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2 MB
- 1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T××××—××××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第一部分:调度台和值班台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GSM-RDigit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NetworkEquipmentPart1:dispatcher&orderlyterminal(V1.0)二○○七年一月1
目次前言2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缩略语34设备组成及分类45设备主要功能46设备接口要求57操作显示界面58操作显示过程99主要技术要求1210标志、包装、运输、储存、随机文件13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15I
前言本技术规范是根据铁道部科技司《关于加快开展中国铁路GSM-R系统技术规范编制工作的通知》(科技运[2006]85号)的要求,为统一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调度通信系统中调度台和值班台的技术标准而制定的,是中国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以下简称“GSM-R网”)的系列技术规范文件之一,随着网络、业务和技术的发展,还可能继续完善升级。本规范系首次编制。在执行本技术规范的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北京佳讯飞鸿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海淀区交大东路31号8号楼(电子楼)四层佳讯公司,100044),并抄送铁道部科技司(北京市复兴路10号,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技术规范由铁道部组织编制并负责解释。本技术规范主编单位:北京佳讯飞鸿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本技术规范参编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济南铁路天龙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周军民、朱刚、丁建文、陈金华、刘益民。15
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第一部分:调度台和值班台1 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调度台和值班台的构成、功能、接口、操作显示要求以及其它主要技术指标。本技术规范适用于调度台和值班台的工程设计、产品制造、施工安装及维护管理等。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TB/Txxxx铁路调度通信系统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技术条件TB/T3025铁路运输通信数字式语音记录仪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铁道部科技司GSM-R数字移动通信应用技术条件第一分册:调度通信系统(科技运[2007]xx号)YD/T928ISDN用户交换机技术规范YD/T954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N065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N034.1-1997ISDN用户—网络接口规范第1部分:物理层技术规范YDN034.2-1997ISDN用户—网络接口规范第2部分:数据链路层技术规范YDN034.3-1997ISDN用户—网络接口规范第3部分:第三层基本呼叫控制技术规范YDN034.4-1997ISDN用户—网络接口规范第4部分:补充业务技术规范GB/T16654-1996ISDN(2B+D)NT1用户—网络接口设备技术要求3 术语和缩略语3.1 术语(1)调度台:提供给调度员操作使用的用户终端设备。(2)值班台:提供给车站值班员或其他用户操作使用的用户终端设备。(3)操作台:调度台、值班台的统称。(4)个别呼叫(IndividualCall):各种用户之间进行低优先级的呼叫并通话。(5)紧急呼叫(EmergencyCall):各种用户之间进行优先级为“2”的呼叫并通话。(6)组呼(VoiceGroupCallService):语音组呼业务的简称,各种用户呼叫其当前所在组内所有用户并与之通话。(7)紧急组呼(EmergencyVoiceGroupCallService):各种用户呼叫其当前所在紧急呼叫组内所有用户并与之通话。(8)会议呼叫:操作台对非预置的整组用户发出的组呼。(9)2B+D:ISDN基本速率接口。(10)30B+D:ISDN基群速率接口。3.2 缩略语15
英文缩写英文解释中文解释DSS1DigitalSubscriberSignalingsystemNo.11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FASFixedusersAccessSwitching固定用户接入交换机GSM-RGlobalSystemofMobileforRailways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ISDN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MSISDNMobileStationInternationalISDNNumber移动台ISDN号UUS1User-UserSignaling1用户到用户信令11 设备组成及分类1.1 主要组成操作台主要由控制单元、操作单元、显示单元、接口单元、通话单元等组成。1.1.1 控制单元由处理器、存储器、逻辑控制电路以及相应的控制软件组成。1.1.2 操作单元由功能控制按钮、通话控制按钮、系统设置按钮等组成。1.1.3 显示单元由显示器、显示控制电路等组成。1.1.4 接口单元包括基本速率接口(2B+D)、基群速率接口(30B+D)、录音接口等。1.1.5 通话单元由两个话音通道组成:扬声器及麦克构成操作台的主话音通道,手柄构成操作台的辅话音通道。1.2 设备分类操作台按照物理结构形式可分为触摸屏式和按键式两类。1.2.1 触摸屏式操作台是指以具有触摸功能的彩色液晶显示器为主要操作显示部件的操作台。1.2.2 按键式操作台是指以机械按键为主要操作部件的操作台。2 设备主要功能2.1 应支持单键呼叫功能。2.2 应支持逐位拨号呼叫功能。2.3 应支持以功能号码、MSISDN号码、ISDN号码方式实现个别呼叫功能。2.4 应支持紧急呼叫功能。2.5 应支持各种GSM-R组呼功能。2.6 应支持紧急组呼功能。2.7 应支持会议呼叫功能。2.8 应支持语音广播功能。2.9 应支持自动应答功能。2.10 应支持呼叫等待、呼叫保持功能。2.11 应支持优先级呼叫处理原则。2.12 应支持呼叫强插功能。2.13 应支持主叫线识别功能。2.14 应支持主叫功能号码显示功能。2.15 应支持被叫线识别功能。2.16 应支持UUS1功能。2.17 应支持呼叫前转功能。2.18 应支持呼叫转接功能。2.19 宜对不同呼入方式(个别呼叫、紧急呼叫、组呼、紧急组呼)区别振铃。15
1.1 应具备通话话单记录功能。话单记录内容宜包括:呼叫方向、呼叫对方名称、呼叫对方功能号码、呼叫优先级、通话状况(通话结束、停止呼出、未被接听、已被拒绝)、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呼叫对方MSISDN号码或ISDN号码。1.2 应能显示设备工作状态以及当前呼叫的各种状态。1.3 应具备设备自检功能。1.4 应具备暂时屏蔽触摸操作功能(以便能够清洁触摸屏显示器)。1.5 操作台的扬声器以及手柄听筒的音量应半可调。1.6 操作台的两个话音通道应能同时使用,并能相互切换。2 设备接口要求2.1 基本速率接口(2B+D)操作台通过2B+D接口接入FAS系统,操作台作为用户侧,FAS系统作为网络侧。基本速率接口(2B+D)是操作台与FAS系统之间的常用接口方式。2.1.1 物理层物理层技术要求除以下说明外,其余应符合《ISDN用户—网络接口规范第1部分:物理层技术规范》(YDN034.1)中的规定。操作台和FAS系统的接口采用U接口,不使用激活、去激活功能,设备总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1.2 链路层链路层技术要求除以下说明外,其余应符合《ISDN用户—网络接口规范第2部分:数据链路层技术规范》(YDN034.2)中的规定。操作台和FAS系统之间采用点到点信令连接规程,TEI使用非自动分配方式,由操作台自行分配,0作为TEI的默认值。2.2 基群速率接口(30B+D)操作台通过30B+D接口接入FAS系统,操作台作为用户侧,FAS系统作为网络侧。当操作台与FAS系统之间需要经过传输系统时,操作台与FAS系统之间的接口可采用基群速率接口(30B+D)。2.2.1 物理层物理层技术要求应符合《ISDN用户—网络接口规范第1部分:物理层技术规范》(YDN034.1)中的规定。2.2.2 链路层链路层技术要求应符合《ISDN用户—网络接口规范第2部分:数据链路层技术规范》(YDN034.2)中的规定。2.3 录音接口要求2.3.1 录音接口数量操作台的两个话音通道应能分开到两个录音接口输出,也应能合成到一个录音接口输出。2.3.2 录音输出方式录音接口采用平衡式音频输出方式,标称阻抗为600Ω。2.3.3 录音启动方式录音接口宜采用声控启动录音方式。3 操作显示界面3.1 操作显示界面形式3.1.1 触摸屏式操作台15
操作显示界面由呼叫信息显示区、呼叫键区、功能键区、操作台状态显示区等组成,如图1所示。界面中汉字字体使用标准宋体,英文和数字字体使用TimesNewRoman;字号不小于五号字。界面背景颜色可设置,界面显示亮度可调。图1触摸屏式操作台操作及显示面板示意图当按“拨号盘”键时,操作界面上应能弹出拨号盘,拨号盘界面如图2所示。15
图2触摸屏式操作台拨号盘示意图1.1.1 按键式操作台操作及显示界面1.1.1.1 操作界面形式按键式操作台操作界面主要由机械式按键组成,应包括以下三个键区:呼叫键区、功能键区、拨号键区。各键区示意图如图3、图4、图5所示。图3按键式操作台呼叫键区示意图图4按键式操作台功能键区示意图15
图6按键式操作台拨号键区示意图1.1.1.1 显示界面形式按键式操作台显示界面可由单色小液晶显示屏构成,分辨率不小于160*120,分成状态显示区、呼叫信息显示区两部分,如图7所示。界面中汉字字体使用标准宋体,英文字体使用TimesNewRoman;字号不小于五号字。图7按键式操作台显示屏示意图1.2 操作界面功能说明1.2.1 状态显示区显示内容包括:调度台台名或车站值班台站名、工作状态、日期、时间。1.2.2 呼叫信息显示区呼叫信息显示区应能显示以下内容:呼叫方向、通话对方名称、通话对方功能号码、呼叫优先级、呼叫状态、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通话对方MSISDN号码或ISDN号码。呼叫状态是指本次呼叫目前所处的状态,可包括以下几种:正在呼入、正在呼出、正在通话、正被保持、通话结束、停止呼出、未接听、已被拒绝。1.2.3 呼叫键区呼叫键区设置若干按键。这些键可以定义为:单呼按键、组呼按键、广播按键以及紧急组呼等按键。各个按键用于完成相应的呼叫,同时显示相应的当前呼叫状态。呼叫键区应具有翻页功能。1.2.4 功能键区15
功能键区设置若干按键。这些键可以定义为:上一条、下一条、接听、挂机、保持、转接、切换、静音、重拨、拨号盘、会议、紧急呼叫、系统配置等功能键。对部分功能键说明如下:l上一条:选择上一条通话记录;l下一条:选择下一条通话记录;l挂机键:挂断己建立的呼叫或拒绝某个呼叫;l保持键:保持当前正在进行的通话而进行新的呼叫操作,被保持的一方将听保持音或音乐;通过按被保持的用户键,随时恢复与该用户的通话;l转接键:将当前正在进行的通话转接至第三方;l切换键:用于操作台两个话音通道之间的选择切换;l静音键:用于将本方的麦克风关闭;l重拨键:自动重拨上次的呼出或呼入;l会议键:用于发起会议方式呼叫;l紧急呼叫键:用于发起紧急呼叫;l系统配置键:用于设置操作台的一些参数。1 操作显示过程1.1 操作台作为主叫1.1.1 单键方式呼叫1.1.1.1 个别呼叫(被叫手动应答方式)(1)操作台按某一单呼按键呼叫,被叫振铃,操作台听到回铃音;操作台显示被叫名称、电话号码,呼叫优先级,呼叫状态等。(2)被叫摘机,通话建立,操作台显示处于通话状态。(3)若操作台挂机,操作台显示通话结束,被叫听忙音;若被叫挂机,操作台听到忙音,之后显示通话结束。(4)若呼叫失败,则提示呼叫失败。1.1.1.2 个别呼叫(被叫自动应答方式)(1)操作台按某一单呼按键呼叫,操作台显示被叫名称、电话号码,呼叫优先级,呼叫状态等。(2)被叫自动摘机,通话建立,操作台显示处于通话状态。(3)若操作台挂机,操作台显示通话结束,被叫听忙音;若被叫挂机,操作台听到忙音,之后显示通话结束。(4)若呼叫失败,则提示呼叫失败。1.1.1.3 组呼呼叫(1)操作台按某一组呼按键发起组呼,组成员振铃,操作台显示组呼名称、组呼号码,以及组呼级别等。(2)组成员摘机,组呼通话建立,操作台显示处于组呼通话状态。(3)操作台挂机,结束本次组呼,操作台显示通话结束。(4)若呼叫失败,则提示呼叫失败。1.1.1.4 紧急组呼(1)操作台按某一紧急组呼按键发起紧急组呼,操作台显示紧急组呼名称、组呼号码,以及组呼级别等。(2)组成员自动接听,紧急组呼通话建立,操作台显示处于组呼通话状态。(3)操作台挂机,结束本次紧急组呼,操作台显示通话结束。(4)若呼叫失败,则提示呼叫失败。15
1.1.1.1 广播呼叫(1)操作台按某一广播按键发起广播,组成员振铃,操作台显示广播名称、广播号码,以及广播级别等。(2)组成员摘机,广播通话建立,操作台显示处于广播通话状态。(3)操作台挂机,结束本次广播呼叫,操作台显示通话结束。(4)若呼叫失败,则提示呼叫失败。1.1.2 逐位拨号方式呼叫(1)在拨号盘上按位逐一输入电话号码,完成后按“呼叫”键呼出,被叫振铃,操作台听到回铃音;操作台显示被叫电话号码,呼叫优先级,呼叫状态等。(2)被叫摘机,通话建立,操作台显示处于通话状态。(3)若操作台挂机,操作台显示通话结束,被叫听忙音;若被叫挂机,操作台听到忙音,之后显示通话结束。(4)若呼叫失败,则提示呼叫失败。1.1.3 紧急呼叫(1)先按“紧急呼叫”键,再按某一单呼按键呼叫,操作台显示被叫名称、电话号码,呼叫优先级,呼叫状态等。(2)被叫自动摘机,通话建立,操作台显示处于通话状态。(3)若操作台挂机,操作台显示通话结束,被叫听忙音;若被叫挂机,操作台听到忙音,之后显示通话结束。(4)若呼叫失败,则提示呼叫失败。1.1.4 会议呼叫(1)先按“会议”键,操作台显示处于会议状态。(2)逐个按单呼按键呼叫,操作台显示各个被叫名称、电话号码,呼叫优先级,呼叫状态等。(3)各个被叫摘机,通话建立,操作台显示处于会议通话状态。(4)操作台挂机,结束本次会议呼叫,操作台显示通话结束。(5)若呼叫失败,则提示呼叫失败。1.2 操作台作为被叫1.2.1 个别呼叫(手动应答方式)(1)收到个别呼叫的呼入,操作台振铃,并显示主叫名称、电话号码,呼叫优先级,呼叫状态等;代表该主叫方的相应按键有呼入指示。(2)按相应按键或按“接听”键接收呼入,通话建立,操作台显示处于通话状态。(3)若操作台挂机,操作台显示通话结束,被叫听忙音;若主叫挂机,操作台听到忙音,之后显示通话结束。(4)若要拒绝该呼叫,则在第(2)步骤中按“挂机”键,操作台提示该呼叫被拒绝。1.2.2 个别呼叫(自动应答方式)(1)收到个别呼叫的呼入,操作台显示主叫名称、电话号码,呼叫优先级,呼叫状态等;代表该主叫方的相应按键有呼入指示。(2)操作台自动接听,通话建立,操作台显示处于通话状态。(3)若操作台挂机,操作台显示通话结束,主叫听忙音;若主叫挂机,操作台听到忙音,之后显示通话结束。1.2.3 组呼呼叫(1)收到组呼呼叫的呼入,操作台振铃,并显示组呼名称、电话号码,呼叫优先级,呼叫状态等;代表该组呼的相应按键有呼入指示。15
(2)按相应按键或按“接听”键接收呼入,通话建立,操作台显示处于组呼通话状态。(3)若操作台挂机,操作台显示通话结束;若主叫挂机,操作台听到忙音,之后显示通话结束。(4)若要拒绝该呼叫,则在第(2)步骤中按“挂机”键,操作台提示该呼叫被拒绝。1.1.1 紧急组呼(1)收到紧急组呼的呼入,操作台显示紧急组呼名称、电话号码,呼叫优先级,呼叫状态等;代表该组呼的相应按键有呼入指示。(2)操作台自动接听,通话建立,操作台显示处于紧急组呼通话状态。(3)主叫挂机,操作台听到忙音,之后显示通话结束。1.1.2 广播呼叫(1)收到广播呼叫的呼入,操作台振铃,并显示广播名称、电话号码,呼叫优先级,呼叫状态等;代表该广播的相应按键有呼入指示。(2)按相应按键或按“接听”键接收呼入,通话建立,操作台显示处于广播通话状态。(3)若操作台挂机,操作台显示通话结束;若主叫挂机,操作台听到忙音,之后显示通话结束。(4)若要拒绝该呼叫,则在第(2)步骤中按“挂机”键,操作台提示该呼叫被拒绝。1.1.3 紧急呼叫(1)收到紧急呼叫的呼入,操作台显示紧急呼叫名称、电话号码,呼叫优先级,呼叫状态等;代表该呼叫的相应按键有呼入指示。(2)操作台自动接听,通话建立,操作台显示处于紧急呼叫通话状态。(3)若操作台挂机,操作台显示通话结束;若主叫挂机,操作台听到忙音,之后显示通话结束。1.2 补充业务1.2.1 功能号码(1)操作台作为主叫发起呼叫,使用UUS1功能在呼叫信息中将本操作台的功能号码送给被叫方;或者操作台作为被叫接受呼叫,使用UUS1功能在呼叫确认中将本操作台的功能号码送给主叫方。(2)操作台使用UUS1功能收到呼叫对方的功能号码,在该呼叫的相应电话号码处显示其功能号码。(3)当没有相应的按键名称与该呼叫方相对应时,操作台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将该功能号码翻译成相应的人员角色名称,并在该呼叫的相应名称处显示。1.2.2 呼叫强插(1)操作台作为主叫或被叫,已处在通话过程中。(2)紧急组呼或紧急呼叫呼入,操作台振铃一次,并显示新呼叫的主叫名称、电话号码,呼叫优先级,呼叫状态等;代表该主叫方的相应按键有呼入指示。(3)操作台自动接听新的呼叫,通话建立,操作台显示处于通话状态。原呼叫对方自动处于被保持状态,并听到保持音或音乐。操作台显示原呼叫处于被保持状态。1.2.3 呼叫等待(1)操作台作为主叫或被叫,已处在通话过程中。(2)除紧急组呼及紧急呼叫之外的新呼叫呼入,该新呼叫自动进入呼叫等待状态。操作台振铃一次,并显示新呼叫的主叫名称、电话号码,呼叫优先级,呼叫状态等;代表该主叫方的相应按键有呼入指示。(3)再有除紧急组呼及紧急呼叫之外的新呼叫呼入,则返回到第(2)步骤。(4)若需要接听新的呼叫,则按相应按键或按“接听”键接收呼入,通话建立,操作台显示处于通话状态。原呼叫对方自动处于被保持状态,并听到保持音或音乐。操作台显示原呼叫处于被保持状态。1.2.4 呼叫保持(1)操作台作为主叫或被叫,已处在通话过程中。15
(2)操作台可以通过“保持键”,将正在通话中的呼叫保持。呼叫对方自动处于被保持状态,并听到保持音或音乐。操作台显示该呼叫处于被保持状态。(3)操作台可进行其他的呼叫操作。(4)若要恢复被保持的呼叫,使其回到通话状态,则直接按代表该呼叫方的相应按键。1.1.1 呼叫转接(1)操作台作为被叫,处在通话过程中。(2)按“转接键”,再按某一单呼按键或输入相应的用户号码。(3)新的被叫振铃,原主叫听到回铃音,操作台(原被叫)显示通话结束。(4)若呼叫失败,则提示呼叫失败。2 主要技术要求2.1 性能指标要求2.1.1 触摸屏式操作台性能指标2.1.1.1 物理特性要求屏幕尺寸:≥12.1英寸。屏幕分辨率:≥(800X600)像素。可视角度(左/右/上/下):≥(40º/40º/15º/30º)。透光度:≥90%。触摸介质:采用薄膜对玻璃型触摸材料,用手指或其它不透光介质进行触摸。操作压力:10g~100g(笔尖或指触)。反应速度:≤20ms。表面硬度:≥3H。2.1.1.2 触摸寿命触摸屏单点触摸次数:≥10万次。2.1.1.3 启动时间触摸屏式操作台启动时间:≤2min。2.1.1.4 呼叫等待数量应允许有呼叫处于等待状态,处于等待状态的呼叫数量不少于6个。2.1.1.5 呼叫键区页数呼叫键区应允许分页,允许的最大分页页数不少于5页。2.1.2 按键式操作台性能指标2.1.2.1 物理特性要求按键原理:机械按压式。外形尺寸:≤(450×300)(长×宽mm)。液晶屏可视尺寸:≥3600mm²。液晶屏分辨率:≥14400像素。2.1.2.2 按键寿命按键按压次数:≥10万次。2.1.2.3 启动时间按键式操作台启动时间:≤2min。2.1.2.4 呼叫等待数量应允许有呼叫处于等待状态,处于等待状态的呼叫数量不少于6个。2.2 供电要求15
1.1.1 触摸屏式操作台采用交流220V供电或直流-48V供电,功耗不宜超过250W。1.1.1.1 220V供电电压标称值:交流220V(允许波动范围-15%~+10%)频率标称值:50Hz(允许波动范围-5%~+5%)1.1.1.2 -48V供电电压标称值:-48V(允许电压范围:-36V~-57V)电源衡重杂音:≤2.5mV1.1.2 按键式操作台供电按键式操作台宜采用由FAS系统远端-48V供电,功耗不宜超过10W。电压标称值:-48V(允许电压范围:-36V~-57V)电源衡重杂音:≤2.5mV1.2 结构要求1.2.1 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1.2.2 整体结构应做到构件坚固、色彩协调、面板表示清楚。1.2.3 整体结构应便于装卸维修,装卸部件应能牢固耐用。1.2.4 整体结构应满足一定的防尘防水要求,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1.2.5 表面涂敷应满足防腐的要求,色泽应一致。1.2.6 操作单元的按钮应做到操作方便、可靠耐用。1.2.7 显示单元的角度应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调节。1.3 可靠性要求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20年。平均维修时间(MTTR):≤2h。1.4 过压过流保护不加一级保护条件下,将交流220V(50Hz有效值)火线,分别经过短线(≤10W电阻)和长线(600W电阻)加到操作台2B+D接口的a线、b线和同时加到ab线上,通电15min不应产生明火现象;操作台应经受住通信导线上的纵向电动势650V,0.5s以内的过压,而不降低任何部件的性能。1.5 防雷保护不加一级保护条件下,操作台经受复位10次2B+D接口线路上1000V瞬时感应电压冲击后,操作台不应损坏。1.6 环境正常工作温度:0°C~40°C,短期工作温度:-5°C~45°C。正常工作湿度:≤90%(25°C),短期工作湿度:≤95%。大气压力:53kPa~106kPa。电磁干扰:在0.01MHz~110000MHz频率范围内,收到电场强度为140dBμV/M的外界电磁波干扰时,应不出现故障和性能的下降。1.7 振动振动频率为10Hz~35Hz,单振幅为0.3mm,加速度为0.5m/s2,振动时间为10min,振动后应无机械损伤,紧固件应无松动,并满足电性能指标的要求。2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随机文件2.1 标志15
标志应包括:产品商标和品牌;认证序列号;产品名称、型号;产品制造单位;产品制造日期;产品出厂编号及箱号。1.1 包装产品包装采用木箱或优质纸箱包装,具有防潮、防震等措施。特殊部件可单独包装,具有防静电、防挤压、防潮、防震等措施。1.2 运输包装好的产品能承受三级公路上汽车以20~40km/h的速度行驶不少于600km,运输结束后,设备不应出现明显的损伤,经调整后,测试性能符合要求。1.3 储存包装完好的产品在温度为-25℃~60℃、相对湿度为30%~80%的库房环境内能储备一年,库房内应能防水、防潮,没有有害气体。1.4 随机文件随机文件以纸质和光盘两种形式提供。纸质形式随机文件包括:产品说明书、操作维护手册、产品合格证、装箱清单和其他纸质文件资料;光盘形式随机文件包括:产品说明书、操作维护手册、以及其他电子文件资料。随机文件应用塑料袋封装,放入主件箱内;各分件箱内只附有本箱装箱清单。15
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技术规范 总承包工程 第01-04章 结构篇
- 桥梁专业技术规范1
- 16吨吊车技术规范
- 2012住宅小区安全防范技术规范
- 河北省节能门窗技术规范
- 5粉煤灰砼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
- 6mwp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技术规范
- db31294-2010住宅小区安全防范技术规范(上海)
- 砌体结构加固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 给水泵组招标技术规范书2014.5.21(热控涂绿色+电气已修改)
- bicc技术规范part5-修订稿-送审稿checked0729
- 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gb50181-93
- mgnfdx光伏用蓄电池认证技术规范
- 赣粤高速技术规范
- 安广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规范(200908)硬件要求
- 安徽污水处理定价成本监审技术规范
- 钢筋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130-90
- 预制装配整体式房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范(黑龙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