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 MB
- 68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CENTRALSOUTHUNIVERSITY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设计题目客运专线岩寨水库大桥初步设计——跨径组合(58+92+58)m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2013年6月
中南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及成绩评定表题目客运专线岩寨水库大桥初步设计——跨径组合(58+92+58)m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学院专业班级教务处制
中南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客运专线岩寨水客大桥初步设计——跨径组合(58+92+58)m题目类型工程设计题目来源生产实际题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从2013-3-1至2013-6-7(合计16周)1.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1.1桥址概况岩寨水库大桥位于台江县革一乡排生村境内,桥址处位于岩寨水库库区,水库原名为巴拉河,2009年下旬开始下闸蓄水,水库正常蓄水位为613m,河面宽度约为240m,水流较平缓,径向自南向北,线路与其夹角为80°,下游约5km处为岩寨水电站大坝。1.2主要技术标准(1)设计荷载:①恒载:自重按26.5KN/m3;双线二期恒载按184KN/m;不均匀沉降取2cm或按计算值。②列车荷载:列车竖向活载采用ZK荷载,列车竖向活载图式如下:标准活载:特种活载
③车竖向动力:桥跨结构考虑列车活载动力作用时,应将静活载所产生的竖向效应(弯矩和剪力)乘以动力系数¯,动力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列车活载作用下:剪力动力系数:弯矩动力系数:式中Lφ—结构计算跨度。④横向摇摆力取100kN,作为一个集中荷载取最不利位置,以水平方向垂直线路中线作用于钢轨顶面。多线桥梁只计算任一线上的横向摇摆力。空车时不考虑横向摇摆力。⑤风力: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办理。⑥温度变化影响力:日照温差按顶板升温10度考虑。(2)桥面布置:桥梁结构部分全宽13.4m/12.5m。(3)坡度:结构不设横坡。(4)截面形式:箱形梁(5)材料:①砼:上部结构采用C50下部结构采用C30~C25②钢筋:预应力钢筋Φj15.20钢绞线(极限抗拉强度1860Mpa)普通钢筋:R235、HRB335钢筋1.1基本要求(1)编写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①中英文摘要
②桥式方案比选、工程量估算、基本尺寸探讨、施工方案确定③选定桥式的内力及变形分析结果④编制预应力估索程序并校核估算预应力钢筋,进行截面预应力钢筋的布置⑤根据配筋结果,对结构进行全面成桥、施工应力检算⑥根据配筋结果,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截面校核。⑦设计分析并检算一个主跨的下部结构(要求采用推荐方案)⑧中英文文献翻译(2)设计图纸①各桥式方案桥型布置图②选定方案构造图③上部结构预应力钢筋布置图④普通钢筋布置图⑤下部结构构造图⑥施工方案图1.主要参考资料(1)王承礼、徐名枢,《铁路桥梁》,中国铁道出版社,1990年(2)裘伯永、盛兴旺、乔建东、文雨松等,《桥梁工程》,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年(3)张士铎,《桥梁设计理论》,人民交通出版社,1984年(4)范立础,《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5)范立础,《桥梁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6)姚铃森,《桥梁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1984年(7)万国朝译,《现代混凝土公路桥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1983年(8)雷俊卿,《桥梁悬臂施工与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9)石洞,《桥梁结构电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年(10)《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11)《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12)《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13)《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15)《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16)丁皓江,《弹性和塑性力学中的有限单元法》1.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阶段阶段内容时间(周)1桥式方案比选及工程量计算1.52箱梁桥结构尺寸优化1.03施工方案拟定0.54施工及成桥阶段结构内力计算1.55预应力钢筋配置及施工及成桥阶段应力、位移检算1.56普通钢筋配置1.07绘制设计图并编写设计说明书4.08毕业设计答辩1.0指导教师(签名)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系(所)主任(签名)时间:主管院长(签名)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中南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一)指导教师评语
建议成绩指导教师____年____月____日中南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二)论文(设计)评阅人评语
论文(设计)建议成绩评阅人____年____月____日中南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三)答辩记录及意见答辩成绩:_________答辩委员会(小组)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学院领导小组审查意见:
成绩评定负责人____年____月____日
目录摘要IIIABSTRACTIV第1章基本资料11.1基本资料11.1.1飞云江河床断面图及地质剖面图11.1.2水文资料及通航要求11.1.3线路资料和车道11.1.4设计荷载11.2设计依据和要求21.2.1设计依据21.2.2设计要求2第2章桥式方案比选42.1方案提出2.1.1方案比选的意义及任务42.1.2桥梁设计及方案比选的原则42.2桥式方案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52.2.1体系特点52.2.2桥型布置52.2.3上部结构尺寸拟定62.2.4下部结构设计82.2.5材料选用92.2.6施工方案拟定102.3桥式方案二: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122.3.1体系特点122.3.2上部结构132.3.3下部结构142.4桥式方案三:双塔斜拉桥2.4施工方案拟定142.5方案比选14第3章主梁内力计算153.1计算内容及使用程序简介153.2结构计算模型153.3施工阶段模拟163.4荷载信息及工况组合173.4.1荷载信息173.4.2材料信息183.4.3工况组合183.5施工阶段内力计算193.6施工成桥内力计算203.6.1一期恒载内力20II
3.6.2二期恒载内力203.6.3温度次内力213.6.4支座沉降次内力213.6.5收缩、徐变内力223.6.6活载内力233.6.7施工成桥组合内力(内力组合包络图)23第4章纵向预应力估索计算264.1配筋估算信息264.2估索原理264.2.1估索的概念264.2.2按弹性阶段的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估索264.2.3按破坏阶段的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估索294.3估索结果294.4预应力筋的布置314.4.1布索原则314.4.2钢束布置324.5预应力锚具的选择与布置33第5章主梁结构验算345.1概述345.2验算标准345.3配束后主力内力图355.3.1收缩、徐变内力355.3.2恒载和预应力内力355.4强度验算365.4.1基本理论365.4.2验算结果365.5应力验算375.5.1施工阶段应力验算375.5.2使用阶段应力验算395.5.3钢筋应力验算415.6刚度验算与预拱度设置425.6.1活载作用下的挠度与转角425.6.2恒载挠度及预拱度设置435.7支座反力汇总44第6章工程量统计45结束语46参考文献47附录1:设计图纸(目录)48附录2:英文原文及翻译49II
摘要本文根据岩寨水库大桥的桥址情况和设计要求,拟定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58m+92m+58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56m+160m+56m)、双塔斜拉桥(60m+160m+60m)三个方案进行比选。本着安全、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确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最优方案,该桥总长208m,为58m+92m+58m三跨桥梁。本连续梁桥的设计主要包括结构尺寸拟定;预应力钢筋的估算与配置;主梁强度、应力和刚度的检算三个部分。尺寸拟定参考以往成桥经验进行,并要满足规范规定的结构构造等要求;施工方案设计,预应力钢筋按照施工成桥工况进行估算,并根据实际施工工况进行调整;主梁结构的验算包括破坏阶段的强度验算和弹性阶段的应力、抗裂性、变形验算,均应满足规范要求。本设计不对桥墩、桩基础进行配筋和验算。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主梁部分的计算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r.Bridge3.0完成。关键词:方案比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斜拉桥;悬臂施工;验算IV
AbstractInthispaper,accordingtotheRockVillageReservoirBridgetothebridgesiteandthedesignrequirements,prestressedconcretecontinuousbeambridge(58m+92m+58m),half-throughCFSTarchbridge(56m+160m+56m),doubleTowerscable-stayedbridge(60m+160m+60m)threeplanswerecompared.Inasafe,economic,practical,aestheticprinciples,prestressedconcretecontinuousbeambridgetodeterminetheoptimalscheme,thebridgelengthof208m,58m+92m+58mforthethree-spanbridge.Thedesignofcontinuousbeambridgeincludedimensionsdecisionofthewholestructure,estimationandlayoutoftheprestressedreinforcement,checkingcomputationsofstrength,stressandrigidityofthemainbeam,andcheckingcomputationoftheinfrastructure.Referredtoformerexperience,dimensionsdecisionshouldmeetthestructuralstandarddemand.Theprestressedreinforcementsystemisestimatedaccordingtothebuildingconstructionstatus,andadjustedaccordingtothebuilding-by-stepsconstructionstatus.Thecheckingcomputationsofmainbeamincludestrengthatfailurestage,stress,crackresistanceanddeformationatelasticstage.Inthispaper,prestressedreinforcementdesignandcheckingcomputationofpiersandpilesarenotconsidered.Inthewholeprocessofdesign,thecalculationofmainbeamiscarriedoutbythefiniteelementanalysissoftwareDr.Bridge3.0.KeyWords:schemescomparison;prestressedconcretecontinuousbeambridge;half-throughCFSTarchbridge;cable-stayedbridge;cantileverconstruction;checkingcalculationIV
第1章<设计基本资料>第1章基本资料1.1基本资料1.1.1巴拉河河床断面图及地质剖面图岩寨水库大桥位于台江县革一乡排生村境内,桥址处位于岩寨水库库区,水库原名为巴拉河,2009年下旬开始下闸蓄水,水库正常蓄水位为613m,河面宽度约为240m,水流较平缓,径向自南向北,线路与其夹角为80°,下游约5km处为岩寨水电站大坝。如图1-1所示:图1-1巴拉河河床断面和地质剖面图1.1.2水文资料及通航要求巴拉河河道总长216km,流域面积1376km2。本流域径流由降水形成,径流与降水的时空基本相应,平均流量11.35m3/s,平均径流总量3.566亿m3。年内分配不均,5~10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5%;最小流量一般发生在12月~次年1月。本桥位于深山区,沟谷纵横,本桥通航标准为Ⅵ级航道。本桥处于巴拉河中下游,岩寨水电站上游,距离水库大坝5km,施工受到冬季蓄水、春季发电放水、雨季洪水的三重影响:即冬季为了保持库容,岩寨水电站从10月下旬开始下闸蓄水,一直到次年3月份,在此期间,水位标高保持在正常蓄水位613m(水位标准是浙江省丽水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制定);每年春季3月份开闸放水发电,一直到10月;雨季(从5月到10月)受巴拉河上游的降水、泄洪和发电放水的相互影响,最高洪水位达到:H1%=613.92m,Q1%=3190m3/s,V1%=0.51m/s;泄洪后死水位达到:590.0m,水位高差达23m多,水位高度及变化成了桩基、承台、垫块和墩身施工的严重制约因素。水库水位变化情况如表1-1所示:54
第1章<设计基本资料>表1-1水位变化情况项目冬季蓄水10月~次年3月最高洪水位5月~10月泄洪死水位最新水位(2012.3.20)施工水位水位(m)613.0613.9590.0606.0613.01.1.3线路资料和车道本设计线路为客专线,平面线型为直线,在纵坡的设置上采用直线坡,不设横坡,为双线铁路。1.1.4设计荷载(1)恒载:①粱体自重26.5kN/m3计;②双线二期恒载按184kN/m计;③不均匀沉降取5cm。(2)活载:ZK活载。(3)列车竖向动力:桥跨结构考虑列车活载动力作用时,应将静活载所产生的竖向效应(弯矩和剪力)乘以动力系数。(4)横向摇摆力取100kN,作为一个集中荷载取最不利位置,以水平方向垂直线路中线作用于钢轨顶面。(5)风力: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办理。(6)温度变化影响力:日照温差按顶板升温10度考虑。(7)荷载组合:按可能的最不利组合情况进行计算。组合Ⅰ(主):自重+二期恒载+预加力+收缩徐变+支座沉降+列车活载组合Ⅱ(主+附):自重+二期恒载+预加力+收缩徐变+支座沉降+列车活载+温度变化1.2设计依据和要求1.2.1设计依据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2)《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3)《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4)《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5)《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54
第1章<设计基本资料>6)《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1.2.2设计要求(1)编写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1)中英文摘要2)桥式方案比选、工程量估算、基本尺寸探讨、施工方案确定3)选定桥式的内力及变形分析结果4)编制预应力估索程序并校核估算预应力钢筋,进行截面预应力钢筋的布置5)根据配筋结果,对结构进行全面成桥、施工应力检算6)根据配筋结果,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截面校核。7)设计分析并检算一个主跨的下部结构(要求采用推荐方案)8)中英文文献翻译(2)设计图纸1)各桥式方案桥型布置图2)选定方案构造图3)上部结构预应力钢筋布置图4)普通钢筋布置图5)下部结构构造图6)施工方案图54
第1章<设计基本资料>54
第2章<桥式方案比选>第2章桥式方案比选2.1方案提出2.1.1方案比选的意义及任务随着桥梁理论的不断成熟,对桥梁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桥梁设计中,要求桥梁经济适用、安全舒适、外形美观、技术合理。对于一定的建桥条件,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可能会做出基于基本要求的多种不同设计方案,只有通过使用、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比较才能得到最优的设计方案。桥型方案比选是初步设计的工作重点,它对以后的设计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桥梁设计方案可以节约造价、缩短工期。在桥型方案比选中,首先要把握的是四项主要标准:安全、经济、功能与美观。其中以安全与经济最为重要;以往的设计往往对桥梁功能重视度不够;现在由于各种交通量的发展,需要重视桥下净空与行车舒适性;至于桥梁美观,要视经济性而定。因此根据地形地质、水文和河段特征等条件,本着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有重大的意义。桥式方案比选主要有三项任务:①拟定桥梁图式;②编制桥式方案;③桥梁技术经济比较和最优方案的选定。2.1.2方案比选的原则(1)适用性修建桥梁的目的在于交通运输,因此适用性极为重要。桥上应保证车辆和人群的安全畅通,并应满足将来交通量增长的需要。桥下应满足泄洪、安全通航或通车等要求。建成的桥梁要保证使用年限,并便于检查和维修。(2)安全性桥梁的安全至关重要,它要求整个桥跨结构及其各部分构件,在制造、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设计应考虑各种可能的不利因素,特别是施工的条件等,保证足够的安全系数,确保安全。(3)舒适性现代桥梁设计越来越强调舒适度,要控制桥梁的属相与横向振幅,避免车辆在桥上振动与冲击。(4)经济性54
第2章<桥式方案比选>桥梁方案设计中,设计的经济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设计必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使桥梁在建造时消耗的材料、工期和劳动力尽量少,在使用期间的养护、维修费用尽量少。(5)美观性在使用、安全和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桥梁具有优美的外形,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2.1.3待选桥式方案在对本桥的设计中,通过对基本资料的分析,初步确定下面三种桥式方案进行比选:桥式方案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桥式方案二: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桥式方案三:双塔斜拉桥2.2桥式方案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2.2.1体系特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以结构受力性能好、刚度大、强度高、行车平顺舒适、造型简洁美观、养护工程量小、抗震能力强、抗裂性能好等而成为最富竞争力的桥型之一。由于支点负弯矩的卸载作用,跨中正弯矩很大幅度减小,跨越能力强,但该超静定结构受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地基不均匀沉降影响显著,对地基要求高,适应于中等以上跨径桥梁。2.2.2桥型布置连续梁桥跨径的布置一般采用变截面不等跨的形式,边跨跨径取中跨的0.5~0.8,以增加边跨刚度,减小活载弯矩的变化幅度,减少预应力筋的数量。若边跨过长,会削弱边跨的刚度,将增大活载在中跨跨中截面处的弯矩变化幅值,增加预应力束筋数量;若边跨过短,边跨桥台支座将会产生负反力,支座与桥台必须采用相应抗拔措施或边梁压重来解决。另外,对悬臂法施工的连续梁,为减小支架及现浇段长度,边跨长度以取不超过中跨长度的0.65倍为宜。本方案中主桥全长208m,设计成58m+92m+58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如图2-1所示),边跨与主跨的跨径之比为0.63。54
第2章<桥式方案比选>图2-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方案全桥布置图2.2.3上部结构尺寸拟定(1)梁高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受力特点来分析,连续梁的立面宜采用变高度的方式进行布置。连续梁桥在恒载、活载作用下,支点截面将出现较大的负弯矩,从绝对值来看,支点截面的负弯矩往往大于跨中截面的正弯矩,因此采用变高度梁能较好地符合梁的内力分布规律。同时,采用悬臂法施工的连续梁,变高度梁又与施工的内力状态相吻合。另外,变高度梁使梁体外形和谐,节省材料并增大桥下净空。特别是跨度超越60m的大、中跨度连续梁桥,采用变高度布置是十分经济的。本方案根据成桥经验确定变高度梁的截面高度(见表2-1),截面变化采用圆曲线,与连续梁的弯矩变化规律相近。箱梁底板底面圆曲线半径R=30000m,箱梁底板顶面圆曲线半径R=30000m。表2-1变高度连续梁梁高设置位置经验值实际值梁高支点梁高跨中梁高注:为中跨跨度。(2)横截面形式设计桥面宽13.4m,采用单箱单室截面(如图2-2所示)。54
第2章<桥式方案比选>图2-2截面尺寸拟定(单位:cm)(3)顶板尺寸箱梁顶板除参与主梁抗弯、承受主梁弯曲的拉或压应力外,还是桥面板的受力部位,承受较大的横向内力,处于复杂的空间受力状态。箱梁顶板的厚度主要由横向受力和布筋构造要求确定。对于铁路桥梁,桥面宽度和箱梁腹板间距的变化量很小,一般顶板厚度在0.30-0.35m范围内取值。本方案取顶板厚55cm,全54
第2章<桥式方案比选>桥一致。(4)底板底板在负弯矩区特别是在靠近桥墩的界面,承受较大的压应力,由于底板的宽度比顶板小得多,底板的厚度要比顶板大。对于悬臂施工的变截面梁,底板厚度随负弯矩的增加而增大,跨中最小,在墩部最大,墩顶底板厚度一般取梁高的1/10~1/12,以符合施工和运营阶段的受压要求,并在破坏阶段使中性轴尽量保持在底板以内;跨中底板厚度一般要满足构造要求,取0.20-0.30m。底板沿纵向厚度变化与底板线一致。本方案支点底板厚100cm,跨中底板厚60cm。(5)腹板腹板厚由受力和构造两方面综合控制。受力方面,腹板必须满足抗剪、抗主拉应力和稳定性的最小厚度要求。腹板内锚固有预应力钢筋时,还须满足局部应力要求。依据剪力的分布规律,大跨度桥的腹板亦采用变厚度形式。构造方面,考虑钢筋、锚具布置和混凝土浇筑要求,腹板最小厚度由构造控制如下:无预应力钢筋管道时,为25cm;有单束预应力钢筋管道时,为25cm+管道直径;有单束钢筋锚固时为35cm。腹板在支点处的厚度最大约为30-60cm。本方案支点处腹板厚度110cm,跨中腹板厚60cm,通过两个节段以直线变化过渡。(6)悬臂板悬臂板长度是调节板内弯矩的重要参数,无横向预应力钢筋时,悬臂长度不宜过大,一般在1.4~2.5m之间。悬臂板沿横向常为变厚,其端部一般按最小构造要求取值。本方案悬臂板长度为3.35m,端部厚20cm,根部厚65cm。(7)梗胁尺寸梗胁是箱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梗胁提供预应力的布置空间,有利于混凝土的浇筑及脱模;有利于剪力传递,改善剪力滞后效应影响,克服应力集中现象。箱梁顶板梗胁高宽比一般为1:2-1:4之间,底板梗胁的高宽比一般为1:1-1:2之间。本方案顶板梗胁采用30cm×105cm,底板梗胁采用30cm×60cm。(8)横隔板横隔板能够增加截面的横向刚度,限制畸变应力。箱形截面梁的抗弯及抗扭刚度较大,除在支点设置横隔梁以满足支座布置及承受支座反力需要外,可设置少量中横隔梁。对于单箱单室截面,目前的趋势为不设中横隔梁。本方案在桥台支座处设2m厚的横隔梁,其中间设1.0m×1.8m的过人洞;在跨中处设0.6m厚54
第2章<桥式方案比选>的横隔梁,其中间设1.0m×1.8m的过人洞;桥墩支点处设3m厚横隔梁,其中间设1.8m×1.8m的过人洞。(9)伸缩缝连续梁沿纵向两端部各设20cm的伸缩缝。2.2.4下部结构设计本方案采用钢筋混凝土重力式桥墩和群桩基础。桩基基础可节约不少材料和开挖基坑的土方量,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且均匀,能承受较大的垂直和水平荷载等特点。(1)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端形桥墩,沿线路方向编号分别1#、2#、3#、4#。(2)承台采用厚板式的独立承台,桩与承台板的连接方式为主筋伸入式。(3)基础采用的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2.2.5材料选用(1)混凝土混凝土的种类很多,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一般采用以水泥为胶结料的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对混凝土的基本要求是:高强度、低收缩徐变、缓凝早强、高弹性模量等。采用与高强预应力钢筋匹配的高强混凝土,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从而有效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和自重,以利于适应大跨径的要求。我国《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以下简称《桥规》(TB10002.3-2005)]规定:钢筋混凝土桥跨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桥跨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40。本设计箱梁结构采用C50混凝土,临时锚固和下部结构采用C30混凝土。(2)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使用的钢筋分为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两大类。预应力钢筋作为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加应力和主要的受力材料,预应力混凝土梁中对钢筋的基本要求是:高强度、良好的塑性、低松弛、耐锈蚀等。本方案采用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标准强度为,54
第2章<桥式方案比选>张拉控制应力,两端“双控”张拉,张拉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的设计强度,且龄期不小于3天。普通钢筋采用螺纹钢筋。(3)锚具及管道预应力钢束锚具选用基本要求:受力可靠,锚具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预应力损失小;构造简单,便于机械加工制作;张拉设备轻便简单,张拉方便迅速;用材省,价格低。本方案纵向预应力钢束选用群锚锚具,千斤顶张拉,相应的锚垫板尺寸为,相应的金属波纹管直径为。2.2.6施工方案拟定(1)施工方案的选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可就地浇筑、悬臂施工、顶推施工等。本方案采用轻型挂篮分段悬臂浇筑法施工。悬臂浇筑法以移动挂篮作为主要的施工设备,以桥墩为中心,从块开始,对称向两岸逐段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张拉预应力钢筋,再向前移动挂篮,进行下一节段的施工,利用已浇梁段将梁体自重和施工荷载传递到桥墩、基础上。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不需要大量施工支架和临时设备,不影响桥下通航、通车,施工不受季节、河道水位的影响,施工周期短,结构整体性好。除块、边跨现浇段和合拢段之外,其余节段均由挂篮立模现浇。现浇节段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全桥的合拢,是连续梁体系转换的关键。本施工方案采用先中跨后边跨的合拢方式。(2)挂篮设计挂篮种类很多,常用的有梁式挂篮、斜拉式挂篮和组合式斜拉挂篮等,挂篮的结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结构简单、受力明确、稳定性好、自重轻、行走和装拆安全方便,充分利用常备构件。本方案采用菱形桁架式挂篮,具有结构简单、受力合理和一次移动到位等优点。其上部结构为菱形,前部伸出两伸臂小梁,作为挂篮底模平台及侧模前移的滑道,其菱形结构后端锚固于主梁顶板上,无平衡压重,而且结构简单,大大减轻了自身的荷载。本方案混凝土悬浇最大节段重量为2020kN,挂篮设计必须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挂篮安装完毕后应全面进行检测,确保施工安全。54
第2章<桥式方案比选>(3)施工步骤设计根据挂篮的承载能力和施工周期的要求,将悬臂浇筑段的梁体划分成14个节段(如图2-3),长度在之间。悬臂施工时,两个主墩同时进行,施工完墩顶块后,对称地向两侧进行下一节段的浇筑。具体施工步骤如表2-2所示。对于悬臂浇筑法施工,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0块及临时支座施工;挂篮的设计、制作以及各工况下的受力和稳定的计算问题;悬臂施工时悬臂端预压等措施;边跨和中跨合拢时合拢段长度和合拢温度等条件的选择等等。悬臂浇筑法施工控制是一个关键性的工艺,也是施工中的一个重点。其目的是使得成桥结构的线形和受力状态与设计吻合。如控制不好,到合拢时,两悬臂端的高程差会大大超出容许范围,导致必须采取措施进行调平处理,既对结构受力不利,也影响结构的线性和美观,形成永久性缺陷。图2-3悬臂段划分(单位:cm)表2-2预应力连续梁桥方案施工步骤施工步骤施工工序一1.基础桥墩施工;2.安装主墩(2#、3#)临时托架,并进行预压;3.立模板,绑扎钢筋,浇筑墩顶0#节段,并使其与墩身临时固结;4.待混凝土达85%设计强度且不小于7天龄期后,依次张拉0#节段顶板、腹板预应力钢束;5.拆除主墩旁临时托架。二1.在主墩的0#节段上安装挂篮;2.立模板,绑扎钢筋,对称悬臂安装1#节段;3.待混凝土达85%设计强度且不小于7天龄期后,依次张拉1#节段顶板、腹板预应力钢束。54
第2章<桥式方案比选>三1.移动主墩挂篮到1#节段;2.立模板,绑扎钢筋,对称悬臂安装2#节段;3.待混凝土达85%设计强度且不小于7天龄期后,依次张拉2#节段顶板、腹板预应力钢束;4.重复1-3,直到12#节段悬臂施工完成。四1.中跨进行压重;2.进行中跨合拢,立模板,绑扎钢筋,浇筑13#中跨合拢段;3.待混凝土达85%设计强度且不小于7天龄期后,依次张拉合拢段顶板、底板预应力钢束;3.解除主墩临时约束。五1.移动边跨挂篮到12#节段;2.立模板,绑扎钢筋,悬臂安装14#节段;3.待混凝土达85%设计强度且不小于7天龄期后,依次张拉边跨顶板、底板预应力钢束;4.重复1-3,至15#节段悬臂施工完成。六1.安装边墩(2#、4#桥墩)旁的临时支架;2.立模板,绑扎钢筋,浇筑边跨17#节段。七1.进行边跨合拢,立模板,绑扎钢筋,浇筑16#边跨合拢段;2.待混凝土达85%设计强度且不小于7天龄期后,依次张拉边跨合拢段顶板、底板预应力钢束;3.拆除边墩临时支架。八1.拆除挂篮;2.进行桥面铺装等施工。2.3桥式方案三:双塔斜拉桥2.3.1体系特点斜拉索两端分别锚固在主梁和索塔上,将主梁的活载和桥面活荷载传递至索54
第2章<桥式方案比选>塔,再通过索塔传至基础。斜拉索只承受拉力,斜拉索在主梁锚固处的拉力可分解成一个向上的垂直分力和指向索塔的水平分力,其中向上的垂直分力,对主梁起到支承的作用,因而主梁在斜拉索的各点支承作用下,使主梁的弯矩值大大减少。这样可以使主梁的梁高大大减少,从而使主梁结构的自重显著减轻,既节省材料,又大幅度提高斜拉桥的跨越能力。根据以上成桥经验数据,结合该处地质、水文情况及通航、线路标高等要求,拟定第三方案为双塔斜拉桥,采用跨度为的双塔斜拉桥。其布置图如图2-5所示:图2-4双塔斜拉桥方案全桥布置图2.3.2上部结构(1)索塔主塔顺桥向的布置形式为单柱式,横桥向的布置形式为H型。主塔对整个斜拉桥结构的刚度、经济性都存在影响,一般塔高与中跨之比H/L中=1/4-1/7比较合适。本桥采用的塔高与中跨之比为1/3.48。(2)拉索本桥索面为平行双索面,有利于主梁抗扭,并且具有良好的抗风稳定性。索面形状为扇形,对主梁提供的竖向支撑力大,可节省用钢量,降低拉索的造价。(3)主粱采用混凝土箱形截面主梁,具有良好的抗弯与抗扭刚度,能适应不同形式的布置情况。2.3.3下部结构主墩、次主墩及边墩均采用3m钻孔灌注桩。桥墩、承台、钻孔桩均采用C30混凝土。54
第2章<桥式方案比选>2.3.4施工方案拟定表2-5斜拉桥方案施工步骤施工步骤施工工序一采用钢板桩围堰筑岛施工下部结构二塔柱施工三在塔柱区现浇一段放置起吊设备的起始梁段四用起吊设备从塔柱两侧依次对称安装预制梁端,同时逐渐安装斜拉索,使悬臂不断伸长直至合拢五施工桥面系等附属工程2.4桥式方案二: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2.4.1体系特点钢管混凝土拱桥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拱桥,是以钢管和混凝土组合材料为主拱断面的一种拱桥,由于其较好地发挥了混凝土的受压性能和钢管在无支架施工中的劲性骨架作用,从而解决了拱桥在建造过程中的材料与施工两大难题,为拱桥跨径向前推进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钢管混凝土拱桥按结构体系可分为简单体系拱桥、拱梁组合体系拱桥与钢架系杆拱桥。其中,钢架体系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又分为下承式和中承式两种。国内钢管混凝土拱桥的一些成桥经验数据见表2-3。表2-3国内钢管混凝土拱桥部分参数表桥名跨径(m)矢跨比拱轴线型结构型式拱圈高度(m)管径×壁厚(mm)关东高明大桥1001/4m=1.756悬链线中承式2.0750×10福建福清玉融大桥761/4二次抛物线中承式1.9800×10江西景德镇瓷都大桥1501/5四次抛物线中承式2.51000×14浙江铜瓦门大桥2381/4修正二次抛物线中承式4.651150×12广东东莞水道特大桥2801/5m=1.5悬链线中承式5.51000×16四川旺苍东河大桥1151/6m=1.347悬链线下承式2.0800×10天津彩虹桥1601/5m=1.41悬链线下承式3.751500×16青藏拉萨河大桥1081/5.4二次抛物线下承式1.8900×10根据以上成桥经验数据,结合该处地质、水文情况及通航、线路标高等要求,拟定第二方案为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采用跨度为的一拱连续梁钢管拱组合结构体系。其布置图如图2-4所示。54
第2章<桥式方案比选>图2-4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方案全桥布置图2.4.2上部结构(1)预应力主梁上部结构为连续梁钢管混凝土拱组合体系,预应力混凝土主纵梁采用箱形截面形式。梁部采用C50混凝土,预应力筋采用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2)拱肋拱肋线均采用二次抛物线,配置有箱形加劲粱,以加劲粱强大的抗扭刚度抵消偏载影响。拱矢高36m,矢跨比1/7.56。拱肋内灌筑C50微膨胀混凝土。拱肋钢材采用Q345qD。(3)横向联接系中孔拱肋和都设7道一字形横撑,横撑钢管管径。横向联接系钢材采用Q235qD。(4)吊杆中孔拱每片拱肋设置18对吊杆,边孔拱每片拱肋设置5对吊杆,全桥共设46根吊杆,吊杆间距均采用4m。每根吊杆由Ry=1670MPa的73根7mm低松弛预应力钢丝组成,采用PE双护层防护。吊杆上下端均采用冷铸镦头锚进行锚固。2.4.3下部结构主墩、次主墩及边墩均采用3m钻孔灌注桩。桥墩、承台、钻孔桩均采用C30混凝土。2.4.4施工方案拟定表2-4拱桥方案施工步骤54
第2章<桥式方案比选>施工步骤施工工序一采用薄壁混凝土沉井围堰施工下部结构。二梁部采用支架现浇法,将主梁划分为现浇梁段和后浇段。后浇段的施工顺序由主跨向边跨依次进行。三安装拱肋支架,施工拱肋及相应横撑。分段灌筑拱肋内混凝土。四安装吊杆,对吊杆施加初张力。拆除支架,张拉主纵梁剩余预应力钢束。五施工桥面系等附属工程。2.5方案比选表2-6方案比选项目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桥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双塔斜拉桥跨径布置截面形式单箱单室箱形截面单箱单室箱形截面单箱单室箱形截面使用效果结构变形小,刚度大,行车舒适,抗裂性能好,抗震能力强,易于养护,成桥后维护费用低构造、受力复杂,横向刚度较差,成桥之后维护费用较高梁体尺寸较小,桥梁的跨越能力较大,受桥下净空和桥面标高的限制少工程量钢筋用量较少,施工方法成熟,工期短,总体费用较低钢材用量大,施工过程复杂,工期长,总体费用较高。设计计算复杂,施工中高空作业较多,且施工复杂,费用高美观效果一般美观美观54
第2章<桥式方案比选>综合比较,三个方案都符合安全、功能的要求,斜拉桥桥型美观,但设计计算、施工复杂,使用费用高,不经济;拱桥桥型美观,但造价过高,不经济,且整体性较差;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应用比较多,悬臂浇筑施工工艺的应用较为成熟,并且工程造价方面占绝对优势,后期养护费用低。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的最终方案为方案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54
第3章<主梁内力计算>第3章主梁内力计算3.1计算内容及使用程序简介在对桥梁结构进行初步尺寸拟定和材料选择以后,就可以对结构进行纵向受力分析、配筋计算等工作。首先建立结构的计算模型,然后在各种荷载组合情况下进行内力计算,从而估算出结构所需要配置的预应力筋面积。本设计中,结构的计算通过Dr.Bridge3.0来完成。桥梁博士是桥梁工程中普遍使用的一个有限元计算软件。它是一个集可视化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结构分析、打印与帮助于一体的综合性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计算系统。系统的编制完全按照桥梁设计与施工过程进行,密切结合桥梁设计规范,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符合设计人员的习惯。Dr.Bridge3.0将桥梁结构简化为杆件系统进行建模,对连续梁桥的计算尤为适用,计算精确,使用方便。通常,连续梁桥的计算流程是:施工成桥内力计算;考虑施工阶段的配筋估算;配筋后施工和成桥结构验算。3.2结构计算模型在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之前,必须对全桥结构进行离散化,建立结构计算模式。结构离散化是结构分析重要的一环,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体系的几何不变性。这一点在较复杂的施工体系转换中尤其应注意,同时也应避免与结构受力不符的多余约束;(2)计算模型应尽量符合结构的构造特点和受力特点,对于块的处理、支座的处理、基础的模拟等应慎重考虑;(3)在合理模拟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减少节点数目,以缩小计算规模。离散时,一般在以下位置应划分节点:(1)构件的转折点和截面的变化点;(2)施工分界点、边界点、及支座处;(3)需验算或求位移的截面处;(4)当出现位移不连续的情况时,例如相邻的两个单元以铰接形式相连(转角不连续),可在铰接处设置两个节点,利用主从约束考虑该连接方式。本设计方案在单元划分时,每一个悬臂浇筑施工节段自然划分为一个单元(有、、三种规格),每个合拢段()设为两个单元。这样,54
第3章<主梁内力计算>便于施工过程的模拟,并且这些截面也正是需要验算的截面。同时,块、支座处、边跨直线现浇段以及一些构造变化的位置增设了几个单元,使得关键受力部位的计算更加精确。全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共划分为74个单元,相应的有75个节点。用桥博建立的全桥三维模型和主梁单元划分别如图3-1和图3-2所示。图3-1全桥三维模型图3-2主梁单元划分3.3施工阶段模拟施工阶段及单元划分确定后,就可以模拟实际施工过程,计算出各阶段内力,再将各阶段内力累加即得到桥梁的最终恒载内力。根据实际施工步骤,列出主梁内力计算和估索计算时的施工阶段(见表3-1)。表3-1施工阶段划分施工阶段号施工周期施工内容1300#块浇筑22张拉0#块预应力钢束32安装挂篮410悬臂浇筑1#块52张拉1#块预应力钢束62移动挂篮7-3814×11重复步骤4-6,悬臂安装2#块-12#块及张拉2#块-12#54
第3章<主梁内力计算>块的预应力钢束3910中跨加吊篮压重4010中跨合拢415安装永久支座,解除临时约束42-434张拉合拢跨钢束44-4914×2重复步骤4-6,悬臂安装13#块、14#块及张拉13#块、14#块的预应力钢束5020安装满堂支架,浇筑16#块5110边跨合拢,即安装15#块52-5312张拉预应力钢束542拆除支架和挂篮5560桥面铺装561000收缩徐变3.4荷载信息及工况组合3.4.1荷载信息本桥在设计计算中,考虑了恒载、活载、温度荷载、不均匀沉降、收缩徐变等荷载。在估算配筋阶段,主要考虑了恒载、活载和收缩徐变的影响,而在结构验算阶段则全面考虑了以上五种荷载的组合。(1)一期恒载即结构自重,程序根据截面尺寸信息自动将梁体自重计为均布荷载。(2)二期恒载包括桥面铺装、道碴自重及线路设备等,按考虑。(3)设计活载本设计中活载采用的是ZK活载,其形式与UIC活载一致,集中力和均布荷载的取值均为UIC活载的0.8倍。桥跨结构在ZK活载的作用下,考虑列车活载竖向动力作用时,列车竖向活载等于列车竖向静活载乘以动力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为加载长度(m),其中时按3.61m计;简支梁时为梁的跨度;n跨连续梁时取平均跨度乘以下列系数:1.201.3054
第3章<主梁内力计算>1.401.50当计算小于最大跨度时,取最大跨度。计算值小于1.0时取1.0。本设计中,代入的计算式中,得到,故取(4)温度变化影响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办理。整体升温20℃,降温20℃,并考虑梯度温度正温差和反温差作用。(5)基础不均匀沉降考虑支座处沉降,按最不利情况进行组合。3.4.2材料信息(1)混凝土梁体采用中铁C50混凝土,容重取,弹性模量,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2)预应力钢束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标准值。张拉时控制应力取。(3)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直径有两种。管道摩阻系数,局部偏差系数,钢束预应力损失松弛率2.5%,锚具变形与钢束回缩值(一端)为。3.4.3工况组合桥涵结构设计应根据结构的特性,按荷载可能的最不利组合情况进行计算。根据各种结构的不同荷载组合,材料基本容许应力应该乘以不同的提高系数。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强度及抗裂性计算,应采用不同的安全系数。(1)组合Ⅰ(主):自重+二期恒载+预加力+收缩徐变+支座沉降+列车活载(2)组合Ⅱ(主+附):自重+二期恒载+预加力+收缩徐变+支座沉降+列车活载54
第3章<主梁内力计算>+温度变化3.5施工阶段内力计算图3-3最大悬臂阶段剪力图(kN)图3-4最大悬臂阶段弯矩图(kN·m)图3-5中跨合拢阶段剪力图(kN)图3-6中跨合拢阶段弯矩图(kN·m)图3-7边跨合拢阶段剪力图(kN)图3-8边跨合拢阶段弯矩图(kN·m)54
第3章<主梁内力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结构体系转换时,先期结构恒载内力由于混凝土徐变作用将不断引起次内力,使先期结构的受力状况向后着期结构的受力状况进行转化。3.6施工成桥内力计算施工成桥内力分析包括恒载内力(一期恒载和二期恒载)计算、活载内力计算、温度次内力计算、支座沉降次内力计算和组合内力计算。3.6.1一期恒载内力图3-9一期恒载剪力图(kN)图3-10一期恒载弯矩图(kN·m)3.6.2二期恒载内力二期恒载采用。图3-11二期恒载剪力图(kN)图3-12二期恒载弯矩图(kN·m)3.6.3温度次内力54
第3章<主梁内力计算>图3-13升温温差次内力剪力图(kN)图3-14升温温差次内力弯矩图(kN·m)图3-15降温温差次内力剪力图(kN)图3-16降温温差次内力弯矩图(kN·m)3.6.4支座沉降次内力1)1#墩隔墩沉降5cm下的内力图图3-171#墩隔墩基础沉降剪力图(kN)54
第3章<主梁内力计算>图3-181#墩隔墩基础沉降弯矩图(kN·m)2)2#墩隔墩沉降5cm下的内力图图3-192#墩隔墩基础沉降剪力图(kN)图3-202#墩隔墩基础沉降弯矩图(kN·m)3)3#墩隔墩沉降5cm下的内力图图3-173#墩隔墩基础沉降剪力图(kN)图3-183#墩隔墩基础沉降弯矩图(kN·m)4)4#墩隔墩沉降5cm下的内力图图3-194#墩隔墩基础沉降剪力图(kN)54
第3章<主梁内力计算>图3-204#墩隔墩基础沉降弯矩图(kN·m)3.6.5收缩、徐变内力图3-21混凝土收缩、徐变下弯矩图(kN·m)图3-22混凝土收缩、徐变下剪力图(kN)3.6.6活载内力图3-23活载内力剪力图(kN)图3-24活载内力弯矩图(kN·m)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连续梁超静定结构,温度变化和支座沉降引起的结构次内力不容忽视。3.6.7施工成桥组合内力(内力组合包络图)54
第3章<主梁内力计算>结构内力是荷载效应的必然结果。根据《桥规》(TB10002.3-2005),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按照弹性阶段进行应力、变形计算,按照破坏阶段进行强度计算,所以在进行内力计算时,应按正常使用和承载能力两种极限状态分别考虑。另外,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同一截面因不同荷载作用所产生的内力可能同号,也可能异号,因此应考虑不同的荷载组合进行内力计算。综上,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Ⅰ和组合Ⅱ、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Ⅰ和组合Ⅱ的主梁进行结构内力计算。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Ⅰ下内力图3-2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Ⅰ剪力包络图(kN)图3-2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Ⅰ弯矩包络图(kN·m)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Ⅱ下内力图3-27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Ⅱ剪力包络图(kN)54
第3章<主梁内力计算>图3-28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Ⅱ弯矩包络图(kN·m)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Ⅰ下内力图3-29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Ⅰ剪力包络图(kN)图3-30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Ⅰ弯矩包络图(kN·m)4)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Ⅱ下内力图3-3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Ⅱ剪力包络图(kN)54
第3章<主梁内力计算>图3-3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Ⅱ弯矩包络图(kN·m)54
第4章<纵向预应力估索计算>第4章纵向预应力估索计算4.1配筋估算信息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一般采用钢绞线作为纵向预应力筋。本设计中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公称面积,弹性模量,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为。预应力损失估算为。4.2估索原理4.2.1估索的概念确定钢束需要知道各截面的计算内力,而布置好钢束前又不可能求得桥梁的真实受力状态,故只能称为“估算”。此时与真实受力状态的差异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引起:未考虑预加力的作用;未考虑预加力对徐变、收缩的影响;未考虑钢束孔道的影响;各钢束的预应力损失值只能根据经验事先拟定。预应力混凝土截面配筋应分别根据弹性阶段的极限状态(对应Dr.Bridge3.0中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破坏阶段的极限状态(对应Dr.Bridge3.0中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确定截面受力的性质,分别按照相应的钢筋估算公式进行计算。4.2.2按弹性阶段的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估索对于全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在预加应力和使用荷载等作用下的应力应满足:截面上、下缘均不出现拉应力,且上、下缘混凝土均不被压碎。即:,即(4-1),即(4-2),即(4-3),即(4-4)式中:、为由预加力在截面上缘和下缘所产生的应力;、为分别为截面上、下缘的抗弯模量(可按毛截面考虑);、为荷载最不利组合时的计算截面内力,当为正弯矩时取正值;为混凝土抗压应力极限值。54
第4章<纵向预应力估索计算>根据截面受力情况,其配筋不外乎有三种形式:(1)截面上、下缘均布置力筋以抵抗正、负弯矩;(2)仅在截面下缘布力筋以抵抗正弯矩;(3)仅在上缘布置力筋以抵抗负弯矩。(1)截面上、下缘均布置力筋由力筋及在截面上、下缘产生的应力分别为:(4-5)(4-6)(4-7)(4-8)将式(4-7)、(4-8)分别代入式(4-5)、(4-6)联立方程可得:(4-9)(4-10)式中:、分别为上、下缘预应力钢筋重心距截面重心的距离;A为混凝土截面积,可按毛截面计算;、分别为截面上、下缘预应力钢筋的数目;、分别为截面上、下缘核心距;为每束预应力钢筋的截面积;为预应力钢筋的永存应力,估算力筋时可取,其中为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将式(4-1)、式(4-2)分别代入(4-9)、(4-10)即可按截面上、下缘不出现拉应力所需要的预应力钢筋数目,显然,该值为截面的最小配筋值,分别记为、,则有(4-11)(4-12)同理,将式(4-3)、式(4-4)分别代入(4-11)、(4-12)可得截面上、下54
第4章<纵向预应力估索计算>缘混凝土不被压碎所需要的预应力钢筋数目,显然,该值为截面的最大配筋值,分别记为、,详细表达式推导略。(2)只在截面下缘布置预应力钢筋由下缘预应力钢筋在截面上、下缘产生的应力分别为:(4-13)(4-14)将式(4-8)分别代入式(4-13)、(4-14)解得:(4-15)(4-16)将式(4-1)代入式(4-15)可求出当上缘不出现拉应力时截面下缘所需的预应力钢筋数量,记为,则有:(4-17)类似地,可得到下缘不出现拉应力时下缘所需的力筋数,上缘混凝土不被压碎时下缘所需的力筋数和下缘混凝土不被压碎时下缘所需的力筋数(计算表达式略)。(3)仅在上缘布置预应力钢筋由上缘预应力钢筋在截面上、下缘产生的应力分别为:(4-18)(4-19)将式(4-7)分别代入式(4-18)、式(4-19)分别解得:(4-20)54
第4章<纵向预应力估索计算>(4-21)将式(4-1)代入式(4-20)可求出当上缘不出现拉应力时截面上缘所需的预应力钢筋数量,记为,则有:(4-22)类似地,可得到下缘不出现拉应力时上缘所需的力筋数,上缘混凝土不被压碎时上缘所需的力筋数和下缘混凝土不被压碎时上缘所需的力筋数(计算表达式略)。(4)上、下缘配筋的判别条件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配筋的数量不仅与截面承受的弯矩有关,且还需考虑截面几何特性的影响。因此,在截面配筋程序设计时,不应认为只有当截面承受正、负弯矩共同作用时才在上、下缘配筋,而应当以式(4-9)、式(4-10)为依据,推导出配筋的判别条件。对于式(4-9)令,则可得只在下缘配筋的条件:(4-23)对于式(4-10)取。则可得出只在上缘布筋的条件:(4-24)若式(4-23)、式(4-24)均不满足,则应在截面上下缘同时布置预应力筋。4.2.3按破坏阶段的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估索预应力梁在弯矩作用下达到受弯极限状态时,受压区混凝土应力达到混凝土抗压设计强度,受拉区钢筋达到抗拉设计强度。截面的安全性是通过计算截面抗弯安全系数来保证的(具体计算公式略)。在初步估算预应力筋数量时,T形或箱形截面,当中性轴位于受压翼缘可按照矩形截面计算,但是当忽略实际上存在的双筋影响时(受拉区、受压区都有预应力筋)计算结果偏大,作为力筋数量的估算是允许的。4.3估索结果在进行桥梁设计,一般采用施工成桥工况的内力包络图进行预应力筋估索,然后再根据各个施工阶段的应力进行调索。54
第4章<纵向预应力估索计算>估算出各截面的最小配筋面积后,根据拟定的钢绞线类型,考虑适当的调整,可以定出每个截面所需钢束数。悬臂施工的连续梁桥一般采用大吨位的预应力群锚体系,再考虑到对称受力的需要,对本设计单箱单室截面每个断面的锚固束只能是双数。故可能需要根据构造要求对钢束作较大调整。本桥采用15-7φ5预应力钢绞线,锚垫板尺寸300×240×170mm,金属波纹管直径为90mm。在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极限状态下的最小配筋面积如图4-1和图4-2所示:图4-1承载力极限状态下配束面积图()图4-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配束面积图()表4-1典型截面上缘估索与配索结果(面积单位:)节点号节点位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实际配筋估索面积估索束数估索面积估索束数面积束数22主墩支座处16630079.216540078.82016009654主墩支座处16630079.216540078.820160096表4-2典型截面下缘估索与配索结果(面积单位:)节点号节点位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实际配筋估索面积估索束数估索面积估索束数面积束数8边跨跨中2850013.63100014.8294001438中跨跨中4060019.34560021.7504002468边跨跨中2850013.63100014.82940014注:按照方案拟定,所配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按。4.4预应力筋的布置54
第4章<纵向预应力估索计算>4.4.1布索原则纵向预应力钢筋在箱梁截面上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应满足构造要求,如孔道中心最小距离,锚孔中心最小距离,最小曲率半径,最小扩孔长度等。例如,《桥规》(TB10002.3-2005)规定:后张法中曲线布置的预应力钢筋,钢丝直径等于或小于时,曲率半径不宜小于;钢丝直径大于时,曲率半径不宜小于。预应力钢筋管道净距,当管道直径等于或小于时,不应小于;当管道直径大于时,不应小于管道外径。预应力钢筋或管道表面与结构表面之间的保护层厚度,在结构顶面和侧面均不应小于1倍管道直径,并不小于;在结构底面不应小于。(2)为避免梁体产生横向弯曲,力筋在截面上应对称布置,各施工阶段也要满足对称布置的原则。注意钢束平、竖弯曲线的配合及钢束之间的空间位置。钢束一般尽早地平弯,在锚固前竖弯。特别应注意竖弯段上、下层钢束不要冲突,还应满足孔道净距的要求。(3)顶、底板力筋应集中在腹板及梗胁等混凝土较厚的位置,而不宜采用均匀分散布置的方式。这样可使预应力以较短的传力路线分布在全截面上,有利于降低预应力传递过程中局部应力的不利影响;能减小钢束的平弯长度;能减小横向内力;能充分利用梗腋布束,有利于截面的轻型化。(4)为满足布置要求,预应力钢筋可以平弯和竖弯,但要尽量减少或避免平弯,以简化构造和减小预应力损失,更要避免平弯和竖弯的叠加。平弯和竖弯的角度不宜大于20°,应尽量加大曲线半径,以便于穿束和压浆。(5)钢束的线形种类尽量减少,以便于计算和施工。(6)分层布束时应使长束布置在上层,短束布置在下层。应使管道上下对齐,这样有利于混凝土浇筑与振捣,不可采用梅花形布置。4.4.2钢束布置所谓“布置”就是对典型截面进行横截面布索,在间距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确定截面尺寸拟定、索型选择是否合适。同时,钢束的布置应满足锚固时锚垫板、齿板等的布置要求。本设计最终的布索结果为:中跨跨中底板布置24根,顶板布置2根合拢束;边跨底板布置14根,顶板布置6根合拢束;主墩支点截面布置96根。横截面布置具体情况如图4-3所示。54
第4章<纵向预应力估索计算>54
第4章<纵向预应力估索计算>图4-3截面布筋图(单位:cm)4.5预应力锚具的选择与布置预应力锚固体系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成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锚固体系通常包括:锚具、夹具、连接器及锚下支撑系统等。选择锚具时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锚具和夹具的类型须符合设计规定和预应力钢束张拉的需要;(2)用预应力钢束与锚夹具组合件进行张拉试验时的锚固能力,不得低于预应力钢束标准抗拉强度的90%。(3)锚具、夹具须经过有资质的权威专业技术部门进行产品鉴定,出厂前应由供方按规定进行检验,并提供质量证明书。(4)锚具、夹具进场时应分批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伤痕、锈蚀,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5)对锚具、夹具的强度、硬度、锚固能力等,应根据供货数量和使用情况确定是否复检。本设计纵向预应力钢束选用群锚锚具,千斤顶张拉,相应的锚垫板尺寸为300mm×240mm×170mm,金属波纹管孔道直径为。锚固时,锚孔中心距,锚垫板边缘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54
第5章<主梁结构验算>第5章主梁结构验算5.1概述主梁检算包括强度、应力和刚度三方面。根据《桥规》(TB10002.3-2005):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按破坏阶段检算构件截面强度;对不允许出现拉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按弹性阶段(容许应力法)检算截面抗裂性;按弹性阶段检算预加应力、运送、安装和运营等阶段构件内的应力;按弹性阶段计算梁的变形。在Dr.Bridge3.0中建立箱梁节段单元和预应力钢束的有限元模型,并模拟悬臂施工的成桥过程进行计算,检算结果主要有三个方面。(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验算:查看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Ⅰ、Ⅱ强度验算结果。(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力验算:查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Ⅰ、Ⅱ应力验算结果,包括法向压应力、法向拉应力、剪应力、主压应力、主拉应力。(3)刚度检算:查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组合Ⅰ、Ⅱ的主压应力、主拉应力,及组合Ⅲ的主拉应力、主压应力,检验结构的抗裂性;检算结构在竖向静活载作用下的竖向挠度值,并计算其在恒载(自重、预应力和收缩徐变)+1/2活载作用下的挠度值,作为设置预拱度的依据。5.2验算标准《桥规》(TB10002.3-2005)对荷载组合进行了如下处理:1)组合Ⅰ:主要组合,对预应力构件按照规范TB10002.3-2005第6.3.10条验算法向压应力、第6.3.11条验算拉应力、6.3.15条验算剪应力、6.3.9和6.3.12条验算主拉、主压应力,全预应力构件组合抗裂验算时已经考虑了抗裂安全系数。2)组合Ⅱ:附加组合,对预应力构件按照规范TB10002.3-2005第6.3.10条验算法向压应力、第6.3.11条验算拉应力、6.3.15条验算剪应力、6.3.9和6.3.12条验算主拉、主压应力,全预应力构件组合抗裂验算时已经考虑了抗裂安全系数。3)组合Ⅲ:抗裂组合,对全预应力构件法向抗裂性组合验算,按照规范TB10002.3-2005第6.3.9条规定进行。将各种验算的标准汇总如表5-1所示。54
第5章<主梁结构验算>表5-1强度及应力检算标准项目检算内容控制条件安全系数强度安全系数主力:主+附:预应力预加应力时的锚下控制应力运营荷载作用下钢绞线应力混凝土施工阶段的法向压应力施工阶段的法向拉应力运营荷载作用下的法向压应力主力:主+附:运营荷载作用下的法向拉应力运营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剪应力运营荷载作用下的主压应力运营荷载作用下的主拉应力抗裂荷载作用下的法向拉应力注:(1)为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2)、分别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抗拉极限强度;(3)、分别为预加应力或存梁阶段,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极限强度,本设计分别取、;(4)运营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主拉应力的标准是指无竖向预应力的情况下。5.3配束后主力内力图5.3.1收缩、徐变内力图5-1混凝土收缩、徐变下弯矩图(kN·m)图5-2混凝土收缩、徐变下剪力图(kN)54
第5章<主梁结构验算>5.3.2恒载和预应力内力图5-3恒载和预应力下弯矩图(kN·m)图5-4恒载和预应力下剪力图(kN)5.4强度验算5.4.1基本理论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强度的验算内容包括两大类,即正截面强度和斜截面强度验算。对于连续梁,桥梁规范中将斜截面强度通过主拉应力来验算,这里仅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进行正截面强度验算。验算的原则:当预应力钢筋的配筋量适当时,受拉区混凝土开裂退出工作,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分别达到各自的抗拉计算强度和;受压区混凝土应力达到抗压极限强度,并假定受压区混凝土应力按矩形分布,非预应力钢筋达到其抗压计算强度。具体计算公式按照《桥规》(TB10002.3-2005)计算。5.4.2验算结果预应力结构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预应力属于恒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则将预应力筋作为结构抗力的一部分。采用Dr.Bridge3.0进行强度计算时,软件自动把预应力作为抗力考虑,但是由临时约束和预应力引起的次反力等作用将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进行强度计算时,可以建立全桥结构安全验算的施工成桥模型。1)承载能力组合Ⅰ54
第5章<主梁结构验算>图5-5承载能力组合Ⅰ最大抗力及其对应的内力图5-6承载能力组合Ⅰ最小抗力及其对应的内力2)承载能力组合Ⅱ图5-7承载能力组合Ⅱ最大抗力及其对应的内力图5-8承载能力组合Ⅱ最小抗力及其对应的内力5.5应力验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各个受力阶段均有其不同的受力特点,为了保证构件在各个施工阶段的安全,除了进行强度计算之外,还必须对其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应力情况分别进行验算。5.5.1施工阶段应力验算表5-2施工阶段混凝土应力表(单位:MPa)54
第5章<主梁结构验算>阶段号施工上缘最大上缘最小下缘最大下缘最小10#块浇筑,临时支座1.951.27-0.009-0.27521#块悬臂施工3.771.530.062-0.47132#块悬臂施工5.561.630.033-0.65343#块悬臂施工6.791.620.215-0.62954#块悬臂施工8.061.30.162-0.57565#块悬臂施工9.481.970.494-0.33776#块悬臂施工10.01.351.13-0.1187#块悬臂施工10.61.451.72-0.08998#块悬臂施工11.11.452.310.201109#块悬臂施工11.51.462.98-0.011110#块悬臂施工11.91.473.73-0.0331211#块悬臂施工11.30.7054.86-0.1711312#块悬臂施工10.50.5736.09-0.17214中跨合拢前压重10.50.5156.37-0.17615中跨合拢10.50.56412.2-0.171613#块悬臂施工10.31.2315.9-1.41714#块悬臂施工9.160.55120.0-1.218边跨现浇段9.14-0.0119.90.01219边跨合拢9.490.07518.63.5220二期恒载7.580.07216.43,47由上表知,各截面在各个施工阶段的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图5-9最大悬臂阶段截面正应力(MPa)图5-10中跨合拢阶段截面正应力(MPa)54
第5章<主梁结构验算>图5-11边跨合拢阶段截面正应力(MPa)5.5.2使用阶段应力验算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Ⅰ正应力、主应力、剪应力图5-1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Ⅰ正应力(MPa)图5-1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Ⅰ主应力(MPa)图5-1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Ⅰ剪应力(MPa)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Ⅱ正应力、主应力、剪应力54
第5章<主梁结构验算>图5-1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Ⅱ正应力(MPa)图5-1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Ⅱ主应力(MPa)图5-17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Ⅱ剪应力(MPa)整理数据可以列出表5-3应力检算结果:表5-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力、抗裂检算结果(单位MPa)荷载组合上缘最大应力上缘最小应力下缘最大应力下缘最小应力最大剪应力最大主压应力最大主拉应力组合Ⅰ计算值8.050.4312.043.893.6913.91-2.53允许值≤16.8≥0≤16.8≥0≤5.79≤20.1≥-3.1组合Ⅱ计算值8.060.4212.052.973.6913.92-2.53允许值≤18.4≥0≤18.4≥0≤5.79≤20.1≥-3.15.5.3钢束应力验算表5-4钢束使用阶段组合最大应力(单位:MPa)钢束号主力下最大应力容许应力是否满足主+附最大应力容许应力是否满足1-921-1.12E+03是-921-1.12E+03是2-921-1.12E+03是-921-1.12E+03是3-918-1.12E+03是-918-1.12E+03是54
第5章<主梁结构验算>4-923-1.12E+03是-923-1.12E+03是5-943-1.12E+03是-943-1.12E+03是6-948-1.12E+03是-948-1.12E+03是7-956-1.12E+03是-956-1.12E+03是8-961-1.12E+03是-961-1.12E+03是9-998-1.12E+03是-998-1.12E+03是10-1.00E+03-1.12E+03是-1.00E+03-1.12E+03是11-1.00E+03-1.12E+03是-1.00E+03-1.12E+03是12-997-1.12E+03是-997-1.12E+03是13-997-1.12E+03是-997-1.12E+03是14-996-1.12E+03是-996-1.12E+03是15-1.00E+03-1.12E+03是-1.00E+03-1.12E+03是16-849-1.12E+03是-849-1.12E+03是17-954-1.12E+03是-954-1.12E+03是18-1.01E+03-1.12E+03是-1.01E+03-1.12E+03是19-1.05E+03-1.12E+03是-1.05E+03-1.12E+03是20-1.08E+03-1.12E+03是-1.08E+03-1.12E+03是21-1.09E+03-1.12E+03是-1.09E+03-1.12E+03是22-1.10E+03-1.12E+03是-1.10E+03-1.12E+03是23-1.11E+03-1.12E+03是-1.11E+03-1.12E+03是24-1.11E+03-1.12E+03是-1.11E+03-1.12E+03是25-1.10E+03-1.12E+03是-1.10E+03-1.12E+03是26-1.10E+03-1.12E+03是-1.10E+03-1.12E+03是27-1.09E+03-1.12E+03是-1.09E+03-1.12E+03是28-1.09E+03-1.12E+03是-1.09E+03-1.12E+03是29-1.08E+03-1.12E+03是-1.08E+03-1.12E+03是30-958-1.12E+03是-958-1.12E+03是31-986-1.12E+03是-986-1.12E+03是32-1.04E+03-1.12E+03是-1.04E+03-1.12E+03是33-1.04E+03-1.12E+03是-1.04E+03-1.12E+03是34-1.02E+03-1.12E+03是-1.02E+03-1.12E+03是35-1.02E+03-1.12E+03是-1.02E+03-1.12E+03是36-1.00E+03-1.12E+03是-1.00E+03-1.12E+03是37-886-1.12E+03是-886-1.12E+03是38-943-1.12E+03是-943-1.12E+03是39-950-1.12E+03是-950-1.12E+03是40-900-1.12E+03是-900-1.12E+03是41-1.01E+03-1.12E+03是-1.01E+03-1.12E+03是42-862-1.12E+03是-862-1.12E+03是43-921-1.12E+03是-921-1.12E+03是44-921-1.12E+03是-921-1.12E+03是45-918-1.12E+03是-918-1.12E+03是46-923-1.12E+03是-923-1.12E+03是54
第5章<主梁结构验算>47-943-1.12E+03是-943-1.12E+03是48-948-1.12E+03是-948-1.12E+03是49-956-1.12E+03是-956-1.12E+03是50-961-1.12E+03是-961-1.12E+03是51-998-1.12E+03是-998-1.12E+03是52-1.00E+03-1.12E+03是-1.00E+03-1.12E+03是53-1.00E+03-1.12E+03是-1.00E+03-1.12E+03是54-997-1.12E+03是-997-1.12E+03是55-997-1.12E+03是-997-1.12E+03是56-997-1.12E+03是-997-1.12E+03是57-999-1.12E+03是-999-1.12E+03是58-849-1.12E+03是-849-1.12E+03是59-953-1.12E+03是-953-1.12E+03是60-1.01E+03-1.12E+03是-1.01E+03-1.12E+03是61-1.05E+03-1.12E+03是-1.05E+03-1.12E+03是62-1.08E+03-1.12E+03是-1.08E+03-1.12E+03是63-1.09E+03-1.12E+03是-1.09E+03-1.12E+03是64-1.10E+03-1.12E+03是-1.10E+03-1.12E+03是65-1.11E+03-1.12E+03是-1.11E+03-1.12E+03是66-1.11E+03-1.12E+03是-1.11E+03-1.12E+03是67-1.10E+03-1.12E+03是-1.10E+03-1.12E+03是68-1.10E+03-1.12E+03是-1.10E+03-1.12E+03是69-1.09E+03-1.12E+03是-1.09E+03-1.12E+03是70-1.09E+03-1.12E+03是-1.09E+03-1.12E+03是71-987-1.12E+03是-987-1.12E+03是72-985-1.12E+03是-985-1.12E+03是73-1.04E+03-1.12E+03是-1.04E+03-1.12E+03是74-1.04E+03-1.12E+03是-1.04E+03-1.12E+03是75-1.02E+03-1.12E+03是-1.02E+03-1.12E+03是76-1.02E+03-1.12E+03是-1.02E+03-1.12E+03是77-1.00E+03-1.12E+03是-1.00E+03-1.12E+03是78-862-1.12E+03是-862-1.12E+03是79-1.06E+03-1.12E+03是-1.06E+03-1.12E+03是80-1.06E+03-1.12E+03是-1.06E+03-1.12E+03是81-919-1.12E+03是-919-1.12E+03是由上表可知,各钢束在使用阶段的应力均满足。5.6刚度验算与预拱度设置5.6.1活载作用下的挠度按《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第7.3.2条规定,梁部结构在ZK竖向活载作用下,梁体的竖向挠度不应大于表5-5限值。54
第5章<主梁结构验算>表5-5梁体的竖向挠度限值跨度范围设计时速注:表中限值适用于3跨及以上的双线简支梁;对于3跨及以上的一联的连续梁,梁体竖向挠度限值按表中数值的1.1倍取用。本设计为3跨一联的连续梁桥,设计时速为,,故梁体的竖向挠度限值为。图5-19ZK活载最大、最小M下挠度图(m)图5-20ZK活载最大、最小Q下挠度图(m)图5-21ZK活载最大、最小N下挠度图(m)整理上述数据得表5-6结果:表5-6活载挠度和转角检算结果活载类型最大竖向挠度/mm是否满足ZK活载-36.1≤67.5是5.6.2恒载挠度及预拱度设置54
第5章<主梁结构验算>图5-22恒载作用下最大挠度图(m)恒载(包括结构自重、预加力和收缩徐变)作用下引起的最大上拱度为166.7mm,预拱度按(恒载+1/2活载)挠度值反向设置,即跨中预设下拱值如表5-7所示,其他位置按圆曲线过渡。表5-7预拱度设置结果跨中位置2-3号墩间预拱度/mm148.65.7支座反力汇总表5-8使用阶段支座反力汇总(单位:kN)节点号结构自重正常使用极限状态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Ⅱ2722011700117002262200755007550054622007550075500747220117001170054
第5章<主梁结构验算>54
第6章<工程量统计>第6章工程量统计工程数量是技术经济指标之一,它很直观的反映了一座桥梁建造的水平。目前我国以每平方米桥面的三材(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普通钢筋)用量与每平方米桥面造价来表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技术经济指标。统计表见表6-1(其中普通钢筋按每方混凝土180kgHRB335估算)。表6-1工程数量表工程项目说明单位数量C55混凝土梁体m313400Φ15.24mm低松弛钢绞线纵向Rjy=1860MPakg1002482.7OVM15-19锚具/OVM15-15锚具套1192/604塑料波纹管直径100mm/90mmm34361/15642普通钢筋Ⅱ级钢筋t2412TQZ8000-DX-150-0.02球型支座纵向活动套2TQZ8000-SX-150-0.02球型支座纵向活动套2TQZ55000DX-200-0.02球型支座纵向活动套5TQZ55000SX-200-0.02球型支座纵向活动套4TQZ55000-GD-0.02球型支座纵向活动套1挂篮60t套1054
结束语结束语毕业设计选题时,我选择了连续梁桥的设计。我认为,完整地设计一座连续梁桥是一个桥梁专业学生的基本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融汇贯通,更是对大学四年的总结。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对设计的全过程,从方案比选、尺寸拟定、配筋设计、施工方案到结构检算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一.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学习的一次总结。整个设计过程融汇了工程制图、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桥涵水文、桥梁工程、桥梁建造等课程,使我学会了如何把以前所学的知识贯通起来,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二.Dr.Bridge3.0的使用为我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有限元分析软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让我深刻意识到计算软件和理论知识的关系。现代桥梁软件功能很完备,很多计算项目都能自动处理,且输出内容十分丰富,能满足设计的需要。但必须认识到,桥梁软件只是一种结构分析的辅助工具,工具的使用效果依赖于使用人员力学模型的建立和使用软件的水平。作为设计人员,必须具有深厚的力学基础,并对程序的功能与限制有详尽的了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计算工具的效用。三.通过论文的撰写,使我进一步熟悉了Word、Excel等软件的功能,锻炼了遇到问题时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英文文献的翻译也开阔了我在专业方面的视野。真诚感谢于老师的硕士师兄们在我进行实践设计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指导。真诚感谢我们小组的常红航、陈天日、贺勇、刘鹏、陈玥同学在我设计过程中给予的帮助。最后,感谢于向东老师在毕业设计中对我的悉心指导和精心指拨,使我在设计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得到了合理的答案,对一些概念有了更透彻的认识。于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胸怀宽广、平易近人,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给我树立了榜样,使我受益终生。林孔斌2010年6月1日5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2]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3]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S].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5]范立础.桥梁工程(上、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6]裘伯永,盛兴旺,乔建东,文雨松.桥梁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7]姚玲森主编.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4[8]陈宝春编著.钢管混凝土拱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9]陈宝春编著.钢管混凝土拱桥实例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0]陈宝春,郑怀颖.钢管混凝土飞鸟式拱桥桥型分析[J].中外公路.2006,26(6):43-51[11]徐岳,王亚君,万振江编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1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编著.桥梁设计工程师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3]李国平主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4]袁锦根,余志武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15]刘成宇.土力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16]李亮,魏丽敏.基础工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17]刘效尧,朱新实.预应力技术及材料设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18]朱琴忠.芜湖长江大桥芜湖岸铁路引桥跨大堤连续梁设计[J].桥梁建设.2003,(3):43-48[19]张继尧等著.悬臂浇注预应力砼连续梁桥[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20]雷俊卿主编.桥梁悬臂施工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54
附录1:设计图纸(目录)附录1:设计图纸(目录)序号图名图号图纸大小(mm×mm)1飞云江铁路特大桥第一方案全桥布置图01420×18502飞云江铁路特大桥第二方案全桥布置图02420×18503预应力连续梁桥梁体轮廓图03420×21004预应力连续梁桥2、3#桥墩构造图04420×6405预应力连续梁桥纵向钢索布置图(一)05420×15006预应力连续梁桥纵向钢索布置图(二)06420×5947预应力连续梁桥纵向钢索大样图07420×7805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吉林市财政局办公楼结构、施工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江川~华宁k15+000~k18+000段的新建二级公路的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江海桥梁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江西省大余县金瑞华庭住宅楼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教学楼基础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结构计算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 金星综合办公大楼空调、采暖、通风工程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康彩工贸公司办公楼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康馨小区住宅楼(1#)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选型 毕业设计计算书
- 框架剪力墙结构教师公寓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框架教学楼计算书 毕业设计
- 昆明某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昆明市某篮球馆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网架)
- 昆明市某小学教学楼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礼县江口—大滩公路 路基毕业设计计算书
- 李庄跨线桥施工图设计 毕业设计计算书
- 连续刚构桥 毕业设计(计算书)
- 聊城市民政局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