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 MB
- 6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
ClassifiedIndex:UniversityCode:10075U.D.C:NO:20100892ADissertationfortheDegreeofM.ArtsAResearchonLandscapeDesignApplicationofNewResidentialAreaofurbanandruralCandidate:ZhangLifeiSupervisor:Prof.RongNingAcademicDegreeAppliedfor:MasterDegreeofArtsSpeciality:ArtDesignUniversity:HebeiUniversityDateofOralExamination:May,2013
摘要摘要通过参与秦皇岛卢龙镇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以城乡新民居小区和新农村住宅的基本形式,探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新课题。本文结合十八大精神,重点分析了城乡与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规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建设美丽、舒适、宜居的新农村。文章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论述:(一)秦皇岛城乡新民居与新民居建设的相关理论(二)卢龙镇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设计应用探索(三)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设计的功能分区应用分析(四)秦皇岛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保护。最后得出,只有充分依据和尊重当地历史文化特色,适应村民的生活习俗,因地制宜地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才能真正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创造出宜居舒适的城乡新民居小区。秦皇岛卢龙镇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植入了“孤竹古国”文化思想和园林县城等特色文化,结合中国古典园林“造景”、“借景”等传统造园手法,将居住区的人造景观、自然景色及人文环境充分利用,使城乡新民居小区内外和谐统一。同时,借鉴国外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经验和实例,把农村大自然的田园风光加以利用和优化,呈现“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理念。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运用假山、亭、廊等元素进行“造景”,营造人文景观,表现精神文化;将休闲景观带和自然田园景观巧妙地结合利用,体现新农村住宅设计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将教场河周围的环境景观和居住区周围的农田作为良好的“借景”,体现原生态景观设计理念。在花木配置方面,采用符合当地自然生态条件的绿化品种,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和谐景象。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贴近自然环境,尊重农村生活,合理的规划农村景观,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这是新民居景观规划设计的一种新思路,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关键词:新民居建设乡村景观设计原生态文化以人为本I
AbstractAbstractThroughparticipationintheQinhuangdaoLulongTownwaterfronturbannewresidentiallandscapedesignpractice,thebasicformofurbanandruralnewresidentialdistrictandthenewruralresidential,explorenewtaskofnewrural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Thispapercombinestheeighteenspirits,focusontheanalysisofthebasiclawsofurbanandruralandnewrural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suitone"smeasurestolocalconditions,makefulluseoflocalresources,theconstructionofnewcountrysideisbeautiful,comfortableandlivable.Thispaperdiscussesthefollowingfourparts:(one)therelatedtheoryofQinhuangdaourbanandruralnewhousesandnewresidentialconstruction.(two)explorationofLuLongnewtownresidentiallandscapedesignapplication(three)analysisoffunctionalzoningapplicationofnewresidentiallandscapedesign(four)ecologicalprotectionofQinhuangdaourbanandruralnewresidentiallandscapedesignAtlast,onlyrespectthelocalhistoryandculture,adjustinglocallifestyle,planninganddesigningoflandscapeaccordingtolocalconditions.Thenresidenttrulyrecognizeandaccepttocreatelivableandcomfortablenewresidentialestate.Basedontheaboveconsiderations,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ofWaterfrontNewResidentialDistrict,whichisplantedbythe"characteristicsofGushcountry"culturalideasandGardenCountyCulture,combinedwiththeChineseclassicalgarden“landscape”and“theking”andothertraditionalgardeningpractices,itmakesfulluseofartificiallandscape,residentialnaturallandscapeandthehumanitiesenvironmentinordertomakethenewresidentialareaandharmoniousunity.Atthesametime,learningfromforeignexperienceandexamplesofplanningoftherural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soastouseandoptimizetheruralnatureofthepastoralscenery,atlast,presenting"theunityofheavenandman"harmonioussymbiosis.Thisschemeusestherockery,pavilions,corridorsandotherelementsofthe"landscape",creatingaculturallandscape,showingthespiritculture;combinedwithartificialleisurelandscapeandnaturalpastorallandscapeskillfully,II
Abstractreflectingthenewruralresidentialdesign"people-oriented"ideology;peripheralwillteachfieldriverenvironmentlandscapeandresidentialareaoffarmlandasagood"borrowedking",reflectingtheoriginalecologicallandscapedesignidea.Intheaspectofflowersconfiguration,withlocalecologicalconditionsofgreenvarieties,tomeetthe“threequartersofaflower,thefourseasonsevergreenharmony”.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ofnewresidentialareasclosetothenaturalenvironment,whichrespectstherurallife,rationalplanningofrurallandscape,ecologicalenvironmentprotection,promoteruraleconomicdevelopment,whichisanewideaandnewresidentiallandscapedesign,alsoisthekeyofnewruralconstruction.Keywords:newresidenceconstruction;ruralarea;landscapedesign;originalecologicalculture;people-orientedideologyIII
目录目录第1章绪论...................................................................................................................11.1研究目的和意义.....................................................................................................11.1.1研究的目的........................................................................................................11.1.2研究的意义........................................................................................................21.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31.2.1国外现状.............................................................................................................31.2.2国内现状.............................................................................................................41.3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61.3.1研究方法.............................................................................................................61.3.2基本思路.............................................................................................................6第2章秦皇岛城乡新民居与新民居建设的相关政策.................................................82.1城乡新民居与新民居建设基本概述......................................................................82.2新民居建设的意义和价值......................................................................................92.3原生态文化与新民居建设的关系........................................................................102.4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1第3章卢龙镇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示范应用探索...................................123.1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地理位置及人文特点........................................................123.1.1滨河小区地理位置...........................................................................................123.1.2滨河小区人文特点...........................................................................................133.2植物配置与环境规划的应用................................................................................143.3道路水体与规划设计的应用................................................................................163.4建筑物与小品设计的应用关系............................................................................203.5公共休闲区绿化与人文精神................................................................................21第4章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设计功能分区应用示范分析.......................................24IV
目录4.1小区景观设计的功能分区应用............................................................................244.1.1附属设施的配套分类关系...............................................................................254.1.2空间序列设计与环境友好关系.......................................................................264.2功能分区的科学性与人文关怀............................................................................284.3城乡新民居小区休闲设计与人的关系................................................................294.4景观规划设计与人和自然的关系........................................................................30第5章秦皇岛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设计示范生态保护...........................................325.1城乡新民居小区环境保护设施规划....................................................................325.1.1土地资源保护设施...........................................................................................325.1.2水资源保护设施...............................................................................................325.2城乡新民居小区与环境保护的示范作用............................................................335.3因地制宜的景观设计与生态................................................................................355.4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作用............................................................................365.5城乡新民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案例分析...........................................................375.5.1设计说明...........................................................................................................375.5.2设计方案分析...................................................................................................38结语..............................................................................................................................43参考文献..........................................................................................................................44附录..............................................................................................................................47致谢..............................................................................................................................56V
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研究目的和意义1.1.1研究的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新农村及城乡一体化建设明确指出:“推动城乡一体化,改革征地制度,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①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以此作为文章的政治理论依据,将新民居建设提升到政治的高度。其一,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与改造。自2009年以来,我省大力发展新民居建设。以卢龙镇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新民居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它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及生产环境,促使农业生产的科技进步与改革,农产品质量快速提高,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其二,通过景观规划设计改变原来农村“晴天土,雨天泥”、“脏乱差”等环境现象,规划道路、整理村容村貌,实现生态化农村。秦皇岛卢龙镇三街村地处城乡结合部位,交通便利,消费设施和其他附属设施较为齐全,开展新民居建设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并且时效显著。经过景观规划设计规整道路及路面铺装,建设休闲广场,让农民生活在楼房鳞栉连超市,道路蜿蜒跨水塘的“园林式乡村”。其三,通过在卢龙县城乡建设局虹嘉建筑设计所实习,参与、考察新民居景观规划设计项目,总结得出一个适合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法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合理规划农村景观,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舒适、宜居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秦皇岛卢龙镇滨河新民居规划设计项目中参与设计小区大门和沿河景观区规划设计,用实践检验规划法则的正确性,完善设计法则在实践中的应用。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11月8日.第四节第四小节1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1.1.2研究的意义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顺应自然的发展,利用景观资源来发展农村经济。①计成在《园冶》中提到:“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也就是说,天地和万物之间是和谐共生的,万物的生长、消失与毁灭都要顺应自然的发展,否则就不会有万物的存在。农村城乡新民居小区规划主要的设计语言来源于农村自然环境,它的价值在于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并获得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然条件决定了农民的居住环境,要想改变农村居住环境就必须顺应自然的发展,不违背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合理规划农村景观,尊重农民自然生活状态,才是新民居建设的主要目的,才能提高农民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展开具有指导性意义。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是对农村生态保护做出的重要决策,是保证农产品安全的必然条件。随着乡村城市化和城市不断向农村延伸的发展趋势,许多农村的原始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自然风光荡然无存,农产品安全性岌岌可危。通过对乡镇城乡新民居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恢复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保证粮食土地的安全。乡镇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调整了农村“土地与人”的关系,保护了人类的生产环境,进而对农产品的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其重大意义在于关爱生命,保护和维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如图1—1)图1-1传统民居环境与新民居环境对比很显然新民居环境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科学处理“土地与人”的关系,维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图片来源:作者拍摄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发挥农村景观特色,促进城乡交流。乡村景观是最原始朴素的自然景观,它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以自然为依托,具有乡土地域特色。乡镇①(明)计成著;胡天寿译.《园冶》.重庆出版社.2009.P22
第1章绪论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就是以这种特色景观资源创造出充满田园活力的农村风景,吸引城市居民的目光。深入开展特色农村旅游形式,让城市居民欣赏自然田园的风景,享受农耕生活的乐趣,带动农民综合素质提高,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经济交流、思想交流,缩小城乡差距,与时俱进。1.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2.1国外现状国外对城乡新民居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主要包含:区位影响因素、区位演化、空间分布和等级结构的研究四个部分。由此划分出了农村环境的功能分区,居住区和生产区。居住区和耕作区域联系紧密,又有明显的界限,构成了天人合一的共生景象。下面举些例子来看看国外乡镇城乡新民居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现状。在欧洲,一些国家很早就开始了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且设置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欧洲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给予我们的印象是,一望无际的浅绿色田野,牧场和山川中点缀着星星点点的深绿,在这些绿色中隐隐约约的可以看见五彩斑斓的房屋,蜿蜒的公路将这些绿色和房屋联系在一起,再向着远方延伸。(如图1—2)图1-2欧洲农村景象图片来源:《游遍欧图1-3意大利托斯卡纳田园风光图片洲》[M]=TravelaroundEurope《国家地来源:《国家地理学会旅行家系列,意大利》理系列》编委会编.蓝天出版社.2012[M](英)蒂姆·杰普森著;林晓琴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在意大利托斯卡纳的农村(如图1—3),高低错落的房屋像似绿洲中的一员,没有刻意的雕琢,不是大刀阔斧的改造,而是小心翼翼的维护着周围的环境,在原有的3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规划建设中再开发,这也不难看出,欧洲人对“生态农村”理念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在实践中也在遵循着这种理念。韩国主要以传统文化和当地农业特色、民俗文化来实现农村新民居景观规划,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韩国的乡镇新民居景观规划建设中,多以树林为依托,放眼望去大部分都是绿色的树林和农耕田,房屋成了点缀,斑斑驳驳的散落在大地上。(如图1—4)韩国又是一个半岛国家,水资源丰富,所以在新民居建设时也多以水源富饶之地建村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增加农副业经济的发展。这样将居住区和耕作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保证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生活废料补给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外对乡镇新民居景观规划以保护为主,创新为辅。不管是依托自然景观进行农村景观规划,还是通过土地整理、历史图1-4韩国农村风光古老的建筑围绕在莹莹绿色当中,显得格外耀眼图片来源:《韩古迹维护等手段进行农村景观规划,首先国》[M]=Korea(日)大宝石出版社原著;考虑的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不被破坏。风黄闻等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景园林大师西蒙兹认为,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可以保留现存完好并不影响整体设计风格的东西,还可以不造成生态破坏,兼顾周围交通等设施条件,这是景观规划设计中最美好的一面。这说明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形态,保护生态平衡,才能是美好的事物留的更久更长。国外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样的法则,创建“生态农村”,抓住区位特点,划分功能分区,使人与土地紧密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是新民居景观规划所寻找的核心思想。1.2.2国内现状拥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走向共同富裕的典型案例。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从2010年起华西人提出了“一分五统”的政策,合并了周围的16个村,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也有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5万多人。纵观华西村新农建设规划,我们清楚的看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将村与企业分开,把散落的16个村统筹合并4
第1章绪论成12个,往日的茅草房、平房变成了多层楼房和独栋式院落。(如图1—5)村中休闲、体育、旅游等配套设施齐全,景观建筑、小品设计别具一格,花园式的村容村貌尽显宜人宜居的特色。华西村是一个江南小镇,华西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服从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形成了具有鲜明的华西特色,图1-5华西村总体概览告别了旧农村的图1-6华西村克隆的天安门:这些克隆的零散落后的村庄形式,整体规划后的华西村,景点让当地人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华夏山河建设了统一的良好环境,形成依山傍水的美丽的美丽,同时也适应的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景观图片来源:作者拍摄村镇文明化和农民知识化。图片来源:作者拍摄实现农村城镇化,农业科技化,农民知识化的产业结构。当人们游览在华西村的时候,不禁对它的克隆的长城、天安门等著名景点叹为观止,华西村也被评定为江苏省和无锡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微型建筑也成为华西旅游的亮点招牌。(如图1—6)从华西村的景观规划设计不难看出,国内新民居建设主要以合并聚拢为主,将分散的村落合并成大的村庄,这样做既节约土地又扩大耕地。我国按照“统筹规划、调推进、突出重点、一村一策、用足政策、打造优势、创新突破、循序渐进”的思路,根据农村不同区位、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积极探索适合各自特点的新民居建设模式。我国的新民居建设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为农村发展旅游业带来新的亮点,增加农民收入,科学规划农村环境,改变落后的村容村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上所述,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所有的新农居建设都是在追求是否顺应自然的发展,是否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是否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国的新民居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还要符合“新农村建设”这个统一的大方针,以打造宜人宜居的环境为目标,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农业特色、文化历史等提炼创新元素并应用到景观规划设计中去,让村民有亲切感和认同感。建设美好家园,建设5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美丽新农村,是我们的最终目标。1.3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1.3.1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研究国家有关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查看国内外重要期刊、文献有关新民居建设方面的资料,阅读与新民居景观规划设计有关的生态学、民艺学、园林学、景观规划设计原理等书籍,获得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2)调研考察法就近考察新民居建设村庄现状,拍摄照片,获取数据资料,分析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存在哪些问题,改善了哪些问题,为课题提供事实论据。(3)实践研究法通过参与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是否正确,改正和完善基本理论依据。1.3.2基本思路通过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华西村,北京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大兴区北6
第1章绪论埔洲村,秦皇岛卢龙镇新民居建设示范村——三街村等地的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城乡新民居小区在景观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进行探索分析。以卢龙镇城乡新民居小区——滨河小区为例,将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文章由城乡新民居与新民居建设的相关政策、卢龙镇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示范应用探索、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设计功能分区应用示范分析、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设计示范生态保护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现代农村景观中存在“脏、乱、差”的环境现状,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安全,给人们的供需带来严重威胁,如何改变现在农村的生活环境,把农村原生态环境保护好,运用现在科技手段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针对这一问题的提出,作者设计景观规划方案,修改村庄道路,兴建多层住宅楼,改善村容村貌,科学安排农民生产生活功能分区,并围绕“和谐统一的人居环境才能保护生态景观,才能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的中心思想,最后得出结论: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贴近自然环境,尊重农村生活,合理的规划农村景观,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依据。7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秦皇岛城乡新民居与新民居建设的相关政策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其新农村及城乡一体化建设明确指出:“推动城乡一体化,改革征地制度,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①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2013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也提到:改善农村风貌,创造宜居新环境,强化农业经济发展基础,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从2009年开始河北省政府也深入贯彻党中央的决策,不断出台建设新农村、发展新民居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政策和意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由此可见,政府对新民居建设高度重视和推动城乡发展的可行性方针政策,切合农村实际,促进农村发展。所谓新民居就是一个以新能源、新设施为主的绿色农村民居形式,那么新民居到底“新”在哪里?新,主要体现在环境新、公共服务设施新、住宅新。首先,新民居②“新”在环境新。城乡新民居小区实现“四化一处理”即道路硬化、街道亮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这样的居住地生态环境相对平衡,人们居住在这里也觉得舒适整洁。其次,公共服务设施新。公共服务是广大农民朋友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所以在新民居建设中切实改善了这一点,广大农村通宽带、通有线电视让农民有更多的途径获得致富之路;通柏油路、通客运班车(公交车)使农民出行方便、快捷,改善农村道路环境,防止土地资源浪费;通自来水,保护地下水资源,避免地下水污染。在生活服务方面,城乡新民居小区设有幼儿园、卫生所、农资超市、文化活动广场、村级活动场所等,这些保障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三,住宅新。新民居住宅外观新颖符合燕赵民居特色,居室结构新方便生活,建筑材料新质坚耐用。综上所述,新民居是舒适、宜居的生态住宅。2.1城乡新民居与新民居建设基本概述2009年河北省委颁发的《河北新民居规划指导意见(试行)》文件中对新民居有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11月8日.第四节第四小节②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新民居建设示范工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冀办发(2009)10号》.2009.第三节第五小节8
第2章秦皇岛城乡新民居与新民居建设的相关政策了较为准确的阐述,新民居是为了保证耕地面积,节约用地,改善农村宅基地急缺现象而设立的农村住宅生活区项目,其目的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引导农村住宅的建设和改造,遵守“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原则。随着新民居的兴起,新民居建设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那么,什么是新民居建设呢?在中共河北省委《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实施见》中有相对准确的解释,新民居建设即农村新民居建设,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快村庄改造步伐,改善村容村貌,促进农民生活方式。带动与之配套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和改善农村民生,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首先要吃穿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的活动。吃不饱,穿不暖,风餐露宿怎么去建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以,新民居建设就是解决农民住和行两方面的问题。考虑到农村自然条件相对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出现,给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只有合理规划农村生态环境,保证农民的居住条件,维护和改建农村道路,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农村经济才会得到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才会提高,全民素质也会提升。2.2新民居建设的意义和价值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农作物生产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城乡新民居小区建设以改善农民现有居住条件为目标,以优化农村环境面貌为重点,以新建和改造为主要方式,改变农村传统住房观念和建设模式,传承地方特色,形成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居住舒适、和谐的新农村。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合理的规划分配,保证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安全性,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农副产品”才会有好的销路,有了好销路农民收入也会增加,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其重大意义在于处理好人与土地的关系,关爱人类、关爱生命,维系好农村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保证农作物生产安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第一要务。发挥景观特色,促进城乡一体化。农村景观最吸引城市居民眼球的地方就是它的自然田园式风景,欣欣向荣的农庄风情,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正因为这些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带动城乡交流,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规划设计是适应时代的需求,深入贯彻我省的新民居建设方针政策,将原来星星点点散落的农户集合起来,建设一个有9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科学规划,优美环境,并赋予历史文化特色的新型小区。一幢幢高楼平地而起,代表着农民的生活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城乡一体化逐步完成,城乡差距缩短。休闲区一片片绿意盎然,代表着农村的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以“卢龙古八景”(钓台月白、千松叠翠、万柳含烟、雪岛闻钟、虎头唤渡、阳山列屏、孤竹清风、漆流玉带)为景点线索,乡土文化气息显著,独特的地域特色,独具匠心的景观设计,促进文化旅游发展。2.3原生态文化与新民居建设的关系①原生态文化,涉及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原始文化、土方文化,属于一切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文化,简单的概括就是民俗文化。孔子在论礼时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就解释了民俗文化,即由普通老百姓创造,在社会各个等级传授学习,自我教化的习俗。图2-1“孤竹文化”在滨河小区景观规划中的体现以文化墙的形式展现给众人,用浮雕的方法来刻画孤竹古国的历史画面图片来源:作者拍摄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换句话说,新民居建设是在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文化的熏染下完成新民居建设。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说过:“物质文化是模塑或控制下一代人的生活习惯的历程中所不能缺少的工具。人工的环境或文化物质的设备,是机体在幼年时代养②成的反射作用,冲动及情感倾向的试验室。”可见,所有人性的由来莫过于对文化的模塑。原生态文化是民间文化的存在环境,是风俗习惯的具体表现,在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者运用当地的特色文化——孤竹文化,(如图2—1)以历史画面重现的方式,仿照“古八景”设立景点布局,重现古景景色,给广大人民展①余达忠著.《原生态文化:资源价值与旅游开发》.民族出版社.2011.P20—25②(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考通等译.《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P510
第2章秦皇岛城乡新民居与新民居建设的相关政策现这座文化古城的风采,提高村民文化素质。文化是财富,也是生产力。新民居建设需要这样的生产力,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并重。2.4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顾名思义是人类寄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在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处融洽。随着科技进步,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在科技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伤害。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可以说,工业化、城市化造成了人类的生态危机。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警示我们,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建设当代和谐人居环境的必经之路。新民居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耕地面积,改善农村宅基地急缺现象,所采纳的措施是将农民现有的平房拆迁,再重建楼房,也就是农村常见的“农迁房”。“农迁房”主要以低层楼房建筑为主,也有些地区建高层楼房。这样既保证了农户的入住率,又节约了土地,将拆迁后的房屋改建成耕地,加快农村经济增长。显然,这种做法符合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借用老子的一句话就是:“万物并作,吾①以复观。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道德经》第16章)也就是说所有万物的价值都要以人为本,环境可持续发展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我们要利用和改造现有的居住环境,让它成为可循环利用的小区形式。这里提到的循环利用不单单是生产资源、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还包括小区功能设施及景观设计等方面的循环利用。本方案绿化区是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栽植经济树种,不仅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为农民创造了经济价值,是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仿建人文景观,提供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同时促进了乡村文化旅游,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种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式值得大范围采纳及运用,对构建和谐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极强的指导意义。①(春秋)老聃著;康凤琴编.《老子<道德经>》.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P3111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卢龙镇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示范应用探索3.1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地理位置及人文特点3.1.1滨河小区地理位置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地处卢龙镇西北部,位于永盛大街西侧,南侧是纺织厂旧址,西面是农田保护区和县城西环路,北临教场河(如图3—1)。该小区是卢龙镇三街村为贯彻河北省党委《新民居建设纲要》,整治村容村貌,建设宜居小区而建筑起来的。该小区总占地面积5486.5平方米,包括沿河绿化区、休闲广场、新居住区、独立式庭院区(老居住区)四个部分。自2008年8月开工以来,新居住区和休闲广场已经建设完成,居民已入住(如图3—2)。新居住区总建筑面积7551.7平方米,下房/车库建筑面积11707.6平方米,居住面积达6163.84平方米,绿化率35%。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的规划标准符合新民居建设要求,符合广大农民的期望“有一个或几个可供选择的、可长久使用的、舒适、宜居、节能、环保的新民居样式,希望有一个统一的供水、上下水、垃圾处理系统,以及道路硬化整洁、可以休闲娱乐的场所。”图3-1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便利的地理位置图片来源:谷歌地图12
第3章卢龙镇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示范应用探索图3-2作者设计实践绘制: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居住区鸟瞰图3.1.2滨河小区人文特点当我们走进保存完好的安徽宏村,或是走在江西婺源古老的村落中,无不为历史上的徽商在皖南农村大地上谱下建设家园的动人篇章而感动,过去曾有过的辉煌至今还能让人感受到,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感悟。为什么经历上百年历史的古村落如今依然魅力无穷?其实最关键的就是古村落中凝聚了浓厚的地域传统文化,那高低错落的马头墙既有独特的装饰性,同时还具有邻里之间防止火灾蔓延的隔断功能,具有前列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城乡新民居小区在保留了传统地域特色的同时,赋予了新的科技文化,这也是新民居的新意所在。卢龙,一座“千年古县”,有着3600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底蕴深厚,地之灵秀,邦之礼仪,人之睿智,闻名遐迩。依托历史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这里有环渤海首席红酒休闲度假湾;这里有集葡萄酒主题旅游、品鉴培训、会务休闲、田园度假、生态居住为一体的国际普通酒庄园聚集区和葡萄酒文化体验区;这里有依托山水边城独具的边塞文化、长城文化等复合型资源,打造集艺术创造、文化创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孵化基地……所有这些都展现了古城深厚的文化积淀。滨河城乡13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也延伸了“仁义之乡,东方德源”的人文特点。在沿河景观区集中展示古代卢龙八景(钓台月白、千松叠翠、万柳含烟、雪岛闻钟、虎头唤渡、阳山列屏、孤竹清风、漆流玉带),秉承“孤竹文化”,文学气息浓厚,风景如画,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漫步在休闲区蜿蜒小路上,感受着地中海气候带给我们的微微凉爽,欣赏着永平八景给我们带来的文化知识,文化浮雕墙长约500米,外观古朴而大气,内涵寓意深刻。3.2植物配置与环境规划的应用园林植物的配置既要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还要考虑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楼宇间绿化带将观赏、功能、经济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选择既好看又实用性的树种。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小区整体设计理念,本着适地适树、便于生长和管理,突出植物造景的原则,经过调整,整个小区设计配植的园林植物种类共计99种,以乔木、灌木为主。其中:常绿乔木9种,1501株;落叶乔木41种,4736株;花灌木33种,5986株;宿根花卉12种,1137平米;水生植物3种,855平米;草坪82352平米。在植物栽植上采取自然式和规则式相结合,以自然式栽植为主要栽植方式。注重用植物来体现景观设计效果,如在沿河景观区以常绿的油松成片栽植来体现“千松叠翠”,以柳树成片栽植来体现“万柳含烟”等景观。(如图3—3)图3-3万柳含烟图片来源:作者拍摄14
第3章卢龙镇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示范应用探索图3-4植物的种类图片来源:作者拍摄整理图(a)洋槐一列式造型,整齐优雅,图(b)植物造景高低错落、形态各异,像卫兵一样守护着家园图片来源:作者拍摄彰显自然的气息与活力图片来源:作者拍摄图(c)平坦的宅间路和路旁的泡桐树图(d)蜿蜒的甬道搭配低矮的结缕草,图片来源:作者拍摄曲径悠远图片来源:作者拍摄图3-515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植物的绿化要结合生产,在植物的种类上要选择因地制宜,有特色,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常见的有柳树、泡桐、椿树、银杏、桃树、李树、苹果树等。(如图3—4)植物是景观规划的点缀品,不同种类的植物通过改变造型、多颜色搭配、高低层次,都会有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如图3—5a、b、c、d)植物可以创造不同的景观,创造诗情画意,增添园林的诗意。还是以“万柳含烟”这个景象来做例子,一棵棵垂柳屹立在河岸边,蜿蜒的石子路盘旋而去,翠绿色的草坪像地毯一样铺在大地上,这种景象让我们不禁想起那句诗:“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唐,方干,《柳》)的优美意境。植物景观在环境规划中起到重要作用,植物配置可以拉开环境空间的距离,使得环境空间有主次、有韵律、有活力。农村景观规划中,要栽植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树种,将原有的农田景观与人造景观结合,以借景的造园手法来表达空间艺术,表达不同的人文意境。3.3道路水体与规划设计的应用道路设计是一种多维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同时是把植物、建筑、装饰装置等综合在一起的造型艺术。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强调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联接。在设计农村住宅小区内的景观道路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讲究空间分割;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园林景观中。(如图3—6)图3-6道路与植物搭配图片来源:作者拍摄整理16
第3章卢龙镇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示范应用探索201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规划和统筹城乡布局,在土地应用上应该节约用地、因地制宜和提高土地使用质量以及价值。把村庄建设成干净整洁、舒适宜居的新农村。为了认真落实这项指导方针,依据《燕赵新民居图集》,根据卢龙镇三街村地形特点,三街村村委会依据“城中村”改造形式进行滨河小区的建设。以文明和生态为载体,以四化一处理(四化:村内道路硬化、街道亮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一处理:生活垃圾实现集中收集和处理)为基本内容,滨河小区及区外街道道路实现硬化。(如图3—7)图3-7街区道路硬化并设有防滑车带图片来源:作者拍摄村级干道宽10m,主要通行客车、运输车等;村级支道宽6m,主要通行小型货车等;宅间小路宽4m,主要为人行路。采用直线型和弧线型相结合的方式,构成统一的网状系统。道路连贯、通畅、均匀、协调,具有良好的诱导性,把各项景观要素连结起来。道路在景观设计中起到分割和连接的作用,我们会用道路的等级来划分景观的功能分区。(如图3—8)宅间小路连接了小区的主出入口和次出入口,将主要小区景观联系在一起,体现居住区休闲安静的功能;村级干道贯穿南北,村级支道横贯东西,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给村你们发展经济带来便利的条件,道路的畅通也给农产品的销售带来良好的资源,进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17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8作者设计实践绘制: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道路分析图图3-9孤竹风清图片来源:由卢龙县虹嘉图3-10虎头唤渡图片来源:作者社会建筑设计所张工程师指导完成实践现场拍摄18
第3章卢龙镇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示范应用探索图3-11居住区入口动态水体规划方案地面采用大理石铺装,路旁种梧桐和小叶黄杨,借鉴规整式园林的植物组景方式图片来源:作者社会实践绘制自然界的水体千姿百态,其形态、风韵、声音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水的存在形式有动态(如图3—11)和静态两种。依水景观的设计根据水体的变化形式而显得丰富起来。滨河小区充分利用教场河水域的特点,沿教场河河岸创建景观区,依水设亭、依水建桥,形成连接带,联系教场河两岸。不管是传统园林还是现代园林,都离不开水的存在。郭熙说:“水,活物也。”陈从周说:“水,为陆之眼。”①造园必须有水,无水不成园。这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所展现的。城乡新民居小区规划当然也离不开水,在滨河景观带设计中,引入教场河的水资源仿造“孤竹风清”(如图3—9)景象。依靠水仿照了“虎头唤渡”(如图3—10)的美景,更有“叶落山黄又一秋,龙城飞将不封侯。轻舟南下三千艘,谁渡春风到虎头”的意境。正所谓“智者乐水”,登山使人萌生远大理想,而玩水则使人恬淡之思;游山令人激动,而玩水却教人安谧。①章采烈著.《中国园林艺术通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P9019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3.4建筑物与小品设计的应用关系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称为民居。民居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因此,中国的民居建筑样式和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也较为鲜见。徽派建筑以马头墙、小青瓦为主要特色,依山就势,造型巧妙,自然得体;云南傣族竹楼以干栏式结构为主,分上下两层,桩柱负重,有重檐防雨遮阳,外形朴素自然;陕北的窑洞依靠山坡和土原边缘,沿地形变化,以点线面的方式镶嵌在山野间,给人浑厚的壮美感受。新民居在建筑形式上,仍保留着“外雄内秀”的河北民居的特点,以多层为主,二层叠拼为辅。滨河小区主要以5+1和6+1楼层建筑形式为主,在旧居住区仍保留了几处具有河北民居特色的独立宅院,其余多数改建成多层住宅楼。(如图3—12)采用多层住宅楼的优势是节约用地,保证了耕地面积,改变农村宅基地紧缺现象,达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目的,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图3-12新民居小区建筑类型以多层为主二层叠拼为辅图片来源:作者拍摄每一寸土地都有自己的灵魂所在,或是地理上的,或是历史上的,或是人文上的。北京的故宫就是以历史上的优势享誉中外,苏州园林以其地理上的特点名扬国内外,胡同文化将老北京四合院的美丽景色带给世人。在农村小区的景观规划中,小品就展示了地域的文化,地域的特色,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不仅在建筑形式上发生变化,还借用临近城乡的优越性,在符合农业生产需要的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精神需要和审美需求。在小品设计中或回归原生态形态,或追寻现代科学技术。(如图3—13)指示牌的制作风格彰显原生态形式,保留松木内部肌理结构,利用几何体穿插组合,字体用烫画工艺附着于木楞上,古色古香,想吐气韵浑厚。由此可见,对于一个景观设计者20
第3章卢龙镇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示范应用探索而言,建筑与小品是最直接传递给观赏者信息的途径,也是设计的关键。图3-13小品存在类型——指示牌类采用松木材料,运用特色烫画工艺图片来源:作者现场拍摄图3-13小品存在类型——天然山石和人工石头的合理堆砌——独特匠心图片来源:作者现场拍摄建筑物与小品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起到装饰作用,但不能忽略其重要性。小品点缀建筑物周围的环境,依托建筑物而设。同时,小品的设计给居民生活增添了情趣,体现平面、立面以及视觉的统一,多样化的因素组织起来。这是形式美的处理手法,无论是标识牌、指示牌还是建筑物,都在自然这个统一的平面里,每一个细微之处的变化都必须遵循整体感。建筑物和小品丰富了环境的主题,突出了环境的特征,也是有利于人们精神品质的提高。3.5公共休闲区绿化与人文精神公共休闲区绿化以植物材料为主,与自然山水和建筑小品等有机配合,主要有两21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功能:一是构建居民户外生活空间,满足各种游憩活动需要。二是利用树木、草地、花卉、水体等各种环境设施创建美好户外环境。(如图3-13)跳舞广场和健身广场为居民提供户外活动空间,满足人们游憩需求。公共休闲区设计也是人类自我关怀,智慧之花开放的艺术行为,是一种人文精神。图3-13居民户外生活空间图片来源:作者拍摄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景观绿化是生态系统中最明显的地理视觉特征,并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公共休闲区绿化设计是一种人文精神。植物的组景带给人审美的享受。(如图3—14)这样的搭配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是人们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实现自然景观的利用。由于居住区三面都被建筑物图3-14植物组景形式图片来源:作者整理围住,通风效果不佳,所以利用丘陵地貌,将植物高低排列组景,引导气流,增强通风效果,同时也能降低夏季地表温度。22
第3章卢龙镇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示范应用探索图3-15绿地存在形式多样化图片来源:作者整理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地形和位置相对灵活,因此公共绿地布置形式为混合式,布局灵活与四周环境相协调,整体上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如图3—15)利用树木、草地、花卉与建筑小品结合,创造美丽宜人的户外环境,陶冶居民的性情,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绿化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起到稳固坡地的作用。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地形属于丘陵地貌,用植物稳固地基,防止滑坡。沿河区种植护堤树种,防止教场河在暴雨季节水位上涨,也在2012年8月的大暴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景观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对自然进行的改变和改造,公共休闲区给人们提供了交往空间,使人们找到生活的情趣,绿化空间给人们不仅提供了新鲜的空气,促进沙尘和空气的流动,稳固河流两岸的地基,防止滑坡,人们的生活安全得到了保障。每一处绿化都有其审美价值和人文价值。植物的组景和造景,草坪面积的大小和小品与植物绿化的搭配,都是绿化与人文的结合,是人们对自然需求的体现。绿化区可以分解对土地有害物质如垃圾、农药等,保护地下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让农民有优良的土壤种植农作物,增加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23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设计功能分区应用示范分析4.1小区景观设计的功能分区应用功能分区就是将各功能部分和其他部分的关系进行深入、细致、合理有效的分析,最终决定他们在整个小区建设中的位置、大致范围和相互关系。功能分区常依据动静原则,公开与私密原则、开放与封闭原则进行分区。也就是在大的景观环境或条件下,充分了解其环境周围及邻近实体对人产生相互作用的特定区域,是人与环境协调的焦点。图4-1滨河小区功能分区图图片来源:作者社会实践绘制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以滨河大街为分界线,把功能分区动静分开,新旧居住区是相对安静的部分,而沿河绿化区是相对活跃的部分。按照功能需要分为4个区,即旧居住区、新居住区、农田保护区、绿化区。(如图4—1)旧居住区主要包括独立式住宅、学校和商业街,这里是居民主要的消费场所;新居住区以全新的环境和设施让村民感受自然,欣赏自然,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农田保护区是村民生产活动的地方,主要以玉米、马铃薯为主,保证农民的生产需要;绿化区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在24
第4章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设计功能分区应用示范分析新居住区内的休闲广场,一部分是沿河绿化带,这里满足了人们文化休闲的需要。这样的功能分区做到了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整个小区各个建筑设施之间联系紧密,整体统一。4.1.1附属设施的配套分类关系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作为城市的延伸,是对城市空间再利用的更好的方式。它延续了城市住宅的格局,又继承了农村生活方式。为了响应城市格局,滨河小区内建有幼儿园、卫生所、超市等附属配套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图4—2)三街村老居住区内有卢龙县重点小学——卢龙第三实验小学,这里师资力量雄厚,环境优美,教学质量高,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另外,在旧居住区紧邻卢龙镇步行街,便利的购物条件刺激消费经济的增长。在新居住区内建有幼儿园,以私人形式经营,温馨的环境,科学的育儿方法,给三街村学龄前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图4—3)这一举措,让家长能够安心从事农业生产,保障家庭收入。图4-3沿街效果图包含了商店、药店等公共服务设施,给人民生活带来方便图片来源:作者社会实践绘制25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图4-3小区附属设施——小学和幼儿园图片来源:作者拍摄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采用城镇统一供应的自来水,有水务局统一铺设管道,集中供水。改变了传统农村供水条件,有效地保护地下水资源。在传统农村住宅中,主要以烧土炕来进行取暖,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容易引起火灾等突发事故,对居民生命安全造成隐患,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采用集中供暖的制度,小区通过市政热力部门的统一管道进行集中采暖。这样减少了燃烧煤炭对空气的污染,保障了居住者的安全。而且在集中供暖时还避免了室内温度差异给人们带来的身体不适。小区内所有电力来源于太阳能发电,既环保又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资源。附属设施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服务还是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最实际的证明。它联系了人类与环境,促使他们和谐发展。它将人们的需要按照不同的功能分区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设施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又相互独立。所有附属设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创建和谐新民居有重要的示范作用。4.1.2空间序列设计与环境友好关系空间——包含万物之所,有间隔距离,可划分为具有功能性的区域场所,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空间序列组织关系到整个小区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全局性。功能分析的过程就是空间序列整合的过程,即把相同性质或者相近功能的空间整合在一起,并且将性质不同或相互排斥的空间作恰当的分开隔离,这种整合方式必须按照景观规划的空间特性来进行。空间序列存在的形式有:观赏路线式、辐射式、子序列串联式等基本形式。26
第4章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设计功能分区应用示范分析图4-3滨河小区空间序列分布图图片来源:作者社会实践绘制空间序列的有序进行,与环境密不可分。空间序列依托环境来组织排列,空间序列的存在形态由环境决定。例如北海的画舫斋就是一个典型的辐射式环境空间序列。以某个空间院落为中心,其他院落围绕其布置。整个空间序列在环境中占特殊地位,画舫斋也成了全园的重点。由此,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按照人们在环境中活动的性质或状态,把整个小区分为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如图4—3)以滨河大街为基本参照①物,依据“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指导思想,为了摆脱中规中矩,强调有法而无定式。滨河大街以南为静态空间(红色部分),以北为动态空间(蓝色部分)。在静态空间部分,以闭合的、环形的观赏路线为主,将各个住宅楼用小园的方式分隔,将沿路的环境联系在一起,依靠观赏路线来组织空间序列的完整性。滨河小区沿河景观规划带,功能分区分为三个完整的部分,在空间上相对协调,带给人愉悦的心情。这部分具有贯穿式的欣赏特点,依照“卢龙古八景”为主要景点分布,整个休闲区贯穿文化这条主线,以串联的空间序列形式,变化复杂,对周围环境有总体的协调性。①(明)计成著;胡天寿译.《园冶》重庆出版社.2009.P127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4.2功能分区的科学性与人文关怀新民居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根据人的活动和生活环境的特点进行分区,必须达到科学性。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图4-4休闲广场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实践绘制从动态与静态功能分区上看,旧居民区与新居民区分离,这使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更容易管理,同时也表现了功能分区的科学性。功能分区的科学性其实也是人对环境的一种意识表达,是对于意境的追求。从中国传统哲学中我们得知凭借人的智能,可以悟到宇宙最高境界,而放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一切小区规划艺术都应当以有无意境或意境的深邃程度来确定其格调的高低。意境是人文关怀的最高境界。在不同方式的功能分区中,人们所感受到的意境大不相同。例如在开放的广场、长廊这样的功能分区里,让人感觉心情舒畅、心旷神怡;在封闭的功能分区当中会感觉气定神宁、亲切宜人。城乡新民居小区把居民区与绿化区巧妙的衔接,科学的配合,让人生活在一个如诗如画的环境当中,释放自由的思想。在居住区这个相对安静的功能分区中,把绿化区的休闲广场(如图4—4)嵌入其中,在相比较而言封闭的空间里让人感觉突然豁然开朗,心旷神怡。休闲区设有健身广场,周围点缀文化景观,这是典型动静结合的例子。在这种文化格调中,创造意境是人文关怀的最高境界,静的空间环境陶冶人的情操,动的空间环境带给人们激情。28
第4章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设计功能分区应用示范分析4.3城乡新民居小区休闲设计与人的关系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感受到了人在休闲的气氛中,享受精神的自由。小区休闲设计是体现自由的一种生成状态,人们通过对景观小品、建筑等营造的出来的休闲氛围,享受精神、文化的自由。人类总是以自己的需要来生产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小区休闲设计就是人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共存的平台。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文化浮雕墙(如图4—5)是最好的证明,将文化与休闲设计融合在一起,让人们在散步休闲的时候感受文化的熏陶,感受“孤竹文化”的博大精深。图4-5浮雕墙掠影图片来源:作者社会实践成果图4-6休闲设施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实践绘制和拍摄休闲放松与创意体验是相辅相成。休闲设计中的文化创意不仅可以陶冶性情、传播文化、激发灵感,更是提高人潜在的心理需求和产业拓展需求,是提高居民素质的29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手段。在推动时代的进程中,小区休闲设计巧妙的是经济与文化、理想与感性结合,达到有形与无形的调和。小区的休闲设计是人的崭新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触及每个人的生存领域。(如图4—6)休闲棋盘椅给象棋爱好者提供了设施,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和对中国博弈的交流探索;各种健身器材丰富了居民的休闲时光,得到身心的发展;沿河护堤的安全设施,带有古朴的韵味,用原木材料结合绳索的捆绑加强其稳固性,这种做法也借鉴了农民农耕捆绑农具的做法;垃圾回收设计,用树根的形状为基准,保留原始的树木形态,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呼应。这些休闲设施的设计与人的活动密切相连,创意来源与人类生活,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4.4景观规划设计与人和自然的关系计成在《园冶》中提到“凡结林园,无分村郭,景到随机,在涧共修兰芷。……①窗牖无拘,随宜合用;栏杆信画,因境而成。”也就是说,景观设计师是联系自然和人的纽带,运用景观规划来实现宜居的生活环境,借景也好造景也罢都给人创造舒适的生活,居之安然,陶之自然。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所有景观设计都依托自然景观而建,利用自然的地形、气候条件,来建造道路和小品景观。植物的栽植也由意境而选择,虽然是人工创造,却宛如是自然形成一样。还是以“万柳含烟”这个景点为例,柳树错综复杂,相互交错栽植到教场河边,亦有晓风杨柳,若翻蛮女之纤腰的佳境。(如图4—7)①(明)计成著;胡天寿译.《园冶》重庆出版社.2009.P14-1630
第4章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设计功能分区应用示范分析图4-7万柳含烟晓风杨柳,若翻蛮女之纤腰的佳境图片来源:作者拍摄景观规划是活生生的,是人性的体验。所有的设计都是以人的所需所求为目的,并围绕这人的生活展开,否则设计将没有任何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久的课题,工业革命号角的吹响,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我们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能危及我们子孙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景观规划设计不能离开自然的约束,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进行改造并适应人类需求的设计。在规划过程中,所有的设计都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尽量减小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这意味着设计的方式方法层出不穷,新民居景观规划设计是对村庄居住、生产生活场所的基本建设,合理组织各项建筑用地,科学规划安排各种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其目的是提高农民的居住水平和生产生活质量,改观农村整体形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建成社会主义标准的新农村。31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章秦皇岛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设计示范生态保护5.1城乡新民居小区环境保护设施规划环境保护工作,在城市规划中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开展农村景观规划中确是一个崭新课题,也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农村居民生活的大部分问题得到解决。俞孔坚在《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中这样写到:“景观设计学的起源,即‘生存的艺术’,是土地设计①与监护,并与治国之道相结合的艺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生态农村,改变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依据这一宏伟目标把“生存的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做好新农村建设,打造和谐新民居。5.1.1土地资源保护设施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主要采取“保护为主,改造为辅”和“垃圾集中处理”的方式,改变大量占用农耕地和垃圾乱丢乱放乱扔的现象。新民居建设遵循“宜改则改,宜建则建”的原则保护耕地,解决农村宅基地紧缺现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在每个居民小区设置一个固定的垃圾收集点,统一到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中医疗垃圾等固体危险废弃物要单独收集、单独运输、单独处理。这样的做法改善垃圾乱丢乱放对土地资源造成深度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用绿化带将垃圾收集点隔离,一是为了小区整体景观规划的协调性,突出景观规划设计的完整性。二是,绿色植物能够制造氧气分解有害气体,让小区环境得到净化。5.1.2水资源保护设施其一,卫生厕所,冲洗化粪,补给农作物。采用公共卫生厕所(如图5—1),盖建化粪池,利用水的重力流,将大量生活污水等分格沉淀,定期将池中污泥掏出放在田间作为肥料,给农作物提供养料。这种设计,不仅整治了农村环境,而且其使用寿命长、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比较于传统砖砌和钢混化粪池因渗漏、运行工况不佳而污染①俞孔坚著.《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P1532
第5章秦皇岛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设计示范生态保护地下水质和影响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利用水的重力流,不需任何外来动力和运输费用,节省能源、管理方便。图5-1公共卫生厕所冲洗化粪图片来源作者拍摄其二,饮水净化,保护地下水资源。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住户的饮用水都来自于市政自来水供水。以前传统农村村民饮水主要以自打井井水为主,可以说是直接饮用地下水,连同水中的有害物质一起喝下去;一些地方由于地形原因,水质较差,混浊不清;这些都是对人身体有害的。再者,频繁的打井获取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资源不足,给生态环境平衡造成威胁。饮用自来水,不仅仅对地下水资源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且自来水厂对饮水净化,用起来更安全、放心。5.2城乡新民居小区与环境保护的示范作用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以节能、节地为主要特色,充分利用废弃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方针,在新农村环境保护建设中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太阳能的应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太阳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在使用它的时候,我们不用担心它会对人类造成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在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中,大量使用太阳能。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温室大棚等,园区内地灯、路灯也都是用太阳能发电,环保节源,解决了施工困难,线路铺设复杂的问题。太阳能在城乡新民居小区规划中应用,是改善农村环境,减少其他发电形式对大气的污染,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利用这种可再生资源,减少非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3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图5-2农村沼气池原理图图片来源:作者拍摄《沼气应用技术原理》P25图5-3沼气池建造及成型效果图片来源:作者设计实践拍摄沼气能源的利用,具有保护环境的科学示范性。沼气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是“废物利用”的过程。沼气池不仅可以节约能源、改善和保护环境,还有节约化肥和农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和带动饲养业的发展等诸多好处。建设一个沼气池可以使用20年左右,避免浪费大量资金去寻找新的垃圾处理手段,相比较而言,沼气池是既经济又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适合在农村大规模使用。综合利用沼气池(如图5-2、5-3)是改变农村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34
第5章秦皇岛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设计示范生态保护5.3因地制宜的景观设计与生态①“成功的设计开始于因地制宜,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最终目标。”一个景观设计是否成功,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最根本的就是它是否符合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是否根据当时当地的条件和情况来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师是以因地制宜为设计理念,满足人们的生活目标和审美需要为目的。由此可见,因地制宜的景观设计首先要满足自然生态的要求。农民生活在乡村这个大环境中,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活动,只有先满足了乡村自然生态的需要,才能保证农民温饱,促进农民经济收入增加,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建设城乡新民居小区的主要目的就是创造适合农村生态环境的宜居小区,因地制宜,地尽其用。以兴建“城中村”,推行“平改楼”政策等对村庄民居生态进行改造,控制对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的大量占用,在原有宅基地基础上控制一层建筑,提倡多层建筑。使农民居住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态环境分离,保障农民生产生活活动的进行,完成生态环境的保护。其次,要满足乡村景观设计主体——农民的需求。农民最大的需求就是对农村生态文化环境的需要,因地制宜的景观规划,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在新民居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尊重当地文化、历史和民俗的传承,挖掘农民喜欢的因素,设计农民能够理解和接纳的作品,突出“因、借、体、宜”的设计原则,并延续到新民居的建设中。新民居建设规定必须建有休闲文化广场和村级活动广场,这一度表明了,农民对文化精神的需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农民对自己的生态文化有着不一样的要求,他们将民间文化以物化的形式展现给世人,他们的生产活动也是文化的继承。(如图5-4)①(美)西蒙兹著;方薇王欣译.《启迪——风景园林大师西蒙兹考察笔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P2735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图5-4农民耕作文化是农村生态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农村社会生成和发展了生态文化环境,保持了民间文化的特征,体现了民间文化精神。图片来源:作者拍摄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在“因借”和“体宜”方面做到了细致入微。从功能分区布局上看,新居住区巧借绿化区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局面;从植物配置上看,选择适合本地的经济树种,合理的安排植物的顺序,达到通风和净化空气的效果;从植物组景上来看,有由高及低的俯借,寻四时时序变化的应时而借。不管是哪一方面,景物与人情致相投,视觉上的审美也是心灵的审美感受,这就是园林中遵循的借景原则。5.4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作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要求有一个高质量的新民居建设规划。这不仅涉及百年大计,也关乎后世子孙的幸福生活。目前的新民居建设在内涵上、形式上、推进方法上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由过去无计划地在旧址翻建,转变为向新型社区、中心村集中建设、集中居住,由过去简单地盖房搬家,转变为人口、产业、资源等多种要素的聚集,可以说,它已从一项常规的新农村工作,转变为区域建设整体推进的城乡发展社会工程。因此,发展城乡建设必须站在统筹全局的立场,以新的理念、长远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和开阔的视野建设新民居。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生态的设计,对城乡自然环境起到保护和维护的作用。一是强调设计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通过利用和模仿自然中的植物群落、地形等,将自然风景和人工环境相结合,通过合理的设计规划,保护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利用其濒临教场河的优越地理位置建造休闲区,模仿“万柳含烟”、“千松叠翠”等景象,起到加固河堤,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居住区西部以前是村民堆放垃圾的地方,所有的生活污水肆意排放,现在已经引进沼气这种先进技术,改善了村容的整洁。二是补偿性的设计,也就是说有意识地对已经遭到破坏的环境进行恢复,使其充满时代气息和理性之美,唤36
第5章秦皇岛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设计示范生态保护醒人们对自然的关怀。三街村原有的村路虽然经过几次返修但始终不能保证村民的交通运输需要,并且道路两旁堆放柴禾、围建篱笆等阻碍交通,影响村容村貌。在规划设计中,我们改善了这一点,加宽原有道路,并在道路两侧挖排水沟建景观带,是村民在欣赏使用之余,进而反思对环境的破坏,增强环保意识。图5-5丝瓜长廊图片来源:笔者拍摄图5-6葡萄架图片来源:作者拍摄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处处体现着多元化的设计观,这对未来城乡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提示设计者和规划者在以后的城乡规划中,强调文化的多元性、景观的特色化,既要表达人类的共同主题,又要展示地域文化;既要传承历史,又要具有时代性。未来城乡发展会趋向于一体化的目标,增加一系列政策、待遇,例如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村房屋拆迁补贴,种粮和养殖补贴等办法,来实现城乡一体化。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保护和传承“孤竹文化”,展现卢龙的地域特色,在居住区运用丝瓜长廊、葡萄架(如图5—5、5—6)等农作物作为景观长廊,美化环境。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突出“一村一特色”的风貌。5.5城乡新民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案例分析5.5.1设计说明卢龙镇新民居重点示范工程——滨河新民居小区,依卢龙县护城河而建,河南岸设有人工假山一座,使得整个小区有依山傍水之意。小区临河景观带以龙图腾为基本图形,以建造文化浮雕墙,修设带状公园为主要修饰手段。其中,护河堤上的文化浮雕墙以“仁义精诚”的卢龙精神为核心,卢龙古八景(钓台月白、千松叠翠、万柳含烟、雪岛闻钟、37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虎头唤渡、阳山列屏、孤竹清风、漆流玉带)为依托,文化浮雕墙长约500米,与孤竹八景内容环环相扣,外观古朴而大气,内涵寓意深刻,深刻诠释了“仁义精诚”的卢龙精神;临河带状公园则以龙驱干造型作为主要路线方向,规划公园主要景观路,路面以鹅卵石铺就,从高空俯瞰,似一条巨龙静卧河边。此外,假山旁设有文化活动广场,为居民从事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沿河带状公园的设计不仅与滨河新民居小区所在地卢龙镇中的“龙”字相呼应,且外观优美,规划合理,使农村环境得到美化,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5.5.2设计方案分析图5-7景观休闲区平面布局图以“龙”为元素表达三街村日新月异的变化给村民带来的欣喜该景观休闲区是整个小区规划的文化根源所在,有着积极的象征意义,道路的曲直结合,与植物的组景意境深远。在植物配置方面,以外高内低的形式将整个沿河景观带围合成空气循环流通的空间,阻挡春天风沙对居民区的威胁。在靠近护城河河岸栽植对河堤有保护作用的树种,稳固河堤;栽种经济树种,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树木或规整或交错的排列,也带来观赏价值。38
第5章秦皇岛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设计示范生态保护图5-8景观主干道基本图形——龙图片来源:作者社会实践绘制图5-9道路分析图红色为主要干道,是“龙”图腾原型变换,寓意农民生活吉祥如意,像巨龙一样腾飞图片来源:作者社会实践绘制39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图5-10空间序列布局图主要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空间序列,动静结合使园区各要素之间紧密结合,和谐共生图片来源:作者社会时间绘制图5-11景点分布图主要以“卢龙古八景”为线索,让人们在休闲健身的同时体会博大精深的原生态文化图片来源:作者社会实践绘制40
第5章秦皇岛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设计示范生态保护图5-12景观节点图和假山原石虎头唤渡在龙头这个设计部分的主要景点,寓意着“龙虎精神”图片来源:卢龙县虹嘉建筑设计所张工程师提供虎头唤渡假山原石图片来源:作者社会实践现场拍摄图5-13入口假山效果图就地取材,这些山石经过风化和水流的冲刷,形态各异随意堆砌,并没有破坏石头的原始形态,点缀绿色植物古板中显现出灵气图片来源:作者社会实践绘制41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图5-14景观节点——钓台月白图片图5-15景观节点——孤竹清风图片来源:卢龙县虹嘉建筑设计所张工程师指来源:卢龙县虹嘉建筑设计所张工程师指导导完成完成图5-16健身广场亭廊结构图以松木为主要材料,借鉴斗拱搭建手法完成图片来源:作者社会实践绘制42
结语结语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相对活跃的话题。近几年来,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从农民的衣、食、住、行出发,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变农村居住环境,不是照搬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而是在农村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改变土地利用功能,将布局凌乱的住宅与农作区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这样让农村成为更好的发展生产农产品,让农民生活宽裕,生活质量和农民素质提高,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顺应自然的发展,利用景观资源来发展农村经济。自然条件决定了农民的居住环境,要想改变农村居住环境就必须顺应自然的发展,不违背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合理规划农村景观,尊重农村的自然生活状态,才是新民居建设的主要目的,才能提高农民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展开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是对农村生态保护做出的重要决策,是保证农产品安全的必然条件。通过对城乡新民居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恢复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保证粮食土地的安全。乡镇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调整了农村“土地与人”的关系,保护了人类的生产环境,进而对农产品的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其重大意义在于关爱生命,保护和维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发挥农村景观特色,促进城乡交流。乡村景观是最原始朴素的自然景观,它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以自然为依托,具有乡土地域特色。深入开展特色农村旅游形式,让城市居民欣赏自然田园的风景,享受农耕生活的乐趣,带动农民综合素质提高,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经济交流、思想交流,缩小城乡差距,与时俱进。总之,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贴近自然环境,尊重农村生活,合理的规划农村景观,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建设美丽、舒适、宜居的新农村。43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参考书目[1]郑曙旸.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周玉明徐明.景观规划设计.[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3](明)计成撰.园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4]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5]俞孔坚.设计的生态——上、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6]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7]刘滨谊等著.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顾小玲.新农村景观设计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9]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0](美)凯尔·D·布朗尼古拉斯·T·丹尼斯著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师便捷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美)梅尔比卡斯卡特著张颖李勇译.可持续性景观设计技术:景观设计实际运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2](美)格兰特·W·里德.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原著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3](美)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著程里尧译.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4]卢龙县志编辑委员会.卢龙县志.[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15]艾定增.景观园林新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6]张钦楠.特色取胜——建筑理论的探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农村规划标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8]高文杰,刑天河,王海乾著.新世纪小城镇发展与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4[19](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构成.[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20]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44
参考文献[22]刘贵利.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3]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24]肖笃宁,李秀珍,高峻,常禹,李团胜.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5]吴运杉.国内外小城镇建设比较.[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6]方明,刘军.国外村镇建设借鉴/新农村人居环境与村庄规划丛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27]方明.农村建设中的村庄整治/新农村人居环境与村庄规划丛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28]刘军等.新农村住宅图集精选/新农村人居环境与村庄规划丛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29]骆中钊,张惠芳,宋煜.新农村住宅设计理念/新农村人居环境与村庄规划丛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30]杨旭东,郑竺凌,单明.新农村房屋节能技术/新农村人居环境与村庄规划丛书.[M].北京: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6[31]朱家瑾.居住区规划设计(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2]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33]卢龙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卢龙通览.[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34](明)郭造卿纂;董耀会编.卢龙塞略.[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35]国家地理系列编委会.游遍欧洲.[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36](英)蒂姆·杰普森著;林晓琴译.国家地理学会旅行家系列,意大利.[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37](日)大宝石出版社原著;黄闻等译.韩国.[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38](美)约翰·奥姆比斯·西蒙兹著,方薇王欣译.启迪—风景园林大师西蒙兹考察笔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9]余达忠.原生态文化:资源价值与旅游开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40](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考通等译.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41](春秋)老聃著,康凤琴编.老子《道德经》.[Z].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45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42]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43]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4[44]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5]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46]俞孔坚著.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7]EversonJ.,AndFitzgeraldB.,SettlementPatterns.[M].London:Longman.1969[48]KnappR.ChineseLandscapes:TheVillageasPlace.[M].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1992[49]Roberts,B.K.LandscapesofSettlement.[M].London:Routledge.1996[50]Vermeer,EduardoB.EconomicDevelopmentinProvincialChina:TheCentralShaniasince1930[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8相关文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关于做好列入2009年度文明生态村创建规划的行政村建设工作的通知[冀文明办(2009)7号]》2009[3]《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冀政办函(2011)31号]》2011[4]《河北省农村新民居规划建设指导意见(试行)》2009[5]《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意见》2008[5]《关于新民居建设用地[冀国土资发(2009)9号]》2009[6]《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决定》2010[7]《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201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政府工作报告.胡锦涛.2012年11月8日[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2013年3月5日46
附录附录(作者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方案)一、鸟瞰图此图为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居住区鸟瞰图本方案从日照程度、景观组景、小区附属配套设施等多方面因素考虑,以6+1户型为主,适合人口分布,节约土地,具有预见性。47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二、功能分区图此图为滨河新居民小区整体功能分区图分区合理,具有科学性与彰显人文特点。此图为空间序列图空间序列与环境相辅相成。48
附录此图为沿河景观带空间序列布局图体现空间有序,景观要素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生。三、平面布局图此图为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平面布局图通畅的交通路线,建筑物坐北朝南符合传统民居坐落形式和人民对采光的要求,切实达到了农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49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此图为小区入口平面布局图地面采用大理石铺装,路旁种梧桐和小叶黄杨,借鉴规整式园林的植物组景方式。此图为沿河绿化区景观布局图将“孤竹文化”融入到设计当中,以龙的造型作为道路设计的基础,体现了设计本身是生活的艺术。50
附录四、道路分析图此图为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新居住区道路分析图和绿化区道路分析图居住区以主要干道为轴线,其它道路环绕而行,增添了趣味性和灵动感;绿化区道路主要以“龙图腾”为主要浏览线路,寓意深刻,发人深省。51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五、效果图此图为大门效果图大门的设计简洁大方,几何形拼凑组合既有时代感又具有体积感。此图为植物组合图和小区内小品效果图回归自然的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此图为道路组景和小区休闲小品效果图虽由人作,宛自天开。52
附录此图为绿化区假山效果图自然山石的随意堆叠,是自然艺术的摹写。此图为沿河景观带节点效果图——钓台月白高台犹自峙河滨,月白楼坍几度春。两岸清风依旧在,波前不见钓鱼人。53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此图为沿河景观带节点效果图——孤竹清风清风台上起清风,吹遍东西南北中。二子芳名金不换,圣贤美德贯苍穹。此图为城乡新民居小区建筑单体透视效果图多层建筑节省土地,还原耕地面积,继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54
附录此图为滨河城乡新民居小区沿滨河大街效果图主要以商铺、卫生所等服务设施为主,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是增加农村收入的形式之一。此图为绿化区节点——健身广场亭廊结构图以松木为主要材料,借鉴斗拱搭建手法完成。55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论文的顺利完成与导师戎宁教授的悉心指导密不可分。戎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在戎老师的教诲下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倾注了导师大量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我还要感谢在一起度过三年研究生生活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真诚的感谢卢龙县虹嘉建筑设计所张志伟副所长和规划组的同事们,是他们给了我机会让我去参与“新民居”项目,深入实践学习新民居建设知识,在论文的设计部分他们贡献了很多心血,提供了许多技术帮助,也让我将书本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在学术和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我对他们表示深情的感谢!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同事表示衷心地感谢!5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养生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土默特左旗福宁苑养生园区规划设计为例
- 现代生态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以天津市北辰区综合生态农业园为例硕士论文
- 城市公园地域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城市出入口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探索
- 浅析中国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公众参与”
- 地域人文与山水交融的当代城市纪念性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以福莱山纪念公园景观轴线设计为例
- 黄河村落黄河文化_郑州市金水区任庄村新农村改造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考
- 基于景观规划设计角度的校园空间导向系统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为例
- 基于地域特色的农业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探析——以芹口农业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 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历史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河北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与研究
- 法式园林风格在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 樱花专类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以南昌大学樱花专类园为例
- 温泉疗养场所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湖北省崇阳县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 乡村景观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