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9 MB
  • 64页

探索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用地评定方法与途径——苏州市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模型构建

  • 6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用地评定方法与途径——苏州市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模型构建姓名:张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指导教师:黄耀志20070501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摘要土地利用是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社会、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等综合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用地形式;同时考虑各类用地形式的相互影响,来确定城乡用地的合理组织方式及城乡布局形式,才能保证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价值损失的最小化,城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基于这个思考,本文的重点不是提出颏的理论或方法,而是以麦克哈格、西蒙兹黄光字等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针对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水网地区河道密布、地势低平、生态脆弱等特点,以用地布局规划为切入点,探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用地评定方法,主要是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分析方法,如生态因子的选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等,以期补充完善我国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本研究将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的涵义、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明确区分,以避免在分析评议过程中出现重复劳动和混淆不清。在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时采用了单因子图叠加法,最后将研究对象划分为最敏感、次敏感、弱敏感和不敏感四个等级,并提出对最敏感和次敏感区域应采取绝对保护和维育措施,而适宜城市建设的弱敏感和不敏感区域才是土地适宜度评议对象。在进行土地适宜度研究时,采用了单功能多因子分析法,将研究对象划分为生活居住区、工业仓储区和公共服务区三种性质用地,针对不同性质的用地,选择相应的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进行评价,最后将研究对象划分为最适宜、次适宜、弱适宜和不适宜四个等级,按照适宜度优先布局原则,指导城市用地布局。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用地布局,生态敏感性,用地适宜度 AbstractTheLand-useisthecorecontentsoftheCityPlanning.OnlybychoosingthebestLand-usetypethroughcomprehensivelyanalyzingmdevaluatingthelandofnature,society,constituteenvironment,structure,functionetc.anddecidingthereasonableorganizationmethodsandthelayoutformsbyconsideringtheinfluencesamongeveryvarietyLand-usetypeatthesametime,thencanguaranteethecityconstructionprocessintheworthlossofecosystemminimum,thewholebenefitsofcitymaximize,Accordingtothis,thedisSert.*on’Semphasisisnottoputforwardthenewtheoriesormethods,but诹廿ltheresearchresultsofpastpeopleforfoundation,suchasMcHarg,Simonds,GuangyuHuangetc.,aimingattheChiang-Nanwaternotregionofcours@ofriverspreaddensely,thegeographyislowandeven,theecosystemisweaketc.characteristies,withtakingSuzhouastherepresentative,戚ngthelayoutplanningaSallpoim,tostudythemethodsoftheLand-useEvaluation,especiallytheEcologicalSensitivityandtheLand-useEvaluationmethods,suchasselectingecologicalfactors,settinguptheevaluationsystemetc.,谢tllexpecttoimprovetheEco-CityPlanningmethodswithlocalfeaturesinourcounuy.ThedissertationdistinguishedtheEcologicalSensitivityandtheLand-useSuitabilityEvaluationORstudyingpurposesandcontents,inordertoavoidrepeatlaborandconfusioninanalyzingprocess.AdoptedtofoldeverysinglefactordiagramwhilecarryingOntheEcologicalsensiti,,ityanalysis,thendividedtheresearchingobjecttofourgradesforthemostsensitive,timesensitive,weaksensitiveandnotsensitive,andputtedforwardtotaketheabsoluteprotectionandrehabilitationinthemostsensitiveandtimesensitiveregions,buttheweaksensitiveandnotsensitiveregions,whicharesuitabletocityconstruction,werejustthetargetsoftheLand-useSuitabilityEvaluation.W1lilecarryingonthestudyoftheLand-usesuitability,adoptedtheanalysisofsinglefunctionwithmanyfactors’diagram,dividedtheresearchobjecttothreegradesforthelivingarea,industrywarehouseareaandpublicservicearea,aimingatthedifferencesbetweenthesethreegradesoflands,choosingthecorrespondingecologicalfactorstocanyOiltheevaluation,theenddividedthesmdyobjectstofourgradesforthemostsuitable,timesuitable,weaksuitableandnotsuitable,accordingtheprincipleoftheInoi.esuitableisfirsttochoosetheland,SOcarlguidethelayoutofcityland.Keyword:Eco-cityPlanning,Land-use,landlayout,Ecologicalsensitivity,Land—risesuitability,11.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图表目录图1.1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变动趋势(1989’2003年)⋯⋯⋯⋯⋯⋯⋯⋯⋯⋯⋯⋯⋯⋯⋯⋯⋯⋯2图L2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趋势(1989’2003年)⋯⋯⋯⋯⋯⋯⋯⋯⋯⋯⋯⋯⋯⋯⋯⋯⋯⋯⋯2图1.3苏州市历年耕地面积变化趋势(1949’2003年)⋯⋯⋯⋯⋯⋯⋯⋯⋯⋯⋯⋯⋯⋯⋯⋯⋯3图1.4苏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比较(1991^’2004年)⋯⋯⋯⋯⋯⋯⋯⋯⋯⋯⋯⋯⋯⋯⋯⋯⋯6圈2.1苏搅市土地利用构成图(2002年末)⋯⋯⋯⋯⋯⋯⋯⋯⋯⋯⋯⋯⋯⋯⋯⋯⋯⋯⋯⋯⋯12图2.286年版苏州市城市用地规划图⋯⋯⋯⋯⋯⋯⋯⋯⋯⋯⋯⋯⋯⋯⋯⋯⋯⋯⋯⋯⋯⋯⋯13图2.396年版苏州城市用地规划图⋯⋯⋯⋯⋯⋯⋯⋯⋯⋯⋯⋯⋯⋯⋯⋯⋯⋯⋯⋯⋯⋯⋯⋯15图2.406年版苏州城市用地规划图⋯⋯⋯⋯⋯⋯⋯⋯⋯⋯⋯⋯⋯⋯⋯⋯⋯⋯⋯⋯⋯⋯⋯⋯18图2.5论文研究框架图⋯⋯⋯⋯⋯⋯⋯⋯⋯⋯⋯⋯⋯⋯⋯⋯⋯⋯⋯⋯⋯⋯⋯⋯⋯⋯⋯⋯⋯20图2.6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分类图示⋯⋯⋯⋯⋯⋯⋯⋯⋯⋯⋯⋯⋯⋯⋯⋯⋯⋯⋯⋯⋯⋯22图2.7实例研究范围界定示意图⋯⋯⋯⋯⋯⋯⋯⋯⋯⋯⋯⋯⋯⋯⋯⋯⋯⋯⋯⋯⋯⋯⋯⋯⋯23图3.1土壤生产力因子分析图⋯⋯⋯⋯⋯⋯⋯⋯⋯⋯⋯⋯⋯⋯⋯⋯⋯⋯⋯⋯⋯⋯⋯⋯⋯⋯31图3.2生物多样性因子分析图⋯⋯⋯⋯⋯⋯⋯⋯⋯⋯⋯⋯⋯⋯⋯⋯⋯⋯⋯⋯⋯⋯⋯⋯⋯⋯31图3.3建设现状因子分析图⋯⋯⋯⋯⋯⋯⋯⋯⋯⋯⋯⋯⋯⋯⋯⋯⋯⋯⋯⋯⋯⋯⋯⋯⋯⋯⋯32图3.4水文条件敏感性因子⋯⋯⋯⋯⋯⋯⋯⋯⋯⋯⋯⋯⋯⋯⋯⋯⋯⋯⋯⋯⋯⋯⋯⋯⋯⋯⋯32图3.5景观价值因子分析图⋯⋯⋯⋯⋯⋯⋯⋯⋯⋯⋯⋯⋯⋯⋯⋯⋯⋯⋯⋯⋯⋯⋯⋯⋯⋯⋯34图3.6地质灾害因子分析图⋯⋯⋯⋯⋯⋯⋯⋯⋯⋯⋯⋯⋯⋯⋯⋯⋯⋯⋯⋯⋯⋯⋯⋯⋯⋯⋯34图3,7地形地貌因子分析图⋯⋯⋯⋯⋯⋯⋯⋯⋯⋯⋯⋯⋯⋯⋯⋯⋯⋯⋯⋯⋯⋯⋯⋯⋯⋯⋯36图3.8苏州市域生态敏感性模型⋯⋯⋯⋯⋯⋯⋯⋯⋯⋯⋯⋯⋯⋯⋯⋯⋯⋯⋯⋯⋯⋯⋯⋯⋯36图4.1生活居住区用地适宜度模型⋯⋯⋯⋯⋯⋯⋯⋯⋯⋯⋯⋯⋯⋯⋯⋯⋯⋯⋯⋯⋯⋯⋯⋯45图4.2工业仓储区用地适宜度模型⋯⋯⋯⋯⋯⋯⋯⋯⋯⋯⋯⋯⋯⋯⋯⋯⋯⋯⋯⋯⋯⋯⋯⋯47图4.3公共服务区用地适宜度模型⋯⋯⋯⋯⋯⋯⋯⋯⋯⋯⋯⋯⋯⋯⋯⋯⋯⋯⋯⋯⋯⋯⋯⋯49表1.1苏州城市用地扩张数据比较表(1991。2004年)⋯⋯⋯⋯⋯⋯⋯⋯⋯⋯⋯⋯⋯⋯⋯⋯⋯6表2.12003年现状建设用地与2010年规划目标数据比较表⋯⋯⋯⋯⋯⋯⋯⋯⋯⋯⋯⋯⋯⋯17表2.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分类比较表⋯⋯⋯⋯⋯⋯⋯⋯⋯⋯⋯⋯⋯⋯⋯⋯⋯⋯⋯⋯⋯21表3.1因子组合的方案示意⋯⋯⋯⋯⋯⋯⋯⋯⋯⋯⋯⋯⋯⋯⋯⋯⋯⋯⋯⋯⋯⋯⋯⋯⋯⋯⋯27表3.2九分位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28表3.3苏州市域生态敏感性分析因子权重计算表⋯⋯⋯⋯⋯⋯⋯⋯⋯⋯⋯⋯⋯⋯⋯⋯⋯⋯29表3.4土壤生产力敏感性级别划分⋯⋯⋯⋯⋯⋯⋯⋯⋯⋯⋯⋯⋯⋯⋯⋯⋯⋯⋯⋯⋯⋯⋯⋯31表3.5生物多样性敏感性级别划分⋯⋯⋯⋯⋯⋯⋯⋯⋯⋯⋯⋯⋯⋯⋯⋯⋯⋯⋯⋯⋯⋯⋯⋯32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图表目录表3.6建设现状敏感性级别划分⋯⋯⋯⋯⋯⋯⋯⋯⋯⋯⋯⋯⋯⋯⋯⋯⋯⋯⋯⋯⋯⋯⋯⋯⋯32表3.7水文条件敏感性级别划分⋯⋯⋯⋯⋯⋯⋯⋯⋯⋯⋯⋯⋯⋯⋯⋯⋯⋯⋯⋯⋯⋯⋯⋯⋯33表3.8景观价值敏感性级别划分⋯⋯⋯⋯⋯⋯⋯⋯⋯⋯⋯⋯⋯⋯⋯⋯⋯⋯⋯⋯⋯⋯⋯⋯⋯34表3.9地质灾害敏感性级尉划分⋯⋯⋯⋯⋯⋯⋯⋯⋯⋯⋯⋯⋯⋯⋯⋯⋯⋯⋯⋯⋯⋯⋯⋯⋯35表3.10地形地貌敏感性级别划分⋯⋯⋯⋯⋯⋯⋯⋯⋯⋯⋯⋯⋯⋯⋯⋯⋯⋯⋯⋯⋯⋯⋯⋯⋯35表3.11苏州市域生态敏感性分析统计结果⋯⋯⋯⋯⋯⋯⋯⋯⋯⋯⋯⋯⋯⋯⋯⋯⋯⋯⋯⋯⋯36表3.12敏感性分区保护发展规划⋯⋯⋯⋯⋯⋯⋯⋯⋯⋯⋯⋯⋯⋯⋯⋯⋯⋯⋯⋯⋯⋯⋯⋯⋯37表4.1生活居住区适宜度评价因子权重计算表⋯⋯⋯⋯⋯⋯⋯⋯⋯⋯⋯⋯⋯⋯⋯⋯⋯⋯⋯4l表4.2工业仓储区适宜度评价因子权重计算表⋯⋯⋯⋯⋯⋯⋯⋯⋯⋯⋯⋯⋯⋯⋯⋯⋯⋯⋯42表4.3公共服务区适宜度评价因子权重计算表⋯⋯⋯⋯⋯⋯⋯⋯⋯⋯⋯⋯⋯⋯⋯⋯⋯⋯⋯43表4.4生活居住区用地适宜度评价因子分级标准及权重⋯⋯⋯⋯⋯⋯⋯⋯⋯⋯⋯⋯⋯⋯⋯“表4.5工业仓储用地适宜度评价因子分级标准及权重⋯⋯⋯⋯⋯⋯⋯⋯⋯⋯⋯⋯⋯⋯⋯⋯46表4.6公共服务用地适宜度评价因子分级标准及权重⋯⋯⋯⋯⋯⋯⋯⋯⋯⋯⋯⋯⋯⋯⋯⋯48.ⅥI. 苏州科技学院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张遍日期:靶互z年工月j立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苏州科技学院、国家图书馆等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完全了解苏州科技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矗_£月』臣日日期:≯蝣—工月—!臣日IjI!tl:圣五拜上月盈日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与命题的缘起1.1.1国际背景200多年前的英国工业革命拉开了经济全球化的序幕。从此,生产要素和产品打破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国际分工不断细化,全球人口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1900年世界城市人口只有2亿人左右,而到2000年则超过了30亿。大规模的城市用地开发已经成为了人类活动改造自然环境的主要方式之一(陈述彭,1999),城市规划师们试图控制整个城市的发展,却往往牺牲了自然环境的利益,原来以植被为主的自然景观逐渐被众多的人工建筑物质所取代⋯⋯。在人类改造地表的土地开发过程中,区域土地利用积累性的变化通过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和地表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变化,影响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改变了大气中的化学性质与过程,进而对局部、区域乃至全球气候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史培军,2000)。有研究表明,过去150年来,土地覆盖变化所引起的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与工业发展过程中化石燃料使用的结果相当(Turner1IBL,1994)。因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认为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尤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以及引起的土地覆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0年后期以来,各国纷纷开展“生态城市”(eco-cily)或“可持续城市”(sustainableurbanplanning)规划。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崛起,正是面对当前全球人口城市化,以及全球环境议题逐渐转向城市环境的时势所提出的规划构想与解决策略。在这个背景下,1995年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领域计划(I}tDP,1995)联合提出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anduseandLandcoverchange,LUCC)研究计划,力图通过对人类驱动力——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全球变化——环境反馈间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建立能够用来预测未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评价其生态环境后果并提供决策支持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模型(赵晶,2004)。以巴西的库里蒂巴市为例,该市是巴西城市化进程中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其城市人口从1950年的30万,至1990年已发展到210万。这一时期,库里蒂巴市的经济基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个农产品加工中心发展成为今天的工商业中心。研究第三世界发展历史的学者可以预见这种急剧变化的结果——失业、随意开发、人口稠密、环境恶化等等。但这些情况在库里蒂巴市并没有出现,原因是当地市政府在城市发展中采取了“结合自然的设计”。其最成功之举就是解决了20世纪50~60年代不断出现,并一再袭扰着市中心的水患。沿着河流两岸修建的房屋和其他建筑加深了水患的影响,市政工程师填埋河沟使城市排水更加困难——不得不耗巨资开挖新的排水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管渠。同时,开发商在城市外围修建居住区和工业区时没有对排水问题给予必要关注。1966年初,市政府规划了排水管线,并规定某些低洼地区禁止开发以专供排洪用。1975年通过了“保护现有自然排水系统的强制性法令”。为了有效利用上述区域,库里蒂巴市政府在河岸两旁建成了有蓄洪作用的公园,并修建了人工湖。公园里大面积种植树木,废弃的工厂和河两岸其他建筑物则改造成体育和休闲设施,公交线路和单车道把这些公园与城市交通系统连接起来。这种“结合自然设计”策略的实行,同时解决了许多问题。它使巨大的防洪开支成为过去,又避免了在洪水控制方面大量的新增投入。更加重要的是,把防洪用地建成为公园之后,使得库里蒂巴市入均绿地面积从1970年的o.5平方米,增加到今天的50平方米(同一时期内人口也快速增长)。思考一:由此可见,采用生态的方法,使设计结合自然,有效改变土地利用的方式,是目前探索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方向。而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作为促进土地利用模式变化的主要动力之一,理所当然地成为变革的核心,而变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用地布局规划。联合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从用地布局模式方面提供了一个有利于规划管理与调控的切入点,是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1.12国内背景1997年我国城市人口大约为3.6亿,据预测,2010年将增加到6.3亿。伴随人口快速城市化的是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从土地利用方式看,以江苏省1989年到2003年的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为例(图1l,1.2),可以看出,随着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不断减少,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生态建设的关键在城市,而城市生态建设的重点在土地利用。5040霎撕墨∞,O01989l僻ll孵)1钾5199719992001邶,年份圉l,l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变动趋势(1989~2003年)资料来源:刘坚,黄贤金等.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江苏省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及其人文驱动园囊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5,23(2)2,)22tl3IUt7舢I∞I柚7∞㈣ph\一·查翟翌生P.}..竺罂譬—/l一—^/’{螂I唧l19931帅5’晰l"神2l■11猢’年傍图1.2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趋势(i989,.-2003年)资料来源:同图l-2 苏州科技学院硕十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2005年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丰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经济社会发展命题,这标志着中国城市化战略由移地式城巾.化向就地式城市化转移,并必将导致中国新一轮的城市化快速增长。在这个背景下,如果继续忽视土地利用的变化,其后果不堪想象。以苏州市为例,如果按照目前经济增长与土地资源浪费的相关性继续发展,则:在保护基本农田的前提下,还可以开发5~6年,2009年前后将用光土地;不保护基本农田,也只能开发建设8~9年,2012年左右将用光土地(图1.3)。为O400350∞O250加0150100卯0.鼎姆擎抟斑姆稀歃槲融搿矿353D2520151口50石图1.3苏州市历年耕地面积变化趋势(1949~2003年)资料来源: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讨论藕)纲要文本土地是一切城乡活动的载体,城乡建设离不开土地(黄光宇,2002)。土地利用是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社会、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等综合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用地形式,同时考虑各类用地形式的相互影响,来确定城乡用地的合理组织方式及城乡布局形式,才能保证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价值损失的最小化,进而实现城i{i的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思考二:面对日益严峻的土地问题,城市规划作为国家调控和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真正发挥对土地和空间资源以及城市各项建设的综合调控和引导,是我国新时期下城市规划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无疑,土地的集约使用,城市规划建设的生态化策略与措施是实施土地资源配置的关键。1.1.3命题的缘起面对如此矛盾充斥的土地问题,利用生态学摹本原理进行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也已经成为共识,围绕缓解冲突的土地利用方式的种种研究也层出不穷。近年来,国内首先由行政管理部门牵头,以管理学、经济地理学科为研究主体,在区域规划层面来进行“空间管制”方面的诸多规划及研究,其目的是研究区域范围内资源总量情况以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及集约利用的管理控制办法。规划及其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是划分不同的区域类型,然后按照其资源特点制定管制措施。然而,确定这些分区的方法仍然是根据已经划定的各类保护区的边界范围以及土地使用功能的范围,缺乏一套完整科学的方法。自2006年4月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提出,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中应当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中心城区规划应当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毋庸置疑,划定“四区”成为了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四区”的定义、范围,并将他们落实到具体的用地空间上,“编制办法”却没有详细说明。同时,“编制办法”的第三十二条提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名感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区”。从概念上看,这些区域的大部分应当属于“四区”中的前面两个区域类型,但是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仍然只有按照概念进行划分,缺乏界定这些分区的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措施。如何界定各类功能区是问题的核心。在我国城市规划发展历程中,城市建设用地的选定是通过“用地评定”来确定的。城市用地评定(Urbanlanduseevaluafion)是指“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对拟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和开发的区位条件所进行的工程评估及技术经济评估”。这里所指的“工程评估及经济技术评估”,其结果是将评定范围内的用地划分为:一类用地、二类用地和三类用地,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城市用地布局。一方面,这种传统的“用地评定”方法把“城市发展的需要”简单地进行“工程评估及技术经济评估”,把城市建设用地好与差当成第一或唯一评价目标,其观念或者说考虑问题的角度是以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为第一或唯一要务的“拿来主义”,忽略了自然生态环境维育与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确定评定内容与要求的同时,完全忽略了对“拟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概念的界定,更加加重了这种评定方法的“拿来主义”的色彩,其核心是忽略了生态环境的要求。需要一套完整的分析评价方法,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对构成各种功能区的因素进行生态价值评价以及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利用评价,合理确定各种功能区的边界以及范围,指导诸如空间管制功能区、禁建区和限建区等等的划定与管理,是本论文试图完成的研究任务。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1.2研究意义和目的1.2.1研究意义理论意义1969年,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DesignWithNalure)中提出了一整套的规划方法,将生态学原理结合到景观规划之中,也将景观设计学推到了城市规划之中。2005年由黄光宇教授主持的课题“山地城镇生态化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将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设计方法应用到山地城镇建设中,并将其系统化、细致化,形成了一套适合山地城镇生态化建设的理论和方法。这一科技成果获得了2005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城镇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据统计,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平均水平已经达到45%,预估到2010年将达到600,6。如何保证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我国江南水网城镇,在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形成城镇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价值的正增长,这就需要一套有针对性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思考三t本论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形成的。论文研究的重点不是探讨新的理论或规划设计方法,而是以麦克哈格、西蒙兹、黄光宇等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针对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水网地区河道密布、地势低平、生态脆弱等特点,以用地布局规划为切入点,探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用地评定方法,主要是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分析方法,如生态因子的选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等,以期补充完善我国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实践意义城市建设用地与其所处环境的开敷空问的“图底关系”最能反映自然生态环境的质量。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地处太湖与长江之间的苏州、无锡与张家港三个城市像散布自然环境中的明珠,城市建设用地只是整个环境中的小小的组成部分。90年代后半页开始,城市建设用地迅速蔓延,尤其是2002以后,城市建设用地不仅自城市中心区紧凑连续向外蔓延,城市外围的一些小城镇也同时高速发展,到2004年,城市建设用地与开敞空间用地的比例发生了“图底倒置”的变化(图1.4)。这种变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乡村土地向城市用地转移,农业用地向城市功能用地转移,实质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苏州科技学院硕十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图1.4苏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比较(1991~2004年)资料来源:苏州市规划局不断扩大的城市建设用地发展需求是这种改变的内在动力,其中,土地利用的经济利益是核心并且被放置在大多数发展决策的首位。苏州市在这种变化中首当其冲。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核心部位,北接环渤海经济区,南联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处于我国沿江与沿海两大产业经济带的“T”形结合部。区域总面积8848平方千米,总人口578.17万,市域人口密度为650人/平方千米,此外有暂住人口约300万人。80年代,依靠乡镇企业创造了全国著名的“苏南模式”;90年代,又依靠其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通病”。在各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城巾,用地快速扩张(表1.1,图l_4),土地利用方式产生了巨大变化,且城巾.建设用地的扩展摹本是紧凑连续式的发展,农田耕地在变成城市建设用地的同时,一些重要的牛态环境用地被侵蚀,最终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表1.1苏州城市用地扩张数据比较表(1991,--2004年)l——\1986~19911999~19961996~20022002~20041986~2004l净增用地(平方千米)205.22459.08647.37844.122155.71年均消耗(平方千米)41.0491.82107.90422,06119.77资料来源:据相关统计资料自绘理论上,城市规划与管理总在土地利用模式的转变中起着乇导与控制的作用。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6年版提出了开发西部新区、保护古城的空间发展对策,妥善解决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1996年版提出了开发园区,形成“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空间格局;而2006版从其前期汇报成果来看则重点强调了利用生态网络控制城市无序扩张,实现城市有序发展,这实际上都是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问题。尽管三版总体规划在内容上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维育,但都仅限于部分章节,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究其原因是缺乏有针对性的牛态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指导。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思考四:本课题立足于苏州地域的自然生态信息特征,探讨适宜水网地区城镇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法特别是用地评定方法,以指导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以期为政府决策、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丰富我国城市规划方法论的研究内容,为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实践提供一个良好平台,也有可能成为中国水网城镇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典型范例。1.2.2研究的问题与目标一方面,现代城市是一个多元、多层次、多介质的人工复合系统,各层次、各子系统之间和各生态要素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任何针对城市的研究都只能从某具体方面展开。另一方面,无论城市和乡村多么复杂,无论自然生态系统多么庞大纷繁,它们在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中反映的就是自然生态环境与城乡建设用地的图底关系。城乡建设用地应该是“图”,包括农业用地在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就是这张图的“底”,是城乡发展的生命支撑系统。“图”和“底”之间的耦合方式,决定了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性与经济性,而确定这种耦合方式的理论与方法,则是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理论方法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从用地布局方式出发研究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必须通过图底耦合关系中决策因素的调控管理来达到科学、理想的图底关系模式。而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因素支配或者影响着这种图底耦合关系的形式?这些因素是否可以操作的?本课题就是以这种图底关系为前提,以实现“图”和“底”耦合方式最优化为目标,研究规划决策方法的科学化、合理化途径。研究的重点是结合对城市用地布局影响重大的层面、要素,运用生态学理论与原理,从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并以苏州市为对象,针对苏媸地区特定的环境问题,尝试在理论与实践中探索如何通过生态规划和管理手段达到维育水网地区城镇生态环境的目标;探讨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出充分尊重自然生态资源的用地评定方法。1.3国内外研究动态1.3.1国外研究理论方面自1980年“生态城市”(Eco.city)或“可持续城市”规划(SustainableUrbmAplanning)概念就开始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热切讨论的方向,这些理论主要来自于建筑与规划专业,从各地的都市环境议题与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提出中。早在近一百年前,在现代规划史中深具影响力的格迪斯(PatrickCe,ddcs)就已提出自然融合城市的规划概念,即“优托邦城市”(EutopianCity)。这一规划概念,融合了生态思想让城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市规划走出城市美化运动(Ci钾BeautifulMovement),并开始探究城市及其周边的区域自然地理与人类聚落之间关系得重要性。我们几乎可以将他的成就视作为生态规划的先驱思想。格迪斯强调以区域观点来解决城市规划问题,为解决城市无止境向周边环境扩张蔓延所衍生的问题,他提出城市发展融合自然的一种意图,即“城市必须停止像墨水沾纸扩散般的蔓延,而应像植物般生长。城市中的人们将可以生活在乡村的景观与气味之中”。这种“自然引入城市”的观点,在20世纪初其他都市改革者手上,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其中,田园城市以及现代主义城市的蓝图式提案,都深刻影响了本世纪的城市规划观念。花园城市的代表人物E·霍华德,在《明日花园城市》一书中提出的理想城市蓝图,其规划概念不仅仅关乎于城市形式,也包括了现代生活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组织。他的思想对20世纪晚期的环境运动与可持续城市发展思潮具有高度启发性,面对城市拥挤与城乡蔓延现象,田园城市作为一种控制的策略,转化为提倡紧凑城市与混合土地使用模式的一种方案,这与20世纪90年代以后更具可行性的城市公共导向开发TOD趋势相互衔接。约一百年后,1998年规划史及规划理论家彼得·霍尔(PeterHall)提出了2l世纪的“城乡磁极”,勾画出轻轨运输、土地混合使用以及小尺度紧凑城市的发展趋势,许多基本观念呼应了霍华德的“自然融合城市”看法,但却更具有政策实施的现实条件,特别是在公共交通运输、土地使用规划,以及城市设计方面。20世纪60年代起,生态学及环境科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日益明显。此时逐渐成熟的生态规划方法,固然有许多观念仍承袭传统自然资源保护的看法,但已产生了全新的变革。一方面,不再仅以个别的环境因子来进行资源分析,而将环境视为一个系统;另一方面,除量化分析外,更扩及地理空间的分析,如空间模式与土地使用的分派。在城市规划理论中,以麦克哈格及其1969年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NDcsignwithNature)一书最具代表性。他的建树在于建立了一套以城市适宜性分析与环境叠图程序为主轴的生态规划方法。麦克哈格以环境科学知识为基础,分析各种环境因子并划定出区域中具有高自然度的环境敏感地区,在先期评估阶段即依城市发展或公路规划等不同的需求,经叠图技术分析划分出适宜性高低,以应用空间的区位分派。对生态规划方法有重要推动作用的还包括希尔(AngusHills)在1961年出版的(-I-地使用规划的生态学基础》(TheEcologicalBasisforLand-Useplanning)以及刘易斯(PhilipLewis)在1969年出版的《面对人类影响的区域设计》(RegionalDesignforHumanImpact)等著作。整体而言,他们的方法都强调垂直轴环境因子的综合分析,亦即后来一些研究者称之为的垂直地势分析法,以便和后来的景观生态学的水平时问空间分析法做区分。1986年Forman出舨的《景观生态学》成为景观生态学科的经典教材,在此基础上,北美涌现了一大批著名景观生态学家,在等级理论、尺度观、中性理论、景观格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局数量化、景观模型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推动了生态城市规划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景观生态学理论强调了水平过程与景观格局空间的相互关系,把“斑块一廊道——基质”(Patch-corridot-matrix)作为分析任何一种景观的模式。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城市及景观规划中特别强调维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具体地讲,在城市和郊区景观中要维护自然残遗斑块的联系,如残遗山林斑块、水体等自然斑块之间的空间联系,维持城内残遗斑块与作为城市景观背景的自然山地或水系之间的联系。这些空间的联系的主要结构是廊道,如波士顿公园体系中的绿带和莫斯科外国的森林公园带。维护自然与景观格局连续性是构筑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有效方法。城市中的绿色景观可以视为散落在城市中的自然斑块,只有通过建立廊道使其连续并与城市自然生态有机结合才能构成绿色景观系统,实现城市建设用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共生与发展。实践方面德国的埃尔兰根市曾因连续25年快速发展而带来一系列城市生态问题,该市率先执行“21世纪议程”的有关决议,采取多种节地、节能、节水措施,修复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生态规划,成为德国生态城市的先锋市。新加坡的公园及娱乐区采用城乡结合的思想,在城郊建设“原始公园”,将农田和森林及其他一些景观揉进“田园城市”的建设中,为举世公认的花园城市,也是生态型城市。目前世界范围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主体已经从传统上生态环境影响较少的小城市延伸到一些开发时间较长、城市空间较大、产业形态复杂的国际性大都市。如:东京、纽约、伦敦等全球性大都市,以及像新加坡、香港、汉城等洲际性大城市,都先后提出了在21世纪建设生态型城市或循环型城市的目标。1.3.2国内研究理论方面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研究相较于国外更注重整体性,理论更加系统,并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其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生态学界和规匐j界。1972年中国参加了MAB计划的国际协调理事会并当选为理事国,1978年建立了中国MAB研究委员会,1979年中国生态学会成立,并于198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为推进中国生态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年,马世骏、王如松在生态学报上发表了《社会——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论文,根据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提出辨识——模拟——调控的生态规划方法和泛目标规划方法。这一理论和方法在王如松1988年出版的《高效——和谐一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一书中得以详细阐述和论证。1989年黄光字教授在《田园城市·绿心城市·生态城市》一文中提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的关系,并应用社会工程、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护和发展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因此,建设生态城市是人、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也是城市经济、文化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的lO条衡量标准,推动了我国生态城的概念与内涵不断得到充实与完善。1996年王如松、欧阳志云在《天城合一:山水城市建设的人类生态学原理》一文中,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探讨了生态过程、景观格局、生态敏感性、生态风险以及土地质量及区位的生态学评价等。近年来,国内生态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生态研究所、北京大学、重庆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一些科研院所与高校在己经基本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法与思路。实践方面早在1985年,黄光字教授就率先在中国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四川万源官渡山区集镇综合示范试点规划与设计中尝试应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在生态退化、废弃的破碎荒坡地上通过自建公助和自建自助、利用废弃煤渣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方式规划建设贫困山区小集镇。1987年黄光字教授又与乐山市人民政府合作在四川乐山进行了《天人合一:乐山绿心环形生态城市结构新模式》的规划研究与实践。同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王如松等与宜春市人民政府合作开展了宜春生态城市整体规划研究与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更多的城市如北京、天津、沈阳、马鞍山、四平、秦皇岛等市进行了旨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防治环境污染为主要目的的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与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与规划。而“生态城市规划与管理项目”是到目前为止最具实践指导意义的的生态城市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为德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合作项目,项目执行周期为五年(2002--2007),江苏省常州市、扬州市作为全国两个试点城市,与代表德国经合部的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共同实施。项目以规划为重点,总体目标是:加强生态城市战略,促进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进程,使项目区的发展从社会上、经济上、生态上日趋平衡。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一是引入生态概念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二是对城市环境和发展中的水、交通、人居环境、绿地、能源等关键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并实施;三是致力于项目经验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可以说,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在中国进入了逐步推广进而全面发展的阶段。2003年5月国家环保局颁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标准,以及常州、扬州生态城市规划和管理是这一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小结综合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特点,首先是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以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以现代技术为手段,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以促成健康、高效、文明、舒适、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的发展。(2)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均比较成熟,某些理论方法的不健全之处正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无论是巴西的库里蒂巴市的“结合自然的设计0还是中国常州与“生态城市规划与管理项目”中全面铺开的从生态城市规划到工程项目示范实践,采用的仍然是已经基本成熟的规划理论与方法。(3)生态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最终模式仍然必须落实到土地利用模式上来,而图底关系的协调耦合仍然是重中之重,是实现城市生态化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关键。(4)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模式,就是通过图底耦合关系中多种因素的调控管理来规划科学、理想的图底关系模式。而支配或者影响着这种图底耦合关系形式的,是生态敏感性与用地适宜度,这些因素是可以操作的。(5)用地评定。必须引起注意的是,这里的用地评定与城市规划传统意义上的用地评定的内容与意义是截然不同的,它是从生态角度而非工程技术经济角度出发的,以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用地分析,它包含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之中,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理论与方法的延续与深化。 苏卅『科技学院硕十学位论文第_章对城市用地布硒及用地评定的生态反思第二章对城市用地布局及用地评定的生态反思在以往的城市|规划实践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规划决策一直以政府主观意志为主,规划过程中过分强调社会——经济成分对城市的影响和作用,而用地评定内容也仅从地摹承载力、地质特性等密切影响开发建设经济投入的直接相关因素来考虑,缺乏对土地资源的深入认识、掌握,造成牛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和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生态城市的概念和模式一经提出,就成为城市科学和城巾r规划研究的热点领域。而如何结合各个城市的特点将牛态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付诸实践,则是目前生态城市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迄今为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80年代的牛态认识阶段、90年代的生态觉醒阶段、现在的牛态自觉阶段。以苏州市三版城市总体规划为例,从86年到06年,随着生态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城市规划方法特别是用地评定方法也在不断发生变革,但总体而言还是以工程技术经济为主导辅以环境保护内容;而生态学者们所作的环境评定大多采用的是生态分析方法,它们对城市规划工作的适用性尚在探索中。因此目前缺乏一套有针对性地用地评定方法,它需要从生态角度出发,划定城市“四区”,制定城市发展的“底”,同时又兼顾工程技术经济考虑,为城市“图”的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依据。2.1苏州市域生态资源背景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西南濒临太湖,北依长江,东接上海,西连无锡,南邻嘉兴、湖州,沪宁铁路东西横越,京杭运河南北纵贯。全市地势低平,水网密布,平原占总面积的55%。截至2002年末,苏州全市总面积为848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2881.6平方千米,园林地350.8平方千米,城镇工矿用地1247.5平方千米,交通用地214.5平方千米,水域面积3596,5平方千米,其他用地197.0平方千米(图2.1)。苏州巾|水面约3596.5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42.4%,境内全年径流量可达96亿立方米以上。其中包括大小河道2万余条,湖荡323个。境内长江水域面积约500平方千米。虽然苏州水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工开采破坏,目前属于水质型缺水城市。圉2.1苏州市土地利用构成图(2002年末)资料来源:据《苏州统计年罄2002》绘制,12. 苏州科技学院硕十学协论文第■章对城市用地布juj及用地评定的生态反思苏州是全国7个国际花园城市之一,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7.1%。拥有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六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一批风貌保存较好的古镇、古村落。全市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487处,古城区还拥有平江、拙政园、怡园、山塘、间门5个历史街区,200处控制保护建筑,790余处古桥、古井、古牌坊等构筑物。目前区域总人口为573万;市区面积为1730平方千米,人口为205.9万。2.2生态认识阶段——-86年版80年代是我国生态研究的起步阶段,即生态认识阶段。该时期国内尚无完整体系的生态理论,而以研究国外生态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为卡。该时期的生态理论实际上是变革和解决社会和城巾.问题各种理论的综合(黄肇义,2001)。显然,这些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也对城市规划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1986年版苏州市总体规划为例,它提出了保护古城风貌,向西开辟新区以疏散古城交通和人口压力城市发展策略,以及逐步搬迁古城内的工业企业,积极发展各种服务业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来改善城市面貌,解决城市问题。2.2.1规划要点该版城市总体规划预估到2000年城巾.建设总用地规模约69平方千米,城市人口规模为70万,其中古城区内控制在25万人左右,确定城市性质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图2.2)。在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上,重点保护古城风貌,向西开辟新区,以疏解古城压力,形成古城、新区两者各具功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整体。同时对市域各城镇进行统一布局、协调发展,形成中心城市、工业镇、风景旅游镇和交通枢纽镇等各具功能的城镇体系。在城巾.生态格局营造方面,首先确定了城市东西向发展轴,以虚实相结合图2.286年版苏州市城市用地规划图的中轴线将山、水、古城、新区紧密联资料来源: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6—2000)结,逐步形成苏州的山水格局,即:古城保持假山假水“城中园”和路河平行的“双棋盘”格局,新区形成真山真水“园中城”和路}町相错的套棋盘格局。同时规划还明确提出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包括:保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对城市用地布局及用地评定的生态反思持路河平行的双棋盘格局和道路景观;保持三横三直加一环的骨干水系及小桥流水的水巷特色:保护古典园林、文物古迹及古建筑;继承发扬古城环境空间处理手法和传统建筑艺术特色以及继承发扬优秀的地方文化艺术。规划形成二城、五镇、六村、一中心的风景旅游城镇村系统;八大景区、三山、三湖、一线的景区系统和古城区、近郊区、远郊区三个层次的风景旅游区。2.2.2主要作用和影响该版城市总体规划为后续的城市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对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确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范围和“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原则,以及保护古城风貌的六项具体内容,要求保持吉城假山假水“城中园”及路河平行的“双棋盘”格局。古城保护的指导思想与控制原则、保护范围与保护内容都强调了整体性与综合性。及时做出跳出古城发展的决策,有效的保护了吉城风貌,也实现了吉城人口规模控制的目标。在产业发展策略方面,通过产业置换,逐步搬迁古城内的工业企业,在市域范围内统筹安排工业用地,取而代之的是在市区内积极发展各种服务业,并在古城区内控制建设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以缓解古城交通压力。2.2.3局限性从内容上看:未能预计到苏州后来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对规模预计大大低于实际情况。虽然明确了市区的服务中心地位和古城保护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市区的工业发展迅速,市域服务中心地位不断削弱,同时古城还在不断的吸纳中心服务职能。原本确定向西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而后来东部园区的突然空降,改变了规划的前提条件,打破了原有布局,使古城置于城市建设区域的中心,增加了古城保护压力,至今仍难以改变古城居中的格局。从方法上看:以工程技术经济为主导的传统用地评定方法过分依赖自己的机械和技术力量,人工环境逐步替代了自然环境。结果是破坏了城市的有机性,使自然的服务功能全面下降,最终导致了城市效率的低下。2.3生态觉醒阶段——96年版进入90年代,我国的生态城市理论和实践研究有了长足进步。国内许多生态学者们不再仅限于“拿来主义”,而是结合实际,纷纷提出了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和见解。如王如松等在1994年提出了建设天城合一的中国生态城思想(王如松,1994):黄光宇等在1997年从生态经济学、生态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地理空间的角度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含义,明确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创建目标,并在此基 苏州科技学院硕十学位论文第_章对城市用地布局及用地评定的生态反思础上提出了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法和三步走的牛态城市演进模式(黄光字,2002)。但该时期所进行的牛态城市建设,无论是其评价指标还是具体实施还是很不完善的。因此可以说,90年代是我国牛态城市规划的觉醒阶段。2.3.1规划要点该版城巾.总体规划预估到2010年苏州『}丁域城巾.建设总用地规模约186.6平方千米,人口规模约185万人。确定城巾-性质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经济中一Ii,之一”。强化中一11,城市的地位和职能;充分体现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巾.的性质和特点,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巾|风貌(图2.3)。在城巾|空间发展策略上,规划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丰”字形(三横一纵)一线(环太湖)的三主、--N的城镇群体轴。在市区范周内,近期形成“古城居中,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城市空间结构。远期形成古城居中,东园(工业园区),西区(苏州新区),南景(风景区),北廊(交通走廊)的城市格局。而国务院批复要保持“分散组团式”发展,综合图2.396年版苏州城市用地规划图协调古城、园区、新区、许墅片区、吴资料来源。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县市区以及周边城镇的功能,严格限制城市跨越北部交通走廊发展。同时规划还对产业空间格局作出了更大幅度调整,相比86版制定的“市域内统筹安排工业”策略,该版城市总体规划使市域产业布局与城镇空间布局、交通布局相一致,拟形成:沿江港口、基础产业轴,沿沪宁铁路、312国道高新技术产业轴,沿205省道加工工业轴,沿318国道出口加工轴和环太湖风景旅游轴。在城市生态格局营造方面,延续了86版城市总体规划古城要保持“城中园”和“双棋盘”格局,提出新区要创造“园中城”和“套棋盘”格局的思路。继续坚持全面保护古城风貌,并在1986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强调了传统风貌地段及历史街区,历史地段的保护,并扩充了保护内容,细化了保护要求,同时建设“四角山水”大型绿地,呈楔形引入古城四角。明确提出控制保护市域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形成“二城、十古镇、六旅游镇、四区、六村、”的风景旅游城、镇、村系统;八大景区、三山、三湖、一线的景区系统。确定旅游发展战略布局是“环绕中心,发展周边,市域框架,有序展开”。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对城市用地布局及用地评定的生态反恩2.3.2主要作用和影响市域实力不断增强,且各县级市各具特色。其中“丰”字形城镇群体结构基本得到实施,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与市域产业布局、交通布局也基本一致。该版总体规划重点在于解决发展问题,确定“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城市空间结构,为城市发展确定了方向。确定了四角山水,“真山真水园中城”的山水格局。在本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城市建设加速,“一体两翼”的空间格局基本得到实现。但古城居中,一体两翼的城市格局客观上强化了古城的城市中心职能,虽然规划强调疏解古城居住人口,迁出工业,但现代商业、办公和服务业的涌入和集聚使古老的城市难以承受现代功能的重负。2.3.3局限性从内容上看:该版城市总体规划对人口规模的估算大大低于实际水平。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估计不足(表2.1),同时土地粗放使用严重。另外,人均居住用地与公共设施用地的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也都有突破,说明规划对城市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对居住和设施水平提高的要求估计不足。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弱化。第三产业比例不升反降,市域服务中心的地位难以体现。历史文化名城与核心景区虽然基本得到保护,但传统特色的城市与乡村风貌迅速消失。“点上延续,面上消失”。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滞后,以快速路为骨架的城市道路系统建设大大落后于城市规模的增加。随着吴县的撤县改区,相城和吴中区被纳入市区建设管理范围,并得到飞速发展,超越1996版总体规划“一体两翼”格局的“十字格局”正在加速形成过程中。城市绿地发展不足。在总建设用地大大突破的情况下,城市绿地面积的总量和人均水平却与规划差距巨大,说明在城市建设中,缺乏城市绿地建设与保护的动力。出现这些矛盾的根源,追根究底,有发展阶段的问题,有发展战略的问题,具体到城市规划建设中就转化为用地布局的问题。从方法上看:当市场经济的浪潮席卷中国社会和城市之时,城市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而苏州继续沿用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模式,即:先预测人口和经济发展趋势及规模,确定城市性质,然后根据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指标,确定城市的各类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规模⋯⋯,最终导致了对城市规模的预估大大低于实际发展水平。而以工程技术经济为主导的用地评定方法和机械的功能区划,其结果是除了一些被划定为风景园林等的保护地孤立地分布在城市和郊野外,大量的自然和农田被分割、污染和侵占;本来是工具的汽车成为城市的主人,而市民日常工作和生活变成了依附,城市有机性被破坏,导致了城市功能的低效率。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对城市用地布局及用地评定的生态反思表2.12003年现状建设用地与2010年规划目标数据比较表96版规划确定的2010年目标2003年现状超出百分比城市建设用地186.60286.1653.35%人均建设用地100154.754.70%居住用地(平方千米)56.4766.9918.63%人均居住用地(平方米)30.536.218.69%公共设施用地(平方千米)17.2226.352.73%人均公共设施用地(平方米)9.214.254.35%工业用地(平方千米)48.13131.15172.49%人均工业用地(平方米)25.870.9174.81%绿地(平方千米)22.0017.10—22.27%人均绿地(平方米)11.89.3-21.19%注:百分比中。一“表示现状来达到规划标准的部分资料来源: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讨论稿)2.4生态自觉阶段——06年版进入2l世纪,有关生态城市的研究不仅理论日趋成熟,其方法研究也积极与规划界和其它学科联合起来开展,影响更加广泛深远。反映在城市规划中的,就是自觉应用生态学方法,从城市生态保护优先的框架下对城市进行基础研究和分析,划定“四区”,从而构建城市健康发展的大框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以生态敏感性分析、用地适宜度分析和斑块一廊道——基质分析为主导的生态城市规划用地评定方法得以普及。2.4.1规划要点该版城市总体规划分市域、都市区、中心城区、古城四个层次展开,各层次都有相应的规划核心内容和重点。预计到2020年,苏州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370平方千米左右,入口规模将达到35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90万人,外来常住人口160万人)。城市性质为“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图2.4)。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上,一方面努力提升苏州城市在区域中的综合竞争能力,强化市域中心城市及其中心服务功能,形成各级城镇分工合理、小城镇建设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另一方面提倡全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整合与优化老城与新区城市功能:建设新城;强化城市空间特色与形象;保护和创建“青山清水,新天堂”的山水格局;.17. 苏州科技学院硕十学位沦文第_章对城巾』用地布局及用地评定的生态反思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提倡公交优先。在中心城区建构“T轴双城五片,一带三环五楔”的城市空间结构。在城市牛态格局营造方面,将东部确定为城市首要发展方向,北部为次重要发展方向,南部优化整合,西部严格控制大规模城市建设。严格禁止跨越西部阳山、穹窿山等山体的大规模开发行为,保育太湖山水的生态资源和人文环境,建构南北三条纵向控制区。同时将苏州中心城区周边重要山体、河道湖荡地区、地质塌陷区、交通走廊、古城风貌保护地带等,以及相应的保护控制地带,划定为永久保留的城市公共开敞空图2.406年版苏州城市用地规划图间,即“一带三环五楔”的城市空间结资料来源;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讨论稿)构。2.4.2主要内容评述从内容上看:相较于前两版,对苏州的城市性质定义更为明确合理。根据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划定苏州城市发展建设的“四区”,针对资源瓶颈,提出了高度节地、集约发展、精明增长的策略与措施。空间发展策略上强调构筑自然生态网络,实现城市建设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维育两者的协调共生,凸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对其如何维育自然生态网络的具体措施与政策保障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从方法上看:该版城市总体规划,在基础资料调研与专题研究上较前两版更加深入。采用“先底后图”的技术路线,从保证土地、水、生态、能源等资源底限,划定都市区内非建设区域,以此为基础确定苏州未来城镇空间结构。划定市域生态敏感性区域,同时制定相应的空间管制政策。但在这些区域的划定主要还是依靠专家经验确定,其方法技术的科学性和精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由此可见,目前正在报批中的06版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相较前两版而言,无论是规划内容还是规划方法都体现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和对工程技术经济角度考虑的反思。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对城市用地布局及用地评定的生态反思2.5以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研究为主导的用地评定方法研究86年版苏州城市总体规划仅从治污、绿化、美化等角度谈城市生态建设,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气候,环境特征等,合理组织绿地,制定出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安排整个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96年版苏州城市总体规划引入了生态绿楔概念,将“四角山水”大型绿地呈楔型引入古城四角。但总体而言,这两版城市总体规划主要还是依据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来划分城市建设用地等级,忽视了区域环境内的自然斑块等对保持区域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及保存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因而造成了城市用地肆意蔓延,河湖水系的严重污染,城市热岛效应出现等等。相较前两版,06年版苏州城市总体规划更注重自然生态内容,在规划先期就广泛收集资料并进行了大量专题研究,规划过程中引入先底后图的概念,通过水环境容量概算、人口承载力分析等技术手段,制定了市域生态环境规划,划分出不可建设区和可建设区范围,并迸一步指导用地布局规划。由此可见,从86年到06年,随着生态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和用地评定方法也在不断发生变革。但由于目前缺乏有针对性的生态理论和方法指导,指导城市用地评定的首要因素还是工程技术经济评估方法,因此,探讨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模型的构建有利于从自然生态角度对城市进行用地评定,从而能更好地指导城市用地布局。它是包含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之中,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理论与方法的延续与深化。2.5.1方法调查分析:在开展论文前,对苏州市生态控制点等进行实地考察,对苏州市及其周边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有一个比较整体、全面的了解。调查方法以现场踏勘调查、抽样调查、访谈调查为主。定性分析:通过分析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建设经验,认识目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论,原则、程序和方法等。这种研究方法主要以概括性、描述性、静态的分析为主。比较研究:主要对86版、96版和正在修编的06版苏州城市总体规划成果进行纵向比较,从生态角度反思城市用地布局及用地评定。定量分析:结合苏州市域及都市区生态特点对相关因子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影响各功能区用地适宜度的因子及其权重。它是以动态性的分析为特点。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对城市用地布局及用地评定的生态反思2.5.2框架首先通过收集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文献资辩,综述目前国内外的生态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发展成果;其次以苏州市三版城市总体规划为例,从生态角度反思80年代、90年代和现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用地布局内容及用地评定方法;最后结合苏州市生态现状和特点,探讨生态城市规划的用地评定方法,主要是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分析,明确他们的概念、外延和内涵,并选取相应的生态评价因子进行权重计算,构建苏州市域生态敏感性模型和都市区用地适宜度模型(图2,5)。图2.5论文研究框架图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对城市用地布局及用地评定的生态反思2.5-3范围理论范围表2.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分类比较衰概念定义研究对象理论代表垂直生研究特定地段单元中,直接影可以包括地质、麦克哈格建立的。千态过程响其中生态过程的发生、分布和发地貌、土壤、水文,层饼法”及其各种延展理规划设展过程的各类自然生态资源的生植被、动物群落乃至论。计方法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气候等诸多因素。水平生研究景观单元之间的相互作包括风,水、动Foster建立的“斑块态过程用,如物种的空间运动、干扰和空植物的空间迁移及各——廊道——基底”模式规划设间扩散等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种能量的交换与流动的原理及地理空间扩散理计方法法。等。论的这种延展理论。资料来源:据相关贾料目绘从研究内容上看,生态城市规划包含两个层次:物质环境规划和生态文明规划(图2.6)。从研究方法上看,也包含两个层次:垂直生态过程和水平生态过程的规划设计方法(表2.2)。本研究中,限于篇幅和笔者能力,仅讨论物质环境规划内容及垂直生态过程规划设计方法,其中,又选取和城市规划设计密切相关的生态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包括生态敏感性分析、用地适宜度评价展开具体研究。试图通过研究找到指导城市物质环境规划中用地布局规划的行之有效方法,作为对目前我国生态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研究的一点有益补充。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对城市用地布局及用地评定的生态反思资料来源:据相关资料自绘图2.6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分类图示 苏州科技学院硕十学位论文第_章对城市-用地布局及用地评定的生态反思实例范围根据正在修编的06年版《苏州城巾I总体规划》(纲要说明书),目前苏州城市总体规划分市域、都巾|区、中心城区和古城区四个层次展开。本论文根据研究需要,选取了地域特征明显、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的苏州市域、苏州都市区分别作为牛态敏感性以及用地适宜度分析研究对象(图2.7)。市域:包含苏州市区和张家港巾^、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等五个县级市,总面积8488平方千米。核心内容:生态敏感性分析,重点在“控制”。都市区:包括苏州巾区(共辖7个区)、昆山巾巴城、张浦、锦溪、周庄镇、吴江市松陵、同里镇,原莞坪镇、常熟f{丁辛庄镇,重点在“协调”。图2.7实例研究范围界定示意图资料来源:据苏州市地图改绘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生态敏感性研究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是在城市建设先期优先划定禁止建设区域,进而控制城市空间发展。它提供的规划成果体现的是一个强制性的不发展区域及其类型和控制的强度,构成城市的“底”和限制性格局,而把发展区域作为可变化的“图”,留给市场去完善。相反,这个限制性格局同时又定义了可建设用地的空间,是支持城市用地形态的格局。在本研究中,试图通过探讨生态敏感性分析因子、分析方法和指标体系的构建等,划定城市发展中的:最敏感区、次敏感区、弱敏感区、不敏感区。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城市发展保护策略。3.1相关概念解析3.1.1生态敏感性及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环境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反跌程度,它反映了该区域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大小。具体地说,如果在同样的人类活动强度影响或外力作用下,各生态系统出现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如沙漠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和酸雨)的概率大小。土地生态敏感性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的情况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外界干扰的适应能力。生态敏感性高低与开发强度相反,即敏感性高的地域,保护力度要提高,开发强度要降低。生态敏感性分析是目前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组成因子按照一定的叠加规律进行模拟分析的一种方法,对影响生态环境平衡的因素如水文、地貌、地质、生物等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显示出“环境敏感程度”与“开发建设适宜程度”的动态关系。3.1.2生态敏感性分析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外对生态系统敏感性分析比较重视,不少学者在进行区域生态规划时,把生态敏感性区划作为基础,并提出生态敏感性区划就是从区域生态系统的特点入手,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敏感性及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并利用不同的敏感性因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许多地区进行了生态环境敏感性区划。按照生态敏感性研究对象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针对某一单一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敏感性分析研究。如水土流失的敏感性,酸雨敏感性,沙漠化的敏感性,土壤和生态系统对酸沉降敏感性,盐渍化的动态敏感性,地质环境敏感性以及流域生态的敏感性等。但目前国内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分析研究大多限于局部地区。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生态敏感性研究(2)场地的景观与生态敏感性分析研究场地的景观与生态敏感性分析研究以城市生态敏感性研究为基础。它以景观与生态的质量反映物质水平,以风景与观者的关系,从视觉、美学、人文与自然资源的协调性反映敏感水平,遵照“让场地启发规划方式,提取场地所有的潜在价值”场地规划原则用敏感性分析来启发和支持我们对规划的场地安排与项目设置。目前国内己制定出一套景观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指标,为中、小尺度地域的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了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法。(3)城市生态敏感性的研究城市生态敏感性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它是由城市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共同决定的结果,是城市生态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评估。目前采用的。目前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生态因子评分法和GIS技术对城市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将城市划分为最敏感区、敏感区、弱敏感区和非敏感区4个等级,然后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敏感性等级采取相应的保护及开发措施。该方法对城市生态敏感性评价使用的是德尔菲法,具有操作简单、直观易懂的优点,适用于区域性的生态敏感性分析,目前还仅属于半定量的研究,带有将多的人为主观因素。另一种方法是以Arcinfo系统为平台进行城市生态敏感性分析,通过制定各单因子生态敏感性标准及其权重,,对各用地单项生态因素敏感性等级及其权重进行评估,然后进行单因素图的叠加,按各用地布局单因子敏感性分级在计算机上形成各单因素图层,每层都分三级,用5、3、l表明其对某种土地利用敏感性高低,然后用加权多因素分析公式进行分析,得到综合生态敏感性分层,各层对应网格的值从1.0(均不适宜)~5.0(均适宜)变化,并把现状的道路、水域和构筑物叠加到图上,即得到各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模型,分为:敏感地带、一般敏感地带、不敏感地带。城市生态敏感性分析可以为城市今后的规划,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重要而关键的科学依据,但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生态城市规划中进行了生态敏感性研究的实践。本文重点致力于通过生态因子选取、评分,结合实例分析,研究城市生态敏感性分析3.2因子的选取3.2.1选取原则及因子分类城市生态评价因子的选取原则:需要根据城市用地的生态需求和总体规划的需要,选择对城市发展用地具有共性且影响较大的独立因子作为评价因子;在研究过程中对基础资料占有的完备程度,选取有据可查,数据齐全的作评价因子;所选择的生态因子在评价区内分布存在着较显著的差异性。根据目前所进行的生态研究实践,本文将涉及的生态评价因子分为九大类: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生态敏感性研究她形地貌条件:包括地貌类型及其伴生特点、地势起伏特征、高程、坡度、坡向、地表组成物质。地质条件:包括稳定性、地基承载能力、不良地质状况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区、地面沉降区、断裂带、强震区场地、侵蚀区等以及在敏感区的人为因素作用造成土地不稳定的影响。气候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雨、日照、盛行风向以及水热组合与对比、天气灾害等。水文条件:包括地表水分布状况、地下水分布状况、河流水面洪旱状况及其水位、海水潮汐情况、地面水的排泄对土地的侵蚀淤积影响情况、地面水水质状况等。土壤条件:包括土壤类型、土壤性质、土壤理化状况、土壤生产能力、土壤养分状况、土壤渗透状况等。植被条件:包括林木覆盖率,乔、灌、爬藤、草本等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种类、分布及生长状况。动物条件:包括各种动物(包括珍稀物种)的数量、栖息分布。建设现状:包括建成区土地利用状况、人口密度、开发强度、开发度、道路系统。景观价值条件:包括历史文物、遗迹、风景区、保护区及有特殊价值的古树古井、历史街区,民族特色文化区等数量、范围、分布。3.2.2因子的选取问题因子的作用是相互依赖的。对于某特定区域的土地而言,相互关联的各因子决定了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但这种单因子直接叠加计算的方法,即“非层次组合法”仅适用于因子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在因子数量多于9个(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时建立矩阵的因子数最高限度)的时候,不采用层次组合法建立复合的因子结构,将使得后续分析难以进行。判断和建立一套完整的组合因子需要根据分析对象实际情况来考虑,以下仅为一种因子组合的参考方案(表3.1)。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生态敏感性研究表3.1园子组合的方案示意类因子基础因子地质断裂带分布土壤渗透性分布地质塌陷区分布地基承载力坡度(地貌类型)地貌塌陷区分布土壤渗透性分布土壤表层上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地表水分布(包括各类湿地)水文地下水资源开采矛盾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布土地使用工业区分布图等自然景观资源分布图景观入文景观资源分布图地表水分布(包括各类湿地)植被净化大气功能生境植被多样性分布污染源分布主要河流水质类别分布污染地下水水质类别分布垃圾捧放处分布资料来源;邹涛,幕德弹.城市设计实践中的生态学方法初探.建筑学报,20043.3权重系数的确定在早期的生态敏感性分析中,是将各单项生态评价因子,如地形、地貌、地质等分别进行评价并单独绘制在透明胶片上,然后将胶片叠加,得到综合的分析结果,并以此为依据迸一步指导该区域的规划工作。但是这种通过对色彩叠加形成的深浅变化进行的判断分析,不能提供明确的数据结论。而后,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等权重求和的计算方法使这种综合分析评价可以清晰地通过数据直接表达。然而,等权重的计算方法与现实分析中的情况不吻合。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目的进行分析的时候,各相关因子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不同.应该具有不同的权重。换句话说,各因子在分析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生态敏感性研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同的。在因子选取时需要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不同对相关因子进行筛选,对没有叠算“必要性”的因子应予以取消;而那些应参与最终叠算得因子,它们之间需要相互比较,并最终以“权重系数”,作为其“重要性”排序和重要程度的标量。而权重系数的确定,本文中是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法)来计算。这是美国运筹学家工L.Saaty教授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应用AHP方法计算指标权重系数,实际上是建立在有序递阶的指标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之间的两两比较对系统中各指标予以优劣评判,并利用这种评判结果来综合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层次分析法研究苏州市域生态敏感性的步骤可以分为如下几步:(1)构造判断矩阵,对指标问两两重要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考虑到专家对若干指标直接评价权重的困难,根据心理学家提出的“人区分信息等级的极限能力为7士2”的研究结论,AHP方法在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测量时,引入九分位的相对重要的比例标度(表3.2),构成一个判断矩阵。然后采用专家打分法,得出每一纵行上,该纵行指标与各横行指标的相对重要值。表3.2九分位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略不很不极不X极重要很重要重要略重要相等不重要重要A与B相比A9753l1/31/51/71/9的评价值备注取8、6、4、2、1/2、1/4、1/6、1/8为上述评价值的中间值资料来源:王以彭。李结松。刘以元.层次分析法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中的应用.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9以苏州市域生态敏感性分析为例,构建判断矩阵如下(表3.3),其中AlB3=1/3,说明指标A1比指标B3略不重要,A285=1,说明指标A2与指标岛同等重要,A385=1/5,说明指标A3比指标岛不重要。该矩阵中左下部判断与右上部判断刚好相反,对角线值为l。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生态敏感性研究表3.3苏州市域生态敏感性分析因子权重计算表Al^2^3~^5Ao砧土壤生生物多建设水文景观地质地形指标权重产力样性现状条件价值灾害地貌l#Bi土壤生产力l1i1/4I/21/31/4l/51/3Wl=0.04B2生物多样性4l1i32I/42矽“0.19&建设现状21/3l1I1/21/31/51/3矿“0.06&水文条件31/32l,l1/31/4l形4=009&景观价值41/23l1i1/33gr"5:o.17B6地质灾害54543l1l3W6=o.35&地形地貌31/2311/3l1|W7:0.10注:以上评分均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2)计算各生态评价因子权重系数AHP方法的信息基础是判断矩阵,利用排序原理,求得矩阵排序矢量,可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仍然以苏州市域生态敏感性分析为例,计算步骤为:①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积Mi:■Ml-libIA,i=1,2,3⋯nt=l在本例中,由判断矩阵表3.3计算如下:M2_36肘3=o0074M4=0.167Ms=18M6=3600MT=05②计算各行脚的n次方根值蕨;丽=佤,i=1,2,3⋯11在本例中,由判断矩阵表3.3计算如下:∥1=o35矿5-151矿2=167∥6"3.22--⋯r③将向量(∥l,矿2⋯耽)归一化:w3=0.50形4=o.77_7卸.91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生态敏感性研究Wl=—:},i=l,2,3⋯n,W-即为所求的各指标权重系数值。∑菥l-l在本例中,由判断矩阵表3.3计算如下:WI=O.04W5=o.17W2=o.19矿3--0.06矿4=o.09W6--0.35矽7=o.10验证:矿I+形2+∥3+矽4+彤5+∥6+矽7=l3.4苏州市域生态敏感性模型3.4.1生态评价因子选取影响一个地区生态敏感性的因素很多,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自然生态资源的禀赋特点对生态因子的选择影响颇大。而城市生态系统又不同于一般自然生态环境,其自身独有的社会经济属性对城市生态敏感性的评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苏州市自身发展状况,本文考虑到规划尺度范围、各因子对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的显著性,以及研究过程中对基础资料占有的完备程度等,选用了土壤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建设现状、水文条件、景观价值、地质灾害和地形地貌共7项因子予以处理分析。并且按照此次对生态敏感性分析等级将每个因子划分为最敏感、次敏感、弱敏感和不敏感四个等级,分别附值7、5、3、l。3.4.2生态因子分级标准土壤生产力(图3.1)苏州截止2002年,市域总面积为848842平方千米。拥有各类农用地面积3932.30平方千米,占46.33%,其中耕地面积为2871.62平方千米,占农用地总量的73.03%。但是苏州市人均耕地仅为0.0494公顷,远低于江苏省(O.0665公顷/人)和全国平均水平(0.1012公顷/人)。因此,保护农田是苏州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土壤生产力反映了土地保护价值高低的一个方面,通过土壤质地、结构、矿物质和非矿物质含量、土壤深度以及土壤渗透性等多方面来衡量。但在城市中由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导致地表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土壤生产力降低,故本研究在分析评议过程中将地块建设现状也作为研究土壤生产力的一个考虑要素。简而言之,就是同等土壤条件下,地块土壤生产力随城市建设的增多而降低。其敏感性划分等级如下(表3.4)。 苏州科技学院硕十学位论文第二章城巾|用地评定中的生态敏感性研究表3.4土壤生产力敏感性级别划分敏感性分级评价值标准属性分级属性不敏感l有机质台最适中;仪满足其中一项标准属性且城市开发建设景人而广弱敏感3土壤质地好;满足任意两项标准属性且行较多城市开发建设次敏感5渗透性强:满足任意二项标准属性且仪仃部分城市开发建设最敏感7肥力允足。满足所有标准属性且无或仅有少晕城市开发建设注:相戈标准属性值参考一一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中旧项}{部,农业持续发展巾的养分管理.[DB/oL]http;//cclab.caas.ac.cn/jrepository/booktext.jsp?id=27.图3.1土壤生产力因子分析图注:水域面积较大的区域不计入评价范围。图3.2生物多样性因子分析图注:同圈3-1生物多样性(图3.2)这里所指的生物多样性包括植物多样性和动物多样性,它们的存在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城市内多样的生物基因库和改善环境。苏州的生态资源丰富,市域范围内拥有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63.606平方千米;森林公园总面积962.56平方千米,占市域面积的10.88%,其中国家级2个,总面积16.87平方千米。同时苏州的环太湖区域也是连接东部苏州古城与西部太湖的生态脆弱过渡带。生物多样性调查统计是一项工作量浩大的工程,因此在生态敏感性分析中往往按照经验值划分(表3.5)。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生态敏感性研究表3.5生物多样性敏感性级别划分敏感性分级评价值分级属性不敏感1城市建设用地弱敏感3农林、园地、河流等次敏感5特殊农产品生产基地,水源保护区和防洪敏感区最敏感7森林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动物栖息地,飞鸟迁徙通道拄;相关分级属性标准参考——黄光宇,黄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建设现状(图3.3)主要包括建成区土地利用状况、人口密度、开发度等,它是直接影响到开发投资、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从1986"-2003年苏州全市山体面积基本不变,而水域减少了136.67平方千米,农田减少用地1736.08平方千米,平均每年减少104.04平方千米;而与此同时,苏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了1864.36平方千米,年均增加105.58平方千米。从数据上表明苏州近年来减少的农田和水域面积与新增的城镇建设用地基本持平,因此建设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区域的生态敏感性程度。用地程度越高,生态敏感性越低;用地程度越低,生态敏感性越高。建设现状通过城市建设用地在单位面积中的占地百分率表现(表3.6)。表3.6建设现状敏感性级别划分敏感性分级评价值分级属性不敏感1≥30%弱敏感3>10%,且<3傩次敏感5>5%,且≤1傩最敏感7≤5%注:相关分级属性标准参考——黄光宇,黄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苏州科技学院硕十学位论文第二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生态敏感性研究图3.3建设现状因子分析图注:图中的“7,5,3、l”分别表示单位面积地块内建设现状的低、中,次,高明个等级。图3.4水文条件敏感性因子注:同图3-1水文条件(图3.4)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水域及洪旱区等状况。它是调节城巾-温度、湿度,维持正常水循环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引起城市洪涝灾害、易被污染的环境因子。苏州市地区雨量充沛,河网蓄水功能大,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同时该区域的优质水资源极度稀缺,源水合格率处在很低的水平,是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地区。苏州市水域面积为3609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2.5%,拥有大小湖泊320多个,湖泊率约为8%,各级河道2万多条,平均每平方公里河道长度3.2千米。在本研究中,按其对城市发展影响程度及利用价值分级(表3.7)。表3.7水文条件敏感性级别划分敏感性分级评价值分级属性不敏感l水塘及无水区弱敏感3支流、溪流及其影响区次敏感5主干河道、洪涝灾害区最敏感7地表(地下)水源地,湿地、大型湖泊注:相,乏分级属性标准参考一黄光字,黄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苏州科技学院硕七学位论文第二尊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生态敏感性研究景观价值(图3.5)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苏州,作为中国唯一同时拥有物质类世界遗产和非物质类世界遗产的城市,它的自然景观辛要包括风景名胜区、历史江河湖水系、渔农乡村景观等;人文景观丰要包括古村、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等。在本文的生态敏感性分析中。主要通过从景观的稀有性、多样性、功效性、资源性、宜人性和美学价值等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评定(表3.8)。表3.8景观价值敏感性级别划分敏感性分级评价值分级属性不敏感1其他区域弱敏感3自然条件较好,有一定的景观欣赏性次敏感5自然条件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景观欣赏性最敏感7自然条件好,景观丰富优美,历史文化价值高注:相关分级属性标准参考——黄光字,黄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图3.5景观价值因子分析图注:同目3-1图3.6地质灾害因子分析图注:由于此次对吴江、甚山、太仓、常热、张家港地区地质灾害图文资料掌握4i全,故对以上区域的地质灾害资料依靠对有关部门访谈调查得知。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生态敏感性研究她质灾害(图3.6)地质灾害是城市发展首要考虑的因素之,它影响到城市用地选择和建设项目的合理分布以及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地质灾害严重的区域在城市发展选择用地时应予以规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也是构成城市发展用地选择时必须考虑的生态敏感性要素之一。苏州属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区,各项工程无需特殊设防。但地面沉降、地裂缝、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较为明显,按照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划分土地敏感性级别,可以为苏州的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提供依据。对危害频发区域即敏感区,应避免或有限制地开展城市建设(表3.9)。表3.9地质灾害敏黪性级别划分敏感性分级评价值分级属性不敏感1其他区域弱敏感3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弱的区域次敏感5地质灾害影响区最敏感7地质灾害中心区注;相关分级属性标准参考一黄光宇,黄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敝社,2002地形地貌(图3.7)主要包括坡度坡向、沟谷分布等。它直接反应出城市地形地貌的分布规律和自然特点,是研究城市景观格局形成原因、景观功能设计和景观空间动态的基础。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城市,境内以平原为主,局部地区有山峦,如上方山、虞山等,但海拔不高,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障密布是苏州另一个典型的地貌特征,苏州在两千五百年的发展中,依托长江、太湖及其流域地区的河道营建了今日的山水格局和城市肌理,因此应将与苏州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水网列为敏感性因子,分级划定并加以保护整治(表3.10)。表3.10地形地貌敏感性级别划分敏感性分级评价值分级属性不敏感I其他区域弱敏感3山峦、水系的影响区次敏感5景观价值较高的山峦,水系最敏感7坡度>896的区域,历史价值较高的江河湖水系注:相关分级属性标准参考——黄光宇,黄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苏州科技学院硕十学位论文第二尊城巾.用地评定中的生态敏感性研究图3.7地形地貌因子分析图图3.8苏州市域生态敏感性模型3.4.3苏州市域生态敏感性模型将以上七个单因子敏感性分析图加权叠加,得出综合评价值E最大为7.0,最小为1.0。即E值在1.0~7.0间变化,取6.0、3.0、2.5为综合评价值分级标准,将评价值划分为四个等级,构建苏州市域生态敏感性模型(图3.8),其中:6.0≤E≤7.0为最敏感区,即最多只允许有一个因素最低评价值为3;3.0≤E<6.0为次敏感区,即各因素敏感性评价值不应低于3;2.5≤E<3.0为弱敏感区,即最多只允许有两个因素最低评价值为l;1.0≤E<2.5为不敏感区。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苏州市域生态最敏感区、次敏感区、弱敏感区以及不敏感区的面积及其所占比例见表3.1l。表3.1l苏州市域生态敏感性分析统计结果类别最敏感区次敏感区弱敏感区不敏感区合计l面积(平方千米)458.31001.63862.03166.08487.9百分比(%’5.411.845.537.3100研究结果表明,苏州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生态资源丰富,但目前高强度、快速的城市拓展建设已经蚕食了不少原本麻作为生态保护及维育的最敏感及次敏感区域,其结果是直接导致: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生态敏感性研究空间格局的转变以自然环境为基质,城市为斑块格局的将被打破,转变为城市为基质,自然为斑块的空间格局,但这种空间格局是不稳定的,易受干扰的,若不是有意识地加以维持,自然斑块将最终被人工基质所取代。土地结构的转变每一寸土地的整理和改造,原有长期形成的土壤、植物、动物的立体结构体系被破坏,并波及整体自然环境体系的稳定。环境结构的转变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对土地地块的完整性的要求,直接冲击苏州细碎的水网、湿地的毛细结构。对水环境的大规模改造,形成水生态系统的胁迫,导致河道生态系统的退化。据此,本研究认为在苏州这样一个没有明显的自然地质、灾害限制的自然环境建设中,应根据敏感性模型制定相应的保护发展策略(表3.12),有意识、自觉地保护“生态绿地”的存在,并运用生态手段建设城市。表3.12敏感性分区保护发展规划分类范围保护发展规划阳澄湖、澄湖、太湖等几个大型湖泊周严格保护,禁止一切形式开发建设,已最敏感区边湿地:七子山、穹隆山等山体。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应予以逐步拆除。重要的河湖岸线及湿地;自然风景名胜鼓励在周边地区进行绿化种植,可以有次敏感区区.森林公园;候鸟迁徙通道、野生动条件地发展农业、种植业。物栖息地。弱敏感区紧邻最敏感、次敏感区域的周边用地。鼓励发展二、三产业,及无污染工业不敏感区其余地区鼓励高密度城市建设通过对最敏感区和次敏感区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们正是划定目前《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里关于“禁建区”的相关内容和依据,也即是说,通过生态敏感性分析划定“禁建区”,它应该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即:禁止~切形式的开发建设和只允许发展部分农业、种植业的有条件的开发建设。只有有针对性地进行“禁建”,才能使城市土地利用最大化和合理化,使城市用地布局更科学合理。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最主要的意义是,通过一系列科学分析找出城市土地中生态最脆弱的区域,并对该区域加以保护,以保证城市的自然基础不被破坏,以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对生态敏感性分析中的次敏感区、弱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可通过下一章的生态适宜度评价,研究其用地布局最佳方式。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用地适宜度研究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分析是生态城市规划中用地评定的核心内容,但长期以来对二者的概念、分析评议对象、目的和意义都没有明确界定,导致在分析过程中容易出现重复劳动,甚至混淆不清的情况。基于此,本研究从城市规划专业视角对二者加以区分并认为:生态敏感性分析着重从自然生态角度出发划定“四区”范围,而用地适宜度分析是在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分析评议区域为次敏感及弱敏感区。相对生态敏感性分析时采用的单因子分析图叠加法,用地适宜度分析则采用的是单功能多因子分析法。4.1相关概念解析4.1.1用地适宜度及用地适宜度分析对用地适宜度分析的形成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麦克啥格(LMeHarg)教授,他在<设计结合自然》中作出了系统阐述:用地适宜度是指由土地的水文、地理、地形、地质、生物、人文等特征所决定的土地对特定、持续的用途的固有适宜程度。它只有与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联系起来考虑才有意义。用地适宜度分析是指在生态登记的基础上,为寻求最佳可行的用地布局方案,对土地各种利用方式情况下的适宜度大小进行评议。它引导人们按土地内在的适宣方向进行开发,对保证适当地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4.1.2用地适宜度分析研究进展用地适宜度分析最初都采取人工做图的方式,如景观单元法、筛网制图法和灰调子方法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使生态规划中考虑多重复合性因素成为可能,从而大大推动了用地适宜度分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筛网制图法最早产生于英国,并在二战以后广泛应用于英国的新城规划。该方法用一系列“筛网”筛选出难以利用的区域,留下的则是适用于某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区域了。该方法以其简单可操作性得到了广泛应用。如,1982年Deitholm和Bresser在美国俄勒冈州的Bachelor山滑雪基地的规划中采用此方法筛选滑雪场地,他们使用的“筛网”是:易遭滑坡、雪崩、地陷、暴风、洪水等影响的灾害区;开发困难,或需要避免某些环境问题或经济损失的问题区:从保护角度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的资源区:己被占用的区域(Lyle,1985)。目前在城市规划的先期工作中通过收集基地资料,逐步排除陡坡区、洪泛区、地陷区等而取得城市用地的工作方法,亦属于此类。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用地适宜度研究景观单元途径该方法是从景观地理学的角度划分适宜区,它首先按照一套地理特征划分景观单元,然后在每个景观单元内确定用地的限制和潜力。如,土壤水份、土壤类型、雨量、坡度、植物群落和温差(Lyle,1985)。该方法直接、简单,但当景观变化较大时,就无能为力了。灰调子方法相较前两种方法,该方法更细致科学。“筛网制图法”和“景观单元法”只能回答“是”或“否”,而灰调子方法则能表明“好”、“中”和。差”。它由美国景观建筑师麦克哈格所创立,是用深浅不同的色调在同一比例尺上表示单元地块内某因素的适宜度等级(颜色越深适宜度越低,颜色越浅适宜度)越高,最后把所有单因素适宜度分析图按一定顺序叠加,按照色彩深浅来判读用地适宜度高低以指导城市建设。麦克哈格利用此方法做了不少有影响的研究,如美国里士满林园大路选线研究、纽约斯塔藤岛环境评价研究等。他以其鲜明的生态观和灰调子方法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成为了北美区域景观规划生态的杰出代表,亦被誉为生态规划的先驱。计算机方法虽然麦克哈格的灰调子方法在北美,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由于历史局限,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灰调子方法忽视了因素间相对重要性,即无加权存在;采用手工操作,若涉及因素较多时,工作起来就相当麻烦和费时;不能进行算术运算;⋯⋯。因此,后来许多景观建筑师提出了灰调子途径的改进方法,但最能克服灰调子方法缺陷的还是后来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方法,特别是GIS技术辅助的适宜度分析方法,有的叫线性组合法、因素组合法等。它把各种适宜度等级改为数量值,每一因素又依其重要性给予权重,相乘值的和即可得到每一区域的适宜度等级。它解决了灰调子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使景现建筑师和规翅l师能利用和处理更多的信息,规划更复杂的场地,把适宜度分析方法推上了一个新台阶。4.2因子的选取4.2.1选取原则及因子分类之前在进行用地适宜度分析时,由于对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分析的概念定义区分不明,导致用地适宜度分析评价因子的选择经常会和生态敏感性分析评价的因子重复,这样既增加了评价的工作量又影响了评价的科学性。如,某地地势低洼,终年积水,对于城市建设来说,可能是适宜度较低的土地,可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却是最适宜的土地。也就是说,进行用地适宜度分析时,只有针对特定土地利用类型研究才有意义。因此本研究采用了单功能多因子分析法。即先假设选定的区域全部用作某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用地适宜度研究种功能(如工业用地),然后针对这一功能选取相关的因子进行评价逐一,最后综合所有的因子评价结果,将该区域划分为四种等级,即:最适宜区、次适宜区、基本适宜区、不适宜区。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用地适宜度评价结果,针对性强,更加科学、合理、客观。并对生态城市规划的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式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在选取评价因子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科学性:要求权重系数的确定以及数据的选取、计算与合成等要以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托,同时又要避免指标间的重叠和简单罗列。可操作性:要求所选择的评价因子的信息能够获得或者容易获得。代表性:要求所选择的评价因子能够代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类,避免重复性。针对性:对于不同的人类活动评价,要选择不同的评价因子,即选择的因子要有的放矢。本章的用地适宜度评价是在前一章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对生态敏感性分析中不适合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最敏感区和次敏感区在这里将不计入用地适宜度评价的区域范围。同时,本研究将生态城市功能区划分为三大类,即生活居住区、工业仓储区、公共设施服务区,分别进行用地适宜度分析。4.2.2评价因子的选取环境质量:反映土地、大气、水体污染程度,以及与地理位置、风向和周边地块用途有关的用地的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指地块内的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绿化景观:依据自然因素(生物多样性)和人文因素(视频、视觉质量)评价。生活设施:包括购物、就医、上学入托等,反应地块内居民能享受到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的程度。主导风向:根据城市规划原理,对于工业区的布局规划也可以从上风向、垂直风向、下风向几个方面来考虑。集聚条件:指政府政策、集聚效应、生产协作能力等,对工业区的布局规划有较强指导作用。交通条件:反映地块交通便利程度,通过单元地块内路网密度、公交站点数量等评判。土地开发度:评价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标,量化公式为L/U(无量纲),土地条件等级L与土地利用状况等级U的比值,分别用土地开发程度和人口密度表示。人口密度:地块内常住人口密度(人/公顷)。环境敏感性:根据上一章生态敏感性研究制定,通过单元地块所属敏感性等级分别予以评分,并且根据用地适宜度分析的概念,讨论范围仅限于弱敏感和不敏感区。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用地适宜度研究4.3权重系数的确定应该注意的是,~方面我们应该根据不同性质的功能区划选择不同的评价因子,另一方面相同的评价因子在不同性质的功能区中的权重系数也不尽相同。如,环境敏感性因子在参与工业仓储区用地适宜度分析时的权重系数值必然高于它在参与生活居住和公共服务区用地适宜度分析时的权重系数值。4.3.1生活居住区生态城市规划的用地评定中所指的“生活居住区”不单单是满足人们“居住”的地方,而应是包含大量生活体验的场所,为居民生活创造可能达到的最佳环境的区域,它应该是以居住为主要对象的,包括围绕居住安排工作、学校、商业、娱乐、绿地等服务设施完善,减少人们出行距离,减少能源消耗的立体化多功能综合区。因此,本研究中选取了以下七个因子参与生活居住区用地适宜度评定(表4.1)。表4.1生活居住区适宜度评价因子权重计算表环境质基础设绿化景生活设交通条土地开环境敏因素权重量施观施件发度感性环境质量.131/21l30.16基础设施l;1。3l2130.20绿化景观1/3I/3;1—1/31/2I/310.06生活设施2l3”l51/2I/22O.15,交通条件11/22:1i120.16土地开发度132l12O.19环境敏感性I/3i/31I/2I/zI/21。0.08注:相关评分标准及权重计算方法参见第三章.3.3_—-权重系数的确定.4.3,2工业仓储区工业仓储区是城市重要的物质生产、转换区,虽然用地比重在现代城市中有所下降,但它仍是城市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提供给市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产品或原料。对工业仓储区进行用地适宜度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各类工业及其生产、流通、消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立和完善循环再生机制,在能耗降低的情况下使物质能合理循环和利用。影响工业仓储区的选址因素很多,本研究根据苏州市的具体情况,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选取以下七个因子参与评定(表4.2)。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用地适宜度研究表4.2工业仓储区适宜度评价因子权重计算表基础设生活设主导风集聚条交通条土地开环境敏因素权重施向件发度感性基础设施:1;3113l1/2O.10*生活设施1/31l1/41/21/31131/30.05主导风向34l1l2120.24:集聚条件l21/2i151/2l/21/20.10交通条件2312一1‘l2O.20—i土地开发度231/22l;1l20.18环境敏感性231/221/2:11O.13洼:相关评分标准及权重计算方法参见第三章,3.3_—.轵重系数的确定。4.3.3公共服务区本研究中,公共服务区是指以商业、金融、科研、办公、文娱、服务等为主的,公共设旌比较集中的,城市综合经济活动的重要地区。在以往的用地适宜度分析中很少将公共服务区作为单独的用地评定项目,但是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各城市纷纷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商务办公区”建设规划,其规模在不断扩大,服务对象也不再仅限于本城居民,而是涵盖了整个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因此,本研究中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功能区划,选取了八个因子来进行用地适宜度分析(表4.3)。表4.3公共服务区适宜度评价因子权重计算表环境基础绿化生活交通土地开人口环境敏因素权重质量设施景观设施条件发度密度感性i环境质量1;l321/221/220.14基础设施l1321/221/z2O。14绿化景观1/3l/311/31/21/31O.06生活设施1/2l/21‘1/3I/21/21O.07交通条件2311/220.18土地开发度1/z1/2211/220.11人口密度232130.23,环境敏感性1/2l11/21/310.07注;相关评分标准及权重计算方法参见第三章,童3_——粳重系数的确定。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用地适宜度研究4.4苏州都市区用地适宜度模型4A.1生活居住区“每一个新社区设计必须建立在正确合理的基础上,不应给大自然系统过分的压力,应该保存和利用场地本身的景观特征和乡土特征,应该把它构想为一个区域环境中的受欢迎的组成部分,与主要的社会、政治、经济力量协调一致地发展”(JO西蒙兹,1990)。对生活居住区的评定不仅应要求建筑具有良好的室内环境,还应重视多样化自然景观的保护和优美人工环境的创造,趋利避害,使其具有良好的自然、社会与人文环境。其分级标准如下(表4.4)。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用地适宜度研究袁4.4生活居住区用地适宜度评价因子分级标准及权重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属性分级评价值权重避免选择临近噪临近污染中心1环境质量受污染源影响区域3O.16音、污染源的区域无污染区域5确保地块内基础设基础设施不完各或无1基础设施水、电、气等主要基础设施完备3O.20兹健全水、电、气等各种基础设施完备5其他区域1应选择景观优美,位于街头公园,小游园等附近3绿化景观0.06绿化较好的区域位于园林风景区甜近或河流、大型水面周5边生活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或无l满足居民的购物,生活配套设施比较完善3生活设施文化、体闳、等各O.15种生活需求生活配套设施完善,临近区域商业、文化6中心交通方式单一、需换乘两次以上才能到临1确保区域周围交通近商业服务中心便利,方便居民出交通方式单一、需换乘一次才能到达临近交通条件3O.16行,但应临近城市商业服务中心交通要道交通方式多种、能直接到达临近商业服务5中心影响用地开发投<11土地开发度资、工程建设重要=13O.19因素之一>15除最敏感区域禁止靠近最敏感和次敏感区域的弱敏感区l环境敏感性建设外,应尽量选弱敏感区域3O.08择敏感性低的区域不敏感区域5注t相关分级属性标准参考——黄光字,黄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将以上七个因子加权叠加,得出综合评价值E最大为7.0,最小为1.0。即E值在1.0—7.0间变化,取6.5、3.0、25为综合评价值分级界限,将评价值划分为四个等级,建立生活居住区用地适宜度模型(图4.1),其中: 苏州科技学院硕十学位论文第四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用地适宜度研究6.5≤E≤7。0为最适宜区,3.0≤E<6.5为次适宜区,2.5≤E<3.0为弱适宜区,1.0≤E<2.5为不适宜区,即最多只允许有一个因素最低评价值为3;即各因素评价值不虑低于3;即最多只允许有两个因素最低评价值为l;除以上条件外的其它评价值。图4.1生活居住区用地适宜度模型注:图中颜色最深的区域表示经生态敏感性分析确定的最敏感和次敏感区,即。禁建区”。4.4.2工业仓储区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园区的建设日益成为地方工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加速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城乡就业的重要举措。影响工业仓储选址的因素很多,本研究重点选取了以下七个因子参与用地适宜度分析(表4.5)。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用地适宜度研究表4.5工业仓储用地适宜度评价因子分级标准及权重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属性分级评价值权重确保地块内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不完备或无1基础设施水、电、气等主要基础设施完备3O.10健全水、电、气等各种基础设施完备5远离商业网点,只有少量或无生活设施l能满足职工的购物、文离商业网点有一定距离,能满足职工基3生活设施化、休闲,锻炼等各种本生活需求0.05生活需求靠近商业网点,能满足职工各种生活、5文娱需要确保工业区排放气体全年最大频率上风向或最小频率下风l主导风向不会污染城市中心区向O.24全年最大频率下风向或垂直风向上3或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上风向5根据距离优势和政策远离原料、燃料基地或产品主销售地l集聚条件优势,选择对工业有利距原料、燃料基地或产品主销售地有一3O.10定距离的发展用地靠近原料、燃料基地或产品主销售地5远离交通要道1使工业用地位于交通交通条件交通要道附近3O.20便利之处交通节点5(11影响用地开发投资,工土地开发度=13O.18程建设重要因素之一>15除最敏感区域禁止建次敏感区域l环境敏感性设外,应尽量选择敏感弱敏感区域30.13性低的区域不敏感区域5注:相关分级属性标准参考——黄光字,黄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将以上七个因子加权叠加,得出综合评价值E最大为7.0,最小为1.0。即E值在1.0~7.0间变化,取6.2、3.0、2.6为综合评价值分级界限,将评价值划分为四个等级,建立生活居住区用地适宜度模型(图4.2),其中:6,2≤E≤7,0为最适宜区,即最多只允许有一个因素最低评价值为3;3.0≤E<6.2为次适宜区,即各因素评价值不应低于3:2,6≤E<30为弱适宜区,即最多只允许有两个因素最低评价值为1;1,0≤E<2.6为不适宜区,除以上条件外的其它评价值。 苏州科技学院硕十学位论文第四争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用地适宜度研究4.4.3公共服务区图4.2工业仓储区用地适宜度模型目前国内在以商务办公为主的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上一般采取了两种途径;一种是对城市原来的商业街区加以改造t耜扩建;另一种途径就是择地新建。但无论哪种方法都应考虑交通、人口密度等以下八类因子(表4.6)。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用地适宜度研究表4.6公共服务用地适宜度评价因子分级标准及权重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属性分级评价值权重避免选择临近噪临近污染中心1环境质量受污染源影响区域3O.14音,污染源的区域无污染区域5确保地块内基础基础设施不完备或无l基础设施水、电、气等主要基础设施完备30.14设施健全水、电、气等各种基础设施完备5应选择景观优美,其他区域l绿化景观街头公园、小游园等附近30.06绿化较好的区域园林风景区附近或河流、大型水面周边5尽量使城市内公生活配套设施完善,临近商业、文化中心l生活设施共服务区分布均生活配套设施比较完善30.07匀,覆盖所有区域生活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或无5确保区域周围交交通方式单一,且路网密度低1交通条件交通方式单一、路网密度高30.18通便利交通方式多样,路网密度高5影响用地开发投<11土地开发度资、工程建设重要=13O.11因素之一>15尽量选择人口稠低1人口密度中3O.23密的地区高5除最敏感区域禁次敏感区域1止建设外,应尽量弱敏感区域3环境敏感性0.07选择敏感性低的区域不敏感区域5注:相关分级属性标准参考——黄光宇,黄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将以上七个因子加权叠加,得出综合评价值E最大为8.0,最小为1.0。即E值在1.0~8.0间变化,取7.3、3.0、2.6为综合评价值分级界限,将评价值划分为四个等级,建立生活居住区用地适宜度模型(图4.3),其中:7.3≤E≤8.0为最适宜区,3.0≤E<7.3为次适宜区,2.6≤E<3.0为弱适宜区,1.O≤E<2.6为不适宜区,即最多只允许有一个因素最低评价值为3;即各因素评价值不应低于3;即最多只允许有两个因素最低评价值为l:除以上条件外的其它评价值。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城市用地评定中的用地适宜度研究图4.3公共服务区用地适宜度模型小结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苏州市适宜生活居住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环境优美、生活设施健全的区域,适宜发展工业仓储的用地主要分布在交通条件较好,以及同类工业较集中的地区,适宜发展公共服务业的区域主要位于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区域。以用地适宜度分析为依据,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用地布局,可以使城市建设发展更科学合理。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对生态城市规划中用地评定方法和途径的重新审视用地评定是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性分析,而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分析则是用地评定的核心内容。目前,在中国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之时,生态城市规划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理,作为其基础性分析的用地评定也必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目前对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的研究大多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离指导具体的城市规划建设尚有一定距离。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个角度,以专业领域为限,对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分析进行了探讨,并以苏州市为对象,对这一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进行苏州市域生态敏感性分析时选取了土壤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建设现状等七个生态评价因子,根据九分位评分法进行比较打分,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各因子权重系数,最后将各单因子敏感性分析圈加权叠加,构建苏州市域生态敏感性模型。它将苏州市域土地划分为四类:最敏感、次敏感、弱敏感和不敏感,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建议。它为城市规划提供“负”的规划成果,即:根据最敏感区确定禁建区范围。用地适宜度研究是建立在生态敏感性分析基础上的,其研究的对象是那些通过生态敏感性分析被确定为弱敏感和不敏感的区域。对该类土地,在研究用地适宜度时分别针对三类不同的用地功能(生活居住区、工业仓储区和公共服务区)而进行一一分析,得出各类用地建设的最适宜、次适宜、弱适宜和不适宜区,并最终为城市规划提供“正”的规划成果,即:根据最适宜优先原则,综合考虑其它要素,选择城市布局和发展方向。综合国内外对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分析的研究成果,本论文认为有以下几点内容值得思考。5.1关于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分析的研究作用与目的之前的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分析过程中常常存在生态评价因子重复选取的现象,更有甚者将其混淆不清,二者只取其一。本研究从二者的概念出发,对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的涵义、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都做了比较详尽的叙述并加以明确区分。生态敏感性分析着重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对整个规划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划定区域内自然生态的“四区”,即:最敏感区、次敏感区、弱敏感区和不敏感区。然后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对“四区”分别进行生态保护、生态保育、生态维育和生态修复,以保障城市自然生态和景观骨架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由此可见生态敏感性分析提供的是对自然“底”的划定依据,而城市“图”的制定则是留给用地适宜度分析去评价完善。用地适宜度的评价对象是经生态敏感性分析后被确定为弱敏感区和不敏感的区域,通过单功能多因子分析得出区域中的单元地块对三种土地利用类型适宜程度,按照最适宜优先原则,综合考虑其他要素来划定各类用地的适建范围,并以此为依据来指导生态城市规划中的产业和用地布局。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对生态城市规划中用地评定方法和途径的重新审视5.2关于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的分析评价因子影响用地评定的因子纷繁芜杂,本研究中将其筛选归类,在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时根据苏州实际情况选取了土壤生产力、生物多样性、景观价值等七类因子,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进行单因子分析:在进行用地适宜度分析时则主要是从社会经济的角度选取了基础设施、绿化景观、生活设施等十类因子,以使分析结果更加全面、合理、科学。由于目前有关用地评定的分析评价因子的选取不可能也没有统一、固定的标准,因此在研究中根据具体条件,综合各学科特点选取了相应的分析评价因子,它们的适宜性和代表性需要仍待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5.3关于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的分析评价方法不同方向学科在进行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分析时所采用的方法技术都不尽相同。本文基于城市规划的专业视角,在建立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模型时分别采用了单因子分析图叠加法以及单功能多因子分析图叠加法;在对单因子重要性进行比较分析时采用了九分位评分法;在计算各因子权重系数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最后用网格法,将研究对象细分为单元地块,逐一进行用地评定。相较之前的权重系数靠专家主观确定和用地适宜度分析时采用区域划分的方法,本研究力图使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分析的方法更客观、更科学和更完整。但通过人工计算地块得分和依靠简单的计算机程序进行色彩分析是该研究存在的极大弱点,如果能在后续研究中采用GIS辅助分析,必将使结果更具科学性。另外由于层次分析法是用以研究专门的定性指标评价问题的方法,因此在面对既有定性又有定量指标的问题时,就往往表现出定量不足。所以,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用地适宜度评价时,只能得出某地块适合发展某类型城市建设用地,在不同用地类型之间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方式,无法对单元地块的适宜性程度做出精确定量。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探索与其他数学方法结合的途径,以提高定量化程度。5.4关于用地适宜度分析中的功能区剃之前的生态城市规划研究在进行用地适宜度分析时一般按照农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的功能区划分。而根据对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的研究目的和概念界定,本文认为,除最敏感区域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外,农业区用地应该选择经生态敏感性分析确定的土壤生产力高、生态环境较好次敏感区域,而用地适宜度分析的研究范围又限于弱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因此农业区划不应属于用地适宜度的研究内容。相反,由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大小小的“商务办公区”在各城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服务设旌已经不仅仅单纯为某个区域或某个城市甚至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对生态城市规划中用地评定方法和途径的重新审视某个国家而服务了,它拥有了更多的独特性,因此本研究在进行用地适宜度分析时增加了公共服务区内容,即:按照生活居住、工业仓储和公共服务三大功能区分别进行用地评定。然而反观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共计十大类,虽然在进行用地适宜度分析时,不需要也不可能逐一进行讨论,但根据何种原则对这十类用地进行筛选以及重新合并分类,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对本研究划分的生活居住区、工业仓储区和公共服务区三种功能区划,其适用性也有待进一步探讨。5.5关于用地评定的方法拓展本研究对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用地评定方法探讨仅限于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度分析,从研究方法上看,二者均属于垂直生态过程,它们仅强调了单元地块内地质,土壤、水文、植被、动物等与人类活动及土地利用之间的垂直过程和联系。但区域生态系统内部,各生态系统得组成要素和空间元素之间,存在着不间断的物质、能量交换与流动,如水、动植物等的空间迁移,即水平生态过程。这种空间迁移不断塑造着区域的地表外貌以及动植物的分布状况,形成了区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循环系统。这种空间动态很难用垂直生态过程表述,因此在后续研究中,应增加水平生态过程内容,进一步完善用地评定的方法。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六章结论第六章结论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城市规划在中国被用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延续的重要手段之一,即:先预测人口和经济发展趋势及规模,确定城市性质,然后根据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指标,确定城市的各类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旖规模,再应用一个理想的城市空间模式,进行城市的空间布局⋯⋯。但几十年的实践结果却一再表明,我们不但毁坏了土地原有的自然肌理,破坏了生态系统,同时我们也没有能够设计一个高效和谐的人工城市系统。“广亩城”设计的是整洁而无人的街道,只可观摩而缺乏生活的社区,自然系统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光明城”使城市最具魅力的街道生活不复存在,快速的交通系统成为自然人和社会人与文化设施之间的障碍而不是通道,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疏远⋯⋯(俞孔坚,2006)。杨保军以反省的口气感慨:“回头看看我们编制的总体规划,哪一个不是经过多方论证而出台的,最终的成果鉴定多半会有‘科学合理’之类的评语,也一定要求地方政府严格按照规划实施⋯⋯那时,我们对城市的未来必定满怀希望⋯⋯20年后一定会出现规划所描绘的接近完美的图景。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希望从来没有实现过”(2003)。正是在对城市规划体制需要改变的呐喊日硝尘上之时,“生态城市规划”被热烈探讨并日益重视。它对传统的基于发展计划的规划在方法论上指出一条变革性道路,即:从建设规划方法论,转到不建设规划方法论。常见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法大都应用于空间尺度广大的区域规划中,范围通常在上千平方千米,并且重点一般是人类行为干扰较少的区域自然系统。然而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中小尺度的区域环境更应予以关注,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正处于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建设矛盾最尖锐的区域,更容不得半点忽视,而生态学者们所做的生态城市规划往往弱化了这方面内容。是否能把生态规划的基本方法运用到中小尺度上,在几百乃至几十平方千米的城市区域范围内,通过科学的用地评价,指导城市未来建设,是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然而生态城市规划涉及诸多学科和问题,研究的角度、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用地评定的方法与途径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其意义在于思想和方法论的探索而不是具体的计算模型或案例研究。最后尚需说明的是,唯技术论的倾向是应该避免的,虽然本文多次采用了具有一定精确度的数据、得到了明确的数据分析结果,但并不能说明其指导意义的唯一性、正确性。最终影响城市规划和设计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但全面的数据信息未必需要,我们只能根据具体的需要来筛选以指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柏云,陈学星.生态城市规划方法的探讨.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0,2(1)[21柴锡贤.略论生态城市规划.上海建设科技.1994,4[3]陈炜.生态城市规划研究——以海南省为例.规划师.2002,18(4)[4]陈小卉,徐逸伦.关于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以江苏省大丰市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01,2[5]陈述彭.“数字地球”战略及其制高点.遥感学报.1999,04[6]黄光宇,黄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7]翕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3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9]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城市规划.2001.25(1)[10]黄宇驰.生态城市规划及其方法研究——以厦门为仞.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4[11]麦克哈格·I·L,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2]西蒙兹·J·0,程里尧译.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3]James,Sarah.Eco--citiestheNextSwedishExport.Planning.May2002,68(5)[14]Kline,Elizabeth.PlanningandCreatingEco--cities:indicators∞atoolforshapingdevelopmentandmeasuring.LocalEnvironment.hu92000,5(3)[15]刘则渊,姜照华.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22(4)[161雷簸,杨庆媛,程叙,王璇.工业园区用地适宜性评价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7]刘坚,黄贤金等.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江苏省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及其人文驱动因素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5,23(2)[18]林扬.西北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中小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夏中卫城市总体规划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19]李兆富,杨桂山.苏州市近50年耕地资源变化过程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资源科学.2005,27(4)[20]马交国,杨永春.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5).I.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C21]马交国,杨永春.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进展.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6)E22]马交国.兰州生态城市规划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2005[23]MarlonG,Boarnet.Plaaning,SRoleinBuildingHealthyCities,JournaloftheAmericanPlanningAssociation.Winter2006,72(1)C24]UaryE,Northridge,ElliottD,Sclar,PaduiniBiswas.SortingOuttheConnectionsBetweentheBuiltEnvironmentandHealth:AConceptualFrameworkforNavigatingPathwaysandPlanningHealthyCities.JournalofUrbanHealth.Dec2003。柏(4)E25]倪天华,左玉辉.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和难点.规划师.2005,21(7)E2e]欧阳志云,王如松.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自然资源学报.1995,10(3)E273BollP.UrbanandRegionalPlanning.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75E28]饶戎.北欧生态城市规划及其思考.规划师.2004,20(12)[29]RichardRegister.Eco-cityBerkeley;BuildingCitiesforaHealthyFuture.NorthAtlanticBooks,USA.1987[30]宋永昌,由文辉,王祥荣.城市生态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E31]孙炜玮.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纲要.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1[32]沈刚.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敏感性分析和生态适宜度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4C33]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讨论稿)纲要文本.2005[34]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讨论稿)纲要说明书.2005[35]石纯,黄盂沧.居住区生态适宜性指标体系的探讨.上海环境科学.2003,22(8)[36】苏州统计局.2002苏州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E37]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Ⅱ用变化机制分祈.地理学报.2000,02[38]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和方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39]王如松.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E40]吴璩,王松如,李宏卿等.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生态学报.2005,25(8)[4l】王根生,史健洁,卢玲.镇江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生态城市建设对策研究.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E42]吴勇.自然生态资源分析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西北建筑工程学院院报(自然科学版).2002,19(3)[43]王以彭,李结松,刘以元.层次分析法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中的应用.第一军医.11.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大学学报.1999,19(4)[“】肖笃宁,解伏菊,魏建兵.景观价值与景观保护评价.地理科学.2006,26(4)[45]Yanitsky,Oleg.Towardsaneco—city:problemsofintegratingknowledgewithpractice.InternationalSocialScienceJournal.Au982,34(3)[46]杨志峰,徐俏,何孟常等.城市生态敏感性分析.中国环境科学.2002,22(4):360—364[47]杨沛儒.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与分析中的应用.现代城市研究.2005,9:32一“[48】朱春玉.生态城市规划的立法原则.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3)[49]邹涛,栗德祥.城市设计实践中的生态学方法初探.建筑学报.2004[50]郑爱榕,陈慈美,王宪.厦门地区主要用地生态适宜度评价.台湾海峡.1997,16(4)[513赵晶,徐建华,梅安新等.上海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形态演变的信息熵与分维分析.地理研究.2004,02[5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EB/OL].http://news.tOll.com/2006—02—14/000N/22889232.html,2006-02—04.Ill-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致谢随着论文一页页完成,毕业的脚步也一天天临近,想来应是轻松愉快的致谢此时却变得感伤而沉重。回想2004年9月至今在校读研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导师的教诲、同学的互助、亲人支持和爱人理解,又岂是一个“谢”字能表达的?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黄耀志教授,感谢他三年来对我的悉心培养、关怀和帮助。导师不仅教了我怎样学习、工作,更教育了我怎样做人,很多东西我必将终生铭记并且受益无穷。本论文从选题、设计到实施,无不倾注着导师的心血。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始终得到了导师的启发、督促和支持,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感谢所有教授给我知识的老师们,没有他们的循循善诱和谆谆教导我不可能顺利完成学业。其次要感谢我的室友朱恰,无数个日夜我们相互勉励共同度过。感谢她在我困惑的时候给以我启迪,在我失意时给以我鼓励。这种心灵的相识相惜是我最宝贵的财富,我必将永远珍惜。感谢我的室友费一鸣,虽然我们共室的时间并不长,但她以幽默的谈吐和乐观的性格为我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感谢邓春风老师,她虽名为我的师妹实际却亦师亦友,感谢她对我的学习、生活给予的所有帮助和劝告。深深感谢其他所有给过我关心和帮助的同学、师弟师妹和朋友们,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他们的名字了,如果因为我个人巯忽而遗漏掉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对他们都是一种不尊重。最深沉的感激送给我那日渐老去的父母,是他们在最艰苦条件下给我以无条件的支持和爱护,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最后把我最美好的情感和谢意送给我的丈夫杨海明,是他在这1000多个日夜里默默挑起家庭的重担并给我以鼓励和支持,为我的学习和生活撑起一片蔚蓝的天。张塌2007.5.16日于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作者简历姓名:张瑜出生日期:1980.12.8籍贯:四川省雅安市作者简历性别:女民族:汉政治面貌:党员教育背景:1999.9~2004.7:苏州科技学院(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建筑系,城市规划,本科2004.9~2007.7:苏州科技学院,建筑系,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张瑜,黄耀志,杨海明.从“有机疏散”到“生态城市规划”.山西建筑.18.2007在校期间参加的实践项目安徽省岳西县城市总体规划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北段风光带景观设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