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 MB
- 2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021号2013年4月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目录1工程概况11.1线路走向11.2工程概况12工程环境影响分析22.1工程污染源分析22.2工程环境影响分析23沿线环境概况43.1自然环境概况43.2社会环境概况73.3环境质量现状74工程规划情况9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5.1声环境影响评价95.2环境振动影响评价105.3水环境影响评价105.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05.5电磁环境影响评价106环境保护措施116.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1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6.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127评价结论128联系方式13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工程概况1.1线路走向起于燕化产业区南端,以高架敷设方式沿燕房路向东南方向走行,随后线路向东折向京周路,跨越紫十路后,线路向北转,于大件路以南设大紫草坞站,并向东跨越西六环,接入房山线西延终点站车辆段站。燕房线支线起自周口店地区,由周口店镇政府门口设支线起点,随后线路沿兴房大街向东北方向走行;至城关南路以北设老城区站;出站后,线路向东拐入京周路,并接入主线。见图1。图1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1.2工程概况线路全长约20.5km,其中主线长14.4km,支线长6.1km;敷设方式为高架线;沿线共设11座车站,均为高架车站,平均站间距1.9km。全线设停车场一处,选址阎村北,接轨于阎村北站,占地约11.44hm2。工程建设用地总量1326亩,拆迁房屋总面积14.6万m2;施工方法为钻孔灌注桩,预制梁架设。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本工程计划于于2013年底开工,2015年底建成试通车,工程建设总工期约2年。工程建成后预计年输送乘客0.73亿人次,将有效提升沿线地区的吸引力,加快西南片区及房山新城的建设发展,改善该区域的交通出行条件。因此,本工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工程环境影响分析2.1工程污染源分析(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产生施工噪声、场地振动、施工废水、扬尘、弃土弃渣等多方面环境不利影响。施工噪声主要来自动力式施工机械,如施工场地挖掘、桥梁钻孔、材料装载运输等机械设备作业过程。场地振动主要来自重型机械运转,运输车辆行驶,钻孔、打桩、锤击、大型挖土机和空压机的运行以及回填中夯实等作业环节。施工废水主要来自雨水冲刷产生的地表径流、建筑施工废水和驻地人员的生活污水。因大部分线路为高架线,且沿线局部区段居住人口密度较大,因此,施工扬尘和燃料废气也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桥梁钻孔以及车站修筑产生的弃土弃渣、房屋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垃圾。(2)运营期污染源分析根据地铁工程的特点,投入运营后,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噪声、环境振动、污水等环境问题。运营期内的噪声主要来自列车运行、车辆基地出入线和日常作业。环境振动主要因列车快速运行而产生,影响范围以线路所经区域为主。污水主要来自车辆基地、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车站的工作人员和乘客等共同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站台地面的冲洗废水。此外,在乘客候车和车站日常管理过程中,将产生一定量的固体垃圾,以饮料瓶罐、纸张、果皮等为主。2.2工程环境影响分析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与环境影响特点,按照施工期和运营期不同时段分别对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见表1。表1环境影响识别时段项目名称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施工期施工准备期征地、搬迁、施工场地整备、地下管线改移等●不便民众出行,影响城市交通●产生扬尘,影响空气质量●拆迁场地产生建筑垃圾,易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城市景观●产生噪声,干扰居民工作、生活,影响部分单位正常生产高架线路及车站桥梁钻孔等●产生噪声、振动、扬尘、弃渣等环境影响●占道施工,影响城市交通●水土流失车辆基地及出入线房屋拆迁、土地整备、钻孔开挖、房建等●产生噪声、振动、扬尘、弃渣等环境影响●占道施工,影响城市交通●水土流失其他方面材料运输、施工人员产生噪声、振动、废水、扬尘、废气、固体废物等环境影响运营期通车运营列车运行(不利影响)●高架段噪声、振动影响;车辆基地噪声●沿线车站及车辆基地产生的污水、地面冲洗废水●电磁辐射影响●高架线路、车站、车辆基地及出入线等地面构筑物的局部景观影响列车运行(有利影响)●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方便居民出行●利于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优化城市结构,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有利于持续性发展●减少地面交通量,提升车速,减轻汽车尾气和交通噪声污染负荷,改善沿线空气和声环境质量根据表1,总体来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看,本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以能量损耗型(噪声、振动、电磁辐射)为主,以物质消耗型(污水、废气、固体废物)为辅;对生态环境影响以城市社会环境的影响(地下水、居民出行、征地拆迁、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景观、社会经济等)为主,以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城市绿地等)为辅。环境影响主要来自高架线和车辆基地等主要工程。本工程环境影响综合分析,见表2。表2工程环境影响综合分析时段污染源基本性质污染影响程度影响方式施工期工程占地车辆基地、线路等永久占地834亩永久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施工场地等临时占地约405亩临时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土石方基础开挖以及车辆基地填方60×104m3,挖方35×104m3,弃方约10×104m3运至城市渣土消纳场水土流失拆迁房屋施工场地14.6万m2居民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噪声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及施工人员喧闹距声源距离10m处73~92dB空间辐射传播振动施工机械、运输车辆距振源10m处63~99dB沿表层地面传播污水施工废水、施工场地主要含悬浮物、油类等经沉淀、隔油等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道大气施工场地、渣土运输扬尘、总颗粒悬浮物场地内无组织排放,运输车辆密闭固体废物车站、车辆基地和基础开挖弃方约10×104m3部分回填,余土运至消纳场,水土流失拆迁场地、车站装修拆迁及装修建筑垃圾填埋、集中堆放运营期噪声列车运行距轨道中心线7.5m处75dB空间辐射传播车辆基地作业距声源距离5m处71~75dB振动列车运行高架段桥墩处84dB地面传播污水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洗车污水及站台冲洗污水约1500m3/d,其中洗车污水1000m3/d处理后回用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固体废物车站及车辆基地,以生活垃圾、旅客垃圾为主,生产废物回收1.04t/d定点收集,综合处理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3沿线环境概况3.1自然环境概况(1)地形地貌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线路位于房山区中东部,区域上属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海拔最高2035m(白草畔主峰),最低26m(立教洼),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中山、低山、丘陵、岗台地和冲积平原,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整体上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海拔一般约为40~80m,整体地形呈西高东低的趋势,地面坡降为2‰~3‰左右。线路穿越城区、河流、村庄、道路、农田等。受人类活动和工程建设影响,沿线原始古地形地貌人为改造较大。拟建项目沿线地形随地貌单元的变化有一定起伏,整体趋势为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大石河附近为最低点(2)工程地质①区域地层北京地层除缺少震旦系、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三迭系及上白垩统外,其它地层都有发育。岩石类型较为齐全,包括各种沉积岩、变质岩和火成岩。大部分岩石出露在西部和北部山地,平原区则广泛分布着第四纪松散沉积物。②区域地质构造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北京地区的地质构造格局是新生代地壳构造运动形成,其特点是以断裂及其控制的断块活动为主要特征,通过本段线路的主要断裂有黄庄-高丽营断裂、八宝山断裂。③沿线工程地质工程沿线地面以下45m深度范围内地层按其沉积年代及工程性质可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第四纪冲洪积层,第四纪坡洪积层,白垩纪沉积岩层,侏罗纪火山碎屑沉积岩、长城纪沉积岩及燕山期侵入岩8大类。岩性主要以细砂、粘性土、粉土及碎石类土互层为主。在饶乐府站以西的主线及支线段,由于距离山地较近,坡洪积物分布广泛,土体中局部可能含有较多的块石或漂石。马刨泉河、东沙河、大石河河道附近,地面下浅部新近沉积的砂土层,为可能发生地震液化的土层。(3)水文地质条件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北京平原地区地下水类型按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又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北京平原地区根据古河道和古河间地块可划分若干水文地质单元。古河道水文地质单元的特点是含水层岩性以圆砾、卵石为主,渗透性强,地下水位较低。地下水的形成以沿古河道方向的侧向补给、径流、排泄为主,总体径流方向为自永定河出山口呈辐射状分别向东北、东、东南等下游方向运动,在古河道范围内具有区域性统一的潜水面,局部受地下水开采或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工程降水的影响,地下水位略有起伏变化。在河间地块水文地质单元的特点是含水层的岩性以粉细砂和粉土为主,渗透性较小。隔水层岩性为粉质粘土、粘土,含水层与隔水层基本呈互层状分布。除了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径流和排泄以外,垂直方向运动较明显。平原区潜水水位季节性变化比较明显,一般在6~9月份处于上升期,10月到翌年5月是连续下降期。承压水在接近潜水区的部位,其最高水位出现在每年的8~10月份,最低水位出现在5月份;而在平原区的中下部,由于地下水的补给途径较长,降水补给相对滞后,导致承压水的高水位出现在10~11月份,低水位出现在5~6月份。②沿线水文地质条件燕房线沿线主要分布有马刨泉河、西沙河、东沙河、大石河等地表河流,属拒马河水系。根据地貌、地质以及区域地下水分布条件,将拟建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划分为4个水文地质单元分区。(4)气象北京市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形成春季干旱多风、秋季秋高气爽、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年均气温为11~12℃,基本上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近20年最大冻土深度为0.80m。多年平均降水量626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北京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各地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800~2000mm。(5)地震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根据史料记载和仪器记录,北京及周边邻近地区自公元274年3月以来,共发生4.75级以上的大地震近百次,其中对北京城区影响最大的是公元1057年发生于固安的6.75级地震、公元1679年9月2日发生于三河、平谷的8级地震,以及公元1730年9月30日发生于北京西郊的6.5级地震,这3次地震北京城区的地震烈度均为8度。(6)土壤北京地区成土因素复杂,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可划分为9个土类,20个亚类,64个土属。随海拔由高到低表现了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各土壤亚类之间反映了较明显的过渡性。其分布规律是: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间有山地粗骨棕壤)—山地淋溶褐土(间有山地粗骨褐土)—山地普通褐土(间有山地粗骨褐土、山地碳酸盐褐土)—普通褐土、碳酸盐褐土—潮褐土—褐潮土—砂姜潮土—潮土—盐潮土—湿潮土—草甸沼泽土。(7)植被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北京地区形成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工程所经区域为城市平原区,由于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对植被影响深刻。沿线以行道树木和小规模的绿化草坪、林带为主,多以栎属、椴属、白腊树属、槭属、杨属等落叶阔叶乔木树种占优势的落叶阔叶林和以油松、侧柏占优势的温性针叶林为主,永定河平原段局部洼地发育着以芦苇、香蒲、慈菇等为主的沼生植被。3.2社会环境概况(1)社会经济概况房山区位于北京西南,总面积2019km2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辖2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共有111个居委会,462个村委会,总人口88.7万。区府所在地良乡是《北京市总体规划》中首都四个中心卫星城之一,距市中心20公里,区位优势突出。区内人文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地热资源丰富,是京郊“建材之乡”、“建筑之乡”、“煤炭之乡”、“林果之乡”和“旅游胜地”。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2亿元,区域税收完成6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5.8亿元。(2)交通条件根据《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2007-2015建设规划》(修订本),规划2015年北京市轨道线网将由457.3km中心城区线路和104.2km郊区线路构成,线网总长度为561.5km。目前,已投入运营的线路有1、2、5、13号线及八通线、机场线、奥运支线、10号线一期等,运营总长度达200km,日客流量达400万人次/日,城市轨道交通的日益完善为北京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方便。3.3环境质量现状(1)声环境工程线路基本沿既有道路和规划道路走行,两侧以1类和2类控制区居多,线路两侧受地面交通噪声影响为主。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燕房线噪声现状值为:昼间45.6dBA~70.5dBA,夜间39.1dBA~62.3dBA,昼间87个监测点中有8处超标,超标量为0.5~5.4dBA,超标率为9.2%;夜间80个监测点中有29处超标,超标量为0.1dBA~9.4dBA,超标率为36.3%。总体来看,沿线声环境质量一般,存在局部超标现象。(2)环境振动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沿线两侧多为居民住宅,以中低层为主,局部区段为自然村落,房屋质量较差。环境振动现状影响主要来自道路交通和社会生活。根据振动监测结果,敏感点昼间监测值为55.6~65.6dB,夜间监测值为56.5~63.6dB,工程沿线各敏感点昼夜监测值均符合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不同环境振动功能区划规定的相应限值。(3)水环境质量根据《2007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全年共监测有水河流82条段,长2028km,达标河段长度占51.0%,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氨氮,污染类型属有机污染型。本工程沿线经过3条主要地表水体,分别为大石河、东沙河、马刨泉河等,其中大石河为无水状态。水体功能以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为主,现状水质均为Ⅴ类。2007年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优良、良好水质占所有监测井总数的67.9%;较差水质、极差水质占所有监测井总数的32.1%。主要超标指标为仍为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和硝酸盐氮,超标区范围主要在中心区及南部地区。远郊区县地下水水质明显好于城近郊区,承压水水质好于潜水水质。(4)大气环境2007年北京市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继续增加,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值比上年下降。房山区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值及超标情况见表3。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表32007年区域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值及超标情况单位:mg/m3行政区主要污染物PM10SO2NO2年均浓度值标准值超标情况年均浓度值二级标准值超标情况年均浓度值二级标准值超标情况房山区0.1740.10超标0.0490.06达标0.0650.08达标根据表3,工程线路所经过的区域空气中超标的污染物均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超标量相对较大,其他两项指标不超标。(5)辐射环境2007年,北京市环境g辐射剂量率为40.0~82.6nGy/h,均值61.3Gy/h,属环境正常水平,与上年相比有所降低。4工程规划情况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是正在编制的北京市城市轨道近期建设规划(2020年前)线路之一,也是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5)增强版线路之一,为北京市轨道交通近期线网中连接中心城区及其西南面房山新城的市郊线路。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批复的《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规划方案》(见图2),燕房线主线起点为燕化站,终点为房山线西延终点站车辆段站,支线起点为周口店镇站,在饶乐府站接入主线,线路全长约20.5km。本工程可研设计阶段的线路、站位等基本与《规划方案》保持一致。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图2燕房线在北京市轨道交通近期线网中的位置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声环境影响评价(1)本工程设计线位基本沿城镇既有或规划道路行进。建成后,噪声预测值为48.1~69.2dBA,对照相应的标准,分别超标0.0~10.8dBA和0.0~15.4dBA,夜间42.8~64dBA,较现状分别增加0.1~13.8dBA和0.3~19.8dBA;(2)通过采取设置声屏障等噪声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地铁噪声对环境的影响。5.2环境振动影响评价线路建成后,沿线各敏感点室外预测值范围为55~67.7dB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各敏感点预测值均满足相应的环境振动标准。5.3水环境影响评价(1)本工程运营后,初、近期内产生的污水主要为车站和车辆基地的盥洗污水、站台地面冲洗废水、车辆洗刷污水以及少量的含油生产废水,污水排放总量约2000m3/d,其中洗车污水量约1000m3/d,经一体化自动洗车设备处理后回用,不外排;经预测新增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和悬浮物(SS)的年排放量分别约为73.0t、36.5t和29.2t。(2)车站及车辆基地污水经化粪池、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水水质能够满足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之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限值要求。(3)根据沿线地下水埋藏与分布、含水介质组成以及结构特征,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显著地面沉降或差异沉降的可能性较小。(4)基坑抽排水将导致短期内局部地下水位降低,但不会对地下水资源总量产生显著影响;运营期内不会影响地下水水质。5.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对替代公交汽车所减少的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估算来看,本工程投入运营后,将减少地面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对改善区域大气环境和交通拥堵现状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5.5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本工程采取分散式供电方式,从沿线获取中压10kV或35kV电源,不用单独设置主变电所。评价认为,工程沿线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所经区域均为有线电视覆盖区,运营后不会影响沿线居民的有线电视正常收看。6环境保护措施6.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单位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加强与交通、公安、城管等部门沟通与协调,制定详细、周密、可行的施工期交通疏导方案,以缓解工程建设带来的交通压力以及对附近居民日常出行带来的影响。(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科学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工法;站场施工场界临近敏感点一侧应修建高2m的围墙或围挡,隔断施工噪声的直接传播;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施工单位做好周边居民工作,突出施工噪声控制重点场区;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明确施工噪声控制责任。(3)对打桩机类的强振动施工机械的使用要加强控制和管理,同时施工中各种振动性作业尽量安排在昼间进行,避免夜间施工扰民,文明施工。同时通过施工场地的合理布局,将强度大的振动源尽量地远离敏感点。对于一些固定振动源,如料场、加工场地等应集中安置;运输车辆的走行线路应合理规划,尽量避开振动敏感点。在建筑结构较差、基础等级较低的旧房、老房周围施工时,应尽量使用低振动设备,或避免振动性作业。(4)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严格执行《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水污染防治要求,严禁施工废水乱排、乱放。场地内应设置好排水设施,制定雨季具体排水方案,避免雨季排水不畅,防止污染道路、堵塞下水道等事故发生。(5)施工场地内应构筑集水沉砂池,收集施工废水和洗车废水,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施工人员临时驻地可采用移动式厕所或设置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施工现场如设置食堂,用餐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应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加强管理,专人负责定期掏油,防止污染。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泄漏,污染土壤水体。(6)场区主要道路必须用礁渣、细石或混凝土等材料作硬化处理。施工现场应采取覆盖、固化、绿化、洒水等有效措施,做到不泥泞、不扬尘。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环保工作,配备相应的洒水设备,及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清运必须采用封闭式专用垃圾道或封闭式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施工现场应设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施工垃圾清运时应提前适量洒水,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消纳。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使用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灰土和无机料拌合,应采用预拌进场,碾压过程中要洒水降尘。(7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施工现场土方应集中堆放,采取覆盖或固化等措施。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千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规划市区内的施工现场,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设置搅拌机的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的降尘防尘装置。(8)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垃圾渣土管理的规定》,建设单位及时到市政管理部门办理渣土消纳许可证。产生的垃圾和渣土,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和要求自行清运或委托环卫企业清运,运输垃圾、渣土的车辆实行密闭运输,不得车轮带泥行驶,不得沿途泄漏,遗撒。加强出渣管理,可在各工地范围内合理设置渣场,及时清运,不得长时间堆积,保持场地整洁。在场地内设置生活垃圾定点收集站,定期清理,并交市政环卫部门处理,不得混杂于建筑弃土或回填土中。6.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1)评价建议在噪声预测超标的敏感点和区段,采取声屏障措施可以确保噪声达标。(2)评价建议合理布设车辆基地,噪声源和振动源大的作业点应远离居民点。(3)对地面建筑物,如高架、车站等进行适宜的绿化和景观设计,增加车站与周边环境的景观协调性,减少视觉突兀。(4)车站和车辆基地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污染物排放浓度能够满足《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不会对沿线水环境产生影响。(5)固体废物经专人清扫和垃圾箱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7评价结论17
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本工程建成后将明显改善西南片区的交通状况,增强区域间的人群流动,提高城市轨道和地铁交通的运输效率,完善北京市轨道交通结构,促进沿线城市改造和基础设施升级。由于采用电力牵引,因此,本工程将削减部分地面公交车辆排放的尾气。综合来看,本工程的建设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工程线路基本沿既有和规划道路走行,线路两侧以居民住宅和办公用房为主,涉及个别学校、医院、文物埋藏区等环境敏感点。由于线路长、工程量大、施工时间久等客观因素,本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内将产生一定程度环境污染,主要为噪声、环境振动、污水、扬尘等,将对沿线部分敏感目标造成一定影响。本次评价初步认为,在严格落实设计文件和本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后,本工程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将得到有效地控制和减缓。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本工程选线基本合理,环境保护措施得当,项目建设是可行的。8联系方式评价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环保所联系人:张秀华联系电话:010-51893406传真:010-51893412电子邮箱:zhangxh@rails.cn如对评价工作有意见或建议,请通过以上方式进行联系和反映。1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钢结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中心医院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中骏商城i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中骏商城ii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中药产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南汇工业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
- 北京地铁13号线新增两座预留车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100kt/a合成气制乙二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15万吨年煅烧石油焦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万只蛋鸡养殖基地(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500吨葡萄酒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500ta葡萄酒酒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750kv榆横变电站扩建2号主变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3500_吨肉制品加工及10000吨植物蛋白饮料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led照明产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s336-娄星区双江至涟源七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上海国际汽车城文化商业中心(商住办)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万头商品猪养殖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