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9.50 KB
  • 68页

农牧生态园有限公司存栏200头奶牛示范牧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6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农牧生态园有限公司存栏200头奶牛示范牧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项目号:Ⅱ-04032****农牧生态园有限公司二○○四年六月 项目委托单位:****农牧生态园有限公司项目承担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号项目承担单位法人代表:**项目合作单位:**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号项目合作单位法人代表:**项目组组长:主要评价人员: 目录1.总则11.1.前言11.2.编制依据21.3.评价工作原则31.4.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等级41.5.评价范围41.6.评价因子52.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62.1.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62.2.区域社会环境概况93.工程分析153.1.建设项目概况153.2.生产工艺流程及原辅料能源消耗173.3.污染源分析及污染物排放量194.污染防治措施评述244.1.废气防治措施评述244.2.废水处理措施评述244.3.噪声治理措施评述274.4.固废治理措施评述274.5.环保措施投资284.6.排污口设置295.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30 5.1.国家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305.2.工艺先进性分析305.3.节水节能降耗措施315.4.循环经济分析316.区域污染源调查分析336.1.大气污染源调查336.2.水污染源调查336.3.噪声污染源调查336.4.土壤污染源调查337.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47.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47.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67.3.环境噪声现状评价398.环境影响预测评价418.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418.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438.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448.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458.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459.总量控制分析519.1.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析519.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5110.环境监控及环境保护管理计划52 10.1.环境监控计划5210.2.环境管理体系和监测仪器设备5210.3.环境管理制度5311.公众参与5411.1.公众参与的作用和目的5411.2.公众参与的方式、调查内容和对象5411.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551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5812.1.社会经济效益分析5812.2.环境效益分析5813.结论和建议5913.1.结论5913.2.对策与建议61 1.总则1.1.前言****农牧生态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26日,建址在**开发区西南面,位于**路东侧**庙附近的**村,占地100亩。公司属外商独资企业,主要出资方为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990万美元。公司经营范围为牧草、花卉等农作物种植,优良品种奶牛饲养繁育,新鲜牛奶生产,养牛技术示范培训,建设经营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及相关配套服务,销售自产产品等。本项目拟建存栏数为200头奶牛的示范牧场(含奶牛公寓),采用先进的饲养技术养牛,并将此牧场作为奶牛养殖基地,培训奶农养牛技术,借此掌握稳定优质的乳源,提供给本公司乳品工厂生产高质量乳品。该项目于2004年元月经****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经管委发[2004]127号文批复同意立项。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文)中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委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农牧生态园有限公司存栏200头奶牛示范牧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该项目的有关材料,并进行实地踏勘和调研,收集和核实了有关材料,根据有关工程资料,在现场调查、环境现状监测、预测计算分析等环节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了解该项目建设前的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对周围大气环境、水环境及声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并提出防治污染和减缓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可行措施,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施工和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令);(9)《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10)《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11)《**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12)《**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13)《**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95;(15)《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环控[1997]0232号文;(16)《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委、央行和银监会,发改产业(2004)746号)(17)**市规划局《**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18)**市环保局《**市环境保护规划》;(19)《**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1998-2010)》(1997);(20)《**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初稿)》(2003.12); (1)《****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规划》(1997.6);(2)《****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及批复(2003.12);(3)《**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2002.3);(4)《****产业园区整体规划发展要点》(****农牧生态园有限公司,2003.12);(5)《外商独资经营****农牧生态园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4.8(6)《关于同意外商独资经营****农牧生态园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经管委外字[2003]018号,2003.4.10);(7)《关于**集团“三加一”项目“示范牧场”项目立项的批复》(****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经管委发[2004]127号,2004.1.5);(8)《关于**集团“三加一”项目“示范牧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经管委发[2004]128号,2004.1.5);(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表》。1.1.评价工作原则(1)评价工作总的原则是“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污染预防”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2)通过工程分析、水平衡分析,核算建设项目污染物的“产生量”、“削减量”及“排放量” 情况;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及有可能会产生的环保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并在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给出建设项目环评的明确结论。(1)充分利用近年来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取得的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1.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等级1.1.1.评价重点本次评价重点为工程分析、清洁生产分析、污染防治措施评述和污染物总量控制评述。1.1.2.评价工作等级(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本项目地处平原地区,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来自牛粪贮存及无害化处理过程中挥发的氨、硫化氢等恶臭物质,排放量很小,根据评价技术导则,本次环评将简化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仅就臭气浓度(恶臭)做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并通过类比调查确定场界浓度和影响范围,并确定卫生防护距离。(2)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本项目对牧场的污水实行污水资源化利用,污水产生量38吨/日,经牧场污水处理站无害化处理后全部还田。最终受纳水体***河水质执行Ⅳ类标准。根据评价技术导则判定,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低于三级。本次环评对地面水环境质量做一般性调查,对地面水环境影响做简单分析。(3)噪声影响评价等级噪声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三级。1.2.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1-1。 表1-1评价范围表项目评价范围区域污染源重点调查评价区内的主要工业企业大气以建设项目为中心,4×4平方公里范围地面水项目排水口上游500m至下游1000m噪声建设项目厂界及周围噪声敏感点总量控制**区内平衡1.1.评价因子评价因子的确定见表1-2。表1-2评价因子确定表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地面水环境pH、COD、SS、NH3-N、TP、粪大肠菌群CODCOD、SS、NH3-N、TP大气环境SO2、TSP、恶臭恶臭声环境Leq(A)Leq(A)固废固废产生量固废处理处置状况 1.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1.1.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1.1.1.地理位置本项目建址在**开发区西南面,位于**路东侧**庙附近的**(行政村)**村(自然村)。**隶属**区**镇,是**镇(组团)北面与***镇(组团)相邻的一个行政村,距***镇(集镇)5.6公里。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00亩,地块呈长方形南北走向。该地原为**村的农田,用地红线范围内,有4户**村农民住宅(待拆迁)。地块南面是**村村民住宅区,约60户人家,东北面是一片小丘陵,其余方向均为**行政村的农田。建址附近村庄还有西南面200米远的**村、西面500米远的张家村和东面800米远的刘村。近期**村、**村部分村民,张家村大部分村民将因道路(***路)建设及本项目和**奶业项目建设而拆迁。近期规划中项目建址南侧拟修建一条宽45米的规划道路(***路),建址西侧和北侧均为**产业园区(农牧生态园)规划用地,其中向西500米远的张家村所在地即为**乳业有限公司建设用地,**乳业有限公司用地与本项目用地之间的300亩地块将作为**农牧生态园有限公司的牧草种植用地。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建设项目周围环境见图2-2。1.1.2.地形、地貌建设项目所在地从地质上来说,该区域位于新华夏系第二巨形隆起带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延的复和部位,属元古代形成的华南地台。地表为新生代第四纪的松散沉积层堆积。**区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山、有圩,丘圩相间,一般标高海拔300米左右。 项目所在地区地貌为丘陵岗地,地质构造属稳定场地,浅部第四系部分以下蜀土为主,基岩埋藏深度一般在1-20米,岩性为侏罗系象山砂岩,地表土质开垦为农田,种植水稻及蔬菜。1.1.1.气象气候**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降雨量四季分配不均。冬半年(10~3月)受寒冷的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盛行偏北风,降雨较少;夏半年(4~9月)受热带或副热带海洋性气团影响,盛行偏南风,降水丰富。尤其在春夏之交的5月底至6月,由于“极锋”移至长江流域一线而多“梅雨”。夏末秋初,受沿西北向移动的台风影响而多台风雨,全年无霜期222~224天,年日照时数1987-2170小时。该地区主要的气象气候特征见表2-1。 表2-1主要气象气候特征编号项目数量及单位(1)气温年平均气温15.4℃历年平均最低气温11.4℃历年平均最高气温20.3℃极端最高气温43.0℃极端最低气温-14.0℃(2)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绝对湿度15.6HPa(3)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041.7mm年最小降水量684.2mm年最大降水量1561mm一日最大降水量198.5mm(4)积雪最大积雪深度51cm(5)气压年最高绝对气压1046.9mb年最低绝对气压989.1mb年平均气压1015.5mb(6)风速年平均风速3.4m/s30年一遇10分钟最大平均风速25.2m/s(7)风向年主导风向:东北风9%静风频率22%1.1.1.水文特征建设项目所在地区附近主要水体为***河。***河位于**区境内,是***河的支流,自**水库至河口,长16.5Km,流域面积134.8Km2,水体功能主要为农业用水,水质目标为Ⅳ类。***河在本项目建址的南面约1000米远,附近河宽30~50米。***河的一条支流(旱河)位于项目建址的西南面80米远。该河来自**、**山方向,流经**村、**村后向东约1000米在刘村附近汇入***河,附近河宽约20米。1.1.2.生态环境 项目所在地区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农作物主要有水稻、蔬菜,经济作物主要为茶树。地区西北面林地丰富,主要为针叶人工林,间有竹林、水杉等本土树种。1.1.区域社会环境概况1.1.1.社会环境概况建设项目位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与***组团紧邻。**区全区土地总面积1567平方公里,全区现辖1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全区共有居民委员会49个,村民委员会344个。全区总人口74.70万人。全区工业经济较为发达,已形成建材、汽车、电子、民用轻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初步建成了奶牛养殖、花卉苗木、西(甜)瓜、茶叶、蔬菜、中药材、稻田水产养殖、优质水稻等一大批生产基地和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基地。1.1.1.1.**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是**市建设规模最大、社区配套设施最完善、发展速度最快的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投入40亿元实现开发面积70平方公里,打造了行政服务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产业配套环境和人文环境等五大环境新优势。十多年来,开发区累计吸引了21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个项目进区落户,投资总额超过4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6家进区,实际到位外资10多亿美元。 **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有变电所四座,建有日供水能力30万吨自来水厂一座,区内建有供热电厂一座,区域内可集中供热,近期规划将在开发区中部再建一座热电厂。**开发区管道煤气已接入部分区域,正向整个区域延伸,气源由**主城用两道中压管道直供**开发区。**开发区排水实现雨、污水分流,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环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近期建成,日处理能力达到4万吨。开发区二期污水近期分片由各泵站提升至*环水质净化厂处理。目前,在开发区二期东南面***河与**路交叉处已留有开发区二期及远期污水处理厂用地,规划处理规模10万吨/日(见《**市**新市区总体规划调整(2003-2010)纲要》)。根据《**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初稿)》(2003年12月),新的开发区区域将由开发区一期、二期、**组团、***组团、**组团组成,远期规划总面积约317Km2。根据该规划,开发区将成为**都市发展区内部地区新型城市化的核心,将开发区打造成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与现代市场经济接轨的创业园;一个自然和谐共生的城郊休闲旅游生态园;一个居住环境清洁优雅、文化气息浓郁、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园。1.1.1.1.***镇概况***镇位于**市外12公里,距**区城10公里,**国际机场10公里。全镇总面积7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9800亩,山林19350亩,水面9000亩。现有人口24933人。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风景区相邻。***镇是**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拥有通往**市区、**国际机场、**区开发区的高等级公路、华能50万伏开关站和50万伏变电站、日产5000吨自来水厂2座。全镇形成工业制造业,三产旅游业,农业开发立体开放格局。现有外资企业19家,以陶瓷玩具、运动器具、羽绒玩具、机械铸造为主要工业产品。农副业生产以优质稻米、莱油、茶叶、香椿头、獭兔、苗木花卉为大宗产品。1.1.1.2.规划中的****产业园区概况 规划中的****产业园区拟建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团,基地将坐落在***镇南面,西临**路、东至东大山、北接**大道、南迄***路,占地3000亩。****产业园区主要包括养牛示范区、乳制品加工区、农牧生技区和农业旅游区。建成后的**产业园将形成以东北侧山脉丰富的生态林地为主,以区域内原有水塘串联后营造出的湿地生态环境为辅,以示范牧场、生态农业园、实验田为节点的绿色开放空间体系,成为**集团在华*地区主要的农牧业基地。****产业园区一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存栏200头奶牛示范牧场(本项目)、现代化标准乳制品加工厂(**乳业项目)、奶农培训中心、有机肥料厂、乳牛饲料厂等。本项目位于规划园区的东南角。1.1.1.项目建址可行性根据**市**区总体规划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项目建址所在地区为农牧及配套产业区,本项目选址符合该地区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从建址周围环境状况和村民居住区分布情况看,本项目选址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的选址要求。****经济技术开发区远景土地利用规划图见图2-3。1.1.2.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标准、排放标准1.1.2.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环境臭气浓度参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类区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二级标准),具体见表2-2。恶臭气体的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见表2-3。 表2-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取值时间二级标准浓度限值(mg/Nm3)标准来源SO2日平均0.15GB3095—19961小时平均0.50TSP日平均0.30臭气浓度一次浓度20(无量纲)GB14554—93表2-3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项目标准值标准来源臭气浓度(无量纲)70GB18596-20011.1.1.1.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本项目最终受纳水体为***河,根据**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和**市水环境功能规划要求,目前该河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具体见表2-4。表2-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标准浓度限值mg/L标准来源pH6-9(无量纲)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COD≤30SS—NH3-N≤1.5总磷≤0.3粪大肠菌群20000(个/L)本项目建设将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对牧场的污水实行污水资源化利用。污水经牧场污水处理站无害化处理后全部还田,作为种植牧草等农作物的肥料。处理后的污水作为灌溉用水排入牧场西面农田中的田间储存池(由原有池塘改建),排水水质应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表1中的旱作标准。具体见表2-5。 表2-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项目标准浓度限值mg/L标准来源pH6-9(无量纲)《农业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旱作标准COD≤300BOD5≤150SS≤200凯氏氮≤30总磷≤10粪大肠菌群10000(个/L)蛔虫卵数2(个/L)1.1.1.1.噪声评价标准项目建址所在地为2类混合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执行《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93)2级标准;牧场场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标准。噪声评价标准见表2-6。表2-6噪声评价标准标准白天dB(A)夜间dB(A)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级605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Ⅱ类60501.1.1.2.固体废物标准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规定用于直接还田的畜禽粪便,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废渣、应符合表2-7的规定。表2-7蓄禽养殖业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控制项目指标蛔虫卵死亡率≥95%粪大肠菌群数≤103个/kg《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规定 畜禽粪便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并且须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后,才能进行土地利用,禁止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直接施入农田。《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堆肥应符合表2-8。表2-8高温堆肥的卫生标准编号项目卫生标准1堆肥温度最高堆温达50~55℃以上,持续5~7天2蛔虫卵死亡率95-100%3粪大肠菌值101-1024苍蝇有效地控制苍蝇孳生,粪堆周围没有活动的蛆,蛹或新羽化的成蝇1.1.1.环境保护敏感目标本项目控制污染目标为项目建成后污染物必须做到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新增总量控制在环保部门分配的总量控制指标之内,建址周围环境保持原有功能。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9。表中所列距离为环境保护对象距项目用地(100亩)边界的距离,而保护对象距牧场作业区(占地48.6亩)的距离应在此数值上加上牧场距项目用地边界(南侧)的130米退让距离。据此,**村距牧场作业区的距离为150米。表2-9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离(m)规模环境功能空气环境**村南2060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村西南20030户水环境***河南100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声环境边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Ⅱ类标准注:**村、**村部分村民将因***路建设而拆迁,***路建成后,**村与示范牧场边界距离将为60m。 1.工程分析1.1.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投资总额、环保投资(1)项目名称:****农牧生态园有限公司存栏200头奶牛示范牧场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项目;(3)投资总额:3500万元;(4)环保投资:110万元。1.1.2.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及工况(1)建设规模:奶牛存栏数200头;(2)产品方案:年产鲜奶700吨;(3)工况:年生产天数365天,白班制。1.1.3.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及平面布置(1)占地面积:100亩(66667平方米);(2)职工人数:20人;(3)牧场布置在靠近建址地块北侧位置,距地块南侧边界130米,此布置有利于保护南面**村居住区的环境。场内养殖区、饲料贮存区及办公区相互分开,粪便、污水处理区布置在南面,处于常年主导风的下风向。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剩余土地将作为绿化和牧草种植用地。牧场平面布置见图3-1。1.1.4.项目建设内容1.1.4.1.项目组成 本建设项目拟在100亩规划用地上新建占地面积为48.6亩的奶牛示范牧场,采取集约化养殖方式,饲养繁育良种奶牛,生产新鲜牛奶。此牧场同时作为奶牛养殖技术培训基地和奶牛公寓,为附近奶农提供技术服务。建设项目工程内容主要包括牧场牛舍、库房及挤奶、待产治疗等生产用房建设,牧场办公楼及配套公用辅助工程建设,场区内外道路建设。牛舍(敞开式)、库房等为单层轻钢结构,砖砌墙体轻型屋面,办公楼为2层砖混结构。建设项目组成及占地面积见表3-1。表3-1建设项目组成及占地面积类别面积(m2)序号项目名称面积(m2)主体工程86011成年牛舍(带运动场)36722犊牛、育成牛舍(带运动场)18363挤奶室5044储奶室1085兽医室、治疗区、产房8106干草贮库4507青草贮库4508饲料库1809农机库22510办公楼(含宿舍,2层)12611门卫(兼更衣消毒室)9012厕所150公用及辅助工程105213配电室3614水井、储水箱8015污水处理站25016牛粪处理区50017牛粪贮存区11018垃圾处理区76其他5701419道路及辅助场地850020绿化及部分牧草种植用地48514为做到农牧结合、种养平衡,公司将紧邻本项目用地西侧的300亩地作为**农牧生态园的牧草、饲料种植用地,该土地将消纳经处理后的牛粪和污水。 用于牧草、饲料种植的300亩地与本项目用地(100亩)同时办理征用划拨土地手续,土地使用权归****集团公司。该300亩牧草地的种植将由公司统一管理运作。1.1.1.1.公用及辅助工程(1)给排水建设项目新鲜水用量约为42m3/d,其中生产清洗用水量约为30m3/d,奶牛饮用水7m3/d,职工生活用水5m3/d。水源来自市政供水管网和自建水井(需经管理部门审批),井水仅用做冲洗牛舍。建设项目的排水系统实施雨污分流,污水进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水量38m3/d。污水经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后,排入牧场西面农田中的田间储存池,作为牧草等农作物的灌溉用水。(2)供热本项目不建锅炉,生产、生活所需热水由电热水器提供,职工食堂燃液化气供热。(3)供电建设项目10kV电源引自开发区降压站,牧场内设100kVA变压器供电。用电负荷60KW,年用电量为8.32×104KWh。(4)辅助工程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40m3/d,占地250m2,构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砖混结构。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要求,修建用于污水还田的配套田间储存池(总容积5000m3),用于牛粪还田的配套设施堆积发酵池、牛粪贮池(总容积350m3)。1.2.生产工艺流程及原辅料能源消耗1.2.1.生产工艺流程示范牧场采取集约化养殖方式, 在较小的场地内,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新的工艺技术措施,饲养繁育良种奶牛,生产新鲜牛奶。牧场建设期奶牛从外地(非疫区)引进,经兽医卫生监督部门检疫确定为健康合格后,开始产奶。牧场正常营运时,将按照一定的选种选配计划、留犊计划进行繁殖。近期存栏数控制在120头,2006年存栏数将达200头(本环评按存栏数200头进行评估)。牧草在附近300亩农田种植,饲料(豆类、玉米)大部分外购,少量由附近农田生产。饲料草料青饲料切碎、精粗饲料混合奶牛饲养挤奶设备清洗消毒牛粪、牛尿、污水污水噪声机械挤奶成品送乳品厂鲜奶冷藏装桶检验恶臭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3-2。图3-2工艺流程图饲养过程中采用干法清粪工艺,将牛粪单独清出,不与牛尿、污水混合。新鲜牛粪(总量的80%)及时运至处理场经发酵、除臭、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另有少量(20%)混入牛舍冲洗水中,进污水处理站处理。1.1.1.主要原辅料及能源消耗建设项目原辅材料消耗及能耗见表3-2。表3-2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及能耗表序号原辅材料名称单位年耗量备注1饲料t365豆类、玉米等2草料t1700牧草3新鲜水104t1.57自来水、井水 4电104kwh8.321.1.1.主要设备建设项目主要设备见表3-3。表3-3建设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直冷式贮奶罐RHZL01-2只2容积2000L2直冷式贮奶罐RHZL01-1只1容积1000L3青饲料切碎机6000kg/h台14挤奶机2m×6m组15割草机台56水泵台27电热水器50L台18发电机(应急电源)20kw台19牛粪发酵处理设备5m3/d套110污水处理(系统)设备40m3/d套111牛粪贮存池砖混结构、防渗个2总容积200m312牛粪堆积发酵池砖混结构、防渗个1容积150m31.2.污染源分析及污染物排放量1.2.1.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本项目不建锅炉,职工食堂炉灶所用燃料为液化气,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很小。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来自牛粪、牛尿(污水)贮存及无害化处理过程中挥发的氨、硫化氢等恶臭物质。由于牧场规模不大(Ⅱ级规模),加之妥善贮存粪便并采用合理的工艺处理,故恶臭物质的排放量较小。对无组织排放的恶臭物质定量有一定难度,本次环评在做类比调查时仅对所选牧场进行臭气浓度监测。 选作类比调查对象的牧场是地处****的****奶业集团第二牧场,其养殖规模为奶牛存栏数1000头,占地500亩,牛粪贮池位于牛舍西北面。监测采样于6月11日进行,采样时有明显东风,风速<2m/s。臭气浓度监测结果见表3-4,据此推测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状况。表3-4类比调查臭气浓度监测结果一览表监测点编号监测点位置臭气浓度1场界上风向20米<102牛舍下风向2米703牛舍下风向100米<104牛粪贮池下风向2米705牛粪贮池下风向50米201.1.1.废水污染物排放状况1.1.1.1.水量平衡3030建设项目水量平衡见图3-3。3838生产清洗水奶牛饮用水职工生活用水新鲜水42m3/d农灌还田污水处理站347145损耗图例:图3-3建设项目水平衡图(t/d)1.1.1.2.污染源强分析建设项目废水产生量为38m3/d,其中清洗废水30m3/d,牛尿4m3/d,牧场职工生活废水4m3/d。清洗废水包含牛舍、牛体冲洗水和挤奶、贮奶设备清洗废水。废水进牧场污水处理站处理,各项污染物浓度及产生量见表3-5。 表3-5废水产生源强废水种类废水量(t/d)污染物产生量CODSSNH3-N总磷粪大肠菌群浓度(mg/l)产生量(kg/d)浓度(mg/l)产生量(kg/d)浓度(mg/l)产生量(kg/d)浓度(mg/l)产生量(kg/d)浓度(个/l)产生量(个/d)清洗废水30180054200060802.4200.6046万138亿牛尿410004--5000201700.68--生活污水43501.42501.0350.14----合计38-59.4-61-22.54-1.28-138亿清洗废水中由于混入了牛粪(估计每天0.3m3,约占牛粪总量的6%)和少量牛尿,导致COD、SS等项指标呈现高浓度。牛尿中氮磷的含量很高,如将其与清洗废水混合,会增加废水处理的难度。采取单独收集牛尿处理,强化干法清粪控制牛粪流失等措施,可以使废水中的氮磷浓度降低,有利于污水处理的达标。1.1.1.1.污染物排放状况建设项目废水经分类收集到污水处理站后,牛尿采用厌氧发酵工艺处理,适当加入新鲜牛粪以补充生化反应所需的碳和磷,处理后大部分排入牛尿贮池作液体有机肥使用,小部分进废水处理系统;清洗废水和生活废水采用缺氧-好氧生化工艺处理,后续消毒灭菌,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的旱作标准后,排入位于接纳土地上的田间储存池作农田灌溉用水。建设项目废水污染物排放状况见表3-6。 表3-6水污染物排放状态废水种类废水量(t/a)污染物名称污染物产生量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量执行标准排放去向浓度(mg/l)产生量(t/a)浓度(mg/l)排放量(t/a)清洗废水10950COD180019.71水解—好氧工艺进行生化处理,后续消毒灭菌3003.2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的旱作物标准排入建址西面农田中的田间储存池BOD597010.621501.64SS200021.902002.19凯氏氮800.88300.33总磷200.22100.11粪大肠菌群46万(个/L)5万亿(个/a)10000(个/L)1095亿个蛔虫卵数2(个/L)2190万个生活废水1460COD3500.513000.44BOD51800.261500.22SS2500.372000.29NH3-N350.05300.04牛尿1460COD10001.46厌氧发酵3000.44作为肥料还田凯氏氮50007.30-7.25总磷1700.25-0.241.1.1.固体废物排放状况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干法清粪排出的新鲜牛粪和污水处理过程中排出的沉淀粪渣和消化污泥。奶牛存栏200头时,牛粪产生量为5t/d,其中新鲜牛粪4.7t/d,沉淀粪渣0.3t/d,含水率约为80%,二者合计年排放量为1825t/a。新鲜牛粪及沉淀粪渣运至牛粪堆积发酵池,经发酵、除臭、无害化处理后,进牛粪贮场留做牧草种植用肥。污水处理产生的消化污泥,干化后还田做肥料,排放量6t/a。固体废物排放状况见表3-7。 表3-7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处置方法名称分类编号产生量(t/a)综合利用量(t/a)处置处理方法新鲜牛粪、粪渣9918251825无害化处理后还田消化污泥57661.1.1.噪声建设项目噪声源主要为青饲料切碎机、割草机、风机、水泵等,噪声声级范围75-85dB(A),防治措施为减振、隔声及消声。应急电源发电机声级值大于85dB(A)为强噪声设备,但仅在停电时使用,并有防治措施。建设项目噪声污染源见表3-8。表3-8噪声污染源序号设备名称声级值dB(A)所在位置距场界距离(m)1青饲料切碎机75-80青草贮库102割草机75-80牧草种植地场界外3风机80-85污水处理站504水泵75水井泵房、污水处理站455发电机(应急电源)≥85配电间发电机房501.1.2.污染物排放量汇总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见表3-9。表3-9污染物排放量汇总种类污染物名称产生量(t/a)削减量(t/a)排放量(t/a)废水*CODcr21.6817.474.17BOD510.889.021.86SS22.2719.812.48凯氏氮8.230.657.58总磷0.470.120.35固废新鲜牛粪、粪渣1825-1825消化污泥6-6 注:表中所列的排放量是指污水、牛尿、牛粪还田实施资源化利用时,相应污染物进入消纳农田的量。1.污染防治措施评述1.1.废气防治措施评述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来自牛粪、牛尿(污水)贮存及无害化处理过程中挥发的氨、硫化氢等恶臭物质。为保护处于常年主导风下风向的**村、**村居住区的环境,特将牧场布置在靠近建址地块北侧的位置(距地块南侧边界130米),使得牧场与村民居住区的卫生防护距离达到150米。对牛粪、牛尿及时清运、妥善贮存,采用先进合理的工艺处理,以控制恶臭物质的排放量。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原则,严格根据土地(紧邻本项目用地西侧的300亩地作为**农牧生态园的牧草、饲料种植用地)对牛粪尿的消纳能力,控制养殖规模,以控制对环境的污染。1.2.废水处理措施评述本项目产生的污水按照种养结合、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原则,经处理达标后全部还田。收集池牛尿厌氧池施肥还田液体有机肥贮池牛粪污泥牧场场区排水系统实施雨污分流,污水进牧场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40m3/d,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4-1。消毒池灌溉还田田间贮池污泥水解池好氧池沉淀池调节池清洗废水生活废水回流 图4-1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t/d)各股废水经管道分类收集排入污水处理站,牛尿进厌氧处理系统,清洗废水(牛舍牛体冲洗水、生产设备清洗废水)、生活废水进水解-好氧处理系统。为做到牛尿单独收集,牛舍排水系统将采取相应措施。牛尿采用厌氧发酵工艺处理,是因为考虑到牛尿中的氮元素不呈尿素态氮的形式,牛尿中因马尿酸态氮含量较高,而分解慢,不适合混入清洗废水中一同处理。牛尿汇入收集池后,适当加入新鲜牛粪以补充生化反应所需的碳和磷,送入厌氧池发酵,使其氮素分解转化成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氮,厌氧发酵时间30天,厌氧处理后排入牛尿贮池作液体有机肥使用。厌氧污泥作为肥料还田。清洗废水和生活废水汇入调节池,在调节池进行水量调节和水质均衡,再依次经水解-好氧生化处理和消毒灭菌。清洗废水属可生化性较好的中高浓度有机废水,因混有牛尿、牛粪而呈现出高悬浮物、高B/C、高氨氮的特点。针对该污水的特点采用水解-好氧生化处理工艺,不但能有效的去除COD、BOD、SS等有机物,还可通过内回流去除大部分氨氮。 废水经调节水质水量后先进水解池进行生化预处理,在此利用兼氧菌和厌氧菌,经厌氧反应的水解酸化过程使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此过程可使废水中大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改变,成为易于进一步降解的小分子化合物,为好氧处理创造条件。好氧处理采用接触氧化(生物膜法)工艺,好氧池是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构筑物。废水进入好氧池后,池内的好氧菌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为营养,以水中溶解氧为能源,氧化有机污染物,同时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废水经好氧处理后再进入沉淀池,通过沉淀去除掉夹带的菌胶团和生物膜碎片。沉淀池出水进消毒池消毒灭菌,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的旱作标准后,排入位于接纳土地上的田间储存池作农田灌溉用水。工艺流程中沉淀污泥将回流至水解池,利用厌氧水解作用,消化分解这些剩余污泥,以达到使污泥排量减至最少的目的。少量剩余污泥经干化后作为肥料还田。上述工艺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处理工艺,近年来在中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本项目废水处理设施的工艺参数将在废水处理站设计阶段确定,考虑到废水中含有难降解的牛粪尿,将适当增大水解池和好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24小时以上)。废水处理进出水浓度见表4-1。表4-1废水处理进出水浓度指标污染物名称原水浓度(mg/l)出水浓度(mg/l)去除率(%)COD180030083BOD597015085SS200020090凯氏氮803063总磷201050粪大肠菌群46万(个/L)10000(个/L)—蛔虫卵数2(个/L)—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要求,畜禽养殖场污水排入农田前必须进行预处理,并应配套设置田间储存池,以解决农田在非施肥期间的污水出路问题,田间储存池的总容积不得低于当地农林作物生产用肥的最大间隔时间内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水的总量。据此,公司将在本项目建设的同时,在靠近牧场西侧的地方修建田间储存池。田间储存池由现有的几个水塘改建,就现场情况看,可利用的水塘有四个,总水域面积近4000m2,经改造后,估计容积可达到5000m3。如消纳农田用肥的最大间隔时间超过4个月(污水储存量在5000m3 以上),将增建田间储存池,可利用位于**村北面(80米以外)的2个水塘改建,增加储存量2000m3。为防止雨水进入田间储存池,沿池周边设雨水排沟,并与附近排水渠道连接。1.1.噪声治理措施评述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强噪声设备如饲料切碎机、发电机和风机等采取减振、隔声措施。发电机房采用隔声门窗,进、排风口做消声处理。在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后,场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Ⅱ类标准,噪声治理措施及降噪效果见表4-2。表4-2噪声治理措施及降噪效果设备名称声级值dB(A)采取的防治措施预计场界噪声值标准限值青饲料切碎机75-80减振、隔声白天:60dB(A)夜间:50dB(A)白天:60dB(A)夜间:50dB(A)割草机75-80控制作业时间风机80-85减振、隔声、消声水泵75减振、隔声发电机(应急电源)≥85减振、隔声、消声注:除风机外,其余设备基本上夜间不运行1.2.固废治理措施评述本项目产生的固废物主要是牛粪(新鲜牛粪和粪渣)、消化污泥。牛粪、消化污泥含有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既能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又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公司特为本项目提供了300亩牧草饲料种植地(紧邻牧场西侧)。牛粪、消化污泥设有专用的贮存、处理设施,处理后还田做牧草饲料种植用肥。生产过程中采用干法清粪工艺将牛粪单独清出,运至堆积发酵池,进行发酵处理。牛粪无害化处理拟采用南农大的生物菌发酵腐熟技术 ,通过发酵杀死粪肥中的病原菌和蛔虫卵,实现无害化。牛粪无害化处理工艺为:牛粪经过固液分离——加入秸杆(约20%量)、添加微生物菌剂——平翻发酵——中温发酵、除臭——间歇平翻进入高温发酵(60-65℃)——发酵成熟经搅拌、粉碎后贮存待用牛粪无害化处理周期为20天,依此核定堆积发酵池容积。本项目在牛粪处理区建堆积发酵池一个,容积为150m3。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对于种养结合的养殖场,畜禽粪便,贮存设施的总容积不得低于当地农林作物生产用肥的最大间隔时间内本养殖场所产生粪便的总量。据此,本项目近期(存栏数为120头期间)在牛粪贮存区和处理区各建1个牛粪贮存池,容积分别为80m3和120m3,可存放50天的粪肥量。为增加粪肥的贮存能力,还考虑在消纳农田里建多个田间贮池,具体容积由农作物生产用肥的最大间隔时间确定。本项目近期建设,牛粪贮存区和处理区占地分别为110m2和500m2,二者合计610m2,计划在2006年存栏数达到200头时再增加600m2的贮存场地(位于建址西面的农田处)。牛粪贮存池和堆积发酵池为混凝土基础,砖砌池壁,加防渗处理,池上部设置顶棚,防止降雨(水)进入造成粪肥流失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1.1.环保措施投资本项目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约为11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1%,具体环保投资分项估算见表4-3。 表4-3环保投资估算汇总表项目设施名称投资(万元)效果实施进度废水处理污水处理站50达标排放项目建成时治理设施同时完成田间贮池及输送设施20达规范要求固废处理牛粪发酵设备10达规范要求发酵池、贮池15噪声治理设备减振隔声、隔声门窗5厂界达标绿化10合计1101.1.排污口设置按照**省环保厅有关文件精神,建设项目除去雨水排放口外,只设一个废水排污口,排放口将设置环保部门统一制定的排污标志牌和计量仪表。本项目污水经过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后,再通过管道排入位于接纳土地上的田间储存池,因此,应将排污口设置在处理流程中最后一个构筑物(出水贮池)处,同时应严格控制污水输送过程中的弃、撒、滴、漏。 1.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1.1.国家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中国奶业在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奶业的产、加、销体系不协调,乳品加工环节强,奶源基地建设薄弱,鲜奶原料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奶源基地被看作为乳品生产的“第一车间”,保证原料奶的质与量已成为我国乳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北方草原和草场生态退化严重,将难以承载高速发展奶牛养殖业的情况下,南方地区农田和作物秸秆等资源丰富且,可以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建示范牧场可使奶牛养殖由分散养殖向适度规模、集中养殖转变,由粗放养殖向集约化养殖转变,由手工挤奶向机械化挤奶转变,由兼业经营向专业化经营转变,有利于提高产奶数量和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环境质量,加速中国奶牛饲养的规范化进程。本项目不属于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的禁止或限制类的项目,也不属于《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委、央行和银监会,发改产业(2004)746号)中规定的禁止或限制类项目。本项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的第一类(农业)第18条(奶业)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2.工艺先进性分析(1)牧场奶牛品种为引进的澳大利亚荷斯坦良种奶牛,有利于奶牛养殖稳定健康、持续发展。(2)采取适度规模的集约化养殖方式,有利于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环境质量。 (1)牧场设施完善,牛舍结构合理,设计和建设时将充分考虑环保的要求,牛舍里的粪便干法清除,牛尿、冲洗污水通过不同管道分流,以便分类收集处理。(2)牛粪处理拟采用南农大的生物菌发酵腐熟先进技术,实现粪便无害化。(3)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原则,严格根据土地对牛粪尿的消纳能力,控制养殖规模,做到污染物零排放,以控制对环境的污染。1.1.节水节能降耗措施建设项目拟采取以下节水节能措施:(1)建设项目为节约自来水的消耗量,特建水井取水,用做冲洗牛舍。(2)奶牛饮水设施合理,防止泼洒浪费。(3)牧场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全部还田,用做牧草、饲料种植灌溉用水。(4)优先选用低耗能设备,以利节能。(5)建设项目冲洗水量(30m3/d)小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干清粪最高允许水量(冬季17m3/(百头牛·d)、冬季20m3/(百头牛·d))。1.2.循环经济分析1.2.1.农牧生产的生态良性循环为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公司特为本项目提供了300亩牧草饲料种植地(紧邻建址西侧),用于消纳本项目产生的污水、牛粪和消化污泥。该土地与本项目用地(100亩)同时办理征用划拨土地手续,土地使用权归****集团公司,300亩牧草地的种植将由公司统一管理运作。 污水、牛粪含有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是一种很好的资源,无害化处理后当作肥料还田,使得养牛--肥料--饲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既能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又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奶牛养殖业造成污染的很大原因在于农牧脱节,没有足够的耕地消化粪便和污水,将会产生土地环境负担过重或者无法消纳的现象。发达国家发展畜禽养殖业,绝大多数是属于既养畜又种田的模式,畜禽粪便有充足的土地可以利用,进行消化。据有关资料提供若不计算流失量,加拿大牧草一般施肥量为100kg/公顷,我国牧草生产中的施肥量为300kg/公顷(以N计),牛栏粪氮的含量(均值)为0.34%。以此计算本项目需土地消纳的氮的总量为6205kg,需利用的土地为310亩。建设单位将认真制定牧草种植、施肥计划,确保养牛--肥料--饲料这一完整生态链的良性循环。1.1.1.选址与生态产业链本项目位于****产业园,项目建址西面约600米处为****乳业有限公司食品加工区,本项目可为其提供优质的原乳。规划中****产业园区主要包括农牧生态体验区、食品加工区、农牧生技区和农业旅游区,结合“乳制品加工、养牛示范、生技研发及农业旅游”产业主体,成为**集团在华*地区主要的农牧业基地。本项目的选址有利于该区域形成畜牧--乳品加工--研发--农业旅游的产业链。因此,本建设项目符合循环经济理念。 1.区域污染源调查分析本报告以评价区内各工业污染源排污申报资料为基础,对评价区域范围工业企业污染源进行评价,明确评价区域范围内主要的工业现状污染源的源强。1.1.大气污染源调查项目所在地属于**经济技术开发区远期规划范围,目前本项目周围区域内已建成的工业企业很少,也没有大的废气污染源。1.2.水污染源调查建设项目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河。***河目前主要工业污染源情况见表6-1。表6-1***河主要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情况统计序号污染源名称排放去向新鲜用水量(万吨/年)废水排放量(万吨/年)1***厂***河8.424.912**集团****有限公司***河6.11.053*****矿***河21.62.9合计36.128.861.3.噪声污染源调查建设项目周围噪声源主要为**路拓宽改造的施工噪声和**路上的交通噪声。项目西南面的*******机械厂白天生产时有机械噪声产生。1.4.土壤污染源调查根据**区**镇**村村委会提供的资料,项目拟建地没有建过工业企业,历史土地利用性质均为农田和村庄,因此项目所在地土壤和地下水没有受到工业污染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 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7.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7.1.1.1监测布点、监测时段与采样频率在评价区内以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及兼顾均匀性的原则布点。本评价监测点位置、监测时段与采样频率见表7-1和图2-1。现场监测于2004年6月8日-13日进行。表7-1监测布点及监测项目一览表测点号测点名称距建设地点位置监测项目监测时段及采样频率功能方位距离(m)1**村二类区东南350SO2、TSP、臭气浓度采样5天,SO2每天4次,每次45分钟。TSP每天1次,连续12小时。2建设项目所在地——3***村西15004***桥西南10007.1.1.2采样及分析方法采样及分析方法按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见表7-2。表7-2采样及分析方法一览表监测因子采样方法分析方法SO2溶液吸收法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TSP滤膜采样重量法臭气浓度真空瓶采样三点比较式臭袋法7.1.2大气环境质量评价7.1.2.1评价标准根据评价范围内的大气功能区划,评价区内为二类区,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评价标准见表2—2。 7.1.2.2监测结果分析表7-3SO2监测结果汇总表监测点1小时浓度值(mg/Nm3)日均浓度范围(mg/Nm3)超标率%10.007—0.0720.012—0.052020.008—0.0760.013—0.058030.007—0.0740.011—0.054040.007—0.0760.012—0.0560表7-4TSP监测结果汇总表监测点日均浓度范围(mg/Nm3)超标率%10.097—0.21020.082—0.17030.087—0.18040.092—0.200表7-5恶臭(臭气浓度)监测结果汇总表监测点日均浓度范围超标率%18—10028—9037—9047—907.1.2.3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因子根据环评大纲,本次评价的大气评价因子为SO2、TSP、臭气浓度。(2)评价方法大气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即:Iij=Cij/Csi式中:Iij—第i种污染物,第j测点的指数Cij—第i种污染物,第j测点的监测平均值(mg/m3)Csi—第i种污染物评价标准(mg/m3)(3)评价结果单因子污染物指数计算见表7—6。 表7—6各测点各污染物I值表序号测点名称I值SO2TSP恶臭1#**村0.350.70.52#建设项目所在地0.390.570.453#***村0.360.60.454#***桥0.370.670.45从表7-6可以看出,各污染因子的I值都小于1。评价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表明,该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较好。1.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2.1水环境现状监测(1)监测断面考虑到调查范围内的水质变化、水文特征等因素,在***河设4个水质监测断面;在项目附近河道(***河支流-旱河)设1个水质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断面布设见表7—7和图7—1。表7—7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具体位置水体名称断面编号断面位置监测项目监测时段与频率旱河Ⅰ**村PH、COD、BOD5、SS、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监测3天,上、下午各采样一次***河Ⅱ与旱河交界处Ⅲ与***路交界处Ⅳ与***路交界处下游1000米Ⅴ入***河处(2)监测项目根据评价大纲及大纲批复的要求,水质现状监测项目为PH、COD、BOD5、SS、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水质监测的同时对***河进行水文资料调查(包括河流水深、河宽、流速、流量、流向等)。(3)监测时段、频率、采样及分析方法监测于2004年6月8日至10日连续3天对评价河流各监测断面进行采样、分析,每天2次,上、下午各一次。 监测项目分析按国家环保局发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地表水环境部分)执行。监测项目分析方法见表7—8。表7-8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监测项目分析方法pH玻璃电极法COD重铬酸钾法BOD5五日培养法SS重量法NH3-N水杨酸分光光度法TP钼酸铵分光光度法粪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4)水质监测结果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见表7—9。表7—9地表水水质现状监测结果断面项目PHCODBOD5SSNH3-NTP粪大肠菌群Ⅰ最大值8.06203.152未检出0.061.2×103最小值7.48142.147未检出0.051.0×103均值7.7616.82.649未检出0.051.1×103Ⅱ最大值7.6221.32.652未检出0.031.2×103最小值7.4014.61.419未检出0.031.1×103均值7.5417.91.939未检出0.031.1×103Ⅲ最大值8.1430.43.058未检出0.031.8×103最小值7.5912.61.630未检出0.031.6×103均值7.8519.92.346未检出0.031.7×103Ⅳ最大值8.1619.51.952未检出0.031.6×103最小值7.783.91.238未检出0.031.4×103均值7.9410.61.744未检出0.031.5×103Ⅴ最大值7.9243.52.837未检出0.031.5×103最小值7.8911.62.331未检出0.031.3×103均值7.9024.42.535未检出0.031.4×103注:氨氮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mg/l。7.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标准***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其标准值见表2—4。 (2)评价方法水质评价方法本着简单、合理、直观的原则,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其模式如下:Pi=Ci/Si式中:Pi—标准指数;Ci—评价因子实测浓度;Si—评价标准。PH的标准指数用下式计算:式中:Pi—PH的标准指数Si—PH的上限或下限值;Si—PH的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值;Co—PH的实测值。(3)评价结果水质单因子污染指数计算结果见表7—10。表7—10单因子水质污染指数(Pi)计算结果断面PHCODBOD5SS氨氮TP粪大肠菌群Ⅰ0.380.560.430.8200.170.055Ⅱ0.270.600.320.6500.10.055Ⅲ0.440.660.380.7700.10.085Ⅳ0.470.350.280.7300.10.075Ⅴ0.450.810.420.5800.10.07从表7—11中可以看出,5个监测断面的所有监测项目污染指数Pi均小于1,因此***河目前水质可以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要求。 1.1.环境噪声现状评价7.3.1环境噪声现状监测7.3.1.1环境噪声监测点的布设  在厂界周围布设布设噪声测点8个,连续监测1天,昼夜各监测一次。监测项目为连续等效A声级。监测布点图见图3—1。7.3.1.2监测仪器和监测方法  噪声测试仪器:AWA5611声级计。  环境噪声测量按照《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349—90和《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14623—93进行测量。7.3.1.3测量时间及现场状况  现场监测时间为2004年6月12日,对各噪声监测点进行了环境噪声测试,声级计每秒钟读取一个数据,一般每个测点连续测量10分钟,对于很稳定的声环境,则连续测量1分钟,昼夜监测各一次。7.3.2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建设项目厂界噪声测点监测结果列入表7—11中。表7—11建设项目厂界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等效声级Leq:dB(A)监测点12345678白天51.253.453.254.555.754.051.850.9夜间43.645.644.246.147.246.344.542.67.3.3环境噪声现状评价7.3.3.1评价标准噪声评价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级标准以及《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标准,见表2—6。7.3.3.2评价结果  各环境噪声监测点的噪声水平以该点测量处理数据中的等效连续 A声级leq(A)作为评价量。从表7—12中可以看出,8个测点白天噪声级在50.9~55.7dB(A)之间,夜晚42.6~47.2dB(A)之间。按照相应的环境噪声和厂界噪声标准,各测点昼夜噪声均达标。 1.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1.1.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卫生防护距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由于本项目恶臭污染物为无组织排放,通过设立卫生防护距离可以控制其对周围居住区产生的影响。考虑本项目的特点,本评价将采用类比调查的方式确定恶臭卫生防护距离。(1)恶臭污染物浓度与臭气强度关系日本的恶臭强度六级分级法见表8—1。表8—1恶臭强度分级法强度指标0无气味1勉强能感觉到气味(感觉阈值)2气味很弱但能分辨其性质(识别阈值)3很容易感觉到气味4强烈的气味5无法忍受的极强气味各主要恶臭污染物质浓度与恶臭强度的关系见表8—2。表8—2恶臭污染物浓度(ppm)与恶臭强度关系恶臭污染物恶臭强度分级122.533.545NH30.10.61.02.05.010.040.0H2S0.00050.0060.020.060.20.73.0对本次评价恶臭污染物预测结果进行分级,各环境敏感点恶臭强度范围为1—2级之间,正好处于识别阈值附近。(2)类比调查本次评价对位于**市**区**镇的****奶业集团第二牧场 作了专门的现状调查。调查人员共20人,其中男性12人,女性8人;从年龄结构来看,18-34岁5人,35—50岁13人,50岁以上2人。调查人员分别在污染源下风向5m、30m、50m、70m、100m、150m、200m、300m等距离取样嗅闻,并以上风向作为对照点。嗅闻结果如表8—3所示。表8—3嗅闻结果风向距离(m)嗅闻人员感觉比例(%)012345上风向510020100下风向51003020805020607010107010100203050150103050102004040203007030由嗅闻结果统计可知,在恶臭污染源下风向5m范围内可感觉到强烈的气味(4级),5—100m范围内很容易感觉到气味(2—3级),150m处气味很弱(2级),300m以外已闻不到气味。(3)确定卫生防护距离参考对**奶业集团第二牧场恶臭气体嗅闻调查结果,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本项目的恶臭卫生防护距离为150m。1.1.1.恶臭污染防治措施8.1.2.1加强绿化绿化工程对改善牧场的环境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厂区绿化以完全消灭裸露地面为原则,广种花草树木。厂区道路两边种植乔灌木、松柏等,厂界边缘地带种植杨、槐等高大树种形成多层防护林带,以降低恶臭污染的影响程度。 8.1.2.2加强恶臭污染源管理在牛粪处理、堆存和还田,污泥处理的污泥浓缩、污泥脱水和污泥堆存工艺过程中,易产生恶臭。为此在牛粪处理和还田、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操作中必须加强管理,对污泥进行深度处理,污泥浓缩要控制其厌氧发酵,牛粪发酵和污泥脱水后要及时清运,减少牛粪和污泥堆存。8.1.2.3合理布局该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为减轻恶臭的影响程度,厂区平面布置应将易产生恶臭的如牛粪和污泥处理工段设置在厂址的西北侧,生产区和办公区分开,办公区设置在厂址的东南侧,并设置防护林带,以减少恶臭的影响。8.1.2.3做好厂区规划根据卫生防护距离,距恶臭产生部分150m范围内的土地不应有居民区或其他环境敏感目标。因而建议将恶臭产生部门牛粪牛尿储存池、污泥浓缩池布置在厂区的西北侧(即主导风向的两侧)。1.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污水按照种养结合、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原则,经处理达标后全部还田。建设项目废水经过场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的旱作标准后,再通过管道排入位于接纳土地上的田间储存池,作牧草灌溉用水,含氮量高的牛尿经处理后作为液体肥料使用。奶牛养殖业造成污染的很大原因在于农牧脱节,没有足够的耕地消化粪便和污水。根据上海农科院测定,如果用于还田,1个标准畜禽单位的年存栏至少应有1亩耕地来消纳粪尿废弃物,否则会产生土地环境负担过重或者无法消纳的现象。与本项目配套的牧草、饲料种植地有300亩,相当于每头牛利用了1.5亩地来 消纳粪尿废弃物。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要求,配套设置了多个田间储存池,总容积可达到5000m3,以解决在农田非施肥期间的污水出路问题。因此,本项目建成营运后,在实现了污水资源化利用,废水污染物实行零排放的情况下,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产生大的影响。1.1.噪声环境影响评价8.3.1噪声源强建设项目主要噪声源为青饲料切碎机、割草机、风机、水泵等各类设备噪声源,噪声声级范围75—90dB(A)。建设项目主要噪声源及其噪声声级详见表3—9。8.3.2预测内容各预测点的等效声级。8.3.3预测方法采用噪声数学模式计算,预测厂界产生的噪声级。根据导则有关规定,工业噪声源都按点声源处理。其预测模式为:(1)点声源预测模式Loct(r)=Loct(r0)-20log(r/r0)-△Loct式中:Loct(r)—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Loct(r0)—参考位置r0处的倍频带声压级;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r0—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m);△Loct—声屏障、遮挡物、空气吸收、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量。(2)某点的总等效声级Leq式中:Leqi—第i个声源对某点的等效声级 8.3.4预测结果及分析根据建设项目高噪声设备声级所处位置,利用工业企业噪声预测模式和方法,对厂界外的声环境进行预测计算,得到项目建成后各预测点的昼间和夜间噪声级,建设项目的厂界噪声预测结果见表8—4。表8—4厂界噪声预测结果等效声级Leq:dB(A)监测点12345678白天52.054.254.155.356.855.353.151.9夜间44.446.445.146.948.347.645.843.6从表8—16可知,建设项目厂界各预测点的昼夜噪声预测值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Ⅱ类标准的要求。因此,建设项目投产后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1.1.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废物主要是牛粪(新鲜牛粪和粪渣)、消化污泥。采用干法清粪工艺将牛粪单独清出,运至堆积发酵池,进行发酵无害化处理,处理后还田做牧草饲料种植用肥。污水处理产生的消化污泥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及处置方法详见表3-7。通过以上措施,建设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了妥善处置和利用,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不向环境排放,不会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1.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预计2005年3月竣工。项目在建设期间,各项施工活动不可避免的将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和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废气和粉尘、噪声、固体废物、废污水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以粉尘和施工噪声尤为明显。以下就这些污染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8.5.1施工期大气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建设项目在其施工建设过程中,大气污染物主要有:(1)废气施工过程中废气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2)粉尘及扬尘在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主要来源于:①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砂子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过程中,因风力作用将产生扬尘污染;②运输车辆往来将造成地面扬尘;③施工垃圾在其堆放和清运过程中将产生扬尘;④原有厂房改造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上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扬尘)将会造成周围大气环境污染,其中又以粉尘的危害较为严重。施工期间产生的粉尘污染主要决定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的堆放及风力等因素,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科研所等单位在市政施工现场的实测资料,在一般气象条件下,平均风速为2.5m/s,建筑工地内TSP浓度为其上风向对照点的2~2.5倍,建筑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在其下风向可达150m,影响范围内TSP浓度平均值可达0.49mg/m3。当有围栏时,同等条件下其影响距离可缩短40%。当风速大于5m/s,施工现场及其下风向部分区域的TSP浓度将超过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三级标准,而且随着风速的增加,施工扬尘产生的污染程度和超标范围也将随之增强和扩大。 当地较开阔,大气扩散条件较好,空气湿润,降雨量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扬尘的影响。但是伴随着建筑材料运输和原有建筑的改造等施工过程,施工期间可能产生扬尘,将对附近的大气环境和居民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控制措施,尽量减轻其污染程度,缩小其影响范围。其主要对策有:(1)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砂石料应统一堆放,水泥应设专门库房堆放,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轻举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2)开挖和拆迁时,对作业面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减少扬尘量。而且,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应及时运走。(3)谨防运输车辆装载过满,并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其沿途抛洒,并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的泥土和灰尘,冲洗轮胎,定时洒水压尘,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4)施工现场要围栏或部分围栏,减少施工扬尘扩散范围。(5)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放的砂石等建筑材料进行遮盖处理。8.5.2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转和各类车辆的运行,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噪声污染。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都是噪声的产生源。根据有关资料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状况列于表8—5。表8—5施工机械设备噪声施工设备名称距设备10米处平均A声级dB(A)打桩机90挖掘机82推土机76混凝土搅拌机84起重机82压路机82卡车85由表8—5 中可以看出,现场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很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是各种机械同时工作,各种噪声源辐射的相互迭加,噪声级将会更高,辐射面也会更大。施工噪声对周围地区声学环境的影响,采用《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进行评价(表8—6)。表8—6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标准(GB12523—90)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dB(A)昼间夜间土石方挖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结构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由于本工程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主要属中低频噪声,因此在预测其影响时可只考虑其扩散衰减,预测模型可选用:L2=L1-20lgr2/r1(r2>r1)式中:L1、L2分别为距声源r1、r2处的等效A声级(dB(A));r1、r2为接受点距源的距离(m)。由上式可推出噪声随距离增加而衰减的量ΔL;ΔL=L1-L2=20lgr2/r1由此式可计算出噪声值随距离衰减的情况,结果见表8—7。表8—7噪声值随距离的衰减关系距离(m)11050100150200250400600ΔLdB(A)02034404346485257若按表8—5所列噪声最高的打桩机计算,施工噪声随距离衰减后的情况8—8所示。表8—8施工噪声随距离的衰减值距离(m)1050100150200250300400500600打桩机90686259565453504745由表8—8计算结果可知,白天施工机械超标在150米范围内,对建设项目周围声环境有所影响。 此外,由于进入施工区的道路上流动噪声源的增加,还会引起道路沿线两侧地区噪声污染。为了减轻本工程施工期噪声的环境影响,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拆除作业中尽量避免使用爆破手段。(2).施工机械应尽可能放置于对厂界外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3).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4).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5).尽量压缩工区汽车数量与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6).做好劳动保护工作,让在噪声源附近操作的作业人员配戴防护耳塞。8.5.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水主要有:(1)生产废水包括开挖、钻孔产生的泥浆水和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及洗涤用水。前者含有大量的泥砂,后者则会有一定量的油污。同时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因调试、清洗设备,也会产生一定量的含油废水。(2)生活污水它是由于施工队伍的生活活动造成的,包括食堂用水、洗涤废水和冲厕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细菌和病原体。(3)施工现场清洗废水它虽然无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质,但其中可能会含有较多的泥土、砂石和一定的地表油污和化学物品。 施工中上述废水量不大,但如果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同样会危害环境。因此,应该注意,施工期废水不应任意直接排放。施工期间,在排污工程不健全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现象。施工现场必须建造集水池、沉砂池、排水沟等水处理构筑物,对施工期废污水,按其不同的性质,分类收集处理。8.5.4施工垃圾的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垃圾主要来自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涌入而产生的生活垃圾。在施工期间也将有一定数量废弃的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混凝土、木材、废砖、土石方等。因本工程也有相当的工作量,必然要有大量的施工人员,其日常生活将产生一定数量的生活垃圾。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加以利用,防止其因长期堆放而产生扬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如不及时清运处理,则会腐烂变质、滋生蚊虫苍蝇,产生恶臭,传染疾病,从而对周围环境和作业人员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及时清运并进行处置。 1.总量控制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针对工程分析、环保治理措施及环境影响预测和分析的结果,贯彻“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的原则,分析确定本项目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环保部门监督管理提供依据。1.1.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析本项目投产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见表9-1。表9-1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种类污染物名称产生量(t/a)削减量(t/a)排放量(t/a)污水处理削减量还田量废水COD21.6817.474.170SS22.2719.812.480凯氏氮8.230.657.580TP0.470.120.350固废牛粪、粪渣1825018250消化污泥60601.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为废水中COD、SS、凯氏氮和TP;固废中牛粪、污泥。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申报量及总量控制建议指标见表9-2。表9-2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申报量及总量控制建议指标(t/a)类别污染物名称资源化还田量排放申报量总量控制指标废水COD4.1700SS2.4800凯氏氮7.5800TP0.3500固废牛粪、粪渣182500消化污泥600 1.环境监控及环境保护管理计划1.1.环境监控计划为有效地了解建设项目的排污情况和环境现状,为保证建设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确保建设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应对建设项目中各排放口实行监测、监督。建设项目监测的污染物为:(1)大气---恶臭(臭气浓度)。(2)废水---COD、SS、凯氏氮、TP、粪大肠菌群、蛔虫卵数。(3)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各污染物监测地点和频率如下:(1)大气:厂界监控点每季一次。(2)废水:污水处理设施出口每天一次。(3)噪声:厂界设8个测点,每季一次。1.2.环境管理体系和监测仪器设备10.2.1环境管理体系和人员配备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由总经理负责,副总经理主管,具体工作由环保科组织实施,其职责是贯彻执行环保方针、政策,制定、实施环保工作计划、规划,审查、监督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工作,组织全厂环保工作的实施、验收及考核,监督“三废”的达标排放,负责污染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编制环保统计及环保考核等报告。车间有兼职环保员负责本部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污水处理装置产生的污泥和其它固体废物应贮存于指定场所并由专人兼职负责。建设项目拟配有环保工作人员3人,其中管理人员1人,污水处理站1人,兼职环保员1人。 10.2.2环境监测仪器配备建设项目投产后,公司拟配备的环境监测仪器具体见表10-1。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部分仪器或委托当地环境监测站监测。表10—1监测仪器配备仪器名称台数(件)仪器名称台数(件)天平2电热恒温干燥箱1噪声声级仪1干燥灭菌箱1分光光度计1污水COD测定仪1高压蒸汽灭菌器1污水流量计1电炉2显微镜1恒温培养箱1金属筛1离心机1玻璃仪器若干1.1.环境管理制度公司领导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应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促进工厂的环境保护工作,并通过经济杠杆来保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认真执行。制定的环境保护工作条例有:(1)环境保护职责管理条例(2)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3)污水排放管理制度(4)污水处理装置日常运行管理制度(5)排污情况报告制度(6)固体废物的管理与处置制度(7)污染事故处理制度(8)环保教育制度 1.公众参与1.1.公众参与的作用和目的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参与的作用和目的主要表现在:(1)让公众了解项目、充分认可项目,从而使项目发挥更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2)公众参与是协调工程建设与社会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公众参与这一方式,确认项目引起或可能引起的所有重大环境问题已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得到分析及论证。(3)确认环保措施的合理性与可行性。(4)提出公众对项目的各种看法和意见,并在设计环保措施方案时充分考虑公众要求。1.2.公众参与的方式、调查内容和对象11.2.1公众参与的方式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地周围公众对本工程及周围环境的意见和建议,本次环评公众参与方式采用请被调查对象填写“**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形式征求意见。评价单位于2004年6月15日进行了调查表的发放与回收工作。发放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范围如下:(1)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企事业单位。(2)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居民。(3)建设项目所在地居委会的工作人员。11.2.2公众参与的调查内容(1)公众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目前的环境质量( 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等)状况是否满意。(2)公众对建设项目的了解状况及反应。(3)了解建设项目概况后,公众对项目可能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影响意见。(4)公众对本项目污染防治及环保部门审批该项目有何建议和要求。具体调查内容可参见附表。11.2.3公众参与调查样本构成本次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共调查33人,其中男性27人,女性6人;就文化程度分析,其中大学2人,高中(中专)毕业12人,初中毕业13人,小学毕业6人;从被调查人的职业来看,干部2人,知识分子1人,工人18人,个体劳动者3人,农民9人;从年龄结构来看,18-34岁5人,35—50岁19人,50岁以上9人。1.1.公众参与调查结果11.3.1公众参与调查结果(1)公众对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很满意的3人,较满意的30人,不满意的0人。(2)公众对拟建项目的了解程度知道一点的29人,很清楚的0人,不了解的4人。(3)公众对该项目建成后认为对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较大的1人,一般的12人,较小的7人,不清楚的13人。(4)公众对本项目的态度坚决支持的3人,无所谓的8人,有条件支持的22人。11.3.2公众参与建议公众参与建议和要求归纳起来为: (1)被调查者中绝大多数人对建设项目持赞成态度,说明周围群众从发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基本上支持拟建项目。(2)要求建设项目加强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的治理,希望建设单位选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并加大环保治理力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3)群众要求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粉尘、垃圾和噪声污染,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希望环保部门严格执行环保法和有关的环保法规、标准。 附表:表1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意见征询表被调查人被调查单位年龄职业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住址单位地址您对环境质量现状是否满意(如不满意请注明原因)□很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您是否知道/了解在该地区拟建设的项目□不了解□知道一点□很清楚您认为该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影响是□严重□较大□一般□较小□不清楚您对该项目持何种态度□坚决支持□有条件赞成□无所谓□反对您对该项目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签字(盖章) 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1.社会经济效益分析12.1.1经济效益分析该建设项目总投资3500亿元。项目投产后,投资回收期为6~7年。该项目经济效益较好,且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在经济上是可行的。12.1.2.社会效益分析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奶业发展规划,该项目作为良种奶牛示范牧场,在引进国外良种奶牛繁育、引进国外先进牧场模式和管理经验、推动**奶业和畜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增强人民体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实施后将促进和带动周边乳制品加工业、农牧业生态观光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结合本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促进规划区内基础设施的建设。1.2.环境效益分析该项目拟投资110万元用于建污水处理站、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固废处理和噪声治理措施等,以保证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满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要求。建设项目环保措施主要是体现国家环保政策,贯彻“总量控制”、“达标排放”污染控制原则,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通过治理措施,该项目废水和固废可以实现全部资源化利用并做到零排放,厂界噪声达标。这些措施的实施产生的环境效益较明显。 1.结论和建议1.1.结论13.1.1产业政策本项目不属于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的禁止或限制类的项目。本项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的第一类(农业)第18条(奶业)项目。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3.1.2符合规划本项目符合**市**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规划。13.1.3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本项目工艺先进,产品质量高、能耗低,产污量少,符合清洁生产原则。本项目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13.1.4实现达标排放和污染防治措施13.1.4.1废水处理建设项目废水经过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的旱作标准后用于灌溉农田(牧草)。13.1.4.2废气处理建设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150米,卫生防护距离内没有居民区。建设项目通过合理布置厂区平面以及绿化等措施使项目产生的恶臭(臭气浓度)可以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13.1.4.3噪声治理建设项目拟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备噪声通过减振、消声、隔声和距离的自然衰减,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标准要求。13.1.4.4固体废物 本项目固体废物经过处理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和《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后作为废料还田利用。13.1.4.5三同时本项目对废水、固废和噪声的处理设施作为三同时检查项目,必须在项目投产前建成。综上可知,本项目对所排放的污染物采取了污染控制措施,污染防治措施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可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13.1.5总量控制本项目废水和固废污染物排放申报量均为0。13.1.6地区环境质量不变13.1.6.1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各测点SO2、TSP各浓度值均未出现超标现象,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整体状况良好。(2)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河各监测断面各监测指标均能达标,表明***河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要求。(3)环境噪声现状8个测点声环境质量均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13.1.6.2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结论(1)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废水不排入环境,在实现了污水资源化利用,废水污染物实行零排放的情况下,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产生大的影响。(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150米,卫生防护距离内没有居民区。(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固废均还田处理,不排入环境。(4)噪声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结果表明,建设项目厂界8个测点昼夜噪声预测值均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造成的扬尘污染范围一般可达150m,影响范围内TSP浓度平均值可达0.49mg/m3;施工噪声影响范围在100m范围内;施工产生的含油含悬浮物的废水易造成超标排放。13.1.7环境效益和公众参与本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良好,环境效益明显。公众参与被调查者中绝大多数人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希望建设单位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13.1.8总结论本项目为****农牧生态园有限公司进行的存栏200头奶牛示范牧场项目,符产业政策和规划,对所排放的污染物采取了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符合清洁生产原则和循环经济理念,污染物排放达标,对评价区的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保角度考虑,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1.1.对策与建议13.2.1建设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应严格控制,夜间施工应办理许可证,到当地环保部门登记。施工期噪声应采取措施加以控制:(1)为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拆除作业中尽量避免使用爆破手段。 (2)施工机械应尽可能放置于对厂界外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3)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4)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5)尽量压缩工区汽车数量与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6)做好劳动保护工作,让在噪声源附近操作的作业人员配戴防护耳塞。13.2.2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认真落实本项目的各项治理措施,加强对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制定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环保管理机制,防止出现事故性和非正常污染排放。13.2.3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