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2.00 KB
- 39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室内分布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试行)2015-1-12实施2015-1-12发布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目录1前言31总则42验收原则及范围42.1验收原则和依据42.2验收内容和范围53系统组成53.1室内覆盖系统组成53.2多系统合路64工程验收前检查64.1环境检查64.2设备及器材检查65施工要求75.1电缆走道(或槽道)安装75.2线缆布放75.3泄漏电缆布放95.4光纤布放95.5电源检查105.6防雷接地115.7有源器件安装125.8无源器件安装135.10GPS天馈线安装145.11标签156工程初验166.1初验要求166.2信号源设备检查测试176.3室内分布系统检查测试176.4各系统性能指标测试186.5初验资料移交257工程终验257.1竣工技术文件257.2验收要求268附件268.1安装电缆走道(或槽道)检验表278.2线缆布放检验表2838
8.3有源器件安装检验表328.4无源器件安装检验表338.5天线安装检验表348.6GPS天馈系统安装检验表368.7标签检验项目表3738
前言本规范的编制目的是通过标准化验收要求,满足室内分布系统网络建设和工程验收的需要,规范验收流程和验收内容,特制订本规范。本规范明确了通信室内分布系统网络建设和工程验收的内容:ü验收的原则及依据ü验收的内容及范围ü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及各分部工程的建设和验收本规范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维护部提出并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维护部、研发中心、北京分公司广东达安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38
1总则1.1为了规范室内分布系统(以下简称室内分布系统)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1.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工程的施工、验收,以及原有室内分布系统工程的扩建、改建。1.3室内分布系统安装工程的安装方式、要求及各种设备规格型号应按工程设计要求执行。1.4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本规范,加强施工质量检查工作,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建设单位应通过工程监理(或建设单位的随工代表)依据本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监督工作,并组织随工检验。1.5施工单位制定的设备安装工艺操作规程应贯彻本规范要求,其技术规定不得与本规范相抵触,出现矛盾时应以本规范为准。1.6本规范与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的规定办理。1.7本规范所列的各项测试,其相关测试方法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定。1.8本规范未尽事宜参照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当客户需求与本规范存在差异时,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准。1.9本规范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维护部颁布,自颁发之日起执行,其解释权和修改权归属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验收原则及范围2.1验收原则和依据2.1.1验收原则a)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已有相关标准。b)本规范验收组织与流程遵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已有制度。c)在满足基本验收项目前提下,重点验收项目选择的原则:1)对后期网络运行影响大的指标;2)侧重新业务、新功能;3)有利于后期运行维护;4)本期工程的特殊场景。38
d)在进行实际验收时,可采取资料复核、现场检查测试、记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不具备测试条件的项目,原则上可直接利用厂验报告、产品出厂检验报告、随工验收报告、现有标准测试报告、全网联调结果记录以及集团统一组织的测试等相关结论。2.1.2验收依据a)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b)原邮电部、原信息产业部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有关文件;c)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验收规范》(YD/T5160);d)国家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YD5039);e)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和国标《电磁辐射防护规范》(GB8702);f)工业与信息化部标准《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YD5191);g)电信运营企业现行的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规范及测试规范。2.2验收内容和范围2.2.1本验收规范主要对室内分布系统的有源设备或器件(下文合称有源设备)、无源器件、天线、缆线和电源配套设备等的施工工艺情况及整个分布系统性能指标进行验收。2.2.2验收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工艺质量、系统功能及系统性能等的测试,对工程档案、工程建设程序规范化情况、工程决算、资源资料等方面内容的检查。2.2.3现场验收时应按规范要求,逐项检查验收,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竣工检验项目表。3系统组成3.1室内覆盖系统组成室内覆盖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和室内分布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室内分布系统负责将信号源信号引入室内,从而达到消除室内盲区、改善室内信号质量、吸收话务的目的,为室内用户提供纯净、无缝的高质量语音及数据业务。信号源主要分为宏基站、分布式基站、射频拉远、微蜂窝和直放站等。室内分布系统由有源设备、无源器件、天线、线缆等组成。组成结构示意如下图所示:38
图3-1室内分布系统组成示意图3.2多系统合路各电信运营企业可共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多系统合路)。多系统合路时,各制式应满足各自的网络指标要求,并保证多系统共用的频段、输入功率、干扰隔离等要求。4工程验收前检查4.1环境检查4.1.1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使用的器件及材料安装环境应保持干燥、少尘、通风,严禁出现渗水、滴漏、结露现象。严禁工作在高温、易燃、易爆、易受电磁干扰的环境。4.1.2建筑物楼内电源系统和防雷接地设施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4.1.3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防火要求应满足《邮电建筑设计防火规范》(YD5002)要求。4.1.4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应满足国家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YD5039)要求。4.2设备及器材检查4.2.1开工前监理单位、供货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共同对工程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器件的规格型号及数量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4.2.2设备、材料和器件的规格型号及数量的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a)设备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无受潮、破损和变形现象。b)材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材料。c)器件的电气性能应进行抽样测试,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进网技术要求。d)工程建设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设备和器材。当器材型号不符合原工程设计要求而需作较大改变时,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38
a)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器件应由建设单位、供货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鉴定,并作好记录,由相关责任单位及时解决。5施工要求5.1电缆走道(或槽道)安装5.1.1电缆走道(或槽道)的位置、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5.1.2安装电缆走道应符合下列要求:a)安装电缆走道应平直,无明显起伏或歪斜现象。b)电缆走道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c)安装电缆走道吊挂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吊挂安装应垂直、整齐、牢固,吊挂构件与电缆走道漆色一致。d)沿墙水平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平行,垂直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垂直,无倾斜现象。e)电缆走道穿过楼板孔洞或墙洞处应加装保护框,保护框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并刷漆,其颜色应与地板或墙壁一致。当电缆放绑完毕应用非燃烧材料封洞口。f)槽道安装应平直、端正、牢固。列槽道应成一直线。g)机房内电缆走道、吊挂铁架等应按工程设计要求做保护地。保护地引线截面积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5.2线缆布放5.2.1线缆布放的一般要求a)线缆的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b)所放线缆应顺直、整齐,线缆拐弯应均匀、圆滑一致,按顺序布放捆扎。c)线缆两端应有明确的标志,每隔3~5米贴一次标签。5.2.2射频同轴电缆的布放和电缆头的安装a)射频同轴电缆的布放应牢固、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等情况。b)需要弯曲布放时,弯曲角应保持圆滑均匀,其弯曲曲率半径在常温(-20℃-+60℃)下不超过下表的规定:电缆名称最小弯曲半径(单次弯曲的半径)最小弯曲半径(多次弯曲的半径)1/4"超柔12mm25mm1/4"馈线40mm80mm38
3/8"超柔15mm50mm3/8"馈线30mm100mm1/2"超柔60mm110mm1/2"馈线140mm250mm5/8"馈线100mm200mm7/8"软馈线170mm260mm7/8"馈线240mm500mm7/8"低损馈线150mm275mm5/4"馈线200mm380mm13/8"馈线280mm500mma)射频同轴电缆所经过的线井应为电气管井,不得使用风管或水管管井。b)射频同轴电缆应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c)射频同轴电缆应尽量在线井和吊顶内布放,并用扎带进行牢固固定,严禁馈线沿建筑物避雷线捆扎。d)与设备相连的射频同轴电缆应用线码或馈线夹进行牢固固定。e)射频同轴电缆布放时不能强行拉直,以免扭曲内导体。f)射频同轴电缆的连接头必须牢固安装,接触良好,并做防水密封处理。g)射频同轴电缆在天花板吊顶或井道里通过时,如果已经做接头需把接头封好,以免有污物进入接头。h)严禁馈线的长距离架空布放,必须每隔1.5米安装一个馈线吊架或做拉线悬挂。i)线缆不能在消防管道、热力管道、通风管道及其他管线上布放、捆扎。j)馈线在进行扎带捆扎时,扎带扎紧后多余部分必须剪去。k)射频同轴电缆绑扎固定的间隔要求如下表所示:布放方式≤1/2″线径>1/2″线径水平布放时≤1.0米≤1.5米垂直布放时≤0.8米≤1.0米l)电缆头的规格型号必须与射频同轴电缆相吻合。38
a)电缆冗余长度应适度,各层的开剥尺寸应与电缆头相适合。b)电缆头的组装必须保证电缆头口面平整,无损伤、变形,各配件完整无损。电缆头与电缆的组合良好,内导体的焊接或插接应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c)芯线为焊接式的电缆头,焊接质量应牢固端正,焊点光滑,无虚焊、无气泡,不损伤电缆绝缘层。焊剂宜用松香酒精溶液,严禁使用焊油。d)芯线为插接式的电缆头,组装前应将电缆芯线(或铜管)和电缆头芯子的接触面清洁干净,并涂防氧化剂后再进行组装。e)电缆施工时应注意端头的保护,不能进水、受潮;暴露在室外的端头必须用防水胶带进行防水处理;已受潮、进水的端头应锯掉。f)连接头在使用之前,严禁拆封;安装后必须做好绝缘防水密封。g)现场制作电缆接头或其它与电缆相接的器件时,应有完工后的驻波比测试记录,组装好电缆头的电缆反射衰减(在工作频段内)应满足设备和工程设计要求。h)所有7/8″的射频同轴电缆要用粗扎带捆扎,没有用PVC管的地方要用黑色扎带,有白色PVC管的地方用白色扎带;两条以上的射频同轴电缆要平行放置,每条线单独捆扎。i)杜绝因线太长而盘踞在器件周围,必须做到在确定好射频同轴电缆长度后再锯掉,做到一次成功,较短的连线要先量好以后再做,不要因为不易连接而打急弯。j)室外馈线进入室内应有“滴水弯”,或斜向上走线;进出口的墙孔应用防水、阻燃的材料进行密封。5.3泄漏电缆布放5.3.1泄漏电缆的布放除了满足射频同轴电缆布放要求外,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如安装位置需要变更,必须征得方案设计负责方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5.3.2泄漏电缆的布放的最小弯曲半径、最大张力和固定夹最小间隔等要求,应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5.3.3泄漏电缆布放时,不应从锋利的边或角上划过。如果不得不将泄漏电缆长距离的从地面或小的障碍物上拉过,应使用落地滚筒。5.4光纤布放38
5.4.1光纤的布放、光纤连接线的路由走向必须符合设计文件(方案)的规定,且应整齐、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空中飞线等情况。5.4.2光纤连接线两端的余留长度应统一并符合工艺要求。5.4.3尾纤的布放,必须采用阻燃塑料软管、PVC管或尾纤槽加以保护,并用扎带固定。无套管保护部分宜用活扣扎带绑扎,扎带不宜扎得过紧。5.4.4当光纤需要弯曲布放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其曲率半径不小于40mm。5.4.5编扎后的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顺直,无明显扭绞。5.4.6爬梯及走线架上的光纤应绑扎牢固,光纤在垂直上升段绑扎点间隔应不大于1米;室内光纤在每楼层间、光纤拐点及直线段每隔5米均应挂置标识牌。5.4.7室内光纤敷设完成后,对于光纤进线穿越的楼板洞、墙洞需用防火材料封堵。5.4.8室内光纤敷设必须防强电、防机械损伤、防鼠、防潮、防火。5.4.9光纤必须保证无老化现象和具备阻燃特性,并符合环保要求。5.4.10尾纤在机架外部布放应加套管保护,套管末端应固定或伸入机柜内部。尾纤保护套管两端应用绝缘胶带封扎,避免尾纤滑动被套管切口划伤。胶带颜色宜与套管颜色一致。5.4.11光缆经过的孔洞要进行密封。设备端必须采用终端盒,所有光纤必须熔接尾纤接入法兰盘,利用尾纤跳纤接入设备。并且需有光纤路由标识。5.5电源检查5.5.1主机电源不能用插头接电,必须直接接在空气开关上。主机输入交流电的电源线必须火线、零线相对应,不能反接。相线:红色;零线:蓝色或黑色;地线:黄绿色。直流供电时,正极:红色;负极:蓝色。5.5.2设备工作电压应满足设备标称值要求。5.5.3每台设备采用单独供电线路,并考虑后期多系统接入用电需求。设备供电建议采用自动重合闸漏电保护器。5.5.4电表箱安装要安全可靠、易于读数。5.5.5电表的标签上应反映电流互感器倍数。5.5.6电源线的敷设路由及截面应符合设计规定。直流电源线和交流电源线宜分开敷设,避免绑在同一线束内。38
5.5.7敷设电源线应平直、整齐、不得有急剧弯曲和凹凸不平现象;电源线转弯时,弯曲半径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5.5.8机房的每路直流馈电线连同所接的列内电源线和机架引入线两端腾空时,用500V兆欧表测试芯线间和芯线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欧。5.5.9电源线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穿铁管或PVC管后布放,铁管和PVC管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管口应光滑,管内清洁、干燥,接头紧密,不得使用螺丝接头,穿入管内的电源线不得有接头。5.5.10电源线应连接可靠牢固,电气接触良好,电源线外皮无破损,且接头漏铜不大于2mm。5.5.11埋地敷设的电缆,要套镀锌钢管。5.5.12电源插座必须牢固固定,如需使用电源插板,电源插板需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5.5.13电源线与同轴电缆平行敷设时,应满足下表隔离要求:条件最小净距(mm)同轴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13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70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注注: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米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表中电缆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净距离可以适当减小,并应符合设计要求。5.6防雷接地5.6.1室内分布系统的室内有源器件、设备必须与建筑的防雷保护接地系统相接,如果无法接入建筑的防雷保护地系统或者建筑的防雷保护地系统不符合要求,则新建简易地网及室内地线排,室内地线排通过40mmx4mm热镀锌扁铁、Ø10~12mm或截面积不小于35mm2的铜芯导线连接到简易地网,室内分布系统室内所有有源器件、设备必须与室内地线排连接。5.6.2天线支撑件、室外馈线等室外设施用接地件和截面积为不小于16mm2的接地线接入近端接地点,接地点通过40mmx4mm热镀锌扁铁、Ø10~12mm或截面积不小于35mm2的铜芯导线连接到建筑的防雷保护接地系统或新建的室内地线排,必须确保与已有的联合接地、基站等电位连接。38
5.6.3主机保护地、室外馈线、天线支撑件的接地点应分开。每个接地点要求接触良好,不得有松动现象,并作防氧化处理(加涂防锈漆、银粉、黄油等)。5.6.4机房接地线的布放路由及布放位置应符合设计的规定。接地线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5.6.5机房接地母线的布放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5.6.6机房接地母线宜用紫铜带或铜编织带,每隔1m左右和电缆走道固定一处。5.6.7接地母线和设备机壳之间的保护地线采用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芯线(或紫铜带)连接,并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90度,曲率半径大于130mm。5.6.8当接线端子与线料为不同材料时,其接触面应涂防氧化剂。5.6.9接地线应连接至大楼综合接地排。若无法连接至大楼综合接地排,可根据室内建筑综合接地情况,选择合适接地点。5.6.10电源地线和保护地线与交流中线应分开敷设,不能相碰,更不能合用。交流中线应在电力室单独接地。5.6.11接地点的选择必须高于地网,馈线接地要求向着馈线下行方向,绝不允许向上。5.6.12馈线上的接地点直接用防水胶泥密封再用电工胶布包裹,接地排或地网上的接地点应作防水、防锈处理。5.7有源器件安装5.7.1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5.7.2安装位置应便于调测、维护和散热。5.7.3安装位置附近确保无强电、强磁、强腐蚀性设备。5.7.4有源器件安装位置必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5.7.5安装时用相应安装件牢固固定。5.7.6所有设备单元应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掉漆现象。5.7.7光纤、有源系统主机单元各模块安装数量符合设计方案。5.7.8有源器件原则上不使用电源插排供电,使用空开电表箱。若特殊情况需要使用电源插板,至少有两芯及三芯插座各一个,工作状态时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未使用的插座应进行必要的封口。5.7.9设备必须接保护地。5.7.10有源设备不允许空载加电。38
5.7.11设备安装场所需清洁、无灰尘。5.7.12所有外部电缆连接要求良好,不能有松动现象。5.7.13基站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开布放。5.7.14基站空余端口安装匹配负载。5.7.15每个有源器件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5.8无源器件安装5.8.1室内分布系统中使用的无源器件选型应满足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铁塔公司相关规范要求。5.8.2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应根据分布系统中不同使用位置所需要的器件指标要求(功率容限、互调抑制、隔离度要求等),合理选择使用无源器件,保证分布系统性能。5.8.3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固定,并且垂直、牢固,不允许悬空放置,不应放置室外(如特殊情况需室外放置,必须做好防水处理)。5.8.4接头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两端应固定牢固。5.8.5设备严禁接触液体,并防止端口进入灰尘。5.8.6设备空置端口必须接匹配负载。5.8.7应安装在易维护位置。5.8.8每个无源器件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5.9天线安装5.9.1对于收发分缆或双通道室分系统,天线间距安装偏差应不超过设计文件(方案)的5%;设计文件(方案)中天线间距未明确的应不小于4λ,宜控制在4λ-12λ之间(如果采用2320-2370MHz频段,4λ约为0.5m,12λ约为1.5m)。5.9.2室内天线的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天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美观、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安装在天花板吊顶内时,应预留维护口。5.9.3室内天线安装时应保证天线的清洁干净。5.9.4天线安装处应避免强电,防止信号受干扰。5.9.5对于全向吸顶天线或壁挂天线均要求用天线固定件牢固安装在天花板或墙壁上,电梯内的天线必须用膨胀螺栓牢固固定于电梯井壁。并确认所装天线附近无直接遮挡物存在,尽量远离消防喷淋头。38
5.9.6室内定向板状天线采用壁挂安装方式或利用定向天线支架安装方式,要求天线周围无直接遮挡物,天线主瓣方向正对目标覆盖区。5.9.7室内天线使用的天线吊挂高度应略低于梁、通风管道、消防管道等障碍物,保证天线的辐射特性。吊架和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倾斜现象。5.9.8吸顶天线不允许与金属天花板吊顶直接接触,需要与金属天花板吊顶接触安装时,接触面间必须加绝缘垫片。天线安装在天花板吊顶内时,仍需通过吊架或支架进行固定,不得随意摆放,并应预留维护口。5.9.9天线的安装支架应为金属件,并做防锈处理。天线必须安装在手不能轻易触及处,但应保证能方便地对其进行维护检查。5.9.9天线与吊顶内的馈线连接良好,并用扎带固定。5.9.10天线的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接馈线,连接天线的馈线接头必须用手拧紧,最后用扳手拧动的范围不能大于1圈,但必须保证拧紧。5.9.11需要固定件的天线,固定件捆绑所用扎带不可少于4条,要做到布局合理美观。安装天线的接头必须使用防水胶带做好防水,然后用塑料黑胶带缠好,胶带做到平整、少皱、美观。5.9.12室外天线各类天线支撑件牢固,铁杆垂直,横担水平,铁件材料做防氧化处理。5.9.13室外天线与跳线接头做防水处理。连接天线的跳线要求做一个“滴水弯”。5.10GPS天馈线安装5.10.1GPS天线的安装属于各电信运营企业的范围,本验收标准只提出GPS天线的安装技术标准,供各验收时参考,但不纳入验收项目。GPS馈线安装则属于铁塔公司范围,需纳入验收范围。5.10.2GPS天线必须垂直安装,垂直角度各向偏差不得超过1°。5.10.3GPS天线安装稳固,天线安装位置要求天线竖直向上视角不小于90°的视野内无遮挡(天线和避雷针除外),条件允许时,建议视角扩充到120°。5.10.5GPS天线在屋顶上安装时,应在避雷针45°保护范围之内。5.10.6当GPS天线安装在支架上时,其天线底部应高出抱杆顶部。5.10.7为避免反射波的影响,建议GPS天线应避免附近存在较大的反射面。5.10.8应确保GPS天线周边不存在大功率的微波发射天线、高压输电电缆以及电视发射塔的发射天线等电磁干扰源,干扰功率不应超过-90dBm。38
5.10.9GPS接收机的信号必须保证同时稳定接收4颗星(含)以上并且每颗星的信噪比大于40。5.10.10GPS天线安装增加多个GPS天线同时放置时,需要满足的天线间距等内容。5.10.11GPS天馈线缆与抱杆进行固定(采用黑色防紫外线扎带),扎带头的朝向一致,扎带的间距均匀,所有线扣必须齐根剪平不拉尖。馈线从室外进入室内前需做“滴水弯”。5.10.12GPS1/2超柔馈线长度超过120米时,建议增加RF放大器,并根据放大器的插损适当减少馈线长度。场景场景描述建议使用备注场景一一个BBU单独使用一套GPS天馈系统时,不需要使用分路器馈线长度1(1-50米)使用RG-8U馈线该场景具体使用方法:放大器放置于第一根馈线和第二根馈线之间;第一根馈线的长度在满足50-150米范围内时(注明:不能够超过场景应用长度),第二根馈线长度为场景应用长度与第一根馈线长度之差。馈线长度2(51-120米)使用1/2”超柔馈线馈线长度3(121-250米)使用1/2"超柔+一个GPS放大器场景二两个BBU共享使用一套GPS天馈系统时,需用一个二功分器;功分器位于BBU侧避雷器之后。馈线长度1(1-100米)使用1/2”超柔馈线+2功分器馈线长度2(101-230米)使用1/2”超柔馈线+一个GPS放大器+2功分器场景三三个或者四个BBU共享使用一套GPS天馈系统时,需要使用一个4功分器,功分器位于BBU侧避雷器之后。馈线长度1(1-80米)使用1/2”馈线+4功分器该场景具体使用方法:放大器放置于第一根馈线和第二根馈线之间;第一根馈线的长度在满足50-150米范围内(注明:不能超场景应用长度),第二根馈线长度为场景应用长度与第一根馈线长度之差。馈线长度2(81-210米)使用1/2”超柔馈线+一个GPS放大器+4功分器5.11标签38
5.11.1各电信运营企业从信号源到接入室内分布系统的合路器必须标有各电信运营企业的机打标签,并按规范注明;室内分布系统中的所有有源器件、无源器件、天线等统一使用铁塔公司的机打标签。5.11.2室内分布系统中每一个设备(如RRU、功分器和天线、合路器、干线放大器、耦合器等)以及挂墙箱、电表箱都要贴上明显的标签,方便以后的管理和维护,标签粘贴在设备、器材正面可视的地方。每根线缆(如馈线、电源线、保护地线、2M电缆线等)的标签在首尾两端均贴于距线头20mm处,以方便阅读,并方便以后的管理和维护。标签的标注应工整、清晰,并且标注方法要与竣工图纸上的标注一致。5.11.3标签材质:室内标签统一使用防水彩打标签纸;室外标签统一采用铝质标签牌,标签上面的字需用“蚀印”(将字刻在铝片上面)工艺;室内材质不做规定,室内所有标签都采用黄底黑字。5.11.4设备的标签应贴在设备的显眼处,且不影响整体环境的统一协调性,以保持整体美观。主机、电源必须加挂警示牌。5.11.5馈线的标签尽量用扎带牢固固定在馈线上,不宜直接贴在馈线上。5.11.5在并排有多个设备或多条走线时,标签必须贴在同一水平线上。5.11.6馈线标签要求注明该连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所有标签方向一致。5.11.7对于采用上下行分缆或双通道室分系统,建议通过字母在标签上对多缆进行区别,如“A”代表第一个链路,“B”代表第二个链路。6工程初验6.1初验要求6.1.1测试环境、测试工具及测试方法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6.1.2测试过程应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的随工代表)、施工单位、供货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参与。6.1.3初验测试由施工单位负责。6.1.4在初验时,发现有重大缺陷或质量问题的工程,不能通过初验,直至此工程重大缺陷或质量问题已解决,再重新组织初验;在初验期间发现的一般问题,由建设单位责令施工单位38
进行整改和初验问题的解决,经整改,初验问题全部落实解决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施工、监理等单位检查、确认,并在施工单位提交的相关报告上签字盖章后,方可通过初验。6.2信号源设备检查测试6.2.1信源调测在分布系统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信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性能。信号源设备的性能指标测试,应选择相对应系统的测试项目和方法,进行验收测试,并要求各项测试结果满足技术指标要求。6.2.2基站系统信源设备检查测试信源设备的输出功率、容量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方案)的要求。信源设备的测试项目包括硬件、软件及相关参数(工作状态、载波的工作频率、发射功率、告警等)测试。6.3室内分布系统检查测试6.3.1驻波比测试根据设计文件上标示的驻波比测试点进行测量,要求抽查各根天线及各段馈线。a)从基站信号引出处测试,前端未接任何有源器件或放大器,其驻波比要求小于1.5。若中间有放大器或有源器件,在放大器输入端处加一负载或天线,所有有源器件应改为负载或天线再进行驻波比测试。b)从管井主干电缆与分支电缆连接处测至天线端的驻波比,应小于1.5。c)从放大器输出端测试至末端的驻波比,前端未接任何放大器或有源器件,其驻波比要求小于1.5。d)核对各段馈线长度与竣工文件的一致性,要求误差范围在5%以内。6.3.2噪声电平从基站接收端位置测试上行噪声电平,要求噪声电平均小于-118dBm。6.3.3天线口输出功率同一类型的分布天线口输出功率基本一致,功率差异值不大于5dB,天线口输出功率符合环评要求,最高不超过15dBm,与设计值偏差不大于3dB。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抽查测试,测试的点位原则上不少于总点位的10%。6.3.4双路功率平衡按楼层抽测组成MIMO天线阵的两个单极化天线的天线口功率,要求功率差异值不大于5dB。抽查比例由省分公司自行确定。38
6.3.5室分小区互调干扰测试天馈系统反射式互调直接影响基站小区上行干扰情况,反射式互调由天馈系统中的跳线、馈线连接器、馈线及天线中最差组件决定。指标要求:a)POI多系统接入平台、单个无源器件如天线、耦合器、合路器、负载等3阶互调值应符合设计要求。b)各通信系统间隔离度要求如下:被干扰系统干扰系统GSM900GSM1800WCDMACDMA1XCDMA2000TD-SCDMA(A频)TD-SCDMA/TD-LTE(F频)TD-LTE(E频)LTE-FDD1.8GLTE-FDD2.1GGSM900493379683333353331GSM1800413379683333553331WCDMA354373625829582931CDMA1X867581818181593331CDMA2000414933796464593333TD-SCDMA(A频)344257726129293330TD-SCDMA/TD-LTE(F频)344257725929674651TD-LTE(E频)818159816464596464LTE-FDD1.8G333333335833515931LTE-FDD2.1G333333333133335933注:①上表隔离度取值为杂散干扰、阻塞干扰和互调干扰最大值;②表中数值:加黑斜体为行标引用结果,细黑为工信部研究院研究课题结果;③上表结果仅作为预估系统隔离的参考。6.4各系统性能指标测试6.4.1网络制式及频率运营商网络制式上下行带宽(MHz)下行频段(MHz)上行频段(MHz)中国移动GSM90040934-954889-909DCS1800501805-18301710-1735TD-SCDMATD-LTE40F频段:1880-192015A频段:2010-202550E频段:2320-2370中国联通GSM900WCDMA90012954-960909-915DCS1800LTEFDD601830-18601735-1765WCDMA2100302130-21451940-195538
TD-LTE202300-2320中国电信CDMA80020870-880825-835LTEFDD301860-18751765-1780302110-21251920-1935TD-LTE202370-2390注:WLAN主要在末端合路,上表不含WLAN系统。6.4.2无线覆盖边缘场强序号电信运营企业网络制式参考指标覆盖电平(dBm)有效覆盖率1中国移动GSM900RxLev-8595%2DCS1800RxLev-8595%3TDDLTERSRP/RS-SINRRSRP≥-105dBm且RS-SINR≥6dB95%RSRP≥-95dBm且RS-SINR≥9dB4中国联通GSM900RxLev-8595%5WCDMA2100RSCP高速数据密集区域≥-85dBm低速数据区域≥-90dBm语音电话区域≥-95dBm95%6DCS1800RxLev-8595%7FDDLTE(1.8G)(双通道)RSRP/SINR高标准区域:RSRP≥-100dBm且SINR>6dB一般标准区域:RSRP≥-105dBm且SINR>4dB低标准区域:RSRP≥-110dBm且SINR>2dB95%FDDLTE(1.8G)(单通道)RSRP/SINR高标准区域:RSRP≥-100dBm且SINR>5dB一般标准区域:RSRP≥-105且SINR>3dB低标准区域:38
RSRP≥-110且SINR>1dB8中国电信CDMARxpower-8295%9FDDLTERSRPRSRP≥-110dBm且SINR>3dB95%注:①上表结果作为室内分布系统覆盖设计的参考,应根据建筑物内部不同的功能区、不同的用户需求等进行差异化的设计,如会议室、营业厅等区域覆盖电平可适当加强,电梯、地下停车场等区域覆盖电平可适当减弱。②WLAN系统根据需求仅在热点区域进行覆盖,覆盖电平宜不低于-75dBm。6.4.3接通率在无线覆盖区内95%的位置,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6.4.4无线信道呼损语音业务呼损不大于2%,数据业务呼损不大于5%;6.4.5主要业务性能测试初验的测试工作由被验单位负责完成。测试内容主要包括性能测试、业务验证及网络性能等方面。测试规范详见各电信运营企业的测试规范。6.4.5.1中国移动a)GSM系统1)语音质量:在通话过程中话音清晰无噪声,无断续,无串音,无单通等现象。话音质量等级95%的点要小于等于3级,语音质量等级不允许出现7级。2)EDGE功能测试:WAP定点测试,测试内容包括:FTP上载、下载,WAP,流媒体业务等。在测试小区定义4个支持EDGE的E-PDCH信道,并在BSC开启相关功能。单时隙理论最大速率(RLC层)为59.2Kbps。b)TD-LTE系统1)应用层平均下载速率(定点)ØFTP应用层下载速率>40Mbps(单流,3:1)ØFTP应用层下载速率>30Mbps(单流,2:2)38
ØFTP应用层下载速率>60Mbps(双流,3:1)ØFTP应用层下载速率>50Mbps(双流,2:2)ØBLER≤10%2)应用层平均上传速率(定点)ØFTP应用层上传速率>8Mbps(单流、双流,时隙比D:U为3:1配置)ØFTP应用层上传速率>15Mbps(单流、双流,时隙比D:U为2:2配置)ØBLER≤10%6.4.5.2中国联通a)GSM系统序号验收项目验收类别验收要求1覆盖测试业务覆盖测试参见中国联通《测试规范》2上下行链路覆盖平衡测试3切换测试室内外切换4电梯内外切换5地下停车场内外切换6干扰测试本系统下行对上行的干扰7室外对室内的干扰8室内对室外的干扰9天线输入口功率10天线系统驻波比b)WCDMA系统序号验收项目验收类别验收要求1基本功能AMR12.2K参见中国联通《测试规范》2CSVP3PS128K4HSDPA5HSUPA6覆盖测试导频覆盖测试7业务覆盖测试8上下行链路覆盖平衡测试9切换测试室内外切换AMR12.2K10室内外切换CSVP11室内外切换PS128K12电梯内外切换AMR12.2K13电梯内外切换CSVP14电梯内外切换PS128K15地下停车场内外切换AMR12.2K16地下停车场内外切换CSVP38
17地下停车场内外切换PS128K18干扰测试本系统下行对上行的干扰19室外对室内的干扰20室内对室外的干扰21天线输入口功率22天线系统驻波比a)FDDLTE序号类别指标定义验收要求1覆盖指标(双通道)小区下行边缘速率FDD:速率>6Mbps的百分比90%2小区上行边缘速率FDD速率>2Mbps的百分比90%3小区下行平均吞吐率每个小区所有测试点的下行平均速率(Mbps)504小区上行平均吞吐率每个小区所有测试点的上行平均速率(Mbps)355单用户下行峰值速率通过路测工具统计的MAC层速率(使用cat3类终端)(Mbps)906单用户上行峰值速率通过路测工具统计的MAC层速率(使用cat3类终端)(Mbps)M457覆盖指标(单通道)小区下行边缘速率FDD:速率>4Mbps的百分比90%8小区上行边缘速率FDD速率>2Mbps的百分比90%9小区下行平均吞吐率每个小区所有测试点的下行平均速率(Mbps)3510小区上行平均吞吐率每个小区所有测试点的上行平均速率(Mbps)3011单用户下行峰值速率通过路测工具统计的MAC层速率(使用cat3类终端)(Mbps)4512单用户上行峰值速率通过路测工具统计的MAC层速率(使用cat3类终端)(Mbps)M4513接入类RRC连接建立成功率RRC建立成功率=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100%≥99%14E-RAB连接建立成功率ERAB建立成功率=ERAB建立成功次数/ERAB建立尝试次数×100%≥99%15CSFB呼叫成功率(LTE主叫,WCDMA被叫)成功率=呼叫成功次数/呼叫尝试次数*100%≥98%38
16CSFB呼叫成功率(LTE主叫,LTE被叫)成功率=呼叫成功次数/呼叫尝试次数*100%≥98%17CSFB接入时延(LTE主叫,WCDMA被叫)MO方式:(做主叫发起CSFB流程,被叫为WCDMA)时延定义:UE在LTE侧发起ExtendSeviceRequest消息开始,到UE在WCDMA侧收到ALERTING消息≤5.2s18CSFB接入时延(LTE主叫,LTE被叫)MO方式:(做主叫发起CSFB流程,被叫为LTE)时延定义:UE在LTE侧发起ExtendSeviceRequest消息开始,到UE在WCDMA侧收到ALERTING消息≤6.2s19ping包成功率(32byte)基于给定样本数(建议不少于100次)的ping包成功率≥98%20ping包成功率(1500byte)≥98%21ping包平均时延(32byte)基于给定样本数(建议不少于100次)的从发出PINGRequest到收到PINGReply之间的时延平均值≤30ms22ping包平均时延(1500byte)≤40ms23保持类数据业务掉线率业务掉话次数/业务接通次数×100%≤0.5%24移动性室内外切换LTE至LTE切换成功次数/LTE至LTE切换尝试次数×100%≥98%25室内外切换LTE至W切换成功次数/LTE至W切换尝试次数×100%≥98%26电梯内外切换LTE异频切换成功次数/异频切换尝试次数×100%≥98%27地下停车场内外切换LTE至LTE切换成功次数/LTE至LTE切换尝试次数×100%≥98%28地下停车场内外切换LTE至W切换成功次数/LTE至W切换尝试次数×100%≥98%6.4.5.3中国电信a)CDMA系统38
1)语音质量:话音质量等级MOS值: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范围内MOS值>4级(含4级)测试点的数量应占95%以上。2)数据业务:Ø标准层、群楼:边缘速率大于300kbps/sØ电梯、地下室:边缘速率大于150kbps/sa)FDDLTE系统1)DT测试在室内分布系统楼层进行DT测试,验证室内分布系统覆盖质量和覆盖效果是否符合验收要求。吞吐率指标要求如下:Ø单路室分平均下行速率≥30Mbps,上行速率≥10Mbps;Ø双路室分平均下行速率≥50Mbps,上行速率≥10Mbps;2)CQT测试在室内分布系统楼层对LTE网络进行CQT测试,验证室内分布系统LTE的覆盖效果和上下行速率是否符合验收要求。Ø单路室分下行速率≥30Mbps,上行速率≥10Mbps;Ø双路室分下行速率≥50Mbps,上行速率≥10Mbps。6.4.6信号外泄要求序号电信运营企业网络制式参考指标室外10米处信号电平(dBm)1中国移动GSM900RxLev-902DCS1800RxLev-903TDDLTERSRP-1104中国联通GSM900RxLev-905WCDMA2100RSCP-906DCS1800RxLev-907FDDLTE(1.8G)RSRP-1158中国电信CDMARxpower-909FDDLTE(1.8G)RSRP-115注:上表结果作为室内分布系统覆盖设计的参考,一般在室外10米处38
室内小区外泄的信号电平应比室外主小区低10dB。6.5初验资料移交初验测试阶段,应对全套技术文件进行清点和移交,包括系统文件、计划文件、硬件设备技术文件、软件系统技术文件、安装和测试文件、维护和操作文件及其他必要的技术文件。7工程终验7.1竣工技术文件7.1.1工程验收前,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技术文件一份纸质文件、一份电子档文件。7.1.2竣工技术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a)工程竣工图。利用原施工图纸改绘,个别变动甚大或原设计施工图已无法改绘时,应重新绘制。b)建筑安装工程量总表。c)工程说明。d)测试记录。e)随工质量检查记录。f)工程变更单。g)洽商记录。h)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表(根据实际发生编制)。i)已安装设备明细表。j)开工报告。k)停(复)工通知(根据实际发展编制)。l)交工通知。m)交接书。n)验收证书。o)备考表。7.1.3竣工技术文件应符合下列要求:38
a)内容齐全。应符合部颁施工验收办法和要求,文件资料齐全。b)准确。竣工图纸、测试记录应图实相符,数据正确。c)清楚。资料的撰写应清楚。7.2验收要求终验时,对发现的质量不合格项目,应由验收小组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由责任单位按要求处理后方可通过终验。8附件38
8.1安装电缆走道(或槽道)检验表安装电缆走道(或槽道)检验表施工单位:安装地点:项目规范标准验收结果备注合格不合格电缆走道(或槽道)安装电缆走道(或槽道)的位置、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安装电缆走道应平直,无明显起伏或歪斜现象电缆走道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安装电缆走道吊挂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吊挂安装应垂直、整齐、牢固,吊挂构件与电缆走道漆色一致沿墙水平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平行,垂直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垂直,无倾斜现象电缆走道穿过楼板孔洞或墙洞处应加装保护框,保护框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并刷漆,其颜色应与地板或墙壁一致。当电缆放绑完毕应用非燃烧材料封洞口槽道安装应平直、端正、牢固。列槽道应成一直线机房内电缆走道、吊挂铁架等应按工程设计要求做保护地。保护地引线截面积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测试人员:监理公司代表签字:建设单位质检人员:测试日期:年月日38
8.2线缆布放检验表线缆布放检验表施工单位:安装地点:序号项目规范标准验收结果备注合格不合格1一般要求线缆的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所放线缆应顺直、整齐,线缆拐弯应均匀、圆滑一致,下线按顺序线缆两段应有明确的标志2射频同轴电缆的布放和电缆头的安装射频同轴电缆的布放应牢固、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等情况需要弯曲布放时,弯曲角应保持圆滑均匀,其弯曲曲率半径在常温(-20℃-+60℃)下不超过规范中的规定射频同轴电缆所经过的线井应为电气管井,不得使用风管或水管管井射频同轴电缆应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射频同轴电缆应尽量在线井和吊顶内布放,并用扎带进行牢固固定,严禁馈线沿建筑物避雷线捆扎与设备相连的射频同轴电缆应用线码或馈线夹进行牢固固定射频同轴电缆布放时不能强行拉直,以免扭曲内导体射频同轴电缆的连接头必须牢固安装,接触良好,并做防水密封处理射频同轴电缆在天花板吊顶或井道里通过时,如果已经做接头需把接头封好,以免有污物进入接头射频同轴电缆绑扎固定的间隔要求满足规范要求电缆头的规格型号必须与射频同轴电缆相吻合电缆冗余长度应适度,各层的开剥尺寸应与电缆头相适合2电缆头的组装必须保证电缆头口面平整,无损伤、变形,各配件完整无损。电缆头与电缆的组合良好,内导体的焊接或插接应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38
射频同轴电缆的布放和电缆头的安装芯线为焊接式的电缆头,焊接质量应牢固端正,焊点光滑,无虚焊、无气泡,不损伤电缆绝缘层。焊剂宜用松香酒精溶液,严禁使用焊油芯线为插接式的电缆头,组装前应将电缆芯线(或铜管)和电缆头芯子的接触面清洁干净,并涂防氧化剂后再进行组装电缆施工时应注意端头的保护,不能进水、受潮;暴露在室外的端头必须用防水胶带进行防水处理;已受潮、进水的端头应锯掉连接头在使用之前,严禁拆封;安装后必须做好绝缘防水密封现场制作电缆接头或其它与电缆相接的器件时,应有完工后的驻波比测试记录,组装好电缆头的电缆反射衰减(在工作频段内)应满足设备和工程设计要求所有7/8″的射频同轴电缆要用粗扎带捆扎,没有用PVC管的地方要用黑色扎带,有白色PVC管的地方用白色扎带;两条以上的射频同轴电缆要平行放置,每条线单独捆扎射频同轴电缆接头与主机/分机、天线、耦合器、功分器连接时,距离射频同轴电缆接头必须保持50mm长的射频同轴电缆为直出,方可转弯杜绝因线太长而盘踞在器件周围,必须做到在确定好射频同轴电缆长度后再锯掉,做到一次成功,较短的连线要先量好以后再做,不要因为不易连接而打急弯室外馈线进入室内是否按要求(有“滴水弯”,或斜向上走线),进出口的墙孔是否按要求(用防水、阻燃的材料进行密封)3泄漏电缆的布放泄漏电缆的布放除了满足射频同轴电缆布放要求外,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如安装位置需要变更,必须征得方案设计负责方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泄漏电缆的布放的最小弯曲半径、最大张力和固定夹最小间隔等要求,应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泄漏电缆布放时,不应从锋利的边或角上划过。如果不得不将泄漏电缆长距离的从地面或小的障碍物上拉过,应使用落地滚筒38
5光纤的布放光纤的布放、光纤连接线的路由走向必须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方案)的规定,且应整齐、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空中飞线等情况光纤连接线二端的余留长度应统一并符合工艺要求尾纤的布放,必须采用阻燃塑料软管、PVC管或尾纤槽加以保护,并用扎带固定。无套管保护部分宜用活扣扎带绑扎,扎带不宜扎得过紧当光纤需要弯曲布放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其曲率半径不小于40mm编扎后的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顺直,无明显扭绞爬梯及走线架上的光纤应绑扎牢固,光纤在垂直上升段绑扎点间隔应不大于1米;室内光纤在每楼层间、光纤拐点及直线段每隔5米均应挂置标识牌室内光纤敷设完成后,对于光纤进线穿越的楼板洞、墙洞需用防火材料封堵室内光纤敷设必须防强电、防机械损伤、防鼠、防潮、防火光纤距离限制:1000BASE:使用多模光纤直径为62.5um时,两站点间最大距离275米;多模光纤直径为50um时,两站点间最大距离550米;使用单模光纤直径为9um时,两站点间最大距离3公里,最长支持10km光纤必须保证无老化现象和具备阻燃特性,并符合环保要求5光纤的布放光缆经过的孔洞要进行密封。设备端必须采用终端盒,所有光纤必须熔接尾纤接入法兰盘,利用尾纤跳纤接入设备。并且需有光纤路由标识6电源线的敷设电源线的敷设路由及截面应符合设计规定。直流电源线和交流电源线宜分开敷设,避免绑在同一线束内敷设电源线应平直、整齐、不得有急剧弯曲和凹凸不平现象;电源线转弯时,弯曲半径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机房的每路直流馈电线连同所接的列内电源线和机架引入线两端腾空时,用500V兆欧表测试芯线间和芯线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欧电源线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穿铁管或PVC管后布放,铁管和PVC管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管口应光滑,管内清洁、干燥,接头紧密,不得使用螺丝接头,穿入管内的电源线不得有接头38
电源线与设备连接应可靠牢固,电气性能良好电源插座必须牢固固定,如需使用电源插板,电源插板需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电源线与同轴电缆平行敷设时,隔离要求满足规范要求7接地线的敷设机房接地线的布放路由及布放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接地线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机房接地母线的布放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机房接地母线宜用紫铜带或铜编织带,每隔1米左右和电缆走道固定一处7接地线的敷设接地母线和设备机壳之间的保护地线采用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芯线(或紫铜带)连接,并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90度,曲率半径大于130mm当接线端子与线料为不同材料时,其接触面应涂防氧化剂接地线应连接至大楼综合接地排,走线槽已经与综合接地排相连的,可连接至走线槽。若无法连接至大楼综合接地排,可根据室内建筑综合接地情况,选择合适接地点电源地线和保护地线与交流中线应分开敷设,不能相碰,更不能合用。交流中线应在电力室单独接地测试人员:监理公司代表签字:建设单位质检人员:测试日期:年月日38
8.3有源器件安装检验表有源器件安装检验表施工单位:安装地点:项目规范标准验收结果备注合格不合格有源器件安装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应便于调测、维护和散热安装位置附近确保无强电、强磁、强腐蚀性设备安装时用相应安装件牢固固定所有设备单元应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掉漆现象光纤、有源系统主机单元各模块安装数量符合设计方案设备电源插板应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设备必须接保护地有源设备不允许空载加电设备安装场所需清洁、无灰尘所有外部电缆连接要求良好,不能有松动现象基站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开布放基站空余端口安装匹配负载每个有源器件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测试人员:监理公司代表签字:建设单位质检人员:测试日期:年月日38
8.4无源器件安装检验表无源器件安装检验表施工单位:安装地点:项目规范标准验收结果备注合格不合格无源器件安装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固定,并且垂直、牢固,不允许悬空放置,不应放置室外(如特殊情况需室外放置,必须做好防水处理)接头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两端应固定牢固设备严禁接触液体,并防止端口进入灰尘设备空置端口必须接匹配负载应安装在易维护位置每个无源器件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负载安装:(1)对设计图纸的要求:负载的使用需要科学合理,避免滥用大功率负载;负载的功率预算要在设计图纸中反映;(2)负载需要保留25%的功率余量,以满足实际话务变动对器件的承受要求;(3)负载关于三阶互调指标的要求,区分宏基站为信源和微蜂窝为信源的两种场景。前者的三阶互调要求不小于-150dbc;后者要求不小于-140dbc。测试人员:监理公司代表签字:建设单位质检人员:测试日期:年月日38
8.5天线安装检验表天线安装检验表施工单位:安装地点:项目规范标准验收结果备注合格不合格天线安装对于使用两个单极化天线的双通道室分系统,天线间距安装偏差应不超过设计文件(方案)的5%;设计文件(方案)中未明确的应不小于4λ,宜控制在4λ-12λ之间(如果采用2320-2370MHz频段,4λ约为0.5m,12λ约为1.5m)室内天线的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天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美观、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室内天线安装时应保证天线的清洁干净对于全向吸顶天线或壁挂天线均要求用天线固定件牢固安装在天花板或墙壁上,电梯内的天线必须用膨胀螺栓牢固固定于电梯井壁。并确认所装天线附近无直接遮挡物存在,尽量远离消防喷淋头室内定向板状天线采用壁挂安装方式或利用定向天线支架安装方式,要求天线周围无直接遮挡物,天线主瓣方向正对目标覆盖区室内天线使用的天线吊挂高度应略低于梁、通风管道、消防管道等障碍物,保证天线的辐射特性。吊架和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倾斜现象天线安装吸顶天线不允许与金属天花板吊顶直接接触,需要与金属天花板吊顶接触安装时,接触面间必须加绝缘垫片。天线安装在天花板吊顶内时,仍需通过吊架或支架进行固定,不得随意摆放,并应预留维护口天线与吊顶内的射频馈线连接良好,并用扎带固定天线的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接馈线,连接天线的馈线接头必须用手拧紧,最后用扳手拧动的范围不能大于1圈,但必须保证拧紧38
需要固定件的天线,固定件捆绑所用扎带不可少于4条,要做到布局合理美观。安装天线的接头必须使用防水胶带做好防水,然后用塑料黑胶带缠好,胶带做到平整、少皱、美观直放站施主天线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天线防雷保护接地系统应良好,接地电阻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天线应处于避雷针下45°角的保护范围内室外天线各类天线支撑件牢固,铁杆垂直,横担水平,铁件材料做防氧化处理室外天线与跳线接头做防水处理。连接天线的跳线要求做一个“滴水弯”测试人员:监理公司代表签字:建设单位质检人员:测试日期:年月日38
8.6GPS天馈系统安装检验表GPS天馈系统安装检验表施工单位:安装地点:项目规范标准验收结果备注合格不合格GPS天馈系统安装GPS天线必须垂直安装,垂直角度各向偏差不得超过1°GPS天线安装稳固,天线安装位置要求天线竖直向上视角不小于90°的视野内无遮挡(天线和避雷针除外),条件允许时,建议视角扩充到120°GPS天线在屋顶上安装时,应在避雷针45°保护范围之内当GPS天线安装在支架上时,其天线底部应高出抱杆顶部GPS天馈线缆与抱杆进行固定(采用黑色防紫外线扎带),扎带头的朝向一致,扎带的间距均匀,所有线扣必须齐根剪平不拉尖。馈线从室外进入室内前需做“滴水弯”。为避免反射波的影响,建议GPS天线应避免附近存在较大的反射面应确保GPS天线周边不存在大功率的微波发射天线、高压输电电缆以及电视发射塔的发射天线等电磁干扰源,干扰功率不应超过-90dBmGPS接收机的信号必须保证同时稳定接收4颗星(含)以上并且每颗星的信噪比大于40GPS不宜安装于铁塔上,其安装位置与铁塔中心距离应大于5米GPS1/2超柔馈线长度超过120米时,建议增加RF放大器,并根据放大器的插损适当减少馈线长度测试人员:监理公司代表签字:建设单位质检人员:测试日期:年月日38
8.7标签检验项目表8.7.1标签工艺检验表标签工艺检验表施工单位:安装地点:项目规范标准验收结果备注合格不合格标签工艺室内分布系统中每一个设备(如微蜂窝、RRU、直放站、功分器和天线、合路器、干线放大器、耦合器等)以及挂墙箱、电表箱都要贴上明显的标签,标签粘贴在设备、器材正面可视的地方。标签材质:室外标签统一采用铝质标签牌,标签上面的字需用“蚀印”(将字刻在铝片上面)工艺,大小参考基站标签规范;室内材质不做规定,室内所有标签都采用黄底黑字每根线缆(如馈线、电源线、保护地线、2M电缆线等)的标签在首尾两端均贴于距线头20mm处,以方便阅读,并方便以后的管理和维护。标签的标注应工整、清晰,并且标注方法要与竣工图纸上的标注一致。设备的标签应贴在设备的显眼处,且不影响整体环境的统一协调性,以保持整体美观。主机、电源必须加挂警示牌。馈线的标签尽量用扎带牢固固定在馈线上,不宜直接贴在馈线上。在并排有多个设备或多条走线时,标签必须贴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信号源为界,采用两种不同格式的标签。测试人员:监理公司代表签字:建设单位质检人员:测试日期:年月日38
8.7.2标签规格检验表标签规格检验表施工单位:安装地点:类别设备标识尺寸(长X宽,mm)图例验收结果说明合格不合格无源器件天线ANTn-mF40X24n表示设备的编号,mF表示该设备安装的楼层功分器PSn-mF40X24耦合器Tn-mF40X24合路器CBn-mF40X24负载LDn40X24衰减器ATn40X24GPSGPSn40X24施主天线施主天线n-mF40X24有源器件有源功分器PPSn-mF40X24n表示设备的编号,mF表示该设备安装的楼层光纤有源天线OTn-mF40X24测试人员:监理公司代表签字:建设单位质检人员:测试日期:年月日3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程质量施工、验收规范
- db37 254-2007 农村生物质燃气供应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 05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
-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 住宅工程套内质量验收规范(最终稿)20090922
- 厕所淋浴间工程验收规范
- 幕墙工程验收规范
-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文解释2010.8.24
- 高压辊磨设备安装验收规范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局部
- 白胚质量验收规范
-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试题答案
- 2010消防验收规范及表格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绿植部分
-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安装及验收规范
- 市政边坡及挡护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征求意见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