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7.02 KB
- 5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玉环县辉旺采石场年开采21万吨建筑用石料项目
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5三、环境质量状况10四、评价适用标准12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4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1七、环境影响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22九、结论与建议34附件:1、台州市国土资源局批复,《关于新设玉环县干江镇建筑用石料采矿权的批复》,台土资﹝2009﹞39号2、浙江省采矿权有偿出让合同,合同编号:YH-ZL-2011-013、玉环县国土资源局采矿权有偿出让合同公证书,浙玉证字第762号4、玉环县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备案号:玉采范[2011]第05号5、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310210001078386、安全预评价报告备案表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图: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图1)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及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图(图2)3、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图3)4、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照片(图4)5、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图(图5)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玉环县辉旺采石场年开采21万吨建筑用石料项目建设单位玉环县辉旺采石场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玉环县干江镇干江村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玉环县干江镇干江村、上礁门村立项审批部门台州市国土资源局批准文号台土资﹝2009﹞39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土砂石开采,B1019占地面积(平方米)201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65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8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3.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2.11.1项目由来玉环县辉旺采石场位于玉环县干江镇干江村、上礁门村境内,原为玉环县干江镇木杓头采石场,是一处开采多年的老矿山,由于矿山建设需要,对原玉环县干江镇木杓头采石场重新挂牌出让,玉环县辉旺采石场竞得玉环县干江镇干江建筑用石料采矿权,并与玉环县国土资源局签订了浙江省采矿权有偿出让合同(详见附件2),该项目已在台州市国土资源局备案(备案号:台土资﹝2009﹞39号,详见附件1)。44--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该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玉环县辉旺采石场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院接受委托后及时组织人员对拟建场地周围环境进行了现场踏勘、调查和监测,并在建设项目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了项目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环保法规,并依据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及浙江省环保局颁发的《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修订版)等技术评价规范,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2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1.2.1项目建设内容1、建设地点玉环县干江镇干江村、上礁门村,其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2、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经地质探明:普通建筑石料地质资源量(122b)430920立方米(1077300吨);剥离量13560立方米(24400吨)。本项目设计矿山开采规模为建筑石料21万吨/年,设计矿山服务年限为5年。本项目总投资650万元,用于修复与增添工程用设备与配套生产生活设施、材料以及矿山生态复绿等的投资。根据地质普查报告,辉旺采石场为山坡露天开采矿山。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1。表1-1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名称数量单位1矿区面积20100m22开采方式露天开采3开采方法自上而下分阶段开采4开拓方式公路开拓,汽车运输,结合简易道路开拓5开采标高+40.0~+152.0m6开采台阶高度16m7开采规模21万吨/年8上山公路总长540m,路宽5~7m,纵坡度9%9简易道路总长77米,路宽4m,最大纵坡度小于25%10爆破每10天1次,每次爆破孔数为15~16个,每次最大装药量为1221.5kg11服务年限5年12工作制度年工作日270天,每天1班,每班8小时工作日13矿山定员15人本矿山为开采多年的矿山,虽作为新矿山重新拍卖,但矿界外道路、破碎场地、办公用房等都可充分利用。宕底南侧布置有破碎设备和数条皮带机,为矿山原有设备。矿区境界范围拐点坐标详见表1-2。44--
表1-2矿区境界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矿界拐点平面坐标矿区面积(m2)拟设采区面积(m2)开采标高范围(m)XY界13116563.92640632107.127201002010040.0~152.0界23116512.05040632207.402界33116468.55140632237.922界43116403.09240632199.053界53116383.96040632163.447界63116373.01440632069.043本项目产品方案为:开采碎石和宕碴,供应周边乡镇的工程建设。碎石料分为四个等级:25~38mm的碎石、15~25mm的吋子、8~15mm的瓜子片和<8mm的石屑。1.2.2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占地面积20100m2,主要分为生产工业场地、辅助工业场地、工业辅房以及生活辅房等。1、生产工业场地:①采矿场地:占地约20100m2,为山坡露天台阶式开采,设计开采平台7个。②破碎工业场地:设1个破碎机组,包括PE600x900颚式破碎机一台,PE250x1000颚式破碎机一台,3YKJ2460振动筛一台。位于矿区南侧,占地面积500m2。③堆场:石料堆场位于破碎加工场地西面,占地面积1000m2;排土场位于矿区西侧老采场内,占地面积2200m2。2、工业辅房主要是简易机修房。简易机修房位于破碎工业场地。3、生活辅房包括办公用房,位于矿区南侧破碎加工场地附近,占地面积300m2。本项目职工均由附近村庄招入并经培训后上岗,矿区不设食堂和宿舍。项目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1.2.3生产组织及劳动定员项目运行时,拟定员15人,年工作日270天,日班,8小时工作制。1.2.4公用工程1、给、排水矿区工业用水,主要包括凿岩、爆破、洒水除尘、破碎加工中的用水,每天用水量不大,用水水源可取自当地自来水系统,并在矿区高出设置一个高位水池,用以供给矿区的工业用水。矿区生活用水由当地自来水系统供给。44--
项目无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厌氧消化后作为周边农家肥料。采矿场地采用自流排水,开采台阶自行设计导沟,雨水沿山坡面及小沟谷向南侧沟谷径流排泄。2、供电项目生活用电和生产用电由当地电网供电,并设有破碎机配电箱和变压房,可为矿山和加工破碎提供保障。1.2.5项目主要设备项目主要设备详见表1-3。表1-3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潜孔钻机KYQ90型台1国产2凿岩机Y-24型台3国产3挖掘机PC200台2国产4铲车ZL50台1国产5变压器80KVA台1备用1台6矿运汽车20t自卸汽车----由社会车辆解决7水箱10m3只1国产8破碎设备--套1国产9其它小工具--台若干国产1.2.6项目主要物料及能源消耗项目主要物料及能源消耗量见表1-4。表1-4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用量表序号名称单位用量产地1炸药t/a36.65国产2水t/a3000当地自来水系统3电万°/a200当地电网1.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根据实地踏勘及现状调查,项目周边无工矿企业,主要以山地为主。紧邻矿界西侧原为已开采过的矿山,开采已接近闭矿阶段,目前正在进行边坡治理。未开垦处植被良好,水土保持较好,未发现塌方等现象。44--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2.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概况干江镇位于玉环县楚门半岛东南端,距玉环县城13.5km,漩门三期大坝建成后,距玉环坎门办事处5.77km。东濒东海,南与玉环鸡山乡隔海相望,西临漩门湾,北接玉环龙溪乡,总面积29.37km2,辖19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人。镇政府驻地育才路距县政府驻地珠港镇12km。玉环县辉旺采石场行政区域隶属于干江镇干江村、上礁门村,玉环城区中心75°方位直距约11.6km处,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20′43″,北纬28°9′20″。项目周围环境情况见表2-1。表2-1项目周围环境情况序号方位环境现状情况1东面紧邻山体2东南面紧邻山体,隔山200米外为干江村3南面隔山坡230米为上礁门村4西南面山坡与空地5西面紧邻已开采过的矿山及山体6北面紧邻山体项目地理位置见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图1)、项目周边环境状况详见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图(图2)及项目周围环境现状照片(图4)。44--
2.2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2.2.1地质地貌玉环县主要地貌类型为丘陵和平原。丘陵与山地面积约占陆域面积的68%,平原面积占陆域面积的32%。县域地势受北东、东西、北东东走向三组断裂构造与气候、溪流、潮汐、海浪及人力围垦等因素影响,形成以丘陵为主,北高南低,丘陵平原相间,河流依山脉走向自成体系的海岛丘陵地势。矿区处于浙东南沿海丘陵地带。附近最高海拔标高157.6m,自然地形坡度一般为20~30°,山上树木较多,植被发育。矿区内无河流和积水体,雨水沿山坡面及小沟谷向南侧沟谷迳流排泄。根据《浙江省玉环县干江镇木勺头矿区普通建筑石料地质普查报告》(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2007年4月),矿区所在的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南褶皱系(I)浙东南褶皱带(II)温州—临渤海拗陷(III)。浙东沿海中生代火山活动带中段。北东向泰顺—黄岩大断裂葱矿区西北侧通过,对矿区与外围中生代火山活动以及地层、岩石、构造分布具有控制作用,不仅广泛发育有晚侏罗世火山岩,还上覆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还有燕山晚期岩浆岩侵入,形成以北东方向断裂为主体的构造格架。1、地层和岩石组合特征(1)、矿区及外围出露的地层有上侏罗统西山头组和第四系。①、上侏罗统西山头组(J3x)分布全矿区及外围,岩性为灰色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未见底,厚度>150m。上部中~强风化层厚1~8m,平均厚约5m。②、第四系(Q)区内仅出露上更新统(Q3),分布在山体表部(图上未表示)。岩性为土黄色含碎石粉质粘土,硬塑,成因为残坡积、坡积。山坡部位厚度0.3~1.0m,沟谷部位1.0~1.5m,平均厚约1.0m。(2)、岩石区内仅见火山碎屑岩,岩性为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灰色,熔结凝灰结构,块状构造,晶屑含量25%左右,成分以肉红色长石和石英为主,粒径0.2~1.5mm;少量岩屑和角砾,含量5%左右,大小0.5~3cm。2、构造区内构造简单,未见断裂,见近南北、近东西向三组节理。节理特征:第①组产状270°∠76°,间距0.30.6m,延长5~10m;第②组产状43°∠68°44--
,间距0.2~0.5m,,延长10~15m;第③组产状185°∠67°,间距0.5~1.0m,,延长5~8m。上述节理面均平直、闭合。3、矿体特征根据《浙江省玉环县干江镇木勺头矿区普通建筑石料地质普查报告》,在矿界范围内,按开采底盘标高(40.0m)、终了边坡角(50°)形成的边界面和中风化底界面等原则圈定石料矿体(Ⅰ)。矿体平面形态呈不规则多边形,剖面形态不规则多边形或似三角形。矿体长约195m,宽60~115m,厚度0~114m。由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组成,纵横向变化小,内部结构简单,厚度较大。顶板为残坡积含碎石粉质粘土,底板为未(微)风化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4、矿石特征石料矿石自然类型属火山碎屑岩类型,岩性为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灰色,熔结凝灰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由火山灰和石英、长石晶屑等组成,晶屑含量25%左右,粒径0.5~1.5mm。类比区域资料,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矿石单轴干抗压强度平均值116MPa,属坚硬岩类。表部矿石中—强风化后呈褐黄色,结构松散,强度较低,其物理力学性质较差。2.2.2气候特征玉环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濒临东海,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光、热、水三者配合良好,利于各种作物生长。受亚热带季风影响,全年气温平均16.9℃至17.6℃。海拔高程差异一般每垂直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48℃。矿区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6.9℃,极端最高气温36.0℃,极端最低气温-5.6℃,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460.3mm,最大24小时降水量284.6mm,最大1小时降水量147.0mm,最长连续降水日数18天,最大过程降水量225.3mm,降雨多集中于5~6月的梅雨期和8~9月的台风期,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0%。多年平均蒸发量1392.3mm,多年平均风速5.4m/s,10分钟最大风速50.4m/s(1994.8.21),全年主导风向为北(16%)。主要灾害性天气为热带风暴和台风以及暴雨,台风和热带风暴每年平均约4.3次。2.2.3水文特征44--
干江镇水系主要为干江河水系,源自垟岭,经干江排水河,至木杓头闸入海。流域面积12.6km2,流域内主要规划河道有干江排水河、十字大河、万丈塘河、中心河、六塘港河。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区内松散岩类厚0.3~1.5m,岩性为含碎石粉质粘土透水性、富水性差,水量贫乏。节理不甚发育,节理面平直、闭合,水的连通性差。见岩体最大风化深度约8m,表明地下水向下渗透的路径短,迳流量较小,说明基岩裂隙水也贫乏。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雨补给,沿基岩裂隙向低处迳流,在低处渗出排泄。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区开采底盘标高40m,高于南侧沟谷(约3m),矿区自然排水通畅。2.2.4植被及生物多样性玉环县植被地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和南部亚地带的分界线上,原有天然主要植被有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等,建群树种有栲类、青冈、冬青、红楠、木荷等,伴生树种有野桐、化香、杜鹃等。现状森林植被主要树种有人工马尾松、杉木、柏木、毛竹、广柑、桃、柿、枇杷、杨梅、冬青、女贞、紫穗槐以及文旦、木麻黄、桉树、黑荆树等引种树种。矿区范围树木较多,植被发育,主要为野生的灌木、蕨类植物和杂草,植被覆盖率在60%以上。2.3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玉环位于中国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介于宁波、温州两开放城市之间,扼台州、温州海上门户,东经121°,北纬28°。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7℃,平均降水量1460.3mm,无霜期约260天。县域总面积2300km2,其中陆地面积378km2。现有总人口51.8万,其中外来常住人口17万。辖珠港镇(含城关办事处、坎门办事处、陈屿办事处)、楚门镇、清港镇、芦浦镇、干江镇、沙门镇、龙溪乡、鸡山乡、海山乡6镇3乡。据志书记载,玉环县名源自海岛奇观:晨雾绕岛,形状如环;上有流水,洁白如玉—玉环由此得名。玉环是全国最大的炊具、曲折缝纫机与平缝机生产地,是全国最大的低压铜制阀门生产和出口基地,重要的水暖洁具生产和出口基地,被命名为“中国阀门之都”和“中国五金建材(阀门)出口基地”。也是全国重要的汽摩配、眼镜配件、家具、医药包装生产基地,并有“中国环保填料之乡”、“中国甲壳素之乡”美誉。2003年实现工业产值3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完成销售产值303.37亿元。 全县个体私营工商户27537家,股份合作企业44--
2397家,股份有限公司8家。500多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组建了家具、阀门、汽摩配、环保等行业协会,成立了台州市汽摩配质量监测中心。2003年,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60家,超亿元企业21家,分别增加23家和8家。工业园区完成投入12.6亿元,开发面积达2799亩。着力构筑港北工业城、港南工业城,建设沿76省道复线工业长廊。 全县工业行业结构趋向合理。其中以汽摩配件为主导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阀门水暖、眼镜配件、电气机械为主导的机械制造业,以一次性医疗器械、压力锅圈为主导的塑料橡胶制品业,以压力锅炊具为主导的金属制品业及缝纫皮革等主导行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85%以上。低压铜制阀门及其毛坯、眼镜配件、压力锅、一次性医疗器械配件等产品占国内市场30%以上,其中“苏泊尔”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捷缝纫机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达宝中低压阀门、苏尔达水龙头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环保设备、家具、海洋生化等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喜人,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张。玉环县是浙江省环保产业起始县,素有“中国环保填料之乡”的美誉。年产各种填料近百万立方米。玉环环保产品在国内同行中享有较高知名度,在全国第四届全国环保产业暨第六届国际环保展览会上,还得到了贾庆林、邹家华等国家领导的赞赏与鼓励。2.4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玉环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将玉环县划分为26个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其中禁止准入区7个,面积为31.67km2,限制准入区8个,面积367.71km2,重点准入区5个,面积40.59km2,优化准入区6个,面积69.76km2。本项目所在地属于东北丘陵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31021B02),为限制准入区,该区的具体要求如下:(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水质达到Ⅲ类标准。提高森林覆盖率及林分质量,抑制水土流失程度,有效涵养水库水源。(2)建设开发活动环境保护要求控制工业发展规模,区域内不得新建二类工业和三类工业;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业(3)污染控制44--
加强农业面源控制,严格按照玉环县限养区和禁养区规定实行畜禽养殖管理;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远离镇区的村级单位可以独立设置污水处理系统,全面削减生活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对各乡镇分散畜禽养殖进行适度集中,近期散养量在现有基础上削减30%;控制畜禽饲养密度,并建立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逐步建立绿色和有机种植,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流失。(4)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强林业建设及管理,提高林分质量,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服务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对于大于25度的开垦地应该逐渐退耕还林;促进300米高程以上村庄居民下山移民。本项目为玉环县辉旺采石场年开采21万吨建筑用石料项目,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不敏感,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噪声、粉尘以及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使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排放标准,对矿区职工及附近居民影响不大。满足该区建设开发活动环境保护要求,符合该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3.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空气属二类功能区。本次环评不作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本环评采用玉环监测站2011年8月5日至8月14日玉环县楚门中心小学空气站监测数据,对常规污染物日均浓度进行评价,评价项目有:SO2、NO2、PM10,监测结果见表3-1。表3-1楚门中心小学空气站点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单位:mg/m3监测点位监测时间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玉环县楚门中心小学空气站2011年8月5日0.0910.0070.0052011年8月9日0.1120.0170.0082011年8月10日0.0790.0070.0092011年8月11日0.0720.0080.0072011年8月12日0.1400.0160.0082011年8月13日0.0860.0300.0112011年8月14日0.0950.0260.011标准值日平均0.150.120.1544--
1小时平均--0.240.5由表3-1的监测结果可知,目前该区域环境大气中SO2、NO2、PM10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限制要求,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尚好,符合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要求。3.2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项目附近地表水为干江河,该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本次环评不作水环境现状监测,引用玉环监测站2011年6月30号对干江河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评价,详见表3-2。表3-2干江河水质监测结果单位:除pH外为mg/L监测时间干江河pH值CODMnBOD5TPDO氨氮石油类2011-6-307.8213.04.011.595.604.84<0.050Ⅲ类水质标准6~9≤6≤4≤0.2≥5≤1.0≤0.05由表3-2的监测结果可知,项目附近地表水干江河的水质,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干江河水体已达不到Ⅲ类水质标准,为劣Ⅴ类,主要超标指标是CODMn、总磷和氨氮。项目附近地表水体水质现状不容乐观,已经不能满足规定的Ⅲ类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河道河水流动缓慢,河流的自净能力较差,水环境容量小,加上沿岸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及农业面源污染所致,使水生生态系统无法完全吸纳与降解,水环境现状较差,应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改善水环境质量。3.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为了解建设项目拟建地周围声环境质量现状,我公司于2011年8月10日昼间14:00~15:00对拟建厂址进行了声环境现状监测。监测项目为等效连续A声级LAeq,监测方法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具体监测点位详见图2,监测结果见表3-3。表3-3项目边界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监测点编号监测位置昼间等效声级Leq[dB(A)]备注1#东界38.8东矿区中间平台2#南界42.0南矿区中间平台3#西界37.2西矿区中间平台4#北界38.5矿山脚下44--
由表3-3可知,项目所在地块各监测点的现状噪声昼间在37.2~42.0dB(A)之间,声环境现状噪声监测值均优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域标准昼间限值要求。由于本项目投产后实行一班制生产(昼间8h),夜间不生产,故夜间噪声未进行监测及评价。3.4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空气环境:据当地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2、水环境:项目附近的地表水体(干江河)。该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3、声环境:项目所在地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4。表3-4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介质环境保护目标方位最近距离保护级别水环境干江河西北约800m水环境质量Ⅲ类环境空气、噪声干江村(269户,大约733人)东南约200m空气环境质量二级、声环境2类上礁门村(380户,大约1060人)南约230m44--
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空气属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版中的二级标准。详见表4-1。表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污染因子二级标准限值,mg/m3标准来源1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二氧化硫(SO2)0.500.150.06GB3095-1996二氧化氮(NO2)0.240.120.08总悬浮颗粒物(TSP)--0.300.20可吸入颗粒物(PM10)--0.150.102、本项目所在地附近地表水为干江河,根据当地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详见表4-2。表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单位:除pH外均为mg/L)参数分类Ⅲ类Ⅳ类Ⅴ类pH6~9CODCr≤203040BOD5≤4610DO≥5.03.02.0总磷(以P计)≤0.20.30.4石油类≤0.050.51.0NH3-N≤1.01.52.03、项目所在地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4、车间空气质量参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2002)中《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所规定的“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具体见表4-3。表4-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单位:mg/m3污染物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8h)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5min)矽尘总尘(含50%~80%游离SiO2粉尘)0.71.5吸尘(含50%~80%游离SiO2粉尘)0.30.55、环境振动评价执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中的“44--
混合区”标准值,即:昼间75dB;夜间72dB。44--
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项目排放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粉尘,其排放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详见表4-4。表4-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排气筒(m)二级监控点浓度(mg/m3)粉尘120153.5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205.92、废水:建设项目附近干江河为Ⅲ类水质多功能区,控制目标为Ⅲ类,该水体不得新设污水排放口。本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附近村民清运作为周边农田、山地有机肥,不排入附近水体。3、噪声:(1)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各施工阶段的噪声限值,详见表4-5。表4-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施工阶段噪声限值,等效声级Leq[dB(A)]昼间夜间土石方7555打桩85禁止施工结构7055装修6555(2)场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环办〔2010〕97号),“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十一五”对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两项主要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将氨氮和氮氧化物(NOx)纳入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对上述四项主要污染物实施国家总量控制,统一要求、统一考核。“十二五”期间水污染物总量控制还将把污染源普查口径的农业源纳入总量控制范围。本项目只有生活污水产生,无工业废水产生,不产生SO2、氮氧化物(NOx)等废气,根据《关于进一步建立完善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区域限批等制度的通知》(浙环发〔2009〕77号)相关要求,本项目无需申请总量指标。44--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5.1项目工艺流程与主要污染工序5.1.1项目工艺流程噪声、粉尘、固体废物本项目主要产品为建筑石料(包括碎石及宕碴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与主要污染工序详见图5-1产品出售筛选噪声噪声、粉尘大颗粒石块铲装爆破凿孔表土剥离破碎分级筛选块石产品出售噪声、粉尘图5-1生产工艺流程与主要污染工序2、工艺流程说明先采用机械或人工进行表土剥离,再采用人工手持式凿岩机钻孔后填埋炸药爆破。爆破后的石料经分拣,小块碎料经传送带送入振动筛中筛分,符合规模的碎石料即为产品可出售;粗粒级的石料再进入破碎机中破碎,并再次经振动筛筛选为不同规格产品外售。3、工段说明①采矿方法矿山采矿方法采用山坡露天竖直采掘,水平台阶分层,自上而下依次逐层水平台阶式开始,中深孔排炮爆破落矿,采区共拟设7个开采台段,即:136m~120m、120m~104m、104m~88m、88m~72m、72m~56m、56m~40m。矿山自公路修建至+104m平台后,+120m和+136m台阶采用并段方式进行开采,即先期进行+104m台阶作业面拓展,宕铲装平台形成后即可自上而下分台阶竖直开采,待+104m以上台阶开采完成后,再逐步自上而下分台阶分水平开采+88m~+40m台阶。台阶高度16m,安全平台宽度5m,清扫平台宽度10m,台阶坡面角63°,最终边坡角50~52°。②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式开采顺序:整体自上而下,首先开拓形成104m装载运输(基建平台),然后边剥离边开采及平台开拓。44--
矿山台阶开采,在上开采台段进行开采时,及时对下开采台段进行剥离并布置开段沟,应特别注意采准衔接,开段沟沿等高线掘进单壁沟,并保持开拓矿量、采准矿量和回采矿量,“三量”保有期,避免采准失调。工作线方向总体与地形等高线平行,+88m~+136m台阶工作线基本呈南北向,自西向东推进采;+40m~+72m台阶工作线基本呈北西向,自西南向东北推进采掘。③采矿工序及穿爆参数的选取采矿工序详见工艺流程。剥离作业:当便道到达采区顶部后,采用挖掘机,手持钻机联合作业,首先集中一次性进行剥离,总剥离量13.56m3(24.40千吨),将剥离的表土、风化石分别堆放于排土场,表土留作后期复绿回填用,风化石及时处理外运提供综合利用。尽量减少排土场堆放量。根据本矿山一次爆破量较大的特点,设计采用非电毫秒微差起爆法。穿孔、爆破作业:采用中深孔排炮爆破方法。爆破作业拟每十天进行一次。每次爆破矿石量约为:349×10=3490m3,每次爆破孔数为15~16个,每次爆破装药量为1221.5kg。钻孔形式采用倾斜布孔,炮孔倾角为75°,孔径90mm。铲装运输作业:爆破矿石采用装载机装载,自卸汽车运输。④矿山开拓运输方式的选择矿区石料开采高差达112m,考虑开采高差较大,开采台阶较多,如采用挖掘机倒堆方式进行开采,其倒堆次数较多,存在高空作业等安全隐患,因此方案选择公路—汽车运输方式进行开拓。即104m平台以下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104m标高以上采用挖掘机翻碴。开采区内上山公路的布线:运输线路按照三级公路标准修建。采用双向车道设计,并根据选用车辆的车型宽度,确定为路面宽7.5m。Ⅲ级公路线路最大纵坡度≤9%、缓和坡段最大纵坡度≤3%、最小转弯半径≤15m,采用泥结碎石路面。矿山上山道路可从西侧布置,道路从标高+40m处向西南修建至+46m处,再转向北至+59m,再转向西+74m处,最后转向东通+104m处,道路总长802m。上山简易道路的布线:简易道路一般仅满足挖掘机、作业人员及爆破器材的运输道路,禁止汽车通行。在矿区北侧修建简易道路从标高+103m至标高约+120m处。道路总长77m,路面宽4m,最大纵坡度小于25%。联络公路的建设:矿区对外联络可通过南侧村镇公路直通干江镇中心,可利用该道路与外界联通,无需新建。44--
5.1.2项目主要污染因子本项目为恢复性开采,由于连接递筏线与矿区的进出运输公路以及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均已具备,故只要对原设备与设施进行检修,并适当增加新设备即可进行正常生产,因此,本项目施工期较短,施工规模较小,污染强度不大。根据本项目的性质及工程概况,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见表5-1。表5-1建设项目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识别项目污染物污染来源污染因子营运期废气粉尘、爆破、运输车辆硝烟废气、燃气废气废水生活污水BOD5、COD、SS、氨氮噪声爆破、机械噪声爆破及机械运转产生的噪声固体废物剥离表土、宕碴料以及职工生活垃圾剥离表土、宕碴料、职工生活垃圾5.2项目污染因子及源强分析运营期间将有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废水产生,矿区采矿与加工机械的噪声和爆破噪声影响相对较为严重。项目主要污染物及源强分析如下:5.2.1废气本项目废气主要包括粉尘和炸药爆破时产生的硝烟废气。此外,还有运输车辆与挖掘机运行产生的少量尾气。(1)粉尘粉尘主要产生于剥离、钻孔、爆破、破碎及分筛工序产生的粉尘和汽车运输扬尘。剥离主要是剥除矿层表面的一些土层,从而为有效实施矿层的采掘提供条件,在剥离土层时,将产生大量的细小粉尘。钻孔工序的粉尘发生量受岩石成份、细度、岩石水分、风速等因素影响。采取湿式钻孔并在产尘点及通道加强洒水、喷雾,提高含水量,则产生的粉尘量较小。44--
爆破工序的粉尘产生量与爆破方式、装药量、岩石特性等有关。粉尘的具体的定量分析,基本无资料可查,现场监测的难度、风险较大,相对而言,浅孔爆破比深孔爆破产生的粉尘量要大,岩层松散比岩层致密的粉尘量要大。本项目爆破法为中深孔排炮爆破,由于爆破产生的粉尘密度较大,不太容易扩散很远。根据调查,一般采石场的爆破情况,粉尘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一般在爆破点50m半径外影响较小,而本项目50m范围内属于开采区,因此影响不大。但为保险起见,应该在爆破前后采取一定的抑尘措施,如在爆破前为岩层洒水,爆破后用高压水枪喷水片刻等,以减少粉尘的产生。矿石加工(破碎与分筛等)过程中均有粉尘产生。由于本项目原料石块内无非矿成分,根据类比调查,其粉尘产生量按石料量的万分之二估计,即42t/a。本项目有21万t/a的石块、石子需运出矿区,平均车载重量按5t计,年工作270天,则每天运输约155辆次。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W——汽车载重量,吨;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表5-2为一辆5t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因此限速行驶、保持路面的清洁与潮湿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表5-2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单位:kg/辆·kmP(kg/m2)车速(km/h)0.10.20.30.40.5150.0510560.0858650.1163820.1444080.1707150.287108100.1021120.1717310.2327640.2888150.3414310.574216150.1531670.2575960.3491460.4332230.5121460.861323250.2552790.4293260.581910.7220380.8535771.435539(2)硝烟废气爆破工序中因使用炸药还会产生一定的硝烟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氮氧化物、硫化物等。其硝烟废气发生量基本无资料可查,现场监测的难度、风险较大,因此较难统计。但由于爆破作业为间歇操作,每次爆破量不大,使用炸药量也相对较少,因此预计爆破产生的硝烟废气量较小,对区域环境空气也不会产生大的污染影响。(3)尾气主要为运输车辆与挖掘机运行产生的少量尾气,由于均采用柴油作动力燃料,故其排放的污染物主要为CO、HC、NOx及烟尘等,进行正常保养、检测的车辆与挖掘机排的尾气可以达到国家有关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小。5.2.2废水44--
本项目石料加工生产中在破碎和分级振动时要喷洒水来控制粉尘的产生,根据同类型企业生产情况表明,由于岩石较干,喷洒的水被石料吸收部份,项目不会产生生产废水。但开采区地表径流雨水会含大量SS,需经导流沟入沉淀池处理后尽可能回用于生产洒水,多余的再排放。项目需职工15人,不设食堂,每人用水为50L/d,排污系数为0.8,则产生的生活污水量0.6t/d,即180t/a,CODCr浓度为350mg/L,产生量为0.063t/a;NH4-N浓度为35mg/L,产生量为0.006t/a。因产生量较少,粪便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清运作农用肥料,不外排。此外,在雨季,由于大量降水会形成一定径流,同时夹带着泥沙。因此要求在矿区设沉沙池,含砂雨水经沟渠自流入沉沙池中,经沉淀处理后排于南侧沟谷。5.2.3噪声全矿主要噪声源为爆破时产生噪声及采矿与加工设备如凿岩机、空压机、破碎机、运输车、挖掘机等产生噪声,其噪声值见表5-3。空压机设备噪声源设计采用建筑隔声,场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表5-3主要生产设备及工序噪声值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噪声值dB(A)1凿岩机95~1002挖掘机73~753运输车73~754破碎机75~785振动筛73~756爆破120~1305.2.4固体废物项目运营产生的固体废物为剥离表土、宕碴料以及职工生活垃圾。本工程开采前期需剥离表土,据估算表土量0.71万m³,其中0.61万m³的表土用于绿化覆土,剩余部分外运出售,供应给周边乡镇的工程建设。工程开采的宕碴料全部外销。矿石经料筛会产生固体废物,产生量按开采量的2%计,产生量为4200t/a,全部堆置在矿区西侧+80m平台中部的临时推土场,做好挡墙,用于闭坑时复土。职工的垃圾产生量以0.5kg/人·d计,职工约15人,则生活垃圾的日产生量为7.5kg/d,年产生生活垃圾2.25t/a。5.2.5污染源强汇总本项目主要污染物及其源强见表5-4。44--
表5-4项目主要污染物及其源强单位:除注明外为t/a污染类型污染物名称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废气废气量42042废水生活污水废水1800180CODCr0.0630.0630NH3-N0.0060.0060固体废物剥离表土13560m³13560m³0宕碴21000t/a21000t/a0生活垃圾2.252.2505.3清洁生产分析清洁生产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之一,它是把工业污染控制的重点从原来的末端治理转移到全过程的污染控制,全过程体现在原料、工艺、设备、管理、“三废”排放、产品、销售、使用等各方面,从而使污染物的发生量、排放量最小化。该项目上马后,企业将做好清洁生产,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加强宣传、管理,完善清洁生产岗位责任制清洁生产是对全过程的污染控制,牵涉到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因此,全面进行清洁生产的宣传十分重要。可采用培训、印发资料、互相讨论等方式使清洁生产深入人心;管理上可设立清洁生产小组、制定清洁生产措施,实施清洁生产和经济责任制挂钩等方式推行清洁生产。(2)采用先进工艺,提高原料的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先进的爆破方式及爆破火药,以提高开采效率,以降低宕碴的产生量,提高建筑石料的产量。采用湿式凿岩工艺,降低了爆破工序中产生的粉尘。对剥离表土及时用于复土绿化,多余部份妥善存放在临时堆土场,做好挡墙,用于闭坑时复绿用土。总之,推行清洁生产是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实质是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实现清洁生产必须依靠科学进步,必须常抓不懈,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5.5环境管理规划(1)组织宣传贯彻国家环保方针政策和进行企业员工环保专业知识的教育。(2)组织制订全场环保管理制度、年度实施计划和长远规划,并监督贯彻执行。44--
(3)提出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的防范、应急措施。44--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生产区粉尘无组织排放,42t/a无组织排放,42t/a销烟废气少量少量道路扬尘少量少量汽车尾气少量少量水污染物厕所、洗手池等生活污水废水量180t/a化粪池处理后作农肥,不外排CODCr350mg/L;0.063t/aNH3-N35mg/L;0.006t/a固体废物生产区剥离表土13560m³复绿回用,不排放宕碴21000t/a全部外销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垃圾2.25t/a0噪声生产区凿岩机95~100场界噪声达到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运输车、挖掘机73~75破碎机75~78振动筛73~75爆破120~130其它无主要生态影响:详见第7.2.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4--
七、环境影响分析7.1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本项目为对原石矿进行恢复性开采,由于连接递筏线与矿区的进出运输公路以及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均已具备,故只要对原设备与设施进行检修,并适当增加新设备即可进行正常生产,因此,本项目施工期较短,施工规模较小,污染强度不大,施工期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大的影响。7.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7.2.1空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四周环山,西面原为已开采过的矿山,开采已接近闭矿阶段,目前正在进行边坡治理,东南面是沟谷,距本项目矿界约200米处有村庄,矿区可与村镇公路相通。在对道路、生产区及石块进行洒水湿润的情况下,产生的道路扬尘与生产区粉尘较少,且局限于周边较小范围。本项目爆破前对岩层进行洒水,及爆破后及时用高压水枪喷水,则爆破粉尘基本上不构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另外车辆运输的扬尘则可以采取清洁路面,限制车速及车辆加盖笘布等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本项目爆破、石料加工产生粉尘与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此外,硝烟废气与运输车辆、挖掘机等尾气产生量均较少,对开采区周围空气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7.2.2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生产中对石料进行剥离、破碎、筛分工序中会喷洒少量水以抑制粉尘的产生。由于岩石较干,喷洒的水均被石料吸收,项目不产生生产废水。开采区地表径流雨水经导流沟入沉淀池处理后尽可能回用于生产洒水,多余的再排放,以尽可能减少水土流失与避免对溪水造成污染。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小,而项目地处农村山地,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清运作为农田山地有机肥料。综上所述,本项目生产废水沉淀处理全部回用不排放,而生活污水产生量较低,经化粪池处理后作为周边农田山地的肥料,完全可行。由于项目废水不外排,因此对附近水体水质基本无影响。7.2.3振动及声环境影响分析44--
本项目所使用的各主要设备噪声值均较高,凿岩机、挖掘机的噪声值一般在85dB(A)以上,应加强设备的减震降噪工作并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凿岩机、挖掘机设备噪声源设计采用建筑隔声,高噪声设备的操作人员要佩截防护耳套,以减少噪声对工人健康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为更好地预测本项目噪声对周边环境,特别是对项目东南面约200米处的干江村和下礁门村居民的影响,故选用导则推荐的噪声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式中:LA(r)——预测点的噪声值;LA(r0)——参照点的噪声值;r、r0——预测点、参照点到噪声源处的距离。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的因素颇多,如屏障衰减、距离衰减、空气吸收衰减、绿化降噪等。在预测时,为留有较大的余地,以噪声对环境最不利的情况为前提,本项目主要考虑距离衰减,同时考虑到距生产区约200米的山体屏障,衰减量按10dB(A)计。项目噪声源强通过噪声叠加公式算得,噪声叠加公式如下:式中:L—叠加声压级dB(A);n—声源个数。由于本项目正常运行情况下,主要噪声源为凿岩机、破碎机、振动筛、挖掘机等设备噪声,假设全部设备同时作业,则经噪声叠加后生产区噪声源强为88dB(A)。爆破时噪声只是偶尔且短暂的,故作单独预测。经预测,矿山作业时,生产区与爆破噪声随距离衰减情况见表7-1。表7-1生产区与爆破噪声随距离衰减情况单位:dB(A)离声源距离(m)12050100150200噪声值[dB(A)]生产区8861.954.04844.542.0爆破12599.091.085.081.579.0由上述预测结果可见,该项目建成后生产区与爆破噪声对最近的敏感目标干江村居民住宅(200米以上)的噪声贡献值分别为42.044--
dB(A)与79.0dB(A),贡献值均较低,本项目仅在白天作业,夜间不生产,因此不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产生明显的噪声影响。项目设备噪声虽然较高,但基本处于项目中心位置,经预测,本项目场界(距生产区约100米)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因此只要建设方采取一定的噪声控制措施,将矿山运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有关规定的要求之内,尤其,本项目四周环山,故经适当控制后本项目设备噪声一般需经山体隔声后才传到附居民点,故其影响比预测值会小,噪声对环境影响较小。但爆破瞬间仍会有偶发的影响。此外,由于运输车辆需经过干江村,故运输车辆交通噪声仍会对居民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运输车辆干江村时应采取交通管制措施,以限止车速,禁鸣喇叭。以确保车辆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最小化。具体的控制措施见污染治理措施评述章节。本项目振动主要产生在凿岩机作业与爆破时,凿岩机作业相对于爆破而言又较小,据类比调查,一般矿山的爆破振动影响范围在200米内,故本项目产生的振动对最近的敏感点干江村居民影响不大。7.2.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生产固体废物部分出售。剥离的表土应在临时堆土场妥善存放,尽可能回用作复绿用土。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经收集后定期送往指定填埋场处理。项目固体废物均能做到合理地处置处理,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污染影响。7.2.5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一、水土保持拟建项目位于玉环县干江镇干江村,矿区范围内数目较多,植被发育,主要为野生的灌木、蕨类植物和杂草,覆盖率在60%以上。水土流失类型以雨水冲刷引起的水力侵蚀为主,主要形式为面蚀,属中轻度流失区,水土保持状况良好。1、水土流失量预测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包括气候(降雨强度)、地形地貌(如坡长、坡度)、土壤、植被地质等;人为因素表现为工程开挖过程中破坏原有植被,改变地面坡长为降水面蚀。本项目土壤侵蚀类型包括以面蚀为主的水力侵蚀和以崩塌为主的重力侵和坡度,使地面表土和岩石裸露,从而增加水土流失量。自然因素在采矿区主要表现为两大类型。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07),土壤分级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如表7-2。表7-2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级别平均侵蚀模数(t/km2·a)平均流失厚度(mm/a)微度<200,<500,<1000<0.15,<0.37,<0.74轻度200,500,1000~25000.15,0.37,0.74~1.9中度2500~50001.9~3.7强度5000~80003.7~5.9极强度8000~150005.9~11.1剧烈>15000>11.1注:本表流失厚度系按土的干密度1·35g/折算,各地可按当地土壤干密度计算。根据水土流失预测,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面积为30100m244--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20100m2。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1435t,其中工程施工期新增1348t。生产期是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详见表7-3。表7-3工程水土流失预测结果表项目扰动地表面积(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m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t)新增水土流失量(t)矿区2010020100951.7895.5上山道路7000--204.4184.8临时施工场地1800--58.253.1临时推土场2200--221.0215.5合计3010020100143513482、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开挖、移动土石方,损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设施,从而加重了水土的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1)损坏水土保持设施(草地、植被),不仅直接影响当地的自然景观,而且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加剧水土的流失。(2)采矿过程中,挖方并非立即运走,若不采取临时拦阻措施,同时土石方在运输过程中散落,剩余土石方任意倾倒,若遇暴雨,即可被冲至山脚下,将产生如下危害:①侵蚀农田,易导致附近田地沙化,破坏耕地,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农业经济损失;②阻塞农业灌溉系统,影响排涝抗旱。根据预测可知,该采石场因采石造成的水土流失达每年1435吨,属轻度侵蚀。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根据国家水土保持法的要求,该项目应编制水土保持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以预防和减轻因项目运营而带来的水土流失。根据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组连续几年的观察试验,经水保措施和复垦,矿山水土流失逐年减轻,当草、灌、乔覆盖度基本达80%~90%时,可减少土壤侵蚀77%。再辅以工程措施,完全可以使水土流失控制在500t/km2•a以下,即达到轻微流失程度。3、水土防治措施对于矿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可以应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1)工程措施:①44--
建立完善的截(排)水系统,防止坡(地)面水漫坡(地)流动,侵蚀土壤,造成水土流失,沿高程平台布置一条沿平面纵向排水沟,以汇集开挖台阶面上来水。沿坑底坡脚布置排水沟,雨水流入沉沙池后下排。台阶开挖面布置6条竖向排水沟(坡面导水槽),贯通上、中、下两条截(排)水沟组成一个完善的坡面排水系统。上山道路内坡脚,沿路设临时路边排水沟,防止泥石路面水土流失。对临时堆土场建筑挡土墙,四周设置排水沟,以防止堆土场水土流失。②设置沉沙池,在截(排)水沟未端,设置沉沙池,使挟带泥沙的水流,通过沉沙池泥沙沉入池内,清水下排。坑底南端边缘设东西两个沉沙池。水流经沉沙池后排入南面自然排水沟内。沉淀池的设计需按给排水规范设计,力争使沉淀池的沉淀效率达98%,以减少进入排水渠和水库的泥沙。③坡顶覆盖土层进行削坡减载,保证土坡稳定。④避开暴雨期剥土、堆土。(1)生物措施:①充分利用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形成的平台,进行绿化。②土质边坡绿化。坡面覆盖层经剥离、削坡裸露的表面可喷(播)草籽(如黑麦草、狗牙根等)或白三叶混合草籽进行绿化覆盖。③临时弃土堆绿化。弃土堆亦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物源,其堆置松散,表面极易被水流冲蚀,必须尽快加以覆盖,其绿化主要方法是撒播草籽。通过上述手段可使本建设项目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水平,有效的防治水土的流失。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必须对项目工程产生各种水土流失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如选择合理的断面形式,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排水等工程措施;确保路基有足够的强度;设置地面排水、地下排水等设施,并与周围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路面冲蚀;控制雨季生产;及时对裸露面做好绿化等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构筑必要的沉淀池对生产区地表径流雨水经收集并沉淀处理排放,妥善堆放剥离表土于排土场,以作回填复绿。综上所述,只要措施得当,预防及时,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不会造成太大的水土流失问题。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矿区范围树木较多,植被发育,主要为野生的灌木、蕨类植物和杂草,植被覆盖率在60%以上。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是一种稳定性高、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高、生产力高的生态系统,具有生产氧气、改善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吸尘滞尘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综合环境服务功能。44--
本矿区开采后,征地面积内的森林生态系统将被破坏殆尽,野生动物也受到影响,丧失一定生存栖息地,数量上有暂时的减少,一般而言,大型动物比如野兔、蛇等会自行迁移,只有地表及地下浅层的小型动物比如蚯蚓、蚂蚁等将受到损失。本项目相对当地森林生态系统来讲占地不大,矿山退役后,采取一定的绿化措施、水土保持措施,以期使损失的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的补尝和恢复。本项目可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主要有:(1)在开采过程中和开采完成后削坡开级对不同土质采取不同的削坡开级方法,如直线形、折线形、阶梯形、大平台形等。(2)对于开采后的削坡应有坡脚防护,削坡后因土质疏松可能产生碎落或塌方的坡脚,应修筑挡土墙予以防护;无论土质削坡或石质削坡,都应在距坡脚1米处,开挖防洪排水渠,渠面尺寸根据坡面来水情况计算确定。(3)对于开采后的削坡应有坡面防护,削坡开级后的坡面,应采取植物护坡措施。在阶梯形的小平台和大平台形的大平台中,宜种植乔木或果树,其余坡面可种植草类、灌木。(4)加强综合护坡工程(如采用砌石草皮护坡、格状框条护坡等)、土地整治工程(力求做到“挖填平衡”)以及凹坑回填工程(充分利用废弃土、石料或矿渣,力争回填后坑平渣尽)。经整治后的土地应尽可能恢复其生产力,根据整治后土地的位置、坡度、质量等特点确定用途。本项目应认真做好采石场地的复绿工作,边开采边复绿。在开采过程中,在上部开采平台形成后,及时进行复绿。在平台面上栽培适宜当地生长、耐旱的矮小灌木、攀藤植物。综上所述,矿产资源的开发活动直接作用于生态环境,干江镇干江石矿开采对生态环境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形、地貌的破坏和土地的占用及植被的破坏,同时对所在区域的动物生境产生影响。另外,还可能出现采石坑边坡的崩塌等地质灾害。因此,石矿企业领导应对石矿环境保护予以高度重视,首先应加强认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既要充分开发利用石料资源以支持与发展当地经济建设,又要珍惜、合理利用资源,并保护好石矿生态环境,将当前利益与今后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促使石矿生产与环境保护相一致;其次要坚定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通过科学管理和必要的工程措施加以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采石坑的边坡角不宜过大,应严格控制在60°以内;堆石场应尽可能少占土地,开采后采石场要利用废石与生产前期剥离的表土作填充,尽可能恢复原有的生态植被,并予以造林还绿等生态补偿措施,以减轻项目的实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44--
7.2.6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产生的风险主要为边坡坍塌、排土场坍塌等地质灾害以及爆破、安全事故伤亡事故。1、地质灾害针对地质灾害,应认真做好采场边坡稳定治理以及加强对排土场的管理。边坡稳定治理主要表现在:(1)规范开采方式,改善施工条件。矿山开采作业,采用自上而下台阶式开采。严禁扩壶爆破、掏底崩落等不安全开采方式。分层高度的选取,采用中深孔排炮爆破时,台阶高度16m,安全平台宽度5m,清扫平台宽度10m,台阶坡面角63°,最终边坡角50~52°。(2)最终台阶边坡稳定性安全技术措施:①消坡减载与坡角支墩:当遇到构造破碎带、裂隙节理密集带及松软夹层时,这些地段往往岩石破碎、疏松,易造成破碎岩块塌落,甚至坍塌,特别是区内小断裂构造较发育,岩石受构造影响较破碎,应谨防破碎岩块塌落坍塌、滑坡豋不良地质现象。在最终边坡处理时,应采取降低边坡高度或减缓最终边坡角度,消坡减载。②边坡控制爆破技术:预裂爆破,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主爆破时对边坡的后冲破坏,降低爆破地震效应。③在开采作业中,定期检查边坡。④及时清排边坡危石、浮石,发现边坡存在有不安全危险地段时,相关人员应及时撤离至安全地点,及时采区维护措施,必要时设置仪器进行监测,确保采矿场边坡稳定安全。(3)矿山采矿场开拓排水系统,构筑排水设施,进行边坡稳定护理。采矿场在每个安全平台面设置排水沟。构筑安全平台采用向里微倾斜,有利于自流排水,两端开挖导水沟,将地表水、地下水引向采矿场外南侧沟谷。(4)排土场安全技术措施:①排土场必须设置防洪沟,截阻地表水流入排土场。对排土场地内的地表水及大气降水进行疏导,避免产生渗流水压力,减少对排土场边坡的危害。②排土场底部周围砌筑拦阻墙。③排土场应尽量减少堆放量,除表土及时回填复绿外,废石及时外运,提供综合利用。44--
④排土场危险范围设立警戒标志。2、安全事故防患(1)进入矿山采矿场作业人员,必须配套安全帽、穿工作服和防滑鞋。(2)在距地面高度超过2m或坡度超过300的坡面工作时,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绳或安全带,其配带方法必须根据安全规章制度操作。(3)作业人员不得站在危石、浮石上及悬空作业。(4)严禁在危险地段内进行作业,在危险地段底部应竖立警示牌。严禁在边坡宕底边缘休息或停留。(5)严禁在同一边坡地段上下同时进行作业。(6)距采石场宕底边缘5~10m处,采用块石堆积构筑简易拦挡墙堤。3、爆破安全注意事项(1)实施中深孔排炮作业爆破安全警戒距离为200m,在警戒线外通往爆破区的所有路口设置警示牌,标明注意事项,避炮措施,爆破信号等。(2)进行爆破作业,由专职爆破员操作,或聘请具有爆破资质的专门爆破公司进行编制爆破设计或爆破施工。(3)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或失效的爆破器材。(4)严禁在雷雨天、大雾天和夜间进行爆破作业。(5)执行其它相关的爆破操作规范。4、消防安全注意事项(1)矿山的临时建筑物按《建筑设计防火规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要求,设置消防设备器材及避雷设施。(2)矿山设备挖掘机、装载机等应配备灭火器材。(3)严禁在采剥设备上存放汽油和其它易燃易爆材料。5、运输安全注意事项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保持车辆车况良好,提高司机素质,严禁违章作业、无证驾驶、酒后与疲劳驾车,确保安全行车。6、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44--
整个矿山工程是一项作业条件较差、生产环节多、生产设备多、存在不安全危害因素多的工程。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健全的管理制度为保证,来组织矿山的安全生产,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形成一个以矿长、安全矿长、作业班组长安全管理体系和组织网络,是该矿避免和减少不安全事故发生的组织保证。7.3退役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退役后,只要项目实施过程中切实加强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特别是开采场地生态复绿工作,做到边开采边复绿。则矿区营运期满后,生产厂房以及其它附属用房可以作山地管理用房,机械设备转卖或以废品回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7.4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对本项目的建设进行“十项基本原则”分析如下:1、功能区划及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项目所在地位于玉环县干江镇干江村,是生产矿山,属于开采区。在做好环保措施和及时合理的生态复绿措施后,项目从事矿产开采符合城市总体规划。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建筑石料矿产资源的开采。根据地质勘查报告,辉旺采石场所在的干江矿区,建筑石矿产资源丰富,质量较好,且距干江镇距离较近,运输条件便利等优势,可有效满足目前玉环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基础建设投资力度逐步加大而带来的建筑石料紧缺需求,因此项目符合目前市场发展导向,符合相关产业政策。3、清洁生产原则符合性分析项目选用高效低噪设备,并采用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岩土基础公司)浙江省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建筑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该方案采用目前较为成熟先进的爆破、开采技术,有效降低矿山开采过程中带来的污染物发生量以及安全、环境风险,符合清洁生产原则。4、达标排放原则符合性分析建设单位能够按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要求,切实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保证建设项目所有污染物(噪声、废气、废水、固体废物)达标排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较小。5、总量控制原则符合性分析建设项目所排放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由附近村民清运作有机肥,故项目建设只要切实做好污染物达标排放工作,本项目可以符合总量控制原则。6、维持环境质量原则符合性分析44--
通过改进工艺,项目爆破、破碎等工序产生的粉尘较少,对周围空气影响很小;项目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作农肥不外排;作业场所噪声经治理,并加强厂区绿化后,仅在昼间生产项目噪声对环境影响较小;固体废物通过回收利用与环卫部门进行卫生填埋,对环境无不利影响;切实做好采石场地的复绿工作,做到边开采边复绿,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降到最小。故建设项目所排放的较少量污染物不会改变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周边环境能够维持目前的环境质量现状及功能区划要求。7、污染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类比同类项目,经采取环评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各类污染物均可达标排放,因此本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较为可行。8、公众可接受原则符合性分析项目所在地周围与居民保持足够的距离,也无其他医院、学校、政府机关等环境敏感点。故项目的实施不会对公众产生明显影响。9、环境风险可接受原则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矿山开采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但仍存在一定潜在事故风险,要加强风险管理,在开采过程中认真落实各种风险防范措施,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并在风险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可以使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将事故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故事故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10、综合效益分析本项目主要开采碎石和宕碴,供应周边乡镇的工程建设。有利于当地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为理想。44--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污染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生产区粉尘1、采用湿式凿岩,并在各排尘点洒水降尘。2、采用先进合理的爆破技术,合理布置炮孔,正确选用爆破参数,加强装药和填塞作业的管理,以降低爆破工作的产尘量,爆破后及时对爆堆进行洒水降尘。3、在破碎机及振动筛四周设置彩钢板围护的简易房,使大部分粉尘在简易房内部沉降,并使简易房内保持一定的湿度。4、对作业人员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防尘口罩等。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不大。运输道路扬尘1、采取定期清扫、洒水等措施,以减少扬尘的产生量。2、针对运输车辆的扬尘,应加强管理,在车辆两边加装挡板,条件具备时遮盖篷布进行密闭运输。3、在开采区及运输路段每天洒水6次以上,保持开采区及运输道路地面潮湿。水污染物生产区SS开采区地表径流雨水经导流沟入沉淀池处理后尽可能回用于生产洒水,多余部分排放。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不大。厕所、洗手池等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由附近村民清运作农肥。固体废物生产区剥离表土1、表土剥离物部分暂时置于临时堆土场,作为今后矿区采空区的复绿用覆土等,剩余部分可作宕碴处理。2、树枝及杂草中有经济价值的树种进行整体移植处理,不能利用的经晒干后出售或给当地村民综合利用。3、废弃石屑及石料全部外销。固体废物均得到有效处理,达到国家环保法规的要求。宕碴收集后外售。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后集中处置。噪声、振生产区、道路生产设备、运输车辆交通噪声1、严格控制爆破时间,尽量定时爆破。在夜间22:00~次日7:00禁止爆破。2、对凿岩机、破碎机、振动筛等噪声设备尽可能采取吸隔声措施。44--
动3、强化行车管理制度,要求司机少揿喇叭,控制车速、严禁鸣号,严禁超载超速。4、石料生产厂区禁止在夜间作业。5、采取措施减少爆破地震波,预防空气冲击波,加强控制飞石事故。6、做好矿区个人防护。7、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产,防止人为噪声。8、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防止设备故障形成的非正常生产噪声。9、加强矿区绿化,通过绿化达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与降低噪声的影响。场界噪声达到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对环境影响不大。其它风险防护措施详见7.2.6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本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和,本环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建立完善的截(排)水系统,防止坡(地)面水漫坡(地)流动,侵蚀土壤,造成水土流失,沿高程平台布置一条沿平面纵向排水沟,以汇集开挖台阶面上来水。沿坑底坡脚布置排水沟,雨水流入沉沙池后下排。(2)设置沉沙池,在截(排)水沟未端,设置沉沙池,使挟带泥沙的水流,通过沉沙池泥沙沉入池内,清水下排。(3)坡顶覆盖土层进行削坡减载,保证土坡稳定。(4)避开暴雨期剥土、堆土。(5)对边坡进行综合治理。(6)开采结束后加强覆土及绿化。环保投资估算: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见表8-1。表8-1项目环保投资估算序号项目费用估算(万元)备注1营运期环保设施:(1)污水处理(粪便废水处理、地表雨水沉淀池)(2)废气治理(置洒水、破碎喷雾装等)(3)噪声治理(4)固废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置、表土等堆放场治理措施等)3.510105/2生态绿化及水土保持50/3不可预见费(10%)7.5/44--
4合计86/本矿区项目建设用于环保方面的投资约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2%。44--
九、结论与建议9.1主要环评结论9.1.1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楚门中心小学空气站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该区域环境空气中SO2、NO2、PM10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限制要求,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尚好,符合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要求。2、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项目所在地附近干江河水质监测结果,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干江河水体已达不到Ⅲ类水质标准,为劣Ⅴ类,主要超标指标是CODMn、总磷和氨氮。项目附近地表水体水质现状不容乐观,已经不能满足规定的Ⅲ类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3、声环境质量现状据项目所在地场界噪声实测,声环境现状噪声监测值均优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域标准昼间限值要求,声环境质量现状尚可。9.1.2项目污染物及源强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本项目主要污染物及其源强见表9-1。表9-1项目主要污染物及其源强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生产区粉尘无组织排放,42t/a无组织排放,42t/a销烟废气少量少量道路扬尘少量少量汽车尾气少量少量水污染物厕所、洗手池等生活污水废水量180t/a化粪池处理后作农肥,不外排CODCr350mg/L;0.063t/aNH3-N35mg/L;0.006t/a固体废物生产区剥离表土13560m³复绿回用,不排放宕碴21000t/a全部外销办公区生活垃圾2.25t/a0噪声生产区凿岩机95~100dB场界噪声达到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运输车、挖掘机73~75dB破碎机75~78dB振动筛73~75dB44--
爆破120~130dB9.1.3污染治理对策与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与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本项目为对原有石矿进行恢复性开采,由于连接递筏线与矿区的进出运输公路以及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均已具备,故只要对原设备与设施进行检修,并适当增加新设备即可进行正常生产,因此,本项目施工期较短,施工规模较小,污染强度不大,施工期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大的影响。2、营运期污染治理对策与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空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在对道路及石块进行洒水湿润的情况下,产生的道路扬尘与生产区粉尘较少,且局限于周边较小范围,本项目爆破前对岩层进行洒水,及爆破后及时用高压水枪喷水,则爆破粉尘基本上不构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另外车辆运输的扬尘则可以采取清洁路面,限制车速及车辆加盖笘布等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本项目爆破、石料加工产生粉尘与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此外,硝烟废气与运输车辆、挖掘机等尾气产生量均较少,对开采区周围空气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2)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生产中对石料进行破碎、筛分工序中会喷洒少量水以抑制粉尘的产生。由于岩石较干,喷洒的水均被石料吸收部份,项目不产生生产废水。开采区地表径流雨水经导流沟入沉淀池处理后尽可能回用于生产洒水,多余的再排放,以尽可能减少水土流失。本项目生产废水沉淀处理全部回用不排放,而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经化粪池处理后作为周边农田山地的有机肥,完全可行。由于项目废水不外排,对环境基本无影响。(3)振动及声环境影响分析44--
本项目所使用的各主要设备的噪声值均较高,凿岩机等设备的噪声值一般在95dB(A)以上,应加强设备的减震降噪工作并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的操作人员要佩戴防护耳套,以减少噪声对工人健康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由于敏感目标干江村和下礁门村离本项目破碎场地较远,设备的噪声经距离衰减与山体隔声后,不会对周围的居民的平时生活产生明显影响。本项目只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运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以控制在有关规定的要求之内。运输车辆交通噪声仍会对居民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运输车辆通过村镇公路时应采取交通管制措施,以限止车速,禁鸣喇叭。以确保车辆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最小化。本项目振动主要产生在爆破时,据类比调查,一般矿山的中深孔爆破振动影响范围在200米内,而且爆破时间较短且不连续,加上距离的衰减,故本项目产生的振动对最近的敏感点干江村和下礁门村居民影响较小。(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生产固体废物部分出售,剥离表土经临时堆土场堆积后作为复绿用土。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经收集后定期送往指定填埋场处理。项目固体废物均能做到合理地处置处理,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污染影响。(5)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在项目实施生产过程中,如剥离表土、石料开采与加工等不加注意很容易造成该区域的水土流失。因此,在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必须对项目工程产生各种水土流失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如选择合理的断面形式,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排水等工程措施;确保路基有足够的强度;设置地面排水、地下排水等设施,并与周围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路面冲蚀;控制雨季生产;及时对裸露面做好绿化等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构筑必要的沉淀池对生产区地表径流雨水经收集沉淀处理后排放,妥善堆放剥离表土于排土场,以作回填复绿。只要措施得当,预防及时,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不会造成太大的水土流失问题。矿产资源的开发活动直接作用于生态环境,干江镇辉旺采石场开采对生态环境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形、地貌的破坏和土地的占用及植被的破坏,同时对所在区域的动物生境产生影响。另外还可能出现采石坑边坡的崩塌等地质灾害。因此,石矿企业领导应对石矿环境保护予以高度重视,首先应加强认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既要充分开发利用石料资源,支持与发展当地经济建设,又要珍惜、合理利用资源,并保护好石矿生态环境,将当前利益与今后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促使石矿生产与环境保护相一致;其次要坚定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通过科学管理和必要的工程措施加以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采石坑的边坡角不宜过大,应严格控制在60°以内;堆石场应尽可能少占土地,开采后采石场要利用废石与生产前期剥离的表土作填充,尽可能恢复原有的生态植被,并予以造林还绿等生态补偿措施,以减轻项目的实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6)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产生的风险主要为边坡坍塌、排土场坍塌等地质灾害以及爆破、消防、运输等安全事故与伤亡事故。但经采取各种合理可行的防范措施后,可将环境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44--
9.1.4总量控制、环保投资本项目只有生活污水产生,无工业废水产生,不产生SO2、氮氧化物(NOx)等废气,根据《关于进一步建立完善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区域限批等制度的通知》(浙环发〔2009〕77号)相关要求,本项目无需申请总量指标。建设单位必须落实环保资金,切实用于项目建设期的废气治理、污水处理、噪声治理、固体废物处置与生态复绿等,经估算本项目建设用于环保方面的投资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2%。9.2建议(1)制定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及风险防范操作规章制度并在矿区内实施。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在项目投产时同时落实各项环保治理措施。(2)积极研究矿山开采及复绿的新方法及新工艺,改进矿区内的生产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环境污染及环境风险事故发生概率。(3)矿山在有条件时,更新部分生产设备,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4)矿山正式开采后,将大幅度提高目前进山公路的运输量,应及时做好沿路居民的协调工作,防止矿群矛盾的产生。(5)项目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环境保护工作。健全环保制度,落实环保岗位责任制,环保设施的保养、维修应制度化,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9.3综合环评结论玉环县辉旺采石场拟投资650万元,在玉环县干江镇干江村、上礁门村进行山坡露天开采建筑石料,项目采规模为建筑石料21万吨/年,开采年限为5年。项目拟定员15人,年工作日270天,日班,8小时工作制。矿区不设食堂和宿舍。根据本环评预测与分析,在保证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原则,且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要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中,切实加强对“三废”的治理,认真落实本评价报告所提出的环保要求和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切实执行建设项目的“三同时”44--
制度,则玉环县辉旺采石场年开采21万吨建筑用石料项目在玉环县干江镇干江村、上礁门村由国土部门核定的矿区内实施从环保角度论证是可行的。44--
主管单位(局、公司)意见:经办人(签字):单位(盖章):年月日年月日城乡规划部门意见:经办人(签字):单位(盖章):年月日年月日建设项目所在地政府与有关部门意见:经办人(签字):单位(盖章):年月日年月日其它有关部门意见:经办人(签字):单位(盖章):年月日年月日44--
主管单位环境保护机构预审意见:经办人(签字):单位(盖章):年月日年月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经办人(签字):单位(盖章):年月日年月日44--
审批意见:经办人(签字):单位(盖章):年年月日年月日4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填表单位(盖章):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填表人(签字):项目审批部门经办人(签字)建设项目项目名称玉环县辉旺采石场年开采21万吨建筑用石料项目建设地点玉环县干江镇干江村、上礁门村建设内容及规模年开采21万吨建筑用石料,开采年限为5年建设性质■新建□迁扩建□技术改造行业类别土砂石开采,B1019环境保护管理类别□编制报告书■编制报告表□填报登记表总投资(万元)650环保投资(万元)86所占比例13.2%建设单位单位名称玉环县辉旺采石场联系电话13586187198评价单位单位名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联系电话13957158587通讯地址玉环县辉旺采石场邮政编码317610通讯地址杭州市萧山区拱秀路288号邮政编码310005法人代表林纪宝联系人林纪宝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015号评价经费--万元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环境质量等级环境空气:二级地表水:Ⅲ类地下水:环境噪声:2类海水:土壤:其它:环境敏感特征□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地封禁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基本草原□文物保护单位□人珍惜动物栖息地□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重点流域□重点湖泊□两控区污染物排放达标与总量控制(工业建设项目详填)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现有工程(已建+在建)本工程(拟建或调整变更)总体工程(已建+在建+拟建或调整变更)实际排放浓度⑴允许排放浓度⑵实际排放总量⑶核定排放总量⑷预测排放浓度⑸允许排放浓度⑹产生量⑺自身削减量⑻预测排放总量⑼核定排放总量⑽以新带老削减量⑾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⑿预测排放总量⒀核定排放总量⒁排放增减量⒂废水0.0180.018000化学需氧量0.0630.063000氨氮0.0060.006000石油类废气4.204.24.24.2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氮氧化物工业固体废弃物与本项目有关的其他特征污染物注:1、排放增减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2、(12):指该项目所在区域通过“区域平衡”专为本工程替代削减的量3、(9)=(7)-(8),(15)=(9)-(11)-(12),(13)=(3)-(11)+(9)4、计量单位:废水排放量——万吨/年;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年;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升;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立方米;水污染物排放量——吨/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主要生态破坏控制指标影响及主要措施生态保护目标名称级别或种类数量影响程度(严重、一般、小)影响方式(占用、切隔阻断或二者均有)避让、减免影响的数量或采取保护措施的种类数量工程避让投资(万元)另建及功能区划调整投资(万元)迁地增殖保护投资(万元)工程防护治理投资(万元)其它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人文遗产地珍稀特有动物珍稀特有植物类别及形式占用土地(hm2)基本农田林地草地其它移民及拆迁人口数量工程占地拆迁人口环境影响迁移人口易地安置后靠安置其它临时占用永久占用临时占用永久占用临时占用永久占用面积2.01环评后减缓和恢复的面积2.01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工程治理(Km2)生物治理(Km2)减少水土流失量(吨)水土流失治理率(%)噪声治理工程避让(万元)隔声屏障(万元)隔声窗(万元)绿化降噪(万元)低噪设备及工艺(万元)其它6.1090
同志们:现在,我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十七大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为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定“十二五”规划、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五年来,我们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〇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四十七点三万亿元。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过去五年的工作,是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二〇〇八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九、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深入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加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推动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一如既往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十、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香港、澳门回归以来,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中央政府将严格依照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坚定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带领香港、澳门各界人士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深化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的大团结,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我们坚信,香港同胞、澳门同胞不仅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把特别行政区管理好、建设好,也一定能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认同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我们要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理应相互关爱信赖,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凡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要切实保护台湾同胞权益,团结台湾同胞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台独”分裂行径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必然走向彻底失败。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十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平等互信,就是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主权,共享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我们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中国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中国将加强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协商妥善解决经贸摩擦。中国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我们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我们将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我们将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我们将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加强人大、政协、地方、民间团体的对外交流,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社会基础。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发展,愿同各国人民一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努力。十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深化县(市、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规范差额提名、差额选举,形成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的程序和环境。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完善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等制度,推行党员旁听基层党委会议、党代会代表列席同级党委有关会议等做法,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透明度。(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健全干部管理体制,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加强党政正职、关键岗位干部培养选拔,完善公务员制度。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结构,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推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七)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遵守廉政准则,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搞特权。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纪检监察体制,完善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八)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遵守党章,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对违反纪律的行为必须认真处理,切实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形成全党上下步调一致、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同志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理想和夙愿。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付出了最大牺牲,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全党同志要用坚强的党性保证团结,用共同的事业促进团结,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大团结。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核桃深加工技改扩能(整体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横店集团染料化工有限公司15000吨年新型硫化元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泸县得胜镇(宋观)片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泸县得胜镇(顺河)片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海韵世纪公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湟水河、南川河人行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 老年活动中心养老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肯德基分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车集散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中崎商业机器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兆伦纸业二期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南山森林公园绿化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南车特种装备非标工装和游乐轨道观光车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商品混凝土生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环境影响报告表
- 图王数码喷绘加工制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天水市麦积区王安沟金矿详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
- 志方电器有限公司新增年产3000吨铝压铸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