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4.16 KB
- 2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版)项目名称:连云港灌南金庄~堆港110kV线路改造工程建设单位(盖章):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编制单位: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编制日期:2015年5月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金庄~堆港110kV线路改造工程建设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董自胜通讯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幸福路13号联系电话0518-86092039传真-邮政编码222004位于连云港市灌南县,长茂变进线改造位于长茂新区G204东北侧约建设地点100m,五队变进线改造位于五队乡产业大道西北侧约500m。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行业(D44)占地面积-(平方米)评价经费-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万元)输变电工程建设规模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拆除110kV金港961线三口支线;口茂971线长茂侧改接至长堆972线,并“T”接1回接入长茂变,金港962线“T”接1回接入长茂变;五队变电源进线(“T”接金港962线)改为原金港962线“π”入五队变,并拆除110kV金港961线五队支线。新建架空线路路径0.05km,新建电缆路径0.05km,新建导线型号为JL/G1A-400/35钢芯铝绞线,电缆截面采用800mm2。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称消耗量名称消耗量水(吨/年)——燃油(吨/年)重油轻油电(千瓦/年)——燃气(标立方米/年)——燃煤(吨/年)——其他——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110kV输电线路运行不产生废水。输变电设施的使用情况110kV输电线路运行产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1
2工程内容和规模2.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灌南县位于江苏北部,南部与淮安接壤,西部与宿迁市沭阳县相连,东与盐城响水相连,地区电网位于江苏电网东北端。目前该区域电源点缺少,电网结构单薄,供电可靠性较差。因此,为提高该区域附近地区的供电可靠性,建设本工程项目是必要的。2.2产业政策及规划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要求,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完善区域主干电网。连云港灌南金庄~堆港110kV线路改造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及省规划中能源、电力产业政策要求。2.3工程概况金庄~堆港110kV线路改造工程包括:拆除110kV金港961线三口支线;长茂变进线改造;五队变进线改造。(1)拆除110kV金港961线三口支线,在110kV金港961线三口支线“T”接线将“T”接跳线拆除;(2)长茂变进线改造,将口茂971线长茂侧改接至长堆972线,并新建1基单回路终端塔将金港962线“T”接1回接入长茂变。(3)五队变进线改造,五队变电源进线(“T”接金港962线)改为原金港962线“π”入五队变,并拆除110kV金港961线五队支线。新建架空线路路径0.05km,新建电缆路径0.05km,新建导线型号为1×JL/G1A-400/35钢芯铝绞线,电缆截面采用800mm2。表2-1工程的构成及规模序进展工程名称性质规模号阶段拆除现有110kV金港961线三口支线运行110kV金本期拆除110kV金港961线三口支线可研1改建港961线评价--三口支线金港962线,长茂变构架一至堆港方向长堆972现有运行线,长茂变构架二至三口变方向口茂971线。将口茂971线长茂侧改接至长堆972线,架空长茂变进线路0.05km;金港962线“T”接1回接入长2改建本期可研线改造茂变,电缆线路2×0.05km,新建单回路终端塔1基。金港962线89#塔~90#塔,架空线路2×0.05km;评价预测金港962线“T”接至长茂变,电缆线路0.05km。2
五队变“T”接金港962线,金港961五队支现有运行线。五队变进3改建原金港962线“π”入五队变,并拆除110kV线改造本期可研金港961线五队支线。评价-预测主体工程0.05km长架空线路0.05km电缆线路,导线、地线、铁塔辅助工程施工材料堆放场地、施工便道环保工程污水处理、扬尘处理、固废治理、噪声防治2.4工程建设规模(1)拆除110kV金港961线三口支线在110kV金港961线三口支线“T”接线将“T”接跳线拆除。(2)长茂变进线改造①线路情况将口茂971线长茂侧改接至长堆972线(110kV金港962线导线相序B-C-A,口茂971线导线相序B-A-C),架空线路0.05km;金港962线“T”接1回接入长茂变,金港962线侧塔一端电缆引下,新建电缆线路0.05km,新建单回路终端塔1基。②导线、地线及杆塔导线型号:1×JL/G1A-400/35型钢芯铝绞线。地线型号:两根24芯OPGW1复合光缆。杆塔:金港962线侧塔(110DSN)一端电缆引下,新立1基单回路终端塔1B2-DJ。(3)五队变进线改造五队变电源进线(“T”接金港962线)改为原金港962线“π”入五队变,并拆除110kV金港961线五队支线。2.5产污环节线路改造工程①施工期施工期对环境影响主要有:土地占用、噪声、扬尘、拆除旧导线。②运行期运行期对环境影响主要有: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2.6环境保护措施环保措施主要集中在线路改造工程的施工期。施工时使用低噪声施工机械。3
施工现场设置围挡;运输散体材料密闭、包扎、覆盖;弃土弃渣等合理堆放;施工场地应及时清理固体废物,将其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场处理。2.7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期工程在原金庄~堆港线路沿线进行的线路改造工程。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线路改接点及改接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和噪声均能满足相应的评价标准限值的要求。4
3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3.1地理位置连云港市位于中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处于北纬33°59′~35°07′、东经118°24′~119°48′之间。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日照市接壤,西与山东临沂市和江苏徐州市毗邻,南连江苏宿迁市、淮安市和盐城市。金庄~堆港线路工程位于连云港市灌南县,长茂变进线改造位于长茂新区G204东北侧约100m,五队变进线改造位于五队乡产业大道西北侧约500m。3.2地形、地质、地貌连云港市属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平原、海洋、高山齐观,河湖、丘陵、滩涂俱备。全市地貌基本分布为中部平原区,西部岗岭区和东部沿海区三大部分。以低山丘陵和平原洼地为主,地势由西部高程60~70m的山丘向东部高程2~3m的平原洼地倾斜。市区地形属山前平原和滨海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较低,地面平坦开阔。本工程沿线地貌单元为滨海平原,地形平坦、地势较低,水系发育,交通较便利。沿线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成因的黏土、淤泥、粉质黏土夹粉土、粉土、粉土夹粉砂、粉质黏土等组成,局部地段表层分布一定厚度的填土。沿线地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均具中等腐蚀性;地下水位以上的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中等腐蚀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沿线局部地段可能有掩埋的暗沟(塘)等分布。沿线地区未发现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及重要文物遗迹。3.3气候连云港市处于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其基本特征是季风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夏季潮湿多雨,气温偏高。常年平均气温14.5℃,冬季表土封冻,一般为0.2~0.3m,局部0.50m。历年平均降水量900多毫米,常年无霜期为220天。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东北风,年平均风速2.8m/s,最大风速为29.3m/s。3.4水文特征沿线水系发育,河塘沟渠分布,地面高程一般在2.0~4.5m(1985国家高程系,5
以下同)之间。地势平坦,水系较为发育,各河流水位相差不大,河流,水流平缓,河岸基本稳定。3.5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本工程位于灌南县内,站址所在地块地势较为平坦,线路改接点周围为荒地、村庄和厂房。区域不涉及国家级、省级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名木。6
4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4.1社会经济结构连云港市土地总面积7499.9km2,水域面积1759.4km2,市区建成区面积120km2。辖东海县、赣榆区、灌云县、灌南县、海州区、连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年年末户籍总人口526.52万人,其中市区219.07万人。常住总人口445.17万人。2014年全市GDP总量达到1965.89亿元,人均GDP突破44000元,其中市区人均GDP达到52238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1:45.3:40.6。2014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1.77亿元,居全省第六位,税收占比81.5%。2014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95元。4.2教育、文化2014年,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2014年全市新增交互式多媒体终端和普通多媒体2370套、学生用计算机2200台、e学习电子书包专用室32个,生机比达8.5:1。高等教育发展层次不断提升。大学科技园通过省级认定,20个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挂牌成立。在连高校新增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5个、省高校优势学科二期建设项目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3本教材获省重点立项建设。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继续提高。全市获得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10名、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2名、江苏省最美乡村教师1名。教育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2014年共争取省补各类专项资金4.07亿元。全市发放各级各类教育助学金7503万元,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万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图书馆、音乐厅主体封顶,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3万3千户,入户率达93.9%。完成15个乡镇广播电视站达标建设。出台《重点群众文艺团队扶持办法》,登记发展文化志愿者2000余名。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2.26万场次。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新成绩。首次尝试市场化运作,成功举办第六届文化产品博览会。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确定30多个重点实施项目。7个项目获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630万,3家企业获评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4.3文物保护全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6个。根据现场勘查,本工程附近未发现可供开采的矿藏及有价值的文物。7
5环境质量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本项目为金庄~堆港110k线路改造工程,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为110kV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5.1环境监测结果①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线路改接点周围工频电场强度为(3.8×10-4~8.6×10-4)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47~0.055)μT。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小于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小于100μT。②噪声线路改接点周围的声环境现状监测值昼间38.7dB(A)~39.6dB(A)、夜间37.5dB(A)~38.7dB(A)。环保目标处昼间、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5.2环境现状结论从上述环境监测结果看,本工程线路改接点周围地区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及噪声均小于相应评价标准。5.3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线路改接点周围无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区域,无压覆矿产资源等情况。本次环评的范围内没有环境保护目标。8
6评价适用标准噪1.声环境声评线路改接点处于农村地区,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价标2.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施工期)。电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磁环依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为控境评制本工程工频电场、磁场所致公众曝露,环境中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4kV/m;磁感应强度价标控制限值为100μT。准总量控制无指标9
7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工程对110kV输电线路进行改造,电能通过架空输电线路或电缆“T”接1回引下新建电缆终端塔引入变电站。架空线是架空敷设的用以输送电力的导线和用以防雷的架空地线的统称,架空线具有低电阻,高强度的特性,可以减少运行的电能损耗和承受线路上动态和静态的机械荷载。电缆线路本工程的工艺流程与对环境的影响过程如图7-1所示。施工期: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施工噪声、施工扬尘、固体废弃物、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变电站变电站运行期架空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电缆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图7-1输变电工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主要污染工序:产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架空线110kV输电线路运行路)10
8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排放源处理前产生浓度排放浓度及排放量污染物名称(编号)及产生量(单位)(单位)类型大气污施工扬尘,运营期染TSP微量微量无大气污染物物水污施工期生活污水及PH、COD、排入当地污水处理系染生产排水,运行期BOD5、少量物统不新增生活污水量NH3-N电磁施工期没有电磁环工频电场工频电场:<4kV/m环境影响,运行期输-境工频磁场工频磁场:<100μT电线路电磁影响固施工期建筑垃圾及体生活垃圾;运行期废-少量定期清运统一处理物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噪施工中主要的噪声源主要是运输车辆,其声源声功率级为85-99dB(A),声需符合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110kV线路运行期间产生噪声较小。其它特征污染物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详见专题评价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土地占用、地表植被破坏和施工作业扰动引起的水土流失等方面。线路改造工程,不改变线路路径不新增线路通道。改造点周围以一般耕地为主。工程新建1基塔,永久占地对当地自然生态系统主要的影响很小。施工时的开挖电缆沟、对付材料等临时占地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生的影响。在采取适当的临时防护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态影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使本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响围。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发[2013]113号)《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本工程不在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一、二级管控区内。11
9评价依据9.1编制依据9.1.1国家法律及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本)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本)2005年4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本)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本)2000年9月1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本)2008年6月1日起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0)《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第239号令,1998年1月7日起施行。(1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2000年11月26日起施行。(12)《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13)《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8号)(修订本),1999年3月18日起施行。9.1.2部委规章(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2013年5月1日起施行。(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修订本),2008年10月1日施行。(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18日起施行。(4)《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2008年第35号公告。(5)《关于进一步加强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办[2012]131号),2012年10月29日。(6)《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起实施。(7)《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12
办[2013]103号),2014年1月1日起实施。(8)《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办[2012]134号),2012年10月31日。(9)《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98号),2012年8月7日。9.1.3地方法规(1)《关于修改〈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1997年8月16日实施。(2)《江苏省电力保护条例》,2008年5月1日起实施。(3)《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2005年12月起实施。(4)《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修订本)2012年2月1日施行。(5)《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发[2013]86号),2013年7月20日。(6)《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意见》中共江苏省委(苏发[2013]11号),2013年7月21日。(7)《政府省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发[2013]113号),2013年9月23日。(8)《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发[2014]20号),2014年1月。9.1.4采用的标准、技术规范及规定(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刚》(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7)《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8)《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0)《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1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3
(1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9.1.5工程设计资料名称和编制单位《金庄~堆港110kV线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2015年01月。9.2评价因子表9-1本工程评价因子一览表评价阶评价项目现状评价因子预测评价因子段施工期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工频电场工频电场电磁环境运行期工频磁场工频磁场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9.3评价工作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确定本次评价工作的等级。9.3.1电磁环境评价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有关规定,本工程110kV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电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因此本次电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9.3.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工程线路改造工程属点-(架空)线工程,本工程实际扰动面积及影响范围远小于2km2,不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的相关规定,对本次输变电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9.3.3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本次评价的工程区域位于声环境功能区的1类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规定: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不含3dB(A)),按三级评价。因此,本次环评的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9.3.4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工程送电线路运行期无废水产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本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以分析说明为主。14
9.4评价范围(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确定为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30m带状区域。(2)声环境: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确定为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30m带状区域。(3)生态环境: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确定为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300m带状区域。15
10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1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施工期的污染因子线路改造工程施工期的污染因子主要为噪声、扬尘、废水、固废、土地占用及植被破坏。(2)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①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线路改造工程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开挖土填方,塔基开挖土填方等阶段中。主要噪声源有卡车、吊车等运输工具,这些施工设备运行时会产生较高的噪声。②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线路施工会造成基础开挖,本工程挖1基单回路终端塔的基础和约50m的电缆沟,施工时间短,对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的、短暂的,并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之消失。③采取的环保措施●线路塔基施工应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围栏,减少建设期声环境影响。●施工单位应采用低噪声水平的施工机械设备,控制设备噪声源强。●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加强施工噪声的管理,做到预防为主,文明施工,最大程度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依法限制夜间施工,如因工艺特殊情况要求,需在夜间施工而可能对周边居民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公告附近居民。综上所述,本工程施工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且施工结束后噪声影响即可消失。(3)施工扬尘环境影响分析①环境空气影响源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于线路土建施工的土方挖掘、建筑装修材料的运输装卸、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时道路扬尘等。由于扬尘源多且分散,源高一般在15m以下,属无组织排放。受施工方式、设备、气候等因素制约,产生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施工阶段,尤其是施工初期,线路塔基开挖会产生扬尘影响,特别是雨水较少、风大,扬尘影响将更为突出。施工开挖、车辆运输等产生的扬尘短期内将使局部区域内空气中的TSP明显增加。②施工扬尘环境影响分析塔基和电缆沟在施工中,由于土地裸露产生的局部、少量二次扬尘,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暂时影响。塔基建成后对裸露土地进行绿化即可消除,电缆线路铺设后土方回填并对地表土地进行绿化即可消除。16
③采取的环保措施●施工时,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措施。●文明施工,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避免沿途漏撒。●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在施工期间应当及时清运,并按照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置,防止污染环境。●施工结束后,按“工完料尽场地清”的原则及时进行空地硬化,减少地面裸露面积。(4)施工废水环境影响分析①废污水源施工过程中废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生活污水。②采取的环保措施●将物料、车辆清洗废水、建筑结构养护废水集中,经过沉砂处理回用。●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拦挡措施,避免雨季开挖作业,避免施工废水排放。●对于线路施工,在混凝土搅拌、砂石料加工的施工区域,施工单位设置简易排水系统,并设置简易沉砂池,使产生的废水经沉淀处理后重复回用。●施工人员就近租用民房,利用当地已有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在做好上述环保措施的基础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污水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①施工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弃土、弃渣、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产生的弃土、弃渣、建筑垃圾若不妥善处置则会产生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影响,产生的生活垃圾若不妥善处置则污染周围环境。②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效果分析拆除的导线等材料及时回收,边角余料由厂家回收。施工场地应及时进行清理和废料清运,送至固定场所进行处理。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运至城市垃圾处理中心处理。在此基础上,施工产生的固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①生态影响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土地占用、地表植被损坏和施工作业扰动引起的水土流失等方面。●永久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7
线路塔基处土方开挖建设改变了土地利用功能,破坏工程区域地表植被,造成表层土体的扰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区域生态环境的生态效能;由于本工程仅新建1基塔,塔基土石方开挖量较小,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有限。因此,工程建设的永久占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有限。●临时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除永久占地外,在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施工道路、堆料场占用部分土地,以及电缆沟的开挖,使施工活动区域地表土体扰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影响加剧,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不利的影响。但由于临时施工占地具有占地面积小、干扰程度较轻、干扰时间短以及工程占地分散的特点;工程施工结束后对临时施工占地扰动区域根据当地具体条件进行植被恢复等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临时施工占地对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损害。因此,临时施工占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限。由于本工程所处区域内人类活动频繁地区,本工程建设对周围区域野生动物没有影响。②采取的生态防护和恢复措施根据区域生态功能区划中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要求,采取的生态防护和恢复措施如下:●施工过程中对植被应加强保护、严格管理,禁止乱占、滥用和其他破坏植被的行为,除施工必须砍伐树木及铲除植被外,不允许乱砍乱伐。●材料运输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有公路,减少临时便道。材料运至施工场地后,应合理布置,减少临时占地。●塔基和电缆沟开挖时,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和熟化土分开堆放,以便施工结束后尽快恢复植被。●施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尽可能恢复原状地貌,将余土和施工废弃物运出现场,并送至固定场所处理。●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根据原有功能进行恢复。在采取上述临时防护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使本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7)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分析①水土流失影响分析在土建施工时土石方开挖、回填以及临时堆土等,若不妥善处置均会导致水土流失。本工程新建1基塔,开挖电缆沟长度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少。②拟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及效果●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先行修建挡土墙、排水设施等水土保持措施,将生、熟土分开堆放,回填时按原土层顺序依次回填(有利于施工完成后植被恢复,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施工期的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和施工时间,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基础开挖等土石方工作,并做好临时堆土的围护拦挡和防风措施。18
●施工区域未固化的区域采取覆盖等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8)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小结综上所述,本工程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采取上述措施进行污染防治,并加强监管,使本项目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10.2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10.2.1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运行期主要污染因子:噪声。线路沿线监测点处声环境现状监测值昼间38.7dB(A)~39.6dB(A)、夜间37.5dB(A)~38.7dB(A)。线路各监测点处昼间、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昼间50dB(A)、夜间45dB(A))。110kV输电线路电压等级较低,输电线路运行时基本不产生电晕,造成110kV输电线路电磁噪声的原因主要是运行电流所引起的。由于110kV输电线路电压等级低,产生的运行电流也相对较低,输电线路运行噪声远低于周围环境背景值,可以预计本工程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噪声将维持现有水平。10.2.2电磁环境影响分析线路运行会产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通过预测分析表明改造线路运行后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控制限值。电磁环境影响分析具体内容详见电磁环境影响评价。10.2.3水环境、固体废物影响分析110kV输电线路运行期间无污水、固体废物的产生。19
11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编号)类型大塔基和电缆沟施工时气污施工期施工现应设置挡土设施,定TSP排放浓度小于染扬尘场期洒水,对运土车辆0.3mg/Nm3物加盖棚布,冲洗车轮。水施工期生活污污PH、COD、水及生产排就近排入当地污水处理系染BOD5、-物水;运行期无统NH3-N生活污水产生电磁输电线路产生工频电场线路保证对地6.0m工频电场:<4kV/m环境电磁环境影响工频磁场的净空高度。工频磁场:<100μT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固体施工期建筑垃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集中起来由不污染环境废物圾及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环卫部门清运施工时,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施工,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尤其夜间不使用高噪声噪声设备。其他无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线路施工结束后,应采取必要措施,对塔基施工基面、电缆沟表面遗留的废弃碎石等进行清理,对硬化地面进行翻松,以便原有植被的恢复。20
12评价结论与建议12.1评价结论12.1.1项目概况及建设必要性(1)项目概况金庄~堆港110kV线路改造工程包括:拆除110kV金港961线三口支线;长茂变进线改造;五队变进线改造。拆除110kV金港961线三口支线,在110kV金港961线三口支线“T”接线将“T”接跳线拆除;长茂变进线改造,将口茂971线长茂侧改接至长堆972线,并“T”接1回接入长茂变,金港962线“T”接1回接入长茂变。五队变进线改造,五队变电源进线(“T”接金港962线)改为原金港962线“π”入五队变,并拆除110kV金港961线五队支线。新建架空线路路径0.05km,新建电缆路径0.05km,新建导线型号为1×JL/G1A-400/35钢芯铝绞线,电缆截面采用800mm2。(2)工程建设必要性灌南县位于江苏北部,南部与淮安接壤,西部与宿迁市沭阳县相连,东与盐城响水相连,地区电网位于江苏电网东北端。目前该区域电源点缺少,电网结构单薄,供电可靠性较差。因此,为提高该区域附近地区的供电可靠性,建设本工程项目是必要的。12.1.2项目与政策和规划相符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要求,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完善区域主干电网。连云港灌南金庄~堆港110kV线路改造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及省规划中能源、电力产业政策要求。12.1.3环境质量现状(1)电磁环境根据现状监测,线路改接点周围工频电场强度为(3.8×10-4~8.6×10-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47~0.055)μT。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小于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小于100μT。(2)声环境线路沿线监测点处声环境现状监测值昼间38.7dB(A)~39.6dB(A)、夜间37.5dB(A)~38.7dB(A)。线路各监测点处昼间、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昼间50dB(A)、夜间45dB(A))。12.1.4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施工中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21
施工现场定期洒水,防止扬尘污染周围环境。施工时产生的施工废水经沉砂池处理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当地已有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施工现场设置围挡;运输散体材料密闭、包扎、覆盖;弃土、弃渣要合理堆放;施工场地应及时清理固体废物,将其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场处理。在施工时,不在生态红线区域设置材料场,应利用现有道路交通,不得修筑临时施工便道;加强对施工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的管理,不得随意堆放和丢弃,施工完后将垃圾运往指定的垃圾处理场。(2)运行期本工程110kV输电线路经过非居民区时导线对地高度不低于6.0m。12.1.5预测结果分析(1)电磁环境预测分析根据预测分析,本工程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均远小于4kV/m、100μT的标准要求。(2)噪声预测结果分析线路改接点处环境噪声现状值能够满足评价标准。要求根据预测,110kV线路运行对环境噪声的影响较小,改接点处环境噪声值能够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3)水环境影响分析线路运行期间不产生污水,对周围水环境无影响。(4)生态影响分析结论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占用、地表植被损坏和施工作业扰动引起的水土流失等方面。在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及水土保持措施后,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使本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环境可接受的范围内。12.1.6评价总结论本次项目在实施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项目运行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满足国家相应的环境标准和法规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本次扩建工程是可行的。12.2建议为落实本报告表所制定的环境保护措施,提出建议如下:(1)本工程在初步设计和建设阶段,应切实落实本报告中所确定的各项环保措施。(2)工程施工过程中除严格执行环保设计要求外,应与当地有关部门配合,做好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的管理与监督工作,对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进度、质量和资金进行监控管理,保证质量。(3)整个工程的建设运行中应对变电站附近居民加强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安全、环保意识宣传工作。22
连云港灌南金庄~堆港110kV线路改造工程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23
1总则1.1编制依据参见前文第9章编制依据。1.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1)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工频电场、工频磁场。预测评价因子:工频电场、工频磁场。(2)评价标准依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为控制本工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所致公众曝露,环境中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4kV/m,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为100μT。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场、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为100μT。1.3评价工作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有关规定,本工程110kV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没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电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因此本次电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1.4评价范围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1.1。表1.1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评价范围分类电压等级评价范围交流110kV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电缆管廊道两侧边缘各外延5m2工程概况本工程建设规模见表2.1。24
表2.1连云港灌南金庄~堆港110kV线路改造工程建设规模一览表项目名称前期本期(1)拆除110kV金港961线三口支线,在110kV金港961线三口支线“T”接线将“T”接跳线拆除;金港962线、长堆972线、口(2)长茂变进线改造,将口茂971线长茂侧线路建设规模茂971线,五队变“T”接改接至长堆972线,并新建1单回路终端塔金港962线“T”接1回接入长茂变。(3)五队变进线改造,五队变电源进线(“T”接金港962线)改为原金港962线“π”入五队变,并拆除110kV金港961线五队支线。导线1×LGJ-400/35钢芯铝绞线1×JL/G1A-400/35型钢芯铝绞线地线两根24芯OPGW1复合光缆两根24芯OPGW1复合光缆3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1电磁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标准参考《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为控制本工程工频电场、磁场所致公众曝露,环境中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4kV/m;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为100μT。3.2预测计算当导线采用高6.0m时,异相序排列的导线最大工频电场强度为2.810kV/m,小于非居民区10kV/m的限值。线路改造部分只有1基塔,呼高为14m,线路架设高度>6.0m,导线的工频电场强度<2.485kV/m,小于非居民区10kV/m的限值。当导线高6.0m时,双回线路导线采用异相序情况下的最大工频磁感应强度为9.537μT,线路改造部分只有1基塔,呼高为14m,线路架设高度>6.0m,导线的工频电场强度<9.537μT,远小于100μT限值。4电磁环境保护措施4.1变电站电磁环境保护措施提高导线高度,可以降低工频电场强度及磁感应强度。4.2输电线路电磁环境保护措施根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要求,线路经过非居民区导线对地高度6.0m。5结论25
(1)工频电场强度本工程110kV线路经过非居民区、当导线对地高度6.0m、采用异相序排列时地面1.5m高度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小于非居民区10kV/m的控制限值。(2)工频磁感应强度本工程110kV线路经过非居民区、当导线对地高度为6.0m、采用异相序排列时地面1.5m高度处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小于100μT。(3)通过预测分析表明110kV线路改造后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控制限值。2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经开区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实验与工程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纯美盛歌娱乐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苏州欧博蒂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茌平县乐平铺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芜湖新龙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新龙城商务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自备电厂锅炉烟气脱硝、除尘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胜佳购物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郴州市永兴县牌楼~城北卜里坪110千伏线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郑-深圳市惠兴隆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新建包装材料、胶袋的生产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最终稿
- 金洲新区龙桥片区新农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蒲公英饮品茶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配制酒灌装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行宫大街人行道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装饰复合新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邵阳市白马大道跨邵水河桥梁(高家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 贺州市机动车尾气检测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本)
- 遗爱湖污水处理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版)
- 长沙市德雅路片区棚改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