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1.50 KB
  • 79页

辽宁省阜新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重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7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辽宁省阜新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重点项目1项目概况1.1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阜新市地处辽宁省西部,辖区内的阜新矿区煤炭开采自1897年至今已有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主要煤种为长焰煤。阜新煤田长130公里,宽8-20公里,矿区面积为349.3平方公里,采煤涉及面积为600平方公里。阜新矿务局成立于1949年,是全国512户国有重点企业,国家大二型煤炭企业。建国50多年来,阜新矿区生产的煤炭已达5.2亿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个多世纪年的开采,矿区有限的煤炭资源日近枯竭,生产逐渐萎缩,不少矿井经国家批准,相继实施关停破产。全矿下岗放假职工已达50,000多人,占全矿职工总数的45.9%,已经影响了本地区的社会稳定。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探索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已是省、市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阜新煤田第四表土层厚5~30米,基岩风化松散层厚10~40米。矿区采用露天采剥和井工挖掘的开采方式。历经百年的生产和近50年来的大规模的开采,在矿区已形成了23处排土场,排弃煤矸石上亿吨,占地面积4,400公顷(6.6万亩),可以复垦治理的排土场面积2,641公顷(3.9615万亩);79 矸石风化后形成的尘土严重影响了阜新市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成为困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多年来,由于煤炭生产和治理比例失调,排土场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不但污染了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环境,也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复垦整理矿区排土场和矿区废弃地,结合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高新技术的现代化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由此来解决矿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迫在眉睫。1.1.1项目的实施可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1.1.1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阜新矿区由于多年的露天开采和井工开采,剥掘土和矸石堆积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良田。市政府和矿务局虽然每年对矸石山、排土场投入资金进行整治,但与浩大的整治工程相比,只是杯水车薪。另外由于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的工作力度不够,也使整治工作进展缓慢。今年,阜新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了国务院李岚清副总理关于阜新市经济转型讲话的精神。责成阜新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土地整理的有关政策,计划用5年时间,分近、中、远三期对阜新煤矿区废弃地和排土场,进行复垦整理。本次项目的土地复垦整理将始终贯彻“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方针,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强化生态建设融为一体。将项目区内第一期复垦整理的土地,以建设成为高标准耕地、林地、园地、人79 工牧草地和建设用地为目标,把项目区域建成林、田、路、水综合配套,布局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农业区、林场、畜牧场,实现项目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通过完成该项土地复垦工作,将为阜新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实现有序化、规范化和经济转型奠定基础。1.1.1.2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占补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及能源交通建设和城市市区的外延,乡镇企业等工矿用地的增加,致使耕地数量锐减。阜新市每年建设项目和农业结构调整需占用大量耕地,对全市能否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占补平衡”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通过该项土地复垦整理,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将矿区的排土场和废弃地进行复垦,对残存的耕地、疏林地进行整理,可增加耕地1605.72公顷(2.4086亩)和林地192.55公顷(2888亩),为建设项目提供了用地空间,使废弃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又调整了矿区产业结构,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1.1.1.3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本项目区域内的排土场、矸石山中含有的煤粉、高硫煤矸、深层岩石对周边的环境污染极为严重。经测试,排土场、矸石山附近地区环境因子监测值全部超标(二氧化碳:2.273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0.0494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0.0104毫克/立方米),大量的有害气体随风侵入市区和农村,对人、畜健康均造成了危害;排土场、矸石山地处高岗,地表植被覆盖度低,在大风的作用下,粉尘弥漫,暗无天日,污染了市区环境;深层矸石所含的镉、砷、汞等重金属元素,在雨水的淋溶作用下,渗入地下,参与水循环,使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79 根据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本着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为出发点,对阜新矿区排土场的土地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复垦,实现区域内的耕地“占补平衡”。本项目的实施,将大面积地种草、植树,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回填客土和水利排灌设施,提高土地垦殖率和利用率,保护和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1.1.2项目的开展有充分的保证1.1.2.1有充分的水源保证本项目区域的西北侧的细河是阜新地区的主干河流,发源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他本扎兰北山岳地带,流向由北向南,于义县复兴堡汇入大凌河,全长115公里,河床宽200-300米,平均水面宽10-15米,水深0.2-0.5米,最大流量466立方米/秒,河身弯曲,河床浅平,河道均由第四系亚砂土、粉砂、砂砾石组成,厚度由5-10米。河道的沙砾石内含丰富的孔隙水,河床单井出水量为500立方米/日,冲积扇区段单井出水量为1000立方米/日。地下水埋藏深度3-5米。近几年来,因降水量减少,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阜新细河北部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本项目地处细河南侧,项目区的地下水丰富且分布均匀,由于新邱、平安、东梁三矿相继停产、报废,沉陷区居民大量搬迁,对地下水的用水量逐年减少,本次复垦整理区域的水资源能够保证农业、林业生产的需求。1.1.2.2取土方便、土质有保证本项目区域在复垦整理时需要大量的客土来进行回填,项目区域东部是医巫闾山的边缘,在0.5—79 2公里内有丰富的客土,从近几年城郊农民造地在此地取土的情况看,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据采样化验测定结果,客土为黄土状母质发育的棕壤,其养分含量和质地适于作为耕地和林地的客土。1.1.2.3交通便利项目区域内有新义铁路、101线国道贯穿全境,公路四通八达,区域内分布着各类生产铁路和道路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网,适于土地复垦整理工程建设运输和物资外运。阜锦高速公路竣工后,将使交通更加便利。1.1.2.4电力供应有保证在项目区域内有60KV和10KV电压等级的供电系统,能满足项目区开发建设和灌排用电的需要。1.1.2.5适宜各种作物生长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暂行规程》和《辽宁省土地评级试行标准》,项目区为三级土壤区(全国统一分级)。在废弃地回填客土后,修筑给排水设施,施放基肥,使复垦和整理后的土地适宜农作物、经济林、果树和牧草的生长。项目区内的排土场、矸石山经数十年的风化其表层已经形成20-50cm深度的土壤基质。大量耐旱、耐碱、耐地表高温的草本植物繁衍生长,加速了矸石的风化和表土改良的速度。复垦整理后将选择榆树、速生杨、大扁杏、枣树等来营造用才林、经济林和生态林。1.1.3具有土地复垦整理的经验和技术条件79 近十多年来,无论是矿区还是项目区域的土地管理部门,对矿区废弃土地的复垦工作具有较多的实际经验,并创造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复垦整理办法。矿区拥有大量的推土、挖掘、运输机械设备和熟练的技术工人,基本具备了一支能按工程设计标准施工的技术骨干队伍。1.1.4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几年来,当地矿区部分职工和农民自发地对矿区废弃土地,进行小面积开荒种植经济作物和果树,在经济上有了较高的收入。经济作物和果树的种植,使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程度得到了缓解,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本项目区域内的广大群众对土地的开发复垦有着较高的积极性。社会各界也渴望政府投资对矿区废弃的土地和排土场进行复垦整理,以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给矿区大量下岗的职工有一个就业的机会。1.1.5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阜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年—2010年)和《阜新垦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规划》(1997年—2010年)的安排,项目区所属地块均为待复垦整理的土地后备资源区和土地复垦整理区。项目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周边水利电力设施和土壤理化性态等各种因素,都能满足土地复垦整理规划的各项要求。项目的实施对贯彻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复垦整理专项规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2项目简介在2002年4月-2003年12月,计划对新邱西排土场、高德排土场及工矿废弃地和海州排土场的土地进行复垦整理,主要侧重农、林、牧项目的综合开发。1.2.1项目类型本项目面积较大、建设标准高,为重点项目。1.2.2项目性质本项目属矿区废弃土地的复垦。79 1.2.3表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面积、范围序号名称土地利用现状面积(公顷)范围1新邱西排土场荒地、风化矸石592.4533东经121°46"–121°49"北纬42°02"-42°04"2高德排土场荒地、风化矸石218.5311东经121°42"-121°43"北纬41°59"-42°01"3海州排土场荒地、风化矸石1255.3723东经121°37"-121°42"北纬41°56"-41°59"总计2066.3567本次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分为3个子项目,主要分布在阜新市区的东南侧,详见附图。项目区域的的土地已经征为国有,不涉及到行政村镇。1.2.4项目规模本项目区域2066.3567公顷土地(3.0995万亩)内,可以复垦整理土地面积为1895.74公顷(2.8436万亩),占首期复垦面积的91.74%。总投资9524.29万元,单位面积投资5.024万元/公顷(3,349元/亩)。1.2.5项目工期项目工期拟订为2002年4月至2003年12月。1.2.6项目任务目标本项目复垦的总面积为1895.74公顷(2.8436万亩),其中:耕地1605.72公顷(2.4086万亩)、林地192.55公顷(2888亩),农业设施、道路32.77公顷(491亩),其他建设用地17.38公顷(261亩),水面47.32公顷(710亩)。79 新增耕地面积和林地面积为土地复垦整理总面积的94.86%。项目区建设后将达到如下目标: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标准的水浇地、人工牧草地和林地;具有良好的水利灌溉设施,符合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需要;大面积的固定土壤,防止土地荒漠化,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理化性态,改善区域性的生态环境。2报告编制依据本报告编制依据如下法律、法规和有关规范、规程:2.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4《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6《阜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7《阜新市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规划》2.8土地利用年度计划2.9阜新市土地管理局土地复垦整理可研编制委托书2.10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其它与土地开发整理相关的法律和规章2.10.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10.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2.10.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1—1996)2.10.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79 16453.3—1996)2.10.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2.10.6公路涵桥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2.10.7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2.10.8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2.10.91:10000地形图图式(GB/T5791—1993)2.10.10辽宁省工程造价信息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11相关基础资料2.11.11:10000标准分幅地形图2.11.21:25000土地利用现状图3项目区概况3.1自然条件3.1.1地理位置阜新矿区位于辽宁省西部,东经121°01′—122°56′,北纬41°41′—42°56′。阜新煤田东北自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乡,经新邱、海州、青河门,西南止于义县泥河子,长130公里,宽8-20公里。东距沈阳市180公里。本次复垦整理项目位于阜新市东南的新邱区、太平区和海州区境内,距市中心约15-20公里,3个子项目依次由东北向西南排列。3.1.2地形地貌阜新地区地处辽西剥蚀低山—丘陵区,盆地呈北东—79 南西带状展布,东南侧为医巫闾山,山脉长80余公里,与下辽河平原构成明显的山地—低平原的天然分界线;西北侧为努鲁儿虎山系东支的小松岭山脉。盆地由两侧向中央依次为低山、丘陵、河流阶地。区内地面标高,最高448.5米(老黑山),最低76.6米(曹屯北)。复垦整理区域海拔平均高度为+240米,矸石山标高为+275米。本项目区域地处盆地中,东南侧向中央依次为低山、丘陵,西侧为细河,由于矿区生产,使排土场和矸石山扩展、沉陷区面积逐年增加和矿区道路的建设,使区域内的地貌在近30年内总在发生着变化。新邱西排土场、高德排土场和海州排土场相对高度在20-80米。排土场的平均坡度45度,呈阶梯状,分为几个大盘,盘面总体较为平坦,地表夹杂碎石和少量大块矸石。部分盘面由于近几年来无序采掘矸石形成的坑、沟。3.1.3水文地质阜新地区水系甚少,以细河为主要河流横贯盆地,项目所在地位于细河左侧,水源来自于细河流域的第四系潜水,本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可划分为:第四系冲—洪积空隙潜水;第四系风化的裂隙水;基岩层(煤系地层内)含水层空隙水、裂隙水;古内化(古潜山)裂隙水;辉绿岩裂隙水及于围岩破碎带含水层。细河河谷第四系冲积层最大厚度12.5米,含水层最大厚度6.28米,渗透系数130米/日,水质尚好,pH值为7.6,地下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矿化度小于0.5克/升,适于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79 在12平方公里内计算地下水的补给量为4,500立方米/日,(其中降水渗入补给1,850立方米/日,地下水径流的流入2,650立方米/日),天然储存量为1,000万立方米,调节储量为450万立方米。3.1.4气候阜新地区处于中纬度北温带,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风沙,主导风向,夏季为偏南风,冬季为西北风。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降雨量为550毫米,且多集中在7、8、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8%,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年平均蒸发量1,700毫米。年平均温度为9.5℃,历年日最高气温40.5℃,日最低气温-26.4℃,无霜期为150天,终霜期在4月下旬,初霜期在10月初,最大冻土深度1.39米。平均日照时间为2,800小时,光能总辐射量130千卡/平方厘米。79 79 79 3.1.5植被阜新市地处华北、长白和内蒙三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带,以华北、长白植物区系为主,植物成分复杂,种类多。代表植物有油松、辽东栎、槲栎、荆条、酸枣、三裂绣线菊、大叶华北绣线菊、小叶白腊树、花木兰、白羊草和黄背草。主要植被类型:有油栎林、蒙古栎林、辽东栎林、栓皮栎林、槲树林、杂木林。其中除蒙古栎林的现存面积较大外,其余的各类型的面积现存很少。现有的自然植被主要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针叶林以人工林为主,树种有油松、红松和落叶松;阔叶林主要包括蒙古栎林、辽东栎林、榆林等;伴生的灌木主要有胡枝子、榛子等。其次是园林群落,栽培果树主要有枣树和大扁杏等。农业植被有水稻、玉米、大豆等。79 本区域灌丛是由于森林遭破坏后形成的次生群落,主要有荆条灌丛、榛子灌丛等。灌丛遭到破坏退化形成灌草丛,主要有白羊草丛、野古草丛、三裂秀线菊灌丛、华北紫丁香灌丛等。其中白羊草丛面积为最大。原生植被由于长期以来遭受人为破坏,已近消失。项目区内由于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和矿区生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原有的疏林地已基本消失,现主要分布灌草丛。排土场和矸石山无天然木本植物,目前生长的草本植物有:隐子草、蒺藜、萝摩、飞蓬、狼尾草。3.1.6土壤本项目区内的土壤类型为棕壤土,排土场的土壤为风化煤矸石的土壤基质,粉煤灰土(煤矸石自燃)和大小不一的矸石块。3.1.7自然灾害项目区所在地在历史上发生过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洪灾、低温冷害和水土流失。细河纵贯煤田中央部分,流向略于煤田走向平行,洪灾主要是每年雨季(7-8月)。历史上,细河在1930年8月,曾发生过洪水,调查海州水文观测站洪水流量达每秒2,700立方米;1949年、1959年也曾发生过洪水,1959年8月,调查该站洪水流量为每秒1,710立方米;1960-1988年29年间的实测资料中,以1963年度为最大。1963年7月23日,海州水文观测站,实测细河的最大流量为每秒505立方米,水面宽134米,最大水深1.71米,最大和平均流速每秒为4.55米和3.05米。低温天气,据历史记载自1949年至今,51年中,阜新地区在春季回暖期和农作物开花授粉期,共发生479 次低温冷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危害。此外,伏旱天气平均每四年发生一次,虽然项目所在的区域伏旱危险相对较轻,但仍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一定损失。本项目区域地处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春季的沙尘暴和干旱是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3.2自然资源3.2.1光热资源项目区地处于中纬度北温带,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节性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充足,有利于植物(农作物)生长。光照:年太阳辐射量为130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为37.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308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2%。项目所在地太阳辐射较强,日照充足,不但能满足农作物的光照要求,而且还能有充分潜力有待利用。热量:热量是土地利用的制约因素,主要通过界限温度、积温、无霜期等影响土地利用程度和利用方向。项目区年平均气温7.6℃79 ,极端最高温度40.5℃,极端最低温度-26.4℃,月平均最高温度为7月,平均气温为26.8℃,5月至9月平均气温为18.1℃,是作物生长的最佳季节。有效积温3108.2℃。全区初霜期10月4日,终霜期4月16日,无霜期150天。3.2.2水资源项目区东侧有细河流经,细河水文地质情况在本文章节3.1.3中已作说明。本项目区域内的水文地质赋水条件可划分为:第四系冲—洪积孔隙潜水;第四系风化壳的裂隙水;基岩层(煤系地层内)含水层孔隙水、裂隙水;古内化壳裂隙水;辉绿岩裂隙水及围岩破碎带含水层。本项目区域地处细河流域的河漫滩和阶地地带,地下的第四系—冲洪积层含有丰富的孔隙潜水,潜水埋藏深度2—4米,含水层厚度5—15米,含水层岩性以粗砂、中砂及砂砾石为主,渗透性较好,含水层的渗透系数100—200米/日。本区域的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在2米左右,最高水位期在每年的九月份(丰水期),最低水位在每年的四月份(枯水期)。从总体上来说阜新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开采过量,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但项目所在地的各大矿井相继停产,沉陷区的居民将大量外迁,经当地地下水主管部门的分析,复垦整理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资源能满足经济转型后的农、林、牧和加工业的用水量。`3.2.3生物资源79 项目区域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属第四系冲积平原与医巫闾山、大青山丘陵区的交界带。历史上是动植物资源富集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外延,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区域已经大大减少。原生林被演变为人工林、天然次生林和次生灌丛。全区林地面积只有288,000公顷(432万亩),占阜新地区土地面积的27.8%,其中主要是人工林。本地区的林地多以水土保持、防护林为主,木材蓄积量很低。种植果树的园地面积有4633.33公顷(6.95万亩),占全区园地面积的97.0%,适宜北方水果的栽培,如:苹果、山楂、葡萄等。阜新地区的牧草地面积为72,578公顷,占本地区的土地总面积的7.03%,仅次于朝阳列我省第二。天然草场面积大,可食牧草种类较多,如隐子草、羊草、黄背草等,人工草围栏适种沙打旺、苜蓿草、草木樨等,主要放养绵羊和黄牛,是我省主要的畜牧生产区。项目所在地在北纬42°地区,野生植物属内蒙古植物区,其数量较少,药用类有甘草、麻黄、百里香、酸枣、紫草、西伯利亚杏、黄芩、莨菪等12种;芳香油类有百里香、蒿子(数种)等8种;油脂类有苍耳、白蒿、小花鬼针草等4-5种:纤维类有拂子茅、冰草、蒿子(数种)等4-5种;鞣料类仅有兔毛蒿。除产量太少的种类外,本区域的野生经济植物计约3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和淡水生物资源对本项目的利用和影响甚小,故不作赘述。3.3社会经济条件阜新市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64.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不变价)58.8亿元,粮食产量130.4万吨,农业总产值2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9元。79 项目所在的新邱区和海州区因矿产企业的破产和停产,其土地使用权由矿务局转为地方政府管理,排土场和废弃地未经复垦,目前尚有的居民开荒地和零星的树木无法确保农、林作物的收益,所以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状况难以用量化表示。3.4土地现状3.4.1土地利用现状本项目区域内的土地基本上是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在废弃的工矿用地中有当地职工和城镇居民自发开荒的土地。项目区域内有不少矿井已经停产和关闭,排土场的土地权属转入地方政府管理,因关停的矿井与目前还在生产的矿井交叉存在,相当面积的土地地类和权属还需重新确认。3.5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3.5.1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现状本项目所在区域原属阜新煤矿的一个组成部分,现有的给排水系统是围饶着矿区生产和生活、建设而规划的。在本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将要对该系统进行因地制宜地改造和利用。3.5.2交通状况项目所在区域交通是极为方便利,由于矿区生产的特点,区域内的铁路和生产运输道路交织成网,周边有乡级道路与公路相连,新义铁路由北往南纵贯复垦区域。项目区域原有排土铁路虽已拆除,但生产道路依然完好。3.5.3林网建设状况79 本项目区域内没有成规模的林网和林带建设,区域内原有的植被和生态环境被矿区生产严重破坏,在排土场基本上无灌木和乔木植物生长(见图片:邱西排土-1、-2,高德排土-1、-2,海州排土-1、-2、-3);矿区废弃地上未被毁坏的树林依稀存在,但已形成不了林网和林带。3.5.4电力设施状况电力供应是矿区生产的保障,虽然区域内不少矿井已经倒闭停产,但在本项目区域内的供电设施完整,供电系统仍然运行。区域内66KV和10KV电压等级的供电容量和网络状况,完全能满足土地复垦项目的用电需求。3.5.5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近年来,阜新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阜新市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规划》,在项目区周边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增加了林地和牧草地的面积,涵养了水源,同时使修建了部分水利工程设施,使区域生态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多年来,矿区煤炭生产和环境治理存在着比例失调,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的进度,远不及煤炭生产破坏生态环境的速度。排土场释放的有害气体、重金属淋溶后渗入地下水、煤粉尘在空中的悬浮严重污染项目区域的水质、大气等状况,已经直接威胁到居民的生存安全和影响了地区的社会稳定。由于资金短缺,矿区和政府有关部门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举步维艰。4项目分析4.1项目合法性分析4.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的要求根据阜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年—201079 年)规定,规划期内,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现有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不断提高耕地质量;用地布局和结构要改善;非农业建设用地得到有效控制;后备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土地整理全面展开,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本项目区规定的任务、目标,既增加耕地数量和质量,又合理调整用地布局和结构,使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和实现集约经营。4.1.2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对项目的要求阜新市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专项规划规定,到2010年复垦整理宜农宜林土地后备资源119,110.14公顷,其中开发耕地8,700公顷,开发园地23,736公顷,开发林地86.674.14公顷,本项目区为实施专项规划的主要区域之一。本次可行性研究规划方向为农业用地、林地,符合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要求。考虑到阜新市土地后备资源可持续性开发的原则,本项目的实际复垦土地面积1895.74公顷,为全市土地复垦整理规划的1.59%。4.1.3其它法律、法规对项目区的要求本项目区按照《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其它法律、法规对项目区的规定,其基础条件、建设规模、净增耕地面积比例满足要求,具备土地复垦的条件。4.2项目区新增耕地、林地潜力分析4.2.1耕地潜力本次复垦土地新增耕地面积(旱地)1605.72公顷(24086亩),其中401.43公顷(6021亩)规划种植粮食;160.57公顷(2409亩79 )规划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1043.72公顷(15656亩)规划种植牧草。4.2.1.1种植粮食作物的分析在阜新地区新复垦的水浇耕地种植玉米通常要三年才能达到正常产量(第一年为120公斤/亩,第二年为200公斤/亩,第三年为250公斤/亩)。但因为矿区排土场新复垦土地的耕作层中,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侵蚀度大,土质较瘠薄,在复垦后的规划年度里,要逐年加大农田管理,其措施为:工程措施:完善田间水土保持工程、水利工程、实行集约化耕作。生物措施:改进耕作制,实行草田轮作,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在阜新地区种植草木樨后土壤中养分含量:全氮增加32-41%,全磷增加11-25%,有机质增加41-84%。增施有机肥,逐年增加有机质的含量以提高单位产量。科技措施:原子辐射、复合肥料、可降解地膜的应用。三项措施的实施将在3年后能使复垦土地的每亩(旱田)粮食单产可达240-300公斤。4.2.1.2种植经济作物的分析本次将耕作层较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耕地规划为菜地,如能增加种植科技含量,选择优良的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种类,在近期内就能有较好的收益(亩产值能达5000元,收益近2500-3000元/亩)。4.2.1.3种植牧草的分析79 根据阜新地区的传统产业和当前矿区经济转型的需要,本项目中将1043.72公顷(15656亩)耕地规划种植紫花苜蓿,为项目区域中的畜牧业提供良好的饲料,同时也能增加土壤内的有机质含量,加速新复垦后耕地的改良。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种豆科牧草,被称为"牧草之王"。苜蓿中以紫花苜蓿种植最为常见,其适应性强、生长快、抗干旱、耐积涝,零度以下严寒和55度以上高温条件仍能正常生长。全年生长期为250-260天,一年可收割8-10次。当年种植亩产鲜草4000公斤以上,一年后亩产可达1.2-1.5万公斤。紫花苜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营养价值相当于豆类作物。据测定:紫花苜蓿含粗蛋白质21.46%,粗脂肪9.5%,钙2.8%,磷1.31%,铁1.08%,每公斤鲜草含胡萝卜素4.25克。其产量和营养均远远超过目前阜新地区的白羊草、黄背草、鸡眼草。紫花苜蓿是目前牛、猪、羊、鸡、兔特别爱吃的草类饲料,种植一亩紫花苜蓿可饲喂育肥10头牛或20头猪或100只羊,其育肥比喂普通粮食饲料提高20%-25%,可节约粮食50%。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发展饲料饲草业,是阜新市优化农业结构和畜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加快畜牧业的全面发展,大力推广以草代粮,在复垦后的土地上种植牧草,对促进牧草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2.2林地潜力本次项目中复垦为林地的面积192.55公顷(2888亩),其中57.77公顷(866亩)规划为林木苗圃,为全项目区提供更新的苗木。79 本项目区域中的林地栽种的乔、灌木主要作用是水土保持,农田防护,其次才是经济用材。对树木的种类做到乔、灌、草相结合,把覆被率提高至60%。在栽种林木的5年内将采取休养生息,这对本区域的生态平衡、木材的蓄积量和今后的经济用材以及林木业深加工具有很大的潜力。对平缓地带的苗圃地采取与农地同样的三项措施,发展苗木培育基地,采用高新技术培育适宜辽西生长的树种,并使其产业化,不但能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使林木业得到可持续发展。而且使本区域的生态环境发生根本的变化。4.3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阜新矿区自1897年开采以来,“开价”和征用了大量农田用于煤矿开采建设。百多年来,各个时期的煤矿业主采掘主导思想不一,尤其是日伪时期的掠夺性的开采,导致了矿区规划无序。解放后,人民政府的矿业主管部门对矿区的规划几经修订,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完全实施和落实。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限制,煤矿使用的土地特点是点多线长、城乡交错,生产区和生活区混杂,土地利用率低。采矿所形成的排土场和矸石山穿插在生产区和生活区,部分沉陷区和排土场重叠。从本项目区域内的排土场和废弃地的土质情况看,排土场的地表为剥离土层、泥质页岩、沙岩和含煤页岩组成。废弃地内有当地居民垦殖的农地,土质为棕壤。79 项目区域内的排土场的复垦,重点要考虑的是页岩和沙岩风化的程度以及是否有充足的水资源。停止排矸土年限在15年以上,煤岩基本风化和自燃已结束的属第一类型区;停止排矸土8-15年,煤岩风化不完全,自燃已基本结束的属第二类型区;停止排矸不足8年属第三类型区。本项目中的新邱西排土场、高德排土场和海州排土场属第一类型,此类排土场地势平坦的土地可以复垦成耕地栽种紫花苜蓿、玉米、大豆和苗木,坡度较大的土地可用于营造用才林、经济林、生态林。经调查,项目区域内适宜栽种的树种有榆树、速生杨树、大扁杏树和枣树。第二类型区的土地,可栽种棉槐或沙棘,平坦的地块可作工业场地。第三类型区的土地主要用于烧砖等。4.4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4.4.1地形条件:项目区域的土地为低山、丘陵、河流阶地。排土场相对高度在20-40米外,项目区内的地形为坡地,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地形条件特殊,施工环境较差,平整土地的工程量相对增加。投资收益的时间相对较长,复垦的土地要在区域内生产环境得到改善后才能得到充分利用。4.4.2土壤条件:项目区域内排土场和矸石山风化的土质中粉沙岩、砾石比例较大,水土保持性差;剥离和挖掘出的表土母质中有机质含量太少,土壤脊薄。因此在复垦的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以减少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因素。4.4.3排灌条件:79 废弃地复垦后,需要有完善的排灌系统,才能确保复垦区农作物的生长。排土场是在平地及缓坡上堆积而成,平均高度为30米。排土场的土地复垦利用,同样需要有充足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灌溉条件。在本地区如果全部采用钻探深井来解决灌溉水源,建设全新的农田排灌沟渠成本过高,限制了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利用矿井常年排出的地下水,截留地表水,改造原有的排灌设施,适当地钻探深井提取地下水,降低农、林业生产成本是本项目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4.4.4土地经营规模:本项目区域的土地是煤矿排土场和矿区废弃地,地形较为复杂。在复垦整理的过程中,将因地制宜地规划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以利于机械化作业和集约管理。本项目复垦的田块要求在今后的规划设计中,耕地单元面积基本上按3-4公顷(45-60亩)设计,林地单元面积基本上按8-10公顷(120-150亩)设计。在复垦整理后,必需按设计单元面积承包给经营者,否则分割面积过小,有可能达不到原设计耕作技术要求,难以实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管理。4.4.5区位条件:本项目所属的3个子项目是根据矸土停排时间而定的。3个子项目分布在整个矿区尚需等待开发的区域内,子项目的周边仍有矿井在生产、排土、运输,这样的区位条件对本项目的实施带来了困难,增加了施工建设费用,将给本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4.4.6资金筹措:本项目复垦资金主要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土地复垦和水利排灌设施建设资金,但在区域外围的基础建设所发生的资金仍需市、区两级筹措。4.5公众参与分析79 阜新煤矿矿区有限的煤炭资源日近枯竭,生产逐渐萎缩,不少矿井相继实施关停破产,全矿下岗放假职工已达五成。探索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确保社会的稳定已是省、市各级政府当前重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复垦整理矿区排土场、废弃地,结合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高新技术的现代化农业、林业和畜牧业,解决矿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深得当地人民群众的欢迎。当地居民支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矿区的排土场和废弃地进行复垦,并表示复垦的过程中不计较个人已投入过的物化劳动。市、区政府各部门和矿务局也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积极为矿区的土地复垦整理做好服务,显示了强大的公众参与热情,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5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5.1规划原则本项目规划的原则:整体规划中首先考虑在汛期行洪、坡地水土流失和阜新地区的低温灾害的预防;在规划中本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对原有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植被和设施要加以保护;在规划设计中对区内生态环境建设费用在资金概算中要列入专项;本次土地复垦后将作为下岗职工股权集中后进行规模经营,新开发的项目区内的土地分布格局,要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5.1.1近期、远期相兼顾本期规划复垦土地1895.74公顷(2.8436万亩),仅为全矿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面积的18.70%。符合区域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远近兼顾,持续开发方针,属近期复垦的地块;本项目复垦的排土场在规划中侧重于对全矿区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79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也兼顾了二期的复垦整理的需求,同时也给第二期的复垦整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考虑到坡地在雨季的侵蚀,本次项目在在规划中将增加了水土流失的工程设施建设,为今后的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和区域性的水土流失提供了防护设施。5.1.2效益本项目的规划以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主导产业为基础,将1895.74公顷矿区排土场和废弃地,复垦为农、林、牧、建设用地和水面。为矿区的经济转型的探索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了机遇;为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具体的保障措施;本项目的具体实施,能调整项目所在地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复垦后区域内形成了完善的农林业的基础设施,形成高质量的农田、林地,使土地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营造成片的生态林、防护林和大面积的牧草栽种,防止了水土流失,控制了沙尘源,改善了区域性的生态环境。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了统一。5.1.3因地制宜本项目以投入产出的效益来确定规划设计标准;以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允许来确定复垦规模;根据土壤适宜性来确定栽种的物种。即:在规划设计中,对原矿区的给排水、供电、道路等生产设施要加以改造利用,以降低本项目的建设成本;本次规划设计范围并不完全按矿务局提供排土场和废弃地的范围来确定,而是根据地面自然条件和项目所需的土地面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来确定复垦建设规模;由于矿区生产原因本项目区域的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有别与阜新地区普遍的规律,在选择栽种物种时初期以耐旱易活的植物作为首选,在营造出一定的生态环境后,再引进新品种。5.1.4工程技术可行性79 项目区域原有的水利工程和农电、道路等配套设施,为项目的土地复垦创造了便利条件;本项目中的场地平整,客土回填,农田作业道路和农用电网架设,农田中常见的沟、渠、涵、闸等水利工程建设都属成熟的工程技术,在工程技术上是可行的。项目区域的自然条件、土壤、气候等状况适宜工程施工所要求的标准。5.2规划依据5.2.1阜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5.2.2阜新市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规划(1997-2010);5.2.3阜新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5.2.4阜新经济转型矿区排土场沉陷区土地复垦整理方案。5.2.5国土资源部颁的《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及相关行业标准、技术规范。5.3项目规划方案与总平面布置说明5.3.1规划目标以发展农、林、牧业来促进矿产资源萎缩矿区经济转型为主要目标,同时大面积地治理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原有耕地质量;通过土地复垦,全面完善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改善农业、林业生产条件和农田、林地生态环境;把项目区建成农、林、牧互相依托有机结合,基础设施完备,整体功能较强的土地整理综合示范区。为农、林、牧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实现阜新地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矿产资源萎缩矿区的经济改型探索发展的新路。项目区土地复垦总面积1895.74公顷,经过项目实施,增加耕地79 1605.72公顷,林地192.55公顷。新增耕地面积占土地复垦面积的84.70%;新增林地面积占复垦面积的10.16%。5.3.2规划标准5.3.2.1土地平整工程本项目的排土场,相对平均坡度45°,呈阶梯状,排土场的土地复垦,主要工程量是排土场内的矸石土方倒运和盘面基土的平整。在利用排土场内的矸石土填平坑凹后,再回填外部客土以保证复垦后耕作层内的有机质含量。耕地平整要求总体高差在30公分以内。单元田块内部高差不超过3公分,因本项目区域的春季降雨量不足70毫米,复垦的耕作土层须厚于40公分;对排土场平整的盘面,在地表层推平后,回填40公分客土。对项目区内少量的居民开荒地,在土地复垦时可先剥离表土,利用附近高处生土和排土场的风化矸土作为基土,回填到设计高度,再用剥离的表土覆盖,保证整理后的土壤耕作层不受破坏。5.3.2.2.农田水利工程本项目区域复垦后的耕地,灌溉水源以地表水、矿井排水为主,以新打深井为辅,设计灌溉保证率为75%;按土质渗水状况分别设计不同质地的排灌沟渠;提水泵站的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设计,永久性建筑物设工程计等级为5级。地势教高的地块,利用周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依靠二级提水引水上山,进行灌溉。地表水取之于新邱西排土场于家沟和海州排土场官山沟附近的天然冲沟地段修建的截水沟和贮水方塘。地下水源主要利用附近深层矿井常年排出的地下水。79 5.3.2.3.道路工程为方便农业生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耕地的道路规划为分支道和田间道两级,支道和田间路采用砂石路面,生产路利用生土夯实。支道路面宽5米,田间道路面宽4米,生产路路面宽2米。林地的规划道路按林业标准设计,在利用原有的矿区生产的道路和拆迁的生产铁路的路基上,将林业生产道按支道设计,道路面宽5米,路面为砂石。林间作业道宽度为3米。5.3.2.4.电力工程本项目区域内60KV以上的供电系统,在本次复垦项目实施中不作调整。10KV的供电线路要作重新布设,使每一个农、林、牧业生产区和产品加工区都有足够容量的动力电源。5.3.3项目用地布局及分布范围5.3.3.1项目实际规划复垦整理面积由矿务局提供的本项目排土场的占地面积为2066.36公顷。因地形、道路、原矿区和基础设施影响复垦面积等诸多原因,实际规划复垦面积为1895.74公顷(28436亩),所占比例为91.74%。表5-1项目实际复垦整理规划面积统计表序号复垦整理区名称占地面积(公顷)实际复垦面积(公顷)所占比例(%)1新邱西部排土场复垦区592.4533545.370092.052高德排土场复垦区218.5311195.900089.643海州排土场复垦区1255.37231154.470091.9679 合计2066.35671895.740091.745.3.3.2项目布局、范围及说明5.3.3.2.1新邱西排土场复垦区新邱西排土场的东、南侧是医巫闾山的边缘,西邻新义铁路,北临新邱露天煤矿采掘坑,规划总面积512.3283公顷(7,684.92亩)。新邱排土场的弃土和矸石主要来自于新邱露天煤矿,由于新邱露天煤矿已破产,排土场已经报废,停止排矸土在15年以上,自燃结束,排土场的大部分表层煤矸石已风化为一定深度的土壤基质,不少地块被东三合屯的百姓垦荒种田。本复垦区域地势为阶梯状,矸石、土壤排放相对集中,盘面较平坦。区内原排土作业铁路由东往西横贯而过,复垦施工条件较为优越。基于排土场土质中风化后的粉砂岩、砾岩和煤页岩成分较大,土体松散,结构不良,水分和有机质积存困难,复垦后需要有较长时间才能演替成耕地。所以在本排土场复垦区域中,对土层较厚的盘面,规划为耕地种植牧草,覆盖40公分的表土层;对急陡的坡面,规划为林地,早期应栽种耐旱、耐碱、耐瘠薄的各类乔、灌树种以加速土壤的演替过程。表5-2新邱西排土场矸石区表层碎屑含水量及pH值测定(平均)采样深度(厘米)pH值含水量(%)157.457.21307.769.34608.2410.5779 表5-3新邱西排土场表土、母质区表层含水量及pH值测定(平均)采样深度(厘米)pH值含水量(%)157.1011.5307.2114.1607.2617.6(注:因高德排土场和海州排土场的土层水量及pH值的测定量与新秋西排土场的测定平均值基本相同,故以下不再赘述。)由于排土场的矸石风化程度不一,本区域内的地块格局是因地制宜按原有的盘面布设。本项目区的支道路面宽5米,利用原东三合屯的作业道路向西分叉延伸,通向各盘面。田间道路面宽4米,生产路路面宽2米。项目区内与道路交叉涵洞5米长的20处,4米长的12处,总计32处。排土场复垦后,其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于新邱八井常年排出的地下水和周边的地表水,不足部分打深井提取地下水补充。在排土场南缘的自然形成的约100米宽9,500长的冲沟地带,选择适宜坝址修建112米长3米高的拦水坝拦蓄地表水,约贮水19万立方米,用二级提水,将水引至30米高处,再顺坡自流灌溉。5.3.3.2.2高德排土场复垦区高德派排土场地处阜新市市区的东部,本区域的规划将以侧重于生态建设,以减弱春季矿区尘土对市区的污染。本复垦区规划面积为79 195.0018公顷(2,925亩),其中A区为工矿废弃地,面积128.5883公顷(1,929亩),B区为排土场,面积66.4135公顷(996亩),北面是新义铁路,西临海州露天煤矿采矿坑。矿区生产运输铁路和矿区公路由北往南将该区分为东西A、B两区。A区靠近海州露天矿,该矿目前仍在生产,坑内地块虽属稳沉区但不拟复垦,目前A区中有部分地块在不稳沉区域,但并不妨碍本次规划为人工牧草地。在A区的西北部规划1.6公里长,50米宽的防护林带。本项目区域北部同样留出50米的绿化林带;全区回填土源主要取之于高德排土场;A区的灌溉水源主要靠深井提取地下水和高德一井排出的矿井水作为补充水源。高德排土场B区规划为林地,规划面积66.4135公顷(996亩)。该排土场毗邻高德沉陷区,在规划高德沉陷治理区时,回填取土的土源就在该排土场。所以在完成沉陷区的治理后,排土场能形成较大的盘面,这对今后的林木生长和林业生产带来了较有利的条件。高德排土场B区停排矸石土已在15年以上,土质条件与新邱排土场相似,在土地平整后,在风化的矸石粉状土质上需要覆盖35公分地表土,以增加土壤的含水保肥量,以利于复垦后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好转。该项目区域的林业生产作业路,沿原生产铁路顺坡向上而建,路宽5米,通达各盘面。灌溉水源利用与高德排土场相接处,修建两个占地450平方米的方塘,拦截周边地表水,方塘的贮水经加压提水,引水上坡。项目区内与道路交叉涵洞5米长的12处,4米长的8处,总计20处。5.3.3.2.3海州排土场复垦区79 海州排土场的东、南侧是医巫闾山的边缘,西部靠近新义铁路,北临海州露天煤矿采掘坑,规划总面积1154.47公顷(17317亩)。海州排土场的弃土和矸石主要来自于海州露天煤矿,由于海州露天煤矿坑内已有充分的区域可供采掘剥离土层的堆放,排土场已经停止排矸土在15年以上,自燃结束,排土场的大部分表层煤矸石已风化为一定深度的土壤基质,可以作为复垦后耕地的基土。海州排土场是项目区中复垦面积最大的一个,排土场的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各排土盘面的高差较大。本次规划根据项目区域内各盘面的高差和原有的生产道路(含尚未拆迁的铁路),因地制宜地将整个区域分割为29个单元。大部分单元规划为可调整人工草地。在不拟机械耕种的单元地块规划为林地。在沿交通较为方便的7#、14#和23#地块,分别布设了综合区、牧草加工厂和畜牧场。本项目的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于高德一号井(孙家湾矿井)排出大量的矿井水和东南部山地的地表水。本次规划在高德一号井建造一座矿井水沉淀池和泵站,用于项目区北部的灌溉水源。在项目区域的东南侧自然形成的水坑附近,修筑一条549米长3米高的拦水坝,拦截官山沟的地表水,使其形成一个面积近30公顷的水域,贮水60万立方米,作为项目区南部地区的灌溉水源。在项目区域的1#地块布设4个地下贮水池,在4#、12#、17#、18#和27#地块各布设一个地下贮水池。项目区内支道宽度为5米、田间路宽4米,与道路交叉涵洞5米长的28处,4米长的20处,总计48处。79 5.3.4项目区域土地复垦后地类数量本项目土地复垦总面积1895.74公顷,其中耕地1605.72公顷,林地192.55公顷,居民点、工矿用地17.38公顷,交通水利用地32.77公顷,水域47.32公顷。表5-4项目区域土地复垦后地类统计表(公顷)地类区域名称总面积耕地(含菜地、牧草种植地)林地居民点、工矿用地交通水利用地水域新邱西排土场545.37443.763671.934.109.056416.52高德排土场195.90126.018266.412.57180.90海州排土场1154.471035.938454.2113.2821.141629.90合计1895.741605.7202192.5517.3832.769847.325.4项目主要工程内容5.4.1土地平整工程本项目中的排土场和工矿废弃地的回填和平整都按5.3.2.1章节中的标准和方式执行。排土场各盘面之间陡坡须覆盖表土20公分,以便种植灌木防止水土流失,在以下各子项目中不再重复叙述。5.4.1.1新邱西排土场土地平整新邱排土场需要平整土地面积528.85公顷(不含水域16.52公顷),由于排土场在矿区生产排土时已经形成7个盘面,矸石和剥离土分布较为规则,该项目的平整主要是将原集中堆放的剥离土进行倒运,倒运的土层为1米,倒运土方量为495万立方米。地表平整后,对矸石风化的盘面进行40厘米的客土覆盖。79 5.4.1.2高德排土场土地平整本复垦区面积195.90公顷。A区靠近海州露天坑,地势低洼,土地平整面积为128.5883公顷,需要倒运回填102万立方米的矸石土,在A区的南端约39公顷的面积尚未稳沉,回填土方时将要增加30万立方米。本区域回填土方主要取自高德排土场的矸石土,所以在耕作层平整时应回填土质较好的表土,以保证水分和有机质的积存,达到可调整人工草地的技术标准。B区面积66.4135公顷,是A区平整土地的土源,结合对A区的回填取土,B区按盘面的高差和原有的生产路规划平整出三个盘面,倒运土石方22.34万立方米。A、B两区的矸石土方倒运量总计为154.34万立方米,挖掘贮水方塘面积0.9公顷,土方约4.5万立方米。5.4.1.3海州排土场土地平整本项目区复垦面积1124.57公顷(不含29.9公顷的水域),项目区域内因当时海州露天矿生产排土形成8个盘面。在平整土地时,应从排土场高处向南推土,扩大各盘面的水平面积,同时使各盘面略向东倾斜,以利于雨季排水。排土场的南部集中较多的剥离土,在平整时可以作为复垦地块的土源,本区域的倒运矸石土方量为986.42万立方米。5.4.2农田水利工程5.4.2.1农田排水工程规划5.4.2.1.1新邱西排土场排水工程规划79 新邱西排土场在土地复垦时,使各盘面由北向南微倾,雨季雨水可顺田间作业路旁的排水沟渠汇总排入南部冲沟,再经西部新义铁路桥涵排入细河。5.4.2.1.2高德排土场排水工程规划A区地处海州露天坑的北缘,A区地块的排水顺地势流入海州露天坑进入矿区排水系统。B区的排水经涵管和沟渠向其东侧的细河上游分支排水。5.4.2.1.3海州排土场排水工程规划本项目区的各盘面高差较大,规划后的地形呈梯田状,排水比较容易。项目区内的排水沟沿田间作业路布设,北部和中部的排水流向东部的官山沟,南部排水流向附近的天然冲沟,经西部新义铁路桥涵排入细河。5.4.3.2农田灌溉工程规划阜新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为550毫米,主要集中在7、8、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8%。春季干旱少雨,降水量为67.0毫米。本次复垦的地类主要为耕地和林地。灌溉水源以地下水为主(包矿井水),地表水为辅,灌溉工程全区域统一规划。5.4.3.2.1水源选择与灌溉水量的分析地下水:项目区地下水补给方式以细河和支流侧向补给为主,地表水渗漏补给为辅,含水层最大厚度6.28米,地下水资源相对阜新其他地区比较丰富。在12平方公里内计算地下水的补给量为4,500立方米/日,天然储量为1,000万立方米,调节储量450万立方米。79 矿井水:矿井水是项目区地下水的一部分,矿井每年正常涌水量为3,555万吨,阜新矿务局利用矿井水,主要用于生产和生活。年均用水1,209万吨,仅占年正常涌水量的34%左右。近年来矿区资源萎缩,矿井水的利用率下降,大量矿井水外排流失。表5-5本项目区域内各矿井、露天(15年)内涌水量矿井别涌水量立方米/时最大正常新邱矿竖井240200中部井2115东部井7870高德井一井9179七井268192一号井5748海州露天矿排水坑484374三号排水坑121113四号排水坑150133五龙井竖井657538二井3627平安井四井190165五井206195七井4227王营矿竖井126109地表水:阜新地区的年降水量如下表。通常地表水只能解决雨季农田灌溉用水,但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形特点,对新邱排土场和海州排土场附近的天然冲沟进行护坡筑坝拦蓄地表水,按设计库容能贮水约106万立方米。表5-6阜新地区降水量年内分配表月份12345678910111279 典型年降雨量mm2.23.18.29.520.736.8183.9163.581.626.710.63.2比例(%)0.40.561.491.733.766.6933.4429.7314.844.851.930.58根据以上分析,阜新地区在4、5、6月份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2.18%,春旱是制约阜新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项目区农田和林地的春季灌溉用水主要以提取地下水(矿井水)为主,以地表水为辅。新邱西排土场复垦区灌溉用水量分析:该项目区内耕地面积443.7636公顷(6656亩),林地面积为71.93公顷(1079亩)耕地灌溉用水量Q1:面积S=4437636m2浇灌高度L=0.05m灌溉周期C=20天自然降雨Y=50%注:本项目区域内的耕地主要以种植苜蓿、玉米、花生为主,所以灌溉周期取20天Q1=S×L×Y/C=4437636×0.05×0.5/20=5547m3/天林地灌溉用水量Q2:面积S=71.93hm2杨树造林密度P=1100株/hm2周期内每株灌水量G=0.2m3/株灌溉周期C=30天自然降雨量Y=50%林地灌溉用水量Q2=S×P×G×Y/C=71.93×1100×0.2×79 0.5/30=264m3项目区每天灌溉最少用水量Q=Q1+Q2=5547+264=5811m3水源选择:沿项目区南端的贮水沟900米周围,布设机井9眼,直径800mm,井深20米,根据本区域水文资料预计,每口井抽水量为600m3/d,共能提供5400m3/d,加之贮水沟贮水量约为200000-370000m3完全能满足本区域植物生长期内的灌溉水量的需求。项目区的北部新邱八井的矿井水排放系统调整后,其矿井水是本项目区灌溉水的后备资源。高德排土场复垦区灌溉用水量分析:该项目区内耕地面积126.0182公顷(1890亩),林地面积为66.41公顷(996.15亩)耕地灌溉用水量Q1:面积S=1260182m2浇灌高度L=0.07m灌溉周期C=7天自然降雨量Y=50%注:本项目区域内的耕地主要以种植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为主,所以灌溉周期取7天Q1=S×L×Y/C=1260182×0.06×0.5/7=5400m3/天林地灌溉用水量Q2:面积S=13.6641hm2杨树造林密度P=1100株/hm2周期内每株灌水量G=0.2m3/株灌溉周期C=30天79 自然降雨量Y=50%林地灌溉用水量Q2=S×P×G×Y/C=13.6641×1100×0.2×0.5/30=50m3项目区每天灌溉最少用水量Q=Q1+Q2=5400+50=5450m3水源选择:在项目A区东侧沿2400米的田间作业路,布设机井9眼,因离海州露天矿距离较近,根据本区域地勘资料预计,井管直径800mm,井深要求达30米,才能保证每口井抽水量为600m3/d,共能提供5400m3/d,可以满足本区域植物生长期内的灌溉水量的需求。A区北侧的高德一井,地下矿井水正常涌水量79m3/h,经处理后每天能提供1600m3的灌溉水后备资源。在项目B区的西侧已经规划布设两个面积各为450m2的贮水方塘,深5.2米,设计贮水量为1800-2700m3,在贮水方塘附近布设一口机井,Q=35m3/h,H=15mH2O,N=7KW,向方塘补水,再由加压水泵提水上坡,其水量能满足林木生长期内的灌溉水量的需求。海州排土场复垦区灌溉用水量分析:该项目区内耕地面积1035.9384公顷(15539亩),林地面积为54.21公顷(813.15亩)耕地灌溉用水量Q1:面积S=10359384m2浇灌高度L=0.05m79 灌溉周期C=20天自然降雨Y=50%注:本项目区域内的耕地主要以种植苜蓿、玉米、花生为主,所以灌溉周期取20天Q1=S×L×Y/C=10359384×0.05×0.5/20=12949m3/天林地灌溉用水量Q2:面积S=54.21hm2杨树造林密度P=1100株/hm2周期内每株灌水量G=0.2m3/株灌溉周期C=30天自然降雨量Y=50%林地灌溉用水量Q2=S×P×G×Y/C=54.21×1100×0.2×0.5/30=199m3项目区每天灌溉最少用水量Q=Q1+Q2=12949+199=13148m3水源选择:本项目区的灌溉水源由南北两部分组成。北部水源地:北部孙家湾矿矿井水涌水量为80m3/h,每天排水1920m3,水量稳定,水质较好,拟建一个矿井水净化场对其进行简单处理后就能达到农田灌溉用水标准,可利用水量为1632m3/d。在水处理场附近布设8眼机井,直径800mm,井深20m,每眼井预计抽水量为600m3/d,总抽水量为600×8=4800m3。北部水源地的可供水量为6432m3/d。南部水源地:沿项目区南端的官山沟筑坝拦蓄地表水,形成一个水面为29.90平方米的贮水沟,贮水量约为350000-670000m379 。并在贮水沟10公里布设机井11眼,直径800mm,井深20米,根据本区域水文资料预计,每口井抽水量为600m3/d,共能提供6600m3/d,加之贮水沟能提供调节水量1000m3/d,南部水源地的可供水量为7600m3/d。本项目区南北两水源地的总供水量为14032m3/d>13148m3/d能满足本区域植物生长期内的灌溉水量的需求。5.4.3.2.2灌溉方案的选择和渠系布置本项目区内的新邱西排土场、高德排土场和海州排土场灌溉采用二级提水直接上坡。供水管路,因高差在70米至120米,选用DN200无缝钢管焊接,直埋。各机井供水用管用DN100高压聚乙稀塑料管。为节约用水在排土场内布设钢筋混凝土地下贮水池。各贮水池之间的补给管路采用DN100铸铁管。各地块的灌渠设计为梯形,半地上形式布设,灌渠口宽为1.9米,底宽0.5米,渠深0.7米,内边坡比1:1。因排土场的土质保水性能差,建议采用氯氧镁梯形水槽衬套,防渗节水,梯形灌溉槽截面边长2.48米。本项目区内的渠系主要是沿道路走向布设,排水沟渠主要是用于雨季、汛期田间的排水,通常根据地块的地势高差来布置,其长度比灌渠要短。排水沟设计为梯形,地下形式布设,沟口宽1.3米,底宽0.3米,沟深0.5米,内边坡比1:1。新邱排土场复垦区和海州排土场复垦区的两个贮水沟,采用石块护坡,坡比为1:0.75。表5-6项目区域内渠系布置数量表单位:公里项目区域名称渠系总长支渠斗渠备注灌渠排沟灌渠排渠新邱西排土场29.676.215.3610.127.98不含规划田块内的渠系布设79 高德排土场13.733.503.213.793.23不含规划田块内的渠系布设海州排土场82.8620.1819.0323.4820.17不含规划田块内的渠系布设合计126.2629.8927.6037.3931.38不含规划田块内的渠系布设5.4.3.2.3.井群、泵站、蓄水池布设新邱西排土场复垦区需灌溉的耕地面积443.7636公顷(6656亩)和林地面积为71.93公顷(1079亩),灌溉用水量为5811m3/d,灌溉用水由DG155-30型2台加压泵提取沟内贮水灌溉(1台备用),Q=100m3/h,H=180mH2O,电动机N=125KW;在贮水沟附近打井9眼,直径800mm,井深20m,采用6JD-36潜水泵9台,Q=36m3/h,H=152mH2O,电动机N=30KW;在项目区的最高盘面内,建四座600m3的钢筋混凝土地下蓄水池,配8台10JQ80-40型潜水泵(4台备用),Q=85m3/h,H=34mH2O,电动机N=17KW高德排土场复垦区需要灌溉的耕地面积126.0182公顷(1890亩),林地的面积66.41公顷(996亩),灌溉用水量A区为5400m3/d,B区为50m3/d。A区打机井9眼,直径800mm,井深30m,采用6JD-36潜水泵9台,Q=36m3/h,H=152mH2O,电动机N=30KW/。B区在贮水方塘建泵站2座,设加压泵4台(2台备用),Q=20m3/h,H=60mH2O,电动机N=7KW;方塘附近打机井1眼,直径30mm,井深20m,采用10JQ80-40潜水泵1台,Q=25m3/h,H=34mH2O,电动机N=7KW。在B区的最高盘面建两座200m3石砌地上贮水池,由水池闸门控制灌溉水量,自流灌溉。海州排土场复垦区79 需灌溉的耕地面积1035.9384公顷(15539亩)和林地面积为54.21公顷(813亩),灌溉用水量为13148m3/d(北部用水量6432m3/d、南部用水量6716m3/d)。项目区北部在孙家湾矿建矿井水净化处理设备一套,水处理能力Q=100m3/h,选DG155-30水处理站加压泵两台(1台备用),Q=100m3/h,H=180mH2O,电动机N=125KW。打机井8眼,直径800mm,井深20m,采用6JD-36潜水泵8台,Q=36m3/h,H=152mH2O,电动机N=30KW。在项目区1#地块建4座和在4#地块建1座600m3的钢筋水泥混凝土地下蓄水池,配10台10JQ80-40型潜水泵(5台备用),Q=85m3/h,H=34mH2O,电动机N=17KW。项目区南部灌溉用水由DG155-30型2台加压泵提取沟内贮水灌溉(1台备用),Q=100m3/h,H=180mH2O,电动机N=125KW;在贮水沟附近打井11眼,直径800mm,井深20m,采用6JD-36潜水泵11台,Q=36m3/h,H=152mH2O,电动机N=30KW;在项目区的8#、12#、13#、17#、25#地块分别建1座600m3的钢筋水泥混凝土地下蓄水池,配10台10JQ80-40型潜水泵(5台备用),Q=85m3/h,H=34mH2O,电动机N=17KW。在每个项目区内布设的蓄水池之间,均由管道连接,选用DN200无缝钢管焊接,直埋。表5-7项目区域内井群、泵站、蓄水池布设数量表项目区域名称蓄水池(座)79 机井(眼)及潜水泵提水加压泵(台)蓄水池加压潜水泵(台)新邱西排土场9248高德排土场1042海州排土场1941020合计38101628本项目的各分区的农田排灌规划的依据,井群泵站布设,将按照《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GB50288—1999和《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1997的标准进行。5.4.3.2.4排灌电气工程规划本项目对矿区原有的60KV供电系统不作调整,因区域内道路需要重新规划,所以10KV供电系统的电力配套设备和供电线路要作相应调整。排灌采用10KV高压单回路供电,变压器两侧电压为10/0.4KV。供电方式:机井(深井)泵站,井距远的采用一台变压器与一台电动机(泵)相接,各泵站之间的输电线路电压为10KV,井距近的采用一台变压器与数台电动机(泵)相接,各泵站之间的输电线路电压为0.4KV;二级提水泵站采用一台变压器与两台以上的电动机(泵)相接,各泵站之间的输电线路电压为0.4KV。表5-8 项目区域内输变电及电动机(水泵)布设数量表项目区域名称电力变压器(台)电动机(台)输电线路(公里)新邱西排土场200KVA×1150KVA×1120KVA×1100KVA×1125KW×2(备用1台)30KW×917KW×8(备用4台)5.379 高德排土场40KVA×920KVA×110KVA×130KW×97KW×5(备用2台)4.5海州排土场250KVA×1200KVA×1150KVA×2100KVA×220KVA×10125KW×4(备用2台)30KW×1917KW×2017.65合计317627.45复垦区域的排灌供电系统,在利用阜新矿区生产供电系统时,可以选择最佳的接入地点,但必须兼顾矿区生产范围内的电力负荷状况。5.4.3.2.5道路规划本项目分区之间已有原生产道路通行,对外交通完全可以满足。在规划项目分区内部通道时,首先考虑利用原有生产作业道路,不足部分才加以补充。根据《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对各项目分区道路规划为:支道路宽5米,路基宽7米,高出地面0.6米;田间道路宽4米,路基宽6米,高出地面0.5米;生产路宽2米,路基宽3米;支道、田间道路面为砂石,生产路路面为土。本项目道路规划采用道路沟渠结合的形式,支、斗、农三类沟渠随路建设。表5-9 项目区域内道路布设数量表单位:公里项目区域名称道路总长支道田间道备注新邱西排土场16.336.2110.12不含生产路的布设高德排土场7.293.53.79不含生产路的布设79 海州排土场43.6620.1823.48不含生产路的布设合计67.2829.8937.39不含生产路的布设5.4.3.2.6拦水坝规划在新邱西排土场于家沟和海州排土场官山沟附近的天然冲沟地段,各建一座浆砌石坝,拦蓄地表水。拦水坝的建筑级别为5级,按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坝高3米,坝顶宽5米,坝基20米,两座坝的长度分别为112米和549米。5.4.3.2.7田块规划田块耕作方向为南北向,本复垦的地块属于坡地梯田,大面积的宗地形状按排土场盘面自然型状设计,地块耕作区基本为长方形。项目区作物生长期主导风向为偏南风,作物南北向种植,有利于防止风害。另外,旱田末级排水沟(斗沟)平行与种植方向,有利于田间排除雨季洪水。本项目将复垦后的65%耕地规划种植紫花苜蓿,其主要原因是:在复垦后的土地上种植紫花苜蓿草,加速生地向耕地转化增加土壤肥力;为矿区经济转向畜牧产业提供定量的优质牧草;为改善本区域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为在两年后改种其他农作物提供了有利条件。林地按排土场平整后的盘面大小而定,树木栽种方向主导为南北。5.4.3.2.8防护林规划项目中的高德排土场复垦区中的A区的西北部在800米铁路沿线栽种50米宽的防护林带。79 在各项目区域内的各类道路两侧布置护坡防护林,在坑塘和贮水沟布置护岸林,防护林一般为两行,行距1.5米,株距1.5米。5.4.3.2.9项目主要工程量表5-10  项目区主要工程量区域工程项目新邱排土场高德排土场海州排土场合计备注土方倒运(万立方米)495154.34986.421635.76土方倒运主要在各项目区域内机械平整土地(公顷)528.85195.901124.571849.32不含水域、沟渠土地面积挖掘土方(万立方米)1.362.953.748.05客土回填(万立方米)180.4997.35381.55659.39主要是复垦后耕作层土壤回填,不含修筑道路回填土方修建支道(公里)6.213.520.1829.89修建田间路(公里)10.123.7923.4837.39修筑供水管道(公里)2.101.309.9113.31修建拦水坝(米)112549661修建支渠(公里)11.576.7139.2157.49土方量含在挖掘土方中修建斗渠(公里)18.107.0243.2168.77土方量含在挖掘土方中修建涵洞(米、处)148(32)92(20)220(48)460(100)输电线架设(米)530045001765027450变压器安装(台)4111631配电盘安装(台)4111631打井(眼)9101938安装潜水泵(台)17103956提水泵(台)24410井房、提水泵房(间)14123157栽种生态林、防护林、经济林(万株)10.0910.2011.7832.0779 栽种灌木丛(公顷)3.111.7512.1116.975.5项目进度计划2002年1月—2002年3月实地调查、立项、可研论证、前期准备工作2002年4月—6月规划设计2002年6月—2003年6月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建筑堤坝2002年7月—2003年10月林业配套、农田水利设施、道路沟渠、电力安装2003年9月—2003年12月工程收尾2003年12月竣工验收,完成验收后的未尽事宜具体工程详见项目工程进度表:项目工程进度计划表序号工程项目2002年2003年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项目前期立项可研2规划设计3土地平整4道桥工程4-1桥涵敷设4-2道路修筑5水利设施6电力安装79 7防护林带8工程首尾9竣工验收注:虚线表示工程准备阶段6投资估算6.1投资估算依据本项目投资估算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辽宁省统一基价表》、《辽宁省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1998)》、《辽宁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关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补充规定的通知》、《辽宁省工程造价信息定额标准》、以及当地同类项目的竣工决算书等资料进行估算。6.1.1投资估算过程在参考地方水利、水电、土建定额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当地物价、建筑等部门的论证,依据规划设计方案,确定工程量所需工程施工费用。6.1.2投资内容6.1.2.1土地平整土地平整是土地复垦必不可少的工程,它区别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水利项目的工程,79 本项目对矿区排土场的土地平整,需要使用大功率的推土机械,倒运排土场的风化矸石土,所涉及到的土方量要远远大于其他的土地开发和复垦项目,所以土地平整的费用占投资的比重较大。本项目的土地平整工程是指机械土地平整,挖掘土石方,回填土石方。6.1.2.2农田水利本项目的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排灌系统中的输水工程、部分梯形槽农渠防渗处理、水工建筑物、堤坝建筑、提水工程、供电工程。6.1.2.3道路工程本次规划将道路工程分支道和田间道路两类,考虑到本次复垦是工矿废弃地的复垦,故纳入投资范围内。(本次可研对生产路忽略不计,具体布设在规划设计中考虑)6.1.2.4其它工程其它工程主要是农田防护林、生态林、经济林工程纳入估算投资范围之内。6.1.2.5.设备购置本项目购置的主要设备是电力变压器、配电箱和各类水泵。6.1.2.6其他各类费用本项目的其他各类费用是指,前期工作费用、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不可预见费。6.2投资估算、总投资及年度投资6.2.1工程投资估算6.2.1.1土地平整6.2.1.1.1土方倒运79 为平整排土场盘面,扩大水平有效种植面积,新邱西排土场倒运土方量495万立方米,高德排土场A区倒运土方量132万立方米,B区倒运土方量22.34万立方米,海州排土场倒运土方量986.42万立方米,总计1635.76万立方米。机械推土倒运费为2.90元/立方米,需要费用4743.70万元。6.2.1.1.2挖掘土方量排灌沟渠和贮水方塘的挖掘土方量为8.05万立方米,按4.73元/立方米计算,需投资33.07万元(本项费用中包括了斗、支渠的修建费用)。6.2.1.1.3客土回填回填总面积659.39公顷,本项目区域将以牧草、苗木经济作物为主,回填含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使土层达0.4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回填土方计263.76万立方米。按5.2元/立方米计价,运距2.5公里,需投资1371.53万元。6.2.1.1.4地面机械平整机械土地平整是指在客土回填后,对复垦土地耕作层的平整1798.2702公顷(耕地1605.7202公顷、林地192.55公顷),按0.27元/平方米,需费用485.53万元。6.2.1.2拦水坝拦水坝设计为浆砌石坝。新邱排土场的拦水坝长112米,海州排土场的拦水坝长594米,坝高3米,坝顶宽5米,坝基宽20米,动用土方量24787.5立方米。参考同类标准堤坝造价37.50元/立方米(包括泄洪设施和辅助设施),总造价为92.95万元6.2.1.3打井在项目区域内,细河河谷地带的含水层是砂砾石,打37眼井深79 30米、直径80厘米的机井,按当地打井平均价格2.2万元/眼计算,需经费81.4万元;打1眼井深20米、直经30厘米的机井,按当地打井平均价格1.2万元/眼计算,需1.2万元,总计需费用82.6万元。6.2.1.4供电系统架设高压线输电线路27.45公里按当地农用电安装部门经验估算,10KV农用输电线路,每架线1000米费用约为在11.5万元(包括电线杆、导线、金具和电力增容费等),需经费393.13万元。安装变压器(包括安装配电箱)31台,本项目规划设计的变压器容量较大,配电控制盘比较复杂,安装费应按19,670元/台计算,需经费60.98万元。两项合计为454.11万元6.2.1.5涵管在项目区域的支道和田间路下铺设涵管100处,直径1.2米,长2米的涵管230根,460延长米,按当地过路涵管实际经验造价4,700元/处(4-5米宽路面)计算,需经费47万元(包括购置涵管价和基础材料)。6.2.1.6灌渠防渗本项目区内灌渠总长67.28公里,灌渠截面边长2.48米,内用氯氧镁梯型水槽衬套,衬套面积16.69万平方米米的参考价2.5元/平方米,需经费41.73万元。6.2.1.7道路支道路面为硬质沙石(以矸石土为主要回填土),面宽为5米,路基为7米,高为0.6米,横断截面3.6平方米,总长度为29890米,需动用土石方107604立方米,按5.2元/立方米,需经费55.9579 万元,折合每公里1.87万元。田间作业路,路面宽4米,路基宽6米,高0.5米,横断截面2.5平方米,长37390米,需动用土石方93475立方米,按5.2元/立方米,需经费48.60万元,折合每公里1.30万元。机械碾压面积299010平方米,按0.57元/平方米,需经费17.04万元。本项目道路建设总造价121.59万元。6.2.1.8其他工程在总长67.28公里的支路、田间路两侧及高德项目区西侧900米长50米宽的防护林带,栽种杨树10.89万株,选用两年生截干苗,每棵2.2元,需投资19.60万元。复垦林地面积192.55公顷,种植各类树苗21.18万株,选用一年生截干苗,每株1.8元需要投资23.29万元。在贮水沟护岸,排土场盘面斜坡栽种紫穗槐16.97公顷(251亩),每亩100元,需投资2.51万元。三项合计64.59万元。6.2.1.9供水系统56台潜水泵的安装,按2515.29元/台计算,需经费14.09万元;10台提水泵的安装,按1864.37元/台计算,需要经费1.86万元;泵房为9平方米/间,共57间,按450元/平方米造价计算,需要23.08万元;矿井水净化处理设备安装费1.3万元;14座蓄水池建造,每座体积为600立方米,总计8400立方米,按200元/立方米造价计算,需要168万元;79 高德复垦区的两座方塘总体积为4212立方米,按80元/立方米的造价计算,需要33.7万元;供水管道总长13305米,安建费用需要252.86万元(其中DN200无缝钢管5005米,购置安装单价290.52元/米;DN150铸铁管6000米,购置安装单价159.92元/米;DE100高密度塑料管2300米,购置安装单价50元/米)。供水系统购置安装总费用为494.89万元。6.2.1.10设备购置购置变压器31台,其中:250KVA×1,单价4.2万:200KVA×2,单价3.6万/台:150KVA×3,单价2.4万/台:120KVA×1,单价2.0万/台:100KVA×3,单价1.8万/台:40KVA×9,单价1.2万/台:20KVA×11,单价0.9万/台:10KVA×1,单价0.8万/台)需费用47.5万元;购置潜水泵56台,平均按18,500元/台计算,需费用103.6万元;购置加压泵6台(Q=100m3/h.N=125KW)按25,500元/台计算,需要15.3万元,购置二级加压泵4台(Q=30m3/h,N=7KW),按12,000元/台计算,需要费用4.8万元,计20.10万元;购置配电箱31台,(其中8台主控制柜,按11,400元/台计算;23台配电箱,按平均3,500元/台计算,)需费用17.17万元;购置矿井水处理床1台,24.48万元。合计212.85万元6.2.2总投资79 本项总投资中不包括复垦区域内的居民动迁费和其他补偿费用,该两项费用由市政府和矿务局负责解决。6.2.2.1建设内容、工期、总资金表6-1 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工期及投资估算表项目单位任务量投资(万元)建设工期项目总规模公顷1895.749524.292002.6--2003.12土地复垦公顷1849.32一.工程施工费8246.141.土地平整6633.832002.6--2003.6(1)土石方倒运万立方米1635.764743.70(2)挖掘土方万立方米8.0533.07(3)客土回填万立方米263.761371.53(4)耕作层机械平整公顷1788.27485.532拦水坝万立方米2.4892.952002.6--2002.123.打井眼3882.62002.10--2003.74.供电系统454.112002(1)输电线架设公里27.45393.13(2)变压器,配电箱安装台3160.985.涵管敷设米46047.002002.4--2003.96.灌渠防渗平方米16.6941.732003.2--2003.47.道路修筑121.592002.5--2002.6(1)支道公里29.8955.952002.10--2003.6(2)田间作业道公里37.3948.602002.10--2003.6(3)机械碾压公顷29.917.042002.10--2003.68.其他工程64.592002.4-2003.4⑴防护林栽栽植万株10.8923.9679 (2)生态,经济林栽植万株21.1838.12(3)紫穗槐栽植公顷16.972.519.供水系统工程494.892002.10--2003.12⑴潜水泵安装台5614.09(2)加压泵安装台101.86(3)泵房建设间5723.082002.10--2003.7(4)矿井水处理床安装台11.30(5)蓄水池建筑座14168.00(6)贮水方塘建筑立方米421233.7(7)供水管道敷设公里13.31252.8610.设备购置费212.85(1)变压器台3147.5(2)潜水泵台56103.6(3)加压泵台1020.10(4)配电箱台3117.17(5)矿井水处理床台124.48二、前期工作费577.23三、竣工验收费247.38四、业主管理费181.42五、不可预见费272.12项目投资总估算额=前期工作费+工程施工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不可预见费=577.23+8246.14+247.38+181.42+272.12=9524.29万元。①前期工作费:工程施工费×7%=577.23万元。②工程施工费:8246.14万元。③竣工验收费:工程施工费×3%=247.38万元。④业主管理费:[①+②+③]×2%=181.42万元。⑤不可预见费:[①+②+③]×3%=272.12万元。6.2.2.2投资估算分析表6-2  土地复垦项目经费估算分析表序号项目名称金额(万元)占总金额比例(%)79 1工程施工费8,246.1486.581-1土地平整工程6,633.8369.651-2农田水利工程1,213.2812.741-3道路工程121.591.281-4其它(林网)工程64.590.681-5设备购置212.852.232其它费用1,278.1513.422-1前期工作费用577.236.062-2竣工验收费247.382.602-3业主管理费181.421.902-4不可预见费272.122.863项目总投资9,524.29100.006.2.3工作、投资进度计划2002年1月—2002年3月实地调查、立项、可研论证、前期准备工作,投资60万元。2002年1月—2002年4月土地勘查、规划设计,施工设计、项目招标、工程监理,投资230万元。2002年6月—2003年6月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修筑堤坝、田间道路、林业配套设施、施工监理、业主管理,投资5,384万元。2003年4月—2003年10月植树种草、农田水利设施配套、生产路沟渠、电力安装竣工验收,业主管理、投资3,100万元。2003年10月—2003年12月工程收尾、竣工验收、业主管理、设计变更、漏项工程、不可预见费、投资750.29万元。7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79 7.1土地权属现状整个项目区内土地的权属原则上应属国有土地,但因历史的原因,矿区中的极少量地块依然有所有权属不清情况以及使用权的纠纷,需要协调解决。7.2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建议将复垦后的国有土地与当地村集体按相当面积置换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有利于国有土地权属管理。具体的调整方案由当地的国土管理部门去制定,报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土地复垦项目办公室去实施。8项目组织实施管理8.1项目领导机构设置8.1.1领导小组项目所在地的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土地资源合理复垦、利用和保护工作,将该项目区的土地整理列为区政府2001年至2003年的重点实施工程,纳入了议事议程,组建了“阜新矿区土地复垦整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为:组长:姚志平(阜新市人民政府市长)副组长:曹元(阜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学海(阜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成员:吕品杰(阜新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杨家玺(阜新市财政局局长)薛景歧(阜新市建委主任)79 马如军(阜新市农村经济发展局局长)柳树杨(阜新市林业局局长)何伟(阜新市环保局局长)黄群力(阜新市新邱区区长)包风林(阜新市太平区区长)李国强(阜新市海州区区长)刘国彬(阜新市细河区区长)8.1.2办公室领导小组下设土地复垦办公室,成员有市国土资源局、新邱区人民政府、太平区人民政府、海州区人民政府组成,负责行政协调、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等事项,办公室设在阜新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各局和项目所在地政府等单位抽调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8.1.3工程指挥部复垦项目工程指挥部由阜新市国土资源局组建,负责工程建设、财务管理、物资供应、人员调配、实施监督等职责。指挥部下设计划、财务、工程、综合四个组,分别管理相关事宜。8.2工程建设管理8.2.1人员各部负责人及办公室主任由项目领导小组选派。力求精干,实行定岗定责的工作目标责任制。8.2.2工程管理79 以本项目区域中3个排土场为各自核算单位。实行工程统一设计,严格概算、公开招标、业主负责。阜新矿区土地复垦整理领导小组负责复垦工作的组织协调,工程指挥部负责工程实施。三个月向领导小组报送一次工程实施情况。工程完工后,应及时对工程施工、质量检查、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自检,并以书面形式上报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8.2.3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价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监督和评价机构。对人员工作情况、资金运作、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报领导小组批准后公布监督评价结果。对质量达不到设计标准的,责令其返工。对人员违纪违法的,报有关部门依法惩处。8.3资金使用管理工程指挥部负责管理工程经费,单独设立复垦资金帐户,各类工程项目在使用资金时,应事先提出资金使用计划,项目资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提交领导小组讨论。所有项目采用按工程进度分期拨付办法,并实行动态监督检查机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按批准的方案运作,复垦资金不得挪为它用。工程指挥部要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资金使用情况。整个工程资金使用情况,应接受有关审计部门审计。9效益分析9.1社会效益本次项目区土地复垦整理后新增耕地1,605.72公顷(24,086亩)79 、林地192.14公顷(2,882亩),并规划了3个农、林、牧业综合加工区和47.32公顷(710亩)的水域,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了机会,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和政府的负担。本着事实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本次对阜新矿区土地复垦的规划,侧重于牧业和林业的发展。新复垦出的耕地主要是大面积地种植优质紫花苜蓿,林地主要栽种榆树、杨树、樟子松等其他适宜生长的经济乔、灌树种。本项目区域内的耕地,在规划上既考虑了农田的轮作需要,更主要的是为优质牧草产业化而设计。牧草地的集约化经营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先进科学经营方式。牧草地只有实现集约化经营,才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牧草地生产。大面积营造现代化管理的人工种植林,不但为矿区开采提供了生产资料,同时给矿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畜牧业是阜新地区传统产业,但由于阜新地区春季干旱少雨,天然草场牧草品种差,返青慢,寒冷期长,采青期短,饲料资源供应不平衡,加上不少地区的牧草地生产和天然草地仍然属粗放型的经营,基本上只产出不投入,造成恶性循环,草地生产率极低。本项目在复垦的区域内将进行适度规模的集约经营,选择优良草种,建立牧草产业化生产方式,改变阜新地区农业单一种植粮食的简单结构。本项目推广草畜结合生态模式,使该区域形成以草兴牧,以牧兴农的良性循环。本项目的实施,加大了人工牧草种植的科学技术含量的投入和机械化作业的程度,为阜新农业综合开发应用树立样板提供了思路,必将给本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的现代化起到了促进作用。9.2生态效益79 大面积的土地沉陷、裸露,植被覆盖度下降,以及科尔沁沙地的风沙入侵是本区域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本项目实施后,茂密的树林和多年生蓿根性草本兰科植物,能改善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能加速排土场矸石的风化,转移降解有害重金元素,降低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水利工程设施的实施能有效地防止汛期河水、洪水对土地的冲刷,防止了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下降。项目实施除了在经济上能有较好的收益外,同时又能最大限度涵养水分,使洪涝干旱灾害出现频率降低,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9.3经济效益本项目复垦的土地将主要分类为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水面。耕地将分别种植粮食、油料作物、蔬菜、牧草、苗木(因本项目的林木苗圃划为耕地范围)。林地主要营造各类用材林、条材林、沙棘林。建设用地用于农、林、牧业产品深加工的企业用地。水面用与水产养殖。对适宜阜新地区生长的植物,农作物选择代表性的玉米、大豆、花生、各类蔬菜以及本次着重建议的紫花苜蓿;树种主要选择樟子松、速生杨树、蒙古栎、榆树、胡枝子、紫穗槐和沙棘。根据阜新地区农、林、牧业的生产水平和现行价格,本项目只对主要的耕地和林地,作一粗略的经济效益分析。其他的园地、水域等收益暂不作考虑。9.3.1耕地、林地收益本项目区域复垦后新增耕地(旱地)1,605.72公顷(24086亩),其中:401.43公顷(6,021亩)规划种植粮食;160.57公顷(2409亩)规划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1043.72公顷(15,656亩)规划种植牧草。新增林地192.55公顷(2,888亩),其中:117.82公顷(1767亩)营造经济林;7.63公顷(115亩)种植条材林;9.33公顷(140亩)种植沙棘林;57.77公顷(866亩)作为林木苗圃。79 表9-1耕地及苗圃毛收益分析表植物名称面积公顷(亩)单产公斤(株)/亩亩产值(元/年.亩)产值(万元)粮食401.4(6,021)500450270.95蔬菜经济作物160.57(2409)50001204.50紫花苜蓿1043.72(15,656)600010501643.88速生杨树苗57.77(866)2000(株)/亩3600311.76合计3431.09表9-2 耕地及苗圃年生产费用统计表植物名称面积公顷(亩)年生产费用(元/亩)年生产总费用(万元)粮食401.4(6,021)220132.46蔬菜经济作物160.57(2409)2000481.8紫花苜蓿1043.72(15,656)545853.25速生杨树苗57.77(866)1687146.09合计1613.6表9-3林业生产毛收益分析表树种名称面积公顷(亩)产量总产量单价总产值(万元)平均年产值(万元)用材林117.82(1,767)15立方米/亩.10年15.1万立方米/亩.10年300元/立方米4,530453条材林7.63(115)0.8吨/亩.年1296吨100元/吨12.9612.96沙棘林9.33(140)29公斤/亩.年91350公斤3元/公斤27.4127.41合计493.37表9-4    林业生产费用统计表树种名称面积公顷(亩)生产费用(元/亩)总生产费用(万元)_年均生产总费用(万元)用材林117.82(1,767)538(10年)541.5054.15条材林7.63(115)72(3年)11.673.89沙棘林9.33(140)26(3年)24.548.19合计66.23项目区土地复垦后,从第三年起,79 农作物才能达到正常产量,苗木和条材林、沙棘林才开始能有稳定收入。林地的各类树木平均10年才能间伐。表内的收益是土地复垦三年以后的稳产数值。2003年的收益为275万元(指2003年在复垦同期栽种有限面积的一年生的农作物的收益),2004年农作物(含苗木)的收入应是正常年收入的60%,为2058.65万元。2005年农作物(含苗木)的收入应是正常年收入的80%,为2744.87万元。苗木、条材林和沙棘林的收益始于2006年,2004年和2005年只有生产成本,没有收益。用材林的收益从2014年开始有收益(不计林木在生长期带来的生态效益)。9.3.2成本及总收入项目周期为12年,建设期为19个月(2002年6月—2003年12月),生产期10年(2004—2013年)。按照目前物价水平和种植业生产经营情况,各年的总收入、总成本、总收益情况是:2002年建设投资2,987万元,总收益–2,987万元。2003年建设投资6537.29万元,总收入275万元,生产成本157万元,总收益–6,419.29万元。2004年总收入2,058.65万元,生产成本1679.83万元,总收益378.82万元。2005年总收入2,744.87万元,生产成本1679.83万元,总收益1065.04万元。2006年总收入3,471.46万元,生产成本1679.83万元,总收79 益1791.63万元。2007年总收入3,471.46万元,生产成本1679.83万元,总收益1791.63万元。2008年总收入3,471.46万元,生产成本1679.83万元,总收益1791.63万元。2009年总收入3,471.46万元,生产成本1679.83万元,总收益1791.63万元。2010年总收入3,471.46万元,生产成本1679.83万元,总收益1791.63万元。2011年总收入3,471.46万元,生产成本1679.83万元,总收益1791.63万元。2012年总收入3,471.46万元,生产成本1679.83万元,总收益1791.63万元。2013年总收入4,012.96万元,生产成本1679.83万元,总收益2,333.13万元。项目周期内,总成本26,479.5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524.29万元,生产成本16,955.3万元,总收入33391.7万元,总收益6,912.11万元。2、经济效益(1)静态分析:①投资利润率=(6,912.11÷12)/9,524.29×100%=6.04%②投资回收期=9,524.29/(6,912.11÷12)=16.5(年)(2)动态分析:79 因本项目区新复垦的土地,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尚不完善,农副产品价格受自然气侯和市场因素影响较大,用于动态分析的净现值有一定的浮动区间,益本比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故本报告不作虚拟的动态分析。本项目投资回收期16.5年,因为目前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投资主要用于实施我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开发(复垦)投资属于取之地方还于地方的性质,在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时尚未要求考虑贷款利率和投资回报率问题,所以在本次可研的效益分析中,省略了投资回报率测算内容。10.结论10.1可行性研究结论本报告对阜新矿区废弃的排土场,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围绕着项目区域的生态、经济和产业结构,提出了治理复垦的方案,结合矿区原有的生产设施和区域格局,制定了初步的规划。为我省资源萎缩的矿区如何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第二次创业,也为广义上的耕地占补平衡,去探索一条新路。本报告认为:本区域的土质、水质、气候适宜复垦为耕地和林地;本区域原有的水利、交通、电力基础设施,有利于复垦项目的建设,可以减少各配套资金的投入;79 复垦项目实施后,能调整当地的农业种植业结构和区域的产业结构,促进农、林、牧和果业的产业化发展,给矿区的下岗的职工创造了再就业的机会;项目实施后,能改良原土壤的理化性态,防止水土流失,新开发的耕地能蓄水、保土、增加土壤墒情,有利于农业生产;大面积人工林的营造、防护林带的建设和优良牧草的种植,进一步地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将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申请投资总额与项目土地整理规模和建设内容相符,体现了节约使用投入资金的原则;项目的确立,符合《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提出的各项要求,对贯彻落实“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具有重要意义。经研究,认为该项目是可行的、合法的,目标实现有保证。对调整项目区域内的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10.2问题与建议该项目中较大的投资是土地平整和土方的挖掘、回填,其投资量占总投资的69.65%,一次性投资较大。政府的财力有限,面对9,524.29万元的建设资金有捉襟见肘之感,要依靠矿区目前的经济收入难以完成该项工程,建议列为国土资源部或省国土资源厅投资土地复垦重点项目,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规划项目的种植区面积和排灌设施是按机械化作业方式和集约经营模式设计的,在项目实施后,其管理和经营模式要与设计主题思路兼容和相符,才能达到规划设计的标准;79 耕地和林地复垦开发后,要注意有机肥料的配比投入,要采用先进的田间作业、林木栽培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综合加工厂区内的牧草加工厂的建设资金需地方自行解决,建设工程要与土地复垦同步进行。11其他有关资料11.1辽宁省紫花苜蓿种植简况(附件一)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蓿根性草本兰科植物,茎叶蛋白质含量高达16-18%,根系发达,固氮能力很强,是我国北方各省主要种植的饲料和绿肥作物。紫花苜蓿在辽宁局部区域已有数十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朝阳、阜新、锦州地区,其它区域种植面积不大。主要的种植方式:在土壤瘠薄的农田区,局部实行粮、草轮作或间作,改良低产耕地;在半农半牧区,实行人工草地(紫花苜蓿、沙打旺)种植,改变了局部区域农作物单一种植结构为农作物+人工草地种植的两元结构。收到了以草兴牧、以牧促农的效果。实现了农牧双收的良性循环。为半农半牧区域农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树立了样板,提供了经验。辽宁地处中温带气候区和分布的棕壤,褐土和风沙土等主要土壤类型,适于紫花苜蓿生长喜温暖干湿相宜和土壤pH6-9的生理属性要求。随着辽西地区天然草地植被退化的综合治理,辽西、辽东山地丘陵区急陡坡耕地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果和全省瘠薄耕地的培肥改造等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增加紫花苜蓿的种植面积,实行集约经营,将会有广阔前景。79 1、辽西和辽北区域分布的近70多万公顷天然草地,植被退化日趋严重,局部已演替为临界裸土地,对上述区域的十个半农半牧业县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已构成了严重危害,急待需要有计划的实行天然草地的改良和人工草地的建植。2、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辽西、辽东山地丘陵区约有2.5万公顷的急陡坡耕地,正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果。其中多数单位确定退耕还草,为发展山区牧业和粮食生产,提供饲料和绿肥肥源。3、辽宁可垦耕地的后备资源匮乏,全省现有417万公顷的耕地中,约有1/4的耕地为低产田,在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逐步增加绿肥作物的种植面积,实行草、田轮作,将是对低产田改造培肥,挖掘其生产潜力的主要途径。4、辽宁种植紫花苜蓿的时间较长,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技术经验,进一步扩大紫花苜蓿的种植面积,应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广草、畜、粮相结合的生态模式,提高规模效益,同时要进行紫花苜蓿产品的深加工,生产苜蓿粉精品,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为生产农用有机复合肥提供基础物,同时要注意研究和拓宽紫花苜蓿产品的应用领域,提高其经济效益,形成紫花苜蓿种植业生产的良性循环。5、人工牧草地主要将种植紫花苜蓿,苜蓿草是一种高蛋白的牧草,是各种畜禽的高等饲料,至今还没有任何一种牧草能在各方面胜过紫花苜蓿。种植一亩紫花苜蓿可以饲喂育肥10头牛或20头猪或100只羊,其育肥比喂普通粮食饲料提高20%—25%,可以节约粮食50%。在土壤肥沃,灌溉保证的人工牧草地种植苜蓿草,每年每亩能产4000—8000公斤鲜草或1—2吨干草。79 目前干苜蓿草市场价格为700元/吨,苜蓿草粉市场价格为1200元/吨。生产干草需鲜草的比量为1:4,生产资料费用330元/亩,劳动力费用200元/亩,管理费15元/亩,每亩收益=6吨÷4×700元/吨-330元-200元-15元=505元。11.2人工草地建设技术(附件二)1、选地条件1.1地势平坦,不易风蚀水蚀的高平原,平梁地,丘间低地,平缓沙丘等,退化、沙化草场或退耕地。1.2土层深厚,相对高差不超过3米。1.3相对集中连片,每处面积不少于100亩,适于机械耕作。1.4灌溉人工草地要选择距水源近或地下水位较高,经采取水利工程措施可达到灌溉目的的地块。2、保护措施2.1防护林带保护易沙化地块建立人工草地,必须配套防护林带保护。主林带与当地的主风向成大于60度夹角,以高大灌木为主,乔灌结合,主林带种植4-6行高大灌木或乔木,行距0.5-1米。付林带与主林带方向垂直,2-4行,其它同主林带。3、水利设施配套(不包括旱作人工草地)3.1建立人工草地或种植紫花苜蓿等人工草地时必须有水利设施配套。3.2水源79 3.2.1有河流、湖泊、水库等有地表水的地块以地表水做为灌溉水源。3.2.2无地表水的地块建立人工草地,必须打深机井,解决水源问题。3.3灌溉方式3.3.1渠灌:灌溉人工草地建设地块必须合理设置水渠(主渠和支渠),保灌率达到60%以上。3.3.2积极提倡喷灌、滴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节约利用水资源,扩大灌溉面积。11.3杨树人工速生、高产林栽培技术方法(附件三)根据我省西部地区近十多年来造林的经验,阜新地区杨树是较为适宜的地带,本报告选择杨树人工速生、高产林栽培技术方法,意在推荐杨树作为主要选择树种。一立地条件选择立地条件选择是培育杨树工业用材林的关键技术之一。其选择指标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一)气候条件杨树主要分布在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这些地区都有不同的杨树良种适于那里的气候条件。在各个生态区域里,影响杨树生长的最主要气候因子是有效积温和降水量,因此对于一个特定地区而言,在选择立地时,应着重考虑有效积温和降水量两个气候因子。如在辽宁省,有效积温越高、降水量越大的地方,对树生杨的生长越有利。79 (二)土壤条件1.土壤水分:杨树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只有足够高的地下水位或足够的降水量,才能满足杨树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一般要求地下水位在1一2.5m,降水量500mm以上。杨树虽然喜水,但土壤不能积水,尤其在生长季节,积水超过一个月以上,就会严重影响树木生长,甚至导致树木死亡。所以我们在选择营造杨树工业用材林的土壤条件时,既要保证杨树所需的水分条件,又不能因水分过量而导致积水。2.土壤养分:研究证明,大多数杨树对土壤养分的要求并不十分苛刻。一般来说,杨树要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低于0.5%,再加强林木的经营管理,也可以实现速生、丰产和高效益等指标。但如果有机质含量低于0.5%,这些指标将难以实现。N、P、K的含量,尤其是速效N、P、K含量,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标志。通常速效N大于40mg/kg;速效P含量高于0.5mg/kg;速效K含量超过20mg/kg就可满足杨树正常生长的需求。3.土壤质地及其他: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及土壤的pH值等也是影响杨树生长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杨树要求土壤为沙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土层厚度1.5m以上为最佳,1m以上亦可;pH值6.55—8.5。二、栽培品种79 杨树的栽培品种选择,不但要满足一般速生丰产林速生性、抗性强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该品种的木材材性能否满足木材加工工业的工艺要求及品种的速生特点。例如培育杨树纸浆工业用材林(培育小径木),栽培的杨树品种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杨树纸浆林培育的是小径杨木,其轮伐周期短,这就需要所选择的杨树品种不但要速生,而且还要早期速生;杨树纸浆林是专门为造纸工业培育原料的,所以其木材造纸制浆性能的优劣,是选择杨树栽培品种的又一重要指标;对形质指标要求不严格。而培育胶合板材,不仅需要杨树品种的速生期要长,而且对木材的形质指标要求也很严格。因此,在培育杨树工业用材林时,应根据不同的工业材种选择不同的杨树品种。三、造林密度合理密度应根据培育目标、立地条件、造林品种和经营管理措施来确定,它是杨树速生林培育的技术关键。密度一旦确定,它将影响林木整个生长过程,对林木产量、轮伐期及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杨树速生林要求一次成形,中间不进行密度调整。培育胶合板材等大径工业用材林的栽植密度一般为200—300株/hm2,轮伐期为12—15年;营造中径工业用材林造林密度为300一600株/hm2,培育周期为9—11年;栽植纸浆林等小径工业用树林,其密度应为600一1100株/hm2,每个轮伐周期为6—8年。四、栽植(一)造林整地造林前要进行全面、细致地深翻整地(30—40cm),能使低产林地转变为丰产林地。深翻整地可以降低土壤的坚实度,改善土壤中细菌的生存条件,加快有机质的分解,使其迅速转化为树木根系可直接吸收的养分。所以,细致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的一项有效措施。79 (二)造林苗木良种壮苗是造林的主要技术,苗木的质量与造林成活率及林木的生长量之间存在着重要关系。所以,把好苗木质量关,挑选壮苗造林是培育杨树工业用材林所不可忽视的。用于营造杨树工业用材林的杨树苗木种类,主要有1年生整株苗、1年生截干苗和2年生截干苗等,各类苗木壮苗的标准见表。表11-1杨树壮苗标准优质标准根系发育病虫害胸径(cm)苗高(m)1年生整株苗根系发育完整健壮无2—3>2.51年生截干苗同上无2—32年生截干苗同上无2—3>3.0(三)栽植方法杨树速生林的栽植方法,应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而采用不同方法。适宜的栽植方法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并保持林相整齐;而栽植方法选择不当会导致造林成活率低,林相不整,甚至导致造林失败。在水分条件好的地方,可以在春秋两季使用1年生整株苗、2年生截干苗造林。五、林木抚育管理“三分造,七分管”,这句林业谚语充分说明了林木抚育管理的重要性。抚育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壤管理79 1.松土除草:幼林期间(这里指可进行间种的期间,一般在3年生以内)最好进行农林间作,幼林的松土除草同农作物一起进行,这样既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又促进了幼林生长,同时还可降低育林成本。林木不能间种后,土壤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松土。每年秋季树木停止生长后机翻,林木行间翻土30—40cm深。这样不但能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而且还可以促进枯枝落叶等有机质的转化,极大地促进林木的生长。法国曾作过I—214杨人工林的松土试验,结果表明连续9年松土除草的林木平均胸围90.7cm(即平均胸径28.9cm),平均树高23m,平均单株材积0.709m3,可以说是典型的丰产林;而9年从不除草松土的林木平均胸径仅11.7cm,树高15m,平均单株材积只有0。095m3,充分说明松土除草是杨树抚育管理的关键技术环节。2.施肥与灌溉:目前,我省对杨树人工林施肥和灌溉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施肥和灌水与否,应根据林木的自然条件而定。杨树工业用材林如能满足本文要求的立地条件,一般不需施肥灌水。施肥灌水虽然能促进林木生长,但从经济效益上看,大多为负效益。(二)林木管理林木管理,包括林木修枝、整形和除萌。其中最重要的是修枝。修枝是生产优质木材的手段,也可提高木材产量。修枝不要以冠高比等指标作为修枝强度的尺度,这样在生产上既无意义又无法实施。修枝时间要根据轮生枝处的直径来确定,直径近10cm时就需要修枝;修枝次数应根据枝下高确定,当枝下高达到8—10M停止修枝。这样既能满足木材质量的要求,同时也不影响林木生长。在正常情况下,杨树速生林应分别在林木3年生、5或6年生,大径材可在7—8年生,冬季再进行一次修枝,修枝强度以每次修去最下一层轮生枝为标准。(三)主要病虫害防治79 杨树病虫害对杨树林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影响,甚至会导致毁林。所以,对杨树病虫害的防治不容忽视。1.选择抗性强的杨树品种造林:美洲黑杨类和一些欧美杨一般都有较强的病害免疫力,并且也具有一定的抗虫能力,因此,在其适生地区要尽量选用。2.提倡混系造林:选择多个生长速度相近、抗性较强的无性系或品种混合造林,可以提高林木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另外速生杨的培育技术也同其他事物一样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它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会有不同的培育技术。如木材的价格及木材与其他物资比价的变化对培育技术的影响,当木材价格相对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施肥和灌水就会产生正的经济效益,因此成为速生杨的培育技术之一,这在发达的国家早以成为了现实。反之,施肥和灌水产生的是负效益,那么它们只能作为一种理论上的技术而不能被生产上所应用。再如,随着木材加工技术的发展及加工工艺不断变化,其对木材的规格和质量的要求亦会有所变化,这就要求也要采用相应培育技术来满足木材加工工业的要求。因此,速生杨的培育应根据社会经济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来确定相应的培育技术措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