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1 MB
- 6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分类号学校代码10408密级研究生学号1520012001硕士学位论文景德镇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StudyontheProtectionandTourism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oftheAncientVillageinJingdezhen学位申请人蔡洁导师姓名及职称徐进教授专业名称设计学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及理论研究所在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论文提交日期2018-06-18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硕士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景德镇陶瓷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的古村落在世界幸存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承载了传统历史文化基因的古村落正面临着飞速消逝的危机,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具有自然魅力和人文完美结合的古村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及时对古村落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发展利用,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进坑古村有近千年历史,是宋代最好的瓷土矿出产地,而瓷土是做瓷器的必备主料,尤其是在千年瓷都景德镇,进坑古村还完整的保存着景德镇宋代制瓷业的原始风貌。进坑古村有着非常宜人的生态环境,是一种不可移动的历史文化遗产,又是珍贵的旅游资源。本课题以景德镇进坑古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资源进行系统的盘点、分类、分析,结合理论基础和资料数据,解决景德镇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提出合理解决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案,探讨一条进坑古村保护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进坑古村的发展描绘美好的前景。关键词:景德镇进坑古村保护与开发旅游景观设计I
AbstractOurcountryisanancientcivilizationwithalonghistory,andtheancientvillagesofourcountryoccupyaveryimportantpositionamongthevarious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sthathavesurvivedintheworld.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economyandtheaccelerationofurbanization,manyancientvillagesbearingtraditionalhistoricalandculturalgenesarefacingacrisisthatisrapidlydisappearing.Th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hasmadetheancientvillageswiththeperfectcombinationofnaturalcharmandhumanitymoreandmorepeople"sattention.Therefore,itisnotonlyatheoreticaltask,butalsoapracticaltasktoprotectanddevelopandutilizetheancientvillagesinatimelymanner,andtoproperlyhandl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two.JinkengAncientVillagehasahistoryofnearlyathousandyears.ItisthebestoriginofporcelainclayminesintheSongDynasty,andporcelainclayisanessentialingredientforporcelain,especiallyinJingdezhen,themillenniumporcelaincapital,andJinkengAncientVillageisstillcompletelypreservedinJingdezhen.TheoriginalstyleoftheSongDynastyporcelainindustry.Jinkengancientvillagehasaverypleasantecologicalenvironment,isanimmovable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butalsoaprecioustouristresources.TakingjinkengancientvillageofJingdezhenastheresearchobject,thispaperexploresasustainabledevelopmentpathoftheprotectionanddevelopmentofjinkengancientvillage,andportraysabrightprospectforthedevelopmentofjinkengancientvillage.Keywords:JingdezhenJinkengAncientVillageProtectionanddevelopmentTourismLandscapeDesignCaiJie(designscience)DirectedByProfessor:XuJinII
目录摘要............................................................................................................................IABSTRACT......................................................................................................................II1绪论........................................................................................................................11.1选题背景..........................................................................................................11.2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21.3相关概念界定..................................................................................................41.4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61.5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91.6论文的研究框架............................................................................................112进坑古村的基本情况简介.......................................................................................122.1进坑古村的历史渊源......................................................................................122.2进坑古村的地理位置......................................................................................162.3进坑古村的自然条件......................................................................................162.4进坑古村的人文资源条件..............................................................................172.4.1进坑古村的古窑业遗址...........................................................................182.4.2进坑古村的传统民俗文化.......................................................................212.5进坑古村旅游发展条件...................................................................................233进坑古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263.1进坑古村的现状...............................................................................................263.1.1建筑风貌现状...........................................................................................263.1.2基础设施现状...........................................................................................273.1.3道路交通现状...........................................................................................313.2进坑古村的存在问题.......................................................................................323.2.1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冲击............................................................................323.2.2新建民宅影响村落整体风貌....................................................................323.2.3居民的保护意识薄弱................................................................................323.2.4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亟待完善....................................................................324进坑古村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综述..................................................324.1历史文化价值...................................................................................................334.2科学研究价值...................................................................................................334.3生态美学价值...................................................................................................33III
4.4教育方面价值..................................................................................................334.5经济方面价值..................................................................................................345相似案例分析及经验借鉴......................................................................................355.1日本最美乡村——合掌村...............................................................................355.2薰衣草的国度——法国普罗旺斯...................................................................355.3画中的村庄——安徽宏村...............................................................................365.4值得借鉴的经验...............................................................................................366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原则...........................................................386.1整体保护原则...................................................................................................386.2文化传承原则...................................................................................................386.3生态平衡原则...................................................................................................386.4村民参与原则...................................................................................................397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407.1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设计策略...........................................................407.1.1还原——维持历史原真...........................................................................407.1.2延续——传承历史文化...........................................................................407.1.3升华——营造更美进坑...........................................................................407.2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设计方法...........................................................407.2.1利用本土材料结合现代设计手法...........................................................407.2.2有机协调景观个体与整体.......................................................................417.2.3宋代进坑历史的景观再现.......................................................................417.2.4深入挖掘进坑的乡土特性.......................................................................417.2.5旅游景观与农业发展相结合...................................................................427.2.6提升游客的旅游感受体验.......................................................................428进坑古村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方案..............................................................438.1总体布局规划...................................................................................................438.2道路交通设计规划...........................................................................................438.3功能分区分析...................................................................................................448.4景观设计分析...................................................................................................458.5基础设施的设计规划.......................................................................................528.6建筑的整治规划...............................................................................................549结语........................................................................................................................56参考文献......................................................................................................................55致谢..........................................................................................................................56IV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绪论1.1选题背景中国有着悠久的自然农业历史,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基本上是农业文明。先辈们留下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古村落也就是我们说的传统村落,是指聚居年代久远,具有科学、艺术、历史、文化等价值的历史村落。村落文化承载了区域性的传统文化及民俗风情,记录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①宝贵的物质及文化遗产,是历史创造的不可再生资源。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变化,旅游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渐突出。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空气污染等问题更加凸显了乡村地区的独特魅力,也激发着城市居民对乡村原生态生活的向往,由此,全国各地掀起来一阵乡村旅游的热潮,古村落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我国古村落旅游发展势头迅猛,浙江西塘、安徽西递、宏村等一批古村落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2000年申遗成功后,西递、宏村的旅游人数每年呈100%增长。2006年十一黄金旅游周,有着“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婺源县共接待游客超过25.36万次人数,比同比增长9.28%,旅游综合收入4401多万元,比同期黄金周又上升17.56%。古村落旅游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也给古村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不可大拆大建,特别要保护好传统村落,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古村落的命运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文化是历史的沉淀,翻开厚重的历史长卷,景德镇进坑古村,历经千年风雨涤荡,古韵犹存,溪流岸边,霞光映照下的进坑古村,诉说着一个景德镇宋代陶瓷的故事。古韵悠悠,历史连绵,进坑古村宁静而古朴,村风民风淳朴。村里山地资源丰富,绿化率高,以松、樟、竹为主。小南河贯穿全村,从村头至村尾蜿蜒而下,绿汪汪的溪水沿着平坦的村道绕村缓缓流淌,养育着勤劳的村民,两岸柳树、樟树成荫。村落依山傍水,一半着陆,一半入水,在群山的环绕下,门前屋后皆是青山和绿水、斜阳同草树,风景迷人、环境优美,如诗如画,惹人遐想,给人以阡陌相通、鸡犬相闻的感觉,令人不由的想起陶渊明笔下的的世外桃源。本方案选取的是具有远久历史的陶瓷文化村进坑古村作为研究对象(如图1-1)。进坑古村是宋代最好的瓷土矿出产地,宋代的陶瓷制作在陶瓷史上具有突出①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_以河南郏县临沣寨为例.范晓琳1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的成就。进坑十分古老,南宋时就有记载,进坑这个村子来头其实不小。南宋蒋祈《陶记》曾记载说:“进坑石泥,制之精巧,湖坑、岭背、界田所产已为次矣。”进坑古村是宋代最好的瓷土矿出产地,而瓷土,是做瓷器必备的主料。在曾经的岁月里,瓷都景德镇为全人类贡献了无数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遗憾的是,景德镇的历史文化遗址曾经一度保护力度不够而遭到一定的破坏。由于村民缺乏对古建筑保护的概念,传统建筑不合理的使用、改建,既影响了古建筑的整体美观,也加速了古建筑的毁坏和消亡。一些空置的老房子,无人居住,不做任何用途,也不进行日常维护,导致破败加速,甚至倒塌。难得的是,进坑还完整的保存着景德镇宋代制瓷业的原始风貌,进坑拥有古水碓16个、古窑址15个、古矿坑5个,以及一条6公里长的千年瓷石古道,这些古窑业遗址,完整的揭示了古陶瓷生产过程,也就是一条完美的古陶瓷生产遗址廊道。有点遗憾的是,上个世纪60到70年代,因为修建水库,瓷石古道被破坏大半。进坑作为最优瓷石的出产地,是毋庸置疑的瓷都摇篮,进坑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景德镇。进坑古村被认为是中国最美丽的窑址,是许多喜爱陶瓷学者心中的圣地。对进坑古村的保护及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利于向世界人民展示瓷都景德镇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利于完善景德镇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图1-1进坑古村鸟瞰图1.2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研究目的本论文在综合研究景德镇进坑古村落背景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进坑古村保护及规划的现状,研究探讨如何对进坑古村进行保护,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重点通过对进坑古村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激发进坑古村的活力,展现独特魅力。通过规划设计,在尊重进坑古村地方特色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措施对进坑古村中各景观要素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持和谐统一。本方案立足全局角度,将进坑古村打造成为集自然生态、文化交流、历史传2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承、旅游功能为一体的陶瓷历史文化名村(如图1-2)。图1-2规划定位(2)研究意义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幅员辽阔,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国古村落创造了深厚而丰富的乡土文明,它们在历史、景观、哲学、生态、艺术等科研领域都极具普遍的价值意义。传统村落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传统村落,可以完善中国本土文化体系,同时,对“瓷都摇篮”进坑古村进行研究,可以完善中国陶瓷文化体系。因此,对进坑古村的分析研究既有极高的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为景德镇地区旅游发展注入活力。对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挖掘进坑古村的旅游发展潜力,提高经济效益,为景德镇地区的旅游发展及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2.保护并活化历史文化遗产,古村落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瑰宝。对进坑古村落旅游景观进行规划设计,首先要对进坑古村的文化进行保护,合理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让在历史长河中沉睡千年的进坑古村再次以“活”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既能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又可以物尽其用。3.引导进坑古村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往往产生一定的矛盾,本课题有效协调进坑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避免在快速发展中对古村落的整体风貌、历史文化等的破坏,同时有效增进进坑古村的发展动力以及提高进坑古村的活力,进而促进进坑古村的可持续发展。4.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古村落代表着我国农村的建设以3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及发展现状与程度。通过对进坑古村的保护发展,可有效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的建设与改善进坑古村的基础设施以及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使进坑古村不断与快速的社会发展相适应,进而有效的促进和谐社会主义的建设。1.3相关概念界定(1)古村落村落是聚落的一种基本类型,《史记·五帝本纪》中说:“一年而所居成聚,①二年成邑,二年成都。聚,谓村落也”。自古就有的村落在历经千百年的风雨之后,大多已经随着岁月的不断推进而渐渐消失,有幸保存下来的村落,并且村落的建筑、传统氛围、环境及历史文脉至今保存完好的村落,就是我们所说的“古村落”。目前业界对古村落的定义都无法形成共识,因为从不同角度出发,得到的是不同的古村落说法。陈志华教授认为所谓传统村落必须是同时具备时间久远、村落规划有特色、有一定历史地位等因素的村落。刘沛林教授指出,古村落即是有幸保存下来的古代村落,村落地域基址未变。且村落的环境、历史文脉、建筑、传统氛围等保存②较好的村落。对古村落进行界定才能深化对古村落的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维持传统历史风貌。2005年颁布的《苏州古村落保护办法》里对古村落的界定,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A.1911年以前形成的,具有特色的格局与传统风貌,有保存较完整的传统街巷及古建筑;B.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C.具有丰富的文物古迹,民居、祠堂、牌坊、古井、建筑及重要史迹等;D.具有传统风貌的地貌遗迹、名木古树、河道水系等。综合现有的研究,本文定义古村落为:至今任有人生活且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仍保持原有的格局及特色风貌、历史上形成的村落。(2)保护1976年颁布的《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中定义的保护是指对传统地区及其环境的鉴定、保存、防护、修复、更新及再生。1987颁布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对保护的定义进行了扩展,将保护的范围扩展到整体环境以及精神领域,保护的内容也进行了扩充,包括了历史城镇、城区的保护活动及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保护由单体建筑文物的保存向整个建筑群体及周边环境的保护方向转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打破了只保护物质文化遗产,而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格局,强调保护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档、保护、保存、宣扬等。古村落的灵魂和精神是传统文化,挖掘和保护古村落的传统文化是是十分有必①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车震宇.科学出版社.2000②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4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要的,只有古村落的物质环境与其特有的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时,古村落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才能具有生命力与吸引力。对古村落言的保护,应当是包括对其不合理部分的整治。对古村落开展系统的保护与改造,正确处理古村落的新旧矛盾,促进其面向产业结构调整等有利其发展的方向前进。对古村落有效保护的方法就是让古村落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稳步的生存发展下去。(3)景观“景观”的概念一直备受各界争议,希伯来文的《圣经》旧约全书最早提出“景观”一词,景观的含义同“风景”、“景色”相一致。《辞海》中对于景观的定义有三种。一是指泛指地表自然景色,;第二种是专指自然地理区划中基本的、起始的区域单位,是发生上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统一的区域,也就是自然地理区;第三种是类型单位的统称,指按其外部特征的相似性将相互隔离的地段,归为同一类单位,如草原、森林景观等。景观在不同的学科中,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及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定义为地表景象,是一种类型单位的统称或综合自然地理区域。艺术家把景观等同于景色,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生态学家认为生态系统就是景观。建筑师认为景观是建筑物的背景或者配景。(4)乡村景观乡村景观研究是景观规划研究和景观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1989年中国召开第一届景观生态学谈论会,学术界对景观研究热情高涨,同时带动着乡村景观的研究。乡村景观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其中的社会结构所组成,是人与环境互动作用产生的生态综合体。乡村景观可以说是历史过程中不同文化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的记录,这种记录则成为乡村景观遗产,是景观中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内容。(5)旅游景观旅游景观顾名思义是带有旅游性质的,即吸引游客的特点,通过旅游带活景区人气,促进景区的活力。“旅游景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旅游景观”可以被理解为吸引游客的客观实体,由人类与自然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它是人类社会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工具,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旅游活动形式的物质载体。按照旅游景观的属性,可将其分为人文旅游景观和自然旅游景观两大类。自然旅游景观是自然界六大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基本上是天然赋存的。(6)旅游景观设计旅游景观设计需要从旅游视角出发,是以旅游为目的,包含其特定的理念和思路,针对旅游地区进行符合人们审美观,美感的景观设计,旅游景观设计必须区别于一般的景观设计,为游客带来吸引力。5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4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是由我国提出来的,古村落是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对古村落的保护研究工作的开展相对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发展起来,我国对古村落的保护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发展的过程。1986年我国首次指出,能完整地体现历史上某个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村落、小镇、建筑群、街区、等予以保护,文物古迹相对集中,根据它们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标志着中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正式启动,古村落的价值开始被深入挖掘,一些历史风貌保存较好的历史文化村镇相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02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明确界定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历史文化村镇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的地位,明确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权责归属,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推动了学术领域的关注。迄今为止,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已经公布了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各地的古村镇保护工作逐渐得到重视,极大地促进了古村落的保护。随着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学术界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研究也逐渐高涨起来,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研究内容逐渐丰富,规划建筑、旅游、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学者都参与进来。刘沛林的《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一书中提出了古村落保护制度的构想,详细的介绍了古村落的意向特征及相关分类,将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进①行了深化。朱亚光在论文《一个古老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中提出保护和发展古村落②的模式研究。吴桢楠从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角度对皖南传统村落进行保护与更新研究。冯亚南首次提出将生物学概念“活化性”运用到古村落的保护与更行设计中。还有诸多学者从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保护模式、对策以及保护规划设计等方面着手③研究。李秋香先生在清华大学建筑丛书《建筑史研究论文集》中,发表了《乡土建筑三题》,把江西婺源的乡土建筑归为是一个子系统,并且对其中两个古村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近年来,我国的研究学科及取得的理论与实践都有巨大的进步,但仍不够成熟,缺乏对古村落的实证研究,研究的类型不够广泛,对传统文化的内容关注不足,发展模式研究欠缺,村民参与、法律机制等都有待深入,对处理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①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②朱亚光.陈薇《一个古老村落的保护和发展》[A]中国建筑史国际会议论文[C]1995③冯亚南.《河北省山区古村落的“活化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6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与经济发展等的关系仍需探讨。总之,我国对古村落的理论研究,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虽仍处于小规模范围内,但已引起各方面专家学者的重视。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针对古村落的实践研究相对而言比较多。例如江西婺源古村、广西灵山县大芦村、安徽西递和宏村等近年来都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和发展实践研究,并且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2000年12月,西递和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如今,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难免要碰到古村落的建设问题,因此,很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防止对古村落造成建设性破坏,如《苏州市古村落保护办法》等。各科的专家和学者也进行了专门研究,出版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但研究的古村落大多在全国已具有相当知名度,而对江西省景德镇进坑村古村的保护和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的还没有。(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很早便有了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对古村落的保护研究是随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发展的,国外古村落的保护是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受到关注的。A.法国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保护文化遗址口号的国家,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涉及古村落保护的就有上百部法律法规。1840年就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宪法,即《历史性建筑法案》,它也是第一部文化遗产法,该法律规定了传统文物的定义及保护的领域。1887年颁布《纪念物保护法》,该法律明确划定了文化遗产的传统建筑的保护范围及标准。1906年,又颁布了《历史文物建筑既具有艺术价值的自然景观保护法》,该法律扩大了保护的范围标准,规定除建筑外,瀑布、悬崖峭壁与树木之类极具艺术审美意义的自然景观也在保护范围之内。1913年颁布的《历史古迹法》与1930年颁布的《景观保护法》,都是现行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1941年,法国将1913年制定的《历史古迹法》中与文物有关的部分分离出来,并制定了《考古发掘法》专门为考古界提供保障的。1943年,颁布了《历史性建筑环境保护法》,强调历史建筑与其周边环境不可分离,规定历史建筑方圆500米范围内的区域皆受保护,扩大了保护范围。法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最有力的的法律防线应当是1962年制定的《历史街区保护法》,以及1973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马尔罗法》的颁布真正让文物保护意识在当时的欧洲树立起来,它第一次完整概括了历史保护区的概念,虽然后来也曾对这些法律做出过无数次修改,但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至今为止,法国拥有历史性建筑4000多个,历史文化保护区85个,200多个包括传统建筑与城市遗产保护带。B.英国英国是一个具有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的国家,并且拥有大量历史文化遗产。约翰·奥布雷与威廉·斯蒂克利是英国文物保护的先行者与倡导人。约翰·奥布雷耗7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尽一生潜心研究英国中世纪的文物古迹,出版了大不列颠史上第一本考古文物的书籍。英国文物保护的立法起点是1877年由莫里斯创办成立古建筑保护协会,历史建筑开始正式立法保护阶段。1873年约翰·卢伯克指出在没有征得国家同意前,历史遗址的拥有者不可随意破坏其遗址原貌。1882年英国当局于建立了《古遗址保护法》,将古遗址的保护授权国家遗址委员会接管。1900年及1910年国家遗址委员会重新对《古遗址保护法》进行更正修改,并将保护范围扩大到全国上下重要文物遗址,并允许人民群众参观浏览文物遗址。20世纪30年代英国当局颁布了《古代遗址法案》以便更好的管理文物古迹。1932年,英国第一份历史古迹保护的法律法规《城乡规划法》诞生了。为了更好的完成考古工作,英国政府于1979年制定了《古遗址与考古领域法》,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1987年颁布了《规划法》,更新了遗址类文物保护的范围。从1990年起,各项保护的法律条规如雨后春雨般涌现出来,如《规划政策指南:考古与规划》,要求发展经济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都乡规划法》约束了文物古迹开发的前、中、后期等方面,成为文物保护的重要依据。1994年开始强调保护文物古迹的同时也要保护其周边的环境,制定了《政策指南:规划与历史环境》这一法案。1996年《珍宝法》及《珍宝法实施细则》的颁布,使零散文物的管理及修缮有了法律的支撑。C.美国美国仅仅拥有不到五百年的历史,是一个历史文化不算深厚的国家,但美国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上是十分前卫的。1800年开始至1960年,,经过短短一个世纪的探索发展,美国已具有了健全的文物保护体系。初期的美国民间还未形成文物古迹保护的意识,政府对待文物古迹保护的态度是观望状态,一些青年人士把标志性建筑当做博物馆或功能建筑物以保护象征国家历史的标志性建筑。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的开始是在19世纪末端,19世纪70年代设立黄石国家公园,成为美国第一个规格最高的园林。1889年美国政府出资保护亚利桑那州“大房子”,这是美国第一笔保护历史文物的财政拨款。至此,民间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越来越强,民众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对文物古迹的保护,美国民间组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411公路及周边环境文物保护、复兴计划等,美国存在许多民间参与文物古迹保护案例,美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同社会经济共同和谐发展。D.日本日本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亚洲是走在前列的,始于19世纪的明治初年。1871年,日本政府第一次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了文化遗产保护案《古器旧物保存方法》。日本政府积极提高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还组织开展有关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并开始加强立法。1888年设临时全国宝物取调局,开展深入调查寺庙的文物工作,并对其中的优秀文物进行登记造册。1929年颁布《国宝保存法》,至此,日本已经确定的国宝3705件,国家级寺庙建筑845座。1897年,日本对现有的古寺庙、古神社进行强制性保护,并通过了《古社寺保护法》。《古迹名胜天然8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纪念物保护法》于1919年颁布,1929年通过《国宝保护法》,在1952年将上述三个法律合并为《文化财产保护法》。1966年,日本政府也开始将单体建筑的保护扩展到历史地段,颁布了《古都保护法》。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包括了民居、村落等,扩大了保护的内容,也逐渐发展到古村落的保护。日本政府在1975年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中,对传统建筑群进行了定义,即与周围环境一体,形成了历史风貌且有较高价值的建筑群,增加了保护传统建筑群的内容。总而言之,法、英、美、日等先进国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较早且全面深入,保护的内容从单体建筑开始扩展到城镇及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也从物质形态延伸到精神形态,保护的方法技术更加综合化。研究领域从城市规划建筑扩张到宗教、历史、人类、社会、地理、美学等诸多学科。不仅重视“史”的研究,更重视“论”的研究,保护的工作除了学者的参与,还有公众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外许多学者在取得一定的保护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反思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探讨优化发展的保护。1.5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研究的内容以江西省景德镇进坑古村为实例进行研究,研究进坑古村的保护发展概况、保护的方法与内容、进坑古村的价值构成体系等;对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当地存在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最后落实到景德镇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实践上。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课题研究背景综述,分析国内外对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概况。第二部分,简述景德镇进坑古村的历史人文背景,根据调查对进坑古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根据调查分析研究的结果,探讨景德镇进坑古村的保护和旅游景观设计的原则、方法与策略等理论。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进坑古村的实际方案之中,提出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2)研究的方法进坑古村是一个有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及人工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复合系统,其研究涉及各个层面,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工作需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来综合完成。结合本课题的特点,论文的研究会用到以下几种方法:A.文献检索法9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本文的研究需要大量阅读相关的文献成果,发现以前研究的不足之处,避免研究内容的重复性。由于无法亲自调查研究,需要通过各种资料的介绍进行分析总结,借助文献检索法,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力争在资料翔实的基础上进行文本的研究。B.比较分析法在论文中对国内外古村落研究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国内外研究的不同特点,发现国内外研究存在的差距,还要分析出我国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根据不足提出相应对策。C.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与景德镇进坑古村的保护和旅游景观设计相似的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分析,为进坑古村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借鉴。D.实地考察研究法通过对景德镇进坑古村进行的实地考察,加深对进坑古村保护现状及所蕰涵的文化内涵的认识,到进坑古村村委会或村史馆收集资料,了解进坑古村保护及旅游景观发展现状,分析未来的规划,为本课题的书写积累资料。E.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古村落的保护发展进行理论分析,结合此分析出景德镇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现状以及研究的必要性,结合理论知识,提出对进坑古村的改进措施提供实际解决的对策。10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6论文的研究框架提出问题景德镇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国内外研究综述分析问题进坑古村的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分析进坑古村的相似案例及经验分析解决问题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及方法策略设计方案11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进坑古村的基本情况简介2进坑古村的基本情况简介2.1进坑古村的历史渊源进坑古村,隶属浮梁县湘湖镇,位于景德镇市东郊,自然资源丰富,山林茂密葱郁,处于五代北宋窑业烧造中心小南河流域的核心地区,境内贯穿一条古代浮梁县城通往寿安、乐平方向的要道,水陆交通非常的便利,古代瓷业繁荣昌盛。进坑古村由灵家塅、桥头、门楼、汪家四个自然村构成,人口827人,却有足足56个姓氏。当中,只有曾、陈二姓是土著,其余全部是外来移民。千百年来的景德镇“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其人员不断在流动着。曾、陈两家也曾有过规模不大的家族祠堂,可惜在上世纪的社会运动中未能保留下来。此外,村内也没有什么古建筑,据说是因为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军队从饶州一路开往乐平,正好经过了村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村外一处叫“营盘里”的地方,就是当年太平军的临时屯列处。进坑古村是年百年来的青白瓷器故里,桃花源里人家,被誉为古陶瓷中的“庞贝古城”,是考古调查最新发现的陶瓷文化村。这里原汁原味的保存着景德镇五代至北宋的制瓷体系,呈现了景德镇“水土宜陶”的特殊人文地理风情。进坑古村曾经为景德镇提供了最好的瓷石,进坑古村是宋代最好的瓷土矿出产地,而瓷土,是做瓷器的必备主料,所以说进坑古村是景德镇的“瓷都摇篮、山水桃源”。据宋蒋①祈《陶记》曾记载说:“进坑石泥,制之精巧,湖坑、岭背、界田所产已为次矣。”(如图2-1)《陶记》是中国陶瓷史上第一篇记录景德镇制瓷业的专文,《陶记》记载明确证实:进坑是宋代景德镇最优质瓷石的出产地。江西省考古研究所1990年在对著名的湖田窑正式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写有“进坑”字样的试泥火照,说明进坑瓷石在宋代曾供应湖田窑所使用,所以说进坑瓷石为景德镇青白瓷的成就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她的土、石、水都有着不少灵异的色彩。景德镇的白色“高岭土”,是制作精美瓷器的原材料。宋代江西的经济文化繁荣昌盛,不仅粮食输出为“天下最”,陶瓷、茶叶、纺织、航运、商贸、采矿、冶金等无不发达,成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区域之一。元代江西的手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宋代江西群窑林立,饶州有景德镇诸窑,吉州有永和窑,临川有白浒窑等等。进入元代各地均有瓷窑,以景德镇瓷窑而冠绝天下。到了明清,景德镇与樟树镇、河口镇、东吴镇并称为“明清江西四大镇”。①宋蒋祈《陶记》12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进坑古村的基本情况简介图2-1宋蒋祈《陶记》2.1.1景德镇的制瓷业陶瓷被誉为“新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及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以来,江西考古界震撼全国的多项重大考古发现,几乎都与陶瓷相关。从新石器时代的印纹陶器,到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器,完成了从陶到瓷的转变,至秦汉时期已经能制造较成熟的瓷器,所以说陶瓷烧制是江西最具特色的传统手工业之一。江西陶瓷业历经千百年的锤炼,逐渐在青山绿水间成长、发展形成博大精深的江西陶瓷文化。景德镇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有着优质的高岭土、山区多马尾松柴、便利的水陆交通,特别是高超的制瓷技术,这些有利条件是江南地区任何瓷窑所无法相比较的,景德镇陶瓷成为中国陶瓷的杰出代表。景德镇的制瓷业,相传始于汉世,至唐初已名扬四海。武德年间,景德镇瓷器入贡朝廷,便开始“昌南瓷名天下”,它的出现深受人们的喜爱,也赢得了“假玉器”之称。五代时期,景德镇打破了当时的“南青北白”局面,成为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景德镇原名昌南镇,以“景德”名世,是从宋真宗景德元年设景德镇、遣官制瓷开始的,史称“江南东路饶州浮梁县景德镇,景德元年置”。宋代景德镇瓷器洁白无瑕,素有“饶玉”之称,它与龙泉青秘鼎力、真定红磁并称为为三大名瓷之一。景德镇从此开始走向繁荣,精美的瓷器迅速进入千家万户,名扬中外,影响深远,成为各国人民认识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宋元之际,随着高岭土的开发利用以及吉州窑窑工的大量涌入,景德镇制瓷业得到了更为迅猛的发展。元代景德镇成功烧制了青花、高温颜色釉瓷、卵白釉瓷与釉里红,在陶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至明代,景德镇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宋应星在《天开物工》说中国出产精美陶器只有五六处,但“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地也”。为确保皇室与朝廷的瓷器供应,明朝在景德镇珠山之南设立了御器厂,泛称为“官窑”。官窑烧造出各种精美的高档13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进坑古村的基本情况简介瓷器,这次瓷器皆冠以帝王年号,各朝瓷器风格水平不一,以宜德窑的成就最高,永乐、成化、嘉靖诸窑次之。清代是我国制瓷史上的鼎盛时期,制瓷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景德镇以制瓷而闻名世界,是中国的瓷都,现在仍然是生产瓷器的重要工业城市。国务院在1982年公布的首批24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景德镇是唯一一座以单一传统手工业著称的城市。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不仅在于已经出土和仍然埋藏着及其丰富的古瓷资源,更在于这里至今还遗存着庞大完整的古瓷业体系。它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更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一个精湛的典型代表。图2-2景德镇的瓷窑图2-3景德镇的瓷器2.1.2宋代景德镇的陶瓷(1)宋代景德镇陶瓷的人文美学精神宋代是中国工艺美术的灿烂时期,也是陶瓷艺术最繁荣的一个时期,西方学者认为宋代是“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宋代瓷器审美的杰出代表及最高境界则是景德镇青白瓷所承载的人文美学精神。景德镇窑始烧于五代,至宋代制瓷技术已趋于成熟,其规模与质量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和提高。宋代景德镇瓷器的成就得益于两个要素,一方面景德镇的制瓷技术日渐完善,另一方面,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特别是宋代丰富的文化内涵对陶瓷艺术的作用。宋代思想家重视道德修养以及精神层面的教化。崇尚理性、追求自然、平淡,对儒、释、道三大学派进行整合的宋代美学。宋代强调陶瓷艺术的精神价值超过实用价值,人们开始真正观赏陶瓷,陶瓷艺术步入精神殿堂。“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高贵的象征。玉具有丰富的内涵,代表温润、光洁、永恒等等。宋代制瓷技术的发展完善,使得景德镇的青白瓷最具“玉”的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在宋代繁荣文化的熏陶下,景德镇陶瓷具有丰富的美学精神。崇尚自然、追求理性、如冰似玉,这些也说明了宋代景德镇陶瓷的辉煌14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进坑古村的基本情况简介成就,它是时代思想和艺术家智慧的结晶,是历史上无数景德镇工匠师们不断创造所取得的成果。(2)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景德镇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窑烧制出的一种优雅别致的瓷器,它比元瓷更加细腻,又较明清瓷少了些柔媚,它的出现曾风靡国内外。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这种介于青瓷、白瓷二者之间的青白瓷具有景德镇独特的地区特色,说它是白瓷又①白中泛青,说它是青瓷又青中显白(如图2-16)。青白瓷晚清之后一般被称为“影青”,晚清至民国初年青白瓷又有“隐青”、“映青”、“印青”之称。宋代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十分兴盛,流通范围十分广阔,50年代以来已有数十个省和自治区出土了景德镇的青白瓷,华北地区的山西、河北等,东北地区的吉林、辽宁,长江以北的安徽,长江以南地区的江苏、浙江、湖南和四川等,西北地区的新疆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是人们对景德镇瓷器瓷质的形象描述,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提到的的“玉枕纱橱”,这里的“玉枕”指的是影青瓷枕,也道出了青白瓷的魅力,如玉似水,瓷质细腻,色泽温润如玉。按照美学的观点,纯白和白中泛青相较,后者更美、更耐看,纯白初看尚好,但久看易使人生厌,瓷器白中略泛青色,与蓝相映,显得含蓄又高雅。景德镇青白瓷是宋代审美情趣、哲学观念以及美学思想的综合反映,它满足了宋代社会审美及实用的需要,在中国陶瓷史上产生了深渊的影响。景德镇青白瓷主要盛行于宋代,元代后期由于青花瓷的出现以及明朝初期五彩瓷的创烧,导致景德镇青白瓷慢慢退出大量生产的行列中。图2-4景德镇青白瓷①《宋代景德镇陶瓷器物的人文美学精神探究》何炳钦.王秋雷景德镇陶瓷学院15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进坑古村的基本情况简介2.2进坑古村的地理位置进坑古村(图2-5)距离景德镇市区东郊8公里,隶属于浮梁县湘湖镇,位于“瓷都东大门”湘湖镇的西南部,北于古田村交界,南于寿安村、月山村交界,西与黄泥头村相连接,东于盈田村相接壤,群山环抱,清溪掩映,有最高峰青龙山,是“湘湖八景”之一“双峰白云”的所在地。图2-5地理位置2.3进坑古村的自然条件(1)自然气候进坑古村地处丘陵山区,四面环山,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地表水资源充沛,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光照充裕,雨量充沛。1月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上,7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5℃左右,降水多集中在3至9月,平均降雨量约为1900毫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全年无霜期约为260天左右。(2)自然水资源水是生态的根基,进坑古村村内主要有两条河流,即小南河与历水,村落大都散布于两河流的中下游地段,河流均属于长江水系。全长31公里的小南河贯穿全村,从村头至村尾蜿蜒而下,清澈的溪水随着平坦的村道沿两岸柳树、樟树绕村缓缓流淌,养育着勤劳的进坑村民。境内有山塘117余座,小型水库30座,中型灌区1个,中型水库1座,水资源十分充沛。16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进坑古村的基本情况简介(3)自然生态资源进坑村民约有800余人,230余户,姓氏共有56个,分为六个村民小组,全村占地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780亩,粮食作物有水稻、大豆、花生、甘蔗、西瓜、芝麻等。进坑古村地处丘陵山区,山林面积约为7400余亩,森林覆盖率高,水土保持良好,植被资源主要包括阔叶林、杉木、松木、毛竹、油茶等。两棵茂盛的千年古樟树“夫妻同心树”(如图2-6)矗立在进坑古村汪家组村口,被当做该村的婚姻吉图2-6夫妻同心树祥树,据说年轻的情侣在婚嫁之时按照当地的习俗,到古樟树下许下同心愿,以祈求婚姻生活的美满幸福,永结同心,白头偕老。千百年来,茂盛的古樟树“夫妻同心树”已经成为当地的一道独特的风景。(4)瓷土资源古代进坑制瓷业繁荣,尤其以优质的瓷土而闻名,瓷土是做瓷器的必备主料。最早的史料见于宋代蒋祈所著《陶记》,文章中写道:“进坑石泥,制之精巧。”这里有宋代最好的瓷土矿。进坑石泥所制的瓷器温润如玉,它的秘密就在于瓷土的独特配方里。因此,进坑也被喻为孕育瓷都景德镇的“瓷都摇篮”。2.4进坑古村的人文资源条件景德镇的历史文化遗址曾经一度因保护力度不够而遭到破坏,但是今天的景德镇渐渐觉醒。瓷器作为中国文化承载的媒介,有着特殊的意义,而进坑古村就是瓷都景德镇的缩影。进坑古村是宋代最优质的瓷土矿出产地。从这里运出去的瓷石矿孕育出了“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影青瓷,为景德镇成为瓷都打下了基础,进坑古村水陆交通便利,古代瓷业繁荣。在岁月的长河中生根沉淀的进坑古村完整的保存着景德镇宋代制瓷业的原始风貌,近几年,有专家学者在进坑古村找到了一处五代青瓷矿洞,并且发现进坑还拥有古矿坑5个、古窑址15个、古水碓16个,以及6公里长的千年瓷石古道,这些窑业遗址,完整的揭示了从原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到烧制而成的古陶瓷生产全过程,是一条完美的古陶瓷生产遗址廊道,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用瓷器与世界对话,讲述中国故事,这是瓷都景德镇的优势,也是进坑古村的资源条件所决定的。17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进坑古村的基本情况简介2.4.1进坑古村的古窑业遗址在进坑古村,考古研究者发现了古窑址、古矿坑、古水碓遗址,还有一条行走千年的瓷石古道(如图2-7),很多窑址上面还带着字,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进坑古村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景德镇,来自英国的古陶瓷研究专家RoseKerr(中文名柯玫瑰),国际上的学术代表,她认为进坑是中国最美丽的窑址,进坑就是她心目中的景德镇。图2-7进坑古村窑业遗址分布(1)瓷石古道进坑古村千年瓷石古道(如图2-8),见证了景德镇悠久的制瓷历史。深陷的车辙是千百年来瓷石运输留下的痕迹,一代又一代的窑工用独轮车运送瓷石,在这条道上默默地为此其付出辛劳与汗水。遗憾的是,上世纪60至70年代,因修建水库,将古道破坏殆尽,瓷石水碓也随之毁灭。2014年,由中共浮梁县委、浮梁县人民政府出资赞助进坑古村瓷石古道和水碓的复原工程启动,拯救了这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图2-9)。图2-8运送瓷石图2-9修复的瓷石古道18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进坑古村的基本情况简介(2)古水碓水碓是旧时中国农用器具。水碓的动力机械是一个大的立式水轮,水轮上有板页若干,转轴上装有彼此错开的拨板,拨板用来拨动碓杆。每个碓用柱子假期一根木杆,杆的另一端装有一块圆锥形石头。下面的石臼里放置需要加工的瓷石等物,流水冲击水轮使它转动,碓头便一起一落的进行工作。水碓是景德镇传统制瓷最重要的原料加工工具,进坑在宋代以出产最优质的瓷石而著称,水碓加工层响彻山谷。每年的春夏是景德镇的多雨季节,“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描写的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地方人文景观。此外,水碓在过年前还可用作年糕的加工。据考古调查,进坑保留着16座水碓遗址,(如图2-10)为其中复原的一座。水碓的位置多选择在河畔,为了防止受日晒雨淋,水碓都建有水碓房(如图2-11)。图2-10复原的水碓图2-11复原的水碓房复原的瓷石水碓周围种满了荷花。荷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花期比较长,还散发着沁人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一直被视为高洁优雅的象征。为了营造宋代荷花的意蕴,荷花池塘中搭建了廊桥(如图2-12),十分唯美。图2-12荷花池塘19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进坑古村的基本情况简介(3)宋代窑址与瓷石矿洞进坑古村所在的小南河流域,分布着众多的景德镇宋代窑业遗址(如图2-13),并且出土了大量的瓷片。考古研究人员在进坑古村桥头组百业坞发现了瓷石矿洞(如图2-14),根据现场散落瓷石与洞口的构造考古学者初步判断它为北宋矿洞,在矿洞周围500米范围内发现有20余处宋元窑址,该矿址是目前景德镇发现的唯一一个宋代矿洞遗址,是世界上最为完整和原生态的最早矿洞,补充和完善了宋代制瓷业体系,对于景德镇陶瓷历史和瓷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2-13宋代窑址图2-14瓷石矿洞(4)进坑村史馆在进坑古村的这条完整的制瓷产业链被发现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进坑古村的文化价值,为了激发村民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在东郊学堂创办人黄薇老师的提议下,由政府出资专业人士设计,村民参与共同完成了村史馆(如图2-15、图2-16)的建设。进坑村史馆没有另建新舍,而是租用本地村民一座已经废弃的传统建筑老青砖瓦房进行改建,设计者也听取了不少当地村民的意见。村史馆内部依然保留了旧有的木结构,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加固,地面铺设青石板而不是水泥瓷砖,外部围墙也是用村口小河里捞上来的石头垒砌而成,尽可能的保留了当地的特色。馆内以展板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讲述了村落的历史、考古发现以及后续的建设工作。左边展厅陈列在该村范围内调查采集的窑具和瓷片标本。右边设为会议室,以方便平时村民活动和开会使用。馆内还陈列有从村民家中找到的,闲置已久的独轮手推车等一些运输和制瓷工具,发现于矿洞附近的瓷石块、瓷片以及民国时期的石碑一块,碑上记下了村民集资修建小南河上铁索桥时的出资金额。村史馆展示了进坑古村的独特陶瓷历史文化。20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进坑古村的基本情况简介图2-15村史馆外观图2-16村史馆内部2.4.2进坑古村的传统民俗文化(1)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宋代进坑村民农忙时种田,闲来制瓷。千余年来,汇集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的一段历史篇章。传统手工制瓷技艺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5月,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代表中国申报联合国201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具有专业化程度强、行业分工细致的特点,它最核心的程序包括拉坯、利坯、画坯、施釉和烧窑等五项。1、拉坯:又称“做坯”,是器物的雏形制作,也是成型的最初阶段。它是将准备好的泥料放在坯车上,用轮制成型方法制作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2、利坯:也叫“修坯”。它是将经过印坯工艺后产生的规格不齐、粗厚不平的粗坯经过两次旋削,使得表里一致、厚度适当。3、施釉:又称“刹合坯”。它是在器坯的内外上一层玻璃质釉、使之光润。施釉常用的方法有蘸、浇、吹、荡、涂等。4、画青花:即“画坯”。它是用青花料在坯胎上进行绘画创作,写青花字或者打青花箍,最后上釉烧成。5、烧窑:烧窑是陶瓷制作的最后一道关键程序。它是将装有成坯的匣钵按窑位置放在窑床上,用槎柴或松柴烧至1270--1300度,采用先氧化焰,后还原焰的方法,分为溜火、紧火、净火三个阶段,用一天一夜的时间,把匣钵内的坯胎烧成瓷胎。建国以后,随着政治、经济发展的变革以及机械化生产的不断发展,景德镇瓷业开始走向淡化,濒临消亡,传统的手工制瓷工艺虽然部分幸得保留和发展,但大部分仍在不断地流失和消亡,亟待抢救与保护。进坑古村可以增设手工制瓷技艺的展示活动,作为瓷都的摇篮进坑古村有义务参与到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保护工作中,21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进坑古村的基本情况简介促进传承历史文化遗产。(2)对火神的崇拜由于对制瓷业的专注,进坑制瓷业的信仰崇拜非常突出,对行业神的崇拜在陶瓷生产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是维持制瓷业工作者凝聚力和团结的重要体现。陶瓷艺术也是火的艺术,陶瓷“出火而后定”,其成败、优劣,无不取决于火。火神也称窑神,是瓷业从业人员最顶级的信仰,需要虔诚地去信奉、祭祀。这里的火神指的是童宾,明朝浮梁里村人。相传万历二十七年,太监潘相督造大器青龙缸,就不成功,大怒,便对窑工进行鞭苔甚至捕杀。窑工饱受迫害,秉性刚直的童宾目睹同胞的惨况,十分愤慨,纵身窑火,将自己的身体作为炼瓷的窑柴,以示抗议。次日开窑,青龙缸居然烧制成功,著名的青龙缸高二尺多,直径三尺,下面是潮水纹,外围环绕青龙。在当时能够将其烧制成功实属奇迹。人们将为大众利益无畏牺牲的童宾封为“火神”供奉,并定期举办具有特色的祭祀活动。祭窑神反映着烧窑业工匠们的祈愿,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形式。举行祭窑神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唱戏、酬神及会餐,场面壮观、热闹非凡。(3)上祀节据史籍记载,上祀节的渊源要上溯至周朝。《风俗通·祀典》:“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禊与浴故于水上舆洁也。”古人认为水是至洁之物,周朝的每年三月的“上巳”(上旬的“巳”日)日,女巫都要在河水边为人们举行除灾祛病的仪式,谓之“祓禊”。祓,祓除病气,使之清洁;禊,指修洁净身,除去积秽。在水边“祓禊”,洗濯身体,驱灾祈福,确保一年平安。巍晋时期,把三月初三明确固定为上祀节。《论语·先进》“暮春者,春服既成,冠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说的就是孔子和弟子们“祓禊”时的情景,王羲之《兰亭序》里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三月三正是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的大好时节,游客在进坑古村的小南河水边宴饮游玩、流觞曲水、纵情山水,正如宋代之审美讲究的简单、自然、高雅、温和而清逸。此外,游客还能品尝到美味的荠菜煮鸡蛋,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是一种传统习俗。荠菜别名地菜,地菜富含营养,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及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钙、铁的含量也很高,有益于人的健康。(4)水碓年糕水碓一般是用于打瓷石,每年过年前进坑村民便用它来打年糕,所以叫水碓年糕,就是用进坑古村的水碓加工成年糕。水碓有一个巨大的立式木轮,木轮上装有22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进坑古村的基本情况简介若干的板叶,转轴两侧各有一片拨板,拨板是用来拨动碓杆的,碓杆的另一头系着一块圆柱形的石头。在流水的冲击下使水轮转动,拨动碓杆,带动着碓头一起一落地打击,搡着石捣臼中的米粉。用水碓搡出来的米粉,均匀、透彻,这是机器或者手工所无法达到的。白白糯糯的年糕,清香扑鼻,软、润、香、甜、韧,这是进坑古村水碓年糕特有的味道。(5)茶文化景德镇有“一瓷二茶”之称,除瓷器外,茶也是它的一大特产,景德镇还是一个茶文化之乡,景德镇所产的瓷器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茶具。浮梁县产茶历史悠久,汉代就有僧人在这里开始采集茶叶,至唐代,茶叶已开始大面积种植。白居易《琵琶行》中所写“前月浮梁买茶去”,正是浮梁茶叶贸易盛行之时。1915年,浮梁所产精细功夫茶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和平博览金质奖章,成为浮梁茶叶史上的辉煌一笔。景德镇的陶瓷茶具是浮梁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浮梁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丰富了景德镇陶瓷生产种类。喝茶有益于健康,其原茶属纯天然,无污染,另外,通过生物保鲜,茶叶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得以很好的保存,未挥发受到破坏。常喝茶有利于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清洁体内环境,预防疾病发生。茶叶也是进坑古村的种植的内容之一,目前,进坑古村茶叶的种植面积有200亩。2.5进坑古村旅游发展条件2.5.1旅游发展现状2014年景德镇陶瓷大学教师黄薇老师与丈夫黄清华机缘巧合地走进了世外桃源般的进坑古村,他们发现这个村正是南宋蒋祈《陶记》中所记载的进坑,进坑是宋代景德镇最优质瓷石的出产地,完整地保存着景德镇宋代制瓷业的原始风貌。2014年10月,蒋祈《陶记》暨景德镇宋元窑业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来自全世界100多位专家学者考察进坑,英国陶瓷学者柯玫瑰在参观结束后表示,这是中国最美丽的窑址,进坑就是她心目中的景德镇。至此,进坑古村才慢慢走入人们的视线,吸引了众多陶瓷爱好者前来参观考察。进坑古村位于景德镇市区东郊八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邻近皇窑景区、景德镇高铁站以及景德镇陶瓷大学,距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约七公里。但通往进坑古村的交通比较欠发达,交通道路情况一般,仍有待改善。经过近两年的发展,进坑古村设立了村史馆,并开发了一条宋代制瓷风情浏览路线。村落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仅有村口的如是书院,可以提供住宿服务,设施条件尚可。但目前的游客在村落留宿的并不多,大部分游客仅白天游览后,当天即离开。由于游客在进坑古村的停留23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进坑古村的基本情况简介时间短,人均花费就比较少。目前的游客来源主要是景德镇周边大学的学生及一些陶瓷爱好者居多,占总数的85%,还有部分来自乐平、婺源等周边市县的游客,游客数量占总数的11.25%。游客出游方式以自助游为主,跟团游为辅。目前由于进坑古村旅游的宣传力度仍然不够,以江西省内客源为主。虽然现在大多数景德镇境内游客都对其很熟悉,但景德镇市外及省外游客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其旅游收入水平比较低,这与“瓷都摇篮”进坑古村的身份有些不相称。除此之外,旅游环境问题是影响进坑古村发展的一个方面,进坑古村的旅游景观环境状况欠佳,旅游服务设施等亟待改善。图2-17进坑古村区位示意图2.5.2旅游资源优势(1)文化优势进坑古村有着悠久的瓷业文化,是宋代景德镇最优质的瓷土矿出产地,为景德镇成为“瓷都”贡献了大量的制瓷原料。考古发现,进坑拥有五代至宋代窑址打15处之多,瓷石水碓16座,古瓷石矿坑7处,密布的古代药业遗存见证了进坑千年窑火。(2)生态优势进坑古村宁静而古朴,村风民风淳朴。村里山地资源丰富,绿化率高,以松、樟、竹为主。小南河贯穿全村,从村头至村尾蜿蜒而下,绿汪汪的溪水沿着平坦的村道绕村缓缓流淌,两岸柳树、樟树成荫。村落依山傍水,一半着陆,一半入水,在群山的环绕下,门前屋后皆是青山和绿水、斜阳同草树,风景迷人、环境优美,如诗如画。24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进坑古村的基本情况简介(3)交通优势进坑古村位于湘官公路旁,湘官公路为景德镇市湘湖-涌山-新店-官庄(高家)一级公路,是景德镇路网规划的重要干道。进坑古村靠近景德镇高铁站,距离景德镇中心城区约10公里,交通便利。(4)区位优势进坑古村位于景德镇市区东郊八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邻近皇窑景区以及景德镇陶瓷大学,距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约7公里,距离江西重点风景名胜区洪岩仙境景区约11公里。(5)品牌优势进坑古村的自然地理条件及生态环境优越,进坑古村的发展规划定位为“瓷都摇篮,山水桃源”。进坑古村作为古陶瓷文化村落对景德镇申遗具有重要意义,逐渐恢复古陶瓷生产遗址廊道,显现进坑的古陶瓷历史文化。2.5.3旅游扶贫潜力分析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十三五”时期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也必将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成果和“旅游+”的优势,大力拓展旅游新领域,提升旅游新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发挥旅游业的示范作用;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旅游业要当好先锋队,国家旅游局将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旅游主题确定为“丝绸之路旅游年”努力开创国际旅游合作发展新局面;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扶贫中的生力军作用。通过对进坑古村的旅游扶贫发展,带动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25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进坑古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3进坑古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3.1进坑古村的现状3.1.1建筑风貌现状景德镇是一个“匠从八方来”的地方,其人员不断在流动,且历史年代久远。加上社会时代在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住生活需求和方式发生改变,人们开始追求现代生活,人们的意识薄弱疏于保护传统建筑。古村落原有的居住环境、陈旧的建筑等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发展需求,进坑古村落原来的风貌也随之受到破坏。进坑古村作为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村落,却很少见到古建筑。现村庄内保存完整的古建筑仅有三分之一左右。进坑的房屋多为一至三层的村民自建房,背山面水,大多沿道路修建,有的传统建筑已是杂草丛生、变得破烂不堪,甚至已无法看出其风貌特征。村民对传统建筑进行随意更改与破坏,许多传统建筑被加上现代化的门窗,还有很多传统建筑的部件被拆除,这些对传统建筑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进坑古村村内现有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980年以前的建筑(如图3-1)、1980—2000年代的建筑(如图3-2)以及2000年后的建筑(如图3-3)。1980年以前的建筑年代久远,由于风化、雨雪等对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长年荒废,有的已是杂草丛生,质量较差,需重新整理加固。1980—2000年所建设的建筑多为砖木或土石结构的瓦房,由于年限相对较长,建筑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如屋顶漏雨、墙体开裂、门窗损坏等,质量较差,需局部加固。2000年后,受到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影响,大部分村民将房屋进行改建,以满足更加舒适的居住要求,但由于保护措施不完善及管理的疏忽,新建建筑在古建筑旁乱搭乱建,其高度、风格、色彩等与历史风貌非常不协调,且建筑质量一般。图3-11980年以前的建筑图3-21980-2000年代的建筑图3-32000年后的建筑26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进坑古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3.1.2基础设施现状(1)进坑村委会进坑古村的村委会(如图3-4)位于门楼组,为两层的平顶建筑,总体建筑质量较好。图3-4进坑村委会(2)教育设施进坑小学(如图3-5)位于进坑村委会旁,配备有基本的教育设施,建筑质量较好,主要是对一、二年级适龄儿童进行。图3-5进坑小学(3)商业服务设施位于桥头组山脚下小河边的如是书院客栈(如图3-6),客房感觉、卫生,具有基础性设施,住宿环境舒适。如是书院践行永续自然的生活理念,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回馈设计,并开展生活新文化分享活动,建筑风格颇具古韵。村内的商业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桥头组,商品类别单一,但基本满足村民生活需求,有待完善。位于村庄中段有两家现代农房的农家乐(如图3-7、3-8),一栋27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进坑古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现代住宅建筑,其建筑风格、突兀的招牌等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另一座为传统住宅建筑,设施简陋、创意不足,简单低质且温馨度不高。图3-6如是书院图3-7农家乐图3-8农家乐(4)休闲娱乐设施进坑古村休闲广场位于村庄的中部,环境较好。村民们夏天在枝繁叶茂的古樟树下纳凉,青山绿水环绕其中,沿街空地上配有相应的户外健身设施,村庄内设有乒乓球台若干、公共篮球场一个。缺点是户外空间活动场所的灯光照明状况欠佳,缺少路灯等照明设施,村内现有的休闲娱乐设施并不能完全满足进坑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图3-9休闲广场图3-10休闲广场复原的瓷石水碓周围是成片的荷花池塘,荷花池塘中搭建了廊桥(如图3-11),颇具宋代荷花的意蕴,十分唯美,但美中不足的是,长长的廊桥上缺乏供游人休憩的场所,同时,木质廊桥由于保护不当,多处已出现破损,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图3-12)。28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进坑古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图3-11图3-12(5)公共环卫设施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实施,村庄先后投资40余万对全村的旱厕进行改造,为村民建设无害化洁净卫生间,普及率达到90%以上。村庄内现有公共厕所2处,分别位于汪家组的万合堂对面以及桥头组的小南河流一侧(如图3-13、图3-14)。公共厕所的建筑形态为徽派建筑风貌,但卫生间内部环境简陋,有待改善。图3-13公共卫生间图3-14公共卫生间2015年,在东郊学堂的带领下,当地的村民、小学生及大学生统统参与了一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一起清理了地面垃圾,特别是塑料袋、矿泉水瓶等白色垃圾以及河道垃圾,并且向村民宣传不要乱丢垃圾,村内有统一安排的保洁人员进行集中收集清运生活垃圾,但垃圾桶的设置可以再适当增加,垃圾桶的风格杂乱不统一,外观有待改善统一(图3-15),有的垃圾桶已经破旧不堪已无法使用(如图3-16)。在村庄入口处一直到汪家组的路途中,缺少为游客提供休憩的座椅。29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进坑古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图3-15风格杂乱的垃圾桶图3-16破旧的垃圾桶(6)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进坑古村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依旧不完善。村庄内的餐饮和住宿设施没有充分体现出当地的特色,文化气息不浓郁。路标和景点解说牌等也亟待改进。一些重要景点缺少解说牌,或解说牌破旧、不醒目,字迹模糊(如图3-17)。村庄内的路标指示牌也需要更新,游客很难根据路标找到相应景点(如图3-18)。图3-17指示牌图3-18指示牌(7)进坑村史馆进坑村史馆(如图3-19)位于东郊学堂附近,其建筑外观属进坑古村传统建筑外形,古色古香。进坑村使馆里面陈列了进坑出土的各个时期的陶瓷碎片,少量农作工具,不足之处是内容欠丰富,展示形式单一,多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缺少如影像播放等手法向大众讲述了进坑的历史、现在、未来。目前,进坑村史馆的门是长期锁住的,并不对外开放,也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30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进坑古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图3-19进坑村史馆(8)学术文化交流场所东郊学堂(如图3-20),是一个民办非营利机构,供喜欢瓷器的朋友进行文化交流的一个场所,由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教师黄薇夫妇所创立的小型瓷器博物馆。由民房改造的一所简约原木风格的学堂,取名为“东郊学堂”。学堂内设有宋代进坑瓷器的展览室、长桌沙龙、各式古典器具,夫妻俩利用瓷器与图文呈现了宋朝分餐制、茶艺酒香等文化场景。万合堂(如图3-21),是一个以柴烧为主的瓷器制作品牌工作室。图3-20东郊学堂图3-21万和堂3.1.3道路交通现状进坑古村村庄内有一条连接湘官公路的主道,湘官公路路面宽阔,且中间有半米宽的绿化带。村庄内的主要道路为从村口铁锁桥至汪家组的这段道路,道路路面平均宽度约为3米,道路状况很好,可行驶机动车(如图3-22)。“硬化”现代水泥路面的侵袭使得进坑古村的路面丧失了原味。次要道路路宽约为1米-1.5米,道路为泥土路且规划不清晰,杂乱无章,路面崎岖不平,道路宽度过窄,影响出行便利(如图3-23)。通往古遗址的部分山路缺乏整治,影响使用同时影响美观。31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进坑古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图3-22村庄主道路图3-23村庄次道路3.2进坑古村的存在问题3.2.1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冲击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对改变落后生活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进坑古村内新建的红砖或水泥房屋层出不穷。厚厚的水泥覆盖了原本展示传统风貌的石头路面,生活垃圾仍有随意堆放,现代生活正在蚕食着传统村落。3.2.2新建民宅影响村落整体风貌“匠从八方来”的理念使得人员不断流动。900多人的进坑古村竟有56个姓,全部是外来移民,没有宗祠、族谱,所以几乎没有古建筑或宗祠的保护概念。新建民宅冲击了古村落静谧、古朴的风格,使得村落景观严重不协调,影响了传统风貌的统一性。3.2.3居民的保护意识薄弱保护进坑古村需要激活进坑村民的保护意识,村民是村落的主人,是实际上的使用者和管理者,但是,现在的村民普遍缺乏文化知识,没有意识到自己时代所居的地方具有这么多的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有村民直接把祖屋拆掉名学着别人的样子砌个普普通通的水泥房子,还有以修缮的形式,在传统房屋上随意添砖加瓦,等等,不仅没有发挥保护的作用,反而成了传统文化的破坏者。因此,加强唤醒村民的文化和保护意识十分重要。目前,进坑古村已经制定了进坑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十不准”,但普及度还不高,仍有少部分村民保护意识薄弱。3.2.4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亟待完善进坑古村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仍然需要完善。村庄内的餐饮和住宿设施的文化气息不浓郁,没有凸显当地的特色。有些景点的指示牌不明显,游客很容易错过,有些甚至油漆脱落,字迹模糊。村庄内的垃圾桶设置数量尚可,但垃圾桶的风格杂乱,破坏整体环境效果,路灯及休闲座椅的设置需要增加。32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进坑古村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综述4进坑古村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综述4.1历史文化价值古村落作为传统文化的寄居地,被称为历史的“活化石”,是人类文明的见证之一,是民间的中国历史文化博物馆,具有独特的人文魅力及历史文化价值。进坑古村有近千年历史,拥有古水碓16个、古窑址15处、古矿坑5个、以及一条6公里长的千年瓷石古道。文物资源丰富,每一处古迹和每一件文物,都是当地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写照,是瓷都最有力的的历史见证。进坑古村有着丰富且深刻的历史内涵,进坑古村无声地向后代述说着千年瓷都的历史。4.2科学研究价值古村落对于科学研究的价值是多方面、多领域的,包括设计规划、建筑环境学、考古学、景观、生态、旅游、人文地理等等,随着对古村落的重视程度加深,民俗、艺术、哲学、经济、历史及社会学等领域也逐渐参与进来,各个方面的研究相互穿插、彼此关联,其科学研究价值涉及到了各方面的多个学科研究领域。进坑古村为各类研究人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及研究基地,进坑古村保存的古遗址及丰富的文物,为考古研究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对现代科研具有很大的价值。因此,我们要保护好古村落的历史资源,保留古村落的科研价值,为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4.3生态美学价值生态美学关注所有生命和非生命的存在者如何达到和谐共生。古村落是一个最接近原生态的系统,进坑古村的自然风光具有自然美,依山傍水的格局,周围有大片的林木,整个进坑古村触目皆绿。大片的林木为许多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空间,并且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人与村落建筑的融合体现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淳朴大方,古村落的设计形态与风貌体现的是轮廓美。生活在大都市中的人们开始向往田园生活,想要投入大自然母亲的怀抱。进坑古村的生态美在于它是物质与精神、自然与人文、历史与当下的统一存在系统,环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折射出进坑古村居民“世外桃源”般的审美情趣。依山傍水的整体布局,经过岁月的冲刷,进坑古村仍然保留着那份宁静,也为当代大学生及都市生活下的人们提供一个感受“诗意栖居”的场所,享受徜徉田园的自由与惬意,感受热情又淳朴的民风。4.4教育方面价值古村落的民俗文化传承、民间传说、宗教信仰、家族制度规约等方面都蕴含着33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进坑古村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综述一定的教育价值。古村落的历史、艺术、生态、哲学等方面的内涵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古村落融汇了了古人的技术、工艺,用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物与历史遗址来启迪当代人,陶冶高尚情操、提升文化底蕴还能是人们增强民族自豪感。进坑古村的每件文物、每处古迹都在述说着景德镇的历史故事,它们是古代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剪影。4.5经济方面价值我国古村落众多,保护资金相对匮乏,以旅游开发的形式合理利用,可以从中获得经济价值,而且使得进坑古村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得以体现。进坑古村不仅拥有古窑址、古水碓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具有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景观。进坑古村距离景德镇市区仅8公里,位于景德镇陶瓷大学附近,靠近江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洪岩仙境、皇窑景区等,可带动进坑古村的经济发展和知名度,结合进坑当地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进坑古村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与推广,使之成为特色的旅游景点。进坑古村处于交通便利的地段,能够发展餐饮、住宿、农家乐、参观学习等形式的旅游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向他们展示宋代景德镇的历史,带动进坑古村的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34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相似案例分析及经验借鉴5相似案例分析及经验借鉴5.1日本最美乡村——合掌村合掌村(如图5-1)坐落在有着“森林与溪流之国”之称的日本岐阜县白川乡的山麓里。它的特色建筑合掌房屋建造于约300年前的江户至昭和时期。村民创造出适合居住的合掌屋的建筑形式,以抵御大自然的严冬和豪雪。形状如同人的双手合掌,屋顶被建筑成约60度的急斜面。合掌村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上沿袭并创造出一系列独特的乡土文化保护措施,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如今这里被称为“日本传统风味十足的美丽乡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德国建筑学者评价说合掌屋是最天人合一的建筑。合掌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较高的知名度,各地游客慕名而来,合掌村渐渐发展起观光旅游业,民宿、餐厅与艺品店也逐渐发展起来。图5-1日本合掌村5.2薰衣草的国度——法国普罗旺斯普罗旺斯地区位于法国南部,南抵地中海,北端深入阿尔卑斯山,这里风景独特,色彩变化极为丰富。普罗旺斯是农业观光旅游目的地。普罗旺斯的旅游形象定位为薰衣草之乡,倡导“逃逸都市、享受慵懒”的理念,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其旅游核心项目及旅游产品是田园风光观光游、葡萄酒酒坊体验游、葡萄酒酿造作坊、香水香皂手工艺作坊。普罗旺斯是田园风光与传统气息与时尚体验的完美结合。35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相似案例分析及经验借鉴图5-2法国普罗旺斯5.3画中的村庄——安徽宏村被誉为“画中的村庄”的安徽宏村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小镇,隶属于黄山市黔县,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始建于南宋时期,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由弘村更名为宏村。景区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民间故宫”承志堂“三雕”精湛,富丽堂皇。宏村的整体设计似牛形,形成了“山为牛头,树为牛角,屋为牛身,桥为脚”的牛形村落。宏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宏村古民居、月沼又称牛小肚、德义堂、汪氏宗祠、有黄山脚下小西湖之称的南湖、宏村东山、桃园居、古树等,有“民间故宫”承志堂、培德堂,有微商故里乐叙堂、三立堂,有保存完整的古代书院等重要文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图5-3安徽宏村5.4值得借鉴的经验(1)制定景观保护与开发规则合掌村村民成立了“白川乡合掌村集落自然保护协会”以妥善保护自然环境与36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相似案例分析及经验借鉴开发景观资源,颁布《住民宪法》规定了合掌村土地、建筑、山林、树木等资源的“不许贩卖、不许出租、不许毁坏”三大原则。同时制定《景观保护基准》,针对旅游景观开发中的改造建筑、新增建筑、铺路、新增设施、广告牌等都做了具体规定。黔县政府颁布实施了《保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立法促保护,并且成立了专门的遗产管理委员会、遗产保护管理监察大队及民间保护协会。社区村民和市场共同参与、创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和遗产保护管理模式。(2)农业发展与旅游景观相结合旅游的开发不能影响农业的发展,发展当地农业与旅游观光事业紧密结合。建立生产加工、科研文化、商贸娱乐、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运用景观设计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环境美学原理,将农业生产、生态农业建设以及休闲旅游观光有机结合起来。把旅游业同当地农副产品以及加工的健康食品直接相结合,游客不仅能观赏景色同时能够品尝当地新鲜的农产品,还能把天然健康的农产品带回家。(3)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具有本土特色的内容,例如,合掌村的以祈求神明庇佑村庄、道路安全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浊酒节”。村民设计了一系列从祝词到乐器演奏、假面歌舞、化妆游行等内容以及服装道具,展开隆重的节庆仪式。村民参与度高,节日时合掌建筑门前张灯结彩,节日的趣味性也成为吸引游客观赏的重要内容。旅游活动多样化,提高乡村旅游的大众参与度。旅游区的项目丰富多彩,集中体现乡村地区居民的生活特征。(4)配套建设商业街建设包括餐饮店、土特产店、旅游纪念品店等内容的商业街,结合本地的乡土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店面装饰,体现了一种温馨的朴实美。以植物花草为装饰元素,把村庄、家园装扮得花团锦簇,游客们是在村庄旁、田野间拍照留影,流连忘返。37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原则6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原则6.1整体保护原则进坑古村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村,它是历史氛围、传统建筑、自然环境、人的生活多元的统一。它们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及物质财富。坚持整体保护原则,需注意村落的完整性,既要保护进坑古村内的物质文化遗产,也要保护进坑古村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坑古村的保护不仅仅是古窑址、古矿坑、古水碓等某个单体建筑物,还包括村落的基本传统格局、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建筑风格、整个古陶瓷生产遗址廊道、建筑群及其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都是我们需要保护的内容。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研究者必须立足于全局观念中进行研究,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能服务当地居民,传承历史文化,作为现代化的成果能为未来人类文明留下珍贵的遗产。6.2文化传承原则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很多先人居住过的经过岁月的冲刷仍然保持至今的一座座传统古城镇。古村落是一种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村,对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传承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古村落慢慢走入现代人的视野,它们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不仅仅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还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承”是一种承上启下,承接先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将它加以创新传递给后人。因此,进坑古村在实现其经济价值的同时,更承担着历史文化传承的使命,发掘活化进坑古村的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原生态的生活气息,传统习俗,植入现代先进文化,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对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既要符合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还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传递与延续,这也是进坑古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6.3生态平衡原则生态平衡是人居环境最根本的要求,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旅游景观资源不仅是供游客欣赏的视觉对象,还是生态结构的反映,是一种文化与自然的交流,体现出人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对人的约束。进坑古村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满足生态平衡的要求,顺应自然发展规律,营造良好的村庄生态服务系统。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村落景观主要是通过水景、山景、石景、绿景等来调节空气质量和丰富视觉感受。38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原则6.4村民参与原则对进坑古村的保护及景观规划设计离不开当地村民的广泛参与,因为有进坑村民的参与,村中的传统文化才能得以延续,进坑古村才能换发生机。要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一方面要保障村民的利益,通过对进坑古村的保护和旅游景观设计,提高村庄的旅游吸引力,让村民受益。另一方面,在保护和设计的过程中要积极听取村民的意见,保证进坑村民的参与决策权。另外,对进坑古村的保护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村民的旅游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39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7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7.1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设计策略7.1.1还原——维持历史原真原真是指真实、原生态,保护古村落,要注重它自身散发出来的古朴魅力。进坑古村是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综合,经过上千年时间的洗礼和雕琢,造就了进坑古村独特的历史文化。对进坑古村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核心是要保持进坑古村的原真性。首先要保持村落的完整性,重点保护历史文物古迹,按照修旧如旧的方法保护修缮,使游客感受到最真实的宋代进坑。7.1.2延续——传承历史文化对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首先不能单纯的从村落的物质载体进行,要从整体大局上来把握村落的延续问题,要注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共同延续。进坑古村的悠久历史赋予了它历史的深度与意义,体现为历史文化的丰富性与厚重性,“文化”是古村落的灵魂。传承进坑古村的历史文化,用“展示+参与+商品”的传承方式,开设数个展馆和作坊,向游客展示传统制瓷工艺,游客置身延续千年传统的老作坊,参与到古老的陶瓷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仿佛也回到那古老而遥远的宋代。每年定期举办水碓年糕节、上祀节、茶会等小型民俗活动,让传统的文化活动继续绽放光彩。7.1.3升华——营造更美进坑营造更美进坑,这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营造氛围,保留乡土风情。在复原后的瓷石水碓周边种满荷花,营造宋代荷花的意蕴,让游客行走在廊桥上,赏进坑田园风光,访宋代窑址,走千年瓷石古道,看水碓加工,用宋代影青瓷品茗茶。拆除“方盒子”建筑,恢复古村历史原貌,将硬化的道路恢复成乡土的道路,治理污染的环境,还原古村的自然整洁。在旅游路线景观设计上采用以线带面的手法,一条河、一条路,线路合理,连贯且封闭,使游人远离现代都市气息感受乡土生活。传统建筑、石桥、古遗址、古陶瓷碎片等文物,静静流淌的小南河、淳朴的民风村风、闲适宁静的氛围,眼中所见的久违的宋代进坑古村及新颖的陶瓷文化体验古村,目的是重拾宋代进坑的美好回忆。7.2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设计方法7.2.1利用本土材料结合现代设计手法40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将进坑古村本土的的材料与现代化的设计手法相结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在瓷石水碓周围的池塘中,大面积平静的水面搭配曲折的木头材质观赏廊道及休憩亭子,种植成片的荷花,形成材料、形式及乡土植物的统一与契合,高低错落的组合将沉闷的池塘变得生机勃勃。在景观设计中尽量减少人为的干预,通过自然的植被、空气湿度等与景观材料的互相作用,呈现出皲裂、青苔等效果,让旅游景观融入周边的自然环境。例如,多采用青砖、原石等材质进行旅游景观设施的改造,这些材质不仅耐受性强,而且易于附着苔藓,可以产生仿古的效果。进坑山林植被丰富,可以利用当地的竹子元素,将其应用到民宿设计中。7.2.2有机协调景观个体与整体拥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旅游景观,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在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设计中应注意到每个景观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有机协调。对进坑古村的古代窑业遗址的保护,不仅仅是个体保护,而是成片保护。瓷器不是脱离窑址这个大环境而单独存在的,两者相互依存。按照修旧如旧的方法,对瓷石古道、古水碓等窑业古迹进行复原,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其周边环境进行整治,设计漂亮的道路及优美的廊道,让进坑古村的文化遗址道路变得漂亮、舒适。7.2.3宋代进坑历史的景观再现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们开始有了精神层面的追求,旅游活动逐渐由传统的观光活动向意识形态的体验与探索转换。旅游景观设计更加注重对景区人文情怀的融入,需要深入的了解宋代进坑的历史及文化背景。宋代的进坑制瓷业繁荣,村民“忙时种田,闲来制瓷”,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用雕塑小品还原宋人务农及制瓷工序的各个场景。在农田里设置与人同比例大小的宋人农作场景小品;在瓷石古道中设置宋人运送瓷石的场景雕塑。完善村史馆将历史通过实物、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重点放在进坑古村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文化生活、民俗风情的展示上。用一幅幅图片记录进程,用一件件物品承载历史,用一处处实景浓缩记忆,还可以利用雕塑或浮雕进行场景还原。将历史文化元素合理的安排在各个景观节点,通过合理安排设计,将游客记忆带回到繁荣昌盛的历史情境中,潜移默化的达到传承历史文化的目的。7.2.4深入挖掘进坑的乡土特性乡土特性可以从“俗”、“艺”、“食”三类中进行深入挖掘,“俗”也就是当地的传统风俗文化,“艺”指传统手工技能,“食”则指传统菜肴与食品,其中“艺”是核心。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具有本地乡土特色的内容,例如,设前店后坊的制瓷作坊向游客展示及体验景德镇手工制瓷的工艺过程以及传统名瓷精品;举办水碓年糕节,全村都来参与和庆贺节日,制作水碓年糕,供村民和游客品尝;每年农41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历三月三举办上祀节庆活动,修洁净身,除去积秽,驱灾祈福,确保一年平安,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的大好时节,游客可以穿着汉服,上山采摘茶叶,宴饮游玩,还可以品尝美味又营养的荠菜煮鸡蛋;六月荷花盛开的季节还有进坑的荷花艺术节,游人穿行在荷花池塘赏花,休憩时在亭子里用宋代青白瓷器皿品茶。举办各种丰富的节庆活动,凸显进坑古村的传统文化特色。7.2.5旅游景观与农业发展相结合将当地农业与旅游观光事业紧密结合,且旅游开发不影响农业的发展。进坑古村现有耕地770亩,主要种植水稻,辅助性种植芝麻、大都、花生、油菜、茶叶、甘蔗等。将旅游观光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还能促进农业发展。根据进坑古村的气候、地形实际情况进行观光油菜花与农田体验设计。进坑古村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一年可以成熟两季,而油菜花的种植和成熟时间与水稻成熟时间错开,这样在收获完两季水稻之后还可以继续种植油菜花,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土地资源,增加了旅游资源使人们在任何季节来到进坑古村都有最好的生态体验。同时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达到扶贫的效果。建设“农家乐”乡村生活体验基地,使游客在观赏同时品尝当地新鲜农产品,还能带有机农产品回家。7.2.6提升游客的旅游感受体验对游客感受性的考虑,需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在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体现美学的设计思维的同时还必须符合基本的人体工学原理。完善生态停车场、导览图、指示标牌系统、解说系统等工程的建设。建设包括餐饮店、土特产店、旅游纪念品店等配套的商业设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店面装饰,令工艺性、手工趣味性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眼光。设计适合使用的公共设施,规划宜人的比例、尺度。在各个景观节点设置有趣的小品、休闲座椅等,增加人们停留的时间,设置灵活多变的休闲步道,让人们能方便出入、深入游览。在亲水区域等加设垃圾桶,维护环境卫生的同时还能为游客创造更好的旅游体验。42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设计方案8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方案8.1总体布局规划进坑古村的整体布局呈“L”形状,地形平坦,小南河贯穿全村,水体的驳岸多整形、垂直。主道路的一侧为集中的居住区建筑群,另一侧为良田、水体。生活空间沿交通干线呈团块状分布,其中桥头组与汪家组的房屋区域较密集。图8-1总平面图8.2道路交通设计规划村庄内的主要道路与湘官公路相连接,路面平局宽度约有3米,以仿古青砖铺面,主要承担道路美化、步行、骑行等道路需求。次要道路路宽约为1米-1.5米,用卵石与青砖组合铺装,加强道路两侧的景观设计,要求具备良好的可观赏性、安全性及舒适性等,以创造良好的进坑古村形象展示空间。43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设计方案图8-2道路交通规划图图8-3一级道路铺装改造图8-4二级道路铺装改造8.3功能分区分析进坑古村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总功能分区主要分为:居住区、滨水景观区、服务管理区、生态农业体验区、文化交流体验区、古窑址游览区44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设计方案图8-5总功能分区图8.4景观设计分析为了更合理的安排游客的旅游体验与旅游时间,因地制宜的规划一条以自然生态农田景观观光体验为主的游玩路线,另一条以宋代制瓷风情为主的历史文化景观浏览路线。图8-6景观结构分析图8.4.1自然生态景观轴自然生态农田景观观光体验为主的游玩路线:入口景观→滨水景观→农田体验与观光油菜花→蔬果采摘→农家乐、民宿→古樟树进坑古村有山有水,有成片良田,更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可打造出一条以生态、农业观光体验为主的游玩路线。保护好进坑古村现有的山水、林田等有机格局,保45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设计方案护动、植物资源,适度开发,将进坑古村成为历史文化与生态田园相结合的世外桃源。坚持绿色无公害化发展以有机蔬果、茶叶、中药材为主的农副产品,打造地域生态品牌。8.4.1.1入口道路景观进坑古村村庄入口景观的设计合理且美观,可以保留。进坑古村入口连接湘官公路,将该道路连接入口处进行改造设计。改善公路的地面铺装,公路中间隔离带地区增加绿化植被,道路两侧设置具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入口指示牌,使远道而来的游客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目的地。图8-7设计效果图8.4.1.2滨水休闲景观修整村落中现有河流,周边营造绿化景观,结合新农村建设,改造道路、沟、渠、河道景观。在桥头组紧靠历水段设计滨水休闲景观,粉墙黛瓦的建筑将其用曲折波浪形的传统围墙与河流进行分割,靠近河流岸设计假山,遮阳亭与亲水平台等设施,供人休憩及观赏优美的景色。图8-8景观节点区位示意图图8-9滨水景观设计效果图在紧靠小南河的门楼组打造滨河休闲景观带,设置亲水平台等,,通过改造设计使空间变得有趣,增强与景观空间上的互动。在河岸增加观景平台,使河与岸产生联系,丰富河与岸的边界。同时,在可以眺望风景或绿荫处配设座椅、遮阳亭等设施,延缓游客的脚步。46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设计方案图8-10节点区位示意图图8-11亲水平台改造效果图图8-12滨河景观改造效果图8.4.1.3农田体验与观光油菜花根据进坑古村的气候、地形实际情况进行观光油菜花与农田体验设计。进坑古村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一年可以成熟两季,而油菜花的种植和成熟时间与水稻成熟时间错开,这样在收获完两季水稻之后还可以继续种植油菜花,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土地资源,增加了旅游资源,使人们在任何季节来到进坑古村都有最好的生态体验。图8-13节点位置示意图47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设计方案图8-14油菜花盛开图8-15水稻生长过程的色彩变化图8-16游客农作体验8.4.1.4蔬果采摘园进坑村民秉持坚决不打农药的原则,坚持有机种植。在稳定传统农田生产的基础上,强化果树、花卉及蔬菜等观赏性强的产业发展。突出和发展农业的自身美,顺应农业自然、生态规律,实现农业美景及经济的效益。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构建蔬果庄园,提升旅游品质。以现有的蔬果种类为主体,打造特色农业养生,生态种植时令蔬菜、橘子、桑葚等产品。利用一些藤蔓性蔬果的特性建设绿色廊架,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图8-17节点区位示意图图8-18蔬果采摘园8.4.1.5民宿与农家乐民宿与农家乐是一种能满足消费者精神回归需求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情怀,是人们对闲适平淡生活最简单的反应,是对快节奏生活的一种反叛情绪。可以利用进48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设计方案坑古村中保存尚好的古宅对其进行改造利用,令游客得以找到抒发乡愁之处。图8-19节点区位示意图图8-20设计效果图利用自家院落所依附的田园风光、果园菜地、花卉苗圃等为基础,为游客提供吃、住、娱乐等服务,由农民自主经营。将其改造成为传统的马头墙建筑造型,内部重新规划设计,提高的馨度。加入竹子元素,使房间充满清新典雅的气息,更加优雅端庄,古朴自然,同时竹子的清香可以让让人感到心情舒畅,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游客可以在田间观赏农业景观,还可以亲身参与到蔬果采摘的过程中,最后将它们加工成美味的食物共同享用,不仅趣味无穷还能增进朋友之间、亲人之间的感情。图8-21外观改造效果图图8-22农家乐平面布置图49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设计方案图8-23民宿内部效果图8.4.2历史人文景观轴一条以宋代制瓷风情为主的历史文化浏览体验路线:万合堂→东郊学堂→村史馆→宋代陶瓷展馆→仓坞宋代窑址→国山下宋代窑址→瓷石古道→瓷石水碓→荷花池塘→油炸坞宋代窑址进坑古村作为古窑遗址,积极开展陶瓷文化,重点发展陶瓷产业,为游客提供创造艺术灵感的生活方式,让游客体验陶瓷制作,了解传播陶瓷文化。打造一条向世人再现宋代时期景德镇制瓷场景的宋代制瓷风情浏览路线,让游客在古窑址、古矿坑、瓷石古道中寻找千年历史记忆的体验之旅。8.4.2.1宋代陶瓷展馆为了再现宋代进坑农民忙时农作,闲时制瓷的生活,在古窑址游览体验区新建一座宋代陶瓷展馆。再现宋代生活情境与制瓷场景,集中展示青白瓷器。建筑外观采用传统的徽派建筑造型,展区主要分为三部分:宋代青白瓷展示、宋代进坑生活场景展示,宋代制瓷工序展示。图8-24景观节点位置示意图图8-25展馆建筑外观效果图50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设计方案图8-26展馆平面布置图8-27展馆效果图8.4.2.2民俗文化体验进坑古村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便是手工陶瓷工艺,以民俗街区的形式集中展示并引导游客参与体验。采用传统的前店后坊的形式,令游客仿佛回到宋代“前店后坊”的老街。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参与陶瓷制作的全过程,而且还可以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陶瓷带走,除了陶瓷作坊还有酒坊、油坊,都可以供游客参与体验。定期举行一些传统手工艺的表演,聚集人气,增强游客的互动体验,还能有力的拉动消费。51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设计方案图8-28景观节点区位示意图图8-29民俗街区设计效果图图8-30手工制瓷技艺体验8.4.2.3登山步道设计通往宋代窑址的道路同样可以作为游客的登山步道,登山健身步道是一个近来来比较流行的休闲健身项目,它可以替代景区旅游步道,其特点是以保持原始状态为主。图8-31登山游步道改造效果图8.5基础设施的设计规划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优化增加公共卫生间、垃圾桶、路灯、生态停车场等,制作标识引导系统、导览解说系统。8.5.1生态停车场设计生态停车场是一种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满足车载需求的停车场。用透水材料作为地面铺装材料,用乔木形成绿荫,可以有效缓解车内的高温,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52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设计方案图8-32生态停车场意向图8.5.2垃圾桶与路灯设计村庄内的垃圾桶设计采用仿古材质的陶瓷,顶面可栽种花草作为装饰。路灯采用六角花灯造型及木质杆,路灯上部的转角连接处以古典窗花作为点缀,下面部分以陶瓷作为装饰,通过人工照明营造月光下的自然环境。垃圾桶与路灯风格古朴雅致,配合进坑古村的整体氛围(图8-30)。图8-33垃圾桶与路灯8.5.3导览标识系统系统设计标识及导览解说系统包括导游全景图、标识牌、导览图、景物介绍牌、警示关怀牌五大类。为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务,创造和谐休闲的游览环境,加强进坑古村与游客的信息沟通,引导游客顺利完成旅游活动。设计的提取元素主要来自中国传统53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设计方案窗户花纹、山峰、花瓶以及中国传统建筑。图8-34导览标识系统8.6建筑的整治规划江西的气候相对潮湿,加之居民的用料简单,进坑古村的住宅多显破败。在尊重原有建筑的功能性及安全性的基础上,对进坑古村的老住宅加以改建。进坑古村的住宅大多为立面灰白色调的砖混结构建筑,高一层半,布局简洁,朴实素雅。外看一般为长方形平面,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高峻的马头墙。室内地面,以长条青砖横向错缝铺砌。依据建筑年代的调查,将进坑古村的建筑大致分为三类:1980年以前的建筑、1980—2000年代的建筑以及2000年后的建筑。1980年以前的建筑按照合理更新的方法重新整理加固。1980—2000年所建设的建筑多为砖木或土石结构的瓦房,大多还在使用,可以对其进行局部加固及细节设计。2000年后大部分村民将房屋进行改建,但其高度、风格、色彩等与历史风貌非常不协调,加入陶瓷、竹子等元素对其改造利用。设计主要针对外墙面、门窗、栏杆、屋顶等建筑细部加以调整,使之得到整体的完善。建筑外墙面粉刷灰砖涂料,用白浆填缝,使建筑外墙更显简洁精致。屋顶重新铺瓦,需要重建的墙体,使用小青砖图8-35建筑效果图54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设计方案砌成马头墙造型。建筑挑出的阳台加装木栏杆,安全又美观。对于不能改建或需要拆除的建筑,则进行重新设计建造。使用白墙灰瓦、马头墙这些设计元素使新旧建筑整体基调相一致,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青瓦白墙,使得进坑古村更加和谐、静谧。55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9结语9结语瓷都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象征,进坑古村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陶瓷文化古村,本身作为一个古陶瓷遗址,是千百年来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器故里,是宋代最优质的瓷石出产地,是瓷都的“摇篮”。进坑古村拥有的古窑址、古水碓、瓷石古道等都是及其珍贵的历史文物遗迹,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们无声地述说着千百年来的陶瓷发展路径,见证隐青瓷辉煌的过去。但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承载着历史基因的古村落正在遭受到人为或自然的破坏,许多已经失去了原貌,随之被遗忘的是传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它们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加强对进坑古村的保护管理势在必行。进坑古村的历史地位是无可替代的,面对现代化潮流的大发展,如何保留进坑古村的历史印记与历史记忆,实现现代化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的对接,找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进坑古村的未来是美好的,但也是充满挑战的。历史文化遗址需要保护、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进坑古村需要发展,能否做到这些将直接关系到进坑古村发展的格局和前景。本论文以这些方面作为研究点展开论述,把发展乡村旅游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核心设计理念,从进坑古村的保护及旅游景观设计入手,规划出具有陶瓷文化氛围的旅游文化村。再者,进坑村古所在的小南河流域,分布着众多景德镇宋代窑业遗址,进坑古村周遭多个村庄都有古窑业遗址,用进坑古村做一个榜样,带动周边村庄保护古代窑业遗址。为了展现进坑古村的历史文化内涵,努力塑造“文化、生态、特色、活力”的历史舞台形象,使进坑古村成为世界人民发现认识景德镇的一个窗口,为生活在喧闹都市中的人群提供一个感受世外桃源般情景的场所。设计以保护进坑古村传统的整体风貌及古窑业遗址为前提,完善进坑古村的基础设施,优化宜居宜游的环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让进坑古村成为:“文化进坑”、“生态进坑”、“活力进坑”。由于古村落的研究涉及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多门学科,内容广泛复杂,且文章篇幅以及笔者的水平有限,不可能将进坑古村的保护及旅游景观设计规划中将要面临的所有问题包括进来,虽然努力但仍有很多不足,只期望能对进坑古村的保护与规划设计有所借鉴。56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致谢论文的逐渐完稿,也意味着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又将是一年的毕业季,面对即将到来的别离,心中感慨颇多,在此我要向这三年间给予我帮助的同学和老师们深表感谢!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从选题到最后完成都是在徐进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细致入微地给予指教,大道论文的构思、框架,小到论文的标点符号,都给予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引导我顺利的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徐进导师治学态度严谨,在学术上造诣深刻,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胸怀、豁达的人生观,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受益匪浅。谢谢您,我的导师!感谢我身边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们。还特别感谢我深爱的家人,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上,他们都给予了我充分的信任,也给了我坚持下去勇气和信心,多年来他们无私奉献与关爱激励我不断成长进步。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57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周銮书.景德镇史话.[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9(1):143.[2]吴光辉.建设绿色浮梁开拓绿色财富.[M].江西林业科技.2006.6.[3]王德刚.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M].2013.02.[4]李锦生,刘沛林.不可再生的遗产-中国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碛口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5]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6]刘世锦.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M].科学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7]阮仪三,王景惠,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8]倪佳.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条件下的江西古村落保护与开发.[J].考古农业.2008年03期.[9]魏峰群.传统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混合效应模式.[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10]尹怀玉.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问题研究----以朱家峪村为例.[J].2010.[11]于晓琪.古村落保护的立法借鉴与紧迫性分析.[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01.[12]任俊英,吴江.我国古村落旅游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刘夏蓓,传统社会结构与文化景观保护——三十年来我国古村落保护反思.[J].西北师大学报.2009.46(2).[14]许冰瑸.中国古村落保护方式探讨.[J].中国商界.2010(6).[15]朱亚光,陈薇.一个古老村落的保护和发展.[A].中国建筑国际会议论文.1995.[16]朱亚光.古村镇保护规划若干问题讨论[J].小城镇建设.2002年第二期.[17]杨峰.保护好民族文化的“箱底”——江西省婺源县古村落保护工作点滴体会.今日国土.2006年Z4期.[18]1朱桃杏,陆林.传统村镇旅游规划与开发模式探讨——以黔县西递古村落为例.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第20卷第1期.[19]巫纪光,邱灿红.传统古村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的浅探.中国勘察设计.第18卷第2期.[20]刘华.浅析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以张谷英村为例.艺术理论.2007年第6期.[21]刘华领.可作为文化遗产的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22]巴琦.旅游视角下的古村落保护与规划.[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年.[23]吴桢楠.从是以现代生活的角度审视皖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D].合肥工58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业大学.2010.[24]冯亚南.河北省山区古村落的“活化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25]康健.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模式——以段村为例.[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P19.[26]冯铭.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古村落保护——以江南水乡古村李市为例.[D]东南大学.2008.[27]李丽,肖磊.古村落旅游资源特征及价值研究.[J].2009.59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城市滨水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研究——以香河县城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 秦岭北坡旅游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景观规划设计
- 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构建无障碍环境的探讨_以平乐古镇为例
- 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探究
-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原理》作业资料川美
- 无为与有为——长沙市湘江大道南段滨江风光带景观规划设计
- 广西宜州流河寨度假村景观规划设计.pdf
-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综述
- 大城市郊区村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水库型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镇江市南山风景区回龙水库为例
- 城市人工河道生态水系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以郑州航空港区河刘沟河为例
- 地域文化视角下沈阳市新民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笔记(刘滨谊三版本)
- 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 基于生态文化的休闲渔村旅游开发和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绿色觉醒—乌龙江湾边北岸都市生态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
- 辽河保护区旅游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开原段为例
- 黎里古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