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6.02 KB
  • 51页

东风汽车销售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5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忻州通顺东风汽车销售服务中心项目9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忻州通顺东风汽车销售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单位忻州通顺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原平市西镇乡沙晃村忻州通顺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原平市西镇乡沙晃村以北大运公路旁立项审批部门原平市发改委批准文号原发改备案[2012]第102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汽车修理与维护O8011,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F526占地面积(平方米)10915绿化面积(平方米)1000总投资(万元)16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38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04年已投产工程内容及规模:9 1.项目概况1.1建设单位概况忻州通顺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18日,公司位于原平市西镇乡大运公路旁,注册资本500万元。公司在2004年正式运行,由于历史原因,企业至今未办理环保手续,属未批先建项目,现根据原平市环保局要求,对项目补办环评手续。原平市发展和改革局2013年9月3日以原发改备案[2013]第102号为本项目核发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通知书确定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为:项目用地39600m2,建筑面积4500m2,其中汽车配件库及办公区1500m2,汽车维修车间3000m2,硬化地面5000m2。项目实际建设情况为:通过出让取得土地3915m2(商业服务用地),租用原平市西镇乡沙晃村土地7000m2(荒地),合计占地面积为10915m2。即本项目并未取得原平市发改委备案中确定的全部用地手续,已建内容也小于原发改备案[2013]102号确定的规模。9 由于本项目已建成并运行多年,本次环评将根据实际建设情况,对工程已建内容及已采取的环保措施进行分析,针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如企业将来取得原发改备案[2013]第102号中确定的土地手续,按备案规模进行扩建,必须另行办理环保手续。本项目实际建设规模为:总建筑面积3394m2,其中办公楼一层展厅面积323m2,二层办公面积1107m2,维修车间1480m2,职工生活宿舍面积412m2,厨房餐厅面积72m2。本项目是东风公司在晋北地区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4S形象店,也是东风汽车商用车公司在山西省最大的销售、服务特许网络经销服务企业,同时还是康明斯发动机、雷诺发动机、玉柴发动机山西地区特约技术服务站。公司现有职工40余人,设整车销售部、信贷部、备件部、售后服务部、事故车维修部、财务部、客户管理部以及综合管理部等部门。公司维修设备齐全,维修技术精湛,日接待维修车次能达到30台,公司以高起点、高标准、先进的设备、优质的服务,为广大东风用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公司成立至今始终秉承“学习、创新、超越”的企业理念,始终以“服务第一、信誉第一、质量第一”为目标,积极倡导“关怀每一个人,关爱每一辆车”的工作作风。正在致力于以专业化的汽车市场运作方式,为广大客户提供最健全的商用汽车价值服务体系。维修中心拥有经验丰富并经过专业培训的维修技师,设有专业车辆检测诊断及维修设备,是集汽车销售、维修、配件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销售店。1.3项目由来本项目已取得原平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原发发改备案[2013]第102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第十三条、第二十六条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必须进行环评申报审批程序,忻州通顺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于2013年10月25日委托我单位承担“忻州通顺东风汽车销售服务中心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接受委托后,即组织人员到项目建设场地及其周围进行了实地勘查与调研,收集了有关的工程资料,对该项目进行了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结合该项目的建设特点,编制了《忻州通顺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忻州通顺东风汽车销售服务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本),现提交建设单位,报请原平市环境保护局组织审查。1.4地理位置本项目座落于原平市西镇乡沙晃村西北,大运高速公路以南。距沙晃村0.8km。项目北临大运公路,南临北同蒲铁路线,西侧为天创液压件厂,东北临一座快捷酒店,东南临远大润滑油有限公司。地理位置见附图1.9 2.工程内容本项目实际占地面积10915m2,总建筑面积3395m2,其中,展厅和客服销售区面积324m2,办公区面积1107m2,汽车售后保养、调校、维修区面积1481m2,单身宿舍及生活用房面积412m2,食堂72m2,另外厂区内东南部有约6000m2的空地,作为停车场地和临时维修场地,公司共有设备55台(套)。主要工程内容见表1。本项目设计能力为每年维修、保养汽车9900辆,即每天最大维修、保养30台车。本项目销售车型为东风运输车(大型运输车),不设洗车及烤漆工序,只进行车辆维修、外表小面积修补及整车保养,故无洗车房和烤漆房。单身宿舍配备浴室1个,配有3个淋浴头。项目建有1个小厨房,并配备1个餐厅,每日提供3餐,就餐员工主要为维修人员,约为20人,餐厅厨房配石油液化汽罐,另外厨房配一个电锅炉,用于提供饮水。本项目办公楼为一幢局部二层建筑,主入口设在正北面,临大运路,第一层主门厅安排接待台,左右两侧为展示厅,第一层楼自东向西依次为接待商谈室、办公室、客服休息室。二层为办公用房。办公楼南侧为维修车间和停车场,车间东南为单身宿舍及生活区,包括有厨房、餐厅、锅炉房、浴室、厕所等。项目总平面布局图见附图2.表1主要建设内容序号名称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备注建设情况1主体工程2层砖混1430.4m2销售客服服务区、接待区、贵宾区、新车展示厅等,已建办公区已建维修车间1480.9m2汽车维修已建2配套工程停车场6000m2泊车位60个已建3辅助工程单身宿舍及浴室411.6m2食堂(包括厨房)72m2已建4公用工程卫生间共2处已建供水市政供水管线已建供电市政供电已建供气液化石油罐已建排水20m3排水管线已建5环保工程危废暂存间15m2停车场以南改造废水沉淀池20m2厂区南侧地下未建垃圾点2个位于停车场以南已建6贮运工程设备库维修车间内二层已建配件工具库维修车间内已建运输工程汽车运输已建9 3.本项目已建工程环保达标性分析本项目已建成运行,现属于补办环保手续,环评采取回顾性分析,调查了项目已建成的工程内容,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进行逐一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整改要求。具体整改措施见表2.表2本项目整改内容及要求项目现状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环评提出的整改措施采暖洗浴1MW的燃煤热水锅炉无总量指标不符合采暖改为分体式空调,洗浴采用电热水器原煤露天堆存不符合改为用电、用汽等,去消原煤堆存环节,空出场地,可用于绿地建设食堂燃煤炉灶及液化石油器罐不符合全部改为使用液化石油器罐排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项目南围墙外的排污渠无总量指标不符合建沉淀池,生活污水排入沉淀池暂存,由市环卫部门用吸污车定期运至原平市污水处理厂危废危废暂存间地表未做防渗处理,未封闭;危废处置协议范围不全不符合按标准改造危废暂存间,补充危废处置协议(包括可回收HW8(含油污泥、漆渣)、HW9(沾染危废的废弃包装物等)绿地绿地率低,不到2%提出增加绿化,使绿地率达到10%4.职工人数及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总定员为40人,其中管理人员13人;销售人员、维修服务人员共27人。年工作日为330天,每天营业8小时。5.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概况本项目北临大运路,南为北同蒲铁路线,东为一家快捷酒店,东南为远大润滑油有限公司,西为规划路。距原平市中心区距离为12km,交通非常便利。项目相邻关系见附图3。6.工程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9900万元,由忻州通顺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7.公用工程7.1给水①供水水源供水采用城市自来水为供水水源。②用水量本项目用水环节主要为职工生活用水、展厅清洁用水、办公用水、食堂用水、绿化用水等用水环节。本项目无洗车设施,维修车间也不采用水清洗,故无生产用水环节。本工程日用水量参考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西省用水定额》(晋政办发[2008]1号)的规定,确定本项目用水情况见表3。本项目总用水量为5.04m3/d。9 表3项目用水定额及用排水量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定额规模总用水量m3/d备注1办公楼清洁0.5L/m21430m20.741次/d2工作人员生活20L/人·d40人0.83浴室120L/人·次20人2.4维修工人用4食堂30L/人.天20人0.65未预见用水量0.5上述用水量的10%6总计5.047绿化3L/m2·d10003.0采用沉淀池废水新鲜水0.125.040.8生活用水食堂0.60.480.640.10.162.4浴室2.164.27沉淀池未预见用水0.740.1480.5924.27环卫部门定期清运(采暖期)厂区绿化(非采暖期)清洁用水0.40.50.24本项目水平衡图见图1.图1水平衡图7.2排水根据环评调查,项目所在区域尚未建成通往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市政排水管网,评价区污水目前均通过本项目南墙外的一条排污渠排放,最终直接排入滹沱河。本项目厂区建有旱厕,由附近村民定期清掏;环评规定本项目在停车场南部建一个污水沉淀池,洗浴等其它生活污水排入沉淀池,非采暖期基本用于厂区绿化,采暖期由环卫部门定期用吸污车清运,不外排。根据本项目排水量,环评建议建一个20m3的地埋式沉淀池,可建于厂区内南侧现总排口附近的地下。7.3供电本项目用电主要为设备及照明用电,项目利用市政供电公司提供,本项目建一座配电室。7.4消防厂区内有环形车道,应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在公共区域设置自动喷淋等固定灭火装置,并配套小型灭火器材和按规定设立防火栓等消防设施。7.5采暖与制冷(1)热源9 本项目需供热的项目有办公楼、单身宿舍、浴室、餐厅。项目热负荷见表3。表4采暖期采暖热负荷指标表类型面积(m2)采暖负荷指标(W/m2)采暖热负荷(kW)办公区1106.96066.4单身宿舍411.65020.6展厅323.56019.4食堂72906.5合计1914112.9本项目办公楼采用空调为热源,单身职工宿舍采用电暖气采暖。(2)制冷需致冷的主要为办公室。本项目根据需要,在不同的房间安装分体式空调,用于冬季采暖和夏季致冷。7.6其它①电信:由原平市电信公司就近引入电信线路;由通信公司布线并设分线箱,根据需要安装电话。②宽带网:网络建设基于以太网技术,在厂址核心通过路由器接入ISP。支持高速接入本地骨干因特网。8.主要原辅材料用量及设备表本项目材料消耗见表5。主要设备详见表6.表5项目建设材料消耗表序号名称重要组份、规格、指标年耗量(kg/a)来源及运输1汽车配件若干外购,汽车运输2油漆甲苯、二甲苯及其他40外购,汽车运输3稀释剂甲苯、二甲苯及其他80外购,汽车运输5机油(东风专用)烷烃、芳烃、石油类200外购,汽车运输7清洗汽油(90#)甲苯、二甲苯等1000外购,汽车运输8焊丝(大桥)铝合金丝250外购,汽车运输9滤芯、空滤东风商用车专用若干外购,汽车运输主要材料说明:①甲苯:无色澄清液体。有苯样气味。有强折光性。能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和冰乙酸混溶,极微溶于水。相对密度0.866。凝固点-95℃。沸点110.6℃。折光率1.4967。闪点(闭杯)4.4℃。易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9 1.2%~7.0%(体积)。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5000mg/kg。高浓度气体有麻醉性。有刺激性。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该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该品易燃,具刺激性。②二甲苯:无色透明液体;是苯环上两个氢被甲基取代的产物,存在邻、间、对三种异构体,在工业上,二甲苯即指上述异构体的混合物。二甲苯具特臭、易燃,与乙醇、氯仿或乙醚能任意混合,在水中不溶。沸点为137~140℃。二甲苯毒性中等,也有一定致癌性。二甲苯具有中等毒性。经皮肤吸收后,对健康的影响远比苯小。若不慎口服了二甲苯或含有二甲苯溶剂时,即强烈刺激食道和胃,并引起呕吐,还可能引起血性肺炎,应立即饮入液体石蜡,延医诊治。二甲苯蒸气对小鼠的LC为6000*10-6,大鼠经口最低致死量4000mg/kg。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性有可能导致月经异常。皮肤接触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③油漆本项目用漆为东风专用底漆,该漆料为羟基组份。大多数油漆具有高度亲脂性,极易通过细胞膜,蓄积于中枢神经系统内,所以它极易导致大脑细胞受损,诱发中毒性脑病。慢性溶剂中毒综合症、慢性油漆工综合症、神经精神功能紊乱等。漆之所以易于诱发神经系统病变,一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的神经毒性,譬如甲苯毒性就很剧烈,二是其中所溶解的溶质的作用,如铅、镉、锰等重金属离子的负面影响。④稀释剂是一种为了降低树脂粘度,改善其工艺性能而加入的与树脂混溶性良好的液体物质。分别有活性稀释剂和非活性稀释剂。油漆涂料中热固性树脂需加入稀释剂来降低它的粘度而便于进一步加工,这些稀释剂实际上都是比树脂便宜的有机溶剂,因此也起降低加工成本的致廉作用。油漆稀释剂特有的去油污功能,可以把机加的零件放入溶液中浸泡,起到清洁油污,增加结合力的作用。本项目所用稀释剂是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微溶于水,能溶于各种有机溶剂,易燃,主要用作喷漆的溶剂和稀释剂,储存和使用时须远离明火。含有的污染物主要为苯和二甲苯。用来做汽车漆的稀释剂。9 表6主要设备名录序号名称数量型号1行车15吨2空气压缩机27.5W3双柱手机液压机2500kw4单机弧焊变压器1风冷5电焊机2380V6发电机173.5kW7多功能汽车钣金修复机2380V8砂轮机2通用9专用工具3雷诺发动机、康明斯发支机10双柱龙门式举升机2ZD—FT—QJY3.5AL—111四柱举升机2ZD—FT—QJY4.0AL—112总成吊机1HD一9001J13蓄电池测试仪2mcr—444x114电瓶充电启动机1vpower—150015轮胎平衡机2U—A2616点焊机2vpower—1217各式运输车718万用表5351419钣金全套工具820机修工具621机油加注设备1Feb-04合计559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已于2004年运行,未办理过环保手续,属未批先建项目,本项目未取得环保主管部门的总量控制指标,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1)采暖使用燃煤锅炉,锅炉用于采暖和洗浴,采暖期每天运行16h,非采暖期每天运行8h,全年运行4120h/a,锅炉未采取任何脱硫除尘措施;厨房炊事主要使用燃煤炉灶,无油烟净化装置;(2)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地表;(3)危废储存及管理处置措施不符合环保要求;现有危废处置协议未包含本企业产生的全部危废种类;(4)厂区绿地率较低;根据环评计算,现有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7。表7现有污染物排放量单位:t/a类型污染环节污染物种类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污染口位置废气锅炉房SO24.5连续大气环境6m高的烟囱NO21.7烟尘1.2炉灶油烟0.0034间断排气扇外排废水生活污水废水量1409间断直接排入南厂界外污水渠,最终排入滹沱河厂区南部污水总排口COD0.28BOD0.14NH3-N0.02SS0.11固废危废废油漆、废机油、废棉纱、废手套等0.64间断外售,由有资质单位收购厂区南部地下废物内存罐含油污泥2混入生活垃圾维修车间清理地坪产生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办公垃圾等、废旧轮胎等8环卫部门收集3个垃圾桶另食堂炉灶饮事用煤,产生无组织的烟尘、SO2、NOx,厂区内露天堆放的原煤产生大量粉尘。9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1自然物理(质)环境1.1地理位置原平市地处山西省中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8°35′~39°03′,东经112°17′~113°15′之间,东临五台,西靠宁武,南与忻州、定襄毗邻,北和代县、朔州接壤。境内京原、北同蒲铁路在市区交汇,朔黄铁路和京原、大运等公路穿境而过,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市、乡、村三级公路纵横交错,实现了乡乡通公路,交通条件极为便利。东西相距62km,南北长约58km,总面积2560km2。本项目位于原平市西镇乡大运公路旁。西镇乡位于原平市北郊,北与大林乡隔河为邻,西与大牛店镇接壤,南与解村、新原乡毗连,东与中阳乡隔河相望。地理坐标:北纬38°44"~38°49"、东经112°38"~112°46"。乡政府位于平安大街繁华地段,辖区内京原公路、大运路、大运高速、平安大街纵横交错,朔黄铁路、北同蒲铁路、京原铁路、薛梅铁路纵跨全境,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滹沱河、阳武河流经全乡,历史上一直是全市“阳武流金”的富庶之地。全乡所辖22个自然村,29592人,面积108km2,耕地面积76804亩.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1.2地形地貌原平市地处晋北忻定盆地北部,东西两侧为山地,中间为滹沱河断陷盆地结构。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向滹沱河及其支流倾斜,在市区附近形成南北向带状平川。东部属五台山余脉,在境内多为黄土丘陵,沟壑纵横,地表起伏较缓,最高峰为鹰愁梁,海拔1979米;西部云中山,岭峻山险,峡谷曲折,多为石山,主峰水背尖海拔2364m;西北部为恒山支脉的淳山,山峰连绵起伏,形成与宁武、朔州交界的天然屏障,最高峰海拔2252m;中部为滹沱河谷地,地势平坦,是该市主要的农作区。根据地貌形态和特征,可划分为三大地貌单元,即基岩山区、黄土丘陵区和盆地平川区,全市总面积2571km2,其中山地占54.5%,丘陵占23.3%,平川占22.2%。西镇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发达,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所辖的22个自然村,按照地形,大体可以分为南部丘陵区,中部平川区,东部沿河区三种类型,其中,本项目所在地沙晃村属于盆地平川区。1.3地质构造 原平区域内地层出露较单一,山区地表裸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石盒子统和石千峰统的砂岩、页岩,下伏地层有石炭系煤系地层和奥陶系石灰岩地层。平原区为太原断陷盆地的一部分,沉积了一整套巨厚的新生界地层,其中第四系厚达410m左右。区域内地层由老至新为: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三系和第四系。本工程项目选址所在场区地势平坦。场地未发现影响建筑物稳定的不良地质构造,适宜建筑。1.4水文地质评价区位于阳武河冲积扇的中上部,含水层为单一的卵石、砂砾石组成,隔水层少,含水层总厚度为50-70m,水位埋深26-35m,是阳武河冲积扇地下水最丰富的地区,单井涌水量35L/s,渗透系数50-60m/d。地下水接受北部的阳武河和西北部山区侧向补给,地下水流向由西北向东南。评价区包气带结构、地表发育一层2-4米厚的亚粘土、粉细砂、西部薄、东部厚。饱气带的主要部分由砂卵石、砂砾石组成。根据埋藏条件,分浅层水(潜水)和深层水(承压水)两类:浅层水含水层埋藏于地下浅部,在阳武河冲洪积扇中下部北岗河以东地区含水层为砂砾石层、埋藏深度4-8m,含水层厚度4-5m,在北岗河两侧及其以西地区含水层以粉细砂为主,埋深1-8m。在古河道流经地带砂卵石层厚度大,可达百米左右。在古河道沉积以外地区,深部含水层埋深均在40m以下,并有粘质砂土或砂质粘土相隔,这类地区透水性较弱。1.5地表水系原平市地表水较为丰富,相对较大的河流有滹沱河、阳武河、云中河等,均属海河流域,境内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554亿m3。原平市内流经的最大河流是滹沱河,属于海河水系子牙河流域。境内其一级支流西侧有阳武河,永兴河和北云中河,东侧有长乐河和同河。①滹沱河:发源于繁峙县平型关泰戏山西麓马跑泉、桥儿沟一带,经代县自北向南流经市内,与北云中河汇合后于界河铺峡口进入忻州市境内。在原平市境内全长40km,流域面积2311km2,多年平均流量6.36m3/s(界河铺水文站)。②阳武河:发源于本市西北白人岩和宁武县西南的龙王垴,境内流域面积812km2。在马圈以上分南北二支流,即龙宫河与长梁沟河,一般都为潜流。龙宫河为阳武河北支流,全长33.6km,呈北东-西南走向,流域面积322.2km2,属蜿蜒型河流,河水时隐时现,极不稳定。长梁沟河为阳武河上游南支流,全长37.5km,轩岗以上为南-北走向,以下为西-东走向,流域面积423.8km2,也属蜿蜒型河流。③永兴河:发源于云中山东麓,呈西北-东南走向,在王家庄与北云中河汇合后,在界河铺汇入滹沱河。 ④北云中河:滹沱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忻州市忻府区扬胡乡,属忻州云中河北支流,由奇村宽谷流入原平市,在原平市境内长约14km,于原平市王家庄乡下王庄村与永兴河汇合,在界河铺进入滹沱河。本项目地表水为滤沱河,流向自北向南,位于场址东侧8000m处。原平市地表水系图见附图4。本工程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厂区南墙外一条排污渠,排污渠污水最终排入滹沱河。1.6地下水原平市是山西省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阳武河洪积扇天然补给量为15.139万m3/d,是原平市城区用水补给区,目前工农业开采量为5.5万m3/d,原平城市供水开采为3万m3/d,尚余6.819万m3/d。原平市的地下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变化很大,原平市阳武河洪积扇的富水性分为五个区,即极富水区、强富水区、中等富水区、弱富水区、孔隙潜水区。①极富水区:单井涌水量较大,为126m3/h,分布范围北到李家村、上薛孤,南至文殊庄南,西到西镇村西,东至京原铁路。处于阳武河洪积扇的中下部,渗透系数为50-60m/d。本区水位埋深较浅,为25-35m左右,水力坡度为1-5‰。②强富水区:单井涌水量为43-126m3/h,分布范围在阳武村、施家野、大牛堡、上下默都村、沙晃村至原平城区及扇缘部分,北贾、阳武村一带条形地段。此区地下水埋深由西往东逐渐变浅,西部埋深50-60m,东部埋深20m左右。③中等富水区:单井涌水量为20-43m3/h,分布范围为施家野、南申、中河以北定丰庄及南阳店一带,处于洪积扇中部,为冲积砂孵石沉积物,含水层厚度40-70m,水位埋深30-50m,渗透系数为30m/d,水力坡度为2-3‰。④弱富水区:单井涌水量为20-43m3/h,分布范围为洪积扇北侧魏家庄、敬家庄北、下大村和下申查以南一带。本区水位埋深较浅,在10-20m左右,由北向南埋深逐渐增大,含水层厚度逐渐增大。⑤孔隙潜水区:北岗河西南永兴和洪积扇边缘为孔隙潜水。原平市地下水以潜水为主,水位较高,河西地区浅层水埋深为1~2m,局部低洼多涝地区为0.5m左右,河东地区较深,一般为1.5-2.5m,其埋藏条件为松散层孔隙水,其含水层为第三系、第四系卵石层与其间的亚粘土、粘土组成的含水结构,地下水运动规律为东西部山区在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转化为裂隙水、岩溶水和地表水向盆地活动,代县洪积平原的地下水也不断的向原平盆地排泄,构成了沿6个方向向原平盆地汇集的状况。原平盆地的地下水除当地开采、蒸发消耗外,大部分排入滹沱河流入忻定盆地。原平市水源地面积为33.87km2,水井258眼,水源总取水量为1790m3,已形成过量开采,在重点水源区已形成降落漏斗。 1.7气象特征原平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日温差大、多风沙、雨量少而集中,冬季寒冷少雪。该地区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和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3m/s,小风及静风频率出现较多。境内地势起伏较大,气候差异较为显著,年平均气温8.3℃,一月温度较低,平均温度-9℃,七月温度较高,平均温度23℃。年平均降水量453.7mm,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60d。2.自然生物(态)环境2.1土壤原平市土壤分为褐土、棕壤、盐土、水稻土、草甸土五大类,14个亚类,24个土属,62个土种。褐土为区域地带性土壤,是本市分布最广的水平地带性土壤,广泛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平川。其中淋溶褐土和草灌褐土亚类属山地土壤,分布于棕壤以下。土层薄、质地差、土壤侵蚀严重。除少量耕地外,大部分为非耕地,适宜发展林牧业。褐土性土亚类,主要分布在丘陵区,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特点是干旱、瘠薄,水土流失严重,适宜发展水果和木本粮油、粮食轮作。淡褐土和草甸土两个亚类主要分布于平川区二级阶地及滹沱河西岸,经农民多年耕作,土壤肥力较高,水利条件较好,是原平市主要耕作土壤和商粮生产基地。2.2动植物分布原平市森林覆盖率为9.1%,植物群落有狗尾草、马唐等原有植被群落,河滩地带常见有莎草、水裨、芦苇等,盐碱地带有水蓼等沼泽植被群落。本次项目评价区位于原平市城乡结合部,乡镇生态系统为主要特征,主要植被为人工栽植的杨柳、杨树、槐树、草坪等,以及农作物。项目所在地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绿地面积较小。由于原平市分布有大量的林木资源,给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区域动物种类较多,主要有兽类、鸟类、昆虫类、爬虫类、两栖类、鱼类等。据调查,评价区域主要以人工养殖动物为主,无国家保护动物分布的报道。2.3矿产资源原平市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铝矾土、银、铜、水晶等,其中煤系宁武煤田的一角,储量12.8亿吨,分布于长梁沟镇、轩岗镇一带。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原平市位于忻州地区中部,全市区域面积2560km2,现辖7镇11乡3个办事处,520个自然村,市政府驻扎北城街办,原平市人口49.1万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其中非农业人口12.4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9%。2.社会经济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18.1亿元,同比增长9.9%;固定资产投资134.6亿元,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亿元,增长16.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亿元,下降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85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7321元,增长14.1%。各项指标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可以说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原平速度”。城乡建设统筹推进。按照“东拓南改、三水环城”的城市发展思路和“一核两次十字形”城镇发展格局,全力落实“决战城建年”工作部署,完成了青年西街、文化北路、北环线等12条道路建设,硬化小街小巷8.2万m2,进一步拉大了城市框架,畅通了市内微循环。吸纳社会投资兴建的城南热源厂,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供暖,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85万m2。街道综合整治、人行道硬化、路灯安装及管网改造等工程完工受益。全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到4.2亿元,为历年之最。同时,市域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崞阳镇抓住列入山西省“百镇工程”契机进行了升级改造;轩岗镇公铁立交桥改造完成了实体工程,乡镇级污水处理厂具备投用条件;其它中心城镇建设规模逐步扩大。3.交通运输原平市是晋北交通枢纽,京原铁路、北同蒲铁路、朔黄铁路在城区交汇。108国道、208国道、大运高速公路和原太高速公路交汇于城区,贯穿全市,市、乡、村三级公路纵横交错,实现了乡乡通油路,交通十分方便。项目厂址南邻北同蒲铁路,北邻大运公路,交通程度便捷。4.文化教育原平市共有各类学校332所,其中小学284所,初中40所,高中8所。文化设施有文化馆、文化站、图书馆、博物馆等,医院有34家,床位1211张,医生人数850人。原平市工业产业结构以资源型重型产业为主,尤以化肥、建材、冶金等工业企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总体来看,原平市经济属于工业积累阶段的增长期。5.文物古迹 原平天然名胜、文物古迹遍布全境。现全市有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26处,其中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阳武村朱氏牌楼、练家岗慧济寺、崞阳南桥等3外,比较著名的胜景有“天涯石鼓”、“五峰叠翠”等,另外还有土圣寺、佛堂寺、楼烦寺、文庙、续范亭纪念堂等十余处文物古迹。原平的大营温泉是山西省六大温泉之一,热用面积22km2,热水层厚达158m,目前开发已初具规模,是人们旅游、疗养、避暑的好去处,境内有多处革命纪念地,较为闻名的有续范亭纪念堂、原平市热土陵园、抗日烈士纪念碑,朱德、刘少奇故居旧址,下神头惨案旧址,峙峪惨案旧址、南神头惨案旧址等。据调查,本次项目评价区内无文物保护目标。6.城市总体规划原平市城市用地总体规划图见附图5。根据原平市城市总体规划,本项目占地为原平市规划的农林用地。但原平市人民政府为本项目核发了土地证,标明用地性质为商业服务,故项目占地符合原平市土地规划的要求。7环境功能区划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区按环境空气GB3095-2001二类区考虑;地表水: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属滹沱水系,执行地表水IV类标准;地下水:执行地下水III类标准;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交通干线两侧执行4a类标准;生态环境:为城市生态环境。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评价收集原平市环境监测站2013年12月1日~7日的例行监测数据。由监测数据可以看出,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整体较好,各监测值均未出现超标情况,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中相应的限值要求。2.地表水质量现状根据原平市环境监测站2013年9月的地表水例行监测数剧,与IV类标准相对照,滹沱河界河铺断面监测指标全部达标。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环评调查,本项目临大运公路,主要噪声源为交通噪声,本项目距村庄距离较远,声环境不敏感。根据噪声现状监测,其噪声现状值满足区域功能区的要求,说明评价区声环境质量相对较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所处区域周围内无国家及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景文物保护区、旅游资源和珍稀动、植物分布。根据评价区的实际情况与特点,经现场调查,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0。表10评价区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对象相对于本项目方位距离m保护级别及要求环境空气快捷酒店东20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快捷酒店东20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水环境滹沱河东8000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生态环境项目周边景观景观协调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见表11。表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取值时间二级标准浓度限值浓度单位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24小时平均200300μg/m3(标准状态)颗粒物(PM2.5)年平均24小时平均357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24小时平均70150二氧化硫(SO2)年平均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60150500二氧化氮(NO2)年平均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40802002.地表水根据《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评价区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2。表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单位:mg/L序号污染物名称标准值1pH6-92COD≤303BOD5≤64氨氮≤1.55石油类≤0.53.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见表13。表1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单位mg/L序号污染物标准值序号污染物标准值1PH6.5~8.58Fe≤0.32总硬度(以CaCO3计)≤4509Mn≤0.13氨氮≤0.210砷≤0.054硝酸盐≤2011Hg≤0.0015亚硝酸盐≤0.0212细菌总数(个/ml)≤1006硫酸盐≤25013总大肠菌群≤3.07氟化物≤1.014高锰酸盐≤3.04.声环境 本项目所在土地规划为商业服务用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道路两旁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见表14。表1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类别昼间夜间说明26050商业区47055交通干线两侧 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1)厨房: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表2标准,标准值见表15。表15油烟排放标准项目名称项目灶头数(个)划分规模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m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厨房≥1,<3小型≥1.1,<3.32.060注:单个灶头基准排风量:2000m3/h(2)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详见表16。表16项目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细表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mg/m3)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2苯0.40二甲苯1.2非甲烷总烃4.02.废水(1)生活污水:本项目废水由环卫部门定期用吸污车运至原平市污水处理厂,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三级标准;参照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标准。表17污水排放标准单位:mg/L(pH除外)类别PHCODBOD5SS氨氮LAS动植物油GB8978-19966-95003004003520CJ343-20106.5-9.550035040045201002.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交通干线两侧执行4a类标准。表1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单位:dB(A)类别昼夜夜间说明26050GB12348-2008中2类4a70553.固废(1)生活垃圾: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2)危废: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执行。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供热采用电空调,不设采暖锅炉,废水经沉淀后,由环卫部门定期运至原平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本项目无外排污废水。故无总量控制要求。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本项目运营流程和排污节点见图2:声环境项目运营生活废水沉淀池环卫部门吸污车清运机动车尾气大气环境无组织排放焊接烟气大气环境刮灰打磨粉尘大气环境油漆废气大气环境机动车及人群噪声加强管理声环境维修噪声隔声降噪装置生活垃圾封闭垃圾箱环卫部门收集处理生产垃圾厂区封存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图2本项目产污环节 主要污染工序:本项目为东风汽车销售维修中心,因此,本项目投入营运后,只对本品牌的汽车进行维修和保养。项目投入营运后,其具体维修、保养过程及产污环节如下:汽车保养一般情况下为:换三滤(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清洗(清洗进气道、清洗节气门)、换火花塞、换机油等等,因此在保养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废油、以及所更换的零部件的固体废物,此外还有在保养过程中由于敲打等会产生一定的噪音。汽车维修一般情况下包括:四轮定位、刹车系统、维修底盘、维修发动机以及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刮擦等修补,在对汽车的维修过程中同样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油、更换零部件等置换下的固体废物,此外还有一定的噪音产生。汽车维修工艺流程见下图:钣金(包括焊接、整形等)底盘、车箱补漆其维修服务流程如图3.:检验、出厂评估、报价维修检测汽车进厂零件更换图3服务流程2.1废气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气均为无组织排放,主要有:①汽车进出场区的汽车尾气;②烧焊过程中产生的烧焊废气;③车箱、底盘补漆工段产生的油漆废气;④油烟废气;⑤打磨粉尘(1)汽车尾气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在启动过程中的怠速及慢速(5km/h)行驶时排放的废气。根据《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和《大气污染物分析》等资料,汽车燃油排放的污染物种类主要是CO、NO2、烃类,其各种污染物排放系数如表19所示:表19汽车燃油污染物排放系数污染物以汽油为燃料(g/L)CO160.0NO221.1烃类33.3本项目按平均每天检测、维修及运行30辆汽车,经类比分析,平均每辆车运行用汽油0.1L,以平均日运行8h计,汽车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约为CO:0.375kg/d,NO2:0.048kg/d,烃类:0.084kg /d。由于项目汽车尾气产生量小,加之项目所在区域地形开阔,易于扩散,因此以上废气可实现达标排放。②烧焊废气对于受损的车辆,需要采用电、气焊时,会产生烧焊废气,主要污染因子是烟尘。本项目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机,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焊接烟尘,参考同类4S店,类比得出,本项目全年使用焊丝0.25t,烟尘产生量为2g/kg焊丝,则本项目焊接烟尘产生是为0.5kg/a。烧焊量少,废气为无组织排放,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为了进一步降低对工人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本环评要求企业要加强车间的通风,以使其浓度进一步降低。③喷漆废气本项目另一废气主要来自于汽车喷漆时产生的油漆废气,所排的废气将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本项目无整车喷漆工序,只有对小磕碰、更换的底盘等进行喷漆,无烤漆工段,喷漆均为露天进行,油漆自然干燥,在油漆干燥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本项目采用的为东风专用系列油漆,油漆稀释剂的成分为苯、二甲苯、醋酸丁酯及环己酮。本项目油漆和稀释剂中二甲苯含量约为6.5%,苯含量为2.3%。类比同类4S店实际情况,本项目全年使用油漆量和稀释剂为120kg,则二甲苯产生量为7.8kg/a,苯产生量为2.76kg/a,由于本项目所用油漆量少,污染物产生量较少,且排放时间分散,为无组织排放,对环境影响不明显。④打磨粉尘对于打磨工序所产生的粉尘,由于打磨过程中粉尘是对着人沿切线方向运动,再加上粉尘比重比较大,由于受重力的作用,粉尘向下运动,打磨工序作业人员配备防尘面罩,避免粉尘对作业人员产生影响。⑤食堂油烟本项目建一个小型职工食堂一座,就餐人数为20人,每日3餐,按1个基准灶头计,炉灶燃用石油液化气,属清洁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O2、烟尘很低,对外界环境影响很小。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环评规定,建设单位厨房灶头配套使用油烟净化器,净化效率>60%,单灶头处理风量为2000m3/h。经类比调查,每人每天食用油用量以0.02kg计,本项目建成后每天食用油用量约0.4kg,烹饪过程中分解、挥发按2.83%计算,则厨房油烟产生量为11.32g/d,年产油烟量为3.40kg/a,按日高峰期2小时计,则高峰期该项目所排油烟的量为5.66g/h,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加装处理效率不低于60%,风量为2000Nm3/h的油烟净化设施,油烟排放浓度为1.89mg/m3。经处理后油烟年排放量为4.53g/d,浓度1.13mg/m3,通过排油烟管道厨房房顶排放。本项目净化效率和排放浓度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最低去除率60%和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Nm3的要求。2.2废水 本项目无洗车工序,维修车间地面采用铁铲刮铲,不使用水清洗,项目建成后无生产废水产生。废水主要为展厅及办公室清洁废水、洗浴废水、食堂排水等生活污水。环评规定,本项目建一个20m3的地埋式沉淀池,生活污水排入沉淀池,由原平市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原平市污水处理厂,废水不外排。本项目厂区内建有二个旱厕,由当地农民清掏,用于农田。本项目生活污水为洗浴废水、清洁用水、食堂用水,其污染物浓度参考《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中各分项污染浓度值,由于本项目排水主要为洗浴用水,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换算出本项目废水排放浓度。见表20。表20本项目废水综合浓度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排放去向COD2000.28沉淀池,由环卫部门运至原平市污水处理厂BOD1000.14SS800.11NH3-N150.02废水量140914091.3固废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汽车修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固废和危险固废,以及职工生活垃圾。①一般固废包括废零部件、废旧轮胎、废包装材料等,根据企业提供资料,产生量约2t/a。零部件按原材料种类在厂区按类别分类储存,一般废物绝大部分进行回收,不能回收的经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收集处理。②危险废弃物:维修过程将会产生一些固体危险废弃物,如:废油漆约4kg/a,清洗汽车部件剩余的废溶剂及废机油、废刹车油、废表面活性剂等,产生量约为600kg/a;含油废棉纱及手套等,约为20kg/a;本项目共计产生危废约624kg/a。此外,还有维修车间地坪铲刮下的含油污泥,约2t/a。废油、废液、含油污泥设置专用的回收大桶,按油、液、泥类型分类回收。本项目建1间15m2的危废暂存间,危险固废送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环评要求危废临时贮存使用密闭无泄漏的铁桶将其分类盛装,且危险固废临时贮存场地应有硬化、防渗漏、防日晒雨淋等措施。危废由建设单位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将其妥善存放并交由有资质的部门回收,鉴订回收协议。③生活垃圾:本项目运营期有职工数40人,年工作日为330天。预计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6t/a。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另外食堂产生少量餐饮垃圾,交由有资质部门回收处理。2.4噪声 本工程噪声影响主要来源于汽车行驶噪声、设备噪声,如空调外机、高压喷漆枪、空压机、钣金敲打、维修设备等。①汽车噪声项目在营运期间应加强车辆进出管理,设置减速、禁鸣等提示标志,减少汽车噪声的产生。汽车行驶产生的噪声,持续时间短,通过距离衰减后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②空调外机项目投入营运后拟安装空调。本环评要求:空调安装应符合相关规定;设置的空调机组应选择优质低噪声设备,底座安装减振软垫;空调机组的室外机组放置在建筑屋顶或远离人群活动区侧。室外机与相临方的门窗距离根据不同制冷额定功率进行控制。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确保空调噪声达标排放。③排风系统建设单位应选择高效低噪排风设备,并进行隔声处理,如设置隔声墙、隔声罩等,设备基础底座应设置隔振器,支架、托架、吊架等必须安装减振措施,如采用弹性吊钩、隔振带等,确保噪声达标排放。④维修车间修理汽车时的零部件敲打声、打磨、电焊、机械加工等过程均产生一定噪声,高压喷枪、空压机等设备产生一定噪声,噪声源强为80~85dB(A)。但这些噪声只是偶发性的,本项目夜间不运行,在对这些作业车间进行恰当的隔音处理、并经过距离衰减后,对环境的影响不大。此外,汽车的维修中会使用不同的机械设备,如空压机、研磨机、气动扳手等,这些设备或工具在使用时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本项目各主要噪声源的噪声级见表21.表21主要噪声源的声压级序号噪声源Leq(dB)治理措施降噪效果dB1空气压缩机100设置进气消声器,车间内使用,隔声152高压喷枪70间断使用03打磨机80间断使用,车间内使用54维修设备100车间隔声10项目拟采用下列措施消声降噪:a、维修车间墙体及屋顶应采用轻质复合隔声簿板。b、噪声源移至噪音非敏感区(有隔音设备或厂区角落)作业,并对产噪设备加装吸音设备(隔音箱、消音器等)或避震系统(刚性弹簧、防震橡皮等);c、加强对各种设备的保养,使之处于良好运行状态;d、在厂界四周种植长绿乔木构成隔声绿化带,并做好厂内绿化。在对设备采取减振降噪后,通过墙体的隔音和距离衰减后 对四周厂界噪声昼间贡献值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不会对区域声环境质量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的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汽车尾气CO0.124t/a0.124t/aNO20.016t/a0.016t/a烃类0.028t/a0.028t/a烧焊车间烧焊废气(烟尘)少量无组织排放少量无组织排放喷漆苯二甲苯打磨粉尘厨房油烟1.89mg/m33.40kg/a1.13mg/m31.49kg/a水污染物生活污水产生量:1409m3/aCOD200mg/L0.28t/a200mg/L0SS80mg/L0.11t/a80mg/L0BOD100mg/L0.14t/a100mg/L0NH3-N15mg/L0.02t/a15mg/L0固体废物运营期废车胎、部件2t/a0废油漆0.004t/a0废机油0.6t/a0含油棉纱等0.002t/a0含油污泥2t/a0生活垃圾6t/a0噪声运营期噪声70-85dB(A)昼间<60dB(A)夜间<50dB(A)其他无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拟建项目占地面积较小,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厂区绿化面积约10%,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很小。环境影响分析 运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废气项目投入营运后排放废气主要有汽车零星喷漆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气、打磨工序粉尘、烧焊过程产生的烧焊废气,另外还有进出车辆及试车产生的汽车尾气以及食堂油烟。①机动车尾气项目进出车辆及试车会产生汽车尾气,但是由于其排放时间短,排放量少,所含NO2、CO和HC浓度低,且场区周围较空旷,可自然排空。另外,场区机动车辆尾气经过植物的吸附及空气扩散、稀释作用,不会对场区周围的空气环境产生明显污染影响。②喷漆废气本项目无整车喷漆作业,只对小的磕碰进行修补,使用小型手动喷枪人工喷漆,工人佩戴口罩。由于维修规模有限,作业时间又很分散,用漆量较少,总的年用油漆量及稀释剂用量为120kg/a。喷漆挥发的有机废气主要为苯和二甲苯,由于排放相对分散,且均为无组织排放,不会对区域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③烧焊废气汽车维修采用电、气焊时,会产生烧焊废气,主要污染因子是烟尘。由于烧焊次数与烧焊量较少,项目仅产生少量烧焊烟尘,可通过无组织排放进入车间空气,并由车间通风窗进入大气,并经过植物的吸附及空气扩散、稀释作用,不会对场区周围的空气环境产生明显污染影响。④打磨粉尘打磨工序作业人员配备防尘面罩,避免粉尘在打磨房内聚集对作业人员产生影响。⑤厨房油烟厨房炉灶燃用液化气,属清洁能源,对大气环境基本没有影响,油烟通过油烟净化处理后,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最低去除率60%和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Nm3的要求。2.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投入营运后废水主要是办公场地清洁废水、以及职工的生活污水等。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生活废水年产生量为1409m3/a。其中COD排放量约为0.28t/a、NH3-N排放量为0.02t/a。根据项目设计,本项目生活废水排入沉淀池,近期由环卫部门定期收集,运至原平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远期如市政污水管网建至项目区域后,污水可按市政规划,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投入营运后所产生的污水对环境影响很小。环评要求建设方对污水沉淀池采取水泥防渗措施,防治污水下渗污染浅层地下水。另外要提高员工的节水意识,在使用过程中节约用水。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投入营运后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汽车维修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固废和危险固废。生活垃圾:职工办公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一般固废:包括废零部件、废旧轮胎、废包装材料、不含油废棉纱手套等,一般废物绝大部分进行回收,不能回收的经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收集处理。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内容,项目汽车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机油属于HW08废矿物油、含油污泥;HW09废乳化液;HW49中废活性炭、废过滤棉、滤网、废电子器件、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漆渣、含有漆渣的废报纸、废棉布、废砂纸以及废油漆桶等;HW12染料、涂料废物。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对危险废物的特别规定,本项目产生的危废必须交由有资质的部门回收。本项目危险废物在交给处理机构处置之前,需要设置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单位应按照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进行设计:①合理设置不渗漏间隔分开的区域,每个部分都应有防漏裙角或储漏盘;危险废物应与其他固体废物严格隔离;其他一般固体废物应分类存放,禁止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混入。②定期检查场地的防渗性能,防治雨水径流进入堆场、避免渗滤液量增加,堆场周边应设置导流渠,并及时清理和检查渗滤液给排水设施及堵截泄漏的裙角;实际的渗滤液及泄漏液应通过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③强化配套设施的配备,危险废物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分类盛装,禁止将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标准的标签。本项目危险废物在运输方面,应根据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①做好每次外运处置废弃物的运输登记,认真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加盖公司公章。②废弃物处置单位的运输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了解所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运输车辆必须具有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③危险废物在运输途中若发生被盗、丢失、流散、泄露等情况时,公司及押运人员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并采取一切可能的警示措施。 ④一旦发生废弃物泄漏事故,公司和废弃物处置单位都应积极协助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应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处置,直至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该项目所有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危险废物:包括废棉丝(油抹布)、废机油、废溶剂、废刹车油、废表面活性剂、废旧蓄电池、车间地坪刮铲下来的含油泥。废油、废液、含油污泥均设置专用的回收大桶,按油、液、泥类型分类回收,危险固废送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企业已与太原石化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废矿物油的处置服务协议,太原石化工贸集团(许可证号HW1401220009)为山西省环保厅备案的危废处置单位,具有收集、贮存、处置危废的资质,危废处置范围为废矿物油(HW08中含油污泥、浮渣、沉渣、过滤黏土和沉积物等除外)、其他(HW49)中废润滑油包装桶。根据太原石化工贸集团的经营类别未包含本企业产生的全部危废种类,因此,本环评要求:本项目必须再补充危险废物处理资质协议,对本项目产生其他危废亦能合法回收。另外建设设单位应首先实施减量、再使用和再生利用,减少物品的使用量,对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合理利用,不能利用的合理处置,在此基础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4.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噪声主要有汽车行驶噪声、空调外机噪声、排风设备噪声、维修噪声、设备噪声等。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推荐的公式:LA(r)=Laref(r0)+Dc-(Adiv+Abar+Aatm+Agr+Amisc)预测点的A声级可按下式计算:对单个无指向性点声源的几何衰减用以下公式计算:L(r)=L(r0)-20lg(r/r0)两个以上的多个噪声源同时存在时,总声级计算公式为:现状监测值与预测贡献值叠加的预测总声级计算公式为:式中:r:预测点到声源的距离;Adiv--距离衰减,dB;Abar--遮挡物衰减,dB; Aatm--空气吸收衰减,dB;Aaxc--附加衰减,dB;Agr—地面效应衰减,dB;L(r)--声源衰减至r处的声压级,dB;L(r0)--声源在参考距离r0处的声压级;r0:预测参考距离,m;L:预测点的噪声现状值,dB。利用预测模式计算出各设备影响噪声值,根据能量合成法则叠加各设备噪声对各预测点声环境造成的影响值,再叠加现状监测值即为预测值厂界周围昼间噪声预测值均未超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该项目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场区边界外噪声可达到昼间<60dB(A),本项目夜间不运行,故项目运行期噪声对区域声环境影响不大。三、环境风险分析风险防范意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障,根据国家环保部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由于本项目在投入营运后在维修过程需要钣金喷漆等工序,所用原料部分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这些物质在贮运、使用以及废物处置过程中,有可能会通过泄露或人为事故等途径进入环境,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次环评将针对项目生产的特点、原材料的化学性质以及可能发生的潜在事故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并提出防止事故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减少危害的目的。1.风险识别本项目在营运过程中需要对部分维修车辆进行钣金喷漆,而漆喷漆中含有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易燃或有毒成分,本项目虽不需加热,但是仍然存在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可能性,通过统计资料及国内外同类装置事故情况调查资料给出概率统计值,该项目最大可信事故概率小于1×10-5。汽车维修店主要的化学品有油漆、稀释剂、各种机油、润滑剂等。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本项目的原辅材料及产品均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原辅材料中的汽油、油漆等属于易燃危险性物质,但贮存量未超过临界量,为非重大危险源,且项目所在地不属于《建设项目管理名录》中规定的需特殊保护地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及社会关注区。故本次评价只提出风险防范措施。2.风险防范措施针对本项目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的风险,本环评提出如下措施:(1)工程要严格遵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J16-87)总图布置和消防设计规范; (2)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优质轻柴油和稀释剂储存场所的防火工作;(3)在储存场所附近配有足量的灭火器材,以便处理初期火灾。(4)建设完善的消防报警系统,建立事故防范和处理应对制度;(5)储存场所四周设有环形消防道路。(6)定期或不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更换或维修;(7)在日常营运过程中应加强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宣传和对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以使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安全操作、规范操作,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其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进一步降低;(8)对各种原辅材料应该按有关消防规范分类贮存,以降低事故发生。易燃物贮存区要形成相对独立区,并在周围设防火墙,隔离带.储存区内应有“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的告示牌。存储温度不可高于52℃,存储区应远离频繁出入处和紧急出口。危险废物应密闭储存。(9)安全防火措施备有消防灭火用具,车间内严禁烟火;严禁随意倾倒溶剂和废涂料;车间照明灯及电器开关符合防火安全技术要求。(10)建立健全安全环境管理制度a、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认真执行巡检制度,避免因检查不到位或错误操作而发生事故。b、建立健全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制度,指定相关责任人。消防器材完好到位,并设置火灾报警装置。加强车间的安全环保管理,对所有职工进行安全环保的教育和培训。综上所述,由于本项目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较小,故只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的防范应急措施,在设计、施工、管理及运行中认真落实工程拟采取的安全措施及评价所提出的安全设施和安全对策后,上述风险事故隐患可降至最低。四、清洁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若干意见”(环发[2003]60号),明确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产生与处置等进行分析论证,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1.先进的维修设备本项目的维修、汽车美容设备均是当前该行业较先进的设备,特别是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的设备。零部件的组焊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焊机的电源采用了特殊的抽头变压器调整方式。这是目前世界各国在CO2焊接设备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最简单,最可靠的结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采用合金丝作为焊材,焊接过程可明显减少焊接烟气。 2.节水措施生活用水经沉淀后,非采暖期用于绿化用水,可大大减少新鲜水的使用量,节水效益显著。3.严格的污染防治措施生活污水沉淀后,由环卫部门处理,不外排;危废采取严格的暂存措施并与有资质的部门签订处置协议,不外排环境。综上所述,本项目基本符合清洁生产原则。五.总量控制本项目供热采用电空调,洗浴采用电沐浴器,废水不外排,故无总量控制要求。六、环保投资一览表项目工程环保投资估算约为22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38%。环保治理措施及投资一览表见表23。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表见表24.表23项目环保投资估算一览表项目内容投资(万元)备注废气治理油烟净化机1.0环评新增废水治理沉淀池(20m3)1.0环评新增排水管改造3.0环评新增噪声治理设备降噪、隔声、减震基座等2.0部分新增固废处置危废暂存场所地面硬化、防渗防漏措施1.0环评新增危废暂存间2.0环评新增生活垃圾收集及清运2.0其它绿化10环评新增本次环评措施投资估算小计22表24项目竣工环保设施验收一览表类别污染源废物组成环境保护措施、治理效率台套数验收标准 环境空气焊接烟尘自然稀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打磨刮灰粉尘食堂油烟使用液化气,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去除率不低于6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采暖、洗浴无改为用电拆除旧锅炉房废水生活污水COD、BOD5、氨氮、SS沉淀池,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至原平市污水处理厂,不外排1沉淀池容积20m3,废水不外排固体废物维修车间废油漆桶、稀释剂桶委托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厂区内设置危废暂存间-危废回收协议,危废暂存间15m2废机油、棉纱、废乳化液、废油渣含油污泥生活垃圾纸类、厨房类、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并做到日产日清-生活垃圾箱噪声维修车间机械噪声采用轻质复合隔声簿板,隔声门窗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GB12348-2008)中2类标准空压机噪声消声器1其它设备噪声夜间停止工作生态绿化厂区绿化率大于10%,-减轻生态影响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设1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环保工作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打磨粉尘自然排空,植被吸收,大气扩散稀释对周边大气环境无明显影响。烧焊、喷漆烟尘、苯等进出车辆NO2、CO、HC食堂油烟安装油烟净化器达标排放水污染物生活污水CODcrSS氨氮旱厕由当地农民清掏,其它生活污水排放沉淀池,非采暖期用于绿化用水,采暖期由环卫部门定期用吸污车清运。废水不外排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维修车间废车胎、废零件、包装材料等回收利用废棉丝(油抹布)废弃净化材料废旧蓄电池废机油、废油泥等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噪声①空调和排风设备均选用低噪声设备,外机底座应设置橡胶软垫减振,并符合其他相关规定。②维修车间应做好各种隔声降噪措施,墙面、顶棚做吸声处理,各种设备的接管采用柔性联接。其它/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本工程拟在厂区内及厂界四周设置绿化带,对周围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选择植物叶面比较粗糙的树种,利用植物的吸附和阻挡作用,减少项目废气、粉尘及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叶面比较粗糙的树种,有截留和过滤空气中粉尘的作用。所以,项目绿化建设,对内外环境均有利。 结论与建议1.结论1.1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服务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第三产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2011年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本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并且项目已取得原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项目登记备案通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2.项目选址根据项目已取得的土地证,项目占地性质为商业用地,用地符合原平市规划部门的规划要求。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供电、通讯、给水等公用工程较完善。附近没有水源地、文物景观及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目标。制约本项目的是周边市政供热、供气、排水工程尚未建成,但本项目采取一系列措施,采用电空调、液化石油汽罐、排水委托环卫部门处理等措施,确保本工程的运行。从工程分析以及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本项目的运行不会对周边敏感目标产生环境影响,本项目不存在防护距离的要求。根据以上分析,从环保角度讲项目选址可行。1.3清洁生产本项目营运后,维修、汽车美容设备均是当前该行业较先进的设备,特别是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的设备,如零部件的组焊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采用合金丝作为焊材,焊接过程焊烟产生量少,采用环保型漆,污染物排放量少。评价认为,本项目贯彻了清洁生产原则。1.4达标分析本项目实施后,排放的废气均为无组织排放,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生活废水近期由原平市环卫部门收集,运往市污水处理站,远期直接排入原平市污水处理厂;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做到了达标排放;固废中危险废物由有资质单位统一收集处理,一般工业固废卖给废品收购站,办公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卫部门清运,固废全部得到了妥善的处置。 本项目拟采取的废水、废气处理方法采用的都是一些通用、成熟和有效的方法;噪声选用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系统运行稳定、处理费用适中、可行;固体废物去向明确,能得到妥善处置。本项目环境保护措施选择适当,运行稳定、可靠,是行之有效的,完全能达到环保标准要求。1.5总量控制根据评价分析以及项目的特点,本项目采用电空调、电沐浴器,污水不外排,故可不申请总量控制指标。1.6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根据分析,在采取环评规定的污染控制措施后,可把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由于本项目污染物排放量不大,不会对当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项目所在地为农村生态系统,随着运营期的不断延长,在积极实施绿化措施的情况下,原有生态环境结构不会发生改变。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原平市城市总体规划;项目总图布置合理,无大的环境制约因素。采取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可靠、经济可行。只要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对策措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且不会改变周围大气、声学、水环境的功能,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而言,本项目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2.建议加强企业管理,使企业在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明显的环境效益,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生产中的环保管理,切实落实本报告中的污染防治措施、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确保各项环保治理设施的稳定运行,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证各项污染物长期达标排放。(2)各废物要及时整理,分类收集,放置指定地点,定期清运。(3)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减少本项目对外界环境的影响,确保各项污染物均达标排放和妥善处置。 预审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 审批意见: 公章经办人:年月日 注释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件1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附件2项目备案证;附件3土地证;附件4土地租赁协议(1、2);附件6危废处置协议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总平面布置图附图3相邻关系附图附图4地表水系图附图5原平市城市规划图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3.生态影响专项评价4.声影响专项评价5.土壤影响专项评价6.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 同志们:现在,我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十七大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为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定“十二五”规划、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五年来,我们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〇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四十七点三万亿元。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过去五年的工作,是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二〇〇八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九、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深入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加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推动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一如既往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十、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香港、澳门回归以来,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中央政府将严格依照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坚定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带领香港、澳门各界人士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深化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的大团结,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我们坚信,香港同胞、澳门同胞不仅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把特别行政区管理好、建设好,也一定能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认同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我们要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理应相互关爱信赖,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凡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要切实保护台湾同胞权益,团结台湾同胞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台独”分裂行径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必然走向彻底失败。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十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平等互信,就是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主权,共享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我们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中国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中国将加强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协商妥善解决经贸摩擦。中国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我们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我们将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我们将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我们将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加强人大、政协、地方、民间团体的对外交流,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社会基础。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发展,愿同各国人民一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努力。十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