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1.00 KB
  • 69页

某市某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很不错~~~)

  • 6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某市某水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某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二〇〇九年二月 第一章总则1.1任务来由某水库坝址位于某江一级支流某河中游的某村,集雨面积94.1km2,正常蓄水位为232.0m,设计洪水位为233.50m,校核洪水位为233.67m,总库容3681万m3。是一座以供水、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的多年调节中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大坝设计的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工程于2002年开始供水,2004年完工,2005年通过竣工验收。设计日供水量15万m3,最大日供水量达18万m3,灌溉面积2000亩。某水利枢纽的供水对象主要为某市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和部分工业用水,防洪区域为某河下游的某、某两镇。某水库地理位置见附图1,水系图见附图2。某水库主要建筑物包括拦河大坝、引水建筑物、电站厂房等。水库大坝为细石砼砌块石重力坝,坝顶高程233.7m,最大坝高58.9m,坝顶长218m,坝顶宽6m;溢洪道位于大坝中部(桩号坝0+115~坝0+141),堰顶高程为225.5m,净宽20m,采用WESⅠ型堰,挑流消能,挑射角250,工作闸门采用弧形钢闸门,检修闸门采用平面钢闸门;电站引水管采用坝后背管,管径1.5m;本工程一级电站厂房位于坝后,主厂房平面尺寸27.0×11.4m,电站装机2台,装机容量为1300kw。随着某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用水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某市重要水源的某水库面临的供需水矛盾越来越巨大,为了充分利用优质水源以及彻底解决下游某、某两镇的防洪问题和部分农田灌溉问题,某市政府决定启动某水库扩建工程。某水库扩建工程维持枢纽挡水、引水、发电建筑物总体布置不变,仅对坝体、泄水和输水等建筑物进行扩建改造,扩建后发电量变化不大,水电站维持不变。工程扩建后水库正常蓄水位定为237m,相应水库设计洪水位为239.91m,校核洪水位为239.96m;大坝加高后坝顶高程为240.8m,最大坝高66.1m,大坝较原坝加高7.2m。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任何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因此,为了做好某市某50 水库扩建的前期工作,本项目业主单位某市某供水有限公司委托某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所接到任务后,迅速组织起项目工作组,开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2评价目的(1)通过对拟建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掌握拟建项目影响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及存在的环境污染源,为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环境影响分析提供资料;(2)依据工程分析,预测项目扩建施工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和解决办法,以达到项目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的;(3)预测和评价项目扩建运营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污染、减少破坏的措施和对策,为项目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3编制依据1.3.1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公布,2002.10.1起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发布,2008.6.1起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3.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84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公布,2003.9.1起实施;(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8.29;(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11)《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1.1;50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公布,1991.6.29起实施;(1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14)《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1991.8.29;(1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6.10;(16)《关于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2005.1.20;(17)《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96]第31号,1996.8.3);(18)《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环发[1999]107号,1999.4.2);(1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11.29;(2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2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保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矿部颁布实施;(22)《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1993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19号公布,1993.9.1起实施;1.3.2地方法律、法规(1)《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05.1.1;(2)《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1999.11.26;(3)《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粤府[2006]35号;(4)《广东省水资源保护规划》(广东省水利厅、某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2000年);(5)《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修订,2004.7.29;(6)《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试行)》,2000.9;(7)《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函[1999]553号文;50 (8)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的批复》粤府函[1999]553号;(9)《广东省采石取土管理规定》,1999.3.1;(10)《广东省某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9.1.1;(11)《某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2004.9.26;(12)《广东省渔业管理实施办法》,1990.2.28;(13)《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4.5.1;(14)《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15)《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16)《某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某市环境保护局,2006.8;(17)《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2007.7.1施行;(18)《关于某市区某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粤府办[2004]94号;(19)《广东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2007.12.29;(20)《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3.18;(21)其它有关地方法规及文件。1.3.3主要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19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199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9)《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设计规范》(DL/T5064-1996);50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7;(1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3.4其它环评依据(1)《某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2)《某市某水库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3)《广东省某市江河流域(区域)综合规划》,2000年;(4)《某市某水库工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报告书》,1995年3月;(5)《某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大某市某水源水质保护工作力度议案实施方案和某市某水库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管理方法的决议》,2004年7月;(6)《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25)》,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8年4月;1.4环境保护目标1.4.1预防保护目标①优化施工布置,控制施工占地,尽量减少对工程地区现有林地、耕地的占压和破坏,确保施工用地与区域相关规划相协调;加强施工管理,优化施工工艺,减轻工程活动对当地动、植物造成的不利影响,维护工程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控制施工活动对某市区的影响。②调查施工区内有无珍稀保护植物及其分布情况,结合施工布置采取有效的预防保护措施,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珍稀物种的影响和破坏。③确保库区环库公路的正常运行。优化枢纽及施工布置,合理调度和安排施工时序,把工程建设对库区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④加强水库运行对库区水质影响分析,拟订相应预防保护措施,保障库区和下游某市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水量水质要求,优化电站泄洪方式,合理调度枢纽运行方式,确保基础设施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4.2污染控制目标50 ①水环境施工期确保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满足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的一级标准和排放要求,尽量避免工程施工期对区域水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维护工程河段Ⅱ类水域功能。②大气环境做好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减免工程施工期对区域环境空气的不利影响,确保施工区及施工影响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③声环境各施工区边界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6297-1996)相应标准,控制和减少噪声对附近农村居民及野生动物的影响。1.4.3恢复治理目标①陆生生态恢复保护目标重视开挖边坡及渣场的防护,通过集中挡护弃渣、种植林草植被等工程和植物措施,保护水土资源,预防和治理因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和景观破坏,满足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对因工程建设占用和破坏的林地和耕地采取切实可行的补偿和恢复措施。②水生生态保护目标结合流域开发及水生生物保护规划,采取就地与异地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投放鱼苗,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流域鱼类资源。③下游生态及其它用水保障目标水库运行期合理调度,保证下游景观生态、工农业用水需求。④库区交通保护目标合理安排施工运输车辆运输时间,保证施工期间和运行期该区段公路的畅通。1.5环境区划评价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5.1地表水环境保护区划与评价标准50 根据《关于某市区某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粤府函[2004]94号)中关于某市区某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某水库库区及汇纳溪流和相关水体某坑、某坑、某、狗咀坑水库、盘湖水库全部水质保护目标全部为Ⅱ类。其中狗咀坑水库、盘湖水库为某供水工程组成部分,位于某水库至某市区的供水管线间,不在本次某水库扩建工程评价范围之内。某水库保护区划定方案及标准见表1.5-1、1.5-2;水库下游~某县某的某水河段水体功能为饮用农业发电,水质保护目标亦为Ⅱ类。某市水功能区划图见附图3,某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见附图4。表1.5-1某市区某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保护区名称和级别水域保护范围与水质保护目标陆域保护范围某水库一级保护区某水库正常蓄水位232m全部水域以及入库溪流上溯至一级保护区陆域边界面河段,水质保护目标Ⅱ类232m正常蓄水位向陆总砷坝址以上东至白水礤,东南至新田,南至溪田官斗山,西至某,北至桂竹钟客田集雨区范围13.82km2某坑全部水域,水质保护目标Ⅱ类某坑集雨区4.07km2某坑全部水域,水质保护目标Ⅱ类某坑集雨区1.03km2某全部水域,水质保护目标Ⅱ类某集雨区0.86km2狗仔坑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全部水域,水质保护目标Ⅱ类狗仔坑水库集雨区3.80km2盘湖水库正常蓄水位242m全部水域,水质保护目标Ⅱ类盘湖水库集雨区5.75km2某水库二级保护区某水库溪流一级保护区陆域边界面上溯至源头全部水域,水质保护目标Ⅱ类某水库除一级保护区外的全部集雨区80.28km2表1.5-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执行指标序号标准值分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50 项目1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2PH值(无量纲)6~93溶解氧≥饱和率90%(或7.5)65324高锰酸盐指数≤24610155化学需氧量≤15152030406五日生化需氧量≤3346107氨氮≤0.150.51.01.52.08总磷(以P计)≤0.02(湖、库0.01)0.1(湖、库0.025)0.2(湖、库0.05)0.3(湖、库0.1)0.4(湖、库0.2)9总氮(湖、库以N计)≤0.20.51.01.52.010铜≤0.011.01.01.01.011锌≤0.051.01.02.02.012氟化物(以Fˉ计)≤1.01.01.01.51.513硒≤0.010.010.010.020.0214砷≤0.050.050.050.10.115汞≤0.000050.000050.00010.0010.00116镉≤0.0010.0050.0050.0050.0117铬(六价)≤0.010.050.050.050.118铅≤0.010.010.050.050.119氰化物≤0.0050.050.20.20.220挥发酚≤0.0020.0020.0050.010.121石油类≤0.050.050.050.51.050 22某离子表面活性剂≤0.20.20.20.30.323硫化物≤0.050.10.20.51.024粪大肠菌群(个/L)≤20020001000020000400001.5.2地下水环境区划与评价标准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本次采用《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即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应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类别表1.5-3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单位:mg/l,PH除外项目指标值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PH6.5~8.55.5~6.5,8.5~9<5.5,>9总硬度(以CaCO3计)≤150≤300≤450≤550>550溶解性固体≤300≤500≤1000≤2000>2000CODMn≤1.0≤2.0≤3.0≤10>10氟化物≤1.0≤1.0≤1.0≤2.0>2.0氯化物≤50≤150≤250≤350>350氨氮≤0.02≤0.02≤0.2≤0.5>0.5硝酸盐氮≤2.0≤5.0≤20≤30>30亚硝酸盐氮≤0.001≤0.01≤0.02≤0.1>0.1硫酸盐≤50≤150≤250≤350>350挥发性酚≤0.001≤0.001≤0.002≤0.01>0.01氰化物≤0.001≤0.01≤0.05≤0.1>0.1铅≤0.005≤0.01≤0.05≤0.1>0.1镉≤0.0001≤0.001≤0.01≤0.01>0.01六价铬≤0.005≤0.01≤0.05≤0.1>0.1汞≤0.00005≤0.0005≤0.001≤0.001>0.001砷≤0.005≤0.01≤0.05≤0.05>0.0550 铁≤0.1≤0.2≤0.3≤1.5>1.5锰≤0.05≤0.05≤0.1≤1.0>1.0大肠菌群(个/L)≤3.0≤3.0≤3.0≤100>1001.5.3大气环境区划与评价标准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标准,本项目不属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也不属于特定工业区;同时参考《某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某县除某那山自然保护区外,均为大气环境二类区,故本项目所在地区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本次环评的大气环境评价标准相应执行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见表1.5-4。表1.5-4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浓度单位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SO2年平均日平均一小时平均0.020.050.150.060.150.500.100.250.70mg/m3(标准状态)TSP年平均日平均0.080.120.200.300.300.50PM10年平均日平均0.040.050.100.150.150.25NO2年平均日平均一小时平均0.040.080.120.080.120.240.080.120.241.5.4声环境区划与评价标准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要求,该项目声环境原则执行1类功能区要求。声环境执行标准见表1.5-5。50 表1.5-5《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标准值时段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0类50401类55452类60503类65554类4a类70554b类70601.5.5土壤底泥环境区划与评价标准土壤的现状评价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其标准值见表1.5-6。底泥标准参考《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执行。表1.5-6《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值单位:mg/kg项 目一 级二 级三 级自然背景pH<6.56.57.5pH>6.5镉      ≤汞      ≤砷 水田   ≤旱地   ≤铜 农田等  ≤果园   ≤铅   ≤铬 水田≤旱地≤锌≤镍≤0.200.30.300.601.00.150.30.501.01.5153025203015403025403550100100400-1502002004003525030035050090250300350400901502002503001002002502005004040506020050 六六六≤滴滴涕≤0.050.050.500.501.01.01.5.6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工程所在地某水库及下游某水河段水质保护目标均为Ⅱ类,施工期和营运期废水均不得排入某水库集雨区及下游某水河段,废污水排放应严格管理,执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表1.5-7),处理达标后应尽可能应用于附近农田和林地灌溉,如有剩余办理相关手续后排入鱼塘和下游小河涌。表1.5-7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染物PHCODcrBOD5SSNH3-N动植物油一级标准6~990206010101.5.7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施工期,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见表1.5-8。表1.5-8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污染物监控点浓度(mg/m3)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1.5.8噪声排放标准工程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623-90)标准,运营期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Ⅱ类标准,见表1.5-9、表1.5-10。表1.5-9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单位:等效声级Leq(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制50 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255表1.5-1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单位:等效声级Leq(dB(A))时段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05040155452605036555470551.6评价工作等级1.6.1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按照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主要按照污水量、水质复杂程度、水域规模、水质保护目标等确定。本项目属于非污染生态工程项目,废污水排放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属暂时性影响。工程废污水主要包括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按照类似工程的废污水排放情况,本工程施工期废污水排放量约5682.3m3/d,废污水污染物主要为SS、COD、NH3-N,受纳水体为施工场地附近鱼塘或小河涌,故水环境影响评价定位三级评价。1.6.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项目对生态的影响包括陆生生态和水生生态两个部分。对陆生生态的影响主要是由水库大坝、输水、泄水建筑物施工过程以及各土石料场、弃渣场等引起的;对水生生态的影响主要施工期对某50 水库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对生态评价等级划分的方法规定对本次生态影响评价等级进行划分,见表1.6-1。表1.6-1评价工作级别(1、2、3级)评价工作等级工程影响范围主要生态影响及其变化程度>50km220~50km2<20km2生物群落生物量减少(<50%)23/生产量锐减(≥50%)123异质性程度降低23/相对同质123物种的多样性减少(<50%)23/物种的多样性锐减(≥50%)123珍稀濒危物种消失111区域环境绿地数量减少,分布不均,连通程度变差23/绿地减少1/2,分布不均,连通程度变极差123水和土地荒漠化123理化性质改变23/理化性质恶化123敏感地区111根据征地移民占地及施工临时占地统计,结合实地调查,工程久占地73.60亩,其中林地13.60亩,主要为上坝公路占地0.90亩、坝身扩建占地2.20亩及左坝山头平整占地10.50亩;未利用地60亩,为弃渣场占地;临时用地15.80亩(包括50 施工临时道路用地5.0亩;施工营造布置用地用地10.80亩,均属管理范围内用地。本项目可能存在的直接影响范围包括道路施工的直接影响区、主体工程施工的直接影响区以及弃渣场、料场的直接影响区等,结合类似工程经验初步确定本工程直接影响区面积约0.601km2。可见工程影响的生态范围不足20km2。工程扩建后,工程正常蓄水量由原来的3370万m3增加至4213万m3,总库容由原来的3712万m3增加至4811万m3,总库容增加了1099万m3,工程的扩建不会对水库库区及下游河道的水文情势、水生生态环境等产生大的影响。同时,经初步调查工程影响范围内未发现珍稀濒危物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的规定本次生态评价可定为三级。1.6.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工程大气污染影响集中在施工期,污染因子主要为扬尘、机械尾气等,属于暂时性污染;工程建成运行时,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基本不排放大气污染物,其等标排放量Pi远小于2.5×108,因此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可在三级评价的基础上简单分析。1.6.4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本项目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集中在施工期,噪声源以施工机械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坝址、输水、泄水建筑物施工场地和运输路线两侧,工程结束后其影响随即消失;运营期的噪声主要来自坝后一级电站,其噪声影响可通过隔声、消声等措施消减,且消减后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大的影响。同时,周边主要敏感点距离噪声源距离均大于200m。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的规定,本次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三级。1.6.5风险评价等级工程系以防洪、供水功能为主的中型水库,其存在的风险主要是溃坝、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以及水量的保障程度。50 可能造成工程溃坝的原因主要有地震、库岸渗漏、工程设计失误或工程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等;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工程供水水量、水质的保障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考虑到本工程出现溃坝、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的几率很小,且工程输送介质为Ⅱ类水体,对环境无毒无害,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工作等级的判定原则,本工程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1.7评价内容工作重点评价内容由项目建设和运行可能带来的影响、项目区域周围环境特点两方面决定,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征和影响范围的环境特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污染源现状调查与分析、水、气、声、生态及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环境风险评价、公众参与调查、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分析、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等。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经专家咨询,确定本次工程的评价重点为水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所在地的水文、水环境现状评价和回顾分析;从水利和环保角度对工程建成后水环境状况进行预测评价,综合分析评价某水库水污染防治方案,提出水库库区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水环境保护措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对生态的影响包括陆生生态和水生生态两个部分。对陆生生态的影响主要是大坝、料场、弃渣场、运输公路建造等引起的;对水生生态的影响主要是考虑由于工程的扩建,加大水库水深,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本次评价首先对现状的陆生、水生生物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生态环境的特点;其次预测水库扩建工程运行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范围,并提出可行的生态恢复与补偿措施。第一章50 第二章工程概况2.1项目地理位置某水库工程位于某市的东南方,坝址位于某江一级支流某河中游的某村,属某县境内,距某市区约25km。坝址以上控制集水面积为94.36km2,河长17.25km,河道平均坡降为20.3‰。某水库地理位置见附图1。2.2工程总布置、扩建方案与主要建筑物2.2.1工程总布置本工程为扩建工程,维持枢纽挡水、引水、发电建筑物总体布置不变,仅对坝体、泄水和输水等建筑物和闸门启闭机进行扩建改造,增加分层取水设施,完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和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经计算由于扩建后发电量变化不大,水电站维持不变。2.2.2扩建方案结合水库防洪任务并根据上游来水量和供需水量平衡,工程扩建后水库正常蓄水位定为237.0m,相应水库设计洪水位为239.91m,校核洪水位为239.96m。2.2.3主要建筑物2.2.3.1大坝1.土坝段(左岸条形山)土坝顶高程为241.6m,坝顶以上部分山体挖除,坝顶宽30m~50m,坝顶中部设C25混凝土路面宽6m,两侧分别连接砌石坝顶和上坝公路。条形山前坡220m高程以上采取土钉支护,根据计算土钉长度15m,纵横间距2.5m×2.5m,端部采取混凝土网格连接,正常蓄水位以上设排水孔,排水孔孔深3m。为防止库水对山体冲刷,混凝土网格间设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在50 220m高程设抗滑桩,抗滑桩桩径1m,桩底深入弱风化岩石1.5m,桩顶采用混凝土梁连接。条形山后坡采取土钉支护,210m高程布置抗滑桩,根据计算土钉长度20m(砌石坝下游边坡覆盖层较薄,土钉长度10m),纵横间距2.5m×2.5m,端部采取混凝土网格连接,混凝土网格间草皮护坡;抗滑桩桩径1m,桩底深入弱风化岩石1m,桩顶采用混凝土梁连接。条形山后坡设排水孔,排水孔孔深3m。沿条形山中部桩号0+000~0-096对山体帷幕灌浆防渗处理,帷幕灌浆至3lu线;桩号0-096~0-136采取地下连续墙进行防渗处理,地下连续墙深度至强风化线下1.5m,地下连续墙以下采取帷幕灌浆至3lu线。2.砌石坝段砌石坝顶高程为240.79m,考虑与土坝坝顶高程一致,砌石坝顶高程取240.60m,防浪墙顶高程241.6m。砌石坝段坝顶高程240.6m,坝顶上游侧设M7.5浆砌石防浪墙,防浪墙高1m,防浪墙顶高程241.6m,坝顶宽6m,坝顶路面采用C25混凝土250mm厚。1)挡水坝段大坝建基面,在河床及两岸大部分都建在微风化、弱风化带基岩上,两岸坝头较矮的坝段,两岸坝头较矮的坝段则建在较好的强风化带基岩上。坝顶宽度6.0m,最大坝高63.6m。上游坝坡在206.00m高程以上垂直,其下为1:0.2;下游坝坡,在233.7m以上垂直,其下为1:0.8。坝顶长度241m,分为11个坝段,横缝间距20m。横缝止水位于坝体上游侧,采用止水片两道。第一道为紫铜片,第二道为橡胶止水带。坝体上游面设一层从坝顶到坝脚、厚度为1.0m、标号为C20、S6的钢筋砼防渗面板,坝身则用C10砼砌块石,本次扩建工程坝后坡培厚部分和坝顶加高部分(233.7m~240.6m),为加快施工进度和方便施工采用C15砼,坝体基础块为1.5m厚的C15砼。扩建前,坝体上游设有纵向灌浆及排水廊道一条,断面尺寸为2.5×3.5m(b×h),在坝体上游防渗板后设有坝体排水幕,排水管间距4m,管径200mm,上端通至坝顶附近,下部直通廊道排水沟,渗水将由排水沟汇入集水井,洪水季节50 则利用水泵抽排,以降低坝基场压力;沿纵向灌浆及排水廊道下游侧,向坝基内亦打有排水孔,孔深10m,孔距2m。2)溢流坝段溢流坝段(7#坝段,桩号0+135~0+161)总长26m,过流总净宽2×10m(孔数×孔宽),堰顶高程230.5m。上游面厚度1m范围内采用标号为C20、S6的钢筋砼防渗面板,坝身则用C10砼砌块石,本次扩建工程坝后坡培厚部分和坝顶加高部分,为加快施工进度和方便施工采用C15砼,坝体基础块为1.5m厚的C15砼。溢流面为1.0m厚的C30钢筋砼溢流面板。上游防渗面板后设一排垂直排水管,间距和管径与拦水坝段相同。坝基灌浆排水廊道的尺寸也与挡水坝段相同。坝体永久横缝设计已如前述。溢流坝坝顶的2个闸孔,孔口尺寸均为10×10.1m(宽×高)。设有检修闸门槽和检修平面闸门1扇(2孔共用)。检修闸门槽下游侧设有工作弧形闸门,每孔1扇。闸墩厚度2.0m,墩头为半径r1=1.0m的半圆,墩末端为流线型;左、右边墩厚度2m,墩头也为半圆形,导墙延至挑流鼻坎尾部,水平投影长62.02m。坝顶交通桥为6m宽,工作桥2m宽。为保证锁定在闸门槽上的检修闸门不影响溢流,因而提高了坝顶桥面高程为241.1m,比左右挡水坝坝顶高程提高0.5m。为了方便交通,交通桥的两端以一定坡度与左右挡水坝顶平顺连接。溢流坝下游消能采用挑流消能方式。鼻坎顶高程194.128m,挑射角θ=20°,反弧半径R=24m等。2.2.3.2坝下游消能防冲对于靠近溢洪道120m距离内190m高程以下河床右岸山体边坡进行喷锚支护,并设钢筋混凝土贴坡式挡墙以提高山体抗冲能力。为避免贴壁水流对大坝坝脚破坏,靠近溢洪道下游20m内河床采用50cm厚钢筋混凝土护砌。2.2.3.3上坝公路某水库扩建后,232.5高程以下采用现有上坝道路,232.5高程以下上坝公路为新建,新建上坝公路总长192.2m,路面宽4.5m,采用C25砼路面,厚200mm。50 2.2.3.4电站某水库扩建后,增加电站装机容量,对发电量影响不大,现有电站机组可以满足扩建后要求,电站运行效率仍在最优效率区内,故电站维持现状不动。表2.3-1主要工程量表单位数量备注一、砌石坝1坝基处理土方开挖M345300石方开挖M311320回填土方M334820坝基固结灌浆m12402.5mX2.5m某花形布置,长5m2溢流坝加高钢筋t348C30M31050坝面C15混凝土M37050锚筋根596D25,长3m,其中1.5m锚入3挡水坝加高C15混凝土M345000锚筋根3487D25,长3m,其中1.5m锚入钢筋t15止水铜片m63厚1.2mm,宽600止水橡胶m63厚10mm,宽4004坝顶交通路桥C25M3199钢筋t23混凝土栏杆m2201.2高5防浪墙C20M370钢筋t56右岸灌浆平洞(延长)洞挖石方M350喷C25混凝土M260100厚锚杆根21D22,长3m7廊道(新增)排水孔m205D50C20M3205衬砌钢筋t128输水管道(改建)压力钢管m50D1500,明管分层取水管m270D10009启闭机室(改建)建筑面积M2100二、左坝山头处理1土石方开挖土方M318510石方M3183512灌注桩C25根90D1000,长20m50 C25根50D1000,长28m钢筋t2003锚杆支护D30砂浆锚杆根1030钻孔直径0.1m,单根长15mD30砂浆锚杆根1970钻孔直径0.1m,单根长20mD30砂浆锚杆根1550钻孔直径0.1m,单根长10mPVC排水花管根3500D50,长3m钢筋t224面坡上梁用C20混凝土M32900面坡上梁用4护坡C15混凝土预制块护坡M31800迎水坡上用土方开挖M35260草皮护坡M2263005砼连续墙C20M3495厚0.6m钢筋t80造孔M50宽0.6m,平均深3m帷幕灌浆帷幕灌浆M23800坝端边坡处理喷C25混凝土M2820100厚,钢筋网t30D22锚杆根140钻孔直径0.1m,单根长10m浆砌石M344截水沟碎石垫层M330截水沟三、上坝公路土方开挖M32100石方开挖M31700土方回填M3520碎石垫层M3350C20M3240钢筋t10四、下游右岸护坡C20M31910C10垫层M348钢筋t150PVC排水花管根455D50,长3m锚杆根455D30,长10m五、溢流坝下游护坦C20M3850C10垫层M3170钢筋t72砂石料垫层M3340厚2002.2.3.5坪上引水陂设计50 坪上引水陂位于某水库下游约650m,为某水库附属建筑物,建筑物级别为4级,采用橡胶坝型式,总高度6m(其中橡胶坝高4m),洪水期橡胶坝放水后仅为一个2m高的陂头,其主要功能是引水灌溉和对某水库向自来水公司所供原水进行曝气,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3.1.2条,“当山区、丘陵区的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挡水高度低于15m,且上下游最大水头差小于10m时,其洪水标准宜按平原滨海区确定”,根据该规范3.3.2条,本工程洪水标准按1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本引水陂主要挡水建筑物由拦河坝和坝上的橡胶坝组成,拦河坝为宽顶堰,堰顶高程178m,堰宽30m。橡胶坝位于拦河坝上,当拦水蓄水时,橡胶坝充水升高,顶高程至182m;当泄洪时,橡胶坝放空至堰顶高程178m。经计算,坪上引水陂防洪特征水位见表2.3-2。表2.3-2坪上引水陂防洪特征水位表项目单位频率(%)102洪峰流量m3/s相应坝下水位m179.1179.87相应坝上水位m181.96184.09备注设计校核2.3特征水位的选择2.3.1防洪特征水位1)防洪工程总体方案防洪工程总体方案是:扩建某水库,提供548万m3防洪库容。下游某镇防洪标准取30年一遇,区间3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79.1m3/s。为减少下游洪灾损失,当发生30年一遇洪水时,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某水库与下游区间洪水凑泄,保证下游河道泄量不超过安全泄量406m3/s,将下游防护区防洪标准提高到30年一遇。2、调洪运用方式50 根据原设计报告,某水库遇10年一遇以下标准洪水时控泄110m3/s,遇10年以上20年以下一遇洪水时控制最大泄量250m3/s,遇20年以上30年以下一遇洪水时控制最大泄量310m3/s。原调度方式下,防洪区受洪水灾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本次设计重新复核了下游区间以及某水库洪水,为确保下游安全,重新制定了防洪调度原则,采用凑泄方式,使得下游防洪标准达到30年一遇。具体的防洪调度方式为:当水库水位低于防洪高水位239.91m时,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与下游区间洪水进行补偿凑泄,使下游河道泄量不超过安全泄量406m3/s;当水位高于防洪高水位239.91m时,以保护大坝安全为主,按照泄流能力下泄,并保证最大下泄流量不超过入库洪水洪峰流量。3、汛期限制水位某水库承担着下游某镇的防洪任务,为研究水库兴利与防洪库容的结合,点绘富良站、明山嶂站历年各月最大日降雨量分布图,详见附图4-2、附图4-3。从附图4-2、附图4-3分析,某河流域内的暴雨期是从每年的4~10月,其中4~6月为前汛期,降雨较小;7~10月为主汛期,大暴雨基本均发生在此期间内。由图分析,流域内主汛期靠后且延续至10月份。由于本流域暴雨具有以上特性,主汛期10月末转入枯水期后径流迅速减小,从径流调节计算分析,11月已进入供水期。因此,为保障汛末水库能够蓄满以保证城市供水的需要,某水库防洪与兴利库容以不结合为宜,防洪限制水位按水库正常蓄水位237m考虑。4、防洪高水位下游某镇防洪标准取30年一遇,区间3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79.1m3/s。为减少下游洪灾损失,当发生30年一遇洪水时,某水库与下游区间洪水凑泄,保证下游河道泄量不超过安全泄量406m3/s。按上述原则进行调洪计算,30年一遇最高库水位为239.91m,相应库容为4855万m3。即某水库防洪高水位为239.91m。5、校核洪水位和设计洪水位50 根据确定的汛期限制水位和泄洪规模,及上述的洪水调节计算方法和基本资料进行洪水调节计算,确定水库的校核洪水位和设计洪水位。某水库1000年一遇校核水位为239.96m,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239.91m。2.3.2正常蓄水位根据《某城区后备饮用水源规划》,到2020年,某市城区总需水量为9305万m3,规划由某水库供水工程(含补充水源狗咀坑水库和盘湖水库)供水7665万m3/年,其余水量由其它水源解决。按以上供水目标,经径流调节计算,某水库所需总调节库容6177.6万m3,即需在现有调节库容3229万m3基础上,新增调节库容2948.6万m3,水库正常蓄水位由232.0m提高到247.7m。在此基础上,经调洪演算(方法见后)确定水库防洪各特征水位,在考虑安全超高及风浪影响后确定坝顶高程。该扩建方案特性参数见表2.5-1。表2.5-1某水库按供水目标确定的扩建规模特性参数表项目单位扩建后值扩建前值正常蓄水位m247.7232.0相应库容万m363183370防洪标准%3.333.33防洪高水位m250.61233.50防洪库容万m3548525设计洪水标准%22设计洪水位m250.61233.50拦洪库容万m3548525校核洪水标准%0.10.1校核洪水位m250.61233.64调洪库容万m3548549总库容万m37028.63681城市供水保证率%9595城市保证供水量万m376655480农业灌溉保证率%9090灌溉面积万亩4540200050 从表2.5-1设计成果分析,某供水工程要达到年保证供水量7665万m3(即日供水量为21万m3)的要求,坝顶高程需达到253.2m,但从水库地形来看,大坝左岸条形山鞍部高程仅为248m,需加高5.2m才能满足挡水要求,而且条形山非常单薄,地质条件差,目前后坡已出现局部塌坡现象,自身稳定开始暴露出一定问题。另外,受地形空间限制(条形山后坡脚即为电站和管理处),条形山也无法加高培厚满足稳定要求,因此正常蓄水位抬高至247.7m是不可行的。从某水库坝区地形地质情况分析,大坝加高主要受制于左岸坝肩条形山的地形及地质条件。根据勘测,该条形山地貌上属丘陵斜坡地带,山脊非常单薄,地形较陡,前坡约1:1,后坡约1:1.5,最高高程260.09m,鞍部高程仅为248m。条形山边陂类型属于土质边坡中的碎石土边坡,其上部土层主要由砾质粘土、砂质粘土组成,下部为紫红色、灰红色的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粉砂岩、绢云母板岩、石英斑岩组成。从边坡稳定性分析来看,强风化带是边坡渗漏及可能失稳的主要原因。考虑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条形山处理方案及工程总图布局,经综合比较,正常蓄水位采用237.0m,相应坝顶高程240.8m,避开了条形山顶较松散和透水性较强的砾质土层,条形山处理方案较易解决,正常蓄水位继续抬高,条形山处理难度加大,每提高1m,工程总投资约增加1200万元,而工程效益增加很少,年供水量增加不足50万m3,故正常蓄水位采用237.0m。该扩建方案特性参数见表2.5-2。表2.5-2 某水库扩建特性参数表项目单位扩建后值扩建前值正常蓄水位m237.0232.0相应库容万m343073370防洪标准%3.333.33防洪高水位m239.91233.50防洪库容万m3548525设计洪水标准%22设计洪水位m239.91233.5拦洪库容万m354852550 校核洪水标准%0.10.1校核洪水位m239.96233.64调洪库容万m3557549总库容万m348643681城市供水保证率%9595城市保证供水量万m370085480多年平均供水量万m37383.6农业灌溉保证率%9090灌溉面积万亩454020002.4水库调度运行方式2.4.1洪水调度(1)水库防洪特征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水库正常蓄水位)237.0m,30年一遇洪水位为239.91m,50年一遇洪水位239.91m,1000年一遇洪水位239.96m。(2)防洪调度为保证水库安全和保障下游防洪安全,根据调洪原则,要严格控制水位运行。1)当水库水位低于防洪高水位239.91m时,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与下游区间洪水补偿凑泄,保证下游河道泄量不超过安全泄量406m3/s;2)当水位高于防洪高水位239.91m时,以保护大坝安全为主,按照泄流能力下泄;3)最大下泄流量不超过入库洪水洪峰流量。2.4.2兴利调度(1)优先利用区间(坝后、笼仔坑、狗咀坑、盘湖水库)来水量,不足部分由某水库放水补足。(2)发电服从供水,水库排洪时可加大发电流量。50 (3)按多年调节进行供水调度,以保证供水量为控制,汛期4~9月蓄水,遇丰水年(或偏丰水年)可视水库蓄水情况加大供水,以减少弃水量;枯水期按保证供水量供水,遇特枯水年视水库蓄水情况减少供水,避免产生长时段断供。2.5施工组织2.5.1施工条件2.5.1.1对外交通及场地条件本工程的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对外交通运输线路为:从某水库坝址经西清公路到某,再经某埔公路到某市,交通便利。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营造布置可考虑利用水库管理用地进行。2.5.1.2主要原料供应条件(1)主要外购建筑材料木材、钢材、燃油及火工材料均由附近市场供应;水泥由当地水泥厂供应。(2)砼粗骨料、砂砾料、石料等来源砼粗骨料、砂料,按当地市场价就近购买。(3)电源、水源1)电源施工用电全部利用当地的系统电网,另外工地自备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一级负荷的施工备用电源。2)水源施工生产及生活用水可直接取用水库水,其水质良好,生活用水需作适当消毒和净化处理。2.5.2施工导流2.5.2.1导流标准50 本工程为Ⅲ等中型水库,主要建筑物为3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的规定及工程实际情况,选定5年一遇洪水重现期作为本阶段洪水标准。2.5.2.2导流时段的选择根据水文气象资料,本地区每年的10月~次年3月为枯水时段,水库施工期在保证供水的前提下,即从220m起调,则水库最高水位见表2.7-1。表2.7-1水库枯水期洪水调节表 最高水位备注P=20%起调水位220原溢流坝坝顶高程225.50m11~1月222.6011~2月222.6011~3月222.9110~3月223.14根据水库枯水期洪水调节成果,结合水工建筑物扩建项目、工程量及相应进度安排,考虑溢流坝施工难度较大及汛期前完成项目较多等特点,选用10月~次年3月完成溢流坝、下游护坦及下游右岸护坡施工。2.5.2.3 导流方式由于溢流坝施工期时段(10月~3次年月),进行水库枯水期洪水调节,计算调节后最高水位为223.14m(P=20%),低于原溢流坝顶高程225.5m,故无需修筑围堰导流。溢流坝施工完成后,可利用溢流坝进行防洪、泄流,其他工程进行全年施工。2.5.3 料源选择与料场开采(1)砂料场工程区的砂料使用比较方便,可以直接在某采砂场购买,运距约为14km。50 (2)石料场根据调查,石料全部在某南石料场购买,运距约为40km。料场交通便利,贮量丰富。2.5.4 主体工程施工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坝后坡的培厚及坝顶的加高(溢流及非溢流坝)、条形山处理、上坝公路改造、下游右岸护坡、下游护坦及坪上引水陂等项目。2.5.3施工总布置2.5.3.1施工总布置的规划原则施工规划本着既要方便施工、方便管理又要尽量少占民用土地的原则进行施工布置。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营地布置均可在水库管理用地范围内进行布置,无需另外征用。2.5.3.2分区布置规划考虑施工交通要求和临时征地等因素,将施工营地设置在水库管理范围内,营地内设置生活福利房屋、施工仓库及施工工厂等。2.5.3.3土石方平衡及弃渣规划主体工程土石方开挖为.80m3,土方回填利用量约为15440m3,经平衡分析,本工程产生弃渣约为9.63万m3,弃渣全部直接运至坝区下游约1km的弃渣场平整,弃渣场占地面积为约60亩(弃渣场内规划临时堆土场占地约8亩,按3m堆高临时堆放利用料)。土石方平衡见表2.7-2。表2.7-2土石方平衡表单位:m3项目土方开挖石方开挖土方利用石方利用弃渣砌石坝430461461714920 42743左坝山头处理1910120920  4002150 上坝公路21001700520 3280分层取水塔530.8   530.8坪上引水陂63693403  9772合计71146.84064015440 96346.82.5.3.4主要临建工程量及施工占地面积本工程各类生产设施、生活福利房屋和工棚等建筑面积总计2700m2,施工营地临时占地面积约7100m2,均为水库管理用地。施工场地布置占地见表2.7-3。具体布置见图“施工总布置图(G-3523-01)”。表2.7-3施工场地占地面积表项目建筑面积(m2)占地面积(m2)备注机械设备停放场 2000 临时生活、办公区6001200 综合仓库300600 综合加工厂700900 金结安装厂300600 砼拌和系统 600 机械修配、养护厂8001200 合计27007100 2.5.4施工总进度50 根据工程特点,经分析,初拟本工程总工期16个月,其中准备工期2个月(第1年8~9月);主体工程施工14个月,与施工准备期平行1个月进行(第1年9月~第2年10月);工程竣工收尾期1个月(第2年11月)。施工高峰人数300人,平均人数240人,总劳力15.24万工日。土石方开挖:约1.60万m3/月;土方填筑:约0.497万m3/月;砼浇筑:约0.31万m3/月。2.6淹没、占地与移民安置规划概况2.6.1水库淹没处理经过现场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核实,本次扩建工程淹没农用地共453.10亩,其中耕地37.10亩(包括水田15.60亩;旱地21.50亩)及林地416亩;淹没零星果木约2050棵,坟墓拆迁110座,涉及投资为723.72万元。2.6.2工程占地本次扩建工程占地主要实物指标:工程永久占地91.90亩(其中耕地60亩,为弃渣场占地;林地13.60亩,主要为上坝公路占地0.90亩、坝身扩建占地2.20亩及左坝山头平整占地10.50亩,均属管理范围内用地,无需征用;未利用地18.30亩,为引水陂、堤岸占地);临时用地15.80亩(包括施工临时道路用地5.0亩,其中2亩为管理范围内用地,无需征用;施工营造布置用地用地10.80亩,属管理范围内用地),涉及投资为224.01万元。2.6.3移民生产安置根据实际调查,工程不涉及房屋拆迁、人口迁移,故本次水库扩建工程不涉及移民安置问题。库区土地征用线以下范围淹没耕地为37.10亩,工程扩建永久占用耕地60亩,故本次扩建工程涉及耕地共97.10亩。该地区属某县某镇,人均耕地约0.51亩,50 相应涉及生产安置人口约为190人。生产安置规划的目的是让被占地的部门或农民尽量减少或消除因占地带来的影响,逐步恢复到占地前生活水平并略有提高。通过与地方政府的研究,本次生产安置可在本村镇的区域内作适当的土地调整和利用补偿费进行土地改造,恢复原有的耕地面积,以维持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2.7投资估算某水库扩建工程总投资8737.22万元。枢纽工程投资7493.87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部分投资5347.48万元,设备购置费200.86万元,独立费用1167.83万元,基本预备费671.62万元。建设期还款利息为106.09万元。专项部分工程投资1243.35万元。其中:水库移民及拆迁征地补偿费用947.72万元,工程管理信息自动化系统171.48万元,水土保持工程71.82万元,环境保护工程52.33万元。表2.9-1工程项目估算总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设备购置费独立费用合计I枢纽工程部分投资合计5347.48200.861167.836716.17一第一部分建筑工程5004.815004.811一、桨砌石重力坝2172.822172.822二、右坝肩处理工程1698.051698.053三、上坝公路工程36.2536.254四、下游右岸护坡工程139.82139.825五、溢流坝下游护坦87.4387.436六、分层取水塔87.5187.517七、水陂工程611.08611.0850 8八、其他建筑工程171.84171.84二第二部分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12.46101.02113.481一、电气设备及安装工程12.4614.7527.212二、公用设备及安装工程86.2786.27三第三部分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204.0799.85303.911一、闸门设备及安装工程41.4198.591402二、压力钢管购置及安装工程162.651.26163.91四第四部分临时工程126.14126.141一、临时交通工程8.698.692二、临时房屋建筑工程12.612.63五、其他临时工程104.85104.85五第五部分独立费用1167.831167.831建设管理费190.42190.422工程建设监理费138.57138.573生产准备费0.80.84工程科学研究试验费26.7426.745工程勘测设计费703.72703.726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7其他107.57107.57一至五部分投资合计6716.17基本预备费671.62静态总投资7387.78价差预备费建设期融资利息106.09枢纽工程部分总投资7493.87II专项工程部分投资1243.351水库移民及拆迁征地补偿947.722工程管理信息自动化系统工程171.4850 3水土保持工程71.82环境保护工程52.33III工程项目总投资8737.222.8工程主要特性指标某水库扩建工程主要特性指标详见表2.10-1。表2.10-1某水库扩建工程特性表项目单位数量(扩建前)水文特征多年平均降雨量mm1605.5(1500)最大年降雨量mm2271.6(2309)最小年降雨量mm1171.5(904.5)多年平均径流量万m38176.8(6868.5)设计重现期年50(50)洪峰流量m3/s698.30(721)洪水历时d3(3)洪水总量万m32536.71(2059.9)校核重现期年1000(500)洪峰流量m3/s1086.03(1022)洪水历时d3(3)洪水总量万m34515.65(3574.6)水库特征校核洪水位m239.96(233.64)设计洪水位m239.91(233.5)正常蓄水位m237.00(232)死水位m193(193)正常库容万m34307(3370)总库容万m34864(3712)其中调洪库容万m3548(342)兴利库容万m34166(3229)死库容万m3141(141)大坝型浆砌石重力坝50 坝最大坝高m66.1(58.9)坝顶高程m240.8(233.7)坝顶长度m245.0(218)溢洪道溢洪道坝顶宽度m6.0(6)型式开敞式实用堰控制段闸门数2闸孔宽度(单孔)m10工作闸门弧形闸门堰顶高程m231.5(225.37)下游设计水位高程m184.35(183.49)下游校核水位高程m185.55(185.14)设计洪水位相应泄量m3/s698.30(515)校核洪水位相应泄量m3/s1002.8(915)水电站电站装机容量MW1300(1300)水库淹没和工程征地水库淹没搬迁人口人0拆迁房屋m20永久占地亩453.1临时占地亩0工程占地搬迁人口人0拆迁房屋m20永久占地亩91.9临时占地亩15.8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万m37.62石方开挖万m34.04回填C10万m31.35回填土方万m31.54C15混凝土万m30.35C20混凝土m3781850 C25混凝土m31275C30混凝土m31303砌块石m355772主要工程量D1000灌注桩根148φ30土钉(长20m)根869φ30土钉(长15m)根664φ30土钉(长10m)根1285C20混凝土地下连续墙m3500帷幕灌浆m23800草皮护坡m219371工程总投资万元8631.13经济评价指标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23经济净现值万元14635.93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22.35%50 第三章工程分析3.1工程扩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有效地解决某镇的防洪问题,提高某镇的防洪减灾能力。某河下游的某镇(由原某、某两镇合并),是某市的卫星镇,其工农业和商业、外贸发展迅速,基础设施也大幅度增加,近年来工农业产值更以每年20%的幅度增长。现有总人口接近3万人。各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地势较低,经常遭受山洪侵袭。某水库建成后,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但仅使得某镇的防洪能力达到了10年一遇。按目前的情况,若再次发生1991年洪水,某镇社会经济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仍得不到应有的保障,2007年“6.9”洪水就是最好的证明。若根据1991年的经济损失按每年16%的增长率计算,则2010年水平洪灾直接损失将达57404万元。随着某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工农业产值快速增长,人口不断增加,某镇防洪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淹不起。为了实现某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某水库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某镇的防洪能力,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当前,某河两岸众多建筑、居民住房直接建在堤岸上或堤岸附近,拆迁困难,加高防洪堤难度较大,且两岸建筑高程较低,在没有完善的排水措施前提下,即使加高堤防,容易发生内涝,甚至某河洪水倒灌进入居民区。因此,提升某水库的防洪调度能力,加大某水库对下游防护区的保护力度,是解决下游防洪问题的有效且实际的措施。2.充分利用某河的优质水源,进一步保障用水,解决远期用水之忧。某水库供水工程是某市委、市政府为改善某市区饮用水水质而建设的民心工程,水库水经封闭的输水渠道向某市自来水厂等供应原水。某水库的供水范围为某城区的江南城区、江北老城区、某县新城及东升工业园区。根据水库实测资料,水库建成自今每年发生大量弃水,白白浪费水源。据统计,2005年弃水2088万m3,2006年弃水5067万m3,2007年弃水3457万m3,因此,为充分利用水源,扩建某水库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某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规划》预测,到2010年,某市区城市需水总量达5382万m3,接近某水库供水工程目前的设计年供水量5480万m3的能力;到2020年,某市区城市需水总量达9305万m3,大大超过目前某水库供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50 因此,某市区必须在2020年前通过水源地改扩建、新水源建设等措施来增加包括城市综合生活用水在内的城市供水量。目前,某水库扩建工程已列入广东省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广东省山区水利基础设施“十一五”规划和某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规划。根据《某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规划》及《某城区后备饮用水源规划》,规划近期通过扩建某水库来增加某城区供水量,远期通过新水源建设增加某城区东南部和沿江经济带供水量,以满足某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但新水源建设预计到2012年~2013年才能建成运行。因此,在此之前,某城区的需水量需由某水库保证。到2012年,某市区城市需水总量预计达6166.6万m3;2013年需水总量预计达6558.9万m3,均超过目前某水库供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因此扩建某水库已迫在眉睫。3.增加保灌面积,保证粮食生产、三高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某水库灌区分布于水库下游莆田、蒲蔚、筀竹、某江、阁公岭、直坑、将军阁等村,灌溉面积达4540亩。某水库原设计保灌面积2000亩,剩余2540亩耕地无法保证灌溉。由于天然来水年际和年内分配不均匀,使得枯水年和枯水期时2540亩耕地缺水严重,农业生产得不到保证。因此,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耕地资源,保证粮食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提高农业技术的同时,扩建某水库,增加对下游的灌溉水量,增加保灌面积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4.为某市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某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市区人口也在不断增加,1992年中央又把某市划为沿海经济开发区,目前某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东升工业园等重要工业区也已初具规模,某市工农业产值均有大幅度增长。某市作为粤东北区域中的“森林围城、世界客都、区域中心城市”,随着铁路、高速公路开通,拉近与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将得到发挥,新的发展机遇很快就会到来,为此必须把握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遇,充分发挥某作为次沿海地区和珠三角通往内陆省份重要门户的作用,从战略高度抓住机遇谋发展,搞好基础工程建设,最近,某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决策,在这个目标和背景下,某水库扩建工程正逢其时,必须抓紧建设。3.2某水库扩建工程的规划符合性分析50 根据《某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规划》及《某城区后备饮用水源规划》,规划近期通过扩建某水库来增加某城区供水量,远期通过新水源建设增加某城区东南部和沿江经济带供水量,以满足某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但新水源建设预计到2012年~2013年才能建成运行。因此,在此之前,某城区的需水量需由某水库保证。到2012年,某市区城市需水总量预计达6166.6万m3;2013年需水总量预计达6558.9万m3,均超过某水库供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因此扩建某水库已迫在眉睫。根据《广东省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修改稿,将某市某水库扩建供水工程作为广东省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项目,工程主要向某市供水。根据广东省某市发展和改革局所发的《关于征求对《广东省山区水利基础设施“十一五”规划》意见的复函》,建议增加某市某水库扩建工程作为“广东省山区水利基础设施‘十一五’规划工程。同时,某市某水库扩建工程也列入了《某市“十一五”中型水库规划》及《某市“十一五”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规划》。3.3环境影响分析3.3.1施工影响分析3.3.1.1施工影响因素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场地布置、料场、渣场、施工方式、机械运行、交通运输、施工营地及人员活动的影响等方面。施工场地布置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占用土地、破坏土壤植被等方面。料场、渣场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为土石方采掘要破坏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地貌以及植被,弃土、弃渣可能会引起二次污染和现有环境的改变。本工程量大,需要大量的土石方,并可能产生大量的弃土,可能会加剧地区的水土流失,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本工程的施工方式是以机械设备为主,辅以人工施工方式,大量机械设备的运行会产生大气、噪声污染,机械的维护、修理也可能有冲洗废水产生。交通运输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运输道路建设产生的影响及车辆行使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运输道路建设要占用土地,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内燃机燃烧会产生NO2及噪音污染,同时还会发生扬尘、粉尘散落等情况。50 施工人群集中的地方,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置不当会对局部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而且由于生活和居住条件简陋,产生疾病的机会也可能增加。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针对以上几方面,根据各项工程的项目组成及施工特点分别进行分析。3.3.1.2施工期污染源(1)水土流失影响源及施工占地生态影响本工程永久占地73.60亩(其中林地13.60亩,主要为上坝公路占地0.90亩、坝身扩建占地2.20亩及左坝山头平整占地10.50亩;未利用地60亩,为弃渣场占地);临时用地15.80亩(包括施工临时道路用地5.0亩;施工营造布置用地用地10.80亩,均属管理范围内用地,无需征用)。工程施工开挖和和占压将破坏原有表土、植被和水保设施,改变原有地貌和景观,使其失去固土防冲能力,从而造成水土流失。此外渣堆为松散堆积体,如不妥善处理易造成剧烈水土流失甚至滑坡泥石流,因此在预测评价及拟订防护措施时,应给予高度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场地平整、土石方开挖等施工活动将会使施工占地范围内的一些植被数量和类型受到破坏,原有的植被类型的结构和分布将发生变化。占地范围内地表植被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区域的植被覆盖率,加重工程区域的水土流失。占地范围内现有动物的栖息地将遭到一定程度破坏,施工区域的动物被迫外迁,在这区域中生活的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将会减少。(2)水污染源1)生活污水根据本工程施工布置、施工人数及分布,确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量及其主要污染物负荷。高峰期施工人数300人,水电工程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量标准为0.2m3/cap.d。根据污水处理设计规范,生活污水处理率要达到80%。污染物主要是有机污染物,衡量指标主要为BOD5、COD和SS,污水水质可参考同类工程生活污水的排放浓度,BOD5取100mg/L,COD取150mg/L,SS取300mg/L。施工高峰期日排生活污水量为48.00m350 /d,设计流量系数取1.5,施工期间可能产生污水量达3.08万t。生活污水若处理和排放不当会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增加水体中氨氮和总氮的含量,使水质恶化。施工区施工人数、污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量见表3.3-1。表3.3-1施工区施工高峰期生活污水排放量表工区人数污水排放总量(万m3)污水规模(m3/d)设计流量(m3/d)主要污染物负荷(kg/d)BOD5CODSS工程施工区3003.0848.0072.007.2010.8021.60生产生活区位于山区,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将对纳污水体产生影响,因此应对工程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相应排放标准后再排放。根据工程施工布置特点,采取分散处理的方法,处理后的污水应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排入库区周边林地,严禁将污水排放至库区及下游河道。2)施工废水施工期间主要的生产废水是施工机械冲洗水以及混凝土搅拌系统废水。生产区布置于水源保护区范围外的下游。①混凝土搅拌系统废水根据同类工程施工废水监测资料:混凝土拌和系统料斗冲洗废水悬浮物浓度20000mg/L,pH值9~12。根据类比调查,拌合机料斗冲洗水约6m3/d.个.次(每台每天冲洗2次),计每天12m3/台。施工期约产生废水3.08万t。②含油废水含油废水主要来自汽车保养和机械修理。本工程施工期间在每个生产生活工区设立一个机械汽车停放和保养站,施工机械、车辆冲洗主要含有泥沙和石油类等污染物,其SS最大浓度约为2000mg/L,石油类浓度约为20mg/L。每台水电施工机械产生冲洗废水0.3m3/d,高峰期大型施工机械约65辆(不包括砼拌和机),高峰期日产含油废水29.50m3/d。施工期约产生废水1.25万t。50 施工废水未经处理达标排放后不可以排放。处理后出水浓度要求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及排入周边林地,严禁将污水排放至库区及下游河道。对沉淀池污泥应脱水成泥饼后再外运至堆渣场,不能任意丢弃。(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期机械开挖、填筑、装卸、搅拌和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散落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秋、冬季节空气干燥,盛行西北风,平均风速达2.5m/s~3.0m/s,扬尘的影响将比较明显,其影响对象仍是施工现场周围和运输道路两旁的居民住宅区等环境敏感点。水利工程各类施工活动粉尘排放量的类比调查结果见表3-2,可见运输卡车在临时路面上行驶和施工现场风侵蚀是本项目最主要的扬尘来源。施工过程TSP现场实测浓度见表3.3-3。表3.3-2水利工程各类施工活动粉尘排放量类比调查结果表施工区域施工活动类型粉尘排放量(kg/d)堆土区从运料车卸料0.75工地风侵蚀46.1筑堤工地运输卡车装料0.48运输卡车卸料0.75推土机推土36工地风侵蚀36.5运输线路运输车在临时路面支线行驶432运输车在水泥路面支线行驶213表3.3-3施工过程TSP现场实测浓度表施工阶段起尘因素风速(m/s)距离(m)浓度(mg/m3)土方装卸2.45011.7运输10019.750 现场施工1505.0灰土装卸1.2509.0混合1001.7运输1500.8石料运输2.45011.710019.71505.0(4)噪声本项目的环境噪声源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开挖、运输和填筑等运作,本工程施工区域大,施工区噪声源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且相对集中。交通噪声由汽车和轮驳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产生的引擎声和喇叭声,具有流动的特点,影响范围相对较大。其影响的主要对象是施工区内外公路沿线的居民。工程共需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约80台,这些机械设备在施工作业中所产生的噪声在一定范围内,其噪声值是较大的,使用的各种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值及不同距离预测值见表3.3-4。表3.3-4各类施工机械的噪声预测值表Leq[dB(A)]与噪声源距离(m)52040506080100200装载机9078727068666458推土机8674686664626054挖掘机8472666462605852卡车8977716967656357移动式吊车8674686664626054沙石料加工系统9583777573716963反铲8472666462605852本工程声环境评价范围内敏感点为城区居民点,施工期间的噪声评价标准参照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即昼间标准值为55dB50 (A),夜间标准值为45dB(A)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如表3.3-5。表3.3-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表Leq[dB(A)]施工项目主要机械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震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工程主要环境敏感点为水库管理处及施工道路沿线附近居民。施工道路带来的交通噪声可能对附近的居民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防护,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和声环境污染对区域环境的影响。(5)固体废物影响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包括施工弃渣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工程弃渣将在水土流失影响部分论述。本工程共布置了2个临时生活区,比较集中,给生活垃圾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包括施工弃渣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工程弃渣将在水土流失影响部分论述。本工程共布置了2个临时生活区,比较集中,给生活垃圾处理带来了便利。由于工地人员生活相对简单,因此取0.5kg/人.d,施工期间日产生活垃圾150kg,共产生垃圾64.20t,约合51.36m3。这些生活垃圾如处理不当,会影响工区的卫生环境,严重的可造成鼠患和引起疫情。从类似工程调查看,生活垃圾处理较简单,且处理方法成熟,因此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不会带来环境问题。各工区施工高峰期日产固体废物量见表3.3-6。表3.3-6各工区施工高峰期日产固体废物量表序号地点高峰期人数(人)固体废物量(kg/d)1工程施工区300150(6)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影响50 本项目占用地主要为水库管理用地。工程实施不会使动物和植物的栖息、迁移以及抵御内外干扰的条件发生变化,因此,本项目实施对区域植物体系的异质化程度影响很小。2)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工程建设除会对工程施工占地产生影响外,还会对施工占地周边区域产生一定的影响,项目区内植物生长茂盛,现有植被多为林地,动、植物的物种较为丰富,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工程的施工(如土方开挖),将彻底破坏地表植被,地面变为裸地,生物多样性指数将锐降,如不及时恢复植被,局部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将受到严重破坏。但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等技术经济均可行的绿化措施来恢复和重建,因此受影响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可以在不长的时间内恢复到开挖前的水平。工程建设并不会对项目区生物的多样性产生明显影响。3)对水生生态的影响由于本次工程属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不会改变枢纽原有的上、下游水生态环境。枢纽不会对其洄游造成大的影响。从工程性质分析,对水生生物的生物量和物种的影响不大,不会对某个物种造成毁灭性的影响。4)珍稀濒危物种的损失情况根据现场调查,本工程的实施没有影响到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绝大多数为一般物种和本地区常见物种,而且都是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措施进行人工重建和恢复的,故不会造成珍稀濒危物种的损失。5)工程弃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弃渣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料及堤身表土剥离后产生的废土方,采样分析表明这些弃渣属于无毒无害的固体废弃物,回填后的渣场只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问题。(7)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项目区地处内河地区,水质良好,但气候高温湿润,施工人员居住集中、工地生活卫生条件较差,容易引起传染病,所以,施工期间除了施工单位要注意自身卫生外,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必须配合做好施工区的卫生防疫工作。3.3.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50 3.3.2.1枢纽功能分析某水库建成后,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但仅使得某镇的防洪能力达到了10年一遇,某镇社会经济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仍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某水库的扩建,能大大提升某水库的防洪调度能力,加大某水库对下游防护区的保护力度,真正而有效地解决某镇的防洪问题。某水库现有设计供水量为15万m3/日,但水库建成至今每年发生大量弃水,白白浪费优质水源。据统计,2005年弃水2088万m3,2006年弃水5067万m3,2007年弃水3457万m3。某水库的扩建,可充分利用某河的优质水源,进一步保障用水,解决远期用水之忧,是具有前瞻性的关键性工程。某水库灌区分布于水库下游莆田、蒲蔚、筀竹、某江、阁公岭、直坑、将军阁等村,灌溉面积达4540亩。某水库原设计保灌面积2000亩,剩余2540亩耕地无法保证灌溉。扩建某水库,能增加对下游的灌溉水量,增加保灌面积,保证粮食生产、三高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3.3.2.2水库淹没及工程占地经过现场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核实,本次扩建工程淹没农用地共453.10亩,其中耕地37.10亩(包括水田15.60亩;旱地21.50亩)及林地416亩;淹没零星果木约2050棵,坟墓拆迁110座,涉及投资为723.72万元。本次扩建工程占地主要实物指标:工程永久占地91.90亩(其中耕地60亩,为弃渣场占地;林地13.60亩,主要为上坝公路占地0.90亩、坝身扩建占地2.20亩及左坝山头平整占地10.50亩,均属管理范围内用地,无需征用;未利用地18.30亩,为引水陂、堤岸占地);临时用地15.80亩(包括施工临时道路用地5.0亩,其中2亩为管理范围内用地,无需征用;施工营造布置用地用地10.80亩,属管理范围内用地),涉及投资为224.01万元。根据实际调查,工程不涉及房屋拆迁、人口迁移,故本次水库扩建工程不涉及移民安置问题。库区土地征用线以下范围淹没耕地为37.10亩,工程扩建永久占用耕地60亩,故本次扩建工程涉及耕地共97.10亩。该地区属某县某50 镇,人均耕地约0.51亩,相应涉及生产安置人口约为190人。生产安置规划的目的是让被占地的部门或农民尽量减少或消除因占地带来的影响,逐步恢复到占地前生活水平并略有提高。通过与地方政府的研究,本次生产安置可在本村镇的区域内作适当的土地调整和利用补偿费进行土地改造,恢复原有的耕地面积,以维持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工程扩建淹没范围小,主要破坏库区内山体植被;工程建设占用土地均属库区管理范围内用地,不会对当地的土地资源利用造成影响。工程扩建淹没及建设用地主要对库区范围内植被产生影响。3.3.2.3对水文情势的影响某水库工程位于某市的东南方,坝址位于某江一级支流某河中游的某村,属某县境内,距某市区约25km。本次加固扩建工程实施后,提高了某水库的防洪库容,减小了水库的最大控泄流量,洪水经水库调节,削峰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进一步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工程的建设对工程区域的水文情势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3.3.2.4对水温的影响某水库扩建后,水库正常蓄水位由232.0m提高到237.0m,水库总库容由原来的3712万m3增加到4864万m3,水库坝址多年平均年径流量8176.8万m3。根据我国通用的库水替换次数(《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DJ214-83)》)公式判断拟建项目水体水温结构类型:a=(多年平均入库径流量)/(总库容),计算得a值为1.16,由此判断拟建项目水库水温结构为分层型(当a<10时,水库为分层型;a>20时水库为混合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