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88 KB
- 3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沪宁高速公路丹阳东互通工程环境评估报告国环评证乙字第1983号沪宁高速公路丹阳东互通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丹阳市交通运输局编制单位: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十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11.1项目地理位置与建设意义...........................................................................................................................11.2推荐方案.......................................................................................................................................................11.3项目技术指标和主要工程量.......................................................................................................................2
1.4环境保护目标..............................................................................................................................................31.5工程环境影响分析.......................................................................................................................................4第二章环境现状评价.........................................................................................................................................72.1社会环境现状...............................................................................................................................................72.2生态环境现状...............................................................................................................................................72.3水环境现状..................................................................................................................................................82.4空气环境现状..............................................................................................................................................82.5声环境现
状..................................................................................................................................................82.6地下水环境现状...........................................................................................................................................8第三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3.1社会环境预测与评价...................................................................................................................................93.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93.3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3.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13.5环境空气预测及评价........................................................................................................................
........113.6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33.7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3第四章方案比选.................................................................................................................................................14第五章环保措施与建议...................................................................................................................................155.1设计期的环保措施....................................................................................................................................155.2施工期的环保措施....................................................................................................................................175.3营运期的环保措施....................................................................................................................................21第六章
公众参与...............................................................................................................................................256.1公众参与的实施........................................................................................................................................256.2公众参与调查中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的答复.........................................................................................276.3公众参与调查结论....................................................................................................................................28第七章评价结论...............................................................................................................................................29第一章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1.1项目地理位置与建设意义1.1.1项目地理位置丹阳市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南部,东经119°23′~119°54′,北纬31°44′~32°08′,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2.5公里。东邻武进市,南毗金坛市,西北与丹徒区交界,东北与扬中市隔江相望。本项目拟在沪宁高速公路与S122交叉处设置丹阳东互通。本项目采用单喇叭的互通型式,主体工程位于东南象限,被交道路为122省道,互通设置3进3出的匝道收费站,匝道与122
省道之间采用平交方式,对平交口采用渠化处理。互通匝道的设计速度取40km/h。单向单车道匝道断面采用8.5m,对向双车道采用15.5m。丹阳东互通主体向西距丹阳新区枢纽5.5km,丹阳新区枢纽向西距大泊互通约4.8km;丹阳东互通主体向东距常州罗墅湾互通14.9km。1.1.2项目建设意义本项目的建设,在丹阳市东部增设了一快速出入口,直接带动了丹阳东部及东南部地区的发展,同时加强丹阳市沪宁线其他城市的沟通联系,有助于主动接受上海辐射,参与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以及沪宁城镇聚合轴的建设;同时,本项目的建设使得周边区域更好的与沪宁沿线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吸引人流与物流,加强产业集聚和商品流通,给地区工矿企业、物流业、旅游业等方面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促进将丹阳市建设成为沪宁线上重要的商品流通中心、新兴的制造业基地。1.2推荐方案本项目推荐方案拟建单喇叭互通1座,主体工程位于东南象限,被交道路为122省道,互通设置3进3出的匝道收费站,匝道与122省道之间采用平交方式,对平交口采用渠化处理。互通匝道的设计速度取40km/h。单向单车道匝道断面采用8.5m,对向双车道采用15.5m。丹阳东互通主体向西距丹阳新区枢纽5.5km,丹阳新区枢纽向西距大泊互通约4.8km;丹阳东互通主体向东距常州罗墅湾互通14.9km。1图1.2-1项目推荐方案图1.3项目技术指标和主要工程量
根据工可报告,本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和主要工程量见表1.3-1。表1.3-1主要技术指标及工程数量21.4环境保护目标拟建项目在进行路线布设时尽量避开沿线大的村庄,但由于受到地形地物等因素的限制,现有的线路不可避免地要影响一些村庄。通过查阅1∶10000地形图,结合现场踏勘调查和工程环境影响识别,确定出项目沿线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生态环境基本农田。2.水环境拟建的公路跨越河流有2条,分别为孔家村溪流和薛桥里村溪流,均未纳入水质功能区划,评价范围内没有集中式饮用水取水口。3.声环境和环境空气拟建工程推荐路线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敏感点共计6个,为6处居民点。4.环境风险拟建项目的主要环境风险保护目标为所跨越的两条河流。31.5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5.1勘察设计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勘察设计阶段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项目的直接影响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居民生活及自然景观均会产生重大影响。理论上,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详设阶段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会产生决定性的、深远的影响。拟建公路互通的布设将永久性和临时性占用农田、鱼塘等,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业、渔业和多种经营;拟建互通布设关系到居民拆迁问题,从而会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互通设计对周围环境都将有一定的影响等。各种环境影响因素和强度特征在设计中已全部定形。具体见表1.5-1。表1.5-1勘察设计期主要环境影响分析1.5.2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作为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是项目对环境产生影响最明显的阶段,公路施工期将进行桥梁建设,堆筑填土路基,摊铺灰土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为此将在沿线设置施工便道、生产生活区、施工营地等。由此将占用耕地,加大水土流失强度、产生施工噪声、影响桥梁所在河流水质,并产生大量扬尘和沥青烟气。具体参见表1.5-2。41.5.3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的环境影响是项目投入使用后,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表现为持续、长期、变化的特点。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交通噪声对互通区域居民的干扰将加大,汽车尾气中多种污染物如CO、NO2
等以及路面扬尘会污染环境空气,也将污染农田土壤、农作物。由于局部工程防护需要稳固,植被恢复尚需时间、水土流失依然存在,路面、桥面径流可能污染水体、水质。另外危险品运输还可能存在突发性的,危害严重的影响。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见表1.5-3。56第二章环境现状评价2.1社会环境现状项目坐落于丹阳市,因此镇江市、丹阳市为本项目直接影响区。2.2生态环境现状2.2.1生态系统及植被现状镇江市落叶阔叶树有麻栎、枹树、黄连木、山槐、枫杨等;常绿阔叶树有青风栎、苦楮、石楠等。药用植物有700多种。引进的树种有黑松、杉木、泡桐等。宝华山自然保护区有木兰科中最珍稀的宝华玉兰。2.2.2动物镇江市鱼类资源丰富,青、草、鲢、鲤等淡水养殖鱼类和鲍、鲶、鳝等非人工养殖鱼类均有大量出产。境内长江鱼类有90多种,其中刀、鲥、鳗、鱼回、河豚是名贵品种;白鳍豚、中华鲟等是我国珍稀动物。全市有鸟类100多种,其他野生动物20多种。2.2.3土壤概况镇江市全市低山丘陵以黄棕壤为主,岗地以黄土为主,平原以潜育型水稻土为主。水稻土是全市的最主要土壤,分布广,面积大,有244.81万亩,占总面积的65.25%。黄棕壤分布于宁镇山脉和茅山丘陵,面积111.40
万亩,占总面积的29.7%。石灰石是岩性土壤,分布在低山丘陵的山腰,面积7.1万亩,镇江的船山石灰石矿是江苏最大的石灰石矿区。紫色岩土仅仅在镇江的句容境内有零星分布,开发利用的不多,面积1.11万亩。2.2.4水土流失现状项目沿线地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区,区内河流、沟渠、水塘较多,河畔、村庄周围均有防护林带,林木生长茂盛,植物覆盖较好。根据《江苏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报告》(1999年9月),项目地区水土流失基本为微度,侵蚀模数<500t/km2a。72.3水环境现状项目区域主要跨越孔家村溪流和薛桥里村溪流两条水系。孔家村溪流和薛桥里村溪流均参考执行Ⅲ类标准。拟建项目沿线区域不涉及取水口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薛桥里村溪流各项指标均满足水质标准要求。2.4空气环境现状沿线调查发现,项目沿线没有重要或特殊的空气污染源。评价范围内现有构筑物均为居民住房,对环境的影响较轻微,大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结合项目沿线地区特点,按照“以点代线”的布点原则,项目沿线周围共布设2个大气采样监测点:前施村和孔家村。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拟建公路沿线两个大气监测点的PM10、NO2浓度均符合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因此,拟建公路沿线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2.5声环境现状公路两侧红线200m范围内敏感点共6个,均为居民点,对其进行环境噪声现状监测,其中对前施村进行了24小时连续监测。对沿线6个声环境敏感点进行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虽然拟建项目处于农村地区,敏感点均邻近沪宁高速公路,受现有道路噪声影响,存在超标现象。总体上,拟建项目沿线的声环境质量较差。2.6地下水环境现状地下水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据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特征和公路项目环境影响特点,在评价范围内设置胡墙村、后施村、孔家村3个监测点,对地下水水位、水质进行监测。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位地下水的各项指标均满足Ⅲ类标准要求,地下水水质较好。8第三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1社会环境预测与评价(1)将极大改善本区域出入高速公路不便的缺陷、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加强地区产业集聚和商品流通,给地区工矿企业、物流业、旅游业等方面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2)拟建公路充分结合了丹阳市城市规划,充分结合了丹阳市交通运输规划,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3
)项目建设占用的耕地由用地单位按照江苏省规定的耕地开垦费标准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与项目所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根据项目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补划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来平衡。用地规划修改后可操作程度将得到提高,方案实施后对仪征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3.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2.1工程建设对沿线植被的影响只要采取严格的施工管理和植被恢复措施,拟建公路的建设不会造成生物量的损失,随着公路绿化建设和植被恢复,生物量将会逐渐得到恢复和提高。公路建成后单位面积的生物量将优于公路建设前。3.2.2水土流失影响项目在施工期,占地范围内的地表植被已遭到破坏,其排水系统和绿化工程尚未建成,水土流失量会比施工前明显增加。因此本项目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项目施工期的路基填方施工阶段,这期间路基边坡和表土堆放场是水土流失的重点防护对象。项目地处平原区,平坦的地势限制了水土流失的动能,为此,水土流失轻微。另外,项目本身还设计了完善的排水系统、绿化工程,因此项目建成后通过各项水土流失防护措施,能将施工后的水土流失控制到目前的轻微等级,不会造成水9土流失加剧状况发生。3.3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3.1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1
)桥墩的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钻孔将产生一定的钻渣,若钻渣任意抛至河流中,将造成下游河道的淤塞及水质的恶化,造成一定时间一定水域范围的污染。(2)跨河桥梁的桥墩基础、墩身,临时支撑等水下工程的施工对水体水质产生影响,在施工初期,由于围堰或筑岛,在作业场地周围将会局部的扰动河底,故而会使局部水体中泥沙等悬浮物增加。根据国内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经验,一般在水下构筑物周围约100m范围内的水体中悬浮物将有较为显著的增加,随着距离的增大,这一影响将逐渐减小,随着施工的结束,这一影响将很快消失。所以,水下构筑物的施工对地表水的影响较小。(3)桥梁施工作业时,必须对施工机械漏油采取一定的预防、管理措施,避免对下游水体造成油污染。(4)施工物料堆场受降雨冲刷引起的地表径流污染。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及一些粉末状材料如粉煤灰等)若堆放在沿线水体附近,如果保管不善或受暴雨冲刷等原因进入水体将会引起水污染。废弃的建材堆放、搅拌场上的残留物质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也会造成水污染。(5)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或生活垃圾随意抛弃引起的污染。3.3.2营运期对水环境的影响公路路面、桥面径流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营运期存在危险品运输事故风险。收费站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回用于收费站冲厕、绿化用水,不能回用或回用后剩余的处理水排入附近水塘,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一级标准,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103.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4.1施工期地下水环境预测与评价1、桥梁施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桥梁施工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来自桥墩围堰钻孔灌注桩基础时用于护壁的泥浆。泥浆接触地下水可能污染松散岩类孔隙水。2、淋渗水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桥梁施工过程中若桥梁钻渣处置不当,物料、油料、化学品堆放管理不严,施工机械设备漏油、机械维修过程中的残油等可能污染地下水。鉴于项目区域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建筑材料堆放场地产生的少量淋渗水主要是对潜水的影响,对地下微承压含水层的影响很小。3.4.2营运期地下水环境预测与评价营运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路面径流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本工程通车后营运后,路面、桥面径流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主要是路面、桥面径流重工的污染物如:SS、石油类等,这些污染物一旦随降水径流进入周围水体,对地下水的水质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路面径流中上述污染物一般是在降雨初期浓度较高,在降雨一般时期后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由于SS本身为泥沙类物质,污染较小,土壤层对其的天然阻滞作用较强,对地下水含水层的影响很小。根据相关研究,由于土壤层的吸附作用,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运移过程中一般被吸附净化,石油类污染物主要积聚在土壤表层80cm
以内,对表层土壤影响较大,但对地下水含水层影响较小。3.5环境空气预测及评价3.5.1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拟建互通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扬尘和粉尘污染物、沥青摊铺时的烟气和动力机械排出的尾气污染物,其中扬尘和粉尘不仅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比较显著,对敏感目标的环境空气质量也有短期影响。此外还会对项目区域农作物、蔬菜、瓜果种植或花卉、苗木栽培或水产养殖产生比较明显的污染影响。113.5.1.1扬尘污染(1)道路扬尘拟建项目施工期道路扬尘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将是比较严重的。(2)施工作业扬尘路基填土掺生石灰产生的施工作业扬尘,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将是比较显著的。二灰土和碎石经路面基层混合料拌和场集中拌和后,运输至工地采用人工与机械配合铺筑。因此铺筑路面基层和底基层产生的施工作业扬尘,对沿线敏感目标空气质量也有影响。(3)物料扬尘石灰、水泥、粉煤灰和黄沙在运输和堆放过程中受到风吹、搬运或机械振动产生的物料扬尘,干燥大风情况,对下风向敏感目标空气质量有短期影响。
3.5.1.2粉尘污染在粉煤灰、石灰、水泥拌和稳定土和稳定碎石过程中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粉尘污染。3.5.1.3沥青烟污染本工程拟设置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楼,沥青熔融、拌和作业产生的沥青烟,将对拌和楼附近的敏感目标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比较显著的污染影响。此外沥青混合料面层摊铺作业产生的沥青烟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也将产生轻微的污染影响。3.5.1.4汽车尾气污染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主要以NO和NO2形式存在)和总烃(THC)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汽车尾气排放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将是不容忽视的。3.5.2营运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拟建公路沿线地区下垫面平坦,年平均风速较大,年降水量较多,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沉降等大气自净过程。12项目建成后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项目建成后,互通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较小。3.6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6.1施工期声环境预测与评价
公路建设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源来自于施工机械的施工噪声和运输车辆的辐射噪声,如不加以控制,往往会对附近的村庄声环境敏感点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公路施工时运输建筑材料的运输车辆一般都具有较大的辐射噪声,这些运输车辆发出的辐射噪声也会对沿线的居民休息产生一定影响。3.6.2营运期声环境预测与评价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噪声主要由沪宁高速公路主线交通噪声贡献,本项目新建匝道交通噪声的贡献很小。本项目建设前后敏感点处的预测声级差别很小,主要是高速公路主线交通量增加与匝道分流主线交通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本项目建成营运后,车辆交通噪声变化较小,对沿线敏感点产生影响也较小。3.7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7.1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废弃土方、桩基钻渣、拆迁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拆迁建筑垃圾回收可利用的钢材、砖块后,委托经丹阳市城市管理局核准从事建筑垃圾清运的单位清运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拖运处理,不向环境排放。3.7.2营运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收费站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20kg/d。收费站采用垃圾桶和垃圾箱收集生活垃圾,并由丹阳市环卫部门拖运统一处理。运营期本项目固体废物排放量为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13
第四章方案比选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从互通形式、建设条件、与交通便利等角度进行了互通方案比选。将推荐方案与比较方案从与地方规划的协调性、土地占用量、路基填土方量、工程拆迁量以及运营期噪声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综合各比较点利弊,从环境角度同意推荐线方案。拟建互通方案全面考虑了项目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各环境要素影响,对区域地质、水文、土地利用、城乡规划等因素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论证,推荐方案不涉及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等环境敏感区。部分噪声敏感点,通过工程拆迁、绿化降噪等环保措施解决交通噪声超标的问题。最终互通方案是对综合环境影响小的方案,所涉及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解决。从环境角度来看,推荐方案是合理的。14第五章环保措施与建议5.1设计期的环保措施5.1.1对环境保护已有的考虑1.本项目是新建工程,在拟定方案时,设计单位已经充分考虑了与丹阳市城市发展规划相互协调。本着“服务地区,支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原则,即照顾近期使用,又与远期规划相适应。该道路是沪宁高速与干线公路的互通通道,同时也加强城区与沪宁线其他城市的联系,为沿线城镇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2
.在满足行车安全、舒适需要的同时,充分重视桥梁景观设计,力争造型美观、桥跨布置协调,并与周围环境配合良好。3.在桥头、沿线低洼地等高填土路段,使用一定数量的镇江谏壁电厂、扬州电厂等的粉煤灰,以减少取土场面积和取土数量。4.全线设计涵洞通道共14个,便于路线两侧水系和生态的沟通。5.1.2设计阶段环保进一步要求1.保护居民点互通建设不可避免搬迁部分居民,搬迁会对居民生活、生产带来巨大影响,也可能带来经济上的压力。因此在深化设计阶段应充分研究互通方案与居民点关系,尽量避绕,降低拆迁量。施工期间,物料堆场、搅拌场、沥青拌和场周围空气污染较重,施工组织方案应尽量考虑将物料堆场、搅拌场、沥青拌和场等设置在尽量远离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的区域和居民点、学校等保护目标,并设在保护目标主导风向下风向300m以外的地方。2.保护耕地(1)建议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与土地管理部门和互通区域各级政府加强联系,加强公众参与工作。施工图应明确规定地表有肥力土层的堆放方案,确保能为后期农业土壤复垦或生态景观、绿化、美化工程所用。(2)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占用单位应当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负责开垦与所占基本农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建设单位应贯彻《土地管理法》与《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及时缴纳征用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以15
及青苗补偿费,按政策缴纳耕地开垦费,土地部门利用补偿的土地费开垦或改造与占用基本农田数量相当的新的基本农田。(3)设计中应严格执行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项目建设用地规模。3.水土保持(1)项目在优化平面、纵面、横面设计上要顺应沿线地形、地貌,尽可能减少对水利、防洪圩区、农田灌溉设施的干扰和破坏,并采取可靠的工程防护措施设计、绿化工程设计,优化工程水土保持工程。(2)为防止路基边坡受到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在路基边坡防护设计中要综合采用拱形或六棱形机制预制块骨架护坡、石砌护坡、植草护坡等多种形式。(3)施工结束后,建议结合地方生态规划的要求,对所有具有植被恢复条件,且不能用于复耕的临时占用造成的裸地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尽量降低环境的人为破坏及新增的水土流失危害影响。4.保护水环境(1)在路基排水沟外侧设置平台使路基排水自成体系,路基排水沟与地方灌溉系统交叉时,要采用倒虹吸等构造物进行立体交叉排水设计,使路基路面排水不影响道路沿线农田耕作和水产养殖;在后期设计中对桥梁进行优化,增加跨径,减少河道内布桩。(2
)跨河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中,应按照有关规范明确规定桩基钻渣等废弃物不得直接排入水体,将钻渣暂时堆放在对水环境无影响的适宜地段,并对钻渣进行必要的处理后用于筑路或填埋取土场,避免由于水土流失等原因造成的水体水质和周边农田污染。同时应加强桥梁基础的防撞和警示设施的设计,以避免油类等危险品运输船只发生撞桥事故泄露对水体造成污染影响。(3)对跨越河流的桥梁应提高防撞设计等级,桥梁护栏设计应符合防撞要求,防止危险品车辆直接落入河流。(4)加强收费站排水工程设计。收费站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收费站污水处理设计应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冲厕、绿化用水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在技术经济可行的情况下,收费站冲厕、绿化给水管网应优先考虑中水回用。165.2施工期的环保措施5.2.1施工前期招投标1.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应将审批通过的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所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编入相应的条款中。2.承包商投标文件中应包含环保措施的落实及实施计划。3.建设单位评标过程中应注意对投标文件的环保部分进行评估讨论,对中标方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要求。5.2.2社会环境1.建设单位和沿线各级政府要严格遵守省政府的征地拆迁补偿及重新安置政策,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各项补偿费,妥善安置每户受到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影响的居民。2
.建设单位和沿线各级政府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对那些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的征地拆迁困难户给予额外补助,力保征地拆迁困难户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原有水平。3.沿线各乡镇必须统一规划房屋拆迁户的安置,严禁改扩建宅基地乱占、多占耕地。4.建设单位和沿线地方政府要严格按照省政府要求,做好“占一补一”的基本农田补充工作。5.2.3生态环境5.2.3.1减少占用耕地严格执行设计文件,严禁随意乱挖、乱掘,避免占用计划外农田。严禁将工程废渣随处乱排,更不允许排入就近的地表水系。在路基填筑和取土施工过程中对地表上层30cm厚的高肥力土壤腐殖质层进行剥离和保存,作为公路建设工程结束后农业用地复垦、地表植被补偿恢复和景观绿化工程所需的耕植土。5.2.3.2水土保持措施(1)对主体工程区的保护措施主体工程区:对路基采用逐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施工方法。在填筑路堤的同时进行边坡排水和防护工程。路基工程尽量采用机械化作业,并合理组织施工,缩短工期。17防护工程:路基施工前在路基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内坡比1:1,沟壁夯实,结合地形在排水沟处设沉砂池,水流经沉砂池后,排入附近的自然沟道,尽量做到公路的排水防护系统与公路建设同步实施。
为保证路基及边坡的稳定,填方、挖方路段应根据地形地质及填挖高度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视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浆砌片石坡面防护、草皮防护、挡土墙及护面墙等形式进行坡面防护。路堤边坡、桥梁、立交工点等处视路堤高度及填料性质、水文条件,分别采用护脚、挡土墙、拱形护坡、浆砌片石护坡、护坡道和撒草籽等防护形式。雨季施工:加强与丹阳市气象部门联系,制定雨季施工计划。雨季填筑路基时,应随填随压,以确保路堤质量。每层填土表面形成2~5%的横坡,并应填平,雨前和收工前将铺填的松土碾压密实,做到不积水。对水土流失易发地段,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不能避免时,应保证施工期间排水畅通,不出现积水浸泡施工面的现象,如防护工程不能同时开展时,对边坡及施工面应采取加盖防水雨布等防护措施。(2)对表土堆场的保护措施建议将路基、施工场地等的耕作表土进行集中收集与堆放,主要留作取土场复耕用。在表土堆放场地应选择较平缓处,并对表土堆放的四面坡脚均采用装土编织袋挡墙进行临时防护,并对土堆裸露的顶面和坡面进行压实或拍实处理,然后播种苜蓿草籽以保持养分并固着土壤颗粒。最后,覆土工作结束后,对于临时堆置表土占用的土地必须进行植被恢复。以防止人为增加新的水土流失。5.2.4水环境1.桥涵施工的水环境保护措施(1
)桥涵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机械的日常养护和水上作业的监管力度,杜绝燃油、机油的跑、冒、滴、漏现象;严禁向沿线任何水体倾倒残余燃油和机油;严禁向沿线任何水体抛弃生活垃圾、建材废料和建筑垃圾。(2)加强对物料运输船舶的安全运输管理和机械养护监督,杜绝事故隐患和燃油机油的跑、冒、滴、漏;严禁物料运输船舶直接向水体排放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船舱油污水,船舶产生的污染物必须与施工营地产生的污染物合并处理。(3)对于跨越水体桥梁的钻孔灌柱桩施工应当设置泥浆沉淀池,必要时还应采用泥浆船配合作业,严禁泥浆直排水体;桥涵施工挖出的淤泥和沉渣,要在当地水利部门18同意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水域设置围堰进行吹填。(4)桥涵施工要充分考虑防洪、防涝需要,不得妨碍沿线地区行洪、排涝、灌溉、水产养殖的正常进行,必须保证沟渠畅通,及时根据施工进度清理河道,彻底拆除在水体中临时修筑的堤坝、围堰等设施。(5)桥涵施工和物料船舶运输必须制定相应的油污染应急预案,在沿线重要跨河桥梁施工工地必须配备足够的油污染净化、清理器材和防护设备,如围油栏等。2.路基路面施工的水环境保护措施在路基纵断面凹形处或地面有地表径流处,且路基附近有河渠、水田、池塘时,应在该路基两侧设置泥砂沉淀池,减少路基施工时对附近水体的污染。3.施工营地与物料堆场的水环境保护措施(1
)施工营地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不外排,定期由环卫部门清掏或交当地农民还田。同时定期用石灰等药物消毒,防止疫病传播。混凝土构件预制场、沥青拌和场、混合料拌和场必须设置沉淀池和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尾水必须处理达一级排放标准。严禁将未经处理的生产生活污水和含油废水排入任何地表水体。(2)尽量远离沿线水体设置施工营地、混凝土构件预制场、沥青拌和场、混合料拌和场、物料堆场,在河流1km以外设置施工营地和其他临时工程;物料堆场和各类施工现场遗留的建材废料和建筑垃圾要根据施工进度,组织或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彻底清运至附近城镇垃圾处理场妥善处置。(3)施工营地、混凝土构件预制场、沥青拌和场、混合料拌和场要设置生活垃圾堆场来统一收集和堆放生活垃圾,组织或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附近城镇垃圾处理场进行妥善的无害化处理。(4)物料堆场、生活垃圾堆场、混凝土构件预制场、沥青拌和场、混合料拌和场四周必须开挖明沟和沉砂井,必要时还要设置阻隔挡墙,防止暴雨径流引起水体污染。(5)施工结束后,施工营地的化粪池应及时覆土掩埋。5.2.5环境空气1.必须配备足够的洒水车,对施工便道和未完工路面经常洒水、保持路面湿润,在敏感路段增铺草垫,抑制道路扬尘污染。2.粉煤灰、石灰、水泥、黄沙等物料的运输和堆放,必须采取蓬布遮盖、表面潮19湿处理、定期洒水等措施,抑制物料扬尘污染。3
.必须在物料堆场四周设置挡风墙,经常洒水保持堆场内地面湿润,进一步抑制物料扬尘污染。4.用粉煤灰、石灰、水泥拌和稳定土和稳定碎石时,必须对拌和设备增配除尘装置,同时采取在拌和场四周设置挡风墙、经常洒水等辅助抑尘措施。5.对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增配沥青烟净化装置,抑制沥青烟污染。6.进行路基填土掺生石灰处理、粉喷桩或水泥深层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路基土填筑和压实等路基施工作业,进行路面水泥稳定碎石或二灰碎石基层、二灰土或水泥土底基层铺筑等路面施工作业,都必须在施工作业路段下风向侧设置临时挡风墙并经常洒水,抑制施工作业扬尘污染。7.对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应更新尾气净化装置,提倡使用高清洁度燃油,抑制汽车尾气污染。8.沥青拌和场、混合料拌和场、混凝土构件预制场、物料堆场选址要避让沿线环境敏感点,必须设置在环境敏感点主导风向下风向300m以外。9.互通建设使用粉煤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也应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特别是其引起的空气污染。运输粉煤灰应封闭运输或加盖蓬布、湿装湿运,必要时途中洒水,严禁沿途扬尘。粉煤灰运抵施工场地后应尽快拌和,减少堆放时间。堆放时应加盖篷布、定时洒水,必要时设围栏,防止雨水冲刷进入附近水体、农田。5.2.6声环境1.施工噪声影响属于短期影响,主要是夜间干扰施工沿线居民的休息。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在表1.7-1
所列的敏感点附近200m范围内路段应停止施工作业,如难以避免,则需上报丹阳市环保局,通过批准后方可进行非打桩作业等的低噪声夜间施工。昼间施工时也要进行良好的施工管理和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以保证周围居民的声环境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昼间70~75dB,夜间限值为55dB;2.桥梁桩基础施工,应采用钻孔桩、静压桩等低噪音施工方式,避免对附近敏感点居民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3.对于“孔家村、薛桥里村、前施村、后施村、胡墙村、戎家村”距公路很近而受施工期噪声影响严重的敏感点,在敏感点附近路段施工时(必须在昼间施工),如果敏20感点监测不能满足相应的声环境质量标准,可以采取临时性的降噪措施,如设置临时降噪声屏障等措施来保护敏感目标,鉴于国内公路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还没有较好的经验及方法,因此还是建议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先,严禁在敏感点周围300m范围内进行夜间打桩作业,尽量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4.目前的施工营地,施工场地、预制场、拌和站等均未确定,要求在下一步设计中,场地的选取需考虑沿线的声环境敏感点,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确定合理的工程施工场界,建议施工场界距离敏感点至少保持200m的距离,受地形所限时,距离可适当缩小,但必须保证避免在施工场界内存在居民生活区和保证施工场界外的噪声限值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集中施工场地尽量远离居民区;5
.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施工物料运输时,注意调整运输时间,尽量在白天运输。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对运输道路两侧居民夜间休息的影响,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对现有道路交通的负荷。在途径村镇,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需改扩建的便道应尽量远离村镇等敏感目标。距声环境敏感目标100m范围施工便道上禁止车辆夜间运输物料,防止噪声扰民。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以缓解拟建项目施工期对沿线敏感点的噪声影响。5.3营运期的环保措施5.3.1生态环境1.道路营运管理部门必须强化绿化苗木的管理和养护,确保道路绿化长效发挥固土护坡、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隔声降噪、美化+景观等环保功能。2.加强对沿线水土保持工程设施、结构物、边坡防护设施维护保养,保证不发生大范围、大强度的水土流失事故,应制定水土流失事故应急方案,包括抢修人力、物力、调度等保障。5.3.2水环境1.路面径流污染防治措施(1)公路全线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通过公路边沟收集公路用地范围内的雨水径流,避免径流漫流对沿线植被造成冲刷或引起沿线村庄的内涝。(2)加强公路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疏通清淤,确保排水畅通。及时清21空径流处理池的积水和底泥。
2.收费站污水污染防治措施(1)收费站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厕所、食堂污水分别经化粪池、隔油池预处理后进入污水管网,最终汇入收费站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2)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水质应同步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冲厕、绿化用水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3)在技术经济可行的情况下,收费站考虑使用生活污水处理水作为中水水源回用于冲厕和绿化。不能回用的处理水排入收费站东侧的封闭水塘。5.3.3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1.按照现行排放标准预测,运营期NO2、PM10均满足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运营期应加强绿化建设,应强化拟建公路中央分隔带、路基边坡、边沟外绿化和日常养护管理,以缓解运输车辆尾气排放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2.提高道路整体服务水平,保障道路畅通,缩短运输车辆怠速工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总量。3.加强运输车辆管理,逐步实施尾气排放检查制度,限制尾气排放超标的运输车辆通行,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总量。5.3.4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在项目的营运期间,为保障公路两侧良好的声环境质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降噪措施,这主要包括公路本身的工程降噪措施、工程管理措施以及对沿线村镇的规划控制要求等,具体如下:5.3.4.1工程降噪措施1)敏感点降噪原则对沿线的房屋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使敏感点的声环境能够达标,同时综合考虑降噪措施的可操作性和降噪设施的经济成本和性价比。由于项目沿线绝大多数村庄房屋走向与路线成一定角度,措施选择采取如下原则:①2021年夜间超标量小于2dB,建议暂不采取措施,但要跟踪监测,根据监测情况制定保护措施,预留降噪措施需要的资金。22②2021年夜间超标量在2-3dB之间时,采用降噪林带的措施,在路旁绿化带的基础上种植密度较高、常绿高大、乔灌结合的降噪林带,林带宽度20~30m,长度依敏感点长度而定。③2021年夜间超标量大于3dB时,建议采用声屏障或隔声门窗措施。2)工程降噪措施目前国内常用的工程降噪措施主要有声屏障、搬迁、隔声窗、降噪林等,本评价对超标敏感点采取合理的声环境保护措施。5.3.4.2工程管理措施1)通过加强公路交通管理,如限制性能差的车辆进入公路,在重要敏感点(学校及居民集中路段等噪声敏感区域)附近路段两端设置限速、禁鸣标志等,可以有效控制交通噪声的污染。2)经常维持公路路面的平整度,避免因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等引起交通噪声增大。
5.3.4.3对沿线村镇规划建设的控制要求1)拟建公路沿线居民住房重建时,村镇政府批复时务必指明需远离公路,在进行农村居住区的规划时,应参考本环评报告书公路两侧噪声预测范围并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确定一定的防护距离而尽量远离公路,同时,公路沿线的居民应将改扩建房建造在相应的防护距离外。如果违反上述原则而受到交通噪声影响,责任自负。2)学校、医院等需要安静的敏感目标对声环境的要求较高,一般在距离拟建公路红线达标距离外的位置噪声方能达到相应的声环境标准,故这些建筑不宜建在公路沿线两侧达标距离范围内。5.3.5固体废物处理措施本项目收费站设置加盖的垃圾桶和垃圾箱收集生活垃圾。垃圾桶和垃圾箱固定放置并设置明显标志。收集的生活垃圾委托丹阳市环卫部门定期拖运统一处理。5.3.6危险化学品运输水体污染事故风险防范措施1.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必须配备押运人员,并随时处于押运人员的监管之下,不得超装、超载,事先向当地路政管理部门报告。2.项目投入运营后,运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23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3.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当地安全监管相关部门,如公安、环境保护、质检等。
4.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指挥、领导工作5.公路运营单位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关于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有关规定。6.建议在河流两侧和离路边较近的居民集中区等敏感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以唤起从事危险品运输的驾驶员注意;从事危险品运输的车辆经过跨水桥面时应减速慢行;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7.配置和确保排障车和事故处理应急系统处于良好状态。24第六章公众参与6.1公众参与的实施6.1.1发函公示2012年9月,环评单位以发函公示的方式,将拟建项目概况公告沿线镇政府等相关部门,征求其对公路工程的意见和建议。公告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以及拟建项目在该镇的路线概述。6.1.2现场调查环评单位于2012年9月对拟建项目沿线群众和单位展开了以问卷调查为主的公众咨询。现场调查以现场项目概况解说,被采访人填写调查表进行信息反馈方式为主,沿线群众调查表共发放220份,回收调查表217
份。如表6.1-1所示。表6.1-1公众参与调查一览表调查结果汇总于表6.1-2。表6.1-2公众调查结果汇总表256.1.3网上公众参与公示评价单位于2012年9月12日至9月25日,将路线概况等信息在丹阳市交通局网站上进行了第一次公示,对项目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广泛征询群众对该项目与环保有关内26容的意见。本次公示受理时间内未收到反馈意见。网址:http://www.dyjtj.gov.cn6.2公众参与调查中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的答复本工程环评单位在上述公众参与调查结果进行汇总的同时,将工程沿线公众比较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和评价单位的建议,及时反馈于建设单位。现将情况归纳于表6.2-1。表6.2-1沿线公众意见处理及采纳与否的说明276.3公众参与调查结论1.沿线村镇均表示拟建公路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公路的建设将大大提高当地区位优势,推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2.
本次调查,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沿线群众都对公路环保提出了要求和建议,群众认为本项目建设应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施工噪声及营运期交通噪声污染,对此群众要求通过加强绿化等工程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减轻汽车尾气的污染,美化环境,造福人民。3.互通沿线49.77%的群众表示坚决支持本项目的建设,43.32%的群众表示有条件赞成本项目的建设,沿线村镇均希望互通工程能早日动工,早日通车,为丹阳的经济腾飞增添强健的翅膀。沿线群众和单位基本能正确理解本项目对沿线环境产生的影响,能深刻认识到本项目建成后将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本项目将会产生的环境问题,环评报告提出和考虑了各种环境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应根据群众的要求,结合本报告书提出的具体措施进行相关的环境保护,使项目的建设与保护环境、维护公众利益相协调。28第七章评价结论综上所述,沪宁高速公路丹阳东互通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沿线城镇规划、符合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区区域规划、符合相关环境保护规划。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营运阶段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将降低至最小,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项目建设是可行的。2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温宿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
- 化工有限公司立项环境评估报告.doc
- 广州市大鹏工业气体有限公司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doc
- 杭州余杭永盛绸厂新建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表.doc
- 水泥有限公司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表.doc
- 中国投资环境评估报告
- 四川省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复建日处理500吨铅锌矿洗选厂项目环境评估报告
- 某公司年产12万吨锦纶6功能性切片(聚酰胺)及差别化长丝工程项目环境评估报告
- 广西天建仓储交易中心环境评估报告表
- 2017年2月现状环境评估报告
- 英寸集成电路芯片项目环境评估报告
- 某拖拉机配件厂拖拉机配件制造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可编辑)
- 曾都区小林镇垃圾处理场扩建项目环境评估报告
- 年产膜生物反应器500套建设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doc
- 年产10万立方米采石场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表.doc
- 康师傅饮料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表.doc
- 年产2000吨精炼茶油及油茶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
- 鼎信实业镍铁合金及深加工配套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