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8.50 KB
- 41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江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40
目录1项目由来32工程概况4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地点42.2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42.3产业政策及选址可行性分析73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73.1自然环境概况73.2社会环境概况113.3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123.4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123.5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123.6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123.7生态环境现状133.8项目四至134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34.1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134.2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144.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154.4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54.5生态环境防治措施164.6水土保持措施175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175.1营运期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175.2营运期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95.3营运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215.4营运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215.5营运期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226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27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2340
7.1环境管理237.2环境监测238公众参与258.1调查目的258.2调查方法258.3工作组织情况及调查对象258.4调查内容268.5公众参与公示268.6调查统计结果与分析358.7公众参与小结399评价结论399.1建设项目基本概况399.2产业政策及规划合理性分析409.3项目区域环境现状评价结论409.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409.5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4110联系方式4140
1项目由来九仙温泉资源丰富,日出水量达3000立方米/日,属于特大矿藏,水温49—52℃,富含钙、钠、钾、铁、镁、硫、氮、硅、氟、氡等30多钟矿物质,水质为重碳酸钠型,PH值8.4,溶解固形物159.52—183.56毫升/升,偏硅酸39毫克/升,氟6.01毫克/升,硫化氢0.16—0.25毫克/升。可舒筋活血、美容养肤,防衰老、软化血管、促进骨的生长、降低调节血压等有明显效果。因富含硫磺,其沐浴梳洗的润滑感、舒适感更是无与伦比。该地年平均气温13.1度,盛夏酷暑时节平均气温为21度。是天然的“夏季避暑、冬季避寒”的休养胜地,是不可多得的一年四季可开发利用的高山温泉。洗浴温泉是一种自然疗法,其化学物质可刺激自律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温泉依不同的泉质有不同的疗效,就整体而言主要的疗效有:热疗效果、机械力学效应、温泉的适应症、治未病健康管理体系。根据中医学“上工治未病”理念,在健康保健业务中,中医预防亚健康可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除了传统的中医针灸、推拿、膏药等内病外治方法,中医药温泉成为现代家庭健康保健的有效医疗手段。温泉养生正是以中医药治未病的健康理念为核心,开创全新的高端健康生活模式。江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的建设,将围绕九仙温泉对于人体健康的医学作用,进行深度开发、综合利用,全力研发和打造温泉保健、康复、养生旅游度假产品,意义十分重大。江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位于奉新县九仙村。项目分2个地块进行建设,1#地块位于项目的西北部,为409.5亩;2#地块位于项目的东南部,为790.5亩。项目总占地面积1200亩,其中游客服务中心150亩、温泉体验中区400亩、养生旅居区350亩、生态农业休闲区300亩。总投资63893.13万元,建设期36个月。本项目不含地下温泉开采内容。40
2工程概况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地点项目名称:江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建设性质:新建用地性质:商业、旅游、住宿用地建设地点:江西省奉新县澡溪乡九仙村。项目总占地1200亩。项目分2个地块进行建设,1#地块位于项目的西北部(地理位置坐标东经114°55′45.48″~114°56′17.52″、北纬28°47′34.80″~28°48′9.0″),为409.5亩;2#地块位于项目的东南部(地理位置坐标东经114°56′24.0″~114°57′1.44、北纬28°47′14.64″~28°47′47.04″),为790.5亩。周边四至:项目东侧为223省道,项目南侧、西侧为山林,北侧为九仙村及山林。项目内容:奉新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的建设内容围绕“一心三区”,一心主要是指游客服务中心,三区主要是指温泉体验区、养生旅居区、生态农业休闲区。建设单位:江西省九仙温泉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期:36个月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63893.1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251万元,占总投资的1.96%。2.2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1、建设内容奉新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的建设内容围绕“一心三区”,一心主要是指游客服务中心,三区主要是指温泉体验区、养生旅居区、生态农业休闲区,建设一个以温泉度假为主题的旅游区。本项目占地面积1200亩,其中游客服务中心150亩、温泉体验区400亩、养生旅居区350亩、生态农业休闲区300亩。项目组成表详见表2-1。表2-1项目组成表工程类别工程名称规模备注主体工程游客服务中心(150亩)游客服务大楼,占地1100m2建筑面积4000m2,四层框架结构,一楼主要为游客接待中心、售票中心,二楼设置有医务室、办公室,三楼设置有办公室、会议室,四楼设置有设备房、多媒体房。建筑面积1500m2,三层框架结构40
大型购物中心,占地750m2民俗风情一条街,占地40亩建筑面积8000m2,内部设置民族性产品、特产、旅游纪念品,同时游客可以在内部参观一下民俗文化展览,更多的了解民俗文化。部分建筑用于拆迁居民安置用,约安置10户居民35人。景观广场,占地10亩/公共停车场,占地50亩停车场面积:28000m2,入口、绿化等面积5333.5m2,可提供车位500个。温泉体验区(400亩)露天温泉区域,占地250亩设置100个专享温泉泡池和20个集体泡池亲水池区域,占地100亩建筑面积500m2,设置有2个游泳池和1个水上运动池,单个游泳池面积为1800m2,水深在1.3-1.8米,水上运动池面积为5000m2,水深设置在1.4-1.6米之间。温泉楼,占地50亩建筑面积6000m2的五层框架结构建筑,一楼主要为接待中心,二楼和三楼设置有10个集体泡池,四楼和五楼为专享温泉泡池。养生旅居区(350亩)普通酒店,占地1600m2两栋,每栋建筑面积14000m2,建筑面积28000m2。设置有500间普通客房、20间高级客房,同时还设置有餐厅、健身房、棋牌室、机房、会议室等。中档酒店,占地850m2建筑面积15000m2,设置有200间普通客房、10间高级客房,还建设有餐厅、茶吧、按摩区、棋牌室、健身房、西餐厅、设备房等内容。高级酒店,占地340m2建筑面积4000m2,设置有30间高级客房,内部设置有接待厅、健身房、会议室、商务中心等内容。美味楼,占地1500m2建筑面积3000m2,两层框架结构,一楼主要设置厨房和大厅,二楼主要设置包间。禅修养生区建筑面积2000m2。员工宿舍1200m2建筑面积为4000m2的员工宿舍。员工宿舍为五层框架结构,每层建筑面积为800m2,一共设置有180间宿舍。生态休闲区(300亩)菜园,占地50亩两块季节性蔬菜3块大棚蔬菜,种植一些季节性蔬菜和大棚蔬菜。果园,占地100亩设置一片猕猴桃林和一片桔子林。茶树园,占地100亩种植茶树。自主种植区,占地50亩设置游客自主种植区域。辅助工程道路区域内道路(含游步道),全长约42.2km,157650m2,区外主干道(公路)4.5km主干道为水泥或预制水泥石块;车行次干道为水泥硬化路面;游步道为青石路、砖块铺砌路或石板路。区外主干道(公路)与现有公路连接,长4.5公里。公用工程给水工程冷水日常供水量1735.4m3/d,最大供水量6895.4m3/d山泉水,铺设冷水管网温泉水日常供水量由现有项目区域外泉眼供应,铺设温泉水管网40
921.15m3/d,最大供水量2211.15m3/d排水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项目运营过程产生的废水收集处理达标后,排入澡溪河,流经21.8Km汇入南潦河。锅炉锅炉房配2台4吨燃气锅炉1台锅炉位于2#地块的员工宿舍的西北侧,另一台锅炉位于2#地块的温泉楼南侧,每台锅炉分别设1根烟囱供电工程从镇上高压线引入一路,另外从附近江子里水电站引入一路二路10KV/绿化工程区域内绿化绿地率达35%/环保工程废水治理污水处理装置、中水回用处理系统设计能力:991.8t/d/废气治理油烟净化系统1套/2、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22。表2-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指标名称建筑面积(㎡)备注总用地面积800004总建筑面积79060其中游客服务中心游客服务大楼40004层大型购物中心15003层民俗风情一条街80001层/3层,部分安置房停车场管理用房601层温泉体验区露天温泉区域30001层亲水池区域5001层温泉楼60005层养生旅居区普通酒店28000500间普通客房、20间高级客房40
中档酒店15000200间普通客房、10间高级客房高级酒店400030间高级客房美味楼30002层禅修养生区20001层员工宿舍40005层容积率0.1道路面积(㎡)157650绿化面积(㎡)280001.4绿化率(%)352.3产业政策及选址可行性分析根据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分析,对照当前国家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项目属鼓励类中第三十四类“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及其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服务”,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政策。本项目选址不处于百丈山—萝卜潭风景名胜区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处于一级保护区外围的二级保护区内,本项目区总占地面积800004m2(约1200亩,80公顷),现主要有农用地、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构成,其中农用地68.8134公顷,拟占用农用地中耕地31.4200公顷,拟占建设用地7.3200公顷,拟占用未利用地3.8666公顷。项目总用地中,规划住宅用地部分占用52.874公顷,旅游开发用地部分占用27.126公顷。项目已获得宜春市国土资源局出具的《关于江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用地初审意见》(宜市国土资预字[2013]32号),项目选址符合宜春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选址可行。3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1自然环境概况3.1.1地理位置奉新县位于江西省的西北部,南起北纬28°34′,北抵28°52′,西至东径114°44′,东至东径115°33′,南北宽约32.3公里,东西长约78.3公里,总面积1644.87平方公里,山地面积为73.67公里,全县为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条形地域,地势三面环册,西高东低,逐渐向中、东倾斜。40
本项目选址位于江西省奉新县澡溪乡九仙村,地块中心地理坐标为28º47´36.96"N,114º56´30.12"E,奉新县毗邻江西省省会城市南昌,距昌铜高速20公里,紧邻223省道,距昌北机场120公里,处在南昌市1小时交通圈上,处于中部城市圈中心,区位、交通优势明显。3.1.2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1)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勘探资料,项目地质情况良好,能有效承载项目建筑。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江西省部分)》(GB18306—2001),项目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小于0.05g,属无震区。参考场址附近建筑物的地质勘探成果,拟建场地范围内未发现地震诱发因素,核定本区地震烈度为6度区域。按国标GB20011-2001规范要求,同时考虑到建筑物得重要性,项目建筑按7度构造抗震设防。(2)地形地貌奉新县属赣西北九岭山的分支及余脉,分北、中、南三大支脉,向东伸展。县境三面环山,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从西向中、东部逐渐倾斜、低落,构成明显的西部中低山地、中部多丘陵、东部低丘河谷平原,属典型的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奉新县城位于南潦河北岸,土壤为冲积层,北部及西北部多缓坡与小丘陵,东南部多为粮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坡度一般均小于1:6,地面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系)在海拔40m至78m之间。土壤呈中性偏酸。山丘以红壤为主,间有黄壤;河谷平原多冲击土。耕作土壤主要由黄泥田、潮泥田、紫泥田、石灰泥田等。耕植土:灰褐色,稍湿,松散状态,含植物根系,松散,层顶埋深0.00m,层厚0.00~1.00m。含砾粉质粘土:灰黄、浅红色,可塑状态,摇震无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土质不均,含10~20%左右圆砾和卵石,成分以石英、硅质岩为主,亚圆形,粒径2~50mm,层顶埋深0.00~1.00m,层厚1.00~4.80m(由山顶到山脚逐渐增厚)。场地内及附近无断裂构造,无不良地质现象,区域稳定性良好。(3)区位交通奉新县城距省会南昌60公里,到昌北机场68公里,离港口城市九江170公里,2011年底新开通的全长38公里40
的昌奉高速大大拉近了奉新与南昌的距离,高速直通江西省最大的客运枢纽中心——南昌西站,未来将规划九江至长沙的九长铁路等等这些都让奉新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交通更便捷,伴随着未来江西省行政区划的改革调整,以及南昌扩大辖区的趋势,奉新将很有机会作为南昌这个华东地区特大型城市的“半小时圈县区”出现在世人面前。奉新县工业园区交通网络完善,主次干道硬化面积达25万平方米,距320国道20公里、南昌火车站55公里、南昌机场60公里、九江码头165公里,交通便捷。(4)水文条件宜春市境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河流有55条,总河长2566千米,大于1000平方公里河流有袁水、肖江、锦江、潦河、北潦河、清丰山溪共6条。项目附近的河流主要为南潦河,属长江流域修河水系,鄱阳湖水网区。潦河分南潦河和北潦河,北潦河又分南北两条支流,南支发源于靖安县的白沙坪,经西街、高湖、双溪、奉新县干洲乡的雇埠邹家境,流入鼎湖乡辖的竹林村。北支发源于靖安县的大武堂山麓,经罗湾、澡都、庙前街、仁首乡的洲尾黄家入境,流入龙津镇辖的桐城熊家,南北两条支流桐城熊家汇合后经排沙喻家,上河周家、北口张家、徐家埠流入义兴口,南北潦河汇合后,经万家埠流入永修县修河后注入鄱阳湖。地下水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裂隙溶洞水、基岩裂隙水四种类型,全市地下水多年总储量3.548亿立方米,主要属松散岩类孔隙水,约占地下水总量的88%。地下水池埋深为2.65~2.8m,含水层为下部中粗砂和粉细砂层。根据地质情况,本工程基础宜浅埋,选全风化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作为建筑物浅基础持力层。3.1.3气象条件宜春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冬季冷而夏季热,春季湿而秋季干,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霜期短,气候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和林木生长。主要候特征如下:气温:全市年平均气温16.2℃~17.7℃,东南部较高,西北部较低;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6℃~5.3℃,南部高于北部;夏季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3℃~29.6℃,东部高于西部;降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为1624.9mm,各县(市、区)年降水量1545.6mm~40
1736.3mm。日照: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1737.1小时。日照时数的年内变化, 以上半年大,下半年小;以7月日照时数259.0小时为最多,3月日照时数83.4小时为最少。奉新县位于宜春市的东北部,属东八时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地震、台风、飓风等自然灾害。随着地形变化,气温由东到西递减,降雨量由东到西逐增,东西干湿明显,南北温差较小。全县年平均气温为17.3°C。其中,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4.7°C,历史上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1°C,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9°C,极端最高温曾在8月初出现达40.4°C。全年平均降雨量为1612毫米,最多年份达2264毫米,最少年份只有1237毫米,降雨量集中在4~6月份,占全年的54%,7~9月雨量减少,不到全年的28%。年相对湿度平均为79%,无霜期年平均为26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达1803小时。3.1.4土壤与生态奉新县地形以高丘、低山为主,山地土壤类型主要以红壤、赤红壤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生长的竹类繁多。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主要为河滩及平地。周围村庄分布少量的杉树、柏树、松树和一些灌木林,树木稀疏,主要为水田及种植地,植被发育良好。奉新县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形、地貌、土壤等因素,非常适合各种亚热带常绿季雨林的生长。优质米、毛竹、猕猴桃、水电为奉新四大优势,素有“贡米产地”、“中华猕猴桃之乡”的美称。林木多为松、杉、山茶科、五加科、樟科、壳斗科、蔷薇科、大戟科等。本地区没有特别珍稀的物种。奉新县县内野生生物种较多,有山猪、果子狸、穿山甲、狐狸、野兔、眼镜蛇、白鹤等,多栖息在深山中。据调查,评价区域内没有濒危珍稀动物。3.1.5资源水资源:奉新县境内主要河流有南潦河和北潦河,大小支流60余条,水库115座,大小池塘2113个,地表水资源丰富。厂区排污受纳水体为南潦河,南潦河全长151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840平方公里,发源于西塔乡的董西岭,自西向东横贯全县,在境内的长度为93.3公里。平均河宽约70m,流经地段水深约0.78米(枯水期),水力坡降约为1.04‰,平均流速为0.16m/s(枯水期),平均流量为8.6m3/s(枯水期),河底物由卵石及砂组成。40
矿产资源:境内矿产资源中仅有钽泥、瓷土和花岗岩具有开采价值。农业资源:奉新县有宜耕面积75万亩,现己开垦42万亩,奉新米久负盛名。猕猴桃面积2万亩,江南最大,鲜果风味独特。林业资源:主要有毛竹、杉木、阔叶树、湿地松、湿地松,奉新是全省竹木生产重点县之一。3.2社会环境概况奉新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14°45′至115°31′,北纬28°34′至28°52′。东联安义、南接高安、西南毗宜丰、西北邻修水,北靠靖安,县城冯川镇距省会南昌60千米。县境东西最长约78.3千米,南北最宽约32.3千米。奉新县县域面积1642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场、办事处、管委会),共有19个居委会、146个行政村,总人口30.2万人。县域地势西高东低,呈“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地貌特征,南潦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2011年,奉新县财政收支运行延续了上年良好态势,财政收入再创新高,财政支出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收支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财政收入实现“再跨越”:一是财政总收入实现90766万元,同比增长40.9%,连续跨越7亿元、8亿元、9亿元三个亿元大关,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8.64亿元的调整目标,实现财政收入三年翻番。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为12.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二是地方收入跨越6亿元台阶,收入质量明显提高。税收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90.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5个百分点。园区发展实现“再提升”:一是园区收入总量突破3亿元大关,实现税收36318万元,同比增长50%,占全县财政收入比重为40%,成为我县财政收入重要支柱。二是园区四大重点产业纺织、生物医药、新型材料、食品加工行业税收收入都实现快速增长,达到一定规模,四大行业税收总量突破2亿元大关,实现税收20158万元,占工业园区税收收入的55.5%,为园区税收总量扩大提供了坚实基础。三是园区纳税超千万企业达到7户,比上年增加2户,其中:金源纺织成为我县首个纳税突破5000万元台阶企业,实现税收6498万元,增长91.4%;宝源彩纺实现税收1475万元,增长36.7%;大华云通实现税收1203万元,增长6325%;东邦药业实现税收1122万元,增长44.5%。40
2011年乡镇收入实现“再突破”:一是乡镇收入总量连续突破2亿元、3亿元关口,实现收入33241万元,同比增长69.5%,超过全县增幅28.6个百分点,且总量实现两年翻番。二是财政收入上千万的乡镇达到11个,比上年增加5个,其中:冯川镇成为我县首个突破5000万元乡镇,实现收入7134万元;赤岸镇、干洲镇、上富镇跨上3000万元台阶,分别实现3216万元、3098万元、3118万元。3.3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在九仙汤、项目所在地及邓家窝各布设一个监测点,监测数据表明,各测点中SO2、NO2、PM10、TSP日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3.4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在澡溪河设置两个监测断面,在南潦河设置三个监测断面,监测数据表明,各断面中pH值、COD、BOD5、NH3-N、总磷、石油类、LAS和硫化物等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要求。3.5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在项目区域周边和附近敏感目标共设六个声环境现状监测点,监测数据表明,场界东侧(靠近223省道)测点昼、夜间等效声级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要求;其余测点昼、夜间等效声级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3.6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在九仙村、项目所在地区、邓家窝各设置一个地下水现状监测点,监测数据表明,PH、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氨氮等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要求,六价铬指标未检出。3.7生态环境现状40
项目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中低山地、中部多丘陵、东部低丘河谷平原,属典型的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土壤类型主要以红壤、赤红壤为主。本评价区的地带性植被为以青冈、栲树、木荷为主要成分的常绿阔叶林,评价范围内,发现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南方红豆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樟树、野大豆)和江西省2级重点保护1种(紫薇)、3级重点保护2种(三叶赤楠和黄檀),未发现其他珍稀特有保护植物和古树名木。本项目不涉及砍伐珍稀和濒危物种以及古树名木。项目区水土流失呈轻度状态,评价范围内生态环境较好,无自然保护区等特别保护区域。评价区域内野生动物资源较丰富,其中鸟类34种,隶属于7目21科;其中雀形目鸟类14种20科,非雀形目鸟类10种7科;爬行类动物2目6科11属12种,哺乳动物6目14科17属21种。两栖动物11种,隶属5科9属,从动物的区系分,区系组成属东洋界华中区之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共有20种,项目占地及施工范围内没有重点保护动物的集中分布地和栖息地。3.8项目四至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重要名胜古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环境敏感点。4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4.1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1)大型施工机械、车辆燃油是工程施工期环境空气主要污染源,运输车辆和各类燃油施工机械应该使用低含硫量的汽油或柴油。选择耗油少、燃油充分的车辆,并且加强维护管理,以减少废气对大气的影响;(2)合理安排施工现场,所有的砂石料应统一堆放、保存,应尽可能减少堆场数量,并加蓬布等覆盖;水泥等粉状材料运输应袋装或罐装,禁止散装,应设专门的库房堆放,并具备可靠的防扬尘措施,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要做到轻举轻放。建筑材料的堆场等施工场地置于距离环境敏感点300m远的空旷处,减少物料起尘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40
(3)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水泥、石灰等材料运送时运输汽车不得超载,采取遮盖、密闭措施,以防泥土洒落,采取盖棚等防风遮挡措施,以减少起尘量;(4)在干燥时,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比较严重。为保护施工区、生活区大气质量,要求施工单位车辆行驶路线应避开环境空气敏感点,对主要道路路面定期清扫和定期洒水,在大气干燥的季节增加洒水次数;(6)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作业场地朝向周边敏感点(如:新村、九仙村、茶舍里、大排里等)一侧采取围挡、围护等以减少扬尘扩散,确保周边卫生,在靠近223省道一侧设置防护网,以减轻施工扬尘对人群的影响。(7)施工临时生活区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用电、液化气,以减少厨房废气排放;(8)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缩短施工时间,同时根据平面布局,可以对建设区局部提前进行绿化,在改善生态景观的同时,也可以减轻扬尘及噪声对环境的影响;(9)开挖的土方及建筑垃圾作为景观用土要及时进行利用,以防因长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尘,以减少扬尘量。不可回用的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不长时间堆积。(12)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以减少起尘量,并定时对车辆进行冲洗。(13)施工单位在材料选购和施工工艺选择时应严格按国家规定的要求进行施工操作,装修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室内装修材料类型合理进行材料的选用和施工,不得使用污染严重的装修材料,以减少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系物等有机废气和放射性氡的产生。4.2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1)项目必须严格按本环境评价报告提出的排水方案执行。对施工期产生的泥砂废水,经废水沉砂(泥)池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区晒水降尘,不外排;生活污水经简易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及农田灌溉,严禁废水排入附近居民取水点,影响周边居民用水。在散料堆场四周用石块或水泥砌块建缓冲墙,防止散料被雨水冲刷流失。(2)施工期含油废水,主要由施工机械修配时产生,在施工场地修建混泥土集水沟,设油水分离机,含油废水经油水分离后,再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区洒水降尘,不外排。(3)注意施工期节约用水,减少废水的产生,且尽量避免雨季土石方施工,暴雨期停止施工。(440
)为避免挖方弃土长期堆放,增加水土流失,应统一规划,合理安排挖填方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尽可能减少雨季期间的堆置量。对水泥、沙料等建筑材料存放应加强管理、尽量远离水源头,并采取遮盖措施,施工场地周围及水源头周围设置挡墙、防止场地和雨水冲刷处外溢和其他因素造成对水源头的影响。(5)施工期间应优先完成项目内外雨水截流沟,使施工区内外的雨水分流。在污水管道施工期间,注意排水管的连接要密封,以防止将来污水从管中渗漏污染地下水。4.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1)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单位按规范文明施工,施工开挖的土石废渣尽可能用于工程填方,力求挖填平衡,多余的土石废渣必须按要求运到开发项目区外指定地点倒放,严禁随意堆放、下河,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对需要作回填的及时回填。弃土或填土结束后,应减少施工区地表裸露时间,尽快恢复植被,保证土方的稳定,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清除的淤泥存放一段时间待水稍滤干再装车拉走。(2)部分建筑垃圾可以用来填补其他地方空地,无法利用,无法分化的运到垃圾中转站,最终运到项目区外指定地方处理。(3)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交由乡环卫部门专门收集后及时清运。在施工期间生活区设置专门的垃圾桶,配备1辆垃圾车,每天定时清运垃圾至填埋场填埋。对施工区的垃圾桶需经常喷洒灭害灵等药水,防止苍蝇等害虫孳生,以减免生活垃圾对项目所在区水环境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卫生环境产生不良影响。(4)对废油漆、涂料等不稳定的成分,可以采用有关容器进行收集并对使用过的容器及时进行清理。4.4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严格执行国家《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对于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灌浆震荡、建筑材料装卸、房屋装修等,不得在中午12时至14:30和夜间20时至次日6时施工;如有特殊情况,须申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2)改革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以降低噪声,同时维持机械设备处于良好运转状态以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40
(3)注意加强运输车辆管理,对难以避免的交通噪声,可采用限速、设置禁鸣牌标志、合理安排运行时间和路线的办法予以减免;为防止交通混乱造成人为噪声污染,在车流量较高的交叉路口设立标志牌;(4)空压机等噪声值较高的施工机械尽量设置在室内作业,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遮蔽物;(5)施工单位应处理好于施工场界周围敏感点的关系,避免噪声污染引发纠纷,影响社会稳定;(6)加强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预防噪声过大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施工人员工作时应佩戴防噪声耳塞、耳罩或防噪声的头盔。施工期对周边敏感点噪声防治措施:(1)尽可能利用噪声距离衰减措施,在不影响施工的条件下,将强噪声设备尽量移至距场界及周边居民点较远的地方,保证施工场界及周边敏感点声环境达标。尽量将强噪声设备分散安排,而不是集中在有可能干扰敏感点的某个地点,同时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入棚操作,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在距离敏感点的施工场地边界处设置移动声屏障,选用复合材料移动声屏障,隔声量为10~20dB(A),减少施工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4.5生态环境防治措施禁止借项目开发与施工,对评价区内的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的贩卖,尤其是南方红豆杉、樟树的盗伐、盗采。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自然保护意识,加强对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严禁捕食野生动物,包括兽类、两栖和爬行动物等,避免出现“吃蛙风,吃蛇风,吃野味风”,减轻项目建设对当地动植物影响。减少人为干扰、环境污染与破坏,取缔有害的施工作业方式;合理安排设施的使用,减少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合理安排好设备的使用,减少噪声设备的使用数量,缩短其使用时间。为了减少工程施工爆破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应做好爆破方式、数量、时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和正午开山施爆。40
施工过程应合理安排,避开敏感期,特别是鸟首类的繁殖期,建议冬季动工。做好时间上、空间上的衔接,减少影响范围与时间。必须将各施工期的时间、施工范围安排协调好,统筹合理安排好施工进度,做到建成一片,完善一片。在入口处和各主要景点,设置动植物保护提示牌,提示游人注意保护旅游区内的动植物资源。4.6水土保持措施为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施工期尽量减少临时占地,做好土石方调配,对砂、石料场和临时堆存土石方场等采取建挡土、拦渣墙等工程措施。建议动土工程不在雨季进行,同时施工过程中,在规划排水系统位置挖排水沟。对施工产生的裸地及时进行复绿,防止水土流失。对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人工切坡、余土、施工垃圾等,要及时处置,避免进入水体,及时对所形成的裸地进行绿化,铺设草皮,对切坡和疏松堆土应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护坡处理;对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景区的园林景观建设。5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5.1营运期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1)厨房油烟治理措施餐厅的油烟废气必须通过油烟净化设备处理后再经管道引到建筑楼顶排放,油烟经油烟净化处理系统处理后,应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废气排放浓度小于2mg/m3,油烟排放净化器处理效率不得小于85%。净化后的厨房烟气经厨房油烟管道排至屋顶排放,油烟管道高出屋顶3m。治理措施:根据建成后厨油烟的排放情况,建议采用静电式油烟净化装置对其油烟废气进行治理。①该油烟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利用高压电场原理,通过高频电源与静电组合模板一一对应,形成电场分布,使油烟粒子荷电后在另一极上吸附,从而对油烟粒子及粘性粉尘进行高效捕集,并对气味进行分体净化。②其工艺流程简图如下:风机油烟净化器集烟灶油烟风管风管排放40
图5-1油烟净化工艺流程简图③该装置具有的显著优点如下:净化效率高;运行稳定;体积小、轻,安装简便;清洗及维护方便,清洗周期长;电路设计先进,运行可靠;运行成本低,耗电功率小(≤180KW);设备采用耐腐蚀材料,使用寿命长。项目餐饮业油烟经静电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由高空排放。该设备对油烟去除率可达85%以上,油烟的排放浓度约为1.38mg/m3,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2mg/m3的标准限值要求。厨房油烟治理总投资约5万元。(2)汽车尾气由于停车场一半位于地下,一半不设置外墙,地下停车场不处于封闭的空间,汽车尾气经空气扩散,半地下车库、露天停车场汽车尾气直接排入大气。由于汽车产生的大气污染物能够及时排出扩散,不会造成停车场内污染物的累积,汽车尾气可达到《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18352-2005)及《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14762-2008)中标准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小。建议禁止尾气排放超标的汽车进入停车场,加强停车场的绿化和车辆进出管理,缩短怠速行驶时间,减少尾气排放,以降低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严格控制进入项目区内的汽车数量,以减少汽车尾气,尘埃等污染。(3)污水处理站恶臭治理措施加强污水处理站周边绿化,设置绿化隔离带。同时在厂区空地和道路两边种植花草树木,以降低恶臭污染的影响。加强污水处理站管理,对污泥的堆放、运输和处理处置过程进行严格管理,污泥脱水后要及时清运,在污水处理构筑物停产检修时,池底积泥会因暴露而散发臭味,应及时清除积泥。合理平面布置,将臭气扩散部分(污泥脱水机房等)设在远离环境保护目标的地方。为了防止由恶臭引起的二次污染,检修口设置在绿化带区域,必要时应安装活性炭吸附除臭装置或者生物除臭设施等,以减轻污水处理站恶臭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4)燃气锅炉烟气40
项目使用2台2t/hCWNS-85/70-YQ型号的燃气热水锅炉,每天工作24h,年有效运行时间300天,燃料为天然气,年用量为126万m3。锅炉废气中各污染物产生量:烟尘0.001t/a,NO21.01t/a,SO20.01t/a;各污染物平均排放浓度为烟尘0.06mg/m3,SO20.62mg/m3,NO262.62mg/m3。本项目锅炉废气不经处理就可以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II时段二类区的要求。锅炉烟气经过8m高的烟囱直接排放。5.2营运期水污染的防治措施5.2.1污水处理措施项目建成后,项目两个地块的废水经管道一起汇入2#地块内自建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本项目所在区域地势为由北往南的坡地,本项目建筑设计多根据现有地势情况,依山而建,项目所在地总体地势变化不大,同时项目污水管网建设将管网采用一定坡度进行敷设,因此项目产生污水可以自留进入污水处理站。项目产生污水中水温稍高,COD、BOD5、硫化物和氨氮等污染物浓度较高,如果该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造成地表水体污染。在此,本评价推荐项目污水进入景观池冷却后至常温后,选用“缺氧法+生物接触氧化”或“MBR污水处理工艺”作为污水治理措施,处理达标后的中水回用于绿化等用途。处理效果:项目污水经缺氧法+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后,出水中COD、BOD5、SS、氨氮、动植物油的排放浓度见表5-1。表5-1各处理单元预计处理效率表单位:mg/L序号名称项目CODcrSS氨氮BOD动植物油硫化物进水浓度(mg/L)30010030150508.01隔油调节池去除率%520--55052缺氧池去除率%2510302035203接触氧化池去除率%53.21028.678.9538.4682.245总去除率%66.67355086.678087.56排放浓度mg/L100651520101.07排放标准mg/L100701520101.0由表5-1可知,项目废水经“缺氧法+生物接触氧化40
工艺处理系统”处理后,出水水质能够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绿化标准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要求。项目污水站拟设在2#地块的西南角。排水方案:①项目中水回用水影响分析项目废水为生活污水,水质简单,经缺氧法+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中水回用标准后,拟将清水池的中水回用于景观绿化的浇洒,剩余尾水外排。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另一方面可以节约用水,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项目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绿化浇洒除外)为991.8t/d,回用636.4t/d,剩余355.4t/d外排,中水回用率约64.17%。②项目污水排放去向本项目运营期废水由本项目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回用于场地绿化,部分经澡溪河流经21.8Km汇入南潦河。项目废水中污染物COD排放浓度100mg/L,排放量为18.97/a,能够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绿化水质标准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要求,且满足奉新县环保局下达给该项目的COD、氨氮总量控制指标。5.2.2游泳池水处理措施亲水池区域游泳池半年整池更换一次水,每天补充池容积6的水量,游泳池水处于处理循环状态,游泳池水经混凝剂混凝沉淀处理后,经毛发过滤器过滤毛发后,经消毒后回到游泳池再利用。游泳池水处理措施如下:游泳池毛发聚集器水泵过滤器热交换器混凝剂紫外消毒除澡剂图5-2游泳池水处理工艺流程图40
该工艺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可以有效的防止藻类的生长,消毒后有效遏止传染疾病的传播,同时项目采用紫外消毒,避免使用药剂,可以避免药剂对人体的危害。5.3营运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1)对周围村民进行宣传教育与协商,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其污染环境行为。(2)加强项目区游客自觉保护环境意识,在主要路口,河道,草地等地段设立人性化卫生宣传牌。(3)垃圾箱标识明显,合理布置垃圾桶数量及位置,并要求垃圾桶的规格造型、色调与项目区环境相协调。沿主要游览线,间隔150m左右设置垃圾箱。(4)分类处理旅游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统一运往旅游区外的垃圾处理场处理,禁止在项目区燃烧。实现垃圾处理市场化,无害化,提高综合利用率。(5)划分清洁卫生区,聘用一定数量的清洁工负责专门清理,制定分片分线包干计划。(6)在项目区适合的地方设一座垃圾中转站,配备相应的设施,同时配置1辆垃圾清理车,按时将每天产生的垃圾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统一处理。(7)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脱水后外运。5.4营运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加强进入项目区的小型车辆的管理,注意慢行、禁止鸣笛,以减少噪音扰民。(2)沿公路两侧、停车场周边加密绿化带种植乔木、灌木、地被和草地相结合,形成连续密集的吸声带,发挥植物消声作用。(3)设备噪声是运营期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将泵房等高噪声设施用房布置于室内,利用建筑物、构筑物来阻隔声波的传播,减少周围环境的影响。设备选型方面,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设备选用装配质量好、低噪设备。同时在水泵出口均采用不锈钢金属软钢以此减少噪声影响。5.5营运期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为保护地下水环境,本环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回收利用工作,严格控制“三废”排放标准,消除生产设备和管道“40
跑、冒、滴、漏”现象发生。(2)对生活垃圾应加强管理,用垃圾桶收集,垃圾堆放点不得排放生活污水,不得倾倒建筑垃圾,禁止生活垃圾用于回填,对污水处理污泥及垃圾临时堆场地面进行硬化处理,以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3)建立和完善污水、雨水分流系统,并对场区可能产生污染和无组织泄漏下渗的场地进行防渗处理。(4)在全场废水收集、输送、处理与排放设施、排污管道的设计的施工中应严格执行高标准防渗、防腐措施,防止废水沿途泄漏。输送管道采用防腐材料,防止污水向地下水扩散。(5)所有污水池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结构,避免使用砖混结构。防腐防渗工程和污水构筑物要严格施工,保证质量。(6)建立经常性的检修制度,如每年对各类污水管线进行一次或两次全面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及时更新维护各类污水输送储存中转设施。加强生产管理,杜绝事故性排放和泄漏。6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包括排废水处理站、垃圾收集系统建设,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水土保持等,三是其他一些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措施。本项目总投资63893.1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251万元,占总投资的1.96%。该项目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环境负效益是短期的,可控制的,绝大多数是可恢复的,环境正效益是明显的、持久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环境代价可通过实施各种环保措施予以削减和弥补,总体上看,该项目的总体效益是明显的。7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7.1环境管理本项目环境管理计划见表7-1。表7-1项目环境管理计划环境问题管理措施实施机构40
施工期1尘埃、空气污染·采取合理的措施,包括施工场地洒水,以降低施工扬尘对周围空气污染。·运送建筑材料的卡车须用帆布遮盖,以减少跑漏。建设单位2噪声·防止建筑工人受噪声侵害,靠近强声源的工人将戴上耳塞和头盔,并限制工作时间。·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嘈杂的施工工作不在夜间进行,防止干扰附近村民。·加强对机械和车辆的维修,保持其较低噪声水平。营运期1水管理加强管理,建立环境管理方针,注意节水和水的重复或循环利用,注意初期雨水特别是暴雨的收集和排放以及污水的回用管理建设单位2废气排放管理营运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的管理3固体废物管理主要包括对各类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排放量最小化要求,以及对其进行处置和综合利用的要求。4治理设施管理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落实环境职责,并定期进行员工的环保培训。5噪声排放管理对高噪声源设备和降噪措施(消声、隔声、减震等)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减噪降噪措施的良好运行;加强进入项目区的小型车辆的管理,注意慢行、禁止鸣笛,以减少噪音扰民。6环境监测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及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监测标准、方法执行。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7.2环境监测7.2.1环境监测目的评价区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做好评价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验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果,预防突发性事故对本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为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生态保护、污染控制、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开展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环境监测工作。7.2环境监测计划1.环境监测目的40
环境监测是企业搞好环境管理,促进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通过定期的环境监测,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并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环境保护计划。2.环境监测机构建议本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环境监测工作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部门承担,日常的例行监测由项目环保处负责。其主要任务是根据监测计划,对工程水、气、声等排放进行日常监测,监测分析人员应完成采样、分析、报告的工作,并建立相应的文件、数据管理制度。3.监测项目及监测计划(1)项目建设时,必须按有关要求设置排污口。项目建成后,废气排气筒应设置永久采样、监测的采样口和采样监测平台,在排气筒附近地面设置环保图形标志牌。(2)根据本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和分析,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监测项目为环境空气、水(水量及各污染因子)、噪声(场界)。对非正常排放要加强管理、监督,如果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监测,严格监测并同时做好事故排放数据统计,以便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排放。本项目监测计划见表7-2~表7-3。表7-2施工期监测计划阶段监测地点监测项目监测时间和频率实施机构监督机构施工期在场界四周设一点TSP2次/年,一次一天随机抽查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污水处理设施进、出口pH、COD、BOD5、氨氮每周一次项目污水处理工作人员建设单位表7-3运营期监测计划阶段监测地点监测因子监测频率实施机构监督机构营运期污水处理站进、出口pH、BOD5、氨氮每季一次每年四次随机抽查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水量实时项目污水处理站建设单位废气排口厨房油烟随机抽查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锅炉四面场界外1m处噪声4次/年,每次1天,昼、夜各一次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环保行政主管部门40
8公众参与8.1调查目的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目的是通过公众参与工作使公众了解该项目建设的意义和由于本项目的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充分发挥公众对本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参与意识和监督作用,并通过了解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要求和看法,吸取有益的建议,使项目的规划设计更趋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要求和看法,吸取有益的建议,使项目的规划设计更趋完善和合理,制定的环保措施更符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消除或减缓该项目对周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使其减少到最低程度。通过公众参与工作,还可以在项目建设单位、规划设计单位、环境保护部门和项目所在地区民众及社会各界人士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取得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促进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的综合社会效益。8.2调查方法公众参与是多方面的。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工作,是以在项目拟建地周边几个村庄、学校及相关政府部门发放“江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形式进行的。调查以代表性和随机性相结合。代表性是指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公众代表来自社会各界人士;随机性是指调查对象在统计学上是随机的,调查对象的选择机会均等,公正无偏。8.3工作组织情况及调查对象本项目公众参与采用社会调查和征询的方式,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同时在建设区域张贴环评公示,向公众介绍本项目的基本情况,并收集公众的意见。问卷以发放调查表形式,当场填写,并对公众反映的问卷以外的问题作了记录。共发放问卷调查表56份,其中团体调查6份,个人公参调查50份,回收有效问卷56份,占总发放问卷的100%。8.4调查内容40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以调查表形式反映,主要内容简述了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项目概况、项目的建设对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有无必要采取环保措施、被调查者对项目建设的基本态度及有何要求和建议,尤其是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要求和建议。调查时间为2013年8月22-9月14日。8.5公众参与公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应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征求公众意见。我们受建设单位委托,先后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和问卷调查工作,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问卷调查工作,广泛听取公众对项目提出的各项建议和意见。公众参与调查采用便于公众知悉的方式,向公众公开有关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分别进行了三次公示调查,具体调查时间、调查方式见表8-1。表8-1公众参与调查时间及调查方式公示时间方式调查执行情况第一次公示受委托承担该项目的环评工作之后7日内在受影响范围内的村庄村委会、公众容易看到的地方,以海报公告的形式进行公示。公示10个工作日。第二次公示环评报告编制过程。以网络公告形式公示。公示10个工作日。第三次调查环评报告编制完成,报送之前。发放问卷调查。共发放56份,6份团体调查表,50份个人调查表,调查情况见本章。第一次公示第一阶段:为了更好的让公众了解与该项目建设相关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对拟建项目的看法和建议,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建设单位以及环评单位在2013年8月21日至2013年9月3日期间,通过奉新县人民政府信息网(http://www.fengxin.gov.cn/ZWGK/ShowInfo.asp?InfoID=15912)就项目的基本情况、建设单位、评价单位的联系方式、本项目评价的主要内容、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网上公示,环评公示内容见表8-2、8-3,公示截图见图8-1。网上公示后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均未收到公众反馈的意见。在现场公示期间,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也未收到反馈电话和邮件等形式的反馈。40
表8-2江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公众参与个人调查表被调查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地址联系电话一、工程概况江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位于奉新县九仙村。地块中心地理坐标为28º47´52.07"N,114º56´30.16"E,项目占地面积1200亩,其中游客服务中心150亩、温泉体验中区400亩、养生旅居区350亩、生态农业休闲区300亩。总投资63893.13万元,建设期36个月。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水、废渣等方面,这些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除。由于项目属生态类非污染型建设项目,在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员工和游客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社会噪声等。项目实施后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预防和减缓环境污染。三、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在施工期提出相应的污染防范、防治和减缓影响的措施,可将工程的生态、噪声、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等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施工废水经沉淀、隔油处理后,达标排放。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低噪声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高噪声机械设备布置在远离居民点及学校等区域,尽可能减少设备运行噪声对附近居民及学校的影响。施工建筑垃圾、施工生活垃圾应及时清运,不能随意抛弃。在满足施工进度前提下,尽量缩短临时占地的时间以及弃土的裸露堆放时间,尽量缩短挖填土石方的时间,减少裸露面积,尽量避免雨季施工,以防止雨水直接冲刷裸露地面而造成水土流失。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将施工期环境影响降到最小。本项目运营期废水由本项目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经处理达标后外排。合理设置固定垃圾收集箱,加强对垃圾产生的全过程管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对于进入景区的游客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减少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您对该项目了解程度?了解□听说过□不了解□您对现在的环境状况是否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您对该项目的建设持什么态度?赞成□反对□无所谓□目前周围环境的主要环境污染是什么?噪声□废气□垃圾□废水□生态□您认为本项目实施对环境有何影响,对旅游业的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有影响□有一定的影响□没影响□有作用□有一定作用□没有作用□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是否全面?如果不全面需要对哪方面进行加强?全面□较全面□不全面□噪声□废气□垃圾□废水□生态□您对本项目的建设有何其他要求或建议注:1.请你用“√”表示你对每个问题的态度,如“赞同√”等。2.对于其他意见和建议以及一些具体要求,请书面表达,可附纸说明。40
表8-3公众参与调查表(团体)项目概况一、工程概况江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位于奉新县九仙村。地块中心地理坐标为28º47´52.07"N,114º56´30.16"E,项目占地面积1200亩,其中游客服务中心150亩、温泉体验中区400亩、养生旅居区350亩、生态农业休闲区300亩。总投资63893.13万元,建设期36个月。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水、废渣等方面,这些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除。由于项目属生态类非污染型建设项目,在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员工和游客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社会噪声等。项目实施后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预防和减缓环境污染。三、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在施工期提出相应的污染防范、防治和减缓影响的措施,可将工程的生态、噪声、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等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施工废水经沉淀、隔油处理后,达标排放。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低噪声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高噪声机械设备布置在远离居民点及学校等区域,尽可能减少设备运行噪声对附近居民及学校的影响。施工建筑垃圾、施工生活垃圾应及时清运,不能随意抛弃。在满足施工进度前提下,尽量缩短临时占地的时间以及弃土的裸露堆放时间,尽量缩短挖填土石方的时间,减少裸露面积,尽量避免雨季施工,以防止雨水直接冲刷裸露地面而造成水土流失。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将施工期环境影响降到最小。本项目运营期废水由本项目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经处理达标后外排。合理设置固定垃圾收集箱,加强对垃圾产生的全过程管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对于进入景区的游客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减少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一、被调查单位情况单位名称:(盖章)单位地址:联系电话:调查时间:年月日二、贵单位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是:赞成反对如反对请务必说明您反对的理由:三、请贵单位提出减少本项目队环境影响的建议和要求:40
图8-1网上公示截图网上公示内容如下:江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一、项目概况九仙温泉位于江西省奉新县澡溪乡西北部山区,九仙温泉分一阴一阳两个泉池,水温在46—52℃之间,水质为硅氟医疗矿水,富含硫磺,可治疗多种皮肤顽疾,对调节身体机能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江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位于奉新县九仙村。地块中心地理坐标为28º47´52.07"N,114º56´30.16"E,项目占地面积1200亩,其中游客服务中心150亩、温泉体验中区400亩、养生旅居区350亩、生态农业休闲区300亩。总投资63893.13万元,建设期36个月。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工程建设将对所在区域的自然生态、水、声、气和社会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可减少项目建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二、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建设单位:江西省九仙温泉开发有限公司40
联系人:甘先生联系电话:13870677830三、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系人:刘工 电话:010-68781972E-mail:1367526118@QQ.com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0号四、环评的工作程序和内容(1)准备阶段:研究有关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规划、功能区划、技术导则、相关标准、建设项目等相关的技术资料;初步的工程分析:明确建设项目的工程组成、主要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区的环境现状调查;明确评价重点。(2)正式工作阶段:进一步研究分析,进行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源强和环境质量现状材料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并开展公众参与调查;提出减污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和工程措施,分析方案的合理性,如果对项目拟建方案得出了否定的结论,则需要对新方案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3)报告编制阶段: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资料、数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给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为听取社会各界对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将本工程在此公示,主要征求公众以下宝贵的想法和建议。(1)公众对本项目的信息来源、选址看法和态度;(2)公众就项目建设对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认识;(3)公众就项目对个人利益的环境影响认识;(4)公众对最关心的环境问题认为所需的环保对策;(5)公众对该项目的环保措施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具体要求等。六、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渠道即日起,公众可采取向公示指定地址发送信函、传真、电话方式,发表对该项目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发表意见的同时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在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拟建项目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政府、环保部门反映。公示起止时间:自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40
第二次公示第二阶段:在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完成后,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周边,以张贴布告的形式告知公众本项目工程概况、主要环境影响及主要污染防治措施,同时告知公众查阅环评简本和进一步信息的方式,征求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发布时间为2013年9月5日至2013年9月16日。现场公示图片见图8-2。图8-2项目现场公示照片项目现场公示内容如下:江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第二次环境影响评价公示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现对“江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信息进行二次公示,以便了解社会公众对本项目的态度和建议,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具体如下: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江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江西省奉新县澡溪乡九仙村。地块中心地理坐标为28º47´52.07"N,114º56´30.16"E,具体位置见附图1。项目分2个地块进行建设,1#地块位于项目的西北部,为409.5亩;2#地块位于项目的东南部,为790.5亩。建设单位:江西省九仙温泉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期:36个月总投资:63893.13万元项目内容:奉新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的建设内容围绕“一心三区”,一心主要是指游客服务中心,三区主要是指温泉体验区、养生旅居区、生态农业休闲区。本项目占地面积1200亩,其中游客服务中心150亩、温泉体验区400亩、养生旅居区350亩、生态农业休闲区300亩。①游客服务中心40
游客服务中心占地面积150亩,建设有游客服务大楼4000平方米、大型购物中心1500平方米、民俗风情一条街40亩、景观广场10亩、公共停车场50亩等相配套的基础设施。②温泉体验区温泉体验区占地面积400亩,分为露天温泉区域、亲水池区域、温泉楼三个区域,其中露天温泉区域占地250亩,主要设置100个专享温泉泡池和20个集体泡池,并且是在森林里面,人在林海中感受温泉;亲水池区域占地100亩,主要设置有两个游泳池和一个水上运动池;温泉楼占地50亩,主要建设一栋6000平方米的大楼,设置80个专享泡池和10个集体泡池。③养生旅居区养生旅居区占地面积350亩,主要设置有一个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的普通酒店、一个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的中档酒店和一个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高级酒店,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为了满足游客的饮食需求项目在旅居区建设美味楼3000平方米,禅修养生区2000平方米,养生旅居区还建设有员工宿舍4000平方米。④生态休闲区生态休闲区占地面积300亩,主要设置菜园、果园、茶园和自主种植区。本项目建设的菜园占地面积50亩,主要种植一些季节性蔬菜和大棚蔬菜,蔬菜种植基地设置有游客参观通道,设置有标示牌,里面写有一些蔬菜知识。果园主要占地面积100亩,设置一片猕猴桃林和一片桔子林,收获的时候可以供游客采摘。茶树园占地面积100亩,主要种植了大量的茶树,采茶季节游客可以参与采茶劳动。自主种植区占地50亩,主要设置游客自主种植区域,游客可以参与种植蔬菜的劳动,体验种植乐趣。⑤配套基础设施建设:Ⅰ、车行主干道:连接各功能分区的主要车行道,宽6.0米,路面为水泥或预制水泥石块铺设,道路主要作为区内游客车辆、环游车和步行使用,道路按照景观道路的标准建设施工,区内车行主干道道路全长11.3千米。Ⅱ、车行次干道:道路宽4.5米,水泥硬化路面,与车行主干道连接,分散到各个区域,主要为游客车辆及环游车通行,道路全长14.5千米。Ⅲ、游步道:游览步行道:位于各游览区内,宽度控制为1.5米,注重路侧绿化配置,形成通达整个旅游区的循环游线,道路全长16.4千米。主要为青石路、砖块铺砌路或石板路,道路两边为自然植被景观。表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指标名称数量(㎡)备注总用地面积800004总建筑面积79060其中游客服务中心游客服务大楼40004层大型购物中心15003层40
民俗风情一条街80001层/3层,部分安置房停车场管理用房601层温泉体验区露天温泉区域30001层亲水池区域5001层温泉楼60005层养生旅居区普通酒店28000500间普通客房、20间高级客房中档酒店15000200间普通客房、10间高级客房高级酒店400030间高级客房美味楼30002层禅修养生区20001层员工宿舍40005层容积率0.1道路面积(㎡)157650绿化面积(㎡)280001.4绿化率(%)35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本项目污染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水、废渣等方面,这些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除。由于项目属非污染生态类项目,在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餐饮油烟、锅炉废气、汽车尾气、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噪声等。项目实施后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预防和减缓环境污染。三、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在施工期提出相应的污染防范、防治和减缓影响的措施,可将工程的生态、噪声、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等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施工废水经沉淀、隔油处理后,达标排放。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低噪声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高噪声机械设备布置在远离居民点的区域,尽可能减少设备运行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施工建筑垃圾、施工生活垃圾应及时清运,不能随意抛弃。在满足施工进度前提下,尽量缩短临时占地的时间以及弃土的裸露堆放时间,尽量缩短挖填土石方的时间,减少裸露面积,尽量避免雨季施工,以防止雨水直接冲刷裸露地面而造成水土流失。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将施工期环境影响降到最小。营运期项目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制,建立完善的废水收集系统,考虑到本项目须中水回用,本项目运营期废水由本项目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回用于场地绿化,部分外经澡溪河流经21.8Km汇入南潦河。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合理设置固定垃圾收集箱,加强对垃圾产生的全过程管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四、环境影响报告书初步评价结论40
根据报告书的分析评价,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政策要求,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在采取相应污染防治措施和妥善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和要求后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小,在可接受的程度和范围内。对所在区域水、气、生态等环境质量带来的变化不大,可以保障环境功能区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本项目的建设可行。五、公众参与方式和期限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想详细了解本项目有关情况,可在本公告发布后10日内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索取报告书简本及其他相关信息。六、具体形式和起止时间本次公众参与采用调查问卷和现场公示形式,任何单位和个人若有宝贵意见或建议,可在本公告发布后10日内通过以下联系方式直接反映或在填写的调查问卷中反映。公众意见将供建设单位施工、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环境评价和政府主管部门决策时参考。征询公众意见起止时间:2013年9月5日至2013年9月16日七、联系方式1、建设单位联系方式建设单位:江西省九仙温泉开发有限公司联系人:甘先生联系电话:138706778302、环评单位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系人:刘工 电话:010-68781972E-mail:1367526118@QQ.com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0号[注]: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8.6调查统计结果与分析8.6.1个人调查结果统计本次被调查的人员主要包括项目周边的居民和单位的工作人员等,被调查人员名单详见附表8-4。人员年龄构成为青年、中年和老年。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高中和大中专以上。职业构成为干部、农民、个体等。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8-4公众参与被调查人员性别构成性别男性女性合计人数44650比例88%12%100%40
表8-5公众参与被调查人员学历构成学历小学、初中、未填高中大、中专及以上合计人数4193比例82%12%6%100%表8-6公众调查个人名单列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联系电话单位或住址1刘贤文男52务农小学18279505409株梓村兰田组2钟爱芳女50务农初中15079546134株梓村洞下组3廖述凤女49村干部初中15970513109株梓村4兰明辉男40村干部初中13755856211株梓村5陈云峰男47村干部初中13576500397株梓村6蓝新平男42务农初中13767535509株梓村7蓝元男40务农初中18779998986九仙村九仙组8孔祥奎男50务农初中13767535526九仙村寺前组9五祥升男50务农初中15879519136九仙村大塅组10刘晓兰女41务农初中18770511282九仙村新村组11兰全球男58村干部初中13870509002九仙村12吴中彩男49村干部高中13767535756九仙村13吴祥春男50村干部高中13870552226九仙村14喻强男44村干部高中15933829573九仙村15吴中伴男64务农小学0795-4523753坑头村坳下组16钟平德男38务农初中15807558328坑头村龙头组17刘名华男45村干部高中15970596683坑头村18吴中春男47村干部初中13767503971坑头村19钟承福男60务农13576563409坑头村20刘全海男60务农小学13576153095坑头村杨狮组21李良生男64务农小学15755891091坑头村22钟承贵男57务农初中15879562643坑头村龙头组23吴利平男35务农初中15970568165坑头村24曾祥淑男55务农初中15279858680坑头村25刘中伴男60务农初中0795-4523753坑头村26李美玲女50村干部高中13755856469坑头村27韩文娟女27大专28韩明芳男46务农初中13870509283观音桥29韩垂淼男36务农初中13576175537观音桥30刘英发男49务农13707007464观音桥31凌诚芳男48务农初中13979590852观音桥32刘德清男83务农小学18070459346观音桥33李华男34干部大专13707007852大路铺34徐先春男50医生专科13576500439大路铺40
35叶德清男51村干部初中13979575376大路铺36韩小芳男41村干部初中15970526513大路铺37李嵩男42村干部初中13870573152大路铺38刘德平男47村干部初中1397955058039温小芳男43村干部初中13979575341善化40黄凡贵男50村干部高中13870549342善化41徐先淼男62务农小学15180567489善化42温必理男56务农小学善化43徐绪还男41务农初中15070513719善化44徐绪炎男57务农初中13576175247善化45徐玉良男25务农中专13407954056善化46徐绪斌男28务农初中13576543681楼前47温必银男62务农小学13755829504楼前48赖文新男47务农小学15970544433楼前49蔡耀邦男55务农初中15170557637楼前50陈钓兰女46务农小学15970273298表8-7团体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表序号单位名称单位性质联系电话单位地址1奉新县澡溪乡卫生院政府部门0795-4521105澡面街77号2奉新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澡溪分社社会团体0795-4521115澡面街3奉新县国土资源局澡溪国土资源所政府部门13970555529澡溪国土资源所4奉新县澡溪林业工作站政府部门13970550965澡溪乡澡面村5奉新县澡溪乡卫生院政府部门13979575021澡面村下桥新村6奉新县公安局政府部门0795-4521110澡溪乡派出所本次调查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调查人员基本上均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重点咨询了项目建设区域被征地农民及周边的居民。8.6.2个人调查意见统计结果及分析①个人调查结果本次征询发放个人调查表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100%。公众对该建设项目均有所了解,对其产生的环境影响有一定的认识,并对周围的环境质量有一定的要求。本次公众参与调查意见统计结果见表8-8。表8-8公众参与调查表统计结果一览表单位:人序号调查内容公众态度1234567840
1您对该项目的了解程度?(1)了解(2)听说过(3)不了解4370000002您对现在的环境状况是否满意?(1)满意(2)较满意(3)不满意4460000003您对该项目建设持什么态度?(1)赞同(2)反对(3)无所谓500000004目前周围环境的主要环境污染是什么?(1)噪声(2)废气(3)垃圾(4)废水(5)生态0048400005您认为该项目对环境是否有影响,对旅游业的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1)有影响(2)有一定影响(3)没影响(4)有作用(5)有一定作用(6)没有作用0282223270006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是否全面,若不全面需要对哪方面进行加强?(1)全面(2)较全面(3)不全面(4)噪声(5)废气(6)垃圾(7)废水(8)生态347000252517您对该项目的建设有何其它要求或建议无由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1)周围居民对项目的建设是了解的,并且绝大部分赞成本项目的建设,占100%。(2)在调查者中,有44人对建设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质量现状满意,占总人数的88%;6人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现状表示较满意,占总人数的12%。(3)在调查者中,有48人认为目前对环境现状影响最大因的是垃圾,占96%,说明公众对垃圾的处理较为敏感。(4)在调查者中,28人认为项目建设对风景区有一定影响,占56%,50人认为项目建设对明旅游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占100%。(5)在调查者中,47人认为本项目建设采取的环保措施较全面,占94%,1人认为项目建设要加强生态的保护措施,占2%。②团体调查结果根据6份团体调查结果统计,各被调查单位对该项目的建设均持赞成意见,比较关注废水和生态的破坏。根据以上调查统计结果,给出如下建议:(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坚持建设项目“三同时”原则;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增加监督管理的力度,建设单位和当地政府都必须重视40
施工期施工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2)认真落实工程各项环保措施,搞好施工组织布置,严防各类垃圾、噪声、生活污水等对环境的污染,认真执行减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所采取措施的工作,消除项目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本次环评公众调查,我们认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性很高,这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公众的环境意识正在逐步的增强,对本地区的环境现状和项目开发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非常关注。公众希望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按环保法律、法规做好环保工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要严格执法监督。根据以上调查统计结果,给出如下建议:(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坚持建设项目“三同时”原则;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增加监督管理的力度,建设单位和当地政府都必须重视施工期施工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2)认真落实工程各项环保措施,搞好施工组织布置,严防各类垃圾、噪声、生活污水等对环境的污染,认真执行减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所采取措施的工作,消除项目产生的负面影响。8.7公众参与小结公众参与调查表明:公众大都认为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对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作用是有利的。公众也认为该项目运营期存在一些环境污染提出一些担忧,垃圾是公众关心的焦点。但认为本项目对环境影响不会太大。希望建设单位在工程营运期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措施,解决环境保护和社会影响等问题,更好地协调项目建设与社会、经济和周围环境的关系。通过本次环评公众调查,我们认为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设是持支持态度的。9评价结论9.1建设项目基本概况江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位于奉新县九仙村。项目分2个地块进行建设,1#地块位于项目的西北部,为409.5亩;2#地块位于项目的东南部,为790.5亩。40
项目总占地面积1200亩,其中游客服务中心150亩、温泉体验中区400亩、养生旅居区350亩、生态农业休闲区300亩。总投资63893.13万元,建设期36个月。本项目不含地下温泉开采内容,若需要开采,建议有相应采掘资质单位进行评估。9.2产业政策及规划合理性分析(1)本项目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中鼓励类第三十四类,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政策。(2)本项目建设符合《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3)本项目建设符合《江西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3)该项目符合《上饶市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及《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要求。项目选址可行,平面布置较为合理。9.3项目区域环境现状评价结论(1)环境空气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显示,SO2、PM10、TSP、NO2日均值指数均小于1,表明评价区域内的空气环境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2)声环境拟建项目周围声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显示,区域声环境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表1中的2类标准。(3)水环境地表水体监测点位SW1、SW2、SW3、SW4和SW5的各项指标均小于1,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本评价选取监测点位的地下水,监测水质满足所执行的《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规定的Ⅲ类水质要求,表明地下水水质较好。9.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40
项目区共有维管束植物96科211属273种,植被组成较简单,多为常见种,没有特有种,有珍稀保护植物3种;脊椎动物有4纲9目21科38种,其中鸟纲较多,有5目12科14属17种,动物有珍稀保护动物11种,这11种都是陆生动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施工对植被的毁灭性破坏,其次是房屋建设压占土地对植被的破坏,及植被破坏所带来的水土流失等影响,对动物的影响较小。9.5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江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的建设符合百丈山-萝卜潭风景管理区的总体规划,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项目的建设中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山体开挖,严格落实本评价所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并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污染物的排放能满足所执行的环境标准的前提下,从环保的角度出发,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10联系方式一、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建设单位:江西省九仙温泉开发有限公司联系人:甘先生联系电话:13870677830二、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系人:刘工 电话:010-68781972E-mail:1367526118@QQ.com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0号江西省九仙温泉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11月8日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过去五年的工作,是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二〇〇八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4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厢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利用废纸和商品浆造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御龙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出栏肥牛100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广西铜深加工产业建设及技术改造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腾冲健君医院综合大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建德市新安江镍合金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镍铁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亮甲店工业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
- 长春中医学院附院综合门诊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产2亿㎡瓦楞纸板纸箱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产20万吨电石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生态城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产涤纶poy长丝3万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产1200万套半钢乘用子午胎和40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制冷公司年产300万台压缩机和3000吨压花铝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年产7000吨白酒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