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7 MB
- 112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版)项目名称:广元市昭化区白果风电场工程建设单位(盖章):广元市昭化区中电建新能源开发公司编制日期2016年8月22日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录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1.1工程内容及规模11.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25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262.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262.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303.环境质量状况323.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32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404.评价适用标准43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445.1工艺流程图简述(图示)445.2主要污染工序44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486.1主要生态影响487.环境影响分析507.1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507.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63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738.1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758.2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848.3环保措施投资及环境风险分析、清洁生产869.公众参与9010.结论与建议101
附件***
附图***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元市昭化区白果风电场工程建设单位广元市昭化区中电建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红岩镇、梅树乡、石井铺镇、白果乡、卫子镇境内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生产D4414占地面积(平方米)412400(永久259600,临时152800)绿化面积(平方米)152800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75341其中: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建设规模(MW)***预期投产日期***1.1工程内容及规模1.1.1工程建设必要性(1)工程建设符合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根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至“十三五”末,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5%,业内预计,规划展望的2020年风电2亿千瓦将上调至2.5亿至2.8亿千瓦。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将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占一次性能源供应结构比重。广元市能源以水电为主,另有部分煤炭、天然气等能源,能源结构单一,利用区域风能资源发展风电,有利于改善区域电能结构。因此,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能源产业发展战略指导思想。(2)工程建设有利于发挥区域风能资源优势根据四川省风力调查结果,广元市具有开发建设风电场的资源优势。本工程位于广元市昭化区规划风电场片区,根据场址区域测风塔#7649测风结果,区域内主风向和主风能方向基本一致,50m高度处年平均风速为5.63m/s,风功率密度为177.96W/m2;80m高度处年平均风速为5.95m/s,风功率密度为276.49W/m2;依据《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18710-2002),区域风功率密度等级为2级,属于风能资源可利用区域,适于开发风力发电,具有建设风电场的资源优势。(3)工程建设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104
本工程属于清洁能源建设项目,既无燃料消耗,又无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排放。本工程建设有利于增强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的互补性,改善区域以水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实现供电的可靠性,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本工程建设有利于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有利于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改善区域能源结构,减少环境影响,实现能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1.1.2产业政策及规划的符合性(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本工程为风力发电项目,属新能源开发利用类,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第一类鼓励类项目(第一类第五条“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工程建设符合《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促进风电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法律政策,符合国家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要求。(2)与建设程序的符合性根据国务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中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建设程序实行核准制,建设单位尚在办理前期手续。(3)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符合性《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国家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科学有序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根据《广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明确指出要“推进能源结构低碳化,加快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耗强度‘双控’制度,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大力发展风电,力争新增风电装机规模100万千瓦,形成四川最大的山地风电基地”。本工程为风力发电项目,属于新能源产业,符合四川省和广元市总体发展规划要求。(4)区域能源规划的符合性根据《广元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3-2016年)》,广元市将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和延长产业链,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能源的消耗的降低碳排放水平。积极发展新能源,切实做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本工程利用区域风能资源进行风力发电,符合广元市能源发展规划。(5)区域风电场规划的符合性根据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广元市昭化区风电场规划报告》,104
广元市昭化区规划有李子垭风电场(90MW)、土地垭风电场(50MW)和白果风电场(90MW)。根据规划,首期建设白果风电场,并建设一座升压站,用于收集上述三个风电场电能再送入国家电网。可见,本工程建设符合区域风电场总体规划要求。至2016年4月,白果风电场正在履行前期手续,李子垭风电场和土地垭风电场尚未开展方案研究。(6)与区域其它规划的符合性本工程拟选场址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红岩镇、梅树乡、石井铺镇、白果乡、卫子镇行政管辖范围内,广元市国土资源昭化区分局以昭国土资函[2015]91号文对场址选择方案进行了确认(见附件4),明确项目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供地政策,不占用基本农田,原则同意项目选址;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以川国土资储压函〔2016〕301号文确认场址区域内无已查明重要矿产资源(见附件5),根据进一步现场调查及《广元市昭化区白果风电场建设项目已查明重要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等资料核实,明确场址区域内无已查明重要矿产资源;广元市昭化区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以昭规住建函〔2015〕32号文对规划选址方案进行了确认(见附件6),项目选址已避让梅树乡区级文物单位,符合规划的要求;广元市昭化区环境保护局以昭环办函[2015]71号明确原则同意选址方案(见附件7);广元市昭化区林业局以昭林函[2015]47号同意场址选择(见附件8);广元市昭化区旅游局以昭旅函[2015]12号文明确同意选址方案(见附件9);广元市昭化区文物管理所以昭文管函[2015]6号同意选址(见附件10),本项目不涉及卫子镇佛儿岩摩崖造像、明空寺遗址、金印寺墓地、梅树乡梅岭关等文物保护单位,符合文物管理所的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省昭化区人民武装部以昭武函〔2015〕8号文明确场址区域不涉及军事设施(见附件11)。1.1.3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及上报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本工程建设单位(广元市昭化区中电建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收集了工程资料,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规定,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为环境影响报告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暂行办法》(发改能源[2015]1511号)等相关法规和技术要求,我公司编制完成了《广元市昭化区白果风电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含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104
建设单位按《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调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限的意见》(川环发〔2015〕68号文)上报四川省广元市环境保护局审批。1.1.4项目地理位置本工程场址位于广元市昭化区红岩镇、梅树乡、石井铺镇、白果乡和卫子镇境内,风机机位分布在几条相连的山脊及山坡台地上,海拔在750m~1200m之间,升压站位于场址范围内梅树乡穿心村一、二组,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2°08"24.54"~32°15"11.41"、东经105°42"47.52"~105°52"45.70"之间。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1.1.5项目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函(附件1),本工程装机容量90MW,建设内容包括:新建45台单机容量2MW的风力发电机和1座220kV升压站。风力发电机采用一机一变,每台风力发电机采用1回690V埋地电缆与配套的箱式变压器相连,45台箱式变压器分成4回(I回11台、II回13台、III回11台、IV回10台),每回采用35kV架空线路输送至新建的白果220kV升压站。升压站采用户外布置,即主变采用户外布置,220kV配电装置采用AIS户外布置;升压站建设规模为:主变容量本期1×90MVA,终期2×90MVA+1×50MVA,220kV出线本期1回,终期2回,35kV出线本期4回,终期12回,SVG无功补偿本期29MVar,终期80MVar。本工程项目组成见表1。104
表1项目组成表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施工期运营期主体工程风电机组(含箱变及基础)风机规模:45×2MW风机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圆形扩展基础水土流失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固体废物风机噪声光影箱变:45×2200kVA/35kV箱变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基础升压站新建升压站,采用户外布置,即主变采用户外布置,220kV配电装置采用AIS户外布置,220kV出线采用架空方式,35kV出线采用埋地电缆。永久占地面积1.15hm2。项目本期终期规划主变容量1×90MVA2×90MVA+1×50MVA运行噪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事故油220kV出线1回2回35kV出线4回12回SVG无功补偿29MVar80MVar集电线路总长约79.43km,永久占地约0.83hm2。其中:风机至箱变段总长约12.6km,电压等级为690V,采用直埋电缆,导线型号为ZC-YJV22-1×185,0.6/1kv;箱变至架空集电线路T接点段长约1.8km,电压等级为35kV,采用埋地电缆,导线型号为ZC-YJV22-26/35-3×50;架空集电线路T接点至电缆终端段长约64.23km,电压等级为35kV,采用架空方式,导线型号为JL/G1A-240/30;电缆终端至升压站段长约0.8km,电压等级为35kV,采用埋地电缆,导线型号为ZC-YJV22-26/35-3×300;埋地电缆采用的电缆沟,断面呈矩形,底宽约0.6m,沟深约0.8m,总长约2.6km。架空段共使用铁塔263基(单回塔211基,双回塔52基)。无辅助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共设置2个,布置在升压站西侧和7#风机东南侧,均设有办公生活区、综合仓库、施工机械停放场、混凝土拌和站等;每个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面积0.5hm2,总占地面积1.0hm2。同上无吊装场地每个风机设置1个吊装场,每个吊装场尺寸约50m×40m,共布置45个吊装场地,总占地面积约7.425hm2(已扣除风机和箱变基础永久占地面积)。公用工程风电场进场道路需利用既有金潼路(乡道)改造,长度约1km,采用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4.5m。同上车辆噪声升压站进站道路新建进站道路长约1.0km,采用混凝土路面,路面宽4.5m,占地面积约1.0hm2。场内道路总长约39km,其中新建27km,对既有道路改建12km,采用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宽约5m,总占地面积约24.0hm2。办公及生活设施(设置在升压站内)新建主控楼,两层,建筑面积632m2。同上无新建生活楼,两层,建筑面积402.48m2。新建35kV配电装置室,单层,建筑面积165.36m2。新建SVG室,单层,建筑面积122.64m2。新建材料库及供水设备间,单层,建筑面积156m2。环保工程在升压站内新建2m3化粪池、新建40m3事故油池同上无104
仓储或其它设置6个弃渣场,总容积38.2万m3同上无本工程各风电机组与箱式变压器之间为690V埋地电缆,箱式变压器为35kV等级,箱式变压器至白果升压站之间的集电线路为35kV电压等级,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上述电力设施属于电磁管理豁免范围,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很小,故本次不对其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本次建设的白果升压站电压等级为220kV,需考虑其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本次按升压站终期规模进行评价,即主变容量2×90MVA+1×50MVA,220kV出线2回,35kV出线12回,SVG无功补偿80MVar。综上所述,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及规模如下:①按新建45台单机容量2MW的风力发电机,即总装机容量90MW风电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②新建白果220kV升压站按终期规模进行评价,即主变容量2×90MVA+1×50MVA,220kV出线2回,35kV出线12回,SVG无功补偿80MVar。1.1.6工程选址及布置的合理性(1)风电场选址及合理性分析根据工程设计资料,本工程风电场选址基本原则如下:①尽量选择风能资源较好,风向基本稳定,风速变化小,湍流强度小的地区。②风电场地形、地质条件满足风电机组布置和安装要求。③尽可能靠近电网,交通方便,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④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生态敏感区。⑤尽量避开地质缺陷地区。⑥满足当地风电场总体规划要求。⑦尽量避开集中居民区。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按照上述场址选择基本原则,结合《广元市昭化区风电场规划报告》,为尽量利用区域风能资源,在落实上述选址基本原则,并征求当地规划、林业等政府部门的基础上,本工程选址位于规划的风电场区域,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2°08"24.54"~32°15"11.41"、东经105°42"47.52"~105°52"45.70"之间,属于昭化区红岩镇、梅树乡、石井铺镇、白果乡和卫子镇行政管辖范围,本工程与区域风电场总体规划的相互位置关系图见图片1。本工程区域场址现状及外环境关系详见附图2《白果风电场施工总布置及外环境关系示意图》。根据现场踏勘及项目所在区域土地利用图(附图5)及国土、林业等主管部门确认,104
场址区域土地利用性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少量耕地,其中林地性质为有林地和灌木林地,不属于I级保护林地,草地不属于牧草地,耕地为旱地。根据现场踏勘及项目所在区域植被分布图(附图6),场址区域植被主要为常绿针叶林和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其它还有灌丛和草丛。常绿针叶林代表物种有柏木、马尾松等,落叶阔叶林代表物种有麻栎、桤木、化香等,属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以次生林为主;灌丛代表物种有火棘、马桑、来江藤、猫儿刺等;草丛物种主要为黄茅、蜈蚣草、五节芒等。场址占地范围内无居民分布,不涉及居民拆迁。场址西侧分布有约4户居民,距进场道路直线最近距离约20m,距风机机位直线最近距离约230m,与附近进场道路海拔高程相当;场址东南侧分布约有40户居民,距场内道路直线最近距离约10m,距风机机位直线最近距离约500m,与附近场内道路海拔高程相当;场址西侧分布有居民约10户,距场内道路直线最近距离约40m,距风机机位直线最近距离约230m,与附近场内道路海拔高程相当;场址西北侧分布有居民约6户,距场内道路直线最近距离约120m,距风机机位直线最近距离约220m,海拔高度低于风机机位约60m,比场内道路海拔高差低约30m;场址中部西侧分布有居民约7户,距场内道路直线最近距离约20m,距风机机位直线最近距离约270m,比场内道路海拔高程低约50m;场址北侧分布有居民约8户,距场内道路直线最近距离约200m,距风机机位直线最近距离约250m,比场内道路海拔低30m;场址东侧分布有居民约4户,距升压站直线最近距离约160m,比升压站站址海拔低约5m。场址区域现状及外环境关系详见附图2《白果风电场施工总布置及外环境关系示意图》。该场址从工程角度分析具有下列特点:①根据场地内测风塔观测,50m高度处年平均风速为5.63m/s,风功率密度为177.96W/m2;80m高度处年平均风速为5.95m/s,风功率密度为276.49W/m2;区域风功率密度等级为2级;80m高度全年有效风速3.0m/s-25m/s之间时数为5521h左右,占全年的频率为84.26%,属于风能资源可利用区域,具有开发价值;②本工程不新建进场道路,由金潼路改造,满足本工程交通运输要求;③根据设计资料,场址区域内边坡整体稳定性良好,风机机位、场内道路、弃渣场、升压站等设施均已避让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区域,无制约本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④本工程各风机通过4回35kV集电线路汇集至白果升压站,再送至电网,符合广元市昭化区风电场区域总体规划。从工程角度分析,白果风电场场址选择合理。该场址从环保角度分析具有下列特点:①104
本工程为区域总体规划风电场之一,符合区域风电开发总体规划要求;②场址区域内植被主要为常绿针叶林和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属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其它还有灌丛和草丛,不涉及I级保护林地,建设单位实施前将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林地占用手续,符合当地林业部门要求;③场址占地区域地势较高,影响范围无居民分布,不涉及民房拆迁和安置问题;④广元市国土资源昭化区分局以昭国土资函[2015]91号文对场址选择方案进行了确认,项目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供电政策,工程不占用基本农田,原则同意项目选址的地点(见附件4);⑤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以川国土资储压函〔2016〕301号文确认场址区域内无已查明重要矿产资源(见附件5),根据进一步现场调查及《广元市昭化区白果风电场建设项目已查明重要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等资料核实,明确场址区域内无已查明重要矿产资源;⑥广元市昭化区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以昭规住建函〔2015〕32号文对规划选址方案进行了确认(见附件6),项目选址已避让梅树乡区级文物单位,符合规划的要求;⑦广元市昭化区环境保护局以昭环办函[2015]71号明确项目避让了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原则同意选址(见附件7);⑧广元市昭化区林业局以昭林函[2015]47号同意场址选择,明确场址区域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生态敏感区(见附件8);⑨广元市昭化区旅游局以昭旅函[2015]12号文明确同意选址(见附件9),选址区域内无旅游度假区、景区(点)等;⑩广元市昭化区文物管理所以昭文管函[2015]6号同意在确保作业范围内的文保单位不受影响情况下同意选址(见附件10),经核实,本项目与卫子镇佛儿岩摩崖造像、明空寺遗址、金印寺墓地3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近直线距离分别为20km、7km、8km,与梅树乡梅岭关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近直线距离为1km,均位于项目建设影响范围外,项目建设不会对对上述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产生影响,符合昭化区文物管理所的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省昭化区人民武装部以昭武函〔2015〕8号文明确场址区域不涉及军事设施(见附件11)。综上所述,白果风电场建设无环境制约性因素;从环保角度分析,白果风电场场址选择合理。(2)风机选型及布置的合理性分析1)风机选型本工程风机选型基本原则如下:①风机制造技术成熟、满足国家对风电信息管理要求,并获得相关认证;②选用变速变桨风力发电系统,以适应风能随机性、不稳定性;③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有功和无功率调节能力,对电网的适用能力等。④适合工程区域地形地质、风况特征、设备运输及安装条件;⑤风机安全等级符合工程区域风况和灾害性大风要求;104
设计单位按照以上风机选型基本原则,经综合比较分析,本工程采用变速变桨风力发电机组。变速变桨风机机组具有以下特点:1)技术成熟,广泛应用;2)与定桨机组相比,起动性能好,能控制风轮的能力吸收,输出功率稳定,停机方便安全;3)与定速风机相比,变速风机可使用机叶尖速比接近最佳值,最大限度利用风能。针对目前市场上风机机型主要为2MW-2.5MW,结合场址区域风能资源、地形、交通运输、施工安装条件、风机技术等因素综合分析,并结合风机机位布置情况,设计单位拟定多套机型选择方案,利用Windsim软件对不同方案进行计算,分析表明,本工程采用45台单机容量2MW的WTG4型直驱式机组,在风电场年上网电量、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单位度电投资、资本金财务收益率等指标均优于其他组合(WTG1双馈异步式、WTG2双馈异步式、WTG3双馈异步式、WTG5直驱式、WTG6直驱式),故本工程最终选择45台2MW的WTG4型直驱式机组,轮毂高度为85m。风机主要特征参数见表2。表2风机机组特征参数统计表项目内容技术指标WTG4直驱式机组风轮单机容量(kW)2000叶片数(个)3风轮直径(m)115切入风速(m/s)2.5切出风速(m/s)19额定风速(m/s)9功率调节方式变速变桨发电机型式直驱式额定功率(kW)2000额定电压(V)690频率(Hz)50轮毂轮毂高度(m)85塔架型式筒状2)风机布置本工程风机机位布置的基本原则如下:①尽量充分利用场区风能资源;②充分利用风电场土地和地形,减少占地面积;③尽量减小各机组之间的相互影响,满足风机之间行、列距的要求;④满足场内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⑤尽量缩短各风机之间的距离,减少集电线路的长度;⑥风机机位避开地质缺陷区域,尽量远离附近居民;⑦尽量远离现有村庄,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104
按照上述风机机位布置基本原则,并确保风机之间垂直于主导风向上机组间距3~5倍风轮直径”的基础上,利用WT软件进行风机机位优化布置。本工程共布置45台风机,单台占地面积约330m2,单台箱变占地约22m2,本工程风机及箱变总占地面积约1.584hm2。风机机位具体布置见附图2《白果风电场工程施工总布置及外环境关系示意图》。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风机机位位于山脊及山坡台地上,占地区域植被主要为常绿针叶林和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属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其它还有灌丛和草丛。风机占地范围内无居民分布,不涉及民房拆迁。距风机200m范围内无居民分布,距风机最近居民位于29#风机西侧,最近直线距离约220m,海拔高度低于风机机位约60m。风机外环境关系详见附图2《白果风电场施工总布置及外环境关系示意图》。本工程风电场风机机位布置具有下列特点:1)风机机位尽量避开植被生长较密集的区域,能尽量减小林木砍伐量,降低对当地林业生态影响;2)风机基本沿山脊从西向东呈“人”字型布置,场内有既有乡道可利用,新建场内道路较短,有利于减少道路占地及水土流失影响;3)风机占地区域内无居民分布,不涉及民房拆迁。从环保角度分析,本工程风机机位布置合理。(3)集电线路方案选择及合理性分析本工程集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如下:①满足每台风机电能送出需要;②尽量缩短线路路径长度;③尽量避让林木密集区;④埋地电缆尽量选择林木之间的空隙走线,架空集电线路尽量避开林木生长高度较高区域;⑤尽量沿场内道路走线,便于材料运输及施工;⑥避开地质缺陷区域。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按照上述集电线路路径选线原则、兼顾场内道路布置、减少植被破坏等角度拟定集电线路方案。根据设计资料和现场调查,本项目所在区域植被覆盖度较高,场内集电线路若采用直埋电缆,将进行电缆沟开挖,造成大面积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出现局部开挖土石方外弃现象;若采用架空方式架设,架设高度不高于区域林木高度,对区域现有景观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同时架空线路铁塔分散分布,每个塔基占地面积小,土石方开挖量小,无弃土产生,对占地区域植被破坏程度轻,鉴于上述原因,综合考虑环境影响、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因素,本工程集电线路104
采用直埋电缆和架空线路相结合的方式,即在风机与箱变之间、箱变至场内集电线路、电缆终端至升压站段之间采用埋地电缆,其余采用架空线路。集电线路路径详见附图2《白果风电场施工总布置及外环境关系示意图》。本工程采用“一机一变”接线方式,每台风机通过690V直埋电缆与箱式变压器相连,每台箱式变压器经1回35kV直埋电缆T接至场内架空集电线路,再通过35kV架空线路输送至升压站终端塔,在电缆终端下塔后采用埋地电缆接入室内35kV开关柜。集电线路主要受风机位置、场内地形、场内道路等因素限制,在技术可行基础上确定线路路径,本工程45台风机之间的集电线路基本沿场内道路走向布置,汇合至升压站集电线路依山谷而行,以尽可能缩短路径架设。集电线路总长约79.43km,其中:风机至箱变段总长约12.6km,电压等级为690V,采用直埋电缆,型号为ZC-YJV22-1×185,0.6/1kv,电缆沟断面呈矩形,宽约0.6m,沟深约0.8m;箱变至架空集电线路段长约1.8km,电压等级为35kV,采用埋地电缆,型号为ZC-YJV22-26/35-3×50,直埋电缆沟断面呈矩形,底宽约0.6m,沟深约0.8m;箱变T接点至升压站外电缆终端段总长约64.23km,电压等级为35kV,采用架空方式,包括Ⅰ回(1#~7#、42#~45#10台风机)、Ⅱ回(29#~41#13台风机)、Ⅲ回(8#~15#、26#~28#11台风机)和Ⅳ回(16#~25#10台风机),采用单回三角排列和同塔双回架设(Ⅰ回和Ⅱ回、Ⅲ回和Ⅳ回分别合并为同塔双回架设),导线型号为JL/G1A-240/30;电缆终端至升压站段长约0.8km,电压等级为35kV,采用埋地电缆,型号为ZC-YJV22-26/35-3×300,电缆沟断面呈矩形,宽0.6m,沟深约0.8m。架空段共使用铁塔263基(单回塔211基,双回塔52基)。集电线路路径详见附图2《白果风电场施工总布置及外环境关系示意图》。根据现场调查,本工程集电线路占地类型主要为有林地和其他草地,植被类型以常绿针叶林、常绿针叶阔叶混交林为主,属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其它还有灌丛和草丛。距本工程集电线路最近的居民为2#环境保护目标,与集电线路最近距离约100m。本工程集电线路具有下列特点:①风机至箱变段、箱变T接至架空线路段、架空线路段电缆终端至升压站段集电线路采用直埋电缆,避免架空线路需要的净高限制,其余段集电线路采用架空线路,并尽可能利用同塔双回线路,有利于减少占地面积及土石方开挖量,减少生态环境影响;②集电线路路径总体沿场内道路走线,便于材料运输和施工,有利于减少临时占地和环境影响,同时集电线路和场内道路同时施工,减少开挖量,减少水土流失;③埋地电缆尽量选择林木之间的空隙走线,减少电缆沟开挖对植被的破坏,架空集电线路尽量避让林木生长茂盛区,不能避让时塔基尽量选择植被稀疏位置,104
提高导线对地高度,减少植被砍伐数量;④线路距离附近居民较远,工程建设对居民影响较小。从环保角度分析,本工程集电线路走向选择合理。(4)道路工程1)进场道路本工程进场道路利用既有金潼路进行改造,长度约1km,宽约4.5m,为混凝土路面,能满足风电场运输要求。2)场内道路本工程场内道路包括进站道路和场内施工运行道路。场内道路选择的基本原则如下:①满足风电场交通运输、运行维护要求;②尽量利用既有道路,对不满足运输要求的局部路段进行改造,缩短新建场内道路长度,节约占地面积,减少道路运输成本,减少区域裸地斑块;③尽量避让植被较好区域,利用林木间空隙走线;④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方量。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按照上述道路选择原则,根据场址区域既有道路情况、各风机所在位置地形、地貌、植被分布等情况,结合施工运输、运行维护等需求,选择道路路径、道路规格等,经多次优化,最终确定场内道路路径。场内施工运行道路包括新建道路和改造道路,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利用既有乡道,仅对部分不满足运输要求的路段进行改造,缩短新建道路长度,各机位之间的新建道路沿山脊走线,其余新建道路尽量沿着沟谷布置,尽量避开林木生长较茂盛区域,沿着林木间空隙走线;升压站进站道路为新建,接至场内道路;工程均未拟定技术可行的比选方案,场内道路路径详见附图2《白果风电场施工总布置及外环境关系示意图》。根据设计资料,本工程场内道路从金潼路引接,沿山脊走线。场内道路采用施工主线与施工支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置,先修建主线道路纵深连通场址,再从主线道路上修建施工支线道路。施工主线道路及支线道路均参照《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中山岭重丘四级道路设计,进场道路利用既有金潼路改造而成,改造长度约1km;场内道路总长约39km,其中新建场内道路长度约27km,改造长度约12km,道路路面宽度4.5m;新建白果升压站进站道路长约1km,宽约4.5m,采用混凝土路面。道路两侧根据需要设置边沟,边坡均采用土质边坡。根据现场踏勘,场内道路占地类型为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其他草地,植被主要为104
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本工程场内道路两侧200m范围内有5处居民点,民房距场内道路中心线最近直线距离约10m。本工程场区道路具有以下特点:①场内道路尽量利用既有道路,减小新建场内道路长度;②场内道路主线尽可能靠近风机位置,减少各支线道路的长度;③道路路径尽量避让植被较茂盛区域,沿着林木间空隙走线,减少对林业资源的破坏;④道路选线时尽量沿沟谷等较平坦区域走线,避开高大的山丘等地形,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⑤道路两侧根据需要设置排水沟、沉砂池等水保措施,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⑥道路采用泥结碎石路面,有利于防治扬尘产生,减少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影响。⑦场内道路主线按满足施工期设备、材料等运输相关要求进行设置,道路支线按临时道路设置,施工结束后采取迹地恢复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环保角度分析,本工程进场和场内道路设置合理。(5)升压站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根据设计资料,升压站站址选择基本原则如下:①符合广元市昭化区风电场总体规划;②尽量避开集中居民区;③尽量靠近现有公路,便于施工和运行维护;④避让不良地质区域;⑤不占压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⑥无洪涝及内涝影响;⑦尽量避让植被较好区域,减小生态环境影响。按照上述站址选择基本原则,结合广元市昭化区风电场总体规划,为后续风电场(土地垭风电场和李子垭风电场)开发创造条件,考虑区域风电场电网分布,升压站位置是在本风电场区域的东北侧,位于梅树乡穿心村一组和二组。详见附图2《白果风电场施工总布置及外环境关系示意图》。升压站属于风电场建设内容之一,选址已经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广元市国土资源局昭化区分局、广元市昭化区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等部门确认。根据现场踏勘,升压站占地类型为耕地和草地,植被以人工种植的核桃林及草丛为主,附近居民点(4户)位于升压站东侧,距站址最近直线距离约160m。该站址从环保角度分析具有以下特点:①站址区域内不涉及民房拆迁,附近居民距离站址最近距离约160m,对居民影响较小;②升压站布置在昭化区规划的三个风电场中部,有利于三个风电场集电线路接入升压站,缩短送出线路长度,节约资源;③104
站址内为人工种植的经济林木及草丛植被,工程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从环保角度分析,升压站选址合理。根据设计资料,升压站除承担电能送出功能外,还具有对风电场运行管理功能。升压站采用户外布置,即主变采用户外布置,220kV配电装置采用AIS户外布置、架空出线;本期规模为:主变容量1×90MVA,220kV出线1回,35kV出线4回,永久占地面积约1.15hm2;终期规模为:主变容量2×90MVA+1×50MVA,220kV出线2回,35kV出线12回。升压站主变基本布置在站区中部,220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西侧,35kV配电装置室布置在主变压器东侧;SVG室布置在35kV配电室东侧;生活楼布置在站区东北侧;主控楼布置在站东侧;材料库及供水设备间布置在站前区的东南侧;事故油池布置在主变西北角;化粪池布置在主控楼的西南角。升压站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白果风电场升压站总平面布置图及外环境关系图》。该总平面布置从环保角度分析具有以下特点:①将风电场运行管理人员的生活设施与升压站生产设施合并布置于站内,总平面布置紧凑,减少占地面积;②根据同类变压器资料,本工程拟选的主变压器每台绝缘油油量约44m3,根据《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DL/T5413-2002)中“总事故油池的存贮容积不应小于最大单台设备油量的60%”的要求,本变电站事故油池容积应不低于26.4m3(44×60%=26.4m3),根据设计资料,站内设置有40m3事故油池,用于收集变压器发生事故时产生的事故油,能满足上述要求,防止产生油污染;③站内设置有2m3化粪池,用于收集站内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用作场区草地施肥;④站区空地采用碎石铺设,站区道路两侧和综合楼四周适当进行绿化,能满足行业“两型一化”相关要求。从环保角度分析,升压站总平面布置合理。1.1.7施工组织(1)施工组织方案及其合理性分析1)交通运输本工程进场道路无需新建,利用既有乡道金潼路改造,长度约1km,宽约4.5m;场内道路总长约39km,包括新建长度约27km,改造长度约12km,宽约4.5m,能满足风电场运输要求。2)施工生产生活设施由于风电场的机组布置分散,运输距离较远,因此本项目施工生产生活区根据工程规模、施工方案等因素,按照因地制宜、便于施工、安全可靠的原则进行布置。按此原则,并结合本工程所在区域地形地貌等条件,拟选施工生产生活区两个,1104
#施工临建场地位于7#风机东南侧靠近场内道路处,2#施工生产生活区位于升压站西侧。每个施工生产生活区布置设施相同,均包括办公生活区、综合仓库、施工机械停放场、混凝土拌和站等。根据现场踏勘,两个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类型均为其他草地,场地均较为平坦,植被分布较为稀疏,有利于减少平整开挖土石方量和植被破坏。其中1#施工生产生活区距附近居民最近距离约50m,位于既有的村道附近;2#施工生产生活区距附近居民最近距离约200m,靠近梅树乡至龙潭乡乡道。①办公生活区现场设置临时办公室及生活区,用于现场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和夜间休息。②综合仓库现场设置综合仓库主要用于钢筋、木材、砂石等建筑材料的临时集中堆存。③施工机械停放场现场设置施工机械停放场用于施工车辆、机械的临时停放。④钢筋加工厂现场设置钢筋加工厂用于钢筋、木材等建筑材料的加工制作。⑤混凝土拌和站考虑到本工程风机基础混凝土用量较大,拟在1#施工生产生活区集中设置一座混凝土拌和站,生产能力为50m³/h,能满足一台风机基础混凝土连续浇筑。⑥砂石料场地本工程砂石料用量不大,考虑从风电场周边的市区外购,工程区不设砂石料场。⑦柴油、汽油等油类临时贮存地本工程在施工生产生活区设置油类临时贮存点,施工所需的柴油、汽油等油类由昭化城区购买,采用桶装运输和贮存。一般情况下,施工现场油类一周采购一次,每次采购3-4桶(每桶油量约200L)。油类临时贮存点设置在通风防雨处、地面采取防渗措施,冲洗地面产生的含油废水拟进行油水分离处置后回收,不外排。3)吊装场地根据风机设备和吊装要求,本工程在每个机位旁设置50m×40m的吊装场地。由于风机机组基本布置在山脊上,吊装平台场地需进行一定的土地平整。4)施工期用水、用电施工期用水量为132.3m³/d,其中施工高峰期施工用水量约82.3m³/d,包括生产、消防、降尘等用水;生活用水量约50m³/d。104
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采用水车从附近村庄运水至施工现场,在2#施工生产生活区内修建一座150m³蓄水池。本工程施工用电高峰负荷约177kW,电源拟从白果乡的10kV线路引接,引接线路长约5km,同时配置40kW移动式柴油发电机作为施工备用电源。5)施工条件本项目属于新建工程,风机大多布置于山脊及山坡台地上,场址区域海拔在750m~1200m之间,风机基本沿山脊走向布置,区域植被以常绿针叶林及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属于人工林及天然次生林,其它还有灌丛和草丛,施工场地避开植被茂盛和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经一定平整和少量林木砍伐后可满足施工要求,有利于风机、箱变等基础施工和相关风电组件安装,本项目的施工现场条件相对较好。本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具有以下特点:①风电场机位布置分散,与升压站距离较远,在场址区域西南侧和东北侧(升压站处)分别1个施工生活生产区,有利于减少人、材物往返带来的环境影响;②施工生产生活设施区周围无居民分布,有利于减少施工对当地居民的影响;③施工生产生活设施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有利于减少植被破坏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材料的运输、加工、存放集中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有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废水、扬尘、噪声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④施工生产生活设施区紧邻场内道路布置,方便施工人员生产生活,减少堆放材料的二次搬运距离和堆放表土运输距离。综上分析,本工程施工布置合理,无环境制约因素。(2)施工工序及施工工艺本工程施工工序包括基础施工、设备安装和道路施工,具体如下:1)基础施工①风力发电机基础本工程风机大多布置于山脊及山坡台地上,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风机基础坐落于弱卸荷岩体内。根据风机塔筒的重量和结构,基础承台采用一次浇筑成型的钢筋混凝土圆形扩展基础,外型为倒T形。风机基础为底板直径19.2m的圆形,埋深约3.15m,基础中预埋连接塔筒的基础环,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基础垫层为厚150mm的C15混凝土,基坑开挖应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坡。风机基础形体详见附图4《风机基础一览图》。本工程场址区域植被主要为常绿针叶林、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属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104
,风机基础开挖前先对占地区域表土进行剥离,剥离后进行基础开挖。基础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开挖为辅,从上至下分层进行。风机基础浇筑时先浇筑混凝土垫层,其后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低高程混凝土采用溜槽入仓,高高程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送入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基础混凝土分层浇筑。施工结束后混凝土表面应立即遮盖养护,防止表面出现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用原地开挖料进行分层回填并采用电动打夯机进行分层夯实,每层厚度约0.3~0.5m。施工结束后,对风机基础施工扰动区域土地进行平整,平整后进行植被恢复。②箱式变压器基础本工程采用一台风机配备一台箱变的形式,共有45个箱变基础,箱变基础拟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埋基础进行设计,根据以往工程箱式变压器厂家提供的箱式变压器基础外形尺寸,平面上呈“长方形”布置,长约4.0m,宽约3.0m。采用C25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基础,基础埋深约2.0m,基础下设厚100mm的C15素混凝土垫层。③直埋电缆沟本工程风机至箱变段、箱变T接至架空线路段、电缆终端至升压站段集电线路采用直埋电缆进行敷设。直埋电缆基本沿场内道路走线,电缆沟与场内道路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减少开挖土石方量及开挖次数。电缆沟断面呈方形,宽约0.6m,沟深约0.8m。电缆沟开挖前先对占地区域表土进行剥离,剥离后进行基础开挖。电缆沟开挖成型后,沟底部先铺设一层约0.2-0.3m厚度级配砂,电缆敷设完毕后,再在上部覆盖一层级配砂,每隔约1-2m使用实心砖压顶,最后利用开挖土方进行回填。④架空线路铁塔基础本工程箱变T接点至电缆终端段集电线路采用架空线路,其中风机之间集电线路基本沿场内道路走向布置,汇合至升压站集电线路为了减少对植被的影响沿山谷走线,使用铁塔共计263基。铁塔基础施工包括塔腿小平台开挖、砌筑挡土墙、开挖塔腿基础坑、开挖接地槽、绑扎钢筋、浇注塔腿基础混凝土、埋接地线材、基坑回填等工序。其中凡能开挖成形的基坑,均采用以“坑壁”代替基础底模板方式开挖,尽可能减少开挖量;接地沟开挖可不形成封闭环形(允许开断一点),以避免沿垂直方向开挖接地沟从而形成冲沟危及塔位边坡的安全;基坑回填时采取“先粗后细”方式,方便地表迹地恢复;降基面及基坑开挖的弃土置于塔位范围内并修筑挡土墙,以防止弃土滑移破坏塔位下坡方向自然地貌,危及塔基安全。⑤升压站本工程升压站基础施工包括场地平整、围墙修建、道路施工、设备基础施工等。场地平整采用反铲挖掘机施工,推土机配合集渣,辅以人工掏挖,场地平整后在场地北侧形成挖方边坡,在场地南侧形成填方边坡,站外设置浆砌块挡土墙和浆砌块石排水沟。104
进站道路为本次新建,站内配电装置区设有环形道路,便于设备运输、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通行,其中主通道为4.5m,其他道路道宽4.0m。站区内主要建构筑物地基采用浅埋基础方案,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施工时视具体情况采取强夯、复合地基等方式进行地基处理。站内变电架构及设备支架基础均采用素混凝土刚性基础,由于主变压器重量大,且对基础变形要求较高,主变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大块式基础。2)设备安装①风机安装本工程共安装塔筒45套,塔筒分上段、中段、下段三部分,风机塔架高85m。塔筒采用分段吊装,下塔筒就位后,需进行二次灌浆,养护期满后进入下一个吊装工序。安装完塔筒后再吊装发电机机舱,然后再吊装叶轮组件。a、塔筒安装塔筒由三部分组成,每两部分之间用法兰盘连接。塔筒分段运输至现场后,在现场将塔筒内的配件安装,再进行塔筒吊装。在塔筒安装前还应清除基础环双法兰上的尘土及浇筑混凝土的剩余物,不允许有任何锈蚀存在。基础混凝土终凝后,在塔筒安装前检查基座,采用水准仪校正基座的平整度。设备吊装高度处,吊装塔身下段、中段时风速不得大于12m/s,吊装塔身上段、机舱时风速不得大于8m/s,吊装轮毂和叶片时风速不得大于6m/s。塔筒在吊装前要将电源控制柜、塔筒内需布设的电缆及结构配件全部在塔筒内固定完毕。每节塔筒采用双机抬吊,三节塔筒分别由下至上逐节安装,调整好位置后,再将螺栓紧固。b、机舱安装机舱分下机舱和上机舱两部分,下机舱安装在塔筒内。吊装上机舱前,要将主吊车停在旋转起吊允许半径范围内,保持机舱底部的偏航轴承下面处于水平位置。提升过程中,应保持机舱水平。机舱与塔筒顶法兰在空中进行对接,机舱慢慢落下时,用螺栓与垫圈先将后面固定,然后将所有螺栓拧上。完成以上步骤后,继续缓慢落下机舱,并使吊钩保持一定拉力。机舱完全坐在塔筒法兰盘上,保证制动垫圈位于塔筒法兰盘的中心,并紧固螺栓。设备吊装高度处,吊装机舱时风速不得大于8m/s。c、叶片安装风轮组装需要在吊装机舱前提前完成。风轮组装根据风机布置条件,在地面上适当位置将三个叶片与风轮轮毂连接好,并调好叶片安装角,等待吊装。设备吊装高度处,吊装轮毂和叶片时风速不得大于6m/s104
。安装时采用2台吊车“抬吊”,并由主吊车吊住上扬的两个叶片的叶根,完成空中90°翻身调向,撤开副吊后与已安装好在塔筒顶上的机舱风轮轴对接。吊装叶片和轮毂时,为了避免叶片在提升过程中摆动,采用圆环绳索分别套住三片叶片,装配人员在地面上拉住。叶片在提升过程中,禁止叶片与吊车、塔筒、机舱发生碰撞,并确保绳索不相互缠绕。安装结束后将叶片的安装附件移走,并清理安装现场。②箱式变压器安装箱式变压器靠近风机布置,为全密封式,并能保证20年不用进行吊芯检查、大修等维护工作。箱变开箱验收后,采用汽车吊吊装就位,箱体顶部有用于装卸的吊钩,起吊钢缆拉伸时与垂直线间的角度不能超过30°,如有必要,应用横杆支撑钢缆。③集电线路敷(架)设本工程集电线路包括直埋电缆和架空线路,其中直埋电缆包括风机至箱变段、箱变T接至架空线路段、电缆终端至升压站段,架空线路包括箱变T接点至升压站外电缆终端段。所有动力电缆、控制电缆和光缆敷设,架空线路杆塔组立、放紧线、附件安装等工序,应按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施工,所有电线应分段施工,分段验收。每段线路要求在本段箱变安装前完成,确保机组的试运行。④升压站本工程升压站的建构筑物均采用框架结构,主控楼门厅、宿舍、食堂为玻化砖,主控室、继电保护室地面为防静电活动地板,卫生间、厨房为防滑地砖,其它建筑物均为细石混凝土地面。站内变电架构及设备支架拟采用钢管杆,所有钢构件均采用整体热镀锌防腐,现场焊接部位外加封闭漆防腐。3)道路施工道路工程主要施工顺序为路基平整→天然砾石层(或片石垫层)施工→泥结碎石施工→磨耗层施工。①路基1、根据地勘资料选择地基土层,含碎石粉质粘土和碎块石可直接作为路基地基土层,淤泥质粘土或软土地区应预先剥离并置换回填压实。2、路基应密实、均匀、稳定,土基回弹模量不小于10MPa,路基压实系数在填方深度0-80cm路段应大于0.94、深度大于80cm小于1.5m的路段压实系数不小于0.93,大于1.5m的路段压实系数不小于0.90。②基层与垫层104
1、基层和垫层采用手摆块石,手摆块石应从车道两侧开始向路中铺砌,弯道处自内向弧外侧铺砌,较大的石块宜砌在边缘部分,较小的砌在路中部分,石块大面朝下,小面朝上,石块应直立紧密排砌,而不得相互依靠,相邻石块高差不应超过3cm。2、块石铺砌后,用碎石嵌缝,并用手锤敲紧后,再铺筑碎石层,碎石铺砌后,即用压路机碾压,初期碾压应用轻型压路机(6~8t)碾压2~4遍,使石料稳定不动,表面无波浪起伏,再用重型压路机(12~15t)反复碾压,至无显著轮迹,整平层无挤动推移为止,每次碾压厚度不大于20cm。③泥结碎石路面泥结碎石的施工方法,一般有灌浆法,主要施工流程为:摊铺碎石→稳压→浇灌泥浆→撒嵌缝料→碾压。(3)土石方平衡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52万m3,包括主体工程开挖、表土剥离两部分,其中主体工程开挖48.79万m3,表土剥离3.21万m3,主体工程开挖方来自场内道路、风电机组(含箱变)基础及吊装场地、集电线路等区域,剥离的表土堆放于临时堆放场内作为后期植被恢复使用。本工程主体工程回填28.84万m3,表土回覆3.21万m3。本工程土石方经挖填平衡和综合利用后,需弃土19.95万m3,运往规划的6个弃渣场堆放。本工程土石方开挖及回填利用平衡分析见表3及图2。表3本工程土石方平衡分析表单位:万m3项目挖方填方调入方调出方弃方表土剥离土石方开挖表土回覆土石方回填数量来源数量去向数量去向风力发电机组(含箱变)—5.10—3.551.550.531#弃渣场0.242#弃渣场0.273#弃渣场0.304#弃渣场0.215#弃渣场吊装场地1.3722.001.3717.005.001.711#弃渣场0.772#弃渣场0.883#弃渣场0.964#弃渣场0.685#弃渣场升压站0.252.840.251.041.806#弃渣场道路工程0.5916.400.594.8011.603.971#弃渣场1.802#弃渣场2.053#弃渣场2.244#弃渣场1.545#弃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0.21.150.201.150104
集电线路0.160.600.160.60--弃渣场0.640.700.640.700合计3.2148.793.2128.8419.95注:本工程施工电源线为10kV线路,采用水泥杆,为直掏挖施工,开挖方量就地回填后基本无弃土。图2本工程土石方利用平衡与流向框图从表3和图2可知,本工程挖方回填后,还需弃土约19.95万m3,弃土主要来源于道路工程。根据《广元白果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本工程弃渣场选址基本原则如下:①不得影响周边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安全;②不得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设置弃渣场;③禁止在对重要基础设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行洪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布设弃渣场;④不宜布设在水流量较大的沟道;⑤宜选择在荒沟、凹地、支毛沟等地;⑥方便运输,运距短,节约成本;⑦不宜布设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按照以上弃渣场选择基本原则,结合本工程弃土来源、施工104
进度安排、运输条件、区域地形地貌等特点,通过现场踏勘,拟定了本工程弃渣场。为减小对区域林业资源的破坏,渣场场址选择应尽可能避让植被生长茂盛区域。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1#、2#、6#弃渣场占地性质为其它草地,2#、3#、5#弃渣场占地性质为其他草地与灌木林地,植被以草丛为主,少量为灌木,弃渣场200m范围内均无居民分布。上述6个弃渣场的位置、地形特征及功能见表4。表4弃渣场分布及特性表编号具体位置占地面积(hm2)渣场容量(万m3)弃渣量(万m3)渣场类型占地性质主要弃渣来源1#弃渣场7#、8#风机之间、广永路东侧呈凹地缓坡1.0112.36.22坡面型其它草地1#~15#吊装平台、道路工程2#弃渣场20#风机南侧、北侧紧邻场内道路内凹缓坡地0.455.22.81坡面型其它草地、灌木林地16#~22#吊装平台、道路工程3#弃渣场26#、27#风机之间,北侧紧邻场内道路内凹平缓坡台地0.495.63.21坡面型其它草地、灌木林地23#~30#吊装平台、道路工程4#弃渣场33#风机西南侧、北侧紧邻场内道路内凹坡地0.566.53.50坡面型其它草地31#~38#吊装平台、道路工程5#弃渣场41#风机东侧内凹的一块狭长形斜坡坡地0.394.82.41坡面型其它草地、灌木林地39#~45#吊装平台、道路工程6#弃渣场升压站西侧缓坡台地0.303.51.8坡面型其它草地升压站合计——3.238.219.95——————从表4可知,本工程弃渣量约19.95万m3,弃渣场总容量约38.2万m3,能满足相关规程规定要求。本工程弃渣场布置位置详见附图4《白果风电场施工总布置及外环境关系示意图》。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各弃渣场具有以下特点:①靠近道路布设,便于运输;②占地性质以其他草地为主,少量为灌木林地,林木砍伐少;③不涉及河道,不涉及大面积汇水,坡面稳定,无行洪隐患;④各弃渣场200m范围内均无居民点、工矿企业等分布,能满足GB50433-2008中规定要求;⑤场地区域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⑥弃渣场500m范围内无特殊生态敏感点分布,满足GB50433-2008中规定要求;⑦弃渣场位于场内道路沿线附近缓坡处“凹”地,不在可视范围内,对区域景观度影响很小;根据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将采取表土剥离、截水沟、土地整治等工程措施,编织布压盖、编织袋土埂拦挡等临时措施,整体覆土自然植被恢复,局部播撒草籽等植被措施,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影响。从环保角度分析,本工程弃渣场选择合理。(4)施工期主要施工设备104
本工程施工期主要施工设备见表5。表5施工期主要施工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参考型号数量1液压汽车式起重机500t1辆2液压汽车式起重机110t1辆3大型平板运输车80t1辆4卡车式吊车5t2辆5加长货车8t1辆6混凝土罐车-3辆7混凝土泵车-1辆8运水罐车-1辆9小型工具车-2辆10反铲式挖掘机WY80(斗容0.8m3)2台11履带式推土机132kW2台12轮胎式挖掘装载机WY—601台13手扶振动压实机1t1台14柴油发电机40kW2台15车载变压器10kV—380V(100kW)2台16移动电缆及支座380V2台17锥形反转混凝土搅拌机50m3/h2台18插入式振捣ZN7004条19平板混凝土振捣器ZF223台20钢筋拉直机JJM—31台21钢筋切断机GQ—401台22钢筋弯曲机GJB7—401台23钢筋弯钩机GJG12/141台24蛙式打夯机H201D4台25无齿砂轮据-1台26电平刨-1台27砂浆搅拌机UJ1001台28套丝机-1台29潜水泵-4台30空气压缩机-1台31消防水泵-1台32电焊机ZX7-3156台(5)施工进度及施工人数本工程总工期计划为12个月,2017年1月开工,2017年12月完成全部风机并网发电。2017年1月底前完成施工供水、供电及混凝土搅拌站施工,确保水、电及时供应;3月开始风机基础和箱变基础开挖,11月底前完成;5月底前完成场内道路及吊装场地施工;8月底前完成电力电缆、通信及控制光缆线路等施工;9104
月1日完成第一批风电机发电;2017年12月底前完成全部风机调试并网发电。本工程施工高峰期,施工总人数约200人。1.1.8工程占地本工程总占地面积约41.24hm2,其中永久占地约25.96hm2,临时占地约15.28hm2。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及区域土地利用分布现状,本工程占地土地利用性质属于林地、草地和耕地。林地性质为有林地和灌木林地,草地为一般草地,耕地为旱地。本工程施工占地面积详见表6。表6工程占地面积汇总单位:hm2占地性质项目名称林地(hm2)草地(hm2)耕地(hm2)合计(hm2)永久占地风力发电机组(含箱变)1.230.35--1.58集电线路工程0.680.15--0.83升压站--0.450.701.15道路工程8.6513.75-22.40小计10.5614.700.7025.96临时占地吊装场地(除风机和箱变占地外)6.101.42--7.52集电线路工程1.16----1.16道路工程1.900.50--2.40弃渣场0.652.55--3.2施工生产生活区0.500.50--1.0小计10.075.21--15.28合计20.6319.910.7041.241.1.9运行管理根据设计资料,白果风电场(包括升压站)运行维护管理人员约15人,设置在升压站内。1.1.10项目原辅材料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本工程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见表7。表7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表序号名称单位消耗量来源1钢材t2430外购2混凝土m34.31万现场集中搅拌3塔筒t8975外购4施工用电kW.h146施工电源从白果乡10kV线路引接5施工期用水m3/d132.3采用水罐车从附近村庄运至场内运行期用水m3/d2.25104
(2)主要设备及经济技术指标本工程主要设备及经济技术指标见表8。表8主要设备及经济技术指标表名称单位或型号数量主要设备风电机组型号WTG4直驱式机组45台额定功率kW2000箱变型号S11-2200/35,2200kVA45台主变压器型号SZ11-,90000/220kV本期1台,终期3台容量MW本期90,终期230(90×2+50)土建风电机组基础钢筋混凝土重力式圆形扩展基础45个箱变基础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45个估算指标工程静态投资万元75341工程动态投资万元76838单位千瓦静态投资元/kW8371单位千瓦动态投资元/kW8538施工辅助工程万元1594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60064建筑工程万元7999其它费用万元4938基本预备费万元746建设期利息万元1497经济指标装机容量MW90年上网电量亿kWh1.8434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小时2048.2平均上网电价(含增值税)元/kW·h0.61盈利能力指标资本金净利润率%19.7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10.61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8.59清偿能力资产负债率%80.041.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工程为新建项目,场址区域内无大型工矿企业,无明显大气、噪声和电磁污染源分布。因此,本项目无原有污染问题。104
104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2.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2.1.1地形、地貌、地质本工程所在区域属地貌为构造侵蚀低山地形,山脉总体呈南~北走向。场址区域总体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度在750m~1200m之间,山顶较平坦开阔。沿线地形划分为:山地100%。地质划分为:岩石65%,松砂石35%。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国家标准第一号修改单(国标委服务函〔2008〕57号文),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根据工程勘测结果,场址区域内边坡整体稳定性良好,风机机位、场区道路、弃渣场等设施均不涉及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区域,区域地形地貌见图片3~5,弃渣场场址现状见图片6,进场道路现状见图片7,升压站站址现状见图片8。图片3工程区域地形地貌(3#风机机位)图片4工程区域地形地貌(16#风机机位)图片5工程区域地形地貌(40#风机机位)图片6进场道路现状出线方向站址弃渣场图片7弃渣场场址现状(3#弃渣场)图片8升压站站址现状104
2.1.2水文条件根据《广元县志》,广元市水系属嘉陵江水系,嘉陵江、白龙江流经境内有清江河、南河、潜溪河、羊模河等27条支流,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km2的有15条。全市境内水利资源理论蕴含量103.64万瓦,水利开发量82.72万千瓦。本项目所在地为广元市昭化区中西部山区山脊上,附近水系主要为雨水冲刷形成的季节性冲沟。根据设计资料及现场踏勘,本工程场址范围内不涉及河流等地表水体。工程区域地表水系见附图8《项目所在区域水系分布图》。根据现场调查,本工程附近村民用水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修建的山顶蓄水池,本工程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从村民蓄水池引接使用,蓄水池容量约35000m3。本工程施工生产用水总量估算为6168.75m3,占蓄水容量的17.7%,用水量较少,不会对当地村民用水产生影响。根据工程设计勘察资料,场地区域内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孔隙潜水,地下水位埋藏较深。本工程基础开挖最大深度不超过5m,不涉及地下含水层,对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水质不会产生明显影响。2.1.3气候气象本项目所在的广元市昭化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市中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差异较大,形成了春迟、夏长、秋凉、冬冷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根据广元市气象局观测站(经度105°51′10",纬度32°26′20",海拔513.8m)观测结果,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气象特征见表9。表9工程所在区域主要气象特征值项目数据项 目数据平均气温(℃)16.4多年平均风速(m/s)1.29极端最高气温(℃)37.9一日最大降水量(mm)185.9极端最低气温(℃)-8.2年平均降雨量(mm)941.8平均相对湿度(%)68年平均雾日数(d)7.4年最小相对湿度(%)6年平均雷暴日数(d)29.12.1.4风能资源根据广元市气象站历年气象资料的统计,1981~2014年多年平均风速1.29m/s,年平均风速最大为1.91m/s,年平均风速为最小0.7m/s;近30年月平均风速最大是5月,为1.5m/s,月平均风速最小是8月,为1.1m/s;区域多年80m高主导风向为NNW和N。根据《中电建广元昭化白果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所在区域内设有测风塔一座(塔号为7649#)。根据测风塔测风结果,本项目所在区域风能资源104
初步评价结论如下:(1)风速年内变化情况80m、70m、50m、30m高处平均风速分别为5.95m/s、5.90m/s、5.63m/s、5.14m/s,观测年80m高处风速略大于50m高处,相应的风功率密度为为276.49W/m²、264.21W/m²、226.98W/m²、177.96W/m²。总体来看,秋春季风大、夏冬季风小,其中风速、风功率密度最大月为9月,最小月为3月。(2)风速日变化情况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日变化规律一致,总体情况看,风速、风功率密度在18~次日8时较大,在10~18时较小。(3)风速频率分布80m高处全年有效风速3.0m/s-25m/s之间的时数为5521h,占全年的频率为84.26%,其中平均风速在11m/s-25m/s区间时数为798h,占全年的12.18%。(4)风向频率分布80m高处主导风向为NNW,频率为29.74%;80m高处主导风能方向为NNW,频率为69.96%,主导风向和主风能方向一致。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18710-2002)判定,本工程所在区域的风功率等级为2级,属风能资源可利用区域。2.1.5土壤根据《广元县志》,广元市境内地质复杂,成土母质多种多样,在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土壤种类千差万别,其肥力差异很大。广元市境内下寺、宝轮、石龙、盘龙、临江、下西、上西、工农、东坝、荣山和元坝一线以南为紫色土壤分布带,104
以北为黄壤和黄棕壤分布带(海拔500米以下为黄壤,海拔1500米以下是黄棕壤),并有零星紫色土分布,从土壤类型看,境内5个土区中有5个土类,8个亚类,15个土属和76个土种。其中河谷平坝灰棕紫色冲积土区面积15.72万亩,占总面积的2.11%,其中耕地7.47万亩,占总耕面积6.78%,这个土区内有3个土类,4个亚类,8个土属,15个土种;南部低山黄红紫泥区面积131.13万亩,占总面积的7.59%,其中耕地16.5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21.37%,这个土区有2个土类,2个亚类,2个土属及8个土种;中部低山灰棕紫泥土区面积204.52万亩,占总面积的27.43%,其中耕地17.1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22.16%,这个土区有2个土类,3个亚类,6个土属,14个土种;西北部中山山地黄壤暗紫泥土区面积321.54万亩,占总面积的43.14%,其中耕地30.8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38.25%,这个土区有4个土类,7个亚类,16个土属及36个土种;东北部中山岩溶台地山地黄棕壤土区面积72.58万亩,占总面积的43.13%,其中耕地30.8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38.25%,这个土区有3个土类,3个亚类,3个土属及9个土种。根据设计资料及现场踏勘,本工程所在区域土壤主要为黏性土、碎石土以及基岩,土壤特点为土薄坡大、砾石含量高。场址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为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其他草地。2.1.6植被区域植被调查本次采用基础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相结合法进行分析。基础资料收集包括整理工程所在区域的《广元县志》、《四川植被》、《广元市昭化区植被分布图》以及林业调查等相关资料;现场调查包括对现场观察到的植被类型、植被种类等进行记录和整理。根据《广元县志》、《四川植被》等基础资料,本工程所在行政区域植被区为“川东盆地及川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地带—川东盆地偏湿性常绿阔叶林带—盆地北部中山植被小区—米仓山植被小区”。植被型由南向北从常绿阔叶林过度到常绿、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由于长期频繁的人类活动,森林的原生植被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根据《项目所在区域植被分布图》(见附图6)可知,本工程所在行政区域广元市昭化区植被类型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丛、草甸和栽培植被。根据上述资料及现场踏勘、观察和询访,本工程区域植被类型为亚高山针叶林及针叶阔叶混交林,属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以次生林为主。乔木有柏木、马尾松、麻栎、桤木、化香等,树高一般在10m左右,胸径一般10~20cm;灌木有火棘、马桑、来江藤、猫儿刺等;草本有黄茅、蜈蚣草、五节芒等,栽培植物主要核桃、枇杷、油菜等。综上所述,本工程所在区域属米仓山植被小区,植被类型为常绿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物种有柏木、马尾松、麻栎、桤木、火棘、来江藤、黄茅等,现场调查期间,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核实,在项目评价范围内未发现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区域植被分布见附图6《项目所在区域植被分布现状图》。2.1.7生物多样性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采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相结合法进行分析。根据《广元县志》及广元市昭化区林业调查等资料及现场踏勘、观察和询访分析,本项目工程区域野生陆生脊椎动物类型主要有兽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兽类104
主要为草兔、田鼠、岩松鼠等,鸟类主要为山麻雀、雉鸡、喜鹊、家燕、大嘴乌鸦等,两栖类主要为中华蟾蜍、黑斑侧褶蛙等,爬行类主要为蹼趾壁虎、黑眉锦蛇、乌梢蛇等,均属于当地常见动物。人工饲养动物主要为牛、羊、猪、鸡、狗等。综上分析,在现场踏勘期间,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及《四川省新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核实,在项目评价范围内未发现珍稀濒危及国家和四川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也未发现野生动物栖息地、迁徙通道等生境。2.1.8水土流失现状本工程位于广元市昭化区境内,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办水保〔2013〕1888号文),昭化区属嘉陵江上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本工程所在区域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土壤容许侵蚀量为500t/km2.a。本项目评价区地形地貌主要为构造剥蚀中切割中山地貌,坡度在30~45°之间,植被覆盖度较高,根据现场踏勘情况结合工程区土壤侵蚀图(见附图7)分析,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为轻度水力侵蚀。2.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昭化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市中部,东邻旺苍县,西接剑阁县,东南与苍溪县相连,北与广元市利州区搭界。地理坐标为北纬31°53′41″~32°23′27″,东经105°33′9″~106°07′20″。幅员面积16314平方公里。2014年末全区人口17.87万人。2.2.1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概况(1)经济概况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15》,广元市昭化区GDP实现390084万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02880万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完成178761万元,同比增长9.1%;第三产业完成108443万元,同比增长10.2%;人均产值21952元,同比增长7.0%。(2)教育文化概况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15》,昭化区共有小学25所,在校学生5916人,专任教师995人;普通中学13所,在校学生6750人,专任教师640人。2.2.2自然景观、文物古迹10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公布的《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网站公布的《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名录》、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公布的《四川省及各市风景名胜区名录》、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公布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四川省林业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名录的通知》(川办函[2013]109号)、《四川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区划表》、《广元市昭化区文物保护单位清单》等资料和当地林业部门核实,广元市昭化区行政管辖范围内生态敏感区与本工程之间关系见表10。表10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敏感区与本工程相互位置关系名称级别公布机构、文号地址类型距本项目建设区域距离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省级川府函[2002]50号、川府函[2011]231号(调整规划)绵阳市梓潼、广元昭化区、剑阁古柏及森林生态系统5km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国发〔1982〕136广元市、绵阳市古遗址6km梅岭关区级元府发[2001]100号梅树乡梅林村4社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建筑1km佛儿岩摩崖造像区级元府函[2011]113号卫子镇卫子村4社石窟20km明空寺遗址文物保护点元文发[2011]19号卫子镇卫子村4社古遗址7km金印寺墓地文物保护点元文发[2011]19号卫子镇卫子村4社古墓葬8km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区域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生态敏感区,也不涉及文物古迹及人文景点等生态环境敏感点。104
3.环境质量状况3.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本工程所在区域为农村环境,不涉及河流、水库等地表水域,大气环境、水环境主要受区域自然环境影响,本工程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放小,且属于暂时性,随着施工结束而消失;运行期主要为风机、升压站产生的噪声影响和电磁环境影响,不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水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对环境空气、地表水影响较小,故本次利用区域既有的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监测资料进行现状分析,对区域声环境和电磁环境现状进行监测,对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3.1.1大气环境根据《昭化区农村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广环监字(2013)第677HJ11号),卫子镇监测点距本工程最近直线距离约6km,区域内无厂矿等大气污染型企业分布,区域环境状况相似,其监测数据能反映区域大气环境现状。根据上述报告,区域SO2日平均浓度为0.048mg/Nm3,NO2日平均浓度为0.017mg/Nm3,PM10日平均浓度为0.051mg/Nm3,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3.1.2电磁环境(1)环境现状监测点布置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所在区域无既有电磁环境影响源存在,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监测布点的要求,升压站站址区域无其他电磁环境影响源存在,再结合升压站采用户外布置、评价等级及监测布点等要求,监测布点可简化,因此本次在升压站站址中心布置1个监测点,能反映升压站站址区域的电磁环境现状。电磁环境监测点布置情况见表11,具体点位详见附图2。表11工程区电磁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布置图序号点位监测项目1☆白果风电场升压站站址处电磁环境(2)电磁环境现状监测2016年1月11日至2016年1月15日,成都中辐环境监测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电磁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本项目电磁环境现状值的监测情况详见本项目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此处仅列出结果。本项目所在区域现状监测分析结果,本项目所在区域离地1.5m处的电场强度现状值为1.07V/m,能满足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不大于104
4000V/m的要求,磁感应强度现状值为0.059µT,能满足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不大于100μT的要求。3.1.3声环境(1)环境现状监测点布置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所在区域无明显噪声源存在。本项目建成后产生噪声影响的为新建的升压站和风机以及场内道路交通运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监测布点要求,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噪声源,且声级较低时,可选择有代表性区域布设监测点,再结合本项目产生的噪声影响及评价等级,本次在升压站站址处、场址区域有代表性的居民点处布置了监测点,声环境监测点布置情况见表12,具体点位详见附图2。表12工程区声环境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布置图序号点位监测项目1☆白果风电场升压站站址处噪声2☆梅树乡潜力村陈国清住宅旁噪声3☆白果乡场镇李青元住宅旁噪声4☆白果乡狮子村王光华住宅旁噪声其中,1☆监测点布置在白果风电场升压站站址处,区域内无既有噪声源存在,故1☆监测点能反映升压站站址处及站址附近7#环境保护目标处环境现状;2☆监测点布置在5#环境保护目标处,区域内无既有噪声源存在,同时6#环境保护目标与2☆监测点监测点环境状况相同,因此2☆监测点能反映5#~6#保护目标处的声环境现状;3☆监测点布置在2#环境保护目标处,区域内无既有噪声源存在,同时1#、3#环境保护目标与3☆监测点监测点环境状况相同,因此3☆监测点能反映1#~3#保护目标处的声环境现状;4☆监测点布置在4#环境保护目标处,区域内无既有噪声源存在,能反映4#保护目标处的声环境现状。(2)声环境现状监测1)监测方法和仪器2016年1月11日至2016年1月15日,成都中辐环境监测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具体监测方法和仪器见表13。表13本项目声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和仪器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仪器检定证书编号监测仪器有效日期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HS5633B型噪声监测仪(编号201332416)校准字第2015060111932016-6-30监测由专业人员完成。监测仪器经国家计量部门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进行校验。2)监测期间自然环境条件104
监测期间区域自然环境条件见表14。表14监测期间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天气温度(℃)湿度(RH%)晴2~445.7~55.83)监测结果与分析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15。表15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编号监测点具体位置测量数据dB(A)昼间夜间1☆白果风电场升压站站址处43.139.82☆梅树乡潜力村陈国清住宅旁45.840.83☆白果乡广永路李青元住宅旁48.141.24☆白果乡狮子村王光华住宅旁43.640.3由表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昼间等效连续A声级在43.1dB(A)~48.1dB(A)之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在39.8dB(A)~41.2dB(A)之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昼60dB(A)、夜50dB(A))。3.1.4水环境(1)地表水环境现状本工程区域内无地表水体,距离场址区域最近的地表水体为嘉陵江(红岩镇段)。根据昭化区水质监测报告(2014年),广元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嘉陵江红岩镇设置有水质监测点,本次引用昭化区水质监测报告在该点位的监测结果,见表16。表16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单位:mg/L,pH无量纲监测项目监测结果(2014年4月)pH8.41溶解氧7.6生化需氧量1高锰酸盐指数1.3总氮0.77氨氮0.08石油类0.02挥发酚未检出铅未检出锌0.002镉未检出汞未检出从表16可以看出,嘉陵江水质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要求。(2)地下水环境现状根据工程设计勘察资料,场地区域内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及少量散岩类孔隙水104
,地下水位埋深较大。本工程基础开挖最大深度不超过5m,不涉及地下含水层,对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水质不会产生明显影响。3.1.5生态环境质量(1)调查范围与方法①调查范围:项目区及周边500m范围内的区域。②调查方法:本工程总占地面积为0.4124km2(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小于2km2,不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划分等级见表17。表17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km2~20km2或长度50k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由表17可知本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本次现状调查采用借鉴已有资料与现场踏勘相结合法进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2)调查范围内植物资源现状与评价根据《四川植被》、《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川府函[2006]100号,2006年5月),本工程所在行政区域植被区为“川东盆地及川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地带—川东盆地偏湿性常绿阔叶林带—盆地北部中山植被小区—米仓山植被小区”。根据已收《四川植被》、《广元县志》、《广元市昭化区植被分布图》以及林业调查等文献资料及现场踏勘、观察和询访,场址区域植被主要为常绿针叶林和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其次为灌丛和草丛,常绿针叶林物种有柏木、马尾松等,落叶阔叶林代表物种有麻栎、桤木、化香等,基本属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以天然次生林为主;灌从物种有火棘、马桑、来江藤、猫儿刺等;草丛物种有黄茅、蜈蚣草、五节芒等;工程附近耕地区域栽培植被主要有核桃、枇杷、油菜等。工程区域代表性的物种特性见表18和图片9-14。104
表18工程区域主要植被特性种名属名主要特征主要分布柏木CupressusfunebrisEndl.柏木属Cupressus乔木,高达35米,胸径2米;树皮淡褐灰色,裂成窄长条片;小枝细长下垂,生鳞叶的小枝扁,排成一平面,两面同形,绿色。雄球花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3毫米,雄蕊通常6对;雌球花长3-6毫米,近球形,径约3.5毫米。球果圆球形,径8-12毫米,熟时暗褐色;种子宽倒卵状菱形或近圆形,熟时淡褐色,有光泽,长约2.5毫米,边缘具窄翅。花期3-5月,种子第二年5-6月成熟。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很广,产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西部、四川北部及西部大相岭以东、贵州东部及中部、广东北部、广西北部、云南东南部及中部等省区;以四川、湖北西部、贵州栽培最多,生长旺盛;江苏南京等地有栽培。在四川分布于海拔1600米以下。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松属Pinus乔木,高达45米,胸径1.5米;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枝平展或斜展,树冠宽塔形或伞形,枝条每年生长一轮;冬芽卵状圆柱形或圆柱形,褐色,顶端尖,芽鳞边缘丝状,先端尖微反曲。针叶2针一束,稀3针一束,长12-20厘米,细柔,微扭曲,边缘有细锯齿;初生叶条形,长2.5-3.6厘米,叶缘具疏生刺毛状锯齿。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12月成熟。产于江苏、安徽,河南西部峡口、陕西汉水流域以南、长江中下游各省区,南达福建、泉城红、泉城绿、广东、台湾北部低山及西海岸,西南至贵州贵阳、毕节及云南富宁。在长江下游其垂直分布于海拔700米以下,长江中游海拔1100~1200米以下。麻栎QuercusacutissimaCarruth.栎属Quercus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树皮深灰褐色,深纵裂。幼枝被灰黄色柔毛,后渐脱落,老时灰黄色,具淡黄色皮孔。冬芽圆锥形,被柔毛。叶片形态多样,通常为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9厘米,宽2-6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缘有刺芒状锯齿,叶片两面同色,幼时被柔毛,老时无毛或叶背面脉上有柔毛,侧脉每边13-18条;叶柄长1-3(-5)厘米,幼时被柔毛,后渐脱落。坚果卵形或椭圆形,顶端圆形,果脐突起。花期3-4月,果期翌年9-10月。产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在西南地区分布至海拔2200米。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Li火棘属Pyracantha.104
常绿灌木,高达3米;侧枝短,先端成刺状;芽小,外被短柔毛。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圆钝或微凹,下延连于叶柄,边缘有钝锯齿,齿尖向内弯,近基部全缘,两面皆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及广大西南地区。全属10种,中国产7种。国外已培育出许多优良栽培品种。产陕西、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表18(续)工程区域主要植被特性无毛;叶柄短,无毛或嫩时有柔毛。花集成复伞房花序,直径3-4厘米,花梗和总花梗近于无毛,花梗长约1厘米。花期3-5月,果期8-11月。省区。马桑CoriarianepalensisWall.马桑属Coriaria落叶灌木,高4~6m,果实熟时呈红色或紫黑色,喜光,适应性强,既耐干旱瘠薄又耐水湿,除酸性较强的红壤外,其它土壤均可,尤以钙质紫色土最好,产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陕西、甘肃、西藏海拔400-3200m的灌丛中。来江藤Brandisiahancei Hook.f.来江藤属Brandisia灌木高2-3米,全体密被锈黄色星状绒毛,枝及叶上面逐渐变无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宽达3.5厘米,顶端锐尖头,基部近心脏形,稀圆形,全缘;叶柄短,长者达5毫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达1厘米,中上部有1对披针形小苞片,均有毛;花冠橙红色,长约2厘米,外面有星状绒毛;雄蕊约与上唇等长;子房卵圆形,与花柱均被星毛。蒴果卵圆形,略扁平,具星状毛。花期11月至翌年2月,果期3-4月。分布于我国华中、西南、华南。陕西省,江苏省,江西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猫儿刺IlexpernyiFranch.冬青属Ilex常绿灌木或乔木,高1-8m;树皮银灰色、纵裂,幼枝为、黄褐色,具纵棱槽,被短柔毛;叶革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3cm,宽5-14mm,先端三角形渐尖,边缘具深波状刺齿1-3对,叶面深绿色,具光泽,背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多为2-3花聚生成簇,花淡黄色;果球形或扁球形,直径7-8mm,成熟时红色,花期4-5月,果期10-11月。生长于海拔1050-2500m的山谷林中、路旁灌丛中,分布于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浙江、四川和贵州等省区。黄茅Heteronpogoncontortus黄茅属Heteronpogon多年生,丛生草本。秆高20-100厘米,基部常膝曲,上部直立,光滑无毛。叶鞘压扁而具脊,光滑无毛,鞘口常具柔毛;叶舌短,膜质,顶端具纤毛;叶片线形,扁平或对折,长10-20厘米,宽3-6毫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稍收窄,两面粗糙或表面基部疏生柔毛。总状花序单生于主枝或分枝顶,诸芒常于花序顶扭卷成1束;雄蕊3;子房线形,花柱2。有柄小穗长圆状产于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生于海拔400-2300米的山坡草地,尤以干热草坡特甚。104
披针形,无芒,常偏斜扭转覆盖无柄小穗,绿色或带紫色。花果期4-12月。图片9柏木图片10马尾松图片11麻栎图片12火棘图片13来江藤图片14黄茅综上所述,现场调查期间,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核实,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未发现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3)调查范围内动物资源现状与评价本次调查动物资源现状采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相结合方法。文献资料收集了区域的《广元县志》及林业调查资料等,实地调查采取现场踏勘观察和咨询访问等。本工程所在区域兽类主要为草兔、田鼠、岩松鼠等,鸟类主要为山麻雀、喜鹊、家燕、大嘴乌鸦等,两栖类主要为中华蟾蜍、黑斑侧褶蛙等,爬行类主要为蹼趾壁虎、黑眉锦蛇、乌梢蛇等,均属于当地常见动物。其次为人工养殖的牛、羊、猪、鸡、狗等家畜,工程区域常见动物见图片15-16。104
图片15牛图片16羊综上所述,在现场踏勘期间,依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及《四川省新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核实,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未发现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未发现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迁徙通道等生境。(4)评价区土壤侵蚀及土地利用情况本工程场址区域地势较高,植被主要为常绿针叶林及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其它为灌丛和草丛,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和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调查,结合工程区土壤侵蚀图(见附图7)分析,工程区各用地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及各扰动区域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见表19。表19本工程扰动范围水土流失背景值表项目土地类型面积(hm2)坡度(°)林草覆盖度(%)侵蚀强度平均侵蚀模数(t/km2·a)流失量(t/a)风力发电机组(含箱变)草地0.355~845~60轻度15005.25林地0.675~860~75轻度150010.050.568~1545~60轻度15008.40吊装场地草地1.425~845~60轻度150021.30林地3.105~860~75轻度150046.503.008~1545~60轻度150045.00集电线路草地0.395~845~60轻度15005.85林地0.535~860~75轻度15007.951.078~1545~60轻度150016.05升压站草地0.455~845~60轻度15006.75耕地0.705~8--中度375026.25道路草地6.255~845~60轻度150093.75林地8.655~860~75轻度1500129.759.908~1545~60轻度1500148.50施工生产生活区草地0.505~860~75轻度10005.00耕地0.505~845~60中度375018.75弃渣场草地2.555~845~60轻度150038.25林地0.355~860~75轻度15005.250.308~1545~60轻度15004.50合计41.24轻度1559643.10104
从表19中可以看出,工程区水土流失平均强度为轻度,平均侵蚀模数约1559t/km2·a。工程区水土流失量背景值约643.10t/a。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见附图5),广元市昭化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耕地、园地、水域、林地、草地等。本项目区域位于山脊及山坡台地上,占地主要为林地、草地及少量耕地。林地性质为有林地和灌木林地,草地为一般草地,耕地为旱地,不会影响当地土地利用规划。3.1.6小结综上分析,本工程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要求,地面水环境质量满足《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电场强度不大于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000V/m、磁感应强度不大于公众曝露控制限值100μT的要求,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要求。工程区域生态环境较好。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3.2.1环境影响及其评价因子(1)施工期①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②大气环境:施工扬尘③水环境:生活污水、施工废水④固体废物:生活垃圾⑤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植被、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景观(2)运行期①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②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③光影:光影影响④生态环境:植被、生物多样性、景观3.2.2评价等级(1)电磁环境本工程风力发电机、箱式变电器和集电线路均为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其产生的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较小,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属于电磁管理豁免范围。本项目升压站电压等级为220kV,采用户外布置,即主变采用户外布置,10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本项目电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见表20。表20本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因子项目电压等级条件评价工作等级新建升压站220kV户外二级(2)声环境根据广元市昭化区环境保护局昭环函[2016]6号《关于广元白果风电场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确认函》,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为2类区,区域无特殊噪声敏感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本项目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3)生态环境本项目占地面积为0.4124km2(其中永久占地0.2596km2,临时占地0.1528km2),小于2km2,不涉及特殊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确定本项目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3.2.3评价范围(1)电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本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21。表21本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因子项目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升压站升压站围墙外40m以内的区域(2)声环境本项目运行期主要噪声源为风机和升压站内主变压器,风机和主变压器噪声将对区域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分析,区域无特殊噪声敏感目标,本工程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各风机塔位为中心半径200m以内的区域、道路两侧各200m以内的区域及升压站围墙外200m以内的区域。(3)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并结合区域地形、地貌情况,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项目区及周边500m以内的区域,估算总评价面积约80.68km2。(4)大气环境104
本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扬尘主要集中在风机机位、箱式变压器、场内道路、升压站等施工区域,且随着施工结束而消失;本项目运行期无大气污染物产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4-2009)及同类风电场施工期影响分析,本工程大气环境影响仅作简要分析,主要考虑施工期区域的影响。3.2.3环境保护目标根据设计资料及现场调查,本工程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目标分布。根据设计资料及现场踏勘,本工程其他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2,均位于道路及升压站评价范围内,在风机评价范围内无居民保护目标,本项目与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位置关系图见附图2。表22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编号保护目标及规模方位及距道路中心线或升压站最近距离与本工程高程差(m)环境评价因子进场道路1#白果乡会果村张秀芳等居民(约4户)西侧,约20m与附近进场道路海拔高程相当噪声场内道路2#白果乡广永路李青元等居民(约40户)☆东南侧,约10m与附近场内道路海拔高程相当噪声3#白果乡青光村薛菊生等居民(约10户)西侧,约40m与附近场内道路海拔高程相当噪声4#白果乡狮子村王光华等居民(约6户)☆西北侧,约120m居民点比风机机位处海拔高程低约60m,比场内道路海拔高程低约30m噪声5#梅树乡潜力村陈国清等居民(约7户)☆西侧,约20m居民点比场内道路海拔高程低约50m噪声6#梅树乡梅岭村徐洪兰等居民(约8户)北侧,约200m居民点比场内道路海拔高程低约30m噪声升压站7#梅树乡穿心村柏万芳等居民(约4户)东侧,约160m居民点比升压站站址海拔高程低约5m噪声注:☆-监测点104
4.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根据昭环办函〔2016〕6号《关于广元市昭化区白果风电场工程执行环境标准的函》,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以下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SO2小时平均限值≤0.15mg/Nm3、日平均限值≤0.05mg/Nm3;NO2小时平均限值≤0.12mg/Nm3、日平均限值≤0.08mg/Nm3;PM10日平均限值≤0.15mg/Nm3。2)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pH6~9,DO≥5mg/L,CODcr≤20mg/L,NH3-N≤1.0mg/L,BOD5≤4mg/L,石油类≤0.05mg/L。3)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4)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5)生态环境:以不减少区域内濒危珍稀动植物种类和不破坏生态设施完整性为目标,水土流失以不增加土壤侵蚀强度为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昭环办函〔2016〕6号《关于广元市昭化区白果风电场工程执行环境标准的函》,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以下标准:1)大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SO2≤0.40mg/m3,NOx≤0.12mg/m3,颗粒物≤1.0mg/m3。2)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pH6~9,CODcr≤100mg/L,NH3-N≤15mg/L,BOD5≤20mg/L,SS≤0.05mg/L。3)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A)、夜间55dB(A));运行期执行《风电场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DL/T1084-2008)2类功能区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2008)2类功能区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4)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①电场强度:执行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000V/m的评价标准;②磁感应强度:执行公众曝露控制限值100μT的评价标准。5)固废:一般工业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I类场中的标准。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噪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叶片光影,均不属于国家要求总量控制的污染物种类,因此本项目不需设置特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指标。104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5.1工艺流程图简述(图示)5.1.1施工工艺流程图本工程施工工艺流程示见图17。图17本工程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5.1.2运行期工艺流程图风力发电机工作原理:叶片在风力作用下旋转,将风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发电机在风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流经变流器转换成690V电压输出,再由箱式变压器升压至35kV,通过4回35kV集电线路送至220kV白果升压站。本工程运行期工艺流程见图18。图18本工程运行期主要工艺流程示意图5.2主要污染工序5.2.1施工期本项目施工工序主要为临建施工、场地平整、道路施工、基础施工及设备安装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有施工噪声、施工扬尘、固体废弃物、生态影响、施工废污水等,具体如下:(1)施工扬尘施工扬尘包括土石方开挖、临时堆放和回填、建筑材料(白灰、水泥、沙子、碎石104
、砖等)现场搬运和堆放、施工垃圾的清理和堆放等工序产生的扬尘,及运输车辆车来往造成的道路扬尘。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施工起尘量与许多因素有关。起尘量主要包括挖掘机开挖起尘量和施工渣土堆场起尘量,属无组织排放,源强不易确定,主要通过对施工区域进行洒水降尘控制。(2)施工噪声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风机基础、箱变基础、集电线路基础、升压站构建筑物基础等施工机械。本工程施工机具主要有挖土机、推土机、输运车辆等。主要施工机具噪声见表23。表23主要施工机具噪声源表单位:dB(A)设备名称噪声级设备名称噪声级设备名称噪声级挖掘机76-86装载机79-85混凝土运输车84-89推土机78-96平地机76-86混凝土搅拌机91-102振动碾、振动器80-93电焊机75-88汽车吊83-93运输车辆64-76(3)施工废污水施工期主要废污水为施工冲洗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冲洗废水主要来源于混凝土拌和冲洗废水、施工机具清洗废水和运输车辆除泥冲洗废水。本工程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的方式,两个施工生产生活区各设置混凝土拌和站1座。冲洗废水排放量极少,日废水量不超过10m3,排放方式为间歇性,基本不会形成地表径流,冲洗废水不含有毒物质,主要污染因子为SS。施工期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生活污水。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约200人,根据《四川省用水定额》,项目所在地人均生活用水量为90L/d,排污系数按0.8考虑,生活污水量约为14.4m3/d,主要污染物包括COD、BOD5等。(4)固体废弃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废润滑油、废柴油等油类以及弃土。本工程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约20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天每人0.5kg计,施工期按一年考虑,则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约为36.5t。本工程施工车辆、施工机具在运行和维修过程中将产生少量的废润滑油、废柴油等油类,需严格执行《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相关规定,如采用密闭容器装运和储存、现场储存场地面进行防渗处置等。104
本工程挖方回填后,需弃土约19.95万m3,本工程设置6个弃渣场,弃渣场总容量约38.2万m3,能满足弃土要求。(5)生态影响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场内道路修建、场地平整、生产生活区修建、基础开挖、材料堆放、集电线路基础开挖等施工活动均会引起局部地表扰动,导致水土流失产生。工程占地区域内及施工临时扰动区域内的植被,将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扰动;施工活动对工程区域内动物的生存繁衍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扰动。本项目施工期造成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可恢复性的。5.2.2运营期(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本工程集电线路为35kV电压等级,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很小,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上述电力设施属于电磁管理豁免范围。本工程升压站电压等级为220kV,当其运行时,在主变压器及配电装置处会产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2)噪声运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风机运行产生的噪声,以及升压站主变压器运行产生的电磁噪声、冷却风扇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风机运行过程中,风力推动风机叶片转动,叶片带动发电机工作。在此过程中,发电机、齿轮箱和叶片切割空气将产生噪声。风机噪声主要为变速齿轮箱所产生的噪声,在风机内部有润滑油系统对变速齿轮箱进行润滑,变速齿轮箱外部有密封设施,通过润滑油系统和密封系统,可使变速齿轮箱的噪声降低;风机叶片转动速度慢,产生的切割噪声较小。本工程风机采用WTG4直驱式机型,单机容量为2MW。根据《中国风力发电机组选型手册》(2011版),不同厂商生产的同类型机组在额定风速下单台风机噪声声功率级一般不大于104dB(A)(10m高处、风速8m/s时)。升压站的主变压器等设备在运行期间将产生电磁噪声,冷却风扇产生空气动力噪声。升压站噪声以中低频为主,主要噪声源为主变压器。根据类比调查,本项目主变压器噪声级不超过70dB(A)(距离主变压器1m处)。(3)光影影响由于风力发电机组设备安装高度较高,在日光照射下会产生较长的光影,若光影投射在居民区内,可能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104
(4)生活污水本工程废污水主要为运行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白果风电场设置运行人员约15人,根据《四川省用水定额》,用水量按每人90L/d计,排污系数按0.8考虑,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1.08m3/d,主要污染物包括COD、BOD5等。(5)固体废弃物①生活垃圾本工程固体废物主要为运行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本工程运行人员约15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天每人0.5kg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约7.5kg/d。②废润滑油及含油棉纱风机运行期需要定期更换润滑油,每年产生废润滑油约0.3t,含油棉纱约45t。根据《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2014年版),废润滑油及含油棉纱属于危险废弃物,若不采取妥善处置,将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③超级电容根据厂家资料,本工程风机变桨备电系统使用超级电容承载,主要构成为活性炭和电解液。每台风机内部安装3组超级电容,每组重量约15kg,每10年更换一次,废旧超级电容产生量约2025kg/10年。根据《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2014年版),超级电容器不属于危险废弃物,和蓄电池备电相比,具有使用年限长(蓄电池更换年限为3-5年、超级电容为10年),无需维护,无毒无害,性能可靠等特点。更换后的超级电容由厂家回收,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104
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场地施工扬尘产生量极小采取降尘措施后可有效控制扬尘产生量。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生产生活区生活污水CODBOD水量:14.4m3/dCOD:400mg/LBOD:200mg/L经防渗旱厕收集后用于场区草地施肥,不外排。冲洗废水SS水量:10m3/dSS:5000mg/L经沉淀池收集后循环利用,不外排。运行期(升压站)生活污水CODBOD5生活污水量:1.08m3/dCOD:400mg/LBOD5:200mg/L经升压站内设置的化粪池收集后用于场区草地施肥,不外排。噪声施工期(施工机械、车辆运输)施工噪声64-102dB(A)不扰民运行期风机机组风机运行噪声104dB(A)(10m高处,风速小于8m/s时)距各风机180m以外噪声达标。场区道路车辆噪声68.6dB(A)居民点处噪声达标升压站主变运行噪声70dB(A)站界处噪声达标固体废弃物施工期(施工生产生活区)生活垃圾约36.5t收集后清运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置。弃土约19.95万m3由建设单位清运至本工程设置的6个弃渣场堆放。废润滑油、废柴油等油类产生量极小无影响运行期生活垃圾7.5kg/d由升压站内设置的垃圾桶收集后清运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置。废润滑油及含油棉纱每年产生废润滑油约0.3t,含油棉纱约45t由建设单位进行收集后交由专业公司处置。废旧超级电容2025kg/10年由厂家回收处置。光影运行期(风机)日光照射下光影--距风机210m以外不受光影影响。电磁环境运行期(升压站)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根据类比分析,升压站围墙外电场强度最大值为792V/m,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40µT。6.1主要生态影响本工程区域内未发现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分布,本工程建设不会对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产生影响。104
本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风机基础、箱变基础、集电线路、升压站基础土建施工、施工临时占地等施工活动引起的施工区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本项目建设区占地面积41.24hm2,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估计水土流失总量为5238.1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4247t。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工程区域实际水土流失量约206.2t。104
7.环境影响分析7.1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根据本工程建设特点及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特征,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见表24。表24本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识别环境识别环境影响因素声环境施工噪声大气环境施工扬尘水环境施工废污水生态环境生态影响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弃土、废润滑油、废柴油等其它景观7.1.1噪声(1)施工机具噪声本工程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种施工机械,如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运输车等,采用理论模式进行预测分析,预测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无指向性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公式:LA(r)=LA(r0)-20lg(r/r0)式中:LA(r)——距声源r处的A声级,dB(A);LA(r0)——距参考位置r0处的A声级,dB(A);r、r0——预测点、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m)。本工程主要施工机具噪声源强见表23。本次预测不考虑地面效应及遮挡物对噪声的削减作用。主要施工机具噪声随距离变化的预测值见表25。表25施工机具噪声随距离变化的预测值单位:dB(A)距机具距离施工机具10m20m50m100m150m200m250m300m400m挖掘机66.060.052.046.042.540.038.036.534.0推土机76.070.062.056.052.550.048.046.544.0振动碾、振动器73.067.059.053.049.547.045.043.541.0装载机65.059.051.045.041.539.037.035.533.0平地机66.060.052.046.042.540.038.036.534.0电焊机60.054.046.040.036.534.032.030.528.0混凝土运输车69.063.055.049.045.543.041.039.537.0混凝土搅拌机82.076.068.062.058.556.054.052.550.0汽车吊73.067.059.053.049.547.045.043.541.0从表25中可知,施工期昼间在距施工点50m处,施工机具噪声能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昼间标准限值要求;夜间在距施工点250m处104
,施工噪声能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夜间标准限值要求。为了尽可能减少施工机具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施工期应采取下列措施:①施工机具布置在施工场地范围内;②尽量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工程施工所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应事先对其常规工作状态下的噪声进行测量,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应禁止入场施工;③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维护,减小施工机具的施工噪声;④尽量避免多种噪声源机具同时使用;⑤施工应集中在昼间进行,避免夜间施工,若由于施工工艺要求不能避免夜间进行施工时,需提前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并对附近居民进行公示。采取上述措施后,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噪声对评价区域声环境的影响,同时,本项目施工期短,施工噪声将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而消失。(2)车辆运输噪声本工程施工期车辆运输噪声主要为进场道路及场内道路的车辆运输噪声,根据设计资料及同类风电场施工情况可知,施工期运输车辆一般为大型车和中型车。根据道路设计标准,本工程运输车辆最大时速为30km/h。施工高峰期,本工程每天平均大型车辆运输频次约为40辆/天,中型车辆运输频次约为20辆/天。运输工作一般安排在昼间进行。①车速及车辆辐射平均噪声级(LAi)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本工程运输车辆噪声源强按照下式进行计算。大型车辆:L0L=22.0+36.32lgVL中型车辆:L0M=8.8+40.48lgVM式中:L0——等效声功率级,dB(A);VM、VL——车速,km/h;根据设计资料,本工程场内道路设计最大时速为30km/h。经计算,本工程大型运输车辆等效声功率级为75.6dB(A),中型运输车辆等效声功率级为68.6dB(A)。②运输车辆噪声预测模式及预测结果本次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推荐的噪声预测模式进行预测。式中:——第i类车的小时等效声级,dB(A);104
——第i类车速为Vi,km/h;水平距离为7.5m处的能量平均A声级,dB(A);Ni——昼间,夜间通过某个预测点的第i类车平均小时车流量,辆/h;r——从车道中心线到预测点的距离,m;适用于r>7.5m预测点的噪声预测;Vi——第i类车的平均车速,km/h;T——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1h;Ψ1、Ψ2——预测点到有限长路段两端的张角,弧度;计算预测点昼间或夜间的环境噪声预测值(LAeq)预计算式为:(LAeq)预=10lg[100.1(LAeq)交+100.1(LAeq)背]式中:(LAeq)预——预测点昼间或夜间的环境噪声预测值,dB(A);(LAeq)背——预测点预测时的环境噪声背景值,dB(A)。施工高峰期,本工程每天平均大型车辆运输频次约为40辆/天,中型车辆运输频次约为20辆/天。本工程大型运输车辆等效声功率级按75.6dB(A)、中型运输车辆等效声功率级按68.6dB(A)考虑。区域环境背景噪声取现场监测最大值,即昼间噪声48.1dB(A),夜间噪声41.2dB(A)。由于运输工作一般安排在昼间进行,故本次噪声预测仅考虑昼间噪声预测值。本次计算不考虑路面材料构造、粗糙度、坡度、空气吸收衰减、地面反射等噪声影响因素。采用CadnaA4.2预测软件进行分析,本工程施工期距场内道路不同距离处的车辆运输噪声预测值见表26。表26道路沿线噪声预测值单位:dB(A)距离项目计算点距场内道路中心线的距离(m)5m10m20m30m40m50m100m150m200m噪声贡献值59.155.450.247.445.644.239.736.734.3背景值48.1预测值59.456.152.350.850.049.648.748.448.3由表26可知,本工程场内道路沿线噪声预测最大值为59.4dB(A),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要求(昼间70dB(A))。(3)居民保护目标噪声影响分析对居民保护目标进行噪声预测时,考虑最不利条件(即施工机具位于场区内距居民点最近处)的情况下,并考虑施工机具运行时的噪声和施工道路运输车辆噪声对居民的叠加影响。施工期在环境保护目标处噪声预测值见表27。表27施工噪声对环境保护目标影响噪声预测值单位:dB(A)噪声现状值贡献值叠加影响标准值104
保护目标编号预测点距道路中心距离(m)☆预测值昼间施工机具车辆运输(昼间)昼间昼间进场道路1#白果乡会果村张秀芳等居民(约4户)2048.17050.27060场内道路2#白果乡场镇李青元等居民(约40户)1048.18255.482603#白果乡青光村薛菊生等居民(约10户)4048.17245.672604#白果乡狮子村王光华等居民(约6户)12043.66039.760605#梅树乡潜力村陈国清等居民(约7户)2045.87050.270606#梅树乡梅岭村徐洪兰等居民(约8户)20048.15648.35660升压站7#梅树乡穿心村柏万芳等居民(约4户)16043.15836.75860☆——居民处噪声现状值取值合理性见3.1.3声环境现状监测点布置从表27可知,考虑最不利条件(即施工机具位于场区内距居民点最近处)和最不利施工机具,除7#保护目标满足外,其余1#~6#保护目标昼间噪声值均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要求。为了尽可能减少道路施工期车辆运输噪声对区域声环境及附近居民的影响,施工期应采取下列措施:①控制车辆在进场道路上的行驶速度,最大行驶速度应小于30km/h;②车辆在居民附近行驶时,禁止鸣笛等行为;③运输车辆尽量安排在昼间进行,避免夜间进行运输。采取上述措施并结合减小施工机具噪声的措施后,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噪声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同时,本项目施工期短,施工噪声将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而消失。7.1.2大气环境本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扬尘,来源于场地平整、基础开挖、建筑材料现场搬运及堆放和交通运输,施工扬尘主要集中在风机机位、升压站、场内道路等基础施工区域,在短时间内使施工区域局部空气中的TSP增加,为了减少施工扬尘,本工程施工期拟采取如下措施:①施工场地(包括主要运输道路和料场)在非雨天适时洒水,洒水频次由现场监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定。104
②粉状材料如水泥、石灰等应灌装或袋装,禁止散装运输,严禁运输途中扬尘散落,储存时应堆入库房或用篷布覆盖。③土、砂、石料运输禁止超载,装高不得超过车厢板,并盖篷布,严禁沿途撒落。④材料堆放场、拌和场应距环境敏感点≥100m,并尽可能远离住宅区,设在当地主导风向下风向处,定期洒水降低扬尘污染。⑤风速四级(5.5~7.9m/s)以上易产生扬尘,施工单位应暂停土石方开挖、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并采取覆盖堆料、湿润等措施,有效减少扬尘污染。⑥及时清运施工废弃物,暂时不能清运的应采取篷布覆盖等措施。⑦对于临时堆土应采取篷布覆盖等措施,减小扬尘和水土流失产生。⑧施工完毕后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对施工场地、施工营地、堆料场等,除及时进行清理外,应进行绿化恢复植被。⑨对施工区域的车辆实行除泥处理,在大风和干燥天气条件下适当增加道路和施工区域的洒水次数。⑩施工过程应严格执行《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实施细则2015年度实施计划》(川办函[2015]59号)中的相关要求,强化施工扬尘措施落实监督,建立施工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责任制,落实施工环境管理责任人,加强施工扬尘防治监管,积极配合上级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测和监管工作。根据同类工程施工扬尘影响范围调查,本工程施工扬尘最大影响范围为200m,在距各施工点200m以外区域TSP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道路评价范围内分布有6处居民点(1~6#环境保护目标),但施工期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扬尘不会对区域大气环境及周围居民产生明显影响。7.1.3水环境本工程施工高峰期施工和生活用水总量约132.3m³/d,拟由白果乡青光村、狮子村、潜力村等水源点用水车运至2#施工生产生活区设置的一座容量为150m3的蓄水池。本工程用水量较少,不会对当地村民用水产生影响。本项目施工废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冲洗废水。本项目施工高峰期施工人数约为200人,生活污水产生量见表28。表28施工期间生活污水产生量施工人数(人/天)用水量(m³/d)排放量(m³/d)104
2001814.4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防渗旱厕收集后用于场区草地施肥,不直接排入天然地表水体。施工冲洗废水主要来源于混凝土拌和冲洗废水、施工机具清洗废水和运输车辆除泥冲洗废水,冲洗废水中主要污染因子为SS。本工程在施工场区设置沉淀池1个,用于收集施工产生的冲洗废水,冲洗废水经沉淀池收集后循环利用,不外排。7.1.4固体废弃物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废润滑油、废柴油等油类及弃土。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见表29。表29施工期间生活垃圾产生量施工人数(人/天)人均垃圾产生量(kg/d)产生量(kg/d)2000.5100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运至附近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置。施工车辆、施工机具在运行和维修过程中将使用润滑油、柴油等油类,在其运输、使用过程中,严格按《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要求进行,如采用专用的密闭、防渗漏容器进行贮存和运输、对作业场地采取防渗处理避免雨淋、需要进行地面冲洗时设置防渗污水收集设施、收集的废油交由专业公司进行处置,采取上述措施后,不会出现废油污染区域水环境和土壤等情况。本工程挖方回填后,需弃土约19.95万m3,本工程设置6个弃渣场,弃渣场总容量约38.2万m3,能满足弃土要求。弃土时,按照“先挡后弃”的原则,采取设置挡土袋、截洪沟、沉砂池等工程措施,堆放时采取分层夯实,堆土结束后进行表土回填。由于当地水热条件较好,可采用自然植被恢复,对少量自然资源恢复效果较差的弃渣场采用人工播撒当地草籽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7.1.5生态环境影响(1)水土流失影响本工程水土流失主要是施工活动所引起的施工区域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而导致。本工程水土流失影响及预测分析包含在《中电建广元昭化白果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中,四川省水利厅以川水函〔2016〕321号对其进行了批复(见附件12)。本次水土流失影响、预测分析均引用上述报告中分析内容。1)区域水土流失现状本工程位于山脊及山坡台地处,区域地势较高,植被以常绿针叶林及常绿针叶104
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工程区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1559t/km2·a,平均流失强度表现为轻度。2)工程占地及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本工程项目建设区总占地面积41.24hm2(其中永久占地25.96hm2,施工期临时占地15.28hm2),根据四川省水利厅“川水函〔2014〕1723号文”及其附件《四川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审查若干技术问题暂行规定》规定,本工程不计算直接影响区面积。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士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办水保2013年1882号)和《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6年第2号),本项目所在区域属金沙江下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及《中电建广元昭化白果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等级为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3)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本工程所在区域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工程建设过程中场地平整、土石方的开挖、填筑等活动破坏了原地表覆盖的植被保护层,改变了地表物质组成、结构、质地。一方面部分地面被硬化,使地面渗透性大大降低,形成更大的地表径流增加了对流经地表的冲刷;另一方面使部分地表变得裸露而松散,在水的浸泡下使地表组成物质的理化性质变差,降低土壤抗冲性和抗蚀性。工程施工还改变了原有地貌的坡长、坡度等因素,使坡面在水力、重力的综合作用下更容易发生侵蚀。通过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及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综合防治,可减轻工程建设对区域水土流失影响,减缓工程区内可能发生的水土流失,达到国家规定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4)水土流失量预测根据本工程总体布置、施工程序及特点,采用类比工程调查分析法对工程开挖占地扰动区域分时段、分部位进行水土流失预测。采用扰动前后土壤侵蚀模数法对工程水土流失区进行预测。预测公式如下:水土流失量预测公式如下:式中:Wsl-项目开挖占地新增水土流失量,t;Fi-第i个预测单元的面积,km2;Msi-不同预测单元扰动后的土壤平均侵蚀模数,t/(km2·a);104
M0-不同预测单元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t/(km2·a);Ti-预测年限,a。本工程各分区水土流失量预测统计见表30。表30工程各分区水土流失量预测统计表预测单元施工期自然恢复期新增水土流失量(t)侵蚀面积(hm2)侵蚀模数(t/km2•a)侵蚀量(t)侵蚀面积(hm2)侵蚀模数(t/km2•a)侵蚀量(t)施工期自然恢复期风力发电机组(含箱变)1.5811000173.8------150.1--吊装场地7.5211000827.26.831800122.9714.420.4集电线路1.998030159.81.96200039.2129.99.8升压站1.1511000126.50.1218002.1693.5-1.3道路(场内道路和进场道路)24.80121003000.89.402500235.02628.894.0弃渣场3.2012430397.83.20250080.0349.832.0施工生产生活区1.00549054.91.00180018.031.1-5.8合计41.24--4740.822.51--497.34097.7149.3由表30可知,本工程在预测时段内水土流失总量为5238.1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4247t。5)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中有关规定及本工程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按区域土壤容许水土流失量500t/(km2.a)进行考虑。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见表31。表31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表序号指标规范基准值修正值采用目标值施工期试运行期降水量修正值土壤侵蚀强度修正值地形修正值施工期试运行期1扰动土地整治率(%)*95 *95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52 *953土壤流失控制比0.70.8 0.2 0.91.04拦渣率(%)9595 -590905林草植被恢复率(%)*972 *996林草覆盖率(%)*252 *27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废弃土集中、规范堆放,并采取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扰动破坏原地貌范围,施工过程中采取拦渣墙、排水沟等工程措施,采取剥离表土装袋,临时堆土进行土袋挡护、表面覆盖密目网等临时措施,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地表杂物清理并采用当地物种进行植被恢复等植物措施。通过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及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综合防治,本工程建设对区域水土流失能有效缓解,能104
达到国家规定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按区域容许水土流失量500t/(km2.a)进行考虑,采取上述措施后,本工程区域实际水土流失量约206.2t。(2)对植被的影响本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均会对当地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永久占地将会改变原有地貌,扰动破坏部分区域植被生境。由于风电场的特殊性,永久占地选址周围需无大的遮挡物,需在空旷地带,且各风机机位之间应有一定间隔,根据同类风电场,风机间距一般达300~400m,呈点状分布,因此风电场建设不会破坏大片的植被。临时占地区域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区域植被造成破坏,但临时占地时间短,施工前采取表土剥离、施工结束后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后,能减少影响程度。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区域主要植被的影响如下:①对常绿针叶林及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的影响本工程场址区域植被以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及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其中场址西部及中部区域1#~38#风机机位区域主要分布有常绿针叶林,场址东部38#~45#风机机位区域主要分布有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本工程仅风机、箱变、升压站和线路塔基为永久占地,占用林地面积约10.56h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0.13%,且占地呈点状分布,因此,本工程仅零星占用区域内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及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不会造成大面积植被破坏。本工程吊装场地、集电线路施工等活动将临时占用林地,临时占用林地面积约10.07hm2,占评价区面积的0.12%,占地面积小且分散分布,工程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采用了相应的植被保护措施,如直埋电缆沟与场区道路同时施工,避免因多次基础开挖对区域植被造成影响,施工结束后通过采取植被恢复措施恢复林地原有功能等,因此本工程占地对区域内常绿针叶林及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影响较小。常绿针叶林及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有柏木、马尾松、麻栎、桤木等,无珍稀濒危及重点保护植物,均属于当地常见植物,建设期间当地植物种类不会发生变化。本工程施工可能造成部分树种数量减少,甚至暂时性丧失部分功能,但本工程风机、箱变、升压站、塔基等均呈点状分布,不会造成林木成片砍伐,场内道路已尽量避让植被茂盛区域,沿着林木间空隙走线,能有效减少林木砍伐量;且主要树种在评价区域内广泛分布,因此本工程建设不会对植物物种结构及个体数量造成明显影响。②对灌丛、草丛植被的影响本工程场址区域灌丛、草丛均零星分布于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之间,无大面积成片分布。灌丛植被主要为火棘、马桑、来江藤等,草丛植被主要为黄茅、五节芒等,均在当地广泛分布。风机基础、箱变基础、主变基础、场内道路、集电线路电缆沟和铁塔104
等设施施工和建设会占用部分灌丛和草丛,永久占地将改变原土地性质和土地利用格局,施工过程中会砍伐部分灌木植被及破坏草丛植被,可能造成原有灌丛植被和草丛植被中的火棘、马桑、来江藤、黄茅、五节芒等个别物种数量减少,但本工程永久占地仅包括风机和箱变基础占地、升压站占地、道路和架空集电线路铁塔基础占地,永久占地面积较小,因此本工程对永久占地区域的灌丛和草丛植被影响较小;本工程临时占地较大,但临时占地时间短、具有可恢复性。本工程施工前,先对部分占地区域表土进行剥离,再进行基础开挖,剥离后的表土进行集中堆放,以备施工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区域采用自然植被恢复和播撒草种相结合的植被恢复措施,因此,项目建设对灌丛、草地植被的影响比较轻微。③生物损失量影响本工程建设损失植被总生物量采用平均生物量×该植被类型的面积计算。本工程占地类型主要以林地、草地为主,以及少量耕地,平均生物量采用冯宗炜编著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与生产力》中不同类型林分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结果,本工程永久占地面积约25.96hm2,植被损失量按100%损失考虑;临时占地面积约15.28hm2,植被损失量按30%损失考虑,本项目建设的生物量损失情况见表32。表32本项目建设的生物量损失情况表占地分区占地类型平均生物量(t/hm2)占地面积(hm2)总生物量(t)生物量损失率(%)生物损失量(t)永久占地林地212.6610.562245.691002245.69耕地40.20.728.1410028.14草地4.0114.7058.9510058.95临时占地林地212.6610.072141.4930642.45草地4.015.2120.89306.27合计--41.244495.162981.5由表33可知,本工程施工期生物损失总量约2981.5t。虽然本工程建设会导致区域植被生物量有所减小,与评价区域总生物量相比,生物量没有发生锐减,生产力水平不会发生明显降低。(3)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本工程区域内野生动物包括兽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①对兽类的影响:本项目评价区兽类主要为小型兽类,如田鼠、草兔、岩松鼠等,104
项目建设对小型兽类的影响主要是工程占地对林木的砍伐导致对其栖息环境的破坏,但上述小型兽类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种群数量多、繁殖快,施工不会使它们的种群数量发生明显波动;对中型兽类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活动产生的噪声对其造成惊吓,迫使其离开施工区及邻近区域,但随着施工结束,施工噪声将消失,且区域植被恢复会使其返回到原生境,因此本项目建设对评价区内兽类影响也很小。②对鸟类的影响:本项目评价区内鸟类主要有山麻雀、雉鸡、喜鹊、家燕、大嘴乌鸦等。项目建设对鸟类的影响主要表现以下在3个方面:施工区部分林木被砍伐,导致树上的鸟巢被遗弃,因此迫使鸟类离开原有生境,迁徙到其他地方,特别是在繁殖季节,会造成巢中幼鸟死亡;基础开挖、施工机械振动等施工活动等影响鸟类在施工区周边的觅食、求偶等活动,迫使其远离施工区域,减少鸟类活动场所;施工现场管理不当导致施工人员可能捕捉鸟类,但是鸟类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和躲避干扰的能力,在觅食、饮水、寻找栖息地方面都具有优越性,且本项目区域有大量适应鸟类生长的环境,此外,本项目施工时间短,施工噪声等干扰随着施工结束而消失,因此在控制人类蓄意捕捉的前提下,加强对拟砍伐树木上鸟巢中幼鸟进行保护、施工结束后立即恢复临时占地区域植被,工程建设对鸟类没有太大影响。③对爬行类的影响:本项目对爬行类的影响主要是影响评价区内分布较广的黑眉锦蛇、乌梢蛇等。施工活动对区域植被的破坏给爬行类动物的生境带来干扰;评价区爬行类种群数量很小且个体活动隐蔽,能及时躲避人类不利干扰,施工活动不会直接对其造成伤害。因此在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杜绝捕猎蛇类的行为前提下,本项目建设不会导致评价区爬行类物种减少,不会使爬行类种群数量变化明显改变。④对两栖类的影响:本项目风机及其配套设施基本位于山脊,不涉及水域环境,仅部分道路靠近季节性溪流,区域内两栖动物分布很少,主要为黑斑侧褶蛙、中华蟾蜍等当地常见物种。施工对两栖类最大的影响是施工可能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两栖动物的栖息环境质量,从而影响它们的生存和繁殖。但通过加强施工管理,规范施工人员活动行为,工程建设不会导致评价区两栖物种的种群数量发生大的波动。综上所述,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未发现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分布,其建设不会改变区域内野生植物类型,不影响区域内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根据表32可知,本工程建设导致的生物量损失没有发生锐减,占评价区总生物量的比例很小,同时,结束施工后,临时占地区域选择当地植物物种进行植被恢复,还可进一步减小评价区生物量的损失,工程建设对评价区现有植被的破坏程度轻微,评价区生态系统的群落基础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仍然可以维持原有的生产力水平和自身调节能力。104
虽然本项目新建或改建道路会产生一些线性廊道,这将对生态系统的斑块有分割作用,使原本相连的生态系统斑块在能量交流和物质循环方面受到施工活动的阻隔影响,导致评价区生态系统破碎度稍有增加,但是道路对生态系统斑块的切割范围较小,且施工结束后运输车辆少,因此未完全阻断物种的能量交流和物质循环。本项目风电场建设将使生态系统内原有部分生境将遭到侵占,但是风机机位、升压站呈分散点状分布,场内道路基本沿山脊走线,工程占地区域多为人工种植植被及次生林,在当地广泛分布,因此风电场建设对生态系统的直接影响较小,进而对周边环境的间接干扰较弱,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改变,因此项目建设前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完整性不会受到影响。除项目建设占地区域外,生态系统的绝大部分区域植物群落环境不变,且与占地区域植物群落环境具有一致性,以这一生境为依托的动植物关系、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关系、食物链及能流渠道都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生态系统总体的组织结构仍然完整。本项目直接侵占区域面积占生态系统面积的比重很小,因此微小区域的侵占和干扰不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的崩溃,且受本项目影响的主要是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调控和恢复能力,健康程度良好。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野生动植物造成明显影响,不会减少区域内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对生态系统影响很小。(5)景观的影响本项目所在区域景观资源主要为常绿针叶林及针叶阔叶混交林组成的人工林及天然次生林类型的森林景观,本工程风机、箱变、升压站等永久占地区域内,将使局部地表植被消失,导致土地使用功能和地貌产生变化,减少原有生态景观中的植被面积,但风机、箱变、升压站等永久占地呈小斑状分布,不会导致区域景观破碎和连通性变差。施工生产生活区、吊装场地、弃渣场等临时占地区域,会导致地表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在短期内形成与原有生态景观不协调的“裸地”或“疮疤”斑块,对整体生态景观形成暂时不和谐的视觉效果,但临时占地区域的植被恢复后,其不利影响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甚至消除。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弃渣场均布置在风机附近,位于山脊缓坡较凹处,远离村民聚集点,不在可视范围内;根据建设方案,施工结束后弃渣场将进行植被恢复,不会对当地自然景观产生明显影响。综上所述,本工程所在区域不涉及风景名胜区或可供观赏的旅游景点,也不涉及旅游通道等景观敏感区域,故本工程施工期不会对当地自然景观产生明显影响。7.1.6社会环境影响104
(1)项目占地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本工程永久占地约29.56hm2,临时占地约15.28hm2,占地呈分散的点状分布,占地类型有林地、草地及耕地,不占用基本农田,不涉及城镇规划用地。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区域内采用自然植被恢复和播撒当地原生树种、草种进行植被恢复相结合的方式,能恢复原有土地的利用功能,不会对区域土地利用造成影响。(2)项目占地对区域居民生活的影响本工程建设区无居民、机关单位、工业企业等,不涉及移民搬迁问题,同时项目的建设还可解决当地部分居民的临时就业问题,增加当地居民收入,解决当地的用电问题,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正面影响。项目带动当地道路的修建,方便当地居民的出入和物资运输。由于风机均位于山脊及山坡台地上,不属于当地居民的经常活动地带,不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3)施工运输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进场道路和场内道路沿线评价范围内分布有居民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施工期车辆运输会对该居民点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施工主要集中在昼间进行,不会对居民夜间正常休息产生影响;另外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车辆运输影响将随之消失,不会对当地居民产生明显的影响。7.1.7小结本项目施工期最主要的环境影响是生态环境影响和噪声,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同时,本项目施工期短、施工量小,对环境的影响随着施工结束而消失。104
7.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行期产生的环境影响见表33,主要环境影响是风机运行产生的噪声、叶片光影、升压站产生的电磁环境和噪声影响。表33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识别环境识别本项目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大气环境无水环境生活污水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声环境风机噪声、交通噪声、升压站噪声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废旧超级电容器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景观其它叶片光影7.2.1电磁环境影响本工程集电线路均为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很小,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属于豁免范围,本工程产生电磁影响的主要是220kV升压站。升压站是将风力发电机产生的低压电升压为高压电,以便向外输送,属于变电站种类之一,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工作机理相同,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电磁环境影响采用类比分析法进行预测评价。升压站与升压型变电站工作原理相同,与降压型变电站相比,除相位相反外,工作原理类似,因此升压站与变电站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一致。根据国内变电站站内设备监测结果,影响变电站电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变电站电压等级、主变规模、总平面布置方式、配电装置型式、出线规模及出线方式等。按照类比条件,本升压站选择竹格多水电站220kV升压站进行类比分析,本升压站站界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值采用升压站站界贡献值叠加站址处的现状值(1☆监测点监测值)进行预测分析,升压站站界贡献值采用类比升压站设备布置对应侧站界的贡献值,详见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此处仅列出预测结果,预测结果如下:1)电场强度根据类比分析,本项目升压站投运后围墙外电场强度最大值为792V/m,满足电场强度不大于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000V/m的要求。2)磁感应强度根据类比分析,本项目升压站投运后围墙外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4µT,满足磁感应强度不大于公众曝露控制限值100μT的要求。根据类比升压站断面监测结果分析,104
本项目升压站投运后在站外产生的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随着距升压站围墙距离的增加呈总体降低的趋势,因此在升压站评价范围内产生的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均满足评价标准要求。综上所述,白果风电场升压站按照设计布置方案实施后站外的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不需设置电磁影响防护距离。7.2.2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风机和升压站运行噪声、场内道路交通噪声。(1)风机运行噪声本工程共布设45台单机容量2MW风机,风机基本呈线性沿山脊依次布置,属于室外声源组,轮毂高度为85m。叶片在风力作用下转动产生噪声。本工程地处高山山脊,周围空旷,声源处于自由声场,本次不考虑空气吸收及屏障阻挡。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每个机组可视为一个点声源,同时考虑所有风机的噪声叠加影响。因此,噪声预测采用处于自由空间的点声源衰减公式和多声源叠加公式。推荐预测模式如下:式中:LA(r)——距离声源r处的A声级,dB(A);LAW——声源A声功率级,dB(A);r——预测点距离声源的距离,m。多声源在某一点声压级的叠加公式:式中:LP总——n个噪声叠加后的总声压级,dB(A);LPi——第i个噪声源对该点的声压级,dB(A);n——噪声源的个数。本工程风机采用WTG4直驱式机型,单机容量为2MW,根据《中国风力发电机组选型手册》(2011版),在额定工况下,不同厂商生产的同类型机组声功率级一般不大于104dB(A)(10m高处、风速8m/s时),本工程按单机噪声声功率104dB(A)进行考虑。根据设计资料,本工程风机安装最高高度为142.5m(轮毂85m+叶片长度57.5m),采用CadnaA4.2预测软件进行分析,结合区域噪声背景值,在不考虑地形条件和地面吸收系数的情况下,单台风机噪声随距离变化情况见表34。本工程风机之间最小间距约320m,风电场区域多台风机噪声叠加影响噪声预测结果详见附图13《额定风速下风电场噪声声值线及声环境控制范围图》。104
表34单台风机不同距离处噪声变化情况距离风机距离(m)5090100120150160180200300噪声预测值(dB(A))54.952.451.850.749.148.647.846.943.5从表34可知,距风机150m处噪声预测值满足《风电场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DL/T1084-2008)2类区标准限值。根据附图13预测结果,考虑各风机叠加影响及噪声背景值的情况下,距各风机夜间约180m处噪声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50dB(A))的要求。根据设计资料和现场踏勘,本工程风机地处山脊及山坡台地处,最近民房距风机直线距离约220m,海拔高程低于风机机位约50m,在上述噪声超标范围内无居民分布,故本项目风机运行时不存在噪声扰民现象。但为了防止在风机噪声超标区域新建民房等敏感目标,结合风机光影影响分析结果,从环境保护角度建议将风机基座边界外210m以内的区域设置为环境影响防护区域,在此区域内,不得新建民房、学校、医院等敏感性建筑物。(2)升压站噪声本项目升压站噪声分析采用理论模式进行预测,预测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工业噪声中室外点声源预测模式。本次仅考虑噪声的几何衰减。噪声预测采用如下公式:式中:L—多个声源在预测点处叠加后的等效声级,dB(A)Li—距i声源ri处的等效声级,dB(A)L0—参考位置r0处的等效声级,dB(A)ri—预测点离i声源的距离,mr0—参考位置离i声源的距离,mn—噪声源个数为满足广元市昭化区风电场总体规划,为后续风电场开发创造条件,本项目升压站布置于场址北部沟谷中,距离最近风机机位约3.4km,位于风机噪声评价范围外,不存在升压站噪声与风机噪声叠加影响。升压站总平面布置为户外布置,主变压器布置在户外,本期1×90MVA,终期2×90MVA+1×50MVA,本次按终期规模进行预测分析。本升压站主要噪声源为主变压器,规划的三台主变压器均为220kV电压等级,根据变压器厂商资料,104
本升压站变压器噪声源强均为70dB(A)(距变压器1m处),本次不考虑地面效应、空气衰减和围墙、建筑物隔声量。根据本项目升压站总平面布置图(附图3),升压站主变距站界距离及站界噪声预测值分别见表35~表38。表35白果220kV升压站主变距站界距离及站界噪声预测值(本期)单位:dB(A)噪声预测点距站界距离(m)站界噪声预测值dB(A)贡献值dB(A)标准值昼间夜间1#主变1#主变东面围墙8620.320.36050南面围墙4126.726.7西面围墙6422.922.9北面围墙2531.031.0表36白果220kV升压站主变距站界距离及站界噪声预测值(终期)单位:dB(A)噪声预测点距站界距离(m)站界噪声预测值dB(A)贡献值dB(A)标准值昼间夜间1#主变2#主变3#主变1#主变2#主变3#主变东面围墙86868620.320.320.325.16050南面围墙41261126.730.738.239.1西面围墙64646422.922.922.927.7北面围墙25405531.027.024.233.1表37环境保护目标处噪声预侧值(本期) 单位:dB(A)噪声预测点距1#主变距离(m)噪声现状值噪声贡献值噪声预测值噪声标准值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梅树乡穿心村柏万芳等居民(约3户)24643.139.811.243.139.86050表38环境保护目标处噪声预侧值(终期) 单位:dB(A)噪声预测点距主变距离(m)噪声现状值噪声贡献值噪声预测值噪声标准值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主变2#主变3#主变梅树乡穿心村柏万芳等居民(约3户)24624624643.139.814.443.139.86050由表35、表36可知,本项目升压站投运后站界噪声预测值本期最大值为31.0dB(A);终期最大值为39.1dB(A),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由表37~表38可知,本项目升压站投运后站外保护目标处昼间噪声本期预测值为43.1dB(A)、夜间噪声预测值为39.8dB(A),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要求;终期预测值为43.1dB(A)、夜间噪声预测值为39.8dB(A),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104
dB(A))要求(3)交通噪声根据同类风电场运行情况可知,运行维护检修车辆一般为中型车,场区道路设计最大时速为30km/h。①车速及车辆辐射平均噪声级(LAi)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本工程运行维护检修车辆噪声源强按照下式进行计算。LA2=8.8+40.48lgV2式中:LA2——等效声功率级,dB(A);V2——车速,km/h;经计算,本工程运行维护检修车辆等效声功率级为68.6dB(A)。②场内道路噪声预测模式及预测结果本次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推荐的噪声预测模式进行预测。式中:——第i类车的小时等效声级,dB(A);——第i类车速为Vi,km/h;水平距离为7.5m处的能量平均A声级,dB(A);Ni——昼间,夜间通过某个预测点的第i类车平均小时车流量,辆/h;r——从车道中心线到预测点的距离,m;适用于r>7.5m预测点的噪声预测;Vi——第i类车的平均车速,km/h;T——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1h;Ψ1、Ψ2——预测点到有限长路段两端的张角,弧度;计算预测点昼间或夜间的环境噪声预测值(LAeq)预计算式为:(LAeq)预=10lg[100.1(LAeq)交+100.1(LAeq)背]式中:(LAeq)预——预测点昼间或夜间的环境噪声预测值,dB(A);(LAeq)背——预测点预测时的环境噪声背景值,dB(A)。运行期间,正常情况下本工程运检车辆为1辆,等效声功率级按68.6dB(A)考虑。区域环境背景噪声取现场监测最大值,即昼间噪声48.1dB(A),夜间噪声41.2dB(A)。由于104
设备维护检修工作一般在昼间进行,故本次噪声预测仅考虑昼间噪声预测值。本次计算不考虑路面材料构造、粗糙度、坡度、空气吸收衰减、地面反射等噪声影响因素,采用CadnaA4.2预测软件进行分析。本工程运检车辆在场内道路上运行时距道路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见表39。表39道路沿线噪声预测值单位:dB(A)距离项目计算点距场内道路中心线的距离(m)5m10m20m30m40m50m100m150m200m噪声贡献值43.439.334.131.329.528.123.620.618.2背景值48.1预测值49.448.648.348.248.248.148.148.148.1表40环境保护目标处噪声预测值单位:dB(A)保护目标编号噪声预测点距道路中心距离(m)现状值贡献值噪声预测值标准值昼间昼间昼间进场道路1#白果乡会果村张秀芳等居民(约4户)2048.134.148.360场内道路2#白果乡场镇李青元等居民(约40户)1048.139.348.6603#白果乡青光村薛菊生等居民(约10户)4048.129.548.2604#白果乡狮子村王光华等居民(约6户)12043.623.643.6605#梅树乡潜力村陈国清等居民(约7户)2045.834.146.1606#梅树乡梅岭村徐洪兰等居民(约8户)20048.118.248.160由表39、表40可知,本工程运行期场内道路沿线噪声预测最大值为49.4dB(A),在场内道路环境保护目标处噪声值最大值为48.6dB(A),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昼间60dB(A))。7.2.2水环境影响分析(1)地表水本工程运营期无工业废水产生,废污水仅为运行维护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本工程运行维护人员设置在升压站内,运行维护管理人员15人,生活污水产生量约1.08m3/d,生活污水经升压站内化粪池收集后用作站外草地施肥,不会对区域地表水体产生影响。根据设计资料和同类风电场工程运行情况,白果风电场升压站日常用水量约4m3/d,建设单位拟采用水车从梅树乡穿心村一、二组蓄水池运水至升压站内,满足站内用水要求;104
本工程运行期用水量少,不会对当地村民用水产生影响。(2)地下水本工程风机位于山顶。根据工程设计勘察资料,场地区域内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孔隙潜水,地下水位埋藏较深。本工程基础开挖最大深度不超过5m,不涉及地下含水层。故本工程建设不会对场址区域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水质产生明显影响。7.2.3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本工程运营期固体废弃物包括废旧的超级电容、润滑油及含油棉纱和运行维护人员生活垃圾。本工程风机变桨备电系统使用超级电容承载,主要构成为活性炭和电解液。每台风机内部安装3组超级电容,每组重量约15kg,每10年更换一次,废旧超级电容产生量约2025kg/10年。风机运行期需要定期更换润滑油,更换的废润滑油及更换过程产生的含油棉纱等废物按《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相关要求,由建设单位进行收集后交专业公司处置,不会出现污染环境事故现象。本工程设置运行维护人员15人,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7.5kg/d,由升压站内设置的垃圾桶收集后清运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置。7.2.4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运营期无废气产生,不会对当地大气环境产生影响。7.2.5风机光影影响分析本工程风机布置于山脊开阔地带,设备安装最高高度接近142.5m(轮毂85m+叶片长度57.5m),风机筒体及叶片在日光照射下会产生较长阴影,如果阴影投射在居民区内,会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干扰和影响。本次根据工程所在区的经纬度及风机的高度计算推荐机型的光影影响范围。一年中,冬至时分太阳高度角最小,风机机组影子最长,故本项目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和本工程所在区域地理纬度最高值进行计算,本工程所在区域的地理纬度最高值取32°14"27"N(39#风机所在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取23º26´S(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风机光影长度和太阳高度角按下式计算:L=D/tgh0式中:L——风机光影长度;D——风机高度。h0=90°-纬差104
式中:h0——太阳高度角;纬差——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按上述方法进行计算,本工程各风机的光影影响范围为以风机基础为中心、半径210m以内的区域。根据设计资料和现场踏勘,本工程风机地处高海拔区山脊,距本工程风机最近的民房位于4#环境保护目标,该民房距离风机(29#风机)最近直线距离约220m,不存在风机叶片光影对居民的影响。因此本工程应将风机基础为中心、半径210m以内的区域设置为光影影响防护区域,在此区域内,不得新建民房、学校、医院等敏感性建筑物。7.2.7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对植被的影响根据设计资料,本项目风机叶片直径115m,轮毂高度85m,而本项目所在林地区域林木生长高度约10m~15m,风机正常运行时与林木顶部存在一定的净空区域,不需要对其进行砍伐或削枝,因此本项目风机运行对区域植被基本无影响。风电场运行维护人员会定期至风机机位、集电线路等区域进行检查和故障维修,会对道路两边的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但通过加强管理,巡检车辆只在巡检道路内行驶,以避免对其他区域植被造成损害。本工程建成后,对临时占地区域进行土石方回填并恢复植被,可在较大程度上弥补施工期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风电场地表的植被生态系统仍能贯通,维持一定的稳定性,对评价区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通过禁止维护人员带入外来物种,可避免对本土植物造成威胁。本工程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主要来自于升压站,升压站周围植被以人工栽培植被、草丛为主,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输变电工程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对植物基本没有影响。从本项目所在行政区域已运营的其他变电站(或升压站)运行情况来看,周围植物生长良好,因此本项目升压站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对周围植物生长无明显影响。总体而言,本项目运行期不会对野生植物产生大的干扰破坏,部分临时占地内受损的植物物种和植物群落也逐渐得以恢复。(2)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运行维护影响对风电场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的人员会对周边区域的动物造成惊扰,但这种干扰强度很低,时间很短,对动物活动影响极为有限。同时维护检修工作应选择在昼间,避免影响周边动物的夜间正常活动。104
2)噪声和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影响风机运行噪声可能会使对声环境敏感的动物迁移至远离风机处,但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风机噪声影响范围主要为风机周围180m范围内的区域,本项目产生的噪声、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因此风电场噪声不会对项目所在区域野生动物的日常活动造成明显影响。3)对兽类的影响本项目评价区兽类主要为小型兽类,随着施工结束,施工噪声将消失,同时临时占地区域植被恢复会使中小型兽类返回到原生境;本项目风机呈分散点状分布,风机机位间距较大,不会阻断兽类生命通道,对种群交流影响小,因此本项目不会对兽类种群数量、分布特征产生明显影响。4)对鸟类的影响本项目评价区内未发现候鸟迁徙通道和候鸟栖息地等资料记载,故本工程建设不存在对迁徙候鸟的影响。根据相关资料查询,一般鸟类如山麻雀、乌鸦等正常飞行高度在300m-1200m之间,本工程风机最高安装高度不超过142.5m,不会对正常飞行中的鸟类产生撞击等影响;鸟类觅食过程中,飞行高度较低,但由于风机运行过程中,叶片转速较低(一般情况下每分钟仅旋转6-19圈),不会对其产生伤害;另外鸟类具有较强的辨识能力,在风机周围飞行时会自动避开旋转的叶片,因此鸟类因撞击在叶片上而死亡的可能性极低;另外本工程风机与风机之间水平间距大于300m,也不会完全阻断鸟类的飞行路线。从凉山州德昌县阿月风电场等运行情况来看,风电场建设和运行未发生影响鸟类生存和分布的情况,可见本工程投运后不会对当地鸟类的正常生活习性产生明显影响。5)对爬行类的影响本项目运行期仅升压站有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产生,但生活污水经站内设置的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用于场区林草地施肥,不外排,生活垃圾收集后运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置,不外堆放,不影响爬行动物生境。6)对两栖类的影响本项目不涉及水域环境,运行期仅升压站有生活污水产生,但生活污水经站内设置的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用于场区草地施肥,不外排,不影响两栖动物生境。(3)对区域景观的影响本项目所在区域景观无可供观赏的景观资源,区域自然景观以人工森林景观为主。林木主要为人工林及天然次生林,生长高度约10m~15m。本工程风机位于山脊及山坡台地104
处,虽然风机机位形成了部分点状斑块,但由于林木遮挡,在区域主要通道上对其可视程度小;同时本工程45台风机连续分布,且风机最高安装高度为142.5m,风机与林木之间存在较大程度的空隙,因此在森林景观的基础上形成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可增加区域的观赏资源。本工程架空集电线路铁塔呈点状分散分布,占地面积小,架线高度不高于林木生长高度,因此铁塔和导线被林木遮挡,可视程度较小,对整体景观效应影响轻微。施工结束后,弃渣场、施工临时生产生活区等临时占地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可逐步恢复区域原有景观。104
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场地TSP强化施工扬尘措施落实监督,合理选用施工工艺;对临时堆放场地采取遮盖措施,对进出施工区的车辆实行除泥处理,对施工区地面和路面进行定期洒水。无明显影响水污染物施工期生活区生活污水(COD、BOD)经防渗旱厕收集后用于场区草地施肥。无影响施工区冲洗废水(SS)经沉淀池收集后循环利用,不外排。运行期(升压站)生活污水经升压站内设置的化粪池收集后用于场区草地施肥,不外排。固体废物施工期(生活区)生活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清运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置。无影响废润滑油、废柴油等油类采用专用容器进行贮存、运输,对作业场地采取防渗处理避免雨淋,需要进行地面冲洗时设置防渗污水收集设施,收集的废油按废矿物油进行处置。无影响弃土清运至工程设置的6个弃渣场堆放。无影响运行期(风机设备)废旧超级电容废旧超级电容由厂家回收。无影响废润滑油及含油棉纱废润滑油及含油棉纱等由建设单位进行收集后交由专业公司处置。无影响生活垃圾由升压站内设置的垃圾桶收集后清运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置。噪声设计阶段(1)风机定位时,尽量远离居民。(2)选用声功率级不大于104dB(A)(距风机1m处)的风机。(3)升压站选用噪声级低于70dB(A)(距变压器1m处)的主变压器。达标施工期(施工机具及运输车辆)(1)施工机具布置在施工场地范围内;(2)尽量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3)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维护,减小施工机具的施工噪声;(4)尽量避免多种噪声源机具同时使用;(5)施工应集中在昼间进行,避免夜间施工,若由于施工工艺要求不能避免夜间进行施工时,需向当地相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和提前公示后方可施工;(6)控制车辆在进场道路上的行驶速度,最大行驶速度应小于30km/h;不扰民104
(7)车辆在居民附近行驶时,禁止鸣笛等行为;(8)运输车辆尽量安排在昼间进行,避免夜间进行运输。运行期(风机噪声)将风机基座边界外180m以内的区域设置为噪声环境影响防护区域,在此范围内不得新修建住宅、学校、医院、养老院等敏感性建筑物。达标光影影响风机运行期(叶片光影)将风机基座边界外210m以内的区域设置为光影防护区域,在此范围内不得新修建住宅、学校、医院等敏感性建筑物。无影响其它电磁环境(升压站)(1)电气设备均安装接地装置;(2)对平行导线的相序排列要避免减少相同布置,尽量减少同相母线交叉与相同转角布置;(3)升压站采用户外布置,220kV配电装置选用AIS户外布置。达标风险事故预防措施本项目环境风险为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润滑油、柴油等油类的运输和临时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泄漏,运行过程中更换的废润滑油及含油棉纱、白果升压站主变事故时产生的事故油。根据《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油料在临时储存过程中应远离火源布置,并对临时储存场所地面进行防渗漏处理;油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容器进行转运,防治倾倒、溢流;废润滑油及含油棉纱均由建设单位进行收集后交由专业公司处置;无影响104
根据设计资料,事故油池布置在室外且远离火源,具有防渗漏、防流失等功能,密闭时应设置呼吸孔,安装防护罩,防杂质落入;根据同类升压站的运行情况,变压器发生事故时,事故油经主变下方的事故油坑,排入站内设置的事故油池收集,经事故油池内油水分离后由变压器生产厂家进站进行回收,事故油不外排,事故油运输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容器进行转运,防治倾倒、溢流,均能满足《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和《危险废物收集贮运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等要求。采用以上措施后,本工程不会对环境产生风险影响。建议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古建筑、古墓葬和墓葬群等需要特殊保护的设施时,施工单位应立即停工,并上报文物主管部门;若遇有民兵防空(防雹)作业点或国防光缆时,应采取避让措施。8.1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8.1.1施工期本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永久及临时占地区域对植被的破坏和开挖过程造成的水土流失。(1)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原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的规定,本工程生态影响的防护与恢复原则如下:1)自然资源损失的补偿原则:项目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由于本项目施工和运行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损耗,因此应按自然资源损失的补偿原则进行补偿。2)区域自然系统中受损区域恢复原则:项目实施后将使局部区域原有自然系统功能受到影响,因此应采取措施减少这种功能损失。3)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应遵循“避免→消减→补偿“的顺序。(2)设计阶段生态影响防护措施1)风机机位、升压站等设施选址、集电线路及道路选线尽可能避让林木茂盛的区域,尽量减少林木砍伐量。2)场内道路选线尽量避让深沟和大丘,优化风机基础,架空集电线路铁塔采用全方位高低腿铁塔、掏挖型基础,尽量减少占地及土石方开挖,防治水土流失影响。3)架空集电线路尽量通过抬高导线架设高度减少树木的砍削量。4)尽量利用既有道路,缩短新建道路长度,集电线路尽量沿场内道路走线,新建道路和集电线路尽量利用树木中间空隙布置,减少植被破坏和土石方开挖。5)弃渣场和施工生产生活区场址选择应避开林木茂盛区域,弃渣场尽量选择缓坡或“凹地”处,施工生产生活区尽量选择较平坦区域。(3)对工程区域植被保护措施本工程风机、场内道路和集电线路基本沿山脊走向布置在山脊及山坡台地处,104
区域植被主要为人工林及天然次生林,其次为灌丛和草丛,为减少本工程建设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本工程施工期应采取如下保护措施:1)划定最小施工范围,在施工红线范围内尽量保留乔木、灌木植株,减小生物量损失,同时施工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时要考虑与原有植被群落一致,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升植被恢复速度和质量。2)按照林地管理相关规定办理林地使用许可证、林木采伐证等相关手续。严格按照林业主管部门下发的林地使用许可证规定的占地范围和林木采伐证规定的林木采伐数量进行采伐作业,严禁超范围、超数量采伐林木。3)对林木采伐时严格控制林木倾倒方向,避免损坏占地范围之外的林木。4)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选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尽量减少占地面积,减少植被破坏;减少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产生,及时清除多余的土方和石料,运走生活垃圾,以减轻对植被的占压、干扰和破坏。施工完成后,对搭建的临时设施予以清除,恢复原有的地表状态。5)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及工序,风机基础、箱变基础、集电线路电缆沟及升压站基础开挖均应避开大风天气及雨季,并尽快进行土方回填,弃土及时处置,将土壤受风蚀、水蚀的影响降至最小程度。6)施工时序应避开植物生长旺盛期,减少对植物的影响。7)施工前应先对占地区域表土进行剥离,待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和表土回覆,以利于植被恢复。8)施工前,建设单位应依法对项目占用林地,和缴纳林地植被恢复费,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后方可建设。9)施工人员不得损毁和破坏区域既有植被保护设施,如水利设施等。10)本工程植被恢复以自然植被恢复和局部播撒灌草籽相结合的方式,根据“适地适树、适草”的原则,选择当地典型原生植被种类,如灌木可选择火棘、马桑等混合播种,草籽可选择黄茅、五节芒等混合播种,禁止采用外来物种,防止生物入侵。11)在施工活动过程中,若遇珍稀野生植物,应立即停止施工活动,并在保护植物周围放置栅栏或警示牌,以避免对野生珍稀植物造成破坏,同时应上报林业主管部门,请示是否需采取避让、移栽等处理措施。12)加强施工管理,禁止施工现场人员随意破坏、踩踏野生植物。(4)对工程区域野生动物保护措施104
1)兽类本工程所在区域以小型兽类为主,应采取如下保护措施: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保护好小型兽类的活动区域;对工程废物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尽量避免生活垃圾为鼠类等疫源性兽类提供生活环境,避免疫源性兽类种群爆发;施工尽量避开兽类繁殖季节;加强施工管理,禁止施工现场人员偷猎、下夹、设置陷井的捕杀行为,违者严惩;施工中尽量控制声源(如减少施工震动、敲打、撞击和施工车辆鸣笛等措施)避免对野生动物产生惊扰。施工中尽量控制声源以减少噪声干扰。通过减少施工震动、敲打、撞击和禁止施工车辆鸣笛等措施避免对野生动物产生惊扰。2)鸟类尽量减少施工对鸟类活动区域的破坏,极力保留临时占地内的乔木、灌木、草本,条件允许时边施工边进行植被快速恢复,缩短施工裸露面;应加强水土保持,促进临时占地区植物群落的恢复,为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活动环境;增强施工现场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严禁肆意捕杀野生鸟类;施工过程中若遇到珍稀濒危及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待其自行离开后方可施工。3)爬行类严防燃油及油污、废水泄漏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对工程废物进行快速处理,及时清运并妥善处理,防止遗留物对环境造成污染,防止对两栖爬行动物本身及栖息环境的破坏和污染;4)两栖类严防生活污水、燃油、油污等泄漏等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早晚施工注意避免对两栖动物造成碾压危害,冬春季节施工发现冬眠的蛇等爬行动物,严禁捕捉,并安全移至远离工区的相似生境中。(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风电机组(含箱变)和吊装场地区①工程措施104
吊装场地与风机(含箱变)同位于山脊和山坡台地上,地势比较平缓,在场地平整时,挖高填低。个别场地形成开挖边坡和填方边坡,为了填方边坡稳定和少占地,主体设计了浆砌块石挡土墙;在开挖边坡脚设置了排水沟。为了吊装场地在使用完后的裸露地表植被恢复,在场地平整前剥离表土,吊装场地使用完后进行土地整治。·表土剥离对吊装场地占地内的表土进行剥离,剥离厚度8~10cm,表土剥离后集中堆放在吊装场地内的临时堆放场地内。·碎石压盖对箱变基础顶面采用碎石压盖,碎石压盖厚度6cm,铺盖碎石前对地表进行平整压实,将碎石冲洗干净,碎石粒径不大于3cm。·土地整治风电机组安装结束后,对场地未硬化的扰动地表进行土地整治,首先对局部地表进行平整,保持坡面平顺,压实区域尽心疏松,疏松厚度不低于0.2m,然后进行覆土,回填土来源于场地平整施工前的剥离表土。②植物措施为保证植被恢复质量,在植被恢复前应进行土地整治。在土地整治区域进行撒播种草以恢复植被,草种选用黄茅、五节芒等当地草种进行混合撒播。播撒草种后,应洒足水份养护,以利于草皮的尽快恢复生长。播种翌年,对缺苗断垄处进行补播,能够防止表土冲刷。③临时措施编织袋土埂:在风电基础临时堆土堆放边坡坡脚布置编织袋土埂进行拦挡,施工结束后,对编织袋进行回收。编织布压盖:对表土堆放体表面用编织布遮盖。2)场内道路防治区①工程措施道路工程防治区主体工程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排水沟,水土保持方案新增表土剥离、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等措施。·表土剥离场内道路路基开挖填筑前,对占地区的表土进行剥离,剥离厚度8~10cm,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在路基占地区域。104
·排水沟(补充设计)及沉沙池在路基开挖边坡坡脚布置排水沟,排水沟采用10年一遇1小时降雨量设计,在地表纵坡小于10%的路段设土质排水沟,在地表纵坡大于10%的路段设砌石排水沟,排出口与自然排水沟道或新建的排水管涵进口顺接。砌石排水沟采用M7.5浆砌石梯形断面,沟底纵坡与地表坡度保持一致,土质排水排采用梯形断面。在排水沟出口设沉沙池,沉沙池边墙及底板均采用M7.5浆砌石衬砌。·挡土埂在连接道路开挖下边坡坡脚修建挡土埂,以减少堆土扰动地表的面积,同时保持回填土的稳定性,在坡度大于15°的地段采用铅丝笼挡土埂,坡度小于15°的地段采用编织袋土埂挡土埂。·土地整治在道路路基填筑结束后,对路基边坡进行土地整治,首先对地表进行平整,然后进行覆土。②植物措施对路基边坡及空地区域进行撒播灌草籽以恢复植被,选用黄茅、五节芒进行混合撒播。③临时措施对表土堆放表面用编织布进行压盖,压盖边缘及每间隔10m用编织袋装土封压,防止编织布被风吹起,表土及开挖料使用后,对编织布及编织袋进行回收。3)施工生产生活设施区①工程措施施工生产生活区建设前需进行表土剥离,将剥离的表土用于后期恢复植被。·表土剥离对扰动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8~10cm,剥离的表土就近堆放在场地空地区,表土堆放位置选择在不影响施工的区域。·土地整治施工场地使用结束后,将地表临时建筑物进行拆除并回收,首先对占地区地表进行疏松,疏松厚度不小于0.2m,然后进行覆土,土料来源于道路工程防治区剥离表土。②植物措施施工场地使用结束后,在土地整治区域进行撒播草籽以恢复植被,选用黄茅、104
五节芒等进行混合撒播。③临时措施编织袋土埂:对场地临时堆土边坡坡脚布置编织袋土埂进行拦挡,施工结束后,对编织袋进行回收。编织布压盖:对表土堆放体表面用编织布遮盖。·临时排水沟在施工场地临时占地区周边修建土质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排水沟排出口与自然排水沟道顺接。·临时沉沙凼在排水沟出口布置土质沉沙凼,施工结束后,对排水沟和沉沙凼进行回填,。·砖砌围栏在施工场地砂料堆放区,沿砂料堆放区周边设置浆砌砖围栏。施工结束后对浆砌砖围栏进行拆除。4)集电线路区①工程措施·表土剥离在电缆沟、架空线路塔基基础开挖前对扰动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8~10cm,剥离的表土就近堆放在沿线空地区,表土堆放位置选择在不影响土石方挖填施工的区域。·土地整治对扰动地表进行土地整治,首先对局部地表进行平整,保持坡面平顺,然后进行覆土,回填土来源于沟槽开挖施工前的剥离表土。②植被措施对施工扰动区域撒播草籽以恢复植被,草种选用茅草、蜈蚣草、五节芒等草种进行混合撒播。③临时措施编织袋土埂:在集电线路堆土堆放边坡坡脚布置编织袋土埂进行拦挡,施工结束后,对编织袋进行回收。编织布压盖:对表土堆放体表面用编织布遮盖。5)临时供电工程104
主体工程对临时供电工程未设计水土保持措施,本方案补充布置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编织布压盖等措施,以形成完善的防护体系。①工程措施·土地整治施工完毕后,对施工扰动区域进行土地整治,对地表进行平整,以减少水土流失量。②植物措施对施工扰动区域进行撒播种草以恢复植被,草种选用黄茅、五节芒等草种进行混合撒播。③临时措施编织布压盖:对临时开挖土石方堆放表面用编织布进行压盖,并在施工结束后对编织布进行回收。6)升压站区升压站工程防治区主体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排水沟、景观绿化,水土保持方案新增沉沙池、土地整治、碎石压盖、撒播种草、编织布压盖、临时排水沟、沉沙凼等水土保持措施。①工程措施·排水沟沿建筑物周边、场内道路内侧、开挖边坡坡脚布置排水沟,根据项目区地形特点,采用M7.5浆砌石结构,沟底纵坡与地面坡度一致,排出口为场地内的自然排水沟道。·沉沙池在排水沟出口布置沉沙池,沉沙池断面采用沟渠式,采用浆砌石结构。·碎石压盖在升压站站区出线架构占地区内未硬化地表用碎石进行压盖,压盖厚度不小于0.06m,要求压盖用的碎石必须洁净,可以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保护升压站基础的同时减少水土流失。·表土剥离该区施工前先将表土剥离,运至场地一侧堆存。待施工完毕之后回覆表土,有利于后期植物措施的实施以及植被的恢复。在施工前预先将施工范围占地按平均约8~10cm厚剥离表土,待施工结束后覆土用于植草绿化,剥离的表土全部就近堆放,并采取相应的临时防护措施。·土地整治104
施工完毕后,对场地内将进行景观绿化的区域进行地表平整以进行后期覆土、植被恢复。·覆土主体施工结束后,施工区域需种草绿化,为了满足绿化植物生长需要,布设植物措施前需进行覆土,覆土采用剥离的表土。②植物措施升压站的后期绿化包含在主体工程中。③临时措施编织布压盖:对开挖料堆放体表面用编织布压盖。编织袋土埂:在开挖料堆放周边设编织袋土埂进行拦挡,编织袋按一丁一顺砌筑。7)弃渣场区①工程措施弃渣场主体工程中已采取的措施包括浆砌石挡渣墙和浆砌石护坡等。本工程水保方案新增表土剥离、土地整治等措施。·截水沟和沉沙池拟在弃渣场上侧布置截水沟,拦截上方坡面的来水,在渣场堆平台内侧布置排水沟,将弃渣堆放范围内的来水接引至周边的自然沟道,同时在截排水沟出口设置沉沙池。沉沙池采用沟渠式沉沙池,浆砌石矩形断面。·表土剥离在堆渣前,对占地区进行表土剥离,并集中堆放,用于后期覆土,表土剥离厚度8~10cm。·土地整治堆渣结束后,对施工扰动的区域进行土地整治,对堆渣表面进行平整,堆渣边坡压实处理,平整后进行覆土,以备植被恢复。②植物措施结合项目区立地条件,采用直播灌草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选用黄茅、五节芒进行混合撒播。③临时措施104
为了减少表土堆放的水土流失,应先在表土堆放的下边坡设置装土编织袋挡墙进行拦挡,在临时表土堆放体坡脚结合地形布设临时排水沟,在临时排水沟末布设临时沉沙池,为减少表土堆放裸露面的水土流失,铺设编织布遮盖。编织布压盖:对表土堆放体表面用编织布压盖。编织袋土埂:在表土堆放周边设编织袋土埂进行拦挡,编织袋按一丁一顺砌筑。(5)加强施工管理1)建设单位在施工招标时应要求施工单位,在编制的施工组织大纲中应有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案,在工程监理中应设置相应的监理人员,随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理。2)在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规方面的宣传、教育,使所有参与施工人员认识到工程建设区域天然植被的重要性。3)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4)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尽量减少对施工区域周边地表植被的压占,不得随意扩大施工面积,尽量将施工范围限制在必须范围内。5)应提高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周期,尽可能减少施工过程对动植物的影响。6)施工过程中,禁止施工人员随地使用明火,防止发生火灾。7)尽量避免在雨天和大风天施工,减少水土流失量,防治尘土到处飞扬。8)本工程临时占地区域植被恢复应选用当地广泛分布的物种,禁止引入外来物种,防治生物入侵。9)严禁施工废水、废油类、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弃土弃渣排入附近溪沟等天然水体,影响水体水质;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全面清理废弃物,避免留下难以降解的物质,形成面源污染。10)加强火源管理,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建立施工区森林防火及火警警报系统和管理制度,一旦出现火情,立即向林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有关主管部门通报,同时组织人员协同当地群众积极灭火,以确保施工期施工区附近区域的林木资源火情安全。8.1.2运行期本项目除风电机组(含箱变)、升压站及架空线路塔基占地为永久性占地外,其它占地均为临时性占地,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应及时恢复其原有功能。运营期间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104
(1)加强管理,巡检车辆只在场内道路上行驶,禁止攀折植物枝条,避免对植被造成损害。(2)现场维护和检修应选择在白天,避免影响周边动物夜间的正常活动。(3)在集电线路维护和检修中仅对影响安全运行的树木进行削枝,不进行砍伐。(4)加强用火管理,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在巡视时应避免带入火种,以免引发火灾,破坏植被。(5)对项目临时占地区域的植被、迹地恢复应考虑连续性,与当地背景景观融为一体,维持区域内功能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综上分析,本项目采取相应的生态预防、恢复措施,不会改变区域土壤侵蚀强度,采用当地物种进行植被恢复,禁止引入外来生物,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小,不会导致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发生明显改变,不会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8.2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8.2.1环境管理计划(1)管理目的保证工程各项环保措施的顺利落实,使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得以减免,并保证工程区环保工作的长期胜利进行,以保持工程地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2)环境管理1)施工期施工期建设单位应成立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组织、协调各施工单位的环保工作,在施工合同中明确各施工单位的环保责任,检查“三同时”的实施情况,保证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防止和减轻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2)运行期本工程投入运营后,建议建设单位安排专职或兼职人员实施环境管理工作,主要负责环保措施或设施的落实、操作、维护和保养,并做好运行记录,建立相关档案,具体如下:①依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制定本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并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执行;②对主要的环保措施和环保设施的落实和运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制定专项规章制度以保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当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上报主管人员;③依照相关规定以及本报告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处理、处置项目在运行期间所产生的各类污染物,以保证各类污染物可以达标排放。对大修期间产生的废润滑油104
及含油棉纱、废旧蓄电池按有关规范要求做好处置。(3)环境监理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进场以后,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环保监理工程师,负责环境监理工作。施工期间应根据环境保护设计要求,开展环境监理,全面监督和检查各施工单位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和效果,及时处理和解决临时出现的环境污染事件。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监理记录及监理报告,参与竣工验收。8.2.2环境监测计划(1)监测目的为及时掌握工程区域环境污染及环境影响,在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设置必要的监测点位,以便连续、系统地观测工程兴建前后环境因子的变化及其对当地环境的影响,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监测计划结合工程区环境现状、工程污染源特点以及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本工程环境监测的重点是噪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TSP和水土流失,其监测时段见表41,监测技术建议按国家相关要求进行。表41本工程环境监测计划表监测项目监测分项监测点监测时段或频率大气施工扬尘参照保护目标位置从施工开始至工程竣工,施工高峰期监测1次噪声施工噪声参照现状监测布点及保护目标处施工期监测一次,连续5天风机运行噪声监测1年,大风月每月监测1次升压站运行噪声运行期第一年,1次交通噪声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水土流失扰动地表面积工程区(如风机基础区、集电线路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场内道路等)第一年,每月1次水土流失量及变化情况第一年,雨季每月1次,非雨季每3个月1次,每次降雨量25mm及以上后及时观测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措施实施后每季1次生态监测外来植物植物恢复区域从施工开始至工程竣工后1年每季1次按照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和监测管理规定,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承担监测。104
8.3环保措施投资及环境风险分析、清洁生产8.3.1项目投资估算本工程静态总投资为7534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共计约***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本项目环保措施投资见表42。表42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序号项目分项投资费用(万元)一三废及噪声治理1废水处理工程施工期沉淀池***防渗旱厕***运行期化粪池***2固废处置施工期施工期生活垃圾桶及垃圾袋设置***运行期设置垃圾桶***3噪声防治选择低噪声源设备已包含在主体工程中施工管理人员防护、设置噪声警示牌***4大气治理措施洒水降尘及路面清扫***5地面防渗处理施工期柴油、汽油等油类临时贮存区域地面防渗处理及含油废水回收设施包含在工程临时设施费中白果220kV升压站内设置废旧超级电容、废润滑油及含油棉纱临时贮存场地地面防渗处理已包含在主体工程中小计***二水土保持1工程措施主体工程中已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投资本次不再单列表土剥离、土地整治等新增措施投资***2植物措施植乔灌木、撒播草籽等投资***3临时工程排水沟、土袋挡墙、编制布遮盖等***4其它水土保持监测、监理等费用***基本预备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小计***三其它1环境监测费施工期、运行期环境监测***2环境影响报告编制费***3环保验收报告编制费***小计***合计***8.3.2环境风险分析本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期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和运行期风机产生的噪声影响、光影影响,升压站产生的噪声和电磁环境影响104
,相应的环境风险主要为外源风险。根据本工程施工及运行特点、周围环境特点及工程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风险分析如下:(1)施工期环境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1)施工期燃油风险及应急措施参照类似工程施工总布置,本工程施工期不设置油库,工程所需油料就近购买。油料的运输和临时安放均存在一定的环境分析。运输工程中须严格遵守危险货物运输的有关规定,运送油料的运输车必须采用密闭性能优越的储油罐,确保不造成环境危害。油料临时安放点的确定必须严格按安全防护距离要求并会同地方公安部门及管理部门进行现场选点协商确定,与居民点和生活区需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装运和发送须严格遵循《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严格火源控制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2)火灾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工程施工期由于施工机械、燃油、电器及施工人员增多,增加了火灾风险,将会对工程区植被构成潜在威胁。须在施工区内建立防火及火灾警报系统,严格执行野外用火的相关报批制度。除此以外,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防火宣传教育,并严格规范和限制施工人员的野外活动,严禁施工人员私自野外用火,做好吸烟和生活用火等火源管理,严格控制易燃易爆器材的使用。(2)运行期环境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1)废旧超级电容器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本工程风机采用超级电容承载,主要构成为活性炭和电解液,无废旧蓄电池产生。一般情况下风机运行10年后更换超级电容,更换后的超级电容器由厂家回收,不会对环境产生风险影响。2)事故油风险及应急措施本工程升压站变压器事故时泄漏的事故油,属非重大危险源,如不采取措施处理,将污染地下水及土壤。本工程升压站站内设置40m3的事故油池能满足《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DL/T5413-2002)中“总事故油池的存贮容积不应小于最大单台设备油量的60%”的要求。正常情况下主变压器不会漏油,不会发生油污染事故。当主变压器发生事故时,事故油流入主变正下方的事故油坑内,经事故排油管排入事故油池,再由变压器生产厂家回收利用,不外排,事故油运输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容器进行转运,防治倾倒、溢流。流程图如下:104
事故油池采用地下布置,远离火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取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保护层、防水涂料等防渗措施,并对预埋套管处使用密封材料,具有防渗漏功能,事故油池设置有呼吸孔,安装有防护罩,防杂质落入,事故油池设置满足《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DL/T5413-2002)、《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和《危险废物收集贮运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规定。从已运行升压站调查看,升压站主变发生事故的几率很小,主变发生事故时,事故油能得到妥善处理,环境风险小。3)生态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本工程所在区域植被恢复时,均应选择该区域原有并适生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避免使用外来物种,防止当地物种演变及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从上述分析可知,本项目无重大危险源,采取相应措施后,环境风险小。8.3.3清洁生产及环境效益分析本项目为风力发电工程,尚无执行的清洁生产标准,本次按照清洁生产内涵从工艺选择、设备选型、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1)选择的施工工艺成熟、可靠,无环境风险;2)本项目升压站方案采用通用设计,工艺成熟、可靠,无环境风险;3)选择的风电设备、材质为国内行业推荐型式,具有先进性;4)升压站产生的电磁环境满足国内相应控制标准水平,噪声满足当地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升压站建成后无水污染;主变冷却油品质选择符合相应标准的环保油,站内设有事故油池,事故油经收集后由专业公司回收,无事故油污染。本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已降到最低限度,对环境影响较小。可见,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清洁生产原则。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变为电能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无物耗、能耗,不浪费水资源,还一定程度了还节约了资源和能源。104
本工程总装机容量90MW,每年发电量1.84338亿kW.h,与目前的燃煤火电厂相比,按消耗标准煤320g/kWh计,每年可为国家节约标准煤约5.90万吨;按消耗水3.10L/kWh计,每年可节约水资源57.14万吨。同时还可极大的节约建设火电厂所需要的永久征地和灰渣储存所用的土地。与目前的火力发电厂相比,若烟尘排放量按0.718g/kWh计,SO2排放量按5.744g/kWh计,NOx排放量按8.617g/kWh计,CO2排放量按789.98g/kWh计,则本工程可减少排放烟尘132.35吨/年,SO21058.84吨/年,NOx1588.44吨/年,CO214.56万吨/年。综上,本工程建设对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具有积极作用。104
9.公众参与本项目为90MW风力发电工程,不涉及环境敏感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为环境影响报告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本项目不属于其强制适用范畴,但为了宣传本项目有关环保知识,解释本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在方案研究阶段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征求了广元市昭化区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昭化区国土资源局、昭化区环境保护局、昭化区林业局、昭化区旅游局、昭化区文物管理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省昭化区人民武装部等政府部门的意见。在本次评价阶段,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在本项目附近居民分布较集中的地方进行了现场公示和发放了公众意见调查表。9.1现场公示本次环境影响评价期间,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对本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现场踏勘,在场址所在的的卫子镇、石井铺镇、白果乡、红岩镇和梅树乡人民政府公示栏等居民经常经过或居民较多处张贴了公示,公示具体内容见表43。在现场张贴公示时,现场人员就本工程建设内容及产生的环境影响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解释,就当地居民关心的问题作出回答。在公示期间,评价单位和建设单位没有收到工程所在地单位和个人有关工程情况的相关反馈意见。104
表43本项目现场公示表广元白果风电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广元白果风电场工程利用风能进行发电,其建设有利于利用当地风能资源,改善区域能源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风电突出特点是不排放污染物,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第一类鼓励类项目。本项目位于广元市昭化区红岩镇、梅树乡、石井铺镇、白果乡和卫子镇之间,建设内容包括:新建45台单机容量2000kW风机、1座220kV升压站及其配套设施。工程永久占地面积约25.96hm2。广元市昭化区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等政府部门对场址位置进行了确认。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有水土流失、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其中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水土流失主要位于升压站和风机基位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主要产生于施工临时生产生活区。本项目施工期短、施工量小,产生的环境影响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而消失;运行期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为风机噪声、叶片光影和升压站产生的电磁影响及噪声。通过同类工程初步分析,本项目按风电场相关设计规程要求及采取相应措施实施后,施工期和运行期产生环境影响满足相应环保规定要求。为使项目建设尽可能趋利避害,特此公告。若本项目所在地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该项目环境保护有宝贵意见或建议,请于此公告之日15天内以书面形式提供给下列单位,以供建设单位、环评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决策参考。谢射!建设单位广元市昭化区中电建新能源开发公司评价单位四川电力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联系电话0839-8723688联系电话028-62928383传真电话0839-8723688传真电话028-62928383联系地址广元市昭化区元坝镇育才路14号联系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蜀绣西路299号 2016年1月日104
9.2公众调查9.2.1调查简况及调查表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风机评价范围内无居民分布,进场道路沿线评价范围内有1处居民点,场内道路沿线评价范围内分布有5处居民点,升压站评价范围内有1处居民点。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在本次环评期间,征求了本项目所在行政区域红岩镇、梅树乡、石井铺镇、白果乡和卫子镇人民政府等代表的意见,解释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宣传本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相关知识,并发放了调查表,政府部门代表填写了公众意见调查表(团体),并加盖政府公章,能反映当地政府部门对本工程建设的意见,团体意见调查内容见表44;本次在现场公示后还对项目评价范围内及评价范围外较近居民代表发放了公众意见调查表,公众意见调查内容见表45,调查结果能够反映项目所在区域公众的意见,具有代表性。104
表44本项目团体意见调查表样表广元白果风电场工程团体意见调查表单位名称(盖章)单位地址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一、本项目概况广元白果风电场拟选场址位于广元市昭化区红岩镇、梅树乡、石井铺镇、白果乡和卫子镇之间,其建设有利于利用当地风能资源,改善区域能源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符合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45台单机容量2000kW风机、1座220kV升压站及其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单位:广元昭化中电建新能源开发公司;设计单位: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环评单位: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经初步分析,本工程施工期将产生噪声、施工扬尘、水土流失、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噪声、叶片光影及电磁环境影响,按工程方案实施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能得到有效控制,并随着施工结束而消失,运行期产生的光影、噪声、电磁环境等影响能满足相应标准限值要求。为使本项目建设尽可能趋利避害,了解贵单位对本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境影响问题,请您代表贵单位回答下列问题,谢谢合作!二、选择题(请在□内打√)1.本工程为风力发电项目,其建设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无促进作用□没有关系□2.本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电磁影响□光影□生态影响□占地□无影响□其它_________________3.本项目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有何影响?有利□无利□无影响□4.对本项目建设的总体态度:(如不支持,请注明原因)支持□无所谓□反对□(注:)三、问题(本项可选择是否回答)对本工程建设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填表时间:年月日104
表45本项目公众意见调查表样表广元白果风电场工程公众意见调查表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民族居住地址或工作单位电话一、本项目概况广元白果风电场拟选场址位于广元市昭化区红岩镇、梅树乡、石井铺镇、白果乡和卫子镇之间,其建设有利于利用当地风能资源,改善区域能源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符合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45台单机容量2000kW风机、1座220kV升压站及其配套设施。经初步分析,本工程施工期将产生噪声、施工扬尘、水土流失、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噪声、叶片光影及电磁环境影响,按工程方案实施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能得到有效控制,并随着施工结束而消失,运行期产生的光影、噪声、电磁环境等影响能满足相应标准限值要求。为使本项目建设尽可能趋利避害,请你以个人观点回答下列问题,谢谢合作!二、选择题(请在□内打√)1.您认为本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有_________促进作用。很好□较好□一般□无□2.您认为本项目所在地目前的环境质量状况如何?很好□良好□一般□很差□3.您认为本项目建设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光影□电磁影响□生态影响□占地□无影响□4.您认为本项目建设对您及家人的生活有何影响?有利□无利□无影响□5.您希望本项目在实施中应重视_________环境影响防治。废气□污水□噪声□弃土□生态□光□电磁□6.您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如不支持,请注明原因)支持□反对□无所谓□(注:)三、问题(本项可自主选择是否回答)1.您认为本项目建设可能会给社会及您家庭带来什么影响?2.请您谈谈对本项目建设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填表时间:年月日104
9.2.2调查结果分析本次发放“公众意见调查表”共40份,收回40份,其中团体(乡、镇政府)5份、个人35份。将收回的团体调查表和个人调查表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本次团体调查情况统计见表47;个人调查情况统计表见表49。根据调查结果,评价范围外被调查者均支持本项目建设,无反对意见,为了反映评价范围内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表49统计中未列入评价范围外的公众意见。表47团体调查情况统计表问题调查结果1.本工程为风力发电项目,其建设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无促进作用没有关系——100%(5/5)——————2.本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电磁影响光影20%(1/5)——40%(2/5)——20%(1/5)生态影响占地无影响其他——20%(1/5)40%(2/5)——3.本项目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有何影响:有利无利无影响——100%(5/5)——————4.对本项目建设的总体态度:支持无所谓反对——100%(5/5)——————由表49知,本次所调查的5个团体对本项目建设均持支持态度,无反对意见。表49个人调查情况统计表问题调查结果1.您认为本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有____促进作用。很好较好一般无68.97%(20/29)27.59%(8/29)3.45%(1/29)—2.您认为本项目所在地目前的环境质量状况如何:很好良好一般很差75.86%(22/29)20.69%(6/29)3.45%(1/29)—3.您认为本项目建设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光影3.45%(1/29)—44.83%(13/29)—电磁影响生态影响占地无影响17.24%(5/29)13.79%(4/29)20.69%(6/29)20.69%(6/29)4.您认为本项目建设对您及家人的生活有何影响:有利无利无影响41.38%(12/29)—58.62%(17/29)5.您希望本项目在实施中应重视_____环境影响防治。废气污水噪声弃土6.90%(2/29)6.90%(2/29)27.59%(8/29)13.79%(4/29)生态光电磁—55.17%(16/29)—10.34%(3/29)—6.您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支持反对无所谓—100%(29/29)———从表49中可以看出:(1)本次评价范围内受调查者100%(29/29)均支持本项目建设,无反对意见。104
评价范围外受调查者100%(6/6)均支持本项目建设,无反对意见。(2)本次评价范围内受调查者中68.97%(20/29)的人认为本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27.59%(8/29)的人认为本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3.45%(1/29)的人认为本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一般。(3)本次评价范围内受调查者中认为本项目建设主要环境影响是噪声44.83%(13/29),其次是占地17.24%(5/29)、电磁影响17.24%(5/29)、生态13.79%(4/29)、水污染3.45%(1/29),另有20.69%(6/29)的人认为本项目建设对环境无影响。(4)本次评价范围内受调查者中41.38%(12/29)的人认为本项目建设对其及家人的生活有利,58.62%(17/35)的人认为本项目建设对其生活无影响。(5)本次评价范围内受调查者中有55.17%(16/29)的人希望本项目在实施中应重视生态环境影响防治,27.59%(8/29)的人希望本项目在实施中应重视噪声影响防治,13.79%(4/29)的人希望本项目在实施中应重视弃土影响防治,10.34%(3/29)的人希望本项目在实施中应重视电磁影响防治,6.90%(2/29)的人希望本项目在实施中应重视废气影响防治,6.90%(2/29)的人希望本项目在实施中应重视污水影响防治。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公众对本项目建设所关心的环境问题依次为:生态环境影响、噪声、弃土、电磁、废气、污水。在现场调查期间,环评人员和建设单位就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并明确了本项目仅风电机组基础、箱变、升压站、架空集电线路塔基占地为永久占地,且总体呈点状分布,占地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少量耕地,占地面积小,不会导致当地导致当地土地面积锐减。根据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本工程挖方经回填后,余方约19.95万m3,工程共设置了6个弃渣场,渣场设置合理,渣场容量(38.2万m3)能满足弃渣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要求进行落实后,弃渣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按照本报告提出的生态保护措施落实后,本项目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很小,不会改变区域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根据本报告评价结论,本工程运行期产生的噪声和电磁环境影响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可见,公众所关心的问题在本工程中已进行考虑。从公众意见调查结果分析,公众对项目建设反映良好,得到了公众的支持。104
10.结论与建议10.1结论10.1.1项目建设必要性及项目组成本工程建设有利于改善区域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利于区域资源优势,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本工程装机容量90MW,建设内容包括:新建45台单机容量2MW的风力发电机和1座220kV升压站。本报告按升压站终期规模进行评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①新建45台单机容量2MW的风力发电机,即总装机容量90MW风电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②白果220kV升压站按终期规模进行评价,即主变容量2×90MVA+1×50MVA,220kV出线2回,35kV出线12回。10.1.2项目与产业政策及规划的符合性本工程为风力发电项目,属新能源开发利用类,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第一类鼓励类项目(第一类第五条“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工程拟选场址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红岩镇、梅树乡、石井铺镇、白果乡、卫子镇行政管辖范围内,广元市国土资源昭化区分局以昭国土资函[2015]91号文对场址选择方案进行了确认(见附件4),项目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供地政策,工程不占用基本农田,原则同意项目选址;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以川国土资储压函〔2016〕301号文确认场址区域内无已查明重要矿产资源(见附件5),根据进一步现场调查及《广元市昭化区白果风电场建设项目已查明重要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等资料核实,明确场址区域内无已查明重要矿产资源;广元市昭化区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以昭规住建函〔2015〕32号文对规划选址方案进行了确认(见附件6),项目选址已避让梅树乡区级文物单位,符合规划的要求;广元市昭化区环境保护局以昭环办函[2015]71号明确原则同意选址方案(见附件7);广元市昭化区林业局以昭林函[2015]47号同意场址选择(见附件8);广元市昭化区旅游局以昭旅函[2015]12号文明确同意选址方案(见附件9);广元市昭化区文物管理所以昭文管函[2015]6号同意选址(见附件10),本项目不涉及卫子镇佛儿岩摩崖造像、明空寺遗址、金印寺墓地、梅树乡梅岭关等文物保护单位,符合文物管理所的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省昭化区人民武装部以昭武函〔2015〕8号文明确场址区域不涉及军事设施(见附件11)。10.1.3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04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区域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本项目所在区域SO2、NO2、PM10日平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2)水环境质量现状经现场踏勘,本工程场址区域内不涉及河流、水库等地表水体。(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本工程现状监测数据分析,监测值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4)生态环境现状根据文献资料及现场踏勘、观察和询访本工程所在区域植被类型主要为常绿针叶林及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基本属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其它还有灌丛和草丛,常绿针叶林物种主要有柏木、马尾松,落叶阔叶林物种主要有麻栎、桤木、化香等,灌木物种主要有火棘、马桑、来江藤、猫儿刺等,草丛物种主要有黄茅、五节芒等,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未发现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本工程所在区域兽类主要为草兔、田鼠、岩松鼠等,鸟类主要为山麻雀、喜鹊、家燕、大嘴乌鸦等,两栖类主要为中华蟾蜍、黑斑侧褶蛙等,爬行类主要为蹼趾壁虎、黑眉锦蛇、乌梢蛇等,均属于当地常见动物。人工养殖动物以牛、羊、猪、鸡、狗等为主。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未发现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未发现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及鸟类迁徙通道。(5)水土流失:本工程所在区域以轻度水力侵蚀为主。(6)本工程建设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生态敏感区。10.1.4项目清洁生产、总量控制、达标排放及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性分析(1)清洁生产:本项目为风力发电工程,采用的工艺成熟可靠,设备选型及材质为国内行业推荐型式,能有效地减少或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符合清洁生产原则。(2)总量控制:本项目施工期短,各类污染物的产生量小,有可靠处理措施;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为风机噪声、叶片光影及升压站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均不属于国家要求总量控制的污染物种类,因此本项目不需设置特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指标。(3)达标排放及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性分析1)噪声①风机噪声本工程投运后,主要噪声源为风机。风机定位时,尽量远离居民;选用声功率级104
不大于104dB(A)(10m高处、风速8m/s时)的风机。经计算,距各风机基座180m处噪声均能满足环评标准要求,距各风机机座210m处光影均能满足环评标准要求,本次综合考虑风机光影影响范围等因素,故本次将风机基座边界外210m以内的区域设置为环境影响防护区域。经现场踏勘,本工程风机评价范围内无居民分布,风机运行噪声不会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其措施得当。②升压站噪声本工程220kV白果乡升压站主要噪声源为主变压器,本期1台,终期规划为3台,变压器噪声级小于70dB(A)(距变压器1m处),变电站站界噪声满足不超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2008)(昼间60dB(A)、夜间50dB(A))要求,升压站外居民保护目标处的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要求,升压站噪声不会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其措施得当。2)光影影响本工程投运后,风机叶片旋转会产生光影影响,经计算,光影影响范围约210m。风机定位时,已避让居民,光影影响范围内无居民分布,不会对附近居民生活产生影响,本次将风机机座周围210m设置为光影影响防护区,其措施得当。3)电磁环境影响本工程集电线路均为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很小,属于豁免范围,产生电磁影响的主要是220kV升压站。本工程升压站站内所有电气设备安装接地装置;对平行导线的相序排列均采用逆相序布置;升压站采用户外布置,即主变采用户外布置,220kV配电装置采用AIS户外布置。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运行产生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4)固体废物本工程投运后产生的废弃超级电容由厂家回收;更换的废润滑油及更换过程产生的含油棉纱等废物按《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相关要求,由建设单位进行收集后交专业公司处置;生活垃圾经站内设置的垃圾桶收集后,定时清运至附近垃圾收集站集中处置。10.1.5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果(1)施工期1)声环境影响本项目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种施工机械,施工活动104
集中在昼间进行,施工期短,施工量小,采取适当措施能尽可能降低施工噪声,不会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和正常休息。2)大气环境影响本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扬尘,来源于场地平整、基础开挖、建筑材料现场搬运及堆放和交通运输,施工扬尘主要集中在风机机位、升压站、场内道路等基础施工区域,在短时间内使施工区域局部空气中的TSP增加。施工期对临时堆放场地采取遮盖措施,对进出施工区域的车辆实行除泥处理,对施工区地面和路面进行定期洒水。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扬尘不会对区域大气环境及周围居民产生明显影响。3)水环境影响本项目施工废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冲洗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修建的防渗旱厕收集后用于场区草地施肥,混凝土拌和冲洗废水、施工机具清洗废水和运输车辆除泥冲洗废水经沉淀池收集后循环利用,不外排,不会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水环境产生影响。4)固体废弃物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废润滑油、废柴油等油类及弃土。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运至附近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置;润滑油、柴油等油类,在其运输、使用过程中,严格按《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要求进行,不会出现废油污染区域水环境和土壤等情况;弃土由建设单位清运至本工程设置的6个弃渣场堆放,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明显影响。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期会对区域植被造成影响,使得影响范围内生物量降低,但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施工活动会对区域野生动物的活动产生轻微的干扰;施工过程中采取预防措施,施工结束后采取植被恢复,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本项目施工期具有施工期短、施工量小、施工分散等特点,其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并随着施工结束对环境的影响随之消失。(2)运行期1)电磁环境影响根据类比分析,本项目升压站投运后围墙外电场强度最大值为792V/m,满足不大于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000V/m的要求;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4µT,满足不大于公众曝露控制限值100μT的要求。2)声环境影响104
本工程运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风电场风力机组噪声、场内道路交通噪声和升压站噪声。根据预测结果,距各风机180m处昼间、夜间噪声均满足《风电场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DL/T1084-2008)2类区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从环保角度出发,本次将距各风机基座边界外180m以内的区域设置为噪声防护区域。根据设计资料和现场踏勘,本工程风机地处山脊及山坡台地处,风机评价范围内无居民分布,故风机运行噪声不存在扰民现象。场内道路交通噪声主要来源为风电场巡查车辆,由于车辆较少,且运行频率低,不会对区域的声环境质量产生影响。本工程新建升压站按总平面布置方案实施后,主变压器噪声控制在70dB(A)以下(距变压器1m处),升压站投运后产生的噪声均小于相应评价标准限值,满足环评要求。3)水环境影响本工程运营期无工业废水产生,废污水仅为运行维护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本工程运行维护人员设置在升压站内,生活污水经升压站内化粪池收集后用作站外草地施肥,不会对区域地表水体产生影响。本工程运行期用水量少,不会对当地村民用水产生影响。本工程建设不会对场址区域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水质产生明显影响。4)固体废弃物影响本工程投运后的超级电容由厂家回收;风电场运行维护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升压站内设置的垃圾桶收集后清运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置;风机运行期需要定期更换润滑油,废润滑油及更换过程产生的含油棉纱等废物由建设单位进行一并收集后交由专业公司处置,不会出现污染环境事故现象。5)大气环境影响本工程运营期无废气产生,不会对当地大气环境产生影响。6)光影影响根据理论计算,各风机的光影影响范围为以风机基础为中心、半径210m的区域。根据设计资料和现场踏勘,本工程风机地处高海拔区山脊,附近民房均位于光影影响防护区域外,故不存在风机叶片光影对居民的影响。7)生态环境影响本工程运营期间,加强管理,巡检车辆只在巡检道路内行驶,以避免对植被造成损害。风力发电机设备点状分布在山脊及山坡台地104
上,不会影响生态系统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对评价区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风电场噪声影响范围较小,不会对地面上动物的活动造成影响。因此,本工程运行期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10.1.6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根据本报告预测结果,本工程投运后,风机噪声、叶片光影、升压站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等不会对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满足环评要求。10.1.7环境影响防护距离根据预测结果,距风机机座180m外噪声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距风机机座210m外光影不会对居民造成影响。综上所述,本工程将风机机座周围210m范围设置为环境影响防护距离。10.1.8公众参与本次环评期间,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除在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现场公示和公众调查。在公示期间,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没有收到项目所在地单位和个人对本项目的反馈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团体中100%(5/5)均支持本项目建设,评价范围内受调查个体100%(29/29)均支持本项目建设。10.1.9建设项目环保可行性结论本工程建设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满足环评要求,无环境制约因素。本工程为风力发电项目,采用的技术成熟、可靠,工艺符合清洁生产要求。风电场场址选择合理;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按本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后,产生的环境影响满足相应环评标准要求,对当地声环境、电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不会改变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有功能。从环保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10.2建议(1)本次环评是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前期方案进行,在工程实施中,当工程占地性质、面积、位置及规模等发生变化时,需按相关规定重新履行环保审批手续。(2)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生态保护法规宣传,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104
注释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件1立项批准文件附件2其它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3.生态影响专项评价4.声影响专项评价5.土壤影响专项评价6.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10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汉王油气合建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 关于受理椰海家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公示
- 年产16350万件汽车橡胶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写本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本)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莲藕共生共养高效生态种养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写本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顺诚烧味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本)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版)
- 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 中山市宜邦家具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建设项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