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50 KB
- 1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厦门市2004届高三年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分第i卷(75分)和第ⅱ卷(75分)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25题75分)一、单项选择题 周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西周时期,我国形成了:①统一的局面②多民族的国家③中央集权制度④专制主义制度()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③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其主要途径是通过() a.统一战争b.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变井田制为封建土地私有制d.变法运动 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一向是不断创立、继承和完善的。据此回答3—5题。3.我国历史上,首创“以内制外,以小制大”监察机制,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者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宋太祖d.明太祖4.在我国古代科举制改革中,被王安石变法所排斥的考试内容是() a.经学理论b.时政见解c.诗赋d.律令5.下列各项出现在元朝的是() a.中央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b.设枢密院为最高监察机关 c.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 d.各省设总督、巡抚或将军 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联系所学知识回答6—8题。6.两汉时期,我国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是() a.纸张b.砖瓦c.帛d.简牍7.下列古代历法成就中,表明我国古代历法体系成熟的是() a.西汉的《太初历》b.唐朝的《大衍历》 c.宋朝的《十二气历》
d.元朝的《授时历》8.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这里的“晚霞”是指() a.集大成的科技巨作涌现b.官方编纂的大型图书成就突出 c.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出现d.古代小说蓬勃发展 唐朝经济的繁荣发展,与唐朝实行的经济制度密切相关。据此回答9—11题。9.“虽有此制,开元之季,天宝以来,法令弛坏,兼并之弊,有逾汉成、哀之间。”该文中的“此制”是指() a.租庸调制b.均田制c.两税法d.科举制10.唐代的陆贽在谈到租庸调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 ①基本特点是以丁计税②实行实物租税和劳役相结合③反映的是一种商品关系不发达的生产方式④反映国家对人身依附关系的严格控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使中国社会发生巨变,据此回答11—13题11.鸦片战争后,下列经济领域新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中国海关管理权落入外国人手中②外国人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③中国人创办近代商船航运企业④通商品岸出现外资企业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①③②d.①③④②12.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发展的最主要特征是() a.我国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近代工业建立 b.列强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c.清政府从勾结列强到成为帝国主义工具 d.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完成13.《辛丑条约》订立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争夺最突出的是() a.争夺中国海关的控制权b.争夺中国路矿的控制权 c.争夺京津地区的控制权d.争夺中国东北地区的控制权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欧风美雨”侵袭下产生,其发展历程充满曲折艰辛。据此回答14—16题。14.甲午年,状元张謇被中日甲午战争的败局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④15.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对中国历史产生最大影响是() a.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 b.奠定了新民主主革命的阶级基础 c.客观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前提条件16.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a.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b.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双重制约 d.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中共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斗争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据此回答17—19题。17.“二大”的召开,标志中共基本上完成了创建工作,其主要依据是() a.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b.提出了党的中心工作 c.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d.规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18.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失败中得出的最深刻教训是() a.必须联合其它革命阶级联合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壮大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 c.“城市中心”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d.必须彻底清除右倾投降主义错误19.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是()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 b.遵义会议召开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经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过程。据此回答20—22题。20.下列关于国共第一次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a.合作的最大成果是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三民主义 c.共产党员集体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 d.合作后逐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1.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维持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壮大,使国民党顽固势力有所顾忌 b.反法西斯国家的推动和努力 c.社会各抗日阶层的舆论压力 d.中共坚持以斗争求团结和有理、有利、有节斗争的正确方针22.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分裂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b.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 c.国民党顽固坚持一党独裁,反对成立联合政府 d.国共力量对比悬殊,国民党在军事、经济上占据明显优势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3—25题。23.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主要特点是() a.坚定地站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一边 b.站在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继绝与美英等西方国家的一切关系 d.着重发展与亚洲周边领国的关系24.二十世纪70—80年代,中国外交异常活跃,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日建交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美建交④中苏恢复正常关系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25.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突出表现是() a.积极同亚非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b.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d.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题,75分)二、以下各题的答案请直接答在第ii卷上。26.材料解析题:(15分)图1:《明代工商业中心示意图》图2:《棉花图?收贩》、《甘薯图》、《施复夫妇成为机户》、《南京繁华图》
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图1,指出明朝时期我国经济格局的基本特点。(3分) (2)根据图2提供的资料,分别说明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具体表现。(4分)并进而分析为什么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而封建制度却走向衰落?(4分) (3)根据图2资料,概要说明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4分)27.交通是人类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侧面,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几乎都可以看到交通进步的轨迹,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15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秦汉时期我国交通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对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6分) (2)请分析说明隋唐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对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3)明清时期我国对外交通发生怎样的显著变化?据此分析说明这一变化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关系。(5分)28.材料解析题:(14分) 材料1:“……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品岸。” ——摘自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2:“19世纪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70年代以后,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洋务企业的设立,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开设的上海电光公司创立,从此以后,‘申江今作不夜城,管弦达旦喧歌声;华堂琼筵照夜乐,不须烧烛红妆明。’……1908年吴淞与崇明两地使用无线电通报。” ——摘自《上海档案》 材料3:“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风尚转变过程中,最明显的莫过于阅报风气的形成。报纸比书籍在传播知识方面具有更大的时效性,长江各少阅报风气的形成,……” ——摘自《近代文明演变轨迹》 材料4:“同一时期,上海居民生活日趋西化,住洋楼,着洋服,吃洋菜,乘洋轿,点洋灯,‘莫不以洋为尚’,西洋话剧、电影、歌舞乃至赛马场、夜总会、舞厅等等进入城市日常生活。” ——摘自《近代文明演变轨迹》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早期上海城市近代化历程,(10分),并谈谈你的认识。(4分) 要求:纲要式说明即可,不得照抄原文,字数限250字以内。29.材料解析题:(16分) 材料1:“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尽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论国之大本也。……(日本)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摘自1894年6月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材料2:“我们必须倾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摘自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材料3:“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摘自1922年孙口山谈话录 材料4:“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保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摘自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1)比较材料1和材料2,说明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孙中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有何不同?(4分) (2)材料3中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政策?(6分) (3)材料4中孙中山为什么说“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3分)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孙中山革命的一生有何认识或作一简要评价。(3分)30.工业化是中国近现代的核心内容,它贯穿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上有何弱点?(3分)
(2)概述1949—1956年,中共在工业建设方面制订的重要方针、政策和采取的重大举措。(8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工业经济体制进行了两次重大调整。简要回答每次调整的主要内容。(4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25题75分)1.a2.d3.b4.c5.c6.d7.b8.a9.b10.a11.c12.d13.d14.c15.b16.c17.d18.c19.b20.a21.d22.c23.b24.d25.c二、非选择题(共5题75分。第26、29、30题15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6分。) 26.(1)基本特点:(3分) ①南方是全国的经济重心。②长江沿岸和沿海地区经济发达。③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经济中心。④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市。(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给满分) (2)(一)具体表现:(4分) ①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②甘薯等外来农作物的引进,使粮食总量大幅增加。③丝织业等部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④南京等城市商业贸易繁荣。(每点1分) (二)衰落原因:(4分)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瓦解了封建的自然经济。(2分)②也催生了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从而动摇封建制度的基础。(2分。如写市民阶层扩大,可给1分) (3)三者关系:(4分) ①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扩大,为手工业提供了原料资源。②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及其商品化趋势,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③商业的繁荣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④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推动(促进)的辩证关系。(每点1分) 27.(1)表现及其影响:(6分) ①秦朝:a统一车轨,修驰道,修灵渠。b.统一珠江流域的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地区统治,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3分) ②西汉:a.开辟“丝绸之路”。b.密切新疆地区和内地联系,(设立西域都护)西域开始归属中央政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3分) (2)隋唐交通对城市经济繁荣发展的影响。(4分)
①地处丝绸之路起点的长安和大运河中心的洛阳,成为世界闻名的商业大都市。②水上交通发达的扬州和成都(益州)后来居上,成为繁华的工商业中心城市。③“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广州成为著名的外贸港口城市。(以上每点1分,以下答对一点即可)④运河沿岸新兴一批手工业城市,出现夜市,出现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邸店”,私家店肆“驿驴”,最早的银行雏形“柜坊”等。 (3)①显著变化;(2分) 从明初对外相对开放的交通往来,改变为明中后期起对外严格限制交往的“闭关”政策。 ②影响(关系):(3分) a.限制对外交往(流),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b.导致中国与世界长期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c.最终落后挨打,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社会)。[每点1分,可不拘泥于答案,观点合理即可给分。] 28.(一)上海城市近代化历程:(10分) ①上海是外国资本主义最早侵略的地区之一。②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资企业相继在上海设立,技术先进,工业(经济)基础较好。③近代企业使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产生和发展。④报刊的发行和阅报风气形成,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开拓人们的视野。⑤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人思想观念大变化,社会生活方式(习俗)近代化(西化)。⑥上海成为一座具有鲜明西方色彩的近代化城市。[每点2分,答对5点即给满分。不必拘泥于答案,观点合理相应给分] (二)认识:(4分) ①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具有双重性——破坏性和建设性。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③近代化是控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的主流,具有进步性。(每点2分,答对2点即可。) 29.(1)比较不同:(每点2分,共4分) ①甲午战争前是改良(维新)思想。主张通过变法,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或建立君主立宪制)。②甲午战争后是民主革命思想。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 (2)①变化: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改组国民党,联合苏俄,发动民众。(2分)②原因:a.辛亥革命后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继受挫(失败)b.得到中共和苏俄的帮助。(每点1分,共2分)③政策: a.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或提出新三民主义)b.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每点1分,共2分) (3)理由:a.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b.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c.军阀的割据和混战。(每点1分,共3分) (4)认识(评价):①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②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不断追求真理。③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④革命事业(道路)没有成功,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民族资产阶级不能胜任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每点1分,答对3点给满分,不必拘泥于答案。) 30.(1)弱点:(3分)①资金不足(投资少,规模小)②重工业落后③布局上集中于沿海沿江④技术力量薄弱(每点1分,答对3点给满分) (2)重要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8分)①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确定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党的总任务是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2分)②建国初期,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1分)合理调整工商业,进行民主改革与生产改革(开展增产节约、技术革新)。(1分)(如写保护私营工商业发展,开展“五反”运动等,可相应给1分)③1953年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在进行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完成三大社会主义改造。(2分)(如写总路线内容和“一五”计划成就亦可。)④1956年中共“八大”上提出:尽快将中国建成先进的工业国,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2分)(如写《论十大关系》,调整重、农、轻投资比例,可加1分) (3)调整内容:(4分)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2分)②20世纪90年代起(党的“十三大”以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表
- [建筑]冲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查记录
- [建筑]勘察文件质量检查报告
- [建筑]设计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合格证明书
- 杨四海220kv变电站基础工程阶段性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报告
- 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4月)
- 五星级酒店关于质量检查的规定
- 建筑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对建筑工程的作用
- 2010年市质量检查试卷
- 安徽省合肥市2013届高三3月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理综试卷
- 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数学(理科)试题
- 铁路年终质量检查汇报材料
- 2010年晋江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2010年莆田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 湖北省荆州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ⅱ)语文试题
- xxx水电站大坝砼质量检查钻孔取芯施工方案
- 后张法工程质量检查表
- m24 交换接入硬件质量检查(自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