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3 MB
  • 34页

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东风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项目名称: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东风路(西场立交—梅东路)建设单位(盖章):广州市广园市政建设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09年6月2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东风路(西场立交—梅东路)建设单位广州市广园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官万轶联系人温韵丽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环市东路348号西座18楼联系电话15902035880传真86660752邮政编码510060建设地点东风路(西场立交—梅东路)立项审批部门广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穗发改城[2009]96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城市交通设施T2占地面积(平方米)337860绿化面积(平方米)30520总投资(万元)10072.84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32.72环保比例%1.3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0年3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位置东风路改造工程范围西起西场立交,起点桩号K0+000.000,路线向东终止于梅东路(内环桥底绿化隔离带),终点桩号K7+631.960,路线全长7.63km。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34 图1项目位置图1.工程现状及改造条件简介2.1路面及人行道现状东风路现有路面主要以沥青砼路面、沥青+水泥砼路面为主。由于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道路长时间处于超负荷运营,现状部分道路路面已经严重老化,局部出现坑槽、网裂、下沉等病害,严重影响了道路的行车安全及美观。2.2交通工程现状东风路现状基本为双向八车道设置,各类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较完备,各个交叉口交通相位设置符合各向交通流特点,满足道路使用要求,部分路段标线缺失,本次刨铺罩面后需重新布设标线。2.主要技术标准东风路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计算行车速度60km/h,主线双向八车道,人行道宽5.0m不等,道路宽37.0m左右。东风路技术标准见表2。表1主线技术标准项目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I级计算行车速度60km/h34 车道数8标准轴载BZZ-100地震基本烈度Ⅶ设计洪水频率1/1001.改造内容与规模本项目为老路改造,因道路两侧已完全城市化,本次设计不进行路基拓宽。本项目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对车行道和人行道按大中修标准进行改造。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表2本项目主要工程数量序号工程项目长×宽(m)维修面积(m2)1车行道7630×342565372人行道7630×10813232.工程的方案设计5.1道路维修改造方案5.1.1总体设计思路及原则1)在路线总体走向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减少废弃工程,实现资源节约,构建和谐社会;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本项目与周边道路的衔接和协调,满足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结合沿线实际情况等,推荐合理的总体设计方案。2)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原旧路平面技术指标满足现行技术标准要求时,应利用先进的测量手段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等,进行路线平面线形拟合,以最大限度实现“资源节约”。3)考虑到现有道路均为维修路,为了尽量利用旧路,减少总体工程量,降低工程投资,在进行纵断面线形拟合设计时,原则上以满足城市道路规范的要求为前提,可适当设置较短的坡长,若部分路段纵坡长实难满足要求,应进行限速等处理。4)桥梁、隧道、立交等构造物应满足通行净空、规划标高等基本要求;并通过维修,对现有道路排水、路面等存在的隐患、病害、问题等进行综合处治,减少工程遗留隐患。5)34 对交叉口的渠化设计,设计时要进行多方案比选。方案应结合主线路面和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等,进行综合考虑和研究。6)采用动态设计,施工与设计紧密沟通,按实计量。总体设计原则,要实现以人为本,“安全舒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合理”的勘察设计理念,改善道路外观,提高道路平整度,改善行车环境,以良好的环境面貌迎接2010年亚运会的召开。5.1.2平面设计本次机动车道维修西起西场立交,东至梅东路,车行道宽34~37米。道路平面线形及宽度与现有道路保持一致。5.1.3纵断面设计纵断面高程基本与现有路面一致。道路最大纵坡3.60%,最小纵坡0.01%。纵坡小于0.3%设锯齿形偏沟。5.1.4横断面设计道路现状标准横断面:3.5~5m人行道+34m机动车道+3.5~5m人行道。本次横断面设计与现有道路保持一致。东风路横断面布置图见图2。34 图2东风路横断面布置图5.2路面结构设计1)路面病害处理原则对于沥青砼路面,据《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重交通道路当沥青路面路表回弹弯沉值大于46(0.01mm)时,路面结构强度不足,需补强结构;当弯沉值在31~46时,路面结构强度处于临界值,通过深刨,改善路面结构,防止病害进一步扩展;当弯沉值小于31时,路面结构强度足够,通过加铺,改善路面抗滑性能及平整度、将原沥青面层的微裂缝密封,防止透水,延缓病害的发生。对于沥青+水泥砼路面,当原路面板接缝或裂缝处平均弯沉大于45(0.01mm)时,采取换板措施消除病害;当弯沉在20~45时,采用灌浆、深刨方式处理;当弯沉值小于20时,路面结构强度足够,通过加铺,改善路面抗滑性能及平整度、将原沥青面层的微裂缝密封,防止透水,延缓病害的发生。2)补强结构设计a、原路面为沥青+水泥砼板时,需作换板处理,具体为: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4cm+AC-20C中粒式沥青砼混合料6cm+AC-25C粗粒式沥青砼混合料(8+h)cm+C35水泥砼25cm,为缩短工期,水泥砼板可掺加JK-24早强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6%。铺设自粘性道桥用防裂胶带(防裂贴),防裂贴与水泥砼具有很好的粘接力,自粘冷施工,施工方便,速度快。b、原路面为沥青+半刚性基层时,探除原路面结构层至一定深度,重新铺设柔性基层及沥青面层,具体为: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4cm+AC-20C中粒式沥青砼混合料6cm+AC-25C粗粒式沥青砼混合料(8+h)cm+ATB-30密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2×10cm。3)深刨结构设计将原路面挖除至水泥砼板或半刚性基层顶面,然后加铺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4cm+AC-20C中粒式沥青砼混合料6cm+AC-25C粗粒式沥青砼混合料(8+h)cm。水泥砼板铺设自粘性道桥用防裂胶带(防裂贴),自粘冷施工,施工方便,速度快。4)加铺设计根据纵断设计高程,加铺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4+hcm。5)原水泥砼路面病害处理:a、对断裂的砼板,用沥青玛蹄脂灌缝。b、更换老化剥落的纵横缝填缝料。34 6)试验段(K3+820~K3+920道路中间水泥砼板)铣刨原沥青砼罩面,刨铺结构: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4cm+AC-20C中粒式沥青砼混合料6cm+AC-25C粗粒式沥青砼混合料(8+h)cm+防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2cm。7)人行道结构设计人行道铺装结构:铺装总厚度15cm。结构为:40x40x5cm仿花岗岩砖+2cm1:3水泥砂浆调平层+8cmC20水泥混凝土。人行道内侧边缘采用侧石规格为30x15x100cm,平石采用规格为12x25x100cm,均采用仿花岗岩预制,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东风路,西起西场立交,向东至梅东路交叉口,现有环境问题主要是现状道路路况不理想,机动车噪声较大。34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和荔湾区,西起西场立交,起点桩号K0+000.000,路线向东终止于梅东路(内环桥底绿化隔离带),终点桩号K7+631.960,路线全长7.63km。2.地形地貌本项目所在地地处广州盆地,整体地势特征,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由东北向南倾斜的特点。北部为台(岗)地,主要山脉为越秀山(丘陵),最高处海拔76米。南部为珠江冲积的平地和洲岛,大部分地区常见地形是海河合力沉积所成的冲积平原,海拔多在10米以下,地势低平。因城市改造需要,原始地貌已经破坏,历经多次人工修整,现状地势趋于平坦。3.地质构造本项目所在地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南准台地(一级构造单元)湘桂赣粤褶皱系(二级构造单元)粤中柪皱束(三级构造单元)的中部广华凹陷、增城凸起的交接部位。4.气候项目所在地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地区,由于背山面海,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等特征。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年平均气温21.8℃;年降水量1657mm;年平均日照1862h;年太阳总辐射439.02KJ/cm2;年均气压1012.3hPa;年平均相对湿度77%。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频率为12%,多出现于9月份至次年3月份。其次是东南风,主要出现在4~8月份,频率为9%。全年平均风速为1.9米/秒。静风频率为33%。5.河流及水文广州市河流属珠江水系,流经广州市的河段称为珠江广州河道。上游从老鸦岗至沙面为西航道,在洲头咀分为前、后航道。广州河道受潮汐影响,属于感潮河段,为有规则半日混合潮,年平均落差为1.5m左右。6.植被及生物多样性项目所在地自然植被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因长期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现存植物皆为次生林,而且绝大多数为人工种植的。常见种类有114种,分属44科。项目沿线地区均为城市生态系统,缺乏生物多样性。项目沿线植被主要为道路两侧的绿化植物。34 7.环境功能属性表3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编号项目属性1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IV类标准2环境空气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准》(GB3096-93)4a类标准4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是否风景保护区否6是否水库库区否7是否属环境敏感区否34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况监测与评价本次评价通过收集分析《广州市越秀区环境质量报告书2007年度》和《广州监测年鉴2007》,对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进行评价。改造项目附近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如下:(1)NO2改造项目所在地区三个监测布点的NO2年平均浓度值在0.056~0.084mg/m3之间,除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点外,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点略微超过二级标准。(2)SO2改造项目所在地区三个监测布点的SO2年平均浓度值在0.052~0.059mg/m3之间,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3)PM10和TSP改造项目所在地区三个监测布点中,广雅中学和市环境监测中心的PM10年均浓度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司马街64号监测点的TSP年均浓度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目前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除市环境监测中心的NO2年均浓度略超二级标准外,其余监测项目年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一般。34 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本次评价通过收集分析《广州市越秀区环境质量报告书2007年度》和《广州监测年鉴2007》,对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进行评价。采样及分析机构为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及广州市海珠区环境监测站。总体来说,项目所在地的珠江广州河段以及人工游览湖的水质环境现状均有部分检测值不能满足相应的水功能要求,水质环境一般。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见声专题。图3现状评价监测布点图3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改造项目所在地的大气环境、声环境和水环境。本项目敏感点概况见表10和附图1。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保护目标是确保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功能区的要求。3.声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目标是确保改造项目在改造期间和建成后不对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功能区要求。4.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保护目标是确保改造项目产生的废水不会对项目附近的水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34 表10敏感点情况一览表编号名称桩号距离(m)概况方位功能区线路位置现场照片中线边线1.和平新村K0+200~K0+2603210临路一栋六层住房北4类区2.K0附近居民楼K0+235~K0+3263715两栋八层住房南4类区3.广雅社区K0+688~K0+7204220临路一栋14层住房北4类区34 1.广雅实验学校K0+680~K0+7203715临路一栋6层建筑,无教学楼南4类区2.K1附近居民楼K0+820~K0+9803210临路7栋住宅楼,1层停车场,2-8层为住宅南4类区3.观湖雅轩K1+070~K1+165371516层住宅楼,其中1-4层商用南4类区34 1.悦湖大厦K1+205~K1+240321026层住宅楼,其中1-2层商用南4类区2.广州市少年宫K1+815~K1+8454220临路5层建筑,用于少儿活动北4类区3.嘉和苑K1+810~K1+850422015层住宅楼,其中1层商用南4类区34 1.广州医学院K2+210~K2+2704220临路建筑为商业用途,广州医学院为全日制本科高等医科院校北4类区2.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K2+210~K2+2604220临路为一栋8层楼,作医疗用途南4类区3.东风西小学K2+760~K2+8153715临路为一栋8层建筑北2类区4.正骨医院K3+980~K4+0203715临路为一栋6层建筑,作医疗用途北2类区34 1.广州美术中学K5+280~K5+3204220临路为一栋5层建筑,一栋7层建筑南4类区2.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K5+080~K5+1153210临路为一栋2层建筑,作医疗用途南4类区3.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K5+400~K5+4403715临路为一栋2层建筑,一栋5层建筑北4类区34 1.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K5+880~K5+9304220临路为一栋22层建筑,为医疗用途北2类区2.中山大学北校区K5+870~K5+8853715临路无建筑,为北校门,与校区内有较好的绿化隔离带南4类区3.广东工业大学K6+790~K6+8053715临路无建筑,为广东工业大学东风东校区南校门,与校区内有较好的绿化隔离带北4类区4.东风东路小学K6+920~K6+9903715临路为围墙和学校大门,无教学用途建筑南4类区34 1.羊城晚报社职工宿舍K6+940~K7+0004018临路为一栋8层住宅楼北4类区2.东环中学K7+520~K7+5804220临路为校门,有绿化带北4类区34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4a类标准;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IV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三级标准;2.广东省《大气污染排放限值》(DB44/27-2001)二级标准;3.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17691-2005);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6)各施工阶段的噪声限值;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34 总量控制指标由于本项目为道路改造工程,因此在本环评中不对本项目建议总量控制指标。34 改造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略。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路面上行驶机动车------水污染物路面雨水CODCrBOD5石油类SS总磷总氮60.21t/a10.03t/a1.00t/a140.48t/a0.41t/a1.51t/a60.21t/a10.03t/a1.00t/a140.48t/a0.41t/a1.51t/a噪声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为主要噪声源,平均辐射声级为73.1~88.0dB(A)之间。其他路面上行驶机动车会产生一定振动影响。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项目建成后,将在景观上产生一定影响:道路两侧进行美化,使道路沿线景观将发生明显改观。施工期间及营运期间均不对两侧绿化进行破坏,对区域生态影响几乎没有。34 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噪声影响分析见声专题。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施工扬尘影响道路施工主要在以下环节产生扬尘:①在刨铺沥青面层过程中将有少量颗粒物从地面、施工机械飞扬进入空气中;②施工期间运送沥青废料及散装建筑材料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将有少量物料洒落进入空气中,另外车辆在通过未铺衬路面或落有较多尘土的路面时,将有路面扬尘产生;③原料堆场和暴露松散土壤的工作面,受风吹时,表面颗粒物会受侵蚀随风飞扬飞扬进空气中。本项目为路面改造项目,总体来说施工期间扬尘产生量较新建道路少,施工单位在采取严格有效的环保措施加以减缓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对余泥渣土的运输应按照有关规定,通过专业运输公司进行封闭式运输,工地内设置洗车池,防止车辆将工地的泥土带到机动车车道形成二次污染。(2)沥青烟影响分析施工期间的沥青不是现场制做,而是从沥青加工站购买使用。沥青烟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沥青摊铺过程。沥青烟雾中含有THC、TSP及苯并(a)芘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对操作人员和近距离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本工程路面铺筑所用沥青砼采用商品沥青砼,无需自行拌和。沥青铺浇路面时所产生的烟气,其污染影响距离一般在50m之内。由于沥青混凝土施工为移动进行,所以对固定地点的影响只是暂时的,持续时间约1d。因此,沥青铺浇时应避免风向针对环境敏感点的时段,同时选择合适的天气情况下进行,以免对人群健康及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对于沥青作业时的废气要严格控制在城市区域内人群密集处不得现场烧制沥青、采用符合国家排污标准的设备和车辆,对于成品沥青摊铺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问题要通过调整施工时间、采取路段临时封闭等方法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水环境影响分析34 由于本工程位于较为繁忙的交通地段,工程现场无法设置施工营地,且本项目为路面改造项目,工程量较小,工期较短。因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在附近居民区租房作为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已排入现有市政管网。施工期的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机械车辆维修冲洗废水和罐车冲洗废水等。设置沉淀池和隔油池对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后达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应执行广州市有关余泥、渣土排放的管理规定,办理好余泥渣土排放的手续,获得批准后方可在指定的受纳地点弃土弃置固体废物。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5、生态影响分析由于本项目线路里程较短,临时占地数量较小,且占用仅为施工期,待工程结束后,经过清理、整治,基本可以逐渐恢复其原有功能,因此本项目临时占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建议施工阶段,将临时用地尽量设置在公路的永久用地范围内、施工营地尽量租用现有居民房等,以最大程度减小破坏及占用。建议临时施工用地,在施工结束时,马上清理平整。6、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本项目位于城市建成区,自然水土流失现状不严重。本项目应注意施工方式和施工管理,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影响。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声环境影响分析见声专题。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根据有关资料表明,机动车尾气的影响范围主要为道路两侧100m范围内,在道路两侧100m范围外影响很小。本项目为路面改造项目,改造前后汽车尾气影响变化不大。3.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改造完成后营运期水污水排放主要是路面雨水。路面雨水经改善后的现有34 排水系统收集进入雨水管网。1.社会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可能会给周边居民和商铺带来出行和经营的不便,也可能导致部分路段发生交通堵塞的现象。针对可能发生的这些情况,建设单位已拟定了交通疏解计划。另外,建议施工单位分段施工,加快施工进度。由于本项目施工期较短,工程内容不大,建设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应考虑对周边居民和商铺的影响,积极沟通,并加快施工,将对周边区域的影响降到最低。2.公众参与见公众参与专题。3.环保措施投资:表12本项目环保投资分项表环保项目措施内容数量金额(万元)备注水污染防治施工期的沉淀池和隔油池42.0噪声污染防治加铺改性沥青256537m2100.72按总投资的1%计为环保投资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洒水车1辆20环境管理施工期环境行动计划实施、人员培训等---8环境监测费施工期监测实施6个月2合计132.72万元34 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防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扬尘;路面上行驶机动车NOxCOHC工地适当封闭,施工场地洒水车洒水抑尘;散装物料运输车注意覆盖封闭;加强交通管理,保证机动车行驶快捷方便,减少堵车,减少汽车废气污染物排放。缓解和减轻机动车尾气与扬尘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水污染物路面雨水CODCrBOD5石油类SS总磷总氮施工的生产污水及各种含油废水须进行沉淀、隔油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路面雨水经雨水管排入附近道路的雨水管网。不会对附近水质造成影响。噪声路面改造后,路况得到改善,改铺的沥青具有一定的吸声作用,将改善道路两侧区域声环境。其他34 结论与建议1.项目位置东风路改造工程范围西起西场立交,起点桩号K0+000.000,路线向东终止于梅东路(内环桥底绿化隔离带),终点桩号K7+631.960,路线全长7.63km。2.改造内容与规模本项目为老路改造,因道路两侧已完全城市化,本次设计不进行路基拓宽。本项目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对车行道和人行道按大中修标准进行改造。3.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目前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除市环境监测中心的NO2年均浓度略超二级标准外,其余监测项目年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一般。(2)水环境总体来说,项目所在地的珠江广州河段以及人工游览湖的水质环境现状均有部分检测值不能满足相应的水功能要求,水质环境一般。(3)声环境受东风路现状交通噪声影响,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较差。4、环境影响结论(1)声环境影响施工产生的噪声在昼间和夜间均会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的要求限值。可见,施工过程产生的噪声将对施工场地附近的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声环境敏感点附近施工时,必须采取严格措施以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2)环境空气影响施工期:本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及改铺沥青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3)水环境影响施工营地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预处理达到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禁止直接排放。营运期路面雨水经路面排水管网收集后排入车陂涌,34 路面污水经收集后进入临江大道污水管网,对环境的影响很小。(4)社会环境影响本项目改造符合广州市城市改造总体规划的要求,并且对改善区域交通环境、促经区域城市改造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5、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1)声环境:采取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作业时段、施工区域进行围避以及加快施工进度等。(2)水土保持:本项目应注意施工方式和施工管理,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影响。(4)环境空气:为防治和缓解施工期大气污染,拟在未铺装路面、施工便道、材料运输路线和堆场等采取洒水抑尘措施。对于沥青作业时的废气要严格控制在城市区域内人群密集处不得现场烧制沥青、采用符合国家排污标准的设备和车辆,对于成品沥青摊铺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问题要通过调整施工时间、采取路段临时封闭等方法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水环境:由于本工程位于较为繁忙的交通地段,工程现场无法设置施工营地,且本项目为路面改造项目,工程量较小,工期较短。因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在附近居民区租房作为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已排入现有市政管网。施工期的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机械车辆维修冲洗废水和罐车冲洗废水等。设置沉淀池和隔油池对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后达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营运期加强道路维护。6、结论综上所述,东风路的改造合理必要。项目在施工和营运阶段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后,项目改造对环境的影响具有正效应,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本项目的改造是可行的。34 附件1:附图1敏感点及噪声监测点位置图34 续附图1敏感点及噪声监测点位置图34 续附图1敏感点及噪声监测点位置图34 续附图1敏感点及噪声监测点位置图34 续附图1敏感点及噪声监测点位置图34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