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41 KB
  • 52页

二万吨氯化石蜡、三千万只聚氨酯泡沫填充剂、五千万只金属包装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5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二万吨氯化石蜡、三千万只聚氨酯泡沫填充剂、五千万只金属包装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言1、项目由来氯化石蜡无腐蚀性,阻燃,不挥发,电绝缘性好,能溶于许多溶剂,如氯化脂肪族和芳香族烃、不同牌号的氯化石蜡可以互相混合,它与天然橡胶,氯化橡胶,合成橡胶聚酯及醋酸类树、醇酸树脂及含氯聚合物相溶,与二辛酯或二丁酯、邻苯二甲酸脂及磷酸三甲酯等增塑剂可以混用,用作PVC塑料,橡胶等辅助增塑剂,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而且使制品具有阻燃性、电绝缘性、增水性,耐化学品性及抗氧化性能,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和对树脂的良好混溶性,广泛用于油漆、涂料、聚氯乙烯电缆料、PVC地板料、软硬管、压延板材、人革制品,鞋制品、氯化橡胶制品的增塑剂、增量剂、也可用于醇酸树脂,防水防火材料、润滑油增稠剂,石油制品的抗凝剂等领域。聚氨酯硬泡体是一种具有保温与防水功能的新型合成材料,其导热系数低,仅0.022~0.033W/(m*k),相当于挤塑板的一半,是目前所有保温材料中导热系数最低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主要应用在建筑物外墙保温,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冷库保温隔热、管道保温材料、建筑板材、冷藏车及冷库隔热材等。鉴于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好地发展机遇,****投资建设年产二万吨氯化石蜡、三千万只聚氨酯泡沫填充剂、五千万只金属包装罐项目,项目选址于****(****)。 2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2.1拟建项目概况2.1.1项目基本情况(1)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建设单位项目名称:年产二万吨氯化石蜡、三千万只聚氨酯泡沫填充剂、五千万只金属包装罐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拟建项目选址于********,项目用地为三类工业用地。具体位置见图2-1,项目四至图见图2-2,平面布局见图2-3。建设单位:****(2)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项目产品为氯化石蜡(2万吨/年)、聚氨酯泡沫填充剂(三千万只/年)及金属包装罐(五千万只/年)。具体生产规模见表2-1.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7400万元,流动资金2600万元。计划所需资金全部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4)项目建设内容拟建项目主要生产工程、辅助生产工程、公用工程等组成,详见表2-2。(5)运输项目原辅材料及产品运出主要依靠公路运输,化学危险品采用危险品专用车汽运,运输能力由公司及社会运输力量共同承担,危险品运输由专用车辆及具有相应资格的司乘人员负责。(6)年运行时间、工作制度劳动定员 全年有效工作时间7200小时(300日/年),日工作班次:4班3转,每班8小时,全厂劳动定员200人。(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3.2.1.2公用工程①供水拟建项目新鲜水用量为62542.3m3/a,冷却循环水循环量为2400m3/d,项目用水为地下水,项目设置1眼自备水井(120m,30m/h);开发区供水厂建成后改用自来水。②供电厂区供电外进线为高压10KV,经厂内2台800KVA变压器和变配电室,供生产车间作动力和照明使用。本项目最大装机容量2100KW,供配电设施能满足项目用电符合要求。3③供热本项目不设锅炉,本项目用热为电加热器,采用水为载热媒介,控制温度为60~80℃,配套?260033000热水循环罐2台及热水泵4台。④循环水系统项目反应塔冷却降温采用石墨换热器,项目循环水系统设置4台总规模为100m3/h凉水塔,配套循环水泵总计6台(2台备用)。⑤排水拟建项目各种废水实行清污分流,项目清净下水和厂区雨水进入园区 雨水管网,污水进入园区污水管网继而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园区雨水及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尾水均排入****。2.2拟建项目工程分析2.2.1主要产品简介①氯化石蜡氯化石蜡-52,又名氯烃-52,分子式C14H24Cl6,平均分子量420,含氯量为50±2%。氯化石蜡-52为浅黄色清澈粘稠液体,无味、无毒、不燃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苯、醚。相对密度1.235~1.515.适用于各类产品阻燃、防腐之用。应用在塑料、橡胶、纤维等工业领域作增塑剂,织物和包装材料的表面处理剂,粘结材料和涂料的改良剂,高压润滑和金属切削加工的抗磨剂,以及用作防霉剂、防水剂、油墨添加剂等。②聚氨酯填充剂聚氨酯泡沫填充剂全称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俗称发泡剂、发泡胶、PU填缝剂,是气雾技术和聚氨酯泡沫技术交叉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将聚氨酯预聚物、发泡剂、催化剂等组分装填于耐压气雾罐中的特殊聚氨酯产品。当物料从气雾罐中喷出时,沫状聚氨酯物料会迅速膨胀并与空气中或接触到的基体中水分发生固化反应形成泡沫,固化后的泡沫具有填缝、粘结、密封、隔热、吸音等多种效果,是一种环保节能、使用方便的建筑材料,可适用于密封堵漏、填空补缝、固定粘结、保温隔音,尤其适用于塑钢或铝合金门窗和墙体间的密封堵漏和防水。2.2.2生产工艺 ①氯化石蜡生产工艺(1)生产基本原理及化学方程式1.液体石蜡进料液体石蜡卸车后,直接进入液蜡储罐。2.液体石蜡预热原料液腊经过自然静置沉降后,用泵打入预热釜内预热,为氯化提供合格的定量液体石蜡。3.液氯汽化液氯槽车中的液氯经管道进入液氯气化槽将液氯气化,为氯化石蜡-52提供合乎要求的氯气。4.氯化液体石蜡和氯气在搪瓷反应塔内进行光催化反应,得到氯化石蜡-52.氯化反应式:C14H30+6Cl2→C14H24Cl6+6HCl+Q(热量)反应机理:自由基的链锁反应:Cl2→2ClRH+Cl→R+HClR+Cl2→RCl+ClRCl5+Cl→RCl6+HCl在生产过程中,平均蜡分子上的六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含氯量达到48-52%,氯化石蜡密度控制1.235-1.255g/cm3(60℃),反应过程中每上一个氯原子,大约放出100.3kJ热量, 反应温度通过氯化反应塔夹套扩大段部分夹套中的冷却水及外循环冷却器的冷却水调节。5.脱气精制及盐酸气的吸收当氯化反应塔中氯化石蜡密度达1.235-1.255(60℃)g/cm3后,停止通氯,并用泵将物料打入脱气釜中,而后通入干燥后的压缩空气吹除物料中的氯化氢气体,吹除合格后,并加入稳定剂,最后得到合格的氯化石蜡-52产品,脱气釜中吹除的酸性氯化氢气体,经填料塔吸收进入酸池,达到一定浓度后泵入盐酸储罐外售。(2)生产工艺流程叙述1.液体石蜡预热原料液腊经过自然静置沉降脱水合格后接氯气工序开车通知,用泵将液腊打入预热,打开预热釜保温蒸汽进口及冷凝水的出口阀门,使预热釜内液腊温度升至50℃左右,接氯化开车通知后用泵将预热的蜡油打入计量罐,关闭预热釜出口阀门,停泵,关闭计量槽进料口阀门,供氯化使用。2.液氯汽化接氯化开车通知后进行备蜡,检查气化槽内水是否充足,维持气化槽中的水温40-45℃,具备开车条件后,与液氯工序,盐酸工序联系准备开车,开启液氯罐车至气化槽出料口阀门,再开启进出气化槽液氯阀,用阀门调节液氯供给量,调整氯气压力0.15-0.20MPa,为氯化石蜡-52生产提供合乎工艺要求的气态氯。若氯压力下降,罐车至气化槽阀门开启足够大时,判断罐车内液氯使用完时及时与液氯工序联系,关闭该罐车液氯阀门,切换使用另一台液氯罐车。 3.氯化液体石蜡氯化是在氯化反应塔内进行,氯化反应塔是塔式搪瓷设备,并附有冷却用的夹套及外循环冷凝器。检查氯化反应塔出料口阀门是否关闭,打开进料口阀门和盐酸气阀门,打开塔底部检查口阀门检查塔内是否有蜡,然后关闭塔底部检查口阀门。本项目采用两塔串联使用方式。氯气先进入第一塔反应,反应过程中以氯蜡循环泵强制循环,一塔出塔尾气(HCl、Cl2)进入二塔反应,二塔反应尾气经缓冲罐减压、换热器降温进入浓酸吸收器、稀酸吸收器制取盐酸。反应塔反应过程中从塔体视镜处以波长0.3~0.9μm的光源照射。当一塔反应液相对密度达到1.24时,即停止反应,将第一塔氯化石蜡压至脱气釜脱气,再将二塔物料压至一塔,之后二塔再进料开始下一反应周期。脱气塔废气进入稀酸吸收器。4.脱气精制酸性氯化石蜡的脱气精制在脱气釜内进行,脱气釜是搪瓷立式设备,其容积为3000L,并附有供蒸汽加热或冷却的夹套。氯化密度合格后,打开脱气釜进料阀门和排气阀门、检查脱气釜出料阀是否关闭,打开出料泵进、出口阀门,开启氯化反应塔(一塔)底出料阀门。出料完毕后,关闭塔底出料阀门,用压缩空气吹扫管线,停出料泵,关闭进出口阀门和精制蜡槽进料口阀门。检查补水罐内是否充满水或稀酸,开启补水罐进出口阀门和循环泵出口阀门,启动循环酸泵。打开压缩空气阀门使压缩空气进入脱气釜内,从底部鼓泡吹除酸性氯化氢气体。吹风3-4 小时后,取样分析,当酸值达0.1mgKOH/g时(用刚果红试纸测试,试纸不变色或浅蓝为合格),加入稳定剂(按2%。左右比例加入),吹风20-30分钟后,取样做全分析。分析合格后,停压缩空气,停循环泵,关闭补水罐进出口阀门和循环酸泵出口阀门。氯化石蜡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4。(3)主要污染工序该项目生产过程无工艺废水产生,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主要为工艺废气和生产设备噪声。1.废气氯化石蜡生产过程使用氯气,副产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副产盐酸,尾气中仍含有少量氯气、氯化氢气体;2.噪声氯化石蜡生产工序中的设备噪声主要集中在氯蜡循环泵、热水泵、循环水泵、凉水塔、真空泵等。液氯N:噪声图2-4氯化石蜡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②聚氨酯填充剂生产工艺聚氨酯填充剂生产的主要原辅材料为多苯基多亚甲基异氰酸酯(PAPI)、氯化石蜡、聚醚多元醇、二甲醚气体、丙丁烷气体。其生产工艺流程分为两部分: (1)泡沫填充剂配制(黑白料混合物)泡沫填充剂生产为混配、灌装过程。由多元醇、阻燃剂等组成的聚醚混合物俗称白料,多苯基多亚甲基异氰酸酯(PAPI)俗称黑料。混合过程是将原料聚醚多元醇、氯化石蜡(阻燃剂)、少量二甲基硅油及多苯基多亚甲基异氰酸酯(PAPI、黑料)按一定比例通过计量泵(隔膜泵)置于混合搅拌釜(加盖),常温常压下密封搅拌6~7小时,混合均匀后待用。(2)灌装生产线将上述黑白料混合物通过管道输送至灌装生产线,进行灌装,同步通入二甲醚增加相容性,然后震荡使罐内充分反应,最后通入丙丁烷(LPG)气体得到成品。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5。丙丁烷图2-5聚氨酯填充剂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③金属包装罐生产工艺项目金属包装罐生产工艺包括制盖工艺和空罐生产工艺两部分。空罐分为顶盖和底盖。为了抗压和放置的需要,底盖设计为内凹型,而顶盖为了抗压和安装阀门需要,则设计成凸形。制盖工艺包括顶盖加工和阀门粘合,顶盖加工完成后用天然水性胶将阀门与顶盖粘合成型,形成完整的顶盖。?制盖工艺(1)裁板、冲制、圆边 原材料经裁制后经多工序冲压机,加工成型,完成成型工序后进入元便工序,在旋转和输送过程中通过内外模板的挤压作用,使盖边逐渐向内弯曲,完成圆边过程。(2)注胶圆好边的盖子,经人工放到注胶机落盖器上。注胶嘴固定不动由盖子转动实现盖沟槽周向注胶,胶嘴的开与闭由针阀控制与盖的运动同步,完成注胶。本工序采用的是水基天然橡胶,溶剂为水。(3)烘干注胶后的盖子经螺杆旋转或链条提升的方式由下向上输送,在电加热烘干炉内壁布置有加热元件,并配有鼓风装置,使烘干机内的温度更均匀(烘干温度为80℃),同时由螺杆或链条将每个盖子分开,热风可直接加热每只盖子,烘干后的盖子由风机冷却后,人工集盖包装入库。本工序用电热管加热烘干,主要是去除水分。烘干过程中水基天然橡胶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空罐生产工艺(1)裁板整包的大张马口铁送入供料机料架上,供料机吸盘自动将铁板分开吸起并送入纵向剪切工位,经过纵向剪切,整张马口铁板裁剪成若干条形料片落在接料架上,然后再被送入横向剪切工位进行横向剪切成标准的小张料片。(2)焊接 该工序焊接方式为高频电阻焊,上部裁剪后的小张料片由人工放置到落料架上,由机械传动将料片自动完成揉铁、成圆后,准确的送到一次输送停止的规定位置上。由链条将成圆后罐筒经接轨完成连接,送至上下焊轮中间,在低电压、大电流作用下,搭接面区域产生电阻被加热至半熔状态,在压力作用下形成焊接面,冷却后搭接面牢固结合,完成罐筒加工。该焊接方式常用于罐体焊接,无焊接烟尘和焊渣金属罐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6、2-7。图2-6制盖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N:噪声S:固废成品废铁外售图2-7空罐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N:噪声S:固废2.2.3项目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项目原辅材料消耗见表2-4。2.2.5项目原辅材料、反应副产物理化性质见表2-6表2-6原辅材料、产品及副产品理化性质2.2.6主要设备拟建项目主要设备见表2-7。2.2.7拟建项目物料平衡①氯化石蜡生产线项目氯化石蜡生产原料主要有液蜡油、氯气、稳定剂,尾气处理使用液碱等,项目氯元素平衡见图2-8及表2-8,氯化石蜡生产物料平衡分别图2-9。表2-8拟建项目氯化石蜡生产物料平衡表 图2-8氯化石蜡生产氯元素平衡单位:t/a{}G1:4.4HCl:2.0Cl2:2.4液氯2:2.4图2-9氯化石蜡生产物料平衡图单位:t/a②聚氨酯填充剂生产线聚氨酯填充剂生产线原辅材料主要为多苯基多亚甲基异氰酸酯(PAPI)、氯化石蜡、聚醚多元醇、二甲醚气体、丁烷气体。项目聚氨酯填充剂生产物料平衡分别图2-10及表2-9.表2-9拟建项目聚氨酯填充剂生产物料平衡表图2-10项目聚氨酯填充剂生产物料平衡单位:t/a2.3项目污染源分析2.3.1废水污染源①用水情况拟建项目用水主要为生产工艺用水、加热用水、冷却循环补充水及生活用水等,总用水量约为62542.3m3/a,另有反应产生水量为79.7m3/a。(1)生产工艺用水拟建项目聚氨酯泡沫填充剂生产线和金属包装罐生产线无工艺水使用,项目生产用水为氯化石蜡生产线,主要用于氯化反应产生的氯化氢吸收制取盐酸,以及碱液配制用于尾气吸收制取次氯酸钠溶液。项目氯化氢吸收用水为23683.1m3/a,生产的盐酸浓度为32%左右;碱液配制浓度8% ,生产次氯酸钠浓度为6.5%(有效氯含量10%),年用水量为4378.5m3/a,同时吸收反应产生水79.7m3/a。(2)热水系统补充水项目用热包括液蜡预热、氯气气化、脱气精制等,用热温度一般在60~80℃,项目不设锅炉,用热为电加热器,采用水为载热媒介,配套?260033000热水循环罐2台及热水泵4台。热水用量为50000m3/a,降温后回流加热,年补充水6000m3/a,蒸发损耗4800m3/a,软化设备产生废水1200m3/a。(3)循环冷却水项目在液蜡氯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热量,反应塔为保持适度温度,需进行降温处理,氯蜡加热脱气后也需降温处理产出成品。项目反应塔冷却降温采用石墨换热器、脱气釜采用夹套冷却方式。项目循环水系统设置4台设计规模为100m3/h凉水塔,配套循环水泵6台(2台备用),冷却水用量为72万m3/a,蒸发损耗14400m3/a,温水经冷却塔后循环使用不外排。(4)生活用水项目劳动定员200人,生活用水定额参照DB34/T679-2007《****省行业用水定额》表48“城镇居民生活”(120~180L/人2d)核定,确定为150L/人2d,则项目厂区生活用水量为9000m3/a,生活污水产生系数为0.85,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7650m3/a。项目用水情况分别见表2-10和图2-11。表2-10拟建项目用排水情况表3 理园区管网图2-11拟建项目用排水水平衡图单位:m3/a②废水产生情况根据工程分析及项目用水情况分析可知,该项目废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具体产生情况如下:(1)生活污水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7650m3/a,污染物主要有COD、BOD、SS、NH3-N等。(2)循环冷却排水项目循环冷却水蒸发损耗约为14400m3/a,温排水5000m3/a,温排水为清净水,可直接排放。(3)软化废水热水炉用水由软化装置处理后供应,软化废水产生率约为20%,产生废水1200m3/a。软化废水主要为高浓度盐和SS,为清净水,可直接排入园区污水管网。(4)初期雨水项目固体物料进入危险品库和化工库储存,液体物料部分为储罐区储罐室外储存,面积约为1500m2,周围设置防腐地坪和120cm高防腐围堰。****多年最大可重现降雨强度,参照徐州暴雨强度计算公式为175L/s.ha,则储罐区最大积水量为60m3/h,在强降雨条件下,地面降水污染物浓度在5-20分钟内达到最大值,据此该项目初期雨水收集时间为30min,则液体原料储罐区最大初期雨水集水量为47m3。 项目初期雨水进入初期雨水池(50m3),经沉淀可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生活污水先汇入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项目废水水量及水质详见表2-11。③废水防治措施项目在生产过程无生产性废水排放。根据****环保局评价标准确认要求(萧环字[2014]01号),项目生活污水可以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厂,项目办公楼及车间厕所均配置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综合处理效率为10~15%),排入园区污水管网;项目初期雨水经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后可直接排入园区污水管网。处理效果见表2-12。2.3.2废气污染源①有组织排放项目废气来源主要为氯化石蜡生产过程有组织排放的氯气、氯化氢。项目氯化石蜡生产过程产生的氯化废气中含有未完全反应的少量氯气和副产氯化氢气体。其产生节点为:氯化主反应器(一塔反应器)反应气体进入副反应器(二塔反应器)进行氯化,氯化后废气经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氯蜡和液蜡液体回流至二塔反应器,废气经缓冲和换热降速、降温,降温后气体进入盐酸吸收器,吸收器采取降膜吸收工艺,两级串联使用;同时氯蜡产品中含有溶解于氯蜡中的氯化氢,经压缩空气进行鼓泡吹脱,去除溶解于氯蜡的氯化氢,吹脱废气会同主反应废气进入盐酸吸收器。项目盐酸吸收器分为浓酸吸收器和稀酸吸收器,浓酸吸收器吸收液为稀酸吸收器吸收的稀盐酸,在浓酸吸收器中吸收氯化氢提浓,产出32% 左右的盐酸副产品,浓酸吸收器出气进入稀酸吸收器,吸收水由稀酸吸收器注入,经两级降膜吸收处理后,氯化氢气体去除率可达99.98%。盐酸吸收器尾气中主要含有少量氯气,废气再进入填料吸收器吸收,吸收液为碱液,处理后废气排放。项目有组织废气排放情况见表2-13.②无组织排放该拟建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有大量副产品盐酸产生,产生量约为34828.1t/a,HCl浓度约为32%,盐酸在经储罐向罐车罐装过程中,罐车大呼吸会有HCl挥发出来,罐车有效容积为46立方,HCl气体产生速率约0.22g/min.m2,其产生量为77.7kg/a;液氯储存在专用槽车中,在生产过程更换槽车阀门换接时会产生损耗,液氯会挥发出氯气,在切断槽车与输液氯管线连接时,立即对切开口处进行密封,尽量减少液氯挥发。该项目用液氯22000吨,液氯密度为3.21kg/m3,槽车规格为46m3,年用槽车496次,产生量约为15.8g/次,氯气无组织排放产生量约为7.85kg/a。其次为丙烷和丁烷在充装过程时,阀门切换时有少量侧漏,表现为非甲烷总烃,该充气工序为机械填充,精确度和密封性好,90%的充气程序不会发生侧漏,每次侧漏产生0.05g非甲烷总烃气体,年逸散量约为15.52kg/a。项目无组织排放源强具体见表2-14.项目原材料供应大部分采用桶装或槽罐车运输,原料桶由厂家回收,破损的原料桶属于危险固废(HW49),产量为2.6t/a ,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项目生产性固体废物主要为制罐工序裁剪的马口铁板材边角料以及检漏工序检出的不合格产品,产生量分别为630t/a、22t/a,均可由废品收购回收;其次项目固废为职工生活垃圾,项目劳动定员200人,生活固废产生量12t/a(0.2kg/d2人),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2.3.4噪声污染及其控制措施拟建项目主要高噪声设备有氯蜡车间真空机组、空压机、凉水塔、循环水泵、液蜡泵等泵类等以及制罐车间的冲压机、切割机、封罐机等,噪声源强范围一般在85dB(A)--110dB(A)之间,拟采取隔音、减振、消声等降噪措施。拟建项目主要高噪声设备源强见表2-15。拟建项目实施后,各污染物源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2-16。2.4.1施工工艺项目建设期施工主要包括:基础施工、主体工程施工、设备安装和调试以及工程验收。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主要为场址及邻近区域、运输道路两侧,施工活动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扬尘、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排放以及施工建设对场址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及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其中以施工噪声、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比较显著。2.4.2产污环节施工期主要产污环节: ①废气:主要为场地开挖、场地平整、土方施工、物料运输、物料堆置等过程中产生的施工扬尘,施工机械与运输车辆产生的废气;②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③噪声:主要为各施工阶段施工机械噪声;④固废:主要为施工各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2.4.3污染源强分析①施工期废气施工期废气主要为各施工阶段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废气及装修废气。(1)施工扬尘对整个施工期而言,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阶段。由于施工的需要,一些施工点地基的开挖、土石方的堆放、回填、转运以及建筑材料的堆放、运输车辆行驶所造成的道路扬尘等,在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土因天气干燥及大风原因而产生的扬尘;动力扬尘主要是在建材装卸过程中,由于空气紊动的作用而产生的尘粒悬浮而造成的,粒径较大的尘粒在空气中滞留的时间较短,而粒径较小的尘粒,则能够在空气中滞留较长的时间。施工扬尘的大小,随施工季节、土壤类别情况、施工管理等不同而差异甚大。主要特点为:局部性和短时性。(2)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废气项目施工期间部分机械设备如自卸车、载重汽车等作业时以燃油(柴油、汽油等)作为动力,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其中主要污染物为NOX、HC和CO。 ②施工期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1)建筑施工废水包括施工机械的设备冷却水,施工现场清洗、建材清洗、车辆冲洗等废水,其成份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污染物为SS,水量较少,且一般瞬时排放,该废水悬浮物浓度较大,但不含其它可溶性的有害物质。(2)生活污水本项目按照施工高峰约100人,施工人员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按50L/人?d(无洗浴)计,排水系数按0.8取,生活污水排放量约5.0t/d。建设期为8个月,则本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1200t。③施工期噪声在施工期内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噪声源。土石方阶段: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等;打桩阶段:各种打桩机等;结构阶段:吊车、升降机、振捣捧、混凝土搅拌机、电锯、电钻、运输车辆等。装修阶段:吊车、升降机、电锯、电钻等。施工期各机械运行时在距声源1m处的噪声值在70~100dB(A)左右,还有一些突发性、冲击性、不连续性的敲打撞击噪声。施工期机械噪声源的特点是阶段性强,噪声源数目与空间分布不定,下面列举各施工阶段噪声值相对较大的施工机械的声级值,具体见表2-17。④施工期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建筑施工过程开挖的土石方以及生活垃圾。(1)施工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来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如废砖、木屑、碎玻璃、废木板、废砂布、废泡沫包装材料等,以0.5t/100m2计,本项目总建筑面积85887m2计算,则施工期建筑垃圾产生量为420t。对于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应进行分拣,对废木材、金属、玻璃、塑料等可以回收利用的部分应积极进行综合利用,对不能利用的建筑垃圾送至园区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堆放,严禁随意运输,随意倾倒。(2)生活垃圾本项目按照施工高峰约100人,施工人员每人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约50kg/d。建设期为8个月,则本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12t。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5.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①车辆行驶扬尘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Q?0.123(V/5)(W/6.8)0.85(P/0.5)0.75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r;W——汽车载重量,吨;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 表4.1-1为一辆10吨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由表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因此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最有效手段。表5-1在不同车速与地面清洁程度条件下的汽车扬尘少70%左右,可以收到很好的降尘效果。洒水的试验资料如表5-2。当施工场地洒水频率为4-5次/天时,扬尘造成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内。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筑材料和开挖的土石方需临时堆放,在气候干燥及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其扬尘量可按堆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起尘量,kg/t?a;V50——距地面50m风速,m/s;V0——起尘风速,m/s;W——尘粒的含水率,%。起尘风速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小露天堆场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粉尘在空气中的扩散稀散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粉尘的沉降速度有关。粉尘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m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可以认为当尘粒大于250m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粒径的粉尘。不同粒径的沉降速度见下表5-3。 防止粉尘及沙石粒等飞扬、跌落。施工阶段,对易散失冲刷的物料(石灰、水泥等)应做到不露天堆放,以防粉尘飞扬。对易起尘的材料不应堆放在露天,而应加盖篷布或库内堆放,并对施工现场外围也应该加强管理,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在运输途中发生跑、冒、漏、滴。如果采取以上措施,则施工场地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降至最小。③施工燃油废气施工过程中燃油设备较多,产生大量的燃油废气。对于施工机械柴油机工作时排放的烟气,施工单位应做好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避免油料在柴油机内不完全燃烧而产生大量的黑烟;对燃柴油的大型运输车辆、推土机、挖掘机等要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保证尾气达标排放;运出车辆禁止超载、不得使用劣质燃料;对车辆的尾气排放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汽车排污监管办法、汽车排放监测制度。本次环评对施工期大气污染提出如下防治措施:(1)在施工场地边界设置临时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5m,距离张陆家和何家等敏感点较近一侧,不得低于3.5m,能够在增加施工场地安全,减少不利景观影响的同时,降低施工粉尘对周边的影响;(2)整个施工场地只设一个供人员和车辆出入的大门,设置车辆清洗装置,净车出入施工场,并保持出入口通道及道路两侧50m范围内整洁;(3)物料运输需加盖篷布,防止运输过程中造成污染;(4)物料堆场及周围定期洒水,堆场加盖篷布,减少堆场扬尘发生量;(5)施工现场禁止石灰土搅拌等产尘量大的施工作业。 在加强施工管理并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大大降低施工期粉尘对周边敏感点的不利影响。同时,上述影响也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5.1.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建筑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1)建筑施工废水建筑施工废水主要包括砖块喷淋、混凝土喷洒、车辆冲洗等废水,排放量较小,主要污染物为SS、石油类等,水量较少,且一般瞬时排放,本次环评要求在施工工地设置隔油池和沉淀池,砖块喷淋、混凝土喷洒等废水沉淀处理,车辆冲洗等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和道路喷洒抑尘、混凝土搅拌等,不外排。(2)生活污水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排放的生活污水若处置不当,会对附近的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建设单位应建设诸如临时厕所、化粪池等临时生活设施,生活污水经临时厕所、化粪池等收集处理后排入园区管网。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废水均得到了有效处理,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5.2运营期影响预测与评价5.2.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①污染气象特征分析(1)气温评价区地处于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分,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光,热,水,气候资源丰富。(2)风向 近5年气象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各风向频率在四季及全年的频率见表5-5。(3)风速近5年的气象资料统计表明,四季的平均风速以春冬季最大,秋季最小,详见表5-6。表5-6四季及全年平均风速(4)大气稳定度本评价大气稳定度的划分按GBl3202-91附录B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分为不稳定类(A-B-C)、中性类(D)、稳定类(E-F)。为了弄清厂址区域大气稳定度特征,表5-7和5-8分别给出了年及四季平均大气稳定度频率及其日变化频率。出现频率为37.5%,次之以中性D类为多,年平均出现频率为32.8%;从表7-5可见,不稳定类主要出现在白天;稳定类主要出现在夜间;而中性D类则全天均出现,但相对而言,以08时出现频率最高达50.4%。②预测因子、范围及内容(1)预测因子:根据本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特征,主要污染物为Cl2、HCl、非甲烷总烃,预测因子确定为Cl2、HCl、非甲烷总烃。(2)预测范围:同现状调查,重点是评价区域内关心点的大气环境。(3)预测时段及内容:对生产运行期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预测内容为:1.正常情况下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预测;2.计算Cl2、HCl、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废气污染物厂界贡献浓度。③预测源强 (1)有组织排放源强(点源)采用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推荐的估算模式进行预测。⑤预测结果预测结果分别见表5-11、5-12。由预测结果可知,拟建项目排放的工艺废气HCl最大落地浓度为4.83μg/m3,出现距离为232m,最大占标率为9.67%;Cl2最大落地浓度为7.82μg/m3,出现距离为232m,最大占标率为7.82%.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HCl最大浓度为1.7μg/m3,出现距离为151m,最大占标率为3.4%;Cl2无组织排放最大浓度为0.2μg/m,出现距离为122m,最大占标率为0.2%;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最大浓度为0.23μg/m3,出现距离为158m,最大占标率为0.0012%。各污染物最大浓度出现范围内均无环境敏感目标。由此可见,本项目实施后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相对较小,总体说来,本项目实施后排放的废气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范围与程度都较为有限。⑥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本项目环境防护距离有相关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的按相关标准执行,无标准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GJ/T2.2-2008)中推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V1.1版本)计算得到。本工程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为HCl、Cl2、非甲烷总烃,因此本次评价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污染因子选取HCl、Cl2、非甲烷总烃。根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项目环境防护距离,见表5-13。3 ⑦卫生防护距离本评价采用GB/T13201-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中“各类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方法进行,公式如下:Qc1?BLc?0.25r2CmA??0.50LD式中:Cm—标准浓度限值,HCl、Cl2取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HCl、Cl2(即0.05mg/m3、0.1mg/m3);非甲烷总烃取一次允许浓度限值2mg/m3。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2h-1;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分别取470、0.021、1.85、0.84。经计算得到Lmax(HCl)=9.374m,调整级差后为50m;Lmax(Cl2)=1.438m,调整级差后为50m;Lmax(非甲烷总烃)=0.03m,调整级差后为50m。两种污染物的防护距离均为50m,防护距离提一级,因此确定该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100m。从厂区平面布置及周边环境敏感点现状来看,无组织排放源周围500米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因此项目无组织排放对周围敏感目标影响较小。5.2.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由于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项目无生产性废水排放,项目生活污水经厂区设置的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执行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本项目废水排放量较小(25.5m3/d),且为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对地表水质量影响较小。5.2.3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①预测范围根据厂区平面布置和拟建项目噪声源布置及距离各厂界情况,本次评价声环境预测点设置厂界四周共4个预测点(与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点一致)。预测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厂界及周围环境噪声评价点的昼、夜等效声压级,评价厂界及周围环境噪声评价点的噪声污染水平。②噪声源位置及源强噪声源强范围一般在85dB(A)--110dB(A)之间,拟采取隔音、减振、消声等降噪措施,在采用隔音、减振、消声等降噪措施后,其源强见表5-14。拟建项目噪声源主要分布在厂南侧,北侧为办公楼及宿舍,远离噪声源,距离北厂界最近的噪声源为冲压车间约100m,噪声源强为90dB(A)--100dB(A),经减噪后排放源强为80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的技术要求,本次评价采取导则上推荐模式。(1)声级计算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声级贡献值(Leqg)计算公式:Leqg?10lg( 1ti100.1LAi)?Ti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LAi—i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T—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ti—i声源在T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2)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Leq)计算公式Leq?10lg(100.1Leqg?100.1Leqb)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Leqb—预测点的背景值,dB(A)(3)户外声传播衰减计算户外声传播衰减包括几何发散(Adiv)、大气吸收(Aatm)、地面效应(Agr)、屏障屏蔽(Abar)、其他多方面效应(Amisc)引起的衰减。距声源点r处的A声级按下式计算:在预测中考虑反射引起的修正、屏障引起的衰减、双绕射、室内声源等效室外声源等影响和计算方法。④声环境影响预测步骤(1) 建立坐标系,确定各声源坐标和预测点坐标,并根据声源性质以及预测点与声源之间的距离等情况,把声源简化成点声源,或线声源,或面声源。(2)根据已获得的声源源强的数据和各声源到预测点的声波传播条件资料,计算出噪声从各声源传播到预测点的声衰减量,由此计算出各声源单独作用在预测点时产生的A声级(LAi)或等效感觉噪声级(LEPN)。⑤评价标准厂界噪声评价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即昼间为65dB,夜间为55dB。⑥预测结果及影响评价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厂界噪声的预测结果见表5-15。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标准要求,可建项目的建设对区域声环境影响较小。⑦噪声防治措施为了降低噪声,防治噪声污染,首先要进行合理的总图分区设计,在满足工艺流程条件下,高噪声车间和设备,应尽量与低噪声的车间和设备分开布置;高噪声工段和设备应尽可能低位布置,以减小噪声污染范围;高噪声机器和设备,在符合工艺要求下宜集中布置,以缩小噪声污染面和便于采取防治措施。空压机的噪声,采用隔、吸、消音等综合防治措施;冷冻机组等强噪声设备和地面基础之间设置隔振器件;对于噪声影响特别大的设备。除采取上述措施以外,还得采用隔声,将其隔离,并在隔声间的内墙加装隔声和吸声材料,以消除其强噪声对外界环境的干扰。 根据拟建项目的噪声源情况在环评中对噪声源拟采用的控制措施,结合同类厂家的实测资料以及目前国内防噪技术水平和经济可行性,本次评价报告提出以下噪声控制对策。?设备选型安装时严格把关在设备选购时尽量选购低噪设备且选择正规厂家并对产噪水平提出限值使厂家在设计制造阶段采取措施,以降低设备自身的噪声。在设备安装时严格把关,提高安装精度,以减少振动引起的附加噪声。?用减振消声装置,以降低设备噪声对产生机械噪声的设备如引风机出入口处安装消声器;泵类安装可在设备与基础之间安装减振装置或加装固定的防护隔音罩;空压机安装时应采取减振措施。?对高噪设备较集中的车间,设置隔音室在空压机等高噪设备的厂房里应设置采用吸音材料建造的隔音室,以保护工人的身心健康。?种树植草以降尘减噪在项目建设时,车间周围,围墙附近,道路两旁要设立绿化带,形成“绿色屏障”,根据资料绿化带对低中频声波有一定的降噪效果,见表7-4。绿化带要尽量宽些,树木尽量密些,采用草、灌、乔、藤相结合的立体绿化原则,树种宜选择叶面粗糙、枝叶茂密的种类。5.2.4地下水环境影响①水文地质特征(1)含水层(岩)组的划分及其水力联系1.含水层(岩)组的划分 根据地下水含水介质特征,将本区地下水划分两种类型,即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岩浆岩(丁里岩体)及碎屑岩因分布面积较小且构造裂隙均不发育,无供水意义,故不划作裂隙含水岩组进行评价。松散岩类孔隙水按埋藏条件进一步划分为浅层含水层组和深层含水层组。a.浅层含水层组该含水层组为一开放的地下水含水系统,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主要分布在工作区西部,面积1473.8km2。由全新统、上更新统组成,岩性主要为亚砂、粉砂及细砂。含水层有两层,砂层累计厚度10—25m,北部黄河故道及南部祖楼镇一带砂层尤为发育,厚度一般大于20m。b.深层含水层组深层含水层组广泛分布于平原区,面积约l385km2。由中、下更新统及上更统地层组成,岩性主要为粉细砂、中砂。含水层上部均有厚度不等的亚粘土弱透水层,因而深层水具有明显的承压性质,顶板埋深,南部60-l04m,北部110-140m。由于古地理环境的差异;含水砂层厚度变化较大,平面上分布不连续,从东南向西北方向,含水层层次又少变多,一般以2-3层多见,单层厚度5-10m,沿黄河故道及大沙河一带,砂层累计厚度30-60m,南部祖楼镇至孙圩孜一带砂层累计厚度20—40m。二、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该含水岩组分布于本区南隅,面积约411.2km2 ,主要由寒武系下统、奥陶系中统及石碳系中、上统地层构成,岩性为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及泥质灰岩夹薄层砂页岩。裂隙、溶洞发育,且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发育深度裸露区约100m左右,覆盖区150-200m以内,且多集中于地表下45-60m、75-80m、100-150m三段。该含水岩组以中部闸河平原区第四系下伏石碳系一二叠系的砂岩、页岩、岩浆岩为隔水边界,形成东部、西部两个相对独立的含水系统。2.水力联系浅层孔隙含水层组和裂隙岩溶含水岩组裸露区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裂隙岩溶含水岩组隐伏区通过上覆松散层间接或直接以”天窗“形式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天然状态下,地下水由裂隙岩溶含水岩组流向浅层孔隙含水层组,因水力坡度较缓,在后面资源评价中二者之间视为零通量边界。深层孔隙含水层组与浅层孔隙含水层组之间存在厚度不均的弱透水粘土层,开采状态下,深层孔隙含水层组主要通过浅层含水层组越流补给;深层孔隙含水层组与裂隙岩溶含水层组之间存在一定厚度的砂页岩隔水岩组二者基本无水力联系。(2)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直接受气象、水文、地形地貌、植被、岩性、构造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与控制。规划区湿润多雨的气候,为地下水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区域地貌形态对规划区地下水的运动及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化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1.地下水补给一、松散岩层孔隙水 规划区降水比较充沛,大气降水是松散岩类孔隙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同时也接受二级阶地和一级阶地的地下径流和上游地表径流的渗入补给及地表水体的补给。规划区微地貌是粉质粘土、中细砂、粉砂、含砾中粗砂、细砂、砂质粘土和砂砾石组成,土体砂性增强,结构松散,孔隙度大,连通性好,有利于大气降水直接补给。浅层水含水层组上无隔水层覆盖,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极易受污染。深层水上覆有相对较厚的粉质粘土、粘土层,可隔水层作用,受污染较轻。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含水岩组隐伏在第四系松散层之下,相对松散岩类孔隙水来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的补给来源比较复杂。一类是通过规划区之外地势较高的山前补给区或其它基岩出露区接受大气降水的直接渗入后,径流补给地势较低区内碎屑岩类含水层组;另一类是,上覆第四系松散岩类含水层地下水的垂向渗入补给。2.地下水径流水文地质条件受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分布、地质构造所控制,盆地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红层)孔隙裂隙水两种类型;区域地下水总的流向自地势高的地区向地势低的地区径流。规划区地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水力坡度小,地下径流迟缓,径流量也极小;规划区地下水的流向是随地形和基岩面的起伏而变化着,由高处向低处流,地下水径流方向总体为自西南向东北。 3.地下水排泄区域大气降水,通过砂、土体孔隙渗入河漫滩地层,通过河漫滩和河床松散堆积物孔隙自从上游至下游地表径流,在径流过程中,一方面消耗于蒸发,另一方面排泄于河湖。(3)地下水动态1.浅层孔隙水动态浅层孔隙水的动态变化受地形、地貌、包气带岩性、降水及蒸发多种因素的影响,天然状态下主要受控于气象条件,体现出降水入渗-蒸发型的动态特征。据****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对****地下水水位长期观测结果,区内地下水水位变化具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1-3月份水位比较稳定,4-6月份水位下降幅度较大,达年内最低值,7-9月份随降雨量增大,地下水位升高0.3m左右,水位出现一个峰值,10月份开始回落。年水位变化幅度2.5-4m,南部水位变幅较大,为4.0m左右,北部水位变幅较小,为2.5m左右。2.深层孔隙水动态深层孔隙水动态特征同浅层孔隙水相似,年水位变幅稍小,为1.5m左右,表明二者之间水力联系密切。由于受区域地下水开采的影响,深层地下水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1986年以前承压水头高出地面1.5m左右,目前区域地下水水位埋深已达4.0m左右。3.裂隙岩溶水 裂隙岩溶水动态变化与孔隙水动态变化基本相似,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地形、地貌、构造亦是重要影响因素。在裸露区,水位埋深大,水位年际变幅达l0m。在隐伏区,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小于4m,水位年际变幅2m左右。城区因受集中供水长期开采的影响,已形成了以西南加油站-农机厂一带为中心的降落漏斗。目前地下水位降至33m左右,水位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开采型动态特征。(4)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主要取决于地下水循环条件,交替强度及含水层岩性。按地下水类型分述如下:1.松散岩类孔隙水一、浅层孔隙水浅层孔隙水因埋藏较浅,与大气降水地表水联系密切,垂向交替强烈,故多为溶解性总固体小于1.0g/l的HC03型水。但受地层岩性、微地貌形态的影响,水化学类型呈现出明显地分带特征。北部黄河故道及决口扇分布地带,自堤内至堤侧水化学类型由HC03-Mg型变为HCO3-Na型,溶解性总固体一般为1.0g/L左右;局部地区为HCO32SO4-Na型或HCO32SO4-Mg2Ca2Na型,溶解性总固体一般大于1.0g/L。沿河流两侧及山丘周围,地下水迳流通畅,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溶解性总固体在0.5—1.Og/L之间。 河间及古河间地带,地下水迳流滞缓,蒸发强烈,水化学类型多为HC03-Na型,溶解性总固体0.5—2.Og/L。另外,在****城及闸河平原,因人工污染出现HC032Cl—Ca2Na型或HC032Cl一Na型水,溶解性总固体一般大于1.Og/L。二、深层孔隙水深层孔隙水由于埋藏较深,迳流缓慢,水交替微弱,其水化学类型较为复杂,主要为HC032Cl—Na型、SO42HC03—Na型,溶解性总固体为1.0g/L左右;伴随溶解性总固体的增高,局部地区表现为SO42HC03—Na型、SO42Cl—Na型,溶解性总固体一般为1.0g/L-2.0g/L。2.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裂隙岩溶水水化学类型特征主要表现为:裸露区为HCO3-Ca型,溶解性总固体小于0.5g/L;隐伏区为HC03-Ca2Mg型或HC03--Mg型,溶解性总固体小于0.7g/L。裂隙岩溶水水化学类型简单,溶解性总固体较低,表明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条件好,地下水交替活跃。②项目地下水污染途径地下水环境监测表明,评价范围内地下水环境质量能满足III类标准要求,因此,评价区域的地下水质量现状总体是较好的。 地下水污染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废水收集、处理以及排放过程中的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二是固体废弃物的渗漏液和绿化用水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现分析如下:1、废水排放对地下水质的影响(1)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生产用水一方面是吸收HCl气体生产副产HCl溶液,作为副产品外售;另一方面作为冷却媒介对液蜡氯化反应釜和氯化石蜡脱气后成品进行降温,冷却循环水不外排。因此项目用水不会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力联系而进入地下水从而引起地下水水质的变化。另外项目的废包装桶和生活垃圾设有专门的收集储存设施,危废的储存要做好专门的防渗处理,做到防雨、防渗、防风、放流失。(2)拟建项目废水,主要是灌区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正常工况下,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来看,本项目废水对运粮河影响较小,河流水质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要求,因此,地下水不会因此而受到明显的污染。另外本项目外排达标废水经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后下渗时经土壤吸附降解作用和地下水稀释后,对地下水的影响会进一步消减,因此本项目废水的排放不会明显加深对评价区域地表水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2、固废及绿化对地下水的影响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渗滤液或浸出液,若防渗措施不当,降雨后雨水将固废中有害物质淋溶出来而进入地下水,使地下水遭到污染。由于拟建项目固废暂存场所采取了适当的防渗措施,且固废多能有效处置,因此固废产生的渗滤液或浸出液较少,对厂区地下水的影响甚微。 为防止绿化用水对地下水质的影响,项目绿化用水采用新鲜水,大气降雨及项目产生的粉尘可能通过降雨下渗影响地下水,但在下渗过程中,通过植物和土壤对降水中污染物的进一步降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含量会进一步降低,且项目所在区域地质情况防渗性能较好,因此,本次评价认为绿化用水下渗不会对区域地下水质产生明显的影响的,不会改变区域地下水的现状使用功能。③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拟建项目附近区域内地下水埋深和地下水位较浅,项目产生的废水一旦下渗,将会污染厂址附近的地下,进而影响到附近村庄居民的饮用水质量。为防止项目产生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影响,必须做好废水的综合治理,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同时根据《石油化工防渗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要求,结合本项目污染物泄露途径和生产功能单元所处位置,将厂区划分为非污染防治区和一般污染防治区,其中办公区为非污染防治区,生产区和仓储区为一般污染防治区。污染防治区应设置防渗层,防渗层的防渗系数应小于1.0310-7cm/s,一般防渗区的防渗性能应与1.5m粘土层等效。在此基础上,拟建工程必须防止一下几种情况造成对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影响:①工厂废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系统防渗措施不当造成生产废水直接下渗,影响厂址周围地区的浅层地下水。②工厂排污管到下渗或者漏水,污染管道附近的浅层地下水。③车间、装置地面防渗能力不强,生产过程中跑冒滴漏下渗污染浅层地下水。④固废堆场周围防渗能力不强,固废淋滤液污染浅层地下水。 通过对以上地下水的环境影响分析,对拟建工程提出如下措施①各车间和生产装置地面必须采取防渗措施,硬化地面四周设置废水收集边沟,导向污水输送管,送至排污管道。具体为:为防止污水、污泥淋漓水下渗,管道和阀门应尽可能放置在地面上,以便于发现问题进行维修;设置地下的管道必须采取防渗管沟,管沟上设置活动观察的顶盖,以便出现渗漏问题及时观察解决;对排水管沟废水处理设施等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地面进行防渗处理。蒸馏残渣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化料桶罐由厂家回收,破损的原料桶属于危险固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暂存场地应有房屋防护,房内地面应做好防渗,采用混凝土防潮地面,房屋应由专人看管,并做明显标记。厂区内地面除绿化用地外,其余地面均严格按照建筑防渗设计规范,并对场地进行碾压处理,采用高标号的防水混凝土地坪,降低防渗系数。硬地面的平均厚度为250mm,并合理设计坡度,防止雨季积水。在废水收集处理及排放环节做好防渗措施。生产厂区采取雨污分流制,定期取样监测清下水(雨水和循环废水)排水口水质,防止废水混入清下水管网,确保对附近地下水不产生影响。②对污水收集管道做防渗处理,防渗采取夯实沟底,水泥浆抹面。③积极进行清洁生产,努力减少废水的产生环节和产生量,防止废水的跑冒滴漏,对有可能泄漏的工艺,设置接水槽并执行高标准防渗设计。 ④加强检测,设施投产后,根据地下水流向,设置地下水检测井,在厂区上游设置一个,下游设置一个,定期检测地下水水质,密切关注水质的变化情况,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7环境风险评价7.1风险识别7.1.1物质危险性识别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有毒、易燃、易爆物料为:氯气、氯化氢、丙烷、丁烷等。对全厂涉及物料的毒性、危险性和易燃易爆性进行分析,其中,物料毒性和危险性主要判定依据是《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危险化学品名录(2012)》、《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l3690-9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拟建项目危险品危险性识别标准见表7-1、表7-2,项目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特性见表7-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表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主要化学品危险性识别结果见表10-4。表7-4主要化学品危险性识别结果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本项目在生产和贮存场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为液氯、氯化氢、盐酸、丙烷、丁烷、二甲醚等,由于厂区生产设施与储存设施距离小于500米,因此全厂作为一个功能单元进行辨识。 本项目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是依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及GB20592-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有关危险物质的定义和储存的临界量来判断。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表7-5生产装置及场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由上表可以得出,生产区及储存区尚已构成重大危险源。7.1.3工作级别划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规定,风险评价的等级划分是基于项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及项目所在地环境敏感情况。凡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性物质,且危险性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按导则,评价工作级别见表9-6。一级评价应按本标准对事故进行定量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二级评价可参照本标准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项目厂区危险物质的存储量q/Q之和大于1,且液氯系剧毒危险性物质,因此拟建项目的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故应对事故进行进行定量预测、分析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7.1.4环境风险保护目标拟建项目环境风险保护目标见表1-10,保护目标分布见图1-1。7.1.5潜在事故风险判定本项目主要涉及有毒有害物质,其风险类型为泄漏。该项目包括各产品生产装置和储罐,在运行使用过程中,一旦泄漏释放出氯气、氯化氢等有毒物料,将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7.1.6潜在事故风险判定本项目主要涉及有毒有害物质,其风险类型为低沸点物料液氯及气态中间产物氯化氢。该项目包括各产品生产装置及储存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释放出有毒物料,将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7.1.7事故风险类型、最大可信事故及源强一般来说,工业项目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类型分为5类,其事故风险类型及事故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详见表7-7。事故风险的可能性排序:1>2>3>4>5;严重性分级:1>2>3>4>5。根据表7-7可知,发生事故风险几率一次为火灾、物料泄露、爆炸事故,事故后果最严重的为毒性物质泄漏事故。 从该项目原辅材料储运方式来看,液氯为槽车运输,大部分化料均有潜在危险,易燃且具有一定毒性的物质。根据同类项目类比调查分析,该项内评价确定的风向类型为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7.1.8最大可信事故概率最大可信事故是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最大可信事故概率可以通过事故树分析,亦可通过同类型装置事故统计调查确定事故概率值。因为导致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因素很多,事故发生后排放强度有多种可能,导致环境风向事故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同时就导致对风险事故预测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风险可以表述为:?事故数??后果??后果?风险??概率?危害程度?单位时间???每次事故?时间??????风险的单位多采用“死亡/年”,由此可以安全和风险是相伴而生的,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不可能为零。通常事故危害所导致的风险水平可分为最大可接受水平和可忽略水平。表7-8列出了一些机构和研究者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和可忽略水平。对于社会公众而言最大可接受风险不应高于常见的风险值。在工业及其他活动中,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程度见表7-9。一般而言,有毒有害工业的环境风险值的可接受程度以自然灾害风险值,即10-6为背景值。功能单元的风险值(R )为最大可信灾害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风险评价的表征量,包括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的危害程度。按下式计算:R=P2C式中:R-风险值P-最大可信事故概率(时间数/单位时间)C-最大可信事故造成的危害(损害/单位时间)式中:即最大可信事故所有有毒有害物泄漏所致环境危害C为各种危害Ci的总和。而在实际应用中,若事故发生后下风向某处,化学污染物i的浓度最大值Dimax大于或等于化学污染物i的半致死浓度LCi50,则事故导致评价区内因发生污染物致死确定性效应而致死的人数即为Ci。风险评价需从最大可信事故风险R中,选出危害最大的作为最大可信灾害事故,并以此作为风险可接受水平的分析基础,即:Rmax=f(Rj)根据前面的分析内容可知:本次评价液氯储罐泄漏的R值作为最大可信事故,并以最不利情况液氯储罐泄漏作为风险可接受水平的分析基础。由于本项目位于园区内,项目周围为三类工业用地。根据预测可知,根据预测可知,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液氯泄漏挥发至大气中,有风条件E稳定度危害最为严重,但不出现超LC50区域,项目泄漏事故影响人群主要是氯化石蜡车间职工,影响范围内的人数约10人。事故发生概率为1.0310-6次/年,根据风险值公式计算,可得到本项目的最大风险值为1.0310-5次/ 年。根据胡二邦编写的《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和方法》,目前化工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为8.33310-5,本项目的风险值在可接受风险值范围内。7.1.9该项目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假定多年来,人们从各种事故中积累了大料的资料,做出了针对性的统计分析,并以此指导事故预防措施的实施,所以可用历史统计资料比方法求的设定事故发生概率而要可靠得多。在工业生产中,各种设备事故的频率以及各种运输过程中和装卸过程中出现的有毒、易燃物质泄漏着火或污染环境的事故频率统计资料见表7-10。评价确定拟建项目最大可信事故为液氯储罐、液氯汽化器和盐酸储罐发生泄露。根据本项目物质危害特性分析,本项目中的化学物质氯气的泄漏,盐酸泄漏挥发的氯化氢气体可造成中毒事故,因此氯气和HCl气体作为事故因子。7.2风险预测7.2.1源强计算液氯泄露假定槽车由于碰撞等操作不慎及液氯汽化器和盐酸储罐发生泄漏从泄露到及时处置时间约为5min。本项目液氯槽车暂停车间,及氯化石蜡车间均安装碱喷淋装置和浓度警报装置,若发生液氯或者氯化氢泄漏,浓度报警装置报警并启动碱喷淋装置,在5min内可及时处置。液氯和盐酸泄漏速度QL用柏努利方程计算:式中:QL?CdA?2(P?P0)??2ghQL——液体泄漏速度,kg/s; Cd——液体泄漏系数,此值常用0.6-0.64。A——裂口面积,m2;P——容器内介质压力,Pa;P0——环境压力,Pa;g——重力加速度。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气体泄漏速度QG按下式计算:式中:QG?YCdAPM??2???RTG???1???1??1QG——气体泄漏速度,kg/s;P——容器压力,Pa;Cd——气体泄漏系数;当裂口形状位圆形时取1.00,三角形时取0.95,长方形时取0.90;A——裂口面积,m2;M——分子量;R——气体常数,J/(mol2k);TG——气体温度,K;Y——流出系数,对于临界流Y=1.0对于次临界流按下式计算:???1?2???1?2??????P0????p0????2????1???1?111Y?????1????????????p??12?????P???????????①预测模式风险事故预测计算采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T169-2004)中的烟团模式:2??y?yo?2???x?xo?2??zo?exp?exp?C?x,y,o??exp??????22?22?2?2?2?3/2?x?y?z????yz??x????2Q式中:C?x.y.o?--下风向地面?x,y?坐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mg.m-3);xo,yo,zo--烟团中心坐标;Q--事故期间烟团的排放量;σX、、σy、σz——为X、Y、Z方向的扩散参数(m),常取σX=σy。对于瞬时或短时间事故,可采用下述变天条件下多烟团模式:Ciw?x,y,o,tw??2Q??2???x,eff?y,eff?z,eff3/2 exp(?He222?x,effi2i2??(x?xw)(y?yw)??)exp????222?2???x,effy,eff??式中:iCw?x,y,o,tw?--第i个烟团在tw时刻(即第w时段)在点(x,y,0)产生的地面浓度;?--烟团排放量(mg),Q?Q?t;Q为释放率(mg.s-1),?t为时段长度(s);、?x,eff?y,eff、?z,eff--烟团在w时段沿x、y和z方向的等效扩散参数(m),可由下式估算:?2j,eff???2j,kk?1w (j?x,y,z)式中:22?2j,k??j,k(tk)??j,k(tk?1)iixwyw和--第w时段结束时第i烟团质心的x和y坐标,由下述两式计算:x?ux,w(t?tw?1)??ux,k(tk?tk?1)iwk?1w?1y?uy,w(t?tw?1)??uy,k(tk?tk?1)iwk?1w?1②预测结果根据事故状态下的源强,利用上述模式预测计算得不同时间(t=5,10,20min)、年平均风速下(2.6m/s)B、C、D、E类稳定度时下风向污染物的地面浓度和小风条件下E类稳定度时下风向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见表7-12~7-21。单位:mg/m3表7-13事故发生后10分钟氯气泄漏落地浓度单位:mg/m3单位:mg/m3 33333333③影响分析根据预测计算结果,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车间卫生标准、半致死浓度LC50或造成无可挽回的伤残浓度作为风险事故评价标准。见表7-23。从表7-12~7-18可以看出,当氯气或液氯发生泄漏时,事故发生期间,最大浓度180.38mg/m3,出现在E类静小风天气、事故发生5min、距液氯储罐泄漏源20m~50m范围浓度大于100mg/m3;此时受影响的人群为本企业工作人员,大于人吸入最小致死浓度(100mg/m3)可能对人致命危害,但最大驻留时间仅为2分钟,远小于30分钟,浓度便迅速下降到27.867mg/m3(100米处)。从表中7-19~7-22可以看出,当盐酸泄漏时,事故发生期间,最大浓度为169.227mg/m3,出现在E类静小风天气、事故发生5min,距盐酸储罐泄漏源50.8m范围内是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范围;此时受影响的人群为本企业工作人员,浓度小于人吸入LCLo:1300ppm/30Min ,会对人体产生危害。(2)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出现距离事故泄漏污染物评价以GBZ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标准,该标准中氯气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mg/m3,氯化氢(盐酸)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7.5mg/m3。事故发生后20分钟内,在平均风速时E类稳定度下,下风向2300米范围内超过1.0mg/m3。事故发生后30~60分钟内,各类稳定度下,下风向浓度均未超出1.0mg/m3,最大浓度出现在30分钟E类稳定度下风向3550米处为0.5682mg/m3。在2300米范围内有腰庄村、****等,当事故发生时,村民会有刺激症状和窒息感;其他超过2300米敏感点当事故发生时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盐酸泄漏事故发生后5min,在平均风速2.6m/s稳定度分别为C、D、E情况下,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出现距离分别为24.2m、23.4m、50.8m;在风速为0.5m/sE稳定度下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出现距离为19.2m。事故发生后30分钟内,各类稳定度下,下风向浓度均未超出7.5mg/m3,最大浓度出现在10分钟E类稳定度下风向757.6米处为0.742mg/m3。在1500米处是****,当事故发生后,在平均风速2.6m/s稳定度分别为E情况下,氯化氢浓度为0.129mg/m3,最大浓度出现距离是1689.9m,村民会闻到刺激性气味;2800米处****子和**** 敏感点当事故发生时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以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为标准,厂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4mg/m3。事故发生后10分钟内,在平均风速时C类稳定度下,下风向1400米范围内超过0.4mg/m3;D、E类稳定度下,下风向1500米范围内超过0.4mg/m3。事故发生后20分钟内,C、D类稳定度下,下风向最大浓度没有超过0.4mg/m3最大浓度为0.359mg/m3,出现在下风向2400米处;E类稳定度下,下风向1800~2700米范围内超过0.4mg/m3;事故发生后30分钟内,E类稳定度下风向3100~4300米范围内,浓度超过0.4mg/m3。60分钟后有风条件下,各类稳定度下最大浓度没有超出0.4mg/m3,最大浓度为0.173mg/m3,出现距离为下风向8300米处。(4)居住区最高允许浓度①居住区最高允许浓度以《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