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0.63 KB
- 9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国道道路路网工程建设项目第一章概述1.1基本情况1.1.1项目名称:*****项目1.1.4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宽25米道路10000米,宽40米道路2550米,宽60米道路8224米,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1.1.4.1横A路全长42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起点K0+000与开发大道相交,终点K0+423.828与竖四路相交,施工范围为K0+052.136~K0+423.828。1.1.4.2横B路全长70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K0+000与竖三路相交,终点K0+704.448与竖二路相交,施工范围为K0+000~K0+284.413和K0+407.193~K0+672.377。1.1.4.3-95-
横C路全长104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X=2695245.251,Y=442622.617)桩号K0+000;终点则与红星一路K0+260处相接,终点坐标(X=2694866.31,Y=442333.36)桩号K0+676.0,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4.4横二路全长245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60m=5.5m(绿化带/人行道)+11.0m(行车道)+3.0m(中分带)+11.0m(行车道)+5.5m(绿化带/人行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5630.976,Y=442678.14)桩号K0+000;终点与滨湖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5578.90,Y=443875.51)桩号K1+198.611,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4.5横三路全长255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40m=4.0m(绿化带/人行道)+7.0m(行车道)+7.0m(行车道)+4.0m(绿化带/人行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路线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156.13,Y=442953.77)桩号K0+000;终点与滨湖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6042.53,Y=443878.81)桩号K0+941.248,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4.6竖三路全长207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4830.76,Y=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95-
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4.7竖四路全长213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4830.76,Y=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4.8横五路全长242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60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4830.76,Y=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4.9横七路全长364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K2+700(X=2678861.145,Y=469761.255,H=85.330),终点K3+629.359(X=2679512.311,Y=470145.954,H=90.000)与竖一路相交。1.1.4.10工业大道全长844.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60m=-95-
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4830.76,Y=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4.11开发大道全长253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60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4830.76,Y=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5工程总投资约81249.00万元。1.2业主简介X华侨工业园是X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6月在原X市英东工业园基础上创办的一个新园区,是X市委、市政府打造工业经济“三圈四带”,实现“三化一园”战略部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X中部经济崛起的重任。本项目建设单位为X市兴德投资有限公司。1.3可研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办法实施细则》《城市排水设计规范》-95-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公路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JJGF40-2004)《公路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排水工程施工规范》《X市城市规划管理细则》《X市十二五城市总体规划》业主提供的其它资料1.4研究内容和目的1.4.1研究内容1.4.1.1研究地区经济发展趋势。1.4.1.2研究项目对“X华侨工业园”近期和远期发展的影响。1.4.1.3根据“X华侨工业园”建设规划,分析研究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95-
1.4.1.4根据工程方案,调查沿线地形、地质、测算主要工程数量,估算工程投资。1.4.1.5根据建设条件,提出工程实施方案和建设工期安排。1.4.1.6进行效益分析,考察本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以确定本投资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判别建设项目的可行性。1.4.2研究目的通过对工程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建设条件的调查研究,对本项目的建设可行性、方案合理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靠性提出综合性的论证报告,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1.5主要结论1.5.1本项目符合X市城市总体规划,对“X华侨工业园”的长期发展有重要意义。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应尽快实施。1.5.2本项目新建道路总长全长20794m,建设标准合理,方案可行。1.5.3工程总投资81249.00万元。工程方案技术可行,造价合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一、技术指标 项目名称内容单位采用标准横A路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420路基宽度m25横B路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700 路基宽度m25横C路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1040路基宽度m25横二路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2450-95-
路基宽度m60横三路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2550路基宽度m40竖三路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2070 路基宽度m25竖四路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2130路基宽度m25横五路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2420路基宽度m60横七路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3640路基宽度m25工业大道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844路基宽度m60开发大道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2530路基宽度m60二、经济指标 单位:万元 横A路604.00横B路1051.00横C路2088.00横二路18473.00横三路11636.00竖三路2801.00竖四路2571.00横五路18872.00横七路9340.00工业大道2958.00开发大道 10855.00 总投资 81249.00 -95-
其中:工程建设费69355.42 工程建设其它费8531.15 基本预备费3362.43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中共X市委、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市属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为进一步加快X华侨工业园、X民族工业园和佛山(X)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步伐,推动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促进我市“三圈四带”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快速形成,特提出如下意见: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95-
创建X华侨工业园、X民族工业园和佛山(X)产业转移工业园是市委、市政府擦亮华侨、民族品牌,根据国家土地、环保、产业等有关政策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我市交通、区位、资源、环境等优势,推动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我市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重大举措。加快X华侨工业园、X民族工业园和佛山(X)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是实现我市“三圈四带”经济发展战略、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竞争力、实现中部和北部崛起、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的必然选择。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从战略高度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坚定的信心,以更大的气魄和更扎实的工作,将三个工业园区作为全市重点工业园区来打造,作为全市大事来抓,积极主动参与工业园区建设,全力支持工业园区发展,努力把工业园区建成工业聚集的高地、城镇化进程的载体和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为建设绿色生态经济强市、争当全省山区科学发展排头兵奠定坚实基础。二、明确目标,科学定位,强势推进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2.1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坚持科学合理、统筹协调的原则,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环境保护和按照建设一流的“宜工、宜商、宜居、宜乐”现代生态型产业新城的要求,在规划理念、规划内容、规划实施中体现前瞻性、战略性、操作性和实效性。2009年前,全面完成各园区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其中X华侨工业园规划面积为94.5平方公里(包括园区本部32平方公里、英红分园35.8平方公里、望沙分园26.7平方公里),X民族工业园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包括A区53.5平方公里、B区9.7平方公里、C区16.8平方公里),佛山(X)产业转移工业园29.04平方公里。2.2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各工业园区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供电、通信等职能部门要根据清发〔2008〕19号文件的要求,及时介入支持,配合工业园区加快完善园区主干道路、通信、供电、供水、管道燃气、排污、排水、污水处理、消防、绿化工程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打造一流的园区环境,建设高品位园区,增强园区吸引力,以优美的环境吸引客商投资办厂、置业安居。各工业园区要加大现代物流、产品检测、信息网络、原材料市场、金融服务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园区综合承载能力;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园区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为企业和企业员工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随着“X华侨工业园”项目的建设,迫切需要在园区内建立便捷的交通体系,以促进园区经济与各方面功能区域的有机联系和健康发展。本工程的建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95-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X华侨工业园规划”项目是实现X市城市规划的需要根据《X市城市体系规划》、《X市城市总体规划》及《X华侨工业园规划》、“X华侨工业园”的建设是对接珠三角,带动粤北,牵引内地的经济枢纽,更是广州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辐射圈;是珠三角乃至长三角产业的延伸,升级与转移的承接地。是创造性地落实X省的“双转移”战略,推动广东产业升级与转型,以打造粤北产业升级的引擎。2.2.2“X华侨工业园”项目是实现X市工业集聚发展的需要“X华侨工业园”项目的建设,将使其成为X市工业经济的主增长点、优势产业集聚的主平台及对外开放的主窗口,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期项目的建设,使园区形成有效的以主干道为联接主体、以支路及次要道路为区块的内部沟通性交通系统,可为入园工业企业提供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2.2.3“X华侨工业园”项目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X华侨工业园”的建设,能显著改善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供就业机会,改变农民收入结构、就业观念及精神面貌。随着园区的快速发展,区内农村新气象渐成锥形,正朝着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和农村城镇的方向发展。这一发展模式为X市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2.2.4是实施深化X市总体规划,实现X市“十二五”发展计划的需要-95-
为了实现X市“十二五”规划目标,实施相关战略,规划必须考虑为X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方面寻求新的拓展空间和发展动力。这几年X华侨工业园的成功经验说明,加大“X华侨工业园”的建设力度将有利于X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十二五”计划目标的实现。本项目的建成将保证“X华侨工业园”的提供便利的交通,为“十二五”计划的实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本项目的修建将完善X华侨工业园次干道线路网,对于“X华侨工业园”园区建设、整合道路周边地块、完善区域纵横路网、对开发X华侨工业园有重要意义,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95-
第三章交通流量分析及预测3.1交通运输现状3.1.1X省交通运输现状3.1.1.1铁路X省铁路主要有京广、京九、广深、广湛、广梅汕和黎湛等干线及其它支线。2010年底,铁路营运里程1862公里,密度为1.04公里/百平方公里;客运量17167万人,旅客周转量347.6亿人公里,货运量18802万吨,货物周转量3331.12亿吨公里。 铁路机车拥有量和线路里程表 表3-1项目单位1995年2000年2003年2010年铁路机车台431538442473铁路营业里程公里1861194218831862中央铁路公里684694691633地方铁路公里11771248119212293.1.1.2水运2010年,全省港口码头泊位2945个,其中万吨级泊位总计208个,码头总长度196357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82698万吨,港口旅客吞吐量2161万人。水运船只拥有量和线路里程表 表3-2项目单位1995年2000年2003年2010年内河通行里程公里10808136961361313596机动船艘33117217332049912644驳船艘2014107645372-95-
3.1.1.3航空X省拥有多个民航机场,与国内各省大中城市可直达通航,与东南亚国家开辟有定期航班。2010年,民航客运量4565万人,旅客周转量672.87亿人公里;民航货运量79万吨,货物周转量18.70亿吨公里。民航飞机拥有量和线路里程表 表3-3项目单位1995年2000年2003年2010年民航航线里程公里296226500326544091113479民用飞机架971061253033.1.1.4公路X省经济发展速度居全国首位,公路建设速度也在全国的前列。但由于X省土地广阔,地形多样,地区间路网布局差别较大,不同区域形成了不同的路网组合。在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经济比较发达,人口密度大,公路网相对比较密集,主要干线公路地位突出,其它干支公路差异不明显,公路复线、平行线、联络线比较发达;在全省的广大山区,经济欠发达,同时又受到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未形成完整的公路网,干支路的路网框架十分明显,基本上呈现树枝形网状;西部沿海公路虽然基本上连片成网,但密度不高,联络线较少道路等级不高,公路网有待进一步完善。2010年,全省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313.3万辆,其中民用汽车430.4921万辆,公路通车总里程17.8387万公里,公路密度达99.23公里/百平方公里;客运量175567万人,旅客周转量1212.76亿人公里,货运量97461万吨,货物周转量742.67亿吨公里。-95-
X省公路发展概况表 表3-4项目指标单位1995年2000年2003年2010年全省公路里程公里84563102606110252178387公路等级高速公路公里358118623033340一级公路公里2731539165428935二级公路公里6374133971592617525三级公路公里519091561080715106四级公路公里557606456564156102796等外公路公里1415089111051830685路面类型高级、次高级公里22565392655189166580中级公里13860145101307610955低级公里41454469584330436009无路面公里66841873198117933.1.2X市交通运输现状3.1.2.1综合交通运输概况-95-
为促进X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近几年X市综合交通运输网发展相对较快,全市无航空、管道运输,主要有铁路、水运和公路运输方式,基本形成了以京珠高速公路、广清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道106线、107线、323线为主干线,京广铁路为主动脉,大小北江航道为主航道,X火车站、X客运汽车站、X港为主枢纽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新格局。目前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中起主导作用,2010年公路通车里程达15800.1公里。X市公路网虽然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但公路等级和密度都偏低,联络线较少,公路交通网络的欠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X市的发展,要实现经济的腾飞,必须进一步建立较完善的功能结构合理的公路交通网络。 2010年X市全社会客货运情况表 表3-5运输方式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比重(%)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比重(%)公路41009095.9030148875.36铁路161843.78265736.65水运13480.327198617.99合计4276221004000471003.1.2.1.1铁路京广铁路贯穿是X市南北,经境内的沙囗、望埠、英德、连江口、黎溪客货集散火车站,总里程为90公里。布局为南北走向。2010年客运量88万人,客运周转量16184万人公里,货运量163万吨,货运周转量26573万吨公里。客运量在八十年代以前呈上升趋势,八十年代以后,因公路的迅速发展,铁路客货运量呈明显下降趋势,2010年铁路客运量占总客运量的3.78%,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6.65%,数据说明铁路运输在X市各种运输方式中所占比重很小,与公路相比处于次要地位。武汉至广州快速客运专线铁路基本与京广铁路线平行,自北向南经X市北江西岸通过,路线长约80公里,在X市区西南面约7公里处设英德西火车站。3.1.2.1.2水运-95-
X市主要通航河道有北江和连江(又名小北江),这也是X市的最主要水道,2010年北江、连江及其支流的水运通航里程达692公里。北江航道位于X省中北部,由武水、翁江、连江等七大支流汇合而成。沿河由韶关的大坑口镇流入市区,经沙囗、望埠、英德、连江口、黎溪流出市域进入清新,流量为470亿立方米,为广东的第二大河。航道水深情况:X市段为0.5-0.9米,可航行100吨级船只。连江航道是北江干流的主要支流,河域面积9939.8平方公里,流量为98.4亿立方米。流经阳山进入X市,从连江口汇入北江干流。航道保持15米宽,0.8米深,可通行50吨的船舶。2010年客运量119万人,客运周转量1348万人公里,货运量607万吨,货运周转量71986万吨公里。北江的各港口客货发送量,随着铁路、公路运输的变化发展而随之变化。北江水运中心的X港,年旅客发送量1955年为34811人次,以后逐年上升,最高为1979年的235159人次。从八十年代开始下降,到1985年下降到100132人次。货运吞吐量1955年为15.2万吨,1978年增加到86.5万吨。但自八十年代初以来,开放了交通运输市场,年吞量下降为60余万吨,至39.5万吨。由于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因X市区北江河段的过度采砂,造成北江河段枯水期长期塞船,航道水深越来越小,航道变更也越来越窄,从洲心到石角,到处可见大片大片的砂洲,投资环境受到严重影响。3.1.2.1.3航空X市航空运输目前主要依靠相距100公里的广州新白云机场。3.1.2.1.4公路X自88年撤县立市以来,政府在不断调整经济建设的重点,决定发展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国道、省道和县道为骨架的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公路已成为X的主要客货运输方式。-95-
根据调查统计资料,2010年末X市通车公路里程为15800.1公里,公路密度达到82.49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南北向有:G106国道(北京至广州),由韶关经英德、佛冈至广州;G107国道(北京至深圳),由湖南宜章入境,经连州、阳山、清新、X市区连接广州;京珠高速公路(北京至珠海),由韶关铁龙经英德、佛冈至广州;广清高速公路(广州至X),由广州市花都区至X市区敢鱼咀;S114省道由南至贯穿X境内。东西方向有省道S323线(瑞金至临仓),由韶关乳源县入境,经阳山、连州、阳山、连山到广西贺县境;省道S354、S347等构成东西方向的主干线。X各等级公路组成中:高速公路114.912公里,占总通车里程的0.73%;一级公路551.0公里,占总通车里程的3.48%;二级公路2211.0公里,占总通车里程的13.99%;三级公路954.7公里,占总通车里程的6.04%;四级公路11560.4公路,占总通车里程的73.2%,等外公路408.0公里,占总通车里程的2.56%。X市和X市区路网发展现状见表3-7,表中数据为2010年的统计资料.X市主要公路情况见表3-6。X市主要公路一览表 表3-6公路名称公路起止地点公路等级长度G107X段风头岭—银盏坳一级250G106X段英德—佛冈一级87G323X段分水坳—鹰扬关一级175S252X段横石水—江步二级133S269X段龙塘—塘基岭二级29.5S114X段塘基岭—南风坳一级25二级267-95-
S253X段沙口—银盏坳一级7二级125.8S354X段四九—三坑一级26二级85公路站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到2010年底,全市有公路客运站6个,其中一级站2个,二级站2个,年平均发送旅客量5571.0万人次;全市有货运站4个,年发送量达到3863.0万吨。2010年底全市民用车辆拥有64291辆,其中市区拥有28328辆,占全市汽车拥有量的44.06%;说明X市区的车辆拥有量超过了全市车辆拥有量的三分之一。有关全市公路网现状见表3-7,其中省养公路2148.3公里,地方公路13536.9公里。 X市公路网发展现状汇总表表3-7项目单位X市指标值高速公路公里114.912一级公路公里551.0二级公路公里2211.0三级公路公里954.7四级公路公里11560.4等外公路公里408.0各级公路通车里程公里15800.13.1.2.2综合交通运输结构X市在逐年形成三种运输方式共存的综合运输体系。铁路运输主要承担远距离的大宗货物的运输和过境运输量,部分旅客运输也将由铁路来完成,近年铁路的货运增长较快但会逐年趋于饱和,随着新铁路的建成,铁路的客货运量将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95-
公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大量的中短途客货运输量和铁路、港口交通枢纽的客货运输疏运等都要有公路承担。同时,广大农村的客货运输,城乡物资交流也主要靠公路运输来承担,随着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一些小批量、高附加值、高时效货物也需要由快捷的公路来完成。因此公路运输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才能适应增长的客货运输的需求。水运主要为区域的货物运输服务,近年内会有较快的增长,但在运输中的比重逐年减少。全市共建有港口码头11个,2010年货物吞量达607万吨。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划,水路交通提出了“十二五”建设目标:全面协调发展,重点建设干线航道,并适当超前;通达支线,完善港口、码头的改造,进一步提升港口、码头的吞吐能力。1998~2010年X市全社会综合运输情况见表3-8~表3-11。2005~2010年X市客货运铁路、公路、航道长度结构表3-8年份线路里程(公里)合计铁路公路内河航道2005数量1571.341306.74150.5114.1比重10083.169.587.262006数量1549.81280.77151.73117.3比重10082.649.797.572007数量1546.691257162.02127.67比重10081.2710.488.252008数量1563.31262.75158.68141.87比重10080.7710.159.082009数量1562.91257158.8147.1比重10080.4310.169.41-95-
2010数量1563.431257172.44133.99比重10080.4011.038.572004~2010年X市铁路、公路、航道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表表3-9年份客运量(万人)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合计铁路公路水运合计铁路公路水运20043640123347938294869244192698725782005403410938784731443821519292249670200642089640694331748619704297207575200740321003890423142412065229312946020084567110437681322876224022994889862009536693518390365397189063454021089201055718853641194276221618441009013482004~2010年X市铁路、公路、航道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表表3-10年份货运量(万吨)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合计铁路公路水运合计铁路公路水运20043862152261310974316871234162051121031592005369514624931056415287113339197083104865200633541292400825394942994592026909279320073488134260974541653510408521738195069200831001002568432355098771002202265777220092562691991502308285531991933156177120102882109230646734908783854210488547452004~2010年X市铁路、公路、航道客货运输量结构表表3-11项目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客运量公路95.3995.9695.5896.1396.796.4895.82-95-
水运0.980.511.041.161.021.042.41铁路3.633.343.382.712.282.481.77客运周转量公路79.0880.4881.3284.4986.2985.6684.69水运0.220.110.180.190.170.140.28铁路20.719.4218.115.3213.5414.215.03货运量公路67.6667.4771.5674.882.8477.7180.01水运28.428.5824.621.3613.9419.5916.21铁路3.943.953.843.843.222.693.78货物周转量公路47.5147.4651.3252.1962.0262.7160.30水运23.925.2523.522.8216.2720.0424.02铁路28.5927.2925.1824.9921.7117.2515.68 3.1.2.3综合交通运输评价利用表3-8~表3-11对运输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3.1.2.3.1从表3-8可以看出X市各种运输方式历年运距的变化,铁路的客货运距明显高于其它运输方式,这说明铁路在长距离的客货运输中占有明显的优势,从各种运输方式运距的历年变化来看,除铁路运输外,运距有逐年增加的趋势;3.1.2.3.2客运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货运量的增长速度,客运周转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货物周转量的增长速度;3.1.2.3.3客运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客运周转量的增长速度,这说明客运运输的距离增长不大;3.1.2.3.4从各种运输方式的增长速度来看,公路增长最快,铁路和水路有负增长的趋势;3.1.2.3.5从时间上来看,后三年的增长速度高于前三年的增长速度。-95-
3.1.2.3.6公路的客货运量在综合运输中占有绝对的优势,这表明了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中的主导地位;水运客运量所占比例较小,仅为百分之几,而货运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表明水运主要为区域的货物运输服务。从运输结构定量分析确定,公路运输在X市的综合运输中占主导地位。从公路运输功能来看,公路运输除了机动灵活、直达、装卸次数少等优点外,对短途运输还有快速、安全、舒适、运量大、效率高、货损少、运费低等优点,是现有其它运输方式所难以代替的。总的来说,X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量都呈快速发展的态势。但与全省、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相比,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仍然偏小,公路密度仍然偏底,公路技术等级较低;水运交通里程较小,通航等级较低;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3.1.2.4综合交通运输特点3.1.2.4.1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加快对外开放对公路运输提出的新要求。“十二五”时期,是X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客货运输量将迅速增加,特别是大量的中短途客货运输量和铁路、港口交通枢纽的客货运输集运和疏运等,都要有公路来承担。同时,广大农村运输,城乡物资交流也主要靠公路运输的需要。3.1.2.4.2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变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公路运输提出的新要求。-95-
X市目前经济处于工业化前期社会,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上第一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均已进入第三产业为主的社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中第三产业均超过50%。产业结构的变化,相应的产品结构也要发生变化。工业化初期,原材料工业急速增长,运输量大增;在工业化过程中,生产高值工业品和消费品平均价值明显增大,而它们的体积和重量却减少了。随着经济的发展,X市产业结构也将不断趋于合理,三大产业的比例将从2010年的13:53:34转变为2020年的8:60:32,第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将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是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主要是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和文化卫生事业等。这些行业的发展使公路运输客货运需求增加,客运方面人员流动频繁,出行次数增加,货运方面小批量,高附加值,高时效货物增加,要求优质,快速直达,而公路运输是满足这些要求的最好运输方式,因此公路运输要适应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变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3.1.2.4.3现代农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公路运输提出新要求。随着经济发展,X市的农业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三高农业”、创汇农业、乡镇企业将有较大规模发展。根据规划,预计2015年农业总产值将达82亿元。公路运输具有面上运输的优势。公路运输能深入到其他运输方式不能达到的地区,是农村及乡镇企业运输的主要方式,也是城乡交流的纽带。因此,必须加快公路交通建设步伐,以满足现代化农业,乡镇企业发展对运输的需求。3.1.2.4.4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公路运输的需求将更加旺盛。-9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的要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新的发展和变化,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有30~40%的人口居住在中心城市,其余大部分将分散居住在众多的卫星村镇中,村镇间、城乡间及城市间大量的短途运任务主要靠公路承担。加之X市旅游资源丰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外出旅游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将引起客运量的迅速增加。因此,X市公路网规划建设应充分考虑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大量外出经商、旅游、学习、工作等引起客运量迅速增加的变化。3.2交通运输发展规划3.2.1X省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设施,对国民经济起促进和保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X省交通建设30年规划已基本敲定,在这个规划中,广东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将由现在的2520公里增至超过8000公里。而到2007年,广东高速公路骨架将基本形成,县到镇通三级以上公路,市到县通二级以上高速公路。据悉,此规划的目标将是广东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其评估指针包括路网设计、路网完善、路网运输服务的功能以及路网养护等。作为泛珠三角区域的主要出海信道和内地与港澳运输的必由之路,广东交通基础设施在构筑“9+2”区域经济体系中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广东将把高速公路网、航道网建设放在泛珠大背景中,加快项目的激活建设,加速打通区域间联系的“筋脉”,为构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圈“先行一步”-95-
。在交通部最新制定的国家高速公路路网规划中,为泛珠三角安排了纵横交织、放射与环路结合的22条路线,远景规模大约3万公里,将形成以广州、香港为中心、呈扇形向内陆和沿海地区辐射的路线格局,将来在泛珠的旅行者和货物,一日内可到达福州、南昌、长沙、贵阳、南宁、海口及桂林、张家界等省会城市和旅游城市。为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缩小区域内交通时空距离,加快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建立高效交通运输服务系统,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提供交通保障,国家交通部历经近2年的时间组织编制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纲要》,规划期至2020年。根据X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到2015年全省各市要通高速公路、市到县要通一级或二级(加宽)公路,县到镇、镇到镇要通二、三级公路。通过对X省公路网现状的分析以及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的分析,X省制定了公路规划方案。X省公路规划(单位:公里)表3-12级别2004年2020年高速公路20233900一级公路705313980二级公路1929929000三级公路521515000四级公路4807854120等外公路84320路网合计9186211600路网密度51.6165.17资料来源《X省公路网规划》2004.10-95-
规划的总目标是:根据全省二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对公路交通的要求:高速公路连各市,一级或二级加宽公路通各县,二、三级公路通乡镇。作为全省确定今后公路发展规划总目标的基本依据。未来20年内广东公路规划目标。――2015年目标:基本形成区域公路水路基础设施网络骨架,公路水路基础设施能力进一步提高,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公路水路交通基本适应基本适应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珠江三角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20年目标:全面建成区域公路水路基础设施网络,区域协调机制高效运转,建立通力充分、衔接顺畅、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区域公路水路运输系统,全面适应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3.2.1.1公路目标:2015年,基本建成区域高速公路网络骨架和以区域高速公路上重要中心城市为节点的区域公路运输枢纽系统。区域高速公路网络里程达到2.5万公里,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到3000公里。基本形成以区域高速公路为体,以区域公路运输枢纽为依托,以沿线大中城市为节点的区域快速公路客货运输网络。实现由珠江三角洲核心区与周边次核心区400~500公里范围内的中心城市间当日往返,800~1000公里范围内当日到达。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2小时交通圈。-95-
2020年,基本建成区域高速公路网络以及区域公路运输枢纽系统。区域高速公路路网络里程达到3.73万公里,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到3300公里。建成以高速公路为体,以公路运输枢纽为依托,以区域内大中城市为节点的区域快速公路客货运输网络。区域内400~500公里大中城市间当日往返,800~1000公里当日到达。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形成3小时交通圈。重点基础设施规划高速公路网:泛珠江三角洲区域高速公路网由国家高速公路和部分地方高速公路组成,规划总里程约3.73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约2.85公里,地方高速公路约8800公里。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国际高速公路网,里程为3300公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高速公路网布局形态归纳为“十射、六纵、五横、六条国际通道及三个环线”。区域公路运输枢纽: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公路运输枢纽是依托区域高速公路网,位于重点节点城市,与其它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公路运输中心,由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和重要的区域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构成,共计65个。泛珠江三角洲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包括:广州、深圳、福州、湛江、厦门、汕头、岳阳、长沙、南昌、南宁、成都、昆明、贵阳、柳州、桂林、海口等16个城市。3.2.1.2港口目标:2015年,基础设施能力明显增加,港口货物综合通过能力达到达14亿纯,集装箱码头能力达5600万TEU;进一步完善港口分层次布局,主要港口航道基本适应到港船舶大型化发展要求;完成重点建设大型专业化码头,开成多个大型专业化港区,使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石及琼州海峡滚装等运输系统建设取得明显进展。-95-
2020年,基础设施能力充分,港口货物综合通过能力达到近23亿吨左右,集装箱头能力达到1.1亿TEU左右。开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分层次沿海洪口布局,全面建成高效便捷的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外贸进口铁矿石、外贸进口原油运输系统,煤炭运输系统,琼州海峡滚装运输系统。珠江三角洲、粤西、广西、福建等地沿海主要港口,在泛珠江三角洲区域集装箱及大宗物资运输、监港产业及物流业发展中发挥综合服务功能。广州、深圳、厦门等主要港口发展成为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现代化港口。重点基础设施规划形成以广州港、深圳陆、珠海港、湛江港、汕头港、厦门港、福州港、防城港、海口港为主要港口,虎门港、阳江港、惠州港、茂名港、莆田港、泉州港、漳州港、北海港、钦州港、洋浦港、八所港、三亚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潮州港、揭阳港、海安港、宁德港、清澜港、乌场港口为补充的沿海港口分层次布局。泛珠区域主要运输系统布局将分为集装箱运输系统、煤碳运输系统、石油及其制品运输系统、铁矿石运输系统、琼州海峡滚装运输系统。3.2.1.3内河水运目标:2015年,基本建成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提高西江航运干线的通过能力,实现珠江三角洲内河航运体系由适应内河运输向适应江海船运输的跨越;打通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即南、北盘江及红水河通道;全面启动右江航电结合梯级渠化工程;相应配套建设主要港口、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基础设施及航道支持保障体系。-95-
2020年,珠江三角洲及西江航运干线内河水运基本实现现代化,形成以三级及以上航道为骨架的泛珠江三角洲航道体系,按规划标准建成西南水运出海南、中、北三线通道、相应建设闽江、澜沧江等航道,完善航道支持保障系统和港口功能;基本建成泛珠江三角洲内河集装箱运输体系、大宗散货动输体系、西部地区物资江海转运体系,水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重点基础设施设计以“一网一干三线”为核心,以珠江水系其它支流、国际和独立入海河流等其他航道为补充,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集装箱、大宗散货运输及西南地区物资出海服务。3.2.2X市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对于全省来讲,干线公路网由国道网和省道网组成,对于X市而言,干线公路由国道和省道及主要县道网组成,X市区到各县城、重要港口、火车站、重点风景名胜区通一级公路;县城到乡、镇通等级公路,其中县城到中心镇通二级公路;县城与周边县、市通二级公路;镇到村及村到300人以上自然村通等级公路;形成一个南通省会和珠江三角洲,北去湖南,西接广西、肇庆,东连韶关,内部成网的较为完善的公路网,使公路建设略超前于经济发展。规划到2010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20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63.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475公里,一级公路达到723公里,二级公路达到3024公里,三级公路及以下达到7989公里。目前,该目标已基本达到。3.2.3X市干线公路网布局原则-95-
3.2.3.1加快国家重点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网的建设,促进X市对外交通的发展。国道,把邻省和省内的主要城市口岸和出海口连通起来,在穿越X市境内时,应尽量迅速、捷达;省道,在国道的基础上,呈放射形省道,连成公路网,把X通往地级市以上城市的交通,应尽量快捷的集中到国省道上来。3.2.3.2加强三大经济片区建设,促进X市公路主骨架网的形成。随着X市经济的发展,按生产力布局,现已初步形成了清佛、英德、三连一阳三大经济片区,城镇体系形成中心城市(X市区)、副中心城市(X市和连州市)及综合性城镇的结构,随着X市区域总体结构布局的重大变化,区域的路网主骨架,与区域各个组成部分构成一个相互协调、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X市的干线公路网基本格局,是以区域的国道和高速公路为轴线,辅以各经济片区内的主干线,构成区域干线公路网骨架。3.2.3.3加强各经济片区建设的同时,促进各片区内部公路网的建设为了适应各个经济片区自身的经济发展,片区内部公路网的布局,一方面应满足生产、生活和建设的交通需求,提供足够的路网容量以适应交通流量的负荷,保证交通安全;另一方面要方便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产业发展。因此,随着名片区的经济发展,加快片区内部公路网的建设是必然的趋势。3.2.3.4加强与周边地区经济联系的同时,促进区域路网出入口的建设。-95-
X市既是粤、湘、桂三省交界的交通枢纽,又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向北幅射的重要前沿阵地。因此,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势必多设通道,形成多方位向外辐射的路网格局。3.2.3.5加强新路网建设的同时,促进原有路网的改善和充分利用。经济发展促进新路网的建设,但由于投资有限,故必须充分发挥原有路网的作用,对原有路网的改善和充分利用,是节省资金的有效途径。3.2.3.6加强联合运输体系发展的同时,促进重要交通枢纽连接干道的建设。建立以公路为主导,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四位一体的综合运输体系是发展X市交通运输事业的基本方向。当前,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纵贯X地区;规划建设中的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经X市、沿北江两侧向南延伸至X市区东侧的白庙、洲心、银盏、然后到达广州番禺区,并在洲心设火车站;X港、英德港、阳山港、连州港等四大港区已形成,规划兴建清新港码头为战略码头;清城石角和英德西牛航运枢纽两大枢纽的规划建设,以及以广清高速连接的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启用,将逐步完善X市综合运输体系。因此应加强与铁路、港口、机场连接快速干道的规划和建设。3.2.3.7加强旅游区(点)的道路建设,促进X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道路等级和道路标准的提高,能够提供便捷、舒适的交通条件,缩短城市与旅游景点之间的时空距离,从而促进沿线旅游景点的连片开发,适应假日旅游需求,促进沿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3.3交通量预测全过程-95-
人和货物的移动主要通过车辆来进行,因此机动车是道路的主要使用者,其出行情况与城市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息息相关。利用以上X市英德的交通量调查资料及相关情况,本项目的交通量预测采用传统的“3阶段法”,分别为:出行产生预测、出行分布预测、出行分配预测。粤北产业新城的总规划面积约28平方公里,本项目直接影响面积约3平方公里。3.3.1出行产生预测通过对影响区内社会经济资料,如人口、土地利用性质等材料的分析,预测各个交通区的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量。将本项目工业园区内各个交通小区得出行目的分为上班、回程、弹性(购物、文体、访友等),这些出行目的出行量预测利用回归模型进行。建立出行量和相关因素的关系,一般以土地利用强度指标为自变量,如小区人口数、劳动力资源、就业岗位等。模型如下:------i交通区j类出行目的的出行发生量;-----i交通区相应于j类出行目的的出行发生量影响因素,工作出行取为劳动力资源数,弹性出行取为人口数,回程出行取为非回程出行吸引量;a、b---回归系数,根据X市与X市,以及X华侨工业园交通量调查资料回归后分析得到。经回归分析可得个出行发生量预测模型为:上班:------i交通区劳动力资源数弹性:-----i交通区人口数回程:----i交通区非回程出行吸引量-95-
将各类出行目的的出行发生量相加,便得到该交通区的发生量。交通吸引量预测模型上班:------i交通区就业岗位数回程:------i交通区居住人口数将各类出行目的的出行吸引量相加,便得到该交通区的吸引量。3.3.2交通方式预测确定出行量中各交通方式所占比例,本项目采用的是Logit模型:其中:------i、j交通区间第m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Vm------第m种交通方式的阻抗-------第m种交通方式i、j区域的费用-------第m种交通方式i、j区域的时间a0-------第m种交通方式的特征常数a1、a2---回归常数,根据现状X市与X市,以及X华侨工业园交通量调查资料回归后分析得到。经计算可得本项目范围内预测年限交通方式结构如下表所示:预测年限交通方式结构(单位:%)方式年2015201820202023步行64585348公共交通18212326出租车3.33.84.64.7小汽车3.53.84.14.3货车11.213.415.317-95-
3.3.3出行分配预测在已知全部的出行的起点和终点的情况下,便可利用机动车分配模型将前面预测的各区之间交通量分配到具体的道路网上,在路网上得出各路段和路口的交通流量。这些成果便是进行交通预测所需要的最后成果,是进行交通分析和方案评价所需要的指标。本项目的交通量分配预测采用的是平衡分配法,其基本原理为:每位出行者都要寻找适合它出行的最短路径;当某一路径由于所经路段上的流量增加而导致行程时间加长时,就会有一部分出行者去寻找新的最短路,而产生路径之间的流量转移,当所有出行者都使用最短路时,路径之间流量的转移就停止,此时所有出行者得到的出行时间最短,路网系统的总出行时间也达到最小,出行者与路网系统之间达到平衡。采用上述模型,得到各条道路各规划年交通量详见下表。高峰小时交通流量表(pcu/h)断面时间横A路横B路横C路横二路横三路竖三路竖四路横五路横七路工业大道开发大道2017年4564234276535234554266664359898762022年638592598914732637596932609138512262027年89382983712801025892834130585319391716车道数计算:式中:DDHV—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相应于不同设计车速的基本通行能力--相应于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负荷系数-95-
--车道宽和路肩宽修正系数--重车修正系数--驾驶员综合特征修正系数N—单向车道数参照《交通工程手册》,=0.9,=0.96,=0.96=1.0得横A路车道数:N=2.86,取整数得单向车道数为N=3,得该路为双向4车道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得横B路车道数:N=2.86,取整数得单向车道数为N=3,得该路为双向4车道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得横C路车道数:N=2.86,取整数得单向车道数为N=3,得该路为双向4车道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得横二路车道数:N=1.81,取整数得单向车道数为N=2,得该路为双向8车道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得横三路车道数:N=2.71,取整数得单向车道数为N=3,得该路为双向6车道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得竖三路车道数:N=2.86,取整数得单向车道数为N=3,得该路为双向4车道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得竖四路车道数:N=2.86,取整数得单向车道数为N=3,得该路为双向4车道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得横五路车道数:N=1.81,取整数得单向车道数为N=2,得该路为双向8车道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得横七路车道数:N=2.86,取整数得单向车道数为N=3,得该路为双向4车道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得工业大道车道数:N=1.81,取整数得单向车道数为N=2,得该路为双向8车道与实际情况相吻合。-95-
得开发大道车道数:N=1.81,取整数得单向车道数为N=2,得该路为双向8车道与实际情况相吻合。-95-
第四章项目地区建设条件4.1项目所在地区位置X华侨工业园位于X省X市辖下X市东华镇。项目所在地英德素称岭南古邑,又称英州。X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结合部,地处珠三角连接内地的交通咽喉地带,紧邻湖南、江西,南距广州138公里(京广铁路英德站与广州站之间的距离),到广州白云机场89公里;北距韶关90公里,全市总面积5671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3平方公里。4.2气象及水文条件英德处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的暖湿气流,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根据X省气象局对自然季节的划分方法,即以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称为冬季;稳定在22℃以上,称为夏季;稳定在10℃—22℃之间,就是春季或秋季。英德的自然季节特色为:春季(3月—4月)乍暖乍冷,多阴雨;夏季(5月—9月)炎热,多雨偶旱;秋季(10月—11月)清凉干爽、常旱;冬季(12月—翌年2月)少冷偶寒,云多雨细。 英德气候资源丰富,但天气和气候灾害种类也较多,且出现较频繁,主要有:低温阴雨、倒春寒、高温、寒露风、霜冻、雷暴、大风、飑线、冰雹等自然灾害。 气温:年平均气温21.1℃,年平均气温变化在20.1℃—22.0℃-95-
之间。一年中最冷月在1月平均气温11.1℃,极端最低气温-3.6℃(1961年1月19日);最热月在7月平均气温28.9℃,极端最高气温40.1℃(2003年7月23日)。年平均霜日6天,平均初霜日为当年12月25日,终日为翌年1月22日。平均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8.3℃,一年中12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达9.8℃,次大值出现在11月,为9.4℃;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小为4月。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906.2毫米,丰水年最多达2657.2毫米(1975年),枯水年最少为1399.9毫米(1963年),最多年份与最少年份相差近1倍。一年中雨量多集中4月—9月,降水量1524.2毫米,占全年的83.0%;其中4月—6月降水量921.7毫米,占全年的50.2%。英德南、北部形成降水较多的两个地带:黎溪镇南部至连江口镇,年平均降水量2100毫米—2500毫米;横石塘镇北部山地,年平均降水量2100毫米;市内其他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900毫米。年平均降水(指日降水量≤0.1毫米)天数163.5天,占全年天数的44.8%,最多年份达208天(1975年),占全年天数的57.0%;最少年份129天(1977年),占全年天数的35.3%。降水天数年内分配是春夏多,秋冬少。一年中5月最多,平均20.5天;11月最少,平均6.5天。 蒸发:年平均蒸发量1717.9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7%;最小相对湿度出现在秋冬季节,此时受冬季风控制,秋高气爽,降水少,故湿度也小,相对湿度最小值为11%。按有关标准划分:1月—2月为湿润;3月—6月为很湿润;7月—9月为湿润;10月—11月为半湿润;12月为半干旱,相对湿度最小值11%。-95-
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1631.7小时。年际变化介于1357.6小时—2210小时之间。一年中日照最多是7月,平均218小时,占同期日照可照时数的52.5%;日照最少是3月,平均64.3小时,占同期日照可照时数的17.3%。一年中平均有62.2%的白天时间,天空被云、雨、雾遮蔽。 风力:英德处于季风区,一年中季风的转换主导着大部分风向的变化;另一方面,高山、丘陵、峡谷等地形影响风向。风向在各地有所差异,但主导趋势仍然是冬季以盛行偏北风为主,夏季以盛行偏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1.7米每秒之间,年际变化平均在1.8米—2.2米每秒之间。4.3地质环境条件4.3.1地质境内以变质砂岩、砂砾岩、长石、石英岩、硅质岩为主,地质构造属北江干扰带,经历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及喜山期构造阶段,发生多次和多种性质的地壳运动。褶皱、断裂及岩浆侵入活动比较突出,地貌上形成冲积平原、河谷平原,岩层走向有北、北东,也有西北走向东南,断层、逆断层随处可见。由于备受各期运动的影响与互相抗衡,构造极端复杂,严格控制区内地貌形态的空间分布,构成各种地貌类型的基本骨架。尤其是燕山运动时期,英德北缘和南部地区形成的两列花岗岩侵入带,含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物;在岩溶区内,由于地下水运动,发育着大量的暗河与地下溶洞。4.3.1地貌周围山地环绕向南倾斜的盆地主体从总体来看,英德地貌是一个周围山地环绕向南倾斜的盆地——英德盆地。盆地东面以滑水山山脉为界,北面是黄思-95-
脑山脉,南面为一群花岗岩和低山、丘陵地区,西面主要是一列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屏障。 弧形构造明显,岭界排列有序山脉走向以北、北东—南,南西、东—西,西北—东南三向为主。英德地貌格局大致由这3种走向决定,其中,东部岭谷为北东向,西部岭谷为北西向,形成明显的弧形构造。 中低山广布,侵蚀强烈境内大部分土地皆为山地,面积274.51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2.3%,其中海拔500米—800米的低山143万亩,占总面积的16.8%。若把丘陵面积计入,丘陵、山地面积446.82万亩,占总面积的52.5%。 河流水源广,出路狭窄,形成易涝的河谷地带境内主要河流的唯一出口,是通过南部低山、丘陵地区的狭窄谷地——浈阳峡(俗称盲仔峡)、大庙峡等峡谷排出。来自集雨面积3.40万多平方公里的水流从狭窄的河道流出,造成易涝的河谷地带。由于河水的堆积作用,境内普遍分布着冲积平原、河流阶地等堆积地貌。 岩溶地貌发育,组合类型多样西部、中部、东部地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有孤峰、峰丛、峰林、溶蚀畦地、山地等,岩溶地貌面积16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9.9%。 地貌类型主要有流水地貌、岩溶地貌。 流水地貌:境内主要的地貌类型,遍布于境内各地,其形态分为平原、阶地、台地、丘陵、山地5种。 平原,按其大小,分为冲积平原、河台平原、山间平地3种。面积63.0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4%。主要分布在大站、英城、浛洸、大湾、石牯塘、大镇等地,是主要的农业用地。-95-
阶地,有河流阶地、洪积阶地、洪积冲积阶地、洪积坡积阶地。河流阶地,境内阶地的主要类型,面积95.50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1.2%。主要分布在东部盆地及中部两江盆地。 台地,介于阶地与丘陵之间,比高小于80米、坡度小于15度的地貌类型,分为低台地、高台地。面积26.9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2%。主要分布在东部盆地、中部盆地。 丘陵,境内的主要地貌类型之一,面积199.31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3.4%,分为低丘陵、高丘陵。山地,境内的主要地貌类型之一,面积247.51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9.1%,分为低山、中山。岩溶地貌:境内发育着各种形态的岩溶地貌,主要有:岩溶平原、岩溶台地、岩溶台地、岩溶丘陵、岩溶山地。4.4自然条件X市总面积5671平方公里,是广东国土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有耕地54930公顷,其中水田30975公顷,山地面积17万公顷,丘陵地13.3万公顷。英德项目用地充足,随着省属几个华侨农场的撤场建镇,使英德增加国有土地面积10多万亩,为项目建设用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优势是其他地区无法相比的。4.5工程建设条件本次城市次干道建设区域处于X工业园区内,区域地势平坦,工程建设施工十分便利。本项目参考X工业园区路线提供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来看,现场注意一般路段土质有几层:-95-
素填土层:浅黄色等,松散,欠压实固结,堆积时间短,物质成分用粘性土为主;层厚0.3~2.0m不等。粉砂层:浅黄色等,松散,湿~饱和,粘性土胶结;层厚2.0~10.0m不等。圆砂层:黄色等,饱和,稍密,卵砾石由亚园壮砂岩石组成,最大粒径达3cm,用砂粒充填;层厚0.3~6.0m不等。粉质粘土层:黄色,紫红色等,可塑,切面较光滑,干强度较高;层厚5.0~20.0m不等。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黄色,岩芯破碎,裂隙发育,岩芯碎块状;层厚2.0~12.0m不等。微风化石灰岩层:灰黑色,岩石致密坚硬,方解石脉发育,岩芯短柱状;层厚0.5~25.0m不等。4.6筑路条件本工程砂岩在沿线储量丰富,埋层浅、质量好,开采方便,块石可就地开采,现场机械加工,以减少运输,降低成本。但施工前应作饱水抗压强度试验,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石料严禁使用。本路段沿线有工程所需河砂及砂卵石,可以就近采购。工程所需粘土,可以从沿线沟谷及泥岩分布地带采集,施工用水可以采用市政供水。所用水泥、钢材、木材等可就近在X市市场上购买。-95-
第五章工程建设规模及建设标准5.1工程建设规模本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宽25米道路10000米,宽40米道路2550米,宽60米道路8224米,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1)横A路全长42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起点K0+000与开发大道相交,终点K0+423.828与竖四路相交,施工范围为K0+052.136~K0+423.828。(2)横B路全长70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K0+000与竖三路相交,终点K0+704.448与竖二路相交,施工范围为K0+000~K0+284.413和K0+407.193~K0+672.377。(3)横C路全长104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X=2695245.251,Y=442622.617)桩号K0+000;终点则与红星一路K0+260处相接,终点坐标(X=2694866.31,Y=442333.36)桩号K0+676.0,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95-
(4)横二路全长245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60m=5.5m(绿化带/人行道)+11.0m(行车道)+3.0m(中分带)+11.0m(行车道)+5.5m(绿化带/人行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5630.976,Y=442678.14)桩号K0+000;终点与滨湖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5578.90,Y=443875.51)桩号K1+198.611,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5)横三路全长255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40m=4.0m(绿化带/人行道)+7.0m(行车道)+7.0m(行车道)+4.0m(绿化带/人行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路线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156.13,Y=442953.77)桩号K0+000;终点与滨湖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6042.53,Y=443878.81)桩号K0+941.248,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6)竖三路全长207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4830.76,Y=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7)竖四路全长213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4830.76,Y=-95-
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8)横五路全长242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60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4830.76,Y=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9)横七路全长364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K2+700(X=2678861.145,Y=469761.255,H=85.330),终点K3+629.359(X=2679512.311,Y=470145.954,H=90.000)与竖一路相交。(10)工业大道全长844.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60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4830.76,Y=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开发大道全长253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60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443381.44-95-
)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4830.76,Y=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项目其平面线形则完全按照《X华侨工业规划》的线形和走向。工程总投资约81249.00万元。5.2建设标准5.2.1横A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B=25m设计行车速度:v=40km/h设计最大纵坡:0.236%设计最小纵坡:0.236%最短坡长:432.828m路面设计轴载:BZZ-100KN双轮组单轴设计使用年限:20年5.2.2横B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B=25m设计行车速度:v=40km/h设计最大纵坡:2.212%设计最小纵坡:0.283%最短坡长:259.448设计最小凹曲线半径:5000设计最小凸曲线半径:5000设计最小竖曲线长度:96.444路面设计轴载:BZZ-100KN双轮组单轴-95-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20年5.2.3横C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B=25m设计行车速度:v=40km/h设计最大纵坡:1.06%最短坡长:186.97m设计最小凹曲线半径:5000米设计最小竖曲线长度:75.3米路面设计轴载:BZZ-100KN双轮组单轴路面结构设计年限:20年5.2.4横二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B=60m设计行车速度:v=40km/h设计最大纵坡:1.05%最短坡长:292.05m设计最小凹曲线半径:25000米设计最小竖曲线长度:121.7米路面设计轴载:BZZ-100KN双轮组单轴路面结构设计年限:20年5.2.5横三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B=40m设计行车速度:v=40km/h设计最大纵坡:0.9%-95-
最短坡长:243.88m设计最小凹曲线半径:25000米设计最小竖曲线长度:72.5米路面设计轴载:BZZ-100KN双轮组单轴路面结构设计年限:20年5.2.6竖三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B=25m设计行车速度:v=40km/h设计最大纵坡:0.54%最短坡长:236.02m设计最小凹曲线半径:8000米设计最小竖曲线长度:53.6米路面设计轴载:BZZ-100KN双轮组单轴路面结构设计年限:20年5.2.7竖四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B=25m设计行车速度:v=40km/h设计最大纵坡:0.54%最短坡长:236.02m设计最小凹曲线半径:8000米设计最小竖曲线长度:53.6米路面设计轴载:BZZ-100KN双轮组单轴路面结构设计年限:20年5.2.8横五路-95-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B=60m设计行车速度:v=40km/h设计最大纵坡:0.54%最短坡长:236.02m设计最小凹曲线半径:8000米设计最小竖曲线长度:53.6米路面设计轴载:BZZ-100KN双轮组单轴路面结构设计年限:20年5.2.9横七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B=25m设计行车速度:v=40km/h设计最大纵坡:0.54%最短坡长:236.02m设计最小凹曲线半径:8000米设计最小竖曲线长度:53.6米路面设计轴载:BZZ-100KN双轮组单轴路面结构设计年限:20年5.2.10工业大道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B=60m设计行车速度:v=40km/h设计最大纵坡:0.54%最短坡长:236.02m设计最小凹曲线半径:8000米-95-
设计最小竖曲线长度:53.6米路面设计轴载:BZZ-100KN双轮组单轴路面结构设计年限:20年5.2.11开发大道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B=60m设计行车速度:v=40km/h设计最大纵坡:0.54%最短坡长:236.02m设计最小凹曲线半径:8000米设计最小竖曲线长度:53.6米路面设计轴载:BZZ-100KN双轮组单轴路面结构设计年限:20年-95-
第六章工程方案6.1设计依据、设计规范及设计原则6.1.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有关资料和设计任务书。2.测量资料:平面现状1:500电子地形图及规划资料。6.1.2设计规范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688-2011);4.《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9.《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10.《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1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1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1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95-
1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1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9.《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CJJ45-91)2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21.其他相关规范6.1.3设计原则①服从X市城市总体规划和X华侨工业园规划,维护城市规范布局的合理性、完整性。②遵从功能合理,结构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充分体现作为工业园区次干道的功能特点。③充分考虑城市远近建设结合,统一规划,分期实施。6.2道路总体设计6.2.1横A路(一)平面设计(1)设计思路平面线位走向应符合该片区域路网总体规划的原则,根据现状路线线形并做适当调整,主要设计思路如下:1)平纵结合设计,充分考虑道路两边的开挖回填需要,保证填挖土方大致平衡;结合道路功能的要求,合理的考虑相交道路关系。2)道路平面的布设考虑周边居民的需要,相应设置人行道,方便居民的出行。-95-
3)平面线形的设计在满足设计行车速度的技术要求和使用功能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迁拆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交叉口设计本项目与相交道路采用平面交叉形式如下表。相交道路组织一览表序号相交道路名称相交桩号相交道路等级规划红线宽路口设置形式1开发大道K0+000主干线60mT字平交2竖四路K0+423.828支线25mT字平交(3)公交汽车停靠站设计道路沿线主要出入口的公交站距离控制在400~800米左右。公交车站位置按图纸施工,具体位置如需调整由甲方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并报设计复核。(4)现状道路衔接设计由于本项目及周边道路实施之后可取代此乡道,暂不设置小路口。实际实施时施工单位可以就现状情况进行接顺。(二)纵断面设计1.道路设计高程主按现状地形标高确定,在满足排水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填挖工程量。2.填挖方平衡:纵断设计需要在减少填挖土方与纵断线型指标间找到平衡点。3.平纵组合:考虑平纵线型的协调配合,整体线型均匀连续、视野开阔,能自然诱导驾驶员行车视线,满足驾驶员视觉和心理要求,保证行车安全舒适。(三)横断面设计1.本次设计道路宽25米,双向4车道,两边设置人行道及绿道。-95-
2.断面形式为:25米=4.5米(人行道+绿道)+16米(机动车道)+4.5米(人行道+绿道)。(四)路拱横坡设计1.道路车行道1.5%的横坡,人行道、绿道设计1%的横坡。2.全线不设置超高。6.2.2横B路(一)平面设计(1)设计思路平面线位走向应符合该片区域路网总体规划的原则,根据现状路线线形并做适当调整,主要设计思路如下:1)平纵结合设计,充分考虑道路两边的开挖回填需要,保证填挖土方大致平衡;结合道路功能的要求,合理的考虑相交道路关系。2)道路平面的布设考虑周边居民的需要,相应设置人行道,方便居民的出行。3)平面线形的设计在满足设计行车速度的技术要求和使用功能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迁拆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交叉口设计本项目与相交道路采用平面交叉形式如下表。相交道路组织一览表序号相交道路名称相交桩号相交道路等级规划红线宽路口设置形式1竖三路K0+000支线25mT字平交2开发大道K0+347.874主干线60m十字平交3竖二路K0+704.448支线25mT字平交-95-
(3)公交汽车停靠站设计道路沿线主要出入口的公交站距离控制在400~800米左右。公交车站位置按图纸施工,具体位置如需调整由甲方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并报设计复核。(4)现状道路衔接设计由于本项目及周边道路实施之后可取代此乡道,暂不设置小路口。实际实施时施工单位可以就现状情况进行接顺。(二)纵断面设计1.道路设计高程主按现状地形标高确定,在满足排水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填挖工程量。2.填挖方平衡:纵断设计需要在减少填挖土方与纵断线型指标间找到平衡点。3.平纵组合:考虑平纵线型的协调配合,整体线型均匀连续、视野开阔,能自然诱导驾驶员行车视线,满足驾驶员视觉和心理要求,保证行车安全舒适。(三)横断面设计1.本次设计道路宽25米,双向4车道,两边设置人行道及绿道。2.断面形式为:25米=4.5米(人行道+绿道)+16米(机动车道)+4.5米(人行道+绿道)。(四)路拱横坡设计1.道路车行道1.5%的横坡,人行道、绿道设计1%的横坡。2.全线不设置超高。6.2.3横C路-95-
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其中交点K0+318.111、K0+561.595、K0+762.802设置半径为100m的圆曲线,不设置缓和曲线,全部线形基本满组城市支路技术标准。6.2.4横二路路线位依据规划线位走向设计,其平面线形完全符合规划的线形和走向。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交点均位于交叉口,不设置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全部线形基本满组城市支路技术标准。6.2.5横三路道路线位依据规划线位走向设计,其平面线形完全符合规划的线形和走向。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不设置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线形基本满组城市支路技术标准。6.2.6竖三路道路线位依据规划线位走向设计,其平面线形完全符合规划的线形和走向。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不设置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全部线形基本满足城市支路技术标准。6.2.7竖四路道路线位依据规划线位走向设计,其平面线形完全符合规划的线形和走向。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不设置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全部线形基本满足城市支路技术标准。6.2.8横五路道路线位依据规划线位走向设计,其平面线形完全符合规划的线形和走向。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不设置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全部线形基本满足城市支路技术标准。6.2.9横七路(一)平面设计-95-
(1)设计依据、原则及平面要素依据:业主提供规划资料及现状地形图。原则:按照规划结合现状原则设计。平面要素:路线走向、交叉口设计、平曲线设计、无障碍设计。(2)公交汽车停靠站设计道路沿线主要出入口的公交站距离控制在400~800米左右。公交车站位置按图纸施工,具体位置如需调整由甲方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并报设计复核。(3)现状道路衔接设计本项目部分路线经过村庄,为了保证村民的正常出行,对村庄现状道路与本项目进行接顺设计。根据地形资料显示,在K2+772南北两侧、K2+9354南侧、K2+995南北两侧与现状水泥混凝土村路进行接顺,路口与现状道路相同。平面图接顺位置根据地形图确定,实际实施时以现状的实际位置为准。(二)纵断面设计1.道路设计高程主按现状地形标高确定,在满足排水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填挖工程量。2.填挖方平衡:纵断设计需要在减少填挖土方与纵断线型指标间找到平衡点。3.平纵组合:考虑平纵线型的协调配合,整体线型均匀连续、视野开阔,能自然诱导驾驶员行车视线,满足驾驶员视觉和心理要求,保证行车安全舒适。(三)横断面设计1.本次设计道路宽25米,机动车道为双向4车道,两侧分别设人行道及绿道。-95-
2.断面形式为:25米=【4.5米(绿化带)+8米(机动车道)】*2。(四)路拱横坡设计1.道路车行道设计1.5%的横坡,绿化带1%的横坡。2.K2+808.255~K3+263.492设计超过、加宽。6.2.10工业大道道路线位依据规划线位走向设计,其平面线形完全符合规划的线形和走向。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不设置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全部线形基本满足城市支路技术标准。6.2.6开发大道道路线位依据规划线位走向设计,其平面线形完全符合规划的线形和走向。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不设置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全部线形基本满足城市支路技术标准。6.3路基设计6.3.1填方路基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填料必须经过试验确认合格后方能填筑。每一层填料的规格、压实度和CBR值必须满足上列《路基压实度控制标准表》、《路基填料最小强度、最大粒径表》数值的要求。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用同类填料。当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厘米)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每层填土最大松铺厚度应根据现场压实实验确定,一般最大松铺厚度不大于30厘米,且不小于10厘米;同种材料的填筑层累计厚度不宜小于50厘米,每层填料应整平并做成路拱。当挖方路基CBR-95-
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进行处理。设计建议处理方法:换填碎石或砂砾;掺入石灰、水泥等技术措施进行改良。6.5路基防护填方路堤的边坡率为1:1.5;挖方边坡:边坡率为1:1。路线两侧为工业园规划用地的路段,由于即将填土或开挖平整所以该部分路段的填方路基及挖方路基边坡均不进行坡面防护。部分路段两侧为规划公共绿地也不需作平整的采用浆砌片石护脚防护。6.5道路结构层设计6.6.1设计标准:6.6.1.1道路设计等级:城市支路,设计车速40km/h;6.6.1.2路面设计轴载:BZZ-100KN双轮组单轴;6.6.1.3标准轴载次数:1.00Ⅹ106次/车道6.6.1.4交通等级:重交通;6.6.1.5设计基准期:20年;6.6.2行车道结构层:6.6.2.1面层:砼路面24cm厚,设计强度以龄期28天的弯拉强度不小于4.5MPa,弯拉弹性模量不小于28GPa,基层顶当量回弹模量不小于212MPa;6.6.2.2上基层:20cm厚6﹪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R7≥4.0MPa,压实度≥98﹪,其顶面回弹弯沉控制指标≤84(0.01mm);下基层:20cm厚4﹪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R7≥2.0MPa,压实度≥96﹪,其顶面回弹弯沉控制指标≤183(0.01mm);地基清表层后,填前碾压密实度不小于90﹪。-95-
行车道路缘石:采用干式挤压通透砖路缘石,宽12cm,高35cm,外露面高20cm,抗压强度≥25MPa。6.6.3人行道结构层:6.6.3.1面层:环保砖,采用以砂石、水泥或粉煤灰矿渣为原料,经高频震动,高压成型。优点:环保,材料价较低,防滑防反光很好。缺点:容易被泥土污染变脏。6.6.3.2垫层:1:3水泥砂浆2cm厚;6.6.3.3基层:2cm1:3水泥砂浆+15cm4%水泥稳定石屑+5cm中粗砂。6.6.3.4人行道路缘石:路缘石采用水泥混凝土材料: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水泥混凝土C型立缘石(15*30*50cm)。人行道勒脚:水泥混凝土B型平缘石(15*20*50cm)。6.6.4路面粗糙度要求:水泥混凝土路面必须平整、耐磨、并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其抗滑标准如下:路面槽纹构造深度TD=0.7~1.1mm,路口处TD=0.8~1.2mm,路面摆式仪值FO=47~50。6.6.5路面材料技术要求:6.6.5.1水泥混凝土面层混合料混凝土混合料由水泥、粗集料、细集料、水、外加剂组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道路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低于42.5号。水泥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成分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道路硅酸盐水泥》的规定,水泥用量不得小于360kg/m3.-95-
粗集料:面层所有级配碎石原材料可用花岗岩,对集料的技术要求为: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集料的颗粒组成应符合下表要求的级配范围,并应较为平顺的曲线。基层集料中不应含有泥土等杂物,集料压碎值不大运26.5或19﹪。面层粗集料级配碎石的级配范围如下:筛孔尺寸(mm)31.5199.54.752.360.60.075通过质量百分率(﹪)90~10067~9045~6829~5018~388~220~7砂:细度模数不宜小于2.5.水:凡人可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混凝土混合料施工。遇有可疑水源时,应进行试验鉴定。外加剂: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规定。6.6.5.26﹪(4﹪)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宜选用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旱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水泥标号不得低于32.5号。水:凡人可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遇到可疑水源时,应时行试验鉴定。应选用一定级配的碎石,对粉末状的石粉不得使用,否则应渗加中粗砂或砂砾以改善级配,如碎石来源困难时,可渗入不多于20﹪-95-
的中粗砂或砂砾,具体用量通过试验确定。设计图纸中基层用水泥用量为6﹪(或4﹪),但实际施工中,水泥用量应达到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为准,并且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水泥稳定碎石采用的粗集料与面层的粗集料级配碎石的要求时间相同。6.7桥梁涵洞本项目全线不设置桥梁涵洞。6.8交通设施交通设计是城市道路和设计龙头“专业”,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需求量急剧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重,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人们总把希望寄托于城市道路及其它交通设施建设上,因此,近二十年大规模兴建城市交通设施热潮在全国展开,大部分城市基本建成了相当规模的城市交通系统,然而,城市交通问题仍未解决,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道路资源是有限的,仅靠道路建设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建设和管理同等重要,但科学管理需要规划理论体系支撑,为此我们提出利用交通调查和交通信息数据库的成果,利用城市交通需求分析和预测技术,利用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方案设计,城市交通系统管理规划方案设计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保障体系设计等城市交通规划最新成果,运用全新的交通设计理念,指导城市道路、以其相关专业设计。力求交通系统达到安全性、可达性、高效性、舒适性,以最小的环境影响,最小资源费用,达到最优质的服务水平。6.8.1交通安全设施-95-
交通安全设施是本次道路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其基本功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道路交通设施中最基本、最必需的交通诱导、交通安全保障系统。交通安全设施须按城市道路交通特点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对驾驶员适时、准确的诱导,保证道路交通快速、舒适、安全功能的充分发挥。交通安全设施系统需综合设置道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突起路标、轮廓标等设施。6.8.1.1道路交通标志设置交通标志,旨在通过对驾驶员适时、准确的诱导,充分发挥安全的效能。本路段交通标志的设立,通过适时、适量地提供交通信息,使司机能够正确选择路线及方向,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同时,还应通过禁令、警告、指示等标志保证必要的行车安全,使道路发挥最大的作用,在立交等构成物处,避免标志集中设置造成信息过载现象,少数重要交通信息给予重复显示。标志布设中还应注意与监控、环境等其它沿线设施系统的协调配合。板面布设以司机在设计时速行驶时能及时辨认标示内容,并使板面布设美观、醒目。全段各类型标志统一布局,前后协调,并考虑与已建成的X市区道路标志的设置情况,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系统,标志版面可根据X市交通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作适当调整。重要的指路标志,为了提高夜间的视认性,在条件许可时,可采用投光灯作辅助照明。本项目将设置禁令标志、指路标志和辅助标志三大类。禁令标志:禁止停车标志、限速标志、限重标志等。指示标志:各种转弯标志、立交行驶路线标志、靠左(右)侧道路行驶标志等。指路标志:带地名的各种型式交叉路口标志、地点识别标志、街名标志等。-95-
根据本项目的计算行车速度确定交通标志的尺寸。禁令标志:圆形,外径80cm,颜色取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图案压杠。指示标志:圆形,外径80cm,颜色取蓝底白图案。指路标志:按汉字高度40-50cm及间隔、行距等的规定来计算确定标志的大小,标志颜色为蓝底、白图案,字体为黑体。6.8.1.2道路交通标线及突起路标标线的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可以和标志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标线应能确保车流分道路行驶,导流交通行驶方向,指引车辆在汇合和分流前驶入合适的车道,加强行驶纪律和秩序,减少事故。标线应保证在白天和晚上都具有视线诱导功能,并应做到车道分界清晰,线向清楚,轮廓分明。与交通标志有机结合,合理诱导交通流。具体布设原则如下:①两行车道之间设置车道分界线,行车道两边路缘带内侧设置车行道边缘线,桥上道路中心设置中心黄色单实线,并配以同标线颜色相同的定向反光突起路标。②所有标线均为防滑性、耐磨性良好的热熔性道路标线材料。6.9绿化工程6.9.1设计内容6.9.1.1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根据不同路段进行设计,在靠近路面边上的0.3m范围内种植榕树,间距为6m,需要做正方形的树槽。榕树树形美观,遮荫效果好,抗风性能也比较强。-95-
苗木要求是:树型要完整,多枝,非截杆苗,苗高3.5~4.5m,胸径12~16cm,净干高2.5m。6.9.1.2中分带绿化带宽度为3.0m,主要采用两株大红花球,大红花间距为1.5m。所有绿化带植草均为黄色蟛蜞菊。对苗木的要求是:七彩大红花球要求需要茂盛,造型好,苗高70~100cm,冠幅110~150cm,同种苗木的高度要尽量达到高度平衡。所有花草树木必须健康、新鲜、无病虫害,无缺乏矿物质症状,生长旺盛而不老化。6.10排水设计6.10.1设计规范:6.10.1.1《X华侨工业园规划》;。6.10.1.2测量资料:平面现状地形图。6.10.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CB50014-2006)6.10.1.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6.10.1.5《给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6.10.1.6《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10.1.7《给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117:2000)6.10.1.8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3版)6.10.1.9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CJ/T121-2000)6.10.1.10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水箅(CJ/T130-2001)-95-
6.10.1.11《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420)6.10.1.12《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6.10.1.13《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CJ/T270-2007)6.10.2雨水设计:6.10.2.1设计原则(1)参照国家排水规范,该道路的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体制,雨水排入到排污管道。(2)道路雨水系统除接纳路面雨水外,还需要承接道路两侧用地的雨水以及部分道路的转输雨水。路面雨水采用偏沟式单箅雨水口收集后就近排入雨水检查井,规划用地的雨水则通过设置雨水预留管承接。(3)设计主管根据转输雨水分段接入的流量,断面尺寸从d400(毫米)到d1200。(4)按照已有的管线规划或每隔120米左右设置雨水预留管及检查井,预留管考虑接纳道路附近小区的雨水。(5)支路接入的雨水管断面根据需要采用d800钢筋砼圆管。6.10.2.2暴雨强度公式及主要设计参数(1)暴雨强度公式:雨水量计算采用X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2)雨水量计算q=(L/S·Ha)(1小时以内)式中:q—设计降雨强度(L/s·ha)t—降雨历时(L/s·ha)P—暴雨重现期,取2年。-95-
6.10.2.3主要参数径流系数(ψ):根据各类用地面积,用相应的单一径流系数,用加权平均法推求规划区域的综合径流系数,取综合径流系数ψ=0.65~0.75,绿地径流系数ψ=0.15~0.30.降雨历时(t);t=t1+mt2(min)t1—地面集水时间,根据规划情况不同取5~mint2—管渠内径流时间(min)m—延缓系数,本设计取2雨水径流时间t2=∑L/60V(min)L—各管段的长长(m)V—各管段满流时的流速(m/s)设计充满度:雨水管渠水力计算,按均匀流满计算,即充满度h/D采用1。设计流量(Q)Q=ψ·q·F(L/S)F—汇水面积(ha)6.10.3管道定线雨水管布置在道路南侧距道路中心线5.5米的机动车道下。6.10.4管径确定管径确定主要考虑道路承接范围的雨水,预留管管径为d800,雨水口与检查井之间的连接管管径及坡度为D300-1%。6.10.5管材的选择-95-
6.10.5.1根据管道埋深的大小,本设计的选材为雨水管道采用I级承插式钢筋砼排水管。6.10.5.2管道基础及接口本设计雨水管采用120°混凝土基础(见国标04S516页16。)接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橡胶圈接口(见国标04S516页23)。雨水口连接管采用150°砂土基础。6.10.6井盖井盖上须有“雨水”标注字样。根据承载力计算,本道路采用重型(Z)再生树指复合材料井盖。Z型再生树指复合材料井盖的裂缝荷载为240KN,(破坏荷载系指对再生树指复合材料检查井盖加载时表面裂缝宽度达0.2mm时的实验荷载值)。故井盖上还必须有“Z”标注字样。6.10.7雨水口布置路面雨水采用偏沟式单箅雨水口(见国标05S518,页24)收集后就近排入雨水检查井,除特别标注出里程外,雨水口均布置在与检查井里程相同处。另外,在道路最低处设置雨水口,雨水口的规格为750×450再生树脂复合材料的篦子,标准见《再生树脂复合材料雨水口》(CJ/T130-2001)。承载力的等级为重型。重型井盖的裂缝荷载为220KN。6.11照明设计6.11.1设计范围和设计依据设计范围包括道路照明系统设计和供配电及控制系统设计。-95-
设计依据如下:《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01《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3年版)6.11.2设计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城市支路路面平均亮度:Lav≮0.5(Cd∕m2)(维持值)路面亮度均匀度:Lmin∕Lav≮0.4(维持值)路面平均照度:Eav≮8(lx)(维持值)路面照度均匀度:Emin∕Eav≮0.30(维持值)眩光限制:采用半截光型配光灯具诱导性:好6.11.3道路照明设计:6.11.3.1道路段灯具布置:-95-
本工程道路沿线道路照明均采用普通单臂路灯双侧对称布灯方式,路灯杆立于道路两侧人行道上距离机动车道侧石0.5米处。现采用NG150W高压钠灯作为机动车道路灯照明,灯臂长为1.0m,灯具安装高度为10.0m,其光源功率为150W,在各路口处增设路口补充照明,采用光源功率为200W×3,灯具安装高度为10cm,建议采用进口灯具,所有灯具均为半截光型灯具且要求自带补偿电容,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均应不小于0.9。照明灯杆采用钢质锥形杆,并且应该采用热浸锌或铝喷涂对灯杆和灯臂表面进行防腐处理。本工程照明灯具杆距原则上为35m,实施时根据断、公交车站、交叉路口等分布的情况作相应的调整。6.11.3.2供电设施:本设计是采用10KV电源环网供电及0.4KV配电,本工程电源接入点为展业大道照明干线。6.11.3.3配线选型和敷设:低压供电方式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电选用BW-0.5KV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电线全线穿管理设。保护管在人行道下采用穿电缆用PE(DN75)管埋地敷设,离人行道边线0.3m,过街处采用承压玻璃钢管。保护管理设深度:人行道下0.7m,车行道下0.9m,局部地段可视具体情况作相应调整。玻璃钢管两端均设电缆检修井。桥上的路灯均预制灯座,灯具采用灯杆接线做法。配电系统选用TN-S接地制式,每根路灯电杆可靠接地,接地干线始端与变压器接地连接外每支路灯及线路的末端还需重复接地,并构成环形接线,其变压器工作接地及重复接地电阻R≯4Ω所有灯具均自带避雷小针,防止直击雷。配线到每个照明器的连线均采用BW-0.5KV-3×2.5双塑绝缘铜芯电线。-95-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沿线经过地区属山岭重丘,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1.1℃,日照1631.7小时,降雨量为1906.2毫米,年平均霜日6天。具有夏长冬短,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等特点。道路沿线没有拆迁,项目的建设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减少环境破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平衡。7.1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7.1.1社会环境影响本工程道路施工作业面相对较小,施工期对当地的社会环境影响不明显。道路工程占地呈带状,施工作业面很小,对该地区的影响较小。7.1.2水环境影响填方或挖方过程中造成的弃土、裸露挖方边坡和填方边坡,若遇大雨冲刷,泥土随水流失,使沿线的河流、沟渠等水体的悬浮物增加,泥浊时间延长。7.1.3空气环境影响施工期间对当地环境空气会有一定的影响。其污染源主要是沥青烟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粉尘。特别是沥青烟对施工地段附近有明显影响,但施工期短,影响是可逆的。7.1.4声环境影响施工期,由大型设备和运输车辆等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对项目地区有一定的影响。但总的说来,噪声影响较小,昼间距施工场地40米、夜间据施工场地150米外,可以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要求。-95-
7.1.5动植物影响道路施工过程中,势必影响、破坏动植物生长繁殖的环境,本项目由于地处城市边缘,珍稀野生动物已很少见,故对它们的影响较小,对植物的影响主要为植被。7.2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7.2.1社会环境为满足X华侨工业园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功能重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建设过程,项目有利于该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对新城区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7.2.2生态环境工程设计注重绿化率的提高,设计中考虑建设了完整的雨、污分流排水系统,生产及生活污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对自然水体不会造成不利影响,工程建成后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不良影响。7.2.3环境空气在带状道路周边,设计时注重沿线道路绿化。道路绿化用地率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满足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园区的目标。营运期可使大气污染相对减少,对运营期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7.2.4声环境由于该线路位于城市边缘地区,生活居民区少,因此在运营期交通噪声影响较小。-95-
7.3环境影响对策7.3.1植物防治措施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水土保持要求,结合城市规划,在人行道两旁种植有观赏性和绿化作用的乔木、草坪,沿道栽植常绿树木,对环境进行美化。7.3.2水土保持方案路基挖方、填方应及时防护,土石方调运应防止沿线抛散,弃土场应及时做好防护、排水和植被绿化,禁止乱堆乱放,以避免影响环境卫生及环境形象。7.3.3扬尘污染防治加强运输道路的洒水防护,对易扬尘土的材料加蓬运输、堆放,以减少扬尘对空气环境的污染。7.3.4噪声污染防治在需用大型机械施工等场地,除必须连续作业的工程项目,一般不安排深夜加班施工,以免过分扰民。路基石方工程爆破应固定放炮时间,并先行安民告示。7.3.5施工垃圾、废水处理在项目施工承包合同中应有不得造成环境污染的内容,施工队伍的固体垃圾应作掩埋处理,生活废水经处理后才能排放江河。7.3.6林木损失补偿-95-
在进行道路绿化设计时,应结合各路段情况,尽量减少砍伐数量。在公路两侧用地范围内、边坡平台及护道及弃土场内进行植树绿化,以补偿各路段林木损失,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培植沿线景观。7.3.7其它安全措施施工中需大力进行保护生态环境宣传,增强居民的保护意识、防火意识;认真清查道路沿线的不良地质地段,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并防止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密切注意道路沿线的水文状况,认真落实好防水、防洪措施。7.4地质灾害影响分析及评估本项目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认为,项目所处位置平坦,地质结构发育一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综合评估区地质环境特征和建设项目特点,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GB18306-2001)”X市属于基本烈度六度地区。又据“建设部、国家计委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暂行规定”、“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抗震设防和加固的暂行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01)等文件的规定,该项目为六级设防。综合评估认为:项目所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为小,拟建场地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适宜性为适宜。7.5环境影响评价-95-
拟建项目在施工期间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工程主要有:实现三通一平时砍伐树木、边沟排水的防护;弃方的固定弃土场地;路面材料的拌合及运输,机械施工和岩石爆破噪音;施工队伍生活垃圾、废水等五类工程,上述五类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噪音扰民、环境污染等。根据上述环境影响对策的研究,在施工中认真执行,则可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在工程建设中,道路设计应注重环境协调、景观效果,在满足规划前提下,以城市生态、环境、美化为切入点,采用先进道路工程和景观设计理念,将本工程建设具有特色的风光带,突出“人、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从环保角度来说,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95-
第八章劳动安全设施8.1安全的因素分析本项目涉及面广,投资较大,影响劳动安全因素很多。本项目的施工不涉及拆迁问题,但施工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项目施工期间的劳动安全。施工期间的施工隔离措施和劳动安全措施,以上两方面是影响本项目实施劳动安全的重要因素,必须高度重视。8.2防护和监控措施实施阶段必须重视上述安全因素,防护安全措施和施工安全必须事前考虑周全,事中落实到位。从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切实保证施工阶段的安全。8.2.1组织措施:8.2.1.1为保证项目施工安全,应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专职人员负责安全。8.2.1.2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的岗,落实到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由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8.2.1.3加强安全学习,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要求相关人员了解所承担的施工任务的特点,学习施工安全基础知识、安全生产制度及相关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学习机械设备和电器使用、高空作业等安全基本知识;学习放火、防爆、防触电、防高空坠落、防坍塌、防机械伤害的知识及紧急安全救护知识;了解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基础知识。8.2.1.4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配备必要的检查负责人和检查人员。确保从组织和思想上提高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95-
8.2.2技术措施:8.2.2.1做好拆迁前做好地下管线分布情况调查,事前做好地下管线保护方案设计,以保证拆迁过程安全、有序进行。切实避免各种管线的挖损、破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8.2.2.2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防火、防爆、防触电、放坍塌、防机械伤害、防溜车、防交通事故、防寒、防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措施。8.2.2.3落实安全设施,保证必要的施工保护和行人隔离措施。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进行监督,纠正违章作业,配合有关部门排除安全隐患,组织安全教育和全员安全活动,监督劳保用品质量和正确使用。8.2.2.4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组织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装置和设施进行验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产生安全隐患。8.2.2.5安排施工生产任务时,向本公众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措施交底;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拒绝违章指挥;作业前应对本次作业所使用的机具、设备、防护用具和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察,切实消除安全隐患。除上述组织和技术的安全措施以外,还可采取一定的经济措施,从而确保安全思想到位、安全组织到位、安全措施制定到位、安全施工落实到位。-95-
第九章项目进度计划与招投标方案9.1项目建设进度计划本项目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总线全长约20794m,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工期要求和施工的合理性,建议十一条道路同期施工。根据*****项目开发进度,按照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和规定,其具体时间安排如下:2014.04工程项目建议书2014.05-2014.06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06-2014.07工程项目方案(报批)2014.07-2014.08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及报批2014.08-2014.10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完成,施工招投标2014.10-2015.12正式开工2016.12全线竣工9.2 项目招投标9.2.1 招标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等有关规定,本工程的主要项目以招标形式确定,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原则,选取合适的单位以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9.2.2 招标方式 本工程的主要项目招标采用公开招标-95-
的形式进行招标,招标的组织形式为委托招标,即委托有专业资格的机构代理进行。9.2.3 招标组织程序按照《招标投标法》,招标人和投标人均需遵循招标投标法律和法规的规定进行招标投标活动。招标程序为:申请招标、准备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进行资格预审、确定投标人名单、发售招标文件、组织现场考察、召开标前会议、发送会议纪要、接受投标书、公开开标、审查标书刊号、澄清问题、评标比较、评标报告、定标、发出中标通知书、商签合同、通知未中标人。9.2.4项目建设招标内容 实行招标投标制度,是将工程项目建设纳入市场机制,通过竞争选择承建商和供应商,有利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收益和规范项目管理。本项目将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项目建设招标内容,详见下表9-1。-95-
表9-1项目招标情况表类别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不采用招标方式全部招标部分招标自行招标委托招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监理√√√主要设备重要材料其他√√√-95-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1投资估算10.1.1投资估算编制范围投资估算范围包括*****项目的土石方工程、道路工程、排水工程、路灯工程及绿化工程。10.1.2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0.1.2.1《X省市政工程综合定额》(2010)。10.1.2.2《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0)。10.1.2.3《X省市政工程计价办法》(2010)10.1.2.7建设部建标[1996]628号文通知发布的《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10.1.2.8方案设计图及主要工程量表。10.1.3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0.1.3.1建设单位管理费:按照《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规定计列。10.1.3.2工程监理费:根据X省物价局粤价(1998)72号文计算。10.1.3.3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按照《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规定计列,实际按50人计。10.1.3.4前期工作费:根据“粤价[1998]72号”计。10.1.3.5工程设计费:按照国家“计价格[2002]10号”文计算。实际发生以合同为准。10.1.3.6工程勘察费:参照国家现行勘察设计费标准。-95-
10.1.3.7施工图文件审查费:根据“粤价[2004]393号文”计算。10.1.3.8竣工图编制费:按照《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规定,以5%计列。10.1.3.9招标管理费:按照《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规定,以0.06%计列。10.1.3.10质量监督费:按第一部分费用的2.0‰计列(粤价[2001]323号文)。10.1.3.11工程保险费未计。10.1.3.12基本预备费:按第一部分费用、工程建设其它他费之和的8%计列。10.1.3.13建设期利息不计。10.1.4主要人工及材料10.1.4.1材料预算价格本工程所用砂、碎石、块石、条石、水泥、钢筋、炸药、汽油、柴油、板枋材在当地购买,其预算价格依据近期X市建筑工程定额站编制的“X市工程造价信息”公布的运至工地价格。10.1.4.2施工用风、水、电价格:施工用水、电根据业主提供的价格及相关类似工程比较确定:施工用电0.80元/Kw.h,施工用水为3.5元/m3。10.1.4.3主要人工及材料本项目的主要人工及材料见表10-2。-95-
表10-2本项目主要人工及材料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人工工日3398062原木m31123锯材m32124钢材吨7415水泥吨152416柴油吨21007汽油吨878砂、砂砾m3552419碎(砾石)m34896510.1.5估算成果经估算,本工程推荐方案总投资为81249.00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69355.42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8531.15万元,基本预备费3362.43万元。10.2资金筹措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95-
第十一章社会效益与社会评价11.1概述11.1.1概况介绍本项目*****项目为:横A路、横B路、横C路、横二路、横三路、竖三路、竖四路、横五路、横七路、工业大道、开发大道;道路总长20794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11.1.1.1横A路全长42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起点K0+000与开发大道相交,终点K0+423.828与竖四路相交,施工范围为K0+052.136~K0+423.828。11.1.1.2横B路全长70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K0+000与竖三路相交,终点K0+704.448与竖二路相交,施工范围为K0+000~K0+284.413和K0+407.193~K0+672.377。11.1.1.3横C路全长104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X=2695245.251,Y=442622.617)桩号K0+000;终点则与红星一路K0+260处相接,终点坐标(X=2694866.31,Y=442333.36)桩号-95-
K0+676.0,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1.1.4横二路全长245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60m=5.5m(绿化带/人行道)+11.0m(行车道)+3.0m(中分带)+11.0m(行车道)+5.5m(绿化带/人行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5630.976,Y=442678.14)桩号K0+000;终点与滨湖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5578.90,Y=443875.51)桩号K1+198.611,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1.1.5横三路全长255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40m=4.0m(绿化带/人行道)+7.0m(行车道)+7.0m(行车道)+4.0m(绿化带/人行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路线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156.13,Y=442953.77)桩号K0+000;终点与滨湖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6042.53,Y=443878.81)桩号K0+941.248,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1.1.6竖三路全长207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4830.76,Y=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1.1.7-95-
竖四路全长213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4830.76,Y=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1.1.8横五路全长242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60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4830.76,Y=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1.1.9横七路全长364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K2+700(X=2678861.145,Y=469761.255,H=85.330),终点K3+629.359(X=2679512.311,Y=470145.954,H=90.000)与竖一路相交。11.1.1.10工业大道全长844.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60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4830.76,Y=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95-
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1.1.11开发大道全长253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60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4830.76,Y=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1.2*****项目的重要性11.1.2.1满足打造产业聚集片区的要求;11.1.2.2是招商引资及满足工业基地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11.1.2.3促进整个X华侨工业园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开发和引资进程。本项目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旨在推动落实X华侨工业园的发展规划,建设X华侨工业园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对X华侨工业园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本项目对X华侨工业园经济建设发展、有效利用X华侨工业园土地结构等意义重大。11.2社会效益11.2.1项目有利于X华侨工业园的经济建设,道路建设增加英工业园的对外交流与流通,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1.2.2项目可改善X华侨工业园-95-
的对外交通。便利、快捷的交通,可明显提高该片区的区位优势,使受益区内的开发条件和投资环境大为改善,这对X华侨工业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加强各种高新技术产业间的经济协作和对外联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显然,本项目可促成X华侨工业园的发展高潮提早到来。11.2.3项目建设有利于地区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扩大沿线居民就业机会、增加就业者收入,促进社会综合事业的发展。11.2.4项目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人文环境,可为当地人民提供更好的文化教育和城市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当地人民卫生健康水平。11.2.5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占用土地,施工和运营期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前者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代价,后者的负面影响,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使其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并得到妥善解决。综上,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适应项目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项目的社会效益明显,国民经济效益显著,社会风险较小,项目是可行的。11.3社会影响分析X市政府在多次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初步规划在园区内发展并打造产业基地。X华侨工业园-95-
的规划与建设,各种功能区的建设和实现,均导致土地利用形式发生变化;城镇化过程造成一定范围的人口迁移和就业形式的改变,这一切都使当地的社会经济发生较大的变化。非农业化人口增加,在短期内会给当地社会环境带来暂时的不稳定。但从长期发展来说,社会环境会向更先进、更文明的方向发展,短期的不利影响很快会消失。市政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是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过程,也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11.3.1项目对X市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本项目是X华侨工业园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位于X工业园区内,是园区建设的一部分。项目的建成将打造方便、快捷的交通网,提高X工业园区域优势,增强企业和投资者的投资吸引力,满足打造产业聚集片区的要求。X华侨工业园是X市总体规划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的建成将深化X市总体规划,带动新城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整个珠三角地区相关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11.3.2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收入的影响项目所在地居民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生产,工程占地以农村用地为主。支柱产业落后和交通不便因素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当地地方经济发展。按照X市、X市政府和X市兴德投资有限公司和预期发展目标,要把X华侨工业园打造成产业基地,增强整个地区对外投资者和我市中小企业的吸引力,促进整个珠三角地区相关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并带动X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项目位于X华侨工业园园区内。本项目是X华侨工业园的前期项目属于城市基础设计建设。项目实施后,会给当地居民和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并随着预期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必然会带促进五大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项目影响区内经济整体发展,带给项目区内居民经济条件的改善,收入得到提高。11.3.3工程对项目所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95-
项目影响地带,人口密度较低,商业、餐饮业、零售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非常落后,用于居民休息娱乐、购物场所寥寥无几,居民出行非常不便。项目实施后,很好地解决了该地区对外交通问题。随着组团区内的开发建设,各种商场、休闲场所、体育娱乐设施场所也将应运而生,这对充实当地居民的生活内容、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意义。11.3.4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就业的影响项目所在地居民以农业人口为主,随着X华侨工业园的开发和建设,相当部分农村居民将会失去土地成为城市边缘人,他们需要重新寻找谋生手段和就业机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因为X华侨工业园的开发和建设而成为产业基地的职工,这完全可以使得这部分人成功转业。项目的建设、运营将对当地居民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正面的主要来源于项目的实施后将会增加该地区的就业机会。①“X华侨工业园”打造成产业基地,增强整个地区对外投资者和我市中小企业的吸引力。地区优势产业的形成回促进该地区的就业机会。②项目的运营将会加快工业园区内附属产业的发展,当地的服务业、零售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的发展将会增加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人数。③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将会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新企业的落户、房地产业的兴起,大大地增加当地居民和农转非人口的就业机会。项目的主要负面影响来自环境方面:①在项目施工期间,会带来暂时的环境问题,可能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引起群众意见。对此可通过有效的施工组织和文明施工措施将不良影响降至最低,避免和减少社会风险。-95-
②公路建筑材料中的石灰、水泥、粉煤灰等含有大量的粉尘,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对周围空气造成污染。③施工中所使用的便道,特别是在干旱季节,经施工车辆多次碾压后,路面泥土变成粉末状,也会造成扬尘,对周围空气造成污染。④道路施工中的弃土、弃渣等固体废物直接排放水体,造成水污染。⑤破坏地面植被和原有地貌,导致地表裸露,造成新的水土流失。⑥弃土、弃渣不采取适当措施妥善处理,而随意倾倒,加剧了水土流失。⑦施工中使用的临时便道以及建筑材料,若不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遇到暴雨或大风都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⑧道路建设中有时要拆除电力、通信、供水、供气等设施,会给居民生活和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工作造成影响。而且在道路施工期间,附近公路由于交通量增大,干扰了其原有的正常交通秩序,造成交通事故率上升,路面遭到破坏。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派遣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形成一系列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其负面影响。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减少负面影响并妥善解决建设项目对周边的影响。综合来看,项目所带来的积极因素要远大于负面影响。11.3.5项目对所在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项目的建设与实施会使沿线的居民及老百姓直接或间接受益,这里不再赘述。这些群体对项目的实施持希冀和欢迎的态度。11.3.6项目对所在地区弱势群体利益的影响-95-
项目所在一带的弱势群体主要是部分农民、农民工及城市边缘贫困人口。这些群体居住在城市的边缘和城乡结合部,基本上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没有医保、养老保险等等社会扣福利。如前所述,项目实施后能总体增加沿线一带的就业人数和就业机会,也相应为这些弱势群体创造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也给部分人创造了再创业的机遇。但因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能力整体素质不高,也必然使他们谋生手段受到制约,就业程度受到影响。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这部分群体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并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11.3.7项目对所在地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影响项目实施后,对项目影响区一带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短期内将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项目的实施将会促进当地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项目实施后,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必然带动当地各项事业的发展,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也会有长足发展。11.3.8项目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项目所在地区人口密度较低,有很多为农业人口,该地区无论从治安、社会环境还是从人口素质、人们生活水平来说,都离城市的标准有一定的距离。项目实施后,将为X华侨工业园提供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极大地推动园区内各大产业及商业、服务业、餐饮业等的发展,新区开发、房地产的介入也会改善沿线及周边地带的居住环境,文化、教育、卫生水平的提高也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项目建成后,将大大加快园区及沿线周边地带的城市化进程。-95-
11.4互适性分析11.4.1当地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支持性分析*****项目是X华侨工业园的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其关系到整个工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发展五大支柱产业基地增强整个地区对外投资者和我市中小企业的吸引力,促进整个珠三角地区相关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并带动X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修建道路以方便交通呼声日高。但本项目的建设占地面积较多,产生一定数量的非自愿搬迁户,这些群体的利益从短期来说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他们对项目的实施可能暂时持反对、抵触的态度。但只要多宣传,多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给予合理的补偿和优惠政策扶助,将有可能争取他们的支持与积极配合。除了这一部分群体,其他的群体都是项目的直接或间接受益者,他们对项目的实施是支持的,也是能积极配合并参与的。11.4.2当地各类组织对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态度分析*****项目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修建的同时,同步实施的其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必然涉及诸多部门:通讯、电力、给排水部门、交警、材料供应、运输部门等等。这些部门也是项目建设的参与者或间接受益者。但是诸多的部门之间利益互相交错,摩擦在所难免,在项目的建设与运营中如能预先协调与磋商,妥善处理各部门的利益关系,也能够最大程度地争取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得到共同建设和发展。11.4.3项目所在地现有技术、文化状况对项目的建设和发展适应性分析-95-
X市位于X省中北部,北江中上游,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结合部,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在粤北的县级城市里都具有领先地位。X华侨工业园位于X省X市辖下X市东华红镇。项目所在地,完全能够适应本项目的建设。无论是技术条件还是建设物质供应、建筑人力,均能满足本项目的建设要求。-95-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12.1研究结论²*****项目符合X市城市总体规划,符合《X华侨工业园规划》,对X华侨工业园的长期发展有重要意义。²本项目是X华侨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不仅能满足打造皮革、化工等生产制造园区、创意研发园区、仓储物流园区、批发展贸园区、职业教育园区等园区的要求更是招商引资及满足工业基地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²*****项目,完善了工业园区的交通路网。工程有利于改善交通环境和投资环境,并可加快整个规划区的开发建设速度,明显提升该组团的区位优势,挖掘规划区内土地增值的潜力。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²本项目六条道路全长20794m,建设标准合理,方案可行。项目工程总投资为81249.00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69355.42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8531.15万元,基本预备费3362.43万元。工程建设方案可行、技术成熟,基本无建设风险。²项目社会效益明显,国民经济效益良好。对扩大当地居民就业机会、提高沿线居民卫生条件、繁荣地方经济都有积极的作用。建设带来的少量负面影响,可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减少并妥善解决。综观全局,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适应项目的建设。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显著,社会风险较小。²本项目社会综合效益良好,对整个X市、X市及X华侨工业园-95-
的经济建设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应尽快实施。12.2问题与建议²项目土石方工程中挖方大于填方,建议项目结合场平选择合适的弃土点以统筹规划减少总的工程造价。²本项目工程量较大,施工过程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应作好充分的施工组织管理。²项目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在研究报告审定后,建议尽快组织实施下一阶段工作,争取早日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9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0.75万吨粮油仓储设施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贵州攀枝花华佗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灾后重建发展提升油橄榄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祁县东观LNG加气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技术资料封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锅炉系统节能及能源系统优化技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济南汽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2万吨乳化炸药生产扩能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济宁环宇工程机械有限公司10万吨年机械配件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企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规范可行性研究报告
- 1.5万吨年水合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济源市东南片区城中村改造安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企业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2万t阴极生产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起创汽车配件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绩溪县荆州河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