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3.31 KB
- 22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二期工程(广州火车站—嘉禾望岗)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评价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八月
目录1项目背景.......................................................................................................12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32.1工程概况....................................................................................................32.1.1项目名称............................................................................................32.1.2建设单位............................................................................................32.1.3项目建设内容与线路走向................................................................32.1.4车站设置............................................................................................52.1.5车辆....................................................................................................52.1.6车辆段和综合基地............................................................................52.1.7运营管理............................................................................................52.2工程污染源及源强分析............................................................................52.2.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52.2.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73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93.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93.1.1声环境现状调查................................................................................93.1.2振动环境现状调查............................................................................93.1.3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93.1.4大气环境现状调查............................................................................93.1.5生态环境现状调查............................................................................93.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03.3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点..................................................114主要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124.1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124.1.1主要声环境影响结论......................................................................12I
4.1.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24.2振动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124.2.1主要振动环境影响结论..................................................................124.2.2振动污染防治措施..........................................................................134.3地表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134.4大气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134.4.1大气环境影响..................................................................................134.4.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44.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144.6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144.6.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44.6.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55评价结论.....................................................................................................176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征集说明.................................................................186.1建设单位联系方式..................................................................................186.2环评单位联系方式..................................................................................186.3公众意见征集说明..................................................................................186.3.1征求意见事项..................................................................................186.3.2公众意见反馈方式..........................................................................18II
1项目背景十三五期间,广州城市发展将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变,一方面,广州城市由多中心组团结构向舒展的紧凑型多中心网络结构转变,经济转型势必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但对城市发展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城和从化撤市设区、黄埔与萝岗两区合并,城市发展结构的转变和行政区划的调整对城市轨道线网规划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市目前已经建成开通1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包括一~八号线、广佛线和APM线。同时有10条线路在建。2017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258.1公里的线路,线路全部建成后,我市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运营里程将达到800公里以上。轨道交通客流增长迅猛,地铁骨干作用初显,但覆盖面仍需加强。中心城区线网密度相对北京、上海市,广州尚显不足,仍需继续大力发展轨道的建设。上轮建设规划以外围线路为主,预期至2017年在建线路基本建成通车后,中心城区人口向外围疏解势必初见成效,而缓解中心区的交通压力,侧重选择市区线路为新一轮线网规划的重点。十四号线是广州市轨道网络中一条极为重要的线路,全线整体呈南北走向,从广州市中心向北部地区放射,经过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区、从化市(太平镇、中心城区、温泉镇及良口镇),知识城支线从新和引出,经中新知识城至萝岗区镇龙镇。从线网规划发展看,十四号线通过在嘉禾望岗站与二、三号线接驳换乘,形成轨道交通网络,将从化中心镇街口、副城中心太平镇、白云区以及萝岗区中新知识城与广州市中心组团紧密联系起来,起到广州市中心区与从化中心区、中新知识城快速联系通道,同时带动沿线各组团开发建设。十四号线一期工程从嘉禾望岗向北部地区放射,经过广州市白云区、从化区(太平镇、中心城区、温泉镇及良口镇),止于街口街,线路全长54.3km,共设车站13座。知识城支线由新和至镇龙,线路全长22.0km,共设9座车站。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主线工程计划于2018年底前建设完成试运营;知识城支线计1
划2017年底建成开通。十四号线二期工程已纳入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近期建设规划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新建、扩建或改扩建项目必须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此,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委托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编制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二期工程(广州火车站—嘉禾望岗)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
2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2.1工程概况2.1.1项目名称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二期工程(广州火车站—嘉禾望岗)2.1.2建设单位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1.3项目建设内容与线路走向(1)主要建设内容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二期工程(广州火车站~嘉禾望岗)线路长11.74km,均为地下线;共设置8座车站(不含嘉禾望岗站)。车辆基地使用十四号线一期工程的邓村车辆段、石湖停车场作停车和列检之用,无需新建;主变电站与十二号线共享设置于白云文化广场站的,由十二号线新建;由镇龙区域控制中心内的十四号线控制中心(十四号线一期工程内的)实现集中监控管理。本线采用6辆编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120km/h。(2)线路走向二期工程线路南起越秀区广州火车站,站点位于广州火车站南广场,出站后下穿二号线并转向北接广园西路,沿着广园西路向北穿过沈海高速后接入机场路,沿机场路一路向北,于106国道路口处,转至沿106国道向北敷设,于广东通信科技大厦东侧折向东北,下穿华南快速及彭上街道地块后接入十四号线一期工程嘉禾望岗站。本工程线路走向见图2.1-1。3
图2.1-1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二期工程线路走向图4
2.1.4车站设置十四号线二期工程共设置8座车站,其中换乘站2座。2.1.5车辆(1)列车编组列车编组:初、近、远期均采用6辆编组。(2)车辆主要结构尺寸列车长度:6辆编组列车长度(包括车钩)120768mm;车辆轴重≤14t;(3)主要性能指标最高运行速度:120km/h。2.1.6车辆段和综合基地本工程的车辆基地使用十四号线一期工程的邓村车辆段、石湖停车场作停车和列检之用,不再新建。2.1.7运营管理(1)列车编组初、近、远期均采用6辆编组。(2)营业时间根据国内现有地铁的运营时间,结合广州已开通线路的运营时间以及广州市民的生活出行习惯,列车交路运营时间建议为早6点至晚12点,全天运营18小时。其余时间用于车辆和设备系统的检修。2.2工程污染源及源强分析2.2.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1)振动污染源及源强施工期的振动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作业,根据既有轨道交通施工机械类比监测结果,本工程施工机械的参考振级见表2.2-1。5
表2.2-1施工机械振动源强参考振级值(单位:dB)测点距施工设备距离(m)施工阶段施工设备510203040挖掘机82-8478-8074-7669-7167-69推土机8379746967土方压路机8682777169阶段重型运输车80-8274-7669-7164-6662-64盾构机/80~85///静力压桩机70~7568~7366~7164~6962~67基础振动夯锤10093868381阶段风锤88-9283-857873-7571-73空压机84-858174-7870-7668-74结构钻孔机63阶段混凝土搅拌机80-8274-7669-7164-6662-64(2)噪声污染源及源强本工程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各种施工机械作业噪声,如破路机、挖土机、推土机、空压机以及各种施工运输车辆噪声、建筑物拆除等噪声。区间盾构施工、全线机电设备安装、装饰装修工程对地面噪声敏感目标影响轻微。根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以及类比同类项目调查结果,施工期各种施工机械及车辆的噪声源强汇于表2.2-2。表2.2-2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噪声源强值序号施工设备测点距施工设备距离(m)Lmax(dBA)1液压挖掘机582~902推土机583~883轮式装载机590~954各类压路机580~905重型运输车582~906静力压桩机570~757风镐588~928混凝土输送泵588~959商砼搅拌车585~9010混凝土振捣器580~8811移动式发电机595~10212空压机588~92(3)大气污染源6
本工程施工期的空气污染物质主要是施工开挖回填、运输车辆以及施工机械运输时产生的扬尘,以及建筑材料装卸及弃土运输、建筑物拆迁作业等产生的扬尘以及各类施工车辆及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4)水污染源本工程施工期的污水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地表径流污水等。施工废水所含污染物主要是悬浮物,特别是地下连续墙和钻孔灌注桩施工产生泥浆水,含沙量高,需经沉淀后排放。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污染因子主要有CODCr、BOD5、悬浮物和氨氮。(5)固体废物施工期间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工程弃土、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其中,明挖区段的工程弃土可以用于回填和其它建筑工地的填土。(6)生态环境影响本工程沿线区域由于人类长期的开发活动已经不存在自然生态系统,整个生态系统均属于人工干扰生态系统。项目的生态影响主要是施工期明挖、车站施工现场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工程弃土、破坏绿化等。2.2.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1)振动污染源及源强运营期的振动源主要是列车车轮与钢轨撞击产生的振动。当线路与居住建筑或振动敏感建筑距离很近,特别是从其下方穿过时,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会对沿线居民和敏感建筑造成一定的影响。列车运行振动对环境的影响与车辆、轨道、隧道、地基、建筑物类型、距离、列车运行速度等因素有关。本次评价地下线路区段振动源强为:源强VLzmax采用87.2dB(列车速度60km/h,距轨道0.5m)。(2)噪声污染及源强本工程全部为地下线路。7
根据噪声源影响特点,地铁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噪声源主要有车站风亭、冷却塔噪声。本次预测风亭、冷却塔采用的噪声源强值如下:活塞风亭:声源距离3m处为65dB(A)(安装2m长的消声器);排风亭:声源距离2.5m处为68dB(A)(安装2m长的消声器);新风亭:声源距离2.5m处为58dB(A)(安装2m长的消声器);冷却塔:塔体声源距离2.1m处为66.0dB(A),风机声源距排风口1.5m处73.0dB(A)。(3)大气污染源本工程列车采用电力动车组,沿线没有机车废气排放;沿线主要为地下车站环控系统地面设置的风亭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主要为余热、余湿、粉尘和CO2等。地下车站风亭排气可能产生一定的异味影响,运营初期风亭排气异味较大,主要与地铁工程采用的各种复合材料、新设备等散发的多种有害气体尚未挥发完有关,随着时间推移这部分气体将逐渐减少,排风亭下风向15m以远区域基本感觉不到异味。轨道交通运输客运量大,工程运营后可以替代大量的地面道路交通,从而可相应地大大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对改善地面空气环境质量形成有利影响。(4)水污染源本工程运营期污水主要来自沿线车站产生的生活污水,污水排放总量为364m/d,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市政管网。(5)固体废物本工程运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乘客和车站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由环卫工人收集后,交由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置。8
3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3.1.1声环境现状调查广州地铁十四号线二期工程总体走向为南北走向,线路穿越城区路段基本沿交通干线路中行走,沿线主要分布有民居、学校、企业、待建设用地等,人口密度较高。因此交通噪声是沿线区域的主要噪声源,其次为人群活动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现有道路交通噪声是造成沿线部分敏感点夜间环境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3.1.2振动环境现状调查本工程沿线敏感点振动环境主要受社会生活振动、道路交通振动影响。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沿线敏感点环境振动均能满足相应标准限值要求。3.1.3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本项目沿线穿越的主要河流中,跨越新市涌处监测断面的CODcr、BOD5、总磷不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跨越夏茅涌处监测断面的CODcr、BOD5、总磷、石油类不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沿线地表水现状水质不理想。3.1.4大气环境现状调查监测结果表明,评价范围内各监测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3.1.5生态环境现状调查(1)本工程线路呈南北走向,经过的路段主要为城市建成区,是以城市结构为基础的人工生态系统。(2)本线路路段多位于城市繁华区域,经过长期的开发活动,沿线已无大9
型野生动物,现有野生动物主要以生活于树、灌丛的小型动物和鸟类为主,生物多样性差,为典型的城市生态系统。(3)本工程100m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国、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各专题的具体评价范围依据环评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等确定,具体如下:(1)振动环境评价范围根据本工程轨道交通振动干扰特点和干扰强度,以及与沿线敏感点的相对位置等实际情况,确定本次振动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轨道交通外轨中心线两侧60m以内区域,室内二次结构噪声影响评价范围为地下隧道垂直上方至外轨中心线两侧10m以内区域。(2)声环境评价范围车站风亭、冷却塔周围50m内区域,并根据实际情况扩大至受影响的区域。(3)生态环境评价范围①纵向范围:与工程设计范围相同;②横向范围:综合考虑拟建工程的吸引范围和线路两侧土地规划,评价范围取线路两侧100m。(4)水环境评价范围由于沿线车站废污水均纳入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主要分析其可依托性,地表水评价范围为各车站污水排放口。(5)环境空气评价范围根据地铁排风亭异味气体影响范围,确定本专题评价范围为地铁排风亭、活塞风亭周围50m范围。(6)固体废物评价范围10
工程沿线车站生产、生活垃圾。3.3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点(1)声环境本项目全部采用地下线路的形式,路线两侧无敏感目标;风亭和冷却塔周围50m范围内存在敏感目标,根据现场调查,评价范围内共有7处噪声敏感目标,5处居民住宅。(2)振动环境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和现场调查结果,本工程沿线共有64处振动环境敏感点,其中学校9所,医院4所,行政办公2处,其余居民住宅等敏感点49处,无规划敏感地块。(3)生态环境本工程沿线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分布,不涉及国、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地表水环境本工程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工程纳污水体和工程所穿越的水体。(5)大气环境地铁列车采用电力牵引动力无燃料废气排放,不设置燃煤(油、气)锅炉,无车体外部油漆及美容作业内容,无集中式污染源,大气污染源主要是各车站风亭排放的异味气体。根据现场调查,评价范围内空气环境保护目标共7处。11
4主要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4.1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4.1.1主要声环境影响结论地下段运营期的主要声环境保护目标为风亭、冷却塔附近50m范围内的噪声敏感点。经预测分析,本项目对各敏感点的噪声贡献量均能满足标准要求,但是在叠加现状值后有部分敏感点存在超标,这主要是由于受现有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所致。4.1.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如下:(1)对风亭风机、冷却塔等环控设置合理选型,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选择风亭位置及风口朝向,控制排风亭风速,防止气流再生噪声影响;(2)通过定期修整车轮踏面、保持钢轨表面光滑等措施,控制噪声污染影响。(3)在噪声防护距离内,不宜规划对噪声敏感的建筑:①在无冷却塔的风亭区,4a、2类区的噪声防护距离均为15m。②在有冷却塔的风亭区,4a、2类区的噪声防护距离分别为15m、20m;若对于夜间不需要对标的科研党政机关、无住校的学校、无住院部的医院等敏感目标,防护距离可缩小为15m。4.2振动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4.2.1主要振动环境影响结论工程实施后,部分距离线路较近的敏感点会出现环境振动及二次结构噪声超标的情况,在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后,本工程对沿线敏感点的振动影响能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和《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JGJ/T170-2009)之“居民、文教区”、“交通干线两侧”、“混合区、商业中心区”标准要求。12
4.2.2振动污染防治措施(1)在本工程车辆选型中,除考虑车辆的动力和机械性能外,还应重点考虑其振动防护措施及振动指标,优先选择噪声、振动值低、结构优良的车辆。(2)工程设计采用的60kg/m钢轨无缝线路,对预防振动污染具有积极作用。(3)运营单位要加强轮轨的维护、保养,定期旋轮和打磨钢轨,对小半径曲线段涂油防护,以保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附加振动。(4)本工程需对工程沿线居民、学校、医院等现有敏感点按报告书要求分别设置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梯形轨枕、GJ-III减振扣件或具有同等减振效果的其他减振措施。采取上述振动防治措施后,所有敏感点振动VLmax值均能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相关要求,(5)本项目全线为地下线,沿线为“混合区、商业中心区”、“工业集中区”及“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线路两侧建筑防护距离为38m。结合城市规划确定的土地使用功能,控制距离内不宜规划建设居民区、学校、医院以及生产或使用精密仪器的企事业单位等振动敏感建筑。4.3地表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本工程不穿越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是各车站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满足《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的要求后,分别排入石井污水处理厂和大坦沙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后再行排放,不排入附近地表水体,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4.4大气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4.4.1大气环境影响(1)风亭排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车站风亭排气中的异味主要来自地铁隧道,主要成分是霉味,根据对风亭排放异味气体的类比调查,排风亭下风向15m以远已感觉不到风亭异味。本工程排风亭、活塞风亭15m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分布。13
(2)替代公汽运输大气环境影响本工程运营后,不但改变了交通结构,大大提高客运量,有利缓解地面交通紧张状况,较公汽舒适快捷,同时也可减少公汽运输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对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是有利的,可以说明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汽车交通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4.4.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为更有效地减轻其异味影响,应在其风亭周围种植乔木、并将风口背向居民等敏感点一侧。(2)地下车站应采用符合国家环境标准的装修材料,这样既有利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又可减轻运营初期风亭排气异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本工程排放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各车站生活垃圾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打扫和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4.6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4.6.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土地利用影响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不可避免的将占用一些土地,对沿线生态系统和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本工程占用土地并无生态敏感点,线路基本上是沿城市道路地下而行,在设计中采取多项措施节约土地资源,本工程的土地占用均符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2)植物和动物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车站出入口、风亭等车站建筑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主要是施工和土地占用造成地表植物的损失,受损植物包括绿化植物等,可通过站点的园林绿化建设进行生态补偿和生态恢复,从而恢复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3)景观环境影响分析14
本工程均为地下线形式,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不大。本工程建成运营后,城市景观影响主要是风亭等地面建筑物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应根据周围环境特点对风亭等的外观进行合理设计,对地面构筑物采取绿化景观设计,以最大程度减缓对城市景观产生的不利影响。4.6.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工程弃渣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及防护措施建设单位和个人需要排放余泥渣土的,应在排放前到工程所在地的区余泥渣土管理机构申领排放证。申领排放证应当提交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房屋拆迁许可证)及计算排放量的图纸资料。余泥渣土受纳场的使用,由市余泥渣土管理机构统筹安排。余泥渣土排放者可在已登记的受纳场中选择受纳场,并应由市余泥渣土管理机构确认。清运施工渣土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将施工渣土运到指定的消纳地点,降低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2)水土流失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及防护措施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土地占用和植被破坏;合理确定施工期,避开集中的暴雨季节施工可以避免土壤水蚀流失,避开大风季节施工可以避免土壤风蚀吹失;施工期备齐防暴雨的挡护设备,如盖网、苫布或草帘等,在暴雨来临前覆盖施工作业破坏面,并在雨季到来之前做好防、排水工作,可以极大地防治水土流失;填方施工时,表土开挖过程中,一定要对表土进行妥善的临时堆置和防护,避免渣土直接被降雨径流冲入市政雨水或污水管渠;在工程施工期间,为防止工程或附近建筑物及其它设施受冲刷造成淤积,应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不应引起淤积、阻塞和冲刷;选择合理的围护结构形式以及内支撑体系,减少开挖量,及时清运弃土和建筑垃圾,落实工程弃渣去向,弃渣场应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土(渣)堆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它任何设计产生干扰或损坏,尽可能减少水土流失;加强场地临时绿化,严格控制施工开挖扰动范围,排水设施出口加强调查观测,保证排水通畅,注意施工场地的清洁、洒水,防止扬15
尘污染城市空气环境;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尤其加强施工期的水土保持监理工作,并严格按照《广州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进行申报登记、清运管理。16
5评价结论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二期工程(广州火车站~嘉禾望岗)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与广州市的城市定位和城市发展目标相协调;在本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所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经过本报告书提出的各种措施处理后都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在认真落实环评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本工程所产生的各类环境影响都处于可接受范围内,从环境保护角度,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二期工程(广州火车站~嘉禾望岗)建设可行。17
6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征集说明6.1建设单位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联系人:陈工邮箱:1023560120@qq.com联系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1238号万胜广场A塔邮编:5106006.2环评单位联系方式环评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诚信大道2200号;联系人:谭工;电话:025-86576937;邮箱:tq97@jsti.com。6.3公众意见征集说明6.3.1征求意见事项请公众对本工程环境影响、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对本工程建设所持态度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6.3.2公众意见反馈方式在公示期间,公众可以选择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环保方面的有关意见:(1)通过信函;(2)通过电话;(3)通过电子邮件。提出意见的公众请留姓名、住址、详细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18
在本次公示之后,我们将在沿线评价范围内的公众个人和单位发放意见调查表,公众可以通过填写调查表表达环保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注:以上环评简本主要内容和初步结论是本阶段环评的结果,下一阶段环评报告书将根据公参征集的意见和技术评审会的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内容以政府部门批复为准。)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年产13000吨酸酐固化剂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广东成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端电子电路研发制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017
- 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东延段工程(文冲~黄埔客运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湘潭市建筑设计院昭山设计创意园产业发展区(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产2000吨青蒿素及五倍子等植物提取物及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广州轨道交通二十二号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产柔性饰面砖30万平方米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繁育3000只杜泊种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二号线工程(浔峰岗~大学城南)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年产1万吨特戊酰氯及系列产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产385套环保设备生产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 新建郑州南站至登封至洛阳城际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年产6000吨葡萄酒加工生产车间和配套的生产线,生产1000吨干红葡萄酒及500吨白兰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新建年产30.7万吨饲料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暨余热发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新邵红十字会博爱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恒润lng、cng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昆山新巢线束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