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89 KB
  • 9页

DB37T456-2010无公害食品栉孔扇贝养殖技术规范.pdf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备案号:DBDBDBDB373737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456—2010代替DB37/T456—2004无公害食品栉孔扇贝养殖技术规范2010-02-24发布2010-03-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456—2010前言本标准是对DB37/T456-2004《无公害食品栉孔扇贝养殖技术规范》的修订。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烟台市芝罘区渔业技术推广站,鲁东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建敏、刘相全、宋志乐、孙振兴、徐宗法、刘爱英、张宇。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B37/T456-2004。I DB37/T456—2010无公害食品栉孔扇贝养殖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主要规定了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人工育苗、半人工采苗、筏式养殖技术、苗种质量及判定规则和苗种运输的技术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栉孔扇贝亲贝选择、幼虫培育、苗种中间培育、半人工采苗、养成。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804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3人工育苗3.1亲贝选择3.1.1来源可选用原产地自然种群的成贝或人工养殖的成贝。亲贝产地环境符合GB/T18047.4。3.1.2规格2龄~3龄,壳长≥6cm。3.1.3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要求。表1亲贝的感官要求项目要求形态符合贝类分类学中有关栉孔扇贝的描述壳面完整、洁净,附着物少健康状况无病害、无损伤、活力强、性腺饱满3.1.4肥满度肥满度≥35%。3.2亲贝培育3.2.1培育池水泥池或玻璃钢水槽,10m3~30m3,水深1.1m~1.5m。3.2.2水质水源符合GB11607的规定,培育用水符合NY5052的规定。3.2.3水温从亲贝生境水温逐步升到16ºC~18ºC。3.2.4盐度24~32。3.2.5光照1 DB37/T456—2004500lx~1000lx3.2.6亲贝数量每立方育苗水体需雌贝10个,雄贝约为雌贝数量的10%。3.2.7培育密度及方式60个/m3~80个/m3。平面网箱或多层网笼培养,雌雄分养。3.2.8日常管理3.2.8.1投饵混合投喂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牟氏角毛藻、等鞭金藻等单胞藻。12ºC前日投饵4次~6次,4412ºC后日投饵12次~24次,每次2×10细胞~3×10细胞/ml。严禁投喂含激素或激素类物质的饵料。3.2.8.2换水与倒池前期日倒池1次~2次;临近产卵前采用换水,日换水4次,每次换50%。3.2.8.3池底吸污倒池时不吸底;临近采卵前,每天吸底2次。3.2.8.4升温每日升温0.5ºC~1ºC。3.2.8.5充气连续充气,临产卵前微量充气。3.2.8.6用药和停药期按NY5071的规定执行。3.3采卵与孵化3.3.1性腺成熟判别有效积温190ºC~210ºC,性腺指数≥12%;光学显微镜下卵黄均匀,精子活泼。3.3.2采卵性腺成熟亲贝雌雄分池自然排放或采用雄贝性腺产物诱导排放。3.3.3受精自然受精或人工受精。控制每个卵子周围3个~4个精子。3.3.4孵化3.3.4.1孵化池同3.2.1。3.3.4.2受精卵密度30粒/ml~50粒/ml。3.3.4.3水质同4.2.2。3.3.4.4水温16ºC~20ºC。3.3.4.5盐度24~32。3.3.4.6搅池孵化期间每30min彻底搅动池水一次。3.4幼虫培育4.4.1幼虫培育池同3.2.1。3.4.2选幼受精卵形成D形幼虫后立即用孔径45μm-52μm筛绢网拖取上浮幼虫。2 DB37/T456—20103.4.3水质同3.2.2。3.4.4水温16ºC~22ºC。3.4.5盐度24~32。3.4.6光照500lx~1000lx。3.4.7密度D型幼虫8个/ml~12个/ml;壳顶幼虫4个/ml~6个/ml。3.4.8日常管理3.4.8.1投饵开口饵料为金藻。3日后混合投喂金藻、角毛藻、新月菱形藻、塔胞藻等单胞藻。初期日投喂量2444×10细胞/ml(以金藻为例);随着幼虫生长逐渐增加到8×10细胞/ml~12×10细胞/ml,分4次~6次投喂。严禁投喂含激素或激素类物质的饵料。3.4.8.2换水日换水2次~4次,初期每次换水30%,后期逐渐增加到每次50%以上。3.4.8.3倒池初孵D形幼虫选幼倒池,以后每3d倒池一次。3.4.8.4充气连续微量充气。3.4.8.5用药和停药期同3.2.8.6。3.5采苗3.5.1附着基直径5mm~8mm棕绳编制的棕帘或网孔1cm聚乙烯网片。严禁使用有毒材料。3.5.2附着基的处理棕帘经0.5‰~1‰的氢氧化钠浸泡24h后,再经多次碾压、蒸煮处理至柔软无毒,PH<8.3。投放前再用10mg/l~20mg/l青霉素浸泡0.5h~1h。3.5.3附着基投放量棕帘300m/m3~400m/m3,聚乙烯网片2kg/m3~2.5kg/m3。3.5.4采苗时间眼点幼虫比例10%~30%。3.5.5采苗后管理采用流水方式换水,日流水3次~4次,每次为水体量的50%~100%。调整充气量,检查附着变态情况,根据稚贝数量调整投饵量。3.5.6用药和停药期同3.2.8.6。3.5.7降温稚贝出池前日降温1ºC~2ºC,至与海区水温温差≤2ºC。3.6出苗3.6.1规格壳高400μm~600μm。3.6.2质量检验3 DB37/T456—20043.6.2.1组批规则以一个培育池的苗种为一批。3.6.2.2规格合格率抽样样品充分混合后,随机测量50个~100个贝苗(不含破碎及死亡个体),测量壳长,统计规格合格率。3.6.2.3伤残死亡率抽样样品充分混合后,随机查看100个~200个贝苗,统计壳破碎和死亡个数,计算伤残死亡率。3.6.3质量要求质量合格的出池苗应符合表2要求。表2合格出池苗质量要求判定指标要求感官均匀,健壮,足伸缩有力,足丝粘附力强,无附着物规格合格率≥90%伤残死亡率≤3%3.6.4出池苗运输干运法。温度20℃以下,运程8h以内。途中防晒、防风干、防雨淋。每2h喷淋一次海水保持湿度。3.7中间育成3.7.1海区条件选择能避开主风向的内湾,海水清澈无污染,水流畅通,水深10m以上,海区水层温度较稳定。水温≥8.5ºC,透明度3m左右,PH7.8~8.6,盐度24~32。3.7.2器材双层聚乙烯网袋或聚丙烯网袋,内层为孔径400μm网袋,外层为孔径600μm网袋。内袋装100g左右旧聚乙烯网片作附着基。严禁使用有毒材料。3.7.3装袋密度稚贝不同中间育成期密度(网袋大小为30cm×40cm)见表3。表3稚贝中间育成密度壳高(mm)密度(粒/袋)0.4~210000~2000002~35000~100003~42000~5000≥5500~20003.7.4苗袋的投挂8袋~10袋绑为一串,串距80cm,每100米浮绠挂60串~70串。浮筏沉于水下1m~1.5m;每串苗袋末端系0.5kg~1kg重坠。3.7.5日常管理3.7.5.1脱袋稚贝下海2周,脱去外层网袋。3.7.5.2疏散稚贝下海1个月左右,壳高2mm~3mm时,连同袋内附着基疏散到新的孔径400μm网袋中。3.7.5.3分苗稚贝下海50d左右,壳高3mm~4mm以上,分到孔径1mm网袋中。密度见表3。高温季节停止疏苗、分苗等海上作业。4 DB37/T456—20103.7.5.4调节水层稚贝下海时投挂在5m以下水层,随着稚贝的生长水层提升2m~3m。附着物大量繁殖季节和高温季节应将保苗水层再调至5m以下。4半人工采苗4.1采苗海区的选择有充足的野生或人工养殖的扇贝资源;水质澄清,透明度4m~7m;水深10m~20m;无淡水注入,浮泥少,无污染;有来复流和回转流。符合GB/T18047.4及GB11607要求。4.2采苗器材聚丙烯或聚乙烯网制成30cm×40cm的采苗袋,网目1.2m~1.5mm,内装约100g的附着基。严禁使用有毒材料。4.3苗情预报4.3.1解剖法6月上旬开始,每2~3d解剖从采苗海区采捕或养殖的10个~20个亲贝,观察性腺成熟度,从而做出产卵高峰时间的预报。4.3.2浮游生物网拖网调查法高潮时采用普通浮游生物网每5d在调查海区拖网一次,对网获的浮游幼虫观察,做出采苗预报。4.4采苗发现调查区栉孔扇贝浮游幼虫大量出现,立即投放采苗器。4.4.1采苗器投挂利用扇贝养殖筏架。每100米浮绠垂挂50串~75串,串间距1m~1.5m;每串10个~15个袋,袋底与下一袋口间距5m~10cm;串绳下端系挂1.5kg~3kg坠石。4.4.2采苗器投挂水层6m~9m。4.5海上管理稚贝生长到2mm以前不洗刷网袋,此后摆洗浮泥。大风天气沉筏避风。平时检查筏架安全及坠石和吊绳的丢失与磨损情况。5筏式养殖5.1苗种来源人工育苗或半人工采苗的无公害商品苗。5.2养殖方式浅海筏式养殖。5.3养成海区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8047.4和GB11607的规定及表4要求。表4浅海养殖环境条件环境因子要求水质符合NY5052的规定水深,m大潮低潮时8~30流速,m/min20~25水温,℃≤28盐度24~32透明度,m≥0.8底质砾石或砂泥PH7.9~8.35.4养殖设施5 DB37/T456—2004由浮绠、浮漂、固定橛、橛缆、养殖笼等部分组成。严禁使用有毒材料。5.5设施设置行距10m~20m.,笼间距0.7m~1m。5.6养殖水层养殖笼最上层距水面1m~2m。5.7养殖密度直径30cm的8层~12层网笼每层20粒~30粒。每100米浮绠可挂养100笼左右。5.8日常管理5.8.1清除敌害生物和附着生物及时刷洗清除敌害生物和附着生物,避开藤壶、牡蛎、贻贝等附着高峰期进行分袋倒笼等生产操作。养殖笼严禁涂用含有机锡等防附着生物的材料。5.8.2调节水层附着物大量附着季节,适当下降水层;大风浪来临前,应将整个筏架下沉。及时补充浮漂,防止筏架负荷增加导致下沉。5.8.3应急处置在毗连或养殖海区有赤潮或溢油等污染事故发生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栉孔扇贝受到污染。受到污染的扇贝严禁销售。6'