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4.63 KB
- 2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东延段工程(文冲~黄埔客运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七月
目录1项目背景.......................................................................................................................................12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22.1工程概况...........................................................................................................................................22.1.1项目名称...................................................................................................................................22.1.2建设单位...................................................................................................................................22.1.3项目建设内容与线路走向.......................................................................................................22.1.4车站设置...................................................................................................................................42.1.5车辆...........................................................................................................................................42.1.6车辆段和综合基地...................................................................................................................42.1.7运营管理...................................................................................................................................52.2工程污染源及源强分析...................................................................................................................52.2.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52.2.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63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93.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93.1.1声环境现状调查.......................................................................................................................93.1.2振动环境现状调查...................................................................................................................93.1.3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93.1.4大气环境现状调查...................................................................................................................93.1.5生态环境现状调查...................................................................................................................93.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03.3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点..........................................................................................104主要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124.1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124.1.1主要声环境影响结论.............................................................................................................124.1.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24.2振动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124.2.1主要振动环境影响结论.........................................................................................................124.2.2振动污染防治措施.................................................................................................................124.3地表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134.4大气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134.4.1大气环境影响.........................................................................................................................144.4.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44.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154.6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154.6.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54.6.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65评价结论.....................................................................................................................................191
6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征集说明....................................................................................................206.1建设单位联系方式.........................................................................................................................206.2环评单位联系方式.........................................................................................................................206.3公众意见征集说明.........................................................................................................................206.3.1征求意见事项.........................................................................................................................206.3.2公众意见反馈方式.................................................................................................................202
1项目背景十三五期间,广州城市发展将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变,一方面,广州城市由多中心组团结构向舒展的紧凑型多中心网络结构转变,经济转型势必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但对城市发展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城和从化撤市设区、黄埔与萝岗两区合并,城市发展结构的转变和行政区划的调整对城市轨道线网规划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市目前已经建成开通1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包括一~八号线、广佛线和APM线。同时有10条线路在建。2017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258.1公里的线路,线路全部建成后,我市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运营里程将达到800公里以上。中心城区线网密度相对北京、上海市,广州尚显不足,仍需继续大力发展轨道的建设。上轮建设规划以外围线路为主,预期至2017年在建线路基本建成通车后,中心城区人口向外围疏解势必初见成效,而缓解中心区的交通压力,侧重选择市区线路为新一轮线网规划的重点。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东西向横贯广州市区,是广州东西交通走廊上的一条重要的轨道交通线,位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东进轴和西联轴的轴线上,地处珠江北岸,串联了城市新老城区中心和东西两端新发展区,将为贯彻广州市“东进、西联、南拓、北优”战略方针中的“东进、西联”思想起到重要的作用。广州地铁五号线一期工程(滘口~文冲)(已获环评批复)全长约31.9公里,于2009年12月28日通车。五号线东延段工程(本次环评对象)的建设,将与既有五号线有机地结合,串联起广州市多个重要功能区,可以推动并完善城市功能布局结构的调整,能够为产生高强度客运需求的高端产业提供良好的交通服务,从而间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的集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延伸线将与广州轨道交通十三号线、八号线实现换乘,实现黄埔开发区与中心城区快速联系,是进一步优化既有五号线工程作为广州中心城区的重要交通线路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及聚合作用,引导城市向城市外围发展,促进城市“东进”战略的实现。五号线东延段工程已纳入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近期规划建设范畴,建设工期拟安排在2018-2022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新建、扩建或改扩建项目必须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此,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东延段工程(文冲~黄埔客运港)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
2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2.1工程概况2.1.1项目名称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东延段工程(文冲~黄埔客运港)2.1.2建设单位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1.3项目建设内容与线路走向(1)主要建设内容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段东延段工程(文冲~黄埔客运港),西起已开通运营五号线一期工程的文冲站,东至黄埔客运港站,途径双岗、夏园、广州开发区、终点为黄埔客运港。线路全长9.76km,全部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车站6座(不含文冲),其中换乘站2座,设停车场一处,为双岗停车场,并对首期的鱼珠车辆段大架修进行扩容改造。东延段工程作为五号线的一部分将与既有鱼珠车辆段内一期工程控制中心合并调整至镇龙区域控制中心;设主变电站1座(墩美主变电所已与十三号线一期工程同期建设,已获环评批复,预留为五号线东延段供电条件)。五号线东延段选择与既有线相同的系统制式,即最高时速90km/h的6辆编组L型2车,定员标准采用6人/m的站立密度标准。(2)线路走向五号线东延段线路起于既有五号线文冲站,沿规划路往东,下穿广深沿江高速与东二环高速,线路继续敷设至黄埔东路后往东,下穿黄埔新港支线铁路,至开发大道往南,下穿铁路货运线和东滘河桥,沿开发大道向南行进至宝石路路口西南侧,与远期八号线支线换乘。本工程线路走向见图1。2
图1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东延段工程(文冲~黄埔客运港)线路平面示意图3
2.1.4车站设置五号线东延段起于既有五号线文冲站,南至黄埔客运港站,线路全长9.76km。共设车站6座(不含文冲),其中换乘站2座。2.1.5车辆(1)列车编组初、近、远期均采用6辆编组L型车,车辆分为A车和B车,A车为带司机室的动车,B车为动车。(2)列车主要性能参数①列车长度107160mm(不包括列车两端车钩)②车体长度A车17600mm(不包括车辆两端车钩)B车16840mm(不包括车辆两端车钩)③车辆轴重≤13t(3)主要性能指标列车最高运行速度:90km/h。2.1.6车辆段和综合基地2.1.6.1双岗停车场五号线现有工程为滘口站至文冲站,共设车站24座,设置鱼珠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线路东延后,鱼珠车辆段将不能满足全线配属列车的停放,为解决新增配属列车的检修及停放问题,五号线东延段计划新建双岗停车场。双岗停车场的功能和主要任务为:①承担本停车场配属列车的月检、双周检任务;②承担本停车场配属列车的列检和洗刷清扫等日常维修和保养任务;③承担本停车场配属列车的乘务工作;④承担五号线东延段范围内列车运行中出现事故时的救援工作;⑤负责停车场的材料供应和段内设备机具的维修及调车机车的日常保养工作;⑥负责停车场的行政、技术和后勤管理等工作。2.1.6.2鱼珠车辆段鱼珠大架修能力主要受到架车能力不足、车体存放能力不足、部件检修区空间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鱼珠大架修能力,本次扩容改造工程包括:检修主厂房改造、物资库改造、新建物资库。改造后的检修主厂房仅设有空调检修区、转向架轮对检修区和4
门窗检修区,其余部件检修调整到现有物资库内,并在鱼珠车辆段南侧新建物资库与13号线停车场合建。根据线网资源共享专题,鱼珠车辆段南侧设有区域仓库。2.1.7运营管理(1)列车编组初、近、远期均采用6辆编组L型车(2)营业时间根据国内现有地铁的运营时间,结合广州已开通线路的运营时间以及广州市民的生活出行习惯,列车交路运营时间建议为早6点至晚12点,全天运营18小时。其余时间用于车辆和设备系统的检修。2.2工程污染源及源强分析2.2.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1)振动污染源及源强施工期的振动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作业,根据既有轨道交通施工机械的测试和调研结果,将本工程施工机械的参考振级见表2.2-1。表2.2-1施工机械振动源强参考振级值(单位:dB)测点距施工设备距离(m)施工阶段施工设备510203040挖掘机82-8478-8074-7669-7167-69推土机8379746967土方压路机8682777169阶段重型运输车80-8274-7669-7164-6662-64盾构机/80~85///静力压桩机70-7564-6958-6354-6052-57基础振动夯锤10093868381阶段风锤88-9283-857873-7571-73空压机84-858174-7870-7668-74结构钻孔机63////阶段混凝土搅拌机80-8274-7669-7164-6662-64(2)噪声污染源及源强本工程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各种施工机械作业噪声,如破路机、挖土机、推土机、空压机以及各种施工运输车辆噪声、建筑物拆除等噪声。区间盾构施工、全线机电设备安装、装饰装修工程对地面噪声敏感目标影响轻微。根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以及类比同类项目调查结果,施工期各5
种施工机械及车辆的噪声源强汇于表2.2-2。表2.2-2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噪声源强值施工阶段序号施工设备测点距施工设备距离(m)声压级dB(A)1液压挖掘机582~902电动挖掘机580~86土方阶段3推土机583~884轮式装载机590~955重型运输车582~906静力压桩机570~75基础阶段7空压机583~888风镐583~879混凝土振捣器575~8410混凝土输送泵588~95结构阶段11商砼搅拌车585~9012各类压路机580~90各施工阶段13移动式发电机595~102(3)大气污染源本工程施工期的空气污染物质主要是施工开挖回填、运输车辆以及施工机械运输时产生的扬尘,以及建筑材料装卸及弃土运输、建筑物拆迁作业等产生的扬尘以及各类施工车辆及施工机械排放的烟尘废气。(4)水污染源本工程施工期的污水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地表径流污水等。施工废水所含污染物主要是悬浮物,特别是地下连续墙和钻孔灌注桩施工产生泥浆水,含沙量高,需经沉淀后排放。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污染因子主要有CODCr、BOD5、悬浮物和氨氮。(5)固体废物施工期间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工程弃土、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以及少量危险废弃物等。其中,明挖区段的工程弃土可以用于回填和其它建筑工地的填土。(6)生态环境影响本工程沿线区域由于人类长期的开发活动已经不存在自然生态系统,整个生态系统均属于人工干扰生态系统。项目的生态影响主要是施工期明挖、车站、停车场及车辆段施工现场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工程弃土、破坏绿化等。2.2.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1)振动污染源及源强6
运营期的振动源主要是列车车轮与钢轨撞击产生的振动。当线路与居住建筑或振动敏感建筑距离很近,特别是从其下方穿过时,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会对沿线居民和敏感建筑造成一定的影响。列车运行振动对环境的影响与车辆、轨道、隧道、地基、建筑物类型、距离、列车运行速度等因素有关。五号线东延段采用L型车,振动源强根据类比采用相同技术标准的广州市已运行的地铁确定。(2)噪声污染及源强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东延段工程全部为地下线路,并配套有1个停车场和1个车辆段。根据噪声源影响特点,地铁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噪声源主要有车站风亭、冷却塔噪声;停车场的牵出线将产生列车运行噪声影响,生产车间内的固定声源设备也将产生一定的噪声影响;隧道噪声源主要包括敞开段道路交通噪声和风塔风口噪声。噪声源强类比现有地铁线路实际运营情况确定。(3)大气污染源本工程列车采用电力动车组,沿线没有机车废气排放;沿线主要为地下车站环控系统地面设置的风亭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主要为余热、余湿、粉尘和CO2等;车辆段喷漆库产生的有机废气;少量停车场食堂油烟废气排放。地下车站风亭排气可能产生一定的异味影响,运营初期风亭排气异味较大,主要与地铁工程采用的各种复合材料、新设备等散发的多种有害气体尚未挥发完有关,随着时间推移,这部分气体将逐渐减少,排风亭下风向15m以外区域基本感觉不到异味。本工程配套设施的员工食堂将排放油烟废气,按照类比调查和有关资料,本工程车辆段和停车场拟于油烟排口安装油烟净化系统来降低油烟的排放量,其油烟经过油烟处理系统净化后,排放浓度可满足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的相关要求。轨道交通运输客运量大,工程运营后可以替代大量的地面道路交通,从而可相应地大大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对改善地面空气环境质量带来有利影响。(4)水污染源本工程运营期污水主要来自沿线车站、停车场和车辆段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少量洗车废水。3本工程运营期污水排放总量约221.8m/d。其中车辆段新增生产废水排放量为33332.1m/d,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1.2m/d;停车场生产废水排放量为39.4m/d,生活33污水排放量为48.1m/d;各车站污水排放总量为81m/d。生产废水在停车场、车辆段污水处理站进行隔油处理,去除有害物质,达到相应排放标准后和生活污水合并排入市政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7
(5)固体废物本工程运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乘客和车站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以及车辆段、停车场内车辆维修产生的工业废物和停车场职工生活垃圾。五号线东延段工程运营管理人员数量远期为588人,停车场的劳动定员为远期分别为668人,鱼珠车辆段扩容后远期新增劳动定员295人,生活垃圾产生系数取0.5kg/人·d计、乘客产生的生活垃圾量按每站0.5t/d计,则远期车站、停车场和车辆段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1638.9t/a、82.5t/d、53.8t/d(新增量)。生活垃圾交城市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后进行处理。车辆段、停车场危险废物应委托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废物处理专业公司进行安全处置,应按《广东省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规定》等有关规定办理本项目危险废物的运输转移。8
3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3.1.1声环境现状调查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东延段工程全线采用地下线路敷设。线路主要沿既有的信华路、黄埔东路、开发大道、保盈大道等敷设,交通噪声是沿线区域的主要噪声源,其次为人群活动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现有道路交通噪声是造成沿线部分敏感点环境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受交通噪声影响,夜间环境噪声往往超标较显著。3.1.2振动环境现状调查本工程沿线敏感点振动环境主要受社会生活振动、道路交通振动影响,部分敏感点受周边工地施工振动影响。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沿线敏感点环境振动均能满足相应标准限值要求。3.1.3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要求,评价范围内的横滘河和广州河段前航道属于Ⅳ类水,按Ⅳ类水质进行评价;庙头涌属于Ⅴ类水,按Ⅴ类水质进行评价。监测结果表明,在监测期间,评价范围内的横滘河、广州河段前航道、庙头涌监测断面个别监测因子出现不同程度超标,不满足Ⅳ类或Ⅴ类水质功能要求。评价范围内地表水水质一般。3.1.4大气环境现状调查监测结果表明,评价范围内3个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SO2、NO2小时均值和NO2、SO2、PM10、TSP的24小时均值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要求;甲苯、二甲苯小时浓度均值和TVOC8小时浓度均值均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的标准要求,本项目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符合二类功能区的要求。3.1.5生态环境现状调查(1)五号线东延段工程线路大体呈“L”型走向,其中文冲~夏园段主要为东西向,主要沿规划路、富兴路和黄埔东路往东行进;夏园~黄埔客运港主要为西南向,线路出夏园站后继续向东行进,至开发大道往南行进至宝石路路口西南侧终止。五号线东延段全线位于黄埔区,贯穿黄埔滨江新城、开发区西区、黄埔临港经济区等重点发展地区。9
(2)文冲~双岗段线路沿线、庙头路~夏园段线路沿线多为建成区,沿线写字楼、商铺、住宅鳞次栉比,是以城市结构为基础的人工生态系统;双岗~庙头路段线路、夏园~黄埔客运港段线路现状开发强度较低,现状主要以工厂、仓储物流为主。线路自北向南穿越东江横滘河、庙头涌。工程沿线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为城市生态系统。(3)本线路车站的路段多位于城市繁华区域,经过长期的开发活动,沿线已无大型野生动物,现有野生动物主要以生活于树、灌丛的小型动物和鸟类为主,生物多样性差,为典型的城市生态系统。(4)经各级文化局的协助以及现场调查,五号线东延段工程沿线两侧100m范围内文物单位共1处。3.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各专题的具体评价范围依据环评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等确定,具体如下:1、声环境评价范围车辆段和停车场出入段线地面线外轨中心线两侧150m以内区域;车站风亭、冷却塔、集中冷站周围50m以内区域;车辆段和停车场边界外200m包络线区域。2、振动环境评价范围根据本工程轨道交通振动干扰特点和干扰强度,以及与沿线敏感点的相对位置等实际情况,确定本次振动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轨道交通外轨中心线对应到地面上两侧60m以内区域,室内二次结构噪声影响评价范围为地下隧道垂直上方至外轨中心线两侧10m以内区域,车辆段和停车场至边界外。3、生态环境评价范围(1)纵向范围:与工程设计范围相同;(2)横向范围:综合考虑拟建工程的吸引范围和线路两侧土地规划,评价范围取线路两侧100m;(3)车辆段、停车场及其他临时用地界外100m。4、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由于沿线车站、车辆段、停车场废污水均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主要分析其可依托性,地表水评价范围为车辆段、停车场及沿线车站污水排放口。5、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大气评价范围为施工期评价范围为施工场界100m范围内、地铁风亭50m范围内,车辆段、停车场200m范围内。3.3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点10
1、声环境根据评价范围,通过现场踏勘和结合相关图件,确定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声环境敏感点9处(其中8处为车站风亭、冷却塔周边敏感点,1处为车辆段周边敏感点)。2、振动环境根据评价范围,通过现场踏勘和结合相关图件,确定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振动环境敏感点有35处,其中学校4处、医院4处,行政办公7处,其余居民住宅等敏感点20处。3、生态环境本工程沿线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分布,但需要对沿线农田、林地植被以及野生动植物进行保护。经各级文化局的协助以及现场调查,五号线东延段工程沿线两侧100m范围内文物单位共1处。4、地表水环境本工程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工程纳污水体和工程所穿越的主要水体。5、大气环境地铁列车采用电力牵引动力,无燃料废气排放,停车场和车辆段不设置燃煤(油、气)锅炉,鱼珠车辆段设有车体外部油漆及美容作业内容。大气污染源主要是车辆段排放的有机废气、排风亭排放的异味气体以及食堂油烟,大气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为沿线站点和车辆段敏感点。11
4主要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4.1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4.1.1主要声环境影响结论地下段运营期的主要声环境保护目标为风亭、冷却塔附近50m范围内的噪声敏感点。部分距离风亭组或冷却塔较近的敏感点会出现噪声超标的情况,在采取相应的噪声防治措施后,敏感点处环境噪声可满足达标或是维持现状的要求。4.1.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基本原则如下:①现状环境噪声达标,但因为受本工程噪声影响而超标的敏感点,应采取防治措施使其噪声预测值达标;②现状噪声已经超标,且受本工程影响,应采取防治措施,使其维持现状;③采用超低噪声横流式冷却塔(或同等降低噪声5分贝以上的消声降噪措施),若别个点位冷却塔与居民区过近,可采用超低噪声横流式冷却塔并在排风口设消声百叶等(同等降低噪声10分贝以上的消声降噪措施);④风亭每米消声器降噪效果应不低于10分贝,消声器在现有基础上按照下表对应加装,加装之后的消声器总长度应不超过4米。也就是说每一处风井消声器最大加装长度为2米(原来已经设置了2米);本次评价中提出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主要包括:①优化布局;②活塞、新、排风亭加长消声器;③采用超低噪声横流式冷却塔,建议可采用下沉式布置;④风口背向居民区。4.2振动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4.2.1主要振动环境影响结论工程实施后,部分距离线路较近的敏感点会出现环境振动及二次结构噪声超标的情况,在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后,本工程对沿线敏感点的振动影响能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和《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JGJ/T170-2009)之“居民、文教区”、“交通干线两侧”、“混合区、商业中心区”标准要求。4.2.2振动污染防治措施①在本工程车辆选型中,除考虑车辆的动力和机械性能外,还应重点考虑其振动防12
护措施及振动指标,优先选择噪声、振动值低、结构优良的车辆。②工程设计采用的60kg/m钢轨无缝线路,对预防振动污染具有积极作用。③运营单位要加强轮轨的维护、保养,定期旋轮和打磨钢轨,对小半径曲线段涂油防护,以保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附加振动。④本工程需对工程沿线居民、学校、医院等现有敏感点和文物保护单位按报告书要求分别设置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梯形轨枕、GJ-III减振扣件或具有同等减振效果的其他减振措施。采取上述振动防治措施后,所有敏感点振动VLzmax值均能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相关要求,文物保护单位振动速度达到《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中相应文物的标准限值要求。⑤合理规划布局:对于地下线路,位于居民、文教、机关区,距轨道中心线两侧35米不宜新建振动敏感建筑;商业与居民混合区、商业集中区,距轨道中心线两侧25米不宜新建振动敏感建筑。4.3地表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1)环境影响根据本工程的污染特征,主要对运营期停车场所排放废水和处理措施进行重点分析;沿线各车站及停车场产生的污水经过预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不会对沿线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2)污染防治措施根据车辆段、停车场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特性,同时类比已运营的广州轨道交通二、三、四号线停车场污水处理方式,推荐停车场污水处理采用一级物化处理方法。鱼珠车辆段扩容改造后,废水依托原有的一级物化处理方法处理方法处理,预处理后的生产废水和经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一并排入大沙地污水处理厂进一步集中处理。停车场生产废水经沉淀、气浮等一级物化处理处理后,出水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等预处理后,出水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车辆段、停车场洗车废水由洗车机配套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车辆段、停车场占地面积较大,需要大量的绿化用水。根据铁路停车场污水处理的类比资料,车辆段、停车场废水处理站的出水水质符合中水水质标准,建议可以作为绿化用水,以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4.4大气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13
4.4.1大气环境影响(1)风亭排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车站风亭排气中的异味主要来自地铁隧道,主要成分是霉味,根据对风亭排放异味气体的类比调查,排风亭下风向15m以远已感觉不到风亭异味。本次工程设计排风亭距敏感建筑基本能满足15m以远的要求,对个别不足15m距离的排风亭进行优化布局。(2)停车场、车辆段环境空气影响本工程车辆段不设锅炉,车辆段环境空气污染及污染因子主要为职工食堂燃气炉灶产生的油烟和检修主厂房内油漆库产生的漆雾。车辆段检修厂房内油漆库车辆外皮喷漆,车间会产生漆雾,应进行集中抽排风,经处理后高空排放。并建议尽量使用水溶性油漆,以减少有毒性熔剂挥发,其油漆车间须经环保部门监测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厨房油烟经过油烟处理系统净化后,排放浓度可满足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及HJ554-2011《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经过采取上述环保措施后,车辆段的食堂油烟废气和检修厂房的喷漆废气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3)替代公汽运输大气环境影响本工程运营后,可替代公汽运输所产生的汽车尾气SO2、NOx、CO、CHX等污染物,近期、远期减少更多。由此表明轨道交通建设不但改变了交通结构,大大提高客运量,有利缓解地面交通紧张状况,较公汽舒适快捷,同时也可减少公汽运输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对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是有利的,可以说明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汽车交通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4.4.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风亭异味影响防治措施①优化风亭布置,对个别不足15m距离的敏感建筑,建议对风亭选址位置进行优化调整,建议与敏感点的控制距离不小于15m。②为更有效地减轻其异味影响,应在其风亭周围种植乔木、并将风口背向居民等敏感点一侧。③地下车站应采用符合国家环境标准的装修材料,这样既有利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又可减轻运营初期风亭排气异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车辆段、停车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本工程拟于车辆段、停车场配套的员工食堂的油烟排放口处安装油烟净化系统来降低油烟的排放量,处理后的食堂油烟可满足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及HJ554-2011《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14
对于车辆段检修厂房产生的漆雾,应进行集中抽排风,经处理后高空排放。并建议尽量使用水溶性油漆,以减少有毒性熔剂挥发,其油漆车间须经环保部门监测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4.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本工程运营期固体废物排放量小。车站乘客垃圾、车站清扫垃圾等生活垃圾,集中存放,交由城市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变压器所在四周设封闭环绕的集油沟,并在变电室外设地下事故油池,废变压器油由建设单位统一收集,交生产单位回收利用,所有更换下的蓄电池集中堆放在停车场内,由生产厂家定期(每年1~2次)运回厂家处置,不会对外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车辆段、停车场生产废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检测,判别属性后按相关规定处置。车辆段、停车场危险废物应委托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废物处理专业公司进行安全处置,应按《广东省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规定》等有关规定办理本项目危险废物的运输转移。采取上述措施后,本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均能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4.6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4.6.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土地利用影响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不可避免的将占用一些土地,对沿线生态系统和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本工程占用土地并无生态敏感点,既无基本农田保护区,也无大规模果园、林地,并且,线路基本上是沿城市道路地下而行,在设计中采取多项措施节约土地资源,因此,工程占用土地的数量和位置是合理的。本工程的土地占用均符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2)植物和动物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车辆段、停车场、车站出入口、风亭等车站建筑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主要是施工和土地占用造成地表植物的损失,受损植物包括果树、苗木、绿化植物等,可通过车辆段、停车场和站点的园林绿化建设进行生态补偿和生态恢复,从而恢复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本工程建设期间,受破坏的植被类型均为华南地区的常见类型,且所破坏的植物种类亦为华南地区的常见种类或广布种,无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故本工程建设施工对植物区系、植被类型的影响不大,不致于引起任何种类和植物类型的消失灭绝,15
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经过绿化建设,植被会得到逐步恢复,将可弥补植物种属多样性的损失。本工程线路为全地下形式,不会对动物的通行造成阻隔。因此,施工期不会对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造成明显的影响。(3)景观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均为地下线形式,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不大。本工程建成运营后,城市景观影响主要是地下线车站出入口、风亭、车辆段和停车场等出露地面的建筑物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应根据周围环境特点对地下线车站出入口、风亭等的外观进行合理设计,对地面构筑物采取绿化景观设计,以最大程度减缓对城市景观产生的不利影响。(4)文物影响分析在施工期间优化施工工艺,落实相应的工程防护措施、减振措施及加强施工管理,本工程的建设对沿线文物保护单位的影响可控。4.6.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工程弃渣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及防护措施建设单位和个人需要排放余泥渣土的,应在排放前到工程所在地的区余泥渣土管理机构申领排放证。申领排放证应当提交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房屋拆迁许可证)及计算排放量的图纸资料。余泥渣土受纳场的使用,由市余泥渣土管理机构统筹安排。余泥渣土排放者可在已登记的受纳场中选择受纳场,并应由市余泥渣土管理机构确认。清运施工渣土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将施工渣土运到指定的消纳地点,降低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2)水土流失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及防护措施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土地占用和植被破坏;合理确定施工期,避开集中的暴雨季节施工可以避免土壤水蚀流失,避开大风季节施工可以避免土壤风蚀吹失;施工期备齐防暴雨的挡护设备,如盖网、苫布或草帘等,在暴雨来临前覆盖施工作业破坏面,并在雨季到来之前做好防、排水工作,可以极大地防治水土流失;填方施工时,表土开挖过程中,一定要对表土进行妥善的临时堆置和防护,避免渣土直接被降雨径流冲入市政雨水或污水管渠;在工程施工期间,为防止工程或附近建筑物及其它设施受冲刷造成淤积,应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不应引起淤积、阻塞和冲刷;选择合理的围护结构形式以及内支撑体系,减少开挖量,及时清运弃土和建筑垃圾,落实工程弃渣去向,弃渣场应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土(渣)堆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它任何设计产生干扰或损坏,尽可能减少水土流失;加强场地临时绿化,注意采用乡土物种,严格控制施工开挖扰动范围,排水设施出口加强调查观测,保证排水通畅,注意施工场地的清洁、洒水,防止扬尘污染城市空气环境;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尤其加强施工期的水土保持监理工作,并严格按照《广州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进行16
申报登记、清运管理。(3)工程对文物的影响及防护措施本工程的建设对文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水平位移造成土体应力松弛,可能引起文物建筑的不均匀沉降。②盾构隧道施工时,地面沉降槽可能引起文物建筑的不均匀沉降。(2)减缓措施轨道可通过综合减振降噪措施和分级减振降噪措施来减缓地铁运营对本线沿线文物的影响。①线路和车辆的维护保养地铁线路和车轮的光滑、圆整度直接影响地铁振级的大小,良好的轮轨条件可降低振动5~10dB。因此在营运期加强轮轨的维护、保养,定期旋轮和打磨钢轨,对小半径曲线段涂油防护,以保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以减少附加振动。②无缝线路无缝线路的优点在于消除了钢轨接头,避免钢轨接头引起的振动和噪声,提高轨道平顺性,从而改善行车条件,延长轨道结构及车轮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本线拟在出入线的直线及曲线半径≥300m的曲线整体道床地段铺设温度应力式区间无缝线路。③钢轨涂油器的安装钢轨涂油器在改善小半径地段的轮轨关系,减轻钢轨磨耗从而降低轮轨的振动噪声有显著效果。一般在正线曲线半径R≤400m的曲线外股钢轨内侧面安装涂油器,设置在各曲线前端(迎车方向)。④扣件采用聚酯弹性垫板地铁扣件早期一般采用氯丁橡胶垫板,在地铁隧道内主要受氧气、机械力的作用,发生物理机化学变化,导致性能下降,产生老化、失去弹性,列车振动加大等现象。热塑性聚酯弹性垫板(TPEE)具有高韧性、高回弹性、优良的耐磨性、抗弯曲疲劳性及耐老化性,推荐在本线采用。⑤严格控制轨道设备生产、施工质量严格控制轨道设备如扣件、道岔等制造公差,将线路不平顺消除在源头;施工期间,制订并执行严格的施工技术标准,确保轨道质量优良;运营期间,对轨道进行经常性的养护维修,以保证轨道几何状态良好。⑥线路开通前进行钢轨预防性打磨线路开通前进行钢轨预防性打磨。可修正钢轨制造公差和施工误差,改善轮轨接触;可消除钢轨原始瑕疵,延缓钢轨病害发生;可同时检测轨面形位,提高验收的效率和工17
程初期精度。轨道优良的初始状态,可实现运营的高品质,从源头上降低轮轨振动和噪声。本线在采取轨道综合减振降噪措施的基础上,后续阶段继续跟踪环评单位、环保部门等相关单位的要求,相应采取轨道分级减振降噪措施,以将运营后对沿线文物的振动影响控制在国家允许的范围之内。⑦本工程运营期在采取适当有效的减振措施后,不会对沿线评价范围内1处文物产生明显不利影响。18
5评价结论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东延段工程(文冲~黄埔客运港)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与广州市的城市定位和城市发展目标相协调;在本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所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经过本报告书提出的各种措施处理后都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在认真落实环评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本工程所产生的各类环境影响都处于可接受范围内,从环境保护角度,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东延段工程(文冲~黄埔客运港)建设可行。19
6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征集说明6.1建设单位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联系人:陈工邮箱:1473594539@qq.com联系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1238号万胜广场A塔邮编:5106006.2环评单位联系方式环评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系人:谢工电话:023-63315371邮箱:55361534@qq.com联系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179号6.3公众意见征集说明6.3.1征求意见事项请公众对本工程环境影响、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对本工程建设所持态度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6.3.2公众意见反馈方式在公示期间,公众可以选择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环保方面的有关意见:(1)通过信函;(2)通过电话;(3)通过电子邮件。提出意见的公众请留姓名、住址、详细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在本次公示之后,我们将在沿线评价范围内的公众个人和单位发放意见调查表,公众可以通过填写调查表表达环保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注:以上环评简本主要内容和初步结论是本阶段环评的结果,下一阶段环评报告书将根据公参征集的意见和技术评审会的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内容以政府部门批复为准。)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年产15000t甲基丙烯酸、33500t硫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年产5万吨聚氨酯新材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产1000吨葡萄酒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产2000吨光引发剂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间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年产8-万吨混凝土减水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年产15万吨高性能增塑剂和5万吨苯酐产品调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年产13000吨酸酐固化剂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广东成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端电子电路研发制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017
- 湘潭市建筑设计院昭山设计创意园产业发展区(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产2000吨青蒿素及五倍子等植物提取物及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广州轨道交通二十二号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产柔性饰面砖30万平方米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繁育3000只杜泊种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二号线工程(浔峰岗~大学城南)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二期工程(广州火车站—嘉禾望岗)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年产1万吨特戊酰氯及系列产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产385套环保设备生产线环境影响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