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0 MB
- 71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AThesisSubmitted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TranslationandInterpretingATranslationProjectonTeaching,Learning,ReflectiveActing:ADeweyExperimentinChineseTeacherEducationCandidate:GongZhehuiMajor:MasterofTranslationandInterpretingSupervisor:XuMingwu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74,P.R.ChinaMay,2013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在传播先进文化和科技方面,翻译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学术交流是各国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之一。译者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实践做出了一些尝试。本文以学术论文Teaching,Learning,ReflectiveActing:ADeweyExperimentinChineseTeacherEducation为实践对象,撰写翻译报告。文章首先概述原文内容和作者,然后介绍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第四部分是具体案例分析,将功能对等理论运用到学术翻译中来,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抛弃传统词性概念;采用核心句的概念以及句子转换的概念克服句法对译者的束缚;用同构体的理论来克服社会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本文选取了这三个方面分析如何在汉译英语学术论文中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对于译者来说,翻译时应将读者放在首位。依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要使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心理反应基本一致。为了让实现这一目标原则,译者必须做大量的翻译实践,从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提高翻译水平。关键词:英语学术论文奈达功能对等I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Withscientificdevelopmentandeconomicglobalization,foreignexchangesandcooperationhavebecomeincreasinglyfrequent.Translationperformsimportantintermediatefunctionsinthedisseminationofadvancedcultureandscience.Academicexchangeisoneoftheimportantcontentofnationalscientificandculturalexchanges.TheauthortriestoapplythetheoryoffunctionalequivalencebyEugeneNidaintranslationpractice.ThisisatranslationprojectreportonTeaching,Learning,ReflectiveActing:ADeweyExperimentinChineseTeacherEducation.Thispaperfirstdescribestheprojectbackground,andthenintroducesNida’sfunctionalequivalencetheory.InPartFourtheauthortriestoapplythetheoryinpractice,includingthreeaspects:discardingtraditionalconceptofpartofspeech;employingideasofkernelsentenceandtransformationofsentencetoovercomethelimitationsinsentencestructuresfortranslators;adoptingthenotionofisomorphismtogetacrossthebarriersfordiversecultures.ThispaperchoosesthosethreeaspectstoanalyzehowtoachieveequivalenceinEnglishacademicpapersandcomesupwithmethodsaccordingtospecificsinthistranslationpractice.Translatorsneedtoputreadersfirstintranslation.AccordingtoNida’stheory,Originalreadersandaskedreadersshouldhavebasicallythesamepsychologicalreactions.Torealizethisobjectintranslation,wetranslatorshavetopracticemoretoimproveourtranslationskills.KeyWords:EnglishacademicpapersNidaFunctionalequivalenceII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IAbstract.................................................................................................II1引言..................................................................................................12翻译任务描述2.1翻译项目介绍.................................................................................32.2翻译文本介绍.................................................................................33翻译过程描述3.1原文理解........................................................................................53.2翻译分析理论框架..........................................................................54翻译案例分析4.1抛弃传统的词性概念......................................................................84.2用核心句和句型转换的概念克服句法障碍..................................124.3用同构体概念解释社会文化语言符号..........................................145总结................................................................................................17参考文献..............................................................................................19致谢..................................................................................................20附录一原文........................................................................................21附录二译文........................................................................................48III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引言译者受委托翻译教育学家苏志欣博士的论文,本翻译项目源文本是其中的一篇:Teaching,Learning,ReflectiveActing:ADeweyExperimentinChineseTeacherEducation。这篇文章共一万多字,主要阐述了杜威及其理论思想继承人陶行知对中国师范教育的影响,对现今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苏智欣博士,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并在中国国家教育部外事局工作三年。1989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获教育政策和管理学的博士学位之后,苏博士先后在加州大学和加州州立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任教育管理学教授职务,并从1996年起担任加州州立大学中国所所长,又于2002年起兼任大学国际项目总协调负责人。她为促进中美合作与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荣获中国政府“杰出华裔学者春晖奖”及美国国际学者联合会“国际交流杰出贡献奖”。苏博士还积极从事中美教育比较研究,领导并主持了中美校长培训比较研究,中美师范教育比较研究,中美科学教育比较研究,杜威对中国教育的历史影响,中美小学教育比较研究等项目。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八十多篇,并在美国、中国及欧洲学术杂志和书刊上发表五十多篇研究论文,应邀为多种国际一级学术杂志担任评审(来源于互联网http://www.csasc.org/pages/news2006.php)。现在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学术论文的标题和摘要的中英转译研究得比较多,但对英语学术论文汉译的研究相对较少。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各国经济、文化、政治、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语言。因此,汉译英语学术论文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翻译报告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第二章,翻译任务描述,包括翻译项目介绍和文本介绍。第三章,翻译过程描述,包括原文分析和理论框架简介第四章,翻译案例分析,是报告的主体部分。第五章,总结。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其中第四部分是本翻译报告的主要部分。在该部分中,译者集中笔墨,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抛弃传统词性概念、采用核心句的概念以及句子转换的概念克服句法对译者的束缚、用同构体的理论来克服社会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三方面分析Teaching,Learning,ReflectiveActing:ADeweyExperimentinChineseTeacherEducation的汉译。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翻译任务描述2.1翻译项目介绍在研究生一年级下学期时,译者接到了翻译苏志欣博士论文的任务。因任务量较大,译者耗时3个月完成。在这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翻译技能也进一步提高。研究生二年级上学期筹备翻译项目报告时,译者决定以苏志欣博士的论文为源文本进行研究。本次笔译任务是苏志欣博士关于杜威对中国教育的历史影响的论文之一:Teaching,Learning,ReflectiveActing:ADeweyExperimentinChineseTeacherEducation。笔译任务的源语是英语,目的语是汉语。2.2翻译文本介绍本文收录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出版的《教育学院记录》,全文共一万多字。文章阐述了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翰•杜威的学生,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杰出人物---陶行知,在中国师范教育中大胆地启用杜威的思想做实验。他将杜威的思想“翻转了半个跟头”使其符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基本国情:陶行知将杜威的“学校即社会”转变为“社会即学校”,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转变为“生活即教育”,杜威的“在做中学”转变为“教学做合一”。文章首先比较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杜威思想的异同点,论述陶行知是对杜威思想批判创新性地运用,而不是生搬硬套。基于陶行知的新教育思想,在中国南京的一个小乡村里,陶行知创办了著名的晓庄师范学校。这所师范学校不仅培育乡村教师,同时也是农村政治文化的中心。学生通过经营农村学校来学习其方法,整个农村变成了一个学习的社区。迫于政治压力和军事干涉,陶行知在晓庄的实验仅仅持续了三年,但是他在晓庄的努力象征着杜威思想在中国师范教育中得到了最具创造力的实施。文章详细介绍了晓庄师范学校的前身和现在的发展,肯定了陶行知对中国师范教育做出的贡献,同时也对杜威于中国教育的历史影响持肯定态度。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49年重建的晓庄师范学院继续为国家师范教育改革提供实验基地,它是解决中国师范教育和农村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国家发展复兴的康庄大道。尽管现今的晓庄很少提及杜威的名字,但是陶行知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在做中学”这两个理念发展而来的终身教育和“教学做合一”的新理念仍然活跃在各类社会实验和教育改革活动中。晓庄前身的办学精神是将社会看作学校,而现在的晓庄更像杜威所描述的“学校是一个小型社会”。陶行知敬杜威为导师,待杜威如友,佩服杜威是一名民主斗士。他认为发达的民主国家--美国可以帮助中国建立自己的民主制度。因此,陶行知敢于创造性地在中国师范教育和农村教育改革中毫无保留地呼吁和实施杜威的思想。相比之下,因为中美两国政治、社会和思想上的巨大差异,同时两国也缺乏相互信任和理解,晓庄学校的继承者对待包括杜威思想在内的美国教育思想更为保守和冷淡。即使有这么多限制条件,现今晓庄谨慎地实施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杜威的思想在中国师范教育中以不同方式持续繁荣。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翻译过程描述3.1原文理解英语学术论文的内容与功能决定了它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原创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的文体特点。这些特点具体通过文章的遣词造句、文法表达等语言手段,形成了有别于普通英语的词汇特色和句法特色。在文体风格上,学术论文要求文体庄重,行文明晰畅达,避免语言晦涩、内容虚华。在语言特点上,学术论文注重叙述的真实性和论理的客观性,不主张带有作者个人感情。因此用词正式规范,多使用书面语、中性词和非人格化的表达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词汇的正式程度较高;尽量使用书面语或标准词,避免使用口头语;较多使用专有名词,词义单一;恰当使用限定词,避免主观和绝对化等。学术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与社会现象,探索的是客观事物的规律。观察、实验、描述、分析和讨论的是研究的客体而非行为的主体,因此学术论文应排除个人感情与主观臆断,强调叙述的客观性。英语学术论文还有客观性、逻辑性、简明性和规范性的特点。Teaching,Learning,ReflectiveActing:ADeweyExperimentinChineseTeacherEducation这篇文章中词的意义灵活多变,含义范围宽,句子结构多为复合长句且结构复杂,被动语态较多,常使用代词或从句连接句子。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词义的选择,句子的逻辑结构和中英文意象的转变,以期完整地将作者的学术思想表达出来。3.2翻译分析理论框架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提出。奈达1914年生于美国的俄克勒荷马洲。他师从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大师龙菲尔德等语言学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翻译《圣经》展开。为使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这是奈达的理论核心,其定义是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在这一理论中,奈达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P65)。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在功能对等的翻译中,译文使读者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心理反应基本一致,但是不要求完全一致,是因为不管从历史文化背景,还是语言文化用法,源语和译入语毕竟有很大的差别。功能对等被认为是一条翻译原则,它要求译文的遣词造句对目的语读者也能触发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效果。这样,就必须改变原文的形式。奈达认为一篇译文中重要的是其语义,要求译者翻译时符合译入语语言表达习惯,使译作读者更易接受。国外对于功能对等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以Stine,Philip的LettheWordsbeWritten:TheLastingInfluenceofEugeneA.Nida为代表的研究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圣经翻译中的影响和地位,以及Ma.H.J.的AStudyofNidasTranslationTheory为代表的研究奈达翻译理论的发展及影响。奈达在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20世纪80年代奈达的作品首次被引入中国。在此之后,中国对奈达的翻译理论的关注远远多于其它西方翻译理论。近二十年来奈达和他的理论在中国是一个热门话题。许多中国学者专注于研究奈达的翻译理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多种翻译方法并存的翻译研究是必然的趋势,奈达的理论会有更大的价值。1981年林书武的《奈达的翻译理论简介》阐述了奈达翻译科学中的翻译步骤、奈达提出的三种语义研究法、奈达的翻译理论与其它学科的结合这三个方面;1989年王宪的《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从术语译名的功能对等、语句结构的功能对等、文体功能对等这三点来讨论功能翻译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运用。之后国内对于功能对等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将功能对等理论运用到广告翻译、商务翻译、文学翻译和电影电视剧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字幕翻译中。2003年陆刚的《论文章标题英译的功能对等》讨论中文学术论文标题的英译,作者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认为文章应具备信息功能、美感功能、祈使功能,得出在标题英译时有言简意赅、尊俗达意、通达意美、调序意顺、添词意明这五种方法。功能对等理论至今任影响着国内外翻译学界,它对翻译理论界的贡献是巨大的。7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翻译案例分析译者在决定选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英语学术论文的汉译后,查阅了大量的名家书籍中关于这一理论的阐述,其中叶子南教授对奈达翻译理论的阐释和分类十分科学,也适用于指导译者做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叶子南教授认为传统的英语学习者受制于语法的限制,在将英文翻译成汉语时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英文语义结构和句法的影响,译出来的句子就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奈达从几个方面科学地描写了功能对等的具体内容,叶教授将他的理论简单概括成三个部分:抛弃传统词性概念;采用核心句的概念以及句子转换的概念克服句法对译者的束缚;用同构体的理论来克服社会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叶子南,2008,P169.本文以书中的这三个方面分析英语学术论文的汉译并从具体实例中提出解决方法)4.1抛弃传统的词性概念大部分英语学习者受制于传统的语法,而传统语法的一个核心部分就是词性的划分。一般来说英语词语划分为名词、动词、介词和副词等等。在译者的脑海中,各类词语的相互修饰关系根深蒂固。因而,在翻译时我们也会把这套规则带入其中。当译者这样操作翻译活动时,就无法打破语法的禁锢,译成汉语后会有很严重的“翻译腔”,不符合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要求。奈达创立了实体、事件、抽象概念和关系这4个概念来建立一个科学的有利于翻译的词类划分模式。奈达进一步研究之后,将词类划分成了7种。实体指具体的人和物等,如book、women等词。事件指行动、过程等发生的事,如come、love、grow等。抽象概念指对实体和事件等质量和程度的描写,比如green、always、conjunctions、preposition等。初看之下会觉得和传统译法无甚差别,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这4种词性的划分方法比较清晰地描写了语言成分间的关系。例如walk在传统语法中有两个词性,动词和名词。但是使用奈达对8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词类的划分法分析的话,walk就属于一个事件,汉译时把walk翻译成动词还是名词要依据上下文来看,要依据这个单词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来分析,因而最后翻译时把walk译成什么词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才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让读者能真正接受。这样,我们就可以摆脱原文语法和句法的禁锢,实现“功能对等”。另一方面,我们也为常用的翻译技巧找到了理论依据。例1:AlthoughTao’sexperimentintheMorningVillagelastedonlyfor3yearsduetopoliticalpressuresandmilitaryintervention,hiseffortsrepresentedthemostthoroughandcreativeimplementationoftheDeweyphilosophyinChineseteachereducation.译文:迫于政治压力和军事干涉,陶行知在晓庄的实验仅仅持续了三年,但是他在晓庄的努力象征着杜威思想在中国师范教育中得到了最具创造力的实施。分析: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在词类的使用过程中,汉语较英语而言多用动词,英语有时也偏好使用名词化结构。在这句话中,依据上下文我们可以将Implementation转译成动词。Implementation是由英语动词派生而来的名词,它的中文意思是“实现,履行,执行”,转译为动词后,可译为“实施”。Thorough和creative是形容词,两个形容词堆砌在这,译成汉语时很容易显得累赘,译者考虑将thorough和creative揉在一起,转变为副词修饰动词“实施”,这样整个句子显得简洁,也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例2:Inthethirdyearoftheirtraining,thestudentsarerequiredtotakethecourseTao’sEducationalIdeas,inwhichacomparisonbetweenTaoandDeweyisbrieflyintroduced,withanemphasisonhowTaocreativelyandcriticallytransformedDewey’sideasforuseinChina.译文:学生在校的第三年必须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这门课程首先简要比较陶行知和杜威的思想,其重点在陶行知如何将杜威的思想批判创造性地运用在中国。分析:在例1中提到,由动词派生的名词在翻译时往往可转译成动词。comparison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由动词compare派生而来的,翻译时直接转换为动词“比较”。全句译为“这门课程首先简要比较陶行知和杜威的思想”更简洁,翻译时可将introduced省去。例3:OneofthemostimportantattractionsfortheChinesestudentwasthementorshipbyJohnDewey,PaulMonroe,WilliamKilpatrick,andotherprominentscholarsattheuniversity.译文:最吸引中国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师从约翰•杜威,保罗•门罗,威廉•基尔帕特里克以及哥大的其他杰出学者。分析:attraction是名词“吸引,吸引力”的意思,原文直译是“最重要的吸引力之一”,“翻译腔”太重,改为“最吸引中国学生的因素之一”要好得多;mentorship,名词,意思是“导师,导师制”,在这句话中将其直接译为“导师制”不通顺,将其转为动词,译为“师从”更妥。例4:Inaddition,theyranhospitalsandestablishedaself-defenseleagueforvillagestoprotectthemselvesagainstbandits.译文:此外,他们开办医院,建立自卫联盟来保卫村庄不受强盗的侵袭。分析:英语和汉语在词类使用方面的另一个差异就是英语的介词使用得比较多,英语中多用介词可以使语句显得更加简洁。但是含有动作意味的介词,翻译时我们可以转译成动词。这句话中的Against是介词,意为“反对,对阵等”,在这里译为动词“不受„„的侵袭”,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完整。例5:AttheMorningVillageNormalSchool,faculty,staff,andstudentsintegratedthemselvesintothevillagecommunityandattemptedtopromotedemocraticmeetingsincaseofdisputes.译文:晓庄师范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融入当地的农村社区,试图召开民主会议来解决纷争。分析:incaseof是介词短语,“万一,如果发生”的意思,转译为动词的“解决纷争”在此更好。1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例6:AlthoughDeweywrotelittleaboutChinaafterhereturnedfromhisvisittothecountryin1921,Chinawas,accordingtohisdaughter,thecountrynearesttohisheartafterhisownandhewasalwaysconcernedaboutChina’sfateandhisformerstudents’well-being.译文:尽管1921年杜威回国后几乎没有写过关于中国的文章,但是据他的女儿说,中国在杜威心中的地位仅次于美国,他一直关注中国的命运和他以前学生的幸福。分析:这句话的concerned在be动词后,在文中作形容词。但在这句话中concerned没法译成形容词,因而我们说英语中有些表示情感、欲望等形容心理状态的词语,在联系动词后作表语用时,我们可以将其翻译成动词。例如这里的concerned转译成动词“关注”更好,中文句子更自然。例7:IlearnedthatTao’s“societyisschool”ismoretrueinsomeruralareas,wherenormalschoolsorexperimentalschoolshavebeenestablishedforbothteachereducationandvillagerenewal,thusfulfillingtheoriginalmissionoftheMorningVillageNormalSchool.译文:作者了解到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理念在某些农村地区得到落实,在那里师范学校或者实验学校是为师范教育或乡村复兴建立的,如此就完成了晓庄师范学校最初的使命。分析:ismoretrue若译为“更加真实”在这句子中说不通,直译明显不行,翻译时将词性转换成动词,主语不变换为被动语态“得到落实”行文较妥。由以上几个例子可知,在翻译英语学术论文的词语时,将名词转换为动词的情形时常发生,特别是动词派生的名词、含有动作意味的名词和前置词等。总的来说,词汇翻译首先要对英语词义进行辨析,是否应转换词性,然后就是汉语措辞,如何选择恰如其分的汉语词语来表达英文词义。学术论文的文体特点要求查阅大量背景知识来判断词语在上下文中的涵义,避免对词的理解不当影响原文的概念和思想。1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2用核心句和句型转换的概念克服句法障碍奈达为了克服传统译法对译者的束缚,制定了新的词类分类方法。但这只是从词的方面解放了译者,译者之所以在翻译中受到禁锢和束缚的另一方面是句法结构。在奈达的观点中,有经验的译者不会陷入复杂的句子结构中。他们可以透过句子的表层结构看到句子的深层含义。奈达认为译者必须避免从句子的表层结构出发直接生成译入语的表层,而应转弯抹角到达目的地。他把翻译比作涉水过河,如果上游水流湍急,就不能硬闯,而要到下游找一个浅的地方过河,然后再折回上游的目的地(AnwarS.Dil,1954,P.80)。为了辅助论证这一观点,奈达使用了核心句的概念,他认为英语中最简单的核心句有7种(EugeneNida,1969,P.43)。每个复杂句都是由这些简单的核心句组成,在翻译复杂句时,首先应在心中将其分解成多个简单核心句,掌握这个复杂句子的表层结构,然后逐一理清这些句子的意思,再按照译入语的习惯表达和逻辑重组语言。这样一来,和原文意义相同,表达方式可能不同的地道的译入语就产生了。例1:In1936,whenTaovisitedtheUnitedStatestogathersupportandfundsfortheChineseAnti-JapaneseMovement,hevisitedwithDeweythreetimesandpersuadehimtosign,togetherwithEinsteinandfourteenotherrenownedscholars(fiveofthemprofessorsatColumbiaUniversity),anopenlettertotheChinesegovernment,urgingittoreleasesevenpatrioticintellectuals,oneofwhom,ZhouEnrun,wasthefirsttranslatorofDewey’sDemocracyandEducationfromEnglishtoChinese.译文:1936年,陶行知访美为中国抗日运动寻求支持和赞助。他三次拜访杜威试图说服杜威、爱因斯坦和其他14位有名望的教授(其中5位教授在哥大任教)签署一封致中国政府的公开信,敦促政府释放7名爱国知识分子。其中一名爱国人士周恩润是第一个将杜威的《民主与教育》翻译成中文。分析:这个句子是由一个主句、一个状语从句和一个定语从句组成的。“他三次拜访杜威并说服他们签署„„”是主句,也是全句的中心内容。通过分析这几个简1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单核心句的意思,发现这句话中的英文表达与汉语的表达顺序、逻辑关系相同,因此我们翻译时可以按照这个英文句子本来的结构汉译。例2:Ineverysphereofsocialactivitytheoldorderwaschallenged,attacked,underminedoroverwhelmedbyacomplexseriesofprocess—political,economic,social,ideologicalandculture—thatweresetinmotioninChinaasaresultofthepenetrationofadominant,expanding,andpowerfulEuropeandAmerica.译文:由于占主导地位的,扩张强权的欧美国家的渗透,中国开始了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一系列复杂进程的革新,旧秩序在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都受到挑战,攻击,动摇甚至溃败。分析:这句话是由一个主句,一个定语从句组成,修饰成分较多。通过分析原句中各个简单句的意思和逻辑结构,我们发现这句话逆着原文译出时比较符合汉语习惯。例3:Aseducationisasocialprocess,theschoolissimplythatformofcommunitylifeinwhichallthoseagenciesareconcentratedthatwillbemosteffectiveinbringingthechildtoshareintheinheritedresourcesoftheraceandtousehisorherownpowersforsocialends.译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这种社会生活的形式里,凡能最有效地培养儿童分享人类所继承下来的财富以及为了社会的目的而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手段,都被集中起来。分析:这个句子是由一个状语从句,一个主句,一个宾语从句和两个定语从句组成。在句子中定语从句比较多时,我们可以分析这个主语与修饰语或主句与修饰句之间的关系是否密切,当它们的关系不是很密切时,我们可以考虑将它们分开来叙述,有时也可以重复主语或主句。为了使语意更加连贯,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可以适当增加或删减词语。这句话中的第一个定语从句inwhich后的内容可分开叙述,重复主语以使句子完整。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它们之间存在很多差异。根据奈达的功能1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对等理论,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是译作读者和原作读者的心理反应要基本一致。从以上例子可看出,英语学术论文中的句子以复合句为主,结构较复杂。因此,按照奈达的思想,译者在翻译一个长难句时应先将其分解成多个简单的核心句,先理清这几个核心句的中文意思,再按照译入语的习惯表达、各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和时间、空间顺序等等重组译文。总而言之,翻译长难句时理解句子结构和意义是关键,而这个理解的方法就可以利用奈达建立的核心句概念。另外,在翻译长难句时我们可以使用顺译法,逆译法,分译法等翻译技巧。4.3用同构体概念解释社会文化语言符号单纯从语言形式上来讲,奈达创立的科学的词类分类方法和核心句的概念克服了语言本身所造成的障碍。但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碰到的困难还来自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比如说在一些文化中上下点头表示轻蔑,但在另一文化中却用摇头来表达同一个意思(EugeneNida,1954,P.210)。在理论上奈达使用了符号学中的同构体这一概念克服这方面的困难。符号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任何一个符号,无论是字、词、成语这类语言符号,还是手势、身体活动等语言外符号,或者社会行为这类社会符号,都只有在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中才有意义。正由于在理论上有了同构体这一概念的支持,我们可以把togrowlikemushroom译成“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mushroom的本意是“蘑菇”,在英语文化中,把一件发展得欣欣向荣的事情比喻成“生长得如蘑菇一般”,可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的习惯性用法或是一句谚语。但在中文里形容一件事情发展得欣欣向荣很少用“蘑菇”这个意象。如果我们翻译时将其直译过来,以中文为母语的读者就会觉得很奇怪,更谈不上真正理解原文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但在同构体概念的支撑下,我们将“蘑菇”这个意象转为“春笋”就符合中文读者的语言习惯,他们也可以真正理解原文作者的意思,达到和原作读者相同的心理反应。给译者的启示是在翻译时如果按照原来的样子译过来感觉不合适的话,译者就可以考虑改变原文的形象或结构使其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表达习惯。1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例1:WidelyrecognizedasaviablesolutiontoproblemsinChineseteachereducationandruraleducationandanavenuefornationaldevelopmentandreconstruction,theNormalSchoolwasreestablishedin1949andhascontinuedtoserveasanationalexperimentalsiteforteacherreforminChina,译文:1949年建立起的师范学院继续为国家师范教育改革提供实验基地,这是广泛认可的解决中国师范教育和农村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国家发展复兴的康庄大道。分析:这句话由两个分句组成,前一个句子是有很多修饰成分的名词短语,第二个分句才是整句的主语。在4.2中强调长难句需先分解成简单核心句,完成句子的理解环节,再重组译文。此外,我们在分析多个简单核心句时,应先将重要的信息挑出来。在英语中习惯将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后,汉语恰好与此相反,重点信息在前。这句话中的Avenue本意是“大街,大道”,从这句话的感情色彩来看明显是褒义,用“道路,路途”未免太普通,不能完全体现作者的意思。将其译为褒义词“康庄大道”符合avenue的本意,在形象表达上更进一步。例2:Bythemid-1920s,Taohaddecidedtodiscardthe“foreignupperclassair”and“flowbacktowardthepathoftheChinesecommonman”.译文:20世纪20年代中期,陶行知决定抛弃“国外上层空气”“回归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分析:这句话中有两个引用语其中“foreignupperclassair”译为“国外上层空气”这个意象中国经常使用,可以接受;“flowbacktowardthepathoftheChinesecommonman”直译为“回流向普通老百姓的路径”,这个意象中国不会使用,中国读者也无法接受,为了使中国读者和原作读者有基本相同的反应,应改变其形象,译者考虑了两种译法“走中国普通老百姓的道路”和“回归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结合上下文,觉得后一种译法更好。1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例3:HerecognizedthegraveproblemofeducationinChina:Traditionally,teachingconsistedofspoon-feedingandlearningwaslargelybyrote.译文:他发现了中国教育的严重问题:传统教学是填鸭式教育,主要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分析:spoon-feeding这个意象与我们中文里的“填鸭式教育”本质意义相同,形象不同,基于动态对等概念,这里译为“填鸭式教育”十分妥当。例4:Accordingtotheteachersandstudentsinterviewedforthisstudy,thePracticeWeekhasenhancedstudentssenseofautonomyandself-confidence,developpositivefeelingsofownershipoftheirownclassandtheschool„„译文:受访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实践周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提高了他们对学校和班级的主人翁意识„„分析:ownership本意是“所有权,物主身份”,这里的positivefeelingsofownership译为“积极的所有权意识”在中文里有相对的形象即“主人翁意识”,符合本句的感情色彩,也传达出了实际意义。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以同构体概念为依据的功能对等在翻译中是十分有用的。不同的语言符号,表达的本质意义相同。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就需找出另一种语言中相对应的形象,以使译作读者达到和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心理反应。1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总结奈达的翻译理论殿堂是以功能对等为基石的。奈达大胆地提出翻译要达到的不是语言的对等,而是语言功能的对等,是读者心理反应的对等,他对翻译界的贡献是巨大的。为了使译作读者和原作读者有基本相同的心理反应,奈达创立了科学的词类分类模式,建立了7种核心句的概念以及求助了同构体概念来解释社会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习惯和表达的不同。叶子南教授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科学地分为三个部分:抛弃传统词性概念;采用核心句的概念以及句子转换的概念克服句法对译者的束缚;用同构体的理论来克服社会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这样,就从词性、句法和同构体三个方面描写了功能对等的内容。其中每一方面都对翻译实践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Teaching,Learning,ReflectiveActing:ADeweyExperimentinChineseTeacherEducation这篇学术论文的翻译,译者更是体会到从“功能对等”角度实现学术论文翻译的重要性。笔者依据“功能对等”理论,打破了字、词、句的对等翻译,汉译时把读者放在首要位置,把握英文和中文的语言特征,克服翻译过程中的困难,指导学术论文的翻译,并努力译出有价值的作品。汉译英语学术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专业人士的学术交流,汉译时虽不要求华丽的辞藻,诗般的意境,但其专业性,学术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的文体特点决定了文章中的择词遣句、文法表达要特别准确,逻辑性要强,还需具备客观性、逻辑性、简明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在翻译时要查阅大量专业背景资料辅助理解。在两种语言间自由进出是语言学习者的最高境界,因而翻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通过此次翻译任务,译者认识到要提高翻译水平,必须要做大量的翻译实践。此外,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充分理解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实践,将翻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夯实翻译理论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译者完成了此次翻译任务后,有以下几点启示:译本一定要进行校对,避免不必要的错误;理解翻译理论,领会翻译17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技巧,做好翻译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要多向老师,同学请教,切磋翻译经验。由于译者的翻译经验和理论水平有限,在此次翻译过程中也遇到许多困难,如词汇含义的准确选择,意象的转换,长难句的结构分析,专业背景的障碍等等。总之,译者需要不断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掌控两种语言的能力。说来简单,却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是在无数实践后吸取经验和教训慢慢成长起来的。18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Dil,A.S.LanguageStructureandTranslation[M].California: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75.[2]Nida,E.A.CustomsandCultures[M].California:WilliamCareyLibrary,1954.[3]Nida,E.A.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9.[4]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修订版)[M].湖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5]陆刚.论文章标题英译的功能对等[J].中国科技翻译,2003(4),28-31.[6]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湖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7]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1999.[8]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江苏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9]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0]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参考网页:http://www.csasc.org/pages/news2006.php1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首先向我的导师许明武教授致以崇高的谢意!从进校开始,许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了我无私的关怀和帮助。许老师善于启发学生的科研创造能力,在学术上给我的指点颇多。此外,这次翻译项目的源文本就是许老师介绍给我翻译的。在撰写翻译报告的过程中,许老师给予了我悉心指导,在报告修订过程中也指出了我的许多不足之处,同时对译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许老师对学术的严谨态度值得我终生学习。感谢在我攻读硕士的两年中教授我知识,给予我帮助的所有老师。他们渊博的知识,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获益良多。这些教益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感谢我的室友,在我撰写研究生论文期间碰到困难心情会郁闷、烦躁,无法继续下去,是她安慰我、鼓励我,陪我一起解决困难,让我在绝望中看到希望,使我能一步步走下去。最后感谢我亲爱的家人、同学们和我的男朋友,他们一直在支持我,关心我,他们是我坚实的后盾,使我能顺利完成学业。2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一原文2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7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8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7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8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7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二译文教、学、做:中国师范教育中的杜威实验苏志欣加州大学,洛杉矶这篇文章阐述了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翰•杜威的学生,现代中国教育史上的杰出人物---陶行知,在中国师范教育中大胆地启用杜威的思想做实验。他将杜威的思想“翻转了半个跟头”使其符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基本国情,陶行知将杜威的“学校即社会”转变为“社会即学校”,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转变为“生活即教育”,杜威的“在做中学”转变为“教学做合一”。基于这些原则,在中国南京的农村陶行知创办了著名的晓庄师范学校,晓庄培育乡村教师,也是农村政治文化的中心;学校的学生通过经营农村的学校来学习其管理方法,因而整个农村是一个大众学习的社区。迫于政治压力和军事干涉,陶行知在晓庄的实验仅仅持续了三年,但是他在晓庄的努力象征着杜威思想在中国师范教育中得到了最具创造力的实施。1949年重建的晓庄师范学院继续为国家师范教育改革提供实验基地,它是解决中国师范教育和农村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国家发展复兴的康庄大道。距1854年第一个中国留学生从美国毕业已有100多年了。在这100多年间,哥伦比亚大学及其下属的教育研究所和师范学院的中国毕业生傲视其他所有美国大学的中国毕业生(Keenan1977)。最吸引中国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师从约翰•杜威,保罗•门罗,威廉•基尔帕特里克以及学校的其他杰出学者。许多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回到祖国成为中国教育和政治领域的领导者。在1919年至1921年间,杜威受邀出访中国。邀请杜威的是他之前的学生,这些学生已成为中国师范教育和国家教育部门的领导者。杜威去过中国的11个城市,多次作了关于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以及现代教育主要趋势的演讲。48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杜威访问他在中国的主要支持机构之一--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大名鼎鼎的东南大学前身,中国排名第二的大学)--在欢迎会上致辞中提到他在这所学院演讲感觉十分特别,因为这所学校大部分教师都去过美国留学,其中的许多人还是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粉丝”。观众席中的陶行知-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就是杜威从前的学生之一。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间,杜威访华之后许多杜威理论的支持者都想将杜威的思想运用到中国教育中,但只有陶行知彻底地实施了杜威实验,但并不是在大城市的高等师范学院,而是在农村的小师范学校--1927年陶行知创立的晓庄师范学校。从1927年至1930年,在陶行知领导下的晓庄师范学校仅维持了3年时间。它在国民革命军的压力下被迫关闭。然而,晓庄作为师范教育改革和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获得了国家和人民的认可,认定它是“中国近当代教育史的开端”(陶行知中国社会研究,1985,P.4)。陶行知将杜威的思想在师范学校和农村周边环境设置中批判性地创造运用。用他的话说,他将杜威的理论“翻转了半个跟头”,将杜威的“学校即社会”转变为“社会即学校”,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转变为“生活即教育”,杜威的“在做中学”转变为“教学做合一”(陶行知,1926,1936)。这就产生了陶行知最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这个体系以“做”为特点,方法论是将世界看作一个整体的同时重视历史联系并与大多数群众血肉相连。晓庄师范学校的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融入农村社区中,他们试图促进召开民主会议来解决纷争。他们组建了与成百上千户家庭有联系的农村学校网。这些学校不仅为儿童提供基础教育,还对成年人提供读写教育。此外,他们开办医院,建立自卫联盟来保卫村庄不受强盗的侵袭。在晓庄学校的这段时间,学校和社会为民主社区人人受教育这一目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一目标是杜威曾大力倡导却并未在美国实现的(杜威,1899)。遗憾的是,在一九二几年的中国,社会中敌对晓庄师范学校的力量太多太大,导致晓庄师范学校无法生存在在那时的社会秩序下,更谈不上发扬光大了。1946年陶行知逝世,享年55岁,终其一生他都在进行教育和社会改革实验,“他过度劳累,过度损害了自己的健康,焦虑成疾。”(中国社会,1985,P.23)4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30年关闭的晓庄学院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重建了。它继续施行陶行知生活教育和教学做合一的思想。20世纪50年代,晓庄学校经历了最严苛的批判,陶行知和杜威被认定是“资产阶级的教育改革者”。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晓庄遭受了巨大的损失。1980年之后,随着陶行知教育思想新任务的产生以及在中国杜威思想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发展,晓庄学校又复兴了。陶行知的事迹以及他毕生最满意的作品--晓庄学院的历史足以代表中国教育家为将西方教育思想运用到中国教育实践所做的努力。这篇文章中,作者将试图比较陶行知和约翰•杜威的教育思想,审视陶行知如何将杜威理论运用到晓庄学院中,由此判断现在杜威的思想对师范学院的影响是否依旧重要。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历史研究法(Thomas,1990)和个案研究法(Sax,1979)来搜集数据。在中国师范教育家和一名美国研究生助理的帮助下,作者从中美两国的学术图书馆和博物馆中收集到相关研究资料和历史文件。1994年秋天,作者花了两天时间对中国南京的晓庄师范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在此期间,作者对学院的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做了大量访问,并观摩了课堂教学。此外,在访问陶行知博物馆和晓庄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时,作者非常幸运地会见了陶行知的两位学生以及陶行知的前妻。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当陶行知博物馆馆长将杜威1944年6月10日写给陶行知的亲笔信交到作者手上时,作者的喜悦之情难以自禁!作者知道陶行知和杜威相互联系十分频繁,但是陶行知一生中经常旅游和搬家,从不奢求他们的原始信件能够被保存下来。这是中国博物馆保存的唯一一封杜威写给陶行知的原始信件。这珍贵的一页上写道,”亲爱的陶先生,我很高兴从楚副教授那里得到你的消息。我很欣慰你的身体健康,即使在那样困难的环境下还在继续教育事业„„”作者十分感动,要同全世界分享这个消息。陶行知和约翰•杜威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了理解陶行知如何将杜威的思想运用在中国师范教育中,首先需要了解陶行知与杜威开始联系的历史背景,两人间特殊的友谊以及两人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859年杜威出生在佛蒙特州一个乡村,家里做些小生意。在佛蒙特州大学5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习古典哲学后,杜威先在宾夕法尼亚洲的城市学校任教,后在佛蒙特州的乡村学校任教。1884年,杜威拿到了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后学位之后,在密歇根大学任教,主要教授科目是哲学。1891年当陶行知出生在中国安徽一个贫穷的家庭时,杜威已然是哲学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院、心理学院和教育学院教授研究生课程(简.杜威,1989)。陶行知与杜威的历史性的友谊始于1914年陶行知去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习政治学。陶行知获得研究生学位后转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师范学院学习,在哥大他选修了约翰•杜威,保罗•门罗,威廉•基尔帕特里克的研究生课程。从那时起到1946年逝世,陶行知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陶行知作为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特权阶级知识分子,在南京师范学院任教授及学校管理者。杜威和保罗•门罗相继访华后,陶行知认识到中国教育的悲惨现状:多于80%的人口生活在非常贫困的农村,多于77%的人口目不识丁。陶行知做出了人生方向的根本性转变。同其他归国留学生一样,陶行知重申他是一名中国人,拒绝他曾经获得的西化表面。20世纪20年代中期,陶行知决定抛弃“国外上流社会空气”,“回归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他放弃了大学的职位,到乡村当农民体验简单生活,把他的余生贡献给了发展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师范教育和农村教育(陶行知研究之安徽,1983,P.9)。陶行知同他之前的导师约翰•杜威,保罗•门罗,威廉•基尔帕特里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经常听取他们对自己工作的建议。陶行知认为美国是高度民主社会,它可以帮助中国发展自己的民主体系,杜威是中国人民最亲密的朋友和最坚定的支持者。这种情感在他写给杜威的信中等到了充分印证(陶行知,1945)。1936年,陶行知访美为中国抗日运动寻求支持和赞助。他三次拜访杜威试图说服杜威、爱因斯坦和其他14位有名望的教授(其中5位教授在哥大任教)在一封致中国政府的公开信上联名签字,敦促政府释放7名爱国人士,其中的周恩润是中国第一个将杜威的《民主与教育》翻译成中文的学者。1921年杜威回美国后没有发表过关于中国现状的任何文章,但是据他的女儿说,中国在杜威心中的地位仅次于美国,他一直关注中国的命运,关心他以前学生们的幸福(楚,1953)。1946年陶行知逝5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世,杜威和基尔帕特里克发了一封联合电报,“为了中国普通老百姓能获得优质教育,陶先生做出了卓越而英勇的贡献。我们将永远铭记陶先生和他的事迹。”(楚,1953)陶行知亲眼目睹中国人民被推入痛苦的深渊:国家内有军阀割据,外有列强侵辱。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封建王朝走向衰败的开始,社会危机逐渐加深。1919年著名的“五•四”运动使中国从旧民主主义时期进入了新民主主义时期,掀起全国性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和国内政治腐败的学生运动。由于占主导地位的、扩张强权的欧美国家的渗透,中国开始了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和文化等一系列复杂进程的革新,旧秩序在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都受到挑战,攻击,动摇甚至溃败。在那个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只向极少数特权阶级和不到1%的人民提供教育。相比之下,20世纪初的美国已然是一个独立、统一和民主的国家。全国都有公共支持的免费大学教育。对于杜威和他的支持者来说,他们的任务是在这个民主国家为越来越多的各阶级公民扩大和加深公立教育。陶行知和他的同伴认为中国需要的是先进的科学和发达的教育,这样才能拯救祖国于水火之中。为了寻求先进的教育模式,中国教育家们首先有意借鉴日本,然后是美国,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杜威,门罗,基尔帕特里克相继访华后,一些从美国学校毕业中国留学生带回了美国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是第一个发展自己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系统的杜威支持者,也是第一个将杜威的影响从城市带到农村的中国教育家。同那些盲目崇拜和应用杜威思想的人不同,陶行知敏锐地觉察到中美两国之间社会和教育情况的巨大差异,因此他综合分析,批判创新地运用了杜威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最著名的成就是他从社会改革方面去理解、转变和应用杜威理论,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以及进步的,以儿童为中心的,基于经验的教育方法。教育是社会改革的手段陶行知和杜威坚信教育的力量足以改变社会。杜威认为教育对于生活的关系5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就如同营养和繁殖对于生命的关系一样。在中国演讲时杜威作为社会改革的代言人极具激情地对中国教育家传播他的教育理念:“社会重建很大程度上依赖学校。学校是新社会建立的工具,通过学校可以改变社会现存的不利因素。”(1973,P.213)毫无疑问,杜威的思想受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他们为用科学和教育挽救中国做出了艰苦的努力。特别是陶行知,坚信“新教育”的力量足以改变中国社会。他详细解释了教育和新共和国建立的关系:我们的人民生活在新世纪,我们必须创造一个全新的国家,一个富强民主的共和国。但是我们的人民如何才能建立这样一个国家?首先我们的人民渴望优秀的领导者带领大家走向富强,生活在和平和谐的社会。即使出现了一些领导者,我们的人民也不知道哪个领导者是优秀的,哪个是差的。因此现在我们的人民需要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可以启发,培养和塑造现代社会的共和国公民。为了将中国人民培养成新共和国公民,陶行知认为应该发展“民主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任务:(1)对穷人和富人,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小孩,各阶级各族人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3)于平时的生活之中感悟民主。终其一生陶行知在中国民主教育(全民教育)的发展征途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那时的中国是最大的文盲国家,陶行知发起并亲身参与了全民扫盲项目,一生致力于教育农村的穷人和普通人。他创立了一些与师范院校相联系的农村学校原型。尽管全民教育没有挽救中国,但是陶行知所做的努力为培养进步的中国公民创立人民共和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即社会”和“社会即学校”杜威和陶行知坚信学校和社会紧密相连,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并在社会改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必须品。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这种社会生活的形式里,凡能最有效地培养儿童分享人类所继承下来的财富以及为了社会的目的而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手段,都被集中起来。因此,杜威设立了创立和复制民主社会的教育目标。他希望让每个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胚胎,与社会生活的各种职业息息相5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提高学生的艺术,历史和科学方面的修养。学校培养每个儿童的社会成员意识,使他们富有服务精神,向他们提供有效的自我导向工具,那么我们将拥有最优秀的社会接班人,去创造一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社会。”(杜威,1899.pp.43-44)在陶行知归国后的7年里,他企图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创造杜威式学校作为小型民主社会。但是,他们发现这是条“死路”,并不适合那个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现状。他发现中国学生局限于学校提供的知识,学校的学生不能从外界人士例如农民的身上学到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外界人士也无法参与学校活动。因此,用陶行知的话说,他将杜威的理论“翻转了半个跟头”转变为“社会即学校”以扩大学校教育,使之包含更多的教育素材、教育方法和教育工具,更大的教育环境,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在这个新的教育模式里,在学校和不在学校的人都可以成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陶行知这样比较他和杜威的思想:“学校即社会”的概念就像从空中抓住一只活泼的小鸟把它关进鸟笼一样。它试图吸收社会的所有方面把其融入一所小小的学校,因此,广泛地实行它是容易的,而“社会即学校”的概念与之相反,它寻求的是将学校的所有方面延伸到自然世界(p.63)。陶行知创造性地将杜威的“学校即社会”转变为“社会即学校”同今天美国教育改革者超越学校地寻求教育群体和教育社会的情形相类似。(古德莱德,1984,1992)我们需要的教育并不仅仅从学校中获得。对于中美两国的教育家来说,社会机构和代理处的预想生态系统是能够意识到它们的责任是提升自由人的知识,价值,技能和习惯,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育即生活”和“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教育实践的指导原则是他的著名理论“生活教育”。陶行知承认这个理论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即生活”的自然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准备。但是,陶行知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转变为“生活即教育”目的是为了能在中国实现全民教育。陶行知呼吁要扩大教育的范围,将杜威“在做中学”的原则转变5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为“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本质上是生活所源有的,生活所必需的,生活中无时不有的一种教育。每个人都会接受生活教育,生活教育促使社会发生变革(陶行知,1934)。遵循这一原则,陶行知和它的同事们动员全社会的贫苦和普通老百姓参与到大众教育中来,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大众教育中的教与学替代了常规的课堂和学校;生活是教育的内容,社会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基纳评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时表示陶行知改良“教育即生活”理念来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这是一大创举。进步的,以儿童为主导,基于经验的教育法陶行知为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发展,在杜威的进步教育法的影响下,积极呼吁解放教育。他从杜威处得知教育不是简单的说与听,是现实生活中主动的有教育意义的过程。进一步来讲,同杜威一样,陶行知将学生对学校的需求集中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陶行知发现了中国教育的严重问题:传统的教学主要是填鸭式教育,学生学习主要是靠死记硬背。陶行知意识到要改变教与学的传统模式,他从杜威的儿童中心说和进步教育理论中吸取精华,提出了他自己的教育学信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认为教学是教学生如何学习,教学方法基于学习方法来制定,教与学互相协调。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因此老师可以是学生,学生也可以成为老师(陶行知,1919,1927)。陶行知对教育法的创新改革来源于对中国社会传统教育中不人道的一方面的关注。他发现现有学校对学生来说就是“地狱”,他决定催毁这个地狱并为儿童创造一个天堂。儿童在中国传统中被贬低为“二等公民”,没有教育者意识到要将儿童从“成人的残忍”中解放出来。陶行知鞭策人们要尊重和保护儿童的人权,了解和发现儿童的需要和能力,真心关注儿童的幸福。陶行知于1944年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1)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2)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3)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4)解放他的嘴,使5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他能谈;(5)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6)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学校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学生。他们要有充足的课余时光吸收课本知识,主动地学习课本之外的有趣的知识或技能,同时开展娱乐活动。陶行知解放儿童的教育思想同中国传统教育理论和实践相悖,反映了杜威和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对中国教育的巨大影响。陶行知和杜威的理论在中国的起落上文讲到陶行知和杜威的紧密联系,尽管他们的教育思想有一些不同的重点和方向,但还是极为相似的,因此在过去70年里他们在中国思想和教育改革方面受到了相同的赞扬和贬低。杜威访华期间,中国人民将其誉为当代圣人、西方现代化的代言人,甚至可与孔子比肩,尤其是当中国朋友意外地发现杜威在1919年60岁生日当天恰好同孔子的诞生日是同一天(基纳,1977)。1920年之后的20年中,杜威的实用教育主义理论在中国教育界占主导地位。几乎所有杜威的著作都被翻译成了中文,他在中国教育文学方面的影响非常显著(周,1977)。在杜威的美国模式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教育系统发生了巨变(欧,1970)。与此同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他在农村学校和师范院校所做的实验在中国燎原了星星之火,陶行知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教育家之一。1946年陶行知逝世之后,中国革命的领导者毛泽东赞扬其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者,孙中山的妻子宋庆龄女士称其为“行知先生千古万世师表”;爱国知识分子领导者郭沫若题词为“当代孔夫子”(安徽省社会研究,1983)。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杜威哲学和西方教育思想受到批判时,陶行知也被定性为杜威哲学思想的捍卫者,受到标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这深深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和杜威式社会哲学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库恩,1959;苏,1995)。陶行知死后的评论主要有以下几条:(1)陶行知和杜威的实用主义由客观情形推导而来,没有承认历史规律中的“科学”系统,同时否认了社会问题可以通过适用普遍有效的理论来解决。(2)陶行知和杜威式理论教育家们认为教育仅是一种社会阶级的工具而不认为是社会上层结构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是5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会改良的基本动力”这一观点的失败之处在于坚持“教育复兴国家论”(潘,1952,p.41)。除去阶级斗争的教育仅仅是一个抽象概念,一种妄想(潘,1952)。20世纪50年代,杜威被中国批判者定性为“伪装在进步面具下的狡猾敌人”(腾,1957,p.62),“当代帝国主义强权的卫士”,“世界反动力量的代表”,“中国人民及全世界热爱自由与和平人民的敌人”(陈,1957,p.11)。在那时人们定性陶行知为“小资产阶级改革派”,其在祖国的改革试验定性为“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反科学”(王,1952)。在那个时期一些学者也敢于发表言论阐明陶行知与杜威相异之处,因为他们认为杜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国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但是陶行知却是“坚定地站在中国人民的立场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白,1958,p6)。文革骚乱过后,中国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一个传统,独断,封闭的国家转变为现代,实用和开放的国家。用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态度应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思想及其影响。从过去20年的相关文献以及作者访问包括晓庄师范学院在内的中国主要教师机构的采访数据的内容分析表明现在的杜威被中国人民尊为是一名对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的颇负盛名的教育学家”,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杜威的思想对于改良中国教育实践也有益处(马,1989;王,1986;赵,1980)。同杜威一样,20世纪80年代也恢复了陶行知的声誉。作为当代中国教育史上无与伦比的人物,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成为中国教育家们研究的专门领域。同在美国的杜威学会一样,中国主要的省、市、自治区都建立了陶行知研究学会,也创建了陶行知的国家学会和基金会,还组织召开国家和各地区的会议讨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改革现实。陶行知这三个字频繁地与杜威的名字和理论出现在一起。“陶行知和杜威”这个项目于1986年被中国陶行知研究学会定为一个主要的研究课题。当代中国学者对杜威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认为杜威实用主义的直接产物就是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仅仅做了一些必要却不重要的改变使之适应中国的社会现状(许和王,1980)。另一批人认为陶行知和杜威的思想之间有明显区别:杜威的思想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旧民主实用57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义产物,而陶行知的思想属于社会主义的新民主文化;杜威的教育为年轻人服务,而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是大众教育,不论教育者的年龄、贫富和家庭背景。不管他们在不在学校--社会就是他们的学校;杜威的教育目的是为资产阶级社会提供人力资源,陶行知教育的目的是使被压迫和剥削的劳动人民成为他们人生的主人,为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杜威的教育理念是学校即社会,学习即生活。但是陶行知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学生生存在现实社会中。(陈,1992;候,1988;黄,1981;全,1992)。许多中国学者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源于杜威但陶行知将其转变为适应祖国现状。他们认为陶行知确实继承了杜威的思想,但却将其创造批判地应用在祖国的实践中,顺利地将教育作为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利器。在杜威理论中学生以教育为工具来适应社会,陶行知的以上创举要比这一理论有意义得多。中国学者们对于杜威思想关于个体,学校和社会之间关系的阐释很显然是不全面和不正确的,但最重要的是他们肯定了杜威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积极方面的影响。晓庄师范学校的杜威实验(1927年-1930年)终其一生陶行知在中国教育系统中做了许多基于杜威思想的改革。但是,陶行知此生最重要的一次教育实验成就了他人生事业的顶峰,即亲手创建了晓庄。晓庄师范学院被陶行知定性为杜威思想的延伸,作为杜威思想的一种阐释比期刊中的文字更有效,更加鼓舞人心(sizer,1966)。陶行知从在大众教育运动中的经验得知,他发现这种努力只能一定程度上提升人民的文字水平,对社会进程的影响是有限而缓慢的,与他和其他教育家们的期望相去甚远。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所以陶行知把目光和努力集中在社会结构的最底层(徐,1992)。南京贫穷乡村的晓庄给他提供了实验的理想地点。一开始,陶行知将学校命名为“小庄”,之后易名为“晓庄”,其意在晓庄是全国革新的开端,是一个新的早晨。“如果我们能赋予全国每所学校全新而丰富的生命,他们就能联合起来创造一个伟大的新中国”(陶行知,1931,p.5)。58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27年5月15日,晓庄师范学校正式开张,学校拥有13名学生,10位监督员,没有正规的教室和教职人员。师生在最简陋的条件下生活。学校唯一能遮风避雨的地方就是帐篷。学生负责日常琐事。学校主要有两个目标:教师培训和村庄复兴。陶行知培养教师的主要目标是“健康的身体,科学的头脑,农夫的技术,艺术的兴趣和改造世界的精神”(陶行知,1926a,p,5)。他还劝说学生与农夫做朋友,学生要积极参与晓庄学校的所有活动。学员主要是初高中毕业生。学校根据他们的考试成绩、科研项目以及生活技术来评估申请者。在面试中,每个申请者要求作3分钟演讲。学校学员通过管理一所学校来学习管理技术。晓庄师范学校为当地农民的孩子建立了一所学校--中心小学。作为晓庄师范学校的延伸,创立了4所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培训机构,为教师的基本培训创立了8所小学和初中,为成年人设立了夜校。学校的课程主要包括5部分:(1)中心小学的教学做工作(包括语言,数学,公民权,健康和医学,自然科学,农业,游戏和娱乐活动);(2)其他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做工作;(3)战胜自然环境的教学做工作(包括农业科学,森林学,园林绿化,环境健康,基础的木匠工艺和建筑学);(4)社会环境改革的教学做工作(农村地区各项调查,全民教育,组织协作,农民的娱乐活动以及经营中心小学);(5)生存技能(黄,1981)。很明显,在所有地区占据统治地位的教学方法是在做中学。鼓舞和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教学,让学生通过参与周边群体的活动真正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晓庄师范学校除了是培训农村教师的先锋组织外,也是一种新的学校原型可以完成中国的农村复兴。晓庄到农村社区之后,成为这个社区政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中心。陶行知这样概括学校遇到的挑战:农村所有的荒地都被开发了吗?所有贫瘠的山坡都种上树了吗?道路都修好了吗?农村所有的人都可以自给自足吗?村政府是民生,民主,民享的吗?晓庄建立了一家乡村卫生院,由受过培训的一名护士负责管理。学校教农民识文断字和农业技能,组建“自卫联盟”抵御强盗的侵袭,学校也提供军事教育。在各方压力和劝说下,学生将农村茶馆转变为社交中心。在那里,禁止赌博和吸5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鸦片;学生组织演讲和各种娱乐活动。此外,村里有重大事情时学生也可参与。例如,水源是村民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当水源出现问题时,学校展开全村大会,陶行知命名为“水资源消耗问题的教学做会议”。一名青年学生主持会议,其他学生组成咨询委员会参与会议。经过民主讨论和投票后作出决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农民学会如何在做中学习解决问题(库恩,1959;徐,1992)。因此晓庄师范学校不仅仅是一个教师培训中心,它对农村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都有影响。这所学校打破了生活和课程之间的屏障,消除了学校和社会之间的隔阂(陶行知,1927a,p.49)。作为解决中国农村教育的方法以及国家发展与复兴的康庄大道,陶行知在晓庄的实验是杜威思想全面创新性的应用。它创造了一个完美的模型,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他吸引了全国的年轻人,其数目在三年里成倍增加,现已达上千人。乡村和学校共同繁荣,乡村产量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教育和经济发展,安全性增强。陶行知总结晓庄的经验时说在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中有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教育就是教育,生活就是生活,二者互不相干。第二阶段,教育即为生活,二者互相联系,“学校即社会”学说产生。第三阶段,生活即为教育,社会即为学校。在这一阶段,我们说是一种逆转,因为它回到了远古时期,在那个时期,人们没有学校,在社会中学习知识。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p.64)。陶行知认为第二阶段的产物是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相比之下他自己的“社会即学校”的理论是第三阶段即最高阶段的自然产物。1928年杜威访俄后,他察觉到自己教育理论的局限性,他突然发现了理想中的社会--教育和社会有着亲密显著联系--似乎已经实现了国家规模。杜威在他的书里写到关于对苏维埃俄国的映象时这样形容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俄国的教育条件足以给人灌输这种观念,只有基于合作的社会才能让教育的理想改革者将其理论马上付诸实践”(p.89)。陶行知意识到杜威的转变:“杜威的观点似乎改变了,尤其是从俄国回后,他不再倡导“教育即生活”理念了„„杜威如果来参观过我们的晓庄师范学校,我坚信他也会倡导“生活即教育”理念。(p.63)杜威没有机会访问晓庄。但是在1929年10月基尔帕特里克访问了晓庄学校。6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他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晓庄的教育非常有生气和真实:即使是学龄前儿童也管理着一小块农田,在那里孩子们喂养自己的牲口,种植自己的植物。小时候是培养儿童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周,1988)。基尔帕特里克理解和赞赏他的学生-陶行知在中国做的这些努力,就像欧(1970)之后评论说陶行知对扩大杜威思想的影响贡献巨大,堪比基尔帕特里克。正是因为在中国陶行知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工作着,他将外国教育思想在祖国创造性地实现的确是一项无与伦比的成就。1930年,国民政府勒令晓庄师范学校关闭,因为他们觉得这所学校是个威胁。陶行知只能暂时逃亡到日本。但不久之后他就回到中国,在他人生最后15年里,陶行知在中国各地区建立了教师培训项目和乡村学校。但是,只有晓庄离陶行知的职业理想最接近(库恩,1959)。陶行知逝世时,把他所有的个人遗产留给了晓庄。根据陶行知的遗嘱,将其葬在晓庄校址附近。现在的晓庄师范学院-相同却又不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第一批国家教育发展计划之一就是重开晓庄师范学校。学校以“教学做合一”为原则,承诺在中国的师范教育和农村教育中实施改革。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时,这所学校遭到批判,当时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被定性为资产阶级改革。随后陶行知教育思想没能顺利实施。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包括晓庄在内的中国主要教育机构一片混乱,无法发展。从1976年开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前期,中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没有政治和社会巨变的干涉,晓庄足以发展自身。现在它是南京市四所师范学校之一,为农村和城市培养小学教师(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培养中学教师)。学校有2000多名学生,其中大多数都来自农村,这些学生获得毕业证的条件是在校学习三年。毕业后他们就具有在小学任教的职业资格。作者对这所学校的印象是校园非常干净美观,管理者和教师十分热情和友好,这里的师范学生年轻快乐,对未来的人生充满激情。依照教育部制订的指导方针和教学大纲,这所学校的教学结构和课程设置与中国的其它教师培训机构没有不同。唯一明显不同的是作者在学校里随处可见陶行知先生的肖像和书法,这些纪念物一直提醒着人们陶行知对中国教育6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做出的巨大贡献。孔夫子的肖像也挂在一些教室的墙上。在向来访者介绍学校时,陶行知的名字及其言论屡被提起。但是,杜威的名字及其言论在校园中很少看到或听到,除非有人问起他。杜威的思想到底对今天的晓庄师范学校或者对中国师范教育有多大的影响?接下来,作者将回顾近几十年来这所学校的主要改革,基于这些来评价杜威和陶行知的思想对当代中国师范教育的影响。1980年中国人民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教育是四个现代化的基础,师范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国家教育委员会,1993)。中国教育家理所当然地在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中寻找参考和帮助。陶行知的理论是社会改革的一种手段,是杜威思想的直接引进。他们也已经调查了晓庄师范学校的实践模型。为了满足国家的高期望,1987年开始晓庄开始了名为“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实践”的改革计划。(谢和唐,1991)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的运用时这项改革的重点所在。第一,晓庄建立了一个决策共享结构和民主管理过程,鼓励所有的教师,员工和学生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尽管校长享有最高行政权,但是教师和学生管理和监督学校事务的声音越来越强烈。第二,学校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程重点落在核心学科的课本知识学习和测验上。新课程包含以下四个部分:(1)包含道德教育,学科教育,教育基础和教学方法的核心课程;(2)选修课(每周两个小时),包括艺术,音乐,自然,英语,传统文化赏析和职业技巧;(3)中心小学的教学实践,重点在促进友善的实习教师关系,专业发展和职业社会化;(4)课外活动,包括特定主题演讲和兴趣班。极力鼓舞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这一条在中国师范教育中并不常见。改革国家教育的指导方针使其符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例如,中心小学经常会开教育基础课程。学生为成为一名职业教师,通过处理现实生活中的教育问题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就是陶行知呼吁的让实践型“中心学校”来取代研究型学校和附属学校,因为“师范教育的核心是实践。实践是师范教育的母亲,不是儿子。”(P.197)陶行知认识到师范教育中课程设置和学生学习的脱离,他呼吁和发展本地师范教育。6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近期晓庄学院将学校改革成三层网络状来培训师范生:100多所本地合作学校的学生可以来学校参观,咨询,上选修课和参加节日活动;18所周边地区示范小学的教师来学校培训;4所中央学校(3所是新加的)为师范学校的社会化和教学研究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央学院类似美国师范教育改革中的职业发展学校和示范学校(古德莱德,1990)。以上这些改革都开展在学校或必须是师范教育和咨询中心。通过教学实践,晓庄的学生学习各种教学技巧,不仅只能在中央学校的范围内进行,而且只能在师范学校里进行。现代改革的一个独特发明就是所谓的师范教育实践周(周和杨,1991)。同20世纪20年代的前辈一样,师范学生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学习管理技巧。每周一个班大概45至50名学生会放下他们学生的身份,成为学校不同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例如校长办公室,图书馆,陶行知博物馆,咖啡厅等等。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到社会上参加志愿者活动或者各种社会活动,进行案例咨询和研究。他们的个案研究报告与全校师生共享。在1987年至1990年间,学生基于自己的调研撰写了267篇个案研究报告,他们调研了包括工厂,农业,学校,医院和私营企业在内的186家社会机构(谢和唐,1991)。这在中国是极其不平常的,因为大多数学校和大学的学生仅限于课本的学习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几乎没有可以亲自参与体验的活动。受访老师和同学们表示,实践周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提高了他们对学校和班级的主人翁意识,加强了他们为普通民众服务的决心。使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师生和社会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在学生调查中,95%的学生希望继续实践周活动(谢和唐,1991)。这个项目是向陶行知思想的成功改造致敬,现已在各地区的师范教育中实施。晓庄在改革中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陶行知将杜威的进步教育思想改造成“六个解放”:通过具有创造性和真实体验的活动,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完全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学习方法。尽管晓庄仍有一些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主导的课程,比如语言课,但是课程的学习方式可以是有趣和刺激的。例如,给师范学生提供的音乐和艺术课。在这次实地6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考察过程中,作者很惊喜地发现一座建筑精良,富有声誉的音乐大厅。大厅拥有许多乐器,举办过多次活动,作者在美国的教师培训机构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么优越的设施。给作者影响最深的是通过各类校园专题活动来教育学生重要的规范和价值观,其重点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例如,学校每年有四个大型文化节。第一个是为纪念1927年3月15日晓庄师范学校成立的庆典,名为“创造力文化节”,鼓励学生上交他们自己认为极具创造力地作品,学校会组织作品竞赛。4月学校举办“体育文化节”,学生参与不同的竞技项目。周边地区的老人和小孩受邀参加特别为他们设计的项目。教师节前后有一个“尊师重教节”,学生向老师们表示敬意,优秀的教师会获得奖励。10月底,学校开展“金秋艺术音乐节”,学生表演各类节目参与竞赛。晓庄组织的每一个文化节都有不同的涵义:创造文化节注重学生发展智力,体育文化节注重学生锻炼健康体魄,尊师重教节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金秋音乐艺术节提高学生对“美”的赏析。这四种不同的涵义恰与中国教育目标相同。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寓学于乐。但很遗憾中国甚至美国的师范教育机构都很少开展这样的活动。在晓庄的新改革中似乎缺乏学校和社会、学校师生和校外人士的日常动态交流,这一点却是陶行知当初建立晓庄的重点之一。陶行知的师范学校是一个真实的小社会,这所学校与周边社区没有隔阂。另一方面,现在晓庄的课程设置同国家师范教育课程相同,学校的组织及结构形式也同其他师范院校相同。尽管这所学校鼓舞学生去体验真实社会的力度比其它学校要大得多,但学校和社会还是有明显的分界线。客观来讲,现今的晓庄是学校而不是社会,相较于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晓庄自身更接近与杜威“学校是小型社会”的思想。晓庄在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有前后差异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周边社区的城市化。作者实地考察时没有发现一个村庄,一间茶馆甚至一个可以交谈的农民。这所普通的学校并没有表现得同中国其他师范院校不同。学校里的人和校外人士没有共同的命运和身份。作者了解到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理念在某些农村地区得到落实,在那里师范学校或者实验学校是为师范教育或者乡村复兴建立的,6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如此就完成了晓庄师范学校最初的使命。幸运的是,陶行知的教育原则不再是一种实验或是晓庄改革的动力,特别是在乡村地区,它已经是国家教育改革的运动(中国社会,1989,1995)。本地或全国的教育会议通常会选在晓庄召开,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教育家们汇集于此,参观晓庄学院和陶行知博物馆,希望获得发展民主和以体验为主的教育实践的灵感。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是晓庄师生的必修课。500多本关于陶行知的书籍存放在晓庄的图书馆里。晓庄要求每个学生要阅读《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却没有要求老师或学生阅读杜威的书籍。学校图书馆里为数不多的关于杜威的书籍有:《民主与教育》(1916),《学校与社会》(1899),《我的教学论》(1897)(都被翻译成了中文)。尽管图书馆里存有提到杜威名字和作品的1000多份教育理论书本的影印本,但没有多少学生阅读过它们。学生在校的第三年必须要求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课程,这门课程首先简要比较陶行知和杜威的思想,其重点在陶行知如何创造批判性地在中国运用杜威的教育思想。即使到了这一步,晓庄也不勒令学生必须阅读杜威的书籍。晓庄学院的教育家和管理者认为学生没有必要阅读杜威的书籍。作者被告知杜威的书籍对于年轻的师范生来说太难了。此外,如果一个人专注于西方的思想和教育理论是十分危险的,在中国政治运动中很容易被冠上“被资产阶级思想污染”的帽子。这种情况现在不会发生,但在那个时候还是时常发生的,只有专家才能比较研究陶行知和杜威的思想。在中国其它的师范院校,包括地位崇高的有声望的师范大学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师范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常将杜威的原著作为必修课本使用,因为他不畏惧站在他认为对的那一方,陶行知真诚地希望杜威的理论可以帮助中国发展教育和民主。即使陶行知改造了杜威的思想使之符合中国现状,他对杜威和美国民主的赞赏也从没减弱。陶行知逝世前不久,还向杜威写信询问美国教育和政治改革的经验,这是他与杜威之间最后一封信。陶行知尊杜威是中国人民最亲密的朋友,是最了解中国需求的美国人(陶行知,1945)。可惜今天的中国同胞们没有坚定地支持杜威的思想。中国人民承认杜威是中6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国人民的好朋友,是世界上伟大的教育家。但事实上他们没有像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样积极地接受杜威的思想。究其原因是中美两国长期的敌对关系以及两国社会结构和政治思想的巨大差异。美国是一个分散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有能力向绝大多数儿童提供免费的小学和中学教育,而中国是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正在努力向全国儿童提供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在中国教育系统中,不同的地区有着巨大的差异,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举个例子,大城市的重点学校向他们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考上大学,找份好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成为精英,成为行政人员,大型企业的员工,比位于农村的普通学校的学生前途更好。但是中国70%的人口住在农村。农村教育是中国师范教育的重中之重,陶行知为培养师范生和恢复乡村活力的师范教育思想吸引了教育改革家和政策制订者们。如果不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国的教育改革是很难完成的。中国建立了国家陶行知研究学会,各省、市、高校也组织了各自的陶行知研究学会,甚至学校也组建了一支专门的队伍研究陶行知。晓庄师范学院是施行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基地,是发展中国师范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先进模型。在中国,与陶行知的英雄待遇相反的是,中国教育家在对待杜威思想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的态度是十分矛盾和勉强的。当陶行知自由彻底地将杜威的思想移植到晓庄学校时,他的改革威胁到了当时的官方和社会规范,因此学校仅开办了三年就关闭了。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国,师范教育者们被杜威理论中的改革思想所吸引,但在政治上来说直接将西方教育思想运用到中国教育实践上是不对的。无论杜威的思想有多么进步,在中国始终被定义为“反动的政治意识和阶级地位”(苏,1995)。此外,许多中国教育家还是将杜威以儿童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误认为是学生缺乏自律,教师缺少威严,以至于学校无法进行严格的教学活动的原因。除了陶行知创立晓庄师范学校的那三年,杜威的思想在中国一直没有能够顺利实施。杜威对中国现今教育发展的影响是间接和隐晦的,大部分是通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来。6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西绿色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经营模式管理咨询项目报告之....doc
- 营销设计项目报告.doc
- 项目报告编制暨咨询服务手册.doc
- 馨基金会2009年度项目报告.doc
- 五金场群安置房项目报告表环评报告.pdf
- 南通百胜智能科技智能型停车设备、交通管理器材制造项目报告表全本公示pd环评报告.pdf
- 【6A版】LPG车用能源市场项目报告书.doc
- 【8A文】埃森哲:流程改进项目报告.ppt
- 《夜莺》翻译项目报告
- 【7A版】LPG车用能源市场项目报告书.doc
- 【7A版】融资租赁项目报告.doc
- 杭州居民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项目报告
- 杭州居民绿色消费行为与影响因素调查研究项目报告
- 洛阳恒联项目报告目录
- 苯嗪草酮项目报告
- 篮球运动轨迹项目报告
- 某国道高速公路项目报告(2)_设计
- 某国道高速公路项目报告_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