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4.94 KB
  • 3页

生态节约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分析探讨——以娄底市吉星路景观设计为例.pdf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生态节约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分析探讨——以娄底市吉星路景观设计为例罗少华(娄底市风景园林管理处,湖南娄底417000)摘要:走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之路是未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本文结合项目实例,在“生态节约,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原则下,详细阐述了娄底市吉星路景观设计要点及植物配置特色。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生态节约型中图分类号:TU985.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4011(2010)04—02ll一030前言现阶段,全国各地城市争创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的热情高涨,以美化家园,改善城市形象,为城市营造优化美好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城市大规模展开。因此,在新时期的历史背景下,作为城市的主心骨——城市道路以及道路中间和道路两厢的绿地,也同样得到重视和发展,并且以它独特的绿色艺术景观魅力,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道路绿地是道路环境中重要的景观因素,道路绿地绿化线,可以使城市连成一个整体;道路绿地绿化类型、形式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城市的印象。笔者认为,建设良好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应走生态节约之路,在满足一般道路的安全行车、车速、经济、舒适的通常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观光组景的艺术要求,满足动态旅游和静态自然的环境要求,使广大市民和过往车辆、人员在景观艺术上和身心健康上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实现现代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1项目概况吉星路是娄底的城市主干道,南段的绿化景观建设南起湘中大道交汇处,途经建设路、珠山公园、乐坪大道、长青街⋯⋯至涟水河大桥,全长6.9km,路幅宽55m,道路红线控制宽为60m。道路横断面为三板四带式,中间是双向6车道宽22.5m,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带宽7.75m,绿化带与人行道之间的非机动车道宽6.0m,最外侧人行道宽2.5m(控制宽5m)。以期通过良好的道路景观设计,使吉星路成为本市生态走廊和城市名片,促进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2生态节约型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2.1生态节约型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原则具体地讲,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景观技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道路两厢地形、种植树木和花草等途径,创作并建成优美的自然环境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适用”的问题。所谓“适用”,一层意思是“因地褂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另一层意思是景观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适用”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永恒性。在考虑是否“适用”的前提下,其次考虑的是“经济”问题。实际上,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本身就减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尽量在投资少的情况下办好事。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即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美观要求提到最重要的地位。实质上,美、美感,本身就是一个“适用”,也就是它的观赏价值。园林中的孤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氛围,这就是一种独特的“实用”价值。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隔的整体。单纯地追求“适用、经济”,不考虑道路景观艺术的美感,就要降低道路绿化景观艺术的水准,失去吸引力;如果单纯地追求“美观”,不考虑“适用”或“经济”问题,就可能产生或缺乏经济基础而导致设计方案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必须在“适用”和“经济”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最终创造出生态与节约俱佳的理想的城市道路景观艺术作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生态节约的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2.2生态节约型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构思基于以上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娄底市吉星路的景观设计以路名“吉星”二字作为主题,充分宣传娄底,使设计理念与道路名称相符合,提高道路绿化的文化品位,形成该路的独特景色。其设计具体构思为:将6.9km长的道路分为8段一10段,采取自然分段(即每两个主要叉路口之间设为一段),在段与段之间的交叉路口四边,分别设置“娄底之星”(如:文化之星、旅游之星、企业之星、教育之星、体育之星⋯)的特色人文故事、景观小品等;在各段绿化分车带内结合该段主题配置相应的植物,做到既能统一,又有区别的植物群落生态景观。2.3道路绿化景现形式的选择道路绿化景观主要是从绿地的景观艺术角度进行栽植,其形式可分为:(1)行道树式。所谓行道树式,即沿着道路两侧各种一行乔木或灌木,形成“一条路,两行树”的简单形式;(2)自然式。这种道路绿地的规划种植方式,主要是用于道路有较大的空间(空地),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方式配置的种植各种乔木、灌木、花草、地被植物、植物的品种、种植时一定要注意植物的高低、比例、疏密度、树木形状、色彩的搭配,形成生动、活泼的自然气氛;(3)丛状式。沿道路两侧的绿地配置主要以乔木为主。再加上灌木,在南方以常绿树和地被植物作封闭式的种植。突出的道路的开宽视线和人行道的安全感,特别是在道路的交汇处,城乡结合入口处,应用此方式进行配置种值。但要注意成行成排的整齐种植,才能反映出整齐的美感,切忌杂乱元章。重点在交替变化中掌握,才能显示出植物群落的美感意境;(4)规划式。按道路的走向线条,按道路两侧的绿地空间,进行整齐,对称的排列配置种植。同时,注意乔木灌木的选取要同一高度,同一胸径,形状整齐的规格。显示出整齐划一的美感,规律性强的酌律。便于路上高速行 车。视线好的感觉;(5)立体式。先在道路两侧绿地边缘种植高度5rflln以上,胸径10cm~151211"1的大乔木作第一层布置,第二层种植高度在3m,胸径在5cm一6cm的小乔木,第三层种植经过修剪整形灌木,第四层即最后一层,分别种植地被植物。形成层次分明,立体性的布置;(6)中间绿地带。中间绿化带指在开阔的主干道中间绿地,采用在中间中轴线配置种1种一2种高度在3m一5m.胸径10emV一12emV的乔木(不要超过3种),乔木要有一定形状和景观要整齐一致,然后在乔木树下种植形状整齐的灌木,一定要修剪好。最后种上地被植物,显示出分道式的安全绿色通道的作用。娄底市吉星路景观设计根据道路的特点和构思综合选择以上多种形式穿插使用(见图1),以形成层次分明、清新自然、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特色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具体设计要点如下:图1道路多种形式景观配置2.3.I行道树的树种选择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网络和骨架,行道树是道路绿化的主体,它直观反映城市风貌的作用十分突出。吉星路行道树采用乡土树种,绿荫如盖、形态优美的常绿或落叶阔叶乔木,运用人性化设计,保证夏有荫凉、冬有阳光,做到树种多样,既统一又具变化。根据行道树选择的要求,推荐的树种是:①分车带内栽植常绿树(娄底市树)香樟,既满足了常绿的要求,又保证了全路的统一性。②人行道上选择落叶树合欢、白玉兰、悬铃木、枫树、银杏等,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又丰富了街景,打破了植物的单调。2.3.2行道树的定干高度行道树分枝点要有足够的高度,不能妨碍路人和车辆的正常通行。行道树的定干高度应相对保持一致,以2.5in一3.01311为宜(如果行道树靠边栽植,高度应加到3.0111—3.5m),树体大小尽可能整齐划一,避免高低错落、大小不匀影响审美效果和管理不便。2.3.3行道树的定点位置为了使非机动道和人行道之间形成林荫之路,并保证主车道视野开阔,笔者建议:①在人行道外边(不在2.5m之内)栽植落叶乔木合欢、白玉兰、悬铃木、枫树、银杏等,分段栽植每段只选栽一种,株距8rn,树中心点距人行道路沿石外边4.5m,这样既保证了树木的正常生长空间和遮荫度,又便于人行道下的管网布设;②在中间分车带的外边(靠非机动车道)距路沿石1.2nl处栽常绿乔木香樟,株距81111或12m,两排香樟相距35.6In,香樟与落叶乔木相距11.7m。2.4绿化带沿石的高度绿化带沿石的主要功能是对车辆进行分隔,保护车辆的安全行使,避免行人横穿道路。分车绿化带的高度定o.45m一0.5m较适宜,这样可增加绿化带人行通过的难度,减轻苗木的人为损害。对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在分车绿化带上每隔30nl一40m设置道口,方便市民通行,并加大穿越绿化带的安全系数。2.5路灯设计路灯照明既能美化和装饰街道景观,又能方便市民夜间出行。道路绿化设计首先必须明确路灯的定点位置,了解地下管网的分布情况,以免设计或施工时出现树与灯或树与管线的矛盾。为了保证夜间照明效果,节省能源和减少前期投入,就必须合理布设灯杆和确定照明强度。路灯的定位:①为避免大树与主路灯的矛盾,树与灯不要设在同一直线上,应设在分车绿化带内距主车道边1.2m处,灯间距以30m为宜;②人行道上乔木高大,不宜再设高灯,选用景观灯比较好,景观灯设于人行道距路沿石边的0.9m处,间距以15m为宜。3城市道路景观植物配置与景观特色的营造为了形成吉星路植物配置的景观特色,吉星路道路绿化设计必须“尊重自然”、“创造自然”,必须符合因地制宜、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新理念,充分利用当地乡土树种和地被,为市民、观光旅游者和过往司机提供一条更好的景观之路。3.1植物配置的安全考虑吉星路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的要求,苗木栽植不宜太高太密,以免阻挡行车视线,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在交叉路口、单位入口等地段分车绿化带端部苗木高度应控制在0.9m以下,保证行人及车辆的视线通透和行人、行车安全。3.2植物配置要求(1)利用地形造景,使人随着道路的走向,地形起伏的变化,有藏有隐、有动有静、节奏变化、粗细结合、宜看宜想;(2)利用自然植物群落的配置,建造生态景观走廊。使植物多层次的、成片的、大手笔的创造景观,做到疏密有致,障透分明,通过群落的变化,季节的变化,创造道路景观中的美;(3)形成块面效果,小品点缀增色。为了达到视觉的冲击,每一种植物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形成色块效应,并结合不同的地域设置景石、小品、路标等,丰富道路的景观效果,加强人们的深刻印象;(4)绿化带内的植物必须符合“前期建设资金省,后期养护费用少”的原则。不要再压迫植物的正常生长,增加修剪费用,要适地适树。3.3植物配置与特色营造设计思路根据娄底市的气候特征及当地植物的生长特性、季相变化,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粗心挑选植物品种,注重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的搭配比例,力求达到物种的多样性和景观的丰富性。植物配植手法以自然为主,运用散植、片植和孤植的方法,刻划不同的景观区域(见图2)。围2道路绿化景现一角(下转第214页) 大片阴影区、遮挡阳光,高层住宅的楼群风较大等。(5)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房价较高。这是高层建筑层数多、面积大、结构体系复杂带来的直接后果。2.2多层住宅的优缺点至于多层住宅,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层数少,建造速度快,楼群风较小,邻里之间便于交往,至今在全国各地仍是最主要的住宅形式。其主要问题是在节约用地和容纳户数方面效果不如高层建筑。因此,在大中城市的住宅建设中,多层住宅越来越多地让位于高层住宅。2.3小高层住宅的优势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小高层住宅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流行起来。它摒弃了高层住宅(11层以上)的缺点,同时保持了多层住宅的优点;它既符合现行的国家技术规范,又利于开发建设,同时又适应了现在购房者的实际购买水平。小高层住宅具有如下优点:(1)节约用地,尺度适宜。小高层住宅也是一种高层住宅,因此,同多层住宅相比,具有节约用地的明显效果。其建筑尺度也比较合适,以一幢11层的小高层住宅为例,其高度约为31m,容易形成居住建筑的特点和氛围。从观赏角度看,比较接近自然,不太压抑。(2)户型优越。以单元式为例子,小高层住宅同多层住宅相比,其平面布局基本相同,只是多加了1部电梯,因此,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观景效果和良好的户内布局。由于每户分摊的公用面积并不大,易为购房者所接受。(3)提高了生活质量。仍以单元式为例,虽然小高层住宅只加了1部电梯,但作用不可小看。据调查,在许多大城市,老人问题已十分突出。老人占城市人口的比例约为15%。如果在小高层住宅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中,规定电梯从4层开始停靠,这将给老、弱、病、残、孕上下楼以及居民搬运重物等带来极大方便,提高了生活质量。就标准而言,基本达到欧美国家4层以上住宅设电梯的规定。(4)投资少、工期短、难度低。由于小高层住宅层数较少、结构体系较简单,抗风、抗震要求比一般的高层建筑低,对于开发商来说,投资较少,工期较短,资金和人员均容易周转,而回报并不低,因此,受到他们的欢迎。由于以上诸多原因,小高层住宅逐渐从图纸变为现实并成为风行一时的时尚。3结语小高层是一种由多层住宅向高层住宅过渡的中介住宅,符合现行的国家技术规范和建设开发的水平及居民的购买能力,随着土地价格的上升,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居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小高层住宅将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过程。多层和小高层住宅在解决住宅大量性问题上的优势,还有技术上的易操作性,决定了他们是发展的主流方向。[ID:5842]参考文献:[1]郭秀丽.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浅谈[J].山西建筑,2006,(12).[2]潘坚力.小高层建筑结构型式的探讨[J].中外建筑,2007。(9).[3]王风英.小高层住宅设计探讨[J].今日科苑,2007,(12).[4]陈之莹.多层及小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实例[J].福建建筑,2007。(5).[5]苏水祥.对小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7).·彩、彩卜·Z争,疥疥疥疥胡卜五^五卜d争电≯q穸、矿、萨电争电≯驴电争电争电伊电争《矿叫穸-1驴、‘矿、驴谚"‘矿、伊电≯电争qPq矿’矿、矿、矿、劳、矛、驴谚电争电争电务、驴谚(上接第212页)3.3.1植物群落水平结构布置依据道路不同路段的性质,配置相应植物空间。包括界定空间(分隔空间和围合空间)、联系空间、丰富空间层次、创造街道特色空间和统一空间。植物群落的水平结构采用增强边缘效应,突出林缘变化的手法:色带花灌木近边缘栽植,利用矮小、密枝的黄刺玫、丁香、迎春、红瑞木、连翘等密植,形成一条自然变化的曲线,同时要增强与周边环境的联系。3.3.2园林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布置与地形竖向相协调,植物景观在竖向结构上,除强调乔、灌、草多层结构外,还注重充分体现植物的自然美。选用不同树形的植物,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拟在不同林冠线的起伏变化上丰富竖向设计。突出林冠线起伏变化的手法。一方面运用植物自然特征,如雪松、桧柏、云杉银杏、白蜡、刺槐等构成变化较强烈的林冠线;另一方面利用地形高差变化,布置不同植物,获得相应的林冠线变化。3.3.3应注重花色、叶色植物的应用对于城市而言,城市主要景观道路还在一定的区域内设计街道园林景观小品。充分利用乡土植物的花色、叶色造景,如在大面积的樱花和郁金香含苞待放之时,成片栽植的紫叶李在常绿树前,满树红艳,布满了粉红的小花。待樱花、郁金香开完,紫叶李仍以她秀美的叶色自成一景。紫叶李也常用于园路旁丛植或孤植,所植之处红叶摇曳,艳丽多姿,令人赏心悦目,若配以金钟、喷雪花、八仙花、金边黄杨等,花期红、黄、白相映,颇为美观。常色叶树种,因其常年或整个生长季保持色彩,因而也有更多的花木可以配置,如夏秋的各色紫薇、木槿、石榴、夹竹桃、合欢等。鉴于以上设计思路,吉星路在景观设计时都根据设计原则有选择的加以应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景观与实用经济的双重统一,具体如下:吉星路整个绿化以乔木种植为主体,形成浓密的绿色骨架,使建筑掩映在绿树怀抱中,从而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提升周围社区的档次与品位。吉星路两侧以常绿的香樟为行道树,规则式种植,使行人与车辆进入道路和周边居住小区,立刻感受到浓浓的绿意及高档的品质。路El及次街道,以落叶的色叶乔木为骨架树种,自然式种植,各个区域均选一种特色乔木为主体树种,既能丰富城市街道或居住区四季的景观季相变化,又能使各个区域有明显的区别。选择的乔木有无患子、榉树、银杏、枫香、乌桕等。在建筑间穿插点植乔木广玉兰、金合欢、杜英、香樟及其他落叶乔木栾树、马褂木、落羽杉、池杉等,并种植小乔木及灌木,形成一个小的植物组合,呈现疏林、草坪、群落的优美道路绿化景观,也营造出了浓郁的地域特色。。4结语综上所述,由于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交通繁忙和环境污染,使城市生态失去了原有的平衡。为使破坏了的城市生态平衡得到恢复和健全,以建立宁静、舒适优美的环境,须加强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建设。只有遵循“经济节约、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理念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构筑城市生态美好新家园。[ID:6078]参考文献:[1]胡长龙.城市园林绿化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杨向青.园林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文增.城市广场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4】李敏.建设以人为本的园林城市[J].广东园林。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