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0 MB
- 7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建设单位:安徽中新市政建设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6年12月编制单位: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的名称,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建设单位安徽中新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毕祥松联系人毕祥松通讯地址马鞍山市和县石杨镇新农村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马鞍山市和县石杨镇新农村S367省道与S206交叉口东南处立项审批部门和县石杨镇人民政府批准文号石政[2015]114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C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地面积20000m2建筑面积/绿化面积/总投资(万元)4093环保投资(万元)7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83评价经费投产日期2016年12月1.项目背景及任务由来和县的沥青混凝土用量由2000年初期每年2~3万吨发展到现在的每年几十万吨左右,其数量上、质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提高,未来几年,随着和县的发建设,而建设沥青混凝土道路已成为主流,这种来自市场的需求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因此建设单位安徽中新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在马鞍山市和县石杨镇新农村征地3亩,建设“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和县石杨镇人民政府以石政[2015]114号对本项目进行备案,目前建成一条沥青混凝土加工生产线及相关办公楼、职工宿舍、原料仓库等,建成设计产能约为400t/h沥青混凝土拌合生产线一条。对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属于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有污水、废气、噪声和固废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等污染物的产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令)中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做好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污染,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令)中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做好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污染,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安徽中新市政建设有限公司于二〇一六年六月十日委托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该项目的环评工作。我单位在接到委托后,按项目特点与专业要求,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针对本项目可能涉及的污染问题,从工程角度和环境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工程中的污染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管理措施,尤其对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正负影响和效益进行了客观的论述,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2.本项目概况2.1本项目建设概况项目名称: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建设规模:年产60万吨(400t/h)沥青混凝土拌合生产线;建设单位:安徽中新市政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性质:新建;投资总额:4093万元;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马鞍山市和县石杨镇新农村S367省道与S206交叉口东南处(经度:118.300、纬度:31.961),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四至情况:场地现状为荒地,西侧水塘为雨水塘(无水体功能),北侧厂界外约50m为省道S367,隔路约25米为和县粮种场农科排(约12户20人,该处已由石杨镇人民政府承诺进行搬迁,相关文件见附件),其他三侧厂界周边500米范围内无居民点等敏感点,500米外距离项目最近为东侧540m处的胡家凹(约18户30人)。详见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及四至情况图)。2.2本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主体、辅助及公用工程详见表1所示。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表1本项目主体、辅助及公用工程组成一览表项目名称项目内容工程内容工程规模主体工程搅拌站基地搅拌站基地包含搅拌楼1座,操作室一间,上料台一套,成品仓一间,占地面积约为2100m2年产沥青混凝土60万吨辅助工程实验室新建实验室一栋,用于实验等,占地面积约为230m2/办公楼、宿舍食堂用于日常办公、职工休息、就餐,占地面积1280m2,其中办公楼2层,宿舍楼一层(包含食堂)/修理间、工具房新建修理间2层,占地面积约为500m2;工具房一间,占地面积约为96m2/储运工程骨料库砼挡墙、轻钢棚,占地面积约为2100m2/矿粉罐矿粉等采用罐体储存(100t),密闭输送/成品库砖混成品库一间,内设50t成品罐一座/道路厂区道路为城市型水泥混凝土路面,厂区主干道宽9m,次干道宽6m,道路转弯半径分别为12m和9m/公用工程供水项目消防、绿化、生产和生活用水由石杨镇供水管网供给用水量:270t/a供电项目电源由石杨镇供电所提供,接入厂区新建配电所年用电量约2283.1万kW·h燃油罐设置柴油罐50t一个,30t一个年用量约110t环保工程废水处理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作为农肥废气治理导热油炉废气经8m高排气筒排放,主燃烧装置废气和生产粉尘经布袋除尘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搅拌废气(沥青烟和苯并(a)芘)和沥青储罐呼吸废(沥青烟和苯并(a)芘)收集后经二级活性炭吸附后15m高排气筒排放噪声治理减震安装、厂房隔声和距离衰减固废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进行处置;废活性炭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食堂泔水收集后外售其他柴油罐、沥青罐设置围堰,配套300m3的事故池一座,相关防渗设施2.3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及产品规格本项目产品用沥青作胶凝材料,砂、石子作骨料,矿粉作填充料,加热拌和而成的沥青混合料。能耐水、耐磨和防震。主要用于道路的路面、机器的基础和需要防潮防水的地面等。本项目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见表2所示。表2本项目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产品名称生产规模沥青混凝土60万吨/年注:沥青含量约为5%、石灰矿粉含量约为2%、碎石含量约为93%,根据客户要求含量会进行调整。2.4总平面布置安徽中新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厂区入口环形道路将厂区划为两部分,其中北侧为生产区,以达到功能分区明确,布置相对集中,西南侧为办公生活区,东南侧为骨料库。同时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将顺序布置生产车间,成品由搅拌楼直接就近进入成品仓,便于原料及成品的运输,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详见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因此本项目平面布置合理。2.5主要生产设备主要生产设备详见表3所示。表3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数量单位规格型号来源沥青混凝土搅合楼1座QLB4000型外购沥青混凝土罐车16辆——外购导热油炉1台1500kw/h外购沥青储罐4座单个容积50t自制燃油罐2座最大贮存量约为80t(2个储油罐,一个50t,一个30t)外购矿粉罐1座单个容积100t外购卸油罐1座单个容积2t外购成品罐1座单个容积50t外购斗车1辆——外购注:含烘干设备、沥青搅拌设备和除尘设备本项目采用的沥青混凝土搅合楼含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工作条件如下:●骨料含水量260t/h≤5%●倾斜皮带机宽1000mm●最大能力320t/h●干燥烘筒Φ2850×11000mm●最大能力320t/h●燃烧器低噪音型高压喷雾式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最大燃烧量≥2400kg/h●袋式集尘装置大气反吹型●过滤面积1303m2●回收螺旋输送机40t/h●引风机m3/分×5321Pa●热料提升机重力卸料●最大能力350t/h●振动筛六层式●最大能力350t/h●热料仓6区间式●容量(m3)30或54●搅拌器二轴强制搅拌型间歇式双电机驱动4000公斤/盘●沥青喷射器螺杆泵喷射式●吐出量1400L/min●粉料提升机斗式提升●最大能力40t/h●螺旋输送机36t/h●环境温度+0℃~+50℃2.6资源能源消耗本项目资源消耗主要是水、电,主要燃料为柴油等,具体消耗情况详见表4所示。表4本项目资源能源消耗情况序号名称单位数量来源1水t/a27由石杨镇给水管网供给2电kKh.8由石杨镇供电网接入车间3柴油t/a110外购桶装(采用两个桶,分别为30t、50t,厂区内最大存储量80t)柴油的理化性质详见表5所示。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表5柴油理化性质一览表标识中文名:普通柴油UN编号:2924危险货物编号:危险品类别:可燃液体理化性质主要成份:C15—C23脂肪烃和环烷烃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凝点(℃):10#不高于10;5#不高于5;0#不高于0;-10#不高于-10;-20#不高于-20;-35#不高于-35;-50#不高于-50密度(20℃)Kg/m3:10#、5#、0#、-10#为810~850、-20#;-35#、-50#为790~840沸点(℃):200~365溶解性:不溶于水,与有机溶剂互溶。燃烧爆炸危险特性燃烧性:易燃烧闪点(℃):10#、5#、0#、-10#、-20#不低于55℃;-35#、-50#不低于45℃引燃温度(℃):(350~380) 爆炸极限(%):(1.5—6.5)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明火易燃烧爆炸。燃烧(分解)产物:CO、CO2、H2O禁忌物:强氧化物毒性及健康危害低毒物质。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参照前页汽油项)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全面通风,工作现场严禁火种。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耐油手套。储运存储要保持容器密封,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2.7原辅材料消耗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种类及消耗量详见表6所示。表6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一览表名称数量单位来源储运方式碎石t/a外购散装、汽运沥青30000t/a外购4~5罐装、汽运石灰矿粉12000t/a外购7~8罐装、汽运原料介绍:碎石:来源于各采石加工场,是不同粒度规格产品,主要成分为石灰岩石质,是沥青砼的主要骨料,以上产品经采购后直接运进堆场。矿粉:为石灰石粉末,质白细,罐装;采购自各采石加工场,贮放于矿粉储罐内,采用100t的矿粉罐体,整个输送过程采用密闭输送。沥青:有天然沥青和人造沥青两种,密度一般在1.15-1.25左右,主要成分是沥青质和树脂,本项目使用环保沥青,经预处理苯并(a)芘含量较少;沥青质不溶于低沸点烷烃,棕至黑色;树脂溶于低沸点烷烃,为深色半固体或固体物质。沥青有光泽,粘结性抗水性和防腐蚀性良好。软化点低的称为软沥青,软化点中等的称为中沥青,软化点高的称为硬沥青。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其物料平衡图详见下图1。进入固废:0.13进入大气:0.0065二级活性炭贮存、运输、卸料过程损失:11.4.6碎石:沥青:30000石矿粉:12000沥青混凝土:.7495生产过程损失:0.1365收集回用:11.286布袋除尘器进入大气:0.114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图1项目物料平衡图2.8公用工程本项目消防、绿化、生活和生产用水由石杨镇给水管网供给;电源由石杨镇供电所提供,接入厂区内;柴油外购车运罐装入场。2.9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本项目定员12人,年工作约5个月,150天,二班制生产,场区内食宿,沥青混凝土搅拌楼年运行时间约为1500小时,夜间不生产。3.建设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对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因此属于允许类项目,同时和县石杨镇人民政府以石政[2015]114号予以备案,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当地的相关产业政策。4.建设项目规划相符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4.1规划符合性分析和县石杨镇人民政府以《关于对安徽中新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给予规划符合性认定的函》(石政[2016]29号)出具本项目符合石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证明(详见附件),因此,本项目符合和县石杨镇产业结构和发展规划。4.2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选址位于和县石杨镇,本项目建材类,符合和县石杨镇产业定位,同时由安徽省和县国土资源局出具的《关于对安徽中新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用地情况的说明》,明确本项目用地地块为工业用地,因此本项目符合当地的整体规划、环境保护等要求,交通便利,区域环境质量良好,大气环境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地表水体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项目区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北侧厂界外约50m为省道S367,隔路约25m为和县粮种场农科排(约12户20人),其他三侧厂界周边300m范围内无居民点等敏感点。周边均为规划工业用地,石杨镇人民政府已承诺在本项目投产前对其敏感点进行拆迁(详见政府承诺函),因此本项目厂界外300m内无敏感点,符合《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中要求,因此本项目选址合理。综上所述,本项目区域环境容量较大,项目区域对本项目无制约因素,因此本项目选址较为合理。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5.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现场地块现状为荒地,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1地理位置和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西北岸,地处东经118°04′29″~118°29′52″,北纬31°50′31″~31°50′46″,紧靠芜湖、马鞍山和南京三大城市,处于南京都市圈和皖江经济发展圈范围内,东部受“长三角”经济区辐射,西部又受到安(庆)九(江)经济圈的影响。石杨镇原名“杨石巷”,地处皖苏两省交界,位于和县北端,距县城24公里,在南京一小时都市圈,上海、杭州三小时都市圈内。区划调整后的石杨镇总面积158平方公里,耕地63656亩,水面15599亩,山地32160亩。辖2个社区、9个村委会,299个自然村。本项目位于马鞍山市和县石杨镇新农村S367省道与S206交叉口东南处(经度:118.300、纬度:31.961),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1.2地形、地貌和地震和县地处长江沿岸,大别山余脉由西南向东北延伸过境,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势。和县境内地形复杂多样,西北部多山地、丘陵,东南部多平原、圩区,县境西北部为低山区,最高峰为方山(海拔315m),海拔200m左右的山丘连绵约30km,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地形西高东低,西部为低山丘陵,高程在15~30m,东部为沿江圩区,高程在7~10m。区域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淮阳山字型构造的前孤东翼,由于南象运动的影响,使本区褶皱隆起,纵横断裂均很发育,褶皱地层为寒武—三叠系。于金城~含山~陶家厂一线,轴向北东,由一系列正常~倒转之背,向斜组成和含挤压褶皱带。和县区域内出露的全为沉积岩,地层由老而新有: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四系等。和县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石杨镇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成蘑菇型,一道山脉自东北向西南的横亘,将境内隔成山、圩两部分。1.3气候及气象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和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空处在西风带,除台风外,一般天气皆由西而东移动,干燥度0.99,属湿润气候型,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堪称气候温和。但早春回暖慢,且多波动,雨量适中;降水分布不均,梅雨明显,暴雨多集中在梅期,易酿成灾,伏秋易旱,隆冬常于。由于环抱长江,和县怕涝耐旱,小旱可望大丰收,大旱可力争丰收,洪涝致灾,势必减产。据1959年4月至1980年12月资料统计,全年年平均气温15.7C,年降水量1006.3毫米,年日照时数2126.1小时,无霜期232天。和县属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全年多吹东到东北风,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春季以偏东风为主,秋季以东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风速以春季最大,冬季次之,夏季气压梯度最小,但多雷雨大风,有时受台风影响,风速略大于秋季。石杨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空气湿润,,常年平均降水量1006毫米。年平均气温15.7℃。全年无霜期232天。1.4水文①地表水和县境有9条河流和近65公里的长江江段,南起裕溪口,北止乌江驻马河口,水源可靠。县内有中、小(一)型水库17座,兴利库容2713.2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50座,兴利库容882.3万立方米;塘坝有效容量2475.7万立方米。县内流人长江的河流有8条:牛屯河:位于县城南22.5公里,由含山县铜城闸北流入境,经百旺市、新塘、功剩桥、后港、白渡桥入长江。姥下河:位于县城南15公里。经娘娘庙、丰山、姥桥、郑蒲,由姥下河流人长江,河长22公里。太阳河:位于县城南3.5公里,由八字河闸经戚桥、大王桥、杜姬庙入长江,河长23公里。得胜河:横贯县境中部,上游接含山县,经张公桥、腰埠、范桥、桃花桥、金河口流人长江,河长25公里;另一支流横江河由桃花桥、花园、和阳桥、冯家湾,经新河口入长江。双桥河:位于县城东北,由乌塘东至三汉河,经石跋河入长江,河长17公里。石跋河:位于双桥河北,由赤坝桥至三汊河,流入长江,河长21公里。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驷马山河:全长269公里,流入县境12公里,北接滁河,由和县金港村至二姚,穿驷马山经江苏省江浦县石桥乡南下,复入和县乌江镇,循旧驻马河口入长江。滁河:又名后河,由含山县经和县善厚、陶店、石杨、金城、绰庙东流出县境,至江苏省六合县入长江。其中滁河和县段河长46公里。石杨镇水系发达。水库22座,当家塘259口,如山湖(原名夹山关水库),集水面积为40平方公里,总库容量2206立方米,最高蓄水位33米。地下水丰富,泉眼多、尤以矿泉水水质好资源足著称。本项目涉及的地表水体为滁河。②地下水和县西北部低山丘陵区,有潜水式局部承压水,泉眼分布广,主要有:香泉的温泉、陶店焦庄泉水口、施庄万竹园泉水、金城泉水苏、下汾刘、万元泉水村、凤台陈百户、石扬陡山石兴壳、腰埠境内种畜场,西埠大陡沿水库上游寡妇桥、孙堡龙泉洞、绰庙友谊水库等泉水。一般泉涌水量每小时1-5吨。而香泉乡的温泉涌水量较大自然出露面积约2700吨/日,水温47-50°C,水温和涌水量四季稳定。1.5自然资源和县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全县耕地面积96.05万亩,宜林面积为19.38万亩。我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发现的主要矿藏有煤、铁、石膏、磷、白云石、石灰石、建筑砂、地热、矿泉等十多个矿种。其中煤预计储量500万t,磷矿为预计储量50万t,白云石预计储量为3亿t,石灰石预计储量10亿t。尤以建筑石料、水泥用灰岩最为丰富。石杨镇矿藏丰富。为长江北岸石灰石、白云石主要产地之一。石灰石储量4亿万吨以上,品质优良,白云石储量1.8亿吨,媒储量D级174.0万吨,此外还有磷矿和沙矿。本项目评价区域无珍稀动植物存在。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社会环境概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2.1经济概况和县2015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亿元,增长11.5%;财政收入19.6亿元,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254亿元,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5亿元,增长13.6%;规上工业增加值66亿元,增长21%,增速居全省前列;实际利用外资1.57亿美元,增长13.5%;外贸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20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26元,增长10.5%。1、农业和农民生活2015年,全县农业总体上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33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2家;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设立1000万元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金,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完成流转面积1.9万亩;促进农业特色化发展,新增蔬菜种植面积3000亩、绿色食品认证38个,蔬菜产品成功进入俄罗斯市场,第九届蔬博会暨第二届农业嘉年华荣获“2015年度中国十佳品牌展会”称号。2、工业全县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1亿元,增长9.8%;完成工业技改投入47.1亿元,增长9%,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4家;工业用电10.3亿千瓦时,增长18%。要素保障有力,全面推行“政银担”模式,新增企业贷款12.9亿元;创新“税源贷”、“固定资产投资贷”等担保方式,为79家企业办理担保贷款6.1亿元;新增工业用地884.3亩,增长30.8%。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化工基地技工贸收入突破200亿元、财政收入增长近30%,开发区新开工项目13个,台创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建设全面推进,绿色建材产业园新引进项目3个。3、社会民生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15年全县大力实施33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8.79亿元,养老、社会救助等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5个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帮助3000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新改建公路83公里,全面完成农村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新建公办幼儿园3所,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中医院医疗综合楼、妇幼保健院启动建设。逐步推进棚户区改造,新建保障性住房1285套。深入推进生态县创建和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依法关停违规企业5家,责令停产整改13家,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完成建设,城区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达95%。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用水合格率大幅提升。狠抓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蓝帝秸秆发电等项目加快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有效途径,启动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大力开展“治安整治”行动,治安案件大幅下降,社会秩序持续稳定。努力巩固“双拥”共建成果,军地军民关系更加和谐。4、文旅产业2015年,和县组建了文旅委、聚和文化旅游投资公司,设立1000万元文旅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宁和农庄、香山庄园、润泽园、凤台植物园、睿祥书画院等文旅项目加快推进,新增省级农家乐6家,林海生态园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鸡笼山-半月湖、香泉旅游度假区新建景区道路60公里,观音寺停车场、鸡笼山游客接待中心建成交付使用,双双通过4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推行“互联网+旅游”新型营销模式,成功举办乡村旅游月、梨花观赏节、香泉文化旅游周等活动,全年接待游客240万人次,香泉镇、善厚镇被评为省优秀旅游乡镇,王店村获批为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完成四牌坊、大京兆重建工程,全市首家县级好人馆建成投入使用,央视大型专题片《百年巨匠》、《客从何处来》剧组来和拍摄取景。2.2.石杨镇概况石杨镇根据“有山有圩,土地肥沃,矿藏丰富”这一实际,确立“工业以建材为主,农业以绿色产品为主,三产以旅游为主”的发展方向,全力抓好经济发展。本项目为建材业,符合石杨镇产业结构和发展规划。项目区无重点保护文物。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本评价委托安徽爱迪信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10日至6月17日对项目区域进行现状监测。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1.1监测项目根据工程分析及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结合国家常规监测项目,以及项目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监测项目如下:监测项目:SO2、NO2、TSP、PM10、苯并(a)芘。1.2监测点位本评价共布设3个监测点位,分布位于项目区域上风向1000m处、项目区下风向1000m处和项目区北侧敏感点处,详见附图3(大气噪声监测布点图)。1.3监测频率具体时间为2016年6月10日至6月17日,共7天,监测频率为每天4次。1.4分析方法各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详见表7所示。表7具体分析方法污染物名称分析方法NO2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479-2009SO2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2009TSP重量法HJ618-2009PM10重量法HJ618-2011苯并(a)芘高效液相色谱法(GB/T15439)1.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及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见表8所示。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表8环境质量空气质量监测结果(1小时均值)单位:mg/m3序号监测日期监测时间段监测结果单位μg/m³项目区上风向项目区北侧敏感点项目区下风向1000mSO2NO2SO2NO2SO2NO212016.06.1002:00-02:45111816251421208:00-08:45141920291724314:00-14:45101214171215420:00-20:459261433113052016.06.1202:00-02:45163021371933608:00-08:45202828342430714:00-14:45141820251722820:00-20:4512331939163492016.06.1302:00-02:451530193717331008:00-08:452028273623321114:00-14:451517212518221220:00-20:45123320401636132016.06.1402:00-02:451629213718341408:00-08:452028273523311514:00-14:451517232420211620:00-20:45113518401537172016.06.1502:00-02:451530203617331808:00-08:451929253622311914:00-14:451418212617212020:00-20:45123419411637212016.06.1602:00-02:451631233720352208:00-08:452128303725332314:00-14:451619242422202420:00-20:45113320411736252016.06.1702:00-02:451430223820342608:00-08:451928263422302714:00-14:451417232419202820:00-20:45113419401537检出限757575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表9环境质量空气质量监测结果(24小时均值)单位:mg/m3监测日期监测项目日均值监测结果单位μg/m³检出限项目区上风向项目区北侧敏感点项目区下风向1000m2016.06.10SO21116144NO21926223PM1069797410TSP9511010310苯并[a]芘NDNDND1.8×10-42016.06.12SO21622194NO22734303PM1045575210TSP61787310苯并[a]芘NDNDND1.8×10-42016.06.13SO21622184NO22734313PM1046605310TSP63827110苯并[a]芘NDNDND1.8×10-42016.06.14SO21622194NO22734313PM1058706410TSP79959010苯并[a]芘NDNDND1.8×10-42016.06.15SO21521184NO22835303PM1050625710TSP70857810苯并[a]芘NDNDND1.8×10-42016.06.16SO21624214NO22835313PM1056706310TSP78969010苯并[a]芘NDNDND1.8×10-42016.06.17SO21422194NO22734303PM1048645810TSP66878010苯并[a]芘NDNDND1.8×10-4由上表8、9可知,评价区内SO2、NO2、PM10、TSP和苯并(a)芘污染指数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2.1.1监测断面本次评价地表水监测点位选择在项目区域最大地表水系滁河,布设3个监测断面,详见附图4(地表水监测布点图)。2.1.2监测时间安徽爱迪信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13日和6月14日对地表水滁河进行现场监测。2.1.3监测频次连续监测两天,每天采样、分析各一次。2.1.4水质监测项目根据本项目污水污染物特征,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选用pH、CODCr、NH3-N和BOD5等4项。2.1.5采样及分析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检测分析方法见表10所示。表10具体分析方法污染物名称分析方法pH玻璃电极法GB/T6920-86CODCr重铬酸盐法GB/T11892-89NH3-N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BOD5稀释与接种法HJ505-20092.1.6监测结果监测断面水质现状情况具体见表11所示。表11监测断面水质现状情况一览表监测项目单位2016.06.132016.06.14检出限项目区滁河段上游500m下游500m项目区滁河段上游500m下游500mpH值/8.268.268.228.248.258.21精密度0.01CODCrmg/L19.718.218.918.218.818.65氨氮mg/L0.7320.5990.7570.7120.6210.7450.025BOD5mg/L3.23.93.73.73.23.60.52.1.6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①评价标准滁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标准。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②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指数超标倍数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Si——i种污染物分指数;Ci——i种污染物实测值(mg/l)CSi——i种污染物评价标准值(mg/l)pH值标准指数计算式:式中SpH,j-------单项水质参数pH的标准指数;pHj--------pH值实测值;pHsd-------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pHsu-------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③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详见表12所示。表12地表水现状评价指数结果一览表监测项目2016.06.132016.06.14项目区滁河段上游500m下游500m项目区滁河段上游500m下游500mpH值0.630.630.610.620.6250.605CODCr0.9850.910.9450.910.940.93氨氮0.7320.5990.7570.7120.6210.745BOD50.80.9750.9250.9250.80.9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滁河监测断面水质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要求。3声环境质量现状3.1监测布点本次评价共布设4个声环境监测点,分别位于厂界四周处,具体位置见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附图3(大气噪声监测布点图)。3.2测量时间和频次安徽爱迪信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13日和6月14日对各测点昼间、夜间各测量一次。3.3监测结果分析监测结果见表13所示。表13噪声监测结果表单位:dB(A)监测点位置主要声源检测结果Leq2016.06.132016.06.14昼间:10:00-11:00夜间:22:00-23:00昼间:10:00-11:00夜间:22:00-23:00项目厂界东外1m施工噪声54.543.250.942.7项目厂界南外1m施工噪声54.342.853.241.6项目厂界西外1m施工噪声52.943.754.943.8项目厂界北外1m施工噪声53.745.952.742.9备注——由表13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位于马鞍山市和县石杨镇新农村S367省道与S206交叉口东南处(经度:118.300、纬度:31.961),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所在地周围无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主要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见下表14。表14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名称方位距离规模环境功能保护级别地表水滁河W2500m中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大气环境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和县粮种场农科排N75m12户20人胡家凹S540m18户30人声环境项目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和县粮种场农科排N75m12户20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本项目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标准值详见表15所示。表1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项目SO2(μg/Nm3)NO2(μg/Nm3)TSP(μg/Nm3)PM10(μg/Nm3)苯并(a)芘(μg/Nm3)标准限值1小时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日平均日平均日平均日平均500150200803001500.0025非甲烷总烃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规定,标准值详见表16所示。表1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项目非甲烷总烃(mg/Nm3)标准限值日平均2.02、地表水环境质量:滁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标准值详见表17所示。表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指标pHCODBOD5NH3-NⅢ类标准值(mg/l)6-92041.03、声环境质量: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标准值详见表18所示。表18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功能类别标准值依据2类60dB(A)50dB(A)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本项目职工生活污水由旱厕收集后交由作为农肥使用,不外排。2、废气排放:本项目搅拌废气、烘干筒卸料粉尘和柴油储罐呼吸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要求和堆场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监控点浓度限值要求,标准值详见表20所示。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表20废气排放标准污染物名称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排气筒(m)二级监控点浓度苯并(a)芘0.5×10-3150.08×10-3————沥青烟75150.27生产设备不得有明显无组织排放存在颗粒物120153.5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非甲烷总烃——————4.0本项目导热油炉尾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Ⅱ时段要求,烟囱高度为8m(其烟囱高于200m内最高建筑物3m以上),标准值详见表21所示;表2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类别标准级别污染物名称排放限值(mg/m3)燃油锅炉二类区Ⅱ时段颗粒物30SO2200NOx250主燃烧器燃烧废气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标准值详见表22所示;表22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炉窑类别标准级别污染物名称排放限值(mg/m3)加热炉二类区颗粒物30SO2850运营期食堂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小型的最低去除效率60%和标准限值(2.0mg/m3)要求,详见表23所示。表2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规模小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设备最低去除效率(%)60本项目排放恶臭气体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要求。3、噪声排放:运营期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标准值详见表24所示。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表2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LeqdB(A)声功能区昼间夜间2类60504、固废:危废排放执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中相关规定;食堂泔水收集、转运等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进行管理。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需申请总量控制指标如下:生活污水旱厕收集后作为农肥使用不外排,因此不需要申请COD和NH3-N总量,大气中污染物SO2和NOX需要申请的总量指标为:SO2:0.35t/a、NOX:1.89t/a。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施工期图2施工期工艺流程图施工期施工设备进场,先进行场地平整,场地平整主要是对场地进行开挖或填平场地,场地完成平整后开始开挖地基进行宿舍及附属设施工程建设,宿舍建设完成后对宿舍内外进行设备安装。本项目建设不同施工阶段的主要大气污染源和污染物有噪声、扬尘、建筑垃圾和施工废水产生。运营期主要为沥青混合料主要由沥青和骨料(碎石)混合拌制而成,其一般流程可分为沥青预处理和骨料预处理,而后进入拌和仓拌和后即为成品,项目生产工艺与产污节点图详见图3。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图3沥青混凝土生产工艺与产污节点图工艺流程:(1)外购的碎石(已经清洗,厂内不设置清洗工序)由汽车运输于骨料场进行堆放,堆场为带顶棚密闭堆场,沥青、石矿粉均由罐装;(2)原辅料推过铲车加入料斗中,通过皮带运输机进入烘干筒中,烘干筒出料端物料温度约为120~145℃,本项目燃烧器使用柴油作为燃料;(3)烘干筒出料后进行称料系统中,骨料按一定比例通过螺旋输送机进入搅拌设备中,骨料卸料产生粉尘经袋式集尘装置收集后回用于称料系统中,废气由15m高排气筒排放;(4)外购沥青进行沥青储罐中,沥青储罐进出料产生的呼吸废气经过活性炭装置吸附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5)沥青通过导热油炉进行预热,预热温度在180℃以上进行搅拌,沥青拌合约20~25秒左右一次;(6)进入拌和设备的沥青、骨料、矿粉经拌和得到沥青混合料成品,产品整个生产工艺在密闭系统中进行,成品出料口位于搅拌楼底部,出料通过斗车直接进入成品库中的沥青混凝土成品罐中外运。2.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分析:2.1大气污染源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建设不同施工阶段的主要大气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列于表25中。由表25可见,项目建设期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是扬尘和机械尾气。在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产生扬尘的环节均较多,即粉尘的排放源较多,特别在地面以下构筑物施工阶段,且其中大多数尘排放源的排放持续时间较长,如建材堆场扬尘和车辆行驶产生的道路扬尘等各个施工阶段均存在。表25不同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建筑施工阶段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平整场地1.场地、道路扬尘2.推土机、铲车、卡车运输扬尘、碳氢化合物、NOx挖土1.裸露地面、土方装卸过程,道路扬尘等2.挖土机、铲车、运输卡车等扬尘、碳氢化合物、NOx建筑物构筑阶段1.建筑堆场、建材装卸过程、车辆行驶2.运输卡车3.装修废气扬尘、碳氢化合物、NOx、二甲苯2.2水污染源本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工人来自当地,因此水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废水和雨水径流。施工废水产生于挖土、材料冲洗和混凝土养护冲洗过程中;施工机械在作业和维修中可能发生油料外溢、渗漏,经雨水冲刷流入下水道而影响水环境。另外,雨水径流含泥沙量较大,如遇雨季、暴雨频率较高,雨水径流含泥沙量更大;在挖掘、运土、回填和弃土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泥浆水,如果泥浆水直接排入地表沟渠,会造成淤塞。施工废水中除了含有较高的悬浮物外,还含有有机杂质和施工机械的废油等,主要污染因子为COD、NH3-N、石油类等。2.3噪声源施工噪声主要来自混凝土搅拌机、推土机、装载机等噪声的影响,项目部分施工期不同设备噪声级详见表26所示。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表26部分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级设备名称距声源10m处平均A声级(dB)距声源30m处平均A声级(dB)空压机8878电锯8374起重机8268铆枪9183振动棒7364卡车混凝土搅拌车85~7978~722.4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由项目建设施工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组成。2.4.1施工建筑垃圾类比同类工程,施工建筑垃圾产生系数为20kg/m2,本项目新建车间建筑面积1853m2,施工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37t,交由市政渣土部门进行处置。2.4.2生活垃圾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时施工的人员最高峰时约15人,类比同类工程,垃圾排放系数取0.5kg/人·d,最大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7.5kg/d,此部分生活垃圾均定点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进行处置。2.5水土流失施工期的土地平整和填方等工程的实施将会破坏施工区域的微地形,并使区域地表性质发生改变;以裸露的表面接受雨水的冲刷、侵蚀,将会使施工区域成为新的水土流失发生源,改变地块区域土壤侵蚀强度,为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土方开挖等扰动地表程度较大的施工活动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过程中修建挡土墙、排水沟,场地周边用围墙保护,避免水土流失。3.营运期主要污染源:3.1废水污染物及源强分析本项目劳动定员12人,全部厂区内食宿,食堂废水计入生活废水,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010)中职工每日用水150L计,则用水量为1.8t/d(270t/a),污水排放系数按0.8计,则污水量为1.44t/d(216t/a),污染因子主要为COD、BOD、NH3-N和SS等,产生浓度分别约为300mg/L、200mg/L、30mg/L、200mg/L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排入旱厕收集,定期交由附近居民作为农肥使用,其排放情况详见详表27所示,水量平衡图详见图4.。表27本项目污水源强及排放情况污染源名称污水量t/a污染物名称产生情况拟采取的处理方式排放情况排放方式及去向mg/lkg/dt/amg/lkg/dt/a职工生活污水216COD3000.2170.065旱厕收集///旱厕收集不外排,作为农肥使用NH3-N300.0220.007///BOD52000.1450.043///SS2000.1450.043///0.361.44旱厕收集后,作为农肥使用1.8生活办公新鲜水图4项目水量平衡图3.2废气污染源强详见《大气专项》。3.3噪声污染源强营运期的噪声来自于各种机械的产生的机械噪声,混凝土运输车交通运输产生的噪声,其等效A声压级和采取措施详见表28所示。表28各种机械的产生噪声的噪声等效A声压级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单台设备噪声声压级dB(A)措施削减效果dB(A)1烘干筒1台75~85减震安装和距离衰减-152导热油炉1台70~80-153沥青混凝土搅拌楼及相关设备1台75~85-154混凝土运输车16辆80~85控制管理/3.4固废3.4.1职工生活垃圾职工生活垃圾产生量按下式计算:V生=fv×N/1000式中:V生—生活垃圾产生量,t/d;fv—排放系数,取1.0kg/人.d;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N—预测人口数。本项目职工为12人,按150天计,职工生活垃圾生产量约为0.012t/d(1.8t/a),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进行处置。3.4.2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由工程分析可知,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量合计约为11.286t/a,收集后粉尘回用于生产工段中。3.4.3滴漏沥青及拌残渣本项目采用桶装沥青,沥青从密封桶中倒入储罐时,会滴漏少量沥青,沥青的滴漏量和项目使用设备及生产管理水平有关。沥青暴露于常温下时呈凝固状态,不会四处流溢。滴漏沥青和拌和残渣年产生量参照同类企业类比,产生量约为3.5t/a,收集后回用于沥青燃烧工段中。3.4.4食堂泔水本项目食堂泔水产生量约为0.7t/a,收集后外售。3.4.5废活性炭本项目废活性炭产生量约为0.38t/a,废活性炭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49其他废物,需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浓度及产生量预计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废水职工生活污水职工生活污水产生量:216t/a排放量:216t/aCOD产生浓度:300mg/l产生量:0.065t/a旱厕收集作为农肥使用NH3-N产生浓度:30mg/l产生量:0.007t/aBOD5产生浓度:200mg/l产生量:0.043t/aSS产生浓度:200mg/l产生量:0.043t/a废气堆场粉尘TSP产生量较小排放量较小燃烧废气、卸料粉尘SO2产生浓度:16mg/m3产生量:0.12t/a排放浓度:16mg/m3排放量:0.12t/a烟尘产生浓度:1526mg/m3产生量:11.447t/a排放浓度:15.36mg/m3产生量:0.114t/aNOX产生浓度:293.33mg/m3产生量:0.66t/a排放浓度:293.33mg/m3产生量:0.66t/a导热油炉燃烧废气SO2产生浓度:30.67mg/m3产生量:0.23t/a排放浓度:30.67mg/m3排放量:0.23t/a烟尘产生浓度:12mg/m3产生量:0.09t/a排放浓度:12mg/m3产生量:0.09t/aNOX产生浓度:164mg/m3产生量:1.23t/a排放浓度:164mg/m3产生量:1.23t/a沥青废气沥青烟产生浓度:6.99mg/m3产生量:125.84kg/a排放浓度:0.7mg/m3产生量:12.58kg/a苯并(a)芘产生浓度:0.212mg/m3产生量:3.775kg/a排放浓度:0.0252mg/m3产生量:0.189kg/a食堂油烟油烟产生浓度:2.7mg/m3产生量:0.00162t/a排放浓度:1.08mg/m3产生量:0.00065t/a恶臭恶臭产生量较小排放量较小柴油储罐呼吸废气非甲烷总烃产生量:0.066t/a排放量:0.066t/a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噪声营运期的噪声声压级约为70~85dB(A)。项目采取的降噪措施及降噪量详见表37所述固废生活垃圾产生量:1.8t/a0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产生量:11.286t/a0食堂泔水产生量:0.7t/a0废活性炭产生量:0.38t/a0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现状为荒地,项目区域受人类生产活动干扰影响,植被覆盖率较低,主要为人工植被,因此,项目建设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轻微的。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1.1扬尘施工需要运进大量的建筑材料、设备等,行驶在现场的主要运输通道上的车辆来往较频繁,特别在土建施工期产生的扬尘量较大,是影响区域大气环境的最不利时段。根据有关监测资料,行车道路两侧的扬尘浓度可达8~10mg/m3,不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但道路扬尘随离扬尘点的距离增加而迅速下降,影响范围一般在道路两侧200m内。为减少施工扬尘对环境的污染,建议选择有经验、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做到文明施工,土方的挖掘、堆放要规范、有序,将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降至最低。施工中要尽早修建临时道路,保持车辆过往的道路平坦并经常洒水,场地平整时也应适当洒水后再操作,本评价要求施工单位根据《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政策》、《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2013〕89号)、《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导则(试行)》、《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做好相关的防尘措施。1.1.2施工机械尾气本项目施工面积较小,产生的机械尾气产生量较少,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甚微。1.1.3装修废气本项目新增建筑面积约为1853m2,装修面积较小,仅微量废气产生,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甚微。1.2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施工过程中,水污染影响主要来自施工废水和雨水径流。①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及洗涤用水,施工污水主要含泥沙、悬浮颗粒物和矿物油等,经沉砂池沉淀后,作道路抑尘用水。②施工现场雨水径流,其中含有较多的泥土、砂石和少量的地表油污,经沉砂池沉淀后,作道路抑尘用水。施工过程中上述各类废水排放量较小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但如果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同样会危害环境,因此施工期废水不应任意、直接排放。施工期间,在排污工程不健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现象,注意收集施工机械的滴油漏油,及时清理弃土、垃圾等。施工现场必须建造集水池、沉砂池、排水沟等简单水处理构筑物,同时做好建筑材料和建筑废料的管理,防止它们成为地面水的二次污染源。对施工期废污水,应分类收集,按其不同的性质,作相应的处理后排放,不得以渗坑、渗井或漫流方式排放。由于施工期影响是短暂的,经上述处理措施后,不会对外环境产生明显影响。1.3对声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对周围地区声学环境的影响,采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进行评价。表29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标准(GB12523—2011)噪声限值dB(A)昼间夜间7055为了减轻本工程施工期噪声的环境影响,施工方应做好相应防噪措施,确保施工场界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根据目前国内对建筑施工噪声防治及控制常用措施,并结合本项目特点,本评价建议项目施工时可采用如下控制措施:(1)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请施工单位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采取一切可能措施,尽力将可能产生的噪声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2)施工机械合理放置,并且禁止夜间施工。(3)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使噪声在起始阶段得到控制。因此本项目施工期噪声影响是短期的,有限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其影响将随之消失。在采取相应措施及加强管理的前提下,项目施工对区域声环境影响可降低到最低限度。1.4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影响施工垃圾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废弃的建筑材料等。如随意丢弃、堆放,将会对周围环境及景观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将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分开集中处置。施工建筑垃圾产生量约37t,收集后运送至市政渣土部门进行处置;生活垃圾的最大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5kg/d,此部分生活垃圾均定点堆放,交由环卫部门进行处置。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无影响。1.5预防水土流失措施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区域为荒地,地表植被以草地为主,施工期间土地平整和开挖,必然扰动现有地貌,大量表土裸露且呈松散状态,抗蚀能力减弱,加剧区域内水土流失趋势。随着项目建成水土流失加剧的现象将随之消失。项目施工期需在场界四周修建挡土墙,采用先修后施工的方式,并在靠近南侧一面设置排水沟,并在排水沟汇合处设置沉淀池,雨水经沉淀后排放,场内的开挖面及时压实等一系列措施,土石方工程尽量避开暴雨季节,并配备挡雨毛毡(或塑料薄膜),在暴雨时对开挖截面进行临时挡护,施工结束后未利用的土地要及时绿化,将水土流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本评价建议项目施工期防止水土流失可采用如下控制措施:①排水导流系统及时做好排水导流工作,减轻水流对裸露地表的冲刷,排水沟应分段设置沉淀池,以减轻场地最终出口沉沙池的负荷,在施工中应实施排水工程,以预防地面径流直接冲刷施工浮土,导致水土流失加剧。②施工时间选择项目应尽量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挖方工程。若赶遇雨季,应对水土流失进行重点防护。③施工期间临时的水土保持措施施工期间,应该尽可能采取临时措施进行水土保持,以将施工所引起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例如,应该将堆料和挖出来的土石方堆放在不容易受到地面径流冲刷的地方,或将容易冲刷的堆料临时覆盖起来。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2.1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职工生活污水量约为1.44t/d(216t/a),由于该区域未有城镇污水处理厂接纳项目污水,又由于本项目生活污水量较小,因此建议采用旱厕收集,作为农肥使用。综上所述,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得到妥善处置,对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2.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详见《大气专项》。2.3声环境影响分析营运期本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搅拌站和输送设备以及混凝土运输车产生的交通运输噪声。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议企业设备选型首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应采用加大减震基础,安装减震装置,在设备安装及设备连接处可采用减震垫或柔性接头等措施。重大产噪设备空压机、电动机等可设置在室内,室外设备应安装隔音罩,在不影响运转的条件下减少噪音产生。加强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定时加注润滑油,防止因机械摩擦产生噪音。 同时厂区设施合理布局,并将设备布置在室内,室内墙壁装吸声材料,加隔声窗隔声门。厂区边界周围建设一定高度的隔声屏障,如绿化带,减少对厂外声环境的影响,种植一定的乔木、灌木林,利用乔、灌、草结合的形式建设立体声屏障亦有利于减少噪声污染。针对车辆交通运输产生的噪声,建议企业对机动车辆必须加强维修和保养,保持技术性能良好,同时进出车辆应减速行驶,禁止鸣笛,减少环境噪声污染。项目营运期的噪声各种机械的产生的噪声等效A声压级和采取措施详见上表28所示,根据本项目设备声源特征和声学环境的特点,视设备声源为点源,声场为半自由声场,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选用无指向性声源几何发散衰减预测模式预测厂界噪声。(1)点声源预测模式LA(r)=LWA-20lg(r)-8式中:A(r)——距噪声源rm处预测点的A声级(dB(A));LWA——点声源的A声级(dB(A));r——点声源至预测点的距离(m)。(2)多声源叠加模式式中:L0——叠加后总声压级,dB(A);n——声源级数;Li——各声源对某点的声压值,dB(A)。(3)预测结果与评价根据上述公式预测,预测结果见表30。表30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噪声预测结果统计表单位:dB(A)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点位背景值贡献值预测值昼间夜间昼间夜间东厂界54.543.240.5————南厂界54.342.844.6————西厂界52.943.734.3————北厂界53.745.944.6————由表30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噪声经厂区隔声、距离的衰减,设置减振机座等措施后,项目区厂界外声环境质量昼夜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本项目运营期噪声对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影响甚微。2.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2.4.1职工生活垃圾本项目职工生活垃圾生产量约为0.012t/d(1.8t/a),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进行处置。2.4.2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由工程分析可知,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量合计约为11.286t/a,收集后粉尘回用于生产工段中。2.4.3滴漏沥青及拌残渣本项目采用桶装沥青,沥青从密封桶中倒入储罐时,会滴漏少量沥青,沥青的滴漏量和项目使用设备及生产管理水平有关。沥青暴露于常温下时呈凝固状态,不会四处流溢。滴漏沥青和拌和残渣年产生量参照同类企业类比,产生量约为3.5t/a,收集后回用于沥青燃烧工段中。2.4.4食堂泔水本项目食堂泔水产生量约为0.7t/a,收集后外售。2.4.5废活性炭本项目废活性炭产生量约为0.38t/a,废活性炭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49其他废物,需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本项目废活性炭存储过程中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①厂内应建有专门的废活性炭储存设施;②废活性炭必须先储存在容器内,容器上必须粘贴相应的标签;③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危险废物外运前应进行检验,确保通相关单位预订接受的危险废物一致,并登记注册;④做好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记录上需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及出库日期、接收废物单位名称;⑤必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综上所述本项目运营期产生固废均得到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无影响。2.5风险影响分析柴油在贮存和生产中发生泄漏和火灾爆炸事故。2.5.1评价等级本项目柴油的最大存在量约为80t,采用两个储罐储存(分别为50t、30t储罐),轻柴油的闭口闪点38℃,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表2中“易燃液体易燃液体:23℃≤闪点<61℃的液体临界量5000T,本项目轻柴油最大存在量约为110t,不属于重大危险源;丙烯酰胺大鼠经口LD50为150-180mg/kg,不属于重大危险源;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的评价级别判定,详见表44,本项目为二级评价。表31评价工作级别(一、二级)位置危险性剧毒危险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物质爆炸危险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二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2.5.2风险识别本项目轻柴油最大存在量约为80t,主要风险如下:(1)受热膨胀性储罐容器中的柴油受热后,部分液体挥发成蒸气,体积膨胀,蒸气压力增加。在密闭的固定储罐中储存时,若储罐充装超量,或在储罐呼吸器、泄压阀损坏等危险因素存在下,储罐在受热时体积将急剧膨胀,超过容器的最高充许压力限度,会引起容器爆炸。(2)油类保存或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泄漏。2.5.3最大可信事故及其概率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通过对全国35家石化工厂38年事故调查情况分析,储运系统的事故主要为火灾、爆炸和溢油。其火灾、爆炸的原因主要为:思想麻痹。违章动火;生产操作过程中产生静电。引起火灾爆炸;违章操作引起冒顶,遇明火发生火灾;设备不防爆,引起火灾。溢油的主要原因为:操作马虎,冒顶跑油;设备损坏发生跑油;装车跑油。表32事故调查统计情况见表事故类型发生次数发生频率(1次/年)火灾、爆炸90.0068(160年一次)溢油(跑油)370.0278(40年一次)从表45中可以看出,储运区发生事故中,火灾爆炸均为油罐的事故,跑油包括罐区和管线,跑油事故发生的概率大于爆炸事故。但其频率也较低,仅为40年一次。最大可信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在所有预测的事故中最严重,并且发生该事故的概率不为零。本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设定为①油品全部外泄;②泄漏物料遇明火发生爆炸。事故概率可以通过事故树分析,确定顶上事件后用概率计算法求得,亦可以通过同类装置事故统计调查给出概率统计值。根据统计资料及国内、外同类装置事故情况调查,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概率见表33。表33最大可信事故概率预测序列最大可信事故类别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概率1贮罐装置危险物泄漏着火爆炸0.005—0.0012贮罐装置中油品泄漏0.08—0.04综上所述,通过对生产过程、储运过程的事故调查分析,其风险分析结果可定为100—500年发生一次;少数人(少于2人)死亡;财产损失约为0.1—10万元;对环境的影响只是局部的。2.5.4预防措施本评价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如下:1、本评价要求企业对柴油储罐容量不得大于容积的80%,降低储罐在受热引起容器爆炸的可能。2、企业加强管理,减少柴油使用过程中流失和临时贮存过程中的泄漏情况发生。3、加强对柴油临时贮存和使用的安全管理,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柴油临时贮存场所,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的标志。4、对储油罐内外表面、防油堤的内表面、油罐区地面、罐体做防渗防腐处理。5、在储油罐周围修建围堰,防止成品油意外事故泄漏时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1)围堰及污水事故池的设置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为避免储罐区物料以液相形式泄漏、逸散、流失,应对可能产生液相形式泄漏、逸散、流失的储罐区采取围堰设置,并考虑围堰的材质和防腐特性,同时设置污水事故池。本项目的污水事故池主要受纳物料以液相形式泄漏、逸散、流失时的消防水,也包括其他事故时的消防水。本评价根据中石化《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进行污水事故池容积的核算。根据《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规定,事故排水可利用污水系统、清净下水系统收集,现有储存设施不能满足事故排水储存容量要求时,应设置事故池,事故池需占用时,占用容积不得超过1/3,并应设事故时可紧急排空的技术措施。对于生产装置区,应根据收集区内生产装置正常运行时及事故时受污染排水和不受污染排水的去向,设置排水切换设施;对于罐区应根据防火堤、围堰内储罐正常运行时污、废水及事故时受污染排水和不受污染排水的去向,设置排水切换设施。根据计算,本项目应设置300m3的事故池一座,能够满足事故污水收集需要。(2)防止事故液态污染物向环境转移防范措施为控制和减少事故情况下毒物和污染物从排水系统途经进入环境,建设单位应考虑在本工程清净下水、雨水排水系统等在排出装置前设立闸门,对清净下水、雨水排放管设立切换设施,事故时切换至收集、处理设施。公司各类物料和产品的收集及临时贮存措施:A、发生泄漏事故时,立即停止进料,立即关闭防火堤外的各污水阀门,阻止原料进入污水系统。B、装置不同区域设置相应围堰,以防污染围堰外的清净下水系统。C、生产区内设有防火堤、清污分流点,突发事件发生时,可关闭去清净下水的阀门,防火堤内空间可作临时贮存空间使用。根据收集区内生产装置正常运行时及事故时受污染排水和不受污染排水的去向,设置排水切换设施,减少受污染排水排入清下水系统的水量,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事故状态下的排水通过密闭管道进入事故池收集,再送至废水罐,由槽车送往有资质的单位处理。按照本项目总平面布置、道路及排水系统现状,合理划分事故排水收集系统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6、油罐区必须建成地下防渗区,即建成厚度不小于200mm厚的水泥防渗体(由于发生多罐同时泄漏的可能性极小,一般仅设想一个最大储罐破裂并全部泄漏的情况,防止油罐油品外漏后直接下渗,确保储油罐防渗区在一般自然灾害下不发生泄漏,保护区域土壤和地下水环境)。2.5.5应急预案对于本项目可能引起的突发性灾难事故,故本环评要求企业应做好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1)成立事故应急对策指挥中心成立由厂内多个部门组成的事故应急对策指挥中心。负责在万一发生事故时统一指挥、协调处理好抢险工作。(2)建立事故应急通报网络网络交叉点包括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卫生部门及公安部门等。一旦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通知上述部门协作,采取应急防护措施。(3)泄漏事故应急对策①报警一旦发生事故,现场操作人员应在发现后立即以无线对讲机或电话向当班负责人报警;负责人在接报后立即确认事故位置及大小,在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的同时,及时用电话向工厂事故应急指挥中心报警;工厂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在接报后,按照应急指挥程序,立即用电话向工厂环保部门、卫生部门以及消防部门发出指示,指挥抢险工作,并视事态发展,决定是否需要启动园区应急救援预案,请求外部支援。②抢险工作当班负责人在向工厂指挥中心报警的同时,启动车间事故应急程序,实施应急对策,尽最大可能采取措施回收物料。如管道泄漏,立即关闭储罐进出口阀;如储罐系统出现泄漏,立即将液体转移其它备用储罐。预防明火引起火灾爆炸,做好消防灭火准备等。(4)火灾和爆炸的防范措施①安全员责任制度:明确每个工作人员在消防安全管理上的职责、责任。②防火防爆制度:加强对各类火种、火源和有散发火花危险的机械设备、作业活动,以及可燃、易燃物品等的控制和管理。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③用火审批制度:依据前述事故树分析,危险区违章动火是引发罐区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用火审批制度。在非固定点进行明火作业时,必须根据用火场场所危险程度大小以及各级防火责任人,规定批准权限。④安全检查制度:各类储存容器、输送管道设备、安全设施、消防器材,进行各种日常的、定期的、专业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将发现的问题定人、限期落实整改。⑤其他安全制度:如外来人员和车辆入库制度,临时电线装接制度,夜间值班巡逻制度,火险、火警报告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5)火灾爆炸应急对策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立即派人按响消防警报,并按下列分工进行补救。①迅速采取扑救实施控制措施;②立即派人报告单位领导;③由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或领导小组长负责事故现场指挥;④部门主管车间负责人负责事故现场组织救灾及疏散工作;⑤义务消防员(包括保安、机修等)负责及时跑向事故灾害现场扑救;⑥组长或机修工负责切断电源;⑦总机接线员负责请示上级领导并及时打119报警电话;⑧保安队长负责组织指挥员工疏散逃生,并负责组织解救灾场受困员工;2.6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2.6.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利用国家环保部评估中心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计算,结果均无超标点,故本项目不需设大气环境防护距离。2.6.2卫生防护距离根据《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中5.3.4条沥青搅拌站距敏感点不宜小于300m,并应设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一侧,因此本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定为300m。北侧厂界外约50m为省道S367,隔路约25m为和县粮种场农科排(约12户20人),其他三侧厂界周边300m范围内无居民点等敏感点。周边均为规划工业用地,石杨镇人民政府已承诺在本项目投产前对其敏感点进行拆迁(详见政府承诺函),因此本项目厂界外300m内无敏感点,符合《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中要求。2.7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在非正常工况或者事故状态下,如生产装置设备、初期雨水池、储油罐发生泄漏等情况下,废水和污染物会渗入地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本项目对地下水可能造成污染主要集中在项目运行期。针对可能发生的地下水污染,本项目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将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方位进行防控。2.7.1源头控制措施本项目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对工艺管道、工艺设备、污水管道、储油罐等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和降低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低到最低程度;管线敷设尽量采用“可视化”原则,即管道尽可能地上敷设,做到污染物“早发现、早处理”,以减少由于埋地管道泄漏而可能造成的地下水污染。2.7.2分区防治措施分区防渗措施主要指厂内污染区地面的防渗措施,泄漏、渗漏污染物收集措施,即在污染区地面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洒落地面的污染物渗入地下,并及时收集、处理滞留在地面的污染物;分区防渗,针对重点污染、一般生产区和非污染区采取有区别的防渗措施原则。根据厂区各生产功能单元是否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将厂区划分为污染防治区和非污染防治区。非污染防治区为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区域,本项目厂区主要包括绿化区、水泥道路和建筑物周边空置地坪等。污染防治区是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区域,按污染物浓度的差异及泄露时可能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程度,又划分为污染重点防治区和污染一般防治区。第一类地下水潜在污染源是指裸露地面的生产功能单元,污染地下水环境的物料泄漏容易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称一般污染区。本项目厂区主要包括搅拌站基地、修理间、骨料库等。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COD。第二类地下水潜在污染源是重点污染防治区:指位于地下或半地下的生产功能单元,污染地下水环境的物料长期贮存或泄漏不容易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本项目厂区主要包括埋地的污水管道、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收集沟和池(初期雨水池)、事故池、厂区内污水井、污水检查井;原料罐区、燃油罐区、成品罐区等。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COD。项目污水管网布设及地下水分区防渗图见附图6。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设计应尽量减少工艺排水点,减少地下重力流污水管线的敷设。将工艺管线、污水管线尽可能地上化、可视化,提高管道和设备材质,在以主动防渗措施为主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气候、地质、水文条件,结合地面防渗处理,实现地下水污染可预防、可监控。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目前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技术水平,针对不同的防渗区域采用下列不同的防渗措施,在具体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防渗标准的前提下作必要调整。参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两个现有标准,要求一般污染防治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1.5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重点污染防治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6.0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1、重点防治区项目厂区中污水管道、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收集沟和池(初期雨水池)、事故池、厂区内污水井、污水检查井;原料罐区、燃油罐区、成品罐区防渗措施需重点防治:(1)污水系统对于地下或半地下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井、污水池(初期雨水池、事故池)等,应在执行现行土建相关标准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基础上,采取增强措施,如在水池(井)内表面应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喷涂聚脲等防水涂料,或混凝土内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以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混凝土抗渗等级。水池、污水沟和井的所有缝均应设橡胶或塑料止水带,施工缝可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确保污水不渗漏。(2)罐区罐区防火堤内的地面,防渗层可采用黏土、抗渗混凝土、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不易被监测泄漏情况的罐底为重点污染区,环墙式罐基础的防渗应采用1.50mm厚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承台式罐基础环墙内表面宜涂刷厚度不应小于1.0mm的聚合物水泥等柔性防水涂料,以达到防渗性能要求。2、一般防治区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于一般污染区的建筑、装置地坪来说,防渗常用做法是在目前常规地坪围堰设计的基础上,为防止混凝土地面开裂,素混凝土中可增加防渗添加剂、钢纤维或钢筋,且防渗地坪应设置合理的缩缝和涨缝,衔接缝的密封材料应符合防渗要求,从而避免污染物污染地下水。2.7.3地下水污染应急措施应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预案,并在发现厂区地下水受到污染时立刻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污染扩散,防止周边居民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地下水污染应急预案应包括:1、如发现地下水污染事故,应立即向厂区环保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报告,调查并确认污染源位置;2、若存在污染物泄露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阻断确认的污染源,防止污染物继续渗漏到地下,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范围扩大;3、立即对重污染区域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包括开挖并移走重污染土壤作危险废物处置,对重污染区的地下水抽出并送到事故池中,防止污染物在地下继续扩散;4、对厂区及周边区域的地下水敏感点进行取样监测,确定水质是否受到影响。如果水质受到影响,应及时通知相关方并立即停用受污染的地下水。3.建设项目环保投资概算本项目总投资409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5万元,占总投资的1.83%,环保设施投资概算见表34所示。表34本项目环保设施投资概算项目名称建设内容投资万元完成日期效果废水治理生活污水由旱厕收集,作为农肥使用5满足三同时要求综合利用不外排雨水排入雨水管网,污水排入污水管网10雨污分流废气治理建设带顶棚堆场15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烘干筒卸料粉尘经布袋除尘设施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6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要求沥青储罐呼吸废气和搅拌废气经活性炭装置处理后由15m排气筒排放15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要求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新增食堂油烟经复合静电油烟净化设备对油烟进行净化处理后屋顶排放3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的标准限值的要求噪声治理减震安装3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固废治理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进行处置5妥善处置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回用于生产滴漏沥青及拌残渣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废活性炭收集后于厂内临时贮存,后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食堂泔水收集后外售风险防范措施事故暂存池、围堰、防渗10300m3事故池一座卫生防护距离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厂界外300m3卫生防护距离内无敏感点合计投资(万元)75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型(编号)大气污染物导热油炉废气SO2、烟尘、NOX收集后由8m高烟囱达标排放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Ⅱ时段要求主燃烧装置废气SO2、烟尘、NOX收集后由15m高烟囱达标排放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堆场粉尘TSP带顶棚堆场进行临时贮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监控点浓度限值要求烘干筒卸料粉尘PM10布袋除尘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类区标准要求沥青储罐呼吸废气沥青烟、苯并(a)芘经活性炭装置处理后由15m排气筒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要求沥青搅拌废气柴油储罐呼吸废气非甲烷总烃——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监控点浓度限值要求食堂油烟油烟经复合静电油烟净化设备对油烟进行净化处理。食堂油烟经复合油烟净化设备处理后,屋顶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标准限值要求水污染物职工生活污水COD、NH3-N、SS生活污水由旱厕收集后作为农肥使用,不外排综合利用不外排噪声项目厂界昼、夜间噪声排放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固体废物职工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置妥善处置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妥善处置滴漏沥青及拌残渣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妥善处置食堂泔水收集后外售妥善处置废活性炭收集后由厂内临时贮存,后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妥善处置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通过增加绿化面积等措施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厂区及其周围环境绿化,绿化以树、灌、草等相结合的形式,起到降低噪声、吸附尘粒、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也可防止水土流失。因此,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较小。评价结论: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建设规模:年产60万吨(400t/h)沥青混凝土拌合生产线;建设单位:安徽中新市政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性质:新建;投资总额:4093万元;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马鞍山市和县石杨镇新农村S367省道与S206交叉口东南处(经度:118.300、纬度:31.961),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四至情况:场地现状为荒地,北侧厂界外约50m为省道S367,周边500米范围内无居民点等敏感点。详见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及四至情况图)。2.产业政策符合性对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因此属于允许类项目,同时和县石杨镇人民政府以石政[2015]114号予以备案,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当地的相关产业政策。3.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合理性3.1规划符合性分析和县石杨镇人民政府以《关于对安徽中新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给予规划符合性认定的函》(石政[2016]29号)出具本项目符合石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证明(详见附件),因此,本项目符合和县石杨镇产业结构和发展规划。3.2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选址位于和县石杨镇,本项目建材类,符合和县石杨镇产业定位,同时由安徽省和县国土资源局出具的《关于对安徽中新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用地情况的说明》,明确本项目用地地块为工业用地,因此本项目符合当地的整体规划、环境保护等要求,交通便利,区域环境质量良好,大气环境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地表水体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区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北侧厂界外约50m为省道S367,隔路约25m为和县粮种场农科排(约12户20人),其他三侧厂界周边300m范围内无居民点等敏感点。周边均为规划工业用地,石杨镇人民政府已承诺在本项目投产前对其敏感点进行拆迁(详见政府承诺函),因此本项目厂界外300m内无敏感点,符合《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中要求,因此本项目选址合理。综上所述,本项目区域环境容量较大,项目区域对本项目无制约因素,因此本项目选址较为合理。4.环境质量现状结论4.1环境空气根据现状监测结果,项目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4.2声环境根据现状监测结果,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4.3地表水环境根据现状监测结果,纳污水体地表水体滁河现状水质良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的要求。5.营运期环境影响结论5.1地表水环境影响本项目职工生活污水量约为1.44t/d(216t/a),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作为农肥使用,不外排。因此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甚微。5.2大气环境影响项目产生有组织废气主要为燃烧废气(G1)、烘干筒卸料粉尘(G2)、导热油炉燃烧废气(G3)、沥青储罐呼吸废气(G4)和沥青搅拌废气(G5)、食堂油烟。无组织废气主要为带料场粉尘、恶臭气体、柴油储罐呼吸废气。(1)燃烧废气、烘干筒卸料粉尘本项目产生的燃烧废气与烘干筒卸料粉尘一同经布袋除尘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SO2、NOx和烟尘排放浓度分别约为16mg/m3、293.33mg/m3、15.26mg/m3,经预测,污染物中占标率最大的为NOx,其最大落地浓度0.mg/m3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最大占标率为3.16%,距离293m,尾气能够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二级标准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要求。(2)导热油炉燃烧废气本项目导热油炉使用柴油作为燃料,本项目燃烧器年使用柴油量约为335t,产生的废气由8m高烟囱排放,烟尘、SO2和NOx产生浓度分别约为12mg/m3、30.67mg/m3和164mg/m3,经预测PM10最大落地浓度0.00203mg/m3;最大占标率为0.45%,距离153m,可以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Ⅱ时段,烟囱高度为8m(其烟囱高于200m内最高建筑物3m以上)的要求。(3)沥青储罐呼吸废气、沥青搅拌废气本项目混凝土搅拌楼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罐体上料、配料、搅拌等环节实施封闭,沥青储罐呼吸废气和沥青搅拌废气中沥青烟约为125.84kg/a、苯并(a)芘约为3.775kg/a,经二级活性炭装置吸附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活性炭吸附率按95%计,则沥青烟排放量约为6.29kg/a、苯并(a)芘约为0.189kg/a,经预测,苯并(a)芘最大落地浓度0.mg/m3;最大占标率为7.31%,距离319m,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要求。(4)食堂油烟企业拟采用复合静电油烟净化设备对油烟进行净化处理后屋顶排放,其风量约为2000m3/h,每天运行2小时,处理效率可达到60%,处理后则排放量约为0.t/a,排放浓度约为1.08mg/m3,低于《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的标准限值(2.0mg/m3)的要求。(5)带料场粉尘本项目仓库(半封闭式堆放),碎石进厂前已经过清洗,仅在装卸时产生粉尘,产生量较小,这部分大颗粒粉尘沉降速度较快,排出后很快落地,且产生于半封闭式仓库内,排放量较小,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甚微。(6)恶臭气体本项目所用原料之一为石油沥青,石油沥青是石油化工厂热裂解石油原料时得到的副产品,本项目石油原料储存在储罐中,并使用导热油炉使其保温在160℃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70℃之间,生产时使用沥青泵输送至拌和仓进行搅拌。根据相关资料调查,当温度达到80℃左右时沥青便会发出异味。因此,本项目在沥青储罐进料及成品出料口处会散发出一定量的沥青恶臭污染物,根据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生产厂家的沥青臭气类比调查结果,在下风向距拌和区边界约80米处感觉不到臭味,根据恶臭强度分级标准,厂界臭气强度定位2级。本项目北侧居民点约在项目上风向75m处,石杨镇人民政府已承诺对其进行搬迁,因此沥青臭气对周边敏感点影响甚微。(7)柴油储罐呼吸废气本项目柴油储油罐呼吸废气总量约为0.066t/a,主要成分为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经预测,非甲烷总烃最大落地浓度0.mg/m3;最大占标率为0.33%,距离134m,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要求。(8)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08),本次环评对本项目的无组织排放量计算各污染物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经计算各无组织排放源均无超标点。因此,拟建项目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9)卫生防护距离根据《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中5.3.4条沥青搅拌站距敏感点不宜小于300m,并应设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一侧,因此本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定为300m。北侧厂界外约50m为省道S367,隔路约25m为和县粮种场农科排(约12户20人),其他三侧厂界周边300m范围内无居民点等敏感点。周边均为规划工业用地,石杨镇人民政府已承诺在本项目投产前对其敏感点进行拆迁(详见政府承诺函),因此本项目厂界外300m内无敏感点,符合《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中要求。综上所述,建设单位落实本次环评提出的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后,其外排废气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较小,不会降低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5.3声环境影响根据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噪声经厂区隔声、距离的衰减,设置减振机座等措施后,项目区厂界外声环境质量昼夜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本项目运营期噪声对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影响甚微。5.4固体废物影响①职工生活垃圾:本项目职工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进行处置;②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收集后回用于生产;③滴漏沥青及拌残渣:收集后回用于生产;④食堂泔水:本项目食堂泔水收集后外售,食堂泔水收集、转运等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进行管理。⑤废活性炭:本项目产生的废活性炭收集后于厂内临时贮存,后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综上所述,本项目运营期产生固废均得到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无影响。6.环境影响评价总体结论:综上所述,“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符合马鞍山市和县石杨镇总体规划要求,项目选址合理,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基本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在执行环保治理“三同时”的基础上,在切实有效落实各项环境保护和环境防范、应急对策、措施,并将环境管理纳入日常生产管理渠道的前提下,项目各项目污染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将得到应有的保证。本项目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是可行的。7.要求①落实本环评提出运营期产生污染治理措施。②项目竣工后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三同时”竣工验收。8.“三同时”验收一览表建设单位应根据国家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规定,在本项目建设之初同时考虑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应执行“三同时”规定。本项目“三同时”验收一览表见表35所示。表35本项目“三同时”验收一览表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序号污染源分类验收内容验收标准1污水排放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管网雨水管道、污水管网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由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入滁河,污水处理能力不小于5t/d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2堆场粉尘半封闭堆场建设带顶棚堆场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燃烧废气布袋除尘设施经布袋除尘设施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二级标准烘干筒卸料粉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要求沥青储罐呼吸废气和搅拌废气活性炭装置和15m高排气筒沥青储罐呼吸废气和搅拌废气经活性炭装置处理后由15m排气筒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要求食堂油烟复合静电油烟净化设备食堂油烟经复合静电油烟净化设备对油烟进行净化处理后屋顶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的标准限值的要求3固体废弃物排放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进行处置妥善处置固废收集设施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和收集的滴漏沥青及拌残渣回用于生产妥善处置食堂泔水收集设施食堂泔水收集后外售妥善处置危废临时贮存场所废活性炭收集后于厂内临时贮存,后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妥善处置4设备噪声合理布设、减振安装合理布设、减振安装项目区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5环境风险围堰、事故暂存池、防渗有限容积不小于储罐容积、300m3事故池、防渗设施/预审批意见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预审意见:经办:签发:盖章年月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预审意见:经办:签发:盖章年月日审批意见: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经办:签发:盖章年月日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注释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件1委托书附件2立项批准文件附件3规划文件附件4监测报告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及外环境关系图附图3大气及噪声监测布点图附图4地表水监测布点图附图5项目卫生包络线图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二、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声影响专项评价土壤影响专项评价固体废物影响专项评价辐射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公司建设的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需要编制环评文件,特委托贵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请接受委托,并按规范尽快开展工作,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委托单位(盖章):安徽中新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委托日期:2016年6月10日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G3G4+G5G1+G275m和县粮种场农科排S367荒地项目厂界荒地水塘50m旱厕矿粉罐事故池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及外环境关系图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建项目附图3噪声、大气监测布点图4231321图例:1大气监测点位1噪声监测点位1:8500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年产60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一般防治区重点防治区事故池污水收集沟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图例污水排放口雨水排放口附图6项目污水管网及防渗分区图第71页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3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再生混凝土复合系列墙材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再生混凝土复合环评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安徽华星化工锅炉烟气脱硫除尘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关键词信息环评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安徽省隆达建材科技lng气化站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隆达气化环评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大坝二级客运站建设环境影响报告表责任编辑【推荐】【定制】环评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山东腾运专用汽车制造液压机械设备生环境影响报告表予以。为环评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全椒友禾米业处理稻谷深加工及万仓储物流一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环评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安庆市美立佳建材内外墙腻子粉环境影响报告表_安庆市环评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安徽天锻数控机床新型高精度数控机床生线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公环评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亳州市王花食品养生保健食品生线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概述公示环评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南川区黄家湾加油站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安宁旺鑫洗涤洗涤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环评公众参与环评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奇正环境科技编制宝昌金属煤改气环境影响报告表,向社会予以环评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安徽泾县钱丰粉业万改性碳酸钙技术改造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环评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安顺市平坝区羊昌乡卫生院建设环境影响报告表为体现公开公正环评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安徽宸昊装饰材料万张三聚氰胺贴面板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关键环评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安徽苗之灵生物科技吨中药饮片生线建设环境影响报告表,有关环评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对安徽大诚明置业湖郡二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发布文号关键词环环评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安徽省皖润油脂饲料和工业用油建设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