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3.50 KB
  • 13页

1、你对《案例展示》中的美国学生每门课的成绩评定方法有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你对《案例展示》中的美国学生每门课的成绩评定方法有何看法。从这些成绩评定的特点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答:美国学生每门课的成绩是由几个方面来决定的,比如有上课情况: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学生最后成绩的评定很重要;一些作业与小考试:一般都是选择对错的判断题,这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做好作业;期末考试。美国评价方式,可以多层次、立体第去考查学生能力、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自重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没有压力的环境里自由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很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也是值得我们更多人去借鉴学习的。感受最深的是美国学生没门课程的成绩评价方法是立体的评价,更多的是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和自重心,更多地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请从学生学业评价的角度,谈谈你对“公平是教师的一把良心秤”这句话的理解。并设计你今后将如何做到在学生学业评价时的公平?答“公平是教师的一把良心秤” 是说教师对待每个学生的态度要保持一致,而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感情偏袒、庇护一部分学生,鄙视、冷淡另有一部分学生,要一视同仁,批评和表扬要恰到好处。学生的个性有不同,能力有差异,智力有高低,品德有上下,家庭情况有差距,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单凭自己的感情行事,就是一种狭隘的偏爱,一致不公正的做法。教师感情的倾斜,必然也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倾斜。学生不一定都会明白地用语言来表达对教师的意见,然而学生心里的感受是非常清楚的。今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正确理解学生学业评价的公平发展理念(2)树立多元化评价标准,智能面前人人平等。(3)在学生学业评价中体现公平发展理念。专题二作业 3、学习《科学命题》后,你对作业的功能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哪些题型最适合课堂测试,你今后准备如何设计课堂测试题?答:通过《科学命题》学习,对作业的功能有了一个认识:以往教学中,作业常常被教师用来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程度。而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作业除了具有检测和复习功能外,又赋予了评价功能、引领学生学习功能、培养学生能力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功能。  4、请你将作业设计的五个原则重新排列或重新编写。并简要回答:在平时课堂检测与评价时,你是如何做到科学命题的? A、在网上搜索试题,然后自己选择加工。 B、让学生自己命题,检测是否掌握重点。 C、用手册上的试题即可。方便学生做题。 D、根据教学情况,自己精心设计测试题。答: D、根据教学情况,自己精心设计测试题。A、在网上搜索试题,然后自己选择加工。B、让学生自己命题,检测是否掌握重点。C、用手册上的试题即可。方便学生做题。我在平时课堂检测与评价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科学命题的:(1.)鼓励学生自信,鼓励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2.)传授知识与问题讨论相结合,做到传授知识与问题讨论相辅相成,更好地做到命题的科学性。专题三作业 5、必读资源中列出的作业形式的重大创新有哪些?你认为怎样才能编制出高质量的选择题?答:(一)  以学生为本,作业内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二)  突出历史学科的人文特点,讲究趣味性。(三)  注意多样性和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弘扬个性。要编制出高质量的选择题,要做到以下几点:(1.)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测评内容的范围。(2.)要注意题干本身应有意义并以一个确定的问题呈现。(3.)要注意题干应该由一个独立的问题组成(4.)要注意题干一般不使用否定形式。(5.)所有的干扰项都应该是似是而非的。(6.)不要让选项的长度透露出正确答案的线索。 (7.)平均且随机安排正确答案在各选项中的位置。(8.)避免使题干与正确答案之间存在语言联系。(9.)用来测量理解能力的题目应该具有一定的新颖性。(10.)少用“以上都正确”或“以上都不对”的选项。 6、通常我们用试卷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指标来衡量试卷的质量。试卷的难度如何计算?一般试题的难度系数应该是多少?控制试题难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客观性试题难度基本法公式为:难度值p等于 某题答对人数R和总人数N 的比值. (式中P为难度值,R为答对人数,N为总人数)     极端分组法计算公式为:难度值P等于   高分的分组得分率PH    和 低分组得分率PL   之和  除以2(式中,PH代表高分组得分率,PL代表低分组得分率)       主观性试题计算公式为:难度值p等于 考生所得分数平均值X 与该题的满分值x 的比值            — (其中X为考生所得分数平均值,X为该题的满分值)  一般试题的难度应该是:0.4——0.7        控制试题难度的方法有:(1.)根据试题内容来控制题目的难度。(2.)根据能力目标的多寡来控制题目的难度。(3.)根据试题情境来控制试题难度。(4.)根据思维过程来控制题目的难度。                                  专题四作业 7、请具体谈一下,你准备如何指导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答:义务教育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的特点是跨度大,跳跃性强,简约化,降低了难度,有利于减轻教师和学生负担,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但由于学生时间观念不强,各个知识点之间难以连贯起来,影响了历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课本知识点的梳理。这个知识点是历史知识最重要的基础,也是历史知识体系的基础。(2.)引导学生串联相关的知识点,可以把相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影响等作横向、纵向串联。(3.)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各个方面。即从全方位第去认识和考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加强对学生横向、纵向的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训练培养,是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分析能力逐步加强。上述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我觉得是调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只要加以时日、持之以恒,学生的解题能力素养就会慢慢地形成,并会在作业和考试中体现出来。综合性作业 8、请你设计一份符合新课标的《初中学年结业考试题》或《初中毕业考试题》初中毕业考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核分人分数试卷说明:本试卷共五道大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答题,用铅笔答题无效。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1.水稻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远古时期中国下列哪个地方首先出现稻谷A.云南元谋县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2.文字记载是人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要获得商代历史第一手资料,主要应该研究A.金文B.隶书C.小篆D.甲骨文3.为巩固统一,秦始皇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在地方推行郡县制②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③反击匈奴,并修筑万里长城④“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4.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对其形成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A.张骞B.班超C.甘英D.班固5.右图反映了北魏经过改革后出现“胡人汉服”的社会时尚。这次改革的领导者是A.商鞅B.秦始皇C.汉武帝D.孝文帝6.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与大批中原人口南迁所起的相同历史作用是A.加快汉文化的传播B.巩固封建统治C.加速封建化的进程D.促进民族融合7.使古代知识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科举制度有一个完善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它创设于隋朝B.武则天时创设武举C.唐玄宗时开始殿试D.唐玄宗时以诗赋为考试的主要内容8.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的大部分作品形成于A.秦汉时期B.三国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9.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D.承办亚太经合组织10.2011年“两会”最受关注话题仍重在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物价、房市、医疗、教育”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首要问题。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A.李鸿章B.孙中山C.毛泽东D.邓小平11.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为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关注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主要有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设立新疆行省③西部大开发④土地改革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1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党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如下图漫画),强调居民收入要与国民收入同步增长,即“国强”“民富”。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历来把民生改善作为工作重点。下列事件体现了党和政府这一执政理念的有①建国初的土地改革②引导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③发动人民停产闹革命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⑥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13.“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译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14.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共同著作中,提出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勾画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新社会蓝图。这本著作是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人民宪章》D.《人权宣言》15.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他的父亲来自于非洲肯尼亚的一个小村庄。历史上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到北美有关的史实是A.美国独立战争B.三角贸易 C.法国大革命D.《1787年宪法》的颁布16.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18世纪启蒙思想运动宣传的主流思想分别是A.君权神授论和民主、自由思想B.上帝造人说和进化论C.人文主义和自由、平等、法治D.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17.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关键是A.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共同的敌人B.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D.太平洋战争爆发18.二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中东问题的关键是A.英国对以色列的支持B.阿拉伯对以色列的抵制C.巴以冲突D.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19.欧盟成立后,不可能出现的是A.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B.法国和德国的货币是一样的C.经济上合作,国家安全各自为政D.希腊人可以自由到英、法、德学习或居住20.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中,与当代中学生关系最密切的是A.原子能技术B.电子计算机技术C.微电子技术D.航天技术得分评卷人二、图表题:(本题共14分)21.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1英国1825年出现的火车机车图2虎门销烟图(1)图1的火车机车是谁发明的?它以什么作为动力?这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请写出这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4分)(2)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由谁领导的?英国以此事件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哪一次侵略战争?英国发动这次侵略战争与图1反映的工业革命之间有何联系?(4分) (3)英国通过这次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什么内容最能体现英国发动这次侵略战争的目的?(4分)(4)这次战争的失败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思想家魏源率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一主张出自他的哪一著作?(2分)得分评卷人三、列举题:(本题共11分)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会议(1)为中国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光明前途指明道路的会议——(2)一战后为了制裁战败国的分赃会议——(3)为新中国成立做了筹备工作的会议——(4)颁布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宪法的会议——(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会议——(6)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事件(7)苏美尔人所创造的文字——(8)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文学巨匠——(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创举——(10)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11)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得分评卷人四、史料分析:(本题共25分)24.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孔子主张人们要相互爱护,反对暴政。其核心思想是“仁”。这里的“仁”指尊重个人的人格和人际关系……在联合国正门厅挂着他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充分体现了他这一思想的世界影响。材料二: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始皇闻亡(逃亡),乃大怒曰:“……卢生等君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儒生们互相告密),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采纳这一建议,大兴儒学。材料四:袁世凯篡权后,下令“尊孔读经”,声称“孔子之道”是立国之本,于是“孔教会”、“尊孔会”组织纷纷出现。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一孔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1分)材料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1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1分)材料三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怎样的主张?汉武帝和秦始皇对待“六艺之科”的态度上有何本质不同?(2分)(3)陈独秀反对孔教,拥护“德先生”、“赛先生”,这里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后来他们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这一事件有何作用?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于今天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何现实意义?(3分)25.阅读下列材料:(7分)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材料二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摘自《图说天下》请回答:(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体制?(2分) (2)材料二中涉及“美利坚”的两次战争有什么共同作用?(1分)“伟大的总统”的功绩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1分)(4)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的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1分)26.发生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10分)材料一:欧洲变成一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材料二:A.德军突袭波兰B.斯大林格勒战役C.百团大战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到的“火星”是指什么事件?(1分)试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何不同。(2分)(2)材料二中的哪次战役标志着二战的转折?(1分)百团大战的意义如何?(1分) (4)一战中中国的民族工业有什么样的发展?(1分)二战中德日法西斯各有什么样的暴行?(2分)(5)两次世界大战后各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2分)得分评卷人五、探究题:(本题共10分)27.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势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3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了探究。步骤一:回顾历史(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2)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2分)步骤二:总结成就(3)“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传奇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1分)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了中国人民对民族之路进行了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三点)(3分) 步骤三:展望未来(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么样的历史使命?(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