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8 MB
- 32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建设背景和评价任务的由来11.2本次评价内容51.3评价目的51.4编制依据51.5环境规划和评价标准71.6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101.7评价工作等级101.8评价范围和保护目标131.9评价重点14第二章工程分析152.1项目概况152.2项目区用地现状及改造方案272.3片区改造市政工程规划282.4道路及配套市政工程规划设计332.5设计文件中环保规划及拟采用环保措施362.6工程施工方案362.7改造前(现状)污染源分析382.8改造项目污染源分析392.9片区改造前后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472.10产业政策分析492.11片区平面布局的合理性分析502.12清洁生产分析51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573.1自然环境概况573.2社会经济环境概况593.3区域交通设施概况603.4周边污染源概况61第四章社会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634.1社会环境影响分析634.2生态环境现状及影响分析684.3运营期生态环境适宜性分析744.4景观环境可接受性分析774.5光遮挡与光污染分析794.6高层建筑局地风影响分析804.7防洪排涝影响分析814.8小结83第五章水环境影响评价865.1区域水系概况865.2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865.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9011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4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915.5小结97第六章环境空气影响评价-98-6.1污染气象特征-98-6.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036.3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046.4小结113第七章声环境影响评价1157.1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1157.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1187.3拟建道路交通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1207.4运营期噪声防治措施建议1297.5改造片区声环境影响分析1307.6小结132第八章固体废物影响分析1358.1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1358.2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1378.3小结138第九章环境风险分析1399.1风险识别1399.2源项分析1399.3环境风险事故的控制和防范措施1409.4应急预案1419.5小结146第十章污染防治措施分析14710.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14710.2运营期环保措施15010.3小结155第十一章公众参与15611.1调查目的15611.2调查方式和范围15611.3调查内容15611.4调查参与表统计结果15811.5报告书简本公示情况及结果15911.6公众对项目建设的具体建议和要求15911.7小结160第十二章总量控制16112.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16112.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方案161第十三章环境经济损益简析16213.1社会效益简析16213.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6211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3.3社会经济环境损益分析结论165第十四章选址选线的合理性分析16614.1总体规划适应性分析16614.2环境适应性分析16614.3环境相容性分析16614.4小结167第十五章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16815.1环境管理16815.2工程环境保护监理建议17015.3环境监测计划17315.4环保工程竣工验收174第十六章总结论17616.1项目概况17616.2工程环境影响评估17616.3评价总结论18616.4建议与要求187附件一:委托书。附件二:莆田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7]148号“关于研究六个片区改造有关问题会议纪要”。附件三: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莆规选字2006第46号,莆规选字2006第47号,莆规选字2007第17号,莆规选字2007第18号。附件四:莆城环[2008]2号“关于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意见”。附件五:闽政地[2006]604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莆田市城厢区2006年度第三批次城市建设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批复”。附件六: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实施细则。附件七:莆田市各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试行)。附件八:公众参与样表。附件九:专家评审会意见。11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一章总论1.1项目建设背景和评价任务的由来顶墩片区改造项目位于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顶墩村和下黄村(地理位置见图1-1和图1-2),属于城市规划区中的城厢分区(见图1-3)。根据莆田市人民政府[2007]148号专题会议要求(见附件二),包括顶墩片区在内的六片区改造是加快莆田市中心城区发展的要求,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顶墩片区改造项目建设单位为莆田市土地储备中心,前期工作由莆田市城厢区新农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项目总占地m2(616.8亩),建设内容包括顶墩村和下黄村的拆迁改造以及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的建设。表1-1顶墩片区改造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项目组成占地面积建设内容1顶墩村和下黄村拆迁改造616.8亩总建筑面积37.20万m2,包括28栋(层高18~24层)住宅楼、5所学校(幼儿园2所、小学2所、中学1所)以及配套社区服务和公共设施。2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长940m、宽42m道路,跨河中桥1座、小桥2座以及配套管线工程。3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长1119m、宽40m道路,跨河小桥3座以及配套管线工程。片区开发建设将有利改善城厢区城市形象和城南片区居住环境;同时它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促进城中心区的繁荣发展,带动城厢区城市建设步伐及经济增长。作为片区改造配套道路基础设施的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南北向连接莆阳路和荔园路,东西向连接天妃路和南园路,是城南片区开发的先行条件,是市区城市道路网格局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减缓市区交通压力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条款规定以及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要求,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007年11月莆田市城厢区新农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委托华侨大学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承担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附件一)。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组织人员踏勘现场,收集、分析有关资料,对工程概况进行初步分析,根据项目性质、规模和项目所在地周围区域环境特征,并在现场踏勘、资料调研、环境监测、数据计算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版),提交建设单位上报环保主管部门。11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年3月10日,莆田市城厢区环保局主持召开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查会。根据专家及代表意见,评价单位对报告书进行了补充修改,编制完成了《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以供审批。1.2本次评价内容酒店用地、医院和商业中心为储备用地,平面布局中仅作概念性规划,尚未完成具体指标设计,本次改造仅进行三通一平,根据业主单位委托及合同约定,本次评价内容为:改造片区范围内拆迁、三通一平;居住区及配套公建设施、学校以及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的开发建设。酒店用地、医院和商业中心及区内木兰溪北洋河网整治工程待完成规划设计后另行委托评价,不纳入本次评价范围。1.3评价目的(1)根据现场调查和监测,掌握评价区域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及生态环境质量现状。(2)对项目开发建设过程及建成后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做出预测评价;对拟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生态保护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论证,提出必要的建议;并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3)通过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果,结合总体规划和周围环境,对片区改造工程的环境可行性分析,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4编制依据1.4.1法律及法规性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07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10)《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3号,2006年。11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1998年。(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13)《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9号,2005年。(14)《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1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1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发[2005]33号,2005年。(17)《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八部委,1997年。(18)《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2006年。(19)《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96号,2006年。(20)《关于开展旧住宅区整治改造的指导意见》,建住房〔2007〕109号,2007年。(21)《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58号,2006年。(22)《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行业环境管理》,国环监[1995]100号,1995年。(23)《关于加强饮食业油烟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的通知》,环发[2000]191号,2000年。(24)《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2002年。(25)《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闽政[1996]39号,1999年。(26)《福建省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指南》,2003年。(27)《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闽政办[2006]19号,2006年。(28)《福建省水(环境)功能区划》,2004年。(29)《莆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30)《莆田市地面水环境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类别区划分方案》,1999年。(31)《城厢市区环境噪声功能区划方案》,1999年。1.4.2技术性依据(1)HJ/T2.1-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11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HJ/T2.2-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空气》。(3)HJ/T2.3-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环境》。(4)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5)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6)JTJ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7)环发[2003]94号《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8)SL204-199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9)HJ/T393-2007《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1.4.3项目相关文件(1)莆田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7]148号“关于研究六个片区改造有关问题会议纪要”。(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莆规选字2006第46号,莆规选字2006第47号,莆规选字2007第17号,莆规选字2007第18号。(3)《莆田市城厢区顶墩—下黄片区改造详细规划》,雅克(厦门)设计机构,2007年8月。(4)《莆田市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厦门诚实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07年10月。(5)《莆田市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厦门诚实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07年10月。(6)关于编制“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委托书。1.5环境规划和评价标准根据莆田市城厢区环保局《关于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意见》,确定项目区环境规划和相关评价标准如下。1.5.1水环境1.5.1.1水环境规划和环境质量标准项目运营后生活污水拟由市政污水管网接入莆田市污水处理厂,最终排入木兰溪感潮段;施工期污水及道路运营期径流雨水就近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木兰溪北洋河网水质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标准;木兰溪感潮段水质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标准。11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2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标准节选项目pH(无量纲)CODDO总磷氨氮石油类IV类标准6~9≤30mg/L≥3mg/L≤0.3mg/L≤1.5mg/L≤0.5mg/LV类标准6~9≤40mg/L≥2mg/L≤0.4mg/L≤2mg/L≤1.0mg/L1.5.1.2污水排放标准施工期污水排放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一级标准;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三级标准后由市政污水管网接入莆田市污水处理厂。表1-3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标准节选项目pH(无量纲)CODBOD5SSNH3-N一级标准6~9100mg/L20mg/L70mg/L15mg/L三级标准6~9500mg/L300mg/L400mg/L-1.5.2环境空气1.5.2.1环境空气规划和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区域为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表1-4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节选单位:mg/m3项目取值时间二级标准SO2年平均0.06日平均0.15一小时平均0.50NO2年平均0.08日平均0.12一小时平均0.24PM10年平均0.10日平均0.151.5.2.2排放标准片区的饮食业和学校食堂油烟执行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表1-5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节选规模规模小型中型大型基准灶头数≥1,<3≥3,<6≥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标))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60758511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5.3声环境1.5.3.1环境规划与环境标准项目区南侧紧邻荔园路,拟建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穿过改造片区,临以上主干道侧区域噪声按以下规定执行:一般建筑物,若临街建筑以高于三层以上(含三层)的建筑为主,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执行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4类标准;若临街建筑以低于三层楼房(含开阔地)为主,距道路红线外30米距离内区域执行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4类标准。学校、医院作为特殊敏感建筑,其室外昼间按60dB、夜间按50dB执行。项目其他区域为2类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执行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表1-6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节选单位:dB类别昼间夜间26050470551.5.3.2排放标准施工噪声执行GB12523-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表1-7GB12523-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单位:dB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6555备注:表中所列噪声值是指与敏感区域相应的建筑施工场地边界线处的限值。1.5.4固体废物(1)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置执行建设部2005第139号令《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2)生活垃圾的贮存处置参照执行GB18592-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1.5.5其他相关规范标准JGJ146-200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11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6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1.6.1环境影响识别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为:①施工过程,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的污染,施工机械对周围一定区域范围声环境的影响,施工污水排放对木兰溪北洋河网的影响,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②运营期,生活污水对污水处理厂的影响,道路交通噪声及汽车尾气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路面径流雨水对沿线木兰溪北洋河网水质的影响。环境影响识别见表1-8。表1-8环境影响识别结果一览表工程行为环境资源前期施工期运营期占地拆迁取弃土场材料运输机械作业桥涵工程日常生活运输行驶社会环境土地利用■□经济●□农业■旅游□生态资源水质●■水土保持●●农田、果园■生活质量居住●□声环境●●●●■环境空气●●●■景观美学●●●□注:“□/〇”表示长期/短期影响;“涂黑/白”表示不利/有利影响;空白表示无相互影响。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要素为环境空气、声环境,其次为水环境和固体废物;非污染影响要素为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要素为水环境、声环境,其次为环境空气;非污染影响要素为社会环境。1.6.2评价因子筛选根据环境影响识别结果,确定评价因子如下表1-9。1.7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1993、HJ/T2.4-1995和HJ/T19-1997中关于评价工作级别划分的判定规则及对该项目周围环境特征、污染物排放量等的分析,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11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9评价因子筛选结果一览表影响因素类别项目评价因子社会环境评价因子拆迁安置、居民生活质量、区域经济发展、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评价因子水土流失预测因子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因子pH、COD、SS、氨氮、总磷、石油类现状评价因子pH、COD、DO、氨氮、总磷、石油类环境空气污染因子NO2、CO现状评价因子PM10、NO2、SO2预测评价因子NO2声环境污染因子等效声级现状评价因子等效声级预测评价因子等效声级1.7.1水环境项目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路面雨水径流,污水水质简单,生活污水外排量为2047m3/d,由市政污水管网接入莆田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在木兰溪感潮河段排放;路面径流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就近排入附近水体。根据导则,水环境影响评价为三级1.7.2环境空气项目运营期居民将以液化天然气为燃料,液化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燃烧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运营期道路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NO2、CO,根据市政道路大气污染特征,选取NO2为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见表1-11。表1-10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判据HJ/T2.2-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空气》表2判据Pi(m3/h)地形Pi≥2.5×1092.5×109>Pi≥2.5×108Pi<2.5×108复杂地形一二三平原二三三复杂地形是指:山区、丘陵、沿海、大中城市的城区等。表1-11本项目大气污染物等标排放量污染物名称Qi(t/h)Coi(mg/m3)Pi(m3/h)NO28.784×10-60.243.66×104项目处于兴化平原,等标排放量最大值为3.66×104m3/h,根据表1-11判据,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7.3声环境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见表1-12。11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所在功能区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2类标准地区,市政道路的建设后噪声级有较明显增高,噪声评价等级为二级。1.7.4生态环境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别见表1-13。项目生态环境评价范围面积小于20km2,项目的建设不会引起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锐减及珍稀濒危物种的消失,工程建设亦不会引起荒漠化和水质、土地理化性质恶化,项目不属于敏感地区,本项目生态影响评价不定级。表1-12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等级分类等级划分基本原则一级对于大、中型建设项目,属于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或受噪声影响的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0类标准以及以上的需要特别安静的地区,以及对噪声有限制的保护区等噪声敏感目标;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显著增高(噪声级高达5~10dB或以上)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的情况。二级对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所在功能区属于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1类、2类标准的地区,或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较明显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或受影响人口增加较多的情况。三级对处在适用GB3096-93规定的3类标准及以上的地区(指允许的噪声标准值为65dBA及以上的区域)的中型建设项目以及处在GB3096-93规定的1类、2类标准地区的小型建设项目,或者大、中型建设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很小(噪声级增高量在3dB以内)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的情况。表1-1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工程影响范围评价工作级别主要生态影响及其变化程度>50km220~50km2<20km2生物群落生物量减少(<50%)生物量锐减(≥50%)异质性程度降低相对同质物种的多样性减少(<50%)物种的多样性锐减(≥50%)珍稀濒危物种消失21212113232321/3/3/31区域环境绿地数量减少,分布不均,连通程度变差绿地减少1/2以上,分布不均,连通程度极差2132/3水和土地荒漠化理化性质改变理化性质恶化1212323/3敏感地区111注:1、2、3表示评价等级,/表示不定级。1.7.5环境风险11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于道路建成后可能会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学品和油品运输车辆的通行,鉴于运输种类和数量的不确定性,本评价着重针对道路运输风险提出防范措施。1.8评价范围和保护目标1.8.1评价范围1.8.1.1环境空气施工期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为改造片区用地周界外200m范围,现状调查范围为周边1km范围。运营期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为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1.8.1.2水环境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木兰溪北洋河网霞林至下黄段。运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项目区--污水管线--污水处理厂。1.8.1.3声环境施工期声环境评价范围为用地周界外200m范围。运营期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1.8.1.4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用地区及周界外200m范围、取弃土场及临时占地区。1.8.2环境保护敏感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如表1-14~1-17所示。施工期环境空气和声环境敏感目标主要为施工场界周边及道路沿线居民点及学校、医院等;运营期主要污染影响为道路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由于改造片区居民的回迁,八二一街及延寿路环境空气及声环境敏感目标将增加,具体见表1-17。表1-14水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环境敏感目标与项目位置关系影响因素项目区内及附近木兰溪北洋河网分布区内外,部分路段横跨施工污水及运营期路面径流雨水污水处理厂东北侧直线距离约8km(涵江区)运营期片区生活污水排入表1-15社会环境影响保护目标保护目标与项目关系与影响因素顶墩村和下黄村征地拆迁户项目区红线范围内,土地资源占用、房屋拆迁文物资源地面无文物保护单位,地下可能有未知文物11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16施工期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敏感目标情况一览表序号环境敏感点名称相对项目区方位、距离(最近点)施工场界外200m范围规模1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改造片区北侧76户305人2南园路荔枝公园北侧住宅楼群改造片区西北侧25m约1700人3下黄村非拆迁区居民点改造片区东侧83户374人4下黄安置小区改造片区东侧尚未入住5南方骨科医院八二一街西侧155m260个床位6天溢嘉园八二一街西侧15m尚未入住7莆田生殖医学专科医院八二一街西侧51m25个床位表1-17运营期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敏感目标情况一览表序号环境敏感点名称相对线路方位相对线路中心线距离相对线路路肩距离与道路高差道路中心线200m内人口分布1天溢嘉园八二一街西侧35m15m0m约5000人2南方骨科医院八二一街西侧175m155m0m260个床位3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八二一街西侧118m98m-1.14m35户158人延寿路北侧72m51m-0.66m42户189人4片区居民楼八二一街两侧32m12m0m约6000人延寿路南侧33m12m0m5片区顶墩小学八二一街西侧181m161m0m900人6片区顶墩幼儿园延寿路南侧133m112m0m180人7片区下黄小学八二一街东侧138m118m0m900人8片区下黄幼儿园八二一街东侧142m122m0m180人9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八二一街东侧111m91m-1.85m33户149人延寿路南侧58m37m-1.50m56户252人莆田生殖医学专科医院为临近莆阳路的单栋沿街楼,主要受莆阳路影响,不作为运营期八二一街敏感目标预测评价。1.9评价重点就建设项目施工期、运营期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同时,突出项目运营期污水排放方案的分析、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结合总体规划和周围环境分析外环境对片区的影响。11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二章工程分析2.1项目概况2.1.1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2)建设性质:旧城改造(3)建设单位:莆田市土地储备中心(4)委托单位:莆田市城厢区新农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1.2建设地点及周围环境项目建设地点: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顶墩村和下黄村。项目周围环境:改造片区东侧为在建下黄小区;南侧紧邻荔园路;西侧为南门荔枝公园和神威便民服务中心(在建);北侧为居民点和农田果园。拟建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两侧多为农田果园,北段西侧为基本完工的天溢嘉园居住区,西侧155m为南方骨科医院;东侧为市农机公司和物资供应公司;拟建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穿过顶墩村现状居民点和下黄村农田果园,靠近天妃路两侧分布有加油站、汽修厂以及在建市电业局。项目周围环境见图2-1。2.1.3建设内容及用地规模本次建设内容包括霞林街道顶墩村和下黄村的拆迁改造及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的建设。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616.8亩(约m2):其中顶墩村和下黄村的拆迁改造片区总用地面积541.8亩(约m2,包括延寿路和八二一街部分用地);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全长940m,宽42m;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全长1119m,宽40m。2.1.4投资方案项目总投资为72346.1万元人民币,其中顶墩村和下黄村的改造总投资67000万元,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总投资2405.9万元,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总投资2940.2万元。由城厢区人民政府财政投资。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1.5.1项目组成项目由三部分组成:顶墩村下黄村的改造、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的建设、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的建设。2.1.5.2顶墩村和下黄村改造的规划布局及主要工程内容(1)规划布局①地块划分规划范围去除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和景观绿地等用地后,实际建设用地约26.14公顷。规划将其划分为13个地块,其中01-1、01-2、01-3分别作为顶墩、下黄村安置地块,02-1和02-2作为商住用地,03-1作为36班(每班50人)中学用地、03-2与03-4作为30班(每班30人)小学用地、03-3与03-5作为9班(每班15人)幼儿园用地,04-1作为酒店用地,04-2作为医院用地,04-3作为商业中心用地。②居住布局规以八二一街为界划形成两个片区四个居住组团,分别为东片区下黄安置组团和西片区顶墩安置组团、滨水居住组团及商住组团。下黄安置组团包括01-2和01-3地块,用地面积分别为0.51公顷和1.96公顷。统一规划为18层板式住宅布局。顶黄路北侧01-2地块设置下黄村宗庙文化设施中心,顶黄路南侧01-3地块结合中心活动广场,利用住宅底层设置社区管理服务中心。顶墩安置组团位于八二一街西侧01-1地块,用地面积为5.23公顷,规划为以板式住宅为主、辅以少量点式住宅。结合中心活动广场设置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和宗庙文化设施中心。滨水居住组团为紧靠木兰溪支流的02-2地块,面积2.67公顷。以点式住宅为主,辅以少量板式住宅,沿溪布置点式高层住宅,沿路布局少量板式住宅。商住小区为位于延寿路南侧的02-1地块,面积1.04公顷。采用南低北高的的空间布局,南部布局18层板式住宅,北部布局24层点式住宅,沿延寿路设施底层商业服务,延续延寿路的沿街商业模式,并于区级公建中心相融合,为居民提供商业配套。③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区级公建一是指片区北部04-1地块酒店,用地面积0.88公顷,将由政府收储后拍卖,只作意向性布局,暂不列入具体规划指标控制。二是指位于片区东部04-2地块的医院,用地面积2.32公顷,总建筑面积2.95万m2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为二级甲等医院。三是指位于片区南部的04-3地块的商业中心用地,将由政府收储后拍卖,只作意向性布局,暂不列入具体规划指标控制。◆片区公共配套设施教育设施:03-1地块设置一所36班中学,用地面积3.23公顷;03-2、03-4地块设置两所30班小学,用地面积分别为1.37公顷、1.47公顷;03-3、03-5地块设置两所9班幼儿园,用地面积分别为0.37公顷、0.44公顷。商业服务设施:片区北部延寿路段的01-1、02-1地块采用商住结合的方式,在住宅底层设施相对集中的商业服务设施,形成片区商业服务中心,包括生鲜超市、银行、邮政等设施,小区内部适当配置便利店,形成大集中、小分散的商业格局。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结合顶墩、下黄的安置,在01-1、01-3地块分别设置顶墩和下黄的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其中顶墩管理服务中心结合中心绿地单独设置,用地面积0.25公顷,建筑面积3000m2;下黄村管理服务中心结合中心活动广场设置在住宅底层,建筑面积500m2。市政环卫设施:在顶黄路北侧结合滨水绿化带设置一处“三合一”环卫设施中心,主要包括公厕、清洁楼、道班房等,结合片区规模和市政设施服务半径,另设置一处开闭所(内设备用发电机组两组)、两个公厕及三个垃圾收集点。宗教文化设施:规划对现状九座宗祠拆迁整合安置,形成顶墩、下黄两个宗教文化设施中心。片区地块指标见图2-2、改造平面布置见图2-3。停车系统:由地面停车位和地下停车场组成。地面停车位结合组团功能布局,设置在车行路旁或地下车库入口旁边,结合自然条件采用生态棚架形成半露天停车场;地下停车场设置在各居住组团地下层,见图2-4。排气口设置成各式建筑小品模式,高度在2.5m以上,避开人群呼吸带,出口背向居民楼。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主要技术指标和工程内容根据《莆田市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莆田市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的设计参数及工程内容如下:(1)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基本情况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全长940m,东起天妃路,西至南园路,为城市综合性二级主干道,设计行车速度50km/h,道路宽度42m,双向四车道;配套雨污管道、电缆沟、道路照明工程和交通标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道路横断面形式:42m=5m(人行道)+5m(非机动车道)+3m(绿化隔离带)+16m(机动车道,4×4m)+3m(绿化隔离带)+5m(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2)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基本情况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全长1119m,北起天九湾,南至荔园路,为城市综合性二级主干道,设计行车速度50km/h,道路宽度40m,双向四车道;配套雨污管道、电缆沟、道路照明工程和交通标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道路横断面形式:40m=5m(人行道)+5m(非机动车道)+2.5m(绿化隔离带)+15m(机动车道,4×3.75m)+2.5m(绿化隔离带)+5m(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3)主要技术指标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1.6项目建设进度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及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为配套片区改造实施,建设进度分别如下。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1.7道路交通量预测(1)可研预测交通量根据《莆田市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莆田市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交通组成包括324国道城区路段过境分流交通量、湄洲湾港口分流交通量以及市区分流交通量,交通量预测结果见下表。表2-7可研交通组成及预测交通量序号交通组成基础年(2000年)增长率2020年日高峰(pcu/h)日车流量(pcu/d)日高峰(pcu/h)日车流量(pcu/d)1324国道过境分流交通量80080004%1752175202湄洲湾北岸港口分流交通量44440014.5%65865803市区分流交通量10010007%3843840合计9449440-279427940(2)环评预测年交通量根据车辆增长系数预测,通车年、运营第七年及运营第十五年的车流量分别见下表。表2-8环评预测年车流量预测结果通车年(2008年)运营第七年(2014年)运营第十五年(2022年)日车流量(pcu/d)日高峰(pcu/h)日车流量(pcu/d)日高峰(pcu/h)日车流量(pcu/d)日高峰(pcu/h)1394413941932519333197331972.2项目区用地现状及改造方案2.2.1项目区用地现状项目区目前主要用地类型为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农田、果园、坑塘水面。居民点多以1~5层框架结构房屋为主,农田果园以蔬菜地、荔枝林、龙眼林、枇杷林为主,水体主要为村内池塘和木兰溪北洋河网。表2-9主要用地类型一览表单位:亩村庄建设用地农田水体果园其它用地合计417.7亩88亩18.8亩85亩7.3亩616.8亩2.2.2改造方案(1)现有地上旧建筑物的拆除及拆迁居民安置方案本项目在实施之前,需对地块上原有破旧建筑进行拆迁。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建设方初步丈量估算结果,该片区涉及拆迁户数约638户,拆迁人口达2500多人,拆迁建筑面积约17.58万m2。征地拆迁工作由莆田市土地储备中心负责,拆迁时间为2008年3月至2008年5月。对拆迁区内居民住宅主要采用安置房产权交换方式,辅助采用货币补偿方式,农用地征用采用货币补偿方式,拆迁区内被拆迁工业企业采用货币补偿的方式。临时过渡期采取支付安置补助费,被拆迁人投靠亲友或租房自行过渡方式。(2)公建、市政等设施改造方案市政实施改造方案见下表。表2-10改造方案分类现有设施基本情况改造方案主体建筑多以1~5层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房为主,布局凌乱,房屋质量差,整体形象差。以规划齐整的18层及24层高层建筑替代现有建筑,配套绿地、休闲广场、商业店面等设施。供水从荔园路凌乱接给水管至目前居住户。片区从荔园路引入两条DN300的PE给水管,给水管沿小区内主次干道埋设,在片区联成环网。排水雨污合流,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片区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延寿路和荔园路污水干管后进莆田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雨水沿市政道路雨水管就近排入附近水体。供电由附近变电站供给。设置地下变电室,两路10KV电源引自市电网区域变电站。燃气目前居民多以罐装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油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集中供气,采用管道天然气作为燃料,油烟经竖井烟道至楼顶排放。人防工程无地下停车库总面积8500m2,平时作为地下停车库,战时作为人防设施。消防工程无各幢建筑物之间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大于6m)设防火分区,防火分区内均设一部消防电梯和一部防烟楼梯;道路消火栓间隔120m布设在道路双侧。片区道路13m宽水泥路,人车混行。各等级道路齐全,人车分流。环卫设置生活垃圾在临时垃圾收集点露天随意堆放或沿路、房前屋后随意抛弃。设置垃圾收集点、转运站、定点定时收集处置。其它公建设施目前片区无较大型卫生服务设施、仅有顶墩小学和下黄小学2所学校。设置二级甲等医院一所,配套从幼儿园至中学的文教设施。2.3片区改造市政工程规划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方案,项目的市政工程规划如下。2.3.1道路交通系统道路系统设置分为外围城市道路系统、社区车行系统以及步行系统。①外围城市道路系统片区内的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和城市支路。城市主干道:联系片区与周边区域的城市主干道包括南北走向的八二一街(40m)、东西走向的延寿路(42m)以及片区南侧的荔园路。城市次干道:规划考虑到片区与周边区域的交通联系需求,将片区南部东西走向的顶黄路由原来13m拓宽为18m。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城市支路:规划保留片区西部城市支路,并结合布局将其调整为正南北走向,南至顶黄路。②社区车行系统社区车行系统为东西两片区,均与区内次干道和支路相连。东片区主要形成一条南北走向的社区车行路与顶黄路相连;西片区主要形成一条“7”字形的社区车行路,南接顶黄路,西接城市支路。社区车型路主要采取双向两车道的断面形式,宽度为7m。③步行系统结合片区总体功能布局形成十字形的两条景观步道,分别为东西向景观步道和南北向生活步道。东西向景观步道:结合西侧的溪岸自然景观、荔枝公园、中心绿地、顶墩安置组团和东侧医院组团,设置东西走向的步行景观廊道,形成安全舒适的东西向组团联系通道。南北向生活步道:结合规划区北侧的区级公建中心,通过片区中心绿地形成南北向的生活景观步道,满足片区居民日常出行和户外休闲。依托十字形景观步道,设置滨水休闲步道及组团步行道,形成完整、安全、舒适的步行景观系统。2.3.2给水排水系统2.3.2.1给水系统(1)水源由莆田市自来水公司供水,莆田市自来水公司水源为东圳水库,水量丰富,水质良好。自来水公司目前供水能力11万吨/日,2010年前规划增至20.5万吨/日。(2)供水方式片区从荔园路引入两条DN300的PE给水管,给水管沿小区内主次干道埋设,在片区联成环网。每幢1~2层由室外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2层以上由变频调速泵组供水。在每个地下车库内设置水泵房,每个泵房内设置两套变频调速泵组。(3)用水量预测根据设计方案,片区改造后用水量预测见下表。表2-11用水量预测项目用水定额项目指标用水量(m3/d)生活用水普通住宅住户200L/人·d9387人1877.4学校8L/m2·d39500m2316商业店面60L/m2·d6200m237.2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建用水2.5L/m2·d4500m211.3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绿化用水2L/m2·d87092m2174.2地下车库8L/m2·d8500m268未预见用水量-10%248.4合计2732.52.3.2.2污水系统(1)地上建筑室内污水重力自流至室外污水管,地下建筑污水采用潜水排污泵提升至室外污水管。(2)污水管沿小区道路布设,选用HDPE材质管,管径规格为D600与D400。(3)片区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延寿路和荔园路污水干管后进莆田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2.3.2.3雨水系统雨水管沿小区道路布设,管径规格为D500与D300,分别选用HDPE管和UPVC管。雨水经区内雨水管网收集后,汇集到延寿路、八二一街和荔园路市政道路雨水管道系统,就近排入附近水系。2.3.3电气设计(1)供电电源及变电室设计拟设置地下变电室,两路10KV电源引自市电网区域变电站。片区10KV变电室的设置根据供电局的供电方案确定,不列入本次评价范围。(2)负荷等级片区用电负荷以三级负荷为主,住宅楼的生活水泵、电梯、应急照明、地下车库消防设备用电设备为二级负荷;其他均为三级负荷。(3)配电方案本工程采用放射式、树干式与链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动力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住宅用电采用树干式供电,分区、分段、分层供电,对消防泵、消防电梯等重要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切换。住宅一户一表,公共部分单独设表,每户设置一终端配电箱。户内配线选BV-500型聚氯乙稀绝缘导线配穿难燃型塑料管暗敷。(4)防雷与接地片区内的建筑物按照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雷措施。屋顶墙四周采用热镀锌圆钢作避雷带,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砼柱内钢筋和基础钢筋,接地极为建筑物基础底梁上的上下两层钢筋中的两根主筋通长焊接形成的基础接地网。本工程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共用统一的接地极。本工程接地形式采用TN―C―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S系统,电源在进户处做重复接地,并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极。(4)弱电系统①电话系统小区弱电中心机房设电信模块局,采用FTTB系统结构方式。预装电话号数约6000门,采用FTTB系统结构方式。住宅内设综合信息配线箱,箱内设置HUB模块和电话配线装置,在各单元住宅的起居室、主卧室、书房等处设数据/电话终端,其它房间处设置电话终端,所有终端线缆均由信息配线箱引入。②有线电视系统小区有线电视接入率100%,高层住宅按每户两个终端设计,另加小学、幼儿园若干终端。本小区采用数字有线电视,小区有线电视中继站设在弱电中心机房内。系统采用860MHz双向网络传输技术,电视信号经双向用户放大器,以分配分支方式引至住户信息配线箱,可满足住户收看电视和接受多功能信息服务的双重需要。③楼宇对讲机及防盗报警系统小区设安保中心,各单元住宅均设楼宇访客对讲系统,对讲主机设在一层单元门口,各户设对讲分机,主机与分机通过总线连接,主机通过总线与小区安保中心连接。住宅的一、二层设防盗报警系统,报警主机设在一层,报警总线引出后弓l至住户报警控制器,同时引至安保中心,实现小区内联网。④电视监视系统在小区主要出入口及电梯轿厢内设置电视摄像机,电视监控系统主设备设在安保中心。⑤周界防范报警系统小区围墙上设置红外双鉴探测器,通过报警总线与小区安保中心连接。⑥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小区设有消防控制室,在消控室内设有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柜、消防电话及紧急广播等设备。2.3.4燃气工程城厢区供气站建成投产后将对顶墩片区供气,采用中压管网输送至片区箱式燃气调压器,调压器容量为620Nm3/h,调至低压进户,具体线路由市LNG供气公司设计施工。小区内居民每户设2.5Nm3/h天然气表一台。为便于抄表,每户居民用气计量将远传出户,户内仍设有天然气表作为标准计量装置。同时在厨房内设置燃气泄漏报警和紧急切断装置。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室内天然气管道均为明管敷设,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填料采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本项目燃气管道仅为配合市政道路建设进行预留管位,拟设在道路人行道下。在交叉口穿越道路时预埋DN500燃气套管,同时横向每隔一定距离预埋DN400燃气套管,供街坊燃气支管通过。2.3.5管线综合布设原则区内拟建道路的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电力电缆沟、电信管、燃气管等地下管线在工程设计中应统筹考虑,做到一次规划,分期分步实施。并按以下原则进行:a)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规划位置,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次序宜为:电力电缆、电信电缆、有限电视电缆、燃气配气、给水配水、雨水排水、污水排水。b)当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自地面向下的排列顺序宜为:电信、有线电视、电力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2.3.6消防与人防2.3.6.1消防系统小区内各幢建筑物之间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大于6m)。小学、幼儿园等公共建筑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并设两个以上安全疏散出口,安全疏散距离小于35m,疏散楼梯直通消防车道。高层住宅楼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防火分区内均设一部消防电梯和一部防烟楼梯。高层住宅楼采用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多层小学、幼儿园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墙体均采用空心砖,并设置防火墙等防火设施,建筑构造满足耐火要求。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一次,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按照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间距不超过120m,沿道路均匀布置。高层住宅楼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地下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0L/s。小学、幼儿园设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地下室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二级,地下室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用水量为27L/s,火灾延续时间为l小时。设2台喷淋泵,一用一备,放置在集中消防泵房内,直接从消防水池吸水。2.3.6.2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库总面积8500m2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平时作为地下停车库,战时作为人防设施,平战两用,节省投资。根据《福建省人民防空条例》第十一条,按地面规划总建筑面积的百分之二统一规划修建防空地下室,可满足人防工程需要。2.3.7防烟与排烟包括地下车库及机电设备用房的通风设计;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及地下层的防排烟设计;人防地下室的人防通风设计。具有变配电室设计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机械补风系统。地下车库、地下水泵房、高压变电室均设计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机械补风系统。厨房、卫生间分别设置排风竖井,由用户安装排气扇和抽油烟机。在无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设加压送风系统,火灾时加压风机、排烟风机、地下层排风(兼排烟)机以及与之相应的送风机均启动。其余的空调机、排风机以及冷热源系统均停止运行。2.3.8景观绿化景观设计立足于改善生态环境,构筑良好景观形象和满足居民日常居住的三大要求,建立三大系统,即生态绿化系统、景观形象系统和户外休闲系统,并将之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景观系统。片区景观以西侧滨水景观带及中心绿地为主体,组织东西向步行景观廊道和南北向生活景观廊道,构筑“一心一带两轴”的总体景观格局。点状绿化――以居住组团内庭院为主,种植以观赏花卉、灌木等植物。线状绿化――包括行道绿化、建筑周边的绿化隔离带以及滨水休闲绿化带,种植以乔木、灌木类植物。面状绿化――主要指片区内的中心绿地,将其设计成供居民户外休闲的理想场所。组团景观绿化遵循总体景观格局,对外积极与木兰溪及其支流景观带、中心绿地和景观轴线相呼应,对内则营造相对集中、均好的景观效果。2.4道路及配套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根据《莆田市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莆田市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新建市政道路及配套市政工程规划如下:2.4.1路基、路面和边坡防护工程2.4.1.1路基工程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一般路基①填料要求路基填土材料要求用易压实的粘性或砂性土,有机质含量不大于10%,不得采用杂填土、耕植土,填土要求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施工之前做好本工程内各类土的最佳干容重实验。②路基压实度要求本段道路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进行控制,挖方路段路床顶面以下0~30cm,路基压实度≥96%,0~80cm深度范围内,路基压实度≥96%;填方路段路床顶面以下深度0~30cm,路基压实度≥96%,30cm~80cm深度范围内,路基压实度≥96%,80cm~150cm深度范围内,路基压实度≥94%,大于150cm深度范围内,路基压实度≥93%。(2)软弱地基主要为区域分布的池塘和部分沟渠的处理,采用填石渣处理。2.4.1.2路面工程机动车行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总厚度为62cm,自上而下依次为24cm厚C35水泥砼(抗折强度≥5.0Mpa)、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级配碎石。非机动车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总厚度为55cm,自上而下依次为20cm厚C35水泥砼(抗折强度≥5.0Mpa)、1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级配碎石。人行道采用彩色方砖铺设,结构层自上而下依次为5cm厚预制彩色方砖、2cm厚M7.5水泥砂浆、7cm厚C15水泥混凝土、15cm厚级配碎石。2.4.1.3边坡防护道路经过池塘或沟渠浸水路段时,设计对坡面底部进行护砌,防止地表水对路基边坡的浸泡和冲刷。2.4.2桥涵工程2.4.2.1桥涵数量、规模及位置桥涵建设情况见下表2-12。2.4.2.2建设方案中桥跨径采用20m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小桥跨径分别采用12m、13m、16m普通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涵洞跨径采用单孔4m钢筋砼箱涵。(1)桥梁基础桥梁基础型式采用砼灌注桩。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2-12桥涵情况一览表桥涵所处路段中心桩号桥涵性质规模长度(m)宽度(m)孔数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K0+251.9小桥1642单孔K0+281.8小桥1342双孔K0+917中桥2042单孔八二一街(荔园路-天九湾段)K0+224.5小桥1240单孔K0+813.9小桥1640单孔K0+950.9小桥1640单孔2.4.3交叉工程交叉口均采用十字平交,主要交叉口设置见下表2-13。表2-13主要交叉口设置情况所处路段交叉口中心桩号被交叉道路名称交叉形式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K0+252.2规划城市道路(规划)平交K0+566.2村道(现有)平交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K0+250顶黄路(规划)平交K0+600延寿路(本次建设)平交K0+911.5镇海路(规划)平交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4.4道路配套设施工程(1)人行道无障碍设施考虑方便残疾人的通行,按标准在人行道上设置盲道。(2)交通管制设施包括信号灯、人行横道、渠化岛、交通标志、标线等。(3)照明工程沿道路两侧绿化分隔带对称布置双叉长臂路灯,灯杆间距直线40m左右。路灯采用定时控制。2.4.5地下管线工程(1)供水管线采用单管单侧布设,管道埋设于道路人行道下,管材视实际情况定,当管径≤400mm,采用HDPE给水管、热熔连接,管径≥400mm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Pg=1.0mpa),柔性胶圈接口。为方便道路两侧地块取水,间隔120m左右设置一条街坊支管,给水支管均采用DN150。(2)雨污管线雨水管线采用双侧布设,污水管线采用单侧布设,布设在道路非机动车道下;最大管径为D1000,每30m左右设置一检查井;雨水经收集后就近排入附近河流,污水管线收集道路两侧污水后接其它道路干管,跨越河段污水管采用倒虹吸管。雨污管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管,跨越河段倒虹吸管采用焊接直缝钢管。(3)电缆沟电力通道为砖砌电缆沟,断面尺寸为1.0m×1.0m,内设钢支架,间距为0.8m,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电缆人井或电缆沟排水井。(4)燃气管线燃气管道仅为配合市政道路建设进行预留管位,拟设在道路人行道下。在交叉口穿越道路时预埋DN500燃气套管,同时横向每隔一定距离预埋DN400燃气套管,供街坊燃气支管通过。2.4.6道路绿化工程绿化采用花草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结合,乔木灌木相间,力求四季长青。采用三板四带式绿地,两条分隔带以种植花、灌木或绿篱为主,两侧行道树种植具有莆田地方特色的乔木。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5设计文件中环保规划及拟采用环保措施(1)顶墩、下黄改造拟采取的环保措施①室内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②厨房油烟由烟道引至屋顶高空排放。③地下车库废气通过送排风系统在车库上方2.5m排放。送风设备均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做噪声处理,满足规范要求。④在每个组团设置垃圾收集点,片区集中设置垃圾中转站,物业委托环卫部门每天定时清运。⑤风机等设备选用低噪声节能型风机,水泵及空调设备采取消声措施。泵房内墙根据计算结果考虑加设隔声材料。⑥片区内建筑外立面避免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减少光污染。(2)道路建设拟采取的环保措施①粉质建筑材料堆放及加工场所尽量远离居民区和对环保要求较高的企业、事业单位。②修筑路基的取土和弃土应符合环保要求,工程结束后应将取土场和弃土堆加以处理,防止水土流失和河道淤塞。桥梁施工结束后应尽快清理各种建筑废料,疏通上下游河道。③粉质材料的施工应避开风力较强的天气,并采用洒水的办法防治扬尘。④居民区附近施工应避开居民休息时间。⑤采用机、非、人行分道行驶并设置绿化隔离带,减少相互干扰。2.6工程施工方案2.6.1工程施工工艺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施工工艺如下:2.6.1.1顶墩下黄片区改造工程施工工艺过程组要为旧建筑的拆迁、土地平整、打桩测桩、建筑物土建施工、道路绿化灯公共设施建设及内外装修等。由于被拆迁建筑物为1~5层建筑,主要采用机械化施工,辅助以手工作业;不采用爆破施工。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6.1.2道路施工(1)路基工程施工全路线路基土石方采用机械化施工。①填石路基填石路基的堆料和摊铺同步进行,填石料直接堆放在摊铺初平的表面上,对超过粒径的部分人工破碎,然后由大功率推土机向前摊铺。填石料在推土机摊铺初平后铺洒碎石、石屑和细料,用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再振动碾压6~8遍。对于碾压后有松动的块石,用合适粒径的小石块嵌实,并用手锤敲紧。②软基地段施工工艺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2)路面施工路面工程大部分为人工操作,各式缘石皆用料石制作。在平交道范围内,除人行道外,其余全部按机动车道层型式设置。(3)桥涵施工桥梁基础型式采用砼灌注桩,上部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板与板之间采用铰缝连接。涵洞采用盖板涵,钢筋砼盖板采用现浇25#砼,涵台砌体采用7.5#浆砌片块石,涵基采用7.5#浆砌片石,帽石采用25#砼现浇。(4)交叉工程规划道路在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的道路坡与主线路面横坡一致,交叉口范围内结构采用与主线结构一致的结构型;进口增设左转专用车道,出口增设右转专用车道。(5)边坡防护工程大部分为人工操作,全线路段基本为填方路段,土质填方边坡均设计草籽绿化。2.6.2工程建设现状征地工作正在进行,拆迁房屋已基本丈量完毕,尚未开始拆迁;片区改造及道路建设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尚未开工建设。2.6.3土石方平衡及临时站场分布2.6.3.1土石方平衡项目区现状高程在4.6m~6.8m之间,设计高程在6.14m~7.85m之间,土石方量如下表。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2-14土石方平衡表单位:万m3工程名称挖方填方顶墩、下黄村改造片区039.2352八二一街05.3712延寿路04.7376合计049.3442.6.3.2取土场根据土石方量,本项目需要借方49.344万m3。取土将采用附近霞林片区改造工程和其它高挖建筑工地,石材采用外购形式,不另设取土场和采石场。2.6.3.3施工便道根据项目地区地形地貌特点,项目施工过程采用现有水泥村道作为施工便道,不再另行征地开辟施工便道。2.6.3.4施工场及料场分布(1)拌和站由于项目区周边多为城市用地和城市建筑,周边敏感点较多,要求水泥混凝土采用外购形式,不在项目施工场内设置水泥混凝土搅拌站。(2)施工生活区和料场施工区设置在改造片区内,前期借助部分未拆迁居民房屋,后期自建临时工房,相应料场均设置在片区用地红线范围内。2.7改造前(现状)污染源分析2.7.1水污染源分析片区现状约638户,2500多人,根据福建地区实际情况,住宅用户用水量取150L/人·d,污水排放系数0.8,总污水产生量约为300m3/d。污水水质情况见下表。表2-15生活污水水质项目pHCODBOD5SSNH3-N污水浓度(mg/L)6~950030040030现状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木兰溪北洋水系,排水去向见图5-2。2.7.2大气污染源分析(1)燃料废气现状片区住户生活用燃料以罐装液化石油气为主,燃烧后生成CO2和水蒸气以及少量氮氧化物,燃烧废气污染源强很小。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油烟油烟主要来自住户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油烟废气污染源强较小,很难确定。目前住户油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3)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恶臭目前生活垃圾随意抛洒房前屋后和村道路边临时敞开式堆放点,生活垃圾在堆存、运输过程中会散发出较难闻的恶臭气体,此类恶臭气体废气污染物的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2.7.3噪声污染源分析主要为人流、商贸活动、交通等活动将产生社会噪声,社会噪声声级与人口密度和生活习惯系数相关。2.7.4固体废物污染源分析固体废物主要是居民生活垃圾,垃圾排放系数取0.8kg/人·d,现状片区人数约250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t/d。堆放于房前屋后和村道边临时垃圾堆放点。2.7.5电磁辐射污染分析目前改造片区内无变配电设施,项目用电由附近电网直接供给。2.8改造项目污染源分析2.8.1水污染源分析2.8.1.1施工期施工污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土石方及建筑材料运输车辆清洗污水及构筑物施工阶段来自建材、模板的清洗及供水系统的漏水。(1)施工生活污水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约300人,根据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人均生活排水量定额为120L/d·人,生活污水量为36t/d。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浓度为:CODcr350mg/L,BOD5170mg/L,SS180mg/L,NH3-N30mg/L。(2)其它施工污水①运输汽车清洗污水主要成分是悬浮物,SS的含量约为500~1000mg/L。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②桩基基础泥浆、地基开挖渗水桩基基础废水主要为泥浆状,地基开挖渗水含泥沙量也比较大,一般>10000mg/L。③来自建材、模板的清洗及供水系统的漏水产生量与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关系较大,此类污水中主要成分是悬浮物。(3)处置措施与排水去向施工污水经沉淀后回用冲洗用水或场地抑尘洒水;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顶墩下黄段。2.8.1.2运营期(1)片区生活污水①污水产生量本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污水产生主要来自住户生活污水、商业店面生活污水、公建污水。根据GB50015-200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I类普通住宅和福建地区实际情况,本评价住宅用户用水量取150L/人·d,污水排放系数0.8,其它用水参照表2-11用水量系数,总污水产生量约为1671.2m3/d(绿化用水不排水)。②排水去向及污水水质污水经化粪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表2-16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节选项目pH(无量纲)CODBOD5SSNH3-N一级B标准6~960mg/L20mg/L20mg/L8mg/L③水平衡及排水去向整个片区水平衡见图2-6,污水经化粪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2)路面径流雨水路面雨水径流水质主要取决于路面污染状况,随机性和变化幅度较大。SS是公路路面径流最主要的污染物,其主要来源是轮胎磨损颗粒、筑路材料磨损颗粒、运输物品的泄露及其它与车辆运行有关的颗粒物、大气降尘等;此外在汽车保养状况不良,发生故障、出现事故等情况下滴漏的汽油和机油污染路面。因此,确定雨水径流的污染物主要有CODcr、SS和石油类。①污染物浓度根据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对路面径流水质特性的有关研究,影响路面径流水污染物浓度的主要因素有:①直接因素,交通量、车辆构成比、燃料类型、车况、路况、载货状况等;②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随机因素,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间隔、风速、风向、大气稳定度等。根据南方某公路路面径流污染的径流水质监测如下。表2-17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分布(mg/L)污染物径流开始时间最大值平均值0~15min15~30min30~60min60~120min>120minCODCr1701301109772170115.8SS390280200190160390244石油类2317.561.51.0239.8②排放方案雨水管根据地形地势按照就近分散排入两侧木兰溪北洋河网。1126.5损耗281.61408.1住宅住户用水损耗63.2252.8316学校用水29.8损耗7.437.26商业店面用水1671.29损耗2.3莆田市污水处理厂2263.211.3自来水公建用水174.2绿化用水损耗13.66854.4地下车库用水198.7损耗49.7248.4未预见用水图2-6水平衡图(单位:m3/d)2.8.2大气污染源分析2.8.2.1施工期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施工扬尘。施工扬尘来自于建筑物拆除、施工场地开挖平整、运输土石方和建材砂土的漏洒、起尘材料堆存以及道路运输扬尘等,属无组织排放。污染源强及影响范围详见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章节。2.8.2.2运营期(1)居住区住户燃气燃烧废气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片区建成后,住户生活用燃气主要以液化天然气(LNG)为主,组分如下表。液化天然气以轻质烃类化合物为主,燃烧后生成CO2和水蒸气以及少量氮氧化物,燃烧废气污染源强很小。表2-18福建液化天然气组分和燃烧特性参数一览表参数名称体积百分比(%)高热值(MJ/m3)低热值(MJ/m3)相对密度甲烷乙烷丙烷异丁烷氮气参数值96.641.970.340.150.940.4136.480.57(2)油烟主要来自住户生活和饮食单位、学校产生的油烟,油烟是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住户油烟通过竖井烟道在楼顶高空排放,商业店面饮食业和片区学校鉴于灶头规模未定,对其油烟不作定量计算,要求设置油烟治理设置,通过专用烟囱排放,确保油烟达标排放。(3)车库废气车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与其运行工况直接相关,一般情况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为满负荷状况,此状况反映满负荷泊车时对环境的影响。根据规划方案设计和其它车库运行实际,此类状况不可能出现。第二种为高峰时段停车场及道路上车辆的污染源排放情况。第三种为白天平均流量(夜晚车流量较少,不必考虑)时的污染源排放情况。本评价以最大不利因素考虑,计算高峰时段时车库废气的影响。在高峰时段工况时,即集中在上午上班(7:30~8:30)或下午下班(5:30~6:30)的高峰时段,车流量按80%的满负荷泊车位计。停车场内的车辆运行速度小于5公里/小时,车辆从启动到驶出车库或从进入车库至停靠在车位上平均运行时间约为1分钟。①汽车耗油量及废气污染物根据统计资料及类比调查,车辆进出停车库(车速小于5公里/小时)平均耗油量为0.2升/分钟,即0.15kg/min,汽油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将向周围空气排放。同时在相同的耗油量的情况下,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还与空燃比有关(空燃比指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空气与燃油的体积比)。当空燃比较大时(大于14.5时),燃油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当空燃比较低时(小于14.5时),燃油不充分燃烧,将产生CO、NO2及HC等污染物。当汽车进出停车库时,平均空燃比约为12:1。汽车废气中CO、NO2及HC的浓度随汽车行驶状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参考杭州市汽车尾气监测数据统计及相关资料,汽车在怠速行驶时所排放的各种污染物浓度见下表。污染物单位怠速备注CO%4.07容积比NO2%0.3容积比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HC%0.12容积比②汽车废气中污染物源强汽车废气污染物排放按以下计算公式:废气排放量:D=QT(k+1)A/1.29式中:D——废气排放量,m3/h;Q——汽车车流量,v/h;T——车辆在停车场运行时间,min;K——空燃比;A——燃油耗量,kg/min。污染物排放量:G=DCf式中:G——污染物排放量,kg/h;C——污染物的排放容积比;f——质量和容积换算系数,kg/m3,fCO=1.25kg/m3,fNO2=4.14kg/m3,fHC=3.83kg/m3。由此可计算得到停车场高峰时段废气排放速率如下表2-20。表2-20高峰时段车库废气排放源强车库名称废气排放(m3/h)污染物排放速率(kg/h)排放源强(g/s)下黄安置组团南车库(车位135)163CO8.292.30NO22.020.56HC0.750.21下黄安置组团北车库(车位30)36CO1.830.51NO20.450.12HC0.170.05顶墩安置组团北车库(车位160)193CO9.822.73NO22.400.67HC0.890.25顶墩安置组团南车库(车位140)169CO8.602.39NO22.100.58HC0.780.22商住组团车库(车位100)121CO6.161.71NO21.500.42HC0.560.15滨水居住组团车库(车位165)200CO10.182.83NO22.480.69HC0.920.26车库影响时段较短,源强较小,车库通风系统每小时进排风6次。地下车库的汽车尾气由车库的排风系统引至上方草坪或休闲广场的排气筒排放,排气筒高度一般在2.5m以上,高于人群呼吸带,且出口设计背向敏感建筑物。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垃圾中转站、公厕恶臭改造片区设置一处“三合一”环卫设施中心,主要包括公厕、清洁楼、道班房等,结合片区规模和市政设施服务半径,另设置两个公厕及三个垃圾收集点。公厕产生的废气主要来源于便池内积粪、积液和附着的污垢。主要污染物为H2S和NH3。废气产生量、产生浓度,与厕内卫生条件、通风条件、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生活垃圾中含有各类易发酵的有机物,尤其是在气温较高时,如果管理处置不当,生活垃圾在堆存、压装、运输过程中会散发出较难闻的恶臭气体,这些恶臭物质主要包括氨、硫化氢、硫醇类、酮内、胺类、吲哚类和醛类。此类恶臭气体废气污染物的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5)延寿路、八二一街道路行驶汽车尾气运营期间,大量车辆排放汽车尾气,尾气含NO2、CO、THC等,选取主要污染物NO2为评价因子。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公式为:式中:Qj---j类气态污染物排放源强度,mg/s•m;Ai---i类车预测年的小时交通量,辆/h;Eij---汽车专用公路运行工况下,i型车j类排放物在预测年的单车排放因子,mg/辆.m。该片区将成为莆田市城市新区,参照目前市区城市道路的车型比与昼夜比,本路段车型构成比例取大型车5%、中型车15%、小型车80%,昼间16小时与夜间8小时车流量比为9:1;高峰小时交通量为日交通量的10%,夜间高峰小时交通量为日高峰小时交通量的25%,按“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不同车型单车排放因子推荐值进行计算,则各预测年不同时段大气污染源强见表2-21。表2-21各预测年不同时段NO2排放源强(单位:mg/s·m)道路名称路宽(m)车速(km/h)2008年(通车年)2014年(第7年)2022年(第15年)昼间平均昼间高峰夜间平均夜间高峰昼间平均昼间高峰夜间平均夜间高峰昼间平均昼间高峰夜间平均夜间高峰延寿路42500.601.060.130.270.831.480.180.371.372.440.310.57八二一街40500.601.060.130.270.831.480.180.371.372.440.310.57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8.3噪声污染源分析2.8.3.1施工期噪声分析(1)安置片区施工噪声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包括推土机、装载机、静压装机、振捣棒、吊车、升降机等以及各类运输车辆,这些机械车辆的动力性或机械性的噪声,并且噪声级都比较高,都会对周围居民和其它居住片区生活产生影响,尤其是夜间施工。表2-22不同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强声级预测值施工阶段声源测距声级(dB)土方阶段推土机、挖土机、冲击锤、打桩机、运输车等5m100~105结构阶段混凝土运送车、电锯、电焊机、振捣棒、模板撞击、电刨运输车等5m90~105装修阶段电锯、电锤、手工钻、运输车辆、木工刨、木工电器等5m90~95(2)道路施工噪声道路施工机械噪声源强见下表。表2-23道路施工机械噪声测试值机械类型型号测距(m)最大声级(dB)机械类型型号测距(m)最大声级(dB)轮式装载机ZL40型590推土机T140型586轮式装载机ZL50型590轮胎式液压挖掘机W4-60C型584平地机PY160A型590摊铺机(英国)Fifond311ABGCO582振动式压路机YZJ10B型586摊铺机(德国)VOGELE587双轮双振压路机CC21型581发电机组(2台)FKV-75198三轮压路机-581冲击式钻机22型187轮胎压路机ZL16型5762.8.3.2运营期噪声分析运营期噪声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居住区通风系统、泵房等配套设备噪声一些公建设施配置的通风系统、排风、排烟系统、泵房、备用发电机等设备会产生一定的噪声,主要设备噪声声级如下表:表2-24主要机械设备噪声源强一览表机械设备源强/dB(A)备注水泵70~80新风机组85~90主要为车库更换新鲜空气排烟系统70~80备用发电机85~90设置在开闭所(2)车辆交通噪声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为拟建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及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交通噪声,详见声环境影响评价。(3)社会噪声项目建成后因人流、商贸活动、交通等活动将产生社会噪声,社会噪声声级与人口密度和生活习惯系数相关。2.8.4固体废物污染源分析2.8.4.1施工期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由拆迁建筑垃圾、项目建设施工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组成。(1)拆迁建筑垃圾根据《环境卫生工程》(2006年vol.14No4)中《建筑垃圾的产生与循环利用》,居民区建筑物拆毁建筑垃圾产生量为1.45t/m2,砖混结构建筑垃圾组成为废混凝土、废砖瓦、废木料分别占31%。38%、31%。初步估算,拆迁面积17.58万m2,拆迁建筑垃圾约25.49万吨,木料回收外买利用,废混凝土和废砖瓦约17.59万吨,密度约2.4t/m3,折合约万7.32万m3。(2)施工建筑垃圾施工建筑垃圾产生系数为20~50kg/m2,片区改造总建筑面积40.15万m2,按照清洁工艺考虑,施工建筑垃圾产生量约8030t。(3)生活垃圾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时施工的人员按300人,依照我国生活污染物排放系数,垃圾排放系数取0.8kg/人·d,最大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40kg/d;定点堆放,委托环卫部门处理。2.8.4.2运营期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居民生活垃圾,垃圾排放系数取0.8kg/人·d,根据规划设计方案,项目建成后,片区居住人数可达9387人,7.5t/d。项目每个建筑单元设有垃圾集中点,片区设置垃圾中转站,运营期间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经过袋装收集,由环卫部门每天定时收集后运往运往大湖垃圾填埋场填埋。2.8.5电磁辐射污染分析2.8.5.1施工期施工期项目用电从附近电网接入,不设置变配电设施。2.8.5.2运营期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运营期改造片区设置10KV配电室,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以4k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0.1mT(100μ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参照上海市环保局辐射环境监督站在承担《上海市变电站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研究》中的监测结果,室内变电站(进出线采用地下电缆),不论电压等级高低,其墙体(或围墙)外1米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综合电场强度大致处于同一范围,远低于国家规定的电磁辐射标准;某500千伏室外变电站工频电磁场测试的结果:围墙外2m,工频电场强度0.033kV/m,工频磁感应强度0.05μT;110千伏室内变电站的电磁辐射测试结果:围墙外2米,工频电场强度0.0009kV/m,工频磁感应强度0.02μT;远低于国家规定的电磁辐射标准。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变电站与周围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的保护间距尚未明确规定,上海市环保局与电力部门根据多年实际监测结果,对变电站与周围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设定了保护间距,见下表。表2-25变电站与周围敏感目标保护间距变电站电压220KV110KV35KV10KV保护间距20m15m15m8m本项目10KV配电室距离北侧住宅楼18m,西侧社区中心31.5m,南侧宗庙10m,东侧住宅楼50m,可满足保护间距8m的要求,小区10KV配电系统为室内配电室,其墙体外1米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远低于国家规定的电磁辐射标准,对周边居民基本无影响。2.9片区改造前后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2.9.1片区改造前(现状)污染源汇总片区改造前(现状)污染源情况见下表。表2-26现状污染物排放量汇总污染物生活污水固体废物排放量CODBOD5SSNH3-N单位万t/at/at/a排放量10.9554.7532.8543.803.29730去向未经处理排入附近木兰溪北洋河网凌乱临时堆放,后由环卫部门运至大湖垃圾填埋场2.9.2片区改造污染源汇总施工期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见下表2-27。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2-27施工期污染物排放量汇总污染物生活污水施工生活垃圾施工建筑垃圾单位t/dkg/d万吨排放量3624018.4去向经处理后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大湖垃圾填埋场拆迁建筑垃圾作为低洼路基填方,土建建筑垃圾向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申请指定地点堆放运营期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见下表2-28。表2-28运营期污染物排放量汇总污染物生活污水车库汽车尾气固体废物排放量CODBOD5SSNH3-N排气量CONO2HC单位万t/at/a万m3/at/at/a排放量61.0036.6012.2012.204.8864.3932.768.002.962737.5去向由市政污水管网汇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大气大湖垃圾填埋场2.9.3片区改造前后污染源对比片区改造前后污染源对比见下表。表2-29改造前后污染源对比项目片区改造前片区改造后变化情况废水废水量(万t/a)10.9561.00+50.05COD(t/a)54.7536.60-18.15BOD5(t/a)32.8512.20-20.65SS(t/a)43.8012.20-31.60NH3-N(t/a)3.294.88+1.59处置方式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排污方式改变,污染物量大大减少废气燃料废气及油烟直接排放经竖井引至楼顶排放改造后避开人群呼吸带,高空集中排放。车库废气CO(t/a)无32.76+32.76NO2(t/a)无8.00+8.00HC(t/a)无2.96+2.96固体废物生活垃圾(t/a)7302727.5+2007.5处置方式凌乱临时堆放,后由环卫部门大湖垃圾填埋场定点堆放,定时收集,由环卫部门运往大湖垃圾填埋场片区改造后定点堆放,定时收集,无凌乱堆放现象。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10产业政策分析2.10.1相关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5年)中对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开发类的相关产业政策包括:①鼓励类: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②限制类: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国土资发〔2006〕296号《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中关于房地产开发的相关政策包括:对低密度、大套型住宅项目(指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低于1.0、单套住房建筑面积超过144平方米的住宅项目)限制供地、对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禁止供地。国办发[2005]26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建住房〔2006〕165号《建设部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对房地产建设项目提出以下要求:重点发展满足当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自2006年6月1日起,各城市(包括县城)年度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总面积中,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70%以上;各级城市人民政府要编制住房建设规划,明确“十一五”期间,特别是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部等九部委联合提出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积极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改善居住区环境和住房的居住功能,合理安排住房空间,力求在较小的空间内创造较高的居住生活舒适度;坚持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住宅建设应规模化,并与市政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配套,提高住宅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2.10.2本项目产业政策合理性分析本项目片区改造及住宅楼的建设,以安置区为主,在经营性用地范围内的商住区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为主,片区总容积率为2.11,不属于别墅区建设项目和低密度、大套型住宅项目,不在限制和禁止供地项目之列;商住用地住宅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占81.7%;滨水居住用地住宅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占85.1%;符合相关政策标准要求。此外,项目以较高的标准规划、设计,旨在改善居住区环境和住房的居住功能,合理安排住房空间,力求在较小的空间内创造较高的居住生活舒适度;配套商贸设施面向周边社区,力争配套建设的社会化;并配套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公共设施,符合建设部等九部委联合提出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要求。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以及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属于城市道路,配套相应地下管线,为《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5年)鼓励建设的项目。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11片区平面布局的合理性分析根据平面设计图,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如下:(1)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要求布局紧凑合理,建筑协调统一,环境优雅、交通顺畅。根据项目设计方案,整个片区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考虑乡土情结,基本做到顶墩村和下黄村居民能够就地安置,集中居住。建筑朝向排列有序,既使片区有良好的城市形象,又顺应现有基地特征,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形态。临木兰溪支流侧布置集中绿地,设置滨水绿地和休闲广场,营造良好休闲环境,提高居住品质。各栋楼之间设置分散绿地和步行道,并适当构筑建筑小品,做到户户有景。酒店、医院和商业店面均临区域主干道布设,以便对外营业。学校基本远离主干道布设,学校平面布局考虑了交通噪声的影响,将教学楼布置在远离道路测,将运动场等非噪声敏感建筑布置在靠近公路侧。整个片区根据根据建筑类型,基本做到分区明确、简洁。但中学的平面忽略了商业中心将来运营期的社会噪声,建议将中学教学楼与运动场的位置互换,将教学楼布置在学校选址的西北部,远离交通干道和商业中心。(2)采光通风①日照在住宅布置中,充分利用太阳方位角的变化,建筑多采用南北向布置,采用灵活多样的布置。楼间距在设计时考虑了高层建筑的遮阳问题,设置足够楼间距,设置空间绿地和建筑小品,不仅避免光遮挡,提高了日照质量,而且丰富了空间环境;同时,宽阔的楼间距对高层建筑局地风也有一定抑制减缓作用。②通风一般来说,开敞的空间比封闭的空间空气流通性能好,点式住宅比条式住宅通风好。根据平面布置图,建筑以品字式建筑和短条状建筑为主,尽量避免了长条式建筑,增加了室外空间的通透性。项目的设计综合考虑建筑的日照、朝向,以适应东南沿海地区的气候特征。(3)交通组织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片区内道路组织在与城市保持方便联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完善的车、步行系统。片区内道路分为三级,即城市二级干道(延寿路及八二一街)、二级组团路(顶黄路)与三级庭院路(片区内车行、人行道路)。由于片区规模较大,整个片区采用通透性布置,单栋楼向四周均可方便出入。片区停车场主要采用地下车库停车方式,地面仅在规定区域设置个别临时停车位。(4)绿化布局在空间的尽端,道路的转折处,视觉中心处设计都用景观节点的绿化手法加以突出;区内各道路边,楼与楼之间的绿化,种植南方树种起到烘托片区绿化品质的作用;片区内设置有集中绿地、休闲广场及等,又有水景穿插。精心的绿化布局大大地改变了高层建筑相互间关系单一地不足,同时又有利于组团功能地分区、围合空间形成、景观层次突出、居住环境美化。(5)环境资源和公共空间的均享首先放射状的规划结构保证了每栋住宅对道路公共设施等拥有相近的方便性;其次规划通过设置线性绿化(如景观道路、绿化轴线等),使绿地尽可能的均匀分布。强化半私密空间的设计,做到“户户有景”。根据上面分析,片区平面布局基本合理;,建议将中学教学楼与运动场的位置互换,将教学楼布置在学校选址的西北部,远离交通干道和商业中心。2.12清洁生产分析针对房屋建设和道路建设未有清洁生产标准和指标,作为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业,清洁生产过程主要在施工阶段,因此应全面实施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2.12.1施工管理2.12.1.1组织管理(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2)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2.12.1.2规划管理(1)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2)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①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②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③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④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⑤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2.12.1.3实施管理(1)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2.12.1.4评价管理(1)对照本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2)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2.12.1.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1)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2.12.2环境保护2.12.2.1扬尘控制(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3)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选择风力小的天气进行作业。2.12.2.2噪声与振动控制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现场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2.12.2.3光污染控制(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2.12.2.4水污染控制(1)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2)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3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3)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2.12.2.5土壤保护(1)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2)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2.12.2.6建筑垃圾控制(1)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3)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2.12.2.7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1)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3)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2.1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2.12.3.1节材措施(1)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现场材料堆放有序。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2)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3)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4)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2.12.3.2结构材料(1)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结构工程使用散装水泥。(2)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3)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2.12.3.3围护材料(1)屋面材料、外墙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当屋面或墙体等部位采用基层加设保温隔热系统的方式施工时,应选择高效节能、耐久性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材料用量。(2)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优选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例如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聚氨酯硬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抹等,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3)加强保温隔热系统与围护结构的节点处理,尽量降低热桥效应。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保温隔热特点,选用不同的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以做到经济适用。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12.3.4装饰装修材料(1)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2)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3)幕墙及各类预留预埋应与结构施工同步。(4)采用自粘类片材,减少现场液态粘结剂的使用量。2.12.3.5周转材料(1)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2)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2.12.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2)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3)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2.12.5节能与能源利用(1)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2)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3)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4)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2.12.6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2)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3)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2.12.7清洁生产建议与要求建筑施工过程的清洁生产主要在以上六个方面,建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将清洁生产的条款纳入施工合同中。要求施工单位按照绿色施工要求采取相应清洁生产措施。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3.1自然环境概况3.1.1区域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顶墩村和下黄村,地理位置见图1-1和图1-2。莆田市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台湾海峡西岸,北依省会福州市,南靠闽南“金三角”,是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全市东起东经119°2’的南日群岛,西至东经118°27’的仙游县度尾镇境内,南自北纬25°2’的湄洲群岛,北到北纬25°46’的大洋乡境内。东西长122.4公里,南北宽80.5公里,面积3800平方公里。东北与福清市交界,西北与永泰县、德化县毗邻,西南与永春县、南安市、惠安县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城厢区位于莆田市区东南部,324国道、福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西面与仙游县接壤,东与荔城区相连,南临湄洲湾,西南与华亭镇相邻,东北面与涵江区毗邻。3.1.2气候概况莆田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夏长无酷热,冬短无严寒,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为19.9℃,7~8月份气温较高,月平均气温为28.1℃,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7.9℃,1~2月份气温较低,月平均气温11.1℃,历年极端最低气温0.7℃。年平均日照时数1942~2002h。多年平均降水量1255mm,最大月降水量579.4mm,最大日降水量281.6mm,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10天;降水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春夏多雨,秋冬少雨,降水季节可以分为春雨季、梅雨季、台风雨季和少雨季等4各时段;5~6月份平均总降水量743mm,占全年降水的59.2%,10月~翌年1月平均总降水量仅129mm,占全年降水量的10.3%。多年平均蒸发量208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8%。大气稳定度以D类为主,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主要在冬季),夏季以东北风和西南风为主,冬季以东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1.9m/s,夏秋季节常有台风。项目所在地春、冬两季以N、E占优势,秋季以N风明显占优势,夏季无明显差异,多年平均风向频率以静风25.7%为最高,主导风向为北风,风频15.5%。多年平均风速2.1m/s。3.1.3水文区内主要地表水系为木兰溪及其支流。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木兰溪是流经莆田市的最大的河流,该溪发源于仙游县西苑乡仙西村黄坑桥,自西向东横贯南北洋平原,婉蜓于木兰、肖厝、下黄、新溪、阔口、古山、埭里、荔浦、陡门、张镇、西洙、东阳等村,至毗邻的涵江区三江口注入兴化湾。木兰溪流域面积1732km2,全长105km,在城厢区境内受木兰坡拦截,河水分别向两岸流域分流形成南北洋河网,径流量:丰水年15.64亿m3、平水年9.79亿m3、枯水年5.59亿m3。木兰溪感潮段主河道从木兰坡至兴化湾口全长25.8km,河道蜿蜒曲折,多弯曲,河床平均比降为0.2‰。主槽断面为宽浅形,但主流集中,断面比较稳定。感潮段的纳潮量在341~2000×104m3之间,潮流属正规半日潮型,呈往复流形式,流向与河床深槽走向一致,基本上是顺岸流,每昼夜有2次的高潮和低潮,年高潮出现在农历8月或9月,月高潮有2次,出现在每月初三和十八。木兰溪水系的较大支流有延寿溪、中岳溪、大济溪、溪口溪,龙华溪、松板溪,仙水溪、苦溪等。延寿溪又称南萩芦溪,源于仙游县钟山镇林泉安,汇九鲤湖溪、莒溪、长岭溪、渔沧溪等溪水,进入莆田平原后,分成众多沟渠,流经常太、城郊和涵江等乡镇,注入木兰溪出海,干、支流总长189公里,集雨面积386平方公里,是木兰溪最大的支流。萩芦溪源于永泰县和莆田交界的黄乡,入仙游游洋镇馨角山,汇吉宦溪、湘溪、巩石溪、朱溪、蒜溪等,自东北向东南流经庄边、白沙、秋芦、江口等乡镇,注入兴化湾。萩芦溪干支流总长150公里,集雨面积709平方公里(莆田市境内662平方公里),居全省第十一位。萩芦溪翻山越岭,峡高滩险,水位落差大,庄边溪底高程137.7米,至江口溪底只有7米,水力资源极为丰富。3.1.4地质地貌莆田市依山面海,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成梯级下降,东南部沿海又略微抬升,西北部境内山岭重叠,丘陵起伏,东南部山地连绵,山间各盆地与平原错落其间,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中部“兴化平原”面积较大,为福建省四大平原之一,沿海地形相当破碎,海岸线长达222.9km,主要海湾有兴化湾、平海湾和湄洲湾。项目所在地位于长乐至南澳北东向断裂带和仙游至漳平东西向活动构造带交会处,大地构造属东亚新华厦构造体系第二隆起带的东部沉降带。地质多被第四寄纪地层及残积层所覆盖,堆积层下伏基底主要为酸性岩浆和基性岩浆岩体,出露少,地表构造痕迹不明显。东南部的木兰溪下游是多组断裂切割的断块,为相对下降幅度的开阔地区,形成河海混合堆积的南洋平原,由细沙、粉沙、淤泥和海生物质等组成。地层为第四系更新统及全新统的河海交替沉积层。根据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所在地内地势平坦,相对标高4.6~6.8m之间,高差小,地貌上属于兴化海积平原地貌单元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场地土层主要为冲洪积土层和淤积土层,为埋藏覆盖型平原场地。该场地处于平原地带,不存在山崩、坍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场地上部①素填土和②粉质粘土,结构松软,欠压实,且下伏又存在高压缩性③淤泥软弱层,中深部位(3夹)含泥细中砂④砂质粘土、(4夹)淤质土等。土层结构复杂,土质欠均匀,工程力学性能差。⑤含砾粗(细)中砂,其工程力学性能尚可,但厚度较薄,不宜作桩基持力层。第⑥含卵石砾砂层,厚度较大且层位较稳定,埋深适中,其工程力学性能较好,单桩承载力较高。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福建省区划一览表,本工程所在地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在设计中,构建筑物应进行Ⅶ度抗震设防。3.1.5陆域生态环境概况陆域生态植被以木兰溪两岸茂盛的荔枝和村庄周围的荔枝等果树与平原稻、蔗、蔬菜等组成相应的亚热带农作物为特征。常见植物种类主要是农作物及杂草,荔枝树和橄榄树、枇杷树、龙眼是该区域主要乔木植被,此外还有毛竹、各类花卉及野草,多为零星分布。3.2社会经济环境概况(1)城厢区社会经济概况城厢区为莆田市政治、文化、教育、商业中心,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台湾海峡西岸,南临深水良港湄洲湾,324国道、福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是扼东南沿海中部水陆交通要冲的黄金地带,为莆田市政治、文化、教育、商业中心。全区面积509平方公里,人口36万人。辖霞林、凤凰山和龙桥三个街道,常太、华亭、灵川和东海四个镇。2005年GDP达 58.57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137%,经济总量占全市六分之一。财政总收入翻一番多,地方级财政收入比2001年增长84.1%。三次产业比例由2001年的19.8∶46.2∶34调整为2005年的10.8∶43∶46.2。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全区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省、市级龙头企业达5家,水果、畜牧、水产三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5年共向上争取资金近6000万元,实施了100多个农业项目。工业加快发展壮大。工业总产值增长70.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4倍,规模企业数翻一番多,亿元产值企业达8家。工业园区从无到有,共引进项目92个,总投资近30亿元,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项、“中国名牌”2项、 “国家免检产品”3项、省名牌产品5项,名牌总量居全市前列。服务业蓬勃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递增26%。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区内盛产水稻、大小麦、甘薯、甘蔗、黄麻、大豆、花生、蔬菜。荔枝、龙眼、枇杷为区内三大名果,区内还有橄榄、余甘、杨桃、香蕉、芒果、杨梅、葡萄、番石榴、桃、李等名优水果40余种,是南国有名的花果之乡。(2)霞林街道社会经济概况霞林街道地处莆田市区东南侧,东临城笏路,北靠福厦路,西与华亭镇接壤,南与新度镇相邻,木兰溪从辖区中部横穿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街道于2002年5月挂牌成立,辖区总面积17平方公里,总人口20914人,其中非农人数5613人,下辖3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105个村民小组,是莆田市区南拓的重要腹地。区划调整后,霞林街道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目前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2005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达5.65亿元,其中工业总值4.5亿元,农业总产值0.65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5.76亿元。形成以久荣鞋业、成果鞋业、韩方化工等为代表的鞋革、化工优势产业,产值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有15家。霞林街道属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区,地理位置优越。霞林街道正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一址、二区、三房、四场、五路、六地”重点项目建设,一址即建设街道新办公地址;二区即改造霞林、顶墩两个片区;三房即协调嘉禾花园、中兴花园、荔景广场三个城建项目;四场即建设闽中蔬菜市场、霞林市场、建材市场、棠坡市场;五路即贯穿延寿路、荔城路、荔园路、学园路、霞林路五条道路;六地即推进六个重点征地项目:屿上天燃气、泰盛总部、市政府备用地、一中校址、新办公地址、木兰溪二期工程。这些项目将大大拉动街道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2)村庄社会经济概况顶墩村共有耕地361亩,有果园199亩,常驻人口450多人;下黄村共有耕地75亩,果园280亩,330多人。地区经济以蔬菜和果林等农业收入为主,年人均收入4025元。顶墩、下黄一带农田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是莆田市蔬菜种植加工专业村,村民有加工酸菜的传统工艺,除供应本地,还畅销闽西北一带。3.3区域交通设施概况目前,莆田市区南北向的主干道有:荔城路、学园路、胜利路、延寿北路及荔园北路;东西向主干道有东圳路、东园路、梅园路、文献路、莆阳路、延寿南路与荔园南路;基本形成“四纵三横”的城市道路网格局。但由于项目区北侧莆阳路既是国道324线外移的一部分,又是城区主干道,昼夜交通量大,交通阻塞及车祸时有发生;交通压力大。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4周边污染源概况(1)生活污染源主要为顶墩村和下黄村生活废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目前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2)工业企业污染源表3-1区域主要工业企业污染源情况一览表工业企业名称经营范围规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废水量及其污染物量废气量及其污染物韩方化工厂胶水500吨-锅炉废气42.5万m3/年,SO20.5吨/年市东南福利纸品厂薄业纸1400吨废水15万吨/年,COD9.45吨/年锅炉废气49.5m3/年,SO20.681吨/年城厢区福利纸品厂瓦楞纸1300吨废水15万吨/年,COD10.455吨/年锅炉废气54m3/年,SO20.983吨/年华江饲料厂饲料3万吨-锅炉废气43万m3/年,SO20.52吨/年莆田生殖医学专科医院-25个床位废水0.55万吨/年,COD1.37吨/年粪大肠菌群数2.74×1010个/年-南方骨科医院-260个床位废水5.7万吨/年,COD14.24吨/年粪大肠菌群数2.85×1011个/年-(3)交通污染源区域周边主要交通干线为天妃路、莆阳路和荔园路。区域交通干线以小型车和摩托车居多,车流量较大,除荔园路外,天妃路和莆阳路路段的交通噪声不能达到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4类标准。(4)农业面源污染①养殖业污染根据调查合咨询有关管理部门,项目区无规模化养殖场,仅村民家中零星散养的家禽。②农业污染片区现状部分用地为果园(以龙眼树、荔枝树和枇杷树为主)和农田(以蔬菜地为主),主要污染体现在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平均每亩施用化肥60kg、农药1.8kg。化肥污染,在种植业方面普遍重氮轻磷、钾,重化肥轻有机肥。并且肥料施用方式不合理,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氨挥发、硝化和反硝化,占损失比重的60%以上,地表径流带走和下渗至地下水中占损失比重的20%左右。农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表现:一是在蔬菜、果树等农作物使用禁用农药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夏、秋季发生率较高;二是施药器械和方法落后,大部分药液洒落于土壤表面,形成在土壤中农药残留;三是用后农药瓶、袋弃置于沟渠边、池塘旁或施药后雨水冲洗,部分农药污染水体。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约70%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农药散落于环境中,从而造成农业面源污染。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四章社会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4.1社会环境影响分析4.1.1项目建设工程中主要的社会问题及解决途径(1)主要社会问题项目用地为村庄居住用地和农用地。项目建设过程的主要社会问题为选址区内的征地拆迁补偿。(2)主要社会问题解决途径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征地拆迁补偿方案,对被征迁户果园和农田征用进行补偿,对拆迁户进行产权置换或货币补偿,并在拆迁后和回迁前做好过渡期的妥善安置。4.1.2本项目社会环境影响4.1.2.1社区发展的影响分析本项目的实施可以促进城厢区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有利于片区土地的合理规划;片区改造后,雨污分流体制的建设,有利于区域木兰溪北洋河网的综合整治。片区改造从建筑设计、园林规划、工程施工等各个方面,应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在智能管理、节能环保、新型材料、无污空间等方面领先于当前地产市场。同时,以木兰溪支流水景为依托,建设生活机能完备的“健康生态社区”。以低密度、户型好、通风好、环境好、配套好的开发形式为主题,以能源节省、环保再生为依托,构造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高尚住宅社区。由于项目的建设以及相关市政基础设施的完善,周边土地开发必然也会加强,现有的土地使用效率将会提高,土地资源得以更好地利用,这部分效益表现在项目建设完成后,使其服务范围内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项目建设完成将改善现有城市景观、居民生活环境和社会服务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厢区的城市品味,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4.1.2.2生活质量的影响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拆迁区现有居民住宅密集、规划不合理,基本无绿化休闲场所,配套给排水、燃气、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出行道路狭窄,道路多为土路或低等级水泥路。类比目前其它旧城拆迁安置小区,房屋多为整齐的高层住宅楼,规划合理,配套市政及休闲设施齐全,且拆迁区的居民一般均可得到远高于原有住房价值(以市价计)的补偿和安置。因此,从其它拆迁区的安置情况来看,旧城改造拆迁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图4-2改造后景观效果图4.1.2.3征地拆迁安置的影响本片区征地拆迁补偿方案见附件。(1)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方案的合理性分析为进一步统一市辖各区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及安置方式,维护征地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简化行政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有序开展,根据本市实际,市国土资源局编制了《莆田市各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暂行),莆田市人民政府以莆政综[2006]87号文发布了“关于印发《莆田市各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暂行)的通知”(见附件)。顶墩片区农田、果园补偿措施按照莆田市人民政府莆市公[2007]第006号文实施,对房屋拆迁安置制定了《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实施细则》。对照顶墩片区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方案,与莆政综[2006]87号文发布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一致。(2)征地拆迁安置的影响分析被拆迁的房屋,均将采用产权置换或货币补偿的方式得到补偿或安置;拆迁后回迁前这段时间,建设单位将以资金补助方式由被拆迁户自行租住房屋;对其居住影响不大。由于农田和果园的征用,部分农户经济收入有所影响,虽然得到了相应的补偿,对其年收入暂时不会产生影响;而且,部分产权置换户可得到数套安置房,以出售或出租形式作为收入来源的一种方式,对其经济收入也是一种补偿;但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政府须积极安排项目影响民众逐步转向工厂、企业去就职或按照一定的优惠政策引导其从事商业活动。比如顶墩、下黄是蔬菜种植加工专业村,村民有加工酸菜的传统工艺,除供应本地,还畅销闽西北一带,政府可采取优惠政策引导部分村民合资或独自建设酸菜加工厂或政府投资安置失去农户的村民就业,顺利实现生活方式的过渡。(3)征迁安置措施建议与要求针对土地占用补偿和拆迁安置补偿,应做到以下几点:◆建设单位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落实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标准,《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目前片区仅有部分用地办理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相关手续(见附件),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尽快办理剩余地块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手续,并根据耕地保护政策要求补偿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或缴纳耕地开垦费。◆加强补偿资金管理,保证落实到户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①开设银行专用帐户。对补偿专项资金实行封闭管理,设置专门的账本或帐页,确保专项资金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专项核算。②规范拆迁服务费的计取与拨付办法。征迁服务费由项目业主统一按规定比例计取,按征迁时间分段定额拨付给区级征迁机构统一管理,乡镇的街道一级征迁机构实行费用报帐制。③规范补偿费的拨付办法。将正常补偿费拨款与征迁服务费拨款分离,实行征迁拆迁安置补偿项目清款报备制度。④减少拨款环节。缩短拨款时间。将村一级补偿费改由乡镇、街道征迁机构直接发放。⑤加强征迁服务费的管理。划分征迁机构人员费用与公务费用所占的比例,明确规定公务费用的中路、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开支限额、节约与超支的奖惩办法等。⑥规范补偿资金的管理。统一补偿资金利息收入的分配使用办法,明确各级补偿资金的支出范围、拨付程序、报支手续、责任承担和补偿标准的调整权限等。⑦规范安置工程的管理。严格报建程序,实行公开招投标,加强工程质量与竣工决算管理。⑧规范会计处理办法。统一各级、各单位对征迁安置补偿与征迁服务费的会计核算办法,强化会计核算办法,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确保各项原始单据的合法性。⑨建立健全征迁业务台帐制度。统一征迁业务台帐格式,加强人员培训,严格征迁业务台帐与会计帐表之间的对应关系。⑩加强征迁机构的内部管理。加强内部管理控制与监督工作,强化制度约束机制。◆政府有关监督部门加大对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①改变过去事后监督的方式,在征迁工作启动的时候就介入开展,实行事前、事后相结合的全过程监督方式。②改变过去比较侧重于对项目业主和县乡两级征迁机构的检查,而对村一级检查和群众中调查摸底情况少的状况,加大跟踪检查力度,实行对项目业主的各级征迁机构的全方位监督。③充分发挥信访举报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调动群众反映情况、揭露问题的积极性,对有确切线索的问题要坚决予以查深、查透并严肃进行处理,增强对违纪违规行为的威慑力。通过各部门各司其职,保证土地占用补偿和拆迁安置补偿的落实。4.1.2.4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影响(1)目前基础设施现状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前,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尚不完善:雨水污水合流就近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生活垃圾随处堆放,甚至抛弃至河网水体;供气各种市政管网均不完善;出行道路依靠现有13m宽顶墩村路和下黄村路与周边荔园路、莆阳路和天妃路连接,道路等级低。城厢城区的南拓,特别是市行政中心的迁址,以政务、就业、就读、商务、娱乐等主要的日常城市活动为目的的各类需求将大大增加,以现有的城南片区的居住状况、交通状况及市政基础设施状况将制约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因此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加快城市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做大中心城市规模的基础条件。项目的建设,将改善片区给排水、通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各项基础设施;八二一路(天九湾-荔园路段)和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的建设将建立新旧城区之间的快捷交通联系,满足快速交通功能要求,提高出行能力需要,同时分流324国道过境车流量和疏通湄洲湾港口货运量。同时,片区建设将配合市水利部门进行木兰溪北洋河网的整治,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4.1.2.5对旅游资源利用的影响城厢区是个古府重镇,又是一座充满生机的新兴城市。古往今来,英才辈出,享有“文献名邦”之誉。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文景观荟萃,城内有千年古刹广化寺、大型古堰木兰陂等著名旅游景点,北部是水光潋滟的东圳水库,南面是碧波荡漾的湄洲湾。顶墩片区的拆迁改造,将提升城市景观;道路的建设,将加快沿线土地开发和城区改造,将带动城厢分区开发建设成以历史人文景观、现代城市生态、自然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旅游。4.1.2.6对文物古迹的影响根据实地调查和咨询有关单位,项目选址区没有地上文物,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若发现地下文物,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立即暂停施工,报告城厢区文物办,根据文物办要求做好保护工作。4.2生态环境现状及影响分析4.2.1生态环境现状4.2.1.1土地利用类型项目用地范围内为居民点、荔枝林和农田和地表水体,用地类型统计见表2-9,土地利用现状见图4-3和图4-4。4.2.1.2植被状况调查项目区植被主要包括农业植被和野生陆域植被,见图4-5。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农业植被主要为荔枝林和蔬菜;根据现状调查和走访,农田近些年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的蔬菜。地上植被以多年生及一年生的草本植被为主,主要植被类型为杂生灌草丛,草本植被优势种群为小飞蓬、鬼针草等地带性常见草本植被,种类简单,均为本地区常见易生物种,非珍稀物种,项目施工建设在进行土地平整时不会使这些物种灭绝。根据现场踏勘项目用地范围内无珍稀和受保护植物种类。4.2.1.3动物调查项目的开发建设用地内不涉及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开发范围内除地区常见的鼠类和蚊蝇类、昆虫类等和家禽外,无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等生态敏感目标。4.2.1.4水土流失现状调查项目区域大多数地面被植被覆盖,土地植被覆盖度约50%,且果园下间植蔬菜,水土流失较轻或不明显。项目所在地水土保持现状总体较好,不存在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4.2.1.5景观现状现状片区内主要有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景观资源:溪流水面及荔枝果林、农田是区内主要自然景观;宗祠、庙宇及村庄建筑是区内主要人文景观。由于现状村庄建设的无序和管理保护意识的缺乏,导致现状景观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区内溪流水质较差,发黑发臭,建筑形态混杂,整体形象脏、乱、差,景观质量不高,与周边已经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城市景观协调性较差。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2.2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动物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因素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排除上述因素,开发项目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特点是:(1)对选址区的农业生态和地表植被的影响;(2)挖土垫地对原有生态系统水土流失的影响;(3)施工期的建筑不完整性对人文景观的影响。4.2.2.1对选址地原有农业生态和地表植被的影响(1)对农业植被的影响项目占用农田88亩,果园85亩。项目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荔枝林、和蔬菜地为主,为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农田植被和果林地的占用和铲除,造成耕地资源的永久性占用;并且在经济受益上不可避免造成经济损失。根据霞林街道各社区近年来征迁统计,农田和果园产值均按1.8万元/公顷,即1200元/亩,合计占用农用地可使沿线农业产值每年少收入20.76万元/年,占顶墩村和下黄村农业总产值的1/5。项目区蔬菜主要供应天九湾蔬菜市场和酸菜加工,损失的农地和园地在当地的农副产品供应中占用的一定的比例,这部分农业损失对蔬菜市场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求对耕地实行保护,采取异地补偿平衡措施措施,减轻对农副产品市场的影响;此外,虽然通过对失去土地的农户的补偿,对其收入来源暂时不会产生影响;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政府须积极引导和鼓励项目影响民众逐步转向工厂、企业去就职或从事商业活动,减轻农业损失,顺利实现生活方式的过渡。(2)对地表野生植被的影响草本植被优势种群为小飞蓬、鬼针草等地带性常见草本植被。项目用地范围内现有植被物种均为本地区常见易生物种,非珍稀物种,项目施工建设在进行土地平整时不会使这些物种灭绝。(3)对地表生态系统的影响该区域平整前,植物覆盖面积约50%以上,从生态学意义上看,它们是这一地区的“生产者”,施工期过程及后期绿化后,现有植被基本上被人工栽培的植物取代。当前用地内的大部分以杂草为主要植物群落,植物群落结构较简单,在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绿化规划,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设计,使现有较为单一、脆弱的生态环境向多功能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有利于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4.2.2.2水土流失影响(1)区域水土流失现状调查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规划范围主要土地类型为果园和农田和村庄建设用地,水土保持现状总体良好,不存在十分明显的水土流失问题。(1)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开发项目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土地平整可能引发水土流失和建设期尚未进行工程措施和绿化措施时的水土流失。项目选址区总体为填方区,不向外环境弃方。根据当地地形,气候特征,将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类型是以土壤水力侵蚀为主,土壤风力侵蚀和重力侵蚀相对较轻。工程建设过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环节有:①施工设计中没有考虑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易产生大量水土流失;②土方施工过程中,挖方、填方会造成植被破坏,减弱了表层土的抗蚀能力,加剧了水土流失;③土地平整后,水土保持恢复措施不及时,造成水土流失。(2)水土流失预测采用土壤流失预测模式,结合类比分析,对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量进行预测,其模型及参数算法简介如下:土壤侵蚀量:Q=A·S(t/a)式中:S——土壤侵蚀面积(公顷)A——土壤侵蚀强度A=2.24R·K·LS·C·P(吨/公顷·年)式中:R——降雨侵蚀力因子K——土壤可蚀性因子LS——地形坡度坡长因子C——植被覆盖因子P——工程措施因子由于上述模型在预测中是假设未采取任何控制土壤侵蚀的植被措施(即土面完全裸露)和工程措施,因而C、P均可取最大值为1。因此,土壤侵蚀强度预测模式简化为:A=2.24R·K·LS(吨/公顷·年)根据福建省土壤流失预报研究结果,年降雨量侵蚀因子R值、土壤可蚀因子K值和地形坡度坡长因子LS值,可分别按下式计算:R=0.1972P—18.6324式中:P——年降雨量(mm)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K=(-2.31X1+0.38X2+2.26X3+1.34X4―14.67X5+164.80)×10-3式中:X1、X2、X3、X4分别为细砾(3~1mm)、细砂(0.25~0.05mm)、粗粉粒(0.05~0.01mm)和细粉粒(0.01~0.005mm)各级粒径土粒的含量(%),X5为土壤有机质含量(%)。LS=(θ/10)0.78(L/20)0.41式中:θ和L分别为坡度(º)和坡长(m)。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是由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紧实度和渗透率决定的,但主要取决于土壤颗粒组成和有机质含量。由于缺乏必要的土壤定量测定数据,K值在此无法按计算公式计算,只能根据野外考察和定性分析的土壤质地和有机质状况,参考有关资料进行类比分析加以取值。项目水土流失预测见表4-1,本项目土地平整施工期可能发生的土壤侵蚀强度为0.3357t/hm2·a,可能造成的土壤侵蚀量为13.8t/a。根据建设部门的规定,要求进出施工场地的运输道路必须进行硬化,且在出入口处挖设浅沟,对来往的车辆车轮进行冲洗,避免将施工场地内的泥沙带出场外。施工完毕后片区内裸露的空地应及时进行全面绿化复垦,通过植树种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影响将大大减小,而且,施工场的水土流失大多发生在施工前期,随着施工期的进展,水土流失现象将大大减小,其影响也将逐渐减弱。表4-1项目土壤水力侵蚀流失预测表项目土地平整区坡度θ0.0016(设计高差)坡长L694年降雨侵蚀力因子R值228.25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0.14地形坡度坡长因子LS值0.00469侵蚀强度A(t/hm2·a)0.3357土壤侵蚀面积S(hm2)41.12土壤侵蚀量Q(t/a)13.84.2.2.3施工期对景观的影响由于施工过程建筑的不完整性,对周围景观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是短期的,随着施工期结束,以环境宜人的现代化居住片区代替目前杂乱农村居民点,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木兰溪畔景观形象,对城厢区城市景观将有提升作用。4.2.2.4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地表扰动引发的水土流失以及植被破坏,施工污水排放等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以上影响,建议污染防治措施如下:(1)水土保持采取分区分期防治,工程建设前期以工程防护措施为主,因地制宜,辅以生物防护措施相结合,以快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后期主要以植物防护措施为主,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具体措施包括:①尽量缩小开挖面积,降低开挖面坡度。②填方时随运随压,减少松土储量。③尽量争取充分利用拆迁建筑垃圾,减少建筑垃圾外运造成新的水土流失。④在选址区四周设置排水沟渠沉淀池,施工污水经初步隔油、沉淀处理,沉淀时间不少于2小时,并实施监测,达标排放。(2)绿化措施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为突出景观效果,应多选择观赏性强的植物。①主导原则▲绿化美化与生态防护并重;▲生态景观与旅游生境塑造得到充分考虑;▲以四季常青为主格调,特别重视上层乔木树种的选择与权重;▲布局以点线面结合,乔灌草结合。②在空间的尽端,道路的转折处,视觉中心处设计都用景观节点的绿化手法加以突出;区内沿景观轴线的各道路边,景与景之间的绿化,种植南方树种起到烘托片区绿化品质的作用。4.3运营期生态环境适宜性分析项目建成后的生态环境是指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的评价涉及到区域的舒适、方便、高效节能、健康环保和景观美化等多方面,参照《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培训教材(社会区域)》中生态环境适宜性分析,主要对片区进行生态环境适宜性分析,选取容积率、绿地率、交通出入口设计、车位、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资源利用、市政条件、景观和谐度9项指标作为一个综合指标体系进行评价。4.3.1各项指标评价标准(1)容积率容积率是衡量片区是否舒适的重要指标。容积率满意度(d1)为:R=52≤R≤8,且R≠5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0R>8或R<2式中R为容积率。(2)绿地率绿地满意度d2为:1G≥40%10%20危险根据北京市某研究所对某一沿主导风向的高层建筑商业区环境风洞模拟实验研究(《环境保护》1999.12,“风洞实验在城市建设项目环评中的应用”),两个建筑物之间地面风速因渠道效应而比来流的地面风速提高20%左右。片区板式高层建筑布置为东西走向,近似渠渠道风速比来流的地面风速提高20%,莆田地区东风年平均频率为6%,平均风速为3.1m/s,西风年平均频率为1%,平均风速为1.3m/s;渠道风速为3.72m/s和1.56m/s,根据表4-3判断,行动基本不受影响;且东风和西风频率较低。因此,局地风对片区影响不大。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7防洪排涝影响分析4.7.1区域防洪排涝现状及存在问题(1)河道防洪排涝不能满足标准要求顶墩改造片区位于木兰溪下游段,流域性防洪河道及内部排涝河道纵横交错。主要有流经南侧的流域性防洪河道木兰溪干流以及分布于区内的木兰溪北洋河网部分河段。木兰溪下游河道正在采用部分河段裁弯取直和两岸填筑堤防的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北洋河网顶墩下黄段河道平面形态多呈弯曲型;周边多为农田果园,长期受雨水冲刷影响,经淤积后,横断面渐呈“浅U”或“浅V”型;原本相连形成水网的水系,目前部分被填埋或覆盖,部门河段现已成为互不连通的独立水体。(2)排水出路不畅改造片区虽然排涝河道密布,但多是历史自然河道,河线弯曲、违章搭建、私自填埋,使得本为有进有出的网络型水系部门变得自成体系,相互孤立,排水不畅。此外,由于片区地形特殊,周边由于城区建设地面高程均在7m以上,而改造片区地面高程在4.6~6.8m之间;形成四周高中间洼,涝水很难排出。这是形成洪涝的主要原因。(3)排水设施不配套目前片区无完善排水设施,生活污水、雨水合流汇入水系。4.7.2项目区河网改造情况河网改造尚未具体设计指标,初步意向为改造片区南部与西侧木兰溪支流连通,拓宽河道,底部清淤,并对河道进行砌坡护岸。4.7.3防洪排涝影响分析及河道整治建议(1)防洪排涝影响分析①防洪影响分析防洪主要防御外江水入城,项目南侧隔荔园路及规划绿化带为木兰溪干流,目前木兰溪干流防洪工程由水力部门负责正在进行整治,木兰溪下游河道综合整治采用部分河段裁弯取直和两岸填筑堤防的工程措施,工程措施实施后,下游防洪标准左岸为五十年一遇,右岸为二十年一遇,解决市中心城区无设防的状况,为城区的发展提供空间和防洪安全保障。莆田市属于小城市,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7册)城镇防洪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城市等别为四类的小城市,江河防洪标准标准为20~50年一遇;木兰溪下黄段防洪工程符合相关设计标准要求。②排涝影响分析排涝主要为排出城区地表径流。目前地表径流包括两部分,一是雨水地表径流;二是现状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废水。片区改造后,农业面源污染将不存在,并实施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经排污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在木兰溪感潮河段排放,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木兰溪北洋河网排水压力。但随着片区改造实施,大面积硬化地面将增加片区雨水地面径流。根据《室外排水工程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雨水流量计算公式如下:式中:Q:雨水流量,升/秒;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Ψ:径流系数,各种混凝土硬化面取0.9,绿地及未硬化地面取0.15;F:汇水面积,公顷。不计水体面积,改造前,片区农田果园等未硬化地面约173亩,农村居民点等占地面积约425亩,由于农村居民点分布有菜地,且居民点地面未完全硬化,按50%硬化计算,50%按未硬化地面计算;改造后,绿化面积约209.7亩,硬化面积约388.3亩。经初步估算,改造后片区径流量约为改造前的1.5倍,若维持现状河网形态,将会增加区域排涝压力,增大洪涝灾害频率和危害程度,要求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单位针对区域河网整治进行专业防洪排涝设计,河道容量和横断面设计要考虑防洪排涝要求,保持有一定的蓄滞和调蓄能力,同时还要考虑生态廊道和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要求设计。(2)河道整治建议目前改造片区木兰溪北洋河网河道水系及断面不能满足城市化发展需求,本区原为农业区,原来河道水系主导功能为农灌和排涝,随着城区的扩大和城市建设,河道整治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防洪排涝标准需要提高,城区景观和休闲、娱乐空间需要河道生态功能和防污、自净要求进一步提高。①改善水质按照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建设规划,尽快截污。但截污不可能完全彻底,另外,面源污染和原水背景值污染也是十分重要的污染源。所以,截污之后水质仍然不会十分乐观。建议进一步开展河流生态修复研究和河道内水质净化措施。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②保护和重建岸边植物带扩展断面要注意保护和重建现有的河道岸边植物带。对于以当地适生物种为主的河道岸边植物带,要千方百计地加以保护,不可毁坏或轻易移走,必须后靠或移动时,要保留根系和再生长能力,确保移动后成活。对于新的岸线,要选用当地的河边或水边的适生物种,配合当地景观和河道生态需求进行植物配置研究,适合当地的水边和河道岸边植物乔木、沉水植物(苦草,竹叶眼子草、弧尾藻等)、挺水植物(芦苇、菖蒲、香蒲、荷花等)、浮水植物(浮水蕨、浮萍)。4.8小结(1)社会环境影响项目建设完成将改善现有城市景观和居民生活环境,完善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厢区的城市品味,将带动城厢分区开发建设成以历史人文景观、现代城市生态、自然生态景观于一体综合旅游。项目建设的主要社会问题集中在征地拆迁和补偿安置。项目建设过程的主要社会问题为选址区内拆迁补偿。要求建设单位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落实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尽快办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相关手续,并根据耕地保护政策要求补偿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或缴纳耕地开垦费。加强补偿资金管理,保证如数落实到户。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政府须积极引导和鼓励项目影响民众逐步转向工厂、企业去就职或从事商业活动,减轻农业损失,顺利实现生活方式的过渡。(2)生态环境影响①对农业植被的影响项目占用农田88亩,果园85亩。项目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荔枝林、和蔬菜地为主,为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农田植被和果林地的占用和铲除,造成耕地资源的永久性占用;并且在经济受益上不可避免造成经济损失。损失的农地和园地在当地的农副产品供应中占用的一定的比例,这部分农业损失对蔬菜市场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求对耕地实行保护,采取异地补偿平衡措施措施,减轻对农副产品市场的影响。②对地表野生植被的影响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本植被优势种群为小飞蓬、鬼针草等地带性常见草本植被。项目用地范围内现有植被物种均为本地区常见易生物种,非珍稀物种,项目施工建设在进行土地平整时不会使这些物种灭绝。③水土流失项目规划范围主要土地类型为果园和农田和村庄建设用地,水土保持现状总体良好,不存在十分明显的水土流失问题。根据初步预测,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13.8t/a,要求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量。(3)生态环境适宜性分析选取容积率、绿地率、交通出入口设计、车位、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资源利用、市政条件、景观和谐度9项指标作为一个综合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生态满意度从总体上说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工程尚未投入建设,建设单位可根据实际需求和资源综合利用需要完善设计,其生态满意度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达到较为满意水平。(4)景观环境可接受性分析以木兰溪支流水景为依托,点、线、面结合的绿化布局,强调人与自然的沟通与融合。区内配套从幼儿园至中学的文教设施和片区医院,突出表现了居住、文教和休闲为城市主体的功能。点式、板式结合的生态式建筑格局、花园式外观将更能表现出区域的功能,为城市增添了一份绿色,美化了城市景观。顶墩片区建筑采用清新、淡雅的浅色作为建筑主体色调,与周边建筑物的色调基本一致,基本不会与周围景观形成视觉反差。(5)光遮挡与光污染分析高层建筑有时会引起周围局部地区风速的大增和紊乱,产生不良的风环境。根据项目设计方案,高层建筑均为东西走向,楼间距大于1/2楼高,高层住宅之间自身采光和日照不会相互影响。本项目在建筑设计上考虑了光污染的成因,选择环保外墙材料,避免采用釉面砖、磨光大理石,适当设置玻璃幕墙,减少光污染;对外环境和片区居民影响不大。(6)高层建筑局地风影响分析根据初步估算,片区居民行动基本不受局地风的影响。高层建筑局地风与气流分布、风速、风向、建筑物形状、高度等诸多因素有关,建议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委托有关单位进行风洞实验,以优化建筑结构、朝向,给居住区居民带来较好的舒适度,尽量避免或减轻局地风影响。(7)防洪排涝的影响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片区改造后,农业面源污染将不存在,并实施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经排污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在木兰溪感潮河段排放,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木兰溪北洋河网排水压力。但随着片区改造实施,大面积硬化地面将增加片区雨水地面径流。经初步估算,改造后片区径流量约为改造前的1.5倍,若维持现状河网形态,将会增加区域排涝压力,增大洪涝灾害频率和危害程度。要求建设单位尽快与水利部门协调,明确责任范围,针对区域河网整治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专业防洪排涝设计,河道容量和横断面设计要考虑防洪排涝要求,保持有一定的蓄滞和调蓄能力,同时还要考虑生态廊道和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要求设计。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五章水环境影响评价5.1区域水系概况项目区水系主要为木兰溪北洋河网。在城市开发建设中,擅自填堵河道、缩窄河道、侵占水域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在开发的同时不注意保持水土;加上多年未进行较大规模的清淤疏浚,导致河道淤积愈演愈烈,河道水面面积逐步下降;此外,近年来,沿岸群众水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污水任意排放,随意在河道中倾倒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和工业边角料,水污染严重,河道大面积被水葫芦覆盖,河道行洪、蓄水、排涝能力大大降低。区域水系概况见图5-1。5.2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运营期改造片区生活污水由市政污水管网接入莆田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在木兰溪感潮河段排放;道路雨水径流按地形地势就近排入区域木兰溪北洋河网。华侨大学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监测中心于2008年1月对木兰溪北洋河网改造片区附近河段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5.2.1监测断面布设共设5个监测断面,具体位置见下表和图5-1。表5-1各监测断面位置序号段面位置经纬度1#霞林、棠坡排污沟汇入口下游N25°25′07.0″,E118°59′58.1″2#荔枝公园东侧N25°25′27.7″,E119°00′38.5″3#下黄安置区北侧N25°25′17.0″,E119°01′11.4″4#后墩村东侧N25°25′22.4″,E119°01′07.5″5#城南加油站西侧N25°25′22.1″,E119°01′07.6″5.2.2监测项目、频次和分析方法监测项目:水温、pH、DO、CODcr、NH3-N、总磷、石油类。监测频次:一期2天、一天1次。分析方法:各监测项目样品采样、收集以及分析方法按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中有关方法进行。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2.3监测结果与评价水质监测结果见表5-2。表5-2水质现状监测结果表点位编号1#2#3#4#5#时间1月3日1月4日1月3日1月4日1月3日1月4日1月3日1月4日1月3日1月4日水温(℃)14.713.817.316.413.714.216.517.015.915.2pH6.897.036.936.827.106.867.087.016.906.79DO(mg/L)0.20.10.90.70.10.20.10.10.50.8CODcr(mg/L)1009210610122288591141128NH3-N(mg/L)22.624.128.129.410.711.324.923.231.928.7总磷(mg/L)4.904.682.542.421.111.262.342.513.593.33石油类(mg/L)1.761.781.791.680.500.542.150.812.310.18注:石油类样品由华侨大学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监测中心采样,闽东南地质大队泉州实验室检测。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即:式中:—第i种污染物的标准指数值;—第i种污染物的实测平均值(mg/L);—第i种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mg/L)。pH的标准指数为:式中:pHj—在j点的实测pH值;pHsd—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下限值;pHsu—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上限值;SpH,j—pH标准指数。溶解氧的标准指数为: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式中:DOf—饱和溶解氧浓度(mg/L);DOj—溶解氧在j点的监测值(mg/L);DOs—溶解氧的水质标准(mg/L);T—水温(℃)。Si值越小,水质质量越好,当Si>1时,说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不符合要求的水质标准。水质评价结果见表5-3。表5-3水质现状评价结果表点位编号1#2#3#4#5#时间1月3日1月4日1月3日1月4日1月3日1月4日1月3日1月4日1月3日1月4日pH0.110.0150.070.180.050.140.040.0050.10.21DO9.49.77.37.99.79.49.79.78.57.6CODcr3.33.13.53.40.70.92.83.04.74.3NH3-N15.116.118.719.67.17.516.615.521.319.1总磷16.315.68.58.13.74.27.88.412.011.1石油类3.53.63.63.41.01.14.31.64.60.4监测与评价结果如下:pH:五个监测点位中的pH均可符合IV类地表水水质标准要求;DO:五个监测点位溶解氧均超标,超标倍数6.3~8.7倍。CODcr:3#点位可以符合IV类地表水水质标准要求;其它点位均超标,超标倍数为2~3.7倍。NH3-N:五个监测点位均超标,超标倍数为6.1~20.3倍。总磷:五个监测点位均超标,超标倍数为2.7~15.3倍。石油类:3#和5#点位一次测值可符合IV类地表水水质标准要求,其它各点位测值均超标,超标倍数为0.1~3.6倍。可见,木兰溪北洋河网顶墩改造片区附近水质已不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标准,超标原因主要是由于沿岸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集中处理率低,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此外,工业固废、生活垃圾任意倾倒也是水体污染的原因之一。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5.3.1施工期污水组成及污染特征施工污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土石方及建筑材料运输车辆清洗污水及构筑物施工阶段来自建材、模板的清洗及供水系统的漏水。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浓度为:CODcr350mg/L,BOD5170mg/L,SS180mg/L,NH3-N30mg/L。运输汽车清洗污水主要成分是悬浮物,SS的含量约为500~1000mg/L。来自建材、模板的清洗及供水系统的漏水产生量与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关系较大,此类污水中主要成分是悬浮物。5.3.2施工期污水排放去向工地污水(车辆清洗水、施工机械等的清洗)隔油沉淀后循环用或作为场地抑尘洒水用水。生活污水排放去向如下:①区内污水管网并入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管网前,生活污水经自行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一级标准后就近暂排木兰溪北洋河网。②区内污水管网并入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管网后,生活污水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5.3.3施工期污水处置措施①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制定有效的节水措施,降低生活及施工用水量,减少污水排放量及污水处理量。②施工污水经初步隔油、沉淀处理,沉淀时间不少于2小时,尽可能循环用或作为场地抑尘洒水用水。③施工人员自建宿舍应配套建设简易厕所,简易厕所尽量建成有冲洗水和粪便回收装置的流动厕所。总之,采取必要处理措施,确保施工生活污水达标后方可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5.3.4施工期污水影响分析木兰溪北洋河网城厢区境内段规划主要功能为工农业用水区和景观用水区,现状主要功能为沿线村庄的雨、污合流排放沟渠,在沿岸污水尚未并入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前,仍临时作为区域纳污水体。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福建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木兰溪霞林至入海口段(包括南洋河网与北洋河网)无饮用水源取水口和水源保护区。在区内污水管网尚未并入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管网前,项目施工期污水经处理后暂排木兰溪北洋河网,符合区域排污现状,木兰溪霞林至入海口段(包括南洋河网与北洋河网)无饮用水源取水口和水源保护区,项目污水排放对饮用水安全不造成威胁,经处理后暂时排入北洋河网对其水质影响不大。5.3.5施工期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为减少项目施工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该项目在施工阶段应对其产生污水加以妥善处理,以减轻项目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处理措施如下:(1)对施工期污水必须集中进入预处理(生活污水加石灰消毒沉淀、施工污水隔油沉淀处理)。(2)区内污水管网并入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管网后,施工污水必须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3)施工工地污水隔油沉淀后循环用或作为场地抑尘洒水用水。(4)加强施工管理,实施工地节约用水,减少项目施工污水的排放量。5.4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5.4.1片区内污水收集系统的合理性分析5.4.1.1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片区污水收集系统如图所示。片区实行雨污分流体制。地上建筑室内污水重力自流至室外污水管,地下建筑污水采用潜水排污泵提升至室外污水管。室外污水管网将污水排入附近化粪池,化粪池均为13#标准化粪池,有效容积为100m3,设计停留时间12小时,化粪池清挖周期为360天。化粪池预处理后污水沿片区道路布设的污水管网汇入市政污水管网,而后进入莆田市污水处理厂处理。5.4.1.2污水收集系统的合理性分析(1)排水体制分析小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体制,符合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新建居住小区应采用生活排水与雨水分流排水系统”的要求。(2)管道布设地上建筑室内污水重力自流至室外污水管,地下建筑污水采用潜水排污泵提升至室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外污水管;沿小区道路根据管径不同铺设HDPE塑料管。符合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当居住小区内设有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时生活排水管道应采用埋地排水塑料管”以及“居住小区排水管的布置应根据小区规划地形标高排水流向按管线短埋深小尽可能自流排出”的相关要求。5.4.1.3化粪池的有效容积分析整个居住小区设置18个13#化粪池,根据《给排水标准图集》(S2上),粪便污水和生活污水合流排入化粪池最大允许实际使用人数表如下。表5-4本项目化粪池最大允许实际使用人数表污水量定额(升/人.天)污水停留时间(小时)污泥清淘周期(日)13#标准化粪池(有效容积100m3)1251290107818081336054550129018101801170360661根据设计规范,化粪池实际使用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数:住宅取70%,办公楼、教学楼取40%。片区改造后服务人员如下:住户9387人,商业店面200人,物业人员50人,学校共3870人。住户需要化粪池数量=9387×0.7/545=13座13#标准化粪池。商业店面、物业、学校需要化粪池数量=4120×0.4/661=3座13#标准化粪池。根据计算,小区内设置16个13#标准化粪池可满足360天清淘一次的处置要求,本项目设置18个化粪池,充分考虑废水量的上下浮动,其有效容积满足片区水水处理要求。综上所述,项目污水收集系统设计合理,符合片区污水收集处置要求。5.4.2莆田市污水处理厂接纳本项目污水的可行性分析5.4.2.1污水处理厂概况(1)污水处理厂位置及规模莆田市污水处理厂位于涵江区白塘镇显应村,占地110亩,现状污水处理规模为8万m3/d,近期(2010年)设计处理规模16万m3/d(包括现状8万m3/d);远期(2020年)新增污水处理规模16万m3/d,总规模达到32万m3/d。(2)服务范围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服务范围包括城厢区、涵江区和西天尾工业区。(3)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情况城厢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地形特征设置四个排污区:城南排污区、下磨溪排污区、东圳路排污区和城北排污区。本项目位于城南排污区。城南排污区以福厦路(莆阳路)为界,主要为福厦路以南片区以及城厢区西南角部分地区。本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污水管道顺地势布设,以荔园路D800为本区污水主干管,规划在荔城大道与福厦路交叉口引DN300~DN500的污水管道进入霞林污水提升泵站,经提升后由荔园路污水主干管送至规划的下黄污水提升泵站,分别由两根压力管接入天妃路和延寿路现状污水主干管;而后经天妃路东侧延寿路段污水主干管汇入污水处理厂。顶墩改造片区污水排放分两部分:延寿路以北地块污水经污水管道向南接入拟建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污水主干管;延寿路以南地块污水经收集后接入拟建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污水干管,向南汇入荔园路污水主干管,由荔园路污水主干管送至规划的下黄污水提升泵站,由压力管接入延寿路现状污水主干管,最终污水均输送至天妃路东侧延寿路段污水主干管汇入污水处理厂。片区污水管线走向及建设情况详见图5-3。(4)建设进度①污水处理厂现状规模为8万m3/d的污水处理设施于2002年10月建成投入运行。②根据《莆田市中心城区污水专项规划》,近期污水处理规模为16万m3/d,于2010年建成运营;规划污水干管及提升泵按远期规划流量于近期(2010年)一次铺设完成。远期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6万m3/d,于2020年前完成运营,届时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2万m3/d。5.4.2.2污水处理厂接纳本项目污水的可行性分析(1)规划及管网可行性分析根据《莆田市中心城区污水专项规划》,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范围包括城厢区、涵江区和荔城区的西天尾工业区。本项目位于城厢区霞林街道,位于污水处理厂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服务范围内。根据规划,延寿路以北地块污水经污水管道向南接入拟建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污水主干管;延寿路以南地块污水经收集后接入拟建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污水干管,向南汇入荔园路污水主干管,由荔园路污水主干管送至规划的下黄污水提升泵站,分别由两根压力管接入天妃路和延寿路现状污水主干管,经城厢区污水提升总泵站输送至污水处理厂。项目处于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污水汇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符合市政规划。83--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水量分析污水处理厂属城市污水处理厂,其处理规模是根据服务区的现状给水情况及对未来给水量的预测,由给水量转化成为污水量确定的,设计过程充分考虑了各服务区的排污量。项目污水排放量为1671.2m3/d,至2010年底,莆田石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量为8万吨/天,届时污水处理厂可接纳8万吨/天的污水量,项目污水占污水处理厂新增余量的2.1%。项目区在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污水纳入该污水处理厂处理不会额外增加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3)水质分析本项目排放污水为生活污水,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和SS等,经化粪池预处理可以满足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不会对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造成影响。(4)与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的时间衔接污水处理厂现状规模为8万m3/d,近期扩容于2010年建成运营,规划污水干管及提升泵按远期规划流量于近期(2010年)一次铺设完成。片区改造将于2011年1月完工,项目污水可以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5)可行性分析综上所述,项目在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水质符合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项目建成后污水处理厂扩容已完成,配套污水收集系统已经完善,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可行。5.4.3路面径流雨水排放方案及水环境影响分析5.4.3.1路面径流雨水排放方案全线路面径流雨水通过雨水管网就近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5.4.3.2水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工程分析,30min以后路面雨水径流浓度迅速下降,降雨历时40~60min后路面基本被冲洗干净,路面雨水径流浓度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不变,随者降雨历时增加,在60min后路面径流雨水中的污染物均能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由于项目区附近及下游均无饮用水源等敏感水体,路面径流雨水排放对附近水体水质影响不大。85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5小结(1)木兰溪北洋河网水质现状已劣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标准,超标原因主要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沿岸部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建议加快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扩容建设步伐,同时开展木兰溪流域污染整治和河道整治工作。(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木兰溪北洋河网城厢区境内段规划主要功能为工农业用水区和景观用水区,现状主要功能为沿线村庄的雨、污合流排放沟渠,在沿岸污水尚未并入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前,仍临时作为区域纳污水体。在区内污水管网尚未并入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管网前,项目施工期污水经处理后暂排木兰溪北洋河网,符合区域排污现状,木兰溪霞林至入海口段(包括南洋河网与北洋河网)无饮用水源取水口和水源保护区,项目污水排放对饮用水安全不造成威胁,经处理后暂时排入北洋河网对其水质影响不大。(3)运营期水环境影响①生活污水片区生活污水收集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经片区污水管网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汇入莆田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项目位于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外排污水水质达到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项目将于2011年建成,污水处理厂扩容配套污水收集系统于2010年完成,污水纳入闽中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可行,不存在过渡期排水问题。②路面径流雨水路面径流雨水污染浓度随降雨时间逐渐降低,在60min后路面径流雨水中的污染物均能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由于项目区附近及下游均无饮用水源等敏感水体,路面径流雨水排放对附近水体水质影响不大。(4)现状雨水合流体制排水,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片区改造后,雨污分流,生活污水引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于木兰溪感潮河段排放;片区改造后完善给排水体系,使得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有利于区域水环境保护。85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六章环境空气影响评价6.1污染气象特征该项目处于城厢区城乡结合部,与最近气象站(莆田市城关气象站)不足10km,且该项目占地属于兴化平原地区,在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地理环境条件方面与莆田城关气象站所在地一致。根据HJ/T2.2-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可直接使用建设项目所在地距离最近的气象台(站)的资料。本评价直接引用莆田市城关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6.1.1气温该区域年平均气温20.8℃。一月份至二月份平均气温12.2℃,为最冷月;七月份气温28.6℃,为最热月。具体见表6-1。表6-1气温状况表单位:℃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气温12.212.214.418.823.126.928.628.226.523.320.114.920.8地面气温日变化呈峰谷型。夏季日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5时左右,最低出现在日出前6时左右;冬季日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左右,最低出现在后半夜至次日日出之前,气温在低空温度场随着高度的增加呈线性递减,1000m以下各高度平均温度递减率为0.55℃/100m。温度递减率变化趋势基本上与气温一致,可见白天特别是午后大气层结不稳定,有利于湍流和对流发展,对污染物的扩散有利,夜间则相反。当逆温存在时,大气层结处于稳定状态,对局部或区域性的大气扩散极为不利,因此,逆温是抑制大气湍流的强稳定天气指数。根据探空资料的统计结果表明:非接地逆温虽频率数较多,但不严重;接地逆温出现不多,但高度低,强度亦弱,多在傍晚和清晨某时段出现。6.1.2风场特征(1)风向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该处多年平均风向频率以及四季平均风向频率见表6-2,风向玫瑰图见图6-1。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多年风向频率以静风最多为29%,四季主导风向为N风,年平均风频为17%,次主导风向根据季节的不同而变化,风向的四季变化:春节(4月份)的次主导风向ESE风,风频为7%;夏季(4月份)次主导风向为SW风,风频8%;秋季次主导风向(10月份)为NNE风,风频12%;冬季(1月份)次导风向为NNE,风频为10%。表6-2平均风向频率(%)风向季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春季(4月)1444677633242100433夏季(7月)945522547682101236秋季(10月)29126664410120002721冬季(1月)14103466422111112928全年1765465433261102529(2)风速该区域多年平均风速为1.9m/s,一年之中以秋季(10月份)平均风速为最大,具体见表6-3。夏季风速日变化比较明显,一般白天风速大于夜间,午后至日落前风速最大,午夜至日出前风速较小;冬季风速日变化不太明显。表6-3各月平均风速情况表(m/s)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风速1.91.91.61.61.61.61.91.92.13.12.62.21.9各风向的风速见表6-4。由表可以看出,该区年主导风向N风的平均风速为2.6m/s,最大风速出现在ENE和NNE。表6-4各风向年平均风速(m/s)风向季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春(4月)2.32.72.92.92.62.82.22.42.72.51.61.2//3.02.1夏(7月)2.54.23.13.63.63.22.93.23.03.32.11.71.3/1.01.6秋(10月)3.13.03.13.73.62.92.43.12.12.41.8///2.72.5冬(1月)2.63.02.93.12.83.22.82.51.31.31.51.3//2.52.4全年2.63.23.03.33.13.02.62.82.32.41.81.4//2.32.26.1.3大气稳定度根据气象观测资料,采用Pasquill-Turnal大气稳定度划分方法,划分为强不稳定(A)、不稳定(B)、弱不稳定(C)、中性(D)、弱稳定(E)和稳定(F)六种稳定度。该区域全年大气稳定度频率见表6-5。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由表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区域中性稳定度出现频率最高,域全年四季均以中性D类稳定度为主,频率出现范围在58.4~68.2%,全年D类稳定度出现频率为63.7%,而不稳定(A、B、C类)出现频率较小,合计为8.5%。就大气稳定度而言,全年约有91.55%的稳定度类型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6.1.4其他常规气象累计年平均气压为1011.7百帕,相对湿度为73.4%,3~8月份湿度相对较大,平均相对湿度为77.6~82.4%,10~12月份较小,平均在63.6~66.7%之间;年平均降雨量为1504.7mm,3~9月份的总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5.3%6.1.5稳定度、风向、风速联合频率该项目所在地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静风频率29.1%,稳定度以D类为主,大气扩散自净能力较好。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6.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6.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华侨大学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监测中心于2008年1月2日至1月6日,对本项目评价区域环境空气现状进行了一期5天的监测。(1)监测站位:在项目区内顶墩社区居委会设置1个监测点位,见图6-2。(2)监测项目和监测分析方法:见表6-8。表6-8大气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监测项目SO2NO2PM10监测方法甲醛吸收盐酸付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Saltzman法重量法采用标准GB/T15262-94GB/T15436-95GB6921-86最低检出限(mg/m3)0.0050.0030.01采样天数(天)555采样频次(次/天)111采样时间(小时/天)日均值181812采样次数(次/天)日均值111采样流量(L/min)0.50.5100仪器大气采样器大气采样器大气采样器(3)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详见表6-9。6.2.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评价方法选用单因子标准指数评价与超标率评价。标准指数Ii的定义如下:Ii=Ci/C0i式中:Ci-评价因子不同取样时间的浓度测值,mg/m3;C0i-环境质量标准,mg/m3。评价结果见下表。表6-9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和评价监测点名称监测项目日平均浓度范围(mg/m3)平均值(mg/m3)评价标准(mg/m3)标准指数Ii超标率顶墩社区居委会PM100.097~0.1350.1150.150.65~0.900%SO20.024~0.0320.0280.150.16~0.210%NO20.026~0.0340.0300.120.22~0.280%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评价区域PM10、SO2和NO2均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适合居住。6.3环境空气影响分析6.3.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6.3.1.1施工扬尘的分类及污染源强施工期的主要大气污染源为原有建筑物拆除、开挖土石、粉质建筑材料运输、粉质建筑材料堆存等产生的扬尘。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大方面:1)道路运输扬尘;2)堆场扬尘;3)施工场内施工扬尘。在各种扬尘中,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施工扬尘总量的60%以上。1)道路运输扬尘在施工过程中,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量占扬尘总量的60%以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r;W—汽车载重量,吨;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可见,在同样的路面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在同样的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扬尘量越大。因此,限制车辆行驶速度以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表6-10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可见,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TSP的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表6-10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距离(m)52050100TSP小时平均浓度(mg/m3)不洒水10.142.891.150.86洒水2.011.400.670.60表6-11为10吨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千米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情况下的扬尘量。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6-11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单位:kg/辆,公里P车速0.10.20.30.40.515(km/h)00510.0860.1160.1440.1710.28710(km/h)0.1020.1710.2320.2890.3410.57415(km/h)0.1530.2570.3490.4330.5120.86120(km/h)0.2550.4290.5820.7220.8531.435由上表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办法。运输扬尘对运输路线两侧一定区域的环境空气TSP将造成一定的污染,可能造成局部环境空气TSP超过二级标准。2)堆场扬尘施工阶段扬尘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筑材料需要露天堆放,一些施工作业点的表层土壤在经过人工开挖后,临时堆放于露天,在气候干燥且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扬尘量可按堆场扬尘的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起尘量,kg/吨.年;V50—距地面50米处风速,m/s;V0—起尘风速,m/s;W—尘粒的含水量,%。起尘风速与粒径和含水量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量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粉尘在空气中的扩散稀释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粉尘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不同粒径粉尘的沉降速度见表6-12。由表可知,粉尘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微米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可以认为当尘粒大于250微米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粒径的粉尘。表6-12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粉尘粒径(μm)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粉尘粒径(μm)809010015020025035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粉尘粒径(μm)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施工扬尘施工扬尘影响范围主要在工地围墙外150m内,在扬尘点下风向0~50m为重污染带,50~100m为较重污染带,100~200m为轻污染带,200m以外影响甚微。6.3.1.2施工期扬尘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根据预测结果,各敏感目标影响程度见下表。表6-13施工扬尘对敏感点的影响程度序号环境敏感点名称相对项目区方位、距离(最近点)影响程度1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改造片区北侧重污染带2南园路北侧住宅楼群改造片区西北侧25m重污染带3下黄村非拆迁区居民点改造片区东侧重污染带4下黄安置小区改造片区东侧重污染带5南方骨科医院八二一街西侧155m轻污染带6天溢嘉园八二一街西侧重污染带7莆田生殖医学专科医院八二一街西侧51m较重污染带项目施工期扬尘对周边敏感目标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大部分敏感目标处于重污染带,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措施,减轻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对于紧邻改造片区边界的顶墩未拆迁改造区、下黄未拆迁区和下黄安置小区,拆迁阶段对建筑洒水并围护,采用吊装移除,施工料场远离三个敏感点边界设置。同时,由于施工扬尘的影响将随着施工结束而终止,建议尽可能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从而缩短施工扬尘的影响时间。6.3.1.3防治对策措施项目位于莆田城区,运输线路两边分布着较多的居民点和集中办公区等环境敏感点,施工场地四周也分布着许多居民点;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将产生一定不良影响。采取有效的施工扬尘控制措施,对减轻施工扬尘对周边居民点、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扬尘污染。①道路运输扬尘防治措施◆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运输路线,车辆应当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土石方和其它粉质建筑材料的运输。◆运送土石方和建筑原料的车辆应实行密闭运输,装载的物料、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若车斗用苫布遮盖,应当严实密闭,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公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撒或泄漏。◆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运输车辆的载重等应符合《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防止超载,防止路面破损引起运输过程颠簸遗撒。◆运输车辆在施工场地的出入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或其它防治设施,防止洗车废水溢出工地;设置废水收集坑及沉砂池。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②施工场内施工扬尘防治措施◆建设工程业主在施工期间,施工现场要进行围栏或设置屏障,以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拆除旧建筑时,应边洒水边拆除,以减少扬尘的产生量。拆除框架混凝土结构,宜整体大部件吊装移除,减少粉尘排放。◆对于施工便道等裸露施工区地表压实处理并洒水。施工场内便道采用焦渣、级配砂石或水泥混凝土等,并指定专人定期喷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扬尘。◆天气预报4级风以上天气应停止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例如土方工程、粉状建筑材料的相关作业。◆合理安排工期,尽可能地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施工时间,并建议施工单位采取逐片施工方式,避免大面积地表长时间裸露产生的扬尘。③堆场扬尘防治措施◆施工料场和堆场避开顶墩未拆迁改造区、下黄未拆迁区和下黄安置小区三个敏感点边界设置。◆临时弃渣堆场,要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挡、防风网、挡风屏等。◆若在工地内露天堆置砂石,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覆盖防尘网等措施,必要时进行喷淋,防止风蚀起尘。◆对于散装粉状建筑材料利用仓库、封闭堆场、储藏罐等形式,避免作业起尘和风蚀起尘。◆采用商品混凝土,避免现场搅拌混凝土产生的废气与粉尘,并减少建筑材料堆存量及扬尘的产生。6.3.2拟建市政道路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6.3.2.1预测内容(1)预测评价因子:NO2(2)预测内容:分别预测通车年、第7年和第15年,不利气象条件下NO2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日均浓度分布和NO2高峰小时浓度分布以及敏感点浓度分布。6.3.2.2扩散模式及参数的选择①当风向与线源夹角为0<θ<90º时,可计算任一形状有限长和无限长线源的浓度分布,公路作为有限长线源(AB段),其扩散模式为:式中:Cpr---公路线源AB段对预测点R0产生的污染物浓度,mg/m3;U---预测路段有效排放源高处的平均风速,m/s;Qj---气态j类污染物排放源强度,mg/辆·m;σy,σz---水平横风向和垂直扩散参数,m;x---线源微元中点至预测点的下风向距离,m;y---线源微元中点至预测点的横风向距离,m;z---预测点至地面高度,m;h---有效排放源高度,m;A、B---线源起点及终点。②当风向与线源垂直(θ=90º)时,其地面污染物浓度扩散模式如下:③当风向平行线源时,地面污染物浓度扩散模式:④其扩散模式几何参数关系:◇直线线源测点至微元中点的x与y按下式计算:◇圆弧曲线线源测点至微元中心点的x’和y’按下式计算。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式中:LP----曲线线段弧长,m;ψ----与LP相对应的圆心角,°。6.3.2.3预测结果及影响分析预测结果见表6-14~6-16。八二一街不利气象条件选取垂直线路风向E、稳定度为D、风速为4m/s和风向W、稳定度为D、风速为2.5m/s;延寿路不利气象条件选取垂直线路风向S、稳定度为D、风速为2.5m/s和风向N、稳定度为D、风速为4m/s。根据预测结果,选取较大污染浓度的风向:即八二一街不利气象条件选取垂直线路风向E、稳定度为D、风速为4m/s,延寿路不利气象条件选取垂直线路风向S、稳定度为D、风速为2.5m/s。(1)日均浓度分布八二一街及延寿路2008年、2014年及2022年路肩外NO2浓度均可满足二类标准日均值。(2)高峰小时浓度分布根据预测,八二一街2008年和2014年路肩外NO2浓度可满足二类标准小时值,2020年路肩外5mNO2浓度可满足二类标准小时值。根据预测,延寿路2008年、2014年及2020年路肩外NO2浓度可满足二类标准小时值。(3)敏感点浓度分布敏感点各预测年NO2日均浓度分布和高峰小时浓度分布均可满足二类标准要求。6.3.2.4措施与建议根据预测,八二一街在2020年路肩外5m以内NO2浓度略有超标,建议运营远期适当控制高峰期车流量,在高峰期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分流至片区临近其它道路。6.3.3运营期片区环境空气影响分析6.3.3.1片区污染源对外环境的影响(1)燃气废气改造后片区住户生活以天然气作为主导燃料,住户生活中产生的燃料废气通过烟道于楼顶排入大气,且天然气以轻质烃类化合物为主,属于清洁能源,燃烧废气污染源强很小,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很小。(2)油烟油烟主要来自居民住户和片区饮食业、学校食堂。改造前片区居民油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改造后油烟通过竖井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烟道于楼顶排入大气,排放点较高,对呼吸带高度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商业店面饮食业和片区学校要求设置油烟治理设置,确保油烟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3)车库废气地下车库的汽车尾气由车库的排风系统排出,废气排放设计高度大于2.5m,高于人群呼吸带,且背向居民楼,对居民的影响很小。(4)垃圾收集系统、公厕恶臭①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点采用垃圾桶储存收集来的垃圾,并用塑料袋密封,然后放置在密闭的收集点内贮存。装车时将垃圾桶内用塑料袋密封的垃圾直接倾倒入垃圾运输车。因此,从收集到装车转运的整个过程,垃圾不外露,几乎没有恶臭污染物的泄漏。所以,各收集点不会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造成恶臭污染。②垃圾转运站根据对国内现有垃圾转运站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转运站的废气主要来自于转运车间垃圾倾倒和压缩过程,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粉尘、H2S和NH3。转运车间采用密闭式建筑,减少垃圾的恶臭污染物散发;在每个转运车间内设立1套除尘除臭系统,通过抽风系统在转运车间内形成负压,将臭气吸走并处理,将臭气污染降到最低。经处理后,对外环境影响不大。③公厕本项目公厕均按《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CJJ14-87)中一类标准建设,全部为水冲式公厕,卫生条件好,功能完善。根据国内一些大城市的运行经验,只要管理到位、保持厕内清洁,做到地面无积水、无纸屑,大便器内无积粪,小便器内不积存尿液,无尿垢、杂物,墙壁、顶棚整洁,公厕内基本无臭味。因此,本项目拟建的各公厕如能按国家有关的卫生要求,保持厕内清洁,则公厕排放的H2S和NH3等恶臭污染物极少,公厕外H2S和NH3的浓度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恶臭污染物经扩散、稀释,不会对公厕周边环境造成恶臭污染。6.3.3.2外环境大气污染源对片区的影响(1)八二一街和延寿路汽车尾气根据预测结果,八二一街和延寿路各预测年NO2日均浓度分布和高峰小时浓度分布在道路路肩外5m均可满足二类标准要求;片区建筑一般退让道路15m,汽车尾气对片区居住及学校环境空气基本无影响。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②其它工业企业污染影响片区主要污染企业有韩方化工厂、市东南福利制品厂、城厢区福利纸品厂以及华江饲料厂,主要大气污染源为锅炉废气,SO2排放总量为2.684吨/年,根据环境空气现状质量监测,区域环境空气中SO2现状浓度可以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工业企业废气污染对片区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而且现状工业企业用地已经规划为居住和商业金融业综合用地,随着城市规划的实施,这些污染企业将逐渐搬迁,届时工业企业污染将不存在。6.4小结(1)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环境空气质量可以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项目区域适合居住。(2)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根据对施工扬尘的预测,施工期北侧顶墩村非拆迁改造居民点、南园路荔枝公园北侧住宅楼群、下黄村非拆迁区居民点、下黄安置小区、天溢嘉园均处于扬尘重污染地带,莆田生殖医学专科医院处于较重污染带;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本评价提出的措施进行扬尘预防和治理,减轻扬尘对上述敏感点的影响。(3)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①八二一街和延寿路汽车尾气影响分析不利气象条件下,八二一街及延寿路2008年、2014年及2022年路肩外NO2日均浓度均可满足二类标准要求。高峰小时八二一街远期2020年路肩外5m以内区域NO2浓度超二类标准;敏感点各预测年NO2日均浓度分布和高峰小时浓度分布均可满足二类标准要求。建议运营远期适当控制高峰期车流量,在高峰期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分流至片区临近其它道路。②造片区内的废气影响分析◆片区污染源对外环境影响改造片区主要以居住、公建为主,燃料以清洁燃气为主。油烟主要来自居民住户、片区饮食业和学校食堂,改造前片区居民油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改造后油烟通过烟道于楼顶排入大气,排放点较高,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商业店面饮食业和片区学校要求设置油烟治理设置,确保油烟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片区车库废气污染源强较小,废气排放设计高度大于2.5m,高于人群呼吸带,且背向居民楼,对居民的影响很小。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片区垃圾收集点、转运车均采用垃圾袋装化处理,垃圾中转站采用密闭抽气处理恶臭;公厕采用水冲式公厕,恶臭污染物经扩散、稀释,不会对公厕周边环境造成恶臭污染。◆外环境污染源对片区环境影响根据预测结果,八二一街和延寿路各预测年NO2日均浓度分布和高峰小时浓度分布在道路路肩外5m均可满足二类标准要求;片区建筑一般退让道路15m,汽车尾气对片区居住及学校环境空气质量基本无影响。片区工业企业主要大气污染源为锅炉废气,SO2排放总量为2.684吨/年,根据环境空气现状质量监测,区域环境空气中SO2现状浓度可以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工业企业废气污染对片区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而且现状工业企业用地已经规划为居住和商业金融业综合用地,随着城市规划的实施,这些污染企业将逐渐搬迁,届时工业企业污染将不存在。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七章声环境影响评价7.1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7.1.1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7.1.1.1现有噪声源调查项目南侧紧邻荔园路,西北侧位村庄居民点,东北侧为果园,西侧为市级公建工地,东侧为在建木兰溪防洪工程下黄安置小区;项目区内用地现状主要为村庄居民点和荔枝林以及小面积水体。项目区目前噪声源以生活噪声为主,其次是交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7.1.1.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方法按GB/T3222-94《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进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2)监测仪器采用HS6280D型噪声监测仪。(3)监测条件监测当天晴、小风。(4)监测时间与频次监测时间:2008年1月4日。频次:分昼间和夜间两个时段。(5)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布设①区域环境噪声区域环境噪声采用150m×150m网格布点,项目用地范围内共布设14个监测点。②交通噪声对项目区附近荔园路、天妃路和莆阳路现状交通噪声进行监测,并统计车流量。同时对交通噪声横向变化(距路肩10m、20m、50m)进行监测。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具体见图7-1。(6)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用连续等效A声级作为分析参考依据。(7)监测结果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结果见表7-1。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7.1.2环境噪声现状评价7.1.2.1区域环境噪声现状评价项目区域环境噪声源昼间主要为社会噪声、夜间主要为自然噪声;根据区域噪声现状监测结果,项目用地区域内各监测点昼间、夜间噪声值均符合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区域环境噪声现状良好,适合居住。7.1.2.2交通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区域交通干线以小型车和摩托车居多,车流量较大,除荔园路外,天妃路和莆阳路路段的交通噪声不能达到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4类标准。7.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7.2.1噪声污染源强及影响范围根据噪声污染源分析可知,由于施工场地的噪声源主要为各类高噪声施工机械,这些机械的单体声级一般均在80dB以上,且各施工阶段均有大量设备交互作业,这些设备在场地内的位置,同时使用率有较大变化;且施工噪声随着不同施工阶段而改变,时间和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因此很难计算其确切的施工厂界噪声。本项目各施工点的昼、夜声级按经验进行估算,具体见下表。表7-4项目各施工阶段昼、夜声级估算值单位:dB施工阶段昼间施工点噪声夜间施工点噪声土方阶段75~8575~85打桩阶段80~90禁止施工结构阶段70~8565~80装修阶段80~8570~80施工机械中除运输车辆外,一般可视为固定声源。将项目施工场界噪声作点源处理,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情况下,施工场界噪声预测模式如下:,r1取值4m经预测,项目施工噪声预测结果如下表:表7-5施工噪声随距离衰减预测结果单位:dB施工阶段时段距施工场界距离50m100m120m150m200m土方阶段昼间53.1~63.147.1~57.145.5~55.543.5~53.541.0~51.0夜间53.1~63.147.1~57.145.5~55.543.5~53.541.0~51.0打桩阶段昼间58.1~68.152.1~62.150.5~60.548.5~58.546.0~56.0夜间禁止施工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结构阶段昼间48.1~63.142.1~57.140.5~55.538.5~53.536.0~51.0夜间43.1~58.137.1~52.135.5~50.533.5~48.531.0~46.0装修阶段昼间58.1~63.152.1~57.150.5~55.548.5~53.546.0~51.0夜间48.1~58.142.1~52.140.5~50.538.5~48.536.0~46.0从上表可以看出,项目施工噪声对距施工场界50m范围内影响较大,在各施工阶段,距项目施工场界50m以内区域噪声声级均超过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类标准。项目施工噪声在昼间对周围声环境质量的影响比夜间对周围声环境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项目各施工阶段施工噪声在昼间不会造成施工场界100m以外区域声环境2类超标;在夜间,当项目施工处于土方阶段,可造成施工场界200m范围内噪声2类超标,其他施工阶段,预计可造成施工场界150m范围内噪声2类超标。7.2.2施工噪声对敏感目标的影响分析由于周边敏感点较为集中,要求夜间尽可能停止施工。项目昼间施工噪声对各敏感点的影响见下表。表7-6施工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情况序号环境敏感点名称相对项目区方位、距离(最近点)影响程度1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改造片区北侧各施工阶段均超标,打桩阶段超标8dB左右,其它施工阶段超标3dB左右2南园路北侧住宅楼群改造片区西北侧25m各施工阶段均超标,打桩阶段超标8dB左右,其它施工阶段超标3dB左右3下黄村非拆迁区居民点改造片区东侧各施工阶段均超标,打桩阶段超标8dB左右,其它施工阶段超标3dB左右4下黄安置小区改造片区东侧各施工阶段均超标,打桩阶段超标8dB左右,其它施工阶段超标3dB左右5南方骨科医院八二一街西侧155m基本无影响6天溢嘉园八二一街西侧各施工阶段均超标,打桩阶段超标8dB左右,其它施工阶段超标3dB左右7莆田生殖医学专科医院八二一街西侧51m各施工阶段均超标,打桩阶段超标8dB左右,其它施工阶段超标3dB左右项目施工噪声对敏感点影响较大,特别是对距项目施工场界50m以内敏感点的影响较大,噪声声级均超过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类标准。7.2.3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1)采用先进施工设备和工艺。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由于施工场周围敏感点较密集且距离较近,禁止夜间(22:00~次日6:00)和午间(12:00~14:30)施工。(3)施工车辆经过敏感目标时应减速慢行,严禁鸣笛。(4)相对固定的施工机械,如电机、风机、空压机等,应力求选择有声屏障的地方安置,或采用隔声措施,围挡措施,避开邻近居民点及学校等敏感目标。(5)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7.3拟建道路交通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7.3.1预测内容(1)预测各预测年一般路段交通量分别为昼间平均和夜间平均时道路两侧噪声分布及建筑退让距离。(2)预测各预测年敏感点交通量分别为昼间平均和夜间平均时的噪声值分布。7.3.2预测模式的选取根据JTJ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营运期环境交通噪声影响的预测模式如下:①i型车辆行驶于昼间或夜间,预测点接收到的小时交通噪声值式中:Lwi---第i型车平均辐射场级,dB;Ni---第i型车辆的昼间或夜间平均小时交通量,辆/h;Vi---第i型车辆平均行驶速度,km/h;T---(LAeq)的预测时间,在此取1小时;i---大、中、小型车;---第i型车辆行驶噪声,昼间或夜间在距噪声等效行车线距离为r的预测点处的距离衰减量,dB(A);---公路中坡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A);---公路路面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A)。②各型车辆昼间或夜间使预测点接收到的交通噪声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式中:式中:、---公路曲线或有限长路段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公路与预测点之间的障碍物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③预测点昼间或夜间的环境噪声叠加值式中:7.3.3参数的确定①平均辐射声级小型车(s)、中型车(m)、大型车(L)平均辐射声级为本评价将交通量均折合为小型车计算。②平均行驶速度式中Xs为小型车小时交通量,车次/h;③距离衰减量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i型车的车间距di计算式:式中Ni为平均小时交通量,辆/h;预测点至噪声等效行车线的距离r2计算式:(m)式中DN、DF分别为预测点至近车道和远车道的距离,m;当r2≤di/2时:式中:K1为地面状况常数:硬地面K1=0.9,草地面K11.1,本评价K1取1.0;K2为与车距di有关的常数,根据不同车距取值见下表。表7-7与车距有关常数di(m)2025304050607080100140160250300K20.170.50.6170.7160.780.8060.8330.840.8550.880.8850.890.908④路面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计算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本项目路面按水泥混凝土路面,。⑤纵坡弯曲或有限长引起交通噪声修正量由弯曲或有限长路段引起交通噪声修正量为:式中Q为预测点向路段两端视线间夹角,(º);⑥声屏障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⑦公路纵坡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中型车:式中β为公路的纵坡坡度,(%)。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⑧其它参数的选择◆根据路网特征,车型比取大型车5%、中型车15%、小型车80%。◆各预测年不同时段车流量见下表。表7-8各预测年车流量表(辆/小时)年份昼间平均夜间平均2008年(通车年)7841742014年(运营中期)10872422022年(运营远期)1798400◆根据现状监测结果,昼间噪声背景值区50dB,夜间噪声背景值区42dB。7.3.4预测结果(1)一般路段一般路段(不考虑地形和建筑物的影响)的预测结果见表7-98~7-11。由于道路两侧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高与道路标高基本一致,不考虑地形影响,在没有建筑物障碍、绿化带衰减等影响的情况下,2008年八二一街两侧20m外可以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4类标准,延寿路两侧10m外可以达到4类标准;2014年八二一街两侧35m外可以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4类标准,延寿路两侧20m外可以达到4类标准;2022年八二一街两侧60m外可以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4类标准,延寿路两侧40m外可以达到4类标准。表7-9八二一街两侧噪声级分布距路肩距离(m)2008年2014年2022年昼间平均夜间平均昼间平均夜间平均昼间平均夜间平均068.258.269.960.773.064.1567.157.168.558.972.162.11066.456.367.557.571.261.41565.755.766.856.969.859.72065.155.166.256.368.958.02564.654.665.755.868.457.53064.254.165.355.367.957.03563.853.764.954.967.556.64063.553.464.554.566.856.24563.253.064.254.266.455.95062.952.763.953.966.255.66062.452.263.453.365.655.08061.551.362.552.464.154.010060.850.561.851.663.353.3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060.349.961.251.062.752.614059.849.460.750.562.252.016059.449.060.350.061.751.618059.148.659.949.661.351.120058.848.259.649.260.950.7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7-10延寿路两侧噪声级分布距路肩距离(m)2008年2014年2022年昼间平均夜间平均昼间平均夜间平均昼间平均夜间平均068.058.169.660.372.563.3566.456.268.258.371.261.51065.054.767.156.870.260.01564.153.666.255.569.458.82063.352.665.554.568.757.82562.751.964.853.768.156.93062.151.264.353.067.655.93561.650.763.852.367.155.44061.250.263.351.866.654.94560.849.862.951.366.254.45060.449.462.650.865.954.06059.848.861.950.165.353.38058.947.960.949.064.352.310058.347.360.248.463.651.512057.746.859.648.062.950.914057.346.659.147.762.450.416057.046.558.747.461.949.918056.746.458.447.261.549.620056.546.258.147.161.249.3表7-11道路两侧4类达标距离统计表(m)道路名称声级(dB)2008年2014年2022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八二一街700-0-15-55-20-35-60延寿路700-0-15-55-10-20-40(2)敏感点噪声预测各敏感点预测结果如表7-12~7-14。通车年,天溢嘉园、南方骨科医院、片区顶墩小学、片区顶墩幼儿园、片区下黄小学、片区下黄幼儿园、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噪声均不超标;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片区居民楼略有超标,最大超标量分别为0.9dB和1dB。运营中期,南方骨科医院、片区顶墩小学、片区顶墩幼儿园不超标,天溢嘉园、片区下黄小学、片区下黄幼儿园、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超标值小于3dB。运营远期,南方骨科医院不超标,片区顶墩小学、片区顶墩幼儿园、片区下黄小学、片区下黄幼儿园超标值小于3dB,天溢嘉园、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片区居民楼超标值超过3dB。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7-12敏感点噪声预测值(第一排建筑室外)序号环境敏感点名称相对线路方位2008年2014年2022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天溢嘉园八二一街西侧15m64.153.666.856.969.859.72南方骨科医院八二一街西侧155m53.342.655.143.758.446.43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八二一街西侧98m60.950.762.051.863.553.6延寿路北侧51m60.249.162.450.765.753.84片区居民楼八二一街两侧12m66.156.067.257.370.660.7延寿路南侧12m64.654.366.756.369.959.55片区顶墩小学八二一街西侧181m59.148.659.949.661.351.16片区顶墩幼儿园延寿路南侧133m57.446.759.347.862.650.67片区下黄小学八二一街东侧138m59.949.560.850.662.352.18片区下黄幼儿园八二一街东侧142m59.849.460.750.562.252.09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八二一街东侧111m58.047.059.948.263.251.2延寿路南侧58m59.948.962.050.265.453.4表7-13敏感点超标值统计(第一排建筑室外)序号环境敏感点名称相对线路方位2008年2014年2022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天溢嘉园八二一街西侧15m---1.9-4.72南方骨科医院八二一街西侧155m------3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八二一街西侧98m0.90.721.83.53.6延寿路北侧51m0.2-2.40.75.73.84片区居民楼八二一街两侧12m-1-2.30.65.7延寿路南侧12m---1.3-4.55片区顶墩小学八二一街西侧181m----1.31.16片区顶墩幼儿园延寿路南侧133m----2.60.67片区下黄小学八二一街东侧138m--0.80.62.32.18片区下黄幼儿园八二一街东侧142m--0.70.52.229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八二一街东侧111m----3.21.2延寿路南侧58m--20.25.43.4表7-14声环境敏感点达标情况分析统计表运营期超标量(dB)敏感点统计近期不超标天溢嘉园、南方骨科医院、片区顶墩小学、片区顶墩幼儿园、片区下黄小学、片区下黄幼儿园、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0~3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片区居民楼中期不超标南方骨科医院、片区顶墩小学、片区顶墩幼儿园0~3天溢嘉园、片区下黄小学、片区下黄幼儿园、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远期不超标南方骨科医院0~3片区顶墩小学、片区顶墩幼儿园、片区下黄小学、片区下黄幼儿园≥3天溢嘉园、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片区居民楼、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7.4运营期噪声防治措施建议(1)已建噪声敏感目标的噪声防治措施鉴于噪声预测模式计算结果难免会存在一定误差,根据有关专家提议,对初期预测噪声不超标或超标小于3dB的敏感点,采取定期监测,视监测结果适时采取补救防治措施为宜;初期环境噪声预测值超过标准3dB时,应进行噪声防治。根据预测结果,对于已建敏感点,对噪声防治建议采取措施见下表。表7-15噪声敏感目标防治措施表敏感点名称近期噪声预测结果防治措施天溢嘉园、南方骨科医院、片区顶墩小学、片区顶墩幼儿园、片区下黄小学、片区下黄幼儿园、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不超标采取定期监测,视监测结果适时采取补救防治措施。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片区居民楼<3dB(2)规划区内未建敏感建筑噪声防治措施建议①城市敏感建筑退让道路距离对于规划区内尚未建设的居住小区、集中办公区或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敏感建筑退让距离见下表。规划区内敏感建筑退让距离道路名称建筑退让道路距离(m)备注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35根据中期预测结果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20②对于新建居住区应充分考虑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可将绿化带、小商业点、公用设施安置在靠近公路的一侧。③对于学校临近道路一侧可设置运动场。④对于集中办公区、医院等临近道路一侧可设置停车场、绿化广场等非噪声敏感建筑物或构筑物。⑤对靠近公路边的商业住宅混合楼,对住宅应进行必要的隔声防护措施,如采用塑钢窗、双层窗等措施,在房间布局上考虑将厨房、卫生间等布置在临路一侧。(3)由于选址区无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GB/T15190-199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建议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噪声的划分如下:若临街建筑以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的建筑为主,将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划为4类标准适用区域,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4类标准;其它区域划为2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类标准适用区域,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4)加强车辆交通管制与疏导,确保交通畅通,设置禁鸣限速标志。7.5改造片区声环境影响分析7.5.1片区噪声源对外界声环境影响分析片区投入运营后,噪声源主要为社会噪声,通风排风系统等配套设备噪声和片区交通噪声等。①社会噪声根据国内有关资料的研究结果,城市环境噪声声级与人口密度和生活习惯等有关。要求加强社会噪声管理,比如:禁止片区内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其他发出高噪音的方法招揽顾客;禁止在片区内设置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控制音量并合理选择时段,避免对周围居民产生噪声干扰。此外,提高绿地率也是降噪措施之一。物业部分采取以上措施,基本可以确保片区声环境符合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②通风系统、水泵等配套设备噪声水泵等安装在地下室的泵房内,经过墙体、楼板隔声和距离衰减后,对地上声环境影响不大。③片区内车辆交通噪声进出的汽车以轿车、面包车和摩托车等小型车辆为主,基本没有大、中型车辆。小型车在没有鸣喇叭的情况下,噪声值为65dB,且机动车在住宅区内行驶主要集中在上下班时间,夜间在片区内行驶的机动车较少,因此对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小;若机动车在行驶时鸣按喇叭,则噪声值可高达75~80dB,尤其是在夜间,这将影响居民的休息。片区的物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进入片区的车辆管理,要求进入片区的禁鸣喇叭,设立明显的禁鸣牌。7.5.2外界交通噪声对片区居住、学校声环境影响分析交通噪声对安置片区影响较大的区域为沿荔园路、拟建延寿路和拟建八二一街第一排建筑。根据对片区现状交通噪声的监测结果,荔园路距离道路边缘50m噪声可以达到基本可以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类标准,由于目前荔园路改造片区段两侧为空旷地,片区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成后经过建筑物的隔声衰减,第二排建筑物基本可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类标准,此外,根据设计方案,对高层住宅沿交通干道方向的立面阳台作封闭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通噪声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规划片区中学教学楼距离荔园路路缘60m,规划下黄小学距离荔园路路缘80m,其室外噪声可以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类标准,荔园路交通噪声对片区影响不大。根据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及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断)交通噪声预测结果,运营近期八二一街两侧20m外可以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4类标准,延寿路两侧10m外可以达到4类标准;运营中期八二一街两侧35m外可以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4类标准,延寿路两侧20m外可以达到4类标准。目前项目初步规划图中建筑退让道路红线12m,运营远期临道路第一排建筑将不能满足4类标准要求,对片区住户及学校定期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噪声补救措施。对片区医院建议按照沿八二一街和延寿路两侧建筑根据预测结果退让。(2)交通噪声垂向影响分析由于改造片区现状建筑高度一般均在3层左右,对交通噪声的垂向分布影响采用类比法进行定性分析。《福建环境》(2002.No6)中《道路交通噪声敏感高度的调查分析》一文中福州后坂村则徐大道距道路20m的6层旅馆布设6个监测点位的监测结果。根据实测和采用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公路噪声预测模式来预测,后坂村则徐大道平直公路两侧不同高度的噪声级分布见下表。表7-17后坂村则徐大道平直公路两侧不同高度的噪声级分布单位:dB结果高度(m)1.24.27.210.213.216.2实测昼间71.371.672.273.873.172.6夜间69.069.469.668.867.066.7理论昼间71.571.571.471.371.170.9夜间68.268.168.067.967.767.4监测结果表明,交通噪声在大道外侧垂向不同高度噪声级变化不大。高度<20米时,声级相差小于3dB。昼间在离地高度10米左右声级较高,夜间声级较高在离地7米左右。从理论分析来看,随着高度的提高,测试点与行车线距离增大,同时声反射减小,噪声将逐步减小。但实测表明,由于附近建筑物以及其他物体的声屏障作用,噪声随离地高度变化并非单调下降,而是有所起伏,昼间在10米以上高度噪声才逐渐下降,夜间起过7米才逐渐下降。可见,道路两侧的噪声敏感高度昼间为10米,即昼间第四层建筑受交通噪声影响最大;夜间噪声敏感高度为7米,即夜间第三层建筑受交通噪声影响最大。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7.5.3片区交通噪声防治措施针对建设单位,在交通噪声的防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片区规划与建设应考虑交通噪声防治问题住宅楼应与主要交通干道(如八二一街、延寿路)保持一定距离,建筑退让红线一定距离,退让八二一街35m,退让延寿路20m,并在这段距离修绿化带或建商贸裙楼。(2)沿街住宅楼功能配置与布局防止交通噪声最好的住宅片区配置是周边式或用高层建筑做屏障;对沿街起屏障作用的住宅楼,沿干道方向设置有玻璃窗的外走廊或配置对声环境要求不高的厨房、卫生间等用房;沿街住宅楼沿干道方向的居室门窗有条件的都进行封闭处理,封闭后会取得较好隔声效果。(3)隔声措施临街居民加强门窗隔声效果,采用较好铝合金密封门窗或新型硬塑料保温隔热型门窗都可取得30dB(A)以上隔声效果。表7-18为门窗隔声效果统计。表7-18门窗隔声效果门窗类型结构特征隔声量dB(A)备注一般民用窗单层钢窗,玻璃厚3mm10~20多有漏声较好铝合金窗轻质材料制成密闭窗30左右密封较好EAI保温隔热型高密度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30~40保温隔热隔声隔声通风窗双层交叉开10~15可适当通风隔声通风窗双层全关闭27~30不通风通过以上措施,减轻交通噪声对邻街住宅楼的影响。7.6小结(1)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区域环境噪声源昼间主要为社会噪声、夜间主要为自然噪声;根据区域噪声现状监测结果,项目用地区域内各监测点昼间、夜间噪声值均符合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区域环境噪声现状良好,适合居住。区域交通干线以小型车和摩托车居多,车流量较大,除荔园路外,天妃路和莆阳路路段的交通噪声不能达到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4类标准。(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项目施工噪声对距项目施工场界50m以内敏感点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南园路北侧住宅楼群、下黄村非拆迁区居民点、下黄安置小区、天溢嘉园的影响较大,噪声声级均超过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类标准。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交通噪声影响预测分析①一般路段2008年八二一街两侧20m外可以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4类标准,延寿路两侧10m外可以达到4类标准;2014年八二一街两侧35m外可以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4类标准,延寿路两侧20m外可以达到4类标准;2022年八二一街两侧60m外可以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4类标准,延寿路两侧40m外可以达到4类标准。②敏感点通车年,天溢嘉园、南方骨科医院、片区顶墩小学、片区顶墩幼儿园、片区下黄小学、片区下黄幼儿园、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噪声均不超标;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片区居民楼略有超标,最大超标量分别为0.9dB和1dB。运营中期,南方骨科医院、片区顶墩小学、片区顶墩幼儿园不超标,天溢嘉园、片区下黄小学、片区下黄幼儿园、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超标值小于3dB。运营中期,南方骨科医院不超标,片区顶墩小学、片区顶墩幼儿园、片区下黄小学、片区下黄幼儿园超标值小于3dB,天溢嘉园、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片区居民楼超标值超过3dB。(4)片区声环境影响分析①片区噪声源对外界环境影响片区投入运营后,噪声源主要为社会噪声,通风排风系统等配套设备噪声,对外环境影响不大。②交通噪声对片区影响荔园路距离道路边缘50m噪声可以达到基本可以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类标准,由于目前荔园路改造片区段两侧为空旷地,片区建成后经过建筑物的隔声衰减,第二排建筑物基本可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类标准,此外,根据设计方案,对高层住宅沿交通干道方向的立面阳台作封闭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通噪声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规划片区中学教学楼距离荔园路路缘60m,规划下黄小学距离荔园路路缘80m,其室外噪声可以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类标准,荔园路交通噪声对片区影响不大。根据噪声垂向分布特点,一般道路两侧的噪声敏感高度昼间为10米(第四层建筑),夜间噪声敏感高度为7米(第三层建筑),主要影响临道路第一排建筑。根据现状平面设计和预测结果,八二一街和延寿路对片区居住将产生一定影响,建议片区沿八二一街和延寿路两侧建筑根据预测结果退让,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片区住户及学校定期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噪声补救措施。对于片区医院,在具体设计和施工时临近道路一侧可设置停车场、绿化广场等非噪声敏感建筑物或构筑物。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八章固体废物影响分析8.1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8.1.1施工期固体废物的组成及产生量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拆迁建筑垃圾、新建施工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表8-1施工期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表序号固废种类固废组成产生量(t/a)处置措施1拆迁建筑垃圾31%废混凝土、38%废砖瓦、31%废木料25.49万作为本次八二一街和延寿路建设路基填方用。2土建施工建筑垃圾80%废混凝土和砖石,20%钢筋头、废木料8030部分回收利用,剩余部分向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申请指定位置堆放3施工生活垃圾主要为厨余物87.6委托环卫部门送大湖垃圾填埋场8.1.2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分析主要对拆迁建筑垃圾和新建施工建筑垃圾的处置进行分析。根据建设部2005年第139号令《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应当向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获得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后,方可处置。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运输。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时,应当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按照城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运输路线、时间运行,不得丢弃、遗撒建筑垃圾,不得超出核准范围承运建筑垃圾。(1)目前拆迁建筑垃圾处置措施世界上建筑废料利用较好的国家的使用情况,建筑废料的再利用大致可以分为:①低级利用,如一般性回填;②高级利用,如作为粗细骨料配制混凝土用于建筑结构构件(如砌块)、道路面层、制造水泥等。。目前世界上各国建筑废料的回收利用率不同,发达国家的利用率较高,发展中国家利用率较低或没有利用。在我国,近些年来,上海、北京等地区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将结构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经分拣、剔除并把有用的废渣碎块粉碎后,配制强度可达5Mpa以上的抹灰砂浆和砌筑砂浆。河北工专新兴科技服务总公司开发成功一种“用建筑垃圾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该项技术是采用旧房改造、拆迁过程中产生的碎砖瓦、废钢渣、碎石等建筑垃圾为填料,经重锤夯扩形成扩大头的钢筋混凝土短桩,并采用了配套的减、隔振技术,具有扩大桩端面积和挤密地基的作用。由于经济技术条件限制,目前国内建筑废料的利用率较低,一般用作回填和公路建设。(2)本项目建筑垃圾的处置措施及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建筑垃圾作为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和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路基填方用。①从建筑垃圾性质分析其作为路基填方的可行性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是混凝土、石灰、砂石、渣土等,一般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可以用做工程回填,如修筑建设用地、城市造景、填海、筑堤坝、构件的回填材料或铺设道路等。根据《大型建筑垃圾对天工程的现场实验分析》[天津大学学报,2006,39(11):1310~1315],对建筑垃圾堆填后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出不同条件下(千、湿2种情形下,S1、S3、S6为干态,S2、S4、S5为浇水状态)建筑垃圾土的载荷一沉降量关系曲线(p-S曲线),如图8-1所示。与一般土体相比,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建筑垃圾土的压缩变形量比较小,对比不同土类的p-S曲线可以发现,当荷载达到120kPa(120KN/m2或12吨/m2)左右时,建筑垃圾土的沉降量,无论是干燥状态还是湿润状态,变形量基本在5mm以内。图8-1建筑垃圾堆填后荷载-沉降量关系曲线由此可见,建筑垃圾硬度大于土方,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降低了地基的压缩性。因此利用建筑垃圾破碎作路基填方可行。②从建筑垃圾的量方面分析其作为路基填方消纳的可行性本项目拆迁建筑垃圾产生量约25.49万吨,木料回收外买利用,废混凝土和废砖瓦约17.59万吨,密度约2.4t/m3,折合约万7.32万m3,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和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初步估算填方量为9.27万m3;本次拆迁建筑垃圾可全部用作路基填方用土石方。(3)土建施工建筑垃圾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照有关规定首先向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根据指定地点、运输路线、时间运行处置。8.2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8.2.1运营期固体废物的组成及产生量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居民生活垃圾,垃圾排放系数取0.8kg/人·d,根据规划设计方案,项目建成后,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5t/d。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生活垃圾一般不含特殊有毒有害物质,垃圾分为两类,一类是干垃圾,主要成分是废纸、垃圾袋、清扫垃圾、废包装物等;另一类是湿垃圾,主要为厨余物,含水分较多。干垃圾密度为130kg/m3,湿垃圾密度是500kg/m3。8.2.2运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项目每个片区设置垃圾集中点,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垃圾收集到垃集中点,而后运至片区中转站,由片区物业部门委托环卫部门定时并运往大湖垃圾填埋场处置。要求建设单位物业管理部门做好生活垃圾的控制,生活垃圾要袋装化、分类收集和妥善处置,做到日产日清。垃圾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进行分类,其中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玻璃、金属、塑料、橡胶、竹木制品、纺织品等;不可回收垃圾包括残羹剩饭、菜叶、果皮等厨房垃圾和灰土、杂草、枯枝等;有害垃圾包括日光灯管、电池、喷雾罐、油漆罐、废润滑剂罐、药品、药瓶、涂改液瓶、过期化妆品、一次性注射器等。垃圾分类收集是推行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第一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将使垃圾处理提高一个档次,对莆田市环境保护也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建设单位应加强物业管理,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分类垃圾从每个家庭做起,加强垃圾堆放管理,及时清运处理,为片区居民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固体废物处置、管理措施具体如下表。表8-2固体废物产生和处置情况一览表固体废物名称固体废物产生来源片区物业管理部门处置措施城市环卫部门处置措施生活垃圾片区内的住宅、商业店面公建设施等(1)分类收集、袋装化;(2)物业管理部门对各住户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督促各住户做好垃圾的袋装化和分类收集;(3)物业管理部门与环卫部门签订协议,由环卫部门负责将片区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运往大湖垃圾填埋场处置。8.2.3垃圾收集系统的合理性分析根据GB50337-200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的相关要求,针对居住区垃圾收集点及垃圾中转站的要求摘录如下:(1)生活垃圾收集点位置应固定,即要方便居民使用、不影响城市卫生和景观环境,又要便于分类投放和分类清运。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m,生活垃圾收集点可放置垃圾容器或建造垃圾容器间。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生活垃圾转运站宜靠近服务区域中心或生活垃圾产量多且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不宜设在公共设施集中区域和靠近人流、车流集中地区。生活垃圾转运站设置标准:转运量<50t/d时,用地面积(200~1000㎡),与相邻建筑间距≥8m,绿化隔离带宽度≥3m。改造片区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3个,分别设置在下黄幼儿园附近支路边、顶墩安置组团南部支路边、滨水居住组团及商住组团中间的支路边,服务半径在130m左右;生活垃圾收集点位置固定在各组团支路边,方便居民使用,避开设置在城市主干道边,不影响城市卫生和景观环境;但服务半径偏大,可按半径小于70m的要求适当增设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转运站设置在改造片区西部滨水绿化带内,南侧临近顶黄路,为三合一环卫设施(公厕、清洁楼、道班房),总占地面积150m2,与东侧相邻建筑距离12m,与相邻建筑间为绿化带;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设置便开居住组团人流、车流集中区域,临近城市次干道顶黄路,交通方便,设置标准符合GB50337-200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的相关要求。8.3小结(1)施工期施工期针对建筑垃圾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照有关规定首先向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根据指定地点、运输路线、时间运行处置。(2)运营期运营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袋装化;物业管理部门与环卫部门签订协议,由环卫部门负责将片区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3)改造前后固体废物处置情况变化改造前生活垃圾任意堆放,景观现状较差,且容易滋生蚊蝇,片区卫生条件也相对较差;改造后,设置垃圾收集转运设施,且由物业管理部门与环卫部分签订协议,定时定点清运,片区整体卫生条件将大大改善。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九章环境风险分析9.1风险识别9.1.1本项目可能的风险事故本评价的主要风险事故有以下几种:(1)运营期危险化学品的的撞车、翻车等事故,造成化学品泄漏;化学品泄漏到大气环境,污染大气。(2)运营期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翻车或车祸,导致危险品泄漏到道路边的木兰溪北洋河网中,造成对木兰溪北洋河网乃至木兰溪水体的污染。(3)运营期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翻车或车祸,遇到明火,导致危险品着火发生火灾爆炸。9.1.2风险识别结果本项目主要环境风险为危险化学品的的撞车、翻车等事故,造成化学品泄漏,进入水体或逸散道大气环境,从而造成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翻车或车祸,一般只有在遇到明火时才导致火灾爆炸,为次要环境风险事故。9.1.3受影响的环境因素识别本项目周围环境的敏感目标主要如表1-17。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共设有长20m中桥一座,13m小桥一座、16m小桥一座;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共设有长16m小桥两座、12m小桥两座,4m过水涵洞一座;下面水体功能为排洪和景观河流,为非饮用水,最终汇入到木兰溪。具体见表2-12和图2-5所示。9.2源项分析9.2.1源项分析内容根据潜在事故分析列出的设定事故,筛选最大可信事故。对最大可信事故进行源项分析。9.2.2最大可信事故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路建设项目对地表水环境产生危害的最大可信事故,是公路运营期间危险品运输在跨越地表河流等水体路段可能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引起的危险品泄漏到水体中;本项目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危害的最大可信事故为重大交通事故引起的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到大气环境。9.3环境风险事故的控制和防范措施9.3.1道路建筑施工期的控制措施(1)在道路的规划与设计中应注意线形的设计,例如直线的长度限制,直线与圆曲线、缓和曲线的合理搭配与协调比例,道路线形是否顺畅、自然,线形与环境或景观协调,路面的纵坡以及变化应适宜,应尽量避免反向曲线或在反向曲线中加入足够长的直线段,尽可能使视距增大,使得驾驶员心理反应良好。在视距不够的路段应设置警示标志、限速标志等。(2)施工过程中要保证路面的平整度、粗糙度以及抗滑度适中。(3)在某些特殊路段和桥涵段,应提高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标准,例如对于护栏应采取加高和加固措施;中央分隔带采用植低矮树种,既起到绿化作用又可遮掩夜间行车时对面车辆的灯光;护栏两侧可设防眩板来遮掩夜间行车时对面车辆的灯光。同时应提高中央带和视线诱导标志的设置,以及照明设施、道路标志、路面标志和警示标志、限速标志或醒目的多条警示标线的设施设计标准。(4)在跨水域路段的路面,应采用有组织排水工艺将桥面和路段的雨水引出,以防止事故发生时泄漏的化学品、油类、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水源。9.3.2营运期的防护措施(1)加大管理力度。政府主管部门应按照我国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严格审查经营业户资质,规范危险货物准运证发放程序,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另外,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危险品运输车辆的限期淘汰报废管理,严禁超载、报废车辆上路;从事公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应当制定完善的企业章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针对危险品操作的岗位、作业程序、人员等制定相应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企业应加强对驾驶员、押运员、装卸货人员、车辆检修维护等人员的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关人员必须熟悉所运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运输特性和紧急处理措施,建立危险品运输安全卡制度,坚持日常“三检”;公路管理部门应对运输危险品车辆实行申报管理制度,在公路人口处,还应检查三证是否齐全、货单是否一致、货物是否超载等,对包装不牢、破损及标志不明显的化学物品和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罐体不得放行。一般应安排危险品运输车辆在交通量较少且事故率较低的时段通行。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在运输过程中,运输人员不得吸烟和动用明火,无关人员不得搭车。不得停留在锅炉房、加油站等场所和公共聚集场所。驾驶员在驾驶车辆中,必须保持安全车距,集中精力,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操作规程,保持行车平稳,并做到“三不、五知、五防”(三不:不超速、不强行超车、不超载。五知:知人、知路、知车、知天、知货。五防:防寒、防滑、防冻、防爆、防火);严禁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等。如途中车辆发生故障,人不准离车,中途休息,车辆应由专人看管并注意周围的环境是否安全。(3)日光曝晒、颠簸等使容器温度、压力升高,可能发生超压爆炸,夏季易爆易燃物品的运输最好安排在早、晚或夜间进行。对于在中午高温条件下运输的车辆,应采取必要的遮阳降温措施。对易产生静电的化学危险品应在运输时加人防静电化学添加剂,或采取其他导电措施避免静电引发火灾爆炸事故。遇潮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不应在阴雨天运输,除非具有良好的包装和防潮遮雨措施。应密切关注天气状况,尽量避免在雨、雪、大雾等天气下行车。(4)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公路的管理、维护与维修,路面有缺损、颠簸不平、大坑凹和设施损坏时,应及时维修,否则应设立警示标志。(5)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必须按规定进行车辆和容器检测,严禁使用检测不合格的车辆和容器、使用报废车辆拼装或自行改装车辆、自行改造容器从事危险货物运输。同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装置,如排气管火花熄灭器、泄压阀、防波板、遮阳物、压力表、液位计、导除静电设备和必要的灭火设备。9.4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包括组织指挥、协调、作业方面的内容,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由两部分组成:现场应急计划和厂外应急计划。现场和厂外应急计划应分开,但彼此应协调一致,现场应急计划由企业负责,而厂外应急计划由地方政府负责。9.4.1现场应急计划9.4.1.1应急救援体制及指挥系统(1)应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应该由公安部门、路政部门、环保部门、消防部门、卫生部门、政府安全监察部门等组成,指挥部应设在事故发生附近,一旦发生灾害,各个部门统一由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2)成立应急抢险救灾领导小组,消防部门、公安部门、环保部门等部门成员组成,进行抢险堵漏。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9.4.1.2报警与联络当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发生车祸、火灾、爆炸或泄漏后,驾驶员和押运人员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当地消防、环保、安监、公路部门、医院、行业主管部门等),说明所载化学危险品的名称和泄漏的情况,在等待专业人员救援的同时要保护、控制好现场。9.4.1.3事故现场区域划分一旦剧毒危险品大量发生大规模泄漏,立即向下风向各社区及关心点发出警报,由专业监测人员对泄漏源头下风向的有害废气进行浓度监测。一旦发现超过环境空气中一次最高容许浓度时,立即动员人员撤离。根据危险品事故的危害范围、危害程度与危险化学品事故源的位置划分事故中心区域、事故波及区及事故可能影响区域。(1)事故中心区域:中心区即距事故现场0~500m的区域。此区域危险化学品浓度指标高,有危险化学品扩散,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建筑物设施及设备损坏,人员急性中毒。事故中心区的救援人员需要全身防护,并佩戴隔绝式面具。救援工作包括切断事故源、抢救伤员、保护和转移其它危险品、清除渗漏液态毒物、进行局部的空间洗消及封闭现场等。非抢险人员撤离到中心区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事故中心区域边界应有明显警戒标志。(2)事故波及区域:事故波及区域即距事故现场500~1000m的区域。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品浓度较高,作用时间较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或损坏。该区域的救援工作主要是指导防护、监测污染情况,控制交通,组织排除滞留危险品气体。视事故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疏散转移。事故波及区域人员撤离到该区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事故波及区域边界应有明显警戒标志。(3)受影响区域:受影响区域是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有从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危害。该区域救援工作重点放在及时指导群众进行防护,对群众进行有关知识的宣传,稳定群众的思想情绪,做基本应急准备。9.4.1.4危险品运输事故处置措施(1)危险品泄漏事故及处置措施①如在桥梁上发生危险品泄漏事故,虽然不属于饮用水源保护区,但仍应通知下游及河流沿岸群众停止取水,确保人畜安全。②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必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如果泄漏物有毒,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为了在现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③泄漏源控制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④泄漏物处理◇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车载罐体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堵住泄漏处,防止物料外流污染环境。◇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收容(集):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2)危险品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①先控制,后消灭。针对危险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②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③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④应迅速查明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燃烧的危险品及燃烧产物是否有毒。⑤正确选择最适合的灭火剂和灭火万法。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针对不同着火物质,选择正确灭火剂和灭火方法: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有油品物质的火灾,可用喷射状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普通空气蛋白泡沫或氟蛋白泡沫扑救。有其它化学品的火灾,可用水枪和喷雾器喷射的雾状水、二氧化碳、普通空气蛋白泡沫或氟蛋白泡沫扑救,也可用水泥、砂土、干粉、石墨等覆盖。⑥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撤退信号应格外醒目,能使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并应经常演练)。⑦火灾扑灭后,仍然要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协助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责任,未经公安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①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灭火,即便在扑救周围火势以及冷却过程中不小心把泄漏处的火焰扑灭了,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也必须立即用长点火棒将火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②首先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因人员。③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即可用水扑救火势,也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但仍需用水冷却烧烫的罐。火扑灭后,应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同时用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泄漏出来的气体。④一般情况下完成了堵漏也就完成了灭火工作,但有时一次堵漏不一定能成功,如果一次堵漏失败,再次堵漏需一定时间,应立即用长点火棒将泄漏处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以防止较长时间泄漏出来的大量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从而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准备再次灭火堵漏。⑤如果确认泄漏口很大,根本无法堵漏,只需冷却着火容器及其周围容器和可燃物品,控制着火范围,一直到燃气燃尽,火势自动熄灭。(4)易燃液体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易燃液体不管是否着火,如果发生泄漏或溢出,都将顺着地面流淌或水面漂散,而且易燃液体还有比重和水溶性等涉及能否用水和普通泡沫扑救的问题,以及危险性很大的沸溢和喷溅问题。①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漂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②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③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对特殊物品的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考虑到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范围的局限性,在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隔绝式空气面具。为了在火场上能正确使用相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9.4.1.5人员现场急救①火焰烧伤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②化学烧伤由于热力作用化学刺激或腐蚀造成皮肤、眼的烧伤,有的化学物质还可以从创面吸收甚至引起全身中毒。所以化学比火焰烧伤更要重视。化学性皮肤烧伤现场处理方法: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物沾污的衣裤、鞋袜等,立即用大量流动自来水或清水冲洗创面15~30分钟,及时送医院;不要在新鲜创面上涂上油膏或红药水、紫药水,不用脏布包裹。化学性眼烧伤现场处理方法:迅速在现场用流动清水冲洗,千万不要示经冲洗处理而急于送医院;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③化学品急性中毒化学品急性中毒现场处理方法如下:Ø吸入中毒后,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向上风向转移,至空气新鲜处;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并注意保暖。Ø化学毒物沾染皮肤时,应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30分钟;头面部受污染时,首先注意眼睛的冲洗。Ø口服中毒者,如为非腐蚀性物质,应立即用催吐方法使毒物喷出;现场可用自己的中指、食指刺激咽部、压舌根的方法催吐,也可由旁人用羽毛或筷子一端扎上棉花刺激咽部催吐;催吐时尽量低头、身体向前弯曲,呕吐不会呛入肺部;另外,对失去知觉者,呕吐物会误吸入肺;有抽搐、呼吸困难、神态不清或吸气时有吼声者不能催吐。Ø对中毒引起呼吸、心跳停止者,应进行心肺复苏术,主要的方法有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术。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Ø参加救护者,必须做好个人防护,进入中毒现场必须戴防毒面具或供氧式防毒面具。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应想方设法阻断毒物泄漏处,阻止蔓延扩散。Ø及时送医院急救,护送者要各院方提供引起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称等,以供医院及时检测。9.4.2应急预案的演习一旦应急计划被确定,定期组织进行演练,适当测试其实用性。每次演练之后,负责准备计划的组织或人员应彻底复查此次演练以改正应急计划的中缺点和不足。9.5小结风险识别结果:本项目存在着危险品的泄漏、火灾和爆炸风险。本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为危险品泄漏后进入路边的木兰溪北洋河网和危险化学品泄漏后进入大气环境。本项目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后,其对周围水体和周围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应加强道路运输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公路事故发生的概率,并按照本报告提出的应急方案进行实施,最大限度减轻事故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十章污染防治措施分析10.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10.1.1施工扬尘防治措施(1)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合同,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按有关环保措施进行施工。(2)施工单位在拆除建设范围内原有建筑物前,应张贴公告,提醒附近居民自身采取防尘措施。(3)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的措施①道路运输扬尘防治措施◆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运输路线,车辆应当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土石方的运输。◆运送土石方和建筑原料的车辆应实行密闭运输,装载的物料、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若车斗用苫布遮盖,应当严实密闭,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公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撒或泄漏。◆运输车辆的载重等应符合《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防止超载,防止路面破损引起运输过程颠簸遗撒。◆运输车辆在施工场地的出入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或其它防治设施,防止洗车废水溢出工地;设置废水收集坑及沉砂池。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②施工场内施工扬尘防治措施◆建设工程业主在施工期间,施工现场要进行围栏或设置屏障,以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拆除旧建筑时,应边洒水边拆除,以减少扬尘的产生量。拆除框架混凝土结构,宜整体大部件吊装移除,减少粉尘排放。◆对于施工便道等裸露施工区地表压实处理并洒水。施工场内便道采用焦渣、级配砂石或水泥混凝土等,并指定专人定期喷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扬尘。◆天气预报4级风以上天气应停止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例如土方工程、粉状建筑材料的相关作业。◆合理安排工期,尽可能地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施工时间,并建议施工单位采取逐片施工方式,避免大面积地表长时间裸露产生的扬尘。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③堆场扬尘防治措施◆临时弃渣堆场,要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挡、防风网、挡风屏等。◆若在工地内露天堆置砂石,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覆盖防尘网等措施,必要时进行喷淋,防止风蚀起尘。◆对于散装粉状建筑材料利用仓库、封闭堆场、储藏罐等形式,避免作业起尘和风蚀起尘。◆采用商品混凝土,避免现场搅拌混凝土产生的废气与粉尘,并减少建筑材料堆存量及扬尘的产生。10.1.2施工期污水处理措施(1)要求建设单位依据JGJ146-200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加强施工管理,实施工地节约用水,减少项目施工污水的排放量。(2)对施工期污水必须集中进入预处理(生活污水加石灰消毒沉淀、施工污水隔油沉淀处理)。(3)施工工地污水隔油沉淀后循环用或作为场地抑尘洒水用水,尽可能不向附近水体排放。(4)区内污水管网并入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管网后,施工污水必须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10.1.3施工期噪声控制措施由于本项目四周敏感目标较多,施工阶段还会对新建小区(天溢嘉园、下黄安置小区)将入住的居民产生影响,故施工噪声的控制措施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本评价结合项目施工阶段(即土石方、打桩、结构、装修)和分期建设对施工期的噪声污染提出适当的治理措施。10.1.3.1工程避让根据《福建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禁止夜间(22:00至次日6:00)和午间(12:00至14:30)在疗养区以及居住、文教为主的区域和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从事噪声、振动超标的建筑施工等活动。本项目应遵守以上条例规定,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在夜间及午间作业的,必须报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并予以公告。施工点的选择尽量远离附近的居民点。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0.1.3.2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采用先进工艺和低噪设备①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Ø限制柴油打桩机、振动打桩机、螺旋挖桩机在施工场地内使用,因为柴油打桩机、振动打桩机噪声太大,而螺旋挖桩机在卸泥过程中振打集泥斗噪声极大。Ø严格控制使用自备柴油发电机,对非用不可的,应合理安排设备位置,如安排在建设区域相对中心位置,或采取降噪措施,如置于隔声房内或配上组装式隔声罩,可降噪15dB。Ø废除敲打导管和钻杆的落后工艺,对敲打导管的情况,由于导管是一节节通过螺口连接的,为此应在使用后冲洗干净,擦上润滑油拆管比较轻松,同时加长扳手增大力矩。敲打钻杆一般都是习惯动作,必须改正。Ø房屋结构阶段和路面铺设要求使用商品水泥混凝土。②提倡低污染施工机械首先是静力压桩机,其噪声最低,并且压桩速度快,因而单桩时间短,可以不需夜间施工。其次,钻孔灌注桩机也是比较理想的机型,其无挤土现象,对地质的适应性强,且噪声也不算太高,但单桩时间长,有时需夜间施工,场界噪声超标,控制技术措施有:夜间施工只能用慢档钻孔,比快档可降噪10dB,钻持力层期间设置活动式屏障等,也能降噪10dB。采用低噪设备不仅可降低噪声污染,又可减少用于治理噪声的费用。10.1.3.3设置隔声屏障①打桩阶段对空压机安装隔声罩和消声器。隔声罩可降噪15dB,排气放空消声器的消声量可达25~30dB。同时尽量控制夜间使用,禁止夜间排气放空。清水泵和泥浆泵噪声用隔声罩可降噪10dB以上。②结构阶段Ø砼泵车不需经常移动,可将其放在无敏感建筑的方位,如建设区域的相对中心位置,或置于用轻质防火材料制成的组装式局部隔声间内,整体隔声量可达10dB以上。Ø在屋顶浇砼振捣时,可在敏感方向如面向顶墩村非拆迁改造区居民、下黄村非拆迁改造区居民和下黄安置小区等方向设置活动屏障,这样可降噪7~8dB。③装修阶段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装修阶段的高噪声机械较多,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切割瓷砖、金属、木料使用切割机,钻孔使用冲击钻,油漆家具使用压缩机、拆除墙体时的敲击声。项目建设部门应对装修时间进行限定,规定装修施工只能在昼间进行,夜间暂停,以保证选址周边的居民有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10.1.3.4采用隔声窗控制噪声污染隔声门、隔声窗可降噪30dB,施工单位应先装修门窗,后进行其他装修工作,以减轻装修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0.1.3.5加强监控管理建设单位应在施工期设立施工期环境管理监督小组,该小组成员包括:施工单位的环保监察员、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的环境管理人员。该小组主要职责是:a、落实施工场地内外有关施工活动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b、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要求,是否符合工程设计方案的环境保护目标,必要时协助施工单位进行修改和补充;c、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法规和污染控制技术措施方面的培训。施工期间张贴公示,告知周围居民施工阶段的噪声影响,提醒附近居民自行采取一定隔音准备,关紧门窗。10.1.3.6其他噪声控制措施对装卸车的噪声防治应选择合适的行车路线,不得穿越顶墩村非拆迁改造区和下黄村非拆迁改造区,并限制行车速度,进入施工场地禁鸣喇叭。施工噪声设备尽量避免放置在靠近入住居民住宅的周边。10.1.4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1)拆迁建筑垃圾作为路基填方回用,土建施工建筑垃圾按照有关规定首先向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根据指定地点、运输路线、时间运行处置。(2)施工期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袋装化;与环卫部门签订协议,由环卫部门负责将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10.2运营期环保措施10.2.1水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各居住楼地下化粪池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接入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位于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外排污水水质达到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项目将于2011年建成,污水处理厂扩容配套污水收集系统于2010年完成,污水纳入闽中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可行,不存在过渡期排水问题;处置措施可行。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景观水体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景观水体在给居住片区带来环境享受的同时,水体的污染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由于片区内景观水体为木兰溪北洋河网的一部分,非人工循环景观水体;同时,片区改造将污水分流至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标在木兰溪赶超河段排放,因此,片区内景观水体的主要枯枝落叶,即景观水体岸边的植物或花卉的枯枝落叶等生物残体落入水体后,经腐败分解成为水体中的污染物质。景观水体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如下:①物业部门加强管理,杜绝生活垃圾进入水体。②专人巡回,及时清除水面枯枝败叶等漂浮物。(3)路面径流雨水路面径流雨水根据地形地势就近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路面径流雨水污染浓度随降雨时间逐渐降低,在60min后路面径流雨水中的污染物均能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由于项目区附近及下游均无饮用水源等敏感水体,路面径流雨水排放对附近水体水质影响不大。10.2.2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及建议(1)由于片区商业店面上方为居民住宅楼,禁止在本次开发的商业店面设置产生油烟的饮食餐饮业。(2)学校食堂和片区饮食业安装有效的油烟治理设施确保油烟治理达标排放,排气筒的出口不能朝向住宅楼等易受影响的敏感目标,排气筒的出口段长度至少应有4.5倍直径(或当量直径)的平直管段。建议采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公布2002年第一批环保产品认定名录”中所列的治理设施治理油烟,确保油烟达标排放。下面简要介绍两种油烟治理工艺:①运水烟罩油烟治理工艺具体工艺如下:饮食油烟→运水烟罩→排气管→离心风机→楼层顶部排放运水烟罩除油工作包括两个过程:首先油烟吸收液通过循环水泵加压后经雾化喷头喷出并形成雾沫层,油烟在风机的抽吸作用下通过此雾沫层,其中的小油滴与吸收液充分接触而被吸收;然后烟气通过运水扇时,由于离心作用实现气液分离,含油液体被分离、聚集、回流循环使用,油烟从而得到净化。该工艺去除率一般可达90%。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①静电式油烟净化工艺治理工艺如下:饮食油烟→风管→油烟净化设施→离心风机→楼层顶部排放油烟气导流进入油烟净化设施前处理段后,气流被均压、扩散、油烟中的油、气雾大颗粒被吸附,经过前处理后的油烟气进入高压静电段进一步处理,油烟微粒被吸附、分解,最后净化后的废气达标排放。(2)维持地下车库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3)垃圾收集系统和公厕恶臭防治措施◆垃圾收集点的环境保护措施①每次使用完毕必须清洗1次垃圾桶,保持桶内外清洁、无渗滤液残留;②垃圾装车完毕应立即清扫收集站,保证站内和站外周边无垃圾;③在收集站内安装防蝇、防鼠设施;④夏季每天最少喷洒1次消毒药剂;必要时喷洒除臭剂消除臭味;⑤在垃圾收集站周边的空地内设置绿化带;⑥当日收集的垃圾必须及时清运,禁止垃圾在收集站内存储过夜;⑦严禁在垃圾收集站周围人工分选垃圾或露天堆放垃圾。◆垃圾转运站的环境保护措施①在垃圾卸料入口加装空气帘幕,防止臭气及灰尘外泄。②在卸料仓上方设置喷雾降尘装置。③加强车间内通风,废气由通排风装置集中处理后排放。④加强压装过程中渗滤液管理,及时收集渗滤液,做到每天清洗设备和厂房最少1次,喷洒消毒液和抑臭剂,通过渗滤液的规范化操作管理,减少臭气产生。⑤保持垃圾运输车辆清洁,大型垃圾运输车每周至少清洗1次,保证车体无垃圾贴附;小型垃圾车宜每天清洗1次,做到车内无残留垃圾和渗滤液,车外表面应清洁。◆公厕环境保护措施①地面、墙裙、蹲台面、小便池等应采用光滑、便于冲洗、耐腐蚀、不易附着粪、尿垢的建筑材料;②在公厕内安装防蝇、防鼠设施,放置除臭剂,并根据需要设置机械通风装置;③公厕必须每天至少清洗3次,并随时用拖布或抹布清理厕内地面和墙面的污渍、积水;④夏季保证每周喷洒1次消毒药剂,其他季节可半月喷洒1次;在有肠道传染病流行时,应按照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的规定,对公厕进行消毒;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⑤对损坏的卫生器具,应及时停用并修理,保证器具的功能正常使用;⑥在公厕周边的空地内设置绿化带;⑦所有公厕严格执行《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T17217-1998)中一类水冲式公厕的标准。(1)运营远期适当控制高峰期车流量,在高峰期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分流至片区临近其它道路。10.2.3噪声10.2.3.1片区噪声源控制措施物业管理部门从下面两方面进行运营期的噪声控制,确保项目范围内声环境质量达到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1)控制通风系统、备用发电机和水泵等配套设备的噪声污染①在工程设计、管线设计、隔音消声设计等方面严格按照GBJ87-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划》的要求进行,对施工质量要求严格把关;②在进行设备采购的招投标中,应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配备必要的噪声治理设施;③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是最积极的措施,对送排风风机采用隔声罩、备用发电机、水泵采用单独隔音间封闭。④维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避免因设备运转不正常时造成的周界噪声升高;⑤声屏障的存在使声波不能直达受声点,从而使受声点噪声降低,建设单位应在周界加强绿化植树,保护植被,以提高消声隔音的效果。(2)创建安静居住片区创建“安静居住片区”的主要措施如下:①片区设立专人负责安静居住片区创建工作并维持安静环境。②变、配电设施应与居民楼分离设置,楼内其它公用设施(电梯、水泵等)采取低噪声或减震减噪措施,不对居民休息产生不利影响。③居民楼下商业店面不得引进娱乐场点、机动车修配及其它超标准排放噪声的加工厂(点)。④片区居民装修工程需审批,并控制作业时间,没有扰民装修。⑤居民在室内播放音乐和演奏乐器适当控制音量。⑥片区各类群众体育娱乐活动不影响邻里居民,适当控制音乐播放音量。片区内禁止设置高音喇叭。⑦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片区内设立机动车禁鸣标志;禁止农用运输车进入片区;有专用停车场或规范的停车位;机动车防盗装置不应扰民。⑧建章立制,公示片区居民,共同遵守。公布热线电话,接受居民监督和投诉,对产生影响他人的噪声污染现象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居民对片区环境质量满意率不低于95%,噪声扰民投诉能依法解决。10.2.3.2交通噪声控制措施(1)天溢嘉园、南方骨科医院、片区顶墩小学、片区顶墩幼儿园、片区下黄小学、片区下黄幼儿园、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片区居民楼采取定期监测,视监测结果适时采取补救防治措施。(2)对于沿八二一街和延寿路规划区内尚未建设的居住小区、集中办公区或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建议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建筑退让道路红线35m,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建筑退让道路红线20m。(4)对于规划居住区应充分考虑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可将绿化带、小商业点、公用设施安置在靠近公路的一侧。(5)对于规划学校临近道路一侧可设置运动场。(6)对于规划集中办公区或医院临近道路一侧可设置停车场、绿化广场等非噪声敏感建筑物或构筑物。(7)对本片区内靠近公路边的商业住宅混合楼,对住宅应进行必要的隔声防护措施,如采用塑钢窗、双层窗等措施,在房间布局上考虑将厨房、卫生间等布置在临路一侧。10.2.4绿化项目的绿化关键在于植被的重建,充分体现景色的和谐统一,禁止出现裸露土层,使整体环境景观得以升华。鉴于建设项目尚未进行绿化规划,本评价从景观和生态的角度提出以下绿化措施和建议:绿化系统应具备三个功能:(1)生态环境功能,生态片区绿地应具有提供光和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它具有清洁空气、释放氧气、调节温湿度、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2)休闲活动功能,片区绿地提供户外活动交往场所,要求卫生整洁、适用安全、景色优美、设施齐全;(3)景观文化功能,通过园林空间、植物配置、小品雕塑等提供视觉景观享受和文化品位欣赏。植物能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有杀菌、阻滞烟尘、净化污水的作用。同时,又能降低噪声、防风固沙、保土绿水、调节小气候。此外,还具有美化环境、绿化土地的功能并能获得实际的经济效益。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绿化树种进行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较强的隔声功能;(2)具有较强的抗污和净化空气能力;(3)对当地土壤、气候适应性较强,容易栽培管理。建筑空间内的绿化应做到见缝插绿,另外,垂直绿化也应加以利用,如在墙角种植爬墙虎、炮仗花等攀缘植物,形成全方位生态型绿化。要使绿化植物充分发挥其特异功能作用,创造其较理想的环境效益,选择好具有相应功能的绿化树种后,还应重视“乡土为主,引进为辅”,“速慢结合,速长为主”等原则。即在选择绿化植物时,主要选用当地花草树木,兼可引种外地良种,但引进新品种须经驯化试验后方可大量种植;即应注意速长与慢长树种间搭配,又要考虑速长树种为主,提高绿化环境效益。绿化设计实行乔、灌、草、藤相结合,点、面、立体绿化相结合,积极发展屋顶绿化,建设“屋顶花园”等,同时注意引入山水自然景观,全方位提高本项目绿化整体水平。绿化工作应遵守环保“三同时”制度,配合本期的建设进度和内容,绿化措施应和本期的主体工程同时完成。10.3小结(1)施工期①项目施工过程中依照JGJ146-200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有关要求,采用“湿式作业”,采取防治扬尘污染措施,避免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太大的影响。②施工场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施工场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施工污水隔油沉淀后回用冲洗用水或抑尘洒水。③施工阶段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可有效减小噪声对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的不良影响。(2)运营期①物业排专人对片区景观水体进行保洁。②项目建设单位从控制通风系统、备用发电机、水泵等配套设备的噪声污染入手,物业管理部门开展创建安静居住片区的活动,确保项目范围内声环境质量达到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③片区应积极实施绿化,全方位提高本项目绿化整体水平。④运营远期适当控制高峰期车流量,在高峰期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分流至片区临近其它道路;控制汽车尾气污染和交通噪声影响。本项目施工和运营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切实可行,可以达到防治污染的目的。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十一章公众参与11.1调查目的本次公众参与调查目的是从本项目建设对社会、环境的角度可能受到的影响的公众或社会团体的利益出发,将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内容对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介绍给当地公众,广泛征求本项目周边公众建议和意见,以此作为进一步评价项目可行性和支持奠定基础,使可能受到影响的公众或社会团体的利益得到考虑和补偿,并协助本报告书提出切合实际和合理有效的环保措施。11.2调查方式和范围采用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的方式,2007年12月20、21日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收集和统计意见,共发放50份公众调查问卷,收回49份,收回率98%。调查范围为项目拆迁区顶墩村、下黄村居民及街道办事处人员。被调查者年龄在31~63岁之间,其中男性占93.9%,女性占6.1%。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状况多为小学、初中和高中;职业多为农民,少部分为工人。11.3调查内容公众参与是个双向信息传递的过程,即在听取公众的意见之前,必须先向公众介绍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及初步结论等。公众对这些信息的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公众意见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分三部分进行:①公开环境信息;②征求公众意见;③统计公众意见并备案。(1)公开环境信息。评价单位在接受委托后(2007年12月20日)在顶墩村以及下黄村张贴公告,公告内容包括:①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②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③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④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⑤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⑥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2)征求公众意见。在环评报告编制过程中,评价单位于2007年12月20日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见表11-1),广泛征询公众意见。(3)对公众反馈意见进行统计分析,作为项目建设的依据之一。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1-1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公众意见调查表姓名性别年龄单位或村庄职业文化程度项目概况顶墩片区改造项目位于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顶墩村和下黄村。项目总占地项目总占地m2(616.8亩),建设内容包括顶墩村和下黄村的部分用地的拆迁改造以及延寿路(连接天妃路-南园路)(长940m、宽42m)、八二一街(连接天九湾-荔园路)(长1119m、宽40m)的建设。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要素为环境空气和声环境,其次为水环境和固体废物。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要素为水环境、声环境,其次为环境空气。今就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特向您征询以下意见:您是否知道片区改造的有关信息?知道不知道您认为片区改造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是否有利?有利不利无影响不表态您认为片区改造对当地群众生活质量的影响如何?提高无影响部分农户失去生活来源当地环境质量现状水土流失状况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水体水质现状良好一般轻度污染污染严重环境空气质量无污染轻度污染污染严重声环境质量无污染轻度污染污染严重您是否了解相关征迁补偿政策?了解了解一点不了解您是否服从征地拆迁和重新安置?服从不服从有条件服从您对征迁安置补偿有何要求?经济补偿就地安置异地安置安排就业建设施工中您关注的环境问题是:施工粉尘施工噪声景观影响水土流失生态破坏道路建成通车后您关注的环境问题是:噪声汽车尾气交通安全路面雨水您对可能受到的环境影响的基态度:可以接受道路绿化设置声屏障改线您是否赞同片区改造?赞同不赞同不表态您是否同意道路的选线、走向?同意不同意不表态您对与该片区改造和道路建设有关的其它问题有何建议与要求?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1.4调查参与表统计结果主要的公众意见如下:Ø片区改造的有关信息普及率由于拆迁动员会及相关征地拆迁补偿方案已经发布,被调查者中100%知道片区改造的消息。Ø改造片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有95.9%的公众认为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利,有4.1%的公众不表态。Ø改造片区对当地群众生活质量的影响77.6%的公众认为项目的建设可以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2%的公众认为项目的建设可以对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无影响,20.4%的公众认为项目的建设将会使部分农户失去生活来源。Ø当地环境质量现状公众的环保意识普遍较高,对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比较关注,并且认识一致。约93.9%的公众认为当地存在轻度水土流失,6.1%的公众认为当地存在中度水土流失;100%公众认为区域水体水质现状差,污染严重;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也存在轻度污染。Ø对相关征迁补偿的了解程度公众法制意识较强,被调查公众均或多或少了解相关征迁政策。71.4%的公众了解相关征迁政策,28.6%的公众略有了解。Ø对征迁安置是否服从大部分(71.4%)公众服从征迁安置,有28.6%的公众有条件服从。Ø对征迁安置的要求100%公众要求就地安置。Ø建设施工过程关注的环境问题51%的公众认为建设期施工粉尘将是主要环境问题,49%的公众认为建设期施工噪声将是主要环境问题。Ø道路建成后关注的环境问题77.6%的公众认为道路通车后噪声将是主要环境问题,22.4%的公众认为道路通车后汽车尾气将是主要环境问题。Ø对可能受到的环境影响的态度55.1%的公众认为可以接受,44.9%的公众认为需要采取绿化降低环境影响。Ø对片区改造的意见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87.8%的公众赞同片区改造项目,12.2%的公众不表态。Ø对道路建设的意见89.8%的公众赞同片区改造项目,10.2%的公众不表态。11.5报告书简本公示情况及结果11.5.1报告书简本公示内容2008年1月15日~1月25日,进行报告书简本公示,公示内容包括:(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11.5.2报告书简本公示结果在报告书简本公示整个过程中,环评单位和建设单位均未收到项目区及周边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意见和看法的反馈信息。11.6公众对项目建设的具体建议和要求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对象主要为顶墩村和下黄村以及霞林街道、顶墩村委会工作人员,可实际反应被征迁改造区的公众意见与建议,对调查表意见全部采纳。同时,在现场调查过程中,环评单位工作人员也随机走访了项目区部分公众的意见。针对公众对项目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和要求,整理如下,作为施工及相关部门的参考:①希望施工单位采用相应的洒水等防尘措施,施工机械噪声要有防护措施,做到文明施工。②希望按照国家最新标准,结合地区实际情况给予征迁补偿;提高基层工作的透明度,使得拆迁补偿全部到位。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1.7小结公众参与调查与征询结果显示:项目得到了绝大多数公众支持和认可,该项目的建设对提升莆田市城市品味、促进当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有利的,公众对本项目建设表示出支持和赞成,同时,公众对该项目施工时将存在的施工扬尘、施工噪声等环境污染和扰民事件也表示了担忧,希望建设单位能够引起足够重视,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措施,文明施工,在提高工程进度的同时更要把保障周围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公众对工程建设带来的社会影响主要集中在征地拆迁的补偿措施及落实情况上,希望按照国家最新标准,结合地区实际情况给予征迁补偿;希望基层及相关部门做好征迁安置补偿措施落实工作,加强与群众沟通,协调和解决好项目建设与社会、经济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十二章总量控制12.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12.1.1总量控制因子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列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定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约束性指标,另一类是本项目其它特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如下:(1)约束性指标:化学需氧量。(2)其它污染物:氨氮、固体废物。12.1.2总量控制指标(1)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项目运营后生活污水拟由市政污水管网接入莆田市污水处理厂,最终排入木兰溪感潮段。总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如下表。表12-1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指标名称改造前改造后以新带老削减量申报排放总量废水量10.95万m3/a61万m3/a0万m3/a61万m3/aCODcr54.75t/a36.60t/a48.18t/a36.60t/aNH3-N3.29t/a4.88t/a2.41t/a4.88t/a(2)固体废物排放总量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送往大湖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固体废物均妥善处置,故不分配排放总量。12.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方案12.2.1约束性总量控制指标的区域调配方案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相关要求,对COD和SO2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本项目无SO2排放,COD总量控制指标由建设单位向城厢区环保局申请区域调配。12.2.2其它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方案其它非约束性总量控制指标由建设单位根据环评报告核算量作为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在报地方环保主管部门批准认可后,方可作为本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其它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如下:氨氮:4.88t/a;固体废物:0t/a。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十三章环境经济损益简析13.1社会效益简析项目的建设,是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城区建设的需要。项目建成后,完善可片区市政基础设施,改善了目前脏乱差的生活环境,营造规划整齐、配套设施齐全的滨水居住小区,大大改善了片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本项目预计建设住宅总面积40.15万m2,其中20.53万m2用于拆迁户的安置,除去医院和公建,商住面积11.82万m2,按高层住宅销售均价预计为4500元/m2,店面0.45万m2,按均价10000元/m2,则总销售收入为57690万元。本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可为9387人提供房源。同时商业店面出售后可间接地提供200个就业机会,另外本项目可安排物业管理人员50人左右。本项目的建设可促进、带动其它行业如建材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市政工程的进展;有利于改善城厢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来投资建设,同时对于城厢区城区品味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之,本项目的建成及运营,不仅可以改善拆迁改造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可产生较好的经济,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社会效益显著。13.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3.2.1正效益估算(1)城市化进程改造中的经济效益分析剩余房源及店面总销售收入为57690万元。商业店面出售后可间接地提供200个就业机会,另外本项目可安排物业管理人员50人左右,按月工资1000元计,增加居民收入25万元/a,按服务期限50年,共1250万元。经济效益合计58940万元。(2)改造后环境效益分析项目的建成运营,通过雨污分流,将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避免垃圾随处堆放,避免垃圾散发恶臭和水体恶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整齐的规划,大面积的绿地,配合区域河道整治,将带来新的城市景观的同时,避免洪涝灾害;因此项目环保投资同时也可取得显著环境效益;具体分析如下:①生活垃圾污染符合削减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生活垃圾裸露堆放对环境的影响,其计算模式与参数,采用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固体废物》专题组提出的“工业废物预测用基本参数”作为参数,每吨生活垃圾裸露堆放,造成的环境损失为:污染空气25元/t;污染土壤13元/t;污染水体25元/t;堆存费用25元/t,合计88元/t。改造前垃圾产生量2t/d计,则每年至少可挽回环境损失费用为:88×2×365=6.5万元/a,服务期50年共计325万。②水体污染符合削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截流管网,同时实现雨污分流,减少污水排量,片区改造后生活污水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木兰溪北洋河网水系接纳的污染水量为10.95万t/a,CODcr将削减54.75t/a、BOD5削减32.85t/a、SS削减43.8t/a。参照《城市流域综合整治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四川环境,2003,22(3):57~60]中治理1吨COD的费用约1275元,片区改造后可节约水治理费用约6.98万元/a;服务期50年计349万。③其它环境效益片区改造,将配合区域河道整治,减少地区洪涝灾害,减少片区及周边工农业损失;优越的居住环境将减少片区居民呼吸道疾病、皮肤病、肠道疾病等的发病率,减少医疗、务工等损失。同时,片区的开发将带动周边土地利用价值的提升,带动周边旅游、娱乐、餐饮收入的增加;这些均为正效益的体现。(3)环境经济收益片区改造后环境经济收益为59614万元。13.2.2负效益估算(1)农业经济损失根据霞林街道各社区近年来征迁统计,农田和果园产值均按1.8万元/公顷,即1200元/亩,合计占用农用地可使沿线农业产值每年少收入20.76万元/年;按50年计,农业损失共1038万元。(2)生态损失园地和农田的生态效益损失主要以光合作用净化环境的价值来体现。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于项目区农田均为菜园,农田生态损失也按园林地生态损失计算。参考《北京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初步研究》[生态学报,2002,22(5):783~786]、《鹞落坪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间接使用价值评估》[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2):16~20]、《青海东峡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经济价值评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4):85~87]以及《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中园林地生态损失价值实证》[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5):79~80、89]中关于园林地生态经济损失价值评估普遍采用的计量模式,以吸收SO2量、制O2量、滞尘量、固定CO2量作为评估指标,以工业削减SO2的费用、运行费用、工业制O2的费用、工业削减粉尘的费用、运行费用、碳税率分别作为定价参数,具体如下:S――损失园林地的面积,km2;g――系数,55%;――吸收SO2的价值;――释放O2的价值;――滞尘的价值;――固定CO2的价值;N――单位面积吸收SO2量,为516.15t/km2;Fl――削减S02的费用,为500元/t;F2――运行费用,100元/t;O――制造氧气量,571228t/km2;Y――为工业生产氧的价格为200元/t(1984年价格);D――滞尘量为67272.24t/km2;P1――工业削减粉尘的费用,为6500元/t;P2――运行费用,15元/t;C――固定C02为.7km2;P――碳税率,339.8元/t。项目农田果园占地共173亩,折合0.1153km2,生态损失价值为5035.1万元。(3)环保投资本项目环保设施投资见下表。表13-1环保设施投资估算环保项目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万元)施工期噪声治理设施各类施工机械的隔声屏障、隔声罩及隔声间10废水处置设置隔油池、沉淀池、化粪池3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垃圾筒0.1运营期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垃圾收集点、垃圾中转站30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化粪池、区内管网、与市政管网联网120噪声治理设施风机、泵房、备用发电机隔声措施5市政道路雨污工程雨水管网及污水管网1013.4绿化绿地面积82974m2,按每平方米20元计,加上护栏等其它安全维护措施费用166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合计1347.5本项目的环保设施运行费用主要为生活垃圾的处理费用和片区绿化维护费用,具体见表13-2。表13-2环保设施运行费用项目运行费用(万元/年)备注景观水保洁1可由物业部门委托环卫部门进行化粪池定期清理0.5固废处理10包括日常片区道路保洁,生活垃圾的收集、中转及送大湖垃圾填埋场绿化维护及更新费5包括绿化日常浇灌、修剪和补植等活动合计16.5-对于环保设施运行费用,物业管理部门可根据各用户排放污染物的量来分摊,分摊费用从水电费、材料费、管理费、人员费等方面体现。(4)项目环境总代价项目环境代价共7416.6万元。13.2.3环境经济效益估算(1)环保设施投资比例环保设施投资比例=环保设施建设费用/总投资=1347.5/72346.1×100%=2%(2)环境成本率环境成本率是指工程单位经济效益所需的环保运行管理费用。环境成本率=年环保运行管理费用/工程平均年经济效益×100%=16.5/1192.3×100%=1.38%(3)环境代价率环境代价率指工程单位经济效益所需的环境代价。环境代价率=环境代价/工程总经济效益×100%=7416.6/59614×100%=12.52%(4)项目环境经济净效益建设项目环境经济净效益=经济收益-环境总代价=+52197.4万元。从环境成本比率、环境代价等指标看,该项目环境代价和环保成本也较低,环境效益比较明显。13.3社会经济环境损益分析结论项目的实施改善片区居住环境及景观,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可提供数百人的就业机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可行。通过上述全面的环境效益计算和分析,该项目的正效益大于负效益,项目建设从社会环境经济方面可行。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十四章选址选线的合理性分析14.1总体规划适应性分析根据《莆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顶墩下黄改造片区用地为二类居住用地和商业金融业综合用地,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和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选线为规划市政道路网,见图1-3。选址选线符合莆田市城市总体规划。14.2环境适应性分析14.2.1水环境根据监测,目前片区木兰溪北洋河网水质已不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标准要求,超标原因主要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限制,沿岸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以及部分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随着项目的建成运营,雨污分流体制及管网的形成,将完善片区给排水进出设施,污水处理厂的扩建运行,项目区生活污水将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于木兰溪赶超河段排放,对控制北洋河网水质进一步恶化状况、改善北洋河网水质起到积极的作用。总体而言,项目的建设符合水环境保护规划。14.2.2环境空气评价区域规划为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根据监测,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可以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本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排放源强很低,片区改造前直接排放,片区改造后经竖井烟道与楼顶排放,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片区环境空气质量保护。根据规划,周边污染企业随着规划的实施已经启动搬迁,至运营期周围污染源将不会对片区环境空气产生的影响。项目的建设符合环境空气功能区划。14.2.3声环境拆迁改造片区靠近八二一街和延寿路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为4类环境功能区,其他区域为2类环境功能区。根据预测,运营初期拆迁改造片区受交通噪声影响不大;随着车流量的增加,在采取相应噪声防治措施后室内受交通噪声影响不大。14.3环境相容性分析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周围环境现状和规划,项目周边多为居住用地和商业金融业用地。北面为居住用地(现状为顶墩村居民点),东北面为商业金融业综合用地,东面为下黄安置小区,西面为商业金融业用地和荔枝公园;项目所在区域实际是一个商业居住片区,本项目主要职能为居住片区,另外兼有部分商业的职能,项目与周围环境是相容且相互适应的。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和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南北向连接莆阳路和荔园路,东西向连接天妃路和南园路,是市区城市道路网地一部分,且沿线规划用地性质为商业金融业综合用地、居住用地、医疗设施用地,道路的设施与周边环境相容。14.4小结综上所述,本项目从总体规划适应性、环境适应性和环境相容性分析,选址选线合理。建议城市国土、规划部门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护项目建成后的入住居民,禁止在项目周边发展工业企业和与土地利用规划不符合的产业。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十五章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15.1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得到协调发展。为此应明确本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监督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使本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得到有效实施。本工程应尽快设立环保专职管理机构,对施工期及运营期实行监测管理。该机构由建设单位直接领导,并接受有关环保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其主要职责:(1)宣传并贯彻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保法规、条例、标准,提高施工、维护、管理及使用人员的环保意识,并贯彻于本职岗位中;(2)组织制定环保工作计划,并制定年度实施计划,纳入到施工、运营过程,并责成有关部门落实;(3)负责监督本工程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确定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和环保措施“三同时”;(4)按报告书所提的环保工程措施与对策建议,与施工单位签订环保措施责任书,尽可能减轻施工过程中的污染影响和水土流失;(5)严格现场管理制度,按工艺顺序施工,制止不合理的施工方法和野蛮施工行为;(6)制定本工程建设期和运营期水、气、声、固体废物和生态监测计划,并组织监测计划的实施;(7)负责做好工程区固体废弃物的合理处置工作;(8)负责污染事故的防范及应急处理和报告工作。15.1.1施工期的环境管理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应坚持以防为主,以管促治,管治结合,并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将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环保管理部门、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管理轨道之中,通过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和教育手段,限制危害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活动,达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的目的。施工中的环境管理应着重于施工场所的现场检查和监督。应采取日常的、全面的检查和重点监督检查相结合,编制好重点监督检查工作的计划。施工过程的环境管理、监督监视内容见表15-1。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5-1施工过程的环境管理、监督监视内容序号责任部门环境管理或监督、监视内容1环保部门(1)经济手段主要采取排污收费、污染损失赔偿等方式,促使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完善施工阶段的环保报批手续,落实环保防治措施,污染物达标排放。(2)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批意见中对施工期的环保要求,保护施工场所周围的环境,防止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应有的破坏,减少粉尘、噪声、污水和建筑垃圾带来的污染。(3)定期对施工场地进行环境监察和监测,敏感点大气、噪声等是否满足区域功能要求,污水是否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堆场、料场是否有防雨、降尘措施等,即各项污染治理设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4)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使其懂得做好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是每个人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2建设单位(1)委托评价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与施工单位签订工程合同,明确环境保护责任。(3)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4)定期请当地环保部门监督、检查,协助主管部门做好环境管理工作。(5)配合环境监测站搞好监测工作。3施工单位(1)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按相关的法规和条例以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施工期的环保要求,制定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对污水、粉尘、噪声、固体废弃物等的防治措施。(2)在施工期间,须实行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和排污管理:①技术管理指各施工单位应建立和健全环保技术规程及考核指标,开展无污染或低污染施工工艺的研究试验;②生产管理指在布置施工生产任务的同时,还应层层落实环保管理,明确各施工阶段的环保要求,尤其是施工场地的噪声防治要求,建立日常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③设备管理包括环保设备管理和生产设备管理,环保设备和生产设备须实行同样的维护、检修制度,建立正常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并尽可能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④排污管理指按规定设置施工期间的污水排放口位置和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核实施工阶段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总量、频率、方式和强度,采取合理措施,使污染物达标排放,并定期报告主管单位和当地环保部门,接受监督检查;(3)工程后期和竣工后,还应及时修复在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v施工中环境管理监督的重点,是防治施工中的水、气、声、渣污染。检查的重点是施工高峰期和重点施工阶段的粉尘和噪声扰民。检查其是否实施了有关的水、气、声、渣污染控制措施。对于违规施工的,应及时予以制止和警告;对于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者应给予处罚和追究责任。在敏感目标处应进行施工噪声的监测,若超标频繁或幅度较大,应及时采取措施。v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施工中的环境管理应着重监督检查的另一个重点,是水土流失。应把取土区及土石方工程列入重点检查对象,其次是施工人员进驻区及施工临时料场。对于违规施工的,应及时予以制止和警告,对于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应给予处罚或追究其相关责任。v所有的检查计划、检查情况和处理情况都应有现场文字记录,并应及时通报给各有关部门。记录应定期汇总、归档。15.1.2营运期的环境管理15.1.2.1市政道路(1)营运期的环境管理重点是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污染控制、水土保持工程和绿化工程的养护。(2)负责营运期的水、气、声污染控制措施的实施和管理监督工作。在管理和监督中可提请环保部门、交管部门和市政、环卫部门配合。(3)负责营运期有关环境监测计划的实施,具体监测业务可提请相关环境监测部门配合。(4)配合路政、市政、园林部门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和绿化工程的养护工作。15.1.2.2居住片区主要为绿化和固体废物的处置。物业管理部门可与环卫部门和市政园林部门签订运营期片区内绿化和保洁的相关工作。15.2工程环境保护监理建议环境保护监理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企业,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承担其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建单位的建设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情况进行检查,并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我国的环境保护监理发展刚刚起步,在许多方面都是空白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15.2.1环境监理工作的落实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标时应包含环境监理的内容。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工程建设合同时,合同中应包括环境保护的内容,明确如发生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时,施工单位应承担的责任及补救恢复措施。在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工程建设合同时,,应同时与环境保护监理单位签定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合同,环境监理合同应明确环境保护监理工作范围、内容、方式、目标及环保监理单位的权力、义务,使环境监理工作能发挥应有的工作。15.2.2环境保护监理的任务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保护监理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对建设项目配套的环保工程进行施工监理,确保“三同时”的实施。改造片区环境保护监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监理改造片区主体工程的施工过程应符合环保要求,如噪声、废气、污水等污染物排放应达标、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称为“工程环境监理”或“环境监理”;二是对保护营运和施工期的环境而建设的配套环境保护设施进行监理,称为“环保工程监理”,包括垃圾处置设施、绿化工程等。15.2.3环境保护监理应遵循的原则要求从事工程环境保护监理活动,应当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确立环境保护监理是“第三方”的原则,应当将环境监理和业主的环境管理、政府部门的环境监督执法严格区分开来,并为业主的环境管理和政府部门的环境监督服务。15.2.4环保监理的工作程序环保监理工作程序见图15-1。1、督促施工单位履行承包合同中的环境保护条款2、现场检查、监督并发布各项指令、文件及协调管理3、结合环境监测数据,及时调整环保监控力度4、编写工作纪录、监理日志、监理月报、监理工作报告、监理工作总结等。建立项目环境保护监理机构编制环境保护监理规划编制单项环境保护监理实施细则按照实施细则进行环境保护监理向业主提交环境保护监理资料和报告编制环境保护监理报告书,参与工程竣工及环境保护验收1、组织环境保护监理交底会和有关协调会2、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环境保护方案3、审核工程材料、设备的环境性能指标4、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图15-1环保监理工作程序15.2.5环保监理的工作方式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保监理人员对施工活动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按照施工进程实施动态管理。工程环境监理的工作方式以日常巡视为主,辅以必要的环境监测,以便及时调整环保监控力度。环保工程监理从合同、计量到支付等都与其他工程的监理相似,工作方式主要以工程监理的方式进行。15.2.6环境监理的工作内容(1)施工营地①施工营地污水和洗车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必须进行水质处理,如油污水应进行隔油处理,生活污水至少要求经过加石灰消毒沉淀后排放。机械和车辆最好由附近专门清洗点或修理点进行清洗和维修。②施工营地应设垃圾筒,集中收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③施工单位施工营地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施工营地在整个施工期都存在,因此在不同阶段执行相应的标准。施工营地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噪声源,应放置在室内,加强门窗隔声,并在进风口、出风口安装消声器。④施工人员如自建宿舍,应配套建设简易厕所,简易厕所尽量建成有冲洗水和粪便回收装置的流动厕所。⑤施工营地厨房应设置排风系统。(2)地面清理及建筑物拆除①施工前应明确清理对象和范围。对于古树名木等有保存价值的植物,应事先联系当地林业部门,采取移植等异地保护的方法加以保护。②建筑物拆除产生的砖、砂石和砼可以再用或经过处理重新利用。③拆除框架混凝土结构,宜整体大部件吊装移除,减少粉尘排放,并且在拆除前应对被拆体充分洒水,保持湿润。(3)其它工程环境监理要点①建设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扬尘、噪声、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防止或者减轻施工对环境空气、地表水、景观等的破坏,改善、恢复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②将弃土、弃渣于指定地点堆放,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其流入水体。③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④除抢修、抢险作业外,禁止夜间进行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居民休息的建筑施工作业。确需连续作业的,应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4)缺陷责任期主要是指完工后的环境监理工作内容,如施工队伍退场前的环境监理预验收工作,以及整理资料、编写总结报告,协助业主准备竣工环保验收工作等。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环保工程监理环保工程监理的内容包括排水工程、绿化工程、垃圾收集点、隔声措施等,环保工程监理内容类似于工程环境监理,不再评述。15.3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监测在环境监督管理中占有主要地位,通过制定并实施环境监测计划,可有效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以便进一步修正、改进环保工程及措施,更好的贯彻执行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标准,确实保护好环境资源和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根据本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和区域环境现状、环境规划要求,制定本项目的环境监测计划,包括环境监测的项目、频次、监测实施机构、监督机构等具体内容,分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时段。15.3.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1)监测项目:施工期为TSP;运营期为NO2。(2)监测站位:施工期设紧邻用地边界的顶墩村非拆迁改造区和下黄村非拆迁改造区;运营期设片区医院和沿线居住小区作为监测站位。(3)监测频率:施工期在各路段施工高峰期连续监测5天;运营期每年冬季监测一次。(4)监测天数及采样、分析方法按常规环境监测要求执行。15.3.2噪声监测(1)监测内容:施工期为施工场界噪声;营运期为道路两侧交通噪声。(2)监测站位:施工期主要在高噪声源机械作业区;运营期交通噪声按常规监测要求进行。(3)监测时间与频率:施工期以施工高峰期为宜;运营期按有关要求进行监测。15.3.3水土保持监测(1)监测点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主体工程区、直接影响区进行监测。(2)监测项目水土流失因子监测:①地形、地貌和水系的变化情况。②建设项目占用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③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④项目区林草覆盖度。水土流失状况监测:①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情况。②水土流失量变化情况:包括沟蚀、面蚀、滑坡、崩塌等水土流失发生情况及流失量。③水土流失程度变化情况。④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对项目区及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及其趋势:监测水土流失对土地利用、防洪行洪、自然生态的危害,主要包括泥沙、区域植被、生态等的变化及对项目、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①防治指标: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和绿化覆盖率。②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③绿化措施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④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⑤各项防治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⑥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弃土弃渣量堆放面积。⑦绿化覆盖度。(3)监测时间及频次监测时间:植被恢复期1年。监测频次:每季2次,当暴雨大于50mm以上时,雨后各加测一次。15.4环保工程竣工验收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3号)和《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是:(1)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2)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设成或落实,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3)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规定的要求落实,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可恢复的环境已按规定采取了恢复措施;(4)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需对环境保护敏感点进行环境影响验证,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已按规定要求完成。表15-2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一览表验收类别验收内容验收标准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①施工营地和施工点(料场)临时占地的清理,对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固体废弃物的妥善处理。②道路绿化和边坡防护绿化。■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植被措施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片区点面的绿化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①临时施工用地基本恢复原有土地使用功能,无明显水土流失。②道路绿化成活率高。③防护工程稳定。④片区绿化成活率高。污染影响声环境敏感点片区医院及沿线居住小区声环境是否符合功能区划要求。声环境保护目标昼、夜间噪声均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Ⅱ类标准。大气环境敏感点片区医院及沿线居住小区大气环境是否符合功能区划要求。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生活垃圾处置生活垃圾收集站建设生活垃圾收集站和中转站,收集站内的生活垃圾清理运往垃圾场。环保机构设置落实环境管理、环境监测计划内容设立专职环境管理机构。本项目属非污染型项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以社会影响和生态影响为主,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3号)规定,建设单位须委托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进行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并提交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156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十六章总结论16.1项目概况顶墩片区改造项目位于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顶墩村和下黄村。项目总占地m2(616.8亩),建设内容包括顶墩村和下黄村的拆迁改造以及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的建设。拆迁建筑面积约17.58万m2。新建总建筑面积37.20万m2,包括28栋(层高18~24层)住宅楼、5所学校(幼儿园2所、小学2所、中学1所)以及配套社区服务和公共设施;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长940m、宽42m道路,跨河中桥1座、小桥2座以及配套管线工程。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长1119m、宽40m道路,跨河小桥3座以及配套管线工程。拆迁改造片区于2011年建成,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和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于2008年底通车。16.2工程环境影响评估16.2.1水环境(1)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区附近木兰溪北洋河网以及污水处理厂。(2)水环境现状木兰溪北洋河网水质现状已劣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标准,超标原因主要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沿岸部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建议加快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扩容建设步伐,同时开展木兰溪流域污染整治和河道整治工作。(3)水环境影响预测结论①施工期木兰溪北洋河网城厢区境内段规划主要功能为工农业用水区和景观用水区,现状主要功能为沿线村庄的雨、污合流排放沟渠,在沿岸污水尚未并入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前,仍临时作为区域纳污水体。在区内污水管网尚未并入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管网前,项目施工期污水经处理后暂排木兰溪北洋河网,符合区域排污现状,木兰溪霞林至入海口段(包括南洋河网与北洋河网)无饮用水源取水口和水源保护区,项目污水排放对饮用水安全不造成威胁,经处理后暂时排入北洋河网对其水质影响不大。178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②运营期①生活污水项目位于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外排污水水质达到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项目将于2011年建成,污水处理厂扩容配套污水收集系统于2010年完成,污水纳入闽中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可行,不存在过渡期排水问题。②路面径流雨水路面径流雨水污染浓度随降雨时间逐渐降低,在60min后路面径流雨水中的污染物均能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由于项目区附近及下游均无饮用水源等敏感水体,路面径流雨水排放对附近水体水质影响不大。③水环境现状雨水合流体制排水,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片区改造后,雨污分流,生活污水引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于木兰溪感潮河段排放;片区改造后完善给排水体系,使得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有利于区域水环境保护。(4)主要环保措施①施工期◇施工工地废水隔油沉淀后循环用或作为场地抑尘洒水用水;◇加强施工管理,实施工地节约用水,减少项目施工废水的排放量;◇施工生活污水必须经石灰消毒沉淀预处理后排放;◇区内污水管网并入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管网后,施工污水必须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②运营期◇生活污水经各住宅楼下化粪池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接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景观水体由物业,专人巡回,及时清除水面枯枝败叶等漂浮物。杜绝生活垃圾进入水体。16.2.2环境空气(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①施工期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包括改造片区北侧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改造片区西北侧25m南园路荔枝公园北侧住宅楼群、改造片区东侧下黄村非拆迁区居民点、改造片区东侧下黄安置小区、八二一街西侧155m南方骨科医院、八二一街西侧天溢嘉园、八二一街西侧51m莆田生殖医学专科医院。178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②运营期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包括八二一街西侧15m天溢嘉园、八二一街西侧155m南方骨科医院、八二一街西侧98m延寿路北侧51m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八二一街两侧延寿路南侧片区居民楼、八二一街西侧161m片区顶墩小学、延寿路南侧112m片区顶墩幼儿园、八二一街东侧118m片区下黄小学、八二一街东侧122m片区下黄幼儿园、八二一街东侧91m延寿路南侧37m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环境空气质量可以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项目区域适合居住。(3)环境空气影响预测结论①施工期根据对施工扬尘的预测,施工期北侧顶墩村非拆迁改造居民点、南园路荔枝公园北侧住宅楼群、下黄村非拆迁区居民点、下黄安置小区、天溢嘉园均处于扬尘重污染地带,莆田生殖医学专科医院处于较重污染带;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本评价提出的措施进行扬尘预防和治理,减轻扬尘对上述敏感点的影响。②运营期①八二一街和延寿路汽车尾气影响分析不利气象条件下,八二一街及延寿路2008年、2014年及2022年路肩外NO2日均浓度均可满足二类标准要求。高峰小时八二一街远期2020年路肩外5m以内区域NO2浓度超二类标准;敏感点各预测年NO2日均浓度分布和高峰小时浓度分布均可满足二类标准要求。建议运营远期适当控制高峰期车流量,在高峰期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分流至片区临近其它道路。②造片区内的废气影响分析改造片区主要以居住、公建为主,以天然气作为主要燃料。油烟主要来自居民住户和商业店面饮食业、学校食堂,改造前片区居民油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改造后油烟通过烟道于楼顶排入大气,排放点较高,对呼吸带高度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商业店面饮食业和学校食堂要求安装油烟治理装置,确保达标后通过专用烟道排放,对周百年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片区车库废气污染源强较小,废气排放设计高度大于2.5m,高于人群呼吸带,且背向居民楼,对居民的影响很小。178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片区垃圾收集点、转运车菌采用垃圾袋装化处理,垃圾中转站采用密闭抽气处理恶臭;公厕采用水冲式公厕,恶臭污染物经扩散、稀释,不会对公厕周边环境造成恶臭污染。根据预测结果,八二一街和延寿路各预测年NO2日均浓度分布和高峰小时浓度分布在道路路肩外5m均可满足二类标准要求;片区建筑一般退让道路15m,汽车尾气对片区环境空气影响不大。片区工业企业主要大气污染源为锅炉废气,根据环境空气现状质量监测,区域环境空气中SO2现状浓度可以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工业企业废气污染对片区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现状工业企业用地已经规划为居住和商业金融业综合用地,随着城市规划的实施,这些污染企业将逐渐搬迁,届时工业企业污染将不存在。(4)主要环保措施①施工期◇道路运输扬尘防治措施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运输路线,车辆应当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土石方的运输;密闭运输,防止超载,运输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施工场内施工扬尘防治措施拆除旧建筑时,应边洒水边拆除;施工区地表压实处理并洒水;天气预报4级风以上天气应停止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堆场扬尘防治措施临时弃渣堆场,要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挡、防风网、挡风屏等;散装粉状建筑材料利用仓库、封闭堆场、储藏罐等形式;采用商品混凝土。②运营期◇片区饮食业和学校食堂安装有效的油烟治理设施确保油烟治理达标排放,排气筒的出口不能朝向住宅楼等易受影响的敏感目标,排气筒的出口段长度至少应有4.5倍直径(或当量直径)的平直管段。◇维持地下车库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运营远期适当控制高峰期车流量,在高峰期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分流至片区临近其它道路。178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6.2.3声环境(1)声环境保护目标①施工期声环境保护目标包括改造片区北侧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改造片区西北侧25m南园路荔枝公园北侧住宅楼群、改造片区东侧下黄村非拆迁区居民点、改造片区东侧下黄安置小区、八二一街西侧155m南方骨科医院、八二一街西侧天溢嘉园、八二一街西侧51m莆田生殖医学专科医院。②运营期声环境保护目标包括八二一街西侧15m天溢嘉园、八二一街西侧155m南方骨科医院、八二一街西侧98m延寿路北侧51m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八二一街两侧延寿路南侧片区居民楼、八二一街西侧161m片区顶墩小学、延寿路南侧112m片区顶墩幼儿园、八二一街东侧118m片区下黄小学、八二一街东侧122m片区下黄幼儿园、八二一街东侧91m延寿路南侧37m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2)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区域环境噪声源主要昼间主要为社会噪声、夜间主要为自然噪声;根据区域噪声现状监测结果,项目用地区域内各监测点昼间、夜间噪声值均符合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区域环境噪声现状良好,适合居住。区域交通干线以小型车和摩托车居多,车流量较大,除荔园路外,天妃路和莆阳路路段的交通噪声不能达到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4类标准。(3)声环境影响结论①施工期项目施工噪声对距项目施工场界50m以内敏感点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南园路北侧住宅楼群、下黄村非拆迁区居民点、下黄安置小区、天溢嘉园的影响较大,噪声声级均超过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类标准。②运营期◇交通噪声影响预测分析一般路段:2008年八二一街两侧20m外可以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4类标准,延寿路两侧10m外可以达到4类标准;2014年八二一街两侧35m外可以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4类标准,延寿路两侧20m外可以达到4类标准;2022年八二一街两侧60m外可以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4类标准,延寿路两侧40m外可以达到4类标准。178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敏感点:通车年,天溢嘉园、南方骨科医院、片区顶墩小学、片区顶墩幼儿园、片区下黄小学、片区下黄幼儿园、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噪声均不超标;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片区居民楼略有超标,最大超标量分别为0.9dB和1dB。运营中期,南方骨科医院、片区顶墩小学、片区顶墩幼儿园不超标,天溢嘉园、片区下黄小学、片区下黄幼儿园、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超标值小于3dB。运营中期,南方骨科医院不超标,片区顶墩小学、片区顶墩幼儿园、片区下黄小学、片区下黄幼儿园超标值小于3dB,天溢嘉园、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片区居民楼超标值超过3dB。◇片区声环境影响分析①片区噪声源对外界环境影响片区投入运营后,噪声源主要为社会噪声,通风排风系统等配套设备噪声,对外环境影响不大。②交通噪声对片区影响荔园路距离道路边缘50m噪声可以达到基本可以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类标准,由于目前荔园路改造片区段两侧为空旷地,片区建成后经过建筑物的隔声衰减,第二排建筑物基本可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类标准,此外,根据设计方案,对高层住宅沿交通干道方向的立面阳台作封闭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通噪声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规划片区中学教学楼距离荔园路路缘60m,规划下黄小学距离荔园路路缘80m,其室外噪声可以达到GB3095-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类标准,荔园路交通噪声对片区影响不大。根据噪声垂向分布特点,一般道路两侧的噪声敏感高度昼间为10米(第四层建筑),,夜间噪声敏感高度为7米(第三层建筑),主要影响临道路第一排建筑。根据现状平面设计和预测结果,八二一街和延寿路对片区居住将产生一定影响,建议片区沿八二一街和延寿路两侧建筑根据预测结果退让,对片区住户及学校定期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噪声补救措施。对于片区医院,在具体设计和施工时临近道路一侧可设置停车场、绿化广场等非噪声敏感建筑物或构筑物。(4)主要环保措施①施工期◇从声源上控制噪声,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施工点的布置要尽量远离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特别是顶墩非拆迁改造区、下黄非拆迁改造区和下黄小区;◇在施工区边界设置隔声屏障;178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禁止午间休息时间和夜间(晚22:00至次日晨6:00)和午间(12:00~14:30)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施工车辆经过敏感目标时应减速慢行,严禁鸣笛。②运营期◇片区内噪声源控制措施首先选择先进可靠的低噪设备(比如风机、备用发电机、水泵的选型),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污染;对高噪声设备采用隔声间处理。居民楼下商业店面不得引进娱乐场点、机动车修配及其它超标准排放噪声的加工厂(点)。加强绿化植树。◇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天溢嘉园、南方骨科医院、片区顶墩小学、片区顶墩幼儿园、片区下黄小学、片区下黄幼儿园、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片区居民楼采取定期监测,视监测结果适时采取补救防治措施。对于沿八二一街和延寿路规划区内尚未建设的居住小区、集中办公区或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建议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建筑退让道路红线35m,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建筑退让道路红线20m。对于规划居住区应充分考虑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可将绿化带、小商业点、公用设施安置在靠近公路的一侧。对于规划学校临近道路一侧可设置运动场。对于规划集中办公区、医院临近道路一侧可设置停车场、绿化广场等非噪声敏感建筑物或构筑物。对本片区内靠近公路边的商业住宅混合楼,对住宅应进行必要的隔声防护措施,如采用塑钢窗、双层窗等措施,在房间布局上考虑将厨房、卫生间等布置在临路一侧。16.2.4固体废物(1)施工期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处置情况拆迁建筑垃圾产生量为25.49万吨/年,作为本次八二一街和延寿路建设路基填方用;土建施工建筑垃圾产生量为8030吨/年,部分回收利用,剩余部分向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申请指定位置堆放;施工生活垃圾产生量为87.6吨/年,委托环卫部门送大湖垃圾填埋场。178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运营期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处置情况运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5t/d,委托环卫部门送大湖垃圾填埋场。16.2.5社会及生态环境影响结论(1)社会环境影响项目建设完成将改善现有城市景观和居民生活环境,完善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厢区的城市品味,将带动城厢分区开发建设成以历史人文景观、现代城市生态、自然生态景观于一体综合旅游。项目建设的主要社会问题集中在征地拆迁和补偿安置。项目建设过程的主要社会问题为选址区内拆迁补偿。要求建设单位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落实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尽快办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相关手续,并根据耕地保护政策要求补偿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或缴纳耕地开垦费。加强补偿资金管理,保证如数落实到户。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政府须积极引导和鼓励项目影响民众逐步转向工厂、企业去就职或从事商业活动,减轻农业损失,顺利实现生活方式的过渡。(2)生态环境影响①对农业植被的影响项目占用农田88亩,果园85亩。项目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荔枝林、和蔬菜地为主,为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农田植被和果林地的占用和铲除,造成耕地资源的永久性占用;并且在经济受益上不可避免造成经济损失。损失的农地和园地在当地的农副产品供应中占用的一定的比例,这部分农业损失对蔬菜市场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求对耕地实行保护,采取异地补偿平衡措施措施,减轻对农副产品市场的影响。②对地表野生植被的影响草本植被优势种群为小飞蓬、鬼针草等地带性常见草本植被。项目用地范围内现有植被物种均为本地区常见易生物种,非珍稀物种,项目施工建设在进行土地平整时不会使这些物种灭绝。③水土流失项目规划范围主要土地类型为果园和农田和村庄建设用地,水土保持现状总体良好,不存在十分明显的水土流失问题。178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初步预测,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13.8t/a,要求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量。(3)生态环境适宜性分析选取容积率、绿地率、交通出入口设计、车位、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资源利用、市政条件、景观和谐度9项指标作为一个综合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生态满意度从总体上说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工程尚未投入建设,建设单位可根据实际需求和资源综合利用需要完善设计,其生态满意度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达到较为满意水平。(4)景观环境可接受性分析以木兰溪支流水景为依托,点、线、面结合的绿化布局,强调人与自然的沟通与融合。区内配套从幼儿园至中学的文教设施和片区医院,突出表现了居住、文教和休闲为城市主体的功能。点式、板式结合的生态式建筑格局、花园式外观将更能表现出区域的功能,为城市增添了一份绿色,美化了城市景观。顶墩片区建筑采用清新、淡雅的浅色作为建筑主体色调,与周边建筑物的色调基本一致,基本不会与周围景观形成视觉反差。(5)光遮挡与光污染分析高层建筑有时会引起周围局部地区风速的大增和紊乱,产生不良的风环境。根据项目设计方案,高层建筑均为东西走向,楼间距大于1/2楼高,高层住宅之间自身采光和日照不会相互影响。本项目在建筑设计上考虑了光污染的成因,选择环保外墙材料,避免采用釉面砖、磨光大理石,适当设置玻璃幕墙,减少光污染;对外环境和片区居民影响不大。(6)高层建筑局地风影响分析根据初步估算,片区居民行动基本不受局地风的影响。高层建筑局地风与气流分布、风速、风向、建筑物形状、高度等诸多因素有关,建议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委托有关单位进行风洞实验,以优化建筑结构、朝向,给居住区居民带来较好的舒适度,尽量避免或减轻局地风影响。(7)防洪排涝的影响片区改造后,农业面源污染将不存在,并实施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经排污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在木兰溪感潮河段排放,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木兰溪北洋河网排水压力。但随着片区改造实施,大面积硬化地面将增加片区雨水地面径流。经初步估算,改造后片区径流量约为改造前的1.5倍,若维持现状河网形态,将会增加区域排涝压力,增大洪涝灾害频率和危害程度。要求建设单位尽快与水利部门协调,明确河网整治责任范围,针对区域河网整治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专业防洪排涝设计,178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河道容量和横断面设计要考虑防洪排涝要求,保持有一定的蓄滞和调蓄能力,同时还要考虑生态廊道和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要求设计。(8)主要环保措施①编制水土保持实施方案,并执行“三同时”制度。②主体工程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道路工程先行;◇施工场地要按地块四周布置导流渠,最终将洪水与雨水工程排水管道衔接;◇土石方分段施工、分段及时防护,随运、随填、随夯,不留松土,加强施工期监控与管理,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道路形成后两侧土地尚未及时开发时,边坡应采用铺草皮或撒播草籽作为临时防护;◇尽量将施工行为界定在红线以内区域,减小界外区影响面积。◇应根据当地雨量季节分布和旱季风日分布特征规律,选择适宜的土方施工时期,并关注当地气象变化,尽量避免在大暴雨或大风干热天施工。管沟开挖后,及时铺设管道,并进行土方回填,土方回填时应分层夯实;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场地平整,并尽快恢复地面原貌。◇主体工程竣工时,应及时完成如绿化、固土及截洪、排水等有关水土保持工作,以控制水土流失。16.2.6环境风险本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为危险品泄漏后进入路边的木兰溪北洋河网和危险化学品泄漏后进入大气环境。本项目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后,其对周围水体和周围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应加强道路运输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公路事故发生的概率,并按照本报告提出的应急方案进行实施,最大限度减轻事故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16.2.7公众参与项目得到了绝大多数公众支持和认可,公众对工程建设带来的社会影响主要集中在征地拆迁的补偿措施及落实情况上,希望按照国家最新标准,结合地区实际情况给予征迁补偿,并做好征迁安置补偿措施落实工作。16.2.8总量控制(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178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总量控制指标分为: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化学需氧量和其它污染物指标氨氮、固体废物。(2)总量控制指标的来源COD排放量为36.60t/a,总量控制指标由建设单位向城厢区环保局申请区域调配。其它非约束性总量控制指标由建设单位根据环评报告核算量作为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在报地方环保主管部门批准认可后,方可作为本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其它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如下:氨氮:4.88t/a。固体废物:0t/a。16.2.9与国家产业政策的一致性本项目片区改造及住宅楼的建设,以安置区为主,在经营性用地范围内的商住区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为主,片区总容积率为2.11,不属于别墅区建设项目和低密度、大套型住宅项目,不在限制和禁止供地项目之列;商住用地住宅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占81.7%;滨水居住用地住宅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占85.1%;符合相关政策标准要求。此外,项目以较高的标准规划、设计,旨在改善居住区环境和住房的居住功能,合理安排住房空间,力求在较小的空间内创造较高的居住生活舒适度;配套商贸设施面向周边社区,力争配套建设的社会化;并配套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公共设施,符合建设部等九部委联合提出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要求。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以及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属于城市道路,配套相应地下管线,为《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5年)鼓励建设的项目。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6.2.10清洁生产水平建设单位应从绿色的规划设计、绿色施工方面以实现全面的清洁生产。项目按照节能强制性标准委托工程设计并保证节能措施的实施。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节能建筑材料,采用绿色施工工艺,符合清洁生产要求。16.3评价总结论本项目位于莆田市城厢城区霞林街道顶墩村和下黄村,根据莆田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厢分区规划,顶墩下黄改造片区用地为二类居住用地和商业金融业综合用地,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和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选线为规划市政道路网,符合土地利用规划。项目符合产业政策,能从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方面加强清洁生产。项目建成后将完善片区市政基础设施,生活污水纳入污水处理厂178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处理后达标排放,有利于改善片区水环境质量;片区改造后油烟集中经竖井烟道于楼顶排放,将减轻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生活垃圾定点及时清运,与改造前相比,将有利于提升城市景观和改善片区卫生条件;市政道路的建设是完善城市路网设施、减缓市区交通压力的重要举措;项目的建设与周围环境相容。在施工与运营过程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措施要求,确保各污染物正常排放且排放总量控制在本报告书核定指标以内,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的建设可行。16.4建议与要求(1)片区医院在平面设计时考虑交通噪声影响,将停车场、绿地广场等非噪声敏感构筑物设置在靠近延寿路和八二一街临路侧。(2)片区商业店面引进类型建议根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和《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行业环境管理》等有关规定,对片区居民楼下商业店面引进类型作如下建议与要求:①不得兴办产生噪声污染的娱乐场点、机动车修配及其它超标准排放噪声的加工点。②对入住片区居民楼下商业店面的饮食业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应按环境保护法及有关行政法规,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环境影响申报登记或审批手续。◆必须设置收集油烟、异味的装置,确保达标排放,防治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油烟治理后通过专门的烟囱排放,禁止利用居民楼内的烟道排放。(3)区内河网整治建议要求建设单位尽快与水利部门协调,明确河网整治的责任范围,针对区域河网整治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专业防洪排涝设计,河道容量和横断面设计要考虑防洪排涝要求,保持有一定的蓄滞和调蓄能力,同时还要考虑生态廊道和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要求设计。178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6-1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序号污染源环保工程或设施执行标准或要求1施工扬尘①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合同,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按有关环保措施进行施工。②施工单位在拆除建设范围内原有建筑物前,应张贴公告,提醒附近居民自身采取防尘措施。③道路运输扬尘防治措施◆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运输路线,车辆应当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土石方的运输。◆运送土石方和建筑原料的车辆应实行密闭运输,装载的物料、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若车斗用苫布遮盖,应当严实密闭,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公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撒或泄漏。◆运输车辆的载重等应符合《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防止超载,防止路面破损引起运输过程颠簸遗撒。◆运输车辆在施工场地的出入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或其它防治设施,防止洗车废水溢出工地;设置废水收集坑及沉砂池。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④施工场内施工扬尘防治措施◆建设工程业主在施工期间,施工现场要进行围栏或设置屏障,以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拆除旧建筑时,应边洒水边拆除,以减少扬尘的产生量。拆除框架混凝土结构,宜整体大部件吊装移除,减少粉尘排放。◆对于施工便道等裸露施工区地表压实处理并洒水。施工场内便道采用焦渣、级配砂石或水泥混凝土等,并指定专人定期喷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扬尘。◆天气预报4级风以上天气应停止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例如土方工程、粉状建筑材料的相关作业。◆合理安排工期,尽可能地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施工时间,并建议施工单位采取逐片施工方式,避免大面积地表长时间裸露产生的扬尘。⑤堆场扬尘防治措施◆临时弃渣堆场,要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挡、防风网、挡风屏等。◆若在工地内露天堆置砂石,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覆盖防尘网等措施,必要时进行喷淋,防止风蚀起尘。◆对于散装粉状建筑材料利用仓库、封闭堆场、储藏罐等形式,避免作业起尘和风蚀起尘。⑥采用商品混凝土,避免现场搅拌混凝土产生的废气与粉尘,并减少建筑材料堆存量及扬尘的产生。⑦对于紧邻改造片区边界的顶墩未拆迁改造区、下黄未拆迁区和下黄安置小区,拆迁阶段对建筑洒水并围护,采用吊装移除,施工料场远离三个敏感点边界设置。依照JGJ146-200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有关要求,采用“湿式作业”,采取防治扬尘污染措施。178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续表16-1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序号污染源环保工程或设施执行标准或要求2施工固体废物建筑垃圾①拆迁建筑垃圾作为路基填方回用。②土建施工建筑垃圾按照有关规定首先向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根据指定地点、运输路线、时间运行处置。-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袋装化;做到日产日清,清运往大湖垃圾垃圾填埋场处置。-3施工噪声①工程时间避让,避开晚间和午间施工。②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采用先进工艺和低噪设备,打桩阶段推荐采用静力打桩机和钻孔灌注桩。③空压机、泵等高噪声设备设置隔声屏障。④使用商品混凝土,避免现场搅拌噪声污染。⑤屋顶浇砼振捣时,面向顶墩村非拆迁改造区居民、下黄村非拆迁改造区居民和下黄安置小区等方向设置活动屏障。⑥对运输车辆噪声防治应选择合适的行车路线,不得穿越顶墩村非拆迁改造区和下黄村非拆迁改造区,并限制行车速度,进入施工场地禁鸣喇叭。⑦施工噪声设备避开放置在靠近入住居民住宅的周边。⑧装修阶段采用先安装门窗控制噪声污染。-4施工污水①实施工地节约用水,减少项目施工污水的排放量。②施工场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食堂应设置隔油池,并应及时清理,厕所的化粪池应做防渗处理。③施工工地污水隔油沉淀后循环用或作为场地抑尘洒水用水,尽可能不向附近水体排放。④区内污水管网并入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管网后,施工污水必须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区域管网接入污水处理厂前,外排污水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一级标准:CODCr≤100mg/L,BOD5≤20mg/L,SS≤20mg/L,NH3-N:15mg/L,pH:6~9。区域管网接入污水处理厂后,外排污水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三级标准:CODCr≤500mg/L,BOD5≤300mg/L,SS≤400mg/L,pH:6~9。5运营期污水①修建地下式污水处理站(化粪池)处理污水;②污水排放量为1671.2m3/d,污水出水水质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表4三级标准。③外排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④物业部门加强管理,杜绝生活垃圾进入景观水体。专人巡回,及时清除水面枯枝败叶等漂浮物。外排污水处理厂污水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表4三级标准:CODCr≤500mg/L,BOD5≤300mg/L,SS≤400mg/L,pH:6~9。⑤路面径流雨水根据地形地势就近排入木兰溪北洋河网。178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续表16-1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序号污染源环保工程或设施执行标准或要求6运营期废气油烟居民住户油烟经竖井烟道于楼顶排放。-片区饮食业和学校食堂安装有效的油烟治理设施,确保油烟治理达标排放,排气筒的出口不能朝向住宅楼等易受影响的敏感目标,排气筒的出口段长度至少应有4.5倍直径(或当量直径)的平直管段。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车库废气地下车库的汽车尾气由车库的排风系统通过高于2.5m的排气装置排放,排气口背向敏感建筑。-汽车尾气运营远期适当控制高峰期车流量,在高峰期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分流至片区临近其它道路。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类标准要求。7运营期噪声①控制通风系统、水泵、备用发电机等配套设备的噪声污染:通风系统、水泵设置在地下车库,变、配电设施应与居民楼分离设置,备用发电机安装隔声罩。②创建安静居住片区。③居民楼下商业店面不得引进娱乐场点、机动车修配及其它超标准排放噪声的加工厂(点)。噪声源处于单独密闭隔声间并采取减震措施;区域噪声满足2类标准要求:昼间60dB,夜间50dB。道路交通噪声控制:①天溢嘉园、南方骨科医院、片区顶墩小学、片区顶墩幼儿园、片区下黄小学、片区下黄幼儿园、下黄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顶墩村居民点(非拆迁改造区)、片区居民楼采取定期监测,视监测结果适时采取补救防治措施。②对于沿八二一街和延寿路规划区内尚未建设的居住小区、集中办公区或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建议八二一街(天九湾-荔园路段)建筑退让道路红线35m,延寿路(天妃路-南园路段)建筑退让道路红线20m。③对于规划居住区应充分考虑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可将绿化带、小商业点、公用设施安置在靠近公路的一侧。④对于规划学校临近道路一侧可设置运动场。⑤对于规划集中办公区和医院临近道路侧可设置停车场、绿化广场等非噪声敏感构筑物。⑥对本片区内靠近公路边的商业住宅混合楼,对住宅应进行必要的隔声防护措施,如采用塑钢窗、双层窗等措施,在房间布局上考虑将厨房、卫生间等布置在临路一侧。面向道路第一排建筑噪声满足4类标准要求:昼间70dB,夜间505dB;其它区域噪声满足2类标准要求:昼间60dB,夜间50dB;学校、医院临道路侧建筑室外噪声满足2类标准要求:昼间60dB,夜间50dB。8运营期生活垃圾项目区按服务半径不大于70m的要求设置垃圾收集点,并设置垃圾中转站一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并及时由城市环卫部门外运处置分类收集、日产日清,收集点及中转站无明显臭味。9景观绿化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景观设计手法;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绿化,禁止出现裸露土层;绿地率达到规划设计的相应标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高度和谐统一;绿地率达到30%以上。10水土保持委托相关单位编制本项目的水土保持实施方案,采取措施,控制水土流失。无明显水土流失11环境管理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委托相关单位完成项目的竣工验收。178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6-2绿色施工及清洁生产措施一览表序号指标体系措施1施工管理(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2)编制绿色施工方案。(3)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4)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5)制定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规章制度。2环境保护见表16-1中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2)应就地取材;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对建筑材料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3)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4)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5)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6)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7)选择高效节能、耐久性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材料用量。(8)优选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例如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聚氨酯硬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抹等,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9)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10)采用自粘类片材,减少现场液态粘结剂的使用量。(11)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1)(12)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2)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2)(3)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5节能与能源利用(1)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3)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4)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5)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6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2)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3)施工现场仓库、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178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6-3风险防范措施一览表项目风险防范措施施工期(1)在道路的规划与设计中应注意线形的设计,例如直线的长度限制,直线与圆曲线、缓和曲线的合理搭配与协调比例,道路线形是否顺畅、自然,线形与环境或景观协调,路面的纵坡以及变化应适宜,应尽量避免反向曲线或在反向曲线中加入足够长的直线段,尽可能使视距增大,使得驾驶员心理反应良好。在视距不够的路段应设置警示标志、限速标志等。(2)施工过程中要保证路面的平整度、粗糙度以及抗滑度适中。(3)在桥涵段,应提高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标准,例如对于护栏应采取加高和加固措施;尽可能采用中央分隔带,既起到绿化作用又可遮掩夜间行车时对面车辆的灯光;护栏两侧可设防眩板来遮掩夜间行车时对面车辆的灯光。同时应提高中央带和视线诱导标志的设置,以及照明设施、道路标志、路面标志和警示标志、限速标志或醒目的多条警示标线的设施设计标准。(4)在跨水域路段的路面,应采用有组织排水工艺将桥面和路段的雨水引出,以防止事故发生时泄漏的化学品、油类、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水源。运营期(1)加大管理力度。交管部门严格审查经营业户资质,规范危险货物准运证发放程序,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危险品运输车辆的限期淘汰报废管理,严禁超载、报废车辆上路;应对运输危险品车辆实行申报管理制度,在公路人口处,还应检查三证是否齐全、货单是否一致、货物是否超载等,对包装不牢、破损及标志不明显的化学物品和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罐体不得放行。(2)一般应安排危险品运输车辆在交通量较少且事故率较低的时段通行。(3)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公路的管理、维护与维修,路面有缺损、颠簸不平、大坑凹和设施损坏时,应及时维修,否则应设立警示标志。(4)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必须按规定进行车辆和容器检测,严禁使用检测不合格的车辆和容器、使用报废车辆拼装或自行改装车辆、自行改造容器从事危险货物运输。同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装置,如排气管火花熄灭器、泄压阀、防波板、遮阳物、压力表、液位计、导除静电设备和必要的灭火设备。(1)应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应该由公安部门、路政部门、环保部门、消防部门、卫生部门、政府安全监察部门等组成,指挥部应设在事故发生附近,一旦发生灾害,各个部门统一由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2)当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发生车祸、火灾、爆炸或泄漏后,驾驶员和押运人员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当地消防、环保、安监、公路部门、医院、行业主管部门等),说明所载化学危险品的名称和泄漏的情况,在等待专业人员救援的同时要保护、控制好现场。(3)事故抢先小组根据危险品事故的危害范围、危害程度与危险化学品事故源的位置划分事故中心区域、事故波及区及事故可能影响区域。①事故中心区域:中心区即距事故现场0~500m的区域。事故中心区的救援人员需要全身防护,并佩戴隔绝式面具。救援工作包括切断事故源、抢救伤员、保护和转移其它危险品、清除渗漏液态毒物、进行局部的空间洗消及封闭现场等。非抢险人员撤离到中心区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事故中心区域边界应有明显警戒标志。②事故波及区域:事故波及区域即距事故现场500~1000m的区域。该区域的救援工作主要是指导防护、监测污染情况,控制交通,组织排除滞留危险品气体。视事故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疏散转移。事故波及区域人员撤离到该区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事故波及区域边界应有明显警戒标志。③受影响区域:受影响区域是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有从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危害。该区域救援工作重点放在及时指导群众进行防护,对群众进行有关知识的宣传,稳定群众的思想情绪,做基本应急准备。(4)跟踪监测,及时掌握现场环境质量,确保环境质量达标后组织撤离人员回迁。(5)一旦应急计划被确定,定期组织进行演练,适当测试其实用性。每次演练之后,负责准备计划的组织或人员应彻底复查此次演练以改正应急计划的中缺点和不足。178
莆田市城厢区顶墩片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6-4施工过程的环境管理、监督监视内容序号责任部门环境管理或监督、监视内容1环保部门(1)经济手段主要采取排污收费、污染损失赔偿等方式,促使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完善施工阶段的环保报批手续,落实环保防治措施,污染物达标排放;(2)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批意见中对施工期的环保要求,保护施工场所周围的环境,防止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应有的破坏,减少粉尘、噪声、震动和污水带来的污染;(3)定期对施工场地进行环境监察和监测,敏感点大气、噪声等是否满足区域功能要求,污水是否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堆场、料场是否有防雨、降尘措施等,即各项污染治理设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4)工程后期和竣工后,还应及时修复在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5)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使其懂得做好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是每个人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2建设单位(1)委托评价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与施工单位签订工程合同,明确环境保护责任;(3)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4)定期请当地环保部门监督、检查,协助主管部门做好环境管理工作;(5)配合环境监测站搞好监测工作。3施工单位(1)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按相关的法规和条例以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施工期的环保要求,制定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对污水、粉尘、噪声、固体废弃物等的防治措施;(2)在施工期间,须实行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和排污管理:①技术管理指各施工单位应建立和健全环保技术规程及考核指标,开展无污染或低污染施工工艺的研究试验;②生产管理指在布置施工生产任务的同时,还应层层落实环保管理,明确各施工阶段的环保要求,尤其是施工场地的噪声防治要求,建立日常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③设备管理包括环保设备管理和生产设备管理,环保设备和生产设备须实行同样的维护、检修制度,建立正常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并尽可能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④排污管理指按规定设置施工期间的污水排放口位置和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核实施工阶段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总量、频率、方式和强度,采取合理措施,使污染物达标排放,并定期报告主管单位和当地环保部门,接受监督检查。178
国道219线新藏公路改建工程奇台达坂南至区界段(K540~K705)环境影响报告书表16-5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一览表验收类别验收内容验收标准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①施工营地和施工点(料场)及弃渣场等临时占地的清理,对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固体废弃物的妥善处理。②道路绿化和边坡防护绿化。■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植被措施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③片区点面的绿化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①临时施工用地基本恢复原有土地使用功能,无明显水土流失。②道路绿化成活率高。③防护工程稳定。④片区绿化成活率高。污染影响声环境敏感点片区医院及沿线居住小区声环境是否符合功能区划要求。声环境保护目标昼、夜间噪声均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Ⅱ类标准。大气环境敏感点片区医院及沿线居住小区大气环境是否符合功能区划要求。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生活垃圾处置生活垃圾处置情况建设生活垃圾收集站和中转站,生活垃圾及时清理运往垃圾场。环保机构设置落实环境管理、环境监测计划内容设立专职环境管理机构。目录第一章总论11.1 项目由来11.2编制依据21.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总则41.4 环境敏感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71.5评价重点81.6评价标准81.7 评价范围91.8 评价单元9第二章工程概况112.1工程概况112.2主要工程17178
国道219线新藏公路改建工程奇台达坂南至区界段(K540~K705)环境影响报告书2.3筑路材料及土石方工程212.4工程环保措施242.5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252.6 保通方案272.7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28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313.1自然环境313.2生态环境现状及评价363.3社会现状443.4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483.5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493.6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1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24.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524.2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594.3 空气环境影响分析614.4声环境影响预测664.5 水环境影响分析744.6 施工期交通影响及管理764.7 工程风险分析77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805.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评价805.2水土流失影响分析90第六章 环境保护措施996.1对社会环境不利影响的减缓措施996.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996.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016.4空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01178
国道219线新藏公路改建工程奇台达坂南至区界段(K540~K705)环境影响报告书6.5水环境保护措施1026.6水土保护措施1036.7环保投资105第七章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行动计划1067.1环境保护监督管理1067.2环境保护行动计划111第八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168.1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分析1168.2工程直接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1178.3环境效益分析1208.4综合评价121第九章公众参与1229.1公众参与的目的1229.2公众参与的范围1229.3公众参与的途径与方法1239.4公众参与的调查对象1249.5公众参与的内容1249.6信息反馈汇总1259.7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1259.8公众参与意见的处理1279.9公众参与的建议128第十章路线方案比较12910.1线路确定原则12910.2路线方案比较129第十一章 评价结论及建议13411.1 工程概况13411.2 环境现状13511.3 环境影响分析136178
国道219线新藏公路改建工程奇台达坂南至区界段(K540~K705)环境影响报告书11.4环境保护措施14111.5 评价结论14211.6 建议142178
第一章总论第一章总论1.1 项目由来随着我国西部开发步伐的加快,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公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西部主要省区之一的新疆,近年来在公路建设方面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但由于历史原因,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路网密度低,技术标准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服务水平低,城镇及农区混合交通严重,交通安全服务设施缺乏,养护技术装备落后,运输成本高,效益差,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无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国道219线即新藏公路位于新疆和西藏境内,起于新疆喀什地区的叶城县与国道315线相接,止于西藏日喀则地区的拉孜线与国道318线相连,总体呈南北走向。新藏公路全长2143km,其中新疆段路线长度654.8km,西藏段路线长度1488.2km。路线穿越新疆喀什地区、和田地区、西藏阿里地区及日喀则地区。新藏公路是继青藏、川藏公路后修建的区外通往西藏的第三条公路,是连接新疆与西藏两个自治区的唯一干线公路,是我国西南边陲重要的国防干线。新藏公路同时也是国家在西部地区规划的重点建设的区域路网之一。本项目是目前新藏公路改建工程新疆段的最末一段,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县境内,路线总长165km(K540+000~K705+·143·
第一章总论000)。新藏公路新疆段由叶城公路总段管养,仅以维持通车为目的。由于沿线养护队伍人员不足,技术力量差,生活条件艰苦,加之养护机械少而简,不能满足养护抢险的工作需要。进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受厄尔尼洛现象的影响使气候变化异常,导致沿线泥石流、水毁、冰雪害及冻土病害等山地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交通状况日趋恶化,给沿线物资运输、人民生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造成了很大困难。为了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要求,发展区域经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防,该工程的实施是十分必要和非常迫切的。本项目为改建项目,路线全长165km,总投资78977.05万元,现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新疆公路管理局于2003年11月2日委托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任务。环科院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组织专门人马上山考察,冒着高原反应,进行噪声监测、公众调查、水样采集等工作,其中部分同志因高原反应,头痛难耐被送下山,车辆也因道路难走数次熄火、坏胎,最终被大车背下山。通过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完成了本报告书的编制工作。1.2编制依据1.2.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关于委托国道219线(新疆境内段)公路改建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管理局,公管总办[2003]1218号。(附件1)。·143·
第一章总论1.2.2建设项目文件(1)《国道219线新藏公路改建工程奇台达坂南—区界(K540+000~K705+000)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2003.10。(2)《关于219线叶城至昌玛尔公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拟采用标准意见的请示函的复函》(附件2)1.2.3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2.10.13。(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3年第5号,《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局,新政发[2002]3号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2.4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43·
第一章总论(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实施条例。(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实施条例。(11)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2.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1)HJ/T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1993.09。(2)HJ/T2.2-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1993.09。(3)HJ/T2.3-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1993.09。(4)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1995.11。(5)HJ/T2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1998.06。(6)JTJ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1997.01.01。(7)SL203-9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1998.05.01。1.2.6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价格[2002]125号文,《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01.31。1.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总则1.3.1评价类别公路建设是一项对自然、社会经济影响深远的开发性活动,必须妥善处理项目实施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本项目为改建三级100km以上的公路,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要求,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1.3.2评价目的·143·
第一章总论(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2)调查评价拟改建公路沿线及临近地区的环境现状和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3)调查了解公路沿线环境敏感点及各敏感点的社会环境状况。(4)分析公路改建对沿途居民、新疆叶城、西藏阿里及我国西部社会经济和国防安全的影响。(5)预测评价公路改建带来的环境影响和诱发的主要环境问题。(6)结合工程设计中提出的环保要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并反馈到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最大限度地减轻工程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为公路建设在设计、施工和营运三个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依据。1.3.3评价工作基本原则及基本方法(1)评价工作基本原则—按照建设单位与有关政府规划部门协调确定的线路走向,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改建公路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公路沿程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和环境功能区,确定环境敏感点,并将其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对象。—充分利用现有环境现状研究资料和环境影响评价成果,并对其进行准确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的审核。根据本次公路项目环境影响因素的特点,在满足环评工作需要的前提下,环境现状野外调查(包括环境监测)工作力求精简,“缺什么、补什么”。以收集现有例行监测资料为主,并参考近年来的环评工作成果。(2)评价工作基本方法·143·
第一章总论本项目为大型线性开发项目,具有线路长和影响面广等特点。实地线路踏勘结果表明:拟改建公路沿线地貌类型多样,海拔高程变化大,土壤、植被类型多,因而需要分不同的评价单元进行现状调查及评价。根据实际情况,每个单元的重点有所不同;对于相同地貌类型的区域,可以采用“以点和代表性区段为主,点段结合,返馈全线”的评价方法。—一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主要采用资料调查法;—采用例行和现有监测资料调查与主要区段现状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环境质量现状;—对营运期声环境的影响评价采用相应的预测模式进行,施工期噪声使用类比定性分析的方法;—大气环境的影响评价采用模式预测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生态环境、水环境、水土流失评价采用资料分析、类比分析、现场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3.4评价时段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包括施工期、运营期两个时段。1.3.5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通过对拟改建公路项目污染源特征分析,并根据公路所经地区不同的环境特征,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见表1-1。表1-1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序号项 目判据等级1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HJ/T19:影响范围大于50km2,公路改扩建过程中生物量减少量、物种多样性减少量小于50%;水和土地等方面的影响变化程度不显著。22空气环境影响评价HJ/T2.2:本项目主要废气污染物常规污染物;等标排放量在2.5×109~2.5×108m3/h之间。评价区域虽地形单一,现状调查发现,现有公路路基均为岩石铺成,但部分路段“跑油”三·143·
第一章总论现象较为突出,磨耗严重,路面平整度差。汽车在此路段行驶时,耗油量大,排放的尾气和污染物相应来说较大,公路改建成后,由于路面等级的提高,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不会剧烈增加。3声环境影响评价HJ/T2.4:拟改建公路沿线区域属于山区,环境敏感点少,虽然项目实施后车流量会有所增加,但路况的改善会使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减小。三4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HJ/T2.3:公路建设项目的废水主要是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及机械清洗废水、浇铸混凝土构件的保养水,水质简单且排量少。三1.4 环境敏感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1.4.1公路沿线环境敏感目标(1)生态环境敏感目标—k580~K705公路两侧的高原高寒植物及其间生活的野生动物。—拟改建公路两侧不同类型的料场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公路全线的冻土层及水土流失。(2)大气、声环境敏感目标—K578.2甜水海兵站—K660泉水沟处的12家饭店。(3)水环境敏感目标—K559沟谷中常流水,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淡水,可供生活生产用水。—K672+950距路0.1km的泉水沟及红山河机务站右侧的淡水湖。—K673+700距路0.1km的泉水湖补给泉,为承压上升泉,是四季常流的淡水泉,可供生活生产引用。(4)社会环境敏感目标—K578.2甜水海兵站—K660处12家饭店1.4.2环境保护目标·143·
第一章总论确保本项目建设污染物达标排放,水污染物不得直接排入区域仅有的三处淡水水体,并最大限度地减轻项目建设对各个不同地貌地形、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的影响。环境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公路沿线K580以后植被盖度为10-70%不等,大型野生动物较多;沿途冻融、翻浆、盐泽化普遍;路线经过甜水海兵站、泉水沟饭店和三条淡水水系。环境保护目标确定为:(1)K580后公路沿线植被、野生动物及其生境。(2)K578.2甜水海兵站和K660泉水沟处的12家饭店。。(3)公路沿线取、弃土场地的生态环境(包括山丘、砾质山体、荒漠植被、洪水水沟等)。(4)保护K580后公路沿线的荒漠植被,不致因公路的修建而遭大面积的破坏。(5)确保沿途所经过的河流及山间泉水不受污染。1.5评价重点生态环境评价为该项目评价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中以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影响的评价为重中之重。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方式为公路拓宽用地、公路便道及公路建筑取料、弃料用地,影响因子为地表土壤、植被及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第二个评价重点为冻土层保护及水土保持方案1.6评价标准1.6.1环境质量标准·143·
第一章总论(1)地表水环境—本公路经过甜水海、阿克塞钦湖、红山湖、泉水湖和松木西错流域。按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根据这些入湖河流的状况及功能,其水域功能类别确定为Ⅰ类,环境质量标准采用Ⅰ类标准。(2)环境空气按照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该段公路全线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为二类,环境质量标准采用二级标准。(3)声环境按照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公路沿线周围属于4类区,采用4类标准。(4)土壤侵蚀分类标准采用SL190-96《土壤侵蚀分类标准》。1.6.2 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Ⅱ类标准;(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Ⅰ类标准;(3)《建设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1.7 评价范围(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为拟改建公路的中轴线两侧各1000m,同时包括料场、生活基地及拌和场。(2)噪声影响评价的范围定为:拟改建路线两侧距路边200m范围内为一般评价区,此范围内现有的环境噪声敏感区为重点评价区。·143·
第一章总论(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定为:拟改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500m的区域。(4)社会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直接影响区为公路两侧各200m,和与公路相交的兵站、公路管理段及有关建设单位,间接影响区包括与公路相连的城镇等。1.8 评价单元根据拟改建公路建设特点及沿线环境特征,全线可划分为5个评价单元,其中2个为居民点,其余均为不同地貌、生态环境的评价单元,见表1-2。表1-2公路沿线评价单元及评价点单元桩号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社会环境K540~K580高原盆地山原盐土,地表无植被甜水海兵站K578.2常住人口约10人K580~K650.8高原盆地高山寒漠土,植被为垫状驼绒藜群系K650.8~K705高原谷地寒冻土,植被为青藏苔草-垫状驼绒藜群系泉水沟饭店K660夏季约40人,冬季无人·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2.1.1项目名称、性质及规模名称:国道219线新藏公路改建工程奇台达坂南至区界段(K540+000~K705+000)性质:改建规模(长度):165km级别:三级公路估算投资:78977.05万元工期:三年工日:全线共需用人工工日。2.1.2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和田县境内,西北—东南走向,西北起于奇台达坂南K540处,东南止于区界南的管养界K705处,路线全长约165km其中涉及西藏日土县的部分地段。其地理坐标为东经79°30′—80°17′、北纬34°30′—35°30′之间(见图1)。2.1.3公路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奇台达坂南至区界路段全长165.0km,该路段自1957年建成以来,基本上未进行大范围的整治改建,只在局部路段通过养护改善提高。本路段除K682+600~K701+630段19.03km翻越界山达坂,其余88.5%基本位于高原湖盆区,地势大多开阔平坦,公路沿线有冻土、盐渍土和积雪等自然灾害,造成公路路基冻胀、鼓胀、不均匀沉陷、路面搓板、翻浆、裂缝、坑槽等,降低公路交通能力,导致阻车、交通中断等事故。另外,本段现有桥涵数量极少,多数泻洪能力普遍不适应,沿线设施除公里碑、百米桩外,其他交通安全设施布完善。公路沿线动植物资源丰富,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保护动物资源较多,有雪豹、藏羚羊、野牦牛及藏野驴等。公路沿线为无人荒漠区,且水资源大多为咸水湖,所以大气、声和水环境问题不大。区域环境问题主要为现有公路的修建和维护对公路两边植被的影响,公路两边可见修路取土的推槽,全段多数路段可见多条便道,植被破坏量大,且该区域属于高原高寒区,植被破坏后很难恢复。区域植被的破坏同时也影响了区域野生动物的生存。另外本段还有水土流失、雪害、重力水蚀等环境问题和灾害。公路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见表2-1。表2-1现有公路状况及存在的环境问题桩号公路现状及环境问题K540~K567+2001.本段海拔4912~4800m,为高原湖盆区。公路布设于阿克赛钦湖湖盆区山前洪积扇上,地势较为平缓。2.路线平、纵指标多数可达三级路标准,现有公路行车道宽7.5~8.0m。3路基虽经养护填筑大多为0.5m。普遍偏低。4.沿线路基无防护,排水不畅,无排水设施。5.路面翻浆、冻胀、搓板、延流水占91.2%。6.该段只在K559处有小桥一座。梁涵洞偏少,缺小桥2座,缺涵洞22个。现有小桥老化,需改建。7.该区域水蚀严重,冻土和盐渍土和翻浆普遍。地表盐渍化严重,无植被。K567+200~K583+2001.本段海拔4814~4872m,为高原湖盆区。公路穿越阿克赛钦湖湖盆中部,地势开阔平坦。2.路线平、纵指标多数可达三级路标准,现有公路行车道宽7.5~8.0m。3路基虽经养护填筑大多为0.5m。路基普遍偏低。沿线路基无防护,排水不畅,只有局部地区开设简易排水槽。·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5.本段是该项目冻土危害最为严重的路段,路基路面鼓胀、开裂、变形、沉陷、翻浆、搓板普遍。6.缺桥梁、涵洞。需建小桥1座,中桥1座,涵洞20个。7.区域内水蚀严重,地表盐渍化、翻浆。道路两边公路修建时的留下推槽,地表无植被。K583+200~K648+5001本段海拔4850~5040m,为高原湖盆区。公路穿越阿克赛钦湖湖盆中部,地势开阔平坦。2.路线平、纵指标多数可达三级路标准,现有公路行车道宽7.5~8.0m。3.路基经养护填筑大多为0.5m。路基普遍偏低。4.沿线路基无防护,排水不畅,只有局部地区开设简易排水槽。5.本段沿线多发育不融沉弱冻胀土,冻土地层以冲洪积的碎砾石为主,造成路基冻胀鼓胀,路面搓板、翻浆等。6.局部路段取土积水,盐渍化严重,造成重冻胀和翻浆。7.现有路基不能有效抵御冻土和盐渍化危害。路基冻胀鼓胀,路面翻浆、搓板普遍,严重影响公路整体通行能力、行车安全和舒适度。8.缺桥梁、涵洞。需建小桥2座,涵洞59个。9.公路两边有修路时的推槽,植被至今仍未恢复,而且公路沿线有多条便道,车辆碾压破坏植被,同时对野生动物造成一定的影响。K648+500~K682+6001本段海拔5040~5182m,为红山湖和泉水湖湖盆区,局部傍山沿湖。地势较为平缓。2.路线平、纵指标基本可达三级路标准,现有公路行车道宽7.0~7.5m。3.沿线路基偏低且无防护,排水不畅,无排水设施。建小桥6座,中桥2座,涵洞87个。4K684+500~K682+200段发育富冰冻土,造成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陷、冻胀,路面搓板翻浆等。5.K658+200~K659+250处右侧为红山湖岸边,局部路基已踏入湖中,形成缺口。6.K665+400~+800、K677+200~+570、K678+350~+600段公路位于季节性河流岸边或横穿宽浅河滩,水毁严重。7.本段沿线有冻土、水毁、坍塌碎落等灾害。植被盖度10-60%不等野生动物活动频繁,有藏羚羊、野驴、野牦牛等。公路沿线也存在推槽和便道对植被的破坏,影响动物生存。K682+600~K701+6001.本段穿越界山达坂,K685+700处到达坂顶,海拔5347.09m。北坡K682+600~K685+700平均纵坡2.7%,较缓。南坡K685+700~K701+600坡降较大,最大纵坡达8.8%。2.路线平、纵指标基本可达三级路标准,现有公路行车道宽7.0~7.5m。3.沿线路基普遍偏低且无防护,排水不畅,无排水设施。4.K682+600~K701+600发育冻土,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陷、冻胀,路面搓板、翻浆等。5.K682+300~K683+590、K686+450~K686+720、K687+100~K687+785路线位于季节性河流岸边或横穿季节性冲沟,且无任何防护和排水设施,夏季水毁较严重。6.缺桥梁、涵洞。需建小桥2座,涵洞41个。7.本段沿线有冻土、雪害、水毁、坍塌碎落等灾害,植被盖度10-80%不等,野生动物活动频繁,有藏羚羊、野驴、野牦牛、雪豹等。K701+600~K705+0001.本段路线沿松木希错湖盆边缘,穿越龙木错湖盆中部布设,为湖盆和丘陵地貌。2.路线平、纵指标基本可达三级路标准,现有公路行车道宽7.0~7.5m。3.沿线路基普遍偏低且无防护,排水不畅,无排水设施。4.本段的冻土、雪害、翻浆、水毁灾害是全段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路段。5.缺桥梁、涵洞。需建涵洞3个。·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6..本段沿线有冻土、雪害、水毁、坍塌碎落等灾害,植被盖度30-80%不等,野生动物活动频繁,有藏羚羊、野牦牛、雪豹等。2.1.3线路走向及主要控制点(1)路线走向起点:本公路起于奇台达坂南坡下,公路里程碑K540处。终点:区界附近的养护界,公路里程碑K705处。走向:本方案路线起于奇台达坂南坡下(K540),路线东南向经泉水沟,转向南向至在建的K559+000桥,后又转向东南向至天岔口附近,再转向西南向沿天文点边防公路左侧至甜水海,继续东南向经空岔口、635道班,直至终点区界附近的养护界(K705)。路线全长165km。(2)主要控制点从奇台达坂南坡下至区界附近养护界,全线有4个控制点,具体见表2-2。表2-2公路全线主要控制点序号控制点桩号1奇台达坂南坡下K5402在建的K559+000桥K5593甜水海兵站K578+1004区界附近养护界K7052.1.4交通量预测(1)交通量现状现状路线交通量的基础资料为三十里营房观测点9月份24小时端面交通量。观测结果表明汽车交通量为185辆/日,高峰小时系数14.45%。货车交通量占78.38%,客车交通量占21.62%。中货车和大货车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38.38%和28.11%。·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2.1.5交通量预测(见表2-3)表2-3 未来年交通量预测表单位:辆/日年份货车客车全车平均年增长率20031673520220072877035619.1%2010349934428.1%20154461365826.3%20205411807224.8%20266452228673.4%2.1.6公路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1)公路建设规模本项目全长165km,其中,起点奇台达坂南至区界(K540~K650.8),约110.8km路段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60km/h、路基宽度8.5m、行车宽度7.0m。区界至终点(K650.8~K705)54.2km路段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30km/h、路基宽度7.5m,行车宽度6.0m。(2)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4)表2-4主要工程量序号工程单位数量备注1路线总长km1652计算行车速度km/hK650.8前60/K;K650.8后30.63远景设计交通量(2026年)辆/昼夜8674新增用地hm294.2hm25路面宽度mK650.8后6.0m;K650.8前7.06路基宽度mK650.8后7.5m;K650.8前8.57路基土石方数量:土方万m3352.48:石方m3·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8平均每公里土石方m3213629排水及防护圬工万m32.1110路面:4cm沥青混凝土千m21107.120cm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千m21190.115cm级配砂砾千m21273.011多年冻土路基:热棒跟/km4000/8.0:碎石m3/km/9.8:XPS隔热板m2/km/14.7:EPS隔热板m2/km/59.1312桥梁设计车辆荷载汽-20,挂-100级13中桥m/座199.8/314小桥m/座422.0/14其中在建20.0/115涵洞道24216平均每公里中桥长m1.2117平均每公里小桥长m2.5618平均每公里涵洞数道1.4619路线交叉处620军用直升机停机坪处2(3)建设用地和拆迁量本项目改线新增土地134.83ha,全部为高原荒漠,人烟罕至,沿线无耕地。拆迁军用电缆6根。(4)技术标准该项目拟按三级路标准改建,根据交通部现行技术标准和规范,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5。由于要满足军方大型车辆的通行要求,所以路基净高略高于规定值。表2-5拟建公路技术指标表指标名称单位规定值采用值公路等级三级同规定值计算行车速度km/h60/30.6同规定值远景设计年限年10同规定值行车道2同规定值行车道宽度m7.0/6.0同规定值·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建筑限界m净高4.5、净宽8.0净高4.8、净宽8.0平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200、极限125、不设超高150同规定值平曲线加宽类别3类同规定值最大纵坡海拔3000~4000m5%、4000~5000m4%、5000以上3%同规定值最大合成坡度积雪冰冻路段8%、其他9.5%同规定值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2000、极限1400同规定值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1500、极限1000同规定值竖曲线最小长度m50同规定值回头曲线极限指标计算行车速度km/h25同规定值主曲线最小半径m20同规定值最大纵坡%4同规定值路面加宽值m2.5同规定值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同规定值路基宽度m8.5同规定值土路肩宽度m0.75同规定值路面等级次高级或中级次高级及以上,分期实施的近期中级桥涵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100、大中桥1/50、小桥涵1/25中桥1/50、小桥涵1/25桥面净宽m特大、大桥8.0,中小桥涵7.5同规定值桥涵车辆荷载计量荷载汽车-20级、验算荷载挂车-100同规定值2.2主要工程2.2.1路基工程本段路基基本可达到三级公路标准,路基主要问题是不均匀沉陷、开裂、鼓胀、翻浆等。另外,沿线排水设施极少,排水不畅,同时局部傍山段缺乏最起码的防护、支挡措施。(1)一般路基路基宽度:K540~K650.8段路基宽度采用8.5m,路面宽度为7.0m。K650.8~K705段路基宽度采用7.5m,路面宽度为6.0m。·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路基高度:路基高度设计考虑两侧路面积水高度、地下水、毛细水和冰冻的作用,结合路线纵坡的要求,使路基安全稳定,高度39cm。临河路段路基设计洪水频率采用1/25。翻浆处置:本项目部分路段土工程地质性质极差,加上风吹雪、延流水和冻融作用的影响,路基翻浆和沉陷严重,路基边坡极易破坏失稳。为避免毛细水上升,防止路基翻浆。对翻浆较轻路段,采取提高路基1.0m的措施;对翻浆严重路段采取砂砾石土或碎砾石土填基,同时根据高冻胀段最小填土高度要求,提高路基。(2)特殊路基处理多年冻土:本项目沿线多年冻土极为发育,类型从少冰冻土至富冰冻土均有分布,对公路的危害主要为路基冻胀、鼓胀、不均匀沉陷,路面搓板、翻浆等,常造成阻车和交通事故,严重影响公路整体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盐渍土:局部路段分布有盐渍土,对公路的危害主要为加重冻胀和翻浆。a抬高路基,减少进入路基上层的水分和盐分。平均提高0.5-1.0m,同时作好排水设施。b在路基土中设隔断层,防止水分和盐分进入路基上层。路基上中铺筑土工布隔断毛细水和气态水。雪害:根据沿线风吹雪、积雪、风向和路基断面型式、路线布设情况等,提出以下防治建议和措施:a对山原宽阔河谷区及高原盆地低路基段,拟提高路基高度,其背风边坡按1:1~1:2设计,迎风坡按>1:4设计,灾害严重路段,在迎风坡以外开挖储雪场。b·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对于界山达坂以及其他几处迎风半路堑、背风半路堑路基的越岭线风吹雪路段,拟加宽路基2-3m,削缓内侧边坡,在边坡以下设置储雪场。c配备清雪机械、设备和人员,加强雪季积雪清扫和养护。涎流冰:对沿线涎流冰病害,采取了提高路基高度、增设桥涵、加大桥涵净空等措施,同时适当修建挡冰墙、挡冰堤等措施,将涎流冰拦在路基以上。(3)路基排水与防护全线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并与路面排水进行综合设计,形成排水系统,以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表水,保证路基稳定和行车安全。浆砌排水沟、浆砌边沟、截水沟、拦水埝。(4)取土、弃土方案原有公路路基偏低,因此全线均为填方路基。奇台达坂南至区界处公路沿线两侧大多为冲洪积和泥石流堆积扇,坡面植被稀少,土质主要为碎石土体,颗粒级配良好,是优良的路基填料。—路基填方应在上述地段集中取用。—取土坑设计应形状规则,地步平整,排水与路基排水系统衔接。—局部地段应防止影响冻土上限,取土场应尽量远离路线位置,以保护路基。—弃土场应选择地势较好的宽阔地带,并采取防护措施。—路基取土和弃土都应严格执行环保标准,不破坏公路沿线原有自然景观,防止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和生态失衡,并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2.2路面结构针对高原寒冷的气候环境及本段公路的使用功能,尤其是国防交通的迫切需要和通行条件要求,结合我国高原寒冷地区沥青路面的修筑实践和科研成果,拟·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定以下两个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方案:(方案一为推举方案)方案一:4cm厚SBR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15cm厚级配砂砾底基层2.2.3桥梁涵洞方案二:3cm沥青表面处理1cm沥青下层处理18cm级配碎砾石基层15cm级配砂砾底基层2.2.4桥梁涵洞(1)桥涵工程设计标准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并对军方特种大型重载车辆按单车、造中、慢行通过验算;桥面宽度:大中桥区界以北为净-8.0m+2×0.5m、区界以南为净-7.0m+2×0.5m,小桥涵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1/50,小桥涵洞1/25;抗震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相当于Ⅶ度烈度)。(2)本项目全线共设中桥199.8m/3座、小桥422.0m/14座(其中利用在建小桥20.0m/1座),桥梁总计621.8m/17座,平均每公里3.8m。全线新建涵洞242道,平均每公里1.5道。2.2.5路线交叉该段共有交叉路6条,具体见表2-6。表2-6平面交叉路线设置一览表序号交叉桩号名称被交路等级交叉形式被交叉路类型被交路类型交叉角度1K578+100甜水海平面交叉三级十字型甜水海兵站及停机坪连接线两侧90°·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2BK577+600天岔口平面交叉四级Y型天文点边防公路右侧70°3K590+400温岔口平面交叉四级Y型温泉边防公路右侧60°4K619+800空岔口平面交叉四级Y型空卡边防公路右侧90°5K657+100红山湖平面交叉三级Y型红山湖停机坪连接线左侧90°6K695+150红山河平面交叉三级Y型红山河机务站右侧90°2.2.6沿线设施(1)对公路傍山线常发生坍塌、碎落等灾害区,采用重力式上挡墙、护面墙等工程进行防护;(2)对沿溪线常发生水毁、路基坍塌等灾害地区,采用浸水下挡墙、挑水坝、路肩挡土墙等工程进行防护,对路基边坡在必要时可用浆砌片石护坡。(3)在全线设置齐全的安全、管理及养护的机构和设施。2.3筑路材料及土石方工程2.3.1自采材料(1)路基填料沿线公路路基填土需从路侧1.0km外取土,土料储量丰富。(2)砂、砂砾料所缺砂砾料可从K671~K699两侧隔壁上或翻越奇台达坂从喀拉喀什河河谷取用冲洪积的砂卵砾料,成品率底,质量一般,平运距45km。(3)碎石料·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碎石料分布在沿线山前冲洪积扇上,开采较为方便,可机轧或人工加工。缺少块石、片石、条石等其他石料。由于段内公路防护工程数量少,可用混凝土预制块浆砌;排水沟设置成土质夯拍边沟,石料用量小。碎石料平均运距40km。(4)水沿途工程及生活用水取用泥石流沟中长流水,冰雪融水,水质较好,平均运距40km。筑路材料料场类型及环境状况见(表2-7)。表2-7沿线料场分布情况材料名称桩号运距(km)上路桩号材料及料场情况储量开采方式便道(km)填土K540~K650.83.0路基填料:公路经高原湖盆区,路基偏低,填料用量大,从路侧1.0km外取用。储量大机械修建便道水K5590.3K559水:沟谷中常流水,以冰雪雪融水补给为主,水质较好,清澈透明,流量较大,可供生活饮用和生产用水。流量大机械/人工修建便道300m碎石线路右侧1.3K652+600小型碎石料场,岩性以灰岩为主,陡立基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表层受水蚀剥落严重,但强度仍较高,两侧碎石均由其风化形成,该基岩可机轧成碎石作为混凝土骨料,坡面存在的碎石,粒径以1-5cm为主,经筛选后可用于混凝土工程。有限机械便道1.5km水K672+9500.1K672+950泉水沟及红山河机务站右侧的湖内可供淡水资源。有限机械/人工修便道0.3km水K673+7000.1K673+700西藏境内泉水湖旁补给泉,四季长流,为承压上升泉,水质优良,清澈透明,涌出量大可供生活生产用水。涌出量大机械/人工修建便道100m砂、卵砾石K671+600~K686+6000.3K676+600路线两侧荒滩荒漠,冲洪积卵砾石土,质量一般,砂砾成品率20-30%。有限机械/人工修建便道0.3km砂、卵砾石K691+600~K698+6000.3K695+600路线两侧荒滩荒漠,冲洪积卵砾石土,质量一般,砂砾成品率20-30%。有限机械/人工修建便道0.3km片石K697+600两侧1.0K697+600分布在龙木错附近的古湖盆区,料石岩性以隐晶质石灰岩为主,储量丰富,易于开采,但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表面风化破碎严重,作为碎石料质量较好,经加工成碎石后可用于桥涵、防护、排水及基层和表面。丰富机械修建便道2.0km·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砂、卵砾石K741+600~K753+6000.3K746+600路线右侧荒滩荒漠,冲洪积卵砾石土,质量一般,砂砾成品率20-30%。有限机械/人工修建便道0.3km2.3.2外购材料公路建设所需水泥、钢材、沥青、油料等材料,均需从叶城县远运。2.3.3土石方工程公路全线路基土石方数量估算见表2-8。表2-8路基土石方数量估算表讫桩号长度(km)挖方(m3)填方(m3)借方m3备注总填方土方石方土方石方K540+000~K553+00013K553+000~K556+0003604806048060480K556+000~K557+0001150801508015080K557+000~K558+0001100001000010000K558+000~K559+0001115961159611596K559+000~K567+0008K567+000~K568+0001296922969229692K568+000~K572+0004K572+000~K577+0005碎石通风路基,数量计入冻土处置中K577+000~K583+0006K583+000~K584+0001222532225322253K584+000~K648+00064K648+000~K649+0001253932539325393K649+000~K651+0002612506125061250K651+000~K652+0001612561256125碎石通风路基,数量计入冻土处置中K652+000~K653+0001K653+000~K657+0004K657+000~K658+0001296292962929629K658+000~K670+00012K670+000~K671+0001778877887788碎石通风路基,数量计入冻土处置中K671+000~K672+0001K672+000~K683+00011K683+000~K684+0001278262782627826K684+000~K685+0001306253062530625·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K685+000~K686+00013062561256125碎石路基,数量已计入冻土处置中K686+000~K688+0002612506125061250碎石路基,数量已计入冻土处置中K688+000~K689+0001153121531215312K689+000~K690+0001275752757227575K690+000~K701+00011K701+000~K702+0001209432094320943K702+000~K705+0003523205232052320合计1652.4工程环保措施2.4.1规划设计中的环保措施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全过程中,在各种路线方案选择上,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采取环保措施从根本上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1)本项目属改建整治工程,改建时,对有条件的大部分路段铺设中、高级路面以替代现有碎石路,可消除行车时粉尘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公路走廊带内的自然景观。(2)小桥涵洞设置原则上做到一沟一涵,尽量避免并沟设涵,以保持原有自然风貌。(3)临山路段改建整治时避免大填大挖,避免诱发新病害。地形开阔的河谷盆地路段,路基高度在满足适用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一方面可节省借方量,另一方面可减少对沿线周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4)傍山临河水毁路段,应设置导流构造物及防护工程,遏制周边生态环境的恶化。(5)设置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标志。2.4.2项目实施阶段·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1)任何施工行为均应考虑对冻土环境的影响,减少对冻土的扰动,并采取合理的保护冻土的工程措施。施工中取土、弃土选择集中、远运,取土点选择低矮土丘,取土深度不大于冻土上限。(2)施工中应尽量减少破土面,并采取措施保护高寒植被,减少对原有地表植被的破坏。(3)工程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保护沿线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和迁移通道,严禁猎杀、捕捉野生动物。(4)严禁在高陡边坡上采料取土,以免诱发边坡失稳,引起新病害。应避免在固定、半固定沙地内取弃土和破坏沙生植被。(5)适当增加借方运距,减少施工现场周边生态环境压力。不能利用的废方严禁就近弃于河道、湖泊中,也不宜占用高寒植被发育的草地资源。弃土弃渣堆弃形态要稳固,要有利于水土保持,避免坍塌流失。(6)施工前要将保通措施列入施工组织计划中,并在施工中切实执行。施工时沿路不准大量堆放材料,特别是困难地段。施工时需站岗放哨、指挥车辆单向行驶。(7)竣工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清理施工临时占地,清除临时工程废弃物,恢复原有地貌。2.4.3营运养护阶段的环保措施(1)公路工程是沿线走廊带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完工后,合理养护,可改善公路本身环境,也使公路更好地融入周边环境中,与周边自然社会环境良性互动,协调发展。(2)公路养护同时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是对病害的抢险、清理、养护,是在顺应自然变迁的同时,对人为诱发的一些次生态环境失衡的积极补偿。(3)路线沿途应注意生活污水、洗车废水及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和统一排放。(4)对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运输,公路管理和公安等部门应严格控制并加强管理,以防意外泄漏。·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5)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制订环境监测实施计划,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2.5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2.5.1 实施方案(1)本项目系老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期间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工料停留时间和空间。既保持原有公路能够通行又使施工有续进行。(2)路基工程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施工。不良地质地段的病害先处治,再进行填筑作业;路基土石方采取土场集中取土,全机械化施工,避免采用大爆破的方法,以防边坡岩体松动,影响边坡稳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3)路面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拌和场集中拌和、摊铺机全幅摊铺的方案;水泥稳定砂砾基底采用移动式拌和机拌和、机械摊铺、机械碾压的方案。(4)桥梁上部采用集中预制、吊装安装的施工方案。(5)由于本项目处于高原高寒地区,施工期间严格遵守施工限制日期,控制好工序、作业时间和温度。2.5.2实施计划全线于2005年6月开工建设,2007年10月完工,工程总工期29个月,实际可施工时间15个月。(见表2-9)。表2-9工程实施计划年度主要内容~2004年10月底完成施工图设计2004年11月~2004年12月施工图审查,编写工程施工、工程监理招标文件2005年1月~2005年3月完成施工、监理招标·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2005年4月~2005年5月施工单位进场2005年6月~2005年10月正式开工,完成冻土试验路段的路基、排水、防护、涵洞、路面,并埋设科研观测的仪器设备;部分完成其他路段路基土石方、排水、涵洞、桥梁下部等工程,完成全部桥梁上部的预制2006年6月~2006年10月完成全部路基土石方、排水、防护、涵洞、桥梁安装等工程,及部分路面工程2006年11月~2007年5月冬歇期备足路面的砂、石等材料2007年6月~2007年10月完成路面工程、沿线设施等2007年10月底全路段竣工通车2.6 保通方案新藏公路是中印边境几千公里边防线我军指战员,和西藏阿里地区军民唯一可依赖的“生命线”,也是保证本项目和新藏公路其他路段改建工程顺利实施的运输通道,因此本项目实施期间的保通十分重要和必要。(1)保通便道也正是基于本项目施工期保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所以在建设方案的选择上尽量采用路侧改线的方案,桥梁重建时也尽量采用现有老桥一侧另建新桥的方案,改线或路侧改建总计165.9km,相应的老路、老桥拟作为施工保通便道,这些路段一般都具有足够的保通能力和较好的行车条件。个别与老路干扰的路段,宜结合地形另外新修保通便道,保通便道宽7.5m,路面采用天然砂砾,并修建能保证短期适应的便涵和必要的排水防护工程。(2)保通的协调管理为确保施工期交通的不中断,各施工企业应成立专门的保通协调管理机构,一是确保便道养护及时、到位;二是协调、督促各工作面保通便道的畅通;三是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疏导交通、救援被困车辆。·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工地监理宜将便道是否满足保通要求作为各分项工程开工和计量支付的必备条件,随时监督检查养护及保通情况。建设单位宜成立保通领导小组,层层建立保通责任制和奖罚制度,明确保通的标准要求、责任人,并将能否满足保通作为中期支付和结算的必备条件。另外建立大型车队通行的申报协商制度,对于部队等大型车队做到提前申报,协商日期和其他特殊要求,并及时通知沿线做好保通安排。2.7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2.7.1影响时段及影响类型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及《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中的技术工作要点,并结合已建公路经验,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时段分为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施工期环境影响为暂时性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公路的竣工而消失。运营期的影响为永久性的影响。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分析包括工程污染源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影响类型包括污染物排放影响、非污染生态影响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和生态环境影响是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2.7.2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1)噪声污染影响施工期内的噪声污染是比较严重的,受影响的对象主要是现场人群和施工作业区附近的动物,一旦施工完毕,影响即刻消失。对于本项目来讲,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及开山炸石产生的巨大爆破声。(2)空气环境污染影响·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施工期的主要空气污染作业期间产生的扬尘、开山放炮产生的烟气及由沥青拌合站产生的沥青、加热炉烟气对周围空气环境的污染,施工场地周围的空气环境质量会阶段性地下降,这种影响虽然是短暂的,却不可忽视。—扬尘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扬尘的施工活动主要包括挖填土方、砂石料开采及建筑材料的运输。在施工中影响最大的施工过程是路基挖填和拉运、卸载土石方;而影响较小的施工过程是路面铺设和桥涵施工。—沥青烟和烟气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拌和站中污染物的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是公路建设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加热沥青所需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和沥青在加热、拌和过程中因挥发而产生的沥青烟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均产生一定的影响。(3)废水和固体废物污染影响施工期间的废水排放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浇筑混凝土组合构件的保养水、冷却水及施工机械清洗废水。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及生产废弃物,具有局部排放量小、时间短的特点。在公路沿线经过地表径流段,施工时,存在着废水、生活垃圾、生产废弃物进入地表径流的可能,其结果会阶段性的影响水质,使悬浮物、石油类、COD增加。(4)生态环境影响本项目地处新藏高原腹地,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公路沿线目前除了部队指挥所、兵站、通信站、医疗站外,基本为无人区。随公路改建整治,人类活动将趋于频繁。·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人类活动的影响将使高原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使野生动物更易遭到偷猎者捕杀。临时性公路占地和改线公路占地也会对植被带来一定的破坏,减少植被面积。此外,修筑道路时的开挖、爆破作业及人为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生存和分布。但随着工程竣工,便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5)社会经济环境影响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可改善新疆西南地区的交通状况,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边疆地区政治稳定和国防巩固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项目的实施,路况得到根本改善,公路通行能力得到提高,交通运输业必将迅速发展,同时推动旅游、探险、矿产及等其它行业的发展,对繁荣区内经济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将有致保障部队给养,进一步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快国防建设,保卫祖国,巩固边疆。同时,公路的建设也带来许多不良影响。汽车行驶时所排放的废气、烟尘,产生的噪音、振动等对公路两侧社会环境有不良影响。但该项目所在区大多地域偏远,渺无人烟,加之目前交通量相对较少,其影响可暂不考虑。(6)对土地利用的影响项目区沿线为高原荒漠,人烟罕至,沿线无耕地。因此,本项目公路改建整治对区内土地利用状况基本无影响。(7)对冻土环境的影响多年冻土在本区也有分布,不合理的公路设计方案和施工行为均可能对目前稳定的多年冻土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扰动,造成冻土自然上限下降,导致冻土退化,反过来又危及工程的使用和安全。2.7.3运营期间环境影响因素分析·143·
第二章工程概况(1)公路建成后,行驶的机动车辆增多,车速加快,其发动机、冷却系统、传动系统、鸣笛等部件均会增加新的噪声。(2)废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废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曲轴箱漏气、燃料系统挥发和排气筒的排放,大部分碳氢化合物、几乎所有的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都由排气管排出。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3)车辆行驶中泄漏的汽油经雨水冲刷产生路面径流污水,影响沿途地表水体的水质和土壤造成一定的影响。(4)公路建成运营后,可能对动物迁移产生阻断,还可能给捕猎者带来一定的便利。·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3.1自然环境3.1.1地形、地貌该段沿线最低点海拔为4800m,位于K559+000处;最高点海拔为5347.09m,位于界山达坂(K688+300),高差仅547.09m,地势高昂,山体浑圆。路线从奇台达坂南侧经泉水沟,径直向东南方向进行,在K559+000跨过一咸水湖,在K578附近经过甜水海,路线以大段的长直线向正南方向进行,在阿克塞钦湖盆中,经过温岔口、635道班、红山湖、泉水湖过界山达坂至龙木措。该段路线地貌类型单一,沿线地面标高4900m左右,多为低岭宽谷,相对高差不大,地势平坦开阔,两侧山岭多分布着冰川和永久积雪,盆地内发育有连续多年冻土,植被稀疏,呈高寒荒漠景观。为高原盆地(K540~K650.8)和高原谷地(K650.8~K705)地貌。3.1.2工程地质根据地形、地貌、水文、地层岩性、构造、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公路全线工程地质可划分为四类,其中Ⅰ类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段;Ⅱ类为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地段;Ⅲ类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段;Ⅳ·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类为工程地质条件极差地段。同时,将公路沿线划分为3种地质灾害类型,其中1代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为主;2代表灾害类型以泥石流为主;3代表灾害类型以雪害、水毁、冻土、涎流冰、翻浆等为主。本路段共分为3个区,分别是:(1)K540+000~K570+000该段长30km,路线沿高山平原盆地边缘布设,地形平坦,主要病害为冬季的风吹雪上路阻道,但危害较小。路基顺地爬行,宽度一般为8.5m,砂石路面宽7m,除局部发育小范围水毁、雪害、翻浆、涎流冰等病害造成路基毁坏、路面较窄外,其余路段路基宽度一般均达到7.5m,砂石路面一般6m宽,缺点是路面呈搓板状,路况一般。另外,由于路基大多顺地爬行,防护设施、排水工程数量极少,因此很容易发生冰雪灾害和翻浆等病害,该路段的多数路基须抬高,路面则需要改造提高,同时要增加一定数量的防护和排水工程。K557+450处的中桥,该桥为1-20m贝雷架梁,属临时性桥梁,桥面宽4.5m,行车道宽4m,应该予以重建。该段主要病害:水毁1处、涎流冰3处、翻浆2处。该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属Ⅲ3类地段。(2)K570+000~K604+300该段全长34.3km,属平原微丘区,地形开阔,湖盆平均宽度超过10km,公路布设于湖盆中央部位,地势较低,甜水海附近路线从一小型咸水湖中穿过。路基为盆地底部的厚层冲、洪积粉砂土及湖相粉粘土,路基与地面平齐或低于地面,路基旁侧积水洼地较多,路工湿滑。K570+000~K575+500之间,公路穿过湖相沉积物堆积区,地下水位高,仅1-1.5m,含盐量高,地表形成许多直径10m多、高1m的鼓丘以及多年冻土下陷洼地,并有积水,地面凹凸不平,起伏大,阻车严重。总的来讲,该段主要病害类型有水毁1段、涎流水1处、翻浆4处、路基冻胀1处。该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属Ⅲ3类地段。·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3)K604+300~K705+000该路段沿线为阿克赛钦湖高原盆地,全长101.3km,布设于平原宽谷盆地中,路线总体走向为北北西~南南东。区段内主导风向为西风,与路线呈大角度相交,导致中K644+000~K648+000之间形成大量的风吹雪堆积在顺地爬行的路基上而造成雪害。另外,由于道路所处地段海拔高达5000m左右,因而沿线广泛发育分布着多年性和季节性的冻土,目前随着全球气温不断转暖,沿途冻土类型逐渐转化为以季节性为主。加之沿线降水少、蒸发大、地下水位高,路基土质多为盐渍化的粉土,其工程性质差。因此在各种不利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伴随着冻土和冰雪消融以及土壤中易溶盐的溶解变化和土壤中毛细水的作用,土壤的结构被严重破坏,路基变得非常松软,从而在行车过程中发生液化和沉陷,容易造成路基沉陷、翻浆而难以通行。此外由于路基顺地爬行,局部低洼地段发育的涎流冰等病害而影响通行。湖盆宽5-15km,地形由两侧山麓地带向盆地中央倾斜,路基顺地爬,由于地下水径流缓慢,水位较高,含盐量大,路基潮湿,岛状多年冻土发育。但总的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属Ⅱ类地段。3.1.3水系及水文地质3.1.3.1水系水文·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以奇台达坂为分水岭,其达坂北坡属内陆水系的塔里木河流域,为其主要支流和田河支流喀拉喀什河流域;达坂南坡属于甜水海、阿克塞钦湖流域、红山湖、泉水湖及龙木措等内陆高山湖流域,各湖为低缓的山岭所分割,见表3-1。该段沿线除阿克赛钦湖及龙木措较大外,其余流域面积均较小,其中甜水海湖基本干涸。阿克塞钦湖是在两大断裂带之间断陷盆地中发育的大型湖泊。湖水的主要补给源为湖盆周围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较少。由于气候干燥,蒸发量大,湖泊为咸水湖,湖周围有厚厚一层盐碱壳。昆仑山是我国大陆型冰川最为发育的地区,在夏秋季节,大量冰雪融水常引发洪水,危害公路。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昆仑山区雪线上升了数百米,达5300-5800m高,冰雪强烈消融导致的冰雪融水及洪水有显著增加趋势,部分湖水水位有增加之势。表3-1奇台达坂~龙木措段水系分布表流域分水岭起讫桩号长度(km)地貌特征甜水海K582+000(4871m)K540+000~K582+00043.2宽阔河谷山原湖盆阿克赛钦湖K582+000~K648+00065.3山原湖盆红山湖K672+300(5190m)K648+000~K672+70024.2山原湖盆泉水湖界山达坂(5342m)K672+700~K688+20015.5山原湖盆松木西措K688+200~K705+00016.8山原湖盆3.1.3.2水文地质国道219线奇台达坂南~区界段地下水按照含水介质、埋藏条件及水动力特征可分为高原区孔隙水、第四系孔隙水两种类型,这两类地下水是各类地质病害形成主要因素之一。(1)高原区孔隙水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冰雪融水的补给,储藏于基岩表面残积、坡积层或洪积层,因地面坡度缓,地下水径流排泄不畅,埋藏浅、地表层又多是草甸或泥炭层的沼泽地,公路长期处于地下水的浸泡之中,或处于地下水毛细管上升带之内,由于排水条件不好,高孔隙度的土层不能及时排水,春、夏季在融冻作用下冻土区产生路基沉陷、翻浆病害,冬季产生涎流冰病害。地下水作用产生的该类灾害主要分布在红土达坂一带。·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2)第四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沟谷沿溪线段内,接受大气降水、地面水、裂隙水的补给。含水层一般为基岩面以上松散层,相对隔水层之上或坡体表层的孔隙度较大的松散堆积物,埋藏及径流条件因地而异。排泄条件受降水强度影响很大,当突然接受大暴雨补给时,水位急剧上升,就会因来不及排泄而产生很大压力,使土体强度降低而导致边坡坡面不稳,产生冻土、涎流冰、翻浆病害。3.1.4气候气象由于沿线位于昆仑山高山区,属高原亚寒干旱气候区,气候的垂直分带性极为明显。气候特点:寒冷干燥,降水少,年、日温差大,多大风。(1)降水本区的降水主要来自西风带气候,即以西约6900km的大西洋,由南来的印度洋暖湿气流受喜马拉雅山及岗底斯山、喀喇昆仑山阻隔,对本区影响较小。该段线路平均海拔4900m以上,盆谷及高山区以固态降水为主。与公路较近的皮山县年降水量为48mm,和田县年降水量仅33mm,西藏日土县年降水量约80mm,狮泉河年降水136.5mm。天文点(5100m)及神仙湾(5370m)年降水量依次为54.6mm和67.7mm。据此推段沿线年降水量在60-80mm间。丰富的高山降雪,在昆仑山高山区形成大面积的冰川和积雪,冰川和积雪在异常高温天气下常产生冰雪融水、洪水危害公路,并补给地下水,冬季大量降雪也往往酿成雪灾。(2)气温气温随海拔升高发生明显变化。离沿线最近的和田及皮山的年平均气温分别为12.2℃及11.9℃。狮泉河(4278.8m)年平均气温仅0.4℃·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极端最高气温26.2℃,极端最低气温-34.6℃,年平均地温5℃,最低地温-7.2℃。沿线高山区温度梯度为0.57℃/100m,甜水海附近年平均气温为-4.42℃,年平均地温-3.5℃。因此,在沿线高原盆地区广泛发育了多年冻土,出现冰雪冻土灾害。(3)湿度和蒸发量叶城县的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0%,沿线昆仑山高山区仅40%以下,湿度春季最小,冬季最大。叶城县年蒸发量为2500-3000mm,约为年降水量的50倍;狮泉河年平均蒸发量大2493.5mm,为其降水量(136.5mm)的19倍。沿线昆仑山区年蒸发量约2000-2500mm,约为年降水量的30倍。(4)风向和风速在沿线山原河谷及高原盆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和西北风,而在昆仑山山地的山坡及山间盆地、山麓的盛行风向却被山谷风局地环流所代替。在昆仑山的山脊和山谷中,年平均风速多在4m/s,大于新雪及细雪的启动风速(2m/s及4m/s),狮泉河的最大风速为26m/s,年大风日数在100天以上,为冬春季公路风吹雪、积雪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动力条件。3.2生态环境现状及评价3.2.1公路沿线生态环境概况该段地貌为高原盆地或高原谷地地貌,海拔在4800m到5300m之间,土壤和植被都比较单一,土壤有寒冻土、高山寒漠土、山原盐土,植被为垫状驼绒藜和青藏苔草-垫状驼绒藜两种植被群系。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国家或自治区级保护动物种类较多。·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3.2.2 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土壤类型及特性根据现场调查及有关资料,公路沿线所经的土壤类型为寒冻土、高山寒漠土及山原盐土,公路沿线土壤类型见图2。具体特征及理化特性表3-2。表3-2 公路沿线土壤类型及其特性类型分布特 征剖 面 描 述三原盐土K540~K580广泛分布于昆仑山—阿尔金山内部山脉及藏北高原边缘的低平部位,这里山地的相对高差不大,在高寒、干旱的山原气候条件下,山原洼地乃成为内流集水盆地,最低部位即成大小不一的湖泊,湖水苦咸,四周地表普遍具有盐霜与盐结皮。湖滨生长有较为密集的芦苇丛,因湖面缩小,形成松软的盐泥,再向外几乎为不毛之地,土壤积盐过程强烈进行。在海拔4800m的中昆仑山内部地表聚积有大面积的纯盐,其厚度达到2m。盐分组成主要是NaCl,也有Na2SO4和Mg[BO2]2·3H2O(柱硼镁石)。高山寒漠土K580~K650.8分布于昆仑山内部山脉准平原化的山原面上。呈现高山冰雪活动带以下独特的寒漠景观,一般在海拔4200-5400m分布比较广泛。气候非常干寒,冬温尤低,致使土层冻结较深,年降水量也少。在这种强烈的寒漠条件下,生长着能抗干寒的矮小莲座状的植物种类,覆盖度很低(10%左右)。低温和极端干旱以及显著的水热对比,使风化过程和土壤形成过程都很微弱,甚至地海拔5200m的达坂缓坡上,可以见到易溶性盐类的聚积,同时地表呈不太明显的龟裂。成土母质多为冰碛物或坡积—残积物,具有石质化特征,缺乏细土物质。0-1cm:浅灰棕色松脆的结皮,有些小孔及碎砾石。1-8cm:干,浅棕色,砂壤夹有小砾,细粒状结构,疏松,有少量粗根,从4.5cm以下有粉状石膏。8-25cm:润,浅褐色,质地不均一,碎砾夹浅棕色砂壤(薄的夹层),稍紧实,粗根较多,未发现盐类新生体。25-60cm:颜色与质地都不均一,以浅裼色为主,夹有浅棕色砂壤,小砾多,砾石背面有白色石膏薄膜,根少。寒冻土K650.8~K705分布与界山达坂附近,严寒、冰冻、大风是寒冻土形成的主要环境条件。分布区域发育有石环、石带等冰缘地貌。寒冻土山高坡陡,严寒缺养,生竟恶劣,人畜难至。只有棘豆等少量植被。0-3cm为多孔弱片状结皮层。3-30cm呈鱼卵状结构,10cm以下粘粒含量显著增多,主要是机械淋移的结果。30-50cm为弱鳞片状结构间红棕色锈斑和蓝灰色潜育斑。(2)土壤理化性质·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通过现状调查和资料分析,对不同土类采样分析,各类土壤的理化性质见表3-3、表3-4、表3-5。表3-3 寒冻土理化性质采 样深 度(cm)PH有机质全氮C/NCaCO3(克/公斤)代换量[厘摩尔(+)/公斤]石砾>2mm粘粒>0.002mm(克/公斤)(克/公斤)0-238.62.10.26.09127.88.234643272-108.52.30.255.34136.18.8835437710-308.84.90.328.88137.810.8625046630-508.86.20.3412.84162.710.58418445表3-4高山寒漠土的化学分析采样深度(cm)有机质%全氮%pHCaCO3%石膏%土体全量组成分子比率烧失量SiO2Fe2O3Al2O3CaOMgO0-80.580.038.203.900.5510.696.4525.088.6810-200.370.038.405.100.517.214.4820.195.7630-401.120.058.425.201.066.774.6816.326.5850-601.420.058.344.400.677.284.5315.166.46表3-5山原盐土的化学分析化学成分(%)计算而得的盐分组成MgO痕迹Na2CO31.53CaO0.86Na2SO419.258Na2O50.52NaCl76.32K2O痕迹CaSO42.08CO20.5399.21·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SO312.09Cl246.29B<0.01(3)土壤现状评价根据现场勘察,公路沿线165km,寒冻土、高山寒漠土、山原盐土三种土壤呈交错分布,并根据水文水系及海拔和地貌的细小变化而变化,使得公路各段土壤类型有所变化。—K540~K580以山原盐土为主,广泛分布于昆仑山—阿尔金山内部山脉及藏北高原边缘的低平部位,这里山地的相对高差不大,在高寒、干旱的山原气候条件下,山原洼地乃成为内流集水盆地,最低部位即成大小不一的湖泊,湖水苦咸,四周地表普遍具有盐霜与盐结皮。因湖面缩小,形成松软的盐泥,再向外几乎为不毛之地,土壤积盐过程强烈进行。—K580~K650.8以高山寒漠土为主,气候非常干寒,冬温尤低,致使土层冻结较深,年降水量也少。在这种强烈的寒漠条件下,生长着能抗干寒的矮小莲座状的植物种类,覆盖度低。低温和极端干旱以及显著的水热对比,使风化过程和土壤形成过程都很微弱,甚至地海拔5200m的达坂缓坡上,可以见到易溶性盐类的聚积,同时地表呈不太明显的龟裂。成土母质多为冰碛物或坡积—残积物,具有石质化特征,缺乏细土物质。地表为浅灰棕色松脆的结皮,有些小孔及碎砾石。—K650.8~K705以寒冻土为主,严寒、冰冻、大风是寒冻土形成的主要环境条件。分布区域发育有石环、石带等冰缘地貌。寒冻土山高坡陡,严寒缺养,生竟恶劣,人畜难至。地表为有棘豆等少量植被。地表多为多孔弱片状结皮层。3.2.3植被资源调查与评价·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1)植被分布及特性该项目的奇台达坂南至区界段,位于中昆仑南部,喀喇昆仑山北界附近,地貌基本为高原盆地,海拔较高,海拔起伏小,植被以高原高寒荒漠植被为主。主要建群种有垫状驼绒藜和垫状驼绒藜-青藏苔草两种植被类型。植被类型见图3。高等植物名录见表3-6。—垫状驼绒藜高寒荒漠植被垫状驼绒藜高寒荒漠植被主要分布在昆仑山主脊以南山坡和中昆仑内部宽阔谷地中的湖泊周围盐渍土上,是高原西北部寒冷干旱气候条件下最典型的植被类型。在该项目区中主要分布的昆仑山主脊以南山坡(K580~K650.8),海拔4800-5020m。土壤为高寒荒漠土。群落组成成分极其简单,除了垫状驼绒藜外,伴生种有高山紫菀(Asterflacidus)、早熟禾(Poaspp.)、钻叶风毛菊(Saussureasubulata)、黄白火绒草(Leontopodiumochroleucum)等。群落总盖度30-40%。—青藏苔草-垫状驼绒藜草原青藏苔草草原分布在昆仑山内部的覆沙谷地和昆仑山南翼山坡脊断陷盆地周围覆沙地。在覆沙不均匀的地带,如本项目区的K650.8~K705路段周围,这种草原是以垫状驼绒藜为主的高寒荒漠交错复合分布,有沙的地段为青藏苔草片断,无沙覆盖的地段为垫状驼绒藜。青藏苔草草原群落种类组成比较简单,在覆沙较厚的地方,有时仅有一两种伴生植物,甚至纯为青藏苔草。常见伴生种有垫状驼绒藜、紫花针茅、座状针茅、毛穗赖草(Leymuspaboanus)、梭罗草(Roegneriathoroldiana)、粗壮蒿草(Kobresiabobusta)、冰川棘豆(Oxytropisglacialis)、钻叶凤毛菊(Saussureasubulata)、中亚早熟禾、曲枝早熟禾(Poapagophila)、藏芥(Hediniatibetica)、西藏黄芪(Astragalustibetanus)、胀果棘豆、小垫黄芪、鼠曲风毛菊、白花枝子、兔耳草(Lagotis·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sp.)等植物。群落总盖度约为25-60%。为大中型有蹄类动物的冬季食草场。表3-6项目区高等植物名录序号中文名学名序号中文名学 名紫花针茅Stipapurea垫状驼绒藜Ceratoidescompacta座状针茅Stipa胀果棘豆OxytropisstracheyanaBenth.梭罗草Roegneriathoroldiana鼠曲风毛菊Saussureagnaphalodes粗壮蒿草Kobresiabobusta藏芥Hediniatibetica冰川棘豆Oxytropisglacialis高山绢蒿S.nitrosumPoljak.兔耳草Lagotissp.石生霸王Zygophllumrosevii西藏黄芪Astragalustibetanus盐生草H.glomeraius(Bieb.)C.A.Mey驼绒藜Ceratoideslatens沼生苔苣菜SonchusoleraceusLinn.白花枝子Capparidaceae.小垫黄芪A.dengkouensisH.C.Fu高原芥Christoleacrassifolia雾冰藜Bassiadasyphylla黄白火绒草Leontopodiumochroleucum高山紫菀Asterflacidus毛穗赖草Leymuspaboanus早熟禾Poasp.钻叶风毛菊Saussureasubulata(2)植被资源现状及其评价根据现场调查及有关资料分析,在公路沿线植被类型单一,覆盖度高低不均,从10-80%各有分布,但该区域动物资源丰富,它是该地野生动物生存的最基本保障,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评价区内植被类型、分布、群落组成特点、生长状况和占评价区面积的比例见表3-7。表3-7 评价区内植被基本情况评价 植被类型分布(具体地段)盖度组成生长状况占评价区(%)裸地K540~K58024.7垫状驼绒藜高寒荒漠植被K580~K650.830-40%以垫状驼绒藜为主,伴生种有高山紫菀(Asterflacidus)、早熟禾(Poaspp.)、钻叶风毛菊(Saussureasubulata)、黄白火绒草(Leontopodiumochroleucum)等中41.3青藏苔草-垫状驼绒藜草原K650.8~K70525-60%青藏苔草-垫状驼绒藜草原群落种类组成不均,在覆沙较厚的地方,有时仅有一两种伴生植物,甚至纯为青藏苔草。常见伴生种有垫状驼绒藜、紫花针茅、座状针茅、毛穗赖草(Leymus良好34.0·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paboanus)、藏芥(Hediniatibetica)、西藏黄芪(Astragalustibetanus)、等备注:评价区的范围为距离公路1km的两侧区域。对于地球上典型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力,国内外专家学者都进行了多年深入细致的研究,计算出了这些系统的净生产力。现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和相关资料,将本项目评价区域内出现的植被类型,与典型的生态系统相对应,估算出评价区域内各生态体系的净生产力(见表3-8)。表3-8各个生态体系的净生产力评价生态系统面积(km2)占评价区(%)平均净生产力[g/(m2·a)]对评价区净生产力的贡献率(%)荒漠68.241.37132.8高寒草原1634.014454.8裸地80.824.73.312.4平均89.4备注:各个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数据来源于《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表2-4。本项目评价区域自然植被的平均净生产力极弱,约为89.4g/(m2·a),只相当于荒漠植被的水平。如果自然植被净生产力下降到3.3g/(m2·a)以下,该区域将表现为裸地景观,很难再恢复到荒漠以上的景观类型。评价区中有3类生态系统,其中高寒草原的平均净生产力最高,贡献率也最高。是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贡献者。该区域受保护动物较多,这两类生态系统对维持评价区现有生态体系的生产力生态平衡有较为重要作用。3.2.4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及评价公路沿线位于西昆仑腹地,地貌单一,为高原盆地。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动物区系以最适高寒、干旱气候的青藏高原特有物种为优势,表现出古北界青藏高寒草原动物区的鲜明特征。·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如界山达坂有数量较多的藏原羚,甜水海的藏羚、野驴等。根据资料及现场调查,评价区野生动物名录及属自治区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动物见表3-9。表3-9 评价区野生动物名录序号名称学名自治区保护等级国家保护等级国际保护等级(CITES)一鸟类1藏雪鸡Tetraogallustibetanus2212秃鼻乌鸦Corvusfrugilegus3寒鸦C.monedula4小嘴乌鸦C.corone5西藏毛腿沙鸡S.tibetanus6褐背拟地鸭Pseudopodoceshumilis7棕背雪雀Montifringillabalanfordi8棕颈雪雀M.ruficollis9白腰雪雀M.taczanowsKii10褐翅雪雀M.adamsi11鸢MilvusKorschun12苍鹰Accipitergentiles32213雀鹰A.nisus3214松雀鹰A.virgatus32215金雕Aquilachrysaetos16乌雕A.clanga17胡兀鹫Cypaetusbarbatus18咀沙百灵Calandrellaacutirostris19角百灵Eremophilaalpestris20棕头欧Larusbrunnicephalus21班头雁Anserindicus22赤麻鸭Tadornaferruginea23黑鹳Ciconianigra11224黄嘴山鸦Pyrrhocorax graculus25秃鹫Aegypiusmonachus226兀鹫Gypshinalayensis2二兽类1盘羊Ovisammon2222藏羚羊Pantholopshodgdoni1113鹅喉羚Gazellasubgsoni224藏原羚Procaprapicticaudata225野牦牛Poephagusmutus1116高原兔Lepusoiostolus7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himalayana8藏野驴AsinusKiang1129雪豹Pantherauncial11110狼Canislupus·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11藏狐Vulpesferrilata312棕熊Ursusarctos22213猞猁Felislynx222二爬行类1藏沙蜥Phrynocephalustheobaldi2喜山鬣蜥Agamahimalayana3喜山滑蜥Scincellahimalayana3.3社会现状国道219线新藏公路(K540~K705)拟改扩建公路地处和田地区高原荒漠地带,无种植、放牧和工业等生产活动。土地利用现状图见3-3-1。3.3.1社会环境现状本段公路沿线为无人区,据实地考察,只在以下两处有固定人群。(1)在K578.2处路右边200m处为甜水海兵站。(2)K660处泉水沟饭店3.3.2 社会经济现状拟改扩建公路跨越新疆和西藏两个自治区,新疆段位于和田地区和田县,西藏部分属于阿里地区日土县。(1)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和田地区南枕喀喇昆仑山、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相连,西南与印度、巴基斯坦实际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行署所在地和田市。2002年辖1市、7县。年末总人口1717872人(民族1666988人),农业人口1492976人;人口出生率16.74‰,自然增长率10.36‰。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14.11万hm2,棉花播种面积1.69万hm2·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气候带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南部山区属温带或寒温带气候,绿洲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北部沙漠属典型的大陆荒漠气候。和田县位于喀喇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海淀区漠南缘,玉龙喀什河与喀拉喀什河之间。县政府设在和田市。2002年辖1镇、11乡。年末总人口267102人(民族265640人,城镇人口归和田市),农村人口248795人;人口出生率19.99‰,自然增长率12.9‰。耕地面积26142.3hm2,粮食播种面积(含复播)22946.6hm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813.9hm2。属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2002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257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95万元,比上年增长1.14%;第二产业增加值3869万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1353万元,增长18.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47万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农业总产值49368万元,林业6141万元,牧业10393万元,渔业45万元。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151613t,棉花3187t,油料340t,水果38698t。年末牲畜存栏70.77万头(只)。全年产肉7131t,羊毛1036t,牛羊皮298060张,牛奶1800t,禽蛋888t,水产品57t。年内完成造林面积4861hm2。全县拥有农牧业机械总动力72087kw。工业总产值8233万元,比上年增长4.9%。工业增加值1847万元,增长5.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8.9万t,水电12156万千瓦小时,供电11276万千瓦小时,皮棉2430t,丝22t,地毯9838m2。工业产品销售率97.4%。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083万元,建筑企业施工房屋建筑面积37949m2,房屋竣工面积18490m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824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7785万元,全县通电话村193个,通公路村104个,自来水受益村148个。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99万元。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0个,年成交额9110万元。全年接待旅游者6.8万人次,旅游收入52万元。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869.8万元,比上年增长46.54%;地方财政支出14·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957万元,增长19.7%。年末农村储蓄存款8705.1万元,其中居民存款7314万元。2002年,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80人,其中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19人。有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391人(民族);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711人(民族);普通初中18所,在校学生12526人(民族);小学163所在校学生46009人(民族45335人)。各类教师2260人(民族2196人)。当年教育基建投资880.11万元。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年末广播人口覆盖率98%,电视人口覆盖率96%,有线电视入户率12%。全县有乡镇卫生院14个,县人民医院1个,县防疫站1个,县妇幼保健站1所,县维吾尔族医院1个;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21人(民族438人);拥有病床523张。2002年末,和田县有在岗职工8450人,工资总额10709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81元。(2)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它北与新疆和青海毗邻,东连四川,东南与云南省相连,南边与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和尼泊尔等国接壤。西藏全区土地面积为122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8%。西藏自治区下辖1个市,6个地区。西藏现有人口232万人,其中藏族人口223.6万人,占总人口的96.4%;汉族人口6.6万人,占2.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1.8万人,占0.8%。西藏自治区现有耕地22.3万hm2。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豌豆、蚕豆、马铃薯、油菜、甜菜等。经济作物以核桃、茶叶、苹果和沙棘为主。核桃种植约4600hm2·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年产500多t。西藏现有各类牲畜存栏2300多万头(只),肉类产量10.6万t,奶类17.7万t,纯羊毛8800t。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北邻新疆,南与印度与尼泊尔毗邻,东靠日喀则、那曲地区,西与克什米尔等地区接壤。阿里地区总面积为34.5万km2,现辖7县、106个乡、359个行政村。截止1998年底阿里地区人口为74005人,逐牧业人口61979人,占总人口的85.1%;国内生产总值24118.7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40.1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458.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620.16万元,牲畜总头数229.5万只头(匹),粮食总产量5551.97t。工农业总产值16361.9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3863.7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84.7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78.58元。阿里地区资源丰富。全地区草原面积约4亿亩,占总面积的87%,实际可利用草原2.8亿亩,共有耕地3.6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55亩,主要种植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等。全地区林地面积10万亩。阿里地区有丰富的盐、硼、铅、芒硝、铬、锌、金、银、铯、水晶石、大理石、花岗石、玉石等矿藏,其中盐、硼已形成一定的开采规模。阿里有较好的水能、太阳能、地势风能资源。有著名的狮泉河、孔雀河、马泉河、象泉河等,在境内流域面积6万km2,地热遍布全区。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1998年农牧业生产总值达11491.25万元,粮食播种面积3.1万亩,粮食产量5551.97t,牲畜年末存栏头数229.5万头只(匹),成畜死亡率每年基本控制在6%左右,仔畜成活率达到41.4%,出栏率达到18.23%,主要畜产品产量:牛羊肉5707.53t,奶类4721.55t;各类皮张36.57万张,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078.58元。·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日土县地处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区最北端。现辖四乡一镇十三个行政村。日土县属半农半牧县,生产经济以人牧为主,牧业比重较大,农牧结合,以农辅助形式,农业生产局限性很大。全县土地面积8.03万km2,总人口7780人(其中农牧区人口6570人,城镇人口660人,流动人口550人),定居人口中藏族人口占95.5%,汉族及其他民族人口占4.5%。日土县交通便利,新藏公路贯穿全县,各乡、村都有公路相通。日土县现有各类小学5所,教学点2个,教学班19个。现有小学专任教师34名。2001年末,全县适龄儿童741名,适龄儿童入学率84%。现有广播电视台1个,县图书馆藏书5万余本(册)。全县有干部职工268人,其中基层干部28名。日土县现有人民医院1个,乡卫生所5个,农村合作医疗点4个。全县现有医护人员35名,其中主治医师5名,医师23名,护士7名。县人民医院有住院床位20张,具备B超、肝功能常规检查、X光机、心电图及防治高原性疾病的常规仪器和药品。3.4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根据现场调查,本段人类活动极少,项目沿线只有甜水海(K578.2)和泉水沟(K660)两个大气环境敏感点,其它地段基本没有人类活动。而现阶段公路交通量较小,沿线大气环境质量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所以对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只作定性的描述。大气环境敏感点见表3-10。表3-10大气环境敏感点序号名称桩号距离人数与规模1甜水海兵站K578+200距路100m外平时10人左右,小规模部队临时住地2泉水沟K660+000距路6m夏季时40人左右,冬季无人·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项目沿线干燥低温,空气湿度小,几乎没有大气污染现象,能见度较高。沿线年平均风速达4m/s,最大风速为26m/s,年大风日数在100天以上,公路表面为砂质、细砂质覆盖层,大风天气或车辆通过时有扬尘现象。公路中、后段为高山寒漠土和寒冻土,由于植被矮小,盖度不均,大风天气在无植被区域有扬尘现象。泉水沟主要是以餐饮和住宿服务为主。废气主要来自居民生活用煤产生的烟气。由于人口及车流量都少,暖用煤产生的烟气和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较轻,大气质量较好,属于清洁区。3.5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3.5.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布点原则根据现场踏勘结果,公路沿线声环境敏感点主要为:①甜水海兵站②泉水沟饭店公路沿线声环境现状监测点及监测点概况见表3-11。表3-11公路沿线声环境现状监测点及监测点概况序号名称桩号距路边距离功能区人数与规模1甜水海兵站K578+200距路100m1平时10人左右,小规模部队临时住地2泉水沟K660+000距路6m4夏季时40人左右,冬季无人(2)监测时间:2004年8月15日。监测采用精密积分声级计,测量时,传声器设置在距地面1.2m高处,监测结果见表3-13。3.5.2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1)评价标准在公路干线两侧40m范围内采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4类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40m以外其他区域采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1类标准,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学校、医院采用2类标准)。(2)评价方法评价方法采用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指数法,计算公式为:Pn=Leq/Lb式中:Pn—噪声综合污染指数;Leq—等效A声级;Lb—基准值取75dB(A)。各测点等效A声级计算方法:式中:Leq—在T段时间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dB(A);Li—第i次读取的A声级。N—取样总数。噪声污染指数分级标准见表3-12。表3-12噪声污染指数分级标准单位:dB(A)类型一二三四五分级很好好一般坏恶化pn<0.60.6-0.670.68-0.750.76-1.0>1.0Leq<4545-5051-5657-75>75(3)评价结果·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各监测点的环境噪声及评价结果见表3-13。表3-13本段公路沿线环境敏感点噪声监测及评价结果Leq:dB(A)监测点监测时间监测结果车流量(辆/小时)标准评价大中小甜水海兵站昼30.323170好夜18.4/1/55很好泉水沟处的12家饭店昼50.623170好夜40.5/2/55很好监测结果表明,声环境状况很好。拟改建公路沿线主要噪声为交通噪声及K559、K672+950及K637+700区域内的水声和自然噪声(如风声),其次为K578+200、K660区域内昼间、夜间的生活噪声。公路全线噪声值均低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4类标准,甚至达到了该标准中的0类和1类标准,表明该区域声环境良好。3.6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本改建公路评价区内的地表河流均为流程较短、水量较小的季节性河流,河流经流量和水质变化系数较大。其径流量变化取决于冰雪融水的多少,水质变化受经流量的制约,河水水量、水质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因此,本次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以稳定性较好的高原湖泊为评价对象。国道219线K540~K705段沿线评价范围内的湖泊均为高原内陆湖泊,其同性为湖泊水域面积小,湖水矿化度高(湖水的矿化度均在40g/L以上),湖水水化学类型为Cl-Na,以水域面积较大和临近本公路的阿克赛钦湖和泉水湖为例(水化学特征详见表3-14)。表3-14湖泊水化学特性表·143·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及评价监测项目湖名矿化度HCO3-Cl-SO42-Ca2+Mg2+K+Na+pH硬度水化学类型阿克赛钦湖45.1271417.7424800.081435.1427.96538.5313806.9413806.948.969.625Cl-Na泉水湖165.009643.00.008294.001136.0014588.0040257.0040257.008.32828.889Cl-Na通过湖泊水化学特性分析可以看出,该区域虽属地表水区域功能规划一类区,但其地表水中湖泊水质已劣于Ⅴ类标准,基本上无使用价值。地表水系中尚有使用价值的水体为那些流量、水质均不稳定的季节性小河,这些河流的使用功能主要为灌溉盆地底部沿河流域的高寒荒漠草场及野生动物饮用水源。·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1.1 分析方法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方法采用生态机理分析和类比调查相结合的方法。4.1.2 生态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核心内容是对土地的占用及扰动。拟改建公路全长165km,为高原盆地和高原谷地地貌,植被以垫状驼绒藜为主,动物资源丰富且大多为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保护动物。通过现状调查与已建、在建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类比可知,该段公路全线改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期路基、路面、桥梁的修筑及预制场、拌和场、料场、生活基地等施工作业、车辆、人员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影响特点—K540~K580段(裸地):该段为山原盐土,地表结盐,没有植被,地势宽阔平坦。公路建设对本段的生态影响主要为废弃土石方的乱弃,乱开土料对景观和水土保持的影响,工程上的抬高路基也会对动物的迁徙带来一定的影响。—K580~K650.8段(垫状驼绒藜荒漠植被):·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该段的主要特点是地形平坦,植被为针茅及蒿属植物,草层低矮。土壤为棕钙土。在此段进行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除占地外,影响最大的就是施工期乱开便道和废弃土石方乱倒现象,致使土壤物理状态改变,植被被大量碾压致死。该段气候干旱,降雨少,植被在遭到破坏后,很难自然恢复,有可能使沿线施工区域内荒漠化加剧。—K650.8~K705段(青藏苔草-垫状驼绒藜):地势平缓,岩石出露,且翻越界山达坂海拔在5038-5347m之间。由于地形的限制,在此段进行施工时,施工机械乱开便道的现象会较K580~K650.8少,但大部分地方仍有乱开便道的可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路边塞选石料、施工便道对区域植被的破坏,从而也会间接的影响动物的生存。由于施工机械及爆破声,导致在此生活的动物暂时性的远离公路两侧,另择栖息地以求生存。施工结束后这种影响会减少或消失。该项目为改建公路,但工程方案基本上为全线改线方案,因而本工程新增土地面积等于改线公路的占地面积。(见表4-1)。表4-1拟改建公路沿线占地影响项目路段原路基宽(m)新路基宽(m)新增占地面积(hm2)土壤类型植被类型K540~K58088.534山原盐土裸地K580~650.888.560.2高寒荒漠土垫状驼绒藜荒漠植被K605.8~K7057.57.540.65寒冻土青藏苔草-垫状驼绒藜草场—料场环境影响特点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土地的影响面积要比占用面积大,对于本项目而言,除了公路沿线两侧外,主要的影响主要为料场周围对土地的影响。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9个料场,主要为4个类型:土料场;砂、卵、砾料场;片石料场及沿途水料。这些料场的分布主要在公路沿线两侧·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为砾质山体、土质山丘及冰雪融水、泉水,料场的分布、采挖情况及环境状况见表2-7。在9个料场中,除去生活及生产用水3个料场外,其余料场中3个料场利用路侧荒滩荒坡洪冲击卵砾石;1个料场为坡面碎石;1个料场为高原湖盆区山体,1个为湖盆区碎落石。料场设计基本合理,不会对地表植被带来大的影响,并且注意利用沿线现有的废弃砂砾料。在砾质山体、土质山体的取料过程中,主要采用机械挖取、爆破取石的方式,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为破坏原有结构及紧实度,使山体、丘体松动,为重力侵蚀及水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公路改建对环境的影响特点拌和场、预制场主要用于施工材料的配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生态环境(占地)的影响及对大气环境(沥青烟气及扬尘)产生的阶段性影响;施工营地对环境的影响除占地外,还包括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如果选择在植被生长较好的草原带,会减少植被覆盖度;如果选择在距地表水体的较近的地段,会影响水质;如果选择在距居民点较近的地段,会影响人群的正常生活,因而在场地的选择上应注意选择在荒地,远离地表水体及居民。并且在施工中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见第七章)。施工便道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对草地的反复碾压,最终导致植被死亡,形成裸地。而对于本项目来讲,公路保通便道利用老路,问题不大,施工便道应尽量少设,以保护环境。4.1.3土壤环境影响分析(1)占地影响·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公路占地包括公路永久性占用土地和施工临时性破坏土地。永久性占地将永久性侵占土壤及其植被,彻底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功能,本公路建设永久性占用各类土壤情况见表4-1。临时性破坏表现在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人员的活动对土地的践踏、推挖和碾压,施工场地的临时性侵占等,其结果将对土地产生暂时破坏,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和时间的推移,可逐步恢复原来的状态。对于本项目来讲,临时性破坏最为严重的是取料场,这部分占地不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但在施工时破坏性最大,施工完成后必须采取相应的恢复、保护措施,避免发生山体松动、阻塞行洪等现象的发生。由于本项目全线改线,新增永久占地达134.85ha,影响冻土层高度及土壤表层性质,施工应尽量减小对冻土的扰动,保护冻土层稳定。(2)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影响分析施工人员的践踏和施工机械的碾压,会使地表土壤的机械物理性质有所改变,如通气性及持水性下降,紧实度增加,保水持肥能力下降等。施工中由于土壤表层的破坏,生长在其上的植被被破坏,容易发生土壤表面生草层的滑塌现象,尤其在坡度较大的山区地段,年复一年地受到雨水的作用,滑塌现象越来越严重,会使整个山坡失去绿色,取而代之的是裸露的土壤及砾石下滑形成的痕迹。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不合理堆放,使地表高有机质的表层壤土被掩盖,不仅影响原始景观,同时对地表植被的恢复带来障碍,并为水土流失创造了条件。施工人员产生的污水、生活垃圾不合理的处理、排放,垃圾产生的渗滤液直接作用于土壤,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3)运营期的影响·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由于新型燃料的使用(如无铅汽油),正常运营期状态下对周围土壤环境影响较小;最可能产生的影响是装载危险品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污染物倾倒在土壤之上,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并间接地影响其上生长的植被。4.1.4 公路建设对植被的影响分析植被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在长期发展变化过程中,它与动物、土壤及其它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状态,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公路建设工程是一项高强度的人为活动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行为会对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1)植被敏感地段根据植被现状调查,拟改建公路沿线植被比较脆弱,施工过程对植被的影响区域为K580~K705段,区域内内植被矮小,盖度低,并且地形平坦,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极易对其进行碾压及践踏,使本身就处于干旱高寒状态下的植被生长受阻,甚至死亡。该段位于高寒荒漠区域,冻土和降水等自然条件使植被遭到破坏后难以恢复,会造成大面积的裸地,为风蚀及水蚀提供了物质来源。(2)永久占地的影响拟改建公路占用土地状况见表4-1,对草场的影响见表4-2。根据该区域的草场类型及草地覆盖度、平均产草量,计算占地对植被的损失。表4-2 路占用各等级草场情况草场等级项目一二三四五裸地合计改建前占用面积(hm2)/100.83///34134.83改建后新占用面积(hm2)/100.83///34134.83改建前平均鲜草产量(kg/hm2·a)/894///0894损失鲜草量(kg/a)////0所占比例(%)/100///0100·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注:改建前平均鲜草产量见第三章,植被现状调查与评价中表3-8。公路改建项目位于高原高寒区,植被为高原高寒荒漠植被,该区域由于特殊的高寒气候条件,使得植被破坏后很难恢复,该段公路在K540~K580为山原盐土,寸草不生;在K580~K705为高寒荒漠草场,盖度由10-80%不等。公路全线改线改线会对植被带来一定的损失,但区域植被盖度不均,大部分地段在植被区划上为戈壁、裸地,占地影响不大。 (3)临时性占地对植被的影响分析 拟改建公路临时性占用土地对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料场、施工便道、预制场、拌和场、生活基地等临时性用地。具体分析如下:—工程料场所在地基本为裸地,植被盖度低,因而基本没有影响。—便道影响:根据工程设计,公路采取全线改线,施工中以老路作为便道,因而基本不存在保通便道对植被的影响。施工期自采材料运输便道占地会对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该区域植被分布不均,施工便道选在植被盖度底的区域,会大大降低临时占地的影响。—施工队伍的生产基地及预制场、拌和场的位置也可选择在没有植被或植被稀疏地段,在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前提下可以做到基本不破坏植被。(4)施工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对于本工程而言,主要的施工活动对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为拓宽路基中开山炸石引起的山体松动而导致其上生长植被的死亡。·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在荒漠草原上进行施工时,由于地形平坦,易乱开车道,碾压草场,使草本植物生长受阻,产草量下降、严重者死亡,导致裸地出现,使其向荒漠化方向发展。(5)营运期对植被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公路运营期对周围植被不产生有害影响。—运营期内,如果装载危险品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污染物倾倒在植物体上,会直接影响其生长。4.1.5 野生动物影响分析—该公路布设在高原荒漠区,公路两侧可见野生动物活动,公路修建必然会产生偷猎等行为,但公路设计、建设建设中也已考虑到这些问题,对工人进行宣传教育,严格要求,从而减小对动物的危害程度。—该项目的料场布设在拟改建公路两侧1-2km以外。在K540~K650.8处取土料时需机械开采及爆破,这些活动会对生活在周围的大型野生动物及鸟类的活动产生惊吓,使其远离施工现场,寻找新的栖息地。对于小型动物,在影响范围内爆破产生的弃石会毁坏其洞穴,部分来不及逃走的会死亡。一般来讲,由于爆破之前的前期准备活动,已使附近及周围的大、小型动物提早离开现场,不会受的大的影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当,某些施工人员有意的对野生动物进行猎取,那么对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的影响将是严重的。施工之前及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将是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最佳方式。—随着路基的提高、车辆的增多及车速的提高,公路贯通后对沿线野生动物会带来阻隔作用,对野生动物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便于野生动物的迁徙和活动,在有横穿公路的谷地处,建筑限高应在标准值4.5m以下,并在公路两边设60°·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以下的纵坡。为降低车辆对野生动物的伤害,在此处应设明显标志,限制车速在60km/h以下。4.2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4.2.1 对边境地区社会治安管理的影响 项目区大部分位于边境管理区,目前区域内人员活动少,便于管理。在公路修建过程中,施工队伍、施工机械及施工材料(包括炸药、雷管等)的运入,会增加边境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如办理边境通过证;对危险爆破物品的管理;出入边境区人员的管理等。同时人员的大量进入,会给边境的安全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因而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界和边境管理暂行办法》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对进入边境地区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及培训,提前办理人员进入及各种危险爆炸物品的进入、管理及使用手续,以使施工建设不对边境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4.2.2 公路沿线社会生活及经济发展影响分析国道219线新藏公路北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经日土、狮泉河(阿里地区)、日喀则,南至西藏自治区拉孜县,北与国道315线衔接,南与国道318线中尼公路衔接。(1)在国道网中,国道219线新藏公路是国道网的组成部分,又是国家重点公路规划之第13纵,也就是国家骨架公路网的组成部分;又是西藏阿里地区唯一的干线公路。由此可见,新藏公路在公路网中的地位是显著的。新藏公路是我国的五条进出藏公路之一,和西藏阿里地区唯一的对外联络通道,自建成以来,一直承担着4.5%的进出藏货运量和0.4%·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进出藏客运量,相对全藏而言比例虽然很小,但却几乎是阿里地区进藏物资运量的全部,而阿里地区又是西藏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长期依赖于内地的支援。由此可见,新藏公路对于进出藏运输、特别是阿里地区的进出藏运输的作用是特殊而无可替代的,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阿里地区名符其实的“生命线”。(2)新藏公路又是连接新疆、西藏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唯一通道,多年来达赖集团与境外反华势力,企图分裂中国,而境外的民族激进组织又在“东突”问题大肆渲染、制造事端,因而新藏公路对于促进新疆、西藏两个自治区,特别是沿线地区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作用。(3)印巴地区是当今世界局部战争的热点之一,中印边境安全一直是我国政府密切关注的两大重点之一;新藏公路作为我国与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西、中段边境线上唯一的交通运输通道,距离边界线平均仅70km,并与二十多条边防哨卡公路相连接。平时承担着全部边防线上的军需物资输送和军事调遣任务,由此可见,新藏公路平时的军需补给通道作用、和战时的战略主干道作用与战役交通要道作用是十分突出和决定性的,同时也是无以替代的。总之,新藏公路的路网地位与作用不仅显著和突出,而且是特殊的和无以替代的,本项目虽位于全线的无人区地带,没有经过城镇等交通源,不具备独立的交通功能,但作为新藏公路的一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实质上是与全线等同的。本项目连同新藏公路其他路段的改建,必将对促进新疆、西藏两区,特别是阿里地区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并对巩固国防、做好对印、巴军事斗争的准备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3 空气环境影响分析4.3.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公路建设施工期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沥青拌合过程中加热沥青产生的沥青烟和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这些污染物在施工期将使周围空气环境质量阶段性地下降,虽然影响是短暂的,却是不可忽视的。(1)扬尘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必然要进行大量的挖填土方和砂石料开采及建筑材料的运输等作业,从而产生大量扬尘。根据对施工期的施工扬尘及其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在公路施工中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会有一定影响,并可导致周围空气中扬尘的浓度超标,施工场地周围的监测结果表明,TSP超标率72.5%,最大监测值4.78mg/m3;降尘超标率52.5%,最大值为247t/月·km2。因此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是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和筑路机械产生的扬尘及灰土拌和产生的粉尘。影响最大的施工过程是路基挖填和拉运、卸载土石方;而影响较小的施工过程是路面铺设和桥涵施工。灰土拌和可产生许多粉尘,粉尘中所含的石灰成分可将路旁植物表面灼伤,对附近植被有影响,在此段施工过程中应选择先进的施工工艺,尽量减少尘土污染,以保护植被。施工车辆在未铺装道路上产生的扬尘污染比较严重,且影响范围也较大,因而在有条件的路段,建议必要时采取洒水措施。(2)沥青烟和烟气·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拌和站中污染物的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是公路建设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烟气会对人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使人恶心。对于本公路而言,受影响的地段主要在K578.2及K660处。加热沥青所需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和沥青在加热、拌和过程中因挥发而产生的沥青烟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均产生一定的影响。解决沥青烟排放强度及排放量的有力措施是使用具有密封、除尘装置的沥青拌和设备及先进的工艺,目前在国内外已采用蒸汽加热沥青,初步解决了此问题。根据交通部在京津塘大羊坊沥青搅拌站的测定,采用先进的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正常运行时,沥青烟排放浓度为22.7mg/m3。符合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沥青烟排放标准(80-150mg/m3)的要求。在沥青搅拌机下风向100m处,苯并[a]芘浓度为0.936µg/100m3,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0.01mg/100m3)的要求。另据有关资料,沥青拌和站对空气环境的影响范围在半径500-1500m以内。所以,施工中沥青拌和站的地点应选择在敏感点下风向500m和上风向1000m范围以外。4.3.2 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公路投入正式营运后,汽车尾气是公路沿线环境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与交通量成正比例增大,且和车辆的类型以及汽车的运行状况有关。(1)预测交通量:预测交通量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拟改建公路预测交通量见表4-3。表4-3 总交通量预测表 ·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辆/日)车型2003年2007年2010年2015年2020年2026年货车167287349446541645客车357093136180222合计202356442582772867根据现场车流量统计,拟改建公路车辆大部分在昼间行驶,经系数换算后可得出各路段昼间平均交通量及高峰小时车流量。表4-4 平均交通量预测表 (辆/小时)车型2003年2007年2010年2015年2020年2026年货车13.923.929.137.245.153.8客车2.95.87.811.315.018.5合计16.829.736.848.564.372.3(1)预测因子公路营运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运行中所排放的汽车尾气,其中主要有害成分为NOx、CO、TSP、SO2等。根据JTJ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本报告预测因子选择为CO及NO2。(3)预测模式预测模式采用JTJ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推荐的计算模式。根据拟改扩建公路的实际情况,仅对源强进行预测。(4)预测方法源强预测式中:Qj—某路段污染物排放量(mg/m·s);·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Ai—i型预测年小时交通量(辆/小时);Ei—i型车某污染物的单车排放量(mg/辆·m);m—车型种数;(7)预测路段根据拟改建公路沿线具体状况,主要的环境敏感点位于K578.2和K660处。(8)预测结果根据预测交通量,定量地进行污染物排放量分析,定性分析污染物浓度对改建公路段人群敏感点的影响。公路K540+000~K650+800规定行车速度60km/h以下,K650+800~K705+000规定行车速度平均30.8km,现按50km/h计算;交通量预测的车辆为货车和客车,均按大型车计算,此时Ei按最大计算,为5.25和10.44。拟改扩建公路空气污染物NO2与CO排放量预测见表4-5。表4-5拟改扩建公路干线NO2、CO污染物排放量预测单位:(mg/m·s)预测年度K540+000~K650+800K650+800~K705+000NO2CONO2CO2003年0.0490.0210.0490.0252007年0.0860.0370.0860.0432010年0.1070.0460.1070.0542015年0.1410.0600.1410.0712020年0.1870.0800.1860.094·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影响分析—就汽车排污而言,随着路况的改善,车辆的增加,运营期汽车排污对大气的影响将逐渐加大,这是必然的趋势。—由于车流量少,污染物排放量较其它同等级公路偏底,再加上公路所处区域地形开阔,风速较大,空气污染物容易扩散,所以各项大气污染物影响浓度都不会超标,均可控制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996中规定的二级标准范围之内。加之拟改建公路大部分处于山区无人地带,空气环境容量较大,故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路况的改善,车辆的逐渐增加,对山区空气环境的影响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质的变化,只是其污染物量的大小还处在一种可容纳和可自净的范围之内。—改建公路投入运营后,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都得到改变,同时还可减少汽车怠速排放尾气对沿线环境造成的影响。另外,目前由于道路等级低,路况差,汽车行驶慢,公路扬尘较大。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道路结构改善及沥青路面的铺设,将会减少公路扬尘的污染。通过拟改建公路沿线人群敏感点的分布概况进行分析,各项污染物并没有超过标准,但希望有关部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加强沿线公路汽车尾气监测,杜绝尾气超标车辆行驶。4.4声环境影响预测拟改建公路沿线声环境敏感点少,且交通量少,对营运期声环境的影响评价采用相应的预测模式进行,施工期噪声使用类比定性分析的方法。4.4.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噪声源公路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运输车辆,物料装卸碰撞噪声及施工人员人为噪声,因为施工阶段一般为露天作业,无隔声与削减措施,故传播较远,受影响面比较大,单体设备声源级一般均高于90dB(A),部分设备声源高达115dB(A)。·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公路施工噪声大致可分为采集土石方时的机械噪声、汽车运输交通噪声和公路施工现场机械噪声三大类。(2)施工期噪声预测模式Lp=Lpo-20log(r/ro)式中:Lp—距声源r米处的施工噪声预测值dB(A);Lpo—距声源r米处的参考声级dB(A)。(3)预测结果据调查,国内目前常用的筑路机械的挖掘机、推土机、拌合机、压路机等,其满负荷运行时不同距离处的噪声级见4-6。表4-6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值与不同距离的预测值距离(m)设备实测值(m)10204050100轮式装载机908478727064平地机908478727064振动式压路机868074686660双轮双振压路机817569636155三轮压路机817569636155轮胎压路机767064585650推土机868074686660轮胎式液压挖掘机847872666458摊铺机878175696761发电机989286807872卡车928680747266混凝土搅拌机918579737165混凝土泵857670646256振捣机847872666458(4)影响分析对于本段公路,沿线声环境敏感点主要集中在K578+200(甜水海兵站)及K660+000(泉水沟处的12家饭店)段内,施工期内的噪声污染是比较严重的,受影响的对象主要是现场人群和施工作业区附近的·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动物,一旦施工完毕,影响即刻消失。根据工程可研,施工均在白天进行,(表4-6)类比结果表明,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噪声昼间超过(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在50m范围内1-8dB(A),在100m范围内1-2dB(A)。公路施工现场,随着工程进度和施工工序的更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机械振动,这种振动具有突发性、冲击性和连续性等特点,容易引起人们烦燥,甚至造成某些振动危害。产生振动的机械有振动式压路机、平地机、装载机和摊铺机等,其中振动式压路机的影响尤为突出。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对甜水海兵站及泉水沟12家饭店所在地居民有影响,对施工工作人员的影响更大。4.4.2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公路营运期的交通噪声等效声级Leq取决于营运期的交通流量、车型比、车速、车辆辐射的噪声级以及公路本身的纵坡,路面结构等因素。(1)交通噪声预测模式运营期的影响评价方法采取模式定量预测法。①i型车辆行驶于昼间或夜间,预测点接收到小时交通噪声值按下式计算:(LAeq)=Lw,i+10lg(Ni/viT)-△L距离+△L纵坡+△L路面-13式中:(LAeq)—i型车辆行驶于昼间或夜间,预测点接收到小时交通噪声值,dB;Lw,i—第i型车辆的平均辐射声级,dB;Ni—第i型车辆的昼间或夜间的平均小时交通量,辆/h;vi—i型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km/h;T—LAeq的预测时间,在此取1h;·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L距离—第i型车辆行驶噪声,昼间或夜间在距离等效行车线距离为r的预测点的距离衰减量,dB;△L纵坡—公路纵坡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L路面—公路路面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②各型车辆昼间或夜间使预测点接到的交通噪声值应下式计算:(LAeq)交=10lg[100.1(LAeq)L+100.1(LAeq)M+100.1(LAeq)S]-△L1-△L2式中:(LAeq)L、(LAeq)M、(LAeq)S—分别为大、中、小型车辆昼间或夜间,预测点接到的交通噪声值,dB;(LAeq)交—预测点接收到昼间或夜间的交通噪声值,dB;△L1—公路曲线或有限长路段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L2—公路与预测点之间的障碍物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③预测点昼间或夜间的环境噪声预测值应按下式计算:(LAeq)预=10lg[100.1(LAeq)交+100.1(LAeq)背]式中:(LAeq)预—预测点昼间或夜间的环境噪声预测值,dB;(LAeq)背—预测点预测时的环境噪声背景值,采用规范(2)交通量预测交通量根据《国道219线奇台达坂南至区界段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现公路交通量少。拟改建公路奇台达坂南至区界段交通量预测见表4-4。(3)车型比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从辐射噪声性能上分,可分为小型车、中型车和大型车,各种类型车辆划分如下:3.5t以下为小型车,3.5t~12t为中型车,12t以上为大型车。·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资料,拟建公路车型构成比如下:小型车占24.86%,中型车占38.38%,大型车占36.76%.(4)拟建公路主要技术参数拟建公路主要技术参数见表4-7表4-7奇台达坂南至区界段拟建公路主要技术参数项目奇台达坂南至区界段K540+000—K650+800K650+800—K705+000公路等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三级公路《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三级公路地形类别平原微丘山岭重丘最大纵坡5%3%路面结构类型沥青砼路面沥青砼路面行车速度6030(5)评价年限本项目营运期按2007、2010、2015、2020、2026年五个时段进行预测评价。(6)单车噪声排放源强各类车型的平均辐射声级Lw,j按下式计算:大型车:Lw,L=77.2+0.18VL中型车:Lw,M=62.6+0.32Vm小型车:Lw,S=59.3+0.23Vs式中:i—大(L)、中(M)、小(S)型车;Vi—各型车平均行驶速度,km/h。注:大型车-12t以上货车及大型公共汽车等;中型车-3.5~12t左右货车及大客车等;小型车-3.5t以下轻型货车、小轿车等。(7)主要修正参数·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a.公路路面修正值理论与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精糙路面与轮胎产生的摩擦效应对高速行驶的大型车辆噪声水平基本无影响,而对高速行驶的小车的交通噪声影响按表4-8予以修正。表4-8公路路面引起的等效A声级修正值单位:dB(A)路面修正值△S沥青混凝土路面0水泥混凝土路面及一般粗度+3~+4严重粗路面+5~+6根据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其路面均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因此其噪声修正值为0dB(A)。b.道路纵坡度修正值小型车辆在道路纵坡度段上行驶时,噪声水平不会有很大变化,因此可以忽略这部分的修正。而中型、大型车在爬坡时,要求发动机发出大扭矩,以便车辆能上坡,所以,中型、大型车辆爬坡时的噪声比在平路上行驶时大,其增加值见表4-9。表4-9车辆在爬坡时噪声修正值单位:dB(A)坡度(%)≤23-45-6≥7修正值△S0+2+3+5奇台达坂南至区界段最高坡度为5%、3%,噪声修正值取+2dB(A)、+3dB(A)。(8)预测路段根据工程设计,拟改建公路各路段交通量预测见表4-3。(9)预测结果及分析:·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各路段车流量以及道路设计参数,分别预测2007、2010、2015、2020、2026年不同路段在昼间、夜间两个时段的交通噪声影响范围和程度。①交通噪声对道路两侧影响预测拟改建公路奇台达坂至区界段交通噪声对道路两侧影响预测结果如下:表4-10(K540~K650.8)交通噪声对道路两侧影响预测结果单位:dB距路边距离(m)预测年度(年)20072010201520202026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053.8339.9454.7540.8655.9542.0656.8842.9957.6843.792047.8133.9148.7334.8449.9336.0450.8636.9751.6637.773044.2830.3945.2131.3246.4132.5247.3433.4548.1434.254041.7927.8942.7128.8243.9130.0244.8430.9545.6431.755039.8525.9640.7826.8841.9728.0842.9029.0143.7029.816038.2624.3739.1925.3040.3926.5041.3227.4342.1228.237036.9323.0337.8523.9639.0525.1639.9826.0940.7826.898035.7721.8736.6922.8037.8924.0038.8224.9339.6225.739034.7420.8535.6721.7836.8622.9737.8023.9038.6024.7010033.8319.9434.7520.8635.9522.0636.8822.9937.6823.7911033.0019.1133.9320.0435.1221.2336.0522.1636.8522.9612032.2418.3533.1719.2834.3720.4735.3021.4036.1022.2113031.5517.6632.4818.5833.6719.7834.6020.7135.4021.5114030.9017.0131.8317.9433.0319.1433.9620.0734.7620.8715030.3116.4131.2317.3432.4318.5433.3619.4734.1620.2716029.7415.8530.6716.7831.8717.9832.8018.9133.6019.7117029.2215.3330.1516.2531.3417.4532.2718.3833.0719.1818028.7214.8329.6515.7630.8416.9531.7717.8832.5818.68·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9028.2514.3629.1815.2930.3716.4831.3017.4132.1118.2120027.8113.9128.7314.8429.9316.0430.8616.9731.6617.77表4-11(K650.8~K705)交通噪声对道路两侧影响预测结果单位:dB距路边距离(m)预测年度(年)20072010201520202026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058.8444.9559.7745.8760.9647.0761.8948.0062.6948.802052.8238.9353.7439.8554.9441.0555.8741.9856.6742.783049.3035.4050.2236.3351.4237.5352.3538.4653.1539.264046.8032.9047.7233.8348.9235.0349.8535.9650.6536.765044.8630.9745.7931.8946.9833.0947.9134.0248.7134.826043.2729.3844.2030.3145.4031.5146.3332.4447.1333.247041.9428.0442.8628.9744.0630.1744.9931.1045.7931.908040.7826.8841.7027.8142.9029.0143.8329.9444.6330.749039.7525.8640.6826.7941.8827.9842.8128.9143.6129.7110038.8424.9539.7725.8740.9627.0741.8928.0042.6928.8011038.0124.1238.9425.0540.1326.2441.0627.1741.8627.9712037.2523.3638.1824.2939.3825.4840.3126.4141.1127.2213036.5622.6737.4923.5938.6824.7939.6125.7240.4126.5214035.9122.0236.8422.9538.0424.1538.9725.0839.7725.8815035.3221.4236.2422.3537.4423.5538.3724.4839.1725.2816034.7620.8635.6821.7936.8822.9937.8123.9238.6124.7217034.2320.3435.1621.2636.3522.4637.2823.3938.0824.1918033.7319.8434.6620.7735.8521.9636.7822.8937.5923.6919033.2619.3734.1920.3035.3921.4936.3222.4237.1223.2220032.8218.9333.7419.8534.9421.0535.8721.9836.6722.78—预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拟改建公路奇台达坂至区界段声环境状况良好,各路段昼间、夜间噪声都未超标,由上表可看出在营运期国道219线·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K540+000~K650+800路段,距公路两侧10m处,交通噪声各评价年昼、夜间均可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4类标准。K650+800~K705+000段公路在距公路两侧10m处,各评价年昼、夜间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4类标准。②交通噪声对道路两侧各敏感点影响预测表4-12交通噪声对道路两侧各敏感点影响预测及超标情况表单位:dB敏感点名称现状年度昼超标夜超标噪声标准昼夜昼夜1甜水海兵站30.318.4200735.42-22.24-5545201536.99-23.61-202638.40-34.89-2泉水沟饭店50.640.5200761.17-47.77-7055201563.15-49.58-202664.79-51.13-对于本拟改建公路而言,公路两侧声环境敏感点主要位于K578+200及K660+000段内,敏感点昼间、夜间噪声都均未超标,根据表4-11可得出结论:大约在2026年以后,泉水沟处的12家饭店距道路两侧太近,且道路修好后车辆增多、车速加快等原因,公路运营期间在昼夜间噪声会对居民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而路边应进行绿化,以减少噪声对居民的不利影响。甜水海兵站在公路100m外,公路运营期间在昼夜间噪声影响不大。4.5 水环境影响分析·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国道219线K540~K705段公路全线改线,公路建设需新开辟线路,本段公路全线需新建桥梁16座(中桥3座、小桥13座),修建各类孔径排洪和泥石流涵洞242道。公路沿线有较多季节性河流,地表水较丰富,因而公路建设过程中各种施工活动及施工内容均对地表水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4.5.1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分析(1)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在跨越河流、渠道时,施工挖方、填方及铺筑路面时产生的扬尘会污染水质,使水中SS增加,若不慎将筑路材料落入水中,将会污染水质并堵塞河(渠)道。—桥梁、涵洞建设过程中,人为作用改变河水径流方向,造成河流下游断水,生态用水得不到保障,使原有植被衰退、消亡,影响区域生态环境。—施工中机械故障漏油及冲刷机械产生的污水随地表径流进入渠内,使水体SS、石油类增加,影响生态水用质量。—若遇降雨、刮风等天气情况,施工区地表污染物随地面径流或在风力作用下直接进入水体,将会污染水质。施工中的材料及弃土有可能进入河流,或因雨水形成的地表径流进入河流,引起河道水流不畅、河水悬浮物增加,水质发生改变。—施工过程中,如果把有污染的施工材料堆放在河(渠)边,就有可能因突发性的洪水或大风将其带入河流的可能,进而影响水环境质量。—公路建设在经过河流或沿河流施工时,施工人员临时性住所卫生设备不齐全,如果不进行严格的管理,就存在着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进入河流的可能,其结果会阶段性的影响河水水质,使悬浮物、总磷、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有所增加。·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施工活动中产生的生活污水、生产污水、生活垃圾及建筑材料极易对河水产生不良影响,会使水质下降。因而在此段施工中的管理相当重要,要设置固定的施工材料、固体废物堆放场所,并对其严格管理;在施工营地建固定厕所及垃圾堆放场,以防四处乱扔乱堆,影响生态景观及河水水质。施工期对地表水体的影响在严格的环保措施下完全可以杜绝,如施工中产生废料及弃土及时运走;架设桥梁、修建涵洞时,充分考虑原河流水道流向;施工材料不能堆放在河流附近;生产及生活污水、垃圾及生产废弃物的排放点远离河流;施工营地设若干厕所及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场地等,只要认真履行并监督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这种影响就不会发生。4.5.2运营期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一般来讲,公路的修建将改变原有地表径流的分布格局,但本公路为改建项目,布线基本沿原路,无大的变化,况且改建公路增加了16座桥,新建涵洞242道,对沿线泄洪排水起到了良好的疏导作用,对公路两侧的原有植被和土壤无大的影响和改变。(2)正常运行期间公路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如果运输危险物品的车辆在地表径流附近发生交通事故,危险物倾倒在河流附近路边或路面,在风力及雨水的作用下,有可能进入地表水体,严重影响水质。据调查,该公路主要运输进藏的日常生活、生产及军需物资,其中有部分物资属危险物,一旦出现事故,危险物品进入地表水体将污染地表水体,造成区域水质劣变直至其使用功能发生变化。·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6 施工期交通影响及管理 根据设计,项目施工期内,全线5个标段同时施工,沿线车辆采用分段封闭式定期通车的方法解决。公路全段目前路面状况差,路基过低,基本没有利用价值,工程上采取三种改线方法对此段进行改线,老路作为施工便道。整体上拟改建公路采用半封闭定期放行的措施,保通上不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施工周期短,一年中可施工时间仅5个月左右,因而施工期间采先进的工艺,减少不必要的停留时间和空间,既保持原有公路能够通行又使施工有续进行。4.7 工程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的内容主要考虑公路施工和营运过程中对环境、人员安全和财产产生的各种风险。4.7.1 现有道路不同路段交通事故风险因素 拟改建公路目前为等外公路,由于年久失修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存在的问题很多,路面均为砾石路面,翻浆、水毁、路面搓板、裂缝、坑槽等灾害普遍。从公路的现状分析,主要的风险因素如下:(1)在K540~K648.5,段内路基普遍偏低,路基无防护,排水不畅,无排水设施或只有简易排水槽,冻胀、搓板、翻浆普遍发育。(2)在K648.5~K682.6,段内·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主要风险因素有水毁、坍塌,无桥涵,同时排水不畅、冻胀、搓板、翻浆也存在于本段。(3)K682.6~K701,本段翻越界山达坂,在K685.7到达达坂顶,达坂南坡纵坡最大达8.8%,K685.95~K689.45三公里路段平均纵坡大于5.5%从考虑高原折减来衡量,纵坡[坡度和坡长均严重超长。另外本段还存在雪害、水毁路基过低、不均匀沉陷、冻胀、路面搓板、翻浆等灾害因素。(4)K701.6~K705也存在雪害、水毁路基过低、不均匀沉陷、冻胀、路面搓板、翻浆、无防护等引起交通事故的风险因素。从根本上讲,交通事故的风险因素根源在于现行路级太低,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道路结构不能满足交通安全的需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旅游业的兴起,这些风险因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经济损失的风险性也必然会增大。4.7.2 施工期风险评价(1)在K580~K705段,段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公路施工取土和砾石料收集、运送必然会对附近植被产生破坏,同时施工期的偷猎等行为也会对野生动物生存带来一定的影响。施工应尽量少开便道,石料的采集也要避开植被盖度高的地区。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严禁偷猎。(2)公路在K540~K650设有取土场,报告要求由沿线取土改为在本段内选取几处定点取土,并只能设有一条上路公路。防止沿线开挖对地貌的破坏及动植物的影响。(3)本段公路沿线多季节性河流,施工中严禁弃料乱堆,堵塞河道。(4)本段公路布设于高原盆地上,地下水水位较高,大约1m,地下水上顶地表水,如遇下雨,10分钟就可形成洪水·143·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公路施工期为5-10月,因此降雨期对该段施工形成一定的威胁。施工时的取土和挖方,或开挖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地貌,雨期易受洪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总之,本项目区域海拔高,施工难度大,施工期的各类风险因素有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风险事故发生,但如果在设计及施工中充分考虑可能带来的危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发生的各类风险事故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可能把施工期各类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减小到最低程度。 4.7.3 营运期风险评价 公路改建后,现有道路的路况将大为改善,路面的拓宽、沥青路面的铺设、路基的加高等都将提高公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沿线道路都设置了护柱和安全行车标志,危险地段也设置了相应的护坡,使安全行车系数大大增加,公路的改建将有助于减少营运期风险事故的发生。 根据道路运输的特点,车辆在本段运输石油等危险品泄露的发生概率不大,但本公路上多为长于运输,开夜车和疲劳驾驶普遍存在,为交通事故和石油泄露带来一定的隐患,可能造成土壤的污染。另外,本改建工程采取改线、提高路基等方案,建设了许多桥涵和护坡工程,减少了公路存在的路害,提高了行车安全系数。·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5.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评价5.1.1水土流失类型及成因本段起于奇台达坂南侧K540+000,经泉水沟、甜水海、温岔口、红山湖、翻越界山达坂,终于龙木错湖(K705+000),全长165km。沿线位于昆仑山高山区,属高原亚寒干旱气候区,气候的垂直分带性极为明显。气候特点:寒冷干燥,降水少,年、日温差大,多大风。在昆仑山高山区形成大面积的冰川和积雪,冰川和积雪在异常高温天气下常产生冰雪融水、洪水危害山路,并补给地下水,冬季大量降雪也往往酿成雪灾。由于气温随海拔升高发生明显变化,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3.5-4.42℃,极端最低气温可达-34.6℃。因此,在沿线高原盆地广泛发育于多年冻土,出现冰雪冻土灾害。·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在甜水海、阿克赛钦湖、红山湖、泉水湖、龙木错等内陆高山湖流域,由于气候干燥、蒸发量大、湖泊为咸水湖,湖周围有厚厚一层盐碱壳,季节融沉作用强烈,易造成路基变形破坏、沉陷等。另外,由于拟改建公路部分布设于季节河床,低漫滩阶地和扇形地上,由于路基较低,受河流主流左右摆荡及洪水冲刷淘蚀,路基及边坡、桥涵和河堤基础等悬空、坍塌、断裂,甚至被洪水卷走,产生水毁。在傍山线段,由于边坡陡直,没有支挡、破坏、松散的岩体基本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加之寒冻风化强烈,在重力作用下岩土碎块崩塌、坠落。该段沿线地貌类型单一,即以高原盆地、宽阔河谷地貌为主,沿线地面高4900m左右,地貌多为低岭宽谷,相对高差不大,地势开阔,两侧山岭多分布着冰川和永久积雪,盆地内发育有连续多年冻土、植被稀疏,以高山草原、草甸为主,部分地段发育湿地、沼泽、地表积盐积水严重,草甸生长不茂密,草被低矮,呈山地荒漠景观和高寒荒漠景观。除阿克赛钦湖、龙木错较大外,还分布着红山湖、泉水湖等数个小型的咸水湖。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该路段常发生风吹雪、积雪、翻浆、路基沉陷、涎流水、水毁等寒区冰雪冻土灾害。本项目区位于和田地区和田县境内,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01年10月31日发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划分的公告》而说明本项目区属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故在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搞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控制人为活动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根据项目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土壤植被等,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有四类:一是因广泛分布的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因冻融而产生的冻融侵蚀;二是部分高原湖盆区因地下水位高,蒸发强烈产生的盐渍土加重冻胀和翻浆而产生的盐渍化侵蚀;三是沿河路段因水流冲刷、摆荡、淘蚀、侧蚀产生的水力侵蚀和冰雪融水产生泥石流和洪水上路对路基路面及防护、支挡设施产生的水毁;四是部分傍山线段由于边坡陡直、松散、破碎的岩体处于极平衡状态,加之寒冻风化强烈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崩塌、坠落等重力侵蚀灾害。(1)冻融侵蚀·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K540~K567+200该段长27.2km,海拔4912-4800m。地形为高原湖盆区,沿线山脉呈穹状起伏,地势较为平缓。路线布设于阿克赛钦湖盆区山前洪积扇上。除K556+500~K558+900段未见冻土外,其余路段均有冻土发育。K540~K540.2为多冰冻土,属弱融沉弱冻胀土,K540.2~K556.5、K5588.9~K567.2均发育多年冻土,类型以少冰冻土为主,天然上限1.9-4.0m,属不融沉弱冻胀土,冻土地层以碑砾石为主,间夹有亚粘土层,对公路危害主要有路基冻胀,路面搓板、翻浆等,侵蚀程度为轻度。—K567.2~K583.2本段长16.0km,在K579处路经甜水海,地形为高原湖盆区,地势起伏小,开阔平坦,路线穿越阿克赛湖中部,其中K566.6~K576.8段基本沿地势最低的谷地布设。沿线发育冻土,路两侧广泛发育冻胀丘,热融湖(塘)地表鼓胀开裂。因路基无防护、排水不畅,只有局部路段有简易开槽排水,故路基受冻融侵蚀严重,如路基路面产生鼓胀、开裂与变形,冰丘、冰椎融解又使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陷及路面翻浆、搓板,尤其是K570+000~K575+500段尤为严重。—K583+200~K648+500本段长65.3km·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在K590+500处路经河岔口,在K624处经过空岔口,海拔约4850-5040m。地形为高原湖盆区,地势起伏小,开阔平坦。路线沿许多巨大平缓的山前冲、洪积扇形成的扇形地群边缘展线,扇地上有许多宽浅的冲沟。沿线多年冻土广泛分布发育,冻土属少冰冻土不融沉,其中K611+900~K621+650段基本沿谷地低点布设,由于冻土地层以冲、洪积的碎砾石为主,冻融侵蚀较轻微。—K648+500~K682+600本段长34.1km,海拔约5040-5182m,地形为红山湖(K649+200~K668+550)和泉水湖(K668+500~K682+600)湖盆区,沿线山脉呈穹状起伏,地势较为平缓。路线大多布设于山原湖盆区宽阔地带,局部傍山沿湖。—K648+500~K657+800段,9.3km,为洪积扇段。地形较平坦,海拔在5040-5175m。岩土为角砾土、碎石土和少量粘性土,地表可见冻拔石、石环、冻融条带、冻胀丘等冻土现象,冻土上限较浅,一般在1.6-2.8m以富冰冻土为主,属中融沉中冻胀土,冻融侵蚀中度。—K657+800~K664+230为红山湖临湖段。其中K658+400~K662+600段为基岩和山前冲洪积碎石土,沿线地形较平缓,冻土现象较少,冻融轻微。—K657+800~K658+400、K662+500~K664+230段为河床或河漫滩,地势较高,有冻胀草丘分布,冻土上限一般在1.4-3.2m,以多冻—富冰冻土为主,冻融为轻—中度。—K664+230~K682+600为洪积扇段。路线位于山前洪积扇缘坡上,岩土类型为冰水沉积角砾、碎石土,冻土现象较少,以冻融条带为主,冻土上限1.5-2.7m,冻土类型以多冰—富冰冻土为主,弱融沉即冻融侵蚀轻微。—K682+600~K689+200此段为沿溪河段,地势东高西低,其中K683+700~K688+200靠近湖盆分水岭,地形平缓,地层以角砾为主,细粒土含量较多,冻土现象较发育,以石环、冻融条带为主,冻土上限1.3-2.1m·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冻土类型以富冰冻土为主,中融沉中冻胀即冻融侵蚀轻—中度。—K688+200~K701+600冻土类型为多冰冻土,天然上限1.4-2.5m,属弱融沉中冻胀土,冻土地层以冲洪积的碎砾石为主,冻融侵蚀产生不均匀沉陷、冻胀、路面搓板、翻浆等,侵蚀强度轻—中度。—K701-600~K705+000本段长3.4km,地形为龙木错湖盆区,为盆地或丘陵地貌,路线沿松木希错湖盆边缘,穿越龙木错湖盆中部布设,沿线分布多年冻土类型以少冰冻土为主,天然上限约1.6-2.5m,属弱融沉弱冻胀土,冻土地层以冲洪积的碎砾石为主,故侵蚀较为严重。(2)盐渍化局部路段因在干旱季节,随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矿化度高的地下水,由于毛细作用携带易融盐从地下上升、水分蒸发后,盐分便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在地表聚积呈现大中白色,即出现盐渍化。—K540~K567+200地形为高原湖盆区,沿线山脉呈穹状起伏,地势较为平缓,路线布设于阿克赛钦湖湖盆区山前洪积扇上,局部路段分布盐渍土,所含盐分以硫酸盐为主,由于现有路基无防护、排水不畅、无排水设施,故不能有效抵御盐渍土的危害。—K583+200~K648+500本段地形为高原湖盆区,地势起伏小,开阔平坦,沿线路基无防护、排水不畅,局部只有简易开槽排水,由于部分路段积水、盐渍化严重,加重冻胀和翻浆,其侵蚀积度为中度—重度。(3)水力侵蚀·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K540~K583+200该段属平原微丘区,均位于甜水海湖盆内,部分路基位于盆地底部的厚层冲、洪积粉砂土及湖相粉粘土,路基与地面平齐或低于地面,由于无防护及排水工程,有水蚀发生,其程度为轻度,主要发生4处,长约1950m。—K583+200~K648+500该段属平原微丘区,为阿克赛钦湖流域,公路多沿巨大平缓的山前冲、洪积扇形成的扇形地群边缘展线,扇地上有许多宽浅的冲沟,路基与地面平齐,无排水设施,两侧洪水均能上路,但由于水量小加之路基为厚层洪积相砂、砾石土,形成水蚀较为轻微,该段主要有3处,长2050m。—K650+200~K659+150傍山沿湖,右临红山湖,现路基高于湖水面约2-3m,在湖水长期反复的拍打和淘蚀作用下,局部水蚀严重形成缺口。—K665+400~K665+800—K677+200~K667+570—K678+350~K678+600三段,公路位于宽浅的季节性河流岸边,或横穿宽浅河滩,水蚀较为严重。—K682+300~K683+590—K686+450~K686+720—K687+100~K687+785三段均位于界山达坂南坡,坡降较大,最大纵坡达8.8%,路线位于季节性河流岸边,或横穿季节性冲沟而无任何防护和排水设施,夏季水蚀较为严重。(4)重力侵蚀·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由于项目所在区域沿线地貌类型单一,即以高原盆地、宽阔河谷地貌为主,沿线地面高4900m左右,地貌多为低岭宽谷,相对高差不大,地势开阔,地表多以季节冻土或多年冻土为主,重力侵蚀不甚明显,仅在傍山线段,由于边坡陡直,没有支挡、破坏、松散的岩体基本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加之寒冻风化强烈,在重力作用下岩土碎块崩塌、坠落。—K658+350~K659+250段红山湖左侧,上边坡高4.0-6.0m,土质为松散—中密状碎、砾石土,稳定性较差,时常因重力作用发生小规模坍塌、碎落。侵蚀强度为轻—中度。5.1.2项目区水土流失强度鉴于评价区无实水蚀,重力侵蚀与冻融侵蚀模数资料,在此评价方法采用水利部颁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1996中有关水蚀,风蚀及重力侵蚀强度指标,同评价土壤侵蚀成因分析进行对比判别,得出评价单元土壤侵蚀强度,见表5-1。表5-1拟改建公路沿线水土流失程度及长度公路里程(km)地貌及地表组成程度植被土壤K540~K553地形为山岭宽谷路段,地势平坦开阔,属平原微丘区冻融侵蚀:轻度/砂砾石、碎石,多年冻土发育,少冰冻土为主,属不融沉,弱冻胀土K553~K556+500地处山前洪积扇,地势平坦开阔,为山麓地带冻融侵蚀:轻度/地层以角砾石为主,间夹有亚粘土,富冰冻土为主K556+500~K558+900傍山沿湖路段,地势平坦开阔为湖盆中央部位冻融侵蚀:轻度/以砂砾为主,下层角砾碎石,无冻土K558+900~K567+200沿山前洪积扇前缘展布,地势平坦开阔,为山麓地带冻融侵蚀:轻度植被稀疏地层以细砂为主,多年冻土发育,以富冰冻土为主K567+200~K580穿越湖盆中部,地势较平坦冻融侵蚀:中-重度度/亚粘土、细砂为主,冻土发育,以富冰冻土为主,冻胀丘发育K580~K583+200沿山前洪积扇前缘展布,地势较平坦,为山麓地带冻融侵蚀:轻度/地表以砂类土为主,多裸露,下覆层粘土,富冰冻土为主K583+200~K648+500湖盆中部路段,地形略有起伏,为湖盆中央地带冻融侵蚀:轻度水力侵蚀:轻度植被稀疏冲洪积形成角砾为主,少冰冻土为主K648+500~K656+200山前洪积扇上,地势较平坦冻融侵蚀:中度/冲洪积碎石、角砾为主,以富冰冻土为主,冻融条带冻胀丘发育·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K656+200~K662+630地处红山湖边,地势平坦,主要是漫滩冻融侵蚀:轻度水力侵蚀:中-重度重力侵蚀:轻度/以碎石土为主,部分路段(K658.4~K662.5)基岩出露,少冰冻土为主K662+630~K668冲洪积扇缘坡上,地势西高东低冻融侵蚀:轻-中度/以冲洪积碎石、角砾为主,冻土现象不发育K668~K670冲洪积扇斜坡上,地势西高东低冻融侵蚀:轻度水力侵蚀:轻-中度/以角砾土为主,以多冰富冰冻土为主K670~K682湖盆阶地和洪积扇上,地势较为平坦冻融侵蚀:轻度水力侵蚀:轻-中度/以碎石、角砾土为主,冻土现象少,以富冰冻土为主K682~K685+750沿溪路段,地势东高西低,前段位于峡谷中,地形起伏较大,后段靠近分水岭,地势较平缓冻融侵蚀:轻-中度水力侵蚀:轻-中度/以角砾为主,冻土带发育,富冰冰冻土为主K685+750~K688沿溪路段,前段较平缓,后段起伏大冻融侵蚀:轻-中度水力侵蚀:中-重度/前段以细粒土为主,后段以碎石、角砾土为主,冻土现象少K688~K700+030红山沙湖盆阶地上,地势较平坦冻融侵蚀:轻-中度/冲洪积砾石、中粗砂为主,局部基岩裸露,冻土现象不发育,多冰冻土为主K700+030~K703+180湖盆间的分水岭,地势较高冻融侵蚀:轻-重度植被较好砾砂、粗砾为主,冻土现象不发育,以少冰冻土为主K703+180~K705龙木错湖盆南部阶地地势较高冻融侵蚀:重度/以砾石、中粗砂为主,冻土现象发育,冻胀丘常见,多冰冻和属水冻土为主5.1.3水土保持现状目前评价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主要集中在拟改建公路傍山沿湖和穿越湖盆段,由于途经甜水海、阿克赛钦湖、红山湖、泉水湖、龙木错湖。·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该段沿线地貌类型单一,即以高原盆地、宽阔河谷地貌为主,沿线标高4900m左右,地貌多为低岭宽谷,相对高差不大,地势平缓开阔,两侧山岭多分布着冰川和永久积雪,盆地内发育有连续多年冻土,只有极少数路段有稀疏植被,在高山区的高原盆地周围,以高山草原、草甸为主,部分地段发育湿地、沼泽、地表积盐积水严重,草甸生长不茂密,草被低矮,植被所起的水土保持作用极为有限,加这沿线大多路基偏低,缺少必要的灾害防治和防护工程,以及沿线乱挖滥填,破坏地表及植被的做法,也促进了灾害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该段存在的主要灾(病)害为翻浆,路基沉陷、涎流水、水毁、雪灾等寒区冰雪冻土灾害,野外实地调查和叶城养路段的灾(病)害统计资料表明,全段线路共有灾(病)害路段22段,危害长度23.95km。灾害密度13处/km,145m/km。通过现场调查,现有道路沿线所在区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K583+200至K705+000间部分沿溪线及山前冲洪积扇地边缘地带,由于公路多布设在于季节河床、低漫滩、阶地和扇形地上,由于路基较低,受河流主流左右摆荡及洪水冲刷淘蚀,路基及边坡、桥涵和河堤基础等悬空、坍塌、断裂甚至被洪水卷起,产生水毁,形成路基缺口。同时,公路横穿山前老泥石流扇地、洪积扇及冰川洪水沟、一般洪水沟时,由于路基防护不完善,缺乏排水边沟和桥涵、路基过低等,致使洪水上路冲蚀路基和路面、桥涵及护坡基础等。沿线水毁路段共12段,危害线路长达7465m,占该段线路全长的4.52%。K686+950~K660+850。由于边坡陡直,没有支挡、破碎、松散的岩土体基本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加之寒冷风化强烈,在重力作用下,岩土碎块崩塌、坠落、撒落于坡脚,形成倒石锥和倒石锥群。主要危害表现为堆积物侵占埋压路面、淤埋边沟、阻车断道等,危害轻微。全段坍塌、碎落共1处,危害线路长度900m,占该路段全长的0.6%。在越岭线段、高原宽谷段,沿线冬春季均有不同程度的积雪,其中以界山达坂越岭段雪害最为严重,冬季积雪一般在60-80cm,最厚达2m。涎流冰主要分布在泉水沟、K555+400~K555+600,冬季冰流壅塞上路和堵塞桥洞涵洞,其灾害较轻。全段积雪、风吹雪共1段,危害长度4000m;涎流冰2段,危害线路长1000m,占该段线路总长的3%。·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K541~K588间的甜水海湖盆区,其中尤以K570+000~K575+500甜水海兵站附近段及K585+000~K588+200段为甚,该两段为中度—重度翻浆,严重租车断道。该段地表附近堆积了厚层的粉砂土和粉质粘土,属冲积相和湖相沉积,下部为多年冻土,表层为季节冻土。季节冻土在本区内灾(病)害主要表现为冻胀引起的桥涵基础破坏,如原K559+000钢便桥已被迫重建,以及其融化产生的路基融沉、路面泥泞翻浆。多年冻土主要表现为轻微—中度融沉。全段路基翻浆沉陷共6段,危害线路长10585m,约占该段线路总长的6.4%。线路绝大部分路基土为碎石、角砾土,细粒土含量小,冻胀融沉不大,仅在山间盆地、湖盆底部,细粒土含量高,地表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季节冻土冻胀融沉作用强烈,对桥涵影响较大,易造成路基变形破坏、沉陷翻浆等。主要路段有:界山达坂分水岭顶部路段、泉水沟至甜水海分水岭路段等。从起点奇台达坂南K540+000至龙木错K705+000,多年冻土基本成连续片状分布,仅在K556+500~K558+900未见多年冻土。K540+200~K556+500为少冰冻土,冻土上限1.9-4.0m;K558+900~K567+200为少冰或富冰冻土,冻土上限1.2-2.2m;K567+200~K583+200以富冰冻土为主,冻土上限1.2-2.7m,地表多见石环、冻拔石、冻融条带,地势低洼处地下水较高,可见冻胀丘;K583+200~K648+500为少冰冻土,冻土上限1.8m;从K648+500至界山达坂,多年冻土连续分布,多为多冰或富冰冻土:从界山达坂—终点K705地表冻土现象相对较少,以冰冻土为主。·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盐渍土:全段由于海拔高,地下水位高,排泄不畅,加之蒸发量大,湖泊多为咸水湖,在湖盆周围及部分干涸的湖泊如甜水海等路段,地表积盐严重,形成盐壳、盐滩,盐渍化现象明显,主要为硫酸盐类。沿线盐渍土分布路段主要有K545+000~K560+000,K570+000~K580+000、K604+000~K605+000等三段。5.2水土流失影响分析5.2.1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1)项目涉及类型较单一,但施工条件复杂公路全程165.0km,沿线主要以高原盆地、宽阔河地貌为主,但因沿线广泛分布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易产生冻融侵蚀,施工建设中,会对地面有较大的扰动,破坏原来表层地质结构,加剧冻融侵蚀,在部分高原湖盆区产生盐渍化,对其的扰动是加重冻胀和翻浆,另外有些沿河路段,施工建设过程因弃渣、填方等会影响河流顺畅易加重水蚀,且在这些路段因地形地势等自然条件会对施工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影响施工进度、安全等。因而一方面为防止进一步诱发侵蚀,另一方面而要避免自然条件对施工的影响,故施工条件复杂。(2)水土流失呈线状分布,但区域变异不大拟改建公路造成的水土流失呈线状分布,沿途经6个侵蚀类型:①甜水海宽阔河谷,山原湖盆平原微丘区,轻度—重侵蚀区②阿克赛钦湖山原湖盆,轻—重度侵蚀区③红山湖湖盆平原微丘,轻—重度侵蚀区④泉水湖湖盆平原微丘,轻—中度侵蚀区⑤界山达坂越岭段,轻—重度侵蚀区⑥龙木错湖盆微丘陵,轻—重度侵蚀区(3)植被破坏呈线状,增加了重建植被和难度·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该项目区范围较大,但仅有部分地区有植被,但多稀疏如K558+900~K567+200、K583+200~K648+500,仅K700+030~K703+180段植被较好,但由于施工扰动使这部分公路周围土壤结构和植被遭到破坏,降低了水土保持功能,加剧水土流失,同时加之气候、土壤贫瘠,植被破坏后很难恢复。(4)公路建设中,取土、水、石料场数量较多沿线天然料场共有9处,虽然所涉及的地貌类型不多,但沿线广泛分布冻土、盐渍土,拟改建公路多处于山原湖盆区,宽阔河谷地势普遍较低,运料所修便道多且长,故取料运料过程时地面扰动较大,易引发冻融侵蚀、水蚀和翻浆等。5.2.2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分析(1)公路路基建设中挖方量、填方量根据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部分)提供的资料,路基土石方量约m3,其中填方m3,挖方0m3。沿线各路段土石方平衡计算见表5-2。表5-2土石方平衡计算表单位:m3起止桩号挖方填方借方计价方K540~K561/K561~K582/K582~K603/K603~K624/K624~K645/K645~K666/K666~K687/K687~K705/合计/·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由表2可知,全线8段只有填方而无挖方,其中K645~K666段填方量最大,为m3,K540~K561段填方量最小为m3,各路段均有填无挖,因此路基施工过程中基本不产生弃土、弃渣。(2)工程建设诱发的冻融侵蚀项目区盆地及山丘上广泛分布有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在一些山间盆地,碎石、角砾土不多,而细粒土含量大,地下水位较高,地面排水不畅,冻土类型多为多冰或富水冻土,在其特有的高原寒冷干旱气候作用下,冻融侵蚀较为强烈,由于修筑路基,一方面扰动地表,另一方面使得本来的排水不畅的地方汇积水更为广泛,从而加剧了冻融侵蚀。在部分路面铺设沥青,虽说提高了公路段等级水平,增加行车舒适性,但黑色的路面更易诱发新的冻融侵蚀,反过来对公路的危害将更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和人为活动影响,如采料、修便道等会进一步扩大扰动地物的范围,从而也能诱发新的冻融侵蚀。(3)工程诱发的水力侵蚀本项目区水力侵蚀少有发生,且一般不甚严重,但进行公路建设后,在一些地段取料,如水、砂等会破坏原来的河道通畅,及地表的完整性,改变冰雪融水的自然径流路线,从而引出一定程度上的水力侵蚀。在一些路基较低路段为了保证公路的安全,会修筑一截排水工程,这也会改变原来地表径流方向,产生新的水力侵蚀。(4)改变水分循环状态·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公路改建施工及防治季节冻土、沼泽路面翻浆等地质灾害而采取的工程措施也将破坏原有地表结构,改变天然状态下的水分循环过程,甚至使冻土类型,冻结层深度等发生变化,原有地表结构破坏可能诱发土地沙化,天然状态下的水分循环的改变可能使沼泽地及其周围的天然草地失去自然平衡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结果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同时,由于路基开挖破坏了原来的天然覆盖层,或路基上方积水并下渗,都可能造成地下水逐年融化,从而导致路基连年大幅度沉陷甚至突陷。若路基下为饱冰粘性土,融化后处于软塑至流塑状态,承载力很低,在车辆振动荷载作用下,路基在瞬间可产生大幅度的沉陷,造成中断行车等严重事故。(4)工程扰动地貌、破坏植被项目区植被分布较少,且多分布在山麓,湖盆边缘,虽说这些地区,地形开阔,不易对植被产生较大面积的破坏,但因这些地区植被本身分布就少,其发挥的水保效益更加明显和重要,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产生破坏后,再想恢复同地形、气候等恶劣自然条件已是很难。5.2.3公路营运期水土流失分析公路竣工后,大部分路段铺设中、高级路面以替代现有碎石路,可消除施工期因路面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公路全线排水防护工程有护面墙、护岸墙、护坡、路堑墙、路肩墙、截排水沟、桥涵等,对整个路基、边坡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及防护,路基边坡的水土流失也将随着各项防护工程的实施逐渐得到控制,防护区土壤侵蚀强度可由施工期的中度—强度侵蚀减小到轻度侵蚀,运营期各类防护设施的维修、清理、保护、疏通、绿化等将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各类过水涵洞堆塞、边沟的淤积均会导致径流改道而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因此,运营期公路的养护是减少水土流失的关键。施工便道等级低,无正规防护设施,虽路面经汽车压实,土壤侵蚀强度比修筑初期有所减小,但在公路营运期逢雨季、大风、水土流失仍较严重。·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公路沿线各类取料场周边的弃土与坑内的弃渣在采取工程措施与防护后,其水土流失可逐渐得到控制,反之,如仍维持原有状况,则在公路营运期水土流失依然严重。5.2.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本项目在施工建设中,如在规划、设计、施工、营运、养护等阶段对环境保护问题考虑不周,必将对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产生影响,从而诱发新的环境灾害,实现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应是:通过改建整治,增强公路系统的防灾、抗灾能力,并在施工各阶段均采取有效的水保措施,使公路建设对脆弱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使公路和谐地融于当地环境系统之中。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经破坏或扰动,较难恢复。公路建设中应充分体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建设和保护并重”的原则,并分阶段采取措施。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应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工程防治措施与管理措施—拟改建公路沿线多布设在河谷两岸低阶地上,当积雪、融水和雨水汇集至冲沟后,有可能危及公路安全,为防止积雪融水或冻融泥石流等威胁公路,利用边沟、截水沟等纵向排水设施引入涵洞,全线共设涵洞242个,盖板涵洞167个,圆管涵洞75个,孔径1.5-3.0m不等。—本公路在途经石质丘陵区,低山区、中山带修建时的挖方段半挖方半填方段、河谷内临河较近的路段,为防止挖方坡滑塌和边坡碎落物滚落及路基不受洪水冲刷,采取浆砌石护坡碎落台、浆砌片挡土墙或护坡等路面防护工程,其中护坡24个总长6000.5m、护面墙2个总长680m、护岸墙5个总长3345m,路堑墙4个,总长445m、路肩墙5个总长266m·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通过对本项目区沿线水土流失灾害易发区,多发区的现状调查及对主要存在的水土保持现状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建设中除了要遵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所建议的水保措施的施工建设,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应加强下列路段的水土流失灾害的集中整治,从而实现工程建设尽可能不诱发新的水土流失问题,必要的水保防治措施又确保了公路的安全的这样一种相互和谐的关系。由于本路段广泛发育冻土,因而受冻土灾害较为广泛并因此而产生的冻融侵蚀灾害分布面积极为广泛且不同程度的发生。而盐渍化,水蚀,重力侵蚀等灾害分布较少,且侵蚀强度一般不太严重,只有极少数地段侵蚀较为明显,需要在整治过程中多加注意。如盐渍化主要在K540~K567+200和K583+200~K648+500这两段,整治过程中除遵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的防护工程外,需要根据实地情况在此基础上增设必要的路基防护(如路肩墙,路堑墙等),并完善排水设施(如边沟,截水沟等)。发生水蚀路段主要有:K583+200~K648+500该段宽浅冲沟发育,路基低且无排水设施。故该段在遵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同时根据实地情况在抬高路基的基础上加强必要的截,排水工程,并对较大的冲沟进行集中整治,本段水蚀灾害会有较大程度的减轻。K654+400~K665+800,K677+200~K677+570,K678+350~K678+300三段线路均位于季节性河流岸边,或横穿季节性冲沟。尤其是在夏季大量的冰雪融水会对沟道、河岸产生较大的水蚀灾害,故必须加强此段河流及沟道的整治工作,从而减轻水蚀灾害,同时也确保了公路的安全。·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发生重力侵蚀灾害较少,仅在K658+350~K659+250段红山胡左侧危害明显。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作好护坡、护面墙等必要的防护工程,基本上可以防止这类灾害的发生。沿线冻土广泛发育,由此而产生的冻融侵蚀灾害也广泛存在。对此我们不可能在整个沿线乃至两侧冻土发育区进行防护工程。通过实地勘察我们建议防护工程实施的主要路段为:K570+500~K575+500段路基无防护且只有局部路段有简易开槽排水,冻融侵蚀极为严重。K648+500~K657+800段为洪积扇段。地表以富冰冻土为主,属中融沉冻胀土,冻融侵蚀中度。K657+800~K658+300,K662+500~K664+230两段为河床或河漫滩,冻胀草丘分布广泛,冻土以多冰-富冰冻土为主。侵蚀强度多为中度。K683+700~K688+200为沿溪线段,地形平缓,地层以角砾为主,细粒土含量较多,故富冰冻土广泛分布地表,侵蚀强度多为中度。K688+200~K701+600多冰冻土广泛发育,由于地层多以冲洪积碎砾石为主,侵蚀强度多为中度。在上述各段的整治中除了遵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加强路基和截排水等防护工程,根据实地情况考虑对线路两侧的冻土区进行整治,如增设支挡、排水,填土等工程。另外在此处没特别指出的路段,在施工过程中可结合实地情况加以必要的整治,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同时也确保了公路的安全。—·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热融下沉的防治措施:防治融化下沉的方法有多种,如隔热保温法、预先融化法、预固结法、换填法、深埋基础法、地面以上喷涂浅色颜料法、架空基础法等。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施工建设,本项目区运用最广泛的是隔热保温法,即用保温性能较好的材料或土将热源隔开,保持地基的冻结状态。而在多年冻土区采用路堤保温的方法防止路基热融下沉。—路堑边坡滑塌防治措施:一般采用换填土、保温、支挡、排水等措施。换填土厚度应足以保持路堑坡处于冻结状态。防护高度小于3米时,可采用轻型挡墙、护坡或采用挡墙与保温相结合的方法。—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涉及取料场的排水、防洪等内容为此设计部门应严格按《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7006-98)要求进行设计,并将所须费用纳入公路工程的资金核算中,保证施工单位能依次按设计施工。位于地形较平缓的微丘陵区,取料场应采取宽浅式取料,对不具备植被恢复的料场,适当整平重新氢粗砾撒铺覆盖,地表砾石覆盖度应在80%左右,片块石料场应尽量减小开挖深度及开挖坡度,对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进行削坡,需开挖基岩,用以舒畅河道或拓宽路面,为防止施工可能产生的重力侵蚀,各施工单位对有裂隙的片石用钢杆撬,并清捡沿途挖方片石材料,同时要求放小炮,对基岩全开挖形成的边坡或不稳定岩石体,可采取喷浆覆盖、锚固等措施。—任何施工行为均应考虑对冻土的影响,减少对冻土的扰动,并采取合理的保护冻土的工程措施。施工中取土、弃土选择集中、远运,取土点选择低矮土丘,取土深度不大于冻土上限。—严禁在高陡边坡上采料取土,以免诱发边坡失稳,引起新的水土流失。应避免在固定、半固定的沙地内取弃土和破坏沙生植被。—施工期间应杜绝樵采天然植被,用作生活燃料或点燃篝火。强化施工期环境管理,特别是要减少临时建筑物数量及规模,以减少对公路两侧土壤、植被的破坏。—·143·
第五章水土流失现状与影响分析公路建设期间围绕环境保护的宗旨,不准乱挖一车料、不准乱弃一车土、不准损坏公路施工用地以外的任何植被,不断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增强基本环保意识,把建设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相对应的环境保护及缓解措施提早通知施工单位,使施工单位自觉自愿地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营运期,公路管理部门应对公路沿线的工程防护设施工程加强管理,定期检查、维护,以保证工程防护功能的。(2)植物防治措施为了协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需进行植被重建以增加地表覆盖度,提高土体抗冲蚀能力,植被恢复对象主要是各类临时占地(项目直接影响区)植被重建的原则是尽量恢复到原有植被状况及植被类型。由于该项目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气候寒冷、土壤贫瘠,总体来说沿线植被不发育,只有极少部分沿河谷、滩地上有少许植被,若破坏原有植被,很难重建和恢复,故在施工过程中对这些零星植被覆盖区尽量避免扰动,如弃渣、埋压、便道碾压,因施工改变原来径流落残后,增设截排水设施,恢复水源给养,虽说不能扩大植被面积,不能丰富植被物种类型,保持原有植被状况就已算较好的进行植物防治措施了。5.2.5防治措施进度安排根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本着及时,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的原则进行安排。排洪、排水涵洞,桥梁、护岸、护坡、护面墙、挡冰墙等工程防护工程按公路设计安排进度。公路沿线各类料场,施工便道及临时生活在公路建设完成后即可清理弃料、回填、平整料场或场地,由建设单位负责实施和进行公路的养护工作,管理措施贯穿于工程设计施工及工程运行始末。控制及防治水土流失的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由当地环保部门负责监督,并对其防治效果进行监测,及时上报主管部门。·143·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第六章 环境保护措施6.1对社会环境不利影响的减缓措施(1)选线方案一经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并经批准后便不得改动。如有改动必须重新报批。(2)由于高山区地形限制,施工时无法修建临时道路,因此施工前要将保通措施列入施工计划中,并在施工中切实执行;施工时沿路不准大量堆放材料,施工时需指挥车辆单向行驶。(3)如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古迹、文化遗产,应立即停工并就地封存及时与地方文物管理部门联系,协商处理。6.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6.2.1设计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本项目属改建整治工程,沿线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及桥涵;需改线路段,占地尽量以戈壁为主。(2)小桥涵洞设置原则上应做到一沟一涵,尽量避免并沟设涵,以保持原有自然风貌。(3)地形开阔的河谷盆地路段,路基高度在满足适用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以减少对沿线周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143·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4)在水环境敏感点设置“保护水源,安全驾驶”的标志。(5)设置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标志。6.2.2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1)施工临时用地(包括施工营地、拌和场、预制场)必须选择在荒地、无林地,并远离地表水体。在营地及施工范围内严格约束施工人员行为和活动范围,严禁随意破坏周围的一草一木。(2)在施工营地远离地表水的低洼地设置专门垃圾存放场,并进行简易的防渗;公路距地表水较近地段施工时,在距水边1000m的范围内不许设立固定垃圾堆放场及厕所。并且不能乱堆乱放,施工结束后运至远离地表水的山洼无植被区进行填埋处理。(3)取土场:取土点应选择低矮土丘,取土深度不大于冻土上限,严禁在高陡边坡上采料取土,以免引发边坡失稳。(4)永久占地范围外的临时便道包括取土场、料场的便道等,在施工结束后应封闭、洒水和加强管理,促进土壤和植被的恢复。(5)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沿线水系通畅,不得堵塞河道、涵洞和渠道。(6)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坚决禁止捕猎任何野生动物。(7)竣工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清理施工临时占地,清除临时工程废弃物,恢复原由地貌。6.2.3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1)本项目地处昆仑山腹地,基本为无人区,但随着公路改建整治,人类活动将趋于频繁,势必影响高原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因此,公路沿线应设置“保护野生动”、“严禁捕猎野生动物”等警示牌。(2)加强施工基地生态恢复区的管理。(3)保持沿线桥涵、通道的安全。·143·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4)加强道路设施的维护。6.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6.3.1设计期噪声防治措施合理选线,充分考虑噪声对沿途居民区和兵站的影响,公路应与兵站保持500m以上的距离,减少噪声对其影响。6.3.2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1)K578.2甜水海兵站、K660泉水沟等为此段公路声环境敏感点,料场、拌合场、沥青搅拌站等应远离敏感点≥1000m;在此处施工时,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强噪声施工机械在夜间(23:00~8:00)停止施工作业。(2)施工中注意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机械,并注意对机械的维修养护和正确操作,使之维持最佳工作状态和最低声级水平,以减少对机械操作人员的影响。6.3.3运营期噪声防治措施在兵站、甜水沟等处因地制宜种植绿化隔离带,设置禁止鸣笛标志。6.4空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6.4.1设计阶段空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合理设置取弃土场、料场以及便道,取弃土场、料场需明确具体的开挖和回填覆盖方案,施工便道需明确临时处理措施,应保证达到降尘要求。6.4.2施工阶段空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43·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1)严禁在大风天气下的路基填方施工,施工便道路面需要硬化。(2)粉状材料(水泥、石灰等)应罐装或袋装,禁止散装运输,严禁运输途中扬尘散落,运输应有篷布遮盖,在雨天和大风天气应将堆放的材料用蓬布遮盖。土方、砂石料、弃方运输应有蓬布遮盖,在雨天和大风天气必须用蓬布遮盖。(3)沥青拌和站应选择在料场附近或远离敏感区1000m的下风向处,并采用先进的全封闭沥青拌和设备,对拌和站操作人员实行卫生防护,如配带口罩、风镜等。(4)储料场、灰土拌和站在雨天和大风日应将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的材料用篷布遮盖。6.4.3运营期空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应加强车辆管理,环保、交警部门要加强监督、监测,对严重超过国家现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车辆应根据有关规定禁止上路或规定其行车路线。(2)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禁止运输可产生扬尘的车辆无遮盖上路。(3)加强道路运行和维护,破损路面应及时修补,使车辆能够平稳、快速行驶,减少尾气排放。6.5水环境保护措施6.5.1设计阶段水环境保护措施·143·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初步设计过程中,应在详细的勘察、资料分析和计算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掌握公路沿线水文地质信息,摸清河流水系、农田灌溉系统的分布情况,设计方案充分考虑水文、水利条件的制约,制订相应的河流跨越方案、涵洞设置方案,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进一步明确方案内容,利用水文资料校核过水能力。6.5.2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营地建临时厕所,应远离水体和洪沟,粪便应采取填埋处理,填埋深度应超过50cm,防止人体粪便所带病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生活垃圾集中堆放,运至远离地表水的山洼无植被区进行填埋处理。(2)桥梁施工防止油类、化学品等污染物落入水体,挖掘泥渣不得弃于河道或河滩。含有害物质的建材如沥青、粉煤灰、化学物品等不得堆放在河流、沟渠、饮用水源(井)等水体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水体。桥涵施工应注意不要阻塞河道,在洪水期保证能正常泄洪。(3)施工营地的各种固体废物严禁进入水体,并不得倾倒在距水体1000m的范围之内,应及时清运或按规定处理。6.5.3运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1)定期检查沿线过水桥梁、涵洞的泥沙淤积情况,及时清除。(2)严格运输管理,运送危险化学品等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车辆,必须履行准运手续。若发生事故,一定要加强事故现场管理,运输车辆事故遗落的油品、危险品等需及时清除,并按照规定进行焚烧、填埋等处理,处理方案需报地方环境保护局批准,重大事故应及时上报自治区环境保护局,直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3)对于路面车辆遗落的渣土等,应定期清除,并送指定场地填埋。(4)定期检查、维护沿线的集排水工程设施(如排水沟),及时清淤,出现破损应及时修补。·143·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6.6水土保护措施6.6.1设计期水土保持措施(1)合理调配和优化土石方,尽量做到弃方就近有取土坑可利用,减少路边弃方临时堆放量。(2)优化路基排水工程设计。(3)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路基防护工程的设计。(4)对施工便道、料场和取土场及相应的便道进行规划设计,规定取土场和料场开挖方式,不得随意采挖,并有场地恢复和绿化设计。6.6.2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1)工程防护措施①路堤路堑应及时夯实边坡,雨季施工应设置临时排水沟。②不能随意扩大取土场、料场范围,在进行土石方工程的同时,同步进行路面的排水工程。③通过渠道时应设过渠建筑物。另外,在距路堑坡顶5m以外应设置截水沟,排泄边坡顶上面的地表径流。河流附近施工点要设置沉砂池,防止泥沙直接进入水体。④在取土场和料场周边应设置排水沟。⑤禁止在位于河床、冲沟处的料场进行带水作业,取料作业完成后,应立即平整,恢复原有形态。⑥全线应在边坡、路界范围内抹护面墙、浆砌片石等防止水土流失。(2)管理措施①·143·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按规划的施工范围进行施工作业,不得随意开辟施工便道和扩大取土范围,在地形平坦处,施工车辆不得随意驶离便道。②严禁在大风、大雨天气下进行挖填作业。③在洪水期施工时,应做好施工场地的防洪工作,避免洪水在防护工程建成前对路基的冲刷;在过水处施工时要做好导流工作,弃料不得堆置于过水处。④在发生洪水时,禁止在位于河床、冲沟处的料场进行带水作业。⑤教育施工人员保护植被,不随意乱采乱挖沿线的资源植物。⑥施工后期,及时做好施工迹地的清理工作。6.6.3运营期水土保持措施(1)应按公路绿化工程设计要求进一步完成公路的各项绿化工作。(2)加强涵洞管理,及时清淤,防止发生水土流失。(3)定期检查、维护沿线的水土保持工程设施(如截流沟、护坡等),及时清淤,出现破损应及时修补。6.7环保投资公路沿线环境保护、水源保护宣传牌2万元,拆迁、补偿费51万元,工程质量监督费16、59万元,多年冻土研究试验经费382万元,施工期环境监测10万元,人员培训费5万元,环境影响评价费用25.00万元,路基排水和防护等2752万元,桥梁涵洞3961万元,公路两侧、料场及施工便道植被恢复10.00万元,料场排水防洪设施10.00万元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78977.05万元,在工程建设中用于环保建设的费用为7225.3027万元,环保投资于工程投资比例为9.1%。·143·
第七章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第七章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行动计划7.1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本行动计划书在提出详细的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同时,针对一系列环境保护行动提出了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以及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的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内容。公路建设工程的环保机构可分为:管理机构、监督机构、实施机构及技术支持机构。7.1.1管理机构新疆公路管理局负责组织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订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公路施工期的环境管理由施工监督部门执行。全线设环境监督小组,环境监督小组的人员中至少有1位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现场环境调查。环境监督小组的成员要包括各不同合同段的人员,各合同段的环境监督人员负责监督本合同段内的施工是否按合同要求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随时发现环境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143·
第七章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行动计划道路施工完成后,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公路进行有关环保方面的竣工验收,主要内容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防护措施及有关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并将验收结果上报自治区环保局。7.1.2监督机构我国的环境管理系统是由国家、省(自治区)、地(市)、县四级环境保护机构,负责环境监督管理。本公路建设项目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管理局,具体由公路管理局直接监督管理,项目所在地区的环保局配合,总体由自治区环境监察总队直接监督管理。7.1.3实施机构新疆公路管理局可委托工程监理部门对设计及施工进行监督,以确保环保措施的实施。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标过程中将环境保护措施列入标书,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要求规范操作,在施工过程中将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限度。7.1.4技术支持机构技术支持机构主要为环境保护行动提供技术支持,负责项目选线方案制订、工程建设方案设计、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施工图纸、招标文件以及项目区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等。具体计划见表7-1、表7-2、表7-3和表7-4。·143·
第七章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表7-1项目建设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一览表序号环保措施职责设计期技术支持机构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项目选线方案制订,工程建设方案设计,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施工图纸及招标文件。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项目区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环境影响报告书。实施机构新疆自治区交通厅公路管理局组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工程初步设计及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协调技术支持单位与监督单位关系;负责拟建项目的环境减缓措施落实在承包合同中。公路沿线地方人民政府配合开展项目前期工作,落实工程建设方案,包括规划、占地、拆迁、补偿等计划。监督机构自治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项目的技术审查,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监督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审查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评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报告书。和田地区环保局及和田县环保局负责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审、监督项目前期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自治区交通厅监督项目实施机构前期工作开展,综合协调其它部门,组织开展项目的技术、经济、环境保护可行性论证。施工期技术支持机构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负责施工现场指导、答疑和完善设计方案等。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指导项目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实施机构工程建设承包商按照设计要求组织工程施工,承担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新疆自治区交通厅公路管理局负责对施工计划的审核、检查。监督机构自治区环境保护局监督项目环境管理、环境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并组织对该项目涉及的环保工程进行运营前的验收。指导和田地区环保局及和田县环保局在建设期的日常环境管理工作。和田地区环保局及和田县环保局负责辖区范围内各合同段建设期日常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监督建设单位执行环保行动计划及有关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运营管理机构公路管理局全面负责公路的运营与维护,协调该公路项目运营中出现的环境问题。·143·
第七章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期监督机构自治区环境保护局监督该工程项目的环境管理,监督该项目环境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田地区环保局及和田县环保局负责辖区范围内运营期日常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监督建设单位执行环保行动计划及有关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受理或处理扰民投诉事件。表7-2设计期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一览表监督机构监督项目内容实施单位实施进度自治区改革发展委员会自治区交通厅自治区环保局和田地区环保局和田县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环评内容全面,专题设置得当,重点突出,评价工作方案适当。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04.10环境影响报告书保证本项目可能产生的重大的、潜在的问题都已得到了反映,评价结论明确,环保措施可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明确环境保护措施,保证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有具体可靠的实施计划,并能够达到预期环境保护目标。环保初步设计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落实各项环保措施,保证环境保护投资落实。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2003.10公路选线是否符合新疆路网规划,满足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农业、水利、环保规划。自治区环保局和田地区环保局和田县环保局征地占地类型、数量,是否占用农田,以及征地的补偿措施是否可行。拆迁需拆迁的基础设施及建筑物提前做好拆迁调查工作及重建、临建计划。取、弃土场取弃土场设置应以集中取弃土、少占地为原则,尽可能设置在植被稀少的荒漠戈壁区,特别是弃土场应尽可能利用原修建公路时留下的取土场作改建公路的弃土场。沥青拌和站沥青拌和站拟顶位置应位于居民区上风向1000m以外或下风向500m范围之外。·143·
第七章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社会干扰设计通道和道路交叉口方便当地群众、动物及车辆通过,通道数量、设计方案可行。表7-3施工期现场监督检查项目一览表监督机构监督项目内容实施单位实施进度自治区环保局和田地区环保局和田县环保局空气环境施工期从附近料场取水、运料、取土,不得有地表扬尘扰民投诉,要尽力避免扬尘污染。工程承包商、自治区交通厅公路管理局2005.6—2007.10粉状材料(如石灰、水泥)应罐装或袋装;土方、砂石料、弃方运输用蓬布遮盖。沥青拌和采用封闭设备,并设在居民点上风向1000m、下风向500m范围之外。新修施工便道用砾石铺路;原有便道如未铺砾石也需铺砾石层防尘。水环境施工营地设干厕;生活垃圾定期清运,运至远离地表水的山洼无植被区进行填埋处理。施工材料如油料等应远离地表水。施工营地的各种固体废物严禁进入水体,并不得倾倒在距水体1000m的范围之内,应及时清运或按规定处理。声环境150m内有居民点的在22:00~8:00这间停止强噪声机械施工。靠近强声源的工人戴耳塞、头盔等防护用品。施工便道新修施工便道要用砾石铺路面,施工结束后,必须清除便道上的砾石,以利于生态恢复。所有施工便道应按设计规定路线,临时更改应报当地环保局批准备案。取弃土场施工结束后取弃土场外不得堆放砾石和土方,必须全部入坑;取土场一经确定,只可减,不可增,增加取土场必须向当地环境保护局及其它有关部门申报,批准后方可取土。施工弃土原则上要填入取土坑内,不能填入取土坑的,可弃入经批准的弃土场内,压实。水土保持在进行土石方工程的同时设置临时排水工程。·143·
第七章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挖填方过程中土方单侧堆放,并堆成梯形,尽量减小土方坡度。施工弃方及时清运,以免在下雨时产生水土流失。施工车辆不得随意驶离施工便道碾压便道外的植被。施工人员不得乱采乱挖沿线植被资源。野生动、植物保护施工人员是否具有高度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意识,是否有猎杀野生动物和破坏植被的行为,是否执行了环保措施和报告书中的野生动物保护要求。施工迹地恢复施工结束后是否做好施工迹地的恢复工作,如对扰动地段进行平整,保持表面有一定的粗糙度,草场区施工迹地表面应以土方或土壤覆盖,并洒水固定。表7-4运营期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一览表监督机构监督项目内容实施单位实施进度自治区环保局和田地区环保局和田县环保局生态环境道路沿线公路沿线两侧植被恢复情况,包括地表形态与地表植被恢复状况。自治区交通厅公路管理局2007年-2017年取土坑取土坑外围砾石、土方必须清除,回填入坑,坑内保留不低于0.5m的土壤层为植被恢复提供条件。拌和场、预制场平整场地,一切生产固废及残余原辅材料全部清除,并不得破坏场地外围的植被,为生态环境恢复创造条件。施工便道料场、取弃土场便道的砾石全部清除,以利于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措施调查护坡、护岸、排水沟等工程防护措施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可否发挥对水土保持作用。7.2环境保护行动计划7.2.1环保知识培训计划为了提高工程建设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环境保护知识与专业技术水平,以便能胜任项目实施环保行动的要求,有必要对相关单位及人员进行培训。对工程施工期、运营期所涉及的管理人员,建筑承包商进行环保知识与技能培训,具体培训计划见表7-5。·143·
第七章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表7-5人员培训计划培训对象建设管理人员:4名各合同段施工管理人员:8名环境监督员:6名培训内容有关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法规;环境监理规范及环境标准;施工期间污染防治措施及防治技术;本公路项目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内容;道路安全生产有关内容等。培训时间1-3天培训机构自治区环境监察总队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7.2.2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根据项目不同施工阶段的不同环境影响,本行动计划书分别从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提出一系列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具体计划见表7-6、表7-7和表7-8。表7-6设计期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序号影响要素环保措施实施单位完成时间资金保证1综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新疆环科院2004.10纳入工程前期费用2选线路线方案选择和具体位置确定将考虑占地拆迁,空气污染和交通噪声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占地尽量以荒漠为主。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2003.10纳入工程设计费用中3生态环境小桥涵洞设置原则上应做到一沟一涵,尽量避免并沟设涵,以保持原有自然风貌。预防生态破坏,便道、取土场等均应设置在荒漠草场植被稀少区或戈壁滩上。地形开阔的河谷盆地路段,路基高度在满足适用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以减少对沿线周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针对公路路基大幅度抬高,阻挡动物活动,提出应在有横穿公路的谷地处,建筑限高应在标准值4.5m以下,并在公路两边设60°以下的纵坡。为降低车辆对野生动物的伤害,在以上谷地应设明显行车标志,限制车速在60km/h以下。4水土保持按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要求完善路基防护工程设计,防止水土流失。合理规划挖方与弃土的调用,尽量做到弃方就近有取土场可利用,减少路边弃方临时堆放量。做好取土场设计,不占农田,取土场远离公路(沿线视野范围内不设取土弃土场)。·143·
第七章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行动计划5空气污染预制厂及沥青搅拌站设置在居民区上风向1000m、下风向500m范围以外,防止施工废气扰民现象的发生。利用沿线老路作为施工便道,最大限度的减少新建便道造成的扬尘污染。6噪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合理选线、符合沿线居民点发展规划、减少拆迁量等方面慎重设计,防止噪声对人居环境的影响。7征地、拆迁安置提前做好征地拆迁调查工作,适时公布征地和拆迁情况,并提前做好拆迁协调工作,适时公布拆迁计划,并提前做好拆迁及重建、临建计划,征询有关部门意见,要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做好思想工作,及时发放补偿金。8社会干扰对沿线受到影响或需进行改建的管线、电杆及电缆等基础设施,要提前设置临时管线或改接,并尽量缩短工期,减少对沿线居民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表7-7施工期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序号环保措施实施时间实施单位资金保证监督单位1生态环境·严禁随意扩大施工用地范围,合理规划使用永久占地范围内的土地,临时征用土地,必须申报。·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严禁随意扩大施工带、破坏植被和在道路两侧取土的行为,取弃土场一旦确定,只能减不能随意增加,如若增加,必须补报、审批。·严格控制取土场、料场的临时便道宽度(按照双向辆车道宽8m设计),设立明显标志指明行车路线,不得随意践踏荒漠草场土地、破坏荒漠植被、土壤结皮或砾石覆盖层。·保持沿线水系畅通,不得堵塞河道、涵洞和渠道。河道、冲沟和洪水漫流区段挖填方作业应避开洪水多发期。·桥涵施工避开雨季;尽量不在大风天气进行挖填方作业。·在施工完毕后,平整公路两侧施工作业区,并洒水固定,或在施工迹地创造局部汇水小区,以利于植被恢复。·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坚决禁止捕猎等野生动物迫害行为。2005.6—2007.10竣工工程承包商纳入工程费用中新疆自治区交通厅公路管理局和田地区环保局和田县环保局·143·
第七章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行动计划2噪声·严格控制施工时间,150m内有居民区的,在22:00~8:00停止强噪声机械施工。·靠近强声源的工人要戴上耳塞和头盔等防护用品。·加强对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维修,使其保持较低的噪声水平。·避免多个强噪声施工机械在同一居民区使用。3环境空气·新修便道采用砂砾石铺路,做好养护,减少扬尘。·粉状材料(石灰、水泥)的运输要袋装或罐装,禁止撒装,堆放时设蓬盖。·运送筑路材料(如土石方等)的卡车须用帆布遮盖,严禁散落和随风飞扬。·沥青拌合要采用封闭设备,距离敏感点上风向1000m以外或下风向500m范围以外。·储料场、灰土拌和站在雨天和大风日应将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的材料用篷布遮盖。续表7-7施工期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序号环保措施实施时间实施单位资金保证监督单位4水污染防治·施工营地建临时厕所,同施工营地生活废水一同采用简易的干化处理,未经处理的废水不得外排。生活垃圾集中堆放,运至远离地表水的山洼无植被区进行填埋处理。·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不得堆放在地表水附近,并备有临时遮挡帆布;施工废料、垃圾等不得倾倒在水体附近,应及时清运或按规定处理。2005.6—2007.10竣工工程承包商纳入工程费用中新疆自治区交通厅公路管理局和田地区环保局·143·
第七章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和田县环保局5水土保持K540~K650.8段路侧取土应设几处固定的取土场,严禁沿线随意取土,加重水土流失。·挖、填方的施工应将土方单侧堆放,并堆成梯形,尽量减小土方坡度,以减少风蚀和水蚀引起的水土流失。·在进行土石方工程时设置临时排水工程,预防雨季路面形成径流直接冲刷坡面造成水土流失。·严格按规划的施工范围进行施工作业,不得随意开辟施工便道和扩大取土范围,施工车辆不得随意驶离便道。·教育施工人员保护农作物及防护林带,不随意乱采乱挖沿线的植被资源。·施工后期扩时做好施工迹地的清理、恢复工作。·施工单位应随时跟气象部门联系,事先了解降雨、大风的时间和特点,以便提前将填铺的松土压实,并作好防护措施。6社会经济·由于高山区地形限制,施工时无法修建临时道路,因此施工前要将保通措施列入施工计划中,并在施工中切实执行;施工时沿路不准大量堆放材料,施工时需指挥车辆单向行驶。·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文物古迹须立即停止土方挖掘工程,并把有关情况报告经当地文物保护部门。7其他·环境保护计划及环境保护工程设施验收表7-8运营期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序号环保措施实施时间实施单位资金保证监督单位1环境管理·建立并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和事故应急体系。·实施环境监督监测计划。2007年-2017年公路管理处纳入运营期运行管理费用中和田地区环保局·143·
第七章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和田县环保局2生态环境与水土保持·对公路经过的生态敏感区段设置隔离带,禁止在公路两侧取土动工、扰动路基。·本项目地处昆仑山腹地,基本为无人区,但随着公路改建整治,人类活动将趋于频繁,势必影响高原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因此,公路沿线应设置“保护野生动”、“严禁捕猎野生动物”等警示牌。·做好沿线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公路沿线路基和隔离带内区域禁止放牧、耕作,必要的施工动土行为必须请求相关部门的批准。纳入工程费用中3噪声污染防治·对沿线的噪声敏感区(兵站及泉水沟处)采取隔声降噪措施。4空气污染防治·加强道路运行和维护,破损路面应及时修补。5水污染防治·定期检查沿线过水桥梁、涵洞的泥沙淤积情况,及时清除。·对公路穿越河流路段应及时清除运输过程中散落的道路垃圾,杜绝路边擅自取水洗车现象。6社会经济·在施工结束、投入运行之前,完成各类通道的建设、与相关道路的衔接以及安全标志的设置。·对各类通道进行定期维修,保证其安全和正常通行。·道路维修清除的废渣等固体废弃物要及时清运,送环境保护部门指定地点填埋处理。·加强道路安全管理,及时清扫积雪,防止事故发生。·143·
第八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第八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8.1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分析国道219线新藏公路北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经日土、狮泉河(阿里地区)、日喀则,南至西藏自治区拉孜县,北与国道315线衔接,南与国道318线中尼公路衔接。在国道网中,国道219线新藏公路是国道网的组成部分,又是国家重点公路规划之第13纵,即阿勒泰至拉孜公路的重要路段,是国家骨架公路网的组成部分;又是西藏阿里地区唯一的干线公路。由此可见,新藏公路在公路网中的地位是显著的。新藏公路是我国的五条进出藏公路之一,是新疆和西藏阿里地区唯一的对外联络通道,自建成以来,一直承担着4.5%的进出藏货运量和0.4%的进出藏客运量,相对全藏而言比例虽然很小,但却几乎是阿里地区进藏物资运量的全部,而阿里地区又是西藏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长期依赖于内地的支援。由此可见,新藏公路对于进出藏运输、特别是阿里地区的进出藏运输的作用是特殊而无可替代的,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阿里地区名符其实的“生命线”。·143·
第八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新藏公路又是连接新疆、西藏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唯一通道,多年来达赖集团与境外反华势力企图分裂中国,而境外的民族激进组织又在“东突”问题大肆渲染、制造事端,因而新藏公路对于促进新疆、西藏两个自治区,特别是沿线地区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作用。印巴地区是当今世界局部战争的热点之一,中印边境安全一直是我国政府密切关注的两大重点之一;新藏公路作为我国与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西、中段边境线上唯一的交通运输通道,距离边界线平均仅70km,并与二十多条边防哨卡公路相连接。平时承担着全部边防部队的军需物资输送和军事调遣任务,由此可见,新藏公路平时的军需补给通道作用、战时的战略主干道作用与战役交通要道作用是十分突出和决定性的,同时也是无以替代的。总之,新藏公路的路网地位与作用不仅显著和突出,而且是特殊的和无以替代的,本项目虽位于全线的无人区地带,没有经过城镇等交通源,不具备独立的交通功能,但作为新藏公路的一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实质上是与全线等同的。本项目连同新藏公路其他路段的改建,必将对促进新疆、西藏两区,特别是阿里地区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并对巩固国防、做好对印军事斗争的准备具有得要意义和深远影响。8.2工程直接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8.2.1经济投入分析·143·
第八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项目经济投入78977.05万元,包括建设费用73231.73万元,日常养护费用4515.56万元和大修费用2850.47万元。见表8-1。表8-1项目经济投入表单位:万元时段年份费用流出(A)建设费用(A1)日常养护(A2)大修(A3)建设期200521969.5221969.520.000.00200629292.6929292.690.000.00200721969.5221969.520.000.00运营期2008168.050.00168.050.002009173.090.00173.090.002010178.280.00178.280.002011183.630.00183.630.002012189.140.00189.140.002013194.820.00194.820.002014200.660.00200.660.002015206.680.00206.680.002016212.880.00212.880.0020173069.740.00219.272850.472018255.840.00225.840.002019232.620.00232.620.002020239.600.00239.60.002021246.790.00246.790.002022254.190.00254.190.002023261.820.00261.820.002024269.670.00269.670.002025277.760.00277.760.002026286.090.00286.090.002027-36321.18(加残值)0.00294.680.008.2.2经济效益分析·143·
第八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本公路建设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B)主要指公路使用者的费用节约,包括拟建项目和原有相关公路的降低运输成本效益(B1)、旅客在途时间节约效益(B2)和减少交通事故损失效益(B3)。见表8-2。表8-2项目经济效益表单位:万元时段年份降低运输成本(B1)旅客节约时间(B2)减少交通事故(B3)效益流入(B)建设期20050.000.000.000.0020060.000.000.000.0020070.000.000.000.00运营期2008687.2143.1110.53740.852009756.3451.9011.77820.012010897.9959.8813.31791.182011957.3263.7214.091035.132012959.6069.7114.931044.242013940.7074.4715.911031.0820141155.4480.1016.851252.3920151244.7985.9317.871348.5920161396.9594.6418.711510.3020171420.61101.4919.551541.6520181252.14110.3520.481382.7920191588.03117.0221.401726.4520201543.03128.6722.411694.1120211594.13136.0822.981753.1920221491.45144.1123.651659.2120231659.07149.8624.271833.2020241755.94161.3324.961962.2320251824.27170.0025.682019.9520261869.44179.2726.392075.1020271876.84188.7927.112092.748.2.3经济效益评价结果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结果见表8-3。表8-3项目经济效益评价表单位:万元·143·
第八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时段效益流入费用流出效益净流量内部收益率:0.38%净现值:-50696.34效益费用比:0.14投资回收期:>23年建设期(2005-2007)0.0073231.73-73231.73运营期(2008-2027)29314.39-29219.8(加残值)58744.4计算结果显示:本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为0.38%,净现值为-50696.34万元,效益费用比为0.14,投资回收期>23年。评价结果表示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为不可行,评价期内国民经济净亏5.07亿元。但本项目在政治、国防、扶贫等方面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难以用货币量化,具有较为突出的综合社会效益。8.3环境效益分析8.3.1工程环保投资估算工程环保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主要包括噪声防治措施投资、环境保护设施的投资及生态恢复工程投资等。间接环保投资主要包括通过(桥梁、涵洞)投资、防护工程投资及排水工程投资,其环保投资详见表8-4。表8-4工程环保投资一览表项内 容投资备 注1路基排水和防护等元包括在工程费用之中2桥梁涵洞元包括在工程费用之中5公路沿线环境保护、水源保护宣传牌2万元保护环境(追加)6拆迁、补偿费51万元含在工程费用之中7工程质量监督费16、59万元包含在工程费用之中多年冻土研究试验经费382万元包含在工程费用之中8施工期环境监测10万元用于环保措施落实的检查(追加)9人员培训费5万元用于施工前环保知识培训(追加)11环境影响评价费用25.00万元全线环境影响现状调查与分析·143·
第八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2公路两侧、料场及施工便道植被恢复10.00万元用于生态环境的恢复(追加)13料场排水防洪设施10.00万元用于水土保持(追加)总计元8.3.2环保投资与工程投资比例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78977.05万元,在工程建设中用于环保建设的费用为7225.3027万元,环保投资于工程投资比例为9.1%。8.3.3环境效益分析(1)随着道路等级的提高,沿线各类工程防护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沿河段路基的提高、路面的修复及铺设沥青表面,减少了土壤的流失,同时降低或杜绝了山体滑坡等生态破坏现象的发生,保护和改善区域及沿线的生态环境状况。(2)公路的修建,提高了运输质量,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率,降低风险事故带来的人、财、物损失和对环境的影响。该公路的建设地点为昆仑山区,公路沿线敏感人群极少,但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脆弱,公路建设可以降低粉尘对沿线植被的影响,对维护趋于生态稳定也有一定的作用。本项目基本为多年冻土地段,对该区段展开多年冻土的研究实验和特殊工程处理实践,对环境和工程本身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单位充分认识到这些环境问题,计划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对其沿线易发生灾害的路段进行护坡及安全防护,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并组织科研和实验,保护多年冻土的稳定,保护沿线植被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所花费的环保投资是完全正确并且有实际价值的。·143·
第八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8.4综合评价尽管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不可行,但在政治、国防、扶贫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公路改建可以减少公路沿线泥石流、碎落、坍塌、翻浆、冻胀等地质灾害,对公路沿线的地质环境有一定改善。通过完善的施工环保措施和严格的环保监督,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降低到最小,在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143·
第九章公众参与第九章公众参与9.1公众参与的目的公众参与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决策的一种有效方法。公众参与的目的,就是让工程影响区域内的社会各界公众尽可能了解工程建设方案,调查并听取他们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看法以及他们认为建设项目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利与弊,并调查了解他们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所采取的环保措施等方面的意见,力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取得当地各界群众的配合与支持,从而使环境影响评价更加符合实际,同时也为决策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本项目的环境影响,直接涉及到项目所在地周围群众的切身利益,它不仅仅是政府和管理部门的事,同时也是公民自己的事。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让沿线群众了解项目建设的意义与建设情况和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主动向群众及单位征集对工程的意见、建议和方案,通过群策群力寻求减轻影响的措施,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公众参与有助于加深对改建项目潜在影响的了解,有助于确定出符合实际的替代方案和设计方案以及减缓措施,有助于广泛地取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143·
第九章公众参与9.2公众参与的范围拟改建项目位于和田地区和田县境内,但该区域位于和田南部山区,没有人类活动的荒漠地带,未利用,不存在与和田有关的征地和拆迁活动。公路沿线沿途居民分布少,与公路有关的人群主要为叶城县人民。故本次公众参与调查范围主要放在县城附近,调查重点为相关部门的领导、技术人员及一般工作人员,同时随访沿线居民。9.3公众参与的途径与方法公路项目的实施必定会对周围环境带来有利及不利的影响,为广泛征求广大群众和社会团体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评价单位根据该项目的初步方案,制定了该项目环境影响公众参与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并编制了《国道219线叶城—昌玛尔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表》,为使调查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符合当地实际,更好地吸取社会各界公众对该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及项目建设的意见,调查访问对象以汉族与少数民族并重,包括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受影响的居民、农牧民及各类从业者。调查地点不仅包括了公路起点叶城县,同时还包括沿途的公路段、乡、驻军、商业经营者等。在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个途径进行公众参与:1、在叶城县政府的主持下,通过县环保局、交通局协调,召集了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及干部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就该公路建设的意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一些建议发表了真实的意见。·143·
第九章公众参与2、对所涉及的单位:政府、人大、政协、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统计局、气象局等有关单位以及沿途发放了公众参与调查表60份,调查人群分布广,涉及到不同区域、年龄、职业、民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通过此方式来获得了有效的意见。3、对于公路沿途所遇到的居民及个体户主要以访问、口头调查的方式来得到相关信息。9.4公众参与的调查对象表9-1调查对象情况表序号类别调查对象1性别男:50人女:10人2族别维吾尔族:11人汉族:49人3年龄20-30岁(10人)、30-40岁(18人)、40-45岁(22人)、45-55岁(10人)4文化程度本科生:27人、大专生:19人、中专生:8人、初中生:6人5职业公务员:10人、军人:12人、个体:5人、学生:3人、农牧民:8人、管理人员:18人9.5公众参与的内容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此项公众参与的内容包括了对现有公路的看法以及公路改建后对社会经济及居民生活区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包括了公众对项目的要求及建设,具体见表9-2。表9-2公众参与调查表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项目概况及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国道219线叶城至昌玛尔公路起点为新疆喀什地区的叶城且,终点为区界南的管养界,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是连接新疆与西藏两自治区的唯一干线公路,是我国西南边陲最重要的国防干线。路线总长约705km,总投资约23.4亿元。由于本项目基本上是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受地形条件所限,改建路线基本沿既有路布设,因而对生态环境无大的改变和影响。但改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开挖、爆破等施工活动,会对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施工噪声、粉尘及公路建成后车辆增多产生的汽车尾气也会对周围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您对目前公路交通状况的满意程度。·143·
第九章公众参与A.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您认为本公路建设通过对本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进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多大。A.很大B.一般C.无促进—您认为本公路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程度如何。A.很大B.一般C.无影响—您认为公路产生的噪声、汽车尾气、土地占用及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是否可以接受。A.可以B.不可以—您是否同意本公路的建设。A.同意B.不同意—您不同意本公路建设的理由主要是出于A.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利益无关B.与自己利益无关C.对环境保护的担心—您认为工程应采取何种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您对本公路建设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及建议?9.6信息反馈汇总根据公众参与调查表、访谈及座谈会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基本按事先设计好的调查内容进行问答,对公众比较关心的问题,在问卷内容方面进行了细化、补充,力争突出重点,更切合公众层次。根据调查表的内容及统计数据分析结果见表9-3。表9-4公众参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序号项目调查结果(人数)1您对目前公路交通状况的满意程度满意(5人);基本满意(10人);不满意(45人)2您认为本公路建设通过对本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进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多大很大(58人);一般(2人);无促进()3您认为本公路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程度如何很大(56人);一般(4人);无影响()4您认为公路改建产生的噪声、汽车尾气及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是否可以接受可接受(60人);基本接受();不接受()5您是否同意本公路的建设同意(60人);不同意()6您对本公路建设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及建议?·143·
第九章公众参与9.7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本项目公众参与调查范围广泛、方法适当、调查对象基本覆盖了沿线主要影响地区,调查人群代表性强,公众参与调查表回收率高、调查结果是客观公正的。从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1、有100%的人赞成项目的建设,认为此项目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当地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各方面的交流,对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2、有3%的人认为当地的交通现状基本可以接受,而97%的人对公路现状不满意,认为该条公路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必须尽快进行改造。3、有58%的被调查者认为公路建设对他们生活水平提高有大的作用,这部分人主要是公路沿线的农牧民、公路段及兵站的工作人员和官兵们。他们认为公路路况的改善,对于生活物资的运输、人员外出等各项生活内容都极为有利。4、有53%的人认为该建设项目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是只要加强环境管理,将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此项目还是利大于弊。5、有70%的被调查者要求妥善处理固体废弃物,保护土壤,加强绿化和生态建设,减少沙尘和水土流失,同时还建议在对于山区公路危险路段多加护栏、提高安全性。·143·
第九章公众参与6、关于本项目在建设中拟采取的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措施,100%的人认为基本满意和满意,说明工程环保措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同时对于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噪声、汽车尾气等环境影响,98%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接受,他们认为只要能尽快修好,噪声及扬尘的影响只是暂时的,没有关系。公众参与结果表明,100%的人关心本区的环境问题,担心公路建设对区域内土地及野生动物的影响,因而对公众意见的最好回答是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保护好各种天然资源,让广大人民群众放心。在此次公路改建工程的民意调查中,项目组成员不仅对公众参与意见调查表的内容进行了了解。同时在公路沿线走访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林业主管部门、水利局等单位,他们在对此项目关心的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野生动植物管理部门的人员为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非常担心,认为公路沿线是昆仑山野生动物的主要分布区及栖息地,修建时应尽量减少栖息地的破坏,同时在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修建迁移通道,尽量减少爆破。水利局工作人员提出建议一定要考虑防洪问题,配套建桥涵等水利设施。—沿途(红柳滩等地)的个体经营者非常赞成公路的改建,认为:公路修建过程中施工队伍的进入,人群数量的增加有利于自己的经营,会有一个短期的经济效益。在涉及到环境保护问题时他们认为,公路建设中的运输、施工取弃土的乱挖、乱堆对原有的植被和土壤会造成碾压破坏,但只要路能修好也无所谓,同时建议施工阶段应配备洒水车,每天对路面洒水,减少粉尘污染。—在沿途红柳滩兵站走访时,官兵们一致同意修路,认为在促进对国防、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会对辖区内的管理及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从今后工作的便利考虑,他们分别提出K578+100·143·
第九章公众参与的甜水海兵站停机坪和K657+10的红山湖停机坪早公路一步修建要求。9.8公众参与意见的处理表9-5公众参与主要问题的解决途径主要问题及建议解决途径1、建议妥善处理固体废弃物和取土、弃土场,保护土壤在设计中没有具体的位置、要在指定地点挖土和堆土,固体废弃物定点填埋。2、建议在高山河谷地段多加护栏设计中已考虑到危险路段多加护栏。3、对于公路建设产生的噪声、扬尘在设计中已考虑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场所,尽量缩短工期,在有社会活动区域强噪声施工机械夜间(22:00—8:00)应停止施工作业。定期定点洒水降尘4、保护野生动物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严禁捕杀野生动物。9.9公众参与的建议根据公众参与意见调查结果,广大民众的心声是尽快进行公路改建工程。同时对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一些其它问题也表示的关心和关注,并提出一些建议:1、应严格遵守国务院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恢复的规定。2、该项工程在建设中不可避免地给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破坏原生植被、土壤。建议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管理、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3、严格执行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尽量减少对草场的碾压,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监理工作,使本公路的改建在造福民众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143·
第十章路线方案比较第十章路线方案比较10.1线路确定原则(1)对道路综合考虑。(2)环保优先:路线顺势而为,避免高填深挖,尽量减少对沿线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3)路线“三避”—避免高填深挖,以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和自然灾害多发地段,以节省工程投资;—避绕居民点和环境敏感区,以减少拆迁,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干扰和对环境的破坏及影响。(4)方便施工原则各种结构物的设计优先考虑施工方便,因地制定,就地取材,结构形式统一,构件标准化,以便于专业队伍施工和机械化作业。10.2路线方案比较·143·
第十章路线方案比较本项目属老路改建工程,经过实地踏勘和对地形、地物、地貌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的分析论证,考虑与沿线已有道路、规划道路的衔接以及沿线特殊的地理气候特点等诸多因素,进行所有可能方案的研究,从工程规模、施工难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比较,确定路线推荐方案。根据初步设计报告,本项目全段分三种方式进行改线。改线方案汇总表见10-1。表10-1奇台达坂~区界段改建方案汇总表序号起讫桩号长度(m)主要情况简介可能的建设方案(概要)推荐意见1奇台达坂南至天岔口段(K540+000~K566+600)26.6高原盆地的戈壁滩路段,平原、微丘地形,公路为“顺地爬”,无排水、防护、构造物。1、沿老路一侧改移新线2、沿老路改建改移新线2天岔口至甜水海段(K566+600~K576+800)10.多年冻土区的低洼地带,路基冻胀、融沉并形成大波浪、严重变形。方案Ⅰ:沿老路改建备选方案方案Ⅱ:改线靠山地势较高地带,路线增长1.0km推荐方案3(K576+800~K611+900)35.1高原盆地的戈壁滩路段,平原、微丘地形,公路为“顺地爬”,无排水、防护、构造物。1、沿老路一侧改移新线2、沿老路改建改移新线4(K611+900~K621+650)9.75多年冻土区低洼地带,路段局部坑槽、翻浆,公路为“顺地爬”,无排水、防护、构造物等。方案Ⅰ:沿老路改建备选方案方案Ⅱ:改线靠山地势较高地带,路线减短0.1km推荐方案5(K621+650~K705+000)83.35高原盆地的戈壁滩路段,平原、微丘地形,公路为“顺地爬”,无排水、防护、构造物。1、沿老路一侧改移新线2、沿老路改建改移新线现有公路路线全长165.0km,改建工程未利用现有公路,改线或路侧改移165.0km。改线累计增长0.9km,推荐方案全长165.9km。(1)天岔口至甜水海段(K566+600~K576+800)本路段起于新藏公路与天文站边防公路交叉处的天岔口,公路桩号K566+600,止于甜水兵站北约1.2km的进站路口,路段长10.2km。本路段全段地处低洼地带和多年冻土区,路线距离沟谷较近,沟谷无常年流水,在该地带多年冻土的季节冻土层呈以下规律:由于多年冻土的天然不透水层的“底板”作用,其季节冻土层融化时融水一般向相对低洼的地带渗流聚积,因而低洼地带的多年冻土表现出冻土上限附近的含冻量较大、冻融交替作用强烈、暖季融化层含水量较大的特点。目前该路段及两侧约200-500m范围内天然地表冻胀、融沉极为严重,多处冻胀丘、热融沉陷。·143·
第十章路线方案比较现有公路路基虽然养护部门多次提高整治,但仍约有5km路段存在大面积波浪、坑槽,处于严重的不稳定状态,为全线冻害最为严重的路段之一。路段路线平纵指标较高;路基宽度8.0m左右,路基高度0.5-2.5m不等;路面为天然砂砾;防护、排水等设施几乎没有,无桥涵等构造物。根据上述情况,本路段的改建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是利用老路、整治改建方案,即方案一。方案一路线起于K566+600,止于K576+800,路线长10.2km。二是路线向南改移至地势较高的山前缓坡地带,即方案二,从而避开冻土地质条件较差、冻融作用较强的低洼路段,减小冻土路基处理的工程量。方案二路线起于K566+600,沿现有天文点边防公路左侧约5.0km,然后转而向南直至甜水海,止于老路K576+800处,新线桩号BK577+800,路线长11.2km,较方案一长1.0km左右。方案一的优点主要是:第一,充分利用现有公路的大量填方,路基土石方量较小;第二,路线相对较短。其缺点是:第一,多年冻土的物质条件差、水热条件较差、水热条件较差、季节冻融作用强,冻土路基处理的工程量较大;第三,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背景下,冻土条件更容易变差;第四,总的工程量较大、造价较高。方案二的优点主要是:第一,由于条件相对较好,故冻土路基处理的工程量较小;第二,在全球气候转暖的环境下,冻土条件相对变化较小,路基相对更稳定一些;第三,施工期可以利用老路作为施工与保通便道,不需另修便道;第四,总的工程量较小、造价较低。其缺点是路线相对较长。·143·
第十章路线方案比较从环境保护上看,一,方案二虽然多占地,但老路可以作为施工便道,防止了重设便道对植被的影响,针对该段特有的宽阔、平坦的地貌上来说,如果没有固定的便道,势必会产生多条便道,造成更大面积植被的破坏。二,方案二确保了冻土层的稳定。三,老路路面与路边地表结构一样,路旁便道与老路生态恢复周期一样漫长。所以,综合分析初拟推荐方案二在环保和工程上均可行。(2)K611+900~K621+650段的改建本项目K611+900~K621+650共9.75km路线,由于路线基本沿河沟布设,基本为高原盆地的最低洼处,故多年冻土附近的含冰量较大、冻融交替强烈、暖季融化层含水量较大,而现有公路均为“顺地爬”的检平通车路段,路基排水严重不畅,故路基搓板现象较严重,并有局部杭槽、翻浆等病害,历史上曾发生过水毁。对于本路段的改建,可考虑沿现公路提高路基的老路改建方案,即方案一;也可考虑改移路线至沟槽对岸的山前缓坡地带,即方案二,方案二起于K611+900,沿老路左侧400-800m的山前冲积扇布设,止于老路K621+650,改线桩号BK621+550,路线长9.65km。方案比较:方案一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现有公路、地形平缓、路线纵面指标较高,但因线位较低、沿线冻土条件差,所以路基较高,工程量较大、造价较高、路线略长,且易遭水毁。而方案二由于采用较高线位,冻土条件较好、路基较低、工程量较小、造价较低、路线略短,且抗水毁能力强,从便道占地考虑,方案二总的占地少,对植被的破坏也较小。所以较方案二有明显的综合优势,故推荐采用方案二。(3)其他路段的改建本项目K540+000~K566+600、K576+800~K611+900、K621+650~·143·
第十章路线方案比较K650+800累计3段90.85km路段,均地处高原盆地的戈壁滩地段,基本属平原地形,局部为微丘地形,地势平坦、起伏舒缓。现有公路平纵指标较高,全路段基本为“顺地爬”的检平通车路段,部分路段甚至因行车道压实而呈“锅底”状,沿线均无任何防护排水设施和桥涵等构造物。考虑到现有公路几乎没有可利用价值,而且路线可摆动范围很大,故推荐采用沿现有公路一侧的横向移线方案,现有公路可留作施工期间的保通便道。其中在K559+000处正在新建一座小桥,考虑予以利用。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一,推举方案与原有方案占地大小一样,将老路作为便道可防止车辆任意开道,出现多条便道的可能。二,将老路作为便道可以降低噪声和粉尘的危害。三,原有道路路面为沙石路面,与道路两边地貌一样,在生态恢复上与开设一条便道一样。所以推荐方案在环保上可行。·143·
第十章路线方案比较第十一章 评价结论及建议11.1 工程概况(1)本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和田县境内,公路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起于奇台达坂南K540处,东南止于区界南的管养界705处,路线全长约165k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79°30′~80°17′、北纬34°30′~35°30′之间(2)公路全线165km,位于高原盆地或高原谷地,起点奇台达坂南至区界(K540~K650.8),约110.8km路段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60km/h、路基宽度8.5m、行车宽度7.0m。区界至终点(K650.8~K705)54.2km路段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30km/h、路基宽度7.5m,行车宽度6.0m。投资78977.05万元。全线共需用人工工日,工期3年。(3)本公路全线共设大桥69.76m/1座,中桥3座,小桥13座,涵洞242道;路基土石方数量约m3,其中:填方m3;挖方0m3;路基支挡防护工程10736.5m;路面工程约110.08hm2。(4)本项目改线新增土地134.83ha,全部为高原荒漠,人烟罕至,沿线无耕地。拆迁军用电缆6根。(5)在9个料场中,除去生活及生产用水3个料场外,其余料场中3个料场利用路侧荒滩荒坡洪冲击卵砾石;1个料场为坡面碎石;1个料场为高原湖盆区山体,1个为湖盆区碎落石。料场设计基本合理,不会对地表植被带来大的影响,并且注意利用沿线现有的废弃砂砾料。·143·
第十章路线方案比较11.2 环境现状12.2.1 生态环境现状本改建公路全长165km,地貌为高原盆地或高原谷地地貌,海拔在4800m到5300m之间,土壤和植被都比较单一,土壤有寒冻土、高山寒漠土、山原盐土,植被为垫状驼绒藜和青藏苔草—垫状驼绒藜两种植被群系。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国家或自治区级保护动物品种较多,主要有藏羚羊、藏野驴、盘羊、雪豹、野牦牛等。11.2.2 环境质量(1)大气环境:根据现场调查,本段人类活动极少,项目沿线只有甜水海(K578.2)和泉水沟(K660)个大气环境敏感点,其他地段基本没有人类活动。而现阶段公路沿线干燥低温,空气湿度小、交通量少,几乎没有大气污染现象,能见度较高。沿线年平均风速达4m/s,最大风速为26m/s,年大风日数在100天以上,公路表面为砂质、细砂质覆盖层,大风天气或车辆通过时有扬尘现象。公路中、后段为高山寒漠土和寒冻土,由于植被矮小,盖度不均,大风天气在无植被区域有扬尘现象。(2)声环境:根据现场监测,声环境状况很好。拟改建公路沿线主要噪声为交通噪声及K559、K672+950及K637+700区域内的水声、自然噪声(如风声)、车声,其次为K578+200、K660区域内昼间、夜间的主要噪声源均为生活噪声。公路全线噪声值均低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4类标准,表明该区域声环境良好(3)水环境:本改建公路评价区内的地表河流均为流程较短、水量较小的季节性河流,河流经流量和水质变化系数较大。其径流量变化取决于冰雪融水的多少,水质变化受经流量的制约,河水水量、水质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只有以稳定性较好的高原湖泊为评价对象。·143·
第十章路线方案比较该段沿线评价范围内的湖泊均为高原内陆湖泊,其同性为湖泊水域面积小,湖水矿化度高(湖水的矿化度均在40g/L以上),湖水水化学类型为Cl-Na。该区域虽属地表水区域功能规划一类区,但其地表水中湖泊水质已劣于Ⅴ类标准,基本上无使用价值。地表水系中尚有使用价值的水体为那些流量、水质均不稳定的季节性小河,这些河流的使用功能主要为灌溉盆地底部沿河流域的高寒荒漠草场及野生动物饮用水源。11.2.3 社会环境(1)拟改建公路两侧200m范围内无文物古迹、宾馆及医院。公路沿线主要经过泉水沟饭店和甜水海兵站两个人群活动区域。(2)泉水沟处有十二家饭店,常住人口约40人,主要为该路段司机提供吃饭,同时也兼带住宿服务,不过由于该处空气含氧量极少,所以,过路司机一般不在此住宿。随着道路的改建,通车条件的改善,此条线路上的通车数量将增加,对该处饭店经营人员的收入将会有一定的提高。(3)甜水海兵站。距路100m外,主要为少量过路部队提供饮食便利,公路改建提高了公路运输状况,给兵站的伙食补给和行军带来了一定的便利。11.3 环境影响分析 11.3.1 社会环境影响(1)在国道网中,国道219线新藏公路是国道网的组成部分,又是国家重点公路规划之第13纵,也就是国家骨架公路网的组成部分(见图3-1);又是西藏阿里地区唯一的干线公路。由此可见,新藏公路在公路网中的地位是显著的。新藏公路是我国的五条进出藏公路之一,新疆与西藏阿里地区唯一的对外联络通道,自建成以来,一直承担着4.5%的进出藏货运量和0.4%·143·
第十章路线方案比较的进出藏客运量,相对全藏而言比例虽然很小,但却几乎是阿里地区进藏物资运量的全部,而阿里地区又是西藏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长期依赖于内地的支援。由此可见,新藏公路对于进出藏运输、特别是阿里地区的进出藏运输的作用是特殊而无可替代的,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阿里地区名符其实的“生命线”。(2)新藏公路又是连接新疆、西藏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唯一通道,多年来达赖集团与境外反华势力,企图分裂中国,而境外的民族激进组织又在“东突”问题大肆渲染、制造事端,因而新藏公路对于促进新疆、西藏两个自治区,特别是沿线地区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作用。(3)印巴地区是当今世界局部战争的热点之一,中印边境安全一直是我国政府密切关注的两大重点之一;新藏公路作为我国与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西、中段边境线上唯一的交通运输通道,距离边界线平均仅70km,并与二十多条边防哨卡公路相连接。平时承担着全部边防线上的军需物资输送和军事调遣任务,由此可见,新藏公路平时的军需补给通道作用、和战时的战略主干道作用与战役交通要道作用是十分突出和决定性的,同时也是无以替代的。总之,新藏公路的路网地位与作用不仅显著和突出,而且是特殊的和无以替代的,本项目虽位于全线的无人区地带,没有经过城镇等交通源,不具备独立的交通功能,但作为新藏公路的一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实质上是与全线等同的。本项目连同新藏公路其他路段的改建,必将对促进新疆、西藏两区,特别是阿里地区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并对巩固国防、做好对印军事斗争的准备具有得要意义和深远影响。11.3.2 生态环境影响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核心内容是对土地的占用及扰动。拟改建公路全长165km为高原盆地和高原谷地地貌,植被以垫状驼绒藜为主,动物资源丰富且大多为自治区、国家和世界级重点保护动物。·143·
第十章路线方案比较通过现状调查与已建、在建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类比可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期路基、路面、桥梁的修筑及预制场、拌和场、料场、生活基地等施工作业、车辆、人员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K540~K580段为山原盐土,地表结盐,没有植被,地势宽阔平坦。公路建设对本段的生态影响主要为废弃土石方的乱弃,乱开土料对景观和水土保持的影响,工程上的抬高路基也会对动物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K580~K650.8段地形平坦,植被为针茅及蒿属植物,草层低矮。土壤为棕钙土。在此段进行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除占地外,影响最大的就是施工期乱开便道和废弃土石方乱倒现象,致使土壤物理状态改变,植被被大量碾压致死。该段气候干旱,降雨少,植被在遭到破坏后,很难自然恢复,有可能使沿线施工区域内荒漠化加剧。—K650.8~K705段地势平缓,岩石出露,且翻越界山达坂海拔在5038-5347m之间。由于地形的限制,在此段进行施工时,施工机械乱开便道的现象会较K580~K650.8少,但大部分地方仍有乱开便道的可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路边塞选石料、施工便道对区域植被的破坏,从而也会间接的影响动物的生存。拟改建公路新占用土地134.83ha,公路全线改线改线会对植被带来一定的损失,但区域植被盖度不均,大部分地段在植被区划上为戈壁、裸地,占地影响不大。损失鲜草kg/a。该公路的布设在高原荒漠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且大多为国家保护动物,公路修建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也为进山挖药及捕猎者提供了很好的交通条件,使进山人数大量增加,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概率,使得偷猎等行为变的更为方便。另外,项目的料场布设在拟改建公路两侧,平均在路两侧1-2km以外,在K540~K650.8处取土料时需机械开采及爆破·143·
第十章路线方案比较,这些活动会对生活在周围的大型野生动物及鸟类的活动产生惊吓,使其远离施工现场,寻找新的栖息地。对于小型动物,在影响范围内爆破产生的弃石会毁坏其洞穴,部分来不及逃走的会死亡。随着路基的提高、车辆的增多及车速的提高,公路贯通后对沿线野生动物会带来阻隔作用,区域藏羚羊等动物每年都会成群迁徙,根据设计抬高路基,会阻挡动物迁徙,并可能导致动物在此徘徊,为偷猎带来一定的便利,给动物生存带来威胁。为了便于野生动物的迁徙和活动,在有横穿公路的谷地处,建筑限高应在标准值4.5m以下,并在公路两边设60°以下的纵坡。为降低车辆对野生动物的伤害,在此处应设明显行车标志,限制车速在60km/h以下。 11.3.3 空气环境(1)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沥青拌和场废气会对空气质量产生阶段性的不良影响,应采取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减轻影响程度。(2)投入运营后,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都得到改变,同时还可减少汽车怠速排放尾气对沿线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会减少县城附近和乡村路段公路扬尘的污染。(3)运营期各评价时段内大气污染物浓度不超标,均可控制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二级标准范围之内。对公路沿线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11.3.4 声环境(1)拟改建公路沿线声环境敏感点为泉水沟饭店和甜水海兵站。根据工程可研,施工均在白天进行,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噪声昼间超过(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在50m范围内1-8dB(A),在100m范围内1-2dB(A)。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对这两处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施工工作人员的影响更大。(2)在这两处环境敏感点中,甜水海兵站离公路约200m,影响较小,·14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白酒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郊区污水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货架加工环境影响报告书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
- 除险加固达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甲醛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风景名胜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金龙工业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
- 靛蓝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高新区3000ta多晶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黄磷罐区系统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金龙工业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2005)
- (商场)广场商品住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铝轮毂汽配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矿井(含选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
- 钢材表面深加工和五金制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石油)油开发前d区块环境影响报告书
- 采气厂生产开发及输气管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