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0 KB
  • 13页

武警海南省边防总队船艇修理厂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武警海南省边防总队船艇修理厂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一、项目概况武警海南省边防总队船艇修理厂工程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清澜港的西岸海域,拟用海面积1.0256公顷,其中,港池用海面积0.2496公顷,填海面积0.7760公顷。拟设船坞一座,陆域配套有轮机综合车间、综合仓库、生产办公综合楼、生产辅助楼、污水处理站和公用动力配套等设施,项目建成后主要负责修理除大修以外的中修、小修和坞修的修理任务,年修理船艇量约36艘。工程总投资估算为11578万元,施工期为15个月。二、工程分析结论1.污染环境影响施工期可能会对水域产生污染的污染源包括吹填溢流口、坞口前沿水域开挖和方块护岸基槽开挖、抛石等产生的悬浮物,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施工船舶含油污水。其中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是溢流口、坞口前沿水域开挖对水体的污染以及对生物的损害。运营期重点考虑工作人员生活污水、冲洗废水、修理船艇的含油污水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主要为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和修理时产生的废物如废锈、废零部件、废油漆渣、废乳化油等。2.非污染环境影响填海建设改变了海域自然属性,坞口前沿水域开挖改变了海域自然水深;工程建成后将引起工程区及附近水动力的局部变化,进而导致地形地貌和泥沙冲淤环境的变化;同时工程建设破坏了底栖生物赖以生存的底质环境,造成部分底栖生物的直接死亡,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对浮游生物、游泳动物等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工程还将改变区域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可能对工程区域局部海域的生态适宜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此外,工程将对清澜港区通航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诱发环境风险事故。三、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1.水环境质量现状2012年6月水质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域pH、COD、石油类出现超标,13 超标倍数分别为30.0%、40.0%、15.0%,其余各监测指标均符合功能区划要求的海水水质标准。超标站位分布在八门湾内,且监测时间段处于落潮时,八门湾湾口有河流淡水注入,导致pH监测值偏低。八门湾内污染物主要来自内海众多的渔排养殖向海域排放的养殖废水和部分沿岸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及船舶排放的含油废水等,且由于清澜港内作业船舶较多,湾内水动力交换较差,从而造成COD、石油类超标。2011年4月水质调查结果显示:在12个调查站位中,除了11号站位铅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外,超标倍数为0.15,其余站位的监测指标均符合海洋功能区划要求的海水水质标准,海域的海水水质环境状况良好,能满足项目用海对水质的要求。2.沉积物质量现状2012年6月沉积物调查结果显示:在12个调查站位中,除了2、4号站位有机碳、2、4、6石油类、4号站位硫化物超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7号站位石油类超二类标准之外,其余各监测指标均符合功能区划对沉积物质量的管理要求。2011年4月沉积物调查结果显示:在6个调查站位中,除了7号站位中有机碳、石油类及9、11号站位中有机碳超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之外,其余各站位监测因子都达到相应的要求,项目海域沉积物状况总体良好。3.生态环境质量现状(1)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调查海区叶绿素a含量范围是1.79~6.77mg/m3,平均值为3.54mg/m3,各站间的差异较明显;据生物学参考标准(叶绿素a含量低于5mg/m3为贫营养,10~20mg/m3为中营养,超过30mg/m3为富营养),海区水质属贫营养化。调查海区初级生产力变化范围是85.04~165.86mg·C/m2·d;其中表层初级生产力平均为118.04mg·C/m2·d。(2)浮游植物调查海域共采集到浮游植物4门32属82种。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范围为(256.98~3735.37)×104cells/m3,平均细胞丰度为2164.49×104cells/m3;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计算结果表明,调查期间该水域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低,平均值分别为2.20和0.46。(3)浮游动物该海域浮游动物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有9类25属28种,不包括浮游幼体及鱼卵与仔鱼。调查海域优势种比较明显,第一优势种为鸟啄尖头溞,平均丰度为36.28ind/m313 。优势度由大到小排列为鸟啄尖头溞>正型莹虾>红纺锤水蚤>锥形宽水蚤>异体住囊虫>百陶箭虫。浮游动物丰度范围为(7.69~304.63)ind/m3,平均丰度为103.46ind/m3;生物量范围为(0.19~11.20)mg/m3,平均生物量为3.57mg/m3。调查期间该水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范围在1.37~3.05之间,平均为2.23。均匀度指数范围在0.44~0.95之间,平均为0.74。(4)底栖生物底栖生物共采获4个生物类别中的20科22种。其中以软体动物出现率最高,为83.33%;其次为多毛类,出现率为58.33%;甲壳类的出现率为50.00%;鱼类出现率最低,为8.33%。调查海域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136.99g/m2,平均栖息密度为183.00ind/m2。类别生物量的高低分布状况为:软体动物(生物量为111.74g/m2)>甲壳类(生物量22.32g/m2)>多毛类(生物量2.65g/m2)>鱼类(0.27g/m2)。类别栖息密度分布状况为:软体动物(密度74.30ind/m2)>甲壳类(密度61.04ind/m2)>多毛类(密度45.12ind/m2)>鱼类(密度2.65ind/m2)。优势种类为欧文虫、虫昌螺和豆形拳蟹。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在0.81~2.25之间,均匀度很高,平均值为0.90。(5)潮间带生物调查断面潮间带生物共采集到15科33种,各断面优势种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该海域潮间带生物优势种为凸壳肌蛤、纵带滩栖螺和近江牡蛎、凹指招潮蟹、短指和尚蟹。总平均生物量为500.52g/m2,总平均密度为2020.89ind/m2。潮间带生物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93,平均均匀度指数为0.31。(6)游泳生物调查共发现游泳生物43种,其中鱼类最多33种,占76.7%;虾类2种,占4.7%;蟹类6种,占18.6%。游泳生物总的生物密度优势度Y≥0.02的优势种共出现2种,为粗文鰏和裘氏小沙丁鱼。游泳生物总的生物量优势度Y≥0.02的优势种共出现3种,为粗纹鰏、鲻鱼、裘氏小沙丁鱼3种。游泳生物总的生物密度范围为530ind./h~2596ind./h,平均生物密度为1284ind./h。游泳生物生物量范围为1880.31g/h~4162.60g/h,平均生物量为3266.36g/h。游泳生物现存资源尾数密度为12247ind/km2~59943ind/km2,平均为29662ind/km2;重量资源密度为43.42kg/km2~96.20kg/km2,平均为75.40kg/km2。(7)鱼卵仔鱼清澜港调查海域12个站位共统计出鱼卵2256枚,仔鱼4尾,其中仔鱼鉴定的种类有杜氏吻鳞鱵、鲹科、管海马和一种未知种。本次调查各站位鱼卵平均密度为4.70枚/m3,仔鱼平均密度为0.01尾/m3。13 四、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结论1.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表1污染物排放状况阶段污染项目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污染物排放源强排放方式施工期悬浮泥沙溢流SS100mg/L无组织排放坞口前沿水域开挖SS0.51kg/s废水施工废水SS4000~6000mg/L经沉淀后回用陆域生活污水COD、BOD5氨氮、SS6525m3经化粪池处理,由吸粪车定期清运船舶生活污水435m3船舶含油污水石油类84kg有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理固体废物施工场所生活垃圾45t环卫部门定期、及时清运施工船舶船舶生活垃圾3t运营期废水生活污水COD、BOD5氨氮、SS2610m3/a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项目污水处理站船身冲洗水石油类、SS288m3/a经隔油池处理后接入项目污水处理站车间地面冲洗水石油类、SS1252.8m3/a船艇油污水石油类28.8m3/a有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理固体废物工作人员生活垃圾18t/a环卫部门定期、及时清运修理区修理垃圾—有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理2.环境敏感区与保护目标分布情况表2环境保护目标与工程相对距离和位置概况序号环境保护目标与工程区相对位置和最近距离保护内容1清澜港港口航运区占用水质、水深、通航安全2清澜港特殊利用区北向,约0.17km水质、生态环境3清澜港农渔业区北向,约0.91km水质、水深、通航安全4文昌清澜港红树林海洋保护区北向,约2.18km水质、生态环境5文昌麒麟菜海洋保护区南向,约3.58km水质、生态环境6八门湾旅游休闲娱乐区北向,约2.96km水质、生态环境7高隆湾旅游休闲娱乐区南向,约1.76km水质、生态环境8东郊椰林旅游休闲娱乐区东南向,约6.67km水质、生态环境9后方陆域西侧红树林西侧,约200m水质、生态环境10清澜港养殖渔排东向,约280m水质11清澜港航道东向,毗邻通航环境12海警码头北侧,毗邻水深、通航安全13海关码头南侧,毗邻水深、通航安全14海底电缆南侧,毗邻安全防护距离15防洪沟南侧,毗邻泄洪13 3.水动力影响工程后项目附近海域潮流场流速变化不大,这主要是因为项目填海区域本身就处在一个凹进去的区域,所处区域原本的流场就很小。另外,填海形成的新岸线与其他海岸线平行,地形地貌的改变不大,对潮汐通道的影响也不大。工程后项目对潮流流速的影响主要在工程附近区域,影响不大。对于填海对项目工程的影响,流速变化主要体现为:落急时刻,流速变化主要体现为潮流流速减小,流速减小幅度最大为-7.6cm/s,而增大幅度最大为1.3cm/s,流速变化幅度大于1cm/s的区域最远在项目用海区域东侧38m以内;涨急时刻,流速变化主要也是体现为潮流流速减小,流速减小幅度最大为-4.6cm/s,而增大幅度最大为0.7cm/s,流速变化幅度大于1cm/s的区域最远在项目用海区域东侧40m以内。总体来说,项目建设对水动力的影响范围(大于1cm/s)主要是在填海区域40m以内,因此填海工程对项目所在海域的潮流影响不大。4.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项目完成以后,填海区周围将引起最大25cm/a的淤积,最大淤积地点是港池内部,淤积区域除了港池内部外,主要出现在用海区域的东北侧,大于1cm/a的淤积范围可影响到用海区域南侧最远72m、北侧最远58m和东侧最远45m的海区。在用海区域北侧沿岸32m至115m范围内,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刷,冲刷最大强度为2cm/a。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港池内部水深较深,流速很小,港池内的淤积相对较大,其它区域内海床的淤积在经过两三年的调整之后将会达到冲淤平衡状态,不会一直持续淤积,最大淤积厚度在0.40m左右。5.水质环境影响施工期产生的悬浮泥沙的扩散方向与潮流的方向相同,本工程施工产生悬浮泥沙的工序主要来自于吹填溢流口和坞口前沿水域开挖。吹填过程中溢流口产生的悬浮泥沙超Ⅰ、Ⅱ类水质(>10mg/L)面积为0.001074km2,超Ⅲ类水质(>100mg/L)面积为0.000076km2,没有超Ⅳ类水。由于溢流口附近潮流流速不大,悬浮物主要是在溢流口附近扩散,扩散范围不大,超Ⅲ类水质最远扩散距离离溢流口约12m,超Ⅰ、Ⅱ类水质最远扩散距离离溢流口约40m。坞口前沿水域开挖过程中产生的悬浮泥沙超Ⅰ、Ⅱ类水质(>10mg/L)面积为0.135409km2,超Ⅲ类水质(>100mg/L)面积为0.003269km2,超Ⅳ类水质(>150mg/L)面积为0.002224km2。悬浮物的扩散方向主要也是受潮流作用南北扩散,高浓度区域基本是出现在源强附近。超Ⅳ13 类水质最远扩散距离离源强点约40m,超Ⅲ类水质最远扩散距离离溢流口约48m,超Ⅰ、Ⅱ类水质向北扩散离用海区域约520m,沿着海岸向南扩散离用海区域约1050m。上述计算结果是在悬浮物扩散过程中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得出的,如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可视悬浮物扩散情况,在施工区域周围的混水区投放设置防污帘,可以最大限度的控制SS扩散范围,缩短影响时间。此外,吹填及开挖作业对海水水质的影响,时间是短暂的,这种影响一旦施工完毕,在较短的时间内也就结束。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船身冲洗水、车间地面冲洗水和船艇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身冲洗水、车间地面冲洗水经预处理后接入项目自建的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后回用于绿化、道路喷洒及冲洗等,船艇含油污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接收处理,对海洋水质环境影响很小。6.沉积物环境影响泥沙的扩散除了自身的沉降外,主要受到潮流的输运作用影响。根据预测,仅按悬浮泥沙浓度>10mg/L的区域会对海底沉积物造成影响计算,工程开挖作业产生的悬浮泥沙超Ⅰ、Ⅱ类水质(>10mg/L)面积为0.135409km2。根据沉积物质量监测结果,工程区域的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施工产生的沉积物来源于本海域,不会对本海域沉积物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此外,工程开挖作业过程对沉积物的影响时间是短暂的,一旦施工完毕,这种影响在较短的时间内也就结束。因此,本工程施工过程产生的悬浮物扩散和沉降后,沉积物的环境质量不会产生较大变化,仍将基本保持现有水平。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污染物均得到妥善处理,不直接在工程区域排放,因此不会对工程海域的沉积物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总体来说,项目建设对沉积物环境影响不大。7.生态环境影响施工期间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主要是项目填海和坞口前沿水域开挖,将直接破坏底栖生物生境,也会对渔业资源产生一定影响,这里的渔业资源主要包括游泳生物(主要为鱼、虾、蟹)和鱼卵仔鱼。另外,开挖工序产生的悬浮泥沙污染工程区附近的水质环境,使水体浑浊,也将对浮游生物产生影响。对于生物资源损害补偿,经济补偿额总应不低于81.64万元,建议采取一定的海洋生物增殖放流的补偿措施。即由建设单位出资,委托水产部门或渔业部门投放适合当地海洋生态系统恢复的生物。项目在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船艇进出船坞的航道维护性疏浚对海域的水生生物的影响和运营期的污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3 8.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1)对清澜港港口航运区的影响项目所在海域为清澜港港口航运区,该功能区主导用海类型为交通运输用海,合理规划港口基础设施和扩建工程建设,保证船舶停靠、装卸作业、避风和调动、通航所需海域。并严格限制改变海域自然属性,基础设施建设不得破坏沿岸红树林生态。本项目位于文昌市清澜港西岸浅海海域,项目所在海域范围内未发现有红树林,且项目建成后形成的岸线与现有的海警码头、海关码头持平,不形成新的突堤和岬角。对清澜港正常的船舶停靠、避风、装卸作业和调动、航运工作等影响很小,即项目建设对清澜港港口航运区的影响很小。(2)对清澜港特殊利用区、清澜港农渔业区的影响清澜港特殊利用区位于文昌市清澜港内,拟建项目北向约170m处,主导用海类型为特殊用海,可在不损害特殊用海功能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用海,严格限制改变海域自然属性。并按照其环境保护要求为:执行四类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清澜港农渔业区位于项目区北向约910m处,主导用海类型为渔业基础设施用海,即清澜渔港用海,合理规划渔港、锚地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渔船停靠、装卸作业、避风和通航所需海域,防止口门淤积;可兼顾旅游娱乐与港口航运用海,适当开展休闲渔业和交通运输、维权执法活动。并按照其环境保护要求为:保护红树林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保护航道;渔港港区不劣于三类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本项目为武警海南省边防总队的配套项目,项目建设将为船艇日常巡逻、海洋执法提供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有助于提升武警海南省边防总队的执法水平,对维护管辖海域海洋资源环境安全、发展当地海洋经济等有着积极作用,同时项目施工与运营期所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均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因此,项目建设对清澜港特殊利用区及清澜港农渔业区的影响不大。(3)对红树林、麒麟菜的影响项目后方陆域西侧有一片红树林,生长于防洪沟内,与项目填海区最近距离约为200m;文昌清澜港红树林海洋保护区位于项目北侧约2.18km处;文昌麒麟菜海洋保护区位于项目南向约3.58km处。项目施工期对红树林、麒麟菜的影响13 主要表现为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在潮流、风海流及沿岸流的作用下迁移扩散,降低海水的透明度,影响海水水质,从而影响其生长。根据本项目施工期水质预测结果,超Ⅰ、Ⅱ类水质(>10mg/L)面积为0.135409km2,向北扩散离用海区域约520m,沿着海岸向南扩散离用海区域约1050m。施工时产生的悬浮泥沙大部分在涨、落潮潮流的作用下向南、北两方向输运和沉降,向西扩散距离较小。由此来看,项目施工时所产生的悬浮物对西侧红树林、文昌清澜港红树林海洋保护区和文昌麒麟菜海洋保护区基本无影响。投入运营后,项目用海区存在事故性或操作性溢油的风险,一旦发生溢油事故,油污将随着潮流迁移、扩散,可能对海域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降低海洋环境质量,危及到海洋保护区。因此,项目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船艇进行严格管理,杜绝溢油事故的发生,同时做好溢油风险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由于错综复杂的发达根系可以缓冲海浪对海岸的侵蚀,起到防风消浪、固岸护堤的作用;能够阻止海浪带入泥沙,防止底泥再次悬浮,减少悬浮物的产生,同时还可以促使大颗粒物快速沉降并吸附微小悬浮颗粒,减少了悬浮物在水体中的停留时间,保持较好的水质;红树林特殊的生态适应性—胎生、特殊根系、泌盐等,及其底栖生物的作用,使红树林能够有效的去除水中的N、P、重金属和有机物,具有净化水体、减少赤潮发生的作用。因此,项目施工期与运营期间,除了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和管理,保护好原有的红树林外,还应加强施工期和运营期海洋环境质量状况的跟踪监测,维护好该海域的水质环境和生态环境。(4)对旅游休闲娱乐区的影响八门湾旅游休闲娱乐区位于项目北向约2.96km处,高隆湾旅游休闲娱乐区位于项目南向,约1.76km,东郊椰林旅游休闲娱乐区位于项目东南向约6.67km,其主导用海类型均为旅游娱乐用海。项目建设对以上娱乐区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时产生的悬浮物扩散,影响该海域水质。根据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超Ⅰ、Ⅱ类水质(>10mg/L)面积为0.135409km2,向北扩散离用海区域约520m,沿着海岸向南扩散离用海区域约1050m,即均未能扩散至以上各个功能区。因此,项目建设对八门湾旅游休闲娱乐区、高隆湾旅游休闲娱乐区和东郊椰林旅游休闲娱乐区基本无影响。(5)对清澜港航道的影响清澜港是一个综合性港口,现有码头包括清澜新港、清澜渔港、轮渡码头、公务码头等,港内避风条件良好,主要码头设施分布在清澜潮汐通道的西侧。13 此外,在建的清澜港跨海大桥也位于清澜港区内,客船、商船、渔船、公务船以及跨海大桥施工作业船舶等各类船只进出港区,均需通过清澜港航道,港区、航道繁忙,而清澜港航道水域相对狭窄,航行的船舶密度较大。本项目东邻清澜港航道,距清澜港主航道约100m,项目施工期间,施工平台吹填、坞口前沿水域开挖等海上施工作业将占用一定的海域空间,疏浚船、泥驳及物料运输船等进出港口加大了该海区的通航密度,与其它进出清澜港的船舶以及清澜渔港、轮渡码头、公务码头等专业码头停靠的船舶难免发生相互干扰,船舶碰撞几率增高,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鉴于项目施工期对清澜港区及清澜港内其他专业码头通航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建议业主单位施工期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①在码头施工时应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减少项目施工对周边海域用海活动的影响;②可根据清澜港船舶交通流规律对施工船舶进出施工水域时间进行必要的协调,与清澜港主管部门积极沟通,相互通告船舶动态,服从海事部门统一管理,并采取积极主动的避让措施,必要时,施工船舶应暂停施工,待有关船舶驶过后再行施工;③应向有关部门申请设置施工作业区水域,由海事部门发布公告,并设置航标、警示标志,明确标示施工水域,确保海区船舶交通安全;④应严格按施工方案和作业方式在规定的施工作业区内作业,减少对港内渔船、客船等船舶的影响;⑤加强施工作业船舶监管,施工作业时保持瞭望,避免与过往、停泊船只发生碰撞事故。(6)对清澜港养殖渔排的影响据现场调查,项目东侧约280m处有少量的养殖渔排,据《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渔业水域的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其悬浮物质人为增加的量不得超过10mg/L。”从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来看,超Ⅰ、Ⅱ类水质(>10mg/L)面积为0.135409km2,扩散方向主要受潮流作用南北移动,向东扩散最远距离约85m,即对清澜港养殖渔排影响不大。但在施工前,业主单位须在有关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多与养殖渔排各业主进行沟通,告知工程位置及其施工范围,让其作好必要的防护工作,以避免发生民事纠纷。(7)对海警码头和海关码头的影响项目区与现有的海警码头和海军码头相邻,项目在施工时产生的悬浮泥沙扩散将对其造成淤积及水质污染。根据本项目施工期水质预测结果,超Ⅰ、Ⅱ类水质(>10mg/L)面积为0.135409km2,向北扩散离用海区域约520m,沿着海岸向南扩散离用海区域约1050m,因此,项目施工时产生的悬浮物将会扩散至现有的海警码头和海关码头。由于施工产生的悬浮物扩散时高浓度区域主要集中在工程水域内,同时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一旦施工完毕,在较短的时间内也就结束,水质也将很快能13 恢复到原状。因此,项目建设对现有的海警码头、海军码头环境影响不大。(8)对海底电缆的影响项目南侧为海南电网公司文昌供电局的海底电缆,电缆原位于项目用海区内,后因项目填海而被移出,迁移后的电缆位于防洪沟内,与项目区相邻。根据《海底电缆管道保护规定》,禁止在海底电缆管道保护区内从事挖砂、钻探、打桩、抛锚、拖锚、底拖捕捞、张网、养殖或者其它可能破坏海底电缆管道安全的海上作业;海上作业者在从事海上作业前,应当了解作业海区海底电缆管道的铺设情况;可能破坏海底电缆管道安全的,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需进入海底电缆管道保护区内从事海上作业的,海上作业者应当与海底电缆管道所有者协商,就相关的技术处理、保护措施和损害赔偿等事项达成协议。根据海南省公安边防总队船艇修理厂“关于船艇修理厂建设对征用海域内海底电缆影响情况说明的函”和海南电网公司文昌供电局“关于海南省边防总队船艇修理厂用海对海底电缆影响的意见”,于2012年2月13日由海南电网公司组织业主单位与施工单位一起对海底电缆迁移方案进行初审,并同意对该海底电缆进行迁移。同时,业主明确说明项目船艇进出船坞不使用船艇动力,主要以钢缆牵引进出船坞作业,不需抛锚,船艇进出船坞前后主要停靠在现有码头,对海底电缆基本无影响。本报告建议在项目施工前,业主单位应与海南电网公司文昌供电局进行现场核实,在海底电缆区域设置标识,并在施工图上标定。施工时业主单位须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监督,禁止施工船舶在海底电缆区域内进行作业或者抛锚停泊,确保不会对电缆造成影响及破坏。(9)对防洪沟的影响项目南邻防洪沟,防洪沟全长约260m,宽约4m,由上至下呈倒“L”形状。项目用海海域工程前为泥质滩涂和自然水域,低潮时部分出露为泥质滩涂,因此,项目建设对防洪沟泄洪通道进出水的影响不大。同时,项目建成后对前沿水域进行浚深,增加了过水断面面积,对防洪沟行洪安全将产生一定的有利影响。鉴于工程后将可能会对工程及附近海域产生少量的淤积,为此,建议业主单位定期做好监测计划,及时对防洪沟出海口处进行清淤,以保证防洪沟进出水畅通,不影响防洪沟正常功能的发挥。五、环境事故影响分析与评价结论项目事故风险主要来源于施工船舶与运营期船艇进出船坞时13 引发的溢油风险事故,同时也存在由热带气旋及其引发的巨浪、风暴潮对工程自身的潜在风险。船舶在进出项目区时可能发生船舶碰撞燃油舱破损,从而引发溢油事故。项目位于清澜港内,距清澜港主航道较近,船舶进出频繁,施工期施工船舶作业以及运营期需要修理的船艇进出港区可能会影响到过往工程水域船舶的通航,船只相互干扰、碰撞的几率较高,增大了船舶相互碰撞发生风险事故的几率,将对通航环境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六、污染物防治对策分析与评价结论项目主要施工内容为船坞、护岸、陆域配套设施等,施工期的清洁生产主要体现在施工器械的选择和施工工艺方面。如项目主体工程在施工平台形成后进行建设,采用干施工方式;施工场地生活污水利用化粪池处理,施工船舶含油污水经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统一接收处理,施工机械设备冲洗污水及其他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循环回用;吹填选择在临时围堰围合之后进行,基槽开挖作业时可选择中、小潮、海况好的时间施工,以减小悬浮物的产生量和扩散范围;坞室开挖土回填至后方陆域,且各类污染源均得到有效控制。项目运营期不从事具体项目的生产或装卸,其清洁生产水平主要体现在节水、节能上。选择能耗低、效率高的电机设备,积极采用国内外节约能源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运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冲洗废水经后方陆域自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后回用于后方陆域绿化、道路喷洒及冲洗水等;船艇含油污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统一接收处理;对于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统一收集到指定场所,由环卫部门定期、及时清运;修理船艇时所产生的废锈、废零部件、废油漆渣、废乳化油等交由有资质的单位统一接收处理。工程完工后,应制订严格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职业培训等,实行岗位责任制,加强质量管理和环保管理水平,减少污染排放,达到清洁生产目的。七、环境经济损益分析与评价结论工程的建设将占用部分海域,对海洋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经初步估算,本项目环境保护工程的投资额为281.02万元,约占项目总投资额的2.42%。本项目建成后主要负责武警海南公安边防总队船艇的维修工作,可更好地为船艇日常巡逻和海洋执法提供支撑与保障,有助于提高执法能力、维护良好的南海渔业生产秩序,又能进一步的更好严厉打击海上武装盗抢、走私、偷渡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海域治安秩序,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其社会效益是显著的、持久的。从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衡量,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13 八、综合结论根据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经过对武警海南省边防总队船艇修理厂工程实地踏勘、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以及综合分析,得到了目前工程区域的地形地貌状况,并利用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工程前后的水动力变化和冲淤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取得环境现状资料,对该工程从水质、沉积物、生态等各个角度进行了环境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当前产业发展政策和当地的发展规划,其选址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其施工过程基本符合清洁生产原则,所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基本可行,只要措施落实,基本可实现达标排污,项目建成投产后正常排放的污染物对现有环境功能不会造成太大改变,项目建设得到了当地大多数公众的支持,项目营运后可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根据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影响预测结论,在该工程环保设施建设和提出的环保对策建议得以全面实施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其使用功能的要求。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该建设项目是可行的。九、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1.征求意见范围:项目附近可能受到影响的村庄、城镇和渔民,以及关心本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其他公众。2.主要事项:征求公众对拟建工程设计、施工和营运过程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意见。非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不在本次征求范围内。l是否同意该项目的建设,如不同意请说明原因;l对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的满意程度;l对项目的选址有何意见;l对本项目的了解程度;l对该项目建设和投产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是否可以接受;l因本项目建设和运行所遭受的影响,你对建设单位的要求;l对本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具体意见和建议;l与公众相关的其它问题。十、公众参与方式和期限13 公众参与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决策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有助于加深对拟建项目潜在影响的了解,有助于确定出符合实际的替代方案以及减缓措施,有助于广泛取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本工程选址于文昌市清澜港海域,该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目前评价单位已完成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为有效地和项目周围单位及群众进行沟通,建设单位特发布本公示,欢迎相关单位和公众跟我们联系,我们制作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公众可在2013年11月5日-11月18日为期10个工作日的期间内通过电话、邮件、E-mail等渠道将信息反馈予该项目的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