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00 KB
- 6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总论1.1规划背景及任务由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原称金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7月,原规划面积19.8平方公里。1993年10月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1995年9月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在区内建立了国家级的“中国徐州民营科技园”,1996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在区内建立了“江苏省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一区两园”构成了开发区的基本框架,成为徐州市重点发展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基地。2001年6月调整区划后,面积扩大至25.9平方公里。徐政发[2005]84号“市政府关于将铜山县大黄山镇、大庙镇划归鼓楼区管辖的通知”规定将鼓楼区大黄山镇、大庙镇的人、财、物建制交由徐州经济开发区管理。200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发区辖区面积由25.9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52.8平方公里,下辖2个镇和3个办事处,常住人口16.8万人,成为徐州市市域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徐州市重点建设的综合工业基地。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于2004年对开发区一期环评进行了批复。开发区一期面积为19.8km2,北起京杭大运河,南至扬山、老龙潭山脊线,东界引线河,产业定位为高新机械、电子、轻工、新型建材和信息、生化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2007年徐州市政府决定在原开发区一期19.8km2的基础上,扩区建设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开发区二期大至范围为:北至京杭大运河,西至开发区一期西边界,南至规划路,东至大庙居住组团(安然山以南),面积为60km2,产业定位为:光伏特(多晶硅、单晶硅、光电板、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下游产品)、港口物流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机械加工与制造、特种汽车工业。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环评由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徐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合作完成,于2007年11月1日通过了江苏省环保厅的批复。根据《关于进一步提高全省开发区环境管理水平的工作方案》(苏环管〔2008〕56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号)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了解徐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与环评批复要求的执行情况,实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徐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徐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了《江苏省徐州经济开发区回顾性环境影响报告书》,回顾性评价面积为整个开发区一期、二期规划的79.8km2,并于2010年5月获得了江苏省环保厅的批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徐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复函》(国办函[2010]52号),国务院同意徐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本次规划环评的范围较一期、二期新增面积19.06km2,即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和陇海铁路南侧的高铁国际商务区,则此次规划总面积为98.86km2,新增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园和高铁国际生态商务区两部分,分别编制了《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园项目概念规划设计》和《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铁国际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园位于开发区西北部,京杭运河以北,京福高速以东,与开发区一期、二期一河之隔,规划总面积约4.59km2。高铁国际商务区规划区位于开发区南侧,位于京福高速公路以东,陇海铁路以南,西接京沪高铁站区和新城区,南临吕梁山风景区,规划面积18.6km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规定,规划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委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徐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了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对规划进行了详细分析,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对规划范围内及周边环境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在当地相关部门收集了资料,并对环评内容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2评价内容与重点1.2.1评价内容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确定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如下:(1)规划内容概述和规划分析,包括规划方案分析、规划方案与相关的其他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的相符性分析;(2)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二期回顾性评价,一、二期开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3)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机械产业园和高铁商务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并对已开发情况进行回顾性评价;(4)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包括调查、分析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以及制约规划的主要因素。(5)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识别、分析、预测,特别是规划实施对环境敏感区、环境功能区目标可达性的影响评价;(6)土地资源、水资源及水环境、大气环境的承载能力分析;(7)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及其实施方案;提出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的规划方案以及替代方案;(8)公众参与状况;(9)制定监测与跟踪评价计划。1.2.2评价重点(1)分析徐州经济开发区规划开发区区域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优化产业结构;(2)分析开发区一、二期存在环境问题,并提出其对策措施;(3)分析开发区排水去向及可行性分析;(4)论证规划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的环境可行性和合理性,规划选址的可行性,提出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的规划方案以及方案调整建议;(5)提出降低和减缓规划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1.3评价范围及评价时段1.3.1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开发区规划范围并向周边扩展3km的范围。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地表水环境京杭运河为徐州段蔺家坝断面至解台闸断面;房亭河为(上游段又名荆山引河)荆山引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断面至房亭河刘集闸断面;荆马河为荆马河污水处理厂排口断面至荆马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断面;三八河为三八河污水处理厂排口断面至三八河与房亭河交汇处断面;不老河为不老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上游5km断面至交汇处断面。(3)地下水环境以开发区周边京杭运河、故黄河等地表河流为边界围成的区域,与边界以外区域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4)声环境开发区规划范围及周围200m噪声敏感区。(5)生态环境开发区规划范围并向周边扩展1km的范围。(6)社会环境整个徐州市范围。表1.3-1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要素范围大气开发区规划范围并向周边扩展3km的范围地表水(1)京杭运河徐州段:蔺家坝断面至解台闸断面;(2)房亭河:荆山引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至房亭河刘集闸断面;(3)荆马河:荆马河污水处理厂排口至荆马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4)三八河:三八河污水处理厂排口至三八河与房亭河交汇处;(5)不老河:不老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上游5km至交汇处。地下水以开发区周边京杭运河、故黄河等地表河流围成的区域声开发区规划范围及周围200m噪声敏感区生态开发区规划范围并向周边扩展1km的范围社会徐州市1.3.2评价时段评价时段与规划期限相同,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6~2020年。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规划概述与规划分析2.1开发区规划概述开发区一期面积19.8km2,于2004年通过了江苏省环保厅的批复,开发区二期面积为60km2,于2007年11月通过了江苏省环保厅的批复。开发区一期、二期目前开发势头良好。本次规划环评的范围较一期、二期新增面积19.06km2,即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和陇海铁路南侧的高铁国际商务区,则此次规划总面积为98.86km2,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述如下。2.1.1规划范围和规划目标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北起京杭大运河、荆山北,南临吕梁山风景区,东至大庙镇、大黄山镇,西至104国道、杨山、珠山、京沪高铁,规划总面积98.86km2。开发区规划目标为:中国重要的现代工程机械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淮海经济区及东陇海产业带的制造业中心、能源中心、物流中心,徐州都市区内有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的产业主导型城市综合新区。本规划以2011年为基准年,近期为2012-2015年,远期为2015-2020年。2.1.2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规划开发区产业主要发展工程机械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行业,配套发展特色电子、新型建材和信息、医药食品、轻工纺织和港口物流产业,同时开拓发展以创新研发、商务办公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规划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形成3类10个功能片区:生活居住片区:在大黄山镇区和现状金山桥居住集中区为基础各形成一个生活居住片区;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产业功能片区:在京福高速公路以西(原开发区一期范围)形成综合产业片区,在运河北岸形成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在京福高速公路以东、城东大道以北形成新能源产业园,在徐贾快速通道以东、城东大道和陇海铁路之间形成光电产业园,在京杭运河、不老河沿岸区域形成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商务功能片区:利用京杭高铁徐州站的集聚效应,形成高铁商务区、总部经济园和高铁国际商务区三处商务片区。2.1.3用地布局规划开发区总规划面积98.86km2,其中建设用地面积89.57km2,占总规划面积的90.6%。工业用地面积29.55km2,占规划面积的29.9%;居住用地面积12.48km2,占规划面积的14.6%;物流仓储用地面积5.63km2,占规划面积的5.7%;绿化用地面积14.0km2,占规划面积的14.2%。2.1.4基础设施规划2.1.4.1给水工程规划规划区内现有城市地面水厂1座,即刘湾水厂,供水能力为20万m3/d。浑水输水干管1条,管径为DN1600MM;清水输水干管1条,管径1200MM。刘湾水厂的取水口,目前位于南四湖小沿河上。规划扩建刘湾地面城市水厂,在京杭运河周庄涵洞处新建一个取水口(规模为20万m3/d),使总规模达到40万m3/d。开发区内现有地下水厂一个,即金山桥自来水厂,有地下水供水水源点3处,总供水量约为3万m3/d。规划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高铁国际商务区供水来自金山桥自来水公司给水管网。本评价建议开发区建设过程中,不得新增地下水开采量,新增用水主要依托刘湾水厂供水。2.1.4.2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区内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雨水以自排为主,污水收集后集中处理。2、雨水留蓄与排放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加强雨水入渗,提高渗透铺装、增加绿地比例;推广雨水蓄积,屋面雨水收集、下凹式绿地;增强雨水蓄滞。雨水管道建设适当提高建设标准,重现期一般地区按1-2年一遇。3、污水处理徐州经济开发区内及周边现有污水处理厂4座,区内的生产生活污水主要排入这4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其中3座位于开发区内,分别是荆马河污水处理厂、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大庙污水处理厂;1座位于开发区外,为三八河污水处理厂。同时,在运河北岸新建一座规模为0.6万m3/d的运河污水处理厂。新增加的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拟接入规划运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高铁国际商务区的废水拟接入大庙污水处理厂处理。2.1.4.3综合交通规划与长三角地区交通联系网络:区域轨道交通横向利用陇海铁路和徐连客专,纵向利用京沪高铁;高速公路利用京福高速(G2513)、连霍高速(G30)以及未来的徐临高速。与徐州市区交通联系网络:向东依托三环北路东延、城东大道、和平路、彭祖大道等联系新庄新镇和陇海新城;向南依托三环东路、长安大道、彭祖大道、昆仑大道、丽水路及金贾大道等联系徐州新城和张集组团;向西依托三环北路、桃山路、杨山路、城东大道、和平路等联系徐州主城区;向北依托新104国道联系茅村,凤凰大道联系青山泉,徐贾路和金贾大道联系大吴新镇和贾汪新城。规划区内路网结构:以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共同形成“五纵六横”路网骨架。快速路包括:三环东路、凤凰大道、金贾大道、三环北路、彭祖大道;主干路包括:长安大道、徐贾路、杨山路、城东大道、和平路、昆仑大道。在五纵六横的路网骨架基础上,构建次干路和支路系统,服务地块,完善城市路网功能。道路分四级配置,快速干道宽60米,主干道宽50米,次干道宽40米,一般道路20米。主干道间距1000米左右,次干道间距400~600米左右。2.1.4.4燃气工程规划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规划全区拟采用天然气,气源为西气东输徐州天然气门站。规划区内燃气管网输配系统压力级制采用中、低压两级制。燃气中压干管网络根据气量分布情况,基本呈环状布置,分别采用DN300、DN200的管道服务居民。居民供气方式采用柜式调压与箱式调压相结合的方式,分户计量后进户使用。公建供气方式根据用户需求,设置调压箱、采用中--中压或中--低压调压计量后进户使用。燃气管道采用埋地敷设,管道埋深不少于0.8米。管道走向沿东西向道路敷设时,管道布置在道路北侧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沿南北向道路敷设时,管道布置在道路西侧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2.1.4.5供热工程规划开发区实行集中供热。由开发区西侧的圣戈班(徐州)管道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区一期西部的供热,该供热锅炉规模为3×65t/h。由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作为开发区运河以南区域的供热热源,热电厂现有两个厂区,规模分别为2×75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3×90t/h次高压、次高温循环流化床供热专用锅炉、3×22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作为开发区主要热源进行集中供热。由开发区北侧的徐州华鑫发电有限公司作为开发区运河以北地区和运河以南、城东大道以北部分地区的供热热源。供热管道近期按枝状布置,远期主干管可连接成环,增强供热能力,保证供热稳定性。热力管道采用架空和埋地两种敷设方式。沿河流敷设时,采用低支架架空敷设为主,沿道路和横跨道路时全部采用埋地敷设。2.1.5生态环境规划2.1.5.1环境保护目标大气环境:开发区及周围地区均为二类功能区。地表水环境:区域水体达到Ⅲ类水质。声环境:各片区及周围地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执行2类标准;工业区执行3类标准;道路交通干线两侧执行4类标准。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固体废弃物治理:规划期末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2.1.5.2环境保护措施1、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措施引进清洁环保产业,限制发展大气污染工业;改善能源结构,推行节能降耗,实施清洁生产;提高开发区的绿化水平;加强建筑工地的施工期环境管理;治理汽车尾气。2、水环境污染控制措施调整产业结构,限制废水排放量大的项目,降低单位产值水污染排放量;推行清洁生产,控制点源污染;建设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开展开发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加强水环境监测,强化监督管理。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措施建立健全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控制系统,加强对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统一委托徐州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中心进行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实施综合无害化处理。4、声环境污染控制措施通过用地布局的合理调整,加强对城镇生活噪声的污染控制;明确道路功能,在交通干道两侧预留缓冲带,在穿越环境要求较高功能区的交通干道两侧设置声屏障,加强交通管理,限制居住区段车速;提高建筑施工的技术装备水平,控制夜间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2.1.5.2景观生态系统结构1绿地系统与开放空间系统本次规划主要依托区内自然山体、水系等元素,通过生态绿地走廊,来确立区域主要绿地骨架,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大背景。同时,依托道路形成多条生态绿化通廊。2生态景观系统区域的景观体系主要由街道、广场和城市绿地形成的人工空间景观带以及上述三者相互联系的景观轴线共同组成。规划确定开发区整体景观系统的构筑要素如下: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一心:高铁商务景观核心;三园:杨山公园、金龙湖公园、城东公园(大湖水库);两带:京杭运河、房亭河景观带;六廊道:京沪高铁-京福高速生态廊道、城东大道景观主通道、徐贾快速景观主通道、杨山路景观次通道、陇海铁路景观次通道;多节点:分布在各功能区内部的次要景观节点,如蟠桃山佛教景观、荆山公园山体景观、高铁国际商务区中心湖景观。2.2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工程机械产业园利用开发区已有招商引资平台,延续一河之隔的工程机械产业组团发展,强化南北产业联动;高铁商务区开发区域以“北联、西引、南敞、东延”的策略,整合开发区资源,达到与周边城区和环境的有机融合。但是,两个规划的实施也存在着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与区域相关规划的协调性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规划方案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性,找出矛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2.1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协调性分析1、规划要点加快构建沿陇海、沿京广、沿京九和沿长江中游经济带,促进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加强与周边城市群的对接和联系。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 推动研发设计、生产流通、企业管理等环节信息化改造升级,推行先进质量管理,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推动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支持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促进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装备制造行业要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强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等物流功能集聚区有序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2、相符性分析陇海铁路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穿过,开发区发展符合加快构建沿陇海经济带的要求。开发区以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依托京杭运河航道和陇海铁路发展物流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关于推动、优化发展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物流业的要求;开发区规划新增的高铁国际商务区主要发展产业为创新研发,符合《纲要》提出的推动研发设计,推动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要求;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主要发展为装备制造业配套的机械加工与制造业,辅助发展物流业,也符合《规划纲要》关于装备制造业和物流产业的要求。综上:区域的开发建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相符合。2.2.2与江苏省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2.2.2.1与《江苏省“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苏政发〔2012〕51号,2012.4.17)的协调性1、规划要点(1)主要目标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重要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重点流域水质加快好转,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和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不断提高,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工程达到序时进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2)推进淮河流域治污和南水北调江苏段、通榆河“清水廊道”建设。以控制氨氮为重点,加快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加强跨省界河流的达标治理工作,解决徐州、宿迁等城市尾水出路问题。继续推进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加大徐州等主要城市污染治理力度,进一步完善截污导流工程,确保2013年通水时水质稳定达标。……到2012年,确保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江苏段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到2015年,跨省界断面水质满足国家考核要求,洪泽湖水质达到Ⅳ类标准,高邮湖、骆马湖水质达到Ⅲ类标准。(3)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全面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普查,做好徐州、连云港、淮安等地地下水源补给区的水污染防治工作。针对污染问题突出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堆存、垃圾填埋、矿山开采及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四类场地,有计划地开展南京、徐州、常州、苏州等地的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大力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退耕还草还林,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地下水防治示范。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避免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和沿海地区海水入侵。2、协调性分析开发区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大气、水、噪声、固废防治措施,关闭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纳入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处理后的尾水优先进行中水回用,剩余尾水接入南水北调尾水导流工程,控制地下水开采规模,严格执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对区域环境质量影响较小。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综上,在做好各项大气、水、噪声、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尾水出路得到解决的前提下,区域的开发与《江苏省“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苏政发〔2012〕51号,2012.4.17)不相违背。2.2.2.2与《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苏环发〔2009〕11号)、《徐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2011-2020)(徐州市人民政府,2012.2)的协调性分析1、规划要点(1)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内禁止一切与保护维护主导生态功能无关的开发活动;限制开发区内在不影响其主导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开展一些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的建设和开发活动。(2)根据《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和《徐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2011-2020),开发区辖区范围内涉及的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主要有京杭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房亭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七里沟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具体见表2.2-1。表2.2-1开发区涉及的徐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序号名称主导生态功能范围1京杭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水源水质保护禁止开发区为水体及两岸背水坡各100m范围(现有和规划的重要港口、码头分布区除外);限制开发区京杭运河两岸背水坡外100m至1km范围。2房亭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水源水质保护限制开发区为西起大庙闸站,东至房亭河入京杭运河河口,以房亭河中心线两侧各250m,全长61.6km。不划禁止开发区。3七里沟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水质保护一级保护区:以开采水井为中心,半径为30m的圆形区域;二级保护区:以开采水井为中心,半径为30-50m的圆形区域;准保护区:七里沟水源地补给区及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小于10米径流分布区域均划为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为禁止开发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为限制开发区。2、相符性分析开发区建设涉及京杭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京杭运河位于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南侧。开发过程中,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开发区域相对京杭运河退让100米,不在禁止开发区内;开发区域的废水全部接管至污水处理厂处理,不排入京杭运河,满足其限制开发区的保护要求。房亭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与开发区二期相邻。开发区二期内废水全部接管至污水处理厂,大庙污水处理厂尾水近期排入房亭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上游,与保护区利用闸坝相隔,对房亭河水质有一定影响;尾水导流工程实施后,不再排入房亭河,对房亭河水质没有影响。开发区一期二期西侧涉及七里沟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发区在保护区限制开发区东北角(蟠桃山周围)规划有部分工业用地,规划开发区废水全部接管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该区域限制建设污水排放量较大的项目,不得进行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对厂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储罐区的防渗处理措施进行从严要求。因此在严格执行上述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开发区域的建设与《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徐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2011-2020)不相违背。2.2.2.3与《江苏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的协调性1、规划要点(1)规划期限: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2)规划目标总体目标:工业、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水质明显改善,重点河流水质基本消灭劣Ⅴ类,国控断面优于Ⅲ类断面比例大于70%。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发展得到遏制。全面保障城乡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南水北调东线及通榆河两条“清水廊道”输水安全、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等重点湖泊生态安全。总量目标:到2015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较2010年削减10.90%,氨氮排放量较2010年削减10.34%。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3)加大南水北调东线保护力度:优先在南水北调东线沿线全面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密度,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浓度标准、工业企业排放标准,加大徐州市的污染治理力度,开展截污导流工程,确保南水北调清水廊道污水零排入输水干线。(4)尾水导流通道规划与建设重点解决两条清水廊道供水安全保障地区的尾水出路问题。一是加快丰县、沛县和睢宁县尾水导流工程建设。二是加快洪泽县尾水导流工程建设。三是加快研究制定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地区尾水出路方案,使通榆河沿线实现清污分流、达标尾水导流入海,彻底解决清污水交叉污染问题。(5)加快尾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污水厂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工作,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后用于工业、市政工程、绿化等,逐步开展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和节水技术推广。(6)抓紧落实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厂逐步实施提标改造,2015年前部分污水厂完成除磷脱氮技术改造,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类标准。2、协调性分析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涉及淮河流域单元为京杭运河徐州控制单元,序号为淮苏-05-48,涉及到的河流水体为不牢河,房亭河和京杭运河。其规划水质目标为Ⅲ类水质。开发区废水规划排入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三八河污水处理厂、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大庙污水处理厂和运河污水处理厂,其中除运河污水处理厂外,其它均已建成,规划远期扩建荆马河污水处理厂、大庙污水处理厂。规划运河污水处理厂已列入《江苏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水污染控制项目清单中。规划区开发过程中,积极建设、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建设再生水回用工程;配套完善污水管网;对三八河、房亭河和荆马河进行水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水质自动监测工程;污水处理厂尾水优先进行中水回用,剩余尾水接入尾水导流工程,不进入区域水体。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目前徐州市尾水导流工程主体工程已经建成,配套设施正在完善,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三八河污水处理厂、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大庙污水处理厂预计于2012年年底能够排入导流工程。规划实施后,运河污水处理厂尾水全部中水回用,其它污水处理厂尾水经回用后剩余量在允许导流量范围内。综上:开发区的建设与《江苏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不相违背。2.2.2.4与《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厅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115号)的协调性1、规划要点加快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实施排水许可制度,工业废水须经预处理达标后方可接入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要全面开展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再生利用率不得低于25%。开发区市政、绿化、景观等用水应优先使用再生水。……2006年以后经国家核准设立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其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必须于2008年年底前建成投运;其余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其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必须于2008年6月底前建成投运。要确保污水管网与污水处理厂建设同步,确保污水处理工艺与开发区废水性质相适应,确保接管废水与接管标准相符。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成投运前,区内污水排放企业原则上不得投入试生产。上述期限内,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未建成投运的开发区,将实施区域限批,暂停区内一切建设项目审批。加快推进开发区集中供热中心及其配套供热管网建设。对已建有集中供热中心的开发区,须加快配套供热管网建设,确保于2007年年底前完成,并实现对区内企业集中供热;……各项手续完备的集中供热中心必须在一年半内建成投运,并同步建成供热管网。2、相符性分析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开发区废水规划排入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三八河污水处理厂、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大庙污水处理厂和运河污水处理厂,其中除运河污水处理厂为新规划建设外,其它均已建成。新开发区域配套污水管网与道路建设同步。开发区建成区已实现集中供热,现状热源为圣戈班(管道)徐州有限公司和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规划徐州华鑫发电有限公司作为下一步新增集中供热源。新开发区域配套供热管网与道路建设同步。在规划区域做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规划区域的建设与《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厅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115号)相符合。2.2.3与徐州市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2.2.3.1与《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协调性1、规划纲要《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实现以县为单位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普遍过上更加宽裕安康的美好生活,为未来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实现高新技术跨越发展、传统产业加速调整、创新型经济加速培育和农业提档升级,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1)做强主导产业。加快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能源等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名牌产品。围绕区域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有效投入,实现产业特色化、集聚化发展。①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地位,重点发展工程机械主机、特色装备制造、关键零部件、新兴装备制造四大高端产业链,加快突破工程机械整机制造、数控机床制造、自动控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把徐州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机械和专业车辆制造业基地。②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燃烧控制设备、生物能源等新能源产业,不断扩大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能力,建立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华东地区最重要的能源产业基地,打造新能源之都。③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基地建设为基础,重点发展精深加工,全面提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水平,着力打造烟酒饮料加工、粮油加工、畜禽加工、果蔬加工及大蒜等食品产业链和人造板、家具产业链。(2)做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物联网、软件和服务外包、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对关键项目和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推进产业规模化、布局集聚化,引导建立相对集中的新兴产业园区。培育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2015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①新能源产业。光伏发电设备重点发展单晶硅太阳电池高温低频PECVD氮化硅镀膜、高效刻槽埋栅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等技术;重点研发薄膜晶硅电池及组件、非晶硅薄膜电池、自动跟踪聚光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装备重点发展风电设备偏航用回转支承、风力发电机、液压系统等产品。生物质能利用装备重点发展垃圾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以生物质利用技术为主的秸秆燃烧器、循环硫化床锅炉节油产品等产品。新能源车辆重点发展快速充电、高效蓄电池、电动车辆电控技术与产品。②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新材料产业。微电子与新型显示材料重点发展电子化学品及电子浆料、封装材料、新型平板显示器、导电碳浆等产品。新能源材料重点发展多晶硅材料及光伏辅材、半导体晶元、LED晶片等产品。高性能复合材料重点发展一步法PET混纤复合丝技术、玄武岩连续纤维工程木质复合材料技术与产品。纳米材料与绿色化工材料重点发展纳米氧化锌导电云母粉技术、环保型低重金属系列还原染料技术等。新型金属与电子陶瓷材料重点发展以轻质合金与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开发的生产汽车用铝合金板材、以新型高介压电陶瓷复合功能材料开发生产压电陶瓷的点火粒子。③新医药产业。新型化学药品原药与制剂重点发展降糖药、中枢神经药、心脑血管药品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开发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抗肿瘤药物的化学替代新药等技术。生物、生化制品制造重点发展重组人胰岛素原料、制剂等产品。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重点发展数字化超声诊疗仪、生殖健康医疗器械等先进适用医疗设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渗透应用,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发展。(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新兴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开发、国际服务外包、现代物流、文化动漫、旅游服务和商业中介等六大重点现代服务业。高起点规划建设高铁生态商务区,努力建成面向京沪和淮海经济区的高端服务区、国内一流的生态商务区;加快建设新城区商务中心,着力培育新的城市中央活力区。(4)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培育特色工业基地。以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为重点,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支撑,大力建设沿东陇海线工业走廊和徐贾工业走廊。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积极引导行业资源向优质企业、优势地区集中,加大增量和存量调整,重点建设工程机械、新能源、食品制造、电动专用车等一批龙头带动型、创新驱动型和品牌推动型特色产业基地。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运用开发区建设的理念整合资源,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发展高端服务业和现代特色商贸,推动服务业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积极发展中央商贸区、现代物流园、创意产业园、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科技创业园、商务服务中心和产品交易市场等七种形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探索发展金融服务、旅游商务服务和总部经济企业集聚地的新型服务业集聚区。鼓励和引导各类服务业企业加快向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中发展,将徐州软件园、大学生创业园、创意68产业园、高铁国际商务区、徐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新城区现代物流园等加快建成区域集聚实力最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6)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在推动现有百亿元企业加快规模扩张步伐的同时,集中力量支持徐工集团、中能硅业建设世界级企业,重点培育20家百亿元工业企业、15家50亿元以上服务业企业,力争更多的优势企业上市经营。(7)加快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围绕“八大中心”建设,修编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徐州都市区规划,加快城市资源优化组合,全面增强中心城市吸纳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山经济开发区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完善为产业发展服务的配套设施,建成新型工业化基地和城市副中心;高铁生态商务区打造交通枢纽、生态、商务、居住“四位一体”的城市副中心;……。优化空间开发布局:构建“核心集聚、一带驱动、两翼推进”的建设开发空间格局。“核心”是指徐州都市区,是我市率先实现转型升级的重点区域,包括老城区、新城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山城区、贾汪城区和临空产业园区六大片区。构建“双核两带三组团”的新型工业化布局。“双核”是指国家级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铜山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成为带动全市新型工业化的龙头。2、协调性分析①符合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做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各工业片区结合现有产业布局特点,产业发展方向各有侧重:综合产业片区主要发展工程机械、特色电子、新型建材和信息、轻工纺织,建设综合性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园主要发展光伏、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光电产业园发展以光电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区。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示范园主要发展机械加工与制造产业。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在京杭运河金山桥作业区基础上扩大腹地,形成徐州港区重要的港口物流区。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高铁国际商务区开发区域以创新研发、物流商务办公、居住、休憩等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各片区发展符合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装备制造业、能源产业、医药食品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高铁商务区、现代物流业)的要求。②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建设工程机械、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制造积极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在推动现有百亿元企业加快规模扩张步伐的同时,集中力量支持徐工集团、中能硅业建设世界级企业,符合“纲要”相关要求。③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核心集聚、一带驱动、两翼推进”的核心,“双核两带三组团”的一核,推动徐州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徐州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2.3.2与《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的协调性1、规划要点根据《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徐州市现有规划发展目标、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如下:城市发展目标:按照我国城市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求,至2020年,基本实现把徐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融合历史精华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城市发展目标。到规划期末,城市综合实力水平居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其中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00亿元,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基本实现现代化。将徐州建成以工程机械、电子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化工、能源产业为依托的区域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以现代交通枢纽为依托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发展规模:2020年,全市城镇总人口约1000万,城市化水平58%左右。主城区城市人口2010年为156万,2020年为200万。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2010年为151.40平方公里,人均97.10平方米;2020年为180平方公里,人均90平方米。城市发展方向:规划期内主城区建设用地以向东和东南方向发展为主,控制向西北发展,严格限制向西南发展。功能结构:主城区采取以老城区中心和徐州新区中心为“双心”,分别承担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行政、商务中心的职能;利用自然山体、河流、林地等绿色空间和铁路为自然边界,布局金山桥片区、坝山片区、翟山片区、九里山片区、城东新区等五个片区。老城区是全市的商业、金融和旅游中心区。徐州新区是徐州市的行政、商务中心区。金山桥片区是徐州市重要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主要的工业区。坝山片区主要以居住、教育科研为主的片区。翟山片区主要以居住、教育科研为主的片区。九里山片区是休闲旅游、居住、对外物资集散和工业的综合性片区。城东新区是以发展规模工业、轻工业、出口加工业、仓储物流和居住的综合片区。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工业用地依托区位发展条件和优势,重点形成北部工业区、东部工业区和金山桥工业区,其他依托局部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发展少量的工业用地。金山桥工业区:以金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形成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发展机械、医药、高新技术加工制造业等,同时接受主城区工业企业的转移。城北工业园:以现状九里区和鼓楼区工业为依托,形成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城东工业园区:依托港口,铁路和高速公路,发展以规模工业、轻工业、出口导向型和进口替代型产业为主的工业区。仓储用地主要依托交通优势,结合工业用地布局规划,形成相对集中的仓储区。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协调性分析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基本结合了《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规划的要求,从整个规划选址布局分析,与“城市规划期内主城区建设用地以向东和东南方向发展为主,控制向西北发展,严格限制向西南发展”相符,本次开发区总体规划基本符合《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要求,但在具体建设用地布局上与总体规划的用地布局存在差异,主要在于:(1)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用地尚未纳入城市总体规划;(2)高铁国际商务区大部分用地尚未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已纳入的部分用地规划为工业用地和物流仓储用地,也与此次开发区规划中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居住用地不一致;(3)金山桥居住片区中杨山路以南区域,部分地块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仍规划为工业用地;(4)位于光电产业园内的大庙镇镇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为居住用地,在此次开发区规划中规划为工业及物流仓储用地;(5)总部经济园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为物流仓储用地。目前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正在进行修编,修编已考虑开发区实际开发建设情况,对这部分用地进行调整。2.2.3.3与《关于印发<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徐委发[2008]29号)相符性1、规划要点《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目标任务分解方案》提出紧紧围绕“加快振兴”这一目标,着力建设“两大中心”、“三大基地”、“四大产业”,努力把徐州建成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商贸物流旅游中心,建成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能源产业、商贸物流旅游业四大主导产业,努力形成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新兴接续产业为拓展、县域特色经济相匹配、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力争经过三年左右努力,基本解决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导产业发展形成明显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得到明显增强,使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全面振兴苏北的先导区、江苏经济新的增长点。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充分发挥徐工集团等大型企业的龙头作用,大力发展国资、外资和民资装备制造企业,加快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鼓励加大研发创新力度,积极推进大型施工机械装备等主机产品及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中重型卡车和工程机械专用车,巩固发展自主品牌,掌握提高核心技术,强化行业整合配套,提高产业集聚度。支持和引导现有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发展上下游产业,促进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打造规模、水平、效益全国领先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发挥徐州煤炭生产基地和转运通道的优势,建设大容量高参数低消耗机组,着力发展坑口电厂和煤矸石发电等煤电联营和综合利用项目。大力扶持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壮大光伏光电、风电设备、清洁技术、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积极抢占市场制高点,努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旅游业。全力推进中心商务区等一批商贸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引进现代物流企业,加快建设工程机械、煤炭储运、农副产品、铁路集装箱、航空货运等重点物流基地,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的商贸物流业集聚区,将徐州建成具有显著集聚扩散效应的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2、协调性分析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主要发展工程机械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行业,配套发展特色电子、新型建材和信息、医药食品、轻工纺织和港口物流产业,同时开拓发展以创新研发、商务办公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符合《关于印发<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中充分发挥徐工集团等大型企业的龙头作用,大力发展国资、外资和民资装备制造企业,加快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的要求;符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旅游业,将徐州建成具有显著集聚扩散效应的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的要求。综上:规划区的建设符合《关于印发<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徐委发[2008]29号)相关要求。2.2.3.4与《徐州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徐州市环境保护局,2011.9)协调性分析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规划要点(1)规划期限为2011年—2015年。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2)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面完成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重要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完成一批重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市建制镇和市级工业集中区均建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建制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淮河流域及南水北调东线重点控制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市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0%,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重大于92%,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深入推进生态市建设,不断提高公众的环境满意率,构建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2、协调性分析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提出,开发区及周围地区大气环境执行二类功能标准;区域水体执行Ⅲ类水质;各片区及周围地区居住、商业、工业中,混杂区执行2类标准;工业区执行3类标准;道路交通干线两侧执行4类标准;固体废弃物治理:规划期末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上述目标与《徐州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要求一致。开发区现状已开发区域废水均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新开发区域中,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废水接入规划运河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尾水全部中水回用,运河污水处理厂与配套管网工程已纳入《徐州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程计划项目中;高铁国际商务区废水接入大庙污水处理厂,大庙污水处理厂的配套管网工程和二期扩建工程也均已纳入《徐州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程计划项目中。综上:严格执行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区域环境质量达标前提下,规划区的建设与《徐州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不相违背。2.2.3.5与《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性1、规划要点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根据《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以耕地保护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落实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扭转耕地过快减少的趋势。到2010年、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594923.9公顷、594840.5公顷,确保56066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以优化整合城乡建设用地为重点,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增长规模与时序,逐步形成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用地格局。2006-2020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19547.1公顷,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13231.0公顷。其中,近期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6855.2公顷,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4572.9公顷。到2010年、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168493.1公顷、174011.2公顷。徐州市土地利用规划支持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工业项目用地需求,加快土地成片开发区和配套设施建设。2、协调性分析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以优化整合城乡建设用地为重点,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增长规模与时序,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用地,严格控制低端落后产业用地。开发区内现有部分一般农田,将逐步调整为建设用地,开发区范围内无基本农田,与《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不相违背。2.2.3.6与《徐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11-2015)(徐州市人民政府,2012.3)的协调性分析1、规划要点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发展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新兴商贸流通业、电子商务型批发市场、便利超市型农贸市场等商贸流通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大型超市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重点加快建设中心商圈,引进一批功能突出、业态先进、集聚力强的重大商贸设施项目,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第一商圈;高起点规划建设高铁生态商务区,努力建成面向京沪和淮海经济区的高端服务区、国内一流的生态商务区;加快建设新城区商务中心,着力培育新的城市中央活力区。积极推进铜山区、贾汪区和各县(市)商贸副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商业网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细化网点布局结构,积极推进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市场带动战略,形成市有现代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县有农产品批发市场、镇有农贸市场、村有相关产地市场的新格局。推进现货与电子交易相结合、交易服务功能多样化的批发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构建新型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和大宗生产资料快捷分销体系,加速推进市场交易方式现代化。发展商务服务业。依托商务楼宇创业载体,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和投资咨询、工程咨询、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广告会展、经纪代理、节庆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加快培育总部企业等现代服务业,积极促进商务服务业集中集聚发展。(2)拓展城区东部和东南部。城区人口逐步向东部的高铁商务区、南部的铜山新区和东南的徐州新区扩展,坚持集中布局、成片开发为主,严格控制零星住宅建设,积极推进生态社区建设,确保公共绿地和停车面积,合理配套、适度超前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形成主城区向东和东南向发展的组团式发展格局,徐州市南部是云龙山风景区和泉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有较好的自然环境和天然优势,应建立高档社区,完善相关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化居住用地功能。(3)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2013年前,通过物质集成、水集成、能量集成的方法,把现有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建设成生态工业园区。其中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光伏两大支柱产业,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环节延伸,把发展低碳经济、培育低碳产业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4)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一是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新建运河污水处理厂、新沂城北污水处理厂等城市污水处理厂,并扩建大庙污水处理厂、西区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厂,加大污水处理规模,大力建设截污管网。二是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到2013年,实现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三是加快尾水导流及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快新沂市、沛县、丰县、睢宁截污导流工程建设,解决区域尾水出路问题,积极推进污水厂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工作,逐步开展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和节水技术推广。四是落实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到2015年,新建改建污水厂尾水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加大工业污染源整治力度。加快淘汰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污染环境的小化工、造纸等企业,对重污染行业进行专项整治。重点发展高技术、高效率、低消耗、低污染产业,有序引导建设低碳企业、低碳园区,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建设。(5)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快发展集中供热。一是加快集中供热、供气工程建设。鼓励发展背压式热电联产和余热、余压发电综合利用。二是逐步淘汰集中供热范围内的小锅炉。进一步提高集中供热率,减少用热燃煤量,大幅改善冬季采暖期的大气环境质量。2、相符性分析开发区主要发展工程机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符合《徐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11-2015)关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光伏两大支柱产业的要求。开发区位于城区东部,高铁国际商务区依托开发区现有产业,立足徐州、服务淮海、辐射中原、链接全球,建设国际性现代研发、办公、商务产业基地,符合《徐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11-2015)关于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商贸服务业,关于城区人口逐步向东部的高铁商务区扩展的要求。开发区建设中新建运河污水处理厂,扩建大庙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管网,加快尾水导流和资源化利用工程;区域实行集中供热、供气,淘汰燃煤小锅炉均符合《徐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11-2015)相关要求。综上,区域开发建设与《徐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11-2015)相符合。2.2.3.7与《南水北调东线徐州段区域尾水向东导流工程方案》的协调性分析1、规划要点徐州规划重点建设荆马河处理厂远期和三八河污水处理厂远期,继续推进邳州、贾汪大吴污水处理厂,远期徐州区域三个控制单元内规划形成50万t/d规模的污水处理能力。上述污水处理厂尾水纳入南水北调东线徐州段区域尾水向东导流与资源化利用工程。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相符性分析开发区实施污水集中处理,规划新建运河污水处理厂0.6万t/d,尾水全部进行中水回用。其它污水处理厂尾水经中水回用后,剩余尾水排入尾水导流工程。目前徐州市尾水导流工程主体工程已经建成,配套设施正在完善,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三八河污水处理厂、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大庙污水处理厂预计于2012年年底能够排入导流工程。近期随着导流工程管线的完善,尾水导流工程全面实施后,规划区的全部尾水除去综合利用的以外,将通过尾水导流工程东调入海,彻底解决开发区尾水对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的污染影响。根据徐州市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南水北调尾水向东导流工程的复函》(徐调办函[2007]6号),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远期总规模为4.5万t/d,可以排入尾水导流通道3万t/d,纳入已规划的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处理规模中(荆马河污水处理厂规模消减为17万t/d),剩余1.5万t/d回用;大庙污水处理厂远期总规模为6万t/d,可以排入尾水导流通道3万t/d,纳入已规划的三八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处理规模中(三八河污水处理厂规模消减为7万t/d),剩余3万t/d回用。由于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接管废水以工业废水为主,不利于中水回用,因此开发区建设中水回用工程时改以荆马河污水处理厂尾水为主要中水回用水源,规划建设6万t/d规模的中水处理厂,现已建成一期4万t/d。此外规划建设大庙污水处理厂1.5万t/d中水回用工程。综上:开发区新建运河污水处理厂,尾水全部中水回用;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三八河污水处理厂、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大庙污水处理厂尾水除回用外,均纳入导流工程,且总排放量不会突破徐州南水北调尾水导流总量。因此,规划区的建设与《南水北调东线徐州段区域尾水向东导流工程方案》不相违背。2.2.3.8与《徐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的协调性分析1、规划要点平水年徐州市全市水资源总量74.95亿m3(含过境水量)。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020年,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总需水量一般干旱年份为43.82亿m3,其中工业7.72亿m3(一般工业2.56亿m3,电力工业3.2亿m3),农业26.61亿m3,生活8.99亿m3(城市5.75亿m3,农村3.24亿m3),生态和其它用水0.5亿m3,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不超过5.60亿m3。2020年,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全市工业万元GDP取水量不高于46.7m3,比2002年的103.6m3减少56.7m3(一般工业万元GDP取水量不高于18.9m3);工业取水量年增长率控制在2.0%左右。2020年,全市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100%,徐州市城区污水处理率争取达到85%,县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调水水源保护区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河道水质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达标率95%。全市没有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采补平衡状态。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1、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2、科学布局,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质量;3、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节水型城市;4、强化“工业三废”及生活垃圾的科学处理,防治水污染;5、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本区的裂隙岩溶水可规划为扩大开采和控制开采两个区,铜山县张集镇、贾汪区汴塘镇可增加开采,其它地区基本平衡。由于开采井分布不均,使得垞城电厂-彭城电厂、大彭镇-九里山南侧、徐州市区-铜山新区等水位降落漏斗中心部位水位埋深达30~50m,出现单井出水量减少,岩溶地面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因此在这些区域应重点调减开采,调减开采量为420万m3/a,650万m3/a和550万m3/a。2、相符性分析开发区预计总用水量约0.8亿m3/a,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在98%以上,符合《徐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关于供水、节水的要求。开发区规划废水全部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进行中水回用,剩余尾水通过尾水导流工程外排,能够减少对区域地表水环境的排污量,改善地表水水质,有利于实现规划水质目标,符合《徐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关于污水处理和水质目标的要求。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开发区虽不属于徐州市区-铜山新区地下水开采调减区,但地下水源与其同属于七里沟地下水源地。开发区近期部分用水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环评建议开发区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不增加,新增用水拟采用刘湾地表水厂供水。采取控制措施后,地下水采补平衡,同时开发区地下水开采井分布也较为分散,能够控制地下水水位降落,不会出现环境地质问题。综上,在采取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加强区域污水治理措施后,开发区建设与《徐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相符合。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了解整个开发区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环评地表水现状监测共布设16个监测断面,其中W1-W9断面为本次实测断面,W10-W16为引用2011年每月一次的例行监测数据。各监测断面pH、DO、COD、SS、NH3-N、挥发酚、石油类、BOD5、F-、氯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Hg、Pb、Cr6+可达《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除京杭运河及房亭河各断面外,其它监测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均出现超标;房亭河刘集闸断面总磷超标,其它断面总磷均达标。超标原因主要是受开发区各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和农村面源污染影响。总体上看,京杭运河水质较好,均能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但其支流的水质不容乐观。3.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本次环评共布设25个大气监测点,其中G17-G21为本次实测,其余为引用数据。从本次现状监测结果看,各监测点SO2、NO2、PM10、氟化物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HCl、二甲苯、非甲烷总烃均能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要求,甲苯满足前苏联居住区大气中有毒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标准,非甲烷总烃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标准要求。从引用的近两年现状监测数据看,部分因子存在超标现象,简述如下:TSP:G15监测点超标率11%,最大超标倍数0.9倍。PM10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G1监测点超标率100%,最大超标倍数1.6倍,G9监测点超标率100%,最大超标倍数1.33倍,G12监测点超标率42.86%,最大超标倍数0.13倍,G13监测点超标率57.14%,最大超标倍数0.89倍,G22监测点超标率35.3%,最大超标倍数1.91倍,G23监测点超标率16.7%,最大超标倍数1.66倍,G25监测点超标率71.4%,最大超标倍数1.46倍。TSP、PM10超标是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与徐州市总体环境状况基本一致,主要原因:一是气候因素,徐州市气候干燥,降雨量少且集中;二是位于黄河沉积区,细沙质土壤,容易产生二次扬尘,开发区正处在大规模开发阶段,道路修建、场地平整等工程造成评价区域内局部施工阶段扬尘污染,影响部分测点的监测结果;三是徐州市产业结构偏重污染型,水泥厂、电厂等比较多,烟尘的排放总量大。3.3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本次环评布置100个噪声监测点,监测布点基本包含了区域内主要保护目标。各监测点昼、夜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相关标准要求,开发区声环境质量较好。3.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本次环评的地下水现状监测共布设20个监测点,除各别测点硬度超标外,其它指标均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3.5土壤、底泥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了解开发区所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设置8个土壤监测点和7个底泥监测点,各监测点土壤、底泥监测指标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中二级标准的相关要求。3.6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规划评价区内现状共有城镇工业生态系统、村庄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灌草丛生态系统等5种生态系统类型,评价区内现有林地植被以侧柏林为主,同时刺槐、臭椿、杨山等少量阔叶林在评价区内也有分布,此外还有因林地被皆伐而形成的灌草丛植被;现有的农田植被主要是小麦。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从各片区整体情况来看,综合产业片区、新能源产业园和光电产业园现状已有一定的工业开发基础,工业景观斑块在规划区内所占的比例都较大,正逐步成为这3个片区景观格局的基质,而林地、农田、灌草丛等景观元素面积不断缩小,景观格局的异质性逐步降低;金山桥生活片区、高铁商务区、总部经济园现状以城镇景观为主,且所占比例逐步增加;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大黄山生活片区、现代物流产业园、高铁国际商务区的景观格局主要以村落及农田景观为主,未来的建设会使景观结构逐步改变,景观格局中的人工属性将大大增加。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4开发区现状存在问题及规划实施制约因素4.1开发区现状存在问题开发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如下:(1)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已入驻部分企业,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尚未运行。(2)产业布局问题徐州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的西侧现有居民安置点,虽已设置绿化隔离带,但在不利条件下仍有可能受到热电厂的一定影响。(3)企业污染控制措施开发区各企业的污染控制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是基本完善的,但极个别企业仍存在一些问题。有部分企业工业废水排放口未安装COD在线监测仪。(4)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大气环境:PM10、TSP部分监测点位出现超标。因此,开发区管委会制定了开发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水环境:除京杭运河水环境稍好外,开发区内其余河流水质均较差,部分因子出现超标。因此,开发区管委会制定了开发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5)生态建设由于受开发区开发时序等因素影响,区内现有绿化带和生产防护隔离带还需进一步完善。(6)环境管理问题由于开发区环境监测站建设时间相对较短,技术能力有限,仍有部分日常监测方案落实不到位,部分监测点位不能保证按因子和频次执行。(7)清洁生产、循环经济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开发区现有纺织服装企业比较少,尚未形成相应的产业链,需要和区外企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关系。4.2开发区规划实施的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1)开发区紧邻徐州市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徐州市主导风向上风向,对徐州市区大气环境质量有一定影响,对入区企业类型有较大限制;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定位应为污染较轻,排放废气量较小的企业。(2)开发区地形较为复杂区内地形较为复杂,山体、沿线铁路、高速公路等不规则用地较多,上述用地周边不适宜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导致区内可用于发展的用地减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开发区的发展。(3)待开发区域保护目标较多开发区区内保护目标较多,有规划的清水通道维护区、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居住区、河流等。还有一部分村庄、人口,需要进行拆迁安置。(4)排水制约因素运河以北区域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污水管网还需完善,且暂时不能纳入尾水导流工程,处理后尾水需全部回用。(5)环境现状制约因素TSP、PM10已无环境容量,房亭河无环境容量,需要尽快制定并落实整治方案。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5环境影响预测分析5.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规划环评拟通过“从上至下”的分析层面实施情景假设,站在开发区规划定位、工业用地开发时序角度,来分析评价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影响范围、程度。(1)开发区已建成片区大气现状质量现状尚好,但大气中PM10占标率较大,因此开发区内现有企业的大气影响主要体现在烟尘、扬尘,在今后进一步开发建设中,应加强对新增企业烟尘、粉尘的环境管理和治理措施。(2)开发区规划产业为:开发区规划主要发展工程机械、新能源新材料、光伏产业、物流产业等,以及工业设计研发等现代的新型高成长性工业项目,废气污染物产生量少,其中工业设计研发不产生废气污染。(3)在开发区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评价范围内各敏感点和网格计算点,除PM10因子部分点位现状已超标外,其它所有指标的浓度叠加值均达到评价标准要求。5.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预测结果表明,导流工程实施后,京杭运河水质将得到一定的改善,水质能够达到Ⅲ类水水质标准,由于切断了沿岸污染源的影响,届时京杭运河水质将主要受调水水源的影响。建议:加快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尾水导流工程建设,保证规划区域废水能够完全接管处理,导流工程尽快全面实施。5.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开发区的开发建设会使得地面硬质化,地面渗水率降低,使降水主要形成径流,减少了地下水渗入补给量,对地下水资源不利。另一方面,规划实施后增加了开发区内绿地面积,进而增加了地下水的补给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下水资源的损失,但总体上地下水的补给量将会减少。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开发区现状企业废水均能接管处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除了一部分通过中水厂处理回用,剩余尾水排入尾水导流工程,大大减少了尾水向地下水的渗透补给,因此区域尾水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将会很小。开发区对地下水水质可能存在的影响主要以企业废水的渗漏为主,本次环评主要分析典型企业的污水处理站工作时因废水渗漏对地下水产生的影响。从预测结果可知,工业废水发生渗漏时对地下水有一定影响,近距离的影响浓度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物向远处运移。发生泄漏后的第3年污染物开始影响到下游50m处,第6年开始影响到下游100m处,第10年开始影响到下游150处。在运移过程中,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氟化物因子均在一定范围内有超标现象,其中石油类的超标较为严重,泄漏持续发生5年时,超标距离最远达到50m。可见,废水渗漏对小范围的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大,对100m外的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因此开发区内企业必须采取措施避免泄漏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厂区地下水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废水泄漏事故。5.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规划方案实施后噪声影响将有所增加,特别是受物流交通的影响,规划道路两侧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较现状将有明显的降低;另外受工业噪声影响,工业开发区域声环境质量均会有所降低。经预测分析,开发区规划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上均能达标。为确保区内各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应严格执行噪声控制措施。5.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内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生活垃圾规划设置生活垃圾转运和收集系统,并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处置率达100%,因此产生的生活垃圾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企业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大部分进行回收利用或外卖,少数未能利用的固体废物直接送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因此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除回收利用外,其余均按危险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5.6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开发区规划产业定位为发展工程机械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行业,配套发展特色电子、新型建材和信息、医药食品、轻工纺织和港口物流产业,同时开拓发展以创新研发、商务办公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污染物产生量较少,相应的,对区内土壤环境的影响也较小。5.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的建设实施,对规划区范围内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现状土地利用类型的变更,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现有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规划实施后,开发区的地表植被覆盖率将会明显下降,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都会遭受一定的损失,区域的农业生产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区内城镇工业生态系统的主导功能将更加明显。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内涉及京杭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房亭河京杭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七里沟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等3个徐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开发区建设符合保护区的保护要求,只要加强监管,随着规划的实施,能够更有效的对其进行保护,不会对保护区产生危害。5.8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徐州市征用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际情况,本着拆迁安置地块实行就近安置的原则,妥善解决搬迁居民的居住和生活问题。规划实施完善了基础设施状况,加大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的投入,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就经济方面,发展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将使工业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增加值大幅提高,为开发区及周边区域创造更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提高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同时规划的实施大大提升了开发区的整体环境质量,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5.9区域环境风险分析(1)规划开发区内的项目具有潜在的事故风险,风险源主要包括新能源行业使用的大量化学原料,医药及涂料行业使用的有机溶剂,机械加工行业喷涂产生喷漆废气,新能源行业产生的含氯化氢、氟化物废气,新能源、食品行业产生的大量废水等。(2)开发区必须加快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的建设,加快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设,严格杜绝污水及尾水进入京杭运河水系。严格环境保护管理,限制废气、废水排放量大的项目类型,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环保监管,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避免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3)从产业布局看,开发区对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商业用地进行了分开布局,降低了环境风险。具体项目在选址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卫生防护距离要求,避免事故发生时对敏感的居住人群的影响。有害物质一旦发生污染事故,会形成一定距离的浓度超标范围,对周围环境中近距离敏感点会产生一定影响。(4)为了防范事故和减少危害,需要制定有效的、完善的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当事故发生时,要立即启动相应级别应急方案,采取有效的工程紧急措施,必要时还要采取社会公共安全应急措施,以控制事故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6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土地资源:开发区建设时间较早,早期土地利用不尽集约和优化,而在建企业中也有投资强度不达标的情况。开发区一方面用地日益紧张,另一方面在引进项目使未能严格审核项目用地的投资强度,使得总体土地利用率较低,与本区所处的区位及其本应承担的功能、发挥的作用不相适宜。开发区在今后项目引进过程中,在编制工业项目供地文件和签订用地合同时,应明确约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等土地利用控制性指标要求及相关违约责任,以使开发区的土地资源得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对工业发展的基础性的作用。水资源:规划区域水资源能够承受,供水和需水可以平衡。开发区应控制地下水开采规模,逐步以地表水水源替代地下水水源。环评建议开发区新增用水量依托刘湾地表水厂进行供水,维持现有3万的地下水开采规模,不增加地下水开采量。人口规模:开发区作为一个制造业中心,其服务设施难以保证高密度人口居住的舒适型,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尚显不足,规划居住人口偏多。建议规划以徐州市和开发区的人口结构、地区发展情况合理控制规划区的居住面积和人口规模。大气环境:规划区域SO2、NO2尚有一定环境容量,PM10已无环境容量。开发区内不新增供热,供热依托区外的徐州华鑫发电有限公司,规划实施后污染物种类主要是粉尘、甲苯、二甲苯、HCl、氟化物。根据5.2章节估算的大气污染源强,规划实施后,开发区共新增粉尘排放量约为14.3t/a,排放量很小,其总量来源可在金山桥热电厂拆除2×75t/h燃煤锅炉及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气污染源综合治理削减的颗粒物排放量中调剂。甲苯排放量约为4.17t/a,二甲苯排放量约为12.34t/a,HCl排放量约为4.89t/a,氟化物排放量约为1.16t/a,在允许的环境容量范围内。鉴于开发区位于徐州主城区上风向,主城区人口密集,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对区内入驻项目的清洁生产总体水平必须进一步提高,从源头上控制粉尘、甲苯、二甲苯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水环境:规划实施后开发区的污水收集率为100%,收集的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进入导流工程,不进入京杭运河和房亭河。规划实施后开发区排入京杭运河的污染物削减量:COD为0.143t/d、NH3-N为0.012/d、TP为0.002t/d;排入房亭河的污染物削减量:COD为0.236t/d、NH3-N为0.020/d、TP为0.003t/d。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建设固体废物管理网络,完善回收利用和交换系统,加快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步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垃圾清运率达到100%。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进行无害化处置。开发区内主要工业固废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基本都可以进行综合利用,确定区域内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处置率100%。规划医院垃圾应全部运往徐州市医疗垃圾处理场所,其他少量危险废物应当按照规定临时贮存,定期送徐州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集中处理处置。根据以上分析,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均有一定限制条件,必须提高企业准入门槛,从产业布局源头避免环境隐患,同时严格控制入园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建设完备的大气污染防治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才能减少对区域大气和水环境的影响。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7规划的环境适宜性与合理性分析7.1规划选址合理性本区的地质和土地、水资源、能源能够支撑开发区的建设,地形地貌、水资源将对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形成一定的制约;区域的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均有一定限制条件;工程机械产业园南侧紧邻京杭运河,对其开发有一定限制;开发区选址与《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总体协调;通过产业筛选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后,本区域的资源环境能够支撑开发区的发展建设。7.2规划目标、功能定位与规模合理性分析规划目标较为合理,功能定位较为合理,工程机械产业示范园用地规模较为合理,高铁商务区规划居住用地偏多,其比例已经大于研发用地比例。建议增加研发用地、仓储物流用地比例,减少居住用地比例。环评认为规划居住人口偏多,开发区配套基础设施难以支撑高密度人口居住的服务功能。预测远期高铁国际商务区居住人口为9.3万人。相应的,开发区总人口规模核减至32万人。7.3规划产业定位的合理性规划产业符合开发区发展基础和发展方向,废水、废气、固废、噪声等污染物排放量较小,产业定位较为合理。7.4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分析金山桥居住片区规划以现状已经形成的沿杨山路两侧的居住区为基础,向南扩大面积,整合用地,形成开发区最主要的一个居住片区。片区离徐州市区较近,配套设施相对完备,生活便利,但位于工业区的下风向,应注意与工业区的隔离。本评价建议完善居住片区与京沪高铁间100米绿化隔离带。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大黄山居住片区规划以现状的大黄山镇镇区为基础,进行村镇改造,整合用地,形成开发区东翼的一个居住片区。片区距离市区较远,主要以接纳原大黄山镇、大庙镇的拆迁居民为主,服务于开发区产业用工,可缩短职工通勤时间,且位于工业区的上风向,可减小受工业污染的影响。本评价建议在居住片区与新能源产业园和光伏产业园之间设置50米绿化隔离带。综合产业片区规划以开发区一期的产业片区为主,该片区现状开发程度较高,产业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主,也有医药食品、特色电子、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行业,总体污染较小,特别是废气排放量较小,对下风向的徐州市区影响较小,布局较为合理。本评价建议在该片区内的刘湾安置区西侧、南侧设置50米绿化隔离带。新能源产业园位于综合产业片区的东侧,距离徐州市区较远,同时利用京福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与金山桥居住片区相隔,减小了废气排放对居住区的影响。布局较为合理。光电产业园北侧与大黄山居住片区以城东大道相隔,南侧与高铁国际商务区以陇海铁路相隔,实现工业区与居住区的隔离。布局较为合理。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位于京杭运河以北,京福高速以东,与开发区一期隔河相望,可借助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有的招商引资平台,借势已有的产业集聚优势,延续与基地一河之隔的工程机械产业组团发展,强化南北产业联动,布局较为合理。原规划居住用地位于京福高铁和郑徐客运专线之间,噪声影响大,本评价建议居住用地规划至不牢河和京杭运河交叉口西北。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则充分利用京杭运河金山桥作业区和开发区内专线铁路的双重优势,发展仓储物流,服务于开发区乃至徐州市的产业发展。布局较为合理。高铁商务区和总部经济园是围绕高铁徐州站打造的商务、办公、服务业中心,西南承接徐州市区和新城区,东北服务于开发区产业发展。布局较为合理。高铁国际商务区位于开发区南侧,位于京福高速公路以东,陇海铁路以南,西接京沪高铁站区和新城区,南临吕梁山风景区。其作为徐州市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以及开发区未来重点建设的区域,将是落实规划产业及发展政策的重要载体,成为增长极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作为徐州东进战略的核心区,将有望成为徐州跳出既有城市发展框架,向东发展的一个新引擎。布局较为合理。7.5生态适宜度分析经过对开发区用地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分析评价计算后,根据得分与评价标准依次相对照。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布局合理性评述如下。影响开发区生态适宜度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基础设施等。本规划开发区空气质量达到2级,区内各河流达到III类,本次评价得分21.39分,环境质量较好。自然地理条件一般,得分为12.68。基础设施较好,得分为27.78。人力资源得分为3,综合条件得分为9,开发区生态适宜性评价得分73.85分,属基本适宜。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8环境保护对策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8.1环境污染防治措施8.1.1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地表水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区内不得引进废水排放量较大、污染物较难处理的企业。要求入区企业提高用水循环率,减少企业废水排放。2)将区内生活污水和企业废水集中处理后进行回用。3)加强监督管理,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的污水应符合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要求,有工业废水排放,未安装COD在线监测仪企业要求尽快安装。居住区仍需设置化粪池作为生活污水前期处理设施。4)在运河北新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确保2013年年底前建成投产。按规划区建设进度同步配套完善污水收集管网。5)开发区污水管网建设过程中,要按照雨污分流制进行建设。6)加快运河北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建设,确保2013年年底前建成投产。加快中水回用的管网建设。7)按照《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2011~2015)》的要求,落实整治措施,改善京杭运河、房亭河、荆马河水质。8)按照京杭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的保护要求,在两岸100米的陆域实施绿化隔离。(2)地下水污染防范措施1)加强企业管理,限制易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企业入驻。2)选取地下水监测点位对水位和水质进行动态监测。3)应尽快将开发区未接管的生活污水纳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4)地下排水管道系统,注意其封闭性。5)禁止大面积地面裸露,施工过程中开挖过的地面禁止排放污水。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6)产生废水废渣的企业,加强废水废渣储存设施的防渗。8.1.2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分析开发区为二类大气环境功能区,本环评提出如下环保措施及建议:(1)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广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2)不得布设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企业。落实金山桥热电厂老厂区的搬迁计划。(3)无组织排放源与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之间应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4)加强规划区绿化。(5)加强区内交通网络基础建设与管理,改善路面条件和清洁卫生,减少道路扬尘;加强车辆尾气检测和超标排放监督工作,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严格机动车准入制度。8.1.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环评主要提出的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如下:(1)对入区企业噪声源进行控制开发区内的企业必须合理规划建筑物布局。加大降噪设备投资,减小噪声。对于靠近居住用地的企业,建设绿化隔离带。(2)控制交通噪声合理规划集中布置居民区,设置声屏障、隔声窗以及设置绿化隔离带等措施。建议对搬迁后集中规划的居住区采用绿化隔离带和隔声窗并用的方式。道路的路面应选择噪音产生较小的材料,对居住区周边道路应限制车辆行驶速度。(3)其他噪声防治对策引进项目必须考虑噪声影响的因素,进行合理布局。加强环境噪声的管理,合理安排区内的人口密度。加快小村整合改造,合理布局,集中居住。对邻干道居民建筑采取隔声窗降噪,设置绿化隔离带。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8.1.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环评主要提出的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如下:(1)建设固体废物管理网络,完善回收利用和交换系统,加快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步伐。(2)生活垃圾逐步实行分类收集,商业垃圾、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逐步实行统一清运管理。严格按建设部标准配建密封式垃圾转运站。(3)建筑垃圾的清运、堆放、处理,由环卫部门选定堆场,统一管理。(4)医院垃圾全部运往徐州市医疗垃圾处理场所,其他少量危险废物按照规定临时贮存,定期送徐州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集中处理处置。(5)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进行无害化处置。与生活垃圾分开收集。8.2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生态建设8.2.1生态影响减缓措施重视沿河滨岸林木建设,沿京杭运河、荆马河、三八河、房亭河、荆山引河建设河滨绿化带。保护开发区内现有山体,对杨山、荆山、蟠桃山、珠山等山体进行绿化,形成开发区的绿肺。利用大湖水库、金龙湖等,建设湖滨景观绿化带。沿交通通道建设防护绿地,在工业组团和居住组团之间建设绿化隔离带。8.2.2防止水土流失(1)开发区企业建设和道路建设时,临时堆场和取弃土场应尽量避开植被良好区,场内布设临时排水沟系,临时排水沟进行植草防护,闲置地和施工区周围应及时绿化。(2)施工区应考虑必要的临时排水系统,建好开发区内外的截洪沟、排洪沟,将雨水安全导入排洪沟,以减小地表径流对被扰动地表的冲刷作用。(3)采取分片、分时安排场地平整工期,以减少被扰动地表暴露时间。建设期尽量避开暴雨季节。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4)施工完成后,对工程临时用地搞好植被的恢复、再造,做到边坡稳定,表土不裸露。8.2.3加强开发区绿化建设开发区规划绿地面积14.0km2,占总用地14.2%,绿地规划面积能够达到城市景观建设的要求。开发区建设要加强对开发区内各河流的建设改造,加强景观的建设。在群落结构设计上,乔、草、花结合,充分利用生态空间,营造一种疏密有致的生态群落,提高物种的多样化,保持该区生态系统的功能多样化,使其能增强自我维持能力。8.2.4规划建设绿化隔离带(1)开发区规划绿地面积14km2,应切实实施规划绿化面积。(2)沿城市主干道控制不少于25m绿化带。(3)沿京杭运河规划大于100m的绿化隔离景观带,沿荆马河、房亭河、三八河、荆山引河建设20~30m的绿化隔离带;(4)保护现有山体,利用本地树种,对杨山、荆山、蟠桃山、珠山等山体进行绿化,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4)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间设置50m绿化隔离带。8.3开发区环境准入条件环评就开发区提出的产业定位进行细化,确定优先和禁止发展的名录如表8.3-1。表8.3-1园区优先发展项目清单及环境准入条件类别优先引入条件禁止引入类别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系列、矿山机械系列、建材机械系列、农林机械系列、环保机械设备、关键零部件(发动机、液压传输设备)、其它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铸造类和电镀、表面处理类企业淘汰、限制类的如普通高速钢钻头、铣刀、锯片、丝锥、板牙项目、普通微小型球轴承制造项目芯片制造和封装等新能源新材料印刷线路板类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硅材料下游项目,光电板、太阳能电池组件、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光电集成电路、光计算机、光纤系统,激光装置等电子信息产品(不含印刷线路板类)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特色电子、新型建材和信息、光电建议园区形成产业配置适宜的光电产业链,液晶、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光电器件、激光产业、光学产业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子元件、电子器件、钟表等的组装)VCD系列整机产品及模拟CRT电视机、生产速度低于1500只/时单螺旋灯丝白炽灯生产线,硅原料、多晶硅电池片、单晶硅电池片等废水废气排放量较大的企业;有废气产生的芯片制造、电路板等企业。医药食品生物、医药新产品、科技的研发、开发和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研发、制程相对简单的生物、医药后续加工、包装等。废水排放量较小的食品加工生产企业。精细化工、含原料药合成、含医药中间体生产、涉及医药化工、含原药提取、精制及制程相对复杂的生物医药产业(国家鼓励的新药研发除外);废水排放量大的食品加工生产企业。轻工纺织高附加值纺织品和服装、绿色、生态、环保服装等印染、染整等港口物流仓储业、运输业化学品和油品等危险品工业设计研发新产品、科技的研究、开发和设计。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的应用软件产业商务商业商务办公、商业开发等其它无污染、高附加值的企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造纸、制革、印染、发酵、白酒、化工、电解铝、电镀等污染严重的企业;废水排放量大的企业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9总量控制、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近期和规划远期SO2大气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总量限值均为1323t/a。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污水均通过污水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荆马河污水处理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大庙污水处理厂、三八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经中水回用后,剩余尾水全部纳入尾水导流。未纳入尾水导流的运河污水处理厂尾水则要求全部进行中水回用。因此,开发区废水排放总量为零。清洁生产作为国家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开发区应做好入区项目的清洁生产审核,做好清洁生产的推行工作,应引进生产工艺成熟、已达到国内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的企业。建设项目要在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物产生与处置方面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同时促进企业向清洁生产方式转变,鼓励企业积极开展ISO14000的认证工作。企业内部实现循环经济应通过一系列生态化转变来实现,单个企业应以技术创新转变、绿色技术创新为平台,对产品进行生态设计、生产中推行清洁生产、采用绿色营销等一系列的手段实现循环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按照创建生态工业园的目标对经济开发区进行环境管理,鼓励入驻企业参加创建生态工业园的活动,并建立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和有效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建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生态工业园区。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0监测与跟踪评价10.1环境监测根据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问题,重点针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进行监测和调查。同时,对声环境、地下水、土壤、陆域生态等其它环境要素的变化情况也应进行适当的跟踪监测。根据规划实施的不同阶段可以将环境监测和调查分为两个方面,即规划实施的环境监测和规划实施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见表10.1-1、表10.1-2。表10.1-1规划实施的环境监测方案时期环境要素监测站位监测时段或频次监测内容2015年、及2020年环境空气对照本环评现状监测点位,在各片区内居住用地各设1个监测点位夏季、冬季各一次常规项目:SO2、NO2、PM10特征污染物:HCl、氟化物、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地表水对照本环评监测断面,在荆马河、房亭河、京杭运河、三八河各布1-2个断面枯水期一次pH、DO、COD、高锰酸盐指数、SS、TP、NH3-N、挥发酚、石油类、BOD5、F-、氯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Hg、Pb、Cr6+地下水各片区内地下水井半年1次pH、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氟化物、铅(Pb)、汞(Hg)、硝酸盐、亚硝酸盐、氯化物、石油类、硫酸盐、六价铬、总硬度、总磷、Cu、总大肠菌群。声学环境各片区居住区、学校半年1次环境噪声,连续等效A声级陆域生态对照现状生态调查情况,专业调查机构视具体情况而定2015年、2020年各一次植被、土地利用、景观环境、水土流失以及农业植被有毒有害物质残余等。土壤参照本次现状监测布点,各片区各一点位2015年、2020年各一次pH、铬、汞、镉、铅、砷、锌、铜、镍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表10.1-2规划实施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时期调查要素调查内容规划实施近期2015年和远期2020年现有污染源现有企业关停搬迁落实,城中村搬迁整改落实,区内河流整治、清淤落实。新增企业新增入户企业应符合开发区准入条件能源区内禁止建设各种工业窑炉,锅炉必须采用燃气和电能等清洁能源污水处理调查污水管网建设情况,污水收集情况,以及区内企业自建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情况。固废1、垃圾转运站建设及一般工业固废临时堆放点建设情况。2、调查工业危险固废临时贮存场,处置去向。3、调查固废堆放场及贮存场的防渗设施,防止地下水受污染。其他指标①单位工业产值水耗、能耗②单位工业产值废水、废气、COD、SO2排放量③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④工业固废回用率⑤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⑥厂界噪声达标率⑦清洁燃料使用比例10.2跟踪评价(1)评价规划实施后的实际环境影响利用跟踪监测成果,比较分析规划实施前后区域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并与规划环评的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价规划实施后的实际环境影响是否超出原来的预期,并对影响趋势进行预测评价,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环境效益提供依据。(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建议的减缓措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实施检查规划配套环保措施、入驻企业环保措施“三同时”的落实情况,了解各环保措施的处理效果、运行负荷等运行情况,调查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情况,以及区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措施的实效性及存在问题。(3)确定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环境效益所需的改进措施通过对规划实施后实际环境影响的评价、对影响趋势的预测分析,以及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环境管理的绩效评估,分析规划实施过程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规划调整意见和改进措施。(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和教训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通过对规划实施后实际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分析判断规划环评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技术路线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建议减缓措施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指导今后的规划环评和跟踪评价。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1公众参与11.1公众参与形式本规划环评采用了以下三种方式:新闻媒体:依托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站,开展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对象群体的网络调查活动。座谈讨论:分别组织地方政府部门、各方代表、社会公众参与的座谈会,共同讨论关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的意见以及环评工作。专家咨询:向有关环保、规划、水利等方面有关专家咨询,充分听取专家意见。11.2公众参与时间、地点11.2.1网上公示与问卷调查2012年6月12日评价单位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网站及园区管委会、镇政府发布了公众参与调查活动的内容与参与方式,公示内容包括项目概况、规划单位、环评单位、工作程序、规划环境影响评的主要内容,以及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及主要事项、提供意见反馈方式与电话和E-mail地址等。2012年9月22日,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于规划环评报告书初稿编制完成后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站(http://zwgk.xedz.gov.cn/)上进行了第二次的环评信息公示,公开了本次规划环评《报告书简本》,提供了联系人、电话、地址及联系方式等。另外评价单位深入村落对公众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规划园区现有环境状况,听取公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具体调查时间、调查方式见表11.2-1。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表11.2-1公众参与调查时间及调查方式项目时间方式调查执行情况第一次公示、调查环评报告编制过程中以海报公告的形式进行公示,在受影响范围内的村庄、村委会、公众容易看到的地方;以公共媒体(网络)公告形式网络地址:http://zwgk.xedz.gov.cn/公示10日第二次公示环评报告形成初步结论后以海报公告的形式进行公示,在受影响范围内的村庄、村委会、公众容易看到的地方;以公共媒体(网络)公告形式网络地址:http://zwgk.xedz.gov.cn/公示10日第二次调查第二次公示后发放问卷,当面征询、访谈及信函寄送的方式调查共发放150份第三次调查第二次调查后征询相关职能管理部门,以发放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发放50份11.2.2专家咨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期间,就规划涉及的重要环境问题、主要环境影响、规划的环境制约因素、规划方案调整等先后咨询了多位生态保护、水生态、林业等方面专家的意见。11.2.3座谈讨论在规划环评进行的过程中,环评单位多次与规划编制单位、开发区管委会及主管部门进行交流,促使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多次主持召开规划相关各部门协调会,包括经发局、国土局、规划建设局、水利局、环保局等职能部门,就规划涉及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以及水资源利用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2012年9月,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会同环评单位组织各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了座谈,并在会上向各相关部门发放针对开发区的专家和部门意见征询表。11.3公众参与对象将本规划区所在地及环评工作范围内生活、工作的公众及相关单位,将直接受影响的个人作为本次公参调查重点,调查征询的对象为: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①直接受影响的群体范围:大黄山镇、大庙镇、东环办事处、金山桥办事处、大黄山办事处等当地的居民。②受影响的团体的公共代表:包括各乡镇、办事处相关部门人员以及相关单位部门,如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经发局、行政执法局及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等。11.4公众参与意见与建议落实本次调查共计向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的公众发放调查表200张,有效收回200张,回收率100%。对公众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群众对开发区环境质量的满意度达到89%,对开发区的建设的支持率为99%,关心的主要问题是拆迁安置及日后生活环境问题。因此,规划实施单位应尽快落实详细的拆迁安置方案,安抚群众情绪。对失地农民,应优先安排就业机会,鼓励农民进行就业培训,支持被征地农民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开发区在建设过程中,应循环利用资源,合理配置资源,调整生产结构,保护并改善开发区生态环境质量,给群众一个放心的生活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II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2总结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总体符合《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其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充分考虑了当地地理特征和区域环境特征;污水集中处理,徐州经济开发区中水回用工程已经投入使用,荆马河污水处理厂和三八河污水处理厂已纳入南水北调尾水导流工程徐州段,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和大庙污水处理厂接入导流工程的支线正在建设中,预计2013年3月接入;规划区由徐州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和区外的圣戈班(徐州)管道有限公司和徐州华鑫发电有限公司集中供热;预测表明,区内新增污染物总量可在徐州市范围内平衡。开发区建设提出的各项保措施可行,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公众无反对意见。但运河北工程机械产业园和高铁国际商务区部分用地的用地性质与《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不完全一致,正在修编中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已考虑开发区实际开发建设情况,对这部分用地进行调整,在完成《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后,可符合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在落实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出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和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前提下;在严格执行本环评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对策的前提下,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II
目录1总论11.1规划背景及任务由来11.2评价内容与重点21.3评价范围及评价时段32规划概述与规划分析52.1开发区规划概述52.2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10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23.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23.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23.3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33.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33.5土壤、底泥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33.6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34开发区现状存在问题及规划实施制约因素354.1开发区现状存在问题354.2开发区规划实施的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365环境影响预测分析375.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75.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75.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375.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85.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385.6土壤环境影响评价395.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95.8社会经济影响评价395.9区域环境风险分析40II
6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417规划的环境适宜性与合理性分析437.1规划选址合理性437.2规划目标、功能定位与规模合理性分析437.3规划产业定位的合理性437.4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分析437.5生态适宜度分析458环境保护对策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468.1环境污染防治措施468.2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生态建设488.3开发区环境准入条件499总量控制、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5110监测与跟踪评价5210.1环境监测5210.2跟踪评价5311公众参与5511.1公众参与形式5511.2公众参与时间、地点5511.3公众参与对象5611.4公众参与意见与建议落实5712总结论58I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炭素制品环式焙烧炉节能技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江西天宇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年2,4-二氯苯氧乙酸(2,4-d)系列产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杭州飞虹光缆通信有限公司年产3500吨新型交联电缆料环境影响报告书
- 昆明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某某地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绍兴某橡胶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矿井含选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
- 安全冷却肉加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2&#215;300mw低热值资源综合利用电厂项目立项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 瀚林广场环境影响报告书
- 佛山市白石坳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低温及超低温保存箱生产项目立项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 隆安县宝塔工业集中区生活配套中心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昌江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内蒙古墨烯新材料有限公司非金属矿精深加工生产高纯石墨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立项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 大众湖滨花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市儿童医院旧门诊楼改造项目立项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 库尔勒纺织服装城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项目立项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