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9 MB
- 288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子长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2016年9月27日,延安市环境保护局召集相关单位和专家,在延安市召开了《子长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延安市发改委、延安市国土资源局、延安市规划局、子长县环境保护局、规划编制单位(陕西贝思科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实施单位(子长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和报告书编制单位(陕西科荣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及有关专家共14人,会议由有关部门的代表及专家组成7人的审查组(名单附后)。会前,延安市环境保护局组织部分专家协同当地环保管理部门对规划区环境状况进行了实地踏勘;会议期间,审查组和与会代表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规划实施单位对规划情况的介绍和报告书编制单位对报告书主要内容的汇报,经过认真讨论和评议,形成报告书审查意见如下。一、规划概述(一)规划实施背景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陕西省能源产业政策按照“稳油、扩气、煤转化”的思路,推进绿色开采、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对于陕北地区要坚持能源和非能源产业并重,加快构建多元化产业结构,发挥好能源化工优势带动作用,提高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水源建设的统筹能力和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示范区。围绕国家和陕西能源产业政策,子长县规划在县域内建设大型综合工业园区,完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子长县将在“十三五”期间,围绕稳中求进、转型发展的总目标,以“做强煤炭、做大燃气、做好石油、做优转化”的发展思路,构建相互支撑、协同推进、共同发展、拥有竞争力的新型工业体系,将形成“一区四园”的产业发展布局,并以绿色、低碳、高效、节能、循环经济的理念规划建设子长县工业园区,促进子长县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265
子长县工业园区是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工业园区,是陕西省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100个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之一,同时也是延安市“十三五”规划确定发展的工业园区。(二)规划概况(1)规划范围子长县工业园区分为六个片区,总占地面积13.73km2;(1)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位于县城东约5公里处,分为南北两个片区,主要以瓦窑堡镇赵家沟村、薛家沟村、庄则河林场以及余家坪、老沟村为核心区域,北侧至南家庄村,南至王家坬村,西侧和东侧为山体,占地面积9.93km2。(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位于瓦窑堡镇芽坪村马咀沟沟谷内,园区四周均为山体,沟谷南距芽坪村1.6km,四周均为山体,占地面积0.5km2;(3)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位于杨家园则镇魏家岔村,园区北侧、东侧为秀延河支流,南侧及西侧为山体,园区距离魏家岔村200m,占地面积0.3km2。(4)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位于杨家园则镇好坪沟村,园区西侧及北侧为秀延河支流,南侧和东侧为山体,园区距离好坪沟村约100m,占地面积0.9km2。(5)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位于史家畔乡卢家河村,园区在秀延河支流的两侧建设,四周均为山体,占地面积1.1km2。(6)现代物流产业园:位于瓦窑堡镇芋则湾村,北侧为包西铁路,其余三侧均为山体,占地面积1km2。(2)规划期限近期2016~2020年,中期2021~2025年,远期2026~2030年。(3)规划目标依托子长县煤炭、天然气等资源优势,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以煤化工产业为主导,将煤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成品油、甲醇、LNG等产品,同时延伸产业链,发展下游精细化工产业,同步建设仓储物流、建材等配套设施,合理规划园区产业项目,将子长县工业园区建成绿色、低碳、高效、节能、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子长特色的现代新型化工业园区。(4)规划布局265
子长县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区域内山高沟深,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决定子长县工业园区需按照“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的思路布局,统一规划、分布实施,重点突破,滚动发展,以县城为中心向东、向西、向北发展,强调各功能区间产业相对分工,加强整体协作,合理进行功能区产业配置,规划园区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区四园”的结构。四园即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园区总规划占地面积13.73km2(20600亩)。(三)主要规划内容(1)产业规模园区近期、中期、远期规划产业规模见表1。表1园区主要产业规模片区序号装置名称单位规模产量备注近期规划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1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万吨/年5004202煤炭分质清洁利用万吨/年50050034×100万kW煤电外送万kW/年4×1004×1004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万kW/年2×352×35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5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空心砖)万块/年20000200006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中心(一期)万吨/年100100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7天然气净化m³/年10×1089.73×1088天然气液化万吨/年4040现代物流产业园9煤炭铁路专用线(一期)万吨/年60060010物流中心万吨/年1000100011电子商务中心中期规划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1煤焦油加氢万吨/年1001002甲醇制烯烃万吨/年50503聚乙烯管材万吨/年1.51.544×100万kW煤电外送万kW/年4×1004×1005高密度聚乙烯注塑产品万只/年3003006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万吨/年227粗苯加氢万吨/年101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8油田伴生气轻烃回收万吨/年119污油泥处理万吨/年557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轻骨料项目)万吨/年33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8天然气净化m³/年10×1089.73×10810天然气液化万吨/年404011煤炭铁路专用线(二期)万吨/年20002000265
现代物流产业园远期规划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1聚甲醛万吨/年442甲醇制烯烃万吨/年50503煤炭分质清洁利用万吨/年5005004煤焦油加氢万吨/年10010054×100万kW煤电外送万kW/年4×1004×1006CO2捕集利用万吨/年30307聚丙烯发泡板材万吨/年118聚氯乙烯管件管材万吨/年11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9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彩色地砖)万块/年1000100010城镇污泥处理处置万吨/年1.21.211枝杆花盆及新型装饰材料万只/年500500(2)土地利用规划区建设用地共分为6大类,即类型包括6种,工业用地(M)、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与广场用地(G)、物流仓储用地(W)、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公共设施用地(C),区域总体用地平衡表见表2。表2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代码用地名称面积(hm2)比例(%)1M工业用地610.9944.52C公共设施用地43.393.163W仓储用地82.526.014S道路广场用地293.6821.395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250.9818.286G绿地91.446.66总规划用地1373100(3)基础设施规划1、供水园区规划的水源包括①中山川水库、②红石峁水库、③规划建设的吴家湾水库、④李家沟污水处理厂提供的中水、⑤已开工建设的引黄济延工程。园区规划的水源包括①中山川水库、②红石峁水库、③规划建设的吴家湾水库、④李家沟污水处理厂提供的中水、⑤已开工建设的引黄济延工程。265
给水管网应根据用水要求合理分布于全部供水区。在满足各用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以及考虑施工维修方便的原则下,尽可能缩短给水管线总长度。管网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布置方式,以环状管网为主,枝状管网为辅,以便提高供水的安全性。消防给水采用与生活给水同一低压管网系统供给,消火栓沿主要干道每隔120m布置一个。2、排水园区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污水统一收集后,集中汇入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外排。雨水经统一收集后就近排入附近河道。规划方案中对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均规划了污水处理厂,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片区未规划污水处理厂。环评要求:对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均建设污水处理厂,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和现代物流产业园距离较近,可共用一个污水处理厂。3、供热规划中提出对园区进行集中供热,也提出园区内建设热电联产项目,但未提出具体供热方式。环评建议:由于热电联产项目位于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内,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与现代物流产业园、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之间的距离均在10km范围内,可采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内规划建设的热电厂供热,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与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距离较远,不宜采用集中供热,企业自建锅炉房供热。4、供电本园区外供电源可选择110kV子北变电站作为园区主供电源,同时可以考虑卞家沟作为园区的备用电源,按110kV电压二回路电源考虑。园区需设置110kV园区总变电站一座,总变规模宜为2台50MVA变压器,电压为110/10kV。二、环境质量现状及制约因素(一)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规划区域SO2、NO2、PM1024小时平均浓度及1小时平均浓度均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非甲烷总烃1小时浓度满足以色列《居住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氨、硫化氢、苯、甲醇1小时浓度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要求,规划区域空气质量良好。(2)地表水环境265
秀延河及其支流所有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规划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3)地下水规划区域地下水监测的20个项目中,所有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规划区域地下水水质良好。(4)声环境规划所在区域声环境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要求,规划区声环境质量良好。(5)土壤环境规划区域内土壤中铬、镉、砷、铅、汞、铜、锌监测结果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要求,石油类满足最高允许含量建议标准(“六五”国家《土壤环境含量研究》提出的建议标准300mg/kg),区块内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良好。(二)规划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1)本规划实施过程中引进项目的建设和运行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噪声,其排放会对当地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是规划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2)园区内建设的煤化工企业耗水量大,给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了的困难,水源的保证成为园区发展的一大障碍和制约因素。(3)子长县地处黄土高原的腹地,属陕北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地形起伏大,有川,涧,丘陵和沟壑等黄土特有的地貌形态。而本规划方案中具体建设项目建设不可避免的会占用土地资源,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也是制约规划方案实施的制约因素之一。规划区内的原有耕地将调整为工业用地,将导致农作物的减产。(4)园区主导产业为煤化工项目,同时建设天然气净化项目,需要使用大量的煤和天然气作为原料,煤炭和天然气资源的供应能否保障也是园区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三)规划的环境保护目标规划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4、5。表3主要大气环境敏感保护目标265
各片区序号保护目标方位与园区边界距离(m)户数,人数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1南家庄村N紧邻边界140户,530人2李家庄N820290户,1100人3张家沟N135065户,250人4砖窑村W720380户,1450人5陈家坬村NW980500户,1900人6王家坬村SW65030户,110人7薛家沟村NE910190户,720人8芋则湾村N7201550户,5900人现代物流产业园9薛家沟村S200190户,710人10芋则湾村N紧邻边界1550户,5850人11刘家沟村NW500850户,3200人12李家沟村SE420140户,540人13吴家坪村NE6001200户,4500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14侯家庄NW10008户,30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15魏家岔村E150130户,500人16柳家坪村SW75045户,170人17东沟门村E65035户,140人18黄家川村N130040户,150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19好坪沟村W紧邻边界19户,60人20王家坪村N4075户,270人21贺家沟村SE52015户,50人22杏家湾村E680250户,950人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23卢家河村N6012户,40人24曹家坪村N87010户,32人表4园区地表水保护目标各片区各片区地表水保护目标方位与片区边界距离(m)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秀延河N2150现代物流产业园秀延河N5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南河NW130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秀延河柳家坪支流E14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秀延河N50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秀延河兔坪湾支流园区南北向穿过50表5园区主要声环境保护目标各片区序号保护目标方位与园区边界距离(m)户数,人数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1南家庄村N紧邻边界70户,300人现代物流产业园2薛家沟村S200420户,1800人3芋则湾村N紧邻边界1200户,3500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4侯家庄NW200m范围内无居民点25户,80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5魏家岔村W150180户,750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6好坪沟村W紧邻边界19户,60人265
7王家坪村N40500户,1600人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8卢家河村N6080户,300人三、规划的主要环境影响(1)大气环境影响园区运营期废气主要来源为以下两类:①集中供热锅炉房燃煤锅炉废气;②企业生产工艺废气。园区规划建设4×100万kW煤电外送项目和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对子长县城和园区企业供热、供汽。园区产业定位主要是以煤化工产业为主导,建设下游产业链,强化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工艺废气主要为各企业产生的烟尘、SO2、NOx、H2S、NH3、烃类气体等,其产生量与具体生产工艺及设备先进水平等有关。环评对主要企业产生的烟尘、SO2、NOx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各企业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园区企业污染物排放对评价区域整体环境质量影响不大。企业其他生产工艺废气包括H2S、苯系物、NH3等特征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目前无法定量计算。根据《煤制气业卫生防护距离》(GB/T7222-2012),本园区内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应设置2200m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炼焦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1661-2012)的要求,本园区内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应设置1200m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石油加工业卫生防护距离》(GB8195-201l)的要求,本园区内煤焦油加氢项目应设置900m卫生防护距离。其余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由项目环评计算确定。各入驻项目环评阶段,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进行计算,项目防护距离内不能存在居住区等环境敏感点,禁止在规划的居住区附近建设不满足防护距离要求的项目。(2)地表水环境影响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废水排入地表水后,其污染物对秀延河贡献值较小,秀延河水质仍可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废水排放量大,废水排入秀延河后,COD和NH3-N在完全混合断面的浓度超过地表水III类标准,但经过河流的自净作用,在排口下游13km处COD和NH3-N浓度可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265
(3)地下水环境影响园区废水全部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回用,对污水输送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采取防渗措施,一般工业固废基本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全部由子长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在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好以上污染预防措施的条件下,园区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4)声环境影响对于本规划区的而言,各企业厂区内生产设备是建成后区内的主要噪声污染源。对于噪声设备,采取设置基础减震、消声、隔声等技术成熟、行之有效的隔声控制措施,同时对规划区加强企业的合理布局、加强规划区绿化,使厂界噪声能满足标准要求。预计整个规划区中工业区域环境噪声水平满足3类功能区要求。环评要求规划区根据入驻企业情况,将噪声较大企业远离规划区内村落及居民区布置,在企业空间布置上,应考虑《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等要求预留相应的卫生防护距离,尽量减少各企业噪声对规划区中村落及居住区的影响。随着工业区建设规模的扩大,人口不断增多,区域与外界的联系逐渐加强,道路车流量会相应增加,道路交通噪声也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夜间交通噪声的上升较为显著。根据工业区规划,规划在区内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建设较宽的绿化隔离带(60米,次干道两侧绿化带30米),使交通噪声不干扰居民生活和休息。(5)固体废物影响对园区的固体废物分类收集,禁止将危险固废混入其它固体废物中排放;园区内各企业设专用收集设施分类收集、暂存;废包装袋可交由原生产厂家进行回收处理,废边角料可回收固废交由相关生产厂家回收;粉煤灰、炉渣、石膏等可作为建材综合利用。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及《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园区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废催化剂、废矿物油、废活性炭、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各企业厂区内设专用收集设施分类收集、暂存,产生的危险废物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代为处置。经采取措施后,可以有效降低固废对环境的影响,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6)生态影响265
随着开发建设的进行,园区范围内的一些植物种类将会消失,绝大部分的植物种类数量将会大大减少,区域生物多样性受到一定影响。但园区建设对园区所依托的区域植被区系、植被类型影响不大,不会导致植物种类和类型的消失灭绝,且随着建设期的结束,经过绿化建设,植被会得到逐步恢复,将可弥补植物种属多样性的损失。只要园区建设者注意区域的绿化建设,并注意绿地建设中的植物搭配,区域生物多样性并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四、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1.水资源承载力园区近期园区近期新鲜水用量3559.0万m3/年,中期新鲜水用量5276.6万m3/年,远期新鲜水用量7001.1万m3/年;园区规划水源的可供水量为5770万m3/年;从供水量来说,规划水源的供水量满足园区近期、中期用水需求,不能满足园区远期用水需求;从时序上来说,园区规划的供水水源中,目前仅有中山川水库建成,其余供水工程尚未建成,而中山川水库的供水量不能满足园区近期用水需求环评提出①需尽快落实近期园区供水水源,在园区内项目用水来源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实施园区的建设;②红石峁水库为子长县城规划的生活用水供水水源,因此不应再将红石峁水库作为园区的供水水源;③环评建议使用子长矿井疏干水作为园区工业用水,矿井水综合利用的方式、管网布设、来源等进行规划、落实;④园区规划的供水水源可供水量并不能满足远期(2026~2030)园区用水需求,因此应规划新的供水水源地,使园区远期用水需求得到保障。2.煤炭资源承载力园区内规划建设一个热电联产项目、四个4×100万kW煤电外送项目,均使用煤为燃料,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采用煤作为原料,生产甲醇、半焦等,根据规划方案,园区近期耗煤量为1749万吨/年,中期耗煤量2309万吨/年,远期耗煤量3369万吨/年。“十三五”末,子长县将建成3000万吨/年煤炭生产基地,子长县规划的煤炭开采规模能够满足园区近期及中期用煤需求,目前尚无2030年子长县煤炭开采规模计划,但子长县煤矿资源储量多,可以预计,随着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也可以满足园区远期煤炭资源的需求。3.天然气资源承载力265
子长县油田登记区块总面积达2382平方公里,共布井场147个,成井127口,生产井16口,单井气量2~4万方/天。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县天然气年产能可达20亿方以上。园区内建设有天然气净化厂,近期净化规模为10亿m3/a,中期净化规模为20亿m3/a。全县天然气年产能可以满足园区天然气需求。1.大气环境容量根据计算,区域SO2环境容量7748t/a,NO2环境容量4762t/a,本环评估算园区远期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SO26197t/a、NO27956t/a。根据计算结果,园区内的大气环境容量能够承载园区内近期规划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而中期、远期园区NOX排放量已超过园区的环境空气容量。根据对园区内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分析,占用环境容量负荷较大的为4×100万kW发电项目,其NOX排放量为2315.9t/a,而园区内规划近期、中期、远期各建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若只考虑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而中期、远期不建设4×100万kW发电项目,则远期园区NOX排放量为3324.3t/a,在园区环境容量范围内。因此本环评建议降低园区内4×100万kW发电项目的建设力度,仅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则园区环境容量可以承载园区内企业污染物排放。2.水环境容量根据计算,秀延河评价河段水环境容量ECOD=2078t/a、ENH3-N=94t/a,园区COD、NH3-N排放量分别为727.5t/a、72.8t/a。因此,规划实施后,秀延河仍有一定的剩余容量,本次规划实施后,废水污染物排放对评价河段水环境影响较小。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废气入驻企业废气:入驻企业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及密封性能好的生产设备、物料存贮容器或原料场地封闭,最大限度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各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均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的表2的二级标准要求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l4554-93)二级新扩改的要求及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加强绿化建设,企业绿化应选择耐污性强,除尘效果好的树种。265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园区规划的主导产业包括煤化工、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装置区和原料贮存、装卸区无组织排放环节较多,部分环节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各工业企业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对区内规划居住区和周边村庄敏感点的防护。各入驻项目环评阶段,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进行计算,项目防护距离内不能存在居住区等环境敏感点,禁止在规划的居住区附近建设不满足防护距离要求的项目。仓储区:对装卸、转运采取相应的封闭措施并喷水抑尘,同时配置清扫设施。1.废水入驻企业生产污水:各企业采取先进工艺节约用水,减少废水产生量;各企业内设废水处理站进行预处理,排水水质执行DB61/224-2011《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排放至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30%回用;废水处理设施采取防渗措施,管道尽量架空,需埋地管道需设防渗管沟;企业内部设初期雨水池和事故水池,并设计相应的管道系统将初期雨水和事故废水送至池中,待消除事故后逐步打回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清净下水:各企业设循环排污水处理装置,将循环排污水进行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排放至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2.固废工业固废:根据固废性质,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固废控制标准》(GBl8597-2001)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二次污染。生活垃圾:依托环卫部门进行统一清运,由子长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3.噪声各企业应选取低噪声设备,并采取相应的减振、消音、隔声措施,使厂界达标;加强园区绿化规划和建设,道路及园区周边设绿化屏障。4.生态建设通过企业内部绿化和道路绿化满足各企业厂区内的绿化要求。园区内的绿地主导功能应是防护,在绿地布置和植物种植上应重点考虑防护功能,建设功能性绿化带,适当布置休闲绿地,优先考虑本地植物,采用“点线面”“乔灌草”有机结合的绿地系统方案,最大限度的利用一切非建设用地大力培植草地。树木,加强生态保护与管理队伍建设,将生态保护与建设与工业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园区建成一个绿色生态工业园区。265
六、规划调整建议1.调整园区内各片区规划的工业用地类型根据园区规划定位及拟规划项目,园区内的项目包含煤化工、建材、石油化工、热电、废物再生利用(油泥、污泥等回收),这些规划的行业均为三类工业。而从园区规划布局图上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内均规划为二类工业用地,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内均规划为一类工业用地,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内规划为一类工业用地和二类工业用地,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内部分规划为二类工业用地和三类工业用地。可以看出,园区内规划建设的产业与园区工业用地功能定位不一致,因此园区工业用地功能定位不合理。环评提出应调整园区工业用地类型,根据拟建设的工业类型规划园区用地类型。2.园区内2×35万千瓦热电联产燃煤项目燃料调整园区规划中的2×35万千瓦热电联产燃煤项目与延安市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建设2×35万千瓦低热值发电项目(燃用煤矸石)矛盾,环评建议调整园区总体规划,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应燃用煤矸石。3.建议配套编制工业区水资源论证报告由于子长县城乡供水矛盾突出,园区供水水源尚未得到保障,根据陕西省有关规定,本规划应编制配套水资源论证报告,切实提高园区用水保证率。4.落实热电联产项目锅炉替代方案园区内建设有热电联产项目,热电联产项目周围10km范围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其他热源点,热电联产项目须与替代关停燃煤锅炉和小热电机组挂钩,加快替代关停单台容量10蒸吨/小时(7兆瓦)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因此应尽快落实锅炉替代方案,关停单台容量10蒸吨/小时(7兆瓦)及以下的燃煤锅炉。5.园区企业布局优化调整建议园区规划中提出了园区拟建设的项目规模等,但园区内各企业布局及位置尚未明确,由于煤化工项目涉及多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品,因此在企业布局时,应将合理布局各企业位置,煤化工企业与园区外的居民点的距离应满足各项目环评中提出的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且在企业内生产区和居住区之间进行绿化隔离,加大园区边界的绿化,设置足够设置足够高度和宽度的绿化隔离林带。265
由于煤化工等企业有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因此在园区内企业布局及企业平面布置时,应将煤化工企业远离居民点布置,厂区内生产厂房及罐区应原理居民点布置。主要包括: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生产厂房及罐区尽量布置在厂区东南,远离西北侧的薛家沟村;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生产厂房及罐区尽量布置在厂区南侧,远离北侧的芋则湾村;煤焦油加氢项目生产厂房及罐区尽量布置在厂区东北侧,远离西南侧的王家坬村。园区内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内布置有油泥综合利用项目,油泥属于危险废物,油泥处理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957-2001)及环境保护部第36号公告相关要求。该项目尚无具体设计,因此无法计算其卫生防护距离,类比其他油泥处置项目,其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一般为400~500m,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东侧为魏家岔村,且东侧临河,因此油泥处理项目应尽量布置在园区西侧,距离魏家岔村在500m以上,远离河流,并做好厂区防渗。1.居民搬迁优化调整建议根据《煤制气业卫生防护距离》(GB/T7222-2012),本园区内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应设置2200m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炼焦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1661-2012)的要求,本园区内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应设置1200m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石油加工业卫生防护距离》(GB8195-201l)的要求,本园区内煤焦油加氢项目应设置900m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为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的边界至敏感区边界的最小距离。目前各企业的厂区平面布置尚未确定,无法有害因素的部门的位置。因此本环评给出企业的平面布置建议及估算出的卫生防护距离内的村庄,对卫生防护距离内的村庄。根据测量与估算,煤炭工业园区西侧的薛家沟村在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薛家沟村共有190户,720人。园区应尽快落实搬迁安置方案,将搬迁安置方案纳入规划内容,按照国家及省、市各有关拆迁补偿法律、法规、标准对所有拆迁房屋进行评估后,进行补偿。本着以人为本和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首先在完成安置区规划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建设安置房屋,确保各村庄搬迁户得到妥善安置。2.园区建设强度优化调整建议根据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园区内的大气环境容量能够承载园区内近期规划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而中期、远期园区NOX265
排放量已超过园区的环境空气容量。根据对园区内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分析,占用环境容量负荷较大的为4×100万kW发电项目,其NOX排放量为2315.9t/a,而园区内规划近期、中期、远期各建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若只考虑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而中期、远期不建设4×100万kW发电项目,则远期园区NOX排放量为3324.3t/a,在园区环境容量范围内。因此本环评建议降低园区内4×100万kW发电项目的建设力度,仅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则园区环境容量可以承载园区内企业污染物排放。园区内规划在煤炭工业园区内建设500万吨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和5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这两个项目生产规模、污染物排放量、耗水量等都很大,造成整个园区开发强度过大,本评价建议适度降低这两个项目的建设规模。1.园区用地优化调整建议现代物流园、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均建设在河道旁边,园区规划应制定沿河限制开发区,园区内的企业、道路等不得占用水面,并应留足河道的管理和保护范围。2.园区供热优化调整建议园区规划中仅提出园区内建设的热电厂用于园区及县城供热、供汽,但园区各片区距离较远,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距离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16.8km,不在热电厂的供热范围内。因此应调整园区供热规划,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园区集中供热范围,明确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的供热方式。3.园区给水优化调整建议规划水源的供水量满足园区近期、中期用水需求,不能满足园区远期用水需求;从时序上来说,园区规划的供水水源中,目前仅有中山川水库建成,其余供水工程尚未建成,而中山川水库的供水量不能满足园区近期用水需求。应落实园区给水水源,园区给水水源须满足园区近期、中期、远期用水量需求。在园区给水水源落实的前提下,应明确园区给水厂的建设位置、建设内容,由于园区各片区距离较远,因此应针对各个片区提出各片区的给水规划。265
根据国家及地方政策要求,煤化工企业应优先使用煤矿疏干水,子长县煤矿疏干水产生量大,规划应优先选用煤矿疏干水作为工业用水,落实疏干水来源、使用企业、使用方式等。1.园区污水处理优化调整建议规划方案中对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均规划了污水处理厂,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片区未规划污水处理厂。环评要求对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均建设污水处理厂,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和现代物流产业园距离较近,可共用一个污水处理厂,而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建设工业废弃物处置综合利用项目和煤矸石制砖项目,这两个项目废水经厂内处理后均可回用作降尘等用水,因此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不建设污水处理厂,废水在厂内全部回用。2.园区中水回用优化调整建议根据《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5.12.30)规定,“2020年底前,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工业集聚区铺设再生水利用管网,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30%。”因此,本环评建议园区实行中水回用,园区污水处理厂同步建设中水站,中水回用率不低于30%。中水可作为园区内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用水进行回用,如循环冷却水、冲渣水、降尘用水等,规划应尽快落实中水站的建设规模、建设时序、中水管网的建设等。七、报告书审查意见(一)基础资料、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审查组认为,报告书基础资料较为翔实,调查数据基本可靠。但应补充、完善下列内容:1、应补充规划区前期原有规划及规划环评实施情况,入区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和环保手续履行情况。完善规划区现状主要污染源调查,补充目前园区配套市政、环保设施建设情况。2、应完善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内容;建议收集近年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补充各环境要素近年环境变化趋势的回顾分析。3、应补充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内容,进一步分析工业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符合性,补充相关图件。4、补充环境风险的相关评价指标,校核环境保护目标。265
(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适当性审查组认为,环评采用的技术路线及评价方法基本正确。(三)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审查组认为报告书对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分析基本反映了规划实施后的总体环境影响趋势。但应补充、完善下列内容:1、结合收集补充的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进一步完善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校核环境容量。2、应根据复核后的工业园区用水量和可能的给水水源,进一步论证区域水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分析。3、根据规划实施内容项目的环境污染特点,完善、核实大气污染源估算,进一步完善园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对子长县城等敏感点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4、完善规划区占地情况(类型、数量、性质),进一步分析规划区占地规模的合理性,规划区严禁占用基本农田,确需占用必须采取占补平衡,办理相关占用手续。5、应将工业园区的居民搬迁(含环保搬迁)安置方案纳入园区规划内容。(四)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审查组认为报告书提出的预防或减轻不利环境影响的措施基本可行,但应补充、完善下列内容:1、根据规划方案,合理核定近、远期污水排放量,进一步论证污水处理厂设置(数量、布局、规模)的合理性。2、应根据工业园区对子长县城大气环境长期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结合当地环境保护规划、大气污染治理方案等有关要求,提出区域大气污染源优化布局、主要污染物消减方案。3、应根据《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行业环境准入条件和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的有关要求,合理划定园区的卫生防护距离,核实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搬迁数量。265
4、鉴于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距离子长县城较近且部分位于县城城市规划区,建议优化产业布局、适度降低开发强度,提出生态空间管制要求。5、应根据园区的固体废物产生情况,从园区企业内部、企业之间论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或者循环利用的可能性,明确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措施的可行性。(五)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及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审查组认为,公众参与基本符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有关要求,报告书附具了对公众意见采纳的说明。(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报告书在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识别了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了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预测和评价了规划实施可能对地表水、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等环境要素产生的影响,开展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清洁生产分析和公众参与等工作,提出了规划优化调整建议以及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审查组认为,报告书基础资料较翔实,评价方法基本适当,提出了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和减缓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报告书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可以作为规划优化调整、审批的依据。(七)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的总体评价及规划优化调整与方案实施建议审查组认为,通过调整和优化规划,落实报告书提出的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可以得到减缓。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规划实施基本可行。审查组原则同意报告书提出的规划优化调整与方案实施建议,但应进一步补充完善以下内容:1、建议参照《关于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清单式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2016]61号)的要求,制定规划环评结论清单,给出三张清单(生态空间清单、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限值清单、环境准入条件清单)。2、建议补充与《煤炭产业政策》、《陕西省主体功能区划》、《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分析。265
3、建议合理确定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的规模,优化产业布局、适度降低开发强度,提出生态空间管制要求。4、校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补充与《延安市2016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实施方案》的符合性分析,明确总量控制指标的来源。5、建议提出优化油泥处置、伴生气综合利用等项目的布局。6、规划区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议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八)对规划包含的近期建设项目环评的意见1、规划所包含的近期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区域环境现状评价内容可以适当简化,应重点论证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深化不良环境影响的预防或减缓措施。2、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每隔五年左右进行一次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在规划修编时应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与会代表、审查组成员的其他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审查小组二○一六年九月二十七日附件:《子长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名单265
专家意见修改清单序号专家意见修改内容修改页码1应补充规划区前期原有规划及规划环评实施情况,入区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和环保手续履行情况。完善规划区现状主要污染源调查,补充目前园区配套市政、环保设施建设情况。补充说明了规划区前期原有规划及规划环评实施情况,入区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和环保手续履行情况。补充了规划区现状主要污染源调查,补充了目前园区配套市政、环保设施建设情况P182应完善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内容;建议收集近年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补充各环境要素近年环境变化趋势的回顾分析。完善了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内容,补充了对煤炭工业园区内苯丙芘的监测P82收集了子长县近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近年环境变化趋势P92~943应补充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内容,进一步分析工业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符合性。补充了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分析了工业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符合性。P49~504补充环境风险的相关评价指标,校核环境保护目标。补充了环境风险的相关评价指标P115~116校核了环境保护目标P155结合收集补充的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进一步完善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校核环境容量。结合收集补充的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进一步完善了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P127~128校核了地表水环境容量P190~191校核了环境空气环境容量P185~1876应根据复核后的工业园区用水量和可能的给水水源,进一步论证区域水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分析。复核了的工业园区用水量和可能的给水水源,进一步论证了区域水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分析P53~56P182~1847根据规划实施内容项目的环境污染特点,完善、核实大气污染源估算,进一步完善园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对子长县城等敏感点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根据规划实施内容项目的环境污染特点,完善了大气污染源估算;完善了园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影响评价内容。P59~62P118~1238完善规划区占地情况(类型、数量、性质),进一步分析规划区占地规模的合理性,规划区严禁占用基本农田,确需占用必须采取占补平衡,办理相关占用手续。完善了规划区占地情况(类型、数量、性质),分析了规划区占地规模的合理性,规划区严禁占用基本农田,确需占用必须采取占补平衡,办理相关占用手续。P199~2009应将工业园区的居民搬迁(含环保搬迁)安置方案纳入园区规划内容。补充提出了居民搬迁优化建议P204~20510根据规划方案,合理核定近、远期污水排放量,进一步论证污水处理厂设置(数量、布局、规模)的合理性。核定了近、远期污水排放量,论证了污水处理厂设置(数量、布局、规模)的合理性。P63~66P208~20911P219~221265
应根据工业园区对子长县城大气环境长期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结合当地环境保护规划、大气污染治理方案等有关要求,提出区域大气污染源优化布局、主要污染物消减方案。根据工业园区对子长县城大气环境长期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结合当地环境保护规划、大气污染治理方案等有关要求,提出了区域大气污染源优化布局、主要污染物消减方案。1应根据《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行业环境准入条件和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的有关要求,合理划定园区的卫生防护距离,核实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搬迁数量。根据《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行业环境准入条件和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的有关要求,划定了园区的卫生防护距离,核实了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搬迁数量。P1242鉴于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距离子长县城较近且部分位于县城城市规划区,建议优化产业布局、适度降低开发强度,提出生态空间管制要求。鉴于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距离子长县城较近且部分位于县城城市规划区,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适度降低开发强度,提出生态空间管制要求。P1963应根据园区的固体废物产生情况,从园区企业内部、企业之间论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或者循环利用的可能性,明确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措施的可行性。从园区企业内部、企业之间论证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或者循环利用的可能性,明确了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措施的可行性。P223~2244建议参照《关于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清单式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2016]61号)的要求,制定规划环评结论清单,给出三张清单(生态空间清单、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限值清单、环境准入条件清单)。参照《关于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清单式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2016]61号)的要求,制定了规划环评结论清单,给出三张清单P264~2655建议补充与《煤炭产业政策》、《陕西省主体功能区划》、《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分析。补充了园区规划与《煤炭产业政策》、《陕西省主体功能区划》、《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分析P45、46、496建议合理确定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的规模,优化产业布局、适度降低开发强度,提出生态空间管制要求。提出了合理确定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的规模的优化建议,提出了生态空间管制要求。P196、P2057校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补充与《延安市2016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实施方案》的符合性分析,明确总量控制指标的来源。校核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补充了与《延安市2016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实施方案》的符合性分析,明确了总量控制指标的来源。P191~1938建议提出优化油泥处置、伴生气综合利用等项目的布局。提出了优化油泥处置、伴生气综合利用等项目的布局的调整建议P2049规划区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议开展地质灾害评估。提出了开展地质灾害评估的建议P264265
1265
1总论1.1任务由来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陕西省能源产业政策按照“稳油、扩气、煤转化”的思路,推进绿色开采、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对于陕北地区要坚持能源和非能源产业并重,加快构建多元化产业结构,发挥好能源化工优势带动作用,提高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水源建设的统筹能力和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示范区。围绕国家和陕西能源产业政策,子长县规划在县域内建设大型综合工业园区,完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子长县将在“十三五”期间,围绕稳中求进、转型发展的总目标,以“做强煤炭、做大燃气、做好石油、做优转化”的发展思路,构建相互支撑、协同推进、共同发展、拥有竞争力的新型工业体系,将形成“一区四园”的产业发展布局,并以绿色、低碳、高效、节能、循环经济的理念规划建设子长县工业园区,促进子长县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子长县按“一区四园”的模式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四园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和现代物流产业园。园区规划产业定位为:依托子长县煤炭、天然气等资源优势,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合理规划园区产业项目,将子长县工业园区建成绿色、低碳、高效、节能、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子长特色的现代新型化工业园区。2015年10月,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以“陕中企工发【2015】77号”确定子长县工业园区为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2015年陕西贝思科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子长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5年子长县经济发展局对《子长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进行了批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的要求,2016年3月,子长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委托我公司编制《子长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接受委托后我单位对规划的工业园区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调查,并收集整理了与该规划相关的资料。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HJ130-20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的相关要求,开展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完成了《子长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65
1.1编制依据1.1.1评价任务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子长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16年3月25日。1.1.2国家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二次修订,2016年1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通过,2004年12月29日修订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十三次会议修订,2005年4月1日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修订,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10年1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二次修正;(13)26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根据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正。(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9号,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1.1.1国家部门规章依据1.1.1.1综合部门规章(1)《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修正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2013年2月;(2)《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5号,2014年8月20日;(3)《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11日;(4)《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4月25日;(5)《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国务院,2015年5月8日;(6)《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国办发[2014]31号),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6月7日;(7)《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2006]109号);(8))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99号;(9)《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10)《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环发[2015]178号,2015年12月30日;(1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2016年6月14日;(12)《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严防发生污染事故的紧急通知》(环发[2005]130号);265
(1)《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13]104号,2013年11月15日;(2)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4]197号,2014年12月30日;(3)《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06]28号,2006年2月14日;(4)《关于加强西部地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50号,2011年12月29日;(5)《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5号,2012年1月;(6)《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7)《关于切实加强风险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012年8月8日;(8)《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2001年12月17日;(9)《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2]54号2012.5.17);(10)《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11)《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12)《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015年4月2日;(13)《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14)《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2014年3月25日;(15)关于印发《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的通知,环发[2015]167号,2015年12月16日。1.1.1.1本园区涉及的行业部门规章(1)265
关于印发《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发[2015]164号,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2015年12月11日;(1)《关于印发<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617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2016年3月22日;(2)《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的通知》,工信部联节[2015]45号,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2015年2月2日;(3)《关于加强燃煤质量管理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通知》,环办【2015】42号,2015.4.21;(4)《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部门令第18号,2014年12月22日;(5)《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1号,2013.05.24;(6)《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0号,2010.01.27;(7)《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环办[2015]112号,2015年12月18日;(8)《关于印发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能源[2014]506号,2014年3月24日;(9)《天然气利用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5号,2012年10月14日;(10)关于印发《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的通知,环办[2015]111号,2015年12月22日;(11)《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4年第14号,2014年3月3。1.1.1地方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1)《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4.1.1);(2)《陕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5.11.19);(3)《陕西省地下水条例》(2015.11.19);(4)《陕西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2012.7.12);(5)《陕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2011.12.1);265
(1)《陕西省建筑节能条例》(2010.5.27);(2)《陕西省城乡规划条例》(2009.7.1);(3)《陕西省节约用水办法》(2003.11.1);(4)《陕西省实施〈土地复垦条例〉办法》(2013.12.1);(5)《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2013.7.26);(6)《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2013.5.19);(7)《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陕西省人民政府,2015年12月30日;(8)《陕西省政府核准投资目录》(2015年本)(2015.3.28);(9)《陕西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陕西省加强陕北地区环境保护若干意见的函》,陕环函[2006]402号;(10)《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6]20号),2016年3月22日;(11)《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陕政发[1999]6号,1999年2月;(12)《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油泥、泥浆等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工作的通知》,陕环函[2010]766号,2010年10月;(1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4]4号2014.1.18);(14)关于印发《陕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陕环发[2011]88号,2011年;(15)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陕政办函[2015]128号;(16)《陕西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7年)》(2013.10.28);(17)《关于加快居民小区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陕建发[2012]173号);(18)《陕西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暂行规定》(2011.11.1);(19)《陕西省限制投资类产业指导目录》(陕发改产业[2007]97号);265
(1)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DB61/T943-2014);(2)《关于印发陕西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陕建发【2013】293号,2013.10;(3)《陕西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陕政发[2007]28号);(4)《关于印发陕西省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发改能源[2014]804号,2014年7月2日。1.1.1规划文件(1)《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1.2评价技术规范(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2)《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8)《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9)《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10)《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HJ274-2015);(11)《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12)《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H3024-95);(13)《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42-2014);(14)《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15)《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16)《火电厂除尘工程技术规范》(HJ2039-2014)(17)《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石灰石石灰—石膏法》(HJ/T179-2005);(18)《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催化还原法》(HJ562-2010);(19)《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2-2012);265
(1)《燃煤电厂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接术指南(试行〉》(HJ-BAT-00l);(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HJ-BAT-002)。1.1评价目的和原则1.1.1评价目的1、从宏观角度分析论证规划区域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现在与未来一个时期内潜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力求使工业区的建设与外部经济发展格局,区域总体环境建设格局相协调。2、通过对环境质量现状的监测与调研,以及对涉及到的各类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变化规律分析,论证工业区的设立与其他规划的协调性,确定工业区建成后的污染物产生及其排放情况,为本次环评和入区项目的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本参数和技术指导。3、预测规划区域污染物年排放情况,论证工业区建成后各污染因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以环境功能达标为基础,通过分析本区域所在地水、气环境的容量,论证工业区建成后的污染负荷与所在地区环境容量间的相容性。4、对规划区域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及各功能区之间的衔接和相容性进行分析,提出合理性建议;对目前与环保有关的公用设施配套建设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应建议,以完善区域规划,保证规划区域开发的可持续发展。5、分析工业区产业政策及规划的协调性,为筛选入区项目提供决策依据。6、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针对区域可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环境管理体系和生态环境恢复方案等。1.1.2评价原则本次评价原则是以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持续协调发展为宗旨,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充分体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清洁生产、总量控制、集中治理、统一监督”的方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的建设并重的原则。265
1.1评价范围与时段1.1.1评价范围子长县工业园区分为六个片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9.93km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0.5km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0.3km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0.9km2)、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1.1km2)和现代物流产业园(1km2)。本次规划环评中各要素的评价范围见表1.4-1。表1.4-1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环境空气园区共分为六个片区,评价范围为每个区块边界外延2.5km,各个区块外扩2.5km后,其范围与邻近的片区评价范围均有重叠,因此将各片区边界外延2.5km并连接成的一个区域,作为环境空气的评价范围,评价范围面积约220km2地表水秀延河及其在规划区域范围内的支流,秀延河为从规划片区西侧边界上游500m,至规划片区东侧边界下游1000m,总长度27.4km地下水环境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西侧以秀延河支流为界,东北南侧园区边界外延500m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园区边界外延500m现代物流产业园:北侧以秀延河为界,东西南侧园区边界外延500m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东侧以秀延河支流为界,西北南侧园区边界外延500m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北侧以秀延河为界,东西南侧园区边界外延500m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园区边界外延500m声环境规划片区范围及边界外200m生态环境各规划区块边界外延500m范围,各区块评价范围面积分别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物流园25.7km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2.9km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2.5km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5.5km2、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4.8km2,总面积为41.4km2社会影响规划区域和受规划影响范围内的人口、基础设施等1.1.2评价时段《子长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中规划年限为:近期2016~2020年,中期2021~2025年,远期2026~2030年。评价时段为2016~2030年。1.2评价重点根据工业区的发展目标,结合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周边敏感目标、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环境特征,客观地、全面地分析该区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采用合理的预测模式计算本区域的环境容量,从环境的角度对园区的相关规划进行综合论证,并提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或建议,以保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为生态保护目标。在正确识别有关环境影响因子的基础上,确定本次评价的重点为:(1)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分析及优化建议;(2)污染源分析及源强预测;265
(3)区域环境及资源承载力分析;(4)环境容量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5)提出规划方案调整建议、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1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1.1.1环境功能区划(1)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子长县工业园区位于县城的东部,属于农村地区。目前环境功能区划未对此处做功能划分。按照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规定,规划范围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属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二级标准。(2)水环境功能区分类规划区现状河流为秀延河及其支流南河、季家川,规划区河流均属于黄河流域水系。据《陕西省水功能区划》,规划区秀延河及其支流属于清涧河中山川口~马家砭段,为Ⅲ类水域,见表1.6-1。因此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表1.6-1黄河流域水域功能划分表河流名称功能区名称水域范围功能排序起止距离(km)地表水水质目标清涧河子长工业、农业用水区中山川口~马家砭农业用水、工业用水56.2Ⅲ类规划区域地下水没有功能区划,规划区域无集中式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区域地下水主导功能为区域分散饮用水水源,因此地下水质量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3)环境噪声功能区分类工业园区现状为农村地区,规划为工业区。按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规定,工业区的声环境质量3类功能。1.1.2评价标准本次评价标准按照子长县环保局下达的环评标准执行(见附件),园区采用的评价标准如下:265
1.1.1.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中常规因子环境质量标准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环境质量标准参照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1577-2012《环境空气质量非甲烷总烃限值》中的二级标准,H2S、NH3、甲醇、苯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6-3。表1.6-3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单位标准来源SO21小时平均500μ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4小时平均150μg/m3年平均60μg/m3NO21小时平均200μg/m324小时平均80μg/m3年平均40μg/m3PM1024小时平均150μg/m3年平均70μg/m3NO×1小时平均250μg/m324小时平均100μg/m3年平均50μg/m3CO1小时平均10mg/m324小时平均4mg/m3H2S一次0.01mg/m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标准NH3一次0.20mg/m3苯一次2.4mg/m3日均0.8mg/m3甲醇一次3.0mg/m3日均1.0mg/m3非甲烷总烃一次值2.0mg/m3参照河北省《环境空气质量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具体见表1.6-4。表1.6-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项目单位标准值标准来源pH值无量纲6~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挥发酚mg/L≤0.005硫化物≤0.05氰化物≤0.2高锰酸盐指数≤6氯化物≤250COD≤20BOD≤4265
NH3-N≤1.0氟化物≤1.0石油类≤0.05砷≤0.05铜≤1.0锌≤1.0六价铬≤0.05(3)地下水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具体见表1.6-5。表1.6-5地下水质量标准限值项目单位标准值标准来源pH无量纲6.5~8.5《地下水水质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硫酸盐≤250总硬度≤450氯化物≤250硝酸盐≤20挥发酚≤0.002氰化物≤0.05六价铬≤0.05高锰酸盐指数≤3.0氟化物≤1.0NH3-N≤0.2总大肠菌群个/L≤3.0(4)声环境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工业区3类标准,园区公路两侧执行4a类标准,铁路专运线两侧执行4b类标准。具体见表1.6-6。表1.6-6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项目类别昼间夜间3类65554a类70554b类70601.1.1.1污染物排放标准(1)园区各企业废气排放限值有行业标准的执行行业标准,无行业标准执行以下标准:工艺废气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具体见表1.6-7;恶臭气体执行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1中的二级标准,具体见表1.6-8。表1.6-7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单位:mg/m3锅炉类型烟尘排放浓度SO2排放浓度NO2排放浓度烟气黒度(林格曼黑度,级)燃煤锅炉50300300≤1燃气锅炉2050200≤1265
表1.6-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名称最高允许浓度(mg/m3)标准来源氨1.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硫化氢0.06臭气20(2)园区各企业废水排放限值有行业标准的执行行业标准,无行业标准的执行《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二级标准。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水执行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见表1.6-9。污水处理厂污水若进行中水回用,采用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与GB/T18921-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中水景类标准,见表1.6-10及表1.6-11。表1.6-9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序号基本控制项目一级A标准1化学需氧量(COD)502生化需氧量(BOD5)103悬浮物(SS)104动植物油15石油类1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7总氮(以N计)158氨氮(以N计)①5(8)9总磷(以P计)0.510色度(稀释倍数)3011pH6-912粪大肠菌群数(个/L)104①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表1.6-1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单位:mg/L序号项目指标冲厕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1pH6.0~9.02色(度)≤303嗅无不快感4浊度(NTU)≤510105205溶解性总固体(mg/l)≤1500150010001000-6BOD5(mg/l)≤10152010157氨氮(mg/l)≤1010201020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1.01.00.51.09铁≤0.3——0.3—10锰≤0.1——0.1—11溶解氧≥1.012总余氯接触30min后≥1.0,管网末端≥0.213总大肠菌群≤3注:混凝土拌合用水还应符合JGJ63的有关规定。265
表1.6-1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用水水质标准(水景类)单位:mg/L序号项目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水景类水景类1基本要求无漂浮物,无令人不愉快的嗅和味2pH6.0-9.035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664悬浮物(SS)≤10—a5浊度(NTU)≤—a5.06溶解氧≥1.52.07总磷(以P计)≤0.50.58总氮≤15159氨氮(以N计)≤5510色(度)≤303011石油类≤1.01.012余氯b≥0.050.051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0.514粪大肠菌群(个/L)≤2000不得检出注1:对于需要通过管道输送再生水的非现场回用情况采用加氯消毒方式:而对于现场回用情况不限制消毒方式。注2:若使用未经过除磷脱氮的再生水作为景观环境用水。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在回用地点积极探索通过人工培养具有观赏价值水生植物的方法,使景观水体的氮磷满足表1的要求,使再生水中的水生植物有积极合理的经济合理的出路。a:“—”表示对此项无要求。b:接触实际不应低于30min的余氯。对于非加氯消毒方式无此项要求。(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3类、4类标准,见表1.6-12;施工噪声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相应规定及要求,见表1.6-13。表1.6-1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厂界外声环境功能类别昼间夜间3655547055表1.6-1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噪声限值昼间夜间7555(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相关要求;危险废弃物贮存执行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相关要求;生活垃圾执行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1.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大气环境根据开发区布局特点,将各片区周边村庄作为大气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具体见表1.7-1及图1.7-1。265
表1.7-1主要大气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各片区序号保护目标方位与园区边界距离(m)户数,人数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1南家庄村N紧邻边界140户,530人2李家庄N820290户,1100人3张家沟N135065户,250人4砖窑村W720380户,1450人5陈家坬村NW980500户,1900人6王家坬村SW65030户,110人7薛家沟村NE910190户,720人8芋则湾村N7201550户,5900人现代物流产业园9薛家沟村S200190户,710人10芋则湾村N紧邻边界1550户,5850人11刘家沟村NW500850户,3200人12李家沟村SE420140户,540人13吴家坪村NE6001200户,4500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14侯家庄NW10008户,30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15魏家岔村E150130户,500人16柳家坪村SW75045户,170人17东沟门村E65035户,140人18黄家川村N130040户,150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19好坪沟村W紧邻边界19户,60人20王家坪村N4075户,270人21贺家沟村SE52015户,50人22杏家湾村E680250户,950人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23卢家河村N6012户,40人24曹家坪村N87010户,32人2、地表水园区距离子长县水源地较远,距离红石峁水库水源地保护区边界约9.0km,距离中山川水库水源地保护区边界约28km,距离秀延河城西水源地约4.6km,园区在这三个水源地的下游建设。园区主要保护目标为秀延河及其支流。园区与水源地位置关系图见图1.7-2。表1.7-2园区地表水保护目标各片区各片区地表水保护目标方位与片区边界距离(m)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秀延河N2150现代物流产业园秀延河N5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南河NW130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秀延河柳家坪支流E14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秀延河N50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秀延河兔坪湾支流园区南北向穿过503、声环境265
评价范围为规划区内及周边200m范围,该范围内的居住人口是主要声环境保护目标。表1.7-3园区主要声环境保护目标各片区序号保护目标方位与园区边界距离(m)户数,人数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1南家庄村N紧邻边界140户,530人现代物流产业园2薛家沟村S200190户,710人3芋则湾村N紧邻边界1550户,5850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4魏家岔村E150130户,500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5好坪沟村W紧邻边界19户,60人6王家坪村N4075户,270人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7卢家河村N6012户,40人1.1评价工作流程1.1.1评价思路根据规划工业区的区域环境、开发现状、产业定位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对所在区域带来的环境影响,分析规划工业区选址、产业定位、用地布局、发展规模以及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比选规划方案,并重点分析规划工业区的环境与资源承载力、规划发展规模的合理性、产业结构和循环经济模式的合理性,以确定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对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的实施对环境要素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与评价,结合规划区域环境与资源承载力分析,进行综合论证,将调整意见反馈至规划编制部门,同时针对规划调整后的规划方案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1.1.2工作程序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程序按照导则推荐程序,并结合园区规划的特点进行,具体流程图见1.8-1。265
265
1规划概况1.1规划编制背景子长县工业园区是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工业园区,是陕西省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100个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之一,同时也是延安市“十三五”规划确定发展的工业园区。2015年陕西贝思科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子长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5年子长县经济发展局对《子长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进行了批复。2011年,子长县能源化工局组织编制完成了子长县煤化工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并完成了规划环评工作。但该规划一直未实施。2015年,子长县工业园区管委会重新组织编制了子长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将子长县煤化工工业园区作为子长县工业园区的内的一个区块,对整个园区重新进行了规划。目前园区的征地等前期工作正在开展,园区内现有2个项目正在建设,分别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内的陕西鑫盛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2亿标块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生产线项目和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内的延安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中心项目,这两个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厂房建设,尚未建成。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最北侧的土地目前已处于前期平整状态,给排水管网、道路等尚未开始建设。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内的天然气净化项目已开展了环评工作,目前尚未开始建设。整个园区内尚无企业生产,园区目前没有污染物排放。1.2规划目标1、规划期限近期2016~2020年,中期2021~2025年,远期2026~2030年。2、规划范围子长县工业园区分为六个片区,总占地面积13.73km2: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9.93km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0.5km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0.3km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0.9km2)、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1.1km2)和现代物流产业园(1km2)。(1)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265
位于县城东约5公里处,分为南北两个片区,主要以瓦窑堡镇赵家沟村、薛家沟村、庄则河林场以及余家坪、老沟村为核心区域,北侧至南家庄村,南至王家坬村,西侧和东侧为山体,占地面积9.93km2。(1)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位于瓦窑堡镇芽坪村马咀沟沟谷内,园区四周均为山体,沟谷南距芽坪村1.6km,四周均为山体,占地面积0.5km2;(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位于杨家园则镇魏家岔村,园区北侧、东侧为秀延河支流,南侧及西侧为山体,园区距离魏家岔村200m,占地面积0.3km2。(3)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位于杨家园则镇好坪沟村,园区西侧及北侧为秀延河支流,南侧和东侧为山体,园区距离好坪沟村约100m,占地面积0.9km2。(4)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位于史家畔乡卢家河村,园区在秀延河支流的两侧建设,四周均为山体,占地面积1.1km2。(5)现代物流产业园:位于瓦窑堡镇芋则湾村,北侧为包西铁路,其余三侧均为山体,占地面积1km2。子长县工业园区区位图见图2.2-1。3、规划目标根据产业定位,子长县工业园区规划时限为2016~2030年,分近期(2016~2020年)、中期(2021~2025年)和远期(2026~2030年)三个阶段,统筹规划,分布实施,到2030年产业规划项目完全建成后,实现年均销售收入323.25亿元,年均利税总额超过66.6亿元。近期目标(2016~2020):以煤炭为基础,通过对煤炭的分质利用,采用高温和低温热解技术生产半焦,副产物进一步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成品油、甲醇、LNG等产品,加强资源的利用及产品的竞争力;煤矸石生产多孔砖、煤泥生产型煤等环保项目,解决资源浪费问题,保护环境,带动经济发展。为保证生产的产品能够及时有效的运输,园区规划建设铁路专用线和大型物流中心项目,以满足原材料和产品的快速运输,实现其经济价值。中期目标(2021~2025):充分利用煤化工近期产品,如煤焦油、甲醇、焦炉煤气等作为原料,进行后续加工,生产终端市场所需的化工产品及中间品;加快油田伴生气,油田油泥中污油回收及综合利用;结合中期产品规划,增加铁路运输能力,保证园区内产品及时、高效的运输。265
远期目标(2026~2030):发展PVC制品等下游精细化工产业,同时发展城西天然气产业,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伴随着工业园区进一步发展成熟,根据当地的工业废弃物及城市垃圾等情况进行分类综合处理,建设环境友好型工业园区。1.1规划定位整个园区定位:合理规划园区产业项目,将子长县工业园区建成绿色、低碳、高效、节能、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子长特色的现代新型化工业园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定位:综合利用煤化工初级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及煤炭伴生资源,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耗水量相对较少、节能、经济、绿色环保的化工产品。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定位:充分利用当地煤炭开采中产生的煤泥、煤矸石,石油开采中产生的污油泥、伴生气,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弃资源,合理进行利用,变废为宝,提高园区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保护环境。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定位:充分利用子长县天然气资源优势,发展天然气产业,优化能源结构。现代物流产业定位:建设铁路专用线、物流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等项目,形成综合信息服务、网络物流平台,提高协同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提升园区竞争力。1.2规划布局子长县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区域内山高沟深,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决定子长县工业园区需按照“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的思路布局,统一规划、分布实施,重点突破,滚动发展,以县城为中心向东、向西、向北发展,强调各功能区间产业相对分工,加强整体协作,合理进行功能区产业配置,规划园区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区四园”的结构。四园即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园区总规划占地面积13.73km2(20600亩)。园区总体布局图见图2.4-1,规划各个园区的布局图见图2.4-2~图2.4-6。265
园区将根据物流及运输方式、特点、危险等级特点统一规划公共管廊、仓储设施和交通设施,通过一体化的物流设施将各装置连成一体,保证物料在园区内外经济安全地输送。结合园区对外交通道路及安全距离在北部地块规划物流区和仓储区,根据项目需要设置堆场、罐区等,相对集中布置。便于向规模化发展,节省投资。规划将一体化考虑园区公用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集中建设综合维修、消防站、三废处理和燃料供应等公用工程设施,实现电力、蒸汽、水等一体化供应,以节约用地、减少投入、保护环境。污水处理厂规划在园区内各区块的边缘地带,减少对其他地块影响,同时应位于园区地势较低处,便于各地块的污水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园区内不建设集中的生活服务区,园区内职工生活区依托子长县。在管理服务区内可以建设少许社会服务设施,如企业急救站等。1.1土地利用规划根据规划方案,园区建设用地共分为6大类,即类型包括6种,工业用地(M)、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与广场用地(G)、物流仓储用地(W)、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公共设施用地(C),区域总体用地平衡表见表2.5-1。表2.5-1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代码用地名称面积(hm2)比例(%)1M工业用地610.9944.52C公共设施用地43.393.163W仓储用地82.526.014S道路广场用地293.6821.395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250.9818.286G绿地91.446.66总规划用地13731001.2产业规划1.2.1产业规模园区近期、中期、远期规划产业规模见表2.6-1。表2.6-1园区主要产业规模片区序号装置名称单位规模产量备注近期规划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1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万吨/年5004202煤炭分质清洁利用万吨/年50050034×100万kW煤电外送万kW/年4×1004×100265
4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万kW/年2×352×35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5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空心砖)万块/年20000200006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中心(一期)万吨/年100100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7天然气净化m³/年10×1089.73×1088天然气液化万吨/年4040现代物流产业园9煤炭铁路专用线(一期)万吨/年60060010物流中心万吨/年1000100011电子商务中心中期规划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1煤焦油加氢万吨/年1001002甲醇制烯烃万吨/年50503聚乙烯管材万吨/年1.51.544×100万kW煤电外送万kW/年4×1004×1005高密度聚乙烯注塑产品万只/年3003006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万吨/年227粗苯加氢万吨/年101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8油田伴生气轻烃回收万吨/年119污油泥处理万吨/年557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轻骨料项目)万吨/年33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8天然气净化m³/年10×1089.73×10810天然气液化万吨/年4040现代物流产业园11煤炭铁路专用线(二期)万吨/年20002000远期规划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1聚甲醛万吨/年442甲醇制烯烃万吨/年50503煤炭分质清洁利用万吨/年5005004煤焦油加氢万吨/年10010054×100万kW煤电外送万kW/年4×1004×1006CO2捕集利用万吨/年30307聚丙烯发泡板材万吨/年118聚氯乙烯管件管材万吨/年11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9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彩色地砖)万块/年1000100010城镇污泥处理处置万吨/年1.21.211枝杆花盆及新型装饰材料万只/年5005001.1.1近期产业规划方案1.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265
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是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LNG、焦粉的大型煤化工装置,同时副产煤焦油、碳铵、粗苯、硫铵等副产品。该生产装置主要包括粉煤干馏、化工焦气化、混合气制甲醇(含空分、变换、净化、液化分离、甲醇合成、精馏、硫回收)、碳铵等主要装置。1.煤炭分质清洁利用根据子长煤典型煤质特点和热解工艺特性,采用中低温干馏加工技术,对子长煤进行热解改性,分级分质加工,热解分质加工产出的煤气自用,可实现无富裕煤气产出,简化项目工艺。2.4×100万kW煤电外送建设4×100万k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采用循环硫化床锅炉,主要包括输煤系统、除灰系统、供水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脱硫脱硝系统等。3.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空心砖)根据子长县煤矸石堆放和新排量,考虑到排矸量的不均匀系数,剔除不能用的白砂岩、硫化铁等有害物质外,能用于制砖的煤矸石量占总排量的95%左右,确定近期建设产能2亿标块空心砖生产线。4.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中心(一期)规划建设型煤生产线处理煤泥,设计干燥系统及型煤生产能力约为143t/h,年生产型煤100万吨。5.天然气净化原料天然气来源于延353井区-延518井区,规划年处理原料气10亿方,采用管道运输,净化气即为产品天然气,经配气区计量后通过外输管道输往下游用户。6.天然气液化将来自天然气净化厂管输的原料气(净化天然气),经过计量、调压以后,经过原料气压缩机增压,然后经冷凝至液化,年产液化天然气40万吨。LNG运输采用汽车槽车运输方式。7.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建设2×35万k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结合煤质资料和环保要求,热电站的锅炉选用循环流化床锅炉。8.煤炭铁路专用线(一期)265
规划煤炭发送量为600×104吨/年,里程范围:CK0+000(包西K417+758.2)-CK3+083.623(包西K420+836.5),包含子长工业园区集运站,全长约3.084km。1.物流中心建设仓储式物流一级站,拟建成一个“集信息服务、配载运输、物资交流、物资仓储、停车住宿、车辆维修、交易配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公共物流中心。2.电子商务中心项目建设标准化厂房、仓库、办公楼、孵化中心、电商运营中心、8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200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服务园区基础设施等实施,实现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电子商务孵化培训、电子商务运营服务、公寓服务、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仓储、物流快递运营、镇村电子商务服务,B2B、B2C、O2O等网络设施平台服务。3.近期产业规划汇总近期园区产业规划见表2.6-2。表2.6-2近期园区产业规划序号区块名称规划项目原料产品名称单位规模名称单位规模1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子长煤、神木煤万吨/年500焦粉万吨/年24.3///甲醇万吨/年282.63///LNG万吨/年55.38///碳铵万吨/年30///煤焦油万吨/年18.85///粗苯万吨/年3.98///硫铵万吨/年4.192煤炭分质清洁利用原煤万吨/年500清洁燃料万吨/年350.2///煤焦油万吨/年47.25///干馏煤气亿Nm³/年4.3634×100万kW煤电外送子长煤万吨/年560发电万kWh/a2000000///蒸汽万吨/年404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煤万吨/年189发电万kWh/a350000///蒸汽万吨/年55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空心砖)煤矸石万吨/年33承重砖亿块/年1.6265
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垃圾土万吨/年8.25非承重砖亿块/年0.46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中心(一期)焦粉万吨/年70型煤万吨/年100煤泥万吨/年30///7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天然气净化天然气m³/年10×108净化天然气Nm³/年9.73×1088天然气液化净化天然气Nm³/年6.667×108LNG万吨/年409现代物流产业园煤炭铁路专用线(一期)煤炭运输量万吨/年600///10物流中心物流量万吨/年1000///11电子商务中心//////1.1.1中期产业规划方案1.煤焦油加氢选用大工固体热载体法热解技术,同时副产煤气,用于中低温煤焦油综合利用工程。煤焦油加氢装置主要包括煤焦油净化处理单元、原料预分馏单元(脱水和切尾)、反应及分馏等单元。2.甲醇制烯烃以甲醇为原料,采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先进的流化床制烯烃(DMTO)技术生产聚合级乙烯和丙烯,并进一步加工成聚乙、丙烯产品。聚乙烯拟采用Borealis公司的Borstar工艺、聚丙烯拟采用DOW公司的Unpoil工艺。包括新建DMTO装置(包括烯烃分离装置)、聚乙烯、聚丙烯装置。3.聚乙烯管材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建设PE管道的生产线,产品规格Φ110~Φ650,HDPE管道质量标准执行国标《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2000)。4.高密度聚乙烯注塑产品以高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注塑成周转箱,为降低成本,提高其加工性能,可适量加入一些辅助料。5.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以高密度聚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成熟的逐步双向拉伸法,生产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它有着产量大、速度快、幅度宽、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6.粗苯加氢265
以粗苯为原料,经化学和物理等方法除去其中的含硫、氮、氧的碳氢化物、硫化氢、氨和水等有害杂质,以便得到可做原料使用的高纯度苯、甲苯、混合二甲苯。1.油田伴生气轻烃回收以油田伴生气为原料,建设轻烃回收装置,产品为干气、液烃等。2.污油泥处理污油泥无害化工程内容包括原料储池、生产池、固液分离、净化水池等,回收原油。3.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轻骨料项目)根据拟建地煤矸石堆放和新排量,规划建设煤矸石制轻骨料保温材料。4.煤炭铁路专用线(二期)子长县工业园区煤炭铁路专用线,二期规划煤炭发送量为2000×104吨/年,发送产品包括煤炭和化工产品。里程范围:CK0+000(包西K417+758.2)-CK3+083.623(包西K420+836.5),包含子长工业园区集运站,全长约3.084km。5.中期产业规划汇总中期园区产业规划见表2.6-3。表2.6-3中期园区产业规划序号区块名称规划项目原料产品名称单位规模名称单位规模1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煤焦油加氢煤焦油万吨/年100燃料气万吨/年4.9氢气万Nm3/年6.96×104石脑油万吨/年31.8///燃料油万吨/年612甲醇制烯烃甲醇万吨/年50聚乙烯万吨/年25///聚丙烯万吨/年25///液化气万吨/年1.18///C4万吨/年7.78///C5+万吨/年3.043聚乙烯管材高密度聚乙烯万吨/年1.5聚乙烯给水/燃气管材万吨/年1.544×100万kW煤电外送子长煤万吨/年560发电万kWh/a2000000///蒸汽万吨/年40265
5高密度聚乙烯注塑产品高密度聚乙烯万吨/年0.44聚乙烯注塑产品万只/a3006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聚丙烯万吨/年2.2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万吨/年27粗苯加氢粗苯万吨/年10高纯苯万吨/年6.975焦炉煤气万Nm3/年848高纯甲苯万吨/年1.51///混合二甲苯万吨/年0.51///非芳烃万吨/年0.24///重苯万吨/年0.676///C8-、C8+万吨/年0.0024///焦炉煤气PSA制氢解吸气万Nm³/年340.88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油田伴生气轻烃回收伴生气万Nm3/年8960干气万Nm³/年5900///C2万吨/年0.043///C3万吨/年0.31///正丁烷万吨/年0.33///异丁烷万吨/年0.11///C5+万吨/年0.2079污油泥处理污油泥万吨/年4.5原油万吨/年2.3钻井污泥万吨/年0.5///燃料煤万吨/年0.4///10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轻骨料项目)煤矸石万吨/年3.3轻骨料万吨/年311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天然气净化天然气m³/年10×108净化天然气Nm³/年9.73×10812天然气液化净化天然气Nm³/年6.667×108LNG万吨/年4013现代物流产业园煤炭铁路专用线(二期)物流量万吨/年2000///1.1.1远期产业规划方案1.聚甲醛聚甲醛项目主要包括甲醇制甲醛、甲醛聚合等单元。甲醛装置推荐采用铁钼法工艺。聚甲醛推荐选择共聚甲醛的工艺路线。2.甲醇制烯烃265
工艺内容同中期规划。1.煤焦油加氢工艺内容同中期规划。2.CO2捕集利用以低温甲醇洗送来的CO2气为原料,CO2捕集和利用项目主要包括CO2的液化、贮存、注井等单元。3.天然气净化工艺内容同近期规划。4.天然气液化工艺内容同近期规划。5.聚丙烯发泡板材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并添加适当的助剂或填料,来改进体系的发泡性能。园区采用挤出发泡工艺生产聚丙烯低发泡板材。6.聚乙烯管件管材以SG-5型PVC树脂为原料,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颜料等,这些原料经适当的处理后按配方进行捏合,再采用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7.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彩色地砖)以煤矸石为结合剂的地砖工艺所生产的建筑材料。8.城镇污泥处理处置以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原料,进行发酵堆肥处理,产品为有机肥。9.枝杆花盆及新型装饰材料玉米枝杆、果树枝等为原料,进行粘结成型,生产枝杆纤维花盆、苗钵及新型装饰材料。10.远期产业规划汇总远期园区产业规划见表2.6-4。表2.6-4远期园区产业规划序号区块名称规划项目原料产品名称单位规模名称单位规模1聚甲醛甲醇万吨/年10甲醛万吨/年24265
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乙二醇万吨/年0.28聚甲醛万吨/年4烧碱万吨/年0.2///2甲醇制烯烃甲醇万吨/年50聚乙烯万吨/年25///聚丙烯万吨/年25///液化气万吨/年1.18///C4万吨/年7.78///C5+万吨/年3.043煤炭分质清洁利用原煤万吨/年500清洁燃料万吨/年350.2///煤焦油万吨/年47.25///干馏煤气亿Nm³/年4.364煤焦油加氢煤焦油万吨/年100燃料气万吨/年4.9氢气万Nm3/年6.96×104石脑油万吨/年31.8///燃料油万吨/年6154×100万kW煤电外送子长煤万吨/年560发电万kWh/a2000000///蒸汽万吨/年406CO2捕集利用低温甲醇洗尾气万Nm3/年1.56×104液态CO2万吨/年307聚丙烯发泡板材聚丙烯万吨/年1.02聚丙烯发泡板材万吨/年18聚乙烯管件管材高密度聚乙烯万吨/年1.2聚乙烯给水/燃气管材万吨/年1.59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彩色地砖)煤矸石万吨/年5地砖万块/年100010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污泥万吨/年1有机肥万吨/年1.2糠醛渣万吨/年0.7///11枝杆花盆及新型装饰材料玉米枝杆、果树枝等万吨/年0.01枝杆花盆万只/年5001.1.1园区规划循环经济产业链园区规划建设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主要位于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以煤炭为原料建设煤化工项目,生产下游产品。园区内建设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见图2.6-1,其他规划产业见图2.6-2。265
1.1专项规划1.1.1给水工程规划1.规划水源本规划园区为一区四园,位于子长县县城下游,主要的河流为秀延河及其支流。根据总体规划,园区规划的水源包括①中山川水库、②红石峁水库、③规划建设的吴家湾水库、④李家沟污水处理厂提供的中水、⑤已开工建设的引黄济延工程。2.给水管网给水管网应根据用水要求合理分布于全部供水区。在满足各用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以及考虑施工维修方便的原则下,尽可能缩短给水管线总长度。管网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布置方式,以环状管网为主,枝状管网为辅,以便提高供水的安全性。消防给水采用与生活给水同一低压管网系统供给,消火栓沿主要干道每隔120m布置一个。1.1.2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根据规划方案,园区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污水统一收集后,集中汇入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外排。雨水经统一收集后就近排入附近河道。(2)污水处理厂规划规划方案中对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均规划了污水处理厂,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片区未规划污水处理厂。环评要求:对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均建设污水处理厂,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和现代物流产业园距离较近,可共用一个污水处理厂。规划提出污水处理厂收集本园区企业生产污水,经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及膜处理等深度处理,水质达到再生水的水质标准,作为热电厂、煤制甲醇厂等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1.1.3供电工程规划(1)供配电电压的确定265
根据负荷计算数据,园区内的一、二期总负荷已远超过70MW,因此外电源供电电压应采用110kV等级,园区内大项目供电电压可用110kV,中、小型项目可采用10kV供电,高压电动机及配电变压器的电压采用10kV,因此,园区规划的供电电压采用110kV、10kV为宜。(2)外电源的选择本园区外供电源可选择110kV子北变电站作为园区主供电源,同时可以考虑卞家沟作为园区的备用电源,按110kV电压二回路电源考虑。(3)供电方案根据园区用电负荷的分布及特点,考虑各项目实际用电负荷较大,从电网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角度,规划在园区内分期建设变电站。原则上,用电负荷小于10-20MW的项目采用10kV电压等级供电,用电负荷为20-40MW的项目可采用35kV电压等级供电,若用电负荷大/等于40MW的项目应采用110kV电压等级供电,据园区各项目的用电要求,园区需设置110kV园区总变电站一座,总变规模宜为2台50MVA变压器,电压为110/10kV。变电站的设计应尽量节约用地,可考虑110kV及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式,变压器因体积较大,可放在户外。110kV侧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型式,10kV侧采用单母分段接线。园区内设多座10kV装置变电所,总变电站设若干10kV馈线柜,以10kV双回路向园区内各10kV变电所供电。凡装置内有特别重要的一级负荷(即应急负荷),由各装置自行设置事故电源,如自动快速启动的柴油发电机组、EPS等来解决。1.1.1道路照明规划工业园区内道路照明为车辆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方便人民生活,美化区域环境。道路照明要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省能源、维修方便,同时考虑与周边道路照明的自然过度,供电系统及控制方式力求扬长避短。265
照明光源应选用寿命长、光效高、可靠性和一致性好的高压钠灯、金卤灯等。照明灯具应配光合理、效率高、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性好、重量轻、美观、安装维修方便、具有防水防尘性能。快速路和主干道的照明灯具采用截光型,次主干道的照明灯具采用半截光型,灯具效率为75%以上。立交桥处采用高杆照明,灯杆高度、具体数目根据规模确定。鉴于太阳能光源的优越性能,目前正在推广应用,本园区的主干道可考虑适当采用太阳能光源。规划区内主干道的宽度大等于12m时,需在道路的两侧装设照明灯,道路宽度小于9m时,可采用单侧装设照明灯。1.1.1供热工程规划1、热负荷预测公共设施服务用建筑供热指标为65W/m2,工业仓储用建筑供热指标为70W/m2。按工业用地容积率0.7、采热面积折算系数0.7计,根据园区用地规划,园区用地供热负荷见表2.7-1。根据计算结果,园区总热负荷为251.68MW,其中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热负荷165.20MW,现代物流产业园热负荷28.44MW,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热负荷20.43MW,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热负荷13.60MW,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热负荷6.20MW,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热负荷17.80MW。表2.7-1园区用地供热负荷预测表片区名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仓储用地热负荷合计(MW)占地面积(km2)热负荷量(MW)占地面积(km2)热负荷量(MW)占地面积(km2)热负荷量(MW)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4.49154.150.3511.0600165.20现代物流产业园000.0040.140.8328.3028.44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0.5719.470.030.970020.43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0.3813.050.020.550013.6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0.165.640.020.55006.2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0.5017.240.020.550017.80备注:按工业用地容积率0.7、采热面积折算系数0.7计,公共设施服务用建筑供热指标为65W/m2,工业仓储用建筑供热指标为70W/m22、热源及集中供热锅炉房规划265
规划中提出对园区进行集中供热,也提出园区内建设热电联产项目,但未提出具体供热方式。环评建议:由于热电联产项目位于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内,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与现代物流产业园、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之间的距离均在10km范围内,可采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内规划建设的热电厂供热,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与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距离较远,不宜采用集中供热,企业自建锅炉房供热。3、供热系统规划本次园区热负荷性质均为采暖热负荷,供热管网采用二次网,与用户连接方式为间接连接方式。热水一次网热水温度为100℃-70℃,二次网为75℃-50℃,一级管网接至各单位或居住小区的换热站,然后由二级网送至不同热用户。供热管网采用环状和枝状相结合的方式布置,主要采用无补偿直埋敷设。1.1.1道路系统规划园区道路网由主干道形成骨架,次干路和支路配合,广泛联系园区各个区域。园区道路分为三个等级,即主干路、次干路以及支路,其中:主干路:规划道路红线宽为50米,均采用双幅路形式,交叉口缘石半径为25米。次干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20米,采用单幅路形式,交叉口缘石半径为18米,起集散交通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支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12米,采用单幅路形式,交叉口缘石半径为10米。支路与次干路和其他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等内部道路相连接,对园区用地起着广泛联系的作用。规划方案中并未提出道路的具体规划建设内容。1.1.2环卫工程规划1、环卫系统规划规划垃圾收集采用定时、定点的收集方式,推广垃圾袋装化和分类收集,由各片区环卫车将垃圾从垃圾收集点运至各片区垃圾中转站,然后采用大、中型载重运输车运至子长县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以不超过70米为标准设置。在道路两侧以及各类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的出入口附近设置废物箱,道路两旁和路口按间距40米,园区内按80米左右设置废物箱。交通干路设置间距50~80米;一般道路设置间距80~100米。2、垃圾转运站规划方案中提出建设垃圾中转站,但未提出具体建设内容,环评建议:265
园区共六个片区,在每个片区内设置小型垃圾转运站1座,用地面积不小于100m2,垃圾中转站与周围建筑物间隔不小于5米。1.1265
1规划分析1.1规划协调性分析根据子长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园区主导产业为煤化工、石油化工,配套建设建材、电子商务、仓储物流服务业。本园区总体规划所涉及的政策、法律法规见表3.1-1。表3.1-1规划方案协调性分析涉及的主要政策、法规和规划层次相关政策、法规和规划国家层次《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修正版《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行业层次《热电联产管理办法》,发改能源[2016]617号《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的通知》,工信部联节[2015]45号关于印发《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的通知,环办[2015]111号《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4年第14号《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环办[2015]112号《关于印发陕西省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发改能源[2014]804号省级、地方层次《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子长县总体规划》《子长县物流园区建设规划》1.1.1国家层次政策法规协调性分析1.1.1.1《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修订版)协调性分析园区项目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订版)(简称“指导目录”)协调性分析见表3.1-2。从表可知园区内规划建设的项目全部属于鼓励类或允许类,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订版)要求。表3.1-2规划与《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修订版)协调性分析序号装置名称项目概况《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修订版)项目所属类别协调性近期规划1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煤制甲醇,甲醇年产282万吨限制类:100万吨/年以下煤制甲醇生产装置(综合利用除外)不属于鼓励、限制或淘汰类符合2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采用中低温干馏加工技术,对煤进行热解改性,产品包括半焦、煤焦油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中均未规定不属于鼓励、限制或淘汰类符合265
34×100万kW煤电外送建设4×100万k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鼓励类: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电站建设鼓励类符合4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建设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鼓励类:采用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热电冷多联产、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鼓励类符合5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空心砖)煤矸石制空心砖鼓励类: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热值燃料综合利用限制类:3000万标砖/年以下的煤矸石、页岩烧结实心砖生产线鼓励类符合6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中心(一期)煤泥、焦粉制型煤鼓励类:型煤及水煤浆技术开发与应用鼓励类符合7天然气净化年处理原料气10亿方,采用管道运输,净化气通过外输管道输往下游用户鼓励类: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鼓励类符合8天然气液化将来自天然气净化厂管输的原料气(净化天然气)增压、冷凝至液化鼓励类:液化天然气技术开发与应用鼓励类符合9煤炭铁路专用线(一期)煤炭发送量为600×104吨/年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中均未规定不属于鼓励、限制或淘汰类符合10物流中心建成一个“集信息服务、配载运输、物资交流、物资仓储、停车住宿、车辆维修、交易配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公共物流中心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中均未规定不属于鼓励、限制或淘汰类符合11电子商务中心建设8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200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鼓励类: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系统开发与应用服务鼓励类符合中期规划1煤焦油加氢煤焦油加氢深加工鼓励类:焦油加氢处理鼓励类符合2甲醇制烯烃DMTO工艺制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年产量均为25万吨/年限制类:新建7万吨/年以下聚丙烯(连续法及间歇法)、20万吨/年以下聚乙烯不属于鼓励、限制或淘汰类符合34×100万kW煤电外送建设4×100万k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鼓励类: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电站建设鼓励类符合4聚乙烯管材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建设PE管道的生产线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中均未规定不属于鼓励、限制或淘汰类符合5高密度聚乙烯注塑产品以高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注塑成周转箱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中均未规定不属于鼓励、限制或淘汰类符合6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以高密度聚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成熟的逐步双向拉伸法,生产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中均未规定不属于鼓励、限制或淘汰类符合7粗苯加氢以粗苯为原料,经化学和物理等方法除去有害杂质,生产高纯度苯、甲苯、混合二甲苯鼓励类:苯加氢精制鼓励类符合8油田伴生气轻烃回收以油田伴生气为原料,建设轻烃回收装置,产品为干气、液烃等鼓励类:油气伴生资源综合利用鼓励类符合9污油泥处理污油泥无害化工程内容包括原料储池、生产池、固液分离、净化水池等,回收原油鼓励类:危险废弃物(放射性废物、核设施退役工程、医疗废物、含重金属废弃物)安全处置技术设备开发制造及处置中心建设鼓励类符合10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轻骨料项目)煤矸石制建材鼓励类: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热值燃料综合利用鼓励类符合265
11煤炭铁路专用线(二期)煤炭发送量为2000×104吨/年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中均未规定不属于鼓励、限制或淘汰类符合12天然气净化年处理原料气10亿方,采用管道运输,净化气通过外输管道输往下游用户鼓励类: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鼓励类符合13天然气液化将来自天然气净化厂管输的原料气(净化天然气)增压、冷凝至液化鼓励类:液化天然气技术开发与应用鼓励类符合远期规划1聚甲醛甲醇制甲醛、甲醛聚合等单元,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中均未规定不属于鼓励、限制或淘汰类符合2甲醇制烯烃DMTO工艺制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年产量均为25万吨/年限制类:新建7万吨/年以下聚丙烯(连续法及间歇法)、20万吨/年以下聚乙烯不属于鼓励、限制或淘汰类符合3煤焦油加氢煤焦油加氢深加工鼓励类:焦油加氢处理鼓励类符合4CO2捕集利用以低温甲醇洗送来的CO2气为原料,进行液化、贮存、注井等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中均未规定不属于鼓励、限制或淘汰类符合5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采用中低温干馏加工技术,对煤进行热解改性,产品包括半焦、煤焦油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中均未规定不属于鼓励、限制或淘汰类符合64×100万kW煤电外送建设4×100万k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鼓励类: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电站建设鼓励类符合7聚丙烯发泡板材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挤出发泡工艺生产聚丙烯低发泡板材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中均未规定不属于鼓励、限制或淘汰类符合8聚乙烯管件管材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生产管材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中均未规定不属于鼓励、限制或淘汰类符合9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彩色地砖)煤矸石制建材鼓励类: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热值燃料综合利用鼓励类符合10城镇污泥处理处置以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原料,进行发酵堆肥处理,产品为有机肥鼓励类:“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鼓励类符合11枝杆花盆及新型装饰材料玉米枝杆、果树枝等为原料,进行粘结成型,生产枝杆纤维花盆、苗钵及新型装饰材料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中均未规定不属于鼓励、限制或淘汰类符合1.1.1.1与《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协调性分析本园区不在城市建成区内,子长县也不属于重点控制区,园区内规划的产业符合《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要求,对于通知中提出的环保要求,本环评中将相应提出。园区与通知的协调性分析见表3.1-3。265
表3.1-3与《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协调性分析序号《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园区情况协调性1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新增产能,不得受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的项目。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建设项目和城市主城区钢铁、石化、化工、有色、水泥、平板玻璃等重污染企业环保搬迁项目须实行产能的等量或减量置换园区位于子长县,不属于城市主城区和建成区,园区内无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行业的项目。协调2火电、钢铁、水泥、有色、石化、化工和燃煤锅炉项目,必须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配套建设高效脱硫、脱硝、除尘设施。规划中未提出要求,本环评中提出协调3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原油成品油码头、储油库、加油站项目,必须采取严格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措施。规划中未提出要求,本环评中提出协调1.1.1.1与《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协调性分析子长县煤炭资源丰富,园区内规划建设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项目,提高煤基燃料替代能力,提高能源开发力度,园区规划与《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相协调。表3.1-4与《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协调性分析序号《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园区情况协调性1按照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原则,加快发展煤炭清洁开发利用技术,不断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水平。园区规划建设的煤质甲醇项目及产品深加工项目属于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项目协调2按照清洁高效、量水而行、科学布局、突出示范、自主创新的原则,以新疆、内蒙古、陕西、山西等地为重点,稳妥推进煤制油、煤制气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升级示范工程,掌握核心技术,严格控制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形成适度规模的煤基燃料替代能力。园区内的煤制甲醇可以提高煤基燃料替代能力协调3推行区域差别化能源政策。在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根据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在节水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的前提下,合理加大能源开发力度,增强跨区调出能力。子长县煤炭资源丰富,园区主要进行煤化工项目建设,提高能源开发力度协调1.1.1.2与《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协调性分析园区规划方案对于园区各片区污水方案不完善,未提出工业水循环利用方案、再生水利用方案及对河道用地的管理及保护方案,本环评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要求。265
表3.1-5与《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协调性分析序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园区情况协调性1新建、升级工业集聚区应同步规划、建设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污染治理设施。规划方案对园区各片区污水方案不完善,本环评提出各片区均需建设污水处理厂不协调,本环评补充要求2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禁止处理处置不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园区内建有城镇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处理县城及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协调3加强工业水循环利用。推进矿井水综合利用,煤炭矿区的补充用水、周边地区生产和生态用水应优先使用矿井水,加强洗煤废水循环利用。鼓励钢铁、纺织印染、造纸、石油石化、化工、制革等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规划未提出工业水循环利用方案。不协调,本环评补充要求4促进再生水利用。以缺水及水污染严重地区城市为重点,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要优先使用再生水。规划未提出再生水利用方案。不协调,本环评补充要求5积极保护生态空间。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应保留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积。新建项目一律不得违规占用水域。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土地开发利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留足河道、湖泊和滨海地带的管理和保护范围,非法挤占的应限期退出。规划未提出对河道用地的管理及保护方案不协调,本环评补充要求1.1.1.1与《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协调性分析园区内热电联产燃煤锅炉的容量在每小时10蒸吨以上,园区通过废物再利用及产品深加工项目,使园区建设成为循环型工业园区,与《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相协调。表3.1-6与《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协调性分析序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园区情况协调性1到2017年,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在供热供气管网不能覆盖的地区,改用电、新能源或洁净煤,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在化工、造纸、印染、制革、制药等产业集聚区,通过集中建设热电联产机组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园区内建设的锅炉为4×700t/h和2×245t/h燃煤锅炉,园区内规划建设热电联产项目,为园区内的企业供热协调2所有燃煤电厂、钢铁企业的烧结机和球团生产设备、石油炼制企业的催化裂化装置、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都要安装脱硫设施,每小时20蒸吨及以上的燃煤锅炉要实施脱硫。除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外的燃煤机组均应安装脱硝设施。规划方案未对锅炉脱硫除尘脱硝措施提出具体要求,本环评中提出协调3协调265
鼓励产业集聚发展,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园区内建设煤矸石制砖项目、工业废物综合利用项目、石油伴生气回收利用项目、污泥处置项目、枝干花盆项目,均为废物再生利用项目,且园区内煤制甲醇的产品及副产品又作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形成循环型工业园区。4加大天然气、煤制天然气、煤层气供应。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气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或用于替代燃煤;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高效利用项目,限制发展天然气化工项目;有序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原则上不再新建天然气发电项目。园区内建有天然气净化及天然气液化项目,加大了天然气的供应。园区内也不建设天然气化工及天然气发电项目协调1.1.1与各行业政策法规协调性分析1.1.1.1与《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协调性分析园区内的煤电项目为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符合行动计划中对新建煤电项目容量的要求,园区位于陕北地区,符合大型煤电基地开发规划要求,对于废气处理措施,环评补充提出要求,因此园区煤电项目与《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的要求相协调。表3.1-7与《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协调性分析序号关于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发改能源[2014]2093号园区情况协调性1新建燃煤发电项目(含已纳入国家火电建设规划且具备变更机组选型条件的项目)原则上采用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100万千瓦级湿冷、空冷机组设计供电煤耗分别不高于282、299克/千瓦时,60万千瓦级湿冷、空冷机组分别不高于285、302克/千瓦时。园区内的煤电项目为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机组煤耗规划中未提出要求,环评补充提出协调2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含在建和项目已纳入国家火电建设规划的机组)应同步建设先进高效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不得设置烟气旁路通道。环评提出园区内的发电机组同步建设高效脱硫、除尘、脱硝装置,废气污染物排放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协调3统筹资源环境等因素,严格落实节能、节水和环保措施,科学推进西部地区锡盟、鄂尔多斯、晋北、晋中、晋东、陕北、宁东、哈密、准东等大型煤电基地开发,继续扩大西部煤电东送规模。园区位于陕北地区,符合通知要求协调1.1.1.2与《热电联产管理办法》协调性分析265
本园区内规划新建的热电联产项目以向子长县县城供热为前提,煤炭工业园区的工业用热也由热电联产项目提供,与《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相协调,对于《热电联产管理办法》中提出的替代关停燃煤锅炉、热电联产项目达到超低排放水平等要求,本环评补充提出。表3.1-8与《热电联产管理办法》协调性分析序号《热电联产管理办法》,发改能源[2016]617号园区情况协调性1严寒、寒冷地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北,新疆、青海)优先规划建设以采暖为主的热电联产项目,替代分散燃煤锅炉和落后小热电机组。子长县部分区域尚未实现集中供热,属于秦岭以北的寒冷地区,热电联产项目是以子长县县城供热为主的热电联产项目协调2规划建设热电联产应以集中供热为前提,对于不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地区,暂不考虑规划建设热电联产项目。以工业热负荷为主的工业园区,应尽可能集中规划建设用热工业项目,通过规划建设公用热电联产项目实现集中供热。新建工业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热电联产项目。园区的热电联产项目主要向子长县城集中供热,煤炭工业园区的工业用热也由热电联产项目提供。园区内的项目不自备燃煤热电联产项目。协调3以蒸汽为供热介质的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半径一般按10公里考虑,供热范围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其他热源点。煤炭工业园区边界距离县城约2.5km,县城在热电联产项目供热范围内,热电联产项目周围10km范围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其他热源点协调4新建抽凝燃煤热电联产项目与替代关停燃煤锅炉和小热电机组挂钩。加快替代关停以下燃煤锅炉和小热电机组:单台容量10蒸吨/小时(7兆瓦)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大中城市20蒸吨/小时(14兆瓦)及以下燃煤锅炉;除确需保留的以外,其他单台容量10蒸吨/小时(7兆瓦)以上的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最新环保标准且不实施环保改造的燃煤锅炉;单机容量10万千瓦以下的燃煤抽凝小热电机组。规划未提出替代关停燃煤锅炉不协调,本环评提出要求5规划新建2台30万千瓦级抽凝热电联产机组的,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机组预期投产年,所在省(区、市)存在50万千瓦及以上电力负荷缺口。(二)2台机组与调峰锅炉联合承担的供热面积达到1800万平米。(三)采暖期热电比应不低于80%。(四)项目参与电力电量平衡,并纳入国家电力建设规划。根据子长县总体规划,子长县城远期总供热面积约为2000万m2,超过1800万平米。协调6严格热电联产机组环保准入门槛,新建燃煤热电联产机组原则上达到超低排放水平。规划未提出,本环评要求热电联产项目应达到超低排放水平。协调1.1.1.1与《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的通知》协调性分析265
本园区按照按照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思路,建设规模化煤化工产业基地,以煤炭为原料生产甲醇及其他副产品,以其产品甲醇、粗苯、焦粉为原料,分别规划建设甲醇制烯烃、粗苯加氢及焦粉制型煤项目;园区内同时建设煤炭干馏制煤焦油项目,并规划了煤焦油加氢精制项目;提高了园区产品的精细化率,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以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为特色的煤炭深加工产业园区,符合《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具体分析见表3.1-9。表3.1-9与《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的通知》协调性分析序号《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的通知》工信部联节[2015]45号园区情况协调性1根据本地区煤炭资源禀赋和利用水平,因地制宜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同时,加强区域内相关产业衔接融合,综合提升区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整体水平。园区以子长县的煤为原料,采用气化、低温甲醇洗、甲醇合成等工艺,生产甲醇。在中期规划中,又以甲醇为原料,采用DMTO工艺生产乙烯、丙烯,再经聚合成为聚丙烯、聚乙烯。聚乙烯及聚丙烯又作为原料生产薄膜、管材等。整个园区的产业衔接融合,提成了煤炭综合利用水平。协调2在煤化工行业按照能化共轨理念,推进煤炭由单一原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转变,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加大煤炭资源加工转化深度,提高产品精细化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材料等新型煤化工,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园区的煤炭经干馏产生煤焦油,煤焦油在进一步进行加氢深加工;煤炭经气化、合成产生粗苯,在中期规划中又对粗苯进行加氢精制;煤炭气化产生的焦粉又进行再利用生产型煤;园区的产业链提高了产品的精细化率,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协调3在条件适宜的地区或工业园区,推进焦化、煤化工与区域集中供热一体化模式,替代分散中小燃煤工业锅炉。园区内同步建设热电厂,实现煤化工与供热一体化模式协调1.1.1.1与《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协调性分析园区所在地区水资源丰富程度一般,但正在建设的引黄济延工程可为园区提供大量的用水,同时子长县的煤矿较多,煤矿疏干水也可作为园区项目用水。园区内的煤化工项目不取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园区内煤化工企业全部依托园区集中供热供气,基本符合《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要求。对于《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中具体的环保措施要求,各企业在初步设计阶段应遵照执行,本环评在污染防治措施中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表3.1-10与《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协调性分析序号《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环办[2015]111号园区情况协调性265
1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工艺技术、建设规模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鼓励采用能源转换率高、污染物排放强度低的工艺技术,并确保原料煤质相对稳定。园区内项目规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评提出园区内企业应采用能源转换率高、污染物排放强度低的工艺技术协调2强化节水措施,减少新鲜水用量,具备条件的地区,优先使用矿井疏干水、再生水,禁止取用地下水作为生产用水。沿海地区应利用海水作为循环冷却用水,缺水地区应优先选用空冷、闭式循环等节水技术。取用地表水不得挤占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根据规划方案,园区内企业用水水源为水库及引黄济延工程的水,不取用地下水和地表水。规划方案未提出使用矿井疏干水、再生水作为生产用水的方案,本环评补充提出要求。部分协调,本环评补充提出要求3根据清污分流、污污分治、深度处理、分质回用的原则设计废水处理处置方案,选用经工业化应用或中试成熟、经济可行的技术。在具备纳污水体的区域建设现代煤化工项目,废水(包括含盐废水)排放应满足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并确保地表水体满足下游用水功能要求规划园区排放的废水应满足排放标准要求。于企业内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污园区污水处理厂。协调4项目应依托园区集中供热供汽设施。园区内建设热电厂,园区内煤化工企业均建设在煤炭产业园区内,全部依托园区集中供热供气协调1.1.1.1与《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修订)》协调性分析园区内的炼焦企业、粗苯精制企业生产能力满足准入条件要求,园区选址不在城市规划区,与河流的距离也满足要求,园区内炼焦企业符合《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修订)》要求。对于《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修订)》中具体的环保措施要求,各企业在初步设计阶段应遵照执行,本环评在污染防治措施中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表3.1-11与《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修订)》协调性分析序号《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修订)》园区情况协调性1在城市规划区边界外2公里(现有城市居民供气项目和钢铁生产企业厂区内配套项目除外)以内,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弱的近岸海域岸线(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厂区内配套项目除外)、主要河流两岸、高速公路两旁和其他严防污染的食品、药品等企业周边1公里以内,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和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不得建设焦化企业。园区不在城市规划区边界外2km范围内,不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保护区内,园区边界距离秀延河2.2km,因此园区内焦化行业选址符合要求。协调2炼焦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应符合《炼焦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1661-2012)的要求。环评提出要求协调3半焦炉:单炉生产能力≥10万吨/年,企业生产能力≥100万吨/年。园区内的炼焦企业生产规模500万吨/年,半焦生产量350万吨/年,符合要求协调265
4苯精制:采用加氢工艺,单套处理粗(轻)苯能力≥10万吨/年园区内的苯精制企业粗苯处理能力10万吨/年,符合要求协调1.1.1.1与《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协调性分析园区中的火电项目符合县城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不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建设的区域,与《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协调,对于《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中提出的同步替代关停供热范围内的燃煤、燃油小锅炉及电厂具体的环保措施要求,本环评补充提出相关要求。表3.1-12与《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协调性分析序号《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环办[2015]112号园区情况协调性1热电联产项目符合热电联产规划和供热专项规划,落实热负荷和热网建设,同步替代关停供热范围内的燃煤、燃油小锅炉。园区内的热电联产项目符合延安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电力规划,规划中未提及同步关停的小锅炉部分协调,本环评补充提出要求2项目选址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及其他相关规划要求,不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建设的区域。园区选址符合子长县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不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建设的区域。协调3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小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单位发电量的煤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等指标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本环评补充提出协调4同步建设先进高效的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不得设置烟气旁路烟道,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和其他相关排放标准。本环评补充提出协调5煤场和灰场采取有效的抑尘措施,厂界无组织排放符合相关标准限值要求。在环境敏感区或区域颗粒物超标地区设置封闭煤场。灰场设置合理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应有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本环评补充提出协调6降低新鲜水用量。具备条件的地区,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煤矿疏干水、海水淡化水。工业用水禁止取用地下水,取用地表水不得挤占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本环评补充提出协调7本环评补充提出协调265
根据“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则提出厂区排水系统设计要求,明确污水分类收集和处理方案,按照“一水多用”的原则强化水资源的串级使用要求,提高水循环利用率,最大限度减少废水外排量。脱硫废水单独处理后回用。8热电联产项目灰渣应全部综合利用,仅设置事故备用灰场(库),储量不宜超过半年。脱硝废催化剂按危险废物管理要求提出相关的处理处置措施。本环评补充提出协调1.1.1.1与《关于印发陕西省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协调性分析本园区位于子长县,属于陕北地区,属于可以建设煤化工、火电项目的区域,环评提出园区内的电厂须达到重点区域特别排放限值,园区规划符合《关于印发陕西省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表3.1-13与《关于印发陕西省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协调性分析序号《关于印发陕西省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发改能源[2014]804号园区情况协调性1严格实施火电产业环保准入政策,西安、咸阳两市周边不再新建火电、热电厂,对已经取得“路条”的电厂项目要重新布局在陕北。本园区位于子长县,属于陕北地区,符合要求协调2关中地区在建电厂要采用超净排放技术,达到燃气机组最新标准的排放限值;陕北、陕南地区新建电厂要达到重点区域特别排放限值。本环评提出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协调3关中地区不再布局新的石化、煤化工项目。现有企业要加快向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化工园区迁建。本园区位于子长县,属于陕北地区,符合要求协调4在满足最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保障水资源供应的前提下,稳步推进煤炭深加工产业高标准、高水平发展。本园区内煤炭深加工产业在向精细化、高标准发展。协调1.1.1.2与《煤炭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本园区位于西部地区,位于陕北地区,主导产业为煤炭深加工,并建设热电厂,符合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规划,园区内利用煤矸石制砖,环评提出煤化工企业有限使用矿井疏干水,符合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原则,园区规划符合《煤炭产业政策》要求。表3.1-14与《煤炭产业政策》协调性分析序号《煤炭产业政策》园区情况协调性1控制东部地区煤炭开发强度,稳定中部地区煤炭生产规模,加强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提高煤炭的持续、稳定供给能力。神东、陕北、黄陇(陇东)、宁东基地有序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重点建设一批千万吨级矿井群本园区位于西部地区,位于陕北地区,主导产业为煤炭深加工,并建设热电厂,符合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规划协调265
2鼓励建设坑口电站,优先发展煤、电一体化项目,优先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园区内建设火电厂及煤矸石电厂,符合规划要求协调3在水资源有保障、煤炭资源富集、土地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有序发展煤炭深加工,限制在煤炭供给不足和水资源匮乏地区发展煤炭深加工,禁止在环境容量不足地区发展煤炭深加工。园区位于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在水资源得到保障的条件下,可发展煤炭深加工项目基本协调4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综合开发利用与煤共伴生资源和煤矿废弃物。鼓励企业利用煤矸石、煤泥、低热值煤发电、供热,利用煤矸石生产建材产品、井下充填、复垦造田和筑路等。综合利用矿井水、矿井地热及各种余热资源。本园区内利用煤矸石制砖,环评提出煤化工企业有限使用矿井疏干水,符合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原则协调1.1.1.1与《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本园区利用当地的优质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园区按一区四园进行建设,共分为六个本片区,符合“面上保护、点上开发”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表3.1-15《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表类别规范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子长县属于国家层面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国家层面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方向为以修复生态、保护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提出限制或禁止开发,特指在这类区域限制或禁止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并不是限制或禁止所有的开发行为;一些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被划为限制开发区域,并不是要限制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而是应该按照该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本园区按一区四园进行建设,共分为六个本片区,符合“面上保护、点上开发”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符合1.1.2与上层规划协调性分析1.1.2.1与《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协调性分析本园区位于陕北地区,主要产业为煤化工,对煤炭进行深度转化,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符合《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表3.1-14与《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协调性分析序号《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园区情况协调性1坚持优煤、稳油、扩气,打造新能源、电力外送、煤炭深度转化三个增长点,继续巩固能源化工产业支撑作用。陕北重点打造能源化工全产业链。本园区建设煤炭深度转化项目,打造煤化工产业链。协调265
2建设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陕北大型绿色煤炭基地、清洁煤电基地、煤油气综合利用基地,打造全球一流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本园区的目标是打造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协调3支持延安发展载能工业、红色旅游、能源装备和新兴能源等产业,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本园区内的企业主要为载能工业。协调1.1.1.1与《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协调性分析子长县工业园区位于延安市十三五规划的“四带四廊”中秀延河带子长区及榆蓝高速廊道子长区,其二产发展定位是能源化工业,十三五规划的三区九园中包含子长煤气循环经济化工园,园区内建设的500万吨煤炭清洁综合分质利用项目、500万吨煤炭高温干馏气化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延长油田伴生气综合利用、煤焦油加氢工程等项目,属于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工程,园区内建设有现代物流园区片区,煤炭工业园区内最西北地块建设电子商务物流园,符合十三五规划中的现代服务业规划,园区规划与《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基本协调。园区内规划建设2×35万热电联产和4×100万千瓦电厂,根据可研,2×35万热电联产项目燃料为子长煤,而延安市十三五规划为低热值发电项目,燃料应为煤矸石,本环评提出2×35万热电联产项目应采用煤矸石作为燃料。表3.1-15与《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协调性分析序号《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园区情况协调性1“四带四廊”空间布局秀延河带:子长-延川,二产:能源化工业(石油、煤炭、天然气开采加工),三产:物流业,旅游业(黄土风情文化游、黄河文化游)榆蓝高速廊道:子长-延川-延长-宜川-黄龙,二产:能源化工业(石油、天然气、煤炭开采加工),新能源,农产品深加工三产:物流业,旅游业(黄河文化游、绿色生态休闲游,黄土风情文化游)园区位于四带四廊中秀延河带子长区及榆蓝高速廊道子长区,其二产发展定位是能源化工业,与园区产业定位协调协调2“三区九园”工业产业格局以延北绿色能源化工园区、延南绿色能源化工园区、延安经济技术(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县域工业园区为载体,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形成多点带动、多元支撑的工业产业格局。九园中包括子长煤气循环经济化工园、延川油煤盐气化工园等。三区九园中包含子长煤气循环经济化工园,与园区规划协调协调3主体功能定位明晰的区域发展格局子长县、志丹县、安塞县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集约集聚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优势资源,发展加工转化、煤炭分质清洁利用、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园区位于子长县,分为六个片区,发展煤炭清洁利用、煤炭深加工等产业,符合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原则协调4协调265
加快高端化步伐,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按照“稳油、增气、扩煤、兴电、促转化”思路,着力发展高端能化、绿色载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三区九园”,重点建设子长煤电工业园区、延川油煤气盐综合利用园区等。园区内包括子长煤炭工业园区内建设推进宝塔、黄陵、子长、富县煤电基地建设,加快实施一批坑口火电、低热值资源利用发电、热电联产项目,建成华能延安电厂一期、大唐延安电厂,推进黄陵白石2×66+2×100万千瓦电厂和店头南川2×100万千瓦电厂、子长2×35万千瓦低热值发电和4×100万千瓦电厂等项目,打造1500万千瓦火电基地。园区内近期建设2×35万热电联产和4×100万千瓦电厂,符合延安十三五规划。根据可研,2×35万热电联产项目燃料为子长煤,而延安市规划为低热值发电项目,燃料应为煤矸石不协调发展高端能化、精细化工,重点建设延炼千万吨炼化一体化升级改造、永炼千万吨煤油气综合利用、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延长油田伴生气资源综合利用、2000万吨煤炭清洁综合分质利用、500万吨煤炭高温干馏气化综合循环利用、高温煤焦油加工等项目,推进航油、乙烯、丙烯等能化、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其中2000万吨煤炭清洁综合分质利用项目:建设20套100万吨/年煤炭中低温热解和6套煤焦油加氢装置。500万吨煤炭高温干馏气化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年产280万吨甲醇、55万吨LNG、30万吨合成氨、30万吨煤焦油等其它化工产品。其它能化项目:延长油田伴生气综合利用、中石化富县5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综合利用、重庆化医年产40万吨MDI/TDI和10万吨蛋氨酸、烟台万华集团60万吨聚氨酯、100万吨PAT、120万吨PET、甲醇制清洁燃料MTG、中原绿能高科集团液化甲烷、陕煤化50万吨煤焦油加氢工程、己内酰胺、顺丁橡胶等项目。本园区内建设500万吨煤炭清洁综合分质利用项目、500万吨煤炭高温干馏气化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延长油田伴生气综合利用、煤焦油加氢工程等,符合规划协调5文化旅游引领,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十六大物流园区(中心),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社会化的区域性重要物流节点。十六大物流园区(中心)包括:延安青化砭物流园区、子长县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子长县电子商务物流园区等。本园区内建设有现代物流园区片区,煤炭工业园区内最西北地块建设电子商务物流园协调6构建新型现代城镇体系修订子长、黄陵县城总体规划,有序推进两县撤县设市,构建两个副中心城市。强化产城融合,推进子长煤炭深度转化、煤电一体化,打造延安北部煤化工煤电园区,打通延安与呼包银榆经济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通道。本园区内建设煤炭深度转化项目,打造延安北部煤化工园区协调7推动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行中水回用,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9.5立方米。推广高效节能和绿色清洁生产技术及装备的集成应用,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盘活绿色生态资源,构建绿色经济体系。园区内实行产业循环式组合。对于园区的中水回用,规划中未提及部分协调,本环评补充提出265
1.1.1.1与《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协调性分析本园区规划的产业方向为煤炭深加工,与《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产业方向协调;但园区中三个片区的位置在子长县总体规划中未提及,园区内拟建工程的建设内容和规模与总体规划不一致;总体规划中将红石峁水库水作为子长县城生活用水供水,因此园区供水水源不宜再考虑红石峁水库;园区规划建设的×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与总体规划中供热规划不协调。表3.1-15与《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协调性分析序号《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园区情况协调性1规划布局保留和延续现状依托安定路和中山街形成的“T”字型空间发展主轴,在其交叉口区域形成未来城市的一级公共中心,集中布置大型商贸服务设施;同时将中心城区在现状基础上沿秀延河向东、西两个方向进行扩展,分别在未来城市西部的行政中心西侧和东部生活区与工业区结合部形成两个城市副中心,带动未来城市东西两翼地区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体两翼、一主两副”的城市公共中心结构体系。园区在城区东侧,主要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的西北距离城区较近,但园区已将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西北部的区块规划为电子商务和服务设施用地,而煤电及煤化工项目距离城区较远符合2产业方向第二产业产业方向:建设煤炭开采及加工基地,对煤炭产品实行深加工、精加工,延长煤炭工业产业链;发展以草畜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本园区主要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协调2产业布局全县建设能源化工园区、煤盐气综合利用精细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农牧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共三大园区。其中能源化工园区包括赵家沟工业园区、魏家岔联碱工业区、好坪沟有机和材料化工园区、马家坪、湫峪沟工业园区;园区产业方向为98万吨/年煤焦化工程项目为园区启动项目、煤焦油深加工制10万吨/年炭黑工程、20万吨/年电石工程、热电联产工程、焦炉煤气加工10万吨/年甲醇工程及30万吨/年合成氨工程、80万吨/年纯碱工程、80万吨/年氯化铵工程、20万吨/年醋酸乙烯工程、8万吨/年聚甲醛工程、20万吨/年高效液体金属切割气生产项目等本园区共包括六个片区,六个片区中三个片区位置与子长县总体规划中的赵家沟工业园区、魏家岔工业区、好坪沟化工园区的位置一致,另外三个片区位置在子长县总体规划中为提及,园区产业方向与子长县总体规划的产业方向基本一致,均为煤炭深加工方向,但具体建设内容、设计规模和子长县总体规划不一致工业园区中的三个片区与总体规划中规划的园区位置一致,其余三个园区位置及园区建设内容、设计规模和子长县总体规划不协调3给排水工程规划部分协调,环评对园区供水水源提出调整建议265
郭家沟水厂不能满足用水要求,需新建水厂一座,设计规模为3万m³/天,占地2公顷。水源采用红石峁水库水和秀延河二干渠。主要供给县城和栾家坪镇居民生活用水。拟新建中水厂一座,与污水处理厂合建,规模为1.5万m³/日。中水厂以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为水源,经三级处理后供水,用于部分工业用水、冲洗用水、市政绿化用水等。园区规划的水源包括中山川水库、红石峁水库、规划建设的吴家湾水库、李家沟污水处理厂提供的中水、已开工建设的引黄济延工程。根据子长县总体规划红石峁水库的供水已全部规划为子长县城生活用水,因此园区供水水源不宜再考虑红石峁水库。李家村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工业用水与总体规划协调4供热工程规划子长县2008年在水沟坪利用原有小火电厂场地,建成区域锅炉房一座,作为子长县城的集中供热热源。其供热根据子长县城总体布局和用地发展方向,城区远期共设置8个区域集中供热锅炉房。其中1号锅炉房为现状区域锅炉房,供热能力为3×29MW。新建张家沟、刘家沟、王家沟为2号、3号、4号区域锅炉房,近期供热能力为3×14MW,远期供热能力达到3×29MW。5号、6号、7号、8号区域锅炉房远期供热能力达到3×29MW。1号至7号为热水锅炉房,8号为蒸汽锅炉房。园区规划建设4×100万kW煤电外送项目和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为县城供热;与子长县总体规划不一致不协调1.1.1与同层位规划协调性分析1.1.1.1与《子长县物流园区建设规划》协调性分析子长县物流园区规划为综合型物流园区,集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交易于一体的大型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子长县芋则湾物流中心、子长县栾家坪农副产品配送交易中心、子长县栾家坪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项目、子长县张家沟百货批发交易配送中心、子长县余家坪肉食品冷链中心、子长县南家庄建材家居批发交易物流中心、子长县新型物流中心。其中子长县芋则湾物流中心的建设规划为:在子长县芋则湾建立商贸物流中心、煤炭物流中心,重点承接子长县与西安或周边地区的货物、煤炭周转运输储存,打造子长县城东郊重要商贸基地。本园区中建设的现代物流园区位置位于子长县芋则湾,规划物流内容为建立商贸物流中心、煤炭物流中心,与《子长县物流园区建设规划》中规划的芋则湾物流中心相协调。1.1.2规划矛盾与冲突分析265
根据以上对本园区规划与国家、地方产业政策、法规及其他规划协调性分析可知,园区产业定位为煤炭清洁利用、深加工方向,其产业定位与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相符,园区内规划建设企业的规模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修订版)及各行业准入条件、政策要求;对于各项政策、法规中提出的具体环保要求,子长县工业园总体规划中并未提及,本环评将补充提出。子长县园区是延安市十三五规划的三区九园中的子长煤气循环经济化工园,园区内建设的500万吨煤炭清洁综合分质利用项目、500万吨煤炭高温干馏气化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延长油田伴生气综合利用、煤焦油加氢工程、2×35万热电联产和4×100万千瓦电厂等项目,属于延安市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工程;园区规划与延安市十三五规划要求基本一致。园区规划主要的矛盾和冲突体现在:①园区规划中的2×35万千瓦热电联产燃煤项目与延安市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低热值发电项目(燃用煤矸石)矛盾;②园区规划中三个片区的位置、园区中各企业的建设规模及园区内建设热电联产项目与子长县总体规划中规划的园区位置、规划建设工程内容及规模、子长县供热规划矛盾。环评提出的解决方案为:①调整园区总体规划,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应燃用煤矸石;②子长县总体规划为2013年编制完成,根据延安市十三五规划,将“修订子长、黄陵县城总体规划,有序推进两县撤县设市,构建两个副中心城市,强化产城融合,推进子长煤炭深度转化、煤电一体化,打造延安北部煤化工煤电园区”,园区内产业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热电联产项目建设与延安市十三五规划一致,因此环评建议修订子长县总体规划,园区管委会应与子长县政府积极沟通,根据延安市十三五规划及子长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订子长县总体规划。表3.1-16规划矛盾冲突分析及完善内容项目矛盾冲突或补充完善内容矛盾冲突解决方法与政策、法规、及其他规划矛盾及冲突《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园区内建设2×35万千瓦热电联产和4×100万千瓦电厂,根据可研,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燃料为子长煤,而延安市规划为低热值发电项目,燃料应为煤矸石。调整园区总体规划,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应燃用煤矸石《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工业园区中的三个片区与总体规划中规划的园区位置一致,其余三个园区位置及园区建设内容、设计规模和子长县总体规划矛盾。265
1、子长县总体规划为2013年编制完成,根据延安市十三五规划,将“修订子长、黄陵县城总体规划,有序推进两县撤县设市”,园区内产业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热电联产项目建设与延安市十三五规划一致,因此环评建议修园区管委会应与子长县政府积极沟通,根据延安市十三五规划及子长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推进修订子长县总体规划。2、红石峁水库的供水已全部规划为子长县城生活用水,因此园区应不再取用红石峁水库水根据子长县总体规划红石峁水库的供水已全部规划为子长县城生活用水,红石峁水库也规划作为园区的水源地,与子长县总体规划冲突。子长县总体规划远期共设置8个区域集中供热锅炉房。其中1号锅炉房为现状区域锅炉房,供热能力为3×29MW。新建2号、3号、4号区域锅炉房,近期供热能力为3×14MW,远期供热能力达到3×29MW。5号、6号、7号、8号区域锅炉房远期供热能力达到3×29MW。园区规划建设4×100万kW煤电外送项目和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为县城供热;与子长县总体规划供热方案矛盾。根据政策、法规要求环评补充提出的要求《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园区内的煤化工项目、燃煤电厂项目必须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配套建设高效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园区内项目必须采取严格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措施《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园区内各片区均需建设污水处理厂园区内工业用水应优先使用煤矿的矿井水,加强工业水循环利用,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煤炭分质清洁利用等项目提倡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园区内污水处理厂可同步建设中水装置,污水处理厂中水可回用作为工业用水、绿化及冲洗用水等园区内的企业不得占用水面,应留足河道的管理和保护范围。《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热电联产项目周围10km范围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其他热源点,热电联产项目须与替代关停燃煤锅炉和小热电机组挂钩,加快替代关停单台容量10蒸吨/小时(7兆瓦)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修订)》炼焦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应符合《炼焦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1661-2012)的要求。《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火电项目应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灰场设置合理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应有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利用污水处理厂的中水、煤矿疏干水。工业用水禁止取用地下水,提高水循环利用率,最大限度减少废水外排量。脱硫废水单独处理后回用。热电联产项目灰渣应全部综合利用,仅设置事故备用灰场(库),储量不宜超过半年。脱硝废催化剂按危险废物管理要求提出相关的处理处置措施。《关于印发陕西省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园区电厂要参照《关中地区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陕发改煤电【2015】79号)中,超低排放标准(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SO2、NOX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mg/m3)进行控制。265
1.1资源、能源需求分析1.1.1规划水资源需求量分析1.园区用水量计算园区内企业用水量按照《陕西省地方标准·行业用水定额》(DB61/T943-2014)等用水定额进行估算,绿化用地、公用设施用地、仓储用地等用水量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中规定的指标进行估算。根据估算,园区近期用水量4017.8万m3/年,中期用水量5816.9万m3/年,远期规划用水量7625.0万m3/年。表3.2-1园区用水量估算规划项目及规划用地用水定额年用水量(万m3/年)数值单位取值依据近期规划产业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9m3/t·产品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煤制甲醇2543.7煤炭分质清洁利用0.15m3/t·产品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炼焦,产品兰炭52.54×100万kW煤电外送0.53m3/(MW·h)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火电600MW级以上,空冷1060.0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0.63m3/(MW·h)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火电300MW级以上,空冷220.5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空心砖)0.47m3/万块·产品参照山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生产矿渣砖0.9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中心(一期)0.05m3/t·产品类比同类项目5.0天然气净化1.8m3/万m3·原料类比同类项目18.0天然气液化0.8m3/万m3·原料类比同类项目5.3物流中心0.2万m3/km2·d《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4.0电子商务中心0.2万m3/km2·d《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0.0道路广场用地0.2万m3/km2·d《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29.368公共设施用地1万m3/km2·d《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21.695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3万m3/km2·d《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37.647绿地0.2万m3/km2·d《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9.144小计4017.8中期规划产业煤焦油加氢1.9m3/t·产品参照山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煤焦油生深加工176.3甲醇制烯烃8m3/t·产品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甲醇制聚乙烯(甲醇制聚丙烯8.5)412.5聚乙烯管材0.5m3/t·产品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生产农膜管材0.80.53m3/t·产品1060.0265
4×100万kW煤电外送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火电600MW级以上,空冷高密度聚乙烯注塑产品0.5m3/t·产品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生产农膜管材0.2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8m3/t·产品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生产塑料薄膜16.0粗苯加氢4.1m3/t·产品参照山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生产芳烃34.8油田伴生气轻烃回收0.14m3/t·产品类比同类项目1.1污油泥处理0.12m3/t·产品类比同类项目0.3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轻骨料项目)0.2m3/t·产品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生产商品混凝土0.3天然气净化1.8m3/t·产品类比同类项目18.0天然气液化0.8m3/t·产品类比同类项目5.3道路广场用地0.2万m3/km2·d《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22.0公共设施用地1万m3/km2·d《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6.3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3万m3/km2·d《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28.2绿地0.2万m3/km2·d《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6.9小计1799.0远期规划产业聚甲醛3.5m3/t·产品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甲醇制甲醛84.0甲醇制烯烃8m3/t·产品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甲醇制聚乙烯(甲醇制聚丙烯8.5)412.5煤炭分质清洁利用0.15m3/t·产品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炼焦,产品兰炭52.5煤焦油加氢1.7m3/t·产品参照山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煤焦油生深加工157.84×100万kW煤电外送0.53m3/t·产品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火电600MW级以上,空冷1060.0聚丙烯发泡板材6.7m3/t·产品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生产塑料制品6.7聚乙烯管件管材6.7m3/t·产品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生产塑料制品10.1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彩色地砖)0.47m3/t·产品参照山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生产矿渣砖0.0城镇污泥处理处置0.09m3/t·产品类比同类项目0.1道路广场用地0.2万m3/km2·d《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7.3公共设施用地1万m3/km2·d《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5.4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3万m3/km2·d《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9.4绿地0.2万m3/km2·d《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2.3小计1808.2合计7625.01.各片区用水量园区内各片区用水量见表3.2-2。表3.2-2园区内各片区用水量估算265
区块名称近期中期远期万m3/d万m3/a万m3/d万m3/a万m3/d万m3/a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13.263978.819.135738.125.157543.6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0.1133.10.2163.80.2163.8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0.025.90.025.90.025.9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000.039.10.039.1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00000.012.6合计13.394017.819.395816.925.427625.01.中水回用量及新鲜用水量估算本环评考虑三种回用水方案①废水全部不回用,②仅绿化、道路洒水、仓储用水回用,③园区废水经处理后30%回用(作为工业回用水)。A.绿化、道路洒水由于绿化用水和道路广场洒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园区污水处理厂经深度处理后完全可以满足其用水要求,环评建议,区内绿化用水和道路洒水全部采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废水。B.工业回用水园区内电厂、煤化工企业的循环冷却水、冲渣冲灰用水、降尘用水等对水质要求低的用水项目,可使用中水。C.仓储用水由于仓储物料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园区污水处理厂经深度处理后可以满足其用水要求,仓储用水可采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园区三种回用水方案的新鲜水用量及比较见表3.2-3~3.2-6。可以看出工业废水30%回用的新鲜水用水量较其他两种方案少,因此环评推荐对工业废水进行30%的回用,废水回用后,园区近期新鲜水用量3559.0万m3/年,中期新鲜水用量5276.6万m3/年,远期新鲜水用量7001.1万m3/年。表3.2-3情景1-废水不回用新鲜水用量区块名称近期中期远期万m3/d万m3/a万m3/d万m3/a万m3/d万m3/a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13.263978.819.135738.125.157543.6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0.1133.10.2163.80.2163.8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0.025.90.025.90.025.9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000.039.10.039.1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00000.012.6265
合计13.394017.819.395816.925.427625.0表3.2-4情景2-仅绿化、道路洒水、仓储使用中水新鲜水用量区块名称近期中期远期万m3/d万m3/a万m3/d万m3/a万m3/d万m3/a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13.133940.118.925676.324.917473.2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0.1029.30.1957.10.1957.1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0.025.90.025.90.025.9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000.026.20.026.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00000.011.6合计13.253975.319.155745.525.157544.0表3.2-5情景3-工业废水30%回用新鲜水用量区块名称近期中期远期万m3/d万m3/a万m3/d万m3/a万m3/d万m3/a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11.753524.917.355205.823.096927.7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0.0928.20.1956.10.1956.1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0.025.90.025.90.025.9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000.038.80.038.8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00000.012.6合计11.863559.017.595276.623.347001.1表3.2-6三种回用水方案新鲜水用量比较方案近期中期远期万m3/d万m3/a万m3/d万m3/a万m3/d万m3/a情景1-废水全部不回用13.394017.819.395816.925.427625.0情景2-仅绿化、道路洒水、仓储用水回用13.253975.319.155745.525.157544.0情景3-园区废水30%回用11.863559.017.595276.623.347001.11.1.1煤炭需求量分析园区内规划建设四座热电厂,分别为3个4×100万kW煤电外送项目和1个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燃料为煤。园区内企业采用热电厂进行供热,不自行建设燃煤锅炉。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采用煤作为原料,生产甲醇、半焦等。根据计算,园区近期耗煤量为1749万吨/年,中期耗煤量2309万吨/年,远期耗煤量3369万吨/年。1.1.2天然气需求量分析园区内建设有天然气净化厂,近期净化规模为10亿m3/a,中期及远期净化规模为20亿m3/a。因此园区天然气需求量为20亿m3/a。265
1.1规划不确定性分析1.1.1规划基础设施条件不确定性分析1.水资源分配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规划中提出园区用水由中山川水库、红石峁水库、规划建设的吴家湾水库、李家沟污水处理厂提供的中水、已开工建设的引黄济延工程供水,根据子长县总体规划,红石峁水库水规划作为子长县生活用水,吴家湾水库、李家沟污水处理厂中水站及引黄济延工程尚未建成,因此园区的供水方案可能发生变化。2.土地资源使用方案导致规划不确定性分析根据规划分析,规划在土地资源使用方面仍有部分需要调整的内容,如现代物流园区临河建设,规划没有考虑沿河限制开发区;园区内各片区污水处理厂位置尚未确定;这些片区的用地布局需要局部调整,由此导致这些片区的规划布局的不确定性。3.规划各项内容顺利实施的可能性与必要条件①园区给水水源尚未确定,吴家湾水库、李家沟污水处理厂中水处理工程、引黄济延工程等供水工程尚未建成,水源与园区建设时序的协调同步是水资源能够落实的关键保障,因此,规划部门应积极协调水资源管理部门,在相关调水工程同步实施的前提下建设园区;园区优先利用污水处理厂中水及矿井疏干水作为园区工业用水,中水及疏干水的来源落实也是企业水资源来源落实的必要条件;②园区污水处理厂及热电厂作为园区的基础设施,为园区企业供热及处理污水,污水处理管网、供热管网及园区内企业的建设时序同步是园区企业投产的必要条件。1.1.2规划具体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1.水源地(供水能力)不确定规划中给出了园区供水水源及可供水量,但吴家湾水库、李家沟污水处理厂提供的中水、引黄济延工程均未建成,仅有中山川水库和红石峁水库建成,应考虑水源地建设时序不能满足园区用水需求的情况下,规划方案可能存在的变化。2.给水设计不确定根据本环评计算,园区规划近期用水量13.39万m3/d,中期用水量19.39265
万m3/d,远期用水量25.42万m3/d,且园区规划的各片区距离较远,给水厂供水规模如何设置、如何保证、分片区建设给水厂还是整体建设一个给水厂等尚未确定。1.基础设施不确定园区各片区污水处理厂位置、处理规模,热电厂的位置、建设时序等尚未确定。2.道路规划不确定园区道路设计、道路走向等尚未确定,造成道路影响分析的不确定性。1.1.1规划不确定性的应对分析根据规划基础条件、具体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设置以下几种情景:1.再生水回用率情景设定①中水回用率30%(考虑工业回用水)根据《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5.12.30)规定,“2020年底前,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工业集聚区铺设再生水利用管网,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30%。”因此,本环评建议园区实行中水回用,园区污水处理厂同步建设中水站,中水回用率不低于30%。园区主导产业为煤化工,中水可回用作工业用水、循环冷却水、道路广场洒水、浇灌绿化、车辆冲洗等。园区远期废水产生量为2079.7万m3/a,按中水回用率30%考虑,回用中水量623.9万m3/a,则污水排放量为1455.8万m3/a。②不考虑工业回用水若不考虑工业回用水,仅考虑园区内的道路广场洒水、浇灌绿化、仓储用水使用中水,其用水量为81万m3/a,占园区污水产生量的3.7%,园区污水排放量为2081.8万m3/a。③中水回用率为0考虑园区若没有完善的配套中水回用管网,那么中水大规模回用将无法实现,因此环评考虑在园区未配套建设中水回用管网情况下,中水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则园区处理达标的污水将全部外排进入周边地表水体,则园区合计污水排放量为2079.7万m3/a。265
结合陕西省有关规定要求,结合子长县实际,本环评认为子长县工业园区中水回用率30%比较符合现实目标,因此环评推荐以中水回用率30%为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1.使用矿井疏干水、中水作为工业用水情景子长县有禾草沟煤矿、南家咀煤矿等,其矿井疏干水可以作为园区供水水源。根据禾草沟煤矿设计方案,其涌水量为291m3/h,同时考虑其他小煤矿矿井涌水,矿井疏干水量按800m3/h考虑,则疏干水产量为700万m3/a。同步考虑园区污水处理厂30%中水回用率,则远期园区新鲜水用量为6276.2万m3/a。1.1主要污染物排放分析1.1.1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估算园区内各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按照《工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修订)》进行估算,本环评对主要产生大气污染物的项目进行估算。1、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处理煤500万吨/年)废气根据类比同类项目,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主要废气包括:气化装置闪蒸尾气(H2S、CO)、变换汽提尾气(H2S、H2、CO)、低温甲醇洗洗涤塔尾气(H2S、CH3OH、CO)、低温甲醇洗含H2S气体(H2S、CH3OH)、硫回收尾气(SO2)、甲醇合成工段闪蒸气(CH4、CO、CH3OH、H2)、甲醇精馏不凝气(CH3OH、CH4、H2)、煤仓及运输系统粉尘(煤粉尘)、罐区装置区无组织排放废气(甲醇、H2S、CO),其中变换汽提尾气、低温甲醇洗洗涤塔尾气、甲醇合成工段闪蒸气、甲醇精馏不凝气送入火炬点燃排放,低温甲醇洗含H2S气体进硫磺回收装置,因此该项目主要废气污染物包括甲醇、SO2、H2S、CO及粉尘。类比同类项目(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醋酸系列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采用煤制甲醇工艺,甲醇产量150万吨/年),气化装置闪蒸尾气H2S排放速率为0.5kg/h,煤仓及磨煤过程中煤尘排放速率为8.4kg/h,硫回收尾气SO2排放速率为22.7kg/h,甲醇无组织排放速率为35kg/h,H2S无组织排放速率为0.4kg/h,CO无组织排放速率为7.5kg/h。2、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处理煤500万吨/年)废气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废气主要包括直立炉装煤烟气及干馏炉炉体逸散废气(粉尘、SO2、NOx、H2S、NH3、BaP)、干馏煤筛分系统粉尘(粉尘)、振动流化床干燥尾气(粉尘、NH3)、各贮槽含苯尾气(苯、非甲烷总烃)。因此该项目废气污染物包括粉尘、SO2、NOx、H2S、NH3265
、BaP、苯、非甲烷总烃。类比同类项目,本项目粉尘排放速率96kg/h,SO2排放速率11kg/h,NOx排放速率1.6kg/h,H2S排放速率1.05kg/h,NH3排放速率0.9kg/h,BaP排放速率0.6kg/h,苯排放速率0.05kg/h,非甲烷总烃排放速率0.4kg/h。3、4×100万kW煤电外送、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废气煤电及热电联产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根据电厂超低排放标准进行核算,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SO2、NOX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mg/m3,废气量根据电厂耗煤量进行核算。4、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砖)项目废气煤矸石制砖项目轮窑烟尘、NOX、SO2排放量取自《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年修订)》,破碎筛分粉尘产生量按照0.25kg/t核算(《采石场大气污染物源强分析研究》(资源调查与环境.2003.vol.24))。5、煤焦油加氢项目(处理煤焦油100万吨/年)废气煤焦油加氢项目废气主要包括加热炉废气(烟尘、NOX、SO2)、汽提处理酸性废气(H2S)、解析气(H2、烷烃)、闪蒸气(H2S、NH3)、无组织排放废气(苯、非甲烷总烃、BaP、H2S、NH3)。其中汽提处理酸性废气、解析气、闪蒸气送入火炬系统点燃排放,因此该项目主要废气污染物包括烟尘、NOX、SO2、苯、非甲烷总烃、BaP、H2S、NH3。类比同类项目,该项目烟尘排放速率1.4kg/h,SO2排放速率2.0kg/h,NOX排放速率2.8kg/h,苯排放速率0.15kg/h,非甲烷总烃排放速率2.4kg/h,BaP排放速率7.6×10-5kg/h,H2S排放速率0.04kg/h,NH3排放速率0.2kg/h。6、甲醇制烯烃项目(处理甲醇50万吨/年)废气甲醇制烯烃项目废气包括DMTO再生烟气(烟尘)、造粒干燥系统废气(粉尘、非甲烷总烃)、抽吸废气(粉尘)、反应器排气(甲醇、烃类)及罐区无组织排放废气(甲醇),其中反应器排气送至火炬点燃,因此该项目主要废气污染物包括烟尘、粉尘、非甲烷总烃、甲醇。类比同类项目,该项目烟尘排放速率0.8kg/h,粉尘排放速率0.2kg/h,非甲烷总烃排放速率0.2kg/h,甲醇排放速率6.2kg/h。7、聚乙烯、聚丙烯注塑产品生产项目废气265
该类项目主要废气污染物包括板材切割粉尘、挤出工序挥发的非甲烷总烃。板材切割粉尘产生量按照原料的0.5%计,粉尘处理效率按98%计;参考《空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手册工业污染源调查与研究第二辑》(美国环境保护局编)中聚丙烯中丙烯单体的量为1.5kg/t,丙烯单体受热产生非甲烷总烃的排放因子为0.35kg/t,聚乙烯注塑产品也参照以上参数进行计算。整个园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4-1,园区内主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估算见表3.4-2。表3.4-1园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物污染物排放量(t/a)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粉尘甲醇COH2SNH3BaP苯非甲烷总烃近期641.52754.63246.3839.3280.060.015.67.24.80.43.2中期1123.84423.45598.2845.0329.660.015.98.84.81.624.1远期1605.36196.67956.01616.9379.260.024.617.69.63.248.1265
表3.4-2园区内主要产生大气污染物的项目污染物排放量估算表规划项目工业废气量(万m3/a)污染物排放量(t/a)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粉尘甲醇COH2SNH3BaP苯非甲烷总烃近期规划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791364.0181.667.2280.060.07.2煤炭分质清洁利用446505.088.012.8768.08.47.24.80.43.24×100万kW发电4631760.0463.21621.12315.9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1563219.0156.3547.1781.6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空心砖)304000.022.0316.8136.04.1小计641.52754.63246.3839.3280.060.015.67.24.80.43.2中期规划煤焦油加氢85468.811.216.022.40.31.60.00061.219.2甲醇制烯烃2252.56.41.649.6聚乙烯管材15000.01.51.64×100万kW发电4631760.0463.21621.12315.9高密度聚乙烯注塑产品4400.00.440.063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22000.02.2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轻骨料项目)30400.01.531.713.6小计482.31668.82351.95.749.60.00.31.60.01.220.9远期规划甲醇制烯烃2252.56.41.649.60.018煤炭分质清洁利用446505.088.012.8768.08.47.24.80.43.2煤焦油加氢85468.811.216.022.40.31.60.00061.219.24×100万kW发电4631760.0463.21621.12315.9聚丙烯发泡板材10200.01.02聚乙烯管件管材12000.01.21.6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彩色地砖)15200.00.848.06.8小计481.51773.12357.9771.849.60.08.78.84.81.624.0合计1605.36196.67956.01616.9379.260.024.617.69.63.248.1265
1.1.1废水污染物排放量估算1、园区废水产生量园区水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园区各企业废水(含生活污水)。企业废水产生量根据《工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修订)》估算;排污系数手册中不包括的企业,废水产生量按照用水量的40%~70%进行估算;热电厂废水经处理后可全部回用于循环冷却水及煤场喷洒抑尘水,因此热电厂废水按零排放考虑;煤矸石制砖及工业废弃物处置项目废水经处理后可用于抑尘喷洒用水,也按废水零排放考虑。根据计算,规划期末,整个园区废水产生量为6.93万m3/d,其中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废水产生量为6.84万m3/d,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废水产生量为0.09万m3/d,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废水全部回用,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废水产生量为0.0033万m3/d,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废水产生量为0.003万m3/d。园区废水产生量估算表见表3.4-3,各片区废水产生量见表3.4-4。表3.4-3园区废水产生量估算表规划期限各规划片区规划项目及规划用地年排水量(万m3/年)近期规划产业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1497.9煤炭分质清洁利用5.34×100万kW发电0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空心砖)0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中心(一期)0.0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天然气净化12.6天然气液化3.7现代物流产业园物流中心2.8电子商务中心7.0小计1529.3中期规划产业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煤焦油加氢70.5甲醇制烯烃165.0聚乙烯管材0.54×100万kW发电0.0高密度聚乙烯注塑产品0.2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1.2粗苯加氢13.9油田伴生气轻烃回收0.8265
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污油泥处理0.2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轻骨料项目)0.0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天然气净化7.2天然气液化2.1小计271.6远期规划产业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聚甲醛33.6甲醇制烯烃165.0煤炭分质清洁利用5.3煤焦油加氢63.14×100万kW发电0.0聚丙烯发泡板材4.7聚乙烯管件管材7.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矸石制彩色地砖)0城镇污泥处理处置0.1小计278.8合计2079.7表3.4-4各片区废水产生量表区块名称近期中期远期万m3/d万m3/a万m3/d万m3/a万m3/d万m3/a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5.041513.05.911774.36.842053.0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0.0516.30.0925.70.0925.7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00000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000.00331.00.00331.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00000.00030.1合计5.101529.36.001801.06.932079.72、不同方案园区水污染物排放量园区内各企业废水先经厂内处理,园区各企业废水排放限值有行业标准的执行行业标准,无行业标准的执行《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二级标准。园区内各企业废水在厂内处理达标后,排污园区污水处理厂。由于园区建设的各片区距离较远,因此环评建议分片处理各片区污水,共建设四个污水处理厂,分别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污水处理厂、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污水处理厂、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污水处理厂。环评要求各片区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秀延河。园区废水污染物排放量考虑三种方案:①废水全部不回用,②265
仅绿化、道路洒水、仓储用水回用,③园区废水30%回用(作为工业回用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核算。各情景水污染物排放量见表3.4-5~3.4-7。表3.4-5情景1-废水全部不回用各片区污染物排放量表区块名称近期中期远期废水量(万m3/a)COD(t/a)NH3-N(t/a)废水量(万m3/a)COD(t/a)NH3-N(t/a)废水量(万m3/a)COD(t/a)NH3-N(t/a)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1513.0756.575.61774.3887.288.72053.01026.5102.6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16.38.20.825.712.81.325.712.81.3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00000000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0001.00.490.051.00.50.05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0000000.10.040.004合计1529.3764.776.51801.0900.590.02079.71039.9104.0表3.4-6情景2-仅绿化、道路洒水、仓储用水回用各片区污染物排放量表区块名称近期中期远期废水量(万m3/a)COD(t/a)NH3-N(t/a)废水量(万m3/a)COD(t/a)NH3-N(t/a)废水量(万m3/a)COD(t/a)NH3-N(t/a)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1474.3737.273.71712.5856.385.61982.6991.399.1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12.56.20.618.99.50.918.99.50.9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00000000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00000000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000000000合计1486.8743.474.31729.6865.786.61998.71000.7100.1表3.4-7情景3-园区废水30%回用各片区污染物排放量表区块名称近期中期远期废水量(万m3/a)COD(t/a)NH3-N(t/a)废水量(万m3/a)COD(t/a)NH3-N(t/a)废水量(万m3/a)COD(t/a)NH3-N(t/a)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1059.1529.553.01242.0621.062.11437.1718.571.9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11.45.70.618.09.00.918.09.00.9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00000000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00000000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000000000合计1070.5535.353.51260.7630.063.01455.8727.572.83、不同方案对比分析不同规划方案水污染物排放量情况见表3.4-8。由表3.4-8可知,各规划方案情景下,园区废水30%回用时COD、氨氮排放量较小。265
表3.4-8不同规划方案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表方案规划远期排放量COD(t/a)NH3-N(t/a)情景1-废水全部不回用1039.9104.0情景2-仅绿化、道路洒水、仓储用水回用1000.7100.1情景3-园区废水30%回用727.572.81.1.1噪声污染源园区噪声主要来源于各工业企业的设备噪声、物流运输、过往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1.1.2固体废物排放量估算1、生活垃圾园区企业内远期职工按7000人考虑,按照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0.8kg/人·d估算,则规划远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680t/a。2、一般固废一般工业固废主要是热电厂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煤化工企业炉渣、废边角料等。本环评对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4×100万kW煤电外送项目、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进行估算,取值依据为《工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修订)》,其他一般固废包括废边角料、废包装材料、废分子筛、废过滤器等,其他一般固废产生量按上述企业固废产生量的0.5%计,估算结果见表3.4-9。根据计算规划远期,园区一般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82.6万t/a。表3.4-9园区一般固废量估算表主要产生固废的企业固废产生量(万吨/年)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废边角料、废包装材料、废分子筛、废过滤器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85/煤炭分质清洁利用7/4×100万kW煤电外送2812247/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3225/其他一般固废///2.4合计312116522.43、危险废物265
危险废物为污水处理站污泥、废催化剂及其他危险废物等。废催化剂主要为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催化剂及电厂的废脱硝催化剂,产生量约为0.23万吨/年,其他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废矿物油、废活性炭、沾染危废废物的废包装材料、废吸附剂等,产生量约为0.011万吨/年,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泥远期产生量约为12.3万t/a。4、园区固废汇总园区产生的固废主要包括生活垃圾、一般固废及危险废物,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0.168万吨/年,送子长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一般固废包括灰渣、脱硫石膏、废边角料、废包装材料、废分子筛、废过滤器等,产生量约为482.6万吨/年,全部外卖、厂家回收或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包括废催化剂、污水处理厂污泥、废矿物油、废活性炭、沾染危废废物的废包装材料、废吸附剂等,产生量约为12.5311万吨/年,全部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表3.4-10园区固体废物产生量汇总表类别固体废弃物远期产生量(万吨/年)处置率排放量(万吨/年)生活垃圾生活垃圾0.168100%0一般固废粉煤灰312100%0炉渣116100%0脱硫石膏52100%0废边角料、废包装材料、废分子筛、废过滤器等2.4100%0小计482.6100%0危险废物废催化剂0.23100%0污水处理厂污泥12.3100%0废矿物油、废活性炭、沾染危废废物的废包装材料、废吸附剂等0.011100%0小计12.5371100%0合计495.33060265
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1自然环境概况1.1.1地形地貌子长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横山山脉东端,主脊为秀延河与涧峪岔河分水岭,北支岭为大理河与淮宁河(境内河段称涧峪岔河)分水岭,南支岭为延河上游与秀延河上游的分水岭。地势西高东低,以荚板沟与高台沟分水线向南,经李家岔乡境东界为连线。连线以西,海拔多在1400~1562m之间,连线以东,海拔在930~1300m之间。李家岔乡墩梁疙瘩最高,海拔1562m,马家砭村河滩最低,海拔930m,最大相对高差632m。根据海拔高度、地面组成物质及地貌组合差异,区域内地貌可划为3个区。1、黄土梁峁状丘陵沟壑区本区包括安定镇大部地区,杨家园子镇、马家贬镇北部地区,海拔1200~1400m,梁峁起伏大于250m,地形切割强烈,峁梁边坡缓坡段,坡度15°~25°,主要出露第四系黄土,沟坡陡坡段,为沟坡陡壁,多已切入第三系红土层及下伏基岩,陡壁侵蚀严重,易滑塌。西北部为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易发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2、河谷阶地区本区包括瓦窑堡镇、安定镇、杨家园子镇、栾家坪乡、马家砭乡大部地区,海拔1000~1200m,分为河谷地(河漫滩、一、二级阶地)、沟谷地,区内地质灾害发育。3、黄土峁梁状丘陵沟壑区本区包括余家坪、热寺湾乡、史湾乡全部,马家砭乡南部地区。海拔多大于1250m,峁梁起伏150~200m,峁梁一般呈现两陡两缓的阶梯地形,自上而下依次为:梁峁顶坡缓坡段,坡度一般15°左右,坡度较缓,水土流失较少,地质灾害较发育;梁峁斜坡陡坡段,坡度大于35°,地质灾害发育。265
1.1.1气候、气象评价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具有“春季干燥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雷雨,秋季晴朗降温快,冬季干冷雨量少”的特点。冬季长达六个月(从十月至次年四月),严寒干燥;夏季仅有三个月(六月至八月),气候温和。根据子长县气象台气象统计资料:区内年最低气温为-23.6℃,年最高气温为38.0℃,年平均气温为9.1℃。年降雨量470.6~589.5mm,平均508.8mm,年蒸发量平均1676.2mm。冻土期为11月底至翌年4月初,最大冻土深度103cm,一般冻土深度78cm。最大风速17m/s,一般1.7~1.8m/s,主导风向为西风,一般为二级。根据子长县气象局降水资料,年最大降水量742.3mm,年最小降水量237.0,年平均降水量为465.93mm。年冰霜日数最多9天,平均3天,无霜期175天,其中7、8、9月为雨季,占全年降雨量的55~65%,且多雷雨及暴雨,并伴有洪、雹灾害。1.1.2地质特征1.1.2.1地质构造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之陕北斜坡中部,构造形态总体为向北西方向缓倾的单斜构造,局部发育有宽缓的波状起伏。区内主要为近于水平的平缓单斜地层,倾向NNW,倾角1~3°,局部发育有宽缓的波状起伏。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构造复杂程度确定为简单类。本区无岩浆活动。区域主要地层有三叠系(T)、侏罗系(J)、新近系(N)和第四系(Q)。区域地质图见图4.1-2。1.1.2.2地层区域发育的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上三叠统延长组(T3y)、上三叠统瓦窑堡组(T3w)、下侏罗统富县组(J1f)、中侏罗统延安组(J2y)、中侏罗统直罗组(J2y)、新近系静乐组(N2j)及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组(Q2l)、上更新统马兰组(Q3m)、第四系(Q4)。地表主要出露延安组(J2y)、静乐组(N2)及第四系(Q)。1、上三叠统延长群上三叠统延长群永坪组(T3y):为灰绿色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与泥岩互层。上三叠统延长群瓦窑堡组(T3265
w):主要出露于县镜东部瓦窑堡镇、杨家园子镇、马家砭乡内秀延河及支流沟谷区。岩性为黄绿、灰黑色泥岩与砂、粉砂岩互层,夹煤层或煤线,岩石已碎裂风化,结构强度较低。1、下侏罗统富县组(J1f)早侏罗世,该地区为一高低起伏的剥蚀地貌,该期富县组为一套河流相沉积,为填平补齐作用的过程。该组地层不稳定,主要分布于区域中西部,厚度变化较大,0~39.65m,平均厚度11.49m。岩性主要为一套灰褐色、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及中粒石英砂岩为主,含石英砾。2、中侏罗统延安组(J2y)广泛出露于区域中、东部大的沟谷中。下部以浅灰黄、灰白色巨厚层中、细粒石英长石砂岩为主,具大型斜层理,含黄铁矿结核。中间夹粗粒砂岩及粉砂岩薄层。上部为长石石英砂岩、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厚64.91~322.48m,平均厚度179.36m。3、中侏罗统直罗组(J2z)主要出露于区域西部大的沟谷中。岩性为浅紫色、浅紫红色、灰绿色中、细粒砂岩与杂色泥岩呈不等厚互层。厚度0~140.88m,平均厚度89.00m。4、新近系静乐组(N2j)棕红色粘土,含多层钙质结核。底部透镜状砂砾石层,砾石多为泥砾、砂砾,磨圆度中等,最大粒径3.0~5.0cm,半固结状。多出露于沟谷内。厚度0.00~124.85m,平均厚度52.81m。5、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4)可分为中更新统离石黄土和上更新统马兰黄土。其中离石黄土手感坚硬,不易搓成粉末,其间分布有多层浅紫红色古土壤层,沿黄土陡坎多有出现。其中顶部一层古土壤层是划分马兰黄土和离石黄土的地层界线。马兰黄土多虫孔,土质疏松,手易搓成粉,是区分离石黄土的重要特征标志。分布于区内大部分坡面。1.1.1地表水系子长县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分属清涧河、无定河、延河3个支流水系,流域面积2395.36km2。其中清涧河水系1631.1km2;无定河水系759km2;延河水系5.26km2。全县沟道面积1159.21km2,其中流水沟道474条,总长度258km。主要河流有秀延河(统称清涧河)、涧峪岔河(统称怀宁河)、大理河、永坪河4条。265
园区附近的的河流主要为秀延河,秀延河属清涧河上游段,在县内称秀延河,是县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水域。秀延河发源于本县李家岔乡西边的周家焉村,于马家砭乡苗家沟村流入清涧县境内,河长80km,流域面积1405.1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8.4%,有流水沟道291条,多年平均径流总量6394万m3,实测年最大径流量7307万m3,最小为1369万m3,径流模数4.59万m3/km2年,平均输沙量1489.4万/吨,侵蚀模数1.58万t/km2年,平均流量2.07m3/s,子长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913km2)实测最大洪流量3150m3/s(1969年8月9日),最小出现枯水(1972年5月10日)。较大支流有李家岔川、中山川(中山川水库位于中山川上游)、麻河川、红石峁沟等。全流域包括安定、瓦窑堡、杨家园则、玉家湾、李家岔、马家砭等六镇和栾家坪、寺湾、史家畔等三个乡,县城位于流域中心,全流域总人口约15万多,占全县的63%,是子长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秀延河有流水沟道291条,成树枝状展布。较大的支流三条:李家川支流、黄家川支流和任家河支流。红石峁沟为秀延河上游左岸一级支流,位于县城西7.5km处的栾家坪乡。控制流域面积76.36km2,沟道长11.2km,沟道比降10.8‰,也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多年平均径流量340万m3,年平均径流深44.5mm,土壤侵蚀模数为10951t/km2,年输沙量83.62万吨,流域内有林场一个,林草覆盖率75.9%。区域水系分布见图4.1-3。1.1.1水文地质按地下水赋存条件及水力特征,区内地下水分为第四系潜水、基岩孔隙裂隙潜水及裂隙承压水三种类型。其形成及赋存条件受区域地貌、地质构造及水文、气候等因素控制。水系侵蚀切割强烈,沟谷极为发育,形成以基岩为骨架的黄土梁峁地形,河谷及主要冲沟均为基岩峭崖陡岸,阶地多属基座式结构。规划区具体水文地质情况见地下水影响分析章节。1.1.2地震烈度据史料记载,延长(1951年)、宜川(1921年)、洛川(1633年)、黄陵(1599年)发生过5~5.5级地震,对本区有一定影响;1556年华县8级地震波及本区,烈度可达6度;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本区有明显震感。根据国家地震局《265
中国地震反应普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B1图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区划图》(GB18306-2001)A1图,延安地区地震反应普特征周期Tm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0.05g,相当于中国地震局1990年发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地震烈度<Ⅵ度。1.1.1文物保护单位子长县的文物保护单位主要为普同塔、钟山石窟、瓦窑堡革命旧址。这三个文物保护单位均不在园区范围内。普同塔:又称惠善浮图塔,明代建筑。位于子长县安定镇姬家庄村西,东距钟山石窟约500米。普同塔为六角七级石塔,通高9.17米,塔身每层开龛造像,或佛、或菩萨、或弟子。塔刹为石雕束腰宝瓶。塔身3层镶嵌石碣一方,从塔身碣文可知,该塔为当地官吏与僧众为惠善广德法师所建舍利塔。碣文落款为“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该塔做工精细,石雕造像神态传神。1992年4月20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钟山石窟: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城西15公里处的钟山南麓,又名万佛岩、普济寺、大普济禅寺、石宫寺。始建于晋太和年间(公元366—370),历经唐、宋、金、元、明、清等千余年凿建而成,据历史记载共十八窟,现仅发掘五窟,均为国家一级文物。整个石窟依山而建,坐北向南。东接清风明月戏楼,南临秀延河水,西眺安定故城,为中国丝绸之路北线必经之道。石窟经历代修葺,至元初,已有大小石窟11处及众多塔、寺院,占地360垧,僧人500。主持僧北辖葭州(今佳县),南统骊山(今临潼)。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方圆数百里群众宗教文化生活的圣地。1988年1月13,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瓦窑堡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镇,1935年11月7日-1936年6月21日为中共中央驻地。1935年12月17日-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和策略,史称“瓦窑堡会议”。旧址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会址,西北军委(中央军委)旧址,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旧址,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刘少奇旧居等纪念地。1988年1月13,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2水源保护区265
子长县的水源地有中山川水库水源和红石峁水库水源地。两个水源地保护区均不在园区范围内。1、中山川水库中山川水库为延安市子长县的饮用水水源地,属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陕政函[2007]125号),是一座以灌溉和城镇供水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该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43km2,多年平均径流量630×104m3。据《子长县人民政府关于呈报<子长县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的报告》(子政字[2007]12号)的要求,中山川水库的水源保护区:①一级保护区(面积7.4km2)水域:从取水口至上游8.5km(乔家岔)处水域以及左岸一级支流2.2km(驮巷至李家砭)和左岸二级支流2.1km(碑儿坪至庙咀)段水域;陆域:以水域为基准向外纵深各200m的陆域,下游至坝顶防浪墙角范围内的陆域。②二级保护区(面积75.15km2)水域:一级保护区水域外整个流域内的水域即:从乔家岔右至上游5100m处的水域,左至上游3500m处的水域;左岸一级支流李家砭右至上游5500m,左至上游3200m处(戴家沟)的水域;左岸二级支流右至上游5300m处,左至上游4800m处。陆域:一级区陆域和二级区水域边界分别向外延伸至流域分水岭内的所有陆域。2、红石峁水库红石峁水库属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陕政函[2007]125号),红石峁沟流域,植被较好,没有工业污染源,水质较好。目前已建成栏河坝一座,3.3万m3调蓄水池一座,并铺通下到县城水厂上至中山川水库的输水管线。流域内水域为山溪性河流,没有通航等经济类活动,而且属于小型流域,地下资源丰富(油、煤),为了保证水质不受污染。据《子长县人民政府关于呈报<子长县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的报告》(子政字[2007]12号),红石峁沟流域水源保护区的划分:①一级保护区:(面积:1.21km2)265
水域:取水点下游100米处至上游8.1km(辛家坪)处水域以及右岸一级支流(道圆村)至上游1.9km段水域。陆域:以水域为基准,河岸两侧纵深各50米的陆域。②二级保护区:(面积:75.15km2)水域:一级保护区水域以外整个流域内水域。陆域:一级保护区以及二级保护区水域以外整个流域。1.1社会环境概况1.1.1子长县社会简况子长县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北依横山,东接子洲、清涧,南连延川、延安,西邻安塞、靖边,是民族英雄谢子长的故乡,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东征的出发地。子长县政区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55.7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930~1562米,总面积2405平方公里。设8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7.3万人,其中城区11.5万人。205省道和神延铁路穿境而过,县城距延安93公里,距省城西安430公里。国民经济: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81.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2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17元,固定资产投资116.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8.9:66.2:24.9。农业农村:认真落实各项扶农惠民政策,实现农业总产值12.9亿元。全县农用地337.64万亩,其中基本农田29.1万亩,百万方以上水库1座,淤地坝909座。粮食生产以谷子、玉米、小麦、豆类为主,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8.4万亩,总产7.77万吨。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以山地苹果、养殖、棚栽、薯业、蚕桑等多元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山地苹果栽植面积18.3万亩,水果总产2.8万吨,被列为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全县出栏生猪8.2万头、牛6589头、羊子7.54万只、家禽265
30万羽,建成各类养殖大户54户,肉类总产9115吨;建成蔬菜大棚10570座,发展蔬菜、瓜果示范点23个,蔬菜总产达11.7万吨;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薯类良繁基地,薯产品打入东南亚市场,1995年被命名为全国首家“中国洋芋之乡”,2012年被命名为“中国绿色马铃薯示范县”,薯类种植面积稳定在26万亩;全县桑树种植面积5.73万亩,全年养蚕9000张;中药材种植面积3.5万亩,我县自主研发的“秦篦2003蓖麻杂交种”获省级产品专利。1998年列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2000年列为全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示范县、全省苗木基地县,累计退耕还林(草)115万亩,退耕还林整体合格率达到100%。全县林草覆盖率达到52%,城区达到63%。在全市率先启动治沟造地项目,“子长模式”的治沟造地经验在全省推广。工业经济:现有煤炭、石油、电力、建材等生产门类,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石油开发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8.4亿元。2003年列为全省煤化工基地县,煤种为全国稀有的44~45号气煤,具有特低灰、特低硫、低磷、高挥发份、高发热量、高粘指数等特点,被有关专家称为“天然化工精煤”。结合煤炭资源优势,确立了“整合资源、市场化运作探矿权、发展煤化工”的煤炭发展思路,生产原煤970万吨。煤化工工业园区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支持的100个县级工业园区之一。原油产量85万吨。全县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累计发展到8512户,从业人员3.57万人,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占到经济总量的27.06%,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增长的又一支重要力量。265
文教卫生:医改工作深入推进,荣登2012年中国医改政府支持榜,“子长模式”的医改经验得到中省市充分肯定,赢得全国、全省医改现场会在子长召开,成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样本”。公立医院改革项目荣获“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奖”。县医院入选“国家重点扶持500家县级医院”,我县被省政府评为“一市十县”综合医改试点先进县。2002年实现“普九”目标。2009年,教育“普实”、“双高普九”顺利通过省上验收。在全市率先推行了农村小学寄宿制,中小学“两免一补”实现了全覆盖,“营养改善计划”让全县3万名中小学生受益,办学条件全面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落实,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在5.7‰以内,创建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荣获“全省食品安全放心县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科技工作成效显著,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科普宣传和防震减灾等扎实开展。文体广电事业蓬勃发展,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子长特色文化6次亮相中央电视台,《延安日报》成功推出《文化子长》栏目。子长唢呐、子长煎饼、瓦窑堡的传说和子长刺绣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2011年,子长唢呐先后两次远赴英国和俄罗斯参加国际军乐节演出,2013年,子长唢呐走进国家大剧院,受到国内外高度赞誉。社会保障救助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举,加快市政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城区规划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1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60.2%。二道街、刘家沟、石窑坪、史家陵坪等小区相继开发建成,瓦窑堡新区进展顺利。市政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城区供水、供气、供热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日供水能力达到6500方;安装天然气用户1.6万户,天然气普及率达到70%;供热面积达到121万平方米。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作备受重视,“双创”活动深入人心,2013年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城市承载功能和形象品位进一步提升,2012年荣获省市县城建设先进县称号。杨家园则省级重点镇建设基本定型,被住建部等7部委列入全国重点镇建设范畴;涧峪岔市级重点镇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省级生态镇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安定县级重点镇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31个文化旅游名镇之一。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展顺利,城乡竞相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1.1.1区块内乡镇概况1、瓦窑堡镇瓦窑堡地处子长县城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子长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交通便利,信息灵通,总占地面积138.8平方公里,总退耕面积55063.4亩,全镇辖26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常住农业人口24658人,年人均纯收入为2214元。265
瓦窑堡镇矿产资源丰富,优质3号煤面料资源畅销省内外,境内有煤矿20个,年产量达100万吨,石油资源的蓄储量达1000万吨。全镇的产业主要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抓住机遇,重点在城镇建设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上狠下功夫,取得明显成效。安定东路、齐家湾小区进一步开发,城市基本功能逐步健全。随着石窑坪、刘家沟、稍木则沟等小区的开发,第三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目前全镇具有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45家(含洗煤厂7家),大型养殖户54户,大棚194座。从事运输、饮食、娱乐等服务行业达3000多家,为广大农民致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瓦窑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扭住发展经济不放松,按照:“围绕主题、提升产业、强化基础、示范推动、全面提高”的工作思路,振奋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争创五型(即:学习型、创新型、制度型、务实型、服务型)政府,五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党委而努力奋斗。1、杨家园则镇杨家园则镇位于子长县东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5公里。205省道、神延铁路穿境而过,秀延河横贯其中,是全县自然条件较好的川道镇之一。全镇辖2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57个村民小组,3321户,13772人。总占地面积15.64万亩,可利用土地面积8.7万亩。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乡镇企业为辅的乡镇。全镇共有工商、财政、税务、邮电等机关单位13个,干部职工268人。有支部32个,其中农村支部25个。全镇共有工商、财政、税务、邮电等机关单位13个,干部职工268人。有支部32个,其中农村支部25个。全镇共有党员523人,其中农民党员378名。全镇共有耕地5.76万亩,已退耕还林(草)3.3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5亩。全镇已建起日光温棚877多座,拱棚134多座,反季节蔬菜种植户与日俱增,已成为全县的蔬菜种植千棚大镇之一。全镇有梨果园面积1500亩;部分村养殖已形成一定规模。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谷子、豆类等。经济作物以蔬菜、瓜果为主。全镇实现了农业总产值4482万元,粮食总产量2074吨,人均纯收入1100元。全镇共有学校19所,其中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3所。卫生院1所,各村三室齐全。4个行政村接通了有线电视,21个行政村建起了地面卫星插转台,农村电视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全镇有机砖厂两个,年产值可达200万元,有个体工商户92户,可实现利润180多万元。私营运输一直是全镇经济收入的强项,有大型货车30余辆,小型客运车20余辆,小型机动三轮、四轮400余辆。.2、史家畔乡265
史家畔乡位于子长县东北部,东南接马家砭镇,西南与杨家原则镇毗邻,东北部与子洲县接壤,205省道穿境而过,秀延河横穿其中。全乡只有29个行政村,56个村民小组,13038人,总面积1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750亩,其中坝地3320亩,梯田12027亩,已退耕还林28152亩。境内:山大沟深,属秀延河流域,山地居多,海拔在1050-135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9.0℃,年平均降水量500.8毫米,无霜期174天,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全乡共有学校19所,在校学生2425名,有卫生院1所,医疗设备较好,基本能满足群众的求医用药问题。村村实现了“三通”(通路、通电、通电话)全乡公路里程已达82公里,程控电话装机量达837部。1.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西安普惠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本区域内环境现状进行监测,现状监测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土壤,监测时间为2016年5月26日至5月30日。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图见图4.3-1。1.1.1环境空气监测与评价(1)监测点位在规划区的布设7个监测点,连续监测7天,各监测点位置见表4.3-1。2016.10.30~2016.11.5日对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内的苯丙芘进行了补充监测。表4.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点号位置布点原则1.侯家庄湫峪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范围内2.后南家庄村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内3.王家湾村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东南侧4.芋则湾村现代物流产业园内5.魏家岔村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范围内6.好坪沟村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范围内7.卢家河村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范围内(2)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监测项目:PM10、SO2、NOx、非甲烷总烃、CO、NH3、H2S、苯、甲醇,共九项。环境空气采样及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进行(表4.3-2)。表4.3-2环境空气采样及分析方法分析项目分析方法标准号检出限(mg/m3)SO2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20090.007NO2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479-20090.003265
PM10重量法HJ618-20110.010CO非分散红外吸收法GB/T9801-19880.3H2S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0.001NH3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3-20090.003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法HJ/T38-19990.04苯气相色谱法HJ/T583-20105.0×10-4甲醇气相色谱法HJ/T33-19992(3)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见表4.3-3。表4.3-3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监测点位监测时间SO2(μg/m3)NO2(μg/m3)PM10(μg/m3)甲醇24小时均值最大超标倍数1小时平均值最大超标倍数24小时均值最大超标倍数1小时平均值最大超标倍数24小时均值最大超标倍数1小时平均值最大超标倍数侯家庄湫峪沟2016.5.2542035~45048041~5801020ND(2)02016.5.2639035~44043035~4601140ND(2)02016.5.2739034~43059052~6501210ND(2)02016.5.2840034~43046037~5301090ND(2)02016.5.2935030~37047044~5501140ND(2)02016.5.3040034~45058054~6801220ND(2)02016.5.3140036~43053044~6801160ND(2)0后南家庄村2016.5.2540036~42049043~5601050ND(2)02016.5.2641033~46047044~5601160ND(2)02016.5.2742038~45049041~5701240ND(2)02016.5.2841034~43044038~5001070ND(2)02016.5.2938034~42057042~6301150ND(2)02016.5.3043034~47049042~5901250ND(2)02016.5.3144036~48055042~6101180ND(2)0王家湾村2016.5.2539033~42043036~4701090ND(2)02016.5.2640035~44058055~6601180ND(2)02016.5.2743038~46047042~5401280ND(2)02016.5.2842037~45048043~5401080ND(2)02016.5.2941034~43046043~5401170ND(2)02016.5.3042037~45048043~5801240ND(2)02016.5.3143038~47045033~4801140ND(2)0芋则湾村2016.5.2541032~44052045~5701140ND(2)02016.5.2639034~42046042~5401190ND(2)02016.5.2740033~44045039~4801250ND(2)02016.5.2841039~43056055~6401100ND(2)0265
2016.5.2940032~42047042~5301190ND(2)02016.5.3041033~43044035~4601280ND(2)02016.5.3141034~43046038~5701110ND(2)0魏家岔村2016.5.2540032~43056052~6201070ND(2)02016.5.2641039~45045037~5301120ND(2)02016.5.2740033~43048041~5601270ND(2)02016.5.2842040~47052048~6101060ND(2)02016.5.2937031~39045036~5101160ND(2)02016.5.3040034~43045042~5801290ND(2)02016.5.3143036~45054053~6601190ND(2)0好坪沟村2016.5.2542031~46049042~5701040ND(2)02016.5.2642035~44039036~4801150ND(2)02016.5.2737032~40058054~6501230ND(2)02016.5.2840037~44049036~5201020ND(2)02016.5.2940034~43048041~5601180ND(2)02016.5.3042037~45054048~6101210ND(2)02016.5.3140038~43047039~5101120ND(2)0卢家河村2016.5.2541034~43046039~5501030ND(2)02016.5.2640033~42046042~5501170ND(2)02016.5.2741034~44056045~6001240ND(2)02016.5.2839034~42048038~5201050ND(2)02016.5.2941035~44046039~5801120ND(2)02016.5.3041034~44049032~5401240ND(2)02016.5.3142036~45048039~5701180ND(2)0标准150500802001501503.0表4.3-3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续1)监测点位监测时间H2S(mg/m3)NH3(mg/m3)非甲烷总烃(mg/m3)CO(mg/m3)苯(mg/m3)1小时平均值最大超标倍数1小时平均值最大超标倍数1小时平均值最大超标倍数1小时平均值最大超标倍数1小时平均值最大超标倍数侯家庄湫峪沟2016.5.25ND(0.001)00.061~0.08100.29~0.350ND(0.3)~0.50ND(5×10-4)02016.5.26ND(0.001)00.064~0.08700.4~0.470ND(0.3)~0.50ND(5×10-4)02016.5.27ND(0.001)00.051~0.1200.38~0.470ND(0.3)~0.40ND(5×10-4)02016.5.28ND(0.001)00.064~0.12900.41~0.450ND(0.3)~0.50ND(5×10-4)02016.5.29ND(0.001)00.102~0.12700.39~0.430ND(0.3)~0.40ND(5×10-4)02016.5.30ND(0.001)00.063~0.0900.39~0.450ND(0.3)~0.50ND(5×10-4)02016.5.31ND(0.001)00.066~0.10200.38~0.450ND(0.3)~0.50ND(5×10-4)02016.5.25ND(0.001)00.057~0.07800.26~0.310ND(0.3)~0.50ND(5×10-4)0265
后南家庄村2016.5.26ND(0.001)00.055~0.11100.37~0.460ND(0.3)~0.40ND(5×10-4)02016.5.27ND(0.001)00.064~0.10800.49~0.530ND(0.3)~0.50ND(5×10-4)02016.5.28ND(0.001)00.086~0.10100.32~0.460ND(0.3)~0.50ND(5×10-4)02016.5.29ND(0.001)00.089~0.11200.39~0.450ND(0.3)~0.50ND(5×10-4)02016.5.30ND(0.001)00.048~0.09900.38~0.430ND(0.3)~0.50ND(5×10-4)02016.5.31ND(0.001)00.05~0.08100.38~0.510ND(0.3)~0.50ND(5×10-4)0王家湾村2016.5.25ND(0.001)00.065~0.08800.29~0.450ND(0.3)~0.50ND(5×10-4)02016.5.26ND(0.001)00.074~0.100.38~0.420ND(0.3)~0.50ND(5×10-4)02016.5.27ND(0.001)00.067~0.0900.42~0.470ND(0.3)~0.50ND(5×10-4)02016.5.28ND(0.001)00.061~0.09700.41~0.50ND(0.3)~0.60ND(5×10-4)02016.5.29ND(0.001)00.086~0.11800.36~0.420ND(0.3)~0.50ND(5×10-4)02016.5.30ND(0.001)00.049~0.12900.36~0.420ND(0.3)~0.50ND(5×10-4)02016.5.31ND(0.001)00.092~0.12500.4~0.430ND(0.3)~0.50ND(5×10-4)0芋则湾村2016.5.25ND(0.001)00.056~0.08400.38~0.460ND(0.3)~0.60ND(5×10-4)02016.5.26ND(0.001)00.055~0.100.47~0.530ND(0.3)~0.50ND(5×10-4)02016.5.27ND(0.001)00.067~0.08900.38~0.430ND(0.3)~0.50ND(5×10-4)02016.5.28ND(0.001)00.051~0.10800.4~0.450ND(0.3)~0.50ND(5×10-4)02016.5.29ND(0.001)00.049~0.10700.39~0.410ND(0.3)~0.50ND(5×10-4)02016.5.30ND(0.001)00.088~0.10900.39~0.450ND(0.3)~0.40ND(5×10-4)02016.5.31ND(0.001)00.083~0.1100.38~0.410ND(0.3)~0.50ND(5×10-4)0魏家岔村2016.5.25ND(0.001)00.042~0.09300.37~0.470ND(0.3)~0.50ND(5×10-4)02016.5.26ND(0.001)00.078~0.11700.38~0.460ND(0.3)~0.50ND(5×10-4)02016.5.27ND(0.001)00.064~0.09600.38~0.430ND(0.3)~0.50ND(5×10-4)02016.5.28ND(0.001)00.069~0.09700.39~0.450ND(0.3)~0.50ND(5×10-4)02016.5.29ND(0.001)00.068~0.09400.38~0.450ND(0.3)~0.50ND(5×10-4)02016.5.30ND(0.001)00.067~0.10100.34~0.410ND(0.3)~0.50ND(5×10-4)02016.5.31ND(0.001)00.077~0.10200.37~0.510ND(0.3)~0.40ND(5×10-4)0好坪沟村2016.5.25ND(0.001)00.078~0.12100.35~0.450ND(0.3)~0.50ND(5×10-4)02016.5.26ND(0.001)00.087~0.12200.37~0.420ND(0.3)~0.50ND(5×10-4)02016.5.27ND(0.001)00.064~0.09200.38~0.440ND(0.3)~0.50ND(5×10-4)02016.5.28ND(0.001)00.051~0.09700.36~0.410ND(0.3)~0.50ND(5×10-4)02016.5.29ND(0.001)00.068~0.08800.39~0.450ND(0.3)~0.40ND(5×10-4)02016.5.30ND(0.001)00.066~0.11700.37~0.420ND(0.3)~0.50ND(5×10-4)02016.5.31ND(0.001)00.043~0.10800.36~0.430ND(0.3)~0.50ND(5×10-4)0卢家河村2016.5.25ND(0.001)00.082~0.09900.42~0.510ND(0.3)~0.50ND(5×10-4)02016.5.26ND(0.001)00.087~0.10700.43~0.490ND(0.3)~0.40ND(5×10-4)02016.5.27ND(0.001)00.049~0.10500.37~0.450ND(0.3)~0.50ND(5×10-4)02016.5.28ND(0.001)00.068~0.10300.38~0.450ND(0.3)~0.50ND(5×10-4)02016.5.29ND(0.001)00.064~0.08800.35~0.420ND(0.3)~0.50ND(5×10-4)0265
2016.5.30ND(0.001)00.053~0.10500.38~0.430ND(0.3)~0.50ND(5×10-4)02016.5.31ND(0.001)00.058~0.09800.41~0.450ND(0.3)~0.40ND(5×10-4)0标准0.010.22102.4表4.3-3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续1)监测点位监测时间苯丙芘(μg/m3)24小时平均值最大超标倍数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2016/10/30ND1.8×10-402016/10/31ND1.8×10-402016/11/1ND1.8×10-402016/11/2ND1.8×10-402016/11/3ND1.8×10-402016/11/4ND1.8×10-402016/11/5ND1.8×10-40标准0.0025(4)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由监测统计结果表4.3-3可以看出,规划区域SO2、NO2、PM10、苯丙芘24小时平均浓度及1小时平均浓度均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非甲烷总烃1小时浓度满足以河北省《环境空气质量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二级标准,氨、硫化氢、苯、甲醇1小时浓度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要求。规划区域空气质量良好。1.1.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监测断面布设根据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中的关于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及取样点的原则和方法要求,本次地表水现状监测共布设6个监测断面,监测的河流主要为秀延河及其支流。连续监测两天。表4.3-4地表水质量监测断面编号河流断面位置布点原则W1南河南河瓷窑村断面了解南河上游水质W2秀延河秀延河湫沟台断面了解秀延河水质W3秀延河柳家坪支流秀延河支流瓦窑沟断面了解秀延河支流水质W4秀延河秀延河好坪沟断面了解秀延河水质265
W1秀延河兔坪湾支流秀延河支流卢家河断面了解秀延河支流水质W2秀延河秀延河杨家沟岔断面了解秀延河水质(2)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监测项目为pH、氨氮、COD、BOD5、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六价铬、氰化物、挥发酚类、硫化物、总磷、石油类,共13项。连续监测两天。监测及分析方法按《导则》要求及《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表4.3-5监测及分析方法分析项目分析方法标准号检出限pH玻璃电极法GB/T5750.4-20060.01(pH值)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0.025mg/LCOD重铬酸盐法GB/T11914-19895mg/LBOD5稀释接种法HJ505-20090.5mg/L高锰酸盐指数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T11892-19890.5mg/L氟化物离子色谱法HJ/T84-20010.02mg/L六价铬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7467-19870.004mg/L氰化物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HJ484-20090.004mg/L挥发酚类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0.0003mg/L硫化物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16489-19960.005mg/L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11893-19890.01mg/L石油类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20.01mg/L(3)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地表水监测结果见表4.3-6。(4)地表水现状评价由表4.3-6可以看出,秀延河及其支流所有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规划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265
表4.3-6地表水监测结果监测断面南河瓷窑村断面秀延河湫沟台断面秀延河支流瓦窑沟断面III类标准值监测时间2016.5.252016.5.262016.5.252016.5.262016.5.252016.5.26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pH(无量纲)7.407.4107.4207.4307.3907.406~9氨氮(mg/L)0.67200.67800.73300.72400.71200.7101COD(mg/L)14017012014015016020BOD5(mg/L)2.102.502.402.402.602.604高锰酸盐指数(mg/L)2.202.102.502.40202.206氟化物(mg/L)0.81200.87100.85300.62900.74100.69801六价铬(mg/L)ND(0.004)0ND(0.004)0ND(0.004)0ND(0.004)0ND(0.004)0ND(0.004)00.05氰化物(mg/L)ND(0.004)0ND(0.004)0ND(0.004)0ND(0.004)0ND(0.004)0ND(0.004)00.02挥发酚类(mg/L)ND(0.0003)0ND(0.0003)0ND(0.0003)0ND(0.0003)0ND(0.0003)0ND(0.0003)00.005硫化物(mg/L)ND(0.005)0ND(0.005)0ND(0.005)0ND(0.005)0ND(0.005)0ND(0.005)00.2总磷(mg/L)0.17700.18400.18600.18400.16200.15900.2石油类(mg/L)ND(0.01)0ND(0.01)0ND(0.01)0ND(0.01)0ND(0.01)0ND(0.01)00.05265
表4.3-6地表水监测结果(续1)监测断面秀延河好坪沟断面秀延河支流卢家河断面秀延河杨家沟岔断面III类标准值监测时间2016.5.252016.5.262016.5.252016.5.262016.5.252016.5.26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pH(无量纲)7.4107.4207.4307.4407.4507.460 6~9氨氮(mg/L)0.67500.67800.62400.72400.64100.64101COD(mg/L)16017011014018011020BOD5(mg/L)2.702.502.202.402.502.104高锰酸盐指数(mg/L)2.402.102.102.402.502.306氟化物(mg/L)0.85900.87100.90400.62900.73100.79501六价铬(mg/L)ND(0.004)0ND(0.004)0ND(0.004)0ND(0.004)0ND(0.004)0ND(0.004)00.05氰化物(mg/L)ND(0.004)0ND(0.004)0ND(0.004)0ND(0.004)0ND(0.004)0ND(0.004)00.02挥发酚类(mg/L)ND(0.0003)0ND(0.0003)0ND(0.0003)0ND(0.0003)0ND(0.0003)0ND(0.0003)00.005硫化物(mg/L)ND(0.005)0ND(0.005)0ND(0.005)0ND(0.005)0ND(0.005)0ND(0.005)00.2总磷(mg/L)0.18800.18400.16700.18400.17300.16300.2石油类(mg/L)ND(0.01)0ND(0.01)0ND(0.01)0ND(0.01)0ND(0.01)0ND(0.01)00.05265
1.1.1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监测点布置地下水监测共设置6个监测点,监测点位布置在区域内。表4.3-7地下水监测点位序号监测点位置布点原则1.侯家庄湫峪沟水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范围内2.后南家庄村水井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内3.芋则湾村水井现代物流产业园内4.魏家岔村水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范围内5.好坪沟村水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范围内6.卢家河村水井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范围内(2)监测项目钾、钠、钙、镁、CO32-、HCO3-、pH值、氨氮、硝酸盐、挥发性酚类、砷、汞、六价铬、总硬度、铅、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细菌总数,同时记录井深和含水层位。连续监测两天。(3)监测分析方法表4.3-8监测及分析方法分析项目分析方法标准号检出限钾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04-19890.05mg/L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04-19890.01mg/L钙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05-19890.02mg/L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05-19890.002mg/LCO32-滴定法DZ/T0064.49-19935HCO3-滴定法DZ/T0064.49-19935pH值玻璃电极法GB/T5750.4-2006(5.1)0.01(无量纲)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GB/T5750.5-2006(9.1)0.02mg/L硝酸盐离子色谱法HJ/T84-20010.08mg/L挥发性酚类4-氨基安替吡啉分光光度法GB/T5750.4-2006(9)0.002mg/L砷原子荧光法GB/T5750.4-2006(6.1)1.0μg/L汞原子荧光法GB/T5750.4-2006(8.1)0.1μg/L六价铬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5750.4-2006(10.1)0.004mg/L总硬度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GB/T5750.4-2006(7.1)1.0mg/L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7475-19872.5μg/L溶解性总固体称量法GB/T5750.4-2006(8.1)/高锰酸盐指数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GB/T5750.7-2006(1.1)0.05mg/L硫酸盐离子色谱法GB/T5750.4-2006(1.2)0.75mg/L氯化物离子色谱法HJ/T84-20010.02mg/L细菌总数平皿计数法GB/T5750.12-2006(1.1)/265
(4)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见表4.3-9、表4.3-10。(5)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从监测结果可知,规划区域地下水监测的20个项目中,所有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规划区域地下水水质良好。表4.3-9井深及水位监测结果水井水位井深好坪沟村1#水井35m118m好坪沟村2#水井36m120m侯家庄湫峪沟1#水井27m132m侯家庄湫峪沟2#水井24m128m后南家庄村1#水井25m125m后南家庄村2#水井26m127m卢家河村1#水井31m114m卢家河村2#水井30m117m魏家岔村1#水井28m128m魏家岔村2#水井27m126m芋则湾村1#水井31m114m芋则湾村2#水井32m116m265
表4.3-10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监测断面侯家庄湫峪沟水井后南家庄村水井芋则湾村水井III类标准值监测时间2016.5.252016.5.262016.5.252016.5.262016.5.252016.5.26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钾(mg/L)0.864/0.816/0.881/0.842/1.08/0.986//钠(mg/L)0.804/0.812/0.832/0.828/1.65/1.59//钙(mg/L)23.1/24.8/21.4/23.6/19.1/21.3//镁(mg/L)1.82/1.94/1.89/1.98/1.97/2.04//CO32-62///49///57////HCO3-29///21///24////pH值(无量纲)7.3707.4207.4507.4907.4107.3706.5~8.5氨氮(mg/L)0.08100.08400.0700.07500.07500.08100.2硝酸盐(mg/L)2.402.5901.5701.6101.9701.65020挥发性酚类(mg/L)ND(0.002)0ND(0.002)0ND(0.002)0ND(0.002)0ND(0.002)0ND(0.002)00.002砷(μg/L)ND(1.0)0ND(1.0)0ND(1.0)0ND(1.0)0ND(1.0)0ND(1.0)00.05汞(μg/L)ND(0.1)0ND(0.1)0ND(0.1)0ND(0.1)0ND(0.1)0ND(0.1)00.001六价铬(mg/L)ND(0.004)0ND(0.004)0ND(0.004)0ND(0.004)0ND(0.004)0ND(0.004)00.05总硬度(mg/L)221021702390248025802720450铅(μg/L)ND(0.001)0ND(0.001)0ND(0.001)0ND(0.001)0ND(0.001)0ND(0.001)00.05溶解性总固体(mg/L)4920487054705210474049601000高锰酸盐指数(mg/L)1.901.902.302.202.502.503硫酸盐(mg/L)38.5038.5031.8022.2029.3022.50250氯化物(mg/L)11.2011.801007.13010.407.090250细菌总数(个/L)480540520560360420100265
表4.3-10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续1)监测断面魏家岔村水井好坪沟村水井卢家河村水井III类标准值监测时间2016.5.252016.5.262016.5.252016.5.262016.5.252016.5.26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监测结果超标倍数钾(mg/L)1.08/0.986/0.886/0.845/1.1/0.99//钠(mg/L)1.65/1.59/0.835/0.83/1.68/1.61//钙(mg/L)19.1/21.3/21.6/23.4/19.2/21.5//镁(mg/L)1.97/2.04/1.91/2/1.98/2.06//CO32-52///65///48////HCO3-22///30///19////pH值(无量纲)7.4107.3707.4707.5107.4207.406.5~8.5氨氮(mg/L)0.07500.08100.07300.0700.07800.06400.2硝酸盐(mg/L)1.9701.6502.0102.5202.5602.71020挥发性酚类(mg/L)ND(0.002)0ND(0.002)0ND(0.002)0ND(0.002)0ND(0.002)0ND(0.002)00.002砷(μg/L)ND(1.0)0ND(1.0)0ND(1.0)0ND(1.0)0ND(1.0)0ND(1.0)00.05汞(μg/L)ND(0.1)0ND(0.1)0ND(0.1)0ND(0.1)0ND(0.1)0ND(0.1)00.001六价铬(mg/L)ND(0.004)0ND(0.004)0ND(0.004)0ND(0.004)0ND(0.004)0ND(0.004)00.05总硬度(mg/L)25802720226022902450690450铅(μg/L)ND(0.001)0ND(0.001)0ND(0.001)0ND(0.001)0ND(0.001)0ND(0.001)00.05溶解性总固体(mg/L)4740496049905180514053701000高锰酸盐指数(mg/L)2.502.501.802.602.701.803硫酸盐(mg/L)29.3022.5036.7043.3041.7044.40250氯化物(mg/L)10.407.09010.2012.2011.5011.90250细菌总数(个/L)360420580460380420100265
1.1.1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监测点布置为了了解规划区域声环境现状情况,本次环评共布设了43个噪声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昼、夜间各监测一次。表4.3-11噪声监测点位编号监测点位置监测目的N1、N2、N3、N4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范围内均匀布置四个点位,位置具体见布点图了解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范围内背景噪声N5、N6、N7、N8、N9、N10、N11、N12、N13、N14、N15、N16、N17、N18、N19、N20、N21煤炭资源产业园及现代物流园内均匀布置十七个点位,具体位置见布点图了解煤炭资源产业园及现代物流园内背景噪声N22、N23、N24、N25、N26、N27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范围内均匀布置六个点位,位置具体见布点图了解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内背景噪声N28、N29、N30、N31、N32、N33、N34、N35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范围内均匀布置八个点位,位置具体见布点图了解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范围内背景噪声N36、N37、N38、N39、N40、N41、N42、N43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内均匀布置八个点位,位置具体见布点图了解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内背景噪声(2)监测仪器及方法监测方法按照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相关方法进行。(3)监测结果及评价监测结果见表4.3-12。监测结果表明,规划所在区域声环境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要求,规划区声环境质量良好。表4.3-12规划区域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单位:dB(A)序号监测日期监测点位昼间夜间达标情况12016.5.25N156.743.9达标2N257.244.1达标3N355.943.6达标4N457.345.5达标5N559.447.3达标6N658.946.9达标7N759.648.5达标8N859.847.7达标9N955.646.9达标10N1053.444.2达标11N1152.743.8达标12N1255.646.7达标13N1356.145.2达标265
14N1452.444.7达标15N1553.144.1达标16N1651.943.8达标17N1752.144.3达标18N1850.943.8达标19N1951.442.9达标20N2050.642.1达标21N2152.343.5达标222016.5.26N2252.443.5达标23N2351.842.6达标24N2453.244达标25N2554.746.1达标26N2655.245.9达标27N2754.846.4达标28N2863.454.2达标29N2962.853.8达标30N3064.553.2达标31N3163.954.4达标32N3251.143.8达标33N3350.643.2达标34N3452.444.1达标35N3551.743.5达标362016.5.27N3650.243达标37N3751.143.2达标38N3850.842.9达标39N3952.443.6达标40N4051.643.3达标41N4151.944.3达标42N4253.343.8达标43N4352.743达标1.1.1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现状监测在规划区布设6个监测点位。表4.3-13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编号监测点位置监测目的T1侯家庄湫峪沟土壤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范围内土壤环境T2庄则河村土壤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内土壤环境T3赵家沟村土壤现代物流产业园内土壤环境T4魏家岔村土壤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范围内土壤环境265
T1好坪沟村土壤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范围内土壤环境T2卢家河村土壤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范围内土壤环境(2)监测项目监测表层土pH值、铬、镉、砷、铅、汞、铜、锌、石油类,共6项。(3)监测结果与评价监测结果见表4.3-14。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规划区域内土壤中铬、镉、砷、铅、汞、铜、锌监测结果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要求,石油类满足最高允许含量建议标准(“六五”国家《土壤环境含量研究》提出的建议标准300mg/kg),区块内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良好。表4.3-14土壤环境监测结果统计监测点位pH值(无量纲)铜(mg/kg)锌(mg/kg)砷(mg/kg)镉(mg/kg)汞(mg/kg)铬(mg/kg)铅(mg/kg)石油类(mg/kg)侯家庄湫峪沟8.1325.867.410.3ND(0.01)0.02868.120.9115庄则河村8.1925.166.110.9ND(0.01)0.03571.221.6107赵家沟村8.0426.365.911.2ND(0.01)0.02667.920.4109魏家岔村8.1525.667.510.6ND(0.01)0.03768.221.196好坪沟村8.0825.366.310.8ND(0.01)0.04171.321.5119卢家河村8.1826.266.110.4ND(0.01)0.0336820.6103标准100300250.61250350300**参照“六五”国家《土壤环境含量研究》的建议标准1.1.1区域近年环境质量回顾本环评收集了子长县近三年区域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区域近年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1、环境空气质量回顾采用2013~2015年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监测数据见表4.3-15。可以看出,2013年至2015年,子长县环境空气中的SO2、NOx、TSP均能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子长县环境空气质量良好。2013年至2015年SO2、NOx日均值、小时均值变化幅度不大,而TSP日均浓度由增加的趋势(图4.3-3)。265
表4.3-152013~2015年子长县环境空气质量单位:mg/m3监测时间SO2NOxTSP小时值范围日均值小时值范围日均值日均值2013.50.012~0.0620.023~0.0330.011~0.0740.028~0.0370.140~0.1572014.60.026~0.0640.052~0.0620.036~0.0630.035~0.0390.131~0.1942015.120.022~0.0560.034~0.0420.015~0.0450.022~0.0270.11~0.22二级标准0.50.150.20.080.3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2、地表水环境质量回顾采用2013~2015年秀延河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监测数据见表4.3-16。可以看出,2013年至2015年,秀延河中挥发酚、氨氮、硫化物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COD和石油类在2015年有超标现象。2013年至2015年挥发酚、氨氮、硫化物浓度变化幅度不大,而COD和石油类浓度有增加的趋势(图4.3-3)。表4.3-162013~2015年秀延河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单位:mg/L监测时间挥发酚氨氮COD硫化物石油类pH值2013.50.001ND0.36~0.59614~160.005ND~0.0160.026~0.0368.72014.60.0003ND0.326110.005ND0.01ND8.942015.120.0003ND0.221~0.40523~390.005ND~0.0070.04~0.088.52~8.53III类标准0.0051200.20.056~9达标情况达标达标2015年超标达标2015年超标达标265
1.1生态环境概况1.1.1生态环境信息获取评价区生态环境信息获取采用现场调查、资料收集与卫星遥感影像解译相结合的方法。⑴现场调查与走访通过对评价区现场调查,识别植物种类、记录植被盖度和野外调查中发现的动物,同时走访了相关政府部门了解掌握评价区野生动植物的分布状况,并调查环境敏感点现状、农业生产等相关情况。⑵资料收集收集《陕西植被》、《子长县志》等资料。⑶卫星遥感影像解译①遥感信息源的选取265
以2015年8月的高分一号(GF-1)影像像数据作为基本信息源,全色空间分辨率2m,经过融合处理后的图像地表信息丰富,有利于生态环境因子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保证了各生态环境要素解译成果的准确性。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对高分一号(GF-1)影像数据进行了投影转换、几何纠正、直方图匹配等图像预处理。根据土地利用现状、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等生态环境要素的地物光谱特征的差异性,选择全波段合成方案,全波段合成图像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地类边界明显,有利于生态要素的判读解译。遥感影像主要光谱波段见表4.4-1。表4.4-1Landsat-8的光谱波段及主要用途波段波长范围(μm)地面分辨率(m)主要用途20.45~0.5230水体穿透性良好,很适用于海岸制图;用于区分针叶林与阔叶林、土壤与植被30.52~0.6030对应健康植被的绿反射区,很适合干植被的绿反射峰测量研究,也适用于水体污染监测40.63~0.6930探测绿色植物叶绿素吸收的差异,是区分土壤边界和地质体边界的最有用的可见光波段,受大气影响小,分辨率较高50.76~0.9030对应于植被峰值反射区,适用于植被探测和评估61.55~1.7530适合于庄稼缺水现象的探测及作物长势分析,也使用于区分岩石种类、云层、地面冰积和雪盖,适合于区分水陆界限及雨后土壤温度测量710.4~12.5120适用于农作物缺水状况探测及热强度测定分析82.08~2.3530适用于地质制图,区分健康植物和缺水现象②卫星影像图的制作首先,依据土地利用现状、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等生态环境要素的地物光谱特征选择波段合成方案;其次,对波段叠加完成的影像在ENVI4.2中采取FLAASH校正的方法进行大气校正,消除空气折射、散射对影像的影像;第三、加注坐标、评价区范围、区块范围等重要地理要素。③卫星影像解译技术要求根据野外验证结果,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植被类型等生态环境要素的解译标志。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线面探查与重点取样相结合、目视和人机交互相结合的方法,对评价区的土地利用现状、植被类型等生态环境要素分别进行解译,绘制土地利用现状、植被类型相关图件,并用现场调查结果验证并修正。通过ENVI4.2等软件,结合数字高程数据,计算得到评价区的植被覆盖度和水土侵蚀现状图。根据解译成果,结合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分析评价区生态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265
1.1.1生态系统类型及特征根据实地调查,园区共有5种生态系统类型。其中以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为主,分布广,面积大。各个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分布见表4.4-2。表4.4-2区域生态系统类型及特征序号生态系统类型主要物种分布1农田生态系统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土豆、红薯、荞麦、大枣等呈带状或斑块状分布于评价区内沟谷两侧2草地生态系统草本植物主要有长芒草、茭蒿、铁杆蒿草丛等。呈片状分布于评价区内的荒坡、沟谷、沙滩地3林地生态系统乔木有松、侧柏针叶林,辽东栎林、杨、槐、桦、榆落叶阔叶林;主要灌木有白刺花、沙棘、杠柳、山杏、虎榛子灌丛呈片状、斑块状大面积分布于评价区4水域生态系统水生藻类、芦苇、白茅等呈线状分布于评价区5村镇生态系统以人为主,人工绿色植物呈斑块状散布评价区区域内主要生态系统的现状描述如下:⑴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作物种类较单一,占较大比例的农作物群落与其它生物群落相互作用,共同生存。受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农田生态系统系统具有高度开放性,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量较大。该地区农业耕作方式主要是人工耕作,机械化程度低。区域土壤肥力不足,属中、低产土壤;旱耕地玉米产量约250kg/亩,土豆产量约500kg/亩。⑵草地生态系统长芒草、茭蒿、铁杆蒿草丛也是评价区内主要植被类型之一,广泛分布于梁顶地带。主要草种有长芒草、茭蒿、铁杆蒿、禾草、白羊草、黄背草等。评价区草地主要是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人工草地主要分布在黄土梁、黄土沟谷区,盖度约20%~30%。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山间沟谷洪水冲刷、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瘠薄地区以及山坡,其生长缓慢、稀疏、低矮,牧用价值不高,平均生产力1.77t/hm2。该系统中动物种群简单,以野兔为主,还有蛇、蛙等。整个草地生态系统比较脆弱,随着近年来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草地面积有所增大,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步增强。⑶林地生态系统265
区内以灌木林为主,乔木林分布少,均为次生林或人工林。乔木集中分布沟谷谷底、河滩地及村落间,树种有松、侧柏针叶林。林木胸径一般在3~20cm,树高4~9m,林地郁闭度0.2~0.3,林木蓄积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一般在20~30m3/hm2。灌林地较广泛分布于评价区沟谷两侧,且以阴坡陡坡沟坡地为主,分布较均一,白刺花、柠条、沙棘、杠柳、山杏、虎榛子灌丛是评价区内主要植被类型之一,主要灌木有白刺花、柠条、沙棘、酸枣、杠柳、山杏、虎榛子、荆条、狼牙刺、黄刺玫、胡颓子等等。林地生态系统中的鸟类种类稀少,数量不多,多为广布种。评价区林地生态系统主要存在以下特点:①林地生态系统中以灌木林为主,乔木林少,树种较单一;②单位林木蓄积量相对较小,郁闭度偏小;③林地生态系统物种分布较少,均为常见种。⑷水域生态系统评价区内的水域为秀延河,各种水草及其微生物相互作用形成了水域生态系统。评价区内其它小型河流,在干旱季节经常干涸、断流,从而使水域生态受到破坏,甚至造成生态系统的转型。⑸村镇生态系统评价区村庄呈条带状、斑块状散布,主要集中于黄土沟谷和黄土梁峁地带。村镇生态系统以人为主,辅以人居环境。村居四邻栽植有桐、槐等乔木,院落内有桃、杏、花椒等果树,在零散土地种植各类蔬菜。整体上,评价区村镇生态环境发展良好。1.1.1区域植被现状1.1.1.1植被类型⑴植被类型及遥感影像特征根据遥感解译标志,评价区植被类型图见图4.4-1,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评价区植被类型以乔木林地为主,占评价区总面积的33%,其次为草地,占评价区总面积33%,农田植被占评价区种面积的17%,其它植被类型分布面积较小。各片区及整个园区评价范围的植被类型面积、比例见表4.4-4(1)~表4.4-4(7)。表4.4-4(1)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评价范围内植被类型面积统计表大类名称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265
乔木杨树、刺槐落叶阔叶林3.081131.037.082332.56油松、侧柏常绿针叶林0.27282.751.06264.88灌木沙棘、酸枣落叶灌丛1.026210.332.211910.17柠条、怪柳落叶灌丛0.5415.451.06264.88草丛禾草、蒿属杂类草丛3.725137.517.497534.47农田栽培植被旱地农作物1.082110.92.20810.15无植被区域居民区、公路、水域、工业用地等0.20172.030.6282.89合计9.9310021.7529100表4.4-4(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及评价范围内植被类型面积统计表大类名称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乔木杨树、刺槐落叶阔叶林0.01533.060.407813.35油松、侧柏常绿针叶林000.05141.68灌木沙棘、酸枣落叶灌丛0.02815.620.24998.18柠条、怪柳落叶灌丛0.074214.840.17795.82草丛禾草、蒿属杂类草丛0.132126.421.559551.04农田栽培植被旱地农作物0.078715.740.319510.46无植被区域居民区、公路、水域、工业用地等0.171634.320.28959.47合计0.51003.0555100表4.4-4(3)现代物流产业园及评价范围内植被类型面积统计表大类名称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乔木杨树、刺槐落叶阔叶林0.531153.111.902533.99油松、侧柏常绿针叶林000.06211.11灌木沙棘、酸枣落叶灌丛0.09489.480.28215.04草丛禾草、蒿属杂类草丛0.170917.090.829114.81农田栽培植被旱地农作物0.160516.050.804514.37无植被区域居民区、公路、水域、工业用地等0.04274.271.717530.68合计11005.5978100表4.4-4(4)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及评价范围内植被类型面积统计表大类名称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乔木杨树、刺槐落叶阔叶林0.100833.60.616623.42油松、侧柏常绿针叶林0.00521.730.08383.18灌木沙棘、酸枣落叶灌丛000.05111.94柠条、怪柳落叶灌丛000.00940.36草丛禾草、蒿属杂类草丛0.0826.670.635324.13农田栽培植被旱地农作物0.114380.862132.75无植被区域居民区、公路、水域、工业用地等000.374214.22合计0.31002.6325100表4.4-4(5)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及评价范围内植被类型面积统计表265
大类名称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乔木杨树、刺槐落叶阔叶林0.152516.941.42425.78油松、侧柏常绿针叶林000.12922.34灌木沙棘、酸枣落叶灌丛000.1532.77柠条、怪柳落叶灌丛000.04080.74草丛禾草、蒿属杂类草丛0.165418.381.23722.39果树苹果等果树000.07241.31农田栽培植被旱地农作物0.528158.681.874733.94无植被区域居民区、公路、水域、工业用地等0.05460.592810.73合计0.91005.5239100表4.4-4(6)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及评价范围内植被类型面积统计表大类名称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乔木杨树、刺槐落叶阔叶林0.210219.111.292326.47油松、侧柏常绿针叶林0.08617.830.30646.28灌木沙棘、酸枣落叶灌丛0.04033.660.16513.38柠条、怪柳落叶灌丛0.01821.650.11682.39草丛禾草、蒿属杂类草丛0.272824.82.022741.43农田栽培植被旱地农作物0.433239.380.862417.66无植被区域居民区、公路、水域、工业用地等0.03923.570.11652.39合计1.11004.8822100表4.4-4(7)整个园区及评价范围内植被类型面积统计表大类名称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乔木杨树、刺槐落叶阔叶林4.09130%12.725529%油松、侧柏常绿针叶林0.36413%1.69554%灌木沙棘、酸枣落叶灌丛1.18949%3.11317%柠条、怪柳落叶灌丛0.63345%1.40753%草丛禾草、蒿属杂类草丛4.546333%13.781132%果树苹果等果树00%0.07240.2%农田栽培植被旱地农作物2.396617%6.931216%无植被区域居民区、公路、水域、工业用地等0.50924%3.71859%合计13.73100%43.4448100%1.1.1.1植被覆盖度解译结果(图4.4-2)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区内植被覆盖度以高覆盖度和中高覆盖度为主。各片区的植被覆盖度类型面积、比例见表4.4-5(1)~表4.4-5(7)。265
表4.4-5(1)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评价范围内植被覆盖度面积统计覆盖度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大于60%3.353933.788.144937.4440-60%4.462244.939.130141.97小于40%0.83018.361.64197.55耕地1.082110.92.20810.15无植被区域(居民区、公路等)0.20172.030.6282.89合计9.9310021.7529100表4.4-5(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及评价范围内植被覆盖度面积统计覆盖度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大于60%0.04348.680.459215.0340-60%0.131226.241.625453.2小于40%0.075115.020.361911.84耕地0.078715.740.319510.46无植被区域(居民区、公路等)0.171634.320.28959.47合计0.51003.0555100表4.4-5(3)现代物流产业园及评价范围内植被覆盖度面积统计覆盖度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大于60%0.531153.111.964635.140-60%0.147914.790.791310.51小于40%0.117811.780.31994.5耕地0.160516.050.804513.33无植被区域(居民区、公路等)0.04274.271.717540.98合计11005.5978100表4.4-5(4)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及评价范围内植被覆盖度面积统计覆盖度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大于60%0.10635.330.700426.6140-60%0.0826.670.546320.75小于40%000.14955.68耕地0.114380.862132.75无植被区域(居民区、公路等)000.374214.21合计0.31002.6325100表4.4-5(5)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及评价范围内植被覆盖度面积统计265
覆盖度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大于60%0.152516.941.553228.1240-60%0.134514.951.331924.11小于40%0.03093.430.17133.1耕地0.528158.681.874733.94无植被区域(居民区、公路等)0.05460.592810.73合计0.91005.5239100表4.4-5(6)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及评价范围内植被覆盖度面积统计覆盖度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大于60%0.296326.941.598732.7540-60%0.277425.221.835537.59小于40%0.05394.90.46919.61耕地0.433239.380.862417.66无植被区域(居民区、公路等)0.03923.560.11652.39合计1.11004.8822100表4.4-5(7)整个园区及评价范围内植被覆盖度面积统计覆盖度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大于60%4.483233%14.42133%40-60%5.233238%15.260535%小于40%1.10788%3.11367%耕地2.396617%6.931216%无植被区域(居民区、公路等)0.50924%3.71859%合计13.73100%43.4448100%1.1.1.1植物资源现状评价区属于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属黄土丘陵地貌。评价区植被以林地和干草原植被为主,评价区农田植被主要分布在黄土区及川、盆涧沟等低平处。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糜子、豆类、荞麦、胡麻等旱田作物和蔬菜,并有少量向日葵、甘草、麻黄等经济作物。评价区植物名录见表4.4-6。表4.4-6评价区植物名录序号中文名学名生活型水分生态型一、杨柳科Salicaceae1旱柳Salixmatsudana乔木中生2杨树PopulustomentosaCarr乔木中生二、荨麻科Urticaceae265
3麻叶荨麻UrticacannabinaL多年生草本旱生三、蓼科Polygonaceae4萹蓄PolygonumaviculareL一年生草本中生四、藜科Chenopodiaceae5刺沙蓬Salsolaruthenica一年生草本旱生6藜(灰菜)Chenopodiumalbum一年生草本旱生五、石竹科Caryophyllaceae7石竹Dianthuschinensis多年生草本旱中生六、十字花科Cruciferae8独行菜Lepidiumapetalum一年生草本旱中生七、蔷薇科Rosaceae9轮叶委陵菜Potentillaverticillaris多年生草本旱生八、豆科Leguminosaesp10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乔木中生11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多年生草本中生12天蓝苜蓿MedicagolupulinaL.二年生草本中生13中间锦鸡儿Caraganamtermedia灌木旱生14乳白花黄芪Astragalusgalactites多年生草本旱生15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多年生草本旱生九、蒺藜科Zygophyllaceae16蒺藜Tribulusterrestris一年生草本中生十、大戟科Euphorbiaceae17乳浆大戟EuphorbiaesulaLinn多年生草本旱生十一、伞形科Umbelliferae18狭叶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多年生草本旱生19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e多年生草本旱生十二、紫草科Boraginaceae20砂引草Messerschmidiasibirica.L多年生草本中旱生十三、唇形科Lamiaceae21小裂叶荆芥Schiszonepetaannua一年生草本中旱生22冬青叶兔唇花LagochilusilicifoliusBungeexBenth一年生草本旱生十四、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23轮叶马先蒿Pedicularisverticillata多年生草本湿中生十五、车前科Plantaginaceae24车前Plantagoasiatica多年生草本中生十六、菊科Asteraceae25阿尔泰狗哇花Heteropappusaltaicus多年生草本中旱生26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es多年生草本中旱生27蒙古蒿ArtemisiamongolicaFisch.etBess多年生草本中旱生28播娘蒿Descuminiasophia(L.)webb一年生草本中生29紫苑Astertataricus多年生草本中生30旱蒿ArtemisiaxerophyticaKrasch.半灌木强旱生265
31油蒿Artemisiaordosica半灌木旱生32猪毛蒿ArtemisiascopariaWaldst一年生草本旱中生33草地风毛菊Saussureaamara多年生草本中生34小蓟Cirsiumsetosum多年生草本中生35蒲公英HerbaTaraxaci多年生草本中生36抱茎苦荬菜Ixeridiumsonchifolium多年生草本中生37冷蒿ArtemisiafrigidaWilld.Sp.Pl.多年生草本旱生38沙蒿ArtemisiadesterorumSpreng多年生草本旱生39大蓟Cirsiu japonicum Fisch.ex DC.多年生草本旱生十七、禾本科Poaceae40荩草Arthraxonhispidus多年生草本旱生41碱茅Puccinelliadistans多年生草本中生42米氏冰草AgropyronmichnoiRoshov多年生草本旱生43赖草Leymussecalinus多年生草本旱中生44洽草Koeleriacristata.多年生草本旱生45拂子茅Calamagrostisepigeios多年生草本中生46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多年生草本旱中生47小画眉草EragrostisminorHost多年生草本旱生48糙隐子草Cleistogenessquarrosa多年生草本旱生49长芒草StipabungeanaTrin.多年生草本旱生十八、榆科Cyperaceae50榆树Carexduriuscula.乔木中生十九、景天科Crassulaceae51垂盆草SedumsarmentosumBunge多年生草本旱生二十、桔梗科Campanulaceae52沙参Adenophorastricta多年生草本中生1.1.1动物资源现状⑴野生动物根据调查,评价区的野生动物组成比较简单,种类较少,多为常见种类,物种组成以小型兽类和鸟类为主。兽类主要有黄鼬、狗獾、蒙古兔、花鼠、达吾尔黄鼠、大仓鼠、小家鼠等;禽类主要有啄木鸟、杜鹃、小沙百灵、家燕、喜鹊、乌鸦、麻雀等。⑵饲养动物家畜主要有羊、牛、马、驴、骡、猪、兔、犬、猫等;家禽主要有鸡、鸭、鹅等;饲养昆虫以蜜蜂为主。据调查,评价区内无国家或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5
1.1.1土壤类型及肥力评价区土壤类型以黄绵土为主,广泛分布在梁、峁顶部和向阳的坡地、台地、阶地上,大部分农耕地属于此类土壤。黄绵土具有颗粒细小、质地疏松、结构较好、易于渗水、保墒性差等特点,性热、口松、粘性小、利于耕作。抗蚀性随降雨程度而异,中、小雨有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遇大雨和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有机质含量低,一般在0.7%左右;含氮量低,在0.04~0.15%之间。含钾量较多,在1.5~2.5%之间。1.1.2土地利用现状根据解译结果(图4.4-3)和统计结果,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其次为耕地,其余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和比例小。各片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比例见表4.4-7(1)~表4.4-7(7)。表4.4-7(1)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统计一级类二级类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代码名称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耕地13旱地1.082110.92.20810.15林地31有林地3.353933.788.144937.4432灌木林地1.567215.783.274515.05草地43其它草地3.725137.517.497534.47工矿用地61工业用地0.14731.490.49342.28住宅用地72农村宅基地0.02010.20.03490.16交通运输用地102公路用地0.02810.280.03320.15水域111河流水面000.03990.18113水库水面0.00620.060.01560.07其它土地127裸地000.0110.05合计9.9310021.7529100表4.4-7(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及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统计表一级类二级类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代码名称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耕地13旱地0.078715.740.319510.46林地31有林地0.01533.060.459215.0332灌木林地0.102320.460.427814草地43其它草地0.132126.421.559551.04工矿用地61工业用地000.0270.8862采矿用地0.13226.40.2036.64交通运输用地102公路用地0.00460.920.01610.53水域113水库水面000.00790.26265
其它土地127裸地0.03570.03551.16合计0.51003.0555100表4.4-7(3)现代物流产业园及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统计一级类二级类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代码名称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耕地13旱地0.160516.050.804514.37林地31有林地0.531153.111.964635.132灌木林地0.09489.480.28215.04草地43其它草地0.170917.090.829114.81商服用地54其它商服用地000.33195.93工矿用地61工业用地000.24114.31住宅用地72农村宅基地0.04274.270.573110.24交通运输用地102公路用地000.12172.17水域111河流水面000.18483.3其它土地127裸地000.26494.73合计11005.5978100表4.4-7(4)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及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统计一级类二级类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代码名称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耕地13旱地0.114380.862132.75林地31有林地0.10635.330.700426.6132灌木林地000.06052.3草地43其它草地0.0826.670.635324.13住宅用地72农村宅基地000.11044.2交通用地102公路用地000.10123.84水域111河流水面000.06642.52其它土地127裸地000.09623.65合计0.31002.6325100表4.4-7(5)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及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统计一级类二级类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代码名称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耕地13旱地0.528158.681.874733.94园地21果园000.07241.31林地31有林地0.152516.941.553228.1232灌木林地000.19383.51草地43其它草地0.165418.381.23722.39住宅用地72农村宅基地0.00740.820.19513.54交通运输用地102公路用地0.00680.760.13342.41水域111河流水面0.02012.230.08641.56其它土地127裸地0.01972.190.17793.22合计0.91005.5239100265
表4.4-7(6)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及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统计一级类二级类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代码名称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耕地13旱地0.433239.380.862417.66林地31有林地0.296326.941.598732.7532灌木林地0.05855.320.28195.77草地43其它草地0.303927.622.022741.43住宅用地72农村宅基地000.03740.77交通用地102公路用地0.00810.740.02780.57水域111河流水面000.05131.05合并1.11004.8822100表4.4-7(7)整个园区及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统计一级类二级类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代码名称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耕地13旱地2.396617%6.931216%园地21果园00%0.07240.17%林地31有林地4.455132%14.42133%32灌木林地1.822813%4.520610%商服用地54其它商服用地00%0.33190.76%草地43其它草地4.577433%13.781132%工矿用地61工业用地0.14731%0.76151.75%62采矿用地0.1321%0.2030.47%住宅用地72农村宅基地0.07021%0.95092.19%交通运输用地102公路用地0.04760%0.43341.00%水域111河流水面0.02010%0.42880.99%113水库水面0.00620%0.02350.05%其它土地127裸地0.05470%0.58551.35%合计13.73100%43.4448100%1.1.1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⑴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分类系统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将评价区土壤侵蚀类型6个土壤侵蚀等级,分级方法见表4.4-8。表4.4-8土壤水力侵蚀强度分级方法地类坡度地类0~55~88~1515~2525~35>35非耕地林草覆盖度(%)60~100微度轻度轻度轻度中度中度45~60微度轻度轻度中度中度强烈30~45微度轻度中度中度强烈极强烈<30微度中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265
坡耕地微度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水域、工矿、住宅用地微度微度微度微度微度微度⑵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特征根据解译结果(图4.4-4)和统计结果,评价区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侵蚀强度以中度侵蚀为主。各片区土壤侵蚀类型面积及比例见表4.4-9(1)~表4.4-9(7)。表4.4-9(1)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评价范围内土壤侵蚀强度面积统计侵蚀强度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微度侵蚀1.705817.184.201419.31轻度侵蚀2.697927.176.217728.58中度侵蚀4.873649.089.663944.43强度侵蚀0.65276.571.66997.68合计9.9310021.7529100表4.4-9(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及评价范围内土壤侵蚀强度面积统计侵蚀强度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微度侵蚀0.01042.080.27729.07轻度侵蚀0.03096.180.373512.23中度侵蚀0.426485.282.183771.47强度侵蚀0.03236.460.22117.23合计0.51003.0555100表4.4-9(3)现代物流产业园及评价范围内土壤侵蚀强度面积统计侵蚀强度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微度侵蚀0.164116.411.335323.85轻度侵蚀0.467546.752.054236.7中度侵蚀0.292229.221.643429.36强度侵蚀0.07627.620.564910.09合计11005.5978100表4.4-9(4)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及评价范围内土壤侵蚀强度面积统计侵蚀强度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微度侵蚀0.033311.110.25129.54轻度侵蚀0.072324.080.67925.79中度侵蚀0.194464.811.544258.66强度侵蚀000.15816.01合计0.31002.6325100265
表4.4-9(5)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及评价范围内土壤侵蚀强度面积统计侵蚀强度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微度侵蚀0.05460.50229.09轻度侵蚀0.144161.524827.6中度侵蚀0.676875.23.314360强度侵蚀0.02522.80.18263.31合计0.91005.5239100表4.4-9(6)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及评价范围内土壤侵蚀强度面积统计侵蚀强度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微度侵蚀0.169915.450.609112.48轻度侵蚀0.187817.071.236525.33中度侵蚀0.706564.232.68254.93强度侵蚀0.03583.250.35467.26合计1.11004.8822100表4.4-9(7)整个园区及评价范围内土壤侵蚀强度面积统计侵蚀强度园区内园区边界外扩500m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微度侵蚀2.137516%7.176417%轻度侵蚀3.600426%12.085728%中度侵蚀7.169952%21.031548%强度侵蚀0.82226%3.15127%合计13.73100%43.4448100%1.1.1农业生产现状评价区农业种植结构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其它农作物三大类,其中粮食作物以冬小麦和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油料作物为主,其它作物以蔬菜类为主,评价区主要农作物种类见表4.4-10。表4.4-10评价区主要农作物种类分类农产品名称粮食作物禾谷类小麦、糜子、玉米、高粱、谷子、荞麦等豆类黄豆、黑豆、青豆、豌豆等块根(茎)类甘薯、洋芋等经济作物油料类小麻、黄芥、向日葵、芝麻、花生、蓖麻、胡麻其它作物蔬菜类白菜、萝卜、葱、韭菜、蒜、辣椒、芹菜等瓜类西瓜、甜瓜等265
1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1基本程序按照HJ130-20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评价指标的基本程序是:按照一致性、整体性、层次性原则,识别规划实施可能影响的的资源与环境要素,建立规划要素与资源、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初步判断影响的性质、范围和程度,确定评价重点。并根据环境目标,结合现状与评价的结果,以及确定的评价重点,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本次工作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确定过程如下:①对规划方案进行分析,确定规划目标和评价范围;参阅区域已有的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规划等资料,分析规划与各种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划的相容性,分析确定规划方案实施的各种活动。②进行现状初步调查分析,分析确定规划实施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方面制约因素。③根据规划方案实施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性质、时限等分析列出环境影响识别表。环境影响识别表编制过程中广泛咨询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④根据规划方案实施影响因素对环境影响程度、性质、范围、时限和环境对规划方案实施的制约因素,参考省、市有关规划和相关工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选取的评价指标,并根据专家咨询意见提出本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1.2规划方案实施制约因素本规划方案实施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本规划实施过程中引进项目的建设和运行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噪声,其排放会对当地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是规划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2)园区内建设的煤化工企业、电厂耗水量大,给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了的困难,水源的保证成为园区发展的一大障碍。同时规划方案实施可能改变区域用水量,将原有的以农业用水为主调整为工业用水为主,因此水资源供给也是本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之一。265
(3)子长县地处黄土高原的腹地,属陕北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地形起伏大,有川,涧,丘陵和沟壑等黄土特有的地貌形态。子长县沟壑面积大,土地利用难度较大,易发生地质灾害,水土流失严重,而本规划方案中具体建设项目建设不可避免的会占用土地资源,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也是制约规划方案实施的制约因素之一。规划区内的原有耕地将调整为工业用地,将导致农作物的减产。(4)园区主导产业为煤化工项目,同时建设天然气净化项目,需要使用大量的煤和天然气作为原料,煤炭和天然气资源的供应能否保障也是园区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综上所述,规划区生态环境现状、水环境容量、水资源消耗、土地资源占用、煤炭资源供应是规划发展的一项限制性因素。规划方案实施所受制约因素初步分析详见表5.2-1。表5.2-1规划方案实施环境制约因素初步分析表自然环境制约因素对项目的制约程度制约因素对项目的制约程度环境空气质量1水资源3地表水环境质量2土地资源2地下水2煤炭资源3声环境质量1农业1生态薄弱2洪涝、灾害2社会环境交通运输2供电1社会经济1技术及人力2不确定性2居民、个体户搬迁2注:1-轻微2-中等3-严重1.1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因素识别1.1.1规划方案实施的主要活动规划方案实施的主要活动见表5.3-1。表5.3-1规划方案实施主要活动表序号方案主体主要活动施工期运行期1主体生产产业场地平整、地面设施建设生产运行2配套生产产业场地平整、地面设施建设下游产品生产,提供燃料3公路路面施工、取土、填土运输产品及材料4供水、气、排水输水管道、输气管道、排水管沟开挖、回填等输水、输气5供电供电线路建设、变电所建设输电1.1.2规划方案主要活动的资源、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本规划对环境的影响时段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主要影响有:(1)废水(工业废水等)排放对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的影响;265
(2)废气(SO2、NOx、粉尘、烟尘、H2S、恶臭及非甲烷总烃)正常排放和事故状态下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空气的影响;(3)高噪声生产设施和运输设备等对声环境的影响;(4)固体废物对土地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土壤环境的影响;(5)工业场地、输变电线路、供水线路建设占地对土地利用格局、土地资源、景观、农业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地下水入渗、地表汇水等的影响;(6)规划的实施对当地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生活质量等社会环境的影响;(7)园区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对周边区域交通、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的影响;(8)园区征地、拆迁等对区域居民的生产、生活影响。规划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及影响性质见表5.3-2~5.3-3。265
表5.3-2规划实施期(规划项目建设期)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表主要活动环境要素场地建设供水线路建设供电线路建设占地三废排放设备噪声占地三废排放设备噪声占地三废排放设备噪声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土地资源-③L●-①S○-①L●-①S○-①L●-①S○植物资源-②S○-①S○-①L○-①S○-①L○-①S○动物资源-①S○-①S○-②S○-①S○-①S○-②S○-①S○-①S○-②S○水土流失-②S○-②S○-①S○-①S○-①S○-①S○环境质量环境空气-①S○-①S○-①S○地表水质量-①S○-①S○-①S○地下水质量-①S○-①S○-①S○声环境质量-①S○-①S○-①S○土壤环境质量-①L●-①L●-①L●-①L●-①L●-①L●社会环境工业发展+①L●+①L●社会经济+②S●+①S●+①S●基础设施+①L●+①L●生活质量-①S○-①S○-①S○注:影响性质:+表示正效应;-表示负效应;影响时间:L表示长期影响;S表示短期影响;影响可逆性:●表示不可逆影响;○表示可逆影响;影响程度:①-影响程度轻微;②-影响程度中等;③-影响程度严重265
表5.3-3方案运行期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表影响因子环境要素材料和产品运输供水供电主体产业机械运行废气粉尘设备噪声废气排放废水排放废渣排放设备噪声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土地资源-①L●水资源-③L●-②L●旅游资源-①L●-①L●植物资源-①L●-①S○农业资源-①L○-①L○水土流失-③S○环境质量环境空气-②L○-③S○-①S○地表水质量-①L○-②L○地下水质量-①L●-①L●声环境质量-②L○-①L○土壤环境质量-①L●-①L●-①L●-①L●电磁辐射-①L○-①L○社会环境工业发展+②L○+①L●+②L●社会经济+②L●+①L●+②L●基础设施+①L●+①L●生活质量+①L●+①L●-①L●注:影响性质:+表示正效应;-表示负效应;影响时间:L表示长期影响;S表示短期影响;影响可逆性:●表示不可逆影响;○表示可逆影响;影响程度:①-影响程度轻微;②-影响程度中等;③-影响程度严重265
1.1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确定1.1.1环境目标本规划环境保护目标为: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产业发展中的物耗、能耗和污染指标,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实现工业产业集群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逐步发展形成以“科技、生态、效益”为特征的园区。见表5.4-1。表5.4-1规划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主题环境目标总体目标规划工业园区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保护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能源(水、电等)保护降低产业发展中的物耗、能耗和污染指标,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根据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综合利用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水环境(地表水、地下水)控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及水环境污染,有条件建设中水回用系统,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通过流域污染物削减确保水环境容量达标环境空气控制工业空气污染物排放及空气污染,满足大气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固体废物控制固体废物产生量,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实现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声环境控制环境噪声水平,满足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社会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不降低区域受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区域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理顺建设时序,处理好园区与周边环境的衔接与协调,有步骤地分期进行拆迁,暂不能改造的或规划设想暂不能实施的,应控制其用地。1.1.2评价指标根据环境影响识别、规划环境目标,并统筹考虑国家和地方等相关文件、规定等,按照可获得性、可量化性和可考核性等原则,通过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及公众参与等方法初步确立本规划评价指标。根据对工业园区涉及的环境主题、敏感环境要素以及主要制约因素,按照HJ130-20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相关产业政策、环境标准、清洁生产标准等,确定规划区的环境目标,并以此来确定本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见表5.4-2。265
表5.4-2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值分析对象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规划指标要求指标来源大气环境环境空气质量SO2排放量满足容量及总量控制指标政策要求NOx排放量满足容量及总量控制指标政策要求行业特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政策要求废气处理处置率与达标率(%)100政策要求二类区SO224小时平均值(μg/m3)≤15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NO224小时平均值(μg/m3)≤80二类区NOx24小时平均值(μg/m3)≤100二类区TSP24小时平均值(μg/m3)≤300二类区PM1024小时平均值(μg/m3)≤150二类区PM2.524小时平均值(μg/m3)≤75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COD排放量满足容量及总量控制指标政策要求NH3-N排放量满足容量及总量控制指标政策要求Ⅲ类水COD标准值(mg/L)≤2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氨氮标准值(mg/L)≤1.0行业特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政策要求工业废水处理率(%)100政策要求地下水质量地下水质量指标满足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声环境声环境质量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达标率(%)100政策要求规划区噪声平均值(昼/夜)工业区(dB(A))65/5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交通干线两侧噪声平均值[dB(A)](昼/夜)公路干线:70/5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土壤环境土壤环境质量土壤盐碱化、土壤有毒有机物污染、土壤石油类污染等不影响用地功能、不影响地下水水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生态环境绿化绿化覆盖率≥15%《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HJ274-2015)水资源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m3/万元)≤8《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HJ274-2015)中水回用率(%)30《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5.12.30)土地资源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工业增加值(亿元/km2)≥9《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HJ274-2015)水土流失防治陕北风沙区及丘陵沟壑重点治理区达到相应保护要求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0《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HJ274-2015)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含处置)率(%)100《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HJ274-2015)危险废物危险废物处置率(%)100《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HJ274-2015)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备案率100%《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0265
突发环境事件园区内企事业单位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数量《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HJ274-2015)风险防控体系园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度,包含:开展园区环境风险评估(20%)编制较完善的园区环境风险应急预案(20%)整合园区应急资源,建立综合性或者专业环境应急救援队伍,储备必要的环境应急物资和装备(20%)组织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专项培训,定期组织开展跨行业、综合性的应急演练(20%)建立环境风险监测预警平台(20%)100%《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HJ274-2015)环境管理环境管理园区设有环境保护职能部门完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HJ274-2015)具备明确的环境管理职能完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HJ274-2015)265
1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1.1.1分析思路子长县工业园区规划实施后,园区运营期废气主要来源为以下两类:(1)集中供热锅炉房燃煤锅炉废气;(2)企业生产工艺废气。本评价拟通过对园区污染源调查分析,初步核定污染物的排放源强,然后通过预测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落地浓度,分析园区中废气污染物对外环境的影响和范围。1.1.2污染物排放分析1.1.2.1热电联产项目锅炉废气污染物园区规划建设4×100万kW煤电外送项目和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对子长县城和园区企业供热、供汽。目前园区热电联产项目尚在规划阶段,采取何种脱硫脱硝及除尘工艺尚不能确定。但根据《热电联产管理办法》要求,“严格热电联产机组环保准入门槛,新建燃煤热电联产机组原则上达到超低排放水平。”因此环评提出园区热电联产锅炉须经过脱硫、除尘、脱硝处理后污染物达到超低排放水平,即烟尘、SO2、NOx排放浓度不高于10mg/m3、35mg/m3、50mg/m3,在采取相应措施后,其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6.1-1。表6.1-1园区内供热锅炉房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表点源编号点源名称排气筒高度/m排气筒内径/m烟气出口温度/℃年排放小时数/h烟气量Nm3/h排放速率kg/hPM10SO2NOx14×100万kW煤电外送项目24012.01008000578970057.9202.6289.52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2107.510080001954023.7519.568.497.71.1.2.2企业生产工艺废气园区产业定位主要是以煤化工产业为主导,建设下游产业链,强化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工艺废气主要为各企业产生的烟尘、SO2、NOx、H2S、NH3、烃类气体等,其产生量与具体生产工艺及设备先进水平等有关。环评对主要企业产生的265
烟尘、SO2、NOx进行预测。表6.1-2园区内主要企业废气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表点源编号点源名称排气筒高度/m排气筒内径/m烟气出口温度/℃年排放小时数/h烟气量Nm3/h排放速率kg/h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1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601.22572001099117/55.0//2煤炭分质清洁利用601.22572002596042/77.964.9129.93煤矸石制空心砖301.280720042222212.612.6//1.1.1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1、参数选取本次预测选用估算模式,估算模式环境参数的选取见表6.1-3。表6.1-3估算模式环境参数表项目位置子长集油站农村测风高度(m)10环境气温(℃)8.1(区域多年年平均气温)混合层算法法规算法气象筛选法自动筛选2、预测结果与分析计算结果见表6.1-4~6.1-9。主要项目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汇总见表6.1-10,可以看出各企业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园区企业污染物排放对评价区域整体环境质量影响不大。表6.1-44×100万kW煤电外送项目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序号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mPM10SO2NOx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110000.0000.0000.0022004.024E-150.001.408E-140.002.012E-140.0033006.275E-120.002.196E-110.003.137E-110.0044007.657E-120.002.679E-110.003.828E-110.0055009.55E-120.003.342E-110.004.775E-110.0066004.216E-90.001.475E-80.002.108E-80.00265
77003.302E-60.001.155E-50.001.651E-50.0188000.00010770.020.00037670.080.00053830.2299000.00069060.150.0024160.480.0034531.441010000.0018750.420.006561.310.0093733.911111000.0031770.710.011122.220.015896.621212000.0041250.920.014432.890.020638.601313000.0045911.020.016073.210.022969.571413810.0046851.040.016393.280.023429.761514000.0046811.040.016383.280.02349.751615000.0045621.010.015963.190.022819.501716000.0043670.970.015283.060.021839.101817000.0041630.930.014572.910.020818.671918000.0039730.880.01392.780.019878.282019000.00380.840.01332.660.0197.922120000.0036430.810.012752.550.018227.592221000.00350.780.012252.450.01757.292322000.0033680.750.011792.360.016847.022423000.003270.730.011442.290.016356.812524000.0031760.710.011112.220.015886.622625000.0030880.690.01082.160.015446.43表6.1-5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序号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mPM10SO2NOx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11000.00E+000000.00E+00022001.13E-1703.96E-1705.66E-17033001.27E-1404.45E-1406.36E-14044002.04E-1307.16E-1301.02E-12055002.48E-0808.69E-0801.24E-07066001.33E-0504.66E-050.016.67E-050.0377000.0002180.050.0007640.150.0010930.4688000.0007750.170.0027150.540.0038841.6299000.0015360.340.0053821.080.0076983.211010000.0023670.530.0082921.660.011864.941111000.0028940.640.010142.030.01456.041212000.0031490.70.011032.210.015786.571312430.0031690.70.01112.220.015886.621413000.0031420.70.011012.20.015746.56265
1514000.0030180.670.010572.110.015126.31615000.0028940.640.010142.030.01456.041716000.0027780.620.0097311.950.013925.81817000.0026690.590.0093491.870.013375.571918000.0025680.570.0089941.80.012875.362019000.0024740.550.0086651.730.012395.162120000.0023860.530.0083581.670.011964.982221000.0023040.510.0080711.610.011554.812322000.0022350.50.0078281.570.01124.672423000.0021710.480.0076041.520.010884.532524000.002110.470.0073921.480.010574.42625000.0020530.460.0071911.440.010294.29表6.1-6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序号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mPM10SO2NOx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11000.00E+000000.00E+00022001.13E-1703.96E-1705.66E-17033001.27E-1404.45E-1406.36E-14044002.04E-1307.16E-1301.02E-12055002.48E-0808.69E-0801.24E-07066001.33E-0504.66E-050.016.67E-050.0377000.0002180.050.0007640.150.0010930.4688000.0007750.170.0027150.540.0038841.6299000.0015360.340.0053821.080.0076983.211010000.0023670.530.0082921.660.011864.941111000.0028940.640.010142.030.01456.041212000.0031490.70.011032.210.015786.571312430.0031690.70.01112.220.015886.621413000.0031420.70.011012.20.015746.561514000.0030180.670.010572.110.015126.31615000.0028940.640.010142.030.01456.041716000.0027780.620.0097311.950.013925.81817000.0026690.590.0093491.870.013375.571918000.0025680.570.0089941.80.012875.362019000.0024740.550.0086651.730.012395.162120000.0023860.530.0083581.670.011964.982221000.0023040.510.0080711.610.011554.81265
2322000.0022350.50.0078281.570.01124.672423000.0021710.480.0076041.520.010884.532524000.002110.470.0073921.480.010574.42625000.0020530.460.0071911.440.010294.29表6.1-7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序号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mSO2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11004.11E-06022005.04E-06033005.65E-050.0144000.0003810.0855000.0018590.3766000.0056471.1377000.0096111.9288000.011372.2799000.013012.61010000.015953.191111000.017123.421211380.01723.441312000.017053.411413000.016443.291514000.015743.151615000.015073.011716000.014442.891817000.013872.771918000.013332.672019000.012832.572120000.012372.472221000.011942.392322000.011542.312423000.011172.232524000.010822.162625000.010492.1265
表6.1-8煤矸石制空心砖项目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序号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mSO2NOxTSP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11005.08E-050.014.23E-050.028.47E-050.0122005.32E-050.014.43E-050.028.87E-050.0133005.65E-050.014.71E-050.029.42E-050.0144006.03E-050.015.02E-050.020.0001010.0155006.46E-050.015.39E-050.020.0001080.0166000.0001180.029.85E-050.040.0001970.0277000.0005710.110.0004760.20.0009520.1188000.0016430.330.0013690.570.0027390.399000.0033630.670.0028011.170.0056070.621010000.0054741.090.004561.90.0091281.011111000.0071481.430.0059552.480.011921.321212000.0080871.620.0067382.810.013491.51313000.0084481.690.0070382.930.014091.571413410.0084761.70.0070612.940.014131.571514000.0084311.690.0070242.930.014061.561615000.0082281.650.0068552.860.013721.521716000.0079721.590.0066422.770.013291.481817000.0077151.540.0064282.680.012871.431918000.007471.490.0062232.590.012461.382019000.0072371.450.006032.510.012071.342120000.0070171.40.0058462.440.01171.32221000.0068091.360.0056732.360.011351.262322000.0066121.320.0055082.30.011031.232423000.0064251.280.0053532.230.010711.192524000.0062471.250.0052052.170.010421.162625000.0060791.220.0050652.110.010141.13表6.1-9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序号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mPM10SO2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11004.38E-050.014.38E-050.0122005.25E-050.015.25E-050.0133000.0004570.10.0004570.0944000.0023270.520.0023270.4755000.0055281.230.0055281.1166000.0072521.610.0072521.4577000.0068071.510.0068071.36265
88000.0072331.610.0072331.4599000.0088671.970.0088671.77109990.0093052.070.0093051.861110000.0093052.070.0093051.861211000.0090572.010.0090571.811312000.0086111.910.0086111.721413000.0081671.810.0081671.631514000.007761.720.007761.551615000.0073911.640.0073911.481716000.0070541.570.0070541.411817000.0067471.50.0067471.351918000.0064661.440.0064661.292019000.0062071.380.0062071.242120000.0059681.330.0059681.192221000.0057471.280.0057471.152322000.0055431.230.0055431.112423000.0053531.190.0053531.072524000.0051751.150.0051751.032625000.005011.110.005011表6.1-10主要项目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汇总预测因子项目PM10SO2NOxTSPPmax(%)Pmax(%)Pmax(%)Pmax(%)4×100万kW煤电外送项目1.043.289.76-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0.72.226.62-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3.44--煤炭分质清洁利用-1.72.941.57煤矸石制空心砖2.071.86---1.1.1企业其他生产工艺废气影响分析企业其他生产工艺废气包括H2S、苯系物、NH3等特征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目前无法定量计算。环评要求入区企业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物料存储和生产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将无组织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到最小,最大程度上降低工业生产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各入区企业建设时应严格按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相关环保措施要求,环保设施同时施工、同时运行,保证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降低开发区工业生产对区内宿舍区及周边敏感点的影响。265
1.1.1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园区规划的主导产业包括煤化工、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装置区和原料贮存、装卸区无组织排放环节较多,部分环节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各工业企业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对区内规划居住区和周边村庄敏感点的防护。按照国家及地方规定设置防护距离,建设煤气化装置的,还应满足《煤制气业卫生防护距离》(GB/T17222)要求。防护距离范围内的土地不得规划居住、教育、医疗等功能;现状有居住区、学校、医院等敏感保护目标的,必须确保在项目投产前完成搬迁。根据《煤制气业卫生防护距离》(GB/T7222-2012),本园区内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应设置2200m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炼焦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1661-2012)的要求,本园区内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应设置1200m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石油加工业卫生防护距离》(GB8195-201l)的要求,本园区内煤焦油加氢项目应设置900m卫生防护距离。其余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由项目环评计算确定。各入驻项目环评阶段,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进行计算,项目防护距离内不能存在居住区等环境敏感点,禁止在规划的居住区附近建设不满足防护距离要求的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的边界至敏感区边界的最小距离。目前各企业的厂区平面布置尚未确定,无法有害因素的部门的位置。因此本环评给出企业的平面布置建议及估算出的卫生防护距离内的村庄,对卫生防护距离内的村庄,园区应给出搬迁计划。表6.1-11园区内企业卫生防护距离设置情况规划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企业平面布置建议卫生防护距离内的村庄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2200m生产厂房及罐区尽量布置在厂区东南,远离西北侧的薛家沟村薛家沟村190户,720人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1200m生产厂房及罐区尽量布置在厂区南侧,远离北侧的芋则湾村生产厂房及罐区尽量布置在厂区南侧后,卫生防护距离内无村庄煤焦油加氢项目900m生产厂房及罐区尽量布置在厂区东北侧,远离西南侧的王家坬村生产厂房及罐区尽量布置在厂区东北侧后,卫生防护距离内无村庄265
1.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1.1.1预测模型本次规划环评采用完全混合模型和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对排污口下游的地表水进行预测。(1)完全混合段长度计算采用混合过程段计算公式计算混合过程段长度,公式如下:式中:L—混合过程段长度,m;B—河流宽度,m,计算河段平均宽度取B=30;a—排放口距岸边的距离,m,按岸边排放,a=0;u—河流断面平均流速,m/s,P=95%来水频率子长断面平均流速;H—平均水深,m,计算段平均水深H=1.0;g—重力加速度,m/s2,g=9.81;i—河流坡度,计算段平均坡度i=2.3。(2)完全混合断面污染物浓度计算模式完全混合模型预测公式为:C0=(CpQp+ChQh)/(Qp+Qh)式中:C0-废水与河水混合后的浓度,mg/L;-排放口处污染物排放浓度,mg/L;-排放口处的废水排放量,m3/s;-河流上游污染物的浓度,mg/L;-河流上游的流量,m3/s。(3)完全混合断面下游河流污染物衰减计算模式265
选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公式:C=C0exp[-Kx/(86400u)]式中:C-计算点x处的污染物浓度,mg/L;C0-计算初始点污染物浓度,mg/L;K-综合降解系数,d-1;x-计算点到初始点的距离,m;u-河流流速,m/s。1.1.1正常工况下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分析1.1.1.1预测方案本园区各个片区分开排水,包含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废水、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废水,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废水在厂内全部回用,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三期废水产生量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绿化及生产用水,废水不外排。本环评按照整个园区两个排水口进行地表水预测,两个排水口按秀延河流向从西向东分别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排水口、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排水口。由于目前排水口位置尚未确定,因此环评仅根据各片区位置估计排水口位置。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排水口与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排水口之间的距离为25km。1.1.1.2预测因子结合园区规划的产业类型和评价河段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规划环评选择COD和NH3-N作为预测因子。1.1.1.3源强分析考虑到园区中水回用率将达到30%以上,因此,本次规划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废水排放量为4.79万m3/d,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废水排放量为0.06万m3/d,各片区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废水排放标准执行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即COD50mg/L,NH3-N5mg/L。265
1.1.1.1预测结果1、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废水预测根据完全混合预测模式对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废水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表6.2-1。根据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对该废水混合断面以下的河段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表6.2-2。表6.2-1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废水完全混合断面各因子的预测结果预测因子计算参数取值计算结果C0(mg/L)Cp(mg/L)Qp(m3/s)Ch(mg/L)Qh(m3/s)COD500.55131.5722.656NH3-N50.550.7281.571.843表6.2-2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废水完全混合断面下游各因子的预测结果预测因子计算参数取值计算结果C(mg/L)C0(mg/L)K(d-1)U(m/s)x=1000mx=2000mx=5000mx=10000mx=12000mx=13000mCOD22.6560.30.0621.3820.1816.9612.7011.3110.68NH3-N1.8430.250.061.761.671.451.141.030.982、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废水预测根据完全混合预测模式对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废水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表6.2-5。根据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对该废水混合断面以下的河段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表6.2-6。表6.2-5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废水完全混合断面各因子的预测结果预测因子计算参数取值计算结果C0(mg/L)Cp(mg/L)Qp(m3/s)Ch(mg/L)Qh(m3/s)COD500.0069161.5716.149NH3-N50.00690.6821.570.701表6.2-6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废水完全混合断面下游各因子的预测结果预测因子计算参数取值计算结果C(mg/L)C0(mg/L)K(d-1)U(m/s)x=100mx=2000mx=5000mx=10000mx=12000mx=13000mCOD16.1490.30.0615.2414.3812.099.058.067.61NH3-N0.7010.250.060.670.640.550.430.390.371.1.1.2预测结果分析由预测结果可以看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废水排入秀延河后,COD和NH3-N在完全混合断面的浓度超过地表水III类标准,但经过河流的自净作用后,COD和NH3265
-N浓度在完全混合断面下游13km处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在考虑沿线支流的汇入后,地表水污染物浓度会更小。而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废水排放量小,排入河流后河流COD和NH3-N浓度在完全混合满足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要求。综上所述,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废水排入地表水后,其污染物对秀延河贡献值较小,秀延河水质仍可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废水排放量大,废水排入秀延河后,COD和NH3-N在完全混合断面的浓度超过地表水III类标准,但经过河流的自净作用,在排口下游13km处COD和NH3-N浓度可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1.1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次规划范围均不涉及饮用水水源地等地下水环境敏感区,但由于园区临近延河,本次规划环评简要分析规划的实施对区域地下水环境的影响。1.1.1水文地质条件特征按地下水赋存条件及水力特征,区内地下水分为第四系潜水、基岩孔隙裂隙潜水及裂隙承压水三种类型。其形成及赋存条件受区域地貌、地质构造及水文、气候等因素控制。水系侵蚀切割强烈,沟谷极为发育,形成以基岩为骨架的黄土梁峁地形,河谷及主要冲沟均为基岩峭崖陡岸,阶地多属基座式结构。1.1.1.1区域水文地质类型(1)潜水分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潜水、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及基岩孔隙裂隙潜水。①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潜水含水层(Q4al):呈带状分布于秀延河一级阶地及其较大支流的沟谷宽缓地段。岩性以粉质粘土、细粉砂为主,夹有中粒砂及砾石层,厚度3~5m,最大厚度局部可达8.5m,该层水质一般为HCO3·SO4—Na·Mg型,矿化度较低,含水性较微弱,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局部地段接受地表水补给。265
区域主要包气带地层为第四系更新统黄土层,其地层岩性、渗透性特征与延安市北区基本一致,类比《延安市新区(北区)一期工程1:2000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勘察报告》,该项目对延安市北区黄土地层的渗透性能通过野外渗水试验、室内试验测定渗透系数,其中室内试验采用渗透仪法分别测定原状土样和击实土样渗透系数。试验结果见表6.3-1,可见在野外原始状态下,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黄土的渗透性能略强于中更新统离石黄土,但其均值都小于10-4cm/s,防污性能属中。黄土击实后,其渗透系数为1.86×10-7~1.12×10-6cm/s,渗透性大大降低,防污性能达到中~强。表6.3-1渗透系数试验计算成果表含水层时代岩性试验方法测点数渗透系数k(cm/s)范围均值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黄土(Qp2eol)粘土野外渗水试验45.44×10-6~1.63×10-51.05×10-5室内原状土样142.89×10-6~6.49×10-41.58×10-4室内击实土样141.89×10-7~5.45×10-61.12×10-6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黄土(Qp3eol)粉土野外渗水试验22.70×10-5~3.06×10-42.88×10-5室内原状土样144.62×10-5~4.32×10-41.36×10-4室内击实土样105.79×10-8~4.32×10-71.86×10-7本次评价对区块内原始黄土地层渗透系数取2.88×10-5cm/s(0.025m/d),压实黄土地层渗透系数取1.12×10-6cm/s(0.00097m/d)。②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层(Q2+3):分布于沟谷以上的梁峁地带,岩性为浅黄色砂质粘土或粉土。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矿化度低,水质多为HCO3·SO4—Na·Mg型。由于区内冲沟极为发育,地形破碎,黄土层储水条件差,该潜水含水层一般以第三系红色粘土为底板,因而其含水层的分布和厚度取决于地貌条件和该粘土层分布的位置。③基岩孔隙裂隙潜水:主要为中侏罗统延安组(J2y)及瓦窑堡组(T3w)出露地段上部风化带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大范围分布于整个区域,岩性为灰绿、灰白色的厚层状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及泥岩,厚度20~40m。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河谷内裂隙发育地段,补给条件较好,具有相对富水的特点,但总体上富水性微弱。据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013~0.00507L/s·m,渗透系数0.00248~0.00947m/d。水质类型为HCO3·SO4-Na·Mg,矿化度为0.45-0.51克/升。(2)承压水265
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埋藏于中侏罗统延安组、上三迭统瓦窑堡组风化带以下,主要含水岩层(组)砂岩受泥、页岩层面控制。而泥、页岩横向及垂向分布均不稳定,故该承压水既具有层间性质,又具有多层特点。由于该区断裂构造不发育,决定了承压水分布的局部性。承压水在河谷地段顶板埋深一般在30~40m,水头一般略高于上部风化带潜水位,局部形成自流。随着深度的增加,含水岩层(组)裂隙减小,裂隙的导水性变差,富水性递减。(3)新近系静乐组相对隔水层(N2j)广泛分布于沟谷中、上游,岩性为棕红色、紫红色粘土,含多层钙质结核,夹有透镜状砂砾石层,厚0~124.85m,粘土致密,持水性好,透水性弱。该层内无泉水和水井,为良好的隔水层。区域水文地质图见图6.3-1,区域地质综合柱状图见图6.3-2。1.1.1.1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1)潜水:包括黄土层潜水、坡积层(滑坡体堆积)潜水、河床冲、洪积层、基岩风化带潜水等。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补给量的多少,主要受当地降水量的多少、时间延续的长短、含水岩层的埋深及上段岩层的透水性有关。黄土层潜水、河床冲洪积层及坡积层潜水,以垂向渗入补给基岩风化带裂隙潜水,或以下降泉形式排入地表水,此外蒸发及人工开采地下水亦为潜水的排泄形式之一。(2)承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受构造裂隙、含水岩层及区域地貌条件控制。主要裂隙含水层为侏罗系及上三迭统的各类砂岩。由于砂岩相间分布有泥、页岩为隔水层,且横向分布不稳定,故在一定范围承压水通过垂直裂隙与层面裂隙连通,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潜水的垂向渗入补给,亦可接受深层承压水的顶托补给。其径流方向,沿地层倾向由东向西缓慢径流,排泄方式主要为越流补给潜水及地表水,此外人工开采地下水亦为其排泄方式。1.1.1.2地下水化学特征本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古地理环境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控制。第四系地下水循环条件好,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一般为无色、无味、透明度好的中性水~弱碱性水,硬度为微硬~硬水,水质类型以HCO3-Na·Mg型为主,矿化度小于1g/L。基岩上部潜水,水力交替较强,水质较好,矿化度小于1g/L,水质类型为以HCO3-Na·Mg为主,PH=7.3~8.8;基岩下部承压水因富水性弱,矿化度高,水质差。1.1.2区域村民饮用水情况265
本园区及周围居民点饮用的地下水均取自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井深一般15~20m,在地形较高的地区,水井深度可能达到45m,取水层仍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1.1.1地下水影响分析1.1.1.1规划区废水污染物组成特征子长工业园区主导产业为煤化工,园区水污染物包括COD、NH3-N、SS、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等。1.1.1.2园区地下水污染源及污染途径分析地下水污染途径一般分为四种,即间接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和径流型。表6.3-2地下水污染途径分类类型污染途径污染来源被污染含水层间歇入渗型降雨对固体废物的淋滤矿区疏干地带的淋滤和溶解工业和生活固体废物疏干地带易溶矿物潜水潜水潜水连续入渗型渠、坑等污水的渗漏受污染地表水的渗漏地下排污管的渗漏各种污水及化学液体受污染的地表污水体各种污水潜水潜水潜水越流型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层间越流水文地质天窗的越流径井管的越流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等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等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等潜水或承压水潜水或承压水潜水或承压水径流型通过岩溶发育的径流通过废水处理井的径流盐水入侵各种污水或被污染的地表水各种污水海水或地下咸水主要是潜水潜水或承压水潜水或承压水根据区域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地下水未受污染,在选址处越流型和径流型不会污染地下水,在该处的地下水污染的途径主要为间歇入渗型和连续入渗型。根据对规划场址周围民用井及规划场地水源井的地下水监测资料,规划区地下水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GB/T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说明区域地下水质量较好。265
从客观上分析,园区各企业生产装置在生产过程中难免存在有设备的无组织泄漏以及其他方式的无组织排放(如冲洗地面等),甚至存在着由于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排放的可能性。这些废水可通过渗漏作用对区域地下水产生污染,是对区域内地下水产生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根据类比调查,无组织泄漏地区通常主要集中在装置区、管网接口等处,生产装置的开、停车及装置和管线维修时均有可能产生无组织排放。一般厂区事故排放分为短期大量排放及长期少量排放两类。短期大量排放(如突发性事故引起的管线破裂或管线阻塞而造成溢流),一般能及时发现,并可通过一定方法加以控制,因此,一般短期排放不会造成地下水污染;而长期较少量排放(如装置区无组织泄漏等),一般较难发现,长期泄漏可对地下水产一定影响。如果建设期施工质量差或建成投产后管理不善,都有可能发生废水的无组织泄漏,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特别是同一地点的连续泄漏,造成的水环境污染会更严重些。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本工业区规划项目特征,园区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途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①园区污水管道破裂在正常工况下,管网密封,污水不会进入含水层对地下水造成影响。在非正常情况下,园区范围内污水管道的破裂,只是短时间事故泄漏,一般在短时间即可被修复,不会造成大量污水的下渗,由于包气带地层对污染物有一定的吸附降解性,少量的废水经过包气带时,大部分污染物滞留在包气带土壤中,少量污染物进入含水层,不会引起地下水质发生明显改变,且影响范围较小。此外,管道施工质量问题和运行后期的老化所造成的微量渗漏,将造成局部地段长期微小径流。因此,园区排水管道的建设必须确保施工质量,对于污水管道发生渗漏和溢流现象,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及时修复和疏通,避免和减轻造成大量污水的下渗,影响地下水。②中水绿化园区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生活废水经处理达到一级标准后用于园区内部及园区周边绿化带绿化,污染物主要以COD和NH3-N为主。③由于本园区属于工业型产业园区,有降水将厂区大气、厂房和设备上的污染物质带入地下水循环的可能性。本园区大量地面硬化,受污染的前期雨水进入雨水收集池,经污水厂处理后回用,可以有效减少对地下水的影响。④固废临时贮存场废水渗漏固废临时贮存场所渗滤液污染物浓度一般相对较高,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在正常工况下,固体废物临时堆放棚进行底部防渗处理不会污染地下水,但在发生事故防渗设施发生破裂时,污染物将会进入含水层。265
⑤污水收集池池底防渗层发生破损此类事故通常很难被及时发现,未经处理的混合废水会缓慢的渗入地下,当环境容量达到饱和后,其污染物会进入地下水,对地下水产生污染。1.1.1.1地下水污染影响分析①废水污染源直接渗漏经包气带对地下水质的影响规划区排水对地下水的影响途径主要为园区排水管网的跑冒滴漏、污水处理设施的渗漏对地下水的影响等。一般而言,无组织泄漏潜在区通常主要集中在管网接口处,因此在项目设计时,应严把设计和施工质量关,防止管线泄漏,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防渗措施。加强污水管网及设施的防渗及管理措施后,园区内各企业产生的废水对地下水的影响很小。②固废堆放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规划园区产生的各类固废应分类收集,妥善处置。其中,针对一般工业固废,要求采取妥善的处置处理措施,不在厂区长期堆存;对于固废的临时堆场,严格按照GB7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做到防渗漏、防雨淋、防扬散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设计中均需采取地面硬化措施,地坪硬化应该按照第二类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防渗标准实施,以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针对危险废物,本次规划环评要求建设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的危险废物临时贮存设施,运行过程加强管理,避免物料流失等对地下水造成影响。③非正常工况下园区运营期对地下水的影响园区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难免存在着设备的无组织泄漏以及其它方式的无组织排放,甚至存在着由于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性排放的可能性,事故情况下产生有毒有害物料可通过渗漏作用对规划区域地下水产生污染。管线工程是较易产生泄漏的装置,主要为生产过程输送管线、污水管网,如果建设期施工质量差或建成投产后管理不善,就会增加泄漏几率,造成地下水的污染。若长期泄漏,未经处理的污水仍有可能因缓慢下渗而污染地下水体,因此长期泄漏可能会对地下水产生一定影响,据有关资料介绍,当发生持续的下渗,环境容量达到饱和后,其污染物会进入地下水,对地下水产生污染。265
规划园区所在区域的包气带岩性结构以黄土为主,防污性能相对一般。规划区域地下水埋深浅,一旦出现液体物料泄漏等,如果不采取防渗措施或采取的防渗措施不完善,泄漏物就极有可能进入地下水环境,从而影响周边的水井、地表水等。反之,如果对各企业厂内可能泄漏污染物的污染区域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及时地将泄漏和渗漏的污染物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则可有效防止洒落地面的污染物进入地下。为减小非正常情况下管线工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污水管线应采取管廊方式,并加强观测,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跑冒滴漏。综上所述,在采取了有效的地下水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园区运行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1.1声环境影响分析1.1.1标准适用区域划分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建议规划区域内声环境区域划分为:3类功能区为规划的工业区;4a类区:园区交通干线两侧;4b类区:铁路专用线两侧。1.1.2工业企业噪声影响分析根据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区域噪声源及其影响的特点,考虑到固定源噪声影响较小,且有许多企业布置尚未确定,环评中固定噪声源的影响无法做定量预测。对于本园区而言,各企业厂区内生产设备是建成后区内的主要噪声污染源。对于噪声超标设备,采取设置基础减震、消声器、隔音室等技术成熟、行之有效的隔声控制措施,同时对园区加强企业的合理布局、加强园区绿化,使厂界噪声能满足标准要求。预计整个园区中工业区域环境噪声水平满足3类功能区要求。根据规划布局图,工业园建成后园区周边村庄分布较多,环评要求规划区根据入驻企业情况,将噪声较大企业远离园区内村落及居民区布置,在企业空间布置上,应考虑《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等要求预留相应的卫生防护距离,尽量减少各企业噪声对园区中村落及居住区的影响。1.1.3铁路专用线噪声影响分析265
铁路噪声源主要来自列车运行噪声和机车鸣笛噪声,大部分区段主要受到列车运行噪声的影响,但机车鸣笛起主要作用,可对此噪声源采取控制措施,采用低噪声、强指向性、和谐式的、且可满足机车联络和警告声距离要求的风笛。如对调车机车采用低噪声、强指向性、和谐式的风笛,可在铁路边界处降低瞬时声级10dB(A)以上。此外,还应加强对机车人员的环境意识教育,要求严格遵守铁道部技术规范中的鸣笛规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鸣笛次数和鸣笛持续时间,以期尽可能减少机车鸣笛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对于离铁路较近的村庄,可对第一排建筑物设置隔声窗,以减轻敏感目标受铁路专用线噪声影响,确保居民室内声环境质量达标。另外,采取低噪机车、长轨、禁止鸣笛或尽可能不鸣笛等一系列降噪措施后,本铁路专用线运行期间,可达到相关标准要求。1.1.1交通噪声影响分析1.1.1.1交通干道交通量区内的公路主要为区域主要交通干道和区内的生活性道路、支路、辅助道路。根据对区域公路交通现状的调查,以及区域总体规划中不同道路的功能,本次评价只对交通干道进行噪声预测。区域总体规划中未对各条道路进行车流量分配预测,本次评价在参考同类开发区的基础上,结合北沟园区的具体情况,预测了区域内主要道路的交通量增长情况及分车型昼、夜车流量,预测结果如表6.4-1所示。表6.4-1区域内主要交通干道交通量预测项目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车次预计(车次/d)600600800车流量(车次/h)昼19.219.225.6夜5.85.87.71.1.1.2交通噪声预测模式1、预测模式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可视作连续的线声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其噪声预测模式如下:(5.3-3)式中:——第i类车的小时等效声级,dB(A);——第i类车车速为km/h,水平距离为7.5m处的能量平均A声级,dB(A);265
——昼间、夜间通过某个预测点的第i类车平均小时车流量,辆/h;——从车道中心线到预测点的距离,m;适用于>7.5m预测点的噪声预测。——第i类车的平均车速,km/h;——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1h;——预测点到有限长路段两端的张角,弧度;——由其他因素引起的修正量,dB(A);可按下式计算:(5.3-4)式中:——线路因素引起的修正量,dB(A);——公路纵坡修正量,dB(A);——公路路面材料引起的修正量,dB(A);——声波传播途径中引起的衰减量,dB(A);——由反射等引起的修正量,dB(A)。2、单车辐射声级()第i种车型车辆在参照点(7.5m处)的平均辐射噪声级(dB)/按下式计算: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式中:——该车型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得到拟建公路主线和连接线营运期单车平均辐射声级预测结果见表6.4-2。265
表6.4-2营运期各车型单车噪声排放源强单位:dB(A)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昼间83.779.274.4夜间80.275.371.01.1.1.1交通噪声预测结果根据上述模式及车流量预测结果,对工业区主干道远期昼间和夜间的交通噪声值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如表6.4-3所示。表6.4-3交通主干道昼、夜间交通噪声预测结果Leq(dB(A))距道路中心线距离(m)2030405070昼间65.563.760.358.957.7夜间57.755.952.551.149.9由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工业区建成后,昼间距道路中心线距离20m的噪声值为65.5dB(A),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要求;夜间距道路中心线距离20m的噪声值为57.7dB(A),超出4类标准限值2.7dB(A),距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增加到40m时的噪声值为52.5dB(A),能满足4类标准要求。随着工业区建设规模的扩大,人口不断增多,区域与外界的联系逐渐加强,道路车流量会相应增加,道路交通噪声也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夜间交通噪声的上升较为显著。根据工业区规划,规划在区内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建设较宽的绿化隔离带(60米,次干道两侧绿化带30米),使交通噪声不干扰居民生活和休息。综上所述,工业区建成后,区内主要交通干道昼间、夜间的噪声值增加明显,在按照规划建设道路绿化带后,昼夜间的噪声值基本满足功能要求。1.2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该规划实施后,园区运营期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以及生活垃圾。1.2.1固体废物产生量1.2.1.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子长县工业园产业定位为合理规划园区产业项目,将子长县工业园区建成绿色、低碳、高效、节能、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子长特色的现代新型化工业园区。根据上述产业定位,园区运营期产生的一般工业固废主要包括热电厂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煤化工企业炉渣、废边角料等。265
园区粉煤灰产生量312万吨/年,炉渣产生量116万吨/年,脱硫石膏产生量52万吨/年,废边角料、废包装材料等产生量2.4万吨/年。1.1.1.1危险固体废物根据规划中的产业定位,园区危险废物主要为为污水处理站污泥、废催化剂及其他危险废物等。废催化剂主要为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催化剂及电厂的废脱硝催化剂,产生量约为0.23万吨/年,其他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废矿物油、废活性炭等,产生量约为0.011万吨/年,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泥远期产生量约为12.3万t/a。1.1.1.2生活垃圾规划远期园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680t/a。1.1.2固体废物处置方式和环境影响分析1.1.2.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根据预测可知,至2030年园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约为482.6万t/a。园区内各企业设专用收集设施分类收集、暂存;废包装袋可交由原生产厂家进行回收处理,废边角料可回收固废交由相关生产厂家回收;粉煤灰、炉渣、石膏等可作为建材综合利用。根据《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相关要求,避免建设永久性粉煤灰堆场(库),确需建设的,原则上占地规模按不超过3年储灰量设计,且粉煤灰堆场(库)选址、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应当符合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要求。鼓励集中供热锅炉房对粉煤灰进行分选加工,生产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成品粉煤灰;并物色合适的用灰单位对粉煤灰进行综合利用,如可发展技术成熟的大掺量粉煤灰新型墙体材料,利用粉煤灰作为水泥混合材并在生料中替代粘土进行配料,利用粉煤灰作商品混凝土掺合料等。通过分类收集、回收及综合利用,减少固废废物排放量,同时节省了处理费用。一般工业固废严格按照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要求进行贮存及处置。1.1.2.2危险固废265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及《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园区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废催化剂、废矿物油、废活性炭、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各企业厂区内设专用收集设施分类收集、暂存,园区产生的危险废物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代为处置。危险废物严格按照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5号令)及HJ2025-2012《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对其进行收集、贮存、转移及运输。环评建议该园区应统筹规划,对于有可能产生工业危险固废的企业入园前必须要加以详细了解;对于区内各生产企业如有危险废物产生的,必须先将其暂存于自设的暂存设施中予以储存;规划区内不得设置任何危险废物处置场所;同时,园区各企业需将其产生的危险固废按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全部交有处理能力、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减少对当地外环境的影响。1.1.1.1生活垃圾园区内各企业及住宿区内设若干垃圾桶集中收集,定期由园区环卫部门及时清运,送至各片区垃圾中转站进行储存,最终送往子长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处置。随着园区内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是一种发展趋势,要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后,玻璃制品、塑料制品回收利用,对实在无法回收利用的,再送到垃圾填埋场填埋。建议园区规划建设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后,利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生产高效能有机肥料,剩余少量不能利用的再填埋。1.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2.1对区域生态系统影响分析规划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现状用地主要以草地、林地为主,目前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内两个企业正在施工建设,其他各片区均未动工。村落为城市边缘的村庄群落,其生态系统属于城市边缘的农田生态系统,规划实施后该地区将逐步变为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生态系统。(1)地表覆盖层改变规划区建设的广场、道路、厂房等,以水泥、瓷砖、大理石和抛光花岗岩铺地,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对地表的覆盖,固化地表,使建设区域内相当一部分原有可渗透的土地变为不可渗透的人工地面。265
(2)人口增加规划区建成后,规划常住人口将增加,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3)能流、物流变化规划园区现状以草地、林地为主,具有生态学意义上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区内所需的粮食、蔬菜等物质可由本地生产,在本地消费,产生的粪便、生活污水等废弃物也可以由本地自行消纳分解;在能量供应上,农业生态系统以太阳能供给为主;而规划实施,工业区建成后,该地将成为一个城市工业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发生很大变化。各种原材料等物质输入,电能、天然气、煤炭能量输入,以及各种工业产品等物质输出都将大大增强,产生的各种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气、工业污水、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除部分可在区内净化处理外,将有相当一部分排放或者运输至其它地区。(4)土壤环境变化的影响分析规划工业园区建成后,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生态系统不可避免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原来自然的土壤环境除接受来自人为的直接污染外,还承受着来自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间接污染。①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工业园区建设使草地土壤变为园林土壤,土壤养分损失、补充、循环明显不同,农田土壤变为园林土壤,营养成分主要靠生物小循环的“自肥”作用,即园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然后又通过枯枝落叶凋落物或植物残体把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归还土壤,土壤中养分的补充主要来自植物残体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土壤有机质层将随着园艺土壤年龄的增长而加厚,土体的通气性、透水性随之发生变化,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移动较为通畅。②固体废物对土壤的影响建成的规划工业园区范围内人口集中,每天排放出大量生活垃圾;另外,工业企业每天都产生工业废渣。在工业废渣堆放场周围土壤中许多化学元素或化合物含量有可能增加。1.1.1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265
园区建成后,区内原有的主要生态系统被替换为工业生态系统,区内原有的一些植物种类如小麦、玉米等将会消失,一些植被种类将会消失,且所破坏的植物种类亦为该区域内及区域周边的大区域常见种类,无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和野生植物。因此,园区建设对所依托的大区域植物区系、植被类型的影响不大,不会导致植物种类和类型的消失灭绝,且随着园区绿化建设,并引进多种观赏、防护等植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区域内植物的多样性,区域内植被会得到逐步恢复,将可弥补植物种属多样性的损失。1.1.1生物量的变化生物量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地表面所有有机物质的总量,包括植物与动物生物量的总和。由于本区域野生动物难以调查,本次调查仅调查和计算植物的生物量。植物的生物量能较好地反映可固定的太阳辐射能的大小。1、现状生物量园区内的用地类型包括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草地、农业植被等,其中农业用地和林地生物量较大,建设用地植物生物量较小,本次不进行计算。①农作物生物量区域内耕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农作物的生物量计算公式为:Bm=W×(100-M)/D×100式中:Bm—农作物总生物量(t/a);W—农作物果实总产量(t/a);D—农作物经济系数(无量纲);M—农作物果实含水率(%)。各参数取值及计算结果见表6.6-1。经计算,区域农作物总生物量为1244t/a。表6.6-1农作物现状生物量统计表耕作方式作物种类面积(km2)单产量(Kg/km2)含水率(%)经济系数生物量(t/a)农田作物小麦1.082122498880.45498玉米1.082137498180.5747合计1244备注:单产量按照亩产折合计算,小麦为150kg/亩,玉米为250kg/亩,按照全部耕地冬季种植小麦,夏季种植玉米计算。②林地、草地生物量参照《陕北主要植被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研究》中的结果,项目所在区域草本生物量为22.16g/m2,灌木生物量11.77t/hm2265
,乔木生物量28.81t/hm2,则园区林地、草地生物量为15081t。表6.6-1林地、草地生物量统计表植被面积(km2)单位面积生物量(t/hm2)生物量(t/a)草地4.54630.2216101灌木林地1.822811.772145乔木林地4.455128.8112835合计10.824215081③现状总生物量区域内总的生物量为16325吨。2、生物量变化量园区规划仅给出园区规划建设的绿地面积,对于企业内绿化率未给出,环评按照,工业、仓储用地中绿地率不得低于15%,道路绿地率不得低于20%,公共设施绿地率不低于25%进行计算。园区建成后,各类绿地面积见表6.6-2。表6.6-2规划各类绿地面积序号用地代码用地名称面积(hm2)绿化指标(%)绿化面积1M工业用地6.11≥15%0.922C公共设施用地0.43≥25%0.113W仓储用地0.83≥15%0.124S道路广场用地2.94≥20%0.595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2.51≥15%0.386G绿地0.91/0.91合计13.733.03由上表可见,通过绿化规划,园区建成后绿地面积不少于3.03km2,总绿化覆盖率达到22%,而且绿化地上的植被都是永久性植被。参考《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和《中国不同气候带各类型森林的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力》的绿化系统生物量,本次评价取2050t/km2。计算可知,绿化建设后,区域的生物量总量可达6211.5t,比建设前的生物量减少10113.5t,生物量损失较大,减少的主要是农作物生物量、草地、林地生物量。1.1.1对区域生态功能的影响分析265
园区建成以后对土地的利用类型、生态系统的改变是较大的,其中农业用地消失,工业、交通等用地将大幅度的增加,区域开发建设,这种用地类型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逆转的。这种改变相对应的造成生态系统功能的转化,即由原来的半人工半自然的农业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的工业生态系统,由农产品输出区变为输入区。1.1.1对区域植被生长发育的影响区域内建设项目营运后,工业用地占6.11km2,占园区总用地的44.5%,工业项目生产、燃煤将产生较大量的SO2、NO2,从大气影响预测结果看,总排放量增量也较大。废气污染物可能会对主导风向下风向的地区造成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影响。其中NO2会使周围地区的绿色植物的叶脉之间和近叶缘处出现白色或棕色的组织解体损伤;SO2进入植物叶片气孔后遇水变成亚硫酸,对植物叶肉细胞的毒性很大,当浓度较高超过植物降解能力时,会破坏叶子正常性生理机能,严重威胁植物生长;总悬浮颗粒物过多时,会堆积在植物叶片上,阻塞气孔即植物呼吸系统,进而影响植物发育和光合作用等。道路扬尘和煤炭燃烧产生的烟尘粒径多在3~100μm之间。可以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别是草本植物群落。如果颗粒物排放总量在标准允许范围内,对植被和植物生长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有些灰尘能促进植株上蚜虫发生,加重真菌的感染,后果是降低了各类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灰尘所引发二次逆境,如干旱、病虫害发生或利于有毒金属盐或毒性气体侵入植物。植物群落的结构常因降尘污染而变简单,表现为植物种类和总量的减少。区内工业规划区将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废水,这些废水在事故状态下而排入周围环境中,被植物吸收后可能对植物产生不利的影响;若排放的废水流进周围的农田和果园,会极大地危害农作物和果树的正常生长,进而对人群产生影响。区内工业生产会产生一些危险固体废物,一旦进入土壤和水体,同样会影响植物生长。另外垃圾的堆积、污水的排放也会影响河道两旁及水生植被。总之,区内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必将产生大量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固体废弃物,对区域植被的种类和数量产生一定的影响。1.2社会环境影响分析园区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由于土地被占用,第一产业比例降低。传统的农作方式将被现代工业产业取代,区内经济增长方式由原来的农业增收向工业、科技增收转移。同时失地农民为维持生存外出务工或在区内就业,也有利于提高第二、三产业的比例。265
1.1.1人口结构目前规划园区内基本无居民点。随着园区的进一步发展扩大,园区内人口将会有所上升,进驻企业会带来更多的工业人口,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园区人口密度变化具有三个趋势:一是随着工业企业资金与技术含量提高,职工密度将降低;二是随着土地集约使用程度的提高,职工密度可能增加;三是随着子长县的建设发展,进城农民将不断增加,而其综合趋势将取决于三者的合力。规划实施后,工业企业的进驻将带来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园区人口素质、文化水平也会有所提高。1.1.2公共设施规划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各个企业厂房的建设、道路的拓宽、规划道路的兴建、供水管网、雨水管网、排水管网、供热管网、供电及通信设施的建设都会对交通造成不利影响。待园区建成后,交通干道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各种供水、排水、供热、供电、广场、绿地等公共设施建成后,可以基本满足园区内活动人群的需要,公共设施的完善为工业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极大地改变当地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各类基础环保设施的建成对当地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1.1.3就业与失业在园区建设及建成后,就业与失业现象同时存在,土地被占后,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原先以农业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的居民面临失业。同时,园区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大批的建筑工人,园区建成后,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需要大批的人才,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各级别技术人员及普通工人。除要求相对较高的职位需从全国、全市范围内招聘外,企业生产及辅助人员大部分将主要面向本地公开招聘、择优录取,这将会给附近村民提供较好的就业机会。园区规划人口约7000人,可以解决约7000人的就业问题,当地人回归故土就业买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地农业家庭的“留守儿童”及“留守老人”现象。为子长县社会稳定也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65
同时随着工业的发展,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会提高,这样就会带动周边地区商业、饮食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间接增加周边地区第三产业的就业机会,加快区域城镇化进程。1.1265
1环境风险评价1.1概述根据规划,园区内主导产业为煤化工、石油化工,配套建材、物流等产业。具体分析来讲,规划主导产业中化工项目环境风险程度较高。化工企业所用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及产品大部分为易燃易爆且均具有一定毒性的物料,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在突发性的事故状态下,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一旦发生爆炸或泄漏,势必将危及人群和周围自然环境,因此对整个区域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是必需的。根据《工业园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均没有对工业园区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环境风险评价要求。根据国家环保部[2012]7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在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必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尤其是产业定位中含有化工项目的片区更是如此。因此,本次评价遵照国家环保部[2012]54号文《关于加强化工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家环保部[2012]7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环保部[2012]98号文《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等精神,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基本要求为指导,主要通过对园区内现有及规划的化工产业进行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进行风险计算,提出相应的、系统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为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从而达到降低危险、减少危害的目的。1.2环境风险识别1.2.1主要危险物识别根据园区规划,参考一般化工园区,现主要分析化工生产的产品及所用的原材料,其理化特性以及危害特性等指标见表7.2-1。从表中可知,园区建成后一般会使用或生产大量的易燃、易爆和有毒的有机物等,其环境风险性较强。园区内涉及到的风险物质包括:氨、甲醇、氢气、硫磺、H2S、一氧化碳、丙烯、乙烯、乙烷、甲烷、丁烯、甲醛、燃料油、苯、甲苯、二甲苯、天然气等。各风险物质主要特性如下:265
表7.2-1园区主要风险物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一览表化学品中文名称氨甲醇氢CAS编号7664-41-767-56-1133-74-0危险货物编号230033205821001UN编号100512301049分子式NH3CH4OH2分子量17.0332.042.01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无臭气体。闪点(℃)无意义11无意义熔点(℃)-77.7-97.8-259.2沸点(℃)-33.564.8-252.8相对密度(水=1)0.82(-79℃)0.790.07(-252℃)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61.110.07饱和蒸气压(kPa)506.62(4.7℃)13.33(21.2℃)13.33(-257.9℃)燃烧热(kJ每mol)无资料727.0241.0爆炸下限15.75.54.1爆炸上限27.444.074.1LD50350mg/kg(大鼠经口)5628mg/kg(大鼠经口);15800mg/kg(兔经皮)无资料LC501390mg/m3,4小时(大鼠吸入)83776mg/m3,4小时(大鼠吸入)无资料中国MAC(mg/m3)3050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205未制定标准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危险性类别(《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安监总厅管三【2015】80号)易燃气体,类别2加压气体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易燃液体,类别2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易燃气体,类别1加压气体265
表7.2-1园区主要风险物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一览表(续1)化学品中文名称硫硫化氢一氧化碳CAS编号7704-34-97783-06-4630-08-0危险货物编号415012100621005UN编号135010531016分子式SH2SCO分子量32.0634.0828.01外观与性状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无色、有恶臭的气体。无色无臭气体。闪点(℃)无意义无意义<-50熔点(℃)119-85.5-199.1沸点(℃)444.6-60.4-191.4相对密度(水=1)2.0无资料0.79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1.190.97饱和蒸气压(kPa)0.13(183.8℃)2026.5(25.5℃)无资料燃烧热(kJ每mol)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爆炸下限35mg/m34.012.5爆炸上限无资料46.074.2LD50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LC50无资料618mg/m3(大鼠吸入)2069mg/m3,4小时(大鼠吸入)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1030前苏联MAC(mg/m3)61020危险特性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危险性类别(《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安监总厅管三【2015】80号)易燃固体,类别2易燃气体,类别1加压气体急性毒性-吸入,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易燃气体,类别1加压气体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生殖毒性,类别1A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265
表7.2-1园区主要风险物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一览表(续2)化学品中文名称石脑油苯甲苯CAS编号8030-30-671-43-2108-88-3危险货物编号320043205032052UN编号125611141294分子式/C6H6C7H8分子量/78.1192.14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浅黄色液体。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闪点(℃)-2-114熔点(℃)无资料5.5-94.9沸点(℃)20~16080.1110.6相对密度(水=1)0.78~0.970.880.87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2.773.14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13.33(26.1℃)4.89(30℃)燃烧热(kJ每mol)无资料3264.43905.0爆炸下限1.11.21.2爆炸上限8.78.07.0LD50无资料3306mg/kg(大鼠经口);48mg/kg(小鼠经皮)5000mg/kg(大鼠经口);12124mg/kg(兔经皮)LC5016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31900mg/m3,7小时(大鼠吸入)20003mg/m3,8小时(小鼠吸入)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40[皮]100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15/550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生和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危险性类别(《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安监总厅管三【2015】80号)易燃液体,类别2*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B吸入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2易燃液体,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B致癌性,类别1A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吸入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3易燃液体,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生殖毒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麻醉效应)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吸入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3265
表7.2-1园区主要风险物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一览表(续3)化学品中文名称甲烷1-丁烯甲醛CAS编号74-82-8106-98-950-00-0危险货物编号210072101983012UN编号197110121198分子式CH4C4H8CH2O分子量16.0456.1130.03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无色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闪点(℃)-188-8050(37%)熔点(℃)-182.5-185.3-92沸点(℃)-161.5-6.3-19.4相对密度(水=1)0.42(-164℃)0.670.82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551.931.07饱和蒸气压(kPa)53.32(-168.8℃)189.48(10℃)13.33(-57.3℃)燃烧热(kJ每mol)889.52538.82345.0爆炸下限5.31.67.0爆炸上限1510.073.0LD50无资料无资料800mg/kg(大鼠经口);270mg/kg(兔经皮)LC50无资料4200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590mg/m3(大鼠吸入)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1003前苏联MAC(mg/m3)3001000.5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危险性类别(《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安监总厅管三【2015】80号)易燃气体,类别1加压气体易燃气体,类别1加压气体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皮肤致敏物,类别1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2致癌性,类别1A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265
表7.2-1园区主要风险物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一览表(续4)化学品中文名称丙烯乙烯乙烷1,2-二甲苯CAS编号115-07-174-85-174-84-095-47-6危险货物编号21018210162100933535UN编号1077196210351307分子式C3H6C2H4C2H6C8H10分子量42.0828.0630.07106.17外观与性状无色、有烃类气味的气体。无色气体,略具烃类特有的臭味。无色无臭气体。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闪点(℃)-108无意义<-5030熔点(℃)-191.2-169.4-183.3-25.5沸点(℃)-47.7-103.9-88.6144.4相对密度(水=1)0.50.610.450.88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480.981.043.66饱和蒸气压(kPa)602.88(0℃)4083.40(0℃)53.32(-99.7℃)1.33(32℃)燃烧热(kJ每mol)20491409.61558.34563.3爆炸下限1.02.73.01.0爆炸上限15.036.016.07.0LD50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1364mg/kg(小鼠静脉)LC50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未制定标准未制定标准100前苏联MAC(mg/m3)10010030050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氧化二氮等激烈化合,与其它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危险性类别(《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安监总厅管三【2015】80号)易燃气体,类别1加压气体易燃气体,类别1加压气体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麻醉效应)易燃气体,类别1加压气体易燃液体,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265
1.1.1生产、贮运设施危险识别由于园区内主要是化工行业使用危险品,其特点是用量大,品种多。区内危险化学品系统风险主要考虑运输过程、贮存过程、使用过程和扩散过程。1.1.1.1运输过程风险分析园区建成后,生产所需原辅材料、成品以及产生的危险废物大多需经公路、铁路进行运输。区内各类危险品装卸、运输中可能由于碰撞、震动、挤压等,同时由于操作不当、重装重卸、容器多次回收利用,强度下降,垫圈失落没有拧紧等,均易造成物品泄漏、固体散落,甚至引起火灾、爆炸或污染环境等事故。同时在运输途中,由于意外各种原因,可能发生汽车翻车等,造成危险品抛至水体、大气,造成较大事故,因此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对上述陆域及水域存在一定环境风险。运输化工产品必须严格遵照规定的配装原则,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均应采用专用车辆(车厢),按照物料的不同化学性质采用适当的装运措施。运输的风险特征列于下表。表7.2-2运输的风险特征风险类型危害原因简析泄露污染陆域、海域、污染地表水、火灾、爆炸碰撞、翻车、装卸设备故障、误操作火灾爆炸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污染环境燃料泄漏、存在机械、高温、电气、化学火源1.1.1.2贮存过程风险分析园区内的煤化工、石油化工企业内部设有物流仓储区,其中危险品有毒、易燃、易爆等物质。因此,区内潜在的事故原因为危险化学品包装物的破损、裂缝而造成的泄漏,潜在事故主要是火灾、爆炸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周边居民区和邻近企业具有环境风险隐患。事故可能发生在危险品储运中的各个环节,其潜在事故的事故树分析见图7.2-1。库房中易燃、易爆液态危险品储存库房为主要可能发生事故风险的场所;所存储的物质是主要可能引起风险发生的物质。265
1.1.1.1生产过程风险分析(1)火灾或爆炸的危险性园区中的许多化工物料(包括原料、产品及其各种剂类)属易燃易爆物质,因此相应生产装置均需防火防爆。当系统、压力容器或受压设备处在火灾发生的现场时,系统、压力容器或受压设备内的介质就会受热,体积膨胀,出现超压现象。这些设备受火灾影响时间越长,所产生的压力就越高,其危险性就越大。根据工程所用物料的特性分析,多种物料在储存中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因此,防火、防爆是储存区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2)有毒、有害危险性生产中的原料可能会有毒物质,如因设备缺陷或操作失误而引起泄漏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会造成恶性中毒等事故。(3)腐蚀性强生产中使用的硫酸和烧碱等均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但对人体具有严重的化学灼伤,而且分别对某些设备金属和玻璃等也有很强的腐蚀性,必须妥善保管,否则会降低某些设备的使用寿命。1.1.1.2扩散途径环境风险分析265
根据上述风险识别内容,区域内涉及风险因素主要为常规的烃类物质、苯系物、甲醇、燃料油、天然气、硫化氢等物料的泄露。在生产过程、非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区内有毒有害物质逸散,以气体形式扩散,造成局部地区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允许限值,对工作人员及附近区域人群造成伤害或死亡。而对于有毒液体的泄漏,由于其扩散速度不及气体,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处理,其事故危害要远远小于有毒气体的泄漏。因此从扩散途径来讲,评价规划区的环境风险主要是有毒有害物质通过气态形式的泄露至大气中,造成区域有害气体浓度超标而带来健康危害。1.1事故概率和事故类型根据上述识别结果,园区主要危险因素来自化工贮罐、化工反应装置以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泄露。风险类型主要有泄漏、火灾和爆炸三种。1.1.1事故概率分析根据使用危险品的相近行业的有关资料对引发风险事故概率的介绍,主要风险事故的概率见表7.3-1。表7.3-1主要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与事故发生的频率事故名称发生概率(次/年)发生频率对策反应输送管、输送泵、阀门、槽车等损坏泄漏事故10-1可能发生必须采取措施贮槽、贮罐、反应釜等破裂泄漏事故10-2偶尔发生需要采取措施雷击或火灾引起严重泄漏事故10-3偶尔发生采取对策贮罐等出现重大火灾、爆炸事故10-3-10-4极少发生关心和防范重大自然灾害引起事故10-5-10-6很难发生注意关心气体钢瓶阀门损坏泄漏事故4.7×10-4次/年/瓶关心和防范钢瓶大裂纹引起大量泄漏次/年/瓶6.9×10-7次/年/瓶1.1.2环境风险事故类型园区主要的风险事故类型包括火灾爆炸事故引发厂外大气环境污染、火灾爆炸事故次生消防废水排放造成水土污染、危险化学品泄漏造成环境空气、土壤及水体污染、污染治理设施异常水质不能达标排放、交通运输事故造成物料泄漏引发水体及土壤污染。具体见表7.3-2。表7.3-2园区环境风险事故类型及情景序号环境风险事故类型事件引发或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最坏情景1火灾、爆炸事故引发厂外大气环境污染生产过程所涉及的原料如甲醇、乙烯、天然气、硫磺等属于易燃、易爆化学品,如果发生由于设备和管道腐蚀、监控系统失控、检修不及时、水电停供、操作失误等造成的物料泄漏,引起火灾或爆炸,物料在不完全燃烧或高温情况下分解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引发厂外大气环境污染。265
2火灾、爆炸事故次生消防废水排放造成水体污染发生火灾事故时,未对次生的消防废水进行收集处理,使得含有大量泄漏物质消防废水外排,造成水体污染。3危险化学品泄漏造成环境空气、土壤及水体污染园区内贮存的燃料油、苯、二甲苯、氨等发生泄漏,会导致有毒有害气体挥发进入环境空气,会造成环境空气污染事故;若物质流出厂外,会导致附近水体及土壤发生环境污染。4污染治理设施异常水质不能达标排放企业产生的废水,正常情况下经处理达接管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若企业污水预处理设施运转不正常,并导致致生化池微生物大量死亡,废水生化系统崩溃,废水严重超标情祝下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造成污水处理厂水质不能达标排放。5交通运输事故造成物料泄漏引发水体及土壤污染若物料在运输过程中遇到交通事故,造成翻车等情况,引发物料泄漏,造成水体及土壤污染。1.1环境风险影响分析1.1.1对公路、办公楼等影响分析根据前面对化学物质泄漏后产生的影响分析可知,在化学物质发生泄漏后引起事故时,在一定范围内设施和人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按照相关规定其必须与建设的各生产装置之间规划一定的保护距离,只要保证化学物质储罐距离居民点、办公楼、宿舍的距离大于化学物质泄漏引起事故时影响的距离,化学物质泄漏引起的危害基本不会对居民点、办公楼、宿舍带来影响。园区内公路上来回车辆中可能会有一定数量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在发生较大火灾情况下,可能会对车辆带来一定的危险隐患。因此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必须立即启动应急程序并通知道路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尽量疏散车辆使其延期通过或避开火灾高峰期通过。园区的应急预案应与子长县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公路部门、铁路部门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联动机制。如出现重大泄漏、爆炸等事故,可迅速与子长县相关部门、公路部门、铁路部门建立联系,采取措施保证道路运营的安全。1.1.2地表水的影响分析若发生泄漏、火灾事故后,如对污染物处理不当,可通过大气、地表或地下水层污染秀延河;若因事故原因对地表水造成污染,会影响下游水体的水质功能。因此,建议在秀延河及其支流两侧设置200m左右的生态隔离带。同时,如发生较大事故,应加大对地表水的监测频率。265
1.1.1地下水的影响进区项目在建设前应对建设区进行详细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后,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对厂区设备布置进行调整,并采取完善的防治措施后,正常情况下,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但建设项目的生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风险事故或防渗设施出现问题,将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园区内具体企业应加强管理,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同时,园区应设置地下水监测点,定期对地下水进行监测。如在局部出现污染,应采取打帷幕等措施割断园区与周边地下水联系,控制污染扩散。1.2园区环境风险管理1.2.1合理规划风险源布局(1)合理规划企业生产设施布局园区各企业的危险性生产设施、贮存设施总平面布置、防火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各类储罐与其它设施(包括储罐)的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同时,易燃易爆类的液体类危险物质贮罐与强氧化剂类的危险物质贮罐不宜布局于相邻区域。(2)合理规划企业布局应尽量避免同类企业群聚分布的格局,同类企业应按均匀分布的格局规划,同类企业应相隔合理距离,避免产生“风险叠加效应”。为避免危险物质的贮存系统或生产装置发生泄漏时有毒有害物质排入地表水,产生的环境风险,建议危险物质罐区及危险性生产设施与秀延河及其支流距离必须大于500m。(3)合理规划危险物质运输路线为最大限度降低危险物质运输对居民区等敏感点的影响,应合理规划危险物质运输路线,建议设危险物质运输专用线,规划期各危险物质运输车辆只允许从危险物质运输专用线通行,并建议对各类危险物质运输规定运输时间,建议Ⅲ类及以下有毒有害类物质运输时间可安排在上午,甲类以下易燃易爆类物质运输时间可安排在下午,甲类以下易燃易爆类物质、Ⅰ类和Ⅱ类有毒有害运输时间可安排在晚上。错开各危险物质的运输时间一方面可降低潜在环境风险的影响,另一方面合理分流危险物质专用线的车流量,可避免因交通拥堵带来的环境风险。265
1.1.1加强危险性物质和风险源管理在合理规划重大风险源布局基础上,加强危险性物质和风险源管理。(1)建立园区危险性物质动态管理信息库建立园区危险性物质动态管理信息库,对园区危险物质分成易燃易爆类、有毒有害类和兼具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类三类,分类管理。按各类危险物质危险级别及使用量,建立重点监控管理的危险物质管理程序。(2)建立园区重点风险源动态管理信息库建立园区重点风险源动态管理信息库,按生产设施涉及的危险物质危险性级别及生产设施规模,将潜在环境风险危害大的生产设施列为重点监控管理对象。规划远期根据园区入区企业规模及企业生产情况,定期更新重点监控对象,在这些重点监控对象的储存区和生产区安装摄像头,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视;在危险性物质储存聚集区域,安装毒性或易燃易爆气体自动在线浓度检测仪,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同时作业人员应随时用便携式泄漏感应器对园区内危险性物质进行检查。(3)建立园区环境风险救援力量管理信息库建立园区内外环境风险救援力量管理库,以及园区内各企业救援力量(包括各企业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大小、存放地点、负责人及调动方式)信息库以便发生环境风险事故时查询。1.1.2建立园区风险监测与监控体系建立园区及各企业风险监测系统,在发生轻微事故(即污染事故发生在某装置的一部分,通过控制,不会影响到装置以外)和一般事故(污染事故持续发展影响到整个装置,但通过控制,不会影响到厂区以外)时,及时启动厂内应急监测预案,建立应急监测小组,对事故现场及周围区域实施应急监测;当发生严重事故(重大的爆炸和泄漏,使周围居民受到明显影响,并直接导致外环境排放浓度超标)时,风险事故监测系统要依赖于子长县环境监测站,厂内应急监测小组要配合子长县环境监测站实施应急环境监测,为应急救援指挥部门判断事态发展和指挥救援提供依据。265
1.1.1加强风险防控措施检查园区应当组建环保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并建立园区所有企业参加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以承担相应的环境风险管理职责。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文件政策规定,对园区及园区内企业的风险防范措施、设备一一落实。对园区污水收集管网、各项风险防控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事故状况下,风险防控设施的正常运行。1.2园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2.1运输过程风险防范措施运输过程风险防范包括交通事故预防、运输过程设备故障性泄漏防范及事故后的应急处理。(1)运输过程风险防范应从包装着手,有关包装的具体要求按相关制度进行;运输装卸过程要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包括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等。(2)危险化学品装卸前后,必须对车辆和仓库进行必要的通风、清扫,装卸作业使用的工具必须防止产生火花、必须有各种防护装置。(3)运输前应准确告知司机和押运人员有关运输物质的性质和事故应急处理方法,确保事故发生情况下能应急处理,减缓影响。1.2.2危化品贮存风险防范措施区域内化工企业及其他企业建设危化品仓储的企业,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要求,对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向县级以上(含县级)公安、消防部门申领消防安全储存许可证等必要资质证书。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建设结构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等相关要求。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应按照性质进行分类,根据性质和存储规模合理调整布局,大中型仓库(库房或货场总面大于550m2)应选址在远离市区和居民区的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和河流下游的地域,与周围公共建筑物、交通干线(公路、铁路、水路)、工矿企业等距离至少保持1000m,仓库内应设库区和生活区,两区之间应有2m265
以上的实体围墙,围墙与库区内建筑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应满足围墙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要求。库存危险化学品应根据其化学性质分区、分类、分库储存,禁忌物料不能混存,库存危险化学品应保持相应的垛距、墙距、柱距。垛与垛间距不小于0.8m,垛与墙、柱的间距不小0.3m。主要通道的宽度不于小1.8m,根据存储规模的大小设置、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应有消防水池、消防管网和消防栓等消防水源设施,消防器材应当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周围不准放物品和杂物。仓库的消防设施、器材应当有专人管理,负责检查、保养、更新和添置,确保完好有效,应制定灭火预案、员工定期培训并进行消防演练。1.1.1工艺设备设计与生产过程风险防范措施(1)生产工艺技术尽可能采用不产生或少产生危险和危害的新技术、新工艺。降低生产中危险化学品使用量,减少生产场所危险化学品的贮存量,优化生产温度和压力等工艺控制条件。采用自动控制技术、遥控技术、自动控制工艺操作程度和工艺过程的物料配比、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在设备发生故障失控、人员误操作形成危险状态时,通过自动报警、自动切换设备、启动连锁保护装置和安全装置,实现事故性安全排放直至安全顺序停机等一系列的自动操作,保证系统的安全。(2)设备的选用应保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刚度、密封可靠性、耐腐蚀性,设备安装、制造、使用、检验等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厂内设备、管道布置应按工艺要求衔接紧密,生产中应使用满足工艺要求的设备管道,并定期检修、防腐,保证完好,杜绝物料的“跑、冒、滴、漏”。(3)生产场所应配备应急备用槽或良好的紧急物料排放处理系统。1.1.2事故处理过程中伴生/次生污染防范措施1、企业火灾、泄露事故废水生产装置、储罐区、原料和成品库房发生泄漏或火灾事故,有消防废水产生。企业需要设置三级防控体系,在储罐区、原料库等易发生火灾、爆炸场所周围设置围堰和地沟,事故废水或消防废水可随围堰或地沟流入事故水池,事故水池废水属于危险废物的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一般消防等废水预处理后送至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灭火用的砂土、干粉等在火势熄灭后也应集中收集存放在事故池中,委托当地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265
2、道路运输过程中泄露事故公路运输发生泄漏,事故处理中,区域内土壤将受到污染,有被污染的处置材料(如砂土等)及消防废液产生。因事故地点无法确定,应刮取受污染的表土及被污染的处置材料(如砂土等)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消防废液送至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4、污水处理厂发生事故当污水处理厂设备发生故障时,主要是污水暂存问题,为保障污水不外泄,建议近期设置13000m3调节池,能够存放6h的园区污水量;同时污水处理厂设备均有备用设备,更换设备时间较短,待设备更换维修好后,废水分批处理后排放。1.1.1物质泄漏应急处理措施若发生化学品泄漏,对于不同的物质采取不同的应急处理方法,具体见表7.6-1。265
表7.6-1园区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措施化学品中文名称氨甲醇氢CAS编号7664-41-767-56-1133-74-0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本品易燃。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禁配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强氧化剂、卤素。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265
表7.6-1园区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措施(续1)化学品中文名称硫硫化氢一氧化碳CAS编号7704-34-97783-06-4630-08-0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本品易燃。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硫。二氧化碳。禁配物强氧化剂。强氧化剂、碱类。强氧化剂、碱类。灭火方法遇小火用砂土闷熄。遇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265
表7.6-1园区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措施(续2)化学品中文名称丙烯乙烯乙烷CAS编号115-07-174-85-174-84-0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本品易燃。本品易燃,具窒息性。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强氧化剂、卤素。强氧化剂、卤素。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265
表7.6-1园区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措施(续3)化学品中文名称甲烷1-丁烯甲醛CAS编号74-82-8106-98-950-00-0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窒息性。本品易燃。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禁配物强氧化剂、氟、氯。强氧化剂、强酸。强氧化剂、强酸、强碱。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1%碘化钾60mL灌胃。常规洗胃。就医。265
表7.6-1园区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措施(续4)化学品中文名称石脑油苯CAS编号8030-30-671-43-2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本品易燃,为致癌物。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禁配物强氧化剂。强氧化剂。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265
表7.6-1园区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措施(续5)化学品中文名称甲苯1,2-二甲苯CAS编号108-88-395-47-6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本品易燃,具刺激性。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禁配物强氧化剂。强氧化剂。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265
应急预案1.1.1区域应急预案联动网络园区应制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应急预案》、《灭火救援应急预案》、《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等应急预案。针对区域存在的各种风险源,制定完善的完全管理制度和建立有效的安全防范体系,制定风险应急措施,并建设警报装置。在一旦发生事故的情况下,立即鸣响警报,通知区内企业启动应急防范措施,确保各项应急工作快速、高效、有序启动,减缓事故蔓延的范围,最大限度地减轻风险事故造成的危害。1.1.2应急组织体系为加强应对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提高政府应对重特大伤亡事故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化解风险能力,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园区应围绕“四项重点”—建立指挥中心、加快队伍建设、规范运作程序、建立技术支持,全面开展园区、企业级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协调的社会救援(上级救援)机制建设。从园区内部建成由两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区级指挥中心,企业级指挥部)、园区级生产安全专业救援队(危险化学品、建筑、电力、消防、特种设备)及企业(项目)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组成的区内应急救援体系。应急体系见图7.7-1。265
园区作为一个整体应建立突发性事故应急机构。应急机构应包括一级应急机构和二级应急机构,二级应急机构即企业应急机构应与一级应急机构即社会应急机构对接。(1)一级应急机构:应与子长县的应急预案形成联动,建议一级应急机构由子长县政府领导,包括安全监督局、消防大队、环保局和有关企业等部门组成,设置地区指挥部和专业救援队。地区指挥部负责区域的全面指挥、救援、管制和疏散工作。专业救援队对厂企业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支援。(2)二级应急机构:区内的各企业构成二级应急机构。各企业应急机构由厂指挥部和专业救援队伍组成。厂指挥部负责现场的全面指挥工作,专业救援队伍负责事故控制、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区域各企业发生的突发性事故,由二级应急机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若发生的事故比较严重,二级应急机构没有能力控制,则应立即对接一级应急机构,由一级应急机构介入协同处理。265
1.1.1事故响应和报送机制(1)报警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在及时采取救援行动的同时将事故有关情况报园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救援路线)、初步判定的伤亡情况、导致伤亡的因素、尚存在的危险因素、需要哪一类的救援队伍、联络人、联络电话等。事故报告采用电话报告和传真相结合的方式,由园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先期采取救援行动。(2)接警园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接警人员要做好详细记录,及时判断报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接警人员必须掌握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强度、可能危害。(3)出警接警人员在基本掌握事故情况后初步拟定救援的专业队伍、专家组成员名单、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同时将以上情况报告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报告总指挥,需要出警的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发布救援命令,启动救援程序。(4)预警预防行动预防行动现场救援人员要及时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和群众,设立警戒范围;使用检测仪器对有毒有害物质种类和浓度进行检测,对警情进行评估,有重大警情的,应通知子长县政府,由子长县政府统一对外发布险情,影响面较大的可以局部中断电视节目,向公众发布险情。及时组织群众转移、并妥善安置,公安部门要做好现场治安维护工作。在进行应急救援行动时,首先是让事故发生点周围人员知道发生紧急情况,此时就要启动警报系统,最常使用的是声音警报。(5)分级响应针对紧急情况的严重程度,园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根据具体情况,相应地明确事故的通知范围、应急中心的启动程序、应急力量的出动和设备、物资的调集规模、疏散的范围等,将响应级别划分为3级:①265
三级响应情况能被一个企业正常可利用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正常可利用的资源指在该企业范围内可能利用的应急资源,包括人力和物力等。该级别通常由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通知,启动该企业制定的应急预案,由该企业应急指挥建立一个现场指挥部,所需的后勤支持、人员或其他资源增援由企业内部负责解决。②二级响应情况需要园区应急资源响应的紧急情况。该事故的救援需要有关部门的协作,并提供人员、设备或其他资源。该级响应需要由园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发出救援指令,并成立现场指挥部来统一指定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③一级响应情况需要上级政府部门资源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园区外机构联合起来处理的紧急情况。按程序组建或成立的现场指挥部,可在现场做出保护生命和财产以及控制事态所必需的决定,围绕整个紧急事件的主要决定,通常由上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做出。1.1.1应急预案纲要根据导则要求,园区的应急预案纲要具体见表7.7-1。表7.7-1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纲要一览表序号项目内容及要求1危险源概况详述危险源类型、数量及其分布2应急计划区装置区、储罐区、危化品仓储区3应急组织工厂:厂指挥部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专业救援队伍负责事故控制救援、善后处理;地区:地区指挥部负责工厂附近地区全面指挥救援、管制、疏散;专业救援队伍负责对厂专业救援队伍的支援4应急状态分类及应急响应程序规定事故的级别及相应的应急分类响应程序5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生产装置及罐区:防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设施、设备及材料,主要为消防器材;防有毒有害物质外溢、扩散,主要是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喷淋设备等6应急通讯、通知和交通应急状态下的通讯方式、通知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应急响应警报装置。7应急环境监测及事故后评估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8应急防范措施、清除泄漏措施事故现场:控制事故、防止扩大、蔓延及链锁反应;清除现场泄漏物,降低危害,相应的设施器材配备邻近区域: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配备9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措施方法和器材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临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10人员培训与演练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人员培训与演练11公众教育和信息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人员培训与演练12记录和报告设置应急事故专门记录,建档案和专门报告制度,设专门部门和负责管理13附件与应急事故有关的多种附件材料的准备和形成265
1.1小结随着子长县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区内危险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量将大幅增加,因此,从区内涉及危险品的项目的设计施工、储存、运输、生产使用等各个环节到退役,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和减少环境风险。区域内所有建设单位除了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以及项目环评报告书要求建设事故应急设施,并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这是保证事故的危害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的极端重要的工程措施。应建立与ISO9002和ISO14001相一致的监测系统和管理体制,保障区内化学品储运的安全运行。为了及时发现和减少事故的潜在危害,确保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区域监管机构要建立风险事故决策支持系统和事故应急监测技术支持系统,在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应急救援措施,形成区域风险安全系统工程。区域内风险事故的关键在于做好安全教育和风险管理工作,增强风险管理、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管理,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工程建设,建全控制污染的设施和措施,配备应急器材,勤于检查,杜绝事故隐患,防范于未然。从环境控制的角度来评价,经采取相应应急措施,能大大减少事故发生概率,并且如果一旦发生事故,能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减小对环境污染。其潜在的事故风险是可以防范的。265
1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分析清洁生产是一项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环境战略,是以预防污染为核心,将污染防治重点由末端治理改为生产全过程的全新生产方式,其已被证明是优于污染末端控制且需优先考虑的一种环境战略。清洁生产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单个企业、行业及区域清洁生产。行业层次上的清洁生产与产业生态学紧密相连,而区域层次上的清洁生产其实是走向生态园区。生态园区是21世纪新兴的工业组织模式。生态园区不仅强调园区内的各成员以先进工业、高科技产业为主,而且其内部要实现清洁生产、减少废物源,同时强调成员之间的联系、合作与参与,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流形成相互受益的网络,使园区对外界的废物排放趋于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共进。而贯彻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原则是建设好园区的重要保证。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子长县工业园区由于入驻企业较多,工艺有所差别,本章在对园区企业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园区选择入区企业的门槛(原则)与入区企业清洁生产要求,以此作为园区企业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管理的依据。1.1园区企业清洁生产分析1.1.1入区企业清洁生产要求1.1.1.1建立清洁生产水平准入制度进区企业必须符合国家及各行业产业政策,符合国务院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发布限期淘汰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以及产品的名录,园区内应参照目录严格实行。根据园区规划发展要求,近期、远期进入园区企业以煤化工、石油化工为主,同步建设建材、物流等产业,产生的污染较大。园区须本着“清洁生产,源头控制”的原则,对入区企业在原材料使用、资源使用、污染物产生情况的进行评估,要求入区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工艺至少属于国内先进的。1.1.1.2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265
随着园区工业生产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要将不断增加,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必须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效益,因此要积极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入区企业应采用先进的工艺和管理手段减少水耗,节约用水。1.1.1.1建立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园区应定期组织对区内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审核是一种对污染来源、废物产生原因及其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化的分析和实施过程,其目的旨在通过实行预防污染分析和评估,寻找尽可能高效率利用资源(如:原辅材料、能源、水等),减少或消除废物的产生和排放的方法,是组织实行清洁生产的重要前提,也是组织实施清洁生产的关键和核心。持续的清洁生产审核活动会不断产生各种清洁生产方案,有利于组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逐步的实施,从而使其环境绩效实现持续改进。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达到:(1)核对有关单元操作、原材料、产品、用水、能源和废物的资料;(2)确定废物的来源、数量以及类型,确定废物削减的目标,指定经济有效的削减废物产生的对策;(3)提供对由削减废物获得效益的认识和知识;(4)判定组织效率低的瓶部位和管理不善的地方;(5)提高组织经济效益、产品和服务质量。园区管理部门,对于通过审核的企业要授予一定的标志,并且鼓励其他的企业进行该项目的审核。1.1.1.2其他1、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多的工艺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或循环使用;采用能够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防治技术。2、各种原材料实施绿色包装,减少包装原料的消耗。3、设立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积极回收消费者的废物。265
1.1.1小结建立园区的一个极为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促进区内企业的清洁生产,主要通过区内能源、资源的集中供应,避免单个企业“各自为政”带来的利用不充分等资源浪费问题。可在集中区内企业之间实现各种资源的充分循环利用,使有限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环境效益。针对该园区特点,评价提出相应的清洁生产要求及建议:①园区相关部门应通过管理手段,监督各自企业的清洁生产落实情况。收集国内外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并积极加以推广;②鉴于区域水资源紧张的现状,要求园区内拟建企业必须满足对应行业的用水标准定额,积极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入区企业应采用先进的工艺和管理手段减少水耗,节约用水。③认真落实各规划产业链的协调性和完整性,从宏观角度贯彻清洁生产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下游产业链,同时增加各产业链的横向耦合,最终实现资源、能源在集中区内合理的循环利用。1.2园区循环经济分析和生态型园区建设方向1.2.1园区循环经济规划构架生态园区通过成员之间的产品、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交换、能量和水的梯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实现园区在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它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功能为目标,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保及能力建设与生态建设纵向结合,将不同行业的生产工艺与运行方式横向耦合。循环型工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其核心是以资源——生产——再生资源循环模式为导向,通过工业系统结构的生态重组,推动工业系统的生态化质变,向可持续的工业即生态工业体系演进。因此,子长县工业园区应建成为循环发展的生态园区,以加强园区的循环经济规划,使公共设施、生态产业链和支持服务体系协调发展。1.2.2园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265
园区主导产业是煤化工产业,主要依托子长县的煤炭资源基础,以资源为纽带,扩大煤化工发展规模,加大煤炭资源加工转化深度,以提高产品精细化率,提高产品附加值。围绕煤炭气化一体化项目及煤炭清洁利用项目的产品及废物,发展粗苯加氢、甲醇制烯烃、煤焦油加氢、甲醇制聚甲醛、CO2捕集利用项目,再利用甲醇制烯烃的产品乙烯、丙烯生产管材、注塑产品、薄膜等,延伸产业链;同时将煤炭气化产生的焦粉、连同子长县现有洗煤厂产生的煤泥等,进行综合利用,生产型煤,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园区内同时建设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利用煤矸石制砖、制建材等;建设污泥处置项目,对污泥进行综合利用;形成一系列的产业链,形成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构建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见图8.2-1。265
1.1.1生态型园区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的具体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上:企业层次、园区层次和资源循环型社会层次。1.1.1.1企业的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工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其核心是以资源一生产一再生资源循环模式为导向,通过工业系统结构的生态重组,推动工业系统的生态化质变,向可持续的工业即生态工业体系演进。而企业层次实施清洁生产就是小循环的循环经济。将清洁生产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子长县园区的各行业全面推行清洁上产,从源头减少废物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过程控制的转变。根据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的理念,要求企业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减排有毒物质、较强物质的循环、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利用可再生资源、提供好产品的耐用性、产品与服务的服务强度。因此,绿色产品是企业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而实现产品的绿色化关键是从设计开始。绿色设计,通常也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生命周期设计等。企业在进行绿色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产品全生命周期并行的闭环设计原则。(2)资源最佳利用原则。一是选用资源时必须考虑其再生能力和跨时段配置问题,尽可能用可再生资源;二是尽可能保证所选用的资源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三是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简化产品结构并使产品的零部件具有最大限度的可拆卸性和可回收再利用性。(3)能源消耗最小原则。一是尽量使用清洁能源或二次能源;二是力求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循环中能耗最少。(4)零污染原则。设计时实施“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清洁生产等环保策略,充分考虑如何消除污染源,从根本上防止污染。(5)技术先进原则。为使设计体现绿色的特定效果,就必须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并加以创造性的应用,以获得最佳的生态经济效益。1.1.1.2园区的循环经济建设265
按照现在的技术水平和工业现状,企业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副产品和废物。在园区建设中园区将遵循生态工业规律,实行合理布局,集中布置在资源及原材料使用上具有共性的企业,形成更为合理的共生关系,构成工业生态链,下游企业利用上游企业的废物作原料进行生产,使得园区的污染排放量最小化,同时大幅度降低产品的成本。生态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园区,建设、管理过程中应参考《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HJ274-2015)。为达到生态园区的标准,该园区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①园区应建成增补型生态园区和虚拟生态园区区相结合的模式,即在单个企业清洁生产和企业内部循环再用的基础上,贯彻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理念,引进补链企业,以实现副产品园区内部化,尽量减少园区对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此外还实行区域之间的耦合,使园区外的企业与园区内企业组成事实上的生态工业系统。②通过对园区各入驻企业进行项目环评工作以进一步细化生产工艺指标、清洁生产指标、污染防治指标,从而使各企业采取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工艺,并加强清洁生产、污染防治、总量控制措施的落实,使各企业的能耗、水耗、污染排放比规划指标更提高一步,达到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使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和特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均达到100%。③园区应加强环境管理水平,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形成园区管委会统一领导,子长县环保局统一监督,园区管理中心及各企业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环境管理机制。园区成立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负责园区内的招商引资过程中的环境相关事宜和园区的环境管理,建立常规定期监测体系和应急监测预案,对环境空气、地下水、地表水、土壤进行监测。④建立并不断完善园区信息系统,对园区各企业及基础设施的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为园区的环境管理、废物交换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供快捷手段,以保持园区的活力和不断发展。⑤在引进企业和项目过程中,及时与附近居民沟通,尊重其享有的知情权。切实解决好当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园区建设期和运营期加强污染防治工作,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使周边居民对园区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265
⑥加强园区的环境宣传力度,提高园区职工的环境意识,使职工对生态工业的认知程度达到90%以上,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促进整个园区管理水平的提高。1.1.1.1资源循环型社会建设1、水资源循环利用目前园区尚未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以及园区内统一的水循环链,企业产生的废水,或者经过企业本身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全部自用,完成企业内部的水循环。由于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状况将来会更加突出,为节约用水,对建立“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需要加大中水回用工程、再生水利用工程、雨水收集工程建设和加强节水宣传,建设节水型社会。此外,应建立水资源一体化模式,形成水的循环产业链。(1)水资源一体化利用模式的建立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建立园区水资源一体化利用模式见图8.2-2所示。在水资源一体化利用模式的建立中,首先是企业层次小循环,进而建立企业间层次的中循环,然后建立园区区域层次的大循环。通过三个层次的三个循环的建立,体现循环经济理论螺旋式上升的运作模式,实现园区区域内水循环绩效的提升,并最终构成园区区域内整体的水资源一体化利用模式。小循环的建立主要是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审核的方法,以体现减量化的原则;中循环的建立主要是通过为上游企业的排水寻找下游企业的消费者,构建工业生态系统的水生态链网,体现再利用原则;大循环的建立是在小循环和中循环节流的基础上,进行多渠道的开源,同时构建区域范围内的水资源生态链网,体现再循环原则。265
企业采用清洁生产的方法,通过对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以及水资源综合利用,削减企业新鲜水的用量和污水排放量,实现源削减,即体现循环经济减量化的原则。园区要确定重点耗水大户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使各企业的生产用水实现源削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水资源一体化利用的中循环奠定基础。水资源中循环体现工业企业之间共生的循环利用模式,通过构建企业间的水资源生态链,从而延长水资源在工业系统内的使用时间,提高生态系统的利用效率,体现了再利用的原则。园区水资源中循环生态链网规划设计的总体思路详见图8.2-3。265
小循环实现的源削减和中循环建立的梯级利用都是以“节流”为主,而水资源大循环的建立,将在园区范围内进行多渠道开源,除了地表水资源外,还将引入煤矿疏干水和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构建子长县工业园区区域内的以回用和再循环为核心的水循环体系,体现再循环原则。(2)园区水资源一体化规划建设园区工业废水的一体化利用主要包括:第一,企业层次——清洁生产审核为首要行动领域遵循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原理研究园区的水资源一体化利用模式,削减园区的污水排放量,实现水资源的梯级高效利用,要从企业层次的源削减开始,而推行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因此,优先选择园区水资源利用中权重较大的“点源”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以此示范一并带动园区其它企业以清洁生产为手段的“多源’’源削减。第二,企业间层次——完善并构建新的水层叠流动网络在分析园区企业间应有的水资源链接关系的基础上,寻找企业间延伸或构建新的水链接关系的可能,建立园区工业生态系统水资源流动的“纵向成链、横向成网”的网络化模式。在完善和构建水链接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用水量较大的企业问的水层叠关系,目的是削减主体企业水资源的取用量和排放量;另外考虑企业中对水质要求较低、但用水量较大的冷却水、冲灰冲渣水等用水环节,以减少水资源在层叠利用前的处理成本;还有要考虑是园区企业在使用蒸汽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的利用,以使这部分水质较好的水得到高效利用。第三,区域层次——建立水资源的社会流动循环水资源的社会流动循环重点考虑生活污水处理后的中水回用。根据园区实际情况,初步将中水回用的用途定为城市绿化、道路冲刷、冲洗厕所以及消防用水五个方面。1.1对策与建议(1)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引进先进技术,降低生产物耗能耗,提高资源产出率;发展水资源梯级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2)大力开展中水回用,兴建中水处理构筑物,完善中水回用供水设施,完善运行机制,提高中水利用率。265
(1)逐步建立雨水收集系统,雨水经雨水管线输送到配水厂用于水厂的补给水源。对有地面污染的企业雨水必须经处理后方可排入雨水管网系统,以充分发挥雨水设施的排放能力,保护好环境和水资源。以区域功能分区为主,结合地形,沿路敷设雨水管网,就近排入雨水河道或管渠,输送到水。注意园区绿地面积的建设,增大雨水就地入渗量,建造雨水下渗设施和雨水集蓄设施。适度兴建小型水库或人工湖泊,增大对雨水的截留量。(2)加大生态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建立起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必备的生态工业网络信息系统、废物收集系统、废物集中处理设施、资源再生加工设施。(3)加强工业共生体和循环经济链网链接技术研究,为园区打造适合的工业共生结构式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强企业和区域内的物质、水资源、能量流动,延长工业生态链,实现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构建适合区域发展的区域工业共生体系和循环经济链网。(4)(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认证制度,提升园区企业环境管理水平。(5)加强园区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培育良好的投资氛围,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为投资者创造便利条件,从整体上提升园区的经济影响力。265
1资源、环境承载力及总量控制1.1区域资源承载力分析1.1.1水资源承载力分析1.1.1.1子长县水资源概况子长县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11亿m3,地下水资源量0.303亿m3,扣除重复量部分(即基流部分)0.303亿m3,水资源总量为1.11亿m3,可利用量0.439亿m3,可利用率39.4%。子长县水资源总量相对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00m3,亩均水资源占有量260m3,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属水资源贫乏区。清涧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1.60亿m3,地下水资源量0.42亿m3,扣除重复量部分(即基流部分0.42亿m3),水资源总量为1.60亿m3。可利用量0.59亿m3。可利用率36.6%。子长县地下水有潜水、承压水。潜水分为第四系河谷冲积层潜水、黄土层潜水及基岩孔隙潜水。河谷冲积层潜水分布于县城附近,南沟岔等大冲沟口地段及秀延河谷、杨家园子、南家沟等处,埋水深一般为1.5-10米。承压水分布于境内中部及东部的侏罗系,上三叠系风化带地层,主要含水层受泥、页岩层控制,泥、页岩横向及垂直分布欠稳定,具有多层性特点。河谷冲积层潜水多宜人畜饮用,但NO3-含量普遍过高,本地人长期饮用未发现地方病。白杨树坪一带河谷区,深度在60米以下的基岩裂隙潜水,水质较好,适宜人畜饮用。秀延河南家堡、郭家坪一带至杨家园子附近的潜水、水质较差,不宜人畜饮用。根据现场调查,子长县县城采用给水厂自来水供水,各乡镇村庄内采用一村一个水塔供水或各家各户打井取水的方式。265
根据子长县总体规划,子长县县城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供水系统,供水水源主要是秀延河地表水,采用堤坝引水。在枯水季节水量不足时采用中山川水库、红石峁沟补充水源联合补给。红石峁水库和秀延河二干渠联合调度运行,设计可供水量为3.14万m³/d,年供水量为862万m³。县城规划取经过三级处理的污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用于部分工业用水、冲洗用水、市政绿化用水等,拟新建中水厂一座,与现状李家沟污水处理厂合建,规模为1.5万m³/d。因此,选用水库水及中水作为水源,总量为4.5万m³/d,子长县县城预计生活需水量为3.96万m³/d,其供水量可满足县城生活用水量。1.1.1.1园区规划用水情况工业废水进行30%的回用,废水回用后,园区近期新鲜水用量3559.0万m3/年,中期新鲜水用量5276.6万m3/年,远期新鲜水用量7001.1万m3/年。1.1.1.2区域可供水量园区规划的水源包括①中山川水库、②红石峁水库、③规划建设的吴家湾水库、④李家沟污水处理厂提供的中水、⑤已开工建设的引黄济延工程。红石峁水库已规划作为子长县县城生活用水水源,因此本环评不考虑其供水量。同时,环评建议充分利用子长县煤矿疏干水,作为工业用水。各规划水源可供水量见表9.1-1,各规划水源可供水量合计5770万m3/年。表9.1-1园区规划水源可供水量水源名称可供水量中山川水库550万m3/年吴家湾水库800万m3/年李家沟污水处理厂中水720万m3/年引黄济延工程3000万m3/年煤矿疏干水700万m3/年合计5770万m3/年1.1.1.3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园区园区近期新鲜水用量3559.0万m3/年,中期新鲜水用量5276.6万m3/年,远期新鲜水用量7001.1万m3/年。园区规划水源的可供水量为5770万m3/年;从供水量来说,规划水源的供水量满足园区近期、中期用水需求,不能满足园区远期用水需求;从时序上来说,园区规划的供水水源中,目前仅有中山川水库建成,其余供水工程尚未建成,而中山川水库的供水量不能满足园区近期用水需求。对于园区供水矛盾,环评提出:1、园区内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4×100万kW煤电外送项目、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项目均为耗水量大的项目,且全部在近期建成,而规划的供水水源中目前仅有中山川水库建成,因此需尽快落实近期园区供水水源,在园区内项目用水来源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实施园区的建设。2、红石峁水库为子长县城规划的生活用水供水水源,因此不应再将红石峁水库作为园区的供水水源。265
3、环评建议使用子长矿井疏干水作为园区工业用水,矿井水综合利用的方式、管网布设、来源等进行规划、落实。4、园区规划的供水水源可供水量并不能满足远期(2026~2030)园区用水需求,因此应规划新的供水水源地,使园区远期用水需求得到保障。1.1.1煤炭资源承载力子长县矿区是陕西省三迭纪成煤条件最好的富煤区,矿区煤炭地质储量28.94亿吨,探明储量15亿吨。区内含煤地层瓦窑堡组共含煤7-15层,连片分布具有开采价值的5号煤层和3号煤层,煤种属国内稀缺的44-45号气煤,是配焦、气化、液化、燃料动力和低温干馏的优质化工煤,属中低灰(2.56-17.46%)、低硫(0.45-0.64%)、低磷(0.0012-0.0036%)、富油(>12%)、高发热量(7417-8205卡/克)、高挥发份(34.08-40.12%)的优质煤。特别是3号煤,具有特低灰(2.9%)、特低硫(0.46%)、高挥发份(40.35%)、高发热量(32.68MJ/KG)、高焦油产率(13.8%)、高粘结指数(89)等特点。2014年子长县原煤产量970万吨。预计“十三五”末,子长县将建成3000万吨/年煤炭生产基地。园区内规划建设一个热电联产项目、四个为4×100万kW煤电外送项目,均使用煤为燃料,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采用煤作为原料,生产甲醇、半焦等,根据规划方案,园区近期耗煤量为1749万吨/年,中期耗煤量2309万吨/年,远期耗煤量3369万吨/年。从用煤平衡上来看,十三五末,子长县规划的煤炭开采规模能够满足园区近期及中期用煤需求,目前尚无2030年子长县煤炭开采规模计划,但子长县煤矿资源储量多,可以预计,随着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也可以满足园区远期煤炭资源的需求。1.1.2天然气资源承载力子长县内天然气主要分西部和东部两个区块,总计面积900㎞2,地质储量800亿m3,储量排在延安市第二位。其中西部区块主要涉及高台、石家湾、涧峪岔、李家岔、安定、栾家坪、寺湾、瓦窑堡8等镇,面积共550㎞2,天然气储量500亿m3;东部区块主要涉及南沟岔、史家畔、杨家园则、热寺湾等乡镇,面积350㎞2,天然气储量300亿m3。265
子长县内现有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斯伦贝谢长和油田公司和长庆采气一厂3家天然气勘探开发企业,登记区块总面积达2382平方公里,共布井场147个,成井127口,生产井16口,单井气量2~4万方/天。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县天然气年产能可达20亿方以上。园区内建设有天然气净化厂,近期净化规模为10亿m3/a,中期净化规模为20亿m3/a。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县天然气年产能可达20亿方以上,可以满足园区天然气需求。1.1区域环境容量1.1.1大气环境容量1.1.1.1大气环境容量的定义大气环境容量,是指在自然净化能力之内所能容许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换言之,是不至于破坏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极限量。大气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指靠大气的稀释、扩散、氧化等物理化学作用,能使进入大气的污染物质逐渐消失。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是一个区域在满足当地确定的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前提下,在本区域范围内大气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污染物负荷总量。1.1.1.2计算范围本次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范围按园区总体规划范围进行计算,总面积为13.73km2。1.1.1.3污染因子的确定根据园区的区域特点及其废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确定本次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污染因子为SO2、NOx。1.1.1.4大气环境容量计算1、计算公式本次评价采用A值法模型对总量控制区的区域环境空气容量进行分析。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规定,总量控制区及其各子控制区的A值法计算公式为:265
式中:Qak——总量控制区第k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104t/a;Qaki——第i功能区第k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104t/a;Aki——第i功能区第k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104t/a·km2;n——功能区总数;i——总量控制区内各功能分区的编号;S——总量控制区总面积,km2。式中:Cki——GB3095等国家和地方有关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与第i功能区类别相应的年日平均浓度限值,mg/m3;Cb——第i功能区环境背景浓度,mg/m3;A——地理区域性总量控制系数,104km2/a。在总量控制区内低架源(几何高度低于30m的排气筒排放或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计算公式为:式中:Qbk——总量控制区内第k种污染物低架源年允许排放量,104t/a;α——低架源污染分担率。2、大气环境容量计算参数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中总量控制系数A值表(表9.2-1),园区所在区域属于4类地区。表9.2-1总量控制系数A值表地区序号省(市)名Aa1新疆,西藏,青海7.0-8.40.152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阴山以北)5.6-7.00.253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4.2-5.60.154内蒙古(阴山以南),山西,陕西(秦岭以北),宁夏,甘肃(渭河以北)3.5-4.90.205上海,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海南,台湾,福建,江西3.5-4.90.256云南,贵州,四川,甘肃,(渭河以南),陕西(秦岭以南)2.8-4.20.157静风区(年平均风速小于1m/s)1.4-2.80.25本次环境容量计算在考虑80%的达标率保证率下选取A值,A值按以下公式计算:A=Amin+(Amax-Amin)*0.2265
其中:Amin为本地区A值范围的下限,即3.5;Amax为本地区A值范围的上限,即4.9;A为所选取的A值。经过计算,本次容量测算A值应为3.78,根据表9.2-1,α为0.20。在本次评价中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年平均浓度作为控制目标。即:SO2:60μg/m3;NOx:40μg/m3。以本次评价园区大气环境监测日平均浓度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规定进行浓度换算成年平均浓度作为背景值,见表9.2-2。表9.2-2污染因子的浓度控制限值(年平均)单位:mg/m3污染因子环境质量目标CSi环境背景质量Cbi年均浓度控制限值CSi-CbiSO20.060.00470.0553NOx0.040.00600.03403、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结果根据总量控制原理,本次评价总量控制区为13.73km2,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详见表9.2-3。表9.2-3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及总量控制指标单位:t/a项目污染物名称环境容量本环评估算污染物排放量近期中期远期环境容量SO27748275544236197NO247623246559879561.1.1.1大气环境容量承载力分析按照园区规划的面积(13.73km2)对大气环境容量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园区内的大气环境容量能够承载园区内近期规划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而中期、远期园区NOX排放量已超过园区的环境空气容量。根据对园区内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分析,占用环境容量负荷较大的为4×100万kW发电项目,其NOX排放量为2315.9t/a,而园区内规划近期、中期、远期各建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若只考虑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而中期、远期不建设4×100万kW发电项目,则远期园区NOX排放量为3324.3t/a,在园区环境容量范围内。因此本环评建议降低园区内265
4×100万kW发电项目的建设力度,仅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则园区环境容量可以承载园区内企业污染物排放。1.1.1水环境容量分析和总量控制指标1.1.1.1基本假定条件为了简化计算,本次规划环评假定:①评价河段(即秀延河子长县工业园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片区污水处理厂至下游杨家园乡湫峪沟村则断面)河道断面沿流程构造均匀,可概化为顺直均匀河道,且该段无支流汇入;②评价河段污水处理厂废水集中排放污染源计算,即点源,不考虑非点源(面源和线源)污染影响,其排放方式为岸边连续排放,其排污条件不随时间发生变化;③COD和NH3-N的降解假设为一级反应,地下水、底泥、泥沙吸附及解吸等作用不考虑;④评价河段按照90%保证率计算水环境容量;⑤秀延河水期的划分:7-9月为丰水期,4-6月、10月为平水期,11-3月为枯水期。1.1.1.2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的建立(1)水质模型的选定秀延河属于中型河流,对此类河流的较长河段,通常只关心污染物浓度的沿程变化,其横向和竖向的污染物浓度梯度可以忽略,这时可采用一维模型来模拟河流水质。假定水体的水文条件和排污条件所构成的水质处于稳定状态(即水体污染物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同时忽略纵向弥散作用,描述河流污染物一维稳态衰减规律的微分方程为:(1)在初始条件下C=C0下,式(1)的解为:(2)其中,(3)式中,u—河流断面纵向平均流速(m/s);x—河水流经距离(m);Cx—河水流经距离x处河水污染物的浓度(mg/L);C0—初始断面处(x=0)河水污染物的浓度(mg/L);K—污染物降解系数(1/d);265
C1—河流中污染物的本底浓度(mg/L);C2—排入河流的污水污染物浓度(mg/L);Q—河流水体的流量(m3/s);q—排河流的污水的流量(m3/s)。(2)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是在利用水质模型模拟出河流水质的基础上,对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河流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模型很多,但其基本形式都是:水环境容量=稀释容量+自净容量+迁移容量。本次规划环评选择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为:E=E1+E2+E3=Q(Cs-C0)+KVCs/86400+qCs(4)式中:E-环境容量(g/s);E1-稀释容量(g/s);E2-自净容量(g/s);E3-区间来水附加迁移容量(g/s);Q-河流设计流量(m3/s);Cs-水质标准(mg/L);C0-河流初始浓度(mg/L);K-综合降解系数(d-1);V-水体体积(m3),计算公式为V=Q/u*L,其中,u-河流平均流速(m/s),L-河段长度,m;q-排污流量或支流流量(m3/s);(3)计算条件的确定①秀延河评价河段功能区及执行水质标准根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陕西省水环境功能区划》(陕政办发[2004]100号),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秀延河主要使用功能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确定为Ⅲ类;水质标准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即COD≤20mg/L、NH3-N≤1.0mg/L。②综合降解系数265
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是计算水体纳污能力的一项重要参数。不同的污染物、不同的水体、不同的环境条件,其综合降解系数是不同的。对于本次规划环评来说,考虑的水质参数主要是COD和NH3-N,根据查阅相关学术论文,暂定评价河段COD和NH3-N的综合降解系数分别为:KCOD=0.3d-1,KNH3-N=0.25d-1。③设计水文条件根据秀延河评价河段子长水文站统计资料,确定评价河段的水力学特性,详见表9.2-4。表9.2-4评价河段设计水文条件一览表评价河段河段长度(km)90%保证率平均流量(m3/s)平均流速(m/s)秀延河子长县县城断面至下游杨家园乡湫峪沟村则断面252.070.06④其他计算参数a.河流初始浓度C0取本次现状监测资料平均值作为本次评价河段初始浓度C0,其中,C0(COD)=14.5mg/L,C0(NH3-N)=0.675mg/L。b.排污流量q根据实际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评价河段不考虑支流汇入,仅考虑园区排污流量,考虑远期园区内所有片区污水排放总量。根据园区排水量估算结果,同时考虑园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率30%,因此,最终排向评价河段的排污流量q=0.591m3/s。1.1.1.1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和分析(1)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根据公式计算出评价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见表9.2-5。表9.2-5评价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一览表污染物名称计算参数取值计算结果Q(m3/s)Cs(mg/L)C0(mg/L)K(d-1)V(m3)q(m3/s)E(g/s)E(t/a)COD1.572014.50.36541660.59165.882078NH3-N1.5710.6750.256541660.5912.9994由表9.2-5可知,评价河段水环境容量ECOD=2078t/a,ENH3-N=94t/a。(2)规划实施后剩余环境容量计算考虑本次规划实施后,其废水污染物排放对秀延河的影响,以此计算剩余环境容量。计算公式为:265
X=λE-P(5)式中:X-剩余环境容量(t/a);P-污染物入河量(t/a);E-环境容量(t/a);λ-环境容量利用系数。根据本次规划环评对园区废水污染物COD和NH3-N排放量的估算结果,得出园区排污口的污染物入河量。根据公式(5)得出评价河段剩余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见表9.2-6。表9.2-6评价河段剩余环境容量计算结果一览表污染物名称计算参数取值计算结果环境容量E(t/a)污染物入河量P(t/a)环境容量利用系数剩余环境容量X(t/a)COD2078727.50.91142NH3-N9472.80.912由表9.2-6可以看出,规划实施后,评价河段COD和NH3-N均有剩余环境容量,分别为XCOD=1142t/a,XNH3-N=12t/a。(3)水环境容量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规划实施后,秀延河仍有一定的剩余容量,本次规划实施后,废水污染物排放对评价河段水环境影响较小。1.1总量控制1.1.1总量控制建议指标本次环评综合考虑园区企业特点以及国家对大气污染的控制要求,确定本次评价的污染物总量控制项目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根据污染源分析,园区各企业废水经厂内预处理后排入各片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标后30%回用于工业、绿化等,其余通过管道外排。园区污染源预测结果可知,园区内污染物包括了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环评估算了主要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考虑其他企业排放的少量污染物等,并留5%的余量,另外,由于园区内规划近期、中期、远期各建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该项目占用环境容量负荷较大,其NOX排放量为2315.9t/a,环评建议降低园区内4×100万kW发电项目的建设力度,仅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综合以上考虑,评价建议园区的总量控制指标见表9.3-1。265
表9.3-1评价建议园区总量控制指标情况一览表控制指标近期(t/a)中期(t/a)远期(t/a)环境容量(t/a)估算排放量SO22754.62802.3*2954.4*NOx3246.33282.3*3324.2*COD535.3630.0727.5NH3-N53.563.072.8建议总量指标SO22900.02940.03100.07748.4NOx3300.03460.03500.04762.2COD560.0660.0760.02077.7NH3-N56.066.076.094.4备注:*数据表示不考虑中期、远期建设的4×100万kW发电项目时,园区的污染物排放量本环评给出的总量控制指标,仅供园区引进企业时作为参考指标,具体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指标应由园区及相关企业报请地方环境保护局以书面形式确认,并由当地环保局根据总量控制要求下达有关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指标。总量指标下达后,园区及相关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严禁超标。1.1.1总量控制指标来源本园区内规划建设三个4×100万kW发电项目,是园区内大气污染物总量排放中负荷最大的项目,若三个4×100万kW发电项目全部建成,则园区环境空气容量不能满足污染物排放要求,环评建议降低园区内4×100万kW发电项目的建设强度,仅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根据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安市2016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子长县2016年SO2、NOx总量控制量分别为895.71t、449.72t,COD、氨氮总量控制量分别为2776.01t、348.33t。园区排放的废水污染物在子长县总量控制指标范围内;在考虑近期建设的4×100万kW发电项目及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排放的废气污染物后,园区排放的废气污染物总量已超过子长县的总量控制指标。因此,本环评提出:4×100万kW发电项目及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的废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由项目建设单位自行通过排污权交易进行购买,不考虑4×100万kW发电项目及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的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时,其余各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为SO2586.4t/a、NOx265
148.8t/a,其余各企业的废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由子长县的总量指标中获取。园区的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从子长县的总量指标中获取。265
1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及调整建议1.1区域规划方案综合论证1.1.1区域产业定位合理性分析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建设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陕北大型绿色煤炭基地、清洁煤电基地、煤油气综合利用基地,打造全球一流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支持延安发展载能工业,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本园区为煤化工为主导产业,园区选择入区企业时,将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作为首要参照依据,针对《目录》中国家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对入区企业进行严格筛选,并符合园区的规定的产业要求。限制、改造能源消耗高、排污量大但效益相对较好的工业企业;严禁落后技术、落后工艺、落后生产力、经济效益差的工业企业。子长县区利用子长县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以煤化工为主导,加速产业聚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将子长县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生态型产业园区。规划的产业定位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总体产业定位较合理。1.1.2规划规模的环境合理性分析基于对规划的解读、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环境容量等分析结论,对工业园区规划产业发展规模进行环境合理性的结论:1.规划区用水规模合理性分析根据园区用水量估算,园区远期新增用水量为25.42万m3/d,考虑到中水回用,则远期新增新鲜水用量为23.34万m3/d。评价考虑到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煤炭分质清洁利用、4×100万kW煤电外送、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作为该工业园区的主要企业,将在近期规划建成,即将投入生产运营,因此园区近期需水量大,近期新增新鲜水用量11.86万t/d、3559.0万m3/a。根据规划,园区规划的水源包括中山川水库、红石峁水库、规划建设的吴家湾水库、李家沟污水处理厂提供的中水、已开工建设的引黄济延工程。红石峁水库已规划作为子长县县城生活用水水源,265
吴家湾水库、李家沟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站、引黄济延工程均未建成,因此近期在其他供水水源未建成之前,仅有中山川水库可为园区供水,其可供水量为550万m3/a,不能满足园区近期用水需求。环评提出须尽快落实园区近期供水水源,合理规划供水水源和园区内企业的建设时序,保障园区企业的用水来源。从供水量来说,规划水源的供水量满足园区近期、中期用水需求,不能满足园区远期用水需求;因此环评提出应规划新的供水源地,使园区远期用水需求得到保障。1.区域排水规模合理性分析根据前述分析结果,规划实施后,秀延河评价河段COD和NH3-N均有剩余环境容量,剩余环境容量分别为XCOD=1142t/a,XNH3-N=12t/a。因此区域废水污染物排放量在水环境容量范围内,排水规模合理。2.大气污染物排放规模合理性分析按照园区规划的面积(13.73km2)对大气环境容量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园区内的大气环境容量能够承载园区内近期规划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而中期、远期园区NOX排放量已超过园区的环境空气容量。根据对园区内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分析,占用环境容量负荷较大的为4×100万kW发电项目,其NOX排放量为2315.9t/a,而园区内规划近期、中期、远期各建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若只考虑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而中期、远期不建设4×100万kW发电项目,则远期园区NOX排放量为3324.3t/a,在园区环境容量范围内。因此本环评建议降低园区内4×100万kW发电项目的建设力度,仅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则园区环境容量可以承载园区内企业污染物排放。3.煤炭资源使用规模合理性分析265
园区内规划建设一个热电联产项目、四个4×100万kW煤电外送项目,均使用煤为燃料,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采用煤作为原料,生产甲醇、半焦等,根据规划方案,园区近期耗煤量为1749万吨/年,中期耗煤量2309万吨/年,远期耗煤量3369万吨/年。“十三五”末,子长县将建成3000万吨/年煤炭生产基地,子长县规划的煤炭开采规模能够满足园区近期及中期用煤需求,目前尚无2030年子长县煤炭开采规模计划,但子长县煤矿资源储量多,可以预计,随着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也可以满足园区远期煤炭资源的需求。1.天然气资源使用规模合理性分析子长县油田登记区块总面积达2382平方公里,共布井场147个,成井127口,生产井16口,单井气量2~4万方/天。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县天然气年产能可达20亿方以上。园区内建设有天然气净化厂,近期净化规模为10亿m3/a,中期净化规模为20亿m3/a。全县天然气年产能可以满足园区天然气需求。2.生态空间管制要求本园区内规划在煤炭工业园区内建设500万吨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和5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这两个项目生产规模、污染物排放量、耗水量等都很大,煤炭工业园区内建设3个4×100万kW发电项目污染物排放量、耗水量也很大,造成整个园区开发强度过大;同时由于煤炭工业产业园距离子长县县城较近,因此环评建议适度降低煤炭资源产业园的开发强度,从合理安排生活空间,集约利用生产空间的角度,对煤炭资源产业园提出生态空间管制要求。具体包括:①煤炭工业产业园分为南北两个区块,北部区块建设500万吨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和5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北部区块北侧临秀延河,且距离北侧的芋则湾村较近,因此北部区块在开发过程中,不得占用秀延河及河道两侧的生态空间,区块内企业应尽量布置在南部,远离芋则湾村,企业与芋则湾村的距离须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②500万吨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和5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建设强度过大,建议适度降低这两个项目的建设规模;③煤炭工业产业园分为南部区块建设煤电项目及其他煤化工项目,该区块西北侧距离子长县城规划区较近,园区建设不得占用子长县城的生活空间,集约利用区块内的生产空间,企业及厂房尽量布置于区块的东南部。④3个4×100万kW发电项目的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过大,不能满足园区的环境容量,建议近建设近期的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降低开发强度、耗水量及污染物排放量。1.1.1规划布局的环境合理性分析265
从工业园区与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等上层位空间规划的协调性,与环境敏感目标的空间位置关系,企业布局的合理性,规划实施带来的环境影响等角度,对园区选址、用地布局、环境合理性的论证。1、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等上层位空间规划的协调性根据《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子长县、志丹县、安塞县等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区域,实行“面上保护、点上开发”,集约集聚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优势资源,发展加工转化、煤炭分质清洁利用、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本园区分六个片区分开建设,进行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符合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根据《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园区位于延安市“四带四廊”中秀延河带子长区及榆蓝高速廊道子长区,其二产发展定位是能源化工业,与园区产业定位协调,工业园区中的三个片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片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与总体规划中规划的园区位置一致,其余三个园区位置在子长县总体规划中并未规划为工业园区,但这三个园区也不在子长县城规划范围内。根据HJ14-1996《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规划区环境空气功能区划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类区。规划区涉及的地表水秀延河及其支流,根据《陕西省水功能区划》(2004年),其功能区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域。规划区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可以看出,本规划符合延安市对于“四带四廊”、“三区九园”的规划,属于延安市规划的工业园区,工业园区中的三个片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片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与子长县总体规划中规划的园区位置一致,其余三个园区位置在子长县总体规划中并未规划为工业园区,但这三个园区也不在子长县城规划范围内。根据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区域环境质量基本能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因此,从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等上层位空间规划的协调性角度考虑规划选址可行。2、与环境敏感目标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环境影响265
本规划选址涉及子长县瓦窑堡镇、杨家园则镇、史家畔乡,共分六个片区,各片区与子长县县城的距离和相对方位见表10.1-1。可以看出,子长县常年主导风向为西风,而除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外,各片区均位于县城的东侧,处于县城下风向和侧风向,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位于县城的西南偏南,位于县城的侧风向,因此园区大气污染影响对县城干扰较少。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现场调查显示,规划区周边没有自然保护区、集中式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的环境敏感目标分布,规划实施不存在明显环境敏感目标的制约;工程地质资料显示区域地质结构稳定,适宜作为建设用地。表10.1-1各片区与子长县县城的距离和相对方位子长县工业园区各片区子长县县城(km)相对子长县县城的方位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2SE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3.1SW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8.13NE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9.03E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17.1E现代物流产业园2E3、园区内部规划布局合理性根据园区规划定位及拟规划项目,园区内的项目包含煤化工、建材、石油化工、热电、废物再生利用(油泥、污泥等回收),这些规划的行业均为三类工业。而从园区规划布局图上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内规划为二类工业用地,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内规划为一类工业用地,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内规划为一类工业用地和二类工业用地,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内部分规划为三类工业用地和二类工业用地。可以看出,园区内规划建设的产业与园区工业用地功能定位不一致,因此园区工业用地功能定位不合理。环评提出应调整园区工业用地类型,根据拟建设的工业类型规划园区用地类型。4、规划选址主要制约因素①规划范围内环境敏感要素制约因素根据园区现场调查,规划园区内有大量农用地。规划实施后该范围内的农用地将全部变成园区工业用地。环评认为规划的实施必须以农田土地合理置换为前提,在这个制约条件解决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园区开发。另外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南部分布有油井,油井的分布将对园区工业布局、企业选址、园区施工等进行限制。②规划用地功能布局制约因素265
规划园区分六个片区开发,受子长县自然地理条件限制,规划的六个个片区之间分布较分散,其中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现代物流产业园距离较近,园区的电力、热力、给水、排水等可统一进行设计、建设,可建设相互依托基础设施及公用设施。而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相对距离较远,这三个片区与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的距离分别为8km、7.6km、16.8km,园区的热电联产项目位于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内,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在热电厂的供热范围内(按10km考虑),而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不在热电厂的供热范围内,需要自行供热;另外,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的给水、排水等应单独设计建设,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③规划用地范围外敏感要素制约因素根据园区规划布局及现场调查,园区规划范围外主要敏感要素包括居民点,由于区外敏感要素距离园区规划边界较近,将对园区内规划企业选址产生限制。④规划用地占地类型制约因素规划区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占用土地利用现状多数为耕地和林地。子长县将逐年调整增加建设用地面积,环评要求子长县工业园区近期建设过程中禁止占用基本农田。1.1.1占地规模合理性分析本次评价对土地承载力分析主要针对规划区工业用地和耕地的变化情况,分别从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及耕地人口承载力以及规划区土地利用变化三方面进行论述。(1)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分析采用工业用地产出强度指标评价土地承载力现状。工业用地产出强度计算公式如下:参照相关规范,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目标之一为单位面积土地地区生产总值贡献16亿元/km2。本规划实施末期,将实现工业产值323.25亿元,规划区内用地产出强度为23.54亿元/km2265
,由此可以看出工业用地产出强度能够达到单位面积生产总值标准,有很大发展潜力。(2)园区绿地面积可承载人口根据规划,园区远期绿地面积将达到91.44hm2,远期园区总人口达到0.7万人,远期园区人均绿地率约为130.6m2/人,超过生态县建设规划提出的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m2/人要求。(2)工业区土地资源利用变化分析工业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旱地,林地、和其它草地等分布,具体土地利用类型见表10.1-1。表10.1-1项目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统计一级类二级类园区内代码名称面积(km2)比例(%)耕地13旱地2.396617%园地21果园00%林地31有林地4.455132%32灌木林地1.822813%商服用地54其它商服用地00%草地43其它草地4.577433%工矿用地61工业用地0.14731%62采矿用地0.1321%住宅用地72农村宅基地0.07021%交通运输用地102公路用地0.04760%水域111河流水面0.02010%113水库水面0.00620%其它土地127裸地0.05470%合计13.73100%随着工业区规划实施,工业区农业用地将全部转化成为工业用地,工业用地储备有所上升。为了加强耕地保护,工业区须按照“占补平衡”的土地使用制度对占用耕地进行补偿,以缓解工业建设和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使占用耕地对当地农业土地利用的影响减到最低;严禁占用基本农田。(4)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根据上述分析,工业区工业用地产出强度能够达到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准。评价要求工业区在进一步的控制性规划阶段加强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切实保护耕地,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做好耕地占补平衡,严禁占用基本农田。265
1.1.1规划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园区规划发展主产业为能源化工,利用子长县丰富的能源资源发展能源加工产业链,各相关产业之间关联性良好,适合发展循环经济。现代综合物流片区发展园区相关配套物流产业,对园区主业是个有力的支撑。园区内建设的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伴生气回收项目、污泥处置项目可利用子长县现有的煤矸石、石油伴生气、污水处理厂污泥,原料来源有保障。园区各片区产业类型较少,产业间工艺技术差别较小,各产业之间关联度高,各产业本身纵向延伸好,支柱产业链条延伸能有效形成,园区各企业之间可以形成资源高效利用和资源再利用,产业结构合理。1.1.2环境保护目标和评价指标可达性分析评价提出的指标体系均是结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和省、市、县环境保护规划等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的,相关指标的可达性分析见表10.1-1。表10.1-1环境目标及评价指标可达性分析表环境要素指标类型评价指标指标要求是否可达保障措施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指标SO2排放量满足容量及总量控制指标是,要求排放量低于容量限值燃煤锅炉废气采取脱硫、脱硝和除尘措施,废气排放参照执行《关中地区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陕发改煤电【2015】79号)中,超低排放标准(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SO2、NOX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mg/m3)NOx排放量满足容量及总量控制指标行业特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废气处理处置率与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二类区SO224小时平均值(μg/m3)≤150满足环境质量要求二类区NO224小时平均值(μg/m3)≤80二类区NOx24小时平均值(μg/m3)≤100二类区TSP24小时平均值(μg/m3)≤300二类区PM1024小时平均值(μg/m3)≤150二类区PM2.524小时平均值(μg/m3)≤75水环境污染控制指标COD排放量满足容量及总量控制指标是从生产工艺、设备及污染防治措施、环境管理等方面达到清洁生产生产水平要求加强废水处理和回用NH3-N排放量满足容量及总量控制指标行业特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是园区建设二级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回用装置,处理后废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265
污水处理厂废水污染物浓度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各企业污水预处理后废水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率(%)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100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Ⅲ类水COD标准值(mg/L)≤20是,要求排放量低于容量限值废水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废水污染物浓度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Ⅲ类水氨氮标准值(mg/L)≤1.0地下水质量地下水质量指标保持区域地下水质现状是各企业对生产厂区分区防渗,园区污水处理达标后回用。声环境污染控制指标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昼)65是选用低噪声设备,根据设备产噪声特点采用隔声、消声、减振等措施,保证厂界和环境噪声达标工业企业厂界噪声(夜)55交通干线两侧噪声平均值[dB(A)](昼/夜)70/55声环境质量指标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达标率(%)100敏感点声环境质量(昼/夜)60/50土壤环境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土壤盐碱化、土壤有毒有机物污染、土壤石油类污染等不影响用地功能、不影响地下水水质是各企业对生产厂区分区防渗,园区污水处理达标后回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生活垃圾集中填埋。生态环境绿化工业用地≥15%是按规划要求保证绿化面积公共设施用地≥25%仓储用地≥15%道路广场用地≥20%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5%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分类收集率≥70是危险废物交由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交由市政统一收集。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要求设置临时贮存场所一般工业固废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5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含处置)率(%)100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处理率(%)100危险废物危险废物处置率(%)100资源利用单位GDP能耗(t/万元)≤0.9是加强环境管理中水回用率(%)≥30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m³/万元)≤20工业水重复利用率(%)≥951.1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1.1.1调整园区内各片区规划的工业用地类型265
根据园区规划定位及拟规划项目,园区内的项目包含煤化工、建材、石油化工、热电、废物再生利用(油泥、污泥等回收),这些规划的行业均为三类工业。而从园区规划布局图上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内均规划为二类工业用地,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内均规划为一类工业用地,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内规划为一类工业用地和二类工业用地,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内部分规划为二类工业用地和三类工业用地。可以看出,园区内规划建设的产业与园区工业用地功能定位不一致,因此园区工业用地功能定位不合理。环评提出应调整园区工业用地类型,根据拟建设的工业类型规划园区用地类型。1.1.1园区内2×35万千瓦热电联产燃煤项目燃料调整园区规划中的2×35万千瓦热电联产燃煤项目与延安市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建设2×35万千瓦低热值发电项目(燃用煤矸石)矛盾,环评建议调整园区总体规划,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应燃用煤矸石。1.1.2建议配套编制工业区水资源论证报告由于子长县城乡供水矛盾突出,园区供水水源尚未得到保障,根据陕西省有关规定,本规划应编制配套水资源论证报告,切实提高园区用水保证率。1.1.3落实热电联产项目锅炉替代方案园区内建设有热电联产项目,热电联产项目周围10km范围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其他热源点,热电联产项目须与替代关停燃煤锅炉和小热电机组挂钩,加快替代关停单台容量10蒸吨/小时(7兆瓦)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因此应尽快落实锅炉替代方案,关停单台容量10蒸吨/小时(7兆瓦)及以下的燃煤锅炉。1.1.4园区企业布局优化调整建议园区规划中提出了园区拟建设的项目规模等,但园区内各企业布局及位置尚未明确,由于煤化工项目涉及多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品,因此在企业布局时,应将合理布局各企业位置,煤化工企业与园区外的居民点的距离应满足各项目环评中提出的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且在企业内生产区和居住区之间进行绿化隔离,加大园区边界的绿化,设置足够高度和宽度的绿化隔离林带。265
由于煤化工等企业有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因此在园区内企业布局及企业平面布置时,应将煤化工企业远离居民点布置,厂区内生产厂房及罐区应原理居民点布置。主要包括: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生产厂房及罐区尽量布置在厂区东南,远离西北侧的薛家沟村;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生产厂房及罐区尽量布置在厂区南侧,远离北侧的芋则湾村;煤焦油加氢项目生产厂房及罐区尽量布置在厂区东北侧,远离西南侧的王家坬村。园区内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内布置有油泥综合利用项目,油泥属于危险废物,油泥处理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957-2001)及环境保护部第36号公告相关要求。包括: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农用地、地表水体以及其他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集中贮存的废物堆选址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应满足: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该项目尚无具体设计,因此无法计算其卫生防护距离,类比其他油泥处置项目,其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一般为400~500m,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东侧为魏家岔村,且东侧临河,因此油泥处理项目应尽量布置在园区西侧,距离魏家岔村在500m以上,远离河流,并做好厂区防渗。1.1.1居民搬迁优化调整建议根据《煤制气业卫生防护距离》(GB/T7222-2012),本园区内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应设置2200m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炼焦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1661-2012)的要求,本园区内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应设置1200m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石油加工业卫生防护距离》(GB8195-201l)的要求,本园区内煤焦油加氢项目应设置900m卫生防护距离。其余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由项目环评计算确定。各入驻项目环评阶段,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进行计算,项目防护距离内不能存在居住区等环境敏感点,禁止在规划的居住区附近建设不满足防护距离要求的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的边界至敏感区边界的最小距离。目前各企业的厂区平面布置尚未确定,无法有害因素的部门的位置。因此本环评给出企业的平面布置建议及估算出的卫生防护距离内的村庄,对卫生防护距离内的村庄。根据测量与估算,煤炭工业园区西侧的薛家沟村在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薛家沟村共有190户,720人。265
园区应尽快落实搬迁安置方案,将搬迁安置方案纳入规划内容,按照国家及省、市各有关拆迁补偿法律、法规、标准对所有拆迁房屋进行评估后,进行补偿。本着以人为本和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首先在完成安置区规划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建设安置房屋,确保各村庄搬迁户得到妥善安置。1.1.1园区建设强度优化调整建议根据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园区内的大气环境容量能够承载园区内近期规划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而中期、远期园区NOX排放量已超过园区的环境空气容量。根据对园区内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分析,占用环境容量负荷较大的为4×100万kW发电项目,其NOX排放量为2315.9t/a,而园区内规划近期、中期、远期各建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若只考虑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而中期、远期不建设4×100万kW发电项目,则远期园区NOX排放量为3324.3t/a,在园区环境容量范围内。因此本环评建议降低园区内4×100万kW发电项目的建设力度,仅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则园区环境容量可以承载园区内企业污染物排放。园区内规划在煤炭工业园区内建设500万吨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和5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这两个项目生产规模、污染物排放量、耗水量等都很大,造成整个园区开发强度过大,本评价建议适度降低这两个项目的建设规模。1.1.2园区用地优化调整建议现代物流园、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均建设在河道旁边,园区规划应制定沿河限制开发区,园区内的企业、道路等不得占用水面,并应留足河道的管理和保护范围。1.1.3园区供热优化调整建议园区规划中仅提出园区内建设的热电厂用于园区及县城供热、供汽,但园区各片区距离较远,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距离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16.8km,不在热电厂的供热范围内。因此应调整园区供热规划,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园区集中供热范围,明确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的供热方式。1.1.4园区给水优化调整建议265
规划水源的供水量满足园区近期、中期用水需求,不能满足园区远期用水需求;从时序上来说,园区规划的供水水源中,目前仅有中山川水库建成,其余供水工程尚未建成,而中山川水库的供水量不能满足园区近期用水需求。应落实园区给水水源,园区给水水源须满足园区近期、中期、远期用水量需求。在园区给水水源落实的前提下,应明确园区给水厂的建设位置、建设内容,由于园区各片区距离较远,因此应针对各个片区提出各片区的给水规划。根据国家及地方政策要求,煤化工企业应优先使用煤矿疏干水,子长县煤矿疏干水产生量大,规划应优先选用煤矿疏干水作为工业用水,落实疏干水来源、使用企业、使用方式等。1.1.1园区污水处理优化调整建议规划方案中对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均规划了污水处理厂,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片区未规划污水处理厂。环评要求对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均建设污水处理厂,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和现代物流产业园距离较近,可共用一个污水处理厂,而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建设工业废弃物处置综合利用项目和煤矸石制砖项目,这两个项目废水经厂内处理后均可回用作降尘等用水,因此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不建设污水处理厂,废水在厂内全部回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标准执行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即COD50mg/L,NH3-N5mg/L。对于各片区污水处理厂,环评建议建设规模见表10.2-1。表10.2-1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区块名称近期中期远期污水量(万m3/d)处理规模(万m3/d)污水量(万m3/d)处理规模(万m3/d)污水量(万m3/d)处理规模(万m3/d)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5.046.055.917.16.848.2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0.050.070.090.100.090.10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000.000.0040.000.004265
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00000.00030.00041.1.1园区中水回用优化调整建议根据《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5.12.30日)规定,“2020年底前,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工业集聚区铺设再生水利用管网,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30%。”因此,本环评建议园区实行中水回用,园区污水处理厂同步建设中水站,中水回用率不低于30%。中水可作为园区内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用水进行回用,如循环冷却水、冲渣水、降尘用水等,规划应尽快落实中水站的建设规模、建设时序、中水管网的建设等。265
1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1.1地表水环境减缓措施1.1.1工业区污水处理厂收水要求工业区污水处理厂收水要求是各工业企业废水经厂区预处理后,优先满足行业排水标准,无行业标准的应满足DB61/224-2011《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相关要求,同时达到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要求后,方可排入工业区排水管网。本次环评建议工业区排水除了满足工业区污水处理厂收水要求,还应满足现行的环保规定,最终由工业区各企业与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协商确定。园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见表7.1-1。表7.1-1园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项目pHCODBOD5NH3-NSS水质范围6-9150-500100-30025-35150-4001.1.2工业区废水处理方案积极落实环保部文件《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2]54号)要求实施化工园区污水集中处理,确保园内企业排水接管率达到100%,因此评价建议规划区内近期、中期及远期拟入驻企业根据各自废水特点在企业内部建设配套的污水预处理设施,处理达到相关排水及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后排入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评价根据工业区设置特点,各个片区距离相对较远,同时考虑工业区项目引进时序及地形因素,建议在工业园区各个分区(除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外)分别设置1个污水处理厂。具体设置情况见表11.1-1。表11.1-1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单位:万m3/d序号污水处理厂名称处理规模排放执行标准近期中期远期1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6.17.18.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2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0.070.100.103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00.0040.0044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000.0004265
*注:对该标准未加控制的污染因子参考《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一级标准。规划的工业区集中污水处理厂建议处理工艺采用“二级生化+深度处理”,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污水处理厂、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污水处理厂、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污水处理厂出水浓度满足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秀延河。回用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要求后回用。1.1.1工业区排水方案可行性分析由现状监测可知,秀延河及其支流所有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这表明该区域水环境质量良好。根据前文水环境容量分析结果,本次规划实施后,评价河段尚有剩余的水环境容量,可见规划实施后对秀延河水环境影响较小。随着子长县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业区污水处理厂的相继建成,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项目的深入展开,区域的水环境质量将得到较大地改善,水环境容量也将随之增加。届时,本次规划环评涉及的评价河段的水质也会在现状达标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增强,水环境容量将进一步增大,这将更加有利于化工园区规划的实施。1.1.2工业区中水回用方案工业区污水处理厂中水也可以作为工业区杂用水(绿化用水、道路洒水及消防备用水等)、热电厂锅炉补充水和湿法脱硫补水及各工业企业循环冷却水补水、景观补水等,规划环评建议制定出可行的中水回用方案,提高工业区中水回用率。本次规划环评建议工业区中水优先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杂用水、供热中心、景观用水、绿化用水,回用率不低于30%。根据规划不确定分析,考虑到工业区发展及入园企业均存在不确定因素,因此,本次规划环评仅给出中水回用的建议途径,具体中水回用实施方案由工业区管委会和专业设计部门结合工业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期确定。综上所述,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部分深度处理后作为中水回用,剩余达标出水直接排向秀延河及其支流,其排水方案是可行性的。265
1.1.1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1)进一步提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工业重复用水量指企业生产用水中重复再利用的水量,包括循环使用、一水多用和串级使用的水量。工业区应鼓励企业内部中水回用、污水综合利用,使工艺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要求;禁止引进高耗水的生产工艺;企业实行生产排水清浊分流、分质处理、分质回用。(2)废水重复利用方案①各企业的清净下水应采取重复使用或一水多用,确保清净下水重复利用率可达95%以上。②循环冷却水可以将常用的1~2倍浓缩倍数提高到3~4倍,可以减少30%~50%的冷却补充水量。③蒸汽冷凝水实施回收、进行重复利用。1.1.2其他要求和建议(1)加快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评价要求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在企业入驻前完成土建并投入试运行,从建设进度上满足工业区建设要求。(2)建议园区可逐步建立雨水收集系统,雨水经雨水管线输送到配水厂用于水厂的补给水源。(3)加强污水处理工程事故风险防范。根据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经验表明,污水处理厂的事故性风险具有突发性特点,在污水处理设施出现非正常运转或事故时(如设备故障、停电等),可导致污水在不经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放进入秀延河,造成地表水体污染。为了将影响降至最低,污水处理厂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运行中,必须做到:①制定严格的操作制度、检修制度,加强对一线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定期培训,防止滤池堵塞,关键设备(如污水提升泵)需设置备用。②设计中考虑溢流条件,采用双路供电,防止因突发事件而造成污水处理厂停运。③设置事故水池。此外,要求工业区污水处理厂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要求,单独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在评价中提出具体的污水处理厂事故应急预案。265
(4)工业区水环境管理要求①工业区污水排放管理工业区内雨污分流,清洁雨水经雨水管网排入秀延河。工业区内污水全部经污水管网排入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工业区内企业不得私设排污口。②区内企业废水内部管理对工业区企业应加大监管力度,各企业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必须确保与主体工程同步投运,企业应设事故水池,污水处理站不能正常运行时,企业废水应排入厂区事故水池,不得直接排入管网。各工业企业废水预处理可根据自身污水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案,经当地环保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实施。各企业的排放废水必须要严格执行监管标准。1.1地下水环境减缓措施根据废水处理设施、排水管网、固废堆存场所等可能产生的主要污染源,制定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环境管理。如不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污染物有可能渗入地下潜水,从而影响地下潜水环境。本次规划环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进行控制。1.1.1源头控制措施(1)园区各企业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合理的治理和综合利用,以先进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尽可能从源头上减少可能污染物产生;(2)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对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和降低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将废水/物料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低到最低程度;(3)管线铺设尽量采用“可视化”原则,即管道尽可能地上铺设,做到污染物“早发现、早处理”,以减少由于埋地管道泄漏而可能造成的地下水污染。(4)规划区的污水管网中要对管道经过线路设置管道保护沟(即管道走廊),减少车辆压爆污水管的机会,保护沟全部硬化,污水无组织泄漏排放量小,偶然发生的管道爆裂事故排放的少量污水能够为保护沟收集暂存,不会进入地下水。265
(5)污水排放是造成地表水污染从而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防止地下水污染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减少废水中污染物的排放量。园区各企业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厂内废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排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从而减少对地下水可能造成的污染。(6)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实现“质量、安全、环境”三位一体的全面质量管理目标。建立有关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制定风险预警方案,设立应急设施减少环境污染影响。规划区专人负责对污水输送管道的检查和维护,尽量防止泄漏事件的发生。1.1.1防渗分区防治及防渗措施根据可能进入地下水环境的各种有毒有害原辅材料、中间物料和产品的泄露(含跑、冒、滴、漏)量及其他各类污染物的性质、产生量和排放量和生产单元的构筑方式的要求,园区各企业将厂区防渗措施分为三个级别,并对应三个防治区,即非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重点污染防治区三类污染防治区,针对不同的防治区,采取合适的防渗措施,并建立防渗设施的检漏系统。1.1.1.1防渗的一般要求(1)污染防治区应当设置防渗层,防渗层的防渗系数不应大于1.0×10-7cm/s。一般污染防治区的防渗性能应与1.5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10-7cm/s)等效;重点污染防治区的防渗性能应与6.0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10-7cm/s)等效。(2)防渗层由单一或多种防渗材料组成。(3)地下水污染设防的单元或者设施的地面坡向排水口或者排水沟。(4)当污染物有腐蚀性时,防渗材料具有耐腐蚀性能或采取防腐处理。1.1.1.2分区防渗措施(1)非污染防治区非污染防治区主要是指办公生活区及绿化带,采取非铺砌地坪或普通混凝土地坪,地基按民用建筑做好加固处理。非硬化的绿化用地高出硬化地面10cm以上,并设立隔水围栏。(2)一般污染防治区对于裸露于地面上的生产单元,发生物料泄漏后容易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将这些区域划分为一般污染防治区,并参照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污染物控制标准》Ⅱ265
类场地进行地面防渗设计。地面防渗层可采用黏土、抗渗混凝土、高密度聚氯乙烯膜、钠基鹏润土防水毯或其它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在一般污染防治区内,跑冒滴漏是污染物主要的泄露方式,如果处理不当或是不及时,就有可能污染地下水。针对污染物的跑冒滴漏,采取如下预防措施:①要有专职人员每天巡视、检查可能发生泄露的立体库、生产设备,发现跑、冒、滴、漏情况,及时采取管线修复等措施阻止污染物的进一步扩散泄露,并立即清除被污染的土壤,阻止污染物进一步下渗。②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废水和物料输送管线的建设和施工应严格把好质量关,尽量减少管线弯头,管线的法兰连接必须安装防水密封垫,管线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水压试验检查可能的渗漏点。③园区各企业厂区内生产废水管线、回用水管线尽可能采用明管或架空方式,可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跑冒滴漏。若必须采取地下管道时,应采取防渗的措施。④固体废物必须分类收集,指定地点堆放,严禁乱堆乱放。厂区临时堆放场所必须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中的要求。(3)重点污染防治区对于位于地下或者半地下的生产功能单元,发生物料泄漏后不容易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或部位,将其划分为重点污染防治区,包括废水处理设施、含污染介质的中间收集池、含污染介质的工艺埋地管道、污水埋地管道、污水收集沟和收集池、电厂灰场等,分述如下:①废水处理设施(含污染介质的工艺埋地管道、污水收集沟和收集池等)的污水池防渗应满足以下要求:a.混凝土水池、污水沟和井的混凝土耐久性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b.按一般污染设防的水池和污水沟,还符合下列规定:结构厚度:水池不小于250mm,污水沟不小于150mm;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8。c.按重点污染设防的水池、污水沟和井,还符合下列规定:265
结构厚度:水池不小于250mm,污水沟不小于150mm,污水井不小于200mm;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8;水池、污水沟和井的内表面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不小于1.0mm或在混凝土内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掺量不小于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的0.8%。②埋地管道防渗:1)含污染物介质管道尽量选用钢管,焊接连接;2)加大管道设计腐蚀余量;3)管道设计壁厚的腐蚀余量不小于2mm;4)含盐污水、含酸碱污水、污染雨水等管道外防腐均采用特加强级环氧煤沥青冷缠带防腐,防腐层总厚度≥0.8mm;5)埋地污水管道全部采用钢管焊接+内防腐设计,最小管径≥100mm。含盐污水、含酸碱污水、污染雨水管道内壁防腐均采用耐磨损环氧陶瓷涂料喷涂(厚度≥300um);6)工艺生产装置内的废水池池体及底板钢筋混凝土的抗渗等级≥S8;7)工艺生产装置内的含油、含盐污水检查井或水封井、污染雨水检查井或水封井的井盖需密封,并按规定设置通气管;8)所有穿越地下污水系统构筑物的管道穿越处均设防水套管;9)污染雨水系统当设有雨水口时选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雨水口,混凝土的抗渗等级≥S8;10)对架空压力流污水系统设置压力计量监控措施,便于日常监测;11)对局部埋地压力流污水管道分段设8字盲板,每段均设置管道的系统打压及放空设施,便于日常监测。1.1.1灰场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1.1.1.1源头控制措施根据我国现行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加强对灰渣产生的全过程管理,从源头减少灰渣的产生。对已经产生的灰渣,要积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回收利用,防止污染环境。”同时还“禁止垃圾随意倾倒和无控制堆放。”265
堆储作业应控制工作面,并采取雨污分流措施,尽量减少渗滤液产生量,灰场雨水经收集后全部用于填埋区洒水,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渗滤液收集系统、雨污集水水池等均应按照相关规范做防渗处理,防治污染物的泄露,发生事故时应及时地将泄露的污染物进行收集处理,可以有效防止洒落地面的污染物深入地下,大大降低地下水被污染的风险。1.1.1.1灰场防渗措施根据《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热电联产项目灰渣应全部综合利用,仅设置事故备用灰场(库),储量不宜超过半年。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灰场防渗标准为:防渗层的厚度应相当于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或厚度为1.5m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本工程拟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灰场防渗层自上向下为:a.自然地面整平;b.土工膜采用厚度2mm双糙面HDPE土工膜;c.300mm厚夯实黄褐色粉土面层。1.1.1.2灰场选址的要求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要求,本工程灰场属Ⅱ类场,本工程灰场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1.所选厂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2.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3.应选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特别是不均匀或局部下沉的影响;4.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一级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5.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6.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7.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8.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和距离不得小于1.5m。规划环评要求电厂灰场在建设项目环评期间应根据建设地点具体地形地貌条件具体分析灰场选址合理性,防治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265
1.1.1污水处理厂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采取以下措施对污水处理厂周围的地下水进行保护:(1)对污水排放口应建立适当的控管理体系以防治生产装置事故导致的非正常工况排放,有条件的话可考虑动态监测系统。(2)排水量较大的企业应设专用管道,排水量小的企业单独收集后分别送至园区的污水厂进行处理。(3)污水工程管道材料需采用防渗防腐蚀的材料,确保质量及使用寿命,并对管道进行定期检查。(4)废水收集池和沉淀池,要进行复合防渗确保污染物不通过包气带下渗至地下含水层,具体可通过铺设土工膜、环氧地坪、抗渗混凝土等防渗性能较好的材料,渗透系数必须小于1×10-7cm/s。1.1.2垃圾中转站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垃圾中转站的渗滤液及各种垃圾可能通过化学反应及生物反应产生的一些污染液体在防渗措施及防雨措施不足的情况下可能对土壤及包气带造成较大的污染,并会进入潜水含水层。针对园区的垃圾中转站,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对地下水进行保护:(1)中转站的排水管网设计做到雨污分流,尽可能在降雨前后对垃圾堆放处加盖防护措施,防治降雨,特别是大量突然降雨对垃圾的冲刷作用。(2)中转站的垃圾堆放处应铺设土工膜、环氧地坪、抗渗混凝土等防渗性能较好的材料,必要时可采用双层或多层防渗措施。(3)垃圾运输过程中注意跟踪管理,严禁转嫁污染或造成二次污染,并注意抛洒泄露。1.1.3储罐油库地区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非事故状态下,储罐和油库内的污染物对地下水的污染较小。但在起火爆炸等事故风险对防渗设施进行破坏的情况下,罐内储物的泄露极易对地下水造成大面积污染,并扩散至邻近水域。因此,在事故发生后,先要确定泄露强度并采取污染源隔离措施,具体可采用渗透性较弱的材料在地下水下游处建立隔离反应墙,同时在污染源处进行大功率抽水,将被污染的地下水大量抽出并进行治理。265
1.1.1地下水污染监控为了及时准确的掌握规划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应根据当地地下水流向、污染源分布情况及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扩散形式,在周边区域布设一定数量的地下水污染监控井,建立地下水污染监控体系,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配备先进的监测仪器设备,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控制。1.1.1.1地下水监测原则(1)重点污染防治区加密监测原则。重点污染防治区及特殊污染防治区应设置地下水污染监控井。地下水污染监控井应靠近重点污染防治区及特殊污染防治区内的主要泄露源,并布设在其地下水水流的下游。(2)地下水污染监控井监测层位的选择应以潜水含水层为主,并考虑可能受影响的承压含水层。(3)上下游同步对比监测原则。(4)监测点不要轻易变动,尽量保持单井地下水监测工作的连续性。(5)规划区外地下水污染监控井宜选取取水层与监测目的层一致的、距厂址较近的工业、农业用井,在无工业、农业用井可用时,宜在厂界外就近设置监控井。1.1.1.2监测点布设方案(1)监测井数根据HJ/T164-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及地下水监测点布设原则,本次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案共布置12个监测点,应分别位于六个片区下游及主要环境敏感点,主要用于监测污染治理情况及其对保护目标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同时进行水位监测。(2)监测层位及频率因为附近相对较易污染的是潜水,因此监测层位为区域潜水。监测频率:地下水监测每年至少两次,分丰水期和枯水期进行,出现异常情况下应增加监测频率。监测项目为:pH、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六价铬、总大肠菌群。265
1.1.1.1监测数据管理上述监测结果应按项目有关规定及时建立档案,并抄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常规检测数据应该进行公开,特别是对本工程所在区域的居民公开,满足法律中关于知情权的要求。发现污染和水质恶化时,要及时进行处理,开展系统调查,并上报有关部门。1.1.2风险事故应急响应1.1.2.1应急预案(1)在制定规划区安全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制订专门的地下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并应与其它应急预案相协调。(2)地下水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应急预案的日常协调和指挥机构;②相关部门在应急预案中的职责和分工;③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和潜在污染可能性评估;④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状况和人员、装备情况,平常的训练和演习;⑤特大事故的社会支持和援助,应急救援的经费保障。地下水应急预案详内容见表11.2-1。1.1.2.2应急处置一旦发现地下水水质发生异常情况,必须按照应急预案马上采取紧急措施:(1)当确定发生地下水异常情况时,按照制订的地下水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内尽快上报主管领导,通知当地环保局、附近居民等地下水用户,密切关注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2)组织专业队伍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监测,尽量将紧急事件局部化,如可能应采取包括切断交通与供水等措施,防止事故的扩散、蔓延及连锁反应,尽量缩小地下水污染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3)当通过监测发现水源地周围地下水造成污染时,根据观测井的反馈信息,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抑制污染物向下游扩散量,控制污染范围,使地下水质量得到尽快恢复。(4)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并制定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措施。(5)如果自身力量无法应对污染事故,应立即请求社会应急力量协助处理。265
表11.2-1地下水污染应急预案内容序号项目内容及要求1总则2污染源概况详述污染源类型、数量、浓度、危害特征和分布情况3应急计划区列出保护目标:包括通过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4应急组织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专业救援队伍—负责事故控制、救援、善后处理;专业监测队伍负责对监测站的支援;地方医院负责收治受伤、中毒人员;5应急状态分类及应急响应程序规定地下水污染事故的级别及相应的应急分类响应程序。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6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防有毒有害物质外溢、扩散的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7应急通讯和交通规定应急状态下的通讯方式、通知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8应急环境监测及事故后评估由环境监测站进行现场地下水环境进行监测。对事故性质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9应急防护措施、清除泄漏措施方法和器材事故现场:控制事故、防止扩大、蔓延及链锁反应。清除现场泄漏物,降低危害,相应的设施器材配备。邻近区域:控制污染区域,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配备。10应急浓度、排放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事故现场:事故处理人员制定污染物的应急控制浓度、排放量,现场及邻近装置人员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环境敏感目标:受事故影响的邻近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污染物应急控制浓度、排放量规定,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11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措施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建立重大环境事故责任追究、奖惩制度。12人员培训与演练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人员培训与演练。13公众教育和信息对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14记录和报告设置应急事故专门记录,建档案和专门报告制度,设专门部门和负责管理。15附件与应急事故有关的多种附件材料的准备和形成。1.1大气环境减缓措施1.1.1大气污染源优化布局(1)大力推行集中供热,严格控制SO2、NOx排放总量根据园区规划,园区将建设集中供热站,提供园区居民和企业用热;对于以后入区企业也将严禁再建燃煤的工业和民用锅炉。园区企业中的某些生产工段用到沸腾炉或导热油炉外,其他企业不需要使用煤、天然气等。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达到消烟除尘效果,消灭对近地面污染特别严重的中小烟源污染,园区应在严格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实施集中供热。(2)调整和优化能源利用结构265
从重点控制热电厂所用燃煤含硫量和灰分入手,从源头控制燃煤污染。另外大力推广其他它清洁能源,例如加快天然气工程建设进度、积极鼓励利用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太阳能蓄能及热电综合技术,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减少废气污染物的排放量。(3)健全环境管理和监督工厂生产确需排放废气的,应当采取净化处理措施,并不超过规定的排放总量和排放标准。与此同时,当地环保部门需加强宣传教育,使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在追求经济总量时,要重视生活质量,讲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健全企业的环保管理和监督,有计划进行监测和不定期检查,且在拓展区及相关部门一定范围内通报检查结果,并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4)健全事故排放的应急机制工业废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事故工况条件下的废气排放。尽管其发生的频率极低,但从保护居民身体健康的角度,仍应加以重视,因此,凡存在可能排放有毒有害废气的工业企业,应加强企业自身的环境管理,在废气排放点设置在线自动检测仪表,建立健全事故排放的应急机制,尽可能降低事故排放对环境的影响。(5)确保各类工艺废气得到有效治理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污染废气和含无机污染物废气的排放,必须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以及相关行业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后方可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对生产装置排放的废气,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争取使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同时对排放的少量工艺废气,采用回收、吸收、吸附、冷凝、火炬焚烧等处理方法,确保治理效果。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并对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实施监控。(6)合理布置绿化区域植物具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截留粉尘,吸收空气中有毒气体等多种功能,可以在大面积的范围内,长时间连续地净化空气,尤其在空气中的污染物分布范围广、浓度比较低的情况下,植物净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结合园区规划,选择抗污物种,发展植物净化是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在人群活动较频繁地区,为保证居民健康,亦考虑美化需要,可配置抗污性强、净化力高且具有一定观赏性的树种,如女贞、小叶黄杨等。在空气污染相对严重的工业区块,可选择夹竹桃、女贞、棕榈、八角金盘、凤尾兰、小叶黄杨等对大气污染物具有较强抗污性的植物,利用它们具有的净化能力组建环保型绿色屏障。265
1.1.1主要污染物消减方案(1)环境容量控制根据对园区内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分析,占用环境容量负荷较大的为4×100万kW发电项目,其NOX排放量为2315.9t/a,而园区内规划近期、中期、远期各建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若只考虑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而中期、远期不建设4×100万kW发电项目,则远期园区NOX排放量为3324.3t/a,在园区环境容量范围内。因此本环评建议降低园区内4×100万kW发电项目的建设力度,仅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则园区环境容量可以承载园区内企业污染物排放。(2)燃煤、燃油的集中供热设施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脱硫效率集中供热设施可采用在国内广泛采用的脱硫工艺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化床燃烧是一种洁净高效的燃煤技术,是指煤和吸附剂(通常采用石灰石)在燃烧室的床层中,受炉底鼓风影响而悬浮进行的燃烧方式。由于硫化形成湍流混合条件,从而大大提高了石灰石和硫的反应时间,具有稳定的脱硫效率。一般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脱硫效率可达90%,实际运行中能够稳定达到80%以上。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该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脱硫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将石灰石粉加水制成浆液作为吸收剂进入吸收塔与烟气充分接触,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空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钙,结晶成石膏。一般设计脱硫效率为95%,实际运行过程中可稳定达到90%。(3)加强控制NOX的排放,推广使用低氮燃烧技术。电厂、热电厂必须按照环境保护相关政策的要求采取脱硝措施。1.1.2热电厂环境空气减缓措施(1)工业区以电力输送作为主要产业之一,规划建设热电厂。环评要求使用低硫煤作为燃料,同时采用先进的除尘、脱硫及脱硝措施,确保烟气中污染物排放浓度参照执行《关中地区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陕发改煤电【2015】79号)中,超低排放标准(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SO2、NOX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mg/m3)。265
(2)热电厂运行过程中,参考《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相关要求,不断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升级改造。(3)在热电厂供热范围内,园区企业生产所需的蒸汽必须由供热锅炉房集中供给,不得自建锅炉,在集中供热管网建成前进区企业如需蒸汽必须采用清洁能源。(4)入区企业因生产工艺要求,需要自建炉窑的,必须使用清洁的燃料—天然气、液化气、轻柴油等清洁燃油料或采用电能,废气排放达到《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及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1.1.1灰场环境空气减缓措施(1)为减少沿途可能的污染,拟建项目选用密封性能较好的运灰车辆,避免沿途漏灰。(2)在运行期间,对出灰场的机具及车辆进行冲洗,避免车辆带灰。(3)设置喷洒设施,保持灰面的湿度,有效降低起尘。对长期不作业的灰面铺设薄层土与灰混压形成覆盖或喷洒固化剂固灰。(4)灰场选址应避开水源保护地、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保护目标,根据灰场选址条件,可加强灰场周边绿化,以降低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1.1.2入区企业环境空气减缓措施(1)入区企业的厂址选择,应针对进驻项目排放的工艺尾气情况,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合理布局和调整厂区平面布置,以便减少其对环境特别是对敏感目标的大气污染影响;(2)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控制入区项目的环境准入条件,对排放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项目,必须从严控制;(3)入区企业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优化工艺流程,推行清洁生产,对污染物排放进行全过程控制;(4)入区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必须实现达标排放,采取总量控制的方式,限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入区;(5)在入区企业中,大力推行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自身和整个产业工业区的环境管理水平。265
1.1.1施工、道路扬尘控制措施(1)对各类施工工地应要求采取设置不低于1.8米的落地防护围栏,防止土方开挖时土壤散播,扩大尘源面积;同时应要求及时清运土方,防止堆置的土方产生扬尘;对施工工地的建筑材料在堆放过程中应加覆盖物或采取洒水等措施;(2)禁止4级以上大风天施工,要求施工工地采用商品混凝土减缓施工活动产生的颗粒物污染。另外,有些施工涉及旧房拆除,在旧房拆除过程中应采取洒水等防尘措施,对拆除的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防止风蚀造成扬尘。(3)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如对运输土方、建筑垃圾或散装建材等的车辆,控制其装载量,并要求其采用蓬布覆盖或密闭方式等,可减少路面尘源;通过机械清扫,可降低路面尘量,且可大大降低人工清扫造成的扬尘问题。施工场地出入口需设置喷淋降尘设施。(4)区域内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禁止焚烧垃圾、落叶、废弃物等。(5)对区域内的裸露黄土采取绿化、硬化、覆盖等防尘措施。1.2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在对固体废物产生种类和组分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规划提出的固废处理方式给出治理措施:1.2.1工业固废1.2.1.1一般工业固废对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首先在厂内实现综合利用,不能在厂区综合利用的,可由区域内建立废物交换平台,变废为宝,加强各企业间资源和能源的相互利用和一般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置工艺的总体流程具体见图11.1-1。265
图11.1-1区域固废资源化流程图对于本园区来说,热电厂、火电厂产生的炉渣可送至煤矸石制砖厂制砖,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可作为煤泥制砖项目的原料,煤焦油加氢产生的油泥可作为污油泥处置项目的原料,使得园区产生的固废在园区内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对于不能回收利用的固废,按照分类处置方式,作如下建议:一般工业边角料等按循环经济原则和理念尽可能在厂内回收利用,或送原料生产厂家进行加工处理;废包装材料送回厂家综合处理。处理措施可行。1.1.1.1危险废物工业区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为废催化剂、废矿物油、废乳化液、含酸废液等。根据规划,工业区内不设危废焚烧站和危废安全填埋场处置中心,全部由有资质单位集中处置。同时应加强申报登记的管理,对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等环节都要有追踪性的帐目和手续。针对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本次环评要求严格按照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5号令)及HJ2025-2012《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对其进行收集、贮存、转移及运输。对于有可能产生工业危险固废的企业入园前必须要加以详细了解,对于区内各生产企业如有危险废物产生的,必须先有暂存于自设的暂存设施中予以储存。规划区内不得设置任何处置场所。将产生危险固废的按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全部交有处理能力的资质单位处理后,对环境无影响。1.1.2生活垃圾工业区内各企业及办公楼、宿舍区设若干垃圾桶集中收集,定期由工业区环卫部门及时清运,最终送往子长县卫生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处置。环评建议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后,玻璃制品、塑料制品回收利用,对实在无法回收利用的,再送到垃圾填埋场填埋。1.1.3热电厂灰渣根据《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环办[2015]112号),热电联产项目粉煤灰原则上要全部得到综合利用。热电厂在运行期间,对灰渣的运输、处置应严格按照以下的防治措施进行:265
(1)粉煤灰全部得到综合利用,不能及时得到综合利用的灰渣通过汽车运往租用灰场分隔碾压贮存。租用灰场具有完善的洒水碾压设施,周边设有地下水水质监控井和防护林带。(2)运往灰场的灰经湿式搅拌机搅拌成含水量约15~25%的调湿灰后送往灰场堆存,防止运灰过程产生二次扬尘。(3)运灰汽车应采用密闭性能较好的汽车,汽车上路前外表要用水冲洗干净,卸灰后离开灰场时外表也要冲洗干净,运灰道路应及时清扫、洒水。(4)灰场分块堆存,来灰后立即铺平、碾压、洒水,堆灰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即覆土,并恢复植被。通过以上措施,各项固废均按照“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进行了处置。1.1噪声影响控制措施工业工业区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及工业企业产生的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评价分别针对不同方面提出噪声污染控制方案及管理措施。1.1.1施工噪声防治措施(1)建筑施工单位施工噪声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将施工噪声大的施工过程放在白天进行,夜间禁止施工,如必须夜间施工,申领“夜间噪声施工许可证”,建筑施工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标准、危害周围生活环境时,环境保护部门报经政府批准后,可限制其作业时间;尽可能使用低噪声设备施工;对固定高噪声设备采取噪声控制措施,远离环境保护目标,必要时设置临时屏障。(3)凡在建筑施工中使用机械设备,其产生噪声可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标准的,应当在开工十五日前向环境保护部门提出申报,说明工程项目的名称、建筑施工场所、施工期限、施工场界的环境噪声强度及所采用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等。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控制工业区施工噪声对工业区内及周边村庄声环境的影响。265
1.1.1工业企业噪声防护措施(1)加强固定源噪声控制,严格执行“三同时”。入区企业须按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进行单体环境影响评价,在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对项目可能产生的噪声污染提出防治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①用隔声法降低噪声。采用适当的隔声设备,如对主要噪声设备压缩机、风机、机泵等,在设计上可采用安装隔声罩、隔声屏障、设置隔声间等措施降噪。②用吸声法降低噪声。利用牺牲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以降低噪声,主要有多孔材料、共振器、穿孔板吸声结构和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等。③利用消声器来降低噪声。对于蒸汽防空噪声、火炬噪声,可将消声器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气通道上来减轻噪声污染。常用设备主要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微穿孔板消声器等。④各项目的总图布置上应充分考虑高噪声设备的影响,将其布置在远离厂界处,以保证厂界噪声达标;⑤加强厂区绿化,特别是在有高噪声设备处和厂界之间应设置绿化带,利用树木的吸声、消声作用减小对厂界噪声。⑥对周围生活环境产生工业噪声影响的企业,须按有关规定,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手续,登记排放噪声的设施、处理设施、噪声源种类及数量、噪声强度等情况;噪声源有较大改变时,也要及时进行申报;产生噪声的单位应执行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厂界排放标准;对噪声超标或造成严重噪声污染的单位,要进行限期治理;对入区企业必须实行“三同时”,确保其达标排放。(2)工业区内须进行合理布局,统一规划,严格按规划建设。工业区在引进企业时,必须在规划、选址上把好关,对固定噪声源的位置布局、控制措施提出要求,使噪声源相对分散且远离噪声敏感区,避免造成污染。同时企业内部的平面布局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使声源与敏感点保持适当距离。(3)入区企业应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工艺,采取降噪措施入区企业应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及工艺,对高噪声设备采用安装减振装置、吸声(消声)设备,设置隔声罩等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噪声。1.1.2交通噪声防治措施265
(1)行驶的机动车辆,噪声不得超过《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GB1495-79)的相关要求。(2)搞好道路两侧的绿化,利用绿化带对噪声的散射和吸收作用,加大交通噪声的衰减,以达到阻隔削减噪声的目的。(3)运煤列车经过敏感点时禁止鸣笛,禁止夜间运煤;运灰车辆在经过敏感点时减速慢行,禁止鸣笛,并禁止夜间运灰。1.1生态影响减缓措施(1)园区内部分占用农田,环评要求做好规划范围内农田置换工作后方可招商引资、开工建设,否则禁止占用基本农田。(2)工业园区在建设中使原生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类型发生转变。因此园区建成后应配置足够的绿化面积,并合理布局绿化用地,如在工业用地和管理区用地之间应设置防护林带,并充分利用园区道路交通系统建设园区生态景观带。各片区园区绿化方式采用园区统一规划和企业自行建设,园区绿化主要内容为建设广场和长廊。在园区用地范围内做到以上全面绿化的情况下,不留有裸露土地,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产生。(3)绿化方案要求树种及草种的选择主要依据包括:树种选择根据黄土高原特性、园区企业生产特性、可能排放污染物的性质和污染程度,选择降噪和滞尘能力强及净化大气效果好的植物;根据工厂防火、防爆及卫生要求,选择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含水份多、蜡质少、无花絮的常绿植物;根据美化环境的具体要求,选择经济、实用、美观和来源可靠的苗木及靠近生产地较近的乡土植物。选择易成活,病虫害少,耐修剪及养护管理方便的植物。草种选择有较强的固土护坡功能,根系发达、草层紧密;耐践踏,扩展能力强;对土壤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病虫危害较轻,栽后容易管理;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与周围环境形成和谐的整体。(4)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地表植被,工程开挖时要尽量减少对地表的扰动,合理制定施工组织计划,避免在雨天或大风天气中施工,减少风蚀、水蚀危害,施工时对临时弃土或裸露地表开挖作业面及时采取防护措施。265
(5)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中会占用部分耕地,应采取措施进行补偿。在进行工业园区平整场地时应对有肥力的表层土进行收集,用于新开垦耕地。收集表土时应做好表层土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堆放表土的土堆的四面坡脚均采用装土编织袋临时挡土墙进行临时防护,堆放边坡应为缓坡,外围开挖临时排水沟疏导外来水至周围排水系统,临时挡土墙断面形式应为梯形断面。(6)施工单位动土工程尽量安排避开雨季,场地平整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减少弃渣、弃土量。应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料、渣的堆放与处置,禁止无序的乱堆乱放。及时清除截、排水沟中的冲淤物,以保持排水系统的通畅。(7)施工中的废油和其他固体废物不得堆放在水体旁,要合理选择取、弃土场的位置,应远离河道,同时应及时清运至专门的堆放场所,并应设蓬盖,防止雨水冲刷入水体。(8)施工临时堆土、弃土等应做好排水防护工作,四周做好截排水工程。土方移运过程中注意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量。(8)施工生产生活区的建设及拆除活动中注意避免造成新增水土流失。1.1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和基本要求1.1.1拟建项目评价重点和基本要求对于拟入区的重大建设项目,应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可简化入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突出评价重点。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工程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方面。工程分析应通过分析项目生产、贮存、输送及污染控制等的技术、工艺、设备的先进程度,确定各类污染物排放参数,核算排放总量。应分析各类工业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明确其是否符合工业区对入区项目清洁生产水平的要求。对各类项目污染物的排放不仅要求其应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标准,还应达到工业区总量控制要求,并以此要求为前提,提出相应控制措施。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中尤其应注意生产、运输、存储过程中粉尘及特征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控制,并着重分析达到相应控制要求的可行性。水污染防治措施中尤其应重视废水的再生利用的可行性分析。工业废水再生利用重点应为工业利用。对于在建及已建设的项目,其建设进度可能先于工业区基础设施。本报告要求,在无法依托工业区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可自建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但是必须确保其污染物达标排放。265
1.1.1拟建项目环境准入条件1.1.1.1工业区项目引进原则(1)坚持高起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业区产业定位和清洁生产要求的、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的、具有可靠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的生产项目;(2)提高产品的关联度,发展系列产品,力求发挥各项目间的最佳协同效应;(3)鼓励具有先进的、科学的环境管理水平的,符合工业区产业定位的企业入区;(4)根据本地区环境承载能力控制集中区合理的发展规模,严格控制特征污染因子项目的排放总量。1.1.1.2鼓励入区企业的条件(1)具备先进的生产技术水平重点引进符合工业区产业定位的企业,鼓励采用能源转换率高、污染物排放量低的生产工艺,其工艺、设备和环保设施,必须达到国内先进及以上水平,清洁生产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2)采用先进的环境保护措施进区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特别是使用国家推荐的环境保护技术,同时考虑引进国外更加成熟可靠的的环保技术和设施。进区企业排放的三废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排放标准,废水必须达到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集中处理,并且确保不影响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3)具备先进的环境管理条件进区企业应具备较高的环境管理水平,优先考虑具有良好的、符合国际ISO14000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的企业,推进环境无害化生产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有效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使清洁生产企业从单个延伸到整个工业园区。(4)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环境资源,化工类项目投资强度大于5000万/hm2,容积率≥1.0。(5)在企业层面循环经济模式下,能够采用有效的回收、回用技术,包括余热利用、各种物料回收套用、各类废水回用等企业。265
(6)可充分带动工业区及产业层面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能利用工业区内其它企业的产品、中间产品和废弃物为原料的,或能为其它企业提供生产原料,构成“产品链”、能实现“循环经济”的项目,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等来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封闭循环和废物最小化。(7)生产过程采用计算机自动监测、控制系统,设有先进的物料泄漏自动监控装置、自动报警和连锁装置、紧急停车系统,遇意外情况可自动启用应急处理设施。(8)符合国家及行业产业政策要求鼓励引进《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订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及参考《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等鼓励发展的项目。1.1.1.1限制和禁止入区企业的条件对于达不到进区企业要求的建设项目禁止进入。主要包括:(1)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工商投资名录中明令禁止的项目。(2)技术装备落后、清洁生产水平低、高物耗、高能耗和高污染的项目。(3)排放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和恶臭气体及工艺尾气通过治理难以达标排放的项目。(4)废水中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等物质,无望处理达到接管要求的项目。(5)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或生产设备,不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达不到规模经济的以及不符合工业区产业定位的项目入园。1.1.2拟建项目环境管理要求(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于拟入区的建设项目,应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26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环发[2015]178号)中相关内容,对符合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要求的建设项目,其环评文件应按照规划环评的意见进行简化。按照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对于相关项目环评应简化的内容,可采用在项目环评文件中引用规划环评结论、减少环评文件内容或章节等方式实现。(2)“三同时”制度对于拟入区的建设项目,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环保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3)环境监理制度根据环保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拟进入工业区的项目应进行环境建立,环境监理从编制环评报告开始,贯穿项目全建设期。《条例》中明确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开展环境监理,环境监理机构发现设计单位未按要求落实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的,应当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发现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当要求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当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4)竣工验收制度对拟进入工业区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建设项目,应在建设项目投入稳定运行后向具有审批权限的环境保护部门申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265
1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监测计划1.1环境管理1.1.1规划区环境管理体系的框架结构为使开发建设活动与项目所在区域的环保工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的措施纳入园区开发规划、实施、运行、监督与管理全过程,必须建立园区的环境管理体系。园区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方针与目标、组织结构、管理方案、监控计划与评审等。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既有利于园区管理者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运行机制上保障规划区开发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在建设期和运行期,接受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并配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完成对项目建设的“三同时”审查。同时,又有利于提升园区的整体形象,促进区域的持续发展。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强调对区域开发活动采取持续和不断改进的环境管理模式,特别强调目标制定、实施、监测与评审,以及根据评审结果不断改善体系本身和促进环境行为的改善。由园区管理机构制定环境管理方针和管理方案,组织区内的企业和单位与政府和公众共同实施,并及时地、连续地进行监督控制,对管理过程加以评审、修订和纠正,以促进园区环境管理的持续改进。1.1.2环境方针环境方针为实施与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指明方向,具有保持和潜在改进环境行为的作用。因此环境方针必须反映规划区管理者对遵循有关法规和保证持续改进的承诺。园区管理者应当遵循的环境方针可概括为:依据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从规划区生态环境实际出发,加强环境管理,注重预防为主,推行清洁生产,开展环境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规划区的可持续发展。所谓从环境的实际出发,是指针对不同的建设阶段和不同阶段中的重点环境问题,管理工作的侧重点应有所调整,针对具体的方案及时加以修订。1.1.3环境管理方案1.1.3.1环境目标与指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确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制定以下环境目标:265
(1)按照清洁生产要求,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引进项目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生产过程中应减少废物和降低资源消耗。(2)通过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使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减至最小。1.1.1.1环境管理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所有进区的单个新建项目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分类名录》的要求,分不同情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2)“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规定新建项目要有环境保护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由于园区采用区域污水集中治理,相对单个项目的污染源治理的投入将减少,但为了确保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新建项目在对污水处理时,应严格按照允许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标准进行治理和管理。对大气污染源、噪声排放源的治理及固体废物的处理,则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3)排污收费制度根据园区运作的特点,在执行排污收费时,对于水污染收费应按区域污水管理运行要求进行管理和收费,对于空气污染的排污收费应按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进行。(4)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基础,规定排污单位许可排放污染物种类,许可污染物的排放量,许可排放去向等。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排放污染物的单位,通过园区的环保部门按规定向当地环保行政管理部门申报登记所拥有的污染物处理设施、排放设施和正常作用条件下的排污情况。环境管理措施与政策在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各项政策的前提下,要重点研究制定规划区污染控制的具体政策。(1)项目准入审查265
对入区企业要从环境方面认真审查,根据企业的性质和规模,确定入区项目筛选原则,制定准许入园的环保规定,同时作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审批要求。从规划区建设规划来看,现阶段应当采用控制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政策,其内容应当包括:①严防国外、国内的污染转移,尤其是禁止引进有害国家安全、损害本地生态环境、破坏自然资源和人体健康的项目,对能耗高、用水量大的项目要严格加以限制。②严格按照环评中提出的项目准入清单对拟入区项目进行筛选,符合清单中条件的可进入。③由于规划区土地规模较大,同时不同行业的污水治理技术差异较大,对规划区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有较高的或特殊的要求,因此入园企业审批中要严格控制行业的类型和规模。(2)推行清洁生产在企业入园的筛选原则中,要着重引入符合国家行业发展要求、符合行业清洁生产要求的工艺、产品,包括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节能减排技术装备水平、资源能源消耗水平、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清洁生产管理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产品特征等指标。具体引进企业时可参照国家颁布的相应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或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只有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达到二级标准(通常指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才能入园。(3)对运营企业的后期监管入园运营企业应根据其项目环评中提出的监测计划按时监测,监测结果定期送环境管理机构检查并备案;园区环境管理机构定期对园区周边敏感点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后及时找出原因并解决。(4)对基础设施的后期管理因园区规划存在的不确定性,园区管理部门应联合环境管理机构在园区运营后定期对污水处理厂、热电厂等基础设施的能力进行评估,如不能满足近期发展的需求,须及时对基础设施进行扩建或整改,使得其能力满足园区的发展需求。1.1环境机构设置1.1.1环境管理机构设置265
园区的环境管理机构依托于子长县环保局,各企业内自行设置环境管理机构,负责区内的招商引资过程中的环境相关事宜和环境管理。由于环境监测专业性较强,且需配备大量的监测仪器,建议由政府统一协调,将园区的例行监测任务委托当地环境监测站或有监测资质的公司负责。1.1.1机构职责(1)严格执行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禁止一切违法现象的发生;(2)认真执行“三同时”制度,把好建设项目审批、施工和验收关;(3)实施区域环境质量首长负责制,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4)贯彻“清洁生产”要求,积极开展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计;(5)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建立可持续发展规划,逐步探寻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的产业链;(6)全面普查各类工业污染源,搞好年度环保统计工作;(7)组织进行园区及项目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项目准入条件审查;(8)开展区域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适时发布环境公告;(9)实施环境保护执法大检查,对各类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10)指导企业建立环保机构,组织人员业务培训。1.2区域环境监控体系1.2.1环境监控体系的建立为了实现园区环境目标,园区的环境监控体系主要依托于当地环境监测站。该体系的主要功能为监测园区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判断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确定园区环境污染控制对策的效果;根据监测数据及其它环境资料,分析研究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规律;为进区企业的环境影响预测提供基础资料,为园区的环境管理部门收集环境信息;为园区的进一步开发,加强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适时资料。园区环境监测体系由子长县工业园管理办公室负责创建,环境监测应委托地区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实现。265
1.1.1环境监测1.1.1.1环境监测计划在子长县工业园的发展过程中,工业园内会有工业企业不断的入驻,各种环境情况也将不断变化,因此需根据子长县工业园的发展制定环境监测计划。1.1.1.2自动监测系统环评要求园区集中供热锅炉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督促重点控制企业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并将监测数据,远程传输到环境监测中心控制室,保存留档,便于环境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工业园内的排污情况。1.1.1.3环境监测抽查系统工业园区应针对各企业各排污单元进行不定期抽查,使企业的环保意识不松懈,确保排放污染物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1.1.1.4监测布点原则拟定环境监测方案充分利用本次环评布置监测点位,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环境监测点位进行增减等合理调整。目的就是为了更全面、更准确、更经济的反映出工业园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应遵循原则归纳为:统一规划原则,与规划紧密结合的原则,针对性原则,经济性与可操作性原则。1.1.1.5监测时段控制子长县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监测应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工业园所在区域环境本底值监测;(2)工业园建设期和运行期环境监测;(3)工业园入驻企业饱和后(相对稳定运行)环境影响回顾评价监测。1.1.1.6工业园环境本底值监测本次评价所进行的环境现状监测值及入驻工业园的企业所做建设项目环评进行监测的环境现状监测值,可作为子长县工业园环境本底值。1.1.1.7工业园建设期和运行期环境监测(1)建设期环境监测计划265
子长县工业园区将不断有新的企业入驻,势必要进行建设施工,在建设施工期由于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生活废水、生活垃圾、施工噪声和扬尘,为了减轻建设施工期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工业园环境管理机构要求建设方应尽量针对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减缓措施,这些环境问题具有短暂性特点,处理得当后不会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因此在工业园建设施工期无须进行环境监测。通过子长县工业园管委会对建设项目建设施工的节点监督控制,减轻建设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集中处理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降低污染源强,减少扬尘,尽量避免二次污染。(2)运营期环境质量监测计划运营期环境监测实施过程中由子长县工业园管委会进行组织,由有相关资质的监测单位承接此项监测任务。子长县工业园管委会与企业自设的环境管理机构应紧密配合。子长县工业园根据监测数据内部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①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计划鉴于子长县工业园的工业废水经企业内部自行处理后汇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最终进入秀延河及其支流。根据项目排水特点,确定相应的环境监测计划。监测点布置在:秀延河瓦窑堡镇张家沟村设置监测断面(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下游)、秀延河李家沟村断面(现代物流产业园下游)、秀延河杨家园则镇断面(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下游)、秀延河湫峪沟村断面(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下游)。每年至少应在平水期、枯水期和丰水期各监测一次,分别对pH、总悬浮物、COD、BOD5、氨氮、石油类等水质指标及水位、流量等水文特征值进行同期监测。②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计划建议按《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设置地下水质监测点位,对规划区内的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设置水质监测点时,要考虑当地地下水现状,在园区周边农灌和饮水井设置监测点位;监测周期为每年一次,监测因子包括pH、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氨氮、氟化物、氯化物、硫酸盐、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硫化物、石油类、汞、砷、铅、镉、铬、铜、镍、锌、锰、总大肠菌群。③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计划265
按照导则的相关要求,在园区及靠近周边人群居住的区域,对评价区环境空气中的SO2、NOx、PM10、PM2.5等常规大气污染物进行连续监测,每年不少于两次。同时,对入园企业的特征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每年不少于两次。建议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要求及园区建成区范围和建成区建设时段,在各个片区逐步设置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SO2、NOx、PM10等项目进行监测。④声环境质量监测计划建议根据园区开发建设情况,对建成区划分环境噪声功能区划,每年两次,分别在昼间工作时间和夜间进行。在不同功能区选择代表性点位进行环境噪声监测。⑤土壤环境监测计划由于涉及范围较大,且区域内主要以化工石化企业为主,充分重视渗漏对土壤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风险性,建议在延安市环境监测中心的指导下,依托区域内子长县环境监测站,重点在规划的绿化带设立永久土壤监测点位,对常规污染物和化工石化行业特征污染物进行定期监测。监测因子:pH、铬、镉、汞、铜、石油类共6项监测频率:每年监测一次。(3)污染监测计划①大气污染源对热电厂等主要大气污染源应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对烟尘、SO2和NOx等进行在线监测,并按要求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对其它大气污染源每年监测两次(冬季、夏季),测定烟气量、烟尘、SO2和NOx。石油化工行业有组织废气排放安装VOCs在线连续监控系统,并按国、省有关规定要求与行业主管部门联网。②水污染源污水处理设施排口应安装流量及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并按国、省有关规定要求与行业主管部门联网;监测项目应包括pH、COD、BOD5、总悬浮物、氨氮、石油类等指标,并根据规划区项目特点,对特征污染物进行监测。③噪声污染源265
每年定期对噪声源源强以及采取降噪措施后的效果进行监测,每季度一次,分别在昼间和夜间进行监测。④固体废物污染源要求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按有关要求进行登记,规范危险废物管理,控制、管理危险废物污染重点企业,必须达到零排放。要对化工区工业企业进行排查筛选,建立危险废物重点控制企业名录。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严格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进行处理处置。应定期对各企业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的处置处理运行情况进行采样抽查。1.1.1.1排污口规范化管理排污口是企业排放污染物进入环境的通道,强化排污口的管理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区域环境管理逐步实现污染物排放科学化、定量化的重要手段。锅炉的烟气排放口、直接向河流排放污水的排放口及固体废物贮存、堆放场均应进行规范化管理。(1)废气排污口规范化管理①排放的采样点设置应按《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设置在企业污染物总排口及锅炉除尘设施的进出风道等处;②锅炉等烟气排放烟囱应按相关技术要求安装烟气连续测试装置;③废气排放口均应按国家GB5562.1-95《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的规定,设置统一制作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2)废水排污口规范化管理①排污口的位置必须合理确定,并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按环监(1996)470号文件《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②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水的排放口应按相关技术要求安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③排污口应与园区其他公用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禁止设置明沟。④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禁止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禁止在农用渠道和水库设置排污口。(3)固体废物排污口规范化管理265
①固体废物临时堆放,应设置专用贮存、堆放场地,并有防止流失和二次扬尘的措施,其中危险废物应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设置专用贮存设施;②固体废物临时贮存、堆放场所或设施,均应按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的规定,设置统一制作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4)其他规范化管理要求①污染物排放口的环保图形标志牌应设置在靠近采样点的醒目处,标志牌设置高度为其上缘距地面2m。②规划区的各排污单位应使用国家环保总局统一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规范化排污口标志登记证》,并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③根据排污口管理档案的内容要求,由各单位专职或兼职环保管理人员将主要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设施运行情况等及时记录于档案,以便上报。1.1.1.1回顾评价监测子长县工业园不断有工业企业入驻,建议在入驻工业园的工业企业相对饱和并稳定营运时进行回顾性环境评价,可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进行环境影响回顾评价,并根据建成后工业园变化情况进行监测点布置,监测因子筛选等,开展新一轮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回顾性环境评价回顾本次评价提出的污染物控制实施方案,调整方案和影响减缓措施,同时分析规划的落实情况和变化情况,并对下一步开发规划提出合理建议。1.1.1.2环境监测结果上报制度子长工业园区环境管理部门应每半年将环境监测结果汇总,按要求上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1.2跟踪评价1.2.1跟踪监测和评价计划265
为验证子长县工业园区规划和具体项目实施之后,各项环境减缓措施的有效性,应当对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和措施进行回顾跟踪评价,建议园区行政管理者定期针对园区规划和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和评价。在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时,可以适当简化程序。主要回顾和跟踪评价内容见表12.4-1。表12.4-1园区回顾跟踪评价主要内容序号项目工作内容主要目的和意义1环境监测与回顾评价大气环境监测与回顾评价掌握大气污染变化趋势2地表水环境监测与回顾评价掌握地表水污染变化趋势3土壤环境监测与回顾评价掌握土壤污染变化趋势4地下水环境监测与回顾评价掌握地下水污染变化趋势5噪声环境监测与回顾评价掌握噪声污染变化趋势6污染源调查企业污染源调查掌握基础数据7企业环保措施调查8清洁生产审计9环保措施回顾能源结构与大气污染控制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10中水回用与水污染控制11产业结构与清洁生产12工业固废处置13环境管理总量控制执行情况回顾并修改环境管理各项措施14在线监测建设15公众意见16环保投资比例1.1.1开发实施后环境影响后评价子长县工业园区规划于2030年将全部开发完毕,在对各入区项目污染源进行监测和对园区内外环境敏感点等进行监测的基础上,应对规划实施后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进一步跟踪评价,对带来明显不利环境影响的污染物排放提出进一步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削减排放量,以降低其带来的环境影响。1.2入区企业简化评价建议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环办[2004]65号文《关于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批程序的通知》,“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属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设单位可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直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建规划所包含的具体相关建设项目”。对于园区内污染因子比较单一、污染物排放量较少、环境影响情况比较清楚的物流仓储等项目,可适当降低环保审批要求,报告书降低为报告表(可加专项),报告表降低为登记表,以简化环境影响评价程序。265
1公众参与公众参与调查的形式和内容设计的是否合理和全面,直接影响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说服力和环保措施的可行性。本次评价采用的公众参与方式有信息公开、居民问卷调查、相关单位意见征询、专家咨询等形式。1.1信息公开1.1.1第一次信息公开按照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2016年3月30日,子长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在延安市环境保护局通过网站方式对园区规划概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对规划的反对意见。1.1.2第二次信息公开在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编制完成后,2016年8月1日,子长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在延安市环境保护局通过网站方式对环评报告进行二次公示;2016.9.8日,建设单位在延安日报上进行了环评二次公示。在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对规划的反对意见。1.2问卷调查1.2.1公众问卷调查子长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于2016年9月向规划区域的公众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110份,收回110份,以征询公众的意见与建议。公众问卷调查主要针对距规划区最近的普通公众,被调查对象按设定的表格采取划“√”方式回答,征询普通公众对本规划的态度,了解区域已存在的环境问题和环境敏感目标情况,听取公众对本规划建设的意见及建议。1.2.2调查统计结果分析1.2.3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人员结构组成统计见表13.2-1,公众参与问卷调查参与人员统计表见附件,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见表13.1-2。265
表13.2-1公众参与调查对象人员结构统计表统计结果调查人数比例(%)性别男10192女98年龄30岁以下121130岁~50岁615550岁以上3734文化程度小学4642初中3330中专87高中2119大专及以上22职业结构工人2523农民6660干部11教师11学生11职员1514其他11表13.2-1公众调查结果统计表调查内容结果统计意见人数(人)比例(%)1您是否了解该项目?了解8375不了解33略知一点24222您认为项目所在地当前的环境状况如何?很好1917较好6862一般2321较差003您认为项目区主要的环境现状问题是?空气污染2119水污染4541固废污染5348噪声污染44生态污染114您认为该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有利10192不利00无影响985您认为该项目建设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空气污染7770水污染8073固废污染3835噪声污染2220生态污染65265
6您认为该项目建设对环境的污染有多大?很大22较大55较小10394没有影响007您认为该项目建设对您生活的影响如何?有好的影响8880无影响2220有坏的影响008您对该项目的建设持何种态度?支持10797不支持00无所谓331.1.1公众参与意见汇总从上表可以看出,本次公众反馈意见、要求与建议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1)本次调查中,有97%的人对本规划了解或知道一点本规划,可见周围的公众对本规划比较了解。(2)79%的公众认为目前规划周围环境质量很好或较好,21%的公众认为规划周围的环境一般,0%的公众认为环境质量较差。(3)对于规划所在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19%的公众认为是空气污染,41%的公众认为是水污染,4%的公众认为是噪声污染,48%的公众认为是固废污染,1%的公众认为是生态污染。(4)92%的被调查公众认为本规划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有利的,8%的被调查者认为本规划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无影响,0%的被调查者认为本规划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不利影响。(5)对于规划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70%的公众认为是空气污染,73%的公众认为是水污染,20%的公众认为是噪声污染,35%的公众认为是固废污染,5%的公众认为是生态污染。(6)7%的公众认为建成后本规划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大或较大,94%的公众认为影响较小,0%的公众表示没有影响。(7)80%的公众认为本规划的建设对生活有好的影响,20%的公众认为规划的建设对生活无影响,0%的公众认为规划的建设对生活有坏的影响。(8)公众参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的被调查公众支持本规划的建设,3%的被调查公众对规划建设持无所谓态度,整个调查中没有人反对本规划的建设,说明公众支持本规划的建设。265
1.1专家意见征询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专家意见咨询表采用定向调查的方式,共邀请专家2位,均属于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进行专家意见咨询。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该规划实施对环境影响的认识、态度、建议和要求。专家意见征询表见附件;专家意见汇总见表13.3-1。表11.3-1专家意见咨询汇总表序号调查项目选项人数(人)1您认为规划发展方向和总体目标是否合理合理0基本合理2不合理02您认为规划方案实施区产业发展类型、产业发展规模、规划布局是否合理?合理0基本合理2不合理03您对本规划方案实施最关注的问题是?关键性的资源约束2污染环境影响1生态环境影响0区域环境容量2敏感目标保护0其他04根据您对规划方案实施区的了解,您认为该区域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大气环境污染0地表水体污染1地下水污染0噪声污染0植被破坏0水土流失2其他05您认为本规划方案实施区今后发展的关键性资源环境约束是什么?基础设施0水资源2土地资源0环境容量1生态敏感和脆弱性0其他06您是否赞成本规划的实施?赞成2无所谓0反对07为实现规划区的可持续发展,您对规划方案有什么调整建议和要求?提高水重复利用率和污水处理等级园区涉及行业多,生产规模较大,鉴于目前当地基础设施较薄弱,综合承载力还不够强的情况下,建议该规划采取滚动发展的模式逐步实施,争取在现有资源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均衡有序的前提下,开发建设本园区8您对规划方案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在规划布局方面,建议充分考虑水循环、物料循有利不拘形式,以体现绿色、低碳、高效、节能、循环经济的理念建议规划依据当地综合条件,有序推进,逐步实施。由上表可以看出:(1)对于规划发展方向和总体目标是否合理,2位专家均认为基本合理。265
(1)对于规划方案实施区产业发展类型、产业发展规模、规划布局是否合理,2位专家均认为基本合理。(2)本规划方案实施最关注的问题,专家认为包括关键性的资源约束、污染环境影响、区域环境容量。(3)该区域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专家认为包括地表水体污染和水土流失。(4)规划方案实施区今后发展的关键性资源环境约束,专家认为包括水资源和环境容量。(5)2位专家均赞成园区规划的实施。(6)对于规划方案的调整建议和要求,专家认为:①需提高水重复利用率和污水处理等级;②建议该规划采取滚动发展的模式逐步实施,争取在现有资源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均衡有序的前提下,开发建设本园区。(7)对于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专家认为①在规划布局方面,建议充分考虑水循环、物料循有利不拘形式,以体现绿色、低碳、高效、节能、循环经济的理念;②建议规划依据当地综合条件,有序推进,逐步实施。可以看出,2位专家均同意规划的实施,认为规划目标及发展规模基本合理,专家重点关注规划实施的水资源和环境容量能否承载,专家建议应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在现有基础设施和资源的基础上,有序逐步实施规划。1.1相关单位意见征询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单位意见咨询表采用定向调查的方式咨询了子长县城乡建设局、子长县安监局、子长县环保局、子长县国土资源局、子长县经发局、子长县交通运输局、子长县林业局共7家单位的意见。相关单位意见咨询表见附件。该7家单位均赞成园区的实施,对于园区建设中,最关注的问题是关键性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认为水资源及基础设施是园区发展的关键性的资源约束。1.2小结265
通过公众参与调查,一方面让公众了解了本规划,同时也让规划编制单位与管理部门了解到了公众所关心的问题,从而为企业今后的建设及管理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本次公众参与调查进一步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环保责任感和参与精神。公众参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的被调查公众支持本规划的建设,3%的被调查公众对规划建设持无所谓态度,整个调查中没有人反对本规划的建设,说明公众支持本规划的建设,专家及相关单位意见也赞成园区规划的实施。本着对环境负责和对当地群众负责的态度,本次评价充分采纳了公众对规划的合理意见,对规划编制单位提出以下要求:(1)规划实施应将公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采取防护措施、合理布局,预防、消除和减缓规划带来的环境影响。(2)重点关注水资源和区域环境容量承载力,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分布有序实施规划。(3)建议对规划实施期间的环境影响及其预防措施以定期发布公告的形式向周围公众及时告知,设意见箱,及时征求公众意见。265
1评价结论及建议1.1评价结论1.1.1子长县工业园区概况1.1.1.1规划范围与产业定位子长县工业园区是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工业园区,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以“陕中企工发【2015】77号”确定子长县工业园区为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同时也是延安市“十三五”规划确定发展的工业园区。子长县按“一区四园”的模式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四园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和现代物流产业园,总占地面积13.73km2。园区分为六个片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9.93km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0.5km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0.3km2)、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0.9km2)、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1.1km2)和现代物流产业园(1km2)。园区规划期限近期2016~2020年,中期2021~2025年,远期2026~2030年。园区规划产业定位为:依托子长县煤炭、天然气等资源优势,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以煤化工产业为主导,将煤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成品油、甲醇、LNG等产品,同时延伸产业链,发展下游精细化工产业,同步建设仓储物流、建材等配套设施,合理规划园区产业项目,将子长县工业园区建成绿色、低碳、高效、节能、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子长特色的现代新型化工业园区。1.1.1.2开发现状目前园区的征地等前期工作正在开展,园区内现有2个项目正在建设,均位于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分别为陕西鑫盛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2亿标块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生产线项目和延安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中心项目,这两个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厂房建设,尚未建成;其余各片区尚未动工。1.1.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1.2.1环境质量现状规划区域SO2、NO2、PM10265
24小时平均浓度及1小时平均浓度均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非甲烷总烃1小时浓度满足河北省《环境空气质量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二级标准,氨、硫化氢、苯、甲醇1小时浓度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要求,规划区域空气质量良好。秀延河及其支流所有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规划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规划区域地下水监测的20个项目中,所有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规划区域地下水水质良好。规划所在区域声环境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要求,规划区声环境质量良好。规划区域内土壤中铬、镉、砷、铅、汞、铜、锌监测结果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要求,石油类满足最高允许含量建议标准(“六五”国家《土壤环境含量研究》提出的建议标准300mg/kg),区块内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良好。1.1.1.1规划发展制约因素(1)本规划实施过程中引进项目的建设和运行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噪声,其排放会对当地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是规划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2)园区内建设的煤化工企业耗水量大,给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了的困难,水源的保证成为园区发展的一大障碍和制约因素。(3)子长县地处黄土高原的腹地,属陕北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地形起伏大,有川,涧,丘陵和沟壑等黄土特有的地貌形态。而本规划方案中具体建设项目建设不可避免的会占用土地资源,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也是制约规划方案实施的制约因素之一。规划区内的原有耕地将调整为工业用地,将导致农作物的减产。(4)园区主导产业为煤化工项目,同时建设天然气净化项目,需要使用大量的煤和天然气作为原料,煤炭和天然气资源的供应能否保障也是园区发展的限制性因素。1.1.2规划方案分析265
园区内规划建设的项目全部属于鼓励类或允许类,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订版)要求。园区不在城市建成区内,子长县也不属于重点控制区,园区内规划的产业符合《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要求。园区内规划建设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项目,提高煤基燃料替代能力,提高能源开发力度,园区规划与《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相协调。园区规划方案对于园区各片区污水方案不完善,未提出工业水循环利用方案、再生水利用方案及对河道用地的管理及保护方案,本环评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要求。园区内热电联产燃煤锅炉的容量在每小时10蒸吨以上,园区通过废物再利用及产品深加工项目,使园区建设成为循环型工业园区,与《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相协调。园区内规划新建的热电联产项目以向子长县县城供热为前提,煤炭工业园区的工业用热也由热电联产项目提供,与《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相协调,对于《热电联产管理办法》中提出的替代关停燃煤锅炉、热电联产项目达到超低排放水平等要求,本环评补充提出要求。园区按照按照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思路,建设规模化煤化工产业基地,以煤炭为原料生产甲醇及其他副产品,以其产品甲醇、粗苯、焦粉为原料,分别规划建设甲醇制烯烃、粗苯加氢及焦粉制型煤项目;园区内同时建设煤炭干馏制煤焦油项目,并规划了煤焦油加氢精制项目;提高了园区产品的精细化率,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以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为特色的煤炭深加工产业园区,符合《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园区所在地区水资源丰富程度一般,但正在建设的引黄济延工程可为园区提供大量的用水,同时子长县的煤矿较多,煤矿疏干水也可作为园区项目用水。园区内的煤化工项目不取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园区内煤化工企业全部依托园区集中供热供气,基本符合《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要求。园区内的炼焦企业、粗苯精制企业生产能力满足准入条件要求,园区选址不在城市规划区,与河流的距离也满足要求,园区内炼焦企业符合《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修订)》要求。265
园区中的火电项目符合县城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不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建设的区域,与《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协调,对于《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中提出的同步替代关停供热范围内的燃煤、燃油小锅炉及电厂具体的环保措施要求,本环评补充提出相关要求。园区位于子长县,属于陕北地区,属于可以建设煤化工、火电项目的区域,环评提出园区内的电厂须达到重点区域特别排放限值,园区规划符合《关于印发陕西省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园区位于陕北地区,主要产业为煤化工,对煤炭进行深度转化,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符合《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子长县工业园区位于延安市十三五规划的“四带四廊”中秀延河带子长区及榆蓝高速廊道子长区,其二产发展定位是能源化工业,十三五规划的三区九园中包含子长煤气循环经济化工园,园区内建设的500万吨煤炭清洁综合分质利用项目、500万吨煤炭高温干馏气化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延长油田伴生气综合利用、煤焦油加氢工程等项目,属于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工程,园区内建设有现代物流园区片区,煤炭工业园区内最西北地块建设电子商务物流园,符合十三五规划中的现代服务业规划,园区规划与《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基本协调。园区内规划建设2×35万热电联产和4×100万千瓦电厂,根据可研,2×35万热电联产项目燃料为子长煤,而延安市总体规划为低热值发电项目,燃料应为煤矸石,本环评提出2×35万热电联产项目应采用煤矸石作为燃料。本园区规划的产业方向为煤炭深加工,与《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产业方向协调;但园区中三个片区的位置在子长县总体规划中为提及,园区内拟建工程的建设内容和规模与总体规划不一致;总体规划中将红石峁水库水作为子长县城生活用水供水,因此园区供水水源不宜再考虑红石峁水库;园区规划建设4×100万kW煤电外送项目和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与总体规划中供热规划不协调。1.1.1规划不确定性1.水资源分配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规划中提出园区用水由中山川水库、红石峁水库、规划建设的265
吴家湾水库、李家沟污水处理厂提供的中水、已开工建设的引黄济延工程供水,根据子长县总体规划,红石峁水库水规划作为子长县生活用水,吴家湾水库、李家沟污水处理厂中水站及引黄济延工程尚未建成,仅有中山川书库和红石峁水库建成,应考虑水源地建设时序不能满足园区用水需求的情况下,规划方案可能存在的变化。1.土地资源使用方案导致规划不确定性分析根据规划分析,规划在土地资源使用方面仍有部分需要调整的内容,如现代物流园区临河建设,规划没有考虑沿河限制开发区;园区内各片区污水处理厂位置尚未确定;这些片区的用地布局需要局部调整,由此导致这些片区的规划布局的不确定性。2.给水设计不确定根据本环评计算,园区规划近期用水量11.82万m3/d,中期用水量17.52万m3/d,远期用水量23.25万m3/d,园区规划的各片区距离较远,给水厂供水规模如何设置、如何保证、分片区建设给水厂还是整体建设一个给水厂等尚未确定。3.基础设施不确定园区各片区污水处理厂位置、处理规模,热电厂的位置、建设时序等尚未确定。1.1.1资源环境承载力1.水资源承载力园区近期园区近期新鲜水用量3559.0万m3/年,中期新鲜水用量5276.6万m3/年,远期新鲜水用量7001.1万m3/年;园区规划水源的可供水量为5770万m3/年;从供水量来说,规划水源的供水量满足园区近期、中期用水需求,不能满足园区远期用水需求;从时序上来说,园区规划的供水水源中,目前仅有中山川水库建成,其余供水工程尚未建成,而中山川水库的供水量不能满足园区近期用水需求。环评提出①需尽快落实近期园区供水水源,在园区内项目用水来源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实施园区的建设;②红石峁水库为子长县城规划的生活用水供水水源,因此不应再将红石峁水库作为园区的供水水源;③环评建议使用子长矿井疏干水作为园区工业用水,矿井水综合利用的方式、管网布设、来源等进行规划、落实;④园区规划的供水水源可供水量并不能满足远期(2026~2030)园区用水需求,265
因此应规划新的供水水源地,使园区远期用水需求得到保障。1.煤炭资源承载力园区内规划建设一个热电联产项目、四个4×100万kW煤电外送项目,均使用煤为燃料,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采用煤作为原料,生产甲醇、半焦等,根据规划方案,园区近期耗煤量为1749万吨/年,中期耗煤量2309万吨/年,远期耗煤量3369万吨/年。“十三五”末,子长县将建成3000万吨/年煤炭生产基地,子长县规划的煤炭开采规模能够满足园区近期及中期用煤需求,目前尚无2030年子长县煤炭开采规模计划,但子长县煤矿资源储量多,可以预计,随着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也可以满足园区远期煤炭资源的需求。2.天然气资源承载力子长县油田登记区块总面积达2382平方公里,共布井场147个,成井127口,生产井16口,单井气量2~4万方/天。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县天然气年产能可达20亿方以上。园区内建设有天然气净化厂,近期净化规模为10亿m3/a,中期净化规模为20亿m3/a。全县天然气年产能可以满足园区天然气需求。3.大气环境容量根据计算,区域SO2环境容量7748t/a,NO2环境容量4762t/a,本环评估算园区远期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SO26197t/a、NO27956t/a。根据计算结果,园区内的大气环境容量能够承载园区内近期规划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而中期、远期园区NOX排放量已超过园区的环境空气容量。根据对园区内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分析,占用环境容量负荷较大的为4×100万kW发电项目,其NOX排放量为2315.9t/a,而园区内规划近期、中期、远期各建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若只考虑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而中期、远期不建设4×100万kW发电项目,则远期园区NOX排放量为3324.3t/a,在园区环境容量范围内。因此本环评建议降低园区内4×100万kW发电项目的建设力度,仅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则园区环境容量可以承载园区内企业污染物排放。4.水环境容量根据计算,秀延河评价河段水环境容量ECOD=2078t/a、ENH3-N=94t/a,园区COD、NH3-N排放量分别为727.5t/a、72.8265
t/a。因此,规划实施后,秀延河仍有一定的剩余容量,本次规划实施后,废水污染物排放对评价河段水环境影响较小。1.1.1总量控制园区污染源预测结果可知,园区内污染物包括了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环评估算了主要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考虑其他企业排放的少量污染物等,并留5%的余量,另外,由于园区内规划近期、中期、远期各建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该项目占用环境容量负荷较大,其NOX排放量为2315.9t/a,环评建议降低园区内4×100万kW发电项目的建设力度,仅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综合以上考虑,评价建议远期园区的总量控制指标为:SO23100.0t/a、NOx3500t/a、COD760t/a、NH3-N76t/a。根据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安市2016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子长县2016年SO2、NOx总量控制量分别为895.71t、449.72t,COD、氨氮总量控制量分别为2776.01t、348.33t。本环评提出:4×100万kW发电项目及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的废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由项目建设单位自行通过排污权交易进行购买,不考虑4×100万kW发电项目及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的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时,其余各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为SO2586.4t/a、NOx148.8t/a,其余各企业的废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由子长县的总量指标中获取。园区的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从子长县的总量指标中获取。1.1.2环境影响评价1.1.2.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园区运营期废气主要来源为以下两类:①集中供热锅炉房燃煤锅炉废气;②企业生产工艺废气。园区规划建设4×100万kW煤电外送项目和2×35万kW热电联产项目,对子长县城和园区企业供热、供汽。园区产业定位主要是以煤化工产业为主导,建设下游产业链,强化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工艺废气主要为各企业产生的烟尘、SO2、NOx、H2S、NH3、烃类气体等,其产生量与具体生产工艺及设备先进水平等有关。环评对主要企业产生的烟尘、SO2、NOx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各企业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园区企业污染物排放对评价区域整体环境质量影响不大。企业其他生产工艺废气包括H2S、苯系物、NH3265
等特征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目前无法定量计算。根据《煤制气业卫生防护距离》(GB/T7222-2012),本园区内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应设置2200m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炼焦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1661-2012)的要求,本园区内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应设置1200m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石油加工业卫生防护距离》(GB8195-201l)的要求,本园区内煤焦油加氢项目应设置900m卫生防护距离。其余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由项目环评计算确定。各入驻项目环评阶段,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进行计算,项目防护距离内不能存在居住区等环境敏感点,禁止在规划的居住区附近建设不满足防护距离要求的项目。1.1.1.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废水排入地表水后,其污染物对秀延河贡献值较小,秀延河水质仍可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废水排放量大,废水排入秀延河后,COD和NH3-N在完全混合断面的浓度超过地表水III类标准,但经过河流的自净作用,在排口下游13km处COD和NH3-N浓度可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1.1.1.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园区废水全部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回用,对污水输送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采取防渗措施,一般工业固废基本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全部由子长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在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好以上污染预防措施的条件下,园区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1.1.1.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环境影响对园区的固体废物分类收集,禁止将危险固废混入其它固体废物中排放;园区内各企业设专用收集设施分类收集、暂存;废包装袋可交由原生产厂家进行回收处理,废边角料可回收固废交由相关生产厂家回收;粉煤灰、炉渣、石膏等可作为建材综合利用。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及《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园区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废催化剂、废矿物油、废活性炭、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各企业厂区内设专用收集设施分类收集、暂存,产生的危险废物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代为处置。265
经采取措施后,可以有效降低固废对环境的影响,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1.1.1.1声环境影响规划区域声环境现状质量较好,规划实施后,随着企业的增加,交通噪声和工业企业噪声的影响将逐渐增大,但可通过隔音、消声、减振、绿化等措施加以缓解。1.1.1.2生态环境影响随着开发建设的进行,园区范围内的一些植物种类将会消失,绝大部分的植物种类数量将会大大减少,区域生物多样性受到一定影响。但园区建设对园区所依托的区域植被区系、植被类型影响不大,不会导致植物种类和类型的消失灭绝,且随着建设期的结束,经过绿化建设,植被会得到逐步恢复,将可弥补植物种属多样性的损失。只要园区建设者注意区域的绿化建设,并注意绿地建设中的植物搭配,区域生物多样性并不会有明显的变化。1.1.1.3环境风险评价子长县工业园区涉及到危险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园区内涉及到的风险物质包括:氨、甲醇、氢气、硫磺、H2S、一氧化碳、丙烯、乙烯、乙烷、甲烷、丁烯、甲醛、燃料油、苯、甲苯、二甲苯、天然气等。园区主要的风险事故类型包括火灾爆炸事故引发厂外大气环境污染、火灾爆炸事故次生消防废水排放造成水土污染、危险化学品泄漏造成环境空气、土壤及水体污染、污染治理设施异常水质不能达标排放、交通运输事故造成物料泄漏引发水体及土壤污染。因此,从区内涉及危险品的项目的设计施工、储存、运输、生产使用等各个环节到退役,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和减少环境风险。区域内所有建设单位除了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以及项目环评报告书要求建设事故应急设施,并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这是保证事故的危害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的极端重要的工程措施。应建立与ISO9002和ISO14001相一致的监测系统和管理体制,保障区内化学品储运的安全运行。1.1.2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子长县区利用子长县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以煤化工为主导,加速产业聚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将子长县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生态型产业园区。规划的产业定位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总体产业定位较合理。265
园区规划发展主产业为能源化工,利用子长县丰富的能源资源发展能源加工产业链,各相关产业之间关联性良好,适合发展循环经济。现代综合物流片区发展园区相关配套物流产业,对园区主业是个有力的支撑。园区内建设的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伴生气回收项目、污泥处置项目可利用子长县现有的煤矸石、石油伴生气、污水处理厂污泥,原料来源有保障。园区各片区产业类型较少,产业间工艺技术差别较小,各产业之间关联度高,各产业本身纵向延伸好,支柱产业链条延伸能有效形成,园区各企业之间可以形成资源高效利用和资源再利用,产业结构合理。规划水源的供水量满足园区近期、中期用水需求,不能满足园区远期用水需求;园区规划的供水水源中,目前仅有中山川水库建成,其余供水工程尚未建成,而中山川水库的供水量不能满足园区近期用水需求。需尽快落实近期园区供水水源,在园区内项目用水来源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实施园区的建设;应规划新的供水水源地,使园区远期用水需求得到保障。本园区内规划在煤炭工业园区内建设500万吨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和5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这两个项目生产规模、污染物排放量、耗水量等都很大,煤炭工业园区内建设3个4×100万kW发电项目污染物排放量、耗水量也很大,造成整个园区开发强度过大,环评建议适度降低园区开发强度。本环评认为,子长县工业园区的建设在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延安市十三五规划等的符合性方面都是合理的,园区在水资源供给方面有一定的制约因素,在尽快落实水的供给来源后,其制约因素是有限的与可以接受的。园区的产业发展定位以及环境功能区划方面都较为合理;整个园区开发强度较大,环评建议适度降低园区开发强度。在环境目标的可达性方面,园区大气环境容量能满足园区的发展。因此,园区规划方案基本合理。1.1.1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废气入驻企业废气:入驻企业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及密封性能好的生产设备、物料存贮容器或原料场地封闭,最大限度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各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均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的表2265
的二级标准要求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l4554-93)二级新扩改的要求及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加强绿化建设,企业绿化应选择耐污性强,除尘效果好的树种。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园区规划的主导产业包括煤化工、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装置区和原料贮存、装卸区无组织排放环节较多,部分环节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各工业企业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对区内规划居住区和周边村庄敏感点的防护。各入驻项目环评阶段,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进行计算,项目防护距离内不能存在居住区等环境敏感点,禁止在规划的居住区附近建设不满足防护距离要求的项目。仓储区:对装卸、转运采取相应的封闭措施并喷水抑尘,同时配置清扫设施。1.废水入驻企业生产污水:各企业采取先进工艺节约用水,减少废水产生量;各企业内设废水处理站进行预处理,排水水质执行DB61/224-2011《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排放至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30%回用;废水处理设施采取防渗措施,管道尽量架空,需埋地管道需设防渗管沟;企业内部设初期雨水池和事故水池,并设计相应的管道系统将初期雨水和事故废水送至池中,待消除事故后逐步打回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清净下水:各企业设循环排污水处理装置,将循环排污水进行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排放至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2.固废工业固废:根据固废性质,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固废控制标准》(GBl8597-2001)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二次污染。生活垃圾:依托环卫部门进行统一清运,由子长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3.噪声各企业应选取低噪声设备,并采取相应的减振、消音、隔声措施,使厂界达标;加强园区绿化规划和建设,道路及园区周边设绿化屏障。4.生态建设265
通过企业内部绿化和道路绿化满足各企业厂区内的绿化要求。园区内的绿地主导功能应是防护,在绿地布置和植物种植上应重点考虑防护功能,建设功能性绿化带,适当布置休闲绿地,优先考虑本地植物,采用“点线面”“乔灌草”有机结合的绿地系统方案,最大限度的利用一切非建设用地大力培植草地。树木,加强生态保护与管理队伍建设,将生态保护与建设与工业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园区建成一个绿色生态工业园区。1.1.1环境管理与跟踪评价园区管委会应制定出详细规范的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产业园区环境监测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及时分析评价并核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对原环保措施进行补充完善,提出针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实际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方案,以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环境效益,总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和教训。1.1.2公众参与公众参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的被调查公众支持本规划的建设,3%的被调查公众对规划建设持无所谓态度,整个调查中没有人反对本规划的建设,说明公众支持本规划的建设,专家及相关单位意见也赞成园区规划的实施。1.1.3规划调整建议1.调整园区内各片区规划的工业用地类型根据园区规划定位及拟规划项目,园区内的项目包含煤化工、建材、石油化工、热电、废物再生利用(油泥、污泥等回收),这些规划的行业均为三类工业。而从园区规划布局图上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内均规划为二类工业用地,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内均规划为一类工业用地,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内规划为一类工业用地和二类工业用地,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内部分规划为二类工业用地和三类工业用地。可以看出,园区内规划建设的产业与园区工业用地功能定位不一致,因此园区工业用地功能定位不合理。环评提出应调整园区工业用地类型,根据拟建设的工业类型规划园区用地类型。2.园区内2×35万千瓦热电联产燃煤项目燃料调整园区规划中的2×35万千瓦热电联产燃煤项目与延安市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建设2×35万千瓦低热值发电项目(燃用煤矸石)矛盾,环评建议调整园区总体规划,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应燃用煤矸石。265
1.建议配套编制工业区水资源论证报告由于子长县城乡供水矛盾突出,园区供水水源尚未得到保障,根据陕西省有关规定,本规划应编制配套水资源论证报告,切实提高园区用水保证率。2.落实热电联产项目锅炉替代方案园区内建设有热电联产项目,热电联产项目周围10km范围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其他热源点,热电联产项目须与替代关停燃煤锅炉和小热电机组挂钩,加快替代关停单台容量10蒸吨/小时(7兆瓦)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因此应尽快落实锅炉替代方案,关停单台容量10蒸吨/小时(7兆瓦)及以下的燃煤锅炉。3.园区企业布局优化调整建议园区规划中提出了园区拟建设的项目规模等,但园区内各企业布局及位置尚未明确,由于煤化工项目涉及多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品,因此在企业布局时,应将合理布局各企业位置,煤化工企业与园区外的居民点的距离应满足各项目环评中提出的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且在企业内生产区和居住区之间进行绿化隔离,加大园区边界的绿化,设置足够设置足够高度和宽度的绿化隔离林带。由于煤化工等企业有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因此在园区内企业布局及企业平面布置时,应将煤化工企业远离居民点布置,厂区内生产厂房及罐区应原理居民点布置。主要包括: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生产厂房及罐区尽量布置在厂区东南,远离西北侧的薛家沟村;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生产厂房及罐区尽量布置在厂区南侧,远离北侧的芋则湾村;煤焦油加氢项目生产厂房及罐区尽量布置在厂区东北侧,远离西南侧的王家坬村。园区内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内布置有油泥综合利用项目,油泥属于危险废物,油泥处理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957-2001)及环境保护部第36号公告相关要求。该项目尚无具体设计,因此无法计算其卫生防护距离,类比其他油泥处置项目,其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一般为400~500m,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东侧为魏家岔村,且东侧临河,因此油泥处理项目应尽量布置在园区西侧,距离魏家岔村在500m以上,远离河流,并做好厂区防渗。4.居民搬迁优化调整建议265
根据《煤制气业卫生防护距离》(GB/T7222-2012),本园区内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应设置2200m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炼焦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1661-2012)的要求,本园区内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应设置1200m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石油加工业卫生防护距离》(GB8195-201l)的要求,本园区内煤焦油加氢项目应设置900m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为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的边界至敏感区边界的最小距离。目前各企业的厂区平面布置尚未确定,无法有害因素的部门的位置。因此本环评给出企业的平面布置建议及估算出的卫生防护距离内的村庄,对卫生防护距离内的村庄。根据测量与估算,煤炭工业园区西侧的薛家沟村在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薛家沟村共有190户,720人。园区应尽快落实搬迁安置方案,将搬迁安置方案纳入规划内容,按照国家及省、市各有关拆迁补偿法律、法规、标准对所有拆迁房屋进行评估后,进行补偿。本着以人为本和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首先在完成安置区规划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建设安置房屋,确保各村庄搬迁户得到妥善安置。1.园区建设强度优化调整建议根据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园区内的大气环境容量能够承载园区内近期规划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而中期、远期园区NOX排放量已超过园区的环境空气容量。根据对园区内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分析,占用环境容量负荷较大的为4×100万kW发电项目,其NOX排放量为2315.9t/a,而园区内规划近期、中期、远期各建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若只考虑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而中期、远期不建设4×100万kW发电项目,则远期园区NOX排放量为3324.3t/a,在园区环境容量范围内。因此本环评建议降低园区内4×100万kW发电项目的建设力度,仅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则园区环境容量可以承载园区内企业污染物排放。园区内规划在煤炭工业园区内建设500万吨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和5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这两个项目生产规模、污染物排放量、耗水量等都很大,造成整个园区开发强度过大,本评价建议适度降低这两个项目的建设规模。2.园区用地优化调整建议265
现代物流园、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均建设在河道旁边,园区规划应制定沿河限制开发区,园区内的企业、道路等不得占用水面,并应留足河道的管理和保护范围。1.园区供热优化调整建议园区规划中仅提出园区内建设的热电厂用于园区及县城供热、供汽,但园区各片区距离较远,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距离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16.8km,不在热电厂的供热范围内。因此应调整园区供热规划,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园区集中供热范围,明确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的供热方式。2.园区给水优化调整建议规划水源的供水量满足园区近期、中期用水需求,不能满足园区远期用水需求;从时序上来说,园区规划的供水水源中,目前仅有中山川水库建成,其余供水工程尚未建成,而中山川水库的供水量不能满足园区近期用水需求。应落实园区给水水源,园区给水水源须满足园区近期、中期、远期用水量需求。在园区给水水源落实的前提下,应明确园区给水厂的建设位置、建设内容,由于园区各片区距离较远,因此应针对各个片区提出各片区的给水规划。根据国家及地方政策要求,煤化工企业应优先使用煤矿疏干水,子长县煤矿疏干水产生量大,规划应优先选用煤矿疏干水作为工业用水,落实疏干水来源、使用企业、使用方式等。3.园区污水处理优化调整建议规划方案中对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二期、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三期均规划了污水处理厂,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片区未规划污水处理厂。环评要求对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及现代物流产业园、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均建设污水处理厂,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和现代物流产业园距离较近,可共用一个污水处理厂,而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建设工业废弃物处置综合利用项目和煤矸石制砖项目,这两个项目废水经厂内处理后均可回用作降尘等用水,因此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一期不建设污水处理厂,废水在厂内全部回用。4.园区中水回用优化调整建议265
根据《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5.12.30)规定,“2020年底前,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工业集聚区铺设再生水利用管网,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30%。”因此,本环评建议园区实行中水回用,园区污水处理厂同步建设中水站,中水回用率不低于30%。中水可作为园区内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用水进行回用,如循环冷却水、冲渣水、降尘用水等,规划应尽快落实中水站的建设规模、建设时序、中水管网的建设等。1.1.1总结论子长县工业园区的建设属区域开发项目,与延安市十三五规划等区域规划相协调,产业结构合理,规划的经济目标、规模及功能布局基本可行,区域拥有环境承载力满足园区建设要求,园区的建设会使得当地经济社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区域建设在采纳本次环评提出的调整建议,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落实给水水源,实施区域集中供热,中水回用,建立与园区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循环经济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综合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子长县工业园区规划方案可行。1.2建议1.2.1对规划部门的建议(1)要求规划部门对于规划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优化,争取做到本规划和区域相关规划(如:生态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等)协调一致。(2)评价建议规划部门进一步明确循环经济指标的设置,按照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建立园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3)开展“一水多用、梯级用水”。基于各类项目对用水水质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可以对区内各个用水单元实施统一的调配,采取“一水多用、梯级用水”的用水方式。(4)重视园区的生态保护工作,做到生态保护和发展同步实施。要采取措施保护现有植被,合理选择植物物种,保持生物多样性。(5)做好园区开发期间的生态保护和环境监理工作,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控制扬尘污染。(6)做好园区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园区内的环境质量监测,形成年度环境质量公报。若规划发生重大变化,重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65
(1)建议加强入园企业布局管理,规划单位应本着合理适度、高效集约用地的原则,适度用地,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在后期规划修编和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限定土地使用指标。(2)规划区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议开展地质灾害评估。1.1.1对入园企业的要求(1)具体项目入园前必须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环评中由于项目和规模不确定的内容进行详细和量化评价,未履行环评手续的项目不得入园。(2)入区企业有划定卫生防护距离的,应满足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新建居民区、学校、幼儿园等环境保护目标的要求。(3)企业废水排入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前,必须对废水进行预处理达到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区内企业应加强对废气尤其是有毒及恶臭气体的收集和处理,严格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C)、有毒及恶臭气体的排放,配备相应的应急处置设施。对特征化学污染物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确保稳定达标排。区内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规定及规范进行安全处置。(4)入区企业均应制定并落实各类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建立从污染源头、处理过程和最终排放的三级防控体系,与县、市两级政府形成联动,具备及时处理和应对突发污染事故的能力。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以最大限度减轻污染危害。1.2三张规划环评结论清单参照《关于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清单式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2016]61号),本环评制定了三张规划环评结论清单,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表14.3-1生态空间清单265
类别范围管控要求禁止开发区秀延河及两侧50m秀延河柳家坪支流及两侧50m秀延河兔坪湾支流支流及两侧50m园区内的企业、道路等不得占用水面,并应留足河道的管理和保护范围。适度开发区园区内其他区域注重水土流失保护及生态环境保护表14.3-2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限值清单类别范围管控要求废水废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上限(t/a)SO23100.0NOx3500.0COD760.0NH3-N46.0危险废物总量控制(t/a)废催化剂2300污水处理厂污泥123000废矿物油、废活性炭、沾染危废废物的废包装材料、废吸附剂等其他危险废物110适宜的产业发展方向发展煤炭气化项目产品的下游产业,包括苯精制、甲醇制烯烃、聚乙烯聚丙烯制品等行业开发强度和规模的调控建议园区规划的煤炭气化项目及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开发强度较大,建议可降低煤化工项目的建设规模;园区内建设三个4×100万kW发电项目,建设强度过大,建议仅在近期建设一个4×100万kW发电项目;500万吨煤炭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和5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建设强度过大,建议适度降低这两个项目的建设规模;表14.3-3环境准入条件清单序号类型要求1产业导向禁止引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等国家、陕西省明令禁止引入的产业。2企业准入禁止引入产生吡啶、蒽醌、光气、萘等“三致”污染物的项目除园区内规划建设的火电及热电以外,禁止引入其他的煤电项目禁止引入其他不在园区行业定位内的项目,如造纸制浆、制革、电镀、医药、水泥等项目3环保要求禁止引入低嗅阈值恶臭类污染物使用的项目禁止引入构成重大危险源、涉重、生产和使用剧毒化学品项目4企业准入控制指标资源能耗单位产值水耗(m3/万元)达到陕西省行业平均值单位产值能耗(t标煤/万元)达到陕西省行业平均值能源类型要求清洁能源生产工艺工艺至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气污染宏观控制工业废气处理率100%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100%水污染宏观控制工业废水处理率100%外排废水达标率100%265
固废污染宏观控制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100%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00%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水平至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6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传动系统装配车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巴东港货运综合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东莞源礼灯饰有限公司表处部搬迁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富晋精密工业(晋城)有限公司日产13万件第三代及后续移动通信系统手机零部件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鹤南西江大桥(g325复线i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机械公司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中山市奥迪丽漆业有限公司搬迁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饲用酶制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饲养生猪7500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温州市瓯海仙岩瑞隆塑料制品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广东佛山高明沧江工业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
- 农药原药及制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实验动物生产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新校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琼中黎母山吊灯岭水电站装机增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镇江市城东垃圾填埋场土地生态恢复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产6万吨耐火砖生产线项目建议书及环境影响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