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50 KB
- 1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甘肃省林木育苗技术规程更新时间:2008年12月21日浏览次数:54 DB62/T191一921 总则 1.1 为了加强育苗技术管理,实行科学育苗,提供植树造林所需用的优质苗木,特制订本规程。 1.2 育苗单位要根据造林规划和适地适树的原则,选用适生良种,培育壮苗。 1.3 国营苗圃要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和管理方法,积极开展科学试验,不断提高和创新育苗技术,总结交流经验,改善经营管理。 l.4 国营苗圃和农村接受国家补助的合同制骨干苗圃,必须贯彻执行本规程;林业部门对其它苗圃和个体育苗户,依据本规程,进行技术指导。2 苗圃的建立 2.1 固定苗圃 2.1.1 苗圃应设在交通方便和有水源、电源的地方,面积大小要根据植树造林对苗木的需要量和苗圃耕作制度来决定。 2.1.2 圃地要选择在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地段;土壤质地要选沙质壤土、壤土或轻粘壤土;土层厚度不少于 50厘米;地下水位不高于 15米;水质含盐量不超过 0 15%;酸碱度以 6 5到 7 5为宜,最高不超过 8 5。 2.2 临时苗圃 2.2.1 山地育苗要选在山地的中、下部避风阳坡、半阳坡、半阴坡的荒地、林间空地、采伐迹地或疏林地。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质地疏松,地势平缓,如坡度较陡(不得超过二十五度)则修筑水平梯田。 2.2.2 农耕地育苗,要选择有排灌条件、土壤肥沃的土地,不可选用前茬作物对苗木易感染病、虫害的土地。3 苗圃区划和作业设计 3.1 固定苗圃要根据长远规划、育苗任务、树种特性和地形、土质等条件,将苗圃地进行合理区划。区划的要求是:
a 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对圃地、排灌、道路、林网、输电和房屋建设要统一规划,便于生产管理、机械作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b 苗圃区划为:生产区、实验区和辅助用地。生产区分为:播种区、营养繁殖区、移植区、大苗区、采穗区等。辅助用地一般不得超过总面积的20%。 c 道路网的设置,要本着便利于生产管理和机具车辆运行,既要尽量少占土地,又要与各生产区相连通,并要与排灌系统和防护林结合设置。 3.2苗圃要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育苗计划,由苗圃业务负责人组织技术、财务人员,在育苗前共同做好作业设计。内容包括:各树种的育苗面积,圃地安排,作业方式,育苗方法,育苗技术措施,种子(条)、药、物、肥料消耗定额、劳动定额和苗木成本等。并附有关图表。报上级主管部门发布实施。 3.3 作业设计在执行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局部变更时,应组织审议修改,并报上级主管部门。4 土壤耕作管理 4.1 细致整地 4.1.1 苗圃在育苗前必须经过整地。整地内容包括:平整、浅耕、深耕、耙徽镇压。要求做到清除草根和石块、平整碎土、精耕细作、上松下实。 4.1.2 前茬为苗木的困地,起苗后深耕灭茬晒堡;前茬是夏粮作物的,立即代耕灭茬,后深耕晒些,或夏收后种植绿肥压青;休闲地,春浅耕灭草,伏深耕晒堡,秋再深耕蓄水,秋后耙地保墒;在生荒地或采伐迹地上新辟圃地,头年在清除灌木、杂草、树根、石块和平整土地后,进行浅耕、深耕、熟化土壤,翌春浅耕耙揭镇压。 4.1.3 灌区的困地,深耕晒堡后,立冬前后灌足冬水,翌春顶凌耙地,随后镇压提墒;非灌区的圃地,夏秋深耕,晒里蓄墒,秋后耙糖保墒,早春镇压提墒;土壤粘重、阴湿和冬季有积雪的圃地,秋翻立茬晒些,越冬风化,次年早春耙地镇压。 4.1.4 苗圃地耕翻深度,一般应深耕 25厘米左右。春耕要浅,夏秋耕翻要深;播种区犁地稍浅,营养繁殖区和移植苗区要深。土层瘠薄的圃地,避免将生土翻上来,耕作深度由浅加深,相应多增施基肥。 4.2 施足基肥和种肥
4.2.1 苗圃地要施足基肥,并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亩施农家肥8000一10000斤。厩肥、堆肥和饼肥均须经过腐熟后捣细拌匀,结合育苗前的浅耕翻入土中。有机肥料不足时,也可辅助施用化肥作基肥,决不能“白水”育苗。 4.2.2 种肥要用无机复合颗粒肥料,忌用粉状化肥做种肥;也可单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用农家肥与粉状过磷酸钙混合发酵后作种肥。 催芽的种子,不可与种肥混拌,要先将种肥均匀撒入播种沟底 4.2.3苗圃因每隔三至四年或改土后,要进行土壤肥力的测定供依据。 4.3 土壤消毒和改良为科学施肥提 4.3.l 苗圃要结合整地,分别情况采用药剂进行土壤消毒;防止苗木病虫害的发生。 4.3.2 根据围地不同质地和土壤性质,要采取相应的改土措施,提高地力。 4.4 轮作倒茬 要根据培育的树种特性和土壤肥力,实行苗木与绿肥作物,夏粮作物,牧草和不同树种苗木的轮作,以减免由于某些树种连作引起的土壤中某种养分缺乏和病虫害的发生。5 作业方式 5.1 育苗作业方式,要分别不同情况,采用高床、低床、平作和垄作。 5.2 高床,适于培育喜通气、不耐水湿、需要精细管理的树种、在质地粘重。容易积水的圃地或阴湿高寒山区采用高床。高床的床面高出步道15~30厘米,床面宽 1~15米,步道宽 30~50厘米,床长依地势而定。 5.3 低床,适于气候干旱少雨或水源不足、灌溉条件差的困地。一般培育需要精细管理的苗木。低床的床面低于步道 15~30厘米,床面宽 1~15米,步道宽30厘米。 5.4 平作,适于土壤、光、热条件较好,水源充足,地势平坦的圃地。一般培育管理技术要求不严的阔叶树苗,多采用大田平作。平作可分单行式、双行或三行带式。行距或带间距,根据树种特性和使用的抚育工具而定。也可在带间套种豆类或绿肥,以便提高围地利用率和土壤肥力。
5.5 垄作,适于质地较粘、地下水位高或阴湿寒冷山区和冷灌区。爱高 10~20厘米,垄底宽40~80厘米,垄面宽30~60厘米,垄沟宽30~40厘米,垄长依地块大小而定。6 播种育苗 6.1 播种地要安排在质地疏松、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和便于管理的圃地。 6.2 种子处理 6.2.1 播种用的种子,要依据种子品质检验标准进行检疫和检验。发芽率。纯洁度等确认合格的种子。 6.2.2 种子催芽,催芽前,有些种子要用药剂消毒。要根据不同树种的种子性质,采用相应的催芽方法。 6.2.3 不同树种、品种、等级的种子,不能混杂处理;不同方法处理的种子不%混播。 6.3 播种期 春播要在土壤解冻后抢墒早播。但对晚霜危害比较敏感的树种,如刺槐、臭椿等则不宜早播。砂质或轻壤质土要早播;地下水位高、质地粘重的困地则不宜早播。榆、桑、杨等树种要随采随播。多数大粒种子及有坚硬种壳、休眠期比较长的种子适宜秋播,但不宜过早。于土壤封冻前播完。 6.4 播种量参考下列公式计算: 单位面积播种量(克)=[单位面积计划产苗量(株)*千粒重(克)*10]/[种子发芽率(%)*种子纯度(%)]*损耗系数 公式中损耗系数的取值,根据种粗大小、固地环境条件、育苗技术和经验确定。 6.5 播种方法,小粒种子用撒播或宽幅条播,中粒种子用条播,大粒种子用点播或条播。条播的播幅和行距要根据树种特性、土壤条件和抚育工具而定;点播株行距要根据留床密度而定。要做到:行间等距,深浅一致,下种均匀,覆土适宜,随开沟,随下种,随复土,随镇压。 6.6 播种覆土厚度,一般以种子横径2~3倍为宜。子叶出土的豆科树种或针叶树种的种子比子叶不出土的种子复土要薄。播种同一树种,粘重的土壤应比疏松土壤覆土要薄,墒情好的土壤应比墒情差的土壤覆土要薄;土壤条件相同的困地,春播覆土稍厚,秋播覆土稍薄。小粒种子播后稍以镇压,不覆土,或筛以细砂、腐殖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并适量用喷壶洒水保持床面湿润。干旱地区如果底墒
差,播种覆土后要镇压提墒。 6.7 针叶树种以及小粒种子在播种覆土后,应用松枝等复盖物或塑料薄膜覆盖。当幼苗出土一半时,将覆盖物撤除部分,出齐后全部撤除。7 营养繁殖育苗 7.1 采穗(根)圃 7.1.l 苗圃要选用经过鉴定的优村或优良无性系建立良种采穗(根)圃,提供优良种条、种根和嫁接的芽条。 7.1.2 采穗圃的作业方式,根据树种特性分别采用灌丛式或乔林式。栽植密度根据树种特性、作业方式和培育年限而定,并绘制品系排列图,防止种条品种(品系)混杂。 7.1.3 采穗圃要集约经营,细致整地,施足基肥,精心定植,加强水肥等管理。当萌条高达10~15厘米时,要除弱留壮定条。第一年留1~2株,第二年留3~5株,三年后留6~10株,采条留桩基干高度的剪口,逐年递增5~10厘米。 发现采穗圃的母树老化或病虫害严重时,要挖除根兜另建采穗圃。 7.2 插手育苗 7.2.1 硬枝种条要选用健壮优良母树的根部或树干基部萌率的一年生条,或选用当年培育的超级苗苗干和采穗圃的种条。要求种条粗壮、节间短、芽苞饱满、发育充实。 嫩技种条要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半木质化的枝条。 7.2.2 硬枝种条要在晚秋树木落叶后到早春树木发芽前采集。嫩枝种条在夏、秋早晚采取。 7.2.3 晚秋采收的硬枝种条,若不立即剪穗扦插,要选择地势高、庇荫的地方,挖坑层积砂藏。早春要勤检查,发现种条发热要及时倒翻,干燥时要浇水。 7.2.4 剪截插穗:硬枝选留种条的中、下段剪截插穗、插穗长度根据树种、土壤质地和水分条件而定,一般长15~18厘米,毛白杨、新疆杨插穗长20~22厘米。穗梢粗度0.8~1.5厘米,距穗梢上切口1~l.5厘米处,必须保留一个健壮芽苞。上下切口平滑,不得劈裂伤芽。剪穗后,按品系、粗细分级,分别捆扎用湿沙埋藏。
嫩校选留种条的悄段剪截插穗,长度 10~15厘米,粗度 0、3~0 5厘米。 7.2.5 硬枝扦插,一般以春插为主,要在芽苞萌动以前,土壤化冻20~25厘米时插植。有严重冻拔、土壤湿度大和质地粘重的圃地,要适当晚插。秋插要在树木落叶后,土壤结冻前,随采条、随剪穗、随杆插。在干旱、寒冷或风沙区,秋插后要覆土保墒、防冻,翌春撤除覆土。 嫩枝扦插要在夏、秋早晚进行。插前,要剪除插穗入土下部的枝叶,地面插穗上端保留2~3个叶片。扦插深度为穗长的二分之一。做到随采条、随剪穗、随扦插,插后覆盖遮荫,经常保持圃地湿润。 生根缓慢和难生根的树种(如毛白杨、河北杨、新疆杨),插穗可用奈乙酸、哨跌了酸等生长激素进行催根处理,或在清水池中浸泡7~15天后,适当晚插。 7.2.6 扦插方法以直插为好。条件好的圃地,硬枝穗端露出地面1个芽苞。但在干旱、风沙区,插穗上端应与地面平齐;质地粘重的圃地,穗端的芽苞决不可埋实入土。扦插方式和株行距,要根据树种特性、土壤条件、作业方式和抚育工具而定,分别不同情况采取单行式或多行带式,单位面积上扦插的株数,要比计划产苗量多百分之五到十。 扦插前圃地要灌足底水,播后踏实插缝,随即浇水。 7.3 埋根育苗 7.3.1 种根要在幼壮年优树周围挖取,也可选用出圃的健壮苗木修剪下的根穗或起苗时切断的侧根。根龄一年,根穗剪截长12~18厘米,粗l~3厘米,上端剪切平口,下端剪切马耳形,根穗切口要平滑,无机械损伤,无病虫感染。 秋冬采集的根穗,应按品系、粗细分级,分别混沙埋藏。春季采集的泡桐根剪穗后要晾晒1~2天。 7.3.2 埋根育苗在春季进行。埋根方式采用大田垄作或平作。埋根前按计划株行距,等距定点挖穴,按品系、粗细分区埋植。埋根时,将根穗直插穴的中央,根穗切口切勿倒置,上端切口和地面平或埋深1厘米,填土按紧,再用虚土封成碗口大的土堆。待发芽后,细心刨除土堆,切勿创伤芽、叶。 埋根后如果土壤湿润,不要浇水;如果底墒很差或经过催根的根苗移栽的圃地,要及时适量浇水。
8 移植育苗 8.1 为满足庭园绿化和四旁植树所需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干形良好的多年生大苗,要进行移植培育。 8.2 移植在早春土壤解冻后,或晚秋土壤结冻前进行。针叶树苗可在雨季移植。移植前,要选苗分级,修剪过长的主侧根,剔除发育不健全、严重机械损伤,有病虫害和无顶芽(针叶树)的苗木。然后,按苗木等级分区移植。 8.3 移植密度要根据树种特性和培育年限而定。移植方法,根据苗木大小,分别采用穴植,沟植或缝植,做到随分级修剪,随定植,及时灌水。移植深度比原来苗木地颈略深1~2厘米,注意防止窝根、露报或埋叶、埋苗。9 苗期管理 9.1 对耐荫性强,易受日灼、干旱危害的播种苗或嫩枝杆插苗,在幼苗生长初期,分别不同情况架设荫棚对幼苗进行上方或侧方遮荫,透过度50一60%,并做到昼遮夜除,晴遮阴除,在苗木开始速生时,根据树种特性分批撤除。 在土壤条件较好,能及时灌水的困地,可不必遮荫。 9.2苗圃灌溉对湿生、阳性树种苗木要勤灌,旱生树种苗木宜少灌或不灌。一般情况下,在出苗期,尤其在种子发芽出土前,只要保持床面湿润,土壤不板结就不浇水;幼苗生长初期,要量少次多,不要大水漫灌;苗木速生期,要量多次少,每次灌透,浇匀;进入封顶期,要停止灌溉。但在少雨干旱区或冷灌区,立冬前后要灌足封冻水,开春浇发根、萌芽水。对培育播种苗或怕水淹的树种,要及时排除积水。 9.3 苗木施肥,苗木生长初期,以磷、氮肥为主;进入速生期,以氮肥为主;生长后期,要施磷、钾肥,停止追施氮肥。最后一次追肥,不能晚于七月底或八月初。追肥方法,主要在苗行间开沟均匀施入沟底,然后盖土。追肥后要及时适量灌水,无水源的圃地要在下雨前施用。 9.4 苗期锄草、松土可结合灌水或雨后进行。土壤粘重板结、气候干旱、水源不足的困地,更要及时勤锄草、勤松土,经常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松土要逐次加深,防止损伤苗干和根系。
9.5 间苗要在土壤湿润、疏松时进行,针叶树种在幼苗出齐后 15天左右,开始第一次间苗,一般间苗2—3次,最后一次不要晚于六月底。阔叶树种在幼苗长出2—4片真叶时,即可间苗,并尽量一次间完。间苗后要及时灌水。间苗的原则是:苗密多间,苗稀少间或不间,间小留大,间病留好,间弱留壮,间密补稀,等距全苗。最后一次间苗(即定首)要使保留的苗木株数比计划产苗量高百分之五到十。 9.6 插条苗和平茬苗,当幼芽长到 10厘米时要及时除英,选留一健壮幼校作主干。幼苗开始进入速生期,当侧芽长到3—4厘米时,要及时摘除侧芽。摘芽时不要抹光叶片或损伤苗干。 9.7 对主根发达、侧根少、不准备移植的播种苗,要进行侧方截根。针叶树l—2年生留床苗在早秋或翌春进行,截根深度10~15厘米。截根后及时踏实上缝和灌水。10 苗圃病虫灾害的防治 10.1 病虫害防治 10.l.1 苗圃要严格覆行种、条、苗木的检疫制度,发现病虫株,立即清除烧毁;要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项报,掌握病虫的发生规律,招引益鸟、益虫,做到以虫防虫,采取综合措施,常年防治。 10.1.2 利用光、电、热、诱饵办法进行捕杀、诱杀。 10.l.3 对已发生的病虫,要掌握“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抓住有利时机,选用相应的农药和科学的施用方法,将病虫消灭在发生初期。 10.2 其它灾害防除 10.2.1 对苗圃鸟、兽危害,应固定专人看管,采用人工捕杀或毒饵诱杀,针叶树幼苗出土期采用地膜覆盖。 10.2.2 防止晚霜,根据树种特性,采取适时晚播、地膜覆盖、熏烟等措施。对已受霜冻的苗木,日出前浇水缓苗。 10.2.3 防旱:雨季前深耕蓄水,秋后耙地保墒,早春压地提墒;采用低床,地膜覆盖;适时早播,适当深播,播后镇压提墒;苗木生长期,勤松土除草,加强水肥管理等。 10.2.4 防日灼:小粒种子播种苗和针叶树幼苗期,采取覆盖、遮荫或喷水降温等措施。 10.2.5 防冻拔和生理干旱:封冻前灌足冬水、覆盖床面、埋土防寒、设置风障、防寒结束后灌透水。11 苗木调查和出圃 11.1 苗木调查
11.l.1在苗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前后,按树种、苗龄、作业方式、育苗方法,分别调查苗木产量、苗高和地径,为做好苗木供销和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11.1.2 苗木调查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和计算。产量精度以 90%的可靠性、90%的精度计算;质量(平地地径、平均亩高)精度以90%的可靠性、95%的精度计算。 11.2 苗木出圃 11.2.1 苗木出圃内容:起苗、分级、统计、假植、包装和运输等工序。各工序必须紧密衔接,做好苗根保护和保湿工作。 11.2.2 起苗应在秋季苗木开始落叶到土壤结冻前或早春土壤解冻到苗木芽苞萌动前进行。常绿针叶树雨季造林时,随起苗随造林。起苗时,土壤湿度以掘取苗木不伤须根为宜。 11.2.3 起苗要深挖,做到:保持根系完整,苗木不受机械损伤,根系长度要达到省订苗木质量标准。 11.2.4 起苗后随即在庇荫无风处选范分级和修剪过长的主、侧根。选苗要按省订苗木质量、产量标准进行分级,达到1、D级标准的苗木才能出圃造林;m级苗不能出圃,需要换床再培育,达到标准后方可出圃。凡在病态、虫害的苗木要及时烧毁;根系发育不全、有严重机械损伤及针叶树种缺顶芽或双顶芽的苗木,均须剔除,不得用于造林和换床。 苗木分级后要做等级标志,并按等级计算苗木产量,及时分区假植。 11.2.5 秋季起苗后,如不及时造林,要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和背风处挖沟,单排假植。假植时要做到“疏摆、深埋、分层踏实”。假植后,土壤较干要适当浇水,覆土下沉要及时培土,发现苗株发热要立即挖出另行假植。 11.2.6 苗木运输必须根据运途时间和苗木种类,采用相应的包装方法进行包装。包装时根系部分要填充湿润物。 11.2.7 运输途中必须保湿降温、通风和防止日晒。运到目的地,要立即解包假植或造林。12 苗圃科学实验 12.1 有条件的苗圃应建立科学实验小组,积极开展科学试验,解决本地区育苗技术中的疑难问题,研究掌握苗木生长发育规律以及苗木与生长环境的相互关系,有针对性地加强技术管理,积累培育优质、速生、壮苗的新经验。
12.2 苗圃要采取定人、定树种、定位、定时、定株的责任制,进行苗木物候期和生长发育规律的观察记载,绘制不同树种苗木的年生长周期曲线图(亩高和地径)。年终综合分析,做出科学判断,拟订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育苗技术措施。 12.3 有条件的苗圃要积极应用、推广塑料大棚(包括弓棚、地膜)、容器育苗、组织培养、生长激素和化学灭草剂。 12.4 苗圃要有计划地引进、繁育和推广良种,积极引用国内外育苗科研成果,取得成功经验并经科技部门审定后,再推广应用。13 苗圃档案 13.1 苗圃要建立基本情况、技术管理和科学试验各项档案及其管理制度。 13.2 各项档案要有专人负责管理,人员变动时,要做好交接工作,使档案资料保持连续性、准确性和长期稳定性。 13.3 在一个年生长周期结束后,要组织有关业务人员,对档案资料综合整理,系统总结,找出规律性的科学数据和成功经验,指导苗圃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 13.4 档案资料要按时间顺序和重要程度,分类装订成册,苗圃技术负责人审查建档,妥善保管,以便查考备用。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省林业厅造林处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质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20071119093724228
- 供热采暖系统水质及防腐技术规程
- 《银耳段木栽培技术规程》
- 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程
-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 4-出口牛蒡标准化栽培与保鲜加工技术规程
- 1056-2007《白茶栽培技术规程》
- 8-宝钢通用设备技术规程-液压缸维修技术标准200808
- 桥梁拆除工程技术规程
- pccp工艺技术规程
- 郑麦101生产技术规程
- 秦皇岛市《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实施细则
-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规程
- 四川中低产田改造技术规程(2011版)
- 甜椒操作技术规程-林(2006.12修改,农药营养液部分)
- 无公害西瓜生产技术规程
- 鲜食葡萄栽培技术规程
- 冶金工业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