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4 MB
- 68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缩略语3.1术语3.2缩略语4、系统结构4.1总体结构4.2承载网络4.3用户终端4.4管理终端5功能要求5.1总体要求5.2系统功能5.3节点功能要求★5.4视频汇集点★5.5用户终端5.6管理终端6性能要求6.1承载网络性能要求6.2系统时延6.3视频联动响应时间6.4系统图像质量6.5视频分发及转发指标6.6视频内容分析指标6.7检索回放响应时间6.8视频资源目录更新响应时间★6.9视频信息流量6.10系统可靠性★7IP地址分配8资源标识8.1用户和设备编码8.2视频图像资源命名和时间显示原则★
8.3告警资源标识★9信息传输要求9.1通信协议结构9.2信息传输流程9.3接口要求10时间同步11安全性要求11.1网络安全11.2恶意代码防护11.3备份与故障恢复11.4信息安全12主要设备技术要求12.1模拟摄像机12.2IP摄像机★12.3镜头★12.4云台12.5防护罩12.6红外灯12.7视频光端机★12.8音视频编码设备12.9音视频解码器12.10以太网交换机★12.11视频存储设备12.12服务器12.13显示设备12.14拼接控制设备12.15用户终端13运行环境要求13.1室外设备13.2室内设备13.3电源13.4防雷接地及电磁兼容附录A(规范性附录)主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说明
前言本规范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规范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电务部组织编制。本规范标注★的条款在《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试行)》(运基通信[2008]630)基础新增的内容。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国铁华晨通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世纪瑞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陈梅、许辉、赵庆伟、李岩、杜勇慧、谭旭光、孔立志、施立虹、侯宗友、刘国梁、李功臣、田小靖、肖坦、安国成、张景雯。参编人员:张铎、费冬、王耀阳、黄江海、宋明、李明、邵晓、姜善华、闫永利、周军民、杨艳军。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V1.0)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功能和性能要求、资源标识、信息传输要求、时间同步要求以及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运行环境要求等。本规范适用于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产品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也可作为工程验收和测试的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870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T9812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T20271-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4338.5-2009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4部分:信号和通信设备的发射与抗扰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TB/T3074铁道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TB10006铁路运输通信设计规范TB10085铁路图像通信设计规范YD/T1099-2005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YD/T1255-2003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YD/T1522.1-2006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的会话初始协议YD/T1607-2007视频终端设备传输特性以及测量方法ISO/IEC14496-2:2004信息技术——视听对象编码——第2部分:视频:简单档次的新级别(Informationtechnology——Codingofaudio-visualobjects——Part2:Visual:NewLevelsforSimpleProfile)ITU-TG.711音频信号的脉冲编码调制(PCM)(Pulsecode
modulation(PCM)ofvoicefrequencies)ITU-TG.723.1低速音频编码协议ITU-TG.729采用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的8kbit/s语音编码ITU-TH.264H系列:音视频和多媒体系统,音视频服务基础-活动视频编码,通用音视频服务的先进视频编码(SERIESH:AUDIOVISUALANDMULTIMEDIASYSTEMSInfrastructureofaudiovisualservices–CodingofmovingvideoAdvancedvideocodingforgenericaudiovisualservices)3、术语和缩略语3.1术语3.1.1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IntegratedVideoMonitoringSystemofRailway采用网络化、数学化视频监控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提供铁路多业务部门和信息系统所需的视频信息,实现视频信息资源的共享。3.1.2前端采集设备FrontEndCollectionDevice指用于视频信息采集的摄像机及与之配套的云台、防护罩等附属设备。3.1.3前端设备FrontEndDevice前端采集设备、编码设备及视频光端机等的总称。注:前端采集设备为模拟摄像机时,编码设备可设置于视频采集点。3.1.4视频采集点VideoCollectionSite具有视频采集功能的处所,使用IP摄像机时兼具视频处理功能。3.1.5视频汇集点VideoConvergenceSite★具有视频汇集功能的处所,使用模拟摄像机时可兼具视频处理功能。3.1.6视频接入节点VideoAccessNode视频接入节点分I类和II类接入节点。
I类视频接入节点是具有视频信息的接入、存储、分发及转发、调用、控制、配置管理、告警处理以及与其他业务系统互联和联动等功能的节点。II类视频接入节点是具有视频信息的接入、存储、分发及转发、调用、控制、告警处理以及与其他业务系统互联和联动等功能的节点。3.1.7视频区域节点VideoRegionNode视频区域节点是具有对本区域视频信息的存储、分发及转发、调用、控制、系统管理以及与其他业务系统互联等功能的节点。3.1.8视频核心节点VideoCoreNode视频核心节点是具有视频信息的存储、分发、调用、控制、系统管理以及与其他业务系统互联等功能的节点。3.1.9档次ProfileH.264或MPEG-4视频编解码标准中规定的整个比特流语法的子集,描述了比特流的限制以及满足该档次的解码器应遵从的算法特征和限制。3.1.10级别Level视频编码比特流中句法元素参数值的限制集合,一个档次可以包括一个或若干个级别。3.1.11视频内容分析VideoContentAnalysis★视频内容分析是利用现代计算机视觉技术,在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对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序列进行实时分析,实现对视频场景中所关注目标的定位、跟踪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判断目标的行为,用以侦测某种事件模式或者获取某种数据类型的信息内容。包括入侵检测、逆行检测、遗留物检测、人群异常行为检测、人群密度估计等分析类型。3.1.12前端分析FrontEndAnalysis
通过独立的分析模板或者利用嵌入到编码器或摄像机中的硬件处理器完成核心算法的运行和计算,实现视频内容分析。3.1.13后台分析BackEndAnalysis在视频接入节点、区域节点及核心节点的计算机/服务器上安装视频内容分析软件,对接收到的视频内容进行分析。3.1.14入侵检测IntrusionDetection针对固定场景中的进入设定区域内的目标进行分析、定位、跟踪,并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触发告警的分析类型。3.1.15逆行检测CounterDetection针对固定场景中违反预定运动方向的目标进行检测并触发告警的分析类型。3.1.16遗留检测UnattendedBaggageDetection针对固定场景中用户设定区域内的遗留物进行分析、定位、跟踪,并对遗留时间超过预定时间的遗留目标进行检测并触发告警的分析类型。3.1.17人群异常行为检测AbnormalCrowdBehaviorsDetection★针对固定场景中的人员群体性行为进行分析和定位,并对突然聚集、突然分散等异常行为进行检测并触发告警的分析类型。3.1.18人群密度估计CrowdDensityEstimation★针对固定场景中的人员数量进行实时估计,以百分比或具体数量的形式显示,并且能够对于超过预调值的情况触发告警的分析类型。3.1.19视频资源VideoResource★实时视频和历史视频信息的总称。3.1.20联动信息点AssociatedPoint★
其他业务系统触发视频系统产生相应动作的信息接入点。3.1.21告警资源AlarmResource★告警信息、告警信息点及告警类型等的总称。3.1.22视频系统代理SystemAgent用于实现视频接入节点与区域节点的互联互通,并可实现不同视频接入节点间的视频资源互通的功能模块。3.1.23管理单元ManagementUnit实现对视频系统业务和设备管理的功能模块。3.1.24数据分发及转发单元DateDistributionUnit实现对视频系统数据进行分发和转发的功能模块。3.1.25存储单元StorageUnit实现对视频信息存储的功能模块。3.1.26告警单元AlarmUnit实现视频内容分析告警和其他业务系统相关告警信息的处理的功能模块。3.1.27视频分析单元VideoContentAnalysisUnit对视频内容进行分析的功能模块。3.1.28视频处理单元VideoProcessUnit对视频进行编、解码处理的功能模块。3.1.29视频汇集单元VideoConvergenceUnit对数字视频信息进行汇集的功能模块。3.1.30
接入网关单元AccessGatewayUnit通过编码标准化和通信协议转换,实现视频系统之间或视频系统与其它业务系统间的信息交互的功能模块。3.1.31电子地图单元MAPUnit以电子地图为底图,关联呈现视频监控图像及告警信息的功能模块。3.2缩略语AGC: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GainControl)AGU:接入网关单元(AccessGatewayUnit)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mericanNationalStandardsInstitute)AU:告警单元(AlarmUnit)AV:音频视频(AudioVideo)CCD: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CIDR:无类型域间选路(ClasslessInter-DomainRouting)CIF:标准化图像格式(CommonIntermediateFormat)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U:用户终端(ClientTerminalUnit)DAS:直接连接存储(DirectAttachedStorage)DDU:数据分发及转发单元(DataDistributionUnit)DLP:数字光处理技术(DigitalLightProcessing)DVI:数字视频接口(DigitalVisualInterface)HDMI:高清晰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ICMP: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IGMP: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IRE:无线电工程师学会(InstituteofRadioEngineers)LDAP:轻型目录访问协议(LightweightDirectoryAccessProtocol)MAP-U:电子地图单元(MAPUnit)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Multi-serviceTransportPlatform)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TimeBetweenFailure)MU:管理单元(ManagerUnit)NTP: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TimeProtocol)PAL:逐行倒相(PhaseAlternatingLine)QOS:服务品质、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RAID: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edundantArrayofIndependentDisk)RGB:红绿蓝色彩模式(Red,Green,blue)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PControlProtocol)RTP: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SA:视频系统代理(SystemAgent)SAN: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AreaNetwork)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SD:安全数据存储卡(SecureDigitalMemoryCard)SDH: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SDHC:高容量SD存储卡(HighCapacitySDMemoryCard)SIP: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SU:存储单元(StorageUnit)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TTL: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Transister-Transister-Logic)TVL:电视线(TVLine)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UPS: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PowerSystem)VBS:复合消隐图像信号(Video&BlankingSignal)VCA:视频内容分析(VideoContentAnalysis)VCU:视频汇集单元(VideoConvergenceUnit)VGA:视频图形阵列(VideoGraphicsArray)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AreaNetwork)VLSM:变长子网掩码(VariableLengthSubnetmasks)
VPU:视频处理单元(VideoProcessUnit)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4、系统结构4.1总体结构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以下简称视频系统)由视频节点、视频汇集点、视频采集点、承载网络和终端设备组成。其中,视频节点包括视频核心节点、视频区域节点、I类视频接入节点和II类视频接入节点,终端设备包括用户终端和管理终端。系统结构及接口见图1。注:在物理实现时,视频汇集点设置在视频接入节点内,也可单独设置于区间基站、牵引变电所、配线间等处。IP摄像机可直接接入至视频接入节点,也可通过视频汇集点接入至视频接入节点;模拟摄像机均通过视频汇集点接入至接入节点。4.2承载网络视频采集点的视频信息可通过光缆、电缆或无线传输等方式接入到所属的视频汇集点或视频接入节点。
视频汇集点的视频信息可通过光缆、电缆、传输网或铁路数据通信网等方式接入到所属视频接入节点。II类视频接入节点可通过铁路数据通信网等方式接入到所属I类视频接入节点或视频区域节点。I类视频接入节点可通过铁路数据通信网或传输网等方式接入到所属视频区域节点。视频区域节点通过铁路数据通信网等传输方式接入到视频核心节点,视频区域节点间互通采用铁路数据通信网等传输方式。4.3用户终端用户终端为用户提供视频操作和浏览界面,通过用户终端调用实时和历史视频图像,对视频内容分析产生的告警进行确认处理,并根据权限对摄像机进行云镜控制。经授权,可对重要视频图像进行人工存储。4.4管理终端管理终端实现业务管理和设备管理功能。其中,业务管理主要完成对用户和视频资源的维护管理,可以实现对授权的视频进行浏览和查询;设备管理主要完成对设备和网络的维护管理。5功能要求5.1总体要求视频系统主要功能应包括视频图像的采集、视频处理、实时监视、回放、云镜控制、视频分发及转发、视频内容分析、告警、联动、系统互联、业务和设备管理等。系统功能可通过不同的功能单元来实现,本规范中所述功能单元是视频系统的逻辑功能模块,不代表实际的物理硬件设备。系统功能单元组成见图2。
注:图中实线框表示节点内必备的功能单元,虚线框表示根据实际情况可选的功能单元。MU代表不同厂家的管理单元。数字视频采集点中可包括VCA。图2系统功能单元组成视频核心节点功能可通过管理单元(MU)、数据分发及转发单元(DDU)、接入网关单元(AGU)、告警单元(AU)、存储单元(SU)和电子地图单元(MAP-U)等功能单元实现。视频区域节点功能可通过管理单元(MU+mU)、DDU、AGU、AU、SU和MAP-U等功能单元实现。I类视频接入节点和II类视频接入节点功能可通过DDU、AGU、AU、SU、MAP-U、视频分析单元(VCA)以及视频代理单元(SA)等功能单元实现。视频汇集点功能可通过视频汇集单元(VCU)、处理单元(VPU)和内容分析单元(VCA)实现。5.2系统功能5.2.1音视采集功能利用前端采集设备,实现对被监视区域声音和视频图像的连续采集。5.2.2音视频处理功能音视频编解码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a)实现对模拟音、视频的压缩编码和解码功能。b)支持对单路视频流传送带宽上限的设定。c)视频编码实现在实时图像和历史图像上叠加中文字符的功能,包括图像资源命名和时间信息等。d)视频编码可对码流参数灵活设置,分辨率支持CIF、4CIF或DI1、720P、1080P等。★e)视频编码可支持对不同分辨率或不同帧率的多码流输出。f)视频编码具有自动或手动降低图像分辨率或对图像进行减帧处理的功能。g)支持软件视频解码或硬件视频解码。h)视频编解码的处理结果与原有视频音频信号对应特征保持一致。5.2.3音视频实时监控功能音视频实时监控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a)支持单面画和多画面模式的切换浏览、画面放大和伸缩等操作,并支持对720P、1080P图像画面的局部放大操作,现场拾音信号的实时播放。b)在用户终端上显示视频图像及图像采集时间、命名等信息。c)支持多用户同时监视同一路实时视频。d)支持按相关特性(如场所、业务种类等)对一组实时视频图像进行同步调用,实现图像组合播放功能。e)针对选定的视频图像按照调用分组、显示顺序和每组显示时间制定计划,进行轮巡。f)支持图像抓拍并以图片方式保存。g)具有自动弹出视频内容分析告警、联动告警图像和告警信息提示功能。h)支持跨区域多级节点的实时视频调用。5.2.4音视频存储功能音视频存储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a)对实时音视频信息进行自动连续存储,或根据设定的事件、时间、地点等条件进行存储。b)支持对重要音视频图像信息的备份存储,并可根据安全性要求,实现对重要信息的输出功能。
a)支持外部条件触发下的减帧存储。b)支持按不同图像分辨率进行存储。c)对不同音视频流分别设定存储空间,并支持循环存储。d)支持告警视频的自动存储和重要视频的人工存储功能。e)具备防止存储图像修改或删除的功能。5.2.5音视频回放功能音视频回放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a)支持用户根据时间、地点、事件等多种条件进行检索和回放。b)支持多用户同时调用和检索同一路历史音频和图像。c)支持历史音视频图像的下载和回放。d)支持播放、快放、慢放、拖曳、暂停及逐帧播放等功能,并显示当前播放状态。5.2.6云镜控制功能云镜控制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a)支持对云台和镜头的远程实时控制功能。b)云台控制功能应包括:云台转动及速度设置、预置位设置等操作。c)镜头控制功能应包括:对镜头的变倍、调焦、调节光圈,以及对镜头变倍、调焦速度设置等功能。d)支持外接云镜控制键盘进行云镜控制。5.2.7音视频分发及转发功能音视频分发及转发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a)对多个用户请求的同一路音视频数据进行分发及转发。b)通过分发实现系统同节点内多用户同时调看同一路音视频资源。c)通过转发实现系统不同视频节点用户同时调看同一路音视频资源。d)视频区域节点间互相调用视频时,控制信令应通过核心节点转发,音视频图像应根据承载网络配置就近传送★。e)同一个视频区域节点中的视频接入节点间互相调用音视频时,控制信令应通过区域节点转发,视频图像应根据承载网络配置就近传送。★f)支持多级转发,转发级数不小于三级。
a)当音视频分发及转发请求超过系统能力时,系统应根据用户优先级设定,对权限级别较低的用户暂停服务。b)视频分发及转发不受视频流编码制式的限制。5.2.8视频内容分析功能视频内容分析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a)提供对视频图像内容分析和告警功能,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b)提供入侵检测、逆行检测、遗留物检测、人群异常行为检测和人群密集度估计等基本分析类型的一种或多种。c)支持前端分析或后台分析方式。d)支持在同一场景内划分多个防区。e)当图像抖动像素超过一定限值时,能自动停止分析,并发出告警提示。5.2.9告警功能告警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a)告警按重要告警、次要告警、一般告警三个级别进行划分,并可根据用户需要设定告警的具体归属级别。★b)支持对系统内部视频内容分析告警信息的处理,并以文字、声音、弹出图像等方式进行提示,同时在系统中存储告警级别、告警类型、告警时间、告警内容、告警视频等。c)支持对联动系统相关告警提示信息的处理,并以文字、声音、弹出图像等方式进行提示,同时在系统中存储告警级别、告警类型、告警时间、告警内容、告警视频等。5.2.10系统管理功能5.2.10.1系统管理包括业务管理和设备管理,实现对视频系统的用户信息、视频资源信息和视频设备信息进行管理和控制。5.2.10.2业务管理功能业务管理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a)统一维护管理基础数据,包括总公司、路局、站段、业务部门及所属关系。b)支持对用户、用户组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c)应对所有用户进行唯一编码标识。
a)支持用户管理信息的同步,保证上、下级视频节点相关数据的一致性。b)为每个合法用户分配相应的权限,并可进行修改和查询。c)实现对用户视频资源访问权限的管理,为用户分配视频资源访问列表。d)应为不同管理员分配相应的管理权限,包括对用户、设备和视频资源的管理。e)支持上级视频节点对用户各种操作及访问权限的管理。f)对于同一节点内的用户优先级权限可根据业务和管理需求进行分配和授权。g)可根据用户优先级权限设定云台锁定和视频资源占用时间。h)为不同用户设定用户活动时间。i)用户在登录视频系统时应通过身份验证。j)管理员在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时宜进行进一步的身份验证。k)视频监视用户根据优先级权限高低对视频信息进行浏览和控制。用户视频浏览和云镜控制权限优先级均从高到低分为0-63级,0级最高,平时预留。l)支持视频监视用户对目录树进行自定义设置。m)保存用户登录信息和操作记录。n)当同时对视频资源进行调看的用户数超过系统调定的用户数时,高优先级用户可抢占低优先级用户所占用的视频资源。o)当网络资源受限时,可根据权限对用户同时调用视频的路数进行限制。p)支持视频资源屏蔽功能。q)统一管理本节点范围的信息上报、分级管理和信息同步等详细信息。r)视频资源应按照本规范规定的编码进行标识。以目录的形式统一存储系统基础数据、用户详细信息,提供用户信息和目录信息服务。5.2.10.3设备管理功能设备管理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实现对视频系统内的服务器、磁盘阵列、视频编(解)码器、视频光端机、IP摄像机、交换机等设备的集中管理。可生成统计报表。b)应实现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日志管理等功能。c)
配置管理包括对管理对象的定义、初始化和检测等功能。应支持设备的远程配置。配置管理应统一内置于管理界面。a)故障管理包括故障监测、故障告警、故障告警级别、告警处理和告警信息查询统计等功能,并可生成相关报表。b)性能管理包括设备性能的监视和分析,系统设备的运行情况监测;用户占用资源情况监视,实现对系统中服务器等设备的CPU、内存及硬盘占用率等重要性能参数和数据的测量统计,并可按用户定制(日、周、月、年等)生成报表。c)安全管理包括数据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系统可靠性管理等功能。d)日志管理实现运行日志、操作日志、告警日志的管理,支持日志信息存储、查询和报表制作等功能,日志可导出。5.2.11电子地图辅助功能电子地图辅助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a)数据维护包括视频节点、采集点位置坐标等数据的更新与维护。b)地图显示1)支持地图显示,并具有缩放、漫游、地图图层控制、图例定义等功能。2)以示意图的形式显示视频节点、采集点的位置。c)查询1)包括空间数据的查询等2)支持按公里标、名称等条件进行采集点检索、定位。d)监视和告警信息的显示1)可以地地图上定位采集点,并可通过点击采集点播放实时图像。2)接收到告警信息后,告警的地点能自动在地图上突出显示。5.2.12与其他业务系统联动功能系统联动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a)具有编码标准化和通信协议转换功能,通过接入网关单元提供与旅客服务等其他业务系统信息交互的接口,实现系统间的互联。b)能够根据其他业务系统的调用指令,将相关的视频信息传送给对应的业务系统。
a)互联功能在视频节点处实现。5.3节点功能要求★5.3.1视频核心节点5.3.1.1具有视频信息的处理、存储、分发、调用、控制、告警、本节点系统管理、电子地图以及与其他系统互联等功能。5.3.1.2视频处理功能a)实现音、视频的解码功能。b)支持软件视频解码或硬件视频解码。c)视频解码的处理结果与原有视频音频信号对应特征保持一致。5.3.1.3视频实时监视功能a)支持单画面和多画面模式的切换浏览、画面放大和伸缩等操作,并支持对720P、1080P图像画面的局部放大操作。b)在用户终端上显示视频图像及图像采集时间、命名等信息。c)支持多用户同时监视同一路实时视频。d)支持按相关特性(如场所、业务种类等)对一组实时视频图像进行同步调用,实现图像组合播放功能。e)针对选定的视频图像按照调用分组、显示顺序和每组显示时间制定计划,进行轮巡。f)支持图像抓拍并以图片方式保存。g)具有自动弹出视频内容分析告警图像、联动告警图像和告警信息提示功能。h)支持跨区域多级节点的实时视频调用。5.3.1.4视频存储功能支持对重要视频图像进行人工存储。5.3.1.5视频回放功能a)支持用户根据时间、地点、事件等多种条件下进行检索和回放。b)支持多用户同时调用和检索同一路历史图像。c)支持历史图像的下载和回放。d)支持播放、快放、慢放、拖曳、暂停及逐帧播放等功能,并显示当前播放状态。
5.3.1.6云镜控制功能a)特殊情况下,经授权可进行云镜控制。b)支持对云台和镜头的远程实时控制功能。c)云台控制功能应包括:云台转动和速度设置、预置位设置等操作。d)镜头控制功能应包括:对镜头的变倍、调焦、调节光圈,以及对镜头变倍、调焦速度设置等功能。e)支持外接云镜控制键盘进行云镜控制。5.3.1.7视频分发功能a)对多个用户请求的同一路视频数据进行分发和转发。b)通过分发实现系统同节点内多用户同时调看同一路视频资源。c)视频区域节点间互相调用视频时,控制信令应通过核心节点转发,视频图像应根据承载网络配置就近传送。★d)当视频分发及转发请求超过系统能力时,系统应根据用户优先级设定,对权限级别较低的用户暂停服务。e)视频分发及转发不受视频流编码制式的限制。5.3.1.8告警功能a)实现对全路所有告警信息和告警视频进行订阅、查询。b)告警按重要告警、次要告警、一般告警三个级别进行划分,并可根据用户需要设定告警的具体归属级别。★c)支持对系统内部视频内容分析告警信息的处理,并以文字、声音、弹出图像等方式进行提示,同时在系统中存储告警级别、告警类型、告警时间、告警内容、告警视频等。d)支持对联动系统相关告警提示信息的处理,并以文字、声音、弹出图像等方式进行提示,同时在系统中存储告警级别、告警类型、告警时间、告警内容、告警视频等。5.3.1.9系统管理功能a)根据需要可对核心节点和区域节点的管理信息进行备份。b)实现对本视频节点接入用户的认证授权、以及各区域节点跨区域访问的用户认证授权。
a)接收并存储视频区域节点上报的用户、视频资源、用户权限列表、告警资源等信息。b)具备对核心节点设备的管理功能。c)具备对用户行为的记录和分析功能。5.3.1.10电子地图辅助功能a)视频核心节点的电子地图单元按区域节点管辖范围标识全路铁路线路情况,当管辖范围内出现告警后,可进入相应区域节点地图,进而进入视频接入节点地图中产生告警的具体地点。b)数据维护包括视频节点、采集点位置坐标等数据的更新与维护。c)地图显示1)支持地图显示,并具有缩放、漫游、地图图层控制、图例定义等功能。2)以示意图的形式显示视频节点、采集点的位置。d)查询1)包括空间数据的查询等2)支持按公里标、名称等条件进行采集点检索、定位。a)监视和告警信息的显示1)可以地地图上定位采集点,并可通过点击采集点播放实时图像。2)接收到告警信息后,告警的地点能自动在地图上突出显示。5.3.1.11与其他业务系统互联功能a)具有编码标准化和通信协议转换功能,提供与旅客服务等其他业务系统信息交互的接口,实现系统间的互联。b)能够根据其他业务系统的调用指令,将相关的视频信息传送给对应的业务系统。c)互联功能在视频节点处实现。5.3.2视频区域节点5.3.2.1具有对本区域视频信息的处理、存储、分发及转发、调用、控制、告警、系统管理、电子地图以及与其他业务系统互联等功能。
5.3.2.2视频区域节点能够对辖区内的用户和设备进行统一管理,负责辖区内的所有用户和设备进行认证、授权,并对管理信息进行存储,提供跨接入节点视频访问的授权和信令交换。同时把管理信息上传至视频核心节点,根据需要下发到辖区内的视频接入节点。5.3.2.3视频区域节点应支持信令的多级交换和视频数据的跨域转发。5.3.2.4视频处理功能a)实现音、视频的解码功能。b)支持软件视频解码或硬件视频解码。c)视频解码的处理结果与原有视频音频信号对应特征保持一致。5.3.2.5视频实时监视功能a)支持单画面和多画面模式的切换浏览、画面放大和伸缩等操作,并支持对720P、1080P图像画面的局部放大操作。b)在用户终端上显示视频图像及图像采集时间、命名等信息。c)支持多用户同时监视同一路实时视频。d)支持按相关特性(如场所、业务种类等)对一组实时视频图像进行同步调用,实现图像组合播放功能。e)针对选定的视频图像按照调用分组、显示顺序和每组显示时间制定计划,进行轮巡。f)支持图像抓拍并以图片方式保存。g)具有自动弹出视频内容分析告警图像、联动告警图像和告警信息提示功能。h)支持跨区域多级节点的实时视频调用。5.3.2.6视频存储功能支持对节点内的视频告警信息和视频告警图像进行自动存储,对重要视频图像进行人工存储。5.3.2.7视频回放功能a)支持用户根据时间、地点、事件等多种条件下进行检索和回放。b)支持多用户同时调用和检索同一路历史图像。c)支持历史图像的下载和回放。d)支持播放、快放、慢放、拖曳、暂停及逐帧播放等功能,并显示当前播放状态。
5.3.2.8云镜控制功能a)特殊情况下,经授权可进行云镜控制。b)支持对云台和镜头的远程实时控制功能。c)云台控制功能应包括:云台转动和速度设置、预置位设置等操作。d)镜头控制功能应包括:对镜头的变倍、调焦、调节光圈,以及对镜头变倍、调焦速度设置等功能。e)支持外接云镜控制键盘进行云镜控制。5.3.2.9视频分发及转发功能a)对多个用户请求的同一路视频数据进行分发和转发。b)通过分发实现系统同节点内多用户同时调看同一路视频资源。c)通过转发实现系统不同视频节点用户同时调看同一路视频资源。d)视频区域节点间互相调用视频时,控制信令应通过核心节点转发,视频图像应根据承载网络配置就近传送。★e)同一个视频区域节点中的视频接入节点间互相调用视频时,控制信令应通过区域节点转发,视频图像应根据承载网络配置就近传送。★f)当视频分发及转发请求超过系统能力时,系统应根据用户优先级设定,对权限级别较低的用户暂停服务。g)视频分发及转发不受视频流编码制式的限制。5.3.2.10视频内容分析功能a)支持后台分析方式。b)提供对视频图像内容分析和告警功能,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c)提供入侵检测、逆行检测、遗留物检测、人群异常行为检测和人群密集度估计等基本分析类型的一种或多种。d)支持在同一场景内划分多个防区。e)当图像抖动像素超过一定限值时,能自动停止分析,并发出告警提示。5.3.2.11告警功能a)实现汇集辖区内告警信息,对告警信息和告警视频进行订阅、查询、存储,并根据视频核心节点的订阅实现告警信息的上传。
b)告警按重要告警、次要告警、一般告警三个级别进行划分,并可根据用户需要设定告警的具体归属级别。★c)支持对系统内部视频内容分析告警信息的处理,并以文字、声音、弹出图像等方式进行提示,同时在系统中存储告警级别、告警类型、告警时间、告警内容、告警视频等。d)支持对联动系统相关告警提示信息的处理,并以文字、声音、弹出图像等方式进行提示,同时在系统中存储告警级别、告警类型、告警时间、告警内容、告警视频等。5.3.2.12系统管理功能a)根据需要可对接入节点的管理信息进行备份。b)实现对辖区内接入用户的认证授权、以及所辖范围内跨区域访问的用户认证授权。c)实现以目录的形式统一存储系统基础数据,用户详细信息,提供用户信息和目录信息服务。d)实现接收并存储视频接入节点主动上报的用户、视频资源、告警资源等信息。e)可根据需要配备专用管理模块,完成对特定管辖范围内的视频接入节点的业务和设备配置管理功能,以保证辖区内视频接入节点能正常运行。专用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资源配置,包括设备资源、视频资源、用户资源等。可实现的功能包括:录像规则配置。告警规则配置。布防/撤防配置。联动规则配置。编码器参数配置。行为分析规则配置。可将配置信息下发到所属的各接入节点。f)具备对用户行为的记录和分析功能。5.3.2.13电子地图辅助功能
a)视频核心节点的电子地图单元按区域节点管辖范围标识铁路线路情况,当管辖范围内出现告警后,可进入相应区域节点地图,进而进入视频接入节点地图中产生告警的具体地点。b)数据维护包括视频节点、采集点位置坐标等数据的更新与维护。c)地图显示1)支持地图显示,并具有缩放、漫游、地图图层控制、图例定义等功能。2)以示意图的形式显示视频节点、采集点的位置。d)查询1)包括空间数据的查询等2)支持按公里标、名称等条件进行采集点检索、定位。e)监视和告警信息的显示1)可以地地图上定位采集点,并可通过点击采集点播放实时图像。2)接收到告警信息后,告警的地点能自动在地图上突出显示。5.3.2.14与其他业务系统互联功能a)具有编码标准化和通信协议转换功能,提供与旅客服务、SCADA等其他业务系统信息交互的接口,实现系统间的互联。b)能够根据其他业务系统的调用指令,将相关的视频信息传送给对应的业务系统。c)互联功能在视频节点处实现。5.3.3视频接入节点5.3.3.1I类视频接入节点实现视频的接入、处理、分发及转发、调用、控制、视频内容分析、告警、系统管理、电子地图及与其他业务系统的互联和联动等,并对其接入的所有视频图像和视频告警信息进行自动存储。当区域节点故障或区域节点与接入节点间连接故障时,I类视频接入节点内的用户可正常调看本节点视频。I类视频接入节点接入并管理II类视频接入节点的能力。
5.3.3.2根据需要,通过SA模块实现不同I类视频接入节点间、I类视频接入节点与视频区域节点间的信令转换,完成自注册功能,启动时主动发送信息,到指定的视频区域节点注册;完成目录资源上报功能,汇总视频系统的视频资源、用户资源、告警资源,向视频区域节点上报;完成信令处理功能,接收并处理视频区域节点的实时视频访问、云镜控制、历史视频调用与下载、告警信息订阅与获取等信令,并返回处理结果;完成数据分发/转发功能,实现将请求成功的视频数据分发/转发给视频区域节点或视频接入节点。5.3.3.3II类视频接入节点实现对相对分散的采集点的视频接入、存储和分发转发、视频分析和与其他业务系统互联。5.3.3.4视频处理功能a)实现音、视频的解码功能。b)支持软件视频解码或硬件视频解码。c)视频解码的处理结果与原有视频音频信号对应特征保持一致。5.3.3.5视频实时监视功能a)支持单画面和多画面模式的切换浏览、画面放大和伸缩等操作,并支持对720P、1080P图像画面的局部放大操作。b)在用户终端上显示视频图像及图像采集时间、命名等信息。c)支持多用户同时监视同一路实时视频。d)支持按相关特性(如场所、业务种类等)对一组实时视频图像进行同步调用,实现图像组合播放功能。e)针对选定的视频图像按照调用分组、显示顺序和每组显示时间制定计划,进行轮巡。f)支持图像抓拍并以图片方式保存。g)具有自动弹出视频内容分析告警图像、联动告警图像和告警信息提示功能。h)支持跨区域多级节点的实时视频调用。5.3.3.6视频存储功能a)对实时视频信息进行自动连续存储,或根据设定的事件、时间、地点等条件进行存储。b)支持对重要视频图像信息的备份存储,并可根据安全性要求,实现对重要信息的输出功能。c)支持外部条件触发下的减帧存储。d)支持按不同图像分辨率进行存储。e)对不同音视频流分别设定存储空间,并支持循环存储。f)支持告警视频的自动存储和重要视频的人工存储功能。
g)具备防止存储图像修改或删除的功能。5.3.3.7视频回放功能a)支持用户根据时间、地点、事件等多种条件下进行检索和回放。b)支持多用户同时调用和检索同一路历史图像。c)支持历史图像的下载和回放。d)支持播放、快放、慢放、拖曳、暂停及逐帧播放等功能,并显示当前播放状态。5.3.3.8云镜控制功能a)支持对云台和镜头的远程实时控制功能。b)云台控制功能应包括:云台转动和速度设置、预置位设置等操作。c)镜头控制功能应包括:对镜头的变倍、调焦、调节光圈,以及对镜头变倍、调焦速度设置等功能。d)支持外接云镜控制键盘进行云镜控制。5.3.3.9视频分发及转发功能a)支持单画面和多画面模式的切换浏览、画面放大和伸缩等操作,并支持对720P、1080P图像画面的局部放大操作。b)在用户终端上显示视频图像及图像采集时间、命名等信息。c)支持多用户同时监视同一路实时视频。d)针对选定的视频图像按照调用分组、显示顺序和每组显示时间制定计划,进行轮巡。e)具有自动弹出视频内容分析告警图像、联动告警图像和告警信息提示功能。f)支持跨区域多级节点的实时视频调用。5.3.3.10视频内容分析功能a)支持后台分析方式。b)能够通过视频分析将符合告警级别的数据上传至区域节点。c)能够根据告警的级别,针对视频图像进行分析,过滤出不同告警级别的视频数据。d)提供对视频图像内容分析和告警功能,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e)提供入侵检测
、逆行检测、遗留物检测、人群异常行为检测和人群密集度估计等基本分析类型的一种或多种。f)支持在同一场景内划分多个防区。g)当图像抖动像素超过一定限值时,能自动停止分析,并发出告警提示。5.3.3.11告警功能a)实现汇集辖区内告警信息,对告警信息和告警视频进行订阅、查询、存储,并根据视频核心节点的订阅实现告警信息的上传。b)告警按重要告警、次要告警、一般告警三个级别进行划分,并可根据用户需要设定告警的具体归属级别。★c)支持对系统内部视频内容分析告警信息的处理,并以文字、声音、弹出图像等方式进行提示,同时在系统中存储告警级别、告警类型、告警时间、告警内容、告警视频等。d)支持对联动系统相关告警提示信息的处理,并以文字、声音、弹出图像等方式进行提示,同时在系统中存储告警级别、告警类型、告警时间、告警内容、告警视频等。5.3.3.12系统管理功能a)I类接入节点支持对II类接入节点的管理信息进行备份,接收并存储其主动上报的用户、视频资源、用户权限列表、告警资源等信息。b)实现对辖区内接入用户的认证授权、以及所辖范围内跨区域访问的用户认证授权。c)实现以目录的形式统一存储系统基础数据,用户详细信息,提供用户信息和目录信息服务。d)具备视频接入节点的业务和设备配置管理功能。5.3.3.13电子地图辅助功能a)视频接入节点的电子地图单元标识所在铁路线路的实际情况和数据,当管辖范围内出现告警后,可进入相应区域节点地图,进而进入视频接入节点地图中产生告警的具体地点。b)数据维护包括视频节点、采集点位置坐标等数据的更新与维护。c)地图显示
1)支持地图显示,并具有缩放、漫游、地图图层控制、图例定义等功能。2)以示意图的形式显示视频节点、采集点的位置。d)查询1)包括空间数据的查询等2)支持按公里标、名称等条件进行采集点检索、定位。e)监视和告警信息的显示1)可以地地图上定位采集点,并可通过点击采集点播放实时图像。2)接收到告警信息后,告警的地点能自动在地图上突出显示。5.3.3.14与其他业务系统联动功能a)支持在前端与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控、牵引供电、旅客服务、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等外部系统进行联动,根据设定的联动策略,用户终端界面自动弹出告警信息或显示告警视频图像。b)支持在视频汇集点或视频接入节点接入外部告警或事件信息,并按预安规则触发前端采集设备进行联动,包括启动照明、告警图像录像等,用户终端界面自动弹出告警信息或显示告警视频图像。5.3.3.15与其他业务系统互联功能a)具有编码标准化和通信协议转换功能,提供与旅客服务、SCADA等其他业务系统信息交互的接口,实现系统间的互联。b)能够根据其他业务系统的调用指令,将相关的视频信息传送给对应的业务系统。c)互联功能在视频节点处实现。5.4视频汇集点★a)实现对数字视频的汇集接入。b)可实现对视频的编码处理功能。c)可设置视频分析单元,实现视频内容分析功能。d)可支持与其他业务系统的前端联动功能。5.5用户终端a)用户监视终端具有实时视频监视、历史视频回放、云镜控制、告警信息查看和处理、视频解码功能。
b)用户终端可对目录树进行自定义设置。c)经授权,用户终端可下载重要视频图像并存储到本终端硬盘。5.6管理终端a)管理终端具有视频系统业务管理功能,可管理视频资源,用户权限等。b)管理终端具有设备管理功能,可对设备和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监控系统运行情况。c)管理终端具有实时视频监视、历史视频回放、云镜控制、告警信息查看和处理、视频解码功能。6性能要求6.1承载网络性能要求承载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传输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a)网络时延不大于400ms;b)时延拌动不大于50ms;c)丢包率不大于1×10-3;d)包误差率不大于1×10-4;6.2系统时延视频系统的端到端时延应满足下列要求:a)音视频失步时间应不大于0.3s。b)当信息经由IP网络传输时,端到端的双向信息延迟时间应不大于3s,并满足下列要求:1)编码时延、解码时延均不大于500ms;2)每级转发时延不大于50ms3)云镜控制响应时延不大于500msc)与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控、牵引供电、旅客服务、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等系统进行联动时,应满足联动响应时间的要求。注:端到端的双向信息延迟时间系指从用户发起请求到在用户终端上呈现音视频的时延,主要包括请求消息处理、发送端信息编码、网络传输、信息接收端解码、显示等过程需要的时间。6.3视频联动响应时间
视频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联动响应时间应满足下列要求:a)从前端设备接收外部告警或事件信息等触发信号起,到执行相应操作所需的响应时间不大于500ms。b)从视频节点接收外部告警或事件信息等触发信号起,到执行相应操作所需的响应时间不大于4s。6.4系统图像质量6.4.1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下,图像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a)在对图像画面进行切换时,应不影响画面质量。b)实时监视图像和回放视频图像应清晰、稳定。c)图像质量按照主观评价体系进行评价,白天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分均应不小于4.0分,夜晚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分均应不小于3.5分。★d)图像质量按主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见附录A。e)图像质量按客观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参照《视频终端设备传输特性以及测量方法》(YD/T1607-2007)相关要求进行。6.4.2模拟复合视频信号应满足下列要求:a)视频信号输出幅度1VP-P±3dBVBSb)实时显示黑白电视水平清晰度不小于420TVLc)实时显示彩色电视水平清晰度不小于400TVLd)回放图像中心水平清晰度不小于300TVLe)黑白电视灰度等级不小于8f)随机信噪比不小于45dB6.4.3数字视频信号应满足下列要求:单路画面像素数量CIF:352×288(10万像素)4CIF:704×576(40万像素)D1:720×576(40万像素)720P:1280×720(100万像素)★1080P:1920×1080(200万像素)★1944P:2592×1944(500万像素)★
a)200万像素以下(含200万像素)的图像显示帧率不小于25f/s;200万像素以上的图像显示帧率不小于8f/s。b)单路画面光学有效像素总数检测值不应低于标称值的90%。c)视觉分辨率:针对不同有效像素总数的摄像头,其中心视频的水平、垂直分辨率应满足下列要求:40万像素中心不低于200Lw/PH100万像素中心不低于200Lw/PH200万像素中心不低于500Lw/PH500万像素中心不低于500Lw/PHd)白平衡在3400K和6500K色温光源照明条件下,所得图像RGB的三色值偏差应不大于20。e)动态范围应能区分灰阶测试图卡上从黑到白10级不同灰度,并且全部20个色块灰度值单调递减。f)色彩还原准确度R、G、B三个色块的色彩还原误差不应超过30%,平均色彩还原误差不应超过20%。g)几何失真摄像机所摄图像周边的枕形或桶形畸变绝对值应不大于2%。6.5视频分发及转发指标在不包含服务器级联的情况下,视频分发及转发能力应符合以下要求:a)在图像分辨率为CIF,应支持单路视频的复制路数不小于320路;应支持并发输入的视频流路数不小于320路,且并发输出的视频流路数不小于480路。b)在图像分辨率为4CIF或DI,应支持单路视频的复制路数不小于160路;应支持并发输入的视频流路数不小于160路,且并发输出的视频流路不小于240路。c)在图像分辨率为720P,应支持单路视频的复制路数不小于80路;应支持并发输入的视频流路数不小于80路,且并发输出的视频流路不小于120路。★d)在图像分辨率为1080P,应支持单路视频的复制路数不小于40路;应支持并发输入的视频流路数不小于40路,且并发输出的视频流路不小于60路。★
6.6视频内容分析指标6.6.1识别分析目标的大小入侵检测、遗留物检测、人群异常行为检测等视频内容分析的可识别分析目标不应大于10×10个像素。逆行检测时,应能检测到不大于所占显示画面的1%的运动目标。6.6.2灰度要求入侵检测、逆行检测、遗留物检测、人群异常行为检测和人群密度估计中,应能分析识别其灰度值与背景灰度值之差不大于20灰度级的目标。6.6.3图像抖动要求入侵检测、逆行检测、遗留物检测、人群异常行为检测和人群密度估计中,在图像分辨率为CIF的情况下,当图像抖动不超过10个像素值时,应具有滤除抖动的能力,并能正常分析。6.6.4告警图像预录时间告警图像预录时间不小于10s。6.7检索回放响应时间在不计算网络延时情况下,检索回放图像响应时间应不大于3s;查询输入的时间与图像显示的时间差不大于5s。6.8视频资源目录更新响应时间★区域节点的单条目录更新响应时间应不大于3s。6.9视频信息流量在帧率为25f/s(PAL制式),采用H.264、MPEG-4的压缩编码格式情况下,单路视频信息的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a)图像分辨率为CIF时,一路视频流的平均流量不大于512kbit/s。b)图像分辨率为4CIF或D1时,一路视频流的平均流量不大于2Mbit/s。c)图像分辨率为720P时,一路视频流的平均流量不大于4Mbit/s。★d)图像分辨率为1080P时,一路视频流的平均流量不大于8Mbit/s。★7IP地址分配IP地址分配原则应符合下列要求:
a)IP地址使用应符合IP地址规划的相关规定。b)IP地址分配应考虑连续性,宜按业务并兼顾地域的原则,连续分配IP地址,并适当预留。c)IP地址的分配应采用无类型域间选路(CIDR)方式及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技术。d)以接入节点的管辖范围划分网段,较大的接入节点应按多个网段划分,每个网段不应超过一个C,并应考虑适当预留。8资源标识8.1用户和设备编码8.1.1编码原则在视频系统中为每个用户和设备设置唯一编码。用户和设备编码由16个字符X1~X16组成,字符取值范围为:0~F。其中X1~X6为位置编码,X7X8X9X10为类型编码,X11~X16为序列编码,编码构成见图3所示:
图3用户、设备编码构成8.1.2设备ID设备ID=位置编码+类型码①+类型码②+类型码③+设备编码8.1.3用户ID用户ID=位置编码+类型码①+类型码④+类型码⑤+用户编码8.1.4信息点ID信息点ID=位置编码+类型码①+系统类型+联动信息点分类+联动信息点编号8.1.5位置编码位置编码是标识设备归属位置的编码,由6位组成。X1X2标识设备或用户所归属的视频核心节点或视频区域节点,编号参照表1。表1视频核心/区域节点编码对应关系X2X1012345678901南昌2铁路总公司北京太原3沈阳哈尔滨4上海济南5武汉郑州西安广铁集团6成都昆明南宁7兰州乌鲁木齐青藏公司8呼和浩特9注:现有视频核心、区域节点编码取值如上表所示,其余为保留取值。X3X4X5X6标识设备或用户所归属的视频接入节点,包括视频区域节点辖区的各站、段。其中,X3X4标识I类视频接入节点编码,取值为01~FF,X5X6标识归属于I类视频接入节点或区域节点的II类视频接入节点编码,取值为01~FF,具体编码由用户自行定义。当节点设备/用户属于视频核心节点或视频区域节点时,X3X4X5X6=0000;当节点设备/用户属于I类视频接入节点时,X5X6
=00;当节点设备/用户属于接入到视频区域节点的II类视频接入节点时,X3X4=00;X3X4X5X6=F000~FFFF作为工程实验用编码,不予分配。8.1.6类型编码I类型码I标识后续编码类型,共分为五类,用X7标识,应符合下列要求:a)X7=1标识后续编码为非节点设备编码,视频汇集点设备按非节点设备进行编码。b)X7=2标识后续编码为节点设备编码。c)X7=3标识后续编码为用户编码。d)X7=4标识后续编码为其他业务系统编码。e)X7=0、5~F为保留数值。8.1.7类型编码IIa)当X7=1标识后续编码为非节点设备编码时,X8标识设备类型码②。1)X8=1标识后续编码为终端设备。2)X8=2标识后续编码为前端设备。3)X8=0、3~F为保留数值。b)当X7=2标识后续编码为节点设备编码时,X8标识设备类型码②,取值为0。c)当X7=3标识后续编码为用户编码时,X8标识视频系统用户类型码④。1)X8=0标识视频系统内部用户。2)X8=1标识视频系统外部用户。3)X8=2~F为保留数值。d)当X7=4标识后续编码为其他业务系统编码时,X8标识其他业务系统类型。1)X8=1标识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控系统。2)X8=2标识牵引供电系统。3)X8=3标识旅客服务系统。4)X8=4标识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5)X8=0、5~F为保留数值。8.1.8类型编码III
8.1.8.1类型编码III标识设备种类、业务部门或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分类,由2位组成,由X9X10进行标识。8.1.8.2X9X10编码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X7=1,X8=1时,X9X10标识终端设备类型:1)X9X10=01标识后续编码为视频管理终端编码。2)X9X10=02标识后续编码为用户监视终端编码。3)X9X10=00、03~FF为保留值。b)当X7=1,X8=2时,X9X10标识前端设备类型:1)X9X10=01标识后续编码为固定摄像机编码。2)X9X10=02标识后续编码为云台摄像机编码。3)X9X10=03标识后续编码为固定IP摄像机编码。4)X9X10=04标识后续编码为云台IP摄像机编码。5)X9X10=05标识后续编码为编码器编码。6)X9X10=06标识后续编码为视频光端机编码。7)X9X10=07标识后续编码为告警干节点输入编码。8)X9X10=08标识后续编码为告警干节点输出编码。9)X9X10=09标识后续编码为语音输入编码。10)X9X10=0A标识后续编码为语音输出编码。11)X9X10=00、0B~FF为保留值。c)当X7=2时,X8标识设备类型为节点设备,取值为0,用X9X10来进一步标识节点设备的设备类型。1)X9X10=01标识后续编码为视频管理服务器编码。2)X9X10=02标识后续编码为视频存储服务器编码。3)X9X10=03标识后续编码为视频分析服务器编码。4)X9X10=04标识后续编码为视频分发及转发服务器编码。5)X9X10=05标识后续编码为认证授权服务器编码。6)X9X10=06标识后续编码为接入网关服务器编码。7)X9X10=07标识后续编码为信令控制服务器编码。8)X9X10=08标识后续编码为视频代理服务器编码。9)X9X10=09标识后续编码为视频网管服务器编码。
10)X9X10=0A标识后续编码为告警服务器编码。11)X9X10=0B标识后续编码为磁盘阵列编码。12)X9X10=20标识后续编码为交换机编码。13)X9X10=30标识后续编码为视频矩阵编码。14)X9X10=31标识后续编码为视频解码器编码。15)X9X10其余为保留取值。d)当X7=3时,用类型码X9X10标识为用户的业务部门。具体业务部门编码取值参见表2。表2业务部门编码对应关系X10X901234567890调度所机务车辆工务电务货运公安客运1调度中心车务维护23安监45供电6789e)当X7=4时,X8标识设备类型为系统类型,取值为1~F,0做保留,用类型码X9X10来进一步标识其他业务系统的联动信息点分类。1)X8=1标识后续编码为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控系统●X9X10=01标识后续编码为环境类联动信息点;●X9X10=00,02~FF标识后续编码为联动信息点预留。2)X8=2标识后续编码为牵引供电系统●X9X10=01标识后续编码为系统运行异常类联动信息点;●X9X10=00,02~FF标识后续编码为联动信息点预留。3)X8=3标识后续编码为旅客服务信息系统
●X9X10=01标识后续编码为求助信息类联动信息点;●X9X10=00,02~FF标识后续编码为联动信息点预留。4)X8=4标识后续编码为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X9X10=01标识后续编码为自然灾害类联动信息点;●X9X10=02标识后续编码为异物侵限类联动信息点;●X9X10=00,03~FF标识后续编码为联动信息点预留。5)X8=0、5~F标识后续编码为其他业务系统预留8.1.9设备编码设备编码是标识设备和用户的顺序标识,由6位组成,由X11~X16进行标识。a)当X7=1时,X11~X16为非节点设备编号,标识系统中唯一的非节点设备,非节点设备按照建设入网使用顺序进行编号。1)当X9X10=05,即后续编码为编码器编码时,其设备编码X11~X16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X11~X14,由0001~FFFF顺序标识编码器;第二部分X15~X16,由01~FF对应标识编码器的视频通道。2)当X9X10=06,即视频光端机,其编码X11~X16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X11~X14,由0001~FFFF顺序标识视频光端机;第二部分X15~X16,由01~FF对应标识视频光端机端口。3)当X9X10=07,即告警千节点输入编码时,其编码X11~X16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X11~X14,由0001~FFFF顺序标识告警接入的编码器;第二部分X15~X16,由01~FF对应标识编码器上的千节点通道。4)当X9X10=08,即告警千节点输出编码时,其编码X11~X16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X11~X14,由0001~FFFF顺序标识告警输出的编码器;第二部分X15~X16,由01~FF对应标识编码器上的千节点输出通道。5)当X9X10=09,即音频输入编码时,其编码X11~X16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X11~X14,由0001~FFFF顺序标识音频输入的编码器;第二部分X15~X16,由01~FF对应标识编码器上的音频通道。6)当X9X10=0A,即音频输出编码时,其编码X11~X16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X11~X14,由0001~FFFF顺序标识音频接出的编码器;第二部分X15~X16,由01~FF对应标识编码器上的音频通道。
b)当X7=2时,X11~X16为节点设备编号,标识系统中唯一的节点设备,节点设备按照建设入网使用顺序进行编号。1)当X9X10=01~0A,即服务器,其编码X11~X16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X11~X13,由001~FFF顺序标识服务器;第二部分X14,由1标识服务器端口,由2标识服务器CPU;第三部分为X15~X16,由01~FF对应标识服务器端口序号或CPU序号。2)当X9X10=0B,即磁盘阵列,其编码X11~X16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X11~X13,由001~FFF顺序标识磁盘阵列;第二部分X14,为1时标识磁盘阵列端口,为2时标识磁盘阵列CPU;第三部分为X15~X16,由01~FF对应标识磁盘阵列端口序号或CPU序号。3)当X9X10=20,即交换机,其编码X11~X16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X11~X13,由001~FFF顺序标识交换机;第二部分X14,为1时标识交换机端口,为2时标交换机CPU;第三部分为X15~X16,由01~FF对应标识交换机端口序号或CPU序号。c)当X7=3时,X11~X16为用户编号,标识系统中唯一的用户。用户按照建设入网使用顺序进行编号。d)当X7=4时,X11~X16为其他业务联动信息点的编号,标识其他业务系统中唯一的联动信息点。8.2视频图像资源命名和时间显示原则★8.2.1视频图像资源命名原则a)图像命名应简单明了。b)图像命名在图像左上角显示,宜在一行显示,且不超过64字符。8.2.2时间显示原则a)时间宜在视频图像的右下角显示。b)时间显示格式应符合yyyy-mm-ddhh:mm:ss。8.3告警资源标识★8.3.1告警分类a)告警类型主要分为视频业务告警、其他业务系统联动的告警。
b)视频业务告警主要是与视频内容相关的告警信息,包括视频内容分析告警(如入侵检测、遗留物检测、逆行检测、人群异常行为检测、人群密度估计等)、视频工作异常告警(如遮挡)等。c)其他业务系统联动告警是指其他业务系统产生告警时,用于触发视频系统进行联动操作的告警信号。8.3.2告警资源标识a)告警资源标识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告警信息点编码(16位)和告警类型编码(5位)。b)告警信息点编码参见本规范8.1。c)告警类型编码由5个字符组成,其取值范围:0~F,编码规则见表3。本规范中不对其他业务系统的告警子类型进行定义。表3告警类型编码系统分类告警主类型告警子类型编码示例视频监控系统-0视频异常-01丢失-0100101镜头遮挡-02视频异常-02移动侦测-01入侵检测-02逆行检测-03遗留物检测-04人群异常行为检测-05人群密度估计-06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控系统-1环境类告警-01XX101XX牵引供电系统-2系统运行异常-01XX201XX旅客服务系统-3求助信息-01XX301XX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4自然灾害状态-01XX401XX异物侵限状态-02XX9信息传输要求9.1通信协议结构系统内部进行视音频数据信息传输时,传输过程应遵循本规范要求及TCP/IP协议簇标准所规定的通信协议,通信协议结构见图4。
系统应建立两个逻辑传输通道:信令通道和数据通道。信令通道用于建立会话并传输控制命令;数据通道用于传输视音频数据。信令通道SIP+XMLMPEG-4/H.264/AVSG.711/G.723.1/G.729RTP/RTCP数据通道TCP/UDPIP图4通信协议结构信令控制和媒体流通道应符合下列要求:a)信令控制通道用于建立会话并传输会话控制命令和相关数据信息,采用SIP+XML协议,使用TCP承载。b)媒体流通道用于传输视音频数据。视音频数据传输采用RTP/RTCP协议,使用TCP/UDP承载,视频数据采用H.264/MPEG-4/AVS标准,音频数据采用G.711/G.723.1/G.729标准。9.2信息传输流程9.2.1实时视频的传输实时监视图像的传输应采用TCP/IP协议簇标准所规定的通信协议,采用SIP协议做会话控制,RTP/RTCP协议传输视频流。接入节点通过SA功能单元同区域节点进行互联,区域节点从接入节点获取实时监视图像的传输流程如图5所示,核心节点从区域节点获取实时监控图像的传输流程如图6所示。
图5区域节点从接入节点获取实时视频传输流程图6核心节点从区域节点获取实时视频传输流程9.2.2控制命令的传输控制命令在信令信道上传输,信令协议采用SIP+SML协议进行会话控制。接入节点通过SA功能单元同区域节点进行互联,区域节点至接入节点控制命令的传输流程如图7所示,核心节点至区域节点的控制命令的传输流程如图8所示。
图7区域节点至接入节点控制命令的传输流程图8核心节点至区域节点控制命令的传输流程9.2.3历史图像的传输历史图像传输应采用TCP/IP协议簇标准所规定的通信协议,用SIP协议做会话控制,RTP/RTCP协议传输视频流。接入节点通过SA功能单元同区域节点进行互联,区域节点从接入节点获取历史视频图像的传输流程如图9所示,核心节点从区域节点获取历史视频图像的传输流程如图10所示。
图9区域节点从接入节点获取历史视频图像的传输流程图10核心节点从区域节点获取历史视频图像的传输流程9.2.4告警信息的传输告警信息采用SIP+SML协议进行传输,通过订阅的方式上报。当告警发生时,告警单元按照订阅规则,将告警传送至相应的用户终端。
当告警信息伴随有视频录像,则告警消息内含有视频录像信息,用户终端通过历史录像的调用流程可以调取录像视频。接入节点通过SA功能单元同区域节点进行互联,接入节点至区域节点告警信息的传输流程如图11所示,区域节点至核心节点的告警信息的传输流程如图12所示。图11接入节点至区域节点告警信息的传输流程图12区域节点至核心节点告警信息的传输流程告警信息点与告警单元之间的告警信息传输采用SIP会话控制协议。当告警信息点产生录像时,自动启动录像访问流程,将录像视频流传到存储单元进行存储。9.3接口要求9.3.1内部接口9.3.1.1内部接口要求★
视频系统内部接口包括A、B、C、D、E、F、G、H八类接口,如图1所示。各类接口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a)A类接口包括视频核心节点的用户终端与视频核心节点之间的接口、视频区域节点的用户终端与视频区域节点之间的接口。A类接口主要承载的业务内容包括登录认证、目录信息下载、视频访问会话信令交互、视频播放控制命令传递、云镜控制命令传递、告警信息报送和视频流传输等。b)B类接口是指视频核心节点与视频区域节点间接口,也可用于视频区域节点之间的接口。B类接口主要承载的业务内容包括目录同步、视频访问会话信令转发、视频播放控制命令转发、云镜控制命令转发、告警信息报送和视频流传输等。c)C类接口是指视频区域节点与视频接入节点之间的接口。C类接口主要承载的业务内容包括目录资源上报、视频访问会话信令转发、视频播放控制命令转发、云镜控制命令转发、告警信息报送和视频流传输等。d)A类、B类、C类接口网络层应采用IP协议,传输层应支持TCP和UDP协议。e)A类、B类、C类接口应用层应采用SIP协议作为会话控制协议,RTP/RTCP协议作为媒体传输协议,视频回放控制协议,云镜控制命令、告警信息、认证鉴权、目录信息同步等数据传输协议应采用SIP+XML。f)A类、B类、C类接口协议具体要求参见附录B、C、D,附录中未提及的参数和要求应符合YD/T1522.1-2006《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的会话初始协议》中的相关要求。g)D类接口是II类视频接入节点与I类视频接入节点之间的接口;E类接口是视频汇集点与视频接入节点之间的接口;F类接口是视频采集点与视频汇集点之间的接口;G类接口是视频节点与其他互联业务系统之间的接口;H类接口是视频节点与其他联动业务系统之间进行后端联动时的接口。D类、E类、F类和G类接口协议均不在本规范中做统一规定。h)H类接口数据通信协议可采用YD/T1363.2中D接口协议。9.3.1.2物理接口类型系统内各设备间主要物理接口类型见表4:表4系统各设备主要物理接口类型序号设备名称接口类型
1前端设备1)模拟摄像机BNC视频输出接口、RS485/RS232接口等2)云台RS485/RS232/RS422接口等3)镜头C/CS接口4)防护罩电缆接口5)IP摄像机10/100Base-T以太网接口、RS485/RS232/RS422接口、光纤接口等6)编码设备BNC视频输入接口、10/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RS485/RS232/RS422接口、音频接口、开关量接口等7)视频光端机BNC视频输入接口、10/100Base-T以太网接口、RS485/RS232/RS422接口、光纤接口、音频接口、开关量接口等2节点设备1)服务器10/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等2)网络设备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FC光纤接口等3)磁盘阵列320MB/sSCSI接口(DAS存储);2Gb/s、4Gb/sFC光纤接口(FCSAN存储);10/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IPSAN存储)等3终端设备1)视频管理终端、用户监视终端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RS232接口、VGA接口、音频RCA接口等2)大屏幕显示设备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RS485/RS232接口、BNC视频输入接口、音频RCA接口、RGB接口、DV1-1等9.3.2外部接口9.3.2.1外部接口要求外部接口应符合下列要求:a)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控系统、牵引供电系统、旅客服务系统、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与视频系统的联动接口可设置在视频汇集点或I类视频接入节点,前端可以采用RS232、RS485、开关量等相关的协议,后端可以采用TCP/IP传输协议。b)旅客服务等系统与视频系统的互联接口宜设置在视频节点接入网关单元处,可以采用TCP/IP传输协议。9.3.2.2物理接口类型
系统与其他系统主要物理接口类型见表5:表5本系统与其他系统间的主要物理接口类型表序号其他系统名称接口类型1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控、牵引供电、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RS485/RS232/RS422接口、开关量接口、10/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2旅客服务信息系统互联接口:10/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联动接口:RS485/RS232/RS422接口、开关量接口10时间同步系统时间同步应符合下列要求:a)支持NTP协议。b)视频核心节点和视频区域节点分别从本地时间同步网中提取时间同步信息。c)视频接入节点从视频区域节点提取时间同步信息,前端设备时间同步于视频接入节点。d)系统内部各设备间应保持同步,相对精度误差应不大于1s。11安全性要求11.1网络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a)各视频节点的局域网按照用户和网管系统应划分VLAN和网段、控制网段之间的互访。b)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与其他外部系统的网络互联应通过接入网关进行隔离,应采用硬件防火墙、防病毒服务器等来提高网络通信的安全性。c)系统网络应基于铁路专用数据网络搭建,不得与其他网络互联。如确有必要对其他系统开放业务接口,则应有防火墙等安全措施,保证系统安全。11.2恶意代码防护恶意代码防护措施和办法应符合下列要求:a)严格管理:严格控制各种外来介质的使用,防止恶意代码通过介质传播。视频设备的USB等外部接口应具有屏蔽措施。b)网关防护:要求在所有恶意代码或能入侵的网络连接位置设置防护网关,拦截并清除企图进入系统的恶意代码。
c)防管结合:将恶意代码防护与网络管理相结合,在网管所涉及的重要部位设置恶意代码防护软件,在所有恶意代码能够进入的地方都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放置恶意代码侵袭。d)除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GB/T20271-2006中的相关要求。11.3备份与故障恢复备份和故障恢复应符合下列要求:a)存府基本配置信息、用户信息、设备信息、授权信息、优先等级信息等重要信息的服务器,可按照1+1方式进行备份,并应实现热切换。b)存储视频信息的磁盘介质应具有N+1及以上的冗余功能。c)在断电发生时,系统应能自动保存正在记录的信息;当断电恢复时,系统应能自动启动。d)具备对重要数据的自动备份和恢复功能。11.4信息安全11.4.1身份认证11.4.1.1权限认证用户权限分为业务权限和管理权限,应符合下列要求:a)业务权限用户:1)可调用图像、转动云台、观看视频图像、查看相关统计信息。2)不具备管理权限。b)管理权限用户:1)可增加、修改、删除、查询设备的基本配置、用户信息、设备信息等。c)拥有业务权限。11.4.1.2身份认证方式身份认证可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a)用户名/密码方式。b)电子证书终端授权方式。c)生物特征方式。11.4.2访问控制
系统应能对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权限进行严格认证和控制。当访问或行使的操作超过设置权限范围时,操作无效。11.4.3完整性保护系统数据完整性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a)系统应对主要服务器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完整。b)系统应具有防止对视频信息进行删除、修改的功能。c)未经授权的用户终端不得复制视频信息。12主要设备技术要求12.1模拟摄像机12.1.1一般要求模拟摄像机通用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视频图像制式采用PAL制式。b)摄像机与镜头接口类型为C/CS接口,且接口类型宜一致。c)摄像机靶面尺寸应与摄像机镜头像面尺寸相匹配。d)带有电子曝光、多种白平衡以及自动增益控制。e)具有远程数据端口RS-232或RS-485接口以及远程监控组件。f)摄像机MTBF不小于20000小时,特殊应用场合摄像机MTBF不小于50000小时。g)特殊场合应用时应具有防抖动、透雾功能。h)应用于光线对比强烈的监视场所的摄像机应具有宽动态功能、强光抑制及逆光补偿功能。i)模拟摄像机视频输出:BNC接口,阻抗75欧,幅值1V[P-P]。j)室外型号模拟摄像机应支持IP66。12.1.2彩色枪型模拟摄像机彩色枪型模拟摄像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不小于704×576像素。b)分辨率:不小于510TVL(室内);不小于540TVL(室外)。c)电子快门范围:1/50~1/10000s。d)最低照底:1)室内1lx,F1.2,30IRE,AGC开,75%反射
2)室外0.8lx,F1.2,30IRE,AGC开,75%反射e)信噪比:不小于50dB。12.1.3昼/夜转换型模拟摄像机昼/夜转换型模拟摄像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不小于704×576像素。b)支持昼/夜自动和手动控制。c)分辨率:不小于530TVL(黑白);不小于510TVL(彩色)。d)电子快门范围:1/50~1/10000s。e)最低照底:1)彩色0.8lx,F1.2,40IRE,AGC开,75%反射2)黑白0.08lx,F1.2,40IRE,AGC开,75%反射f)信噪比:不小于50dB。g)具备帧积累功能。12.1.4低照度模拟摄像机低照度模拟摄像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不小于704×576像素。b)分辨率:不小于540TVLc)最低照底:0.01lx,F1.2,40IRE,AGC开,75%反射d)信噪比:不小于50dB。e)电子快门范围:1/50~1/10000s。f)具备帧积累功能。12.1.5模拟红外热像仪(非制冷微量型探测器)模拟红外热像仪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不小于320×240像素。b)启动时间:小于30s。c)光谱范围:7~14μm。d)信噪比:不小于50dB。e)热灵敏度:不大于0.1℃12.1.6一体化球型模拟摄像机
一体化球型模拟摄像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不小于704×576像素。b)分辨率:不小于480TVLc)电子快门范围:1/50~1/10000s。d)信噪比:不小于50dB。e)最低照底:0.8lx,F1.2,30IRE,AGC开,75%反射f)水平垂直转动:水平360°,垂直90°。g)支持编程预置位功能。h)室外设备应支持自动彩转黑功能。i)室外设备防护等级不低于IP66标准。j)至少支持PELCO-P或PELCO-D协议。12.1.7半球模拟摄像机★半球模拟摄像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不小于704×576像素。b)分辨率:不小于480TVLc)最低照底:1.0lx,F1.2,30IRE,AGC开,75%反射d)信噪比:不小于50dB。e)电子快门范围:1/50~1/10000s。f)室外设备应支持自动彩转黑功能。g)室外设备防护等级不低于IP66标准。12.1.8激光模拟摄像机★激光模拟摄像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不小于704×576像素。b)信噪比:不小于50dB。c)具有彩转黑功能。d)激光束和摄像机变焦同步。e)激光器:无红暴,波长不小于940nm。f)支持光控功能,光照度低于10Lux时自动开启。g)激光器MTBF不小于10000小时。
12.2IP摄像机★12.2.1一般要求★IP摄像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视频图像制式采用PAL制式。b)摄像机与镜头接口类型为C/CS接口,且接口类型宜一致。c)摄像机靶面尺寸应与摄像机镜头像面尺寸相匹配。d)IP摄像机的标称像素为500万(2592×1944/1944P)、200万(1920×1080/1080P)、100万(1280×720/720P)、40万(704×576/DI)等,在标称像素下可分档配置,最低可至40万像素(704×576),IP摄像机应支持不同码率的设定,支持多码流输出。e)带有电子曝光、多种白平衡以及自动增益控制。f)自动日/夜转换功能。g)支持H.264、MPEG-4或AVS视频压缩算法。h)200万像素以下摄像机帧率不低于25fps。i)具有双向语音交互功能。支持内置麦克风、外置麦克风或线路输入和线路输出,支持G.711、G.723、G.726、G.729或ACC音频编码。j)特殊场合应用时应具有防抖动功能。k)特殊场合应用时应支持9:16显示功能。l)应用于光线对比强烈的监视场所的摄像机应具有宽动态功能、强光抑制及逆光补偿功能。m)IP摄像机视频输出:RJ45接口。n)支持ONVIF或PSIA。o)支持软件集成的开放式API。p)IP摄像机根据需要可支持POE供电方式。枪机最大功率不大于30W,球机不大于60W,支持电压波动范围为标称电压的±25%。q)摄像机应具备SD/SDHC插槽用于本地存储。r)摄像机MTBF不小于20000小时,特殊应用场合摄像机MTBF不小于50000小时。s)室外型号模拟摄像机应支持IP66。
12.2.2彩色枪型IP摄像机★彩色枪型IP摄像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分辨率:1080P、720P、4CIF。b)电子快门范围:1/6~1/10000s。c)最低照底:1)室内彩色0.5lx,黑白0.1lx,F1.2,30IRE,AGC开,75%反射2)室外彩色0.3lx,黑白0.06lx,F1.2,30IRE,AGC开,75%反射d)室外设备应支持自动彩转黑功能。e)具有远程数据端口RS-232或RS-485接口。f)室外设备防护等级不低于IP66标准。g)至少支持PELCO-P或PELCO-D协议。12.2.3宽动态枪型IP摄像机★宽动态IP摄像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分辨率:1080P、720P、4CIF。b)电子快门范围:1/6~1/10000s。c)宽动态范围不小于120dB。d)最低照底:1)室内彩色0.5lx,黑白0.1lx,F1.2,30IRE,AGC开,75%反射2)室外彩色0.3lx,黑白0.06lx,F1.2,30IRE,AGC开,75%反射e)室外设备应支持自动彩转黑功能。f)具有远程数据端口RS-232或RS-485接口。g)室外设备防护等级不低于IP66标准。h)至少支持PELCO-P或PELCO-D协议。122.4低照度IP摄像机★低照度IP摄像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分辨率:1080P、720P、4CIF。b)电子快门范围:1/6~1/10000s。c)最低照底:1)室内彩色0.2lx,黑白0.04lx,F1.2,30IRE,AGC开,75%反射
2)室外彩色0.1lx,黑白0.02lx,F1.2,30IRE,AGC开,75%反射d)具有远程数据端口RS-232或RS-485接口。e)室外设备应支持自动彩转黑功能。f)室外设备防护等级不低于IP66标准。g)至少支持PELCO-P或PELCO-D协议。12.2.5IP红外热像仪(非制冷微量型探测器)★IP红外热像仪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不小于320×240像素。b)启动时间:小于30s。c)光谱范围:7~14μm。d)信噪比:不小于50dB。e)热灵敏度:不大于0.1℃。f)最大帧率不低于8.3fps。g)具有远程数据端口RS-232或RS-485接口。h)室外设备防护等级不低于IP66标准。i)至少支持PELCO-P或PELCO-D协议。12.2.6一体化球型IP摄像机★一体化球型IP摄像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分辨率:1080P、720P、4CIF。b)电子快门范围:1/6~1/10000s。c)最低照底:1)彩色0.8lx,F1.0,30IRE,AGC开,75%反射2)黑白0.08lx,F1.0,30IRE,AGC开,75%反射d)转动范围:水平360°,垂直90°。e)支持编程预置位功能。f)室外设备应支持自动彩转黑功能。f)室外设备防护等级不低于IP66标准。12.2.7半球IP摄像机★半球IP摄像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a)分辨率:1080P、720P、4CIF。b)电子快门范围:1/6~1/20000s。c)最低照底:1)彩色0.4lx,F1.0,30IRE,AGC开,75%反射2)黑白0.08lx,F1.0,30IRE,AGC开,75%反射d)室外设备应支持自动彩转黑功能。e)室外设备防护等级不低于IP66标准。12.3镜头★摄像机镜头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接口:C/CS。b)支持手动或DC自动调节光圈。c)监视距离小于100米时,宜采用手动变焦镜头;监视距离大于100米时,宜采用电动变焦镜头。d)多雾地区和长距离监视范围使用时,宜人有透雾功能。e)MTBF不小于20000小时。f)镜头焦距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镜头F(mm)=F:镜头焦距D:监视目标距镜头的距离W:监视目标的水平宽度
H:监视目标的垂直高度w:图像传感器的水平宽度h:图像传感器的垂直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规格1/3″1/2″2/3″1″W4.86.48.812.7H3.64.86.69.612.4云台云台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云台解码器可支持多种协议,至少包括PELCO-D和PELCO-P协议。b)水平旋转角度0°~355°,垂直旋转角度+20°~-70°。c)水平旋转角速度不小于6°/s,垂直面旋转角速度不小于3°/s。d)转动次数不小于50万次。e)防护等级室内不低于IP54标准,室外露天环境不低于IP66标准。f)根据需要,支持内置自动加热。g)支持自定义巡视及多种扫描模式。h)支持编程预置位功能。12.5防护罩防护罩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室内摄像机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标准。b)室外露天场所防护等级不低于IP66标准。c)可根据使用地域的气候条件,选配加热器、风扇、除霜器、雨刷、遮阳罩等。d)防护罩配件MTBF不小于10000小时。12.6红外灯红外灯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照射距离不小于100米。b)照射角度不小于30度。c)波长:850nm(有红暴)、940nm(无红暴)。
d)支持光控功能或外部控制功能,使用光控功能时光照度低于10lx时自动开启。e)MTBF不小于10000小时。12.7视频光端机★视频光端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支持视频、数据接口;b)视频输入/输出阻抗:BNC75Ω非平衡接口;c)视频信噪比:不小于67dB;d)视频传输标准超过EIARS-250C短程视频传输要求;e)支持RS-232、RS-422、RS-485(2/4线)等数据格式;f)采样编码:10bit;g)支持PAL视频制式;h)全数字无压缩传输;i)无模拟调频、调相、调幅光端机的交调干扰;j)支持FC/SC光接口;k)MTBF:大于10万小时;l)电磁兼容性:符合GJB151A-97、SC标准;m)宜支持SNMP协议的网管功能,采用其他协议时应开放接口;n)根据需要配置音频接口。12.8音视频编码设备音视频编码设备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视频编码器应可提供单路或多路视频输入接口。b)音视频编码器应支持H.264、MPEG-4或AVS视频编码标准,并支持G.711、G.723、G.726或G.729音频编码标准。c)MPEG-4的视频编码应至少支持ISO/IEC14496-2:2004中简单档次的级别5,即MPEG-4ASP@L5;H.264的视频编码应至少支持ITU-TH.264视频标准的baselineprofile的Level3。d)应支持PELCOP/D等主流标准PTZ控制协议。e)提供PTZ摄像机控制数据接口,支持2400,4800,9600b/s等波特率。f)视频输入接口:BNC。
g)采用PAL制式。h)视频编码器可支持视频分析功能。i)支持TCP/IP、UDP、RTP、NIP等协议。j)提供以太网10/100Base-T接口、开关量输入输出接口。k)MTBF不小于50000小时。l)可支持双码流,分辨率CIF、4CIF或DI可调。m)宜支持SNMP协议的网管功能,采用其他协议时应开放接口。n)宜具有动态码率、自动带宽调节能力。o)视频编码器应具有视频丢失告警功能。12.9音视频解码器:采用计算机终端软解压方式,提供HDMI、DVI、DP以及VGA输出方式(补充HDMI、DVI、DP和VGA参数)12.9音视频解码器????如何修改a)视频解码器输入支持BNC、HDMI、DVI、VGA等接口,采用PAL制式。b)视频解码器支持的档次和级别不应低于编码器支持的最高档次和级别。c)解码后的图像的分辨率、奇偶场与原始图像一致。d)解码后的声音与原始声音一致。e)视频输入接口:RJ45。f)MTBF不小于50000小时。12.10以太网交换机★a)二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指标应符合YD/T1099-2005《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b)三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指标应符合YD/T1255-2003《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12.11视频存储设备12.11.1硬盘录像机硬盘录像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采用PAL制式。b)宜采用嵌入式结构。c)视频输入接口:BNC。
d)提供以太网10/100/1000Base-T接口、RS232接口、RS485接口、开关量输入输出接口。e)支持平滑扩容,存储内容可转存至外存储设备。f)可支持SATA硬盘,硬盘容量不小于1TB。g)支持设备管理功能。h)MTBF:不小于50000小时。12.11.2磁盘阵列硬盘阵列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支持光纤或SATA等硬盘,配置容量应具有可扩展能力。b)硬盘应支持在线热插拔。c)采用虚拟化存储技术,自动管理存储容量。d)支持RAID5、RAID6或RAIDTP等硬盘管理技术。e)支持热备盘技术。f)端口速率不小于1Gbps。g)存储模型设置在30%读,70%写的情况下(含20%随机读写),读写能力不小于120MB/s。h)具有高可靠性,可做到不停机维护和不停机在线调整。i)管理软件:支持远程磁盘系统管理,支持系统设备统一管理。j)宜支持SNMP协议的网管功能,采用其他协议时应开放接口。k)MTBF:不小于50000小时。12.12服务器服务器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不低于至强四核(XEON)2.0G的处理能力。b)不小于4GB内存。c)硬盘容量不小于2×146GB。d)支持双1000M网卡。e)服务器应采用双电冗余电源。f)服务器应具有向下兼容的能力。
g)系统管理:能实现远程管理,远程配置,远程启停机;支持多个操作系统,不同网络数据的并发访问,宜支持SNMP协议的网管功能,采用其他协议时应开放接口。h)服务器应符合国家3C认证,具有防电磁干扰能力。i)服务器应符合GB/T9813《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和行业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并经检验或认证合格。12.13显示设备12.13.1DLP一体化投影单元一体化投影单元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分辨率:不小于1024×768。b)对比度:不小于1000:1。c)亮度:750ANSI流明。d)亮度均匀性(ANSI9):不小于90%。e)信号输入接口:DVI、BNC、VGA。f)物理拼缝:不大于0.5mm。g)光源寿命:不小于6000小时(120W)。不小于10000小时(100W)。h)投影灯应冗余备份,切换时间小于1秒。i)具有色彩校正功能,保证显示墙整屏的色彩一致性。j)应具备良好的色彩还原性能。k)应具有专业散热设计。l)显示单元支持7×24小时连续可靠运行。12.13.2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分辨率:不小于1920×1080。b)亮度:不小于500cd/㎡。c)对比度:不小于3000:1。d)MTBF:不小于30000小时。e)动态对比度:不低于5000:1。f)作为拼接屏使用时,物理拼缝不大于10mm。g)可视角底(水平/垂直):178°/178°。
h)响应时间(灰阶):不小于8ms。i)输入输出接口支持:1)电脑输入:VGA/DVI/BNC等。2)视频输入:CVBS/HDMI等。3)电脑输出:BNCOUT,DVIOUT/BNCOUT等。4)音频输入:立体声迷你接口。5)音频输出:立体声迷你接口。6)数据控制:RS232C输入/输出等。12.13.3视频监视器视频监视器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采用高分辨率、无闪烁、低辐射PAL/RGB彩色监视器。b)视频带宽:不小于10MHz。c)水平分辨率:不小于540TVL。d)非线性:不大于2%。e)视频输入:75Ω,BNC,具有环通功能。f)分辨率:不小于1024×768。g)对比度:500:1h)亮度:400cd/㎡i)输入接口:BNC、RGB、DVI。j)使用寿命:不小于40000小时。12.14拼接控制设备提供基于多屏显示方式的视频拼接设备,(补充多屏显示参数,关键一点该设备具备直接联入视频监控网络,基于网络获得数字化音视频并进行拼接显示)12.14拼接控制设备拼接控制设备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支持WindowsNT/2000/XP及UNIX等操作系统,支持TCP/IP协议。b)应支持全屏显示,单屏显示以及任意区域显示。c)支持视频窗口的任意漫游、拖放和叠加。
d)完成任意显示模式间的切换时间不大于10秒。e)输入接口:RGB、DVI、BNC。f)输出接口:DVI、VGA。g)控制设备应采用模块化结构。h)系统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选支持冗余电源、双CPU、热插拔风扇、温度检测等功能。12.15用户终端单台用户终端应支持4路CIF4CIF(DI)图像和1路720P/1080P图像的视频解码能力。a)用户终端的硬件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b)不低于酷睿双核3.6GHz的处理能力。c)内存不小于4GB。d)显存不小于1GB。e)硬盘容量不小于250GB。f)分辨率不小于1920×1080。g)显示器不小于21寸。13运行环境要求13.1室外设备室外设备在下列环境下应正常工作:a)温度:北方-45℃~+50℃;南方-25℃~+70℃b)风速:不大于24.4m/sc)水平加速度:不大于45gald)大气压力:70kPa~106kPae)存储温度:-40℃~+70℃f)在特殊自然地理位置工程应用时,应采用满足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室外设备或通过防护及加固、工艺改进等方法使之匹配。13.2室内设备室内设备的运行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a)温度:-5℃~+35℃
b)相对湿度:≤90%(+38~+42℃)c)存储温度:-40℃~+70℃d)大气压力:70kPa~106kPae)在特殊自然地理位置工程应用时,应采用满足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室内设备或通过防护及加固、工艺改进等方法使之匹配。13.3电源设备电源应符合下列要求:a)系统设备宜采用交流220V或直流-48V供电。b)电压范围:交流(220V±44)V,或直流(-48V±7.2)V。13.4防雷接地及电磁兼容13.4.1系统防雷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a)室外设备应处于直击雷防护范围内,并宜具备感应雷的防雷装置;室外摄像机视频线、控制线和电源线引入室内应配置浪涌保护器进行感应雷防护。b)机房内为室外摄像机进行电源供电时应设置B级防雷设备。c)室内设备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室外设备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在土壤电阻率大于2000Ωm时,其接地体电阻不应大于20Ω。d)系统防雷、接地除应符合上述要求外,尚应符合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铁路通信设备雷电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铁运[2011]144号)等防雷接地相关要求。13.4.2系统电磁兼容应符合下列要求:a)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应符合GB/T24338.5-2009《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4部分:信号和通信设备的发射与抗扰》中有关条款,符合性能判据B级。b)系统光、电缆线路抗电磁干扰性应符合铁路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工程技术的相关规定。c)系统电磁辐射防护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1)系统中无线发射设备的电磁辐射功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法规与技术标准的要求。2)系统中不与操作人员直接靠近或接触的非无线发射的设备,其对外电磁辐射功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3)系统中与操作人员直接靠近或接触的设备的对外电磁辐射功率除满足2)的要求外,还应满足GB8702等有关健康环保标准的要求。附录A(规范性附录)主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说明主观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图像质量主要采用主观评价的方法。根据铁路视频监控的特殊要求,本规范推荐两种主观评价指标体系,供评价者采用。两种评价体系均采用5级评分制。评价实时图像和回放图像所采用的显示设备的成像面积应相同。在实验室内进行的主观评价测试方法可参考GB/T22123-2008《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图像和声音主观评价方法》。一、主观评价指标体系
主观评价指标体系一:见表A.1。表A.1主观评价指标体系一编号项目评分5分4分3分2分1分加权值1马赛克效应无有,不严重较严重严重极严重0.32边缘处理优良中差极差0.053颜色平滑度优良中差极差0.054画面还原清晰度优良中差极差0.355快速运动图像处理优良中差极差0.16复杂运动图像处理优良中差极差0.17低照度环境图像处理优良中差极差0.05主观评价指标体系二:见表A.2。表A.2主观评价指标体系二编号项目评分5分4分3分2分1分加权值1售票窗口点钞,时间2min取售票人员中的中等点钞速度能清楚分辨钞票的类型,能记录点钞全过程良中差极差0.352室内多人运动,2min能看清人员面部、衣着、及动作良中差极差0.23室内多人、物运动,2min应能分清各人员的动作,衣着;看清车辆运动情况良中差极差0.24低照度环境,2min(2lx)基本分清人员的面部特征及衣着良中差极差0.15火车运行环境,2min低速(40km/h)能分清车型,并看清车号、货车篷布苫盖、车窗关闭等良中差极差0.15二、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评价指标说明
衡量视频监视效果的主观评价要素应包括:a)马赛克效应视频编码过程中出现数据流丢失,特别是某些关键帧的丢失,会造成视频编码信息不全而导致画面中出现方块现象;或是清晰度不够造成方块现象。b)边缘处理指为避免视频处理时物体边缘出现抖动、云雾、模糊等情况,造成图像轮廓的不清晰而进行的编码处理方法。边缘处理的好坏主要体现为物体轮廓的清晰和逼真。c)颜色平滑度指图像经过压缩再还原后,颜色过渡处理的好坏程度。一般采用色带或色彩变化较为丰富的标准视频源进行主观对比测试。d)画面还原清晰度指图像经过压缩再还原后,画面还原质量的好坏程度。一般画面还原清晰度监测环境宜选用对清晰度要求较高的应有场合,如售票窗口点钞。e)快速运动图像处理指对快速运动图像编码时,为提高每帧图像的压缩效率,保证解码图像质量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在记录快速运动图像时,图像清晰且不出现丢帧现象作为衡量标准,可选用火车运动环境。f)复杂运动图像处理指对复杂运动环境中物体形状进行有效提取的处理方法。一般复杂运动图像处理是以能识别、区分物体的特征及动作来衡量。g)低照度环境图像处理指对低照度环境产生的噪声进行最低抑制处理。低照度情况下,视频信号噪声的主要表现方式是雪花亮点,一般通过雪花亮点的多少来衡量低照度处理效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柴油发电机噪声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 栅栏及玻璃类电控防盗门技术规范
- 母线保护技术规范35kv
- 水工建筑物防渗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 危重患者常用护理技术规范
- 海水循环泵电动机双速改造技术规范书
- 环流熏蒸系统操作技术规范
- 工程建设消防技术规范目录
- 移动网网络管理omc系统功能技术规范v1.0.3
- 调度交换机设备专用技术规范
-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
-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
- 锅炉消音器技术规范书
-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oc
-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试题及答案.doc
- DB33T992-2015直播稻生产技术规范
- DB33T994-2015西瓜品种枯萎病抗性评价技术规范
- DB33T398.1-2015拟穴青蟹第1部分:苗种生产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