅、锌、镉分别超标1.51倍、0.39倍、10.97倍。而矿部西面农田土壤、高炉附近表层土壤、剖面土壤受污染严重,铅、锌、镉、砷的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4.01倍、4.22倍、13.37倍、24.75倍,远高于矿部背景点土壤重金属含量。d)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河道淤塞严重由于露天开采和采矿中不规范堆存的废石、废渣的影响,局部区域生态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随意倾倒排放废石、废渣和尾砂,又严重淤塞了河道,部分河段河床淤砂达1m~2m。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5.1.1 水环境影响预测施工期水环境影响主要来自各项工程的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施工生产废水主要包括混凝土拌合冲洗废水、机修废水。本工程所需混凝土量为1.37万m3,混凝土拌合冲洗废水是在交接班时对拌和系统进行的清洗产生的废水,其排放仅仅是在几分钟内完成,废水排放具有间断、瞬时性,废水量较小,间断排放,水质偏碱性(pH值11~12),其主要污染物是SS(约5000mg/L)。机修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和石油类,SS浓度一般为3000~4000mg/L,石油类浓度为30~50mg/L,废水水量较小。各种废水在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后,对环境的影响很小。根据前面的影响源分析,高峰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总排放量为32m3/d,但施工区较为分散,主要污染物是BOD5、CODcr、氨氮等,如果不采取措施,生活污水自留入河,会加剧局部区域的水土流失,并携带少量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河流,进一步恶化河流水质。5.1.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将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另外施工场地的植被和地表破坏后,在干燥的天气情况下,特别在大风时容易产生扬尘;同时,弃渣场在堆渣时也易产生扬尘。交通运输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施工区内运输产生的废气和粉尘。河道在清淤过程中由于底泥的搅动会产生一定的恶臭,主要污染物是H2S、NH3。由于施工区都位于山区,离居民点距离较远,且周边植被覆盖率较高,植物对扬尘和有害气体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因此对大气环境及施工区附近的居民的影响不大。5.1.3 声环境影响预测
施工期噪声主要是各类施工机械的设备噪声、渣土及材料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等。工程所用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噪声值强度在85~95dB(A)之间,施工机械都具有噪声高、无规律、突发性等特点。采用无指向性点源几何发散衰减模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矿部居民点能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交通工程中约有110m的道路改造路段位于居民点内部,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将会对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总体来说,在采取一定措施后,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且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随着施工结束,其影响也随之消失。5.1.4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5.1.4.1 陆生生态影响尾矿库治理、拦砂坝建设、工业塘加固、河道清淤等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生产、生活活动将直接破坏施工沿线内的植物,造成植物的死亡和影响其正常生长,但破坏的植物种类大部分为灌木茅草,而且破坏的面积较小。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取土场植被恢复可减少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损失。工程建设将影响陆生动物原有的栖息环境、取食地和巢穴等。主要的不良影响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压缩了动物的栖息生境、施工人群进驻导致生态系统压力增大、施工产生的各种污染对动物的不良影响。由于前期矿产开采活动的影响,工程区内野生动物数量已经很少,生物多样性水平较低,另外施工活动对动物的影响是暂时性的,所以说本工程对陆生动物的不利影响很小。5.1.4.2 水生生态影响施工过程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若不采取处理措施,将会污染河流的水质,进而影响鱼类的生境,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枯水季节更为明显。在河道进行清淤过程中,由于对沉积河底尾砂等的搅动,对河流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河段内由于泥沙的淤积,水生动物很少,也无鱼类产卵场、越冬场,无珍稀保护动植物,且清淤疏浚施工期持续时间相对不长,随着施工活动的完成,对区域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束。5.1.4.3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预测的时段包括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2个时段。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包括水系整治工程的拦砂坝和配套工程区,自然恢复期的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包括整个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面积为7.77hm2,预测时段为1年,扰动后的土壤侵蚀模数为28000t/(km2·a)~45000t/(km2·a),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230t。5.1.5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预测
工程弃渣量为5.71万m3,弃渣一部分用于采空区的回填,剩余部分运至龙形寨尾矿库进行处置,基本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施工高峰期垃圾产生量为250kg/d,垃圾若任意堆放,在雨水的冲刷下进入施工区河段,将造成施工区河段以及施工区下游的水环境污染,需采取处理措施。河道和水库清淤工程的清淤量总计11.8万m3,工程拟对清淤出来的淤泥用封闭自卸车统一运至龙形寨尾矿库堆存处置,对环境基本没有影响。5.2 工程完建后环境影响预测5.2.1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属于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工程完建后对水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是有利影响,能够降低河流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改善西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工程对重金属的直接削减量主要来自河道水库清淤和拦砂坝,拦砂坝的拦砂量与生态修复的植物措施有关,因为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周期,只有当植物生长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发挥固土固沙的作用,所以重金属的削减量分别按植被恢复前和植被恢复后计算。5.2.1.1 植被恢复前重金属削减量a) 河道和水库清淤河道和水库清淤总量为11.8万m3,河道底泥容重1.3t/m3,河道底泥的重金属削减量见表5.2-1。表5.2-1 河道和水库清淤工程重金属削减量一览表项目PbZnCuCdAs底泥中重金属平均浓度mg/kg3821.42209.9158.027.783.5清淤总量11.8万m3底泥容重1.3t/m3实施次数1次削减量t586.2339.024.24.312.8 b) 拦砂坝拦砂坝能够阻挡从上游以及两岸带下来的各种泥沙,包括含有重金属的尾砂,能减少下游河流中重金属的含量。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集雨面积和土壤侵蚀模数计算出拦砂坝的拦砂量分别为双园冲29618t/a、总江垄23845t/a,总拦砂量为53463t/a。设拦砂坝的平均拦砂效率为70%
,根据玛瑙山土壤重金属含量计算重金属削减量。本工程建设期2年,植被恢复期2年,则在植被恢复前,通过3次拦砂清淤后,可以控制重金属的排放量见表5.2-2。表5.2-2 拦砂坝工程重金属削减量一览表项目PbZnCuCdAs土壤中重金属平均浓度mg/kg1517.22027.260.812.3196.5拦砂量53463t/a拦砂效率70%实施次数3次,每年1次削减量t170.3227.66.81.422.1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植被恢复前可减少重金属的排放总量为:表5.2-3 植被恢复前重金属总削减量表重金属名称PbZnCuCdAs减排量t756.5566.631.15.634.9 5.2.1.2 植被恢复后重金属削减量根据可研报告,本工程植被恢复后,与工程未实施相比,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量7852t,每年可削减重金属量见表5.2-4。表5.2-4 植被恢复后重金属总削减量表重金属名称PbZnCuCdAs拦砂量45611t/a拦砂效率70%减排量t/a48.464.71.90.46.3 根据表5.2-3和5.2-4
可知,河道水库清淤和拦砂坝能够通过清除泥沙来削减重金属含量,减轻河流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另外尾矿库治理、开采区及塌陷区治理、生态修复等工程措能减少矿区的水土流失,降低尾矿库垮塌风险,减小尾砂进入河流的可能性,防止重金属随尾砂进入河流,对于提高西河的水质具有积极作用。5.2.2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废弃矿硐封堵采用五段封堵,由内向外依次为废弃矿渣、碱性干砌石灰石、粘土分层填充、C15混凝土、土壤分层回填,硐口封堵彻底,洞内积水不能自由流出,山体裂隙水也不能向洞内自由渗流,有利于地下水水位的保持。尾矿库的防渗设计中通过在尾矿坝坡面上加一层防渗膜,能减少由于雨水淋溶作用导致尾砂中重金属的渗漏,减少重金属地下水的污染。生态修复工程中的植物措施能够将重金属固定在土壤中,阻止重金属向下迁移污染地下水。同时植物对重金属有一定的吸收作用,能够减轻地下水的重金属污染。综合分析,上述工程措施均有利于地下水环境的改善。5.2.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5.2.3.1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本综合治理工程的生态修复工程内容包括边坡防护、有组织排水、修建造林便道,对扰动区进行土地整治,使用土壤改良剂和种植乡土抗性强的植物等措施,具体范围为露采区、废石场和尾矿库等区域以及配套工程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范围4.3km2,工程实施后能减少水土流失量约7852t/a。5.2.3.2 水源涵养作用影响分析生态修复工程将对尾矿库、废石场、露采区进行覆土、植被恢复等生态治理,植被恢复面积约为258hm2。通过计算,预计矿区通过综合治理,植被基本恢复后水源涵养作用改善,涵养水增加量约为183180m3/a。5.2.3.3 生态景观格局影响分析本工程拟对尾矿库、废石堆、露采区等区域进行绿化恢复,用人工生态系统代替裸露的砂石景观,提高了植被覆盖的连续性,有利于提高视觉效果,对局部景观起到了改善作用。生态修复后的土壤环境将得到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更为有利,土地利用格局更为合理,将形成“山—水—林—田”的景观生态格局。5.2.3.4 河流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分析通过对河道清淤疏浚,能够恢复河道功能,有利于提高水体的自我静化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改善河流水质环境,提高生物群落多样性,有利于河流生态系统功能恢复。5.2.4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综合治理工程前,玛瑙山矿区尾矿尾砂堆积后,由于环境风速等原因造成尾矿库滩面干尾砂扬尘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其扬尘影响程度与干滩面积,尾砂细度、尾砂干湿程度的有关。在对尾砂库干滩扬尘环境影响分析中,通常采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有关经验公式进行近似分析。以龙形寨尾矿库为例,龙形寨尾矿库治理前,在区域常年平均风速下,扬尘量为0.47g/s。当风速从2级增强至5级时,尾矿库滩面扬尘量由4.85g/s增加至700.28g/s。这些扬尘严重影响周边的大气环境,特别是玛瑙山矿部居民。在本工程实施后,尾矿库滩面将覆土,并进行植树绿化,尾矿库面恢复植被后,能大大减少扬尘的产生,对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5.2.5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工程完建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拦砂坝拦截的淤沙和污水处理站的污泥。双园冲和总江垄2座拦砂坝的年淤沙总量为53463t,工程规划将淤沙运至即将新建的玛瑙山千吨选厂尾矿库,对环境基本没有影响。污水处理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淤泥量较少,约0.2m3/d(含水率80%),工程拟对产生的污泥用于本项目矿山生态修复中的植被绿化,实现资源化利用,对环境基本没有不利影响。5.2.6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5.2.6.1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工程实施将改善流域自然环境,改善流域下游水质,通过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生态修复,改良种植作物的种类,将提高居民农业收入。另外能够减少沿途污染纠纷,减少沿途工农业由于环境污染所遭到的损失。综合治理工程可严格控制新建矿山企业、规范矿区管理,同时加快矿山的景观修复和生态环境的治理,实现矿山复垦还绿,较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改善了经济的发展质量,并且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带动新兴环保产业链的发展。5.2.6.2 对交通条件的影响 道路交通规划的实施,区域内道路增加、拓宽,有利于改善玛瑙山矿区的交通条件,方便民众出行,加强当地群众与外界的联系。尾矿库的治理能降低尾砂坝的垮塌风险,能够保证交通道路的通畅。开采区及塌陷区的治理也有利于交通道路的规划,行车路况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5.2.6.3 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工程实施能够降低河流中重金属的含量,改善流域的水质,保障居民的用水安全,防止因重金属发生的中毒事件。工业塘除险加固、尾砂尾矿库的治理和植被修复有利于矿区地表稳定,防止溃坝或泥石流等灾难性事件发生,保证玛瑙山矿部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6 环境保护措施6.1 水环境保护措施6.1.1 生产废水处理措施综合治理工程中拦砂坝外,其余工程产生的生产废水量较小,且较为分散,可就近设置简易沉淀池,经沉淀后用于道路洒水降尘或林木灌溉。拦砂坝工程量较大,生产废水较多,混凝土拌合冲洗废水的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a) 混凝土拌合冲洗废水废水量较小,水质偏碱性(pH值11~12),其主要污染物是SS(约5000mg/L),废水经处理后可回用于本系统,可采用自然沉淀法进行处理。图6.2-1 自然沉淀法工艺流程图 混凝土拌合系统冲洗废水流入圆形浓缩池进行沉淀,泥渣经人工清运后运至渣场。当进水中SS浓度升高,出水达不到回用要求时,可投加适量絮凝剂。b) 机修废水机修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和石油类,SS浓度一般为3000~4000mg/L,石油类浓度为30~50mg/L。经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后回用于绿化灌溉或道路洒水,可采用小型隔油池进行处理。
图6.2-2 小型隔油池处理工艺流程图污水在小型隔油池内由浮子撇油器排除废油,废水再经焦碳过滤器进一步除油。该方案处理效果好,构造简单,造价低,比较实用。6.1.2 生活污水处理措施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的总排放量为32m3/d,但工程施工区较为分散,不便于统一收集进行处理,可通过设置化粪池对污水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另外生活污水的排放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施工期间需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生活污水集中排入化粪池。6.1.3 清淤过程水污染控制在进行清淤时,容易引起河中底泥翻起,搅浑水体,使其中的有害物质重新进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为减轻影响程度或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考虑采用的防护措施有:a) 在施工现场四周设置截洪沟和排水沟,设置导流明渠和围堰,避免雨季施工,可有效减少施工对河道水环境的二次污染。b) 枯水期施工清淤时尽量安排在冬春季的枯水期施工,此时水位低,河滩大部分出露且底泥含水率低,有利于施工和防止底泥向水体释放污染物质,减轻二次污染。 c) 分层施工控制挖泥深度,分层施工,进行生态清淤,防止不同时期的淤泥混合。6.2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该工程产生大气污染较多的是开挖、混凝土拌合、交通运输、河道清淤等。为保护好施工区及其周围的大气环境,应采取以下措施: a) 开挖结合优化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采取减粉降尘措施,在干燥天气施工,对产尘开挖料适当加湿,防止开挖和转运过程起尘。b) 混凝土拌和系统粉尘控制水泥和粉煤灰输送采用封闭设备,以避免水泥、粉煤灰输送和拌和楼运行过程中的扬尘。在拌和生产过程中,要制定除尘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检修制度,将除尘设备的操作规程编入作业人员工作手册,并加强除尘设备的维修、保养,使除尘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除尘装置与生产设备能同时正常使用,维持除尘器的效率。
c) 交通运输本工程施工区道路路面大部分都是碎石路面,干燥天气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较大,应及时对路面进行洒水降尘,运输车辆在经过村庄附近路段时应减速/限速慢行。本工程运输车辆多为大型运输车辆,施工运输车辆应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车辆,保证尾气达标排放。对于离开工地的运输车,应该配备冲洗车轮的冲洗装置,不能将大量土、泥、碎片等物体带到公共道路上。易产生扬尘的散装物料、渣土和建筑垃圾的运输必须进行密闭式运输。新建道路路基形成后,应及时碾压、洒水,以保持湿润状态。道路使用期间,要求泥结碎石路面碎石保持湿润状态。e) 河道清淤 河道清淤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臭气,施工人员应加强个人劳动安全和卫生保护,必须配戴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淤泥挖出后应及时清运,并采用密闭车辆进行运输,防止运输过程带来的二次污染。6.3 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中,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车辆运转,以及作业面开挖等施工活动。防治方案选择上,采取噪声敏感保护目标为点、整个施工区为面的点与面的防治方案,以利于减缓施工对声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防治方案如下:a) 施工总布置中,充分利用施工区的地形、地势等自然隔声屏障,进行合理布置。布置时,不应使传播噪声强度大的一面朝向安静的场所。b) 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的施工机械,如运输车辆噪声符合GB16170-1996《汽车定置噪声限制》,其它施工机械符合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限值》,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c) 尽量缩短高噪声施工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配备、使用减震坐垫和隔音装置,减低噪声源的声级强度。d) 加强各种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做好机械设备使用前的检修,使设备性能处于良好状态,运行时可减少噪声。e) 施工承包商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配备防声用具,施工人员在进入强噪声环境中作业时,如凿岩、钻孔、开挖和机械检修等工作场所,应配戴个人防声用具。g)
为减少施工运输车辆对运输道路两侧居民,夜间应尽量减少车流量,在居民密集及分布有施工营地的路段设置限速、限鸣笛的标志牌;加强道路养护和车辆的维修保养,降低机动车辆行使的振动速度。h) 加强施工管理措施,要求该区域施工发包合同条款中具有声环境质量保护条款,同时进行噪声监测、环境保护工程监理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监督。6.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6.4.1 陆生生态保护措施 a) 生态影响保护措施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在显眼醒目的地方制作保护生态环境和陆生脊椎动物的醒目宣传标牌,对施工人员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保护法》和《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制教育。2)规范施工行为,禁止砍伐占地以外的森林植被,禁止采摘各种植物,抓好临时用工人员的管理,不得随意使用当地活立木作为燃料,以防滥砍乱伐。在施工入场前,需请当地林业部门确认施工占地范围内的林木数量及物种,如果由于施工占地范围变更涉及对保护植物的占用,需由专人负责移栽成活。3)施工期应注意噪声和粉尘的控制、污水的处理,减少对项目区及周边环境的污染影响。 b) 生态影响恢复措施1)表层土壤的保护施工过程中注意保存表层土壤,对施工表土要集中堆存。根据施工规划及项目占地情况,对工程建设扰动区域内的表土资源较丰富的区域进行剥离保存,剥离厚度0.1m~0.2m,集中运至表土堆存场,施工结束后用于施工迹地的恢复。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拆除临时建筑,清理和平整场地,恢复土层,采用当地植物进行“恢复性”种植,然后采取“封育”手段,促进植被自然恢复。2)受损植被的恢复对受损区的植被及景观进行恢复。生态恢复中按照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生态恢复工程时,建议选择乡土树种为主,此外还可通过自然更新恢复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植被恢复力求创造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条件,避免过于单一化和人工化,注意乔、灌、草的结合,永久建筑物之外的植被恢复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包括土壤、种子,避免“园林化”恢复倾向。本工程施工活动对当地的植被和景观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在施工结束后,按照原景观对受损地区进行恢复,选择速生的乡土树种,合理配置人工群落,人工抚育期至少3年。
6.4.2 水生生态保护措施加强宣传,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手册,设置水生生物保护警示牌,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加强监管,严格按环保要求施工,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严格处理,防止影响水生生物生境的污染事故发生。6.5 水土保持措施6.5.1 水系整治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拦砂坝属于新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在开挖过程中需进行临时拦挡,临时覆盖。拦挡采用编织袋挡墙,挡墙规格顶宽0.5m,底宽1.5m,高1.0m,经估算编织袋挡墙需要150m。临时覆盖选用彩条布,经估算需要彩条布4500m2。6.5.2 污水处理厂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对污水处理厂增加临时拦挡和临时覆盖,并对场区内进行植被恢复。临时拦挡选用尼龙编织袋挡墙,挡墙规格顶宽0.5m,底宽1.5m,高1.0m,经估算需修建尼龙编织袋挡墙总长度200m。临时覆盖选用彩条布,经估算需要彩条布2000m2。6.6 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250kg/d,但较为分散,位于各个工程点,可在各施工区设置临时的垃圾收集桶,并派专人进行统一收集,运至苏仙区垃圾中转站进行处理。另外需对施工人员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和相关宣传,尽量减少垃圾随意丢弃的现象。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和石方应尽量用于回填开挖处或尾矿库滩面覆土及规划道路的修建,对于废旧编织袋、塑料等废物,分类收集并尽可能的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6.7 人群健康保护措施为确保施工区的环境卫生,应采取消、杀、灭的措施对施工营地进行卫生清理,施工人员进行卫生检疫,并制定预防免疫计划。7 环境风险评价
7.1 工程可能发生的风险本工程可能发生的风险有:尾矿库垮坝风险、废(污)水事故排放风险、施工区森林火灾风险、淤泥清运运输车辆事故风险。7.2 应对风险的对策和措施7.2.1 尾矿库垮坝风险防范措施各尾矿库治理工程应尽量避开在雨季施工,防止尾矿库在闭库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垮坝的风险。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环保措施,加强尾矿库闭库治理工程完工后的日常管理,设置浸润线、坝体位移观测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定期对尾砂库、尾砂坝的安全进行检查。防止附近村民在库区范围内乱采乱挖或在尾砂堆积坝上取砂作为其它用途,以免削弱堆积坝体的强度而危及尾矿库的安全。7.2.2 施工污废水事故排放防范措施为防范施工废水事故排放,应加强施工污废水的处理和管理工作,一旦发生排污事故,应立即停止各施工生产,从源头上控制污废水的产生,待环保设施恢复正常后才可进行施工。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处理系统的巡视和水质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立即查清事故排放源,并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环保部门和下游可能受影响的用水户等。7.2.3 森林火灾风险防范措施虽然发生森林火灾的概率较小,但若一旦引发火灾,将造成不可较大的损失,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严格执行野外用火的相关报批制度;严禁施工人员私自野外用火;严格控制易燃易爆器材的使用。7.2.4 淤泥清运运输车辆事故风险防范措施虽然发生淤泥运输事故的概率很小,但淤泥倾倒会对周围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淤泥运输的管理,运输过程中须做好密封和安全运输,运输车辆要定时保养,调整到最佳运行状态,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8 环境管理、监理和监测8.1 环境管理
业主单位在工程建设期间负责整个过程的环境管理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制定建设期环境保护实施规划和管理办法;制定环境保护工作年度计划,包括投资计划;组织环境保护专项工程招标工作;负责工程招标文件和承包项目合同中环保条款的编审,确保与主体工程施工密切相关的环保措施纳入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中;监督承包商的环保措施执行情况;同环保、水保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协助处理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及时向上级或有关管理部门报告情况;编制环境保护工作年度报告;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编制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负责环保、水保资料、成果的归档、移交。8.2 环境监理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依据合同开展环境保护监理工作;协助业主进行有关环保专项的招标工作,向业主提供咨询服务意见;监督检查施工过程中环保设施的安装、运行情况,对不合格的设施,按专业授权进行直接处理或拿出相应意见提交业主处理;在授权范围内,以合同中环保条款作为依据,独立、公正、公平地开展工作,监督、检查、评估承包商环境保护职责的落实与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为承包商环保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协助业主做好环境管理工作;业主和承包商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和反馈,就有关环境问题协调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关系;处理施工过程中的有关环保违约事件。按合同程序,公正地处理环保方面的索赔;按合同要求,以巡视、旁站等方式及时检查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情况,作好巡视记录,按时提交月报、季报和年报等相关资料;作好环保资料整理工作和建立环保资料档案;参与环境管理的总结工作,协助业主作好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工作和工程竣工验收。8.3 环境监测8.3.2 水环境监测8.3.2.1 地表水环境监测a) 施工期监测布点:混凝土拌合冲洗废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口处。监测项目:混凝土拌合冲洗废水处理设施、机修废水处理设施等生产废水排放口监测项目是SS、COD、pH、石油类等4项;生活污水排放口主要是pH、SS、COD、BOD5、氨氮、总氮、总磷、粪大肠菌群等8项。监测时间与监测频次:施工期,平、枯水期各1次,每次3天。b) 运行期监测布点
:高峰水库二级发电站处、乌石江玛瑙山桥断面、龙形寨尾砂库下游小溪与乌石江汇合口下游100m处、大壁口水电站上游100m处。监测项目: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SS、铁、锰。监测时间与监测频次:工程完建后,每年丰、枯水期各1次,每次3天,连续5年。8.3.2.2 地下水环境监测监测点位:玛瑙山矿矿部井泉水。监测项目:pH、铁、锰、锌、砷、镉、铅。监测时间与监测频次:施工期1次;工程完建后每年1次,连续5年。8.3.3 大气环境监测监测点位:玛瑙山矿矿部居民点处。监测项目:TSP、SO2。监测时间与监测频次:施工高峰期,共1次,每次7天;工程完建后每年1次,每次7天,连续5年。8.3.4 声环境监测监测点位:玛瑙山矿矿部居民点处。监测项目:等效连续A声级(LAeq)。监测时间与监测频次:施工高峰期,共1次,每次3天,分昼夜监测。8.3.5 土壤环境监测监测点位:背景点(选取为矿区内远离现有采、选、冶工程的地点)、玛瑙山矿矿部西面农田、高炉附近山土(取表面样、剖面样)、高峰水库二级发电站处河流断面底泥、双园冲锡多金属矿附井处河流断面底泥。监测项目:总镉、总砷、总铅、总锌。监测时间与监测频次:工程完建后每年1次,连续5年。8.3.6 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自治理工程开始至工程完工后3年。实施期的主要监测内容为各治理工程实施的进度、工程质量和数量;以及对地表现状造成的影响(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
。实施后重点监测各项工程的水土保持效果,尤其是排水、挡护等工程的水土保持功能,以及地表植被的生长情况,项目林草植被覆盖率,并利用排水、沉砂设施观测区内泥沙流失情况,全面监测区内的水土流失状况。监测工作应从施工开始,每月监测1次,遇暴雨、大风时应及时加测。8.3.7 人群健康监测监测范围与任务:调查和收集施工区人群健康状况,各种疾病的流行资料;对导致疾病流行的传染源、流行特性进行调查,以便分析对比,提出预测预警;对原有居民、施工人员等进行疾病发病率调查;对施工区进行卫生防疫监督管理。监测内容:对施工人员和原有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监测。监测频率:施工高峰期1次。9 环境保护投资概算玛瑙山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环境保护总投资425.31万元,其中主体工程环境保护投资327.16万元,独立费用74.08万元,基本预备费24.07万元。其费用组成详见表9。 表9 环境保护投资概算表 单位:万元编号费用名称合 计备注一主体工程环境保护327.16 1水环境保护工程86.00 1.1混凝土拌合冲洗废水处理12.00 1.2机修废水14.00 1.2生活污水处理15.00 2生态环境保护工程25.00 3大气环境保护工程55.20 4声环境保护工程5.00 5生活垃圾处理工程49.50 6水土保持工程129.46 7人群健康保护7.00 8环境监测15.00 二独立费用74.08 1环境管理费9.82按工程费用的3%计取
2环境监理费2.62按工程费用0.8%计取3咨询服务费1.64按工程费用0.5%计取4工程竣工环保验收费60.00 一、二部分合计401.24 基本预备费24.07按一、二部分的6%计取静态总投资425.31 10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本项目为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特有的环保特征决定了其投资效益难以从经济效率来衡量,而只能用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来估算。项目的实施可以明显提高玛瑙山矿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降低重金属污染,改善西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对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安全、资源、环境相统一的指导思想,具有十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10.1 环境效益10.1.1 减少重金属污染,改善湘江流域水质本工程通过采取尾矿库闭库复垦、截洪防渗以及矿区覆土还绿、固土护坡等措施控制面源污染,同时通过拦砂疏浚减轻内源污染,从而从源头上改善西河和湘江流域的水环境。西河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玛瑙山矿区的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与工程未实施相比重金属削减量较大。据计算植被恢复前重金属削减量分别为Pb756.5t、Zn566.6t、Cu31.1t、Cd5.6t、As34.9t。植被恢复后重金属削减量为Pb48.4t/a、Zn64.7t/a、Cu1.9t/a、Cd0.4t/a、As6.3t/a。10.1.2 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和恢复矿区生态环境除了引发重金属污染问题,采矿产生的废石和选矿产生的尾砂还占用了大量山林、平地、河滩,导致原始植被破坏,演替为零星的次生乔木、灌木和草本群落,改变了矿区原有的生态系统结构,使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地质灾害频发。目前玛瑙山矿区露天开采植被扰动区面积约380.41hm2,植被覆盖率较低。本工程通过对矿区进行植被恢复和土壤生态修复,逐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使区域生态环境逐步趋向良性循环,实现矿区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的治理目标。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量7852t
,逐步消除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以保护玛瑙山矿区及下游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10.1.3 合理利用尾砂资源,实现污染减排由于长期的乱采乱挖、采富弃贫,不仅造成了玛瑙山矿产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根据对龙形寨尾矿库中尾砂的检测,尾砂中富含锰、铁、铅、银等有价值元素。本项目建议对尾砂进行综合利用,回收利用尾砂中有价值的重金属,不仅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实现尾砂减量,减少尾砂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污染物减排。10.2 社会效益玛瑙山矿区进行重金属综合整治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a) 通过采取尾矿库闭库、植物恢复和土壤修复等综合治理措施,减轻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对农田、村庄的破坏,有效地保护地方生产、生活设施,保障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b) 通过综合整治恢复玛瑙山矿区生态和景观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区域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c) 通过对重金属污染的整治,减少尾砂、废水带来的环境污染,保障玛瑙山及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对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建设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d) 本项目在实施过程需要施工人员,同时尾砂综合回收利用工程属于劳动密集型项目,可有效安置部分原已下岗的玛瑙山矿职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和就业压力;e) 回收利用尾砂中的有价值的重金属,可以合理和有效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矿产资源,最终实现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f) 通过矿区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矿区及周边居民的环境保护与参与意识,强化群众参与和监督作用,有利于矿区环境保护工作良性发展。11 公众参与为能了解社会各阶层人士对本工程的看法,确保与公众的良好沟通,主要采取了以下公众参与方式:社会调查采取了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进行,收集本工程主要涉及的县、乡镇单位团体和受影响的居民对工程建设的看法。问卷调查表共发放60份,收回60份,其中团体问卷调查表8份,个人问卷调查表52
份。网络及现场公示:建设单位委托中南院进行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后,于2012年3月在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门户网站对此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了网络公示,在玛瑙山矿区进行了现场公示,以收集相关公众意见。本工程在现场公示及网络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的电话或者书面以及其他意见的反馈,主要公众意见来于问卷调查表。公众提出了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如进一步强调了对矿区重金属土壤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在矿部建立污水处理站、对工业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对玛瑙山主要公路进行维修和加强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处理尾砂;污水排沟建设;将废水和污水进行更好的综合利用;保护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等。根据公众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在评价过程中我院工作人员将生态环境、水环境作为评价重点,在报告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措施。a) 本报告在工程合理性分析章节中对尾矿库治理方案的科学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尾矿库治理工程全面、科学、合理,工程措施能够提高坝体稳定性,防止尾矿坝发生垮坝事故,有利于区域的水土保持,能够减少重金属的流失;b) 本报告在工程合理性分析章节中对污水处理管网覆盖的全面性进行了分析,污水管网覆盖全面;d) 报告中提出的水环境保护措施中,要求生产废水、生活污水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后尽量回用于林木灌溉和洒水降尘;e) 报告中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固体废物的处理措施,设置临时垃圾收集桶,并派专人进行统一收集,运至苏仙区垃圾中转站进行处理。12 评价结论和建议12.1 评价结论本工程影响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环境敏感区。工程水环境敏感对象为西河,大气和声环境主要的敏感对象为玛瑙山矿部居民点。工程范围内无珍稀野生动植物,无文物古迹分布。本工程现状条件良好,无制约本工程建设的环境因素。
本综合治理工程属于环境保护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对减轻玛瑙山矿区的重金属污染,改善西河流域水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施工期产生的“三废一噪”等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均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管理措施予以减缓,对环境的影响很小。工程完建后带来的主要是有利影响,通过对重金属的削减,能够改善河流水质;减少水土流失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减少尾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提高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保障居民的用水安全,防止溃坝或泥石流等灾难性事件发生,保证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综合分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在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本综合治理工程是可行的。12.2 建议坚持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充分考虑工程开发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严格贯彻“三同时”原则,确保环境保护工程措施的施工质量,在落实本工程提出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外,加强环境监测、监理和环境管理。1.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2.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3.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4.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5.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6.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7.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8.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9.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10.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11.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12.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13.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14.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15.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16.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17.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18.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19.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20.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21.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22.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23.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24.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25.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26.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27.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28.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29.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30.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31.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32.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33.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34.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35.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36.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37.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38.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39.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40.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41.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42.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43.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44.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45.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46.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47.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48.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49.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50.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51.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52.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53.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54.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55.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56.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57.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58.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59.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60.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61.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62.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63.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64.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65.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66.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67.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68.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69.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70.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71.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72.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73.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74.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75.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76.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77.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78.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79.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80.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81.基于Cygnal单片机的μC/OS-Ⅱ的研究82.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83.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联的研究与实现84.变频调速液压电梯单片机控制器的研究85.基于单片机γ-免疫计数器自动换样功能的研究与实现86.基于单片机的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87.单片机嵌入式以太网防盗报警系统88.基于51单片机的嵌入式Internet系统的设计与实现89.单片机监测系统在挤压机上的应用90.MSP430单片机在智能水表系统上的研究与应用91.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栈的实现与应用92.单片机在高楼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93.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流量控制器的开发94.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及智能网络水表的设计95.基于MSP430单片机具有数据存储与回放功能的嵌入式电子血压计的设计96.基于单片机的氨分解率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97.锅炉的单片机控制系统98.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磁振动式播种控制系统的设计99.基于单片机技术的WDR-01型聚氨酯导热系数测试仪的研制100.一种RISC结构8位单片机的设计与实现
1.基于单片机的公寓用电智能管理系统设计2.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在温室大棚中的设计与实现3.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数字化超声电源的研制4.基于ADμC841单片机的防爆软起动综合控制器的研究5.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井下低爆综合保护系统的设计6.基于单片机的空调器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研究7.单片机实现的寻呼机编码器8.单片机实现的鲁棒MRACS及其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9.自适应控制的单片机实现方法及基上隅角瓦斯积聚处理中的应用研究10.基于单片机的锅炉智能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11.超精密机床床身隔振的单片机主动控制12.PIC单片机在空调中的应用13.单片机控制力矩加载控制系统的研究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推广,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推广,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单片机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单片机设计,硕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单片机研究论文,单片机设计论文,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过关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说明,毕业论文,单片机论文,基于单片机论文,毕业论文终稿,毕业论文初稿,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本文档全网独一无二,放心使用,下载这篇文档,定会成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和县豪珍园湖羊生态养殖场年存栏湖羊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多胎肉羊可研报告
- 年处理90万吨玉米生产26万吨乙二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 年产1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彰武大德乡民鑫牛羊定点屠宰场屠宰环境影响报告书彰武环评报告
- 本溪市滨河北路(河沿-姚家)道路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 电动汽车试验检测能力及产能提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 (3docx)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辐射热解析处理含油污泥、油污水无害化撬装式装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_115100
- 郑州百事饮料有限公司易拉罐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doc
- 郑州宇航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铝铸件、5000吨铝粒铝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 镇江水尚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水尚荟温泉洗浴及宾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 锅炉房改造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 阿克苏塔河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塔河油田)含油废弃物资源无害化综合回收利用撬装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 镇江市华浩电镀有限公司电镀加工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福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南海区鞋业工业生产园环境影响报告书
- 新疆业泰能源吨水泥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江西锦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处理吨钕铁硼废料及吨荧光粉废料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xx市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