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0 MB
- 6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
ClassifiedIndex:UniversityCode:10075U.D.C:NO:20100891ADissertationfortheDegreeofM.ArtsResearchontheplanninganddesignofHengshuiLakeWetlandParkLandscapeCandidate:ZhouLinnaSupervisor:Prof.SongWeiAcademicDegreeAppliedfor:MasterDegreeofArtsSpeciality:ArtDesignUniversity:HebeiUniversityDateofOralExamination:May,2013
摘要摘要湿地是地球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城市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所具有的景观与文化价值为世界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湿地面积减少、功能衰退的形式依然严峻。湿地公园作为我国抢救性保护湿地的一项政策措施和重要手段,对于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实现人与湿地环境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衡水湖是华北平原典型的内陆淡水湖泊型湿地,拥有保存较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文中以衡水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理论的研究,在对其生态资源环境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科学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与衡水实际相结合,提出了自己的规划设计思路,并探讨了景观要素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全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方法和意义,分析了湿地公园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章阐述了湿地公园的概念及特征,并从多角度分析了指导景观设计规划的相关理论点。第三章通过对衡水湖的区位、历史、人文、基底环境特征以及生态资源多样性的研究,对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资源进行整合评价,分析了规划设计所面临的问题。第四章从景观生态格局和功能格局角度进行了景观规划策略的研究,分析了衡水湖湿地公园的生态格局及功能格局下的景观设计方法。第五章通过研究湿地公园景观现状对景观要素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方案。通过我的研究,对于完善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体系,提升景观设计品质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为衡水湖湿地公园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关键词:湿地公园景观规划景观设计衡水湖I
AbstractAbstractWetlands,asauniqueecosystemconsistedinlandandwater,ispartoftheurbanwaterenvironment,whichisrichinecologicalresourcesandoneofthemostvaluableecosystemserviceinalimitedarea.Boththelandscapeandculturevalueofthewetlandscancontributealotfortheworldcivilization.However,thewetlandsinChinanowarefacingseriousproblemsduetotheprocessofurbanization.ThroughthepolicyofbuildingwetlandsparksChinarescuesandprotectsthewetlands,recovers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theecosystem,andachievestheharmoniouscoexistenceofhumanandenvironment.HengshuiLakeisatypicalinlandfreshwaterlakelocatedinHuabeiflatland,whichiskeepingacompleteecosystem.IwilluseHengshuiwetlandsparkasmycasestudy,combinethescientificlandscapedesignideaandtherealityofHengshui,providemyownplanningideaanddiscusstheprinciplesandmethodsoflandscapedesign.Therearefivechaptersinmyarticle:Chapterone,Iwillintroducethebackground,methodandmeaningofmyarticle,atthesametimeanalyzetheproblemsduringthebuildingwetlandsparks.Chaptertwo,Iwillintroducethedefinitionandcharactersofthewetlandparkandprovidetherelativetheoryoflandscapeplanning.Chapterthree,usingtheHengshuilakeasmycasestudy,IwillemphasistheprophasedesigningoftheHengshuiwetlandslake,includingthelocation,historyandhumanitity.Myarticlewillalsocoverthestudyofthebaseenvironmentandthediversityoftheecologicalresources.Chapterfour,InthepartyofintegratedevaluationofthelandscaperesourcesIwillfirstintroducethemethodsofevaluation,thenthevenueandartificialaffection,aslastacomprehensiveestimationofthewholeprophaseoftheHengshuiwetlandsparkaccordingtotheabovefactors.Chapterfive,IwillgiveafurtherstudyoftheprincipleoftheHengshuiwetlandsplanningonthebasisofmyformeranalysis.IwillintroducesomenewideasoftheII
Abstractwetlandsparksplanningatthefirststageandtrytoexploretheshortagesofthedesignthroughseveralexitingcases.MyarticleisaimingtoimprovethelandscapedesigningsystemandqualityofHengshuiwetlandspark,andprovidereferencesofthetheoryandtechnologicalsupport.IsincerelyhopethatIcancontributeabitforthebuildingoftheHengshuiwetlandsparkthroughmystudy.Keywords:WetlandsParkLandscapePlanningLandscapeDesignHengshuiLakeIII
目录目录第1章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及意义......................................................................................................11.3研究方法..................................................................................................................21.4湿地公园理论的研究现状......................................................................................21.5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31.5.1混淆湿地公园与其它公园的概念.....................................................................31.5.2景观规划建设前期缺乏科学认知与评估.........................................................31.5.3景观设计过度人工化.........................................................................................31.5.4忽视场地承载力及教育功能.............................................................................4第2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理论..................................................................52.1湿地公园概念及特征..............................................................................................52.1.1湿地与湿地公园的概念及界定.........................................................................52.1.2湿地公园的基本特征.........................................................................................62.2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72.2.1景观生态学理论.................................................................................................72.2.2景观形态学理论.................................................................................................72.2.3湿地恢复生态学理论.........................................................................................82.2.4生态建筑理论.....................................................................................................82.2.5园林规划设计理论.............................................................................................82.2.6游憩空间理论.....................................................................................................9第3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基础分析................................................................103.1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103.1.1衡水湖湿地公园区位优势...............................................................................103.1.2衡水湖湿地历史沿革.......................................................................................11IV
目录3.1.3衡水湖人文资源...............................................................................................113.2衡水湖湿地基底资源分析....................................................................................123.3.1基底环境特征分析...........................................................................................123.3.2自然条件分析...................................................................................................123.3.3生物资源多样性分析.......................................................................................133.3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资源整合评价....................................................................143.4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所面临的问题....................................................153.4.1水资源短缺.......................................................................................................153.4.2环境污染严重...................................................................................................153.4.3人口密度过大且环境保护意识差...................................................................15第4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格局规划原则与策略...................................................164.1湿地公园生态格局的空间规划策略....................................................................164.1.1湿地公园生态格局要素...................................................................................164.1.2湿地公园生态格局类型...................................................................................164.1.3湿地公园生态格局规划策略...........................................................................184.2湿地公园功能格局的空间规划策略....................................................................194.2.1湿地公园景观功能分类...................................................................................194.2.2湿地公园功能格局规划策略...........................................................................204.3衡水湖湿地公园规划原则....................................................................................214.3.1科学发展与和谐共建的原则...........................................................................214.3.2坚持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224.3.3坚持以生态优先和湿地生态恢复为基础的原则...........................................224.3.4注重湿地文化与审美并重的原则...................................................................234.4衡水湖湿地公园生态格局规划下的景观分析....................................................244.4.1衡水湖湿地公园规划定位...............................................................................244.4.2衡水湖湿地公园生态格局规划方法及景观分布...........................................244.5衡水湖湿地公园功能格局规划下的景观分析....................................................264.5.1衡水湖湿地公园功能格局规划方法...............................................................26V
目录4.5.2衡水湖湿地公园核心区重点项目的景观分析...............................................28第5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要素设计分析与优化...................................................305.1水体景观设计方法及优化分析............................................................................305.1.1水体景观设计方法...........................................................................................305.1.2衡水湖湿地公园水体景观现状及优化...........................................................315.2驳岸形态设计方法及优化分析............................................................................315.2.1驳岸形态设计方法...........................................................................................315.2.2衡水湖湿地公园驳岸形态现状及优化...........................................................325.3岛屿和堤的设计方法及优化分析........................................................................335.3.1岛屿和堤的设计方法.......................................................................................335.3.2衡水湖湿地公园岛屿和堤的现状及优化.......................................................345.4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及优化分析........................................................................355.4.1湿地公园植物类型...........................................................................................355.4.2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方法...........................................................................365.4.3衡水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现状及优化...................................................385.5建筑小品的设计方法及优化分析........................................................................415.5.1湿地公园建筑小品设计方法...........................................................................415.5.2衡水湖湿地公园建筑小品设计现状及优化...................................................445.6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建议....................................................................45结语..............................................................................................................................47参考文献..........................................................................................................................48致谢..............................................................................................................................50VI
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湿地是自然界中物种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基因库”、“天然水库”和“鸟类乐园”等众多美誉。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特征和环境协调功能,它不仅为稀有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场所,更为人类提供了多种生态资源,对于净化环境、控制污染、调节径流、抵御洪水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大量的湿地被侵占,城市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土壤、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资源缺乏、生物种群难以维持,给城市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因此要用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规划对湿地进行保护利用和生态恢复,实现湿地的生态调节价值。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与关注。国家在履行《湿地公约》的同时,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鼓励各地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在这样的背景下,湿地公园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保护和利用城市湿地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对生态资源进行优化设计的同时,建构合理的景观空间来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实现对湿地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进而实现城市湿地的多重价值。由于湿地公园在我国的起步较晚,没有多少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可以借鉴,已经建成的湿地公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急需要探索出一套完善合理的设计准则为以后的湿地公园建设提供理论支撑。1.2研究目的及意义城市湿地公园是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兼具游憩休闲功能的综合性公园,是改善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衡水湖湿地公园作为衡水的后花园、天然的氧吧,给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大自然的机会,让人们在娱乐中了解湿地生态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对生态的保护意识。但随着衡水湖湿地旅游开发项目的运行,对于湖区周边环境的改造和景观建设会出现许多实际问题,在认真贯彻领导关于衡水湖改造计划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审视项目中的合理与不合理因素,1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用科学的造园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力争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挖掘当地资源,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衡水湖湿地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衡水湖是南水北调工程的蓄水湖之一,是沟通中线和东线引水工程的重要枢纽,又是华北平原和环渤海经济圈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科学合理的景观规划有助于湿地的生态恢复,协调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冲突,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湿地景观是园林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艺术化的再现自然湿地景观,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的场所,具有生态、观赏、游憩、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对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研究方法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关于湿地公园设计、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等优秀专著,以及国内外湿地保护与开发,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景观形态设计、景观空间建构、生态化营造技术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分析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与应用方法。综合吸收了多学科理论方法对湿地景观建设的指导方法及作用,并通过实地考察,搜集图片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对比已经建成的湿地公园的成功案例,在对其景观要素分析解读的基础上,结合衡水湖湿地公园的景观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设计中的不合理因素,并提出了优化建议,突出了研究的针对性与实用性。1.4湿地公园理论的研究现状随着国际上对湿地环境研究成果的日益积累,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与营造的理论和视角也在不断的拓展,主要体现在生态恢复、旅游开发、游憩空间、湿地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但是理论体系尚不完备,很多理论问题仍处在不断探索中。湿地生态恢复理论贯穿于湿地公园的设计当中,目的是为了平衡场地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到改善湿地生态条件和满足适度游憩的作用。关于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理论,强调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旅游的资源分析及开发模式等方面,通过对不同场地的资源评估与分析做出相应的游览设计策略。还有关于生态旅游开发与景观资源保护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对于湿地公园游2
第1章绪论憩空间及游客行为模式的研究多体现在对场地环境与游客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上,通过引入ROS(游憩机会序列)理论对景区进行分区和功能划分的方式,实现游憩空间的合理规划与布局。除此之外,还有游憩空间属性、活动性质及游憩构成要素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多数的理论针对的是湿地公园后期使用效应及景观效果的研究,对于设计之初的方法、策略及评价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完善理论体系应该从前期评价、场地空间构建、景观环境要素关系以及相关管理技术支撑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湿地公园建设的科学性与针对性,进而提升湿地价值与可持续发展能力。1.5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5.1混淆湿地公园与其它公园的概念湿地公园具有其它城市公园及水景公园所不具备的优点,但是过于泛化的概念误区也使诸多湿地公园失去了原有的生态特征,照搬了城市公园及水景公园的规划营建模式,因此出现了水体富营养化、排污及水处理不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性。另外,对于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定位及功能的认识存在误区,将不具备湿地特征的公园也归属于湿地公园的范畴,强调了公园的娱乐功能,淡化了科普教育与宣传保护作用,缺少了对湿地自然文化属性的体现。1.5.2景观规划建设前期缺乏科学认知与评估湿地公园建设前期,研究者大都会对实地进行研究,但针对场地原有生态条件及周边环境缺少科学的评估方法,容易忽视了固有的空间形态,并利用程式化的手段进行大肆改造,盲目追求绿化效果而建设大量草坪,在管理过程中的农药残留会流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忽视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游憩设施,景观要素的研究,使得游憩项目不合理的定位,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与闲置。对于不同基底环境的湿地类型,采用同样的湿地景观去营造,也成了目前湿地公园建设中司空见惯的问题。1.5.3景观设计过度人工化很多湿地公园的建设人工痕迹过重,没有重视湿地环境本身的特征,将其视为一般的水景公园来对待,过分的开凿河道,挖土堆山以营造竖向变化,修建大量的硬质3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景观、草坪及规律的树阵,缺乏了应有的湿地生态群落景观。树木种植过度密集,或以反季节植物的种植来丰富景观效果,造成了大量植物无法适应当地环境而死亡。为了增加生物多样性,盲目引入外来物种或未经风险评估的动物种群,都会威胁到湿地生境的健康稳定,进而降低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对湿地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5.4忽视场地承载力及教育功能湿地公园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人们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但是游客的介入要根据场地生态承载力而定,有些湿地公园建设过少的估计了游客数量,致使水体污染,垃圾处理不及时而破坏了自然的生态环境,因此应加大管理力度,适当限制游客数量。湿地景观的教育功能同样不能忽视,在西方国家,郊野教育成为学校的必要补充,休闲的真正目的在于提升大众对自然环境的认知,特别是对青少年儿童的自然生态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有些湿地公园虽然有教育功能的设施,但是形同虚设,而过度追求以旅游开发为目的的经济利益,将丧失湿地公园本身原有的价值。针对湿地公园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具有实效性的设计策略,以场地评价为基础,结合多方面因素,整合多目标的设计要求,优化设计成果,使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4
第2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第2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理论2.1湿地公园概念及特征2.1.1湿地与湿地公园的概念及界定一.湿地的基本概念《湿地公约》将湿地定义为“不论是天然的或是人工的、永久的或者暂时的、静止的或者流动的水域,淡的、稍咸的或咸的水域,泥沼地、沼泽地、泥炭地,包括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它包含的湿地范围很广泛,除了河流,湖泊,泥炭地,沼泽,滩地(河滩、湖滩、沿海滩涂等)以外,还有海岸带地区的盐沼,珊瑚礁,红树林以及稻田,水库和鱼塘等,概括来讲湿地可以分为淡水湿地、咸水湿地和人工湿地这三大类。我国专家在总结湿地概念的时候提出:“陆缘为含60%以上湿生的植被区,水缘为海平面以下6m的近海区域,包含内陆与外江河流域中自然的或者人工的、咸水的或淡水的所有富水区域,枯水期水深2m以上的水域除外,不论区域内的水是流①动的还是静止的、间歇的还是永久的。”二.湿地公园与国家湿地公园的概念由国家林业局提出的湿地公园与国家湿地公园的概念:湿地公园是拥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湿地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兼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科普宣传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蕴含一定文化②或美学价值,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湿地区域。国家湿地公园可以是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湿地或人工湿地,其建筑设施、人2文景观及整体风格应与湿地景观及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一般面积应该在20hm以③上,其中湿地面积应该占总面积的60%以上。三.一般城市湿地公园与国家湿地公园的界定建设部对与国家湿地公园及城市湿地公园进行了限定:城市湿地公园,是指利用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适宜作为公园的天然湿地类型,①陆健健何文珊童春富等.湿地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②林护发[2005]118号.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S].国家林业局.2005.③LY/T1755-2008.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S].国家林业局,2005.5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园。城市湿地公园应2①该具有一定的规模,一般不小于20hm。国家湿地公园首先要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能供人们观赏、游览,开展科普教育和文化活动,并具有较高保护、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公园占地要在500亩以上,②具有天然湿地类型或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湿地区域。由湿地中国网发布的最新国家湿地公园名录中,已有12个正式命名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其它国家湿地公园均为试点,其中河北省有五家,由于衡水湖湿地公园在级别和层次上还未能达到国家级湿地公园的标准,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建设。2.1.2湿地公园的基本特征一.生物种类丰富湿地公园具有很强的自然生态特征,湿地生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湿地结构功能的一个核心。公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目就是为了丰富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稀有生物种群,利用湿地植物的合理配比形成自我循环系统,为本地的生物及外来的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地,这也是湿地公园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二.景观资源丰富湿地公园的景观类型丰富多样,景观空间多变,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种类繁多、色彩艳丽的植物配合起伏变化的地形,形成错落有致的湿地美景。密林、疏林、草坪组合成自然的景观植物群落;栈道、平台、廊架将公众引入自然的生境。三.社会效益显著湿地公园会体现当地的历史风貌和人文气息,跟其它的城市公园一样具有休闲游憩的功能,它围绕湿地景观要素,建造符合湿地氛围的游乐性设施,满足人们的旅游功能,将充分展示湿地景观的美学价值和游憩价值,重要的教育示范功能,还能向人们展示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提升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环境保护意识。四.经济效益显著城市湿地公园以自然生态为主题,建筑、工程设施的投入费用较低。湿地本身具有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回报,因此投入产出率较高。生态系统通过自身的平衡循①建城[2005]16号.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S].建设部.2005.②建城[2005]97号.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S].建设部.2005.6
第2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环节省了大量的维护费用,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过程使公园不需要经常更新,同比其他公园的使用期限要长。湿地的资源丰富,可以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产业的发展。2.2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2.2.1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组成模式、空间配比,以及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新兴学科。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所①在,其内容概括为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三个方面。它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来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的原理。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景观的格局美化、结构优化、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研究。斑块、廊道、基质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基本元素的模式语言,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控制景观的功能与变化,以维护生态的稳定性。它是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的最基础的理论,对景观结构的合理性配置起了重要作用。2.2.2景观形态学理论同其他类型的公园一样,湿地公园的营造也面临着形式与内容如何统一与创新的问题。吴家骅先生从景观美学比较研究中提出了景观形态学的概念,其中的景观形态并不仅仅是景观的空间或者实体形态,还包括了景观要素形态、逻辑组织、情感形式等多方面的景观形式系统。他指出:“富有活力的景观应当由一个具体的物质实体构成,体现逻辑关系,表达一定的感情,作为设计本质的一部分和兼备一定的词汇、形式,②这些因素在景观学交流和语言系统中举足轻重。”景观的形式是生态系统最显著的感性体现,湿地中的水、生物、文化的聚合,在人的审美与认知中就是一种景观,因此湿地公园的景观形态就包含了自然景观形态和文化形态。对景观形态学做充分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在进行景观形态规划的时候,能以独特的设计美学为指导思想,建立符合①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②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7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并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形式系统。2.2.3湿地恢复生态学理论湿地生态恢复是通过生态工程的手法对遭受破坏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以平衡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为目的,有效改善原有湿地生态条件的系统工程。湿地生境的变化,特别是水质及土壤的污染,以及物种侵袭造成的生态系统失衡,导致了湿地面积的萎缩,因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对保护湿地至关重要。从科学角度分析,湿地公园项目的建设都是围绕恢复湿地生态环境和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而展开的,利用这个理论对正受到胁迫或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的诊断,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湿地恢复。2.2.4生态建筑理论我国对于生态建筑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对太阳能建筑、覆土建筑、生态高技术建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规划、设计、选材、施工及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生态建筑是科学技术、生态观和伦理观在建筑上的集中体现。湿地建筑是湿地公园的景观要素之一,它们的体量、风格、材料及布局关系到整个空间形态的合理性,要充分考虑湿地的空间特征和地域条件,利用高科技和新材料打造生态型建筑,体现科技与湿地生态环境的完美结合。2.2.5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园林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结合科学技术与艺术审美,通过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类似空间,进行植物搭配、建筑布置、园路及水路的规划等,从而营造一个供人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园林不仅局限于公园、庭院、宅园、植物园等,还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风景名胜区。园林的基本要素是山石、水体、①花木、建筑,其设计手法为堆山叠石、庭院理水、植物配置、及建筑小品的布置。湿地公园是以湿地为对象的园林形式,是现代园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要素设计及造园手法对湿地景观要素的形态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①杨文会.环境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8
第2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理论2.2.6游憩空间理论游憩空间是指具备游憩功能、能为人们提供游憩活动的空间,可以界定为游憩者可进入的、具有休息、交往、锻炼、娱乐、购物、观光、旅游等游憩功能的开放空间、建筑物及设施。游憩空间在满足人类游戏天性的同时,能带来很多积极的正面的价值。湿地游憩空间是具有生态性的特殊场所,不同于一般公园的游憩空间,为避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应该根据湿地公园的场地承载力适当限制游客数量,规范游客行为,以保护湿地的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对于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是保证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防止过度开发,权衡保护与利用湿地的基本方法,为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9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基础分析3.1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3.1.1衡水湖湿地公园区位优势衡水湖湿地公园位于河北省衡水市西南10km处的衡水湖自然保护区。衡水湖又名“千顷洼”,是连接衡水桃城区与冀州古城的内陆湖泊,总面积26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75平方公里,总蓄水量1.88亿立方米,是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仅次于白洋淀,是湿地生态系统保存最为完整的淡水湖泊,也是距离城市最近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京津冀最美湿地”。(图1)2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87.87km,管理边界南至堤里王,北接滏阳河,东至善官村,西至大寨村,南北向最大长度18.81km,海拔在18~25m左右。衡水湖中有一南北隔堤,将湖区分为东西两湖,东湖面积42.5平方公里(含冀州小湖),蓄水能力1.23亿立方米,西湖面积32.5平方公里,蓄水能力0.65亿立方米。衡水湖地理位置(图1)衡水湖区位优势(图2)(图片来源:衡水规划设计院)(图片来源:衡水湖管委会)衡水市位于环京津、环渤海、沿京九铁路的枢纽位置,周边相邻于石家庄、太原、郑州、济南四个省会城市和26个地级市,石黄高速、衡榆高速及大广高速的建成通车,缩短了衡水到京津的时间,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使衡水成为集铁路、公路、通讯枢纽为一体的“黄金十字交叉城市”。衡水湖位于桃城区南部,紧邻东湖大道(106国10
第3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基础分析道),连接着市区与冀州城区。衡水湖湿地公园凭借衡水湖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周边人民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图2)3.1.2衡水湖湿地历史沿革史书记载古时的衡水湖是由太行山东麓倾斜平原前缘的洼地积水而成的浅碟状自然洼地,是古黄河、古漳河、古淖沱河等多条河道的交汇之地。隋朝的州官赵煚曾在此处修赵煚渠。唐代冀州刺史李兴利用赵煚渠引湖水灌溉农田。清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敏恪在此兴建水利,使荒地变成了沃田。知州吴汝纶于光绪十年开渠通滏,后称“吴功渠”。新中国成立以后,冀县对衡水湖重新治理,但因为技术落后致使周围土质盐渍化,不得不放水还耕。1972年冀县修建东洼水库。1974年衡水地区又组织衡水与冀县、枣强、武邑三县重修东洼。1977年扩建西洼,到1978年为止,建成了集引水、蓄水、排水为一体的“千顷洼水库”。2000年7月,经省政府研究,同意建立河北省衡水湖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被命名为“衡水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和“河北省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基地”。2005年国务院将衡水湖列为“国家重点投资的自然保护区”,并向联合国申报把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为国际重要湿地。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2月被公推为“燕赵最美的湿地”。2009年6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湿地保护与发展”北京高峰论坛确立了有效保护、科学利用的思想,掀开了衡水市以衡水湖为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北方湖城的大幕。3.1.3衡水湖人文资源衡水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辉煌,经过唐宋的发展,一直到明清时代的军事要地,积淀了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位于保护区的人文古迹有古墓、古塔、古石雕、古遗址、古碑等,另外还保藏有国家二级、三级文物,历史遗存丰富。衡水文化深厚,人杰地灵,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例如西汉大儒学家董仲舒,东汉的儒学家孙敬,还有唐代孔颖达,边塞诗人高适等。衡水湖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老鼠节、打囤、淄村庙会等衡水民间风俗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还有流传多年的神话故事与动人传说,如大禹造湖、龙宫借宝、金龟醉酒、紫薇仙山等民间传说都讲述了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衡水市土特产品丰富,民间传统工艺技术精湛,最出名的是衡水三绝(鼻烟壶、侯店毛笔、宫廷金鱼),还有武强年画、武邑木雕、深11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州黑陶等诸多旅游工艺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3.2衡水湖湿地基底资源分析3.3.1基底环境特征分析湿地公园作为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其规划设计应该强调系统性和整体性,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区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凸显地域特色的湿地景观。湿地的基底属性决定了湿地公园的环境特征,根据场地基底条件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湖泊型、河流型、滨海型、农田型以及其它类型五大类。衡水湖属于内陆淡水湖泊,具有典型的湖泊湿地的特征:(1).衡水湖湿地水系主要通过引水、降雨和地下水而获得水量。(2).衡水湖区土壤中胶质较多,随着夹杂大量泥沙的河水的注入,土壤中的砂质呈逐年递增状态,入湖口处土壤肥沃,具有一定的持水特征。(3).衡水湖植被为耐湿乔灌木—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所组成的典型湿生植物带。(4).衡水湖水体尺度较大,视野宽阔,斑块破碎程度低,岸线周长较短,水体形态较为完整,空间内聚紧凑,方向性不强。(5).衡水湖周边长期的人类聚居,沿岸多渔村和古镇,人文资源和历史遗存丰富,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保护并利用资源。3.3.2自然条件分析一.水文条件水文条件是决定湿地的重要因素,研究其属性和特征可以明确水文条件对场地的作用,有利于对湿地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同时实现湿地水环境的展示和游憩作用。2衡水湖湖域面积为75km,占整个保护区的40%,被人工隔堤分为东湖、西湖和冀州小3湖。衡水湖目前设计蓄水位21m,最大蓄水能力为1.88亿m,其中东湖可蓄水1.2333亿m,西湖可蓄水0.65亿m。衡水湖周边有滏阳河、滏阳新河和滏东排河三条主要河流流经保护区北侧。东侧和南侧还分别有冀南渠、冀码渠、卫千渠等人工河渠,以及盐河改道后遗留的盐河故道,即目前的董公河,其周围也有零星湿地散布。由于气候干旱、降水不足,衡水湖的水源主要依靠上游汇水和人工引水。衡水湖水体的pH12
第3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基础分析值平均为8.44,属于偏碱性湖泊。二.土壤条件土壤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机构将湿地土壤定义为“在水分饱和状态下形成的,在生长季有足够长的水淹时间使其上部能够形成厌氧条件的土壤”。湿地土壤在湿地的特殊环境中,有着不同于其它土壤的物理性质和生态功能,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潜与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衡水湖周边土壤为潮土,成土母质河流沉积物,沙、壤、粘质俱全,湖区围堤以亚粘土为主,湖区及东部以亚粘土和粘土为主,中隔堤以轻亚粘土及砂土为主。大部分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土壤保水保肥性能较强,为湿地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三.气候条件衡水湖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0℃,年降雨量518.9mm。春季为冷暖季节的转换期,冷暖空气交错频繁,干燥多风;夏季高温、高湿、降水集中,7、8月份的降雨量最多,占全年的56%;秋季降水少,气温下降,天气晴朗;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多偏北大风,雨雪稀少,具有多旱少雨的气候特征。据衡水气象局的数据显示,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导致五十年来全省平均气温上升1.0℃,平均降水减少了80mm,高温干旱导致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3.3.3生物资源多样性分析一.动物种类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区内共有动物790种,其中昆虫类416种,鱼类34种,两栖类6种,爬行类11种,鸟类303种,兽类20种。此外区内还有①浮游动物174种,底栖动物23种。保护区中水禽类占较大比例,是最具代表性的种群。衡水湖是鸟类南北迁徙的必经之地,由于候鸟的种类占绝对的优势,因此,湿地鸟类的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这也是湿地景观的一大特色。保护区拥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7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46种,为开展鸟类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科研监测提供了理想场所。二.植物种类①蒋志刚.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6.13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也是湿地辨识的重要标志。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也非常丰富,目前发现了75科235属382种,其中被子植物68科227属372种,其次是蕨类植物3科3属5种,苔藓植物3科4属4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常见水生植物生长优良,包括挺水、浮水及沉水植物,水生植物共有15科25属35①种,陆生植物共计60科210属347种,浮游植物共77属201种。挺水植物主要以芦苇、香蒲为主,浮水植物以莲和两栖寥常见,沉水植物以狐尾藻、轮藻、小茨藻、狸藻、眼子菜较多,其中芦苇、香蒲是衡水湖湿地的优势性植物。草本植物温带特征显著,而木本植物仅有柽柳科、杨柳科、洋槐等少量种类。区内的主导物种是以芦苇群落,香蒲群落,莲群落为代表的挺水植物,和以怪柳,翅碱蓬,璋茅为代表的盐生植物为主,但是近年来受到黄顶菊、蒲草等的侵入,植被较以往有一定的变化,原有植物的覆盖率仅为56%。地带性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由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组成,少见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林下灌木、草本植物较多。3.3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资源整合评价通过对区域环境、人文、生态资源、场地资源的分析,对衡水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景观资源类型呈多样化的特征,分为自然景观、现代人文景观、历史人文景观。由于湿地特征明显,特别是主干道西临东湖沿岸重要的自然景观地带,拥有开阔的水域景观、丰富的鸟类景观、纵横交错的芦苇荡景观,沿湖岸线多为自然驳岸,陆生植被生长良好,结合湖区人工岛屿及堤岸易于改造并营造亲水生态景观。主干道东临盐河故道,即现在的董公河,其周边多零散湿地可进行湿地恢复,并结合周边村落以展现民风民俗为主题,或以展现湿地生态环境和植物景观为主题,营造生态及现代人文景观,成为湿地公园的重要景观游览地带。冀州古城多古代遗址,在保护的同时,结合湖区自然景观营造历史人文景观。湿地公园的建设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特征,通过对基底资源及景观资源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规划时因地制宜的制定方案,在保护湿地的同时,为人们营造绿色和谐的生态环境。①①蒋志刚.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6.14
第3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基础分析3.4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所面临的问题3.4.1水资源短缺一方面衡水湖湿地没有流域水资源的天然补给,气候干旱又使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此需要人工引水补给维持,为湿地景观的恢复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衡水湖湿地周边天然水源滏阳新河、滏东排河污染严重,受周边水质影响,湿地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对于水生植物种群的生态平衡产生负面影响。季节性枯水或汛期的水位提升对湖区周边的景观设计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3.4.2环境污染严重衡水湖湿地周边多村庄,生活污水及垃圾的排放使周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对于文化景观建设带来负面影响。随着东湖大道近湖构筑物的增多,必定会影响到鸟类栖息及湿地生态景观的协调性。新民居排放的生活垃圾和废水,以及旅游项目产生的废物对植被景观会造成破坏。过多的商业活动和产业活动,人流量的增大,也会对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3.4.3人口密度过大且环境保护意识差衡水湖湿地周边人口密度大,农业种植面积过大,水体、林草地等面积太小,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湿地恢复,要退耕还林以增加林地及湿地面积。特别是位于缓冲区及核心区的村庄,要坚决迁出。周边人民的文化水平不高,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及其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衡水湖湿地环境及生态平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科学的规划方法有助于改善景观现状,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为促进湿地的生态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5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格局规划原则与策略景观格局是指景观的空间格局,即景观元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自然景观中,景观系统的生态过程产生景观格局,景观格局又作用和制约着各种生态①过程。因此生态格局的规划对景观格局的空间规划有重要的影响。4.1湿地公园生态格局的空间规划策略4.1.1湿地公园生态格局要素湿地公园的生态格局规划要根据生态学原理,研究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与分布方式。“斑块—廊道—基质”是湿地生态格局的基本组成单元,为了使湿地公园的生态格局朝更加稳定、安全的方向发展,必须要合理优化与完善景观要素的空间布局。斑块是指与周围环境在性质和外貌上不同,但有一定内部均质的空间单元。根据湿地公园的特点,可以分为核心区斑块、缓冲区斑块、功能活动区斑块。核心区斑块具有复杂层次结构和多样性的自然植被覆盖的地面与水面,自然生态能力强,为两栖动物提供栖息地;缓冲区斑块是具有自然或半人工的植被覆盖地及水面的斑块;功能活动区斑块具有强烈的人工特征,提供人们活动的水域、场地、人工建筑设施等。廊道是指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湿地公园的廊道可以是溪流、河道、沟渠、植物带等,也可以是人工建造的栈桥、园路等,连接园区内的各个功能区。基质是指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大面积的绿地、水面都可以看作基质。农田型湿地的水面与陆地比例接近,基质表现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廊道和斑块。4.1.2湿地公园生态格局类型现实环境中,不同湿地类型彼此差异显著,而湿地生态格局则是理想状态下的抽象模型,结合湿地的不同特征可以分为条带型、圈层型、渗透型。一.条带型生态格局①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6
第4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格局规划原则与策略条带型生态格局是指生态核心区、缓冲区、功能活动区成并列式排开,一种类型是相对于小规模、使用功能较简单的公园,各要素为连续面状分布的并列格局,例如香港湿地公园(图3);另一种是缓冲区作为基质,功能区作为斑块成线状或离散状分布其中的并列式格局,适合于大、中规模的湿地公园,例如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图4)香港湿地公园生态格局(图3)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生态格局图(图4)(图片来源:作者改绘)(作者改绘于王浩《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二.圈层型生态格局圈层型生态格局是湿地公园的生态核心区、缓冲区和功能区成同心圆放射状分布,核心区位于中心位置,缓冲区和使用功能区分别环绕在外,此格局的抗干扰能力较强,比较接近理想生态格局,适合被城市包围的湿地公园,例如湖州长天漾湿地公园(图6)、伦敦湿地中心。衡水湖湿地公园的规划也属于圈层型生态格局。另一种复杂的由多个功能区围绕不同的修复保育区而形成的生态格局,属于多核圈层生态格局,适用于规模较大、使用功能复杂、自然条件优越的湿地公园,例如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太湖湿地公园等。三.渗透型生态格局渗透型生态格局在空间上与环绕式相反,呈相反的套嵌模式,即核心生态区处于外围,而功能区则穿插于缓冲区与核心区之中,此格局的边界效应明显,适合于基地处于大型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公园。例如香港米浦湿地公园、滕州湖滨湿地公园等。17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湖州长天漾湿地公园生态格局图(图5)湿地公园生态格局图(图6)(图片来源:作者改绘自成玉宁《湿地公园设计》)(图片来源:作者自绘)4.1.3湿地公园生态格局规划策略湿地公园可以对具备较为完整或独特的湿地区域进行保护,在以生态恢复为目的的前提下,划定生态核心区、缓冲区及功能活动区。(图6)一.生态核心区生态核心区注重修复保育功能,设置在重要湿地及生态系统较完整、物种多样性较丰富的区域。是具有较高生态敏感度,一般不对外开放或者仅限于季节性封闭的区域。二.缓冲区缓冲区是修复保育区和功能活动区之间的过渡区域,由于靠近人工活动区,湿地退化现象明显,为减少人为活动对于修复保育区的干扰,缓冲区要实行干扰强度低且与湿地紧密相关的活动项目,例如湿地探险、湿地考察、湿地生态教育等项目。三.功能活动区(实验区)功能活动区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游憩活动而设置的,围绕湿地为主题,建设体现湿地文化的休闲项目,也包括一些管理与服务设施,但要慎重引进干扰性较大、污染程度较高的旅游项目,如酒店、温泉、高尔夫等。18
第4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格局规划原则与策略4.2湿地公园功能格局的空间规划策略4.2.1湿地公园景观功能分类湿地公园的使用功能与生态格局有密切关系,其功能分区要依据湿地的基底条件、景观资源及游憩活动来进行选择,主要分为湿地生态资源保护、湿地景观展示、湿地环境的体验和参与。通过对国内外湿地公园功能的研究分析(表1),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类:湿地公园景观功能分类(表1)使用功能项目功能分类湿地动植物的保护与封育、湿地的恢复与保护、观鸟或观生态保育功能景活动湿地科考与调研、水质及土壤观测、水体净化演示、湿地科普教育功能动植物的观赏与展示、水产养殖农业观光(采摘、种植)、水产养殖及活动(垂钓、捕鱼、探索体验功能捕虾)、湿地漂流、泛舟、野营等民俗表演、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文物古迹参观、民俗文化展示民居古镇观光等运动项目开展(游船、汽车越野、自行车运动、游泳)、综合休闲功能儿童乐园、旅游购物、茶室、餐饮、温泉疗养、会议中心等其它类型示范住宅区、拓展训练场、别墅度假、工厂遗址等湿地生态保育功能主要针对生态保育区,保护湿地公园中生态良好的原生及次生湿地环境以及稀有动植物的栖息场所。例如西溪湿地公园将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区完全封闭,营造原始湿地生态环境,将西部自然湿地景观区设置为半封闭类型,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恢复湿地景观。湿地科普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户外实地体验、室内参观、开展科学研究等方式来了解与体验湿地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例如设置观鸟塔、湿地科普馆、博物馆、多媒体19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影视中心等。通过模拟湿地生态系统让人们置身其中感受湿地环境的优美。湿地探索与体验功能可以通过农业、渔业、湿地景观为主题,开展不同类型的体验活动,依托自然资源,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憩活动使游客参与其中感受湿地生态的魅力。民俗文化功能对于保护湿地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很多湿地公园都位于历史古镇或村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脉和地方文化特征,通过民俗主题、宗教主题、文化主题等体现当地风土人情,丰富湿地的游憩内容。综合休闲功能是为了满足游客高层次需要而建立的,有些项目对湿地环境干扰较大,不宜在湿地公园内开展。对于干扰度较小的项目可以设置在湿地公园周边,如游船、自行车运动等。4.2.2湿地公园功能格局规划策略湿地公园景观空间的规划是由多个目标层复合叠加的结果,不同的层面满足不同的规划目标。其规划不同于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以保护为主”,还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开发与利用;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公园以建构人造景观及旅游服务为目标,还要兼顾生态景观的承载力;也不同于大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要考虑项目的适应性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湿地公园不仅要满足人们的游憩和使用要求,更要强调生态保护与修复功能。但新球提出在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必须紧紧围绕“保护、利用、提高”这三个指标,并归纳总结出“三圈四区七层”的规划设计理念(图7)。他指出:“一个理想的湿地公园,应该具备A、B、C、D这四个区域功能,同时又具有E、F、G部分区域功能,集合形成为一个以B为中心区域的湿地公园主体。从功能区划上分为湿地保护区(保育区)、湿地示范(试验)利用区、湿地生产区、湿地游憩利①用区(旅游区域)。所有的规划项目都可以围绕这七个功能模块展开。”①但新球,吴后建著.湿地公园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12.20
第4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格局规划原则与策略湿地公园规划目标重叠与理念分析图(图7)(图片来源:但新球《湿地公园建设与实践》)因此,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要以“生态优先”的理念为核心,强调公园的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在这个基础上去考虑其它功能层面及空间形态的规划,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其他目标的排斥,因为湿地公园从本质来讲依然还是公园,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提供市民休闲游憩的场所是湿地公园的规划目标。这种理念的提出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今后湿地公园的规划与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理论参考。4.3衡水湖湿地公园规划原则4.3.1科学发展与和谐共建的原则科学发展观是湿地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它要求我们要实事求是、客观的评价湿地公园中的优势与劣势,确定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模式和方法;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湿地的文化价值、资源价值对人类影响的阶段性;要在观念和技术上创新,遵循在保护中利用,利用中提高的理念,探讨适度利用与科学保护的良好结合方式。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并在十八大中将其推到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上来,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人与生态、社会的和谐共存是湿地建设的最终目标,人与湿地的关系是相互协调的,而并非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或者以环境为中心的环境主义。而是要依照和谐共建的原则,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生态系统的功能,实现生态系统与21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社会经济系统的和谐发展。4.3.2坚持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湿地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协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利用湿地自身的循环系统、修复代谢功能及能量交换,来维持湿地公园各种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可持续利用。一.要把握充分利用场地资源条件,控制人为干预的原则。对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湿地,不加以人工干预;对具有一定改造潜质的湿地,可以通过人工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式恢复其生态功能;对生态难以恢复的区域,可以考虑展示、游览、文化活动项目的场地建设,在完善生态的同时丰富湿地景观功能。二.重视景观结构的优化调整,维持湿地生态完整性的原则。湿地公园中斑块破碎程度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差,因此要重视生态廊道的恢复,保证湿地公园水体与外部的连接,并减少对原有湿地空间的分割。三.着重维护地域性生物,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原则。物种引进以地带性植被及生物种群为主,严格控制外来种群的引入,这样有助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构建地域化的湿地环境,并控制人工种植作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的湿地退化。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原则。首先要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如风能,水能等;其次要保护非可再生资源,如湿地景观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遗存等;最后要采用废物利用的方式,合理使用自然材料及废弃材料,对景观进行重组,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4.3.3坚持以生态优先和湿地生态恢复为基础的原则湿地公园是在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以建设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的景观系统,其景观空间格局的规划首先满足“有利于设计目标所确定的生态过程”的要求,其他功能需求和视觉形态应尽可能的满足和协调于生态保护的要求。生态优先的原则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去把握:宏观层面要改善湿地的生态格局,确保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使用功能要服从于生态保护的要求,将影响较大的项目远离保育区;微观层面是在小尺度的空间规划上要符合生态原则,例如区域性、季节性植物的选择要按照自然分布的特点进行配置,游憩项目的建设要选择那些对自然环境22
第4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格局规划原则与策略干扰较小,与湿地环境相融合的活动方式,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湿地是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的干扰及自然的变迁加速了湿地的退化与消亡,新的湿地则难以形成。湿地公园的建设从本质上来讲即是对湿地环境一种动态的保护方式和合理的利用模式,它以自然生态的演替规律为保护的核心,通过适度人为干预,减缓湿地的消亡过程,维护湿地的生态平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人们游憩功能的湿地景观。因此,要在湿地生态恢复原则的基础上,考虑场地空间的规划与配置。因为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护、利用影响着功能分区的定位和场地空间的调整,满足湿地的生态恢复,是设计的首要问题。4.3.4注重湿地文化与审美并重的原则湿地文化包含了湿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文化体系的内涵是湿地价值的核心,湿地公园景观形态及空间组织在规划初期要充分考虑湿地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重视湿地景观与精神文化的关联度,挖掘湿地文化遗存,彰显地方文化特色。除了物质文化遗存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存,例如当地特色手工艺、传说故事、诗词歌赋及地方特产等,在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景观改造,将其与湿地景观环境相结合,同样可起到吸引游客的目的。衡水湖湿地有丰富的文物古迹遗址,并流传着很多历史故事和动人传说。他们的生平事迹是我们衡水人文历史上的宝贵财富,使衡水市拥有了独特内涵的人文旅游资源,湿地公园在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人文因素,挖掘历史内涵,不断提高景观的文化价值,这就需要通过文化建设及景观美化建设来实现。湿地景观的审美价值通过文化内涵的彰显,如象征性,景观组合的韵律感等形式引发人们的共鸣。因此,提出要注重湿地文化与审美并重的原则,就是需要从内在文化及外在形态两方面同时入手进行规划与建设。23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4.4衡水湖湿地公园生态格局规划下的景观分析4.4.1衡水湖湿地公园规划定位衡水市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09-2030)(图8)(资料来源:衡水市规划设计院)衡水湖位于衡水桃城区与冀州市之间,是衡水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生态、教育、科研、旅游以及带动产业经济发展的重任。依据衡水市“打造最美湿地,构建水市湖城”的规划构想,在“一湖双城”的城市空间布局中,衡水湖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资源,成为连接现有城区的重点发展片区,由于106国道纵贯衡水湖,沿线两边的湿地景观则成为了城市枢纽的“景观玉带”。基于生态资源的现状,本人认为衡水湖湿地应该在生态恢复的基础上,保护和利用湿地的生态资源,适度开发项目建设以提高产业价值,在营造生态宜居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的稳步发展。(图8)4.4.2衡水湖湿地公园生态格局规划方法及景观分布湿地的生态格局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研究景观要素在空间的分布。基于对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根据生态敏感度对衡水湖湿地公园的生态格局进行了划分,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示范区。(图9)核心区为衡水湖湿地重要的生态资源保护地带,除了必要的湿地恢复以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外,严禁一切人类干扰活动。实24
第4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格局规划原则与策略验区和示范区属于功能活动区,二者区别在于,实验区更倾向于生态景观的建设,适于发展生态旅游、无公害农业观光、农村湿地旅游等活动,要严格控制商业、酒店等大型干扰性项目的数量,避免增加湿地生态负担,充分体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提高的规划理念。在示范区发展人类强度较大的产业及旅游活动,安置生态移民,促进衡水湖湿地新农村建设,减轻湖区周围人口密集的问题,以缓解环境压力。衡水湖湿地公园生态格局规划(图9)景观分布图(图10)(作者改绘)(作者改绘)核心区及缓冲区内主要景观类型为湿地自然景观,深水区展现的是碧波荡漾,烟波浩淼的水域景观。浅水区芦苇丛生,在水中纵横交错,荡舟其中真是妙趣横生,回味无穷。淡水湿地沼泽是鸟类的天堂,人们可以通过望远镜欣赏鸟类景观。草地及灌丛镶嵌的湿地景观为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了理想场所。盐河故道的零星河滩,水流蜿蜒曲折,是典型的河滩湿地景观。实验区的景观特点是将湿地自然景观与人工自然景观相结合,在历史遗存丰富的区域营造历史人文景观,在自然景观丰富且远离核心区、缓冲区的地带营造体现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及运动场所的现代人文景观。(图10)25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4.5衡水湖湿地公园功能格局规划下的景观分析4.5.1衡水湖湿地公园功能格局规划方法通过对湿地公园规划理论的研究,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湿地恢复理论,将湿地景观的功能格局按照科学的理念进行划分,将“三圈四区七层”的规划新理念运用到衡水湖湿地公园的实例中。“三圈”:提高的目标→力争国家级湿地公园保护与利用示范点保护的目标→京津冀最美湿地利用的目标→湿地生态休闲最佳目的地“四区”:即功能区划分:湿地保育区→保护提高区湿地生产区→利用提高区示范经营区→保护利用区湿地旅游区→保护利用提高区功能格局规划概念分析图(图11)(作者自绘)26
第4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格局规划原则与策略“七层”:利用七层规划理念进行项目策划和概念设计。(1).F—保护:任何湿地公园都必须对重要湿地和珍惜生物种群聚居地进行绝对的保护,衡水湖湿地公园也不例外,将位于核心区的生态资源加以保护,采用“最小干预”和“最小打扰”的方式,保持湿地的自然生态特征,这部分区域属于湿地保育区。衡水湖湿地公园周围水域多被农田、乡村、林地所包围,此类区域属于湿地影响区,要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改造,保持其自然景观的特性。例如环湖林地景观建设、农田的无药低化肥改革等。(2).G—提高:维持湿地的生态健康需要实行多方面的监测管理。利用湿地科研不断调整保育方案,这是提高湿地价值的重要措施。衡水湖湿地公园的科研监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在重要区域设置监测点,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湿地健康保育。(3).E—利用:在利用的层次上主要是湿地动植物的生态养殖,可利用衡水湖湿地周边鱼塘,进行科学养殖,而周边农田可进行湿地果木、苗圃等经济作物种植,形成不同风格的采摘园,做为湿地农渔体验项目进行规划。(4).D—保护与提高:水陆消涨带是天然湖泊湿地及河流湿地在水陆交汇处形成的自然地带。由于衡水湖季节性水位变化的特征明显,因此水陆消涨带不得不成为湿地景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绿化方案及护坡保护有助于提升公园的景观价值。特别体现在以展示湿地生态环境为主题的景观设计上。(5).A—提高与利用:湿地具有极好的吸附、降解、排污等净化功能。因此在衡水湖湿地公园中,可以通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对生活用水及工农业废水进行处理,避免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污染,适合设置在工业生产区及居住区周边。(6).C—利用与保护:衡水湖湿地公园可利用湿地植物景观的丰富性营造湿地植物园。为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开展湿地科研考察,可建立湿地种质资源收集区。(7).B—保护、利用、提高:这个层级是湿地公园的核心规划部分,属于多目标叠加的区域。根据衡水湖湿地的实际情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项目规划:一是沿湖区域的湿地园林化建设;二是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建设体现湿地文化的项目;三是充分利用场地资源,规划符合湿地特征且干扰性小的体验及运动项目;四是湿地新农村建设,将乡村特色旅游与湿地旅游相结合;五是建设湿地展览馆、博物馆,集27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生物标本展示、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多媒体互动、及观赏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展馆。4.5.2衡水湖湿地公园核心区重点项目的景观分析根据上节的规划方法,将“保护、利用、提高”区作为湿地公园规划的核心区域,这也是湿地旅游的重要项目所在地。从功能布局上讲沿东湖大道两侧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主要功能定位在湿地生态展示、湿地生态教育、主题公园展示、湿地探险体验等不同类型的亲水项目,沿路打造生态景观带,这也是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重点区域。到目前为止,起步区已经建成了多个公益性景点,有北段的湿地生态公园、观光码头、马拉松广场、生态旅游接待中心、荷花精品园、衡水湖生态科普宣教中心等。(图11)建设展示衡水民间工艺与技术的展览馆,从而提升湿地公园的文化品质,促进了衡水湖生态旅游的发展需求。106国道西侧东湖沿岸中段地带设计为东湖花都休闲中心,景观建设主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利用,体现湿地园林气息,以林地植物为主体,配合花草的搭配,蜿蜒曲折的林间步道相互交错贯穿其中,营造林海花田的滨水景观,主题定位于花卉游赏和林地生态游憩。(图12)项目围绕花卉为主题,可通过花卉工厂的生产参观、水疗SPA养生度假、风情水街购物等形式提升湿地公园的游赏价值。(图13)利用106国道东侧的董公河开展干扰性小的水上运动项目,建设水上运动公园,增设诸如“智勇大冲关”类似的健身活动,提供水上竞技项目训练基地等。(图14)南段地带多村庄,可以结合民风民俗营造湿地农村旅游,结合盐河故道零星湿地建设农家乐、苗圃种植基地、生态种植园等项目。(图15)北段景观项目节点(图11)(作者改绘资料来源:衡水市规划设计院)28
第4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格局规划原则与策略中段东湖花都休闲中心(图12)(作者自绘)花田景观意向(图13)(图片来源:呢图网)水上乐园及训练项目意向(图14)南段湿地农业观光区(图15)(作者改绘自衡水规划设计院衡水湖项目策划)29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要素设计分析与优化根据景观形态学理论,湿地景观空间由多个景观要素组合而成,包括水体、驳岸、岛屿、堤、植被、建筑、游览设施等。通过对不同景观要素的形式及设计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提升湿地公园的景观品质,提高湿地的生态保护功能和旅游业的发展潜力。结合衡水湖湿地公园起步区已经建成的重要景观项目,分析景观要素的构成形式,为今后项目的景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5.1水体景观设计方法及优化分析5.1.1水体景观设计方法水是万物之源,在湿地中,水乃生命之本,对一个地区的基本自然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水系的规划主要有水质的保护与改善、水系循环系统的网络与连通、内部水系的规划等。在规划时要形成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的系统,湖体之间通过溪流、河道等线形水体相互贯通,构成循环流动的体系,有利于水质的净化与保护;并根据不同生物对湿地环境的要求及生长习性的差异,在尊重原有水体的形式下,营造潭、渊、跌水、曲溪、瀑布等自然景观。(图16)通过水体的有机组合,既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湿地景观,又为湿地植被及鸟类创造了适宜的生境。水体的形态设计取决于岸线的围合,岸线的形态设计应该符合水流的自然规律,特别是针对基底高差较大的区域,要通过疏通水系和改造岸线,形成较大的缓冲湖面,以缓解夏季汇水的压力;另一方面根据湿地生态及动植物栖息特点,适当形成岛、半岛、滩地、湾港、堤岸等不同的岸线类型。跌水、瀑布景观(图16)(图片来源:呢图网)30
第5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要素设计分析与优化5.1.2衡水湖湿地公园水体景观现状及优化衡水湖水域面积完整,视野开阔,常常形成天水一色的湿地景象,由于湖面所占比例较大,景象空旷单一,缺少空间围合,因此要根据场地条件延长水陆交接面,增加岛屿、半岛及滩地的数量,形成以陆环湖或者岛中有湖、湖中有岛的渗透效果,在营造多层次湿地景观的同时,也为湿地生物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场所。水体的处理手法亦可参照园林理水的方式,用化整为零的方法,考虑水面形态的分隔效应,通过蜿蜒的堤岸设置,把水面分割成若干互相连通的小块,按照景观形态学原理,即增加水体斑块数量。分散用水可以在水面较开阔的地方借亭台楼阁及植物群落营造相对独立的空间环境,在水面相对狭窄的地方则自成溪流,连通水系,从而形成水陆萦回、岛屿间接的景色。衡水湖东湖沿岸的湿地,主要以鱼塘及湿地生态景观为主,原有岸线僵直,坑塘形状方正均匀,可以适当调整鱼塘形状,将岸线形状,由直变曲,即增加了岸线的长度又丰富了景观层次。衡水湖岸线及鱼塘(图17)(图片来源:百度图片)5.2驳岸形态设计方法及优化分析5.2.1驳岸形态设计方法驳岸也称护坡,是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过渡带,可以分为整形式和自然式两类,前者适用于规则式布局的园林水体,用石料、砖、混凝土构筑,驳岸僵直,变化小。对于自然式布局的湿地公园,多采用自然式山石驳岸或有植被的缓坡驳岸。驳岸会受到水体的冲刷及土壤的挤压,因此驳岸形态要尽量依据湿地的自然形态进行设计,要充分考虑其结构稳定性,分析岸坡的潜在威胁与崩塌形式等。由于流水侵蚀的特点,31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凹岸较陡,需要强度和性能较好的材料来加固。凸岸水流缓慢容易堆积泥沙,适合处理为自然缓坡,可以灵活创造不同类型的湿地景观。驳岸的设计分为自然的与人工的,自然驳岸可以保证水岸与湿地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与调节,满足水生植物的生长需求。人工驳岸是以人为干预的方式模拟自然驳岸,注重自然形态与亲水性的设计,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营造适宜生物生长繁衍的生态岸线。影响驳岸空间形态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坡度和材料,不同的坡度要采用不同形式的营造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图18)(1).自然驳岸是以30°自然安息角以下的自然缓坡为主,在水量不定的情况下,适合采用变截面形式,以缓解汛期水流对驳岸的冲刷。(2).毛石驳岸适用于坡度不大(30°—40°),水流冲刷影响较高的地段,如湿地的岛屿边缘等,可利用大小不一的天然石块、卵石等进行配比投石,并结合毛石空隙进行植物栽种,形成自然生动的岸线形态。(3).木桩驳岸适用于坡度较陡(>40°)的地段,是以立插木桩的形式进行护岸,插入基底的深度要大于1米,桩顶与水面距离小于0.5米。(4).木质沉床驳岸适合于坡度较陡(>40°)、水流冲刷较重的区域,利用木头做框架,内填碎石及鹅卵石等,可以减缓水流对坡岸的冲刷,同时也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5).硬质石块驳岸的设计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大量石块、砖块的废料干砌而成,作为水体护坡可做成阶梯状以丰富驳岸的视觉形态;另一种是灌浆砌石的形式,以增强松散石块抵御水流冲刷的能力,常用于人为游憩较为集中的区域,例如码头、活动广场等地。因此,要针对不同的场地环境采取不同的驳岸设计类型。5.2.2衡水湖湿地公园驳岸形态现状及优化衡水湖湿地公园中的驳岸形态大多采用了自然形态,充分体现了湿地自然景观,但形式较为单一,可适当增加木质驳岸的设计,因为其松软质地可以和周边的自然景观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堤坝护岸处大量采用了硬质石块驳岸以增加防汛能力,但整体过高,缺乏植物的合理配比,略显僵硬。而荷花精品园中的驳岸设计则别具匠心,有亲水平台驳岸、亲水步道驳岸、浅水河滩驳岸、草坡驳岸等,设计上手法较灵活,有台阶式、叠石式、直立式等。在园里河道的设计中,各种驳岸穿插使用,形成了丰富32
第5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要素设计分析与优化的互动空间和靓丽景观。驳岸设计(图18)(作者自绘)5.3岛屿和堤的设计方法及优化分析5.3.1岛屿和堤的设计方法岛屿、堤、桥是划分水面的重要元素。如果以水面为基质,岛屿则是分布其中的斑块,而堤、桥则成为连接不同景区的廊道。当公园水体面积较大时,往往会有空旷单调之感,为了打破这种单一的景观格局,设计师们会结合天然山水形式,运用筑堤、填岛、建桥的手法,将水域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水面,设置各具特色的景点以丰富湖泊景观。例如杭州西湖运用古代“一池三岛”的设计手法,通过一山、两堤、三岛、九桥划分西湖,把水面划分为若干区域,通过堤的连接形成不同水面相结合的布局。玄武湖在的湖中间建五个人工岛,通过六个堤来联系各岛和周围陆地,将玄武湖划分为三块面积相对均衡的水面,形成分散式格局。岛屿是水中的陆地,是湿地中不可或缺的景观特色,它们的形状、大小、数量等是影响湿地岛屿形态的重要因素。岛屿形状要根据水流的冲蚀规律来进行设计,其边界的曲折程度也是影响景观形态的重要因素,各转角的处理应该自然圆滑,避免岸线生硬僵直,可以设计类型多样的凹岸与港湾,为动植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由于湿地岛屿面积越大,单位面积内产生的湿地岸线越小,因此湿地岛屿面积不宜过大,适33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2宜控制在3000m以下,对于营造湿地生境环境是比较有利的。适当增加岛屿数量,有利于维持湿地空间的破碎度,有利于湿地典型空间特征的营造,还可以起到降低水流速度,净化水质等作用。根据景观形态学理论,堤在规划设计中可以作为分割水面的手段,通过其形态走向的变化,使水面具有更加自然的边界,丰富了景观层次与景深。湖中筑堤不仅可以减缓水流速度、防洪减灾,还可以满足人们的亲水性,形成独具特色的游赏景观带。例如“西湖三堤”中苏堤纵贯西湖西部,堤岸注重植物搭配和意境营造,“苏堤春晓”是“西湖十景”之首。白堤连接湖岸与孤山,白居易曾有诗赞曰:“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可见堤在景观环境中的美学作用。(图19)苏堤景观(图19)(图片来源:百度图片)5.3.2衡水湖湿地公园岛屿和堤的现状及优化衡水湖湖面宽广,拥有不同类型的岛屿和丰富的景观资源,九个岛中的四个位于生态核心区内,受严格保护,另外五个位于缓冲区内,分别是梅花岛、三生岛、揽翠岛、竹林岛、顺民岛,环境清幽,风光秀美,拥有流传千古的文化神韵及渔家淳朴自然的民风。三生岛的主要目标是生态科普旅游,摸索适宜湖区种植的绿化树种及花草,岛上植物种类丰富,游览设施淳朴,群众参与项目单一,文化品味有待提高。梅花岛目前是以展示湿地动物的形式为目的,但是这种落后的经营理念和展示模式与湿地生态保护的概念格格不入,要营造适宜的生境条件还动物一个自由的生存空间,呈现一个富有生机的湿地动物展示园区。为了增强湿地公园水上游览项目的整体性,可在缓冲区内增设生态浮岛,与三生岛和梅花岛用隔堤连接,形成弯曲的生态廊道,营造以“绿带花海”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线路。34
第5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要素设计分析与优化公园内隔堤(图20)衡水湖北堤入口(图21)(作者自拍)衡水湖环湖路线以湿地生态公园为起点,经东湖大道转至小湖堤、中湖大道、衡水湖北堤,最后回到衡水湖湿地生态公园。北堤的设计遵循了自然规律和美学原则创造了堤坝护岸景观,景观以自然林地为主,成为游客休闲旅游的观光大道,沿途将衡水湖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但是衡水湖湖区中岛屿之间缺乏堤坝的连接,只能通过水上形式到达游览岛,游览形式单一,荷花公园与湿地公园之间有一长堤纵贯东西,但过于僵直,没有变化,应该以流畅、平滑的曲线为主,加强堤上植物配比,注重景观带的夜景营造。(图20)(图21)5.4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及优化分析植被是湿地公园最具特色的景观要素。衡水湖湿地天然植物种类丰富,具有完善的原生植物生态系统,但湿地公园的建设要采用人为干预的方式,在模拟自然生态的情况下进行植物配置及群落重组,植物种群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往往会受湿地环境及人类游憩行为的影响。因此要全面了解衡水湖湿地环境状况、植物特征、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用科学的方法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这对于湿地公园建设及生物种群的恢复与保护具有极其重要作用。5.4.1湿地公园植物类型湿地植物分为沼生植被、挺水植被、漂浮植被、沉水植被、耐湿乔灌木。一.沼生植被沼生植物主要为藻类及草本植物,按照其特点分为禾草型植被群落和杂草型群落。禾草型植被群属于芦苇群落,包括喜湿和耐水湿植物,例如水烛、蔗草、狐尾藻等;35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伴生草本植物,如盐地碱蓬、盐角草、水蓼、荩草、白茅、罗布麻、合萌等。二.挺水植被挺水植物具有根系发达、生长量大、适应能力强等特征,是本土植物种植的优势品种,代表的有芦苇、芦竹、香蒲、茭草、水葱、藤草等。三.漂浮植被漂浮植物根系发达、生长迅速,但生长周期短,季节性种植特征明显,如水芹菜不宜夏季种植,大藻不宜冬季种植。常见漂浮植被如浮萍、水芹菜、大藻、豆瓣菜等。四.沉水植被沉水植被是指植物体完全沉于水中的植物,叶子大多为带状或丝状,根系不发达,但通气系统发达,在水下可以通过植物体的各部分来吸收养料,进行气体交换等。例如金鱼藻、狐尾藻、黑藻、苦草等。五.耐湿乔灌木耐湿乔灌木稳定性、耐水湿能力强,对于植物景观的营造起到重要作用。常见的有垂柳、水松、水杉、池杉、意杨、枫杨等。在植物选择上要以本土和天然为主,在环境敏感地带要选择耐污能力强的植物,例如凤眼莲、满江红、水浮莲等。重视植物美学价值的体现,如根据不同花期选择植被栽植可以丰富湿地的景观效果。5.4.2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方法一.植物景观配置要模拟自然群落特征湿地植物景观的设计要以自然形态为主,湿地植物经过不断的演替和更新形成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植物配置要在保持湿地生态完整性及系统多样性的基础上进行。在模拟自然植物景观的同时,要善于总结植物群落特征,按照耐水湿乔灌木、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的空间序列进行设计,营造层次丰富的自然湿地景观。例如西溪湿地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配置营造出水乡氛围。(图22)36
第5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要素设计分析与优化西溪湿地植物景观配置(图22)(图片来源:湿地植物景观设计)二.植物景观配置要考虑地域特征和基底环境植物景观配置要考虑树种的地带适应性,在考虑地域的环境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植物的合理配置,适宜选择地带性植被进行植物造景。根据不同的基底条件,依据湿地植被的演潜规律作为植物配置的原则。湖泊型湿地的植物配置呈梯度性排列方式。例如镜湖湿地公园根据三大功能区的本体条件进行植物的配置,南部湿地以高草型、低草型、浅水植物为主,主要种植芦苇、香浦、再力花、千屈草、睡莲、浮萍等;中部多鱼塘,种植水稻、茭白、菱角、荸荠等;北部以湖泊湿地和林木湿地为主,种植湿生乔灌木和湿生草本植物,例水杉、池杉、垂柳、女贞、芦苇、芦竹等。(图23)镜湖湿地植物配置(图23)(图片来源:百度图片)三.植物景观配置要考虑功能分区特征对于不同的功能分区要采用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在生态保育区可以根据原有地域特征进行植被种植以促进湿地恢复。在科普教育区或者生态展示区、湿地体验区可以适度增加观赏数目种类,形成以植物精品园、植物生态园、植物观光园为主题的植物配置模式,或者结合农业观光种植各类蔬菜果木,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丰富了湿地植物的景观特征。在综合休闲区及民俗展示区内,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地特征,设置以乡土植物为主,兼具视觉美化的植物景观组团。在历史文化展示区,则适宜种植37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突出乡土气息的植物树种,以增添历史文化气息。四.植物景观配置要考虑视觉审美湿地植被群落是湿地公园视觉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要注重人们的视觉观赏需求。根据景观形态学的美学原理,首先,在平面布局上,湿地植物最忌等距种植,要疏密有分,水面植物不宜拥堵,通常占水面的30%-50%左右。在立面布局上,考虑植物的高矮及水中倒影的映衬,要有空间层次的错落感。植物配置要综合水岸植物的特征进行植物景观的协调与配比。其次,要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特征,做到四时不同,季季有景,从时间上延续湿地公园的观赏性。再次,植物配置要注重色彩的变化,这也是体现湿地景观的重要手段。通过平面、立面、季相、色彩的不同方向进行植物景观的配置,营造出符合视觉审美特征的植物景观特质。5.4.3衡水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现状及优化一.植物景观现状分析水生植物有芦苇群落,主要分布在中隔堤和北堤;香蒲群落主要分布在东湖;莲群落主要以人工栽植为主,莲藕也是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沙草群落主要分布于沼泽和低洼湿地,其半生植物较多;浮水植物群落不适于大面积水域环境,多分布于滏阳河中。盐生植被有怪柳群落,是天然的湖岸灌丛,呈鲜艳的紫红色,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伴生的有盐地碱蓬、白茅等;翅碱蓬群落多生长在低洼湿地,伴生植物少;獐茅群落适合生长在含盐较低的地带,主要分布于碱蓬群落外围。沙生植被以白茅群落、茵陈蒿群落、够牙草群落为主,多分布岸边荒地上。落叶阔叶林中旱柳群落分布于湖岸北堤,属于固堤护岸的植被,林下伴生丰富草本植物;火炬树群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是湿地公园主要的观赏树种之一;杨树群落是西湖西岸的防风固沙林的主要树种,对保护湿地环境起到重要作用;榆树种群分布于中隔堤两岸,生长较稀松;臭椿群落属高大乔木,郁闭率高,林下灌木及草本植物生长较少;刺槐群落为人工栽植群落,是湿地内主要林种之一。果木群落主要做为经济林种植,有苹果树、梨树和桃树等。通过调研发现原生植被破坏严重,现仅存少数斑块,常见植被类型有水生植被、盐生植被、沙生植被和落叶阔叶林等。二.植物景观优化分析38
第5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要素设计分析与优化通过对植物景观配置方法的研究,按照不同的生境特征进行了植物模式的配置归纳。(表二)衡水湖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模式(表二)生境类型植物配置方式(由水→岸)湖内大面积水域、淡水池塘、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内湖湿地挺水植物→湿生植物→耐水湿乔灌丛和草花群落小面积水域、低洼水坑、沟渠挺水植物→湿生植物及草花群落挺水植物→湿生植物→耐水湿乔灌洲、岛(雨水冲刷土壤沉积)植物群落衡水湖植物配置(图24)(作者自拍)衡水湖湿地公园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主题进行植物配置。湿地植物作为湿地公园的重要构成要素,合理的搭配可以很好的烘托设计主题。衡水湖湿地的荷花精品园就是以“荷”为主题,突出“荷”文化特征,以“大气、生态、开放”为原则,种植608个荷花经典品种,并将其融入生态园林中,形成了独特优雅的风格,成为中国荷花界的新地标。依照此类模式,可以建不同类型的植物观赏园。衡水湖湿地植物具有季节性波动变化的特征,夏季植物生长茂盛,到冬季水位降低后,大量湿地植物枯死,景观萧条。因此,在功能区根据植被的季相变化适当种植常绿树种,例如石菖蒲、麦冬等,以及各类色叶与开花植物,从而达到四时不同,季季有景的效果。根据植被的花期和色彩营造景观特色,例如选用枫香、乌桕等耐湿红叶树木营造深秋景色;选用石楠、榆叶梅、珍珠梅、锦带花、紫叶小檗等乔灌木营造冬季和早春景色。根据花的种39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类进行色彩搭配,衡水湖荷花精品园中荷花的色彩布置,就是根据荷花的三大系种的颜色类型分布至各个展示池内的,然后根据景观色彩需要进行更细致的搭配,做到色彩互相衬托,组合成景,以红、粉为主色,白、黄与之衬托,或独立成景。因此,在植物的配置上综合下表,引进适合种植的树种,以丰富衡水湖湿地景观。(表三)衡水湖植物配置意向表(表三)本地树种:杨树、榆树、白蜡、柳树、栾树、银杏、杜仲、刺槐、行道树国槐、椿树、苦楝、泡桐等。引种树种:白皮松、雪松、枫杨、糠椴、构树、元宝枫等。护岸树本地树种:柳树、白蜡、紫穗槐等。引种树种:枫杨、乌桕等。.防护林本地树种:刺槐、榆树、火炬树、白蜡、杨树等。..引种树种:银白杨、钻天杨、羽叶槭等。经济林本地树种:枣树、核桃、李树、苹果、梨树、桃树等。.引种树种:柿树、山楂、海棠等。观赏树本地乔木:白蜡、枫树、小叶女贞、紫叶李、银杏、柳树、栾树、火炬树等。本地灌木:柽柳、榆叶梅、木槿、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月季、观赏树贴梗海棠、蔷薇、玫瑰、沙棘、白茅、枸杞等。引种乔木:白皮松、雪松、圆柏、合欢、糠椴、玉兰、樱花、黄栌、文冠果等。观赏藤本紫藤、五味子、葡萄、凌霄等。石竹、虞美人、三色堇、羽衣甘蓝、一串红、矮牵牛、雏菊、观赏花卉矢车菊、万寿菊、芍药、蜀葵、菊花、萱草、玉簪、鸢尾、唐菖蒲、火炬花、葱兰、荷花、睡莲、千屈菜等。草本地被白车轴草、匍匐剪股颖、野牛草、草地早熟禾、结缕草、羊胡子草、芦苇、蒲草、金鱼草等。(改自: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与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40
第5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要素设计分析与优化5.5建筑小品的设计方法及优化分析5.5.1湿地公园建筑小品设计方法湿地建筑小品是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湿地的公共空间中,包括湿地建筑、栈道、桥、观鸟设施、雕塑小品等元素,也是重要的游览设施。一.建筑湿地公园具有游憩、科考等功能,建筑物的设置在所难免,根据生态建筑学原理,为了防止建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与破坏,在数量和规模上要严格控制,以1-2层为宜,在设计手法上主要有覆土形式与架空形式。例如西溪湿地公园东北角的湿地博物馆,建筑面积20000㎡,以覆土形式设计,大规模的绿化使其很好的融入湿地景观中。(图25)而临水茶室的设计则体现淳朴民风,充分运用民居建筑符号体现地方特色。(图26)香港湿地公园访客中心也采用的覆土形式,大体量的建筑便于消隐于湿地环境当中,不显突兀。西溪国家湿地博物馆(图25)西溪国家湿地临水建筑(图26)(图片来源:www.gbmap.org)二.栈道栈道是湿地公园特有的景观要素,通过架空方式将人的活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了人们对湿地环境的破坏,保证了动植物的生态廊道。一般采用生态环保材料,如木材、钢材、混凝土等。湿地公园中最常见的是木栈道,其形式多样,通常随着岸线的婉转而变化,可以满足人们的亲水性。例如香港米埔湿地公园的亲水木栈道和浮桥栈道(图27),彩云湖湿地公园中曲线优美的石栈道(图28)。钢结构的栈道在湿地41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环境要求较高的地方应用较多,其特点是跨度大、耐腐蚀、结构轻盈,但造价昂贵。例如香港米埔的钢丝栈道、新加坡花柏山附近湿地的“之”字钢桥。香港米埔浮桥栈道(图27)栈道设计意向(图28)(图源:http://bbs.szhome.com)三.桥七桥翁湿地公园石桥(图29)七桥翁湿地公园钢桥(图30)长广溪湿地公园石桥(图31)(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桥可以作为一种透空的堤,丰富了景观的竖向空间,使堤两边的湖面隔而不断,增强了视觉美感。形态各异的桥能够连接各个斑块与景区,形成陆与水的交汇点,它不仅是空间的焦点,也可成为最好的观景点。湿地公园中桥的形态和样式可以根据园区风格的不同而变化,选择不同的材质和设计方式,造型独特的桥往往可以成为湿地景观中的点睛之笔。根据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石桥、木桥、金属桥等。例如:七桥翁公园中设置大跨度石桥。(图29)西溪湿地公园中的石板桥造型简洁、跨度小,充分体现了田园野趣。钢结构桥梁具有造型简洁、轻巧、跨度大等特点,在湿地公园中的运用也十分常见,可以充分体现公园的时代感。南京七桥瓮湿地公园中就建造了一处单跨钢桥,形式感强,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图30)长广溪湿地公园中的石桥形态优美,桥身与倒影相应生辉,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图31)42
第5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要素设计分析与优化四.观鸟设施观鸟设施是湿地公园中特有的建筑设施,为了满足观鸟爱好者和科研人员的考察活动,在靠近鸟类活动频繁的江河湖岸及林间水源地,以背光方向设置观鸟设施,这些设施的外形应以封闭或半封闭为主,隐匿于密林之中。观鸟设施有观鸟屋、观鸟塔等形式,如西溪湿地公园观鸟屋用木百叶进行遮挡,只留部分洞口方便游人进出。(图32)香港米埔观鸟屋也用类似手法营造。考虑湿地生态教育的因素,在观鸟设施的设计中要重视青少年的尺度要求,可以设置不同高度的观测窗口。(图33)七桥瓮湿地公园的观鸟塔造型独具特色,旋转的七边形屋架形成具有律动美感的内部空间,百叶造型能方便的观测鸟类活动,并隐蔽自身。(图34)西溪湿地公园观鸟屋(图32)香港湿地公园观鸟屋(图33)七桥瓮湿地公园观鸟塔(图34)(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雕塑小品设置(图35)(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五.雕塑小品雕塑小品作为园林景观的一个基本要素,以其独特的造型和文化气息,成为景观设计中的点睛之笔。为了突出湿地公园的生态特征,可以根据不同湿地主题创作雕塑小品,也可体现乡土气息,设置水车、牌坊、石碑等,或者以农家设施为元素创作雕塑。(图35)为了节省能源减少建筑垃圾的污染,可以充分利用建筑“废物”进行景观改造,诸如景墙、雕塑、花池、地面等,既尊重了原有场地的历史文化,又节省了43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材料和开支,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以低代价做美景观的思路。除此之外,路灯、休憩座椅、垃圾桶、指示牌等景观小品要素也要充分考虑湿地公园的特性,造型要围绕主题元素进行设计,可以利用石材或木材等天然材料进行不同形式的变化。5.5.2衡水湖湿地公园建筑小品设计现状及优化通过对衡水湖湿地公园的实地考察,湿地建筑主要有湿地规划展馆(图36)、临水木屋(图37)、临水别墅、湿地教育中心(图38)、广场码头以及服务管理设施等。目前主要问题在于某些建筑的功能性不能很好的体现,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建筑样式的设计要基于生态建筑学原理,采用生态建筑模式,尽量采用原生材料,如木材、石材等,将建筑与湿地融为一体。湿地规划展馆做为湿地公园标志性建筑,将树与鸟的形式元素运用到建筑外观中,体现了湿地特色,如果外观材料选择更加接近自然的的石材,会更具视觉冲击力。湿地公园中临水的建筑以木质为主,但都闲置着,并没有起到应有作用。规划馆(图36)湿地公园木屋(图37)湿地研究中心(图38)栈道(图39)(作者自拍)衡水湖的栈道形式主要采用木栈道结构,多以平直的样式展现,形式单一,主要用于亲水平台。(图39)可以在适当的区域内设置流线型栈道,以增加视觉韵律美。荷花精品园中的栈道多为木结构扶手,也有不锈钢扶手的应用,但是形式略显突兀,和公园环境不能很好的融合。湿地公园中桥的样式种类少,主要以木架构桥为主,为44
第5章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要素设计分析与优化了满足不同的游憩需要,可设置浮桥或石桥汀步,不仅可以起到连接水域的作用,还可以满足游客的亲水心理。衡水湖湿地观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项目,但是就目前而言,观鸟设施的建设没有到位。可以利用仿生建筑原理,以鱼篓、海螺等形式构建观鸟设施,采用表面粗糙,光洁度小的材料,将建筑形态融入自然环境当中,有效降低了游憩活动对鸟类的干扰。衡水湖湿地公园中的雕塑充分体现了主题和人文要素。例如马拉松广场主题雕塑及文化墙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运动精神及文化特质;荷花公园湖心的仙姑雕像则充分体现了以荷为主题的人文要素;生态公园以块石堆砌的小品,充分的融入了湿地自然环境,充满了野趣。(图40)虽然不乏有点睛之笔,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湿地公园中游览路线较长,休息座椅的设置数量较少,且形式单一,可以在不同的路线过程中根据场地环境加入不同形式的座椅,以增添景致情趣。衡水湖湿地公园广场雕塑及山石小品(图40)(图片来源:作者自拍)5.6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建议通过对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格局规划及景观要素的研究,发现衡水湖的生态景观并没有遭到严重的破坏,在湿地生态恢复的成效下,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随着中湖大道的开通,虽然有利于环湖圈的体育项目建设和城市知名度的提高,但是这条纵贯生态核心区的大道,势必会对生态廊道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东湖大道东岸的酒店、餐饮、娱乐项目一定要限制数量,并按照国家规定的与湖区的距离限制进行建设,切勿为经济利益而毁坏生态。而已经建好的湿地游览项目,缺乏美观、耐用、有特色的景观小品,要在景观设计的品质及材料选择上进一步提高。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湿地公园的管理力度,一方面是对生态环境的人为干预,增进湿地恢复面积;另一方面要增加一些服务性设施的建设,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及时对旅游污染进行清理以维护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及景观项目建设,有利于平45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衡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湖城。总之,衡水湖是东亚蓝宝石、华北大地的绿明珠,在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湿地保护的大背景下,相信构建水市湖城的核心战略目标会让衡水湖变得更加生态与美丽!46
结语结语衡水湖湿地是具有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特征为一体的湿地类型,这就决定了湿地公园的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湿地公园是一种可持续的城市湖泊湿地管理和利用方式,是协调人与湿地和谐发展的良好媒介。利用科学的规划理念对湿地公园不同区域的景观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助于保持湿地生态完整性和周围的地域风貌,对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基于对衡水湖湿地肤浅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湿地公园规划与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将科学理念引入实践的一次尝试。在研究过程中,认识到了湿地公园在规划理念上与相关领域的区别,分别从景观生态学、景观形态学、生态恢复学、生态建筑学与园林学、游憩行为学等多个理论点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衡水湖自然、历史、人文的研究,在对基底环境、生态资源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湿地公园景观格局的规划策略。结合衡水市城市战略发展目标,将“三圈四区七层”规划理念引入到衡水湖湿地公园的规划实践当中,从目标、功能、项目上分析了衡水湖湿地公园景观资源的分布。通过对理论及方法论的研究,结合相关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优秀案例,对已经建成的重要景观节点进行景观要素的分项研究,分析景观设计的不足,并提出了优化方案。由于时间仓促,能力有限,本人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衡水湖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规划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有助于协调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大,必定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我希望这种尝试可以抛砖引玉,在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上为衡水湖湿地公园规划与景观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为保护好衡水湖这片美丽的湿地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47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成玉宁张祎张亚伟戴丹骅湿地公园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2]陆健健何文珊童春富等.湿地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林护发[2005]118号.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S].国家林业局.2005.[4]LY/T1755-2008.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S].国家林业局,2005.[5]建城[2005]16号.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S].建设部.2005.[6]建城[2005]97号.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S].建设部.2005.[7]黄成才,杨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探讨[J].中国林业调查规划.2004.3.[8]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9]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10]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11]宋薇.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与自然美学辨析[J].晋阳学刊.2011.04.[12]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3]雷毅.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思想[J].世界哲学2010.4.[14]周浩明,张晓东.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5]李华东等.高技术生态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16]杨文会.环境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7]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廖奇.游憩空间之于人的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3.[19]栾凤春,林晓.城市湿地公园中的人类游憩行为模式初探[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20]王浩,汪辉等.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21]卜菁华,王洋.伦敦湿地公园运作模式与设计概念[J].华中建筑:2005,(2).[22]严军.基于生态理念的湿地公园规划与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23]但新球,吴后建等.湿地公园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12.[24]阳亮亮.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产业发展概念规划的编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25]刘振杰.河北衡水湖湿地水环境分析及综合防治对策[D].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26]解莉.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恢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论文,2007.48
参考文献[27]刘红霞.衡水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28]郭春喜.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研究及实例应用[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29]刘芳宏.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30]蒋志刚.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6.[31]成玉宁.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32]汤学虎,赵小艳.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设计[J].华中建筑,2008.(03)[33]高乙梁.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9.(05)[34]李红艳,周为.杭州西湖湖西景区的湿地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4.[35]王向荣,林菁.湿地的恢复与营造—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J]景观设计,2006.(04)[36]杨莉莉.浅谈湿地景观中乔灌木资源[J]现代园林2008.49
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本文是在导师宋薇教授的细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到提纲的拟订,再到后期论文写作的指导,无不倾注了恩师的辛劳和汗水。在学习期间,宋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蔼可亲的待人方式,都深深的感染着我,她教导我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脚踏实地、戒骄戒躁,一步一个脚印的完成自己制定的每一个目标。在初稿完成之际,我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感谢她对我生活、学习上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我向老师表达最真诚的谢意!在论文的写作及资料搜集过程中,感谢衡水市规划设计院的张超同志,感谢衡水学院的耿文娟老师、王晓超老师,感谢市委宣传部的葛茂松同志,以及衡水湖管委会的大力协助。特别感谢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杨文会教授、李彦彬教授、戎宁教授、马丽霞教授、候志刚教授对专业学习的帮助及论文选题的指导。最后,深深的感谢父母和亲朋,有你们做后盾,才使我能安心的研究专业知识,认真的完成论文写作。在此,我诚挚的向各位老师及同窗好友表达我最由衷的谢意!5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蜀南地区风景区内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郑州市城市公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分析与研究
- 平江县长寿镇张震将军纪念园景观规划设计.pdf
- 华阴体育休闲度假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基于生态保护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以淄博黄土崖湿地公园为例
- 艺术院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江西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城市滨水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研究——以香河县城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 秦岭北坡旅游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景观规划设计
- 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构建无障碍环境的探讨_以平乐古镇为例
-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原理》作业资料川美
- 无为与有为——长沙市湘江大道南段滨江风光带景观规划设计
- 广西宜州流河寨度假村景观规划设计.pdf
-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综述
- 大城市郊区村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景德镇进坑古村的保护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水库型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镇江市南山风景区回龙水库为例
- 城市人工河道生态水系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以郑州航空港区河刘沟河为例
- 地域文化视角下沈阳市新民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