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5 MB
- 8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论文题目: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学科专业:农村与区域发展作者姓名:王超凡指导老师:徐浩高级工程师日期:2015年1月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硕士研究生:王超凡学号:1121509072导师:徐浩高级工程师专业:农村与区域发展所在单位:农业与生物学院答辩日期:2015年1月授予学位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issertationSubmittedto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fortheDegreeofMasterTHE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INGRESEARCHOFAGRICULTURALGARDENAuthor:WANGChaofanStudentID:1121509072Supervisor:SNENGR.XUHaoSpecialty:RuralRegionalDevelopmentDepartment:CollegeofAgricultureandBiologyDateofDefence:Jan.2015Dr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各类农业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作为都市多功能农业的重要载体,农业园对促进现代农业与观光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大都市郊区,各种形式的农业园为市民提供了户外休闲娱乐、农业与生态体验的新场所,进而催生了农业园景观建设的热潮。然而作为新兴事物,农业园景观的相关观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如农业园美学特征、农业园景观要素分类与特征,农业园景观设计对园林艺术的借鉴与创新,景观规划在农业园整体规划中的地位,景观规划设计的工作流程等方面存在诸多空白点。本文以上海郊区农业园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对农业园景观理论、农业园景观设计、农业园景观布局规划等进行系统研究,并将主要研究成果在实践项目—上海蓝滨生态农苑景观规划设计中进行运用,以期丰富、完善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为农业园景观建设的实践提供借鉴。基于对农业园景观概念与景观相关理论梳理,论文提出农业园景观是自然生态野趣、传统乡村风貌、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园林艺术景观的多维要素的综合。通过将农业园与传统农业和园林艺术的比较分析,提出农业园景观审美特征。现代农业园往往是农业生产与休闲观光双重功I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能的复合,研究将农业园景观与上述两类功能进行综合,提出农业功能—景观特征图谱;结合问卷调查研究,对上海市郊一些主要农业园生产、休闲、景观进行整体特征评价。农业园景观设计研究从最基础的景观要素入手,提出农业园要素可分为核心景观要素、主要景观要素、准景观要素,进而提出可根据此三类要素的丰度与质量作为判定农业园类型及景观优劣的重要标准。景观要素的组合与空间组织形成了农业园主要景观节点,论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利用SPSS软件分析游客对农业园节点景观满意度评价,对景观要素及节点的研究进行检验,并为具体的农业园景观节点设计提供参考。农业园景观规划研究首先探讨了景观规划在农业园整体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农业园景观建设受总体定位、资源禀赋、成本与政策因素、功能竞争等约束条件的制约。基于现场调研,论文提出农业园主要景观区域和生产区存在分离、围合、融合等三种主要结构类型,并进一步分析各自特征与优缺点。对农业园常见功能区的景观规划特征进行分析;结合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分析游客对景观分区满意度评价,及其对园区整体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上海市郊各农业园休闲娱乐区景观质量对农业园总体评价相关度最高;农业生产区次之,但游客满意度却最差。上述分析为农业园整体及分区景观建设中如何合理配置资源,打造特色景观提供了思路。关键词:农业园;景观;景观要素;景观设计;景观规划II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HE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INGRESEARCHOFAGRICULTURALGARDENABSTRACTSince1990s,allkindsofagriculturalgardenshavesprungupinurbanandsuburbareas,andtheybecomenewplacesforresidentstoenjoyoutdoorrecreation,agricultureandecologicalexperiencewhichinturnallexpeditestheprogressofagriculturallandscapeconstruction.Agriculturalgardensasanimportantcarrieroftheurbanmultifunctionalagricultureandplayacentralroleinpromotingmodernagricultureandsightseeingagriculture.However,asanewphenomenonthestudyofagriculturalgardenlandscapeisstillatthebeginning.Furtherstudiesareneededaboutaestheticcharacteristicsofagriculturalgardens,classificationandcharacteristicsoflandscapeelements,valuesofreferenceandinnovationofagriculturalgardenlandscapedesignforgardenart,thepositionoflandscapeplanningintheoverallplanningofagriculturalgardens,andtheprocessoflandscapeplanning.ThisarticleuseShanghaisuburbagriculturalgardensasresearchobject.Adoptingliteraturereviewandquestionnairetoanalysisagriculturallandscapetheory,agriculturallandscapedesigningandplanning.CombiningwiththeLanbineco-agricultureGardenplanning,itimprovesthetheoryandprovidessomeusefulreferenceforagriculturalgardenlandscapeIII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onstruction.Basedonthereviewofliteraturesaboutagriculturalgardenlandscapeconceptsandlandscaperelatedtheories,itisputforwardinthisstudythattheagriculturalgardenlandscapeisoverallintegratedwithnaturalecological,traditionalagriculturallandscape,modernagriculturaltechnologyandgardeningarts.Theaestheticfeaturesofagriculturalgardenlandscapearesummarizedbasedoncomparativeoftraditionalagricultureandgardenart.Thefunctionsofmodernagriculturalgardenarebothinfarmingandleisuretourism,andtheagriculturalgardenlandscapeisintegratedintothetwofunctionssoastodesignthemapofagriculturalgardenlandscapefeatures.Then,accordingtotheresultsofquestionnaire,thefunctionsofsomeofShanghaisuburbagriculturalgardensinfarming,leisureandlandscapeareevaluated.Asthefundamentalelementsinagriculturalgardenlandscapedesign,landscapeelementsofagriculturalgardenscanbedividedintocorelandscapeelements,mainlandscapeelementsandsparelandscapeelementswhichcanberegardedasstandardstodeterminethetypeofagriculturalgardensaccordingtotheirabundanceandquality.Landscapeelementsintegratedandspatialorganizationformthemainlandscapenodes,asispreliminarilydiscussedinthispaper.Thenthedataoftourists’evaluationofagriculturalgardenlandscapenodesareanalyzedwithstatisticssoftwareSPSS,andtheresearchonlandscapeelementsandnodesareverified,providingreferenceforthelandscapenodesdesign.Inthisstudy,theroleoflandscapeplanningintheoveralldesignofIV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griculturalgardensisfirstlydiscussed,thenitisputforwardthatagriculturalgardenlandscapeconstructionisrestrictedbypositioning,resourceadvantages,functioncompetition,costandpolicy.Basisofsiteinvestigationandaccordinglythreemainrelationshipsbetweenlandscapeareaandproductionareaareconcluded,respectivelyseparated,closedandintegrated,followedbyfurtheranalysisofrespectiv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Then,thecommonlandscapecharacteristicsoffunctionalareaareexplained,andtheresultsoftourists’evaluationoflandscapezoningandtheoverallplanningofagriculturalgardenconcludedinquestionnairesurveyareanalyzedwithSPSS.Theanalysisresultsshowthatthequalityofleisurezoneismostcorrelatedwiththelandscapeevaluationinagriculturalgarden,followedbyfarmingzonewhichleastsatisfiesthetourists.Thisstudywillprovidereferenceforrationalallocationofresourcesinoveralldesigningofagriculturalgardenandconstructionlandscapefeaturezoning.KEYWORDS:agriculturalgarden,landscape,landscapeelements,landscapedesigning,landscapeplanningV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IABSTRACT.....................................................................................................................III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11.2文献综述..................................................................................................................11.2.1农业园概念及类型划分...................................................................................11.2.2农业园景观特征...............................................................................................21.2.3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31.3概念框架..................................................................................................................41.3.1农业园及农业园区的界定...............................................................................41.3.2农业园景观概念...............................................................................................41.4相关理论..................................................................................................................51.4.1风景园林学.......................................................................................................51.4.2美学...................................................................................................................51.4.3景观生态学.......................................................................................................61.5研究目的与意义......................................................................................................61.6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61.6.1研究方法...........................................................................................................61.6.2研究对象选取...................................................................................................71.6.3技术路线...........................................................................................................9第二章农业园景观相关理论........................................................................................102.1景观多维溯源........................................................................................................102.1.1自然生态野趣.................................................................................................102.1.2农业技术景观.................................................................................................112.1.3传统乡村风貌.................................................................................................122.1.4园林艺术景观.................................................................................................122.2审美特征研究........................................................................................................132.2.1农业园审美层次特征.....................................................................................132.2.2农业园与传统农业审美辨析.........................................................................142.2.3农业园与园林审美辨析.................................................................................162.2.4农业园美学概念.............................................................................................18VI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功能—景观特征图谱............................................................................................192.3.1图谱的构建.....................................................................................................192.3.2沪郊农业园功能—景观图谱特征.................................................................192.4沪郊农业园总体景观满意度研究........................................................................212.4.1问卷与调研.....................................................................................................212.4.2沪郊农业园景观评价.....................................................................................212.5本章小结................................................................................................................23第三章农业园景观设计研究........................................................................................243.1景观要素................................................................................................................243.1.1核心景观要素.................................................................................................243.1.2主要景观要素.................................................................................................253.1.3准景观要素.....................................................................................................263.1.4以景观要素为标准的农业园类型判断.........................................................293.1.5农业园与园林景观要素对比.........................................................................303.2要素组合与空间组织............................................................................................313.2.1要素组合.........................................................................................................313.2.2空间组织.........................................................................................................323.3节点景观满意度调研............................................................................................333.3.1节点景观评价.................................................................................................333.3.2节点对整体景观满意度影响分析.................................................................343.4.重要节点景观设计................................................................................................363.4.1入口景观设计.................................................................................................363.4.2主要建筑及周围景观设计.............................................................................373.4.3园路景观设计.................................................................................................373.4.4园桥景观设计.................................................................................................383.5本章小结................................................................................................................38第四章农业园景观规划研究........................................................................................404.1在农业园总体规划中地位与作用........................................................................404.1.1农业园规划方法.............................................................................................404.1.2景观规划的地位与作用.................................................................................404.2景观约束条件分析................................................................................................414.2.1总体定位.........................................................................................................414.2.2功能竞争.........................................................................................................42VII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2.3自然因素.........................................................................................................424.2.4成本因素.........................................................................................................434.2.5政策因素.........................................................................................................434.3景观分区基本模式................................................................................................434.3.1分离型.............................................................................................................444.3.2围合型.............................................................................................................454.3.3融合型.............................................................................................................464.3.4小结.................................................................................................................474.4景观分区满意度调研............................................................................................474.4.1分区景观评价.................................................................................................474.4.2分区与整体景观满意度分析.........................................................................494.5景观分区规划研究................................................................................................504.6本章小结................................................................................................................51第五章上海蓝滨生态农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535.1背景分析................................................................................................................535.1.1项目概况.........................................................................................................535.1.2区位分析.........................................................................................................535.1.3基地概况.........................................................................................................535.2规划思路................................................................................................................545.3总体规划................................................................................................................545.3.1目标定位.........................................................................................................545.3.2功能定位.........................................................................................................545.4总体布局及分区规划............................................................................................555.4.1规划结构.........................................................................................................555.4.2分区规划.........................................................................................................575.5景观设计................................................................................................................605.5.1空间组织.........................................................................................................605.5.2重要节点设计.................................................................................................615.5.3种植设计.........................................................................................................62第六章结论与展望........................................................................................................636.1结论........................................................................................................................636.2展望........................................................................................................................63参考文献..........................................................................................................................65VIII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67致谢..............................................................................................................................70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71IX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园作为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示范窗口应运而生,迅速发展。我国[1]农业园建设自20世纪九十年代拉开序幕。目前农业园发展向着功能复合型迈[2]进,休闲观光功能的兴起为农业景观开发利用提供了更大的契机。人类对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依赖,但随着城市化发展,人们距离赖以生存的土地却越来越远。农业园提供了平台,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等游憩类功能,将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重新带回到现代都市人身边。基于农业园多功能及游客需求,近年在农业园建设中,景观营造越发受到重视,但相关理论研究尚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农业园景观相关研究较之于农业园概念类型、发展定位、资源分析、经营管理、功能定位、运行模式等方面还处[3]于初步阶段,研究成果少。其次农业园景观建设多建立在对园林景观继承之上,农业特色较为缺乏,大量农业园造景时简单复制、挪用园林中造景手法、风格样式,与农业氛围大相径庭,农业景观资源优势被消弱,形式上多有冲突。这些不足无一不要求着农业园景观研究的深入与推进,本文根据大量实地调研结果,同时吸收台湾及国外农业园发展建设经验,对农业园景观类型、特征、审美及规划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在实践案例中进行运用。1.2文献综述1.2.1农业园概念及类型划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正面临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园作为在这一时期的特殊产物,对现代农业发展起着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关于农业园这一概念尚未有统一定论,分类依据也各有差异,主要有按立项来源、[4]按经营方式、按示范内容,主体功能等划分。较为常见的称谓有:农业观光园、观光农业园、休闲农业园、农业科技园、生态农业园等,虽分类侧重不同造成概[5]念诠释上有所差异,但可看出所指本质是基本相同的。综合多数学者的观点可1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知,农业园一般在经济相对发达、农业装备技术基础条件较好,有一定区位优势[6]和产业优势的区域,以农业资源和乡土文化为基础,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与旅游相结合,融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生产、展示、经营、生态旅游观光、[7]休闲活动、文化教育于一体。[8]国外农业园最早产生在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大范围兴起,先后出现了观光农园、度假农场、家庭农园、教育农园、乡村民俗博物馆、生态农业示范[9]区等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三种模式:“DemonstrationFarm”即示范农场、“Vacation(orHoliday)Farm”即休闲农场或观光农园、“Agri.&Tech.Park”或“EducationalFarm”即教育农场。国外关于农业园的研究范围较广包括了相关基础理论、发展历程、园区特征、类型、功能定位、园区评价体系、运行机制和模式、管理体[6]制和方式等。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基础理论的运用,集合大批各领域的学者,采用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的研究,如屠能(1826)提出农业区位理论,针对研究农业生产基地合理布局方法;佩鲁(1950)提出了增长极理论,研究产业聚集效益,为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费农拉坦和速水雄次郎(1985)提出技术诱导变革理论,指出农业园技术选择要以当地资源为依托,考虑当地农村体制结构。关于农业园技术、发展、经济角度的研究较多。1.2.2农业园景观特征目前对农业园景观特征的研究主要有,姜卫兵(2003)等定义了观光农业园景观的概念,并提出观光农业园景观表达特性是“既有农业产业的本质特性”也具有观光休闲所决定的创新特性,具体包括了以农业为重点及核心的本质特性;[10]及在农业基础上发挥观光功能的创新特性。张锡娟(2005)等提出依据要素构成划分景观类型,大致分为了生命景观、物理景观和文化景观,并指出观光农[11]业园景观具有功能多样、构成要素多样、具有文化等特征。彭钟(2006)研究了农业园景观审美特色、如何保护观光农业园自然景观及如何打造农业特色景[12]观。张毅川(2007)等分析了农业园景观特质,主要包括:自然生态效益特[13]质、社会效益特质、经济效益特质。农业园景观是吸收了园林景观长处,同时又保有自身个性的景观,它既不同于一般综合性公园,又有别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基于园林、生态、美学、2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经济学等理论指导,围绕农业本质展开生产、休闲观光、科技示范、教育等活动[10]的造景工程。景观上具有以农业为依托,创新多方位发展的特征。1.2.3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我国农业园建设相比国外较晚,研究主要集中在园区建设发展、产业规划、[14]土地规划等方面,景观规划设计涉猎较少,出现只谈产业避谈景观的情况。少量的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多偏向于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依据、工作步骤、构成内容等,以个案分析为主。研究所涉及的方法、内容等也多只适合个例,对已有的园区景观规划现状评价较少。研究对象多以农业观光园区为主,主要集[15][16]中在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的原则、特点、类型、要点,基础理论等,对于具[7]体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和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李春涛(2001)等提出,在现代农业园区中加入园林景观手法的表达,运用园林设计手法,配合生态规划法,营造与农业园区整体有机相连的稳定生态系统,并提出在规划中运用生[17]态、美学等理论。徐峰(2003)提出了根据观光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几种[18]类型景观的设计方法。管丽娟(2010)等提出将景观学思想应用于农业园区物[19]质景观规划。刘莹(2012)等对现代农业园区景观空间的概念、类型以及设计[20]内容与要素进行了研究。周蕊(2012)等提出,无章可循使得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绝大部分是借鉴园林景观、城市公园或者按照传统农业项目建设的形式进行,无法充分利用农业观[21]光功能,并且对农业生产定位错误,违背农业园建设的初衷。多数研究仅在观光农业园这一特定范围内进行,组织各类游憩活动,重视探索如何新建人工景观吸引游客,却忽视对已有农业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农业园景观要素分类主要以参照园林中的分类方法为主,并不能完全适用及覆盖,有待调整与深化。[22]当前农业园建设中对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强,良好的农业园景观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田园的渴望,同时也体现农业园多功能特征,并增加了园区收入。但理论研究多集中在园区功能、效益评价、产业规划等,关于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还尚显不足。且相关研究多限于观光型农业园范围内,不免出现就景观而言景观的情况,重视旅游观光、游线设计等的探索,却易脱离农业,放弃农业这一天然资源。另一方面研究多偏向理论层面,对现有园区景观规划设3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计情况关注较少,实例分析也多以个案为主,缺乏景观现状的系统性评价。1.3概念框架1.3.1农业园及农业园区的界定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有不少使用“农业园”这一名称的园区,名称使用有泛滥、随意之嫌,从而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是农业园与农业园区概念混用,定义划分不明确。二是不少园区名称相同,都称为农业园,但内部差异却极大,如农业主题公园与农业生产园,虽称谓上相似但功能、类型却截然不同。三是同一农园有多个名称,不少本质上非农业园的园区混杂其中,如一些全然没有农业生产的乡村会所,也戴上了农园的帽子。为便于研究的开展,特对农业园及农业园区进行概念界定。本文研究的农业园指地理边界封闭、空间连续,由某一家农业企业(或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所开办,在规模相对有限地理空间内进行农业生产或开展相关功能所形成的农园,对应于英文中“garden”的概念。而农业园区则作为城市特定功能区域之一(类似于城市工业区、产业区等),占据城市较大地域范围,往往由政府兴办,部分园区甚至具备一定的准行政区划特征,内部由一系列的企业入驻,如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部设立)、农业科技园区(科技部为主设立),及各地方设立的省级农业园区等,对应英文中的“park”,是一区划概念,园区内不会出现景观分区,景观要素被边缘化。1.3.2农业园景观概念农业园景观是本文研究重点,对什么是农业园景观的概念界定中,根据论文中研究的需要,有必要引入广义和狭义的农业园景观概念。广义的农业园景观指[10]园内所有能成为审美对象的环境要素。狭义的农业园景观概念,特指经人为建造、与直接的农业生产无关,只用以美化环境、满足游憩观赏需要的景观。在农业园丰富的景观资源中,狭义景观仅包括为了造景而人工兴建的景观,如景观小品、建筑周围的配景、纯景观观赏区(非农业)等。广义景观除包含狭义景观外,还包括了大田景观、民俗文化、农业生产景观、自然环境等,二者的关系如图1-1所示。4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狭义农业园景观广义农业园景观图1-1广义景观与狭义景观的包含关系Fig.1-1Landscapeinbroadsenseandlandscapeinnarrowsense本文中,第四章农业园景观分区模式探索时主要使用狭义农业园景观概念,论文其余部分以广义景观概念为主。1.4相关理论1.4.1风景园林学农业园不同于传统农业区,需要借助风景园林中的造园手法、原则等营造出符合农业要求、契合整体氛围的游赏、休闲空间。风景园林学中所包含的土地利用和空间设计等方法,以及科学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保护和恢复等手段是适用于农业园的。合理使用不仅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能保护和营造高品质的空间。借助风景园林理论,通过对植物、土地、水体、建筑等要素的组合运[11]用,将农业园创造成环境良好、视觉优美、空间舒适的游憩场所。1.4.2美学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科学。研究对象与领域包括:美的起源和本[23]质,美的表现形态与基本范畴;审美感受,如审美活动,美感体验等。而景观主要指视觉意义上的风景,“景”指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观”则是人对“景”[24]的各种主观感受,美学对如何“观”景有着理论指导的作用。农业园景观品质的优劣、建设营造法则、乃至农业园景观如何欣赏等,都需要美学思想的指导[25]。5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3景观生态学农业是发源于、依赖于土地的产业,但由于人工作用下的农业生产种植类型单一,系统结构简单,使得农田生态系统较自然生态系统脆弱得多,生态平衡稳定性也不够。这就要求农业园景观在建设时,运用生态学理论对脆弱的农田系统[26]加以保护,完善园内生态系统。此外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精细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都要求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形成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园结构。1.5研究目的与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园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符合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需要。总体看来目前农业园数量增长快,越来越朝着多功能、复合型发展,景观也越发受到重视。但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尚不能将农业产业链与物质景观系统协调规划,依照园林、风景区等规划方法虽做好了景观,却未能开发好农业景观资源,因此相关研究的进行依然很有必要。本文在深入了解国内农业园建设现状及相关理论指导的基础之上,结合已有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成功经验进行研究,为建立科学、完善的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体系抛砖引玉,具有理论意义。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上海蓝滨生态农苑规划实践为例,在实践过程中修正理论构建,具有现实意义。1.6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6.1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一方面阅读、分析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近年来农业园及其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动态及研究的主要方向,以此确定论文构建及研究内容、方法。另一方面对国内外已有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学习、总结,以用于具体指导规划设计进行。(2)实地调研6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客观、深入的对大量农业园进行实地调查,取获取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对游客的问卷和农业园管理者的访谈,了解园内实际存在问题及游客具体需求等一手资料,得到对农业园景观更全面的认识。(3)数据分析法利用IBMSPSSStatistics20软件对农业园景观设计节点及分区景观游客满意度进行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1.6.2研究对象选取根据上海市农委政务网推荐,综合实地考察,特选出26处上海市郊农业园进行深入调研。调研对象分布于奉贤、闵行、金山、松江、青浦、嘉定等六个中远郊行政区,调研目录如表1-1所示。重点选取其中14家(即1~14号)建园情况良好、游客较多的代表性农业园,展开问卷调查工作。7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1-1调研农业园名单Table1-1Theresearchlistofagriculturalgarden编号农业园名称地理位置备注编号农业园名称地理位置备注1多利农庄浦东新区大团镇发放问卷2上海鲜花港浦东新区发放问卷3书院人家浦东新区书院镇发放问卷4都市菜园奉贤海湾镇发放问卷5东方菲尼克斯青浦区练塘镇发放问卷6上海航育基地闵行区浦江镇发放问卷7申隆生态园奉贤青村镇发放问卷8浦江绿谷闵行区浦江镇发放问卷9浦江源温泉农庄松江区泖港镇发放问卷10小纪王农庄闵行区华漕镇发放问卷11马桥农情园闵行区马桥镇发放问卷12华亭人家嘉定华亭镇发放问卷13上房园艺闵行区浦江镇发放问卷14浦江农情园闵行区浦江镇发放问卷15东方瓜果城浦东新区六灶镇16绿祥生态农庄浦东新区万祥镇17万祥农业公司浦东新区万祥镇18庄行逸趣园奉贤区19陶家湾闵行区浦江镇20祝桥农业公司浦东区祝桥镇21孙桥农业园区浦东新区孙桥镇22华漕农情园闵行区华漕镇23水博园闵行区24番茄农庄松江区25五厍休闲农业园松江区26恒孚农场闵行区纪王镇图1-2调研农业园分布图Fig.1-2Amapofthe26agriculturalgardens8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6.3技术路线图1-3技术路线图Fig.1-3Researchtechnologyroadmap9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农业园景观相关理论最初“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景致”、“景色”相一致,等同于[27]英语中“Scenery”,是该地域空间中地貌、植被、天气与气候、建筑物、道路、水体等所组成的各种形态的表现;同时也包括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习俗、[28]精神风貌等,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丰富的精神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园景观即是在农业园区域空间内的所有景观物质要素、精神要素的集中表现。基于农业园景观概念内涵,本章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农业园景观溯源、农业园审美特征、农业园功能—景观特征图谱,以及基于理论研究,对上海市郊农业园景观的总体评价。2.1景观多维溯源不同农业园由于所处地域、自身定位、基础条件等不同,其景观表达形式也多种多样,但若追溯到农业园景观形成的本源,各农业园却存在着基本一致性。因此本章分析从探索农业园景观来源作为起点,研究各景观类型根源上的差异、特征,分析农业园景观本质,对具体农业园景观特征与风格类型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沪郊大量农业园景观的特征进行调研、分析,综合调研结果及国内外案例研究,发现若依据景观来源作为划分标准,农业园景观可大致由四块构成:自然生态野趣、农业技术景观、传统乡村风貌、园林艺术景观。这四种景观类型同时也是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时主要参考、借鉴的对象。2.1.1自然生态野趣[6]生态环境保护是农业园基本功能之一。单从功能目标的实现而言,农业园必须重视生态建设,农业园自身生产也需要生态保障,建立良性的生态循环体系有利于系统功能的稳定和持续,保证农业园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满足游客来园寻求恬静、适宜、自然的生态环境需求。因此农业园景观从内外两个方面都要求发挥自然生态特性。反过来,利用景观维护农业园生态环境,是除合理开发和规[29]划农业资源外的又一方法。10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农业园景观根据一定的生态原则建设,如基质(matrix)、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景观结构模式,在风格上偏向田园风光或自然野趣,符合农业园定位及游客要求,同时还能收获良好的景观效果。如东方菲尼克斯农庄中的人工湿地,自然湿地景观极美,除图2-1菲尼克斯农庄的人工湿地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维护生态平衡Fig.2-1ConstructedwetlandsinOrientalPhoenix等功能外还提供了大量的动植物资源,供给农业园水产养殖、游客垂钓。2.1.2农业技术景观包括农业生物技术、装备等景观载体,及大田景观、季相变化等农业景观。现代农业景观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到目前为止对于还未形成统一[30]的定义。但现代农业景观具有生态、经济、社会、美学价值,给游人展示农[31]业生产新技术、新设备及日常生活中少见的高、新、奇、特的植物品种,给农业园带来新的景观表达形式这一点毋庸置疑。虽然实践中,有些农业园并未意识到现代农业的技术美,对一些造型优美的温室进行不必要遮挡、掩盖,忽视了农业高新技术的展示,但城市居民对先进农业技术表现的兴趣与学习态度,已在客观上要求着农业技术的景观化。农业技术景观具有以下特点:1.生产与审美兼具,农业技术是多种现代高新技术集成的农业系统,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生产是本质属性,而美则来自人们对现代技术这一新事物的追求的客观结果。2.科技与生态相平衡,科技助推农业转型为集约型、高技术知识密集型,是建立在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基础上的朝阳产[32]业。11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2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图2-3垂直种植技术Fig.2-2GreenhousecultivationtechnologyFig.2-3Verticallygrown2.1.3传统乡村风貌多数农业园都位于都市郊区农村,周边环绕着田园风光与自然景色,地域乡村风貌与传统农业景观所形成的景观基质,构成了农业园的宏观背景,与地处城市水泥森林环绕的城市公园的外部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些休闲农业园在功能设定和景观营造中,注意到人们对土地和传统生活方式的依恋,在园内集中展示传统农业及乡村风貌,例如茅草屋舍、传统农耕文化展示、放养牛羊等等。此类景观已基本不具备农业生产功能,但通过抽象的表达景观意向,保持传统乡村风貌本质特征。人们已习惯欣赏这些带有“土”味的景观,只需稍加开发利用加上适当管理,就可收获不少赞同之声。图2-4传统乡村图2-5传统放牧方式Fig.2-4TraditionalruralFig.2-5Grazingcows2.1.4园林艺术景观园林作为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手法成熟,风格形式多样,是农业园造景时最易模仿、学习的对象。尤其是园林基本的景观要素,稍加改造就大量运用在农业园景观中,如书院人家园中建筑以徽派样式为主,配合了大量对景、框景的园12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林手法。此外农业园景观设计中,可灵活运用园林设计中讲究的植物搭配、隔景借景、空间序列布置等技巧,以丰富视觉景观。适当运用空间序列组合的景观设计手法,集中营造出各种景点,有助于发挥景观的经济效益,园内不同景观风格[17]区域有机连接、形成整体的稳定生态系统。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园林景观都是农业园景观的来源,同时也不是所有园林景观艺术都适用于农业园,使用时要选择适宜的形式。2.2审美特征研究对农业园景观欣赏与评价,有必要从景观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基于农业园审美特征的把握,有助于构建适宜的审美标准,从而形成对农业园景观品质评判[33]的依据,并进一步对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理论指导。2.2.1农业园审美层次特征美与审美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存在。审美作为主观活动,从主观意识出发,同时受到社会、历史的影响。审美层次分为三种,即表层的悦耳悦目:单纯的感官愉快,如虫鸣花香、朝阳初升等。中层的悦心悦意:藉由生理感受产生内心的愉快,如欣赏梵高的画作,通过欣赏绚丽色彩的扭曲形态,而感受到他内心对生命与光明的美好追求。最高层次的深层悦志悦神:“在道德的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如中国人所说的“天人合一”是对大自然升起崇高感受渴[34]望与之相融会的精神境界,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现代农业园是多种生产及景观要素的高度集聚,可充分满足游客表层悦耳悦目、中层悦心悦意的审美需求。如自然乡土、生态野趣满足亲近自然生态,体验田园牧歌需求;现代农业的大片规整农田、果园、大棚,其规整、秩序与技术美学特征,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和新奇感受。农业园内自由与规则两种视觉符号的交织,展现了高效生态农业景观的独特魅力,其科技、生态内涵为审美主体提供了中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农业园脱胎于生态自然与传统农业,兼有现代农业科技的技术美学特征;景观要素与园林有一定重叠,又呈现出迥异的文化和美学特征。农业园景观在美学内涵和构成要素如形式、线条、色彩、质感、机理等方面,与传统农业、城市园13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林两个景观系统具有一定相似性,又有明显差异,以下分别对三者的美学及审美特征的共性与差异进行分析。2.2.2农业园与传统农业审美辨析农业园从传统农业发展而来,审美经验既相似又有明显差异,城市居民对农业园的感受往往是新奇、陌生,甚至可能是排斥等消极评价。从审美教育角度上说,建立在传统农业景象的惯有思维在农业园欣赏中需要被打破,农业园景观与[35]鉴赏它们的眼光与心智需要共同成长,发展积极的审美经验。达成审美共识有助于农业园美进一步发展,但首当其冲的是分析:农业园与传统农业景观在美学特征上存在哪些共性与差异?2.2.2.1传统农业美学特征(1)物质性景观美乡土建筑、农田作物、地形地貌等是传统农业物质性景观的基本要素,审美[36]体验的关键在于感知其田园风光。表面的无序具有审美的丰富性,农家庭院视觉、味道和声音,自然延伸的篱笆、条块分割的庄稼等凸现了乡村特征。稍加暗示与引导,传统农业景观是很容易识辨并得到认可,正如刘易斯所说“我们能[37]研究和崇拜我们乡村先辈们创造的景观”。(2)精神性景观美农业作为第一产业,集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奠定了文明的基础,具有高层次的精神美特征。不论犁地、打谷、晒麦等劳作行为,或是石磨、辘轳、簸箕等农用工具,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具体形式,是人类力量与能力的展现。农业精神美千百年来被无数诗人、作家以各种载体所讴歌,构成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2.2.2农业园美学特征(1)规整的整体形象建立在现代农业科技上的农业园,农田及各种生产设施布局充分体现了高效率原则,景观呈现规整、秩序化特征。“形式服从功能”,农业园景观围绕着农业14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6]功能的实现,人工痕迹的图案化具有强烈的秩序性,同样具备独特的美学特征。(2)独特的现代农业设施现代农业以机械化进行劳动替代,各色农业机械与装备与大田农业景观交织,体现出科技化、现代化的美。以玻璃温室为例,作为现代农业特有的生产设施,是农业园标志性景观要素,最初仅作为工厂化育苗和高端园艺作物生产的设施。因其高大的体量,简约的建筑风格、半透明的外墙质地等,特别是异形温室的出现,往往成为农业园重要地标。图2-6耕作中的农机图2-7都市菜园玻璃温室Fig.2-6FarmmachinesisworkinginfieldsFig.2-7GlassgreenhouseinUrbanVegetableGarden(3)独有的观光景观区域农业园与传统农区的另一显著差异在于前者(特别是农业观光园)往往设有特定的景观分区。区内一般不安排农业生产,主要进行景观营造,提供游憩活动。突破了农业园固有景观的单调不足,增加景观丰度和园内活动的多样性。2.2.2.3农业园对传统农业美学的继承与发展现代农业园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而来,从美学角度看存在明显的继承性。大至农业基本功能如食物与工业原料的提供、生态维护、自然美承载,小至农产品基本类型、动植物生长过程等等,均不存在传统和现代农业根本区别,改变的只是农业生产组织、技术等外在形式。传统农业基本的物质性景观美和精神性景观美在今天乃至可见的未来,仍将延续。15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8农业劳作精神图2-9传统种植方式Fig.2-8AgriculturephysicalandspiritualFig.2-9Traditionalplantingmethod另一方面现代农业园的高效生态特征,使得其在美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征上,部分表现出与传统农业相异的趋势。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使得农业园中,自由多变让位于规整与秩序;现代技术带来了玻璃温室等各类农业装备,技术美部分取代了自然美。农业园较之传统农区在美学形式上展现出显著差异,并最终导致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即鉴赏眼光的区别。2.2.3农业园与园林审美辨析2.2.3.1立园出发点与审美诉求在园林的多重功能中,核心是视觉观赏和游憩活动,并由此所产生的心理愉悦享受。园林欣赏,即游园,是一种观赏、领略园林美景的审美活动。园林美学又被称为园林艺术,形成了自身固有的美学与审美特征,从古至今多种流派和风格的设计方法、原则,大多是从视觉美学的角度进行考量。现代农业园体现了高效生态农业特征,围绕农业的生产、中试、示范等是其核心功能,由此而形成的大地景观及农业观光活动是核心功能的衍生。审美主体对农业园景观的诉求,是能体现农业内涵与特征,以获取异于城市公园的感官体验。故而农业园景观不必如园林般精致唯美,但要与农业园总体定位、功能一致,展现农业情怀。2.2.3.2核心审美要素(1)植物景观植物是园林中最主要的景观要素,讲究视觉营造以及由此产生的审美体验。造型上需要修剪出优美形态,或攒三聚五彰显节奏;季相变化丰富,如四季16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皆有景;品种多样,相互协调构成改善微气候;植物配置上手法多样,注重上、中、下木的搭配,创造出优美曲折的林缘线、林冠线;讲究文化意义,如梅兰竹菊都富有寓意等等。农业园植物角色与园林景观植物有本质区别,稻麦、果蔬、花卉作物等是农业的直接生产对象,其布局组织以满足高效生产为目的,形式上就不可能如园林般品种丰富、搭配层次多样。部分农业园在入口、主干路及游憩场所等局部空间布置景观树木,从成本和景观效果考虑,树种往往也以乡土树种为主、造型偏简洁。农业园各类植物构成相对封闭的人工小环境,但又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互动,发挥弥补美化作用。图2-10规则式种植的果树图2-11清境农场良好的小环境Fig.2-10ThefruittreesplantingwithruletypeFig.2-11GoodmicrohabitatinCingjingFarm(2)建构筑物园林建筑在园林中占中心地位,形式多样,造型精致、繁华。园林建筑是使[36]用功能与视觉观赏的高度统一体,具有典型的艺术品特征。农业观光园中,围绕休闲观光功能和农业园主题风格,借鉴园林设计手法,布置一定数量景观建筑,与其他景观要素有机组合,形成和谐、统一效果十分重要。但农业园所处的特定自然环境背景,决定了其建筑设计难以绕开其地方乡土和农业景观两大基本特征,在风格的选用上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一个典型的对比是,城市内中式公园的仿古建筑、或者欧式风格居住区的西式小品,因与所处小环境风格一致具有合理性;但在农业园内采用纯欧式建筑、或中式园林的湖石、叠瀑等,往往与农业园及其周边的传统乡村和农业环境表现出的较大差异,而显得不协调。(3)其他差异农业园受农业生产约束与自然环境本底的限制,简单移植园林设计手法容易形成各种隐患,除了整体氛围和主题不和谐造成美学特征的不统一以外,一些纯17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景观功能或景观要素与农业生产也存在相互干扰,如植物之间交叉感染、相克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园林中精致的景观设计,需要高额的前期投入与后期养护成本,一些农业园不具备相应条件,导致景观迅速衰败、破损。诸如此类都提醒人们在农业园中简单借鉴园林设计手法可能出现的不足。2.2.4农业园美学概念美学作为哲学的二级学科,具有庞大理论的体系和研究成果。美学学科分类体系中,主流观点是将其将划分为哲学美学、历史美学、科学美学三大类。其中隶属于科学美学之下的实用美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装饰美学、社会美学等等更[3438]为具体的分支,装饰美学包含了园林、建筑学、服饰等等。图2-12农业园美学在美学中所在位置Fig.2-12Thestatusofagriculturalgardenestheticsinaestheticclassificationsystem判定某种新美学分支学科的独立性及在美学体系中的地位,首先应考察其审美经验并由此形成审美标准是否有别于已有的美学分支、具有相对独立性;其次考察该学科的审美对象是否具有系统及独立的审美价值。换言之,当美学分类体系中已有相关美学分支不足以涵盖某一类学科的审美特征时,即可提出新的美学分支概念,并将其纳入美学体系。从审美经验看,游客在农业园游憩观赏,意在体验多元的景观类型和高参与度的涉农活动的综合感受,对农业园审美述求与标准,与其他景观系统如传统农业地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公园等存在显著差异。从审美对象看,农业园景观是自然生态野趣、传统乡村风貌、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园林造园艺术的复合体(见18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2.1分析);园内河、湖、地形等自然地貌,农田果园等作物的农业景观,温室大棚等现代农业装备设施,景观树木小品等园林景观要素,涵盖了自然、社会和艺术的广泛内容和美的表现形式,并耦合成新的审美价值。综合审美标准与审美对象的价值,农业园具有一定的审美独立性与系统性,现存各美学分支不足以完全涵盖农业园景观这一类特殊事物,有必要提出农业园美学的概念,并在美学体系中有其一席之地。农业园美学,即是运用美学理论研究农业园景观的美学特征和规律,是美学[3536]理论在农业园中的实际应用。2.3功能—景观特征图谱2.3.1图谱的构建通过对大量农业园样本调研可知,农业生产,或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是当前沪郊农业园的两类典型主题(部分农业园兼有两类功能);农业园两类主题景观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而景观品质的优劣却与主题的倾向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即农业园的生产主题、休闲观光主题与景观品质三者间大体呈三个相对独立的维度。基于核心功能与景观特征的分异,本文构建沪郊农业园功能—景观特征图谱,即分别考察各农业园农业生产、休闲观光两大功能及景观质量。具体方法为:以农业生产功能与观光休闲功能形成二轴,构建功能的四象限图(第一象限意为农业生产与休闲观光功能都较好;第二象限表明休闲观光功能较好但农业生产功能较差;第三象限表明农业生产与休闲观光功能均较差;第四象限表明农业生产较好但休闲观光功能较差)。在此坐标系中,再建立气泡图,展现农业园景观品质特征(气泡大小反映景观品质好坏,越大表明景观品质越高)。以下对各农业园的评分值高低是基于现场调研的主观评价,并无具体数值。2.3.2沪郊农业园功能—景观图谱特征26家农业园(编号见表1-1),根据景观品质、农业生产、休闲观光三项得分情况,表示在图2-7中。通过图2-7所示结果确定各园所在象限,及气泡大小,动态的分析各园景观建设情况。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9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13功能—景观特征气泡图Fig.2-13Landscapecharacteristicsofbubblechart1.分布在第一象限的农业园有15家,高于其他三个象限总和(第二象限内有4家,第三象限没有,第四象限内有7家),可知目前沪郊农业园主要功能具有生产、休闲观光兼顾的趋势发展。第三象限没有农业园,是因为不存在生产与观光功能皆不发展的情况。2.所调研农业园总体景观品质较佳。调研也可发现,不少农业园已有景观营造意识。3.大多数景观品质较好农业园,其休闲观光功能都较佳,图中最主要的大气泡均位于Y轴正半轴顶部位置。反映出景观与休闲观光功能的相互促进。4.纯农业生产的农业园(X轴正半轴顶部、Y轴位于中部)景观品质总体一般,极少数生产基地的景观品质较差,反映出生产经营者对农业园景观质量的漠视。但也有部分生产与休闲兼顾型农业园,具有良好的景观品质(X、Y轴均位于正半轴顶部)。值得注意的是,纯生产型农业园往往景观品质偏低,主要源于生产经营者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不愿投入人工景观建设(大多数该类农业园不对外开放,营20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造景观似无必要)。然而从广义农业园景观角度看,农业园先天就具有多元的景观资源,稍加利用同样可形成极富特色的农业园景观。2.4沪郊农业园总体景观满意度研究在功能—景观特征图谱分析基础上,研究对14家沪郊农业园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以进一步掌握游人对农业园景观的总体评价。分析农业园之间得分差距,研究获得高满意度农业园的优势,以此作为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前期研究工作。2.4.1问卷与调研发放问卷调查农业园具体为多利农庄、鲜花港、书院人家、都市菜园、东方菲尼克斯、上海航育基地、申隆生态园、浦江绿谷、浦江源温泉农庄、小纪王农庄、马桥农情园、华亭人家、上房园艺、浦江农情园等14家,现场发放问卷共计82份,回收问卷82份,其中有效问卷81份,有效率达98.8%。测量问卷内容包括旅游者基本信息、来园方式、园内消费情况、农业园整体景观评价、园内各分区及节点景观评价。来园游客基本信息调查包括了性别、年龄、来园方式、同行人数、园内消费情况等个体特征项目,有助于直观地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问卷发放时控制在了每个农业园5~10份之间,保证了农业园调研对象数量的差距,有利于横向比较。问卷基本上反映了游客对农业园景观的评价情况。本项研究问卷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样本数据全部来源于问卷调查。调查表均采用李克特(Likert)5级量表设计,1代表“非常不满意”,2代表“不满意”,3代表“一般”,4代表“满意”,5代表“非常满意”。2.4.2沪郊农业园景观评价根据游客对14家农业园整体景观满意度评价得分,计算不同农业园景观满意度平均分值,分值计算公式如下:kpiXyjijj1(i1,2,,;nj1,2,,)m式中:pi—游客对景观的满意度;21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j—满意程度等级为j时对应的分值;yij—第i个区域景观满意程度为j级时被调查游客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所得游客对农业园整体景观满意度排序,见表2-1表2-1农业园整体景观满意度评价Table2-1Thecustomerlandscapesatisfactiondegreeofagriculturalgarden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项目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农业园整体景观3138%3847%1114%11%00%由表2-1可知,游客对农业园景观整体非常满意占31%,一般满意以上占85%,一般满意及以下占15%,没有游客选择不满意。以上结果除了游客回答问卷时一般较为保守,选择选项时易挑选较不激进项等个人主观原因外,还由于农业园的生态性、田园风情等特色,更易得到城市居民认可,获得较高景观评价。根据游客的打分情况对各调研农业园景观满意度进行均值计算,结果见图2-8,均分为4.22分,各园景观均分最高达到了满分5分,最低为2.5分。满54.84.754.84.64.6意度4.5分43.83.83.93.83.9值3.63.73.532.52.521.510.50农业园名称图2-14各农业园整体景观满意度均值Fig.2-14Thecustomerlandscapesatisfactionaverageofagriculturalgarden最高分东方菲尼克斯与最低分农园小纪王农庄,景观满意度均分相差一倍,22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可知目前农业园景观质量差距较大。菲尼克斯位于功能—景观特征图谱第一象内,气泡直径大,表明农业园景观、生产、休闲观光三项内容建设情况都较好,与游客评价一致。小纪王农庄位于图谱第二象限且气泡直径小,表明农业园有基本的观光功能但缺乏农业生产与景观,可见游客对此并不满意,特征分析与游客评价较为一致。2.5本章小结通过对大量农业园景观的特征分析,综合调研结果及国内外案例研究,提出农业园景观是自然生态野趣、传统乡村风貌、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园林艺术景观多维要素的综合。将农业园与传统农业和园林艺术的比较分析,提出农业园审美具有唯一性、排他性特征,需要建立自身的美学概念。农业生产,和休闲观光是当前沪郊农业园的两类典型主题,而景观品质的优劣却与主题倾向不存在必然联系,三者间大体呈三个相对独立的维度。为研究三者的相互关系,提出建立农业功能—景观特征图谱;结合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特征图谱分析与游客评价具有一致性,生产、观光、景观三者协调发展的农业园更能得到游客肯定。23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农业园景观设计研究对于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这一复杂命题的研究,需层层深入、抽丝剥茧。本研究从较为微观的设计层面入手,再逐步向宏观的规划层面进行。本章主要研究设计层面。首先对农业园景观要素进行分类,其次对要素的组合与空间组织进行探讨,基于游客对节点满意度调查的判读,总结归纳农业园重要节点景观设计的要点。3.1景观要素景观要素在各种景观系统中,都是最基本构成单元,是景观建设的根基。目前农业园景观要素分类方法尚未有统一标准,本文参考园林艺术中较为成熟的分类方法,同时考虑到农业园包含的其他类型景观元素进行修正。按照园林一般分类法,农业园由具象景观要素与抽象景观要素两类组成。具象景观要素又可分为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如土地、植物、山石亭台等,一般分为地形、动植物、建构筑物、水体、园路与场地五大类。抽象景观要素是由人的意[7]志即人文情感而塑造,通常借助景观建筑、小品、铺装等工程设施来表达。在农业园中,由于农业生产这一重要功能的加入,使得传统园林具象景观要素的五分类法不足以准确覆盖,有必要增加二级分类(亚类)进行细分。如植物大类中就包含了景观植物和农作物,很显然这两类要素虽然同属植物大类,但究其本质从功能、性质到表现形式都不同,必须在亚类中进行区分。基于景观要素大类和亚类的划分,可将农业园景观要素从重要性角度划分为核心景观要素、主要景观要素、准景观要素三类。3.1.1核心景观要素组成农业园的核心景观要素主要有:农作物与养殖动物、农业生产性构筑物等基本生产类要素。核心景观要素是农业园区别于城市园林等其他景观系统的根本分野,也是构成农业园的基本单元,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园的性质,核心景观要素的数量与质量也是判断农业园类型的重要依据。(1)农作物与养殖动物24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工业原料作物、饲料作物,药材作物等,种植时讲究合理利用土地,使得农业产出与投入最优化。为便于耕作和生产,种植品种较单一,地形平整,以大面积块状景观为主,人为进行景观设计的空间很小,设计时要注意开发、利用已有农业种植景观,如修建观景廊道引领游客欣赏农业大地景观,做到既不妨碍生产又提供给游客休憩游玩的场所。动物饲养是除作物栽培外农业的另一大功能,规模化养殖的场所不适宜游人进入,也缺乏景观需求,但却可利用散养动物为农业园增添游憩乐趣,带来生机,营造良好生态环境。(2)农业生产性构筑物农业园中有大量用于生产的温室、大棚以及谷仓等农业建筑设施,温室主要[39]反映了重复美和结构的简洁美,在技术日益完善和优化后,温室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除生产功能外还有了观赏价值,这也使得生产性建筑物与景观性建筑物发生了重叠,既满足了农业生产需要,兼具景观效益。3.1.2主要景观要素主要景观要素地位次于核心景观要素,包括:农业耕作道路、农业生产用水、生产性地形、管理用房等。该类要素数量多,但其在农业园中比重的的多少对农业园类型判断不起根本性决定作用,且功能并无十分苛刻的指向性,往往兼具景观与生产作用。(1)农业耕作道路包括提供农业机械出入田间地头的机耕路,以及人行的田间小路,承担着农业生产任务,也带给游人乡野印象。形式上宜平直、少弯曲,服从于功能需要,与园路串联形成农业园的骨架与网络。耕作道路可参考公园道路中多级划分的标准,这有利于各级道路不同设计风格的发挥,如田间小路选用土路、沙土路等简易路面更彰显朴素的天然美。还能缓解交通压力,避免人车混行提高安全性。(2)农业生产用水不是所有农业园都有水面,但一片引人入胜的水面,必是园中亮点,除满足游人对水的向往所形成的景观价值,还具有形成良好生境的生态意义,以及对全[40]园的供水、运输和水产养殖做出的贡献。生产用水主要指农业灌溉、养殖用25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1]水,水有平静、流动、跌落和喷涌四种运动形式,在农业园中表现为鱼塘、集水池、井等为静态的滞水;沟渠、河流里的流动水;经过翻车的水表现为跌落的;喷灌技术则表现出喷涌状态的水。水体在不同的园中地位不同,如以渔业为主的园中水体居于中心地位,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园中,水体则起到辅助作用。但[42]无论在何种园中,都需要保证水质,这是绿色生产的前提。水质良好的农业用水经过设计也能成为一道风景,发挥景观效果,生产性用水与景观水体并不是相互对立,而是协同共存的。(3)生产性地形指用于农业生产,为符合生产要求经人工改造或长时间自然形成的地表形态,无论是平整的耕地,还是线条优美的梯田,都是在耕作过程中土地形成的最佳状态,是顺从自然规律的结果。为最大限度满足第一性的农产品生产要求,农业园首先将最肥沃的土地设计为庄稼地、果林或者保护其自然状态,而贫瘠、排水道[40]过少或过多以及基岩裸露的土地则作为非农休闲项目的首选地。因此,即使经人工改造后的地形也少有夸张起伏,而是配合周围自然式的生产土地做少量变化,农业园整体地貌是相对缓和平整的。(4)管理用房园内工人宿舍、工具存放室、杂物室等都属于管理用房,用以服务园内各项活动运作,因此鲜有造型大多较单一。但是,建筑作为社会积极发展的风向标,是本土风情文化的体现,也是当地人价值观与审美标准的反映。尤其是农业文化、农村生活方式、地方风俗等在建筑身上最能得到体现,如江南水乡的白墙黛瓦,陕北的窑洞、草原上的蒙古包等等。因此农业园可以在管理用房等建筑中适当增添人文特色和民族文化,丰富园内人文景观。3.1.3准景观要素该类要素并非农业园中所必须的组成要素,多数情况是为丰富景观效果或休闲游憩活动所增设,倘若准景观要素占比过大,导致核心景观要素缺失,则园内整体景观风貌必与农业主题不一致,会造成农业园属性发生改变,甚至不再是农业园,而向乡村会所等偏离。准景观要素主要有:景观地形、园路与场地、景观建筑与小品、景观植物、景观水体等。若农业园全以准景观要素组成,只包含景26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观建筑、植物、水体等而没有必要的农业要素,则脱离了农业园的范畴,因此设计时要注意主次关系,不要失掉农业本真,合理、适量的使用准景观要素。(1)景观地形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及资金投入有限等原因,农业园一般不会出现大面积整顿地形的情况。若要进行地形改造,应了解园中土地的各种限制因素和可能性,最大限度利用土地的特性,使各类功能用地各得其所,才是农业园地形设计的良好方法。1.设计时考虑原有地形,自然地形是长期与大自然磨合的结果,是大自然赋予最适合的形态。保存和融合最好的原有自然要素,或限制利用以保留当地的乡土环境。2.根据分区处理地形,农业园中开展的活动种类多样,对地形有各种要求,如作物种植区就要求平坦、整块的土地;果林区地形要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防涝;而休息、游览区则可小范围塑造灵活多变的地形空间,增添游园乐趣。3.利于排水,农业园中种植面积大,硬质铺装较少,雨后易有积水不便于人的活动,利用地势合理安排分水和汇水线,创造较好的自然排水条件。农业园中极少出现大面积堆山叠石的情况,这与园林大不相同,山石在农业园中是边缘化的景观要素,偶尔以小景观节点的形式出现,仅为丰富环境,起点缀作用。(2)景观道路与场地农业园中发挥景观作用的园路,是引导游人观赏景观的动线,与场地一同完成交通的集散。不仅要注意不同等级道路的设计标准、规格不同,还要注意利用园路的生态效益,作为廊道分隔或连接较为脆弱的农田群落系统。(3)景观建筑与小品景观建筑主要有接待中心、会所等,是农业园中少数的大体量建构筑物,重要地位不容小觑。接待中心和会所往往是游客来园停驻最长时间的场所,为游客提供餐饮甚至住宿服务,在设计时有以下几点需注意:1.虽是景观类建筑,但由于处在农业园大环境下,因此建筑体量不宜过大,层高不宜太高。过于高大的建筑会和园内低矮作物、大片平整的地形等产生强烈对比,硬质的结构也与软质的植物、水面等难以协调,容易显得突兀、生硬。体量较大的建筑可以配合开阔水面弱化其硬朗的线条感,通过水面的过渡、衔接使硬质的建筑与农业园融合。2.若建筑靠近种植区域则需利用景观做一定隔离,种植区域一般蚊虫较多、有异味,27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适合远观却不适于游人长时间驻足。3.注意园林中框景、借景等手法的运用,适当的遮挡在增添趣味的同时还能对私密性起到保护。景观小品包括喷泉、座椅、灯具、指示牌等,一般以“点”或“线”的形式出现,体量小,具有点景和装饰的作用。(4)景观植物农业园除保证正常生产外,还要使其农业生产过程和生产场地具有一定的景[43]观效果。景观植物的加入增添了农业园景观的丰度,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但景观植物在运用时要注意不能脱离农业主体,讲究一定的搭配原则。1.在进行景观植物设计时要考虑农业园已有大面积农作物充当背景,在此前提下进行设计,方能确保景观不孤立于农业园整体景观而存在,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2.除人工引入的植物,还应重点保护土生土长的植被。长势良好的本土植被,其存在本身就已经证明了它们适于这块土地,保留它们就显得合情合理,尤其是农业园由于管理、养护等原因不适于引进过多景观植物,在植物造景时选用乡土植物,营造自然的植物群落效果,与周围乡村风景融合,减少“人工味”。3.植物设计时要更多考虑科学合理的配置,减少植物间的相互干扰,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相互影响、相克等问题。比如将苹果、海棠、梨与侧柏、爬地柏等混栽时容易导致苹桧锈病和梨桧锈病这一转主寄生性病害的发生。同时还要注意植物间的化感作用,[5]常表现为种间的相克,比如丁香、刺槐、月桂等植物易影响相邻植物的生长。4.注意配合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景观植物在土地撂荒时增添园内景色,避免出现荒凉、沉闷之感。(5)景观水体合理的水体布局及设计能成为农业园脱颖而出的闪光点,大面积的景观水体往往跟农业生产相关联,具有景观特征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提供条件,应尽量构建循环的水系统,自然融于园中。设计时可将动态水、静态水分开考虑。1.农业园中静态水体一般为鱼塘、蓄水池等,对于这类静态水在设计时种植水生作物陪衬或者建造湿地、沼泽等水文景观,充分利用可增加景观丰度。2.若园中有线状的动态水,则可整理疏导为运输与灌溉所用,还可在浅处安排一些运动路线并提供系列的沿线景观,继而提供对水系视觉探索的机会。3.驳岸设计应注意何时平淡、何时精彩,适当加入能进行亲水活动设施,水深处要注意保障游客安全。4.公园28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有许多点状的水景,如喷泉、跌水、小水池等,农业园中为了造景也可适当借鉴,但在形态上宜自然、轮廓应平滑。3.1.4以景观要素为标准的农业园类型判断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农业园景观要素分为三个层级,即核心景观要素、主要景观要素及准景观要素,各层级下的亚类分属情况如图3-1所示。核心景观要素是决定农业园性质的重要依据,其所占比例可作为农业园性质的判定标准。目前有不少农业园虽称谓是农业园,但其中只有大量景观化、园林化的植物、建筑,唯独看不到农业要素。本文提出以景观要素作为判定农业园类型的标准:若核心景观要素比重大,主要景观、准景观要素辅助存在,多为生产型农业园或以农业为本的生态型农业园;当后两类景观要素尤其是准景观要素占主导地位,而核心景观要素处于次要地位时,一般为观光型农业园;而当核心景观要素缺失,准景观要素上升到主要位置时,已不是不能再称为农业园。图3-1农业园景观要素分类情况Fig.3-1Classificationoflandscapeelementsinagriculturalgarden29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1.5农业园与园林景观要素对比各种景观系统的差异,首先反映在景观要素系统的区别。对农业园景观要素系统的分析,一定程度体现了农业园景观本质特征。以下承接前文2.2.3内容,对农业园与园林进行景观要素的比较研究,见表3-1。表3-1农业园—园林的景观要素对比分析Table3-1Agriculturalgardenlandscapeelementsandlandscapegardenelementscontrast景观要素农业园园林农业动植物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原材料,仅在需要特殊景观效果的场地会有少量农作物与养殖动物是农业园不可或缺的要素运用,不以生产为目的大棚、温室等现代化农业生产构筑物,农业生产性构筑物无谷仓、磨坊等传统农用建筑农业耕作道路保证农业生产的基础建设无主要保障农业生产,通过良好的规划设农业生产性用水无计也能拥有景观水体的功能特定农业技术所形成的土地形态,较平生产性地形无整利于耕作管理用房辅助农业生产管理辅助园林日常维护满足局部景观需要,因地制宜,稍加变讲究堆山叠石,是模拟自然、人化自然景观地形化,少有大幅度改造地形的情况的表现手法,具有极强的人文意识辅助耕作道路完成农业园的路网建设,讲究铺装的材质、造型与场地的衔接,景观道路与场地组织游人集散、通行游园道路要求富有变化、趣味等较少,主要提供给游客使用,造型、风亭台楼阁等多种景观建筑类型,小品形景观建筑与小品格上需与农业氛围吻合式多种多样如雕塑、花钵、花架等少量运用在景观节点上,重视乡土树种,重视造景作用,各类设计手法的运用,景观植物注意与农作物间相克等问题兼具视觉效果与人文情怀专门的景观水体较少,主要依赖于生产形式丰富,如曲水流觞、跌水、瀑布等,景观水体性水体的优化设计讲究利用各种形态的水不难发现农业园中有诸多要素是园林中极少或几乎不会出现的,最典型的就是农业要素,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景观要素,如农田、果林或者温室、现代化机械、现代化种植技术,又或农耕文化、农业习俗等,都是园林中所不具备的,这是构成农业园的根本,也是农业园发展的依仗与优势,切不可以抛弃。园林中植物品种丰富,要求乔、灌、草的搭配,农业园中的植物主要是生产种植的农作物,和为了营造景观而少量种植的观赏植物,农作物大面积的种植及乡土[5]树种的使用是农业园的特点。相较于园林植物而言,乡土树种和观赏草类的意30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向、形态更适合农业氛围,与园林中选用造型优美的景观树种不同,农业园讲究的是绿化植物配置与农作物栽培相宜,以及植物呈现出整体的秩序感与乡野趣味。农业园景观无法做到,也无需做到如园林中那般精致细腻。以地形为例,由于农业种植要求,不会出现园林里那样特意堆高的地形或深挖的池塘,反而是应势而为做到尽量平坦利于耕作的土地。建筑是园林灵魂的所在,园林设计都是围绕建筑而生,但农业园中的建筑已洗尽铅华,造型大多朴素,强调实用性,风格统一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园林中纯景观作用的水体在农业园中转变为了在满足生产需要外兼具景观功能,景观从主位的退到了次位。虽然如此但却不能草率随意为之,人们对水的喜爱从未退却,好的水景能使平淡的生产用水景观化,为农业园加分不少。最后不能忽略农业园中强大的人文景观要素,优秀的景观设计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富有强大的精神功能,也正是由于对人类精神和人类文明的再创造与维护,才使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农业园人文景观体现时代文化价值,富于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如农耕文化—生产工具水井、石磨、耕犁等展示;农俗文化如二十四节气、桃花节、贴窗花等;以及原有农业遗址的保护,如韩湘水博园是村民为保护上海饮用取水口安全而建。抽象的农业意向和具象的农用设施为农业园增添人文色彩和文化底蕴,引起精神共鸣。3.2要素组合与空间组织3.2.1要素组合(1)要素形体的组合点、线、面三要素的组合是园林中重要的组合方法,包括了配置、繁殖、分[41]割三种类型。农业园设计也可学习并加以灵活运用,如书院人家中将面状的菜地、线状的篱笆、线状的绿篱及点状的景观树组合,收获了不错的效果,有农业趣味也与周围建筑和谐统一。农业景观要素的加入,使得要素组合必须优先考虑农业要素,这是农业园大环境的限制,也是农业园发展的根基,否则将与寻常公园、园林无甚差别,突出不了农业优势。其次要分清主次,要素组合有以农业景观要素为主时也有为辅时,为主时需要其他各类景观要素围绕、配合设计,如开发大田景观,要配之以游步31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道、观景平台以及周围绿化等,此时引导游客的线性步道,最终停驻的点状平台等要素的配置都是围绕面状的大田风光而建。而为辅时除要保持农业特性外,还需注意不能与其他景观脱节,如何正确选择农业要素尤其重要,如都市菜园在进行花坛布置时,就选用了生菜、甘蓝等蔬菜。(2)要素风格的组合由于大量农业生产活动的存在,农业园景观设计若完全脱离或采用物理隔离方法与生产分开,不仅无法收到好的视觉效果,且白白浪费了农业景观资源。因此农业园景观设计不像作为“纯景观”的园林,可进行多种风格流派的尝试。反过来由于景观要素的丰富性,在要素艺术搭配上允许有更大的包容性,为了服从功能需要一定程度上允许多种风格的“混搭”,如现代建筑风格的玻璃温室可以与传统民居造型的建筑共存,只需做好二者的衔接,以及与周围环境的过渡。但农业园中风格兼容的广泛性是建立在一定限度内的,倘若无法处理好与农业环境的协调,会出现突兀、错乱的情况。最典型的是全然脱离农业生产基础,建设风格类型迥异的园中园,这种超出尺度的冲突感非但无法带来艺术的冲击,反而会造成审美上的障碍。3.2.2空间组织农业园与园林一样作为室外空间,其空间设计均是以人的活动为基础,并努力创造出舒适、丰富、具有景观价值的空间。农业园景观空间与园林不同,具有以下特点:1.空间更具开敞性,农业园以农业生产为主体,大面积的种植范围,空间上视野开阔,较少受到建构筑物的遮挡,视距长。2.空间组成要素更自然,比之于园林的“人化自然”农业园中的要素多是非人工化的,或直接取材于农作[44]物,是更真实的自然,因此空间过渡上更柔和、舒缓。3.由于农业生产的加入,农业园空间在组织时需先满足生产需要,这就对景观及观光旅游的空间组织做出[45]了一定限制。农业园空间组织首先建立在满足农业生产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进行景观空间及游线组织。景观空间组织除了合理借用园林中对比、分隔、渗透、建立空间[41]序列及轴线等方法外,还应开发园中已有的积极性农业生产空间。游线设计要依据空间序列布置,合理引导游人游园路线,使游客既领略农业景观的新奇,32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又能有丰富的视觉变化体验,保持较高的游园乐趣。3.3节点景观满意度调研根据14家农业园景观节点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各农业园主要节点景观游客满意度情况。满意度量化方法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对入口、主要建筑物及周围、园路、园桥、景观小品五个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Analyze→DescriptiveStatistics→Descriptives),了解各指标的均值。3.3.1节点景观评价计算各节点景观满意度百分比,结果及相关排序见表3-2表3-2农业园节点景观满意度评价Table3-2Thecustomersatisfactiondegreeoflandscapenodesinagriculturalgarden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景观节点名称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入口1519%3543%2835%11%22%主要建筑物及周围2430%2733%2126%911%00%园路810%2025%3746%1620%00%园桥46%2336%3047%711%00%景观小品57%2432%3547%1115%00%根据游客对节点景观满意度的打分情况进行均值计算,结果见图3-2。各节点景观满意度均分为3.50分,入口、主要建筑物及周围两个节点满意度高于均分,分别是3.74分和3.81分,园路、园桥、景观小品则低于均分,分别是3.25分、3.38分和3.31分,但几者之间分数相差并不大。大多数农业园对入口及建筑景观建设重视程度高、投入大,一般农业园这两处节点景观营造情况高于其他节点。节点最高得分为3.81分,满意程度仅为一般偏上,由此可知,农业园,各节点设计均有提升空间。33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00满意4.50度分4.003.743.81值3.383.313.503.253.002.502.001.501.000.500.00景观节点名称入口主要建筑及周围园路园桥景观小品图3-2农业园节点景观满意度均值Fig.3-2Customersatisfactionaverageofthelandscapenodesinagriculturalgarden3.3.2节点对整体景观满意度影响分析农业园景观以给游客提供良好景观享受为目的,节点建设出发点都基于满足游客的景观需求。游客满意度直接反映出景观节点的建设情况,同时各节点景观满意度影响着农业园整体景观满意度。为研究各节点景观满意度对农业园整体景观满意度的贡献率,现选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进行计算。先对数据的信度进行检验,信度分析主要是检验量表在度量相关变量时是否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即检验量表内部各个题项之间相符合的程度,以及两次度量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采用常用的克朗巴哈信度系数法。克朗巴哈信度系数的数学公式是k2iKi1(1-)2K-1T22其中,K表示题项的总数,i表示第i题得分的题内方差,Ti表示总得分的方差。如表3-3所示,剔除异常值之后输出结果显示Alpha信度系数为0.706,该问卷信度较好。由于农业园特殊情况一般来园游客较少,因此样本量偏小,从而34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导致其信度系数偏低,但一般在0.7左右可以接受。表3-3信度检验结果汇总表Table3-3liabilitytestresultssummary变量入口主要建筑物及周围园路园桥景观小品项已删除的Cronbach"sAlpha值0.6330.6730.5780.6690.717系数0.706用SPSS软件进行效度检验指标,得出KMO适当性检验值为0.616,大于0.6效度尚可,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水平为0.000,小于0.01,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选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用较少的相互独立因子提取数据的主要[46]信息。分析结果如表3-4表3-4总方差的解释Table3-4TotalVarianceExplained旋转前旋转后成份特征值贡献率%累计方差累积%特征值贡献率%累计方差累积%12.34346.85746.8571.93538.70338.70321.07921.58268.4391.48729.73668.4393.73714.74683.1854.53410.68593.8705.3066.130100.000由表3-4分析入口、主要建筑物及周围、园路、园桥、景观小品可知大于1的特征根有两个,分别是1.935和1.487相应的解释总方差的百分比为38.703%、29.736%,因子分析结果表明,2个主因子对5个变量的累积贡献率达到68.439%,效度较高。据此可作出以下分析:(1)入口对整体景观贡献率。入口设计的好坏对农业园整体景观满意度贡献率最高,达38.703%。作为进入农业园的必经之地,几乎每位游客都会注意,好的入口设计能点明农业园主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进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2)主要建筑及周边对整体景观贡献率。对农业园整体景观满意度贡献率第二的是主要建筑及周围景观,达29.736%。由农业园特性决定,园中主要建筑物一般为接待中心或会所,是绝大多数游客都会前往的场所。其体量、外形在园中也较为突出,极易吸引注意力,良好的建筑及周围景观设计不仅能为建筑加分,也能提升游客对园内整体景观的满意度。以下通过对案例节点的解析,探索农业园重要景观节点的设计要点。35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4.重要节点景观设计农业园受其成本、生产功能、整体氛围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做到像一般园林或公园中的景观设计那样精致、全面,故本文在对节点设计进行研究时主要考虑一些地位关键又易出彩的区域,如入口、会所以及温室等,此类节点有进行景观设计的必要,但又相对独立且对园内农业生产影响小。同时结合游客对节点的满意度进行,使设计能做到有的放矢。3.4.1入口景观设计作为对游客景观满意度贡献率最大的节点,同时也是入园首先进入的区域,入口是视线最先集中的位置,提供了农业园的第一印象。入口区域的景观设计有着极强的领导性,起到先入为主的带动作用,能表达农业园主题,暗示园内景观风格,同时兼有景观和交通引导作用,与周围环境相互补充、相互借势。在设计时可分为入园前和入园后两部分,入园前主要指入口外侧,这一部分尚未进入园内,重点把握该部分的景观对大门的增色和美化、入园交通的指引和疏导以及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统一。入园后则是进入农业园大门后的入口区域,该区域一般宜做适当放大,一来是交通组织上的必要要求,二来也是表现空间变化张弛有度的需要。还可参考古典园林中障景手法,起到先抑后扬效果,或利用农业种植景观和周围生态环境作对景、借景等。如台湾北埔绿世界生态农场的大门为传统建筑形式造型朴质、简洁,材料选用茅草、木材颇有农情趣味,周围景观以自然生态风格为图3-3北埔绿世界生态农场大门主,整体较为一致。Fig.3-3GreenWorldgate总的来说,农业园入口节点景观化有着极强的自身优势,值得投入设计也能获得良好的景观效益。在设计时需注意保持农业园特色及点明农业主题。如日本的富田农场,图3-4富田农场大门大门设计富有欧洲小镇趣味,周围景观偏向Fig.3-4FarmTomitagate自然风景园,与园内种植各色花海基调一致,36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且入口设计注意了利用广场和走廊来引导人流。3.4.2主要建筑及周围景观设计农业园中主要建筑指会所、接待中心、酒店等,是对农业园总体景观满意度贡献率第二高的节点,同时也是游客在园内集中消费、停留的主要场所,好的景观设计能为建筑增色不少,给游客留下良好印象。如台湾台一生态休闲农场的水上木屋采用木结构,周围配合植物和水面显得生态也富有乡野气息。又如多利农庄中的会所,建筑层高为一层,高度适宜不会在整体较平、矮的园中凸显,再配合较开阔平静的水面,使得现代感颇强的建筑形式并不突兀反而有种眼前一亮之感:农业园中建筑风格是可以多元化的,并非非传统农舍的形式不可。图3-5台湾台一生态休闲农场的水上木屋图3-6多利农庄现代样式的建筑Fig.3-5LogcabininTaiYiEcologicalLeisureFarmFig.3-6ModernarchitectureinTony"sFarm3.4.3园路景观设计园路是农业园的骨架、网络,贯彻全园始终,除满足基本的组织交通、运输外,其本身的色彩、线条、铺装等也能成为被观赏的对象。为满足农业生产运输、引导、组织游人休憩、观景等要求,园路设计时应注意做到:主要道路宜平直,避免多条路交叉形成复杂路况;尽量保证正交,便于车辆转弯;主次道路分明,井然有序利于交通行驶。主干道可种植统一的行道树,既能形成简洁规整的秩序感,同时也避免视线的遮挡保证行车安全。在农业园中种植行道树需注意是否对临近种植的作物造成了遮荫现象,若有遮挡则需换种低矮的植株,或只在道路的单侧种植。对不通行机动车的次干路,可做较丰富的景观,如台湾清境农场弯曲的羊肠小道,自然野趣的土路,与主路形成对景,让人过目不忘。上房园艺中支37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路的景观设计也很有特点,有依据地势需要拾级而上蜿蜒曲折,有两旁植物繁茂而只得一人通行,又有与木栅栏结合别有一番农家风味。这些支路的景观处理并不会影响农业园整体交通,却从细小处体现农业园的精美细致。图3-7清境农场的土路图3-8上房园艺的碎石路Fig.3-7DirtroadinCingjingFarmFig.3-8GravelroadinShangfangGarden3.4.4园桥景观设计园桥不仅联系水路交通、组织游线,还划分了水面空间,增加景观层次,造型优美的园桥可与水面搭配自成一景。园桥在满足陆上通行功能外还需考虑是否有通航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水势、地势造桥。在对农业园调研时发现,并非所有农业园都有园桥,由于有些农业园先天条件不足,没有建设园桥的需要,从而有条件的农业园应更好的利用这一资源脱颖而出。若桥体造型过于单一、平直,可在栏杆与桥头上加入设计丰富形态,效果突出且便于操作,事半功倍,如申隆生态园就选用中国传统的石狮子的栏杆。栏杆高度应符合安全要求,造型与桥体协调。桥头一般常以圆灯、山石、花台树池等点缀,能丰富环境,也明确桥的位置,增强安全性。可为园桥命名加入人文色彩,增添内涵和底蕴。还可在小水面建拱桥或曲桥,以供行人通行为主,工程量不大却提高了景观的趣味性与游客的参与性。图3-9申隆生态园的石狮子栏杆Fig.3-9ThestonelionrailingsinShenlong3.5本章小结EcologicalPark在传统园林景观要素分类的方法上加入了二级亚类分类,并将景观要素从重要性角度划分为核心景观要素、主要景观要素、准景观要素三类,依据各类要素38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丰度与质量作为判断农业园类型及性质的标准。景观要素的组合与空间组织形成了农业园主要景观节点,论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利用SPSS软件分析游客对农业园节点景观满意度评价,得出入口、主要建筑及周边对整体景观的贡献率最大,并通过实例分析如何做好景观节点设计。39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农业园景观规划研究本章研究在宏观的景观规划层面展开,探索农业园景观规划特点。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研和案头分析等方法,探讨农业园景观规划在整体规划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分析制约农业园景观的约束条件,探讨农业园景观分区的基本模式,并利用IBMSPSSStatistics20软件分析游客对沪郊各农业园分区景观的满意度及与农业园整体景观满意度的相关性。4.1在农业园总体规划中地位与作用4.1.1农业园规划方法目前农业园规划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以产业或土地为核心的传统规划方法,以及将土地、产业结合的新规划方法。第一类以产业为核心的规划思路,围绕产业展开农业园的功能布局、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等;选择适合于农业园发展和建设的模式,并依据经济分析结果制定重点项目方案。第二类以土地为核心的规划方法是抓住土地这一重要的资源,通过合理规划确定各项用地布局、大小、范围等,将土地这一核心资源最优配置,在规划中较少考虑繁琐的经济分析过程。第三类是将产业、土地相融合的方法,规划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为核心,在考虑农业园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外同时重视农产品环境保障规划,以绿色[14]产业为发展方向。4.1.2景观规划的地位与作用景观规划的地位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农业园总体规划中处于从属地位,先有总体规划后有景观规划。无论选用何种农业园规划方法,景观规划都只属于农[47]业园规划的一个子系统,是农业园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4-1所示,表现为农业园总体规划与景观规划的先后位置。二为农业园定位不同,景观规划地位的高低也不同,生产型农业园以农业生产、示范为先,景观让位于生产,景观规划强调通过农业带动观光旅游,少有大量新建景观的情况。观光型农业园则重在利用各类资源创造优美的景观环境,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方法丰富休闲活动、美40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化景观、展现农业园特色,充分展示农业观光游览魅力,农业生产有“让位”于景观的趋势,景观规划的地位明显高于生产型农业园。图4-1农业园规划主要内容Fig.4-1Themainplanningofagriculturalgarden理想的景观规划应该能够为农业园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合理的空间结构和[7]分区布局,整合利用各种景观资源,突出农业园景观特色和产业特色。同时调节观光与生产的关系,使两者兼容并蓄、相互促进,帮助农业园向生产与观光融合发展的模式发展。4.2景观约束条件分析景观在农业园总体规划中的从属地位,决定了大部分农业园在景观系统在构建时不得不受来自于上级及平行系统的影响,这与作为“纯景观”的园林景观形成了鲜明对比。具体而言,上级系统即总体定位,平行系统即约束条件,而后者最终还是由前者,即农业园总体定位决定。从某种程度来说农业园总体定位也可视为具有导向性的约束条件,制定某一定位后就意味着农业园建设要以此为目标,其他方向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其他约束条件包括:功能竞争、自然因素、成本因素以及政策因素。4.2.1总体定位农业园总体定位在最高层次决定了景观规划设计的方向,景观系统的整体走向起决定性作用。制定有预见性且适合于农业园自身条件的目标定位,能帮助农业园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为农业园规划实施明确方向和思路。总体定位根据农业园类型和发展需要制定,不同类型农业园的发展目标和自身条件都有所区别。如前文所提到的生产型和休闲观光型农业园,其定位侧重就不相同,一类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休闲观光较次要,围绕休闲观光的狭义农业园景观必然处于41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可有可无地位;以休闲观光为主的农业园,农业生产为辅,狭义农业园景观在整个农业园建设中必然处于中心环节。有什么样的定位目标,就确定了相应的农业园结构。景观规划属于农业园结构,在制定时要依据定位目标进行。但另一方面,结构决定总体定位的实现,景观也间接约束总体定位的实现,总体定位不能超脱现实情况想当然的制定。如休闲观光园总体定位多是观光游览、农事体验、休闲娱乐等围绕游客而制定的目标,为了吸引游客开展多种活动并大力建设园内景观。若此时农业园为达到景观化目的抛开园内环境大肆模拟公园建设,极易由于后期养护不到位、基础条件差等原因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游客也未必乐于接受如此过分“公园化”的农业园。因此农业园的总体定位及景观规划,要适应约束条件,遵从客观存在,且具有一定前沿意识为农业园将来发展预设道路,做好长远规划。4.2.2功能竞争农业园具有多功能特征,这就意味着各功能之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相互影响,其中有互利共赢的,同时也存在对立竞争。即使是依据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各种综合因素设置的功能,也会存在此消彼长相互竞争的情况。对于景观而言最典型的就是与农业生产发生“争地”情况,有必要按照总体定位进行取舍,如休闲观光型农业园往往会牺牲种植土地进行景观建设,而生产型农业园则有可能会放弃加入景观。但这种功能竞争的情况是可以通过合理规划进行调和的,甚至可将相互竞争转换为彼此促进的关系。4.2.3自然因素农业园受区域位置、资源禀赋、环境基础等自然因素影响。区域位置在大范[48]围上可理解为地域因素,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特征差异明显,农业种植受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影响;小范围上指农业园建园位置,多位于城市郊区,受交通运输、周围环境、市场需求等影响。在相同区域内,存在资源的多寡即景观[49]富集度,农业园的资源以“农业”为媒介,由大气、水、生物、土地、农事[50]活动以及民风民俗等构成。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类资源,发挥农业景观天然优势能积极推动农业园建设。农业园周围环境多为田地、村庄等,总体上呈现出浓42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厚农业氛围,在某种程度上农业园景观风格需与环境契合。4.2.4成本因素农业园建设经营面临许多成本问题,如土地租金、劳动力成本、建园费用等前期投入,以及常被忽略的后期养护成本,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农业园景观的建设。农业作为弱质产业,投资回报期长,一般农业园总投资额较为有限,在生产为主导的农业园一般将绝大多数资金投入到生产环节,景观投入极低。而以休闲观光为主导的农业园,欲在短时期内形成景观效果,需进行大规模绿化及硬质景观营造,时常面临资金短缺问题。部分农业园对养护成本的估计失当,后期无法满足管理要求,极易导致农业园维护不到位,植物生长不良,景观效果不佳,出现脏乱差等现象。或者农业园前期建设时景观造价偏低、制约着景观质量的发展。4.2.5政策因素部分农业园得到国家相关优惠政策扶持,有利于项目的实施。但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同时对农业园建设具有普遍性的约束力。如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面积比例,规划建设的审评与建设监督检查等。部分政策对农业园中涉及景观建设具有较强的约束性。景观建设必须以有关方针政策为重要依据,与政[51]策法规相适应,在规定范围内进行,不能任意妄为。4.3景观分区基本模式本节景观概念特指前文已定义的狭义农业园景观,利用狭义景观将园内休闲观光区与农业生产区中的景观进行划分,主要研究狭义景观定义下农业园景观分区的基本模式。据此得出三种分区类型:分离型、围合型以及融合型。景观规划结构由节点—线路—面域三者构成,其中节点是指交通线路、行为活动、游人视线的聚集点,线路是连接各节点的通道,而面域则是具有明确边界的大尺度空间。分离型结构主要特征是由两部分或以上面域组成,且面域之间只有一至两条公共边。围合型结构由两个或多个面域构成,被围合面域与围合面域具有两条以上公共边。融合型结构则是在一个面域内散布多个节点或小面域,并通过游线串43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联。4.3.1分离型分离型结构:农业园内生产性区域与景观区域(休闲观光性区域)完全分离,用道路、行道树或拦网等进行隔离,有明显的物理边界。两者彼此之间干扰少,互不依赖。观光区域在建设上受农业生产的制约少,往往出现观赏区内景观丰度颇高,而生产区内景观匮乏,对比鲜明。分离型结构通常有前后次序,观光区在前,生产区在后;或相反生产区在前,观光区靠后。见下图,阴影表示观光区域。图4-2华亭人家景观分区图图4-3万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景观分区图Fig.4-2LandscapedistrictdiagramofFig.4-3LandscapedistrictdiagramofHuatingRenjiaWanxiang图4-2为观光区在前,生产区在后的分离型;图4-3为生产区在前,观光区在后的分离型。观光区在前,生产区靠后:这是大多数分离型农业园的规划结构,该类农业园以实现休闲观光功能为主,观光区域比重大,生产区多为伴生状态。游客集中在观光区内活动,生产区较少或不对游客开放,即如图4-2华亭人家。生产区在前,观光区靠后:该种形式需要经过生产区后方到达观光区域,形成这种较特殊的结构主要是受到地理条件及功能目标的影响,如图4-3万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类是用地或环境的制约,导致入口不适宜打造观光区。另一类则可能是由于农业园以农业生产为主,并不对外开放,建设观光区仅为优化园内生态环境,并非为满足休闲观光功能。最后一类则可能出于设计手法需要,如有些农业园利用障景、隔景等含蓄的景观表现形式。44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3.2围合型生产区域与观光区域存在围合与被围合的关系,通常有物理边界隔离,但在边界划分上并不一定如分离型那般清晰,有些利用水系划分,而有些只是利用草地过渡或轻微地形变化暗示。使得两区之间并非完全分离,形成互通彼此、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整体和谐一致的景观风貌尤为重要。围合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为生产区围绕观光区,二为观光区域在外包围生产区。只有两面或三面的围合情况为半围合,四周皆被围绕,如镶嵌其中一般为全围合。见下图,阴影表示景观区域。图4-4多利农庄景观分区图图4-5书院人家景观分区图Fig.4-4LandscapedistrictdiagramofTony’sFarmFig.4-5LandscapedistrictdiagramofShuyuanrenjia如图4-4所示为生产区围绕观光区,为围合型;图4-5为观光区围绕生产区,为反围合型,现进一步分析围合与反围合型结构形成原因。围合型:该结构类型农业园大多数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功能目标,休闲观光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观光区一般比重不大,多是为了满足游客活动需求,提供一定的休闲功能,或为改变园内单调的景观,增添景观要素而特意修建,即如图4-4多利农庄。反围合型:观光区域包围生产区,农业园整体基调偏向观光游览,生产区域比重较小。该类型一般出现在观光型农业园中,注重观光、旅游功能的实现,农业生产多作为展示,功能也由单纯的生产性向展示性生产转变,即如图4-5书院人家的果林和菜地都被外围景区包围,展示农业景象的成分多于现实的农业生产。45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3.3融合型融合型景观结构指农业园生产区与观光区以相互交错、彼此渗透的状态存在,两两之间无明显边界,呈现相融的趋势。是三种结构类型中观光与生产联系最为紧密,也是相互影响最大的一种。融合型结构根据景观及生产的比重关系,可分为观光融于生产型和生产融于观光型。若全园以农业生产为本,各观光区域穿插于其中,属于观光融于生产型;而若农业园旅游观光占主导,农业生产只小范围分散存在,则可认为是生产融于观光型。类似于溶质和溶液的关系,根据谁为主谁为次,以谁为本谁来相融的方法确定融合类型。见下图,阴影表示观光区域。图4-6浦江源温泉农庄景观分区图图4-7上海鲜花港景观分区图Fig.4-6LandscapedistrictdiagramofPujiangyuanFig.4-7LandscapedistrictdiagramofShanghaiFlowPort图4-6为观光融合于生产;图4-7为生产融合于观光。观光融于生产型:农业园首要功能为农业生产,景观特征充满农业园氛围,提供给游客的游览区散布其中,由游线串联,各块面积占比均不大。该类型成因主要是生产型农业园为发展农业园多功能特性,利用已有农业资源建设休闲观光区域。即如图4-6浦江源温泉农庄以黄浦江水源涵养林为全园基底,景观为自然生态类型,休闲观光区域呈点状分布于园中。生产融于观光型:该类型最主要的代表为农业主题公园,景观与公园相似度高,休闲观光上升为首要功能,只不过观光卖点是“回归田园生活”。农业此时已从生产第一性转为了展示、科普、教育作用为先,面积占比下降,呈点状分布于园中,如图4-7上海鲜花港。46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3.4小结通过上述研究不难发现,农业园景观分区模式成因主要基于自身条件和总体定位。以农业生产为本底的农业园,采用围合型及观光融合于生产型;以休闲观光为本底的农业园,则采用反围合型及生产融于观光型;此外分离型模式由于两区域间相互影响较小,使用时彼此牵制少,因此适用范围相对较广,对农业园本底类型无硬性要求。农业园景观规划结构复杂,分区模式多样且成因及功能皆不同,除上述类型外,有些农业园还采用多种类型混合的分区模式,如分离型结构中观光区域内常出现农业融合的情况,在观光区内形成融合型结构;或围合型结构中观赏区域内出现农业融合,在观光区内形成融合型结构。因此景观分区模式并无定性标准,只需选择适于农业园定位、目标及自身条件即可,可以是多种模式的混用,也可以是新模式的发展。4.4景观分区满意度调研基于游客对调研农业园各分区景观满意度调查,结合农业园分区景观建设情况,研究游客对不同分区满意度的评价,及农业园整体满意度与分区满意度之间的相互关系。4.4.1分区景观评价问卷设计对各农业园6类分区进行景观满意度评价,分别是:会所或接待中心区域、滨水区域、生产区、景观观赏区、生产展示区和其他分区,通过调研发现其他分区占有量小,多数农业园中不存在前5区之外分区,为保证计算结果不受过大影响,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舍去。计算14家农业园各景观区域满意度百分比,结果及相关排序见表4-147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4-1农业园分区满意度评价Table4-1Thecustomersatisfactiondegreeoflandscapedistrictinagriculturalgarden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会所或接待中心2126%5062%810%11%00%滨水区域56%2329%3747%1114%23%生产区11%2026%3241%2228%34%景观观赏区1620%4252%1923%45%00%生产展示区1420%3348%1725%57%00%根据游客对各区域景观满意度的打分情况进行均值计算,结果见图4-8。各区域景观满意度均分为3.59分,低于农业园整体景观满意度4.22的均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农业园景观整体满意度不仅是各个部分简单相加而得,而是各部分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生态的整体,使得整体景观大于各部分景观之和。另滨水区域及生产区域景观满意度低于平均值,分别是3.23分和2.92分;会所和接待中心区域、景观观赏区、生产展示区高于平均值,分别是4.15分、3.88分和3.81分。究其原因,是因为大部分调研农业园对滨水区域关注度少,缺乏前期景观建设和后期养护,而生产区则缺少景观化设计及对农业景观的开发。5满4.54.224.15意3.883.81度4分3.53.23值2.9232.521.510.50景观分区名称图4-8农业园各区域景观满意度均值Fig.4-8Customerlandscapesatisfactionaverageofthedistrictinagriculturalgarden48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4.2分区与整体景观满意度分析前文已对农业园各分区进行了简单的满意度均值分析,但简单分析每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无法判断一个自变量是否对总体描述或预测有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园内各区域景观满意度与整体景观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特建立理论模型帮助分析。由于各分区是农业园的组成部分,研究整体景观满意度(Y)与各组成部分景观满意度(X)之间数量变化规律,构造回归分析(RegressionAnalysis)模[52]型,观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相关系数来衡量。包含一个因变量和多个自变量的回归模型结构形式如下:Y=a+b1X1+b2X2+„+b5X5其中X1-X5表示影响因素(自变量),分别为会所和接待中心区域、滨水区域、生产区、景观观赏区、生产展示区,b1-b5为回归系数,表示在其他所有自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某一自变量变化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比率。以5类区域为自变量,农业园整体景观满意度为因变量,通过SPSS多元归回分析,结果如表4-2所示。表4-2游客景观满意度相关性矩阵的SPSS分析结果Table4-2Customerlandscapesatisfactioncorrelations模型非标准化系数T检验值Sig.其他统计检验回归系数标准误差(常量)0.6100.4611.3210.192R=0.7812会所或接待中心区域0.4060.1183.4570.001R=0.6102滨水区域0.0870.0890.9790.332调整R=0.577生产区0.1880.0792.3860.020F=18.173景观观赏区0.1740.0911.9220.060Sig=0.000生产展示区0.1190.0711.6620.102标准估计误=0.431(注:数据来源于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汇总”、“方差分析”、“回归系数”)由此可建立游客满意度估计方程为:Y=0.610+0.406X1+0.087X2+0.188X3+0.174X4+0.119X52表4-2中相关系数(R)为0.781,判断系数(R)为0.610,调整判断系数2(AdjustedR)为0.577,标准估计误差为0.431;方差分析表中T检验的概率ρ值为0.000,小于0.005,说明回归系数有显著意义,模型拟合度好。研究结论证实了农业园景观满意度受会所或接待中心、滨水空间、生产区、景观观赏区、生产展示区等五类分区影响,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406、0.087、0.188、49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0.174、0.119。说明影响最显著的是会所或接待中心区域,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这是由于一般会所或接待中心为游客来园必去场所,且多会在此消费,停留时间较长,农业园建设者会重点打造该区域,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影响第二显著的是生产区,其次是景观观赏区。结合各区域景观满意度均值统计结果可知,会所或接待中心区域、景观观赏区满意度高于平均水平,生产区满意度低于平均水平且为五项因素中最低。由此可知生产区景观满意度对农业园整体景观满意度虽有显著影响,但目前生产区景观满意情况差,景观建设不到位,是亟需提升改进的区域。这也是生产区影响率高于景观观赏区的原因之一:一处破败的田地、随意堆放的渣土,对整体印象的影响要大于一个精致的花圃、一片大草坪所带来的景观。且来园游客中,很多会选择农业园的“农业”特质,在活动选择时常前往生产区进行采摘、垂钓等涉农项目,该区域的景观品质好坏会极大影响游客对农业园整体的感观。滨水区域的影响率最低,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农业园对其开发不到位,无法吸引游客,无形中导致资源的浪费。根据游客对各区域满意度评价与整体满意度评价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探讨农业园中各区域景观具体建设方法,力求做到既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又提高游客满意度。4.5景观分区规划研究在设计问卷时为便于非专业人士理解与填写将分区名称口语化、通俗化,现整合为较常用的分区方法,即主要分为农业生产区、景观观赏区、休闲娱乐区和管理服务区。农业园景观分区是建立在充分分析场地现状,利用整合地块内各种资源的前提下。目前农业园景观分区没有统一模式,就各个不同的农业园而言分区也会有所出入,但根据其景观实质,大致可分为上文所提的四大类典型分区。景观分区与农业园功能、活动之间并非完全独立,有部分重叠与交叉。如景观观赏区内并非只有观赏活动,同时也可以有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区中也并不是只有生产,游客也能在其中欣赏大地景观。因此,同一景观分区内,会有不同的活动类型;同一种活动类型,也会在不同的分区内发生。(1)农业生产区50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产区主要功能为种植、养殖、研发、农业技术展示等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各类活动,规划时要依据农业园发展方向进行细化,满足各类生产需求。生产型农业园中生产区面积占比大,各种活动围绕农业生产进行,很容易因为农业生产粗犷、简陋等原因,导致农业园环境下降,浪费了农业景观,拉低整体形象。现代化的农业园不应再有传统农业中脏乱不堪、贫困落后等弊端,即使展示传统农业也应是干净整洁、精耕细作的。另一方面休闲观光型农业园切不可全然舍弃农业生产,脱离农业园的本质,倘若失掉农业根本,就失掉了旅游开发和发展的保证。因此,进行生产区规划时要考虑生产与观光两方面要求,合理布局,协调好二者关系。(2)景观观赏区景观观赏区以观赏游览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生产型农业园较少会出现独立的景观观赏区,但可利用果林、水域或原有自然植被,适当加入休闲设施营造游憩空间,不仅增添农业园景观丰度,也为游人提供一处静谧的休闲场所。休闲观光型农业园内景观观赏区形式、分类更为多样,如自然景观区、田园风情区、花木观赏区等。(3)休闲娱乐区休闲娱乐区围绕农业园的产业特色、景观特色等开展休闲娱乐活动,强调为游客提供参与、体验的机会。一般具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农事体验、健身娱乐等功能,是游客来园主要活动地,也是与农业接触的最佳场所。(4)管理服务区管理服务区具有保证农业园正常运作,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以及接待、培训等功能。大型农业园一般会设有专门的管理服务中心,而多数农业园则采用会所、接待中心等合并的方式。4.6本章小结探讨了景观规划在农业园整体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农业园景观受总体定位、资源禀赋、成本与政策因素、功能竞争等约束条件的制约。通过现场调研及案例分析,提出农业园主要景观区域和生产区存在分离、围合、融合三种主要结构类型,并分析各自成因。51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合问卷调查农业园常见功能区景观满意度情况,利用SPSS分析分区景观满意度与整体景观满意度的相关性,得出休闲娱乐区景观满意度相关性最高,生产区次之。但生产区游客景观满意度却最低,由此可知,生产区景观建设不到位,是亟需提升改进的区域,且提高生产区景观质量,对提升农业园整体景观有极大促进作用。52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上海蓝滨生态农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5.1背景分析5.1.1项目概况项目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大泖河滨的蔷薇村,东起朱平公路及漕家浜,西临浙江界河泖湾支河,南达大泖河,北至泖湾支路。基地长期饱受“两害”之苦。一害为村西北的历时长达11年的垃圾堆场,长年累月的污染致当地环境恶化,生态遭受严重破坏。另一害为阡陌之中横贯的200亩塑料大棚烂尾工程。残留的破败设施搭建混乱,一片狼藉,农业生产布局混乱,农业人工生态系统支离破碎。5.1.2区位分析(1)宏观区位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介于东经120°52′至122°12′,北纬30°40′至31°53′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与特色。项目区位于金山区中西部、吕巷镇西,毗邻浙江省。距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约80公里,距金山区政府约26公里,距吕巷镇政府约3.7公里。(2)中观区位吕巷镇地处上海西南,区域交通系统完善,S19新卫高速、S36亭枫高速从镇域中部、北部穿过。朱平公路、金廊公路、金石公路、松卫南路、朱吕公路等区域性公路构建网状交通格局。5.1.3基地概况蓝滨生态农苑占地740亩,西北、北部为集中村庄用地,东北、东部有少量零散农民宅基地。基地整体地势平缓,中部已有少量鱼塘和果树,南北向主路宽4米为硬化道路,其余道路多为素土夯实道路。基地西侧有90亩低洼农田,地面高程偏低,不满足农业发展需要。中北部53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区域残存大量废弃蔬菜大棚,占地约220亩,南部为占地30亩的生活垃圾堆场,对周边土壤、地下水及农业生产影响都很大。5.2规划思路规划多功能农业,融农产品生产、乡村休闲度假、生态维护多种功能于一体。生产食用农产品,提供蔬菜、水果、粮食和畜禽、水产品。规划循环农业,实施种养结合,构建农业循环链,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幅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幅减少农业化学投入品(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等)施用。规划田园生态景观风貌,以成片农田作为景观本底,配置池塘、果林等兼具生产功能和景观功能的异质斑块,形成与园内道路系统重叠的景观廊道。统一协调景观、生产及观光三者的关系,力图建立位于功能—景观特征图谱第一象限,且气泡较大的农业园。5.3总体规划5.3.1目标定位依据场地现状和区位条件制约,结合所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蓝滨生态农苑开发建设的目标为:生态农业净地;绿色食品高地;乡村休闲胜地。(1)生态农业净地对垃圾堆场、设施菜田废弃地及周边地块进行全面环境整治,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手段开展生态修复,重建农业人工生态系统,土壤、水体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以洁土净水运作生态农业。(2)绿色食品高地开发A级和AA级绿色食品生产,打造金山区乃至上海市知名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乡村休闲胜地植入农耕体验、户外活动、戏水踏青、郊野健身等文化元素,开发建设上海南郊高端乡村休闲会所。5.3.2功能定位(1)绿色食品生产54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以绿色生产为主导性功能,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产出食用农产品全部达到绿色食品质量标准。(2)环境生态保育以生态维护为基础性功能,通过优化农业人工生态系统和开发循环农业,构筑绿色生态空间。(3)乡村休闲度假以文化休闲为衍生性功能,为休闲度假提供乡村风情浓郁、环境清静雅致的处所。5.4总体布局及分区规划5.4.1规划结构规划项目区空间结构为“一心一环两片多组团”。“一心”:管理中心,作为项目区生产组织与管理、乡村旅游接待的主要设施,位于项目区中部;“一环”:环状主干路,位于项目区中南部,连接各主要农业生产功能区,并作为乡村旅游的主游线;“两片”:结合项目区现状用地状况和自然生态条件,规划为北部集约生态农业片,以及南部多功能农业片;“多组团”:按照项目区功能定位和满足企业各类主要农产品消费需求,设定若干功能组团,如图5-1景观空间组织图,图5-2景观总平面图。55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5-1景观空间组织Fig.5-1Landscapespatialdiagram图5-2总平面图Fig.5-2Generallayout根据目标定位和基地情况整体上采用分离型景观规划结构,北部为生产区域,南部为观光区域,在观光区域内同时部分融合了农业生产,形成了两种模式混用56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类型。整体上呈现分离型,而南部观光区域则呈现融合型,如图5-3所示,阴影表示观光区域。园内农业生产用地占比大,北部皆为生产区,休闲观光区域内东南及西南部果林与观光活动交织。图5-3景观结构示意图Fig.5-3LandscapestructurediagramofLanbinEco-agriculturalGarden5.4.2分区规划全园规划为九个功能区:保护地栽培区、露地栽培区、水旱轮作区、林果禽立体种养区、水生保健作物栽培区、鱼菜共生池塘区、生态猪场、垃圾堆场生态修复区、管理中心,如图5-4所示。57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5-4功能分区图Fig.5-4Functionaldiagram(1)保护地栽培区位于项目区北部区域,原垃圾堆场进场道路两侧,与现有废弃设施大棚空间位置基本重叠,通过对原废弃设施改造建设而成。本区规划总占地面积约240亩,由联栋大棚与独栋钢管塑料大棚两片构成。其中联栋大棚位于本区东南,占地面积约40亩。生产品种以绿叶蔬菜为主,根据设施条件,组织一定面积的反季节蔬菜、瓜果、花卉等生产。规划与本区西北建成集中仓库、净菜棚及晒场一处,其中晒场面积275平米、净菜棚384平米、仓库700平米。(2)露地栽培区分两片区域,东片位于项目区东北角主入口附近,面积约70亩;西片位于项目区西北,面积约40亩。生产品种以绿叶蔬菜为主,根据设施条件,组织一定面积的反季节蔬菜、瓜果、花卉等生产,配置喷、滴灌等灌溉设施。(3)水旱轮作区西侧设置水旱轮作区,占地约65亩。实施水稻、小麦、玉米、西甜瓜、豆科植物、油菜等水旱轮作,并与露地园艺区实行轮作,以部分满足企业对优质稻58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米、西甜瓜、油料及肉禽饲料生产需要。对现有地块进行土地整治,配置沟灌设施。(4)林果禽立体种养区果林、景观林、生态林构建项目区自然生态景观,并满足林果、肉禽的消费需要,共同打造林果禽复合种养区域。规划为东西两片,东片位于项目区东南、紧邻主入口,规划以规模果林为主体,并在东侧紧邻漕家浜沿线,以现状竹林等为基础形成带状生态林,构建项目区生态边界,与东部公路隔离,规划面积约42亩。西片位于西南,为林禽复合种养区,沿大泖河、泖湾支河形成带状景观林。本区地势低平,通过地形改造形成环状内河,果林依据地形呈自然式布局,西北开辟水塘形成水禽养殖区,西侧形成一片林下鸡养殖区,规划总面积约118亩。(5)水生保健作物栽培区项目区东部漕家浜以东至朱平公路,规划为主入口区,发挥交通组织、展示与示范作用,总占地面积约20亩。利用现有水塘,形成入口景观区。环绕水面形成环湖路、入口小型广场、园区大门、水榭。并在南部设置小型密林区,以隔离红线南侧农居。中心水塘栽培水生保健作物,形成水生保健作物栽培区。(6)鱼菜共生池塘区位于项目区中南部、东西向主干路以南,现有河塘水域改造为标准化水产养殖场,总占地面积约83亩,其中养殖水面约53亩,养殖四大家鱼、珍稀鱼种及清水蟹;水面局部种植水生蔬菜(空心菜等),形成鱼菜共生、立体种养模式,可开展各种滨水乡村旅游活动。(7)生态猪场为满足猪肉消费需求,构建项目区生态循环产业链,设置小型规模化猪场一处,位于全区西南角果林区内,远离周边农户与区内管理中心,猪舍采用发酵床技术,以控制异味、抑制病害。配合生猪生产,设置项目区废弃物处理中心(CPU),采用有机肥场等技术,实现种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循环利用。(8)垃圾堆场生态修复区南部垃圾堆场区域占地约45亩,是发展生态农业最大障碍,也是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规划对垃圾堆场进行实施生态修复,采用覆土、隔离和绿化景观改59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造,消除历年垃圾对周边土壤及地下水进一步污染。借鉴国外经验将现有垃圾堆场改造为迷你高尔夫球场及高尔夫练习场。(9)管理中心位于项目区中南、现状垃圾堆场东北部,规划占地面积12亩,作为项目区农业生产组织管理与、乡村旅游接待的主要设施。管理中心建筑两面临水,南侧为小型广场兼做停车场。建筑采用园林式布局,1-2层临时建筑,建筑面积控制在3000平方米左右。5.5景观设计5.5.1空间组织以基地现状积极景观区域为载体,围绕产业布局,重点打造核心景观空间;以环状景观主干路和景观水系为纽带,串接若干重要景观节点的景观序列,形成项目区主要景观空间,主要位于南部休闲农业景观区域内,在北部有少量分布。园内草地、水面、果林、道路等多种要素交织,形成丰富的景观空间层次。分别围绕农业景观、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为主题,规划打造项目区十大景观节点,即:碧波五秀、暖房春色、春华秋实、湖畔小筑、梦泽垂钓、竹林蹊径、花雨长廊、玫瑰长堤、春踏青莎、林下时鸣。具体位置如图5-5所示,通过景观主干道串联成合理的游览路线,注意空间的起承转合,创造出富有变化的空间序列。60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5-5景观空间组织图Fig.5-5Landscapespatialorganization5.5.2重要节点设计依据节点景观满意度分析结果对园内主要节点进行了重点打造,即入口、主要建筑及周围,具体节点名称分别是碧波五秀、湖畔小筑、竹林蹊径、玫瑰长堤。(1)碧波五秀东侧主入口区的景观湖,其景观有点明全园主题与带领主题基调的作用。该区以大片的湖面为刻画重点,湖上配以曲桥、凉亭,湖内种植莲花、菱角等。植物以乡土树种的运用为主,打造自然野趣的效果。经环湖道路后到达园区大门,大门风格自然简洁大气,符合全园农情氛围。(2)湖畔小筑管理中心包含了游客接待、集散、休闲、农业管理组织等综合职能,是园区的主体建筑。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建筑形式为组合式,层高为一至两层,南面有一小型广场,北面为草坪与疏林营造的自然式景观。建筑风格为江南水乡特61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有的民居样式,依水势而建,创建水乡之景。(3)竹林蹊径滨河带状景观,利用原有竹林,进行一定的景观改造,起到与东部农舍和道路的隔断。并在其中做少数石椅、石桌供给游人休憩,竹林与溪水相伴,打造清幽宁静的自然之风,竹影攒动,使厌倦都市景观的人们瞬间心旷神怡。(4)玫瑰长堤在大泖河与几口鱼塘之间新建玫瑰园,主要种植各品种玫瑰与芳香植物,丰富的色彩给单调的农业种植增加活力,同时可收取芳香制品原料,并展现企业历史文化。硬质铺装的道路,左右两旁皆有水,景观效果独特,加之有玫瑰和国槐的相辅,游人穿行于其中可感到阵阵凉意与花香。5.5.3种植设计蓝滨生态农苑以生产食用农产品为主导项目,重视生态、科技、人文的规划理念,因此在农作物栽培设计时要求做到因地制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具体栽培品种选择已在分区规划中详细介绍,此处就不再赘述。景观植物绿化设计是农业园中种植设计的另一重点,可以弥补大面积作物种植造成的视觉疲劳,还可保护农田脆弱的生态系统,形成园内良性循环,丰富植物品种。景观植物多用在重点造景区域或节点修饰上,起到艺术造景的功能,如入口区域,选择观赏效果较好的树种,树形、体量、色彩与主入口协调,起到暗示、疏导交通的作用,配合景观湖选用了多种水生植物既有观赏价值,又能采摘收获,如莲藕、茨菰、荸荠、芡实、菱角等。另在会所周围进行植物配置,烘托建筑造型,有舒缓的草坪也有点植的大乔木,营造良好的小环境。树种选择上优先考虑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乡土树种或观赏草类,如萱草、麦冬、狼尾草、葱兰、大丽花、月季、紫荆、木芙蓉、广玉兰、香樟等等,与农业基调吻合且便于养护管理,少量高成本的景观花卉、花灌木则主要种植在入口和大体量建筑周围。62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六章结论与展望6.1结论农业园集合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切实可行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是产业园良性发展的保障,对确保农业园效益、积极推进都市农业多功能特性的发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观光需求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论文在对农业园调研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出农业园景观来源主要分为:自然生态野趣、农业技术景观、传统乡村风貌及园林艺术景观四类。农业园景观的审美标准与鉴赏方法与传统农业美学与园林美学均不相同,需建立自身的美学体系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目前农业园景观建设正趋向两极化的发展模式,一类是极重视景观的休闲观光型农业园,另一类则是缺乏景观的生产型农业园,景观建设良莠不齐,观光、景观、生产三者的关系需要得到更好协调。在传统园林5大类分类的基础上,细化了二级分类。并依据要素性质划分出农业园中的核心景观要素、主要景观要素及准景观要素,将三类要素的占比作为判断农业园类型、性质的标准。农业园景观分区基本模式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分离型、围合型及融合型,各种类型的成因受农业园自身现状、条件、目标定位、发展模式等因素影响。未来农业园建设可依据需要参考三类景观规划结构模式,创建出富有农业趣味、定位准确、结构合理的优秀农园。游客对农业园分区满意度评价,可知农业生产区景观建设现状不佳,缺乏景观美化且天然的大田景观未得到良好的开发利用,而其对园内总体景观又有着极大影响,因此如何提高、改善、合理开发生产区景观是未来农业园景观建设需要着重改进及突破的地方。6.2展望农业园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无论是其景观建设或产业发展都仍需更多探索与研究,本文对农园约束条件、景观规划结构及景观要素分类、设计上探讨较多,但仍有不少尚未涉及和不完善之处,如对景观规划设计具体实施方法研究较63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少,要素组合与空间组织的研究仍不够深入,都有待后续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与加强。保存“农”的本质并开发利用园内已有的优秀农业景观资源,是未来农园景观建设的重点,也是农业园如何兼顾生产与观光,同时保持自身特色的突破点,这无疑将成为未来研究工作的重要方向。64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王树进.农业园区规划设计[M].科学出版社,2011,22-25[2]罗清.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和方法[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07):53-54[3]蒋和平,王有年,孙炜琳.农业科技园的建设理论与模式探索[M].气象出版社,2002,78-83[4]何志文,唐文金.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680[5]赵磊,杜新伟,王鹏飞.农业观光园植物配置中存在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7):3790-3791[6]黄修杰,何淑群,黄丽芸等.国内外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综述[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289-293[7]王浩.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M].中国林业,2011,277[8]管丽娟.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研究[D].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9]ElisabethKastenholz,DuaneDavis,GordonPaul,SegmentingTourisminRuralAreas:TheCaseofNorthandCentralPortugal[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9,37(4),353-363[10]姜卫兵,陈宇,姜鹏.论观光农业园区的景观表达特性[J].中国园林,2003,19(3),52-54[11]张锡娟,秦华.观光农业园的景观规划初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4):161-164[12]彭钟.观光农业园景观审美特色研究[D].硕士,武汉理工大学,2006[13]张毅川,乔丽芳,姚连芳等.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探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04):492-496[14]吴人韦,杨建辉.农业园区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4(01):53-56[15]张彩燕.观光农业园区景观规划浅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04):68-69[16]吕明伟,郭焕成.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C],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2004[17]李春涛,张燕,丁增成.现代农业园园林景观设计的几点认识[J].安徽农业科学,2001(01):49-50[18]徐峰.观光农业景观设计[J].林业建设,2003(2):15-18[19]管丽娟,邹志荣,秦源泽等.景观学思想在农业园区物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19):10429-10432[20]刘莹,张云彬.现代农业园区景观空间设计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2(05):78-84[21]周蕊,崔晋波,皮竟等.现代观光农业园区发展与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796-7799[22]AntropMarc,landscapechangeandtheurbanizationprocessineurope[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4,67,9-26[2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12,1789[24]郑宏.环境景观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68[25]罗凯.美学农业园区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11):71-76[26]李晓,林正雨,何鹏等.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以彭州市大宝农业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16):7773-7775[27]俞孔坚.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7(04):433-439[28]李增智姚佐文.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M].安徽大学,2007,543[29]CalkinsMeg,Strategyuseandchallengesofecologicaldesigninlandscapearchitecture[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5,73(1),29-4865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0]汤明霞.现代农业景观在村庄建设中的价值与运用[D].硕士,江南大学,2008[31]王艳.观光农业园景观特性表达初探[D].硕士,西南大学,2010[32]李敬湘.高科技生态农业与农商城市——发展中国家新世纪可持续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J].改革与战略,2003:38-40[33]MuhamadSolehinFitryRosley,HasanuddinLamit,SyumiRafidaAbdulRahman,PerceivingtheAestheticValueoftheRuralLandscapeThroughValidIndicators[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3,85,318-331[34]李泽厚.美学四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11[35]AllenCarlson,AppreciationandtheNatureEnviroment[J],JournalofAestheticsandArtCriticism,1979,37[36]卡尔森.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的鉴赏[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345[37]刘易斯.大胆面对模糊[J].景观,1966,16:20[38]孙少宣.美学的建立与分类[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4(05):51-52[39]RoggeElke,NevensFrank,GulinckHubert,reducingthevisualimpactof‘greenhouseparks’inrurallandscape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8,87,76-83[40]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401[41]汤晓敏,王云.景观艺术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430[42]赵瀛华,范武平,徐桂银等.水体在观光农业园中的应用研究[J].生态经济,2013(07):133-137[43]汪晓云.设施园艺与观光农业系列(2)——观光农业的功能设置[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7(08):40-42[44]陈道庆.农业观光园中景观空间设计探析[D],硕士,浙江大学,2011[45]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03[46]沈红丽.基于SPSS问卷调查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01):58-62[47]邹志荣.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333[48]张晓鸿.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规程研究[D].硕士,山东农业大学,2007[49]李勇.城郊型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探讨[D].硕士,西南大学,2011[50]陈莉.合肥市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2):111[51]王树进,王进慧.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09):45-47[52]赖国毅,陈超.SPSS17中文版统计分析典型实例精粹[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48766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农业园景观设计调查您好,我们(上海交通大学)在进行农业园景观设计的问卷调查,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是研究工作成功的重要环节,期待您的真实和坦率的回答。对您百忙中给予的协助表示真诚的感谢!1.您在农业园中一般会停留多久?□半个白天□整个白天□过夜2.按照您的喜好程度对以下活动进行排序□餐饮□观光游览□购买农产品□室内娱乐(打牌、聊天等)□农事娱乐(采摘、垂钓、挤牛奶等)□农事体验(播种、施肥、除草等)□餐饮□参观学习□其他3.以下几组图片,作为农业园中的景观请您选出每组中最喜欢的一项第一组:□a□b第二组:□a□b第三组:□a□b第一组:a.b.第二组:a.67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b.第三组:a.b.4.您主要会在以下哪个区域进行活动,请排序□□会所或接待中心(主要进行室内活动)□滨水空间(主要进行垂钓、观赏、划船等活动)□生产区(主要进行采摘、垂钓活动)□景观观赏区□展示区□其他5.您对园区的整体景观满意度如何?a非常满意b较为满意c一般d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6.您对以下区域景观设计的满意程度如何a非常满意b较为满意c一般d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会所或接待中心滨水空间生产区景观观赏区展示区其他7.您对以下景观节点设计满意程度如何a非常满意b较为满意c一般d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入口68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建筑物及周围园路园桥景观小品8.您来园的方式是□步行□骑车□公共交通工具□自驾9.跟您同行的人数□0人□1人□2~5人□6~9人□10人以上10.您在园内的一般消费情况(人均)□50以下□50~100□100~200□200~300□300~500□500以上谢谢您的合作!祝您全家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地点:日期:编号:69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值此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心中升起无限感慨,不禁想对给我生活、学习及课题研究帮助和关心的老师们、亲人们、同学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谢意。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徐浩老师,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不仅令我在专业上深受启迪也成为我做人、科研的榜样。本论文在课题选定、实地调研、撰写与修改上都倾注了老师无限的心血和汗水。老师在严格要求我进行课题研究外,还给予了我大量专业知识的指导,教给我的不单是论文研究,更是在面对新问题时,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如何解决的方法,帮助我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老师在生活中也给予了我莫大的关怀与鼓励,在此我要向我的导师徐浩老师表达最由衷的感谢!两年多的校园生活虽然转眼即逝,但在这期间我获得了很多专家、教授的指导与帮助。感谢黄国桢老师,在学术研究上对我的点拨和启示,他的博学多才和专业上精益求精的态度令我受益匪浅。感谢刘春燕老师,她的善良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感谢我的同门师姐徐婧及李楠楠,在论文写作过程给予了很多建议与帮助。感谢学妹杨归一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时对我的积极配合,使我顺利完成了论文的前期收集工作。此外,还要感谢我的师妹们魏蕾、张晓彤、刘文萱对我的支持。谢谢陪我一路走来的朋友们张芙蓉、周麟笔、张瑞,一直包容我、鼓励我,互相帮助、共同成长。最后,感谢我的父母,是你们的支持才使我能完成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是你们的理解与陪伴,给予我追求梦想的勇气与机会,永远是我最坚实的后盾与支持我前行的力量。向所有辛勤培育过我的老师、支持我的亲人、帮助过我的同学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70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王超凡,徐浩.农业园美学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版).2014(已录用)71
±海交通大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本人郑重声明,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王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W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曰期:年/月曰
±海*?大学学位论文版极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口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W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材。""(请在yA上方框内打V):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V0(,气f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了'/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桂林金世邦慢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水土保持视角的湿地景观设计措施初探——以渭河干流咸阳段和渭河支流千河段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 株洲新农村社区特色景观规划设计——以云田镇美泉社区为例
- 水土保持视角的湿地景观设计措施初探——以渭河干流咸阳段和渭河支流千河段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 济南市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现代园林苗圃景观规划设计初探——以成都市温江花木生态园景观规划为例
- 郑州大花海休闲观光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中国博览型园林城市展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北方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总部基地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探析——以重庆市龙兴总部基地为例
- 探析城市山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初探——以古蔺县城为例
- 探析河(江)城市段消落带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 探索区域视角下城市总体层面景观规划设计生态途径研究
- 探析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自然景观利用——以咸阳二道原为例
- 基于云南农业大学西校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基于西安城市化进程中的浐河——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探析城郊低密度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以上海地区为例
- 体育主题区的任务书-天竹山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体育主题区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