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2.84 KB
- 6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施工工艺标准(企业标准)××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写会签栏16
编制人:王力强审核人:张丰良批准人:陈小东批准时间:2002年3月20日执行时间:2002年4月1日标准名称及编号:XDQB2002施工工艺标准企业公章:序言17
本企业标准的编写是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性标准等为基础而进行的。本着“国家标准是最低限度的标准,企业标准应严于国家标准,方才有意义”这样的指导思想,否则,企业就不能得到持续进步和长足发展;坚持贯彻“精雕细琢、精心施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企业精神;同时,也结合本公司实际管理水平和质量水平来进行编写。本标准在质量实测方面稍微严于国家标准,今要求各项目经理部在施工过程认真贯彻执行本标准。为了提高本企业标准质量,请各在建工程项目经理部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有更好的管理理念、施工技术或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等都要及时反馈给公司,只要有利于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等意见和建议,公司都会予与重视并吸收采纳,以供今后修订时加入新的内容,从而促使本公司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并能增强公司在建筑市场的竟争力,使本公司越办越好越红火,在不久的将来晋升为特级资质等级的企业,成为中国建筑业的龙头企业,希望这一天指日可待。××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编写二OO二年三月二十日目录18
一、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XDQB2002—S—01-------------------------1二、室内塑料排水管道安装工艺标准XDQB2002—S—02-------------------------2三、室外给水管道及设备安装工艺标准XDQB2002—S—03----------------------3四、室内消防管道及设备安装工艺标准XDQB2002—S—04----------------------4五、管道及设备防腐工艺标准XDQB2002—S—05----------------------------------5六、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装工艺标准XDQB2002—S—06-------------------6七、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施工工艺标准XDQB2002—D—01---------------------7八、瓷柱、瓷瓶配线施工工艺标准XDQB2002—D—02---------------------------8九、塑料线槽配线施工工艺标准XDQB2002—D—03------------------------------9十、硬质阻燃型塑料管(PVC)暗敷设工艺标准XDQB2002—D—04------------10十一、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标准XDQB2002—D—05--------------------------------11十二、配电箱(盘)安装施工工艺标准XDQB2002—D—06-------------------12十三、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XDQB2002—D—07-------------------------13十四、共用电视天线系统安装工艺标准XDQB2002—D—08-------------------14一、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XDQB2002—S—01)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和一般工业建筑的给水管道(包括给水铸铁管和镀锌碳素钢管的冷热水管)19
安装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铸铁给水管及管件的规格应符合设计压力要求,管壁薄厚均匀,内外光滑整洁,不得有砂眼、裂纹、毛刺和疙瘩;承插口的内外径及管件应造型规矩,管内外表面的防腐涂层应整洁均匀,附着牢固。管材及管件均应有出厂合格证。2.1.2镀锌碳素钢管及管件的规格种类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壁内外镀锌均匀,无锈蚀、无飞刺。管件无偏扣、乱扣,丝扣不全或角度不准等现象。管材及管件均应有出厂合格证。2.1.3水表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自来水公司确认,热水系统选用符合温度要求的热水表。表壳铸造规矩,无砂眼、裂纹,表玻璃盖无损坏,沿封完整,有出厂合格证。2.1.4阀门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热水系统阀门符合温度要求。阀体铸造规矩,表面光洁,无裂纹、开关灵活,关闭严密,填料密封完好无渗漏,手轮完整无损坏,有出厂合格证。2.2主要机具:2.2.1机械:套丝机、砂轮锯、台钻、电锤、手电钻、电焊机、电动试压泵等。2.2.2工具:套丝板、管钳、压力钳、手锯、手锤、活扳手、链钳、煨弯器、手压泵、捻凿、大锤、断管器等。2.2.3其它:水平尺、线坠、钢卷尺、小线、压力表等。2.3作业条件:2.3.1地下管道铺设必须在房心土回填夯实或挖到管底标高,沿管线铺设位置清理干净,管道穿墙处已留管洞或安装套管,其洞口尺寸和套管规格符合要求,坐标、标高正确。2.3.2暗装管道应在地沟未盖沟盖或吊顶未封闭前进行安装,其型钢支架均应安装完毕并符合要求。2.3.3明装托、吊干管安装必须在安装层的结构顶板完成后进行。沿管线安装位置的模板及杂物清理干净,托吊卡件均已安装牢固,位置正确。2.3.4立管安装应在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高层建筑在主体结构达到安装条件后,适当插入进行。每层均应有明确的标高线,暗装竖井管道,应把竖井内的模板及杂物清除干净,并有防坠落措施。2.3.5支管安装应在墙体砌筑完毕,墙面未装修前进行(包括暗装支管)。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管道试压→管道防腐和保温→管道冲洗3.2安装准备:认真熟悉图纸,根据施工方案决定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交底的具体措施做好准备工作。参看有关专业设备图和装修建筑图,核对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管道排列所用空间是否合理。有问题及时与设计和有关人员研究解决,办好变更洽商记录。3.3预制加工:按设计图纸画出管道分路、管径、变径、预留管口,阀门位置等施工草图,在实际安装的结构位置做上标记,按标记分段量出实际安装的准确尺寸,记录在施工草图上,然后按草图测得的尺寸预制加工(断管、套丝、上零件、调直、校对,按管段分组编号(工艺详见1—1)。3.4干管安装:3.4.1给水铸铁管道安装:3.4.1.1在干管安装前清扫管膛,将承口内侧插口外侧端头的沥青除掉,承口朝来水方向顺序排列,联接的对口间隙应不小于3mm。找平找直后,将管道固定。管道拐弯和始端处应支撑顶牢,防止捻口时轴向移动,所有管口随时封堵好。3.4.1.2捻麻时先清除承口内的污物,将油麻绳拧成麻花状,用麻钎捻入承口内,一般捻两圈以上,约为承口深度的三分之一,使承口周围间隙保持均匀,将油麻捻实后进行捻灰,水泥用325号以上加水拌匀(水灰比为1∶9),用捻凿将灰填入承口,随填随捣,填满后用手锤打实,直至将承口打满,灰口表面有光泽。承口捻完后应进行养护,用湿土覆盖或用麻绳等物缠住接口,定时浇水养护,一般养护2至5天。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3.4.1.3采用青铅接口的给水铸铁管在承口油麻打实后,用定型卡箍或包有胶泥的麻绳紧贴承口,缝隙用胶泥抹严,用化铅锅加热铅锭至500℃左右(液面呈紫红颜色),水平管灌铅口位于上方,将熔铅缓慢灌入承口内,使空气排出。对于大管径管道灌铅速度可适当加快,防止熔铅中途凝固。每个铅口应一次灌满,凝固后立即拆除卡箍或泥模,用捻凿将铅口打实(铅接口也可采用捻铅条的方式)。3.4.2给水镀锌管安装:安装时一般从总进入口开始操作,总进口端头加好临时丝堵以备试压用,设计要求沥青防腐或加强防腐时,应在预制后、安装前做好防腐。把预制完的管道运到安装部位按编号依次排开。安装前清扫管膛,丝扣连接管道抹上铅油缠好麻,用管钳按编号依次上紧,丝扣外露2至320
扣,安装完后找直找正,复核甩口的位置、方向及变径无误。清除麻头,所有管口要加好临时丝堵。3.4.3热水管道的穿墙处均按设计要求加好套管及固定支架,安装伸缩器按规定做好预拉伸,待管道固定卡件安装完毕后,除去预拉伸的支撑物,调整好坡度,翻身处高点要有放风、低点有泄水装置。3.4.4给水大管径管道使用无镀锌碳素钢管时,应采用焊接法兰连接,管材和法兰根据设计压力选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管道安装完先做水压试验,无渗漏编号后再拆开法兰进行镀锌加工。加工镀锌的管道不得刷漆及污染,管道镀锌后按编号进行二次安装。3.5立管安装:3.5.1立管明装:每层从上至下统一吊线安装卡件,将预制好的立管按编号分层排开,顺序安装,对好调直时的印记,丝扣外露2至3扣,清除麻头,校核预留甩口的高度、方向是否正确。外露丝扣和镀锌层破损处刷好防锈漆。支管甩口均加好临时丝堵。立管截门安装朝向应便于操作和修理。安装完后用线坠吊直找正,配合土建堵好楼板洞。3.5.2立管暗装:竖井内立管安装的卡件宜在管井口设置型钢,上下统一吊线安装卡件。安装在墙内的立管应在结构施工中预留管槽,立管安装后吊直找正,用卡件固定。支管的甩口应露明并加好临时丝堵。3.6支管安装:3.6.1支管明装:将预制好的支管从立管甩口依次逐段进行安装,有截门应将截门盖卸下再安装,根据管道长度适当加好临时固定卡,核定不同卫生器具的冷热水预留口高度、位置是否正确,找平找正后栽支管卡件,去掉临时固定卡,上好临时丝堵。支管如装有水表先装上连接管,试压后在交工前拆下连接管,安装水表。3.6.2支管暗装:确定支管高度后画线定位,剔出管槽,将预制好的支管敷在槽内,找平找正定位后用勾钉固定。卫生器具的冷热水预留口要做在明处,加好丝堵。3.6.3热水支管:热水支管穿墙处按规范要求做好套管。热水支管应做在冷水支管的上方,支管预留口位置应为左热右冷。其余安装方法同冷水支管。3.7管道试压:铺设、暗装、保温的给水管道的隐蔽前做好单项水压试验。管道系统安装完后进行综合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时放净空气,充满水后进行加压,当压力升到规定要求时停止加压,进行检查,如各接口和阀门均无渗漏,持续到规定时间,观察其压力下降在允许范围内,通知有关人员验收,办理交接手续。然后把水泄净,被破损的镀锌层和外露丝扣处做好防腐处理,再进行隐蔽工作。3.8管道冲洗:管道在试压完成后即可做冲洗,冲洗应用自来水连续进行,应保证有充足的流量。冲洗洁净后办理验收手续。3.9管道防腐和保温:3.9.1管道防腐:给水管道铺设与安装的防腐均按设计要求及国家验收规范施工,所有型钢支架及管道镀锌层破损处和外露丝扣要补刷防锈漆。3.9.2管道保温:给水管道明装暗装的保温有三种形式:管道防冻保温、管道防热损失保温、管道防结露保温。其保温材质及厚度均按设计要求(详见第十六章),质量达到国家验收规范标准。4质量标准4.1保证项目:4.1.1隐蔽管道和给水系统的水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检验方法:检查系统或分区(段)试验记录。4.1.2管道及管道支座(墩)严禁铺设在冻土和未经处理的松土上。检查方法:观察或检查隐蔽工程记录。4.1.3给水系统竣工后或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吹洗。检查方法:检查吹洗记录。4.2基本项目:4.2.1管道坡度的正负偏差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用水准仪(水平尺)拉线和尺量检查或检查隐蔽工程记录。4.2.2碳素钢管的螺纹加工精度符合国际《管螺纹》规定,螺纹清洁规整,无断丝或缺丝,连接牢固,管螺纹根部有外露螺纹,镀锌碳素钢管无焊接口,螺纹无断丝。镀锌碳素钢管和管件的镀锌层无破损,螺纹露出部分防腐蚀良好,接口处无外露油麻等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或解体检查。4.2.3碳素钢管的法兰连接应对接平行、紧密,与管子中心线垂直。螺杆露出螺母长度一致,且不大于螺杆直径的二分之一,螺母的在侧,衬垫材质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检查方法:观察检查。4.2.4非镀锌碳素钢管的焊接焊口平直,焊波均匀一致,焊缝表面无结瘤、夹渣和气孔。焊缝加强21
面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检查方法:观察或用焊接检测尺检查。4.2.5金属管道的承插和套箍接口结构及所有填料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灰口密实饱满,胶圈接口平直无扭曲,对口间隙准确,环缝间隙均匀,灰口平整、光滑,养护良好,胶圈接口回弹间隙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检查方法:观察或尺量检查。4.2.6管道支(吊、托)架及管座(墩)的安装应构造正确,埋设平正牢固,排列整齐。支架与管道接触紧密。检验方法:观察或用手扳检查。4.2.7阀门安装:型号、规格、耐压和严密性试验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位置、进出口方向正确,连接牢固、紧密,启闭灵活,朝向合理,表面洁净。检查方法:手扳检查和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单。4.2.8埋地管道的防腐层材质和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卷材与管道以及各层卷材间粘贴牢固,表面平整,无皱折、空鼓、滑移和封口不严等缺陷。检查方法:观察或切开防腐层检查。4.2.9管道、箱类和金属支架的油漆种类和涂刷遍数符合设计要求,附着良好,无脱皮、起泡和漏涂,漆膜厚度均匀,色泽一致,无流淌及污染现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给水管道安装的充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1-7。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1-7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给水铸每1m1铁管全长(25m以上)不大于25水平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100mm0.5用水平尺直尺拉1纵、横方向每1m碳素管径大于100mm1线和尺量检查弯曲钢管全长管径小于或等于100mm不大于13(25m以上)管径大于100mm不大于25给水每1m3立管铸铁管全长(5m以上)不大于152吊线和尺量检查垂直度碳素每1m2钢管全长(5m以上)不大于10表面卷材或板材4用2m靠尺和楔形平整面涂抹或其它8塞尺检查3隔热层+0.1δ用钢针刺入隔热厚度0.05δ尺和尺量检查5成品保护5.1安装好的管道不得用做支撑或放脚手板,不得踏压,其支托卡架不得做为其它用途的受力点。5.2管道在喷浆前要加以保护,防止灰浆污染管道。5.3截门的手轮在安装时应卸下,交工前统一安装完好。5.4水表应有保护措施,为防止损坏,可统一在交工前装好。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管道镀锌层损坏原因:由于压力管钳日久失修,卡不住管道造成。6.2立管甩口高度不准确原因:由于层高超出允许偏差或测量不准。6.3立管距墙不一致或半明半暗原因:由于立管位置安排不当,或隔断墙位移偏差太大造成。6.4热水立管的套管向下层漏水原因:由于套管露出地面高度不够,或地面抹灰太厚造成。22
7应具备的质量记录7.1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7.2给水、热水导管预检记录。7.3给水、热水立管预检记录。7.4给水、热水支管预检记录。7.5给水、热水管道单项试压记录。7.6给水、热水管道隐蔽检查记录。7.7给水、热水系统试压记录。7.8给水、热水系统冲洗记录。7.9给水、热水系统通水记录。7.10热水系统调试记录。二、室内塑料排水管道安装工艺标准(XDQB2002—S—02)1范围23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及一般工业建筑室内生活排水、雨水及有酸碱性的排水管道安装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管材为硬质聚氯乙烯(UPVC)。所用粘接剂应是同一厂家配套产品,应与卫生洁具连接相适宜,并有产品合格证及说明书。2.1.2管材内外表层应光滑,无气泡、裂纹,管壁薄厚均匀,色泽一致。直管段挠度不大于1%。管件造型应规矩、光滑,无毛刺。承口应有梢度,并与插口配套。2.1.3其它材料:粘接剂、型钢、圆钢、卡件、螺栓、螺母、肥皂等。2.2主要机具:2.2.1手电钻、冲击钻、手锯、铣口器、钢刮板、活扳手、手锤、水平尺、套丝板、毛刷、棉布、线坠等。2.3作业条件:2.3.1埋设管道,应挖好槽沟,槽沟要平直,必须有坡度,沟底夯实。2.3.2暗装管道(包括设备层、竖井、吊顶内的管道)首先应核对各种管道的标高、坐标的排列有无矛盾。预留孔洞预埋件已配合完成。土建模板已拆除,操作场地清理干净,安装高度超过3.5m应搭好架子。2.3.3室内明装管道要与结构进度相隔二层的条件下进行安装。室内地平线应弹好,初装修抹灰工程已完成。安装场地无障碍物。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卡件固定→封口堵洞→闭水试验→通水试验3.2预制加工:根据图纸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按预留口位置测量尺寸,绘制加工草图。根据草图量好管道尺寸,进行断管。断口要平齐,用铣刀或刮刀除掉断口内外飞刺,外棱铣出15°角。粘接前应对承插口先插入试验,不得全部插入,一般为承口的3/4深度。试插合格后,用棉布将承插口需粘接部位的水分、灰尘擦拭干净。如有油污需用丙酮除掉。用毛刷涂抹粘接剂,先涂抹承口后涂抹插口,随即用力垂直插入,插入粘接时将插口中稍作转动,以利粘接剂分布均匀,约30s至1min即可粘接牢固。粘牢后立即将溢出的粘接剂擦拭干净。多口粘连时应注意预留口方向。3.3干管安装: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坐标、标高预留槽洞或预埋套管。埋入地下时,按设计坐标、标高、坡向、坡度开挖槽沟并夯实。采用托吊管安装时应按设计坐标、标高、坡向做好托、吊架。施工条件具备时,将预制加工好的管段,按编号运至安装部位进行安装。各管段粘连时也必须按粘接工艺依次进行。全部粘连后,管道要直,坡度均匀,各预留口位置准确。安装立管需装伸缩节,伸缩节上沿距地坪或蹲便台70~100mm。干管安装完后应做闭水试验,出口用充气橡胶堵封闭,达到不渗潜漏,水位不下降为合格。地下埋设管道应先用细砂回填至管上皮100mm,上覆过筛土,夯实时勿碰损管道。托吊管粘牢后再按水流方向找坡度。最后将预留口封严和堵洞。3.4立管安装:首先按设计坐标要求,将洞口预留或后剔,洞口尺寸不得过大,更不可损伤受力钢筋。安装前清理场地,根据需要支搭操作平台。将已预制好的立管运到安装部位。首先清理已预留的伸缩节,将已预制好的立管运到安装部位。首先清理已预留的伸缩节,将锁母拧下,取出U型橡胶圈,清理杂物。复查上层洞口是否合适。立管插入端应先划好插入长度标记,然后涂上肥皂液,套上锁母及U型橡胶圈。安装时先将立管上端伸入上一层洞口内,垂直用力插入至标记为止(一般预留胀缩量为20~30mm)。合适后即用自制U型钢制抱卡紧固于伸缩节上沿。然后找正找直,并测量顶板距三通口中心是否符合要求。无误后即可堵洞,并将上层预留伸缩节封严。3.5支管安装:首先剔出吊卡孔洞或复查预埋件是否合适。清理场地,按需要支搭操作平台。将预制好的支管按编号运至现场。清除各粘接部位的污物及水分。将支管水平初步吊起,涂抹粘接剂,用力推入预留管口。根据管段长度调整好坡度。合适后固定卡架,封闭各预留管口和堵洞。3.6器具连接管安装:核查建筑物地面、墙面做法、厚度。找出预留口坐标、标高。然后按准确尺寸修整预留洞口。分部位实测尺寸做记录,并预制加工、编号。安装粘接时,必须将预留管口清理干净,再进行粘接。粘牢后找正、找直,封闭管口和堵洞打开下一层立管扫除口,用充气橡胶堵封闭上部,进行闭水试验。合格后,撤去橡胶堵,封好扫除口。3.7排水管道安装后,按规定要求必须进行闭水试验。凡属隐蔽暗装管道必须按分项工序进行。卫生洁具及设备安装后,必须进行通水通球试验。且应在油漆粉刷最后一道工序前进行。3.8地下埋设管道及出屋顶透气立管如不采用硬质聚氯乙烯排水管件而采用下水铸铁管件时,可采24
用水泥捻口。为防止渗漏,塑料管插接处用粗砂纸将塑料管横向打磨粗糙。3.9粘接剂易挥发,使用后应随时封盖。冬季施工进行粘接时,凝固时间为2~3min。粘接场所应通风良好,远离明火。4质量标准4.1保证项目:4.1.1管道的材质、规格、尺寸、粘接剂的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1.2隐蔽的排水管及雨水管道的灌水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区(段)灌水试验记录,管材出厂证明及粘接剂合格证。4.1.3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规定。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记录或用水准仪(水平尺)、拉线和尺量检查。4.1.4管道及管道支座(墩),严禁铺设在冻土和未经处理的松土上。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或检查隐蔽工程记录。4.1.5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装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伸缩节间距不大于4m。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4.1.6排水系统竣工后的通水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检验方法:通水检查或检查通水试验记录。4.2基本项目:4.2.1管道支(吊、托)架及管座(墩)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4.2.1.1排列整齐,支架与管子接触紧密。4.2.1.2托架距离应符合表1-10的规定。塑料排水横管固定件的间距表1-10公称通径(mm)5075100支架间距(mm)0.60.81.04.2.1.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11。室内塑料排水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1-11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水平管道每1m1.5用水准仪(水纵、横方向弯全长(25m不大于平尺)、直尺、拉曲以上)38线和尺量检查每1m3立管垂直度全长(5m以不大于吊线和尺量检查上)155成品保护5.1管道安装完成后,应将所有管口封闭严密,防止杂物进入,造成管道堵塞。5.2安装完的管道应加强保护,尤其立管距地2m以下时,应用木板捆绑保护。5.3严禁利用塑料管道做为脚手架的支点或安全带的拉点、吊顶的吊点。不允许明火烘烤塑料管,以防管道变形。5.4油漆粉刷前应将管道用纸包裹,以免污染管道。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预制好的管段弯曲或断裂。原因是直管堆放未垫实,或暴晒所致。6.2接口处外观不清洁,美观。粘接后外溢粘接剂应及时除掉。6.3粘接口漏水。原因是粘接剂涂刷不均匀,或粘接处未处理干净所致。6.4地漏安装过高过低,影响使用。原因是地平线未找准。6.5立管穿楼板处渗水。原因是立管穿楼板处没有做防水处理。7应具备的质量记录7.1应有管材和管件的产品合格证。7.2粘结剂合格证及使用期限。7.3排水横干管预检记录。25
7.4排水立管预检记录。7.5排水支管预检记录。7.6排水管道隐蔽检查记录。7.7排水管道灌水记录。7.8排水系统通水记录。7.9排水立管、横干管通球记录。7.10卫生器具通水记录。7.11雨水管道预检记录。7.12预埋雨水管道试压记录。7.13雨水管道隐蔽检查记录。7.14雨水系统灌水记录。三、室外给水管道及设备安装工艺标准(XDQB2002—S—03)1范围26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群(小区),工作压力不大于0.6Mpa的室外给水和消防管网的给水铸铁管及镀锌碳素钢管铺设安装。2施工准备2.1材料设备要求2.1.1给水铸铁管及管件规格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壁薄厚均匀,内外光滑整洁,不得有砂眼、裂纹、飞刺和疙瘩。承插口的内外径及管件应造型规矩,并有出厂合格证。2.1.2镀锌碳素钢管及管件管壁内外镀锌均匀,无锈蚀。内壁无飞刺,管件无偏扣、乱扣、方扣、丝扣不全、角度不准等现象。2.1.3阀门无裂纹,开关灵活严密,铸造规矩,手轮无损坏,并有出厂合格证。2.1.4地下消火栓,地下闸阀、水表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2.1.5捻口水泥一般采用不小于425的硅酸盐水泥和膨胀水泥(采用石膏矾土膨胀水泥或硅酸盐膨胀水泥)。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2.1.6其它材料:石棉绒、油麻绳、青铅、铅油、麻线、机油、螺栓、螺母、防锈漆等。2.2主要机具:2.2.1机具:套丝机、砂轮锯、砂轮锯、试压泵等。2.2.2工具:手锤、捻凿、钢锯、套丝扳、剁斧、大锤、电气焊工具、倒链、压力案、管钳、大绳、铁锹、铁镐等。2.2.3其它:水平尺、钢卷尺等。2.3作业条件:2.3.1管沟平直,管沟深度、宽度符合要求,阀门井、表井垫层,消火栓底座施工完毕。2.3.2管沟沟底夯实,沟内无障碍物。且应有防塌方措施。2.3.3管沟两侧不得堆放施工材料和其安物品。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安装准备→清扫管膛→管材、管件、阀门、消火栓等就位→管道连接→灰口养护→水压试验→管道冲洗3.2根据施工图检查管沟坐标、深度、平直程度、沟底管基密实度是否符合要求。3.3管道承口内部及插口外部飞刺、铸砂等应预先铲掉,沥青漆用喷灯或气焊烤掉,再用钢丝刷除去污物。3.4把阀门、管件稳放在规定位置,作为基准点。把铸铁管运到管沟沿线沟边,承口朝向来水方向。3.5根据铸铁管长度,确定管段工作坑位置,铺管前把工作坑挖好。工作坑尺寸见表1-23。工作坑尺寸表表1-23工作坑尺寸(mm)管径宽度长度(m)(mm)深度(m)承口前承口后75~250管径+0.60.60.20.3250以上管径+1.21.00.30.43.6用大绳把清扫后的铸铁管顺到沟底,清理承插口,然后对插安装管路,将承插接口顺直定位。3.7安装管件、阀门等应位置准确,阀杆要垂直向上。3.8铸铁管稳好后,在靠近管道两端处填土覆盖,两侧夯实,并应随即用稍粗于接口间隙的干净麻绳将接口塞严,以防泥土及杂物进入。3.9石棉水泥接口:3.10接口前应先在承插口内打上油麻,打油麻的工序如下:3.10.1打麻时将油麻拧成麻花状,其粗度比管口间隙大1.5倍,麻股由接口下方逐渐向上方,边塞边用捻凿依次打入间隙,捻凿被弹回表明麻已被打结实,打实的麻深度应是承口深度的1/3。3.10.1.1承插铸铁管填料深度见表1-24。#3.10.2石棉水泥捻口可用不小于425硅酸盐水泥,3~4级石棉,重量比为水∶石棉∶水泥=1∶3∶7。加水重量和气温有关,夏季炎热时要适当增加。承插铸铁管填料深度表表1-24管径接口承口接口填料深度(mm)27
(mm)间隙总深石棉水泥铅口(mm)(mm)接口麻灰麻铅75109033574050100~125109533624550150~2001010033675050250~30011105357055503.10.3捻口操作:将拌好的灰由下方至上方塞入已打好油麻的承口内,塞满后用捻凿和手锤将填料捣实,按此方法逐层进行,打实为止。当灰口凹入承口2~3mm,深浅一致,同时感到有弹性,灰表面呈光亮时可认为已打好。3.10.4接口捻完后,对接口要进行不少于48h的养护。3.11铅接口:铅接口详见1—2。3.12胶圈接口:3.12.1外观检查胶圈粗细均匀,无气泡,无重皮。3.12.2根据承口深度,在插口管端划出符合承插口的对口间隙不小于3mm,最大间隙不大于表1-25规定的印记。将胶圈塞入承口胶圈槽内,胶圈内侧及插口抹上肥皂水,将管子找平找正,用倒链等工具将铸铁管徐徐插入承口内至印记处即可。承插接口的环形间隙详见表1-26。铸铁管承插口的对口最大间隙表1-25管径(mm)沿直线铺设(mm)沿曲线铺设(mm)7545100~20057~13300~500614~22铸铁管承插口的环形间隙表1-25管径(mm)标准环形间隙(mm)允许偏差(mm)75~20010+3-2250~45011+450012-23.12.3管材与管件连接处采用石棉水泥接口。3.13镀锌碳素钢管铺设:镀锌碳素钢管埋地铺设要根据设计要求与土质情况做好防腐处理。其它施工工艺详见第二章。3.14单元水表安装:单元水表安装于表井底中心(见图1-42)。图1-423.15洒水栓安装见图1-43。3.16水压试验:对已安装好的管道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确定。3.17管道冲洗:28
管道安装完毕,验收前应进行冲洗,使水质达到规定洁净要求。并请有关单位验收,作好管道冲洗验收记录。4质量标准4.1保证项目:4.1.1埋地管沟敷设管道和架空管网的水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检验方法:检查管网或分段试验记录。4.1.2管道及管道支座(墩),严禁铺设在冻土和未结处理的松土上。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检查隐蔽工程记录。4.1.3给水管网竣工验收前,必须对系统进行冲洗。检验方法:检查冲洗记录。4.2基本项目:4.2.1管道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用水准仪(水平尺)、拉线和尺量检查或检查测量记录。4.2.2金属管道的承插和套箍接口的结构及所有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灰口密实、饱满、平整、光滑、环缝间隙均匀,灰口养护良好,填料凹入承口边缘不大于2mm,胶圈接口平直、无扭曲,对口间隙准确,胶圈接口回弹间隙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4.2.3镀锌碳素钢管道的螺纹连接质量要求:螺纹达到管螺纹加工精度,符合国际《管螺纹》规定,螺纹清洁、规整,无断丝,连接牢固,镀锌碳素钢管及管件的镀锌层无破损,螺纹露出部分防腐蚀良好,接口处无外露油麻等缺陷。镀锌碳素钢管无焊接口。检验方法:观察或解体检查。4.2.4镀锌碳素钢管道的法兰连接:要求达到对接平行、紧密,与管子中心线垂直,螺杆露出螺母长度一致,且不大于螺杆直径1/2,螺母在同侧,衬垫材质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5管道支(吊、托)架及管座(墩)的安装:要求达到构造正确,埋设平正牢固,排列整齐,支架与管子接触紧密。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4.2.6阀门安装质量要求达到型号、规格、耐压强度和严密性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位置、进出口方向正确,连接牢固、紧密。启闭灵活、朝向合理、表面洁净。检验方法:手扳检查和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单。4.2.7埋地管道的防腐层质量要求达到材质和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定规定,卷材与管道以及各层卷材间粘贴牢固。表面平整,无折皱、空鼓、滑移和封口不严等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或切开防腐层检查。4.2.8管道和金属支架涂漆质量要求达到油漆种类和涂刷遍数符合设计要求,附着良好,无脱皮、起泡和漏涂。漆膜厚度均匀,色泽一致,无流淌及污染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允许偏差项目:室外给水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27的要求。室外给水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1-27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29
埋地50铸铁管敷设在沟槽内201坐标碳素埋地40钢管敷设在沟槽内及架空15埋地±30铸铁管敷设在沟槽内±202标高碳素埋地±15钢管敷设在沟槽内±10每1m1.5用水平尺、直尺、铸铁管全长(25m以上)不大于40拉线和尺量检查管径小于或0.5等于100mm水平管理管径大于3纵、横方向1碳素每1m全长100mm弯曲钢管(25m以上)管径小于或不大于13等于100mm管径大于不大于25100mm5成品保护5.1给水铸铁管道、管件、阀门及消火栓运、放要避免碰撞损伤。5.2消火栓井及表井要及时砌好,以保证管件安装后不受损坏。5.3埋地管要避免受外荷载破坏而产生变形,试水完毕后要及时泄水,防止受冻。5.4管道穿铁路、公路基础要加套管。5.5地下管道回填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在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5.6在管道安装过程中,管道未捻口前应对接口处做临时封堵,以免污物进入管道。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埋地管道断裂。原因是管基处理不好,或填土夯实方法不当。6.2阀门井深度不够,地下消火栓的顶部出水口距井盖底部距离小于400mm。原因是埋地管道坐标及标高不准。6.3管道冲洗数遍,水质仍达不到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原因是管膛清扫不净。6.4水泥接口渗漏。原因是水泥标号不够或过期,接口未养护好,捻口操作不认真,未捻实。7应具备的质量记录7.1应有材料及设备的出厂合格证。7.2材料及设备进场检验记录。7.3管路系统的预检记录。7.4管路系统的隐蔽检查记录。7.5管路系统的试压记录。7.6系统的冲洗记录。7.7系统的通水记录。四、室内消防管道及设备安装工艺标准(XDQB2002—S—04)1范围30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和一般工业建筑的室内消防自动喷洒系统和消火栓系统的管道及设备安装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消防喷洒管材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一般采用镀锌碳素钢管及管件,管壁内外镀锌均匀,无锈蚀、无飞刺,零件无偏加、方扣、丝扣不全、角度不冷等现象。2.1.2消火栓系统管材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一般采用碳素钢管或无缝钢管,管材不得有弯曲、锈蚀、重皮及凹凸不平等现象。2.1.3消防喷洒系统的报警阀、作用阀、控制阀、延迟器、水流指示器、水泵结合器等主要组件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配件齐全,铸造规矩,表面光洁,无裂纹,启闭灵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2.1.4喷洒头的规格、类型、动作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型规矩,丝扣完整,感温包无破碎和松动,易熔片无脱落和松动。有产品出厂合格证。2.1.5消火栓箱体的规格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箱体表面平整、光洁。金属箱体无锈蚀,划伤,箱门开启灵活。箱体方正,箱内配件齐全。栓阀外型规矩,无裂纹,启闭灵活,关闭严密,密封填料完好,有产品出厂合格证。2.2主要机具:2.2.1套丝机,砂轮锯,台钻,电锤,手砂轮,手电钻,电焊机,电动试压泵等机械。2.2.2套丝板、管钳、台钳、压力钳、链钳、手锤、钢锯、扳手、射钉枪、倒链、电气焊等工具。2.3作业条件:2.3.1主体结构已验收,现场已清理干净。2.3.2管道安装所需要的基准线应测定并标明,如吊顶标高、地面标高、内隔墙位置线等。2.3.3设备基础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安装条件。2.3.4安装管道所需要的操作架应由专业人员搭设完毕。2.3.5检查管道支架、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是否正确。2.3.6喷洒头安装按建筑装修图确定位置,吊顶龙骨安装完按吊顶材料厚度确定喷洒头的标高。封吊顶时按喷洒头预留口位置在顶板上开孔。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安装准备→干管安装→报警阀安装→立管安装→喷洒分层干支管、消火栓及支管安装→水流指示器、消防水泵、高位水箱、水泵结合器安装→管道试压→管道冲洗→喷洒头支管安装(系统综合试压及冲洗)→节流装置安装→报警阀配件、消火栓配件、喷洒头安装→系统通水试调。3.2安装准备:3.2.1认真熟悉图纸,根据施工方案、技术、安全交底的具体措施选用材料,测量尺寸,绘制草图,预制加工。3.2.2核对有关专业图纸,查看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或排列位置不当,及时与设计人员研究解决,办理洽商手续。3.2.3检查预埋件和预留洞是否准确。3.2.4检查管材、管件、阀门、设备及组件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3.2.5要安排合理的施工顺序,避免工程交叉作业干扰,影响施工。3.3.干管安装:3.3.1喷洒管道一般要求使用镀锌管件(干管直径在100mm以上,无镀锌管件时采用焊接法兰连接,试完压后做姨标记拆下来加工镀锌)。需要镀锌加工的管道应选用碳素钢管或无缝钢管,在镀锌加工前不允许刷油和污染管道。需要拆装镀锌的管道应先安排施工。3.3.2喷洒干管用法兰连接每根配管长度不宜超过6m,直管段可把几根连接一起,使用倒链安装,但不宜过长。也可调直后,编号依次顺序吊装,吊装时,应先吊起管道一端,待稳定后再吊起另一端。3.3.3管道连接紧固法兰时,检查法兰端面是否干净,采用3~5mm的橡胶垫片。法兰螺栓的规格应符合规定。紧固螺栓应先紧最不利点,然后依次对称紧固。法兰接口应安装在易拆装的位置。3.3.4消火栓系统干管安装应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管材,按压力要求选用碳素钢管或无缝钢管。3.3.4.1管道在焊接前应清除接口处的浮锈、污垢及油酯。3.3.4.2当壁厚≤4mm,直径≤50mm时应采用气焊;壁厚≥4.5mm,直径≥70mm时应采用电焊。3.3.4.3不同管径的管道焊接,连接时如两管径相差不超过小管径的15%,可将大管端部缩口与小31
管对焊。如果两管相差过小管径15%,应加工异径短管焊接。3.3.4.4管道对口焊缝上不得开口焊接支管,焊口不得安装在支吊架位置上。3.3.4.5管道穿墙处不得有接口(丝接或焊接)管道穿过伸缩缝处应有防冻措施。3.3.4.6碳素钢管开口焊接时要错开焊缝,并使焊缝朝向易观察和维修的方向上。3.3.4.7管道焊接时先点焊三点以上,然后检查预留口位置、方向、变径等无误后,找直、找正,再焊接,紧固卡件、拆掉临时固定件。3.4报警阀安装:应设在明显、易于操作的位置,距地高度宜为1m左右。报警阀处地面应有排水措施,环境温度不应低+5℃。报警阀组装时应按产品说明书和设计要求,控制阀应有启闭指示装置,并使阀门工作处于常开状态。3.5消防喷洒和消火栓立管安装:3.5.1立管暗装在竖井内时,在管井内预埋铁件上安装卡件固定,立管底部的支吊架要牢固,防止立管下坠。3.5.2立管明装时每层楼板要预留孔洞,立管可随结构穿入,以减少立管接口。3.6消防喷洒分层干支管安装:3.6.1管道的分支预留口在吊装前应先预制好,丝接的用三通定位预留口,焊接可在干管上开口焊上熟铁管箍,调直后吊装。所有预留口均加好临时堵。3.6.2需要加工镀锌的管道在其它管道未安装前试压、拆除、镀锌后进行二次安装。3.6.3走廊吊顶内的管道安装与通风道的位置要协调好。3.6.4喷洒管道不同管径连接不宜采用补心,应采用异径管箍,弯头上不得用补心,应采用异径弯头,三通上最多用一个补心,四通上最多用两个补心。3.6.5向上喷的喷洒头有条件的可与分支干管顺序安装好。其它管道安装完后不易操作的位置也应先安装好向上喷的喷洒头。3.7消火栓及支管安装:3.7.1消火栓箱体要符合设计要求(其材质有木、铁和铝合金等),栓阀有单出口和双出口双控等。产品均应有消防部门的制造许可证及合格证方可使用。3.7.2消火栓支管要以栓阀的坐标、标高定位甩口,核定后再稳因消火栓箱,箱体找正稳固后再把栓阀安装好,栓阀侧装在箱内时应在箱门开启的一侧,箱门开启应灵活。3.8水流指示器安装:一般安装在每层的水平分支干管或某区域的分支干管上。应水平立装,倾斜度不宜过大,保证叶片活动灵敏,水流指示器前后应保持有5保安装管径长度的直管段,安装时注意水流方向与指示器的箭头一致。国内产品可直接安装在丝扣三通上,进口产品可在干管开口用定型卡箍紧固。水流指示器适用于直径为50~150mm的管道上安装。3.9消防水泵安装:3.9.1水泵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水泵基础按设计图纸施工,吸水管应加减振器。加压泵可不设减振装置,但恒压泵应加减振装置,进出水口加防噪声设施,水泵出口宜加缓闭式逆止阀。3.9.2水泵配管安装应在水泵定位找平正,稳固后进行。水泵设备不得承受管道的质量。安装顺序为逆止阀,阀门依次与水泵紧牢,与水泵相接配管的一片法兰先与阀门法兰紧牢,用线坠找直找正,量出配管尺寸,配管先点焊在这片法兰上,再把法兰松开取下焊接,冷却后再与阀门连接好,最后再焊与配管相接的另一管段。3.9.3配管法兰应与水泵、阀门的法兰相符,阀门安装手轮方向应便于操作,标高一致,配管排列整齐。3.10高位水箱安装:应在结构封顶前就位,并应做满水试验,消防用水与其它共用水箱时应确保消防用水不被它用,留有10分钟的消防总用水量。与生活水合用时应使水经常处于流动状态,防止水质变坏。消防出水管应加单向阀(防止消防加压时,水进入水箱)。所有水箱管口均应预制加工,如果现场开口焊接应在水箱上焊加强板。3.11水泵结合器安装:规格应根据设计选定,有三种类型墙壁型、地上型、地下型。其安装位置应有明显标志,阀门位置应便于操作,结合器附近不得有障碍物。安全阀应按系统工作压力定压,防止消防车加压过高破坏室内管网及部件,结合器应装有泄水阀。3.12消防管道试压可分层分段进行,上水时最高点要有排气装置,高低点各装一块压力表,上满水后检查管路有无渗漏,如有法兰、阀门等部位渗漏,应在加压前紧固,升压后再出现渗漏时做好标记,卸压后处理。必要时泄水处理。冬季试压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夏季试压最好不直接用外线上水防止结露。试压合格后及时办理验收手续。3.13管道冲洗:消防管道在试压完毕后可连续做冲洗工作。冲洗前先将系统中的流量减压孔板、32
过滤装置拆除,冲洗水质合格后重新装好,冲洗出的水要有排放去向,不得损坏其它成品。3.14喷洒头支管安装指吊顶型喷洒头的末端一段支管,这段管不能与分支干管同时顺序完成,要与吊顶装修同步进行。吊顶龙骨装完,根据吊顶材料厚度定出喷洒头的预留口标高,按吊顶装相修图确定喷洒头的坐标,使支管预留口做到位置准确。支管管径一律为25mm,末端用25mm×15mm的异径管箍口,管箍口与吊顶装修层平,拉线安装。支管末端的弯头处100mm以内应加卡件固定,防止喷头与吊顶接触不牢,上下错动。支管装完,预留口用丝堵拧紧。准备系统试压。3.15喷洒系统试压:封吊顶前进行系统试压,为了不影响吊顶装修进度可分层分段试压,试压完后冲洗管道,合格后可封闭吊顶。吊顶材料在管箍口处开一个30mm的孔,把预留口露出,吊顶装修完后把丝堵卸下安装喷洒头。3.16节流装置:在高层消防系统中,低层的喷洒头和消火栓流量过大,可采用减压孔板或节流管等装置均衡。减压孔板应设置在直径不小于50mm水平管段上,孔口直径不应小于安装管段直径的50%,孔板应安装在水流转弯处下游一侧的直管段上,与弯管的距离不应小于设置管段直径的两倍。采用节流管时,其长度不宜小于1m。节流管直径按表1-17选用。节流管直径表1-17管段直径(mm)507080100125150200节流管直径(mm)2532405070801003.17报警阀配件安装:应在交工前进行,延迟器安装在闭式喷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上,是防止误报警的设施。可按说明书及组装图安装,应装在报警阀与水力警铃之间的信号管道上。水力警铃安装在报警阀附近。与报警阀连接的管道应采用镀锌钢管。3.18消火栓配件安装:应在交工前进行。消防水龙带应折好放在挂架上或卷实、盘紧放在箱内,消防水枪要竖放在箱体内侧,自救式水枪和软管应放在挂卡上或放在箱底部。消防水龙带与水枪,快速#接头的连接,一般用14铅丝绑扎两道,每道不少于两圈,使用卡箍时,在里侧加一道铅丝。设有电控按钮时,应注意与电气专业配合施工。3.19喷洒头安装:3.19.1喷洒头的规格、类型、动作温度要符合设计要求。3.19.2喷洒头安装的保护面积、喷头间距及距墙、柱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3.19.3喷洒头的两翼方向应成排统一安装。护口盘要贴紧吊顶,走廊单排的喷头两翼应横向安装。3.19.4安装喷洒头应使用特制专用扳手(灯叉型),填料宜采用聚四氟乙烯带,防止损坏和污染吊顶。3.19.5水幕喷洒头安装应注意朝向被保护对象,在同一配水支管上应安装相同口径的水幕喷头。3.20喷洒管道的固定支架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3.20.1支吊架的位置以不妨碍喷头喷效果为原则。一般吊架距喷头应大于300mm,对圆钢吊架可小到70mm。3.20.2为防止喷头喷水时管道产生大幅度晃动,干管、立管均应加防晃固定支架。干管或分层干管可设在直管段中间,距立管及末端不宜超过12m,单杆吊架长度小于150mm时,可不加防晃固定支架。3.20.3防晃固定支架应能承受管道、零件、阀门及管内水的总重量和50%水平方向推动力而不损坏或产生××变形。立管要设两个方向的防晃固定支架。3.21设置雨淋和水幕喷水灭火系统采用自动统置时,应设手动开启装置。一般在无采暖设施或环境温度高于70℃的区域,应采用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未装喷洒头前,应做好试压冲洗工作。有条件应用空压机吹扫管道。3.22消防系统通水调试应达到消防部门测试规定条件。消防水泵应接通电源并已试运转,测试最不利点的喷洒头和消火栓的压力和流量能满足设计要求。4质量标准4.1保证项目:自动喷洒和水幕消防装置的喷头位置、间距和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检验方法:观察和对照图纸及施工规范检查。4.2基本项目:箱式消火栓的安装应栓口朝外,阀门距地面、箱壁的尺寸符合施工规定。水龙带与消火栓和快速接头的绑扎紧密,并卷折,挂在托盘或支架上。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4.3允许偏差项目:4.3.1消火栓阀门中心距地面为1.2m,允许偏差20mm。阀门距箱侧面为140mm,距箱后内表面为33
100mm,允许偏差5mm。4.3.2自动喷洒和水幕消防系统的管道应有坡度。充水系统应不小于0.002;充气系统和分支管应不小于0.004。4.3.3吊架与喷头的距离,应不小于300mm,距末端喷头的距离不大于750mm。4.3.4.吊架应设在相邻喷头间的管段上,当相邻喷头间距不大于3.6m,可设一个;小于1.8m,允许隔段设置。5成品保护5.1消防系统施工完毕后,各部位的设备组件要有保护措施,防止碰动跑水,损坏装修成品。5.2报警阀配件、消火栓箱内附件,各部位的仪表等均应加强管理,防止丢失和损坏。5.3消防管道安装与土建及其它管道发生矛盾时,不得私自拆改,要经过设计,办理变更洽商妥善解决。5.4喷洒头安装时不得污染和损坏吊顶装饰面。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喷洒管道拆改严重。各专业工序安装协调不好,应有总体安排。6.2喷洒头处有渗漏现象。由于尚未系统试压就封吊顶,造成通水后渗漏。封吊顶前必须经试压,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6.3喷洒头与吊顶接触不牢,护口盘偏斜;由于支管末端弯头处未加卡件固定,支管尺寸不准,使护口盘不正。6.4喷洒头不成排、成行。由于未拉线安装。6.5水流指示器工作不灵敏。由于安装方向相反或电接点有氧化物造成接触不良。6.6水泵结合器不能加压。由于阀门未开启,单向阀装反或有盲板未拆除造成。6.7开式喷洒系统测试时喷头工作中堵塞。应在安装喷头前做冲洗或吹洗工作。6.8消火栓箱门关闭不严。由于安装未找正或箱门强度不够变形造成。6.9消火栓阀门关闭不严。由于管道未冲洗干净,阀座有杂物造成。7应具备的质量记录7.1应有材料设备的出厂合格证、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和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7.2材料设备的现场验收记录。7.3消防导管预检记录。7.4消防立、支管预检记录。7.5喷洒导、立管预检记录。7.6喷洒支管预检记录。7.7消防、喷洒管道单项试压记录。7.8消防、喷洒系统试压记录。7.9消防、喷洒管道隐蔽检查记录。7.10消防、喷洒系统冲洗记录。7.11消防、喷洒系统通水调试记录。五、管道及设备防腐工艺标准(XDQB2002—S—05)1范围34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室内外管道、设备和容器的防腐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防锈漆、面漆、沥青等应有出厂合格证。2.1.2稀释剂:汽油、煤油、醇酸稀料、松香水、酒精等。2.1.3其它材料:高岭土、七级石棉、石灰石粉或滑石粉、玻璃丝布、矿棉纸、油毡、牛皮纸、塑料布等。2.2主要机具:2.2.1机具:喷枪、空压机、金钢砂轮、砂布、砂纸、刷子、棉丝、沥青锅等。2.2.2工具:刮刀、锉刀、钢丝刷、砂布、砂纸、刷子、棉丝、沥青锅等。2.3作业条件:2.3.1有码放管材、设备、容器及进行防腐操作的场地2.3.2施工环境温度在5℃以上,且通风良好,无煤烟、灰尘及水汽等。气温在5℃以下施工要采取冬施措施。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管道、设备及容器清理→管道、设备及容器防腐刷油3.2管道、设备及容器清理、除锈:3.2.1人工除锈:用刮刀、锉刀将管道、设备及容器表面的氧化皮、铸砂除掉,再用钢丝刷将管道、设备及容器表面的浮锈除去,然后用砂纸磨光,最后用棉丝将其擦净。3.2.2机械除锈:先用刮刀、锉刀将管道表面的氧化皮、铸砂去掉。然后一人在除锈机前,一人在除锈机后,将管道放在除锈机反复除锈,直至露出金属本色为止。在刷油前,用棉丝再擦一遍,将其表面的浮灰等去掉。3.3管道、设备及容器防腐刷油:3.3.1管道、设备及容器防腐刷油,一般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刷油,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3.3.1.1明装管道、设备及容器必须先刷一道防锈漆,待交工前再刷两道面漆。如有保温和防结露要求应刷两道防锈漆。3.3.1.2暗装管道、设备及容器刷两道防锈漆,第二道防锈漆必须待第一道漆干透后再刷。且防锈漆稠度要适宜。3.3.1.3埋地管道做防腐层时,其外壁防腐层的做法可按表1-39的规定进行。当冬季施工时,宜用橡胶溶剂油或航空汽油溶化30甲或30乙石油沥青。其重量比∶沥青∶汽油=1∶2。管道防腐层种类表1-39防腐层层次正常防腐层加强防腐层特加强防腐层(从金属表面起)1冷底子油冷底子油冷底子油2沥青涂层沥青涂层沥青涂层3外包保护层加强包扎层(封闭层)加强保护层(封闭层)4沥青涂层5沥青涂层加强包扎层外包保护层(封闭层)6沥青涂层7外包保护层防腐层厚度不小于(mm)369厚度允许偏差(mm)-0.3-0.5-0.5注:1.用玻璃丝布做加强包扎层,须涂一道冷底子油封闭层;2.做防腐内包扎层,接头搭接长度为30~50mm,外包保护层,搭接长度为10~20mm;3.未连接的接口或施工中断处,应作成每层收缩为80~100mm的阶梯式接茬;4.涂刷防腐冷底子油应均匀一致,厚度一般为0.1~0.15mm;5.冷底子油的重量配合比∶沥青∶汽油=1∶2.25。3.3.2防腐涂漆的方法有两种:35
3.3.2.1手工涂刷:手工涂刷:手工涂刷应分层涂刷,每层应往复进行,纵横交错,并保持涂层均匀,不得漏涂或流坠。3.3.2.2机械喷涂:喷涂时喷射的漆流应和喷漆面垂直,喷漆面为平面时,喷嘴与喷漆面应相距250~350mm,喷漆面如为圆弧面,喷嘴与喷漆面的距离应为400mm左右。喷涂时,喷嘴的移动应均匀,速度宜保持在10~18m/min,喷漆使用的压缩空气压力为0.2~0.4MPa。3.3.3埋地管道的防腐:埋地管道的防腐层主要由冷底子油、石油沥青玛帝脂、防水卷材及牛皮纸等组成。3.3.3.1冷底子油的成分见表1-40。冷底子油的成分表1-40沥青:汽油(体积使用条件沥青:汽油(重量比)比)气温在+5℃以上1:2.25~2.51:3气温在+5℃以下1:21:2.5调制冷底子油的沥青,是牌号为30号甲建筑石油沥青。熬制前,将沥青打成1.5kg以上的小块,放入干净的沥青锅中,逐步升温和搅拌,并使温度保持在180~200℃范围内(最高不超过200℃),一般应在这种温度下熬制1.5~2.5小时,直到不产生汽泡,即表示脱水完结。按配合比将冷却至100~120℃的脱水沥青缓缓倒入计量好的无铅汽油中,并不断搅拌至完全均匀混合为止。在清理管道表面后24小时内刷冷底子油,涂层应均匀,厚度为0.1~0.15mm。3.3.3.2沥青玛帝脂的配合比:沥青∶高岭土=3∶1。沥青应采用30号甲建筑石油沥青或30号甲与10号建筑石油沥青的混合物。将温度在180~200℃的脱水沥青逐渐加入干燥并预热到120~140℃的高岭土中,不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然后测定沥青玛帝脂的软化点、延伸度、针入度等三项技术指标,达到表1-41中的规定时为合格。沥青玛帝脂技术指标表1-41软化点延伸度施工气温输送介质针入度(环球法)(+25℃)(℃)温度(℃)(0.1mm)(℃)(cm)-25~+25+56~+753~4—-25~+5+25~+56+80~+902~325~35+56~+70+85~+902~320~25-25~+25+70~+802.5~3.515~25+5~+30+25~+56+80~+902~310~20+56~+70+90~+951.5~2.510~20-25~+25+80~+902~3—+30以上+25~+56+90~+951.5~2.510~20+56~+70+90~+951.5~2.510~20涂抹沥青玛帝脂时,其温度应保持在160~180℃,施工气温高于30℃时,温度可降低到150℃。热沥青玛帝脂应涂在干燥清洁的冷底子油层上,涂层要均匀。最内层沥青玛帝脂如用人工或半机械化涂抹时,应分成二层,每层各厚1.5~2mm。3.3.3.3防水卷材一般采用矿棉纸油毡或浸有冷底子油的玻璃网布,呈螺旋形缠包在热沥青玛帝脂层上,每圈之间允许有不大于5mm的缝隙或搭边,前后两卷材的搭接长度为80~100mm,并用热沥青玛帝脂将接头粘合。3.3.3.4缠包牛皮纸时,每圈之间应有15~20mm搭边,前后两卷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接头用热沥青玛帝脂或冷底子油粘合。牛皮纸也可用聚氯乙烯塑料布或没有冷底子油的玻璃网布带代替。3.3.3.5制作特强防腐层时,两道防水卷材的缠绕方向宜相批。3.3.3.6已做了防腐层的管子在吊运时,应采用软吊带或不损坏防腐层的绳索,以免损坏防腐层。管子下沟前,要清理管沟,使沟底平整,无石块、砖瓦或其它杂物。上层如很硬时,应先在沟底铺垫100mm松软细土,管子下沟后,不许用撬杠移管,更不得直接推管下沟。3.3.3.7防腐层上的一切缺陷,不合格处以及检查和下沟时弄坏的部位,都应在管沟回填前修补好,回填时,宜先用人工回填一层细土,埋过管顶,然后再用人工或机械回填。36
4质量标准4.1基本项目:4.1.1埋地管道的防腐层应符合以下规定:材质和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卷材与管道以及各层卷材间粘贴牢固,表面平整,无皱折、空鼓、滑移和封口不严等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或切开防腐层检查。4.1.2管道、箱类和金属支架涂漆应符合以下规定:油漆种类和涂刷遍数符合设计要求,附着良好,无脱皮、起泡和漏涂,漆膜厚度均匀,色泽一致,无流坠及污染现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成品保护5.1已做好防腐层的管道及设备之间要隔开,不得粘连,以免破坏防腐层。5.2刷油前先清理好周围环境,防止尘土飞扬,保持清洁,如遇大风、雨、雾、雪不得露天作业。5.3涂漆的管道、设备及容器,漆层在干燥过程中应防止冻结、撞击、震动和温度剧烈变化。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管材表面脱皮、返锈。主要原因是管材除锈不净。6.2管材、设备及容器表面油漆不均匀,有流坠或有漏涂现象,主要是刷子沾油漆太多和刷油不认真。7应具备的质量记录7.1防锈漆、面漆、沥青及稀释剂等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7.2应有进场的验收记录。7.3管道及时性设备防腐前的预检记录。7.4完工后的验收记录。六、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装工艺标准(XDQB2002—S—06)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构筑物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程的安装。37
2施工准备2.1接到施工任务后,认真熟悉图纸及施工现场,发现有影响施工的设计问题时,及时与有关人员研究,办理洽商手续。按照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方法,配备相应的劳动力、设备、材料、机具等。同时配备配套的生活、生产临时设施。2.2设备、材料:2.2.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主要设备材料的选用应符合6-1“消防工程安装的通用要求”的有关内容。2.2.2主要设备:喷淋泵,水泵结合器,报警阀及组件,信号控制阀,水流指示器,喷哂头,气压给水装置,稳压泵等。其中喷哂头,报警阀,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等主要系统组件应有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报告。2.2.3一般常用材料:管材及连接件,型钢,焊条,氧气,乙炔,厚漆,麻,聚四氟乙烯带,膨胀螺栓,密封垫,螺栓,螺母,机油,防腐漆,稀料,小线,铅丝,电池等。2.3主要机具,套丝机,砂轮锯,台钻,电锤,手砂轮,手电钻,电焊机,电动试压泵等机械。套丝板,管钳,压力钳,链钳,手锤,钢锯,扳手,射钉枪,倒链,电气焊等工具。钢卷尺,平尺,角尺,油标卡尺,线坠,水平尺等质量。2.4作业条件:2.4.1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应齐全:现场水电气应满足连续施工要求,系统设备材料应能保证正常施工。2.4.2预留预埋庆随结构完成;管道安装所需要的基准线应测定并标明:如吊顶标高、地面标高、内隔墙位置线等。设备安装前,基础应检验合格。喷洒头及支管安装应配合吊顶装修进行。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安装准备→管网安装→设备安装→喷头支管安装→喷头及系统组件安装→通水调试3.2安装准备:3.2.1熟悉图纸并对照现场复核管路、设备位置、标高是否有交叉成排列不当,及时与设计人员研究解决,办理洽商手续。检查预埋式预留调是否正确,需临时剔凿应与设计土建协商好。3.2.2安装前进场设备材料检验:进场设备材料规格、型号应满足设计要求:外观整洁,无缺损、变形及锈蚀;镀锌或涂漆均匀无脱落;法兰密封面应完整光洁,无毛刺及径向沟槽;丝扣完好无损伤;水泵盘车应灵活无阻滞及异常声响;设备配件应齐全;报警阀逐个渗漏试验,阀门、喷头抽样强度、严密性试验结果应满足施工验收规范规定。3.3管网安装:3.3.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材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一般采用镀锌钢管及管件,当管子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时,应采用螺纹连接;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100mm时,可采用法兰连接和焊接,焊口内外表面面场作好防腐。3.3.2管道安装前应校直管子并清除内部杂物,停止安装时已安装的管道敞口应封堵好。如需在镀锌管上开孔焊接时应提前预制,必要时管道两端有法兰活接,焊接后做完清理防腐再安装。严禁在已安装好的镀锌管道上开孔施焊。3.3.3管道穿过伸缩缝时应设置柔性短管,管道水平安装宜设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3.3.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支吊架选材及做法应满足施工图册要求,支吊架最大间距符合下列规定:公称直径(mm):253240507080100125150200250300最大间距(m):3.544.5566.5789.511123.3.5干管安装:3.3.5.1喷洒干管用法兰连接,每根配管长度不宜超过6m,直管段可把几根连接在一起使用倒链安装,但不宜过和。也可调直后编号依顺序安装,吊装时应先吊起管道一端,待稳定后再吊起一端。3.3.5.2管道连接紧固法兰时,检查法兰端面是否干净。采用3~5mm的橡胶垫片。法兰螺栓的规格应符合规定。紧固螺栓应先紧固最不利点,然后依次对称紧固。法兰接口应安装在易拆装的位置。38
3.3.5.3水平安装管道的卡架一般以吊架为主,每段干管应设1个防晃支架。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3.3.5.4立管暗装在竖井内时,在管井内预埋铁件上安装卡架固定,安装位置距地面或楼面距离宜为1.5~1.8m,层高超过5m应增设支架。3.3.6支管安装:3.3.6.1管道的分支预留口在吊装前应先预制好。丝接的采用三通定位预留口。焊接可在干管开口,焊上熟铁管箍。所有预留口均加好临时堵板。3.3.6.2当管道变径时,宜采用异径接头。在管道弯头处不得采用补心。当需要采用补心时,三通上可用1个,四通上不应超过2个。3.3.6.3配水支管上每一直管段,相邻两喷头之间的管段设置的吊架均不宜少于1个,当喷头三间距离小于1.8m时可隔段设置,但吊架的间距不宜大于3.6m。每一配水支管宜设一个防晃支架。管道支吊架的安装位置不应妨碍喷头的喷水效果。3.3.7水压试验:3.3.7.1喷洒管道水压试验可分层分段进行,上水时最高点要有排气装置,高低点各装一块压力表,上满水后检查管路有无泄漏,如有法兰、阀门等部位泄漏,应在加压前紧固,升压后再出现泄漏时做好标记,卸压后处理。必要时泄水处理。3.3.7.2水压试验压力应根据工作压力确定。当系统工作压力等于或小于1MPa时,试验压力采用1.4MPa;当系统工作压力大于1MPa时,试验压力采用工作压力再加0.4MPa。试压时稳压30min,目测管网应无泄漏和变形,且压力降不大于0.05MPa。试压合格后及时办理验收手续。3.3.7.3冬季试水压,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若低于+5℃应采取防冻措施。3.3.8冲洗:3.3.8.1喷洒管道试压完可连续做冲洗工作。冲洗时应确保管内有足够的水流量。排水管道应与排水系统可靠连接,其排放应畅通和安全。管网冲洗时应连续进行,当出口处水的颜色,透明度与入水口的颜色基本一至时方可结束。管网冲洗的水流方向应与灭火时管网的水流方向一致。冲洗合格后应将管内的水排队干净并及时办理验收手续。3.3.8.2当现场不能满足上水流量及排水条件时,应结合现场情况与设计协商解决。3.4设备安装:3.4.1水泵安装:3.4.1.1水泵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水泵基础按设计图纸施工,吸水管水平管段上不应有气囊和漏气现象,与消防水池刚性连接时应加减振器。加压泵可不设减振装置,但恒压泵应加减振装置,进出水口加防噪声设施,水泵出口宜加缓闭式逆止阀。3.4.1.2水泵配管安装应在水磁定位找平正,稳固后进行。水泵设备不得承受管道的重量。安装顺序为逆止阀。阀门依次与水泵紧牢,与水泵相接配管的一片法兰先与阀门法兰紧牢,用线坠找直找正,量出配管尺寸,配管先点焊在这片法兰上,再把法兰松开取下焊接,冷却后再与阀门连接好,最后再焊与配管相接的另一法兰。3.4.1.3配管法兰应与水泵、阀门的法兰相符,阀门安装手轮方向应便于操作,标高一致,配管排列整齐。3.4.2高位水箱安装:高位水箱应在结构封顶前就位,并应做满水试验。消防用水与其它用水共用水箱时应确保消防用水不被它用,留有10分钟的消防总用水量。与生活水合用时,应使水经常处于流动状态,防止水质变坏。消防出水管应加单向阀。所有水箱管口均应预制加工,如果现场开口焊接应在水箱上焊加强板。3.4.3报警阀安装:安装报警阀时应先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然后根据设备说明书再进行辅助管道及附件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与配水干管的连接,应使水流方向一致。报警阀组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报警阀组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明显位置,距室内地面高度宜为1.2m,两侧与墙的距离不宜小于0.5m;正面与墙距离不宜小于1.2m。安装报警阀组的室内地面应有排水设施。3.4.4水泵结合器安装:水泵结合器规格应根据设计选定,计有三种类型:墙壁型、地上型、地下39
型。其安装位置宜有明显标志,阀门位置应便于操作,结合器附近不应有障碍物。安全阀按系统工作压力定压,结合器应装有泄水阀。3.5喷洒头支管安装:3.5.1喷洒头支管安装指吊顶型喷洒头的末端一段支管,这段管不能与分支干管同时顺序完成,要与吊顶装修同步进行。吊顶龙骨装完,根据吊顶材料厚度定出喷洒头的预留口标高,按吊顶装修图确定喷洒头的坐标,使支管预留口做到位置准确。支管管径一律为25mm,末端用25mm×15mm的异径管箍口,拉线安装。支管末端的弯头处100mm以内应加卡件固定,防止喷头与吊顶接触不牢,上下错动。支管装完,预留口用丝堵拧紧。3.5.2向上喷的喷洒头有条件的可与支管同时安装好。其他管道安装完后不易操作的位置也应先安装好向上喷的喷洒头。3.5.3喷洒系统试压:封吊顶前进行系统试压,为了不影响吊顶装修进度可分层分段进行。试压合格后将压力降至工作压力作严密性试验,稳压24小时不渗不漏为合格。3.6系统组件及喷洒头安装:3.6.1水流指示器安装:一般安装在每层或某区域的分支干管上。水流指示器前后应保持有5倍安装管径长度的直管段,安装时应水平立装,注意水流方向与指示的箭头方向保持一致,安装后的水流指示器浆片,膜片应动作灵活,不应与管壁发生碰撞。3.6.2报警阀配件安装:报警阀配件一般包括压力表、压力开关、延时器、过滤器、水力警铃、泄水管等。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安装图册进行安装。水力警铃应安装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近的外墙上,且应安装检修测试用的阀门。水力警铃与报警阀的连接应采用镀锌钢管,当公称直径为15mm时,长度不应大于6m;当公称直径为20mm时,其长度不应大于20m。安装后的水力警铃启动压力不应小于0.5MPa。3.6.3喷洒头安装:喷洒头一般在吊顶板装完后进行安装,安装时应采用专用扳手。安装在易受机械损伤处的喷头,应加设防护罩。喷洒头丝扣填料应采用聚四氟乙烯带。3.6.4节流装置安装:节流装置应安装在公称直径不小于50mm的水平管段上;减压孔板应安装在管道内水流转弯处下游一侧的直管上,且与转弯处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公称直径的2倍。3.7通水调试:3.7.1喷洒系统安装完进行整体通水,使系统达到正常的工作压力准备调试。3.7.2通过末端装置放水,当管网压力下降到设定值时,稳压泵应启动,停止放水,当管网压力恢复到正常值时,稳压泵应停止运行。当末端装置以0.94~1.5L/s的流量放水时,稳压泵应自锁。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水力警铃和消防水泵等应及时动作并发出相应信号。4质量标准4.1保证项目:4.1.1消防系统水压试验结果及使用的管材品种、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4.1.2水泵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水泵试运转的轴承温升必须符合规定。4.1.3自动喷洒和水幕消防装置的喷头位置,间距和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4.2基本项目:4.2.1镀锌管道螺纹连接应牢固,接口处无处漏油麻且防腐良好。4.2.2法兰连接应对接平行、紧密且与管中心线垂直,螺杆露出螺母长度不大于螺杆直径的1/2。4.2.3镀锌钢管焊接,焊口平直度,焊缝加强面符合施工规定范规定,表面无烧穿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焊口内外作好防腐。4.3允许偏差项目:4.3.1水平管道安装坡度在0.002~0.005之间。4.3.2吊架与喷头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距末端喷头的距离不大于750mm。4.3.3吊架应设在相邻喷头间的管段上,当相邻喷头间距不大于3.6m,可设1个。小于1.8m,允许隔段设置。5成品保护40
5.1消防系统施工完毕后,各部位的设备组件要有保护措施,防止碰动跑水,损坏装修成品。5.2报警阀配件及各部位的仪表等均应加强管理,防止丢失和损坏。5.3消防管道安装与土建及其它管道矛盾时,不得私自拆改,要经过设计办理洽商妥善解决。5.4喷洒头安装时不得损坏和污染吊顶装修面。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由于各专业工序安装协调不好,没有总体安排,使得喷洒管道拆改严重。6.2由于尚未试压就封顶,造成通水后渗漏。6.3由于支管末端弯头处未加卡件固定,支管尺寸不准,使喷洒头与吊顶接触不牢,护口盘不正。6.4由于未拉线安装,使喷洒头不成排、成行。6.5由于水流指示器安装方向相反;电接点有氧化物造成接触不良或水流指示器浆片与管径不匹配造成其工作不灵敏。6.6水泵结合器不能加压。由于阀门未开启,单向阀装反或有盲板未拆除造成。7质量记录7.1材质证明、产品合格证、主要系统组件检测报告。7.2进场设备材料检验记录。7.3施工试验记录。7.3.1阀门试验记录。7.3.2暖卫工程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7.3.3暖卫工程冲(吹)洗试验记录。7.3.4暖卫工程灌水试验记录。7.3.5暖卫工程通水试验记录。7.3.6水泵单机试运转记录。7.3.7调试报告。7.4施工记录7.4.1施工日志。7.4.2自、互检记录。7.5预检记录。7.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7.7施工方案。7.8技术交底方案。7.9工程质量检验评定。7.9.1室内给水管道安装分项评定。7.9.2室内给水管道附件安装分项评定。7.9.3室内给水管道附属设备分项评定。7.9.4暖卫工程分部质量评定。7.9.5暖卫工程观感质量评定。7.10施工验收资料。7.10.1中间验收记录。7.10.2单位工程验收记录。7.10.3消防监督机构核验合格证。7.10.4质量监督机构核验单。7.11设计变更、洽商记录。7.12施工图8参考资料8.1《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8.2《给水工程通用图集》918B3。8.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七、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施工工艺标准XDQB2002—D—01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导线架设安装工程。41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2.1.2导线:2.1.2.1导线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裸铝绞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2.1.2.2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2.1.2.3绝缘导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2.1.2.4导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3-76所示数值。导线最小截面(m㎡)表3-7610kV导线种类1kV以下居民区非居民区铝绞线352516~25钢芯铝绞线2516~2516~25铜绞线1616直径3.2~4.0mm2.1.3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2.1.3.1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2.1.3.2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2.1.3.3弹簧销、垫的弹力适宜。2.1.3.4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2.1.4绑线:裸导线的绑线应选用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直径不应小于2.0mm,绝缘导线应选用绝缘绑线。2.1.5耐张线夹、并沟线夹、钳压管、铝带2.1.5.1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2.1.5.2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2.1.5.3碗头挂板、平行挂板、直角挂板、U型挂环、球头挂环、拉板、曲型垫等。2.1.5.4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2.1.5.5应热镀锌,镀锌良好,镀锌层无录音落,锈蚀现象。2.1.6螺栓:2.1.6.1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现象。2.1.6.2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0mm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2.1.6.3螺栓宜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符合规定。2.1.7其它材料:电力复合脂、砂纸、油漆等。2.2主要机具:2.2.1紧线器、倒链、开口滑轮、放线架、活扳手、油压线钳、手锤、钢锯、刀锯,细钢丝刷等。2.2.2斧子、铁线、大小尼龙绳、挑杆、竹梯、温度计、望远镜、脚扣、安全带、手推车等。2.3作业条件:2.3.1拉线已安装完毕。2.3.2线路上障碍物处理完毕,放线时通过其它线路的越线保护架搭设完毕。2.3.3导线截面在150m㎡以上或线路较长时,在线路首端(紧线处)打好紧线用的地锚钎子。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放线→紧线→绝缘子绑扎→搭接过引线、引下线3.2放线:将导线运到线路首端(紧线处),用放线架架好线轴,然后放线。一般放线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导线沿电杆根部放开后,再将导线吊上电杆;另一种方法是在横担上装好开口滑轮,一边放线一边逐档将导线吊放在滑轮内前进。3.2.1放线过程中,应对导线进行外观检查,不应发生磨伤、断股、扭曲、金钩、断头等现象。当导线发生下列状况、应采取相应措施。3.2.1.1当导线在同一处损伤,同时符合下列情况时,应将损伤处棱角与毛刺用0号砂纸磨光,可不作补修:a单股损伤深度不小于直径1/2。b钢芯铝绞、钢芯铝合金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导电部分截面积的5%,且强度损失小于4%。42
c单金属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4%。3.2.1.2当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状况超过以上范围时,均应进行补修。补修做法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3.2.2导线宜避免接头,不可避免时,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3.2.2.1在同一档路内,要一根导线上的接头不应超过一个。导线接头位置与导线固定处的距离应大于0.5m,当有防震装置时,应在防震装置以外。3.2.2.2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严禁在挡距内连接。3.2.2.3当导线采用缠绕方法连接时,连接部分的线股应缠绕良好,不应有断股,松股等缺陷。3.2.2.4当导线采用钳压管连接时,应清除导线表面和管内壁的污垢。连接部位的铝质接触面应涂一层电力复合脂,用细钢丝刷清除表面氧化膜,保留涂料,进行压接。压口数及压口位置,深度等应符合规范规定。3.2.2.51kV以上线路采用绝缘线架设时,放线过程中不应损伤导线的绝缘层及出现扭、弯等现象。3.3紧线:3.3.1在线路末端将导线卡固在耐张线夹上或绑回头挂在蝶式绝缘子上。裸铝导线在线夹上或在蝶式绝缘子上固定时,应缠包铝带,缠绕方向应与导线外层绞股方向一致,缠绕长度应超出接触部分30mm。裸铝导线在蝶式绝缘子上的绑扎长度见表3-77绑扎长度值表3-77导线截面(m㎡)绑扎长度(mm)LJ-50、LGJ-50及下150LJ-72003.3.2绑扎用的绑线,应选择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其直径不应小于2mm。3.3.3绝缘子安装应有符合下列规定:3.3.3.1安装应牢固、连接可靠、防止积水。3.3.3.2安装应清除表面灰垢、附着物及不应有的涂料。3.3.3.3绝缘子裙边与带电部位间隙不应小于50mm。3.3.4悬式绝缘子安装、还应符合下列规定:3.3.4.1与电杆、电线金具连接处,无卡压现象。3.3.4.2耐张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应由上向下穿。3.3.4.3悬垂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应向受电侧穿入。两边线由内向外,中线应由左向右穿入。3.3.5在首端杆上,挂好紧线器或在地锚上拴好倒链。先将两边线用人力初步拉紧,然后用紧线器或倒链紧线。观测导线弛度达到要求后,将导线卡固在耐张线夹上或套在蝶式绝缘子上绑回头(裸铝导线应缠包铝带),最后,平衡绷起其它导线,注意调整好各导线的弛度,并找平。3.3.5.1导线架设后,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3.3.5.2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宜一致,在满足弧垂允许误差规定时,各相间弧垂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200mm。3.4绝缘子绑扎:直线杆的导线在针式绝缘子上的固定绑扎,应先由直线角度杆或中间杆开始,然后逐个向两端绑扎。针式绝缘子绑扎应符合下列要求:3.4.1直线角度杆的导线应固定在针式绝缘子转角外侧的槽内。3.4.2直线跨越杆的导线应采用双绝缘子固定,导线本体不应在固定处出现角度。3.4.3高压线路直线杆的导线应固定在针式绝缘子顶部的槽内,并绑双十字;低压线路直线杆的导线可固定在针式绝缘子侧面的槽内,可绑单十字。3.5搭接过引、引下线:在耐张杆、转角杆、分支杆、终端杆上搭接过引线或引下线。搭接过引线、引下线应符合下列要求:3.5.1过引线应呈均匀弧度、无硬弯;必要时应加装绝缘子。3.5.2搭接过引线、引下线,应与主导线连接,不得与绝缘子回头绑扎在一起;铝导线间的连接一般应采用并沟线夹,但70m㎡及以下的导线可以采用绑扎连接,绑扎长度不应小于表3-78所示。过引线绑扎长度值表3-78导线截面绑扎长度导线截面绑扎长度(M㎡)(mm)(m㎡)(mm)LJ-35及以下150TJ-16及以下10043
LJ-50200TJ-25~35150LJ-70250TJ-50~95200注:不同截面导线连接时,绑扎长度以小截面导线为准。3.5.3铜、铝导线的连接应使用铜铝过渡线夹,或有靠的过渡措施。3.5.410kV线路采用并沟线夹连接过渡引线时,线夹数量不应少于2个;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导线及并沟线夹槽内应清除化膜,涂电力复合脂。3.5.51~10kV线路每相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300mm;1kV以下线路不应小于150mm。3.6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1~10kV时,不应小于200mm;1kV以下时,不应小于100mm。3.71kV以下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接头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规定,并应进行绝缘包扎。3.8架空配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4质量要求4.1保证项目:4.1.1金具的规格、型号、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出厂合格证及绝缘子耐压试验记录。4.1.2高压瓷件表面严禁有裂纹、缺损、瓷釉烧坏等缺陷。重点检查承力杆上的绝缘子。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4.1.3导线连接必须紧密、牢固,连接处严禁有断股和损伤;导线的接续管在压接或校直后严禁有裂纹。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4.2基本项目:4.2.1导线与绝缘子固定可靠,导线无断股、扭绞和死弯;超量磨损的线段和有其它缺陷的线段修复完好。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4.2.2过引线、引下线导线间及导线对地间的最小安全距离符合要求;导线布置合理、整齐,线间连接的走向清楚,辨认方便。检验方法:观察或实测检查。4.2.3线路的接地(接零)线敷设走向合理,连接紧密、牢固,导线截面选用正确,需防腐的部分涂漆均匀无遗漏。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允许偏差项目(表3-79);导线弛度允许偏差表3-79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实际与设计值差5%尺量检查2同一档内导线间弛度差200mm5成品保护5.1导线在放线过程中,应防止发生磨伤、断股、扭、弯等现象。5.2导线架设后,如距离施工场地较近,应注意不要把东西掉在线路上。5.3配电线路遇有与其它线路交叉时,必须搭设越线架,避免线间的摩擦、碰撞。6质量记录7.1导线、耐张线夹、并沟线夹,钳压管、铝带、各种挂板等金具应有产品质量证明。7.2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应有产品质量证明,并有交流耐压试验报告。7.3架空线路导线架设工程预检、自检记录。7.4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7.5架空线路和杆上电气设备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八、瓷柱、瓷瓶配线施工工艺标准(XDQB2002—D—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气照明室内、室外的瓷柱瓷瓶明配线工程。44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绝缘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2.1.2瓷柱、瓷瓶应清洁完整,无残缺裂纹。2.1.3螺旋接线钮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的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2.1.4LC安全型压线帽请见3—8、3.8节有关部分。2.1.5套管有铜套管、铝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材质规格相应的套管。2.1.6接线端子选用时应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择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2.1.7镀锌材料:圆钢、扁钢、木螺丝、机螺丝、螺母、垫圈、和弹簧垫圈等。2.1.8辅助材料:钻头、防锈漆、调合漆、绑线、砂布、橡胶(粘塑料)绝缘带、黑胶布、焊锡、焊剂、木砖等。2.2主要机具:2.2.1铅笔、卷尺、线坠、粉线袋、水桶、钢丝刷。2.2.2常用电工工具:电烙铁、喷灯、锡锅、锡勺、手锤、錾子。2.2.3手电钻、冲击站、电锤、兆欧表、万用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2.3作业条件:2.3.1在土建结构施工阶段,应按设计图尺寸位置预埋木砖和过墙管。2.3.2待内装修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配线。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埋木砖和保护线路检查绝缘摇测预埋塑料胀管3.2弹线定位:3.2.1弹线定位应符合以下规定:3.2.1.1瓷柱配线时,导线线间最小距离及固定点最大距离见表3-21所示。瓷柱(珠)配线的线间及固定点间的允许距离(mm)表3-212导线截面(mm)瓷柱型号线间最小距离固定点最大间距#1.5~4G38(296)1001200~1500#6~10G50(294)1001500~25003.2.1.2瓷瓶配线时,导线线间最小距离及固定点间最大距离见表3-22所示。瓷瓶配线的线间及固定点间的允许距离(mm)表3-222导线截面(mm)瓷瓶型号线间最小距离固定点最大间距6~16PD-1-3100600025~35PD-1-2100~150600050~95PD-1-115060003.2.1.3线路与其它管道应避免相遇。接近敷设时,其最小距离见3—1、3.5节所示。3.2.1.4室内沿墙壁、顶棚支持件固定点距离见表3-23所示。室内沿墙壁、顶棚支持件固定点距离表3-23配电方导线式线芯截面(m㎡)45
1~46~1016~2535~7095~120最大允许距离(mm)柱(珠)配线150020003000瓷瓶配线200025003000600060003.2.1.5瓷柱及瓷瓶固定在支架上,其固定间距见表3-24所示。敷设在绝缘支持件上的绝缘导线其支持点间距表3-242线芯最小截面(mm)绝缘导线的支持点铜线铝线间距(mm)1.01.5≤10001.52.51.02.5≤20001.52.52.54≤60002.56≤120003.2.1.6室内、室外敷设时,绝缘导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见3-25所示。室内、室外敷设时至地面的最小距离表3-25敷设方式最小距离(mm)室内2500水平敷设室外2700室内1800垂直敷设室外27003.2.1.7在室内采用瓷柱和瓷瓶配线时,导线至建筑物表面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0mm。3.2.1.8导线在转弯、分支和进入电气器具处,均应装设支持件固定。支持件与转弯中点、分支点和电气器具边缘的距离在瓷柱配线时应为60~100mm。3.2.1.9室外配线当跨越人行道时,导线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3.5m;跨越通车道路时不应低于6m。3.2.1.10在室外,瓷柱及瓷瓶在墙面上直接固定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应超过2m。3.2.2弹线定位方法:请见3—9、3.2节9.4.2有关内容。3.3预埋本砖和保护管,请见3—9、3.3节有关内容。3.4预埋塑料胀塞:请见3—9、3.节有关内容。3.5瓷柱及瓷瓶固定:固定瓷柱和瓷瓶可采用木砖、塑料胀塞和支架固定。3.6导线敷设:3.6.1导线敷设方法:先将绑线按所需的长度断开,扎成小束。然后将导线放开并抻直,由一端开始绑回头固定在瓷柱(瓶)上,其中间瓷柱(瓶)的绑法有两种,受力瓷柱(瓶)采用“双花”绑法;加档瓷柱(瓶)采用“单花”绑法。绑扎牢固后应进行调直,至终端瓷柱(瓶)处,抻紧绑回头。由上到下,逐条绑扎。最后绑扎固定中间支点,导线固定后应留在适当余量。3.6.2导线敷设要求:3.6.2.1导线间的距离应符合3.2节中的有关规定。两根相邻的导线应在两瓷柱或瓷瓶的同一方向46
(或侧或右侧)或者导线应在两瓷柱或瓷瓶的外侧,不允许放在内侧见图3-53所示。图3-53交叉做法3.6.2.2导线分支时,其分支点必须加装瓷柱或瓷瓶,用以支持分支线的张力,如丁字做法见图3-54所示。图3-54丁字做法3.6.2.3导线在拐角时,瓷柱或瓷瓶安装见图3-55所示。图3-55导线拐角做法3.6.2.4导线与热力管(水管)道交叉时,必须加套绝缘管,绝缘管的两端应用瓷柱(珠)或瓷瓶固定。见图3-56和图3-57所示。图3-56导线与水管交叉做法图3-57导线与热力管交叉做法图3.6.2.5导线在进入电气器具,开关及插座时,应在距其100mm处用瓷柱或瓷瓶加以固定,导线穿墙做法见图3-58和图3-59所示。47
图3-58导线入插座做法图3-59导线穿墙做法3.6.2.6瓷柱或瓷瓶配线时,终端回头绑扎的公卷和单卷数见表3-26所示。公卷和单卷数表3-262导线截面(mm)1.5~2.54~2535~7095~120公卷数8121620单卷数55553.6.2.7所用绑线应根据导线的截面进行选择,见表3-27所示。导线与绑线选择数据表表3-27导线截面绑线直径(mm)2(mm)铁扎线铜扎线铝扎线<100.81.02.010~351.21.42.050~702.02.6≥952.63.0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实测或检查绝缘摇测记录。4.1.3导线严禁有扭绞、死弯和绝缘层损坏等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基本项目:4.2.1瓷件及其支架安装牢固,不得有瓷件损坏或瓷件倒置等现象;导线或瓷件的固定点间距正确;瓷件及支架排列整齐,表面清洁,油漆完整。检验方法:观察和手扳检查。4.2.2导线敷设4.2.2.1防导线平直整齐,瓷件固定可靠;在穿过梁、墙、楼板和跨越其它线路、管道时装设保护管;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处的导线两端固定可靠,并留有补偿有余量。4.2.2.2导线连接牢固,包扎严密,绝缘良好,不伤线芯且接头处不受拉力。4.2.2.3导线转角和分支处齐整,进入电气器具处绝缘处理良好。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允许偏差项目:4.3.1导线的线间距离及固定点间距的允许偏差。4.3.1.1线间距离:水平敷设的线路为10mm;垂直敷设的线路为5mm。4.3.1.2固定点间距允许偏差50mm。4.3.2同一档内的瓷柱和瓷瓶应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该直线应与线路成直角。4.3.3导线不得有松弛现象。水平敷设时,平直程度允许偏差10mm;垂直敷设时,平直程序允许偏差5mm。48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5成品保护5.1配线时不得损坏地面、墙面和顶棚,并应保持各部位的清洁。5.2安放电气器具时,不得碰松已敷设完的导线。5.3紧固螺丝时,不应用力过猛,以免瓷件碎裂。5.4线路敷设后,不得再次喷浆和刷油,防止污染导线。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瓷件表面不清洁及个别瓷件有破损现象。瓷件安装时,应擦去其表面的污物,及时将破损瓷件更换。6.2瓷件的固定不合要求,应用木螺丝固定瓷件,严禁使用铁钉和采用粘接法。6.3变形缝两侧的导线未加装瓷件固定,应按要求及时补装,导线要留有补偿余量。6.4导线过分松弛,超过允许偏差,应及时进行调整,使其达到要求。6.5绑扎导线时,采用裸导线做为绑线。塑料绝缘导线必须采用塑料绑线进行绑扎。6.6在导线分支处、接头处未加装固定瓷件。应及时补装,保证导线不受横向拉力。6.7导线的结、焊包不符合要求,请见3—8、3.8节有关内容。7质量记录7.1绝缘导线出厂合格证。7.2瓷柱、瓷瓶配线工程预检、自检、互检记录。7.3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7.4瓷夹、瓷柱(珠)及瓷瓶配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7.5电气绝缘电阻测试记录。49
九、塑料线槽配线施工工艺标准(XDQB2002—D—03)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干燥室内的电气照明明配线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塑料线槽:由槽底、槽盖及附件组成,它是由难燃型硬聚氯乙烯工程塑料挤压成型,严禁使用非难燃型材料加工。选用塑料线槽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型号、规格相应的定型产品。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氧指数不应低于27%。以上线槽内外应光滑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2.1.2绝缘导线:导线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线槽内敷设导线的线芯最小允许截面:铜22导线为1.0mm;铝导线为2.5mm。2.1.3螺旋接线钮: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2.1.4LC安全型压线帽请见3—8、2.1.5有关内容。2.1.5套管:套管有铜套管、铝套管及铜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规格相应的同材质套管。2.1.6接线端子(接线鼻子):选用时应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用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2.1.7木砖:用木材制成梯形,使用时应做防腐处理。2.1.8塑料胀管:选用时,其规格应与被紧固的电气器具荷重相对应,并选择相同型号的圆头机螺丝与垫圈配合使用。2.1.9镀锌材料:选择金属材料时,应选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圆钢、扁钢、角钢、螺丝、螺栓、螺母、垫圈、弹簧垫圈等。非镀锌金属材料需进行除锈和防腐处理。2.1.10辅助材料:钻头、焊锡、焊剂、电焊条、氧气、乙炔气、调合漆、防锈漆、橡胶绝缘带或粘塑料绝缘带、黑胶布、石膏等。2.2主要机具:2.2.1铅笔、卷尺、线坠、粉线袋、电工常用工具、活板子、手锤、錾子。2.2.2钢锯、钢锯条、喷灯、锡锅、锡勺、焊锡、焊剂。2.2.3手电钻、电锤、万用表、兆欧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2.3作业条件:2.3.1配合土建结构施工预埋保护管、木砖及预留孔洞。2.3.2屋顶、墙面及地面、油漆、浆活全部完成。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弹线定位:3.2.1弹线定位应符合以下规定:3.2.1.1线槽配线在穿过楼板或墙壁时,应用保护管,而且穿楼板处必须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距地面不应低于1.8m;装设开关的地方可引至开关的位置。3.2.1.2过变形缝时应做补偿处理。3.2.2弹线定位方法按设计图确定进户线、盒、箱等电气器具固定点的位置,从始端至终端(先干线后支线)找好水平或垂直线,用粉线袋在线路中心弹线,分均档,用笔画出加档位置后,再细查木砖是否齐全,位置是否正确,否则应及时补齐。然后在固定点位置进行钻孔,埋入塑料胀管或伞形螺栓。弹线时不应弄脏建筑物表面。3.3线槽固定:3.3.1木砖固定线槽:配合土建结构施工时预埋木砖;加气砖墙或砖墙剔洞后再埋木砖,梯形木砖较大的一面应朝洞里,外表面与建筑物的表面平齐,然后用水泥砂浆抹平,待凝固后,再把线槽底板用木螺丝固定在木砖上,50
见图3-60所示。图3-60用木砖安装3.3.2塑料胀管固定线槽:混凝土墙、砖墙可采用塑料胀管固定塑料线槽。根据胀管直径和长度选择钻头,在标出的固定点位置上钻孔,不应歪斜、豁口,应垂直钻好孔后,将孔内残存的杂物清净,用木锤把塑料胀管垂直敲入孔中,并与建筑物表面平齐为准,再用石膏将缝隙填实抹平。用半圆头木螺丝加垫圈将线槽底板固定在塑料胀管上,紧贴建筑物表面。应先固定两端,再固定中间,同时找正线槽底板,要横平竖直,并沿建筑物形状表面进行敷设。木螺丝规格尺寸见表3-34,线槽安装用塑料胀管固定见图3-61所示。木螺丝规格尺寸(mm)表3-34标号公称直径d螺杆直径d螺杆长度L743.8112~70844.712~7094.54.5216~851054.8818~1001255.5918~1001466.30250~1001667.0125~1001887.7240~1002088.4340~10024109.8670~120图3-61线槽安装用塑料胀管固定3.3.3伞形螺栓固定线槽:在石膏板墙或其它护板墙上,可用伞形螺栓固定塑料线槽,根据弹线定位的标记,找出固定点位置,把线槽的底板横平竖直地紧贴建筑物的表面,钻好孔后将伞形螺栓的两伞叶掐紧合拢插入孔中,待合拢伞叶自行张开后,再用螺母紧固即可,露出线槽内的部分应加套塑料管。固定线槽时,应先固定两端再固定中间。伞型螺栓安装做法,见图3-62和伞型螺栓构造见图3-63所示。图3-62伞型螺栓安装做法51
图3-63伞型螺栓构造3.4线槽连接:线槽及附件连接处应严密平整,无孔不入缝隙,紧贴建筑物固定点最大间距见表3-35。槽体固定点最大间距尺寸表3-35槽板宽度(mm)固定点型20~406080~120式固定点最大间距(mm)中心单列80——双列—1000—双列——8003.4.2线槽分支接头,线槽附件如直能,三能转角,接头,插口,盒,箱应采用相同材质的定型产品。槽底、槽盖与各种附件相对接时,接缝处应严实平整,固定牢固见图3-64所示。图3-64塑料线槽安装示意图1—1—塑料线槽;2—阳角;3—阴角;4—直转有;5—平转角;6—平三通;7—顶三通;8—连接头;9—右三角;10—左三通;11—终端头;12—接线盒插口;13—灯头盒插口;14—灯头盒;15—接线盒3.4.3线槽各种附件安装要求:3.4.3.1盒子均应两点固定,各种附件角、转角,三通等固定点不应少于两点(卡装式除外)。3.4.3.2接线盒,灯头盒应采用相应插口连接。3.4.3.3线槽的终端应采用终端头封堵。3.4.3.4在线路分支接头处应采用相应接线箱。3.4.3.5安装铝盒合金装饰板时,应牢固平整严实。3.5槽内放线3.5.1清扫线槽。放线时,先用布清除槽内的污物,使线槽内外清洁。3.5.2放线。先将导线放开抻直,捋顺后盘成大圈,置于放线架上,从始端到终端(先干线后支线)边放边整理,导线应顺直,不得有挤压、背扣、扭线和受损等现象。绑扎导线时应采用尼龙绑扎带,不允许采用金属丝进行绑扎。在接线盒处的导线预留长度不应超过150mm。线槽内不允许出现接头,导线接头应放在接线盒内;从室外引进室内的导线在进行入墙内一段用橡胶绝缘导线。同时穿墙保护管的外侧应有防水措施。3.6导线连接:导线连接应使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值最小,机械强度不降低,并恢复其原有的绝缘强度。连接时,应正确区分相线、中性线、保护地线。可采用绝缘导线的颜色区分,或使用仪表测试对号,检查正确方可连接。导线连接见3—8、3.8节条有关内容。3.7线路检查绝缘摇测请见3—8、3.8节条有关内容。52
4质量标准4.1保证项目: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检验方法:实测或检查绝缘电阻测试记录。4.2基本项目:4.2.1槽板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槽板紧贴建筑物的表面,布置合理,固定可靠,横平竖直。直线段的盖板接口与底板接口应错开,其间距小于100mm。盖板无扭曲和翘角变形现象,接口严密整齐,槽板表面色泽均匀无污染。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2槽板线路的保护应符合以下规定:线路穿过梁、柱、墙和楼板有保护管,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槽板断开,导线加套保护软管并留有适当余量,保护软管应放在槽板内。线路与电气器具、塑料圆台连接平密,导线无裸露现象,固定牢固。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3导线的连接应符合以下规定:连接牢固,包扎严密,绝缘良好,不伤线芯,槽板内无接头,接头放在器具或接线盒内。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允许偏差项目:槽板配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36的规定。槽板配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3-36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mm)1水平或垂直敷平直程度5拉线、尺量检2设的直线段垂直度5查5成品保护5.1安装塑料线槽配线时,应注意保持墙面整洁。5.2接、焊、包完成后,盒盖、槽盖应全部盖严实平整,不允许有导线外露现象。5.3塑料线槽配线完成后,不得再次喷浆、刷油,以防止导线和电气器具被污染。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线槽内有灰尘和杂物,配线前应先将线槽内的灰尘和杂物清净。6.2线槽底板松动和有翘边现象,胀管或木砖固定不牢、螺丝未拧紧;槽板本般的质量有问题。固定底板时,应先将木砖或胀管固定牢,再将固定螺丝拧紧。线槽应选用合格产品。6.3线槽盖板接口不严,缝隙过大并有错台。操作时应仔细地将盖板接口对好,避免有错台。6.4线槽内的导线放置杂乱,配线时,应将导线理顺,绑扎成束。6.5不同电压等级的电路放置在同一线槽内。操作时应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将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分开敷设。同一电压等级的导线可放在同一线槽内。6.6线槽内导线截面和根数超出线槽的允许规定。应按要求配线。6.7接、焊、包不符合要求。应按要求及时改正。7质量记录7.1绝缘导线与塑料线槽产品出厂合格证。7.2塑料线槽配线工程安装预检、自检、互检记录。7.3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7.4塑料线槽配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借用槽板配线表)7.5电气绝缘电阻记录。53
十、硬质阻燃型塑料管(PVC)暗敷设工艺标准(XDQB2002—D—04)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内的照明系统,在混凝土结构内及砖混结构暗配管敷设工程(不得在高温场所及顶棚内敷设)。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凡所使用的阻燃型(PVC)塑料管,其材质均能应具有阻燃、耐冲击性能,其氧指数不应低于27%的阻燃指标,并应有检定检验报告单和产品出厂合格证。2.1.2阻燃型塑料管,其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厂标,管里外应光滑,无凸棱、凹陷、针孔、气泡;内外径尺寸应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管壁厚度应均匀一致。2.1.3所用阻燃型塑料管附件及暗配阻燃型塑料制品,如各种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插座盒、端接受能力头、管箍头,必须使用配套的阻燃型塑料制品。2.1.4阻燃型塑料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均应外观整齐,开孔齐全,无劈裂损坏等现象。2.1.5辅助材料:镀锌铁丝,专用粘接剂等。2.2主要机具:2.2.1铅笔、皮尺、卷尺、尺杆、线坠、小线、水平尺。2.2.2手锤、錾子、钢锯、锯条、刀锯、半圆锉、活扳子、水桶、灰桶、灰铲。2.2.3弯管弹簧(简称弯簧),剪管器,手电钻、钻头、压力案子、台钻等。2.2.4电锤、热风机、电炉子、开孔器、绝缘手套,工具袋,工具箱,煨管器、高凳等。2.3作业条件:2.3.1配合土建砌体(如砖混结构加气砖、矿渣砖等)施工时,根据电气设计图要求与土建墙上弹出的水平线,安装管路和盒箱。2.3.2配合土建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大模板、骨模板施工混凝土墙、在钢筋绑扎过程中,根据设计图要求预埋套盒及管路,同时办理隐检手续。2.3.3在气混凝土楼板、圆孔板、应配合土建调整好吊索装楼板的板缝时,同时根据设计图进行配管。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弹线定位:3.2.1根据设计图要求,在砖墙、大模板混凝土墙、滑模板混凝土墙、木模板混凝土墙、组合钢模板混凝土墙等处,确定盒、箱位置进行弹线定位,按弹出的水平线用小线和水平尺测量出盒,箱准确位置并标出尺寸。3.2.2根据设计图灯位要求,在加气混凝土板、预制圆孔板(垫层内或板孔内暗敷管路);现浇混凝土楼板、预制薄混凝土楼板上,进行测量后,标注出灯头盒的准确位置尺寸。3.2.3各种隔墙剔槽稳埋开关盒弹线。根据设计图要求,在砖墙、泡沫混凝土墙、石膏孔板墙、礁渣砖墙等,需要稳埋开关盒的位置,进行测量确定开关盒准确位置尺寸。3.3加工管弯:预制管理工作弯可采用冷煨法和热煨法。3.3.1阻燃塑料管敷设与煨弯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如下:阻燃塑料管及其配件的敷设,安装和煨弯制作,均应在原材料规定的允许环境温度下进行,其温度不宜低于—15℃。3.3.2冷煨法:管径在25mm及其以下可以用冷煨法。3.3.2.1断管:小管径可使用剪管器,大管径可使用钢锯断管,断口应锉平,铣光。3.3.2.2用膝盖煨弯:将弯管弹簧(简称弯簧插入PVC管内需要煨弯处,两手抓牢管子两头,顶在膝盖上用手板,逐步煨出所需弯度,然后,抽出弯簧(当弯曲较长的管子时,可将弯簧用镀锌铁丝拴牢,以便拉出弯簧)。54
3.3.2.3使用手扳弯管器煨弯,将管子插入配套的弯管器,手扳一次煨出所需弯度,见3-1图3-1所示。3.3.3热煨法:用电炉子、热风机等加热均匀,烘烤管子煨弯处,待管子被加热到可随意弯曲时,立即将管子放在木板上。固定管子一头,逐步煨出所需管弯度,并用湿布抹擦使弯曲部位冷动定型,然后抽出弯簧。不得因煨弯管出现烤伤、变色、破裂等现象。3.4稳埋盒、箱:3.4.1盒、箱固定应平正牢固、灰浆饱满,收口平整,纵横座标准确,符合设计图和施工验收规范规定。3.4.2砖墙稳埋盒、箱:3.4.2.1预留盒、箱孔洞:根据设计图规定的盒、箱预留具体位置,随土建砌体电工配合施工,在约300mm处预留出进入盒、箱的管子长度,将管子甩在盒、箱预留孔外,管端头堵好,等待最后一管一孔地进入盒、箱稳埋完毕。3.4.2.2剔洞稳埋盒、箱,再接短管:按弹出的水平线,对照设计图找出盒、箱的准确位置,然后剔洞,所踢孔洞应比盒、箱稍大一些。洞剔好后,先用水把洞内四壁浇湿,并将洞中杂物清理干净。依照管路的走向敲掉盒子的敲落孔,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填入洞内将盒、箱稳端正,待水泥砂子浆凝固后,再接短管入盒、箱。3.4.2.3组合钢模板、大模板混凝土墙稳埋盒、箱:a在模板上打孔,用螺丝将盒、箱固定在模板上;拆模前及时将固定盒、箱的螺丝拆除。b利用穿筋盒,直接固定在钢筋上,并根据墙体厚度焊好支撑钢筋,使盒口或箱口与墙体平面平齐。3.4.2.4滑模板混凝土墙稳埋盒、箱:a预留盒、箱孔洞,采取下盒套、箱套,然后待滑模板过后再拆除盒套或箱套,同时稳埋盒或箱体。b用螺丝将盒、箱固定在扁铁上,然后将扁铁焊在钢筋上,或直接用穿筋盒固定在钢筋上,并根据墙厚度焊好支撑钢筋,使盒口平面与墙体平面平齐。3.4.2.5顶板稳埋灯头盒:a加气混凝土板、圆孔板稳埋灯头盒。根据设计图标注出灯位的位置尺寸,先打孔,然后由下向上剔洞,洞口下小上大。将盒子配上相应的固定体放入洞中,并固定好吊板,待配管后用高标号水泥砂浆稳埋牢固。b现浇混凝土楼板等,需要安装吊扇、花灯或吊装灯具超过3kg时,应预埋吊钩或螺栓,其吊挂力矩应保证承载要求和安全。c隔墙稳埋开关盒、插座盒。如在砖墙泡沫混凝土墙等,剔槽前应在槽两边先弹线,槽的宽度及深度均应比管外径大,开槽宽度与深度以大于1.5倍管外径为宜。砖墙可用錾子沿槽内边进行剔槽;泡沫混凝土墙可用刀锯锯成槽的两边后,再剔成槽。剔槽后应先稳埋盒,再接管,管路每隔1m左右用镀锌铁丝固定好管路,最后抹灰并抹平齐。如为石膏圆孔板时,宜将管穿入板孔内并敷至盒或箱处。3.5暗敷管路:3.5.1管路连接:3.5.1.1管路连接应使用套箍连接(包括端接头接管)。用小刷子沾配套供应的塑料管粘接剂,均匀涂抹在管外壁上,将管子插入套箍;管口应到位。粘接剂性能要求粘接后1min内不移位,粘性保持时间长,并具有防水性。3.5.1.2管路垂直或水平敷设时,每隔1m距离应有一个固定点,在弯曲部位主尖以圆弧中心点为始点距两端300~500mm处各加一个固定点。3.5.1.3管进盒、箱,一管一孔,先接端接头然后用内锁母固定在盒、箱上,在管孔上用顶帽型护口堵好管口,最后用纸或泡沫塑料块堵好盒子口(堵盒子口的材料可采用现场现有柔软物件,如水泥纸袋等)。3.5.2管路暗敷设:3.5.2.1现浇混凝土墙板内管路暗敷设:管路应敷设在两层钢筋中间,管进盒,箱时应煨成灯叉弯,管路每隔1m处用镀锌铁丝绑扎牢,弯曲部位按要求固定,往上引管不宜过长,以能煨弯为准,向墙外引管可使用“管帽”预留管口,待拆模后取出“管帽”再接管。3.5.2.2滑升模板敷设管路时,灯位管可先引至牛腿墙内,滑模过后支好顶板,再敷设管至灯位。3.5.2.3现浇混凝土楼板管路暗敷设:根据建筑物内房间四周墙的厚度,弹十字线确定灯头盒的位置,将端接头、内锁母固定在盒子的管55
孔上,使用顶帽护口堵好管口,并堵好盒口,将固定好盒子,用机螺丝或矩钢筋固定在底筋上。跟着敷管、管路应敷设在弓筋的下面底筋的上面,管路每隔1m用镀锌铁丝绑扎牢。引向隔断墙的管子、可使用“管帽”预留管口,拆模后取出管帽再接管。3.5.2.4预制薄型混凝土模板管路暗敷设:确定好灯头盒尺寸位置,先用电锤在板上面打孔,然后在板下面扩孔,孔大小应与盒子外口略大一些。利用高桩盒上安装好卡铁(轿杆)将端接头,内锁母把管固定在盒子孔处,并将高桩盒用水泥砂浆埋好,然后敷设管路。管路保护层应不小于80mm为宜。3.5.2.5预制圆孔板内管路暗敷设:电工应及时配合土建吊装圆孔板时,敷设管路。在吊装圆孔板时,及时找好灯位位置尺寸,打灯位盒孔,接着敷设管路。管子可以从圆孔板板孔内一端穿入至灯头盒处,将管固定在灯头盒上,然后将盒子用卡铁放好位置,同时用水泥砂浆固定好盒子。3.5.2.5灰土层内管路暗敷设:灰土层夯实后进行挖管路槽,接着敷设管路,然后在管路上面用混凝土砂浆埋护,厚度不宜小于80mm。3.6扫管穿带线:对于现浇混凝土的结构,如墙、楼板应及时进行扫管,即随拆模随扫管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堵管不通现象,便于处理因为在混凝土未终凝时,修补管路。对于砖混结构墙体,在抹灰前进行扫管,有问题时修改管路,便于土建修复。经过扫管后确认管路畅通,及时穿好带线,并将管口、盒口、箱口堵好,加强成品配管保护,防止出现二次堵塞管路现象。4质量标准4.1保证项目:阻燃型塑料管及其附件材质氧指数应达到27%以上的性能指标。阻燃型塑料管不得在室外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用敷设。检查方法:检查测试资料,观察检查。4.2基本项目:4.2.1管路连接紧密,管口光滑,保护层大于15mm,使用胶粘剂连接紧密、牢固。4.2.2盒、箱内设备正确,固定可靠,管子进入盒、箱处顺直、一孔一管,以端接头与内锁母将管固定在盒、箱管孔处,牢固不松动。4.2.3管路保护应符合以下规定:穿过变形缝处有补偿装置,补偿装置能活动自如;穿过建筑物和设备基础处,应加保护管;补偿装置平正,管口光滑,内锁母与管子连接可靠;加套保护管在隐蔽工程记录中标示正确。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4.3允许偏差项目:硬质PVC塑料管、弯曲半径安装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见3-1表3-3所示。5成品保护5.1剔槽打洞时,应预先划好线,避免用力猛剔,造成洞口或槽剔的过大、过宽,甚至影响土建结构质量。5.2管路敷设完毕后注意成品保护,特别是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电工配合土建施工关系密切,在合模和拆模时,应注意保护管路不要移位、砸扁或踩坏等现象出现。5.3在混凝土板、加气板上剔洞时,注意不要剔断钢筋,剔洞时应先用钻打孔,再扩孔,不允许用56
大锤由上面砸孔洞。5.4配合土建浇灌混凝土时,应派电工看护,以防管路移位或受机械损伤。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保护层<15mm管路有外露现象,应将管槽深度剔到1.5倍管外径的深度,并将管子固定好后用水泥砂浆保护并抹平灰层。6.2稳埋盒、箱有歪斜;暗盒、箱有凹进、凸出墙面现象;盒、箱破口;座标超出允许偏差值。对于稳埋盒、箱应先用线坠找正、座标正确再固定稳埋;暗装盒子口或箱口,应与墙面平齐,不出现凹凸墙面的现象。暗箱贴脸与墙面缝隙预留好;用水泥砂浆将盒箱底部四周填实抹平,盒子收口平整。6.3由于墙厚度较薄,箱体厚度与墙厚度相差无几,箱底处抹灰开裂,在箱底处加金属网固定后,再抹灰找平齐。6.4管子煨弯处的凹扁度过大及弯曲半径小于6D(D管子直径)。煨弯应按要求进行操作其弯曲半径应大于6D。6.5管路不通,朝上管口末及时堵好管堵,造成杂物落入管中。应在立管时,随时堵好管堵,其它工种作业时,应注意不要碰坏已经敷设完毕的管路,避免造成管路堵塞。6.6PVC管用火煨弯时,容易出现烤变色、凹扁过大、煨弯倍数不够等现象。因此在用热煨弯时,应注意避免出现以上问题。7质量记录7.1阻燃型(PVC)塑料管及附件、检定测试报告单和产品出厂合格证。7.2硬质阻燃型塑料管暗敷设时,应进行技术交底、预检、隐检、自检、互检记录。7.3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7.4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57
十一、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标准(XDQB2002—D—05)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电力电缆敷设。2施工准备2.1设备及材料要求:2.1.1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2.1.2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2.1.3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油浸电缆应密封良好,无漏油及渗油现象。橡套及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2.1.4各种金属型钢不应有明显锈蚀,管内无毛刺。所有紧固螺栓,均应采用镀锌件。2.1.5其它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标志牌、油漆、汽油、封铅、硬脂酸、白布带、橡皮包布、黑包布等均应符合要求。2.2主要机具:2.2.1电动机具、敷设电缆用支架及轴、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钢丝绳、大麻绳、千斤顶。2.2.2绝缘摇表、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电气焊工具、电工工具。2.2.3无线电对讲机(或简易电话)、手持扩音喇叭(有条件可采用多功能扩大机作通讯联络)。2.3作业条件:2.3.1土建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2.3.1.1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牢固,强度合格。2.3.1.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电缆沟排水畅通,无积水。2.3.1.3电缆沿线模板等设施拆除完毕。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沟盖板齐备。2.3.1.4放电缆用的脚手架搭设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电缆沿线照明照度满足施工要求。2.3.1.5直埋电缆沟按图挖好,电缆井砌砖抹灰完毕,底砂铺完,并清除沟内杂物。盖板及砂子运至沟旁。2.3.2设备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2.3.2.1变配电室内全部电气设备及用电设备配电箱柜安装完毕。2.3.2.2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电缆过管、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直埋电缆敷设→铺砂盖砖→回填土→埋标桩→管口防水处理→剥麻刷油→挂标志牌准备工作→水平敷设电缆沿支架、桥架敷设→→挂标志牌垂直敷设3.2准备工作:3.2.1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及漏油、渗油等现象。3.2.2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3.2.2.1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3.2.2.23~10kV电缆应事先作耐压和泄漏试验,试验标准应符合国家和当地供电部门规定。必要时敷设前仍需用2.5k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3.2.2.3纸绝缘电缆,测试不合格者,应检查芯线是否受潮,如受潮,可锯掉一段再测试,直到合格为止。检查方法是:将芯线绝缘纸剥下一块,用火点着,如发出叭叭声,即电缆已受潮。3.2.2.4电缆测试完毕,油浸纸绝缘电缆应立即用焊料(铅锡合金)将电缆头封好。其它电缆应用橡皮包布密封后再用黑包布包好。3.2.3放电缆机具的安装:采用机械放电缆时,应将机械选好适当位置安装,并将钢丝绳和滑轮安装好。人力放电缆时将滚轮提前安装好。3.2.4临时联络指挥系统的设备:3.2.4.1线路较短或室外的电缆敷设,可用无线电对讲机联络,手持扩音嗽叭指挥。58
3.2.4.2高层建筑内电缆敷设,可用无线电对讲机做为定向联络,简易电话作为全线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或采用多功能扩大机,它是指挥放电缆的专用设备)。3.2.5在桥架或支架上多根电缆敷设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事先将电缆的排列,用表或图的方式划出来。以防电缆的交叉和混乱。3.2.6冬季电缆敷设,温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时,应将电缆提前加温。3.2.7电缆的搬运及支架架设:3.2.7.1电缆短距离搬运,一般采用滚动电缆轴的方法。滚动时应按电缆轴上箭头指示方向滚动。如无箭头时,可按电缆缠绕方向滚动,切不可反缠绕方向滚运,以免电缆松驰。3.2.7.2电缆支架的架设地点应选好,以敷设方便为准,一般应在电缆起止点附近为宜。架设时,应注意电缆轴的转动方向,电缆引出端应在电缆轴的上方(图2-1)。图2-13.3直埋电缆敷设:3.3.1清除沟内杂物,铺完底沙或细土。3.3.2电缆敷设3.3.2.1电缆敷设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采用机械牵引可用电动绞磨或托撬(旱船法)(见图2-2)和(图2-3)。电缆敷设时,应注意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图2-2人力牵引示意图图2-3机械牵引(托撬)示意图3.3.2.2电缆在沟内敷设应有适量的蛇型弯,电缆的两端、中间接头、电缆井内、过管处、垂直位差处均应留有适当的余度。3.3.3铺砂盖砖:3.3.3.1电缆敷设完毕、应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部门共同进行隐蔽工程验收。3.3.3.2隐蔽工程验收合格,电缆上下分别铺盖10cm砂子或细土,然后用砖或电缆盖板将电缆盖好,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5cm。使用电缆盖板时,盖板应指向受电方向。3.3.4回填土。回填土前,再作一次隐蔽工程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土并进行夯实。3.3.5埋标桩:电缆的拐弯、接头、交叉、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应设明显方位标桩。直线段应适当加工工业设标桩。标桩露出地面以15cm为宜。3.3.6直埋电缆进出建筑物,室内过管口低于室外地面者,对其过管按设计或标准图册做防水处理(图2-4)。59
图2-43.3.7有麻皮保护层的电缆,进入室内部分,应将麻皮剥掉,并涂防腐漆。3.4电缆沿支架、桥架敷设:3.4.1水平敷设3.4.1.1敷设方法可用人力或机械牵引。3.4.1.2电缆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3.4.1.3不同等级电压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高压电缆应敷设在上层。3.4.1.4同等级电压的电缆沿支架敷设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5mm。3.4.2垂直敷设。3.4.2.1垂直敷设,有条件最好自上而下敷设。土建未拆吊车前,将电缆吊至楼层顶部。敷设时,同截面电缆应先敷设低层,后敷设高层,要特别注意,在电缆轴附近和部分楼层应采取防滑措施。3.4.2.2自下而上敷设时,低层小截面电缆可用滑轮大绳人力牵引敷设。高层、大截面电缆宜用机械牵引敷设。3.4.2.3沿支架敷设时,支架距离不得大于1.5米,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时,每层最少加装两道卡固支架。敷设时,应放一根立即卡固一根。3.4.2.4电缆穿过楼板时,应装套管,敷设完后应将套管用防火材料封堵严密。3.5挂标志牌:3.5.1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装应牢固。3.5.2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3.5.3直埋电缆进出建筑物、电缆井及两端应挂标志牌。3.5.4沿支架桥架敷设电缆在其两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志牌,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志牌。4质量标准4.1保证项目:4.1.1电缆的耐压试验结果、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4.1.2电缆敷设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电缆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损,直埋敷设时,严禁在管道上面或下面平行敷设。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4.2基本项目:4.2.1坐标和标高正确,排列整齐,标志柱和标志牌设置准确;防燃、隔热和防腐要求的电缆保护措施完整。4.2.2在支架上敷设时,固定可靠,同一侧支架上的电缆排列顺序正确,控制电缆在电力电缆下面,1kV及其以下电力电缆应放在1kV以上电力电缆下面;直埋电缆埋设深度、回填土要求、保护措施以及电缆间和电缆与地下管网间平行或交叉的最小距离均能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4.2.3电缆转弯和分支处不紊乱,走向整齐清楚、电缆标志桩、标志牌清晰齐全,直埋电缆隐蔽工程记录及坐标图齐全、准确。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及坐标图。4.3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2-1的规定。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及检验方法表2-1项次项目弯曲半径检验方法油浸纸绝缘单芯≥20d尺量检查电力电缆多芯≥15d电缆橡皮或聚氯乙烯护套≥10d橡皮绝缘最小允裸铅护套≥15d1电力电缆许弯曲铅护套钢带铠装≥20d尺量检查半径塑料绝缘电力电缆≥10d控制电缆≥10d注:d为电缆外径。60
5成品保护5.1直埋电缆施工不宜过早,一般在其它室外工程基本完工后进行,防止其它地下工程施工时损伤电缆。如已提前将电缆敷设完,其它地下工程施工时,应加强巡视。5.2直埋电缆敷设完后,应立即铺砂、盖板或砖及回填夯实,防止其它重物损伤电缆。并及时划出竣工图,标明电缆的实际走向方位坐标及敷设深度。5.3室内沿电缆沟敷设的电缆施工完毕后应立即将沟盖板盖好。5.4室内沿桥架或托盘敷设电缆、宜在管道及空调工程基本施工完毕后进行,防止其它专业施工时损伤电缆。5.5电缆两端头处的门窗装好,并加锁、防止电缆丢失或损毁。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直埋电缆铺砂盖板或砖时应防止不清除沟内杂物、不用细砂或细土、盖板或砖不严、有遗漏部分。施工负责人应加强检查。6.2电缆进入室内电缆沟时,防止套管防水处理不好,沟内进水。应严格按规范和工艺要求施工。6.3油浸电缆要防止两端头封铅不严密、有渗油现象。应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6.4沿支架或桥架敷设电缆时,应防止电缆排列不整齐,交叉严重。电缆施工前须将电缆事先排列好,划出排列图表,按图表进行施工。电缆敷设时,应敷设一根整理一根,卡固一根。6.5有麻皮保护层的电缆进入室内,防止不作剥麻刷油防腐处理。6.6沿桥架或托盘敷设的电缆应防止弯曲半径不够。在桥架或托盘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考虑满足该桥架或托盘上敷设的最大截面电缆的弯曲半径的要求。6.7防止电缆标志牌挂装不整齐,或有遗漏。应由专人复查。7质量记录7.1质量保证资料;7.1.1电缆产品合格证。7.1.2电缆绝缘摇测记录或耐压试验记录。7.1.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7.1.4各种金属型钢材质证明、合格证。7.2施工记录:7.2.1自互检记录。7.2.2电缆工程分项质量检验评定记录。7.2.3分项工程验收记录。61
十二、配电箱(盘)安装施工工艺标准(XDQB2002—D—06)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电气配电箱(盘)安装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铁制配电箱(盘):箱体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周边平整无损伤,油漆无脱落,二层底板厚度不小于1.5mm,但不得采用阻燃型塑料板做二层底板,箱内各种器具应安装牢固,导线排列整齐,压接牢固、应为两部定点厂产品,并有产品合格证。2.1.2塑料配电箱(盘):箱体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周边平整无损伤,塑料二层底板厚离不应小于8mm,并有产品合格证。2.1.3木制配电箱(盘):应刷防腐、防火涂料,木制板盘面厚度不应小于20mm。2.1.4镀锌材料有角钢、扁铁、铁皮、机螺丝、木螺丝、螺栓、垫圈、圆钉等。2.1.5绝缘导线:导线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2.1.6其它材料:电器仪表,熔丝(或熔片)、端子板、绝缘嘴、铝套管、卡片框、软塑料管、木砖射钉、塑料带、黑胶布、防锈漆、灰油漆、焊锡、焊剂、电焊条(或电石、氧气)、水泥、砂子。2.2主要机具:2.2.1铅笔、卷尺、方尺、水平尺、钢板尺、线坠、桶、刷子、灰铲等。2.2.2手锤、錾子、钢锯、锯条、木锉、扁锉、圆锉、剥线钳、尖嘴钳、压接钳,活扳子、套筒扳子,锡锅、锡勺等。2.2.3台钻、手电钻、钻头、木钻、台钳、案子、射钉枪、电炉、电、气焊工具、绝缘手套、铁剪子、点冲子、兆欧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2.3作业条件:2.3.1随土建结构预留好暗装配电箱的安装位置。2.3.2预埋铁架或螺栓时,墙体结构应弹出施工水平线。2.3.3安装配电箱盘面时,抹灰、喷浆及油漆应全部完成。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明装配电箱(盘)→铁架固定盘面或螺栓固定盘面→弹线定位→箱(盘)固定→盘面组装→实物排列→加工→固定电具→电盘配线→箱(盘)固定→绝缘摇测3.2配电箱(盘)安装要求:3.2.1配电箱(盘)应安装在安全、干燥、易操作的场所。配电箱(盘)安装时,其底口距地一般为1.5m;明装时底口距地1.2m;明装电度表板底口距地不得小于1.8m。在同一建筑物内,同类盘的高度应一致,允许偏差为10mm。3.2.2安装配电箱(盘)所需的木砖及铁件等均应预埋。挂式配电箱(盘)应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3.2.3铁制配电箱(盘)均需先刷一遍防锈漆,再刷灰油漆二道。预埋的各种铁件均应刷防锈漆,并做好明显可靠的接地。导线引出面板时,面板线孔应光滑无毛刺,金属面板应装设绝缘保护套。3.2.4配电箱(盘)带有器具的铁制盘面和装有器具的门及电器的金属外壳均应有明显可靠的PE保护地线(PE线为黄绿相间的双色线也可采用编织软裸铜线),但PE保护地线不允许利用箱体或盒体串接。3.2.5配电箱(盘)配线排列整齐,并绑扎成束,在活动部位应固定。盘面引出及引进的导线应留有适当余度,以便于检修。3.2.6导线剥削处不应伤线芯或线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有压线孔者除外)。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接时,多股线应涮锡后再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3.2.7配电箱(盘)的盘面上安装的各种刀闸及自动开关等,当处于断路状态时,刀片可动部分均不应带电(特殊情况除外)。3.2.8垂直装设的刀闸及熔断器等电器上端接电源,下端接负荷。横装者左侧(面对盘面)接电源,右侧接负荷。3.2.9配电箱(盘)上的电源指示灯,其电源应接至总开关的外侧,并应装单独熔断器(电源侧)。62
盘面闸具位置应与支路相对应,其下面应装设卡片框,标明路别及容量。3.2.10TN-C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中性线N应在箱体或盘面上,引入接地干线处做好重复接地。3.2.11照明配电箱(板)内的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源,并具有明显标志。3.2.12照明配电箱(板)不应采用可燃材料制作,在干燥无尘场所采用的木制配电箱(板)应阻燃处理。3.2.13照明配电箱(板)内,应分别设置中性N和保护地线(PE线)汇流排,中性线N和保护地线应在汇流排上连接,不得绞接,并应有编号。3.2.14磁插式熔断器底座中心明露螺丝孔应填充绝缘物,以防止对地放电。磁插保险不得裸露金属螺丝,应填满火漆。3.2.15照明配电箱(板)内装设的螺旋熔断器其电源线应接在中间触点的端子,负荷线应接在螺纹的端子上。3.2.16当PE线所用材质与相线相同时应按热稳定要求选择截面不应小于表3-38所示。PE线最小截面表3-382相线线芯截面S(m㎡)PE线最小截面(mm)相线线芯截面S(m㎡)PE线最小截面(m㎡)S≤16SS>35S/216≤S≤351622注:用此表若得出非标准藿面时,应选用与之最接近的标准截面导体,但不得小于:裸铜线4mm,裸铝线6mm,绝22缘铜线索1.5mm,绝缘铝线2.5mm。3.2.17PE保护地线若不是供电电缆或电缆外护层的组成部分时,按机械强度要求,截面不应小于22下列数值:有机械性保护时为2.5mm;无机械性保护时为4mm。3.2.18配电箱(盘)上的母线其相线应涂颜色标出,A相(L1)应涂黄色;B相(L2)应涂绿色;C相(L3)应涂红色;中性线N相应涂淡蓝色;保护地线(PE线)应涂黄绿相间双色。3.2.19配电箱(盘)上电具,仪表应牢固、平正、整洁、间距均匀、铜端子无松动、启闭灵活,零部件齐全。其排列间距应符合表2-39。电具、仪表排列间距要求表3-39间距最小尺寸(mm)仪表侧面之间或侧面与盘边60以上仪表顶面或出线孔与盘边50以上闸具侧面之间或侧面与盘边30以上40以上(隔有卡片框)上下出线孔之间20以上(未隔卡片框)插入式熔10~1520以上插入式熔断器顶面或底面与出断器规格20~3030以上线孔(A)6050以上仪表、胶盖闸顶面或底面与出导线截面10及以下80线孔(m㎡)16~251003.2.2照明配电箱(板)应安装牢固,平正,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安装时,照明配电箱(板)四周应无空隙,其面板四周边缘应紧贴墙面,箱体与建筑物,构筑物接触部分应涂防腐漆。3.2.21固定面板的机螺丝,应采用镀锌圆帽机螺丝,其间距不得大于250mm,并应均匀地对称于四角。3.2.23配电箱(盘)面板较大时,应有加强衬铁,当宽度超过500mm时,箱门应做双开门。3.2.24立式盘背面距建筑物应不小于800mm;基础型钢安装前应调直后埋设固定,其水平误差每米应不大于1mm,全长总误差不大于5mm。盘面底口距地面不应小于500mm。铁架明装配电盘距离建筑物应做到便于维修。3.2.25立式盘应设在专用房间内或加装栅栏,铁栅栏应做接地。3.3弹线定位:根据设计要求找出配电箱(盘)位置,并按照箱(盘)的外形尺寸进行弹线定位;弹线定位的目的是对有预埋木砖或铁件的情况,可以更准确的找出预埋件,或者可以找出金属胀管螺栓的位置。63
3.4明装配电箱(盒):铁架固定配电箱(盘)将角钢调直,量好尺寸,画好锯口线,锯断煨弯,钻孔位,焊接。煨弯时用方尺找下,再用电(气)焊,将对口缝焊牢,并将埋注端做成燕尾,然后除锈,刷防锈漆。再按照标高用水泥砂浆将铁架燕尾端埋注牢固,埋入时要注意铁架的平直程度和孔间距离,应用线坠和水平尺测量准确后再稳注铁架。待水泥砂浆凝固后方可进行配电箱(盘)的安装。金属膨胀螺栓固定配电箱(盘)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可在混凝土墙或砖墙上固定配电箱(盘)。其方法是根据第15.4.2条弹线定位的要求找出准确的固定点位置,用电钻或冲击钻在固定点位置钻孔,其孔径应刚好将金属膨胀螺栓的胀管部分埋入墙内,且孔洞应平直不得歪斜。3.5配电箱(盘)的加工:盘面可采用厚塑料板、包铁皮的木板或钢板。以采用钢板做盘面为例,将钢板按尺寸用方尺量好,画出切割线后进行切割。切割后用扁锉将棱角锉平。盘面可采用厚塑料板、包铁皮的木板或钢板。以采用钢板做盘面为例,将钢板按尺寸用方尺量好,画好切割线后进行切割。切割后用扁锉将棱角锉平。盘面的组装配线如下:3.5.1实物排列:将盘面板放平,再将全部电具、仪表置于其上,进行实物排列。对照设计图及电具、仪表的规格和数量,选择最佳位置使之符合间距要求,并保证操作维修方便及外型美观。3.5.2加工:位置确定后,用方尺找正,画出水平线,分均孔距。然后撤去电具、仪表,进行钻孔(孔径应与绝缘嘴吻合)。钻孔后除锈,刷防锈漆及灰油漆。3.5.3固定电具:油漆干后装上绝缘嘴,并将全部电具、仪表摆平、找正,用螺丝固定牢固。3.5.4电盘配线:根据电具、仪表的规格、容量和位置,选好导线的截面和长度,加以剪断进行组配。盘后导线应排列整齐,绑扎成束。压头时,将导线留出适当余量,削出线芯,逐个压牢。但是多股线需用压线端子。如立式盘,开孔后应首先固定盘面板,然后再进行配线。3.6配电箱(盘)的固定:3.6.1在混凝土墙或砖墙上固定明装配电箱(盘)时,采用暗配管及暗分线盒和明配管两种方式。如有分线盒,先将盒内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将导线理顺,分清支路和相序,按支路绑扎成束。待箱(盘)找准位置后,将导线端头引至箱内或盘上,逐个剥削导线端头,再逐个压接在器具上,同时将PE保护地线压在明显的地方,并将箱(盘)调整平直后进行固定。在电具、仪表较多的盘面板安装完毕后,应先用仪表校对有无差错,调整无误后试送电,将将卡片框内的卡片填写好部位、编上号。3.6.2在木结构或轻钢龙骨护板墙上进行固定配电箱(盘)时,应采用加固措施。如配管在护板墙内暗敷设,并有暗接线盒时,要求盒口应与墙面平齐,在木制护板墙处应做防火处理,可涂防火漆或加防火材料衬里进行防护。除以上要求外,有关固定方法同上所述。暗装配电箱的固定:根据预留孔洞尺寸先将箱体找好标高及水平尺寸,并将箱体固定好,然后用水泥砂浆填实周边并抹平齐,待水泥砂浆凝固后再安装盘面和贴脸。如箱底与外墙平齐时,应在外墙固定金属网后再做墙面抹灰。不得在箱底板上抹灰。安装盘面要求平整,周边间隙均匀对称,贴脸(门)平正,不歪斜,螺丝垂直受力均匀。绝缘摇测:配电箱(盘)全部电器安装完毕后,用500V兆欧表对线路进行绝缘摇测。摇测项目包括相线与相线之间,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相线与保护地线之间,中性线与保护地线之间。两人进行摇测,同时做好记录,做为技术资料存档。4质量标准4.1保证项目:低压配电器具的接地保护措施和其它安全要求必须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4.2基本项目:4.2.1配电箱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位置正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孔合适,切口整齐。暗式配电箱箱盖紧贴墙面;中性线经汇流排(N线端子)连接,无绞接现象;油漆完整,盘内外清洁,箱盖、开关、灵活,回路编号齐全,结线整齐,PE保护地线不串接安装明显牢固,导线截面、线色符合规范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2导线与器具连接应符合以下规定:64
4.2.2.1连接牢固紧密,不伤线芯。压板连接时压紧无松动;螺栓连接时,在同一端子上导线不超过两根,防松垫圈等配件齐全。4.2.2.2电气设备、器具和非带电金属部件的保护接地支线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连接紧密、牢固,保护接地线截面选用正确,需防腐的部分涂漆均匀无遗漏。线路走向合理,色标准确,涂刷后不污染设备和建筑物。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允许偏差:配电箱(盘)体高50mm以下,允许偏差1.5mm。配电箱(盘)体高50mm以上,允许偏差3mm。检验方法:吊线、尺量检查。5成品保护5.1配电箱(盘)安装后,应采取成品保护措施,避免碰坏、弄脏电具、仪表。5.2安装箱(盘)面板时(或贴脸),应注意保护墙面整洁。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配电箱(盘)的标高或垂直度超出允许偏差,是由于测量定位不准确或者是地面高低不平造成的,应及时进行修正。6.2铁架不方正。在安装铁架之前未进行调直找正,或安装时固定点位置偏移造成的,应用吊线重新找正后再进行固定。6.3盘面电具、仪表不牢固、平正或间距不均,压头不牢、压头伤线芯,多股导线压头未装压线端子。闸具下方未装卡片框。螺丝不紧的应拧紧,间距应按要求高速均匀,找平整。伤线芯的部分应剪掉重接,多股线应装上压线端子,卡片框应补装。6.4接地导线截面不够或保护地线截面不够,保护地线串接,对这些不符合要求的应按有关规定进行纠正。6.5盘后配线排列不整齐。应按支路绑扎成束,并固定在盘内。6.6配电箱(盘)缺零部件,如合页、锁、螺丝等,应配齐各种安装所需零部件。6.7配电箱体周边、箱底、管进箱处、缝隙过大、空鼓严重、应用水泥砂浆将空鼓处填实抹平。6.8木箱外侧无防腐,内壁粗糙木箱内部应修理平整,内外做防腐处理,并应考虑防火措施。6.9铁箱内壁焊点锈蚀,应补刷防锈漆。铁箱不得用电(汽)焊进行开孔,应采用开孔器进行开孔。6.10配电箱内二层板与进、出线配管位置处理不当,造成配线排列不整齐,在安装配电箱时应考虑进出线配管管口位置应设置在二层板后面。7质量记录7.1配电箱(盘),绝缘导线产品出厂合格证。7.2配电箱(盘)安装工程预检、自检、互检记录。7.3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7.4电气绝缘电阻测试记录。7.5电气照明器具及其配电箱(盘)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65
十三、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XDQB2002—D—07)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3m/s及以下的各类国产曳引驱动电梯电气设备安装工程。2施工准备2.1设备、材料要求:2.1.1各电气设备及部件的规格、数量、质量应符合有关要求,各种开关应动作灵活可靠;控制柜、励磁柜应有出厂合格证。2.1.2槽钢、角钢无锈蚀,膨胀螺栓、螺丝、射钉、射钉子弹、电焊条等的规格、性能应符合图纸及使用要求。2.2主要机具:电焊机及电焊工具、线坠、钢板尺、扳手、钢锯、盒尺、射钉器、防护面罩、电锤、脱线钳、螺丝刀、克丝钳、电工刀、手电钻。2.3作业条件:2.3.1机房、井道的照明要求同第二章的有关要求。2.3.2开慢车进行井道内安装工作时各层厅门关闭,门锁良好、可靠,厅门不能用手扒开。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安装控制柜→配线→配管→导线敷设及接、焊、包、压头→安装极限开关→安装缓速开关、限位开关、开关碰铁→安装中线盒、随线架→安装感应开关、感应板→指示灯、按钮、操纵盘安装→安装底坑检修盒。3.2.1根据机房布置图及现场情况确定控制柜位置。一般应远离门窗,与门窗、墙的距离不小于600mm,并考虑维修方便。3.2.2控制柜的过线盒要按安装图的要求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机房地面上。若无控制柜过线盒,则要制作控制柜型钢底座或混凝土底座(图5-100)。图5-100控制柜与型钢底座采用螺丝连接固定。控制柜与混凝土底座采用地脚螺丝连接固定。3.2.3控制柜安装固定要牢固。多台柜并排安装时,其间应无明显缝隙且柜面应在同一平面上。3.2.4小型的励磁柜安装在距地面高1200mm以上的金属支架上(以便调整)。3.3安装极限开关:3.3.1根据布置图,若极限开关选用墙上安装方式时,要安装在机房门入口处,要求开关底部距地面高度1.2~1.4m。66
当梯井极限开关钢丝绳位置和极限开关不能上下对应时,可在机房顶板上装导向滑轮,导向轮位置应正确动作灵活、可靠(图5-101)。图5-101极限开关、导向滑轮支架分别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上和楼板上。钢丝绳在开关手柄轮上应绕3~4圈,其作用力方向应保证使闸门跳开,切断电源。3.3.2根据布置图位置,若在机房地面上安装极限开关时,要按开关能和梯井极限绳上、下对应来确定安装位置。极限开关支架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梯房地面上。极限开关盒底面距地面300mm(图5-102)。将钢丝绳按要求进行固定。图5-1023.4安装中间接线盒、随缆架。3.4.1中间接线盒设在梯井内,其高度按下式确定:高度(最底层厅门地坎至中间接线盒底的垂直距离)=1/2电梯行程+1500mm+200mm。若中间接线盒设在夹层或机房内,其高度(盒底)距夹层或机房地面不低于300mm。3.4.2中间接线盒水平位置要根据随缆既不能碰轨道支架又不能碰厅门地坎的要求来确定。若梯井较小,轿门地坎和中间接线盒在水平位置上的距离较近时,要统筹计划,其间距不得小于40mm(图5-103)。图5-10367
3.4.3中间接线盒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壁上。在中间接线盒底面下方200mm处安装随缆架。固定随缆架要用不小于φ16的膨胀螺栓两条以上(视随缆重量而定),以保证其牢度(图5-104)。图5-1043.5配管、配线槽:3.5.1机房配管除图纸规定风吹草动墙敷设明管外,均要敷设暗管,梯井允许敷设明管。电线管的规格要根据敷设导线的数量决定。电线管内敷设导线总面积(包括绝缘层)不应超过管内净面积的40%。3.5.2配φ20以下的管采用丝扣管箍连接。φ25以上的管可采用焊接连接。管子连接口、出线口要用钢锉锉光,以免划伤导线。管子焊接接口要齐,不能有缝隙或借口(图5-105)。图5-1053.5.3进入落地式配电箱(柜)的电线管路,应排列整齐,管口高于基础面不小于50mm。3.5.4明配管以下各处需设支架:直管每隔2~2.5m,横管不大于1.5m,金属软管不大于1m,拐弯处及出入箱盒两端为150mm。每根电线管不少于2个支架,支架可直埋墙内或用膨胀螺栓固定。3.5.5钢管进入接线盒及配电箱,暗配管可用焊接固定,管口露出盒(箱)小于5mm,明配管应用锁紧螺母固定,露出锁母的丝扣为2~4扣。3.5.6钢管与设备连接,要把钢管敷设到设备外壳的进线口内,如有困难,可采用下述两种方法:3.5.6.1在钢管出线口处加软塑料管引入设备,但钢管出线口与设备进线口距离应在200mm以内。3.5.6.2设备进线口和管子出线口用配套的金属软管和软管接头连接,软管应用管卡固定。3.5.7设备表面上的明配管或金属软管应随设备外形敷设,以求美观,如抱闸配管(图5-106)。图5-1063.5.8井道内敷设电线管时,各层应装分支接线盒(箱),并根据需要加端子板。3.5.9管盒要用开孔器开孔,孔径不大于管外径1mm。3.5.10机房配线槽除设计选定的厚线槽外,均应沿墙、梁或梯板下面敷设,线槽敷设应横平竖直。3.5.11梯井线槽到每层的分支导线较多时,应设分线盒并考虑加端子板。3.5.12由线槽引出分支线,如果距指示灯、按手盒较近,可用金属软管敷设;若距离超过2m,应用钢管敷设。3.5.13线槽应有良好的接地保护,线槽接头应严密并作跨接地线(图5-107)。68
图5-1073.5.14切断线槽需用手锯操作(不能用气焊),拐弯处不允许锯直口,应沿穿线方向弯成90°保护口,以防伤线(图5-108)。图5-1083.5.15线槽采用射钉或膨胀螺栓固定。3.5.16线槽安装完后补刷沥青漆一道,以防锈蚀。3.6挂随行电缆:3.6.1随行电缆的长度应根据中线盒及轿厢底接线盒实际位置;加上两头电缆支架绑扎长度及接线余量确定。保证在轿厢蹲底或撞顶时不使随缆拉紧,在正常运行时不蹭轿厢和地需;蹲底时随缆距地面100~200mm为宜。3.6.2轿底电缆支架和井道电缆支架的水平距离不小于:8芯电缆为500mm,16~24芯电缆为800mm。3.6.3挂随缆前应将电缆自由悬垂,使其内应力消除。多根随缆不宜绑扎成排。23.6.4用塑料绝缘导线(BV1.5mm)将随缆牢固地绑扎在随时缆支架上(图5-109)。图5-1093.6.5电缆入接线盒应留出适当余量,压接牢固,排列整齐。3.6.6当承缆距导轨支架过近时,为了防止承缆损坏,可自底坑沿导轨支架焊φ6圆钢至高于进道中部1.5m处,或设保护网。3.7安装缓速开关、限位开关及其碰铁:3.7.1碰铁应无扭曲、变形,安装后调整其垂直偏差不大于长度的1/1000,最大偏差不大于3m(碰铁的斜面除外)。3.7.2缓速开关、限位开关的位置按下述要求确定:3.7.2.1一般交流低速成电梯(1m/s及以下),开关的第一级做为强迫减速,将快速转换为慢速运行。第二级应做为限位用,当轿厢因故超过上下端站50~100mm时,即切断顺方向控制电路。3.7.2.2端站强迫减速装置有一级或多级减速开头在,这些开关的动作时间略滞后于同级正常减速动作时间。当正常减速失效时,装置按照规定级别进行减速。3.7.3开关安装应牢固,安装后要进行调整,使其碰轮与磁铁可靠接触,开关触点可靠动作,碰轮69
略有压缩余量。碰轮距碰铁边不小于5mm(图5-110)。图5-1103.7.4开关碰轮的安装方向应符合要求,以防损坏(图5-111)。图5-1113.8安装感应工关和感应板:3.8.1无论装在轿厢上的平层感应开关及开门感应开关,还是装在轨道上的选层、截车感应开关(安种是没有选层器的电梯),其形式基本相同。安装应横平竖直,各侧面应在同一垂直面上,其垂直偏差不大于1mm。3.8.2感应板安装应垂直,插入感应器时宜位于中间,若感应器灵敏度达不到要求时,可适当调整感应板,但与感应器内各侧间隙不小于7mm(如图5-112所示)。图5-1123.8.3感应板应能上下,左右调节,调节后螺栓应可靠锁紧,电梯正常运行时不得与感应器产生摩擦,严禁碰撞。3.9指示灯、按钮、操纵盘安装:3.9.1指示灯盘、按钮盒、操纵盘箱安装应横平竖直,其误差应不大于4/1000。指示灯盒中心与门中线偏差不大于5mm(图5-113)。图5-1133.9.2指示灯、按钮、操纵盘的面板应盖平,遮光罩良好,不应有漏光和串光现象。3.9.3按钮及开关应灵活可靠,不应有阻塞现象。70
3.10安装底坑检修盒:3.10.1底坑检修盒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距线槽或接线盒较近、操作方便、不影响电梯运行的地方。图5-114为检修盒安装在靠线槽较近一侧的地坎下面。图5-1143.10.2底坑检修盒用膨胀螺栓固定在井壁上。检修盘、电线管、线槽之间都要跨越接地线。3.11导线敷设及接、焊、包、压头。3.11.1穿线前将钢管或线槽内清扫干净,不得有积水、污物。3.11.2根据管路的长度留出适当余量进行断线,穿线时不能出现损伤线皮,扭结等现象,并留出适当备用线(10~20根备1根,20~50根备2根,50~100根备3根)。3.11.3导线要按布线图敷设,电梯的供电电源必须单独敷设。动力和控制线路宜分别敷设。微信号及电子线路应按产品要求单独敷设或采取抗干扰措施。若在同一线槽中敷设,其间要加隔板。3.11.4在线槽的内拐角处要垫橡胶板物质软物,以保护导线(图5-115)。图5-115223.11.5截面6mm以下铜线连接时,本身自缠不少于5圈,缠绕后涮锡。多股导线(10mm及以上)与电气设备连接,使用连接卡或接线鼻子,使用连接卡时,多股铜线应有先涮锡。3.11.6接头先用橡胶布包严,再用黑胶布包好放在盒内。3.11.7设备及盘柜丈夫线前应将导线沿接线端子方向整理成束,然后用小线或尼龙卡子绑扎,以便故障检查。3.11.8导线终端应设方向套或标记牌,并注明该线路编号。4质量要求4.1保证项目:4.1.1极限、限位、缓速装置的安装位置正确,功能必须可靠,开关安装牢固。检验方法:观察和实际运行检查。4.1.2电梯的供电电源线必须单独敷设。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1.3电气设备和配线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检验方法:实测检查或检查安装记录。4.1.4保护接地(接零)系统必须良好,电气设备外皮有良好的保护接地(接零)。电线管、槽及箱、盒连接处的跨接地线必须紧密牢固、无遗漏。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4.1.5电梯的随行电缆必须绑扎牢固、排列整齐,无扭曲,其敷设长度必须保证轿厢在极限位置时不受力、不拖地。71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基本项目:4.2.1机房内的配电、控制屏、柜、盘的安装应布局合理,横竖端正,整齐美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2配电盘、柜、箱、盒及设备配线应连接牢固,接触良好,包扎紧密,绝缘可靠,标志清楚,绑扎整齐美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3电线管、槽安装应牢固,无损伤,布局走向合理,出线口准确,槽盖齐全平整,与箱、盒及设备连接正确。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4电气装置的附属构架,电线管、槽等非带电金属部分的防腐处理应涂漆,均匀无遗漏。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允许偏差项目:电气装置安装的允许偏差、尺寸要求和检验方法见表5-15。电气装置安装的允许偏差、尺寸要求和检验方法表5-15允许偏差项项目或尺寸要检验方法次求吊线,尺量检1机房内、柜、屏的垂直度1.5/1000查电线管、槽的垂直度、机房内2/1000吊线、尺量检2水平误差井道内5/1000查轿厢上配管的固定点间距3≤500尺量检查(mm)4金属软管的固定点间距(mm)≤1000尺量检查5成品保护5.1施工现场要有防范措施,以免设备被盗或被破坏。5.2机房、脚手架上的杂物、尘土要随时清除,以免坠落井道砸伤设备或影响电气设备功能。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安装墙内、地面内的电线管、槽,安装后要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且有验收签证后才能封入墙内或地面内。6.2线槽不允许用气焊切割或开孔。6.3对于易受外部信号干扰的电子线路,应有防干扰措施。6.4电线管、槽及箱、盒连接处的跨接地线不可遗漏,若使用铜线跨接时,连接螺丝必须加弹簧垫。6.5随行电缆敷设前必须悬挂松劲后,方可固定。72
十四、共用电视天线系统安装工艺标准(XDQB2002—D—08)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内接收的共用电视天线、前端设备和机房设备、传输分配部分及用户终端安装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电视接收天线选择要求:应根据不同的接收频道,场强,接收环境以及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的设施规模来选择天线,以满足接收电视机图像清晰,色彩鲜明的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2.1.2各种铁件应全部采用镀锌处理。不能镀锌处理时,应进行防腐处理。如采用8#铅丝和钢丝绳及各种规格的铁管、角钢、槽钢、扁铁、圆钢、14#绑线、钢索卡、花篮螺栓,拉环等均应采用镀锌处理。各种规格的机螺丝、金属涨管螺栓、木螺丝、垫圈、弹簧垫等应镀锌。2.1.3用户盒(又称接线盒或终端盒)是系统与用户电视机联接的端口,用户盒分明装和暗装,暗装盒又有塑料盒和铁盒两种,明装一般采用塑料盒,盒子不应有破损变形,插孔阻搞必须与电视机阻搞匹配,盒体与盖颜色一致,并有产品合格证。2.1.4平行扁馈线(即300Ω扁馈线)构造简单,造价低廉,又容易与折合振子天线连接,因而在甚高频段应用广泛。它适用于电视机与共用天线电视插座之间,并有产品合格证。2.1.5同轴电缆馈线。它是由同轴的内外导体组成,内导体为实芯导体,外导体为金属网,内外导体间垫以聚乙烯高频绝缘介擀材料,最外面一层为聚氯乙烯保护层。特性阻抗有50Ω;70Ω;100Ω三种,选用时应注意阻抗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2.1.6分配器:通常有二分、三分、四分和六分等分配器,选择时,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并有产品合格证。2.1.7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相应型号及性能的天线放大器、混合器、频道转换器、分支器、干线放大器、分支(分配)放大器,线路放大器、机箱、机柜等。应检查仪器外观是否完整无损,机内部件是否齐全,然后进行通电试验,检查工作是否正常。产品说明书和技术资料齐全,并有产品合格证。2.1.8其他材料:焊条、防水弯头、焊锡、焊剂、接插件、绝缘子等。2.2主要机具:2.2.1手电钻、冲击钻、克丝钳、一字改锥、十字改锥、电工刀、尖嘴钳、扁口钳。2.2.2水平尺、线坠、大绳、高凳、工具袋等。2.3作业条件:2.3.1随土建结构砌墙时,预埋管和用户盒,箱已完成。2.3.2土建内容装修油漆浆全部施工完。2.3.3同轴电缆已敷设完工。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天线安装:3.2.1天线安装一般要求3.2.1.1天线位置的选择a选择在接收电平最高益,在安装天线前,应用场强仪实测场强大小,选择天线的最佳位置及安装高度。b在空旷处架设天线时,应避开电波传播方向上的遮挡物。c架设在建筑物群至高点处或山区的山头上时,天线基座应离开建筑物边缘3m以上。d应该远离干扰源。例如,不要距离公路太近,避开金属物,远离电力线、电梯机房。e应避免天线间的相互干扰。出现干扰时,天线增益下降,使图像出现脉冲斜条。几种天线可共杆架设,也可各自单独分开架设。天线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对于VHF波段天线,立杆间平行距73
离不得小于5m;同一方向的立杆前后距离不得小于15m。一般不采用前后架设天线,同一根立杆两层天线间距不应小于λ/2见图3-72。图3-72天线的间距f天线的位置要适中,在CATV系统中,按上述要求选择好天线安装位置,并选择在整个系统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于向四周架设干线,减少干线传输长度,扩大系统的规模。3.2.1.2天线高度的选择:天线距离地面或屋顶的高度不应小于一个波长。应考虑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不仅有反射,还应考虑因空气媒介质的不均匀性产生的折射现象,应适当调整水平位置和高度,以接收信号质量最佳为准。3.2.1.8天线方向选择:选择电平最强的天线方向。一般都是接收天线的最大接收方向对准电视发射塔。但是有时为了避开干扰源或者因为前方有遮挡物,可根据实际情况,使接收天线的最大接收方向稍调偏一些,甚至可以接收反射波。3.2.2天线安装:3.2.2.1天线基座的埋设:天线基座(底座)应随土建结构施工,在做屋面板时,做好预埋螺预埋螺栓或底板顶埋螺栓。预埋螺栓不应小于φ8mm;连接用钢板厚度不应小于6mm;基座高度不应低于200mm;用水泥砂浆将基座平面、立面抹平齐。同时预埋好地锚,三点夹角在120°位置上,拉环采用直径φ8mm以上镀锌圆锌制成,底部与结构钢筋焊接,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6倍,同时除掉焊药皮,并用水泥砂浆抹平整。3.2.2.2天线竖杆与拉线的安装:a多节杆组接的竖杆:多节杆组接的竖杆应从下到上逐段变细和减短,如图3-73所示。图3-73多节竖杆示意图(a)DC两段长度之和不小于一个波长(一般为2.5~6m);否则也会影响天线的正常接收;(b)B段为固定天线部分,它的长度与固定天线的数量有关,一般为3m左右;(c)A段为避雷针,一般在2m以上。b防止天线架设因大风、地震而倒塌造成的触电事故。要求天线与照明线高压线保持较远的距离,如表3-42所示。c竖杆:现场要干净整齐,与竖杆无关的构件放到不妨碍竖杆以外的地方。人员和工具应准备齐全,一般竖杆时有指挥1人,工作人员4~5人。首先把上、中、下节杆连接好,紧固螺丝,再把天线杆的拉线套绑扎紧,挂在杆上;各拉线钢索卡应卡牢固;中间绝缘瓷珠套接好;花篮螺栓至适当位置,并放在拉线预定地锚位置上,把天线杆放在起杆位置,杆底放在基础位置上;全部准备就绪。现场指挥下达口令统一行动,将杆立起,起杆时用力要均衡,防止杆身忽左忽右摆动。然后利用花篮螺栓校正拉线松紧程度。并用8#~10#铅丝把花篮螺栓封住。拉线与竖杆的角度一般为30°~45°;在距离天线较近的一段间隔内,每隔小于四分之一中心波长的距离内串一个瓷绝缘子,每根拉线串入2~3个瓷绝缘子。天线与架空线间距表3-42电压架空电线种类与电视天线的距离(m)裸线1以上低压架空线低压绝缘电线或多芯电缆0.6以上高压绝缘电线或低压电源0.3以上裸线1.2以上高压架空线高压绝缘线0.8以上高压电源0.4以上74
3.2.2.3天线的安装:a架设天线前,应对天线本身进行认真的检查和测试。例如:天线的振子应水平放置。引向天线的折合振子可与地面平行放置,也可上下垂直放置,相邻振子之间应平行,以保持振子间距的正确;天线与馈线应匹配,牢固可靠;馈线应固定好,以免随风摆动等。天线电气性能的测试可用仪器检测其驻波比、方向图和增益等指标。对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用天线与电视机相连,看天线对接收质量有无明显提高,若有明显提高说明可以架设。如果接收质量还不如电视机本身的拉杆天线,则必须更换合格的天线才能接收。b把经检查合格的天线组装在横担上,天线各部件组装好,用绳子通过杆顶滑轮,把组装好天线的横担吊起到预定的位置,由杆上工作人员把横担与天线卡子连接牢固。c各频道天线按上述做法在天线杆上适当部位;原则上二副天线的高频道天线在上边,低频道天线在下边,三副以上时高频道天线在横担上,低频道天线在天线杆上,层与层间的距离要大于1/2λ。d经过天线位置的统调后,认为满足接收要求时,最后将天线上各部件进行最后一次紧固。3.2.2.4接地线的制做:建筑物有避雷网时,可用扁钢或圆钢将天线杆、基座与建筑物避雷网电焊连接为一体。有关避雷针的具体做法见有关章节。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Ω,天线必须在避雷针保护角之内。3.3前端设备和机房设备的安装:3.3.1作业条件:3.3.1.1机房内土建装修完成,基础槽钢作完。3.3.1.2暗装机箱的箱体稳装完毕。3.3.1.3暗装管路导线已经敷设完毕,并引入机房(机箱)内。3.3.1.4220V交流电源管线全部敷设完毕。3.3.2操作工艺3.3.2.1机房设备安装a机柜稳装在槽钢基础上,并用螺栓加防松垫圈固定,台式机柜直接放置在机房地面上。b按设计图要求(出产厂有组装图),将放大器、混合器、频道变换器等组装在机柜内。c用同轴电缆和F型插头按系统图联接各设备,将220V电源引至稳压电源供各设备使用。3.3.2.2机箱安装a首先按系统图(出产厂的设备安装图)将各设备安装在前端箱板芯上,并用同轴电缆和F型插头正确连接各设备。b然后将有设备的机箱板芯装进箱体内,联接由天线引来的同轴电缆和传输干线。c接好220V交流电源线。3.4传输分配部分安装:3.4.1线路放大器(或称干线放大器)及延长放大器的安装3.4.1.1小型天线系统工程建筑物比较集中,电缆传输较短,电平损失小,可将线路放大器安装在前端设备共用机箱内。3.4.1.2大型天线系统工程建筑物较分散,为了补偿信号经电缆远距离传输造成的电平损失,一般在传输的中途应加装干线放大器。a明装时:电缆需通过电线杆架空,干线放大器则吊装在电杆上,距离杆顶部架空线以下1m左右处,且应固定在吊线上,野外型放大器应采用密封橡皮垫圈防雨密封,外壳的连接面宜采用网状金属高频屏蔽圈,保证良好与地接触,外壳可采用铸铝外壳,插接件要有良好的防水抗腐蚀性能,最外面采用橡皮套防水。不具备防水条件的放大器(包括分配器和分支器)要安装在防水箱内。b暗装时:根据设计的规定,在传输中途设中继放大站,用电缆井或专门砌成空心牌,里面可以放置一只干线放大器及配电板。井或碑应注意防潮,上面标明电缆的走向及信号输入、输出电平,以便维修检查。c线路放大器及干线放大器有的是自带电源,有的本身不带电源,而是由前端设备共用箱内的稳压电源通过电缆馈送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将电源接好。d延长放大器是为了补足每一幢楼内的分配器或分支器及电缆传输的电平损耗而增加的。一般在该楼房的进线口放置一只信号分配共用箱,箱内除放一只延长放大器外,还需装有磁闸盒(装电源保险丝用),并装有电源插座及分配器或分支器。3.4.2分配器与分支器的安装3.4.2.1明装:75
a安装方法是按照部件的安装孔位,用φ6mm合金钻头打孔后,塞进塑料膨胀管,再用木螺丝对准安装孔加以紧固。塑料型分支器、分配器或安装孔在盒盖内的金属型分配、分支器,则要揭开盒盖,对准安装盒钻眼;压铸型分配、分支器,则对准安装孔钻眼。b对于非防水性分配器和分支器,明装的位置一般是在分配共用箱内或走廊、阳台下面,必须注意防止雨淋受潮,连接电缆水平部分留出长250~300mm左右的余量,然后导线向下弯曲,以防雨水顺电缆流入部件内部。3.4.2.2暗装:暗装有木箱与铁箱两种,并装有单扇或双扇箱门,颜色与墙面相同。在木箱上装分配器或分支器时,可按安装孔位置,直接用木螺丝固定。采用铁箱结构,可利用二层板将分配器或分支器固定在二层板上,再将二层板固定在铁箱上。3.5用户终端安装3.5.1检查修理盒子口:检查盒子口有不平整处,应及时检修平整。暗盒的外口应与墙面平齐;盒子标高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明装盒应固定牢固。相邻两个用户盒安装见图3-74所示。图3-74相邻两个用户盒安装示意图3.5.2结线压接先将盒内电缆接头剪成100~150mm的长度,然后把25mm的电缆外绝缘层剥去,再把外导线铜网套如卷袖口一样翻卷10mm,留出3mm的绝缘台和12mm芯线,将线芯的绝缘台和12mm芯线,将线芯压在端子上,用Ω卡压牢铜网套处见图3-75所示。图3-75Ω卡压接铜网套示意图3.5.3固定盒盖一般用户盒插孔的阻抗为75Ω(也有300Ω),彩色电视机其天线输入插孔阻抗为75Ω,同时可配CT-75型插头及SYKV-75-5L型白色同轴电缆见图3-76与图3-77所示。把固定好导线的面板(即盒盖)固定在暗装盒的两个固定点处,同时调整好面板再固定牢固。图3-76同轴电缆插头连接图3-77同轴电缆与盒连接3.6电缆明线敷设与暗线敷设76
3.6.1电缆的明线敷设3.6.1.1建杆施工:室外架空电缆敷设时,可利用通信电缆共杆架设。如需专门建杆时,木杆的选择与杆距之间的关系见表3-43与表3-44所示。木杆和末端直径(两杆跨距40m)表3-43杆长末端直径(cm)(m)891011121314155.015202532394858695.514192430364554656.014182329354351616.613172228344149597.013172227354047577.513172126323945558.044538.553不同电缆线种的杆长、杆距表3-44两杆的距离(m)电缆线路杆长(m)2530354050干线5~6910101112SYKV-75-96.5~7.5910111112干线5~699101011SYKV-75-76.5~7.599101011分配线5~677889SYKV-75-56.5~7.577889分配线5~6891011SYKV-75-56.5~7.59910113.6.1.2电杆的埋入深度:在一般地区埋入全杆长的1/6,最少不能少于1m的深度;在水田和松软的土质中,埋入长度为杆长的1/5;在山区坚硬的土质中,埋入深度为杆长的1/6。有关竖杆的具体方法见有关章节施工。3.6.1.3架空电缆安装:为了不使电缆承受很大的拉力,需要用一条钢丝拉线把电缆吊起来。有关做法见第九章。a同轴电缆的架设及高度规定见表3-45所示。同轴电缆的架设及高度规定表3-45发要的架设高度必要的架设高度地面的情况地面的情况(m)(m)公路上5.5以上横跨公路桥3.0以上一般横过公路5.5以上横跨铁路6.0以上在其他公路上4.5以上横跨河流满足最大船只通行高度b在室外架空电缆做法见图3-78所示。77
图3-78室外架空电缆做法c室外防水箱做法见图3-79所示。图3-79室外防水箱做法d钢索上悬吊敷设水平间距0.6m;垂直间距0.75m;过墙过应穿套管保护。e电缆线弛度不应大于50mm,在两杆间拉一绳进行调整。3.6.2电缆线的暗敷设时,应每100m设置天井一个,井盖上标明电缆走向,电缆接头必须装有防水箱。3.6.2.2直埋电缆时,应注意埋设地点,避开下水道和有水流过的地方,在每隔200~300m接续点,拐弯点,分岐点,盘弯处与其管线交叉处,穿越公路,铁路两侧应设置标志。埋设电缆的深度见表3-46所示。出地面2.5m处应穿管敷设,套管应固定在建筑物上,电缆线接头处做好防水处理。电缆埋设深度表3-46埋设深度埋设场所要求(m)交通频繁的地段1.2穿钢管安装在电缆沟内交通量少的地段0.60穿硬乙烯管内人行道0.60穿硬乙烯管内无垂直负荷地段0.60直埋3.7分配系统的明线敷设与暗线敷设3.7.1分配系统的明线敷设可参阅护套线安装工程的布线要求和做法。3.7.2分配系的暗线敷设可参阅钢管敷设工程的布线要求和做法。3.8系统内的接地:3.8.1屏蔽层及器件金属接地:为了减少对CATV系统内器件的干扰和防止雷击,器件金属部位要求屏蔽接地,即线路中设置的放大器、衰减器、混合器、分配器等的金属屏蔽层、电缆线屏蔽层电缆吊索及器件金属外壳应全部连通,保证接地良好。3.8.2金属管干线与支路线和建筑物防雷接地应有良好的整体接地。3.8.3在使用中,为了确保安全,雷雨天气应将电视机电源插头和共用天线插头从插座中拔出。3.8.4要求电视天线维护人员,对防雷接地做定期检查。3.9系统统调验收:3.9.1调整天线系统:3.9.1.1天线架设完毕,检查各接收频道安装位置是否正常。3.9.1.2将天线输出的75Ω同轴电缆接场强计输入端,测量信号电平大小,微调天线方向使场强计指示最大。如果转动天线时,电平指示无变化,则天线安装、阻抗变换器有问题,应检查排除故障。78
3.9.1.3测量电平正常时,接电视接收机检查图象和伞音质量。有重影时,反复微调天线方向直至消除重影为止。3.9.1.4各频道天线调整完毕后,方可接入共用天线系统的前端设备中。3.9.2前端设备调试3.9.2.1各频道天线信号接入混合器接入有源放大型混合器输出端,调整输入端电位器,使输出电平差在2dB左右。3.9.2.2接入无源混合器输入端(在强信号频道的混合器输入端加接衰减器),调整混合器输出端,各频道电平差控制在±2dB内。3.9.2.3调整交、互调干扰:a混合器输出端与线路放大器输入端相接,以提高电视信号的输出电平。b放大器输出端接一电视接收机观察:(a)放大器产生交、互调干扰,可适当减少放大器输入端电平,消除干扰。(b)放大器输出端各频道电平应大于105dB;如果过小,此放大器的抗交、互调干扰性能差,输出最大电平达不到线路电平的要求,则应更换放大器。3.9.2.4按设计系统要求,送入自办节目,逐个检查设备的正常工作情况及输出电平的大小,将前端设备调试到政党工作状态。3.9.2.5前端设备调试完毕后,送信号至干线系统。3.9.3调试干线系统3.9.3.1调整各频道信号电平差(用频率均衡方法)。干线放大器输入端串入一只频率均衡器,根据放大器输出信号电平差的情况,分别串6dB、10dB、12dB等均衡量不等的频率均衡器,调整到正常工作。3.9.3.2同时调整干线放大器输入端电平大小,当产生交、互调干扰时,适当减少输入端电平,可直接串入衰减器,调到输出电平符合原设计要求。3.9.4调试分配系统3.9.4.1工程无源分配网络调试按设计要求,在无源分配网络的输入端送一个电视信号(一般选用UHF频道,或用电视信号发生器产生),调整输出端电平,使与原设计的输入电平相等。用场强计(或电平表)测量电视接收机在分配、分支器各输出端的电平,观察分析信号电平和重影现象,判断安装质量好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9.4.2有源分配网络调试a首先不接入电源给放大器,用万用表检查分支线路有无短路和断路,经检查无误后,才能通电调试。B调整网络中,各延长放大器的输入电平和输出电平、各频道信号之间的电平差应符合设计要求。输入电平过低或过高,应调整放大器增益。交、互调干扰调整。在系统的输入端送高、中、低三个频道信号进行试验。有交、互调干扰时,调整延长放大器的输入衰减或前端放大器的输出电平解决。低频道电平过高时,调整斜率控制电路,达到“全倾斜”或“半倾斜”方式。3.9.4.3无源(或有源)分配系统调整完毕后,可接入干线送来的射频电视信号进行统调。3.9.4.4如果分配系统中含有调频广播信号,则应对较强的调频信号加以衰减,以免干扰电视信号。3.9.5验收:按照广播电影电视部GY/T106-92,有线电视广播系统及技术规范,以及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程进行验收。经过系统调试达到设计要求指标(主要指标如用户端电平、重影和交、互调干扰等),达到用户满意。办理验收交接手续。4质量标准4.1保证项目:4.1.1共用电视天线器件、盒、箱电缆、馈线等安装应牢固可靠。4.1.2防雷接地电阻应小于4Ω,设备金属外壳及器件屏蔽接地线截面应符合有关要求。接地端连接导体应牢固可靠。4.1.3电视接收天线的增益G应尽可能高,频带特性好,方向性敏锐、能够抑制干扰、消除重影,并保持合适的色度、良好的图象和伴音。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检验。4.2基本项目4.2.1共用电视天线的组装,竖杆,各种器件,设备的安装,盒、箱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布局合理,排列整齐,导线连接正确,压接牢固。4.2.2防雷接地线的截面和焊接倍数应符合规范要求(详见有关规定)。79
4.2.3各用户电视机应能显示合适的色度、良好的图像和伞音,并能对本地区的频道有选择性。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检验。5成品保护5.1安装共用天线及其组件时,不得损坏建筑物,并注意保持墙面的整洁。5.2设置在吊顶内的容纳箱、盒在安装部件时,不应损坏龙骨和吊顶。5.3补修浆活时,不得把器件表面弄脏,并防止水进入部件内。5.4使用高凳或搬运物件时,不得碰撞墙面和门窗等。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无信号6.1.1前端的电源失效或设备失效。应检查电源电压220V或测量输入信号有无;6.1.2天线系统故障。应检查短路和开路传输线,插头变换器,天线放大器电源(18V或220V);6.1.3线路放大器的电源失效。检查输入插头是否开路,再检电源(DC21~18V)IA型220V,从头测量每只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和稳压电源是否工作正常;6.1.4干线电缆故障,检查首端至各级放大器之间电缆是否开路或短路,并检查各种连接插头。6.2信号微弱所有信号均有雪花6.2.1天酒地分支器短路或前端设备故障,断开分支器分支信号,若信号电平正常,可能馈线和引下线短路;6.2.2天线系统故障,检查天线放大短线路;6.2.3线路放大器故障,检查每只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和稳压电源是否正常。6.2.4干线故障,检查电缆和线路放大器电平是还过低,是否有短路或开路。6.2.5分支器短路,电缆损坏,放大器中间可能短路。6.3只有一个频道的信号6.3.1前端设备或天线系统故障,测量这段频道放大器输出;6.3.2单频道天线自身故障。广播中止,用电视机在前端连接判断。6.4一个或多个频道信号微弱,其余正常。线路、放大器故障或需调节,并检查频率响应曲线。6.5重影(在所有引入线处)天线引出线路放大器或干线故障,用便携式电视机检查天线系统和图像,或隔断故障电缆部分,并判断是否是放大器发生的故障。6.6重影(同一分配器电缆传送到所有引下线处)6.6.1桥接放大器、分配或馈线电缆故障,在桥接输出用电视机检查图像质量,并分析故障所在部位;6.6.2电缆终端故障,断开终端电阻,用电视机检查图像质量,若良好时更换终端电阻;6.6.3分支外故障,从线路每一端入手,一次一个用电话联系,同时用电视机检查图像质量。6.7图像失真:信号电平输出偏高,测量线路放大器和用户分支器的信号电平。6.8CB通讯站干扰所有用户:首端有谐波和寄生参量的接收,在前端用可调接机检查是否落在有干扰电视机的频道上。在天线传输线终端接滤波器或安装高通滤波器,并检查有否开路和短路。6.9来自CB通讯站的干扰仅在一个或多个用户出现;由于用户接收机对谐波和寄生参量的接收,应在电视机天线终端高通滤波器。6.10在同一频道同时收到两个电视频道(经常)来自远地方的跳跃传输,采用抗同频干扰天线来消除。7质量记录7.1电视接收天线、用户盒,平行扁馈线、同轴电缆线、分配器、天线放大器混合器、频道转换器、分支器、干线放大器、机箱、机柜等的产品出厂合格证、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技术资料。7.2共用电视天线系统安装工程预检、隐检、自检、互检记录。7.3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7.4配管及管内穿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7.5共用电视天线系统统调运行记录。8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钢结构工程
-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爆破工程
-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汇编
- (建筑供暖)室外热力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陕西)密肋楼板模壳施工工艺标准
- (陕西)钢筋制作施工工艺标准
- 室内给水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室外排水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饰板安装工程
- (陕西)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
- 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门窗工程
- (陕西)剪力墙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
- 8.6护栏和扶手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 sgbz-0344大理石、花岗石干挂施工工艺标准
- 外墙真石漆施工工艺标准
-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410-1996)
-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木地(楼)板施涂清漆打蜡施工工艺标准(937-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