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 MB
- 68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HebeiNormal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专业:土木工程学号:0511080428本科毕业设计(自然科学)题目:江海桥梁设计院(系、部):城市建设学院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助教年月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资料目录1.学术声明……………………………………………………………………………1~1页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1~56页3.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1~3页4.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4页5.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中期检查表………………………1~1页6.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答辩记录表………………………1~1页7.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汇总表………………1~1页8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总结…………………………1~1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江海桥梁设计院(系、部)名称:城市建设学院专业名称:土木工程学生姓名:学生学号:0511080428指导教师:年月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学术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人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摘要摘要本设计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标准跨径为18米×3,桥面净空:净—8+2×1.5米,采用重力式桥墩和桥台。桥梁全长为54m,桥面总宽11m,桥面纵坡为0.3%,横坡为1.5%;桥垮轴线为直线,设计荷载标准为: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kN/m。本文主要阐述了该桥设计和计算过程,首先对主桥进行总体结构设计,然后对上部结构进行内力、配筋计算,再进行强度,应力及变形验算,最后进行下部结构设计和结构验算。同时,也给出了各部分内容相关的表格与图纸。通过这次设计不但了解设计桥梁的各个步骤,而且也能熟练的运用AUTOCAD进行制图。关键词:现浇混凝土;T形简支桥梁;重力式桥台;结构设计;验算强度AbstractThedesignfortheupperstructureofreinforcedconcretebeambridge,standardspanfor14metersx3,bridgedeckheadroom:net-8+2x1.5meters,adoptthepiersandgravitytypeabutment.Bridgedeck54m,stretchesfortotalwideZongPo0.3%,11mbridgedeck,Bridgecross-sectionalslopeof1.5%;Bridgecollapse,designloadforlinearaxisfor:highway-standard,thecrowdloadslevel3kN/m.Thispapermainlyexpoundsthebridgedesignandcalculationprocess,firstmakesanoverallstructuredesignofbridge,thentotheupperstructureforce,reinforcementcalculation,again,stressanddeformationstrength,thencheckthestructuredesignandstructurechecking.Atthesametime,alsogivestherelevantsectionsoftheformanddrawings.Thisdesignnotonlyunderstandseachstepofdesigningthebridge,butalsocanskilleduseAUTOCADfordrawing.Keywords:cast-in-situconcrete;simply-supportedt-shapedbridge;abutmentgravitytype;structuredesign;checkingintensityIII
目录目录摘要IAbstractI1.桥梁建筑设计11.1桥梁平面设计11.2桥梁纵断面设计11.2.1桥梁总跨径的确定21.2.2桥梁的分孔21.2.3桥梁标高、桥上纵坡及基础埋深的确定21.3桥梁横断面设计21.4桥梁上部结构及下部结构31.4.1上部结构31.4.2支座设计31.4.3桥墩设计41.4.4桥台设计52.桥梁结构设计62.1设计资料62.1.1设计资料62.1.2主梁跨径和全长62.1.3材料62.2主梁设计62.2.1结构尺寸62.2.2主梁内力计算72.2.3主梁内力组合计算182.3横隔梁内力计算192.3.1横隔梁上的计算荷载192.3.2绘制中横隔梁的影响线202.3.3绘制剪力影响线202.3.4截面内力计算212.3.5内力组合计算212.4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212.4.1结构重力及其内力212.4.2公路-Ⅰ级车辆荷载长生的内力212.4.3内力组合22III
目录2.5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截面设计、配筋与验算222.5.1配置主梁受力钢筋222.5.2持久状况截面承载力能力极限状态计算242.5.3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252.5.4箍筋设计282.5.5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复核292.5.6持久状态斜截面抗弯极限承载力验算312.5.7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裂缝宽度验算312.5.8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验算322.5.9行车道板配筋计算342.5.10横隔板配筋计算352.6支座设计372.6.1支座资料372.6.2确定支座的平面尺寸382.6.3验算支座的厚度382.6.4验算支座的偏转情况392.7盖梁计算402.7.1荷载计算402.7.2内力计算452.7.3截面配筋及承载力校核472.8桥墩墩柱设计482.8.1荷载计算482.8.2活载内力计算502.8.3截面配筋验算502.8.4墩柱稳定性验算532.8.5墩身裂缝验算532.9钻孔灌注桩设计532.9.1荷载计算532.9.2单桩承载力检验542.9.3桩的内力计算552.9.4桩身截面配筋与强度检算57参考文献60致谢61III
1桥梁建筑设计1.1桥梁平面设计在桥梁的平面设计中,一般要求桥梁及桥头引道的线形应与路线的布设保持平顺,使车辆能平稳地通过,且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线路布设的规定。在本桥的设计中,桥梁与原有道路连接,保证与原有线路平顺过渡。根据原有道路的地形,本桥采用的桥面纵坡。桥面平面布置图如图1-1所示。图1-1桥梁平面图1.2桥梁纵断面设计桥梁纵断面设计包括桥梁总跨径、桥梁分孔、桥梁标高、桥上和桥头引道纵坡以及基础埋深等内容。桥梁总立面如图1-2所示。图1-2桥梁立面图61
1.2.1桥梁总跨径的确定在桥梁总跨径的设计中,根据下部桥梁的桥宽和人流量,同时考虑桥上行车来确定桥台位置,总的来说,桥梁的总跨径应根据具体情况经过全面分析后加以确定。在本桥的设计中,考虑到当地的特殊情况,综合经济因素,确定本桥全长为。1.2.2桥梁的分孔桥梁的总跨径确定后,还需进一步进行分孔布置。在桥梁分孔设计中,一座桥梁应当分成几孔,各孔的跨径应当多大,有几个桥墩,这要根据地形、地质、桥下行车要求以及技术经济和美观条件加以确定。在本桥的设计中,综合经济因素,对不同跨径布置进行粗略的方案比较,该桥分为三孔,单孔跨径为18.00m。1.2.3桥梁标高、桥上纵坡及基础埋深的确定本桥设计过程中,考虑桥梁线路纵断面设计要求,确定桥面标高为5.30m。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规定,公路桥梁的桥上纵坡不宜大于;本桥设计中,桥梁纵坡设置为,满足设计要求。桥头两端引线和桥上线形以直线连接,使得线形匹配,路线平顺。基础埋深主要考虑地基的地质条件、桥上荷载等内容确定,根据地理位置、地理条件等因素,本桥采用桩基础,考虑到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无挤土,可以减少或避免捶打的噪音,适合在人流密集的城市施工,所以采用钻孔灌注桩。根据设计资料加以计算,确定桩基础埋深为。1.3桥梁横断面设计桥梁横断面设计包括桥面宽度、桥跨结构横断面布置等。桥面宽度的设计取决于行车和行人的交通需要。桥面净宽包括行车道、人行道的宽度。其中,为满足行车要求,行车道为双向车道,宽度为:;行车道两边各有的空余,;人行道宽度。桥面总宽:。本桥采用5片T形梁,T形梁的翼缘构成桥梁的行车道板,主梁之间设置横隔梁,保证桥梁结构的整体刚度。同时为了满足桥面排水要求,从桥面中央倾向两侧的横向坡度。桥梁横断面如图1-3所示。61
图1-3桥梁横断面1.4桥梁上部结构及下部结构1.4.1上部结构在本桥设计中,根据桥址、地质条件、使用要求、交通发展和城市发展要求,按照城市桥梁设计中应遵循的“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原则,本桥主梁采用18m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每跨5片,沿主梁纵向布置5根横隔梁,断面布置图如图1-4、图1-5所示。图1-4桥梁纵断面图1-5主梁横断面1.4.2支座设计61
支座架设于墩台上,是位于桥梁上部结构之间的传力装置。其作用是传递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包括恒载和活荷载引起的竖向力和水平力);保证结构在荷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作用下发生一定的变形,使上部结构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由于板式橡胶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构造简单、经济实用、无需养护、易于更换。介于板式橡胶支座的优点,本桥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板式橡胶支座图如图1-6所示。图1-6橡胶支座剖面图1.4.3桥墩设计桥墩是桥梁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盖梁、墩身和基础组成的。本桥梁采用的桥墩采用为双柱式。其优点是外形美观、圬工体积小、重量轻,特别适用于桥梁宽度较大的桥梁。桥墩布置图如图1-7、图1-8、图1-9所示。图1-7双柱桥墩立面图图1-8双柱桥墩侧面图61
图1-9双柱桥墩平面图1.4.4桥台设计本桥采用桩柱式桥台,由台帽、台身和基础三部分组成。桥台布置图如图1-10、图1-11、图1-12所示。图1-10桥台立面图图1-11桥台侧面图图1-12双柱桥台平面图61
2桥梁结构设计2.1设计资料2.1.1设计资料结构选型与布置: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标准跨径为18米×3,桥面净空:净—8+2×1.5米,采用重力式桥台和双柱式桥墩、以及钻孔灌注式桥桩。设计荷载:公路—级,环境类别Ⅰ类,设计安全等级二级。桥梁纵坡为0.3%,横坡为1.5%。人行道横坡为1.0%。材料容重:素混凝土24KN/m3,钢筋混凝土25KN/m3,沥青混凝土23KN/m3人群3.0KN/m2,每侧栏杆及人行道的重量按6KN/m计,结构重要系数=1.0。2.1.2主梁跨径和全长标准跨径:(墩中心距离);计算跨径:(支座中心距离);主梁全长:(主梁预制长度)。2.1.3材料钢筋:受力钢筋采用HRB400、HRB335,箍筋采用R235。混凝土:C40、C25、C302.2主梁设计2.2.1结构尺寸图2-1桥梁横断面61
图2-2内梁半立面行车道净宽为8m,每侧人行道宽度为1.5m,全桥每跨采用5根预制的钢筋混凝土T形梁,每根行车道板宽1.90m,沿主梁纵向布置5根横隔梁,图2-1所示为桥梁横断面布置及主梁一般构造。图2-2所示为T形梁横断面。计算各梁在结构重力及汽车人群荷载作用下的跨中最大弯矩及支点最大剪。2.2.2主梁内力计算1)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1)当荷载位于支点处,利用杠杆原理法计算图2-3杠杆原理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尺寸单位:cm)a)桥梁横断面b)1号梁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c)2号梁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d)3号梁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61
对于1号梁对于汽车荷载对于人群荷载对于2号梁对于汽车荷载对于人群荷载对于3号梁对于汽车荷载对于人群荷载(2)当荷载位于支点处①计算主梁的抗弯及抗扭惯性矩和。由于,属于宽桥。故采用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图2-4T形梁横断面图2-5横梁抗弯及抗扭惯性矩计算平均板厚主梁截面的形心位置T形截面抗扭惯性矩按式计算,查得,则单位抗弯及抗扭惯性矩:②计算横隔梁抗弯及抗扭惯性矩61
翼板有效高度计算,横梁长度取为两边主梁的轴线间距,则:查表5-4得所以求横梁截面重心位置横梁的抗弯和抗扭惯性矩和:,因为,所以,但由于连续桥面板的单宽抗扭性惯矩只有独立宽扁板的一半,故取,查得单位抗弯惯性矩及抗扭惯性矩为③计算抗弯参数和抗扭参,其中B为桥宽一半,为计算跨径。取,则:,④计算荷载弯矩横向分布影响线坐标已知=0.363,查法附录Ⅱ图,可得表2-1中数值61
表2-1各梁位K值梁位荷载位置b3b/4b/2b/40-b/4-b/2-3b/4-b校核00.750.960.981.121.161.120.980.960.758.03b/4b/21.642.451.502.091.351.781.251.381.100.980.890.640.640.240.36-0.150.18-0.548.007.933b/43.352.772.101.500.920.38-0.17-0.58-1.188.01b4.303.322.461.670.80.15-0.56-1.08-1.708.0600.920.951.001.021.081.021.000.950.927.94b/41.101.061.121.101.050.980.950.860.808.06b/21.251.251.171.101.000.910.840.780.728.033b/41.501.381.221.090.980.850.760.680.628.02b1.821.501.281.090.900.790.700.600.528.03校核=8各梁处的值,如图2-6所示:图2-6各梁处的K值计算①、⑤号梁:②、④号梁:③号梁:列表计算各梁的横向分布影响线坐标值,计算结果见表2-2。表2-2各梁的横向分布影响线坐标值梁号计算式荷载位置b3b/4b/2b/40-b/4-b/2-3b/4-b1号1.561.401.231.090.960.840.750.660.63.542.882.171.530.900.33-0.25-0.68-1.28-1.98-1.48-0.94-0.530.060.511.001.341.88-0.45-0.34-0.21-0.120.010.120230.310.433.092.541.960.970.910.45-0.02-0.37-0.853.620.510.390.190.180.090.00-0.09-0.172号1.191.171.151.101.020.940.880.810.7561
续表2-2梁号计算式荷载位置b3b/4b/2b/40-b/4-b/2-3b/4-b2号梁2.13-0.941.85-0.681.610.461.33-0.231.03-0.010.740.200.400.440.050.76-0.251.00-0.21-0.16-0.10-0.050.000.050.100.170.231.921.691.511.281.030.790.500.22-0.020.380.340.300.260.210.160.100.040.003号梁0.920.951.001.021.081.021.000.950.920.750.960.981.121.161.120.980.960.750.17-0.010.02-0.10-0.08-0.100.02-0.010.170.040.000.00-0.02-0.02-0.020.000.000.040.790.960.981.101.141.100.980.960.790.160.190.200.220.230.220.200.190.16⑤绘制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求跨中截面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图2-7各主梁跨中荷载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尺寸单位:cm)61
公路-Ⅰ级:人群荷载:1)主梁内力计算(1)重力集度计算:主梁:横隔梁对于边主梁:对于中主梁:桥面铺装层:栏杆和人行道:作用于边主梁的全部恒载强度:作用于中主梁的全部恒载强度:(2)重力引起的内力,见表2-3。表2-3自重产生的内力计算表主梁1(5)16.5617.5633.94475.46145.6972.852(3)(4)17.3017.56622.27496.70151.3875.69其中:(3)活载内力计算可直接在内力影响线上布置荷载来计算活载内力桥梁结构的基频:61
双车道,不折减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集中荷载由内插法得①计算公路-Ⅰ级汽车活载的跨中弯矩(图2-8)对于1号主梁:对于2号主梁:对于3号主梁:图2-8计算公路-Ⅰ级汽车活载的跨中弯矩②计算人群荷载的跨中弯矩(图2-9)图2-9计算人群荷载的跨中弯矩61
对于1号梁,且没有集中作用,故对于2号梁对于3号梁③计算跨中截面公路-Ⅰ级活载最大剪力(图2-10)图2-10计算跨中截面公路-Ⅰ级活载最大剪力对于1号梁对于2号梁对于3号梁④计算跨中截面人群荷载最大剪力对于1号梁对于2号梁61
对于3号梁⑤计算支点截面公路-Ⅰ级荷载最大剪力(图2-11)图2-11计算支点截面公路-Ⅰ级荷载最大剪力对于1号梁对于2号梁对于3号梁⑥计算支点截面人群荷载最大剪力(图2-12)对于1号梁61
对于2号梁对于3号梁图2-12计算支点截面人群荷载最大剪力⑦计算1/4跨截面公路-Ⅰ级活载弯矩(图2-13)图2-13计算1/4跨截面公路-Ⅰ级活载弯矩对于1号主梁:对于2号主梁:对于3号主梁:⑧计算1/4跨截面人群荷载弯矩(图2-14)61
图2-14计算1/4跨截面人群荷载弯矩对于1号梁对于2号梁对于3号梁⑨计算1/4跨截面公路-Ⅰ级活载最大剪力(图2-15)图2-15计算1/4跨截面公路-Ⅰ级活载最大剪力对于1号梁对于2号梁对于3号梁⑩计算1/4跨截面人群荷载最大剪力(图2-16)对于1号梁对于2号梁61
对于3号梁图2-16计算1/4跨截面人群荷载最大剪力表2-4主梁活载内力汇总表梁号荷载类别弯矩剪力跨中1/4跨支点跨中1/4跨1公路-Ⅰ级911.81781.53233.07104.23167.50人群71.2053.4021.604.079.152公路-Ⅰ级874.84749.85232.11100.00160.71人群43.6432.737.682.495.613公路-Ⅰ级744.59638.20201.4485.11136.78人群18.3813.783.231.052.362.2.3主梁内力组合根据JTG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按基本组合(用于承载力内力极限状态计算)、偶然组合、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分别按下式进行组合,其组合结构见表2-5.基本组合: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作用长期效应组合:表2-5荷载内力组合计算结果梁号序号荷载类别弯矩剪力跨中1/4跨跨中1/4跨支点11恒载633.94475.46072.85145.692公路-Ⅰ级911.81781.53104.23167.50233.073人群71.202136.9453.401739.454.07151.629.15334.7321.60531.374基本组合续表2-561
梁号序号荷载类别弯矩剪力跨中1/4跨跨中1/4跨支点15短期组合1343.411075.9377.03199.25330.446长期组合1027.14809.4343.32143.51247.5627恒载662.27496.70075.69151.388公路-Ⅰ级874.84749.85100.00160.71232.119人群43.6432.732.495.617.6810基本组合2080.601691.65143.49323.68517.3611短期组合1319.301054.3372.49193.80321.5412长期组合1029.66809.7341.00142.22247.30313恒载662.27496.70075.69151.3814公路-Ⅰ级744.59638.2085.11136.78201.4415人群18.3813.781.052.363.2316基本组合1862.881508.81120.62285.62468.1917短期组合1201.86957.2260.63173.80295.6218长期组合967.46757.4934.46131.35233.25根据表2-5可知,3号梁设计弯矩最大值。2.3横隔梁内力计算2.3.1横隔梁上的计算荷载对于跨中横隔梁的最不利荷载布置如图2-17所示图2-17跨中横隔梁的受载图式(单位:cm)中横隔梁的计算荷载为:公路-Ⅰ级61
人群荷载2.3.2绘制中横隔梁的影响线求的影响线坐标P=1作用在1号梁时:P=1作用在5号梁时:P=1作用在3号梁时:由已学的影响线知识可知,影响线必在r-r截面处有突变,根据和连续延伸至r-r截面,即为值,由此即可绘出影响线,如图3-2所示。2.3.3绘制剪力影响线对于1号主梁处截面的影响线可计算如下:P=1作用在计算截面以右时:,即。P=1作用在计算截面以左时:,即。绘成影响线,如图3-2所示。61
图2-18中横隔梁内力影响线(单位:cm)2.3.4截面内力计算将求得的计算荷载和在相应的影响线上按最不利荷载位置加载,对于汽车荷载并计入冲击影响,得公路-Ⅰ级:人群荷载:剪力的计算:2.3.5内力组合基本组合:短期组合:长期组合:2.4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2.4.1结构重力及其内力(取纵向1m宽的板条计算)图2-19铰接悬臂行车道板(单位:cm)61
1)计算每延米板的恒载g沥青混凝土面层:C25混凝土垫层:T梁翼板自重:合计:2)计算每延米板条的结构重力引起的内力弯矩:剪力: 2.4.2公路-Ⅰ级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可变荷载效应公路Ⅰ-级,以重车后轮作用于铰接缝轴线上最不利布置,此时两边的悬臂板各承受一半的车轮荷载(如图4-2所示)图2-20车轮作用于绞线轴线上(单位:cm)根据轴距及轴重,应以重轴为主,取后轴计算。轮载分布:车轮着地尺寸,经铺装层按45角扩散后,在板顶的分布尺寸:经分析,车后轴两轮的有效分布宽度重叠,所以荷载有效分布宽度为:冲击系数:作用在每延米板条上的弯矩:61
作用在每延米板条上的剪力:2.4.3内力组合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基本组合弯矩和剪力的设计值分别为2.5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截面设计、配筋与验算2.5.1配置主梁受力钢筋由弯矩基本组合计算表2-5可以看出,1号和5号梁值最大,考虑到设计施工方便,并留有一定的安全储备,故按1号梁计算弯矩进行配筋。设钢筋净保护层为3cm,钢筋重心至底边距离为则主梁有效高度为。已知1号梁跨中弯矩=,下面判别主梁为第一类T形截面或第二类T形截面;若满足,则受压区全部位于翼缘内,为第一类T形截面,否则位于腹板内,为第二类T形截面。式中,为桥跨结构重要性系数,取为1.0;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本设计采用C35混凝土,故=18.4,Mpa;为T形截面受压区翼缘有效宽度,取下列三者中的最小值:计算跨径的1/3:相邻两梁的平均间距:d=190cm此处,b为梁腹板宽度,其值为18cm,为受压区翼缘悬出板的平均厚度,其值为16cm。所以取。1)判断T形截面类型因此,受压区位于翼缘内,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应按宽度为的矩形截面进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2)求受压区高度设混凝土截面受压区高度为x,则利用下式计算:61
3)求受拉钢筋面积根据式则选用10根直径为30mm的HRB400钢筋,则。钢筋布置图如图2-21所示:图2-21主梁钢筋布置图4)钢筋间距横向净距5)截面复核钢筋重心位置为:,则。查表可知,,故则截面受压区高度符合规范要求。配筋率为故配筋率满足规范要求。2.5.2持久状况截面承载力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按截面实际配筋面积计算截面受压区高度为截面抗弯极限状态承载力为抗弯承载力满足要求。61
2.5.3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由表2-5可知,支点剪力以1、5号梁为最大考虑安全因数,一律采用1号梁剪力值进行抗剪计算。跨中剪力效应以1、5号梁为最大,一律以1号梁剪力值进行计算。假定最下排2根钢筋没有弯起而通过支点,则有:=4.5cm,验算抗剪截面尺寸,根据下式:故端部抗剪截面尺寸满足要求。验算是否需要进行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跨中段截面:支点截面:因,应进行持久状况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1)斜截面配筋的计算图式(1)最大剪力取用距支座中心h/2(梁高一半)处截面的数值,其中混凝土与箍筋共同承担的剪力不下于60%,弯起钢筋(按45弯起)承担的剪力不大于40%。(2)计算第一排(从支座向跨中计算)弯起钢筋时,取用距支座中心h/2处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值。(3)计算第一排弯起钢筋以后的每一排弯起钢筋时,取用前一排弯起钢筋下面弯起点处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值。弯起钢筋配置及计算图示(如图5-2所示)由内插可得。距支座中心h/2处得剪力效应为则设置弯起钢筋长度为517.3cm。设采用架立钢筋为直径22mm的HRB335钢筋,钢筋中心至梁受压翼板上边距离,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为45度,现弯起钢筋,计算如下:61
图2-22弯起钢筋配置及计算图式(4)简支梁的第一排弯起钢筋的末端弯折点应位于支座中心的截面处,这时:弯起钢筋N1与梁纵轴线交点1距支座中心距离为:(5)简支梁的第二排弯起钢筋的末端弯折点应位于支座中心的截面处,这时:弯起钢筋N2与支座中心距离为:由比例可求出弯起钢筋N2与梁纵轴线交点2距支座中心距离为:(6)简支梁的第一排弯起钢筋的末端弯折点应位于支座中心的截面处,这时:弯起钢筋N2与支座中心距离为:由比例可求出弯起钢筋N3与梁纵轴线交点3距支座中心距离为:(7)简支梁的第一排弯起钢筋的末端弯折点应位于支座中心的截面处,这时:61
弯起钢筋N2与支座中心距离为:弯起钢筋N4与梁纵轴线交点4距支座中心距离为:表2-6弯起钢筋的位置及承担的剪力值计算表钢筋排次弯起点距支座中心距离/m承担的剪力值/KN10.99520321.880167.6832.775131.3843.6496.262)各排弯起钢筋的计算与斜截面相交的弯起钢筋的抗剪承载力按下式计算:此处:,,故相应于各排弯起钢筋面积按下式计算:计算得每排弯起钢筋的面积见表5-2.表2-7每排弯起钢筋面积计算表弯起排次每排弯起钢筋计算面积弯起钢筋数目每排弯起钢筋实际面积11160214142958.17214143750.74214144550.0621414表2-8钢筋弯起后相应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梁区段截面纵筋有效高度T形截面类型受压区高度x(mm)抗弯承载力支座中点-1点2301055第一类13.35476.521点-2点430995第一类26.68915.632点-3点630935第一类40.031280.473点-4点830875第一类53.381583.094点-跨中1030815第一类66.751823.98将表5-3中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在图上用个平行直线表示出来,它们与弯矩包络图的交点分别为i、j、k、l、m、n,以各值可求得i、j、k、l、m、n到跨中截面距离x值。现在以图中所示弯起钢筋的弯起点初步位置来逐个检查是否满足规范要求。61
(1)第一排弯起钢筋(2N1)其充分利用点“”的横坐标x=6178mm,而2N1的弯起点的横坐标=8750-995=7755mm,说明1点位于点左边,且-x=7755-6178=1577>=497.5mm。其不需要点m的横坐标x=7524mm,而2N1钢筋与梁中轴线交点的横坐标=8750-450=8300mm>7524mm,满足要求。(2)第二排弯起钢筋(2N2)其充分利用点“”的横坐标x=4779mm,而2N1的弯起点的横坐标=8750-1880=6870mm,,且-x=6870-4779=2091>=467.5mm。其不需要点的横坐标x=6178mm,而2N2钢筋与梁中轴线交点的横坐标=8750-1435=7315mm>6178mm,满足要求。(3)第三排弯起钢筋(2N3)其充分利用点“”的横坐标x=3181mm,而2N1的弯起点的横坐标=8750-995=7755mm,且-x=5975-3181=2794mm>=437.5mm。其不需要点的横坐标x=4779mm,而2N3钢筋与梁中轴线交点的横坐标=8750-2360=6390mm>4779mm,满足要求。(4)第四排弯起钢筋(2N4)其充分利用点“”的横坐标x=0mm,而2N4的弯起点的横坐标=8750-3640=5110mm,且-x=5110mm>=407.5mm。其不需要点的横坐标x=3181mm,而2N4钢筋与梁中轴线交点的横坐标=8750-3255=5495mm>3181mm,满足要求。由于上述检查可知图中所示弯起钢筋起点初步位置满足要求。图2-23梁的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61
2.5.4箍筋设计箍筋间距的计算式为式中——异号弯矩影响系数,取=1.0;——受压翼缘的影响系数,取=1.1;P——斜截面内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百分率,P=100,,当P>2.5时取P=2.5;——同一截面上箍筋的总截面面积(mm);——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选用R235箍筋,则;b——用于抗剪配筋设计的最大剪力截面的梁腹宽度(mm);——用于抗剪配筋设计的最大剪力截面的有效高度(mm);——用于抗剪配筋设计的最大剪力设计值分配于混凝土和箍筋共同承担的分配系数,取=0.6;——用于抗剪配筋设计的最大剪力设计值(KN).采用直径为10mm的双肢箍:距支座中心处的主筋为230,所以有效高度,P=100ρ=0.84最大剪力设计值则:确定箍筋间距的设计值尚应考虑《公路桥涵设计规范》的构造要求。若箍筋间距计算法是满足要求的,且箍筋配筋率综上可知符合规范要求。因此,在支座中心向跨中方向长度不小于1倍梁高(110cm)范围内,箍筋间距取为100mm,而后至跨中截面统一的箍筋间距取。2.5.5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复核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位置为:距支座中心h/2(梁高一半)处截面。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截面。61
锚于受拉区的纵向主筋开始不受力处的截面。箍筋数量或间距有改变处的截面。构件腹板宽度改变处的截面。因此,本设计进行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的截面包括(见图2-24)图2-24斜截面抗剪力验算截面图式(单位尺寸:cm)1)复核距支座中心h/2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1)选定斜截面的顶端位置距支座中心处截面的横坐标为=8750-550=8200mm,正截面的有效高度=1055mm。取斜截面投影长=1055mm,则可做出斜截面顶端的位置,其横坐标x=8200-1055=7145mm。(2)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复核此处正截面上的剪力及相应的弯矩计算如下:此处正截面有效高度=995mm(主筋为430),则实际广义剪跨比m及斜截面投影C分别为:斜截面内纵向受拉主筋有230,相应的主筋配筋率P为箍筋配筋率61
与斜截面相交的弯起钢筋有2N1、2N2,按公式算出此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故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符合要求。其余截面抗剪用类似的方法验算,得下表:表2-9抗剪承载力复核斜截面mP1820010557145461.71712.059951.550.9250.890.98931.04277959956800439.42846.339951.941.1580.890.98931.04369509356015388.691127.1193531.6831.780.98945.86459758755100329.561410.9787531.5752.50.98945.66从表中可以看出,每个斜截面的抗剪承载力都符合要求。2.5.6持久状况斜截面抗弯极限承载力验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弯承载力不足而破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拉区纵向钢筋锚固不好或弯起钢筋位置不当而造成,故当受弯构件的纵向钢筋和箍筋满足构造要求时,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2.5.7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裂缝宽度验算按照规范所定,最大裂缝宽度按下式计算:式中——钢筋表面形状系数,取.——作用长期效应影响系数,长期荷载作用时,,和分别为按长期效应组合短期效应组合计算内力值;——与构件受力性质有关的系数,取;——纵向受拉钢筋直径,当用不同直径的钢筋时,改用换算直径,本设计中;——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当;时,取;当时,取;——钢筋弹性模量,对HRB335钢筋,——构件受拉翼缘宽度;61
——构件受拉翼缘厚度;——受拉钢筋在使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按下式计算,即——按作用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弯矩值——受拉区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根据前面计算,取1号梁的跨中弯矩效应组合短期组合长期组合受拉钢筋在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的应力为把以上的结果代入的计算公式裂缝宽度满足要求,同时在梁腹高的两侧应设置直径为6~8mm的防裂钢筋,以防止产生裂缝。若用6φ8,则,可得,介于0.001~0.002之间,满足要求。2.5.8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验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可按给定的刚度用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其抗弯刚度B可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全截面抗弯刚度,;——开裂截面的抗弯刚度,;——开裂弯矩;——构件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影响系数;——全截面换算截面惯性矩;——开裂截面换算截面惯性矩;——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对C40混凝土,;——全截面换算截面重心轴以上(或以下)部分对重心的面积矩;61
——换算截面抗裂边缘的弹性抵抗矩。全截面换算截面对重心轴的惯性矩可近似用毛截面的惯性矩代替,由前文计算可知全截面换算截面面积式中——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计算全截面换算截面受压区高度计算全截面换算截面重心轴以上部分面积对重心轴的面积矩设开裂截面换算截面中性轴距梁顶面的距离为x(㎝),由中性轴以上和以下换算截面面积矩相等的原则,可按下式求解x:(假设中性轴位于腹板内)代入相关参数值得整理得解得故假设正确。可计算开裂截面换算截面惯性矩为61
根据上述计算的结果,结构跨中由自重产生的弯矩为;公路-Ⅰ级可变车道荷载,,跨中横向分布系数;人群荷载,跨中横向分布系数。永久作用可变作用(汽车)可变作用(人群)式中————作用短期效应组合的频遇值系数,对汽车=0.7,对人群=1.0.当采用C40-C80混凝土时,挠度长期增长系数,本设计为C40混凝土,则取,施工中可以通过设置预拱度来消除永久作用挠度,则在消除结构自重产生的长期挠度后主梁的最大挠度处不应超过计算跨径的1/600。挠度值满足要求判别是否需要设置拱度则故应设置拱度,跨中预拱度为支点,预拱度沿顺桥向做成平顺的曲线。2.5.9行车道板配筋计算悬臂板根部厚度为,设净保护层厚度,若选用直径为的钢筋,则有效高度为根据:即整理得:解得最小的验算,满足要求。钢筋截面面积可按下式计算61
选用直径为12mm的钢筋时,钢筋间距为10cm,此时所提供的钢筋面积为:。验算截面承载力故承载力满足要求。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抗剪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式的要求满足抗剪最小截面尺寸要求。若抗剪截面满足下式,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仅按构造要求设置配置钢筋。则因此,仅需按构造配置钢筋。根据设计的一般规定,板内应设置垂直于主钢筋的分布钢筋,直径不应小于,间距不应大于,因此分布钢筋采用φ8@200mm。2.5.10横隔板配筋计算1)正弯矩配筋图2-25正弯矩配筋及其计算截面(尺寸单位:cm)把铺装层折算4cm截面,则横隔梁高度为94cm,横梁翼板有效宽度为(见图5-5):跨径的1/3:17500/3=58333mm=583.33cm相邻两横梁的平均间距:435cm有效宽度规范要求取小者,即,先假设a=8㎝,则得横隔梁的有效高度为。其中,a为钢筋重心到底面的距离。假设中性轴位于上翼缘板内,根据式:则61
整理得:解得满足要求的最小x值为,故假设正确。钢筋截面积可由下式计算:,则选用4根直径20mm的RB335钢筋,。钢筋布置见5-5。此时,则,而,满足规范要求。验算截面抗弯承载力:2)负弯矩配筋此时,横梁为的矩形截面梁。图2-26负弯矩配筋及计算截面图(单位:cm)取,则,其中为钢筋重心到上缘距离。整理得:解得最小选用2根直径为20mm的HRB335钢筋,。此时验算截面抗弯承载力横梁正截面配筋率计算61
均满足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0.20%的要求。3)抗剪计算与配筋设计则抗剪截面符合尺寸要求,但需要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通过计算配置抗剪钢筋。假定全部采用箍筋来承受剪力,选取箍筋为双肢φ8,则。箍筋间距的计算公式为式中,选取箍筋间距,箍筋配筋率为,满足规范要求。2.6支座设计2.6.1支座资料一座五梁式钢筋混凝土T形桥,标准跨径为18m,主梁长17.96m,计算跨径为17.5m,主梁采用C40混泥土,支座处梁肋宽度为16cm,两端采用等厚度的板式橡胶支座。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人群荷载。已知支座反力标准值,其中结构资中引起的支座反力标准值为,汽车荷载引起的支座反力标准值为,人群荷载反力标准值为,根据当地气象资料,计算温差为。汽车与人群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跨中挠度为:2.6.2确定支座的平面尺寸选定板式橡胶支座的平面尺寸为(顺桥),,则构造要求,钢板尺寸最大为,。采用中间层橡胶片厚度。1)计算制作的平面形状系数S61
满足的条件。2)验算橡胶支座的承压强度(合格)通过验算梁底和墩台顶部混凝土的局部承压也满足要求(具体可参照规范进行),因此所选定的支座平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3)确定支座的厚度主梁的计算温度差为,温度变形由两端的支座均摊,则每一支座承受的水平位移为为了计算汽车制动力引起的水平位移,首先要确定作用在每支座上的制动力。对于计算跨径为17.5cm,一个设计车道上公路—Ⅱ级车道荷载引起的制动力标准值为:按《桥梁通用规范》规定,制动力不得小于90KN。故取制动力为90KN参与计算。五根梁共10个支座,每个支座承受水平力制动力为确定需要的橡胶片总厚度不计汽车制动力计入汽车制动力《桥梁通用规范》的其他规定,短边尺寸应满足由上述分析可知,该支座橡胶板的最小总厚度应为2.1cm,取=2.5cm。单层加劲钢板厚度为其中:;和为一块加劲钢板上、下橡胶层厚度,参照《桥梁附属构造与支座》中定型产品规格中间橡胶层厚度均取5mm,取钢材的屈服强度为340,取钢材屈服强度的0.65倍,。将各项数值代入上式得另外,还规定单层加劲板的厚度不得小于2mm。所以,单层钢板的厚度取为2mm。按构造规定,加劲板上、下橡胶保护层取3mm,中间橡胶选用4层钢板和5层橡胶片组成的支座。61
橡胶厚度,满足最小厚度要求。加劲板总厚度,支座高度。2.6.4验算支座的偏转情况1)支座的平均压缩变形支座的平均压缩变形为其中,橡胶体积模量支座抗压弹性模量代入上式得2)计算梁端转角由关系式和可得设结构自重作用下,主梁处于水平状态。而已知公路—Ⅰ级荷载下的跨中挠度为,代入上式得:3)验算偏转情况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规定,尚应满足,即(合格)所以,支座满足偏转要求。4)验算支座的抗滑稳定性验算抗滑稳定性:不计入汽车制动力时1.4可见,,故在自重作用下,支座不会滑动。计入汽车制动力时61
可见,,因此,制动力作用下支座不会滑动。2.7盖梁设计图2-27盖梁设计尺寸2.7.1荷载计算1)恒载作用盖梁自重计算见表2-10表2-10上部结构恒载汇总表边梁自重KN/m中梁自重KN/m一孔上部结构总重每一支座恒载反力KN/m1、5号2、4号1626.321、5号16.5617.30145.69盖梁自重计算见表2-11表2-11盖梁自重及作用效应计算61
截面编号自重(kN)弯矩(kNm)剪力(kN)V左V右1=15.36-5.38-15.36-15.362=5.64-11.25-21.00-21.003=18.00-27.03-39.0090.004=18.0021.6072.0072.005=72.0086.400图2-28盖梁自重及作用效应计算图2)活载计算(1)活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活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时荷载对称布置及非对称布置均采用杠杆原理方法进行计算。公路-Ⅰ级:a.单车列,对称布置b.双车列,对称布置(图2-29)人群荷载:a.两侧有人群,对称布置(图2-30)图2-29单车列对称布置图2-30双车列对称布置公路-Ⅰ级:c.单车列,非对称布置d.双车列,非对称布置(图2-31)人群荷载:b.两侧有人群,非对称布置(图2-32)61
图2-31单车列非对称布置图2-32双车列非对称布置(1)按顺桥向可变荷载移动情况,计算支座可变荷载反力的最大值图2-33计算公路-Ⅰ级荷载支座可变荷载反力公路-Ⅰ级双孔布载单列车时:双孔布载双列车时:单孔布载单列车时:单孔布载双列车时:图2-34计算人群荷载支座可变荷载反力人群荷载单孔满载时:61
双孔满载时:(3)可变荷载横向分布后各梁支点反力计算公式为:表2-12各梁支点反力计算(1)荷载横向分布情况公路-Ⅱ级荷载(kN)人群荷载(kN)计算方法荷载布置横向分布系数单孔双孔单孔双孔BR1BR1BR1BR1对称布置单列行车m1=0m2=0.235m3=0.53m4=0.235m5=0321.88075.64170.6075.640422.27099.23223.8099.230双列行车m1=0.145m2=0.525m3=0.66m4=0.525m5=0.145643.7693.35337.97424.88337.9793.35844.54122.46443.38557.40443.38122.46人群荷载m1=1.5m2=-0.5m3=0m4=-0.5m5=1.541.2061.80-20.600-20.6061.8082.40123.60-41.200-41.20123.60表2-13各梁支点反力计算(2)荷载横向分布情况公路-Ⅱ级荷载(kN)人群荷载(kN)计算方法荷载布置横向分布系数单孔双孔单孔双孔BR1BR1BR1BR1非对称布置单列行车m1=0.445m2=0.50m3=0.055m4=0m5=-0321.88143.24160.9417.7000422.27187.91211.1423.2200双列行车m1=0.445m2=0.50m3=0.58m4=0.37m5=0643.76286.47321.88373.38238.190844.54375.82422.27489.83312.480续表7-461
荷载横向分布情况公路-Ⅱ级荷载(kN)人群荷载(kN)计算方法荷载布置横向分布系数单孔双孔单孔双孔BR1BR1BR1BR1非对称布置人群荷载m1=1.5m2=0-0.5m3=0m4=-0m5=-041.2061.80-20.600082.40123.60-41.20000(4)各梁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反力组合表中数据的计算均用各梁的最大值,其中冲击系数:表2-14各梁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反力组合编号荷载情况1号梁R12号梁R23号梁R34号梁R45号梁R51永久作用297.42310.71310.71310.71297.422汽车双列对称153.08554.23696.75554.23153.083汽车双列非对称469.78527.84612.29390.604人群对称123.6-41.200-41.20123.65人群非对称123.6-41.20000组合11+2+4574.1823.741007.46823.74574.1组合21+2+5574.1823.741007.46864.94450.5组合31+3+4890.8797.35923797.35421.02组合41+3+5890.8797.35923838.55297.423)双柱反力计算表2-15双柱反力G1计算荷载组合情况组合1组合2组合3组合4反力G1(kN)1901.571925.602212.292236.3261
图2-35双柱反力计算由表的计算可知,偏载左边的立柱反力最大(G1>G2),并由组合4控制设计,此时:G1=2236.32kNG2=1510.8kN2.7.2内力计算1)恒载+活载作用下各截面的内力(1)弯矩计算各截面弯矩计算式为:表2-16可变作用引起各截面弯矩计算荷载组合情况墩柱反力(kN)梁支座反力(kN)各截面弯矩G1R1R2截面2-2截面3-3截面4-4截面5-5组合11901.57574.1823.74-114.82-459.28337.201958.02组合21925.60574.1823.74-114.82-459.28351.622030.11组合32212.29890.8797.35-178.16-712.6480.251736.87组合42236.32890.8797.35-178.16-712.6494.671808.96为计算最大弯矩,支点负弯矩取用组合4数值,跨中弯矩取用组合2数据。(2)相应于最大弯矩时的剪力各截面剪力计算式为:61
表2-17各截面剪力计算荷载组合墩柱反力(kN)梁支座反力(kN)各截面剪力G1R1R2R3截面1-1截面2-2截面3-3截面4-4截面5-5V左V右V左V右V左V右V左V右V左V右组合11901.57574.1823.741007.460-574.1同1-1V右1327.47同3-3V右503.73同4-4V右-503.73组合21925.60574.1823.741007.460-574.11351.50527.76-479.7组合32212.29890.8797.359230-890.81321.49524.14-398.86组合42236.32890.8797.359230-890.81345.52548.17-374.83表2-18盖梁内力汇总内力截面1-1截面2-2截面3-3截面4-4截面5-5M计算-5.38-189.41-739.67373.222126.51V计算左-15.36-911.8-929.81423.5548.17右-906.16-911.81441.5620.17-503.73根据盖梁内力计算,绘制内力包络图。图2-36弯矩包络图61
2.7.3截面配筋及承载力校核盖梁采用C30:主筋HRB335,,保护层5cm(钢筋中心至砼边缘),。计算公式:1)盖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表2-19盖梁各截面弯矩所需钢筋计算表截面1--12-23-34-45-5/()-5.38-189.41-739.67373.222126.51/mm830950950950950/mm120012001200120012000.00050.01270.04950.02500.14230.0005<0.1360.0510.0250.1540.99970.99360.97460.98730.9229/23.16716.652853.191421.138662.26根据计算结构,跨中截面正弯矩由5-5截面控制设计。选用16根径直为28mm的HRB335级钢筋抵抗正弯矩,AS=9852mm2验算配筋率:,满足。盖梁的负弯矩钢筋以3-3截面控制设计。选用12根直径为28mm的HRB335级钢筋抗负弯矩,并把跨中的正弯矩钢筋在支座处弯起作抵抗负弯矩用。2)抗剪设计以3-3截面、作为控制截面进行配筋设计(1)3-3截面验算截面尺寸>截面满足要求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置箍筋<故需要进行配箍计算。选用直径为10mm、间距100mm的双肢箍筋(HRB235)抗剪。S=100mmb=1200mm=950mm=1.0=1.0=1.161
P=100=100×0.13%=0.13设计4根直径为28的HRB335级钢筋弯起抗剪<,满足条件。(2)3-3截面>满足要求。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置箍筋>故不需要进行配箍计算,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与弯起钢筋。选用的双肢箍。>满足要求。2.8桥梁墩柱设计2.8.1荷载计算1)恒载计算:墩柱上部恒载值由上知:上部构造恒载,一孔重:1526.96kN;盖梁自重(半根自重):129kN;横系梁重:;墩柱自重:墩柱自重:;作用墩柱底面的恒载垂直力:2)活载计算荷载布置及行驶情况参考前面计算,数值直接取用。(1)汽车荷载单孔单车时,61
B=321.88KN相应得制动力为:T=[18×10.5+230]×10%=41.9KN<90kN所以单孔单车时得制动力取为:T=90kN双孔单车时,B=422.27KN相应得制动力为:T=[2×18×10.5+230]×10%=60.8KN<90kN取双孔单车制动力为:T=90kN。(2)人群荷载单孔单侧人群荷载:B=41.2KN双孔单侧人群荷载:B=82.4KN活载中双孔荷载在支点处产生最大反力值,即产生最大墩柱垂直力;活载中单孔荷载产生最大偏心弯矩,即产生最大墩底弯矩。3)双柱反力横向分布计算(1)汽车单列汽车布置(图2-37)图2-37单列汽车布置(单位:cm)双列汽车布置(图2-38)图2-38双列汽车布置(单位:cm)(2)人群(图2-39)单侧人群双侧人群61
图2-39人群布置(单位:cm)2.8.2活载内力计算1)最大最小垂直力计算(见表2-20)表2-20最大最小垂直力计算表荷载情况最大垂直力最小垂直力单列321.880.933375.390.06726.96双列643.760.675434.540.325209.22人单侧41.21.29266.54-0.292-15.04人双侧82.40.5051.50.5051.52)最大弯矩计算(表2-21)表2-21最大弯矩计算表荷载情况墩顶反力(kN)垂直力(kN)水平力(kN)对柱顶中心的弯矩(kNm)B1B2B1+B21.04H上部构造与盖梁恒重———1221.22—00汽车单孔双列643.76×1.25×0.675543.17—543.1745135.7946.8人群单孔双列82.4×0.541.2—41.2—10.3—注:制动力对各墩平均分配。2.8.3截面配筋验算1)作用在柱顶的外力垂直力61
最大垂直力=1221.22+434.54=1655.76KN最小垂直力=1221.22+209.22=1430.44KN水平力水平力取H=45KN弯矩=135.79+46.8+10.3=192.89KN2)作用在柱底的外力=1655.76+42=1697.76KN=1430.44+42=1472.44KN=192.89+45×8=417.89KN3)截面配筋设计墩柱采用C30混凝土,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并取主筋保护层厚度。假定墩柱为一端固定,一端自由计算。则: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第5.3.10条规定,应考虑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挠曲对轴向力的影响。①墩柱偏心矩增大系数η以《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5.3.10规定,计算偏心矩增大系数η式中,——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构件的计算长度;—截面的有效高度,对圆形截面=0.6+0.55=1.15m;——截面高,对圆形取=2r=1.2m;————将以上数据分别代入式,结果为:61
将上述各值代入上式结果如下:考虑偏心矩增大系数后的偏心矩:②墩柱正截面强度检算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第5.3.9条规定,沿周边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式的规定:式中:——有关混凝土承载力的计算系数,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附录C表C.0.2查;——有关纵向钢筋承载力的计算系数,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附录C的迭代法由表C.0.2查;——圆形截面的半径(cm);——纵向钢筋所在圆周半径与圆截面半径之比:。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附录C的叠代法由表C.0.2查出,取定,则:A=0.5798B=0.4155C=-0.9163D=1.7524与=0.536m接近,可以。则:满足要求。满足要求。③截面主筋配置以《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式(C.0.2—2)判断是否按最小配筋计算:故按配置截面主筋:61
所以选用10根直径22mm的钢筋,提供Ag=3801cm2,钢筋中距32.36cm;箍筋选用螺旋型钢筋直径8mm间距为200mm。2.8.4墩柱稳定性检算,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第5.3.2条规定,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符合下式规定:式中:——轴向力组合设计值;——轴压构件稳定系数,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表5.3.1取用,内插取0.88;——构件毛截面面积(cm2);——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cm2)。所以,墩柱按构造配筋即可,按构造配筋时其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箍筋选用直径为8mm的螺旋筋,间距200mm。2.8.5墩身裂缝验算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第6.4.5条规定,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可按下式计算:由于,则依照规范墩身裂缝宽度不必计算。2.9钻孔灌注桩设计双柱式钻孔灌注桩的计算:桩直径1.4m,用C25的混凝土,,,主筋采用HRB335钢筋,。2.9.1荷载计算每根桩承受的荷载1)双孔荷载的反力61
2)盖梁恒载的反力3)系梁恒载的反力4)一根墩柱恒重作用在桩顶的恒载反力为5)灌注桩每延米自重(扣除水的浮力)6)活载反力(1)双跨活载反力(2)单跨活载反力(3)制动力T=45KN,作用在支座中心,距柱顶的距离为1.04+8=9.04m(4)风力(因结构刚度较大可不予考虑)用于桩顶的外力2.9.2单桩承载力检算灌注桩直径1.4m,按嵌岩桩设计。根据地质情况,地面以下5.2m至10m为强风化岩层,10m至15m为岩石,设计桩长11m,埋深10m。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5.3.4规定:支承在基岩上或嵌入基岩内的钻孔桩、沉桩的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可按下式计算:式中表2-22系数、值岩石层情况完整、较完整0.60.05较破碎0.50.04破碎、极破碎0.40.0361
则:满足要求。2.9.3桩的内力计算桩的内力计算采用“m法”计算。1)桩的计算宽度2)桩基中桩的变形系数m值由《公路桥涵基础与地基设计规范》表P.0.2-2内插法则则桩的换算深度属于弹性桩。当,取。根据《公路桥涵基础与地基设计规范》P.0.8查得:根据规范知,当桩置于基岩上或时,取。3)当作用时,(1)水平位移b)(2)转角4)当作用时,(1)水平位移(2)转角61
5)水平位移:6)转角:式中“-”号表示顺时针方向7)弯矩:由规范查附表后得将各数值代入上式,得:根据《公路桥涵基础与地基设计规范》P.0.8查得下表7-14:表2-23弯矩计算表Y000010599.690.190.1-0.00017-0.0000110.1607.900.370.2-0.00133-0.000130.999990.20000764.930.740.4-0.01067-0.002130.999740.39998622.341.480.8-0..8532-0.034120.991810.79854589.662.221.2-0.28737-0.17260.937831.18342461.892.961.6-0.67629-0.543480.738591.50659200.393.702.0-1.29535-1.313610.206761.64628-244.234.442.4-2.14117-2.66329-0.948851.35201-931.535.563.0-3.54058-5.99979-4.68788-0.89126-2502.686.483.5-3.91921-9.54367-10.3404-5.85402-4139.777.414.0-1.61428-11.7307-17.9186-15.0755-5240.308)桩身弯矩分布如图7-14所示:61
图2-40桩身弯矩分布9)桩基在土中的最大弯矩桩基在地面以下0.37m处的弯矩最大,相应的轴向力:以规范要求:因验算桩截面抗偏心受压强度要引入极限状态,桩重作为恒载,其荷载系数用0.8,桩周极限摩阻力取45kPa。(10)桩端岩土的承载力验算根据《公路桥涵基础与地基设计规范》规范表3.3.3-1查得,根据表3.3.6查得=1.0。根据规范可知无需修正,所以,则桩端岩土的承载力满足要求。2.9.4桩身截面配筋与强度检算1)配筋设计设计用C25混凝土,,设计用24根直径22mmHRB335级钢筋,,保护层取5cm,钢筋间距148mm,箍筋采用直径为8mm的螺旋筋,间距为200mm。按轴心受压构件进行设计61
由得:满足要求。验算配筋率满足。截面一侧配筋率满足。2)正截面强度检验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式(5.3.9—1),验算。式中:——轴向力偏心矩,应乘以偏心矩增大系数;A、C——有关混凝土承载力的计算系数,,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附录C的叠代法由表C.0.2查出;B、D——有关纵向钢筋承载力的计算系数,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附录C的叠代法由表C.0.2查出;——圆形截面的半径(cm);——纵向钢筋所在圆周的半径与原截面半径之比,;——纵向钢筋配筋率;偏心矩增大系数计算假定墩柱为一端固定,一端自由计算。则: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第5.3.10条规定,应考虑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挠曲对轴向力的影响。以《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5.3.10规定,计算偏心矩增大系数η61
式中,——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构件的计算长度;—截面的有效高度,对圆形截面=0.7+0.65=1.35m;——截面高,对圆形取=2r=1.2m;————将以上数据分别代入式,结果为:将上述各值代入上式结果如下:考虑偏心矩增大系数后的偏心矩: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附录C的叠代法由表C.0.2查出,取定,则:A=0.9876B=0.5810C=-0.2850D=1.9036因与=0.587m接近,可以。则:满足要求。满足要求。由于横系梁不直接承受外力,故按其横截面面积的0.1%设置构造钢筋即可。箍筋采用Φ8螺旋筋,螺距为200mm。61
参考文献[1]JTG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JTG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3]JTT4-2004,《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行业标准》[S]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4]JTG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5]贾金春.桥梁工程设计计算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包世华.结构力学[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7]邵旭东.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8]Allott&Lomax.Bridgebearingsurveyandproblemassessment.TransportandRoadResearchLaboratory,2007[9]EdmundC.Hambly.Bridgedeckbehaviour.Chapman,2008[10]MarcoRosignoli.Bridgelaunching.ThomasTelford,200661
致谢在本设计的设计过程中,我的导师隋凤涛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其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做毕业设计是一次再次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设计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从设计选题到搜集资料,从计算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设计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如今,伴随着这篇毕业设计的最终成稿,复杂的心情烟消云散,自己甚至还有一点成就感。我要感谢,非常感谢我的导师隋老师。她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在闲聊中她总是能像知心朋友一样鼓励你,在本设计的设计和措辞等方面她也总会以“专业标准”严格要求你,从选题、定题开始,一直到最后设计的反复修改、润色,隋老师始终认真负责地给予我深刻而细致地指导,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正是隋老师的无私帮助与热忱鼓励,我的毕业设计才能够得以顺利完成,谢谢隋老师。在此毕业之际,对在大学四年内,给予我教育和热心帮助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表示由衷的感谢,并祝愿你们身体健康,工作胜利、万事如意!2012年5月24日6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北省仙桃市淅河大桥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湖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3#食堂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湖南长沙育才中学教学楼 毕业设计计算书
- 湖南株洲至湖南邵阳段段高速公路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淮安市信息学院学生宿舍楼 毕业设计计算书
- 黄陂中学教学大楼设计-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 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方案c) 毕业设计计算书
- 吉林市财政局办公楼结构、施工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江川~华宁k15+000~k18+000段的新建二级公路的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江西省大余县金瑞华庭住宅楼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教学楼基础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结构计算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 金星综合办公大楼空调、采暖、通风工程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康彩工贸公司办公楼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康馨小区住宅楼(1#)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选型 毕业设计计算书
- 客运专线岩寨水库大桥初步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框架剪力墙结构教师公寓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框架教学楼计算书 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