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3.59 KB
- 2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土木工程施工习题一、概念题渗透系数(1.1.2.3);渗透系数是指在水力坡度为1的渗流作用下,水从土中渗出的速度。零线(1.2.2.2);平面网格中,相邻两个零点练成的一条直线,就是零线。施工高度(1.2.2.2);角点的设计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的差值。含水量(1.1.2.1);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最佳含水量(1.3.4.3);对应最大干重度的含水量成为最佳含水量。压实系数(1.3.4.3);土的控制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可松性(1.1.2.2);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内部组织破坏,其体积因松散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原来的体积,土的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最初可松性系数(1.1.2.2);土挖出后的松散状态下的体积与土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最终可松性系数(1.1.2.2);图经回填压实后的体积与土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吊脚桩(2.2.3);桩靴强度不够,打管时被打坏,水或水泥进入套管:或活瓣未及时张开,导致桩底部隔空。皮数杆(3.2.2);用来标明皮数和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三一砌筑法(3.2.2);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冷拉(4.1.1);在常温下对钢筋进行强力拉伸,拉应力超过钢筋的屈服强度,是钢筋产生塑性变形,以达到调直钢筋、提高强度、节约钢材的目的。冷拔(4.1.2);将钢筋在常温下强力拉拔使其通过特制的模孔,钢筋轴向拉伸径向压缩,使钢筋产生较大塑性变形,其抗拉强度提高,塑性降低,硬度提高。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4.4.3);混凝土受冻前至少应达到的强度值。施工缝(4.3.3.3);新浇混凝土与已硬化混凝土之间的结合面,是结构的薄弱环节。脚手架(6.1.1);堆放材料和工人进行操作的临时设施。起重量(5.1.1.1);在一定起重半径下,起重机能吊起的最大重量。起重高度(5.1.1.1);在一定起重半径下,起重机将构件吊起的最大高度。
拱架预拱度(7.6.2);为抵消拱架在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位移,而在拱架施工或制作时预留的鱼位移方向相符的校正量。掏槽(9.2.1.1);在只有一个临空面的条件下先开挖出一个槽口,作为新的临空面,提高爆破效果,先开的槽口称为掏槽。塌方(9.4);在地质不良区段修筑隧道,常会遇到洞顶围岩下塌、侧壁滑动等现象,甚至会发生冒顶等严重情况,这些现象在施工中称为塌方。流水施工(10.1);将不同对象保持一定间隔时间,陆续开工,陆续完工,各施工队依次对施工对象上连续完成各自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10.2.3);专业工作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施工持续时间流水步距(10.2.4);相邻链各个专业工作队先后进入流水施工的时间间隔。节奏性专业流水(10.3.1);同一施工队在不同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相等。三通一平(11.3.3);通路、通水、通电和平整场地。关键线路(12.1.1.3);在有多条线路的网络图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总时差(12.1.3.2);是指不影响工期的前提下,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自由时差(12.1.3.2);是指在不影响工期且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该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二、单选题1、某基槽开挖深度3.5m,土质为Ⅱ类土,地下水位较高,土方机械宜选用 d 。(1.3)A.推土机B.正铲挖土机C.铲运机D.反铲挖土机2、土木工程施工中根据 将土分为 d 类。(1.1.1)A.土的抗剪强度……四 B.土的工程性质……六C.土的密实度……八 D.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八3、土样质量500g,烘干后质量440g,土样含水率w=b%。(1.1.2.1)A.12.00 B.13.64C.15.32 D.8.004、推土机挖深(填高)一般小于 a 。(1.3.1.1)A.1.5m B.2m
C.2.5m D.3m5、推土机运距为b左右,效率最高。(1.3.1.1)A.100m B.50mC.150m D.200m6、下列单斗挖土机中a不适合水下挖土。(1.3.1.3)A.正铲B.反铲C.拉铲D.抓铲7、硬塑、可塑黏土直壁开挖允许深度为b米。(1.4.1.1)A.1.25B.1.5C.1.0D.2.08、振动压实法多用于b。(1.3.4.2)A.黏性土B.非黏性土C.黏性土及非黏性土D.以上都不对9、挖土机装满一车土时间为5分钟,自卸汽车运一车土的往返时间为20分钟,该挖土机宜配备b台自卸汽车。(1.3.3.2)A.2~3B.4C.1D.随便10、在沟槽开挖时,对松散和湿度很高的土进行土壁支撑,宜采用b。(1.4.1.2)A.断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B.垂直挡土板式支撑C.连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D.断续或连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11、基坑开挖采用井点降水防治流沙的机理是b。(1.4.2.2)A.改变动水压力大小B.改变动水压力方向C.增加渗流长度D.平衡动水压力12、爆破作用程度用b反映。(1.5.2.1)A.最小抵抗线B.爆破作用指数C.爆破漏斗半径D.漏斗可见深度13、基坑支护结构按受力状态分类,深层水泥土搅拌桩属于c。(1.4.1.2)A.横撑式结构B.拉锚式结构C.重力式结构D.悬臂式结构14、.某基坑采用排桩和土锚杆支护,无地面荷载作用,结果产生了边坡整体滑移事故,事故最可能原因是d。(1.4.1.2)A.排桩入土深度不够B.锚杆强度不够C.锚杆深度不够D.排桩入土深度和锚杆深度都不够
15、预制桩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c以上方可起吊。(2.1.1.2)A.100%B.80%C.70%D.50%16、软土地区预制桩打桩施工,不宜选择下列哪种桩锤b。(2.1.2.1)A.落锤B.柴油锤C.蒸汽锤D.液压锤17、锤击桩常用的打桩方式有。(2.1.2.2)A、轻锤高击B、轻锤低击C、重锤高击D、重锤低击18、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d时,才允许运输和打桩作业.(2.1.1.2)A.50%B.70%C.90%D.100%19、按照施工方法的不同,桩基础可以分为a。(2)A.灌注桩、预制桩B.静压桩、夯扩桩C.钢管桩、钢筋混凝土桩D.摩擦桩、端承桩20、干作业成孔的是d。(2.2)A.套管成孔灌注桩B.正循环钻孔灌注桩C.反循环钻孔灌注桩D.螺旋钻孔灌注桩21、在位置偏差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摩擦桩打桩的质量控制以b为主。(2.1.2.2)A、最后贯入度;B、沉桩标高;C、锤击次数;D、桩头形状22、预制桩长为L,一点起吊时吊点距桩尖距离约为c。(2.1.1.2)A.0.3LB.0.2LC.0.7LD.0.5L23、灌注桩成孔时,泥浆的作用是c。(2.2.1.1)A.减少摩擦和润滑作用B.防止塌孔C.护壁排渣D.方便钻进24、下列施工方法中,哪种方法可防止套管灌注桩发生缩颈现象a。(2.2.3)A.跳打法B.分段打设C.复打法D.打桩速度减慢25、多孔砖砌筑时,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d。(3.3.1.2)A、60%B、70%C、75%D、80%26、混合砂浆用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小于c天。(3.1.2)A、3B、5C、7D、1027、关于砖墙砌筑工艺叙述正确的是c。(3.2.2)
A.放线-抄平-立皮数杆-砌砖-清理B.抄平-放线-立皮数杆-砌砖-清理C.抄平-放线-摆砖样-立皮数杆-盘角-挂线-砌筑D.抄平-放线-立皮数杆-摆砖样-砌砖-清理28、砌砖通常采用的“三一砌筑法”是指c。(3.2.2)A.一皮砖,一层灰,一勾缝B.一挂线,一层灰,一勾缝C.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揉D.一块砖,一铲灰,一刮缝29、砖砌体的外墙转角处留槎要求是b。(3.2.2)A.留直槎B.留斜槎C.留直槎或留斜槎D.留直槎加密拉结筋30、砖墙砌体如需留槎时,应留斜槎,如墙高为H,斜槎长度应大于等于b。(3.2.2)A.HB.2/3HC.1/2HD.1/3H31、砌筑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和,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不得少于b分钟。(3.1.2)A.1B.1.5C.2D.332、砖墙砌体留直槎时,拉结筋沿垂直方向间距应不大于d。(3.2.2)A.300mmB.200mmC.600mmD.500mm33、砖墙与构造柱之留设c。(3.2.2)A.阳槎B.斜槎C.马牙槎D.阴槎34、大模板主要用于混凝土c施工。(4.2.3)A.楼板B.预制板C.墙体D.墙体和楼板35、钢模板代号P2015,该模板的长度为b。(4.2.2)A.2mB.1.5mC.200mmD.500mm36、模板的作用是c。(4.2)A.提供工作平台B.提高混凝土强度C.混凝土成型D.混凝土浇筑时的临时支撑37、钢筋冷拉是在常温下对钢筋进行强力拉伸,拉应力超过钢筋的b,以达到调直钢筋、提高强度节约钢材的目的。(4.1.1)A.破坏强度B.屈服强度C.破坏强度的75%D.设计强度38、冷拔钢丝模孔前后直径比约为d。(4.1.2)
A.1:1.5B.1:1.8C.1:1.3D.1:1.1539、钢筋绑扎接头的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长度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承受拉力钢筋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面积的c。(4.1.4.2)A.75%B.20%C.25%D.50%40、混凝土悬臂梁长度为3m,拆底模时混凝上强度应达到强度标准值的d。(4.3.7)A.50%B.70%C.90%D.100%41、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浇筑分层厚度应为d。(4.3.3.2)A.150mmB.200mmC.250mmD.振捣器振动部分的1.25倍42、肋形楼板的混凝土浇注按次梁方向浇筑时,施工缝应设置于d。(4.3.3.3)A.肋梁楼板无特殊要求B.梁端部C.次梁中间1/3跨处D.靠近板边弯矩小的位置43、如设计无要求,后张法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c后,方能开始张拉。(4.5.2.2)A.50%B.70%C.75%D.90%44、竖向钢筋的接长,可采用c方法代替电弧焊。(4.1.4.1)A.对焊B.点焊C.电渣压力焊D.绑扎45、用于钢筋骨架或钢筋网交叉钢筋的连接的焊接方法是b。(4.1.4.1)A.对焊B.点焊C.电渣压力焊D.气压焊46、大体积混凝土应采用何种振捣方式d。(4.3.4)A.无特殊要求B.外部振捣C.平板振动器与振捣棒结合D.插入式振捣器47、对于采用钢模板、配筋较密、截面较小的混凝土构件,施工时可选用下列哪种振捣设备进行振捣c。(4.3.4)A.插入式振捣器B.平板振捣器C.外部振动器D.人工振捣48、对于干硬性混凝土,宜选用何种类型的搅拌机进行搅拌b。(4.3.1.4)A.大功率搅拌机B.强制式搅拌机C.自落式搅拌机D.滚筒式搅拌机49、厚大钢筋混凝土浇筑时,应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b℃
。(4.4.1.2)A.20B.25C.30D.1050、后张法中关于锚具的正确表述为c。(4.5.2.1)A.临时固定在台座上的工具B.临时固定在台座上的张拉工具C.施加预应力的永久锚固装置D.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和临时固定的工具51、制作预埋件时,钢筋与钢板之间采用哪种焊接方法d。(4.1.4.1)A.闪光对焊B.点焊C.乙炔焊D.电弧焊52、下列钢筋的连接方法,属于机械连接的是d。(4.1.4.1)A.对焊连接B.绑扎连接C.气压焊连接D.锥形螺纹连接53、水下混凝土浇筑常采用b法。(4.4.2)A.蓄热B.导管C.沉管D.分层54、混凝土长距离水平运输宜采用c。(4.3.2.2)A.自卸汽车B.翻斗车C.混凝土搅拌运输车D.混凝土泵55、内部振捣器插点布置应采用行列或交错排列,插入点间距为振捣器作用半径的c。(4.3.4)A.0.9—1.1倍B.1.2—1.5倍C.1.4—1.5倍D.1.5—1.8倍56、单根粗钢筋张拉端锚具为a。(4.5.2.1)A.螺丝端杆锚具B.墩头锚具C.JM型锚具D.钢质锥形锚具57、冷拉设备能力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b。(4.1.1)A.卷扬机牵引力B.冷拉控制方法C.设备摩阻力D.滑轮组门数58、不同炉匹钢筋冷拉控制方法为a。(4.1.1.3)A.冷拉应力控制法B.冷拉率控制法C.伸长量控制法D.冷拉速率控制法59、混凝土浇筑的自由下落高度不能超过c。(4.3.3.1)A.5m1.2mC.2mD.10m60、下面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叙述不正确的是c。(4.4.1.2)A.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B.运输设备遮阳C.选用细砂配制混凝土D.循环水冷却61、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是指最终抗压强度损失值不超过设计强度a时,混凝土受冻前所具有的抗压强度。(4.4.3)A.5%B.10%C.15%D.20%62、插入式振捣器的操作要领是a。(4.3.4)
A.快插慢拔B.快插快拔C.反复振捣D.来回慢慢搅动63、平卧叠浇构采用后张法施工时,应c。(4.5.2.2)A.自上而下减小张拉力B.各层采用同一张拉力进行张拉C.自上而下增大张拉力D.只将底层构件的预应力筋张拉力增大64、先张法施工须待预应力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c时,才可放松预应力筋(4.5.1.2)A.50%B.60%C.75%D.100%65、下列方法,哪种不属于钢筋的连接方法c。(4.1.4)A.机械连接B.焊接C.榫接D.绑扎66、钢筋接头采用电弧焊接,其焊接工艺可分为a。(4.1.4.1)A.搭接焊、帮条焊、坡口焊B.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C.对焊、点焊、气焊D.电渣压力焊、埋弧压力焊67、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目的是b。(4.3.3.2)A.防止离析B.提高密实性C.提高强度D.提高均匀性68、混凝土养护的机理d。(4.3.5)A.防止混凝土开裂B.减小混凝土收缩C.提高混凝土密实度D.为混凝土硬化提供必须的温度和湿度环境69、混凝土养护其间。浇水次数为d。(4.3.5)A.6—8小时浇一次B.4—6小时浇一次C.白天4—6小时浇一次,夜晚6—8小时浇一次D.根据气候条件,确保混凝土湿润70、长度超过厚度的3倍厚大混凝土,宜采用b方法浇筑。(4.4.1.1)A.全面分层B.斜面分层C.分段分层D.分段法71、钢筋长度大于30m、曲线预应力筋,为减少孔道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应采用b。(4.5.2.2)A.一端张拉B.两端张拉C.缓慢张拉D.超张拉72、钢筋长度大于30m、曲线预应力筋采用两端张拉的目的是b。(4.5.2.2)A.减少锚具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B.减少孔道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C.减少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D.减少混凝土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73、能实现连续施工的模板类型是b。(4.2.5)A.组合钢模板B.滑升模板C.爬升模板D.大模板74、用于墙体和楼板同时浇筑的模板是d。(4.2.4)A、组合钢模板B、大模板C、台模D、隧道模75、滑模混凝土出模强度应控制在b。(4.2.5.2)A.0.1-0.3MPaB.0.2-0.4MPaC.0.5-0.8MPaD.1-1.2MPa76、构件的吊装过程一般为c。(5.2)A.绑扎、起吊、对位、临时固定、校正和永久固定B.绑扎、起吊、临时固定、对位、校正和永久固定C.绑扎、起吊、对位、校正、临时固定和永久固定D.绑扎、起吊、校正、对位、临时固定和永久固定77、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沿着b从一端向前推进。(6.2.2.1)A.主梁方向B.次梁方向C.建筑物长轴方向D.建筑物短轴方向78、采用旋转法吊装预制柱时,要求d共圆。(5.2.2.1)A、柱子绑扎点、柱的重心点、柱脚中心点B、柱的重心点、柱脚中心点、柱基杯口中心点C、柱脚中心点、柱子绑扎点、杯顶中心点D、柱基杯口中心点、柱子绑扎点、柱脚中心点79、柱绑扎方法有斜吊绑扎和直吊绑扎两种,异同点是b。(5.2.1.1)A、直吊绑扎容易就位对正,需要起重机的起重高度比斜吊绑扎法低。B、直吊绑扎容易就位对正,但需要起重机的起重高度比斜吊绑扎法高。C、斜吊绑扎容易就位对正,但需要起重机的起重高度比直吊绑扎法低。D、斜吊绑扎容易就位对正,但需要起重机的起重高度比直吊绑扎法高。80、自行杆式起重机吊装单层厂房c构件时,需验算起重机的最小臂长。(5.1.2.2)A、吊车梁B、柱C、屋面板D、屋架81、屋架在起吊过程中吊索保持与水平面夹角大于b度(5.2.1.2)A、30B、45C、60D、50
82、大跨度屋架起吊,采用横吊梁的目的是b。(5.2.1.2)A、增加绑扎点数B、减小索具高度,进而减小起重高度C、确保起吊水平度D、减小起重量83、人工砌筑砖砌体,一次可砌高度约为bm。(6.1.3)A.1.0~1.2B.1.2~1.5C.1.5~1.8D.1.8~2.484、高层剪力墙结构,混凝土量较大,宜选用的垂直运输方式b。(6.2.1)A.施工电梯+塔式起重机B.施工电梯+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泵(带布料杆)C.施工电梯+带拔杆高层井架D.施工电梯+高层井架+塔式起重机85、现浇框架结构柱列的浇筑顺序为a。(6.2.2.1)A.由外向内对称浇筑B.由内向外浇筑C.从一侧向另一侧D.没有特殊要求86、框架结构梁、板一般应同时浇注。但当梁高大于b时,可单独浇筑。(6.2.2.1)A0.5mB1.0mC1.2mD2m87、吊装阶段屋架布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6.3.3.2)A.斜向布置与纵向布置相比,起重机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B.斜向布置占地面积大C.纵向布置时每一屋架组的中心线应位于该组屋架倒数第二榀吊装轴线之后约2m处D.纵向布置时每一屋架组的中心线应位于该组屋架倒数第二榀吊装轴线之前约2m处88、吊车梁、连系梁、屋面板的布置的叙述,正确的是b。(6.3.3.2)A.梁式构件叠放高度常取4~6层B.大型屋面板叠放高度不超过6~8层C.屋面板在跨内就位,应向后退1~2个节间开始堆放D.屋面板在跨外就位,应向后退3~4个节间开始堆放
89、自行杆式起重机起重参数关系:b。(5.1.1.1)A、起重半径增大,起重高度增大、起重量增大B、起重半径增大,起重高度增大、起重量减小C、起重半径增大,起重高度减小、起重量增大D、起重半径增大,起重高度减小、起重量减小90、柱滑行法起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5.2.2.1)A.柱在吊升过程中柱脚沿地面滑行逐渐直立B.起重机稳定性好、施工安全C.施工效率高D.柱沿地面滑行时产生震动。91、悬臂法施工不适用于b。(7.4)A.连续梁桥B.简支梁桥C.悬臂梁桥D.斜拉桥92、桥高水深、孔数较多、小跨径的简支梁桥安装方法是c。(7.2)A.陆地架设法B.水中架设法C.空中架设法D.悬臂法93、顶推法施工适用于c。(7.5)A.悬臂梁桥安装B.简支梁桥安装C.连续梁桥安装D.拱桥安装94、转体法施工适用于d。(7.8)A.单孔大跨径简支梁桥施工B.多孔大跨径梁桥施工C.多孔大跨径拱桥施工D.单孔或三孔大跨径拱桥施工95、下述施工组织方式中,资源均衡且能连续施工的施工组织方式是b。(10.1)A.依次施工B.流水施工C.搭接施工D.平行施工96、下列关于施工段划分的叙述,哪一条不正确?d。(10.2.2)A.施工段的分界同施工对象的结构界限尽量一致B.各施工段上所消耗的劳动量尽量相近C.要有足够的工作面D.分层又分段时,每层施工段数应少于施工过程数97、哪个不是流水施工必备的条件d。(10.1)
A.若干个独立的施工对象B.若干个施工过程C.专业化分工D.施工对象必须能流动98、通过增加a可以将成倍节拍流水组织成固定节拍流水。(10.3.1.2)A、施工队组数B、施工段数C、流水节拍D、流水步距99、施工对象既分施工层又分施工段时,施工段数与施工过程数的关系为a。(10.2.2)A.施工段数大于施工过程数B.施工段数小于施工过程数C.施工段数大于施工层数与施工过程数总和D.施工段数与施工层数的总和大于施工过程数100、单位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是b。(11.4.3.2)A.确定施工进度计划B.选择施工方案C.设计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D.确定施工准备工作计划101、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施工方案内容的是d。(11.4.3.2)A、施工方法 B、施工顺序C、施工机械 D、劳动组织102、施工组织的实质b。(11.1.1)A、确定施工方案 B、施工的有序性C、选用合理的施工机械 D、确定合理的劳动组织103、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应首先确定a。(11.4.3.5)A.确定垂直运输机械的位置B.确定搅拌站、加工棚、材料、构件、半成品的堆场及仓库的位置C.运输道路D.行政、生活、福利用临时设施的位置104、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原则的叙述,哪个是不正确的?c。(11.4.3.5)A.尽可能减少施工用地
B.尽可能利用原有建筑物和管线C.生活设施应尽量靠近垂直运输机械D.施工平面布置要符合劳动保护、技术安全和消防的要求105、下述准备工作中,属于现场准备工作内容的是a。(11.3.3)A、“三通一平”B、图纸会审C、建立健全规章制度D、组织施工队进场106、双代号网络图的三要素是c。(12.1.1)A.时差、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B.总时差、局部时差和计算工期C.工作、事件和线路D.工作、事件和关键线路107、下列关于双代号网络图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12.1.1)A、节点表示事件 B、箭线表示工作C、节点传递逻辑控制关系D、节点消耗资源108、双代号网络计划中,节点的最早时间是d。(12.1.3.2)A、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B、其紧前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C、其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D、其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109、关于双代号网络图绘图规则的描述中,正确的是d。(12.1.2.1)A、允许双同号 B、允许多个始点C、允许出现逻辑回路D、仅允许有一个终点110、双代号网络计划中,节点的最迟时间是d。(12.1.3.2)A、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B、其紧前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C、其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D、其紧前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111、网络计划中的虚工作c。(12.1.1.1)A、既消耗时间,又消耗资源B、只消耗时间,不消耗资源C、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D、不消耗时间,只消耗资源112、工作的自由时差的叙述,哪个是不正确的?b。(12.1.3.2)A.自由时差是本工作与其紧后工作搭接时间B.在自由时差范围内调整工作开工时间,不影响总工期C.在自由时差范围内调整工作开工时间,不影响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工时间D.自由时差是总时差的一部分113、沥青混凝土路面初压时,相邻碾压带应重叠d。(8.1.2)A.50-70cmB.1/4轮宽C.1/4-1/3轮宽D.1/3-1/2轮宽
114、半幅施工铺设另半幅之初,应在纵向接缝处涂洒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a。(8.1.2)A.5-10cmB.1/4路宽C.30-50cmD.1/3路宽115、沥青混凝土路面斜接缝的搭接长度宜为b米。(8.1.2)A.0.2-0.4B.0.4-0.8C.0.6-0.8D.0.8-1.2116、相邻两台摊铺机摊铺时,相邻两幅应有a左右宽度的摊铺重叠。(8.1.2)A.5-10cmB.10-15cmC.15-20cmD.20-25cm117、地质条件较差、断面大、地表沉降需要控制时,隧道开挖方法宜选择c。(9.1)A.全断面法B.台阶法C.侧壁导坑法D.上下导坑法118、施工工序最简单的开挖方法是c。(9.1)A.上下导坑法B.台阶分部法C.全断面法D.侧壁导坑法119、新奥法施工以d为主要支护形式。(9.3.3)A.模筑混凝土B.锚杆C.喷射混凝土D.锚杆及喷射混凝土120、关于塌方事故叙述不正确的是c。(9.4.1)A.塌方多发生在不良地质条件B.地下水是造成塌方的重要因素C.塌方一般没有前兆D.塌方治理应以预防为主121、预制桩桩距小于4倍桩径时,打桩顺序对c有影响,进而影响桩的施工质量。(2.1.2.2)A.桩端完好性B.桩身完好性C.土壤机密状态D.桩身应力122、土方调配的目的是实现b。(1.3.2)A.填挖平衡B.总的运输费用最小C.运输有序化D.总的开挖费用最少123、柱旋转法起吊时,以下那种叙述是正确的?d。(5.2.2.1)A.柱三点共弧布置时,起重机需升钩、回转、变幅B.柱二点共弧布置时,起重机需升钩、回转C.柱二点共弧布置时,起重机需升钩、回转、变幅、负荷行走D.柱三点共弧布置时,起重机需升钩、回转124、墩式台座法生产先张预应力构件,湿热养护时应采取b。(4.5.1.2)
A.快速升温法B.二次升温法C.逐渐升温法D.一次升温法125、关于逐孔施工法叙述不正确的是。(7.3)A.逐孔施工法机械化程度高B.逐孔施工法对桥下通航或交通影响较小C.逐孔施工法是移动模架法的一种D.逐孔施工法适用于建造中等跨径的桥梁三、问答题1.简述套管成孔灌注桩易产生的问题及防治措施(2.2.3)。答:1)断桩:桩身混凝土强度不足,桩距过小,受临桩打管时挤压所致。为避免断桩可采用跳打法或间隔时间打桩法。2)缩颈:在饱和淤泥质土中拔管速度快或混凝土流动性差或混凝土装入量少,使混凝土出管扩散性差,空隙水压大,挤向新浇混凝土,导致桩径截面缩小。施工时要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管内混凝土保持在2m以上,同时要控制拔管速度。3)吊脚桩:桩靴强度不够,打管时被打坏,水或泥沙进入套管:或活瓣未及时张开,导致桩底部隔空。避免吊脚桩,可采取慢拔密振方法,或第一次拔管时多反插几次。4)有隔层:骨料粒径大或混凝土和易性差或拔管速度快,导致泥沙进入使桩身不连续。解决方法一是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二是在施工工艺上采取慢拔密振和控制拔管速度等方法。2.简述砌筑砖墙留槎方法(3.2.2)答:方法有两种分别为斜槎和直槎。一般转角和交接处必须同时砌起,如不能同时砌起而必须留槎时,应留斜槎。如留槎确有困难,除转角外,可留直槎。3.简述砌筑普通砖的施工过程(3.2.2)答:抄平、放线、摆砖、立皮数杆、盘角、挂线和砌筑。4.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步骤(1.2.2)答:先确定一个场地设计标高,以此标高为基准分别计算标高以下的填方量和标高以上的挖方量。5.施工缝留置原则和位置(4.3.3.3)答: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一般应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如因技术或组织原因不能连续浇筑时要正确留置施工缝,即留在剪力小、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确定,柱应留设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6.简述先张法施工过程(4.5.1)
答:先张法是先张拉预应力筋,并将张拉的预应力筋临时固定在台座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预应力筋和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时,放松预应力筋,借助粘结力,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1.简述悬臂法施工特点(7.4)答:悬臂法施工利用了预应力混凝土悬臂结构承受负弯矩能力强的特点,将施工时跨中正弯矩转移为支座负弯矩,大大提高了桥梁的跨越能力。而且悬臂施工法可不用或少用支架,施工队通航或桥下交通没有影响。2.简述砖墙砌筑原则、质量要求及砌筑方法(3.2.2)答:砌筑的基本原则是上下错缝、内外搭接、避免垂直通缝和包心砌法。常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3.流沙产生的原因及危害(1.4.2.2)答:流砂产生的原因是单位体积颗粒所受的向上动水压力大于等于颗粒浸水重度,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土的抗剪强度为零,土颗粒随水流一起流入基坑形成流砂。流砂可造成边坡塌方、附近建筑物下沉、倾斜、倒塌等。4.简述混凝土搅拌工艺及具体要求(4.3.1.4)答: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搅拌工艺包括投料量、投料顺序、搅拌时间。投料量应根据搅拌机出料量和施工配合比计算。超载应小于10%,过大则没有充分的搅拌空间。投料顺序一般依次为砂、水泥、石子,最后加入水进行搅拌。搅拌时间根据坍落度、搅拌机的容量、是否加外加剂而定,一般约为2分钟左右。5.混凝土的浇筑的质量要求和施工的技术要求(4.3.3)答:质量要求是: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密实性、均匀性。为了保证质量,浇筑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材料、模板和钢筋检查;并做好技术交底。6.大体积混凝土整体性浇筑方法及应用条件(4.4.1.1)答:全面分层法、分段分层法和斜面分层法。全面分层法是在整个结构内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在第一层浇筑完毕后,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浇筑,直至全部浇筑完成。当不满足全面分层条件时,可采用分段分层浇铸法。将结构分成若干段,每段又分为若干层,逐段逐层浇筑直至完毕。对于长而厚的结构,采用全面分层不满足条件,采用分段分层,分段长度又很短,这是可以考虑斜面分层,斜面坡度1:3。7.简述后张法施工过程(4.5.2)答:后张法是先制作构件,在预应力筋布设的位置预留孔道,待构件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在孔道内传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并加以锚固,最后在进行孔道灌浆。
1.简述顶推法施工特点及应用条件(7.5)答:顶推法是在桥头逐段浇筑或拼装梁体,在梁前段安装导梁,用千斤顶纵向顶推,使梁体通过各墩顶的临时滑动支座就位的施工方法。顶推法施工具有不使用脚手架、不中断现有交通、施工费用低等优点,适用于中等跨径的连续梁桥。2.简述钢筋代换方法及注意事项(4.1.5)答:方法:等强代换和等面积代换。注意事项:1)抗裂性要求高的构件,不宜采用光面钢筋代换变形钢筋。2)代换不宜改变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若改变,需进行截面强度的复核。3)代换后的钢筋用量不大于原设计用量的5%,不低于2%。4)满足构造要求,如最小钢筋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5)必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方可进行钢筋代换。3.简述模板配板原则(4.2.6)答:优先使用大模板;所用模板规格、数量少;合理排列,便于支撑;无特殊要求,尽量不使用阴角模或阳角模。4.简述模板要求、常用种类及发展趋势(4.2)答:要求:1)能够保证结构形状、尺寸;2)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3)拆装方便、周转使用。常用模板有木模板、钢模板、大模板、提模、隧道模、滑升模、抬模、爬模等。目前模板工具化可简化施工过程是模板的发展趋势。5.简述蓄热法施工原理、特点和应用条件(4.4.3.1)答:蓄热法利用加入原材料混凝土混凝土获得的热量及水泥水化热,用保温材料覆盖保温,防止热量散失过快,延缓混凝土的冷却,使混凝土在正温度下增长强度以保证冷却至0°C时混凝土的强度大于受冻临界强度。蓄热法造价低、施工简单,适用于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C、表面系数不大于15的结构或地下工程。6.简述转体法施工特点及应用条件(7.8)答:转体法施工具有机具设备简单、材料节省、施工期间不受洪水威胁又不影响通航等优点。该法是利用河岸地形预制两个半孔桥跨结构,在岸墩或桥台上旋转就位、跨中合拢的施工方法。转体施工一般指适用于单孔或三孔的桥梁。7.简述分件安装法的安装顺序及优缺点(6.3.1.1)答:
第一次开行,吊装玩全部柱子,并对柱子进行校正和最后固定;第二次开行,吊装吊车梁、连系梁及柱间支撑等;第三次开行,按节点吊装屋架、天窗架、屋面板及屋面支撑等。分件安装法能够使构件有充分时间校正;构件可以分批进场,供应亦较单一,现场不致拥挤;吊具不需经常更换,操作程序基本相同,吊装速度快;可根据不同的构件选用不同性能的起重机,能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但分件安装法不能为后续工作及早提供工作面,且起重机的开行路线长。1.简述砌筑脚手架搭设要求(6.1.1)答:尺寸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放、运输需要;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并能多次周转。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4.4.1.2)答:大体积混凝土在养护初期,强度低,在较大内外温差作用下,易导致表面开裂,形成表面裂缝;养护后期,随着散热而收缩,但由于受到基底的约束,从底部开始混凝土内部受拉,产生内部裂纹,向上发展,贯穿整个基础。措施包括: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投入大粒径骨料;减少分层厚度;覆盖保温;冷水拌合;砂石堆场和运输设备遮阳等。3.简述柱旋转法起吊的施工特点、优缺点、应用条件(5.2.2.1答:其特点是柱在吊升过程中柱身绕柱脚旋转而逐渐直立,该方法要求柱布置成三点共弧,如不能三点共弧至少也要两点共弧。优点是效率高,柱不受震动;缺点是起重机运动幅度大,重柱起吊是起重机失稳的可能性增加。一般当起重机机动性好、中小型柱、柱按旋转法起吊要求布置时采用此方法。4.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步骤(11.4.3.5)答:1)确定垂直运输机械的位置;2)确定搅拌站、加工棚、材料、构件、半成品的堆场及仓库的位置。5.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11.4.3.3)答:1)确定工程项目;2)计算工程量;3)确定劳动量或机械台班数;4)确定个施工过程的工作天数;5)安排施工进度计划。6.先张法预应力张拉程序及目的(4.5.1.2)答:1)对于预应力钢丝,由于张拉工作量大,宜采用一次张拉法,超张拉3%。目的是弥补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2)对于预应力钢筋宜采用超张拉5%并持荷两分钟。目的在于加速钢筋松弛的早起发展,以减少应力松弛引起预应力损失。7.柱滑行法起吊的施工特点、优缺点、应用条件(5.2.2.1)
答:其特点是柱脚沿地面滑行逐渐直立,柱的布置要求绑扎点位于基础附近就可以。优点是起重机稳定性好,施工安全;缺点是效率不如旋转法高,柱沿地面滑行是产生震动。一般在重柱、长柱、柱的布置场地狭窄、不适合旋转法起吊或采用桅杆式起重机时采用此方法。1.预应力筋的放张顺序(5.2.2.1)答:1)轴心受预压构件,所有预应力筋同时放张。2)偏心受预压构件,应同时放张预压力较小区域的预应力筋,再同时放张预压力较大区域的预应力筋。3)如不能按1)、2)两项放张时,应分阶段、对称、相互交错地放张,以防止在放张过程中构件发生翘曲、裂纹和预应力筋断裂。2.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程序(8.1.2)答:1)安装路缘石和培肩;2)清扫基层;3)浇洒粘层或透层沥青;4)摊铺;5)碾压;6)接缝处理;7)开放交通。3.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有哪些要求(8.1.2)答:石油沥青混合料摊铺时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10-130°C,不超过165°C;煤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在80-120°C。4.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阶段及碾压遍数要求。(8.1.2)答:碾压遍数应经试压确定,不宜少于4-6遍,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显著轮迹为止。5.水泥混凝土路面人工摊铺法施工程序(8.3.2.1)答:1)边模安装;2)传力杆安设;3)混凝土的拌和与运送;4)混合料的摊铺和振捣;5)接缝筑做;6)表面整修;7)混凝土的养护;8)填缝;9)开放交通。6.简述隧道台阶法开挖顺序(9.1)答:台阶法按上台阶超前长度分为长台阶发、短台阶法和微台阶法三种。采用长台阶法时,上、下部可配属同类较大型机械平行作业,当机械不足时也可交替作业。当遇短隧道时,可将上部断面全部挖通后,再挖下半断面。短台阶和微台阶法克缩短仰拱封闭时间,改善初期支护受力条件,当遇软弱围岩时需慎重考虑,必要时应采用辅助开挖措施稳定开挖面。7.简述隧道台阶分部法开挖顺序(9.1)答:台阶分部法是将开挖面分成环形拱部,上部核心及下步台阶三部分,根据地质好坏,将环形拱部断面分成一块或几块开挖。环形开挖进尺一般不应过长,以0.5-1.0m为宜。8.常用掏槽种类特点与应用条件(9.2.1.1)
答:1)锥形掏槽:爆破后槽口呈锥形,常用于坚硬或中硬整体岩层;2)楔形掏槽:炮眼分为两排,爆破后槽口呈楔形,槽口呈垂直的称垂直楔形掏槽,适用于层理大致垂直的岩层;3)单向掏槽:在中硬岩层中,有明显层面或裂缝的,可用单向掏槽,是炮眼横穿层面或裂缝。4)直线形掏槽:炮眼方向与坑道中心线平行,即与开挖面垂直。直线形掏槽常用于石质坚硬、整体性较好的岩层开挖中,并常用于机械钻眼的场合或深眼掘进的场合。1.简述掘进炮眼种类及作用(9.2.1.6)答:炮眼布置,按其作用不同,分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三种。掏槽眼用来先掏出开挖面上的一部分岩石,增加临空面,改善其他炮眼爆破条件。周边眼用以崩落周边的岩石,保证设计开挖轮廓线。辅助眼用以扩大掏槽的体积,为周边眼爆破创造有利条件。2.简述新奥法的施工原理(9.3.3)答:新奥法是应用岩体力学的理论,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地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来指导隧道和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3.简述当开挖面相对稳定时,新奥法的施工顺序。(9.3.3)答:开挖断面→进行第一次柔性衬砌→施工量测→修筑防水层→进行第二次衬砌。4.简述新奥法施工的特点(9.3.3)答:1)支护为联合型符合衬砌。2)第一次柔性支护与围岩共同工作,并允许有限制的变形,防止产生强大的松散土压,第二次衬砌基本上是不承载的。3)已施工测量信息控制施工程序,并根据量测信息检验、修改和完善支护体系的设计。5.简述推土机特点、适用条件以及提高效率的措施(1.3.1)答:特点是行动灵活、功率大、爬坡能力强、运距在40-60m时效率最高。适用条件:1)挖深<1.5m;2)运距<100m;3)坡度<30°:4)1-4类土。提高效率措施:1)下坡推土,效率可提高30%-40%;2)槽形推土;3)并列推土,效率可提高15%-20%;4)分批集中,一次推送。6.简述铲运机特点、适用条件以及提高效率的措施(1.3.1)答:特点是挖运结合且行走非常灵活、运距较大。适用条件:1)1-3类土;2)大面积挖土;3)土的含水量<27%。
提高效率措施:一、铲土方式:1)下坡铲土;2)挖近填远,挖远填近;3)推土机助铲;4)双联铲运;5)挂大斗铲运等。二、开行路线:1)环形路线;2)8字形路线。1.简述填土压实方法及使用条件(1.3.4.2)答:1)碾压法:采用平碾、羊足碾或气胎碾碾压,一般用于大面积填土。2)夯实法:采用夯实机具夯实,多用于小面积填土。3)振动法:采用振动压实机振动压实,多用于非黏性土大面积压实。2.填土作业的主要作业参数及相应要求。(1.3.4.3)答:1)要求密实度:土的要求密实度通常以压实系数表示,压实系数一般由设计确定。2)土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不同,在同样压实功作用下,土的压实质量不同。施工时应尽量保证最佳含水量时压实。3)铺土厚度:压实施工时分层铺土厚度应在压实设备作用深度范围内。4)压实遍数:压实功与压实机具、压实遍数、作用时间等因素有关。压实遍数应合理确定。3.简述滑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原则和技术要求(4.2.5.2)答:滑模施工所用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和滑模施工的工艺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工程特点、预计滑升速度、现场气温变化情况分别试配。为保证混凝土出模后,易表面抹光,并能支承上不混凝土自重而不塌落或变形,混凝土的出模强度宜控制在0.2-0.4MPa,或贯入阻力值为0.30-1.50Kn/cm。混凝土初凝时间应控制在2h左右,中凝时间控制在4-6h。同时,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宜用细粒多、粗粒少的骨料。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8。4.简述常用搅拌机种类及适用条件(4.3.1.4)答:有自落式搅拌机和强制式搅拌机两种。自落式搅拌机主要适用于流动或低流动性混凝土的拌制。强制式搅拌机适用于干硬、轻骨料混凝土的拌制。四、计算题1、某建筑物有独立柱基础10个,每个基础的基坑挖深为3m,基坑底面积为1.2m×1.2m,基坑边坡坡度1:0.5。基坑总挖方量为多少m3?(1.2.1.1)解:3X0.5=1.5m;基坑顶面积为:(1.2+1.5X2)X(1.2+1.5X2)=17.64m2;基坑地面面积:1.2X1.2=1.44m2;
单个基础挖土方量为:(17.64+1.44)X3X0.5=28.62m3;总挖土量为:10X28.62=286.2m3。2、某基槽长50m,基槽基础断面及尺寸如图所示,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4,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为1.25。求(1)该基槽共挖出多少土方量(虚方)?(2)基础回填后需外运多少土方量(虚方)?(注:不考虑基槽端部坡度)(1.2.1.2)解:基槽横截面面积:[(2.2+1.5X0.33X2)+2.2]X1.5X0.5=4.0425m2基槽的体积为:4.0425X50=202.125m3(1)挖出土为:1.25X202.125=252.656m3基础的体积为:50X[0.4X0.5+1X0.5+1.6X0.5]=75m3填土体积为:(252.656-75)/1.04=170.823m3(2)外运土方为:252.656-170.823=81.833m33、设混凝土W/C=0.55,设计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275kg:710kg:1290kg(每m3混凝土含量),测得工地砂含水率为2%,石子含水率为2%,试计算施工配合比.若搅拌机的出料容量为0.5m3,求每次搅拌投料量.(4.3.1.2)(4.3.1.4)解:设计配合比为:1:2.582:4.691施工配合比为:1:2.582(1+2%):4.691(1+2%)=1:2.634:4.785搅拌投料量根据施工配合比计算,因此搅拌投料量为:水泥:137.5kg,砂:362.175kg,石子:657.938kg。4某HPB235φ20钢筋外包尺寸如图所示,其下料长度为多少?。(4.1.3)解:3120+2X530+2X2170+2X350+2X6.25X20-4X0.5X20-2X2X20=9350mm5、某基坑上口尺寸38×28m2,根据地质资料,地下水渗透系数k
=16m/d,含水层厚6m,施工要求将地下水位降低4m,采用环形井点布置,井点管距基坑边缘1m。试按无压完整井计算基坑的总涌水量。(1.4.2.2)6、某单层厂房吊装,柱子高度9m,屋架高度3m,柱距6m,屋面板厚0.3m,取屋面板吊装间隙0.2m,吊装屋面板索具长度2m,起重机杆底铰至停机面高度0.9m,起重臂与屋架之间水平安全间隙1m。求:起重机吊装屋面板的起重高度;起重机的最小臂长。(5.1.2.2)7、某屋架下弦孔道长度23.7m,两端螺丝端杆长度分别为360mm,外露150mm,预应力钢筋冷拉率4.2%,弹性回缩0.4%,预应力钢筋有三段钢筋焊接而成,每个接头焊接损失20mm,求该预应力钢筋下料长度。(4.5.2.2)解:L0=L1+2l2-2l1=23.7+2x0.15-2x0.36=23.28m 8、一设备基础长、宽、高分别为30m、4m、1.8m,要求连续浇筑混凝土,搅拌站有3台400L搅拌机,每台实际生产率为5m3/h,混凝土运输时间为24min,初凝时间为2h,每层浇筑厚度为300mm,试确定:(1)每小时混凝土浇筑量;(2)全面分层法是否可行,若可行说明原因;若不可行而采用分段分层法,求出分段长度;(3)工作面上完成全部浇筑工作的时间。(4.4.1.1)9、某屋架下弦4φ25预应力筋,σcon=425Mpa,分4批张拉,后批张拉时,混凝土产生的压应力为2.1N/mm2,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6.4,问第4批张拉后,前批张拉的预应力筋预应力损失各是多少?(4.5.2.2)解:6.4*2.1=13.44N/mm2第二批需要增加的应力为13.44N/mm2;第三批第二批需要增加的应力为26.88N/mm2;第四批需要增加的应力为40.32N/mm2。施工段工序一二三四五Ⅰ31243Ⅱ23124Ⅲ25421
Ⅳ4353210、根据下表所列各工序在各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并要保证工作队连续工作,求各工序之间的流水步距,并计算总工期。(10.3)解:各工序时间累加Ⅰ:3,4,6,10.13Ⅱ:2,5,6,8,12Ⅲ:2,7,11,13,14Ⅳ:4,7,12,15,17错位相减得:3,2,1,4,5,-12;2,3,-1,-3,-14;2,3,4,1,-1,-17Ⅰ与Ⅱ间流水步距为4天;Ⅱ与Ⅲ间流水步距为3天;Ⅲ与Ⅳ间流水步距为4天。总工期:(4+3+4)+(4+3+5+3+2)=28天11、计算下面网络图②③④⑤节点的最早时间(ET)、最迟时间(LT),D、E工作的最早可能开始时间(ES)、最早可能完成时间(EF)、最迟必须开始时间(LS)、最迟必须完成时间(LF)、总时差(TF)、自由时差(FF)。(12.1.3)12、某单代号网络如图所示,计算工作A、B、C、D的工作的最早可能开始时间(ES)、最早可能完成时间(EF)、最迟必须开始时间(LS)、最迟必须完成时间(LF)、总时差(TF)、自由时差(FF)。(12.2)
13、某时标网络如图所示,计算各工作工作的最早可能开始时间(ES)、最早可能完成时间(EF)、最迟必须开始时间(LS)、最迟必须完成时间(LF)、总时差(TF)、自由时差(FF)。(12.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110页宁波市科技园区科技公园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110指挥中心大楼施工组织设计
- 11101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 110配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111021施工组织设计
- 11111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
- 11111 粉煤制备原煤库施工组织设计--111
- 11113施工组织设计
- 11128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考试复习题
- 11153_6199_吐鲁番胜金台水库施工组织设计
- 111住宅楼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
- 111施工组织设计----光明新区实验学校图书馆、阶梯教室装饰工程
- 111某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111燃气锅炉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112国道32标施工组织设计
- 111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修改1
- 111602008 于丹宁 大连市某高级中学教学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