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8.02 KB
- 61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长沙鑫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果园大道189号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沙产业基地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C3660占地面积(平方米)20017.2平方米(约30.026亩)绿化面积(平方米)2201.9总投资(万元)78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74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9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5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牌,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发创新能力难以迸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撑,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脱离整车企业并形成专业化零部件集团,正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国际著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引进技术合资企业已超过1000家。国内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规模大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逐步成长起来。随着国际上汽车行业开始实行零部件“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全球化采购”策略及国际跨国汽车企业推行本土化策略,国内市场将出现巨大的零部件配件缺口。到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国内产值将突破万亿元。长沙鑫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抓住这一机遇,拟投资7800万元,在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沙产业基地内实施汽车注塑件、五金配件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项目建设完成后,年产值可达10000万元。项目总占地面积30.026亩,总建筑面积34037.18m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77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要求,长沙鑫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单位项目组通过现场踏勘和调查,详细收集分析项目资料,在充分了解环境质量现状,深入进行工程分析,进行项目大气、水、声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项目概况1、项目选址本项目选址位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沙产业基地内,本项目用地西面紧邻规划的龙井路,北面紧邻已建中谷国家粮库,南面紧邻拟建的长沙实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东侧相邻拟建的军华节能生产基地及格林泰科生产基地。目前区域规划道路正在建设中,随着经开区路网的逐步完善,本项目交通地理位置十分便利。详见附图。2、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表1项目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产品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模具套/年1500自用和外卖汽车塑料零部件万件/年10000主要为整流器精密嵌件、调节器精密嵌件、汽车仪表台精密注塑件、灯具、脚踏板、门护板、警示灯等万件/年1000内饰、外饰、脚踏嵌入五金件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汽车五金零部件3项目建设内容及总体经济技术指标3.1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总用地面积20017.20平方米(约30.026亩),其中净用地面积19038.09平方米(约28.626亩)。总建筑面积34037.18平方米,容积率1.78;建筑总占地面积8735.76平方米,建筑密度45.78%,绿地率11%。本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包括模具车间、机加工车间、注塑车间、生产检测楼、办公楼、宿舍楼等。工程建设内容见表2。表2项目工程内容一览表项目名称规模主体工程1模具车间1栋、1层,总建筑面积4032㎡,用于模具生产2机加车间1栋、4层,总建筑面积10640㎡,用于汽车五金零部件生产3注塑车间1栋、4层,总建筑面积10944㎡,1层为注塑车间,用于汽车注塑零部件生产;2~4层布置为原料及成品仓库4生产检测楼1栋、4层,总建筑面积1309.1㎡,用于产品检测配套工程5办公楼1栋、10层,总建筑面积6037.2㎡6宿舍楼1栋、5层,总建筑面积1034.15㎡7门卫1栋、1层,总建筑面积40.73㎡公辅工程1供电项目电力供应由星沙产业基地电网提供,全厂变压器总装机容量为1000KVA,估算全厂全年用电量为160万千瓦时2给水水源由黄花自来水厂提供,项目年用水量约为18480t/a3排水系统厂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综合废水经预处理达到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城北污水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捞刀河4冷却循环水共计有2台冷却塔,冷却循环水量平均为30t/h,用于注塑件冷却,冷却塔布置在注塑车间屋顶5空气压缩机拟安装2台螺杆式空压机,安装位置位于注塑车间屋顶空压机房环保工程1废水预处理车间地面清洗废水、食堂含油废水分别经隔油处理后与其他污水一同经化粪池处理后纳入城北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2固废处置项目拟建地埋生活垃圾站;新建一般固废暂存间、危险固废暂存间3.2项目总体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3。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表3项目主要经济技术一览表序号项目计量单位指标备注1投资总额万元7800.00 1.1建设投资万元7330.241.1.1工程费用万元5109.17 其中:设备万元1200.00 1.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894.87 其中:土地出让金万元1261.26 1.1.3预备费万元326.20 1.2建设期利息万元149.76 1.3铺底流动资金万元320.00 2建设期月12 3计算经营期年10 4总用地面积平方米20017.230.026亩5总建筑面积平方米34037.186建筑密度 45.78% 7容积率 1.78 8绿化率 11% 9投资强度万元/亩260.00正常经营期10设计年产值万元10000.00正常经营期11亩均产出万元/亩333.33正常经营期12预计年税收贡献万元765.25正常经营期13亩均税收贡献万元/亩25.51正常经营期14综合税负率 7.65%正常经营期15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后)年6.98含建设期1年16项目内部收益率 11.89% 17盈亏平衡点 47.22% 4总平面布置项目新征地块总占地面积为20017.2m2,建筑面积为34037.18m2,场地内拟建建筑包括模具车间、机加工车间、注塑车间及其他配套用房,根据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厂区平面布局如下:项目地块呈不规则矩形,呈东西向分布。厂区主出入口位于厂区西侧,靠近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规划的龙井路,作为主要人流、物流通道。厂区南侧布置模具车间、机加工车间,北侧布置生产检测楼、办公楼、材料堆场、注塑车间,注塑车间1层设计为注塑件生产车间、2、3层设计为原料仓库、4层设计为成品仓库。职工宿舍楼布置在厂区东北角,宿舍楼一层布置为员工食堂。配套设施冷却塔露天布置在注塑车间屋顶,空压机布置在注塑车间屋顶的空压机房,生活垃圾地埋垃圾站布置在厂区东北侧、员工宿舍西侧。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5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能源消耗(1)原辅材料本项目产品所需的原、辅材料主要有PP、PE、抗静电剂、白矿油,项目原材料详见表4。表4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序号材料名称及规格单位年需要量供应来源物理形态贮存方式1塑料配件用原材料聚丙烯PP塑料粒子t3200独山子石化公司粒状袋装、原料仓库2高密度聚乙烯树脂PE塑料粒子t4800独山子石化公司粒状袋装、原料仓库3模具、五金配件生产用原材料钢材t380外购原料仓库4辅助材料抗静电剂t2上虞市博奥贸易有限公司粒状袋装、原料仓库5工业级白矿油t0.5长城牌液态桶装、危化品暂存仓库6脱模剂L20佛山市南海力尤比润滑油有限公司液态桶装、危化品暂存仓库7色母t1.2外购粒状或粉状袋装、原料仓库8润滑油kg200安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液态桶装、危化品暂存仓库9机油kg300液态桶装、危化品暂存仓库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0切削液kg600液态桶装、危化品暂存仓库(2)原材料的理化性质①PP聚丙烯,一种结构规整的结晶性聚合物,淡乳白色粒料、无味、无毒、质轻的热塑性树脂。相对密度为0.90~0.91。机械性能良好,耐热性能良好,其熔点为170℃左右,在无外力作用下,150℃不变形,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和有机溶剂。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常见的酸、碱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可用于食具。②PE聚乙烯,白色蜡状半透明材料,柔而韧,比水轻,无毒,具有优越的介电性能。易燃烧且离火后继续燃烧。透水率低,对有机蒸汽透过率则较大。密度为0.91~0.96g/cm3,高密度聚乙烯熔点范围为132-135℃,低密度聚乙烯熔点较低(112℃)且范围宽。③抗静电剂类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外观:白色或浅淡黄色颗粒;特性:显著降低塑料制品表面电阻,使其达到108-9Ω,抗静电高效持久,与树脂相容性适宜,并不影响制品的加工和使用性能。本品溶于乙醇、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指标:有效物含量≥99%,胺值:60-80mgKOH/g,熔点:50℃,分解温度:300℃以上,毒性:LD50>5000mg/kg。包装:内衬聚乙烯袋,外套牛皮纸塑膜复合袋,每袋净重20kg;或内聚乙烯小包,外纸箱包装,每箱净重25kg。运输贮存:注意防水、防潮、防晒。未用完助剂应及时扎紧袋口。本品为非危险品,可按一般化学品运输、保管。保质期一年。抗静电原理:本项目抗静电剂使方式为内混型,即当PP或PE处于熔融状态时,加入抗静电剂,抗静电剂分子就在树脂与空气或树脂与金属(机械或模具)的界面形成最稠密的取向排列,其中亲油基伸向树脂内部,亲水基伸向树脂外部。待树脂固化后,抗静电剂分子上的亲水基都朝向空气一侧排列,形成一个单分子导电层。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④白矿油白矿油在生产中的作用为色粉分散剂,可让色粉更好的吸附在塑料粒子表面。白矿油为无色透明油状粘稠液体,无臭,有甜味。相对密度(水=1)0.76-0.78,闪点(开式)130~200℃,运动黏度(50℃)5.7~26mm2/s,酸值≤0.05。对酸、光、热均稳定,不溶于乙醇,溶于乙醚、苯、石油醚等,并可与多数脂肪油互溶。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⑤脱模剂脱模剂是一种用在两个彼此易于粘着的物体表面的一个界面涂层,它可使物体表面易于脱离、光滑及洁净。脱模剂用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金属压铸、聚氨酯泡沫和弹性体、注塑热塑性塑料、真空发泡片材和挤压型材等各种模压操作中。在模压中,有时其他塑料填加剂如增塑剂等会渗出到界面上,这时就需要一个表面脱除剂来除掉它。a、成分:表面活性剂系列(50%),主要为金属皂(阴离子性)、EO、PO衍生物(非离子性);硅系列(20%),主要为硅氧烷化合物、硅油、硅树脂甲基支链硅油等;石油醚(10%)、丙丁烷助推剂(20%)。b、脱模剂理化性质外观与形状:无色液体;pH:中性熔点(℃):-80℃沸点(℃):68~80℃相对密度(水=1):约1.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比空气大饱和蒸气压(kPa):18.1燃烧热(kJ/mol):2400临界温度(℃):230℃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临界压力(MPa):4.5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75闪点(℃):﹤90℃引燃温度(℃):120℃爆炸上限%(V/V):20Vol.%爆炸下限:%(V/V):1.8Vol.%溶解性:溶于乙酸乙酯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途:汽车内饰,PVC皮革、织物、海绵、ABS塑料件等粘结件的润滑和脱模。(3)能源消耗本项目运营期所需的能源包括二次能源电力和新鲜水,消耗的各类能源见表5。表5 项目年消耗能源表序号名 称单位消耗量1电力万kw/h1602水万m³1.566主要生产设备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6。表6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位置1注塑机锁模力为2000T台1注塑车间2注塑机锁模力为1600T台13注塑机锁模力为1350T台14注塑机锁模力为1000T台15注塑机锁模力为800T台16注塑机锁模力为650T台17注塑机锁模力为500T台28冷水机15P台39拌料机310碎料机311模具调温机/台112机械手(大型)/套1213注塑机变频器/台214蒸汽模辅助设备/台315空压机GA-55阿特拉斯台2注塑车间屋顶16冷却塔30T台2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7摇臂钻床5机加工车间及模具车间18磨床519数控冲床日本村M-2048MT吨位20t台120火花机创能(KS400、KS435、KS545)台321气辅机/套222数控折弯机/套223高速加工中心/套124数控铣床/套225叉车/辆426供配电设施ABB台127行车30T台228色谱仪台5检测楼29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WDW系列台530简支梁冲击试验机数显式台531热变形测试机XRW-300H台532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XNR-400A台533霰弹袋冲击试验机台5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2]7号)的要求,根据《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核实,本项目未使用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7公用工程7.1给排水(1)给水①给水系统本项目建设地位于长沙市经开区星沙产业基地内,基地给水水源来自黄花自来水厂。自来水供应充足,水源水质优良,能完全满足基地企业的需要。星沙产业基地配水管网呈环状布置。配水干管间距一般控制为500~800米,给水管线沿规划道路的西、北侧布置。本项目新征地给水由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沙产业基地现有给水管网引一条DN150给水管道,供水压力为0.3Mpa,完全能满足项目的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室外绿化、道路洒水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等要求。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②循环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流程为:屋顶冷却塔屋顶冷水池循环水泵注塑机图1循环冷却水系统流程图项目拟在注塑车间屋顶设置2台冷却塔,每台流量30m³/h。③给水量本项目用水主要包括冷却塔循环水补水、车间地面清洗水、生活用水,总新鲜用水量约52m³/d。①生产用水主要为冷却水补水及厂房地面清洗水:项目生产(注塑工段)需循环冷却水量30m³/h,损失水量按循环水量的2%计,则每小时需补充新鲜水量为0.6m³,冷却塔每天的运行24h,每天冷却水补充水约14.4m³/d;②车间地面采用拖把清洗,每周清洁一次,每次用水量约12m3,平均每天用水1.7m3/d;③本项目劳动定员共120人,厂区拟设置食堂和宿舍,全厂约有60人在厂内食宿,食宿员工生活用水量按160L/人·d计,非食宿员工生活用水量按60L/人·d计,则本项目生活用水量约13.2m³/d。④其他用水包括道路洒水及绿化用水,用水量分别为13.5m³/d、4.4m³/d。项目具体用水情况见下表。表7项目用水量预测表序号名称用水定额计算指标日用水量(m³)1冷却塔补水按循环水量的2%计循环水量30m³/h14.42厂内食宿员工用水160L/人.d60人9.6厂内非食宿员工用水60L/人.d60人3.63车间地面清洗水12m3/周1.74道路洒水36L/㎡.月11281m213.55绿化用水60L/㎡.月2201.9m24.45小计47.26未预见用水量10%4.87总计52(2)排水①排水系统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厂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管渠采用暗管,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检查井及雨水口,管道在改变管径、方向、坡度处、支管接入处和管道交汇处都设检查井。管道起点埋深不小于1.5米。厂区内雨水管道管径为DN300~DN400。雨水经厂区雨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车间地面清洗水经隔油池处理、食堂含油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再与其他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厂区污水管网,送入设在园区西南角的提升泵站再通过已有市政污水管网进入长沙县城北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捞刀河水渡河大坝至捞刀河入湘江河口断面。②排水量本项目废水主要包括车间地面清洗水及员工生活污水,综合废水排放量约为12m3/d,年废水排放总量3600m3。其中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按照用水量的80%计,约为10.6m3/d,厂房地面清洗水约1.4m3/d。7.2供电(1)电力本项目用电由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沙产业基地供应,当前基地内设1个中心变电站,6个开闭所(配电所),可为入区企业提供双回路供电选择,供电频率为50赫兹。供电可靠率99.9%,电压稳定率96%。接入线的电压可以更换,10kV、110kV运用。厂区内设置中心变配电站负责厂区照明、办公、车间用电。本公司用电属一般性机械加工类,用电负荷等级:三级,厂区内10KV、380V/220V供电线路采用电力电缆直埋敷设,跨过道路时穿PVC工程塑料管保护。①负荷计算:照明采用单位面积估算法,动力设备按实计,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并计入同期系数。全厂变压器总装机容量为1000KVA,估算全厂全年用电量为160万千瓦时。②安装配置低压配电采用以放射为主,树干为辅的配电方式,1万伏高压输电线进入厂区中心变配电站,直接通过变配电站降压后,通过VLV输电电缆暗埋穿墙引入各用电单位。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配电线进入车间后分别在厂房南北两跨沿东西向布线,电线均采用塑料电力电缆线,敷设方式干线采用电缆桥架内敷设,支线采用电线穿管敷设;各电气设备用电分别就近引自主干线电源,用动力箱控制。吊车滑车线用电引自各车间北向主干线。车间照明选用金卤灯为主光源的深照型工厂灯,照度100~150LX。库房照明选用电子镇流器型日光灯为主光源的灯具,照度50~150LX。车间采用树干式配电系统。车间干线一般采用电缆桥架内敷设电缆或绝缘导线。至设备的支线采用金属线槽或钢管穿线敷设。车间采用块板面金属卤化物灯,采用配电箱分区控制。车间配电系统接地采用TN-C-S接地型式,电力装置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体均与PE线相连,插座回路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车间电源在进线处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车间按Ⅲ类防雷建筑物设计防类装置(与配电接地共用接地体),建筑物做总体等电位联结。检验楼供电、厂区道路照明由工厂中心变配电站直接供电。照明、空调采用高效节能型产品,各种场所的照度按照有关照明设计标准确定。生产厂房、公用站房及研发楼内设应急照明及疏散照明。厂区内高低压电力及照明线路采用胶联塑力缆沿电缆沟或直埋地敷设。道路照明在主门卫集中控制。(2)电讯整个项目设置容量为15门的电话程控交换机及宽带网络服务器,建立局域网;同时还设有线电视系统。(3)防雷建筑物为三类防雷。在车间设置总等位接线箱,本工程利用镀锌圆钢作为接闪器,利用建筑物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利用基础钢筋作为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7.3空调及排烟设计本项目空调及排烟设计如下:(1)办公楼和检测楼采用分体式空调。(2)高低压配电房排风量按换气次数15次/h计算,卫生间设卫生间通风器,通风量按10次/h计算。卫生间通风器将废气送入通风井再由屋面抽出至室外排放。(3)办公楼和检测楼的卫生间设置卫生间通风器将废气排至通风竖井集中送至屋顶,再由屋面的屋顶通风机抽出排至屋面排放。(4)楼梯间及其前室设置加压机械送风,其气流压力组织为楼梯间50Pa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前室及合用前室25Pa、走道8Pa,以保证消防安全扑救人员的疏散安全;(5)车间设置全室通风换气,换气次数为3次/h,选用WT4-85-11NO6.3型屋顶风机。7.4消防(1)建筑消防本工程建筑物消防情况见表8。表8主要建筑物建筑消防一览表序号名称生产类别耐火等级结构类型消防措施1生产车间戊二框架结构建筑物内防火分区、安全出口数量和安全疏散距离符合《建规》要求。2仓库戊二框架结构建筑物内防火分区、安全出口数量和安全疏散距离符合《建规》要求。(2)消防给水及灭火设备该厂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水源充足,距水源极近。由长沙县自来水公司用两根DN150mm的水管引入。厂区设专用消防系统,室外管网环状布置,并设地下式消火栓,采用低压制供水。全厂主要建筑物均设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消防用水以生产厂房为计算对象,建筑物高度约为10m,室内外消火栓流量分别为10L/s及15L/s,室内外消火栓均可由市政给水直接供给。各建筑按其火灾危险等级设置建筑灭火器。(3)电气消防①本次建设用电设备为三级电气负荷等级。10kV电源电缆直埋接入生产厂房内附设的变配电所。变电所内设SG10-800kVA干式变压器2台,中置式高压开关柜及低压开关柜若干台。高压开关柜采用真空断路器直流弹操机构,变压器设过流、速断保护,高温报警及超高温跳闸保护。②生产厂房设置应急照明,其电源引自变压器单独出线回路。在主要出入口设置安全出口灯、疏散指示灯。③新建厂房及建筑物均按规程相应要求,按三类防雷建筑设置防雷设施。(4)工艺消防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车间内的安全通道宽度按3m设计,通道两侧边缘涂上醒目的安全标志线,每个工位与安全通道相连,即达到物流顺畅,又便于人员安全疏散,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和消防安全的要求。为防患于未然,厂房除设有室内消火栓外,还配有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车间内布置小型灭火机,按50m2布置一个小型灭火机为8千克干粉、5千克二氧化碳等手提式灭火机。室内消火栓系统,CO2自动灭火系统,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消防投资已分别计入水道专业和电气专业的投资概算中。8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共120人,其中生产工人80人,工程技术和品保人员10人,生产管理人员20人,销售人员5人,后勤人员5人;年工作300天,生产班制为三班制。9项目实施进度(1)建设工期项目建设总工期为12个月(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2)项目实施进度项目规划建设工程建设工期定为12个月,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工期管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拟在2016年5月开始正式经营使用。具体实施进度见表9:项目的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实施进度计划如下:①2015年8月1日前完成编制、评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②2015年7月1日至2015年9月1日完成初步设计及审批;③2015年8月1日至2015年9月1日做好工程地质勘探;④2015年8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完成施工图设计;⑤2015年9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完成工程招投标;⑥2015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完成土石方工程;⑦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完成土建施工;⑧2016年4月1日至2016年5月30日完成设备安装及调试;⑨2016年5月,完成人员培训;⑩2016年5月,工程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3)项目实施进度表本项目建设实施进度表见表9。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表9工程项目实施进度图序号项目内容201520166789101112123451可行性研究及审批2初步设计及审批3工程地质勘探4施工图设计5工程招投标6土石方工程7土建施工8设备安装及调试9人员培训10竣工验收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没有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源。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长沙县星沙产业基地处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侧,黄花组团北部,属黄丰组团,距长沙火车站和湘江航运码头约20km,距黄花机场5km,长永高速公路从南部边缘通过,区内交通主要依赖开元路,老黄花公路和老S207,区外与长永高速、机场高速公路立交互通,新S207正在修建,工业区内外交通较为便利。具体交通地理位置见附图。2、地形、地质、地貌本地区处湘江河流冲积Ⅳ级阶地,地貌形态为低丘垅岗,地形波状起伏。因长期流水侵蚀,冲沟较发达,多为“∪”型开阔地。规划区内呈树枝状分布的多条垅沟及大小相间的山塘是降雨期地表水径流发达的地域。区域内海拔30-100m,相对高差70m。评价区域内普遍为第四纪地层所覆盖,下伏为第三系地层,地层结构简单,层序较清晰,分网纹状粉质粘土、砂砾石层和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岩软弱层两个工程地质层。新生界第四纪更新新开铺组上部为深棕红色、暗紫红色网纹状粉砂质粘土,下部为棕红色、黄红色,底部褐黄色砾石层和砂砾层;中生界白垩系上统戴家坪组第二段上部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为钙质泥岩夹钙质砂岩;下部紫红色中至厚层钙质泥质砂岩夹砂泥质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粉砂岩。岩层呈北东走向,向南东倾斜,倾角小于5°。3、气候、气象本区域地处北亚热带,距海约600余km,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夏季为低纬海洋暖湿气团所盘据,温高湿重,盛夏天气酷热,历年极端气温达43.6℃,冬季常为西北利亚冷气团所控制,寒流频频南下,造成雨雪冰霜,春夏之交,正处在冷暖气流交替的过渡地带,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造成阴湿多雨的梅雨天气,秋季则干燥。基本气象参数如下:年平均气温17.0℃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最冷月平均气温5.0℃最热月平均气温28.6℃极端最高气温40.7℃极端最低气温-11.3℃平均年总降水量1394.5mm日最大降水量192.5mm平均相对湿度80%最大积雪深度20cm年平均风速2.2`m/s全年日照时数1677.1小时4、水文评价区域的地表水主要是捞刀河、松雅河,捞刀河是本规划区域废水的受纳水体。捞刀河发源于浏阳县北周洛洞之石柱峰下,自东向西流入湘江,全长141km,平均坡降0.25%,流域面积2543km2,主河道宽100~150m,年平均流量38m3/s,枯水季节水深3~5m,枯水期90%保证率流量为12.835m3/s。捞刀河星沙镇段南部有一“U”型封闭小河为松雅河,河长约2.5km,是星沙镇松雅水厂取水水源。捞刀河春华瞿家塅桥至黄花水厂取水口上游1000米处共计1km的河段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执行III类标准;从黄花水厂取水口上游1000米至下游200米处共计1.2km的河段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执行II类标准;从黄花水厂取水口下游200米至李家湾约1km的河段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执行III类标准;从李家湾至石塘湾16km的河段为农业用水区,执行III类标准;从石塘湾至栗家巷1.5km河段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执行III类标准;栗家巷至水渡河大坝(含U型松雅河段4.2km)2.8km的河段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执行II类标准;水渡河大坝至捞刀河入湘江河口14.7km河段为农业用水区,执行III类标准。长沙县地下水较为丰富,类型简单,以裂隙水为主,水质良好,为低矿化弱酸性水。水中Mn、Fe离子较高。浅层水质以HCO3-Ca为主,深层地下水具弱承压性,水质以HCO3-CL为主,矿化度0.17~0.55g/L,pH值为5.4~8.3,属低矿化重碳酸-氯化物-钙镁型水。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5、自然资源长沙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林木有松、杉、栎、樟、楠、椿、茶、油茶、柑橘、毛竹等:野生动物有狐、獾、野兔、松鼠、穿山甲、相思鸟、布谷、斑鸠、雉鸡、蜂、蜻蜓、蜥蜴、蛙、蚯蚓、蚁等;水域有青、草、鲢、鲇、鳝、鳅等80多种鱼类及虾类。地下矿藏种类多,以非金属矿具特色,已查明的有铁、锰、钒、铜、钳、硫、磷、海泡石、重晶石、菊花石、煤等50余种,矿点300多处。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星沙产业基地概况及园区发展规划(1)规划范围与规模规划年限为2005~2020年,其中近期建设规划:2005~2010年;远期规划:2011~2020年。远期规划总用地规模为14.13km2。(2)产业基地性质根据《长沙县星沙产业基地总体规划》,产业基地的性质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以新材料、环保工业为辅的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生产清洁、环境优美的高质量、高等级的现代化产业基地。(3)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规划根据《长沙县星沙产业基地总体规划》,产业基地规划用地14.13km2。规划区内自然地形以低山和平原为主,地势较平坦,大部分用地海拔在50~70米之间,最高海拔为101.1米,最低海拔为43.42米,适宜作城市建设用地。产业基地内现有建设用地0.49km2,新增城市建设用地13.63km2,其中占用各类土地情况详见表10,规划建设用地类别情况详见表11。表10 2020年规划新增城市建设用地占用土地类型构成表新占各种土地总面积(公顷)耕地(公顷)山地(公顷)水面(公顷)村镇建设用地(公顷)其他用地(公顷)1363.12787.20381.6650.44133.0310.79100%57.75%28.003.70%9.76%0.79%表11 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性质代码用地面积(hm2)比例(%)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居住用地R383.9327.18其中二类居住用地R2383.93其中中小学用地R2245.012公共设施用地C144.1910.21其中行政办公用地C122.72商业金融用地C2101.26医疗卫生用地C52.42教育科研用地C617.793工业用地M520.2536.83其中一类工业用地M1376.69二类工业用地M2143.564仓储用地W30.922.195道路广场用地S216.5815.33其中道路用地S1214.35社会停车场用地S32.236市政设施用地U10.030.717绿地G106.737.55其中公共绿地G186.87防护绿地G219.868总用地1412.63100(4)工业用地布局规划工业用地总面积为520.25公顷,占总用地的36.83%。根据产业基地产业发展特点和周边产业布局,合理布置工业用地,全区形成四大产业板块:汽车零部件配套工业板块、模具配套加工板块、其它配套工业板块、新型环保工业板块等。各板块之间通过道路和绿化带相分隔,使各园区既互相联系方便,又相对独立。(5)仓储用地布局规划规划在工业区内布置两片仓储用地,其中一期用地内的仓储用地结合中谷粮库布置,二、三期用地范围内的仓储用地布置在新兴路东端,规划仓储用地总面积30.92公顷,占总用地的2.19%。(6)对外交通及道路系统规划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路在产业基地对外交通运输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产业基地南边为东西向的长永高速公路,从产业基地东部经过的新S207省道已建成通车,开元路东西贯穿全区与S207省道相接,黄花至回龙的水泥公路南北贯穿全区,交通便利。基地周边除长永高速公路以外,还规划有东绕城线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外移线等,可通过互通式立交为本区服务。道路系统采用依山就势的方格网结构,尽量避开现有建筑,减少土方量。规划主干道为“四纵五横”,其中“四纵”为:南田路、长界路、黄峰路和五峰路,“五横”为潇湘路、长峰路、开元路、新兴路和雷鸣路。规划路网密度为5.09km/km2,工业区路网间距为450~700m。(7)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利用现有沟渠和山地,将区外的自然景观引入该区,以开元路为绿化主轴,以自南向北的两条沟渠为绿化次轴,结合自西向东引入该区的两条楔形绿带,形成主要绿化骨架网,联结大山公园、东茅公园、长龙公园和各街头绿地,形成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化系统,创造本区高科技、高效益、高水平的生活工作环境。(8)公用工程规划①给水规划产业基地规划近期规划5万人,主要是一、二类工业用地的建设,其用水量约2万t/d,长沙星沙水厂可为产业产业基地提供4.5万t/d的用水量,远期利用金井上游白石洞水库的水源,白石洞水库库容5000万m3,工程投资1.5亿,已处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招标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其他相关技术咨询服务工作在国内公开招标阶段,预期在2012年能实施完成。②排水规划1)现状排水目前规划区内尚未建成污水处理站和市政排水设施,区内排水系统主要是利用区内万明撇洪渠、黄花撇洪渠和长龙撇洪渠三大水系排水,现状排水系统均为雨污合流重力自流排水系统,雨污合流废水最终排入捞刀河。2)污水排水规划本规划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设计中根据规划道路标高变化,将规划区划分为三个排水分区。①污水管渠系统规划布置原则污水管原则上沿道路东、南侧布置,实际可根据道路两厢污水量排放情况及管道交叉情况适当调整,尽量减少管道横穿道路及管道交叉次数。各企业含重金属工业废水和含难降解、可生物放大的有毒物质等含一类污染物废水必须自行处理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后方可排放,其它废水必须预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6)规定的水质标准后,方可排入市政下水道,最终进入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②污水排放方案新调整的排水规划为:W1片区污水由红枫路污水泵站提升,泵站排水能力按最大日最大时水量395L/s配置,污水输送管线沿凉塘东路至W3片区,与W3片区污水一起,最终排入星沙城北污水处理厂处理。W2片区污水由BIN湖东路污水泵站提升,泵站排水能力按最大日最大时水量470L/s配置,污水输送管线沿长株高速至W3片区,与W3片区污水一起,最终排入星沙城北污水处理厂处理。W3片区污水经市政污水管道系统收集后,经规划区西南角已建的污水临时提升泵站,将污水提升后送入现有D1200污水管,最终排入星沙城北污水处理厂处理。星沙城北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处理能力7万m3/d,二期是14万m3/d。长沙经开区污水净化中心已同意接纳该部分污水。星沙产业基根据区域开发情况,在园区西面部建设了一提升泵站,将收集的污水用泵提升后打入东八线已建污水管道,再进入星沙城北污水处理厂处理。2、园区环境保护规划目标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区域开发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环境决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部署和安排。在开发建设中,全面开展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促进城市综合防治、控制环境污染,建设现代化的市政设施系统,保护和改善现有的生态体系,逐步建设成高稳定类型的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建设有先进技术支持系统的高效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意识,形成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和监督的局面,将产业基地建设成环境优美、具有现代风格、管理完善的生态型高科技产业园区。区域内通讯、水、电设施齐全,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工程建设场地尚未发现文物古迹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人文景观。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建成后,废水经城北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捞刀河。因此捞刀河为项目纳污水体。项目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引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湖南省电子废弃物处理中心有限公司工业废弃物环保处理与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区域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数据。⑴评价范围水渡河大坝上游500m至水渡河大坝下游4500m约5km河段。⑵监测点位、监测因子评价因子与监测点位见表12:表12监测点位、监测因子情况一览表序号名称监测因子执行GB3838-2002标准S1水渡河大坝上游500mpH、SS、COD、NH3-N、石油类、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u、Sn、Ni、Zn、Cr6+共12项Ⅱ类标准S2水渡河大坝下游1500mⅢ类标准⑶监测时间和频次2012年8月31日至9月2日连续采样3天;每天采样一次。⑷采样和分析方法采样和分析依照国家环境监测标准方法进行。⑸评价结果监测结果与评价结果见表13。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表13捞刀河评价区域水质现状监测数据统计结果单位:mg/L断面监测因子范围平均值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标准值S1pH6.33~6.81/006~9SS10~1613///COD14~141400≤15NH3-N0.3~0.340.3200≤0.5石油类0.039~0.0410.0400≤0.05总磷0.088~0.0960.09200≤0.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5~0.180.1100≤0.2Cu0.003~0.0040.003300≤1.0Sn0.002~0.0060.004///Ni0.0007~0.00140.000900≤0.02Zn0.047~0.0870.06100≤1.0Cr6+0.02~0.0260.02300≤0.05S2pH6.42~6.53/006~9SS13~1815///COD15~1615.300≤20NH3-N0.54~0.570.5500≤1.0石油类0.043~0.0460.04400≤0.05总磷0.088~0.10.09500≤0.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14~0.180.1600≤0.2Cu0.002~0.0030.002700≤1.0Sn0.002~0.0110.006///Ni0.0006~0.00080.000700≤0.02Zn0.04~0.0450.04300≤1.0Cr6+0.035~~0.0410.03800≤0.05由表13统计结果可知:S1断面水质评价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标准;S2断面水质评价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长沙市经开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采用长沙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4年2季度对长沙城区环境空气常规监测点进行监测的数据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价统计结果见表14。表142014年2季度长沙市空气监测结果统计(浓度:mg/m3)监测点位季度监测项目日平均浓度值均值应取样本数有效样本数最小值最大值超标样本数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经开区4SO291910.0090.0560.021NO291900.0190.0830.036PM1091890.0260.2451415.70.630.102全市4SO28198040.0020.0690.02NO28198100.0010.1190.037PM108198120.0110.279749.10.860.086结果表明,2014年第2季度经开区、全市区域环境空气中的NO2、SO2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但经开区、全市区域环境空气中PM10浓度均超标,经开区PM10浓度超标率及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5.7%、0.63倍;全市PM10浓度超标率及最大超标倍数分别9.1%、0.86倍。引起PM10超标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城市基建扬尘污染及机动车尾气污染。3、声环境质量现状(1)评价标准与方法评价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沿交通干线一侧执行4a类标准。(2)监测布点及监测方法在选址区域的东、南、西、北各边界处,共布置4个测点,实测昼、夜环境噪声声级。噪声监测布点图见附图。(3)监测时间:2015年4月26日(4)监测结果统计各测点监测值的统计结果见表15。表15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结果表[LegL:dB(A)]序号监测点位昼间夜间GB3096-2008昼间夜间1#厂区东侧52.344.365552#厂区南侧56.245.265553#厂区西侧55.643.87055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厂区北侧52.943.56555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位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沿交通干线一侧执行4a类标准要求。4、生态环境状况区域生态环境已由原来的城郊农村自然生态环境转变为城市工业区域生态环境,项目区内无国家规定的一、二级保护珍稀动物、植物群落。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该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6,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见附图。表16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类别敏感目标方位与厂界距离与注塑车间距离概况执行标准空气环境、声环境长沙实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基地S紧邻57m规划在建企业,主要产品为挖掘机底盘件,占地面积约20亩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GB3096-2008的3类、4a类标准中谷国家粮库N20m40m已建,仓储中谷国家粮库倒班宿舍楼EN40m60m已建,宿舍格林泰科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EN紧邻12m规划在建企业军华节能生产基地ES紧邻12m规划在建企业湖南赛隆药业(长沙)有限公司生产基地WS20m100m规划在建企业,主要产品为口服液、综合制剂等,总用地面积118亩长沙怡瑞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基地WN20m100m规划在建企业水环境松雅河(取水口)W9kmU型,长4.2kmGB3838-2002中Ⅱ类标准松雅湖WN6km4km2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万明撇洪渠SE2.5km渠道总长6.9kmGB5084-92中水作标准捞刀河NE3km年平均流量38m3/s,枯水期12.835m3/s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部分河段执行Ⅱ类)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水环境:捞刀河栗家巷至水渡河大坝(含松雅河U型河段4.2km)总长2.8km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捞刀河李家湾至栗家巷总长17.5km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水渡河大坝至捞刀河入湘江约14.7km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松雅湖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3类标准,交通干线一侧执行4a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的二级标准及表2中标准。噪声:营运期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4类标准。固体废弃物: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总量控制指标本评价按处理后达标排放情况计算值,建议COD、氨氮总量控制的指标如下:年排废水量:3600m3/aCOD排放量:0.216t/aNH3-N排放量:0.054t/a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项目营运期生产工艺购买所需尺寸的毛坯钢件车、削、铣、磨、钻模具模具产品外售一部分PP注塑粒子PE注塑粒子拌料白矿油色母干燥、注塑塑料产品一部分剃毛、质检、贴标签合格注塑件塑料毛边、废品经碎料机碎料自来水补充循环冷却水冷却塔N、S、GNN、GN、G一部分汽车五金零部件流程包括模具、五金配件的机加工生产、塑件的生产,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图2项目营运期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注:本项目只进行五金件机加工,不涉及酸洗、磷化、表调、喷涂等表面处理工艺。工艺流程简述:(1)模具、五金件加工制造根据产品需要购买相应尺寸的钢件,经切、铣、车、钻、磨等机加工序后,得到所需模具、汽车五金零部件。模具一部分外售,一部分用于本项目的注塑工序;五金零部件制作好后,外协给其他厂家进行表面处理。(2)塑件生产制造将外购的PP、PE塑料粒子加入拌料机,同时加入适量白矿油、色母、抗静电粒子进行混合拌料,搅拌过程中色母与白矿油充分混合,搅拌过程基本无逸散色母粉。仅人工投料的时候有少量色母粉产生,拌料机无须清洗。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上色完成后加入注塑机料斗,同时将所需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由一体化注塑机进行密闭加热,加热温度为200~240℃,然后挤出热塑料经冷却成型,即得到塑料产品。有的塑件边缘有毛边,需进行人工剃毛修边。经检验不合格产品及毛边经碎料机碎料后回用于注塑工序,合格产品打包后暂存于成品库。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污染工序1、废气:平整施工场地产生的扬尘;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土方的运输产生扬尘;运输车辆尾气。2、废水: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3、噪声:建筑机械设备的安装和运行产生噪声,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4、固废:施工弃土、建筑施工使用建筑材料时会产生零散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二、营运期污染工序(1)废水本项目无工艺废水排放。项目废水主要来自:①厂房地面卫生清洗污水;②员工生活污水。(2)废气①注塑过程中产生的含非甲烷总烃有机废气及臭气;②塑料粉碎机、拌料机产生的粉尘;③钢件钻、磨过程产生的金属粉尘;④食堂油烟废气。(3)噪声①钢件加工过程中铣床、车床、钻床、磨床等设备产生的噪声;②塑件生产过程中注塑机、拌料机、粉碎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③配套动力设备空压机、冷却塔产生的噪声。(4)固废本项目固废包括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固废及生活垃圾,其中①一般固废:a、不合格塑料产品、毛边;b、金属边角料;c、废原料包装袋②危险固废:a、废润滑油;b、废切削液;c、含油废手套、抹布等劳保用品;d、含油废包装罐及脱模剂包装罐;e、废活性炭③生活垃圾。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处理后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注塑车间非甲烷总烃臭气1.1kg/h少量1.1kg/h少量破碎房粉尘0.125kg/h0.125kg/h机加工车间及模具车间金属粉尘11.1kg/h1.1kg/h食堂油烟废气2~12mg/m3<2mg/m3水污染物综合废水废水量CODcrBOD5NH3-NSS石油类12m3/d250~350mg/l150~200mg/l20~30mg/l80~400mg/l15~25mg/L3600m3/a250mg/L150mg/L20mg/L150mg/L15mg/L固体废物生产车间、办公楼次品及塑料毛边25t/a0废金属边角料15t/a0废原料包装袋2.5t/a废润滑油废机油70kg/a0废切削液0.5t/a0含油废手套、抹布等劳保用品0.5t/a0含油废包装罐及脱模剂包装罐3.5t/a0废活性炭1.5t/a0生活垃圾36t/a0噪声铣床、磨床、钻床、冲床、注塑机、拌料机、粉碎机等工艺设备以及配套的动力设备冷却塔、空压机产生的噪声。根据同类工程调查,上述设备噪声级为70~85dB(A)其它无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工程选址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沙产业基地中的工业用地区域内,该区域为工业用地。区内无珍稀动植物和文物古迹保护对象,本项目用地规模较小,对区域城市生态系统无不利影响。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一、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扬尘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阶段,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由于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力扬尘;动力起尘,主要是建材的装卸、搅拌的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装卸车辆行驶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1)建材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据有关调查显示,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的行驶产生,约占扬尘总量的60%,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W——汽车载重量,t;P——道路表面扬尘量,kg/m2。表17以一辆载重5t的卡车为例,通过一段长度为500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产生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情况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清洁度越差,则扬尘量越大。表17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时的汽车扬尘单位:kg/辆·公里P车速0.1(kg/m2)0.2(kg/m2)0.3(kg/m2)0.4(kg/m2)0.5(kg/m2)1.0(kg/m2)5(km/h)0.02830.04760.06460.08010.09470.159310(km/h)0.05660.09530.12910.16020.18940.318615(km/h)0.08500.14290.19370.24030.28410.477820(km/h)0.11330.1050.25830.32040.37880.6371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表18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实施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表18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距离(米)52050100TSP小时平均浓度(mg/m3)不洒水10.142.891.150.86洒水2.011.400.670.60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清洁,同时适当洒水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2)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其扬尘量可按堆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Q=2.1(V50–V0)3e-1.023W式中:Q——起尘量,kg/吨•年;V50——距地面50米处风速,m/s;V0——起尘风速,m/s;W——尘粒含水率,%。由此可见,这类扬尘的主要特点是与风速和尘粒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建材的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是抑制这类扬尘的有效手段。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不同的尘粒的沉降速度见表19。表19不同粒径的尘粒沉降速度粒径(um)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粒径(um)8090100150200250300沉降速度(m/s)0.1500.1700.1820.390.8041.0051.829粒径(um)450
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上表可以看出,当粒径为250μm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当尘粒大于250μm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尘粒。根据现场施工季节的气候情况不同,其影响范围和方向也有所不同。施工期间应特别注意施工扬尘的防治问题,须制定必要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扬尘污染防治对策距项目最近距离的环境敏感点为北侧10m处的中谷国家粮库,为了防治施工期扬尘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建议建设单位采取如下措施,减轻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①施工工地内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和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应当遮盖或者在库房内存放;②建筑工地在开工建设前要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实现施工工地重点环节和部位的精细化管理;③建设施工工地周边必须设置1.8m以上的硬质围墙或围挡,严禁敞开式作业。要采取洒水、覆盖等防尘措施,定期对围挡落尘进行清洗,保证施工工地周围环境整洁。风速≥3.0m/s时应停止土方开挖、转运等扬尘类施工,并采取防尘措施,减轻施工扬尘外逸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④施工现场道路、作业区、生活区必须进行地面硬化;⑤强化施工期环境管理,提高全员环保意识宣传和教育,制定合理施工计划,缩短工期,采取集中力量逐项施工方法,坚决杜绝粗放式施工现象发生;⑥运输建筑材料车辆不得超载,运输颗粒物料车辆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槽;运输土石方车辆必须采取覆盖等防尘措施,防止物料沿途抛撒导致二次扬尘;⑦建筑施工工地进出口处应当设置车辆清洗设施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运送建筑物料的车辆驶出工地应当进行冲洗,防止泥水溢流,周边一百米以内的道路应当保持清洁,不得存留建筑垃圾和泥土;⑧及时清理堆放在场地和道路上的弃土、弃渣及抛撒料,要适时洒水灭尘,对不能及时清运的,必须采取覆盖等措施,防止二次扬尘;⑨施工期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杜绝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⑩加强对施工车辆的保养,确保施工车辆尾气达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20891-2007)中的第Ⅱ阶段标准限值;2、设备和车辆尾气影响在施工期间,施工运输设备和一些动力设备运行将排放尾气,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为CO、NOx、THC。本项目施工期使用的运输设备和动力设备较少,尾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加之场地空气流动性好,因此不会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以及周边环境敏感点产生不利影响。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是短期的,施工完成后就会消失。二、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过程中,水污染影响主要来自施工废水、雨水径流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工地施工人员生活用水按100L/(人·天)计,施工人员约80人,总用水量约为8m3/d,以排放系数0.8计,排放量约为6.4m3/d,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施工废水来自地下水上涌产生的泥浆水、施工机械冲洗和混凝土养护冲洗废水;本项目施工量较小,施工废水产生量不大,但如遇较大降水容易导致单位时间内大量泥浆水产生,施工废水中主要污染因子为COD、NH3-N、石油类等。环评建设施工期设置生态厕所,禁止污水外排;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项目施工期间,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均不得以渗坑、渗井或漫流方式直接排放。施工期废水的影响会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三、声环境影响分析(1)噪声声源施工所用机械设备种类较多,使用的机械有:挖掘机、推土机、打桩机、装载机等。几种典型机械的噪声强度列表如下:表20主要几种施工机械的噪声源强序号机械类型声源特点Lmax[dB(A)](距离设备5m)1轮式装载机不稳定源902推土机流动不稳定源863轮胎式液压挖掘机不稳态844冲击式打桩机不稳态源1125卡车固定不稳态源926移动式吊车流动不稳态源967振捣机不稳态源84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8气动板手不稳态源85(2)噪声预测施工期噪声源可近似视为点声源,根据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可估算出施工期间离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计算模式如下:式中:L(r)——距声源r处的施工噪声预测值[dB];L(r0)——距声源r0处的参考声级[dB]。各种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如下表:表21各种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dB)距离机械类型5m10m20m40m50m100m轮胎式液压挖掘机847872666458振捣机847872666458推土机868074686660轮式装载机948478727064卡车928680747266气动板手958983777569移动式吊车969084807870冲击式打桩机112106100948672施工期噪声的影响随着工程不同施工阶段,以及使用不同的施工机械而有所不同。在施工初期,运输车辆的行驶和施工设备的运转是分散的,噪声影响具有流动性和不稳定性。随后打桩机、振捣机等固定声源增多,其功率大,施工时间长,对周围的影响较明显。施工期噪声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施工机械与敏感点的距离。(3)措施建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机械同时使用,其噪声影响范围会更大。为进一步减轻施工噪声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施工设备选型上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应远离北侧已建敏感点;②对人为的施工噪声加强管理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尽量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现场进行混凝土的搅拌;③高噪声建筑施工机械的使用宜安排在白天,夜间(当日22时至次日6时期间)禁止使用。因工艺要求必须进行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在施工前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④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物料装卸时轻拿轻放。⑤合理安排时间,禁止夜间(指22时至翌晨6时)和午休时间(指12时至14时)在居住区进行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居民休息的建筑及装修施工作业。⑥在有电的情况下避免使用柴油发电机组。⑦建议用钻机代替冲击打桩机,以焊接代替铆接,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冲击工具。⑧环评建议施工单位应将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安置搭建临时封闭式机棚,不能入棚的,可适当建立单面声障,采取隔声或基础减振等降噪措施,尽量减轻施工噪声对环境敏感点及周围声环境的影响。⑨承担原材料及建筑垃圾运输的车辆,进出施工场地及途经环境敏感点时要做到减速慢行,严禁鸣笛。⑩建设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向当地环保部门申请登记。除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外,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因特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本项目施工以前应报环保局审批,并且必须公告附近居民。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噪声的影响将消失,所以施工噪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的、短期的行为。四、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以及土方开挖产生的弃土。建筑垃圾量约为1kg/m2,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20吨;本项目土地开挖产生的弃土为630m3;本项目施工人员约有80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0.5kg/(人·天),产生垃圾量为40kg/d。施工弃土用于基地内道路的建设;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筑垃圾收集后堆放于指定地点,由施工方统一清运,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必须采取遮蔽、防抛撒等措施,并严格按照当地城建、环卫部门要求及时送规定地点处置;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最终由工人运送至生活垃圾收集站,对环境影响较小。五、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施工现场修建围墙和排水沟,合理安排工期,避开雨季施工,严格管理,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路面硬化和绿化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水土流失。施工期间的上述污染环境的因素,可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或减轻其污染,使其达标排放。这些影响也是短期的,随着施工期结束,施工噪声、扬尘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也会消失,而新的建设工程完工后,植被恢复,新的生态环境将取代现有的生态环境。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水环境污染影响分析(1)水环境污染因素分析本项目无工艺废水排放。项目废水主要来自车间地面卫生清洗污水、员工生活污水,废水排放量共为12m3/d。其中,车间地面采用拖把清洗,每周清洁一次,每次废水排放量约10m3,平均每天排放1.4m3/d,根据同类工程调查,地面清洗废水中污染物产生浓度一般约为SS:80~400mg/L、石油类:25~40mg/L;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约10.6m3/d,污染物产生浓度分别为COD200~400mg/L、BOD5150~250mg/L、NH3-N20~30mg/L、SS150~200mg/L、动植物油20~50mg/L。(2)水污染治理措施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城北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项目废水经预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由经园区泵站排入城北污水处理厂处理。具体排放路径为:龙井路-凉塘东路--提升泵站--东八线污水管--城北污水处理厂,目前污水管道已建成,本工程产生废水可进入城北污水处理厂处理。根据可研,建设方拟采取的水污染防治措施为:①车间地面清洗水经隔油沉淀池预处理后外排进厂区污水管网;②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由化粪池处理后外排进厂区污水管网。项目废水经采取可研提出的措施后,综合污水中各污染物浓度COD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50~250mg/L,BOD550~150mg/L,SS40~150mg/L,NH3-N15~25mg/L、石油类10~20mg/L,动植物油10~20mg/L,均可以达到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要求。因此,可研提出的废水净化处理措施可行。(3)水环境污染影响分析本项目主要水污染物排放与城北污水处理厂纳污能力比较分析见表17。表17项目废水排放与城北污水处理厂纳污比较排放源污水量SSCODBOD5NH3-N石油类污水处理厂接受标准mg/l-4005003002520本项目排放浓度mg/l-1502501502015污水处理厂排放浓度mg/l-20602083污水处理厂排放负荷(t/d)一期7万t/d1.44.21.40.560.21二期14万t/d2.88.42.81.120.42本项目排放负荷(t/d)12m3/d0.000240.000720.000240.0000960.000036占污水处理厂一期排污比例0.017%占污水处理厂二期排污比例0.0085%分析可知,本项目废水排放量及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均符合城北污水处理厂的进水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负荷仅占城北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的0.017%,占总规模14万m3/d的0.0085%。总体来看,本项目营运期废水量及主要水污染物排放负荷占城北污水处理厂排放负荷的比例很小,对城北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转没有影响。经城北污水厂净化处理达标的尾水也不会对捞刀河水体产生明显的污染影响。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大气污染物包括注塑过程中产生的含非甲烷总烃有机废气及臭气;塑料粉碎机、拌料机产生的粉尘;模具机加工过程产生的金属粉尘。本环评采用同类工程调查的形式对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气污染物进行分析。(1)注塑废气项目注塑车间安装有8台注塑机(上料、干燥、注塑一体化),注塑机全年300天运行,每天运行24h。在注塑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过程中,仅将塑料粒子加热到使之具有热塑性的温度,基本不发生分解,不发生化学反应,仅是一个物理加热加工过程,且原料的热分解温度远高于加热温度。因此,注塑机干燥及注塑成型工艺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挥发出少量含非甲烷总烃的异味气体。根据类比,非甲烷总烃废气产生量为塑料粒子原料用量的0.1%计算,本项目塑料粒子的年使用量为8000t,则非甲烷总烃产生量最大为8t/a,产生源强为1.1kg/h。注塑废气拟无组织逸散在车间内。由于项目塑料粒子用量较大,且根据现场调查及项目的平面布置图,注塑车间东北面约60m分布有1栋倒班宿舍楼(属于中谷国家粮库),为了降低注塑有机废气对该倒班宿舍楼的影响,环评建议对注塑废气有组织收集后净化处理再外排,即在项目8台注塑机产废气部位上方分别安装集气罩,每台风机的设计风量设定为2000m3/h,废气经负压收集后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净化处理,尾气排气口设置于注塑车间屋顶,排放高度约18m。中谷国家粮库倒班宿舍楼高约12m,项目注塑车间排气筒高18m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的“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200m范围内建筑5m以上”的要求。一般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净化效率可达95%以上,本项目注塑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后,尾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排放速率为0.055kg/h,排放浓度为3.4mg/m3,均大大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相应限值要求。排气口应尽量设置在注塑车间西侧,远离中谷国家粮库倒班宿舍楼。注塑废气经采取本环评提出的净化处理措施后,非甲烷总烃可达标排放,对周围空气敏感点影响较小。(2)废弃塑件粉碎、色母加料过程产生的粉尘①废弃塑件粉碎粉尘本项目3台碎料机拟安装在注塑车间1楼内。碎料机根据废弃塑料的产生量每3~7天使用一次。碎料机主要是对注塑工序产生的不合格塑料产品、毛边进行破碎后回用,破碎机可将塑件破碎成粒径小于10mm的颗粒状,由于破碎粒径较大,大部分大颗粒均沉降至地面,仅极少部分小粒径颗粒会形成逸散粉尘。通过对已建项目湖南亚太实业有限公司公交、火车轻轨内饰项目的破碎房产排污数据进行调查,逸散粉尘量约为破碎量的1‰,产生浓度约20mg/m3。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数据,本项目次品及塑料毛边产生量约25t/a,则粉尘产生量约25kg/a,碎料机按3天使用一次计算,每次使用2h,粉尘的产生速率为0.125kg/h。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碎料机粉尘不经净化处理直接无组织逸散在厂房内。本环评认为,废弃塑件粉碎过程粉尘的产生量较小,不经净化处理可行,但排放方式应由无组织改为有组织。建议在注塑车间新建一座单独的碎料房,并对3台碎料机产生的粉尘进行负压收集,高空外排,排气筒设置于车间屋顶,高度不低于15m。碎料房粉尘经有组织收集后,粉尘的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均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相应限值要求,不会对周边空气环境产生明显粉尘污染影响。②色母加料粉尘注塑粒子的上色搅拌需加入白矿油,因此搅拌过程中几乎无粉尘产生。仅色粉进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粉尘,该部分粉尘可忽略不计。(3)钢件机加工产生的金属粉尘金属粉尘主要来自机加工车间及模具车间中钢件的磨、钻等工序。类比同类项目,每吨钢材产生的粉尘量约10kg,本项目钢材年用量为8000t,则年产生粉尘量为80t,粉尘产生速率约11.1kg/h,金属粉尘无组织逸散在机加工车间及模具车间中。由于金属粉尘质量较大,沉降较快,又有厂房阻拦,颗粒物的散落范围很小,多散落在产尘点5m范围内,飘散至车间外的金属粉尘极少,按产生量的10%计,约有1.1kg/h的粉尘排放至车间外。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大气污染物排放达标技术指南》课题调查资料表明,调研的国内6个机加工企业,各种机加工设备周围5m处金属粉尘浓度在0.3~0.95mg/m3,平均浓度为0.61mg/m3。粉尘经厂房阻拦后,厂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小于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1mg/m3的标准要求。建议,建设单位应及时对散落在厂房地面的金属粉尘进行清理,最好用吸尘器收集送金属回收公司回收利用。经上述处理后,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无组织逸散金属粉尘不会对周边宿舍楼、拟建赛隆制药及其他企业产生明显污染影响。(4)食堂油烟项目拟在宿舍楼一层设置员工食堂,食堂油烟若不进行净化处理油烟排放浓度2~12mg/m3,超出《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2.0mg/m3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标准要求,建议食堂安装经环保部门认证的油烟净化器,此外,宿舍楼应设计专门的油烟排放管道,油烟废气经净化处理后由专用排烟管道排至宿舍楼顶排放,排气筒高度应高出食堂屋顶。经净化处理后的油烟废气对外环境影响较小。3、噪声的环境影响分析(1)噪声污染源本项目投产后,项目主要噪声源为钢件机加工使用的铣床、磨床、钻床、冲床等设备;塑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注塑机、拌料机、粉碎机;以及配套的动力设备冷却塔、空压机。根据同类工程调查,主要设备噪声级详见表18。表18主要生产设备噪声级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位置声源声级dB(A)经采取措施后声级dB(A)排放方式1注塑机台8注塑车间7050连续2拌料机台37555间歇3碎料机台37555间歇5摇臂钻床台5机加工车间、模具车间7858间歇6磨床台57858间歇7数控铣床台27555间歇8火花机台37555间歇9数控冲床台18565间歇10空压机台2注塑车间屋顶空压机房8565间歇11冷却塔台2注塑车间屋顶露天7555连续②噪声防治措施根据可研,项目拟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有:①在设备订购时,在考虑设备生产能力、质量的同时,注重设备的运行噪声,尽可能要求生产商在生产设备时对设备噪声加以控制,使设备噪声强度符合我国环保标准要求;②除冷却塔外,其他设备均于室内安装,可通过墙体隔声;并采用设置减振基础或加设减振垫进行减震;③加强对机械的保养和管理;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本环评将模具车间、机加工车间、注塑车间及屋顶的空压机房、冷却塔视为一个整体噪声源,预测整体噪声源到各厂界的噪声贡献值。根据噪声叠加公式:式中:L—总声压强,dB(A);n—噪声源数。计算出整体噪声源源强为69.6dB(A)。再利用点源衰减模式,预测整体噪声源到各厂界、北向中谷国家粮库的贡献噪声值,点源衰减公式:式中:─分别为处的声级,dB(A);─距离,m;─噪声衰减值,dB(A)(预测时可不考虑)。预测结果见表19。表19噪声预测值北场界东场界南场界西场界北向中谷国家粮库相对位置及距离10.9m12m10m18m21m贡献值48.84849.644.543.1执行标准昼间6565657065超标情况00000执行标准夜间5555555555超标情况00000由表19分析,项目各厂界及北向中谷国家粮库噪声贡献值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3类、4类昼夜标准要求限值。为进一步降低项目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本环评建议:进一步优化空压机房、冷却塔的平面布置,将空压机房、冷却塔布置在注塑车间屋顶西南角,尽量远离北侧、东侧厂界。采取建设方提出的及本环评建议的噪声治理措施后,预计本项目厂界噪声可达到GB12348-2008中3、4类标准,不会对厂界外环境敏感点产生明显影响。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分析(1)固体废物污染因素分析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及对项目生产工艺进行分析,本项目固废种类及产生量为:①一般固废a、不合格塑料产品、毛边:注塑过程中产生的次品及塑料毛边,产生量约25t/a;b、模具钢机加工产生的废金属边角料:主要为金属丝及金属屑,产生量约15t/a;c、废原料包装袋,项目注塑粒子均采用塑料编织袋包装运至厂内,废包装袋产生量约2.5t/a。②危险固废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项目危险固废包括:a、废润滑油、废机油:项目生产设备需用机械润滑油,润滑油定期添加,废润滑油产生量约20kg/a;设备机油全部循环使用,一年清理一次,排放机油量为50kg/a。废润滑油、废机油危险废物类别为HW09,代码为900-249-08;b、废切削液:本项目仅线切割机使用切削液,年用量约600kg,设备自带切削液循环箱,每隔三个月由于切削液不能达到工艺需求则更换一次,废切削液产生量约500kg/a。废切削液危险废物类别HW09,代码为900-006-09;c、含油废手套、抹布等劳保用品,年产生量约0.5t/a,危险废物类别为HW49,代码为900-041-49;d、含油废包装罐及脱模剂包装罐,年产生量约3.5t/a,危险废物类别为HW49,代码为900-041-49。e、吸附有非甲烷总烃的废活性炭,年产量约1.5t/a,危险废物类别为HW49,代码为900-039-49。③生活垃圾项目劳动定员12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约36t/a。(2)项目拟采取的固体废物处置措施项目拟采取的固废处置措施如下: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①一般固废a、不合格塑料产品、毛边运至注塑车间碎料房,通过分类收集和破碎后,直接回用于注塑工段;b、钢件机加工产生的废金属边角料随意堆放在车间内,定期由金属回收公司回收外运处置;c、废塑料编织袋先暂存于注塑车间2楼原料库,由原材料供应商定期回收。②危险固废废机油、废润滑液、废切削液通过专用塑料桶收集后,于车间内暂存;含油废手套、抹布等劳保用品及含油废包装罐、脱模剂包装罐先暂存于车间内。公司已与湖南瀚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危废收购协议(见附件),待项目建成后危废委托湖南瀚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外运处置。③生活垃圾本项目已在厂区东北角新建了一座地埋垃圾站,专门暂存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园区环卫部门定期外运无害化处置。本环评认为:生活垃圾处置措施可行,一般固废及危险固废处置措施不符合相关要求。环评建议:①在原料库房单独设置一间一般固废暂存间,用于项目一般固废分类收集暂存;②在原料库房单独设置一间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必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各项要求,贮存场地按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GB15562-1995)》的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并且标明废物的特性,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内应留有足够空间。③本项目危险废物必须采用专用的车辆密闭运输,严格禁止抛洒滴漏,杜绝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在危险废物的运输中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有关的规定和要求。本项目固废经采取本环评建议的处置措施处理后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二、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来自: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矿物油(润滑油、机油、白矿油)及切削液遇火种可产生突发性火灾事故,火灾将产生大量的废气污染物质,从而造成局部大气污染事故;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②矿物油及切削液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的泄漏。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容器破裂都可能导致矿物油的泄漏。泄漏的矿物油没有被及时收集直接排放,可能对附近地表水造成污染冲击影响。可研未提供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本环评建议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如下:(1)在原料库房加隔一间危化品暂存仓库,集中存放油矿物油桶及切削液;仓库设严禁烟火标志,配备灭火器,不能放置抹布等其他易燃物品;仓库加强接地静电装置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加强安全防范;加强电气检修,预防漏电,保证接地良好;控制火源,禁止出现明火、电器设备电路破损老化漏电打火、使用非防爆电器;保证仓库通风完好并正常使用。(2)油桶附近放置事故应急材料,如黄沙、吸附棉、拖把等,一旦液体原料溅到地面,立即用黄沙、吸附棉、拖把等材料吸干,沾有原料的材料作为危险固废处理;(3)合理规划路线及运输时间;危化品的装运应做到定车、定人;运输有毒物品人员,出车前必须检查防毒、防护用品,在运输途中发现泄漏应主动采取处理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向有关部门报告,请求支援。此外,对于重大不可接受的风险(主要是物料严重泄漏、火灾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害等),制定应急响应方案,建立应急反应体系,当事故一旦发生时可迅速加以控制,使危害和损失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矿物油泄漏及火灾爆炸等风险事故,因此,建议本项目应建立重大事故管理和应急计划,设立厂内急救指挥小组,并和当地有关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部门建立正常的定期联系,应急预案应按表20的要求编制。表20该项目突发事故应急预案要求序号项目内容及要求1总则简叙原料及产品的性质及可能产生的突发事故2危险源概况详述危险源类型、数量及其分布3应急计划区装置区、贮罐区、环境保护目标4应急组织工厂:厂指挥部——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专业救援队伍——负责事故控制、救援、善后处理。地区:地区指挥部——负责工厂附近地区全面指挥、救援、管制、疏散专业救援队伍——负责对厂专业救援队伍的支援。5应急状态分类及应急响应程序规定事故的级别及相应的应急分类响应程序。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6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生产装置:(1)防火灾事故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主要为消防器材。防有毒有害物质外溢、扩散,主要是水幕、喷淋设备等。仓贮区:(2)防火灾事故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主要为消防器材。(3)防有毒有害物质外溢、扩散,主要是水幕、喷淋设备等。7应急通讯、通知和交通规定应急状态下的通讯方式、通知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8应急环境监测及事故后评估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9应急防护措施、消除泄漏措施方法和器材事故现场:控制事故、防止扩大、漫延及链锁反应。消除现场泄漏物,降低危害,相应的设施器材配备。邻近区域:控制火区域,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配备。10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事故现场:事故处理人员对毒物的应急剂量控制制定,现场及邻近装置人员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工厂邻近区:受事故影响的邻近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毒物应急剂量控制规定,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11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措施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善后处理,恢复措施。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12人员培训与演练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人员培训与演练。13公众教育和信息对工厂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14记录和报告设置应急事故专门记录,建档案和专门报告制度,设专门部门和负责管理。15附件与应急事故有关的多种附件材料的准备和形成。结合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危化[2003]10号)的要求,本环评提出如下要求:(1)进一步明确公司内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责和与社会应急机构的联系。①应明确事故发生的现场指挥人、说明应急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明确事故发生时,公司应急机构与社会应急机构成立应急指挥部门的相关职责,指挥权限和应急纪律。②应补充、完善与长沙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电话和联系人。联系部门除消防、公安、安全、环保等部门外,还要增加卫生、水利、行政部门。③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立应急预案的应急机构主要职责修订内容为:a、组织制订、修订突发事故应急预案;b、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c、确定现场指挥人员;d、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批准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e、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上报工作与友邻单位的通报;f、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g、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2)应急响应程序①开通与突发环境事故所在地环境应急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指挥部、相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故进展情况;②立即向上一级环保局领导即:长沙市环保局局长、长沙市环境监察支队队长报告,必要时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③及时向经开区和长沙市相关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和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④通知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分析情况。根据专家的建议,通知相关应急救振力量随时待命,为地方或相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的周边地区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增援。⑤应急预案中应明确对周边企业作安全、环保疏散的告知要求及其方式。应明确告知须作环保撤退疏散的首先是地方政府首脑和对应的各级公安部门等。(3)应急环境监测事故监测与评估在应急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消防和抢险、应急人员的安全、公众的就地保护措施或疏散、食物和水源的使用、污染物的围墙收容和清除、人群的返回等,都取决于对事故性质、事态发展的准确监测和评估。本项目环境应急监测包括:事故规模及影响边界、气象条件、大气、捞刀河和周边居民的地下水井。本项目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迅速组织长沙市环境监测站等监测部门对事故现场以及周围环境进行连续不间断监测,对事故的性质、参数以及各类污染物质的扩散程度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由于本项目矿物油用量不大,在加强管理、完善应急处理措施的前提下,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可以接受的。三、建设项目环保投资建设项目环保投资总计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7800万元的0.95%,环保投资一览表见表21。表21建设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项目污染源环保设施估算金额(万元)废气注塑车间8套集气罩+1套活性炭吸附装置+1座排气筒20破碎房集气罩+15m排气筒6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油烟废气高效油烟净化装置+排气筒5废水车间地面清洗水隔油池1座5车间、办公楼、宿舍楼生活污水隔油池、化粪池15噪声车间、空压机房、冷却塔减震、隔声10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垃圾站2一般固废暂存场所30m25危险固废暂存间30m26合计74四、产业政策本项目生产工艺及设备未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的限制、淘汰类别中,本项目属于国家产业政策中允许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8号)《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第八章第三十条:汽车零部件企业要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主机厂的产品开发工作。在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要逐步形成系统开发能力,在一般汽车零部件领域要形成先进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根据以上要求,本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是相符的。五、项目选址与区域规划可行性分析(1)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本项目选址位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沙产业基地内,西邻规划的龙井路,根据长沙经济开发区星沙产业基地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本项目位于规划的二类工业用地内,本项目主要设计生产汽车塑料件、五金件,因此本项目在该地块建设符合用地性质。用地距离学校、居民区、企事业单位较远,环境敏感性相对较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交通、供电供水、供气通电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已形成四纵四横为主干道,其他次干道为补充,外联高速公路,国际机场,火车站,港口的立体网状交通格局。开发区内已建成5座11万伏送变电站,1座22万伏变电站、日供水20万吨的自来水厂、日处理能力达12万吨的星沙污水净化中心、处理能力7万吨/年的榔梨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7万吨/年的城北污水处理厂,为企业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综上所述,从土地利用规划、区位及环境保护角度考虑,项目的选址条件较好。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与星沙产业基地产业规划的相符性分析根据《长沙县星沙产业基地总体规划》,产业基地的性质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以新材料、环保工业为辅的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生产清洁、环境优美的高质量、高等级的现代化产业基地。基地工业用地总面积为520.25公顷,占总用地的36.83%。根据产业基地产业发展特点和周边产业布局,合理布置工业用地,全区形成四大产业板块:汽车零部件配套工业板块、模具配套加工板块、其它配套工业板块、新型环保工业板块等。各板块之间通过道路和绿化带相分隔,使各园区既互相联系方便,又相对独立。本项目主要设计生产汽车塑料件、五金件,符合星沙产业基地产业规划。(3)项目选址与区域环境保护要求的符合性分析《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明确了经开区企业条件:“入园引进项目必须符合经开区的功能定位以及国家的产业技术政策,其中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中禁止类、《禁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严重污染环境的淘汰工艺与设备名录》等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严禁进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入园条件要求。《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了经开区污染控制指标,从表22分析来看,本项目的建设也能满足控制指标要求。表22经开区环境保护指标综合表指标分类规划目标建议指标本项目废气处理严禁新建、改建、扩建增加二氧化硫和颗粒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业项目;对现有的砖厂逐步关、停、转产;提高天然气使用率,减少燃煤用量。废气处理达标率应达到100%。项目基本不涉及二氧化硫,大气污染排放负荷较低,达标排放。固废处置规划远期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规划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收集。工业固废的处置率达到100%,鼓励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的处置率达到100%,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和收集,鼓励生活垃圾综合利用于生产沼气或生产农肥。工业固废处置率达到100%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噪声防治噪声较大的工业企业禁止靠近商业、居住区布置,且企业内应采取降噪措施,有效降低噪音污染,居住区限制开设歌舞厅、卡啦OK厅等噪音较大的娱乐场所。建设项目的厂界噪声达标率应达到100%,严格控制交通噪声。符合要求水源保护严禁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与取水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严禁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与取水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符合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可行。六、平面布置可行性分析项目新征地块总占地面积为20017.2m2,建筑面积为34037.18m2,场地内拟建建筑包括模具车间、机加工车间、注塑车间及其他配套用房,根据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厂区平面布局如下:项目地块呈不规则矩形,呈东西向分布。厂区主出入口位于厂区西侧,靠近规划的龙井路,作为主要人流、物流通道。厂区南侧布置模具车间、机加工车间,北侧布置生产检测楼、办公楼、材料堆场、注塑车间,注塑车间1层设计为注塑件生产车间、2、3层设计为原料仓库、4层设计为成品仓库。职工宿舍楼布置在厂区东北角,宿舍楼一层布置为员工食堂。配套设施冷却塔露天布置在注塑车间屋顶,空压机布置在注塑车间屋顶的空压机房,生活垃圾地埋垃圾站布置在厂区东北侧、员工宿舍西侧。环评建议:①在原料仓库内分别新建一般的固废暂存间、危险固废暂存间;②注塑车间屋顶空压机房、2座冷却塔布置在西南角,尽量远离北、东厂界。在采取本环评建议的优化措施的前提下,平面布置较为合理。七、“三同时”验收工程内容和监测内容本项目“三同时”验收、监测详见表23。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表23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项目表序号“三同时”验收项目名称监测内容治理验收内容执行标准1生活污水废水量、CODcr、BOD5、NH3-N、SS、动植物油浓度化粪池、隔油池GB8978-1996三级标准2车间地面清洗水废水量、SS、石油类浓度隔油沉淀池3厂房注塑区注塑废气非甲烷总烃、臭气周界浓度最大值经集气罩收集后进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尾气由18m高排气筒外排GB16297-1996中无组织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GB14554-93中表1中的二级新扩改建标准4破碎房粉尘排气量、粉尘排放浓度、排放速率设置单独的碎料房,粉尘经负压收集后由15m排气筒高空排放GB16297-1996表25油烟废气油烟浓度高效油烟净化装置、排烟管道GB18483-20016厂房机加工区金属粉尘厂界上风向及下风向监控点粉尘浓度自然逸散GB16297-1996中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7办公、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垃圾站、垃圾清运情况无害化处置GB1688-20088不合格塑料产品、毛边;钢件机加工产生的废金属边角料;废原料包装袋垃圾暂存情况回收处置情况、去向GB18599-20019废机油、废润滑油、废切削液;含油废手套、抹布等劳保用品;含油废包装罐及脱模剂包装罐;废活性炭危废临时存放场所规范化建设危废转移文件及转移去向是否符合环保要求GB18597-200110噪声治理厂界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设备减振、隔声处理设施、合理布置GB12348-2008中3、4类标准11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情况GB15562-1995《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注塑车间非甲烷总烃臭气集气罩收集后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净化处理,尾气由18m高排气筒外排达标排放破碎房粉尘新建单独的碎料房,破碎机粉尘经负压收集后由15m排气筒高空排放机加工车间及模具车间金属粉尘自然沉降达标排放食堂油烟废气高效油烟净化装置、排烟管道达标排放水污染物综合废水CODcrBOD5NH3-NSS石油类动植物油类车间地面清洗废水及食堂含油废水分别经隔油池净化处理后,再与其他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处理后纳入城北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固体废物生产车间不合格塑料产品、毛边;钢件机加工产生的废金属边角料;废原料包装袋不合格塑料产品、毛边经破碎后回用于注塑工序;其他一般固废先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定期由相关部门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置废机油、废润滑油、废切削液;含油废手套、抹布等劳保用品;含油废包装罐及脱模剂包装罐、废活性炭先暂存于危险固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宿舍、办公楼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外运噪声对高噪声设备进行消声、隔声噪声控制,合理平面布置,确保厂界达标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本工程选址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沙产业基地中的工业用地区域内,该区域为工业用地。区内无珍稀动植物和文物古迹保护对象,本项目用地规模较小,对区域城市生态系统无不利影响。结论与建议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一.结论1项目概况长沙鑫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拟在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沙产业基地内,投资7800万元,实施汽车注塑件、五金配件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项目建设完成后,年产值可达10000万元。项目总占地面积30.026亩,总建筑面积34037.18m2。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建成后,废水经城北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捞刀河。因此捞刀河为项目纳污水体。项目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引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湖南省电子废弃物处理中心有限公司工业废弃物环保处理与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区域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水渡河大坝上游500m断面水质评价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标准;水渡河大坝下游1500m断面水质评价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2)环境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长沙市经开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采用长沙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4年2季度对长沙城区环境空气常规监测点进行监测的数据。结果表明,2014年第2季度经开区、全市区域环境空气中的NO2、SO2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但经开区、全市区域环境空气中PM10浓度均超标,经开区PM10浓度超标率及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5.7%、0.63倍;全市PM10浓度超标率及最大超标倍数分别9.1%、0.86倍。引起PM10超标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城市基建扬尘污染及机动车尾气污染。(3)声环境质量现状在选址区域的东、南、西、北各边界处,共布置4个测点,实测昼、夜环境噪声声级。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位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沿交通干线一侧执行4a类标准要求。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3.1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无工艺废水排放。项目废水主要来自车间地面卫生清洗污水、员工生活污水,废水排放量共为12m3/d。车间地面清洗水及食堂含油废水分别经隔油池预处理与其他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处理,进基地污水管网纳入城北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排入捞刀河。分析可知,本项目废水排放量及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均符合城北污水处理厂的进水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负荷仅占城北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的0.017%,占总规模14万m3/d的0.0085%。总体来看,本项目营运期废水量及主要水污染物排放负荷占城北污水处理厂排放负荷的比例很小,对城北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转没有影响。经城北污水厂净化处理达标的尾水也不会对捞刀河水体产生明显的污染影响。3.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注塑废气项目注塑车间安装有8台注塑机(上料、干燥、注塑一体化),注塑机全年300天运行,每天运行24h。根据类比,非甲烷总烃产生量最大为8t/a,产生源强为1.1kg/h。注塑废气拟无组织逸散在车间内。由于项目塑料粒子用量较大,且根据现场调查及项目的平面布置图,注塑车间东北面约20m分布有1栋倒班宿舍楼(属于中谷国家粮库),为了降低注塑有机废气对该倒班宿舍楼的影响,环评建议对注塑废气有组织收集后净化处理再外排,即在项目8台注塑机产废气部位上方分别安装集气罩,每台风机的设计风量设定为2000m3/h,废气经负压收集后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净化处理,尾气排气口设置于注塑车间屋顶,排放高度约18m。一般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净化效率可达95%以上,本项目注塑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后,尾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排放速率为0.055kg/h,排放浓度为3.4mg/m3,均大大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相应限值要求。排气口应尽量设置在注塑车间西侧,远离中谷国家粮库倒班宿舍楼。注塑废气经采取本环评提出的净化处理措施后,非甲烷总烃可达标排放,对周围空气敏感点影响较小。(2)废弃塑件粉碎、色母加料过程产生的粉尘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①废弃塑件粉碎粉尘本项目3台碎料机拟安装在注塑车间1楼内。碎料机根据废弃塑料的产生量每3~7天使用一次。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数据,本项目次品及塑料毛边产生量约25t/a,则粉尘产生量约25kg/a,碎料机按3天使用一次计算,每次使用2h,粉尘的产生速率为0.125kg/h。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碎料机粉尘不经净化处理直接无组织逸散在厂房内。本环评认为,废弃塑件粉碎过程粉尘的产生量较小,不经净化处理可行,但排放方式应由无组织改为有组织。建议在注塑车间新建一座单独的碎料房,并对3台碎料机产生的粉尘进行负压收集,高空外排,排气筒设置于车间屋顶,高度不低于15m。碎料房粉尘经有组织收集后,粉尘的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均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相应限值要求,不会对周边空气环境产生明显粉尘污染影响。②色母加料粉尘注塑粒子的上色搅拌需加入白矿油,因此搅拌过程中几乎无粉尘产生。仅色粉进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粉尘,该部分粉尘可忽略不计。(3)钢件机加工产生的金属粉尘金属粉尘主要来自机加工车间及模具车间中钢件的磨、钻等工序。类比同类项目,本项目粉尘产生速率约11.1kg/h,金属粉尘无组织逸散在机加工车间及模具车间中。由于金属粉尘质量较大,沉降较快,又有厂房阻拦,颗粒物的散落范围很小,多散落在产尘点5m范围内,飘散至车间外的金属粉尘极少,按产生量的10%计,约有1.1kg/h的粉尘排放至车间外。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大气污染物排放达标技术指南》课题调查资料表明,调研的国内6个机加工企业,各种机加工设备周围5m处金属粉尘浓度在0.3~0.95mg/m3,平均浓度为0.61mg/m3。粉尘经厂房阻拦后,厂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小于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1mg/m3的标准要求。建议,建设单位应及时对散落在厂房地面的金属粉尘进行清理,最好用吸尘器收集送金属回收公司回收利用。经上述处理后,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无组织逸散粉尘不会对外环境产生明显影响。(4)食堂油烟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拟在宿舍楼一层设置员工食堂,食堂油烟若不进行净化处理油烟排放浓度2~12mg/m3,超出《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2.0mg/m3标准要求,建议食堂安装经环保部门认证的油烟净化器,此外,宿舍楼应设计专门的油烟排放管道,油烟废气经净化处理后由专用排烟管道排至宿舍楼顶排放,排气筒高度应高出食堂屋顶。经净化处理后的油烟废气对外环境影响较小。3.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投产后,项目主要噪声源为钢件机加工使用的铣床、磨床、钻床、冲床等设备;塑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注塑机、拌料机、粉碎机;以及配套的动力设备冷却塔、空压机。根据同类工程调查,上述设备噪声级为70~85dB(A)。采取建设方提出的及本环评建议的噪声治理措施后,预计本项目厂界噪声可达到GB12348-2008中3、4类标准,不会对厂界外环境敏感点产生明显影响。3.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①不合格塑料产品、毛边运至注塑车间碎料房,通过分类收集和破碎后,直接回用于注塑工段;②钢件机加工产生的废金属边角料随意堆放在车间内,定期由金属回收公司回收外运处置;③废塑料编织袋先暂存于注塑车间2楼原料库,由原材料供应商定期回;④各种危险固废暂存于危险固废暂存间,定期由有资质单位外运处置;⑤生活垃圾暂存于厂区东北角地埋垃圾站,定期由基地环卫部门清运。本项目固废经上述措施处理后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3.5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的风险程度在可接受和可控制的范围内,存放的危险物品毒性较低、存放量相对较小。项目在严格按照我国有关劳动安全、环保与卫生的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营运中加强风险管理,并在发生事故时应严格落实本报告及安全论证条件报告中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的前提下,事故产生的影响是可以控制的。因此,本评价认为在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加强管理后预计本项目发生各类事故的机率较小,由事故而产生的环境风险影响属可接受水平。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项目相关产业政策的相符性本项目生产工艺及设备未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的限制、淘汰类别中,本项目属于国家产业政策中允许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8号)《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第八章第三十条:汽车零部件企业要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主机厂的产品开发工作。在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要逐步形成系统开发能力,在一般汽车零部件领域要形成先进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根据以上要求,本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是相符的。5项目平面布置可行性和选址可行性分析(1)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本项目选址位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沙产业基地内,西邻规划的龙井路,根据长沙经济开发区星沙产业基地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本项目位于规划的二类工业用地内,本项目主要设计生产汽车塑料件、五金件,因此本项目在该地块建设符合用地性质。用地距离学校、居民区、企事业单位较远,环境敏感性相对较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交通、供电供水、供气通电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已形成四纵四横为主干道,其他次干道为补充,外联高速公路,国际机场,火车站,港口的立体网状交通格局。开发区内已建成5座11万伏送变电站,1座22万伏变电站、日供水20万吨的自来水厂、日处理能力达12万吨的星沙污水净化中心、处理能力7万吨/年的榔梨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7万吨/年的城北污水处理厂,为企业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综上所述,从土地利用规划、区位及环境保护角度考虑,项目的选址条件较好。(2)与星沙产业基地产业规划的相符性分析根据《长沙县星沙产业基地总体规划》,产业基地的性质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以新材料、环保工业为辅的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生产清洁、环境优美的高质量、高等级的现代化产业基地。基地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工业用地总面积为520.25公顷,占总用地的36.83%。根据产业基地产业发展特点和周边产业布局,合理布置工业用地,全区形成四大产业板块:汽车零部件配套工业板块、模具配套加工板块、其它配套工业板块、新型环保工业板块等。各板块之间通过道路和绿化带相分隔,使各园区既互相联系方便,又相对独立。本项目主要设计生产汽车塑料件、五金件,符合星沙产业基地产业规划。(3)项目选址与区域环境保护要求的符合性分析《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明确了经开区企业条件:“入园引进项目必须符合经开区的功能定位以及国家的产业技术政策,其中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中禁止类、《禁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严重污染环境的淘汰工艺与设备名录》等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严禁进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入园条件要求。6、综合结论综上所述,长沙鑫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选址合理,在采取可靠的污染治理措施的条件下,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造成有害影响,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区域总体规划要求及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和要求,因此本评价认为该项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可行的。二、建议和要求1、本项目排水系统必须采用雨污分流、污污分流的原则。项目只能设置一个废水总排污口,处理后污水集中至总排污口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雨水另建雨水排水管网排入市政雨水管网。项目间接冷却水尽可能进行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2、8台注塑机产废气部位上方分别安装集气罩,废气经负压收集后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净化处理,尾气排气口设置于注塑车间屋顶,排放高度约18m。3、建议在注塑车间新建一座单独的碎料房,并对3台碎料机产生的粉尘进行负压收集,高空外排,排气筒设置于车间屋顶,高度不低于15m。4、食堂安装经环保部门认证的油烟净化器,此外,宿舍楼应设计专门的油烟排放管道,油烟废气经净化处理后由专用排烟管道排至宿舍楼顶排放,排气筒高度应高出食堂屋顶;5、危废储存间必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各项要求,建设方必须尽快联系有回收资质的单位,并签订回收处置协议,定期将危废外运处置。在危险废物的运输中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有关的规定和要求。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汽车零部件注塑件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6、进一步优化空压机房、冷却塔的平面布置,将空压机房、冷却塔布置在注塑车间屋顶西南角,尽量远离北侧、东侧厂界。7、原辅材料库房、成品库、固废暂存间、化学品库区应干燥,通风良好,不受太阳直射。仓库的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消防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规定。库房温度应严格控制,经常检查,发现变化及时调整。8、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项目建成后须经环保管理部门验收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营。9、本项目场地内不得进行酸洗、磷化、表调、喷涂等表面处理工艺。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过去五年的工作,是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二〇〇八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过去五年的工作,是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二〇〇八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过去五年的工作,是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二〇〇八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过去五年的工作,是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二〇〇八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郑重承诺:以上内容经确认属实。长沙鑫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月日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6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营村香料烟堆烟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乌山镇敬老院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南屏新天大厦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定稿
- 图们弘宝木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平安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彭州雅达生化有限公司中成药制剂环境影响报告表
- 文化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月山石料加工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榆中仓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沂源大酒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沂源大酒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
- 泰士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迁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
- 浙江华港服饰辅料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绍兴卧龙灯塔橡塑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表
- 视晶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
- 雅礼万境中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200吨批玉米果穗烘干线建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金马城市之都一期”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