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9 MB
  • 67页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探

  • 6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本文以综合分析方法为基础,运用景观设计学的理论,对城市道路景观及其识别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城市cI与城市道路景观RI的发展现状及关系,分析了城市道路景观的地位和特点;接着介绍了城市道路景观的研究方法,包括系统论和模糊数学的理论,说明了城市道路景观的含义与特征、评价的准则、构成因素分析等内容;然后分析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对城市道路景观及其识别系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包括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分析、城市道路景观的模式和结构以及园林、建筑、雕塑等各构成因素等方面内容的分析,并结合佛山祖庙路道路景观的设计方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论文研究认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核心问题在于城市特有的历史、地理与文化,建立上述三者整体协调的系统是成功实现城市道路景观的必然途径。论文建立科学的城市道路景观及其识别系统设计的评价模型,实行科学的评价,对于完善城市道路景观、改进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方法、提高其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采用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手段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进行相应的分析,以提高设计方案的表达水平和表达能力,彰显城市个性,营造历史文化氛围,完整而充分地体现城市与街区的文脉和地域特征。关键词:景观设计学道路景观设计识别系统RI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Basedonthecomprehensiveanlaysismethod,theauthorexpatiatesanalysisofthecityroadlandscapeCIdesignindetailwithlandscapedesigntheory,First,theauthorintroducescityCIandcityroadslandscapeCIdevelopingactualityandtheirrelation,andanalysescityroadslandscapeCIitsstationandcharacters.ThenastudymethodisintroducedincludingsystemictheoryandFruuytheory.Here,themeaningsandthecharacters,theguidelineofsystemicevaluationandtheformelementanalysisofcityroadslandscapefifeexplained。Andthentheauthoranalysestheproblemincityroadslandscapedesign,atthesametime,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reputforward.Atlast,theauthormakesadeepstudyingonthecityroadslandscapeCIdesign,includinganalysingcityhistoryandcultureintension,themodelandstmctureofcityroadslandscapeCI,andpark,architecture,sculptureetc..An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realsoputforwardcombiningtheZuMiaoroadlandscapeCIdesignschemeofFoshancity.ItdrawsOUttheconclusionsbasedontheanalysis,namely,thecoreproblemofcityroadslandscapeCIdesignliesincitypeculiarhistory,geographyandculture,andthenecessaryapproachistobuildawholeharmonysystemofhistoryandgeographyandculture.AtthesarTletime,ascientificevaluationmodelofcityroadslandscapeCIdesignisbuilt,andtocarryoutascientificevaluation,itisveryimportantforperfectingcityroadslandscapeCI,designmethodandthesocietybenefitofcityroadslandscapeCI.Improvement.Inaddition,usingfigureandwrittenlanguagecombinetoanalysecityroadslandscapeCIdesigntoimprovetheexpressionoflevelandCapabilityofCIdesignScheme,andtOclearlydisplaytheindividualityofthecity,inthiswayahistoricalculturalatmosphereincreatedwhilethecityandstreetscultureandregionalcharacteristicsaleembodiedcomprehensivelyandfully.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CityRoad—LandscapeDesignIdentitySystemRIⅡ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僚航日期:o晖『f月10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a本论文属于不保密旧。(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探吼只期:Dj:年tt月儿曰指导教师签名:1p匀7f【乙厂日期:0眸¨月)0Ej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1引言城市的总体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综合印象和观感。而城市形象感知的的最佳的载体无疑当属城市道路。凯文·林奇在他的名著《城市意向》里有十分精彩的论述:“道路是具统治性的城市要素,它是一种渠道,足大多数人印象巾占据控制地位的因素;沿着这些渠道,他们观察了城市。”JaneJacobs在她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则随:“当想到一个城市时,心早有了什么?它的街道。如果~个大城市的街道看上去挺有趣,爿fj么这个大城市看上去挺有趣,如果这些街道看上去很枯燥,那么这个城市看}二去就很枯燥。”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城市的形象也就由其街道形象来反映,街道的形象也就代表了它的城市形象。事实上,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不少均着意于城市氛围和形象的营造。但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决1i能仅仅满足于对街道的“装饰”或者是“美”的堆砌,而应浚是有反映城市的性格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深层次的体现。每个城市都因其不同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而有其独特性——亦即可识别的方面。在识别性的感知舰律方面,可以引入“a”的概念。c1是CorporateIdentity的缩写,意译为企业形象识别或品牌形象识别。cI又称作CIS,即CorporateIdentitySystem(企业形象识别系统)。(3I概念于1950年出德意志制造联盟贝伦斯率先发轫;1955年IBM公司导入CI,一举成为计算机业的“蓝巨人”i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CI驻足日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传入中国。CI的主要含义是指将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统一设计,利用整体表现体系(尤其是视觉表达系统),传达企业营销概念与公众,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以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最终促进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销售。cI有MI(理念识别——MindIdentity)、BI(行为识别一--BehaviourIdentity)、vI(视觉识别——Ⅵsualldentity)三方面组成。狭义的cI即指vI,它以各种视觉传播为媒体将企业活动的规范等抽象的语意转换为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视觉符号,塑造企业独特的视觉形象。在CI中视觉识别系统是最有传播和感染力的,也易为公众所接受,且具有新奇和整体等特点。[alcl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与实践系统,并衍生出了商业形象识别系统、社区形象识别系统、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等识别系统。。“城市CI是将CI一整套方法与理论嫁接于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全称为城市形象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识别系统。近十年来我国在实施城市现代化的更新与改造中有相当力度的投入,很多城市均在创造有特色的城市面貌方面作出过探索与努力,但城市而貌在焕然一新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千篇一律。个巾原因很复杂,但我国现iJ:城市规划体系过于注蕈城市的物质性与功利性而忽视这些物质与功利要素的美学身【合应为其主要原因之一。”【2】将CI沦导入城市设计,即是想弥补此刁i足。城市cl1r址利用cI系统的理论、方法与城市设计结合,实现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学科的边缘交叉。城市的总体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综合印象和观感,是人们对城市价值评判标准中各类要素如自然、人文、经济等形成的综合性的特定JL以。自然环境如:城市的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特征;城市人文凶素如:民族、l己俗、政治、宗教、文化、军事等;城市经济因素如:人门规模、产、lk构成、经济mJ1日等。所有这些因素的突出点均可能成为影响总体形象的关键所在。城市cI吲婴谯这些因素中提取关键,并用图式的语汇来表述,然后在城市设计中针对各种景观构成要素进行统筹的安排。这罩所说的图式语汇一般称为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城市视觉U!!fj0系统是一个城市静态的识别符号,是城市形象设计的外在硬件部分,也是城『∽移琢改汁最外露的最直观的表现,它来之于城市又作用于城市。这种有组织的、系统化的他觉方案是城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高度概括。通过城市cI研究,突出城市独特的祉会文化环境,提高知名度,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既,完整抛,}城市形象将创造城市的发展优势,并有利于城市现代化的进程。1.2研究背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以及¨J持续发展过程中,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解决交通问题。对城市道路沿线的土地利用、生态环保、旅游休闲等多重因索的综合考虑已成为景观规划设计师Ⅲ11☆i的新挑战。现代道路景观的制约因素及其影响范围不再局限于道路红线之间:以城flr道路景观建设为契机,改善城市形象、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结构、整合城市功能、提升沿线用地价值以及体现城市品位等己成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大势所趋;单条城市道路的景观建设已与更大范围内的城市综合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发展很快,但总的感觉还是千篇一律、似曾相识。道路景观缺乏与城市的内在联系,道路景观象是一件强披在城市身上缺少灵魂的外衣。这类缺少城市底蕴的呆板而又程式化的城市道路景观还不如保持原来的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风貌来得和谐。在试图剐城市道路的景观进行设计时,如果没有明确阻下几个问题的答案,“景观设计”就有可能演变成为一种破坏。这几个需要设计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就是:所设计的街道在城市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条街道是什么性质的道路?这座城市具有什么样的历史地理和人文内涵?这座城市的形象符号有什么特征?这条街道如何与城i¨i富的内涵联系在一起并系统地给予表达?上述问题州愀结底就是如何给人们展现一个识别性强的、完整的城市道路景观系统。因此,建直通合城市特点的城市道路景观识别系统就显得十分的迫切。1.3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本文土婴钏对城市道路景观没计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从多个角度来研究城市道路的景观元索’j城市本身的关系及城市道路景观元素的组织关系,见图1-1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人系统乃至臣系统,山诈多子系统组成,其中居住、工作、游憩和出行是城市。¨最为J^水的四项活动,而城市道路与该四项城市的基本活动均密切相关,如图]-2所示。~1城Ijj内涵一城市道路景观cI一城市特征-一城市cI【Hl-]道路景观及其识别系统的产生和映射链(作者自制)—————————一1_城市活动-一~T居住▲,~"~.,lL一、游憩t出行。。]一r一市道路f一一——I图1.2城市道路景观的产生活动关系图(作者自蒂O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本文中,所研究的主要范围就是城市道路的三维空间的各个构成要素符号及色彩和城市道路的边界围合体三者之间的关系,见图1-3所示。1.4研究的主要内容三维空间尺度图1-3道路RI的研究范围(作者自制)本文对城市道路景观进行详细的论述与分析,着重分析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与识别规律,并对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然后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佛山市中心城区主要道路祖庙路景观设计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1.5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与城市其它设计领域的关系城市道路属于城市这个复杂系统的子系统。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也是一个学科交叉的专业设计领域,与之相并列和交叉渗透的城市其它设计领域有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等几个方面。。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意在对城市道路景观空间形象进行艺术整合,以确立一定的视觉秩序,建立良好的空间视觉环境,反映城市的地域精神、文化内涵和美学取向;重视视觉环境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把握运动视觉规律,设计舒适宜人的道路景观。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包含了城市中一切可见的空间、景物、形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象和事件⋯⋯作为一种综合空间视觉艺术,与I:述学科相比,其设计要素更为多样宽泛;设计手段更加灵活,许多独立f传统空州、建筑、景观设计要素外的附属物如广告、传媒、市政设施等均属其列。1.5.1建筑设计城市道路是建筑设计的依据,限定了建筑川地f向性质、范围和规模。建筑围合出道路空间,建筑的色彩、造型等,形成了街道的牲体形象。相对于城市形象等整体环境利益来看,建筑设计往往是带有局限性的。厄论‘栋单体设计得如何精妙绝伦,倘若它与周围空间及建筑实体缺少对话与联系,U⋯,城市整体环境无法达到良好的契合时,便雉以发挥其对于城市形象建设所应有的{I:会效益,有时甚至还会起到负丽作用。1.5.2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补充、深化和延仲,北城市舰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之】"¨J架设了有效的桥梁并起到了缓冲作用。城11j道路足城市驶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城市的“骨架”,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发聪jI仃引导作用。城市道路框架决定了城市发展的轮廓、形态。交通方式的改进和交通线嘲的建设是引起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原因,每一次交通方式的改进和交通线Hff{J建设都会推动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化。1.5.3景观设计城市道路景观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郝分.它既是城市景观的窗口,也是城市风貌、特征的突出表现。城市道路是游人观赏城ll】景观的“导游线”,为人们提供了最能体现城市景观、历史文脉的宜人的公共字州环境。1.6论文研究框架图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研究背景、对象、;范围和内容~一城市道路景观概述城市道路景观的L。~一~]卜一城市道路的相关概念塑星坠析~.1,遭丽面磊视觉舔醢芬析1城市道路景观的感知要素一岫城市道路景观识别系统原理——._。城市警喹是观的厂_+__【城市道路景观识别系统的内容识别系统⋯城市道路景观识别系统的予系统r城市道路景观RI设计原则上——一J——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一~疆希道《泵赢设计的步骤|~⋯一一~一~~I一_【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贴近度评价。二:二二二【——1一广评价方法概述1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一一-褪!堡垄鳖—一}r一面丽甄字丽鬲聂佛袅算要凳景观}1设计研究佛山市中心城区祖庙路景观设计——_L——___L●L____——●____-——祖庙路景观设计整体方案评价论文研究框架图(作者自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概述2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分析要深入研究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必须首先对道路景观进行全面而充分的了解。城市道路景观是各种物理形态的综合体,它包括了道路地形、植被、构筑物、相关服务设施和艺术小品等各方面的元素。一个完整的道路景观应融会技术、艺术等各方面的成就。IF如F·吉伯德在《市镇设计》中所指出的那样:“道路系统除非是同时考虑了艺术和科学,否则无论该道路系统是多么科学,也不能形成一个好的城市。”在这个意义卜,城市道路景观还应包含生态学与行为学的成果,将自然与人工环境进行合理的配置、重组及再创造。jU3坚交化、f地理哲学1。芝j完整的景观体验t’一}{j,|ji自然r~一]心理)图2-1景观构成结构环(作者自制)对于“景观”概念有多种解释,归纳起来有三大类:一类是侧重于物质客观环境的解释,把景观看作为客观存在的、有类型学意义的景物景色;另一类是侧重于人们主观感受的描述,把景观理解为人们心目中的感受和印象;第三类是把客观环境的解释与主观感受的理解两者结合,把景观理解为客观景物在人们主观感受中的体现。例本文主张采用第三类的景观概念。“景观”中的“景”是指在空间的扩展中,因事物相互关联而存在的景物,是针对物质因素而言的。“观”是指引起各种心灵感应的眼和脑的作用,足针对人为因素而言的。总之,它是由自然地貌和各种人为干扰作用而形成的,是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的宏观系统。在认识上人们通过视觉、感觉(知觉)对景观产生生理及心理7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的反映,其形成的综合效应是“舒适性”的体验。景观体验所涉及到f内社会学、哲学和艺术问题使分析研究中必须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脓络(图2.1示)。在视觉景观方面,不同类型的人类聚居环境规划设计与建设对景观的要求不尽相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需要更多地关注人的感知、视觉上的舒适性及j£‘I周边城市景观环境的协调关系。2.2城市道路的相关概念2.2.1城市道路的相关技术概念红线:在有关城市建设的图纸上划分道路用地的界线,常以红也线条表示,故称红线。道路分级:我匡l城市道路一般分为三级,指=={三干道(全市性干逝)、次卜道(区域性于道)、支路(居住区或街坊道路)。道路分类的主要依据是道路的位肖、f1‘用和性质。道路横断面:足沿着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洲⋯它能显示出车行道、人行道、分车带以及排水设施等等。道路总宽度:也称路幅宽度,即规划建筑线之叫的宽度。包括通jI!}}幞断砸的各个组成部分。道路绿地:道路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可分为道路绿带(又包括分车带绿地、人行道绿地、路侧绿地)、交通岛绿地。道路绿地率: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I’1分比。分车带:车行道上纵向分隔行驶车辆的设施或绿带,常高出路Ⅲ{余厘米,也有在路面上以漆涂纵向白色或黄色标线,分隔行驶车辆,称为“分4:线”。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年道之问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M的为两侧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机路侧绿带:往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绿线之间的绿带。交通岛及交通岛绿地:交通岛是道路一J_=为了便于管理交通而设饵的~种岛状设施,一般可用混凝土或砖石围砌,高出路面十多厘米,并可绿化。包括道路交叉口的中心导向岛、路口上分隔进出车辆的导向岛、高速公路上互通式立体交叉干道与匝道围合的绿化用地及宽阔街道中供行人避车的安全岛。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8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装饰绿地:以装点、美化街景为主,不让行人进入的绿地。开放式绿地:绿地中铺设游步道、设置坐椅等,供行人进入游览休息的绿地。通透式配置:绿地上配植树木,在距相邻机动四通路面高度0.9~3.0m之间的范围内,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置方式。安全视距:指驾驶员在一定距离内能随时看到前面的道路及在道路上出现的其他车辆或障碍物,以便能有所反应的最短通视距离FJ。2.2.2城市道路的功能分类按照国家建设部的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的规定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详见表2-1所示。表2-1大中城市道路州规划指标项目城市规模与人口(万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人>20080604030城机动车设训速度(km/h、市蔓20060—8040-604030中等城市4030人>200O.4~o.50.8~1,21.2—1.43~4城道路网密度(kⅡ体m2)市s2000.3-0.40.8-1.21.2~1.43-4中等城市1.O~1.21.2-1.43—4大>2006-86—84—63—4城道路中机动车车道条数(条)市s2004-64—64-62中等城市42-42道路宽度大>20040~4545~5540-5015~30城(m)市≤20035—4040-5030~4515—20中等城市35—4530-4015—20不同规模的城市对交通方式的需求、乘车次数和乘车距离有很大的差异,反映在道路上的交通量也很不相同:大城市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级;中等城市可分为三级,即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而小城市人们的出行活动主要是步行和骑自行车,对道路交通和道路网的要求也不同于大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小城市现有主干路也只相当于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中城市的次干路或支路,因此只将道路分为两级。2.2.3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类型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是与道路的性质和功能密切相关的,道路横断面多种多样,一般是由车行道——包括机动车道(即快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即慢车道)、人行道、分隔带(绿化带)等组成【4j0目前,我国道路横断面主要有4种形式,即俗称的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和四块板,详见图2.2示。板一带式受登《血j,一扳二带式板四带式一~~~他虹_盘避一蛰j,一j且强防~艘凹饭血帝jC剀2-2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幽【15】2.3道路景观的视觉体验分析2.3.1速度的视觉体验速度与视觉:城市道路的空问视觉是建立在道路两侧建筑物之间的范围内,所以各类物理元素构成了道路的视觉景观。道路是人的各种速度共存的空间,除了行驶汽1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车中的人,还有骑车的人、步行的人以及休憩的人。人以不同的速度在移动过程中对景观的感知能力和范围都有所不同。人的步行速度一般在3.O一4.5kin/h,但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对于景观的感受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行动,如购物、闲逛、观赏等;而对于骑车的人,平均速度为10~15km/h,思想较为集中,视线‘般落在道路前方10—30m的地方,有时会注视到路边8m远的地方:对于机动车来说,人的视觉处在连续与运动中,可以把各个柏距较远地段上的物体串成一体,以此获得道路的整体印象;而对r驾驶员来说,速度愈快,注意力会愈集中,视野距离增大,观察范围缩小,对景脱细部的注意会相对减弱,景观序列也随速度的不同而不同。2.3.2色彩与质感的视觉体验色彩足‘_flJ⋯f以表述“四季”、体现“情感”、拥有“文化”的无形语毒’,它可以真实地描述城m道路的历史文脉、体现时代气息、寄寓环境理想。色彩是景观中感知力度晟强的要索之一。通过明度、乜相、彩度等属性的对比或和谐朗·调,可大大丰富城市通路的景观、强化城市逝jJ!{}的U{别性并塑造城市道路的形象。城市道路环境的色彩起着表现感情的作用,色彩存光影作用下不同的明度、色调、饱和度会在人的视觉中形成不同的心理反应。现代社会’I!,人们的生活节奏较为紧张、城市建筑密集、压抑,十分容易形成混乱而又有刺激+队的色彩堆砌,使人们的心理产生焦虑、烦躁和不安的反应,因此,城市道路的空I"llj色彩需要有一定的控制,以降低对人的视觉的干扰。具体在城市道路中,色彩的表现载体li要是:(1)道路路面①机动车道;②非机动车道;③人行道。(2)建筑物的墙体及围墙(3)树木与花卉(4)配套服务设施(5)交通标识与广告(6)道路灯光2.3.2.1颜色的情感意义颜色在艺术领域往往作为一种主观的语言来使用,它们的意义与情绪和联想有关,并且民族传统和文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日常所见的各种各样物体的色彩都1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是人眼对物体上反射或透射过来的光的感受,所以一切色彩都是光线作用的结果【4J。下匠对几种简单的、典型使用的颜色与道路感觉结合加以分析:黑作为道路图底具有强烈的对比属性,使道路卜的白色线条与文字有最大显影效果,也便于司机识别蹄面上的非黑色物体。蓝它是人们最欢浑的颜色之一,它对于肌肉和循环系统的刺激小,因此它常与悠闲安逸的情绪联想和一起。它也被描述为舒适、安全、N朗,Fn脆弱。城市道路标志底色常用。绿明度适rhJ越Ip性色范畴。心理学研究表明,暴露在冷和被动性质的绿光FI],d,由于放松了肌I;-.1删循环系统的活动而降低了焦虑、烦躁的情绪。红彩度最人,·般人的联想是喜剧和活动。这种中等重的暖色使神经系统兴奋到·种显著的和爆发,i-,11fl",j状态。它产生的情绪被描写为刺激的和强有力的,相反地也可产生对抗的和敌意的。红色波长最长,穿透力强,如交通红灯以及一些交通提示标志都起到警示的刺激作川。白明度最人,槭Ji意识的颜色;也引发和平与纯洁的情绪,它给人以轻而冷或脆弱的感觉。如斑jI线的白颜色对比度大。黄彩度、咧度通一h让人联想到喜剧、温暖,使人轻快、喜悦的情绪。2.3.2.2颜色的空川效粜实际效果显示,刈r一个空间的界面,适当地使用颜色(包括色凋、明度、彩度1,就可以有助于改善不能令人满意的空问比例。图2.5说明淡色的墙使空M扩大而深色的墙使空间收缩。图2-6晓由深色的顶棚似乎压低了这个空间。图2—7中两侧的墙被照明后,墙好像升高了。另一方丽,不恰当地使用颜色也会加强不舒适感,或者破坏一个原本令人满意的空M形体。所以,对于颜色影响一个面的视距离的作用,受到建筑设计人员和工效学研究者的相当关注,故较多的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2.3.2.3质感的距离意义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距离与质感是极其重要的设计方面。预先了解在什么距离可以看清材料,才能选择适于各个不同距离的材质,这对提高外部空间的质量E是十分有利的。街道两侧墙面的表现大体可分为两类:(1)表里均为同样的材质,如砖石等砌筑墙体或裸露的混凝土墙体;(2)表罩不一的墙面,如采用分格安装大理石材、金属板、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塑钢等材料。在一定距离上,大理石材或其它装饰材料,往往无法体现,材料的装饰效果被减弱了,此时,只能看到一大片不太强烈的墙而,难以给人留下某种材料装修的印象。因此,若不注意距离与质感的关系,有时候尽管使用优质材料,也达不到预期效果门。圈2-3亮度的影响,淡色墙面使空问扩人,深包埔面使空问缩小2_4深色顶棚乐低了空间2-5两侧的墒照明后,墙好像升高了2.3.3空间的视觉体验对于城市道路景观而言尺度是反映空间审美感知的重要方碰。尺度所研究的是道路的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实空间大小的关系。在尺度适中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群中,窄窄的街道、小巧的空间、建筑物和建筑细部均可被空间中活动的人群深切地体会到。有些城市道路之空间令人感到温馨和亲切宜人;有些则相反。对于城市道路而言,尺度的感觉与运动有关,也与路幅宽与建13溅例锵描稔徵饼璎一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筑高之比有关。2.3.3.1运动对空间感知的影响(1)静态观赏人固定站在某一位置观赏空间及边界上围合之建筑,对其真实的尺度感并非总是准确的。如高大建筑物下面的空间就显得小些;而小建筑边沿的空间就显得大。人对空间的现实感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就表现在这里。在确定空间物体的细部时要考虑距离之远近,亦即可见度的问题。可见度不仅取决于距离,还与视角有关,见图2-6。图撕静态观赏视角示意图【4】视角在45。角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建筑物的细部,而它的整个形体刚看不清楚,只能看到一个片断。视角在30。时,即距离建筑较远时,细部就慢慢看不清楚了,而建筑物的整个形体则愈来愈清晰。最后,如距离更远时,就会看到建筑物与周围空^U融为一体了[71。(2)动态观赏观察者处于运动状态时,空间视觉感受与观察目标的移动轨迹和顺序有关,这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要加以考虑。不仅要考虑人们从快速移动的汽车窗u去看城市的街景,还要考虑人们在移动的过程中把各个相距较远地段上的建筑物串成一体,以获得街景的总体印象。2.3.3.2路幅宽度与建筑高度的比例路幅宽度与建筑高度的比例关系,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课题。有人认为建筑的高度与路幅宽度的比值(H:两为1:2比较合适,也有人认为其比值为1:2~1:3比较合适。见图2.7。1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7路幅宽度与临街建筑高度的芙糸(伴者自制)交通工程师与景观师在对待这⋯比值方面的见解是Ti艘别的。交通工程师往往重视解决交通中存在的问题;而景观师往往重视本身设计的造型风格。由此,两者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机的结合,例如作为交通r作扦很难将道路两侧的建筑高度作为确定路幅宽度的依据。如果在沿路两侧高低错落的处筑物F面,都按各建筑高度确定路幅的宽度,那么这条路在保证通行基本宽度的情况F,将由宽宽窄窄的一串空间组成,这将会得到一个变化多样的空间效果。路幅宽度与建筑高度的比值是~个综合性的概念。它J衄该结合地形及使用功能,满足运输、人行、绿化、敷设管线、通风、采光等的要求斤与综合自然条件、环境心理等要求,以达到路幅宽度与建筑高度相协调的城市道jI!{}娥观。“道路横断面空间尺度分析如图2_8所示。当旧/m≤1H,J‘,建筑与街道之问有一种亲切感,街道空问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流动感,容易形成繁华热闹的气氛。此时街道绿化对街道空间尺度感的影响不大,过多的绿化会遮挡空间视线。但当,④/上n2同,城市道路往往布置多条绿化带,城市气氛逐渐被冲淡,空间更为开敞,大自然气息逐渐加强。”141所以在考虑街道景观气氛时,就要考虑空间尺度比例对气氛的影响作用,并根据不同的要求考虑街道的空州尺度。街道两旁建筑的封闭性对街景环境气氛也有重要影响作用。j;jl{川205:Iif陋j。㈠(d)I;/t。:!剿jl斟2—9街道与建筑的空间关系(作者自制)2,4城市道路景观的感知要素道路景观元素包括城市道路、地形、建筑物、构筑物、植物花卉、配套服务设施、艺术小品、路边广告、灯具、人行道铺装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考虑的是人的行为与视觉上的舒适性及其周边景物环境的协调关系。一般而言,道路景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道路同周边环境的关系。任何类型的道路景观均存在于环境之中,道路景观各要素之间以及同周边环境之间能否形成某种协调统~,这是道路景观感知的第一决定因素。16Ⅻ肚.一⋯川一㈣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道路景观是一种空问环境,通常,观看道路景观的人不是从外部,而是处在道路环境中,并投入自己的情感,从而对道路及沿线景观有所感受,观察者所处的时空状态(地点、视觉角度、观察的速度等)是第一决定因素。(3)道路景观是自然景物与人工景物交织而成,自然景物与人工景物各自的比重、形态、构成与位置等将形成道路景观的特征和风格,这是第三决定因素忙J。城市道路景观直接影响城市的面貌,反映空间的性格,也是市民生活交往的环境。这是城市居民观赏城市、体验城市最为通常而直接的空间,因而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构成。因此,城市道路景观的影响不单单是道路本身,它还包含更大的外延扩展。城市道路景观,就其本体构成而言,除道路本身外,还包括道路两侧‘定范围的区域、道路段落相接处、道路节点甚至还包括道路线型、道路铺地等,就受体而言还包括人的活动及其感受等主观性因素【22】。此外,道路还有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涵。这些均属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城市道路景观的感知有四个要素,详见表2-2和图2—10所示。发2-2道路景观感知的四要素序号名称表达或存在形式心理心理感受、活动、情感、情绪等界面建筑物、构筑物、路面等质感硬、软、不软不硬等四色彩再种颜包心理界面L~一j~一一\。一,一一L—f道路景观jr一一一+,一,,‘一~~~r~—]、、、~~一一一+质感}色彩}图2—10道路景观四要素构成图(作者自制)根据以上分析,城市道路景观的感知要素、构成如表2.3所示。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莉.醯器景观要素①胤毒睛绪(1)。I埋+②髓日鲥感卜③哿i筘音。.。①天空¨|②建蓼泐(2)界面r_②嘞渤④道昭奉体一⑤日隧删、品①硬|生(混侯琵土、自专石、钢材鬻(3)质感②妖『生啪物、花卉、水f奉∞@半硬l生(光影韵④饶I『漂箍蓑裟表2-3城市j静镝见附要妻李漱戚2.4.1心理“心理”是指包括情感、情绪、想象、思维、知觉及与之相关联的历史文化背景所柔和的一种精神平衡。对丁一般人来说,在景观环境与自身之间寻找内在的精神联系是获得愉悦与慰藉的途径。与哲学相比,艺术是一种更为具体的行为,创作者的理性与感性在艺术发生的过程中共同起着作用。虽然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需要借助于某种哲学观念的引导,比如“道法自然”;但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则需要更为清晰明确的视觉概念。这就是所谓的“立意”;当然,所立之意的高低与设计师的“眼界”有关。有好的“立意”而能否“达意”则与设计者的“手段”有关,所谓“眼高手低”即是给那些“辞不达意”者的专有名词;将人类情感与客观世界相联系的最高境界称“意境”。这是一个更高级更深层的审美心理的结果。作为一种审美感知,意境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意(观念)与境(场景)的叠加,它背后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情感、心理和哲学意味。道路景观设计、绘画和诗歌有着某些共通的特质和创作原则,但设计的不同之处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于它要创造一个满足人们观赏需要、容纳一定的行为功能以及符合具体物质条件限制的空间场所。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者必须利用‘切可能的条件使使用者产生美的联想。由此而产生出了一系列帮助设计师在城市道路景观中获得景观的丰富性等极有价值的设计观念,例如“意在言外”、“境生象外”、“以少胜多”等等。JimMeCluskey在其所著的《道路型式与城市景观》里对此作了精彩的概括:“良好的城市景观其属性由表面到深刻的许多不同的层次起着作用。它们郝与唤起各个人内心的感受和情绪有关。可能是鹅卵石表面的纹理引起的一种令人愉快的柔和感觉;也呵能是从另一个极端而言,当人们通过一条黑暗狭隘的小道后m现和个宏伟教堂前,充满了光的广场时所象征的激发起的深切精神感受。”12512.4.2界面“界面”包含建筑物、构筑物、城市道路本体及服务设施、小品。n:这里,将重点剥“建筑物”和“道路本体”所构成的道路景观界面进行讨论。2.4.2.1建筑物关于建筑物与街道的关系,克利夫·芝福汀在他的《街道与J“场》‘址曾有过这样的表述:“街道的首要特性主要是依靠对空间体的处理,但街道的气氛及其性格是由建筑物决定的。”在这句话早,对建筑物在构成道路景观的作用作了‘针见ffIL的论断。可以这么理解这句话,建筑物是形成道路景观的主角。建筑物在道路景观中的界呵作用主要体现为:(1)形成街道空间;(2)围合特定的场所;(3)作为景观的背景或构图;(4)形成街道景观的高潮(点景)或节奏;(5)体现尺度感;(6)勾勒天际线。毫无疑问,建筑物是构成道路空间最主要的实体,建筑物本身也正是在道路空间中展示自己的风采。对于这个城市道路景观的“主角”而言,作为界面的建筑物必需要有主从之分。就某条城市道路来说,不可能每一幢建筑都成为主角。否则,几个相邻的建筑如果都各自过分强烈地表现自己;结果将会是相互冲突而影响空问环境的整体效果。因此,作为界面的建筑物群体在设计上必须把握好其形状、尺度、风格等等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特定的道路空间里所扮演的“角色”。伊利尔·沙早宁在他的名著《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罩曾经对此问题有过十分深刻的论述:“如果把建筑史中许多最漂亮和最著名的建筑物重新修建起来,设在同一条{葑道上,如果只是靠漂亮的建筑物就能组成美丽的街景,那么这条街将足世界E最美丽的街道了。可是,实际上却决不是这样,因为,这条街将成为许多可:不赶l关的房屋所组成的大杂烩。”【6I2,4.2.2道路本体道路本体也刘是城市道路空间的底Ⅲ及其空间形态。(1)底面道路空阳J的底面主要是指地面。对J:城市空间这一种没有屋顶的室外“房间”来说,底面特别重要。底面能给人以非常强烈的感觉,这址人的视觉规律所决定的。人们使用处于涮一水平位置的双眼观看,其视野是一一个吖j胤则的圆锥形,大约左右为65。,向上为30。、向下为45。,所以水平视野比垂直视野婴大得多,向下的视野比向上的要大得多。而且人在行走的过程中,向上的视野更为减小,人们总是注视着眼前的地面、人和物及建筑的底部。所以地面的铺装设计以及地面上的‘切室外设施设计都非常重要。底面不仅为人们提供活动的场所,听日对窄问的构成有很多作用,它可以有助于限定空问、标志空问,也可以通过底Ⅲ处理改变尺度感,或通过一块底面的处理来使室外空间与实体相互渗透。地面图案的处理能给人以尺度感,jlⅡ过图案将地面上的人、树、设施与建筑联系起来,以构成整体的美感。而一块光坦n勺场地就使入感到这里的一切都是散漫无序、无关系的。地面质感的变化可有助于标志不同f由功能,如图2.3所示。例如不愿意’止人们残踏的地面町用粗糙不平的纹理材质。另外‘些城市步行街中设置了供特殊情况下使用的紧急车道,l叮采用不同的材料铺装地而,以此加以区分,但标高仍与步行道相同,效果好。2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3路面圈(作者拍摄)地面也能表达某种意义,或引起人们的联想。某些有历史价值的古街石板路面,由于长年行人的磨踏及独轮车行走留下的车辙,能引起人们对古代社会生活情景的联想。在瑞士苏黎世和伯尔尼就仍保留着这种方石路面,可惜有时人们在修整这类铺面时却嫌它们破旧而更换了。地面的图案可有助于改变尺度感。例如一条长而直的街道,如果地面处理上有些横向线条,在视觉上就使人感到距离缩短。(2)空间形态如果地形条件许可,采用直线形街道,街道空间可一览无余,它适应于现代建筑风格明快简洁的特点。曲线形街道空间是在人们行进中逐步展开的。它两侧的视觉效果不一样,凸出部分往往是遮闭的,而凹入部分是敞开的。后者是展示建筑艺术的重要场所。折线式街道空间视景的转换常出奇制胜地出现。它的街景艺术的匠心应重点表现在它的折点处。通常情况下,若把那种最富于表现力的建筑布置在转折处的道路对景线上,可成为某个路段上引人注目的一景。如图2-4所示。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_4高大的建筑(作者拍摄)街道空间的构成不一定决定于它的封闭形式。街道两侧建筑高度与距离的比例关系,以及建筑物之间的疏密程度,也影响它空间的造型。有时候街景仅存在一个侧面,也可形成街道空间。它们多出现在城市辨沿的滨水道路上。此种道路常常一面建筑,一面临水。由于街道与水面分界清楚,故在人们心日中也会形成一个无形的空间。这也就是说,即使只有一个合围面,只要具有足以划分空间的标志,也可以构成某些城市空间。由此推而广之,在没有一个垂直面的条件下,只要地面上把空间范围标志出来,也会使人感到它的存在。2.4.3质感城市空间的质感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空间的界面和地面如建筑立面、矮墙、树丛和铺地等表面的质感;一是指整个空间系列的质感。一幢建筑表面的纹理、质感处理是设计的熏要手段,对城市空间系列来说也是这样。如果临街建筑是紧密连续排列的建筑墙面,其高低相似,与建筑红线的距离也基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本相同,空间质感是硬的、密质的、均匀而无疏密变化的,凶此给人的感受必然单调。如果在街旁有几处建筑后退,露出绿技摇曳,或有几幢建筑高耸、低矮,或有两处小游园在街头,则这个空间的质感就是有疏密、硬软、明暗、轻重变化,而显得富有生机,不令人生厌。如我国太原迎泽大街是一条长而直的街道,由于沿街有几处广场及公园的空间与沿街建筑群相间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空问的单调,当然从功能上也使行人有停留休憩的场所。山于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交通速度加快,城市某些空间的质感处理应考虑这‘新的因素。例如当车辆在交通干道上行驶时,驾驶员和车上乘客都是在快速的移动过程中观看城市或识别地点,而在快速移动中人们对细微的变化是不易觉察的。因此要求这类城市空间有尺度上较大的起伏变化,就像建筑上用质地纹理较粗处驯方法,以适应这一视觉特点。但当人们在城市步行空削中行走时,速度较慢,有时还町驻足停留,观察周围景物,因此,这类步行空问内山地面铺装、建筑墙面、商店橱窗、标志、绿化种植及建筑小品等所组成的空问质感,则要求处理细致,并适合人的尺度,以适应步行者的视觉特点。2.4.4色彩克利夫·芝福汀与他人合著的《美化与装饰》中提到:“街道或广场的色彩配置对它的特征和外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它既可使街道或广场硅得统一,又¨J破坏这种和谐。此外,街道上所使用的颜色本身就能够产生个性和情感。”色彩是用来表现道路空间的性格、环境气氛,创造良好的空间效果的重要手段。我国南方古村落用青石铺地,与周边的白墙、黑瓦一体形成一种明快、质朴的人居环境。色彩处理,也可作为增强道路空间的识别性的手段。例如在居住小区中用不同色彩的道路铺装,来增强识别性,避免单调感觉。色彩处理也是使道路空间获得和谐、统一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一个道路空间里,如果建筑色彩采用相同基调或地面铺装色彩也采用同一基调,都有助于空州的谐调、统一。在商业街道中,其空间界面包括墙面、橱窗、货架等,五光十色,它能表现一种活跃、热闹的气氛。要想既保持这种气氛,又不显得杂乱无章,可以采用同一色彩基调来铺装地面及设曼室外家俱,取得和谐的效果。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城市道路景观的识别系统3.1城市道路景观识别系统原理cI是一种根据人类视觉与心理感知规律而发展出来的协调共性、强化个性与特色的方法,其发轫于企业(corporateidentity),服务于经济(commercialidentity),而今正在向社区(communityidentity)、城市(cityidentity)甚至困家(countryidentity)发展。cI在创造形象与特色时并非是消极的,而是积极主动的[91。CI还是个大家族,上述各cI的延伸方向均有很多分枝,堋市道路景观识别系统就是城市CI的一重要组成(图3-1)。按CI的惯例其称谓为Cityroadidentitysystem,缩写应为RI。CI根据人的感知识别规律,将表达对象分解为标准色、标志物、标志性识别符号、标准字等具有传播意义的识别符号,并系统地组织到设计对象的各元素中,以传达出设计对象的文化、理念、功能等属性。城市道路景观识别系统RI作为cI家族的一员传承着CI的方法,与cI不同的是其目标对象。城市道路景观有其独立的构成划象,它们是:道路、绿化、路边广‘告、道路照明、城市家具、地标等。f-I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一————一1一f商业形象识别系统社IX.形象识别系统I——。’————。。1IL『匠域形象饭ii;司L_f城市元磊而聂ij秦习道路景观识别系统J道路夜景识别系统fl—————————1城市通路识别系统}—卜{道路地标识别系统l————一L——————’——城市傲景识别系统r__道路绿化以别系统}城市地谅i面嗦统『L』⋯_..]r¨I_藏时绿化读葡—;磊]~.J图3-1CI系统构成示意图(作者自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城市道路景观识别系统的内容就应用层面而占,狭义的城市道路景观RI最具有现实意义。狭义的城市道路景观RI即城市道路景观视觉识别系统(类似cI中的v1)主要处理城市的公共界面,如广场、街道(步行街),滨江滨湖滨海道路、道路绿地等城市道路景观。这种景观大可至城市或街区,小可至建筑或软硬质景观。狭义的城市道路景观RI对城市总体形象营造有重要意义。广义的城市道路景观RI,除囊括上述所有狭义内涵外,还是对城市环境、城市活动、城市构成、城市规模等各类要素的总体概括。现行的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更趋于对城市物质E㈨i的追求,因而具有物质文明特性。出广义的城市道路景观RI所彤成的理念呵以源于一个城市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是城市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集中反映。因此广义的城市道路景观刚对城市总体形象的营造具有战略意义。狭义的城市道路景观RI对下列所述的设计内容在特色营造方面有实践指导意义。(1)广场:广场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有疏散、体闲、购物、文化、集会、纪念等功能,多数广场均是卜述功能的复合。广场在城市中有特殊地位,而城市中心广场义被喻为城市的客厅,是个城市对外展露的窗口,因而也是城市形象表达的关键。广场的形象意义己不在丁二J、场本身,『面是城市整体形象及面貌的客观反映。这LE是RI的用武之地。(2)步行街;这是另一个重要的城市道路景观RI的表演舞台。步行街商业繁荣,人流密集,具有广褒的吸纳能力,足城市中的磁性点;也是行为主体和行为对象之闯的一个极佳交互场所,是城市标志性的空间,具有形象的传播意义。步行街的设计不仅要在缤纷繁杂的商业气氛中寻找城市的整体统一,而且还要弘扬城市的地域文化特点,宣示出城市的时代特征。而这正是城市道路景观RI所涉猎的内容及要达到的目标。(3)滨江、滨湖、滨海路段:这些路段均为城市的蘑要展示界面。江河湖海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全景的空间场所口,城市音乐化的轮廓、万家灯火的气度、充满神秘幻想的空问在此得到充分的展现。(4)道路软硬质景观:软质景观为城市植被。花草树木的季相变化色彩纷呈,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历来好以植物作为颂咏的题材,久而久之使很多植物均具有人文色彩及人格化意义;植物的芬芳对人的感官有直接作用,所有这些均是城市道路RI的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资源。硬质景观指道路铺装、围墙、栏杆、标牌、电话亭等城市组件。该部分内容与人关系最为亲和,是人可触摸范围,也是视觉呵精细辨别的领域,具有城市道路景观RI中触媒意义吼这些城市设施及城市组件最需用城市道路景观RI的方法进行整理。3.3城市道路景观识别系统的子系统3.3.1标志物的城市道路识别系统标志物大多需结合城市道路设置,冈此道路景观的标志物系统主要由城市地标组成。由于城市机能的多样性,城市中除了有主导标志外,还有反映城市各种次要特征的标志。主次标志共同构成城市道路景观RI中的形象标志主系统,城市中各次要机能或城市内各分区的标志又与区域内的地标构成反映城市道路景观RI的予系统。前述的标准化文字及图案均应在主系统及子系统中有所反映。这便是标志物的城市道路景观识别系统。标志是对地域形象有可t}{别性的景观,个性是其重要特点。标志的体量、规模、色彩、文化效应、纪念意义、公共性、造型所产生的景观异质性及其审美心理震撼是其对城市形象产生作用的主要原因。标志~般位于城市主要街道或是城市中的结构要害,在城市整体形象中起画龙点睛的作1E}j,有些标志具有形式语言寓意,该寓意与城市一定的自然、文化或区域属性相联系,这使标志能传辞达意而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表征。对城市中的各种标志进行组织,将其寓意作富有联系的发挥从而形成反映城市内涵的线索,这种标志将会对城市整体形象产生重要作用。象电视发射塔因其景观对城市空问的制高作用另加具有高技术寓意的形态而成为城市的时代标志;大型购物中心因其丰富的商品及广泛的传播效应而成为城市繁荣昌盛的标志:位于城市节点处的雕塑或艺术构筑则因其在城市地位中重要的景观聚焦特点而成为城市标志。地标较标志低一层次,其景观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景观的异质性,象有一定特色的建筑、雕塑、小品、构筑、自然的地形、地貌、植物、文物建筑等均可能成为地标:第二是功能异质性,象有一定规模或经营特色的商场、餐馆、滔吧、宾馆、展览馆等因场所的公共性质而使其形象更具有传播效应。地标与标志均需有一定景观异质特点,这是形象识别的基础。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标志要与城市理念、城市实态有更多呼应,因而人文因素多一些;地标却无这种“任重道远”的使命,因而更顺应自然一些。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j=====;$==3.3.2植物景观的城市道路识别系统城市道路绿化不仅因其环境效益对城市形象有普遍意义,其廊道、结点、uJ视边界还对外在城市形象有直接作用。绿化在满足其特有功能与技术要求的同时结合植物景观特性,对于继承植物景观对城市形象的历史影响,发掘城市形象影响要素中绿化资源的潜力,突出城市特色、塑造绿色城市,改善城市生活条件,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以至塑造新的城市理念等均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城市道路RI的核心所在。植物景观的城市道路识别系统便是对道路绿化进行统筹安排,使绿化成为营造城市形象的‘种重要手段。按RI战略步骤,植物景观的城市道路识别系统可从以卜几个层次进行思考、组织。(1)植物景观的核心标志——市树、市花市树、市花作为植物景观核心标志具有文化与社会价值特性。选择合适晌植物概括多位一体的综合形象,这便是市树、市花用以体现城市及社区个性与风貌的思想根源。可以说,市树、市花寄寓了居民的人居环境理想,象征了城市品格,反映了城市文化品位及居民的精神面貌。这是其所拥有的城市精神文明的深刻内涵。这也促成二f一世纪八十年代市树、市花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的推行。市树、市花能增强市民对城巾|的热爱,还能带给市民更多的自信,其评选一般均需得到广泛的认同,这使市树、市花里包含着更多的社会价值观及审美观。就其植物学本性而言,市树、市花还应具有地域性、普及性。所谓地域性主要为植物的自然特性,即植物要有与土壤、气候相适应的特点,且还少有病虫害,而本土性的植物有与生俱来的地域天性,这是城市特色的大自然恩赐。(2)植物景观的色、香标识植物色彩属城市形象的视觉识另1](ViewIdentity),树木花草的馨香使城市形象识别突破传统CI的视觉领域而向嗅觉方面延伸。与cI系统的VI、MI(MindIdentity)、BI(BehaviourIdentity)}H对应,可称其为Sl(SmellIdentity)。事实上植物景观的城市道路识别系统的sI,能给人带来vI所没有的全新感受。深刻的记忆是可识别的基础,被网络调查尊为中国最美校园的武汉大学主校区便是这么一个以植物景观的嗅觉与视觉为特色标识的场所,梅园、桂园、樱园、枫园所构成的空间格局使校园环境特色鲜明、形象突出【”J。(3)古树名木的地标作用将古树作为村落标识的作法在我国的传统聚落中南北均有,如云南西双版纳傣族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村寨的大青树;河南鹤蹙石林村有千余年J力史的“华北第一古柏”:湖北利川市谋道被誉为活化石的“水杉王”等,这是古树名术地标作用的充分反映。此外在我国传统封建社会中古树名木还是一种反有者社会地位的软标志。古代中国的树木有等级之分,如帝王用松树、王侯将相植柏树、士族种栾树、普通人家为槐树等【”。而今古树名木的这种社会软标志作用成为城市绿化的文脉而溶入现代城市。p,这使绿色城市形象增添了一些有符号学意味的表达手段。3.3.3夜景观的城市道路识别系统道路交通照明具有特定的功能作』_}j,经过系统性的组织,道路交通照咧还将发挥出增强识别的景观作用。道路夜景观的城市道路识别可按卜-述层次来把握。(1)夜景观分区一个好的夜景观是表达对象亮与暗关系在空眦卜的岂术性配合,分区是综合考量区域功能、美学特征后对亮度的总体安排,各分区有明青暗,泾渭分明。分区使对象的形态结构通过亮与暗关系得到整体体现,因此分区是对彼景观效果的总体把握。夜景观不是越亮越好,其亮度要以满足人们活动需要为原则,并体现观赏问距的光亮感觉与节能之间的一种优化。分区强凋表达对象当亮则亮,该暗则暗,因而蕴涵着绿色照明设计寓意。不同的亮化分区使城市道路的亮照有~个合理的分配,是亮照与节能、亮照与功能、亮照与对象形态结构的优化配合。(2)亮点分级分级是在各个亮化分区中确定夜景观亮点,并区别器亮点的亮度,使表达对象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亮点与景观本体的要点密不可分,本体景观要点的主次是亮照分级的依据。通过亮点分级使灯光组织有效配合整体,突出“重音”部,弱化“低音”部,以体现景观的本质美。(3)亮带亮带不仅有交通功能照明的作用,还是各亮区、亮点的联系纽带。亮点、亮区与亮带反映了夜景观的点、线、面关系,使夜景观明暗中有主次、变化中有统一,从而构筑出反映城市道路特点的夜景观形象体系。(4)灯光色彩灯光不仅以软质景观特点与本体景观亲和,其丰富斑斓的色彩可营造--;feO超现实虚幻使灯光色彩只有其他景观元素历不能及的城市形象内涵。这正是夜景观在表述城市形象方面的独领风骚。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城市识别的表述系统中,灯光色彩在城市道路空川的布局可引入分区概念,如依城市骨干道路确定灯色,或依城市区域确定不同的灯色等。灯光色彩也呵用于区别不同级别的亮点、亮区。1i管那种灯色的配合方式均对夜景观的城I=f丁形象系统有重要作用。3.3.4城市道路色彩的识别系统中国占代的阴阳五行通过色彩来描述地域,象“青龙、白虎、朱雀、缶武”其至尊为“黄土”,可以说黄色足i’HE中国的国家标志色。占代建筑用色的规范严格更是与其所有者身份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整套严密的标准用色体系。这l龅明古人便认识到色彩对形象塑造的作用。3.3.4.1道路色彩识别没计的总体原则(1)通过道路色彩漫汁,增强道路自身的可识别性。道路的可识别性包括方向识别和方位识别。通过道路色彩的系统化布局nj以使市民和游客清楚的了解到自身f向前进方向和所处大体位置。同时,树对丁城市的建筑色彩来说,道路的色彩与人的Ff常生活发生更多的联系。因此良好的道路色彩布局更加有利于增强城市的整体可识别性。f2)建立“丰富多彩”的城市色彩景观体系。良好的道路色彩不但可以增强道路自身的可识别性,还可以丰富城市的总体色彩形象,有助于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特色。城市中道路系统的色彩属于城市色彩的第二个层次,与城市色彩的第一层次——城市的总体色彩,既有区剐义有联系,丰富的道路色彩有助于形成完善的城市色彩景观体系。(3)方便城市居民生活。科学的道路及城市家具的色彩布局还可以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方便,可以使更有效的了解周围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场所感。合理的色彩设计可以增强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感,人们可以通过色彩来了解周围环境的属性以及自己所处的位置。3.3.4.2色彩系统化组织的思想(1)色彩理念色彩理念可有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来源,如市花的色彩,象平顶山就选取月季花的红绿色调作为城市道路的色彩的总体基调,以红绿色调为主的道路线遍布于城市之中,犹如月季之红花绿叶掩映其间。更有利于形成独特的城市特色。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为主导的理念可分配给丰要道路,而次要道路则可取自城市中能体现城市独有的地方特色的色彩。(2)色彩布局按道路的经纬不同分布色彩,突出道路的方向识别。按城市区域道路的不同分布色彩,突出道路的方位识别。按道路的不同功能分布色彩,突山道路的性质识别。如:将东西向的主要道路采用绿色作为主导色系,通过绿色来表现城市文化生机昂然的发展趋势。将南北向的主要道路采用红色作为主导色系,通过红色表现城市热情好客的气度等。(3)城市家具的色彩控制城市内的标牌、指示牌、站牌、电话亭、广告、雕塑、招牌、座椅、灯柱、饮水机、果皮箱等等辅助设施的色彩,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同时也是创造丰富城市色彩的良好素材,西欧各国的街头饰物如电话亭、候车亭、灯柱等都经过精心设计和慎重处理,色彩丰富,艺术性强,再加上丰富多彩的雕塑、喷泉,形成一条条优美的景观带。虽然这类小品不是城市景观的主体,但若处理不当不仅损害城市形象,更为重要的是会造成市民识别上的障碍,不利于有效传递信息。如危险部位、讯号装置应该规定专用色,色彩搭配要醒目,以提醒人们注意。总之,环境小品的色彩设计要寻求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城市道路景观设计4.1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个“形散而神不散”的过程,因此,确定一些设计原则,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原则【12】。4.1.1体现城市道路景观风格道路交通景观的风格定位,是指如何确定道路景观的基本特征。这是进行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时应旨要解决和把握的。影响道路景观环境、风格的因素有城市的性质(是政治性的、经济性的,还是文化性的、旅游性的1、传统文化(如传统聚居方式和传统街道组织模式等)、道路性质(是车行道还是步行街,是商业街还是文化街),等等。4.1.2道路与空间相融合只有将道路与景观空间关联起来进行统筹规划设计,才能创造出整体而有机的城市道路景观规划发计作品,如道路的方向性与对景处理的关系;道路边界封闭程度与借景可能性的关系;道路宽度与边界高度比例形成的空问领域等。4.1.3体现城市道路的完整功能现代城市道路,其作用往往是综合的,除了实现交通、防灾、布置基础设旋、界定区域等摹本功能之外,还需要满足市民作为公共活动空间进行交往、游赏、娱乐、散步、休憩等功能。为此,路边植物的种植、绿化配置、对自然景物的因借、步行空间设计、城市广场设计、雕塑设计都将纳入广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范畴。上海黄浦江边的中山东一路除满足大量的交通功能外,还对沿岸部分的娱乐游赏功能加以强化,丰富了城市道路的功能和景观,便是佳例【l⋯。4.1.4重视城市道路的个性没有个性是缺乏文化的表现。事实上,我国目前除了少数城市外,大多城市都没有形成风貌的差异,城市道路景观也不例外。个性的丧失反映了对于地方文化、历史传统的无知和漠视【35J。因此,在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呼吁个性塑造、呼吁文化复兴已迫在眉睫。3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自_目目======================;========jI=自============4.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步骤4.2.1现状调查与分析(1)环境踏勘;(2)交通调查与分析:道路交通流量、车辆的类型、外来车辆等的调查;(2)道路断面分析:对丁主要道路断面优劣的分析,指出现状的优势和不足;(4)周边建筑环境分析:对交通道路周边的建筑风格、生态环境、绿化特征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5)自然环境分析:对地形、地质、地貌、自然条件等作分析。根据分析,在总体规划设计定位的前提下,确定现状道路性质,并¨提出主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设想。4.2.2景观主题确定和整体印象拟合在本阶段,要着重研究以下儿个方面的内容:(1)城市地区文脉的认识;(2)道路景观的素质了解;(3)道路个性的发现与表现。4.2.3道路的基本设计本阶段的重点内容为:(1)道路的尺度;(2)道路线形设计;(3)道路的结构;(4)道路的横断面组合设计。4.2.4重要节点(景点)的特别处理包含在应考虑的重要节点主要有:(1)道路交叉口;(2)人行天桥;(3)道路平面线形变化处;(4)广场及街边公园;(5)主要建筑物。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口ltE========;=============≈I;=========4.2.5软质景观方案设计包含树木、花卉与水体等几个方面的自身构图与它们之间的相n:协调。并且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整体融合性。4.2.6硬质景观方案设计包括路灯、招牌、工交候车亭、艺术小品和雕塑、栏杆、电话亭、公共厕所、垃圾箱等城市家具和公共没施的布置。在这些家具或设施里,特别适合注入城市与城市道路的特有精神元素。4.2.7整体方案评价在本阶段进行的整体方案评价,足埘熊个城市道路内涵的一种修『F和回归,避免可能出现的“形”“神”背离的刨作或者非cI设计。另夕卜,还可以因此丽提升整个城市的cI设计的立意和水平。剀此,评价交际上是对设计行为、过程和内容的一种理性的反馈。现状渊研,}cI的生题确定1j印象拟合...审I兰暨基本设计一lf重要节点处理一I『软质景观设计T矗森面幽.1二[1氅竺妻墨登价j反馈作用图4-1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流程图(作者自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3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贴近度评价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与普通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有着明显的差异。首先,仅仅就“景观”的层面上来看,这两者是具有共同的层面和基础的。然而,就本义来讲,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必须要排除“泛景观”或者“唯美”的思想,它的成景必须能够“真空地”反映设计对象的固有面貌,当然不是简单、生硬的“复古”。但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平¨其它类似的景观、艺术等方向设计一样,抽象、艺术加工、升华等手段和方法是必不·lJ.少的,否则,就很难称之为“设计’’r。{JI;A,抽象与升华或者艺术加工,到底要进行到何种程度才能够达到既能够充分体现没计对象的同有内涌,又能够避免艺术创作的兀限发挥呢?这是一个摆在道路景观设计者面前并不轻松的问题。因此,在完成道路景观设计之初,就应该回过头来审视一下这个设计方案是否反映了设计对象的特有本质,如果差距较大,那就有可能沦落为普普通通的“景观”设计了,换句话术说,这种再美丽的“景舰”都是与设计的仞衷和目标背道而驰了。4.3.1贴近道概念的引入为了何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引入“贴近度”的概念。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贴近度就是指对所进行的特定的城市道路设计效果与该城市道路的固有特质的接近度。在此,城『_|丁道路的固有特质就是指该城市道路所蕴藏的城市历史、地理、人文与社会经济等内涵的总和116I。贴近度概念的引入,可以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提供明确、有效必要的评价指标,这对城市道路的“景观RI”与道路的“景观美化”划定了分水岭,从而也对城市道路景观的确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3.2贴近度评价的环节和流程贴近度评价工作应该是城市道路景观RI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这相当于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案进行验收。城市道路景观RI设计方案贴近度的评价工作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各道路景观要求标定;(2)询问调查表格的设计;(3)现场进行市民询问调查;(4)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5)用数学方法进行贴近度评判计算;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对道路景观设计方案进行反馈修正。具体的贴近度评价流程如图4—2所示。,篁品]I毒丢I]塑孽篓掣整等_I::主熹并算『『『I卜警近度望幽4.2道路景观设汁贴近度评价流程图(作者自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评价方法5.1评价方法概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评价方法决定于城巾‘道路景观设计本身。有设计方案的评价,可以用函数明确地表达}_}{来,各种方案的评价值能用精确的数字来说明。但是,道路景观设计方案的评语却是非精确的模糊概念,如“很好”、“水平高”、“贴切”等等。对于这些模糊概念,很难用传统的数字方法来描述。在城市景观、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学以及社会经济学领域中蕴藏着大量的模糊规律。正如罗马尼弧学栉康·维·内戈伊察所说:“对复杂的经济系统作出估计、预测和设想,往往意味着篮求完全认识现实状况的一切细节,并经过大量的计算,但实际卜这几乎足从来不可能的。而运用幕后数字进行经济系统模拟,却不可以使得旧的数字手段从本质上改变。”同样,模糊数学方法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效果的评价而是非常恰当和适用。5.2模糊数学评价方法5.2.1模糊数学简论模糊数学是用数字方法研究和处理是有“模糊性”现象的数学。“模糊”一渊译白英文“Fuzzy”,它含有“不分明”和“边界不清”的意思。这是所谓的模糊性,E要是指客观事物差异的中间过度中“不分明性”。这在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如“高个子与矮个予”、“美与丑”、“清洁与污染”等等,都是难以明确地划定界限的㈣。精确数学是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上,根据集合论的要求,‘个对象对应于‘个集合,要么属于,要么不属于,两者必居其,且仅居其,决不允许模棱两可。因此一个集合到底包含哪些事物必须明确,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由于集合论的这个要求,就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使它无法处理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不明确的模糊现象与概念。这些所谓“不相容原理”里表述得十分清楚:“当一个系统复杂性增大时,我们使它精确化的能力将减少。在达到一定阀值之上时,复杂性和精确性将相互排斥”。这也就是说,复杂性越高,有意义的精确化能力就越低。对于城市道路景观RI设计来说,同样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用精确的数学方法来评价显然不合适。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2.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案的评价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一般地,可以把不确定性因素分为两类:一类具有随机性;另一类具有模糊性。莳者要}=}1概率统计学去加以石卅究,后者则要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去解决。就城市道路景观方案而言,它是一个具有模糊性的问题,使用模糊数学理论去进行综合评价是比较理想的【16】。(1)建立因素集影响评价对象取值f得分)的各因素组成的集合称为因素集.因素集是普通集合,通常用宁母U来表示:因素集中的这些因素(‰)均具有模糊性(2)建市权重集各因素影u向评价埘象取值的重要程度不尽朴IN,为此,对各因素屿(i=1,2,⋯m)要赋予棚应的权数q(f=1,2,⋯,m)。各权数组成的集合:A=如l,Ⅱ2,⋯,口。)称为因素权重集。通常各权数应满足归一性和非负性条件:ai≥0(i_1,2,3,⋯,m)(i-1,2,3,⋯,m)权重集是一个模糊集合,为了清楚地表示权数与各因素间的对应关系,权重集也可表示为:4:鱼+鱼+..叶生“lU2Ⅳ⋯在模糊综合评价中,权重是体现其重要性程度的数值,具有权衡比较不同评价因子间差异程度的作用。只有通过加权综合;才能揭示不同评价因子问的内在联系,使评价结果更接近和符合实际情况。在对城市道路景观方案做综合评价时,以各因子对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贡献率的方37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法计算权重,即因子对城市道路景观环境愈相关联,权数则愈大。(3)建立评价集评价集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评价结果所组成的集,通常用大写字母V来表示,即:V=“,I"2o*eV。)在对城市道路景观环境的评价r},,可取评价集为:V={优,良,中,差)(4)单凼素模糊评价币.独从一个凶素Ⅲ发进行评价,以确定评价对象对评价集中元素的隶属度,称为单因素模糊评价。一般情况下,殴评价对象按因素集中第i个因素“,进行评价,对评价集中第j个元索v,的隶幅度为y,其结果可表示成模糊集合:R:且+堡+...+筮~V】V2V“R称为单凼素评价集,将各因素评价集的隶属度为行组成的模糊矩阵R称为单因素评价矩阵,朗尺=y11n2y21y22ymlyⅢ2⋯y1,I⋯y2。(5)模糊综合评价一般来说,I刊~事物均有多种属性,事物的不同侧而反映了它们的不同特征,所以,在评价事物时,不能只考虑一种因素,而必须兼顾事物的各个方面,因此,为了综合考虑全部因素对评价对象取值的影响,需做模糊综合评价。如果各因素的重要程度一样,也就是衩重集中的诸权数日.均相同,这时,只要将JR矩阵中各列元素相加,便分别得到评价集中各元素的“得分”多少,若各因素权重不等,则需作模糊矩阵运掣16l:B;AxR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1佛山城市概况6佛山祖庙路景观设计研究6.1.1地理与行政区划佛山市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地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两翼,东北和广州毗邻,东南与中Ih接壤,西连肇庆,南达江门,北通清远,临近港澳,处于我国南大门的开放前沿,是珠江三角洲通向粤西和广大山区以至大西南的重要门户和枢纽,地理位置优越,已成为富有发展潜力的珠江二角洲两翼的重要城市之一。经过改革丌放二卜年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了三个都市圈:中部——广佛都市圈;东部——港深都市圈;西部——澳珠都市圈。佛山是中部7。佛都市圈的一极。佛tli市原辖有城区、石湾区、顺德市、南海市、j三水市和高明市。2002年12月佛山市训整行政区划,将原佛山城区、石湾区和原南海市南庄镇合并为“禅城区”、原南海市(不包括南庄镇)、顺德市、三水市、高明市分别更名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现市域总面积3813.64平方公里。根据户籍人口统计,至2003年末,佛山市总人口344.24力-人,其中城镇人n约343.70万。6.1.2历史起源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内的塔坡岗挖掘三尊佛像,遂立石榜称“佛山”,因而名之。佛山早在四五1:年前就有先民在此耕种、渔猎和制陶。唐宋时期,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已鼎盛南国。宋代因其商贸地位,被列为“四大名镇”之一。到了明清两代,佛山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誉为“四大聚”之一。同时,佛山又是岭南的艺术之乡,著名的“南困红豆”粤剧就发源于此;它又是粤菜发源地之一,“食在广州,厨在凤城”早已美名远播;它还是中国南派武术之乡⋯⋯凡此种种,使佛山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发以来,佛山如沐春风,各项建设发展迅速,一日千里。突飞猛进的经济建设、先进的市容环境管理、健全的交通网络、繁荣兴旺的文化事业等等,使佛山先后获得“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以及联合国“人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类居住区优秀范例”等多项殊荣。近期的新行政区的划调掀开了佛l|l历史新的页,更加快了建设广东第i大城市的步伐。佛山又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厚。有“东方民间艺术之宫”美誉的佛山祖庙,为列广东叫大名圆的佛山梁园和顺德清晖园,南海康有为故居、顺德西山龙时庙、三水芦苞祖庙、高明灵龟塔等古迹,南海西樵山、均安生念园、三水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等等,加上佛山的传统1艺(石湾陶瓷)、富有地方特色的节目(佛山秋色、顺德龙舟大赛、南海舞狮、),各种地方小食(佛山盲公饼、南海西樵大饼、顺德金榜牛乳、双皮奶、高明更楼话梅、三水禾花雀、彭灶豆腐等),还有同益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使“食、住、行、游、娱、购”配套成龙,使佛山成为游客领略独特岭南艺术和水乡风情的重点旅游城市。蓬勃的青春与古朴的年轮构成今F1佛I¨的鲜明特色,散发出她独特的魅力。6.1.3社会经济佛山市自改革丌放以来,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目标、。c2,任务统揽全局,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全市经济近年来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佛山市社会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已基本完成,并处]二工业化加速期向工业化成熟期迈进的阶段。自1979年到2003年的25年问,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4.10亿元到重1318.6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0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601元增加到40444元,年均增长率为19.17%。中央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佛山市仅用15年就完成了。6.2佛山市中心城区祖庙路景观设计6.2.1基地现状祖庙路位于佛山市中心城区CBD核心位置。道路呈南北走向,南端与卫国路相交,北端与亲仁路及莲花路相接,全长为1297.50m,横断面为三幅路结构,红线宽度平均为34.50m,机动车道15.5m,非机动车道8.Om,人行道8.0m。详见图6-1。祖庙路是一条典型的商业、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大街,平时与节假日的人流量及机动车流量均很大,有21条公交线路途径祖庙路。祖庙路实属佛山“第一街”。4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姗魏。;妒j毯Ⅳ∥壁3FL一,儿1一鸯j国~国国?ki—a.o一竺正生15.5蟹吼。一业J一——,34.5J矧6-1祖庙路横断而图(单位:m)(作名自制)6.2.2祖庙路各类节点分析祖庙路的RI定位较为复杂,从祖庙路的节点众多、特质各异、分布较广。经过现场调查,町以将各节点分为以下5类:(1)商业类,主爱有①兴华商场、②白花J。场、⑧曰Ⅱ园商厦等(2)历史类:主要有①祖庙、②仁寿寺、③泥摸岗(3)文化类,主要有①佛山书城、②佛⋯图书馆、③佛¨』市博物馆、④琼花大删院、⑤新厂场、⑥佛山民间艺术社、⑦广播电视大学等;(4)餐饮类,主要有①佛J】I宾馆(五星级)、②佳宁娜大酒席(原华侨大厦,四星级)、③旋宫酒店、④珠江洒店、⑤菜茵阁咖啡厅、⑥唐人食街等(5)交通类,主要有①祖庙汽车站、②祖庙蹄公交枢纽站。详见表6.1所示。表6-1祖庙路各类节点表序号节点类别层次主要节点数量1商业类主要兴华商场、白花广场、丽园商厦、玫瑰商场、目明大厦52历史类主要祖庙、仁寿寺、泥模岗4佛山书城、佛山图书馆、佛山市博物馆、琼花人剧院、新3文化类主要7广场、佛山民间艺术社、』。播电视人学佛山宾馆(五星级)、佳+j。娜大酒店(四星级)、旋宫酒店、4餐饮类次要6珠江酒店、莱茵阁咖啡厅、庸人食街5交通类次要祖庙汽车站、祖庙公交枢纽站2从上表可以看出,祖庙路的节点群按其各自性质可以分为5大类,结合祖庙路的主要功能定位,这5大类节点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主要层次与次要层次。主要4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层次有商业类、历史类和文化类等二类,这是祖庙路功能的丰流;次要层次有餐饮类和交通类,这是为主要层次的节点服务的,是从属性的功能。因此,彰显祖庙路景观的节点类别应该选择主要层次的i类节点,再仔细分析这三类节点的性质,将会发现历史类与文化类是内涵十分接近的。因而,为避免祖庙路景观的散乱,再深入拟合时,应该将这两类节点进一步合并,即祖庙路景观的支持背景节点由历史文化与商业两大类构成,这两大类性质不同的节点所体现的内涵与佛山的城市底蕴是完全‘致的,即佛山的成名和形象识别恰恰就是商业‘j文化。6.2.3祖庙路景观戳主题确定与拟合佛山市有着十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祖庙路作为佛山市中心城区的“第一街”,张扬佛山辉煌历史、彰显禅城的灿烂文化,毫无疑问,非祖庙路莫属。6.2.3.1佛ifl历史文化底蕴分析(1)远古文明佛山处于珠汀三角洲腹地,魁珠江三角洲形成最早的地方。根据考占发现,西樵【¨有一个大型的石器采集加工场,从西樵III遗址的石器和附近大量贝丘遗址可以看m,我们的祖先在5000~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便在这里生息繁衍,刨造着人类的文明。这种以西樵山石器为代表的古老文明,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夏鼐称之为“西樵山文化”。山于其独特的文化|』!|涌,因而被称为珠江i角洲古代文明的代表,被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2)南方的冶铸基地唐代,佛山已开始了小农具的冶铸生产,晚唐时,佛山的“脱蜡铸件”技艺已在中原受到推崇。南汉时期,佛山是专门生产铁器的所在地。宋代,佛山冶铸更进一步发展,所铸的鼎、锅、钟、塔等闻名全国。到了明清时期,佛山冶铸业更加辉煌,名闻天下,史有}己载:“盖天下产铁之区,莫良于粤;而冶铁之工,莫良于佛山。”佛山铁货品种多,工艺好,行销各地,有“佛山之冶遍天下”之称。(3)繁荣的商贸由于商业十分繁荣,在宋代佛山与景德镇、汉口及朱仙就合称为“四大名镇”,清朝康、乾年问又与北京、苏州和汉口合称为“四大聚”。晚清时期(1368~1840)全国城镇等级规模中,人口大于100力I的有南京、北京、苏州等3个城市,而人口介于50~100万的城市则为9个,佛山就列于其中。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岭南陶都佛山在汉代的陶器烧制便日渐兴盛,在唐宋时代的佛【【I的石湾生产的陶瓷器便已大批运往海外销售。明朝,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工艺水平高,石湾陶瓷行销省内外,并有人量出口,故当时即赢得了“石湾瓦,甲天下”之美誉。清代,石湾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品行销固内外。(5)人文荟萃之地佛山历来比较富庶,文风鼎盛,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教育、文化的发展也删一¨|J令南的前列,在政治、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产生了不少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广东历史上先后出过9个文状元,佛山就占了5个;广东历史上先后⋯过6位宰相,佛山就占了3位。近代,康有为曾影响过中国的政治进程;而詹天佑则对我国的工程技术作出过重大贡献。在艺术方面,佛山是粤剧的发祥地,佛山木版年⋯,运销海外内,“有华侨的地方,就有佛山年画”。另外,佛山剪纸、彩扎狮头、灯乜及秋色工艺同样闻名;而全国四大名绣之一的粤绣,其发源地之+就是佛山。(6)灿烂的民俗文化剑明清时期,鲁、苏、川、粤四大菜系就已成为中图菜的主要代表,故民间有“食在厂州,厨山风城(顺德)”之况。出秋色则是佛山每年秋天庆祝丰收而形成独特的民俗,是·种包括有聋乐、舞蹈、戏剧及杂技等巡游表演及各种工艺品的巡游娱乐活动。岭南醒狮、舞狮则是佛山地区民间喜庆必不可少的节目,附带有杂技、武术的表现功夫,并成为我幽南狮的代表。龙舟竞渡则成为佛山地区每年必演民间节日。佛山l刊时又是著名的武术之乡,黄飞鸿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人物。6.2.3.2祖庙路景观主题确定与拟合通过上述对佛【J1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可以确定祖庙路道路景观的主题为;工商贸易达三江,人文荟萃传四海。6.2.4祖庙路景观设计在整个祖庙路街区的尺度上,创造一种折射佛山丰厚的历史文化、物质文明的公共场所,使之成为~条展示性的街道。因而,其内涵是多层次的和多主题的。在对祖庙路的景观进行设计时,要注重在各个空间节点体现佛山的各类物质和精神文明。6.2.4.1景观结构根据现场环境条件可将祖庙路道路景观分解为一轴二区三段结构形成。所谓“一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轴”即是指沿祖庙路带状“景观轴线空间”;“二区”即祖庙路以东西两侧临街不同性质的建筑景观区;“三段”即祖庙路由南往北分为南段、中段和北段各类节点聚集段。详见图6-2和图6,3。图6-2各类节点分布图(作者自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6-3RI主题区分布图(作者自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景观轴线景观主轴线由南端入口——祖庙路与卫国路交叉口开始。入口处的东侧是一个街头雕塑及园艺小公园,见图6.4,较为高大的陶制塔柱公仔柱竖立了祖庙路入口的标志性节点景观形象。用陶制品来建造可以很好地体现出佛山“陶都”的历史及现状的形象标识,构成了祖庙路道路景观系统主轴的烈首节点。继续往北即到达该景观轴的高潮段:酉花广场,接着为兴华商场、玫瑰商场、祖庙、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到丽园大厦为高潮段端点。接着开始次高潮段,以琼花大戏院为次高潮段的起始点,接着为仁寿寺、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华侨大厦(现称为佳宁娜大酒店)到旋宫酒店为次高潮段的端点。熬个景观轴的核心区域为中段,既有突出的商业元素又有彰显的历史与民俗文化符号,与佛山的城市形象十分贴切,非常恰当地成为祖庙路的道路景观融。(2)景观区砌构建①商业景观区主节点为百花广场与若华商场,次节点为玫瑰商场与丽园大厦,它们构成了道路景观的主界面,它们的形状、尺度、风格决定了道路景观的总体性格与气氛。它们连续分布、各有特色,营造了浓重的商业氛围,突现了佛山“四大古镇”和“四大聚”的商业褂。详见组图6.4。图6-4商业景观区组图(作者拍摄)②历史民俗文化区Iu主节点为祖庙泥模岗、黄飞鸿纪念馆、仁寿寺、琼花大剧院、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和佛山民间工艺研究社等,各个节点分布有序,相互呼应,使人们的心理上与街道的整体历史文化联系起来,与街道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情感的意境融合起来,在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人们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形成佛山历史民俗文化的Rl认识。详见组图6.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6-5历史民俗文化区组图(作者拍摄)③城市家具布置区祖庙路上的城市家具布置主要有以下几种:电话亭、座椅、垃圾箱、街头雕塑、喷泉、临街单位围墙、小卖部等。为了突出和烘托祖庙路道路的景观CI,祖庙路的街头雕塑全部是以与佛山城市景观有关的历史、民俗文化活动为题材,如“趁墟”、“扮觏”、“结婚”等等,为体现佛山铸造业的悠久历史,这些雕辫全部使用铜材铸造成形。如图6-6、6-7、6.8所示。而单位围墙则是以祖庙及仁寿寺的红墙绿瓦最为彰显,长达200多米的高高的红墙,不禁令人联想起佛山源远流长的社会发展史。详见图6-9。图6_6“趁墟”雕像(作者拍摄)图6.7“扮靓”雕像(作者拍摄)圈6-8“结婚”雕像(作者拍摄)48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6-9红墙(作者拍摄)④道路绿化区祖庙路的绿化区较为丰富,并充分考虑了佛山的地理、气候条件,在道路两侧、交叉口安全岛、街边小公园、道路分隔带等空间充分载种了各种体现本地气候特征的树种及花卉。绿化区的颜色塑造祖庙路照个环境的氛围,怠Ⅱ造了良好的空间感觉,同时,绿化区的柔性质感改变了道路单调生硬的感觉。详见维图6-10所示。图6—10道路绿化区组图(作者拍摄)⑤道路公共设施布置区祖庙路的公共设施主要有以下几种:街灯、公共饮水机、交通标恚、公交站亭、站牌、消防栓等。公共设施的布置丰富了道路的界面,改交了道路的尺度感,标志了不同空间的功能,同时,公_共设旅的设计及分布充满了地方的特色,暗示着人们与道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路景观环境的内在的联系。详见组图6.11所示。圈6一ll道路公共设施布置区组圈(作者拍摄)⑥临街建筑物的色彩祖庙路两旁的临街建筑的风格较为杂乱,很难通过新建、改建和拆迁来统一道路景观的,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最经济和最便捷的办法便是通过改交临街建筑的色彩来形成新的道路空间性格,以此创造出的良好环境气氛,达到宜人的空间效果。详图6.12所示。从上述各图中看出,以淡蓝、粉红等色彩构成的祖庙路临街建筑涂色,可以反映出祖庙浓厚的商业氛围和民俗风格。(3)景观节点分布系统设计整个祖庙路的道路景观设计,是有多个节点系统有机构成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节点系统:①商业系统;②历史民俗文化系统;⑨城市家具系统;④道路绿化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系统;⑤道路公共设施系统;⑥临街建筑色彩系统等,详见图6一13、6.14、6—15、6-16、6—17所示。图6-12祖庙路临街建筑物外墙前后、色彩效果对比组圈(作者拍摄)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6-13商业节点分布图(作者自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6-14历史民俗文化节点分布图(作者自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6.15城市家具分布圈(作者自制)5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6.16街边公园与绿化分布节点图(作者自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6-17道路公共设旅系统组圈(作者拍摄)6.3祖庙路景观设计整体方案评价6.3.1现场询问调查为了取得真实、客观的评价资料,要到祖庙路现场实地对市民进行询问调查。(1)调查表格设计酋先进行调查表格的设计,具体表格如表6-2所示。(2)进行实地询问调查到祖庙路现场随机询问市民,并由调查员现场填写调查表。(3)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对现场询问调查的资料进行归类、并剔除不合格的表格,输入计算机统计分析各项数字。57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6-2道路景观评价调查表f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职业——性别:男()女()年龄一文化程度——1、你对祖庙路道路景观体现的佛山的历史文化形象的评价。A非常贴切();B较好();C一般()iD较蘑()2、你对袒庙路道路景观各要素中的哪些部分印象深刻:对道路景观RlA绿化():B临街建筑();C雕塑小品();D色彩()的评价E公共设施();F城市家具();其他——一3、你认为祖庙路的道路景观设计在体现本地民俗文化和历史方面,应加强哪方面的工作:6.3.2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贴近度计算(1)建立因素值以影响最直接、最相关的3个构成因素作为因素值:肛={民俗文化贴近度(肫);工商贸易贴近度(肛:);历史感懿占近度(心)’(2)建立权重值根据对祖庙路道路景观的直接影响程度,可给出上述3个因素值的评价权重值A=和1,口2,a3)={0.40,0,25,0.35}为了清楚地表示权重与各因素的对应关系,上述权重集可表达为:爿;生+垒+竺王~“1“2“30.400.250.35丽药孺丽+五丽弦瓣+厉蕊藤显然,本权重集满足下列条件著q《驴o(;f=1,2,3)(3)建立评价集评价集取:V;{11,p:,b,屹)={非常贴近,贴近,一般化,不贴近)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R:——+——+——+——10.120.480.250.15R、:—0.2—4+—0.0—6+—0.3—9+—0.3—1R,:一0.30十一0.03+坐+~0.51粤篙溅瓣习即B;(o.40,0.25,0.35)}o.240.060rO.12.4810.300.03B=(O.16,0.33,0,27,0.24)这便是综合评价结果,即祖庙路道路景观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贴近”。从目前祖庙路已完成的道路景观来看,总体上在全路段都能感受到人文荟萃、商业繁荣、历史深远的大气氛,基本上实现了设定的祖庙路道路景观主题。由于祖庙路建筑风格较为杂乱,水体偏少,机动车交通量较大,因而,历史的场所感尚较为欠缺,3O04O墨4O420=R一1湫~M烈凡一一.O曰~5962310O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祖庙路道路景观表达的意境和意象,因此,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贴近”是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6.3.3评价后改善对策针对这次对祖庙路道路景观设计方案的后评价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相应的改善对策:(1)增加水体展示区;(2)对临街建筑外立面风格、色彩要做进一步的协调整合,强化相应的个性;(3)雕塑小品尚未能完整反映佛【I|的碴|有内涵;(4)应增加相关的民俗文化表现方式,加强氛围;(5)考虑到速度视觉体验的影响"要适当控制祖庙路的机动车流量,避免对祖庙路特有氛围的冲击和弱化。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结论目前,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和建设正处于一个高潮,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也改变以往以绿化和雕塑小品为主要对象的做法,开始涉及到道路景观各层次的整体协调范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案中,仍常常出现诸多雷同的情况,缺乏创新。基于此,本文采用与城市cI相结合,以城市和历史民俗文化及社会经济为背景和内涵的分析方法,以构建城市道路景观为目标,结合佛山祖庙路道路景观设计的实际案例,对城市道路景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城市道路景观的表达应该与城市cI相结合、相一致,这样,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才能够具备特色和生命力。孤立地就城市道路米研究景观是不科学的,至少也是不够完整和严密的。城市CI是城市道路景观Rl所要追求的目标。(2)城巾.道路景观要表达两个方面的内容:(1)城市中较为著名的街道,其RI必须与城市CI的内容和外延相一致;(2)一般性质的道路,则可以是反映城市的风貌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层次或某一个角度。但归跟到底,都应该与城市cI相协调。(3)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要素可以涉及园林绿化、临街建筑景观和风格、城市家具、公用设施、夜景照明等等各方面的要素,在具体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对这些方方面面前要素要整体来统筹考虑,有选择地使用这些要素,切忌面面俱到,使城市道路景观缺乏突出的、与众不同的特质。因此,在使用各种要素时,必须保证对这些要素的组织要紧紧围绕RI主题进行,要素之间可以重复使用来加强主题,但切不可毫无关联,甚至相互矛盾。(4)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分析与研究相应地也较为复杂,在具体进行设计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流程和方法。在思想上,应使感性与理性高度统一。(5)城市道路景观RI设计方案必须进行设计后评价。评价的主体不应仅仅是业主或设计者本身,还应该包括市民各阶层群体。在某种意义上,后者甚至还应该是主要的。因此,在设计后评价工作中,要对现场市民进行实地询问调查,了解市民设计方案的认同程度和建议,并及时对道路景观RI方案进行反馈设计。6l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I============一(6)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可以有多种方法,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一般来说,定性的方法往往偏于主观和不全面,而定量的方法则往往又缺乏大量的数据基础。因此,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最好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在本文中,尝试使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效果较为理想。(7)城市道路景观的表达除了通常采用的图形(照片)之外,文字的主题阐述与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应该成为设计方案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说明文字的撰写过程,不仅可以清晰地对要设计的方案内容进行表达、说明和补充,还可以通过准备文字素材的过程来深入挖掘城市的丰富内涵,提炼出对表现RI有价值的东西。(8)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案的实施,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卜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涉及到政府部门的政策倾向及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因此,城市道路景观Rl设计有时候又是属于政治范畴的。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论文是在导师万敏老师悉心指导和帮助下下完成的,沧文研究的选题、结构确定和研究方法,论据的搜索,无不凝聚了万敏老师的大量心血。i年多来的的学习,我得到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各位老师孜孜不倦、一丝不苟的谆谆教诲,他们待人热情、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华中科技大学佛山研究院的管礼院长及赵磊老师、小吴等各位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私的帮助让我至今感怀不已。论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曾小明老帅的大力支持,单位部分同事在资料收集方面给予的帮助,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王青同学在英文翻译方而的协助。在此,本人表示衷心的感谢。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给于我友谊和照顾。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家人对我学习和生活中所给予一贯的支持和帮助。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f11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万敏,郑加华.城市cI.北京:城市规划,2001(10):72—74.f31朱仁元,金涛.城市道路.广场植物造景.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f41过伟敏,史明.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51夏视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f61赵品夫.城市道路规划与美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扬公侠.视觉与视觉环境.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81吴家骅.景观形态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f91梁建华.中幽型cI.北京:光明刚便出版社,2003.【101中华人民共和罔建设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北京:中因计划f_}j版社,1995.[11】J.C.Moughtin,StevenTiesdellandTanner.OrnamentandDecoration2nd.Educantional&ProfessionalPublishingLtd,1999[121f日】土木学会编.道路景观设计.章俊华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31刘滨谊,王敏.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系统整合.武汉:新建筑,2005(2):6【141芦原义信.外市空问设计.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f151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161曾小明,陈军.基于模糊数学的公路景观环境评价.北京:公路,2003,(7):120-122.f171赵绍祺.珠江文明的沃土.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18】J.C.Moughtin,Butterworth—Heinemann.StreetandSquare2nd.Educational&ProfessionalPublishingLtd,1999【19】【20】【21】【22】【231薛昆,白玉,杨晓光.城市道路交通与景观协调设讣方法.西安: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4):63—67.刘祥平.试论现代道路绿化要点.天津农学院学报,2001(4):24—26冷静.武汉市道路绿化景观构成浅议.重庆建筑,2004(2):48·49廖子成.现代花园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的景观设计.北京:公路:2001(6):96—97曹晓梅.青岛市城市道路人文景观绿化初探.区域发展研究,2005(3):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