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0 KB
  • 7页

文1_得信息技术标准者得天下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得信息技术标准者得天下  一、信息技术标准  信息技术标准是围绕信息技术开发、设备研制和系统建设、运行、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技术基础,是高新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  信息技术标准的出现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知识产权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信息技术标准比信息技术本身更重要。知识产权是知识价值的权力化、资本化;信息技术标准是信息技术成果的规范化、标准化。  二、信息技术标准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标准势必会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获得显著的发展,从而成为标准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标准驱动市场化。信息技术标准过去是由新技术或新产品的研究开始所推动,标准的需求来源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的发展。而目前,全球信息社会的建设,使得社会各个方面对信息技术及信息产品的需求巨增,标准规范代表着信息技术的主流,掌握标准往往就意味着掌握市场,所以各厂商都在积极使自己在制定信息技术标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使得信息技术标准由技术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2.标准合作国际化。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要实现全球性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必须使各国通过开展国际性的信息技术标准化活动达成广泛的一致。另外,信息技术标准的内容复杂,数量巨大,无论从技术上、经济上还是使用上讲,其制定工作都不是一、两个国家所能够单独承担的,必须依靠国际合作。国际标准化组织如ISO、IEC、ITU、IETF、OMG等一方面积极听取工业、政府、用户等各方面对信息技术标准化的急迫需求,另一方面都表示在建立全球信息化过程中,彼此之间要建立相应的联系,共同制定信息技术标准,由分散走向联合,避免工作交叉和竞争。  3.标准内容广泛化。信息技术的多样性及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具有很高的渗透性,它可以应用到许多行业和领域。目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已覆盖到生产制造、产品设计、办公室业务、家庭生活、医疗保健、教育、交通通讯、商业、科研、娱乐、保安、金融、气象、资源勘探、军事、大众传播等许多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向社会各个领域逐步渗透,相关标准的制定必须跨行业、跨学科,使得信息技术标准范围大大扩展。  4.标准适用灵活化。信息技术是一门非常活跃的新技术,尚处在发展阶段,具有发展快、更新快等特点,这就使得在信息技术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上,既要遵从标准的一般发展要求,又要摆脱传统标准化观念的束缚和某些现行标准化工作程序的限制,使信息技术标准化向更加灵活的方向发展。  5.事实标准公认化。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没有制定国际标准之前,企业已大量生产,因此,若某厂商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据绝对主要地位时,它就会成为事实标准。事实标准的出现是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新特点。  三、得信息技术标准者得天下  在现今的信息产品生产领域,信息技术标准成了一种新的进行技术垄断和市场限制的手段,谁能够抢先进行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管理工作,谁就有可能把握住对这个产品乃至信息产业的主动。可以说,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对于信息产业、知识经济的发展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越来越密不可分   在传统意义上,人们对信息技术标准的理解始终认为标准就是检验相关信息产品合格的一个评判尺度。这种理解虽然浅显道出了信息技术标准的作用,但还很不完整,这种不完整之处不仅在于人们对信息技术标准的理解已经落后,而且在于人们没有理解国际上在信息技术大发展条件下新的技术垄断的游戏规则,归根结底,就在于人们对信息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紧密关系不甚了了。  信息技术标准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信息技术体系中对于信息技术的知识产权,信息技术垄断是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来实现的。由于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和排它性,一旦这种标准得到普及,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尤其在市场准入方面,它会排斥不符合此标准的产品,只将符合自己标准的产品奉为正宗的嫡传,从而达到排斥异己的目的。这也就是信息技术标准同知识产权关系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标准中的信息技术必然有很多是专利技术,因为只有有专利权的信息技术才能实现垄断和排他,信息技术标准的实质就是要通过专利战略、技术许可等知识产权战略实现垄断。  (二)信息技术标准越来越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   经济全球化特别是WTO的推动使各国在削减关税壁垒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各国出于对本国产业的保护,逐步在规避禁止关税壁垒的要求,探索出了环保要求、反倾销、反补贴、质量认证、技术标准等新兴的非关税壁垒,成为维护本国或地区利益的杀手锏。技术标准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定活动,从过去主要解决产品零部件的通用和互换问题,已经更多地成为一个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壁垒。许多发达国家将目光转向标准,通过技术标准中技术要素的确立和技术指标的设立,建立了自己的贸易技术壁垒体系。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受贸易技术壁垒限制的案例,大约是发达国家的3.5倍。而对信息技术领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信息技术标准了,因为信息技术标准本身就是从信息技术产品上演进的,又是符合WTO技术壁垒规定的有效措施,并且紧密结合了信息技术产品高科技含量的特点,再结合知识产权战略,使信息技术标准在限制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出尽风头。(三)信息技术标准关系到信息系统的成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齐全。信息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它是由许多部分组合起来的,这些部分互相关联、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共同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效率。为了使信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能够协调一致工作,使整个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和充分发挥作用,就得制定、发布和实施各种信息技术标准,才能使信息系统达到各种所需要的统一局面;只有在各种统一的信息技术标准的约束和控制下,信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才能按照系统总目标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完成各自的任务,从而使整个信息系统获得最佳效益。信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从表面上看是由各种线路或零部件联接起来的,实际上是由各种信息技术标准联接起来的,因为各种线路和零部件都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制造和运行,否则把它们放在一起只不过是一堆废铜烂铁而已,是根本不能发挥作用的。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各种接口标准,信息系统的各个分系统之间就不能进行信息交换;如果没有各种信息分类编码和文件格式,信息系统就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标准化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实现信息交换和住处资源共享的根本保证。   由于忽视信息技术标准化而使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蒙受重大损失的事例屡见不鲜。比如美国的地理信息系统,由于在初期开发过程中没有制定统一的术语代码标准,结果建成后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只好采取补救措施来维护现状,每年所花费的维护费高达数亿美元,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就连这些补救措施也变得越来越无济于事,到头来还难免推倒重来。又如英国早期建立的图书情报信息系统,由于没有采用相应的国际信息技术标准,使得系统建成后不能和国际上的相应系统连网,无法实现国际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  (四)信息技术标准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尺度  在传统产业里,技术更迭缓慢,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主要是为了保证产品的互换性和通用性,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分离。而今天,对于信息产业来说,经济效益更多地取决于信息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信息技术标准逐渐成为专利技术追求的最高体现形式,在国外出现一种新的理念: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专利,超一流企业卖标准。可见,虽然企业在技术、产品、价格等诸方面可以大做文章,但决定战争胜负的制高点还是在标准。那些一流的电子信息企业就是一批能够创造和制定信息技术标准或规则,让别人去追随、去遵循的世界级领先企业,它们通过创造和运用标准或规则获得超额利润。(五)信息技术标准越来越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撑点  从国内外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信息技术标准对信息产业的成长壮大至关重要。20世纪50、60年代,是大型机和小型机的时代。这时产品的标准都是各个厂商自己制定的,例如IBM的360系统和HP的3000系统,软硬件也都是一个厂商设计的,自成体系,标准各异。这时的系统被叫做“垂直集成系统"。这种系统的问题在于:用户一旦在某种计算机上建立起应用和文件系统,就很难迁移到其他系统上。当用户更新系统时,只能找原来的公司,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多限制。  20世纪70年代中期PC出现了,并且在80年代开始盛行,由此信息产业进入了“以PC为核心的计算时代"。这时计算机系统发生了变化:各个厂家依循一定的标准生产不同的软硬件,最后由整机厂商组装成标准的整机。PC的生产模式被称为“ 水平集成生产模式"。到90年代中期,信息产业进入以网络为核心的时代,互联网蓬勃兴起。现在又出现了数字化时代,通讯、家电产品和计算机的融合日益紧密,模拟信号也正在快速地向数字信号转换,“普及计算机时代"已经来临。  从信息产业发展过程看,领导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东西是标准和规范。如果PC没有标准,就不能大规模生产,大批量应用;也正是由于TCP/IP协议的确立,才带来了互联网的繁荣。毫无疑问,信息技术标准应用的程度大大影响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信息化实现程度及信息产业发展的规模。  (六)信息技术标准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加速重组,国际竞争更加复杂和激烈。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决定当今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土地、资本和劳力等有形资本,而是取决于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高新技术的标准化是高新技术实施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发达国家都不惜投入相当的经费和人力去进行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并着眼于世界市场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在信息产业领域,有关标准之争更是如火如荼。比如数字电视标准,经过国际电联批准的无线数字电视广播标准有三个:美国的ATSC标准、欧盟的DVB标准、日本的ISDB标准,其中ATSC标准和DVB标准在北美竞争非常激烈,因为其本质是欧美企业界经济利益的对撞,这两个数字电视标准甚至惊动了美国国会,已经上升为“国家利益"之争。关于信息技术标准的竞争,说到底是对未来产品、未来市场和国家经济利益的竞争。正是因为信息技术标准不但影响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还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主权,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这一问题,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予以支持。美国在“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强调“为保障高效率、大容量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许多组成部分之间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必须开发用于声音、影像、数据及多媒体服务的标准",美国28家主要企业已组建了“ 信息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工作组。日本、欧盟也都采取了相应的行动。信息技术标准战已从各厂家之间扩展到国与国之间。各国都积极参加国际标准的技术委员会,争取自己的信息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七)信息技术标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信息安全  信息时代,各国的国家主权面临着新的问题:信息资源是不可能用传统的国家边界来保护的。工业文明时代,帝国主义侵略主要表现为对物质资源的掠夺,靠用武力去征服别国,被侵略国家则用边界和武装力量来保卫自己的领土和资源。而在信息时代,一旦全球信息的控制权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这些国家就可以随时随地非常方便地侵占其他国家的信息资源,把别国的信息资源据为己有。而一国的信息控制权如果被别国掌握了,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掌握在别国手里了。这是一种新的侵略、掠夺和控制方式,也是一种新的威胁、威慑方式。  可见,随着信息技术标准的出现及其不断发展壮大,使得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实现信息技术垄断的可能性加大,也使得对手通过信息技术标准压迫本国自主信息技术产业化生存空间的操作性增强,更使得本国的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当今世界,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技术、经济竞争和国家安全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